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松读《论语》(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0 20:04:48

点击下载

作者:崔伏阁

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轻松读《论语》

轻松读《论语》试读:

序言

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轱轱车轮声中迎来了一位沧桑的老者,他长途跋涉,终于到达了他心目中的圣地——鲁地。他怀着激动的心情参观了这里的庙堂、车辆、衣服、礼器,又目睹了这儿的儒生们按时演习礼仪的情景,他不禁老泪纵横,敬仰的心情无以言表,徘徊往复,依依不舍,久久不忍离去。这位老者就是司马迁,他所敬仰的人就是——孔子。

孔子何许人也?

他被各个朝代的皇帝顶礼膜拜,他被历代的人们称为是圣人,他所创立的儒教被称为是国教,他头带冕冠,身着官服,端正的坐在庙宇里,高贵而严肃,他是一个稳居神坛的神;然而他又是一个屡不得志的凡人,一个充满智慧的教师,一个孜孜以求的学者,他宽衣博带,面目和蔼,他又是一个走下神坛的布衣。他是神是人我们都无从考究,面对我们的只有这充满智慧的《论语》二十章。这是一部由他的弟子记录下来的关于他的思想和言论的书,虽然只有共二十章,却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影响都至深至大。《论语》是一部简单易懂之书,却又是一部意义深邃、内涵丰富之书。它用晓畅的语言告诉我们做人、处世、交友乃至人生的道理,它告诉我们做人就要做光明磊落的仁人,是仁人就要具有一种博爱的态度和高尚的人格;做事就要做正义有道的世事,做合乎天理、合乎大家利益的正事;交友就要交正直诚信的君子,与那些有知识、有理想、有道德和情操的贤人志士交往。孔子在《论语》中表达出的这些儒家文化的内涵,尤其是他的“仁者爱人”的仁的观念、“名正言顺”的礼的观念、“文质彬彬”的君子观念,更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它已经与中华民族的精神融为一体。

周末闲暇,静静闲坐时,沏杯茶,细细品味《论语》,你就会发现:它会使你在失意时寻找到人生的出路,在悲观时发现生活的乐趣;在学习中总结做人的道理,在职场上建立和谐的关系。即使蹉跎,也不会在人生的道路上迷茫;即使成功,也不会在光环中迷失方向。它会教给你做一个职业中的成功者,它会教给你做一个生活的品味者,它还会教给你做一个人格的完美者。正如《论语》中所说:“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进也。”一切,都在你的努力之中。

第一章:孔子与儒家——先圣之道

孔子曰:“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此谓登山而见仁,泰山为五岳之首,更是骚人墨客的吟咏之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这是他胸怀的表现,也是他人生理想的表达。在泰山的孔子登临处,一泰安太守刻下了这么几个字:“孔子,圣中之泰山;泰山,岳中之孔子。”

第一节:孔子生平:圣人出世

“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其先宋人也,曰孔防叔。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祷于尼丘得孔子。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字仲尼,姓孔氏。”——《史记·孔子世家》【圣人出世】

要想客观的了解一个人的思想,尤其是一个古人的思想,必须要知道他的生活的背景以及他为人处世的态度。这就是孟子所说的“知人论世”,文学作品和作家本人的生活思想以及时代背景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而只有知其人,才能论其世,即了解作者的生活思想和写作的时代背景,才能客观正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此谓不知古人之世,不论古人之辞也。孔子更是如此,他作为儒家思想的创始人,作为中国最伟大的思想家,其生活更是与平凡人不同一般。

传说中,大凡一个伟人的出生,都有非同一般的征象,比如出生的前一天母亲梦见神龙或紫气啊,梦见日月入怀啊,又或者是香气充满屋子,彩虹挂在天空。孔子出生时似乎这些都没有,也许是真的没有,也许是他的父亲叔梁纥太激动了而没有看到。

公元前551年农历八月二十七,是一个收获的秋天,从尼丘山脚下的一个小小的草房中传出“哇哇”的啼哭声,一个男孩出生了,主人叔梁纥喜得贵子,乐不可支,控制不住内心的喜悦。此时的叔梁纥已经五十多岁了,之前的老婆生的全是女孩,唯一的爱妾生的倒是个男孩,却是个先天的瘸腿。他是多么希望有个健壮的儿子来继承家里贵族的血统啊,而此时他的愿望终于实现了。先前刀光剑影中立下战功的自豪,披金戴银受鲁襄公接见的荣耀,与此时儿子的出生相比都不算什么了。

叔梁纥抱着儿子轻轻地亲吻着,却突然发现儿子的头顶中间凹,四周高,而且头上还有些凸起的疙瘩,他的心中不免有些遗憾,心里暗暗地想到:“不会又是天生的残疾吧!”年轻的妻子觉出了丈夫的顾虑,顺口就说:“这不是什么毛病,我听别人说,凡是有这种坑坑和小疙瘩的孩子往往很聪明,说不定我们的孩子以后还是做大学问的呢。”听了妻子的话,叔梁纥放下心来,又开始眉开眼笑,把儿子紧紧的抱在怀里,他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了。夫妻俩开始给这孩子取起名来。因为这孩子出生前两人曾经去附近的尼丘山神庙求过子,孩子头上的疙瘩又象一个个的小山丘,夫妻俩就给这个孩子取名为“孔丘”,又取尼丘山的“尼”字作为他的字,孩子排行老二,就取字为“仲尼”。接着大摆宴席,款待亲友。

孔子的童年是在幸福中度过的,他活泼可爱,聪明过人,一家人视他为掌上明珠。

光阴似箭,孔子已经三岁了。似乎是这一年的冬天,他的父亲叔梁纥去世了。家世顿时由贵族进入了没落,一家人的生活也开始变得困顿起来,幼小的孔子开始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生活了。贫困和艰辛的生活使得孔子不象别的孩子那样上树捉鸟、下河摸鱼,而是帮助家里干活劳动。稍微长大一些,他还能够刻苦学习,他还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他喜欢看当地的祭祀活动,那高大的祭祀台,台上摆放着的供桌、祭品,还有台上被风吹的呼呼直响的旗子,都让他看得出神入迷、如痴如醉。幼小的孔子回家以后就模仿祭祀的礼仪,自己作揖、磕头。表现出对当时礼仪的顶礼膜拜了。

弗郎兹·海伦斯这样说过:“人的童年提出了整个一生的问题,但要找到问题的答案,却需要等到成年。”此时的孔子也是这样,他完全不知道这种童年的兴趣会把他带到那种方向去,他也不知道这和自己的未来有什么关系,他更不知道他的这种迷恋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和答案。【阳虎绌孔子】“孔子要绖,季氏飨士,孔子与往。阳虎绌曰:‘季氏飨士,非敢飨子也。’孔子由是退。”(《史记·孔子世家》)

这一年,孔子长大了,他已经成长为一个高大的男子汉了。并且在这一年,孔子也结婚了。结婚在古代可是一个人长大成熟的标志,他考虑到自己以后的前途和未来,更加有抱负、有理想。又加上自己的满腹经纶,他象一只鸟,想要展翅高飞了。可是当时的社会环境真的是“天高任鸟飞”吗?“绌”现代汉语大辞典上解释为“贬退、排斥、废除”,这个词也意味着孔子人生中的,大概是第一次的挫折。

有一天,孔子心不在焉的走在街上,突然听到街上的人在议论纷纷,说季相国又要招贤纳士了。他猛的一震,不禁心中暗喜。这对自己真是个好消息啊,自己是贵族身份,又有真才实学,这一次终于可以借此机会跻身于贵族阶层,大展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了。

第二天,他穿戴整齐,满腹信心的朝季相国家走去。远远的他就看到季相国家的门臣——阳虎,只见他穿着灰不溜求的衣服,满脸横肉,正在对这进门的权贵点头哈腰、一脸谄笑。孔子一向就很讨厌这种趋炎附势之人。他对自己的进退犹豫了一会,但是为了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他还是走向前去,朝阳虎大大方方地行了个礼。“你是什么人,居然也配来这里。”阳虎目中无人的说。“我是孔丘,听说季相国想招待学士,我也想表达一下我的思想。”孔子说。

阳虎厉声呵斥到:“季相国招待的可是高官贵族、社会名流,你一个穷书生来凑什么热闹?走吧!”

孔子生气极了,“道不同不相与谋”,他知道自己和阳虎不是一路人,有道理也是说不清楚,他一挥衣袖走了。

这对年青的孔子而言是一个不小的打击。但这个冷遇也使他明白:自己曾经的贵族身世并不能给自己带来任何荣誉,一切还得靠自已的努力才行。

从此之后,孔子就更加刻苦读书,并且醉心研究礼仪。积极参加曲阜城内的各种活动,婚丧嫁娶﹑乡饮酒礼,他都参与﹑研究,并且在各种实践中学习。曲阜城内有个祭祀鲁国始祖的太庙,鲁国的很多重要的奠礼都在这里举行。因此,太庙是他学习礼仪和各种历史文化知识的重要场所。孔子每一次来到这里,都虚心向别人请教。他说,“不懂就问,这就是礼啊。”

有时候我们不免要对一个人的成长思考一下,或许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要经受一些磨难。一帆风顺或许只是少数人的偶遇,磨难才能真正创造一个人才。这就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对于一些小人物是这样,对于伟大的人物更是如此。所以,酸甜苦辣、挫折坎坷对一个人的成长不一定都是坏事。磨难把人推向了绝路,人们就会置于死路而后生,也就会更加努力奋进。就像那个温水里的青蛙,它永远也跳不出那个安逸的环境。滚烫的热水,虽然灼伤了我们的身心,但是却是使一个人奋发向上的不尽的动力。【问礼于老子】

大凡后来要成为伟人的人,都有虚心向别人请教的习惯,孔子也不例外。为了学习更多的知识,年少的他就远离与他相依为命的母亲,和知识渊博的外祖父住在一起。长大后,为了学琴艺不惜跋山涉水,拜师于师襄子。然而这些求教都没有这次求教的意愿来的哪么强烈。

此时的孔子已经到达而立之年了,他已经在鲁国很有名气了,并且也已经收了不少的门徒。可是他仍然表现出对知识的渴求。所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小小的鲁国之外有多少贤人志士啊,郑国的贤相子产就是一个让孔子朝思暮想的人,他一直都很想去拜访他,可是此前不久,他已经去世了,这让孔子很是伤心了一段时间,为自己没能和他一见而后悔不已。这一次,一个强烈的想拜见老子的意愿冲击着他的头脑,毕竟时不我待,为了不造成象拜见子产那样的遗憾,他不敢也不能再耽搁了。孔子和他的仆人驾着一辆马车,不辞劳苦从鲁国来到了周王都洛邑,一路上风尘仆仆。

他非常想去周国去向老子问礼,一是因为当时的周国是一个礼仪大国,二是因为对老子的仰慕。老子是何许人呢?老子当时是周王室的守藏室的大史,相当于现在的国家图书馆馆长。他学问渊博,思想深邃,是孔子最为敬仰的人物之一。老子听说孔子要来,就命令下人清扫道路出门迎接孔子。此时的老子已经七十多岁了,在孔子看来是一个象枯木一样的老人,头发全白了,但却精神矍铄。孔子参观了周朝的礼仪和祭祀,又向老子请教了不少问题,老子都讲得头头是道,他知识的广博让孔子惊叹不已。

孔子告别的时候,老子依依不舍地对孔子说:“古人送别朋友时有钱的就送与钱财,有德行的就送与珍贵的话,我也送给你几句话吧,其一,古人留下来的东西虽然好,可是不能当成金科玉律,要学会变通啊;其二,有身份的人出行当然要坐车子,可是条件不允许的时候也可以不坐,不能盲目遵循古礼啊。其三,要做深沉稳重的学问人,要藏而不露啊!”这其实正击中了孔子的要害,孔子谦虚好学,可是从来不知道对做学问的还需有这样的境界。他暗暗下决心要对老子的金玉之言铭记在心。

回到鲁国后的孔子沉默了好长一段时间,他感觉到了自己的渺小和浅薄。他的弟子冉耕问他:“老师,老子是怎样的一个人啊?”他沉吟了一会,说:“鸟,能在天上自由的飞翔,可是人们一把箭就把它射下来了。鱼,能在水中任意的游,可是人们还是能够捕捉到它。走兽呢,能够在深林中称王称霸,可是人们用网就可以捉到它们了。人世间只有龙,云游四海,腾云驾雾,上天下地,人们不可琢磨啊,我这次见到的老子思想渊博,高深莫测,就是龙一样的人啊!”也就是说,象鸟﹑鱼﹑走兽,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地上走的,都有自己的缺陷和不足,可以被人们所把握,但是老子他是龙啊,他是游龙,他的学问高深得是不能被人把握的。

在中国,龙是人与天和谐而形成的神物,是神秘而神圣的,也是高贵不可琢磨的。中国的文化传统是很善于成人之美,孔子把老子喻为“龙”,这个“龙”字,一则显示了老子学问之大,孔子自己对他的敬仰和震惊。同时也显示了象老子这样的游龙般的人物的思想是极为深邃的,这对孔子是个不小的震撼。而此时的孔子也许不会想到,多少年以后,楚国的一个名叫接舆的隐士见到他,歌“凤兮﹑凤兮”,把孔子喻为“凤”了。可见,无论是龙也好,凤也好,都是当时人们对贤能之人的称呼。

无论怎样,这次与老子的会见,成了孔子一生中的大事。【涉政还是从教——一个艰难的选择】

孔子一生大约培育了三千多个门徒,学问精通的就有七十二个。孔子天生就是人师吗?还是他有着为师的强烈意愿呢?

中年时的孔子曾经攀登过泰山,因为他觉得登山实在一件好事情,不仅可以开阔眼界,树立信心,而且一步一步的登山,从山脚到山腰再到山顶的过程实在是象人生啊。这年春天的泰山生机勃勃,草绿花香。孔子和他的弟子们一番辛苦登到了山顶,看着半山腰的屡屡白云,他不禁感叹到:“我之前登上东山时觉得鲁国很小,此时登上泰山觉得天下都小了啊!”是的,境界不同,人们的视野就有不同。而孔子的视野其实并不在于单纯的为人师表,他想把自己的理想和观点用于治理国家,他想用他的思想作为最有效的办法来维护一个国家的完整和有序。可是现实允许吗?

孔子生活的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周朝的完美秩序已经被打破,现实中的那种“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的现象又常常使他感到痛心疾首。他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这种政治局面,使社会恢复旧时的安宁秩序。

有一次,鲁定公宣孔子聊天,鲁定公说,“你给我讲讲‘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道理吧。”

孔子说:“凡是贤能圣明的君主,都要讲究和睦亲民。孝顺自己的父母也要孝顺别人的父母;疼爱自己的子女,也要疼爱别人的子女。使年幼的孩子得到很好的抚养;使年老的老人得到很好的赡养。大家都各尽所能,尽力去做自己的事情,社会也安定和睦,那就是一个和谐完美的社会了,也就是天下为公了。”孔子的这一席话就是说给鲁定公的,他太希望他能够做一个仁君,实现这种天下为公的世界了。

为了使鲁定公更好的采纳自己的观点,孔子又说:“天下太平不仅需要行大道,还需要教导人们,使人们之间形成很好的人伦关系,比如,做父亲的就应该做到慈祥,做子女的就应该做到孝顺,做丈夫的就应该做到仁义,做妻子的就应该做到有妇德,做国君的要对人们仁慈,做大臣的就要对国家效忠。”

孔子还建议鲁定公安排时日到泰山祭祀,因为在孔子看来祭祀是一件非常郑重的事情,可以把一个国家的意愿通上天,从而达到安天下的目的。鲁定公当场就答应了,并且定下了祭祀泰山的日期。

没有什么能比这更让人高兴了,剩下的时间他都在期待着这一天的到来。眼看着这一天真正来临了,鲁定公那边却没有任何动。原来,齐国进奉给鲁国几十个美女,鲁定公正在宫中兴致勃勃的观赏美女表演歌舞呢,只见鲁定公看的如痴如醉,不知自己身在何处了。泰山祭祀的事情早已经被他抛在脑后,忘得一乾二净了。

孔子失望极了。

孔子的一生都在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在政治上奔走呼告,可是他的个人理想和社会的尖锐冲突,注定了他的一生要历经许多这样的坎坷磨难。

上帝为你关上了一扇门,同时也为你打开了一扇窗。

当孔子在政治上感到报国无门时,历史却以外地为他选作了另一条成功之路:兴办私学。孔子知识渊博,又有良好的道德修养,从而赢得了人们的尊重,许多社会下层的有志青年都慕名投奔到他的门下。他一生培养了三千弟子,七十二个贤人,他的思想也得到了广泛的传播。

经过了许多对国君的劝谏和苦告的失败,孔子的心真的有些凉了。天下为公的理想既然得不到国君的赏识和任用,哪么就期待以后贤明的君主来实行吧。他深感自己势力单薄,就收下许多优秀的学生,在孔子的心目中,只有这些学生才能最终替他修筑实现自己理想的云梯。

孔子他自己出身贫寒,没有资格进入贵族学校接受教育。可他不耻下问,见到什么不懂的地方就问别人,在孔子看来,身边的男女老少只要能够解答他的问题的,都是他的老师。他就是完全依靠这种刻苦自学,和到处求教﹑不耻下问的精神,才成为知识渊博的学者。如今,也是为了帮助那些无力进入官学的穷孩子们,他广收门徒了。他要把自己的思想和观点传授给他的学生们。

孔子不象屈原,他懂得变通,他不会一头撞到南墙上。

有人说鲁迅如果不从文,可能是一个很优秀的医生。那我只能说:历史没有假设。正像鲁迅所说的,在当时,医治国民的身体是次要的,关键是要医治他们的灵魂。从医不行就从文吧。

孔子也是,从政不行就寻找别的出路。他不像屈原,他知道变通。他找到的出路就是用文化教育来干涉政治。这也形成了我国文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文化传统。后代的包括鲁迅在内的,无数仁人志士都从孔子的身上汲取了营养:积极为国家苍生着想,不行就退而反其次。【日暮晚年】“孔子之去鲁,凡十四岁而反乎鲁”。《史记·孔子世家》孔子的一生几乎都是在周游列国中度过的,卫﹑曹﹑郑﹑陈﹑蔡﹑楚等地,都留下了他和弟子的脚印。他到处游说,到处传播他的思想和见解,其目的不是为了在异地他乡猎取功名啊,而是为了达到改造社会的目的。他历尽了千辛万苦,但终究在政治上一事无成。于是,在他六十八岁那年,他重新返回了他的“父母之邦”——鲁国,过起了他的晚年。此时的他已经不问政事了,而专门做起了自己的教育事业。

但是他的晚年并不平静。

在他六十九岁时的这一年,他唯一的儿子孔鲤不幸死去。古人把幼年丧父﹑中年丧妻﹑老年丧子称为人生的三大不幸,此时孔子全都经历了。白发人送黑发人,这在精神上给孔子以沉重的打击,在亲情上,他感到孤独又落寞,但索性还有那么多弟子还在他的身边。

在孔鲤去世的第二年,他最得意的弟子颜回也不幸夭折了,年仅三十二岁。颜回聪明好学,道德修养极高。孔子对他屡次赞叹,颜回不仅学问做的好,而且为人处世都极其符合孔子的要求,孔子对他评价极高。《论语》中赞美颜回的有二十多次。颜回的去世的时候,孔子悲痛欲绝,呼天抢地,放声大哭:“上天啊,你杀了我吧!”

古人往往用阴阳五行或社会的一些自然现象来测算吉凶,预言或解释天命。圣人也常常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把握,来知晓祸福,进而来预测天命,治理人间。鲁哀公十四年的春天,鲁国的叔孙氏在狩猎时获得一头怪兽,人们都不认识这是什么,就去询问孔子。孔子说:这是一头麟。古代的人们认为麟的出现是吉祥之兆,代表着圣人的出现。孔子看到这只被射杀的麟,预感到了某些事情。悲哀地感叹“吾道穷矣!”他已经预感到自己已经要不久于人世了。

之后的下一年,也就是在他七十二岁时,他的另一位心爱的弟子子路也死于非命。子路死于一场叛乱之中,相传他的尸体被蜂拥而来的乱党剁得稀烂。孔子听说了他死后的惨状,立刻命令弟子把准备好食用的肉酱扔掉了。

一连串的打击使孔子病倒了,他的思想一直处于恍惚当中。在他七十三岁那年春天的一个早上,他目光呆滞,拄着拐杖一直在哼着一首这样的歌:“泰山要坍塌了吗?梁木要坏断了吗?学高德深的人也要逝去了吧!”此后没有几天,他就与世长辞了。如同特定的鸟类一样,季节来到的时候,它们也要飞走了,候鸟的生命就是在这种寒来暑往中挣扎、生存,直到有一天,它飞不动的时候,就最终停下了。

在一个礼崩乐坏的乱世能干些什么呢?对于自己的信念,是坚守,还是放弃,这是一个很难作出的决定。孔子的一生就向我们说明了一个有信念的人如何在逆境中坚守自己的理想的故事。

我们读《论语》,看孔子的一生,我们就会发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安排和打算,都有自己的目标和计划,不遇到挫折,不被逼到悬崖边上,谁也不肯跳下去。但是真正跳下去了,改变了自己,提升了自己,有时候会发现可能是一个更美好的世界在等待着你。

孔子的一生,从政不行就从教,只要自己努力不放弃。人的一生的生命实在是太短了,要在有限的时间里有所作为,那就非得作出常人所做不到的努力来,还要经受常人所没有经受的痛苦和磨难。只有这样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才能走向成功。

时尚界的人们可能都知道可可·夏奈尔,因为它是时尚服装的代名词,可是这个名字的主人却是一个卑微的人。她在修道院里长大,从来不知道父母为谁。她终身未婚,男人一个又一个的爱她,又一个又一个的离开她。她一生都致力于自己的服装事业。她曾经被欧洲最富有的男人威斯敏斯特公爵所深爱,可是最终公爵移情别恋。但夏奈尔是个坚强的女人,她没有选择自杀,或者堕落,或者一蹶不振,她更加坚强了,因为她有自己的精神支撑,因为任何事情都抵挡不了她对服装的热爱,她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价值,不会借助男人的名声和力量来抬升自己。她说:“世界上有很多公爵夫人,但夏奈尔只有一个。”

所以,一个人的尊严和荣誉多大程度上是靠幸运得来的呢?纵观孔子这些人的生命历程,我们可以说不是这样的。在这样一个竞争的社会里,你必须及时成长起来,要努力,要学会不放弃,用你的勤劳和智慧去赢得一切,这样得来的才是实实在在属于你的东西。在家庭中,你一味地依附在男人的身上,你就有被他厌倦而抛弃的时候;在公司里,你一味地蜷伏在别人的努力下,你就有被忽视而解聘的时候。什么都的靠你自己的努力。努力的结果即使是输了也不绝望后悔,因为你获得的会更多。

任何人都是这样,能够拯救的只有自己的坚持。学会坚持,学会不放弃,就会距离成功越来越近。相反,如果一遇到打击和磨难就退缩,那是什么也颁布成的。曾经在一个老教师家里看到过一副对联:“一事无成惊逝水,半生有梦化飞烟。”写出了一个人一生的哀叹。也是啊,其实你只要不把困难当作困难,它也就不是困难了。有句话说得很好,只要你坚持,一切都会为你让路。

第二节:君子儒,小人儒:说儒

“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论语·雍也》【何谓儒】

我们经常会听到人们说“儒家”、“儒者”、“儒士”、“儒官”等等,那么这个“儒”到底做何解释呢?

解释汉字的古书《说文解字》对“儒”的解释是:“儒,柔也,术士之称。从人,需声”,而这个术士,就是中国古代专门负责办理丧葬事物的人员,它们的这种职业就是要使涉及丧葬事物的各方面的人们都满意,所以它们要仰人鼻息,见什么人说什么话了。长期这样就形成了他们柔弱的性格,这恐怕就是“儒”的最初的意思了。

后来人们对儒又有了新的认识和解释,认为儒者就是知书达理,有道德有见识的人,他们尤其以道德高尚见识广博而受到人们的推崇和敬仰。

可是作为一个学派的儒家却是由孔子创立的。孔子和他的弟子的学说的特点就是强调对仁、义、礼、智、信、孝道等道德规范的倡导和实践。他们尊崇着中国传统的道德和规范,严格注意自己的修养和操行,他们注意“礼治”、“中庸”、“德治”等等,以最温和、最平常、最朴素的道理治人和治国的目的。

于是又有“儒生”、“儒官”、“儒风”、“儒雅”等和儒相关的词了。这“儒生”就是修习儒家学术的人了,而这种人一旦得了官职,掌管学务,就成了“儒官”。而和这种儒者相关的词也就应运而生了:这种儒家的识高德厚的风范就叫儒风;那种儒者温文尔雅的气质就叫儒雅。而后来,那种富含知识,又有道德操守的人一旦经商或者从医,就被称为是“儒商”、“儒医”了。

由此可见,这个原本软弱的“儒”字,就这么和孔子联系在了一起,做学问的人联系在了一起,和质量操守联系在了一起。由一些人走向一类人,由一类人走向所有的人,以及每个人有具有的一种内在的传统和精神。【君子儒,小人儒】

孔子对他的学生子夏说“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意思是说:“你要做一个有知识、有道德、有修养的君子似的人,不要做没有见识、品质恶劣的小人啊!”他强调的是“君子儒”和“小人儒”,

什么是孔子所强调的君子儒呢? 通观《论语》,孔子对君子的定义可谓多矣,总而言之,孔子眼中的君子儒应该是一个百分百的完美人物。孔子说“君子不器”,他是说,君子那样的人不应该象一个器物一样,只是充装一样东西,也就是说仅有一种才艺德行是不行的,要多才多艺,要全面发展,也就相当于如今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了。而小人儒呢,这一类人一直都是孔子所鄙视的,孔子所认为的小人儒,是那些道德水平底下的人,一个人,一旦道德水平底下了,哪么也就没有什么具体的说法了,与他们相伴的也无非就是些反面词语了,凡是与小人相关的,“高尚”、“诚信”、“忠实”、“义气”这些词前恐怕都要加“不”字了。这些“小人儒”可能会斤斤计较,可能会小肚鸡肠,可能会公报私仇,可能会干的事情太多了,总之,孔子给予他们的名称就是“小人”。

孔子不但对君子儒有这样的大的要求,还有个别的强调,他心目中的君子儒是何等高尚而神圣啊,他说,“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是靠忠诚信用团结人的,而不会结党营私,小人则相反。他还认为君子好学,在追求知识的道路上永无止境。君子儒懂得怎样为人处世,懂得为君为臣为子为友之道。

还有孔子特别强调的君子儒要表现出对政治的关心和热爱,对仁道的推行和提倡,孔子的一生证明了这一点,他要求他的弟子都要这样去做。

孔子真的是做到言传身教了,他把自己的大半生都放在游说列国,改造社会上了。他还要求他的弟子们也去这样做,怎么做呢,孔子并没有让他们都和他自己看齐,而是说都去做君子儒吧,怎么做呢,孔子又说,“做伯夷、叔齐一样的人吧”、“做尧舜禹一样的人吧”象伯夷和叔齐一样互相让位于对方,不做国君,宁愿远走他乡。象尧舜禹一样,做贤君仁士。

通观《论语》,孔子对人的称赞没有比得上大禹的了。在他心目中,大禹就是正规的君子儒,就是完美的贤人志士。在《论语·泰伯》中有这样的说法:“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禹,吾无间然矣。”“间然”就是批评指正的意思。孔子是说他对大禹真的是佩服的无语了,没有什么语言可以表达对他的敬佩和仰慕了。大禹每天吃的很不好,却用丰盛的食品来祭祀神灵;他很不讲究衣着,但祭祀时穿的祭服却弄得十分精美;他身为一个首领,居住也是非常简陋,却把所有的钱财都用于了兴办水利。孔子的话就是在对比之中突出的大禹的形象。

是啊,孔子是个大圣人,可是他也有自己仰望的人物,那就是传说中的尧舜禹了。

黄帝以后的黄河流域,先后出现了几位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他们就是尧、舜、禹。我国传统把尧、舜、禹时期美称为“圣贤”的时代。尧、舜、禹最为人们所称颂的事迹,是“禅让”。禅让的意思,就是自动把帝位让位于贤能之人。传说,尧在帝位的时候,咨询天下天下仁人,推举舜作继位人。舜接受各种考验后,摄位行政。尧死,舜正式即位。舜也照样咨询众人,选出禹来摄行政事。尧舜禹禅让的故事,在我国流传甚广。因为这种美德是中华民族共同认可的道德规范。这样,他们的禅让史实,才能世代相传,他们的高尚道德,才能在民间长久传诵而永不衰。

传说中的大禹的功劳主要是治水,远古蛮荒的时代,经常洪水泛滥。大禹治水可真是艰苦。他不仅象孔子所说的吃得不好,穿的简陋,住的寒碜,而是真正的把治水当作自己的生活了。古代男子成婚可是一件大事,但是传说他都三十多了,还没有物件,过着单身的生活。后来结婚了,他的妻子叫女娇,是个十分美丽漂亮的女子,大禹也无心她,新婚刚刚四天就风尘仆仆的又去治水去了,他的妻子思念丈夫,就经常到涂山——大禹经常经过的这个地方等他,还留下了一首侯人歌:“侯人兮矣” ——我是多么长久的在等待着你啊!但是大禹在治水的十三年中,曾经“三过家门而不入”。

他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用于治水了,大禹在治水的时候,亲自参加劳动,古书中记载:他手拿木铲,顶风冒雨,走在最前面,他的手上磨了厚厚的茧子,手指甲脱落了,腿上的汗毛因为长期在水中的浸泡也掉光了。

大禹这种为了治水而忘我的精神被人们永记心中,春秋时期的一个叫刘定公的人说得更好:“美哉禹功,明德远矣。微禹,吾其鱼乎!”大禹啊,你太伟大了,您的功劳深远,没有您那,我们都成鱼虾了啊!

这就是被孔子奉为他应该尊崇的人,这就是孔子的君子儒家族的典范。这就是孔子推崇的真正的“仁”的代表,也是真正的君子的代表。

第三节:万仞宫墙:圣贤的光芒

“叔孙叔武毁仲尼。子贡曰:‘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论语·子张》【万仞宫墙】

有些人,对于那些德行比自己高尚的人只有敬仰,并加以学习;而有些人,对于那些比自己强的人便心怀不满和忌恨。孔子也遭遇到了这样的事情,他的思想和主张有时候并不能被所有的人理解或认可,于是诋毁和嫉妒之声也是时有发生。但是,在孔子的弟子的心目中,他始终都是最伟大,最高尚的。他就是日月,他就是宫墙。

孔子最初由其弟子加以推崇,是他的弟子颜渊,他赞叹孔子思想的高深莫测:“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论语·子罕》)颜渊的意思是说:“老师的学问越是仰视越高大,越是专研越深奥。”孔子学问的高深由此可见了。可是自古就有个说法叫树大招风,一个人的名气高了,赞美来了,找茬的也来了,索性有这一帮弟子们!

有一次,鲁国国卿叔孙叔武不怀好意,意欲毁谤孔子,此时,孔子的弟子子贡正在朝廷铺佐鲁国国君。子贡对他说:“你不要这样,我的老师是毁谤不得的。别人的贤能好比山丘,还可以超越过去;我的老师简直是太阳和月亮,任何人都是超越不了的。任何人即使是要自绝于太阳和月亮,那对太阳和月亮又有什么损害呢,那只是这些人不自量力罢了。”叔孙叔武听了这一席话惭愧的低下了头,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子贡的这个比喻非常恰当的说出了孔子的思想和人格。引起我们丰富的联想:一带丘陵,虽然蜿蜒起伏﹑气势磅礴,但它们都会被人们踩在脚下。而太阳和月亮,高悬于万里长空之中,可望而不可及。这是只有孔子的品德和思想才能达到的境界啊。孟子说:“日月有明,容光必照”,太阳和月亮将永久地以其灿烂或清丽的光辉普照着一切,一切不怀好意的挑拨、嫉妒都将在日月的照耀下黯然消失。叔孙叔武不是自不量力又是什么呢?

还有一次,这个叔孙叔武又来挑拨离间了,他对别人说:“子贡比孔子贤能啊。”子贡知道了之后愤然驳斥道:“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意思是说:我的学问好比一般人家周围的墙,它的高度只有人的肩膀哪么高,人站在墙外就可窥见里面的东西,这些东西也只是普通人家的东西。而我老师的学问也象一堵墙,它却有好几仞高,数仞之墙,好比天子或诸侯的宫墙,里面有宗庙,有朝廷百官,必须由门而入,才看得见。如果不得其门,进不去,那就看不见宗庙的完美和朝中百官的富盛。获得其门而入的人或许更少了。此处子贡是在讽刺叔孙叔武。叔孙叔武未入孔子的门墙,不了解孔子学问的高深,他说出的那些话,当然是错的了。孔子的学问,是中国文化的宫墙。凡是不读孔子《论语》,不了解孔子学问的人,也绝不可像叔孙叔武那样妄出言语啊。

现在如果你去曲阜参观游玩,自孔庙前神路向北,便可看到一堵明代的旧城墙,入口的门洞上,高高的有一长方形石板,上书“万仞宫墙”四个朱红大字,是乾隆皇帝自己亲自御笔书写的。“万仞宫墙”的含义就是根据这里子贡赞扬孔子的思想所作。意思是:孔子的思想博大精深,有如深宫高墙,不入其门,不得其学问之深。

和颜渊对老师的尊崇是一样的。颜渊把老师比作大山,子贡把老师比作高墙,对老师的崇拜难以言表。学道,首先要尊道,学生,一切从尊师开始。没有这样的恭敬之态,是难以入门的。凡妄毁孔子者,皆因不得其门而入也,这个门就是“恭敬之心”。但看那些诋毁孔子者,莫不如是,骄傲自大,自以为是。看到有人比自己完美就常常给别人挑毛病,甚至揭示的短处,这样就需要学习颜渊和子贡,给与恰当和犀利的回击。对这种潮流进行坚决的抵制和斗争。

有一本书《说苑》上还有很多孔子的弟子维护他思想的故事:子贡纵游列国时,曾拜见吴国的宰相伯嚭,伯嚭很有兴趣的提到:“子贡啊,你的老师孔子这个人学问怎么样啊?”

子贡这次不想再说什么了,就说:“我不知道。”

伯嚭说:“你不知道,为什么还要恭敬地侍奉他呢?”

子贡被逼急了,回答说:“正因为不知道,所以才要侍奉他。我只知道,我的老师就像广大的山林一样,百姓从他那里都能得到自己所需要的材料。”

伯嚭紧追不舍,说:“你这样说,有没有抬高你的老师呢?”

子贡回答说:“我的老师是不需要别人去抬高的,我就像一堆土,用一堆土去增高大山,不会增加山的高度,并且也是不明智的举动。”子贡打了一个比喻,说:“我老师的学问就像一个大酒樽,世界上有这样一个大酒樽,而且是始终都存在的,你不去饮,不知是谁的罪过啊!”

是啊,子贡回答的太好了,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孔子的思想,是你了解了以后才能有所断定的。孔子的思想就好比万仞宫墙,好比茂密的森林,好比深沉的海洋,其高﹑其大﹑其深都无人能及。后人越来越认识到了这一点。因为他的思想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思想,他所创立的文明是最优秀的文明,这个传统不被后人继承下去,我们就会失去我们的国民性格和民族魅力,我们就会失去我们的值得骄傲的民族个性和民族文化。【圣贤的光芒】

孔子在《论语》中主张的“仁爱”﹑“礼治”﹑“为政”﹑“治学”等等的思想都是积极入世的,他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种自强不息的价值观一直都受到后人的好评。我们无论是在对待亲朋好友,还是对待上司员工,都能够从《论语》中得到很多很多。从古到今,从圣上到贫民,只要读孔子,只要读《论语》,都能够从中吸取很多很多。

唐太宗李世民可谓是仁君的典范。他登记以后采取的就是治国安邦的仁政。他说:“朕今所好者,唯在尧舜之道,周﹑孔之教,以为如鸟有翼,如鱼依水,失之必死,不可暂无耳。”李世民是何等聪明的人啊,他知道老百姓是水,水能载舟,也能覆舟的道理,所以,就把尧舜禹治理国家的理论,把孔子的教导谨记在心,小心实践。在中国历代的封建王朝中,唐代的文化政策是最为宽松的,唐太宗尊崇儒学,敬仰孔子,并能把孔子的仁爱思想应用于自己的统治之中,是各个朝代之中做的极好的一个皇帝。

不仅皇帝如此,后世的许多学者也是极力宣扬孔子的思想。因为他一生主张仁政和德治,并推行礼治,其思想得到了更多人的推崇。北宋学者邵雍在其《皇极经世》中说:“人谓仲尼惜乎无土,吾独以为不然。匹夫以百亩为土,大夫以百里为土,诸侯以四境为土,天子以四海为土,仲尼以万世为土”。意思是说:人们都为孔子未能治理一片国土而叹惜,我却不认为这样。如果说一个老百姓以百亩地为他的家业,大夫以百里地为他的治理区域,诸侯以一国为他的管辖地区,天子以天下为他的统治范围,那么孔子不仅不受这些地域的限制,甚至不受时间的限制,万世的人都要遵循他的教导,从匹夫到天子,所有的人根本不能和他相比较啊。

这一段话给孔子在人类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以极高的评价,也反映了孔子在古代人们心目中的形象无比崇高和伟大。统治者曾经封孔子为大成至圣先师:文宣王,也不过是为“王”,还比不上关羽,因为关羽曾被封为“帝”。邵雍说“仲尼以万世为土”,则置孔子于万代帝王之上,皇帝在他面前不过是一抔黄土,这就是邵雍之说的真义所在,这也是儒家思想家制造孔子崇拜的意义所在。【今天,我们向孔子学习什么】

孔子离开这个世界已经两千五百多年了。他的思想慢慢的走进的人们的心里,人们理解他,认识他,瞻仰他。当年新加坡总理李光耀在任职时,曾带着自己家人到孔子的故乡欢度他的六十二岁生日。在参观孔庙大成殿时,他的女儿问道:“那么多人远道而来,瞻仰孔子,是为了求保佑,还是为了求名利?”,李光耀立即回答道:“都不是,是为了求学问。”

20世纪80年代的春天,几十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聚集法国巴黎。他们在一封信中集体呼吁:“人类如果想要在未来的21世纪生存下来,必须回去2500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是啊,今天我们依然需要学习孔子,我们依然需要从他那里吸取力量和智慧,一代一代的人都需要从他那里享受来自他的养分。我们应该学会“学习”。 子曰:“吾十五有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而不逾矩。”孔子认为他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到了七十岁就可以随心所欲,做任何事情都游刃有余了。可是我们认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不是仅仅的做学问,即使是做学问,也是终身的事情。儒家文化强调的“学”,是指学知识,学做人,学办事。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学习是时时刻刻的事情,学习本身就是挑战的过程,它只能处于永远前进的过程中,没有前进,就只能倒退,学习没有开端,也没有结束。一个人的一生从出生落入摇篮,到死时散手西寰,中间的过程就是学习的一生。

学是为了完善自我,成就自己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孔子不知道后世在发生着什么,他也不知道将来要发生什么,但是他和他的《论语》都是我们永远的资源,供我们学习,让我们借鉴。中国人常说:“鉴古而知往”,从《论语》中,我们可以知道今天的我们正在失去什么,应该去拾取什么,在这种反思中,我们才超越自己,实现更优秀的文明。所以,在很多方面都在经历着重塑的今天,我们更应该重读孔子。

著名的学者余英时先生认为,《论语》应该“冷读”,应该“念一句受用一句,得到一句就是一句”,时到如今,时过境迁,虽然我们已经失去孔子生活的那种时代和环境,但是我们还是可以从每一句话中吸取很多,我们可以从爱他人、做好事,从为人坦诚、帮助他人中获得勇气和力量。借助这种传统的力量来提升自己,来完善自我。我们不能盲从潮流,不能紧跟俗众,不能成为一个机器人,我们要有自己的思想和观点,我们要认认真真的从传统中吸取力量。重温《论语》吧,让它作为一个桥,让我们回到孔子那种境界,得到孔子那种情怀。

让思想朗照晴空,让孔子的思想朗照着我们,让我们在圣贤光芒的照耀下茁壮的成长。

第二章:仁者安仁,知者利仁——人人都去做仁人

在中国封建社会顶端的唐朝,走来了一位诗人,他一生都自以为是儒家的信徒,他忠于皇上,一辈子像一根弹簧一样紧绷着,忧国忧民。终于在公元八世纪七十年代的一个寒冷的冬天,在贫病交加中寂寞地死在湘江的一条小船上,没有人为他送葬,也没有人为他默哀,只有不息的江水在流淌中诉说着不尽的哀悼。他就是诗人杜甫,他正是用自己的一生来实践着仁人这个理想人格。“仁”的思想可谓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的核心。一个“仁”字,在他的《论语》中竟然出现达一百多次,那么什么是“仁”呢?孔子说“仁者爱人”,又说“克己复礼为仁”。可见孔子所说的“仁”,是要发自内心的去爱别人,同时又要加强自我的修养去实现仁。杜甫的那种儒家的理想人格是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的,可是,作为一个新时代的人,要想成为一个完美的仁人,还需要有更多不同的标准和要求。

第一节:求仁得仁:何为“仁”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仁是什么】

中国的文字最早是象形的,那就意味着每一个文字背后都有一个非常有意味的意思。“仁”这个字最早是为何而造,我们已经无从考究了,可是,它对后人的影响可谓是至深至大。让我们从这个字组成的词语上来看它到底有多大的能耐吧:“仁爱”的仁,这个仁要求人与人之间要相亲相爱,爱自己也要爱别人。爱自已容易,爱别人难啊,可是只要你的心底领会这个词义了,就不能自私自利了,就得有一个广博的仁爱的心。“仁慈”的仁,作为一个好人的你,如果是仁慈的,就应该有恻隐之心啊。恻隐之心要求你心中有别人,把别人的生死、安危、喜忧当作自己的事情,忧别人之忧,在别人困难的时候,小则隐生怜悯之心,大则伸出援助之手,对陷入困境的人施恩行惠。“仁厚”的仁,这种仁厚并不是我们平常认为的老实得被人欺负的那种,而是一个人所具有的那种宽厚、诚实的质量和踏实、执着的做事态度,这种质量和态度表露出来的不是呆傻,而是一种忠厚、实在、淳朴的可爱。“仁义”的仁,仁义指得就是具有仁爱之心的人所作出的正义的事情。仁是由人内心发出的爱,义则是爱心触动下作出的爱的行动了。我一直觉得这个“义”要比“仁”更高一筹,因为一个人仅有爱心还是浅层次的,更大的爱是要付出行动的啊。

还有最重要的一个就是“仁人”了,有人说“仁”就是“人”,不错,可是在这个“仁”有这么多意思后再加上一个“人”字,就不同于一般的人了,“仁人”就是有爱心、有志向、有德行的人了。这种人既要有博爱仁慈的心,又要有仁厚的态度,侠义的行动,那么做一个人容易,做一个仁人可真就难了啊。

通过这些日常的用语我们大体可以知道什么是“仁”了。仁是一种爱,它像太阳一样好不吝惜的把阳光赐予万物。仁是一种态度,我们每个人都要由衷的发出爱心,作出爱的行动,去爱社会,爱别人。必要的时候还要杀身成仁,为国家和民族的事业而献出生命。仁是一种内涵,它是人经过努力之后达到的一种道德境界,这种境界使人不忧不惧,不骄不傲。仁还是一种表现,它通过人的言谈举止表现出来,表现出来的是一种端正,一种魅力,一种涵养。【天地不仁】

孔子说:“仁者见仁,知者见智”,对于天地万物到底是否仁慈,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说法。

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是多么的不仁慈啊,它任由它的性子做它的事情,它任洪水肆虐,人们像飘零的树叶被水冲去;它任地动山摇,使人们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它任火山爆发、狂风肆虐,任万物自生自灭,无视人类的艰辛和劳苦。人类尽管是万物的灵长,是最充满智慧的群体,可是在天地之间,只不过是上天的玩物。

公元1344年的这年春末,大元帝国的头头们还在他们的宫殿里享受着他们的美梦,就被一个气喘吁吁的报信人的声音打破了。原来是黄河泛滥了,大量的人们一夜之间成了难民。接着瘟疫和蝗灾又接踵而来。没有被洪水淹死的老百姓也不能幸免于难了,于是,死尸遍野,千里无鸡鸣。就连后来做了大明皇帝的朱元璋也家破人亡,父母和哥哥相继死去,把他们草草掩埋之后,他自己不得不去做了和尚。

上天不义,动物也是多么不仁慈啊,他们相互厮杀,弱肉强食,他们凶残的本性使人们目不忍睹。在非洲广阔的草原上,早晨和煦的阳光在照耀着一切。鹿群正在优雅的伸着脖子,吃着它们的树叶。一只狮子在寻食了,它慢慢的靠近鹿群,一副杀气腾腾的样子。它的慢慢靠近终于引起鹿群的注意了,于是鹿群开始奔跑逃命。可是已经来不及了,一只弱小的小鹿成了狮子们的早餐。

看似文明的人类,其实也是充满了杀气。人也是动物,人们同样摆脱不了弱肉强食的规律。人与人之间充满猜疑、妒忌、诋毁、陷害不说,仅是战争这个吃人的怪物就使无数的老百姓丧命。《三国演义》上最为著名的战争就数赤壁之战了。孙权和刘备相联合对付曹操,有一开始的蒋干中计、草船借箭、黄盖挨打这些智斗,到后来真正的火烧赤壁,真是精彩倍出。但是这些精彩背后却是死伤无数。曹操的战船被烧,几十万大军陷入一片恐慌和混乱之中。“却说当日满江火滚,喊声震地。”曹军淹死的、烧死的、呛死的、踩死的和被杀的不计其数。

战争是吃人的怪物,无数的人为战争而牺牲。所以,历史的前进有多少程度上是老百姓的鲜血换来的呢,我们不知道,也无法去统计。而且像这样的战争,像这样的死伤,在历史上有很多很多,与天地偶然给人们带来的灾难相比;与动物界的相互厮杀相比,人类的这种有蓄谋的屠杀更是让人毛孔悚然。

为了生存,为了活下去,难道没有爱,没有仁慈,没有良知了吗?【儒家之仁】

但是人类从诞生以来,就开始用劳动创造一切,人们钻木取火,人们使用了火柴,人们发明了电灯,以及一切一切现代化的东西,人们在尽自己的努力在战胜着自然。

世界文明的都江堰就是人类战胜自然的奇迹:四川平原一直被誉为“天府之国”,可是早早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却是另一番景象,连年旱灾洪灾使人们民不聊生。是李冰父子改变了这一切,也是都江堰改变了这一切。自从李冰父子修建了都江堰,滔滔的岷江被一分为二,使美丽的川西平原不再受洪水之苦,川北平原也免除了旱灾,才有了这千年肥沃的土壤滋养着的这个天府之国。我们不禁为古代劳动人们的智慧所叹服。

科学的发展使人们能够用足够的力量抗拒自然,在谋种程度上减少上天不仁给人们带来的灾难。可是,人与人之间如果没有爱心,没有同情,没有相互的帮助还是远远不够的。一个作家说过,人不是仅靠粮食活着的。那就是说人们在相当的程度上是靠精神力量支撑的。

孔子说“仁者爱人”。

正是这种仁爱之心,才使每个有生命的种群都按照自己的规则存活下来。猴子这种动物是很机灵狡猾的,它们运用自己灵活的头脑和动作,往往能够逃脱人的追击。可是一旦它们的孩子落到人的手里,它们不但不逃,还会不顾一切的舍命救子,这种动物界的爱让人们感动、唏嘘不已。

我们很多人都看过电影《狮子王》,天真而又活泼的小狮子辛巴在大自然中,在父母的保护下无忧无虑地生活,就等着有一天继承父亲狮子王的地位,成为荣耀狮子王国的合法继承者。可是叔叔刀疤贪图国王的名位,想要阴谋害死小辛巴。父亲木法沙为了救它而失去了性命。小辛巴在自己叔叔的怂恿和欺骗下放弃了继承国王的使命,远走他乡。在它经历了太多的艰难险阻,又明白了事实真相之后,有一天它仿佛在湖水中看到了自己的父亲的影子:

木法沙:辛巴!

辛巴:父亲?

木法沙:孩子,你已经忘记了我吗?

辛巴:不,父亲,我怎么能忘记你呢?

木法沙:孩子,你不能忘记我,也不能忘记你自己,你要明白你的位置,要记住你是谁。你是国王,你要勇敢,勇敢才能注定你是真正的国王。

每当看到这一段,相信很多人要为木法沙和辛巴父子的这种父子情深所感动。父亲正是用自己的生命保全了儿子的生命,并且在对儿子的爱中唤起了它的勇气和力量,使小辛巴克服了恐惧和怯懦,在和对手决战中成为了真正的狮子王。

我们从很多动物身上都能看到对爱情的忠贞,对幼子的保护,对同类的诚恳。所以,动物如此,人何以堪?

人类更需要爱的温暖!人类的温暖不仅体现在这种家庭之爱上,人类的爱更是广博深厚。

纵观中国的历史,每当国家危难,社会动荡之际,总有一些铁骨铮铮的仁人志士站出来,为天地立心,为人民请命,为天下开出太平,干出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来。

1898年的一个秋天,萧瑟而又清冷,六个年轻人被拉到北京菜市口要斩首示众。他们看起来并不像其它斩首的犯人那样凶神恶煞,他们年轻,一个个知识分子模样。有一个人,死到临头却豪情万丈,仰天大笑长呼起来:“上天啊,我谭嗣同有心杀贼,却无力回天啊。今日为变法而死,也算是死得其所啊!”当时的人们并不知道谭世同是何人,可是今天的我们却无人不知。

谭世同从小就深深的懂得丧权辱国的滋味。日本战船对清朝的挑战,腐败的清朝签订的卖国条约,使幼小的谭世同憋了一口气,长大一定要为国争气。

这次是他参与了光绪皇帝的变法,一心想要使国家强大。变法失败了,大部分人都远走他乡了。三十六计走为上,他知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他也知道,可是他就是不走,他对他的朋友说:“从古至今,各国变法,从来没有不流血牺牲的,现在中国变法真的要有人流血牺牲的话,就从我谭嗣同开始吧。”他要以自己的死使国人警醒。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历史上像谭世同这样的仁人志士有很多很多,像屈原,像岳飞,像文天祥……。他们往往在历史最需要他们的时候站出来,为民请命,不惜撒热血、抛头颅,失去自己的生命。

第二节:仁者爱人:让世界充满爱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仁者爱人——爱自己】

孔子的学生樊迟问他什么是仁,孔子回答说“爱人。”

孔子说仁者爱人,在他之前的《礼记·中庸》也说过:“仁者人也,亲亲为人。”所以,具有仁爱之心的人都要有爱心。这种爱首先表现为对自己的爱。

我们每个人可能都有这样的感受经历:有时候自己对自己非常的自信,有时候却非常的痛苦、自卑,甚至有自杀的倾向,心理学称此为自我虐待,并认为自我虐待是长期自我压抑的结果。其实,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有着自我虐待的倾向。

其一,你是否经常郁闷在家,觉得无事可做,生活没有意义呢?

其二,你是否经常借吸烟、喝酒、蹦迪等刺激活动来解除烦恼?

其三,你是否经常控制不住的想发脾气,但是却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其四,你是否痛苦不堪的咬自己的嘴唇,或者想伤害自己的身体呢?

其五,你是否有自杀的想法和意念,严重时根本摆脱不了这个想法和意念呢?

可能很多人都有列举中的这些意念和症状。那我可要告诉你了,有这些意念和症状可不是什么好现象。因为这种自我痛苦会毁掉你自己,因为这种自虐已经吞噬了很多人的生命。英国浪漫诗歌王子雪莱,美国著名的大作家海明威,我们都喜欢的台湾作家三毛,青年诗人海子……很多很多。《天龙八部》中的乔峰强大无敌,武功可谓是无人能及,可是能够打败他的也只有他自己。

这种自我虐待是人生快乐的一大劲敌,人一旦自我封闭起来,就会十分的可怕。如果大家都能够从生活中发现爱,发现快乐,发现人生的意义,可能就会使自己的心理世界光明起来。你也就给别人一个笑脸,一份理解和宽容。

听说过这样的一则故事:一个武士闯进了一个寺院,对一个正在沉思的老和尚恶狠狠地说:你们整天修行,告诉我什么是天堂,什么是地狱?老和尚说:“我不知道”。武士气急了,举起手中的剑就要刺向老和尚。老和尚说:“我原来不知道什么是地狱,现在知道了,你现在拿着剑,面目狰狞的指向我,这就是地狱啊。”武士顿时觉悟了,他放下了手中的剑,一脸忏悔,对老和尚说对不起。老和尚说:“你现在的状态就是天堂啊。”

所以,天堂之所以被称之为天堂,地狱之所以被称之为地狱,都是在一个人自己的掌控之中。经常的把自己内心的爱表现出来,对人和睦,友善,热情,并且乐于助人,那么,就一定能在人际交往中成功。相反,如果一个人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得不自信,自己把自己看做破罐子摔,那人家还怎么看得起你呢?一切都得从自己做起。【仁者爱人——爱别人】

孔子的爱人更重要的是怀着一颗博爱的心去爱别人,爱别人就是爱自己。因为生命就像一种回声,你给予别人什么,别人就赋予你什么。

有一首歌叫做说:“爱你就等于爱自己。”淋我淋过的雨,吹你吹过的风,比风雨还亲密;两个人的影子,在同一个天地,拥有一样的回忆;心想着你,眼看着你,就像贴近自己;傻的笑的就好像你,像你一样甜蜜;是不是爱你就会变成你,爱你就等于爱自己。”

爱别人,那首先去爱自己的家人吧。什么叫漂泊,我认为,一个人,无论他自己多么有才华,无论他的事业多么成功,没有一个温馨的家,都是可怜的漂泊者。因为家是最温馨的港湾,是最能引起一个人甜蜜回忆的地方。我们每个人可能都有这样的体验:每当冬天下雪的时候,一家人都在家时,围着暖暖的火炉是多么的温馨与幸福。奥斯卡经典影片《教父》中的男主角维托·科利翁尼有一段经典台词:“不经常与家人待在一起的男人,永远也成不了真正的男人!”

对家庭的爱可能来自家庭的温馨氛围,但我觉得更多的是家人,是对家人的爱和不舍。有篇很短的小说一直都很让人感动:

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结婚了,入洞房的时候,女人早早的上了床,上床时一脚踩在男人的鞋上。因为女人的母亲告诉她踩了他的鞋就一辈子不受他的气了。男人嘿嘿一笑。

结过婚,女人开始管着男人了,生活中的小事大事她都管,有时男人在别人家里喝酒,她去了,扯住耳朵就把他拽到家里。有人对男人说:“这女人就是三天不打,上房揭瓦,要是我的女人这么做,我非打她两鞋底不可。”男人还是嘿嘿一笑。

女人为管住了她的男人而很得意,直到有一天她开始在他耳边说起了婆婆的不是。男人一下子恼火了。男人说:“知道我平时为什么不打你吗?是我娘受了我爹一辈子打,爹死了,又不容易的把我们几个养大,我发誓不动你一指头,不是我怕你,而是我娘说过:‘女人是让男人疼的,不是挨男人打的。’”

女人一下子呆住了。

她明白了男人对他母亲和自己的爱是多么的深厚。

爱就是一种包容,爱就是一种有此及彼的传递。

还有人说过:“爱自己的家人和孩子,猪都会。”是啊,爱自己的亲人是很容易做到的,难办的是爱别人,更难办的是一如既往的爱着和自己不相关的人。

你我可能做不到,可是有个人他做到了,而且做得很好,他就是杜甫。

有人说李白是昂着头走路的,所以他看到的是天,他一任他的的思路在天上飞;而杜甫是低着头走路的,所以他看到的是地,他看见的是民间的疾苦和百姓的不幸,因而做不到李白的飘逸而总是忧心忡忡。他是儒家的信徒,一生都有很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内心充满了忧患意识。

杜甫一生算不上做大官,有时候自己都不能保全自己,常常寄人篱下。可是他却能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己,忠心耿耿为朝廷效力。

盛世的唐朝到他那时已经危机四伏,战争、瘟疫、灾荒都在吞噬着百姓的生命。“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黎元”就是平民百姓啊,他自己无论如何潦倒不堪,他都要为百姓的疾苦大声呼吁,因为他于心不忍。统治者们却不闻不顾:“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种贫富鲜明的对比,他又爱又恨;“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尘土飞扬,哭声震天的送孩子去战场的场面又是多么让人悲痛啊;

诗人的一生都在漂泊,在长安,在甘肃,在西南成都,在湖南湖北。他居无定所,有一年秋天他居住成都时,搭建了一个草屋,就是今天的杜甫草堂。也许我们今天看到的草堂非常的诗意和气派,可是当时的现实是一场大风就把屋上的茅草卷走了,当时的杜甫已经近五十岁了,他这样的一个老人在寒风中捡拾着被风刮在地上的稀疏的茅草。于是他呼吁:“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土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什么时候能让全天下受寒受冻的老百姓,都能住上坚固宽敞的大房子啊?什么样的大风大雨都不怕了。

诗人的生活固然艰辛,可是他什么时候都忘不了别人,他总是尽力把自己当作大房子,为别人遮风挡雨。杜甫在《又呈吴朗》中写到: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沾巾。

这是在公元767年的秋天,此时的杜甫已经55岁了,他一家人要从这里的家移居到别处,诗人就把这个居处让给了一个吴姓的亲戚住。什么东西都打理好了,就要走了,看着吴姓的亲戚在房子的周围插上的篱笆,看着居住了这么久的房子,看着孩子们经常爬上爬下的枣树,他不禁感慨万分。可是此时的杜甫突然想起了一个人——一个无食无儿的老妇人,她经常来这里打些枣子充饥,亲戚插上篱笆她肯定不敢来了啊,于是诗人对亲戚叮嘱到:“西边的这个邻居是一个无儿无女的老妇人,穷得没有办法了就来打几颗枣子,你插上篱笆虽然是防止远边的盗贼,可是她看到你插的篱笆肯定不敢再来了,因为她心有恐惧啊,所以她再来打枣时你一定要尽可能的对她和蔼啊!”在这兵荒马乱的年月里,杜甫自己何尝不是辗转漂泊,他自己何尝不是饥肠辘辘,可是他还惦记着这个打枣的老妇人,一片真情,溢于言表。因为他也是穷困潦倒啊,他懂得贫穷人的感受。但三年后,他自己一个人孤零零的死在湘江的一条小船上。

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互相帮助,都要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别人的幸福之上,这才能形成大家的幸福安宁。如果人与人之间都是竞争、妒忌、猜疑、仇视,那么这个世界就是地狱了。

记得一个哲人说过这么一句话:“这个世界有足够的地方让人们生活,大地是富饶的,是可以使每一个人都丰衣足食的。”我们并不缺乏物质,我们也不缺乏创造,“我们头脑用得太多了,感情用的太少了。”(卓别麟)我们更需要的不是机器,而是人性;我们更需要的不是竞争,而是仁慈和仁爱。缺少了这些东西,人生就会变得凶暴和残忍,变得毫无意义,毫无生机和活力。人类的文明使人类发明创造出无数的高科技产品,飞机、电话、计算机这些高科技产品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它们的出现使人们足不出户就能相互联系,它们的出现不是使人们更加陌生,而是使人与人之间更加亲密无间,使人与人之间更加彼此相爱,使大家互相团结——像一家人一样。

就像那首《感恩的心》,“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爱别人,为别人付出,也感谢别人吧,感谢别人的爱。【仁者乐山水】

孔子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早春的泰山,远处车声滚滚,附近的人们知道,孔子和他的弟子又来参拜泰山了。孔子及其喜欢泰山,现在当你登泰山的时候,还会看到山脚的一个牌坊,为“孔子登临处”。看到它,我们就会想到孔子,想到孔子,以及和孔子一样品德高尚的仁人们登泰山时会产生的感受。

古人认为:高山是孕育万物的地方,草木从中生长,飞鸟集结于其树丛,兽类在其中繁衍生息,高山就是这样以它的胸怀包容着这一切。它的这种包容一切的精神,很是让古人景仰。

人们自古也对高山有着一种敬畏和依恋,人们崇拜上天,认为一切的恩赐幸福、不幸灾难都是上天的旨意,人们无法与上天直接对话。而高山是与上天最接近的,于是,人们往往走到山上与上天对话,祭祀祈祷上天的保佑。

基于这些传统,中国的文人对高山就有了一种非同一般的感情了,孔子是这样,所有的仁人志士也都是这样。

仁者乐山,在于登山如过人生,登山路上的小心翼翼、战战兢兢是一个奋斗的过程,唯有这样的艰辛,才能够体会到到达山顶的喜悦和感受,才能体会到生命的曲折和意义。

仁者乐山,在于仁者的坚毅像巍峨的高山一样,仁者的品德也似高山一样的高大,仁者的心胸像高山一样的博大宽容。

仁者乐山,更重要的是有乐山到爱人。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不是山的高低问题,也不是所见风景广博狭窄的问题,而是他的体会问题,是他体会到了仁爱的意义,登上泰山,他更是觉察到了爱的意义,由爱鲁国,进而延伸到爱天下,爱天下的黎民百姓。

仁者乐山,喜欢的就是高山。可是我却认为宁愿认为仁者喜欢的是包括高山在内的一切可以陶冶性情、培养情操的东西。

仁者乐水,因为水是最柔然的东西,水最安静,水最卑微,最朴质,贤能的人往往从对水的凝视中总结出生命的意义。“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从湍湍的水流中发现的是生命的流逝和人生的短暂。孔子认为:水有很多种非常好的品德,它长流不息的滋养万物就是有道德的表现;它卑微地向下流,不与万物争高处,遵循自然的法则,是有情意的表现;它浩浩荡荡,永无止境的流,是有道的表现;它一泻千里,毫无畏惧,是勇敢无畏的表现;它从不选择地面的平整,不管崎岖不平,还是坎坷不顺,一律卑微的向下流,这是正直的表现。“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老子从水中得出的道理和孔子的是一样的,老子也是认为最高境界的善行象水一样,滋养万物,而不求名利,它是一种谦虚的情怀和广博的胸襟。

他们都认为水的质量是最接近于仁人的,仁人也应该象水一样的包容一切,涵养一切。

仁者乐山水,说到底还是一种情怀和胸襟的问题。它们都是一种厚德、宽容的表现,也是仁人宽厚胸襟的体现。因为只有巍峨的高山和静淌的流水,滋养着万物,又与世无争,它们的情怀和仁人的情怀是一致的,是相联系的。所以,仁者乐山水,乐的是山水,学的是山水那样的情怀和胸襟。

第三节:仁者修己:修为成就一个仁人

子张问仁于孔子。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

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悔,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论语·阳货》【认识你自己】《圣经》上说,人的原型是神,人是具有神性的神圣的生物。但是达尔文的进化论却进一步证明人是猿猴进化而来的,人与动物同一个祖宗。弗洛伊德的理论又认为,人的动物性的“本我”只是一个躯壳,更为复杂的是理性的“自我”。这些都是对人神性的消解,人作为一种生物并不是一个神性的存在。所以,人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永远都是个无法解决的迷。所以,苏格拉底说:“认识你自己。”

因为人根本不了解自己。人不了解自己,所以往往会迷失自己。《聊斋志异》中有一篇文章《狂生》说得就是这样的一个道理:

这个狂生有点文化,特别爱饮酒,家里穷得片瓦皆无,他是有点钱就卖酒喝,也不把贫穷放在心上。县里新上任了个刺史,也是个善饮酒的主,正愁没人陪着喝酒呢,听说了狂生,就叫过来一起喝吧。一个是想喝酒没有钱,一个是有钱没人陪,两人正好碰巧了,这关系就处上了。

可是关系好,也不能忘了自己是谁吧!

时间长了,大家都知道狂生与刺史关系好,就有一些人暗暗的塞给狂生一些钱,让他在刺史面前说情办事。这刺史也够给面子,都给办了。这可助长了狂生的气焰,长期下去他居然忘记自己是谁了,把收礼拿钱当成常事了,还出入刺史的公堂,对刺史极其无礼。刺史也不能忍受了,把他绑了,送到他家里。

这狂生可谓是文人的失去自我的范例了。穷的时候可能还有些操守,遇到达人就完全失去自我。不知道自己是谁了。其实人都是这样,在花言巧语中,在名利引诱下往往失去了自我。所以,要使自己成为一个仁人,就要正视自己,严格要求自己,修为成就一个完美的人。

有这么一个故事,一位年纪轻轻的人非常害怕失去自己的生命,就准备到一座很远的大山里去找传说中的不死药。在路上它遇到了一个年老的禅师,这个禅师对他说,你要历经高山险阻去那座山上找药,还不如直接给菩萨去要。年轻人就说:“菩萨在哪里呢?”禅师说:“你翻过这座山,就会看到一条小溪,你往小溪里看,就会看到一个面孔,那就是菩萨了。”年轻人高兴极了,他没有想到事情会如此的简单。可是当他翻过大山走到小溪边一看的时候,他才发现:原来禅师所说的菩萨就是他自己。

是啊,最好的解药其实就是你自己,只有自己才能解救自己,也只有自己才能最终掌握自己。怎样才能掌握自己呢?怎样才能从平凡的生活中把握自己呢?

我想,首先,养成一个很好的生活习惯,培养一种快乐的习惯,做一个自强自立的人。凡事乐观看待,就不会悲观失望。对别人微笑吧,你也将收获许多微笑。其次,善于发现自我,不要轻易放弃自我。只有在用不言放弃之中才会发现生命的力量。再次,拥有梦想和目标。因为梦想会指引着你不断的前进和努力。最后,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要充实自己就要干,要不停地,不断的努力上进。只有这样,你才有乐观的态度和充实的人生。

很多人可能都会被影星奥黛丽·赫本的美丽容貌所吸引,可是她还有比美貌更吸引我们的地方。她是一个爱心大使,息影之后的赫本一直担任联合国基金大使。她不顾战乱和疾病的威胁,亲自前往非洲许多贫穷国家慰问那里的儿童。

赫本的脸上始终保持着微笑,她表现出爱,她赋予别人爱,难道她是天使,没有忧愁和烦恼吗?

不,她有。她结过七次婚,每一次婚姻都给她造成许多心理苦痛。但是她知道爱别人,从对别人的爱中来爱自己,来鼓励自己。

她就是在微笑中,在对别人的帮助和鼓励中保持自己的精神愉悦的最好范例。

所以,认识你自己,就不要悲观失望,要自己微笑、自信,珍惜自己,去爱别人,这样才能活出乐观、完美的人生。【爱其实很难做】

美国作家肯特·基恩是一所大学的校长,基于他的人生经验,他觉得人世间的很多事情非常的矛盾,他尤其觉得我们平常可能在做很多我们信心十足的,理由充分的事情,可是结果却不是理想中的结果。于是他辞去大学校长的职务写出了一本书——《似是而非》,此书题为《似是而非》,却并非在玩弄似是而非的玄虚,而是实实在在地教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