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种植致富经(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4-24 04:06:34

点击下载

作者:181072:毕杰,桂秀梅$${0},{1}

出版社:河北人民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蔬菜种植致富经

蔬菜种植致富经试读:

前言

“三农”问题始终是我们国家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难点、重点。随着我国加入WTO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多元化,“三农”面临着严峻考验和前所未有的机遇。

为及时推广农民致富的新方法和新经验,引导广大农户寻求适合自身特点的致富之路,本书搜集、整理出部分农民通过蔬菜栽培成就梦想,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创业,达到增收致富的事迹以及他们致富的方法和技术,讲出致富的道理,旨在启迪和激励人们,只要转变观念,重视农村实用新技术的推广,在农村同样可以致富。读者可以从这些案例里面得到启发,从他人创造财富的故事中,学会如何把握商机。希望这本书能够激发人们的创业激情,能成为城乡百姓创业致富的好帮手,能成为百姓创业致富的良师益友。

本书文字通俗易懂,文章短小精悍,便于农民朋友阅读理解,同时在每篇创业故事后都附有点评。但有些故事比较简略,或许有疏漏和不妥之处。由于点评者的资历水平有限,无法给出详细、系统的分析,希望读者自己认真分析、判断,为您的创业决策提供一些参考。

本书的材料均摘选自图书、报纸、杂志、互联网等,书中注明了资料来源,但大部分未能注明原作者,特在此致歉并表示感谢。由于编者水平有限,时间仓促,遗漏和错误之处在所难免,恳请读者批评指正。编者2008年5月

“香菇王”的创业“三部曲”

在湖北英山县石头咀镇张山村,有一个被大家称为“香菇王”的人,不仅自己种植香菇发了财,还向别人传授香菇种植技术,带动本村及周边走上了致富路。他就是陈玉新,今年45岁,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种菇之路的创业“三部曲”。彷徨之际的选择

陈玉新曾在外打工,6年前辞工返回家乡,准备创业。家乡张山村地处鄂皖两省交界处,海拔800余米,遍地皆是树木。干些什么能赚到钱呢?陈玉新想到了烧炭和采铁砂,但都被自己否定了。思来想去,陈玉新还是没有想出一个好门路。一天,陈玉新在县城的一个小书摊上看到一本《中国食用菌》杂志,曾经搞过食用菌但失败了的他,信手翻阅,一则关于浙江人在安徽种植香菇发财致富的消息吸引了他。细读过后,他决定前去拜师学艺。一花引来百花开

到宣州后,他想到了当地的干部,他找到一名村支书,但村支书并不热情。陈玉新在支书家附近找了个小旅馆住下来,一天恰逢支书家种植的香菇菌棒下田,全家忙得不可开交,陈玉新立马上前帮忙去。几天下来,支书被他的诚恳、勤劳所感动,决定教给他香菇种植技术。

陈玉新聪明善学,再加上他有一些食用菌的基础,经支书一点拨,香菇的生产流程他就能掌握了,十多天后,他回到家乡,开始了试种。

开始种香菇的日子里,陈玉新忙得不可开交,先后试种了五香1号、931、L26、04等品种,摸索出它们的生长习性、产量、品质和适应性,记下它们种植技术的要点,终于确定了自己的主栽品种——五香1号。

2004年,他种了3万袋香菇,获利达7万元。人在深山,一年挣下7万元,这在石头咀镇,简直是一条爆炸性的新闻。左邻右舍都跟陈玉新学起了种香菇。万紫千红才是春

为了让大家把香菇种好,陈玉新从选料、打粉、拌料、装袋、烘烤、灭菌到菌棒下田,挨家挨户指导。后来种香菇的户数多了,实在忙不过来,他干脆把每一阶段的技术要点印成小册子发给大家。

2006年,他开始着手实施香菇产业的规模发展。这年,他拿到了武汉云龙商行白沙洲批发市场的订单后,还请来两个技术员专门在农户家中巡回指导,自己购买了货车,忙着为种菇户搞销售。2007年,他又投资5万多元,建起了保鲜库。如今香菇产业已网络了3个乡镇、8个村的59个种植大户,建立了产供销一条龙的服务体系。

香菇是大宗食用菌,市场需求量大,这两年价格也有所上涨。面对广阔的市场前景,陈玉新信心倍增。他继续实行订单种植,让大家放心。他还打算成立香菇合作社,提高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创办绿色香菇基地,引进香菇种植新技术新品种,继续带领乡亲们大力发展香菇产业。(选自《农家顾问》2008年第2期)

点评:香菇是世界第二大食用菌,也是我国特产之一,我国香菇出口贸易量近10年逐渐上升,年递增率约为2%,目前中国的香菇年产量为8万吨,在全球10万吨中占有80%以上,居世界第一位,出口3.6万吨,也居世界之首,其次是日本,韩国居第三位。选择最适合的就是最好的,陈玉新之所以成功,就是他找准了致富的方向,找到了适合他和当地乡亲们的致富项目。

高价辣椒

在余干这个全县城最大的菜市里有一种神奇的蔬菜,它的卖价一般都在一百多元钱一斤,只要有货,它的卖价总是独占鳌头。

一斤蔬菜卖一百多元钱,价格如此之高,虽然很多人都对此有些无奈,但它在市场上还是供不应求。那么这是一种什么菜呢,价格高,而且还不愁销路,原来卖一百多元钱一斤的是一种名为丰收的辣椒,丰收辣椒虽然价格高,但是产量却有限,因为这种奇怪的辣椒只产于洪家嘴乡双港村。

那么这种祖传下来的辣椒,与一般的辣椒相比,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使它的卖价常常保持在一百多元钱一斤呢?品质独特,再加上它的产量有限,所以丰收辣椒的身价才会如此之高。这样贵的辣椒,如果村里人扩大种植规模那可就是财源滚滚而来了,然而自然界的一些规律却制约了村里人的这个美好期盼。

村里栽种丰收辣椒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了,但是一年只能种一季,为了增加产量,村里人想方设法扩大种植面积,但是毕竟耕地有限,村里人只有守着财路干着急。2000年年初村里的谢细明决定到别的村里租赁土地来种植丰收辣椒。

谢细明第一年到外村租了五亩地种上了从家里带来的丰收辣椒,育苗、施肥、除草,转眼到了夏末开始长出辣椒了,就在谢细明觉得丰收在望时,他发现地里长出来的辣椒有些不对劲。难道是种子出了问题吗,但是种子是自己亲自从家里挑选带出来的,就在谢细明迷惑不解之时,他看到同是在外地租赁土地栽种丰收辣椒的李雪山的辣椒也和自己的情况一样。

由于外形和口感都发生了变化,所以价格也就和一般的辣椒没有多大的区别,这种种豆得瓜的现象让谢细明等人百思不解,后来在向有关专家请教后谜底才被解开。原来是因为土质不同才造成了辣椒的变化,外出租地种植丰收辣椒增加产量的希望破灭了,但是一些精明的村里人看见辣椒越是卖到最后价格会越来越高,于是有人尝试把丰收辣椒放进冷库贮藏到冬季再卖。

越是临近春节卖,价格也就越高,但是把辣椒都放进冷库待价而沽却要冒很大的风险。很多人都因没有掌握好温度而使辣椒烂掉了,就在大家不断寻找新的途径来保鲜辣椒时,2002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村里的书记王殿文似乎又看到了辣椒保鲜的新办法。王殿文觉得辣椒的最好保鲜形式就是让它自然地生长在辣椒苗上,而大棚反季节辣椒正好可以解决以前把辣椒放进冷库所产生的损失。虽然大棚蔬菜在北方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情,然而在余干县却是一件新鲜事。

王殿文于是动员村里人搭建大棚来种植丰收辣椒,开始大家还有兴趣,但是最后一合计一亩地搭建大棚要花八千元钱,于是很多人都打起了退堂鼓。经过反复权衡,最后还是有十来家率先在村里建起了大棚,李行花当年就拿出一亩多地盖起了大棚种上了辣椒,等到入冬后,别人没有辣椒上市时,李行花当年的辣椒卖到了180元一斤,就在李行花等人暗自为自己的决定深感庆幸时,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有的农户不小心,天冷了棚子没有盖上,结果辣椒全部冻死。

眼看到手的财富化为了泡影,在惋惜之余,李行花等人却看到了搭建大棚来种辣椒的可行性,因为李行花当年还有几分地的辣椒没有被冻死,而这几分地却给她带来了意想不到的财富,3分多地,卖了1万多元钱。

随着大棚栽培技术的日益完善,现在全村几乎家家户户都建起了辣椒种植大棚,以前外出租地种辣椒来增加产量的计划失败了,但是现在反季节辣椒却实现了在原来的土地上增加产量的梦想,一亩田可以有1.5万元钱的纯收入,好的话可以赚2万元钱。

现在全村年产丰收辣椒20多万斤,它给村里人带来的收入接近两千万元。(选自央视CCTV-7《致富经》)

点评:辣椒具有很好的食用和营养价值。虽然市面上的辣椒很便宜,但江西余干县的辣椒每斤却可以卖到一百多元钱。之所以能卖到这么贵,主要是因为那里的沙土质使得辣椒皮薄,香甜,品质独特,再加上它的产量有限,才会有如此高的身价。

江西余干县辣椒经营的成功,主要应该归功于他们引进了山东寿光的高温大棚,这样可以保持室内适合的栽培温度,即使在冬天也可以照样反季节种植,从而可以避免以前通过冷库储藏来保鲜的风险。不过,他们还需要优质的种苗来拓展市场。

近年来,随着出口韩国等国家的腌制辣椒数量不断增加,我国辣椒露地栽培面积逐年扩大。在促进辣椒的种植上,政府相关部门要发挥积极作用,可以通过举办培训班等方式,为农民提供免费的技术指导和服务,提高农民种植辣椒的积极性,从而为农民增收奠定坚实基础,在辣椒的销售上,政府相关部门也要发挥主导作用,主动联系出口商,为辣椒走出国门发挥积极作用。

扁豆种出1亿元

种植扁豆闯出致富路

1993年初,在浦东的一个建筑工地上打工的王红刚发现浦东的蔬菜价格很高,而自家自留地里的蔬菜却5分钱一斤都没有人收购,从这里,他发现了致富的机会。

1993年春天的一个下午,一个朋友告诉王红刚,青浦区有人种青扁豆口感独特,并且只是零星种植,上海市场上还没有这种产品。王红刚赶到青浦,考察以后花200元买下了1斤青扁豆种子。

种植青扁豆的第一年,王红刚就遇到了技术难题。三亩青扁豆,郁郁葱葱,长势喜人,可是却只长藤蔓不开花,自然也结不出豆荚来。王红刚穿梭在一人高的扁豆架中,看着一排排如碧绿屏障的豆蔓,焦急的他随手摘下一棵豆蔓上的分枝,拿在手中久久凝视着。

几天后,当王红刚再次在扁豆架当中查看的时候,意外地发现上次自己摘掉分枝的那颗豆蔓上,从摘枝处冒出了花蕾。“当时恍然大悟,原来扁豆和果树一样要整枝。”王红刚之前从没有做过整枝工作,他按照自己的感觉,为三亩扁豆一一除去了多余的旁枝。几天过去后,淡紫色的扁豆花蕾终于开满了碧绿的藤蔓。发现了整枝的秘密之后,王红刚专心研究整枝的技术,怎样整,什么时候整,慢慢都已经了然于心。“那是一种手上的感觉,这种技术要点,只能在日复一日的实践中去自己摸索。”

青扁豆丰收了,怎样把这些青扁豆卖出去成了最重要的问题。王红刚买了一辆0.5吨的铃木客货两用车,将青扁豆运到南汇区批发市场上销售。那一年,王红刚的三亩青扁豆赚了6000多元,这在当时是一个不小的数字。竞争中做大扁豆产业

王红刚第一年种植青扁豆成功以后,一些周边的农户纷纷来向他求购青扁豆的种子。王红刚将自己培育出的青扁豆种子以成本价供应给村民。

由于青扁豆种植量的增加,南汇区的青扁豆市场很快便达到了饱和状态,王红刚不得不另外寻找出路。

开着那辆铃木车,王红刚带了三包青扁豆到上海市区的江桥市场试试运气,然而卖了3天竟无人问津。他想出了一个办法,将青扁豆在现场用开水浸泡,使扁豆由紫红色变成翠绿色,以吸引人注意,同时把炒好的扁豆摆到市场上请人品尝。青扁豆以其软、糯、嫩、滑的口感赢得了客户,三包扁豆三天之内全部销完,并且渐渐开始有客户来订货,上海市场就这样看似轻易地被王红刚打开了。

从王红刚进城卖扁豆起,就有一些村民请他帮忙带自己种植的扁豆到城里销售。王红刚按每斤5分钱收取运费,再加上每斤1角钱的销售费用。由于他有运输工具和销售渠道,扁豆能卖上好价钱,托王红刚卖扁豆的农户越来越多,市场如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而在这个时候,王红刚却突然做出了一个出乎所有人意料的决定:停止种植青扁豆!“靠个人的单打独斗也许能获得一时的效益,但却无法做大一个产业,一个市场。”王红刚这样描述他当时的心态。他要让竞争者变成合作者。1996年,当彭镇的农户忙着播下青扁豆种子的时候,王红刚拆掉了扁豆架,成了一名专门的扁豆经销商。

做了经销商,王红刚又遇到了新的难题。以前客户们冲的是王红刚所种植的青扁豆的质量,现在得知他不再自己种植扁豆,马上对产品的质量失去了信心。为了重新建立起客户的信任,王红刚走了一步险棋:客户购买他的扁豆,可以今天把货拿走,明天再来付账,质量达不到要求不收一分钱!靠这种近乎赌博的办法,王红刚与一批大客户建立起了互信合作的关系,销路问题解决了。1996年,全镇的青扁豆种植面积达到近2万亩,王红刚终于一手做大了上海的扁豆市场。困境出击占领市场

正当占领了市场的王红刚准备放开手脚大干一番的时候,市场的魔咒再一次降临到他的身上。

看到周围的农户种植青扁豆致了富,当地很多农民一拥而上。1998年,大量的青扁豆如潮水一样涌入上海,市场很快便达到了饱和,扁豆价格直线下跌,整个扁豆市场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

王红刚盯着市场价格表上不断变化的数字,内心是无可言喻的疲惫和凄凉,他要拯救的不仅仅是自己的扁豆事业,更是自己做大的这个市场。

王红刚没有走常规的路线。他不但没有减少种植以降低扁豆的市场供应量,反而鼓励农户扩大种植面积!

王红刚的扩种不是盲目的,他开始一步步实行自己的“非常规”策略。他引进技术,对青扁豆进行产品改良;他采用大棚、中棚、小棚结合种植的方法,将青扁豆的上市期从一个月延长到四个月;他联系了市场上几乎所有的青扁豆客户,以他们希望的价格供应给他们产品;他安抚青扁豆种植户,收购他们手中卖不出的青扁豆;他走出上海,向江苏等地寻求市场。当青扁豆的价格因经销商数量的减少而回升时,王红刚已经无声无息地掌握了市场的先导权,市场占有率达到98%。2002年,王红刚成立了“红刚农副产品有限公司”,建立起100万亩的青扁豆生产基地,从种植、收购、运输、包装、数量方面统一安排,青扁豆市场越做越大,除了上海本地,在苏、浙、皖等市场上占有率也已经高达70%。绝地豪赌书写财富奇迹

正当王红刚的扁豆事业越做越红火时,2003年4月,非典一夜之间铺天盖地地横扫了整个中国。这一年彭镇的青扁豆产量出奇的高,但由于非典却无法运输出去,大量的青扁豆堆积在上海市这个已经太过狭小的市场上,价格一落千丈,最低的时候已经跌至每千克0.12元!如果继续收购,人工、包装等费用算下来,成本将是扁豆本身的十倍以上!

2003年五六月间,王红刚站在命运的十字路口进行了从事扁豆事业以来最惊心动魄的一场豪赌,一方面顶着压力对农户的扁豆照常收购,一方面为了打开市场他开始以每千克2角左右的收购价低价倾销,100多万元转眼就赔了进去,那是当时公司所有的流动资金。

那段砸钱的日子里,王红刚不敢去想结果。但是他相信,经销商赚了钱,市场就总有复苏的那一天,在人群拥挤的收购点,王红刚站在台子上大叫:“你们别急,价钱肯定会上升,先把豆子留在枝上!”

王红刚的预言很快幸运地变成了现实,青扁豆的价格从每千克2角左右一分一毛地上涨,终于涨到了1.8元。100万的投入,王红刚保住了青扁豆市场,保住了这个自己一手创下的产业。“经验都是通过教训得来。”王红刚这样评价自己的成功。青扁豆的保鲜一直是一个难题,从非典期间的经验中,他开发出了一种“特种保鲜法”,当市场上行情好的时候,他就把收购的价格抬高一些,农民就会大量采摘扁豆;反之,当市场行情不好的时候,他就把价格压低一些,农民自然就不愿意采摘。“扁豆的生长习性决定了它可以在枝头留上十天半个月,我就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差卖个好价钱。”王红刚面带自豪之色地把这种方法称为“炒股法则”。

2004年,王红刚建立起了扁豆合作社,建起了冷库,为自己做附加值更高的蔬菜配送奠定基础。他还准备为彭镇青扁豆申请原产地保护和无公害认证。(选自《商界·农村致富天地》2005年第2期)

点评:能把小小的青扁豆做成上亿元大产业,说明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王红刚说得好:经验都是通过教训得来的。做事情要用心,他就是因为用心和细心,才将自己的事业做大。

蔬菜种植户黄静的境界

天刚蒙蒙亮,千山区宁远村的蔬菜种植户黄静便来到自家的暖窖,给黄瓜苗浇水,细心观察嫁接后瓜苗的茬口,十多天后,这些瓜苗就可以移栽到大棚里了。20年来,黄静从一个从没种过地的外行,成为一位远近闻名的“黄瓜种植专家”。

1989年,全市开展“双学双比”活动,黄静参加了村里组织的农业技术讲座,这让她受益匪浅。那一年,黄静承包了一栋大棚,买了3000多棵黄瓜苗,种起了黄瓜。当时,村里只有零零星星的几栋大棚,而从没干过农活的黄静此前连黄瓜苗啥样都不知道。由于缺乏经验,黄瓜染上了霜霉病,黄瓜瓜型不好,卖不上价,投资3000多元种的两茬黄瓜没赚到一分钱,白忙活了大半年。

那段日子,黄静寝食不安,她有空便到处学习取经。为了尽快掌握种植技术,她自费订阅报刊,买来相关书籍,一点点地“啃”。只要听说哪个乡镇谁家的黄瓜种得好,不管多远她都想方设法去学习。黄静笑着说,自己种黄瓜的技术不少都是“偷”来的。因为人家不肯教,她只能悄悄地站在一旁看着人家怎么干,回来后再“照葫芦画瓢”,边干边琢磨。为减少黄瓜患病虫害的几率,控制大棚内的温度是关键,黄静便时常半夜起来给大棚放风。渐渐地,黄静的黄瓜越种越好了。为了保证黄瓜的新鲜,她凌晨两点就起来采摘,小贩们争相收购她的黄瓜。

看到黄静挣了钱,村里的妇女们也都跃跃欲试,可又怕选不好种子。黄静看出了她们的心思,她告诉姐妹们:“你们想种就只管种,如果大家信得过我,我可以帮助你们管理。”打那之后,黄静天天到她们的大棚里实地指导,帮她们解决遇到的难题。黄静说:“人家都说同行是冤家,可我不这么看,我一个人富了不算啥,如果能带动全村姐妹一起富起来,这才是真正有意义的事儿。”

村里建大棚的多了,每年大棚上、下茬都种黄瓜,久而久之,大棚里就出现了重茬现象,种苗栽进棚里,不是病就是死。为了解决重茬问题,村组织黄静等部分村民去外地学习黄瓜新嫁接技术。回来后,黄静把大家召集到她家的暖窖里,把学来的每个细节和防治病虫害的要领手把手地教给姐妹们。她主动拿出自家的大棚做实验,把学到的技术和经验用到试验中去。

黄静每年都要多培植1000多棵黄瓜苗,无偿送给那些需要帮助的姐妹们。在姐妹们的眼里,黄静早已成了大家的主心骨。黄静说:“能够得到大家的认可,比种黄瓜赚了多少钱都高兴!”如今,在她的带动下,全村800多户村民发展温室大棚已达1500多栋,宁远村也成了名副其实的黄瓜村。(选自平罗县政府信息网)

点评:自古就有:“功夫不负有心人”的说法,黄静就是典型。认准的事只要有恒心,就一定有所收获。黄瓜是一种大众蔬菜,一年四季百姓的餐桌都离不了它,就是这样一种普普通通的蔬菜,同样能为黄静带来无限商机。

大学生种蘑菇淘得“第一桶金”

“我觉得,在小岗村工作的这段日子虽然很辛苦,但是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希望,感受到真实淳朴的快乐,心里感到很踏实。我想,也许有一天我会离开小岗村,但我会永远记得这段创业经历,永远记得在小岗村带领群众种蘑菇的日子。”

2006年6月,安徽某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大四学生王中华和两位同学来到凤阳县一个小村庄,开始种植双孢蘑菇创业。刚开始时,王中华的家人怎么也不理解,辛辛苦苦培养儿子念完大学,他不去正正经经找份工作,反而要到农村去种蘑菇。经过不断地努力,王中华终于用自己的行动向家人证明了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

一次偶然机会,王中华看见蘑菇基地里晶莹肥硕的蘑菇时,特别兴奋。“那时我就想,自己也要搞一个小棚子,找几个同学一起干,权当是学学技术,还可以享享口福。”

当王中华把这个想法告诉蘑菇基地老板时,却得到善意提醒:“种蘑菇不像种别的,弄不好要赔本。”王中华和同学们犹豫了。就在这时,凤阳县小岗村负责人听说了王中华要种蘑菇的消息,邀请他们去小岗村创业,带领村民一起种植蘑菇。“这真是绝处逢生!特别是听说能到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小岗村去创业,还真有点激动。当时我们就作出决定:去!”王中华说。

在办理银行贷款过程中,王中华遇到了麻烦。按照规定,银行是不能向非本地户口的人贷款的。要想贷款,就得把户口迁到小岗村。迁户口可不是小事,必须要和家人商量。

一听还没毕业的王中华要把城市户口迁到农村,可把父母急坏了。母亲哭着说:“我和你爸在外打工快二十年了,把你从小学供到大学,就盼着你能有出息,毕业后能在大城市里找份稳定的工作,过个安稳的日子。回农村当农民,你对得起我们吗?”

听了母亲的话,王中华心里很难受,万一毕业时找不到工作,不就又给家里添经济负担吗?但是,王中华相信,“国家出台了很多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创业的优惠政策,只要好好干,在农村一样可以成就事业。”

在王中华劝说下,父母最后默许了。由于迁户口的原因,王中华这个创业团队的9个人,最终来到小岗村的只有3个人。

烈日炎炎的7月,王中华一行背着行囊来到小岗村。“当时我们下定决心,一定要在这里开辟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王中华说。

刚开始,村民对学生娃并不完全信任,流露出怀疑的目光。但出于对发展的渴望,几户胆大的村民和王中华一起种双孢蘑菇。

第一次种蘑菇,许多问题心里没底。有个村民种的蘑菇生了螨虫,非常着急地向王中华请教对策,王中华赶紧查找资料,并向学校老师咨询,然后一起采取防治措施,问题终于解决了。看着村民高兴的样子,王中华长出了一口气:“要知道,这螨虫要是扩散可不得了!”慢慢地,王中华成了种植双孢蘑菇的行家里手。

生产双孢蘑菇的主要原料是稻草和牛粪。“我们中的一个女同学实在没有办法,一手捏着鼻子,一手去拣拾牛粪。后来慢慢地就习惯了牛粪气味。后来每次从大棚回来,身边的人总会皱着眉头问,你身上的牛粪味咋这么浓?我说没有啊。因为天天呆在那种环境里,我已经闻不出牛粪味道了。”王中华回忆说。

天气太热,王中华中暑了,医生嘱咐好好休息几天。可是村民还等着他去指导生产,哪顾得上休息。当天下午王中华就又回基地了。一天的工作要到晚上8时才能结束,回到屋子里,全身都散架了。

王中华住的是水泥板搭成的房间,又小又矮,像个蒸笼。没办法,他就把椅子搬到院子里乘凉,尽管蚊子多了点,不过伴着夏夜的繁星和稻田的蛙声一起入睡,倒也别有滋味。

刚建大棚时,村民们看到几个学生干活吃力,就主动跑来帮忙。王中华要表示感谢,可村民们说什么也不要。在平时,王中华需要铁锨、耙子之类的农具,就只管从农民那里拿。“现在,我和许多村民都成了好朋友,我们经常一起聊天、喝酒,聊聊小岗村的过去,谈谈小岗村的未来。”王中华说。

半年时间过去了,双孢蘑菇终于长成了。“当看到那一片片白花花的蘑菇时,回想起创业初期的日日夜夜,让人感慨万千。”王中华说。原本那些持怀疑和观望态度的村民,也投来赞许的目光,纷纷要求一起种植双孢蘑菇。

不久,王中华成为“小岗村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村民们信任我,选我做带头人,就是希望我能带领大家一起种好蘑菇,更好更快地致富。”王中华说。

由于蘑菇是阶段性产出,刚开始产出比较少,厂商不愿意直接来拉货。王中华就组织农户到街市上去卖。他说:“以前总觉得上街卖菜是件丢人的事,生怕别人认出我。但不去又不行,总不能让蘑菇烂掉,再说我也要带头。于是,我硬着头皮去了,找了个路口,就地把蘑菇摆开。”

可是,老半天不见有人来买。旁边卖菜老大妈看着王中华说:“看你也是第一次卖东西吧?你躲在那儿别人怎么能看得见。你得时不时吆喝一声。”“啊!还要吆喝!”

没办法,蘑菇没卖出去,不吆喝怎么办。“卖蘑菇啦。”好不容易,王中华喊出第一声叫卖声。随着蘑菇产量越来越大,王中华开始直接联系厂商,为蘑菇寻找到长期稳定的销售渠道。

2006年10月,王中华和他的同学在小岗村收获了第一批双孢蘑菇,不但还清银行贷款,还留下继续发展的设施和设备。“我觉得,在小岗村工作的这段日子虽然很辛苦,但是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希望,感受到真实淳朴的快乐,心里感到很踏实。我想,也许有一天我会离开小岗村,但我会永远记得这段创业经历,永远记得在小岗村带领群众种蘑菇的日子。”王中华说。

这几天,新一批双孢蘑菇又长出来了……产菇期间的管理工作及注意事项

1.合理用水最关键:主要做到水养蘑菇干养菌丝,水分管理是蘑菇生产中最为重要的一环。水喷少了不能满足子实体生长的需要,水喷多了会损伤菌丝、死菌丝,造成低产甚至失败。连续日气温都超过25℃时,不要喷水,保持覆土表面干燥,抑制出菇,保持菌丝生长。若气温连续在16~22℃时,每1~2天可淋一次水,保持覆土表面湿润。

2.正常情况下,覆土后15~20天便可出菇。产菇前期,每潮菇的菇蕾即将大量冒出土面时,喷1~2次重水(出菇水),喷重水后停水1~2天;每潮基本采完后,先停止喷水,让覆土表面较干,待菌丝冒上来后,再喷一次中等重水(转潮水)。喷转潮水后停水1~2天。平时视床面菇的多少、土层水分及天气情况轻喷、适量喷水。菇少时,保持面上捏得扁、搓得碎即可。产菇期间气温高于18℃以上时,喷水应在早晚温度较低时进行;反之,气温低(10℃以下)时,喷水应在白天或中下午进行。

3.注意保温通风换气,防止脱水死菇。有棚模式的,出菇期间,每天都要适量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有充足的氧气,菇多时室内空气湿度在85%~90%,湿度过低时,在菇房空中喷些水。无棚模式的在产菇期间每天均要掀开草夹采菇,遇上大风干燥天,掀草夹采菇后要及时覆盖防止脱水死菇。风大干燥天除在土层正常喷水外,应在草夹上适量喷水保湿。

4.采菇及注意事项:蘑菇是连续地成批生长的,每批(潮)一星期左右,间歇几天后又出第二批。采菇要讲究方法,以求采收一批,不影响下一批的出菇;采菇要及时,不要留过大,菇盖顶为3~5厘米为宜,以免影响质量及下一潮菇的生长。采菇时,单菇稍旋转后连根拔起,球菇采大留小,采到最后一个时要连根拔起,不能在床面上留死菇断根,否则,几天后就会腐烂变质,招致杂菌虫害。(选自《科学致富》2007年第8期)

点评:大学生身为天之骄子,能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创业道路,这一点很值得当代大学生学习,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农村是一块未开发的天地,在那里也许更能发挥我们的聪明才智。

王中华和他的同学们从种蘑菇开始,走出了一条黄金大路,他们的成功是实实在在的,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收获,更快乐。

迷你南瓜变“金瓜”

南瓜是很多农户熟知的产品,余冰也种南瓜,但与众不同的是,他种的是上海农科院从日本引进的迷你南瓜,这种瓜外形像剥开的桔子,因此又叫橘瓜。

2002年7月,余冰以2元钱一粒的价格买了3000粒种子,种下了三亩橘瓜,十月,橘瓜成熟了,余冰开始了他精心策划的市场运作。

让橘瓜走向市场的第一步,就是给它一个高贵的身份,将它与一般的南瓜区别开来。

余冰知道很多酒楼都有木瓜盅这道菜,就是把木瓜挖空,里面盛上鱼翅、燕窝等补品蒸熟上桌。木瓜存放期短,最多只能放两三天的时间,而橘瓜在常温下可以放7个月。余冰就从这里找到了卖点。

余冰免费提供了一些橘瓜,让一位做厨师的朋友胡士良在酒店里代替木瓜试验一下。橘瓜漂亮的外表吸引了很多顾客,以前的木瓜盅,一般一天的销量在30来份左右,自从用了橘瓜,一天可以卖到100多份。杭州的一些高档酒楼逐渐也用橘瓜盅代替木瓜盅,余冰很快以8元1个的价格将1万个瓜销售一空。

心里有了底,余冰走出了第二步棋,他和上海农科院签了协议,共同开发橘瓜市场。

2003年2月,余冰在余杭区高新农业示范中心投资140万元建起了大棚,到了2004年,余冰的大棚已经扩建到了100亩,这时,有人盯上了他开拓的橘瓜市场。

江苏有一个客户在和余冰合作的过程中,提出只要能卖给他们一些橘瓜种子,无论出多高的价钱都行,对方的阴谋很快被余冰识破:产品一好大家都来种,产品多了,需求却没有那么多,那么只能降价,最终就会把这个产品做死。

余冰不会让自己的橘瓜陷入这种恶性循环当中,原来他在选择橘瓜的时候,就了解到它属于新一代杂交品种,不能自己繁种,每茬都要重新买种子种。为了防止种子外流,当初余冰和上海农科院提出橘瓜的种子只能卖给自己,并且写在了协议当中;对自己手中的种子,在播种的时候,全部由仓库按粒保管,一粒粒清点数量。余冰只卖橘瓜不卖种子的事传了出去,小小的橘瓜更是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订单纷纷而来。

这时,余冰自己的100亩大棚种植出的橘瓜已经远远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他开始实施自己的第三步计划,在杭州地区寻访技术好的种植户,以每颗2元的价格向他们提供种子和技术,所种的橘瓜以2元一个的价格回收。虽然把利润让了一部分给农户,但余冰还是最大的赢家,除了中间赚取成品差价,他还保住了一个产品的市场控制权。

橘瓜卖到了全国各地,余冰却已经在寻找新的产品。2004年11月,他试种出了一种新的甜瓜,又开始按部就班地实施着他的每一步计划。(选自《商界·农村致富天地》2005年第2期)

点评:橘瓜属迷你型西洋南瓜品种,为葫芦科藤本植物,是食用观赏兼用。单果重一般在200~300g(克)左右,果皮淡橙黄底色镶嵌深金黄色竖条纹,果实扁圆形,肉厚,肉色橙红,形如橘子,故名橘瓜,而且每个瓜为10瓣。

极具观赏价值,其可看性达6个月以上。橘瓜中含有人体所必需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各种维生素以及钙、磷、锌、钴等矿物质,维生素C、维生素A含量尤其丰富。实验证明橘瓜能调节血糖代谢,促使人体内胰岛素的合成,从而达到降血糖的目的,同时,橘瓜中含有大量人体造血所必需的微量元素,能够及时补充人体内其他的营养需要。橘瓜可切片生食,或炒食。也可在高档酒店做盅,色泽鲜亮,便于摆放。

通过产品的与众不同找到卖点是余冰成功的地方。

模特的菜园“T型台”

当记者穿过成都繁华的市中心来到江家菜地,眼前出现了一个种满各色奇特蔬菜的园子。这里生机无限,空气中隐约浮动着来自大自然的清香。

一个漂亮的女子从葱茏的植物丛中站起身来,笑盈盈地说:“欢迎来到我的蔬菜园。”看着这个女子,记者实在无法把她与昔日T型台上风光的模特瞿嘉联系起来。寻梦野菜园

女人总是感性的动物。当23岁的瞿嘉从重庆来到成都上学时,她没有想到自己会因为爱美而迷上服装设计,毕业后,更是留在成都成立了一家服装公司,以设计生产演艺服、酒店制服和学生装为主,并亲自担任服装模特来演绎自己的设计。

一晃已是1999年,瞿嘉在成都制服行业已小有名气。然而此时的制服行业正陷入恶性竞争的怪圈之中。表面的繁荣之下,瞿嘉感到一只看不见的手正在一点一点撕掉正常的游戏规则。要想继续生存,必须求变。可孙悟空才有七十二般变化,一个爱美的女人要怎样变?

有时候,机会是与灾难一起降临的。2001年3月,瞿嘉的儿子小楗洲被确诊为川歧病,医生怀疑这是环境污染造成食品不健康引起的。为了给儿子营造一个没有污染的休养环境,瞿嘉毅然停下服装生意,带着儿子回到丈夫陈杰位于大巴山深处的老家疗养。

在远离都市喧嚣的大山里,瞿嘉与儿子一起呼吸着新鲜空气,一起到田间地头采摘新鲜的野菜。小楗洲的身体日渐康复,而瞿嘉也深深地喜欢上了这山里的一切。一天,看着餐桌上嫩绿欲滴的菜叶,她忽然想到:城里人现在都向往绿色健康的食品,野菜能否成为自己变化的转机?想到就要立刻去做,回程的车上,瞿嘉装了满满的一车野菜。

她小心翼翼地把这些野菜扦插在自己服装厂的空地上。绿叶在风中摇曳,瞿嘉轻轻抚摩着这充满生命力的植物,心里满是欢喜。从此,漂亮的女模特开始了挽起裤腿下地干活的另类人生。导一场野菜秀

服装行业每一季的新装发布会,一般有两层含义:引领流行趋势和吸引经销商。瞿嘉曾经多次在T型台上秀出自己的设计,她将这种思路惯性地延伸到野菜上,只要野菜能找准展示的T型台,那么市场就会随之打开。

2003年仲春,第一批车前草、芝麻菜等野菜终于可以上市了。菜当然是到农贸市场去卖,常规思路驱使瞿嘉把菜拉到成都市郊一家普通的农贸市场,可是看热闹的人很多,真正买的人却少得可怜。第一天摆摊宣告失败。瞿嘉意识到,大众市场这个舞台并不适合价格较高的精品野菜。因为普通市民还没有这种消费认识,他们宁买自己熟悉的、便宜的普通蔬菜。瞿嘉立即换了条路,她找到了以前曾有过合作的酒店。酒店当然乐于引进新品种,而且去酒店吃饭的人对品尝新菜也很有兴趣,一旦他们觉得好,也就自然把口碑带出去。短短半个月,瞿嘉就与多家酒店签订了长期供货合同,而且顾客的热烈反馈让她长长地舒了口气。

然而,服装行业每一季会根据不同的流行趋势不断发布新款,才能永远吸引追逐者的目光。瞿嘉的野菜虽然初获好评,但如果不能不断翻新,久而久之,顾客也会失去新鲜感。在与酒店的接触中,瞿嘉发现凡是与她签订野菜供货协议的酒店,都提出需要大量外形漂亮、颜色鲜艳的特菜(如洋芥蓝、芦荟、香椿等)。原因是这些特菜不仅风味独特,还有更高的观赏价值。

面对现成的市场和客户,瞿嘉立即针对需求在地里种上了特菜。果然,特菜一进入饭店就大受欢迎,每逢节假日,还常常供不应求。

市场的大门已经敞开,瞿嘉却隐隐有了种不甘。吃得开心的顾客只知道酒店菜品有特色,却不曾认识这背后为别人做嫁衣的她。这让瞿嘉有了一个新的想法,打造自己的T型台,直接面向顾客。然而,这意味着她必须把多年的积蓄全部埋进土里,从此孤注一掷。看天吃饭的农业风险巨大,谁都不能保证种下一颗种子就一定能收获果实。瞿嘉不是没有过犹豫,但她选择相信蔬菜本身的适性,也相信自己在这个行业的适性。

瞿嘉一鼓作气租下一块土地,建起菜园,还在旁边修建了很有乡村特色的餐厅,推出一系列野菜佳肴。别致的菜品,亲手采摘野菜的乐趣渐渐吸引到越来越多的客人。瞿嘉也在不断引进新品种的过程中逐步积累起丰富的种植经验,她的第一步成功了。接下来,应该导演一场轰轰烈烈的秀,让野菜抢尽所有人的眼球。

2005年4月,瞿嘉无意中从报纸上得知,世界旅游小姐大赛组委会准备在成都征集10个特色家庭,安排世界小姐前去拜访做客。她不禁眼前一亮,这正是一个大好的机会!她赶紧报了名,在资料里把自己包装为一个“田园之家”,附以精彩的图片。两天后,她如愿接到了入选通知。

都市里的别致菜园让世界小姐流连忘返。临走时,希腊小姐尼可尼塔向瞿嘉指了指菜园里色彩鲜艳的菜,然后朝她举起大拇指,用蹩脚的中文说:“这些菜简直太摩登了!”这个场景被敏锐的媒体记者捕捉下来,第二天各路媒体都对“田园之家”进行了报道。瞿嘉的这场“野菜秀”一下子成为热点话题。她虽然高兴,但是万没有想到,这竟给她带来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机会。像卖牛奶一样卖蔬菜

2005年9月,成都市锦江区政府表示想借该区开发的“江家菜地”品牌,邀请瞿嘉将基地转移到江家堰村。在江家菜地这一4A级景区里,瞿嘉得到了一个3000平方米的蔬菜大棚和几十亩的土地。她索性把这个大棚一半用来种植观赏性强的蔬菜,一半建成餐厅。在植物丛中吃新鲜野菜的特色很快让她的菜园成为主要景点。每天来的顾客络绎不绝,他们对味道奇趣的蔬菜大为赞赏,还对菜园里形态各异的特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一次,一位游客看上一株香蕉西葫芦,硬要瞿嘉卖给他。

人们对漂亮瓜果、蔬菜的兴趣瞬间激发了瞿嘉的灵感。她挑选出漂亮的奇特蔬菜做成盆景,同时还开发了熏衣草、薄荷、迷迭香等芳香系列,在菜园里专门开辟出一个角落展示这些比鲜花更有趣的盆景。很快,小小的蔬菜盆景卖出去的价钱,竟比鲜花还要高出很多。

看着用餐的顾客心满意足的表情,瞿嘉收获到越来越多的喜悦。接下来,她准备把这些奇异蔬菜向大众推广。作为一个母亲,瞿嘉很了解,现在的小孩子普遍不喜欢吃蔬菜水果。然而凡是到菜地来过的小孩,却都对这些漂亮的蔬菜很感兴趣。那有没有一种方式可以让蔬菜像牛奶一样成为孩子们的饮食习惯呢?灵光刹那闪现,瞿嘉脱口而出:即食型蔬菜!她精选出自己培育的高营养纯天然蔬菜,洗净整理好后,再根据不同口味采用发酵、腌制等程序后放进密封盒子里,这样,可以做到开盒即食,方便又快捷,而且风味独特。

如同每一种新产品进入市场之初时一样,瞿嘉的即食蔬菜也因消费者的不了解而遭受市场冷遇。大众市场上,人们并无鲜食蔬菜的习惯,该怎么撬动这个市场呢?一天傍晚,瞿嘉一边苦恼着一边从冰箱拿出一盒牛奶。喝着牛奶,她忽然想到,中国人以前也并没有喝牛奶的习惯,而是当时一系列“牛奶订购天天上门”的活动,才使得人们渐渐形成这个习惯。

发现了新大陆的瞿嘉开始注意牛奶的销售渠道,在她看来,要想即食蔬菜像牛奶一样让消费者从陌生到熟悉,从无视到习惯,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即食蔬菜打造成一种时尚休闲食品。从这个定位出发,她一一对比着牛奶的各种消费渠道,终于,目光锁定在当地一家报社推出的“每日送”服务上。

瞿嘉找到报社,提出通过“每日送”服务像订牛奶一样发展即食型蔬菜的订购。对这一合作她有自己的信心,即食蔬菜在市场上是一种新鲜事物,对于报社而言,这本身就是新闻,更何况还可以这种新奇事物来促进自己的发行。事情的进展完全符合瞿嘉的预计,报纸对即食蔬菜这一新品报道后,并在读者当中进行了一次调查,即食蔬菜奇异的吃法和本身的艳丽色彩已极具卖相,而“水果味的蔬菜”、“韩式风味”等卖点更是一举打动了消费者的心,从已有的报纸订户中反馈得知,50%以上的人愿意尝试这种新型蔬菜。

通过与报社的合作,瞿嘉不但进行了市场调查,还用最低的成本最高效地完成了即食蔬菜宣传推广的过程。新鲜的时尚食品与新鲜的购买方式结合在一起,一个陌生的市场就这样看似轻易地被顺利打开。此刻瞿嘉才冷静地转身,将即食蔬菜向普通渠道推广。2006年12月9日,成都市工商局举办的首届名特优农产品展示会上,瞿嘉的创新食品大放异彩,几经脱销。没有买到的市民甚至直接向他们发出了订单。

说到这里,瞿嘉笑了笑。她说,经营上的收获固然可喜,而她最开心的时候却是每天早上来到菜地里,当感受着每一株植物的生长脉动,自己就拥有了一份收获的愉悦。(选自《商界·城乡致富》2007年第3期)

点评:野菜的种类很多,通常被人们采摘并食用的少说也有十几种。目前市面上常见的野菜有:马齿苋、茼蒿、地米菜、鱼腥草、蕨菜、香莱、枸杞芽、蒲公英和车前草等,其中绝大部分都是野生的,只有茼蒿和香菜人工栽培的较多。瞿嘉发现了成都野菜市场的空缺和商机,紧紧抓住了中高档餐厅对特菜的高需求,找到了销售对象。她通过参加世界模特小姐大赛等活动为自己做了很好的宣传,意外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她还开发了各式盆栽和芳香系列产品等,进一步提升了自己产品的价值。

山野菜不仅含人体所必需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营养成分,而且植物纤维更为丰富。野菜不仅能够丰富餐桌,也是防病治病的良药。目前蔬菜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如何因地制宜地选择具有较高附加值的一种产品,是蔬菜种植最关键的环节。找准地区消费的空白点,将自己种植的蔬菜种出“特色”,种出“亮点”,才能在市场上脱颖而出。

“竹荪大王”王乾友

近些年来,在宜宾市至珙县上罗镇的长途客车上,经常能够遇到一些来自全国各地、操着各种方言的农技人员和农民,他们都去同一个地方——四川宜宾市林海集团竹荪开发有限公司,目的也一样:向“中国竹荪大王”王乾友学习竹荪栽培技术,使自己能够尽快走上致富之路。科技养菌挖到致富第一桶金

1980年7月,品学兼优的王乾友从四川省珙县洛表三中高中毕业,高考时以三分之差名落孙山。为他读书,贫困的家庭已经欠下不少债,懂事的王乾友只有含着眼泪打消了复读的念头。

此后一段时间,不甘心过“锄头落地庄稼汉,好好种田饿不了饭”生活的王乾友四处打工学艺,不但未能取得成功,反倒背了不少的债,被一些人嘲讽道:“正事不干,只想赚钱,钱又赚不到,只有当晃晃。”

二十几年后的今天,王乾友伫立在自己一手创办的企业门前,目光深邃地望着眼前那条笔直通向远方的柏油马路,就像在重新审视着那段曾经迷惘的人生历程。

流言蜚语没有把王乾友击倒,反而更加坚定了他寻觅致富路子的信念。1981年初秋,幸运之神终于向王乾友伸出了橄榄枝:迷惘中的王乾友参加了珙县科协、科委和农业局联合举办的农村科学实用技术培训班,在培训班里,他认真记笔记、查资料,虚心向老师们请教。县科协的老师被王乾友的一片诚意感动,特意向他推荐:“小王,食用菌适宜在山区农村发展,有较好的市场前景,你不妨大胆地试一试。”

王乾友欣喜万分,他借来《中国食用菌》、《农村科技》等介绍食用菌知识的专业书刊,回到家,白天上山干农活,晚上则在灯下埋头学习,钻研思索,遇到搞不懂的地方,他就记在笔记本上,抽出时间坐车到县城向县科协的老师求教。他用全家省吃俭用积攒的钱买来一些优质菌种,腾出一间空屋子,在家里搞起了试验。没有钱购买消毒设备,就向邻居借来过年蒸黄粑用的大甑子替代;没有封闭式灭菌接种箱,就拿出家里装衣服的大木箱改制。王乾友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按照书本上的要求,一丝不苟地进行着试验。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一年,王乾友培育的平菇、黄背木耳都获得了丰收,除去成本,竟获得1万多元的纯收入,在当地引起了很大的轰动。村民从四面八方赶来向他学习栽培食用菌,王乾友毫无保留地把他掌握的技术传授给了乡亲们。村民们的收入通过种植食用菌增加了,而此时王乾友却毅然决定另闯科技创新路子。窝棚中诞生的“真菌皇后”

1994年,王乾友经过反复的思索,选定了新的攻关项目——有“真菌皇后”、“植物软黄金”美誉的竹荪。他买来资料和竹荪菌种,经过一年多的室内培育,终于掌握了“玉米地套种竹荪”项目的技术要点。1995年4月,王乾友在一块约一亩的玉米地的行畦间播下竹荪菌。竹荪不比一般的食用菌,对环境条件的要求非常严格,为了便于24小时对玉米地的干湿度、温度变化及竹荪菌丝生长情况进行详细检测记录,王乾友不顾家人的劝阻,在试验地旁边的草坪上临时搭建了一个窝棚,吃、住全在里面。

严峻的考验很快降临到了王乾友身上:一个十分闷热的午夜,疲惫不堪的王乾友刚迷迷糊糊睡去,一阵狂风暴雨倏地随着滚滚雷霆袭来。当如注的暴雨泻进王乾友栖身的小窝棚,一个震耳欲聋的霹雳在距窝棚仅百十米处炸响时,王乾友被惊醒了,他见势不妙,马上一骨碌翻身爬起,抓起雨衣盖严检测仪器,面朝里端坐在窝棚口,用自己的身体挡住如鞭抽打的暴雨。不知过了多久,终于风停雨息,一轮皎洁的皓月高挂天宇,王乾友见检测仪器毫发无损时,才欣慰地松了一口气。

谈起那段孕育着梦想的艰苦生活,王乾友一时间感慨万千。“既然决定要做了,就一定要成功,这样才能证明自己当初的选择是正确的。”王乾友点燃一支烟,隔着淡淡的烟雾陷入了回忆。看得出,那是一段让他终生难忘的日子,也是一段让他受益匪浅的经历。

至今仍让王乾友感到后怕的是一天晚上,他正坐在窝棚口借着马灯灯光专心阅读竹荪资料时,一条当地人俗称“红麻子”的毒蛇悄悄从草丛里溜过来,盘蜷在了他的脚旁,他毫无察觉。过了一阵,王乾友一看表,该到地里检测了,他站起身,刚一挪脚,只听一阵刷刷声,差点儿踩到脚下的“红麻子”,他吓得出了一身冷汗,若被“红麻子”这种剧毒蛇咬了,轻则截肢,重则性命也难保!

两个多月后,又黑又瘦的王乾友搬出窝棚回到家,父母见到他憔悴的模样,差点儿掉下眼泪。当年,王乾友的这块试验地收获玉米380千克、干竹荪42.5千克,按照当时的行情,这42.5千克干竹荪卖了7000多元。打造中国竹荪航母事业

掌握了竹荪种植技术的王乾友不愿再个人单打独斗,决心把竹荪事业做大做强。他积极争取到珙县县委、县政府的支持,终于于1997年7月成立了民营科技型企业“四川宜宾市林海集团竹荪开发有限公司”。

林海竹荪公司成立之初,急需大笔资金投入,王乾友向银行贷了一部分,向亲朋好友借了一部分,但仍有几十万元的缺口,他食不甘味,睡不安寝,心急如焚。

绝望之际,王乾友的脑海中忽然掠过一个念头:如果卖掉自家的住房和门面,不就能有一笔钱吗?可他立刻又迟疑了:自家的住房和门面位于巡场镇黄金地段,巡场镇即将升级为珙县新县城,房地产已经开始逐渐升温,如果此时卖掉自家的住房和门面,多么可惜啊!然而为了自己倾注了心血的竹荪事业,王乾友将家搬进了公司办公楼顶层的两间小屋,把变卖房产所得的35万元资金全部投入科研开发,解了燃眉之急。

1998年,王乾友将他发明的“玉米地间种竹荪立体栽培双高产”技术首次大规模示范运用于他家乡洛表镇金光村的100亩租用土地,把竹荪与玉米、黄豆套种,获得成功。收获干竹荪9000千克、玉米3.5万千克、黄豆1500千克,实现产值100余万元,创利税60多万元。出租土地和参与务工及出售农作物篙秆的农民,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

为解除种植竹荪的乡亲们的后顾之忧,王乾友从1999年开始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新形式,建立起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共同发展的经营机制。由林海竹荪公司负责提供菌种、技术,包产品回收。1999年,王乾友在珙县的观斗乡、上罗镇、玉和苗族乡、洛表镇、底洞镇等乡镇租用农民土地,种植竹荪400亩,收获干竹荪30多吨、玉米140吨,实现产值近400万元,创利税200万元。

攻克了种植技术的难关后,王乾友又不失时机地向竹荪深加工方向发展。这一年,他先后投入400多万元,建成一条现代化竹荪保健饮料生产线,陆续投产竹荪养生酒、“男儿酒”、“林海红缘牌高档竹荪果酒”、竹荪多糖口服液、竹荪虫草口服液、竹荪味精、竹荪美容化妆品等系列竹荪产品。

2003年,四川宜宾市林海集团竹荪开发有限公司已拥有总资产8186万元,实现销售收入8785万元,创利税1417万元,带动7040户农民致富,人均增收1680元。公司在全国100多座大中城市建立了自己的营销网络,还与日本、韩国等国家的企业建立了贸易关系。此时“竹荪大王”王乾友的眼光早已投向了更加广阔的世界市场,他要打造出一艘中国竹荪产业的“航空母舰”。(选自《商界·农村致富天地》2005年第1期)

点评:竹荪是名贵的食用菌,又是医学上的新秀,历史上列为“宫廷贡品”,近代作为国宴名菜,同时也是食疗佳品。其营养丰富,据测定干竹荪中含粗蛋白19.4%、粗脂肪2.6%,可溶性无氮倾倒物总量60.4%,其中菌糖4.2%、粗纤维8.4%,灰分9.3%。其对治疗高血压、神经衰弱、肠胃疾病等具有显著效果,能防癌抗癌,减肥壮体。还具有特异的防腐功能,夏日加入竹荪烹调的菜、肉多日不变馊。

竹荪于80年代由中国首先驯化成功。人工栽培使用的原料有竹类、段木、甘蔗渣、木屑等,有箱栽、床栽和露天竹林地栽培形式。用菌蕾作材料进行组织分离,用马铃薯培养基,pH值4.5~5,置于15~20℃培养15~20天得纯母种,纯种菌丝白色,见光会变淡粉红色或紫红色。再用栽培原料制成培养料接入母种,在同样温度下培养30~45天即得原种。原种可直接使用,也可进一步扩制成栽培种。早春气温回升至15℃以上进行栽培,接种完毕需覆土3~5cm,注意保持覆土湿润和栽培场地空气潮湿。子实体发生的适温为23~26℃,若栽培条件适宜,1个月覆土中长出菌索,2个月出现菌蕾,3个月左右就可采收。采收后洗净孢子,剔除菌托和泥土,晒干或烘干便成商品。色白、体大,无虫蛀者为上品。“既然决定要做了,就一定要成功,这样才能证明自己当初的选择是正确的。”这是本文主人公的一句话,这句话正是他走向成功的动力,王乾友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新形式,建立起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共同发展的经营机制,打造出一艘中国竹荪产业的“航空母舰”。

彩色红薯闯出致富路

河南省荥阳市陈沟村村民祖祖辈辈种红薯,现在,他们将自己的红薯高价打进了省城市场。

1997年,陈沟村村民陈文涛在杂志上偶然看到了一则彩色红薯育种成功的信息,便联系了几家村民,抱着试试看的心理从省农科院引进了一些不同颜色的脱毒彩色红薯。没想到,这批彩色红薯卖出的竟是高于普通红薯五倍的价钱,陈文涛认定了这是一条不错的致富道路。

然而彩色红薯的热销使更多的农户看到了这一商机,各地纷纷引进了彩色红薯,当“奇货”不再稀奇,陈文涛的彩色红薯也就受到了消费者的冷遇。

认定了这是一条致富路的陈文涛不愿意就这样放弃,他开始对自己的红薯从选种、种植、保存、包装、销售等方面进行一系列的改造。

首先在选种上,自己以前种植的彩色红薯色彩不够鲜艳,口感与普通红薯相比也没有什么过人之处,陈文涛开始到济南、烟台、山西等地购买当地最新最优的品种。鲜红的山西“红宝”,橙黄的“红心431”,紫黑色的“日本川山紫”,凡是国内乃至国际市场上最好的品种,陈文涛都不惜高价一一购回。

但此时彩色红薯已经渐渐普及,山东、河北一带的彩色红薯,开始以价格的优势迅速占领河南市场。

陈文涛这次有点为难了,种红薯他是一把好手,但做生意,打价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