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雨三治病法轨(中医师承学堂)(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1-19 17:55:48

点击下载

作者:王雨三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王雨三治病法轨(中医师承学堂)

王雨三治病法轨(中医师承学堂)试读:

秦伯未序

仆曩序刘河耐寒先生《付氏三书》,叹为医林奇士。不意十年后序王君雨三《治病法轨》,重兴当日之感也。耐寒先生力学善悟,心细胆大,识人所不能识之病,用人所不敢用之药,人或畏不轻试,而试无不验,因有大刀之称。王君亦刘河人,尽心斯道,如出一辙。生之夕,明灯张空,遂负天医之目,何刘河之多奇士耶!

间尝浏览有明·王肯堂《证治准绳》,为秦文诊胁痛,既定方,嘱秘不宣,恐引俗流讪笑。今观王君治顾锡荣盗汗之用麻附细辛汤加人参,瞿祥卿子久泄之用麻黄汤加人参,时医多腹诽之,而卒皆挽于垂危。又何王氏之多奇才也!

王君年逾六十矣,霜雪盈巅,神完貌古,积劳得足疾,不良行。驰书于仆曰:“吾书三易稿,屡燹于兵。今所存者,十之一二,衰老不复能著述。中辨阴阳、气血、表里、虚实,最有心得,经验数十年,丝毫不爽,毕生心血,尽在于是,拟付削青,俾公诸世,敬乞文以为重。”噫嘻!君自知甚明,抑何谦如是耶!

君之学,由朱丹溪而进求于东垣李、河间刘、长沙张,更进而冥搜于内难甲乙、朱李刘张,人病其偏,要皆环境使然也。内难甲乙,人无毁言,未闻有能穷其奥也。然丹溪未尝废补益,河间未尝废温热,东垣宁无外感之治,长沙宁无内伤之方。后世未读全书,先存偏见,天下岂有独虚独实独寒独热之病哉?!君于“凡例”中特标明曰,为切救时弊而作,似偏温补,实非偏也!为时医竞尚寒凉攻伐,不得不有以纠正之。是则王君能悟澈诸子之学,所谓得其环中、超乎象外者矣。若言内难甲乙,则弦钩毛石,从无释为形容之词。遂混平脉为病脉,三阴三阳,从无释为代名之词,遂乱时期界域于经络,望文生训,胶柱鼓瑟,古人岂有若是之疏陋哉!君于首章中特发挥曰:成注以尺脉弱为阴不足,则阳陷入阴,发热者宜下。寸脉微为阳不足,则阴上入阳,恶寒者宜汗。殊属似是而非,因悟出阳盛阴虚、阴盛阳虚之真切理论。是则王君能融会群经之旨,所谓“得其要者,一言而终”者矣。

世有好用古方者,曰吾仲景之学也,讥时方之轻薄。亦有好用时方者,曰吾叶吴之学也,诋古方之固执。一若仲景方中无黄芩、滑石、连翘、竹茹之品,叶吴方中无桂枝、干姜、大黄、芒硝之属,非因病而施药,乃悬药以求病。病而合,互相自炫;病而不合,各委天命。安知仲景之辛温,可与叶吴之辛凉并立;叶吴之救阴,可与仲景之回阳相峙。仲景之白虎汤,即启叶吴之清凉方剂;叶吴之增液汤,即宗仲景之蜜煎导法。因其同而悟其化,因其异而观其变,当视之如轼辙,不当视之如水火。古今之病,决无悬绝。古今之理,更无二致。集大成以为吾用,殆王君得之焉。

或评国内之所谓名医,非泥一家之言,即抱敷衍之术。近代之所谓新著,非好高立异,即喧宾夺主。因叹名医愈多,则游魂愈众。新著愈增,则迷途愈歧。以此医人,无殊杀人;以此教人,无殊绝人。世间何事不可为,而偏欲操此?不足,更欲世其业乎!仆既耻列于名医之俦,尝语及门弟子曰:吾无所长,唯能汗能下能补能泻能温能凉而已。夫汗下补泻温凉非他,即表里虚实寒热是也,然可与知者道耳。王君其又于意云何!综核王君之书有四善:无门户之见,无迂远之论,无隐约之词,无浮泛之方。命曰“法轨”,信副其实。他日与耐寒《付氏三书》,肯堂《证治准绳》并垂不朽,可预卜也。是为序。中华民国三十年岁次辛巳五月,上海,秦伯未

唐文治序

刘河同乡王君雨三,初著《医说》一编,属及门李生颂韩请余为弁言,余以公务鞅掌,属李生代为序文。辛巳仲夏,雨三以书来曰:曩承先生不弃,惠序《医说》,颇为荣幸。乃据友人传述,前序已入李君文集中,知为代庖之作。兹者鄙人复作《治病法轨》三卷,欲求别为一序,其可乎?余嘉君之勤勤于医学而进境靡涯也,讵可以辞。

案君撰是书,宗旨厥有数善。辨明阴阳、气血、表里、虚实,其善一也。

排除一切偏颇之说,与专尚攻伐之法,以正医学规矩准绳,其善二也。

审察脉法经络,可洞瞩九脏受病之繇,用专达之药治之,其善三也。

考证诸凡似是而非疑难变幻之症,医书所未载明而无治法者,析其奥窔,摘抉元神,其善四也。

此四善皆由数十年经验而来,非空论可比。

昔司马子长作淳于意传,谓意能以五色治病,决人死生,无不验者。此非独切脉而知之,亦望气之征也。今王君之于医,理可谓独出心裁,消除癥结者矣。余于医道未知门径,因君之勤劳纂述,特表章之。见三折肱者,斯可称良医云。太仓唐文治序于海上南阳寓庐

何元奇序

范文正公有言曰:“不为良相,宁为良医。”诚以良相足以安邦定国,良医足以济世活人,实异曲而同工也。然而良相不世出,而良医亦安所得乎?王君雨三,娄东奇士也。其诞生之夕,有明灯自天而降,光芒照彻庭中,纤屑毕见,未几君即应运而生。以故家人均以非常人目之,期其成为大器也。其后君家多病,每为医所误,君愤慨之至,曰医道之失,一至于此,独不能为芸芸众生稍谋福利耶?于是穷研医学,对于圣贤经籍之奥旨,旁及各家之得失,无不阐发精微,独得其神髓。穷年累月,孜孜焉唯日不足。所学既成,乃稍稍为人治病,不责酬,遇贫者且给药焉。其处方用药,每似不合于病,时人哗然,他医更从而谤之,然无不应手而愈,有如神助。久之,君之名且日益噪,道且日益彰,向之哗然者息,谤之者亦止,唯侧目怒视而已,而君则无介于心也。且曰:“吾之为医,非为衣食计,盖为济世而活人也。”于医术必求精当,治病不期侥幸,以故君之脉理独精。每病必探本求源,务求至当。故凡经诊治,无不手到春回。

先君尝谓余曰:医学之道,雨三得之矣。间尝宗其法以施治,均奏神效,实可师事之也,慎毋以祖传夸世而惑人。余谨识不敢忘。当舍侄患柔痉甚笃,时家人彷徨无计,亟延君诊之。曰当大补气血,方克有济,即用大剂十四味建中汤加柴胡、薄荷,两剂而愈。又内子屡病危,均由君大剂挽救,得庆更生。以及频年为其介治之棘手各症,无有不效。又尝见其为顾锡荣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人参以治盗汗,为瞿祥卿子用麻黄汤加人参以治其久泄,垂危之症,皆药到病除。

察其用药,每似不合于病,如此类者实指不胜屈。余曰:君之用药何其神耶?君则曰:无他,亦在于明辨阴阳、气血、表里、虚实以及精察脉理而已矣。然而时医犹非笑之。因思尝读有明·王肯堂先生书,曾为云中秦文治二胁满痛久不愈,知为元气已虚,主大补气血,兼补肝肾。既为处方,嘱勿示他医,恐将大笑,口不得合也。无何,秦君谢函至,曰已愈矣。观此可知为良医者,皆不免非笑于流俗。前有王肯堂,今有王雨三。何前后相类有如此?!古今同慨,安得不为之长太息耶。噫!雨三之医术,与王肯堂如出一辙也。然莫为之后,虽美而不彰。顾王肯堂之遗著,已登《四库全书》,而雨三则知之者犹鲜。曩者林屋山人见君所著书,跃然惊起曰,是真良医也,何相见之晚耶。时雨三正经营药房于海上,山人即亲题长词以见赠。迩者世变日亟,人事日非,君则独怀悲天悯人之志,欲力尽济世活人之宏愿,爰于行道之余,潜心著述,以期启示后人。其用心亦已苦矣!今者著作等身,益见精妙。其中辨阴盛阳虚阳盛阴虚、辨气血虚实诸篇,实为千古创作。盖历来徒有其说,从未有切实证明之者。唯君能一一详细辨之,实开医学莫大之法门。

书既成,分为医说、治验、证治各一卷。余既悉读之,曰是治病法轨也,即以名其书可乎?君曰善。余曰:此书一出,正如皓月当空,照耀万里,悉被其光。在病家得之,则知所适从,不致受欺。医者得之,则如航海之有南针,可以不误所向,足使黎庶尽登于和煦春台。由是言之,为良医可耳,固不必为良相也。因力促付梓,以贻后人,安见不与王肯堂先生后先辉映耶。

或曰:君殆天医也,当其诞辰,明灯自天而降。明灯者星也。及见其医之神妙,人莫能及,有如天助,故曰君殆天医也。余曰有是哉。然君苟不苦攻力学,亦安足以臻此。呜呼!今之医者,不明阴阳、气血、表里、虚实之辨,动以孟浪从事,而致草菅人命,不知自反者,试一读君之《治病法轨》,其亦将有动于中乎。余既力促君之成此书以行世,而君不以余为鄙,力索为之序。余竟难以不文辞,故不计其拙而勉为之也。民国二十九年孟春娄东何元奇序于留春医室

自序

尝观世人之煕来攘往,经营各业,皆所以为衣食计也。医为术者,无非亦为营业以谋衣食者也。唯同为衣食而营业,则医之责任为最重。何也?以各业之谋衣食而无生命之责任,独医者负生命之重任也。以其负生命之重任,故学术不可不精。精则可以活人,不精则反杀人。或曰:医者之活人杀人,皆属于无形。予曰:唯其无形,则冥冥之中,报应历历不爽。故孟子有“术不可不慎也”之诫。

霖本业农,初非习医。以在弱冠时,一家颠沛,五年之间,死亡相继者五人,皆由细小之病而不起。后自病噎膈症,延医服药,亦反加剧。因自购医书数种,翻阅古方,服之即愈,方知世间庸医多而良医少。以前一家之性命,无不死于庸医之手,岂不冤哉?!由是酷嗜医学,闭门研究,将《内经》、《难经》、《甲乙经》、《神农本草经》,及仲景《伤寒论》、《金匮》、河间三书、东垣十书、《丹溪心法》、《脉因证治》等,并历代诸名家之书,悉心参考,始知治病必须精明四诊,并脏腑经脉,方可得其根源,庶不致误人性命,即内经所谓“治病必求其本”也。

霖之学医,为保身计,非为衣食计也。始则只应亲友等延治,继则四方人士求治纷纷,不得不出以应世。然总觉学识浅陋,心中慊然。每治一病,如服药而不效者,即赧然引为极大耻辱,而不能膺性命攸关之重任。由是,更发愤研究,寢食俱废,必达学术精明,治病可使必愈而后已。

古人云:“思之思之,鬼神通之。”竟于《内经》中“人迎紧盛伤于风,气口紧盛伤于食”,悟得:阳盛阴虚、阴盛阳虚,亦能于左右手之脉息中辨别之。再于古人谓“左半身属血,右半身属气”,悟得:左手脉以候血之虚实,及右手脉以候气之虚实。以至微、至渺、至繁、至杂、茫无所自之道,阐而为至显、至明、至简、至易之法。不独后学者之易于入门,即治病自有一定之把握也。

盖凡百病症,不外乎表里、阴阳、气血、虚实之偏胜。如能辨明其表里、阴阳、气血、虚实,则虽有千变万化之病情,以温、凉、补、泻之法调其偏胜,则未有不愈者。爰特不揣鄙陋,谨将生平经验所得之表里、阴阳、气血、虚实之理而详辨之。此即《内经》所谓“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之旨也。霖数十年来依此法治病,竟丝毫不爽。此非夸张其说,惊奇炫世以惑人,亦非敢沽名要誉,作诐辞邪说以自欺,实本于济世之热忱而不能自己也。

当此欧化盛行,岐黄之道正是一发千钧。有志之士,亟应振作精神,奋袂而起,使吾道大发光明,不让欧化争先,以保仁术于不堕。或曰:轩岐以来,医书之多,不啻汗牛充栋,尔是草野之辈,欲思一苇以障狂澜,何异精卫衔石填海?予曰:霖固愚鲁者也,本不敢置喙其间,致贻大方讪笑。唯思此一得之愚,既非套袭摭拾而得,且系启发后人之创说,得使诊察有一定不易之方针,治病有百试百验之功能,不无裨益于世。爰敢公诸大众,俾海内同胞,同登寿域。至于见解之特殊而不合于俗,文词之谫陋而贻讥于人,非所计也。四海之大,不乏名哲,还希不吝珠玉,有以赐教为幸。民国二十八年孟冬,王汝霖序于守拙庐

凡例

凡百病症,不外阴阳、气血、表里、虚实之偏胜而致。自古以来,无人得能证实其真情。兹以脉理证实其阴阳、气血、表里之虚实,可能确切无疑者。如能将阴阳、气血、表里、虚实以辨明之,则凡百病情无所逃遁于心目中矣。用各经之温凉、补泻以治之,病未有不应者。即使药不中的,决不致有性命之虞。

是书不独为证明阴阳、气血、表里、虚实而作,亦为切救时弊而作。似乎偏于温补,然非偏也。为时医竞尚寒凉攻伐,将温补完全废弃,不得不有以纠正之。故将古圣贤之保重元气,不惮至再至三以说明之。至于立意措辞,只求醒世,亦不顾重复,实出于救世之婆心,不得已而言之也。祈阅者谅之。

是书注重脉理以立言,以脉理为医者至切至要之法。倘医者不明脉理,犹船行海洋间之浓雾中,无指南针以指引,不辨方向而驶,能不倾覆而登彼岸者难矣!现因时医不讲脉理,妄行施治,贻害人命,不得不将脉理以勉励之,亦切救时弊之紧要者也。

外感内伤杂症之治法,古人已成法昭彰,似不必详赘。然霖有独出心裁之治法,以及古人所忽略之病情、时医所漠然不知者,爰特聊表端倪,俾学者知病情无一定,治法亦各殊。务须心领神会,辨证明确,不可见病治病,以塞责而轻视人命也。

是书之论说与治法,皆别开生面之作,非人云亦云者可比。且从生平经验得来,亦非徒托空言。既可以增益人之见识,又可以启发人之心思,不无资助后学而有益世人。至论说与治验,虽属不多,然融会贯通,一隅而三反之,已用之不尽矣。亦即内经所谓“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之义也。

是书所用之方,大都属王道之古方,早经霖屡试屡验者而选择之。不独为初学者易于入门,即不为医者亦可据证索方,诸多便利,而且稳妥。如服之既已对病,仅可连服至病愈为止,不必更易,反致误事。间有采用攻利之方者,实出于必不得已,非攻利则其病不除也。唯攻利之方,用之对病,一服可愈,即须停止。因有病则病当之,病去渎用,则反伤真元。如其服之不效,必与病不合,不可再服,非比王道之药,可以多服也。攻利之方者,如麻黄汤、大青龙汤、葶苈泻肺汤、控涎丹、十枣汤、大小承气汤、抵当汤、巴豆、硇砂之类。

是书略于伤寒温病者,以伤寒温病古人已有专书也,但总不外表里、阴阳、气血、虚实而已。得能识其表里、阴阳、气血、虚实,投方则必合病情,治病则无往不利。虽治伤寒温病之方,亦可以治杂病;即治杂病之方,亦可以治伤寒温热。固不可胶执以治病,必须识病以用药,庶不误耳。

古方分量原不应擅改,但因其分量不合于今人,兹为便利病者起见,敢僭为酌改。再,古方之丸散,药肆中所备者极少,然丸散与汤液,取名虽异而治病则同,故亦将丸散之分量,改为汤液之分量者,亦以便病者之购办耳。僭窃之罪,自知不免,尚祈鉴原是幸。

各药方下无主治某某等病者,因欲使医者毋执方以治病,须察病以用方。善治病者方似不合于病,投之辄应验如神,方可为圆机之士,神化之治,庶可为人司命也。

时症与杂病之特别治验,早已积有数千则。因屡遭兵燹,遗失殆尽。兹因精力衰颓,无从记忆,是以只举大略之治法,以供参考。

是书之论说,未免有所偏激。望明达之士,不弃简陋,得赐以纠正之,则不独霖一人之幸也,愿有以辱教焉。

整理说明

本书被誉为“平脉辨证第一书”,是近现代中医著作中“以脉理言病机、方证”的代表作。秦伯未先生给予高度评价:“综核王君之书有四善:无门户之见,无迂远之论,无隐约之词,无浮泛之方。命曰‘法轨’,信副其实。他日与耐寒《付氏三书》,肯堂《证治准绳》并垂不朽,可预卜也。”

作者王雨三(1877—1945),江苏太仓人,字汝霖。通过长期思考和实践,王雨三发现辨证与脉学的临床奥秘:“盖凡百病症,不外乎表、里、阴、阳、气、血、虚、实之偏胜。如能辨明其表、里、阴、阳、气、血、虚、实,则虽有千变万化之病情,以温、凉、补、泻之法调其偏胜,则未有不愈者。”“左手脉以候血之虚实,及右手脉以候气之虚实。”

王雨三通过反复实践,确认用这套脉诊辨证方法,“数十年来依此法治病,竟丝毫不爽”。

因此,王雨三把自己的独到经验,悉数写入《治病法轨》一书,“爰特不揣鄙陋,谨将生平经验所得之表、里、阴、阳、气、血、虚、实之理而详辨之”。并把辨证脉诊落实到具体的病机、具体的方证、具体的病症,期望“以至微、至渺、至繁、至杂、茫无所自之道,阐而为至显、至明、至简、至易之法”。并附录作者的精彩医案进行佐证。

我们本次对《治病法轨》一书的整理,以1941年(民国三十年)上海中医书局出版的《治病法轨》为底本,对原书进行了重新标点、校对,将原书的繁体字易为简体字,竖排版易为横排版。同时,将书中的“右、左”改为“上、下”。此外,还对医案部分的诊断部分和辨证部分,以“换行”的方式做了区分,以便读者阅读起来更加条理清晰。整理者2013年2月

上卷

太仓王汝霖雨三甫著 男达材校

辨阳盛阴虚、阳虚阴盛

仲景《伤寒论》序例有云:阳盛阴虚,汗之则死,下之则愈。阳虚阴盛,汗之则愈,下之则死。此乃治病紧要纲领,不特伤寒证之治法已也。一有错误,生命立休,可不详辨其确实而草率从事哉?!

然阴阳之虚实,岂易辨哉。或曰:阳盛则热,阴盛则寒。阳虚生外寒,阴虚则发热。阴阳之虚盛,辨之亦不难。此说虽是,然而不尽然也。

即使伤寒伤风之在太阳经,淅淅恶寒,翕翕发热。岂阴阳之乍盛乍虚、更虚更盛,治法可汗下并行乎?!又不止此也。《内经》谓寒极则热,热极则寒,又云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即在伤寒证,邪热传入厥阴经,有四肢厥冷,即热深厥亦深,仲景用承气下之者,岂可见其厥冷而谓为阴盛阳虚乎?!又伤寒入于足少阴经,有面赤、身热、咽痛等症,仲景用通脉四逆汤以温之,岂可作阳盛而下之乎?!又有内伤证中最多阴盛格阳、阳盛格阴之证,岂可见寒即作阴盛证而汗,见热即作阳盛证而下,以误人之性命乎!

霖对于此阴阳虚盛,遍阅古人之书,未有说明的确之见证。《难经》虽亦有辨阴盛阳虚、阳盛阴虚之证,其云浮之损小,沉之实大,故曰阴盛阳虚;沉之损小,浮之实大,故曰阳盛阴虚。此属心肺虚而肝肾实、肝肾虚而心肺实,只可以用补阳配阴、补阴配阳之法,非可用作汗下者也。

又考之成注,以尺脉弱为阴不足,阴虚阳凑,阳陷入阴,则发热者,为宜下;寸脉微为阳不足,阴气上入阳中,则洒淅恶寒者,为宜汗。按此注释,亦属似是而非,难于摸索。况寸脉虚,汗之则亡阳;尺脉虚,下之则亡阴。仲景有“尺脉弱涩者不可下”之戒。虽有“阳陷入阴,阴气入于阳中”云云,究属以何种见症,可以确定其阴阳虚盛之真实哉?

因之寤寐焦思,再以脉理中求之。

寸为阳,尺为阴。寸盛尺虚,即阳盛阴虚。只有寸盛,为汗吐之证,即《内经》谓“在上者引而越之。”尺虚是真阴虚,仲景谓“强发少阴汗,为上厥下竭”,适与汗下相反。

又:浮为阳,沉为阴。浮主表,宜汗。沉主里,宜下。亦与汗下为不合。

再:来为阳,去为阴。来盛去虚,即心肺实而肝肾虚。来虚去盛,即心肺虚而肝肾实。宜以补阳配阴、补阴配阳法治之。对于汗下,尤不相宜。

再四研求,甚至寝食俱废,乃恍然得之于两手脉息中,且能确切无疑,冥冥中如有神助者。古人云:“思之思之,鬼神通之”。诚不谬也。

盖两手之脉,左为人迎,右为气口。《内经》云:人迎紧盛伤于风,岂非宜汗;气口紧盛伤于食,岂非宜下。盖人迎者,左关也。左关是肝,为风木之脏。左尺膀胱,为寒水之脏。风入于肝,寒入于膀胱,乃同气相求、物与类聚之义。气口者,右关也。右关属于脾胃,为中央之土。四旁有病,必及中央,故热邪入胃腑,有燥屎,乃可下。

又:膀胱于左手候之,邪从足太阳膀胱经而入,故左脉盛。毛孔者,膀胱之门户也,是以仲景治法,脉浮为邪在太阳表,则汗之;脉沉弦为邪在太阳腑,则利之。胃与大肠于右手脉候之,故右关沉滑且盛,是热邪入于足阳明(大肠)胃腑,唯有下之以开后门而祛之为最易也。唯右脉浮弦且长者,是邪在阳明之表分也,宜用葛根汤以汗之,非可下之症也。若脉在中候滑数且长者,是热在阳明之气分也,宜用白虎汤以治之。必须右关脉沉实且滑者,方为应下之症也。

况左为心、包络、肝、胆、肾、膀胱、小肠,属血,血为阴。左脉盛即是阴盛,左脉虚即是阴虚。右为肺、膻中、脾、胃、命门、大肠,属气,气为阳。右手脉盛,即是阳盛,右手脉虚,即是阳虚。且汗为血液,左手脉虚,即是血液虚之,岂可汗之以劫尽其血液乎。胃为中土,万物所归,各经之热邪入里,无不归及于胃腑,胃腑实热,必右关脉滑盛,故下之以泻阳存阴。由此观之,以左右手脉之虚盛,而决汗下,岂非确切不移之至理乎。

霖数十年来,照此左右脉息,以定阴阳虚实而治病,竟丝毫不爽,且可深信不疑。盖阴阳必一胜一负。阴盛则阳必虚,阳盛则阴必虚。即《内经》所谓“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之义。是以可汗之症,决不可下;可下之症,决不可汗。间有表证未罢,里证又急,只可用大柴胡汤以微泄其半表半里之邪。其胃实则气必实,故大小承气之用枳朴以破气。阴盛则气必虚,故古人之汗药中,皆用炙草、大枣、人参。此胜则彼负,彼胜则此负,此一定不易之理,显明昭著者也。乃医者往往见应下而误汗,应汗而误下,致变生不测者,此即《内经》所谓致邪失正,绝人长命,实大负轩岐之旨也,因此不揣冒昧,将一得之愚,贡诸于世,愿世之好学深思者,共进而切磋之。

辨气血虚实

人身左半身属于血分所主,右半身属于气分所主,古人已有明文昭示后人,而见一隅矣。唯人身之左右,只能分气血,而终不能知其气血之虚实。然欲知其气血之虚实,唯有于左右两手之脉息中求之,一隅亦可以三反也。左三部脉旺,则血旺,或由于血分受邪;虚则血虚,而血分无邪。右三部脉旺,则气盛,或由气分受邪;虚则气虚,而气分无邪。此亦一定不易之理,毫无疑义。然邪正虽有一定之认识,而治法则变化无穷。盖正固仅有气血两种,而邪则种类不一。唯在医者之悉心诊察,据脉辨证,以证实其病情,择其的当祛邪之药以治之,方能奏效。此即神而化之,在乎其人,非可泥于一定也,兹姑举其大略言之。

假使左脉浮弦有力,右脉浮大而散者,即气虚夹风证,宜用消风散(除藿朴加芪术)以治之。

又左浮紧有力,右浮大无力,或沉细且弱者,属气虚感寒,用麻黄人参芍药汤之类。

右脉洪数有力,左脉浮虚或细弱者,是肺胃火炎,将精血耗损之证也,宜用白虎汤加生熟地以治之。

又右脉滑实,左脉无力者,是食积证也,并有胃火之证亦如之,宜用大承气汤加归芍以治之。

两手脉俱浮洪数实者,是表里气血俱有风热之证也,宜用防风通圣散加减之。

两手脉俱虚弱者,是气血俱虚弱也,宜用十全大补汤以治之。

左脉平而右脉弱者,此气虚而血不虚也,宜用四君子汤以补气配血。右脉平而左脉虚者,此血虚而气不虚也,宜用四物汤以补血配气。

此乃约略而言,至于四诊,亦须彻底相参,心领神会而用之,庶能应无穷之变也。霖之治病,每将左右手之脉息,定气血之虚实。再参以望闻问之见症,而用攻补兼施,或补气以配血,或补血以配气,或气血平补等法。即《内经》所谓“虚则补之,实则泻之,不实不虚,以经取之”之义。此为万稳万妥之治法,无不应手取效者也。盖百病无不由阴阳气血之偏胜而成,如能调其阴阳气血,则诸症不治自愈。此即所谓“不平则病,平则无病”也。设徒凭其外表之见症,而不据其脉息以为证,何能分别其气血之寒热虚实?若不知气血之寒热虚实而妄治之,何能免《内经》所谓“实实虚虚,以贻人夭殃”,《难经》所谓“泻不足而益有余,如此死者,医杀之也”之诫耶?!藉左右手之脉息以辨气血邪正,固霖之创见,然治法亦深合《内经》。所谓“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盛者责之,虚者责之,必先五脏,疏其血气,令其条达,而致和平”之旨。数十年来,照此以治百病,无不应如桴鼓,实万稳万当、百试百验之妙法也。霖志在活人,不敢自私,爰书其心得如此。

平则无病,不平则病论(附图并说明)

治病之道,不外乎虚则补之、实则泻之,以协于平而已。盖人之有病,总属阴阳、气血、表里、虚实、邪正之偏胜。以阴盛则阳必虚,阳盛则阴必虚;气分受邪,则血必虚;血分受邪,则气必虚。邪正偏胜,即虚实太过而不平,不平则病矣。欲使其平,必须将有余者泻之,不足者补之,方可平而无病。犹权衡之称物,一有轻重,必轩轾而不平。亦独舟楫之载物,偏于左右,则畸侧而不平。必须将重者卸之,轻者加之,则权衡平而无偏倚之患。舟楫平,得免倾覆之虞。故善治病者,必须审明其阴阳、气血、表里之虚实。将虚者补之,实者泻之,以协于平,则病自愈矣。如其不然,则虚者尤虚,而实者尤实,是何异权衡之轩轾、舟楫之畸侧,而不卸重加轻,反卸轻加重,岂有不偏倚太过而立时倾覆者哉?!时医不知此理,贻误何可胜言。且自古以来,但有其言,而无人得证明其一定之虚实,可以必使其平者。霖不揣鄙陋,既已辨明阴阳、气血之虚实于前,诚恐此理难明,故再援比权衡轻重之法,绘图以著明之。并将三部九候之脉,以有力、无力之简易法,而分其气血、阴阳、表里之虚实。泻其有余,而补其不足,以使其平,而病不治自愈矣。兹又略举用药之法,以示一隅。如得以此法而三反之,则无论何病,未有不愈者。此乃治病一定不易之理,亦百无一失之法也。唯欲证明阴阳、气血、表里之虚实,除脉之外,绝无别法。如能精研脉理,按图索骥,并融会而变通之,则治病如反掌,绝无望洋与叹之虞。注:方后数字为书后“应用诸方”之序号(原为汉字序号),下同。权衡图说

此图之用药法,不过略示邪正虚实之补泻法、治病之规矩准绳而已。至于邪正虚实之辨别,虽可于脉之有力、无力证之。唯正虚易于认识,而邪则难于分别,良以邪之种类不一耳。且此图之用药法,仅据其热邪而论。尚有阴寒积滞等证,亦见有力之脉者,诚恐误会,故再续陈一二,藉冀一隅之三反也。

唯热邪脉必滑数且实,寒证脉必弦紧或迟缓:

若左浮弦且紧者,宜用麻黄汤类;右浮弦且紧者,葛根汤类。

迟缓或沉紧之脉见于左者,用大顺散类。见于右者,四逆汤类。

又有积滞之脉,必沉牢且实:

见于左者,用伏梁丸、肥气丸等类;见于右者,息贲丸、痞气丸等类。

更有痰饮水气之脉,必系沉弦:

见于左者,用五苓散类;见于右者,控涎丹类。

再有沉涩有力之脉:

见于左,属瘀血,用抵当汤类;见于右,属气滞,木香顺气汤类。

此系约略言之。至于审病酌宜,唯在医者神会而变通之,未可拘于一定也。更有时症应汗应利而误下,应下而误汗及利,亦属大逆,不得不再申辩之。

如左部所见之邪脉,浮弦或浮紧宜发表,沉弦宜利小便,中候弦宜和解。此即邪在水道之间,只有汗之、利之可去,决非下之而可去之者。以小肠、膀胱,皆在左手候之。汗之者,即其邪祛从膀胱之边门而出也;利之者,即驱其从膀胱之大门而出也。是以仲景治伤寒,脉浮缓用桂枝汤汗之,浮紧用麻黄汤汗之;脉沉弦系邪入于膀胱之腑,用五苓散利之;邪在半表半里之间,用小柴胡汤以和解之,概可见矣。

凡热邪传入于胃腑,右关脉现沉实且滑者,为可下之症。此乃邪在谷道之中,唯有下之可去,亦非利小便而可去之者。以胃与大肠之脉,在右手候之,下之必由胃与大肠而出也。

其右脉沉则不可利,然右脉浮亦可发表者何也?以肺主皮毛,脾胃主肌肉,邪在皮毛肌肉间,以借其毛孔而祛出之,因毛孔附于皮毛肌肉间,驱之亦易也。故右部脉见浮实则可发表,唯见沉滑且实者,可下而决不可利,利之反竭其津。

亦犹左部脉见沉弦且实,可利而决不可下,下之反损其胃。

若误治之,即谓诛伐无辜,则热邪不但不去,必变症丛生而难治矣。故治病必须有一定之认识,方不致误。

以上所述,系积数十年经验而得,且竟历历不爽,爰特表而出之。

论望问闻切

《内经》云:上古使僦贷季理脉色而通神明。又云: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又云:能合色脉,可以万全。《难经》云:诊其寸口,视其虚实,以知其病在何脏腑也。又曰:以外知之曰圣,以内知之曰神。

由是观之,则医之对于脉色,至为切要,岂可舍此而能知外感内伤、五行六气之为病,与阴阳气血之偏胜、寒热虚实之不同哉。如不精察脉色,见其病而妄治之,未有不轻病致重,重病变危,草菅人命,谁之罪欤?!

虽治病不可舍望闻问,唯有切脉最能切实病情。盖望问闻,只可知其标,而不能得其本。假如身热如烙、面赤唇焦、烦躁不宁、神昏不省之症,人皆知为热证也。谁知风寒外束,火郁于内,阴盛格阳,热入阳明,湿温、风温、重暍、劳倦、食积、阴虚等症,均有如是之现象。如其不知脉理,究作何证以治之?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岂但见外表之热证,而徒用寒凉之药,以为能事者哉?!

或曰:望而知之为神,闻而知之为圣,问而知之为工,切而知之为巧。切为最可忽略之一诊,君何以切脉为重哉?予曰:前有人执此说以问仲景曰,上工望而知之,中工问而知之,下工脉而知之。仲景答以脉之沉迟与浮大,知病人发热身痛之愈否;又以脉之浮大与沉细,知病人腹痛之瘥否。则问者以脉为轻贱,而仲景答之以脉为重要,概可见矣。

况《内经》既云:理脉色而通神明。又云: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又云:能合色脉,可以万全。《难经》一则曰:诊其寸口,视其虚实,以知其病在何脏腑。再则曰:以外知之曰圣,以内知之曰神。其云内外者,即脉色是也。由是观之,四诊之对于脉色,最为重要。然再以色与脉较之,则脉为更重。何以见之?

盖色之现于外者,不过察其部分,知五行之生克。视其明暗,知疾病之吉凶。至于各经之感受六气,以及七情内伤等症,并病之寒热、虚实、表里、气血,非求诸脉理,断难明晰。

如外感风寒,必左寸关之人迎脉浮紧;内伤饮食,必右寸关之气口脉紧盛。

暑脉必浮虚,湿脉必沉细,燥脉必细涩,火脉必滑数。

迟缓之脉属于寒,滑数之脉属于热。

虚证之脉微细且濡,或浮大而散;实证之脉,洪实且长。

浮脉主表,沉脉主里。

右三部脉,以验气分之病;左三部脉,以验血分之病。

且何脉见于何部,即知其病在于何脏何腑。

如其脉理精明,再望其五色,闻其声音,问其病源,则无论外感内伤一切之病,其病之在于何处,洞烛无遗。再择直走其经之药以疗治之,如探嚢取物然。故经曰:“善调尺者不待于寸,善调脉者不待于色。能参合而行之,可以为上工,上工十全九;行二者为中工,中工十全七;行一者为下工,下工十全六。足见四诊之中,切脉为最重。如能精明脉理,再参以望问闻,方可谓出类拔萃、济世活人之良医。胡为乎医者将至显、至明、至切、至要之脉,弃之而不研究哉?!

《内经》分配脏腑诊候图

经曰:尺内两旁,则季胁也。尺外以候肾,尺里以候腹。中附上,左外以候肝,内以候膈。右外以候胃,内以候脾。上附上,右外以候肺,内以候胸中。左外以候心,内以候膻中。

观此《内经》分配脏腑诊候图,可知上候上、下候下为准确。至伪诀以大小肠列于寸上,谓心属丁火,小肠属丙火,肺属辛金,大肠属庚金,以为表里,殊属谬误。不知心肺居上,为最清洁者;大小肠居下,为最污浊者。岂有清浊上下不分,以居于至下者,而列于至上也?!再者澄以男女易位而言,尤属荒诞。盖男女虽分阴阳,而脏腑所列之部位无异。岂有男女可以上下左右倒置而候之耶?又经谓内外者,即上下而言。因脉只有一条,内外何能分别?!内外即作上下为近理。是以读书贵有主见,事理不外人情,幸勿被邪僻之说以误之也。

脉法刍言

自古以来,医书之多,不知其数。大都只以外表之见症而言,不知外表之见症不可凭,多有似是而非之症。甚至有外表之见症,与内部之实在根源适得其反。唯有凭脉论症,不论其外表所见何证,照脉治之,绝无不应手者。

每见世俗之医,往往仅以望闻问治病,对于切脉,不过虚应古事而已。虽有学习脉理,只知浮沉迟数为已足。不知浮虽为表邪,如见浮濡、浮微、浮散、浮革、浮芤、浮虚等脉,补之尚恐不及,岂可从事泄表耶?!沉则为里矣,不知寒邪深入于少阴,脉必沉紧。故仲景云:少阴病,身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可谓里乎?!至于湿热内阻,脉必沉迟,岂可温乎真元?!亏极并亡阳证,脉必数大无根,即喻嘉言谓“愈虚则愈数”而可清乎?!

故学脉必须先学二十八脉之形象。如能将二十八脉之形象辨别清楚,然后可知各种之兼脉。兼脉一明,则凡百病症之根源,莫能逃遁于指下矣。如此治病而不效者,未之有也。以其病有千变,脉终不变。病形虽同,而病情迥异。以何部之虚实,即知何脏腑之虚实。虚则补而实则泻,以协于平,而病不治自愈矣。即《内经》所谓“平则无病,不平则病”也。假使不知其脉,虚实何能分晰?!虚实不明,而治病不遭覆辙者,我不信也。以其五脏各有胜负,寒热竟如冰炭,邪正即如仇敌。治疗一差,性命立休。亦即《内经》“毋虚虚,毋实实,而贻人夭殃。毋致邪,毋失正,绝人长命”之谓也。霖梦寐思求,对于脉理粗知一二,用敢略陈梗概,望世之高明者正之是幸。辨脉形与主病

浮芤洪大革,皆浮候之阳脉,而形体相似也;濡虚散,乃浮候之阴脉,亦形体相似也。

紧实长滑数动促,形体亦相似,皆阳脉也;沉伏牢弱,阴脉之形体相似也。

细微与短,结代与涩,迟与缓,形象亦均相似,皆阴脉也。

脉相似而实异,又主病不同,不可不辨。粗心按之,似难分晰;细心察之,条分缕析。

浮脉举之有余,按之不足,主表分之脉。如有别脉相兼,则主病各异。李士材《脉诀》云:浮脉主表,腑病所居,有力为风,无力虚寒。浮迟表冷,浮数风热,浮紧风寒,浮缓风湿,浮虚伤暑,浮芤失血,浮洪虚火,浮微劳极,浮濡阴虚,浮散虚剧,浮弦痰饮,浮滑痰食。

芤脉浮大而革,按之中央空,两边实,主失血之候。

洪脉指下极大,来盛去衰,主阴虚火旺之候。

大脉浮洪而散,按之无力,主阴虚之候。

革脉弦大而芤,如按鼓皮,主精血耗损之候。

濡脉浮软无力,主水火两亏之候。

虚脉浮大而空,主气血不足之候。

散脉散漫不聚,主卫阳散失之候。

沉脉沉在筋骨间,主在里之病,视兼何脉,即主何病。李士材《脉诀》云:沉脉主里,为寒为积。沉实积滞,沉弱气郁,沉迟虚寒,沉数热伏,沉紧冷痛,沉缓水蓄,沉牢痼冷,沉实热极,沉微阴寒,沉细痹湿,沉弦饮痛,沉滑宿食,沉伏吐利,阴毒积聚。

伏脉重按至骨始见,主阴寒凝结之候。

牢脉沉而坚硬,主阴有余而阳不足之候。

弱脉细软无力,主气血两亏之候。

弦脉端直如弦,主水饮,又主肝木太旺之候。

紧脉弦而有力,绷紧之象,主积寒之候。

实脉浮中沉皆有力,主实邪盛极之候。

长脉过于本位,主阳气有余之候。

滑脉往来流利,主痰食内积之候,实火之证亦有之。

数脉一息过于四至,为阳热之候。

动脉厥厥动摇,为阴阳不接续之候。

促脉数时一止,为热极之候。若见短促,为真阴虚极之证,切忌寒凉。

迟脉一息不满四至,主阴寒之候。

缓脉不急不徐,为夹湿之候,又为胃气之脉。

细脉细直如丝,主气血亏损之候。

微脉极微且软,主虚极且寒之候。

短脉不及本位,主气虚之候。

结脉缓时一止,主阴寒凝结之候。

代脉动而中止,亦主气血不接续之候。

数脉本属于热,然元气虚极,阳气将亡,往往亦见浮数且散或细数无根之脉,此皆虚寒之极,亟当温补,切忌寒凉。

迟脉本属于寒,然阳气被外邪遏抑于内,或湿热内伏,亦见弦缓、沉缓之脉,宜清泄不可温热。

此皆脉之变者也,切脉者宜融会贯通以细参之。至于切脉,必先审其六部之本脉(如心脉之洪大而散,肺脉之浮涩而短,肝脉之弦细而长,肾脉之沉石而濡,脾脉之和缓且软,皆本脉也。又春微弦,夏微洪,秋微毛,冬微石,乃四时之本脉也),本脉不见,即是病脉。病脉之形,不外乎此二十八脉也。病脉见于何部,即病之在于何经。虽病情之变化百端,亦不能眩惑于心目也,为医者亟当细心参透之,庶可为人司命焉(此约略言之,至于详细学习,须读王叔和《脉经》,并李时珍《濒湖脉学》,以及李士材《四言脉诀》等为要)。左右两手脉候用药补泻法

左寸属心,内候心包;左关外候肝,内候胆;左尺外候肾,内候小肠、膀胱。

右寸外候肺,内候膻中;右关外候胃,内候脾;右尺外候命门,内候大肠(外者上也,内者下也)。

左三部之心肝肾属血,为阴;右三部肺脾命门属气,为阳。

如左三部脉见濡微涩小,或散大芤革之象,是阴血亏损之候,宜用四物汤,掺入六味地黄汤或附桂八味汤之类。虽有形寒发热似外感,切不可用表散药,以重竭其阴血。以汗乃人身之血液,发表以重竭其阴血。即内难两经谓之虚损不足之祸,亦即“阳盛阴虚,汗之则死”之候也。

如右三部脉见微细虚浮濡弱散大或结代短促之象,是元气亏损之候,宜用四君子汤,掺入黄芪建中汤,或炙甘草汤、附子理中汤等类,以补其气。虽有胸满痞硬、大便秘结、饮食不进等症,切不可用攻利破气泻脾肺之药,以重耗其元气。若气虚而再用泻脾肺以破其气,是将元气消伐尽净,亦即内难两经所谓虚损不足之祸。如见此阴脉而误用攻下,亦即“阴盛阳虚,下之则死”之候也。

如左右均见阴脉,或浮大且散,是阴阳气血俱虚,须用十全大补汤,或人参养荣汤、十四味建中汤之类,切勿杂入攻伐之品,以重损其气血。即《内经》所谓“阴阳形气俱不足者,调之以甘药”,亦即“十补弗一泻之”之义。

如左寸关浮弦、右三部虚弱者,是外感风邪、正气虚弱、不能抵御外邪所致之候也。《内经》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宜用补中益气汤加荆芥防风,甚则加羌活,或用消风散去藿朴加芪术芍等。

如两手脉均见浮弦者,是风寒两邪伤及营卫之候也,宜用小青龙汤。

如左脉浮紧,右脉虚浮者,是肺气不足、寒邪伤营之候也,宜用麻黄汤加参芪以助正撤邪而不损肺金,或用麻黄人参芍药汤。

如左右两手均见浮紧脉,只须用麻黄汤而不用参芪。

如两手脉均见浮缓者,是风邪伤卫之候也,宜用桂枝汤。

如左手见沉弦脉,是水湿内伏于阴分之证也,宜用五苓散等。

如右手脉沉弦者,乃水饮内伏于肠胃之证也,宜用十枣汤,或控涎丹。

如两手俱沉弦者,是水饮伏于三焦之症也,宜用五苓散煎汤吞控涎丹。

如左尺脉洪数有力者,肾火与小肠火也,滋肾丸或导赤散主之。

右寸脉浮洪者,肺火也,泻白散加桔梗、枯芩主之。

右关脉浮洪有力者,是脾胃火之在气分也,轻则泻黄散,重则白虎汤;若沉实且滑动者是脾胃之火在血分也,轻则调胃承气汤,重则大、小承气汤;如有食积症,亦见右关沉实且滑,轻则保和丸加芒硝、鸡内金,重则大承气汤。

右尺脉洪数且滑实,是命门火太旺,水不济火也,宜用疗肾滋本丸;若沉实滑数,是大肠火盛也,宜用大承气汤。

如脉上部盛而下部虚,或浮濡无根者,是肾虚而虚火上炎之症也,宜用六味地黄汤,加牛膝、磁石、连翘、薄荷,清上而降下之;下部实而上部虚,是气虚下陷之症也,宜用补中益气汤以升之。

总之,脉实证亦实,脉虚证亦虚。

见阳脉者是阳证,见阴脉者是阴证。唯阳脉无力而无沉候者,为虚寒证。阴脉而见沉实者,为积滞症。见于左,是血分中之积;见于右,是气分及脾胃之积。见于何部,即何部受病。触类旁通,神而明之,在乎其人,举一隅可以三隅反,则用之无不当,而神且化矣。脉之部位相生相克

左尺肾水,生左关肝木;左关肝木,生左寸心火,并右尺命门火;右尺命门火,生右关脾土;右关脾土,生右寸肺金;右寸肺金,生左尺肾水。循环无端,毫不间断,故谓之相生也。五脏相生,则五脏平和而生生不息,故无病而寿。五脏不相生,则生机绝灭而疾病丛生矣。

治之之法,唯有补其下元之水火,如附桂八味丸之类。以肾为先天之本、立命之源,即《难经》所谓:“尺犹不绝,何忧殒灭。根本犹无害,枝叶将自生。”即见此相生之脉,皆自下而上,可不信乎?!

左尺肾水,克制右尺命门火;右尺命门火及左寸心火,克制右寸肺金;右寸肺金,克制左关肝木;左关肝木,克制右关脾土;右关脾土,克制左尺肾水。其克制者,恐其亢甚也,亢则害矣。假使火无水制,则燎原莫遏矣;木无金制,则横逆无道矣;金无火制,则肃杀太过矣;土无木制,则顽固而无生化矣;水无土制,则泛滥而无归宿矣。《内经》云:相火之下,水气承之。水位之下,土气承之。风位之下,金气承之。金位之下,火气承之。君火之下,阴精承之。帝曰:何也?岐伯曰:亢则害,承乃制。制生则化,外列盛衰。害则败乱,生化大病。亦即《内经》“高者抑之,下者举之,强者折之,弱者济之”之义,亦使其五脏更相平而不病矣。

由是观之,则脉之不相生为病,病由所生者之不足,宜补其母。脉之不相制而为病,病由制胜者之不足,不能胜其所胜也,宜补其制胜者之母,而微泻其有余。假如肝之有余,即是肺之不足。治法必须补其脾,而泻其肝,即仲景所谓治肝补脾之法也。何以不补其肺而补其脾?盖脾为肺母,虚则补其母之义也。况木盛必克土,补土既可生金,又可自强而御侮,一举而两得之,此即上工治未病也。余脏类推。附:李士材《四言脉诀》《四言脉诀》,始于崔紫虚所撰,后李士材略为增减,方称尽善。兹因便利初学诵习起见,爰特附此,亦足为脉学之一助耳。

脉为血脉,百骸贯通。大会之地,寸口朝宗。诊人之脉,令仰其掌,掌后高骨,是名关上。关前为阳,关后为阴。阳寸阴尺,先后推寻。

胞络与心,在寸之应。唯胆与肝,左关所认。膀胱及肾,左尺为定。胸中及肺,右寸昭彰。胃与脾脉,属在右关。大肠并肾,右尺班班。

男子之脉,左大为顺;女子之脉,右大为顺。男尺恒虚,女尺恒盛。关前一分,人命之主。左为人迎,右为气口。神门属肾,两在关后。人无二脉,必死不救。

脉有七诊,曰浮中沉,上下左右,七法推寻。又有九候,即浮中沉,三部各三,合而为名。每候五十,方合于经。

五脏不同,各有本脉。左寸之心,浮大而散。右寸之肺,浮涩而短。肝在左关,沉而弦长。肾在左尺,沉石而濡。右关属脾,脉象和缓。右尺相火,与心同断。若夫时令,亦有平脉。春弦夏洪,秋毛冬石。四季之末,和缓不忒。太过实强,病生于外。不及虚微,病生于内。四时百病,胃气为本。

凡诊病脉,平旦为准。虚静凝神,调息细审。一呼一吸,合为一息。脉来四至,和平之则。五至无疴,闰以太息。三至为迟,迟则为冷。六至为数,数即热证。转迟转冷,转数转热。迟数即明,浮沉须别。

浮沉迟数,辨内外因。外因于天,内因于人,天有阴阳,风雨晦明;人喜怒忧,思悲恐惊。浮表沉里,迟寒数热。浮数表热,沉数里热。浮迟表寒,沉迟里寒。

浮脉法天,轻手可得,泛泛在上,如水漂木。有力洪大,来盛去悠。无力虚大,迟而且柔。虚极则散,涣漫不收。有边无中,其名曰芤。浮小为濡,绵浮水面。濡甚则微,不任寻按。更有革脉,芤弦合看。

沉脉法地,如石投水。沉极为伏,推筋着骨。有力为牢,大而弦长。牢甚则实,愊愊而强。无力为弱,柔小如绵。细直而软,如蛛丝然。迟脉属阴,一息三至。缓脉和匀,春柳相似。迟细为涩,往来极滞。结则来缓,止而复来。代亦来缓,止数不乖。

数脉属阳,一息六至。往来流利,滑脉可识。有力为紧,切绳相似。数时一止,其名为促。数时豆粒,动脉无忒。

别有三脉,短长与弦。不及本位,短脉可原。过于本位,长脉绵绵。长而端直,状类弓弦。

一脉一形,各有主病。脉有相兼,还须细订。

浮脉主表,腑病所居。有力为风,无力血虚。浮迟表冷,浮数风热,浮紧风寒,浮缓风湿,浮虚伤暑,浮芤失血,浮洪虚火,浮微劳极,浮濡阴虚,浮散虚剧,浮弦痰饮,浮滑痰热。

沉脉主里,为寒为积。有力痰食,无力气郁。沉迟虚寒,沉数热伏,沉紧冷痛,沉缓水蓄,沉牢痼冷,沉实热极,沉弱阴亏,沉细虚湿,沉弦饮痛,沉滑食滞,沉伏吐利,阴毒积聚。

迟脉主脏,阴冷相干,有力为痛,无力虚寒。

数脉主腑,主吐主狂,有力实热,无力虚疮。

滑司痰饮,右关主食,尺为蓄血,寸必吐逆。

涩脉少血,亦主寒湿,反胃结肠,自汗可测。

弦脉主饮,木侮脾经;阳弦头痛,阴弦腹疼。

长则气治,短则气病;细则气衰,大则病进。

浮长风痫,沉短痞塞;洪为阴伤,紧主寒痛。

缓大风虚,缓细湿痹;缓涩血伤,缓滑湿痰。

涩小阴虚,弱小阳竭;阳微恶寒,阴微发热。

阳动汗出,为痛为惊;阴动则热,崩中失血。

虚寒相搏,其名为革,男子失精,妇子漏血。

阳盛则促,肺痈热毒;阴盛则结,疝瘕积郁。

代则气衰,或泄脓血,伤寒霍乱,跌打闷绝,疮疽痛甚,女胎三月。

脉之主病,有宜不宜,阴阳顺逆,吉凶可推。

中风之脉,却喜浮迟,坚大急疾,其凶可知。

伤寒热病,脉喜浮洪,沉微涩小,证反必凶。汗后脉静,身凉则安;汗后脉躁,热甚必难。

阳证见阴,病必危殆;阴证见阳,虽困无害。

劳倦内伤,脾脉虚弱,汗出脉躁,死证可察。

疟脉自弦,弦数者热,弦迟者寒,代散则绝。泄泻下痢,沉小滑弱;实大浮数,发热则恶。

呕吐反胃,浮滑者昌;弦数紧涩,结肠者亡。霍乱之候,脉代勿讶;厥逆迟微,是则可嗟。

嗽脉多浮,浮濡易治;沉伏而紧,死期将至。

喘息抬肩,浮滑是顺;沉涩肢寒,均为逆证。

火热之症,洪数为宜;微弱无神,根本脱离。

骨蒸发热,脉数为虚;热而涩小,必殒其躯。劳极诸虚,浮软微弱。土败双弦,火炎则数。

失血诸证,脉必现芤;缓小可喜,数大堪忧。

蓄血在中,牢大却宜;沉涩而微,速愈者稀。

三消之脉,数大者生;细微短涩,应手堪惊。

小便淋闭,鼻色必黄,实大可疗,涩小知亡。

癫乃重阴,狂乃重阳;浮洪吉象,沉急凶殃。

痫宜虚缓,沉小急实,或但弦急,必死不失。

心腹之痛,其类有九,细迟速愈,浮大延久。

疝属肝病,脉必弦急;牢急者生,弱急者死。

黄疸湿热,洪数偏宜,不妨浮大,微涩难医。

胀满之脉,浮大洪实;细而沉微,岐黄无术。

五脏为积,六腑为聚;实强可生,沉细难愈。

中恶腹胀,紧细乃生;浮大为何,邪气已深。

鬼祟之脉,左右不齐,乍大乍小,乍数乍迟。

痈疽未溃,脉宜洪大;及其已溃,洪大始戒。

肺痈已成,寸数而实;肺痿之形,数而无力。肺痈色白,脉宜短涩;浮大相逢,气损血失。

肠痈实热,脉数可必;沉细无根,其死可测。

妇人有子,阴搏阳别,少阴重甚,其胎已结;滑疾而散,胎必三月;但疾不散,五月可别;左疾为男,右疾为女;女腹如箕,男腹如釡。

欲产之脉,散而离经;新产之脉,小缓为应;实大弦牢,其凶可知。

奇经八脉,不可不察。直上直下,尺寸俱牢。中央坚实,冲脉昭昭。胸中有寒,逆气里急。疝气攻心,支满溺失。直上直下,尺寸俱浮。中央浮起,督脉可求。腰背僵痛,风痫为忧。

寸口丸丸,紧细实长,男疝女瘕,任脉可详。

左寸右弹,阳可决;左尺右弹,阴可别;

左关右弹,带脉之诀。

尺外斜上,至寸阴维;尺内斜上,至寸阳维。

脉有反关,动在背后;别由列缺,不干证候。

经脉病脉,业已昭详;将绝之形,更当度量。

心绝之脉,如操带钩,转豆躁疾,一日可忧。

肝绝之脉,循刀责耳,新张弓弦,死在八日。

脾绝雀啄,又同屋漏,一似水流,还如杯覆。

肺绝为何,如风吹毛,毛羽中肤,三日而号。

肾绝伊何,发如夺索,辟辟弹石,四日而作。

命脉将绝,鱼翔虾游,至如涌泉,莫可挽留。

验舌

察舌一法,考古之医书未有详载。然在四诊中,亦属望之一途,殊不可少。至元敖氏,始以十二舌作图验证,杜清碧增以二十四舌。后申斗垣辑观舌心法,推广至一百三十七舌。后长洲张诞先删其重复,定为一百二十舌,作《伤寒舌鉴》,出奇立异,令人目眩。后王琦删为三十六舌,多数已属怪诞。至于论证,无论何舌,均属热邪温毒,只须攻泻,舌虽异而治则同。并此三十六舌,亦属多事。不如霖将实验所得,以黑、白、黄、赤之鲜、枯、燥、润,而定表、里、寒、热、虚、实之殊,简而易明,切而不浮,可以为法也。

一、舌胖而白润者,是寒湿也,用胃苓汤(四十一)。[整理者按:括号内的数字,为本书后所附“应用诸方”的顺序号]

二、舌胖而红润者,是湿热也,用六一散(三)加黄柏、知母。尺脉虚者,加制首乌、茯苓。

舌无津液,是燥证,但有寒热虚实之不同。

三、寒证,舌如常而无津液者,是脾不化津,或多服香燥药而致者,宜用炙甘草汤(七)。

四、热证,舌绛乏津者,是燥热内伏,而津液受损也,用甘露饮(八十三),加元参、知母。

五、虚证,舌淡红而光滑乏津者,是金水两亏,而下泉告竭之证也,用三才汤(一百七十九)。

六、实证,舌黄乏津,是胃火内燃、烁干津液之证也,用调胃承气汤(十四),加生地、麦冬。

七、舌深黄有芒刺而枯萎者,乃胃火旺极、肾水枯涸之证,已属不治之证也,用调胃承气汤(十四),重加鲜石斛、麦冬、生地、元参,亦可救十中之五六。

八、舌苔黄罩黑而干枯者,亦胃火旺极,火极似水,为极危之证也,亦用调胃承气汤(十四),重加鲜石斛、生地、元参、麦冬、知母,亦有生望者。

九、舌苔黑而润泽者,乃北方寒水之色也,宜用理中汤(一○三)。

十、舌罩白苔而润泽者,是风邪在表之候也,宜用消风散(二十九)加姜半夏。

十一、舌苔白如粉而润泽者,是寒证也,用四逆汤(三十二)。

十二、舌苔白如粉而枯萎者,是金水两亏之证也,用附桂八味汤(二十四)。

十三、舌质紫色而润者,乃寒证也,用附子理中汤(三十三)。十四、舌尖绛而生刺者,是水虚火旺也,用元麦地黄汤(一百四十六)。十五、舌尖绛如镜者,是胃火灼干肾水也,用元麦地黄汤(一百四十六),加石斛、生地、元明粉。

十六、舌裂出血者,燥火证也,用玉女煎(一百八十),加生地、元明粉。

察舌一法,不过视其燥润,知津液之盈亏而已。至于寒、热、虚、实、表、里、阴、阳、气、血,必须精察脉理方悉,不可但凭其舌以治之也。

外感内伤辨并治法

风、寒、暑、湿、燥、火,谓之外感;劳倦伤、饮食伤、阴虚、七情、六郁、五劳、七伤、六极,俱谓之内伤。

外感有头痛、寒凛、发热,内伤亦有头痛、寒凛、发热。粗工不知内伤亦有恶寒、发热、头痛之证,概用表药,误人性命,不得不为之辨。

外感之恶寒、发热、头痛者,由于外邪阻于营卫之间,营卫不得两相和谐也;内伤之亦有恶寒、发热、头痛者,因肺气大虚,营卫不得和养皮毛也。

然同是恶寒、发热、头痛,大有分别。李东垣云:外感之恶寒、头痛、发热,突然而起,同时并作,身觉寒而皮如烙,头痛如破,毫无间断;内伤则虽有恶寒,恶寒一阵,即身热不寒,其热非皮肤间之热,乃肌肉间之热,以手扪之便晓。此言劳倦发热之证(若阴盛格阳证,则外皮亦如烙)。

且外感之寒,虽近烈火不除;内伤之寒,得就温热即解。

外感则手背热,内伤则手心热。

外感头痛,其痛如破无休;内伤头痛,必时作时止。

外感则口知味而不欲食,内伤则口不知味而不欲食。

外感则出言壮厉而身轻,内伤则出言怠惰而身重。

此属外表之见症,未可以谓确切不移者也,尤须验之脉理,更觉显然。

风脉则左手浮缓,右手较虚,身必寒凛恶风而有汗,宜用桂枝汤。或有左脉浮弦,右脉见浮虚者,宜用消风散(除藿朴加芪术)。

寒脉则浮紧,身痛,恶寒而无汗,重者用麻黄汤,轻者九味羌活汤(除生地、黄芩)。若左脉浮紧,而右脉虚浮者,宜用麻黄人参芍药汤。

又有伤风兼寒,脉紧、烦躁、无汗者,用大青龙汤。

此属伤寒证,在太阳表证之三大纲,一经误治则变症百出。仲景虽用三百九十七法、一百一十三方,亦不能尽其变。其他各法不赘,请阅《伤寒论》。

暑证之脉则浮虚,外现身倦、短气、头眩、面垢,宜用清暑益气汤、十味香薷饮,甚则用大顺散。

湿脉沉细且涩,外现身重、足酸,或骨节痛。脉若带浮者,是风寒湿之在表也,宜用桂枝附子汤;尺脉沉细带弦,口渴、小便不利者,是在里也,宜用五苓散;若湿热在上中二焦者,右寸关脉必沉弦带数,见症或口渴引饮,宜用苍术白虎汤;在中下二焦者,左关尺脉必沉细带弦,见症或小便赤涩,宜用四苓散、六一散,或大橘皮汤等。

燥证之脉,则细涩无神,外现皮肤枯槁,口舌乏津,宜用滋燥养荣汤、润燥生津饮、三才膏等;若有胃火劫津而燥者,用清燥救肺汤、泻黄散并调胃承气汤等。

火证之种类不一,治法各殊,难于细述,兹姑约略言之。如脉浮洪者,身热,而口不渴,其火在表也,用升阳散火汤;如右寸关脉洪滑且长者,或口渴,烦躁,鼻干,不得眠,是火在脾胃之气分也,宜用白虎汤;左寸关脉洪数有力,懊且烦,而厄厄欲呕,或目赤、吞酸者,是其火在心肝之血分也,宜用泻青丸,加川连、石决、钩藤以治之;如两寸关脉俱洪滑且实,胸满身热,或作谵语者,是火在上中二焦之气血中也,宜用凉膈散;如右关脉滑数沉实者,腹满、小便利,或作谵语者,是胃火旺盛在血分也,宜以三承气汤选择用之;若尺脉沉实且数,小便不利者,宜用河间桂苓甘露饮、滋肾丸等;如左右手脉均现浮洪数实者,是表里气血俱有火也,宜用防风通圣散,或大柴胡汤等。至于各经表里之火,难于细述,唯在医者之据脉辨证,善用之耳。

至若四时温病,《难经》俱名谓伤寒。仲景云:“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谓温病。”其病之发,不脱太阳一经。故见脉浮而自汗出者,仲景仍用桂枝汤以解之。若脉浮虚而用辛凉解表,必致亡阳,唯有桂枝汤解肌为最稳。喻嘉言谓此汤不但为太阳经中风之表药,即少阴经之宜汗者亦取用之,因不藏精之温病,属在少阴,不得不用桂枝以温解之。以少阴本阴标寒,邪入其界,非温不散也。唯温病之用桂枝汤,须加生地之养阴清热,功效历历可纪。霖治温病之脉浮,如有内热、口渴等证,亦用桂枝汤加生地、青蒿,无不应验者。如有各经之见症,亦照法治之。故仲景不另立温证之治法。其不另立温证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