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论丛.第3辑(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0 12:29:53

点击下载

作者:杨明主编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论丛.第3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论丛.第3辑试读:

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研究

新常态背景下由大国成为强国的发展之道

韩庆祥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五大发展理念,它既有深厚的历史基础,也有其活生生的实践基础,它是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也是在新常态背景下力求解决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程中主要矛盾、根本问题和发展短板的根本引领,还是对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更是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人推进我国发展全局深刻变革的责任担当。

关键词:新常态;“五大发展理念”;发展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指出:“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提出五大发展理念,既有深厚的历史基础,它是由大国成为强国的发展之道;也有其活生生的实践基础,它是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又有其内在的现实基础,它是在我国相对发展起来以后,在新常态背景下力求解决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程中主要矛盾、根本问题和发展短板的根本引领;还有其坚实的理论基础,它是对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更有其牢固的政治基础,它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人推进我国发展全局深刻变革的责任担当。因而,研究五大发展理念,是关系当代中国发展全局变革的一个战略性课题。

一、关系发展全局——涉及发展的基本关系和基本方面

创新,讲的是发展动力,它是我国相对发展起来以后,引领当代中国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影响当今我国经济发展全局的“牛鼻子”,是解决我国发展的“虚胖”进而由“大国”走向“强国”的关键。这里讲的创新,涉及的主要是人与社会环境的矛盾关系。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这讲的是创新在我国发展全局中的核心、基础地位。接着又指出:要培育发展新动力,优化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配置,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讲的是发展动力。还指出:要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显然,这主要讲的是社会环境与人的创新之间的关系,如社会为人的创新提供制度供给、体制供给、环境供给、空间供给、战略供给等。

协调,讲的是发展平衡,是指我国相对发展起来以后所应注重的发展布局以及发展的整体性、系统性、平衡性,它影响着当代中国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后劲和持续、空间。协调既涉及区域城乡、经济社会、行业部门之间的关系,又涉及国家硬实力(物质文明)与国家软实力(精神文明)的关系,也涉及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发展和安全、富国和强军、军和民的关系,还涉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句话,涉及发展全局的关系。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坚持协调发展,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其中所讲的“发展中的重大关系”,就包括上述所讲的各种关系,当然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区域城乡之间、经济社会、行业部门之间的关系,最终都要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表现出来。正确处理这些重大关系,是我国发展制胜的重要法宝。

绿色,讲的是发展滋养,是指我国相对发展起来以后所应注重的发展质量和形态,主要涉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破坏自然环境的发展不是有质量的发展,是低级发展。科学发展强调,我们实行的发展应是高质量、高层次、高形态的发展。这里的高质量、高层次、高形态,其中之一,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谐共生,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在此基础上,当今我们提出了绿色发展理念。绿色发展,就是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前提下的发展,是可持续发展,是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文明发展道路的发展,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

开放,讲的是发展空间,是指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发展和我国相对发展起来以后的发展,要注重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和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建构广泛的利益共同体。它主要涉及的是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中国的发展不能脱离世界发展的轨道,它要融入并顺应世界发展潮流。正是在融入并顺应世界发展潮流的进程中,中国发展起来了,同时也对世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当今,整个世界处在一个深度交融交流交锋的时代。在这一时代,如何正确处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尤为重要。建构全面互利共赢开放新格局,是正确处理中国与世界关系的根本途径,也是营造良好发展的国内外环境的重要方面。

共享,讲的是发展目的,是指我国相对发展起来以后应注重使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主要涉及的是人与发展成果的关系。在我国“欠发展阶段”这一时期,发展的成果既要用来扩大再生产,也会为一部分人享有。然而,在我国相对发展起来以后的阶段,应注重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注重使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应当说,用来扩大再生产和为全体人民共享是正途,尤其是我国相对发展起来以后,更应强调使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这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人民群众史观,也既能增强发展动力,又能增进人民团结。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指出,坚持共享发展,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要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的获得感。

由上可知,创新、协调、绿色、开发、共享,涉及的是发展中最本质、最基本的关系、方面。创新关乎发展动力,发展需要动力推动,没有动力就根本谈不上发展,就发展不起来;协调关乎发展平衡,在发展过程中需要从整体系统上处理好所存在的各种要素、矛盾、关系,使之达到协调、平衡,不能顾此失彼,否则,发展就会出现“翻船”;绿色关乎发展载体,我们都是在自然界这一“机体”上获得发展滋养的,离开自然界或破坏自然界,不仅会使我们失去发展载体,而且会割断我们发展的滋养,从而使发展不可持续;开放关乎发展空间,我们既是在一定的空间和平台上推进发展的,也是在交互作用中促进发展的,没有房子空间、平台和交互作用,最终会约束发展;共享关乎发展目的,发展都是有目标和方向的,没有用正确的发展目标和方向引领发展,发展就没有轨道,就会走偏和无序,实现不了我们的期望。由此,创新、协调、绿色、开发、共享关系着发展全局,是我国相对发展起来以后所应注重的发展新理念。

二、关系发展根本——体现对发展规律的深刻认知

五大理念也关系发展的根本,这个根本,就是发展规律。遵循发展规律,主要是遵循自然发展规律、经济发展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世界历史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和人的发展规律。

遵循自然发展规律来讲发展,必然提出绿色发展理念。自然发展规律,就是人和人类社会应是在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前提下实现发展,这样的发展才是真正遵循自然本性和自然生态的发展,也才是可持续的发展。以破坏和牺牲自然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既破坏了人类的生存环境和人类发展的本体,又污染了人的身心,最终必然会葬送发展成果。自然界是人类发展的载体和本体。中外发展的历史经验教训表明:发展一定要遵循自然发展规律。西方提出的新发展观,我国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目的都是为了减少发展进程中自然环境所付出的代价。

遵循经济发展规律来讲发展,必然提出创新发展理念。经济发展首要追求的是物质财富积累和效率。追求积累物质财富和效率主要有两种基本路径或模式:一是主要依靠人以外的“物”来推进经济增长,如依靠要素驱动和投资规模驱动;二是主要依靠“人”来推动经济发展。一般而言,在经济发展的起飞阶段,主要是依靠人以外的“物”来推进经济增长。从历史的观点来看,这种依靠“物”来推动经济增长的路径或模式功不可没,也具有历史必然性。但这种路径或模式之代价越来越大,发展空间越来越小,发展道路越走越窄。经济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必将走向主要依靠“人”来推进经济发展。这种发展就是当今我国所讲的,走向创新驱动,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其核心,就是注重人力资源开发和创新人才培养,注重人力资本投资,注重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育。在这种情境下,就必然提出创新发展理念。

遵循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来讲发展,必然提出协调发展理念。一个社会的发展,既要注重发展活力,也要注重发展各个方面、各种关系的平衡与和谐。一个社会如果缺乏活力,就好比一台没有马达的机器,如果失去平衡,就好比一批脱缰的野马。实现平衡与和谐的根本途径,就是注重发展各个方面、各种关系的协调性,用协调发展实现平衡与和谐。

遵循世界历史发展规律来讲发展,必然提出开放发展理念。任何一个国家在逐渐发展和强大的历史进程中,必然走向开放。这既是历史经验,也是历史发展规律。古代中国的汉、唐、宋代发展起来的“丝绸之路”,就是一种“走出去”的开放;当年欧洲国家在走向强大的历史进程中“走出去”了,它“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但这种“走出去”,一定意义上也是建立殖民地、甚至侵略别的国家的“走出去”。美国在走向强大的历史进程中也“走出去”,既笼络世界人才,又在世界建立军事基地,也在全世界实行美元霸权,还向全世界输出自己的文化,进行文化殖民。当今我国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也必然遵循这一世界历史发展规律,要“走出去”。当然,我们的“走出去”不是建立殖民地,不是输出过剩产能,不是以牺牲他国利益为代价,而是实现互利共赢、和平发展。

遵循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和人的发展规律来讲发展,必然提出共享发展理念。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根本价值取向,是实现共同富裕,实现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中国共产党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其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在其自身发展过程中,首先要创造其赖以生存的物质财富,甚至在经济相对落后的条件下,一些人会为创造和积累物质财富作出某种牺牲。但当社会物质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以后,人便有享有物质财富的内在冲动和需求。当广大人民群众能共享发展成果的时候,他会在其拥有获得感的同时,更加认同社会主义,更加认同和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更能使其人生出彩。因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讲的共享,是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和渐进共享,这种共享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共享。

三、关系发展长远——体现由大国成为强国对发展的要求

在欠发展阶段与发展起来以后阶段,大国与强国对发展的要求不一样。

在由“贫穷”走向“温饱”再走向“小康”这一“欠发展阶段”,目标是把我国建成一个大国。在我国欠发展阶段,我国发展相对落后和贫穷。由于我国历史发展的内在必然性,也由于“时空压缩”,我国便实行追赶战略,目的是抓紧“做大蛋糕”。在这一历史时期,国家集中资源和力量快速发展经济并积累社会物质财富就成为首要目标。然而,那时,我国人才资源不足,也缺乏创新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开发自然资源、办一些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工厂、资本投资和利用廉价的劳动力成本来拉动经济增长,即经济增长注重要素驱动和投资规模驱动,就成为历史的必然;集中国家资源和力量先使一些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也是历史的必然。历史和实践证明:这种经济增长路径,确实使我国以发展的高速度换来了发展时间,也拓宽了发展空间,使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发展的代价出现了,自然环境被污染了,发展出现了不协调,甚至一些地方出现了畸形发展的情境,一些人缺乏对发展的获得感,这既影响创新活力,也影响社会和谐。自从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即相对发展起来以后,我国就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由大国成为强国,由建成小康社会走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这一新的历史起点上,就必须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我国发展全局进行顶层设计。“五大发展理念”,就是在我国相对发展起来以后,即在由大国成为强国、由建成小康社会走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的历史起点上,对我国发展全局进行的顶层设计:在发展动力上,由要素驱动、投资规模驱动走向创新驱动;在发展布局及其基本要求上,由不协调发展走向协调发展;在发展质量和形态上,由以自然环境为代价的发展走向绿色发展;在发展的内外联动上,由单向、低级开放式的发展走向双向开放、全面开放、高端开放、协调共进开放、互利共赢开放式的发展;在发展的目的上,由一部分人获得感不够的发展走向人人拥有更多获得感的发展。

四、关系发展短板——抓住了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程中的矛盾、问题和短板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既是影响“十三五规划”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能否顺利实现的五大决定性因素,也是贯穿“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之中且引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核心理念,还是使我国由大国走向强国的发展之道;同时,也是我国相对发展起来以后且在新常态背景下实现“十三五规划”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所存在的“五大矛盾、问题、短板”。这五大因素既“重要”又是“短板”,可见这五大因素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创新”,表明的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我们要积极克服人的创新需求与社会环境制约的矛盾,即社会环境还满足不了人们对创新的需求。缺乏创新动力和创造活力,是实现“十三五规划”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程中存在的第一个根本问题和“短板”。目前最需要我们关注的问题,就是由于社会流动机制不通畅而导致的创新动力不足。社会流动机制对创新尤为重要,强国最根本的标志是创新。如果全社会能形成一种“由下向上”的流动机制,人们通过努力奋斗、能力发挥和业绩贡献就能由下层进入社会上层,处在上层的人不努力,不发挥其能力,也没有多大社会贡献,就会由上层掉入社会下层,那么,就容易形成一种促进创新的社会机制和社会环境。由此,建立健全社会流动机制,是推进创新的根本路径。此外,我们要努力使社会为激发人们的创新能力和活力,提供制度供给、组织供给、公共资源公共产品公共服务供给、分配供给、文化供给。“协调”,表明的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我国要积极克服地区之间、城乡之间、部门之间、行业之间、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发展的不协调,是实现“十三五”规划、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包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存在的第二个根本问题和“短板”。目前最需要我们关注的,是由于缺乏全面的整体思维而导致的“两腿不协调”问题相对突出:我们的物质财富相对丰富了,但我们的灵魂跟不上,一些人存在着“精神懈怠”;我们党面临的难题、风险、挑战“上去了”,而我们一些党员干部的能力跟不上,存在着“能力不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各种诉求觉醒增强提高了,而我们一些党员干部没有自觉联系群众、依靠群众,存在着“脱离群众”现象;我们党在今天“打得铁”相当坚硬,但我们一些党员干部自身不硬,存在着“消极腐败”现象;我国的GDP曾经增速较快,但对此带来的矛盾和问题,我们的治理跟不上,存在着“治理滞后”;我们面临的客观世界日趋复杂,对我们的挑战日趋严峻,而我们的主观世界跟不上,存在着“主体恐慌”。因此,当务之急是要解决“两腿不协调”问题。解决这一问题,唯物辩证法是个好东西,即要运用唯物辩证法,照辩证法办事,把全面和重点有机统一起来,正确处理好这些重大关系。就是说,既要学会“两面性”看问题,注重矛盾双方的协调式发展,又要学会抓住重点,在抓重点时一定要树立系统整体思维,千万不可重点当成唯一。一般来说,在社会发展水平较低的时候,由于要追赶,同时由于资源和精力也不够,提问题的方式往往是“哪个更重要?”这时,往往会重视“重点”而忽视“全面”,结果走极端的现象时常发生,历史教训极为深刻。而当社会发展处于较高水平时,影响社会发展的各个要素都凸显出来了,资源也相对多了,这时提问题的方式应提倡整体系统思维,即“同等重要、协同推进”。“绿色”,表明的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我国要积极克服人与自然的矛盾,即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自然生态环境被破坏,是实现“十三五”规划、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包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存在的第三个根本问题和“短板”。目前最需要我们关注的问题很多,但相对重要的是缺乏环保意识、环保自觉和环保习惯。建立健全环保制度相当重要,因为制度不好可使好人变坏!确立把环保包含在内的政绩观也很重要。就是说,环保意识、环保制度和环保政绩观同等重要。然而,人们容易轻视环保意识和环保自觉。如果整个社会具有“担责”思维,就要从改造人的主观世界做起,主观世界改造好了,人就会去制定好的环保制度且遵循环保制度,只有改造好主观世界,才能更好地去改造客观世界,只强调制度不好可使好人变坏,而从不谈自身主观世界的改造,就有推卸责任之嫌。如今有些人只说制度有问题而从不主动自觉说自身有问题,实际上就是在推卸责任。讲道德多了讲制度少了,人们往往认为制度重要;而讲制度多了讲道德少了,人们往往认为人性重要。但实际上还是应当树立一种整体思维和辩证思考,二者统一才是正途。如果人性扭曲,缺乏环保意识和环保自觉,再好的环保制度也易落空,比如今天我们的制度满文写、满墙贴、满嘴说、满天讲,就是落不了地。“开放”,表明的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我国要积极克服中国与世界的矛盾,即世界上一些国家对中国发展的围堵打压,并挤压中国在世界上的发展空间。目前我国的开放还是低层次的开放,“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水平还不够高,高端开放程度还不够,互利共赢式开放也有待加强。这是实现“十三五”规划、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包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存在的第四个根本问题和“短板”。如何解决这一问题、补齐这一短板?应基于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积极建立全面开放、双向开放、高端开放、协调共进开放、互利共赢开放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开放的新格局;在这种开放中,既要利用西方先进文明成果,同时也要警惕种种“陷阱”。“共享”,表明的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我国要积极克服人与发展的矛盾。一些人对发展成果还没有更多更好的获得感,是实现“十三五”规划、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包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存在的第五个根本问题和“短板”。目前最需要我们关注的主要问题,是公平正义体现得还不够,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实践中还没有真正确立起来。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基于公平正义,努力做到机会公平、分配公平、结果公平,使人们能做到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

五、关系发展方略——体现“人民共创共进共生共赢共享”的哲学思想“五大发展理念”体现为一个有机整体,是一个严密的逻辑系统,因而关乎发展方略。以人的生命有机体为例。创新,好比人的生命动能,如食物、血液和动态的人体器官,没有这些动能,生命就会终止;协调,好比人的身体中各种器官、系统之间的配合,没有这种配合,人的机体就会失去平衡,就会生病;绿色,好比人的肉体生命需要阳光、空气、水、植物和土壤的滋养,这些都是人的无机身体,没有这些,人就无法生存、生活;开放,好比人的生存、发展需要活动空间、平台和交往,把一个人长期关在屋里,不与别人交往,其身心乃至生命就会萎缩;共享,好比人活着要有追求、有目标、有方向,没有追求、目标和方向,人的精神就会萎靡不振,甚至得精神病。“五大发展理念”蕴含的哲学思想是“人民共创共进共生共赢共享”。创新发展在当今谓之“共创”,体现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协调发展的本质在于“共进”,体现为区域城乡、经济社会、行业部门之间,国家硬实力与国家软实力之间,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发展和安全、富国和强军、军和民之间,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协同共进;绿色发展的目的在于“共生”,体现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开放发展必须注重“共赢”,体现为中国与世界合作共赢、互利共赢;共享的实质在于“共建共富共享”,体现为全体人民共享社会发展成果。这里“共创、共进、共生、共赢、共享”,彰显着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具体体现为“人民共创共进共生共赢共享”。“创新”的首要目标是创造社会财富或社会发展成果,“共享”的实质是使人民共享其创造的社会财富或社会发展成果,“创新”为“五大发展理念”的出发点,“共享”为“五大发展理念”的落脚点,所以,“创新”和“共享”是五大发展理念的核心,关乎发展方略,可简称为“人民共创共享”。由此,“五大发展理念”蕴含的哲学思想是“人民共创共享”。这一哲学思想,实际上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哲学思想在我国发展问题上的集中体现,很值得我们进一步关注和研究。(作者系中共中央党校校委委员、科研部主任,中央党校一级教授)

新发展理念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新拓展

袁久红 卢 雷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的新发展理念,集中体现了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高度理论自信自觉。新发展理念紧扣“应如何发展”这一根本问题,在理论和实践上有新的突破,进一步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内涵的认识,深刻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价值,深入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前进方向,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新拓展。

关键词:新发展理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中国道路

发展道路是人类社会理论和社会实践互动发展、合力作用的结果。改革开放以来,党领导人民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坚持以理论创新、顶层设计推动实践变革,是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条基本经验。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是我们党发展理论的重大创新,体现出对社会主义本质和发展方向的科学把握。树立和贯彻新发展理念,必将指导人民创造新的实践辉煌,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的新境界。

一、新发展理念对中国道路科学内涵的深化认识

马克思曾说过:“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理论的产生、创新和发展总是为一定的实践需要服务的,每一个社会发展阶段的实践都催生与之相适应的发展理论。新发展理念不是凭空得来的,而是在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分析国内外发展大势的基础上形成的,也是针对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于发展内涵的规律性的新认识。

任何形态的人类社会都离不开对发展道路的选择和探索,发展道路和发展理念息息相关。发展理念是人们关于社会发展观点的体系,体现着人们对发展问题的基本判断和价值取向。近代以来,为了完成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这两大历史任务,无数仁人志士前仆后继地对“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进行了持续艰辛的探索。新中国成立之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曾多次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以及建设“四个现代化”,形成了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目标的发展理念。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根据国内外发展形势的变化,在各个发展关键时刻都适时地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理念。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是硬道理到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到坚持科学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到坚持五位一体总布局,每一个发展理念都意味着发展理论的创新,都贯穿着对“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应该怎样发展”这一根本问题的实践考量,都带来了发展的大跨越。新发展理念来源于实践探索,反映了新形势发展的要求,在发展动力、发展目标、发展布局、发展方式和发展保障等方面形成了新的发展理念、发展思路和发展战略,科学地回答了当前发展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的一系列问题,为“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应该如何发展”这一根本问题作出新的时代回应和实践注解,准确地诠释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实际上,新发展理念是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不懈探索和创新发展而形成的思想结晶,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根本问题的认识。

在当代中国,发展问题的焦点不在于要不要发展,而在于应如何发展,如何找到适合发展需要的发展新思路、新方式和新着力点。新发展理念就是针对我国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和挑战提出来的。创新发展解决的是发展动力问题,经济新常态下,传统动力已经难以支撑新的发展目标和任务,经济发展面临动力转换节点,单靠生产要素投入的驱动力明显减弱,需要把发展的基点放在创新上,形成促进经济新常态的创新体制和机制。协调发展解决的是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城乡二元结构、区域发展不协调、社会文明程度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匹配等问题突出都要通过协调来增强发展的整体性。绿色发展解决的是人与自然和谐问题,通过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可持续的、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开放发展解决的是发展内外联动问题,通过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与世界上其他国家实现互利合作共赢的共同发展,这是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共享发展解决的是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发展由人民创造、归人民共享,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开放的发展成果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新发展理念既具有鲜明的问题导向意识,又深刻洞悉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和实践的深化,是中国道路探索的重大理论创新,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影响将十分深远。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要把握科学社会主义发展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尊重和利用好发展规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必须是只有遵循经济规律才能实现科学发展,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只有遵循社会规律才能实现包容性发展。”具体来说,新发展理念的内涵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科技创新、协调经济部类部门、人与自然共生、世界市场和人的全面发展等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创新了社会发展理论,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新发展理念的实践要求就是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协调作为实现整体发展的内在要求,把绿色作为永续发展的重要体现,把开放作为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把共享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这个意义上说,新发展理念遵循了经济规律、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体现了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和包容性发展,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和升华。这种深化和升华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要看到新发展理念提出的现实意义,它是中国共产党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理论,是中国共产党的“发展经济学”。另一方面,从新发展理念所蕴含的实践逻辑出发,它是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坚持立足国内和全球视野相统筹、坚持全面规划和突出重点相协调、坚持战略性和操作性相结合的高度概括,这也是对共产党执政、社会主义建设和人类社会发展这三大规律的认识深化。

二、新发展理念对中国道路价值遵循的深刻彰显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坚持以发展理论指导发展实践,之所以取得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准确判断和坚守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价值。提出和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刻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价值遵循。(一)新发展理念体现了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要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这是社会主义本质的根本要求,体现了“人民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的唯物史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发展的自己的事业,自然离不开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例如,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从安徽凤阳实施包产到户开始,国有企业改革从福建要求为企业“松绑”开始,所有制结构调整从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开始,这都是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的具体表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它始终把保障人民的权利、维护和实现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过程就是逐步坚持和践行人民至上价值取向的过程。

新发展理念作为党的发展理论的最新概括,其目的就是为了增进人民群众的福祉,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这是新发展理念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具体来说,创新发展,是分析发展历史进程得出的科学结论,是当前应对发展环境变化、增强发展动力的根本之策。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意味着创新不仅仅是技术方法的变革和进步,更是要让人民群众把创新上升为自身一种价值理念和思维方式,使之成为生命状态的一部分,在推进各个领域创新发展的同时,收获自身的“获得感”。协调发展是通过协调找出发展的短板,弥补发展的差距。协调发展重点促进城乡发展协调、经济社会发展协调和促进“四化”发展同步,归根结底就是实现人的发展,这是强调“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绿色发展就是要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问题,让人民群众过上低碳、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的美好生活。开放发展的意蕴是要我国融入世界发展的趋势中,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追求全人类的共同价值。共享发展意味着民建、民享和民有,即全体人民都参与发展过程,在不断发展中共同、全面地享有发展的成果,使发展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迈进,以形成公平正义的社会发展生态。新发展理念把人的全面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作为目标,以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现实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每一个发展理念的贯彻,都指向着人民所向往的美好生活;每一个发展理念的实现,都意味着人民需要的进一步满足。(二)新发展理念体现了整体协调发展的价值取向

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价值追求,也是我们党矢志不渝的价值目标,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的过程中,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不仅体现在各个发展领域的广度与深度上,更体现了各项事业的整体协调发展。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时期,毛泽东曾提出要把综合平衡作为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来看待。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强调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是多方面的,不能“单打一”,既要重视物质文明,又要重视精神文明,要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这蕴含着整体协调发展的思想。随着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从党的十五大提出的“三位一体”,到十七大提出“四位一体”,再到十八大提出“五位一体”的战略布局,这体现了整体协调发展的价值取向。要实现协调整体发展,必须理顺社会、自然和人之间的关系,达到三者发展的相互促进和关系的和谐统一。

新发展理念以唯物辩证法为方法论指导,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新发展理念自身就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是针对新形势下我国发展不平衡、发展有短板的问题提出来的,目的在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行稳致远。新发展理念强调发展的整体性和协调性,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整体布局,统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和党的建设,协调好发展实践中的重大关系: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推动促进经济、社会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坚持整体协调发展的价值取向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进步的现实诉求。(三)新发展理念体现了合作共赢的发展价值取向

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观认为,在人类进入“世界历史”阶段,国际分工、国际交换和世界市场日益加强,一切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社会主义已成为世界历史性的存在,也只有在世界历史意义上才能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不能走僵化、故步自封,而是要在开放交流中与其他国家共同发展中走合作共赢的道路。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就提出要向外国学习,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因素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伟大决策,十二届三中全会把实行对外开放确定为基本国策。一方面,30多年的对外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卓越成就,对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高速发展发挥了重大的作用,证明了实行开放政策的正确性。另一方面,我们在积极发展自身的同时,也积极地回应世界对中国的期望,为世界和平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新发展理念是在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的背景下提出的,如今世界各国共同发展,同舟共济、同担责任、共享权利,符合人类共同利益。新发展理念立足于全球化的特征,强调开放发展,秉持合作共赢的价值观。互利共赢摒弃赢者通吃的零和思维,树立双赢、多赢、共赢的新理念,强调努力扩大各方共同利益的汇合点,双方或多方在合作中互惠互利、相得益彰,从而实现各方的共同受益。互利共赢强调在通过对外开放促进中国自身发展的同时,兼顾各方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正当关切,切实承担起相应的国际责任,使中国与国际社会实现共同发展。落实新发展理念,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从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深化内地和港澳以及大陆和台湾地区合作发展、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积极承担国际责任和义务六个方面对开放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作出了重要部署,充分反映了互利共赢的价值取向,体现了新发展理念的世界意义。

三、新发展理念对中国道路前进方向的深入揭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一定的发展实践都是由一定的发展理念来引领的,发展理念是否对头,从根本上决定着发展成效乃至成败。”提出新发展理念是为“十三五”乃至今后较长时期内经济社会发展开路领航,指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前进方向。这不仅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且为实现基本现代化开启了更为广阔的前景。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必将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朝着向更深层次、更高境界迈进。(一)新发展理念推动转型升级发展“十三五”期间,我国经济发展处在新常态阶段,经济发展面临速度换挡、结构调整和动力转换的紧要关口,这是贯穿发展全局的大逻辑。以新发展理念来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号准了经济新常态的脉搏。驾驭和引领经济新常态,必须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发展动力转换,用动力转换促进发展发展方式转变,以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新发展理念将推动经济发展动力转换和体制机制变革靠创新;经济全面整体发展和结构优化靠协调;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可持续靠绿色;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提升和内外良性互动靠开放;经济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和增进团结靠共享。贯彻好新发展理念,未来我国经济增长将更趋平稳,增长动力更加多元化;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不断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区域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将得到升级优化,发展前景更加稳定;供给侧改革将使新需求得到满足,供给和需求达到基本平衡;市场活力将进一步释放,市场决定资源配置和政府更好地发挥作用,共同推动经济发展;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获得同步发展,健全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将逐步缩小城乡差距。用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新常态,围绕着转方式、调结构,不断地打造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版,必将使我国经济向着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合理、结构更优化、质量更科学的阶段演进,最终实现跨越式大发展。(二)新发展理念促进全面可持续发展

经济社会全面健康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针对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重大结构性和体制机制障碍等问题,新发展理念给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新钥匙”。新发展理念这把“新钥匙”的“新”就体现在发展思路、发展战略、发展布局、发展关系和发展体制机制等多方面的全面联系和系统协调,这必将带来发展潜能的全面释放,发展空间的极大拓展,发展质量的全面提升。贯彻新发展理念,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对“十三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六个方面的科学部署,必将带来发展实践质的变化和提升。这一部署以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动经济发展转型升级,迈向中高端水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将得到发展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得到提升;国民素质得到提升,文化软实力增强,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民生状况持续改善,社会治理体制不断创新发展;资源约束得到缓解,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不断提高,为发展提供保障。新发展理念是体现辩证思维和系统思维的顶层设计,必将促进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三)新发展理念开辟跨越发展之路

新发展理念是人类社会发展实践总结和理论升华,是社会主义价值原则和实践要求的准确诠释和完美结合,是指引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理念、新思想和新战略。从理论和道路的关系来看,新发展理念是发展的“指挥棒”,为中国特色主义道路提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战略框架。新发展理念不仅适用于当前决胜全面小康的关键阶段,即便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主义后,仍然要遵循新发展理念的逻辑去实现基本现代化。从这个意义上说,新发展理念将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在不同阶段的跨越式发展,并将跨越发展与实现两个百年目标统一于同一个过程。新发展理念既是我们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部署,也将为我们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对于当前中国发展的历史方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台中心,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前所未有地具有实现这个目标的能力和信心。”站在今天这个历史的关键节点上,抓住和用好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实现两个百年目标,必须树立、贯彻和落实新发展理念,将其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的全过程。新发展理念引领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将更加宽广,前途将更加光明。(袁久红:东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卢雷:常州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历史感、立体感、获得感——治国理政总方略的三大支点

周显信

从研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中可以看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而历史感、立体感、获得感,成为治国理政总方略的三大支点。

关键词:历史感;立体感;获得感

认真研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主线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关键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底气是“三个自信”,核心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根本是落实五大发展新理念。“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治国理政的总方略,在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之中具有提纲挈领、纲举目张的地位和作用。

一、历史感:中国共产党接续探索执政兴国方略的思想升华

新中国的历史是一部中国共产党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历史,是不断探索社会主义目标的发展史,也是接续探索治国理政方略的发展史。67年来,我们党依据世情国情的发展变化,在对社会主义发展目标的探索过程中,先后提出了工业化、四个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小康社会、全面小康社会、和谐社会、中国梦等奋斗目标,提出了“一化三改”、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以阶级斗争为纲”、“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战略思想,引领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对治国理政方略的探索经历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发展阶段,在实践和认识上经过了一个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发展历程。1956年,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正确政治路线。此后,随着苏共二十大全盘否定斯大林,党对国内外形势认识发生了错误的判断,毛泽东在治国方略上逐步“左”转,“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方针不断被强化。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重新恢复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果断推进工作中心的转移,重新恢复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治国方略,提出了“三步走”发展战略,引领中国走上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创造性运用,是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是对“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基本纲领的重大发展。毛泽东对认识运动的发展过程作出了科学的概括:“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是从我国发展现实需要中得出来的,从人民群众的热切期待中得出来的,也是为推动解决我们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作为治国理政总方略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本身经历了从“一个全面”到“四个全面”的发展过程:党的十六大提出了“一个全面”,即“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党的十七大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改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两个全面”,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简化为“全面深化改革”;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三个全面”,即“全面推进依法治国”。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调研时把全面从严治党与其他“三个全面”首次并列,至此,“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思想被完整表述出来。

作为当代中国治国理政的总方略,我们对“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必须保持高度的战略定力。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面对改革开放的种种考验,反复强调要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总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多次强调“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我们要“续写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坚定不移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确立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战略目标和战略举措,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南。

二、立体感:深刻把握治国理政思想体系的理论逻辑“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为新的历史条件下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总纲领,它准确把握了我国主要矛盾变化的阶段性特征,找到了实现中国梦的最佳路径,提供了全面理解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锁钥”,架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通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桥梁”。

准确把握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阶段性特征。毛泽东提出的社会主义矛盾学说是我国改革开放的理论基础,它科学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阐明了社会主要矛盾的内容及其作用,是我们认识治国理政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社会主义矛盾学说的当代出场形态,既是对社会主义矛盾学说的科学运用,又是指导解决当前我国社会矛盾问题的科学方法论。2015年1月23日,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提出要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这‘四个全面’是当前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主要矛盾。”“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着眼于调整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不适应性,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源源不断的强大内生动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科学反映了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全面深化改革拓展了对我国社会基本矛盾的科学认识,全面依法治国抓住了解决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科学方法,全面从严治党找到了解决党群干群矛盾的根本出路。

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有效路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经提出,就产生了强大的号召力和感染力,引起了海内外的广泛关注,成为引领中国走向未来、激励炎黄子孙团结奋进的一面精神旗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然而,梦在前方,路在哪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提出,全面地回答了人们的疑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是“十三五”讲话规定的奋斗目标,又是“两个一百年”目标的第一个初级目标,还是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的前提与起点;全面深化改革揭示当代中国发展的深层次动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力量源泉;全面依法治国提供实现中国梦的制度保障,奠定了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保证;全面从严治党才能把党锻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凝聚共识、凝聚力量,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最坚强的政治保证。

提供了开启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锁钥”。习近平高度重视战略问题,善于从战略高度总揽全局、统筹各方。他指出:“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战略上判断得准确,战略上谋划得科学,战略上赢得主动,党和人民事业就大有希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覆盖了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诸领域,开创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局面。他的治国理政方略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大致可以概括如下:一个梦想——“中国梦”,两大目标——“两个一百年”,“四个自信”——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四个全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战略布局,五大发展新理念——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六大改革思维——战略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系统思维、底线思维和创新思维。其中,“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贯彻发展方略体系之中的一根红线,具有提纲挈领、纲举目张的统帅作用,体现了发展战略与发展手段、重点发展与协调发展、从严治党与执政兴国、党的领导与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的高度统一。

架起了精准链接现实理想与远大理想的“桥梁”。党的理想从发展阶段来划分,可以分为现实理想与远大理想两种形态。当前,我国人民的现实理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远大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促进人与社会的全面解放。善于把远大理想现实化、阶段化和具体化,是中国共产党团结群众一道前进的宝贵经验之一。党的十八大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列为实现中国梦的阶段性目标,这是解决新阶段我国国内主要矛盾的具体要求,也是满足人民群众对发展的协调性、平衡性强烈呼声的主动回应。习近平指出:“我们既要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也要胸怀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矢志不移贯彻执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做好当前每一项工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是当前阶段最大的现实目标,直击发展难题,补齐短板,贫困人口脱贫致富,落后地区以区域特色加速发展,老工业和重化工基地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等都是应有之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国梦更高发展阶段新的历史起点。

三、获得感: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评价标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为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总纲领,其价值归宿具有鲜明的人民性。正如习近平所强调的那样:中国共产党的一切执政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治理活动,都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拜人民为师,把政治智慧的增长、治国理政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之中,使各方面提出的真知灼见都能运用于治国理政,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确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2012年11月15日,刚刚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的习近平率领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全面阐述了他未来的施政纲领。他强调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他说,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他在广东考察工作再次指出,我们党要巩固执政地位、完成执政使命,就必须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成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价值归宿,成为他的民生思想之魂,也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放在首位、居于引领,就是把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期待和向往放在首位;全面深化改革,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依法治国,坚持法治建设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全面从严治党,以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为抓手,以解决人民群众不满意的问题为突破口,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从反面教训看,苏联解体后,前苏共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在反思时承认:“失去了人民的支持,就失去了主要的资源,就会出现政治冒险家和投机家。”历史告诉我们,背离了人民,最终只会走向灭亡。

坚持以问题和人民为中心的双重工作导向。“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人心是最大的政治。”习近平在会见博鳌亚洲论坛理事会成员时的谈话中指出:“我们立足中国发展实际,坚持问题导向,逐步形成并积极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这是中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治国理政方略,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保障。”他指出:“推进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倾听人民呼声。我们的目标越伟大,我们的使命越艰巨,就越需要所有人拧成一股绳去干事创业。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向着我们共同的奋斗目标、向着更加辉煌的明天奋勇前进。”此后,他进一步提出以问题为中心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方法,体现出鲜明的以人民为本的价值导向。“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了问题导向和为人民工作导向的有机统一。关于前者,习近平指出,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当代中国的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深化。针对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我们党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针对深化改革的动力不足、利益藩篱严重等问题,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针对法制不彰、权大于法、司法公信力不高等问题,提出了全面依法治国;针对党风不正、腐败频发、战斗力不强等问题,提出全面从严治党。关于后者,他认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空洞的、抽象的,它必须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做到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通过改革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要花大力气解决收入差距过大、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社会保障滞后、教育和就业机会不均等突出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不断增进人民福祉,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来,让人民群众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更有质感。

宣示以增强人民获得感为评价改革成效的最高标准。“获得感”本意是表示获取某种利益后所产生的满足感,现在指人民群众共享改革成果的幸福感,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在2015年流行语评选中,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上讲话提出的“获得感”一词,凭借鲜活的时代内容、强烈的民生情怀,得到了人民群众广泛关注与高度赞同,位居年度流行词之首。我们探究其背后的原因,不难看出大家迫切要求尽快解决改革过程存在的严重社会不公平、不公正问题。“幸福感”的反义词是“痛苦感”,“获得感”的对立面是“剥夺感”,二者都是改革进程中难以避免又必须解决好的大问题。“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为治国理政的总方略,是管宏观、长远、整体和关键问题的,但是它的最终落脚点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各方面的需求,要在落实落地和落细上下功夫,让老百姓分享改革发展的红利。2015年2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上指出,要科学统筹各项改革任务,推出一批能叫得响、立得住、群众认可的硬招实招,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来,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在深改小组第二十三次会议上,他再次强调指出:“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做到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通过改革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解决好发展的不平衡性,让每个地区民族、每个群众不掉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