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完善人格教育与班级主题活动(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4-10 11:03:39

点击下载

作者:班级管理指导小组

出版社:辽海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学生完善人格教育与班级主题活动(下)

学生完善人格教育与班级主题活动(下)试读:

前言

班级文化是“班级群体文化”的简称。班级成员的言行倾向、班级人际环境、班级风气等为其主体标识,班级的墙报、黑板报、活动角及教室内外环境布置等则为其物化反映。班级文化是社会群体的班级所有或部分成员共有的信念、价值观、态度的复合体。

班级文化是一种个性文化,代表着班级的形象,体现了班级的生命。它是班级全体师生共同创造建设的财富,是全体师生共同劳动的结晶。

班级文化可分为“硬文化”和“软文化”。所谓硬文化,是一种“显性文化”,是可以摸得着、看得见的环境文化,也就是物质文化,比如教室墙壁上的名言警句,英雄人物或世界名人的画像;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科普长廊;表露爱心的“小小地球村”;悬挂在教室前面的班训、班风等醒目图案和标语等等。而软文化,则是一种“隐性文化”,包括制度文化、观念文化和行为文化。

班主任的班级文化建设就是包括“硬文化”和“软文化”在内的综合文化建设。因为建设好班级“硬文化”环境,只是给这个班级做了一件好看的外衣,而“软文化”的建设才能真正体现班级的精神。班级文化是班级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它属于管理诸要素中的软要素,处于核心地位。良好的班级文化建设,能在班级成员的心理上产生巨大的内在激励因素,增强班集体的向心力和归宿感。特别是在关键时候或遇到重大困难时,这种无形的力量能使同学们挺身而出,为了班级的整体利益而不惜牺牲个人的利益。没有了班级文化,一个班级必是一盘散沙,就不会有凝聚力和向心力,学生生活在这个集体当中就会缺乏归属感和“主人翁”感。班主任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领导者,班主任思想开放,班级就不会很保守;班主任做事效率高,班级就不会很拖拉;班主任有大局意识,班级就不会很自私。当然,同学们也要积极参与,多动脑子,多想办法,多配合工作,全班一盘棋,这样才能形成共同的氛围。反之,班主任不支持,同学们不配合,想搞好班级文化建设就是一句空话。

为了指导班主任搞好班级文化建设,我们在有关部门的指导下编辑了这套“班主任班级文化建设与主题活动指南”图书,包括《学生完善人格教育与班级主题活动》、《学生阳光心理教育与班级主题活动》、《学生遵纪守法教育与班级主题活动》、《学生热爱学习教育与班级主题活动》、《学生热爱劳动教育与班级主题活动》、《学生热爱祖国教育与班级主题活动》、《学生热爱社会教育与班级主题活动》、《学生热爱科学教育与班级主题活动》、《学生热爱环境教育与班级主题活动》、《学生热爱父母教育与班级主题活动》10册。本套书除了论述班级文化建设的各种方法外,还提供了可供参照的各类班级主题活动的案例,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实用性、实践性和指导性,非常适合各级学校的班主任老师及学校辅导员阅读,也是各级图书馆陈列和收藏的最佳版本。

第二章 学生完善人格教育故事推荐

1.东坡乱改菊花诗

一次,苏东坡拜访宰相王安石,未见到宰相,偶然发现其书桌砚台底下压着一首未写完的诗:“西风昨晚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苏东坡想:只有秋天才刮金风,金风起处,群芳尽落,但菊花能做霜雪,怎么花瓣四处飘落呢?王安石真是“江郎才尽”,终铸成大错呀!于是他挥笔续诗:“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便拂袖而去。

后来苏东坡贬官至湖北黄州府当团练副使。苏东坡到任后,一日他和好友陈季常到后花园赏菊饮酒。正刮了几天大风之后,园中十几株菊花枝上一朵花也没有了,只见满地铺金,落英缤纷。东坡一时瞠目结舌。陈季常问:“你见菊花落瓣,怎么这样惊诧呢?”东坡讲了在王安石府上改菊花诗一事。此时,东坡感慨万分:“我曾给王宰相改诗,以为他孤陋寡闻,谁知孤陋寡闻的竟是我自己。这事给我的教训太深了。今后凡事要谦虚谨慎,千万不可以自恃聪明,随便讥笑别人。”

后来,东坡向王宰相“负荆请罪”,承认了错误。从此以后,东坡特别谦虚谨慎。

2.范仲淹跪拜“一字师”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人。他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做过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既是个文臣,又是个武将。他在幼年时代就立下大志,为了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他虚心学习,不耻下问,昼夜诵读诗书。到了成年仍然保持谦虚的襟怀。

有一年,范仲淹在浙江桐庐做官时,因为十分敬仰崇拜严子陵,他特地为严子陵建造了一座祠堂。严子陵是东汉初年人,跟刘秀是同学。刘秀做了皇帝以后,就召严子陵到京城去做谏议大夫,他不肯,隐居在富春山。相传严子陵经常在富春江边上钓鱼,因此祠堂就造在钓鱼台旁。

范仲淹为严子陵写了一篇记,其中有一首赞颂严子陵的诗,诗中写道:“云山苍苍,江水泱泱(yāng,水深广的样子),先生之德,山高水长。”诗写成以后,范仲淹就把这首诗拿给至交好友李泰伯看,并让他提出批评意见。李泰伯读后,再三叹服,然而觉得意犹未尽,他站起来说:“先生的诗是一首好诗,先生的文章一旦传出去,必定名闻于天下,我想冒昧地改动一个字,使它白璧无瑕。不知先生意下如何?”当时,范仲淹已是大名鼎鼎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给这样一个人提意见,李泰伯实在有点儿诚惶诚恐。

范仲淹听后,肃然起敬,马上站了起来,拱手说道:“是哪一个字,快请说出来。”李泰伯说:“‘云山’‘江水’等词句,从内容上说,十分宏伟开阔,博大奔放;从用词上说,极有气派,又与严子陵的居住环境吻合,白璧无瑕、韵味无穷,然而下面用一个‘德’字接着它,似乎显得局促狭隘且浅白了,换个‘风’字怎么样?”

范仲淹此时似乎凝住了呼吸,聚精会神地听着,听罢频频点头,连声称“妙”,说罢他又低低吟诵一遍:“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果然味道与“德”字大不相同,改用“风”字既包含了“德”的含义,又有“风传千里”,“风流千古”的意味,因此更能反映严子陵的高风亮节,反映出他对严子陵的崇高敬意。想到这里,范仲淹对李泰伯佩服不已,嘴里说着:“太好了,太好了,真是高见。”说着就要跪下来拜谢李泰伯,李泰伯一见,慌忙扶起范仲淹,并说“不必,不必”。

范仲淹虚心听取别人对他的诗文的修改意见,写文章常常字斟句酌,因此才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那样千古传诵的名句。

3.朱熹教子寻访名师

朱熹是南宋时期著名的博学多才的大学者,他非常重视对子女的教育。有一天,他把儿子朱在叫到面前,既严肃又亲切地对他说:“你现在已经不小了,不能总在家里,应该到外地去访求名师,这样学问才有长进。”

朱在听了以后,觉得很奇怪,他不解地问:“我常常看到许多人不远千里前来向您求教,拜您为师,我也常听人说,您是当今最有学问的人,我在家向您学就可以了,为什么您还让我离开家另求老师呢?”

朱熹说:“我小的时候,父亲就很重视教育,他在我刚会说话时,就教我认识天地万物,还教我学习儒家经典。后来,父亲因为反对秦桧的投降卖国政策,被赶出朝廷,一病不起。临终前对我说:你一定努力上进啊!”“我听了父亲的话,后来徒步数百里求访名师,长了不少学问。”

朱熹的回忆使儿子朱在受到很大启发。朱熹又说:“一个人老在家中,容易被生活琐事缠住,被亲人娇惯,这样在学问上就难以有大的长进。自古以来,都是名师出高徒,光靠父母教诲是不行的。父母学问再大,只凭父教子学,也难以培养出英才。因为父母很难做到对子女严格要求并且持之以恒。所以,你还是远离父母,千里求师才对啊!一个年轻人,应该到外面吃点苦,闯荡闯荡才容易长进。”

朱在听了父亲的话,渐渐明白了父亲的用意,觉得父亲讲得很有道理。过了几天,他就离开父母,到外地求学去了。

儿子临走之前,朱熹又想到:孩子独自一个人出远门,在外要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对他来说,结交什么样的朋友,对他的成长影响很大,想到这里,朱熹睡不着觉,他连夜提笔写了一段话,专门告诫儿子要慎重交友,他嘱咐儿子说:与他人交往时,特别应该慎重选择朋友,虽然都是同学,但是也不可没有亲近和疏远之分。亲近谁、疏远谁应该先向先生请教,听从先生的指导。大的原则应该是、为人敦厚忠诚讲信用,又能改正自己错误的人,就是有益于自己的好朋友:那些谄媚奉承、轻薄放荡,粗野傲慢,教唆他人做坏事的人,就是对自己有害的坏朋友。

根据这个标准来考察周围的人,自己也应该能分辨出个大概,再加上向老师请教来进行判断,那就不会出什么差错了。怕的就是你自己胸无大志,低级平庸,不能严格要求自己,不断进步。那样的话,虽然你不想疏远对自己有益处的朋友,但是也越来越疏远了;虽然不想接近那些有损于自己的坏朋友,事实上却日益亲近了。这种情况必须痛加改正。

朱熹叮嘱说:万万不可随着时光流逝而放松警惕,堕落进“小人”行列。如果那样,就是有再贤良的老师,也没法拯救你了。

朱在见父亲这样关怀自己,非常感动,他把父亲的教诲记在心上,外出求学,进步很快,后来做官至吏部侍郎。

4.不忽木屈己让相

元世祖忽必烈小时候有一个好朋友叫不忽木。不忽木自幼喜欢读书,而且记性很好,知识丰富。忽必烈的父亲就把他找来,让他做伴读,陪着忽必烈一起读书。不忽木利用这个好机会,读了许多书籍,懂得治国安民之道。

忽必烈登上皇位之后,想让不忽木做丞相,帮助自己巩固天下,不仅因为不忽木是小时候的朋友,而且他们都长大之后,不忽木经常在忽必烈身边,出谋划策,南征北战。他就对不忽木说:“不忽木,我打算任命你为丞相,怎么样?”“陛下,臣不敢领命。臣深知自己的韬略不足以辅佐陛下,还是任用比我更强的人为好。”“知臣莫如君,何况我们从小在一起,我对你十分了解,你的文韬武略,完全能担当得起丞相的重任,不必推辞。”“陛下,最了解我的能力的,还是我自己。我不是谦让,实在是怕耽误了陛下的大事。让我任丞相一职,绝不敢从命。”

不忽木再三推辞,忽必烈也不好勉强,就另选了丞相,而任命不忽木为尚书。后来每当丞相出缺的时候,或对现任丞相感到不如意的时候,都要请不忽木出任丞相,但是一次次都被他坚决推辞掉了。

至元二十八年春天,忽必烈平定诸王叛乱,班师回朝。侍御史彻里在陪同忽必烈打猎的时候,利用猎间休息,向他揭发了现任丞相桑格的罪行。他说:“陛下近几年常年率师出征在外,一切内政都由桑格处理。他横征暴敛,中饱私囊,卖官鬻爵,安插亲信。群臣敢怒而不敢言,这种人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忽必烈不仅不信,还认为彻里有意诋毁丞相,命卫士把他打得昏死在地。待彻里苏醒过来时,仍坚持说:“陛下,臣下只是为了陛下的江山,才冒死进谏。我与桑哥无冤无仇,为什么要诬陷他?请陛下明察,臣若有一句虚言,死而无怨。还请陛下问一问不忽木,他在朝中深孚众望。”

不忽木应召来到宫中,忽必烈向他问道:“你说彻里这人怎样?”“他为人耿直,敢犯颜进谏。”“你说桑哥怎样?”“桑哥专会在陛下面前阿谀奉承。陛下远征时,他把持朝政,飞扬跋扈。”接着,历数了桑哥的种种罪行,比彻里所参奏的还要多。最后他又补充说:“对一般人,能原谅就要原谅,但对十恶不赦的人,绝不能宽容!”

忽必烈于是下令查办桑哥,群臣纷纷上疏弹劾,接着又查抄他的家产。结果,从桑哥家中抄出的珍宝,几乎和国库一样多。

桑哥在事实和赃物面前,无法抵赖,被斩首示众了。

桑哥一死,相位空缺。忽必烈就首先想到了不忽木,打算让他担任丞相一职,就派人召他进宫商量,说:“从前我误用了桑哥,险些坏了国家的大事,现在只有任用贤能之士,来弥补我的过失,重整朝纲。”“陛下所想极是!”“我看你来担任丞相,最为合适。”“我现在担任尚书,已感到力不从心。”“你太谦虚了。在朝中你威望最高,丞相一职,非你莫属。”“陛下,还是从比我能力更强的人中挑选吧。”

忽必烈沉吟了半晌,问道:“依你看谁最合适?”

不忽木答道:“太子詹事完泽最合适。他曾在阿合马家住过,抄没阿合马家时,抄出一本送礼人名录,那上面唯独没有完泽的名字。可见他的品格。”忽必烈非常赞赏不忽木的高尚情操,就任命完泽为尚书右丞相,不忽木为平章政事。

丞相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职务,但以谦虚礼让为本的人,却可以放弃它,这正是不忽木超过常人之处。

5.成吉思汗重用异族贤臣

耶律楚材,字晋卿,生于燕京(今北京),契丹族,为辽东丹王突欲的八世孙。

耶律楚材生于世宦门第。他自幼勤学,博览群书,兼通天文、地理、律历、术数和佛、道、医卜之说,还擅长著述,下笔为文,一挥而就。

成吉思汗即定燕地,遣人访求原辽国宗室人物,于十三年得耶律楚材。他见耶律楚材相貌奇伟,美髯宏声,又颇有才识,十分仰慕,诱劝说:“辽、金为世仇,你是辽国皇族后裔,为金所灭,我要为你雪洗国仇家恨。”

耶律楚材回答得十分得体:“臣之祖、父皆曾委身事金,既为其臣,岂敢与君为仇。”

成吉思汗从话中知道他甚重君臣之分,是个恪守信义的人,因此留他在身边供职,备咨询。成吉思汗喜得王佐之材,每每昵称他为“长髯人”,而不直呼其名。

耶律楚材决心报答亲顾之恩,借酬平生壮志。

成吉思汗晚年常对其子窝阔台说:“此人是天赐我家,尔后的军国庶政,当悉委他处置。”

在成吉思汗一世,耶律楚材是形影相随的股肱大臣,曾被视为“天赐我家”,尊宠至极。

窝阔台汗一世,耶律楚材有顾命之义,拥立之功,为其屹立于王廷埋下根基。但更重要的是他呕心沥血地为蒙古国运筹策,定制度,使这个新生的庞大的政权得以生存,他披肝沥胆的忠正气质,又不能不使蒙古君主肃然起敬。正是基于此,窝阔台汗把耶律楚材当成自己的偏得,国家的骄傲。

早在他即位的第三年,就当面盛赞耶律楚材说:“南国之臣,复有如卿者乎?”

窝阔台汗八年,即灭金后的第二年,蒙古诸亲王集会,大汗亲自给楚材捧觞赐酒,由衷地说道:“我们这样诚挚地任用你,是因为有先帝之命。没有你,中原就没有今日。我之所以能安枕无忧,是全靠你的力量啊!”

当时,正值西域诸国和南宋、高丽的使者前来,语多虚妄不实。窝阔台汗颇为得意地指着耶律楚材对来使说:“你国有这样的人才吗?”

来使皆回答:“没有。此人大概是神人。”

窝阔台汗高兴地说:“你们唯有此言不妄。我也猜想必无此种人才。”

正由于有这样的知遇之情,更由于耶律楚材的气质和胆略,使他能够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灭金战争中,耶律楚材有两个特殊的功绩,即保全生命和收容人才。

蒙古太宗五年(1233)正月,金哀宗完颜守绪从汴梁出奔归德(今河南商丘南),命元帅崔立继续死守被围困的京城。不久,崔立向蒙古投降。

按蒙古的军事传统:凡是敌人进行抵抗的,克敌以后就以屠杀相报。

现在,汴京即将落到蒙古军队手中,统率围城蒙古军将军速不台,派人报告窝阔台汗,准备占领后“屠城”。

耶律楚材听到消息,急忙面奏大汗:“将士英勇作战了几十年,争的就是土地和人民。如今要是得了土地而失了人民,有什么用呢?”

窝阔台汗听后,脸沉下来,露出犹豫不决的神情。耶律楚材接着说:“大凡金朝方面的能工巧匠,以及官民富贵之家,都聚集在这座城里了。把他们都杀了,那我们就一无所得,徒劳地打了这一仗!”

窝阔台汗觉得有理,下诏除金朝皇族外,其余人不杀。当时在汴京避兵灾的一百四十七万户得以免遭屠戮的惨祸。

这一年五月,金国灭亡的命运已经不可避免。金朝大文豪元好问给耶律楚材写了一封著名的信,劝他保护归降蒙古的南方士大夫,他特别开列出54个士大夫的名单,指出这些儒士“皆天民之秀,有用于世者。”

楚材感到元好问的心思与自己相通,他也早已认识到保护这些人才的重要意义。

耶律楚材向窝阔台进言说:“制器者必用良工,守成者必用儒臣。”

他极力强调任用儒臣的重要性。

数年后,耶律楚材请窝阔台派人到各地举行考试,选取儒士。这就是有名的戊戌年(1238年)科举取士,有不少杰出人才入选。

6.朱元璋求访朱升得三策

朱元璋当了红巾军主帅之后,一直攻无不克。这次他又率领义军打下了徽州。他手下的大将邓愈便向他推荐说:“大帅您不是一向想求访贤士吗?我听说,在徽州一带有一个非常有名的人,叫朱升,他住在休宁这个地方。此人饱览经书,非常有才气。大帅何不访求他一次呢?”

朱元璋听后非常高兴,立刻就带着邓愈等人前去探访朱升。通过邓愈的带路,一行人很快就来到了朱升的住处。

朱元璋下马亲自去轻叩柴门,不久,一位老人走了出来。朱元璋马上抱拳恭敬地问道:“请问,先生莫不是休宁名士朱升?”

老人打量了朱元璋一番,见他气度不凡,戎装佩剑,身边还有兵士,料定他可能是红巾军的将领,便回答道:“老朽正是朱升,不知将军尊姓大名?”

邓愈在一旁说:“这是攻克徽州的红巾军主帅朱元璋。”

朱元璋马上接道:“我本来是个平民,可是当权者残暴无比,欺压百姓,这才举起义旗的。听说先生是有名的学士,今日特来拜访,并叩问大计。”

朱升听说站在前面的竟然是赫赫大名的朱元璋,不禁大为感动,连忙把朱元璋一行引进屋内。

通过从衣食住行,风土人情和国家大事的谈话中,朱元璋发现朱升谈吐不凡,对问题的分析入木三分,而朱升也觉得朱元璋平易近人,胸有大志,颇有将帅气度,不由得觉得相见恨晚。

朱元璋问道:“以朱老先生之见,当今天下之势,我该如何行事才好?”

通过谈话,朱升已经揣度出来,朱元璋有平定天下的雄心壮志,便沉思片刻答道:“以老朽之见,大帅想成大业,要遵循三句话,就是;‘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记此三条,元帅可成大业。”

朱元璋听了,连声赞谢说:“先生立言警策,重如泰山!操练兵马,积蓄实力,奖励农耕,积有食粮,讳露锋芒,勿早树敌!先生见识宏远!”

朱元璋回去之后,按照朱升的三策去做,势力不断扩大,终于推翻了元朝,做了明朝的开国皇帝。

朱元璋不忘朱升的功劳,请他去朝中做臣。因为朱升年老,朱元璋还免去了朱升每天上朝的跪拜礼节,对他关怀备至。

7.徐达成功凯旋不取财宝

徐达,字天德,濠州(今安徽凤阳)钟离永年乡人,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同乡,他20余岁时便投奔了朱元璋的队伍。徐达担任将领以后,统帅百万大军,南征北战,对削平群雄、推翻元朝、统一全国做出了重大贡献,从而深受明太祖朱元璋的器重和信任,被誉为“开国功臣第一”。

徐达虽然战功累累,却从不居功自傲。明王朝建立后,为了防御元朝残余势力的骚扰,他仍旧每年春天挂帅出征,保卫国土。冬天班师回朝后,便交还将印,回到家里过着十分俭朴的生活。朱元璋见此情景,感到很过意不去,想把自己过去当吴王时住的房子赐给徐达,便对他说:“徐达兄打了几十年仗,建立了盖世奇功,却从来没有好好地休息过。我把过去住过的房子赏赐给你,让你好好地享几年清福吧!”但徐达坚决推辞,拒不接受。朱元璋无奈,便请徐达到这所房子里饮酒,并借机把他灌醉,差众人将徐达抬到床上去睡觉,给他蒙上被子,想用这个办法来强迫徐达接受这所房子。徐达酒醒之后,大吃一惊,连忙跳下床,走下台阶,俯身伏地,磕头呼喊:“我犯了死罪,我犯了死罪!”朱元璋见他这样谦恭,也就不再勉强他了。于是下令在这所房子的前面,另外给徐达建造了一所住宅,并在住宅的前面立了一座高高的牌坊,上面刻着“大功坊”三个字。

徐达的这种谦功的美德,深受朱元璋的赞赏。朱元璋对左右大臣称赞说:“受命出征,成功凯旋,不骄不傲,不爱女色,不取财宝,公正无私,像日月一样光明正大的,只有大将军徐达一人!”洪武十八年(1385)二月,徐达在南京病逝。朱元璋追封他为中山王,把他葬在南京钟山之北,并把他的塑像摆放在功臣庙里,以表彰他为明朝所建立的卓越功勋。

8.唐伯虎虚心求教绘丹青

做学问,学技艺,除了要有坚韧不拔的毅力,还要有谦虚谨慎的精神,才能学有所成,有一番作为。唐伯虎就是这样一个人。

唐伯虎名叫唐寅(yín),明朝著名画家。他少时聪明伶俐,小的时候就很喜欢画画,日积月累,他的画富有意境,如无声之诗,风格奔放飘逸,豪宕不羁,率意点染,妙趣横生,不愧天地间佳品。可是,渐渐地滋生了自满情绪。有时端详端详自己的画,心里说:“满不错嘛,差不多了。”

唐伯虎的妈妈看出了他的想法,问他说:“你怎么不画了?”他说:“我已经画得挺好了。”妈妈又问:“你看咱们这儿哪座山最高?”他不假思索地说:“南山最高!”妈妈说:“你登上南山去向远望望,比它高的山还很多呢!”

唐伯虎听了妈妈的话,明白了她的用意,便带上行李和画笔,到外村拜师去了。

唐伯虎拜周臣为师。周臣在当时极有名望,是书画界的高手,能画山水画,也是花鸟画的丹青妙手。唐伯虎到了周先生门下,看了他的画真是耳目一新,长了不少的见识。唐伯虎想:我原以为是绘画第一了,却不过是井底之蛙,以为天空就是那么一小块。

周臣很喜欢唐伯虎,认认真真地传授技艺,哪里要浓墨重彩,哪里要轻描淡写他都一一指教。时间过得真快,一晃一年过去了。

有一天,唐伯虎偷偷地把自己的画和先生的画比较一番,觉得自己和老师差不多了。再说,自己离家一年多了,很想回去看看妈妈。唐伯虎的一举一动,老师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他和妻子研究一番,决定在后花园的一个小屋里为唐伯虎饯行,这间小屋平时总锁着,唐伯虎从未进去过。这一次他被请进来,一边吃着饭菜,一边细细打量着室内陈设。他突然发现,这屋子好奇怪,四面墙上都有门,但没有窗子。顺着门往外望去,只见后花园里好一派春景,处处可见柳绿花红,鸟巢蝶影,顽石跌宕,溪水穿行。看到如此美妙仙境,唐伯虎想,自己来了一年还没到此一游呢。

这时,老师说:“唐寅,你想家了吧?”唐伯虎点了点头,眼圈都红了。老师又说:“你的画本来画得不错,又在我这儿学了一年,可以出师回乡了。你看怎么样?”唐伯虎已经喝得半醉了,说:“谢谢老师一年来的教导,我不会忘了老师的。”老师又指了指门外的景色,说:“我这个园子,一向对外人保密的,今天对你可以破例。你可到后花园去愉愉快快地玩吧!”

这时,唐伯虎已经喝得醉醺醺的,走过去就想一步跨出门槛,可是,不料竟被撞了回来,头上还鼓起了大包。这是怎么回事儿?这扇门明明开着,怎么会是死的?他再跨另一扇门,照例被撞回来。

三个门都出不去,他的头上早肿起了大包。

先生和师娘笑得前仰后合。师娘说:“唐寅,你喝多了!”请仔细看看那是门吗?唐寅这才细看,原来,三面墙上的门和门口的景色都是老师画上去的。

唐伯虎头上碰了这三个大包,心里立时清醒,顿有所悟,明白了老师的用意,马上跪倒在地,连声说:“弟子错了,弟子比老师相差甚远就骄傲起来,请老师原谅。我不回家了,请老师再赐教三年吧。”师娘忙把他扶起来,说:“知道自己错了就好,以后虚心学习就行了。你妈妈看你来了,正在前厅等候。”

打这儿以后,唐伯虎黎明即起,画到深夜,毕恭毕敬,勤勤恳恳又跟老师学了三年,终于成了明代四大画家之一,青史留名、超过了老师。

9.柳敬亭谦恭尊师言

柳敬亭,是明末清初的大名鼎鼎的说书艺人。他原来叫曹逢春,家住江苏泰州曹家庄。

由于他好打抱不平,得罪了地方上的恶势力,流浪到外乡,有一天,他睡在一棵大柳树下,醒来后抓着拂在身上的垂柳枝条,联想到自己的不幸遭遇,就改为姓柳了。接着,他默然地背诵起南齐谢朓咏敬亭山的诗,觉得“敬亭”二字可取,便以“敬亭”为名了。

一次,柳敬亭流浪在江南水乡的一个小镇上,看到茶馆酒楼上经常有人说书,便经常去听书,听了后便记在心里,加上自己从小读了不少历史小说,听了不少民间故事,所以也想靠说书来维持生活。

由于不知道说书的方法和技巧,也找不到合适的老师可以求教,他只能自己摸索着瞎练一通,效果很不理想,为此也很苦恼。后来,他在旅途中听到一位高明的艺人说书,听后佩服得五体投地。这位艺人叫莫后光,他诚恳地要求拜他为师。莫后光看到这个青年诚实可爱,说书也有较好的基础,就把自己的经验传授给他。

莫后光把说书艺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讲给他听,告诉他:“说书虽然是一种小技艺,也同学习其他技艺一样要下苦工夫。首先要熟悉各阶层的生活和各地的方言、风俗、习惯,然后把观察和搜集到的材料,经过反复分析,找清它们的因果关系、发展过程。还要学会对掌握的材料加以剪裁取舍,能够把有用的材料组织得恰到好处。”

柳敬亭听了老师的教导后,深深地记在心头。他白天到处游街串巷,仔细地观察社会上各种现象,对方言俚语特别注意。晚上回家以后,闭上眼睛细细琢磨白天看到的事情,并把它加工、提炼、融化到历史故事中去,并认真地记在纸上。

他这样学习了几个月后,便去找老师指点。老师让他说了一段书,对他说:“现在你虽然能讲出故事,但还没能引人入胜。重要的是时时刻刻要想到怎样把故事说得好,说得动听。有时,故事中的情节要从从容容直叙,一路走来,直达胜境;有时,要简洁明快,开门见山,一目了然;有时要增加一些伏笔或悬念,让听众总想听个究竟,舍不得离去。总起来,在故事的轻重缓急之间,安排的贴切妥当,件件事交代要有头有尾,扣人心弦。”

他听了以后,继续苦心钻研。他经常深入到人们中去,和各种人交朋友。在交往中,他发现,有许多上了年纪的人说起话来很吸引人,而声音又随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而抑扬顿挫,感染力很强,尤其是说话时那种胸有成竹的神态,很值得学习。他每天都细心观察、模仿。又过了几个月,他又去请教老师。

老师听了他说的一段书后,说:“你现在进步已经不小了,听的人能聚精会神,但还要精益求精。说书的人要和故事中的人物打成一片,这样才能在动作、语言、神态上无不惟妙惟肖,活灵活现,使自己成了故事中的人物。才能吸引听众进入故事所表现的境界,连他们也忘了自己,忘了是在听书。这才是说书艺术最理想的境界。”

柳敬亭听了老师这番话,信心更足了,学习也更刻苦了。于是他进一步深入生活,熟悉人们的感情、爱好。他还常常说书给人们听,让大家评论,晚上再重新练习一遍,把大家的意见尽量采纳进去。

这样又过了几个月,他又去找老师。这次听了他说的书后,老师高兴得连翘大拇指说:“你现在已学到家了。还没张口,你已制造了故事中的气氛,等说起来时,听众的情绪就能够不由自主地跟着故事中的人物共鸣起来了。”老师拍着他的肩膀说:“你进步真快啊!真快啊!”

柳敬亭在名师的指点下,经过自己的刻苦研究,努力学习,终于成为一名有名的说书艺人。他走遍了大江南北,到处受到人们的热烈欢迎。

10.毛泽东虚心接受批评的故事

在中国革命的漫漫长途中,毛主席一贯主张谦虚谨慎,戒骄戒躁。他自己就是谦虚的典范,这也正是作为一个领袖的伟大之所在,这里谨向读者介绍毛主席虚心接受意见的几个小故事。

争吵以后的启示

1959年4月里的一天,毛主席正主持一次会议。在讲到党内民主生活时毛主席说:我这个人也有旧东西,比如有一次,我的弟弟毛泽覃和我争论一个问题……

说到这里,他顿了一下,接着补充说:“这个人已经在江西牺牲了。那次争论,他不听我的,我也没有说服他,就要打他。他当场质问我:‘你怎么打人?’事后,他还在一些人面前讲我的闲话,说,‘共产党实行的是家法,还是党法?难道我不同意他的意见就打人?如果实行家法,父母亲不在,他是哥哥,也可以打我……’”

这段兄弟之间争吵的往事,已经过去许多年,当年听毛泽覃谈过这事的人,把它作为家常事,根本没放在心上。但毛主席却记在心里,在二十年后还把它提到反对家长制领导的高度来检查,教育党内不能搞家长制领导,要实行民主集中制,对人民对同志不能压服,只能说服,要以理服人。

这是天大的好事

1940年秋天的一个上午,杨家岭前面的山路上急匆匆地走来十几个人。他们是陕甘宁边区留守兵团的领导和所属部队的几位负责同志,来到杨家岭,要求见毛主席。原来,由于我们部队的一些同志没有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受到驻地群众的批评,这些同志想不通,埋怨地方党组织对群众教育不够,要求向毛主席汇报。

毛主席听说这些同志来了,就说:“赶快请各路诸侯进屋来谈谈。”听了大家的意见以后,毛主席说:“我看这是天大的好事!”大家一听都愣住了。毛主席接着说:“开天辟地以来,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都是老百姓受官府的气,受当兵的欺侮,他们敢怒而不敢言。现在他们敢向我们提意见,敢批评军队,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变化啊!这说明我们边区的民主已深入到群众中去了。……我看边区政府民主建设工作做得很有成绩。我们的军队有广大群众当老师,你们搞军队工作的就不会犯大错误了。边区大有希望!”

有人骂了自己以后

1942年8月的一天,外面下着大雨,陕甘宁边区政府小礼堂正在开征粮会议。忽然一声雷响,礼堂的一根木柱被劈断了,出席会议的延川县长李彩云同志不幸触电而死。这件事传出后,有的群众说:为什么雷没有劈毛主席?

这话传到毛主席耳里,毛主席没有叫人去追查骂自己的人,更没有去抓什么“反革命”,而是向干部了解“骂”的原因。

原来,边区政府下达的征粮任务重,群众有意见,便借劈雷一事发泄不满。毛主席知道原委后,立即指示有关部门将征收公粮任务从二十万担减至十六万担。这件事的处理,使党群关系更加亲近,毛主席在群众中的威信更加提高了。

我不是圣人

1961年8月在庐山,有一天毛主席和在他身边工作的张仙朋聊天,谈起他的志向,说他有三大志愿:一是要下放去搞一年工业,搞一年农业,搞半年商业,这样使我多调查研究,了解情况。我不当官僚主义,对全国干部也是一个推动。二是要骑马到黄河、长江两岸进行实地考察。我对地质方面缺少知识,要请一位地质学家,还要请一位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一起去。三是最后写一部书,把我的一生写进去,把我的缺点、错误统统写进去,让全世界人民去批评我究竟是好人,还是坏人。说到这里毛主席叹了一口气,又说:“我这个人啊,好处占百分之七十,坏处占百分之三十,就很满足了。我不隐瞒自己的观点,我就是这样一个人,我不是圣人。”

11.刘少奇鞠躬请讲真话

会场上,人们正数着人民公社、公共食堂这样好、那样好。一位老人从桌边站起来,摘下青呢帽,露出满头银发,恭恭敬敬地向大家鞠了一个躬,用地道的宁乡腔恳求道:“我给大家行个鞠躬礼,敬请大家对我讲点真话,反映点真实情况好不好?”

会场上霎时静了下来,大家面面相觑,不知所措,因为那谦虚和蔼,鞠躬施礼的老人是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刘少奇!

这是1961年4月的一天。当时,刘少奇同志来到湖南搞农村调查,先是在长沙、宁乡,听取中央调查组的汇报,听的情况虽比在北京多了一些,但仍是真真假假。于是,他又亲自来到长沙县当时树立的一个典型大队作实地调查。哪知这个大队被人统一了口径,前来参加会的人,异口同声,歌功颂德说假话。可就在刘少奇来湖南的路上,看到了荒凉的田野,饥饿的人群,妇女们在田地里挖野菜,老人孩子在树下采树叶。可是,在会场上又听到这个大队干部、党员言不由衷,睁着眼睛说假话,刘少奇非常恼火,真想狠狠批评一顿,可他是国家主席,有火也不能发,只好忍住气,严肃地给大家鞠了一个躬,求他们讲真话。然而,就是这样,会场上也没有人敢说一个“不”字。面对如此沉闷闷的局面,刘少奇感到有点凄凉,有些惆怅。于是他在5月8日回到了阔别40年的家乡宁乡县花明楼炭子冲。他没有惊动区社干部和邻里乡亲,就在自己出生的房间里,搭起了一个临时床铺,把一张陈列用的旧木桌,收拾了一下,权当办公桌。第二天,他让随从人员请来了老朋友成二爷和黄老倌,让他们谈谈家乡情况,说说心里话,而后又拜访了许多乡亲们。大家看到国家主席这样平易近人,谦虚礼貌,诚恳听取意见,便讲出不少真实情况。

12.宋庆龄向小孩子道歉

宋庆龄,为人祥和、谦虚,从不居功自傲,哪怕是对待小孩子,她也十分认真、尊重。

宋庆龄十分喜欢清洁。她看到有的女孩子头发脏了,就提醒赶快洗头,看到有的孩子指甲长了,就取出指甲刀帮助修指甲。遗憾的是,有一次在提醒孩子注意卫生时,却出现了差错。

那是初春的一天,宋庆龄来到中国福利会儿童艺术剧院看望小演员们排练节目。她边走边看,有时站下来点着头夸赞小演员表演逼真,有时弯下腰来询问孩子衣服合不合适,有时将耳朵侧过来,听孩子们向她讲着什么悄悄话。

当她走到小演员陈海根面前时,眉头微皱,说:“你叫什么名字?”陈海根腼腆地回答:“陈海根”。“瞧,你的脖子那么脏,快去洗”。

陈海根站在那里没有动,想说什么,可又没说出来。宋庆龄以为陈海根不接受意见,就又和蔼地说:“只有讲究卫生,才能身体健康,不生病。有了健康的身体,才能做好革命工作。”“是!”陈海根说话了,但好像带着一丝委屈。宋庆龄以为陈海根懂了,就转身跟另一位小演员讲话。“宋奶奶——”有几个小演员大着胆子叫道。

宋庆龄急忙回过头来,她一眼看到陈海根还站在那里,脸涨得绯红。她又望望叫她的几个孩子,问:“你们——”

孩子们七嘴八舌的说:“陈海根的脖子不是脏,是黑。”“他生来皮肤就黑!”“您冤枉他了!”

宋庆龄一下子愣住了,眼里闪着歉疚的光,仿佛在自责:“我太粗心了!”

她急忙走到陈海根面前,轻轻抚摸他的头,仔细一看,可不,果然是黑皮肤。

她带有歉意地笑了,拉起陈海根的手,诚恳地说:“孩子,我搞错了,请你原谅我!”陈海根急忙摇头说:“不,不,宋奶奶,不能怪您,应该怪我的脖子,确实太黑了,怎么洗也洗不白。”

宋庆龄爱抚地拍了拍陈海根的肩膀,说:“好孩子,谢谢你安慰我。是我错了,我应该向你道歉,请你原谅我。”“宋奶奶——”孩子们都被宋奶奶的话语感动了。

13.董必武的处世为人

董必武德高望重,淡泊名利地位,堪称一代楷模。

董必武常和身边的工作人员和家属子女讲他在工作生活中如何处世为人。

他说,他像一块碎布,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打补丁;也可以做抹布,哪里有灰就到哪里去抹。

他说,演好一出戏,要有主角,配角,也要有跑龙套的。干革命工作也一样,不能只愿做主要领导工作,不愿做次要的一般性工作。他说不要小看跑龙套,跑龙套也要认真,也要努力,不然也会搞成像有个相声说的那样“一边一个一边仨”的情况。

他说,打好一套锣鼓也不简单,惊天动地,威武雄壮的中心鼓当然很重要,但补空配合的边鼓也不能少。中央的工作就像一支大乐队,有司鼓、有司锣,有司钹,有司弦,他说他就是那个敲边鼓的。

董必武就是这样对待革命工作,不分贵贱,不分高低。为了整体的成功,他甘愿“打补丁”、“跑龙套”、“敲边鼓”。

1956年3月,年逾70的董老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湖北省红安县。回乡的第三天,他在县委机关会议室亲自主持召开座谈会,只准备了一些茶。被邀请的有老红军、老赤卫队员,红色地下交通员,烈军属以及董老的老同学、邻居、亲属等。

大家陆续到来,他一直迎候在楼梯上,先到的见董老没入座,也都不愿入座。董老笑着说:“今天你们是客人,我是主人,快坐,快坐。”董老既当主人,又当招待人员,跟大家一起,开了个热情洋溢的座谈会。

14.徐特立称毛泽东为师

徐特立是毛泽东的老师。他谦虚好学,在72岁的时候,还制定了一个20年的学习计划。他说:“只有不断学习新东西,才能永远不衰老。要是不学习,思想一停止,人就真的老了。”

一天,有个来访的客人对徐特立的小孙女说:“你爷爷是毛主席的老师。”徐老听了,连忙摆手说:“不要这么说,不能这么说,毛主席才是我的老师哩!”

他见客人感到奇怪,便慢慢地解释说:“毛主席年轻的时候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虽听过我讲的课,这是事实。可我走上革命的路,是党和毛主席指的道,几十年了,我总是向毛主席学,跟共产党走。应该说,我不过是毛主席的一日之师,而毛主席则是我的终身之师。”

实际正是这样。徐老学习毛主席著作从来都非常认真,不但在书上划重点、加批注,还做详细的笔记,写下许多的体会。年老以后,眼睛花了,看普通铅印的书非常吃力,徐老就把毛主席的有些重要著作用大字抄写下来,一大张一大张地挂在墙上,反复诵读。

在徐老60寿辰的时候,毛主席给他写了一封贺信,信中写道:“你是我20年前的先生,你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你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当有人谈起这封信的时候,徐老就说:“你们学习这封信,依我看,首先不要看毛主席对我的赞扬,你们应当学习毛主席尊敬师长,谦虚好学的高尚品德。”

徐老平日对家里人说得最多的,总是讲毛主席怎样领导中国革命夺得了一个又一个的伟大胜利。有人来采访徐老生平事迹,他总是一再地说:“不要写我,我是过时的人了,你们应该宣传毛主席。”

湖南省有关部门订了一个计划,要绿化徐老的家乡长沙五美乡,打算在那儿种一些比较名贵的树,美化一下徐老的故居环境。徐老收到计划蓝图后,专门回信,不同意为他的旧居花钱,而应该普遍绿化农村。

不久,徐老去湖南参加省人民代表大会,又特地派秘书去林业厅转达他的意见:把那些名贵的树籽都种到韶山去,去韶山参观的人多,有不少是世界各地来的外宾,把那儿的环境布置好,才更有国际意义。

15.刘伯承谦虚自束

朱德称赞刘伯承“不但骁勇善战,足智多谋,而且在军事理论上造诣很深……为国内不可多得的将才”。叶剑英赞他“太行游击费纠缠,撑住平辽半壁天”。陈毅赞他“论兵新孙吴,守土古范韩”。

革命同志的赞扬使刘伯承十分不安,他坚持不让别人称他为军事家,始终把自己看成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普通一兵。

1947年6月8日,在安阳召开的功臣大会上,刘志坚领着冀南人民的代表,把绣有“常胜将军”的横匾送给刘伯承司令员。刘伯承在致答辞时谦逊地说:“说我是常胜将军,我不敢当。不会是常胜,多数胜就不错了。是党的功,人民的功,我不敢贪天之功奉为己有。我只是人民的勤务员,没有人民给吃、给穿、给人,军队就不能打胜仗。”

1948年5月,中原军区政工会议结束前,请刘伯承去讲话。他因要去前方指挥作战,不能到会。行前,他对副政委张际春说:“我有一个意见请转达给到会的同志,这是我自己常想的一个问题,一个革命军人,如果离开了党的领导,就不能成为一个革命军人。不管你是多高的指挥官,权威有多么大,一个口令能使上千上万的人为你立正。但这些都是党给予你的,你个人没有什么可以骄傲的。你如果昏头昏脑地骄傲起来,走向军阀主义,那你就要离开党,那是非常危险的。”

1952年,刘伯承在南京军事学院任院长。建军节前夕,他从北京开会回来,看到几个文化干事正在大礼堂前悬挂标语,其中一条写着“攻书求实用,应如攻坚求战果”。这句话是刘伯承为院报创刊两周年的题词。他对文化干事说:“快把这条标语撤下来!我的话怎么能写到标语上去呢?不行,快把它换掉!”

苏联要出百科全书,有一条目:刘伯承。介绍他简要的经历和对中国革命的重要贡献。当时,中宣部的同志起草了一份稿子。刘伯承看到在简历的介绍中写着“革命军事家”几个字,他便拿过毛笔,把“革命军事家”改成了“革命军人”。

李秘书看了,提意见说:“您是有名的军事家呀,怎么能和普通军人一样称呼呢?”

刘伯承微笑着,一边指着“革命军人”几个字,一边耐心地解释道:“要讲军事‘家’,应该说革命军队是个大‘家’。没有大‘家’,哪有这个‘家’,那个‘家’。不要说自己是军事‘家’,我们都是在毛主席军事思想指导下才打了胜仗的,是靠了许多革命军人英勇奋斗才取得胜利的。我只是一个普通的革命军人”。

刘伯承就是这样谦虚,这样自我约束的。

16.贺龙改诗谈英雄

贺龙(1896—1969),湖南桑植人,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之一。

1927年,贺龙到达南昌的第二天,前敌委员会书记周恩来亲自来到贺龙的住处,把前委会决定举行武装起义的情况,详细地告诉了贺龙,并代表前委任命贺龙为起义军总指挥。贺龙听了,坚定地说:“很好,我完全听党的话,党叫我怎样干,我就怎样干。”

贺龙召集了二十军团以上的军官会议,亲自做了起义动员,他说:“国民党已经叛变了革命,我们今天要重新树起革命的旗帜,反对反动政府,打倒蒋介石……我们今后,要听共产党的领导,绝对服从共产党的命令。”“砰!砰!砰!”在总指挥部的楼顶,红色信号弹划破夜空。8月1日凌晨2点,具有历史意义的南昌起义爆发了!

经过激烈的战斗,光荣的“八一”南昌起义胜利了。后来,党中央把8月1日定为我党的建军节。

1941年8月1日,兴县举行文娱晚会,庆祝“八一”建军节,贺龙应邀参加。

帷幕徐徐拉开了,一个英俊的少年站在舞台的中央,慷慨激昂地读着他的诗作:“我要讲一个英雄的故事,这个故事,就是南昌起义;这一个英雄,就是您啊——我们的贺老总!”

刚刚朗诵到这里,台下突然有人喊:“小鬼,你这一句诗不对头,南昌起义怎么只有一个英雄呢?”“少年诗人”心里一愣,顺声音看去,喊话的正是诗中赞美的贺龙,心里就慌了,可一想到贺老总有个爱和台上演员说话的习惯,就定了定神,准备继续朗诵下去。

这时,贺龙站了起来,把他招呼到跟前,亲切而认真地说:“小鬼,你朗诵的很有感情嘛!但观点和事实不对嘛。我告诉你,南昌起义主要领导人是周恩来副主席,还有朱德、叶挺、刘伯承、聂荣臻等许多同志,怎么能说只有一个英雄呢?那时,我还不是共产党员,起义后半个月由周恩来介绍入党的呢,能算个什么英雄?”贺老总的实事求是的精神和谦虚品德使那个小鬼非常敬佩,贺老总的批评,也让他很是不安。他脸红了。

看了看小鬼的神情,贺老总又说:“不过,你也不要着急,好好改改,改好了再向部队朗诵。下一次朗诵的时候,我一定还来听。”

17.罗荣桓的二三事

罗荣桓埋头工作,不愿出头露面,更反对对他个人的宣传和颂扬。照相、题词、上主席台之类的活动,他都尽可能避开。

1945年4月,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在延安隆重召开,罗荣桓在会上被选为中央委员。消息传到山东,同志们都特别兴奋,宣传部的一些同志则酝酿印制他的头像。罗荣桓知道后,把宣传部副部长陈沂找了去,叫陈沂制止这件事。陈沂解释说:“这是同志们对你的尊重”。罗荣桓摇摇头说:“尊重可以,但不必把我的像挂到墙上去呀!”在罗荣桓的一再坚持下,他的头像始终没有印成。

建国以后,罗荣桓元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有一次,《解放军报》发表的一则关于民兵工作的消息中,有几处提到罗荣桓的活动和指示,他看了后给总编辑打电话说:“罗荣桓给了你们什么贿赂啊!为什么左一个罗荣桓元帅,右一个罗荣桓元帅的宣传,这样做没必要嘛!工作又不是我一个人做的。”

在和同志的关系上,他也十分谦虚谨慎。有一天晚上,罗荣桓夫人林月琴接到一位同志的电话,说要来看罗帅。林月琴同志怕影响罗荣桓的休息,便另约了时间。第二天林月琴向罗帅谈了这件事。罗荣桓严肃地说:“这样不好,过去在山沟里打游击,什么时候来人,就什么时候见。睡着了还叫起来呢!这个同志晚上要来,可能有急事,时间是晚了一些,那有啥关系?能谈就谈,不能谈见见面也是好的嘛!你这一挡驾,恐怕他一宿都睡不好。”吃过早饭,罗荣桓元帅亲自去看了那个同志,那个同志十分感动。

18.邓小平谦虚改字

邓小平是卓越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优秀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1983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的同志把“学习雷锋标兵”朱伯儒的事迹材料,报送邓小平,请邓小平题词。

邓小平认真阅读后,思考片刻,然后提笔在宣纸上写道:“向朱伯儒同志学习,做一个名符其实的共产党员。”

他把这份题词交给办公厅的同志,说:“请不要急于拿去发表,应该请语言学家推敲一下,看看有没有用字不准确的地方。”

办公厅的同志去请教语言学家王力先生。王力接过题词,戴上花镜,一字一字地推敲。念了一遍又一遍,不住地点头说:“好,写得好!”当王老又念一遍时,眼睛停在“名符其实”的“符”上,说:“不过,‘名符其实’的‘符’,现在已不使用了。如果就这样,用字不规范,最好用‘副’字。”说着用铅笔在“符”字旁边写了一个“副”。

办公厅的同志回来后,拿着改过的宣纸指给邓小平看。“王力先生说,‘名符其实’的‘符’不规范,应该用这个‘副’。”邓小平十分高兴,说:“改得好,改得好。虽然,过去用这个‘符’字,现在不用了,就是错别字了。老师写了错别字,贻误了学生,国家领导人写了错别字会影响国民的文风。这叫上行下效嘛!你去替我好好谢谢王老!说我显些做错了一件大事。”

他又要来一张纸,仔细地把“向朱伯儒同志学习,做一个名副其实的共产党员”写在上面。写完后,又用笔点着,念了一遍。尤其念到“副”字时,停了好一会儿。

邓小平认真改字,被传为佳话。他乐于纳言的品格,是我们学习的典范。

19.华罗庚与陈景润

华罗庚(1910—1985),江苏金坛人,当代世界著名的数学家。他初中毕业,自学成才。在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等许多领域都做出卓越贡献。著有论文200多篇,专著十几本。

华罗庚虽然成就卓著,仍十分谦虚。他有一篇数学名著叫《堆垒素数论》,自发表以来赞誉不绝。

年轻的厦门大学图书管理员陈景润,在研究华罗庚《堆垒素数论》时,发现这篇名著,在阐述它利问题上有重要谬误。经过反复研究,确信自己的见解正确无疑,就写了一篇驳斥它谬误的论文,附以短信,一并寄去。信中写道:“您是数学王国里的一颗明星,照亮我这个数学爱好者的眼睛,我不胜感激。但是,明星上也可能有微尘,我愿帮助拂去。”

华先生看了信,读了论文,激动不已,拍案叫绝:“对,对,太对了!反驳得如此中肯,如此有力!”他若有所思,说:“这位年轻人身上,该蕴藏着多么大的潜能啊!”

195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数学讨论会在北京召开。华老主持这次会议。当他走上主席台时,宣布的不是大会开始,而是另外一件人们意想不到的事情:“一位年轻人,给我寄来一篇论文和一封信,对我的《堆垒素数论》中的它利问题提出了商榷,弥补并改进了它利问题。”说这话时,华老显得那么深沉,那么庄重:“我提议破格接受这位年轻人参加数学学术讨论会!”

会场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经久不息。一些老一辈数学家落下热泪。大家是为年轻一代数学爱好者的进取而激动,更是为老数学家的谦虚而激动。华罗庚把陈景润调到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留在自己身边……

后来,陈景润摘取了数学王冠上的明珠,攻克了200年来世界著名数学难题——哥德巴赫猜想,也成了著名的数学家。

20.郭沫若谦虚的故事

郭沫若同志才华横溢,学识渊博,但他却非常谦逊。

一次,《沫若文集》开始分卷发行的时候,一位上海的中学生对文集的个别字提出了意见,郭老热情地回信感谢,并准备将行将出版的各卷文集分送给他,嘱他读后再提意见;又一次,话剧《屈原》演出时,幕间郭老与饰婵娟的演员谈到婵娟斥责宋玉的一句话:“宋玉,你辜负了先生的教训,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郭老认为在台下听来有些不够味。饰钓者的演员正在旁边化装,插口说:“‘你是’不如改成‘你这’,‘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就够味了。”郭老接受了他的意见,并写了短文附于剧本之后,称这位演员为“一字之师”。

郭老的《甲申三百年祭》,就是从历史事件中,总结经验教训,要人谦虚。他在《日本的汉字改革和文字机械化》一书中,写到:“我同汉字同呼吸了六十多年,对汉字有着深厚的感情,但,无可讳言,这优美而具有独创性的文字,……字数太多,读音不准确。我虽用了它六十多年,而直到现在还会碰到不认识的字,非查字典不可。”这位众人公认的现代中国学者中认得最多汉字的人竟是这么谦虚。还在作家沙汀称赞他在文学诸方面的贡献时,郭老说:“十个指头按跳蚤,没有一个按到啊。”这就是郭老对待自己成就的态度。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