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2-28 07:28:57

点击下载

作者:圣才电子书

出版社:圣才电子书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试读:

第一部分 复习笔记

第1章 绪 论

一、哲学之内容

1哲学(1)分类

物理学、伦理学、论理学。(2)内容

①宇宙论:目的在求一“对于世界之道理”。

②人生论:目的在求一“对于人生之道理”。

③知识论:目的在求一“对于知识之道理”。

2宇宙论、人生论、知识论的内容(1)宇宙论

①“本体论”,即研究“存在”之本体及“真实”之要素者。

②“宇宙论”,即研究世界之发生及其历史,其归宿者。(2)人生论

①心理学所考究,即研究人究竟是什么者。

②伦理学、政治社会哲学等所考究,即研究人究竟应该怎么者。(3)知识论

①知识论,即研究知识之性质者。

②伦理学,即研究知识之规范者。(4)关系

宇宙论与人生论,相即不离,有密切之关系。哲学之人生论,皆根据于宇宙论。哲学家中有以知识论证成其宇宙论者,有因研究人之是什么而联带及知识问题者。

二、哲学之方法与论证

1哲学之方法

哲学之方法,不是直觉的,反理智的。直觉能使吾人得到一个经验,而不能使吾人成立一个道理。一个经验之本身,无所谓真妄;一个道理,是一个判断,判断必合逻辑。各种学说之目的,皆不在叙述经验,而在成立道理,故其方法,必为逻辑的、科学的。科学方法,即是哲学方法。

2哲学中论证之重要

哲学包含两部分:即其最终的断案与其所得此断案之根据,即断案之前提。故哲学乃理智之产物,哲学家欲成立道理,必以论证证明其所成立。

三、哲学与中国之“义理之学”

西洋所谓哲学,与中国魏晋人所谓玄学,宋明人所谓道学,及清人所谓义理之学,其所研究之对象,颇可谓约略相当。“义理之学”其研究天道之部分,即约略相当于西洋哲学中之宇宙论;其研究性命之部分,即约略相当于西洋哲学中之人生论。

四、中国哲学之弱点及其所以

1中国哲学之弱点(1)盖中国哲学家多未有以知识之自身为自有其好,故不为知识而求知识。(2)中国人向不十分重视著书立说。(3)中国哲学家多注重于人之是什么,而不注重于人之有什么。

2中国哲学的弱点产生的原因(1)中国哲学未以知识问题(狭义的)为哲学中之重要问题。其所以,固由于中国哲学家之不喜为知识而求知识,然亦以中国哲学迄未显著的将个人与宇宙分而为二也。(2)中国哲学家多未竭全力以立言,故除一起即灭之所谓名家者外,亦少人有意识地将思想辩论之程序及方法之自身,提出研究。(3)中国哲学家,又以特别注重人事之故,对于宇宙论之研究,亦甚简略。

五、哲学之统一

哲学系统之系统,即指一个哲学之实质的系统也。中国哲学家之哲学之形式上的系统,虽不如西洋哲学家,但实质上的系统,则同有也。讲哲学史之一要义,即是要在形式上无系统之哲学中,找出其实质的系统。

六、哲学与哲学家

1威廉·詹姆士对哲学家的分类(1)软心的哲学家,其心既软,不忍将宇宙间有价值的事物归纳于无价值者,故其哲学是惟心论的,宗教的,自由意志论的,一元论的。(2)硬心的哲学家,其心既硬,不惜下一狠手,将宇宙间有价值的事物概归纳于无价值者,故其哲学是惟物论的,非宗教的,定命论的,多元论的。

2海佛定之哲学

海佛定亦谓哲学中诸问题皆在吾人知识之边境上,为精确的方法所不能及之地,故研究者之人格,乃决定其思想之方向,而或不自知。

七、历史与哲学史

1历史的二义(1)事情之自身,如说:中国有四千年之历史。说者此时心中,非指任何史书,如《通鉴》等。(2)事情之纪述,如说《通鉴》《史记》,是历史,即依此义。

2哲学史(1)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时代精神,一时代之哲学即其时代精神之结晶也。

研究一哲学家之哲学,固须“知其人,论其世”;然研究一时代或一民族之历史,亦须知其哲学。(2)各哲学之系统,皆有其特别精神,特殊面目,一时代一民族亦各有其哲学。

研究哲学须一方面研究哲学史,以观各大哲学系统对于世界及人生所立之道理;一方面须直接观察实际的世界及人生,以期自立道理。

3历史与写的历史(1)于写的历史之外,超乎写的历史之上,另有历史之自身,巍然永久存在,丝毫无待于吾人之知识。(2)写的历史随乎历史之后而纪述之,其好坏全在于其纪述之是否真实,是否与所纪之实际相合。

4哲学史与写的哲学史(1)哲学史有“哲学史”与“写的哲学史”之分。(2)写的哲学史,难与哲学史符合。(3)写的哲学史所凭藉之史料,纯为书籍文字。

八、叙述式的哲学史与选录式的哲学史

1叙述式的哲学史

用此方式,哲学史家可尽量叙述其所见之哲学史。但其弊则读者若仅读此书,即不能与原来史料相接触,易为哲学史家之见解所蔽,且对于哲学史家所叙述亦不易有明确的了解。

2选录式的哲学史

用此方式,哲学史家文学史家选录各哲学家各文学家之原来著作。然读者得直接与原来史料相接触,对于其研究之哲学史或文学史,易得较明确的知识。

九、历史的进步与哲学史的取材标准

1历史是进步的

中国汉以后之哲学所研究之问题及范围,不如汉以前哲学所研究之多而广。然汉以后哲学中之理论,比汉以前之哲学,实较明晰清楚。社会组织之由简趋繁,学术之由不明晰进于明晰,乃是实然的,并非当然的。凡当然者,可以有然有不然,实然者则不能有然有不然也。

2中国哲学史取材之标准(1)上所说哲学之内容已确定哲学之范围,并已指明哲学中所有之问题。古人著述之有关于此诸问题者,其所讨论在上述范围之内者,方可为哲学史史料。(2)依上所说,哲学家必有其自己之“见”,以树立其自己之系统。故必有新“见”之著述,方可为哲学史史料。(3)依上所说,一哲学必有其中心观念(即哲学家之见)。凡无中心观念之著述,不可为哲学史之原始的史料,但可以作为辅助的史料。(4)依上所说,哲学家之哲学,须以理智的辩论出之,则凡片语只句,不可为哲学史之原始的史料。(5)依上所述,一哲学家之哲学与其人格有关系。故凡对于一哲学家之叙说,能表现其人格者,亦可为哲学史史料。

第2章 泛论子学时代

一、子学时代之开始

1子学时代

中国之文化,至周而具规模。孔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在孔子心目中,周之典章制度,实可以“上继往圣,下开来学”。孔子一生,以能继文王周公之业为职志。

2子学时代的哲学的产生

哲学为哲学家之有系统的思想,须于私人著述中表现之。孔子本人虽未“以文字为一人之著述”,然一生竞有未作官不作他事而专讲学之时;此在今虽为常见,而在古实为创例。就其门人所记录者观之,孔子实有有系统的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中,孔子实占开山之地位。以此之故,此哲学史自孔子讲起,盖在孔子以前,无有系统的思想,可以称为哲学也。

二、子学时代哲学发达之原因

1子学时代哲学的发达

在中国哲学史各时期中,哲学家派别之众,其所讨论问题之多,范围之广,及其研究兴趣之浓厚,气象之蓬勃,皆以子学时代为第一。

2发达的原因(1)胡适认为“政治那样黑暗,社会那样纷乱,贫富那样不均,民生那样困苦。有了这种形势,自然会生出种种思想的反动。”(2)由于当时思想言论之自由;而其思想言论之所以能自由,则因当时为一大解放时代,一大过渡时代也。(3)《艺文志》所谓“时君世主,好恶殊方”一点,亦为战国时代思想发达之一因。春秋战国时代时君世主,及当时社会,所提倡之学术,以春秋战国时之政治社会经济的背景说明之。

三、子学时代之终结

1子学时代在秦的衰落

秦皇李斯之意,盖欲统一思想,非欲尽灭当时之学说也。故秦始皇所立博士中有各家学者。虽在整齐画一制度之下,思想言论,失其自由,学术发展诚受相当阻碍,然秦亡极速,不致有大影响。故在汉初,诸家之学仍盛。儒家哲学,亦在汉初始完备。

2子学时代在汉的终结

董仲舒之主张行,而子学时代终;董仲舒之学说立,而经学时代始。盖阴阳五行家言之与儒家合,至董仲舒而得一有系统的表现。自此以后,孔子变而为神,儒家变而为儒教。至所谓古文学出,孔子始渐回复为人,儒教始渐回复为儒家。

四、古代大过渡时期之终结

1秦皇汉武统一思想的成败

汉武董仲舒统一思想之政策,即秦皇李斯之政策也。秦皇何以行之而失败,汉武何以行之而成功?此中原因,固甚复杂,然有可得言者,自春秋时代所开始之政治社会经济的大变动,至汉之中叶渐停止;此等特殊之情形既去,故其时代学术上之特点,自亦失其存在之根据。

2社会大变革的终结

春秋战国时代所起各方面之诸大变动,皆由于旧文化旧制度之崩坏。旧文化旧制度愈崩坏,思想言论愈自由。自此而后,至现代以前,中国之政治经济制度及社会组织,除王莽以政治的力量,强改一时外,皆未有根本的变动,故子学时代思想之特殊状况,亦未再现也。

五、古代著述体裁

盖古人之历史观念及“著作者”之观念不明,故现在所有题为战国以前某某子之书,原非必谓系某某子所亲手写成。其中“援述于前,与附衍于后者”,在古固视为不必分,在今则多似为不能分也。故现在所有多数题为战国以前某某子之书,当视为某某子一派之书,不当视为某某子一人之书。如现在题曰《墨子》《庄子》之书,当视为墨学丛书及庄学丛书,不当视为一人之著作。

第3章 孔子以前及其同时之宗教的哲学的思想

一、鬼神

1原始时代

人在原始时代,当智识之初开,多以为宇宙间事物,皆有神统治之。神能降福、受享、能凭降于人,则系有人格的可知,及乎“民神杂糅”之际,“民神”且“同位”,“神”且“狎民则”,则神之举动行为,且与人无异矣。此时人有迷信而无知识,有宗教而无哲学。

2夏商以后(1)至于夏、商以后,则有“天”“帝”之观念起,似一神论渐有势力,然多神论亦并未消灭。《左传》《国语》除“天”外,尚多言及神。(2)文献记载屡言百神,可知神之众。神人并称,而执政者之最大责任,在于“亿宁百神而柔和万民”,否则“神怒民叛”,必不能久。

二、术数

1术数

宇宙间事物,古人多认为与人事互相影响。故古人有术数之法,以种种法术,观察宇宙间可令人注意之现象,以预测人之祸福。

2六种术数(1)天文

天文者,序二十八宿,步五星日月,以纪吉凶之象,圣王所以参政也。(2)历谱

历谱者,序四时之位,正分至之节,会日月五星之辰,以考寒暑杀生之实。(3)五行

五行者,五常之形气也。(4)蓍龟

蓍龟者,圣人之所用也。(5)杂占

杂占者,纪百事之象,候善恶之征。(6)形法

形法者,大举九州之势,以立城郭室舍。

3天之五义(1)天《诗》《书》《左传》《国语》中,言天、帝之处甚多,多指有人格的上帝。大约上帝为至高无上之权威,亦设官任职。诸神地位权力,次于上帝,而服从之。此正中国一般平民之宗教的信仰,盖在古而已然者也。(2)五义

①物质之天,即与地相对之天。

②主宰之天,即皇天上帝,有人格的天、帝。

③运命之天,乃指人生中吾人所无奈何者,如孟子所谓“若夫成功则天也”之天是也。

④自然之天,乃指自然之运行,如《荀子·天论篇》所说之天是也。

⑤义理之天,乃谓宇宙之最高原理,如《中庸》所说“天命之为性”之天是也。

三、一部分人较开明之思想

1春秋时的开明之士

至春秋时,有一部分较开明之士,渐不信鬼神及所谓天道。他们虽未否认所谓天道及鬼神之存在,然对之已取“敬而远之”之态度矣。

2解释宇宙的阴阳之说

在甚早之时,亦已有试以阴阳之说,解释宇宙间现象者。以阴阳解释宇宙现象,虽仍不免笼统混沌之讥,然比之以天帝鬼神解释者,则较善矣。范蠡所说之天,为自然之天,其言颇似《老子》,恐即《老》学之先河也。

四、人之发现

1帝之则

至于社会中之种种制度,人初亦以为系天帝所制作。“帝之则”即上帝所制之礼教制度也。古时希腊诸国之制度,其人亦以为系神所制作,盖古人大都有此种见解也。

2人之设

及春秋之世,渐有人试与各种制度以人本主义的解释。以为各种制度皆人所设,且系为人而设。(1)提出“和”“同”之异,以说明礼乐及各种制度之所以须丰繁。(2)此外说礼乐政刑之起源及其功用者。(3)此说人君所以用礼乐,乃欲以使“百官戒惧而不敢易纪律”。(4)此反对子产之公布刑法,虽为守旧的见解,然固能与刑法以人本主义的解释也。(5)此言礼乐刑罚之功用,在于使民不昏乱;而其来源,则由于人之能摹仿天地。(6)各种制度,既皆受人本主义的解释,则所谓君者,亦失其圣神不可侵犯之尊严。

第4章 孔子及儒家之初起

一、孔子在中国历史中之地位

1孔子与六艺(1)孔子虽未曾作六艺,而却曾以六艺教弟子。故后人认为六艺与孔子有密切关系。以六艺教人,并不必始于孔子,不过孔子却是以六艺教一般人之第一人。(2)孔子之讲学,与其后别家不同。别家皆注重其自家之言,孔子则是教育家。他讲学的目的,在于养成“人”,养成为国家服务之人,并不在于养成某一家的学者。所以他教学生读各种书,学各种功课。(3)孔子以其时已有之成书教人,教之之时,略加选择,或亦有之,更可随时引申。如以此等随时选择讲解,“为删正六经”。后来儒家因仍旧贯,仍继续用六艺教人,恰又因别家只讲自家新学说,不讲旧书,因之六艺遂似专为儒家所有,为孔子所制作。

2孔子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1)孔子影响

①孔子抱定“有教无类”之宗旨,大招学生,不问身家,凡缴学费者即收,一律教以各种功课,教读各种名贵典籍,此实一大解放也。

②孔子又继续不断游说于君,带领学生,周游列国。此等举动,前亦未闻,而以后则成风气,此风气亦孔子开之。

③孔子以前,未闻有不农不工不商不仕,而只以讲学为职业,因以谋生活之人。(2)孔子与希腊之“智者”

①孔子与希腊“智者”,其行动颇相仿佛。他们都是打破以前习惯,开始正式招学生而教育之者。

②孔子还有一点与“智者”最相似。“智者”都是博学多能之人,能教学生以各种功课,孔子亦博学多能,孔子教人亦有各种功课,即所谓六艺是也。(3)孔子与苏格拉底

①孔子颇似苏格拉底。苏格拉底本亦是“智者”。其不同在他不向学生收学费,不卖知识。他对于宇宙问题,无有兴趣;对于神之问题,接受传统的见解。孔子亦如此。

②苏格拉底自以为负有神圣之使命,以觉醒希腊人为己任。孔子亦然。

③苏格拉底以归纳法求定义,(亚里士多德说)以定义为吾人行为之标准。孔子亦讲正名,以名之定义,为吾人行为之标准。

④苏格拉底注重人之道德的性质。孔子亦视人之“仁”较其“从政”之能力,为尤重。

⑤苏格拉底自己未著书,而后来著书者多假其名。孔子亦不著书,而后来各书中“子曰”极多。

⑥苏格拉底死后,其宗派经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之发挥光大,遂为西洋哲学之正统。孔子之宗派,亦经孟子、荀子之发挥光大,遂为中国哲学之正统。

二、孔子对于传统的制度及信仰之态度

1孔子对于传统制度的态度(1)孔子平生以好学自负,故曰:“吾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也。”(2)孔子生于鲁国,周礼之文献足征,故孔子对于周礼知之深而爱之切。(3)孔子“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其所述者,即周礼也。孔子对于周礼,知之深而爱之切,见当时周礼之崩坏,即不禁太息痛恨。

2孔子对于传统信仰的态度

对于传统信仰之态度,孔子亦是守旧的。(1)《论语》中言及天者,可知孔子之所谓天,乃一有意志之上帝,乃一“主宰之天”。(2)《论语》中之言及命者,可知孔子自以为所负神圣的使命,即天所命。(3)《论语》中言及鬼神者,可知孔子对于鬼神,以“敬鬼神而远之”为知,故“子不语怪力乱神”。

三、正名主义

1正名主义(1)社会背景

孔子目睹当时各种制度之崩坏,认为“天下无道”。孔子以为政治上社会上各种阶级之破坏皆自上始。(2)正名主义

处此情形之下,孔子以为苟欲“拨乱世而反之正”,则莫如使天子仍为天子,诸侯仍为诸侯,大夫仍为大夫,陪臣仍为陪臣,庶人仍为庶人。使实皆如其名,此即所谓正名主义也。

2正名主义的重要性(1)孔子认为正名主义极为重要,故《论语》云:“子路曰:‘卫君待予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2)孔子以为当时因名不正而乱,故欲以正名救时之弊也。以为当时名之不正皆自上始,故“反正”亦须自上始。

3正名主义的由来

普通以为孔子欲实行其正名主义而作《春秋》。据孟子说,孔子作《春秋》之目的及功用在使“乱臣贼子惧”。

四、孔子以述为作

1孔子将三年之丧之制度加以理论化

孔子对于中国文化之贡献,即在于开始试将原有的制度,加以理论化,予以理论的根据。《论语》云:“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此孔子将三年之丧之制度,加以理论化之证据。

2孔子之以六艺教人,亦时有新意(1)孔子讲《诗》

孔子讲《诗》,注重于其中之道德的意义,不是只练习应对,只求“使于四方,不辱君命”矣。(2)孔子讲《书》

孔子讲《书》,已注重于引申其中之道德的教训,不只记其中之言语事迹矣。(3)孔子讲《礼》

孔子讲礼乐,已注重“礼之本”及乐之原理,不只讲其形式节奏矣。(4)孔子讲《易》

孔子讲《易》,已注重于引申卦爻辞之意义,不只注重于筮占矣。

3孔子以述为作

孔子以述为作也。此种精神,此种倾向,传之于后来儒家,孟子、荀子及所谓七十子后学,大家努力于以述为作,方构成儒家思想之整个系统。(1)《易》是本有,儒家所述,而《系辞》《文言》等,则儒家所作,而《易》在思想史上的价值,亦即在《系辞》《文言》等。(2)《春秋》是本有,儒家所述,而《公羊传》等则是儒家所作,而《春秋》在思想史上的价值,亦即在《公羊传》等。(3)《仪礼》是本有,儒家所述,而《礼记》则儒家所作,而《礼记》在思想史上的价值,则又远在《仪礼》之上。

五、礼、直、仁、忠、恕

1礼(1)孔子讲礼,注重“礼之本”。(2)孔子讲仁,认为不仁之人,无真性情,虽行礼乐之文,适足增其虚伪耳。故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2直(1)孔子注重人之有真性情,恶虚伪,尚质直。《论语》中屡言直。“直者内不以自欺,外不以欺人,心有所好恶而如其实以出之者也”。(2)直虽可贵,尚须“礼以行之”。

孔子同时又注重“礼之本”,故又言直。言直则注重个人性情之自由,言礼则注重社会规范对于个人之制裁。前者为孔子之新意,后者乃古代之成规。(3)孔子理想中之“君子”,为能以真性情行礼者。“文质彬彬”,即中行也。狂狷之行为,虽不合中行,要皆真性情之流露,故亦可取。若乡愿则为伪君子,尤劣于真小人矣。

3仁(1)不仁之人无真性情。《论语》中言仁处甚多,总而言之,仁者,即人之性情之真及合礼的流露,而即本同情心以推己及人者也。(2)仁以同情心为本,故爱人为仁也。(3)人之性情之真的流露或有所偏而为过,然要之为性情之真的流露,故“观过斯知仁矣”。

4忠恕“为仁之方”在于“能近取譬”,即谓为仁之方法在于推己以及人也。“因己之欲,推以知人之欲”,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即所谓忠也。“因己之不欲,推以知人之不欲”,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所谓恕也。实行忠恕即实行仁。

六、义利及性

1孔子注重人之性情之自由(1)人之性情之真的流露,只须其合礼,即是至好,吾人亦即可顺之而行矣。

人之行为,可因时因地,随人性情之所之,而有相当的不同。此所谓“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也。此所谓“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也。若对于一切,皆执一定之规则,则即所谓“可与立,未可与权”者也。(2)人之性情之真的流露,只须其合礼,即是至好。至其发于行为,果得有利的结果与否,不必问也。

事实上凡人性情之真的及合礼的流露之发于行为者,对于社会多有利,或至少亦无害,但孔子则不十分注意于此。

2孔子不注重行为之结果“道之不行也,已知之矣”,而犹席不暇暖,以求行道,所以石门、晨门谓孔子为“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也”。董仲舒谓:“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即“正其谊”“明其道”也;至于道之果行与否,则结果也,“利”也,“功”也,不必“谋”,不必“计”矣。

3孔子极注重人之心理方面(1)孔子之哲学,极注重人之心理方面。故后来儒家皆注重心理学。孔子云:“性相近也,习相远也。”(2)对于性虽未有明确的学说,然以注重心理学之故,性善性恶,遂成为后来儒家之大问题矣。

第5章 墨子及前期墨家

一、关于墨子之考证

1墨子

墨子为中国历史中一甚大人物。战国至汉初,人多以孔墨并称。但《史记》对于墨子之记载,极简略。直至清末以后,研究墨学之兴趣,始渐兴起;关于墨子之考证,亦始渐加多。

2墨子生平之考证(1)《史记》谓:“盖墨翟宋之大夫,善守御,为节用。或曰并孔子时,或曰在其后。”墨子在孔子后,今已为定论。(2)孙诒让作《墨子年表》,起周贞定王元年(西历纪元前四六八年),迄安王二十六年(西历纪元前三七六年)。(3)钱穆先生作《墨子年表》,起周敬王四十一年(西历纪元前四七九年)即孔子卒年,迄安王二十一年(西历纪元前三八一年)即吴起卒年。

3墨子学子来源之考证(1)墨子之学说

墨子反贵族而因及贵族所依之周制,其学说多系主张周制之反面,盖对于周制之反动也。因儒家以法周相号召,故墨子自以其学说为法夏以抵制之。盖当时传说中之禹,本有节俭勤苦之名,故墨子乐以此相号召也。若必谓墨子法古或法夏,则“非愚则诬”。(2)与孔子有关

至其学之来源,《墨子》书中,引《诗》《书》处不少。孔子聚徒讲学,开一时之风气。墨子既为鲁人,则其在此风气中,学《诗》《书》,受孔子之影响,乃当然应有之事。(3)与宋有关

据《左传》,襄公殁后,华元向戌皆以止兵为务。墨子出,始讲守御之法,不如《九败解》所讥。墨子实宋大夫。其后宋粒亦墨徒,欲止秦楚之兵,言战不利。

4墨子名之考证(1)旧说墨子姓墨名翟。近人始有谓:“古之所谓墨者,非姓氏之称,乃学术之称也。”(2)墨乃古代刑法之一,刑徒乃奴役之流。墨子生活刻苦,又与劳工同。故从其学者,当时称之谓墨者,意谓此乃刑徒奴役之流耳。

二、《经》《经说》及《大取》《小取》六篇之时代

1战国后期古书体裁(1)古书之为私人著作者,最早为《论语》。《论语》为记言体,其记言体又极简约。(2)及《孟子》《庄子》书,遂由简约的记言进而为铺排的记言,更有设寓的记言,此乃战国诸子文体之初步。(3)及此以后,则有舍去记言之体而据题抒论者,如《荀子》之一部分是也。舍记言体而据题为论,此乃战国诸子文体演进之第二步。

2《经》《经说》及《大取》《小取》《经》《经说》及《大取》《小取》等篇中所说,“坚白同异”“牛马非牛”等辩论,皆以后所有,故孟子虽好辩,而对于此等问题,皆毫未谈及也。由此诸方面观察,可知此六篇为战国后期之作品矣。

三、墨者为一有组织的团体

1墨者为一有组织的团体(1)墨子弟子之出处行动,皆须受墨子之指挥。(2)弟子出仕后如所事之主,不能行墨家之言,则须自行辞职,如高石子之例是也。(3)如弟子出仕之后,曲学阿世,则墨子可“请”于其所事之主“而退之”,如胜绰之例是也。(4)弟子出仕后之收入,须分以供墨者之用,如荆耕柱子之例是也。可见墨子弟子对于其师之绝对服从矣。

2墨者之团体纪律严格

墨者之首领,名曰“巨子”。墨者之第一任“巨子”当为墨子。墨者之团体内,纪律极严。巨子对于犯墨者之法者,且有生杀之权矣。

四、墨子哲学为功利主义

1墨子哲学思想(1)尚俭节用,及兼爱非攻,虽为其时人原有之主张,但墨子则不但实行之,且予之以理论的根据,使成为一贯的系统。此墨子对于哲学之贡献也。(2)墨子书中反对儒家之处甚多,盖墨家哲学与儒家哲学之根本观念不同。儒家“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而墨家则专注重“利”,专注重“功”。

2墨子功利说

为义者虽少,然有一二人为之,其“功”犹胜于无人为之。“遍从人而说仁义”,虽不能使尽听,然其结果终胜于“不行说人”。其结果终是天下之利也。孔子乃无所为而为,墨子则有所为而为。“功”“利”乃墨家哲学之根本意思。

五、何为人民之大利

1应尚节俭,反对奢侈

人民之富庶,既为国家百姓人民之大利。故凡对之无直接用处或对之有害者,皆当废弃。所以应尚节俭,反对奢侈。

2应节葬短丧与反对音乐(1)儒家所主张厚葬久丧之制,对于“求富”“求众”均有甚大妨碍:故须主张节葬短丧。(2)乐既为无用而可废,则他诸美术,亦当然在被摈斥之列矣。音乐美术,皆系情感之产物,亦只能动情感,墨子以为无用而摈斥之;其对于情感之态度,于此可见。

3墨子对情感之态度(1)由墨子极端功利主义之观点观之,人之许多情感,皆为无用,且亦无意义,须压抑之,勿使为吾人行为之障碍。(2)喜、怒、乐、悲、爱、恶,皆属于情感方面,墨子以为“六辟”,皆须去之。必使吾人“默则思,言则诲,动则事”,使吾人一举一动,皆在理智用事之状态中。

六、兼爱

1兼爱

天下之大患,在于人之不相爱,故以兼爱之说救之。兼爱之道,不惟于他人有利,且于行兼爱之道者亦有利;不惟“利他”,亦且“利自”。此纯就功利方面证兼爱之必要。

2非攻

天下之大利,在于人之兼爱;天下之大害,在于人之互争;故吾人应非攻。

七、宗教的制裁

1人本能非兼爱

墨子以人性为素丝,其善恶全在“所染”。固应以兼爱之道染人,使交相利而不交相害;然普通人民,所见甚近,不易使其皆有见于兼爱之利,“交别”之害。故墨子注重种种制裁,以使人交相爱。

2宗教的制裁

墨子注重宗教的制裁,以为有上帝在上,赏兼爱者而罚交别者。《天志上》中,墨子证明上帝之存在及其意志之如何,其论证之理论,可谓浅陋。不过墨子对于形上学本无兴趣,其意亦只欲设此制裁,使人交相爱而已。

八、政治的制裁

1墨子注重政治的制裁《尚同下》中可知,在未有国家刑政之时,既因是非标准之无定而大乱;故国家既立之后,天子之号令,即应为绝对的是非标准。除此之外,不应再有任何标准。故除政治的裁制外,不应再有社会的制裁。

2墨子之政治哲学与霍布士的相似之处

霍布士以为“国家之病”,盖有多端,其一即起于“煽惑人之学说之毒;此种学说以为每一私人,对于善恶行为,皆可判断”。墨子之见,正与相同。故墨子以为天下一切人皆应“上同而不下比”。

九、墨子:应牺牲一切以求富庶

墨子以为吾人宜牺牲一切以求富庶,此说亦极有根据。墨子之意,亦欲世上之人,皆能维持生活,而又皆能结婚生子,使人类日趋繁荣而已。兼爱之道,国家之制,以及其他方法,皆所以达此目的者也。

第6章 孟子及儒家中之孟学

一、孟子之抱负及其在中国历史中之地位

1孟子在中国的历史地位

盖孔子开以讲学为职业之风气,其弟子及以后儒者,多以讲学为职业。然能“以学显于当世”者,则推孟子荀卿。二人实孔子后儒家大师也。孔子在中国历史中之地位,如苏格拉底之在西洋历史,孟子在中国历史中之地位,如柏拉图之在西洋历史,其气象之高明亢爽亦似之。

2孟子的抱负

孟子邹人,邹与鲁极近,皆为儒家之根据地,故儒家者流。孔子一生之职志为继文王周公之业,孟子一生之职志为继孔子之业。

二、孟子对于周制之态度

1孟子对《诗》《书》之态度(1)“为诗”不能“固”,即孟子所说:“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2)孟子讲《书》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2孟子对周礼之态度(1)政治经济制度,虽不必为历史上的周制,历史上的周制,在详细节目上,在诸国亦不能如此之整齐画一;然周制之普通原理,与此所说,当相差不远。(2)仁政,即是上述之政治经济制度。“不愆不忘,率由旧章”,“遵先王之法”以“分田制禄”,其结果必与“周室班爵禄’’大致相同。就此方面观之,孟子对于当时之传统的制度之态度,为守旧的。

三、孟子之理想的政治及经济制度

1孟子之理想的政治制度

传统的观点,一切政治上经济上之制度,皆完全为贵族设。依孟子之观点,则一切皆为民设。此一切皆为民设之观点,乃孟子政治及社会哲学之根本意思。(1)孟子贵王贱霸,王、霸,乃孟子政治理想中二种不同的政治。王者之一切制作设施,均系为民,故民皆悦而从之;霸者则惟以武力征服人强使从己。(2)孟子以一切政治的经济的制度皆为民设,所谓君亦为民设。故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3)孟子虽以为社会中仍应有君子野人,治人者及治于人者之区分;但此区分乃完全以分工互助为目的。(4)政治上至高之位,必以最大之德居之。所谓天子,必圣人乃可为之。故尧舜禅让,成为孟子之理想的政治制度。

2孟子之理想的经济制度(1)依孟子之理想,乃土地为国家所公有,人民受土地于国家而自由耕种之。其每井中公田之出产,虽仍可为国君卿大夫之禄,“以代其耕”;但农民之助耕公田,乃如纳税于国家之性质,非如农奴为地主服役之性质。(2)依孟子之意,国家须使人有恒产,解决其生活问题;且应设教育机关,教育人人皆能生活,“养生丧死无憾”,不过为“王道之始”。必人人皆育,“明人伦”,然后方为王道之完成。此亦孔子“富之教之”之意也。

四、性善

1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不忍人之政”,即仁政也。“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不忍见人之困苦,此即仁政之所以必须行也。人既皆有此心为仁政之根据,此即仁政之所以能行也。“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即所谓人性皆善也。

2四“端”

四“端”即仁义礼智。孟子所谓性善,只谓人皆有仁义礼智之四“端”;此四“端”若能扩而充之,则为圣人。人之不善,皆不能即此四“端”扩而充之,非其性本与善人殊也。

3人伦(1)盖儒家以为人之四端之表现于社会组织者,即所谓人伦。故云:“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是也。礼之实,节文斯二者是也。乐之实,乐斯二者。”(2)人皆有善端,所谓圣人,不过将此善端扩而充之,至于“人伦之至”而已。故人人皆可以为圣人。

4人性之自由(1)孟子极重视个人,故亦注重个人之自由。至于所谓礼者,若人认为不合,可以否认之,改革之。(2)孟子则较注重于个人性情之自由。盖孟子既主性善之说,以为“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则个人之道德判断,当然可重视矣。

5孟子反功利

墨家之攻击儒家厚葬久丧,主节葬短丧,纯从功利主义立论。而孟子则纯不从功利主义立论。厚葬久丧,对社会固亦有利。“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此从功利主义立论以主张厚葬久丧者也。然孟子则但谓厚葬为“尽于人心”,此儒家之精神也。

6天、性及浩然之气(1)孟子之所谓天,有时似指主宰之天,如“尧荐舜于天”之天。有时似指运命之天,如上所说者。有时则指义理之天。(2)孟子所谓浩然之气,即个人在最高境界中之精神状态。故曰:“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第7章 战国时之“百家之学”

一、杨朱及道家之初起

1杨朱之考据(1)“隐者”

①在孔子时已有一种“避世”之人。此等人有知识学问,但见时乱之难于挽救,遂皆持消极态度,不肯干预世事。

②消极的“隐者”,独善其身之人,对世事之意见,亦正即孟子所说“杨氏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者也。此等消极的“隐者”,即杨朱之徒之前驱也。(2)杨朱之主张

①孟子云:“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②韩非子认为杨朱之徒,虽拔其一毛而以天下与之,彼亦不为。此所谓“轻物重生”,所谓“不以物累形”也。盖天下虽大,外物也;一毛虽小,亦己之形、己之生之一部分;故前者可轻,而后者可重也。

2道家之初起(1)盖杨朱之后,老、庄之徒兴。老、庄皆继杨朱之绪,而其思想中,却又卓然有杨朱所未发者。于是杨朱之名,遂为老、庄所掩。所以杨朱之言似消灭而实未消灭也。(2)老、庄书中,杨朱绪余之论,依然存在;然此非老、庄最高之义也。盖杨朱处此世界中,似只有一避字诀。如“隐者”之“避世”,是其例也。然人事万变无穷,害尽有不能避者。(3)老子之学,乃发现宇宙间事物变化之通则,知之者能应用之,则可希望“没身不殆”。老子之学,盖就杨朱之学更进一层;庄子之学,则更进二层也。

二、陈仲子

1简介

孟子曰:“于齐国之士,吾必以仲子为巨擘焉。……仲子,齐之世家也。兄戴盖禄万钟。以兄之禄为不义之禄,而不食也。以兄之室,为不义之室,而不居也。避兄离母,处于于陵。”

2评价

陈仲子弃富贵而居于陵,“身织屦,妻辟”,以兄之禄及室“为不义”。吾人虽不知其何以以之为不义,要必“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足以欺惑愚众”。且名闻诸侯,为当时统治阶级所深恶,必亦一时名人也。

三、许行、陈相

许行、陈相为《汉书·艺文志》所谓农家者流。《汉书·艺文志》谓农家者流,“无所事圣王,欲使君臣并耕,悖上下之序”。此派学者对政治社会,均有极新理想制度,虽其言不多传,然据《孟子》所述,亦可见其大概矣。

四、告子及其他人性论者

1告子之人性论(1)告子以为性只是人生来如此之性质,所谓“生之谓性”也。此性乃天然之产品,无所谓善,亦无所谓不善,所谓“性无善无不善也”。其后来之善恶,乃教育习惯之结果。(2)仁内义外者,告子以为如爱人乃我爱人,故爱在我不在彼,为主观的,为内;如长人乃因其年长而长之,如以物为白,乃因其色白而白之,年长在彼而不在我,故为客观的,为外。

2其他人性论者(1)孟子曰:“且谓长者义乎?长之者义乎?”言义不在“长者”,在“长之者”也。且“长之”含有尊敬之之意,与物白而我白之又不同。故公都子曰:“行吾敬,故谓之内也”是矣。再则“仁内”之说,亦与“以人性为仁义,犹以杞柳为杯椿”之说有冲突。(2)王充《论衡》谓:“周人世硕以为人性有善有恶,举人之善性养而致之则善长;恶性养而致之则恶长。故世子作《养性书》一篇。宓子贱、漆雕开、公孙尼子之徒,亦论情性,与世子相出入。”

五、尹文、宋钘

1尹文、宋钘

荀子《非十二子篇》以宋钘与墨翟为一派。盖宋钘主张“禁攻寝兵”“其为人太多”“其自为太少”。学说行事,均有与墨家同处。然《天下篇》谓其“以禁攻寝兵为外,以情欲寡浅为内”;是“禁攻寝兵”乃尹文、宋钘一派之学之一方面;其他“情欲寡浅”之一方面,则墨学所未讲也。尹文、宋钘此一方面之学,似受杨学之影响。由此言之,则尹文、宋钘实合杨、墨为一,而又各与之以心理学的根据。

2尹文、宋钘学说之要点(1)“接万物以别宥为始”。(2)“语心之容,命之曰心之行”。(3)“情欲寡”。(4)“见侮不辱,救民之斗”。(5)“禁攻寝兵,救世之战”。(6)“愿天下之安宁,以活民命;人我之养,毕足而止”。

3尹文、宋钘学说要点之分析(1)“愿天下之安宁,以活民命”,乃其所取于墨学者;“人我之养,毕足而止”,则其所取于杨学者也。天下所以不安宁者,乃因有“民之斗”与“世之战”。(2)“禁攻寝兵”为墨家之主张,尹文、宋钘继续推行。且据《孟子》所说,宋将见秦、楚之王,说令罢兵。其所持理由,为战之“不利”,是亦墨家之说也。(3)为“救民之斗”,尹文、宋钘倡“见侮不辱”之说。“见侮不辱”,是尹文、宋钘一派之重要标语。(4)尹文、宋钘又“语心之容,命之曰心之行”。他们认为争强好胜,非人心之自然趋向,故曰:“语心之容,命之曰心之行。”“心之行”,即心之自然的趋向也。(5)尹文、宋钘谓人情本欲寡,固不合事实,其本意盖欲使各人之享用皆适可而止,不求赢余;所谓“人我之养,毕足而止”也。(6)尹文、宋钘之意,以为人之以见侮为辱,以情为欲多,皆风俗习惯使然,非人之性本如此也。人之所以如此,皆由于有所宥。此所以“接万物以别宥为始”也。

六、彭蒙、田骈、慎到

1彭蒙、田骈、慎到《庄子·天下篇》曰:“公而不党,易而无私。决然无主,趣物而不两。不顾于虑,不谋于知。于物无择,与之俱往。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彭蒙、田骈、慎到,闻其风而悦之。”齐万物以为首,曰:“天能覆之而不能载之,地能载之而不能覆之,大道能包之而不能辩之。”

2彭蒙等学说之要点(1)“齐万物以为首”。(2)“公而不党,易而无私,决然无主”。(3)“弃知去己,而缘不得已”。(4)“无用贤圣”。(5)“块不失道”。

3彭蒙等学说评述(1)彭蒙等之学说如此。与老、庄,尤与《庄子·齐物论》之旨,颇多相同之点。其不同之处,即在“块不失道”之一点。依老、庄之观点,彭蒙等“所谓道非道,而所言之韪不免于非,彭蒙、田骈、慎到,不知道”,老、庄之学,盖即彭蒙等学说之又更进一步者。(2)彭蒙等之学,注意于全生免祸之方法。如云:“舍是与非,苟可以免”;“动静无过,未尝有罪”;“动静不离于理,是以终身无誉。”是其学亦出于杨朱也。然其所说:多注意于如何可免世之害我,是即杨朱学说更进一步者。

七、驺衍及其他阴阳五行家言

1驺衍及其他阴阳五行家言(1)人君之举动措施,如有不合,则能影响及天时,此历史所以为“神圣的喜剧”也。(2)政教必“合于天地之行”,此亦阴阳家之言也。(3)以水为万物之本原,又以治水为治世之枢要。欲治世,须改良人心;欲改良人心,即改良水可耳。立说甚奇,似亦为阴阳家言。(4)亦驺衍大九州之说之类,似亦阴阳家言也。

2阴阳五行说之起源(1)阴阳五行家以齐为根据地。盖齐地滨海,其人较多新异见闻,故齐人长于为荒诞之谈。(2)盖齐人之夸,至汉时犹然也。惟其人夸,好为荒诞之言,故有驺衍诸人之学说出也。《史记》谓驺衍至燕,大见尊礼,盖阴阳五行家之说,由齐至燕。自后怪迂之徒,“不可胜数”,而阴阳五行家之空气,遂笼罩秦、汉之世矣。

第8章 《老子》及道家中之老学

一、老聃与李耳

1《老子》一书之时代考证《老子》一书,相传为系较孔子为年长之老聃所作。其书之成,在孔子以前。今以为《老子》系战国时人所作。就本书中所述关于上古时代学术界之大概情形观之,亦可见《老子》为战国时之作品。(1)孔子以前,无私人著述之事,故《老子》不能早于《论语》。(2)《老子》之文体,非问答体,故应在《论语》《孟子》后。(3)《老子》之文,为简明之“经”体,可见其为战国时之作品。

2老聃、李耳之考证

李耳为“隐君子”,其讲学必不愿标自己之名。传说中恰有一“古之博大真人”之老聃,故李耳即以其学为老聃之学。既可隐自己之名,又可收庄子所谓“重言”之效。故《荀子》《吕氏春秋》《庄子·天下篇》,皆以《老》学为老聃之学。及司马迁知李耳为《老》学首领,而又狃于世人之以《老》学为老聃之学之说,故遂误将老聃及李耳合为一人矣。今当依司马迁认李耳为战国时《老》学首领,但认李耳为历史的人物,而老聃则为传说中的人物,二者是二非一也。

二、《老》学与庄学

1《老》学《老子》之学说,《荀子》批评之,《庄子·天下篇》称述之,《韩非子》“解”之“喻”之,《战国策》中,游说之士亦引用之;故可知其在战国时已为“显学”矣。

2《老》学与庄学之考证(1)汉以前,无道家之名,《老子》之学说与庄子亦不同。上文谓《老》学为杨朱之学之更进一步者,而庄学则为其更进二步者。(2)《老》学注意于先后,雌雄、荣辱、虚实等分别。庄学则“外死生,无终始”。《老》学所注意之事,实庄学所认为不值注意者也。(3)战国以后,老学盛行于汉初;庄学盛行于汉末。(4)《老》学述应世之方法,庄学则超人事而上之。

三、楚人精神

楚人为新兴民族,本无较高文化,孟子又谓“陈良,楚产也,悦周公仲尼之道,北学于中国。”可见楚人慕周之文化者,须至北方留学,方能得之。然楚人虽不沾周之文化之利益,亦不受周之文化之拘束;故其人多有极新之思想。

四、道、德

1道(1)古时所谓道,均谓人道,至《老子》乃予道以形上学的意义。以为天地万物之生,必有其所以生之总原理,此总原理名之曰道。(2)《韩非子·解老》云:“道者,万物之所然也,万理之所稽也。理者,成物之文也。道者,万物之所以成也。故曰:道,理之者也。”(3)道之作用,并非有意志的,只是自然如此。故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4)道即万物所以生之总原理,道之作用,亦即万物之作用。但万物所以能成万物,亦即由于道。故曰:“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2德

道为天地万物所以生之总原理,德为一物所以生之原理。(1)《老子》曰:“孔德之容,惟道是从。”又曰:“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2)《管子·心术上》云:“德者道之舍,物得以生,生得以职道之精。故德者,得也,其谓所得以然也。以无为之谓道,舍之之谓德。故道之与德无间,故言之者无别也。”

五、对于事物之观察、处事方法及社会政治

1对事物的观察(1)宇宙间事物之变化,于其中可发现通则。凡通则皆可谓之为“常”。常有普遍永久之义。故道曰常道。自常道内出之德,名曰常德。(2)凡此皆为通则,永久如此。能知通则为“明”。若不知宇宙间事物变化之通则,而任意作为,则必有不利之结果。(3)事物变化之一最大通则,则一事物若发达至于极点,则必一变而为其反面。此即所谓“反”,所谓“复”。惟“反”为道之动,故“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2处世之方(1)事物变化既有上述之通则,则“知常曰明”之人,处世接物,必有一定之方法。大要吾人若欲如何,必先居于此如何之反面,南辕正所以取道北辙。(2)凡此皆“知常曰明”之人所以自处之道也。一事物发展至极点,必变为其反面。其能维持其发展而不致变为其反面者,则其中必先包含其反面之分子,使其发展永不能至极点也。

3政治及社会哲学(1)社会上政治上诸制度,往往皆足以生与其原来目的相反之结果。法令本所以防盗贼,法令滋彰,盗贼反而多有。又如人之治天下,本欲以有所为,然以有为求有所为,则反不足以有所为。又如民之求生太过者,往往适足以求死。(2)圣人之治天下,注重于取消一切致乱之源。法令仁义,皆排除之。以无为为之,以不治治之;无为反无不为,不治反无不治矣。然人在天地间,若欲维持生活,亦不可无相当之制作,特不可使其发展达于极点而生其反面之结果耳。

六、《老子》对于欲及知之态度

1《老子》对于欲之态度《老子》中屡言及欲。盖人生而有欲,又设种种方法以满足其欲。然满足欲之方法愈多,欲愈不能满足,而人亦愈受其害。故与其设种种方法以满足欲,不如在根本上寡欲。欲愈寡即愈易满足,而人亦愈受其利。寡欲之法,在于减少欲之对象。

2《老子》对于知之态度

为欲寡欲,故《老子》亦反对知识。(1)知识自身本即一欲之对象;(2)知识能使吾人多知欲之对象,因而使吾人“不知足”;(3)“为学日益”,即知识能助吾人努力以得欲之对象,因而使吾人“不知止”。

七、理想的人格及理想的社会

1理想的人格

婴儿之知识欲望皆极简单,故《老子》言及有修养之人,常以婴儿比之。

2理想的社会《老子》云:“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此即《老子》之理想的社会也。

第9章 惠施、公孙龙及其他辩者

一、辩者学说之大体倾向

1辩者(1)汉人所谓名家,战国时称为“刑名之家”,又称“辩者”。“辩者”乃当时之“显学”,而“辩者”亦当时此派“显学”之通名也。(2)辩者之书,除《公孙龙子》存一部分外,其余均佚。今所知惠施及其他辩者之学说,仅《庄子·天下篇》所举数十事。然《天下篇》所举,仅其辩论所得之断案,至所以达此断案之前提,则《天下篇》未言及之。

2思想倾向(1)欲明辩者学说之大体倾向,须先看较古书中对于辩者学说之传说及批评。此等批评虽未尽当,传说虽未必尽可信,然于其中可见辩者学说之大体倾向。(2)《庄子》书中所述历史上的人物之言行,虽不必真,然与其人之真言行,必为一类。观之,可见辩者之学说必全在所谓名理上立根据,所谓“专决于名”也。故汉人称之为名家。

二、惠施与庄子

1惠施的思想

惠施姓惠名施,相传为宋人。与庄子为友。庄子及见惠施之死,则惠施似较庄子为年长。惠施亦主张兼爱非攻,与墨家同。然《庄子·天下篇》不以惠施为墨家。盖惠施“去尊”之说,与墨家尚同之说相违也。

2惠施的流派《庄子·天下篇》中虽未明言惠施为辩者,然谓:“惠施以此为大观于天下,而晓辩者。”“惠施日以其知与人之辩,特与天下之辩者为怪。”“惠施之口谈,自以为最贤。”此可见惠施实以辩名家者。

3《天下篇》所述惠施学说十事(1)惠施历物之意曰:“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2)无厚不可积也,其大千里。(3)天与地卑,山与泽平。(4)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5)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6)南方无穷而有穷。(7)今日适越而昔来。(8)连环可解也。(9)我知天下之中央,燕之北,越之南是也。(10)泛爱万物,天地一体也。

三、惠施与庄子之不同

惠施只以知识证明“万物毕同毕异”,“天地一体”之说,而未言若何可以使吾人实际经验“天地一体”之境界。庄子则于言之外,又言“无言”;于知之外,又言不知;由所谓“心斋”“坐忘”,以实际达到忘人我,齐死生,万物一体,绝对逍遥之境界。由此观之,庄子之学,实自惠施又进一步。故上文虽用庄子之书解释惠施之十事,然惠施终为惠施,庄子终为庄子也。

四、公孙龙

1公孙龙之考证

公孙龙,赵人。《庄子·天下篇》云:“辩者以此与惠施相应,终身无穷。桓团、公孙龙辩者之徒。”据此言,公孙龙略在惠施后。然庄子已与其指物白马之说相辩论,则亦与庄子同时也。

2“白马论”

马之名所指一切马所共有之性质,所谓“有马如已耳”。其于色皆无“所定”,而白马则于色有“所定”,故白马之名之所指,与马之名之所指,实不同也。白亦有非此白物,亦非彼白物之普通的白,此即所谓“不定所白”之白也。若白马之白,则只为白马之白,故曰“白马者,白定所白也。定所白者,非白也”。言已为白马之白,则即非普通之白。白马之名之所指,与白之名之所指,亦不同也。

3“指"之意义

指者,名之所指也。就一方面说,名之所指为个体,所谓“名者,实谓也”。就又一方面说,名之所指为共相。如此马彼马之外,尚有“有马如己耳”之马。此白物彼白物之外,尚有一“白者不定所白”之白。此“马”与“白”即现在哲学中所谓“共相”或“要素”。此亦名之所指也。公孙龙以指物对举,可知其所谓指,即名之所指之共相也。

4“坚白论"“无坚”,“无白”,皆指具体的石中之坚白而言。视石者见白而不见坚,不见坚则坚离于白矣。拊石者得坚而不得白,不得白则白离于坚矣。此可见“坚”与“白”“不相盈”;所谓“不相盈”者,即此不在彼中也。此就知识论上证明坚白之为两个分离的共相也。

5“指物论”

一共相为其类之物之所共有。按一方面言,物莫非指,盖具体的物皆共相之聚合而在时空占位置者也。按又一方面言,则物为非指,盖在时空占位置者乃个体,非共相也。故按一方面言,“不可谓指者,非有非指也,非有非指者,物莫非指”;按又一方面言,“指非非指,指与物非指也”。“指与物非指”者,若干共相联合现于时空中之“位”而为物。现于物中之指,即“与物”之指,即所谓“物指”。若使无指,则不能有物。若使无物指,亦不能有物。若使有指无物,则仅有“藏”而不现之共相,而讲物指之人亦无有矣。

6“通变论”

共相不变,个体常变,变非不变也。“右有与”之“与”,即《坚白论》“坚未与石为坚”之“与”,盖共相之自身虽不变,然表现共相之个体,则固可变。故右之共相不变,而“有与”之右则可变。如在此物之右之物可变而为在此物之左也。

7“合同异”与“离坚白”

惠施之观点注意于个体的物,故曰:“万物毕同毕异”,而归结于“泛爱万物,天地一体”也。公孙龙之观点,则注重于共相,故“离坚白”而归结于“天下皆独而正”。二派之观点异,故其学说亦完全不同。战国时论及辩者之学,皆总而言之曰:“合同异,离坚白”。或总指其学为“坚白同异之辩”。此乃笼统言之。其实辩者之中,当分二派:一派为“合同异”,一派为“离坚白”。前者以惠施为首领,后者以公孙龙为首领。庄子之学,一部分与惠施有契合处。故庄子赞成“合同异”,而不赞成“离坚白。”

五、《天下篇》所述辩者学说二十一事

1“合同异”组(1)卵有毛;(2)郢有天下;(3)犬可以为羊;(4)马有卵;(5)丁子有尾;(6)山出口;(7)龟长于蛇;(8)白狗黑。

2“离坚白”组(1)鸡三足;(2)火不热;(3)轮不辗地;(4)目不见;(5)指不至,物不绝;(6)矩不方,规不可以为圆;(7)凿不围枘;(8)飞鸟之影,未尝动也;(9)镞矢之疾,而有不行不止之时;(10)狗非犬;(11)黄马骊牛三;(12)孤驹未尝有母;(13)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六、感觉与理智

惠施之观点,注重于个体。个体常变,故惠施之哲学,亦可谓为变之哲学。公孙龙之观点,注重于共相。共相不变,故公孙龙之哲学亦可谓为不变之哲学。二人之学说虽不同,然皆用理智观察世界所得之结果也。辩者盖用理智以观察世界,理智所见之世界,固可与感觉所见者不合也。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