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点军校22条军规大全集(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2-27 19:12:05

点击下载

作者:德群编著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西点军校22条军规大全集

西点军校22条军规大全集试读:

前言

西点军校全称是“美国陆军军官学校”,建立于1802年3月16日。它坐落于纽约市北郊哈德逊河谷,因为学校所处的位置被当地人称为“西点”(West Point),所以人们也习惯于将该校称为西点军校。西点军校建校200余年来,培养了大批人才。很多西点毕业生成为了美国社会各领域的领袖或有着深远影响力的人物。

西点军校有“将军的摇篮”之称。西点军校的毕业生有近4000人获得了将军军衔,许多美军名将均是该校的毕业生,如南北战争期间北方联邦军将领威廉·特库姆塞·谢尔曼和南部联盟军总司令李、一战期间远征军司令约翰·约瑟夫·潘兴和二战期间太平洋盟军统帅麦克阿瑟,以及巴顿将军、史迪威将军等。

同时,西点军校更是造就政界、商界领袖的摇篮。美国第十八任总统格兰特、第三十四任总统艾森豪威尔、前国务卿黑格将军和鲍威尔也都是西点军校的毕业生。在世界500强企业里面,西点军校培养出来的董事长有1000多名,副董事长有2000多名,总经理、董事一级的管理人才有5000多名。比较著名的有国际电话电报公司总裁艾拉斯科、国际银行主席奥姆斯特德、军火大王杜邦、美国汽车保险公司总经理德莫特、美国第一商务公司董事长霍夫曼、Compass集团总裁克里斯劳、美国在线创始人金姆塞等。西点军校也因此被誉为“全球最优秀的职场精英培训学校”。此外,还有众多的人成为美国的教育家和科学家及各界翘楚。

西点军校的毕业生近200年来对美国及世界历史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西点军校参与撰写了美国历史和现代国际关系史。难怪一位西点军校前校长曾感叹道:“美国的大部分历史是由我们所培养出来的人才创造的。”

看到西点如此的成绩,人们不禁好奇:到底是什么成就了如此众多的西点精英?是什么使西点毕业生成为成功者的代名词?众多西点毕业生给出的答案是:西点军校的22条军规让他们有了今天的成功。

原来,西点军校历来不仅重视知识、学术、能力的传授,更重视培养学生的品格、品行和品德。学员从进校的第一天起,就要将22条军规当做“圣旨”,必须服从,无条件执行。军规中的“没有任何借口”告诉学员们:任何借口都是推卸责任,即使有再多的困难,也绝对没有不可能的事情;西点军校强调执行能力,它教育学员们:仅仅有理想是不够的,还必须付诸行动,如果没有行动,理想永远像空中楼阁、海市蜃楼那么遥不可及;西点军校推崇“只做第一,不做第二”,所以它为强者创造机会,认为机会只光顾有准备的人,有能力的人才能成为领袖;“绝不推卸责任”这条军规灌输给学员们这样一种理念:没有做不好的事情,只有不负责任的人,想证明自己的最好方式就是去承担责任,并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西点军校注意培养学员们注意细节、留心做好每一件小事的习惯,因为细节决定成败;“永不满足于现状”让学员们认识到:只有不断提高自己,才能不被淘汰,做一名好员工、好士兵;西点军校视荣誉为生命,它强调做人应坦坦荡荡、光明磊落;西点军校崇尚合作精神,认为团队的力量远胜于个人……西点学子们正是因为忠实地执行着这些军规,并将其作为自己立身处世的最重要的行为准则,才成就了卓越的自我,走向成功。

成功者的素质是可以培养的,精英的人格特质是可以学习的。西点人的成功经历就是这一观点的最好注解。目前,西点军校军规的影响力已成为全世界成功人士的共识,是渴望成功的人学习的金科玉律。西点军校的军规对每一个渴望成功的人都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每一条都值得我们去研究,去思考,去学习。

同时,西点军校的军规在广大范围内备受推崇,被誉为“21世纪最顶尖的管理理念”,它所体现出来的爱国敬业、无私奉献的态度,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职业素养,也让其被越来越多的管理者和企业家所推崇。目前,西点军校的军规已经被各行各业所认同和接受,成为广大企业家和管理者奉为圭臬的管理经典。

本书详细阐述了“荣誉高于一切”、“忠诚是一种义务”、“没有任何借口”、“无条件执行”、“停止空谈,立即行动”、“只做第一,不做第二”、“细节决定成败”、“永不满足于现状”等22条西点军规的具体内容,并通过对西点人及其案例的解读,深刻剖析了每一条西点军规所蕴含的深刻内涵和重要价值。

这是一本值得所有渴望成功的读者认真阅读的好书,从中不仅能够获得人生启示,更重要的是获知了从普通人走向精英阶层的奥秘。学习西点军校的军规并在实践中运用,正如西点人最终脱颖而出一样,通过努力,你肯定也会远离平庸,拥有一个卓越的人生。

这是一本值得所有的管理者和企业家用心研读的管理经典,从中不仅能学到提升组织凝聚力、建设企业文化的方法,更能获知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位员工的潜力、提升整体战斗力的有效策略,从而让组织充满活力,让企业获得收益。

无论你是普通员工还是企业管理人员,从本书中都能找到你所需要的精神食粮。第一条荣誉高于一切坚守荣誉的准则

在西点,让所有西点人最感到自豪的就是西点著名的“荣誉准则”——“每个学员绝不撒谎、欺骗或盗窃,也绝不容忍其他人这样做”。西点培养的不仅是一名军人,还是社会的精英。在西点,荣誉就是一切。

在西点,撒谎是最大的罪恶。西点在1985年颁发的文件中,对“撒谎问题”作了如下规定:学员的每句话都应当是确切无疑的。他们的口头或书面陈述必须保持真实性。故意欺骗或哄骗的口头或书面陈述都是违背“荣誉准则”的。信誉与诚实紧密相关,学员必须获得信誉。只有通过准确无误的口头或书面陈述,才能获得荣誉。

在西点,学员必须保证报告在呈递前后的准确性。假如报告上交了,后来又发现其中有不准确之处,必须尽快报告新的情况。每个人都要对自己所说或者所写的陈述负责。只有做到客观、准确、无误,才能赢得荣誉。西点认为,如果学生为自身利益采取欺骗行为,或帮别人这样做以期获得不正当的利益,就是以欺骗方式违反了“荣誉准则”。

西点认为影响荣誉的欺骗行为包括:剽窃,即不加证明地引用别人的观点、别人的话、别人的材料或工作,并将其占为己有;在作业的准备、修改或校对中得到别人帮助而不加以说明;使用未经允许的笔记,等等。

学员必须清楚、明确地注明作业中哪些不是自己独立完成的,特别要明确指出材料的全部来源和各种接受援助方式。受其启发而产生新的思路或观点的材料,学员也要注明。学员如果无意中看了别人的作业,尤其是评分作业,必须把情况向教员说明。学员必须知道,即使仅仅是为了验证自己的作业正确与否而去看别人的作业,也是违反“荣誉准则”的。

军营的严密生活环境和学员彼此间形成的信任,是学员生活中不可改变的两个方面。荣誉准则和制度培养了学员间的友谊和信任,保证了严密的军营中即使门不上锁,学员也不用担心自己的财产被偷走。在西点人的眼里:信任,本身对你就是一种尊重,而你利用了别人对你的尊重,这是一件让人不齿的事。你不但会因此失去眼前的一切,而且你可能会失去一生的名誉。在一个团体里,彼此信任可以产生一种安全感,也会使每一个成员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更愿意为集体的荣誉而奋斗。

西点的荣誉制度比纪律规定更有权威,更严厉。背离“荣誉准则”的处罚也比违反纪律的处罚来得严重。

1966届有一位不幸的新学员,由于过不惯冷峻单调的军营生活而心慌意乱,跑去参加一个学员的宗教团体晚会,想在那里找到一些安慰。其实,按照章程规定,他是有权参加这个聚会的,但是他以为自己是不能去的,于是偷偷地在缺席卡上填了“批准缺席”。

晚上回到宿舍后,他回顾了自己的所作所为,左思右想总觉得自己犯了罪,于是,他向学员荣誉代表坦白交代了。也是在这个时候,他才知道自己是有权参加那个聚会的。

但是一切都已经晚了,虽然他的行为一点也没有违反校规,但荣誉委员会认为他有违反“荣誉准则”的动机,因而有错,第二天他就被开除了。

西点的荣誉,是不容许任何人违背和挑衅的。“为荣誉而战!”这是每一个身在战场上的海军陆战队队员心中最激昂、最响亮的声音,也是海军陆战队不断刷新战绩的原因所在。不论是在和平年代还是在战争年代,海军陆战队所承受的艰难困苦,在所有美国部队中都是最多的。从进新兵训练营起,艰苦的生活和巨大的压力就时刻伴随着每一个海军陆战队队员。军官的训练更苦,时间更长,而且军官的淘汰率高达50%!这支队伍也因此而英雄辈出。带领海军陆战队赢得1805年4月27日那场战争胜利的尼维尔·奥班纳,是海军陆战队的第一位英雄,虽然他没有得到任何勋章,但他赢得了海军陆战队队员永远的钦佩。塞密德雷也是一位英雄,16岁便作为海军陆战队的一名军官参加战争,获得了两枚荣誉勋章,他试图退回一枚,但最后还是不得不接受了。普勒不仅是英雄,甚至被称作“圣人”,他从二等兵一直升到中将,先后赢得5枚海军十字勋章,被视为“永远忠诚”的化身。阿齐伯德·亨德森没有得到过令人羡慕的勋章,但他却在一个关卡守卫长达39年,76岁时死于哨所中。

这支队伍之所以如此优秀,是因为有每一个海军陆战队官兵自始至终捍卫着海军陆战队的荣誉。他们英勇善战,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以巨大的个人牺牲精神捍卫祖国的利益。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他们的英勇表现,更是给那些精于算计、试图取消海军陆战队的人当头一棒。海军陆战队成为美国所有军队中唯一把他们的规模、结构和任务写进法律的部队。1947年颁布的《美国国家安全法》中,明确规定海军陆战队必须包括至少3个陆战师和3个空军大队,外加适当的支援部队。

今天,海军陆战队依然是美国的王牌军,被视为美国称霸世界的“马前卒”。“为荣誉而战!”这是多么感人的声音啊!如果这个声音放在工作中,那就是——“为荣誉而工作!”努力工作,在捍卫企业荣誉的同时,也树立了你自己的荣誉,受到别人的尊重。这里有一个关于种花人的故事,正说明了这个道理。

有一个人,生下来就双目失明,为了生存,他继承了父亲的职业——种花。他从来没有看到过花是什么样子。别人说花是娇美而芬芳的,他有空时就用手指尖触摸花朵、感受花朵,或者用鼻尖去嗅花香。他用心灵去感受花朵,用心灵绘出花的美丽。

他对花的热爱超出所有人,每天都定时给花浇水、拔草除虫。在下雨的时候,他宁可淋着,也要给花撑把伞;炎热的夏天,他宁可晒着,也要给花遮阳;刮风时,他宁可顶着狂风,也要用身体为花遮挡……

不就是花吗,值得这么呵护吗?不就是种花吗,值得那么投入吗?很多人甚至认为他是个疯子。“我是一个种花的人,我得全身心投入到种花中去,这是种花人的荣誉!”他对不解的人说。正因为他为了荣誉而种花,他的花比其他所有花农的花都开得好,很受人欢迎。

为荣誉而工作,就是自动自发、最完美地履行你的责任,让努力成为一种习惯。责任是一种精神,责任即荣誉。责任来自于对集体的珍惜和热爱,来自于对集体中每个成员的负责,来自于自我的一种认定,来自于对自身不断超越的渴求——责任是人性的升华。

邮差弗雷德完美地诠释了这一点。

第一次遇见弗雷德,是在我买下新居后不久。迁入新居几天后,有人敲门来访,我打开房门一看,外面站着一位邮差。“上午好,桑布恩先生!”他说起话来有种兴高采烈的劲头。“我的名字叫弗雷德,是这里的邮差。我顺道来看看,向您表示欢迎,介绍一下自己,同时也希望能对您有所了解,比如您所从事的行业。”

弗雷德中等身材,蓄着一撮小胡子,相貌很普通。尽管外貌没有任何出奇之处,但他的真诚和热情却溢于言表,这真让人惊讶。我收了一辈子的邮件,还从来没见过邮差做这样的自我介绍,但这确实使我心中一暖。

我与邮差弗雷德就这样认识了,弗雷德的热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接下来,我出差,从外地赶回来时,邮差弗雷德的一个小小的举动,让我感觉到了更多的温暖。

两周后,我出差回来,刚把钥匙插进锁眼,突然发现门口的擦鞋垫不见了。我想不通,难道在丹佛连擦鞋垫都有人偷?不太可能。转头一看,擦鞋垫跑到门廊的角落里了,下面还遮着什么东西。

事情是这样的:在我出差的时候,美国联合递送公司(UPS)误投了我的一个包裹,放到了沿街再向前第五家的门廊上。幸运的是,邮差弗雷德看到我的包裹送错了地方,就把它捡起来,送到我的住处藏好,还在上面留了张纸条,解释事情的来龙去脉,又费心用擦鞋垫把它遮住,以避人耳目。

弗雷德已经不仅仅是在送信,他现在做的是美国联合快递公司应该做好的分内的事!

邮差成千上万,对于他们中的大多数,送信仅是“一份工作”;对于某些人,它可能是一个让人喜欢的职业;但只对于少数几个“弗雷德”来说,送信才成为一种使命,成为一种荣誉,这种荣誉,来自于对工作的责任感。

纵观古今,那些在工作中作出杰出贡献的人无一不深爱着自己的工作,忠诚于自己的工作,将工作中的荣誉当成自己人生中最大的奖赏。

护士这一行业的最高荣誉是“南丁格尔奖”。南丁格尔是英国人,是现代护理工作的创始人。1860年6月24日,她将英国各界人士为表彰她的功勋而捐赠的巨款作为“南丁格尔基金”,表彰那些作出突出贡献的护士。革命导师马克思也对南丁格尔的勇敢和献身精神十分敬佩,曾多次赞扬这位伟大的女性。如今为了纪念她,全世界都将5月12日作为“护士节”。

还有曾获诺贝尔和平奖的德兰修女,在印度以及全世界都享有崇高的声誉。诺贝尔奖评委会说:“她(德兰修女)的事业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即尊重人的个性,尊重人的天赋价值。那些最孤独的人、处境最悲惨的人,得到了她真诚的关怀和照料。这种情操发自她对人的尊重,完全没有居高施舍的姿态。她个人成功地弥合了富国与穷国之间的鸿沟,她以尊重人类尊严的观念在两者之间建设了一座桥梁。”

德兰修女和南丁格尔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工作卑微而轻视它,相反,她们对之投入了无限的热忱和忠诚,她们获得的荣誉就是对她们工作的最高奖励,也是对她们所追求的理想的回报。她们获得了所有人的尊敬和信赖。

某天中午,罗文接到一份通知,命令他向瓦格纳上校报到。

到了军部,当罗文向瓦格纳上校报到时,上校严肃地对罗文说:“总统派你去古巴,给加西亚将军送一封信,他在古巴东部的一个地方,我命令你把信亲手交给他。信中有总统的重要指示,所以,你绝不能出丝毫的差错!”

这时,罗文感觉到国家重担落在他的肩上,他的胸中燃起强烈的国家荣誉感,他感到了祖国对他的信任,一想到这里,他浑身充满了力量。

荣誉是一个人最宝贵的财富之一,被称之为“无形资产”。荣誉也是一个人奋斗的动力,是一种实现自我价值的方式。心里有荣誉感的人,会为了崇高的荣誉而战,从而激发出自身的潜能,在事业中作出更大的贡献。荣誉就是你的生命

道格拉斯·麦克阿瑟,美国陆军五星上将。1899年中学毕业后考入西点军校,1903年以名列第一的优异成绩毕业。麦克阿瑟有过50年的军事实践经验,被美国国民称之为“一代老兵”。他是“美国最年轻的准将、西点军校最年轻的校长、美国陆军历史上最年轻的陆军参谋长”,麦克阿瑟凭借精妙的军事谋略和敢战敢胜的胆略,堪称美国战争史上的奇才。

1962年5月,82岁的麦克阿瑟应邀来到他的母校——西点军校,接受军校的最高奖励—西尔维纳斯·塞耶荣誉勋章。在这里,他检阅了学员队,进行了自己的告别演说:“今天早晨,当我走出旅馆时,看门人问道:‘将军,您上儿哪去?’一听说我要去西点,他说:‘您从前去过吗?那可是个好地方!’“这样的荣誉是没有人不深受感动的。长期以来,我从事这个职业,又如此热爱这个民族,能获得这样的荣誉简直令我无法表达自己的感情。“然而,这种奖赏并不意味着对个人的尊崇,而是象征一个伟大的道德准则——捍卫这块可爱土地上的文化与古老传统的那些人的行为与品质的准则。“这就是这个大奖章的意义。“无论现在还是将来,它都是美国军人道德标准的一种体现。“我一定要遵循这个标准,结合崇高的理想,唤起自豪感,同时始终保持谦虚……“责任、荣誉、国家,这三个神圣的名词庄严地提醒你应该成为怎样的人,可能成为怎样的人,一定要成为怎样的人。“它们将使你精神振奋,在你似乎丧失勇气时鼓起勇气,似乎没有理由相信时重建信念,几乎绝望时产生希望。“遗憾得很,我既没有雄辩的词令、诗意的想象,也没有华丽的隐喻向你们说明它们的意义。“怀疑者一定要说它们只不过是几个名词、一句口号、几个浮夸的短语。“每一个迂腐的学究、每一个蛊惑人心的政客、每一个玩世不恭的人、每一个伪君子、每一个惹是生非之徒,很遗憾,还有其他个性不甚正常的人,一定企图贬低它们,甚至对它们进行愚弄和嘲笑。“但这些名词的确能做到:塑造你的基本特性,使你将来成为国防卫士;使你坚强起来,认清自己的懦弱,并勇敢地面对自己的胆怯。“它们教导你在失败时要自尊,要不屈不挠;“胜利时要谦和,不要以言语代替行动,不要贪图舒适;“要面对重压和困难,勇敢地接受挑战;“要学会巍然屹立于风浪之中,但对遇难者要寄予同情;“要先律己而后律人;“要有纯洁的心灵和崇高的目标;“要学会笑,但不要忘记怎么哭;“要向往未来,但不可忽略过去;“要为人持重,但不可过于严肃;“要谦虚,铭记真正伟大的纯朴,真正智慧的虚心,真正强大的温顺。“它们赋予你意志的韧性、想象的质量、感情的活力,从生命的深处焕发精神,以勇敢的姿态克服胆怯,甘于冒险而不贪图安逸。“它们在你们心中创造奇妙的意想不到的希望,以及生命的灵感与欢乐。“它们就是以这种方式教导你们成为军人和君子。“你所率领的是哪一类士兵?他可靠吗?勇敢吗?他有能力赢得胜利吗?“他的故事你全都熟悉,那是一个美国士兵的故事。“我对他的估价是多年前在战场上形成的,至今没有改变。“那时,我把他看做是世界上最高尚的人;现在,我仍然这样看他。他不仅是一个军事品德最优秀的人,而且也是一个最纯洁的人。“他的名字与威望是每一个美国公民的骄傲。“在青壮年时期,他献出了一切人类所赋予的爱情与忠贞。他不需要我及其他人的颂扬,因为他已用自己的鲜血在敌人的胸前谱写了自传。“可是,当我想到他在灾难中的坚忍、在战火里的勇气、在胜利时的谦虚,我满怀的赞美之情不禁油然而生。“他在历史上已成为一位成功爱国者的伟大典范,他在未来将成为子孙认识解放与自由的教导者,现在,他把美德与成就献给了我们。“在数十次战役中,在上百个战场上,在成千堆营火旁,我亲眼目睹他坚忍不拔的不朽精神、热爱祖国的自我克制以及不可战胜的坚定决心,这些已经把他的形象铭刻在他的人民心中。“从世界的这一端到另一端,他已经深深地为那勇敢的美酒所陶醉。“当我听到合唱队唱的这些歌曲,我记忆的目光看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步履蹒跚的小队,从湿淋淋的黄昏到细雨蒙蒙的黎明,在透湿的背包的重负下疲惫不堪地行军,沉重的脚踝深深地踏在炮弹轰震过的泥泞路上,与敌人进行你死我活的战斗。“他们嘴唇发青,浑身污泥,在风雨中颤抖着,从家里被赶到敌人面前,许多人还被赶到上帝的审判席上。“我不了解他们生得是否高贵,可我知道他们死得光荣。“他们从不犹豫、毫无怨恨、满怀信心,嘴边叨念着继续战斗,直到看到胜利的希望才合上双眼。“这一切都是为了它们——责任、荣誉、国家。“当我们蹒跚在寻找光明与真理的道路上时,他们一直在流血、挥汗、洒泪。“20年以后,在世界的另一边,他们又面对着黑黝黝肮脏的散兵坑、阴森森恶臭的战壕、湿淋淋污浊的坑道,还有那酷热的火辣辣的阳光、疾风狂暴的倾盆大雨、荒无人烟的丛林小道。“他们忍受着与亲人长期分离的痛苦煎熬、热带疾病的猖獗蔓延。“他们坚定果敢地防御,他们迅速准确地攻击,他们不屈不挠地前进,他们全面彻底的胜利——永恒的胜利——永远伴随着他们最后在血泊中的战斗。“在战斗中,那些苍白憔悴的人们的目光始终庄严地跟随着责任、荣誉、国家的口号。“这几个名词包含着最高的道德准则,并将经受任何为提高人类道德水准而传播的伦理或哲学的检验。“它所提倡的是正确的事物,它所制止的是谬误的东西。“高于众人之上的战士要履行宗教修炼的最伟大行为——牺牲。“在战斗中,面对着危险与死亡,他显示出造物主按照自己意愿创造人类时所赋予的品质。只有神明能帮助他、支持他,这是任何肉体的勇敢与动物的本能都代替不了的。无论战争如何恐怖,招之即来的战士准备为国捐躯是人类最崇高的进化。

……“我的生命已近黄昏,暮色已经降临,我昔日的风采和荣誉已经消失。“它们随着对昔日事业的憧憬,带着那余晖消失了。“昔日的记忆奇妙而美好,浸透了眼泪和昨日微笑的安慰和抚爱。“我尽力但徒然地倾听,渴望听到吹奏起床号那微弱而迷人的旋律,以及远处战鼓急促敲击的动人节奏。“我在梦幻中依稀又听到了大炮在轰鸣,又听到了滑膛枪在鸣放,又听到了战场上那陌生、哀愁的呻吟。“然而,晚年的回忆经常将我带回到西点军校。“我的耳旁回响着,反复回响着:责任、荣誉、国家。“今天是我对你们进行最后一次的点名。“但我愿你们知道,当我到达彼岸时,我最后想的是:学员队,学员队,还是学员队。“我向大家告别。”

荣誉是职业军人的行为标志,也是军事生涯的重要组成部分。西点的基本教育方针指出:责任和荣誉是军事职业伦理观的基本成分,它们鼓舞并指导毕业生努力报效国家。荣誉起着某种完美观念的作用,这一作用既可以使爱国主义精神长存,又可以提供一种度量责任履行程度的天平。这无疑充分说明了荣誉在这三者之间的重要性,荣誉肩挑着责任和国家。

西点把荣誉看得非常重要,新生刚入学,首先就要接受16个小时的荣誉教育。之后,西点又以不同的方式将荣誉教育体系贯穿于4年学习生活的始终。目的就是让每一个学员逐步树立一种坚定的信念:荣誉是西点人的生命。

菲尔将军说:“在西点军校,荣誉制度是非常重要的。我认为,这一荣誉制度是西点军校不同于其他学校的关键所在。我非常珍惜这一制度,如果我们去掉它,我宁愿从后备军官训练团和候补军官学校接收陆军军官,而把西点军校忘掉。这就是荣誉制度的重要性。”“荣誉就是你的生命”这种理念赋予了西点毕业生热情、自豪和卓越的领导能力。西点的毕业生无论是在哪个行业,哪怕是最低的薪水,他们也会觉得自己是这一伟大事业中很重要的一分子。

Kom公司总裁杰夫·钱皮恩是西点1972年的毕业生。他认为:“做人和做生意一样,首先要讲究正直,而正直给你带来的荣誉也会让你得到最大的回报。”

杰夫退役后曾在一家机器公司做销售经理。有一段时间,他的运气特别好,半个月的时间里就同25个顾客做成了生意。但是他发现他所卖的这种机器比别家公司的贵了一些。他想:“如果顾客知道了,一定会认为我在欺骗他们,会对我的信誉产生怀疑。”他为此深感不安,立即带着合约和订单逐家拜访客户,如实地向客户说明情况,并请客户重新选择。

他的行动让每一个客户都非常感动,为他带来了良好的信誉。大家都认为他是一个正直、值得信赖的人。最终结果是,25个客户中,不但没有一个人解除合约,反而增加了更多的客户。

杰夫冒着解除合约、蒙受利益损失的风险,用自己的正直、诚信维护了个人的荣誉。正是因为他看重自己的荣誉,才获得了客户更多的信任与尊重,非但没有蒙受损失,还获得了更多的客户。

维多利亚·柯罗娜的丈夫曾经宣誓效忠于西班牙王室,所以,当意大利的王公贵族们劝说他离开西班牙的时候,他非常犹豫,毕竟他已经发誓要效忠西班牙王室。这个时候,维多利亚写信给他:“牢记你的荣誉,正是因为有它,你才高过国王。拥有这种荣誉,便是拥有了真正的辉煌,而完全无需任何头衔和点缀。如果这种辉煌能够不受任何玷污传给子孙后代,你会真正感到幸福和光荣。”

英国诗人拜伦有两句诗道:“情愿把光荣加冕在一天,不情愿无声无息地过一世!”荣誉就是正直的人的嫁妆,就是甘美的报酬,就是加于廉洁无私的爱国者那思虑深重的头上或是胜利的勇士那饱经风霜的头上闪光的桂冠。

西点认为,荣誉教育可以激发学员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可以化作强烈的内在动力,帮助每个学员完成学业,取得成就,进而影响学员的一生。

在西点,只要有人得到全校性的前列排名,如跑步、射击、外语等的冠军,就能成为学校的明星。荣誉、奖励、机会、权力就会源源不断地降临在他的身上,他的未来也会因此跟其他的学生不一样。美军中很多叱咤风云的名将,当年都是西点军校里某一项乃至综合排名的佼佼者,其中最出名的就是各门全优的麦克阿瑟。

作为一个特殊的荣誉,凡是排名在前百分之五的最佳西点军校毕业生,都会在毕业典礼上得到由美国总统或美军最高首长直接授予的毕业证书。西点人知道,荣誉的光辉可以照射一个人的一生。荣誉是人生中的最大资本,有了它,你才可以赢得别人的信任和尊敬。一个名誉扫地的人,会得到大多数人的排斥,很难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以及拥有和谐的社会关系。

年轻人绝不能为向某种低下的社会道德让步而放弃自己的荣誉道德准则。成功之树需要我们用完善的品德去浇灌才能收获果实。有时不是我们缺乏成功的机会,而是我们没有强迫自己去修炼自身的品格,来把握这些机会。为荣誉而战斗

西点军校一向以培养最优秀的领导人才为己任,希望学员们追求崇高远大的目标,努力做好手头的工作。自1802年创校以来,西点就建立了一套独特的教学体系,希望“教人以品德”,培养出具有崇高使命感的优秀军人与杰出领导人才。

对于西点的课程,我们与其说它是一种策略或目标,不如说它是一套价值理念的哲学与实践。西点的教育课程范围很广,体系严格,涵盖了学员身体、知识和心灵的方方面面,并希冀以此培养出一批健全勇敢、有使命感的军官。

与许多人所想象的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形象相反,西点的士兵们思考得很周到、很细腻,经常把国家、人民、社会这些事关重大的使命放在心头。西点的教官们认为,并不是只有少数人天生具有当领导的特质,而是每个人都有成为领导者的潜力。西点的主要任务就是把这种潜力发掘出来。

1979年2月20日,西点军校校长A.J.古德帕斯特中将带领全校教职员工修订了教育方针的总论。

教育方针的总论规范了西点军校的使命:教育、训练和培养学员,使每一名毕业生具备一名陆军军官所必需的性格、领导才能、智力基础和其他方面的能力,以便更好地效力于国家,并且具备不断进步的能力,继续发展自己。

为完成这项使命,西点确定和完善了融智能、军事、体魄、道德伦理为一体的全面教育方针。这4个方面的教育方针较为准确地描述了西点军校为教育、训练和激励学员所实施的计划。使这4个方面组成完整的一体,每一方面的内容都可以为其他方面进行充实和补充。因此,具体的课程设置既要考虑到良好的本科教育,又要考虑到受陆军的人文和技术复杂性支配的要求。学员既接受持续的军事项目教育,又可以获得多种机会以提高理想军官所必须具备的领导能力。而体育计划则把体质训练和体育教育紧密结合,以培养适应军队对身体条件的特殊要求,以及在职业中进行模范服务所需的种种能力和品质。贯穿在上述各项教育之中的,是对每一个学员进行积极进取的道德精神品质的培养。

尽管西点军校的教育方针是较为系统的,但学校不期望学员以一种刻板的模式被动地来适应这种教育方针,而是期望以一种持续的、师生双方共同努力的、联合实现教育方针的形式,顺利实现培养目标。军校强化的中心任务之一,就是使4个年级的学员与他们的教育、训练和领导者之间建立互相合作的关系。塞耶是做出这种努力的先驱,继任的优秀者无不想方设法在构筑这种良好的合作关系上投入精力。在一些重要领域,诸如学员的学习态度、教官的战术以及学员自觉遵守荣誉准则和基本方针等方面,军校着力克服一种划分“我们与他们”的潜在意识,从而把军校变成共同的军校,把陆军变成我们的陆军,把国家变成我们的国家。由此及彼,通过共同关心军校,达到关心国家和发展个人的双重使命。

由于入学标准严格,只有那些真正显示出坚强的性格特征,高水平的智能、军事和体魄潜力的报考者才能有机会成为西点军校的学员。在接受这一机会的同时,考入者也就获得了迎接挑战的机会,一种为达到最佳水平奋斗的机会,一种承负更重责任的机会。虽然只有极少数学员能够取得最佳成绩,而且不会是每一方面都达到最佳,但学校仍然坚持要求所有的学员向最佳方向努力,并在各自的成长过程中,认识自身的相对能力和极限,特别是认清自身未来要肩负的责任。西点认为,建立起一种达到最佳的追求精神比建立起一套测定能力的标准更为重要。这种精神成为西点人承担责任和作出最大贡献的试金石。

达到最佳水平,是通过不断超越自身而实现的。西点一直在努力为学员超越自身创造各种条件。他们引导学员正确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并学会扬长避短,由此建立和巩固自己的优势,使强项更强。在学员的各种努力中,除了怎样支配时间和资源以外,学员必须加强在错综复杂的思考基础上作出合理的判断。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美国向全世界发表宣言,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和发展战略。这个时候,西点军人看到了自己的责任,看到了自己的使命。他们似乎披坚执锐地伫立了很久,似乎在静静地等待着召唤。几乎每个学员都充满了成就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并为这种召唤做着准备。“现在轮到我了。”一位西点人如是说。

西点人以独特的方式和手段,营造了一种成就氛围,一种类似于“以天下为己任”的群体氛围。

这种使命感使每个西点人对工作都充满了责任与热爱,努力追求卓越,不敢有丝毫懈怠。

以下是一名西点校友的真实回忆:

每一个从西点毕业的人都怀有这种使命感。在西点毕业30年之后的一天,我在五角大楼一间办公室里与我两个最好的朋友喝着咖啡。一个是西点同学汤姆·温斯坦,另一个是经由预官训练队加入陆军的鲍勃·黎斯卡西。这时我们都已是三星将领,都感叹着我们在华府—无论在五角大楼或在国会山—会碰到这么多一心只想往上钻营的人。

汤姆是个精明的人,这时他担任陆军情报署署长,凡事都有一针见血的本领。我问他:“你为什么还是谨守着那套别人都不当回事的伦理与道德标准而活着?为什么不像别人那样也去钻营高位?”

他想了一下才答复这个问题:“当我进西点的时候,我只是个来自新泽西州、什么都不懂的小孩。我们在西点的4年里,他们教给我们的那套玩意儿你都还记得吗?好,我告诉你,我真的相信那套玩意儿。”

是的,我也相信,那就是责任、荣誉、国家。

西点人就是这样,哪怕是退役,进入商界,仍把责任、荣誉和公司效益联系在一起,视之为使命,追求更完美的境界。如果一个人缺乏为荣誉而战斗的精神,其表现之糟、业绩之差可想而知。

早晨的闹铃响了好几遍,尚佳食品公司的销售人员小王才从床上挣扎起来,脑子里的第一感觉就是:痛苦的一天又开始了。他匆匆忙忙地赶往公司,早餐也顾不上吃。跨入公司大门,还是神情恍惚,坐在会议室睡意蒙眬地听着经理布置工作……一天的痛苦工作之旅就这样开始了。

小王上午拜访客户,结果遭到拒绝和冷遇,心情简直糟透了,仿佛世界末日即将来临。下午下班前回到公司填工作报表,胡乱写上几笔凑合一下交差……一天就这样结束了。

平时不花时间学习,懒惰,思想消极;从不好好去研究自己的产品和竞争对手的产品,没有明确的计划和目标;从不反省自己一天做了些什么,有哪些经验、教训;从不认真去想一想顾客为什么会拒绝,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去解决。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混一天算一天……这就是小王真实的工作写照。

到了月底一发工资,才这么点,真没意思,看来该换地方了,于是小王很牛气地炒了老板的鱿鱼。一年下来,他换了五六家公司。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时间就这样耗尽了。结果是:一无所获,一事无成,一穷二白!

像小王这样毫无荣誉感,整天混日子的人,又怎么能生活得好呢?思想决定行动,工作是生存的必须,如果一个人能够把努力工作看做是一项责任和荣誉的话,他就能很好地在工作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自身的潜能,从而做出正直而纯洁的事情。在工作中努力尽职、一以贯之的人,获得晋升将是必然的。不要羡慕那些薪水很微薄但忽然被提升到重要职位上的员工,因为他们在工作中付出了切实的努力,有一种追求荣誉的态度,并获得了充分的经验,这些便是他们忽然获得晋升的原因。

毕业于西点的亿万富翁威廉·B.富兰克林始终这样认为:“通过工作中的耳濡目染获得大量的知识和经验,这将是工作给予你的最有价值的报酬。另外,荣誉重于一切,如果丢失了它,就等于甘做薪水的奴隶,就丢失了灵魂。”每个西点人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荣誉高于生命!

无论是哪个组织、团队、单位都要定期地举办一些体育比赛活动,这有利于激发大家的集体荣誉感。即使是平时消极沉默的人,在这时也能爆发出惊人的力量。西点要求每个学员都是运动员,就是基于这点考虑的。为什么当你做出成绩的时候,你不会感觉到疲劳?这就是荣誉的激发作用。一个人如果时刻具有荣誉感和责任感,他就能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做出出色的成绩。只有这样,才能在生存的竞技赛中脱颖而出。荣誉就是“我为人人”

每个走进西点军校的新学员都要参加宣誓仪式,他们的誓词是:“为了保卫我们的国家和生活方式,准备献出生命。”

毕业任职的时候,西点学员还要进行宣誓,誓词是:“我庄严宣誓支持和捍卫美国宪法,反对一切国内外敌人。我保证对美国宪法忠贞不渝……我将彻底而忠实地履行我即将担负的职责。愿上帝为我作证。”

祖国,是西点人心中的圣碑。

西点军人永远忠于自己的祖国。他们永远都不会忘记肯尼迪总统的话:“不要问国家能为你做什么,要问问你能为国家做什么?”

西点在“新学员父母参考”中明确写道:您的儿子选择进入美国陆军军官学校,就是选择做出牺牲,尽管他还不知道这牺牲对他意味着什么。在全国各地其他院校的校园里,大学生的生活方式正在很快地改变。然而,选择了西点军校便不会受这种变化的影响。

选择了当兵,就意味着奉献与忠诚,选择了西点,就选择了牺牲与执著。把国家放在心中的西点人很重视国旗意识的培养。每年6月14日,是美国国旗日,西点学员要对国旗宣誓:“忠于美利坚合众国国旗,忠于它所代表的合众国——苍天之下不可分割的国家,在这里人人享有自由和正义。”

曾5次来中国并在中国生活和工作了13个春秋的史迪威上将,在抗日战争中任盟军中国战区参谋长、中缅印战区美军司令,他回忆了第一次在西点参加国旗宣誓时的情景,十分激动。史迪威说:“口诵誓词,心里升起一种神圣感,每句话都好像注入了我沸腾的热血之中……”

西点将它对国旗的敬重写入了相关规定当中。

升国旗时,西点学员在室内除向上级报告外,应保持立正姿势,不得嬉笑。在室外,学员穿军装时应行举手礼,穿便服时应将右手放在胸前。

举行仪式时,正在行驶的车辆要停下来,乘客和司机应下车并表示适当的礼节。

参加仪式时,女军人可以不取下头饰,但必须表现出庄重的神情。

对于西点人来说,国旗是国家的标志,是国家的象征,对待国旗的态度就是对待国家的态度。为强化国旗观念,西点在许多重要场合都悬挂国旗,要求学员经常表现对国旗的敬意,经常想到祖国。

美国法律规定,“营区国旗”长19英尺,宽10英尺,平日悬挂在营区的突出位置。在西点,每个人,尤其是学员,面对国旗时必须表现出充分的敬意,不断强化国旗意识。

当然,学员并非一进入西点就是不朽的爱国者,爱国精神也不一定是他们来到西点的首要原因。追求挑战的需求、自我提高的渴望、到顶尖院校深造的希望、满足父母的愿望……这些因素往往在新学员开始西点生涯时起着重要的作用。老实说,对青年男女而言,热爱自己的国家乍一听之似乎是老古董的事情。而且,西点军校的教育并不包括一般人认为军事院校应该有的那种灌输。相反,西点人要通过一种好奇的、探究的甚至是批判的方式学习美国历史,同时遵从这样一种信仰:不盲目的忠诚是最可贵的;当人们献身于某种制度时,他们的献身精神通常伴随着一种帮助改正这些缺陷的才华和愿望。

也许与职业有关,也许与素质有关,西点军人退伍后所从事的职业不是与军事相关,就是与科研、探险、开发连在一起,而且他们的成绩斐然。

西点主张军人不过问政治,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他们不仅增加了大量有关政治的教学内容,还在实践中更加关注政治。因此,西点军校在培养军事人才的同时,也满足了政治、经济的需要,从而力争使每个学员都成为优秀的爱国者。

历史证明,西点军人的忠诚、勇敢、进取、服务祖国的精神在任何领域都是成功的重要条件。世界银行主席、西点毕业学员乔治·奥姆斯特德,对此有深刻见解,他联系罗马的盛衰讲道:“在2000多年前,一些卓越的首领人物和一种伟大的思想克服了交通、通讯、教育等极端匮乏又无前例可循的困难,成功地建立起无比优越的罗马政权,征服并占领了当时所知道的世界……这些卓越领袖人物的后裔代代相传,但继承人中具有创业者那种光辉气质的人越来越少了。越来越多的人只想为自己牟私利,而不是为人民和国家服务。这样,不到500年,罗马便明显地走了下坡路,并最终灭亡……”

乔治先生的见解发人深省。西点确实为培养“光辉气质的人”做出了努力。许多人带着西点的座右铭“责任、荣誉、国家”,创办企业,经营商品,从事社会公益活动。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把领导国家前进的责任揽到肩上,把建设发达国家作为己任。20世纪40年代美国战时生产局的主要成员基本都是西点名人,他们一刻也不放松恢复生产,掌握着国家经济的最高命脉,为战时美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以西点人的精神和魄力,使所在单位和部门普遍取得了骄人的成就。

美国石油协会成员说:“我们是个伟大的国家,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的能源供应与使用。没有对能源供应的控制,我们就会成为一个虚弱的大力士、一个徒有其表的泥塑巨人。”因此,他们始终从国家大局的需要出发,研究制定石油政策,受到白宫高层人士的赏识。

因此,在毕业时,西点学员每个人的心中都充满了对祖国的热爱。经过几年的学习,他们了解到了美国经历的战争、付出的牺牲、深切的信仰,还有各种各样的挑战。在离开母校时,每个西点人都怀着深深的渴望,他们感觉到了肩负的责任,延续先辈人的生活方式,并以建设性的贡献为后来人搭建成功的阶梯。

哪怕是在军校内部,这种奉献精神也是随处可见的。

乔治·林肯是西点军校1929年的毕业生。他仕途顺利,升迁迅速,38岁时就成了陆军准将,是美国陆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最年轻的将军。林肯在美国陆军总参谋部担任过战略规划和计划职务,做过马歇尔上将的助手,曾为1945年罗斯福总统、丘吉尔首相和斯大林元帅在前苏联雅尔塔举行的重要会议做过直接的组织工作。

战争结束后的1947年,已经是少将的林肯,完全可以向老首长马歇尔将军要求美军中的任何一个职务和岗位。但他竟出人意料地主动再三要求去西点军校的社会科学系教书,给当时任系主任的一位准将衔老战友做副主任。但西点的系副主任至多只能是上校军衔,林肯为了能到西点社会科学系任职,不惜向上级要求连降两级,从少将变成上校。

马歇尔再三劝阻无效后,只得批准了林肯的请求。这段“能上能下”的佳话,显示了林肯追求“百年育人”事业的卓越见识和为了理想抛弃名利地位的出众品格。林肯后来在西点社会科学系主任的职位上又升为准将。按美军惯例,军官以退休时的军衔为最终和最高军衔,故林肯楼里,有关林肯的记载和牌匾都称他为林肯准将。

约翰·肯尼迪总统的就职演说里有一句经典名言:“不要问国家能为你做什么,要问问你能为国家做什么。”在企业里,我们应该像肯尼迪总统一样思考:不要问企业给了你什么,问问你自己,你给了企业什么?我们选择来到这家企业工作,就意味着接受了企业的馈赠。在这里,我们得到了发展的平台、同事的帮助和客户的认同,理应把企业视为自己的家,想着怎么更好地回报它。同样,企业也应该想着怎么回报社会、服务祖国,而不是一味地赚钱。

企业是我们的发展平台,给了我们许多东西:有赏识我们的老板、配合我们的同事、支持我们的客户……在波澜起伏的商海中,若没有企业这条船,我们都将无法生存。既然同是企业这条船上的员工,我们就应该共同为企业的生存考虑,为企业的共同利益考虑,而不是过多地考虑自身的利益,不要因为一己之私而使“船”沉没。

李冰是一家大型滑雪娱乐公司的普通修理工。这家滑雪娱乐公司是全国首家引进人工造雪机在坡地上造雪的大型公司。

一天深夜,李冰照例出去巡视,突然看见有一台造雪机喷出的不是雪而是水。凭着工作经验,李冰知道这种现象是由于造雪机的水量控制开关和水泵水压开关不协调而导致的。他急忙跑到水泵坑边,用手电筒一照,发现坑里的水已经快漫到了动力电源的开关,若不赶快采取措施,将会发生动力电缆短路的问题。这种情况一旦发生,将会给公司带来严重损失,甚至可能伤及性命。一想到这儿,李冰不顾个人安危,毅然跳入水泵坑中,控制住了水泵阀门,防止了水的漫延。随后他又绞尽脑汁,把坑里的水排尽,重新启动造雪机开始造雪。当同事们闻讯赶过来帮忙时,李冰已经把问题处理妥当。但由于长时间在冷水中工作,他已经冻得走不动了。闻讯赶来的老总派人连夜把李冰送到医院,才使他转危为安。

在企业面前,我们并非不可以关心薪酬与职位,但这种要求应该是合理的、适度的。所谓合理与适度,便是首先看你为企业做了什么。在企业中,是老板根据我们做了什么而决定给我们多少薪水和什么样的职位,不是我们根据获得的薪水与职位来决定我们要做什么。许多事实表明,只有那些先做出贡献的人才有可能获得他人的赏识与信任,并最终获得成功。

上海某企业有一个充满朝气的团队,员工平均年龄只有28.3岁,但却创造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个团队之所以有这么旺盛的生命力,是因为企业关爱每一位员工的发展和进步,每一位员工也深爱着自己的企业,关爱着和自己朝夕相处的同事。

在这个企业成立8周年的庆功宴上,一位员工深情地说:“企业是一个大家庭,我就是她的孩子,我喜欢这个家庭,并喜欢其中的每一个成员,在这8年风雨同舟的共处中,我对这个家庭产生了深深的依恋和热爱,她以母亲般的宽容,关爱着她的每一个孩子。8年来,我们和企业在彼此的关爱中,共同成长、共同进步。我愿意为企业分担责任,我忠诚于我的企业,这是我对企业的回报,也是对企业深深的爱和支持。”

有一位老员工曾这样说:“我们永远是海底的沙子,但只要为自己做出准确的定位,无论在哪里都会发出你最美的光辉。我是这么想的,我相信我们每一位同事都是这么想的。我祝福我们的企业蒸蒸日上。我承诺,我将用我的忠诚之心来回报她对我的培养!”

企业是大家的船,是我们的家,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热爱它、建设它。我们要看到我们的工作对社会的重大意义,培养奉献精神,担负社会责任。

松下幸之助于1918年开始创业。经过努力,他把一个只有几名员工的小厂慢慢发展成具有相当规模的电器公司。随着事业的发展,松下幸之助个人及其家庭的物质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再也不用为衣食而忧了,可这样一来,他反倒失去了前进的动力。用他自己的话说,有了几辈子都花不完的钱,干吗还要继续努力经营公司呢?

直到1932年的某一天,松下幸之助参加了一个宗教活动,深深地被信徒们所表现出的虔诚感动了。晚上回家后浮想联翩,他突然想到公司与宗教的相通之处:宗教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而公司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二者都是造福社会的神圣事业。企业家应该通过向顾客提供物美价廉的商品这种方式来服务社会,这才是办公司的意义。想到这里,松下幸之助豁然开朗,兴奋不已,“我懂得了真正的使命,心情无比激动,这同以前曾有过的无数次创新时所感觉到的喜悦心情一样,是无法形容的。我热血沸腾,深深感到工作的崇高和严肃”。第二天上班后,松下幸之助将全体员工召集在一起,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宣布了松下电器公司的宗旨,强调公司从此有了新的生命,并将那一天——即1932年5月5日,定为公司的诞辰。此后,每年的5月5日就是松下公司正式的创业纪念日。可以说,松下公司能有今日的成就,与松下幸之助的使命感有莫大的关系。

正如亚洲工商界第一名嘴张锦贵先生所说的:“一个只知道赚钱不懂得回馈的人,自然得不到人们的尊重,因为他只是有钱的贫穷人。”优秀的人在取得成就的时候要想到,这些成就里有多少是拜他人所赐,有多少是在别人的帮助下取得的,而自己又应该承担怎样的社会责任。一个人只有不时地想想这些问题,才能跳出工作的狭小圈子,获得更崇高的使命感。一个人努力奋斗,如果仅仅是为了养活自己,那他的存在对社会便没有多大的意义。

松下公司的愿景是“战胜贫穷,实现民众富有”;微软的愿景是“让计算机进入家庭,并放在每一张桌子上”;福特公司的愿景是“制造一辆适合大众的汽车,价格低廉,谁都买得起”……每一家成功公司的背后都有着沉甸甸的社会责任,它们告诉员工,应该牢记自己的责任与使命,通过自己的工作为社会的进步贡献一份力量。有社会担当的员工不但能够以追求卓越、创造品牌为目标,而且在社会需要的时候能挺身而出,努力地回报社会。

2003年抗击“非典”的时候,蒙牛毫不犹豫地捐出总计1200万元的现金与物资;捐助赤峰地震灾区时,蒙牛又将价值30万元的10000箱蒙牛纯牛奶直接送到灾民手中;温情教师节,蒙牛牛奶大派送,向全国17个省市的120余万名教职工赠送牛奶;2008年汶川大地震,蒙牛员工为地震灾区捐款1010多万元,随后紧急调运20万箱奶粉送达什邡、德阳、绵阳等重灾区……在企业的倡导与示范下,蒙牛的员工也踊跃捐钱捐物,有些人甚至申请奔赴灾区做志愿者,为服务社会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如果你身处这种有社会担当的企业,那你是幸运的。你应该像老板和同事们一样,懂得感恩,知道回报,积极主动地承担属于自己的社会责任。如果你的企业并不是一个积极主动、热心于公益事业的企业,那你也不必气馁,因为企业的生产活动本身便是在为社会提供服务。你的每份工作都与回报社会紧密联系。回报社会的方式有很多种,最重要的一种是竭力做好手头的工作,用最好的产品和服务回报社会!第二条忠诚是一种义务忠诚胜于能力

从西点毕业的巴顿将军说:“我不需要一个才华横溢的班子,我要的是忠诚和执行。”西点军校认为:一个合格的美国军官,必须是“一个无敌的战士、一个忠诚服务于国家的仆人、一个掌握高技能的专业人才、一个有品德情操的领袖”。

一个人,不管他的智慧多么超群,也不管他的能力如何,没有忠诚的品质,都无法为集体和国家贡献他的力量。这样的人也不可能被集体和国家接纳,因为没有一个领导会喜欢不忠诚的部下,没有一个人会喜欢不忠实的朋友。

王明曾是一家企业的技术人员,因公司效益不好失业了,于是他到杜邦公司应聘。面对考题他并不担心,外文、专业技术类考题他都答得不错。唯有第二张考卷的两道题令他头疼:“你所在的企业或者曾任过职的企业经营成功的诀窍是什么?技术秘密是什么?”

这类题对于曾在企业从事过技术工作的王明来说并不难,可王明手中的笔始终落不下去。多年的职业道德在约束着他。最终王明还是没有作答,交了白卷。可是,两天后,王明被录取了。

原来,杜邦公司出这道题的用意就是要考验应聘者的忠诚度。抵不住诱惑而出卖原公司利益的人,杜邦是绝对不会要的。

王明以一张忠诚的白卷为他赢得了职场的满分。每一个企业都可能有商业机密,只有大家都遵守忠诚的原则,保守商业机密,企业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占优势。企业需要的正是王明那样忠诚的人。

一家著名公司的人力资源部经理曾说:“当我看到应聘者的简历上写着一连串的工作经历,而且是在短短的时间内,我的第一感觉就是他的工作换得太频繁了。在这份简历中,我看不到他的忠诚,一个忠诚的人是不会如此频繁跳槽的。”

有这样一位才华出众的双料博士,他先后在两所知名院校修完了法律课程与工程管理课程。

按说这样优秀的人才,理应工作顺利,飞黄腾达。可是,事实并非如此,他最后竟然上了多家企业的黑名单,成为这些企业永不录用的对象。

为什么会这样呢?原来,他毕业后,去了一家研究所,凭借自己的才华,研发出了一项重要技术。但他觉得研究所的待遇太差,就跳槽到了一家私企,并以出让那项技术做了公司的副总。不到3年,他又带着公司机密跳槽了。就这样,他先后背叛了不下5家公司,以至于许多大公司都知道了他的品行,拒绝录用他。

直到最后他才发现,受打击最严重的是他自己,因为他被贴上了“不忠诚”的标签,被多个行业的企业列入了黑名单,几乎每一个了解他情况的老板都明确表示绝对不会聘用他。

如此才华出众的人才实属难得,但如果聘用他,给公司带来的损失可能会比他创造的价值还大,相信没有哪个公司愿意冒这个险。被贴上“不忠诚”标签的人,即使才华再出众也无法赢得好的事业。双料博士之所以找不到工作,就在于他缺乏对企业的忠诚。忠诚远远比能力更重要,只有能力而缺乏职业道德的人终究会让所有企业敬而远之。

小张和小林高中毕业后来到深圳打工,但却一直没有找到工作。当口袋里的钱所剩无几时,他们只好来到一个建筑工地上找到包工头推销自己。

老板说:“我这里目前没有适合你们的工作,如果愿意的话,倒可以在我的工地上做小工,每天给你们30元钱。”无奈之下,两个人同意了。

第二天,老板给他们分配了任务——把木工钉模时落在地上的钉子捡起来。就这样每天小张和小林除吃饭的半个小时外,其他时间都一刻不停地捡着钉子。几天下来,小张暗暗算了一笔账,发现老板这样做十分不合算,根本达不到节流的目的。小张决定和老板谈一谈这个问题,但小林极力阻止他:“还是别找老板的好,否则我们又得失业了。”小张没同意,直接找到老板。“老板,恕我直言,企业需要效益,表面看来,捡回落下的钉子是一件合理的事,但它实际上给您带来的只是负值。我老老实实捡了几天钉子,每天最多不超过10斤。这种钉子的市场价是每斤2.5元,这样算下来,我一天能制造20元的价值,您却给我30元的工资。这不仅对您是损失,对我们也不公平。如果现在您算透了这笔账打算辞退我,请您直说。”

没想到,老板竟哈哈大笑起来,说:“小伙子,你过关了!我手头上正缺一名施工员,拾钉子这笔账其实我也会算,我知道你们也都算出来了。我一直等着你们过来告诉我。如果一个月后你仍然不来找我,你们都会被辞退。企业需要效益,更需要像你这样忠于企业、一心为企业谋利益的人才,我希望你留下。至于小林,我只能说抱歉了。”

拥有相同技能与经历的小张和小林,干着同样的工作,小张为什么被老板留下而小林没有呢?因为小林不具备小张所特有的忠诚。忠诚是一种能力,且这种能力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具备的,因此对于同一件事情,忠诚和不忠诚的人会有截然不同的看法,而表现在外的,则是不同的行为和举止。忠诚的人是不会只想着自己的,他们看重的是企业或集体的利益。而不忠诚的人总是对自己的利益严防死守,生怕损失一丝一毫,更有甚者,会为了牟取私利而出卖国家、出卖企业、出卖朋友,这样的人,你敢用吗?

3年前欣宜大学毕业,学的是国贸专业,虽是大专,可她在校时就已通过了英语六级和计算机二级,另外还有多项奖励证书。带着这些材料和发表的十几篇文章,欣宜很顺利地进入了一家公司担任秘书。

刚开始上班时,欣宜还有一股新鲜劲,可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整天做的就是会议纪要、打扫清洁、来客端茶这一类初中生都可以干的事情,加上是新员工,对公司不熟悉,领导也不怎么信任,欣宜渐渐觉得工作像白开水一样无味。

烦躁之中,欣宜将心思告诉了好友阿华,并说想立即辞职跳槽到其他公司。阿华思考了片刻问欣宜:“你认为跳槽后能找到比这更好的单位吗?要知道你所在的公司也算小有名气。”后来他又建议:“你别忙着跳槽,先熟悉公司的各种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多学点东西,比如怎样写公文、怎样操作和修理传真机等。等你学会了本事、有了本钱再跳槽也不迟,那时有了经验,身价也会有所提高。”

欣宜听了阿华的劝告,又在公司待了一年。一年后的一个周末下午,阿华邀欣宜坐在当初一起谈心的小酒店,问欣宜是否决定要跳槽了。欣宜很奇怪:“我在这家公司干得好好的,现在领导器重我,委以重任,工资提高了,福利也好了,干吗要跳槽?”

欣宜的故事让我们明白:忠诚其实也是一种能力,它可以通过说教慢慢培养,只不过这类忠诚总是用一种我们不易发现的形式表现出来,比如说跳槽。频繁跳槽其实并不能从实质上改变我们的境遇,只有通过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质,才能得到别人的青睐。成功离不开积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