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中国生产力总体布局研究(中国经济问题丛书)(“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3-03 12:05:59

点击下载

作者:孙久文,肖春梅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21世纪中国生产力总体布局研究(中国经济问题丛书)(“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

21世纪中国生产力总体布局研究(中国经济问题丛书)(“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试读:

《中国经济问题丛书》总序

经济理论的发展与变化是和经济实践紧密联系的,在我国继续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今天,实践在呼唤经济学的发展和繁荣;同时,实践也为经济学的发展创造着条件。

中国的市场化改革是没有先例的,又没有现成的经济理论作指导,这是中国学者遇到的前所未有的挑战。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随着一大批西方经济理论译介进来,以及一大批具有现代经济学素养的人成长起来,认识和解决中国问题开始有了全新的工具和视角。理论和实践是互动的,中国这块独一无二的“试验田”在借鉴和运用现代经济理论的同时,势必会为经济理论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成为其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而建立在探讨中国经济问题基础之上的经济学也才有望真正出现。中国经济问题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获得了特别的意义。

我们策划出版《中国经济问题丛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鼓励经济学者的创新和探索精神,继续推动中国经济学研究的进步和繁荣,在中国经济学学术著作的出版园林中,创建一个适宜新思想生长的园地,为中国的经济理论界和实际部门的探索者提供一个发表高水平研究成果的场所,使这套丛书成为国内外读者了解中国经济学和经济现实发展态势的必不可少的重要读物。

中国经济问题的独特性和紧迫性,将给中国学者以广阔的发展空间。丛书以中国经济问题为切入点,强调运用现代经济学方法来探究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中面临的热点、难点问题。丛书以学术为生命,以促进中国经济与中国经济学的双重发展为己任,选题论证采用“双向匿名评审制度”与专家约稿相结合,以期在经济学界培育出一批具有理性与探索精神的中国学术先锋。中国是研究经济学的最好土壤,在这块土地上只要勤于耕耘,善于耕耘,就一定能结出丰硕的果实。

导言

生产力布局是指生产力要素、各种生产活动以及生产组织为实现特定目的而进行的空间配置,反映了各个生产部门(产业)在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空间分布、组合形式以及区域间的经济联系。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资源禀赋千差万别,区域经济发展的条件和基础相差也很大。生产力布局不仅影响资源的有效配置,更影响区域协调发展。当前,我国生产力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尤其是集中分布在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三大经济圈,广阔的中西部地区生产力布局相对分散,既不利于区域之间的分工与合作,也不利于缩小区域之间的差距。

分三次产业来看,第一产业由于其对土地的依赖性,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比较明显的分散化特点。2007年第一产业的集中指数为50.29,而集中度的绝对值为0.24;说明第一产业在全国分散化分布明显。1997-2007年间,从四大板块农业布局的变化看,呈现向西部地区集中的趋势。第二产业的集中度逐年提高;并呈现向东部沿海地区集中的趋势,各地区第二产业的专业化程度差别较大。制造业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石油、天然气、煤炭等能源工业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电力工业布局总体较为分散,水电相对比较集中。各地区第三产业发展差异较大,与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一致;空间集中趋势明显,表现为向东部沿海地区集中。

导言本书分为十五章的内容,第一章和第二章对生产力布局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方法介绍,并研究了我国生产力布局的模式选择。第三章到第十二章是实证部分,对我国农业、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布局进行了实证研究,其中,第三章研究了农业总体布局;第四章到第十一章研究了工业总体布局,以及细分行业的布局,包括治金工业、装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化工和石化产业、轻纺及造纸工业、能源工业和电力工业;第十二章研究了第三产业布局状况。第十三章剖析了我国生产力布局的新问题,并展望了其新的形势。第十四章和十五章则分别探讨了我国生产力布局的优化方案和我国生产力布局优化的基本方向。第一章生产力布局的理论与方法区域经济发展的微观基础是区域的企业,若干企业在区域范围的空间分布,形成产业布局,因此产业布局是区域空间结构的基础。生产力布局理论是区域经济研究的出发点。一、生产力布局的区位理论

区位理论主要研究产业的区位选择问题。区位选择要考虑的主要因素称为区域的区位因素。所谓区位因素也就是在特定的地点或在某几个同类地点进行经济活动比在其他地区进行同种活动可能获得更大利益的各种影响因素的集合。

1.区位选择理论

古典区位选择理论是由19世纪德国著名经济学家杜能和20世纪初德国著名经济学家韦伯创立的,后经廖什、伊萨德的发展,日臻成熟。1826年杜能在《孤立国》一书中,首次对区位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最早的农业区位理论,主要内容是研究距离对农业生产布局的影响。近百年后,阿尔弗雷德·韦伯提出了工业区位理论,他通过计算原料运费来计算企业生产成本,以最低成本点作为企业布局地点,以此来确定企业的最佳区位。同时,韦伯也提出了劳动成本与运输成本的比较问题,在等费用曲线上,可以寻找到劳动成本最低点来替代运输成本最低点。最后,韦伯还提出企业之间的聚集可以产生成本的节约,并可以使聚集地点成为替代劳动成本和运输成本的最佳区位。

1939年廖什在《经济空间秩序》一书中,总结了杜能的农业区位论和韦伯的工业区位论,增添了市场分析、贸易分析等新的区位分析内容。后来,区位论对产业布局的研究大致经历了成本学派、市场学派、成本—市场学派、社会学派、行为学派、历史学派、计量学派等不同发展阶段,对区位因素的研究也逐渐从单一过渡到多重。

区位理论通常认为运费、劳动力费用和聚集因素是最主要的区位因素。在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区位理论对于区位选择提出了三个标准:成本最低的选择、市场份额最大的选择和获得聚集效益的选择。(1)成本最低。

区位选择要达到成本最低,首先考虑的是寻求运费的最低点。在一个市场和多个原料、燃料来源地的情况下,运费的最低点可以从区位三角形和区位多边形当中去寻找。其次是寻求劳动费的最低点,因为劳动费对某些产品的生产成本的影响,超过了运费的影响。因此,当劳动费的影响增大时,企业可能会离开运费的最低点,转向去寻求劳动费的最低点。

劳动费的最低点用等费用曲线来表示,如图1—1。图1—1 等费用曲线示意图

RM1周围为运费的等费用曲线,假设离中心点的距离每增加一圈,运费增加1元,RM2周围为劳动费的等费用曲线,离中心点的距离每增加一圈,劳动费增加2元。当企业在X点布局时,运费为2元,劳动费为10元,是运费的最低点,总支出为12元;当企业转移到Y点时,运费为5元,劳动费为4元,总支出为9元,是劳动费最低点,比运费的最低点节约3元。此时,成本最低点是劳动费最低点。(2)市场份额最大。

把占有市场作为生产的目的,区位选择为占有市场服务,是实现生产的利润最大的原则。这种市场区位的理论,是廖什最早提出来的。他认为,影响企业区位选择的因素除了原材料运输费用因素之外,市场因素、竞争因素、历史因素和政府作用等都十分重要。后来的学者的研究,丰富了廖什的观点。

每一个企业都有自己产品的销售范围,生产者之间存在竞争,竞争的结果是在企业之间划分市场范围。如图1—2所示。图1—2 两竞争厂商市场界限

市场份额最大的区位选择的出现,代表了区位理论从古典向现代的转变。(3)聚集效益。

聚集是成本和市场两个要素的综合反映。韦伯对聚集和分散因素的定义为:“聚集因素是由于把生产按某种规模集中到同一地点进行,因而给生产销售方面带来的利益或造成的节约,分散因素则是因为把生产分散(分布到多个点上)进行而带来的利益或造成的节约。”在特定时期,聚集可以共同享受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设施、共享通讯信息、共享能源交通、共享辅助企业、共同开发市场、共享优越的生产要素,集中管理、分工协作、带来生产上的便利,直接促成利润增加,导致企业巨大的外部收益,产生聚集效应,所谓聚集效应是指由于某些产业部门、某些企业向某个特定地域集中所产生的使生产成本降低的效果,主要是通过企业间的分工协作、扩大生产规模等方法来实现,表现为联合化和协作化,在有些情况下,聚集所带来的效益要大于由于偏离运费最低点和劳动费最低点所增加的运费和劳动费。

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认为,生产者聚集在一个特定区位有许多优势,这些优势反过来又可以解释这种聚集现象。外部经济产生的纯粹的溢出效应,使一个巨大的本地市场能够支持达到有效规模的中间投入的发展,形成劳动市场的优势,产生规模报酬的递增。

实际上,现代的区位选择,是将上述三个方面标准结合起来,从区域的总体发展的角度去衡量区位选择,即把区域发展的经济目标、社会目标和生态目标的实现,作为产业选择的最后的目标,上述三个标准成为实现目标的途径。

2.影响区位选择的基本条件

产业区位选择包括企业选项和选址两个相互联系的活动。企业发展成功与否,区位选择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区位选择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出发点。

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的投资主体是政府部门,从政府或部门规划的角度,按照指令性计划确定企业的区位,进行厂址选择。改革开放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投资主体多元化,最重要的是企业变成独立的法人,每个企业必须考虑自己的经济效益。因此,区位选择成为企业要考虑的重要问题,也是区域产业发展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

目前,影响区位选择的因素呈现出多样化和复杂化的趋势。(1)自然条件。

自然条件由区域的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构成。自然条件包括区域的气候条件、地形地貌条件和土壤条件等,区域发展总是同当地的气候、地形、地貌、水文条件等区域自然禀赋相联系。自然条件的影响主要有:

第一,对产业部门发展的影响。产业是区域发展的核心。自然条件对各类产业发展的影响,表现为直接影响到各类产业的区位选择。在各种自然条件中,地形、降水、气温、日照、风向等要素,往往能够决定产业的布局。例如,自然条件对工业企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各类工业企业的用水、用地等对地质、地貌条件、气候的干湿度情况以及光照、风向等的要求,能够决定某些部门能否在一些特定的地域布局。2005年北京的首钢决定搬迁到河北唐山的曹妃甸,首钢之所以搬迁,是与首钢处于北京的上风口,对北京的区域环境影响很大有直接关系。

第二,对区域建设的影响。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区域和区域各类基础设施的建设,对自然条件的要求越来越高,当然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也越来越强。区域建设对自然条件的要求是需要满足区域建设中的用地、用水等必备条件,充分考虑地形、风向、水流和降雨等情况对区域的公用设施特别是道路、车站、机场、港口等交通设施的影响,尽最大努力克服制约区域基础设施布局的不利因素。

第三,对区域人居环境的影响。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居民的收入增加,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使区域建设中对居住区域自然条件的选择越来越重视。人们对山景、河湖、古迹都有向往之心,人居环境建设就要充分考虑这些条件。因此,区域人居环境的建设,要充分考虑地形、水源、山冈等景观要素的分布,因势利导,有效利用各种自然条件。

第四,对产业区域分布的影响。自然条件对产业区域分布有很大的影响。平原地区是产业发展的理想地形,易于产业的全方位扩散,易于区域内外的交通组织;而山区、丘陵、高原等,经常造成区域发展空间的局促,限制产业向周边区域的扩散。

生态环境包括土地和水环境、植被环境、生物多样性环境等。生态环境条件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自然环境好的区域,往往其他自然条件也比较好,具备更好的区域发展条件,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的空间基础好。

生态环境中的重要污染或灾害性事件也会影响区域化进程,有些恶性事件则直接对区域造成破坏。如洪涝灾害对区域基础设施的破坏,“三废”污染降低土地质量的影响等。一些重要污染或灾害性事件对某个区域的影响可能是致命的,使区域的形象受到很大损害,使投资者望而却步。例如,2005年发生的吉林化工厂对松花江的污染事故,使沿江区域都受到很大损害,一直影响到俄罗斯的远东地区。(2)自然资源。

资源禀赋的多寡是影响一个地区的区域化水平的重要因素,也是产生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产业的地区组合和企业规模,都受到地区资源禀赋的制约。第一产业的产品直接取自于自然资源,它的分布必须与自然资源完全一致。农业的发展,主要取决于土地的情况,矿业则取决于矿产资源的分布。第二产业的产品间接来源于自然资源,它的分布因此出现多种情况。

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产业布局不论是地区组合,还是企业规模,无不受地区资源禀赋的制约。第一产业的产品直接取自于自然资源,它的分布必须与自然资源完全一致。农业的发展,主要取决于土地的情况;矿业则取决于矿产资源的分布。

第二产业的产品间接来源于自然资源,它的分布因此出现多种情况。从传统形式上看,工业接近原料地和消费地,就近取得所需的原料和燃料,这是自然资源对第二产业影响的最直接体现。例如,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钢铁企业布局在煤炭产地,采取“移铁就煤”的布局方式,都反映出这一点。随着科技的进步,自然资源对工业布局的约束越来越小,布局的自由度加大,自然资源对它的影响更多地以间接的形式表现出来。工业企业在远离原、燃料产地的市场区域或交通枢纽进行布局,使工业生产和自然资源在空间上脱节。南美洲和澳大利亚产的铁矿砂可能运到日本去生产钢铁,中东的石油运到法国和德国去加工等,无不表明自然资源影响能力的减弱。从理论上讲,这种减弱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其一,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使运输速度更快,运输成本更低。其二,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使某些产品中自然资源的含量微不足道,而智力资源的含量却大幅度增加。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资源对人类的重要性在减弱,而是恰恰相反。由于人口的增加,生产总规模的不断扩大,人类所消耗的自然资源的总量与日俱增,而资源存量又十分有限,使许多种类的资源面临枯竭。因此,产业的合理布局,应充分体现出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合理配置。

在现代经济条件下,企业区位选择开始摆脱资源的制约,使其自由度增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技术的进步改变了自然资源的经济意义,改善了各类矿物资源的平衡状况和地理分布,距离因素对产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减弱,运输的制约性在降低,因而扩展了产业布局的地域范围,使产业布局的自由度加大。

第二,在工业社会,处于资源经济时代,资源的有效供给决定着企业的命脉,而知识经济时代,自然资源不再是产业发展的唯一需要,产业发展更多的需要智力资源和社会资源(包括资金、制度、劳动力、文化、管理等)。因此,在有限的自然资源衰竭和减少的同时,智力资源和社会资源变得更加丰富,企业区位选择的自由度更大。

在各类自然资源中,土地资源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是最重要的。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来源,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人类生存环境的基本要素。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土地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任务,也是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区域土地资源首先会影响区域的工业发展。工业化大生产的特征表现为生产的高度专业化分工和集约生产,而工业化大生产又需要商业、金融、交通、信息等产业的合理流动,土地作为区域产业的载体,土地的利用结构会影响这些要素的配合,从而影响区域的产业结构。但是,随着区域发展水平的提高,工业用地增加的速度会放慢,单位土地的投资和产值会增加。(3)人口和劳动力条件。

由于区域产业布局不仅涉及一个部门或一个企业,还涉及一组企业或几个部门,这些部门或企业对劳动力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对劳动力的数量、质量和价格等方面都提出不同的要求。从区位因素的角度来考察劳动力资源的作用,把劳动力资源上升到人力资源和智力资源的高度来认识,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力资源和智力资源对区域发展的支撑作用,是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

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理解这种作用:

首先,在农业经济时代和工业经济时代,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是影响区域发展的主要因素,如农业生产的产品对古代区域的基本的发展支撑,工业的采掘业和制造业也主要取决于矿产资源的分布和初级产品是否丰富,从而依据资源的空间区位来确定区域的区位。而现代产业发展在依靠资源的同时,更加依靠科学技术。随着科技进步,劳动者体力的支出越来越变为脑力的支出,所以必须加快劳动力资源的开发,使其升华为智力资源。

其次,在当今时代,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方向是以劳动、资金密集型产业为主向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过渡,无形的服务性产品生产渐渐占据主要的产业发展的地位,信息、网络、资讯、金融、文化等智力资源产业将会成为区域的主导产业。因此,对人力和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使用成为衡量区域发展条件的最重要的因素,同时也成为一种区域资本。

最后,劳动力资源上升到人力资源和智力资源之后,对区域发展影响的综合性更强。作为现代区域发展方向的高新技术产业,从企业对科技人员数量的要求来看,如果劳动密集型产业要求科技人员比例为4%~5%,那么高新技术产业则须达到15%~20%,或者更高。因此,现代区域对人力资源和智力资源的吸引作用,成为衡量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

在知识经济时代,是知识产品生产和脑力劳动在整个社会生产系统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时代。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核心,以知识劳动为主要形式,以知识人才为生命载体。无疑,智力资源对产业发展的影响加大,主要生产要素从有形的自然资源转变成无形的智力资源,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理解:1)在农业经济时代和工业经济时代,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是影响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如农业生产主要取决于降水、土壤、气候、日照等因素,工业的采掘业和制造业也主要取决于矿产资源的分布和初级产品是否丰富。而在知识经济时代,基因农业、无土栽培等依靠高科技进行农业生产等形式的产生,正在改变传统的在土里刨食的形式,自然资源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减弱;在工业领域,高新技术产业成为主导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是一种主要依靠智力资源的产业,同时,随着科技进步,新材料、新能源不断产生,利用原材料的深度和广度也不断加大。2)知识经济时代,产业结构升级的方向是:以劳动、资金密集型产业为主向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过渡,正如威廉·配第所预言,产业中心将逐渐由有形财物的生产转向无形的服务性产品生产,第三产业得到飞速发展,信息、网络、资讯、金融、文化等产业将成为主导产业。而以上这些产业都是人的智力资源发挥主要作用的产业。3)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是经济增长的动力,创新离不开以智力为依托,因此知识经济以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生产、分配、使用为最重要的因素。4)智力是个人的特殊财富,同时已经成为企业拥有的一种资本,智力资源是企业最基本的要素,是企业竞争的基础,所有经济行为都依赖于它的存在。包括智力资源在内的无形资产将成为主要的投资方向,成为企业之间角逐的焦点。(4)资金、市场和运输条件。

资金因素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经济增长是资金投入的函数,影响产业布局分布的选择。对于一个地区来说,其资金来源可能是多方面的,归结起来,可分为内部积累资金和外部投入资金。目前,第一类资金的重要性日益增加,第二类资金则又分为两部分:国家投入的资金和外商投入的资金,前者逐年减少,后者逐年增加。产业布局考虑的是一个地区资金投入的总量和这些资金在地区各产业之间的配置情况,以及资金的回报率。

市场因素对产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是产业部门最终确定布局地点的重要依据。市场的需求量和产品的市场价格,决定了市场容量的大小。任何市场的任何产品,都有一个“门槛”需求量,低于这个值,就无法进行规模生产。而需求量的变化,对生产企业产品的数量和品种都会产生新的需求。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价格,是工业企业区位选择的宏观前提。

市场因素的集中表现是消费区成为产业区位选择的首选地。

第一,由于距离因素对区位选择的影响减弱,运输的制约性在降低,那么市场就成为对农业和工业指向性最大的因素。第二,市场因素是对第三产业影响最大的因素,目前第三产业越来越发达,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产值高达GDP的70%。第三产业也是目前发展最快的产业。第三产业是消费区产业,它的发展是由人口数量和人均收入水平来决定的,它的大部分行业对区位没有任何特殊要求,同时它对环境的污染小,地区容量大,布局的自由度大,因此,第三产业布局是随着市场的扩大而增加的。

消费区第三产业的布局,可以依照“中心地理论”的原则来实行。中心地理论的基本内容为:任何企业的任何一种产品或服务,都有一个最大的销售范围,占有一定范围的市场区,只有在这个范围内才可能达到最大的销售额,也就是每一个产品或服务有自己的限界值。各种商品可以按其限界值划分成不同的等级,形成大小不同的层层六边形,在市场区起着商品集散作用的地方就是中心地。因此在考虑布局第三产业具体部门时,如果该中心地的辐射范围内已经有了该种部门时,就不宜再布局同样的部门。

在农业区位理论和工业区位理论中,距离因素是产业区位选择的最大因素,传统工业运量大,单位重量的价值低,降低运费是降低产品成本的关键,因此距离因素是最主要的区位因素。但是,在知识经济时代,距离因素的作用将减弱,体现在距离的量变和质变两方面。量变方面:由于交通设施的改进,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国际机场的建设,使运输时间缩短,地球“变小”;由于先进技术的应用,可以使原材料提炼得更精致,需要运输的原材料体积和重量变小。运输方式的改进和运输对象体积和重量的减少,减少了运输费用,削弱了距离对企业区位的制约。质变方面:知识经济的基础是无形的智力资源,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改变了人们的生存空间,网络“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是一个没有地域边界的王国,网络化生存没有距离可言。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区位选择对距离因素的考虑将会少于工业经济时代。

但是,目前运费在产品成本中的作用仍然是很重要的。运输线路的构成、走向和站场的位置仍然影响厂址的选择。运输货物的特性,毫无疑问会影响运费的构成。除此之外,我们至少还应强调两点:由于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运输手段的日益现代化,运送货物的速度加快,相对成本降低。站场和港口附近对企业区位选择的吸引力加大,说明运输因素本身仍然是吸引企业布局的一个重要因素。(5)技术条件。

科技条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是通过技术进步促进产业结构的提升来体现的。科技对产业发展的影响包括:技术的进步扩展了产业分布的地域范围,改善了各类矿物资源的平衡状况及其地理分布;技术进步改善了产业本身的分布状况。由于生产工艺、运输技术、输电技术等的进步,降低了生产成本,扩展了时空范围,从而改变了产业分布的面貌;技术进步改变了产业内部的结构,新的工业部门不断涌现,老的工业部门在新技术武装下被赋予了新内涵,它们所消耗的能源、原材料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产业的这些变化,又直接和间接地影响到区域的发展,对区域的地区分布、区域的规模控制和区域的发展性质都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生产力布局考虑的科技条件,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技术开发能力。包括地区和区域科技人员的数量、专业构成和研究与开发资金的投入。区域的技术开发能力强弱,与科技经费的投入有直接的关系。全国东部地区科技经费支出量大,区域实力强,发展速度快,区域发展的质量高;中西部地区科技经费投入少,直接影响到区域经济的发展。

第二,适用技术选择。对于区域发展来讲,根据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的特点选择适用的技术十分重要。有些技术很先进,但其应用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基础设施和人文条件,与地区、区域或企业的资金能力也有很大的关系。所以,真正能够为发展带来机遇的是那些适用的技术,是与地区和区域发展阶段和发展能力相适应的技术。

第三,技术的地域转移规律。技术的地域转移是区域经济发展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目前,国际制造业及其生产技术向我国沿海地区转移,使沿海一些原来的纺织、原材料等的生产技术向内地转移。为了能够为引进技术创造条件,必须有效地改善本地的投资环境,包括在税收、管理、土地价格、能源和水资源供应等方面的条件。

技术对产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是通过技术进步来体现的。包括:

——技术的进步改变了自然资源的经济意义,扩展了产业布局的地域范围,改善了各类矿物资源的平衡状况及其地理分布,从而改变了产业布局的自由度。

——技术进步改善了产业本身的分布状况,由于生产工艺、运输技术、输电技术等的进步,降低了生产成本,扩展了时空范围,从而改变了产业分布的面貌。

——技术进步改变了产业内部的结构,新的工业部门不断涌现,老的工业部门在新技术武装下被赋予了新内涵,它们所消耗的能源、原材料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在产业区位选择上也出现了有别于以前的情况。(6)制度与投资环境条件。

制度环境对生产力布局的影响显现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既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速度,也影响生产力布局的质量。制度条件的影响主要包括:

第一,市场化程度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市场化实质是市场机制作用增强的过程,从区域发展的角度来看市场化,首先,生产要素能够在区域间自由流动,使资源可充分利用;其次,区域之间的信息传播无阻滞;再次,区域间的各类市场是公平竞争的。市场化程度和区域化水平呈现正相关关系,要加快区域化进程必须提高市场化程度,积极消除要素流动中的制度阻碍,形成一个各地制度环境大致相同的体制环境。

第二,产权制度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对于区域发展来说,产权安排是否合理,要看这种安排是否能够促进经济增长。也就是说,要通过经济增长的指标去检验这种安排是否合理。产权安排要与区域的发展模式相适应。区域发展的模式不同,其产权安排就不同。当一个区域选择的是外向型的发展模式,其产权安排中的合资、合作形式将占很大的比重。因为一个国家或地区要形成外向型的发展模式,必然会引进外国的资本、技术和管理,并以国际市场为自己的主市场。这样,外国资本的进入不可避免。而一个地区的发展基本上是内向的,主要市场也在国内,其合资的形式在产权安排中的比重就会缩小,而私营、国有的比重就会增加。区域经济制度环境的塑造,中心是处理好私有产权与公共产权的关系。

第三,地方政府行为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区域地方政府从理论上讲是地方公共利益的代表。地方政府的经济行为,包括对区域内地方性资源的支配及其利用,政府直接投资和政府对地区经济的管理。政府作为地方公共利益的代表,是从公共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参与地区的经济的管理。政府作为地方公共利益的代表,是从公共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参与地区的经济活动的。但政府行为不一定都是理性的,所以公共利益最大化并不意味着也能带来效益的最大化。所以,必须使政府所主导的公营部门与区域内的私营部门相结合,一致营造公用事业的最佳规模,以取得最小成本的实现。

投资环境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硬环境是指与投资活动直接相关的物质条件,包括物质环境(基础设施和生活服务设施)和区位环境(自然区位和经济区位),而投资软环境是指与有形的投资硬环境相对应的方面,如社会经济体制、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政局是否稳定、法律、民族特点、文化传统、消费习惯、社会治安、政府部门的行政办事效率、优惠政策等等,是有形的要素外的一切投资环境要素。知识经济条件下,产业对物质条件约束的敏感性降低,而对知识、文化、制度、政策等软性条件的敏感性加强,无指向性产业增多,所以,软环境在投资环境中的地位大大上升,投资者在产业布局时,更注重地区的投资软环境。可见,软环境在投资环境中对硬环境有支配作用。软环境好,该地区的整体投资环境就好,就能吸引更多的投资。

3.区位选择的主要机制

如果说影响产业区位选择的因素是产业布局的外生因素,那机制则是内生因素。从经济运行的角度来考察布局的机制,可以揭示产业布局变化的规律。(1)目标驱动机制。

产业区位选择机制所含的内容,包括其对产业布局活动的约束作用和推动作用两个方面。从其约束作用来看,关键是对布局目标的约束。例如,由于我国的改革开放给社会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目前的投资主体了发生了很大,国家、地方政府、企业(含外资)之间的投资份额中,企业的比重越来越大。因此,从布局目标来看,政府对国家经济增长和区域平衡发展的追求与企业对最大利润的追求目标之间的冲突,制约着产业选择的合理化。两者之间的矛盾,更多地反映在资源的配置上。是从国家的角度出发在全国范围内统一配置,还是从企业或产业的角度出发,根据市场变动来进行配置?如果从国家的角度来配置,更多的是要求均衡发展和均衡配置;而从企业来看,则要求相对非均衡的配置。解决这两者之间的矛盾,关键就在于统一目标。从国家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大目标出发,兼顾区域和企业的利益,制定一系列完整的目标体系,分层次来实现各类目标的任务,这就是产业区位选择的目标机制。(2)利益驱动机制。

利益驱动机制是产业区位选择机制中的主体部分。无论杜能、韦伯,还是胡佛、艾萨德的理论当中,所强调的都是如何实现布局利润的最大化,亦即体现了利益驱动型布局的这一指导思想。地方政府作为地方的代表,所考虑的既不是全局的最优,也不是企业的利益,而是一个地方的最大利益。地方政府行为是介于中央政府和企业两者之间的一种行为。由于它是中央政府的下级机构,不能不服从国家的统一规划,但对牺牲地方利益也不情愿。在更多的时候,地方政府更愿意考虑企业的利益,特别是当企业利益与地方利益相统一的时候。

企业作为布局的主体,驱动的机制就是利润。由于企业具有独立的法人地位,经营上只要能够使资本增值,就有热情去做。因此,在布局的区位选择上,企业倾向于那些能够使资本最快增殖而风险又小的地方,如果两者相互矛盾,企业将进行多方案的比较。然而,由于宏观资源配置格局和国家法律、法规的限制,企业在进行布局区位选择时,也不得不考虑国家的一些宏观政策,诸如环境保护、资源合理利用、社会发展与公益事业等多方面的问题。(3)宏观调控机制。

产业区位选择还必须要考虑到国家的宏观调控。宏观调控的有效途径是控制投资的规模和方向。调控的手段主要包括国家的直接投资和财政税收等手段。国家的直接投资虽然目前在社会总投资中的份额较小,但都是投在重大项目上,对改善地区的投资环境起着重大作用。而国家的财政、税收政策,则是从收支上来制约区域的投资行为。其中转移支付等手段,可以用来平衡地区的资金差距。宏观调控机制所要实现的目的是从宏观上为产业部门选择最适宜发展的地域,同时为地区选择最需要的产业部门。(4)市场导向机制。

市场机制的特点首先是由企业的独立法人地位所决定的。企业生产的产品、采用的技术、选择的生产地点,都由企业法人来决定。企业法人通过衡量不同地区的收益收入,并对投资进行风险分析,最终确定所选区位。他们衡量的这些内容,必须通过市场来检验,亦即通过生产产品的市场价格和需求量的变化来检验其选择是否合理,以及是否要改变这个选择。二、产业布局的指向

在生产力布局当中,与产业区位选择相对应的产业布局活动,还有另一个方面,就是确定产业的布局指向。在各种因素和布局机制共同作用下的产业布局,往往反映出倾向于某一类地域的倾向,我们将其称为布局指向,这是从产业的角度来分析的产业布局活动。

1.产业布局指向的内涵

产业布局指向给出了一个产业区位选择的趋向,地区对产业的吸引,是将产业引到一个具体的地点,有些地区发展生产的条件比较优越,资源集中,供电、供水及交通等基础设施均较好,这样的地区,可能对多种产业的布局来说,都是理想的地点。特别是这个地点如果能够集市场与原燃料地于一地,那么各类指向型企业都可能向此地集中。例如,一个大城市,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如果在它的周围有矿产和能源富集,又拥有发达的交通网络和大型的港口,那么它无疑将成为很多企业布局的理想之地。

但是,更多的情况是,一个地区的布局条件具有某些有利方面,也存在一些不利的或限制性因素。

例如,一个大型水电站的周围地区拥有大量廉价电力这一有利的布局条件,那些对电力有特殊要求的、具有燃料动力指向的有色冶金、电化学等企业,可以在此布局。但这个地区可能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限制条件,如环境限制等。但只要不是不可克服的因素,我们往往倾向利用一个地区布局的最有利条件,这样可以使在此布局的企业,获得的生产成本上的节约超过克服不利条件带来的成本增加。

有些地区,限制性条件可能成为主要的制约因素。例如,某一地区的各类布局条件当中,水资源是最主要的限制条件,而克服这种限制条件,又不是一个企业短期内所能做到的。那么,那些耗水较高的企业,就很难在此布局。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在布局大型耗水工业时,就必须认真考虑这一因素。

2.产业布局指向的类型

产业布局指向通常有以下几种类型:(1)能源指向。

这类部门包括:火电站,铝、镁、铜等有色金属冶炼,电冶合金,稀有金属生产,合成橡胶以及石油化工等。另外,重型机械制造、水泥、玻璃、造纸业等在有些情况下也属于燃料、动力指向型产业。在这类部门中,燃料、动力的耗费在生产成本中占有很高的比重,一般在35%~60%。能源的供应量、价格和潜在的保证程度是决定布局的重要因素。(2)原料地指向。

这类部门包括:采掘工业部门,原料用量大或可运性小的部门。如原料开采、化纤、人造树脂、塑料、水力发电、钢铁、建材、森林工业、机械制造(部分),以及轻纺工业的制糖、罐头、肉类加工、水产加工和茶业、棉花、毛皮等的粗加工业。原料地指向型产业大多是物耗高的产业部门,一般要考虑资源的数量、质量和开采的年限,还要考虑运输的能力等。(3)市场指向。

主要包括为当地消费服务的部门,以及产品易腐变质、不耐用、不易储存的部门。如重型机械、大型机械和特种机械的制造,建筑构件制造,面包、糖果、缝纫以及各类副食品生产部门。布局的要点是考虑产品本身的特性、产品就近销售的比重以及消费地所能够提供的产业间的协作规模。(4)劳动力指向。

在这一类部门中,劳动力费用的支出在产品成本构成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超过其他费用项目的支出。如仪器制造、纺织、缝纫、制鞋、制药、塑料制品以及工艺美术品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布局,往往考虑地区劳动力的供应情况。(5)交通运输枢纽指向。

由于交通运输枢纽兼有原、燃料地和消费地指向的优点,因此,对布局条件要求不甚严格的那些部门,其布局指向将移向交通运输枢纽。另外,产品耐运性较强、运费在产品成本中所占比重很高的部门,也属于此列。(6)科技指向。

高新技术产业如电子计算机、生物工程、航天工业、机器人工业、新材料、新能源等,要求运用最先进的科技成果、研发能力强、设备先进、劳动力素质高,多布局在科研单位和大学聚集区附近,如日本的筑波、我国的中关村等。

也有一些产业布局指向不很明显的部门。其特点是各个地区基本上都具备发展条件,原料、燃料与制成品的运费大体相当,布局在任何一个地区,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基本相似的部门。

3.产业布局指向的新变化

产业区位选择是从微观的角度考虑布局问题,是从一个行业的角度来考虑布局问题。产业布局指向的变化与企业区位选择的变化是相互关联的。

传统的产业布局主要是对物质产品生产的布局,而现代的产业布局则增加了对知识产品生产的布局,因此其布局指向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表现在无指向性产业增多和聚集型布局指向的出现。

所谓无指向性产业即产业布局的指向不明显。许多地区都具备该产业的发展条件,并且原料和成品的运输费用也大致相等,或者是使用大量的半制成品为原材料,其市场遍布各地。由于距离因素对区位选择的影响减弱,新材料和新能源广泛使用,许多高新技术产业的原料是广布原料,产品是在全世界销售,劳动力也是可以流动的,因此,传统的指向性减弱。例如,网络业和电子商业等在内的信息技术革命将决定全球未来的发展方向,整个世界被网络连接为一个整体,信息高速公路使世界的距离缩短,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商业世界。例如,网上商店面对的是全世界的网络用户,电子商务中的虚拟市场更是改变了传统的布局观,虚拟市场是一个边界模糊的虚拟空间,既可以重叠在地理实体空间之上,也可以完全游离于地理空间之外,是一个非常广阔的空间。所以,距离、劳动力等因素对布局的影响在改变,无指向性的产业增多。

考虑产业布局指向的新变化及其对生产力布局的影响,主要考虑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企业的规模技术特征。企业规模之所以对产业布局的指向性产生影响,是因为不同规模的企业一般来说采用的生产技术、组织管理都改变了企业布局的指向性。

二是企业所有权状况。企业的所有权状况也会影响企业布局的指向性。企业为了达到扩大生产、增加盈利的目的,会充分发挥其所有权优势,并不断寻求发挥这种优势的外部环境条件,迫使企业指向具有这些条件的地方。

三是科学技术发展。科技因素决定了企业的技术特性和规模特性,同时,科学技术进步,使这些特性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之中。由于科技因素在产品形成中的作用日益明显,企业的布局指向也就随着科技的进步而不断改变。

四是市场竞争的变化。市场竞争对企业布局的影响很复杂。在产品无差异的情况下,竞争将使布局的空间上趋向分散;在产品有差异的情况下,竞争将使布局在空间上趋向集中,以便更有效地利用资源和市场条件。三、生产力布局的地域合理规模

从区域布局条件和产业布局指向两个方面进行生产力布局,否则就会在地域上产生聚集。按照新经济地理学的解释也是如此。规模效益递增的趋势,使现实中生产力布局的聚集趋势更加明显。那么,从一个地域来看,聚集是否是无限的?显然,在一定的科技水平和一定的环境容量条件下,实物形态的聚集不是无限的。那么,如何来确定一个地区的合理的生产力布局规模?

1.企业的合理规模

产业布局的地域合理规模,是以企业的合理规模为基础的。企业生产装置和设备的最佳组合,会使生产能力和产量大幅度增加,产品成本下降,从而带来大规模的节约效益。具有这种节约效益的企业在地域上的相互协作,又可以带来更大的规模效益,这种能够带来大规模节约效益的企业在某个地方聚集规模,我们称之为地域合理规模。

企业的规模效益,一般分为两类:

第一是单个企业的经济合理规模。任何企业都有其关键设备,关键设备能否达到合理规模,对企业的合理规模影响很大。通常以企业工人人数、固定资产价值和产品产量三项指标来衡量企业的规模。有些工业部门的企业,还处在规模出效益的阶段。例如,年产1200万吨钢的钢铁厂,比年产500万~800万吨的钢铁厂在吨钢设备投资上节省10%~15%,产品成本降低5%~10%。然而,企业的规模过大,会增加大量的运量和运费,增加各种相关投资,延长基建的时间,造成成本上升、效益下降、环境问题增多等。

第二是联合企业的合理规模。工业生产中的联合化就是把彼此有联系的各种不同工业部门的生产联合在一个企业里进行,构成一个统一的生产整体。联合工厂一般具有下列特征:工艺的同一性(由于工艺过程的一致而联合)、空间的统一性(有共同的厂址)和技术与组织领导的统一性。联合企业拥有大型企业所固有的经济上和技术上的优点。概括起来就是,由于生产过程的各个不同阶段联合在一个企业中,可以减少原材料消耗,特别是扩大对废料的利用,从而降低了工业原料、燃料及半成品的运输费用,并加速生产过程。把使用同种原料的各个生产部门联合起来,可以全面、综合利用该种原料,特别是对废料的充分利用,从而扩大了工业原料的基础,并为国民经济带来了很大的节约。可以减少生产过程中各个阶段所必需的原材料和半制成品的储备量,并且可以节约基建投资。可以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产品成本,从而为国民经济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2.地域的合理规模

工业企业的联合化对于天然资源和原材料、燃料的全面综合利用有着特别重大的意义。联合化生产的巨大优越性给工业布局带来强烈的影响。首先,工业生产的联合化意味着资源的综合利用和企业的多种经营。因而它是地区工业生产综合发展的主要前提之一。联合化的发展必将促使地区工业生产综合体的形成。其次,工业生产的联合化,使企业本身具备多种门类工业的综合性质,它必然引起城市工业区企业配置的变化,改变过去专门化工业区的严格分工,从而出现较多的以联合企业为中心的综合性工业区。再次,由于工业的联合化,缩短了企业间的运输距离,使相互有关的工业生产过程相互衔接,节约了运费。最后,由于联合化企业可以更好地实行对资源的综合利用,随着技术的进步,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有可能逐步摆脱对天然资源的依赖性,从长远来看,即使在天然资源比较贫乏的地区,也可能建立起原料基地,发展新的工业部门,从而为工业的远景配置创造广阔的天地。

我们假定某一地域拥有许多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很多工业企业向这个地域聚集,使地域的产业规模迅速扩大。但是,究竟多大的规模是合理规模呢?这主要由地域的环境容量来决定。地域的环境容量主要取决于下列三点:(1)资源要素。

包括各类原材料、能源的供给,资金的供给和劳动力资源的供给。一个地区各类资源本身有一个限度,一定条件下能够从区外取得的资源也有一个限度。这对聚集企业对各类资源的消耗也就规定了一个上限,超过这个上限,便会引起资源要素供给不足,经济效益下降。(2)基础设施要素。

包括交通、通讯、供水、供热及其他基础设施。这些设施所能容纳的企业和人口数量是一定的。在专业化协作条件下对基础设施的使用比单个企业要节约很多,但这种节约也不是无限的。例如交通运输,假定区内与区外的联系是一条1000万吨运力的铁路线,如果一个地区的企业无限聚集,超过了管理者的管理能力,也就超过了合理规模的限度。(3)管理要素。

在特定的条件下,人们的管理水平是一定的。每一个管理者都有自己的管理半径,即最大的管理规模。如果企业的聚集或联合,超过了管理者的能力,必然出现管理不到位的情况,成本就有可能提高,严重的还可能造成企业的破产。

因此,地域合理规模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地域内每个企业的合理规模,地域内整体产业布局的合理规模。后者是以前者为基础。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单个企业的合理规模表现出适当聚集的态势,并不是越大越好。同时,在市场全球化的今天,由于通讯的便利和市场指向的加强,跨国公司可以把生产的各个环节布局在不同的地域,各个分厂分工协作,生产不同的零配件,同样的产品可以在接近不同的市场地域生产;一个公司,其管理和研发总部、生产产品的工厂、销售部可以布局在不同的地方,并且这种情况越来越普遍。二是地域内整体产业布局的合理规模,表现为某一产业的合理规模和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结构和规模,其规模是否合理。一个地区的原材料、能源的供给,资金、劳动力的供给,基础设施承受能力、环境的排污能力、管理水平等在特定时期是有一定限度的,在这个限度内聚集,就能产生节约,实现规模效益,但是,聚集效益服从边际效益递减规律,聚集超过一定界限,程度越强,其效益越低。

从产业聚集的方式上讲,地域合理规模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第一种,由于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相互联系,这些企业共同布局在某一个地域,形成地域产业聚集,即产业链条的聚集。对任何一个企业来说,都有产前联系产业、产后联系产业和旁侧联系产业。它的生产过程要消耗其他企业生产的产品,同时又有另外的企业消耗它的产品,更有一些企业与之有着这样或那样生产过程或产品消耗的联系。这些企业聚集在同一地域,可以减少原料和产品的运输,增强生产过程的联系,取得好的经济效益。

第二种,为了共同使用基础设施,一些企业共同布局在某一个地域,形成地域产业的聚集,即横向产业的聚集。基础设施一般分为三部分:生产性基础设施,指为产业生产服务的诸如交通运输、邮电通讯、能源供给、物资供应及金融等;生活性基础设施,指为生活服务的诸如商业、服务业、公用事业、住宅及公共设施等;社会性基础设施,指为社会大众服务的诸如教育、科研、卫生、环保、治安,等等。如果许多企业共同使用这些较为齐全的基础设施,企业本身可省掉许多非生产性投资,增加企业的投资效益。

第三种,为了管理上的方便,一些企业共同布局在某一个地域,形成地域产业的聚集。今天的管理,其含义已经大为扩展了。除了传统意义上的管理内容外,信息的传递、科技的普及、企业间的协调等,都已经成为企业发展中必不可少的条件。一群企业聚集在一个地域,可以加快信息传递,减少管理成本,增加企业效益。

3.地域合理规模的评价标准

上述企业聚集的类型,也可能单独出现,也可能复合出现。聚集的合理规模,要依照不同地区的不同情况分别加以分析。要根据企业本身的特点,看其布局是聚集有利还是分散有利,还要根据地区的具体条件和环境容量来限定聚集的规模:环境容量大,资源集中,运输条件好,抗污染能力强的地方,产业聚集的规模可以大些,反之亦然。

产业布局的地域合理规模的评价标准为:

标准一:企业的经济效益是否最好。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一个企业都是独立的经济单位,追逐利润是其天生的本性,一个企业之所以布局在这里而不是别的地方,就要看它是否在这里能获取最大的利润;

标准二:地区产业结构是否最优。区域产业结构是全国经济空间布局在特定区域的组合的结果,产业结构包括主导产业、辅助产业和基础产业的功能结构,还包括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之间的产值结构。产业结构的优劣决定该地区经济发展的速度。知识经济条件下,一方面第三产业空前发展,另一方面,高新技术产业通常为主导产业。

标准三:社会效益是否最大。从这方面评价产业布局的效益,主要指对地区发展所做的贡献,产业布局在特定地区,对于该企业来说,经济效益并不是唯一的,但是,能为该地区提供税收、安置就业、提高该地区的人均国民收入等都很重要,总之,能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有的企业布局在特定地区,产生很大的环境污染,那么,虽然它能产生很大的经济效益,也不能考虑。

评价地域合理规模,还有一个正确处理聚集与分散的关系问题。

聚集与分散,也称集聚和消聚,是实现产业布局的地域合理规模的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相辅相成。聚集可分为功能聚集和非功能聚集,功能聚集是指通过扩大生产规模,增加生产能力或企业个数,相互采取联合化与专业化方式,形成分工协作,达到效益最优,在区域内相互联系的生产聚集;非功能聚集,指工业基础设施、文教卫生等服务功能以及人才、信息等方面的聚集。聚集可分为两个阶段,即低级阶段和高级阶段。低级阶段仅表现为单个工业企业生产规模或最主要设备生产规模的扩大,高级阶段则表现为各类工厂由于不同因素的作用而向某一个地域集中,包括第三产业与工业的聚集。

实现地域合理规模,就是要处理好聚集与分散的关系。

生产的空间集中,是工业化大生产发展的基本要求,传统工业强调规模经济,是一种功能聚集,强调企业的大型化。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实践证明,并不是“越大越好”。例如,美国《财富》杂志排名的全球企业500强中,1991年服务业有52家亏损,制造业73家亏损;1992年仅服务业就有62家亏损,制造业情况更糟;1993年制造业100强中有24家亏损;1994年服务业和制造业共有46家亏损;1995年前100强中就有14家亏损;1996年前100强中就有9家亏损。(注:参见《北京晚报》1999年12月15日经济新闻版。)以上情况充分说明大并不等于强。另一方面,由于聚集过分产生的大城市病,甚至西方“鬼城”的产生,人们越来越感到并不是“越大越好”。聚集过度带来能源供应不足、环境污染、销售困难、劳动力资源紧张、劳动力成本过高等等,生产要素价格的提高,必然加大生产成本,造成外部不经济,使人们认识到产业布局需要适当分散。目前西方企业界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普遍观点是“小的是美好的”,因为中小企业对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的应变能力较强,更能适应生命周期缩短的产品的更新换代。另一方面,知识经济时代具有更大的空间灵活性,服务全球化,分散的市场,需要产业布局的适当分散。

高新技术产业的聚集更多的是非功能聚集,在一个高新技术产业区里,每一个企业生产不同的产品,大家共享基础设施、政府的优惠政策、法律、金融、工商等服务,人才的流动便于信息的流动,也便于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同时,高新技术企业的聚集能产生乘数效应,必然引起第三产业的集中,如金融、保险业的汇集,从而便于高新技术企业获得资金和保险的支持;其后果是必然引起配套部门的形成,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方便。四、本书的研究方法及数据选取

本研究从两个层面对我国的生产力布局进行研究,一是总体层面,即从三次产业的空间分布和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板块;二是从行业层面,即从农业、工业、服务业分析各产业的布局。对于工业的分析,我们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47542002)选择了16个二位数行业进行研究,这16个工业行业包括采掘业和制造业。选择的依据是这些行业在工业中占有较大的比重(2007年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占2%以上),这些行业对推动新型工业化和国民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这些行业是我国参与国际分工的主力军;这些行业有一些是高新技术产业,有一些是受资源和环境约束比较大的行业。

在研究产业的空间布局时,我们计算了相关的指标。具体是:

1.集中度

表示规模最大的前n位(一般n=1、3、9等,或者根据分析的需要选择)地区所占的总产值(或就业等)份额。其计算公式为:n

其中,CR表示行业k中规模最大的前n位地区所占总产值(或就业等)比重之和,其取值在0~1之间,取值越大,表示该行业越集中。这个指标直接指出了份额较大的一个或几个地区所占的比重,从而也就可以看出行业的地理集中程度。其优点是计算简便,含义较直观,把行业的地理集中度指向具体的地区;缺点是没有考虑到影响行业地理集中的因素,而且当n取不同值时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2.赫芬达尔指数

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简称赫芬达尔指数(HHI),是一种测量产业集中度的综合指数。其计算公式是: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