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规矩胜过好爸爸(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0 04:50:12

点击下载

作者:邢东

出版社:台海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好规矩胜过好爸爸

好规矩胜过好爸爸试读:

前言

孩子是父母的天使,是上天送给父母最好的礼物。从孩子呱呱坠地的那一天开始,父母就希望孩子一生能快乐、幸福、平安。为了让孩子幸福,父母似乎可以牺牲一切,特别是爸爸,总是不惜加班加点地工作,只为能让孩子享受较好的物质生活,让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

可是这样做就能成为合格的爸爸,就是一个称职的爸爸吗?当然不。在生活中,很多爸爸忽略了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陪孩子一起成长,给孩子更多的关注,好好教育、培养孩子。

德国哲学家埃里希·弗罗姆说:“爸爸是孩子的导师之一,他指给孩子通向世界之路。爸爸虽不能代表自然界,却代表着人类存在的另一极,那就是思想的世界、科学技术的世界、法律和秩序的世界、风纪的世界、阅历和冒险的世界。”

对孩子来说,再好的妈妈也无法替代爸爸的角色,因为爸爸的教育方式与妈妈的教育方式是不同的。爸爸对孩子的教育,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规则教育,第二是性别意识。

与孩子相处时,妈妈多与孩子进行身体接触和语言交流,爸爸则多是通过运动和孩子进行游戏交流。与孩子做游戏时,妈妈倾向于迁就孩子,而爸爸则更注重“立规矩”。也就是说,孩子会从爸爸这里知道什么是规则,孩子会观察爸爸怎样面对出言不逊的人,怎样面对挫折、化解危机,然后进行模仿。

对爸爸们来说,再好的教育方式,也不如给孩子立规矩。孩子在社会上成长,迟早要步入社会,要能够明白别人对他们的期待,学会怎么跟别人相处,懂得理解周围世界的规则,并遵循社会的规矩,融入社会,而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就要从小给孩子立规矩。如果孩子在童年时期不能养成健全的人格,不学会遵守必要的规矩,将来,又怎么能够在社会上立足和生存呢?

对于父母,特别是对爸爸来说,给孩子立规矩,就是给孩子设定界限,让孩子遵循规则,从小就明了是非曲直。换言之,就是给孩子立规矩,既能让孩子明白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又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以及行事习惯。否则,孩子就会变得任性,难以管教。

那么,爸爸们何时开始给孩子立规矩比较好呢?毋庸置疑,给孩子立规矩,越早越好,最好从孩子出生时就开始。这是由于孩子在小的时候,都缺乏判断能力,特别是在婴幼儿时期,更需要爸爸告诉他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以此来确定行为界限。而通常情况下,守规矩和有规矩的孩子一般都能形成良好的习惯。

给孩子立规矩,并不难,但要想成功地给孩子立规矩,却并非一件容易的事。给孩子立规矩,是要讲究一些技巧与方法的。基于此,我们策划了这本《好规矩胜过好爸爸》。

本书共分六章,从不同角度、层面,分别阐述了给孩子立规矩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给孩子立规矩需要做的各种准备工作,以及孩子需要哪些规矩。同时,也向读者朋友提供了给孩子立规矩时可参考的技巧及注意事项等。

对任何爸爸来说,给孩子立规矩,都是一件必要的事情。在给孩子立规矩前,爸爸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态度,认真地对待给孩子立规矩的事,不能随便给孩子立规矩,也不能在给孩子立规矩后,随随便便就放弃。相信父母只要坚持给孩子立规矩,再用一些小妙方、小技巧,一定能如愿以偿地给孩子立个好规矩。

第一章 好规矩胜于好爸爸

规矩既包括做人的一些礼仪,也包括人们共同遵守的某些社会规范或纪律。为人处世要遵循一定的规矩。对孩子来说,规则就像是一栋房子的墙壁,它给生活一个界限及广度。只有当孩子知道什么是合理的需求时,他才会觉得平静而快乐。再好的教育方式,都没有给孩子从小立规矩更给力。

没有规矩的孩子,伤不起(1)

在我们身边,常有一些父母抱怨孩子不听话,不服从管教,站无站相,坐无坐相,一点规矩也没有。也有一些当妈妈的,抱怨孩子的爸爸不好好管教孩子。但孩子的父母却从没有想过:孩子为什么会如此呢?

事实上,很多孩子之所以有不良行为,不听话,是由于缺少规矩的约束。以下案例中的果果就是这样的孩子。果果5岁了,每天吃饭时,总是一边吃一边看电视,而且他总是习惯用手抓菜吃,一餐饭要吃一个多小时。果果的妈妈虽然很想让果果改掉这个坏习惯,但果果的爸爸大强却总是说:“孩子还小,由她去吧。”这天,大强带着果果去同事家做客,同事热情地留他们父女吃饭。同事的孩子闹闹刚3岁,吃饭时,就自己坐在桌子边,规规矩矩地吃饭,而果果呢,则是边吃边玩,而且把爱吃的菜全端到自己面前,专挑爱吃的吃。同事的孩子性格直爽,见此,脱口而出:“姐姐好没规矩!”这让爱面子的大强感觉无地自容。还好,此时爱人打来电话,他便借口有急事,赶紧带着孩子踏上回家的行程了。但一路上,他一直在不停地想:自己的孩子是否真的很没规矩呢?

吃饭时不好好吃饭,而且专挑好吃的,在我们身边,像果果一样的孩子有很多,这些孩子都是没规矩,即不守规矩。

什么是规矩呢?简单地说,规矩就是规则,指一定的标准、法则或习惯,规矩既包括做人的一些礼仪,也包括人们共同遵守的某些社会规范或纪律。

在生活中,为什么一些孩子总是喜欢无理取闹、一些孩子在遇到事情的时候总是很冲动?这不是因为孩子感情丰富,而是他们缺少相应的规则约束,所以,在做事时,这些孩子没有分寸,以至于总是不听父母的话,这让很多父母非常纠结。

当然,孩子没规矩,所带来的不只这些不良后果,最重要的是,它还会对孩子的成长有很多不利影响。如果一个人在幼年时没有形成良好的规则意识,将会对其未来的发展形成障碍,给他人带来诸多困扰与烦恼。(1)孩子没规矩,易养成不良生活习惯

对孩子来说,规矩就等于有规律的生活和行为习惯。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会观察、思考和学习,会通过父母对自己的行为表现出的反应,来判断“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他们喜欢熟悉的生活程序,重复性的、有规律的生活,这让他们觉得有安全感,从而有利于逐渐形成习惯。(2)没规矩的孩子,多不懂礼貌

在一些公共场合,我们时常会见到一些孩子,他们不是大声喧哗、姿势不端正,就是不懂礼让、没有礼貌;到别人家做客时,有一些孩子还总是乱翻主人的东西,这也是没规矩的表现。如果一个孩子在别人家的表现尚且如此,那么,他在自家时又该是怎样“放肆”了。(3)没规矩的孩子,不能刻苦学习

可以说,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需要规矩的约束。如孩子坐在教室里学习,是一件非常艰苦的事情,需要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用规则约束自己的行为。如果父母从小不给他立规矩,他可能难以守课堂纪律,难以好好坐着学习,从而影响学习成绩。(4)没规矩的孩子,辨别是非能力差

爸爸如果不从小给孩子立规矩,其结果绝对不仅仅是孩子不懂事,孩子可能会对社会规则、规范公然挑衅与破坏,因为没有规矩的孩子,多没公德意识,不明是非,不了解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5)没规矩的孩子自控力差

同时,这样的孩子由于缺乏自我控制的能力,甚至还会失去理性,遇事总冲动,易在冲动下做出违法乱纪的事情,这会让孩子深受其害,也会对别人不利。

可以说,孩子之所以没有规矩意识,甚至缺乏必要的法律意识,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爸爸没有重视给孩子立应该立的规矩。

没有规矩的孩子,伤不起(2)

由于现代社会中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多被家人宠爱得无法无天,很少有孩子形成规矩意识,特别是0~6岁的孩子,有很多小霸王、小公主,平时做事情一点规矩也没有。(1)吃饭没规矩

现在的一些孩子吃饭时没规矩,总掉饭粒;不用筷子,而是用手抓饭吃;每次吃饭,碗中总剩下半碗饭;或不好好吃饭,一餐饭可以吃一个多小时……这在孩子的父母看来,是没什么的,但如果父母带孩子去别人家做客,就会让人笑话。(2)睡觉没规矩

没规矩的孩子,晚上多不按时睡觉,总是没完没了地玩网游或者看视频,甚至到晚上11点多了还不上床睡觉。结果,第二天早上,父母怎么叫他,他都不想起床。(3)玩游戏时没规矩

有的孩子玩游戏时也没有规矩,如将玩具扔得满地都是,一点也不爱惜玩具;如果父母不满足自己的要求,就用力摔打玩具,以此要挟父母,来满足他的无理要求。(4)做客时没规矩

孩子稍大一些,很多父母就喜欢带着孩子去亲朋家里做客,但有一些孩子去别人家做客时,一点规矩也没有,粗手粗脚地闯进去,不仅不跟主人打招呼,还乱动主人家的东西,甚至不跟主人打招呼就抓东西吃。

也有的孩子是家里来客人时没有规矩,如家里客人越多,他越爱哭闹,或提更多无理要求。这让父母非常纠结。

孩子小时候,在学龄前,可能只是表现为生活上没规矩。等上小学后,随着孩子年龄的不断增长,可能会有更多没规矩的表现,比如,在课堂上不守纪律,不好好听老师讲课,回到家不好好写作业,等等。如果家中有这类孩子,通常父母会很纠结,也有一些父母会对孩子非打即骂,用粗暴简单的方式对待没规矩的孩子。

事实上,这类父母,特别是爸爸应该好好反省下:自己的孩子为什么没规矩呢?

每一个爸爸都想做一个合格的爸爸,要想实现这个愿望,在孩子小时候,爸爸们就要及时给孩子立规矩,让孩子从小养成守规矩的好习惯。不然,就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好规矩胜于好爸爸(1)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孩子的父母,特别是爸爸必须给孩子灌输规则意识,并帮助孩子立一些必要的、原则性的规矩。这样,就可以让孩子树立最基本的社会化秩序意识,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孩子健康地成长。

可在实际生活中,很多爸爸不仅不给孩子立规矩,而且也很少教育孩子,总是认为教育孩子是妈妈的责任,自己的责任是养家糊口,只要自己挣钱养家就可以了。刘华平时工作非常忙,妻子的工作不是很忙,但有时需要出差。于是,夫妻俩就把3岁的儿子强强送到了幼儿园,由妻子负责接送孩子,照顾孩子。可最近由于工作原因,妻子需要出差一段时间,刘华这个忙爸爸只好担负起接送孩子的任务。可让刘华头疼的是,妻子出差刚一个星期,孩子就忽然闹着不肯去幼儿园了。“幼儿园有好多小朋友一起玩呢,强强你为何不想去幼儿园呢?”他耐着性子问孩子。“小朋友不喜欢与我一起玩。哼,我才不去幼儿园呢!”强强回答道。一听儿子这样说,刘华就赶紧给幼儿园老师打电话。没想到这电话一打就是一个多小时。通过这次通话,刘华了解到,他的儿子强强很聪明,也很活泼,但就是不守课堂纪律,总是在上课时走来走去,高声大叫。与小伙伴玩耍时,总爱抢小伙伴的玩具,有时甚至会为玩具与同伴打得不可开交。结果,小朋友们都不爱与他玩了。听老师如此说,刘华回家后与妻子通了电话。在电话中,妻子说这孩子现在这样都是你惯的。刘华听了很不服气,反驳道:“你带孩子的时间多,我没怎么管孩子,怎么这孩子现在这德行是我惯的?”“哼,就是因为你这个当爸爸的带孩子时间少,孩子才这样!我早就跟你说过,这孩子我管不好,你得好好管,可你不听!”“你怎么不讲理呢?你没管好孩子,反倒怪我了,简直是不可理喻!”就这样,你一句我一句,两人在电话中吵了起来……接完妻子的电话,刘华非常郁闷。但总算把儿子送到了幼儿园,之后,他急急忙忙赶去上班。中午休息的时候跟同事提及儿子的事,同事们听完,都说他应该给孩子立规矩。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知晓:刘华的孩子没规矩,妻子说这都是他这个当爸爸的责任,是爸爸懒于管教孩子造成的。刘华不承认,但这却是事实。

在我们身边,像刘华这类爸爸有很多,他们由于工作忙,很少有时间照顾孩子,更别说去教育孩子了。这类爸爸可以说是不称职的。

也有一些孩子的爸爸认为:孩子会树大自直,长大后自然会懂事许多,无须花太多时间去教育。还有一些家长认为,我只要拼命挣钱,将来给孩子提供较好的教学环境就可以了。

事实上,给孩子好的环境,不如给孩子良好的教育。

爸爸应该如何教育孩子呢?首先,他要明白一个父亲的责任:尽职尽责地教育孩子。再就是找到一个好的教育方法。然后,要重视给孩子立规矩这件事。

为什么要重视给孩子立规矩呢?因为对于爸爸与孩子来说,规矩都相当重要。

美国总统奥巴马曾经说:“教育孩子首先是家长的责任。家长有责任在孩子写作业时,把电视机关了,以便让孩子先把作业做完。同时,父母还要明白,我们教育孩子不是靠名气和关系,而是靠爱、规矩和努力。”

美国总统奥巴马可以说是一个好爸爸,因为他不仅懂得做爸爸的责任,更懂得靠爱、规矩和努力去教育孩子。

如果你是一个爸爸,你爱你的孩子,并想让他健康成长,想把他教育好,就要给孩子立规矩。

好规矩胜于好爸爸(2)

何谓立规矩?就是给孩子设定界限,让其遵循规则。换言之,就是让孩子明白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养成良好的行为以及行事习惯。

随着孩子不断成长,他也将不断地社会化。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孩子需要理解他们周围世界的规则,他们需要理解别人对他们的期待,他们要学会怎么和别人相处,他们需要懂得自己能够将一件事做到什么程度,如果他们做得太过分了,会发生什么不良后果;他们需要掌握用以衡量自己不断增长的技巧和能力的方法。

而要想做到这一切,就不能不及早让孩子懂规矩、守规矩。若孩子能守规矩,有良好的行为以及行事习惯,孩子就能受益一生。比如,孩子一旦养成认真写作业的学习习惯,孩子的作业就不用父母操心了,而且孩子会因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而取得好的成绩。

通常,如果爸爸成功地为孩子立了规矩,就会让孩子受益终生。(1)可让孩子有判断是非善恶的能力

给孩子立规矩,既可帮助孩子辨别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可以做,又可提高孩子判断是非善恶的能力,从而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生活方式,这也就是教育家们倡导的“规则内化”。(2)可让孩子的行为变得非常理性

给孩子立规矩可培养孩子的自制力,让孩子从小变得有节制,从而让孩子的行为变得理性。(3)可让孩子形成良好的习惯

给孩子立规矩可以帮孩子纠正不良行为,让孩子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积极健康的心理。不过,很多父母都担心,特别是爸爸们总担心给孩子立规矩会太约束孩子,影响孩子的自由,从而在给孩子立规矩这件事上,变得犹豫不决。

如果家里有爱睡懒觉的孩子,每天叫孩子起床,会让很多父母十分头疼。如果爸爸能给孩子成功地立早起的规矩,就无须每天在孩子未起床时对孩子大吼大叫了。有个叫石头的男孩特爱睡懒觉,是班上有名的赖床大王。每逢周末他至少要睡到上午10点才会起床,就是在平时,他也是能赖就赖,家人不叫个十次八次,是怎么也不肯离开被窝的,所以每天早上他家都跟打仗似的,一片混乱。每天早上叫他起床也就成了石头妈妈最头疼的一件事。妈妈想了很多办法,都没有让石头改掉赖床的坏毛病,直到那天,一直踩着点急急忙忙到学校的石头迟到了。那天,妈妈由于前一天晚上加班赶稿子,早晨起晚了,等她一阵忙乱地把石头叫起来,已经来不及了。迟到了的石头被老师狠狠地批评了一次,并且被罚在门外站了10分钟。可晚上回到家,他只怪妈妈不早点叫自己起床,却不知道反省自己有什么错误。石头妈妈很生气,石头爸爸也觉得不能再这么惯着孩子了。他决定给孩子立个规矩,用规矩来约束、管教孩子,让他改掉睡懒觉这个坏毛病。石头爸爸规定,以后不再叫他起床,他必须在早晨6点起床,否则,一周内都不许玩电脑。第一个星期爸爸没叫他,石头连续迟到了5天,不但在学校被罚站,到了家也不能玩自己最喜欢的电脑游戏。石头受不了了,信誓旦旦地说:“我一定会自己按时起床的。”第二个星期,为了能按时起床,石头特意把爸爸妈妈房间里的小闹钟拿到了自己的房间。但一开始,他不是忘了调闹铃,就是闹铃一响随手按掉,再睡个回笼觉,结果呢,自然又睡过了头,每天还是很晚才起床。连续两个星期挨老师的批评,还不能玩电脑,石头受不了了。可这一次无论他怎么抵赖,爸爸都一脸严肃地表示:规矩就是规矩,谁也不能破坏。这可怎么办?石头终于开始认真对待这件事。他考虑了很久,决定每天睡觉前先调好闹钟,第二天早晨铃声一响,他也不再马上按掉闹铃了,而是督促自己赶紧起床。久而久之,就改掉了赖床的坏毛病,也不再迟到了。

从让父母叫自己起床,到自己能按时起床,在起床的问题上,石头可以说是取得了可喜的进步。而能取得这样可喜的进步,则归功于父母给孩子立的规矩,有益于孩子对于规矩的坚守,并将它化为时刻行动的内力。

一个小小的规矩,竟然胜于师长千言万语的说教,胜于爸爸的打骂与强制性的命令。这就是规矩的神奇魅力。

以上是规矩的三大神奇魅力。除此之外,它还能正确规范孩子的言行举止,有利于孩子树立良好的价值观,促进和谐的人际关系。

可以说,好规矩胜于好爸爸,爸爸从小给孩子立规矩,比用打骂的方式教育孩子要有效得多。所以,有好爸爸,不如有懂得给孩子立规矩、让孩子守规矩的爸爸。因而,对爸爸来说,从小给孩子立规矩,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要比自己升职加薪,还要重要。

没有没规矩的孩子,只有不懂立规矩的爸爸

早晨,妈妈着急去上班,可欣欣还是赖在床上不起。“欣欣,快起床,妈妈先送你去幼儿园,快点哟,不然,我要迟到了。再不快,妈妈被炒鱿鱼了,不能带你吃肯德基怎么办?”“嗯!”欣欣一边答应妈妈,一边依然在床上睡着。欣欣妈妈无奈之下只好把电视关上了,可没想到欣欣却大哭大闹起来,赖在床上更加不起来了。“你……你怎么这么不懂事,我真后悔把你生下来……”欣欣妈妈恨恨地说道。“你怎么这么不懂事?我真后悔把你生下来。”面对没规矩的孩子,很多父母,特别是妈妈,十分纠结,甚至怨声连连。而孩子的爸爸呢,有的很无奈,有的则放任自流。

但更让人痛心的是还有一些父母,他们面对没规矩的孩子,不仅不担忧,而且见怪不怪,甚至觉得很好玩,一点儿也没有想到自己应该尽家长的责任:给孩子立规矩。

可以说,给孩子立规矩,是父母的责任,而很多父母,特别是爸爸之所以没有尽到这个责任,则有多种多样的原因。(1)不重视孩子的教育,不了解给孩子立规矩的重要性

在生活中,一些妈妈对孩子爱而不教,宠爱多于管教,甚至认为孩子长大后就会慢慢好起来,凡事由着孩子性子来,孩子要什么给什么,想做什么事,都由着他做,什么要求都满足孩子,结果,孩子变得任性,无法无天。(2)重视孩子的教育,也了解给孩子立规矩的重要性,但舍不得给孩子立规矩

可以说,这类父母,特别是爸爸多溺爱孩子,因为过于爱孩子,而不忍心、舍不得给孩子立规矩。结果,造成自己的孩子没规矩,甚至有很多不良习惯。小明5岁了,爸爸是一家公司的副总,有小明后,妈妈就当了全职太太,与奶奶一起照顾小明,她们十分溺爱小明。而爸爸呢,也知道这一点,也给孩子立规矩,可小明的妈妈、奶奶却总觉得小明还小,不怎么支持小明爸爸给孩子立规矩。最近,小明的爸爸发现,这孩子越来越招人烦,一点儿也不听话,而且还特别喜欢哭,他要什么就得给他什么,稍有不满他就会哭个没完,人越多哭得越起劲。在商场里看到玩具他就闹着要买,不给买就待在原地不动;去游乐场,就要将游乐场的过山车、小飞机、旋转木马等挨个玩一遍,少玩一个玩具他就会坐在地上大哭大闹。这让父母很头疼。昨天小明爸爸的一个客户来家里做客,来的时候买了些水果,结果客人刚进门小明就嚷着要吃水果。“妈妈,我要吃火龙果!”“马上就要吃饭了,等吃完饭再说。”“不,我就要吃火龙果……”“不行!听话哟!爸爸不是给你立过规矩,家里来客人,不许乱要东西吗?”“哇……坏妈妈!”一听妈妈不让吃,小明立马躺在地板上,一边打滚,一边号啕大哭,怎么劝都劝不住。妈妈拿他没办法,就给了他一个火龙果,可他却把妈妈递上来的火龙果一把拍在地上。小明的爸爸也很生气,就把他放到卧室的床上,让他一个人待着。刚开始时,小明还闭着眼睛一直哭,过了一会儿,他偷偷睁开眼睛一看,发现没人,哭声就小了很多。但心疼孙子的奶奶放心不下,就进去安慰他。结果小明一看到有人来了,立马又放声大哭起来。

家里来了客人,孩子动不动就哭,去商场不给买玩具就哭闹……很多孩子都会有类似的不良行为,这些不良行为都是没规矩的表现,而且多是父母或家人溺爱的结果。

父母或家人溺爱孩子,孩子就会变得没规矩,这样的孩子更应该及早给他立规矩。

通常,当孩子5岁左右时,他已经懂得试探大人的态度与反应了,如在哭闹的过程中,偷偷睁开眼睛看。因为如果此时父母的态度有所松软,孩子就会明白:自己用哭闹的方式就可以让父母满足自己的无理要求。之后,他只要一不如意,就会以此来要挟父母或家人,开始给家人“立规矩”:我一哭闹你必须服从我,我想让你做什么,你就必须答应……很多宝宝就是以哭闹的方式要挟父母或家人,以满足自己的无理要求。

为防止孩子有不良习惯,在孩子5岁时,爸爸一定要给孩子立规矩,立了规矩后,一定要坚守原则。(3)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但喜欢用粗暴简单的方式教育孩子

这类父母不溺爱孩子,但教育方式有问题,孩子犯了错误,非打即骂。但用这种方式教育孩子,只会让孩子形成不良个性与习惯,甚至有撒谎行为出现。

当然,也有一些父母,特别是爸爸,虽然重视规矩,给孩子立了一些规矩,可是规矩不全面,或者执行得不坚决,朝令夕改,结果,难以成功地给孩子立规矩,这也是一些孩子有不良行为的原因之一。

“补偿”孩子金钱,不如给孩子立规矩

房子、车子、孩子……如今,随着生活的压力不断增大,一些父亲不得不整天忙于工作,没有更多的时间陪孩子,特别是那些白领族爸爸,更是经常加班,鲜有时间照顾孩子、教育孩子。这些爸爸面对孩子时,总是心生愧疚,愧疚之余,就会给孩子一些补偿,如给孩子买很多玩具,或给孩子很多钱,甚至连孩子的一些无理要求也都会尽量满足,可这样做的后果,并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

晶晶的爸爸就是典型的“补偿”型爸爸。晶晶的父母都在外企上班,是典型的白领一族。他们的工作都很忙,周末还都是单休,有时还要加班,所以,照顾晶晶的重任,就落在年迈的爷爷奶奶身上了,而为了补偿孩子,晶晶的爸爸每周都会给孩子500元左右的零用钱。这个星期天,晶晶的爸爸难得休息,于是他决定带晶晶去游乐园玩。他前一天晚上就跟晶晶约好:星期天7点起床,8点出发。晶晶满口答应了。但到了星期天,爸爸叫晶晶起床时,她却怎么都不肯起,叫的次数多了,情急之下,她竟然还对爸爸大发脾气:“吵什么吵,滚一边去,烦死了!”听到女儿这样说话,晶晶的爸爸生气了,一把把晶晶从床上拎起来。这下晶晶闹得更厉害了,她一边哭,一边把床上的被子、枕头全扔到了地板上。看到晶晶这么无法无天,晶晶妈妈瞠目结舌。而晶晶的爷爷奶奶呢,对魔女般的孙女,又是哄又是劝。等晶晶好不容易安静下来,已是9点多了。晶晶的爸爸也没有了带她去游乐园的兴致,最后只好带她去附近的公园走走。可到了公园,晶晶又闹了起来。她在玩滑梯时跟另一位小朋友发生了争执。排队时,那个小朋友排在前面,可排在后面的晶晶却插队先玩了滑梯。小朋友的爸爸一气之下,带着那位小朋友走了,临走时扔给晶晶爸爸几句话:“你家孩子太没规矩了,怎么连先来后到的规矩都不懂!养不教,父之过!你们还是好好教育一下孩子吧!”“养不教,父之过。”听到小朋友的爸爸这么说,晶晶爸爸的脸一下就红了,可不懂事的晶晶还在起劲地玩滑梯。孩子不守规矩,爸爸肯定会不好意思,但不好意思是没用的。

时下,像晶晶爸爸一样的“补偿”型爸爸有很多。总给孩子“补偿”,其结果呢?

如果你也是“补偿”型爸爸,就要从现在开始,做一下改变了。(1)再忙也要做个好爸爸

再忙也要做好父母,特别是工作繁忙的爸爸们,一定要意识到陪伴与教育孩子的重要性,要学会挤出时间陪孩子,如平时推掉一些没必要的应酬,节假日放弃加班陪孩子。(2)从现在开始给孩子立规矩

如果想做一个好爸爸,就要改变以往的错误做法:多给孩子零用钱,或一味地满足孩子的要求。

要知道,一味地满足孩子的要求,而不注重教育,甚至忽略了对孩子进行品质、心理健康以及良好个性方面的教育与培养。

好的规则、规矩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爸爸必须给孩子制定一些规矩。

首先,应该给孩子立花钱的规矩,要让孩子明白,哪些钱应该花,哪些钱不应该花。其次,要给孩子立一些生活规矩。比如,对他人要有礼貌。

现代社会,很多年轻的男人工作繁忙,工作与生活压力很大,但无论工作多忙,都要做一个好爸爸,要想做个好爸爸,就要多挤时间陪孩子,重视给孩子立规矩。这样,才能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孩子出现一些不良行为。不然,一味地用“补偿”性教育理念与方式教育孩子,只能让孩子长大后成为一个自私、没责任心、是非观念差的人。

爸爸,是孩子的规矩导师

爸爸是孩子的第一任导师,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爸爸承担主要的教育责任,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如果你想做称职的爸爸,就要从一开始就承担起对孩子的教育责任,要好好教育孩子,不仅给孩子立规矩,还要鼓励与监督孩子守规矩。我的一个表姐,八年前她与老公离婚了,离婚的时候,是老公坚持的,可如今她老公却后悔了。表姐与她老公离婚时,他们的女儿苹苹只有8岁,现在苹苹是16岁的大姑娘,却成了一个问题少女,不仅抽烟、喝酒,还在高一时就退了学,之后,一直在社会上瞎混。小时候苹苹很听话,也很活泼,每次快到放学的时间,都能听到苹苹的歌声。可过了几年,亲戚朋友们再提起苹苹,都说,苹苹成绩一路下滑,见了亲戚也爱理不理的,就像没看见一样……当初我还不相信,直到有一次在商场碰到苹苹与她妈妈。“表姐,苹苹也来逛街,今天怎么没上课?”“今天下午放假呢!”“哦!”“苹苹,你怎么不叫姑姑?”苹苹将头扭向一边,好像没听见妈妈的话似的。“没关系的,叫不叫我都是她姑姑!”“哎,这孩子,你怎么不听话!”“妈妈,你烦不烦啊,逛街也唠叨,不让人清净,烦死了!”“你这孩子,怎么能对妈妈说这种话?气死我了!”妈妈说她两句,就顶嘴,这孩子怎么这么没大没小,没规矩?尽管我心里不舒服,还是劝说表姐别生气,可苹苹却给我留下了糟糕的印象。之后我们就没见过面,直到听说表姐与她老公想复婚的事,才知苹苹已经成了让人头大的孩子。

在工作与生活中,我接触过不少像苹苹一样缺少父爱的女孩。这些孩子并不都是离异家庭的孩子,但孩子的爸爸都因忙于工作很少管教孩子,结果等爸爸再想管教孩子时,孩子已经不听自己话了,而且学会了与自己对抗,凡是自己让做的,都不听,都不做。反之呢,不让孩子做的,他偏偏去做。《三字经》上说“养不教,父之过”,很显然,孩子们不听话,没规矩,与爸爸们有很大的关系,确切地说,因为他没有尽爸爸应该尽的职责。

如果孩子得不到来自爸爸的爱,就会在其他人身上寻找这种爱。一般来说,无论男孩女孩,如果在家庭中得不到爸爸的爱,都会出问题。男孩子易学坏,会成为社会上的小混混;女孩子呢,则容易被一些男人的花言巧语所迷惑,或恋上像父亲一样年龄的男人,以弥补少年时父爱的缺失。

由此可见,父亲的教育对于孩子一生的成长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特别是在青少年时期,孩子更需要父亲的教育与引导。

可以说,不论是在孩子性格的培养方面,还是在孩子的规矩培养方面,如果你是聪明的爸爸,就要承担起对孩子的教育责任,特别是在立规矩方面,一定要尽好一个爸爸应该尽的职责。

在教育孩子时,爸爸承担主要的责任,这种责任主要侧重与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有责任给孩子立规矩

可以说,爸爸是孩子的规矩导师。从孩子出生起,爸爸就有责任给孩子立规矩,即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等孩子有沟通能力后,爸爸会给孩子立更多的规矩,让孩子明白什么事情应该做,什么事情不应该做。(2)有责任制定家规

在孩子学龄前,爸爸有责任制定家规,特别是那些对孩子十分溺爱,甚至有些放纵的爸爸。如果想让孩子能分清在什么时候什么场合做什么是对的,最好的办法就是现在制定家规。让孩子从守家规开始,养成守规矩的好习惯。(3)有责任严格要求自己

心理学家研究后发现,无论男孩女孩,到了一定年龄对爱的需求都会发生改变。

一般来说,在婴幼儿时期,孩子都依恋母亲,而到了青春期,大部分孩子都会追求一种有力量、有权威的爱——父爱。

可以说,当一个孩子进入了青春期时,爸爸的言行、待人接物的态度,都会成为孩子模仿的对象,这对孩子今后的社交能力将会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

不过,孩子的良好个性与习惯都是在孩子进入青春期养成的。最重要的是,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孩子会观察爸爸怎样处世,从而模仿爸爸的言行举止。如果爸爸行事比较有规矩,那么,孩子做事也一定有规矩。所以,爸爸们有责任,从孩子一出生起,就严格要求自己,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是否得当。

在给孩子立规矩时,爸爸应该扮演什么角色呢?其实,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爸爸担任的是孩子导师的角色。在立规矩时,爸爸所担任的也是这种角色。

父亲应该怎样做,才能正确地给孩子立规矩呢?(1)要让孩子感受到爸爸的关注

在中国传统家庭中,爸爸承担的是养家糊口的责任。相对于妈妈,爸爸通常工作要忙一些。但不管有多忙,都要记得多陪伴自己的孩子,特别是给孩子立规矩后,每天至少要抽出半小时到一小时,专心陪孩子玩,跟孩子一起做游戏、看动画片等,要让孩子感受到爸爸的关注。

爸爸经常陪孩子,与孩子一起玩,可以让孩子感受到爸爸的爱,让孩子开心,从而易于让孩子接受规矩。(2)把握好原则,做监督官工作

在给孩子立规矩时,爸爸要把握好原则与道德底线,规定孩子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陪孩子时,爸爸可以趁机监督孩子。

在立下规矩后,爸爸要注意多与孩子进行交流,建立起和孩子良好的沟通渠道。如果发现孩子不守规矩,爸爸也要及时进行纠正。(3)要对孩子充满信心

爸爸在给孩子立了规矩后,一定要对孩子充满信心,相信孩子能坚守给他立的规矩。相信自己能守的规矩,孩子也有能力坚守。

要知道,不相信孩子能守规矩,只能让给孩子立规矩这件事,变得难上加难。

每一个爸爸都想做一个称职的父亲,要实现这个愿望并不难,只要你在孩子出生后,多关爱他就可以了。同时,还要注意的是,重视规矩的建立。要从孩子一出生,就给孩子立规矩,并做好监督工作。

这样,才能让孩子长大后,有良好的言行及待人接物的态度。

第二章 充足的准备,成功立规矩的前提

可以说,给孩子立规矩是爸爸应该尽的职责。对孩子来说,立规矩则是一件十分必要的事情。爸爸如果想给孩子立规矩,一定先要在心理上做好充足的准备,要有理性的态度,要先梳理好规矩与爱的关系。而要想成功地给孩子立规矩,父母先要给自己立规矩,并学习一些给孩子立规矩的技巧与方法。只有父母认真地对待给孩子立规矩的事,才有利于成功地给孩子立规矩。否则,就易半途而废。

给孩子立规矩,你准备好了吗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生活中,很多爸爸想给孩子立规矩,但规矩不是随便立就能成功的,而是需要好好准备的。一般来说,随便给孩子立规矩,又没有好的态度与方法的话,立规矩这件事就会不了了之,更别说成功地给孩子立规矩了。小杰的爸爸给他买了一台电脑,爸爸规定小杰每天只能玩半小时的电脑。这天,小杰玩了二十多分钟的电脑,可快到关机时间时,表妹来家里做客。小杰的爸爸正准备关电脑,可小杰却带着表妹一起来玩电脑。见状小杰的爸爸只得让小杰带表妹玩会儿。可没想到,不一会儿,这两个孩子就开始为争抢电脑闹翻了。小杰的妈妈连忙去找了一件电子玩具拿给表妹,可是表妹一门心思地想玩电脑,但小杰却坚决不让她玩,并为此大哭大闹。“小杰,让表妹玩一会儿电脑!”“不行,我才玩一会儿!”“你已经玩了二十多分钟,快让表妹玩一会儿!”“不行!”“小杰,不是规定了你每天只能玩半小时吗?你已经玩得差不多了!怎么能不守规矩呢?现在马上让给表妹玩,要不然,以后就不许你再玩电脑了!”小杰爸爸严肃地对小杰说。而小杰一听爸爸这么说,只好让出电脑。

爸爸规定小杰每天只能玩半小时的电脑,可他玩起电脑来却没完没了,显然,这是小杰在破坏爸爸制定的规矩。可见,爸爸给孩子立规矩,一定要言行一致,让孩子严格地执行。不然,就给了孩子破坏规矩的机会。给孩子立规矩时,一些爸爸言行不一致,这看似是方法有问题,实则是态度有问题,即没有做好准备,就匆匆给孩子立规矩。

可以说,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立规矩的失败,是由于以下两个原因:(1)给孩子立规矩时态度不正确——过于随便

给孩子立规矩时,如果态度过于随便,今天让孩子守规矩,明天孩子不守规矩也随他,这就亵渎了规矩的神圣性,从而让规矩丧失了强制性。如此立规矩,注定会以失败告终。(2)没有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工作

在给孩子立规矩前,很多父母都没有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以为立规矩是很容易的事,没有预想到立规矩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因而,一遇到困难,就不知所措,甚至任其半途而废。

给孩子立规矩,不可匆匆上阵和孩子交锋。最好的做法是,没有充分准备好,不要开始立规矩,宁可让孩子这次先得逞了,也不要匆忙开始。否则,不仅这个规矩立不好,以后再给孩子立其他规矩,也会变得更为困难。在开始立规矩之前,爸爸们要做好充足的准备,树立正确的立规矩的态度,以认真、积极的态度对待给孩子立规矩这件事。(1)给孩子立规矩,要树立认真、积极的态度

要想成功地给孩子立规矩,爸爸们要树立正确的态度,要主动给孩子立规矩,不要等发现孩子有不良行为,并难以改变时,才想起给孩子立规矩。

不管给孩子立何规矩,都要认真,不能马虎。既不能随便给孩子立规矩,也不能随便就废除规矩,否则,注定会以失败而告终。

可以说,第一次给孩子立规矩,只要态度认真,就是一个良好的开端,这等于向成功地立规矩迈出了最重要的一步。(2)要保持理性、平和的心理

在给孩子立规矩的过程中,爸爸们一定要保持理性的态度,不能率性而为。如果是随着自己的情绪或性子立规矩,你的规矩就自然难以立成,如一生气时,就给孩子立规矩,就让孩子守规矩,或孩子不守规矩就冲孩子发火,甚至是打骂孩子,这样,让孩子感受到的不是规矩,而是怒气,而这怒气会让孩子产生恐惧或叛逆心理。

在给孩子立规矩时,孩子再怎么破坏规矩,再怎么不听话,爸爸们再生气,也要保持冷静和理性。(3)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

当我们给孩子立规矩时,他身上的坏毛病,可能已经存在很长一段时间了,这就不是简单而随便做一次规矩就能够改变的。所以,在给孩子立规矩前,一定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特别是当发现孩子有不良的行为时,不能急功近利,心态浮躁,更不能期待在几天的时间内,就可成功给孩子立规矩。

当孩子的行为有所改变时,一方面要理性地肯定,另一方面心里要有打持久战的准备。孩子的行为会反复,这是他在考验你立规矩的耐心是否足够。

天下父母,没有不希望孩子有好规矩的,而作为孩子的爸爸,一旦给孩子立了规矩,就要态度认真严谨地让孩子执行规矩,千万不能随便就给孩子立某个规矩,也不能在给孩子立了某个规矩后,随便就放弃。

给孩子立规矩,你考虑相关细节了吗

细节决定成败,给孩子立规矩亦是如此。在给孩子立规矩时,爸爸们一定要注意相关细节,从生活的点滴处入手。

现在,让我们先看下一位美国爸爸给孩子立规矩时,是如何精心准备的。有一位美国小女孩,她今年5岁了,十分活泼好动,可就是不爱吃饭。每到吃饭时,总是挑三拣四、挑肥拣瘦,这也不爱吃,那也不爱吃,就连在幼儿园也是这样。她的妈妈想了很多办法来让她改掉这个坏毛病,可一点效果也没有。无奈之下,妈妈只好让爸爸想办法。“有什么办法,能让孩子爱吃饭,不挑食呢?”孩子的爸爸为此绞尽脑汁,想来想去,他决定给孩子立规矩。但他不是说立就立,不打无准备之仗,而是在立规矩之前,他先做了很多准备工作。这位爸爸是怎么做的呢?他考虑了很久,首先,他想到了给孩子立规矩的方法。什么方法呢?他每天早晨做好几样菜,然后让孩子选择:第一,你可以选择吃其中的一样饭菜;第二,可以选择在规定的时间吃好饭,然后去幼儿园;第三,如果在规定的时间内什么都不吃,就饿着去幼儿园。为了取得幼儿园老师的帮助,他还给幼儿园的老师打了电话,告诉老师明天孩子有可能饿肚子。如果孩子在幼儿园饿得难受,老师也不能给孩子提供任何食物。

以上这位爸爸,可谓是用心良苦,考虑全面,不仅想到了立规矩的方法,也想到了如何避免他人干扰以及取得他人帮助的一个个小细节。

由于这位美国爸爸精心做好了各种各样的准备,最终,他当然成功地给孩子立了规矩。这位美国爸爸在给孩子立规矩时,非常注重细节。这一做法是值得爸爸们学习的。

在立规矩前,爸爸一定要全方位考虑,考虑好与之相关的各种细节。(1)了解孩子不良行为形成的原因

在开始立规矩之前,需要做很多的准备。首先要好好分析为什么孩子有这样的行为习惯,应该怎样解决。例如,孩子不好好吃饭、挑食,有很多原因,有可能是父母太挑食,有可能是幼儿园的小朋友挑食。只有找到孩子挑食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2)得顺应孩子能力的不断发展

要给孩子从小立规矩,一定要顺应孩子能力的不断发展而增加难度。例如,有的家长就把家规贴在墙上:尊重家长;该写作业时写作业;自己整理玩具;脏衣服放在筐里,等等。之后,要让孩子有个经历的过程,给孩子一个适应的时间,让他逐渐学会遵守。(3)要考虑规矩的沟通与问题

小孩子沟通能力差,在给孩子立规矩前,爸爸要考虑如何把你立的规矩与要求给孩子讲清楚,用什么样的沟通方式,易让孩子明白。

同时,也要考虑孩子破坏规矩时,自己该怎样保持心平气和,不发脾气,而当孩子守规矩时,或当孩子的行为有所改变时,采取什么样的小举措奖励一下孩子,以此来激励孩子更好地守规矩或取得更大的进步。(4)要坚守爱与规矩的原则

真正的规矩,是体现爱的规矩。……给孩子立规矩不是不讲情面,而是为了孩子有更好的将来。可以说,“爱心”是建立健康心理界限的关键所在。立规矩要在坚持爱与规矩统一的基础上,在给孩子立规矩前,爸爸们就要考虑好,如何立规矩,才能既改变其不良行为,又不使孩子受到伤害或失去安全感。

在立规矩的过程中,在孩子情绪不好或者哭闹反抗时,别忽视孩子的心理感受,应给予他安慰,引导他正确对待“规矩”。(5)给孩子营造良好的氛围

给孩子立规矩时,爸爸一定要给孩子创造良好的环境。如孩子不好好吃饭,就要将家中所有的零食都处理掉,至少要放到孩子找不到的地方;多带孩子去有利于学规矩的地方,如朋友家,特别是让孩子多去比较守规矩的朋友家;也可以去一些公共场合,如想让孩子学会排队,可带孩子去公交车站,看他人是怎么排队的;也可让孩子看一些影视或书籍,用榜样的力量激励孩子守规矩。(6)要预测可能发生的事情

爸爸要明白,给孩子立规矩,设立限制,不应是情绪冲动的结果,它应当是一个充分运用家长智慧、经验和爱心的过程。所以,在给孩子立规矩前,爸爸要提前预测可能发生的问题、孩子可能的犯规行为,最好是考虑出应对的举措。

给孩子立规矩,你准备好了吗?如果你早已有了充足的准备,那就无须再等待了,马上就开始立规矩吧!同时,要记得孩子的不良行为有所反复时,自己一定要坚守原则,而不是放弃!

了解孩子,是立好规矩的前提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特的,都有自己的优点与缺点,要想成功地给孩子立规矩,在立规矩前,就要了解自己的孩子是什么类型的,有什么样的心理特点与内心需求,根据孩子不同的心理与成长特点给孩子立规矩。这样,就比较有效了。

几天前,我收到了一位爸爸发来的邮件,这位爸爸诉说了他的烦恼。老师:您好。我的儿子贝贝现在上幼儿园大班,非常淘气,经常惹是生非。他上个月在幼儿园与小朋友打闹时,把幼儿园的玻璃窗给打坏了。幼儿园的闻老师非常生气地给我打了电话,当时我正忙着工作,但不得不请假去幼儿园。到了幼儿园,我急忙给老师道歉,还买了玻璃赔给学校。晚上回到家,我非常生气地打了贝贝的屁股,并对他说:“听着,你以后再淘气,我再也不带你去动物园玩了。”“爸爸,以后我再也不淘气了!”孩子当时答应了不淘气。可前几天,他又在我新买的电脑桌上用刀子乱划,结果新买的电脑桌一下子就让他弄得面目全非。贝贝接二连三地淘气,惹是生非,让我都不知如何教育这孩子了。比如到我单位,我不让他动同事桌上的东西,他偏不听,总是动同事的电脑或办公用品。我也教训过他无数次,可是收效甚微。我应该怎么办?我是不是应该给孩子立规矩?可怎么立,如何立规矩才有较好的效果?

家里有一个淘气的孩子,当爸爸的确实会很烦恼。我非常理解贝贝爸爸以及其他那些跟贝贝爸爸有类似经历的爸爸们的心情。

在此,我一再强调的是,规则和秩序是社会公共生活中的基本准则。一个孩子只有明白了他的做事界线,才知道该如何自律,也才能对他的情绪、行为及态度负责。所以,父母要想孩子不那么淘气,或惹人嫌,就要及时给孩子立规矩。

而要想及时给孩子立规矩,有一个极其重要的前提,那就是了解孩子。

由于成长的环境不同,现在的孩子有其独特性,爸爸要进入孩子的世界,用心了解自己的孩子。了解孩子的优点与缺点,孩子的哪些行为需要加以纠正,这样,才能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给孩子立规矩。

在生活中,很多父母认为自己十分了解孩子,总认为孩子很小,什么都不懂。事实上,更多的时候,不是孩子什么都不懂,而是做父母的不了解孩子,不明白孩子知道什么。

那么,爸爸应该如何了解孩子呢?(1)多观察孩子

孩子小时候,特别是3岁之前,最好是由妈妈“一对一”地抚养。当然,爸爸也要参与孩子的抚养与教育,爸爸在下班后,一定要抽时间多陪孩子,即使工作再忙,每天也要留出固定时间,如用一小时的时间陪孩子做游戏,玩耍。这样,爸爸就能通过观察孩子的言行举止,来了解孩子的心理与个性特点。(2)多与孩子聊天

孩子稍大后,特别是能够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需求与情感时,父母可多与孩子进行交流。也只有多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才能了解孩子的内心需求,从而做到在给孩子立规矩时,能因人而异。(3)多学习,多读书

了解孩子的方法有很多,既可与孩子多聊天,也可观察孩子的言行举止。但要真正地了解孩子,就需要好好学习。如要学习儿童发展心理学,了解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一些共同规律,同时也要学习了解孩子的方法,学习如何与孩子交流、沟通。如果能学会这几点,那在教育孩子、给孩子立规矩时,遇到困难就能迎刃而解了。

给孩子立规矩,要从“心”出发

在我们身边,有些父母总拿自己的小时候与现在的孩子相比,以为这样就可以了解自己的孩子。事实上,这是一种错误的比较法。为何说这是一种错误的比较法呢?这是因为你不是孩子,孩子也不是你,是你之外的一个独立个体。

事实上,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他在每一个年龄段的成长与心理特点是不同的。同时,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不同个性的孩子,往往有不同的个性与心理特点。

可以说,只有当你真正了解了孩子的心理特点,才会懂得他内心的需求,才能更好地与孩子相处。也只有了解他的心理,了解他不同年龄段的不同心理需求,才能根据他的心理需求与心理特点,来给他制定相应的规矩,这样制定的规矩才较为合理。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都有什么样的心理特点呢?

孩子从出生到成年,要经过婴儿期、幼儿期、少年期、青少年期等不同阶段,每个阶段孩子的心理需求与表现都是不一样的。其中婴幼儿时期尤为重要,因为这个阶段是孩子性格与习惯培养的关键时期。因而,父母要多关心孩子,多了解孩子,并给孩子立相应的规矩。

让我们看一下1~6岁的孩子,在不同年龄段的心理特点与成长特点。(1)1~2岁幼儿

1~2岁的幼儿处于“肛欲期”,这一年龄段的孩子喜欢破坏东西。如用剪刀剪坏小娃娃,用牙齿咬坏衣服等。孩子为何会这样呢?这是由于他们的自我控制力正在发展期,但是他们又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与情绪。

此时,爸爸就需要给孩子制定一些相应的规矩,来帮助他纠正这些破坏性行为,如孩子爱摔玩具,首先,要让孩子明白这种行为是不乖的表现;其次,要用富于情感色彩的寓言故事或游戏,来提醒并帮助他控制自己的坏行为。

当孩子破坏规矩时,要有适度的处罚,切记不要对孩子进行过分的处罚,如打骂孩子,因为孩子此时的表达能力与理解能力以及承受能力都比较差,打骂孩子给孩子造成的心理伤害可能是永久性的。(2)2~3岁幼儿

通常,当孩子两三岁时,一些爸爸总感觉孩子不如以前那么听话了。之前,爸爸说什么,孩子都会听。但到了孩子两三岁时,他们总说“不”。父母说吃饭,他说“不”;父母说洗澡,他们以前很开心地去洗澡,现在却说“不”洗。

为何会这样呢?这是由于孩子两三岁时,正值自我意识迅速生长期,同时,也进入了“第一反抗期”,此时的孩子非常有主见,想按自己的意志与想法行事。

如果事先知道孩子会经历这样一个时期,那与孩子的相处也会变得很容易,因为你了解他的心理需求,知道如何做、怎么做,才能满足他的心理需求,如你想让自己的孩子吃青菜,你不能直接说吃青菜,而是要说:宝宝,你想吃黄瓜还是吃茄子?(3)3~5岁幼儿

3~5岁幼儿已经开始形成一定的自我控制力,其攻击或破坏性的行为相对减少,甚至只是偶尔出现。在这个阶段,孩子偶尔性的破坏性行为,多发生在产生不良情绪时。因而,如果父母在孩子出现不良行为,想给孩子立规矩时,先了解清楚孩子发脾气的原因,就能很好地帮助孩子纠正这些不良行为了。如抢小朋友的东西,如果是因为不良情绪引起的,爸爸最好是给孩子讲一些相关的故事,用生动的故事或寓言来启发、引导他,让他明白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是需要改正的。这样,才能让孩子逐渐养成管理自己情绪的习惯。(4)6岁幼儿

孩子6岁时,已经有了很好的自我控制力,但还会因为有不良情绪而产生破坏性行为,如在商场时见什么要什么,不给就打人、摔东西、哭闹等。

此时,爸爸一方面要去了解孩子动怒打人或破坏东西的具体原因,同时,也要根据其攻击或破坏东西这一行为带来的轻重后果,对他进行适当的处罚。这样,就能让孩子切身体会到破坏规矩,违反规则的后果是什么。如罚扣零用钱、罚扣玩耍时间等,而最好的方法就是他最喜欢什么,就把它当作处罚的“家法”,如孩子最喜欢玩具,在他一再破坏规矩时,就把他所有的玩具收起来,不让他玩。

爸爸们一定要明白,只有坚守住自己和孩子之间的界限,抵挡住孩子哭闹或不良情绪的“诱惑”,才能让孩子逐渐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从而成功地立规矩。但父母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想处罚破坏规矩的孩子,最好不要以暴制暴。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同理,要想给孩子很好地立规矩,就一定要了解孩子有哪些缺点、哪些不良习惯等。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地给孩子制定规矩,从而达到给孩子成功地立规矩的真正目的。

给孩子立规矩是限制他自由吗

一提给孩子立规矩,一些爸爸就会反感。在一些爸爸看来,规矩等于束缚、不自由,等于让孩子失去了无拘无束的自由而快乐的童年。

事实上,自由是相对的,真正的自由是在规矩与规则下的自由。提倡给孩子“自由”,并不等于放弃培养孩子成长所需的规则和标准,并不等于放弃给孩子立规矩。爸爸们该让孩子从小明白自由与规矩的关系,以坚定的态度给孩子指明“对”与“错”的界线,要非常重视给孩子立规矩。王伟平的女儿青青今年3岁半,上个月他把女儿送去幼儿园了,可让他头大的是,女儿对幼儿园的生活非常不适应。而在王伟平看来,幼儿园对孩子管得太紧了,这会让孩子失去自由。因为王伟平对女儿一直采取“放养的方式”,如孩子在家总爱光着脚到处乱跑,很少穿鞋子,王伟平就由着孩子性子来;孩子爱看电视,经常看到晚上11点才去睡觉,而且睡前不洗澡,王伟平也由着她。王伟平之所以不用条条框框束缚孩子,就是想给孩子最大限度的自由,让她能生活得快乐而幸福。但没想到的是,自从把女儿送去幼儿园后,老师总是对自己抱怨不断,不是说女儿上课时乱动,就是说孩子玩游戏时不守规则,或老是去抢小朋友的玩具或美食。“怎么办呢?”王伟平决定给女儿转幼儿园,可是接连转了三家幼儿园,幼儿园的老师都是接二连三地向自己告状,内容无非是女儿如何淘气,如何不守规矩,并且有老师建议她给孩子多立规矩。王伟平这才意识到孩子出了问题,或者说自己的教育出了问题。于是,他决定按老师的建议尝试一下给孩子制定一些规矩,但又担心给孩子立规矩,会让孩子失去自由,不能像天空的鸟儿一样自由而快乐地成长。

王伟平的这种担心有必要吗?作为一个父亲,他的担心可以说是没有必要的,而且有些杞人忧天。因为规矩不会让孩子失去自由,不会捆绑与束缚孩子,只会让孩子在人生的天空中飞得更高更远。

自由是什么呢?真正的自由不是率性而为,不是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真正的自由应该是这样的:1. 真正的自由首先能分辨对错,能做出正确的是非判断;真正的自

由是知道什么事情不好,什么事情好,如总是看电视不好,总是

玩电脑也是一种不良习惯。2. 真正的自由是建立在约束力与自控力的基础上的。从心理学角度

来说,没有框架的自由,孩子容易迷失,而且没有安全感。当然,

这类孩子约束力与自控力也差。约束力与自控力强的人,才能享

受真正的自由。对于不好的事情,有控制住自己或约束住自己不

去做的能力,不被自己不想做的事情捆绑与约束。3. 很多研究也证明,有自制力的孩子往往在长大后更有成就,心理

更平衡,因为自制力的培养过程也是心智成熟的过程。

可以说,像王伟平一样的爸爸们一定要树立正确的自由观,要用规矩约束孩子的行为,一定要给孩子灌输规则意识,给孩子立规矩,不仅要让孩子明白规矩的内容,而且也要让他慢慢明白规矩对自己和别人的意义,要让孩子明白无论什么人都要守规矩,让他从小就对规矩产生敬畏感。否则,孩子长大后就有可能要付出惨痛的代价,甚至会为此失去自由。

事实上,很多父母,特别是爸爸也明白这些道理,可是为什么他们会对规则有那么深的“成见”,甚至有家长认为建立规则是在压制孩子的天性?

归根到底有两个问题,需要爸爸好好反思:1. 我们建立的规则是否遵循了孩子发展的规律?2. 我们在执行规则的过程中,是否尊重了孩子的身心特点?

如果这两点没有做到,激起孩子的反抗,大人吼孩子哭,自然就难以给孩子立规矩了。

幸运的是,王伟平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不仅给孩子立了规矩,而且还身体力行,在点滴生活中慢慢让孩子守规矩。如他规定玩玩具后必须要洗手。当青青不肯洗手时,正在电脑前工作的他,会去洗手间洗手,然后对青青说:“青青,你看爸爸的手洗干净了吧!我给你洗了一个苹果,如果想吃的话,就先去洗洗手。”“我要吃苹果!”青青跑进洗手间,回来时小手已经干干净净了。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爸爸们如果想让孩子飞得更高,就要为孩子制定合理的规矩。要知道,规矩与自由并不矛盾,当孩子守规矩时,规矩与规则就会节约孩子的成长成本,保护孩子成长的自由,让孩子自由地发展。孩子长大后,就会成为一个真正独立自主,又具有享受自由能力的人。……

让孩子明白:规矩面前一律平等

众所周知,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同理,规矩面前,人人也要平等。只要是立了规矩,无论何人,大家都要遵守,不能随意通融与打破规矩。父母如此,孩子亦如此。爸爸必须让孩子明白这一点,这样才能让孩子用正确的态度对待规矩,并且因对规矩有正确的理解与态度,而自觉地遵守。赵小虎的儿子叫明明,今年上幼儿园大班了,他有一个好朋友叫张娟,是邻居的女儿。这天,是周六,张娟又来找明明玩,明明的表姐嘟嘟也在。三个孩子在一起玩,玩得可高兴了。玩着玩着,突然,张娟发现了明明家客厅的小书柜上放着一个装糖的透明糖盒,里面有好多五颜六色包装的棒棒糖。于是,她就问赵小虎:“叔叔,我可以吃棒棒糖吗?”赵小虎爽快地答道:“可以,但是你只能拿两个。”为什么只能拿两个呢?这是因为他平时与明明约法三章:每次每人只能吃两块糖或两根棒棒糖。一听可以吃棒棒糖,三个孩子都过来拿了两根棒棒糖。不一会儿,嘟嘟却告状道:“叔叔,叔叔!张娟多拿了棒棒糖,而且说:‘你们家的棒棒糖很好吃,我想带几个回去给妹妹。’”听了嘟嘟的话,赵小虎走到张娟面前,拉着她的手道:“孩子,我们家的规矩就是每次只能拿两块糖或两根棒棒糖,如果你想让妹妹吃糖,就回家把妹妹叫过来可以吗?不过,现在呢,要把多拿的糖放回去,因为大家都要守规矩,好吗?这样,叔叔才喜欢你,下次才会再给你吃棒棒糖!”张娟听了,不情愿地放回去多拿的棒棒糖。

对于赵小虎的做法,你是不是很不以为自然,觉得他太小气了,竟然为了两根棒棒糖与一个孩子计较。表面上看,是他太小气了。事实上,是他在坚守给孩子制定的规矩,否则,他就会因为对别人的孩子破了例,而让自己的孩子有了想法:“为什么爸爸定的规矩,我一定要坚守,而别的孩子却可以破坏呢?”有了这个想法后,他就会有样学样,不守规矩。

在给孩子立规矩时,爸爸一定要明白,无论何人在规矩面前都一律平等。只要是立了规矩谁都要遵守,不能随意通融。这样,才能让孩子用正确的态度对待规矩,并且因对规矩有正确的理解,而自觉地遵守。

如果爸爸不让孩子明白规矩面前一律平等,孩子会怎么样呢?通常,孩子小时候小视规矩,破坏规矩,长大后,就可能无视法纪。

孩子能否在不同的场合下有意识地约束自己的行为,以适应环境和场合的需要,这就要求父母去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

换言之,如果想让孩子在长大后守法,不以身试法,需要爸爸从小让孩子明白规矩面前一律平等。要让孩子明白这一点,爸爸可具体这样做:(1)给孩子立的规矩,家中其他成员也要做到

在给孩子立规矩时,爸爸不仅要求孩子守规矩,而且要求家庭所有成员都守规矩,比如,你让孩子好好吃饭,家里所有人也要好好吃饭,不挑食。要求家庭所有成员都守某一规矩,这就会让孩子感觉这规矩不是针对他,而是针对所有人。这样,就易让他守规矩。(2)在制定规矩的过程中,要多与孩子协商

给孩子立规矩时,要多与孩子协商。让孩子坐下来一起来商量应该制定哪些规矩,让孩子参与规矩制定的过程,实际上是孩子形成正确思维的过程,只要形成正确思维,在执行规矩时就容易得多。(3)在制定规矩时,要家人互相监督

在制定规矩时,也让他对其他家庭成员进行监督,任何人破坏规矩,都要受到处罚,让他觉得公平,从而让他有坚持不懈的信心,并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规则意识。

作为孩子的爸爸,也许要做的有很多很多,但最重要的是,一定要经常告诉孩子,并设法让他们懂得:规则、规矩面前一律平等。

第三章 给0~6岁的孩子,必须立的早期规矩

可以说,自孩子出生后到上小学前的每个年龄段,都有应该立的规矩、要制定的规则。在孩子出生后,就要给孩子立睡或吃的规矩。规矩立得越早越好。因为越早让孩子接受早教,越早给他立规矩,越有利于他的成长,而且父母也会少操很多心。

给0~6岁的孩子,立什么规矩(1)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生活水平提高了,孩子想吃什么父母给孩子做什么,孩子想要什么父母给孩子买什么。现在的孩子似乎什么都不缺,可却又总让人觉得不对劲,总感觉他们身上缺少点什么。现在的孩子到底缺少什么呢?其实,现在的孩子最缺少的是规矩。

可以说,给孩子立规矩,是爸爸的责任,从孩子出生起,爸爸就应该给孩子立一些规矩。

我认识一个爸爸,她的女儿2岁零6个月,他给女儿立下了这样的规矩:(1)与小朋友在一起玩的时候,不许抢小朋友的玩具,不能打小朋友,不能咬小朋友。否则,就要面壁思过半小时,而且面壁思过后,还要向小朋友道歉。(2)从外面回到家里,脱外套后要告诉妈妈,让妈妈把衣服挂到衣柜中;脱鞋后要放进鞋柜,不放进鞋柜要面壁思过,面壁思过后再把鞋放回鞋柜。(3)饭前饭后以及大小便后要洗手,不洗手要面壁思过。面壁思过后再洗手。(4)玩完玩具后要收好,自己的玩具要自己收拾好。如果自己不收玩具,而是爸爸妈妈把玩具收起来的,就三天不能玩玩具。

以上是一个爸爸给孩子立的一些生活规矩。你给孩子立过这些生活规矩吗?

也许会有人说,给两岁的孩子立这么多规矩,孩子能记住吗?是的,在给孩子立规矩时,不可一次立太多,要了解孩子的承受能力与理解能力,要看孩子是否一次记得住这么多规矩。

心理学家认为,0~6岁的孩子需要建立以下六大基本规矩:(1)文明规矩:严禁有粗野、粗俗的行为

什么是粗野、粗俗的行为呢?所谓粗野、粗俗的行为,是指随意打人、骂人。关于这种行为,要从两方面理解:一个是显见的,指行为和语言上的粗野;另一个是隐性的,指对他人心理上的控制和压制。

在日常生活中,显见的粗野、粗俗的行为比较常见,如一个孩子想吃糖,妈妈怕给他吃太多的糖会影响健康,就拒绝了他,而孩子呢,则会为吃到糖而绞尽脑汁,既会哭闹不休,又会打骂妈妈,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但孩子不知道,哭闹或打骂妈妈都是粗野、粗俗的行为。

如果你的孩子有粗野、粗俗的行为,你必须给他立规矩:可以哭,但不许打人,不许撒泼或撒野。因为哭能发泄、调整孩子的不良情绪。不许撒泼或撒野是对孩子行为的一种限定。因为这种行为是不礼貌的。(2)物品所有权规矩:别人的东西不能拿

从孩子成长的心理特点来看,孩子在婴幼儿时期,特别是在3岁以前,自我意识强,物权概念差。如对1岁多的孩子来说,他眼中的世界都是“我的世界”:妈妈是我的,玩具是我的,好吃的是我的,根本就没有他的、你的概念。

可长大后一切就不同了,因为成人世界的物权概念是相当明确的,谁的就是谁的。如果你将他人的物品据为己有,甚至是不择手段强行占有,那你就违法了。因而,父母必须从小就给孩子立这样的规矩:别人的东西不可以拿,自己的东西由自己支配。这样,就可帮孩子建立与他人的界限,建立明确的物权概念。(3)归位规矩:从哪里拿的放回哪里去

这条规则的确立有利于孩子学会尊重环境,建立良好的秩序感。父母要从小告诉孩子:“从哪里拿的东西,要放回哪里去。”如果孩子实在太小,不能独立完成这件事,那父母就应该和孩子一起,把用过的东西归位,从而帮助他慢慢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会让孩子一生都受益匪浅。(4)等待规矩:先来后到,后来的要等待

很多父母带孩子去公园的时候,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形:想让孩子玩滑梯、碰碰车等,可每次都要排队等待,特别是在人多的时候,经常一等就是大半天。

遇到这种情况时,有些孩子就不愿意等了,又哭又闹,这可怎么办?有些父母可能就会为了满足孩子的要求,跟排在前面的人求情,说好话,甚至有些人干脆就插队。这是不对的。其实这是一个教育孩子守规矩的好机会。

如果想做一个好爸爸呢,就可以趁这个机会,告诉自己的孩子,先来先到,后来的要等待。因为滑梯、碰碰车之类属于公共资源,由于公共资源有限,在很多情况下只能是:谁先到谁先玩。当别人玩的时候,后来的人必须学会等待。

可以说,这条规则有利于提升孩子的等待意识,培养孩子的耐心。(5)礼貌规矩:多尊重他人

人人都喜欢有礼貌的孩子,特别是喜欢能尊重他人的孩子,当孩子懂得尊重他人,在他人做事情时,就能做到尽量不去打扰别人。同时,一个人只有尊重他人,才能赢得他人的认可与尊重,才能交到更多更好的朋友。

爸爸们必须给孩子立礼貌规矩,因为这样有利于孩子培养自己的社交能力。(6)为人处世规矩:做错事要道歉

我们活在这个社会上,就得跟人打交道,就得懂交际。而要想不断拓展自己的交际圈,有更好的人脉关系,就要勇于承担责任:做错事要道歉。同时,一个人要想在这个社会上更好地生存,也要有自己的尊严,能维护自己的权利:他人伤害了自己,要求他人道歉。这条规则能让孩子明确做人处世的是非观念。

可以说,成功教育好孩子,往往靠的是规矩和努力。爸爸只有从小给孩子灌输规则意识,让孩子了解并坚守以上这些规则、规矩,才能让孩子有更好的心态与个性,才能帮孩子建立最基本的社会化秩序。

给0~6岁的孩子,立什么规矩(2)

在给孩子立早期规矩时,一些爸爸做得相当棒。比如小王。小王的儿子出生七个多月了,在分床睡的问题上,他一直有很多困惑,如:这么小的孩子怎么能睡小床呢?孩子睡小床是不是会影响给孩子喂奶?孩子一天如何定时喂奶?其实,从小让孩子分床睡,按时吃饭十分重要,父母在孩子出生后,最好马上就开始给孩子立睡与吃的规矩:独自睡,定时喂。在执行规矩的前几个晚上,孩子可能哭闹得很严重,这时候父母一定要坚持再坚持,要忍着。小王相信,只要坚持这样做,不用多长时间,孩子就可以自己睡了。果然,一个月后,小王的儿子睡眠就变得很有规矩,而且每天睡的时候,他都用肢体语言向小王传达出这样的信息:我要到小床里睡。

小王终于成功地给孩子立睡的规矩了,高兴之余,他也要妻子坚持用母乳喂养宝宝,并让宝宝养成定时吃的习惯。

可以说,爸爸们在给孩子立规矩时,一定要根据孩子的年龄段来立合理的规矩。如孩子1岁前与1岁后的规矩是有所区别的。因为每一个年龄段的孩子,其心理特点是不同的。

同时,如果爸爸能抓住孩子各个年龄段的敏感期,对孩子进行规矩教育,也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0~6岁语言敏感期,给孩子立不许骂人的规矩。

爸爸在给孩子制定不同规矩时,还要注意的是,不同年龄一定要有不同的侧重点,而且要与时俱进。因为不同年龄的孩子,其心理与成长特点都有所不同。如4岁以下的孩子,立的主要是侧重于日常常规性的规矩,这样,有利于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日常作息规律、秩序感等的形成;4~6岁的孩子,除了循序渐进培养上述习惯外,还要给孩子增加与学习有关以及和他人交往的相关规矩。

此时,父母可以给孩子多立些规矩,如家中有客人时要有礼貌。对于总是破坏规矩的孩子,父母可以进行适当的惩罚,比如,告诉他:“给你3分钟的时间停止大哭小叫,否则,今天晚上不许看动画片。”

由于孩子在每个年龄段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因而,父母们在给孩子立规矩时,一定要多方面兼顾,既要立一些必须的常规性规矩,又要根据孩子的个性特点,制定一些个性化的特定规矩。这样,才能在不压抑孩子天性的情况下,让孩子养成守规矩的习惯。

新生儿,吃睡玩也要“约法三章”

孩子从呱呱坠地起就开始运用自己的感官探究这个美丽的世界,如寻找声音、喜好鲜艳的颜色……此时,父母千万不要以为他们什么都不懂。

孩子出生后,如果爸爸马上给孩子立规矩,规定好吃、睡、玩的时间,让孩子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不但有利于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也有利于其独立个性的培养与发展。因而,当你的孩子出生后,你最好让孩子学会按时吃、睡、玩,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李娟是一家广告公司的文案,同事小刘发现,一向精力充沛的她,最近一到中午就哈欠连天,这可是怪事。“怎么了?”“唉,别提了!”“到底怎么回事?孩子生病了?”“没生病,不过比生病还让人烦。你说这孩子为何晚上老闹觉,老不好好睡觉。他不睡,我与老公也甭想睡。我们简直要被这孩子折腾死了!”“那就分床睡或分房睡嘛!”“我老公倒是让孩子分床睡,我怕孩子一个人睡不安全。要知道孩子才5个月。”“有什么不安全的,你不知道?孩子的独立性要从小开始培养,父母要从孩子出生起,给孩子立吃、睡、玩的规矩。我家孩子从出生起就不与我们睡一张床,现在6岁了,他早就有自己独立的房间了。”“啊!”李娟看着同事小刘,心想:“我可舍不得!”小刘见李娟一副大惊小怪的样子,既为她惋惜,又觉得她可笑:一个名牌大学毕业的尖子生,怎么就不能接受新的育儿观呢?只怕以后她要经常打哈欠了!果不其然,在之后的日子里,在单位,李娟总是一副睡不够的样子。

同样是年轻人,小刘与李娟的育儿观大相径庭。如果你不想像李娟一样被孩子折腾得筋疲力尽,就不妨按小刘的育儿观养育孩子,从孩子出生后,就给孩子立规矩。

对于刚出生没几天的孩子来说,需要立的规矩很简单,那就是要让孩子按时吃、睡、玩,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而要想让孩子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菜鸟型的爸爸们一定要与新生儿约法三章。(1)给孩子立吃的规矩

对爸爸们来说,需要给新生儿马上制定的规矩应该是吃。因为孩子如何吃是最易把握的事情。

从某种意义上说,爸爸给孩子立吃的规矩,就是对孩子进行规律的喂养。无论你的孩子是母乳喂养还是人工配方奶喂养,都要尽快建立有规律的喂养方式。

一般来说,在刚出生的前8周,每天给孩子固定喂奶的次数为7~9次。每次间隔为2.5~3小时。这个间隔时间包括每次喂奶所用的时间。

给孩子立这个规矩时,爸爸们要注意的是:

第一,不要看到孩子一哭闹就喂奶。要知道,新生儿哭有很多原因,不要把喂奶当作万能钥匙。虽然有时候可能会暂时解决问题,却不利于让孩子养成有规律生活的好习惯。

第二,不要因为孩子在睡觉,而不给他按时喂奶。正确的做法是轻轻地将其弄醒喂奶。如果实在睡得很沉,就再等半小时。不要太担心弄醒宝宝会影响他的睡眠,因为大部分孩子吃完了后就会很快进入梦乡。

第三,在喂奶的过程中,不要让孩子睡着。要想做到这一点,可以一边喂奶一边和孩子聊天、说话。这不仅能让孩子在吃奶的过程中保持醒的状态,还有利于孩子的智力发展。

此外,爸爸还要注意的是,从第五周开始就可渐渐拉长夜间给孩子喂养的时间间隔。如果是人工喂养可以让孩子睡到自然醒;如果是母乳喂养夜间间隔不要超过5小时。当孩子长到了7周后,父母就可再次拉长夜间哺乳间隔。时间长了,孩子自然就能养成按时吃的习惯。(2)给孩子立睡的规矩

对孩子来说,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很重要。但新生儿总是吃了睡,睡了吃,爸爸要如何帮他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呢?很简单,只要注意以下两点,就可搞定宝宝的睡眠了:

第一,顺应孩子的自然能力。

孩子从出生后,就有独立睡眠的能力。据相关机构对520名婴儿的调查发现,无论是男新生儿,还是女新生儿,无论是母乳喂养还是人工喂养,超过80%的孩子能在7~9周时一夜睡到天亮(不间断夜间睡眠7~8小时),到了第12周就有超过96%的孩子能一觉睡到大天亮了。

爸爸们要给新生儿立睡眠规矩,要按时给孩子喂奶。让孩子吃好,吃得有规律,孩子自然就睡得有规律。因为新生儿的工作不是睡就是吃,再就是玩。

第二,让孩子与父母分床或分房睡。

孩子出生后,大部分父母都是让孩子与自己一起睡。从表面来看,这是为了孩子的安全,实际上,这是一些妈妈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如晚上方便让孩子吃奶。

妈妈这样做,其实是剥夺了宝宝与生俱来的独立自然入睡的能力,而且会造成宝宝很多行为和情感发展上的问题。因而,孩子出生后,爸爸要坚持让孩子独自睡,即使不分房,也要分床睡。否则,你的孩子在一出生时,就输在起跑线上了。

现在一些年轻的爸爸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并开始让孩子与自己分床睡。但在给孩子立睡眠规矩的时候,却总是遇到这样那样的难题,而其中一个就是:如何培养睡眠规矩?王小凤的女儿一直是母乳喂养,现在她6个月大,夜里平均两小时吃奶一次(且要抱着喂),怎样给孩子立睡眠规矩?让我们看一下王小凤是如何做的。上个星期,我尝试给女儿立睡觉的规矩:让她睡在我们房间的小床上,独自睡一张床。刚开始她很不习惯。她在小床上翻来覆去,哼哼唧唧了大半个小时,但我始终坚持着,不去抱起她,也不去安慰她。终于,她由于太累而睡着了。不过夜里醒来,我还是抱了她几次。昨晚8点半时,她吃着吃着睡着了。之后两小时左右醒来一次,要抱着喂奶,4点醒来后,就不愿意睡觉了,直到5点多才又睡了一个半小时。给孩子立睡眠规矩,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很难。现在,经过训练,她已经可以一个人睡一张床了,有了独立睡眠的能力。我知道,这是坚持的效果,如果不能坚持,给孩子立独睡一张床的规矩肯定会失败。

由以上这个妈妈给孩子立睡眠规矩的经历可见,在立睡眠规矩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麻烦。但在此我要提醒爸爸们的是,不管遇到什么麻烦都要坚持。

如果爸爸想在孩子出生后,就给孩子立独自睡的规矩,而孩子妈妈又不同意的话,爸爸不妨先让孩子分床不分房。比如,夫妻俩都睡到孩子的房间。然后,再慢慢与孩子彻底分开睡。

与孩子分床后,每天上床后和孩子一起躺下,读一个小故事,亲一下。如果感觉孩子怕黑的话,可以开一盏很小的灯。(3)给孩子立玩的规矩

一般来说,孩子在出生一周以后,醒着的时间会越来越规律。随着喂养间隔的增长,爸爸也要慢慢增加与孩子玩的时间。当他醒着的时候,爸爸可与他进行肢体和语言上的交流。如经常抚摸一下孩子,多冲孩子笑一下,同时,与孩子聊天,给孩子唱歌和讲故事。这种愉快充分的交流不仅能促进宝宝在情感、语言、智力方面的发展,而且对随后的睡眠质量也有很大的帮助。

但要注意的是,不要一次与孩子玩太长时间,按自己的喜好无限制地逗宝宝,任何时候都要记住“吃—玩—睡”的总节奏,不要让孩子在快要睡眠时太兴奋。

面对新生儿,初为人父的你肯定会欣喜若狂吧,在你兴奋之际,千万不要忘记给孩子立规矩。要知道,及早给孩子立吃、睡、玩的规矩,不仅有利于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而且有利于其智力的发展。只要让孩子养成了有规矩生活的习惯,你的孩子就可能成为一个高智商的孩子。

1岁多的孩子,要立哪些规矩

对于1岁前的孩子,大多数父母觉得孩子很好管教,通常是父母说什么孩子听什么。而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就感觉孩子不怎么听话、不怎么好管教了。这是由于他逐渐开始有了自我意识、越来越以自我为中心。

1岁多的孩子正处于婴幼儿时期,大多数孩子已经能自己跑东跑西,喜欢模仿他人的言行举止,好模仿成人做事,他们总在不断地尝试,喜欢探索周围的世界,这动动,那摸摸,如果这时候不及时给孩子立规矩,那他可能会经常闯祸。

从孩子的成长规律和心理特性来看,1岁多的孩子大多能走路和说话了,是培养孩子安全感的时期。由于孩子分辨能力差,分不清哪些行为安全与危险,所以,他们需要父母的爱与保护,同时,也需要父母给他们确立一些行为举止方面的规矩,教他避免做一些危险的动作。

那么,1岁多孩子的爸爸要给孩子立哪些规矩呢?这些规矩具体如下:(1)给孩子立有利于安全的规矩

由于孩子还没有分辨能力,他不知道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哪些行为是安全的,哪些行为是不安全的。因而,孩子经常会乱动物品,会有一些不利于安全的行为。

此时,爸爸一定要规范孩子的行为,给孩子设定一下界限,或制定一些家规,禁止孩子乱动家中一些物品,比如,不许动家里的电器开关,不许进厨房,不许玩打火机等,尽量让孩子在安全范围内活动。

给孩子立了规矩后,也要时时提醒孩子不要乱走乱动,如与孩子一起过马路时,要提醒孩子走路时要看前面的路,不要乱跑等。这样,就能最大限度地保证孩子的安全。(2)规避破坏行为的规矩

1岁的孩子好奇心强,喜欢动动这,摸摸那,甚至有一些破坏性行为。当爸爸发现孩子爱搞破坏时,如用剪刀剪坏小娃娃,用牙齿咬坏衣服等,爸爸一定要给孩子立规矩,告诉他这是不乖的行为,要用富于情感色彩的寓言故事或游戏,来提醒并帮助孩子去控制自己的行为。

当然,爸爸要先区分孩子破坏性行为的起因,到底是由于好奇心还是无理取闹,从而采取区别对待。对孩子无理取闹的破坏性行为,是一定要禁止的,而如果是出于好奇心的话,则要进行保护和鼓励。如果孩子肆意破坏规矩,如严禁他乱扔玩具,他却乱扔玩具,甚至摔坏玩具。爸爸一定要给孩子立规矩,不能让他认为玩具坏了扔掉就行了,或者摔坏了旧玩具父母可以给买新玩具。(3)给孩子立行为规矩

1岁的孩子不知什么行为是好的,什么行为是不良的。为了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爸爸要给孩子立一些行为规矩,特别是爸爸发现孩子有一些不雅的行为,如用袖子擦鼻涕、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

此时,爸爸要教他正确的行为举止,给他立一些小规矩,如要用纸巾擦鼻涕,痰要吐到马桶或垃圾桶中,生活中的垃圾要扔到垃圾桶中等。

可以说,年轻的爸爸们十分重视规矩的建立,但在给孩子立规矩的过程中,也有诸多困惑。有位爸爸给我提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如何教1岁的孩子守规矩?我的女儿14个月大了,这孩子非常没规矩,最让人头痛的就是吃饭问题,她吃饭从来都不好好吃,总是要追着喂,而且吃两口就跑。二是老咬人,既咬小朋友,也咬家人,我告诉过她不许这样,这样爸爸妈妈就不喜欢她。但每次我说的话就像耳边风,她听是听了,但一着急还是照样咬人。三就是睡觉不好好睡,到了晚上总是要抱着才肯睡。结果,把我们夫妻俩累得要死要活。我的孩子如此没规矩,我是不是应该给她立规矩了?但我现在给孩子立规矩,是不是有些晚了?

这个爸爸的孩子都1岁多了,才想起给孩子立规矩,相比那些从孩子出生后就马上给孩子立规矩的爸爸,他的行动确实有些晚了。

不过,孩子1岁多正是立规矩的好时机。因为他会通过观察父母或家人的行为举止,吸收信息,他会从父母、家人对人、事和物的反应明白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哪些是好的,哪些是坏的。

但由于此时孩子的语言理解能力较差,因而,给孩子立规矩时有一定的难度,如你规定孩子不许掐人、抓人,好玩的玩具与美食要与爸妈或小朋友一起分享,但孩子却依然没有礼貌或爱独享,而且还十分小气、自私,常因玩具或美食与小朋友大打出手。

此时,父母应该怎么办呢?这就要求父母在给孩子立规矩时,要讲究方法与技巧,甚至策略。(1)要随时随地立规矩

孩子在1岁左右,其智力会经历一次飞跃性发展,此时,爸爸应该让他明白“如果你做了什么什么,那么我就会怎样怎样”。当然,这个年龄的孩子表达与理解能力差,所以,在立规矩时,爸爸一定要有耐心,特别是那些急性子的爸爸一定要沉住气,而且要结合现实立规矩,随时随地立规矩。例如,当孩子不老老实实吃饭时,父母就要将他“请”出餐厅,饿饿他。相信当他尝到了饿的滋味后,慢慢就会收敛不好好吃饭的行为了。(2)给孩子制订的规矩要多说几次

给1岁多的孩子立规矩不仅要有耐心,而且要百说不厌,因为只有将制定的规矩多说几次,孩子才有可能明白或记住。同时,父母在给孩子说明规矩时,可在用语言说明的同时,采用动作演示,例如,让孩子把垃圾扔到垃圾桶里,父母可站在垃圾桶边,拍拍垃圾桶,然后告诉孩子,以后不用的东西要扔到这里边。当然,父母要以身作则,不用的东西千万不能随手乱扔,而是一定要扔到垃圾桶中。(3)说明规矩时声音要大

一般来说,1岁多的孩子能够说简单的话,也对词语有一定的理解能力,但是如果父母一次说的话太多,孩子可能会对父母的话迷惑不解。因而,父母在给孩子说明规矩时,语言一定要尽量简洁,要少说话,用明确的而不要含糊的说法,而且声音一定要大,吐字一定要清晰。这样,才能让孩子明白、理解他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如不要说:“穿得暖和点!”而要说“把羽绒服穿上!”(4)按部就班地进行,先易后难

给1岁多的孩子立规矩,爸爸不能急于求成。要知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因为1岁多的孩子理解力的发展跟不上技能发展的速度。

就拿给孩子立分享的规矩来说吧,1岁多的孩子已经有了自我意识,但还没有明确的物权概念。他眼中的世界都是“我的世界”:妈妈是我的,奶奶是我的,我看得到的所有东西都是我的。此时,如果给孩子立分享的规矩就要一步步来。如你的孩子爱独占东西,刚开始的时候,要先告诉孩子:“这是你的小床。”经过一段时间后,孩子已能很好地区分你、我、他后,再跟他说:“这是你的小床,这是我的大床,这是爷爷奶奶的大床。”等孩子明白物权概念后,再遇到类似的情况,可重复问孩子:“这是你的吗?”之后,再告诉孩子:“别人的东西不能拿。”再进一步,让孩子学会分享。

由于1岁多的孩子理解力的发展跟不上技能发展的速度,因而,在给其立规矩的时候,爸爸一定要有耐心,遇到困难时一定要坚持。只有不断地坚持,才能克服给孩子立规矩时遇到的困难,从而达到成功地给孩子立规矩的目的。

给2岁多的孩子,立哪些规矩最合理

可以说,2岁多的孩子正处于对秩序最敏锐的时期,父母要借机帮孩子立规矩,不仅要给孩子制定合理的规矩,而且还要用对方法,尽量要做到少惩罚,多奖励,从而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生活秩序。

如果你的孩子2岁多了,你肯定会感觉孩子不听话,很难带。周小江最近就让自己的儿子虎子搞得很心烦。虎子两岁半了,长得也是虎头虎脑的,非常可爱。今天是周六,周小江连着上了两个星期班,终于可以休息了,可不巧的是,妻子却临时要加班,于是带孩子的任务就落到了周小江身上。他上午稍微收拾了一下房间,洗了衣服,决定下午带儿子出去走走。下午3点多的时候,周小江带虎子去了公园。去之前,周小江告诉虎子最多只能在公园玩两小时,因为要早点回家做晚饭给加班的妈妈吃。“嗯!”虎子十分爽快地答应了。两小时后,周小江告诉虎子应该回家了,但虎子却不肯,还想在公园里玩。无奈的周小江只好半强迫地把孩子弄回了家。但回到家,虎子还是不依不饶地闹着要去公园玩。周小江一气之下就动手打了虎子,把孩子打哭了。一看孩子很委屈地哭了起来,周小江非常后悔,连忙给虎子拿出他最喜欢吃的巧克力,但虎子看都没看,就将巧克力一下打到了地上。这下周小江可不知如何是好了。

周小江应该怎么办呢?很简单,要给孩子立规矩。要想给孩子立规矩,我们要先分析一下2岁多的孩子的心理。一般来说,2岁多的孩子,已有了语言表达能力,能够把自己的想法与意图表达清楚,但表达能力还是有限。同时孩子也有了自我意识,凡事总是坚持自己的意见,例如,孩子说“我要去爷爷家!”你说“现在不行!”他就会说“行!”

同时,孩子开始对新奇的语言和动作感兴趣,并喜欢模仿、最爱模仿父母的动作,或模仿电视人物的古怪动作。当然,此时的孩子,分辨能力也较差,不知道哪些事情应该做,哪些事情不应该做。就算几次因登高摔痛了,还是不懂得吸取教训,继续他的冒险与探索行为。所以,父母要给孩子立下行为的规矩,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岁多的孩子,自我控制力差,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情绪容易不稳定。也许刚才还好好的,不一会儿就因一件事不如意而生气,不高兴,甚至哭闹。父母应该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各种感觉和情绪,帮助孩子控制他的情绪。如他哭闹,可以把哭闹的他带到一个安静的地方使他慢慢平静下来。如果他打人,那么就教导他用其他方式来表达他的气愤,而且要让孩子明白:“不能打人,因为打人会使别人受伤。”

通常,2岁多的孩子要立以下规矩:(1)生活作息中的规矩

要固定孩子的作息时间,比如,何时吃饭、何时睡觉,必须在什么地方吃饭、看书、玩玩具,既要有固定的时间,也要有固定的地点;同时,2岁多的孩子正处于对秩序最敏感的时期,爸爸要借机帮孩子立规矩,建立良好的生活秩序,让孩子明白无论做何事,都要有先后顺序,如先洗手再吃东西,先刷牙再洗脸,顺势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2)物品摆放的规矩

孩子2岁多,父母应教孩子学会自己穿脱衣服、叠被子、收拾玩具等,要让孩子养成将东西固定放在某个位置的规矩,从而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为此,父母不要随意变动孩子的物品摆放位置,对环境的布置必须有一定的合理性。诸如孩子的一些生活用品,要规定孩子放在固定的地方,如杯子应该放在托盘里、玩具放在篮子里等。这样,孩子长大后,会逐渐养成收拾东西、整洁的习惯。(3)与人交往的规矩

同时,2岁多的孩子自我意识增强,总是以自我为中心,且有较强的归属意识。“这个是我的,别人不能动。”此时,父母要耐心引导孩子,让孩子掌握一些交际技能与规矩。如教孩子玩具要大家一起玩、要学会分享,否则,就会受到冷处理。

除要给孩子立生活的规矩外,爸爸还要给孩子立一些与人交往的规矩,如与小朋友玩耍时,不能抢小朋友的玩具,要向小朋友借着玩,或与小朋友轮流玩;自己有好吃的东西,要与小朋友或家人分着吃,好东西不能一个人吃;家里的电视要大家一起看,不能自己一个人看喜欢的电视节目,而是要看大家都喜欢的电视节目。这样,就能及早培养孩子的分享意识了。

以上是2岁多的孩子必须立的规矩。给孩子制定了规矩后,接下来就要告诉孩子如何守规矩了。这可不是简单的事,怎样让2岁多的孩子有规矩呢?我的建议是引导。除此之外,爸爸还可以借鉴以下的技巧与小妙招,来给2岁多的孩子立规矩。(1)制定规矩一定要因人而异

给孩子立规矩之前,爸爸一定要认真倾听孩子的心声,听听孩子的意见,或设身处地地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制定的这个规矩是否符合孩子的心理需求?是否限制了孩子的健康发展?这样,给孩子立下的规矩才会合情合理,才能发挥最大作用。(2)立下规矩后,无论何时何地,必须让孩子遵守

给2岁多的孩子立规矩,也要遵守高度统一的原则,如规定孩子吃饭时不许剩饭,要让孩子在外边与在家吃饭时一个样,有一样的规矩,如规定在家吃饭要吃干净,不能在碗中留下饭粒,在餐馆吃饭也要让孩子吃干净。给孩子立规矩,无论何时何地都要一样,否则,只会让孩子不明所以,无所适从。(3)少惩罚,多奖励

为了成功地给孩子立规矩,爸爸可能要用奖惩的方式。但要注意的是在使用这种方式时,爸爸要多奖励,少惩罚,不到万不得已,最好不要惩罚孩子,而且惩罚孩子要适度,不能太过。因为这样能让孩子少受点挫败感的折磨。

同时,在立规矩之前,父母就要明白地告诉孩子破坏规矩的后果,而且要按约定的方法进行惩罚。比如,孩子早晨不起床,妈妈就要告诉他:妈妈叫你时,你不起床,就不许吃饭;而如果按时起床,就可奖励一个水果。(4)巧用游戏让孩子守规矩

2岁多的孩子最喜欢玩游戏了。父母给孩子立规矩时,可将游戏与规矩结合起来,如放一段音乐,让孩子在音乐结束前,要做上床睡觉的准备工作:洗手、摆放好他的小枕头等。

此外,父母还要注意的是,不能冲动行事。在给孩子立规矩时,父母一定要控制自己的情绪。比如,前面案例中的周小江,因孩子的哭闹没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绪而动手打了孩子,显然这是错误的。

如果周小江给孩子立了规矩,规定孩子在去公园玩的时候,必须要按约定好的时间回家,而孩子却哭闹不肯在规定的时间内回家,这时正确的做法是心平气和地对待想破坏规矩的孩子,让他树立时间观念。下次带他去公园,到约定了的回家时间前,要先提醒他时间快到了,如此坚持一段时间后,孩子自然就会明白玩是有时间限制的,自然就会按规矩办事了。

可以说,给2岁多的孩子立规矩不容易,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因为2岁多的孩子正处于成长中的“执拗期”,同时,也是对秩序最敏感的时期。“执拗期”的孩子自我意识强,行事非常有主见,也爱坚持自己的意见与主张。父母如果没有满足他的要求,他就会哭闹、发脾气。一般情况下,很多父母都会受不了孩子的哭闹,只要孩子一哭闹,父母就妥协,就把他要的东西给他,或者用好玩好吃的去哄他,如此不坚守立规矩的原则,满足孩子的无理要求,是不利于给孩子立规矩的。所以,当孩子哭闹、发脾气时,父母要尽量按原定计划让孩子坚守规矩。

总之,给2岁多的孩子立规矩,不仅要给孩子制定合理的规矩,而且还要用对方法,少惩罚,多奖励,既要注重培养孩子的秩序感,又要注意不去做过多的惩罚及责难,这样,孩子才能快乐而开心地成长。

给3岁淘气包,戴安全规矩的“项圈”

孩子3岁大时,独立意识比较强,好奇心与探索欲较强。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一些爸爸越来越提心吊胆。因为孩子变得越来越淘气,不应该去的地方偏要去,不应该动的东西偏要动,喜欢玩电源开关,喜欢玩水、登高……这些不安全的行为在孩子身上层出不穷。

同时,3岁的孩子自控力有所发展,但还是不能完全控制自己,仍会经常发脾气和哭闹,而且比较任性,生气了还会噘嘴,或者哭哭啼啼地抱怨。此时,爸爸最好给孩子制定一些规矩,让他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

不过,在爸爸给孩子立规矩后,孩子破坏规矩的现象会时有发生,例如,明明告诫过他不准爬窗台或梯子,他还是会冲动地爬到窗台上或梯子上,甚至在高处模仿超人的飞行姿势。

为了确保孩子的人身安全,爸爸必须给孩子戴上规矩的“项圈”,让他变“乖”一点,“收敛”一点。周末,赵兴买了一大堆水果回来,因为3岁的儿子涛涛特爱吃水果,特别是苹果。一见妈妈给自己买了又大又红的苹果,涛涛特别高兴!“妈妈,我要吃苹果!”“好!”赵兴给涛涛洗了一个苹果,然后用水果刀把皮削掉,就给了涛涛。“涛涛,你看电视、吃苹果,妈妈去洗衣服了,不要乱动,你脚上的烫伤还没好呢!”“嗯!”赵兴给涛涛开了电视,帮他调到少儿台,就去洗衣服了,可刚洗了一半,就听到涛涛大哭起来。赵兴慌忙跑到客厅,看见涛涛的手正在流血,而他的另一只手中还拿着水果刀。“你这孩子,我跟你说了好多次了,不许乱动危险物品,你怎么不听话?你看看你脚上的烫伤还没好,手又弄成这样,你怎么天天惹是生非,就不能乖点,让我们少操点心?怎么样,现在知道淘气的后果了吧,痛了吗?”赵兴一边给涛涛找创可贴止血,一边不停地抱怨。

3岁左右的孩子正是淘气的时候,家里有一个淘气包,爸爸会特别操心。然而再多的抱怨,也无法改变孩子的淘气行为。如果你是爸爸,千万别只顾着抱怨,要给孩子立一些安全规矩。

通常,孩子在3岁左右的时候,正处在执拗敏感期,好奇心与探索欲又特别强,头脑中没有“捣乱”的概念,什么事都想搞个明白。同时,由于记性差,对爸爸说的“不许”眨眼间就忘记。他对自认为有趣的东西和事情,你不让他摸的东西他越去摸,你越不让他做的事情,他越要做,目的是想了解它“到底是什么”或“结果会怎样”。结果便常常惹是生非,甚至会惹火烧身。

在生活中,很多爸爸都会有这样的经历:自从有了孩子后,就把暖水瓶放高一些,放到孩子无法触摸的地方。为什么要这样做呢?那是因为即使爸爸告诉了孩子很多次不要动暖水瓶,但大部分的孩子就像没长耳朵似的,照动不误,结果很多孩子因此被烫伤。

慢慢地,爸爸们就变聪明了,就会把家中的暖水瓶放高一些,家中有饮水机的,也会把饮水机放于安全处,甚至为了孩子的安全,会把家中所有的电源插座都封好。

但对于孩子来说,家中的危险物品太多了,大到刀具,小到剪子,这些东西都有潜在的危险。爸爸该怎么办?最理性的做法当然是马上给孩子立规矩,给3岁的淘气包戴上规矩的“项圈”。但要给孩子戴什么样的规矩“项圈”呢?

一般来说,孩子3岁左右的规则应该是以保护孩子自身的安全、不伤害他人和公物为界限,比如,当孩子会爬以后,就会到处去探索,爸爸要做的是尽量保证家里的环境安全,把容易让孩子受伤的物品都收好,把桌角等包好,把电源插座盖住等,做好预防措施。让孩子能够尽情去探索,在这个前提下,去给孩子立规矩。而不是死死限制这个不许,那个不许。

同时,爸爸应该给孩子立一些简单易懂的规矩,具体如下:(1)在家里的安全规矩

为保证孩子的安全,爸爸要针对孩子的一些危险行为立规矩。例如,有些孩子喜欢站在窗台上或床上向下跳,爸爸就要给这类孩子立如下规矩:不许从高处向下跳。同时,也要规定父母不在家时,孩子不要乱动一些物品,如不许乱动水龙头、煤气灶具等。(2)出行时的安全规矩

带孩子出门时,要给孩子立安全规矩,比如,在停车场的安全规矩。通常,才学会走路的孩子,被抱下车后,他们会开心地到处跑。为此,爸爸们要事先讲清楚,在停车场一定不能乱跑,一定要抓住大人的手,也可以自己选抓住衣服或者包。

此外,与孩子出行的时候,也要规定孩子要沿着人行道走。住所靠近马路与池塘的,父母要严禁孩子去马路上与池塘边玩耍、游戏。(3)公共场合游玩的规则

带孩子去游玩时,一定要给孩子立一些规矩,比如,在游乐场的规则。别的小朋友在玩乐时,不要争抢因为这样就有可能伤害他。

告诉孩子玩的规则:你可以等一下,或者礼貌地问“什么时候可以轮到我”,或者先去玩别的。爸爸不仅仅要向孩子讲明规则,还要为孩子提供一些与人交际的方法,让孩子自己去选择和决定,发挥他们的主动性。(4)按时作息的生活规则

通常,3岁小孩子虽然有了原因和结果的概念,但理解能力依然有限,爸爸不能给孩子立太复杂的规矩,最好给孩子立一些简单易懂的规矩,在科学作息、良好行为习惯等方面给孩子立规矩,如让孩子按时睡觉。

同时,3岁的孩子要上幼儿园了,除了给孩子制定按时作息的生活规矩外,更要注重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如给孩子立一些与自理能力有关的规矩,规定孩子自己的衣服要自己穿,每天起床后,先要刷牙洗脸,然后坐到餐桌边吃饭。

很多爸爸发现孩子犯规后,要么骂孩子,要么打孩子,要么听之任之。这不但不利于孩子守规矩,而且也会给孩子的人身安全带来隐患。而要想让孩子守规矩,爸爸可以用以下这些小妙方。(1)对孩子的规矩进行系统化管理

在给孩子立规矩时,爸爸的头脑一定要灵活,要想一些妙招给孩子立规矩,让孩子守规矩。为了让孩子守规矩,爸爸可以对孩子的规矩进行系统化管理,即可以制作表格,或用白纸,来记录孩子每天的行为,并将这些“记录本”贴在家中显眼的墙上。

如每天孩子有一个好的表现,就在墙上贴一个笑脸或一个小红花,反之,孩子有了不好的行为就把笑脸变成苦脸,把小红花换成小黄花,并注明破坏了什么规矩。如果哪天墙上都是苦脸,就要取消孩子喜欢的一些活动,如带孩子下楼去玩。

当然,时尚的爸爸可以用电脑或手机来对孩子的规矩进行管理。如在电脑上制作表格,记录孩子的行为。(2)巧用霍布森选择效应规避孩子的不安全行为

在心理学上,有一种霍布森选择效应。在给孩子立规矩时,爸爸们可以利用霍布森选择效应来限制孩子的行动,规避孩子的不安全行为。如当他要按电源开关时,你可以对他说:“你可以按开关,但是你必须站在门边或坐在地上去按它。”

一般情况下,不要将电源开关放在门边或较矮的地方,所以,这就对孩子的行动范围做出了限制,当他站在门边苦恼怎样才能摸到电源开关时,这也是一个很好的思考过程,既能消除他的不安全行为,还能开发他的智慧。(3)自食其果法,让孩子遭受自然结果的惩罚

3岁的孩子对什么都好奇,总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去尝试危险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