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产生:心理语言学的视角(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1-23 04:07:09

点击下载

作者:张清芳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语言产生:心理语言学的视角

语言产生:心理语言学的视角试读:

前言

语言是人类重要的交流工具之一,是区分人与其他动物的重要标志。语言的出现使得人类文明社会的组织和发展成为可能。2014年世界语言大会形成的《苏州共识》指出:“语言是人类文明世代相传的载体,是相互沟通理解的钥匙,是文明交流互鉴的纽带。”在《科学》(Science)创刊125周年之际所提出的125个重要科学问题中,第86个问题“语言学习为什么存在关键期”,第112个问题“语言和音乐演化的根源是什么”,均与语言研究有关,由此可见语言研究的重要理论意义。心理语言学是心理学、语言学和认知神经科学三大学科交叉研究的热点研究方向,语言产生是心理语言学研究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本书从心理语言学的研究视角出发,系统地阐述了国际上对语言产生研究的理论模型、研究思路、最新进展以及发展趋势,并重点介绍了国内研究者在此领域的成果和贡献。

本书共分为十一章,下面简要叙述一下各章内容以及全书的框架。语言产生包括口语产生和书写产生,多数研究关注的是口语产生过程。本书的第一章阐述了心理语言学的研究方向和内容;第二章至第八章阐述了口语产生方面的研究,第九章和第十章阐述了书写产生方面的研究;第十一章阐述了心理语言学领域的研究趋势,与第一章的内容呼应。在每一章的撰写中,强调研究理论、研究方法,以及实验现象与其理论发展之间的关系。

第一章是“心理语言学概述”。本章主要介绍心理语言学领域的主要研究主题、语言加工过程的特点以及语言加工的认知神经机制,阐述了心理语言学研究领域的全貌,明确语言产生的心理学研究在心理学、语言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研究领域中的地位。

第二章是“口语产生过程及其理论”。本章主要介绍了口语词汇产生的研究传统和研究历史;言语产生过程中包括的各个阶段以及每个阶段关注的研究问题;早期的言语产生理论;口语词汇产生中的词汇通达理论,包括独立两阶段理论和两步交互激活理论,重点介绍了两类理论的基本观点以及所争论的重要问题,阐述了两类理论在词汇通达的时间进程、通达单词形式的机制,以及是否存在从单词形式层到词条层的反馈这三个方面的争论和研究。这一章的内容是口语产生研究的重点,通过本章内容的阐述,希望读者对口语词汇产生过程的研究有全面深入的了解。

第三章是“汉语口语词汇产生过程:词汇选择与音韵编码之间的关系”。本章从理论争论最为激烈的三个方面总结了汉语口语词汇产生中词汇选择和音韵编码之间的关系:第一,是否存在音韵层到语义层的反馈;第二,词汇选择和音韵编码信息激活的时间进程;第三,是否存在多重音韵激活。已有研究结果表明,汉语的口语词汇产生认知机制与字母语言的不同,总体呈现出独立两阶段模式的特点:词汇选择与音韵编码过程之间信息激活的时间进程是分离的,而且非目标项不会产生音韵激活。通过本章的介绍,读者能够深入了解汉语和其他语言产生过程之间的共性和差异。

第四章是“口语词汇产生:概念激活和词汇选择”。本章以语义抑制效应和语义促进效应现象为切入点,系统地阐述了口语产生过程中的概念准备和词汇选择阶段的发生机制,重点介绍了竞争说和非竞争说的各类理论观点。在进一步研究中,应该考虑如何结合行为实验、ERP和fMRI等技术,深入探索语义效应的行为和神经机制。

第五章是“口语词汇产生:音韵编码和语音编码”。本章针对口语产生过程中的音韵编码和语音编码过程,系统地阐述了三方面内容:第一,音韵编码过程的特点及其机制;第二,音节在音韵编码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第三,汉语口语词汇产生的音韵编码和语音编码。研究者在印欧语系语言和汉语中发现了不同的结果。相比而言,汉语口语产生的研究仍然很少,亟待深入系统的研究。

第六章是“言语产生的认知神经机制”。本章内容阐述的是口语词汇产生过程的认知神经机制,主要包括:第一,言语产生的神经心理学研究;第二,脑成像研究的结果,分为时间进程和空间定位两个方面,以及这两个方面最新的研究进展;第三,汉语口语词汇产生过程的认知神经机制研究。比较印欧语系语言和汉语口语词汇产生过程的认知神经机制,发现两类语言存在较多截然不同的特点,这与第二章(印欧语系语言)和第三章(汉语)所呈现的行为研究的结果是一致的。

第七章是“口语句子产生”。本章主要阐述了口语句子产生过程的研究问题及其现状,主要包括句子产生中语法编码、音韵编码、韵律编码过程的研究,以及句子产生中词汇间信息提取方式的研究,并在每一部分强调了国内学者对汉语句子产生过程的研究成果。汉语句子在语法和韵律方面与印欧语系语言有较大差异,因此汉语句子产生过程的研究具有独特价值,其与印欧语系语言的对比将为句子产生的理论模型作出重要贡献。

第八章是“口语产生中的认知年老化”。口语产生中的认知年老化是语言产生领域新的研究主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章主要阐述了影响口语产生年老化的因素及主要的理论假设,并简要介绍了汉语口语产生中的认知年老化的研究,最后针对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与展望,指出了认知年老化研究的新方向。

第九章是“书写产生”。本章主要阐述了书写产生过程的研究,主要包括:第一,书写产生的心理运动模型,重点关注书写运动过程中的计划单元和信息加工,以及计划阶段和实时运动两个阶段之间的关系;第二,书写产生的神经心理学研究,关注词汇通路和亚词汇通路是否存在,以及两个通路之间的交互作用,还有字形输出缓冲器等;第三,书写产生的心理语言学研究,主要关注书写产生过程中是否存在语音中介、拼写编码的加工单元、认知编码阶段与运动执行阶段之间的关系,以及书写产生与其他语言加工过程之间的关系;第四,阐述了汉语书写产生过程的研究成果,汉语书写产生研究所关注的问题与印欧语系语言的研究类似。

第十章是“书写产生过程的认知神经机制”。本章阐述了书写产生过程的认知神经机制,主要包括:第一,失写症的认知神经机制。第二,脑成像研究的结果,阐述了书写产生中的中央加工过程和外周执行过程的认知神经机制。正常人的书写产生过程与脑损伤病人的(第九章)形成对比,涉及的过程也类似。第三,阐述了汉语书写产生过程的研究结果。与印欧语系语言和日语等书写产生过程的研究相比,对汉语的研究甚少。

第十一章是“心理语言学的研究趋势”。本章主要阐述以下内容:第一,语言理解过程中具身认知的观点及其研究证据;第二,基于运动和运动知觉之间的关系,阐述了语言产生与语言理解之间的关系,语言产生和语言理解的统一模型中强调了模仿和预期在语言产生、语言理解和交流中的作用;第三,叙述了认知语言学领域内语言的首要功能是什么的争论,研究者开始重视语言的交流功能和社会功能。未来的心理语言学研究将采用各种脑成像技术,不仅仅局限于语言学单元本身的加工,而且会考察语言的交流和社会功能的认知神经机制。

本书在撰写过程中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帮助。首先,我要感谢的是《当代中国心理科学文库》的总主编——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杨玉芳研究员,她邀请我加入这一重大丛书的写作,并一直鼓励和支持我对自己的研究领域作出系统的阐述和总结。如果没有杨老师,我也不会有机会加入本套丛书的撰写,感谢杨老师的邀请。第二,我要感谢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的彭呈军老师和各位参加丛书座谈会的各位老师。在心理所召开的三次有关丛书的座谈会中,各位老师对本书的组织框架和书名提出了专业性的修改意见和建议,感谢各位老师的指导。这本书比原来预计的时间推迟了两年才成稿,感谢彭老师在写作过程中的耐心等待。第三,我要感谢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的白锋宇编辑和其他相关工作人员,他们阅读了本书的初稿并提出了很多修改意见和建议,我根据这些意见和建议对本书做了大量修改,这无疑对提高本书的质量起了很大的作用。第四,本书中呈现的我们课题组有关汉语语言产生的系列研究,得到了下列项目的资助支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471074、31170977、70870761、30400134)、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4CYY002)、北京市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6YYA006)、中国科学院心理所资助项目(09CX232023),以及中国人民大学预研委托(团队基金)人才培育类项目(18XNLG28),在此一并致谢。

在撰写本书的过程中,我阅读了大量的文献并将其整合到了各章的内容中,这同时也让我意识到语言产生研究的复杂和困难,以及自己知识结构框架的局限性。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如果发现书中的疏漏和错误之处,请务必来信指正,我会在以后的版本中进行修正。最后,我衷心地期待本书能对国内语言领域的研究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张清芳中国人民大学2019年3月30日● 1 心理语言学概述● 1.1 心理语言学的诞生和发展■ 1.1.1 早期孕育阶段■ 1.1.2 发展阶段:心理学和语言学的融合● 1.2 心理语言学的研究内容■ 1.2.1 研究主题■ 1.2.2 语言加工过程的特点■ 1.2.3 语言加工的神经机制● 本章总结● 2 口语产生过程及其理论● 2.1 研究历史■ 2.1.1 言语错误分析■ 2.1.2 命名反应时分析● 2.2 言语产生过程● 2.3 早期的言语产生理论■ 2.3.1 Fromkin的言语产生模型■ 2.3.2 Garrett的言语产生模型■ 2.3.3 Shattuck-Hufnagel的扫描—复制模型● 2.4 口语产生中的词汇通达理论■ 2.4.1 独立两阶段理论■ 2.4.2 两步交互激活理论● 2.5 词汇通达的时间进程■ 2.5.1 独立两阶段模型■ 2.5.2 两步交互激活模型● 2.6 通达单词形式的机制:是否存在非目标项的多重音韵激活● 2.7 是否存在单词形式层到词条层的反馈● 本章总结● 3 汉语口语词汇产生过程:词汇选择与音韵编码之间的关系● 3.1 是否存在音韵层到语义层的反馈● 3.2 词汇选择和音韵编码信息激活的时间进程● 3.3 音韵编码阶段是否存在多个项目的音韵激活■ 3.3.1 多重音韵激活:图画—词汇干扰实验范式■ 3.3.2 多重音韵激活:语义组块命名任务与图画—词汇干扰实验范式的结合■ 3.3.3 多重音韵激活:单词翻译任务和词汇联想任务● 本章总结● 4 口语词汇产生:概念激活和词汇选择● 4.1 口语词汇产生中语义效应的认知机制■ 4.1.1 研究范式及主要发现● 4.2 对语义抑制效应与语义促进效应的理论解释■ 4.2.1 竞争说■ 4.2.2 非竞争说● 4.3 PWI任务和Stroop任务是否涉及相同的认知机制● 4.4 语义效应的ERP与fMRI研究■ 4.4.1 ERP研究■ 4.4.2 fMRI研究● 本章总结● 5 口语词汇产生:音韵编码和语音编码● 5.1 研究方法● 5.2 音韵编码■ 5.2.1 音段编码■ 5.2.2 节律编码■ 5.2.3 音韵编码过程中的音节化编码● 5.3 音节在语言产生中的作用■ 5.3.1 什么是音节■ 5.3.2 语言产生理论中的音节■ 5.3.3 研究问题● 5.4 汉语口语词汇产生中的音韵编码过程■ 5.4.1 汉语口语词汇产生中的音节启动效应和音段启动效应■ 5.4.2 汉语口语词汇产生中的音节频率效应● 本章总结● 6 言语产生的认知神经机制● 6.1 言语产生的神经心理学研究● 6.2 口语产生的时间进程■ 6.2.1 元认知任务■ 6.2.2 图画命名任务● 6.3 言语产生的空间定位■ 6.3.1 早期研究■ 6.3.2 近期研究● 6.4 汉语口语产生过程的认知神经机制■ 6.4.1 元认知任务■ 6.4.2 图画命名任务● 本章总结● 7 口语句子产生● 7.1 口语句子产生中的语法编码■ 7.1.1 增长式递进语法编码模型■ 7.1.2 语法编码的计划范围● 7.2 口语句子产生中的句法启动效应■ 7.2.1 句法启动效应的研究范式■ 7.2.2 句法启动的影响因素■ 7.2.3 句法启动效应的认知机制■ 7.2.4 口语句子产生中句法启动的神经机制● 7.3 口语句子产生中的音韵编码■ 7.3.1 音韵编码的计划单元■ 7.3.2 韵律编码● 7.4 口语句子产生中词汇之间的相互影响● 本章总结● 8 口语产生中的认知年老化● 8.1 影响口语产生年老化的因素■ 8.1.1 年龄是否影响口语产生中的语义提取阶段■ 8.1.2 年龄是否影响口语产生中的音韵编码阶段■ 8.1.3 年龄与影响图片命名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 8.2 言语产生中认知年老化的理论■ 8.2.1 激活不充分假说■ 8.2.2 传递不足假说■ 8.2.3 抑制不足假说● 8.3 汉语口语词汇产生中的认知年老化■ 8.3.1 词频和音节频率效应、音韵促进效应的认知年老化■ 8.3.2 情绪对老年人口语产生过程的影响● 8.4 总结与展望● 本章总结● 9 书写产生● 9.1 书写产生的心理运动模型■ 9.1.1 计划单元的大小■ 9.1.2 书写产生中各个加工阶段之间的关系■ 9.1.3 书写产生的心理运动模型● 9.2 失写症的研究■ 9.2.1 词汇通路和亚词汇通路■ 9.2.2 词汇通路和亚词汇通路之间可能存在交互作用■ 9.2.3 字形输出缓冲器● 9.3 书写产生过程的认知机制■ 9.3.1 书写产生过程中是否存在音韵中介■ 9.3.2 书写产生过程中拼写编码的加工单元■ 9.3.3 书写产生中认知编码阶段与运动执行阶段之间的关系● 9.4 书写产生与其他语言加工过程的关系■ 9.4.1 书写产生与口语产生之间的关系■ 9.4.2 书写产生与阅读之间的关系● 9.5 汉语书写产生过程■ 9.5.1 汉语失写症研究■ 9.5.2 汉语书写产生过程中的音韵激活■ 9.5.3 汉语书写产生中的词频效应和音节频率效应■ 9.5.4 汉语书写产生过程中计划过程和执行过程之间的关系● 本章总结● 10 书写产生过程的认知神经机制● 10.1 失写症研究■ 10.1.1 左右半球脑损害与失写症■ 10.1.2 失用性失写症■ 10.1.3 小结:大脑受损与行为表现● 10.2 脑成像研究■ 10.2.1 中央计划过程的神经机制■ 10.2.2 外周执行过程的神经机制■ 10.2.3 书写产生中词汇频率效应的神经机制● 10.3 汉语书写产生过程的认知神经机制■ 10.3.1 汉语书写产生过程的时间进程■ 10.3.2 汉语书写产生过程的认知神经网络模型● 本章总结● 11 心理语言学的研究趋势● 11.1 语言理解的具身认知观点● 11.2 语言产生与语言理解研究的融合■ 11.2.1 传统观点:语言产生和语言理解是相互独立的■ 11.2.2 动作和动作知觉的交互■ 11.2.3 语言产生和语言理解的统一模型■ 11.2.4 语言理解的内隐模仿和前馈模型■ 11.2.5 交互式语言● 11.3 认知语言学的发展● 本章总结● 索引1 心理语言学概述

语言对人类来说至关重要,它是区分人与其他动物的重要标志(Miller,1991)。语言的出现使得人类文明社会的组织和发展成为可能。2014年世界语言大会上形成的《苏州共识》就指出:“语言是人类文明世代相传的载体,是相互沟通理解的钥匙,是文明交流互鉴的纽带。”在《科学》(Science)创刊125周年之际所提出的125个重要科学问题中,第86个问题“语言学习为什么存在关键期”,第112个问题“语言和音乐演化的根源是什么”,均与语言研究有关,由此可见语言研究的重要性。

随着认知心理学和认知科学的兴起,研究者越来越关注人类的高级认知过程,如思维和问题解决等,对语言的研究也呈现出交叉多样化的态势。心理语言学属于认知科学(cognitive science)的研究领域。认知科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心理学、语言学、计算机科学、神经科学和哲学等领域的研究者都关注认知科学研究领域的主题,比如问题解决、记忆、表象和语言等。心理语言学与心理学和语言学密切相关,是在心理学和语言学结合的基础上形成的一门交叉学科。语言学是研究语言起源、语言结构以及语言运用的一门学科。心理语言学是研究人类如何进行语言加工过程的一门学科。具体来说,心理语言学研究语言运用的各个方面,包括语言理解、语言产生、语言获得和发展,以及语言与认知之间的关系。可见,心理语言学以人类语言加工过程为研究对象,吸收了认知心理学、语言学、认知科学、人工智能、神经科学等领域的研究技术,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探索人类语言加工的奥秘。1.1 心理语言学的诞生和发展1.1.1 早期孕育阶段

心理语言学与心理学的发展历史密切相关。1879年,冯特(W.Wundt)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正式诞生。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mind)和行为(behavior)的科学,更为重要的是,冯特认为对语言的研究是探索人类心理奥秘的重要途径。冯特的研究涉及语言加工的多个方面,诸如语法、音韵、语言理解、儿童的语言获得、手势语、阅读,以及其他语言加工过程等。冯特对心理语言学的贡献之一是提出了语言产生的理论,他认为句子是语言产生的重要单元,口语产生是将要表达的思想转换为按照一定序列排序的音段后进行口语输出的过程。作为结构主义的代表人物,冯特强调了构成口语产生的子过程以及所包含的具体信息。

20世纪20年代,在美国兴起了以华生(J.B.Watson)为代表人物的行为主义思潮,他们反对冯特将意识作为心理学研究对象,否定意识和心理活动,赞成对可观察到的客观行为进行研究。华生主张应该用客观的测量方法来研究有机体对刺激的反应或行为,奉行“刺激—反应”原则,不考察内部的心理机制。从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心理学家对语言加工的研究寥寥无几。行为主义学家喜欢“言语行为”(verbal behavior)概念,他们认为讲话这种行为是受环境制约的结果,当儿童产生错误时,成人会使用正确的语言模型对其进行纠正,进而产生强化效果(Skinner,1957),促使儿童学会正确的表达方式。

与此同时所进行的是有关“意义”(meaning)的研究。很多行为主义学者强调单词之间的联系。Noble和McNeely(1957)测量了人们在指定时间内产生指示某个特定意义的词的个数。Underwood(1966)的研究发现,意义丰富的词语比意义贫乏的词语能被更快习得。Osgood、Suci和Tannenbaum(1957)发展出了一套测验来测量单词的语义区分度,要求人们对单词的一些维度,比如好/坏、强壮/虚弱进行评价。

语言学领域在20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期间强调语言的行为治疗,在研究中语言学家小心谨慎地避免使用“心理状态”等词语。可以看出,语言学和心理学两个研究领域关注的问题是相似的,但两个领域的研究在此期间一直是独立、平行地进行的,互不干扰,互不交流。1.1.2 发展阶段:心理学和语言学的融合

直到20世纪50年代,心理学家和语言学家才开始对话交流。1951年,美国社会科学研究委员会(简称SSRC)召开了一次会议,邀请了三位心理学家和三位语言学家,共同讨论对语言行为的研究。在此次会议上,来自两个领域的研究者发现心理学和语言学对语言现象及其研究有很多共同的兴趣,两个领域内的研究应该相互借鉴。Tanenhaus在1965年对此次会议作了如下描述:

……会议总结了心理语言学研究的主题,与会者达成共识:心理学家所使用的客观的研究方法和理论工具能够为探索和解释语言学结构带来突破性的发现。

1952年,美国社会科学研究委员会成立了语言与心理学工作委员会,成员包括心理学家米勒(G.Miller)、奥斯古德(C.Osgood)、卡罗尔(J.Carroll)和詹金斯(J.Jenkins),语言学家格林伯格(J.Greenberg)、朗斯伯里(F.Lounsburry)和西比奥克(T.Sebeok)。两年之后,研究者组织了一次更大的会议,这次会议除了心理学和语言学领域的工作者之外,更是吸引了人类学和工程学领域的研究者前来参加。在多学科的交流和对话中产生了“心理语言学”(Psycholinguistics)这一词汇,代表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但有一些研究者,比如心理学家布朗(Brown,1958)反对使用这一词汇,因为从字面意义来讲,很容易被误解为“神经错乱的、会说多种语言的人”,另一方面可能会使得研究局限于传统语言学领域的主题,很难有所突破。事实证明,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心理学家和语言学家在“心理语言学”这一领域进行了杰出的研究工作。

1954年,美国社会科学研究委员会在印第安纳大学召开的会议上发表了题为《心理语言学:理论和研究问题概述》的论述,后被迪博尔德(A.Diebold)认为是心理语言学领域的“宪章”。在随后的几年里,委员会连续召开多次会议,针对诸如内容分析、言语行为、失语症、双语等问题展开了交流和探讨。

语言学家对于推进心理语言学领域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语言学家乔姆斯基(N.Chomsky,1957,1959)指出行为主义思潮对于语言的解释是不充分的。

与此同时,对于语言的研究也是认知心理学领域的重要主题。1967年奈萨尔(U.Neisser)的专著《认知心理学》中有专门的章节讨论有关“语言”的研究。针对语言的获得,行为主义学家提出了所谓的“联系链理论”(associative chain theory),认为句子是由一个个分离的个体单词组成的联系链构成的。也就是说,句子中每一个单词都是为下一个单词的出现作准备的,因此,整个句子的产生是从左至右进行的。而Lashley(1951)指出句子不仅仅包括了单词之间的联系,而且包括了其他更为复杂的结构。乔姆斯基对Lashley提出的想法作了进一步的阐述(Chomsky,1957),以下面的英文句子为例来说明。(1)Colorless green ideas sleep furiously.(2)Furiously sleep ideas green colorless.(3)George picked up the baby.(4)George picked the baby up.

第1个句子中单词之间毫无联系,但这样的句子在语法上是正确的。第2个句子与第1个句子的单词相同,但顺序完全相反,不能构成一个句子。第3句和第4句则是完全同义的,但是第4句中“picked”和“up”之间的联系显然要比第3句复杂,联系链理论无法对此作出解释。为了理解整个句子,须知道这些单词是语言学单元的构成部分或构成成分,语言学家称之为分离的单元(separate units或discontinuous constituents),这些单词之间有一种长程依存关系(long-range dependency)。因此,仅仅强调相邻单词之间的联系对于句子理解是远远不够的。

乔姆斯基提出语言的获得不能仅仅用儿童的语言经验来解释,其主要观点是刺激的贫乏性(poverty of stimulus argument),即儿童所处的环境中提供的语言刺激不足以解释儿童语言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乔姆斯基认为语言是人类智慧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童天生就有一套抽象的普遍语法,能使其建构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语言的习得分为两步:第一,习得所学语言的所有单词、习惯用语和特殊结构;第二,把所学到的特定语言的核心结构与普遍语法联系起来(Chomsky,1980)。这一理论被称为“普遍语法理论”(universal grammar theory)。与斯金纳提出的“强化理论”不同,乔姆斯基学派认为,尽管父母亲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儿童语言发展的速度,但是其发展模式不由父母控制,而是由先天的语言学知识决定的。

乔姆斯基的观点对心理学家思考语言加工的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20世纪60年代,乔姆斯基指出,“语言的研究为探索人类的心理加工机制提供了不可替代的角度”(Chomsky,1968),心理语言学可以被看作是认知心理学的分支。心理学家米勒为弥合心理学和语言学之间的鸿沟作出了卓越贡献,他将乔姆斯基的思想传播给心理学家。他在文章中整合了乔姆斯基的思想观点(参见Miller & Chomsky,1963),并借鉴乔姆斯基的观点考察了语言学规则的心理现实性(Miller & Isard,1963)。

在这一时期,研究者特别关注“语言的发展”问题,涌现出了很多有关儿童语言的纵向研究(Braine,1963;Miller & Ervin,1964)。研究者模仿成人语言的语法规则,为儿童语言写出了各种各样的语法(Bloom,1970;Brown,1973)。研究儿童语言获得的研究者主要关注儿童语言发展的语法规则是什么,以及何时发展出这套语法规则。

语言发展的理论分析强调先天因素。与乔姆斯基具备同样影响力的是列宁伯格(Eric Lenneberg),他的著作《语言的生物学基础》(Biological Foundations of Language)综合了失语症、语言发展迟缓以及神经生理方面的研究成果,对语言发展的先天因素作了综合性的阐述。麦克尼尔(D.McNeill)同样坚定地指出语言获得与发展的先天性观点,提出了语言通用性理论(McNeill,1966,1970)。

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研究者持续关注儿童的语言获得,但是心理学家对语言学理论的研究兴趣显示出衰退迹象。Reber(1987)总结了所发表文章中引用乔姆斯基文章的次数,发现60年代文章数量快速上升,70年代达到顶峰,80年代早期出现下降趋势。Reber指出可能的原因是:60、70年代语言学理论出现了快速变化,一度处于混乱状态。由于这些变化和混乱,心理学家很难将语言学理论引入心理语言学的研究中,有些心理学研究者独立发展出了语言加工的心理学模型。正如Blumenthal(1987)指出的,语言学界在这一时期在一定程度上远离了心理学研究领域。Reber(1987)同时指出,心理学和语言学领域所采取的研究方法截然不同,存在理性主义(rationalism)与经验主义(empiricism)之分。理性主义方法强调人类行为中的先天因素,而经验主义方法强调行为中经验的作用;理性主义方法强调使用论据,而经验主义方法强调用数据对理论假设提供支持或反对的证据。大部分语言学家采取理性主义方法,而大部分心理学家采取经验主义方法。因此,将心理学和语言学的研究方法进行融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综上,心理语言学经历了早期孕育阶段,以冯特和行为主义学派的斯金纳为代表人物;发展阶段以生成语法学派的乔姆斯基为代表人物,强调了语言发展的先天因素,出现了心理学和语言学的融合态势。1.2 心理语言学的研究内容1.2.1 研究主题

通过心理学和语言学融合而产生的这门交叉学科——心理语言学,必然会汲取各个研究领域的方法和技术,吸引各个领域的研究者。心理语言学家关注在语言加工中的心理结构和过程,同时他们也关注为什么语言之间具有共性,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以及这些共性和差异如何影响语言加工过程。Carroll(2008)指出心理语言学研究主要关注两大问题:第一,在语言的运用中包括哪些心理加工过程?第二,在语言的运用中涉及哪些语言学知识?这两大问题都涉及对语言学知识和语言加工之间如何发生交互作用的探讨。心理语言学研究会考虑语言的结构层次,比如字词、句子和语篇水平的加工特点,所涉及的重要的语言学概念包括:语义(semantics)指的是单词和句子的意义;句法(syntax)指的是句子中单词的语法排列次序;音韵(phonology)指的是语言中的声音体系;语用(pragmatics)指的是使用语言的社会规则。心理语言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语言理解、语言产生以及语言的获得与发展这三大主题。下面分别通过具体研究来说明,在各个研究主题中研究者都关注的是语言学知识如何在语言加工中起作用,以及语言学知识与各类语言加工过程之间的交互作用。在研究层次上,研究者区分了语音、音素、词汇、短语、句子和语篇水平。在这里并不会对所有的研究层次进行阐述,仅仅举例进行说明。

语言理解

语言理解指的是人们对所呈现的语言材料(包括视觉形式、听觉形式或者手语形式等)建构其意义的过程。句子理解和语篇理解是在字词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对句子的句法、语义以及语境的分析,通达其意义的过程。

在词汇水平上的句法加工集中于对功能词和内容词差异的研究。功能词包括冠词、连词和介词等,内容词包括名词、动词和形容词等。从广义上来讲,功能词和内容词之间的差异反映了语义和句法之间的分离,因为内容词主要承载了语言的意义,而功能词对于形成句法关系非常重要。一系列研究表明,在单词呈现280ms之后,功能词和内容词引发的波形出现差异,功能词在脑区左前电极点上表现出的负波最为明显(King & Kutas,1998;Osterhout,Bersick,& McKinnon,1997)。也有研究发现,功能词呈现时会引发N280,而内容词在脑后部引发N400。两个波形的头皮分布不同,反映了不同的加工过程,具有不同的神经机制(Neville,Millis,& Lawson,1992;Nobre & McCarthy,1994)。但有一些研究(King & Kutas,1998;Osterhout,Bersick,& McKinnon,1997)未发现这种差异,两类词引发的成分相同,只是内容词引发的负波潜伏期比功能词引发的要长。通常功能词和内容词的词长与词频不同,相较于内容词,功能词一般词长短、词频高。研究中很难分离词长、词频和两类词的差异。关于词长和词频是否会影响N280的获得,其研究结果也不一致。而且,单词类别提取的时间进程能否泛化到其他类型的词条信息,比如名词的语法性别或动词的句法结构,仍然有待研究。

关于句子理解过程,研究者所争论的一个焦点是:究竟是句法知识首先被加工,还是句法、语义和语用知识同时起作用。针对此问题,研究者分别提出了模块化理论和交互作用理论。模块化理论认为在句子加工过程中,句法和语义信息之间的加工是独立的,分别由大脑不同的功能性模块负责完成。Frazier和Fodor(1978)提出的有关句子理解的花园路径模型(garden path model)是模块化理论的典型代表。花园路径模型假设最初的阶段是构建句法结构进行分析,之后才进入语义加工,确定最初的句法结构是否有意义;如果句法结构和语义分析结果存在矛盾,则会再次进行句法分析和语义分析。交互作用理论则认为在句子加工过程中,句法加工和语义加工存在交互作用。作为交互作用理论的典型代表,约束—满足模型(constraint-satis-faction model)假设在最初进行语法分析时,人们就会利用所有可以利用的信息,包括语义信息、句法信息,以及各种非语言信息和情景信息。

采用反应时、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ERP)和眼动技术的研究分别为上述两类模型提供了支持证据。研究一般采用句法违反和语义违反的句子作为刺激材料,句子的结构是完整的,违反情况一般出现在某个词或短语上。这样的操纵可以改变句法加工和语法加工的难度,进而通过对反应时或者ERP波形的分析考察句法和语义加工的时间进程以及两者之间是否具有交互作用。例如,Hahne和Friederici(2002)采用ERP技术,在德语中操纵语义是否违反和句法是否违反两个自变量,实验中所使用的德语句子(括号内为英文翻译)如下所示。

正确句:Das Brot wurde gegessen.(The bread was eaten.)

语义违反句:Der Vulkan wurde gegessen.(The volcano was eaten.)

句法违反句:Das Eis wurde im gegessen.(The ice cream was in-the eaten.)

语义和句法双重违反句:Das Türschloß wurde im gegessen.(The door lock was in-the eaten.)

实验时以听觉方式给被试呈现上述句子,要求被试判断句子的句法是否正确。实验之前对句子意义的可接受度(semantic acceptability)进行了测量,四组句子中正确句和句法违反句之间的语义可接受度无显著差异,语义违反句和双重违反句之间的语义可接受度无显著差异。实验结果发现,语义违反条件诱发了经典的与语义加工有关的N400波,句法违反条件和双重违反条件下出现了与句法加工相关的ELAN(early left anterior negativity,早期的左前额负波)和P600波。更为关键的是,在语义和句法双重违反条件下未出现N400,这表明句法加工未受到语义违反的影响,而句法违反情况阻碍了语义的加工。这一研究表明:早期的句法加工是独立的,且在时间上早于语义加工,并对后面的语义加工产生了影响。实验结果支持了模块化理论。

也有研究结果支持句子理解的交互作用理论。Kim和Osterhout(2005)在研究中选择违反句作为刺激材料,例如:

动词违反句:The hearty meal was devouring the kids.

被动句控制条件:The hearty meal was devoured by the kids.

主动句控制条件:The hungry boy was devouring the cookies.

在动词违反句中,“devouring”造成了违反,但属于语义违反还是属于句法违反,这依赖于被试对句子中句法和语义知识的理解。依据模块化理论的观点,句法信息优先加工并控制了语义加工过程。在这一句子中,句法信息清晰地表明名词“meal”是动词“devouring”的施事主体,那“devouring”所造成的就是语义违反。因此,模块化理论的预测是动词“devouring”应该引发经典的语义违反波形——N400。如果是语义加工优先,虽然“meal”对“devouring”来说是一个引发歧义的施事主体,但是语义合理性(plausibility)很高。虽然其句法结构与语义合理性存在矛盾之处,但人容易被语义合理性吸引。这一解释要求被试将主动形式(devouring)转化为被动形式(was devoured)。因此,如果被试遵循语义上的解释,那么句法结构线索的违反应该引发P600效应。研究结果发现,与控制条件相比,关键词“devouring”引发了一个强烈的P600效应,而没有出现N400效应。N400的缺失表明被试并不是首先进行句法加工,而是进行了语义加工。该研究结果并未支持模块化理论的观点。

综合已有研究结果(Friederici & Kotz,2003;Friederici & Weissenborn,2007;Friederici,Rüschemeyer,Hahne,& Fiebach,2003;Friederici,Kotz,Werheid,Hein,& von Cramon,2003),以Friederici为代表的研究者提出了句子理解的三阶段模型。该模型的基本观点为:第一,在句子理解的最初阶段,人们根据词汇类别信息进行句法建构。ELAN成分的出现即表明了快速的基于词汇句法信息进行的加工。第二,在句子理解的第二阶段,进行语义水平上的加工,表现为N400波形的出现。第三,在句子理解的第三阶段,对整个句子的句法结构进行再分析,以及对句法信息和语义信息进行整合,表现为P600或者后期正向负波的出现。在听觉呈现的句子中,韵律信息起着重要作用,在上述三个阶段都会与句法信息和语义信息产生交互作用(Friederici,2002,2011,2012)。

针对句子加工过程,以Hagoort为代表的研究组则提出了记忆—整合—控制(memory-unification-control,MUC)模型。主要的观点包括:第一,记忆指的是长时记忆结构中存储的各类信息,包括词汇的句法、语义和音系等表征;第二,整合指的是在句子理解过程中将提取出来的各类信息进行整合,包括句法、语义和语音等信息的整合;第三,控制指的是语言系统将目标与行动联系起来以达到对句子的理解(Hagoort,2003,2005,2013)。MUC模型并未强调是句法加工优先还是语义加工优先,这一模型假设哪一类信息先出现就对哪一类信息先进行加工。两类理论对句子理解的角度不同,MUC理论基于大量脑成像的研究结果,主要强调句子理解的生物学基础,而三阶段理论则强调各类信息加工的先后顺序。

在语篇理解的水平上,研究者主要关注的是新信息如何与原有的信息整合,达到对更复杂结构的理解。语篇理解的一个重要任务是针对复杂信息,建立完整的心理表征,比如指代、因果等复杂结构是如何保持语篇理解的连续性的。针对语篇理解的早期理论包括建构—整合理论(construction-integration theory)、建构主义理论(constructionist theory)以及心理理论(theory of mind)。考虑到语篇加工的认知基础和认知特点,研究者提出了记忆基础理论和双加工理论、事件标记模型以及风景模型等。受到第二次认知科学浪潮的影响,Zwaan(2004)提出了语篇理解的浸入式经历者理论框架(immersed experiencer framework,IEF)。关于这些模型的具体介绍,本书不一一赘述,杨玉芳主编的《心理语言学》(科学出版社)一书的第八章“语篇理解”对上述理论作了详细的阐述,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去阅读。

语言产生

语言产生(language production),指的是人们利用语言表达思想的心理过程,包括从思想代码转换成语言代码,再转换成生理和运动代码,即利用发音器官发出表达某种意义的声音或者采用视觉形式输出文字。语言产生主要包括三个过程:首先是概念化过程(conceptualization process),即讲话者明确要用言语表达什么概念。在概念化过程中,讲话者选择相关的信息,传达特定的目的。概念化过程的输出结果是前言语化的信息(preverbal message)。第二是言语组织过程(formulation process),即为所表达的概念选择适当的词汇,建立词汇的语法结构和发音结构。在言语组织过程中,将概念上的表征转译成语言形式,包括词汇化过程(讲话者选择词汇)、句法计划过程(将单词联结起来形成句子)、音韵编码过程。第三是发音阶段(articulation process)或者书写执行阶段,即将选择的词汇通过一定的肌肉运动程序用外显的声音或者文字形式表达出来,包含内部言语组块的提取以及运动的执行。语言产生包括口头语言的产生(speech production)和书面语言的产生(writing production)。与语言理解的研究相比,针对语言产生的研究起步较晚。其中对口语产生的研究较多,对书写产生的研究较少;在研究层次上,对词汇层级上的口语产生研究较多,对句子层级上的口语产生研究较少。

在词汇产生的水平上,研究者主要关注的是各类信息之间的关系,比如语言产生中词汇选择阶段和音韵编码阶段之间的关系,语义信息和音韵信息之间是独立分离加工的还是存在交互作用。在句子产生的水平上,研究者关注的是句子产生中语法编码和音韵编码的计划单元。本书的主旨是介绍心理语言学中有关语言产生的研究及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关注汉语词汇产生和书写产生的研究,在本书的每一章节将逐一进行介绍。

语言的获得与发展

语言的获得与发展指的是人类婴儿习得母语或第二语言的过程,获得语言的过程包括获得理解语言和产生语言的能力。这一研究主题从心理语言学诞生起就得到了研究者的重视。与语言理解和语言产生的研究类似,语言获得与发展的研究同样涉及语言学知识在语言加工中的作用,以及两者之间是如何交互作用、共同发展的。研究中被试的范围从胎儿期一直到成人,采用纵向研究和横向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语音知觉(元音、辅音、音段、韵律)的发展,语音意识和正字法意识的发展,词汇、语义和句法的发展等进行研究。

在语言获得与发展的研究中,一直存在着先天与后天之间的激烈争论。儿童的语言获得与发展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研究者认为语言的获得与发展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儿童的先天条件和后天环境都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根据生物进化论的观点,个体的发展会重演整个动物系统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因此研究儿童语言获得与发展的过程可能会发现人类创造语言的过程。在语言获得方面,一直存在两类截然不同的理论趋向:一种是以乔姆斯基学派的生成语法理论为出发点,从语言形式的角度研究语言及语言习得;另一种是认知功能语言学(cognitive-functional linguistics),注重发展变化空间的儿童中心方法,倾向于从功能和应用的角度来研究语言习得。

生成语法理论假设儿童天生就具有一套普遍的抽象的语法,使得儿童可以建构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语言的习得包括两个过程:学习语言的所有单词、习惯用语和特殊结构,再将所学到的特定语言与普遍抽象的语法联系起来。普遍语法具有先天性,不会随着个体的发育而发展,而是终生保持不变,即连续性假设(Pinker,1999)。在描述儿童的语言时,利用的就是成人的语法结构模式。与之相对,认知功能语言学认为语言结构来自于语言的使用(Bybee,1985,1995;Croft,1991,2001;Givon,1995;Goldberg,1995;Langacker,1987,1991;Tomasello,1998,2003),语言的本质是符号维度,同时在语言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派生出各种各样的语法规则和语法结构。语言是通过学习而获得的,包括习得常规的基于规则的语言结构和任意的特殊抽象的语言结构。习得语言的过程与学习所有复杂认知的过程一样,需要从具体事物中构建抽象的类别和图式。儿童语言发展的早期阶段尚未建立起类似成人语法的抽象概念和图式,只能以渐进的方式逐步建立起这些抽象的语言结构和图式。在此过程中,儿童会使用两种认知加工方式:一种是通过注意的参与理解他人的交流意图以及相应话语的意义;另一种是通过归类、图式建构、统计学习和类比等方式,发现语言中的固定模式,从而建立起语言的抽象语法结构。

生成语法理论认为儿童所具有的通用语法是与生俱来的,但对于其如何作用却不得而知,而认知功能语言学则认为语法结构是后天习得的。在两类语言获得理论的争论中,并未涉及儿童如何将话语或语句与交流情境联系在一起等问题。对于儿童如何理解别人的意图及产生相应的句子有待深入研究。

行为遗传学研究发现,7号染色体上的FOXP2(forkhead box P2,叉头框P2)基因与语言遗传缺陷有关。KE家族中大约有一半的家庭成员表现出语言上的障碍,主要表现为不能获得形态句法学(morphosyntactic)规则(Gopnik,1990),研究发现,这是由于FOX P2基因发生了突变。乔姆斯基学派中有理论认为FOXP2可能是“语法基因”(Pinker,1994);同时,该遗传缺陷与发音和非言语运用有关(Vargha-Khadem,Watkins,Alcock,Fletcher,& Passingham,1995)。一项研究发现,能够区分KE家族中有缺陷与无缺陷成员的最佳任务是对有复杂发音模式非词的重复,因此研究者认为KE家族语言障碍的核心是音韵单元的序列发音(Watkins,Dronkers,& Vargha-Khadem,2002)。根据这种观点,句法缺陷在KE家族中排第二位,次于发音上所表现出的缺陷。1.2.2 语言加工过程的特点

认知心理学研究中所关注的加工特点,在心理语言学领域同样得到关注。

系列加工与平行加工

如果一系列加工存在先后顺序,一次只进行一个加工过程,这样的加工模式为系列加工(serial processing,也称为序列加工)。如果其中两个或多个过程是同时发生的,这样的加工模式为平行加工(parallel processing)。系列加工的观点影响了语言和认知研究大约四分之一个世纪,部分原因是认知心理学是建立在计算机科学的信息加工观点基础上的,该观点认为执行加工过程是以系列方式进行的。语言产生过程从概念通达开始,最后以声音或以书面语的形式将思想表达出来,在此过程中发生了哪些认知加工过程?语言产生的系列加工模型认为句子产生包括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构建句子的短语结构,第二阶段提取词汇并将其插入句子结构,第三阶段则是确定单词的正确发音。这些阶段是序列发生的,在时间上不存在重叠(Fromkin,1971)。Dell(1986)则认为这些阶段是平行进行的,提出了语言产生的平行加工模型。

Rumelhart、McClelland和平行分布加工假设研究组(McClelland,Rumelhart,& The PDP Research Group,1986)提出了平行分布式加工(parallel distributed processing,PDP)的观点,认为人的认知加工系统可以同时加工大量信息。阅读过程的核心是词汇通达(lexical access),指的是人们看到单词后通达其意义的过程。词汇通达包括对字母特征、字母以及包含这些字母的单词的提取。Rumelhart和McClelland(1981,1982)提出了交互作用激活模型(如图1.1所示),认为单词的词汇通达同时发生在多个水平上,包括字母特征水平、字母水平和单词水平,三个水平之间存在交互作用。各个水平的信息在记忆中是分开表征的,各个水平之间存在双向的激活传递。也就是说,同时存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加工方式,人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