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读一点民俗文化常识(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3-06 01:05:59

点击下载

作者:王颖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每天读一点民俗文化常识

每天读一点民俗文化常识试读:

前言

民俗是指各地的民间风俗,中国的民俗由广大华夏百姓创造和传承,是一种包罗万象的生活文化。它起源于民众的群体生活需要,其中包含了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文化,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是延绵了几千年的精神财富。

中国幅员辽阔,是一个民族众多、文化大融合的古老国度。每一个民族都拥有自身的民族风俗特色,在千百年的发展和演变过程中形成了千姿百态的民俗文化。民俗不是一种制度,却比任何制度都深入人心。因为民俗深藏于人们的日常行为、常用语言和心理习惯当中,是一个民族内在存留的根深蒂固的文化精神的体现。任何民族都有独特的风俗,同时,又因地域和时代的差异,同一民族也会产生不同的风俗。因此,民俗也不是一种固定形式和规范,它具有明显的自我更新、自我丰富、自我整合的能力,会随着各种因素的变化而发生改变。

一般说来,人们将广大民众赖以生存的时间与空间地域称为“民间”,将自然条件下形成的行为规范称为“风”,由社会文化条件造成的行为规则称为“俗”。这样一来,在中国地大物博、民族众多、历史悠久的客观条件下,形成了“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的状况。从中国的传统节日到民间服饰、食物、工艺、建筑、信仰等,各个民族和地域都有独特的传承,至今仍保留着明显的个性化。

在当代网络社会迅速发展的情况下,社会人口流动频繁,网络社交生活逐渐打破了传统的以民族地域为主的社会交流模式。同时,外来文化影响巨大,西方的各种节日如圣诞节、万圣节、感恩节等对中国传统节日产生冲击,而西方的饮食习惯、服饰习俗、建筑习俗、作息习惯等,也都对民风民俗造成了严重的同化和消解,促使许多传统习俗发生了重大改变。

因此,在文化日趋统一性的时代里,我们更应该深入了解传统民俗,了解本民族文化的起源和精神内涵,将中华各民族的传统文化、习俗发扬传承下去。本书从民族风俗、节庆庙会、楹联妙对、特色服饰、民居建筑、姓氏生肖、图腾信仰、曲苑杂技、武术舞蹈、传统技艺、坊间传说十一个方面,介绍了中国传统民俗文化常识,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和娱乐性,让读者在轻松愉悦的阅读中领略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

第一章 民族风俗

民族风俗是中国风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传统民间习俗的不同表现形式。中国地大物博,每个民族都有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传统礼仪、节日庆典等,这是民族智慧的历史传承,也是民族生活的精神寄托。

风俗习惯是如何起源发展的

风俗习惯是用来辨别民族间、地域间区别的一个重要标志,它是每个民族或地方在其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并且延续下来的一种风尚、习俗。风俗习惯并不是抽象的概念,它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例如饮食习惯、传统服饰、婚嫁习俗、礼仪风尚等。但是由于我国土地辽阔、民族众多,所以风俗习惯所产生的文化现象就异常丰富。

风俗习惯包含着一个民族的心理、文化与思想感情等方面,这些因素都具有一定的民族敏感性。所以一个民族往往非常看重自己的风俗习惯,外人是否尊重他们的民俗,是他们判别友情的一个重要因素。

风俗习惯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重大变革成为影响风俗习惯的重要因素,除此之外,风俗习惯的变化也与自然环境、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或重要人物的影响有关。

龙凤纹饰为何会成为汉族文化的象征

纹饰是指器物上装饰的花纹,汉民族习惯以龙凤为图样,并以其为尊。龙纹象征皇权,凤纹象征高贵,二者都是人们心目中幸福吉祥的化身。早期祖先将龙凤看作能够逢凶化吉、呼风唤雨的吉祥之物,自远古的图腾文化开始,龙凤纹饰便被赋予了宗教崇拜的意义。

龙凤纹饰早在陕西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龙凤纹”彩陶瓶上就出现了,在我国传统的吉祥图案中,龙凤呈祥标识着一派祥和,喻意对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美好祈愿。

龙纹体现威力之美,属阳刚性质,也象征男性。凤纹体现婉丽之美,属阴柔性质,也象征女性。龙凤纹饰交织相映,构成服饰器物装饰的最高吉祥物,故有“龙凤呈祥”之说,也寄托了人们对神圣的崇拜,以及对幸福生活的企望和向往。

中国人对龙的崇拜已有5000年以上的历史,自封建时代开始,龙与皇权就产生联系,帝王自称“真龙天子”。

龙的起源时常被认为是鳄鱼和蜥蜴的“大共名”,这是图腾合并的结果,也有人说龙是演化于蛇,是云水、闪电和彩虹的集合。据学者考证,大禹与蛇图腾的氏族有着血缘上的关系,他奠定了夏朝根基以后,他的后裔把蛇升华为龙,这一点体现了多元文化,得到了各民族图腾崇拜的认同,龙由此成为中华民族的重要象征。

而中国有关凤凰的传说则起源于鸟,这一点在《山海经》中有相关记载,凤凰还有个名字叫“鸾”。凤凰,凤者为雄,凰者为雌,然而龙凤相合,却把整个凤凰都“雌”化了。古代很多部族的图腾都是鸟,例如,少昊氏下属有凤鸟氏、丹鸟氏等氏族。龙乃鳞虫之长,凤乃百鸟之王,两者都为瑞兽灵禽,因此,当龙升级为帝王象征后,凤便成为帝后象征,龙凤相配则喻为最崇高的吉祥之意。

手扒肉对于蒙古族的意义

手扒肉是鄂温克、鄂伦春、呼伦贝尔、蒙古草原等游牧狩猎民族千百年来的传统食品,因为是用手抓着吃肉,故而得名手扒肉。狍兽类的肉以及羊、牛、马、骆驼等牲畜的肉均可烹制为手扒肉,但通常所指的手扒肉多指羊肉。

手扒羊肉在蒙古语中被称为“布和力麻哈”,它是存在于游牧民族的一种简便而实惠的待客方法,也是蒙古民族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美味佳肴。手扒羊肉的做法是把挑选好的羊肉除去头、蹄、下水之外的部分切成若干块下锅,原汁白水进行清煮,不加任何调味品。

蒙民们认为,羊吃着草原上的五香草,所以羊体内的调味已然齐全,因而只用白水煮味道就会很鲜美。吃手扒肉时一只手抓着羊骨,另一只手拿蒙古刀剔下羊肉,蘸作料吃。

从营养学的角度来说,肉煮到半熟的程度,可以尽可能的保存动物在青草中吸收的维生素和其他营养成分,如此才能保证人们在食用后能够吸收到最为丰富的营养。

地域原因决定了手扒肉在蒙古族的地位,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促使手扒肉成为他们的日常饮食。时至今日,手扒肉也成为蒙古族人豪爽的象征,客行草原,吃一块手扒肉,喝一碗马奶酒,自是别有一番韵味。

蒙古奶茶与蒙古酒有何特点

蒙古奶茶,在蒙古语中被称作“苏台茄”,流行于当地由砖茶煮成并带有咸味的一种奶制品。喝奶茶是蒙古民族最为传统的一种饮食习俗,它除了能解渴外,也成为补充人体营养的一种主要方法。

砖茶在牧民的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饮品,喝由砖茶煮出来的咸奶茶也是蒙古族人民的传统饮茶习俗。

在牧区,人们习惯了“一日三餐茶,一顿饭”的生活方式。每天早上,主妇们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先煮一锅咸奶茶,以供全家整天享用。这些牧民通常只在晚上放牧回家后才一家人一起正式用餐一次,但是早、中、晚喝三次咸奶茶的习惯却是不可缺少的。若是有客人来到家中,热情好客的主人首先会斟上香喷喷的奶茶,借此表示对远道客人的真诚欢迎,而不斟茶待客则被视为草原上最不礼貌的行为。

蒙古酒也是蒙古民族主要的一种传统饮品,它具有暖身、开胃、兴奋、除痹、理气安神等多方面功效。因为蒙古地区气候寒冷、风沙大,蒙民们大多过着分散而居的游牧生活,他们野外作业时间长,尤其是在严寒的冬季,人们外出工作时就需要饮几口酒以达到保暖、防寒的效果。因此,常带一些酒备用已成为他们的日常习惯。

如果有远道而来的客人,主人也需要给客人们加酒驱寒,这里的酒原来指的是奶酒,后来随着五谷酿制的酒大量进入蒙古地区,人们饮用后发现该酒酒劲浓烈,有的人甚至由于饮酒过量导致死亡。所以,蒙古人把这种五谷酒称为“哈日阿日黑”,即黑酒。传统的蒙古酒就是奶制酒,蒙古民族用五畜奶制酒饮用的历史由来已久,其饮食文化更是世代相传。

那达慕是怎样一个节日

“那达慕”是蒙古族的传统节日,一般在牲畜肥壮的7-8月间举行,节日期间会举行摔跤、赛马等传统竞技活动。

据记载,“那达慕”起源于蒙古汗国建国初期,当时成吉思汗为检阅部队,维护和分配草场,在每年夏季将各个部落首领召集在一起,举行各种游戏和比赛活动,如射箭、赛马或摔跤等,有表示团结友谊和祈庆丰收之意,这就是“那达慕”的前身。到了清代,“那达慕”逐渐演变成由官方定期召集的有组织、有目的的游艺活动,以苏木(相当于乡)、旗、盟为单位,每一年或三年举行一次。

如今,蒙古族人民每年都会举行“那达慕”。如今的“那达慕”形式灵活多样,内容包括摔跤、赛马、射箭、套马、下蒙古棋等民族传统项目,有些地方还会加入田径、拔河、篮球等体育项目,甚至还有武术、马球、骑马射箭等表演。“那达慕”期间,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观看比赛和表演,草原上洋溢着节日的欢快气氛,是一年一度的蒙古族节日盛会。

什么是“三口一杯”

三口一杯是藏族人民在接待客人时最为主要的一种礼节,藏族人民热情好客,经常用青稞酒招待客人。

在客人到来时,主人先在酒杯中倒满酒,端到客人面前。这时,客人们需要用双手接过酒杯,然后一只手拿杯,用另一只手的中指伸进杯子,轻蘸一下,用拇指和中指朝天一弹,意思为敬天神,接下来,再来第二下、第三下,寓意分别为敬地、敬佛。这种传统习惯是为了提醒人们酒的来历是与天、地、佛的慷慨恩赐分不开的,所以在享用酒之前,一定要先敬神灵。在迎接客人时主人除了用手蘸酒弹三下之外,还要从五谷斗中抓一点青稞,向空中抛撒三次。

在喝酒的时候,他们约定风俗是:客人先喝一口,主人立刻倒酒斟满杯子,客人再喝第二口,然后主人再斟满,客人接着喝第三口,主人则最后一次斟满。此后,客人就得把满杯酒一口喝干了。这样做的话,主人才会觉得客人看得起他,而客人喝的酒越多,说明主人的酒酿得越好,主人就会越高兴。除此以外,藏族人在敬酒时,对男客们一般用大杯或大碗,而敬女客时则用小杯或小碗。

满族人为何崇拜乌鸦

在我国许多地方,乌鸦被视为不祥之鸟,然而满族却将乌鸦视作“神鸟”。自清代以来满族人就不伤害乌鸦和喜鹊,有“不食其肉,遗碎肉、粮食饲之”的说法。在满族人聚居的地区,许多人家的院子中都立着一个高高的木杆子,这个杆子就是专门为了喂乌鸦、喜鹊而立的,在这个木杆子上有一只斗,斗里面装有猪肉、猪下水以及米等作为乌鸦和喜鹊的食物。

那么满族人为何崇敬乌鸦呢?据传原因有两个:其一是因为鸦鹊乃满族人在氏族制时期所崇拜的图腾;其二据传说则是因为,乌鸦曾经救助努尔哈赤脱险,所以努尔哈赤告知其后世子孙及族人不得伤害乌鸦。

除神话传说之外,满族人还将乌鸦奉为“神”,关于这点也可以从满族先民的生活、生产的环境,以及鸦鹊的生物特性和萨满教的影响等方面来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方面,从满族先民们居住的自然环境来看,满族的历史十分悠久,大概可追溯到三千多年以前的肃慎地区。据考古资料证明,肃慎人民生活在以乌苏里江流域和牡丹江为中心的地区,这些地方森林茂密、气候适宜,是最适合人类生存、鸟类繁衍的好地方。

另一方面,由于生产力落后,人们对自然界和生物界的认识不足,出于满族人民受萨满教万物有灵观念的教化影响,鸦鹊也因为其传递信息的功能被赋予了多种神性,即先知先觉的能力、护佑的能力、沟通人神的能力。鉴于这些说法,满族人对鸦鹊向来怀有崇高的敬畏之感。

满族人生男孩为何要在门左挂弓箭

满族有游牧狩猎的古老传统,对男性的武力极为崇尚,在满族人家中,若生了男孩,会在房门左框上悬挂一把小弓箭,弓箭大约有一尺长,用竹皮子制成,预示着男孩子长大之后,武艺高强,会成为一名英勇的射手。如若生了女孩,家人会在房门右框上悬挂一条红色或蓝色的布条,并将这根布条称为“他哈补钉”,用来象征吉祥如意。

满族的这种习俗最早在《礼记》中就有类似记载:“子生,男子设弧于门左,女子设帨于门右。”这里的“弧”是指弓,“帨”是指佩戴在身上的帕子,意思是说生下男孩在家门左边挂一把弓,如果是女孩子在门右边挂条手绢。弓箭是古代民俗文化的重要象征,古代男子从小要学习骑马射箭,且提倡男左为尊,女右为卑,所以在门左悬挂弓箭意味着新生儿是男孩。

另外在古代,女人分娩时不能受到惊扰,孩子“洗三”之后才能抱出产房,门上悬挂弓箭或布条,向人们宣布新生儿是男是女的信息,这种仪式被称作“悬弓挂帛”。同时,这种方式也能提醒货郎、铁匠以及携带响器的人保持安静,以免惊扰产妇和婴儿。

什么是“满汉全席”

满汉全席是我国起源于清朝宫廷的一种集合满汉两族饮食特色而形成的巨型筵席,它原本是为了恭贺康熙皇帝66岁大寿,化解满汉不和而制的,后世也沿袭这种传统,席面极为奢华。

满汉全席以山东、北京、江浙菜为主,而世俗中所谓的“满汉全席”的珍品大部分是黑龙江地区的特产,后来闽粤等地区的菜肴也逐渐依次出现在了巨型宴席之上。

满汉全席在乾隆年间被一度完善,菜式扩充至200多道,134道热菜、48道冷菜,再加上数10道点心。菜式有荤有素,有咸有甜,用料精细,突出了满族菜式的特殊风味,火锅、烧烤、涮锅全备,同时又展示出了汉族烹调扒、炸、熘、炒、烧等特色。辛亥革命之后,菜式得以精简,固定为108种,分南菜、北菜各54道。

满汉全席菜肴丰盛,规模庞大,制作程序复杂,工艺也颇为考究。博采燕窝、海参、鲍鱼、鱼翅等高级席面的精华;包括点心中油、酥、仔、生、烫、发等六种制面手法;施展飘、剖、立、片等20余种刀法;汇聚烧、炖、蒸、炒、烤、煮等烹技;辅助以冷碟中梭子背、一顺风、一匹瓦、桥形、扇面、城墙垛等十数种镶法,餐具考究,以形状各异、规格齐全的盘、碗、盏、碟等餐具于一席,山珍、海味、仙疏、珍禽、异兽、名果无一或缺,实为中华传统菜系文化的瑰宝以及最高境界。

旗袍是满族人发明的吗

旗袍是带有满汉民族烙印的服饰,满语称为“衣介”,分为单、夹、皮三种材质。其中“马蹄袖”是满族人所穿的一种褂袍式皮衣,是“旗人”特有的服饰,被人们称为旗袍。《辞海》中关于旗袍的解释:“旗袍,原为清朝满族妇女所穿的一种服装,两边不开衩,袖长八寸至一尺,衣服的边缘绣有彩绿。辛亥革命以后为汉族妇女所接受,并改良为直领,右斜襟开口,紧腰身,衣长至膝下,两边开衩,袖口收小。”

满族人把自己的长袍融进了汉族服饰的元素之中,由此产生了旗袍,所以可以认为是满族人发明了旗袍,但是后来却加入了很多汉民族的元素。

到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旗袍已经普及,不过与清代的旗袍相比,此时的旗袍色彩比较鲜艳,在领子和袖口上,也都镶上了彩色牙子。到了三十年代,旗袍的样式多次发生改变,有时流行袖子长可过腕、领子高、衣长到脚的旗袍;有时流行袖子短到露肘、领子低、衣长到大腿的样式。到了四十年代,旗袍的款式开始趋同,衣长缩短,领子降低,袖子裁掉,省去很多的花边镶饰。

如今,在国际舞台上,旗袍甚至成为了一种中国符号,也成为中国传统女性的特色服饰。

藏族风马旗有何寓意

风马旗——藏称“隆达”,又名经幡、五彩经幡,它是西藏高原上一道独特的风景。风马旗是指固定在族幢、门首、绳索、树枝上,用经咒图像木版印于麻纱、布、丝绸和土纸上,在大地苍穹间造成接天连地境界的各色风幡。风马旗上写有八字真言,六字真言等经咒,然后捆扎成串,用木棍竖立起来,布条上画着一只风马,寓意把祷文借风马传播各处,故而得名“风马旗”。风马旗不但有着宗教含意,也是具有很高水平的艺术品。

作为僧俗信众们精神世界与神灵之间交流的媒介,风马旗自然具有其特定的含义。生辰吉日、年节庆典之时它象征天、地、人畜间的祥和;在新搭建的帐篷上,它则是为求得迁徙后的福祉而挂;若是竖插在江畔湖边则又表示对水神的敬畏;高悬在林莽之间则是对山神的供奉;扛在朝圣者肩头的风马旗,却是为了祈求旅途平安;若你看见山头路口堆挂风马旗,那一定是善良的当地人民对过往行人吉祥如意的祝福与渴望。

起初,藏族的风马旗来源于古老时代人们对英雄的崇拜观念,它的颜色依次是蓝、白、红、绿、黄五色,这体现了藏族的民族精神和信仰崇拜。藏族人民认为雪域藏地的崇山峻岭和大江莽原上必定存在着守护神,他们经常骑着风马在雪山、森林、草原、峡谷中巡视,以保护雪域部落的安宁祥和,抵御魔怪与邪恶的入侵。因此,风马旗便成为这些神灵们守护藏民安康的旗帜。

哈达有何特殊寓意

众所周知,献哈达是藏族和蒙古族人民在日常交往活动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礼仪,在许多场合都会用到。例如觐朝佛像、认错请罪、建房竖柱、送别迎亲、拜会尊长、馈赠亲友等。这些纯朴的人民用哈达来表示敬意、祝贺,以此表达自己纯洁、诚挚之心。而因为受赠人地位身份的不同,哈达的颜色、长短也各有变化。

哈达分为黄、绿、蓝、白、红五种颜色,其中最常见的则是白色的哈达,它象征着纯洁与吉祥。哈达一般是用丝绸做成的,五彩哈达是藏族人民和蒙古族人民心中最为隆重的礼物,这种哈达通常是用来献给菩萨或迎亲做彩礼的。

作为藏族与蒙古族至关重要的一种礼物,送接哈达也是颇有讲究的。例如,小辈向长辈或高僧活佛敬献哈达时,要微微躬身,双手捧着哈达献于手上或置于座前桌上,在献完哈达后,小辈需要后退数步方能转身离去,借此以表示尊敬之情;若是长辈给晚辈赠送哈达,则只需直接挂在对方颈上即可;若是平辈之间互献哈达,只需献于对方手上便可,接受哈达的一方,身体要微微前倾。

除了这些寓意规矩,在蒙藏两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哈达也可以表达很多种含义。例如有事求人,就需到他人家中献哈达,将哈达献于主人家神龛前,如果对方答应就会留下哈达,不答应就会当面退还。哈达不仅在有求于人时可以用,同时也可以用做表达歉意。一方向对立的一方献哈达,若对方接受了哈达,那么就意味着双方可能化干戈为玉帛。

回族人为何要戴盖头

盖头原本是阿拉伯语“黑玛尔”的意译,是回族女子用来遮盖头发、耳朵和脖颈的。因伊斯兰教义的原因,世界各国穆斯林在不同程度上都在遵守此项规定,用黑色或者白色的细纱蒙头裹体。

另外,大部分信奉伊斯兰教的阿拉伯地区,由于气候恶劣,妇女们为防风沙、讲卫生,便自行缝制了头巾来遮面护发。

中国的回族妇女根据生活环境的改变,对这样的规定加以简化,她们弃用了面纱,但仍用头巾遮盖住耳朵、头发和脖子部位。

回民妇女的盖头大都选用丝、绸、的确良等多种中高档布料制作,颜色大致分为青、绿、白三种,不同年龄佩戴的颜色也不同。

一般来说,少女佩戴绿色,显得清俊娇丽;已婚妇女佩戴黑色,显得素雅端庄;有了孙子或者已经上年纪的老年妇女则会佩戴白色,显得干净持重。在样式上,不同年龄段的妇女也会略有区别,少女和媳妇的盖头一般比较短,只遮住前颈,而上了年纪的妇女盖头一般比较长,要披到背心处。

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回族女性的盖头也都有了一定的改变,例如,她们会在盖头上嵌上金边或绣上风格素雅的花草图案等,使得盖头看上去清新、秀丽、明快、悦目。

回族人偏爱何种面食

回族人偏爱面食,同时他们制作的面食也有突出的特色。回族人在接待宾客、或满月、添丁、百岁以及婚礼期间,都要制作油炸的面食。

特别是每逢穆斯林的重大节日开斋节、古尔邦节和圣纪节时,回族人更是家家户户炸油香、馓子,不仅自家人食用,也会馈赠亲朋邻里,所以油香和馓子也成为了回族人节日中的上乘食品。

油香是指回族人制作的一种特殊油饼。它的种类丰富多样,主要有西北地区盛行的发酵面油香和内地盛行的糯米油香、烫面油香、地瓜油香等。

馓子也是回族的一种形似盘条的独具风味的油炸食品。

在回族人制作的面食中,风格最为独特的当数牛肉拉面了,如今已普及到全国各地,已经成为颇受欢迎的快餐食品了。

壮族铜鼓是如何起源传承的

壮族铜鼓是我国青铜器文化中的一朵奇葩,由于敲击铜釜发出的响声宏亮而且悠远,便用于报讯集众,逐渐演变成了“国之重器”的礼器和乐器。

除此之外,壮族铜鼓还具有宗教属性,它是天地神灵的集合体和人神沟通的宝器,壮族人认为,通过它可以冲刷心里的痛苦和烦恼,从而获得吉祥的慰藉。所以每逢婚丧庆典或重大节日,壮族都要敲击铜鼓,奏乐起舞,以示“天地自然和谐相生,人文情怀长存不息”,并且表达对和平幸福生活的追求。

壮族使用铜鼓也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壮族人将铜鼓看作是传家的宝贝,非常珍惜,并千方百计保存下来,世代相传。壮族的传世铜鼓主要在高良、五龙、龙庆三个民族乡的村寨里,这些铜鼓大多是世代传承下来的,在1958年以前,全县境内共有铜鼓100余面,但多数在后来的“献铜”运动中被毁掉,如今仅剩下10面,这些铜鼓都由村中德高望重之人或族长专管,为各个村寨集体所有。

铜鼓文化是壮族文化的重要组织部分,在壮族人的心目中,铜鼓是祖宗留下的文化根基以及精神家园。现在,在失去权力象征之后,铜鼓仍在民间使用,已然成为一种活着的文化遗存。

什么是“牛魂节”

牛魂节是壮族、布依族、瑶族、侗族、汉族、土家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牛魂节也被称作牛王节、开央节等。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八便是牛魂节,但由于地方的差异,也有在六月初八或八月初八举行庆典的。传说这一天是牛的生日,所以我国民间养牛的人家,都要用不同形式进行一番庆贺。

在这一天里,不管地里有多少农活,各家各户都要免除牛一切的劳役,给牛放假一天,清早小孩子将牛送到绿草如茵的牧场,好让牛愉快地度过它的节日,人们还会将牛栏清理干净,做到栏干草足,同时全村的村民要对全村的牛评头论足,同时各家各户也会先将牛喂饱后,人才去吃饭。

这天桂北地区的侗族、瑶族、壮族、苗族等少数民族群众都要上山采集乌柏等树叶,用其煮出的水做出一锅糯米饭,称为乌饭,人们会盛碗紫红色的乌饭,放上几块腊肉,端去给牛吃;有的人家也会采集新鲜的草料饲养耕牛;也有的用盐水淋湿草料喂养牛;还有的人家用泡制的甜酒或杂粮酒,或者在酒里敲几个鸡蛋,用竹筒喂灌耕牛;更细心的人家,会用篦子梳去牛虱,精心护理,从而保证耕牛的强健体魄和持久精力。

牛魂节这一天是绝对不能打牛的,因为据说打牛会惊扰牛魂影响农事。人们按照传统的习俗让勤劳的耕牛得到休息,企望丰收,安定牛魂,表达对劳动者的赞美,也是人们对来年风调雨顺、谷物丰收的美好希冀。

什么是“三月三”歌节

“三月三”歌节是壮族的传统节日,也称“三月歌圩”。广西素来有着“歌海”之称,壮族每年都有多次定期的民歌集会,其中以农历三月初三最为隆重。这一天,家家户户制作染红彩蛋,五色糯饭,欢度节日。

各地歌节也有特定的聚会场地,一般为峒场坡地,也有的歌节在以竹子和布匹搭成的歌棚里举行。参加者多为未婚男女青年,老人小孩也会前来游乐助兴。

相传歌节起源于“刘三姐”的故事,据说唐朝时有一位名叫刘三姐的歌仙,她歌声优美,却因为唱歌讽刺财主豪强,在上山砍柴时被残忍杀害,当地百姓为了纪念这位大胆善良的姑娘,遂在其遇害日聚集唱歌,歌节由此产生。

著名的歌圩有巴马的盘阳河畔、都安的棉山、田阳的乔业、田东的仰岩、宜山的下涧、柳州的鱼峰山等处。人们到歌圩场上赛歌、赏歌,男女青年对歌交情,情投意合者便互赠信物,以为定情。此外,还有抛绣球、碰彩蛋、演壮戏等娱乐活动。较大的歌节会吸引方圆几十里成千上万的男女老少来参加,人山人海,摊贩云集,热闹非凡。因此,歌节不仅是民族文化的盛宴,也是民族经济交流的盛会。为弘扬民族文化,198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把“三月三”定为文化艺术节。

彝族“少女成人礼”是怎样的

在彝族有这样一种说法:“姑娘的成人礼是没有新郎的婚礼”,由此不难看出“少女成人礼”在彝族人心目中的重要地位。成人礼上,彝族少女会换上代表成年的裙子,称为“换裙”仪式,这种仪式在彝语里被称作“沙拉洛”,意思就是脱去童年的裙子,表示她们已经成年,可以自由自在地逛街、骑马、谈恋爱了。

换裙仪式的时间是根据少女的发育情况而定的,一般在15-17岁,因为当地彝民认为双岁不吉利,所以大多选择单岁,仪式的具体时间也需本族老人精细算卦后才能定下。在换裙仪式中,彝族姑娘穿上中段为黑蓝色的三节拖地长裙,将独辫改梳成双辫,并戴上绣花头帕,挂上耳坠。之后换裙者走动起来,婀娜多姿,步履轻盈,使“沙拉洛”达到高潮。

举行换裙仪式时不允许任何男子在场的,由妇女们说些逗笑少女的话语和祝愿词,在歌声和笑声中进行。“沙拉洛”仪式结束后,男子才能参加欢宴,大家席地而坐,愉快地吃着砣砣肉、荞馍和炒面等食物,开怀畅饮,一醉方休。“换裙”仪式意味着女子已经成年,可以自由地找情人、谈恋爱。如果发生性关系,只要不违反等级和血亲的限制,一般不会受族内处分。若女子怀孕,男方赔礼或结婚即可。反之,换裙前的少女要受到严格的保护,避免发生被调戏、奸污的情况,也不准非法同居,如发生此类事件,就必将受到严厉的惩罚。

苗族饮食有哪些特色

苗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苗族祖先在与黄帝的斗争中屡战屡败,最后被迫撤退到比较偏远的地方进行防守避难。因而苗族居住的地方,一般位于山顶或山腰等难攻易守的地方。所以大部分苗族人都善于做腌菜、豆制品、酸汤等易保存,可长期食用的食物,辣椒是苗人的主要调味品,在有的地区甚至有“无辣不成菜”的说法。

苗族的日常主食以大米为主,部分地区的苗人喜吃狗肉,素有“苗族的狗,彝族的酒”之说。苗家的菜肴种类繁多,常见的有瓜类和蔬菜、豆类、萝卜。食用油除动物油之外,多为茶油和菜油。苗族人都善于制作豆制品,普遍喜爱吃酸味菜肴,酸汤是家家必备之物。苗家酸汤是用米汤或豆腐水,在瓦罐里发酵3-5天制作而成的,酸汤可以用来煮鱼、煮肉、煮菜等。苗族保存食物普遍采用腌制法,鸡、鸭、鱼、蔬菜、肉类都喜欢腌成酸味的,因此苗人几乎每家都有腌制食品的坛子,统称为酸坛。

除此之外,苗族也有着非常悠久的酿酒历史,从制曲到发酵、从蒸馏到勾兑、窖藏都有着一套完整的工艺。而苗族人的日常饮品中,不仅有酒、酸汤,还有油茶,在湘西地区的一些苗族还有一种特制的万花茶。如此可见,苗族的饮食文化是非常丰富的。

苗族有哪些独特的民间艺术

苗族民间艺术丰富多采,最常见的要数剪纸、编花带、挑花、刺绣、织锦、银饰等艺术。

剪纸又称“西给榜”,是指刺绣的底样,但从工序和价值来看,它本身就是一件完整的工艺品。

苗族剪纸多为即兴作品,一般采用剪、扎、挑手法在纸上随意创作或花鸟虫鱼或龙凤麒麟,构图反映苗族的自然崇拜和图腾崇拜心理。线条流畅、画面生动,具有较高的艺术品位。

编花带是用凳式的编带机或者圆口的竹篮做工具,用编发的手法进行编织,从而制出专用于刺绣的带子。

挑花是苗族妇女擅长的传统工艺,它有着悠久的历史,也具有很广泛的实用性。挑花一般在布面上数纱挑刺,采用打散结构法,按布面逐一挑刺,用几何图形将诸多的生物形象表现出来。常以桃红色为基调,白色、绿色点缀其间,画图紧凑饱满。

刺绣也是苗族妇女的另一特长。有平绣、凸绣、辫绣、堆花、绉绣、缠绣等十多种,图案布局美观匀称,色调分明,给人明显的实物感,通过不同的色调,使图象立体呈现,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织绵也被称为“苗锦”,是苗族民间工艺的一大瑰宝。织锦要求很高,编织起来费时费力。一般织锦用来制作锦带,色调浓烈鲜艳,多作衣饰佩带用。

明清以前,不论苗族男女,都喜欢佩戴银饰。直到现在银饰仍是青年妇女的主要装饰品,但男子已普遍不再用。

银饰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以黔东南为代表,不仅工艺水平很高,佩戴的数量也最多,最为显著的是镶有二尺多高的宽大银角;第二类是松桃、铜仁地区,妇女在头巾上插上许多银花,胸前围腰上绽着许多大块银花;第三类是贵阳以西地区,银饰数量较少仅在头上发髻插少许。这三个地区也有其共同特点,都戴有银质的耳环、项链和手镯。

土家族傩戏有哪些艺术特色

土家族的傩戏是土家族人民生活的一部分,一直以来被人们称为“中国戏剧的活化石”“戏剧艺术之源”,过去在土家村寨里,傩戏随处可见。土家傩戏源于土家族祭神时的“还傩愿”,所谓“还傩愿”,就是向傩公、傩娘许愿,还傩愿时,一般要举行祭祀仪式,唱傩愿戏。虽然傩戏在各地不尽相同,但必唱孟姜女的故事,而且还要表演傩技。

土家傩戏主要是用口耳相授,家传、师传相结合的方式传承下来,要拜师才传法,而“绝法”不传一般弟子。

傩戏班以坛为单位,每坛有6-12名傩戏老师,1-2名掌坛师,掌坛师通常具有较好的表演才能以及惊人的记忆力。

傩事活动一般在秋收后到次年春耕前进行。土家傩戏中的道具和服饰主要有法衣、牛角、司刀、裙子、牌带、卦、令牌、马鞭、令旗等,造型古朴,傩戏音乐有较为固定的节奏。土家傩戏在表演中以丑旦对场和生旦对场居多。

在土家傩戏中,面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器具,分为全堂面具和半堂面具。同时每个面具有它固定的名称,如唐氏太婆、先锋小姐、甘生、秦童、开山莽将等。面具在雕刻绘制上,不仅构思异常诡谲,刀法粗犷刚劲,而且形态生动而传神,色调多样,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土家傩戏舞蹈动作夸张,随意性强,且与气功相结合,有许多高难、神秘的动作。唱词通俗,道白风趣,唱腔朴实,配合面具、牛角等道具进行表演,具有强烈的民族色彩。

土家傩戏与土家梯玛跳神、茅古斯舞以及摆手舞等一系列活动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古老神奇的傩文化现象。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的积淀,如今的土家傩戏已经成为宗教文化系统的一种类型,对民族学、宗教学、语言学、民俗学、人类学、考古学、历史学和美学等都有着很高的研究价值。

土家人为何都爱油茶汤

油茶汤是湘西的风味小吃,土家油茶汤是一种类似茶饮汤质类的点心小吃,香、滑、脆、鲜,味美适口,提神解渴,是土家人钟爱的风味食品,故有民谚曰:“不喝油茶汤,心里就发慌。”“一日三餐三大碗,做起活来硬邦邦。”同时,喝油茶汤又是土家人招待客人的一种传统礼仪,是土家传统四道茶——泡米茶、油茶汤、白鹤茶、鸡蛋茶中制作最考究,代表礼遇最高的一道茶,故而凡是贵客临门之时,土家人都要奉上一碗香喷喷的油茶汤。

关于油茶汤的来源,众说纷纭。其中一种说法是它起源于汉代。相传一位将军当年驻扎酉阳,但当地多瘴气,士兵的健康不断受到威胁。于是将军便用合茗叶、茱萸、芝麻等材料研磨成末,再加入盐制成汤供士兵们饮用。后来当地百姓便纷纷仿效,逐渐成了习俗,演变成今天的“油茶汤”。

另外一种说法是:大约明代时期,土家族人民经常遭受外敌侵扰,时常会面临物资匮乏的问题。到了过年这天,人们家中都只剩下一些玉米、粗茶叶、茶油、蒜苗,于是就用这些东西烧一锅“油茶汤”,用来过年,从此这一风俗便沿袭至今。“油茶汤”不仅味道鲜美,还能提神醒脑。油茶汤有油有盐有茶叶,汤中添加姜、蒜等,具有杀菌防暑作用,能够生津止渴。此外油茶汤还具有暖身、消暑、开胃、活络壮阳、疗饥醒酒、提神解乏、祛湿暖胃等药用价值,还有抗氧健身的奇特功效,深受广大青年人的青睐。

为什么说锡伯族是有着鲜明狩猎特色的民族

锡伯族世代居住在呼伦贝尔大草原和嫩江流域等地区,据说他们是鲜卑族的后裔,18世纪中叶西迁至新疆察布查尔等地,现多数居住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和霍城、巩留等县,在东北、内蒙东部以及黑龙江省的嫩江流域也有散居。

锡伯族人信仰萨满教、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在原始萨满信仰方面,既有着狩猎、渔猎生产方式的特点,又有着畜牧业和农业生产方式的痕迹。其中森林崇拜和对牲畜神的崇拜是最典型的原始萨满信仰。

早期的锡伯族人世代以狩猎、捕鱼为业,牧业也比较发达。锡伯族人喜爱骑马射箭。男孩子一出生,家里人就会在门口用红线挂上一副小弓箭,长到五六岁就开始学骑马、射箭。因而,锡伯族享有“射箭民族”的美誉。

锡伯族的民歌《狩猎歌》描述了他们狩猎的豪迈生活:“雪花如蝶飞,驰骋共撒围,踏遍千重山,猎夫凯歌回。”每当冬季来临,锡伯族人便相约外出狩猎,多则数百人,少则数十人。他们运用世代相传的娴熟箭法,或拉弓射箭,或单臂投枪、围歼,猎取猪、黄羊、兔子、野鸡等野味,常常满载而归。

锡伯族人打围时有个古老的习俗:不论猎取的野味有多少,所有参加者无论年龄身份都平均分配,即便是过路人恰巧碰到分猎物,也可以分得一份。不过,猎物的头和蹄子作为一种奖励分给首先命中者,代表着荣耀。锡伯族人认为,猎物是大自然赐予大家的,不属于某一个人,因此要与众人分享。

什么是“鱼清明”和“瓜清明”

锡伯族把清明节称为“杭西”,是祭祀祖先的日子。锡伯族人实行棺木土葬,死后的七天,白天家属要上坟祭奠。锡伯族人在农历三月过一次清明节,称为“鱼清明”,还会在农历七月间再过一次清明节,被称为“瓜清明”。

锡伯族“杭西”的习俗不同于其他民族。根据季节的不同,扫墓、祭品也都有所不同。对于锡伯族人来说,鱼清明节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节日,在传统节日中占据最重要的地位。这是由于锡伯族人保留了原始祖先崇拜的风俗,在“鱼清明”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祖先的敬畏与崇拜,以祈求祖先的庇佑。

此外,锡伯族人生活在适宜种植瓜果的新疆地区,三月点瓜,等到七月“瓜清明”的时候恰巧瓜果成熟,锡伯族人拿丰收的瓜果来祭祀先祖,祈求来年的风调雨顺、丰收安乐。

什么是“抹黑节”

抹黑节是新疆锡伯族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正月十六的清晨,这种有趣的节日就开始了,早起的老人给尚未起床的儿孙脑门上抹一点锅底黑灰,随后青年人走出家门以抹黑的方式互相祝福,这一节日被视为佑护生灵的节庆礼仪。据传说,这天“五谷之神”要下凡巡视,人们互相往脸上抹黑,是为了祈求五谷之神不要把黑穗病传到人间,确保小麦的丰收,保佑百姓平安。

这一天,人们起得特别早,把前日晚间准备的抹黑布(即抹上锅底黑灰的抹布)或毡片带上,大家在街上你追我赶往脸上相互抹黑观望,笑声不止,十分有趣。也有挨家串户成群结伙去抹黑的,有的人早上还未来得及起床,就被抹得一脸黑。见到老年人要先请安,后跪施礼,再向老人额头上抹一小点黑,被抹上黑是吉祥的象征,可以避免灾难,得到幸福。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如今的“抹黑节”变成男女青年的一种娱乐活动。

在我国其他少数民族里也有类似的抹黑节,称为“抹黑日”或“黑灰日”。广西的彝族会在农历新年或者过节的时候,男女青年双手带着烟煤,遇到对方时抹在对方脸上,以示深情和祝贺;东北的达翰尔族将农历正月十六定为“黑灰日”,同样用抹黑脸来表达祝福,预祝丰收;除此之外,鄂伦春族同样在正月十六这一天用锅底灰抹在脸上,据说可以用此驱妖避邪保平安。

畲族为何拥有悠久的编织历史

畲族自称“山哈”,意为山里人或者居住在山里的客人。畲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其工艺文化更是占据着重要地位。

畲族人民在编织工艺上保持着中国民间传统的绣、挑、织、染等工艺技法。畲族人民巧手能干,匠心独运,能够通过巧妙的搭配,编制出具有民族特色的工艺品。

那么,又是什么使得畲族的编织工艺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呢?“能否编?能否织?”是畲家人衡量一个少女的标准之一。因此,畲族女孩大凡七八岁就跟在阿娘或阿姐身边学习编织。等她们到了适嫁的年纪,便会将自己编织好的腰带送给情郎,作为定情信物。

可以说,编织是畲族人由来已久的一种传统工艺,这种流行的手工技艺在近些年来随着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又迅速流行了起来,各种手工编织品花色各异、种类繁多、琳琅满目。这种别致美观、充满民族色彩的手工艺术品很快得到了全国人民乃至国际友人的喜爱,成为了畲族文化的代表符号之一。

什么是三月三“乌饭节”

三月三乌饭节,又被称为“称歌节”“上已节”,是畲民的传统节日。相传在唐代,畲族的两位首领雷万兴和蓝奉高,领导畲族人民一起反抗当时的统治阶级,最后被朝廷军队围困在了山上,将士们靠吃一种叫‘乌饭”的野果度过年关。第二年三月三日这一天,畲族人民冲出了包围,取得了战争的胜利。从此作为纪念,人们把三月三日这一天定为节日,并在这一天里吃“乌米饭”表示对英雄们的纪念。“乌饭节”的主要活动是去野外“踏青”、吃乌米饭,借此以缅怀祖先。乌米饭是畲族人用山上的一种叫乌稔树野生植物做成的,取叶煮汤,然后将糯米泡在汤里数小时后捞起,放在木甑里蒸熟。这种乌米饭色泽蓝绿乌黑,并带油光,吃到嘴里香软可口。

由于乌稔有防腐、开脾作用,将乌米饭用苎麻袋装起来,挂于通风阴凉处,可以数日不馊。如果再加上猪油熟炒,则更加味美可口。因此有“一家蒸十家香”之说。在节日期间,附近几十里同宗同祠的畲族人云集歌场,从早晨到日暮,或是对歌或是盘歌,内容多为歌颂盘瓠,怀念始祖。整个畲山都沉浸在一片歌海之中,热闹非凡。

普米族是如何“抢婚”的

普米族是中国古代氐羌民族的后裔。依据传统的习惯,普米族的婚礼多选择在农闲的冬天举行。具体的婚礼形式各地不一。“抢婚”则是宁蒗地区普米族的一个传统婚俗。

宁蒗地区普米族至今依旧保留着古代“抢婚”习俗。“抢婚”是青年男女因婚姻受阻,采取一种“生米做成熟饭”的结婚方式。男女双方事先暗中商定婚期,结婚那天,姑娘仍然外出若无其事地劳动。男方派生辰属相相合的人暗中跟踪,看准时机后突然抢夺,抢得之后便高声呼喊:“某某人家请你去吃茶!”姑娘便佯装反抗。这时早有准备的亲友们闻讯出击,与迎亲的人展开激烈争夺,由于人多势众,最终将姑娘夺回,然后簇拥姑娘回家举行隆重的出嫁仪式。尽管女方家长不同意这门亲事,但此时也无可奈何,只好默认,女方家长准备丰盛的食物,为女儿出嫁进行庆祝。“抢婚”这种习俗从对封建礼教、包办婚姻的反抗演变到如今,已经变成了一种为婚礼增加喜气的习俗,和许多地方的“抢亲”一样,普米族的抢婚“抢”的是一种喜气。

什么是迎宾“拦路酒”

苗族人热情好客,喝“拦路酒”的传统由来已久,这是苗家人待客的最高礼仪。在苗族村寨,逢年过节或接亲嫁女、回门认亲、吃满月酒等日子,三亲六戚或远方的客人会前来拜访祝贺,当主人的就在寨头或门口放上米酒,然后唱迎客酒歌,劝客人喝酒,这就是“拦路酒”。苗寨人用这种特殊的方式迎接客人,以表达诚挚和敬意。“拦路酒”的规格视场地情况而定,少则三六道,最多十二道,其中最后一道设在主家门口。在门口桌上摆一对牛角杯或用两棵竹子连枝叶搭成拱门,牛角分别用粗线吊挂在竹枝上,牛角上各拴上一条毛巾,寨上或主家男女老少穿着节日盛装站在旁边,恭候客人到来。如此一路想满饮进寨者,非“海量”才行。不过对于不善饮酒的客人,只需要将双手背在身后,弯腰用唇轻触酒杯后有礼貌地说一声“兜社莫”(苗语“谢谢你”)就可以“过关”了。主人虽然好客,但绝不会强人所难。欢迎仪式还有燃铁炮、放鞭炮、奏莽筒、唱酒歌等。

白族“背婚”风俗是怎样的

作为聚居在云南少数民族的代表,白族同样有着自己独特的婚礼习俗。背婚是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白族地区普遍流行的一种婚俗,每逢十字路口、三岔道或人员集结的地方,陪宾们便停下来,把嫁妆码成两大摞,让新郎背着新娘围着嫁妆绕“8”字。新娘到了男方家门,要“退喜神”,即由两人持火把在新娘周身晃过,也称“退马车”。新郎新娘在堂前拜礼,新娘要依次敬苦茶、甜茶、泡酒,蕴含着人生苦尽甘来的意味。次日新婚夫妇回门,女方父母送以家畜家禽,女方当天要返回男方家。

白族的家庭组织基本上是小家庭制,儿子婚后多与父母分居,但白族社会内部依旧存在大家法制度,家族和各小家庭成员间的辈分很严,平辈兄弟姐妹间,也以“长支为大”,家族内部有族长,族内一切事务和纠纷必由族长仲裁方为有效。

背新娘绕“8”字的“背婚”风俗源于白族的传统婚姻制度,白族维系一夫一妻婚姻制,同姓同族不通婚,婚姻多为父母包办、媒人说合。订婚要测算生辰八字,彩礼较厚重。剑川与大理海东地区的男女订婚后,凡逢年过节(主要在端午节、中秋节和冬至节),男方必须向女方按时送礼,直至结婚为止。中间若男方停止送礼,或女方拒而不受,就表示解除婚约。

品味白族“三道茶”

白族是一个好客的民族。逢年过节、婚丧嫁娶、乔迁等喜庆日子里,都会用“一苦、二甜、三回味”的三道茶来款待客人。

白族的三道茶很有讲究,其制作方法和使用的原料也不尽相同。

第一道茶是苦茶,白族称之为“清苦之茶”,暗含着做人要先吃苦才能成功的寓意。制作时,先将水烧开,司茶者会将一只小砂罐放在小火上烘烤。等到小砂罐被烤热后,取适量茶叶放入砂罐中,并不停转动,以便里面的茶叶受热均匀。等到里面的茶叶发出“啪啪”的响声,叶子的颜色转黄,发出焦糖香时,立即注入已经烧沸的开水。一会之后,主人将茶水倒进茶杯中,用双手捧着献给客人。这道茶因为经过烘烤和煮沸,颜色很好,看上去像琥珀,闻起来焦香扑鼻,喝起来苦涩中有清香。这道茶一般只有半杯,大多数客人都会一饮而尽。

第二道茶是甜茶。客人喝完第一道茶后,主人就会重新用小砂罐制作第二道茶,烤茶和煮茶的程序与第一道茶一样,不同的是这个时候要加入少许红糖。按照这种方法沏出来的茶,苦中有甘甜,甘甜中有清香,味道很好,它暗含着白族人“苦尽甘来”的美好愿望。

第三道茶是回味茶。这道茶的煮法和前两道相同,只是里面的原料已经换成蜂蜜,还有花椒和核桃仁。客人在喝第三道茶时,要一边晃动茶盅,使茶汤和佐料均匀混合;一边用口轻吹,趁热喝下。第三道茶酸甜苦辣各种味道都有,回味无穷。

傈僳族自然历法有趣在哪儿

傈僳族源于南迁的古氏羌人,与彝族属于同一个族源。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傈僳族不断迁徙,并因此融进了不少其他民族的血统和习俗。在长期的生产劳动过程中,聪明淳朴的傈僳族人民逐渐认识了自己居住地域的自然物候变化特点,并结合生产生活的需要,总结出了一套简明、直观、易于掌握的生产节令和安排作物栽种的自然历法。

傈僳族的历法也称作“花鸟历”,这个历法借助山鸟鸣转、山花开放、大雪纷飞等自然现象的变化来作为判断生产节令的物候,确定季节,指导生产生活。“花鸟历”把一年分为干、湿两季十个节令,干季是公历11月到次年2月,湿季从公历3月到10月。十个节令则分别是:开花月、鸟鸣月、烧火山月、饥饿月、采集月、收获月、煮酒月、狩猎月、过年月、盖房月。傈僳族的“花鸟历”虽然不同于常用的“二十四节气”,但是两者作用却是大同小异。

京族“哈节”是怎样的节日

京族是中国南方地区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之一,也是中国唯一一个以海滨渔业为主的少数民族,同时还是中国唯一的海洋民族。京族在历史上曾被称为“安南”“越族”,而他们自称“京族”。京族的节日中最为隆重的要数哈节,哈节也被称为“唱哈节”,是京族的传统歌节。“哈”在京语中含有“歌”的意思,各地京族哈节的日期不尽相同,有的是农历六月初十,有的是八月初十,也有的是正月十五。京族的哈节活动分为祭祖、乡饮、社交、娱乐等形式。

在哈节来临之前,京族各家各户会把家里布置一新,宴宾待客。到了唱哈节那天,来自四面八方的男女老少穿着节日盛装,云集到哈亭前举行祭祖、迎神、唱哈等活动,祈愿生产丰收,人兴畜旺。并聘请职业歌手“哈妹”歌唱,同时,进行其他文娱活动。

各地举办哈节活动都有着特定的地点——哈亭。哈亭是哈节活动的中心,位于村边,是用上乘木料建成的,雕梁画栋,飞檐高顶,坚固美观。亭内分左右偏殿和正殿。正殿内设有过去京家信奉的诸神神座,偏殿内设有座位,听歌与宴饮时要按长幼次序入座。节期一般为三天,通宵达旦,娱神娱人,可分为四个程序:首先是迎神,其次是祭神,再次是入席和唱哈,最后一个程序是送神。送完神,历时数天的哈节才算结束。

关于哈节在民间有不少传说,据说在古代的京族三岛有位歌仙,她以传歌为名,动员群众起来反抗封建阶级的压迫,她用歌声感动了很多群众。后来后人为了纪念她,就建立了“哈亭”,并定期在哈亭中唱歌传歌,祈求人畜兴旺,五谷丰登,生活富裕美满。另外,“哈节”也可能是为了纪念海神公的诞生而形成的。京族人以海洋渔业生产为主,信奉海神,所以每年都要到海边把海神迎回哈亭敬奉。

黎族鼻箫是什么

鼻箫是黎族地区富有民族特色的边棱气鸣乐器,因用鼻孔吹奏而得名,黎语称“屯卡”“虽劳”“圆哈”。

鼻箫中的箫管采用石竹制作,其长短和粗细规格不一。民间的鼻箫多使用一根60-70厘米长、直径1.6厘米左右的无节的细竹管制作。在距离两端管口8厘米处,各自开一个圆形按音孔。按音孔的方向也各不相同。如果使用两端带竹节的竹管制作时,则需要在节隔中心开一个圆形的通孔,而吹孔则在竹管的细端。

演奏时,将鼻箫管身竖置,左手拇指按上孔,右手拇指、食指分别按下孔和底孔。把上端吹孔斜放在右侧鼻孔,靠鼻孔呼气激振管内空气柱而发音。有时也可用手堵住左侧鼻孔吹奏,也可用嘴吹奏,只是音量会略大些。

鼻箫的音色清幽低沉且娓娓动听,低音犹如洞箫,运用丰富的泛音,能吹出三个八度音域,并能奏出颤音和滑音。有时由于气息较难控制,乐声出现似有若无、断续缥缈的现象,听来更有仙乐韵味。在夜阑人静时吹起鼻箫,整个村寨隐约可闻。鼻箫常用于独奏、对奏,并登上舞台、成为舞蹈的道具。

朝鲜族花甲礼是什么样的仪式

自古以来朝鲜族人民十分尊重老人,敬老是家庭乃至社会生活中极为重要的礼节。按古代干支纪年,将60年作为一个循环单元,因此将60周岁称作周甲或花甲。

朝鲜族人将60岁看为人生的一个分水岭,因此花甲礼也就显得尤为隆重,它是朝鲜族生活中一个重大的人生礼俗。花甲礼形成于十七世纪中叶到十八世纪中叶之间,是由生日祝寿和尊重老人的风俗演变而成的。最初产生于王室,后来逐渐普及到平民百姓阶层。多年以来,庆贺花甲的习俗在中国朝鲜族一直传承着。

花甲礼的重头戏是花甲宴,是朝鲜族人为60岁老人所举行的生日宴,有着较为严格的程序,分别为摆寿席、献寿、放寿席、闹寿夜、分寿桌等内容。传统的花甲礼一般是在农家院里举行,寿星夫妇、亲属、子女都必须穿着传统的民族服装。在古时,参加花甲礼庆典一般都要身着白色的民族服装,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都比较喜欢穿上颜色鲜艳的服装,以此来衬托喜庆的气氛。

摆寿席之前,需要先挂幕布或摆屏风,然后在现场题写祝寿的对联。在摆寿席时,菜肴摆放的位置也有规矩,菜肴的制作,由儿女双全、三世同堂、懂得礼俗的妇女操作,宴席开始两三天前就操办起来。等到寿辰当日的上午,妇女便在屋内往桌案上摆放整鸡整鱼、大块肉、糕点糖果、打糕等。花甲宴中的必备寿食不下50余种,摆宴席时要突出雄鸡的造型,使得宴席看上去丰盛美观、主次分明。

瑶族“盘王节”是怎样的一个节日

在瑶族众多的传统节日中,最为隆重的是每年农历十月十六日的盘王节了。盘王节又被称作“还盘王愿”“做盘王”“祭盘瓠”等。瑶族人民信奉“盘王”,将盘瓠看作瑶族的开山始祖,所以盘王节成为瑶族的重大节日,迄今为止已经有1700多年的历史。

传统的盘王节这一天,要举办古朴庄重的公祭盘王大典仪式,瑶族的男女老少穿上民族服装汇聚在一起,用吟唱、祭酒、舞蹈、上香等形式来祭祀盘王先祖,追溯历史。节日期间,瑶族的各个山寨都是鼓乐齐鸣,歌声阵阵,演唱以《盘王歌》为主的乐神歌,跳双人或者四人对舞的长鼓群舞。

瑶族盘王节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因为其独特的文化风俗,引来世界各地的游客观光参与。现今,“盘王节”已逐步发展为庆祝丰收的联谊会,青年男女借此机会以歌道情,寻觅佳偶。“盘王节”可以一家一户地进行,也可以联户或者同宗同族人集聚进行。不管以哪种形式,都要杀牲祭祀,设宴款待亲友。节日时间延长为三天两夜,也有的长达七天七夜。先敬奉盘王,祭祀开始鸣火枪三响,接着鞭炮齐鸣,长辈在神像前供奉猪头、鸡肉、糯米粑、酒等祭品,人们面对神像,低头默祷,表示敬仰怀念。祭毕,众人唱盘王歌,跳盘王舞,通宵达旦庆祝节日。

什么是瑶族抛花包

“抛花包”是流传于瑶族男女青年之间的一种娱乐形式,瑶语称为“武多”。瑶族的花包用黄、蓝、红、白四色布拼缝而成,内装玉米。活动人数不限,男女各为一方,每人都握两个花包,距离约一丈,左手接来右手抛去,男女对掷,往复循环。

关于瑶族抛花包,有一个古老传说。

相传从前盘阿思与刘三娘这对青年男女相爱,不料却遭到瑶族头领的阻挠,头领欲娶三娘为妾,于是对阿思提出要求,要盘阿思在一天之内制作一件五色凤凰衣。但阿思历经艰辛,却一无所获。

正当他一筹莫展时,天上的仙女送给阿思一件凤凰衣,并帮助阿思推翻了瑶族头领,让他与三娘结为夫妻。为了感激仙女的恩情,三娘按照凤凰衣的颜色,舍弃了黑色,采用其余红、黄、蓝、白四色绣了花包,发明了抛花包的活动,以表示冲破黑暗、走向光明。

抛花包方式有两种:一是群体抛,也称交际抛,男女双方可抛给任何一个人,一时之间满场彩花飞舞,煞是好看;二是专一抛,男女经过交往之后,如对对方产生好感,姑娘就把特制心爱的包抛给意中人并送给对方,以表示自己的心意,如果男方愿意,以花包为证,派媒人到女方家提亲。

作为男女之间的一种交际活动,“抛花包”已经使得许多青年男女永结同好。

第二章 节庆庙会

中国传统的节庆和庙会是民间风俗的集中体现,每个传统节日都有特定的庆祝礼仪、禁忌和各种讲究,一代一代流传至今,融合了无数的时空变化和民族特色,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民俗节庆风情和庙会活动。

为何说冬至大于年

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2日左右。它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是我国古代历法24节气之一。

冬至本身是一种天象,这天北半球白昼最短,黑夜最长,冬至过后白昼渐渐变长。因此人们称冬至是一个节气循环的起始,是一个吉祥日,应当庆贺。《晋书》曾记载“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其仪亚于正旦”,足见古人对冬至日的重视程度。自汉代以来,人们开始在冬至日举办庆贺仪式,高峰期朝廷放假三天,君王不听政事;民间则休市三日,其热闹程度不亚于过年。

现在,我国有些地区依然会庆贺冬至日。比如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风俗,亲朋好友你来我往,互相馈赠食物点心;而南方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俗。有句俗话说“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在人们看来,冬至日吃面,意味着寒冷的日子很快过去,春天早日到来。

基于这种观念,人们一向有“冬至”大于“年”的说法。“冬至”这天,已有“年”的气氛,有些地方会在这天用糯米粉做成“冬至圆”,意作“添岁”,表示“年”虽未过,但事实上人们已长了一岁。

元旦是怎样来的

元旦,作为公历新年的第一天,被世界多半国家通称为“新年”。元,也就是“首”,意思是开始、第一;“旦”也就是早晨天明之时,通常还包含了一天之意。所以“元旦”是一年的起始、一年的首天。“元旦”一词最先见于《晋书》,可是它的含义已沿用了4000多年。中国古代曾经用腊月、十月等的月首作为元旦。汉代汉武帝太初元年,邓平等人创建了“太初历”,将正月初一定为元旦,自此一直沿用到辛亥革命。中华民国建立以后,孙中山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公历,所以便统计”,将农历正月初一定作春节,公历1月1日定为新年,可是并未称为“元旦”。民国之前,元旦也就是如今的春节。

将公历1月1日正式定为“元旦”是在公元1949年9月27日的中国人民政协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在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还决定使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法,并且把公历1月1日正式定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改作“春节”,所以,在中国元旦也被称作“阳历年”。

春节为什么要吃饺子

俗语说“好吃不如饺子”,饺子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食物,深受百姓的喜爱。特别是在我国北方地区,过年的时候吃饺子寓意好的兆头,希望自己在新的一年中好运连连,顺顺利利。

明清时期,民间春节吃饺子的风俗已相当盛行。饺子通常要在年三十晚上12点之前就包好,等到半夜子时再吃,这时正好是农历正月初一的初始,饺子是取“更岁交子”的意思,“子”就是“子时”,交和“饺”是谐音,有“喜庆团圆”与“吉祥如意”之意。

春节吃饺子有许多传说,一种说法是为了纪念盘古开天地,结束了混沌之态。另外一种说法是取其和“浑囤”的谐音,意作“粮食满囤”。此外,民间还流传着吃饺子的风俗和女娲造人有关。女娲抟土造人之时,因为天寒地冻,黄土人的耳朵非常容易被冻坏,为了让耳朵固定不掉,女娲便在人的耳朵上扎了一个小眼儿,用细线将耳朵拴住,线的另一头被放在黄土人的嘴中咬着,如此才算将耳朵做好。百姓为了纪念女娲的此等功绩,便包起了饺子,用面捏成人耳之状,里面包上馅儿(线),用嘴咬着吃。

饺子之所以成为佳节不可或缺的节日食品,原因在于:第一,饺子形状似元宝,人们在节日吃饺子取“招财进宝”之意;第二,饺子带馅儿,方便人们将种种吉祥之物包到馅里,来寄托人们对新一年的愿望。

腊八为何要吃腊八粥

腊八节,是我国独有的一个节日,被人们称作“腊八”,在农历十二月初八。在腊八这天,古人有拜祭祖先神明、祈求吉祥丰收的传统。而在民间风俗中,一些地方有食腊八粥的习俗。

腊八粥又称“七宝五味粥”,在中国吃腊八粥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最先始于宋代。相传,吃腊八粥最先源自释迦牟尼。传说在释迦牟尼成佛以前曾苦修很多年,瘦骨嶙峋。就在他决定放弃苦修之时,一位牧女在这时送给他乳糜吃。他恢复体力之后便在菩提树下坐起禅来,在十二月八日得以成道。因为在夏历年中以十二月为腊月,所以十二月八日被称为腊八。在中国汉族的一些地区,把这天当作释迦牟尼的成道之日,因此腊八便成为佛教节日。据《百丈清规》中记载:“腊月八日,恭遇本师释迦如来大和尚成道之辰,率比丘众,严备香花灯烛茶果珍馐,以申供养。”寺庙会在这一天举办诵经仪式,而且仿效佛成道之前牧女献乳糜的传说,用香谷与果实等做粥供奉大佛,名叫腊八粥。

后来,腊八粥不但提供给僧侣食用,民间也非常流行。每逢腊八节这天,各家各户都要烹煮腊八粥,祭拜先祖,大家借此团聚在一起,喝粥或馈赠亲友。在王宫之中,皇帝、皇后、皇子等赏赐腊八粥给文武大臣、侍从宫女等人以表皇恩。

作为一种节日民俗,在腊八节这天喝腊八粥已成为一种文化传统,用来庆贺节日与表达亲情,一直流传至今。

腊月二十三,灶王爷要上天

腊月二十三,是我国汉族传统文化中扫尘、祭灶、吃灶糖的日子,也叫“小年”。在我国民间,始终存在敬拜灶王爷的风俗,特别是在广大农村地区,差不多每家每户都将灶王爷当作神明来敬奉,而且将每年的农历腊月二十三,定作祭灶日。

可是为何要在腊月二十三这天呢?传说,灶王爷作为每家的主神,记录着每家人在一年当中的善恶行为。每年的农历腊月二十三,都是送灶王爷登天的日子。这天,灶王爷要上天向玉皇大帝汇报每家每户的情况,因此在这天大家都要购买一些糖果类的食品供奉灶王爷,希望灶王爷在玉皇大帝面前勿讲自己的坏话,多多美言几句。在大年初一的凌晨时分,守岁的人们又请回灶王爷,希望灶王爷可以带给全家福气。有副对联写的正是这个典故:“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

因此,在腊月二十三这一天送灶王爷登天的风俗,不仅有人们对灶王爷的寄望,还有人们对幸福生活、吉祥如意的祈盼。从另一个角度讲,这一风俗也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对上天眷顾的心理寄托。

你听过这些“守岁”的习俗么

在我国汉族民间,守岁作为在除夕夜的一种风俗习惯,指的是在除夕夜全家团聚,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守岁的习俗有许多,大致总结成以下几点:

年夜饭:守岁的风俗是自年夜饭开始,有些人家能吃到直至深夜。

压岁钱:在除夕夜守岁时,小孩儿们会得到长辈们给的压岁钱,原因在于压岁钱据说能镇压住邪祟。获得压岁钱的小孩儿能平安度过一岁,与此同时还象征着在新的一年中富裕吉祥。

踩岁:有些人家会把芝麻秸粘上元宝形的黄纸,组成一捆,美其名曰“聚宝盆”。全家人在一起将它踩碎,祈愿家道兴盛,表达了对新年的祝福与期盼。

娱乐活动:吃完年夜饭之后,家人会聚在一起搞些娱乐活动让自己不困继续守岁,比如推牌九、打麻将等。在现代生活中,我们还能通过观看电视节目来熬夜守岁。

什么叫“万年历”

我国古代传说中最古老的一部太阳历要数万年历。为纪念编写这部历法者的万年功绩,就把这部历法命名为“万年历”。万年历是远古时期商朝一位名叫“万年”的樵夫所发明的,樵夫万年也因此被封作日月寿星。在过年的时候,人们所挂的寿星图便是为了纪念这位德高望重的万年。

从“万年”可知,此部历法适用时间长,万年只作为一种象征,表示历法的时间跨度比较大,而非真正意义上的万年。内容涵盖了公历、农历、干支历、回历、藏历等历法。

最早的万年历所表现的是时间方面的计时,时间与日期的更迭。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今所用的万年历是包含若干年或者是适用于若干年的历书。它的功能渐渐地表现出多样化,不但能标注日期,还囊括了皇历宜忌、节日、事件提醒等。载体也以多种样式呈现出来,如出版物、电子产品、软件应用等,便于人们使用与查询。

元宵节缘起于何时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时间在农历正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最早出现在2000多年以前的西汉时代。元宵节赏灯的习俗开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倡导佛教,相传佛教中存在正月十五僧人观佛舍利,燃灯敬佛的说法,便下令皇宫与寺院都在这天晚上燃灯敬佛,士族和庶民都要挂灯。此种风俗慢慢流传开来,经历了从宫廷至民间,从地方至全国的发展过程,这种佛教礼仪节日渐渐变成了民间的盛大节日。

汉文帝时期,皇帝命令把正月十五定作元宵节。汉武帝时期,祭祀“太一神”(太一神:主宰宇宙一切的神明)的活动就定于正月十五这天。在司马迁等创立“太初历”之时,便已把元宵节定为重大节日。正月是农历中的元月,古人将夜称作“宵”,而正月十五正好是一年之中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因此将正月十五称作元宵节,成为春节过后的首个重要节日。

还有一种说法是,元宵节点灯的风俗源自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是上元节,七月十五是中元节,十月十五日是下元节。天、地、人三官主管上、中、下三元,天官喜乐,因此上元节要点灯。

二月二为何成为龙抬头日

俗语说得好:“二月二,龙抬头,大家小户使耕牛。”农历二月初二,也叫“青龙节”,传说是龙抬头之日,它是我国农村地区的一个传统节日,名叫“龙头节”。

相传这个节日源自伏羲氏时期。伏羲氏“重农桑,务耕田”,每年二月初二这一天,“皇娘送饭,御驾亲耕”,自耕一亩三分地。后来被黄帝、唐尧、虞舜、夏禹纷纷效仿。到周武王时期,不但继续沿袭这一传统做法,还当成一项重要的国策来实施。在二月初二当天,举办重大仪式,使文武百官都自耕一亩三分地,这就是龙头节的历史传说。

另一种说法是由于武则天废唐立周称帝,惹玉帝大怒,下令龙王三年不降雨。但是龙王不忍心生灵涂炭,便偷降了一场大雨。玉帝得知后就将龙王打下天宫,镇压在大山底下。黎民百姓深感龙王降雨之恩德,日日向上天祈祷,最终感动了玉帝,在二月初二那天释放了龙王,所以就有了“二月二,龙抬头”之说。事实上是以前农村水利条件差,农民相当重视春雨,庆贺“龙头节”,以表敬龙祈雨,让老天保佑人们丰收,从愿望本身来讲是好的,因此“龙头节”一直流传至今。

人们为何要在二月二剃龙头

农历二月初二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中的“春龙节”,据传这天是龙抬头之日,在这一天流传着剪发的风俗。这天剪发,被称作“剃龙头”或者“剃喜头”,在人们看来,就像龙自冬眠之中醒来一样,去迎接全新的生活。还存在“龙不抬头,天不下雨”的说法,原因在于龙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掌管雨水,人们希望龙能兴云作雨,滋润大地万物。

借龙抬头这个吉日,祈佑孩子健健康康成长,长大之后出人头地;大人剪发,表示辞旧迎新,祈望好运到来。民间有谚语:“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人们普遍认为在这天剪发,会在新的一年中福星高照、鸿运当头。

此外,之所以在二月初二剪头,原因在于过去有“正月不剃头,剃头死舅舅”之说。并且一个月不剪发,头发长了既碍事又显得不精神,因此人们都在正月过完以后去剪发。假如不剪发的话,头太重就抬不起来了,便无法“龙抬头”。不过,近年来这一民间禁忌已日渐淡薄。

有民俗专家表示,二月初二是蛰龙登天之日,而中国人向来以龙作图腾。在这天“剃龙头”,体现了人们对神龙赐福的美好祈望。

二月二照房梁是怎么回事

农历二月初二,俗称“龙抬头”,即民间所说的中和节。在中和节这一天,存在许多独特的习俗,除祭祀、撒灰与剪发等家喻户晓的习俗以外,还有熏虫、照房梁等带有地区特色的风俗。

中和节前后正好是惊蛰前后,世间万物即将苏醒,包括冬眠中的昆虫蛇兽,可在古人看来,这些昆虫蛇兽将给人们带来灾难。明代时期,曾经流行熏虫儿,人们要在二月初二这一天将元旦祭祀所剩下的饼,用油煎炸,熏床与炕,叫熏虫儿。

而照房梁的传统源自一句谚语:“二月二,照房梁,蝎子蜈蚣无处藏。”民间的做法便是用蜡烛照房子的墙壁,人们认为藏在房子与墙壁中的虫子见到光亮以后就会害怕而离开屋子,减少对人的伤害。在农村地区,百姓用草木灰蜿蜒绕住宅一圈,再进院绕水缸一圈,将虫子引出来。

另有一些地方盛行击打炕沿,目的和敲打房梁一样。就是用木棍或竹竿击打房梁,以惊走蛇、蝎等各种毒虫,不让其害人。

寒食节是怎么来的

寒食节,也叫“禁烟节”“冷节”,是我国最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依据不同的说法,寒食节的时间在清明节前一天或前几天。寒食节的历史有2000多年,曾经被称作民间第一大祭日,它还是我国汉族传统节日中唯一一个用饮食风俗命名的节日。由于在寒食节这一天,民间禁燃烟火,不许生火做饭,只吃冷食,所以称为“寒食节”。那么为何只吃冷食呢?这和古代的一位名人有关。

在民间,广为流传的说法是寒食节和春秋时期晋国的介子推有关。当年晋国公子重耳外逃,生活条件非常差。就在重耳快饿死之时,他的随从介子推为了让其继续活下去,不惜将自己腿上的肉割下来让重耳吃。后来重耳回国当了君王,要赏赐介子推可是被他拒绝了,随后介子推带着自己的母亲隐居在绵山。晋文公为了逼出介子推便纵火烧山,谁都没想到介子推母子宁可被烧死都不愿出来。后来,晋文公为了纪念介子推,便把绵山更名作介山,在介山之上修庙立碑。而且下令在纵火烧山这天全国不许点火,只可以吃干粮与冷食。

后来,人们为了推崇介子推的这种气节,便把寒食禁火的风俗流传下来,形成寒食节这个特殊节日,以此表达哀思。

清明节是怎么来的

清明节不但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还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又是我国重要的“时年八节”之一。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致始于周朝,发展至现在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了。

清明最先只不过是一种节气的称呼,西汉的《淮南子·天文训》中曾写道:“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清明,即清爽明净之风。它作为时序标志的节气早已被古人所认知,在汉朝便已有了明确记载。

清明节作为节日形成于唐朝时期,可是它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清明节是在仲春与暮春的相交接之日,即冬至后的第一百零八天,和寒食节相隔不远。据说介子推死后一年,晋文公率领文武大臣登山祭拜介子推,发现介子推逝世之时所倚靠的老柳树竟死而复活,便将老柳树命名为“清明柳”,将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作清明节。

宋元时代,清明节渐渐替代了寒食节。新中国成立之后,对传统节日的庆贺日渐淡薄,原因在于寒食节和清明节的日期相近,大多数地区人民开始将寒食节与清明节放在一起过,多在清明时节举办上坟扫墓等仪式,就连寒食节起源的习俗活动也多被算作是清明节的了。

端午节为何要吃粽子、赛龙舟

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的风俗和端午节纪念屈原的说法紧密相关。

屈原由于向楚怀王进谏而反遭小人诬陷,被楚怀王罢免官职流放在外。因为怀才不遇与流放过程中的辛酸经历,导致了屈原意志消沉,最终在秦国攻破楚国国都的当天抱石投入汨罗江中,以死明志。

屈原死后,老百姓非常悲痛,纷纷前往汨罗江边吊念屈原,还有渔民划着船,在汨罗江上打捞屈原的尸体。有的人又将饭团、鸡蛋等食物投到江中喂鱼虾,在他们看来,鱼虾吃饱之后便不会啃噬屈原的尸体了。后来,人们怕投入江里的饭团被水中的蛟龙吃掉,就想出用楝树叶包裹,树叶外用彩色丝线缠绕着。直到晋代,粽子才被正式认作端午节食品。

当时渔民划着船,在汨罗江上寻找和打捞屈原的尸体,他们认为速度越快,就能越早地将屈原的尸体打捞出来,这种行为慢慢就沿袭下来,并渐渐地变成了赛龙舟。

另一种说法是,春秋以前的吴越之地,有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的形式举办部落图腾祭祀的风俗。

韩国和端午节有何联系

端午节,也叫“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五日节”“艾节”“重午”等,时间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它原本是夏季的一个祛除瘟疫的节日,后来成为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设立端午节的目的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的楚国人屈原,具有深厚的文化历史背景。端午风俗作为一种文化载体,保留了很多古老的文化风貌。2009年端午节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一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端午文化还是东亚诸国、诸地普遍流传的风俗,它对中国周边自古便接受“汉字文化圈”的各个国家,包括日本、韩国与越南等国,有着深远影响。

韩国曾将“端午祭”成功申报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以后,有关端午节到底属于哪个国家的争议便始终存在。

所谓的韩国“端午节”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端午节,而是“江陵端午祭”。端午祭的时间与我国的端午节相同,都在农历五月初五。他们把“端午”叫作“上日”,意思是神的日子。以往都会在端午节当日摆上散发着艾草与糯米香味的艾子糕,用菖蒲汤洗头祈求大吉大利,喝菖蒲水用来辟邪。除此之外,人们还穿着传统服装参加演出、祭祀、运动会以及观看荡秋千与摔跤比赛等。

江陵端午祭期间的祭祀仪式主要源自神话传说,他们所祭祀的神明是“大关岭山神”、洞(村落)城隍,被神化的人物共有12位之多,比如金庾信、国师城隍“梵日国师”、大关岭国师女城隍郑家女等。

七夕是怎么来的

七夕节,也称“乞巧节”“七巧节”,时间在农历七月初七,它源自我国,但也是华人地区和一些受汉族文化影响的东亚国家的传统节日,还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有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

据传,七夕节的来源和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相关。在我国古代传说故事中,织女是王母的孙女儿,她用一双巧手编织出了五彩缤纷的云朵。而牛郎则是世间的一个孤儿,虽然勤劳可生活依旧贫苦。织女下凡后结识了牛郎并且结成夫妇,他们过上了美满幸福的生活。王母得知后震怒,不仅拆散了他们,还划出一道银河将他们分开,使得他们夫妻只能在每年的七月初七在喜鹊搭成的鹊桥上见一次面。相传这天晚上,到了夜深人静之时,可以在葡萄架下听见牛郎与织女的窃窃私语。假如七月初七这一天,天上掉下雨点,那便是两人伤心的泪水。

事实上,七夕节源自汉朝,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古代文献中有关乞巧的最早记载。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七夕已是一个普遍的节日,习俗活动丰富多样。历朝历代都把七夕当作一个隆重的节日来庆祝。到了明清时期,七夕已变成最重要的民间年节之一。“七夕”这个称呼还源自人们对自然的崇拜与古人们对时间的崇拜。“七”和“期”同音,“七”还和“吉”同音,因此七月初七是一个吉利的日子。

你知道中元节吗

中元节,即民间俗称的“鬼节”“七月半”,在佛教文化中则叫作“盂兰盆节”。

中元节的起源,追溯起来应和中国古代盛行的土地祭祖相关。传说天官生日是在正月十五,叫上元节。他的主要职责是为人间赐予福泽。地官生日是在七月十五,叫中元节。他的主要职责是为人间赦免罪行。水官生日是在十月十五,叫下元节。他的主要职责是为人间解除厄运。

通常中元节被认为在农历七月十五,有些地区则是在七月十四。据传在这天,冥府会放出所有鬼魂,凡是有新丧的人家,按例要上新坟,而通常在地方上要祭祀孤魂野鬼。因此,它就是一个以祭拜鬼魂为核心的节日,成为中国民间最大的鬼节。

中元节放河灯和莲花灯有何寓意

中元节,即民间俗称的“鬼节”,在这天有祭祖放灯的风俗,纪念先祖,追忆先人。把怀念和哀思寄托在一盏盏灯上,任它们随水漂流。

河灯,又称“荷花灯”,河灯通常是在底座上放上灯盏或者蜡烛,中元夜放入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流。放河灯的目的,是为了普度水里的落水鬼与其他孤魂野鬼。

在人们看来,中元节作为鬼的节日,也该点灯,为鬼庆贺。但是人鬼有别,因此中元节点灯与上元节点灯并不相同。在五行八卦中,人为阳,鬼为阴;陆为阳,水为阴。水面之下神秘昏暗,让人联想到传说中的鬼魂沉沦的幽冥地狱。因此上元节点灯是在陆地,中元节点灯是在水中。

现在,放河灯已变成欢快的活动项目了。同时,放河灯也是一件善事,原因在于传说自阴间至阳间的这条路很黑,如果没灯,鬼是看不到路的,看不见路他们便不能到达阳间,也就不能转世。因此有种说法是这天假如有个死鬼托着一盏河灯,便可托生。

恒景重阳节剑斩瘟魔的故事

重阳节,也叫重九节,是中国传统四大祭拜祖先节日之一,时间在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恒景剑斩瘟魔的故事通常被看作是它的起源。

传说在东汉时期,汝河有一瘟魔,只要它现身,便会给附近的百姓带来灾祸,人们备受瘟魔的摧残与蹂躏。

瘟魔的出现引起了一场瘟疫,夺去了恒景父母的生命,恒景也险些因此丧命。病好以后,他决定为百姓除掉瘟魔,便告别了自己心爱的妻子与父老乡亲,外出寻仙学艺。恒景到处寻师学道,寻遍了各地的名山高士,终于探寻到东方一座最古老的山上有位法力无边的仙长。

恒景不怕路途的遥远与艰险,找到了那位具有神奇法力的仙长,仙长被他的精神所打动,最终收恒景为徒,并教他降妖剑术,又赠给他一把降妖宝剑。恒景废寝忘食地苦练,终于练就了一身超凡的武艺。

某天,仙长给了恒景一包茱萸叶和一盅菊花酒,并密传他辟邪用法。仙长将恒景叫到跟前说:“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来为恶,你已学成本领,理应回去为民除害了。”于是,恒景便骑着仙鹤回家了。

九月初九的早晨,恒景回到了家乡,他遵照仙长的嘱咐将乡亲们带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并且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和一盅菊花酒,做好了降魔的准备工作。

中午时分,伴随着几声怪叫,瘟魔冲出了汝河,可是它才刚扑到山下,突然闻到一阵阵茱萸奇香与菊花酒气,便立即止步,脸色骤变。

此时的恒景手握降妖宝剑追下山来,几个回合就将瘟魔刺死于剑下。自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习俗便一年一年地流传下来。

没有庙也能办庙会吗

庙会,也叫“庙市”,是春节或其他节日围绕着寺庙举行的庆贺活动,它流行于全国广大地区,是中国民间流传最广的一种传统民间风俗活动。不仅是汉族民间宗教和岁时风俗,还是我国集市贸易形式之一。

在人们的潜意识中,始终认为有庙才可以举办庙会,或说是真正的庙会。其实,没有庙的话,也可以举办盛大的庙会。

在上千年的历史演变过程当中,庙会已日渐发展成在佛寺道观之内或者它周围形成将宗教、商贸、游艺集于一体的民间聚会。这种庙会也叫多内涵型庙会,庙会上有宗教、娱神、游乐等活动。可是还有将神像抬出庙宇之外的巡行,称为迎神赛会,这类是无集市的庙会,比如妙峰山庙会。有些地方虽无庙,但宗教和商贸活动异常频繁,仍然可叫庙会,例如清代厂甸与天桥等。

总而言之,中国的庙会是自古代严肃的宗庙祭拜与社祭以及民间的信仰之中孕育产生的。庙会作为一种民间风俗,是一个国家或者民族之中被广大人民群众创造、享用与传承的生活文化,其形成、存在与演变均和百姓的生活休戚相关。庙会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还是人们精神生活、文化生活与物质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老上海有哪些庙会

在上海,庙会具有悠久的历史,花样众多热闹非凡。但是你了解老上海都有哪些庙会吗?

城隍庙庙会:不管在中国的任何地方,城隍庙都是那个地方最高的土地庙。上海定在每年3月7-29日、清明、中元(七月十五日)、十月朔(初一),城隍要前往厉坛抚慰厉鬼,称为“三巡会”,到时,人们会将城隍自庙中抬出来,前有高昌、长人、新江、财市“四司”开路,沿街出会至厉坛,由知县宣读完祭文之后再回到城隍庙。

龙华庙会:老上海最知名的庙会。龙华镇位于上海市的西南方,东靠黄浦江。清朝后期,上海已经有多条马路通往龙华,为龙华庙会的兴旺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龙华附近有漕河泾,原本是河名,后来发展成镇市,漕河泾的水神庙称为“漕河庙”,每年的农历三月十五左右,当地人便要举办隆重的漕河神出会活动。出会是由地方与庙宇联合筹办的,人们聚集在漕河庙,出会的队伍沿着街巷行走,在几个指定好的地方举办“路祭”,习俗意义是驱逐厉鬼,祈求吉祥,以龙华为终点,之后回到漕河庙。

在上海,龙华庙会具有悠久的历史。主要内容包括民俗文化、佛教法会和传统民间集市,活动格局涵盖了龙华寺、塔游览区,龙华西路集市的购物区与一个活动范围比较大的表演区。

龙华庙会的民俗文化特点特别鲜明,组织的文艺节目包含了沪剧、越剧、舞龙舞狮、山西绛州锣鼓、安徽花鼓灯、驯兽、河北鸡舞、天津高跷、沧州大马戏等,真是让人大开眼界。

每每龙华庙会,游人都是摩肩接踵,每位游客都能在热闹非凡的庙会街感受到庙会的独有魅力。龙华庙会正日渐成为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一道独具特色、无比亮丽的风景线。

老北京庙会有哪些经典小吃

北京庙会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便是庙会小吃。事实上,这些小吃大多数是北京日常街头巷尾叫卖的食物,带有北京本地特点,符合北京人的胃口,形成了固定的套子。北京庙会上的经典小吃主要分以下几种:

豆汁:有些人说,豆汁属于老旗人的食物,事实上喜欢喝豆汁的并不限于民族,也不拘泥于贫富。卖豆汁的按照惯例是以粉房把生豆汁趸来,挑到庙会上,就地熬煮。

扒糕、凉粉:扒糕是将榆皮面与荞麦面混合做成的小圆坨,比烧饼大,蒸熟之后,夏季用冰镇着;冬季则放在炉铛上面,加油热炒,叫作热炒扒糕。夏季卖扒糕的多半是和凉粉一块卖,不仅有粉块、粉皮,还有小拨鱼儿。案子上面摆放着佐料罐:添加过花椒油的酱油、芝麻酱、醋、蒜汁、芥末、辣椒油、胡萝卜丝等等。待有顾客来吃的时候,才放上这些佐料。

灌肠:灌肠原本是用猪大肠灌上淀粉与碎肉,蒸熟之后削成片儿在铛上用油煎炸。可是在北京庙会上卖的灌肠却只是用淀粉点上一抹红,制作成肠形(也就是粉坨子)削小块在铛上,用猪油煎焦之后浇,浇盐水蒜汁,用竹制的签子扎着食用。

茶汤、油茶:茶汤就是炒熟之后的糜子面,放入红糖,用沸水冲泡就可以食用了。油茶是用牛油或者是素油把面粉炒熟,放糖,用沸水冲泡。

豆面糕:也称“驴打滚儿”,属于粘糕的一种。也有用豆沙或者是红糖包成似鸡蛋大小的团子,裹上炒好的豆面。放入小碟中,有一些还会浇上“糖稀”。

老豆腐:一般是将磨好的豆浆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石膏,使其成为非常鲜嫩的老豆腐。之后放些芝麻酱、韭菜花、卤虾酱、辣椒油等佐料。

豌豆黄儿:豌豆黄儿有粗、细两类。在庙会上卖的是粗豌豆黄儿。它是用砂锅把豌豆煮成泥,放些小枣,淀成粉坨,扣出,切割成似切糕模样的菱形块儿,用手推车运到庙会上出售。

爱窝窝:属于新正食品的爱窝窝是把蒸熟后的江米擀成小饼儿,包裹上冰糖渣儿、山楂糕、芝麻、青梅、抟成元宵的形状,滚上糯米粉,让其不黏在一块儿。通常有白糖、澄沙、枣泥等种类。为了便于区别,上面都做了红点标记。在庙会上卖爱窝窝的每每也卖年糕和元宵。

沈阳皇寺庙会有哪些特点

沈阳皇寺,即实胜寺,建于1636年,是沈阳市一座历史比较早、规模比较大的喇嘛庙。每年都会举行内容丰富多样的庙会,引来大批游客来此游玩。

皇寺庙会的魅力在于它浓厚的传统民俗特点。其表演内容包括带有北方民俗风情的清兵守关巡街、皇家抬花轿、拉洋车、拉洋片、锡伯族祭祖庆典演绎、福禄寿喜吉祥钟、绕福树等诸多民俗活动与带有传统文化特点的糖画、葫芦工艺、吹糖人、手工绳艺、草编等民间工艺,它们成为了皇寺庙会的点睛之笔。

种类繁多、雅俗共赏的旅游文化活动更为贴近百姓、关注民生,备受游客们的喜爱。还有沈阳市知名的演艺集团与京剧团队等为大家奉上精彩的节目,让庙会舞台更为丰富多彩。近年来还增添了二人转、模仿秀、滑稽表演、绝活绝技表演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深受百姓的欢迎。

沈阳皇寺庙会这些带有民俗风情与传统韵味的节目,不仅丰富了百姓的节日生活,而且带动了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皇寺庙会的胜利举办标志着皇寺庙会成为沈阳市的旅游品牌,它所获得的全国四大品牌庙会之一、中国热点旅游胜地的美誉,更加让其享誉全国、遐迩闻名。

你知道乌鲁木齐红山庙会吗

红山,由于山体颜色呈红褐色而得名,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中心红山公园内,被认作乌鲁木齐市的象征。红山不但是我国西北地区的一处文化融合地,而且是这个地区经济活动中心与文化活动中心。红山庙会还因为佛寺与庙宇的存在,进而产生了庙会现象。

早年的时候,逛庙会不仅是乌鲁木齐人的生活乐趣之一,而且是边城居民的一项传统的风俗活动。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八这一天,是佛祖释迦牟尼的生辰,直至四月十五日的玉皇阁庙会。红山都要举行庙会,持续时间达半个多月。在这期间,人们都要抽出时间前往红山登山朝庙,好好领略一下烧香求佛的情趣。

红山庙会的内容和内地的庙会并未有何区别。每逢庙会,本地和周边村堡的大人们都会给子女一些钱财,用于购买玩物和妇女装饰用品;父母们也会前来采购整年的衣料和其他用品。每届庙会节日,都是人山人海,络绎不绝。

鹿邑老子庙会有何特色

老子庙会是一种古老的汉族民俗和民间宗教文化活动,起源于汉朝,在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到三月十五,老子家乡鹿邑县老君台和太清宫都会兴办庙会,活动时间长达两个月。

传说正月十五是老子的升仙日,而农历二月十五是老子的生日,所以从正月十五到二月十六日这段时间,老子庙会最为热闹。

鹿邑民众会举办盛大的庙会,来表达对这位圣贤的敬仰之情,产生了丰富多彩的老君传说、老子打铁舞、老君戏、老君圣歌、老君拳、老君刀、老君棒等;顺势又出现了种类众多的商品,诸如老君麻花、老君麻片、李耳石磨香油、老君帽、老君麻糊与各式各样的老君社、老君会以及种种有关祭拜老子的礼仪、禁忌、祖先崇拜等具体生动的风俗生活内容。

早期的老子庙会仅仅是一种隆重的祭祀活动,但是,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与人们交流的日渐需求,老子庙会在保留祭祀活动的同时,还渐渐增加了集市交易活动和娱乐性活动。

在集市上,有坐商、行商和流动小贩,白天开市。庙会的规划区包括节目汇演区、特色小吃区、产品展示区等,分别在庙会四头搭起四个台子唱大戏。此外,庙会还安排了套阁、摇彩、飞车等民间绝技绝活和观相、摇卦等民俗;盘鼓、腰鼓、舞龙、舞狮、琴书、坠子书等民间风俗艺术表演将庙会的声势推向一个个高潮。

庙会上,各种当地小吃也是香气扑鼻,风味不同,数不胜数,非常诱人。

泰山东岳庙会有哪些民俗文化

泰山庙会是一种古老的汉族民间风俗和民间宗教文化活动,在每年的三月三十一日到五月七日举行,它起源于泰山崇拜与道教在泰山的日渐兴盛。举办地点在东岳庙,也就是岱庙。除了祭祀祈祷活动以外,后世子孙还增添了商贸和娱乐活动等内容,服务从四面八方来此的朝拜者。

除了正常的宗教活动之外,庙会的主要内容还有经贸活动、旅游观光与文化娱乐。近些年来,四面八方的人接踵而至,国外客商和游客也日益增加。

东岳庙主要突出民间风俗宗教文化,全方位地发掘与展现泰山千年历史文化的积淀。从具有独特魅力的民间曲艺到惊心动魄的游艺竞技,从绚丽多姿的民间工艺到时尚新奇的旅游产品,从纳祥求福的拜山仪式到古代帝王的封禅盛典,游客置身其中,好似进入了带有民间风俗文化特征的大观园之中。

人们信仰泰山的根基来源于对自然的敬畏和依赖之情,所以泰山祭拜是因大山崇拜而开始的。最初的自然崇拜和历代帝王的封禅祭祀,造就了泰山独特的文化形态。从宗教信仰方面来讲,对泰山的信仰便是对天和地的信仰,所以,在特有的文化氛围当中,铸就了泰山之神,也就是庙会信仰的主体:东岳大帝(圣帝)与碧霞元君(泰山奶奶)。

随着宋代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社会意识产生了一些变化,专权观念开始发生动摇,以平民百姓为主的广泛且自发的祭拜活动终于在庙会之中出现,进而迈入了泰山庙会的鼎盛期。

同时,庙会发展的日渐兴盛,前来上香朝拜的人也愈来愈多,这些人被统称作“香客”。香客前往泰山上香,或是许愿或是还愿都属自愿。当有相同信仰的人多了起来,具有大众性质的民间组织——香社便顺势而生了。“香社”也叫“香会”,主事之人被称作“会首”“社首”或“香首”。香社的产生是庙会步入规范化发展的重要标志。自此之后,每年的泰山庙会都在泰山上红红火火地开展着。

天津皇会为何会有皇家气势

天津皇会,也就是昔日的“娘娘会”或“天后圣会”。

据民间口传,它源自元明时期,是汉族民间风俗和民间的一种信仰活动。

依据相关文字记载,它始于清朝康熙四年,乾隆年间改名称“皇会”。天津皇会是以往天津民间极其隆重的风俗活动,起初只是为了祭拜海神——天后娘娘而在她生辰之日(农历三月二十三日)所举办的庆典仪式,随着以后的发展而日渐丰富壮大。天津皇会还是除老北京庙会之外,最具皇家气派的一个庙会。

在清朝的康乾盛世时期,康熙、乾隆皇帝曾经屡次驾临津门。

传说康、乾两位皇帝在南巡过津的途中,都为迎驾举办了隆重的仪式,两代都御赐了黄马褂,自此之后天津作为北方的经济中心与大都会城市而闻名天下,两朝皇帝所驾临的天津皇会也因此扬名四方。

天津皇会的会档分成以下三类。

第一类是带有服务性质的会,比如扫殿会、净街会、请驾会、梅汤会等。

第二类是具有仪仗性质的会,诸如门幡会、太狮会、广照会、宝鼎会、接香会、日罩会、灯罩会、銮驾会、华辇会、护驾会、灯亭会、鲜花会等。

第三类是以各种乡村民间花会作为基础的表演,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皇会的内容也丰富多样,涵盖了杠箱、鲜花、法鼓、门幡、秧歌、提炉灯、大乐、高跷等40余种。可以说是“百戏云集”。

随着天津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天津皇会日益演变成一种特殊的把神祇崇拜、宗教信仰、问医求子、祈福还愿、赛会演剧、男女游观、会亲访友、社会交往、城乡商品交换等活动融为一体的庙会形式。

马街书会为何成为民间曲艺盛会

马街,本名马渡店,后来又叫马渡街,它隶属于河南平顶山市宝丰县杨庄镇,在历史上,是一个“商贾云集,物资集散”的兴盛之所。马街有一个极其著名的艺术活动——马街书会。

马街书会,俗称“十三马街会”,时间在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三,是所有民间曲艺艺人的盛会。河南诸地和安徽、河北、山东、四川等省成千盈百的民间曲艺艺人,携鼓背琴,齐聚马街,唱弹献艺,以说书会友。

正月十三的早晨,诸地的艺人均自四面八方到达会场。他们一两个人搭伴,三五人为一组,在河坡上、山岗处、麦田中、小路边摆下阵式,支起摊子,打起竹板,拉上琴弦,这便动嘴说唱了。会上的曲艺样式众多,曲目的内容丰富多彩,包括河南坠子、湖北渔鼓、四川清音、山东琴书、凤阳花鼓、徐州琴书、乱弹、道情等,规模之大甚为壮观,形成了整个民间艺术的奇特景观。这便是持续了700余年而不衰、被称作中国文化历史上一大奇观的“马街书会”。

马街书会与山东惠民的胡集书会并称为中国北方的两大书会。因为马街书会带有特殊的民间艺术表演魅力与浓郁的汉族文化内涵,所以被誉作“中国十大民俗”之一,宝丰县也由此被国家相关部门命名为“曲艺之乡”与“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杭州吴山庙会有何特色

吴山庙会是浙江杭州与安徽合肥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庙会,它是将民间艺术、宗教信仰、物资交换、文化娱乐集一体的汉族民间风俗娱乐文化活动,吴山庙是为了纪念春秋战国时期的吴国大夫伍子胥和唐末五代十国的吴王杨行密而创建的寺院。

有庙也就有会,吴山庙会的缘由已久。先前的庙会,除烧香求佛、测字算命等封建迷信活动之外,另有卖书画、庙台戏、变戏法、耍杂技、卖花、斗鸟,及商家、小摊贩在寺院周边与沿街摆摊卖东西,民众赶庙会通常是“闻风而去,满载而归”。

吴山庙会,不但自古便有,还四季延续,各有特点。从大年初一至正月十八,登山的多数是杭州当地人,目的是为了辞旧迎新,祈求新年之好运;二月和三月期间,杭嘉湖附近的香客纷纷涌入杭州城,通常是先至灵隐、天竺、玉皇山、净寺,最后才前往城隍山。到达这个地方之后,香烛已经烧完了,香客便想着买些东西回去。因此,吴山脚下清河坊周边的胡庆余堂、孔凤春、多益处、状元楼、张允声、方裕和等商家的生意尤为好,享誉中外,和庙会的兴盛有着非常大的关系。立夏到来,农忙便开始了,外地来此的香客也少了。

人们对吴山庙会最感兴趣的就是“鸟市”与“花展”。在“先贤堂”对面的树荫下和石墩上,摆放和悬挂着各式各样的鸟笼,笼子里有画眉、八哥、鹦鹉、芙蓉、竹叶青、黄豆儿等,种类众多,它们迎接着朝霞,高声的鸣叫,真是百鸟争鸣,静中有闹啊。

和孤山的清静幽雅相映成趣,吴山是民间风俗荟萃的大舞台,吴山庙会便是这个天地舞台上所演出的一场大戏。每位逛庙会的市民,与那些买卖吆喝的各家商户、表演技艺的汉族民间艺人一同成为了这个大舞台中的一个角色,原因在于他们不但是观赏者,还是参加者,一起演绎了民俗风情的灵动场景。

如今的吴山庙会,它的意义不只在于为百姓提供购物、娱乐的场地,更为重要的是,庙会本身丰富多彩的内容与浓厚的市井气息,传承着这座城市千百年来的种种生活细节,使杭州人在高楼耸立的现代都市之中,还可以在这儿找到昔日的市井风貌,抚慰怀旧的心灵。

什么是黄大仙祠庙会

在民间,黄大仙也叫药仙,对其流传最广的就是他治病救人的传说与赠医施药的济世善行。

广州的黄大仙祠,叫“金华分迹”,也叫“普济坛”,是岭南首间供奉黄大仙的道观,它位于荔湾区芳村花地大凼尾。除此之外,香港也存在黄大仙祠,作为香港最知名的寺庙之一,在当地和海外均颇具盛名。

在清末民初时期,黄大仙祠的香火非常鼎盛,很多来自珠江三角洲的南海、顺德等地的善男信女都前来烧香拜神,问医者、求财者、求子者、求福者非常多。1993年12月,黄大仙祠重建。1999年2月,黄大仙祠建成之后便对外开放,历年来黄大仙祠拜神的人数达60万人以上。

黄大仙庙会的举办时间在每年的春节初一到初七期间。清末民初时,在黄大仙祠的正门外搭建戏台,持续演粤剧3-7天,均是通宵演出,每晚都有上千人来此观看。

另外,也有醒狮表演、腰鼓队表演和杂技表演以及民间工艺摆卖、黄大仙祠派米、送药等风俗活动。庙会相当热闹,每日引得数万人前来参加,就连香港、澳门等地的善信们也赶来加入。由于影响力的日渐扩大,黄大仙庙会渐渐发展成传统习俗。如今对黄大仙的信仰已遍布港、澳、台、东南亚、欧美等地区。

1966年,黄大仙祠自广州搬迁到香港的九龙,占地约一万八千平方米。相传祠内的黄大仙“有求必应”,所以香火十分鼎盛。

庙会期间,每位黄大仙的弟子和嘉宾均会在正午时分聚在祠内的主殿参加祭祀活动,场面异常热闹。

第三章 楹联妙对

楹联文化是世界文化宝库中一颗闪亮的明珠,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风俗,是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双遗产的完美结合。楹联文化与汉字的音形义特色密切相关,是汉语在发展过程中的特殊产物。同时,每一副楹联都有对称、骈语的基本特征,也体现出中国传统的精神信仰和审美情趣。

楹联是怎样起源的

楹联也称对联,古代人们将对联悬挂在楼堂和宅殿的楹柱上,因此得名楹联,在民间又有俪辞、偶语、门对、联语等俗称。

我国最早的楹联起源于“桃符”,这是一种驱鬼辟邪的符咒,人们敬仰神话传说中的降鬼神仙“神荼”和“郁垒”,把他们的名字写在两块桃木片上,一左一右悬挂在门柱上,用来镇邪压寨。早在先秦时期,中国民间就有了春节期间悬挂桃符的习俗,这样的习俗一直持续了千年以上。后来,随着诗词歌赋的日益发展,桃符的内容往往与骈赋诗歌等文体形式相结合,最后符咒的成分越来越少,也就产生了真正的楹联。

中国历史上出现的最早的一副春联在五代时期,据《宋史·蜀世家》一书记载,五代后蜀孟昶“每岁除,命学士为词,题桃符,置寝门左右。末年,学士幸寅逊撰词,昶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一时期的春联还与桃符密切相关,但是到了宋代以后,民间春节悬挂楹联已经相当普遍,春联和楹联都是刻在桃木板上,悬挂在大门两侧。到了明代,人们开始在红纸上写对联,从此以后,纸质的春联逐渐代替桃木板,出现了如今最常见的对联样式。

如今,中国的楹联文化已经影响了千家万户,甚至朝鲜、韩国、日本、越南、新加坡等地,对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和民俗文化起到促进作用。

楹联有哪些种类

中国的楹联五花八门,题材和内容上都可谓博大精深,丰富多彩。各大种类的楹联又可以分为许多小类。大概有以下几大类:

按照楹联的用途来分,有专用联(比如婚联、寿联、茶联、喜联、座右铭联、赠联等)、通用联、春联、贺联、挽联、赠联、自勉联、言志联等。

按照楹联的字数来分,上下联分别在十字以内的,被称为短联,百字以内的称为中联,百字以上的称为长联。

按照楹联的修辞技巧来分,可以分为对偶联,包括正对、反对、言对、事对、宽对、工对、回文对、流水对、顶针对等。也有修辞联,包括比喻、双关、设问、反诘、夸张、谐音等。又有技巧联,包括嵌字、复字、叠字、隐字、析字、偏旁、拆字等。

按照联语的来源来分,可分为集句联,这样的对联全用古人诗歌中现成的句子组成对联。又有集字联,即是集古人的文章、书法字帖中的汉字等,组成一副对联。还有摘句联,就是直接摘用他人诗文中的对偶句子,组成一副完整的对联。还有创作联,也就是作者自己独立撰写出来的对联等。

除此之外,按照楹联的内容来分,可分为节令联、喜庆联、哀挽联、名胜联、行业联、题赠联、杂感联、学术联、趣巧联等。

楹联为何一定要“对仗”

楹联原本又可称为对联,民间俗称对子,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学艺术形式,体现出中国汉字语言的独特魅力,古往今来为各阶层文人百姓喜闻乐见。对联顾名思义,就是要成“对”,也就是传统诗歌中要求的“对仗”。一副完整的对联必须由上联和下联组成,上下两联的字数必须完全相等,在内容上和形式上也要保持一致,往往名词对应名词,动词对应动词,再以平仄韵律进行严格要求,将两两相对的句子“联”起来,符合“对仗”的要求,才可以称为真正的“对联”,而两句没有关联的字句随便组合在一起,不讲究对仗,就不可能成为对联。

中国的传统对联形式多样,有长联和短联之分,短的对联仅有一两个字,而长的对联可达几百字。但不管长短,都要符合“对仗”的规则,传统对联的书写张挂,也必须直写竖贴,由上而下,自右而左,绝对不能颠倒。这种要求也与“对仗”有关,因为上联的末字(仄声)要贴在右边(上手),下联的末字(平声)要贴在左边(下手),读起来节奏鲜明,铿锵有力。而与对联紧密相关的横批,既是对联的题目,也是对联的核心寓意,在对联中起到画龙点睛、融合补充的作用。

对联的“对仗”要求总体概括起来共有六大要素,也叫“六相”,分别如下:

第一字数要相等:上联的字数完全与下联字数相同,同时在对联中尽量避免“重字”现象。除了某些虚词以外,同一个字不能出现在上下联不同的位置,同一个字也不能出现在上下联同一个位置上。

第二词性相当:上下联同一位置的词或词组,应该具有相同或相近的词性或词意,要有逐一对应的意味,比如蝴蝶对凤凰,但是不能蝴蝶对青草。

第三结构相称:上下联语句的语法结构,或者词组和句式结构,都应当尽可能相同,比如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并列结构对并列结构等。

第四节奏相应:上下联语气停顿的地方必须一致。就算比较长的对联,在节奏上也必须上下相应。

第五平仄相谐:在中国现代诗歌中,阴平和阳平为“平声”,上声和去声为“仄声”。而在古四声中,平声则为平,上声、去声、入声为仄。

第六内容相关:在一副对联的上下联中,内容应当相关,上下联要相互贯通、呼应、照应、内容不相干的不能算一副合格的对联,甚至不能算作对联。

楹联有哪些文字奥妙

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也是中国千年传统文化和文学样式的浓缩,而楹联中存在许多引人入胜的文字奥秘,形成了楹联的独特魅力。

首先,楹联是中国古典文学形式的一个种类,也是中国独特的具有趣味性的文学形式。楹联由上联和下联组成,单独只有上联或下联,不能算是一副完整的对联。古往今来的许多对联,除了上联、下联之外,还有横批,是对上下联进行总结,具有画龙点睛的功用,往往与对联文字互相契合。

其次,楹联语言是一种追求对仗的特殊语言方式,同时富有音乐性和韵律感,有别于其他的各种文学形式。同时,楹联之美在于形式和内容的对称、对比,以及对立统一。同样一件客观事物和客观内容,楹联要设法从两个方面、两个相对的角度去分析和描述,并将汉语结构规范地运用到二元对称的形式之中。

再者,楹联以诗词歌赋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完美体现出中国语言文字的艺术风采。楹联原本从古文辞赋中发展而来,具有骈词俪语的明显特征,在本质上就是一对骈偶句。因此,楹联的形式丰富灵活,能寄生于各种文体之中。除了诗词曲赋之外,骈文、散文、戏剧、小说也可以用于楹联。同时,楹联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吸收其他文体的创作手法,比如诗的精炼意蕴,赋的铺陈恣肆,词的缠绵意境,曲的苍凉爽劲,文的潇洒自如等,兼备各种文体的艺术特征,这在长联和超长联中表现尤为明显,堪称集中国文体技法之大成。这种兼收并蓄、熔铸创新的特色,也彰显出楹联的美感和魅力。

最后,楹联具有雅俗共赏的特点,它既能在象牙塔中获得文人学士的喜爱,也能深入民间巷里,让老百姓喜闻乐见。楹联既可阳春白雪,又可下里巴人。在艺术上既简单又复杂、既纯粹又丰富,既博大精深又通俗易懂。正因为楹联拥有亦庄亦谐的艺术性,情真意切,可讽可歌,可以媲美诗词曲赋,才能在中国延传几千年,并且历久弥新。

和数字有关的对联有哪些

数字联是中国古代对联中一种特殊类型,极富有趣味性和节奏感。以数字来进行对仗,令对联中充满奇思妙想。跟数字有关的著名对联举例如下:

范文甫的寿联:“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人生七十何言老;一个儿习文,一个儿习武,合家上下敬慈颜。”

乾隆皇帝五十寿联:“二万里山河,伊古以来,未闻一朝一统二万里;五十年圣寿,自今而往,尚有九千九百五十年。”

纪晓岚贺乾隆八十寿联:“八千为春,八千为秋,八方向化八风和,庆圣寿八旬逢八月;五数合天,五数合地,五世同登五福备,正昌期五十有五年。”

四川叙永灶神庙联:“五转汞,七转铅,九转丹,万像皆清,红炉中有真人诀;一分屋,二分竹,三分水,纤尘不染,蜀国南来小洞天。”

晋祠“圣母殿”联:“溉汾西千倾田,三分南,七分北,浩浩同流数十里,淆之不浊;出瓮山一片石,冷于夏,温于冬,洌洌有本亿万年,与世长清。”

此外,还有一些通用的固定数字联,比如:千手观音千手千眼千姿百态千年古佛千古不朽;三贤苏氏三贤三高三杰一祠三绝文豪三文长存。乾八卦,坤八卦,八八六十四卦,卦卦乾坤已定;鸾九声,凤九声,九九八十一声,声声鸾凤和鸣。趵突泉啸八声,石上四声,石下四声,声绕一池春水;寒山钟声十响,寺内五响,寺外五响,响传百里客船。(风景联)一品太夫人,备三从四德,五世同堂,恭值二官齐介寿;六旬都御史,统七宾八师,九畴献寿,欣逢十月好称觞。(贺官联)一阳初动,二姓克谐,庆三多,具四美,五世其昌征凤卜;六礼既成,七贤毕集,奏八音,歌九如,十全无缺羡鸾和。(婚庆联)一封书,二进宫,三击掌,四进士,五福堂,堂堂都摆千秋剑;六追车,七剪梅,八件衣,九莲灯,十王庙,庙庙皆立春秋碑。(典故联)一孤舟,二客商,三四五六水手,扯起七八尺风帆,下九江,还有十里;十程远,九里香,八七六五号轮,虽走四三年旧道,只两日,胜似一年。(回环联)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晴雨,加上五脏六腑七嘴八舌九思十想,教必有方滴滴汗水诚滋桃李芳天下;十卷诗赋九章勾股,八索文思七纬地理,连同六艺五经四书三字二雅一心,诲而不倦点点心血勤育英才泽神州。(颂师联)

为何春节要贴春联

春联,在民间俗称门对子。每年春节的时候,按照传统的风俗习惯,家家户户都在门上粘贴大红春联,不仅增添节日的喜庆气氛,也能给新的一年带来好运气。

清代《燕京时岁记》上说:“春联者,即桃符也。”因此,贴春联源于古代的桃符,就是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据《后汉书·礼仪志》说,“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户,名仙木,百鬼所畏。”因此,春节贴春联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驱鬼避邪,带来吉祥如意。所以从古至今,每逢春节,人们总要用新春联替换旧春联,“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说的就是贴春联这件事。

五代时期,挂桃符已经演变成写春联,后世纸张的生产越来越多,人们逐渐用红纸代替桃木板。直到明代,桃符才正式改称“春联”,在民间已经极为普及和盛行。据《簪云楼杂说》载:“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忽传旨,公卿士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太祖微行出观,以为笑乐。”由于皇帝喜爱春联,文人墨客进而提倡,广大民间百姓更是踊跃传播,春节贴春联便成为民间的风俗习惯,一直流传到今天。

春联上的对仗句均是吉祥话,表达的是人们对新一年美好幸福生活的期盼和祈愿。同时,春联多使用红纸墨字,或使用红纸金字,这都代表着喜庆、红火、富贵、兴旺等寓意。

蔺相如如何作联对廉颇

战国时期的赵国有一位大将军廉颇,他文武双全,领兵打仗,屡建战功,赵王非常器重他,封他为赵国的兵马大元帅,统领三军。

有一天,一位叫蔺相如的儒生来到江夏此地,本想投奔赵王,不料却在途中迷了路。正巧廉将军领兵路过,蔺相如上前躬身施礼道:“请问将军,去赵王的宫殿怎么走?恕愚弟冒昧,还望您多指教。”

廉颇顿时大怒,很不满一个过路的穷书生,敢在大将军面前称兄道弟,认为他不知天高地厚。于是,廉颇想要羞辱他一番,说道:“看你像一个书生,定有些文才,我出一上联,如果你对的出来,我便给你引路。”

蔺相如点头同意道:“请将军出题。”

廉颇将军道:“着一品衣,镇三江口,狂生无礼,怎能称愚弟。”他在讽刺蔺相如,一个小小的文弱书生,自不量力,竟敢在我面前称兄道弟。

蔺相如并不示弱,立刻对道:“行千里路,读万卷书,侠士有志,也敢傲王侯。”

廉颇听完,为蔺相如的聪明暗自称奇,觉得这书生并非等闲之辈,还想再考考他,于是又出了一上联:“四水江第一,四季夏第二,先生来江夏,你是第一,还是第二。”

蔺相如微微一笑,答道:“三教儒居先,三才人居后,小子本儒人,我不居先,也不居后。”

下联的内容与廉颇的上联针锋相对,不但回答得工整,而且还很有气势。

廉颇又出了一联:“切瓜分片,横七刀竖八刀。”

蔺相如回答下联:“冻雨洒窗,东两点西三点。”

三副对联结束,廉颇很佩服面前的这位书生,问过他的名字叫蔺相如之后,便带路将他引荐给赵王,赵王得知蔺相如的才能,便封他为谋士,官居四品。

书法家王羲之有怎样的妙联

王羲之是东晋著名的大书法家,又是中国古代第一行书大家。他在逢年过节的时候,喜欢亲手题写对联贴在大门口。但是他每次刚刚写好张贴出去,随即就被人偷偷揭走,这让王羲之感到十分无奈。有一年除夕,他终于想出了一个绝妙的方法,可以避免春联再被偷走。于是他大笔一挥,写出一副对联贴出去,果然没人敢再偷他的对联。这其中有什么奥妙呢?

原来王羲之在大门上贴了这样的一副对联,上联为:福无双至,下联为:祸不单行。那些原本准备偷对联的书法爱好者,一看到如此不吉利的对联,只能摇头长叹离去。他们很不理解,王羲之为了防止有人偷对联,竟然在自家大门口贴这样晦气的对联。

然而到了大年初一的早晨,王羲之提笔在门口的对联上添了几个字,便成了一副全新意义的对联。众人再看他家门口的对联时,发现上下联已经变成了:福无双至今朝至,祸不单行昨夜行。众人无不拍手称赞,感叹王羲之才华横溢。

虽然从严格的考证上,春联在五代时期才真正出现,但王羲之妙联传说的故事,仍然为后人津津乐道,可见对联不仅有值得鉴赏的艺术性,而且还具有较强的趣味性。

苏东坡与苏小妹的风月绝对

苏东坡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他的父亲和弟弟也都是当时有名的诗人和古文家,就连他的妹妹也是一位文化造诣颇深的女子,苏东坡经常跟妹妹在一起进行文辞切磋。传说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天晚上兄妹二人在庭院乘凉,苏东坡出了一个上联,让苏小妹花一夜的时间对出下联。他的上联是:“水仙子持碧玉箫,风前吹出声声慢。”

在这句上联中,“水仙子”“碧玉箫”和“声声慢”都是词牌名,要想对出下联,必须也要有三个相对的词牌名,同时还要描绘出当晚的意境和情景,难度确实很大。苏小妹坐在庭院里冥思苦想,想了很久也不能对出来。正在她不甘心认输的时候,突然看见一名婢女在月光下端酒菜送来,苏小妹灵机一动,对出了下联:“虞美人穿红绣鞋,月下引来步步娇。”

她的下联中,“虞美人”“红绣鞋”和“步步娇”都是词牌名,与苏东坡上联中的“水仙子”“碧玉萧”和“声声慢”完全相对,而且“美人”对“仙子”,“绣鞋”对“玉萧”,“步步”对“声声”。词性、颜色、物件、意蕴都完美契合,并且用这些词牌名描绘出婢女踏月而来的即时场景,堪称为一副绝对,让苏东坡也不禁称赞妹妹才华过人。

孟姜女庙楹联有何渊源

从古至今的中国百姓都膜拜英雄人物,喜欢为历史上的英雄贤者建庙立碑,用这种习俗表达对英贤人物的敬仰和追思。传说中,孟姜女本是秦始皇时期的一名普通女子,当秦王嬴政强迫百姓修筑长城时,孟姜女悲愤寻夫,哭倒长城,以柔弱之躯刚强之心赢得了百姓的尊重与敬仰。

孟姜女是一位敢于对抗封建压迫,对残暴统治表示不满和抗争的杰出女性,千百年来,全国各地许多地方都建有孟姜女庙,以纪念她的勇敢和不屈。其中山海关孟姜女庙建筑古朴典雅,依关面海,别具一格,更以前殿著名的一副对联而名闻天下。山海关孟姜女庙的奇巧楹联这样写道: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朝有“zhao”和“chao”两种发音)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长有“chang”和“zhang”两种发音)

相传这一副对联是南宋状元王十朋所撰,运用汉字的通假借读、一字双音、一字多义的特点,以叠音叠义的方式,描绘海水潮长潮落,浮云起伏长消的自然景象,展示出自然界变幻多姿的景色。同时,这副对联充满趣味性,其深刻意义可以加深人们对此对联的印象。

这副对联的喻意令人深思,在山海关的孟姜女庙门前陈列出来,更是有特别的含义,让人们联想到历史的海潮起起伏伏,有些人和事犹如浮云一般淡去,但有些东西却永远留在人们心中。这副对联的断句妙趣无穷,重重叠叠,耐人寻味,出现了很多种读法,虽然类似一种文字游戏,但其中不乏许多真趣。

孔府对联“富”字为什么少一点

孔府是中国古代第一圣贤宅邸,位于曲阜老城的中心,主宅建筑坐北朝南。大门黑漆红边,在门正中的上方悬挂着蓝底金字的“圣府”匾额,在门旁的两根明柱上,悬挂一对蓝底金字的对联,此联被后世许多人称为“天下第一联”。

这副对联写道:“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由于孔府的布局很特殊,前面是官衙,后面是内宅。隐藏这副对联的上联写的是官衙孔家衍圣公府的府邸,下联写内宅是圣人之家,其中又包含有喜乐、吉祥、福禄的含义。对联的大意解释为:尊崇荣耀的衍圣公府第与国家同在,文章道德的冠绝圣人家与天地并存。

这副对联是清代乾隆年间的大才子纪晓岚所撰,纪晓岚当时任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四库全书馆总纂官,文采和学问堪称天下翘楚,对联文佳字美,意韵非凡,对仗工稳,尽显才华。

但是这副对联被刻出来悬挂之后,人们却发现其中的“富”字缺少了上面一点,而文章的“章”字,下面“早”字的一竖向上通到“立”字。这让人们颇感不解,孔府大门的对联“富”字为什么少一点,而“章”字为什么笔画上下贯通?要弄清这个缘由,还得从孔府本身说起。

孔府是孔子后裔子孙居住的地方,始建于西汉景帝年间,到了明清两代才完成如今的庞大规模。孔府总计面积16万平方米,有楼堂、厅房共463间,分左中右三路布局,前后共有九进院落,甚是整齐肃穆,格局壮观。

自从孔子的第46代孙孔宗怨被宋神宗赐封为衍圣公,孔子的每代长子长孙都被尊称为圣人。因此孔府也被称为“天下第一家”,孔家子弟享有一般贵族文人无法企及的许多特权。在封建社会里,这样的庞大家族当然希望富贵永无止境,因此将“富”字去掉一点,意思是“富贵无顶”。“章”字一竖通到上面,叫“文章通天”。可见,此对联不仅在内涵上极为宏达,而且在书写镌刻上也独具匠心,寓意不凡。

这副对联是中国古代典型的残字妙联,这种残字妙联现象是古人在撰写对联时故意而为,有时为了满足某种特殊的需要,某个特定的字不写全,或故意写错,显得意义深远,耐人寻味。

五品官和六味丸是怎么回事

传说清朝末期,扬州有一个卖药的老板,名叫陈见山,他非常擅长做买卖,家中的药铺越开越大,赚了很多钱。陈见山眼见自己赚的钱多,心中便觉着只当个药铺掌柜不够风光,因此很想当官。但是他大字不识一个,怎么能当上官儿呢?但是当时的晚清政府为了筹集官银,允许百姓花钱买官儿当,称为“捐官”。

陈见山花了很多银子买了个五品的同知,同知一官相当于如今的厅长级别,已经是不小的官员了,因此他得意扬扬,每天穿着天青褂的五品补服,悠闲地在城里逛来晃去。如果赶上城里有喜庆宴会,他就穿上五品天青褂,高高在上地坐在明显的位置上,结果引来很多人的反感。

有一次,一个富贵人家举行宴会,陈见山穿着官服又来了,他一进屋就大模大样地坐在酒席中间位置。一名书生实在看不惯他的做派,心里非常生气,但他又惹不起官老爷,于是他脑子一转,对众人说:“我有一个对子上句,请诸位对个下句。”他大声说出上句:“五品天青褂。”

众人当中有一名年轻人顿时明白书生的意思,马上大声接出下句:“六味地黄丸!”

众人顿时哄笑满堂,因为这副对子不仅工整,而且滑稽有趣,内容是在讽刺身穿“五品天青褂”的大老爷,其实只不过是卖“六味地黄丸”的药铺掌柜罢了。

苏东坡对联逗长老是怎么回事

苏东坡是北宋著名的大文豪,有一次他去拜访一位熟悉的寺院长老,长老当时正忙着煮饭,他刚把煮的鱼端上桌,听到小和尚禀报:苏东坡来访。

长老怕把吃鱼的事情暴露,于是情急生智,把鱼扣在一口磬中,匆忙出门迎接苏东坡。苏东坡随长老到禅房喝茶,却闻到一阵阵鱼香,他环顾四周,看到桌上有一个反扣的磬,便明白一切。

因为磬是和尚做佛事用的一种乐器,平日都是口朝上,但苏东坡见这磬在桌上反扣着,里面必有蹊跷。长老怕苏东坡发现吃鱼的秘密,赶紧开口说道:“苏居士今日大驾光临,不知有何见教?”

苏东坡见长老神色紧张,更确定了有不寻常的事情发生,于是他有意跟老和尚开玩笑,装出一本正经的样子说:“在下今日遇到一个难题,特来向长老请教。友人出了一个上联是‘向阳门第春常在’,在下对不出下联,望长老赐教。”

老和尚不知这是苏东坡的计谋,欣然说道:“苏居士才高八斗,博学多才,今日却怎么如此健忘,这是一副老对联,下联是‘积善人家庆有余’。”

苏东坡不由得哈哈大笑道:“既然长老已经说了‘磬(庆)有鱼(余)’,我就来大饱口福吧!”

长老一听,知道自己落入苏东坡设的圈套,只得红着脸,把鱼从磬里拿出来款待苏东坡。

王安石如何作对联成双喜歌

相传在北宋仁宗庆历年间,王安石家住抚州临川,他年仅二十,经过十年寒窗苦读,不仅青年意气风发,而且已是饱学之士。这一年他踌躇满志,赴京赶考,晓行夜宿赶往东京汴梁。

有一天他来到了江宁的马家镇,只见这里热闹非凡,一打听才知道是镇上的首富马员家外举行征联招婿。这马员外家有万贯钱财,但膝下只有一女,马小姐不仅容貌俊美,而且自幼饱读诗书,琴棋书画更是无所不通。马员外视女儿为掌上明珠,因此依照女儿的意愿,以对联择婿。

马小姐出了三道题目,难度递增,第一道即是门上悬挂两盏硕大的走马灯,其中一盏灯上写着: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

王安石赞叹这是好句,只可惜他要去赶考,只得摇头感叹小姐与自己无缘,便带着书童继续进京赶路。

到了京城会试,王安石以第一名的速度交卷。主考官是当时著名的文豪欧阳修,他见王安石少年才俊,不由心中欢喜。便想考考他,指向厅外的飞虎旗说道:“我出一道下联,你来对出上联。下联是: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

王安石转念想起路过马家镇看到的那副上联,不由心中暗喜,张口便答道:“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

欧阳修一听,顿时大喜,夸奖王安石道:“真乃才思敏捷也。”但王安石心中暗想,那马小姐是吾之贤内助也。于是他拜别了主考官欧阳修,急忙赶回馆驿收拾行李,日夜兼程赶往江宁马家镇。

等王安石主仆到了马家镇,见路上冷清少人。王安石以为马小姐已择得佳婿,便心急如焚,急忙赶到马府门前。却看见两只大灯笼依然悬挂在门前,一个有上联,另一个仍是空白。王安石大喜过望,急忙走到摆放笔墨纸砚的桌案前,拿起笔来龙飞凤舞一挥而就。

马府以联择婿已近三个月,各地才子来过无数,但竟无一能被小姐认可,这让老员外心神不宁,着急不已。这时家中仆人送上王安石的对句,马员外连忙挥手叫丫环拿到内院给小姐看。

马家小姐拿来对句展开一看,只见上书: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笔法苍劲有力,一派大家的风范和气势。马小姐看了顿时相中,丫环急忙报告给马员外,一家人喜出望外,将王安石请进来。

王安石入堂拜见马老爷,小姐则在内隔帘观看,见王安石英俊年少,器宇不凡,声音清朗,心中便暗暗相许。王安石满腹经纶,后两关轻松通过,便与马小姐定下亲事。

结婚这一日,府上张灯结彩,合家喜气洋洋。正在此时有飞报传来,王安石为钦定第四名进士。古人有四大喜事: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马、王两家一日之内双喜临门,王安石拿起笔来在红纸上大书连体的双喜字,命家人到处张贴。这就是后来中国人在举办婚礼时到处张贴大红双喜字的由来。而王安石又挥笔写了一副对联:“巧对联成双喜歌,马灯飞虎结丝罗。”

从此王安石外有欧阳修的举荐提携,内有马小姐的贤助辅佐,成为北宋一代名相,又是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名列唐宋八大家之内。

祝枝山如何作对骂财主

明代有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周文宾四人,号称“江南四大才子”,其中的祝枝山是明代有名的书画家。有一年的除夕,祝枝山来到杭州拜访好友周文宾。杭州有一个传统风俗习惯,除夕那天,有钱人家的门上只贴红纸,不写对联,专门请名家来现场题写。祝枝山路过当地一个欺压百姓的钱财主家门口,见正门、侧门贴着四条红纸,上面都没有写字,他一时兴起,取来笔墨,大笔一挥写成两副对联。

正门的门联是:“明日逢春好不晦气,终年倒运少有余财。”侧门的对联写的是:“此地安能常住,其人好不伤悲。”

钱财主知道后气得直翻白眼,一问仆人才知是祝枝山写的,便将对联揭下来,到县衙告状说祝枝山故意用对联辱骂他。当下,县令派人传来祝枝山,质问道:“你为何写对联辱骂钱老板?”

祝枝山淡淡说道:“我是读书人,无权无势,岂敢用对联骂人?我写的全是吉庆之词!”

众人只见他拿起笔,用墨迹将对联巧加逗点,之后出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一副对联变成了:“明日逢春好,不晦气;终年倒运少,有余财。”另一副对联变成了:“此地安,能常住;其人好,不伤悲。”

县令和钱财主顿时目瞪口呆,许久之后,县老爷如梦初醒,呵斥钱财主道:“只怪你才疏学浅,把如此绝妙的吉庆之词当成了辱骂之言,还不快给祝先生赔礼?”

钱财主只好连连道歉,祝枝山哈哈大笑,扬长而去,众人都赞叹他才智过人。

李清照有哪些妙语对联

李清照是南宋著名词人,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女文学家,她的丈夫赵明诚是一位金石学家。夫妻二人都才华横溢,精通音乐和诗词格律,是名噪一时的“诗词夫妇”。

有一次,两人参加青州一场特别的寿宴,这是著名的乌老寿星150岁的寿宴,邀请李清照夫妇合写一副对联,赵明诚挥笔写成上联:“花甲重逢,又增而立年岁。”60年是一个甲子,“花甲重逢”即是120岁,“而立”是30岁,两数相加正合乌老寿辰150岁,众人顿时为赵明诚的文采叫好称奇,李清照略微思索,也提笔一挥而就:“古稀双庆,复添幼学青春。”70岁是“古稀”,“双庆”便是140岁,“幼学”是10岁,数字加在一起,也恰是乌老寿龄150岁。这一副对联对仗工整,珠联璧合。众人无不称奇。

乌老寿星更是欣喜异常,亲自铺开宣纸,请他们夫妻再赐书一副。赵明诚提笔写下五个大字:“三多福寿子。”李清照的目光落在乌老的书架上,灵机一动,抬笔写道:“四诗风雅颂。”众人又是一片叫好。

赵明诚很想难倒李清照,又写了几个大字:“乌龟方姓乌。”众人均是一愣,乌老脸上顿时也难看起来。李清照不慌不忙,在丈夫的墨迹后面续写道:“龟寿比日月,年高德亮。”乌老看了,手捻长髯连声叫好!赵明诚又写:“老鼠亦称老。”李清照又继续提笔写下:“鼠姑兆宝贵,国色天香。”牡丹花的别称为“鼠姑”,因此也十分吉祥。

这副对联合起来是:“乌龟方姓乌,龟寿比日月,年高德亮;老鼠亦称老,鼠姑兆宝贵,国色天香。”

众人为夫妇二人的巧对喝彩,乌老见联中巧嵌“乌老”二字,十分欣喜,赵明诚也深深佩服妻子李清照的机敏过人。

金圣叹临刑的幽默与奇联是怎么回事

金圣叹是明末清初苏州吴县的书生,也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文学批评家,对《水浒传》《西厢记》《左传》《杜甫诗集》等都有评点。

金圣叹作为评点大师,他不仅文笔幽默言语犀利,而且平时的为人处世也以幽默滑稽见长,就连临终行刑也还要幽默。

金圣叹因抗粮闹文庙一事被顺治朝廷处以死刑,他身陷牢狱之中,即将被斩首,便叫来狱卒说“有要事相告”。狱卒以为他会透露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于是拿来笔墨伺候金圣叹。但没想到,金圣叹指着狱卒给他的饭菜说:“花生米与豆干同嚼,大有核桃之滋味。得此一技传矣,死而无憾也!”

狱卒一头雾水,只得将这一句话记下来,这也是金圣叹一生中最后留下来的话。

刑场上,金圣叹的两个儿子梨儿和莲子都痛哭流涕,金圣叹为了安慰儿子,泰然自若地说:“哭有何用,来,我出个对联,你们来对。”于是,他吟出上联“莲子心中苦”,儿子跪在地上哭得肝胆欲裂,没有心思对对联。

金圣叹接着说道:“梨儿腹内酸。”上联的“莲”与“怜”同音,是他看到儿子恸哭之状深感可怜,下联“梨”与“离”同音。这一副生死诀别的对联字字珠玑,一语双关,旁听者无不黯然神伤。

纪晓岚酒店续对是怎么回事

乾隆晚年曾与纪晓岚微服私访,二人换上民服来到承德大街上闲逛。见一酒店门前若市,人头攒动,招牌上写着“半联酒店”四字。

二人好奇,走过去看热闹,只听酒店掌柜拱手喊道:“诸位,小店内有半副对联,哪位能续出下联,美味佳肴尽情享用,并愿赠纹银十两。”众人纷纷进酒店试着对对联,但无一人能想出下联。

君臣二人也走进店内,见堂屋的正中悬挂半联:“一串无鳞,鳅短鳝长鲶大嘴。”二人琢磨半天,对不出适当的下联来。这时酒店的伙计抬进一筐大蟹来,其中还有一只鼋鱼,仰面朝天四腿乱蹬。纪晓岚灵机一动,说出下联:“三元有甲,龟圆鳖瘪蟹短头。”

此联以三元对一串,有甲对无鳞,龟圆对鳅短,鳖瘪对鳝长,蟹短头对鲶大嘴,字句工整、意境别致有趣,而且天衣无缝。

酒店掌柜一听,连口称赞,热情招待乾隆和纪晓岚,并赠送纹银十两。乾隆龙颜大悦,连连夸奖纪晓岚不愧是天下第一的大才子。

谢觉哉如何巧对千年绝句

韩愈,字退之,他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改革家。在唐贞元中了进士以后,担任过监察御史、刑部侍郎、国子监博士、吏部侍郎等职。后来他直言谏阻唐宪宗,针砭时弊,两次遭到贬官,最后被贬为潮州刺史。

韩愈到潮州上任之后,了解到潮州当地的地理人文和风土民情。他看到当地的鳄鱼为害百姓,便写下有名的《祭鳄鱼文》,帮助百姓驱逐鳄鱼,致使鳄鱼从此销声匿迹,不再威胁人们的生活,在历史上留下了一段千古佳话。

据传,在韩愈治退鳄鱼之后,一位地方名士为了纪念他的功绩,拟下了半副对联:“恶水恶鱼,韩退之退之。”千百年来,此联无人对出下联,一直被视为绝对。后来,我国博学多才的老革命家谢觉哉,读完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后,灵感涌发,想起了韩愈治退鳄鱼功绩的对联,于是写道:“好书好语,谢觉哉觉哉。”“恶水恶鱼,韩退之退之;好书好语,谢觉哉觉哉”便成了一副绝妙对联,文字虚实恰到好处,意义深远,可谓天衣无缝,使这句千年的绝对终于有了完美答案。

第四章 特色服饰

中国传统服饰是最具名物特色的文化载体,从汉族服饰到各少数民族服饰,其发展变化都蕴涵着人们的生活体验和审美趋向,也是一个长时段的民族生活姿态,展现出诸多方面的生活细节。人们对自身形体和姿容的展示,就从日常的服饰情趣当中悄然涌现出来。

古代民间服饰是怎样演变的

从原始时代开始,人类的祖先就用兽皮、树叶遮羞保暖,因而产生了最早的服饰文化。从古到今,中国人的服饰发生了诸多变化,并随着历史的发展演变传承下来。

据史书记载,黄帝、胡曹或伯余发明了中国最早的衣裳。从出土文物可以得知,服饰史源头可上溯到旧石器时代,当时的人们用兽皮作为服饰。

从西周时代开始,服装体制主要是上衣下裳,民间服饰的材料大都为本色的麻、葛布或者粗毛。在春秋战国时期,平民百姓开始将深衣作为礼服,深衣男女通用,是周朝礼乐制度发展的必然产物。

从秦到两汉,传统的深衣逐步发展,男女服装都是交领、右衽,衣袖上窄下宽。到了隋唐时期,各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经济文化异常繁荣,民间服饰也发生了明显变化,普通百姓男子穿开衩到腰际的齐膝短衫和裤子,文士官员穿着长袍衫,服饰色彩素雅单一,很少用鲜艳的色彩。女子服饰多为短上衣加长裙的襦裙,并且唐代女子体型丰满,襦裙多为宽松样式。

宋代的普通劳动人民的上衣变得更短,俗称“短衣汉子”,而文人官员服饰偏于华丽,并在乌纱帽子上增加了两翅。元代将百姓划分出森严的等级,平民百姓禁止穿彩色华丽的衣裳。明代以汉族传统服装为主体,并发展和改造了汉代的深衣。清代则推行满族服饰,男子衣服以长袍马褂为主,女子则以长袍为主,而民间妇女满、汉族服饰并存,多以上衣下裙为时尚。

纵观中国服饰历史,平民服饰大多材质简单,色彩单一,不如达官贵人的服饰精美华丽。

壮族服饰钟爱哪些刺绣图案

壮族也称“僮族”,目前在我国少数民族中,壮族的人口最多,主要分布在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壮族的服饰多有刺绣,刺绣工艺源远流长,世代相传,壮族的妇女多从小研习刺绣。

壮族的刺绣用途广泛,除了用于装饰服饰之外,日常使用的背带、门帘、被单等也多用刺绣装饰。壮族的刺绣材料用五彩丝线、绒线,衣裤、肚兜、围裙、头巾等边缘多有刺绣图案,女子的鞋面上也绣以各种花纹图案。壮族刺绣是一种世代相传的传统技艺,在刺绣时不需要提前绘制图样,全凭绣工的经验和领悟,将个人独特的构思和娴熟的技巧融入其中,飞针走线,绣出各种构图巧妙、色彩斑斓的花纹和图案。

壮族的刺绣花纹图案多含有吉祥的寓意,荷花、葫芦、麒麟、钱形、福寿等图案较为常见,同时以弦纹、方格纹、水波纹、云雷纹等衬托,充分表现了壮族女子精巧的手艺和典雅的审美情趣。比如用黑色或蓝色布料为底色,在衣服襟边和袖口绣以彩色的纹带,便会显示出端庄典雅的艺术效果,绣以凤凰花鸟等图案,可以彰显出衣主的尊贵。

壮族服饰的刺绣纹样内容丰富多彩,从花草树木到鸟兽鱼虫,几乎无所不有,图案独具匠心,千变万化,极富感染力。这些图案纹样体现了壮族人民的高超工艺技术,也可以洞察壮族独特的服饰文化。

拉祜族服饰有哪些特点

拉祜族是我国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于云南省,是古代氐族和羌族的后裔,与彝族、纳西族等同源。拉祜族人注重装扮,服饰文化发达,并且以黑为美,主要的服饰也崇尚使用黑色和深蓝色,多用银泡进行装饰。

拉祜族的男服女服都以黑色为主,在襟边、袖口、裤脚边、护腿套等地方,装饰以多彩的花色,如红、黄、白、浅蓝、嫩绿等。这些颜色较为鲜艳的装饰用彩色线和彩色布组成,黑色搭配了五彩斑斓的精美图案,绣工精制,款式丰富,是拉祜族人的最爱,使衣衫呈现出一种高贵典雅之美。

在拉祜族服饰装扮的传统中,妇女头上包裹黑色的布头巾,戴上银色大耳环,胸前佩挂一串大银牌(称为“普巴”),成为拉祜族服饰的鲜明标识。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拉祜族妇女使用更多的银饰品作为服饰的点缀,主要有银泡、银纽扣、银吊子、银项圈、银手镯、银耳环等,尤其是嵌缀银泡,更成为拉祜族服装的主要特征。按照拉祜族的习俗,妇女佩戴的银饰越是齐全,越显出她的华贵和富有。除妇女佩戴银饰以外,拉祜族的年轻男子也有戴银质手镯和银项圈的习惯,也是为了彰显其富贵。

高山族服饰有哪些鲜明特点

高山族主要居住在台湾岛山地、东部沿海纵谷平原和岛屿上,属于南岛语系的族群,也是我国重要的少数民族之一。高山族的服饰绚丽多姿、款式丰富。传统的服装式样有交领衣、贯头衣、背心、胸衣、裙子长袖上衣等,男女都多穿裙装。

高山族的服饰皆重视装饰,饰物的种类很多,有耳饰、冠饰、额饰、颈饰、腰饰、胸饰、臂饰、手饰、脚饰等。由于这一族群居住的环境多靠山临海,因此装饰材料以高山和海洋的自然材料为主,颇具特色。比如用贝珠贝片做首饰,用猪牙、熊牙、羽毛、兽皮、竹管、花卉等做衣饰。高山族男子服装,一般都配上羽冠、角冠和花冠,有些部族的男子佩戴耳环、头饰、脚饰、臂镯、手镯等,英姿飒爽而且充满浪漫情怀。高山族的妇女则喜欢以花做冠,衣饰的装扮比男子更为复杂丰富。

高山族的特色服饰是贝衣,贝壳作为高山族服饰重要的装饰品,使用极为广泛,许多首饰直接用贝壳穿缀而成,或者将一串串贝壳缀于上衣,制成极为珍贵美丽的贝衣。贝衣是用两幅麻布做无袖的上底衣,然后在上面缝缀上一串串的贝珠,通常在麻布衣服的襟边、两侧的下摆处进行装饰,或者全身都布满贝珠,这样的衣服也称为贝珠衣或珠衣。贝珠的制作更为精细复杂,要将砗磲贝切成小薄片,仔细地磨成珍珠状,再将一粒粒细小的贝珠依照大小穿缀成串,每件贝衣要用大量贝珠,数量达几万颗甚至十几万颗,因此制作一件贝衣十分复杂困难,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和人力物力。因此,贝衣在高山族是权力和财富的象征,多为部族酋长和富贵者所有。

傣族服装有哪些特别的配饰

傣族是我国重要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南部和西部。由于傣族人民生活的环境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气候温热、物产丰富、山林茂密,因此傣族服饰极具天然气息,与居住的环境和谐相融。傣族人居住的村寨多盛产竹子,因此他们将竹子制成的工具广泛应用于生活当中,还用细竹篾编成竹笠和腰箩,进行精心地彩绘,作为服装的佩饰。

傣族的服饰美观淡雅,多用浅淡的花色和竹色,崇尚中和之美,将民族个性和民间习俗融入服饰当中,具有很强的装饰性。傣族服饰讲究实用,体现出傣族人民热爱生活的审美特征。

傣族无论男女,喜欢在肩背挎一个用织锦制成的挎包,也称作筒帕。挎包的色调鲜艳,织出各种风格淳朴的花样和图案,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民族特色。此外,傣族人喜爱孔雀和大象,常将这两种动物的图案编织绣制在筒裙、衣襟、挎包等物品上,每一种图纹和色彩都具有独特的内涵。

傣族妇女喜欢佩戴首饰,如戒指、手镯、耳坠、项链、腰带等,女婴一生下来,家长便用专用针为孩子扎耳眼,准备将来佩戴耳环。傣族妇女的首饰多用金银、玉石制成,银腰带是必不可少的装饰物,银腰带越宽就越美,上面装饰孔雀等各种由珠玉拼成的图案,不仅具有一种强烈的美感,又显示出浓郁的民族风格。

藏袍为何身阔袖长

藏族文化在我国各少数民族中独具特色,不仅具有悠久的语言文字系统,而且拥有独具一格的信仰,藏族服饰中的藏袍在中国服饰中也独领风骚。

藏袍是藏族人民日常穿的衣裳,基本的特点是身阔袖长,这与藏族人民的长期游牧生活习俗有关。藏袍左襟大,右襟小,右衽大领,袖筒长出手指四寸以上,长袍的下摆长出脚面2-3寸,穿藏袍的时候,通常先将大领顶在头上,然后束紧腰带,打好腰间的襟结,再将头伸出大领,袍身便自然垂落在胫膝之间,在上衣的胸前形成一个蓬松的口袋。藏民在外出时,一般不带行李,将木碗、糌粑袋、酥油盒等随身常用的物品放入胸前袋内。晚间睡觉时,也可将长袍脱下,铺盖全身,既保暖又方便,特别适合游牧四方的生活。

除此之外,由于藏族男女喜爱舞蹈,所以在藏袍的衣袖上加长,最长的袖子往往超出胳膊的1-2倍,平时穿着把长袖卷起来,舞蹈的时候放下袖子,动作舒展飘逸,看起来潇洒自如。

布依族蜡染布衣裳是怎样的

布依族的服饰是一种独特的物质文化现象,大体上保留了古老的民俗特点,在《旧唐书·西南蛮》记载:“男子左衽、露发、徒跣。妇女横布两幅,穿中而贯其首,名为通裙。”这样的服饰至今仍在布依族中流行,可见其服饰文化的历史悠久。

布依族的蜡染服饰独具特色,蜡染的图案多为几何纹样和自然动植物纹样,蜡染效果十分生动传神。布依族的蜡染衣裳大多采用石榴、牡丹等各种花草,以及蝙蝠、蝴蝶、喜鹊等代表吉祥的昆虫飞鸟。蜡染的图案布局大都对称,构图夸张而多变,线条流畅自然,寄寓美好的愿望,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

蜡染衣服的传统制作方法是用特制蜡刀,蘸上适度熔化的蜂蜡,在大小不等的白布上画出花纹图案,然后将画好的白布浸入染缸里进行染色,染过色的布经沸水去蜡,再用清水漂洗摊平晾干,便制成多姿多彩的蜡染花布。由于蜂蜡容易凝固,也容易龟裂。因此在蜡染时,染液顺着裂纹渗透而入,形成人工难以制成的自然冰纹,展现出一种清新自然的独特美感。

什么是土家族西兰卡普

“西兰卡普”是土家族的语言,意思是“土家族人的花铺盖”,指的是一种土家织锦,这种织锦独具特色,不仅是土家族的民间艺术代表,也被列为“中国三大名锦之一”,如今属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西兰卡普最早出现于《后汉书·西南蛮夷传》,记载土家族有“好五色衣服”和“衣裳斑斓”的习俗。其中制作“五色衣服”的“兰干细布”即为西兰卡普织锦的前身。土家族人民将“西兰卡普”视作“土家之花”,受到世代土家人的珍爱。西兰卡普主要的原料是丝线和棉线,制作工艺极其复杂,这种织锦颜色鲜艳明亮,花纹饱满丰富,如今市场上已经很难见到手工织成的真品,大多都为工业制品。

西兰卡普最早用于女子出嫁的花铺盖,因此在土家人的日常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而且具有特殊的意义。西兰卡普实用美观,经久耐用,土家族少女出嫁时,都要用自己亲手制作的西兰卡普作为铺盖,缠裹各样的嫁妆,父母也用编织精美的西兰卡普,给女儿作为陪嫁品。这些花铺盖会陪伴女子一生,使用几十年仍然鲜艳亮丽。

哈尼族人衣服件数越多越美丽

哈尼族是一个居住在云南省西部的少数民族,他们主要靠开垦梯田种植稻谷为生,就是因为这种独特的生存环境和方式,从而形成了哈尼族奇特又美丽的服饰文化。

哈尼族的服饰是哈尼族自身传统文化的精髓,美丽的服饰不仅仅是为了御寒防风,而且还承载了本民族极为丰富的文化信息。哈尼族的服饰从色彩、样式和花纹体现了他们生存的地理环境的特殊性,也是哈尼族人社会地位和身份的标识,从服饰上透露出物我合一、生生不息的生活理念。哈尼族的服饰文化五彩斑斓,制作工艺极为精湛,展现出哈尼族妇女的智慧和勤劳品质。

哈尼族中有一支叶车族群,他们的服饰文化更为鲜明特殊,叶车妇女的日常装扮是头上戴一顶白色的尖帽,上身穿着一件对开式的短袖土布衣,上衣无领无扣,腰部靠宽阔的五色腰带扎起来。这些布衣在数量上极为讲究,上衣一件一件地套在一起穿,普通人通常是七八件套在一起,富贵者更多达十余件,从上衣的里长外短,可以很清楚地数出衣服的件数。

在衣服数量上,哈尼族人认为,妇女衣服的件数穿得越多,就越美丽,也越能体现出家境的富裕。她们上身的衣服有很多层次,下身则都穿着黑色短裤,在裤脚口打上和上衣数量相等的褶皱,大腿以下则全部裸露着。每年过节,年轻的姑娘们都会手戴银手镯,脖子上戴着银链子,腰间挂着闪亮亮的银片和银泡。搭配上五颜六色的多层衣裳,再以黑色短裤和修长两腿相呼应,走起路来,发出悦耳的叮当声响,美丽异常,极具特色。

一件“白苗”衣服需要做一年么

“白苗”是苗族的一支,因其族人都穿一身白衣而得名。如今在贵州省大方县的核桃乡木寨村,还生活着十几户的“白苗”。“白苗”妇女们的服装看起来最简单,但又是最复杂和最讲究的,简单是指其色彩上,衣服主要是黑白两色,上衣肩膀上再配上两条挑花的带子,这种不张扬的色彩显示出“白苗”妇女的美丽大方。同时,白苗的服饰又极为复杂和讲究,是因为制作衣服的工艺细致,一件“白苗”妇女的衣服,通常要花一年的时间才能制作出来。在准备制作一件衣服之前,需要收集火麻和原麻这两种原料,将开花的火麻和原麻一片一片割下来晒干,再一片一片地接在一起。这样一个复杂的手工活,需要花费大部分的时间。因此,“白苗”妇女们在走路时,手里也都会拿着麻匹不停地接。接好之后,就是纺成麻线,随后再煮软,煮完后再清洗,这个过程又需要花费半个月的时间。这样洗、晒,反复进行三四次,布就变得软和了。

之后的工艺里,最讲究的要数挑花了,把数条麻线一根根排列整齐,用绣花针把五颜六色的丝线绣上去。如果期间数错了一根丝线的颜色,挑出来的花纹就会凌乱不堪,由于这种工艺是一针一针挑上去的,所以,这种工艺也叫作挑花,这是最麻烦的一道工序,同时也是所有工序中最费时的,可能花费三四个月,才能挑出一条花带。

由于现代工艺的发达,“白苗”妇女们如今已经不亲手制作这么复杂的衣服了,挑花这门技术也逐渐失传。

基诺族人的服饰有哪些特殊性

基诺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也是我国第五十六个少数民族。自古以来基诺族从事农耕作业,善于种茶,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傣族自治州的景洪县基诺乡。

基诺族的人数虽少,但在自己民族的服饰上却非常有特色。在其他民族的服饰文化中,往往女性的服饰比男性服饰更为丰富多彩,但基诺族却不一样。基诺族的服饰总的来说非常简单朴素,他们喜欢本族制作的带有红、蓝、黑色彩条的土布衣服。基诺族男子通常穿着宽裤和没有领子的对襟白外衣,外衣上绣着一些花纹。女子的穿着则更为简单,上衣是白色背心,外罩一个无领的长袖外衣,下身穿一条简单的合缝裙子,身子背后挂一个大麻布袋。

由于基诺族非常崇拜太阳,因此男子的服饰上多有日月的花饰,代表着勇敢和力量,这是基诺族审美风俗的历史积淀,它里面蕴藏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

在基诺族山寨里,很少看见有不戴耳环的人,他们有的人在耳垂挂一个大大的耳环,有的却在耳环眼里塞上一个纸卷。我国大多数少数民族都有戴耳环的习俗,耳环眼不过就是针眼大小,但基诺族的耳环眼却非同一般,大得让人吃惊。

基诺族的男女从小就喜欢以大耳环作为装饰,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耳环眼也逐渐扩大。基诺人认为耳环眼的大小,象征着一个人是否勤劳勇敢,如果一个人的耳环眼很小,就会被人看作是胆小的、懒惰的。

这些夸张的耳环眼可作为装饰,也作为彰显勤劳品性的象征,同时也还有其他的功用,比如在基诺族青年男女恋爱时,表达爱意的方式十分奇特,他们喜欢将互相赠送的花束,插在对方的耳环眼,展示出彼此间浓浓的爱意。

仡佬族都爱穿裙子么

仡佬族是我国云贵高原上一个古老的民族,大部分居民居住在贵州省的西北、北部和西南。仡佬族男女都穿裙子,其中男裙短一些,女裙长一些。用一幅绣着图案的布料包在腰际,平整没有褶皱,就像桶状一样,因而也叫“桶裙”。桶裙的质料有很多种,麻、葛、羊毛、丝等都可以作为布料。另外,仡佬男女都会用长帕包头,也有的妇女在日常生活中用花布盖住头顶。

一般来说,仡佬族的妇女上衣比较短且及腰,鳞状花纹绣在她们的袖背上,下面则穿着无褶的桶裙。整条裙子从颜色和质地上被分成三段,上段多使用麻织成,有白色和青色的条纹,中段则用羊毛织成,多染成红色,下段再用麻织成,多用浅色。穿桶裙时需要从头上套下,脚上穿着钩尖鞋,桶裙穿好之后,外面罩上一件青色无袖的长袍,长袍的前后长短不一,一般前短后长,都绣有花纹。

男子的桶裙外面则多穿对襟的上衣,装饰花纹比较简单朴素,有一部分仡佬族男子的衣长仅仅有一尺左右,下身穿着五色羊毛的桶裙,在上衣的外面再套一件袍子。袍子没有领子也没有衣袖,像一个麻袋的样子,在袋子中部开两个口子,左右手从口子伸出来,袍子上缀着一些海贝作为饰物,这种独特服饰的仡佬人被称为“披袍仡佬”。

清末民初以来,由于仡佬族的人口急剧减少,居住范围也迅速缩小,在民族融合的影响下,仡佬族的服饰和邻近的民族大致相同,至今只有少数仡佬人保留着传统的民族服饰习俗。

赫哲族的衣服为何是鱼皮兽皮做的

赫哲族分布在我国黑龙江省的三江流域,那里江河纵横,山林密布,野生的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这样的渔猎生活给赫哲族人的服饰留下了特殊的印记。由于渔业资源非常发达,赫哲族早年的服饰大多是由鱼皮制成的,这种鱼皮服饰文化举世罕见。

赫哲族制作鱼皮的工艺经过长期的发展和传承,在服饰的制作技术上非常娴熟,这种鱼皮服装具有抗湿、抗寒、防水、耐磨、轻便等诸多特性,非常适合生活在寒冷东北的赫哲族人民。

随着赫哲族人民狩猎技能的提升,猎取的野兽越来越多,鱼皮服饰便成为妇女使用的衣服。传统的赫哲族妇女的上衣样式,类似于满族的旗袍装,衣襟非常长,超过膝盖,腰身很窄,下身肥大,袖子很短,没有衣领。其中袖口、领边、衣边都染上各种动物和条纹图案,有的还会在下摆附近缝上贝壳、铜铃等装饰品,十分美观。

而赫哲族的男人多用兽皮制成衣服,冬季一般多穿狍皮貂皮大衣,狩猎时能够抗寒耐磨,他们的长袍前后开衩,衣服的扣子很特别,多使用两排的皮扣或鲇鱼的骨扣。同时在捕鱼的劳动中,赫哲族的男女都会穿着鱼皮皮裤,多是用怀头、狗鱼或哲罗这种大型江鱼皮制成的,分男女两种款式。男式的鱼皮衣上端多为斜口,女式的上端多为齐口,并且镶着花边,穿着它捕鱼能够防水护膝。

赫哲族的鱼皮和兽皮文化产生于其独特的渔猎生活,从古至今一直传承下来,既形成了赫哲族的民间传统风俗,也是我国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随着赫哲人生活条件和生产条件的变化,赫哲族的鱼皮兽皮服饰文化已处于濒危失传的处境,比如鱼皮如何染色、鱼皮线如何缝制,现在已经几乎无人能做了。

第五章 民居建筑

中国传统民居建筑属于物质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人类珍贵的文化遗产。民居建筑历经几千年的演变和发展,早已形成独立完整的体系和风格。建筑的文化内涵深厚,形神皆备、巧夺天工,各民族的建筑更是具有因地取材、因势而生、因时而变的特色,体现出中国传统敬天与顺应自然的人文精神。

维吾尔族民居是怎样建造的

维吾尔族的建筑物风格独特,旧式房屋居室一般是土木结构的平房,窗子较小,房顶有一个天窗,通风、采光较差;房屋为方形,有较深的前廊;室内有连灶的土炕,可供做饭取暖,室内通常凿壁龛,并有各种花纹图案。

建造维吾尔族的民居,用粗壮的木头或沙石做地基,用土块砌墙,房顶上架梁棱、椽,之后,铺苇席加土抹泥。房屋的顶通常是平的,只开一个窗子采光,四壁没有窗子只有门,而门忌朝西。室内装饰比较简朴,土炕旁通常隔一矮墙砌锅台,墙上的壁翕用来放置物品,墙上挂着一条壁毯,天冷的时候多烧炉子或者火墙来取暖。

如今建筑风格多样化,为了采光通风之便,四壁多留几个窗子,建材也多向混凝土结构发展。维吾尔族民居室内布置装饰也渐趋华丽,房屋客厅风格整洁朴雅,四周墙壁白色泛蓝,墙壁上挂有壁毯,床常常放置在靠墙位置,通常床上会放一对镂花方枕。客厅中央放置桌子,基本是长桌或圆桌,家具和陈设品多遮盖装饰巾,巾上是钩花图案,门窗挂丝绒或绸类的落地式垂帘。整个民居会突显出穆斯林的风格,有条件的人家会在自家的院子里种上瓜果、树之类的东西,夏天也可在此乘凉。

土家族吊脚楼有什么特点

吊脚楼是土家族人居住生活的场所,通常半立陆地、半靠山水建造,大多依山就势呈虎坐形而建,以“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为最佳屋场,讲究建筑朝向,或坐西向东,或坐东向西。

吊角楼属于干栏式建筑,半干栏结构特色鲜明。中间为堂屋,左右两边为绕间,作为居住、做饭之用。在有吊脚的部分,楼上通常有绕楼的曲廊,曲廊还配有栏杆。

土家族吊脚楼多为木结构,搭配花格窗、司檐悬空、小青瓦、木栏扶手等。窗花采用浮雕、镂空等多种雕刻工艺,雕刻手法细腻,内涵丰富多彩。讲究的人家还在木墙壁里里外外涂上桐油,又干净又亮堂。

为了防止盗贼,吊脚楼房屋的四周会用石头、泥土砌成围墙。正房前面是院坝,院坝外面左侧接围墙有个八字朝门。房屋周围大都种竹子、果树和风景树。但是,因忌讳与“丧”“逃”谐音,不吉利,所以前不栽桑,后不种桃。

侗族鼓楼的建筑构造是怎样的

侗族是居住区在贵州、湖南和广西的交界处以及湖北恩施的少数民族。鼓楼是侗族村寨的标志性建筑,从形式上分为歇山式和攒尖顶式,歇山式俗称屋顶形,因侗族房屋多为歇山顶形而得名,而攒尖顶式俗称伞顶或尖顶,屋顶极像一个大伞。

与民居相比,鼓楼从高度、功能和造型来看都别具风格。鼓楼一般高十多米,有几层至十几层不等,全用杉木凿榫衔接,不用钉铆,也没有木楔,结构精巧,形似宝塔,顶层悬有一长形大鼓,最早是为了方便人们有一个集会场所,以及为了击鼓传递信息而建的。

在侗族村寨中,人们常常环绕鼓楼建造房屋,房屋无论建在哪个位置,都要看见鼓楼的楼檐,听见鼓楼的鼓声。因此,鼓楼是侗族村寨的标志和象征,它不仅仅是集会议事的场所,还起着凝聚人心的作用。高高的鼓楼矗立在侗寨中央,民居环绕在周围,依山势层层延展。这样的居住格局和建筑风格,本色地体现了侗族人民亲和团结的文化内涵。

民居与宫廷建筑有何不同

民居是指平民百姓所居之地,而宫廷建筑则是皇室贵胄的住所,前者规格简单,后者恢弘大气,两者在建筑内涵、规模形式、布局形式、建筑结构特点等方面有明显差别。

宫廷府第建筑包括衙署、殿堂、皇宫、宅第等,都是一些比较大型的建筑,大多采取左右对称的方式,以庭院为单元,沿着纵轴线与横轴线进行设计。通常以斗拱,即斗与拱,作为木结构建筑中的支承构件,在立柱和横梁交接处起到衔接作用,室内顶棚用藻井作为独特装饰。

民居建筑因地域和民俗差异而风格迥异,具有代表性的民居主要有:抬梁式与穿斗式相结合的围龙屋、体现民俗和传统文化的四合院、象征陕北黄土高原的窑洞式住宅、广西高出地面的木柱底架的“杆栏式”,还有昆明、大理、丽江等少数民族的民居建筑“一颗印”等。

民居建筑一般都具有经济、实用、保暖通风、安全防御等核心特点。

北京四合院有何特色

北京四合院是由东、南、西、北四面房子围合起来的内院式住宅。其典型特征是外观规矩,中线对称。其设计方法极为灵活,扩大可成皇宫、王府,缩小可成平民百姓的住宅,紫禁城与郊外的普通农民家都是传统的四合院。

四合院分为大门、大堂、书屋、第一进院、第二进院、住宅等,两侧有厢房,各房有走廊,隔扇门相连接。四合院的构成有它的独特之处,院落四面房屋各自独立,由游廊连接,方便起居。封闭式的住宅使四合院具有较强的私密性,同时院内四面房门都开向院落,一家人和美相亲,其乐融融,宽敞的院落中还可以植树栽花、饲鸟养鱼、叠石迭景,可以尽享大自然的美好。

四合院的建筑蕴含了八卦原理,大门都在巽位上,西北为乾,东南为坤,乾坤都是最吉利的方向。如果是路北的住宅,大门开在东南角,如果是路南的住宅,大门则开在西北角。临街的南房一般是五间,包括门洞、门房和三间客室或塾房。进大门迎面有照壁,折而西是外院,南房门正对二门,二门通常为垂花门,门连磨砖对缝墙,进垂花门分左右两路都可以到东西北房。院里有方砖面的引路,北面正房三间,高大宽敞,两边各有耳房一间,即所谓的“三正两耳”,正房后面还有后罩房五间。东西边各有三间厢房与正房相对称。

北京的四合院并非都如此标准,院落有大有小,房屋有多有少,形式也各不相同,但大体上都遵循四合院的基本规格。

一进院与五进院是如何布局的

进,即院落层次。四合院以南北纵轴对称布置为基本特征,按规模的大小,分为最简单的一进院、二进院,以及沿着纵轴增加规模更大的三进院、四进院、五进院等。

一进院就是只有一个大门的普通院落,进大门之后有一道影壁隔开门外与院内的视线,绕过影壁进入庭院,正房坐北朝南,旁边两侧厢房、厨房、厕所等秩序井然。五进院则是大型四合院的建筑布局,一个大门加四个小门的复式四合院,进入大门后有五个封闭或独立的院落。

简单一点的五进院,通常大门一侧为佣人居住的倒侧房,对面为影壁,之后便是一道垂花门,再往内就是内大门。大门之内为庭院,正对面坐北朝南的则是正房,正房两旁分别为书房和花廊之类的建筑,大门左右为东西厢房以及厕所、厨房。一般情况下,正房之后还有用途多样的后罩房,这些房子之间由甬道、通道相连。

与一进式院落相比,五进大院就是深宅大院,每个门里的院落独立存在,又相互连通,这种冰糖葫芦式的构造建筑,在古代都是富贵人家的居住之所。

四合院影壁有什么作用

影壁是在北京四合院大门内外起重要装饰作用的壁面,可以遮挡大门内外的景致。除了普通人家呆板的简单墙面,大户人家通常叠砌考究精美的影壁,并镶嵌吉辞颂语美化大门的出入口。

四合院影壁的作用之一是美观装饰,中国传统建筑讲究含而不露,门内的影壁隔开大门和厢房,可以营造出别有洞天的审美气氛。另外,在厢房山墙上直接砌出小墙帽做出影壁形状,使影壁与山墙连为一体,称为座山影壁。这种影壁更能突出建筑的错落美感。此外,位于大门外面的影壁设在胡同对面,正对着宅门,主要用于遮挡对面房屋和不整齐的房角檐头,让经大门外出的人有整齐、美观、愉悦的感受。而“反八字影壁”或“撇山影壁”则是大门向里退2-4米,在门前形成一个小空间,作为进出大门的缓冲之地,使宅门显得更加深邃、开阔和富丽。

影壁的另外一个重要作用与传统风水有关,可以防止大门外邪气直冲院内,有挡灾辟邪的功用。富贵人家在影壁上绘制吉祥图案,也有以此去除邪气污秽,留住富贵平安之意。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