成渝经济区会展业发展研究(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1-25 06:33:06

点击下载

作者:赵驹,郭靖,梁正

出版社:四川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成渝经济区会展业发展研究

成渝经济区会展业发展研究试读:

前言

会展业与旅游业、房地产业并称为21世纪“三大无烟产业”。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会展经济发展迅速,会展活动数量和质量不断提升,会展业整体水平日渐提高。会展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增长速度快、发展潜力大、发展前景广阔的行业之一,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011年5月,国务院正式批复《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使包括西南地区成都、重庆两个重要城市在内的区域,以新的面貌呈现于宏观经济形势中。后来者居上,成渝经济区如果发挥政策优势,加速推动会展经济发展,不久的将来,或能成为继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区之后的会展经济发展的第四大重要引领区域。

成渝经济区大力发展会展经济,既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区域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现实选择。首先,会展经济是一种城市经济,具有明显的开放性。会展活动的举办必然会加强区域内外不同城市间的经济联系,有助于不同地区的互惠共生、合作发展。成渝经济区地处内陆,区位优势相对有限,其共生发展的愿望更为强烈。其次,会展经济是一种服务性经济,具有鲜明的综合性。会展经济既能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又能带来广泛的社会效益;既能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也能带来间接的经济效益。会展经济是会展活动及其服务的总和,其产业链涉及交通、餐饮、住宿、通信、旅游、运输等众多行业,会展业的发展必然会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成渝经济区经济结构以重工业为主,面临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现实压力,着力发展关联效应强的会展业是一种可行途径。

本书以区域经济一体化和产业关联理论为基础,从理论角度深入分析了会展业在调整产业结构、助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方面的作用机理。同时,结合成渝经济区会展业发展环境,本书阐述了成渝经济区整体及各区县会展业发展概况,并对区域会展业发展趋势特征进行了初步总结。在此基础上,本书定量分析了成渝经济区会展业关联效应,并定性探讨了区域会展业在会展企业、活动、人才及管理等方面存在的瓶颈问题。此外,本书基于对长三角、珠三角及环渤海三大会展经济区及北京、上海、广州、武汉、西安、昆明等主要会展城市会展业发展的借鉴,并根据成渝经济区各地方政府发展会展业的思路,构建了成渝经济区会展业“整体共生、双核联动”的发展框架。与此同时,本书结合重庆市会展经济发展的现实状况,对其会展专业人才培养及建设长江上游地区“会展之都”问题进行了专题分析,以期促进区域会展业稳步发展。全书以成渝经济区会展业发展为主题,以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关联效应理论贯通各章节,既有普遍分析,也有专题研究,并将定性与定量分析、理论与实证相结合。

成渝经济区会展业发展研究

必须指出的是,限于时间及资料等问题,本书仅是对成渝经济区会展业发展问题的初步探讨,难免存在疏漏甚至错误之处,恳请业内专家学者和广大读者朋友批评指正,以推动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作者2013年4月第一部分理论篇第一章会展业与区域经济一体化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平稳发展,使得地区间的联系日益紧密且相互影响。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特别是综合性的问题,其影响有时远远超出一个地区的范围。因此,区域竞争与合作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的主旋律。受经济、政治、文化等多种因素的驱动,各种区域性合作组织相继出现并不断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明显,这是保持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经济全球化的必经阶段。其中,现代会展业这一新兴业态的持续发展,更是进一步加速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一、区域经济协作发展方式

随着国家或地区之间经济、文化等各方面联系日益增多,各种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不断涌现,区域经济合作发展显得尤为必要。因此,以区域为背景探讨地区间经济合作发展问题的意义重大。(一)区域经济及组成部分

区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一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生产综合体。它以一定地域范围为基础,并与相关经济要素及其分布密切结合。区域经济本质上反映了不同地区内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作为多种生产要素密切联系的组合,区域一般具有以下共同特征:一是经济发展条件相似,即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着共同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二是发展方向相对一致,相似的经济发展基础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发展目标和趋势,因而呈现出一致性;三是地区经济结构开放,相似的经济发展条件和发展方向,有助于区域生产专业化发展,一方面加强了区域内部的经济联系,另一方面也密切了区域间的联系,提升了地区经济开放水平;四是区域经济联系渐趋协调,即区域内产业间生产联系不断加强,商品流通渠道日渐畅通等。

区域经济是整个国民经济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是在经济上有密切联系的一定空间范围内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统称。区域经济主要由经济中心、经济腹地及经济网络三部分构成。区域内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分布差异导致区域内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及速度各异,进而产生区域经济发展极点。在聚集性要素的循环作用下,逐渐形成以经济中心为内核,经济腹地为支撑的经济发展梯度,并由经济网络连接起来。经济中心、经济腹地和经济网络三大组成部分的共同作用,有助于区域经济的有序运行和发展。1.经济中心

经济中心是区域经济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区域经济活动的中心场所。区域性经济中心的形成,是特定区域由一般区域发展为经济区域的重要标志。区域经济活动的中心点一般为城市。这主要是因为,城市是商品交换活动的中心地,同时也具有更强的产业集聚效应。

区域经济中心一般具有三个特征:一是层次性,不同地域范围内,经济中心的吸引力和辐射力不同,因而会产生多层次的经济中心;二是选择性,区域经济中心一般为城市,但不是所有的城市都能成为经济中心;三是特定性,区域经济中心主要是区域的经济活动中心,而不一定是区域地域中心,具有特定的地域性。2.经济腹地

经济腹地是区域经济三大组成部分的基础。经济腹地是经济中心吸引力和辐射力所及的地域范围,也是多样化的区域经济活动开展的平台与载体。经济腹地的存在对于维系区域经济中心的地位十分重要。经济腹地的缺失,既影响经济中心的存在与发展,同时也严重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

经济腹地具有三个重要的经济特征:一是多元性,多元性是经济腹地的基本特征,经济腹地的经济活动涉及不同经济主体、不同经济要素及不同经济形式等,具有明显的多元性;二是相关性,经济腹地的经济活动是相互关联的经济要素的复合运动,多元化的经济活动以经济腹地为依托,相互联系,共同发展;三是层次性,经济腹地受经济中心影响明显,多层次的经济中心自然会产生多层次的经济腹地。3.经济网络

经济网络是区域经济中心、经济腹地间资源、信息等沟通的渠道和媒介。

经济网络的形成与发展受生产者间的经济联系影响,生产者间多样化的经济联系导致经济网络形式的多元化。一般而言,经济网络主要分为横向网络和纵向网络两种。横向网络指的是地区之间、部门之间、企业之间和生产者之间的经济联系;纵向网络则指的是国家、地区、企业、生产者之间的经济联系。在具体类型上,经济网络包括生产协作网络、物质流通网络、技术开发网络、信息情报网络、交通运输网络和邮电通讯网络等。

作为区域经济联系平台,经济网络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客观性,经济网络是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客观产物;二是有序性,遍布经济中心和经济腹地的经济活动在经济网络的作用下呈现出有序运转的状态;三是依托性,经济网络的形成和发展既与经济中心、经济腹地密不可分,也依赖于交通、通讯等物质媒介。(二)区域经济合作的必要性及方式

区域经济合作是区域之间为了维系和增加各自的经济利益,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以一定的方式联合起来,以便协调行动实现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一种区域经济组织形式。区域经济合作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一般包括合作主体、合作对象及合作收益三个基本元素。区域经济的合作主体包括政府、各企事业单位等,呈现多元化。区域经济的合作对象既涉及资本、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也包括农业、工业、服务业等产业门类。区域经济的合作收益主要是指区域经济合作的成果,它是维系合作关系的重要纽带。

区域经济合作是现代区域经济发展的普遍现象,是区域间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重要形式。区域经济合作的必要性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区域间的相互依赖性需要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区域经济合作与区域分工相伴而生,在区域专业化分工不断深化的过程中,区域间的相互依赖程度日益增强;二是区域经济合作是提升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方式,不同区域的资源禀赋、产业结构存在差异,面对全方位的经济竞争,采用区域合作方式加速地区经济发展,巩固地区经济地位成为一种现实选择。

基于差异化的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各地区根据优势互补、平等互惠等原则,逐渐开发出多种区域经济合作方式。从区域经济合作的具体实践看,主要包括区域间要素自由流动、建立共同市场、建立经济联合组织、协调经济发展政策、共同维护经济秩序等。根据各种具体形式中区域经济合作的密切程度,可将区域经济合作的方式大体分为以下四大类:1.区域间商品贸易

发展区域间商品贸易是区域经济合作的初级形式,它是通过地区间的商品交换和贸易往来建立起的商品流通渠道与合作形式。这种合作形式主要是由区位条件决定的,具有极强的适应性。由于成本和风险相对较低,这种经济合作方式的主体多为具有较强灵活性的流通企业。流通企业在地区间开展商品交易活动,有助于打破地方保护主义,并形成错综复杂的流通网络体系。基于发展区域间商品贸易的区域经济合作形式以区域间垂直分工和技术差异为基础。这种形式的区域经济合作可能导致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的地区发生资源和收益单向流出的情况,使资源优势无法转化为竞争优势,不利于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跨区域企业并购

跨区域企业并购的理论基础是工业区位论,其主要代表人物阿尔弗雷德·韦伯认为,理想的工业区位应选择在生产费用最低的地区,而影响企业生产费用的主要因素是运费、工资以及集聚效应等,这就为企业跨区域发展及兼并收购等提供了理论基础。受经济利益驱使,当企业意识到欠发达地区的区位优势有利于企业扩张和发展时,发达地区的企业将向邻近的欠发达地区迁移,这符合工业化推进的一般规律。日渐增加的企业落户于欠发达地区,有助于推动这些地区的工业化进程,且不断扩大其波及范围,导致发达地区的扩散效应和涓滴效应得以显现。

跨区域的企业并购活动,使不同地区间的经济活动变成企业内部的经济行为,从而能有效节约交易成本,并有利于管理创新、技术创新,从而提高区域之间的资源配置效率。3.产业梯度转移

产业梯度转移是产业在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转移发展的一般规律,其理论基础是雷蒙德·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和赤松要的雁行理论。产业梯度转移首先与产品生命周期密切相关。发达国家和地区由于经济发展较快,其产业较早地进入成熟期,而这些产业对于欠发达地区来说,有可能是新兴产业。此外,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不同国家和地区在生产要素方面有着不同的优势,这就为实现产业转移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从而通过产业转移来实现区域间的优势互补,以使不同国家、地区共同获益。当然,产业梯度转移与区域产业基础和产业政策密切相关,而且产业转移并不一定能推动被转移地区经济的发展。4.区域经济一体化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不同地区之间经济合作的最高级形式。它是指经济合作各方就经济发展的某些领域,甚至在所有经济领域都达成经济同盟的状态。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可进一步具体分为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经济共同体及经济与货币联盟等四种形式。对于我国而言,区域经济一体化主要针对我国长期存在的地区分割状况,其主要目标是破除行政界线、打击地方保护主义、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等。这意味着,我国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注重发展自由贸易,推动市场经济一体化。在具体实施方面,区域经济一体化以区域内统一大市场建设为基础,通过发展现代物流构筑区域经济网络,畅通区域经济联系渠道,同时建立统一的经济运行和市场监管体系,并为区域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以推动区域经济共同发展。(三)区域经济一体化影响因素1.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规定了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条件,也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环境,其主要包括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两大主题。自然条件方面,区域内三次产业的发展都会受到地区自然条件的影响。首先,农业经济活动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在各种自然条件中,降水、气温、日照等因素,往往决定着农产品的生产状况。其次,工业经济活动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这主要表现在工业经济活动对用水、用地及一些特殊自然环境的要求上。地质、地貌条件,气候的干湿度情况,以及光照、风向等,都能够制约某些工业经济活动。最后,第三产业的发展也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第三产业的发展,需要依托城市的自然环境,形成不同的特色,进行差异化、多元化发展。从地理位置角度分析,一个区域所处的地理位置,构成区域经济发展的区位条件,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显著的影响。在一定历史时期,某一经济活动区域地理位置的优劣,对区域商品流转、资源流通、物质交换等影响明显,甚至能加速或延缓该区域的经济发展进程,进而对区域经济一体化产生影响。2.资源禀赋

资源禀赋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地点能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地区当前和未来福利水平的自然环境因素和条件。区域的资源禀赋主要是指自然资源条件,包括区域地理特征、气候、水文、土地、动植物及矿藏等,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第一产业的产品直接取自自然资源,其他分布一般与自然资源分布状况相一致。第二产业的发展间接受制于自然资源,其他分布会出现多种情况。从传统形式上看,工业区位一般接近原料地,便于就近取得所需的原料和燃料,这是资源禀赋对第二产业产生影响的最直接体现。尽管知识、技术的进步导致资源禀赋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限制作用越来越小,然而它们并不能完全排除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无论如何,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的区域,仍然具有加速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势。此外,资源禀赋丰富的区域一旦取得科技优势,必然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和明显的比较优势。资源禀赋既影响区域经济结构和生产力发展,也影响区域制度建设及社会发展,同时也对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产生作用。3.人口和劳动力状况

人是社会生产或生活的主体,一定的人口数量对区域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依赖一定的劳动力资源,但是区域内人口数量增长过快或不足,都会制约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一体化进程。人是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统一。从生产者角度看,人口的增长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劳动力资源。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可用于开发自然资源,发展生产,进而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反之,如果劳动力数量不足,就会限制部分产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制约区域经济发展。但是,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下,人口的过快增长若超过区域社会劳动就业容量的限度,就会影响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从消费者角度看,人口增长可扩大对消费资料的需求,刺激消费品生产的增长,但是,区域人口的过快增长将削弱区域扩大再生产的能力,不利于区域经济的良性发展。此外,随着科技进步和生产力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对劳动者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劳动者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区域经济发展和一体化进程。4.生产技术水平

生产技术既指机器设备、生产工具等物质条件,也包括劳动者的知识、技能等软实力。一般而言,一个区域内自然资源的丰富程度只是提供了人们从事生产活动、获取经济利益的可能性,而生产技术则是把这种可能性转变为现实的重要手段。生产技术是将自然资源转化为发展优势的重要工具,生产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一体化进程。生产技术进步可提高区域经济活动水平和收益水平,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附加值,改善经济发展的方式与状态。此外,在技术进步条件下,经济活动所消耗的能源、原材料发生变化,经济活动内容不断更新。先进的生产技术促使人们对区域中教育、艺术、旅游等精神生活方面的需求增加,从而推动非物质生产部门的加速发展。与此同时,区域内某一相关产业的技术进步,有助于降低产品成本,增加产品需求,引导其他产业发展,并进一步密切产业间的技术经济联系,从而带动整个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区域产业劳动生产率和投资回报率,推动区域经济共同发展。5.社会经济条件

社会经济条件是区域发展的经济基础,也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影响因素。社会经济条件既体现在公共基础设施、产业结构、经济实力等物质基础方面,也表现在文化教育水平、经营管理水平、社会习俗观念等精神财富方面。一定时期的区域经济基础条件,决定着区域社会再生产活动的起点。区域公共基础设施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区域产业结构既是区域经济长期发展的结果,也是区域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基点。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完善,有助于区域经济的持续、健康及协调发展。区域经济实力是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表征,也是区域经济一体化中重要的社会经济条件。区域经济实力是区域产业竞争力水平的体现,对区域经济一体化影响深远。经营管理水平等因素是区域经济发展的软条件,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有助于优化区域经济发展环境,改善企业经营绩效,提高区域经济吸引力和辐射力,扩大产业集聚效应,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二、会展业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一)会展业与区域经济

根据区域经济梯度转移理论,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主要取决于其产业结构的优劣,而产业结构的优劣取决于地区经济部门,特别是主导产业部门在产业生命周期中所处的阶段。

会展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正处于加速发展阶段,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强大的发展动力。因此,将会展业作为主导产业或潜在主导产业的地区,可视为高梯度地区,必将促进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1.会展业与区域专业化分工相互促进

遵循产业分工规律和商品经济的发展特点,各个区域都将依据比较优势原则,充分发挥各自在自然、社会、经济等方面的优势,着力发展经济效益高、辐射能力强的产业部门,以此带动区域内其他产业部门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会展经济与区域产业专业化分工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区域产业专业化分工的形成和强化,有助于加速地区会展经济发展;会展经济形成后,将发挥其辐射效应,促进专业化分工部门的进一步发展,并不断增强地区会展经济的实力。这意味着,会展经济的发展水平与区域产业专业化分工的发展程度密切相关。会展经济以其专业化分工为主要标志。只有区域产业专业化分工不断发展和强化,才能进一步促进会展经济的发展。2.会展业有助于区域经济中心的发展

在会展经济发展过程中,中心城市起着核心作用。中心城市稳定的辐射和集聚范围是该区域会展业所能覆盖的区域。中心城市核心作用的发挥主要是通过加强城市的极化能力和扩散能力来实现的。

会展产业的发展,有利于培育和发展区域增长极,完善区域经济中心的功能。通过发展会展业,利用会展业较强的产业关联效应,可带动地区建筑、餐饮、宾馆、饭店、金融、旅游等其他产业共同发展,推动区域经济中心的发展。同时,通过加速会展中心地的建设,能突出其金融、科技服务、信息中心等功能,并以此来引导和加强不同地区企业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在此基础上,会展中心和经济中心以外的其他地区也能得到相应的发展,从而推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3.会展业有助于提高区域综合竞争力

专业化分工与综合化发展相结合是会展经济的基本特征。现代经济条件下,产业专业化分工程度不断提升,会展经济以其强大的关联效应,加强各产业部门间的分工与协作,密切企业间的专业化分工和横向联系,促进区域经济综合化发展。同时,发展会展经济有助于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与高级化,使区域支柱产业、优势产业及辅助产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会展活动的开展,有助于完善会展区域的基础设施、城市服务,优化区域经济发展环境,提升区域综合实力和整体竞争力。4.会展业有助于完善区域功能

会展是一种大型活动,它要求有符合条件的展览场所,有适当档次和规模的住宿条件,便捷的交通、通讯和安全保障体系,以及旅游景点等。为获得大型会议、展览活动的举办权,各地方政府都会积极主动地建设综合性的会展基础设施,如建设通讯网络、兴建大型会展中心、加强配套设施建设等,进而不断提升地区公共服务水平。

此外,通过发展会展产业还可以进一步培育和增强区域作为商品贸易中心、服务中心、信息中心等多方面的功能,进而从整体上完善区域功能,提高整个区域的吸引力和辐射能力。(二)会展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原理和途径

会展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各地政府对会展业也越来越重视,业界对会展业的发展充满信心,关于会展策划、会展管理、区域会展规划等的实务型研究受到广泛关注,而对其理论基础方面的研究尚少。我们认为,会展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是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其作用机理和途径则是拉动投资、消费和净出口这“三驾马车”。1.“创新理论”是会展业促进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

关于经济发展的理论很多,而由当代西方著名经济学家、美籍奥地利人约瑟夫·阿洛伊斯·熊彼特(1883—1950)提出的经济发展“创新理论”(Innovation Theory),从新的角度解析了经济发展的原理。熊彼特早期成名之作《经济发展理论——对于利润、资本、信贷、利息和经济周期的考察》先以德文发表于1912年,他在这本著作里提出的“创新理论”是他“经济发展理论”的核心,当时曾轰动西方经济学界,并且一直享有盛名。

在《经济发展理论——对于利润、资本、信贷、利息和经济周期的考察》一书中,熊彼特首先用静态方法分析了“循环流转”,假定在经济生活中存在一种所谓“循环流转”的“均衡”状态。没有“创新”,没有变动,没有发展,企业总收入等于其总支出,生产管理者所得到的只是“管理工资”。然后,熊彼特从“动态”和“发展”的观点分析了“创新”和资本主义。按照他的观点,所谓“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也就是说,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在熊彼特看来,作为资本主义(熊彼特所称的“资本主义”是一个中性词,并不具有阶级的性质和特点——笔者注)“灵魂”的“企业家”的职能就是实现“创新”,引进“新组合”。所谓“经济发展”也就是针对整个资本主义社会不断地实现这种“新组合”而言的。他指出:“生产意味着把我们所能支配的原材料和力量组合起来。生产其他的东西,或者用不同的方法生产相同的东西,意味着以不同的方式把这些原材料和力量组合起来。”当“新组合是间断地出现的时候,那么具有发展特点的现象就出现了”。“因此,我们所说的发展,可以定义为执行新的组合。”“这个概念包括下列五种情况:(1)采用一种新的产品——也就是消费者还不熟悉的产品——或一种产品的一种新的特性。(2)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也就是在有关的制造部门中尚未通过经验检定的方法,这种新的方法绝不需要建立在科学上新的发现的基础之上;并且,也可以存在于商业上处理一种产品的新的方式之中。(3)开辟一个新的市场,也就是有关国家的某一制造部门以前不曾进入的市场,不管这个市场以前是否存在过。(4)掠取或控制原材料或半制成品的一种新的供应来源,也不问这种来源是已经存在的,还是第一次创造出来的。(5)实现任何一种工业的新的组织,比如造成一种垄断地位(例如通过‘托拉斯化’),或打破一种垄断地位。”

按照熊彼特的看法,“创新”是一个“内在的因素”, “经济发展”也是“来自内部自身创造性的关于经济生活的一种变动”。他认为,“资本主义在本质上是经济变动的一种形式或方法,它从来不是静止的”。他把“不断地从内部革新经济结构,即不断地破坏旧的,不断地创造新的结构”的这种过程,称为“产业突变”。在他看来,“创新”“新组合”“经济发展”,都是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离开了这些,就没有资本主义。熊彼特强调了生产技术革新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作用,并引用了“变动”和“发展”的观点,但却抽掉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这也是我们应当注意的。

那么,会展业是如何实践这种“创新理论”的呢?会展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原理,就在于通过为“创新”提供集约化的平台而实践“创新理论”。这种提供,有“直接”和“间接”两种方式。直接实践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通过各类会展,尤其是产品类的会展,直接提供给厂商和消费者以“新产品”,既满足消费需求,又为生产提供选择;二是通过技术与知识产权在会展上的展示和交易,让生产者受到新技术的“刺激”或获得新技术,让消费者认识和认可新技术、新方法;三是通过会展,将区域外的新产品、新技术引入本地市场,或使本地的新产品、新技术转移到外地市场,而实现“新市场”的开辟;四是通过会展,尤其是原材料所在地的会展或专业关联性高的会展,厂商可发现新的上游供应渠道,并实现“面对面”的交流。间接实践主要表现在通过会展上高频度、高密度的产品、技术、渠道的展示和交流,必然会给某地、某区域的某类经济发展带来打破“旧垄断”(此为经常)或带来“新垄断”(此为偶然)的机遇,产生新的组织模式。2.直接服务“三驾马车”是会展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先来看看什么是“三驾马车”。我们经常说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即拉动经济增长的三个主要因素:投资、消费和净出口,这“三驾马车”就是组成衡量GDP的四个基本要素中的三个。可用公式表达和衡量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Y=C+I+G+NX,其中,Y 为国民经济总收入,C 为社会消费,I为社会投资,G 为政府支出,NX 为净出口(即出口减去进口),国民经济总量都是由这四个方面的数字相加得到的。之所以只说“三驾马车”,是因为政府支出G(主要包括政府采购、转移支付等)一般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较小的一部分,所以其他三个因素的增长的重要性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我国近年经济增长迅速,投资和出口贡献很大,社会消费也在稳步提升。从2010年的情况看,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环境逐渐改善,各级政府和广大企业积极扩大出口,对外贸易进出口迅速增长,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由负转正,对GDP的贡献率和拉动点也大大高于上年同期水平。与此同时,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善民生、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的宏观背景下,2011年城乡居民收入进一步提高,消费能力不断增强。2011年1至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5313亿元,同比增长18.3%。此外,1至10月份,我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8755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4.4%,前10个月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呈现出高位回稳的趋势。据初步测算,前3个季度国内生产总值26866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0.6%,比上年同期加快2.5个百分点。其中,最终消费对GDP的贡献率为34.4%,资本形成总额对GDP的贡献率为58.8%,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GDP的贡献率为6.8%。

再来看看会展业是如何服务“三驾马车”的:(1)直接消费与拉动消费。举办会展可在广泛的产业范围产生消费和拉动消费,对相关产业的经济拉动系数甚至可高达1∶9。从三大产业的情况看,如第一产业:农业中的花卉种植业、林业的培育和种植业;第二产业:制造业中的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纺织业、木材加工及木制品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印刷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文化及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中的房屋和土木建筑业、建筑安装业、建筑装饰业;第三产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中的铁路运输业、道路运输业、城市公共交通业、水上运输业、航空运输业、装卸搬运和其他运输服务业、仓储业、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中的电信和其他信息传输服务业、计算机服务业、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的房地产开发经营、物业管理;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中的租赁业、法律服务、咨询与调查、广告业、知识产权服务、职业中介服务、旅行社(旅游)服务、会议及展览服务;科研、技术服务业中的研究与试验发展、专业技术服务业、科技交流和推广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及社会保障业;文化、体育和新闻出版业、广播、电视、电影和音像业、文化艺术业等。

简要地说,会展对消费的拉动至少表现在六个方面:首先是带来举办会展的直接消费,如展会场地、展会期间餐饮、展会设施设备、广告宣传、运输工具、包装用品、办公用品等的消费;其次是消费类展会对消费需求的刺激和拉动,如糖酒会、房交会、服装博览会、汽车博览会等,厂家商家通过现场订单,消费者通过现场购买的方式增加消费;再次是对交通、通讯业的带动,在会展活动举办期间,大量的人流出行,会增加交通运输业的收入,提高人们之间通讯联系的频率,为城市通信业创造了收入;第四是对旅游业的带动,会展的举办为旅游业带来更多的客人,延长客人的逗留期,增加旅游业淡季时设施设备的利用率;第五是对酒店业的带动效应,在展会举办期间,酒店的入住率和就餐人数会大幅提升,除了为展会参加者提供必要的住宿与餐饮服务外,酒店业也可通过进一步的宣传来带动店内其他辅助设施的利用,促进就餐和入住者对店内其他服务的消费;第六是对零售业的带动效应,会展活动期间,大量的人流涌入会增加对生活用品和服务的需求,促进举办地零售业的发展。(2)促进投资达成。这主要体现在直接促进投资和间接促进投资两个方面。直接促进投资方面,会展业为投资提供产品、技术展示和投洽方面的交流,通过在会展现场的展示、考察和比较,使投资方达成投资意向,现场或随后签订投资协议。间接促进投资方面,会展通过全面展示所在地的经济、文化和社会风貌,扩大对外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参与塑造城市形象,传播创新文化,在理念、标准、技术、经营、品牌、资本、渠道、人才等方面,为城市发展积聚实力;改进政府工作,根据会展活动的需要,政府及其各相关部门从大局出发,积极主动地为展会、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服务;扩大对外开放,有效地缩短举办地与外界的距离,扩大与国外的交流合作领域;影响社会风气,使举办地民众以主人翁的姿态,迎接并热情服务于国内外的宾客,社会治安井然有序,树立良好的区域形象。

如2010年5月举办的中国(重庆)国际投资暨全球采购会(简称“渝洽会”),共签约投资项目258个,项目总投资406亿美元(折合人民币2772.75亿元),较上届增加91%,利用境内外资金1609.26亿元人民币,签约项目再创新高。从项目资金来源来看,签约项目中外资项目44个,拟引进外资107亿美元;市外境内项目102个,拟引进资金620.65亿元人民币;市内项目112个,利用资金近259亿元人民币。从项目行业分布来看,签约项目中农业项目28个,占签约项目总数的11%,利用资金84亿元人民币;工业及建筑业项目158个,占签约项目总数的61%,利用资金1171亿元人民币;服务业项目72个,占签约项目总数的28%,利用资金354亿元人民币。外资项目中,投资1000万美元以上的外资项目29个,占外资项目数的六成以上。不仅如此,进场参加对接洽谈的企业达2860家,达成采购合作意向980对,意向金额共计5.6亿美元,分别较上届增加64.8%、14.9%、16.5%。参加采购对接的既有惠普、富士康、华硕等全球IT巨头,也有国内外中小企业,采购成效显著。(3)促进出口。会展业促进出口的途径也可以划分为直接促进和间接促进两个方面。直接促进出口方面,展会上展示的产品和技术,可能引起国(境)外客商的注意,在展会上即下订单,甚至建立起长期的出口合作关系。间接促进出口方面,展会上展示的新产品、先进技术、高端设备、行业标准会对国内制造商产生影响,有得于提高我国企业的研发和生产能力,生产出更好的产品而带来出口;通过展会的平台,让国外客商直接、集中了解我国企业的研发水平和生产能力,或某区域的特色产品和产业,建立总体上的良好印象,为今后的出口合作打下基础。

如2009年第五届中国哈尔滨对俄出口商品展览会,签订经贸合同5100万美元;2010第二届新疆伊宁中亚国际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实现外贸成交签约总额1.079亿美元,实现内联项目签约金额16亿元人民币;2010中国(海南)国际热带农产品冬季交易会,签订出口订单12个,签约金额18.9亿元人民币;第六届德雷斯中国(深圳)国际太阳能光伏展上,仅深圳市神达太阳能企业就获得了5600多万元人民币的订单。

对于会展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机理,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阐释和说明,但体现“创新理论”和服务于“三驾马车”,无疑使会展业这一实务性行业实现了与经典经济学原理的理论接轨。(三)会展业与区域经济一体化1.区域会展业协调发展

区域会展业协调发展,是指地方政府、会展行业协会及会展主办方等会展经济主体通过相互协商,在区域会展活动的整体发展战略、各区域会展项目安排、各区域会展场馆及相关基础设施等方面相互协调,以减少无序竞争、重复建设,促进区域会展业整合发展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内容。会展经济作为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发挥着关键性作用。一般而言,区域会展业协调发展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以下意义:(1)区域会展业协调发展有利于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区域会展业通过合理的区域产业转移推动区域产业优化。区域之间产业转移是引起区域产业结构有序调整、协调发展的有效方式。在产业转移过程中,各地资本跨区域进行联合、重组、兼并收购、组建集团公司、参股和控股等产权交易活动,从而导致生产要素在产业间及地区间不断整合。这有助于推动跨区域产权结构调整和优化,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并充分发挥各区域经济优势。(2)区域会展业协调发展有利于促进区域内产业合作发展。通过关联效应,区域会展业在组织形式上把区域间的相关产业连接成一个整体,形成密切联系的会展产业链,充分发挥各产业的比较优势,从而进行产业优势互补,提高各产业竞争力和效益。区域会展业协调发展,是以发展区域优势产业,提升相关辅助产业,并以第三产业快速发展为坚强后盾,来实现区域内产业间的相互促进和协调发展的。

由于会展活动举办地一般选择在制造商聚集地,所以会展经济对举办地优势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明显。同时,会展活动的举办,将推动举办地交通运输、通信、宾馆酒店等基础产业的发展,也有助于提高旅游、咨询、广告等行业的经济效益,从而促进区域内产业的共同发展。(3)区域会展业协调发展有利于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区域会展业协调发展,会自发地形成区域优势产业集群。产业集群的重要特点之一就在于其强大的集聚效应,即大量相关产业集中于特定的地域范围内。由于地理位置接近,区域优势产业集群内部的竞争机制将在集群内形成优胜劣汰的局面,鼓励企业创新发展。在会展产业链中,大量企业集中于同一产业内部,各企业既要展开激烈的市场竞争,又会自发地进行多种形式的合作,从而形成一种合作竞争机制。集群中的企业相互促进、集体行动,形成强大的凝聚力,有利于提升区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2.区域会展业协调发展的途径(1)结合区域发展战略规划制定区域会展经济发展战略。区域发展战略规划是国家制定的针对区域发展的总体规划,是一定时期内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指南。要实现区域会展业协调发展,必须以区域发展战略规划为蓝本,制定区域会展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通过政府宏观调控和政策扶持,实施和完善区域会展经济发展规划,推动区域会展业协调发展。(2)破除行政区划界限,构建区域经济合作平台。要实现区域会展业协调发展,必须打破行政区划的限制,进而推进大区域会展经济整体规划的制定和实施,促进不同城市间会展经济联动发展,优化会展资源配置。

破除行政区划界限,主动加强区域会展业发展的协调沟通,是构建区域经济合作平台的基础。要想区域会展业协调发展,必须强化会展经济区意识,统一布局和建设跨区域的大型会展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形成会展业协调发展规划,加强区域会展资源整合力度和协同发展能力,推动区域会展业共赢共生。(3)发展跨区域会展市场,促进区域会展经济合作发展。要实现区域会展业协调发展,必须建立统一的跨区域会展市场。

跨区域会展市场的建立,一方面可以促进区域间会展项目合作,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加强区域会展业整体竞争力,更有利于区域会展信息交流与沟通。通过逐步建立健全包括跨区域大市场、省级区域市场、地区级区域市场等在内的规模不等、层次不同、功能各异的区域性会展市场,最终构成完整的跨区域会展市场体系,促进区域间会展业相互依赖、相互协作、共同发展,进而推动区域会展业协调发展。(4)发挥会展行业协会等相关组织的引导作用。会展行业协会是以会展业的经营企业、会展场馆管理企业、会展服务企业、相关政府部门以及中介组织为主体的行业中介组织,其对区域会展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要实现区域会展业协调发展,应该积极发挥会展行业协会等相关组织的引导作用,并积极发挥会展行业协会的行业中介组织作用,配合政府加强对会展行业的协调。同时,通过对区域会展行业发展状况进行调研,加强会展行业自身建设,健全会展行业内部管理制度,并注重与跨区域会展行业协会等相关组织间的沟通交流,引导区域会展业协调发展。3.会展业与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1)聚集跨区域流动资源。会展业的基本特点之一是具有高度的聚集性。会展活动举办地是区域人口、经济、信息、技术、活动等的集中地,且集中程度随着区域经济实力的增强而提高。会展活动举办地一般集中了该区域大部分物资、生产及公共基础设施,是第二、三产业活动的聚集区。

会展业成为区域经济的聚集中心的根本原因在于,会展活动的举办地多为区域的中心城市,而中心城市具有其他地方无法比拟的聚集效应。中心城市一般交通便利、生活环境条件优越,会展场馆等基础设施一般布局于中心城市的优势区位,因而吸引着许多经济活动向会展设施周边集中。市场经济活动的聚集,容易形成以会展活动所在地为中心的社会分工和生产专业化发展的基地。在会展活动举办地,大量的生产和经济活动部门彼此互为市场,相互提供产品与服务,增强了企业之间的互补性与协作性,专业化协作是先进的企业组织形式,会展业的分工效益是集聚效益的一种具体体现。

会展业聚集功能主要体现在区域经济要素运行方式上,区域经济运行的基础是要素运动。要素运动主要包括要素聚集、要素组合及要素增长三种类型。区域间要素的有序聚集,既为扩大区域经济的活动空间提供了可能,也为提高区域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水平奠定了基础。经济利益刺激是促进要素聚集的主要动因,而要素的集聚为区域经济要素的组合提供了可能,这有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和产业结构高级化调整。要素增长是要素聚集和组合的目标,包括质和量两方面的内容。具体而言,会展业聚集跨区域资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聚集外来劳动力。劳动力集聚主要是出于经济原因,受区域间劳动者预期就业机会与经济收入差异的影响。劳动力的跨区域流动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它建立起了不同地区间的相互联系。会展业一方面通过大型招聘展会的形式聚集外来劳动力,另一方面也吸引着求职者进入会展行业发展,从而成为劳动力市场的重要媒介。

二是聚集外来资本。资本流动的原因,在于追逐经济收益的最大化和分散风险。资本聚集的首要条件是流动,而流动的渠道逐步倾向于会展活动。资本的流动可冲破区域间金融市场的界限,以便在跨区域市场得到合理配置。资本集聚可促进资本集聚区域资源和劳动力的有机结合,为资本集聚区域创造就业机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2)助推关联产业加速发展。会展业的关联效应和扩散效应,对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具有重要作用。首先,会展业的发展为区域餐饮、住宿、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为其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会展活动期间,大量参展商和参展观众的涌入,对餐饮、住宿行业形成巨大的需求。同时,因为各种类型的会议、展览活动的进行而形成的旅游潮,已经在各区域会展城市出现。会展业与旅游业相结合,具有客户消费高、停留时间长、团队规模大、赢利性好及行业带动性强等特点,使区域会展城市逐步形成了以会展带旅游,以旅游促会展的良性互动发展模式。其次,会展业的发展将加速区域物流活动。会展活动期间,特别是展览活动期间,展会举办地将汇集大量的参展商品,由此导致会展区域出现频繁而大量的物流活动需求。会展活动前后参展商品的运输、包装、储存、搬运,会展活动期间向参展商和参展观众分发的食品等,以及其他与会展活动相配套的设施,都会增加会展区域对物流服务的需求。而且,相对于一般的货物运输服务而言,参展商品及会展配套设施对物流服务有着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物流活动组织者不断采用先进技术、设备和管理方法来提高物流服务的水平,满足会展活动对物流服务的要求。因此,会展业的发展将加速会展举办地的物流业发展。

会展业的扩散效应一般表现为两种基本形式:一是无形扩散,如信息、服务、知识等的扩散;二是有形扩散,技术、人才、资金、生产设备、商品供给等的区域转移都属于有形扩散。上述两种扩散形式一般是同时进行的。在会展扩散效应的作用下,会展活动举办地与周围地区相互融合,并形成有机的经济网络体系,促进不同区域的共同发展,并走向区域经济一体化。(3)协调区域经济健康发展。由于生产力水平、产业结构及资源禀赋等方面的差异,区域内部以及区域之间容易出现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从而产生矛盾和摩擦。会展业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对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发挥重要作用。具体如下:

首先,会展活动可以协调区域内外的消费需求。市场需求是区域经济活动的基础,引导着区域经济发展的方向,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之一。会展业作为商品流动渠道之一,为区域内外商品流通搭建了良好的平台,既有利于满足消费者现实需求,也有利于推广潜在需求商品,以实现厂商和消费者间的良性互动,从而进一步扩大市场容量规模,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其次,会展活动可以协调区域内外的投资需求。投资需求是总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地区、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投资需求存在较大差异。因此,通过会展活动了解不同地区的投资需求状况显得尤为必要。一方面,借助会展活动平台,经济发达地区可考虑投资欠发达地区收益率相对较高的产业,进而弥补自身有效需求不足的境况;另一方面,经济欠发达地区也可以通过会展活动进行招商引资,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再次,会展活动可以协调区域内外的生产要素。生产要素是区域经济活动的基础。当然,并不是所有的生产要素都具有完全的流动性,例如土地、技术等。会展活动是沟通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要素水平的良好平台,多种多样的会展活动能展示出不同地区差异化的生产要素水平,从而为区域间生产要素的协调与流动提供潜在信息,有助于实现生产要素互补和优化配置。第二章会展业关联效应

现代经济发展过程中,各产业之间存在着广泛、复杂而密切的技术与经济联系。产业关联效应指的是一个产业的生产、需求及技术等方面的变化通过前向和后向关联关系的传导,对其他产业部门产生直接和间接的影响。作为一种综合性经济形式,会展业与旅游、餐饮、酒店、批发零售等行业存在密切的经济联系,会展业与其相关产业之间存在明显的双向互动关系,以会展业为核心的产业链中,各产业间直接或间接关联效应显著。一、产业关联理论(一)产业关联的含义

产业关联是指国民经济各部门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直接和间接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技术经济联系,是产业间存在的以各种投入品和产出品为连接纽带而形成的广泛、复杂且密切的联系。产业关联的实质是国民经济各产业之间的供给与需求关系。

关联产业间,各种投入品和产出品可以是实物形态或价值形态的投入品或产出品,也可以是各种无形产品;技术经济联系和联系方式可以是实物形态的联系和联系方式,也可以是价值形态的联系和联系方式。由于实物形态的联系和联系方式难以用计量方法准确衡量,而价值形态的联系和联系方式可以从量化比例的角度来进行研究,所以,在产业关联分析的实际应用中使用更多的是价值形态的技术经济联系和联系方式。24(二)产业关联理论的演进

对产业关联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法国经济学家魁奈(Quesnay,1785)用来表明产业间交易关系的《经济表》。在其后的研究中,产业关联也有所提及。20世纪30年代,费希尔(Fisher, 1935)在《物质进步的经济含义》一文中最先提出三次产业的分类问题。英国经济学家克拉克(Clark,1940)在费希尔三次产业分类的研究基础上,对多个国家的相关统计资料进行了回归分析,总结出了人均国民收入增长与劳动力在三次产业间转移趋向的内在联系。

20世纪40年代,美籍俄裔经济学家列昂惕夫(Leontief,1941)发表了《美国的经济结构1919—1929》,建立了投入产出模型,并系统地阐述了其原理与发展,形成了对一个复杂经济体系中各部门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进行系统数量化分析的方法,标志着产业关联理论的正式产生。列昂惕夫投入产出法以新古典学派的一般均衡理论为基础,对各种错综复杂的经济活动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进行经验研究。总体而言,由于列昂惕夫的产业关联理论突出的实用性,其诞生之后被广泛地运用到各种对产业的研究中。

20世纪50年代,钱纳里和渡边利夫(chenery, Watanabe, 1958)在均衡增长理论与非均衡增长理论的争论中用到了产业关联分析模型,尤其是主导产业测定法以及乘数分析方法;赫希曼(His-chman,1958)通过检验,证明后向关联效果大的产业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更明显。随着对贸易与产业发展关系的重视,钱纳里和渡边利夫(chenery, Watanabe,1962)在研究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产业结构变化的实证分析中再次使用产业关联分析,并支持要素分析方法论。7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Kuznets,1971)吸取前人研究成果,应用投入产出模型,根据欧美及亚洲多个国家的统计资料,首次深入到工业内部和服务业内部,对影响产业结构的三方面主要因素:国内需求、对外贸易和生产技术水平作了细致分析。库兹涅茨在研究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变动时,初步提出了各国产业的国际间转移问题,认为各个国家的发展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一国的增长会影响其他国家,反之也会受到他国的影响。经济增长除了可以从总量和结构上考察外,还应从国际因素影响的角度来考察。库兹涅茨的观点为其后对于产业国际间传导机制的后续研究提供了方向。

20世纪80年代之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开始兴起,国际和区域间产业变动的相互影响日益密切,产业关联理论的应用变得更为多元化,从应用范围看,涵盖了宏观、中观和微观经济领域,并由国内经济扩展到国际经济范围。沃尔夫(Wolff,1985)利用投入产出法分析了产业间技术关联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列昂惕夫(Leon-tief,1986)将投入产出理论应用于国民经济核算、国内生产和国际贸易、地区结构的分析等。罗斯托(Rostow,1988)对产业间的扩散效应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将产业关联程度视为主导产业选择的基准之一,认为产业之间的关联度和关联效应是区域产业长期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日本学者渡边利夫(Watanabe,1991)利用国际投入产出模型,测算贸易依存度等相关系数,提出亚洲已进入相互依存发展时代的观点。北村好子(Kitamura Yoshiko)于1995年在其著作《东亚的工业化和日本产业的新国际化战略》中,通过对日本及周边国家产业结构变动的联系研究,探讨日本应选择的产业发展方向及其相应的产业政策。

进入21世纪以来,产业发展日趋全球化,各产业间的交融与联系更为紧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更加受到重视,利用产业关联观点分析新时代背景下的产业结构调整或发展方向等问题显得尤为必要。并且伴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和深化发展,产业关联的一般基础由物质流扩展到信息流,从而拓展了产业关联的传递路径,产业关联已成为产业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与实践的应用日益广泛。

美国经济学家赫希曼(Hirschman,1958)在其《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提出了产业关联概念。他认为不同产业之间是相互关联的,任何产业都有投入品和产出品,这些投入品和产出品大都需要其他产业提供和使用,因此产业部门间相互关联。具体而言,产业关联是指某一产业的经济活动能够通过产业之间相互关联的活动效应影响26其他产业的经济活动,即指产业间以各种投入品和产出品为连接纽带的经济技术联系,或者说是某种产业与前向、后向和旁侧的其他产业的相互联系。这种产业相互联系在经济活动中就表现为产业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作用。如某一产业通过采用高新技术或扩大生产规模获得了突破性的发展,则能够从前向、后向和旁侧带动其他一些相关产业的发展。显然,一种产业在前向、后向和旁侧与之关联的产业越多,这种产业的产业关联度就越大。当这种产业关联度大的产业获得突破性发展时,其产生的关联作用也就越大。因此,我们在选择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时候,就必须着眼于关联度大的产业,以达到抓一点而带动一片的效果,进而达到促进经济增长的目的。所以推动产业关联效应强的产业的发展,除了能促进该产业的发展之外,还能够带动诸多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有助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三)产业关联方式

产业关联方式是指产业间发生联系的依托、纽带或基础,即不同产业之间是以什么为依托连接起来的,这种产业间连接的不同依托就构成了产业间联系的实质性内容。产业关联涉及不同的产业和经济活动,其关联方式多种多样,大体包括产业间要素关联、产业间供需关联以及产业间市场关联三大类。1.产业间要素关联

产业间要素关联以产业间投入产出的生产要素为参照,按照产业间相互依托的不同方式,可分为产品或服务关联、生产技术关联、劳动就业关联和投资关联四类。(1)产品或服务关联。产品或服务关联是产业关联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方式,直接体现了产业间的要素联系。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