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者游戏(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4-21 16:09:37

点击下载

作者:汤姆·克兰西,孙康琦,童新耕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爱国者游戏

爱国者游戏试读:

超级军事“预言大师”汤姆·克兰西

张召忠(国防大学军事战略学教授)

一九八四年,我从潜艇部队训练返京之后,全脱产学习专业英语。此间,英语老师突然找到我,递给我一本军事小说《猎杀“红十月”号》,希望我参加此书的中文翻译。我再三推辞,但老师决心不改。我知道,老师之所以让我翻译这本书,主要是看中我受过潜艇训练,并且随艇出过海,了解潜艇战术技术和武器装备,因为这本书中的专业术语实在太多了。恭敬不如从命。于是,我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接受了任务。正是由于这次机遇,我认识并熟悉了因《猎杀“红十月”号》一炮走红,而后逐渐享誉全球的重量级军事作家汤姆·克兰西。天才军事作家

汤姆·克兰西一九四七年生于美国马里兰州。他想像力丰富,敏于观察事理,大学在巴尔的摩市罗耀拉学院念历史。他最大的爱好是梦想,最失望的事是因为视力差而没有能参加后备役军官的训练,一生中再也没有机会服务军旅。成为作家之前,他只是一位普普通通的保险经纪人。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美国出版界处于低迷状态之际,汤姆·克兰西出版了他的第一部军事小说《猎杀“红十月”号》。作品描绘了一艘苏联核潜艇叛逃美国引发的一系列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斗争。由于包含大量真实详尽的技术数据和无可辩驳的内幕细节,此书引起各界的极大震动,连里根总统也称之为“一个在技术上近乎完美的故事”,克兰西也由此获得了“技术型惊险小说之父”的称号。

沿着这条成功的道路,汤姆·克兰西一发而不可收拾,接下来又创作了《红色风暴》、《爱国者游戏》、《克里姆林宫的红衣主教》、《燃眉追击》、《惊天核网》、《虹彩六号》和《熊与龙》等精彩小说。此外,还以军事高科技和武器装备为题材撰写了《核潜艇之旅》、《装甲骑兵团之旅》、《战斗机联队之旅》及《海军陆战队之旅》等专著。他的作品集惊人的真实性、错综复杂的情节和扣人心弦的悬念于一身,题材涉及军事高科技和武器装备,恐怖主义及国际反恐行动,贩毒集团与国际禁毒及反毒品行动,核威胁、核恐怖及核安全,特种部队及特种作战等。这些作品的出版使克兰西树立了不容置疑的畅销书作家地位,也成为世界知名的军事作家。一九九七年和一九九八年,汤姆·克兰西曾被《纽约时报》评为四大畅销书作者之一。《惊天核网》在《纽约时报》畅销书榜上雄踞半年之久,全美热销六百万册。一九九七年,他的一本书版税收入达到三千四百万美元,而最新创作的两部小说预付版税达到四千五百万美元的天价。

汤姆·克兰西的魅力还不仅如此,他也傲然独步电影市场和游戏市场。《猎杀“红十月”号》、《爱国者游戏》、《燃眉追击》、《惊天核网》等多部小说被拍成电影,缔造了一个又一个好莱坞票房神话。另外,《汤姆·克兰西经典三部曲》游戏合集分别为《幽灵行动》、《分裂细胞》和《彩虹六号Ⅲ》,这三款游戏仅在美国的销量就已经超过了四万套,是销路最好的游戏系列。

近年来,美国军方花费成千上亿的资金自行研制和建造了大批模拟训练器材和计算机模拟软件,但真实性很差,模拟的失真非常严重,许多武器装备还都是用队标来表示。专业性较强的游戏设计公司则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计算机模拟仿真技术等真实地再现历史和展示未来,因而比军方的模拟训练器材更胜一筹。在此基础上,这些专业化公司又聘请汤姆·克兰西这样的文学艺术大师进行高端策划,并与好莱坞导演合作,创作出更具故事性和艺术感染力的新一代游戏作品。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国防部不得已开始购买汤姆·克兰西的小说作为军事院校的教科书,同时采购军事游戏软件作为军事模拟的参考资料。《猎杀“红十月”号》及其他

十八世纪开始,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国家从农业时代向工业时代转型过程中,爆发了不计其数的战争,因而也塑造了无数的英雄豪杰形象。尤其是两次世界大战,促使工业化达到高潮,机械化战争以史无前例的速度发展,从而为军事小说的创作提供了大量的生机和活力。时至今日,虽然六十多年过去了,人们仍然在津津乐道于那些描写游击战、巷战、城市攻坚战、大规模登陆作战、沙漠坦克机械化作战、空地一体闪击战和海上破交战等文学作品。

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美国作为信息时代的先驱,从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过渡。八十年代初期,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包括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基因技术、航天技术、海洋技术在内的高新技术群迅速兴起,从而促使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一个崭新的信息时代正在到来。处在信息时代最前沿的美国,在当时出现了阿尔文·托夫勒和约翰·奈斯比特等一批未来学家,他们撰写的未来学专著震撼了整个世界,当时书中描述的未来构想和大胆预测,在二十年后的今天几乎全部得以实现,使我们不得不赞叹这些预言大师的深谋远虑和真知灼见。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群的出现,以及未来学大师的大胆预言,使新技术革命浪潮在一九八○至一九八五年间席卷全球。发展高科技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各国纷纷以战略发展计划的方式进行落实。美国开始着手制定“星球大战计划”,欧洲开始制订“尤里卡计划”,中国则制定了以高科技发展为主的“863计划”。

在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浪潮的推动下,美国军队开始进行军事革命,这场军事革命最终将使美国军队从编制体制到军事理论都产生一场革命性变革。美军决定从源头抓起,那就是信息技术和信息化武器装备。从八十年代初期开始,美国军队进行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军事革命大讨论。在这场大讨论中,各种观点相继涌现,学术思想异常活跃。起源于信息技术革命,落脚于军队军事革命的这场大讨论,引起了阿尔文·托夫勒的高度关注,于是他以未来信息化军队建设为主题,撰写了《第三次浪潮战争》这本预测性专著。这本书实际上是为美国军队勾画了一幅未来信息化建设的蓝图,所以此书一经问世,立即在美国军队高层引发了巨大震荡,将军们开始考虑未来信息化军队怎样建设,未来信息化战争怎样打赢的问题。正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美国的军事革命才逐渐推向深入,美国陆军随之提出“二十一世纪陆军”的建设目标,美国海军和空军也分别提出未来二十年发展战略和信息化建设目标。

阿尔文·托夫勒作为信息化建设和信息化战争的开山鼻祖提出了大量有创建性的方案,但他的论著主要是在影响高层和白领阶层,对普通大众影响不大。汤姆·克兰西则剑走偏锋,抓住了这个难得的历史机遇,从而一举成名。他的过人之处是避开了拥挤不堪的以二战、朝战、越战等历史事实为背景描写故事的老套路,转而以从机械化战争向信息化战争转变为时代背景,以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东西方两大军事集团和长期的冷战为军事背景,勾画出一个美苏相互角逐、相互对抗的文学作品《猎杀“红十月”号》。

在整个冷战时期,全世界出版业都在走向低潮。出版业不景气的原因很多,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受时代背景的限制。在那样的时代和冷战背景之下,许多作家难以把握大势,难以把握时代,难以在冷战的战略环境中寻找令人激动的创作题材。许多人在挖掘历史,对撰写历史性题材的小说乐此不疲。由于读者看腻了这类小说,所以很少有惊世之作。而克兰西的作品敢于挑战时代,大胆触线而不越线,用一般文学作家难以驾驭的高科技武器装备作为敲门砖拼力砸开文学宝库的大门,从而使读者耳目一新。

在长达四十多年的东西方冷战期间,美苏两国竞相发展核武器。其中,弹道导弹核潜艇与洲际弹道导弹、战略轰炸机一起成为“三位一体”战略核力量的重要支柱。与洲际弹道导弹和战略轰炸机相比,弹道导弹核潜艇具有隐蔽性强、机动性好、突防力强、生存力高和破坏力大等优势,因而成为美苏战略核对抗中的骨干力量。美苏弹道导弹核潜艇分别装有二十四枚和二十枚潜射弹道导弹,每枚导弹可携载十几个分导式核弹头,导弹射程均超过一万公里,只要有一个核弹头落到一座大型城市,这座城市就会立即陷入毁灭境地。由此可见,弹道导弹核潜艇是一种毁灭性武器,所以被列为国家秘密武器。这种战略武器的最高指挥权在国家最高指挥当局,其控制、操纵和使用程序均列为绝密,艇上人员的选拔和审查也极为严格。

从八十年代开始,苏联秘密研制了一种“台风”级新型弹道导弹核潜艇。一般的导弹核潜艇只有几千吨,而苏联研制的这种新型核潜艇却达到三万多吨,不仅续航力增大,导弹携载数量也明显增多。这种核潜艇最关键的技术有三项:一是采用了新型喷水推进装置,使之能够在水下高速航行;二是采用了加强的内外双壳体设计,使之抗毁性能明显提高;三是采用了消声瓦,使其成为水下最安静的核潜艇。“台风”级核潜艇在研制过程中就被西方传得神乎其神,从而成为当时世界上最为先进的核潜艇。这种潜艇航速快,什么潜艇都追不上它;噪音低,很难在茫茫大海中发现它的踪影;防护性能好,一般鱼雷难以对其进行有效的攻击和毁损;携载的战略核导弹威力巨大,令美国胆战心惊,苦无防御良策。《猎杀“红十月”号》中描述的“红十月”号潜艇就是“台风”级潜艇中的一艘。“红十月”号潜艇艇长叫马尔科·拉米斯。他的爱妻因为一个小小的阑尾炎误诊而命丧黄泉,误诊的原因竟然是医生在醉酒状态下进行错误治疗,并使用了假冒伪劣药品。如此荒唐的医疗事故完全应该受到法律的制裁,但由于那个医生的父亲是位高权重的干部,所以没人敢去追究,就连制造假冒伪劣药品的工厂也没有得到应有的处罚。社会不公和权力腐败导致了拉米斯的家庭悲剧,使他对国家和社会充满了敌意。于是,拉米斯开始精心策划,准备叛逃美国。

经过密谋策划,拉米斯等人已经做好叛逃美国的一切准备。就在这时,“红十月”号接到命令,它将与一艘苏联攻击型核潜艇“科诺瓦洛夫”号进行为期四天的海上搜潜和攻潜联合军事演习。“红十月”号在大海中游弋,“科诺瓦洛夫”号进行水中搜潜。拉米斯在起航之前写了一封亲笔信寄往克里姆林宫,郑重声明他正在率领“红十月”号潜艇叛逃美国。苏联海军总司令部最终决定:派遣战略轰炸机、远程战斗机和海上反潜机进行空中巡逻警戒和反潜搜索;派遣北方舰队巡洋舰、驱逐舰等水面舰艇编队在大西洋海域进行水面反潜;派遣攻击性核潜艇沿“红十月”号潜艇航行路线进行追踪,并命令正在进行联合战术演练的“科诺瓦洛夫”号在前沿设伏,一旦发现,立即摧毁。

八十年代是美苏冷战最激烈的一段时间,当时美苏介入的局部战争很少,只有一些零星的“低强度战争”,这种战争在范围、规模和使用武器装备方面都非常有限。美苏双方都很清楚,如果进行较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万一造成擦枪走火事件,必将酿成巨大的灾难。在这种对抗的冷和平状态之下,在美苏争斗的一线海域突然出现了数百架飞机、数百艘水面舰艇和潜艇,美国、英国及北约立即紧张起来,开始怀疑苏联是否利用大规模军事演习挑起世界大战。两个超级大国的两支超级军队在大西洋上虎视眈眈,世界大战一触即发。任何一个火星都可能成为点燃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引信。《猎杀“红十月”号》以极其翔实的技术装备和战役战术背景,描写了美苏两国海军兵力在大西洋进行的疯狂角逐,以及美苏两国高层的斗智斗勇。在当时,这样的作品实为罕见,其火力之猛烈已经远远超出了小小火星的范围,由此足见作者的大胆细腻和勇敢无畏的个性特征。

在那样的历史条件下,战争之弦绷得很紧,世界核大战一触即发,美苏双方都处于盘马弯弓箭不发的高度紧张状态。对于苏联的军事实力、编制体制、作战企图和军事部署,美国讳莫如深,尤其是对于苏联最先进的武器装备,比如“台风”级潜艇中的“红十月”号当时处于绝密状态,这艘艇究竟采用了哪些高新技术美国军方并不知道,只能通过卫星照片来研读和分析。连美国军方都不能确定的超级机密,克兰西却在他的小说中描述得栩栩如生,其真实性连军事技术专家都叹为观止,更不用说普通读者了。因此,《猎杀“红十月”号》出版后,犹如一股春风扑面。或许是出于猎奇,或许是为了减轻冷战的压力,也可能是为了从书中获取灵感,不同的读者怀着不同的心情从不同的侧面来阅读汤姆·克兰西的小说,从而使其名声大振,小说销量猛增。

一九九一年发生了海湾战争、苏联解体和冷战结束三件大事。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发动的海湾战争是机械化战争向信息化战争转变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和里程碑。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之后,致使东西方冷战结束,从而开始了一个没有冷战的新时代。国际战略格局中出现的这些重大战略性变化,对于汤姆·克兰西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如果继续以美苏对抗和东西方冷战为背景撰写小说,读者肯定不以为然,要想取得轰动效应难度较大;如果面对一个崭新的未来世界,抓住变革时期和转型时期的历史性机遇,抢占先机,先声夺人,创作一些重大现实题材的文学作品,必将在读者中产生重大影响,并在巩固自己现有读者群的基础上,继续开拓出新的读者市场。但什么是重大现实题材呢?

在战争题材方面,海湾战争已经被媒体过度利用,加之那是一个历史性题材,所以不符合汤姆·克兰西的创作风格。未来战争题材很难确定,因为核战争的可能性随着苏联的解体而被减弱,不再处于战争的核心地位;高技术局部战争虽然是发展趋势,但美国冷战结束后的一段时间内却再也找不到与之相匹敌的敌人,因为俄罗斯已经成为美国的朋友;信息化战争虚无飘渺,就连美国军方仍然处在瞎子摸象的阶段,谁也不知道未来战争什么样。在这种状态下,汤姆·克兰西开始把他的视线转移到国家安全利益方面,并很快就聚焦在三个重大现实问题上:恐怖袭击与国际反恐,制毒贩毒与反毒禁毒,特种作战与信息攻击。

这三大类重大现实问题都是冷战结束之后出现的国家安全利益中的焦点问题,政府、军队和情报机构都是刚刚介入这些领域,有很大的开拓创新余地,这对汤姆·克兰西来讲可以引发其无穷的想象和大胆的构思。另外,这些重大题材内涵和外延范围十分广阔,普遍具有国际性特征,虽然故事发生在一两个国家,但对全世界都会产生重大影响。这类事件的发生往往具有平战不分、军民一体的特征,所以国际法规、人权和人性的考量比较多。《爱国者游戏》讲述的正是一个国际反恐故事。美国历史学家杰克·瑞安在伦敦度假时无意中卷入了北爱尔兰恐怖组织劫持英国王室成员的事件,瑞安凭借其当年在海军陆战队受训的经历,见义勇为,机智反击,击毙了恐怖分子中的两人,另一人也被英国警方逮捕。恐怖组织为此与瑞安结下深仇,并开始派人对他们一家进行报复性追杀,全家人险遭不测。为了把反恐事业进行到底,瑞安重返中央情报局。恐怖组织再次策划了袭击瑞安住所并绑架英国王室成员的阴谋,英美警方随之与恐怖分子展开生死搏斗。最后,凭着瑞安及其好友的大智大勇,恐怖分子被一网打尽。

一九八九年出版的《燃眉追击》讲述的是一个跨国缉毒的故事。作者以其清新洗炼的文笔,炉火纯青的才思,不仅超越了技术惊险小说的局限性,更创造了文学的新风貌。此书不仅关于良心、谋略、军事、政治、忠诚、友谊,更深切地表达出人性的善变与现实。一起海上凶杀案牵出了哥伦比亚对美国猖獗的贩毒和洗钱活动,联邦调查局局长、美国大使等人也被毒贩谋杀。美国为此打响了毒品反击战。总统国家安全事务顾问卡特策划了向南美丛林派遣秘密行动小组用武力重创贩毒集团的特别军事行动,并得到了总统的批准。但是,在一个主权国家中秘密进行军事打击是极其危险的行为,而行动中的伤及无辜又使局面变得极为复杂曲折。中央情报局副局长杰克·瑞安虽不知情,但却从重重危机中洞察出了事件真相。最终,瑞安亲自从哥伦比亚山区营救出了参与秘密行动的突击小组成员。《惊天核网》讲述的是一个核恐怖故事。一九七三年第四次中东战争中,埃及联合叙利亚攻打以色列,以军战机被击落后坠毁,机上一枚仍未爆炸的核弹与飞机残骸一起长埋地下。二十九年后,这枚核弹被一农民从自家菜地里发掘出来,经转手后落入恐怖分子手中,他们准备策划一场惊天动地的核弹阴谋,企图煽动美俄开战,相互摧毁。一方面,恐怖分子在美国丹佛天穹体育场内引爆了事先安装在一辆货车内的核弹,并使爆炸看上去像是俄国人所为。另一方面,他们又化装成俄国军人,向驻扎在柏林的美军部队开火,造成美俄两国政治上的误解。美国政府下令准备全面反击,俄罗斯获悉后也采取了应对行动,一时局势严峻万分。美国中央情报局副局长杰克·瑞安经过深入调查,终于找出了袭击事件的真正策划者,并在有限时间内同时解除两国首脑的误会,阻止了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虎牙》描述的是美国未来面临的恐怖袭击,是受金钱利益驱动的哥伦比亚贩毒集团与受信仰驱使的伊斯兰极端分子的可怕联姻。主人公孪生兄弟多米尼克和布莱恩年轻、机智,有很好的教育背景,他们分别任职于联邦调查局和海军陆战队,因为表现出色而被招进美国前总统为防范恐怖袭击而建立的“反恐怖训练营”担任情报人员。多米尼克和布莱恩的表弟、前总统瑞安的儿子杰克也瞒着父亲主动请命,三人排除层层阻力,采用最先进的武器装备消灭了中东恐怖分子中的众多首领。

以特种部队为题材的《影子武士》,是汤姆·克兰西和美国前特种部队司令、退休中将卡尔·斯廷纳合著的一本纪实性著作。该书详细介绍了美国特种部队诞生、发展的历史以及它所参与的许多重大军事行动,提供了有关美国特种部队的招募、选拔、训练以及领导体制等方面的资料。

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越南战争期间,美国特种兵已经开始发挥其独特的作用,但美国军方一直视这些战斗“精英”为另类,对他们非传统的战斗方式嗤之以鼻,视其为“杂耍”。然而,一九八○年五十三名美国人在伊朗德黑兰成为人质后,美国军方发现,传统的以苏联和东欧为假想敌的军事作战方式根本无法应付恐怖主义这种新的世界威胁,从此特种部队的命运大为改观,开始登上历史舞台的中心,逐渐成为各种重大政治和军事活动的重要参与者。此书主要围绕着卡尔·斯廷纳将军的军事生涯展开:五十年代作为特种兵生涯的开始,作为“绿色贝雷帽”在越南的参战,在中东地区组织和参与的各项秘密任务,直至最终成为美国特种部队司令的经历。基于斯廷纳将军的亲身经历,书中披露了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真实细节,比如越南战争期间美国特种部队与北越部队的交锋,美国入侵巴拿马、推翻诺列加将军的详细过程,一九八五年“阿希尔劳罗”号人质劫持事件,一九九○年“沙漠风暴”期间美国特种兵参与的军事行动等。亦真亦幻的世界

汤姆·克兰西不是研究人员,不是战略家,也不是未来学家——作为研究人员,如果要想把国际政治问题搞明白,需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努力,这还是说要划分区域进行研究,比如东亚、北非、中东和欧洲问题等等;作为战略家,则必须熟悉政治、外交、经济、军事、科技、安全等总体态势,才能够准确地把握形势,进而正确地分析判断形势,做出战略决策并制定相应措施;作为未来学家,必须对科学技术发展趋势有准确的把握,此外还要有深厚的历史知识和战略意识,尤其是对社会学要达到精通的程度,只有这样,才能透过纷杂无序的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进而从中找出规律性特征,然后上升到理论高度来制定决策,指导行动——他只是一名职业作家,他的工作是创作,创作的目的是推出一本畅销书,在社会上产生轰动效应,然后获取最大的利益。如果他的作品能够对社会发展有益,对国家安全利益有益那就更好。作为一位畅销书作家,他不可能精通所有行业,不可能成为许多行当的专家,但是,他尽了最大的努力,终于使自己成为一个研究型作家。在汤姆·克兰西的小说中,在人物和故事主线的设立上,侧重于对杰克·瑞安这个中心人物的塑造,以正义战胜邪恶为主线,表现了邪不压正、正义永远能够战胜邪恶的理念。故事中主角人物的设定,往往融入了他本人的道德意识及价值观,正与他率真、坦诚的个性不谋而合。现实生活中的汤姆·克兰西却十分低调,他并不希望人们对小说里的描述太过认真。

汤姆·克兰西的小说以惊人的真实性以及扣人心弦的紧张场面闻名于世,他对事件、危机和故事的刻画入木三分,令人拍案叫绝。小说的篇幅十分庞大,情节又曲折复杂,结构紧密,叙事手法高妙,始终维持紧张气氛,令读者难以释卷。追求真实,通过虚拟现实和再现现实的手法来描述故事的真实性是汤姆·克兰西小说的突出特征,在有些作品中真实故事的成分占据很大比重。

擅长收集资料并进行分析研究是汤姆·克兰西的一大特色,这种独特的个性在《猎杀“红十月”号》中表现得最为充分。在这本书中,作者灵活运用了大量海军潜艇战术,对武器装备技术性描写细致入微,特别是对于核反应堆的工作流程和出现故障以后的细节描写更让人叹服。里根总统看完本书后曾在白宫会见作者,还询问了他有关书中的那些海军武器装备知识和战术理论知识的来源。当听说这位享誉国际的军事小说大师根本没有任何军旅生涯,只是依靠平时对科技、政治及军事等领域的涵养和深度理解,便以时事为背景,铺陈出一个个紧张刺激的冒险故事,里根总统表示十分震惊。

在《惊天核网》中,汤姆·克兰西详细描写了核弹的原理与制造过程,以至于许多读者看后十分担心,害怕这本书会成为恐怖分子制造核弹的技术参考手册。为此,汤姆·克兰西在跋中写道:“本书中所涉及的所有与核武器及其制造技术有关的资料,都能够很容易地在许多其他书中找到。出于我希望读者会认为是显而易见的理由,某些技术细节被改写了,一些地方写得语焉不详或晦涩含糊。这样做会减轻我良心的不安,希望不致引起指责。”汤姆·克兰西的作品几乎可以说是全世界最精彩的军事科技操作手册,他自己也因此一度得到“高科技手册撰写者”的雅号。

用高科技讲故事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有的人懂高科技知识,甚至是某一方面的专家,但只能局限于技术层面;有的作家文学功底非常厚实,但就是不懂高科技,所以在涉及重大现实题材的过程中漏洞百出,可信度很差;有的科幻作家遥想未来,但那是几十年、几百年,甚至是几千年以后的事情,现代人不太关心。汤姆·克兰西具有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灵活运用高科技知识解决重大现实问题,使他的作品平添了不少灵性。

资料是历史的积累,是知识的宝库,是创作的源泉。汤姆·克兰西搜集资料的办法非常独特,他主要是根据小说中的故事构思来选定采访对象,在采访过程中他特别注意技术细节、装备性能、工作原理等资料的积累,通过这种方法获取的第一手资料与通过网络下载的资料或在图书馆中搜集到的资料相比更具可信度,更有生动性,尤其是对其观点的推敲和故事情节的设计很有用处。写《猎杀“红十月”号》时,他就采访过家乡核电站中退役的核潜艇老兵。一九九三年,他开始对美国陆军装甲兵部队、核潜艇部队、战斗机部队以及海军陆战队进行采访,写出了一系列非小说的报道文学。由于他的名气,在采访期间美国军方对其大开绿灯,给予不少的支持和帮助。

个性思维就是求异思维,这不是一般人所能具备的特征。这是一种素质(包括科技素质、文化素质、社会素质等等),也是一种意识(比如战略意识、政治意识、未来意识等等),更是一种潜能。素质和意识是基础,而潜能的发挥才是创新的开始。一般人仅仅满足于前两个要素,能够把自己的潜能发挥到极致的人很少很少,汤姆·克兰西则属于这少数中间的少数。在他的小说中,故事情节的设计非常离奇,但这种离奇之中又有很强的可信度,前后照应很符合逻辑,特别是符合科技发展和装备使用的基本原则。

尤其令人敬佩的是,汤姆·克兰西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他不仅把自己的道德标准融入作品中的人物中,通过人物表白或故事延伸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还经过缜密的研究分析,对结论进行验证并大胆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措施;他还能站在国际战略和国家安全战略的高度,运用科学客观的分析手段和方法进行逻辑推理和科学预测,所以经常能够准确地预见未来。这对于一个作家而言是一种非常难得的品质。

在《燃眉追击》中,他反映出了美国人民对毒品问题日益重视的态度,以及对司法制度不信任的观感,书中提出的“美国以武力协助哥伦比亚缉毒”概念,在日后获得了实现。直到一九九九年的初夏,这些协助缉毒、调查飞机走私毒品的美军才全部撤回国内。一九九一年出版的《惊天核网》,描述了美国本土遭到大规模恐怖袭击,核弹落入恐怖分子之手的情景,与日后美国联邦大厦爆炸案的情形不谋而合。一九九四年出版的《美日开战》准确预言了一九九五年美日之间大打经济战的场面。

最让人不可思议的是,一九九六年出版的小说《总统命令》中,汤姆·克兰西设计了恐怖分子驾驶波音747飞机冲撞美国国会山的情节,使得美国总统与国会议员同时丧生,造成美国全国的大恐慌。这几乎预言了二○○一年美国的“9·11”恐怖袭击事件。在新作《虎牙》中,克兰西再次发挥他出色的想像力,为美国人勾画出了未来反恐作战的“蓝图”。克兰西在书中构想美国政府为防范恐怖袭击而建立了一个独立间谍调查机构。克兰西将之比喻为“老虎的牙齿”,认为他们是美国未来反恐作战的中流砥柱。小说中构想的这个新情报机构只受命于美国总统而完全不受美国国会和联邦预算的束缚,并拥有对敌人先发制人实施打击的权利。这一想法无疑让人联想到美国最近一系列反恐政策的调整。

上海译文出版社集中大量人力物力历经数年经营,终于精心组织翻译和出版了汤姆·克兰西的《猎杀“红十月”号》、《爱国者游戏》、《燃眉追击》、《惊天核网》、《影子武士》和《虎牙》等六部作品。海湾战争之后,日益壮大的中国军事爱好者队伍经过二○○三年伊拉克战争的洗礼,目前无论是专业化水平还是人员素质都有很大的提高,相信克兰西的这六本书肯定会给这部分读者补充新鲜的精神食粮和充足的武器弹药。对于军校学员和军人而言,无论是从业余爱好还是从专业修养角度来讲,克兰西的著作都是不可不读的优秀作品。当然,对于我个人而言,虽然已经出版过几十部译著、专著和相关作品,又是克兰西作品的最早译者,还阅读过他后来的一些作品并欣赏过根据他作品改编的电影,但仍然没有抓住克兰西文学创作的灵魂和脉络,我特别希望通过反复阅读这位文学大师的巨著,给我以新的启迪。二○○五年六月十八日北京 1.  伦敦晴日

在半个小时里,瑞安差不多两次死里逃生。他在离目的地还有几条横马路的地方就下了出租车。天气十分晴朗,蔚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夕阳。坐了好几个小时的直背木靠椅之后,瑞安真想走动走动,活动一下筋骨。街上的车辆和人行道上的路人不算太多,这使他感到意外,不过他预期傍晚交通高峰时可能会是另一番景象。显然,这些街道还没有想象中的那样车水马龙,可是他断定在下午的一片忙乱中会有某些东西可看。杰克对伦敦有这样的初步印象:在街上散步真是一种享受。他迈着轻快的步子,这是在海军陆战队里养成的习惯,斜背着的写字夹板有节奏地拍打着他的大腿,使他在不知不觉中保持着同样大小的步伐。

接近拐角处,看不到来往的车辆,他打算在这里过马路。出于本能,他先向左边看看,再向右边看看,然后又向左边看了一次,这是他从小就养成的习惯,然后,他就走下了人行道——

没想到差点被一辆呼啸而过的双层红色公交车撞倒,他与车仅仅相隔不到两英尺。“对不起,先生。”瑞安转过头来,见是一位着制服的警察——瑞安提醒自己,在这里人们称警察为治安官——他戴着十足马克·塞(1)纳特式的帽子。“在拐角处过马路千万要小心。请留意人行道上提示你向右看或向左看的标志文字。我们不希望看到很多观光客葬身车轮之下。”“你怎么知道我是观光客?”从瑞安的口音中警察可以听得出他是何方人士。

警察颇有耐心地笑着说:“因为你过马路时看错了方向,而且你的穿着也像美国人。还是请你多加小心,先生,祝你好运。”他友好地点点头走开了,留下瑞安还在那儿纳闷:他那崭新的三件套西装怎么竟成美国人的标志了?

再过拐角时他便有了长进。他看到沥青路面上有提醒人们要往右看的漆喷字母,还为不懂英语的人画了箭头指示方向。他等着可以通行的指示灯亮起,才从斑马线上过了马路。杰克还记得在伦敦开车要非常小心,特别在周末租车驾驶时要慎之又慎。英国大概是目前世界上靠左边行车的几个怪地方中的一个,要在那里开车,不花点时间是难以适应的。

不过除此之外,英国人在其他方面做得都还蛮不错的。他是第一次来英国,到伦敦也只有一天时间,却已经积累了一些观察心得。瑞安是个训练有素的观察者,往往只要看上几眼,就能对事物形成一些看法。他走在伦敦的商业和专业人士居住的地区,发现那里的行人要比美国的同行更讲究穿着,除了那些发饰衣着标新立异、头发染成橘黄色或紫色,梳成高高竖起的尖头状的青少年“朋客”外,这里的建(2)筑风格,从屋大维式的宫庭建筑,到米斯·范·德·罗风格的建筑,真是五光十色,色色俱全。不过大多数建筑看上去虽然很舒适,但却显得古老了一些,按照华盛顿或巴尔的摩的标准,早就该被一排排崭新的、但却谈不上什么风格的玻璃幕墙建筑取代了。伦敦的建筑及人们的穿着,都与他想象中的优雅十分吻合。瑞安将其英国之行看成是一次长见识的休假,他的第一印象告诉他,这或许会是一次令人心旷神怡的经历。

不过他也发现了一些古怪的事情。许多伦敦人似乎都随身带着雨伞。瑞安在踏上这次研究旅行之前还专门听了当天的天气预报,事实上,气温虽然刚过华氏六十度,但却预报今天天气炎热。可以肯定这是一年中温暖的好时光,但怎么能说是炎热呢?杰克想知道英国人是否把这种天气称为印度之夏。也许不是,那么为什么人们都带着雨伞呢?是他们不太相信当地的天气预报?是不是因为他没带雨伞,那位警察才认定他是美国人?

另一件他没有预见的情况是:街上竟然会有那么多劳斯莱斯。在美国,他一辈子也只看到过几辆这样的轿车,可在伦敦街头却随处可见。他本人总是开一辆已用了五年的大众“野兔”车。瑞安在一个报摊前停了下来,买了一份《经济学家》,他在口袋里摸了好半天,才从出租车司机的找零中掏出钱来,摊主一看便知他是个美国佬。他边走边翻着杂志,没留意方向,不觉走错了路。他停了下来,回忆了一下离开旅馆前看过的地图。杰克记不住路名,但对地图可记得一清二楚。他走到前面的路口,往左拐弯,又往前走了两个街区,再拐向右边,然后来到了圣詹姆斯公园。他对了一下手表,比预计提前了十五分钟。他沿着约克公爵纪念碑往下走,在靠近一座窄长的白色大理石古典建筑处过了马路。

伦敦另一让人赏心悦目之处便是有大片的绿地。公园看上去都很大,草地都经过精心的护理。整个秋天大概相当暖和,树木仍然枝叶茂盛。游客并不多,这大概是星期三的缘故吧,他猜想,孩子们都在上学,大人们也要上班。这样岂不是更好,他自忖道。他刻意将这次旅行安排在旅游季节过后,就是因为他不喜欢混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之中。他在海军陆战队时已养成了喜爱宁静和秩序的习惯。“爸爸!”瑞安回过头去,瞧见他的小宝贝女儿正从一棵树后转出,不顾周围的情况,撒腿向他飞奔而来。像往常一样,萨莉几乎是冲向身躯高大的爸爸,后面还跟着怎么也赶不上这白色小旋风的卡茜·瑞安。卡茜肩上挎着一架佳能三十五毫米照相机,以及外出旅游时充当钱包用的相机外套,看上去还真像个游客。“一切顺利吧,杰克?”

瑞安给了妻子一个吻。也许英国人不会在公众场合吻自己的妻子吧,他自忖道。“一切顺利,宝贝!他们都待我如上宾,想了解什么都可以,已经积累了不少资料。”他边说边拍了拍他的写字夹板。“你逛了半天怎么没买东西?”卡茜听后露出了会心的微笑。“这里的商店送货上门,”她的笑容告诉他,他们原计划用于购物的那笔钱她已用掉了相当一部分。“我还给萨莉买了件好东西。”“哦?”杰克弯下腰去,看着他女儿的眼睛。“什么好东西啊?”“现在不告诉你,爸,我要给你个惊喜。”她扭动着身子,发出咯咯的笑声,显露出四岁孩子的欣喜。她指着公园说:“爸,那里有个湖,湖上有天鹅和鹈河鸟(peccalins)!”“那叫做鹈鹕(pelicans),”杰克纠正了女儿的发音。“大大的,白白的,不知道有多可爱!”萨莉特喜爱她的“鹈河鸟”。“是啊,”瑞安附和道。他抬头问妻子:“拍到满意的照片了?”

卡茜拍了拍她的相机,“那是自然,伦敦的美景有不少已在我的相机里了——难道你准备让我们花一整天时间去购物吗?”拍照是卡茜·瑞安的惟一爱好,而且玩起来颇老道。“哈!”瑞安向路的那头望去,人行道是暗红色的,路两边种着整齐的山毛榉,这是不是人们常说起的伦敦林阴大道?他记不起来了,然而也不愿意去请教他的夫人,她曾多次来过伦敦。白金汉宫坐落在一座大理石纪念碑的后面,离他们大约有三百码远。宫殿比他们预想的要大,看上去显得有点阴沉。这里,来往的车辆更多了些,但很畅通。“我们在哪儿吃饭?”“叫一辆出租车回饭店?”她看了看手表说,“要不我们走回去。”“饭店里的餐厅相当不错,不过现在吃饭,时间太早。这种高档的地方往往要让你等到八九点才能热闹起来。”他又看到一辆劳斯莱斯朝着白金汉宫方向驶去。他正想着吃饭的事,尽管尚未决定是否要将萨莉带到餐厅去。四岁的孩子去四星级饭店总觉得有点不合适。从左边传来了急刹车的刺耳嘎吱声。他还在考虑饭店是否能提供临时照顾孩子的服务——

轰!

三十码开外传来的爆炸声把瑞安吓了一大跳。手榴弹,他的本能告诉自己。瑞安能感觉到弹片在空中划过所发出的吱吱声。接着又传来了自动武器发射的哒哒声。他转过身来,发现那辆劳斯莱斯斜躺在街上。车前部已塌了下来,另一辆黑色的轿车挡住了它的去路。有个人站在前翼板前,用AK-47自动步枪对着劳斯莱斯的前座一阵扫射,另外一人飞快地跑向劳斯莱斯车的左后方。“趴下!”瑞安将女儿按倒在一棵大树的后面,再将他的妻子也按倒在女儿的身旁。在劳斯莱斯车后不到五十英尺的地方,已停了十来辆车,这倒可以保护他的妻女免受子弹的袭击。街那头的交通已被那辆黑色车堵住了。端着自动步枪的那个人不停地往劳斯莱斯车里扫射。“狗杂种!”瑞安仰着头,没法相信他眼前看到的情景。“该死的(3)爱尔兰共和军——在光天化日下杀人——”他向左边移动了几步,周围的情景立刻映入眼帘:街上的人张口结舌,惊恐万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这就是发生在他眼前的事,与他看过的描绘芝加哥黑帮的影片没什么两样。此时,此地,两个王八蛋正在实施谋杀!“狗娘养的!”

瑞安再往左移动了几步,用停在那里的一辆车作掩护。躲在车子后面,他看到那人站在劳斯莱斯左后方的车门前,拿着手枪的手平伸向前,好像要防备车里的人窜出来。劳斯莱斯的车身使瑞安避开了车那边端自动步枪那家伙的视线,这会儿自动步枪的枪声停了下来,他正蹲在地上摆弄他的武器。靠得较近的枪手正好背对着瑞安,离他大概不到五十英尺的距离。枪手纹丝不动地站在那儿,全神贯注地盯着后车门。瑞安没法回忆当时自己是怎么下定决心的。

他猫着腰,从停着的车子后面绕了过去。眼睛盯着目标——那家伙的腰背部——就像中学橄榄球队的教练所教的那样,他以飞快的速度冲了过去。这段距离也就用了几秒钟,瑞安已下定决心,只盼望那家伙不要马上发觉。当离他只有五英尺时,瑞安侧过身,将一侧肩头放低,像颗子弹一样朝那家伙撞了过去。要是让瑞安的橄榄球教练看到的话,他会为此而感到骄傲的。

撞击发生时,枪手毫无准备。他的背弯得像一张弓,他往前倾倒时,瑞安听到咔喳的骨折声,接着传来“喀隆”一声,那肯定是枪手在跌倒时头撞到汽车的后保险杠上了。瑞安也立刻爬起来——喘着粗气但心里却十分激动——蹲到那人的身旁,后者的枪已从手里脱落,掉在了地上。瑞安拾起枪来,那是一支他从未摆弄过的自动手枪,可能是东欧集团生产的九毫米手枪。子弹已上了膛,保险也已经打开。他用右手抓住枪——他的左手好像出了毛病,不过他没把它当回事。他低头看了一下那个被他撞倒的家伙,顺手又朝其腰部开了一枪。然后,他把枪举到齐眼的水平,慢慢移向劳斯莱斯的右后部。他把腰猫得更低些,从车身右边偷眼观看。

另一个枪手将他的AK步枪放在地上,正用手枪向车里射击,另一只手还抓着什么东西。瑞安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从车后转出,把枪指向了他的胸部。枪手先回过头来,接着蓦地转身把枪指向瑞安。俩人同时开了枪。瑞安感到他的肩部受到了重重的一击,看到他的子弹击中了那人的胸部。九毫米的子弹将这家伙击得往后倒去,仿佛被人狠狠地打了一拳。瑞安抓住歹徒后仰倒下的机会,又射出了一发子弹。这第二发子弹从那人的下巴进入,从脑后部爆出,留下了一大片血渍。那家伙就像断了线的木偶一样,一动不动地跌倒在人行道边。瑞安立即用枪指着他的胸脯,直到发现他的头已被打烂。“哦,天哪!”他的兴奋感来得突然,去得也快。情绪刚刚恢复正常,他就觉得头晕目眩,气喘吁吁。他张大嘴巴,拼命呼吸。刚才支持他的某种力量现在已经消退。他感到全身无力,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那辆黑色的轿车,向后退了几码便立刻加速,风驰电掣般地从他身边开过,沿街开不多久就拐进左边的小路消失了。瑞安没想到要记下那辆车的车牌号,他已被这瞬间发生的一连串事件惊呆了,连他自己也弄不清楚事情到底是怎么发生的。

被他打了两枪的那个家伙肯定是死了,他的眼睛仍然张开着,仿佛对他的遭遇感到难以理解,他的脑后流了一大摊血。瑞安看见他带着手套的左手里仍然握着颗手榴弹,心里不免感到有些后怕。他俯下身去查看,确信手榴弹仍处于安全状态,从那家伙手里卸下了手榴弹,这真是一个缓慢而又费劲的过程。然后,他把眼光移向劳斯莱斯车内。

第一颗手榴弹已将车的前部炸烂。两个前轮被炸歪,轮胎瘪了,司机也死了。另一个坐在前排的人垂头弯腰,也死了。厚厚的挡风玻璃也炸碎了。司机的脸已被子弹打得血肉模糊,无法辨认。驾驶座与后排客座之间的隔离玻璃上留下了一片鲜红的血渍。杰克又转到后车门前,向后车座里看了看。有个人趴在汽车的底板上,在他下面还露出了女士服装的一角。瑞安用枪把敲了敲车窗,那人动了一下,接着又一动不动地伏在那儿。至少他还没有死。

瑞安看了看他的手枪,子弹打光了。手枪的滑机卡住了弹夹。现在他每吸一口气,都会引发一阵揪心之痛。他的双腿已快支撑不住,双手也开始颤抖,这又加重了他肩头的伤痛。他抬头向周围望了望,接下来发生的事却使他暂时忘记了自己的伤痛。

一个士兵向他跑过来,后面还跟了个警官。杰克猜想他肯定是守卫白金汉宫的卫兵。禁卫军的熊皮帽已经跑掉,手上端着上了刺刀的自动步枪,刺刀有半英尺长。瑞安本能地问自己,步枪的子弹是否已经上膛?不过要弄清这个问题恐怕代价太高了。他知道这名看起来像玩具娃娃兵的禁卫军,绝非一般游客认为的那种场面、摆样子用的,凡是有资格当皇家卫兵的,都是经过严格挑选出来的有胆有识的好手,他们的身手绝不亚于海军陆战队队员。可是你怎么来得那么快呢?

瑞安将手枪放在手上,缓缓地但却十分小心地伸出手去。他用大拇指揿了一下卸弹夹的按钮,弹夹盒掉在了地上。接着他又打开枪栓,因此,跑过来的卫兵一眼就能看到手枪里没有子弹。然后,他又把枪轻轻地放在地上,自己再刻意地往后退了几步。他想把手举起来,但是他的左臂根本没法动弹。卫兵一路跑来,昂首挺胸,虽然也用余光注视着左右,眼睛却一直盯着瑞安。他在十英尺开外的地方停了下来,端着的枪子弹虽未上膛,但刺刀却正对着杰克的喉咙,他的动作与步兵操典上说的一模一样。他的胸脯一起一伏,脸上却毫无表情。后面的警察边跑边向对讲机里喊着什么,脸露凶相。“请别紧张,卫兵,”瑞安想用沉着的语气说话,可是话一出口效果并不好。“我们把两个坏蛋打倒了,我是个好人。”

卫兵的表情毫无变化。哦,这孩子不是个很好对付的人。他的想法瑞安猜得出来:要一刺刀刺穿对方的背是多么容易。要是这样,杰克大概是没办法躲得过他的首次攻击。“爸爸!爸爸!”瑞安回过头去,看到他的女儿正沿停着的汽车向他飞奔而来。在距离几英尺的地方,四岁的萨莉突然停住了脚步,脸上显出惊恐的神色。接着她又冲上前去,用双臂抱住父亲的双腿,冲卫兵尖声喊道:“不许伤害我爸爸!”

卫兵的视线从父亲转到了女儿身上,感到有些莫名其妙。这时,卡茜张开双手,小心翼翼地靠了过来。“当兵的,”她以权威的口吻说,“我是医生,让我来处理他的伤口。不过,你可以把枪放下来了。请立刻放下!”

后面赶上来的那位警官抓住卫兵的肩膀,与他说了些什么,杰克也听不清楚。卫兵稍稍缓和了一下情绪,枪的角度也稍有变化。瑞安看到更多的警察跑了过来,还来了一辆响着警笛的白色轿车。不管如何,情况还是渐渐地得到了控制。

卡茜开始给丈夫检查伤口。“你真是脑子出毛病了,”她不动声色。瑞安新西装的肩部有一块深深的污渍,把灰色的毛料染成了紫红色。他全身都在发抖,被萨莉抱着的双腿再也难以支持,人竟瘫了下来。卡茜一把抓住他的右臂,将他扶到人行道上,让他靠着劳斯莱斯坐了下来。她将他的上衣与伤口分开,用手轻轻地在伤口处触摸了一下,杰克痛得要命。卡茜伸手从他上衣内袋掏出手帕,捂住流血的伤口。“恐怕还是不行,”她自言自语道。“爸爸,你全身都是血!”萨莉站在一臂之外,两只小手不停地上下抖动,仿佛是一只幼鸟在不停地拍打翅膀。杰克想伸出手去安抚一下女儿,想让她知道一切尚好,可这三英尺的距离仿佛竟有万里之遥,他知道自己的臂膀肯定出了问题。

周围已聚集了十来名警察,多数都还在喘气。其中三人握着手枪,审视着周围的人群。从西边又来了两名穿红制服的卫兵。一位警察巡佐向瑞安走过来,他尚未开口,卡茜便抬起头高声命令:“立刻叫救护车来!”“已在路上了,夫人。”巡佐回答的口气出乎意料地友好。“你为何不让我们来照顾他?”“我是个医生,”她没好气地答道,“你们有刀吗?”

巡佐回过身去,从第一个卫兵的步枪上摘下刺刀,蹲下身来帮忙。她用手垫在伤口处的西装和背心下面,让警察用刺刀将两片毛料割下来,然后两人将杰克的衬衣割破,以解除他肩部的压痛。她将浸透了血污的手帕朝地上抖了抖,杰克刚想抱怨,就被卡茜打断了话头。“闭嘴,杰克。”她把脸转向警察,指着萨莉说,“先将她从这里带走。”

巡佐打手势叫来一个卫兵,让他轻轻抱起萨莉,站到几英尺外的地方。杰克看着女儿在士兵的怀里哭,可他此时力不从心,毫无办法。杰克觉得全身在出冷汗——会不会休克?“该死的!”卡茜有点恼火。巡佐交给她一卷绷带。她想给杰克的伤口扎上绷带,可是绷带一碰到伤口就变成红色的了,瑞安发出一阵痛苦的呻吟。他觉得好像有人在他的肩上砍了一斧子。“杰克,你刚才那样到底想干什么呀?”她控制不住自己,愤然问道。

杰克吼了一声,突如其来的无名之火使他忘记了疼痛。“我没想干什么——鬼使神差!”说这句话花去了他一大半的力气。“哼!瞧你这样子,”卡茜嘟哝道,“血止不住呢。”

从路的另一头又跑来了不少人,现场似乎聚集了近百辆带警笛的车,从车上下来的人中有的穿制服,有的着便装。一位身着制服、肩章上有好几条杠的警官向在场的人大声地下达了命令,整个场面的确让人难以忘怀。瑞安的脑子有些恍惚,他的另一部分意识仿佛已经远去,并将他带到一个朦胧的梦境:他坐在那里,背靠着劳斯莱斯,衬衣被血所渗透。卡茜手上都是血,仍在设法给丈夫包扎不断流血的伤口。那位身材魁梧的年轻士兵,抱着仍在哭泣的萨莉,嘴里哼着杰克没法听懂的小调。女儿萨莉的一双眼睛死死地盯着爸爸,充满了痛苦和绝望。他远去的那部分意识看到这样一幅画面,觉得好笑。一阵疼痛袭来,才使他回到了现实。

那位明显是负责人的警官在核查过周围的情况之后,便向他们走来。“巡佐,请将他从这里移开。”

卡茜抬起头来,愤然说道:“到那边去开门,该死的,你没看到这个人正在流血!”“那边的门卡住了,没法开。夫人,让我来帮你一把。”就在他们俯身抬他的时候,瑞安听到了救护车的警笛声。三人抬起瑞安,将他往旁边挪了一点点,那位高级警官就要去开车门。当车门打开的时候,门角碰上了瑞安的肩部。他在痛昏过去之前听到的最后声音便是自己痛苦的尖叫。

瑞安眼前一片模糊,脑子混乱,弄不清这是什么时候,自己在什么地方。有一会儿他觉得自己是在一辆手推车上,有人推着往前走。一会儿又觉得看到了两张熟悉的面孔,卡茜也在那儿,哦,不对,不是卡茜,是些身穿绿色服装的人。一切都恍恍惚惚,只有肩部的剧烈疼痛是清晰的。然而,一眨眼,这一切又都消失了。他觉得自己好像是在另一个地方。

天花板是白色的,没什么特别之处。不知怎的,瑞安感觉到药物影响了他的意识,使他产生各种各样的幻觉,至于为什么他就说不清楚了。他花了好几分钟时间,设法慢慢集中注意力,这才看出来天花板是由镶在白色金属框里的白色消音砖组成的。其中一些带有水花纹,让他有所区分;另外一些是半透明的塑料板,从里面射出柔和的莹光。他鼻子下面还系着什么东西,没过一会儿,他开始觉得有一股凉气吸入——氧气?接着,其他的感觉也开始逐个地恢复了。一些他没法看到的东西贴在了他的前胸。他感觉到这些东西正在扯他胸脯上的体毛,卡茜在喝醉了的时候就常常喜欢抚弄这些体毛。他感到他的左肩——没有任何的感觉,整个身子沉得很,动也动不了。

医院?几分钟后他觉得自己是在一家医院里。我为什么住进了医院……?花了好长一段时间,他才想起为何来到了医院。在有了些感觉之后,他也会想到,这些原用于消除人们疼痛的麻醉药物也能夺去人的生命。

我也被击中了,是不是?瑞安慢慢地将头转向右侧,床边金属架上挂着一瓶静脉注射液,一根皮管一直拖到了被子下面他手臂被固定的地方。他想试着感觉一下右臂内侧输液针扎入处是否有痛感,却毫无感觉,只觉得嘴干。噢,我的右侧没有受伤……接着,他想把头转向左侧,一件软而牢固的东西搁在那儿,使他无法转动。他没精力去弄清这是怎么回事,想了解当前病情的好奇心也不怎么强烈。出于某种原因,他对周围环境比对自己的身体更为关心。他抬眼一看,头上有一架类似电视机那样的东西,旁边还有不少其他的电子器械。从他躺着的角度看,他弄不清这些是什么机器。心电图记录仪?要不就是差不离的东西吧,他自忖道。这些推断合情合理,他躺在外科手术恢复室里,像宇航员一样全身连着电线,而操纵人员却可从这些仪器上看出宇航员是生是死。麻醉药反而使他能以绝对客观的态度来考虑这一问题。“哈,醒过来啦,”旁边的扩音器传来了一个声音。他微微仰头,看到一个五十岁左右的护士。她的脸很像贝蒂·戴维斯,但是由于多年来经常皱眉头,前额布满了皱纹。他试着想与她说话,可嘴巴像是被胶水黏住了,只发出一些刺耳而沙哑的声音。他正试图搞清发出的声音到底是什么意思,护士消失了。

过了一会儿,一个男人出现了,他看上去五十开外,高高的个儿,正方形的脸,穿着外科大夫的绿大褂,脖子上挂着听诊器,手里好像还拿着什么东西。他看上去相当疲劳,脸上却挂着得意的笑容。“终于醒啦,”他说,“你觉得怎么样?”这次瑞安总算发出了完整的沙哑声,但仍是话不成句。医生向护士做了个手势,护士走上前来,让瑞安通过玻璃吸管吸了一口水。“谢谢。”他让水在口腔里转了转,这点水还不够一口咽下去,因为水一到嘴里,立刻就被口腔组织所吸收。“我在哪里?”“你在圣托马斯医院的康复室里。我们给你的左肩做了手术,你现在要疗养恢复。我是你的外科大夫,我的小组和我一起为你做了六个小时的手术,看样子你没什么大碍了。”他很自信,仿佛早已把瑞安看成他的一件成功之作了。

瑞安听着他的话,缓缓地自忖道,英国人的幽默感在别的场合也许会令人赞赏,在这种情景之下,任何幽默都会显得有些干瘪。他正在考虑如何作答,卡茜走进了病房。那位像贝蒂·戴维斯的护士走过去将她拦住。“对不起,瑞安太太,这里只有医务人员可以——”“我是医生。”她拿出塑料身份卡,大夫伸手接了过去。“约翰斯·霍普金斯医院,威尔默眼科中心。”外科大夫握住卡茜的手,脸上挂着发自内心的同事的友好微笑。“你好,医生。我是查尔斯·斯科特。”“这就对了,”瑞安迷迷糊糊地附和道,“她是外科doctor(医生),我是历史学doctor(博士)。”然而他的话好像没人听到。“查尔斯·斯科特爵士?斯科特教授?”“同一个人。”他的脸上露出了平和的笑容。谁都喜欢名声为人所知,瑞安瞅着他的背影自忖道。“我的一位老师认识你,诺尔斯教授。”“哦,丹尼斯。他现在好吗?”“他很好,医生。他现在是整形外科副教授。”卡茜很顺当地又把话题转回到治疗上来:“你们拍了X光片了没有?”“在这儿。”斯科特拿起一只纸袋,从中取出一张大大的片子,将它放在了读片器上。“这张片子是我们手术前拍的。”“真糟糕,”卡茜皱着眉,她看近处东西时总得要戴上眼镜,而这副眼镜恰恰就是瑞安最不愿看到的东西。他注视着自己的妻子从片子的这头看到那头。“没想到竟然伤得这么厉害。”

斯科特教授点了点头,“的确是这样。我们估计他的锁骨原先断裂过,这次子弹从这里穿过就将锁骨打碎了,差一点就打到了臂神经末梢。因此,我们估计没有严重伤着神经。”他边说边用铅笔在片子上指划着。瑞安躺在床上,没法看到片子。“嗯,子弹从肱骨上端穿过,停留在背部离皮肤不远处。九毫米的子弹,威力实在惊人。你已经看到了,被子弹破坏的范围是很广泛的。我们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找到了所有骨头的碎片,并将它们重新拼接起来,不过我们能做到的也就这么多了。”斯科特拿起第二张片子,与第一张片子作比较。卡茜默不作声地看了好几秒钟,不断地转动着她的脑袋。“相当好,医生!”

查尔斯爵士的嘴笑得更开了。“能从约翰斯·霍普金斯医院的外科医生嘴里得到这样的评价,我非常乐意。这些不锈钢钉以及那根螺丝恐怕是永久性地要留在体内了,然而其他部分都会愈合得很好。你瞧,所有大块的碎片都已回到了原处,我们有充分的理由期待他完全复原。”“会有多大的后遗症?”一个完全不带感情色彩的问题。卡茜对工作有时会一丝不苟到令人无法忍受的地步。“现在还说不准,”斯科特不慌不忙地说,“可能会有一些,不过不会十分严重。我们无法保证所有功能都恢复——损伤面毕竟太大了。”“你们能否给我也介绍点情况?”瑞安想表达他的不满,发出来的声音却令人难懂。“我的意思是,瑞安先生,你的手臂可能会失去某些功能——具体哪些功能,我们现在还难以断定——从现在起有相当一段时间,你将会成为晴雨表。一旦天气要变坏,你会比别人先感觉到。”“石膏多长时间才能去掉?”卡茜想弄个明白。“至少一个月。”大夫似乎觉得颇有歉意。“这是挺难受的,我知道。但肩部至少要被固定这么长时间。一个月后,我们还得重新对伤势作出评估,我估计可能要再花一个月的时间上另一种普通石膏。他没有任何过敏反应,体质看上去也很壮,我想他会恢复得很好的。”“杰克体质不错,就是偶尔会头脑发热,”卡茜点头附和。她那疲劳的嗓音里掺杂着一股无可奈何的哀伤。“他每天跑步锻炼。除了菊科植物以外,他对什么都不过敏。他会很快康复的。”“不错,”瑞安在一旁证实。“她的牙印通常不到一周就会消退。”他觉得后面这句话会令人捧腹,然而却没人笑出声来。“那太好了,”查尔斯爵士说,“医生,你已亲眼看到你的丈夫由称职的大夫和护士照料。现在给你们俩五分钟的独处时间,我希望五分钟后能让他休息一会儿,你看上去也很累了,需要休息。”大夫接着离开了,后面跟着那位像贝蒂·戴维斯的护士。

卡茜来到杰克的面前,这时她的身份已从冷淡的医务工作者转为关切丈夫安危的妻子。瑞安不知道对自己说过多少次,能找到这么一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