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高级职业农民(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0 04:52:39

点击下载

作者:周靖华

出版社: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我们是高级职业农民

我们是高级职业农民试读:

前言

这是一本高级职业农民成长故事和事迹的专稿集编,84人,84篇。

如果你觉得“我们是高级职业农民”这个书名有点显眼的话,我们告诉你,这些高级职业农民的能力、业绩和影响,他们的自信、自豪和自觉,他们的追求、向往和期待,比书名所暗示的要厉害得多,也比书里所明记的要厉害和丰富得多。他们每个人的背后,都有一个非常感动人、鼓舞人、启发人的成长故事,包括不寻常的成长历程,特别是曲折而富有启迪性的创业历程和心路历程。正是他们的厉害劲儿,驱使我们萌生了组织为他们每人写一篇小专稿的设想。我们希望小专稿能通过如实扼要记述他们的成长历程,让全社会看到他们的风采和力量,洞悉中国农业发展未来的希望和方向;让有意愿成为新型职业农民的人受到感染和启迪,学有榜样和方向;让相关部门和人员得到一份有价值的参考资料,更好地把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支持工作的目标和方向。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本书的抛砖引玉,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案例性研究提供一点儿参考。

中国农业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在取得持续快速发展,不断向现代农业迈进的同时,也面临严峻的深层次矛盾和难题。“谁来种地”和“怎样种地”就是其中的突出问题。对此,社会各方形成了破解共识:加快培育和积极支持新型职业农民。新型职业农民是以农为业、素质和能力较强、收入较高的新型农民,这是发达国家农业发展的共同经验,也是中国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有道是: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就是培育中国农业的未来。

在农业部的支持下,陕西在认识和行动上先行一步,在多县试点和整市推进试点的基础上,成为全国第一个和目前唯一一个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整省推进试点省。书中的84人就是陕西在整省推进试点中,严格按程序和标准甄选出来,并予以正式认定(2014年5月)的首批新型高级职业农民,分布于全省各地。我们认为,对于“高级职业农民”这个资格和称号,他们每个人都当之无愧。

本书由陕西省农业厅组织策划,陕西各市和相关县农业部门组织安排人员调查采访形成初稿,陕西省农业厅科教处安排人员进行统稿和编审。其间,省市县三级相关农业单位,还有84名首批新型高级职业农民个人,给予了积极支持。由于时间要求紧迫,调查采访工作量大,特别是策划和调查采访及写作人员经验不足,人员众多难以平衡掌握统一标准,等等,一些篇章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和不足,有的篇章对人物事迹和思想的反映不够充分。欢迎读者对本书提出批评和各种意见(E-mail:sxny@vip.163.com)。本书的经验教训是今后工作的宝贵借鉴。编者2014年10月

西安(8人)

“甜瓜大王”张小平

来自中国甜瓜之乡———西安市阎良区科农瓜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高级职业农民张小平,在中组部、农业部举办的学习交流会上用顺口溜对合作社的发展历程作了形象介绍,赢得了全国各地朋友们的阵阵掌声。而他的甜瓜情更是耐人寻味。我们一起听听他是怎么说的。二十多年“甜瓜情”一路高歌一路行

别人回顾自己的创业路,一般都喜欢用“一路坎坷”等字眼,我却是“一路高歌”。这是为什么呢?各位先不要急于知道答案,相信大家通过我后面的讲述会有一个认识的。

我是一个有着26年工龄的“老瓜农”,初中毕业后,就回到了生我养我的西安市阎良区关山镇北冯村,当起了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但是,我又是一个“不安分”的农民。20世纪80年代初,当人们还在想方设法提高粮食产量时,“不安分”的我却另辟蹊径搞起了薄皮甜瓜的种植。那是1983年,我和父亲排除家人的阻挠,在自家的“自留地”里种了1亩“白兔娃”薄皮甜瓜。从瓜秧栽到地里开始,我就夜以继日地像看护自己的孩子一样侍弄着这些“白兔娃”。功夫不负有心人,由于我们父子俩的精心培育,当年就收入了2000元,达到了“一亩园,十亩田”的收益。但是,那时的甜瓜皮薄,不耐运输,不易贮存,限制了甜瓜的种植规模,我也因此陷入了深深的苦恼当中。

1999年,我又“不安分”起来。那一年,第六届农高会在杨凌举办,我从会上购回了3小袋厚皮甜瓜种子“早蜜一号”,于2000年春季在自家田里开始试种了1.5亩,另外还种了1.5亩的薄皮甜瓜“白兔娃”。到了甜瓜收获的季节,两者一比较,厚皮甜瓜“早蜜一号”亩收入6000元,薄皮甜瓜“白兔娃”亩收入2000元。收益的明显对比以及厚皮甜瓜汁多瓤沙、味甜清脆、耐贮运的特性,使我非常看好厚皮甜瓜市场。2002年后,阎良区的甜瓜种植面积也一直逐年增加,平均亩收入4000元。“一苗留三花,三花结三瓜”

这是一句我在甜瓜作务中总结的技术口诀。种甜瓜是一项技术活。2006年10月,区上组织包括我在内的部分甜瓜种植专业户在西农大进行了为期7天的甜瓜新栽培技术学习。2007年,我就在自家瓜地里大胆试点刚刚学成的“两蔓整枝”新技术,取得了成功,当年甜瓜4月18日上市,比往年足足提前了半个月,售价为10~12元/公斤,创下了亩均收入1万元的奇迹;并通过记录“甜瓜种植日记”,积累了许多种植经验。市、区领导给予我充分肯定。在5月11日举办的阎良区首届甜瓜大赛上,我种植的甜瓜以优异成绩获第一名,我本人也被授予“甜瓜大王”称号。

2007年10月,阎良区政府又一次选送我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进修。通过一个多月的学习,我不但学会了新技术,还自行编写了“阎良区农民甜瓜栽培实用技术资料”,为指导群众科学种植甜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直到现在还在发挥作用。

2008年8月,我发起了“农民大讲堂”活动,借助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阎良甜瓜试验示范站的科技力量和智力支持,采取定期聘请专家授课、组织外出参观、讲课等形式,从而形成“基地讲堂+流动讲堂”、“定期讲座+常年学习”的双重学习模式。另外,我和合作社技术骨干还经常到群众田间地头,进行技术指导,经常是夜很深了,我瓜棚里的灯还亮着,不是给群众讲解甜瓜栽培技术,就是技术骨干们一起研究群众甜瓜栽培中遇到的难题。

近年来,我先后被评为省市科技示范户、甜瓜“土专家”、阎良区劳动模范、阎良区新农村致富带头人等。“半年辛苦半年闲,半年赚得几年钱”

也正是2007年10月的那次进修,使我接触到了很多崭新的产业模式和管理学知识,我的思想观念悄然发生着变化。2008年1月,我和28户会经营、懂技术的瓜菜种植能手、种植大户一起,组建了科农瓜菜专业合作社,我被大伙推选为合作社理事长。

2008年3月,我带领合作社进行了农民承包土地大综合流转的初步尝试,即由合作社统一签订转包合同,由合作社社员分户承包管理,总投资46万余元建成占地153亩的关山村甜瓜示范园,建大棚38栋,打机井3眼;4月进行了“蜜霸”牌甜瓜的注册登记,并以示范园为基地,实施品牌发展战略,积极引进国内最受欢迎的富硒甜瓜种植技术,对基地甜瓜全部实行无公害标准化栽培,实行棚体建设、种苗、栽培方式、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成熟采收标准、包装、宣传推介等“八统一”管理模式。在此基础上,我积极把阎良甜瓜推向中高端市场,推行“订单农业”,和上海一家超市签订了35.5吨的甜瓜销售合同,这一举措当年就显出了成效。“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甜瓜价格1公斤由3元降为1.6元,但科农合作社社员仍以1公斤3元的价格卖出,从而减少了瓜农的损失。

2009年3月份,科农瓜菜专业合作社由原来的28户发展到113户,社员分布于关山镇北冯村、新马村、苏赵村、樊家村,武屯镇西相村、老寨村、东孙村、广阳村,新兴街道办新牛村、井家村等。瓜菜种植面积达到1060亩,较往年翻了一番还多,影响、辐射到周边更多地区种植甜瓜发家致富。目前,科农合作社在西咸二级公路北流转土地1000亩,建成了甜瓜基地,集甜瓜育苗、种植示范、市场交易和合作社办公于一体。

我经常这样说:“我们这里种植甜瓜的瓜农是半年辛苦半年闲、半年赚得几年钱。”比如,在科农合作社承包甜瓜大棚的朱公正,2013年6亩春季甜瓜纯收入达到12万元,他感慨地说“过去在家种玉米、麦子一年到头的忙,赚这些钱也不知道要多少年呀。现在每年只需要忙上3个月就赚这么多,合作社的作用还是大呀。”要让农民自愿的把土地流转给合作社,就要走市场化,按照市场价格给农民群众出够价格,而且要优先让他们来园区承包大棚,以人性化的管理赢得群众的认可。这几年大家都吃到了“进了合作社,投资你不烦、技术是统一、销售靠品牌”的甜头,都踊跃地流转土地到园区呢。就连两个儿子都在外面工作的冯文堂也找我让把他家的地流转到合作社呢。“一人富了不算富,大家同富才是富”

作为合作社理事长,我时刻挂念着每一户的发展,不管农户中哪家有困难,我总是第一时间赶到家中及时帮助解决问题,农户没钱买农膜,我就先垫资,仅此一项每年资助贫困户就达3万元之多。

2011年年初,合作社甜瓜示范园遭遇大雪灾害,大部分瓜苗受灾。我先帮助其他种植农户打扫积雪,自己的瓜棚却遭受了损失,并及时邀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家举办专题讲座,想方设法补充瓜苗。甜瓜成熟上市后我积极联系客商,先给会员销售。在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我牢固树立“抱团过冬”的思想,直接从厂家批发回270吨地膜、40吨肥料,分到各合作社社员手中,再加上集体耕作,每户至少投资1000元。合作社规定,凡在科农甜瓜育苗中心购苗5000株,奖尿素1袋,最大限度地让利于瓜农。

我们合作社有个社员叫张涛,在加入合作社以前,家里生活十分困难,长期靠借贷过日子。我了解情况后,主动上门吸纳他,帮助他分析形势,鼓励他加入合作社种植甜瓜,并积极为其协调无息贷款、搞新品种甜瓜种植。仅一年多时间,张涛家的生活就发生了质的变化,不仅还清了全部欠债,还存款3万多元。

如今,阎良甜瓜年年呈现出“产销两旺”的喜人局面。真是“一路高歌一路行”,精品甜瓜销售每年8000箱,合作社社员每亩甜瓜卖到了10000元,每亩增收2600元,安置周边社会剩余劳动力15000余人次,创造社会价值60万元。

为此,乡党们总结了一句顺口溜“种甜瓜,找小平,保你赚的不得停!”(西安市阎良区农业局供稿)

富硒瓜果成就了朱建强

朱建强凭着对家乡土地的热恋,创建了西安市道萌生有机富硒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引领带动群众依靠科技发展有机富硒葡萄产业,成为带领群众走上致富之路的领头雁,也完成了从蓝领到商人、从工人到高级职业农民的成功转型。

出生于1973年的朱建强,原本在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2001年他不甘于两点一线的生活,怀揣着自己的梦想,毅然决然地辞掉了事业单位稳定的工作。在下海创业的过程中,本是农家出身的朱建强理所当然地对农业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起初他开了家农资店,自己当老板干起了农资销售,卖种子卖农药。随着农资产品需求量的不断增大,从农资产品零售到批发,从单一的农资买卖到相应的农业技术服务,朱建强的农资实体店越做越红火。当看到前来购买产品的农民对农资品种认知茫然、对种植技术十分渴求时,他深感自己知识贫乏,决定去中央农广校学习。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和热情都投入到学习中。通过两年的学习,他懂得了各类农作物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知识,掌握了发展现代都市农业的基本经营方式,从一个对农业一知半解的小老板变成地地道道的农资商家、种植专家。

2008年,朱建强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土壤肥料研究所合作,从事有机富硒农产品生产技术推广工作,在富硒蔬菜、甜瓜、酥梨、葡萄等生产技术指导服务及示范推广上取得明显效果后,他注册成立了西安市道萌生有机富硒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一门心思搞起了农业种植。借着阎良区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迅猛发展的区域经济,他吸纳农民群众积极入社参股,发展富硒甜瓜、奶味草莓、富硒冬枣等高品质有机果蔬。针对群众生产困难问题,合作社成立了农资供应部,对合作社社员实行赊销,一向困扰农户的资金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合作社采用标准化统一管理、统一技术、统一培训、统一品种、统一农资、统一品牌、统一包装、统一销售的“八统一”产供销一条龙发展模式,示范推广甜瓜高效规范化生产技术,发展保健优质产品,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为阎良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产品质量提升、农民收入增长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他们生产的有机富硒精品甜瓜远销浙江、上海、江西、湖南、黑龙江等地,年销量达3500吨以上。

2009年,朱建强在阎良区关山镇水寨村建起千亩现代甜瓜蔬菜示范园,并成立了西安市阎良区有机富硒果蔬产业协会,聘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果蔬专家对农民进行生产技术培训,组织技术人员下乡进行技术指导,积极推广有机富硒技术。他热衷于新技术的推广,合作社积极示范推广秸秆生物反应堆、水肥一体化、病虫害综合防治、节水灌溉、棚内升温设施、多维辅酶等八大技术,不断通过技术提升,使当地群众在果蔬生产等方面增收。

朱建强始终坚信:农业要做好,关键靠技术。2009年合作社建设完善了温室大棚内升温设施和园区绿化,建成农业科学技术培训室和农资服务点。2010年7月,合作社引进山东临沂市水暖设备研究所“多功能大棚水温空调器”专利技术,改写了当地大雪天气不能栽培甜瓜的历史,使2011年阎良甜瓜比往年提早38天上市,刷新了北方甜瓜栽培成熟纪录,大大提高了阎良甜瓜的知名度,开辟了时令果蔬空缺期补给产品的新市场。2011年6月,他组织协会会员68人,到渭南参观“设施葡萄无核化高产栽培”基地,去长安考察草莓种植技术,邀请果蔬专家授课。在原有200亩美国红提的基础上,2011年7月又引进葡萄优良品种苗木和生产技术,建成富硒无核葡萄邢家村基地,辐射带动560亩。2011年8月12日,朱建强向农业部申请了千亩现代甜瓜、蔬菜示范园有机认证。

带群众一起富是朱建强的梦想。2012年,他注册成立西安大荆山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把眼光投向了未来现代农业发展平台。他坚定地认为,要想在农业上取得好的收入,就要在上市时间上做文章。做规划、引品种、建冷库、精包装,他一头扎进项目现场,带领群众建起了近3000亩的精品设施黑提葡萄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2013年7月初,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硕果压枝,各地客商络绎不绝,取得了亩均产值超2万元的效益,实现了创建西安市现代农业示范园的发展目标。

如今,拥有陕西省首批高级职业农民资格的朱建强,又把目标放在了发展集农业体验、观光、旅游、采摘于一体的现代生态都市农业上,他希望用最短的时间、最高的效益创建省级园区、国家级现代示范园区,让群众真正感受到现代农业散发的魅力之光。(西安市阎良区农业局供稿)

“犟”人、能人邢国强

高级职业农民邢国强是武屯镇乃至阎良区的名人,也是一个勇于大胆创新、善于苦心钻研,对自己认准的事,不成功不罢休的“犟”人。种蘑菇,淘得第一桶金

18岁那年,邢国强私自拿了家里300元,踏上了去华县学种蘑菇的征程。学成归来后,他就忙着张罗种蘑菇。第一次试种以“全军覆没”告败,但这并没有动摇他的决心。在总结教训的基础上,他又开始第二次种植,这次他成功了,握着自己赚来的钱,他心里比蜜还甜!

自己有所收获之后,他开始带动村里人种蘑菇。由于当时经济条件还比较差,很多农户连投资的钱都拿不出,邢国强就免费向大家提供菌种,免费发放碟片让大家学习,并经常亲自进行技术指导。在他的带动和帮助下,每户村民年收入达到了五六千元。

稍有积蓄后,他又到西相村建了几个温室大棚,引进鸡腿菇、双孢菇、金针菇等新品种。这些新品种的引进,花费了他很多的心血:为了攻克技术难题,他多次到西农大去拜访专家,到西安食用菌研究所去参观学习,甚至把专家请到自己家里,进行现场指导。

付出总有回报。在他的努力下,每棚蘑菇收入1万~2万元。他带领全村种蘑菇致富的事迹一时传为美谈,阎良电视台还派记者进行采访,并为他录制了专题片。养奶牛,成了半个兽医

在村里人眼里,邢国强是一个头脑聪明、闲不下来的人。种蘑菇成功后,他又养起了奶牛。刚开始由于缺乏养牛经验,养的牛不是拉肚子,就是感冒。为了解决这些难题,他订阅了很多杂志,不断钻研,最后索性自己拿起了针管,开始给牛打针。打肌肉针还好,有一次他竟要给牛打吊瓶,这可吓坏了妻子,她拦住邢国强,硬是不敢让他下手。当时一头牛可算是半个家当啊,一旦出了问题,将给这个家造成很大的损失。在邢国强的一再劝说下,妻子最终还是相信了自己的丈夫。

养牛的3年,他边钻研边实践,给牛看病、配药、打针,并且研制出一种用发酵饲料治病的新方法。他经常给村里人传授经验、解决难题,成了“半个兽医”。

当时交通不便,每次卖牛奶都得走“水泥路”(水路、泥路),一个邢国强不在家的日子,风雨交加,单薄的妻子推着自行车去卖牛奶,车子陷在泥潭里,在村里人的帮助下才勉强出了泥潭。回家看着妻子满身的泥浆,他既心疼又难过,最终不得不放弃了养牛。种甜瓜,走上致富之路

2000年,邢国强又瞄上了厚皮甜瓜,成为当地的“甜瓜种植第一人”。第一年,他种了4亩地,因为自己能吃苦、懂技术,他的甜瓜很争气,别人8亩地产20袋,他4亩地产60多袋,年纯收入1万元左右。种甜瓜的同时,他还兼种蘑菇,前半年种瓜,后半年种蘑菇,年收入2万~3万元。

看着邢国强种甜瓜致富,村里有很多人也种起了甜瓜,但由于客商少,不愁产量却愁销量。为了更好地销售甜瓜,他组织成立了“阎良区武屯瓜菜产销协会”。协会成立后,他亲自到河南、宁夏、甘肃等地跑市场,后来干脆买了一辆解放车,先后到湖北、湖南等地联系市场联系客商。他和会员的所有经费,都是妻子卖蘑菇的钱。为了使协会会员能更科学地进行生产,他亲自请专家对会员进行技术培训,自己买药发给农户,并指导他们科学用药。

邢国强还是个热心人。2006年,村里农户的大量芹菜卖不出去,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亲自联系《三秦都市报》记者,用整版进行报道,为农民找销路。后来在区政府的关心下,还联系了西安几个单位,提供“爱心芹菜”,解了农民的销售无路之愁。

2008年11月,邢国强领办的国强瓜菜专业合作社成立了,如今已经发展会员685名,被评为阎良区“十强”示范社和西安市首批“十优”合作社。2013年,合作社引进西甜瓜新品种12个,提供西甜瓜苗50万株,推广良种2200亩,推广基质、穴盘育苗技术1.3万亩,试验、示范西甜瓜套瓶立体栽培35亩。同时,帮助会员销售瓜菜4.5万吨,实现收入1300万元。礼品瓜,带来更高效益

邢国强在蒲城考察时发现了一种高档“礼品西瓜”,市场效益较高。他自己试种一年后,将此品种引到了阎良。如今,富秦牌系列精品瓜已成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数十位专家教授及医疗保健技术权威精心研究,由西安市阎良区农林局组织,阎良区国强瓜菜专业合作社实施培育而成的稀特珍品。2009年,国强瓜菜专业合作社推出富秦牌生肖瓜、营养瓜、鸳鸯瓜等。这些精品瓜产地土壤经EM菌处理并科学配比十余种营养元素,采用高科技工艺供给硒、天然名贵中草药、天然糖等营养物质,利用特殊栽培设施生产,花后放入特制瓶内无菌生长,生长期采用深层无污染的地下矿泉水渗灌,内含丰富的硒、黄酮及人体必需的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品质独特,沙甜爽口,还有保健作用。

为了精益求精,邢国强坚持引种试验,现有国内的甜瓜品种他都在自家园子里尝试栽培过。经过反复试验,他淘汰了不适合在阎良生长的品种,同时还结合自己的想法对甜瓜的果形进行了二次改良,方形“属相甜瓜”成为市场上炙手可热的“宝贝”。

提起礼品西瓜,邢国强喜笑颜开,逢人便讲:“2008年咱开那个奥运会,从台湾买了1000个方西瓜,人民币1500元1个,从2009年开始我们也卖方西瓜,定价暂时是368元1个,销量还挺好的。一般这个瓜上有4个属相,我发现每一家人丈夫和妻子就是相差一两岁、两三岁,最少就有两个属相在上面。通过雕刻机把十二属相图案雕刻在亚克力板上,然后再做一个方形的模型,把这个亚克力板固定起来,1个多月时间就把十二属相图案“长”到瓜上了。我不弄啥就不弄,要弄就要弄得好,弄得精,把特色弄出来。一个是把咱这个产业搞起来,更重要的是能带动当地的老百姓多种点,增加他们的收入。”

如今,礼品瓜的规模已达200亩,2013年亩均效益1.8万元。建园区,憧憬美好未来

2010年,邢国强在三合村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2012年12月该园被认定为省级农业示范园。目前示范园建设规模已达5000亩,其中日光温室1000亩、钢架大棚3500亩、露地500亩,2013年产西瓜2000吨、甜瓜4500吨、蔬菜2.4万吨。园区全面实行无公害生产技术标准,大力推广绿色生产技术,并建设了质量监管点,实施质量可追溯体系,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2013年,他首先在园区建设了3个100立方米的沼气池,培训相关工作人员并在全区进行宣传推广,开始探索适合当地的沼肥配送模式。这种新型模式不仅使项目区农作物废弃物得到充分利用,同时可节约化肥使用量150吨左右,可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同时他还注册了“富秦”农产品品牌,所有试验示范品种均统一品牌进行销售。2014年,园区农民年纯收入高出全区2000~5000元。

看着邢国强整日里忙个不停,折腾个不断,妻子说:“和他过日子真的很累,不知他什么时候又有什么新的想法,心总是歇不下!”

邢国强心里明白,没有大胆的尝试,没有接受失败的勇气,没有甘于奉献的无私,他现在恐怕还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普通农民。他的一生注定会生命不息,探索不止!(西安市阎良区农业局供稿)

零塬致富“一枝花”牛花莉

提起35岁的高级职业农民牛花莉,在临潼区零口街道办零塬村乃至整个临潼区,都是人们啧啧称赞的“巾帼英雄”。她的致富故事更是被人们争相传诵。种植黄花菜 铺就致富路

1999年,牛花莉从渭南富平县嫁到西安市临潼区零口街道办零塬村后,便扎根农村,同丈夫一起发展农业。2008年,在了解到零塬村地处塬区,东临西安市第二大水库———零河水库,有着便利的水资源后,精明的牛花莉说服丈夫一起从渭南大荔引进种植了40亩黄花菜,用多年来的积蓄购买了10余万元的黄花菜种苗,免费发放给周边群众,希望能够由此带动全村群众共同致富。

然而,万事开头难。对塬区农民来说,种植黄花菜是一个新生事物,他们心里没底,因而响应的人很少。牛花莉就手把手地将自己学到的黄花菜种苗选择、栽植技术、施肥方法、采摘技术等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当地农民,并签约收购和加工,打通了黄花菜采摘后的销售、加工渠道,形成“一条龙”服务,解决了群众的后顾之忧。当地群众看到销路不愁,有技术指导,而且一斤刚采摘的鲜菜能卖到一块多钱,比种传统的粮食作物收益好,逐渐地种黄花菜的群众越来越多,两年间发展到了300多亩,如今黄花菜已是零塬村的一大主要产业。发展种植黄花菜,使得村里的劳动力有了出路,为周边村民铺就了一条致富路,她也成为一个人们心中信得过的致富能手。当地人都说:“她干啥,大家都干啥,准能致富!”规模养肉鸡 做大又做强

2011年,牛花莉发现养肉鸡很能赚钱。一方面肉鸡具有生长速度快,养殖周期短,见效快的特点;另一方面零塬村作为旱塬地带非常适宜养殖,而且有养鸡的基础。说干就干,雷厉风行一向是她的干事作风。她用自己种黄花菜积累的钱和经过多方筹资共300余万元建成占地20亩的标准化肉鸡养殖场,并在2011年底成立了花莉养殖专业合作社,积极鼓励周围群众同她一起发展肉鸡养殖。

然而肉鸡属于活禽类,养殖过程中具有一定的风险,尤其是进行规模养殖,疫病防治尤为关键,严格科学的养殖技术就非常重要。为解决这一问题,她通过多方努力,同专业从事养鸡的宝鸡大成禽业公司取得联系,自己又多次去该厂区考察学习。由于养殖规模大,为确保养殖过程中饲料喂养、疫病防治万无一失,保证肉鸡能顺利长成出栏,她还专门邀请宝鸡大成禽业公司的专业技术人员长年驻扎在自己的养殖场随时进行技术指导,并对当地的养殖户定期进行技术培训,为养殖户提供养鸡技术保障。从饲料搭配、鸡苗购进、养殖技术以及成鸡销售,都是她一人事先联系好,与相应的厂家签好合同,使养殖到销售各个环节都有稳妥的保障。

受到近年来禽流感疫情发生大气候的影响,禽类养殖行业遭到极大冲击,养殖户的效益无法得到保证。由于当地大量的养殖户都是她引导发展起来的,养殖户也把她这名“致富带头人”当成了救星。在困难面前,她没有退缩,而是挺直腰杆,坚定信心,勇敢地担当起“致富带头人”的责任,积极给养殖户做思想工作,缓解他们的焦虑和担心,打消他们打退堂鼓的想法,同时自己借钱出力,帮助养殖户渡过难关。

如今,养殖场有标准化肉鸡养殖鸡舍4栋,年存栏6万只,出栏36万只。另外她还带动当地养殖户50户,区域内肉鸡总出栏量达60万只,成为临潼区最大的标准化肉鸡养殖示范场,每年可实现经济效益达180万元。说起年收入上百万,她笑谈现在赚钱对她来说不是重要的,在不断学习、带动周边人致富的过程中对自己也是一种充实,也是她干劲十足的力量之源。百尺竿头 更进一步

通过这几年的努力与实干,牛花莉成了当地一名名副其实的致富能手,得到了市、区、街道办和当地养殖户一致肯定和认可。但是,美誉面前她没有骄傲自满,而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牛花莉说“富人是狼的性格,穷人是羊的性格”,以此鼓励大家要用狼一样的性格来致富,敢说敢干,干事要有长远眼光,不能只盯着眼前利益。

2014年,牛花莉开办了西安零河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结合当地拥有的千亩甜桃、百亩黄花菜及60万只白羽肉鸡养殖的现有发展规模,流转土地20亩,投资200万元建设有机肥综合利用加工基地,使当地的黄花菜和甜桃两大种植产业在未来的发展中绝对成为无公害化的绿色产品,使区域内养殖产生的粪便得到无害化处理和有效综合利用,使当地的剩余劳动力能得到妥善安置,最终达到我富、你富、大家富的目标,充分发挥新型职业农民的致富带头作用。

取得高级职业农民资格后,牛花莉更是满怀信心,表示这将是她农民职业发展的一个新起点,今后要在多年来标准化管理、科技化操作、妥善化实施三大基础之上,用更先进的意识、更长远的眼界,当好大家的致富带头人,既要掌握先进技术、完备的文化知识又要心胸宽广、大局意识,使得零河农业经济形成规模产业链,辐射带动周边村民共同走上富裕路。

有理由相信,在未来的发展路上,具有敢闯敢拼狼一样性格的零塬致富“一枝花”牛花莉,将用先进的发展理念和科学的专业技术,带领当地群众走上致富增收的快车道。(西安市临潼区农林局供稿)

生态农业领路人王国站

红透的樱桃,香脆的甜瓜,满园的枣花香,绿油油的蔬菜,一排排整齐的温室大棚,新建的沼气池,几辆大卡车正在气调库前装载农业人的希望与梦想……五月的骊佳生态园,一派盎然生机,处处彰显着现代农业的魅力。

骊佳生态园位于西安市临潼区,他的主人就是远近闻名的新型职业农民王国站。现年38岁的王国站是陕西骊佳生态产业园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兼执行董事,陕西省首批高级职业农民,西安市新社会阶层代表,临潼区第十七届人大代表,西安市临潼区蔬菜产销协会常务理事,临潼区第十四届、西安市第十五届“十大杰出青年”,西安市青联委员,西安市青年突击手标兵,临潼区工商业联合会副会长。

王国站本是临潼区相桥街办神东村农民,与许多农村青年一样,从部队一复员就外出打工了。凭着一股闯劲和满腔豪情,走南闯北。几年过去了,王国站空手而归,他没有捞到一桶金,只收获了无限的忧虑。

2010年的一天,打工回家的王国站走在家乡的田间小路上,他在思索自己的人生道路该怎么走。不经意间碰到几个老乡正在地里干活,于是他和老乡攀谈起来。当得知老乡们辛辛苦苦一年下来一亩地的纯收入只有几百元时,王国站不禁皱起了眉头,他联想到自己四处打工的辛苦。几天后,王国站做出了一个不同寻常的决定———流转土地,种植果蔬,在家门口创业。

骊佳果蔬园建成后,王国站白天管理果蔬,晚上钻研技术。2011年,他种植的产品迎来了丰收的第一年,纯收入50万元。曲折的经历让他深切感受到了知识的力量,于是他又找到区农广校,让农广校的老师和专家给自己上课充电,并且对入园的所有农民进行免费培训,一心要做个新型的职业农民。他潜心钻研,广泛涉猎农业实用技术,终于掌握了大量的农作物栽培技术。

王国站所在的相桥街办,因其独特的自然环境,自古便以盛产贡枣———相枣而闻名,枣果脆甜可口,誉满三秦。王国站引进了山东沾化冬枣与之嫁接,培育出了兼具二者优势的“相冬枣”,口感香脆甜蜜,皮薄渣少,在市场上能卖到60元/公斤的好价钱。

2012年,王国站筹资1000多万元,成立了陕西骊佳生态产业园有限公司,并担任执行董事兼总经理。在原有土地基础上,扩大发展成一个生态产业园。他有了更大的梦想———他要做现代农业。他把宽带接入了生态园,让摸惯了锄头的农民有了摸电脑的机会。时代的发展一下子将农民与现代网络对接上了,这让王国站喜出望外。他的“骊佳现代农业园区”正式启动建设。

通过上网搜索资料和向专家请教,王国站以全新的视角和理念开始了现代农业园区的建设。为解决园区有机肥的问题,他和当地奶牛养殖场建立起合作关系,解决了粪源问题。为了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他建起400多立方米的沼气池,用沼液施肥。公司种植的红提葡萄和冬枣被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园区也被评为西安市临潼区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示范园。为了解决好农副产品贮藏流通问题,使农民“旱涝保收”,王国站投资200多万元,在园区建设了当地首座千吨级气调库,大幅度降低了农民的种植风险,增加了收入。为打造一支职业化、专业化、年轻化的新型现代化农民队伍,王国站通过农广校邀请多位农业专家免费为当地群众培训农业专业知识,他自己更是经常进户入棚,手把手地传授农业技术,心对心地交流经营理念,使村民们个个有了农业强项,家家有了致富法宝。

如今,王国站的现代农业园区面积已达1200亩,各类设施大棚600余亩,铺设灌溉管网2万米,公司固定资产1800万元。他对公司产品商标“骊佳”进行了注册保护,辐射带动周边群众种植经济作物5000余亩。公司2013年产值4800万元,实现利润700余万元。同年,园区被评定为首批西安市现代农业园区和陕西省第五批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

王国站和他的“骊佳现代农业园区”,也给周边老百姓带来了直接的经济效益。他的园区有20多名管理人员,农闲时周围农民可到园区打工,园区每年为他们提供上万个劳动日的工作机会,乡亲们既种好了自己的田地,农闲时又有活干,既学到了实用技术,又增加了收入,一个个都喜形于色,和王国站共同分享着创业的激情与快乐。

2014年5月,王国站被认定为陕西省首批高级职业农民,荣誉给了他更大的信心和力量。他决心以高级职业农民这一光荣称号为动力,以骊佳现代农业园区为中心,带领群众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把园区做得更大更强。(西安市临潼区农林局供稿)

白鹿原上的葡萄专家姚一春

今年32岁的姚一春,不是经理,不是厂长,也不是合作社理事长,只是西安白鹿原葡萄主题公园的一名农业技术员,怎么能被认定为陕西省首批高级职业农民呢?你还别问,在白鹿原,提起姚一春,农民是再熟悉不过的了,大家亲切地称他为“专家朋友”。他常常穿梭于园里园外,传技术,忙指导,带领大伙走上科技兴农的富裕之路。

2009年姚一春才开始从事葡萄种植,短短几年功夫,就在郭缠俊老师的指导下,全面深入学习了葡萄栽培技术,成长为一名技术骨干。一方面,他认真学习,并将学习和实践结合起来,不断钻研,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技术水平,仅用一年时间,他就全面掌握了葡萄避雨栽培技术,葡萄高干棚架、中干“V”型架等高效架型,超短梢修剪技术,微灌带微喷节水技术,按亩定株、按株定蔓、按蔓定果、按穗定粒,亩限产1000公斤的“四定一控”和花(果)穗整形、疏穗疏粒、果穗套袋等精品葡萄生产关键技术。另一方面,他在工作中养成了善于学习、善于观察总结的习惯。在葡萄标准化生产发展过程中,他发现葡萄“直插建园”不但繁殖速度快,而且成园快,还可以阻断病虫害传播。于是,他认真学习“直插建园”技术,从3月份倒催根处理、4月份整地扦插,到5月份水肥管理、6月份整枝绑缚,逐渐掌握了葡萄快速标准化生产的核心技术。最为难得的是,姚一春在学习中总爱问个为什么。他一边学习,一边实践,有不懂的就及时请教,就仔细琢磨,直到全部弄明白为止。功夫不负有心人,姚一春很快成为葡萄栽培的行家里手,获得了一个个技术称号,还被聘为白鹿原葡萄主题公园的农业技术员。

白鹿原葡萄主题公园的建设,为姚一春大力推广先进葡萄栽培技术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在全面调查白鹿原葡萄种植现状的基础上,他和其他农技人员一道以“直插建园”技术为核心,配套精品葡萄生产关键技术,组装出了白鹿原标准化葡萄园建设技术规范,并通过专家论证。

为了大范围推广这套标准化葡萄园建设技术,他积极开展技术示范推广,先后在白鹿原地区开展葡萄技术培训、现场观摩不下30场次,培训果农2000人次以上。随着果农对技术要点的掌握,种植技术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他们发展葡萄的信心更足了。他经常深入葡萄生产一线,把素不相识的农民当兄弟当亲人,耐心指导,用自己的专业知识面对面解决基地果农生产中遇到的难题,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果农都把他当朋友、当亲人,几年下来,白鹿原地区的标准化葡萄园发展到了1000多亩。

他还是一名基层农村信息员。他利用网络平台,一方面及时发布技术服务信息,指导果农在葡萄种植的不同环节应该干什么活,用什么药防什么病;另一方面积极发布供求信息,让采购商与果农通过网络直接沟通,达成交易;同时他还发布了许多有关农业法律法规政策,指导果农依法守法生产生活。

为了提升白鹿原葡萄主题公园的科技含量,他和同事们先后引入国内外名优葡萄品种20余个,形成了户太八号、玫瑰香、里扎马特、夏黑等多个特色品种种植区。“灞桥葡萄”以良好的质量品质,被农业部和国家技术质量监督局认定为农产品地理标志和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1年和2012年还荣获中国消费者最喜爱的著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称号。在2013年“先正达杯”陕西省葡萄评优大赛中,盛原果业、兴林果业、金禾源三家企业生产的户太八号均荣获金奖。

为了让白鹿原葡萄主题公园能够更好地“服务城市,富裕农民”,他和同事们开展了2011年的“白鹿原葡萄主题公园提升建设项目”、2012年的“白鹿原优质葡萄种植及深加工产业化生产示范”、2013年的“优质葡萄生产示范基地建设项目”科技攻关及科技示范园建设项目,为努力打造西部领先、国内一流的现代农业高地,加快形成颇具特色的白鹿原和秦岭北麓两个集中连片葡萄观光旅游景观带,成为全国葡萄观光产业的亮点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如今,灞桥区以发展葡萄产业为契机,果园面积达到10万亩,其中葡萄面积3.2万亩,年产量近4万吨,形成了以洪庆山国家森林公园、白鹿原现代农业示范区和鲸鱼沟生态景区为主的休闲观光农业产业格局,观光休闲农业面积3.8万亩,以果业为主导产业的都市型现代农业初步建成。

有人说,这些成绩的背后,有姚一春和他的同事们的不小贡献。姚一春却说:“在我看来,自己所做的都是本职工作和平凡小事,也是我应该做和必须做的。”

荣誉饱含着努力与艰辛,挑战昭示着光荣与梦想。作为一名高级职业农民,他表示今后要继续发扬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的精神,知难而上,勇于拼搏,为白鹿原地区的葡萄产业做出一名技术人员应有的贡献。(西安市灞桥区农业局供稿)

让小红薯创造大奇迹的胡小黎

2014年5月,西安市灞桥区乐思薯红薯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胡小黎被认定为陕西省首批高级职业农民,作为一名80后女农业职业人,她和她的红薯事业可圈可点。上完大学还种地

大学毕业后,别的同学还在享受生活的美妙,憧憬未来的美好,胡小黎便开始承担起生活丢给她的重担。刚嫁到婆家,公公婆婆就相继去世,留下年纪尚小的小叔子,没过多久儿子又出生了,她急需挣钱养家。她开始绞尽脑汁想法子挣钱———搞古玩,开酿造厂,养肉牛———都没有成功。“当时看着那么多牛一夜间死去,心里难受极了。”虽然一次又一次被打击,但她从未放弃创业的梦想。

2007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在网上看到一个郑州女孩种红薯获得成功,就萌发了种红薯的想法。没和任何人商量,她就在婆婆家的5亩地里种上了红薯。“这娃瓜咧!”村里人看到她种地,很多人都冷嘲热讽,说她念了那么多年书,最终竟成了农民。“那两年,我在村里从没抬着头走路。”没一个人支持,她倔强地孤单前行。“红薯叶子”让她致了富

红薯种进地,胡小黎一边种田一边摸索,通过网络,她得知新品种红薯的叶子也可食用,叫“皇后菜”,营养价值很高。于是她专门跑到在这方面特别权威的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取经”,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并引进了果薯、紫薯等新品种。

独自一人下地摘叶子,独自一人带着红薯叶子去饭店推销。“每次路过饭店,我都有进去推销的冲动。”推销红薯叶子的过程很坎坷。“第一次进入一家饭店,把红薯叶子推荐给厨师,饭店老板说,你这不是糊弄人么!这东西就是喂猪喂牛的,人咋能吃呢?说完就把我轰了出来。”

为了让对方相信,她专门将采摘的红薯叶送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进行检测,拿着检测报告和样品让饭店试卖。终于,她获得了成功,多家饭店认可了她的产品,并和她签下了订购合同。带领更多乡亲致富

创业成功了,胡小黎并不满足于个人的成就,她希望带领更多乡亲致富。

2009年,胡小黎领头成立了红薯专业合作社,她将种植面积扩大到200亩,建立了红薯基地,后来又发展了30多户农民繁育特色种薯,辐射到蒲城、临潼、蓝田等地。原本不被看好的红薯种植终于得到了认可,如今胡小黎得到了家人的一致支持,全家人都来给她帮忙,哥哥帮忙送货,父亲帮忙采摘,忙得不亦乐乎。

胡小黎说,她的梦想是发展“社区农业”,开办“假日农场”,邀请城里的市民加入进来,平时给他们配送新鲜蔬菜,周末闲暇时让他们到农场劳动,亲自下地种红薯,享受劳动的乐趣。“干农业就两字,充实!”看着红薯一点点长大,她的心里充满了成就感。给红薯装上科技的翅膀

面对成功,胡小黎深深地意识到做大做强合作社,让合作社借助科技发展意义重大。创办合作社伊始,她不断带领社里的骨干成员赴省内外多地学习新的种植技术,通过一次次的学习让大家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也让大家敢于放开手脚大干。经过不断地学习和总结,胡小黎认识到地域差异对种植业影响巨大,因此她解放思想,流转土地,建立了200亩“乐思薯新品种彩色红薯示范园”,进行新品种区域性试验种植,将性能稳定的新品种推广给农户,避免农户走弯路。

她积极与科研院所对接,争取到宝鸡农科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以及河南省农科院植物脱毒研究中心的技术支持,将国家级甘薯体系研究员刘明慧聘用为合作社的科技特派员,合作社遇到问题,科技特派员保证随叫随到。因为有多家科研院所的支持与帮助,合作社彩薯品种更新快,产品符合现代消费理念,生产的彩色红薯新产品在市面上供不应求,让广大农户的致富愿望得以实现。

她还积极联合灞桥区各有关部门,不放过任何一次为合作社成员申请、争取培训学习的机会,还时常邀请医疗、保险、银行等各行业来为社员举办讲座,让社员增长知识、开阔眼界、提升自身素质。通过几年的努力,合作社成员团队意识增强,能够开拓思想客观分析,能够积极响应集体决定,基本能主动接受新事物,证明胡小黎的决策是正确的,她带领大家致富的劲头十足,信心大增。

如今,合作社已经发展会员183户,彩色红薯种植户年收益增加20%,被西安市农委评为“十优示范社”,被陕西省农业厅评为“百强示范社”,被陕西省妇女联合会、陕西省农业厅联合评为“陕西省优秀农业企业”,“乐思蜀”商标被评为“西安市著名商标”。胡小黎也因创业事迹突出获得了灞桥区第八届政协委员、灞桥区优秀科技型人才、灞桥区巾帼建功先锋、市科协八大代表及陕西省科普惠农富民带头人等荣誉。

面对未来,胡小黎说:“创业途中充满困难,可既然认定了,就要去做,做了就要坚持,总会有成功的一天!”(西安市灞桥区农业局供稿)

同兴瓜菜领头人温来宏

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对于户县蒋村镇同兴村的群众来说,不论是种瓜还是种豆,他们收获的都是一沓沓的钞票。而这一切,还得归功于现任村委会主任、高级职业农民温来宏带领有方。

户县蒋村镇同兴村是昔日有名的“穷家滩”,村子位置偏僻、交通闭塞,2001年人均收入只有几百元,连续8年给村干部发不出工资。2001年,多年经营大棚蔬菜的温来宏当选为村委会主任,带领全体村民共同致富的事情就成了摆在他面前的头等大事。经过多次论证,并和村民反复谈心,温来宏决定操起老本行,和村民一起发展大棚瓜菜。当年夏天,他和几个蔬菜种植户自费考察山东寿光蔬菜种植后,引进大棚西瓜种植技术,组织全村120多户村民连片种植了500多亩、200多棚大棚西瓜,当年引进,当年见效。良好的经济效益吸引了广大村民纷纷从事大棚瓜菜种植。他们生产的西瓜个大、皮薄、含糖量高,籽少或无籽,成熟较早,一般情况下一、二茬西瓜在每年五六月就上市早卖,到七八月西瓜大量上市时,他们又改种西兰花、番茄等蔬菜了,形成了春瓜秋菜的良性循环,仅秋茬蔬菜就可以收回全年成本,西瓜成为村民致富的金蛋蛋。

2014年,同兴村建成大棚瓜菜示范基地1250亩,年销售大棚瓜菜6250吨,实现销售额1500万元,从一个贫困村成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和远近闻名的小康村,村民年人均纯收入近万元。全村参与大棚瓜菜种植的农户占到总农户的90%以上,成为陕西省大棚瓜菜一村一品旗帜村。借助大棚瓜菜发展的大好机遇,温来宏领办了同兴瓜菜专业合作社,发展会员660户,合作社被评为陕西省百强示范社,成为户县目前会员最多、覆盖面最广、运行最规范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种植西瓜不仅使同兴村富裕起来,也促进了村子的和谐发展。村里的道路都是宽阔平坦的水泥路,而且还有路灯。近两年,村里的硬件基础设施投资额达150万元,这在过去是做梦都不敢想的。尤其是投资35.71万元新建的户县蒋村镇同兴村节水灌溉工程,有效实现了“三节一调一减一增”———每亩节约用水48立方米,节约用电2度,节约0.6个工日,能适时适量调节西瓜种植温度,减少了除草负担,亩增产250公斤。现在,全村150多户人家,有110户盖起了新楼房,户户通了电话,几乎家家都有“大棚王”机动车,所有劳力都用上了手机。不仅如此,县农业局还从他们村选了6位技术员到周围市县指导西瓜种植。东寨等周围十几个村也纷纷学习同兴村栽种西瓜,现在蒋村镇已发展西瓜5000多亩,引领着全县设施农业和大棚瓜菜产业的发展。大胆钻研种植技术

从山东学习成功经验和先进技术,并结合全村生产实际,大胆引进了用葫芦嫁接的大棚西瓜,不断改进提高,摸索出了“早熟西瓜+二茬西瓜+秋延蔬菜”的大棚瓜菜科学种植模式,并在全县大面积推广,使农民亩均增收7000元以上,带领全县直接产生经济效益近亿元。当下,同兴村好些村民已经成为种植大棚瓜菜的土专家,并被各地聘为技术员,指导大棚瓜菜种植技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近年来,温来宏大力发展合作社,狠抓内部管理,不断加强内部管理和各项建设,使产品市场竞争力和辐射带动能力不断增强。目前,合作社章程完善,内设工作机构和各项管理制度健全,严格执行成员代表大会制度和理事会制度,现拥有会员代表110人、理事7人、监事3人,每年召开1次成员代表大会,每季度至少召开1次理事会,商讨资金筹措、技术培训、产品销售、品牌创建、盈余返还等重大问题,各项工作井井有条、稳步推进。切实加强技术培训

村委会、合作社每年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对种植户进行不下20次培训,采取集中讲座和现场指导的形式方便群众接受。联系县农技中心和农检中心技术人员长期驻村指导,为社员培训标准化生产技术和无公害农产品规范化管理技术规程,年培训农民5000多人次,村民的标准化意识和生产技术水平明显提升。实行标准化管理

生产上推行“五统一”,即统一规划、统一品种、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灌溉、统一购买农用物资,实行分户种植,管理到户;销售上也实行“五统一”,即统一品牌、统一包装、统一调配、统一价格、统一标准。在严格标准化管理下,同兴村主要生产资料统一购买率、主要产品统一销售率均在70%以上。加强产品质量追溯

除通过技术培训提高农户质量安全意识和作务技术水平外,他还积极推行产品质检和包装登记,在全省首推产品编码制度,每年组织印制产品编码和商标标签、无公害标识100多万枚,为每个生产户建立产品编码,要求在产品包装箱上贴上各自的编码号和商标标签、无公害标识,检测不合格的产品严禁销售。在同兴瓜菜产业发展的整个过程中,没有发生一次质量安全事故。注册的“同兴”商标被认定为“西安市著名商标”和“陕西省著名商标”,“同兴”牌大棚西瓜通过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认证,被授予“中华名果”和“中华十大名瓜”称号。扩大营销网络

积极推动订单销售和农超对接,努力与客商建立稳定的供销关系,先后与100多户客商、3家超市签订了瓜菜销售合同,所产的西瓜、蔬菜远销河南、湖北、内蒙古、甘肃、宁夏、青海、四川等地区,且供不应求。合作社在兰州、西安等地销售瓜菜,年销售额900万元。

在温来宏的带领下,同兴村的集体积累越来越大———建设230平方米办公室6间,财务档案室、培训教室、产品质检室齐备;建设现代化育苗室9栋、30亩,每年提供优质种苗200万株;建设瓜菜交易市场600平方米,方便周边群众的产品销售;建设农资仓库2处、200平方米,可以存放薄膜、种子和包装箱等物资;同兴品牌也越来越响,获得了诸多个人和集体荣誉:2003年10月获得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2004年3月注册“同兴”商标(西北首个集体商标);2004年8月被国家科技部授予“国家星火计划带头人”称号;2007年7月同兴西瓜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授予“中华名果”称号;2008年8月“同兴”被认定为西安市著名商标;2008年12月同兴村被户县农业局评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先进单位”;2009年11月同兴西瓜通过国家绿色食品认证;2009年12月户县同兴瓜菜协会被中国科协、财政部评为“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2010年3月户县同兴瓜菜专业合作社被陕西省农业厅评为“陕西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百强示范社”;2010年5月同兴西瓜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评为“中国十大名瓜”;2012年7月户县同兴瓜菜专业合作社被农业部评为“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西安市户县农业局供稿)

咸阳(5人)

认准养羊发羊财的杨波

2014年5月,三原富业家庭农场经理杨波被认定为陕西省首批高级职业农民,对此他感慨万千。他细细讲述了自己的成长故事,希望通过他的故事,吸引更多年轻人成长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型职业农民,走上农业富裕路。回乡,同样可以创业

杨波出生于三原县大程镇小王村一个普通农家,今年38岁。2006年大学毕业后,他与多数农家孩子一样抱着改变命运的梦想,前往深圳打拼。激烈的竞争、残酷的现实,击破了他为之奋斗的梦想,几年间除了结婚生子,事业上一无所成,家庭和生活的压力使他举步维艰,不得不携妻带子返回家乡。

深圳几年打工并无多少结余,回乡后的生活更为艰难。他时常想,作为一个新时代的大学生,连妻儿都养活不了,哪还谈得上孝敬父母、建设美好家乡!既然不会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只有依靠自己奋斗和努力,才能创造美好生活,于是干事创业的念头在他心头萌生。

万事开头难,创什么业?什么适合自己?心里没目标,犹如黑夜里没有指路明灯一样,干什么也是瞎折腾。他决定先从市场调查做起,通过走亲访友、上网查询、请教成功人士和大量的市场调查,发现养羊是个致富的好门路。首先,羊肉富含蛋白质、脂肪、多种氨基酸、矿物质,并有养颜、护肤、补肝、明目、益血、疗肝风虚热等作用,是城乡人民喜爱的肉食品之一。其次,山羊板皮、肠衣、羊毛等是制革、医药、食品、纺织工业等的优质原料,也是我国出口创汇的传统产品。同时,羊粪还是极好的有机肥料,一只成年羊每年可生产优质厩肥800多公斤,对发展优质高效农业意义重大。良好的发展前景坚定了他的信心。

明确了目标,接下来就必须实干才能早日把梦想变成现实。在亲戚朋友的支持下,他东拼西凑了5万多元,修整自家的坑洼地,建起了养殖场,购进羔羊30余只,迈出了创业的第一步。失败,孕育着成功

任何的成功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他的养羊事业也同样经历了连续的挫折。

首先是不懂科学饲养,沿用粗放的经营模式,加之防疫不到位,母羊体质弱,产仔率低,成活率也较差,一年少说损失也有10万元。其次是创业之初因为资金短缺,修建的羊舍极为简陋,2012年5月的一场大雨几乎将其冲毁,直接淹死成年母羊20多只,经济损失达14万元,借款尚未还清,又遇上了这么大的“灾难”,还有出头之日么?他对自己的选择开始产生怀疑。这时,村里人的冷嘲热讽更是刺激着他:一个大学生不去外边干大事,窝在农村养什么羊,真没出息!回想创业以来遇到的重重困难,他打起了退堂鼓,想继续外出打工。

就在这时,亲人给了他莫大的安慰。父亲鼓励他说要创业就会有风险,成功都是在失败中孕育成熟的。妻子没有说什么,只是默默地陪着他,用自己没有停歇的双手告诉他:继续来。亲人的鼓励和信任,重新燃起了他奋斗的热情,他决定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

经过分析,他找到了自己失败的原因,于是购回了多种养殖专业书籍开始自学,并经常带着问题求教周边的养殖户。当得知县农广校要举办职业农民畜禽养殖培训班的消息,当即报名参加,经过系统的专业学习和与同行的充分交流,他懂得了开展科学养殖的重要性,并掌握了选用优良品种、合理搭配营养、及时做好防疫、保持圈舍通风清洁、冬季做好保温、依据市场变化及时调节养殖规模等健康高效的养殖方法。技术在于应用,应用产生效益,靠着科学的经营管理,他一步步获得成功。养羊,实现富裕梦想

几年下来,他的羊子越养越好。先是设法攻克了来自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困难,科学谋划、精心管理,使养羊事业有了良好开端,并获得了初步收益。这样更加坚定了他发展养羊事业的信心。后来,他发现只有发展规模养殖,才能有更大收益,于是再次筹措资金20余万元把羊场扩大到1600多平方米,并引进了优良奶山羊种系120多只。到第二年底,出售商品羊50只,收入5万多元,鲜奶收入13万元,售出羊羔100多只收入12万余元。目前,他已经成为全镇规模最大的养羊专业户,建成了标准化饲养设施,形成了一套标准化养羊技术规程,成年母羊存栏120余只,年收入30万元,真正发了羊财。

他知道,创业成功除了依靠持之以恒的努力,更离不开乡亲的支持和帮助,所以在自己富了之后,有责任和义务帮助乡亲们致富,这也是他最大的愿望和永远不变的梦想。

他热情接待前来参观学习的乡邻和有志创业的青年,把自己从无数次失败中摸索出来的养殖经验和通过学习并经过实践验证了的成功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来访者,以低于市场30%的价格供应给他们羊羔,鼓励他们创业,同时还经常应邀到周围的养殖户家中传经送宝,帮助他们解决养殖上遇到的疾病防治、饲料搭配等实际问题,同时他还为没有资金基础又想发展养殖的农户赊销羊羔,支持他们发展生产。

几年来,仅低价出售羊羔他就少收入20多万元,在他的扶持、帮助下,本村及周边村组20多户群众发展养羊1000余只,年户均收入达到8万多元,乡亲们逐步过上了富裕生活,他的心里也乐开了花。事业,永远没有止境

心有多大事业就有多大。今天他的养羊事业只能算是起步阶段,放眼市场需求,还有更大、更广阔的空间让他去奋斗、去拼搏。

今年5月,他注册了三原富业家庭农场,计划在未来的两年内努力使成年种母羊存栏量达到300只以上,年产鲜奶150吨、羊肉20吨,繁育羔羊300只以上,逐步实现养殖、加工、销售一体化,并尝试开展生态养殖和观光旅游等项目,带动全村养殖户开展科学生产经营,共同“发羊财”,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生活的磨砺和奋斗的经历使他明白了一个道理:只要找准定位、付出努力,依靠科技的力量,在农村同样可以干出自己的一番事业!(咸阳市三原县农林局供稿)

大手笔发展果业的范润民

提起三原兴龙果品专业合作社社长、高级职业农民范润民返乡创业、回报家乡的故事,当地老百姓无不拍手叫好,而他组建的咸阳市果业合作社联合社,更是演绎了一段果业发展的传奇。返乡创业,回报乡梓

1968年出生的范润民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航空部五一四厂工作,后辞职下海经商,经过在广东10余年的打拼,创办了自己的企业,并积累了雄厚的资本。在一次回乡探望父母时,见乡亲们还在进行着高强度的劳作,却依然过着捉襟见肘的生活,心里很不是滋味。思虑再三,他把在广东的企业留给妻子经营,毅然返回家乡,决定采用先进的生产经营理念,引领家乡父老通过发展优质果业实现增收,共同建设富裕美好家园,以报答家乡父老多年来对自己的养育、关爱和帮助之情。

为了改变传统作务方式,降低果农劳动强度,也便于推广先进栽培管理技术,他于2009年3月牵头成立了陕西三原兴龙果品专业合作社,累计投入建设资金2300多万元,陆续建成了全县最大的、有效库容达2.2万立方米的智能化氟机制冷气调保鲜冷库、年产5亿只苹果纸袋的生产线、4000平方米的果品及农资农机交易市场和1500平方米的综合服务大楼,为果农提供苹果种植、销售、加工、贮存以及农资销售、农机耕作等全方位的服务,不断加大新型农业机械和无公害优质果业生产模式的推广力度,不仅促进了当地苹果的优质生产,大幅度增加了果农收入,自己年创收也达到了150万元以上。截至目前,马额、陵前、新兴3镇26个村的1800户果农加入了合作社,覆盖面积达到2.5万多亩。打造模式,联合发展

为了抵御市场风险,使果农持续增收,范润民结合果业生产实际,积极带领合作社成员,致力于苹果产地建设,加强了贮藏和加工能力建设,实现果品就地转化增值,同时充分利用市场机制作用,逐步形成了市场连基地、基地带农户,产、加、销一体化的经营模式,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激发产地经济活力,提高果品商品率。近年来,合作社成立了专业化服务队,为入社果农提供果园耕作、果树修剪、果园植保、节水灌溉等技术服务;与此同时,还加强与30多家农机产销企业联系,累计为当地果农引进新型果园耕作机械320台套,机耕面积超过1万亩,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减轻了劳动强度,更使农民认识到现代农业科技的重要性。

在范润民的引领下,合作社形成了“立足果区,心系果农,和谐发展”和“以互助实现民主,以民主促进互助”的特色“兴龙”文化。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合作社还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品牌建设,建成了2万亩绿色苹果生产基地,按照统一的生产技术规程和质量标准要求生产,果品在2012年上海绿色食品博览会上荣获畅销产品奖。他还与数十个省市的客商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以优质的产品、良好的信誉赢得了销售市场。合作社也先后被授予陕西省百强合作社、全省农机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咸阳市百佳示范社、咸阳市标兵示范社、市级农机示范园和市级现代农业园区等荣誉。

为了进一步增强当地果品的市场竞争力,范润民经过大量调研和认真分析,决定走“围绕中心,服务三农,联合合作,富民强社”的路子,尝试与多家合作社联合成立咸阳市果业合作社联合社,以期建立完善的农村现代经营服务体系,构建基层组织网络,全面提升服务“三农”的能力。目前,联合社已注册商标2个,初步形成有效运行机制,成为果业发展的风向标。热心公益,造福乡里

在大力发展果品产业、引领果农发家致富的同时,范润民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每年,他都积极参加镇村组织的敬老活动,为老人们献上一份爱心,出资帮助高考学子完成学业,捐资支持镇政府建立教育助学金,获得马额教育助学金突出贡献奖。

范润民出资编辑出版《文龙村志》,每年与村委会合作举办“二月二庆果节”,组织开展歌舞比赛等健康向上的文化娱乐活动,活跃农民生活,共建美好农村、和谐家园。

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发展县域特色经济,这是范润民长期以来为之奋斗的目标。获得高级职业农民资格后,他信心倍增,决心以此为新的起点,带领三原兴龙果品专业合作社和咸阳市果业合作社联合社,引进、推广、应用果业新技术和现代经营模式,全力创建省级现代农业园区,促进当地果业再上新台阶,带领广大果农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咸阳市三原县农林局供稿)

领富蔡家村的功臣胥树勤

三原县安乐镇蔡家村村委会主任、安乐镇农业科技示范园法人胥树勤多少次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跳出农门,改变“农民”这一身份,然而他怎么也没有想到,如今他被认定为陕西省首批高级职业农民。通过他的示范和带领,蔡家村群众的腰包鼓了,生产生活环境美了,百姓的心更加敞亮了,“农民”成了体面的职业。抓机遇,谋发展

作为一个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地地道道的农村人,他不甘心过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于是和很多年轻人一样踏上了创业的征程。运过建筑材料、贩过羊肉、干过小商贩、当过包工头……他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跳出农门,改变“农民”这一身份。

通过不懈的努力,他的家庭生活条件得到改善,过上了幸福富足的小康日子。但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他从当年的壮小伙步入中年,日渐成熟,他的人生理想和目标也悄然发生着变化,尤其在当选为蔡家村村委会主任后,面对当时蔡家村集体经济落后、群众增收缓慢、社会治安差的现状,他立志要带领大家共同致富,改变全村落后面貌。没有什么豪言壮语,只是一句话:“群众信任你,你就要对得起选民当初投给你的那张选票”。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几番尝试、几经思考,他最终决定还是在农业上做文章,没想到,还真干出一番事业来。

安乐镇是蔬菜种植大镇,全镇蔬菜种植面积8000余亩,年产蔬菜约6万吨,蔬菜的贮藏和销售蕴藏着巨大的市场商机。2011年,他用足政策,积极争取省、市、县农机部门的支持,争取蔬菜预冷库房建设项目。在上级农业部门的支持下,他筹措资金200万,建成了面积1000平方米、容积5000立方米的6个蔬菜预冷库,同时注册成立了三原蔡家勤俊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本着“围绕市场建基地,突出特色建基地,连片开发建基地”的原则,开展基地建设。以合作社为“纽带”,较好地解决了“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问题,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生产和整体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推动了蔬菜种植产业化经营的迅速发展。截至2013年底,合作社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在三原县鲁桥镇、陂西镇、大程镇和相邻高陵县何村建立万亩设施蔬菜基地,种植面积达1.3万亩,新植5000亩,年产量可达5万吨,产值上亿元,并带动包装、运输、加工等相关产业发展。借政策,解难题

胥树勤通过调研发现,农户小规模种植蔬菜,抗御市场风险能力低,增收有限。要实现快速增收,需要两个条件:一是要有规模,才能吸引客商把农产品卖掉并卖出物有所值的好价钱;二是能生产出受消费者欢迎的绿色无公害“名、优、特”农产品。于是,他结合中央一号文件的宣传落实,带领全村群众,实现土地流转400余亩,把土地集中起来,建设高标准设施农业科技示范园,为村民搭建致富平台,在园区发展日光温室精品果蔬和钢结构拱棚蔬菜,进行农机具科技示范,并发挥安乐镇蔡家村紧邻文峰木塔的优势,发展旅游采摘和农家乐,为村民拓展了一条增收的好路子。现在,他发展的农业科技示范园建成占地40亩的高标准设施精品果蔬日光温室6个,种植冬枣;建成占地60余亩的高标准钢结构棚,种植葡萄;围绕他的农业产业园,发展农家乐20余户。在农业科技示范园的带领下,全镇种植户基本全部连片种植,规模最小的也在50亩以上,群众在地头就将收获的蔬菜卖掉,取得了良好的规模效益。

胥树勤认为,实现农业增产增收,不能忽视普通农户。当前以老年人及妇女为主的普通农户,仍占农村务农劳动力的大多数,这个情况在相当长时期内还难以根本改变。如何解决他们种植过程中的技术问题,成为破除全村发展瓶颈的根本。为此,他外出到山东寿光、华西村、华东五市、铜川、临潼等地实地考察,在学习外地规模种植和产业示范园发展先进经验基础上,聘请技术人员,依托他注册的满仓农机专业合作社进行技术培训。2012年,他争取上级农业部门政策支持,在农机合作社内建成农民培训学校,聘请高级农业讲师对种植户进行培训。同时,他自己也参加了职业农民培训,为下一步更好地服务群众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截至2013年底,共培训种植户800余人次,进行田间现场教学30余次,种植户解决日常种植问题的能力得到普遍提升。经过他的努力,蔡家村群众人均纯收入从2010年的6000元增长到2013年的1.3万元。有许多外出务工的年轻人也逐渐回村加入了发展蔬菜种植行业。安民心,创和谐

蔡家村原先社会治安差,打架斗殴、偷、抢事件时有发生,商贩不敢进村,投资商不敢投资办实业,严重制约着村域经济的发展。胥树勤上任后,决心从社会治安抓起,多方筹措资金20万元,为全村安装视频监控设备。同时,结合平安创建工作,他召开了党员、村民大会,向大家宣传治安的重要性,组织大家参与到平安创建工作中,让大家树立起抓平安创建就是抓经济的意识,形成了群防群治的良好氛围。通过他和全村群众的共同努力,打架斗殴、偷、抢事件没有了,群众经商的多了,招引了安乐镇第一家工业企业落户蔡家村。他本人也被授予省级平安创建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借国家通村公路项目这一千载难逢的机遇,他千方百计筹措近60万元资金对全村8.2公里道路进行硬化,让群众告别了“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生活,让乡亲们走上了水泥路。他积极争取国家人饮安全项目,铺设水管网3.2万米,解决了村民“吃水难”的问题,让乡亲们喝上了清洁水。他紧紧抓住新农村建设机遇,加强村级组织阵地建设,高标准建成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和群众活动广场,建成蔡家村广播室,让村组干部办公有了场所,政策宣传有了平台。他加大环境卫生整治力度,依托合作社建设秸秆青储池,从源头治理秸秆焚烧问题,建立卫生整治长效机制,彻底改善了全村群众生产生活环境。胥树勤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群众的尊重和社会的肯定。(咸阳市三原县农林局供稿)

女“羊倌”侯颜娜

在三原县马额镇邓家村,说起高级职业农民侯颜娜,村里老少没有一个不称赞的。返乡创业,舞动人生

侯颜娜的家乡邓家村,位于三原县北部塬区,村东是塬坡地,村西是沟壑区,全村383户、1480多人。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气候,加之远离工业污染,特别适合发展养殖业。然而不少农户利用沟坡地旺盛的草源和果树落叶饲养的奶山羊,或因缺乏技术,或因缺乏发展眼光,始终难成规模。

2005年侯颜娜大学毕业,应聘到一所学校从事教育工作。按理说,凭着这份稳定、体面的工作,她可以幸福潇洒地一直生活下去,然而她不甘于平淡,她牵挂着村里的奶山羊养殖,她一直觉得那是个很有希望的事业。

2010年,侯颜娜毅然放弃教师工作,返回家乡,在对多个养殖场进行考察后,拿出全部“家底”,又借了部分资金,购进了10余只优质羊羔,开始了自己的创业生涯。

她不懂养殖技术,就买来书籍边干边学,利用进县城办事的机会,向动物疫控中心老师请教自己无法解决的养殖难题。当得知县农广校举办养殖职业农民培训班时,她积极报名参加了学习。由于她肯钻研,很快学会了诊治奶山羊的日常疾病,掌握了科学搭配营养等全套饲养技术,成为奶山羊养殖的行家里手。

在她带动下,80多户村民也先后开始了奶山羊养殖。张小平由三四只发展到40余只,年收入突破10万元;增民社也由以前的10余只扩大到近百只,年收入达到了20万元。拿他们的话说,是受侯颜娜敢想敢闯精神的影响和毫无保留的技术支持,才使他们有了今天的收获。侯颜娜并不满足于已有的成绩,她想包几亩果园,将饲草、落叶通过奶山羊过腹还田,提升果品品质,走环保、生态、循环发展之路,使奶山羊养殖和苹果生产实现双丰收,把自己的养殖事业做得更大更强。迎难而上,成就事业

初创事业的她,和众多的养殖户一样,也曾遭遇了许多坎坷和困难。

先是父母的反对,还有朋友的不理解。父母辛辛苦苦供她上大学,总希望她能有大出息,不再像他们那样,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汗珠落地摔八瓣,一年下来还是“穷光蛋”的生活;朋友也认为她是在拿前途开玩笑。但尽管如此,最终大家还是给了她最大的支持。

初搞养殖,缺乏经验,羔羊出现腹泻拉稀现象,由于诊治不及时,先后死亡40多只,对初创事业的她来说,损失不可谓不大。她多方请教,查阅相关资料,报名参加了县农广校举办的学习班,对奶山羊的生活习性、饲养管理及疾病预防和治疗有了更深的了解。后来又一次,因为连阴雨较多,羔羊又出现腹泻拉稀现象,经过她的精心诊治,全部病愈无一损失。再就是初期养殖规模小,只能将鲜奶低价出售,严重影响了养殖收益。她一边不断扩大养殖规模,一边加强与奶站和厂家的联系,互惠互利,最终实现了双赢。

长期的养殖实践使她明白,只有发展健康和无公害养殖,才能保证自己的事业有更大发展。她将氯霉素、利巴韦林、金钢烷胺等国家禁用药物,以及霉变饲料毫不犹豫地挡在了养殖场外,她的事业也由初创时的小打小闹朝着标准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带动乡邻,共同致富

如今,侯颜娜办的兴塬养殖场拥有2只种公羊,存栏150余只,年收入超过30万元,被评为三原县奶山羊养殖示范场。事业初有成就的侯颜娜,并没有忘记在自己最困难的时候给予她支持和帮助的乡亲们,觉得自己有责任更有义务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

一个身有残疾的乡亲,多年来一直在外漂泊打工,随着年龄增长,只得返乡回家,由于行动不便耕种困难,难以维持生计,侯颜娜不仅赊给他几只羊羔,还帮他解决了养殖上的技术问题。两年下来,已有7只羊开始产奶,一年收入三四万元,他不仅不再为生活发愁,还有了结余。

一对年轻夫妻长年在外打工,老人和孩子留在家里。孩子的教育、老人的赡养问题始终是他们心里的一个结。他们很想回到家乡发展,既能照顾父母,又不耽误孩子的教育,但就是苦于不知道做什么。侯颜娜邀请这对夫妻考察了她的养殖场,并给他们讲解了奶山羊的发展前景,鼓励他们发展养羊,目前他们的养殖已小有规模。

在侯颜娜的鼓励和带动下,村上的养殖户已经发展到80多户,规模也达到了600余只,年收入120多万元,养羊成了村上的一大产业。

提起侯颜娜,乡亲们无不竖大拇指:大学生就是不一样,眼界宽、思路广,要不是她的引导,岂不是“端着金碗讨饭吃”,白白浪费了这么好的养殖条件,应该给她戴红花、记头功!

回顾自己的养殖经历,有苦有甜,有泪水也有喜悦。侯颜娜说:“养殖不仅成了我的事业,更磨炼了我的意志,也让我交到了更多的朋友。现在正值农业发展的春天,有国家政策扶持,有政府重视,有技术部门支持,这等于为我们的事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所以我们没有理由不努力。只有奋力前行,才能不辜负这美好的春天!”(咸阳市三原县农林局供稿)

草莓种植能手吕展库

“棚外飞雪棚内青,满眼浓绿缀红心。甜酸滋味各自品,春不在天而在人。”这首诗说的不是别人,而是渭城区70后草莓种植能手、陕西省首批高级职业农民吕展库。他种植的草莓香甜味美,亩纯收入达到3万元以上,带动了不少当地农户一起种起了这见效快、收益高的时令水果。

今年刚满40岁的他经过商,开过饭店,办过网站,多年在外拼搏创业练就了他敏锐的眼光。3年前的一次环秦岭山旅游让他体验了一次休闲农业的快乐,也让他看到了都市农业的发展前景。1公斤奶油草莓100元,而且供不应求,这让他为之一动,觉得要是在处于西咸新区核心地带的渭城发展奶油草莓,肯定是个好产业。

说干就干。他买来草莓栽培方面的科技书籍,埋头认真学习,上网查找相关资料仔细研究,并积极参加了渭城区举办的职业农民培训班,掌握了草莓栽培方面的相关基础知识。同时,他拜当地种植草莓的浙江种植户为师,学习本领。2011年春节刚过,当别人还沉浸在春节热闹的氛围中时,他已打起行装一头扎进田间地头跟老师认真学习起草莓栽培技术来。从育苗、施肥、灌水到病虫害防治,每一个环节都不放过,跟着老师边干边学,脏活累活抢着干,一年下来人瘦了一大圈,但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成了草莓种植的小专家。

2012年,他积极响应渭城区发展现代都市农业、加快五陵塬都市农业长廊建设的号召,在基础设施条件较好、交通方便的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周陵陶园居承包了13座日光温室种植奶油草莓,开始了他的草莓事业。

在渭城区农林局的大力支持下,他先后从北京农林科学院、西安市农技站、浙江建德等地引进“红袖添香”、“幸香”、“红颜”、“章姬”等适合保护地栽培的优良草莓品种。针对当地红油土pH值高、易板结的实际,通过增施有机肥、喷施沼液等措施摸索出一整套适合当地的草莓育苗技术,亩产苗量可达3万株以上,受到专家教授的一致认可。在生产上,采取水肥一体化栽培模式,推广应用了高垄栽培、土壤消毒、蜜蜂授粉、硫黄熏蒸、沼液喷肥、生物防治等新技术。在产品质量上,他严格按照无公害草莓生产规程用肥用药,坚决不用违禁药品和膨大剂等激素类药物,确保生产出符合食品安全的优质草莓。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13年11月底,第一茬草莓上市后,以其个大、味美、香气浓郁得到人们的喜爱,供不应求,市场零售价最高达到80元/公斤,亩产量1500多公斤,亩纯收入达到3万元以上。周边村组以及兴平、武功、榆林等地的种植户纷纷前来参观学习交流经验。看到种植草莓能获得这么好的收益,曾经在园区打工的群众和附近的村民也来学习草莓种植技术。

吕展库致富不忘乡亲,一方面他积极吸纳当地劳动力来园区务工,增加群众收入,另一方面把自己学到的知识和摸索出的技巧毫不保留地传授给前来学习的群众。他以自己的育苗基地和生产大棚作为实训基地,将农家肥腐熟、草莓育苗、病虫害防治等关键环节一一示范给群众看,领着群众干。他配合区蔬菜站邀请西安市农技站李军见老师在师家寨、田园居举办培训班3期,培训群众300人次。他担任了田园居、正阳现代农业园区草莓种植基地技术指导员,手把手为群众传授草莓种植技术。

如今,跟他学习过的吴正涛、师善锐、师保军等人,都已经成为渭城区草莓种植大户。在他的带领下,2014年秋季渭城区已落实草莓种植大棚200余座,草莓已经成为渭城区农民发家致富的金蛋蛋。

2014年5月,吕展库被认定为陕西省首批高级职业农民。对此,他倍感鼓舞和振奋,他说要对得起高级职业农民这一荣誉,发挥好传帮带作用,让更多的农户享受到草莓这一产业带给他们的甜美生活,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人人羡慕的职业。(咸阳市渭城区农林局供稿)

宝鸡(9人)

绿宝果业当家人曹铭元

1970年出生的曹铭元在10多年前下岗了,刚刚30岁的他一下子变成了闲人,不知何去何从。10多年后,他又站起来了,成了凤翔县创业明星,他的事迹被中央电视台、陕西电视台及有关报刊多次报道,他成长为高级职业农民的故事更是让人们津津乐道。

下岗后的曹铭元,感到很寂寞也很彷徨,在家人的支持下,他承包了150亩土地,创办了凤翔县绿宝果业有限责任公司。从那时开始,他吃住在果园、工作在田间,决心依靠自己的努力,种出中国最好的苹果,超赶世界先进水平,走出一条苹果科技创业致富之路。

第一步迈出之后,困难和问题接踵而至。他在果贸公司工作时虽然和苹果打过几年交道,但对种植苹果却是一窍不通,进入新的行业,一切得从头开始,于是他买来有关书籍刻苦学习苹果栽培知识,向父亲请教,抓住每个学习机会。有时为了弄清一个问题,他常彻夜不眠、废寝忘食,反复琢磨、对照资料,带着问题请教,直到弄通弄懂为止。他经常深入生产一线,坚持跟踪生产,认真观察,细心体会,掌握果树生长发育规律及生长特点。一次他看到树叶上有红蜘蛛危害症状,但叶子上红蜘蛛很少,于是他带着助手守在树旁,从中午到晚上12点,观察了14个小时,终于查清了原因,原来红蜘蛛也有昼伏夜出的习性,白天因天气炎热,就下树钻到了果树根际周围的土壤里,太阳落山后,随着温度降低,红蜘蛛再上树为害,到晚上12点达到高峰。掌握了红蜘蛛这一特点,就找到了正确预报防治红蜘蛛的办法。经过多年的刻苦学习,他掌握了苹果栽培知识,并同公司技术团队一道解决了苹果生产中产量低而不稳、大小年结果、果个不匀、色泽不亮、果面有黑红点、裂果、果肉粗、果点大、风味淡、口感差等诸多问题。十几年来,他硬是凭着一股坚忍不拔的毅力、刻苦钻研的精神,从苹果种植的外行成为行家里手,成长为新型职业果农。

十几年来,凤翔苹果从无到有,发展到17万亩,已成为凤翔农村的主导产业。但是苹果生产中仍然存在着苗木不纯、品种混杂、管理粗放、技术落后、产量不稳、品质较差等诸多问题,严重影响苹果生产效益。针对苹果生产存在的问题,他组织技术团队,积极开展苹果高产优质配套技术试验研究,从1999年开始,先后引进国内外苹果新品种48个,通过试验对比,筛选出适宜宝鸡地区发展的礼泉短富、烟富六号、惠民短枝、丽嘎拉、陕嘎三号、烟富三号等6个品种,推广面积30多万亩,开展平衡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高纺锤整形修剪、果园种草、提质增色、循环经济等试验研究12项,解决了果个不匀、果形不整、上色差、风味淡、果面不干净、果锈、裂果、果面粗糙、树形不规范、光能利用率低等多个问题,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了矮砧苹果集约高效栽培16项配套技术。2008年9月,农业部在公司基地召开了“国际苹果矮砧集约高效栽培技术观摩现场会”,在全国推广16项高效优质栽培技术。公司推行的苹果“双矮”优质高效生产配套技术研究推广获得宝鸡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从2007年至今,公司基地果园亩产量一直稳定在2750公斤以上,优果率达到85%以上,生产的苹果果个大、色泽艳、风味浓、口感好,每公斤苹果平均地头售价10元以上,生产的SOD特色保健功能果每个售价7~10元,在省、市、县多次评优中获奖,受到广大消费者和市场的欢迎,公司先后被确定为陕西省优质苹果示范园、全省果业系统先进企业、陕西省引进国外技术示范基地。高质量的苹果、高效益的收入,教育了群众,吸引了群众,激励了群众,全国13个省区2.6万多名干部群众来园参观,发挥了显著的示范带动作用,也促进了本地苹果产业的发展。

当然,干事业不可能一帆风顺,总是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而不怕困难、克服困难、战胜困难,最终取得成功却成为他在实践中总结出的制胜法宝。2006年6月的一场冰雹,把7.5万公斤苹果和10万公斤红地球葡萄打得破碎不堪,同时伴随的大风吹断了500多棵苹果树,直接经济损失达100多万元,4年多的艰辛努力付诸东流。面对惨状,职工担心欠薪,纷纷辞职;股东失去信心,要求退股。面对如此困境,他思来想去,振作精神,重新再干。他鼓励所有职工团结一致战胜困难。当时最大的问题是生产自救缺乏资金。他找朋友、跑银行,借钱解决生产费用问题,大家齐心协力、艰苦奋斗,终于渡过了难关。在他的工作历程中遇到不知多少困难,但一个个都被他克服了,因为他始终抱有成功的信心、战胜困难的决心,有决心就有希望。

在公司发展壮大的同时,他始终没有忘记群众,没有忘记回报社会。他把从实践中研究总结的可靠技术,通过办学习班的方法向群众宣传,帮助群众科学务果。10多年来,公司累计举办各类培训班300多场次,培训果农3万多人次,推广优良品种6个、矮砧集约高效栽培技术16项,面积达80多万亩,带动农户5万多户。田家庄镇南小里村果农巨三升找到他说自己的果园老化程度严重,病虫害防控不力,苹果树是挖还是留自己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办,请他帮助解决。曹铭元经过实地察看了解,制定了一套针对性解决方案,两年后果园获得丰收,巨三升高兴地逢人就说自己的果树不但没有挖,每亩还卖了1万多元,后来,巨三升的新老园子共7亩多地,最多时收入达十七八万元。糜杆桥镇七家门前村的李玉田在曹铭元的精心指导下,1亩6分地最多时收入5万多元,成为当地群众学习的榜样。范家寨镇果农何昌20多年的老树,在老曹的指导下,如今一棵树还可卖到1000元左右。

如今的曹铭元更加卖力地奋斗在生产第一线,继续着他做大做强苹果产业的梦想。他决心种出中国最好的苹果,在黄土地上书写一篇苹果优质高效生产的灿烂文章。(宝鸡市凤翔县农业局供稿)

领跑苹果“高价村”的王雨嘉

1995年毕业于吉林农业大学农商学院应用化学专业的王雨嘉,从苹果种植到自主择业创办果树技术服务部20余年,在生产中大力应用、推广农业新技术,发挥自身一技之长,运用各种方式引导、培训群众学习苹果作务,在群众当中赢得良好口碑。

从1991年开始,上大学的王雨嘉便利用假期从事苹果种植前期的人工挖坑,苹果栽植后续的通槽子、通行子、埋麦草等各种农活,从那时起他就明白了土中不产金子只吸纳汗水的道理,年轻时的求学路上烙满了对苹果的记忆。毕业后,他就职于凤翔县果品公司,忙碌于果农和客商之间,对苹果的产供销有了全方位的认识。1998年底,王雨嘉离职创办果树技术服务部,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苹果生产当中。他将自家果园内的110株国光、黄元帅等老品种高接换头为短枝富士,并于2002年、2011年相继新建扩建果园,现已发展到20多亩,在黄土地上追逐自己的绿色梦想。努力学习理论,积累实践经验

王雨嘉的农化知识只是苹果生产技术体系中一个小的组成部分,和实际应用仍有一段距离,前面的路该怎样走?他从自学果树栽培理论入手,请教果树专家、向资深果农学习田间管理技术,应用在自己果园后反复观察总结,逐渐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同村人不理解,甚至挖苦他“跳出农门”后又回家干农民都不愿意干的“苦差事”。多年的辛劳终于有了回报,从2002年开始,他的果园收益倍增,果品质量和售价高于本村的“老把式”,大家都乐意来和他交流生产经验和苹果发展前景。时机已到,独木不成林,上规模才能使本村苹果迈上更高的台阶,他将从事果品流通的体会和对今后苹果发展的认识与群众分享,灌输发展苹果生产才是农村人脱贫致富最稳妥的职业。选准新建高标准果园作为突破口,栽植季节和群众一起到本县或外地调运优质苗木,采用地下覆膜树上套膜的办法确保苗木成活率,使本村从20世纪90年代的苹果零星栽植达到了如今人均1亩园的规模;以苹果管理新技术作为支撑点,确保栽植后受益,从果园种植三叶草到树形修剪改良,从施肥观念的更新到苹果增色措施的应用,紧紧围绕市场生产高质量商品果,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不知不觉中,使本村成为果农羡慕、客商云集的“苹果高价村”。以服务为平台,推广现代技术

科学合理使用农药、肥料,能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农业生产中传统杀虫剂有机磷类多数品种高毒、高残留,对人畜和环境极不安全,果农却认为高毒就是高效,混淆了毒性与毒力的概念。通过向大家解释毒性是针对人畜等哺乳动物而言的,毒力才是衡量药剂的防效指标,让大家明白使用高毒农药致畸、致癌、致突变,对自身健康危害极大,使大家心悦诚服地摒弃高毒农药,自觉使用高效药剂。随着对农药基础知识的普及,将农药使用中的风险降到最低,避免误用、重复用药,引导群众合理投资,精打细算,将钱用在刀刃上,抓住关键环节,规范使用农资,降低成本,生产优质产品。

他推广苹果套袋、果园应用反光膜、科学防控早期落叶病、水肥一体化等技术,虽历经坎坷却使这些技术成为凤翔果园管理的常规措施。从2003年他在果园摘袋铺设反光膜后,群众问果园里“明晃晃”的是啥,到现在摘袋后家家果园“亮堂堂”一片,辛勤和汗水浇灌的土地产出了金果子。彪角镇沈家坡村雪家三兄弟热心果树栽培,肯钻研动脑筋勤总结,1996年苹果套高档纸袋,由于配套技术缺乏和气候原因导致黑点病发生吃了亏,他三番五次到果园做工作,组织手法熟练的套袋人员做示范,制定了一套相对完善的辅助措施,强化病虫害防治、增施磷钾肥、精细夏秋季管理、铺设反光膜增色等技术,当年便获得成功。田家庄镇齐村是全县确定的苹果专业村,果树栽培时间早,立地条件好,果业生产曾带动了一批果农致富。果农郭陇利思维超前,经他引导和带动,对1993年栽植的矮化长富2号果园大胆采用新技术管理,从大改形、四季修剪着手,到果园秋季大量施用有机肥、生长季追肥采用水肥一体化管理模式,1.7亩地连续10年亩收益稳定在2万~2.5万元,令周围群众眼红心动,纷纷前来取经,邀请进园指导。他的示范带动使大家明白了,学习先进生产技术就能改变传统的、固化的思维模式和生产模式,取得更好的收益。以培训为关键,发挥传帮带作用

2005年夏天,王雨嘉出资组织苹果生产骨干到洛川果树试验场、富平苹果示范园参观学习,随后陆续组织果农到宝鸡美林观光农业、千阳县海升现代果业基地观摩,学习先进生产理念,开阔视野,感受现代果业气息。同时在苹果生产季节多批次组织果农相互观摩,找差距找问题,交流生产经验,探索苹果发展的未来之路。10余年坚持不懈,使这项活动成为果农每年的必修课,在群众当中有了持久的影响力,累计组织上万人次。农闲季节组织果农恳谈会,了解果农的心声,了解生产中的困难和问题,有的放矢地确立后期培训主题。近年来,随着对农民培训工作的加强,他发挥自身一技之长,积极为凤翔县绿宝果业公司、县农机校、县劳动就业局举办的果树技术培训班学员讲课,将自己所学倾囊相授。配合县上“12396”工程设立服务热线,全天开通手机,耐心解答群众农业生产中的问题,引导群众发展现代果业,给果业发展传递正能量。经过他持之以恒的努力,培养了一批理念新、技能强的果业生产骨干,如田家庄镇齐村的贺军林、郭武军、冯满劳等务果状元;范家寨镇湫池庙村的侯录绪,张家沟村的王有田、霍文科等果业骨干他们活跃在田间地头,成为凤翔果业发展的希望。“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从学农开始到投身农业,王雨嘉以农业为荣,和农民交朋友,学习他们不怕辛苦、质朴淳厚的品质,学习他们任劳任怨、默默奉献的情操,懂得了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也明白了舍与得的内涵。2005年齐村修路他主动捐资,2010年家乡小学三村联建他主动捐资,他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回报社会,回报乡亲。

回首走过的路,王雨嘉投身于农业,心中有了目标,脚下有了干劲,数十年醉心果业,果业也发展壮大了他。看着摇曳的苹果树,看着成片的绿色海洋,一渠清水正缓缓流入,他动情地说:“我愿是水,滋润每一寸土地;我愿是阳光,照耀绿色的果园”。(宝鸡市凤翔县农业局供稿)

苹果种植排头兵徐耿平

1996年,徐耿平考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系。后由于父母年老多病,家庭经济困难,他中途休学在家,一边照顾多病的父母,一边作务果树,随后完成学业毅然回乡务起了苹果。2014年,徐耿平因为在苹果产业发展中成绩突出,被认定为陕西省首批高级职业农民,完成了从农民向高级职业农民的华丽转身。

1974年出生的徐耿平,土生土长在凤县苹果种植专业村———凤州镇苍坪村,耳濡目染苹果四季生长变化,从小就着迷于苹果种植的方方面面。也正是这小小的苹果,促使他初中毕业后就进入凤县职业中学果树班学习果树栽培,两年后毕业回家在自家承包地建起了一个十多亩的苹果园,边管理苹果园边学习理论知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系毕业后,毅然回到自己的果园从事苹果生产。

虽说苍坪村已有几十年的苹果栽培历史,可乡亲们的种植水平还是比较保守、落后,仍停留在传统的广种薄收阶段,经济效益不理想。作为当地有名的“知识分子”徐耿平,将这一切看到眼里,急在心里,如何才能让乡亲们改变管理思路呢,示范带动成了他的动力。在管理中,他加强与乡亲们的交流沟通,将自己在学校学到的新知识、新理论向乡亲们一点点渗透,并在自家果园里第一时间实践应用。凤县雨水多,苹果采收后果锈严重,苹果没了品相,销售价格上不去。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徐耿平在自家果园里引入苹果套袋技术,当时的群众都不理解他的做法,感觉是自找麻烦,但到了苹果收获的时候,看到徐耿平家的苹果红艳照人,售价明显高于别家的苹果,大家看到了效果,也找到了差距,从第二年开始,苍坪村的苹果种植户家家户户开始了苹果套袋。

苹果种植中,品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种植户的经济效益。在20世纪90年代,苍坪村的苹果品种以秦冠为主,并混杂有其他品种,使得当地虽然是苹果主产区,但品种杂乱,外地商贩很少来大批量收购,多以背背肩挑零售为主,价格上不去,销售没动力。看到这一现状,徐耿平及时联系同学,了解相邻县区苹果种植现状,他看到红富士这一品种后,发现其品质明显优于秦冠等其他品种,再看到相邻县区一已经开始大面积种植,更坚定了他改良老品种的信心。回家后,他就在自家果园试验高接换优技术,把秦冠全部更换为富士。经验成熟后,他又对乡亲们宣传推广,免费嫁接,把全村85%的果园都更换成了富士,使该村的苹果品种逐渐统一,苹果效益逐年提升。徐耿平也因此成为村民中的“能人”。

2007年陕西省国家苹果体系综合试验站在苍坪村推广苹果管理“四项关键技术”,多数群众都抱着观望的态度,舍不得在大改形中锯掉大枝,感觉到很可惜、太浪费。徐耿平却成了全村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把技术人员领到自家园子说:“先从我家开始,我相信你们”。对于他的做法,乡亲们都感觉他脑袋有问题,但实践告诉大家,徐耿平的做法是正确的,从2008年开始,他的果园连续多年丰产稳产,果大质优,经济效益是其他果园的5倍,每年的苹果种植收入都在10万元左右。通过他的示范带动,乡亲们看到了“四项关键技术”的优势,也逐渐转变了管理观念,目前全村果园全部实现了“大改形、强拉枝、巧施肥、无公害”,乡亲们的收入也一年一个样,苍坪村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从徐耿平的身上,我们看不出他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举动,然而他10多年坚持发展苹果生产和对栽培技术的痴迷却让人明白:发展现代果业需要千千万万个像徐耿平这样的高级职业农民,长期在生产一线默默耕耘、一步步提升农业技术水平的职业农民。(宝鸡市凤县农业局供稿)

造福家乡父老的杨虎年

宝鸡市陈仓区惠生蔬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宝鸡市“创业之星”杨虎年,是当地群众发家致富的带头人,2014年被认定为陕西省首批高级职业农民。几经波折立大志

1984年,杨虎年大学毕业后,成为铜川矿务局中学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1995年他还代表铜川市参加陕西省中学教师讲课大赛,荣获二等奖。正当他满怀信心为教育事业拼搏的时候,由于铜川矿务局部分企业破产,他随即也成为一名下岗失业人员,使他的人生受到了第一次挫折。

经过短期的心理调整后,他又重新振作起来。1998年春,他被第四军医大学制药厂聘用,成为第四军医大学制药厂宝鸡市场部总经理。他带领一帮人到各地推销,苦熬一年,终于将销售业绩做到了全厂最高,挖到了失业后的“第一桶金”,也为他今后的创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随后的几年里,他由私营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到自己经营酒店,从建筑材料销售到有色金属贸易,使他增长了才干,丰富了阅历,同时也为他创造了不少财富。

可每当逢年过节回到家乡,杨虎年看着家乡的父辈在平阔的土地上种粮食,靠天吃饭,心里便有一种说不出的缺憾和心酸,这种缺憾慢慢在他心中汇集成了一个梦想。他想,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算真正的富。他下定决心要靠手中有限的资金,利用家乡丰富的土地资源进行创业,带动家乡的群众富裕起来。2010年,在和家人反复商量后,他毅然决定在家乡投资建设日光温室蔬菜大棚,再次迎接命运的挑战。回乡创业路维艰

杨虎年明白,农业生产处于产业链的前端,高投入,低回报,投资人大多不愿投资农业项目。但他相信,凭着多年的商海磨砺,加上国家的优惠政策,在农业领域也一定能够干出一番成绩来。

然而,当杨虎年决定选择这一项目后,创业的艰辛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村民们知道他要投资日光温室大棚,有的半信半疑,有背后说风凉话的,也有当面好心劝阻他的。面对村民疑惑、土地租用、资金技术、规划设计、基础建设等难题,他都得一一解决。

他规划的温室大棚的土地,涉及群众的承包地,群众靠种地吃饭,愿不愿意将土地租给他,杨虎年心里没底。但他建蔬菜大棚的设想,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村上也多次召开群众大会,向村民算清租地收入与种粮收入的差别,得到了大多数村民的支持。杨虎年还多次到思想有顾虑的村民家中,向他们承诺,我是农民的儿子,我守信用,不管遇到什么风险,我必须保证村民的收益。就这样,群众的工作做通了,他一次签下了300亩的租地协议。

2010年10月,渭北塬上的寒风刺骨,他望着租来的300多亩土地思绪万千,想到数月后这里将建成一排排的日光温室蔬菜大棚,一辆辆载满绿色无公害蔬菜的车辆进进出出的情景时,他心中有说不出的激动。

施工建设期间,他和管理人员吃住在工地,白天跑规划、施工等日常事务,晚上组织大家一起学习有关现代农业生产和管理知识。为了学习先进经验,他多次到区上搞过温室大棚的地方实地考察,学技术,问效益,亲自到山东寿光、陕西杨凌学习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从大棚物资、种子、农药、肥料的购买,到工程设计、施工监督他一手抓,这种精神感染和带动了身边的每个人,也造就了一支敬业、团结、能干的管理团队。

付出总有回报。两个月后60座标准化日光温室大棚建成,大棚里一片郁郁葱葱,当地干部群众赞不绝口。而他领办的惠生蔬菜专业合作社则发展成拥有社员120多人、年产各类瓜果蔬菜1400多吨,实现销售收入550万元的示范园,被宝鸡市科协命名为“优秀科普示范基地”,被宝鸡市政府表彰为“创业促就业示范企业”和“宝鸡市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创新发展不忘本

在合作社发展壮大的同时,杨虎年不断研发有机新产品。他针对限制关中西部日光温室蔬菜发展的障碍因素,示范推广集约化育苗、节水灌溉、蔬菜新优品种引进、病虫害无害化防控、水肥一体化、秸秆生物反应堆等技术,集农艺、工程、科普等于一体,把研究、引进、开发、培训、推广结合起来,破解设施蔬菜生产技术难题。累计引进奥林009黄瓜、美粉宝石番茄、法拉利西葫芦等蔬菜新品种13个,为周边日光温室蔬菜农户提供优质蔬菜苗300万株;完成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认定面积220亩;认证无公害蔬菜5个。

现代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撑,他高度重视人才和技术开发,投资近10万元建起了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室,将员工的生产技术、先进的生产设备性能学习培训纳入园区的常态化管理。2013年,开展技术培训30场次,培训周边日光温室蔬菜农民2000多人次,为周边企业及合作社培训熟练日光温室蔬菜生产工人115人,举办科普讲座15场次,发放各类技术资料1000多份,安排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杨陵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参观学习180多名。

杨虎年是一个知恩感恩、助人为乐的人,他通过合作社先进的技术力量,对外培育优质种苗,曾先后为凤县农业科技示范园、陕西重型汽车厂农业科技示范园、岐山、陈仓多处日光温室蔬菜生产园区作技术指导;为渭北现代农业园区提供强有力的种苗保障。

面对公众对食品安全高度关注,他视农产品安全为企业生命,将健康、绿色、环保、无污染理念贯穿发展始终。为打造有机、无公害菜品质量,他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购置了自动卷帘机、自动卷膜机、增温补光设施、二氧化碳气肥设施、节水灌溉设施、无害化病虫害防控设施等一批科技含量高的生产设备。2011年11月,合作社菜品全部通过农业部蔬菜无公害检测中心认证。下一步,他还计划投建沼气池,实施有机循环农业生产,打造有机蔬菜的品牌。

经过几年的发展,杨虎年投资建设的日光温室大棚,已发展成集瓜果蔬菜育苗、种植、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农业基地,走出了“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合作社不仅为当地设施农业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也为农民创业促就业创造了新天地。

面对未来,杨虎年表示,今后无论顺利也好艰难也罢,他将坚持沿这条路走下去,用自己实际行动,带领员工弘扬“勤劳、和谐、担当、奉献”的农业精神,共筑“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的农业梦,造福家乡父老,为服务“三农”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宝鸡市陈仓区农业局供稿)

猕猴桃产业发展带头人林军科

今年42岁的林军科是高级农技师、农产品经纪人,眉县第五村五坳猕猴桃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眉县猕猴桃产业发展带头人,也是眉县首个高级职业农民。多年来,他一直奋斗在猕猴桃产业第一线,虚心好学,踏实苦干,勇于开拓,不断创新,发挥了“示范”带头作用,为农民增收和猕猴桃产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眉县是我国猕猴桃最佳优生区之一,全县93%的行政村,55%的农户都把猕猴桃作为主导产业。但在这里,也曾有过一段惨痛的教训。

20世纪末,由于果农技术水平差,不以标准种植,不按规范贮存,加之单方面追求产量和贮存销售周期,大量使用膨大剂、硬度剂和保鲜剂等,致使猕猴桃质量严重下滑,消费者买到之后无法食用,使得陕西猕猴桃产业遭受重创,一度几乎陷入绝境。猕猴桃产业链条上的农民、企业、消费者三个环节都深受其害。

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林军科深信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农民科技知识的多少,直接关系到农产品的品质和产值。为此,他不断学习,不断创新,定期参加猕猴桃技术培训,认真做学习笔记,联系工作实际,撰写心得体会,同时积极出主意想办法,不断实践,增强培训实效,抓住每次学习的机会,向专家教授请教,充实自己,曾多次前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对所产猕猴桃进行检测,发现问题及时请教专家,及时改进做务技术。在考察和探讨猕猴桃高产优质课题时,碰到疑惑,他又总是刨根问底,不厌其烦,直到搞懂为止。在种植猕猴桃期间,抓住眉县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冒着炎炎烈日,向当地种植能手虚心学习,请教做务技术,共同交流、探索做务的技术奥秘。经过多年摸索,他积累了丰富的专业知识,并在实际做务中,提出了一整套符合当地实际且高效可行的技术规范和“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品种”的科学思路,筛选出了适合第五村种植的早熟品种红阳,中晚熟品种徐香、海沃德、秦美等优质高产猕猴桃品种。

为了把村民组织起来,林军科领办了一个集果品生产、收购、贮藏、销售、农资配送、技术服务为一体的公司型合作社———眉县第五村猕猴桃专业合作社。2011年,猕猴桃销售市场空前火爆,价格也一路攀升,但苦于合作社没有足够的收购资金,他和社员们硬是七凑八拼收购了150万公斤鲜果,当年实现利润260多万元,使合作社的经济实力迅速发展壮大,对周边群众发展猕猴桃也起到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为了合作社的长远发展,他积极带领社员走规模化经营道路,多方筹资于2011年12月31日合作社在工商局进行了变更登记,使合作社成员数增至519户,注册资金达8500万元。有了足够的发展资金,林军科和他的合作社如虎添翼。2012年,在他的倡导下,合作社又在“国家级(眉县)猕猴桃批发市场”征地62亩,建成库容2万吨的气调冷库一座,同时大力改造首善镇第五村老粮站,建成总库容6000吨的气调库,新建占地面积1100平方米,可容纳600人的现代化农业科技培训中心,建成2600亩市级猕猴桃现代农业园区一个,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检测中心联合建成有机猕猴桃示范基地1000亩。

为能在市场竞争中一手抓住质量一手抓住市场,创出值得信赖的品牌,合作社成立之初就大力推行“第五村管理模式”,即合作社与社员签订长期合作合同,合同载明,合作社农户果园作为公司的种植基地,接受合作社标准化生产技术培训、督导,严格执行合作社制定的有机和无公害种植操作规程,并约定由合作社负责,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向合作社成员收购其生产的全部猕猴桃,实现“农、社、企”深度融合。

在“第五村管理模式”下,实现了猕猴桃生产可追溯、监管无缝隙。果农在合作社的日常指导下,根据检验土壤成分进行农资分配,果品质量得到大幅提高,果农同时获得了更高的收益,所以更愿意接受合作社的指导;同时,果业公司也为消费者在市场上提供了绝对安全放心的猕猴桃鲜果,得到了消费者的信任和认可,取得的收益又更多地回馈于合作社农户,形成可持续的良性循环。在他的倡导下,合作社实践了果园生草技术,悉心研究果园水肥一体化技术,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3年的发展,眉县第五村猕猴桃专业合作社目前已拥有签约种植基地3000余亩,签约合作社农户500余户,年销猕猴桃600万公斤以上。带动当地果农种植猕猴桃面积已达8500余亩,年产10000余吨,果农户均增收1600元,占农户全年经济收入的80%以上。同时,果业公司也正逐步完善仓储设备、销售渠道等产业链环节,现已建成投入使用气调冷库规模达3万吨,全国主要城市均有销售网络,并获得陕西省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和宝鸡市十佳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荣誉称号。

在高级职业农民林军科的带领下,一大批职业农民正在第五村猕猴桃产业发展中脱颖而出、茁壮成长,也正因为有了这样一群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扎根在黄土地上的新型职业农民,眉县猕猴桃产业必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宝鸡市眉县农业局供稿)

核桃生产带头人岳军义

凤县恒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经理岳军义,从事林果栽培已有16年历史。十几年来,凭着对林果业的执著追求,他进农大、学技术、找市场、拓销路,通过艰辛努力,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和智慧,推动了凤县核桃产业发展,为农民致富找到了好项目,为凤县农村经济发展探索了一项新产业。科学引种,大胆改良

凤县地处秦岭腹地,发展核桃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当地栽培核桃历史悠久,但主栽品种以当地实生品种为主,栽植年限长,挂果晚,个小,皮厚,一直无法在市场上立足。

岳军义看着自己栽下的500余亩老品种有些发愁,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看到核桃结果。发展核桃,是他基于对凤县地域特点的了解,和对核桃市场的看好而做出的决定,但凤县发展核桃有优势,同样也存在不少问题。如何进行品种改良,提高核桃品质,成为他钻研、考察的重点。

为了使核桃尽早挂果,他先后自费考察了周边县区核桃产业发展情况,通过考察了解和认真比对,从2005年开始,他先后从杨凌、黄龙等地引进核桃优良嫁接品种6个进行栽植,同时针对凤县春季晚霜冻发生较多的现状,特别引进强特勒品种试栽。通过引种对比,他看到了嫁接核桃的优势,也看到优良品种的强势,这更加大了他对核桃品种改良的信心。对新品种核桃苗木,他按标准化栽培方式管理,对已栽植的老品种,他从黄龙等地引进优良接穗,全部进行了高接换优。

通过他的努力,恒力农场的核桃从2008年起逐步挂果,2012年进入盛果期,亩产达到221公斤(干果),市场价15元/公斤,亩收入3315元。2012年核桃总产量442吨,产值1326万元。扩大种植,打造基地

有了核桃栽植实践经验,掌握了核桃管理技术要领,他坚信核桃产业的发展前景。从2004年开始。他在凤县双石铺镇兴隆场村购买荒山2000余亩,在原有实生核桃种植的基础上,扩大对辽核、香玲等核桃嫁接品种的种植。

由于购买的是荒山,很多人看了他的农场后,都有些怀疑地问他,真的要发展核桃吗?是的,他总是肯定地回答。他说:“你们现在看到的荒山,过不了多久就会成了大片核桃园”。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荒山藤灌杂生,高低不平,他天天和砍灌工人一同下地,他的双脚踏遍了山上的沟沟峁峁,山上的一草一木见证着他的汗水。在他的努力下,目前核桃栽植总面积4000余亩,其中香玲1800亩、辽核1000亩,中林、强特勒等1200余亩,繁育优质嫁接苗木15万株,年采枝条2万根,核桃经营额也由最初的3000元达到了260多万元,带动了凤县1000余户农民发展核桃生产。

2009年恒力农场核桃园被凤县人民政府评为“年度核桃规范化栽植科技示范园”,2010年荣获陕西省农业科技推广成果奖一等奖,同年被省科技厅评为“陕西秦巴地区优质核桃示范基地”。2011年被宝鸡市人民政府授予“宝鸡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被共青团宝鸡市委授予“农村青年科技示范基地”,被凤县县委县政府评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先进单位”,2012年被省科技厅命名为“省级现代农业科技创业示范基地”,被凤县政府命名为“农业科技示范园”。企业示范,带动发展

岳军义创办的恒力公司,在发挥公司自身优势的同时,依靠科技支撑,加快规范化种植和产业化经营,积极运用先进科技发展的同时带动周围群众发展核桃,提高单产,提升品质,进而激发核桃种植户积极性,壮大核桃产业,促进核桃产业健康持续稳定发展,带动了当地农资、加工、贸易、运输、旅游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几年来,为周边农户实施核桃低产改造、高接换优1万余亩,提供优质核桃种苗20万余株,培训嫁接人员2000余人,初步建立了政府引导、企业投入、群众参与的多渠道核桃产业发展体系。

现在的岳军义,已成为当地核桃种植的领头人,先后被评为“农民科技致富带头人”、“十佳青年星火带头人”、“科技致富能人”,他经营的恒力农场被市科技局认定为农民科技研修基地。

展望凤县核桃产业前景,他继续痴迷他的“核桃梦”:他计划在不久的将来投资建设核桃种仁、核桃亚麻酸油及核桃食品深加工生产线,扩大核桃产品种类,进一步延伸核桃产业链,并按照“农户建基地,企业深加工,公司促销售”的思路,把农户与龙头企业紧紧结合在一起,以销促产,产销相互促进,为农户畅通渠道,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宝鸡市凤县农业局供稿)

核桃种植能手庞小勇

从最早的几棵核桃树,发展到现在的200百多亩;从只能解决温饱,到现在有车有房有荣誉;从原来的穷小子,到今天的致富能手。凤县唐藏镇庞家河村农民庞小勇说,他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变化,一切都源自核桃。

2014年5月,41岁的庞小勇被认定为陕西省首批高级职业农民。说起他的一切,还得追溯到1997年。那时,庞小勇所在的庞家河村是县上出了名的穷山村。当年他只有24岁,一家人没有其他收入,靠着在山上种的玉米解决温饱、维持生活。“当时穷得很,整个庞家河村都没有什么土地,种点玉米都不够吃”,庞小勇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听到一名驻村干部说了这样一句话:“这个地方如果种点核桃,以后肯定能卖钱”。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这样一句看似不经意的话,却让庞小勇看到了希望。于是,他立即在自家地里挖了几个窝,找来核桃树苗栽下。就这样,他开始走上核桃种植的路子。没想到3年后,这几棵树结出了核桃,还卖了近200元。

看到核桃能赚钱的庞小勇心里乐开了花,更加觉得核桃产业有前景,认准种植核桃是一条发家致富的好路子。2000年,他购买荒山200多亩,经过3年改造整理,2004年栽植核桃110亩,成为远近闻名的核桃种植大户。

然而,由于没有规模种植技术,也没有科学管理经验,加之栽植的品种多为当地老品种,长得东倒西歪,高高低低的很不整齐,产量也不稳定。就在庞小勇快要失望的时候,2008年县上决定在中高山地区大力发展核桃产业,不仅为农户提供核桃苗,部门和乡镇的干部还帮助农户挖窝,给他们传授种植技术,这让他再一次看到了希望。

庞小勇在县上有关部门的指导帮助下,先后4次到黄龙等地参观学习引进新技术、新品种,并在2009年自筹1.5万元聘请黄龙县核桃技术专家2人次,购买核桃优良品种“香玲”接穗3000多根,对110亩本地核桃树统一进行了高接换优,成活率达90%以上,当年就获得了巨大成功,还取得了3万元的收入。

科技让庞小勇尝到了甜头,更增强了他学习农业科技的积极性。他报名参加了农广校学历教育班,专门学习核桃种植,很快就系统掌握了核桃栽培管理基础理论,学会了核桃嫁接、栽培、施肥等技术,并在生产实践中广泛应用,种出的核桃皮薄、表面光滑、色泽好、出仁率高,含油量高达83.51%,同时还富含赖氨酸、红叶素及多种微量元素,有很高的医药保健价值,被群众称为当地核桃的“王中王”,成为外地客商的抢手货。

2012年春季,庞小勇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又新栽了100亩优质矮化核桃,建起了200亩优质核桃科技示范园。他全面推行细致整地、良种壮苗、合理密植、疏花疏果、适时灌水、绿色防治、整形修剪、增施有机肥等科学管理技术,并制定了详细的操作规程,建立了生产档案,同时还聘请县上的核桃专家为技术顾问,确保生产的核桃符合质量安全标准,成功申报无公害农产品。如今,核桃园年年上台阶,2012年收入超过40万元,2014年一上市,价格就超过了40元/公斤。

庞小勇富裕了,但他没有忘记乡亲。他经常为群众讲解核桃栽植技术,凡来问他的无论多忙他都有求必应,耐心解答每一个问题,还常常赠送农户优质接穗。在庞小勇的带动下,乡亲们认准了种核桃能致富这个理儿,邻近的3个乡镇(双石铺镇、红花铺镇和甘肃省的张家乡)核桃发展迅速,唐藏镇内500余农户仅2014年秋天就栽植核桃800余亩,核桃成为凤县一项绿色富民产业。

面对取得的巨大成绩,庞小勇并不满足,他觉得凤县核桃产业前景非常广阔,潜力依旧很大。他希望在今后的核桃产业发展中,一方面要做好示范园生产管理,扩大基地规模,形成自己的品牌;同时要下着力开展核桃深加工、精加工招商,形成集约化生产,延伸产业链,力争让“凤县核桃”再上新台阶,让核桃这个“金果果”成为更多农民的“致富果”、“发财果”。(宝鸡市凤县农业局供稿)

义凡牧业领头人刘小文

陕西义凡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扶风锦程养殖技术服务专业合作社法人代表刘小文,是扶风县青年创业带头人、宝鸡市青年创业之星,2014年他又被认定为陕西省首批高级职业农民。自砸“铁饭碗”,开拓“新天地”

2002年7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学院畜牧兽医专业本科生刘小文,结束了在陕西省布尔羊良种繁育中心的实习生活,原本想听从指导老师的建议在那里就业,但架不住家乡人的邀请,回到了位于本乡的陕西省秦川牛良种繁育中心工作,从最基层的养殖员做起,历经了兽医、技术员、畜牧师等岗位。

干得正好的时候,家里人费尽心思为他谋求了一个“铁饭碗”,他只好放弃了他热爱的畜牧专业,到宝鸡市一家单位上班,没过几个月,他实在过不惯那种悠闲自在的慢节奏生活,也不想让自己的青春在等待与平淡中耗尽,于是他不顾家人的强烈反对,毅然又回到了畜牧圈内“折腾”,先后在杨凌旺德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宝鸡智慧饲料科技有限公司负责技术服务工作,凭着精湛的技术,一直都担任企业骨干,收入也不错,但他总觉得这些不是他的“梦”,看着家乡人传统的养殖方式和渴望致富的干劲,他决定也要像自己的西农学姐燕君芳那样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艰难创业路,不懈去追求

2009年,他从杨凌回到家乡,把目光投向了农村。他想,仅扶风县这个农业大县就有42万人,一年出栏60多万头生猪,只要帮助乡亲们把猪养好,就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带动一业,致富一方,创业前景不可估量。

说干就干,当时他一没有资金,二没有关系,从何处入手呢?只有2万元的积蓄,离创业之初最少的100万元要求相去甚远。无奈之下,他白天选厂址、购材料,晚上一个人回到房间,拿出电话本给亲戚朋友挨个打电话借钱,亲戚们也都不富裕,刚开始找理由推脱,后来干脆连电话都不接了。一星期下来,只借到5000元。心灰意冷的他只好又回家向父母要,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刚开始还有能力资助一些,后来也无能为力了,几次劝他:“寻个工作上班去,不要再胡折腾了,给你找的正式工作,上班上得好好的又辞职回来,创什么业!天天在借钱,还过不过日子了?”他听后,3个月没有回家,咬紧牙关,坚定信念,一定要创业,要成功创业!再后来妻子感觉他负债累累,压力太大,丢下一岁半的孩子离他而去。

所有这些困难都没有阻止他前进的步伐,历经艰辛,2009年10月,刘小文和10多个农校大专毕业生用10万元组建了技术团队———扶风县义凡畜禽技术服务中心。义理所在,本是平凡“义理所在,本是平凡”,这是陕西义凡牧业有限公司的命名来历,也是公司不懈的追求和经营宗旨。创业之初,虽然也有着很强的技术后盾,但是第一年,他的业务还是很难开展,第一个月公司收入除去房租、业务支出,每个人不但不拿一分钱,反而亏损1万多元,第二月也好不了多少。就这样,他还是相信只要自己守法经营、货真价实、服务周到,不信没有市场!他硬是带领自己的团队———2个西农的学生、8个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骑着摩托车走村串户,宣传讲解养殖知识以及党的好政策,常常早出晚归,用一股拼劲来开拓市场。

刚开始老百姓还不接受,认为大学生只懂理论不懂实践,怎敢相信!2010年春季,养殖户老李家上百头猪染病,多处求医不见好转,小文知道后立即带领技术人员赶到现场,通过精心治疗,病情得到了控制,老李免遭损失,以后老李逢人就说小文技术好,一传十,十传百。而今,老百姓在养殖方面只要一说到义凡公司,都赞不绝口。为了改善农民的传统养殖方式,义凡公司经常请西农大的教授、专家为老百姓开展技术培训,次数不少于百场,累计参会上万人次。

救活一个猪场就是救活一个家庭,刘小文一直牢记这个理。2010年12月底,养殖户李嘉祥因病住院,将家里的10头母猪留给妻子照管。不巧的是,3头母猪同时生产,天气太冷,小猪大猪都拉稀严重,平日很少照管猪群的妻子慌了手脚。李嘉祥深夜打电话求救,刘小文立即带上药品,亲自给大猪小猪做了治疗,一连5天,无论多忙,刘小文都要亲自前往观察治疗猪群。大猪健康了,小猪成活了,出院后的李嘉祥合不拢嘴,他说:“多亏了小文帮忙,我可就指望这群猪养家呢,义凡的人真不含糊!”

为各个养殖场提供技术力量支持是义凡牧业义不容辞的责任,刘小文对自己的员工经常强调这一点。2011年生猪市场价格大幅上涨,扶风一部分人把目光投向了养殖行业。养殖业的确能赚钱,但是疾病和市场的双重风险又让许多人望而却步,有些干脆放弃了,有些只是小试牛刀养很少一部分。在刘小文的鼓励和支持下,他们放下了思想包袱,加大投入。均宜村的黄周省由原来在家养两头母猪,现在已经扩建成100头的育肥舍;法门镇三架村的张军恩,由原来的10头母猪扩大到50头母猪;苟家庙村的祝永常由原来的100头扩大到600头。像这样的例子村村都有,养殖户们都说:“有了义凡的技术力量支持,我们就敢养、敢多养”。

除了做好自己的事业,刘小文还经常参加公益活动,回报社会。他积极参与科技下乡活动,把养殖技术送给需要的乡亲。当他看到大学生实习困难,遂与杨凌职业技术学院达成长期协议,为学院提供实训基地。公司创建以来,先后有6批实习生分别在公司的技术服务中心实习。实习期间,刘小文对他们严格要求,耐心指导,均取得了优异的实习成绩。实习生乔永亮,实习期满后扩建了自家的猪场,还在法门开办了小型兽药店。实习生苏运动,实习期满后凭着扎实的技术,应聘到日本一家大型农场担任技术厂长。魏迪、马婷婷、赵翠等也分别在各个销售型公司成为骨干力量。雄关漫道从头起,创业路上竞风流

如今,刘小文的陕西义凡牧业有限公司已是一家集生态畜牧养殖、技术服务、兽药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司,注册资本100万元。公司下设扶风畜禽技术服务中心和周边4家分店。公司与杨凌职业技术学院达成合作,特聘张周教授为首席专家,沈文正、杨和平、薛增迪、高睿、张曼为专家组成员,定期为公司提供技术指导。

义凡牧业从2009年创办,2010年注册公司,到2013销售额突破1000万,短短4年时间实现“四连增”,公司能够整合多方面的技术资源优势,为大中型养殖场提供符合实际的发展规划。在为客户服务过程中,他们严把质量关,坚决不用违禁药品,订货有台账,销货有记录,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为本行业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目前公司在宝鸡地区服务的千头以上规模化猪场有60多家,百头以上猪场多达400多家,以扶风为半径涉及岐山、眉县、武功、乾县、杨凌、麟游,为广大养殖场提供可靠的技术服务及产品支持。他的业务范围还在逐步扩大,辐射面积也在不断增大。为了顺应产业发展,公司在2012年设立4家分店,分别在新店、段家、绛帐车站和绛帐街道,各分店均有技术骨干2名,方便周围养殖户就近咨询与技术支持。随着义凡牧业的不断发展,公司结合养殖场与农民养殖户的实际状况,创立了“义凡生态保健模式”,用最小的成本来增加农民朋友的收入,通过自己在宝鸡地区的生态畜牧业养殖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引领养殖产业健康发展。“义凡牧业”的品牌已经建立,刘小文将继续带领他的团队,用技术和产品来服务更多的农民朋友,让更多的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农民,成为富裕的职业农民。(宝鸡市扶风县农业局供稿)

干杂果先进村的好书记张玉芳

千阳县天丰苹果种植专业合作社董事长张玉芳,担任过村民兵连长、团支部书记、村文书,如今又被认定为陕西省首批高级职业农民,闻名县内外。

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但他不甘心做一辈子农民。1997年,他和很多人一样踏上了外出打工的征程,想通过打工过上他梦寐以求的“城里人”生活。他与妻子在外地开始承包工程,慢慢成了小有名气的包工头。在打工地,他租赁了140平方米的宽敞楼房,有30多个工人,生意红火,收入可观,两个儿子也都在身边上学,家庭生活舒适。

可每当听到或看到乡亲们外出打工,孩子逃学、家庭破裂等社会问题时,张玉芳心里总感觉酸酸的,他想在家乡找寻一条带领乡亲们致富的好路子,但一直苦于没有机会去实现。2011年春节回家过年时,他得知县上鼓励农民发展苹果产业,还有优惠政策,有经济头脑的他觉得这是一次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他不顾妻子的竭力规劝,毅然带着全部家当返乡发展苹果产业。

2012年春节过后,他和村委一班人翻山越岭,进行实地考察和规划,跑资金,订树苗,并带头出资1万元解决资金问题。在张玉芳的带动下,村上几名干部集资4万元,凑够了购买树苗的钱,40户群众也自觉参与栽植活动,共栽植核桃、苹果1000亩,山杏1500亩。2012年底,他组织成立了“千阳县天丰苹果种植专业合作社”,有成员30人,建现代精品果园200多亩,安置剩余劳动力50多人就业,有力地促进了全村干杂果特色产业的发展。

多年商海摸爬滚打的张玉芳,深知唯有生产出优质苹果才能占领市场。为此,他参加了县农广校举办的阳光工程培训班、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班、职业农民培育班等学习,还参与了县农广校与陕西电大宝鸡分校联合实施的“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项目,参加了“农林管理类农业经济管理”大专班学习。其中,他参加县农广校举办的职业农民培育培训班后,观念得到很大转变,学到了新技术,更加增强了他发展苹果产业的信心。

2013年,他带头承包100亩果园,和妻子天天围着苹果园转,把参加职业农民培育培训班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建园、栽植、施肥、浇水、修剪、采摘、外售,每个环节都精心对待。由于操作规范、技术到位,他的苹果成了客商的抢手货,收入30万元。他扳起手指算了一笔账,1亩收入最少是四五亩小麦的收入,而干的活也比以前少多了。

张玉芳富了,可他没有忘记要与众乡亲共同致富的初衷,他认为“自己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才算富”。他的示范园安置了远村近邻的剩余劳动力30人长期务工,农忙时临时用工10多人。这些人大都是外出打工很难找到活的中老年人,或者需要在家照料老人、孩子的青壮年,家庭负担重,经济条件差。他根据每个人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工种,让他们每天工作8小时,人均月工资1500元以上,按月发放,从不拖欠。今年41岁的赵淑霞,家住在附近的晖川村,丈夫长年外出打工,婆婆年老多病,生活不能自理。为照顾婆婆,她无法跟丈夫外出打工,日子过得很紧张。他知道这一情况后,特意让她来园子务工,劳动间隙回家看看婆婆,打工赚钱与照顾婆婆两不误,家庭生活更加美满幸福。在园子长期打工的隆玉仓老汉,用他第一个月领到的1500元工资为自己买了电动自行车,每天乐呵呵地骑着车上下班,风雨无阻,又找回了从前的自信。乡亲们一边在他的园子里务工,一边学习新技术,张玉芳的示范园就是他们的田间课堂和实习基地。今年,有6名务工人员通过参加县农广校举办的职业农民培育培训班理论学习,加上在他那里实习操作积累的经验,在张玉芳的带动帮助下,各自承包了50亩果园,开始发展苹果产业。

如今,双庙塬村成为全县有名的富裕村,2013年村民人均纯收入9718元,仅干杂果一项人均增收2200元。2013年被县政府授予“干杂果专业村”称号,被县委、县政府评定为“干杂果生产先进村”。

追寻双庙塬村发展的根源,群众都说多亏了带头人张玉芳。而此时的张玉芳,却把目光投向了更远的地方。(宝鸡市千阳县农业局供稿)

渭南(9人)

走上哈佛大学讲坛的职业果农曹谢虎

2010年11月,一位戴着眼镜、身着唐装的中国农民代表走上美国哈佛大学讲坛,为哈佛师生和国际友人作了《科学务果改变我的生活》专题演讲。其超凡脱俗的气质、生动感人的事迹轰动了哈佛校园,震惊了西方世界,“OK!OK!了不起的中国农民!”这位大胆走上国际讲坛,展现当代中国农民风采的人,正是来自文祖仓颉故里、中国苹果之乡白水县的职业果农曹谢虎。

和所有白水人一样,曹谢虎热爱自己的家乡白水,愿为白水这片土地的富饶和美丽付出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和所有创业致富者一样,他的发家致富之路充满着艰辛曲折和辛酸。

曹谢虎的家乡林皋镇可仙村,地处白水县西北部,既不通县道,又不通省道,更谈不上国道;地下无矿藏,地上种粮投资大、效益差,但他们这里发展苹果生产的自然条件却得天独厚。

长期的生产实践,使他认识到只有栽植苹果树,并摒弃落后的传统生产模式、科学务果,才能从根本上摆脱落后,走向发家致富之路。

然而前几年,正如有的果农所说的“人把苦下扎了,树把人亏扎了”,一年到头忙累,苹果却卖不下几个钱。面对这种情况,2003年寒冬,8户果农在曹谢虎的带领下,到外地参观学习,取长补短,统一认识,回去后对他们的果园做了“大手术”,实行大改形。当时,有人讽刺,有人挖苦,说什么“这纯属胡弄,把树枝都截完了,哪儿结苹果?”有人说他是“二杆子”。他坚持认为用传统的习惯和保守的眼光去看待新事物并不可取,只有采取科学务实的态度,按照苹果生产自然发展规律来接纳新技术才是正确的路子,所以不管是哪种冷嘲热讽,都没能动摇他积极采用新技术的坚定信念。

冬去春来,拉枝、防病、施肥、修剪,强化管理,他付出了多数人不愿做的投入。劳动之余,他不断加强自身科技知识的学习和积累,防病虫害有防治病虫害技术管理书籍,施肥有肥料科学使用技术书籍,修剪有修剪技术书籍。并常年订阅《农业科技报》、《农资导报》等,努力从科技书报中吸取管理果树方面的知识和技术。此外还邀请果业技术人员现场指导,系统掌握果园强化管理措施,并常年做好果园管理日记,不断总结提高科学管理水平,成为方圆几十里的“土专家”。当年,他的果园亩均收入4000元,是前几年的5倍。这年原陕西省副省长王寿森来到他家果园,对他率先实施“四大技术”,科学务果给予充分的肯定。

从这以后,他科学务果的积极性更高了。而对大改形看不惯甚至说风凉话的人,却偷偷地在自家果园里去大枝,开始了果树大改形。2006年,他家果园被确定为科技入户工程示范园,以前从电视上看到的专家教授,现在得到了面对面的指导,这使他倍感荣幸。这年,他投资5000元搭建了防雹网,花掉1500元恢复了渗灌设施,从根本上改变了果园硬件条件。尽管这一年受到冻害、冰雹严重危害,但全园仍收入6万余元。卖果期间,果红叶绿,惹得过往客商和果农分外羡慕。有客商说“不是你们白水的苹果不卖钱,而是你们白水人不把苹果往好的务,要像你这样务苹果,我们库存苹果肯定不到别处去。”还有一位果农说“看来苹果确实能务好,关键看你有没有技术和信心。”也有人说“苹果不是穷人和懒人务的”,他认为这只说对了一半,还得靠“科技知识”来支撑。

2006年11月29日,他作为一名果农代表,站在县委、县政府召开的冬季苹果管理工作会议讲台上,作了题为《依靠科技,坚定信念把苹果务大务好》的发言。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当地果农务果的积极性更加高涨了。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家教授的指导下,果园管理有计划间伐密树,采取严格疏花定果,套优质果袋,完善渗灌设施,平衡营养施肥,有效防治“两病一虫”,推广使用“诱虫带”,改造防雹网,铺反光膜等先进技术措施,并在示范园区投资了2万余元,全部用上了灌溉水。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从2003年时的6亩果园年总收入不到2万元算起,到2005~2009年,曹谢虎的果园连续5年稳产高产,亩均收入上万元,再到2010~2011年亩均收入超过2万元,再到2012~2013年亩均收入突破4万元。曹谢虎通过科学务果,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曹谢虎出名了。2006年,曹谢虎被渭南市果业管理局果业协会评为“明星果农”。2007年他被白水县委宣传部、共青团白水县委授予“白水县农村青年星火带头人”。2008年10月,他在中国苹果年会白水国际苹果节上被授予“十大苹果生产能手”。2009年,他应邀出席了渭南市科学技术协会第二次代表大会,被市财政局、科协命名为“科普惠农兴村带头人称号”。2010年11月,以《科学务果改变了我的生活》为题代表中国农民在哈佛演讲,让全世界对中国果农刮目相看,并被白水县委、县政府命名为“亩产值上万元典型代表”。2010年,他被邀请参加了中央电视台农民春晚。2011年,他被白水县苹果局评选为先进个人。2012年,他被渭南市委组织部评选为“农村党员致富带头人标兵”。2013年,他被县人大评选为优秀人大代表。2014年,他被中共渭南市委宣传部授予“感动渭南,最美渭南人”称号,被认定为陕西省首批高级职业农民。

个人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才算富。2008年,曹谢虎领办了以苹果生产管理、技术服务、果品销售为主的服务性专业合作社———白水县仙果苹果专业合作社,下设15个分社,3个服务部,社员发展到现在的1000余户,覆盖4个乡镇24个自然村,建成3500吨冷库一座,注册的“虎纹”牌红富士苹果取得有机认证,始终以“四大技术”为标准,常年提供苹果产业化全程技术服务并提供优质、高效、有机、环保的配套农资产品,拓展果品销售渠道,搞好终端服务。在合作社的发展中,曹谢虎以社员增收为切入点,坚持增产量、提品质、成气候、上规模、创品牌、赢市场,果业收入亩均2万元占80%,成为果农致富的好帮手,也因此先后被评为省级示范园、市级龙头企业、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等荣誉称号,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陕西电视台、陕西日报等媒体多次对合作社科学管理果园作了报道。

曹谢虎这位普普通通的农民,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用辛勤的汗水创业致富,成为连创全市乃至全省苹果亩均产值上4万元,省、市、县获奖最多,上过中央电视台,率先走上国际讲坛的“四个第一”的传奇人物,他的创业事迹还被编成戏曲到处传唱。

这就是曹谢虎,一位靠苹果改变命运,走上哈佛讲坛的白水职业果农,他用勤劳的汗水,不但为个人谱写了一曲高亢的职业农民创业之歌,而且带领万千农民实现了富裕之梦。(渭南市白水县农业局供稿)

“樱桃大王”李忠贤

2014年2月10日《陕西日报》以《李忠贤,“樱桃大王”的产业》为题,报道了高级职业农民李忠贤两次带领群众发展特色果业,打造万亩樱桃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这位“樱桃大王”才广为人知晓。敢闯敢干育新型产业

郭家庄村位于澄城县庄头镇北4公里处,共6个村民小组,380户1650口人,耕地面积4270亩。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该村以种植小麦等传统农业为主,村民终年辛劳、精耕细作,仍然解决不了温饱问题。李忠贤作为一名有思想、有能力、有魄力的年轻农民,不甘贫穷,千方百计寻找致富门路。

万事开头难,做什么呢?想过养猪、种菜……他结合村情和自身情况,在对市场进行充分考察的基础上,最终选择了苹果产业。

说干就干。1986年,他承包了村上的果园,种植了苹果。同年,他被群众选为村委会主任,自己垫资组织部分村组干部赴山东考察苹果产业。之后,他带头在十亩责任田里栽上了苹果,带动全村发展果园500亩。凭着对苹果树的科学管理,果树长势良好,四年后亩均收入达到1万元,这更坚定了他种植苹果树的信心和决心。

此后,郭家庄村连续几年掀起了苹果栽植的高潮,最终果园面积达到3800亩左右,占到全村耕地面积的90%以上,成为郭家庄村农民致富的“摇钱树”。郭家庄村名声远扬,成为全县产业结构调整的亮点。时任陕西省委书记的李建国,曾对李忠贤和郭家庄村给予高度关注,并去郭家庄村进行了实地调研。抢抓机遇促产业转型

进入2000年以后,苹果产业市场下滑,农民收入锐减,产业发展落入低谷。李忠贤敏锐地觉察到,产业发展也需要不断创新,苹果产业已不具优势,急需进行调整。就在大家尚在等待苹果市场好转之时,他组织了10多人到山东实地考察学习樱桃栽培技术,请教种植大户,咨询专家,拜访山东果树研究所教授。

回来后,他请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白水苹果试验示范站赵政阳教授和陕西省果树专家肖宝祥进行指导,首先挖掉自己的苹果树,栽了10亩红樱桃,全村当年共栽植樱桃200多亩。之后,他积极钻研资料,大胆实践,把自己的樱桃园作为群众取经的试验田,边当学生,边当老师,将真经传给群众。

2004年大红樱桃出园价每斤卖到了10元钱,引起了轰动效应。几年来,全村樱桃园由最初的200多亩发展到2006年的700亩,2007年又发展到1000亩,目前栽植3300余亩,形成了“一村一品”产业。每亩收入由最初的5000元达到当前的2万余元。2013年,仅樱桃一项,全村增收3000多万元,户均增收万元以上。郭家庄村成了远近闻名的“樱桃村”,被誉为“渭北樱桃第一村”。科技引领带农民致富

致富的金钥匙找到了,但是产业的持续发展,需要重新定位,需要科技支撑,需要企业带动。为此,李忠贤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考察学习。

在长时间充分调查论证的基础上,李忠贤把郭家庄樱桃产业定位于现代农业发展方向,他先后注册了真仕佳樱桃品牌,组建了樱桃专业合作社,引进、推广了大棚覆盖、SOD牛奶+蜂蜜、无机肥使用等技术。同时,他非常重视各类技术人才的引进、培养。每年,村上都要带领群众跑山东、上杨凌、走铜川,咨询省市和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专家,考察示范果园,学习先进管理经验。近年来,他先后组织村民开展了百余次技术培训,每年强化培训技术员50多名,达到了户均一名技术明白人。2009年春,他组织村干部10多人去山东考察学习,专门学习樱桃品种更新、贮藏运输、市场运营、苗木砧木等方面的经验,力求进一步做大做强樱桃产业。

目前,全村大棚樱桃面积达到350亩,品质全部达到无公害要求,产品远销北京、沈阳、大连等地,成为全县现代农业发展的一面旗帜,更成为澄城万亩樱桃现代农业园区核心区。

依托樱桃基地建设,李忠贤一方面先后引进了均投资3000余万元的润强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和丰盛元食品厂,有力地带动了农业发展,安置了闲散劳力。尤其是润强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已挂果见效的250亩大棚樱桃,成为全省最大、效益最佳的樱桃生产示范基地。该公司组建的无毒脱菌苗木组培实验室,年产优质樱桃苗木50余万株,极大地带动了周边各村樱桃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他带领群众不断延伸产业链条。自2008年起,他带领村民培育发展的“樱桃人家”农家乐,每年樱桃成熟时节,游客络绎不绝,进园采摘樱桃,体验农家生活。目前,已发展农家乐16户,户均年收入5万~8万元。以此为带动,全村形成了“特色产业+龙头企业+配套服务业”的村域经济发展模式。干字当头建文明新村

长期以来,李忠贤坚持把“村容整洁环境美、村强民富生活美、村风文明人文美、村稳民安和谐美”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目标,作为自己的责任和义务,积极争取各类项目支持。

近年来,该村一方面先后在全县建成了首家气象服务站,建成一座抽水站,新打了2眼机井,铺设了灌溉输水管网24公里,安装了樱桃园护栏、艺术栅栏10公里,实现了设施农业的信息化控制和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另一方面,该村坚持从硬化、绿化、美化、亮化着手,全面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先后硬化道路巷道9.5公里,安装路灯4.5公里,绿化道路5公里,建成特色景观带1公里,高标准建设了文化广场,并争取垃圾清运车2辆,户均垃圾桶1个,建立了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目前,郭家庄村路成网、林成片、田成陇,美丽乡村建设成效凸显。

在李忠贤的带领下,经过多年的努力,郭家庄村经济快速发展,村民整体富裕,民风淳朴文明,社会安定和谐。他个人也从一个传统的农民成长为具有现代农业技术、创新精神的高级职业农民,为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创出一条新路子。(渭南市澄城县农业局供稿)

富平畜牧业“航母”掌舵人刘恒彬

人生向往辉煌,辉煌体现人生价值;人生赞美辉煌,辉煌标志事业成功;人们感叹辉煌,辉煌包含着曲折和艰辛。富平县畜牧养殖业“航母”的掌舵人、高级职业农民刘恒彬,就是这样一个志存高远、诚实守信,投身现代畜牧业并铸造了非凡业绩的人。艰苦创业,致力技术革新

20~40岁正是人生风华正茂的黄金时期,而这一时期正是刘恒彬农业创业的艰难开拓。谈起创业的艰辛,刘恒彬感慨万千,他用自己黄金时期在人生道路上打磨、锻造、成长的历程,述说着他在创业路上所经历的形形色色的酸甜苦辣。

2001年7月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毕业后,刘恒彬主动放弃在城市工作的良好机会和优越生活,回乡创办了富平源泉畜业有限责任公司,养起了奶牛。创业之初,所有的亲朋好友都不理解,一个名牌大学毕业生放弃城市优越的工作和薪酬,回到农村创业,没有人相信一个毛头小伙子会在没有经验、资金短缺的艰苦环境下,能管理好企业并使之发展壮大,惠泽乡里。

面对乡亲们的质疑和不信任,刘恒彬没有退缩,而是亲力亲为,从奶牛饲养、饲料配比、疾病防治等入手,多少个日子挥汗如雨,手上磨出了厚厚的老茧,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源泉畜业成为富平县第一家规模化养殖企业、第一家使用机械化挤奶的企业,第一家使用青贮饲料的企业、第一家畜牧行业龙头企业,他用实力赢得了行业的认可和乡亲们的信任。

面对运行良好的企业和逐年增加的利润,以及接踵而来的赞誉和褒奖,他没有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绩。他对企业现有的生产技术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调研,发现在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品质改良缓慢,产奶量偏低,产奶时间较短”等突出问题。通过请教专家、参观学习、行业对比等,探索出秸秆养殖、国外优质高产奶牛品种引进和繁育改良、人工授精的技术革新思路,提高了奶牛的生产效率,使奶牛品质及产奶量有效提升,产奶量从过去的每日10公斤提高到24公斤。仅此一项,就使当地农民人均年纯收入增加4000余元,惠及群众510多户。发挥“协会+养殖场+农户”优势

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后,由于消费者对乳制品产生了普遍质疑,致使牛奶滞销,乳品产业严重受挫,农户受损,奶牛养殖业受到了严峻考验,普遍存在卖奶难、奶价低等问题,已经危及到了富平奶牛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眼看着奶农们每天把无人收购的鲜奶倒在地里,刘恒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发动同行,并竭力促成了政府与银桥乳业集团合作,解决了大量牛奶滞销问题,为全县奶牛养殖户每天解决30余吨鲜奶收购难题,挽回经济损失300余万元。

这次事件后,刘恒彬陷入沉思,如何才能避免以后再发生类似的悲剧,如何才能让这个行业规范化发展,如何解决奶牛饲养和管理水平低、如何杜绝争抢奶源、限量收奶、压级压价、拖欠奶农款项等行业恶性竞争行为。经过认真深入调查研究,他提出建设奶牛小区,成立产业协会的想法,推进规模养殖,节约成本,提高效益,逐渐形成“协会+养殖场+农户”的生产模式,促进了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同时,他热心帮助当地养殖户,经常和他们谈心交流,帮助群众解决技术难题,指导他们遵循市场规律,淘汰劣质牛和低产牛;加强技术指导,改善饲养条件,提高管理水平;合理引导,保持奶业适度发展规模,主动为他们解决奶牛养殖、繁育等具体问题,和30多户奶牛养殖户交朋友,在饲草选择、营养搭配、饲料配比、高产奶牛品种分辨等方面提供技术支持,解决了“一家一户解决不了的难题”。饮水思源,回报社会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成功后的刘恒彬获得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当选为富平县第十一届、十二届政协委员,富平县青年联合会副主席,富平县工商联执委,连续多年被评为县级畜牧行业先进工作者、市级畜牧产业带头人,所办企业也连续被评为先进单位和渭南市龙头企业。

荣誉一个接一个地来了,但刘恒彬没有迷失。他深深懂得,平凡业绩和众多荣誉的背后,凝聚着他创业历程中的汗水和心血,也彰显着新一代农民企业家的创业精神,更透露着全社会的关注和关心。“吃水不忘挖井人”。是富平这片热土给了他创业的机会,他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为家乡贡献自己绵薄之力。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捐资2万元为刘坡村修筑生产路;连续5年共出资1.4万元,资助村里的贫困大学生;出资5000元为村里购买锣鼓、服装等,丰富村民业余文化生活;2011年响应团市委号召,在庄里镇侯山小学建设中主动捐资3000元;2012年为留古中心小学贫困生赞助3000元;2013年为白庙老池贫困师生捐款2000元;2014年为庄里镇长春观小学捐款5000元,为迤山中学贫困优秀病重学生捐款5000元,为家乡捐款修路50000元……献出了自己的一片片爱心。“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一个容易满足的人,取得成功的时候,他会得意地停下来欣赏风景;一个充满前进动力的人攀上一座高峰时,他会仰望另一座更高的山峰。企业的初步成功并没有令刘恒彬沾沾自喜,他又把自己的职业奋斗目标指向更高更远的前方。

2011年,刘恒彬投资6500余万元,创建了陕西省秦富源实业有限公司,在富平县淡村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开工建设目前陕西省最大的仔猪扩繁厂。建成后,每年可提供仔猪58000头,可带动千余户农民致富,真正成为富平畜牧养殖业的“航母”。(渭南市富平县农业局供稿)

把小柿子做成大产业的郑耀文

走进柿子之乡富平县,不管是在北部山区,还是在中南部川塬,到处都能看到连片的柿树园。挂满枝头的红柿子,在风中摇曳的红柿树叶,放眼望去,煞是好看。正忙着采摘柿子、加工柿饼的柿农们脸上洋溢着幸福和喜悦。富平柿农不仅尝到了柿子、柿饼的甜头,还尝到了科技助推产业发展的甜头,更忘不了以科技引领他们发展柿子产业的领路人、陕西省首批高级职业农民郑耀文。

富平县洋阳柿饼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郑耀文,这些年来一直致力于科技兴柿,制定柿子生产技术规程、发明柿饼挂架,开发的柿子醋、柿叶茶等先后上市,借助先进的科学技术,不断延伸产业链条,被聘请为陕西省柿子科技专家大院负责人,渭南市“非物质文化———富平柿饼制作工艺传承人”。

富平县是著名的“柿子之乡”,栽植历史3000余年,加工柿饼600余年,富平柿饼早在明朝万历年间就被作为皇家贡品。然而守着这么好的资源,富平人却富不起来,常常为生活熬煎。

2000年,郑耀文就全身心投入到富平柿子这一地方特色产业发展中来,从买别人包装、收柿农柿饼、卖到西安超市,到自建基地、生产加工、自创品牌、融入科技,可谓风雨兼程!一开始,郑耀文由于对柿饼的性能认识不足,在西安超市销售中遭遇了“滑铁卢”,只好将发霉的柿饼在西安就地掩埋处理。心情异常沉闷的他,暗自下决心一定要将富平柿饼推向全国,走向世界!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