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掌握中国地理(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1 17:38:04

点击下载

作者:子志

出版社:外文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一本书掌握中国地理

一本书掌握中国地理试读:

前言

地理,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气质,一种教养,每一个崇尚自然、爱好探险、关注未来、乐观上进的人都会心向往之。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自古以来,人们对地理环境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今天,人类又面临着资源短缺、环境污染、水土流失、沙尘暴频发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学习地理、关注环境,已成为许多人迫切的需要和自觉的行为;具备必要的地理知识,也成了现代社会公民的一种基本素养。

说起中国地理,我们一定会想到中国的地大物博,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蕴藏了多少物宝天华:苍凉的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却播种着生命的希望,抚慰了世代的文明与哀愁;塔克拉玛干水藻赤焰如火,风沙灼烧着每一寸土地,堆砌出无法逾越的生命禁区;梅里雪山埋藏在蒸腾的云气中,任由江河自脚下流淌而过,洞悉着尘世的变迁;布达拉宫挺立在世界屋脊上,以日月为伴,犹如神话中的殿堂……在这幅异彩纷呈的画卷中,我们的未知总是多于已知;我们总有想象需要去证实。不管咫尺或是天涯,大自然的真实不会因我们的懵懂而褪色。

这是一本浓缩中国地理知识精粹的储备手册。此书不但开阔视野,又可以丰富人的生活情趣。所以说,它既是一本知识储备词典,又是生活之余的实用佳品。作者根据丰富的地理知识和史料,编撰成这本集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为一体的地理书籍。其内容涵盖历法日历、名山秀岳、高原盆地、平原丘陵、岛屿半岛、河流湖泊、瀑布泉地、沙漠森林、草原湿地、峡谷洞穴、地址公园、自然保护区、特色地貌、考古发现、中华奇景、历史文化名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简介等方方面面,让你轻松阅读浩博地理,从而丰富知识,开拓视野。

我们抛开枯燥的说教,浓缩中国地理之精华,为读者营造了感受中国自然地理和人文环境的良好氛围,相信定能展现给读者一个格外精彩、细致、博大的地理中国。

(一)历法日历

历法简介

所谓历法,就是依据天象不同演变的自然规律,计量比较长的时间间隔,以此判断气候的变化,来预示季节到来的法则。它是一种推算年、月、日的时间长度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制订时间的序列的方法。就是为人们为了社会生产时间的需要而创立的长时间的记时系统。历法能使人类确定每一日在无限的时间中的确切位置并记录历史。

创建历法的目的是方便人们记时,按一定法则,科学地安排年月日。日以上的时间系统计量与安排属于历法范畴。历法是在人类生产与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年、月、日都直接与天体运行周期相关。很早以来,人们就把四季更迭的周期定为年,把月亮盈亏变化的周期定为月。一回归年365.24219日,一朔望月为29.5306日,它们既不是月的整数倍,也不是日的整数倍,使用起来很不方便。因此在人为规定历法中的年和月都是整数日,这种整数日的年和月,称为历年和历月。

我们知道,计算时间有三个基本单位:年、月、日。年指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月指月亮绕地球公转一周,日指地球自转一周。但事实并不那么简单。准确地计算时间是一件十分复杂的事,复杂的原因在于太阳、地球、月亮这三个天体运转周期的比例都不是整数,谁对谁都无法除尽。我们通常说一年12个月、360日,这只是一个概数。假如真的一个月是30整日,一年是12整月或360整日,那么历法就不成其为一门学问了。实际情况却是:地球绕太阳一周是地球自转一周的365倍多一点,相当于月亮绕地球一周的12次再加11日多一点;月亮绕地球一周是地球自转一周的29倍多一点。它们相互间的比例都有一个除不尽的尾数,这就需要进行很复杂的计算,使年、月、日的周期能够相互配合起来,并且都能用整数进位,便于人们计算、使用,这就是历法。所以又可以说历法是计算太阳、地球、月亮运转周期的比例的学问,是以这三个天体的运转比例为研究对象的。用不同的方法来计算这种比例关系,就是不同的历法。中国历法的产生

在我国的历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做“十二地支”。两者按固有的顺序互相搭配,组成了天干地支互相配合的纪年法,简称“干支纪法”,标志着我国历法的产生。“六十甲子”依次是:甲子 甲申 甲辰乙丑 乙酉 乙巳丙寅 丙戌 丙午丁卯 丁亥 丁未戊辰 戊子 戊申己巳 己丑 己酉庚午 庚寅 庚戌辛未 辛卯 辛亥壬申 壬辰 壬子癸酉 癸巳 癸丑甲戌 甲午 甲寅乙亥 乙未 乙卯丙子 丙申 丙辰丁丑 丁酉 丁巳戊寅 戊戌 戊午己卯 己亥 己未庚辰 庚子 庚申辛巳 辛丑 辛酉壬午 壬寅 壬戌癸未 癸卯 癸亥历法的分类

1. 阳历——阳历也称“太阳历”,以太阳的周年运动作为天文的依据,采用回归年为基本周期。它与月亮运动没有任何关系。为调整历法年(即历法规定一年的长度)与回归年之间的差额,通常要设“闰日”。制定历法的基本数据——回归年=365.24219日,朔望月=29.5306日。这是两个准确数值。

2. 阴历——也称“太阴历”,以月亮的运动为天文的依据,基本周期为朔望月。它与太阳运动没有任何关系。此历在文明古国的上古时期大都采用过。现伊斯兰历中有一种“太阴年”即为此历。不同历法产生的原因——由于回归年、朔望月、太阳日三者之间没有公约数,而且各个时代年、月的长度也各取不同的近似值,因而就产生了各种不同的历法。

3. 阴阳历——这种历法同时考虑太阳和月亮的运动,把回归年和朔望月并列作为制历的基本周期。由于这两个周期没有公约数,故采用增设闰月的方法来调节两者关系。我国早从殷代起就使用阴阳历,因与农事息息相关,又称为“农历”。目前我国通用的日历牌,上半部印的是公历,下半部印的就是农历。

公历和农历都有一定的循环规律。公历规律性强:公历每年365日或366日,大小月顺序固定,节气日期基本不动。农历似乎没有什么规律性:农历历年平年为353~355日,闰年则长达383~385日,大小月顺序、节气日期和闰月设置等均杂乱无章,捉摸不定。然而,实际上农历也有比较严格的规律性,只不过这个循环周期较长,一时看不出来,需要过19年才能比较。《十九年七闰法》中已经比较过:19年235个朔望月与19个回归年的总日数基本相等(19年相差0.0892日),这就意味着经过19个回归年后,由朔望月确定的规律就要循环一次。因此,农历经过19个回归年后,也要循环一次。如果研究一下19年前后的农历,就会发现:无论每月初一的日期还是节气日期和闰月的设置,都基本相同。但由于太阳和月亮运动的复杂性,这个规律也就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因而19年的循环规律也不是非常严格的。日历

据史料的记载,早在唐朝,皇宫中已经在使用日历了。当时的日历又称皇历,不仅记录着日期,而且是编修国史的重要资料。那时候的日历与现在的有点儿相似。把一年分为12册,按每月的天数来确定每册的页数,并将月份和日期写在每一页上,然后交给服侍皇帝的太监暂时保管。太监在每日的空页上记下皇帝的言行并在每月月终交皇帝过目,批准后,送史官存档。史官再将日历的内容与朝廷、国内各地区的大事结合起来,经提炼,润色后,记录下来,便成为国史。以后,由于日历给生活带来许多方便,就逐渐地进入了不少在朝大官的家庭,经过一番变动,编制成自家的日历。再往后,随着日历向大众化、家庭化的发展,人们也就把历书上的干支月令,节气及黄道吉日都印在日历上,并留下供记事用的大片空白。公历

公历现在是国际上一直通用的历法,又叫格列历,通称阳历。“阳历”又名“太阳历”,系以地球绕行太阳一周为一年,为西方各国所通用,故又名“西历”。我国从辛亥革命后即自民国元年采用阳历,故又名曰“国历”,为与我国旧有之历相对称,故又名曰“新历”。1949年正式规定公元纪年。

公历的前身是儒略历,由于儒略历与回归年误差太大,在公元1582年被废止。1582年罗马天主教教宗格列高利十三世把全面儒略历1582年10月4日的下一天定为格列历10月15日,中间销去10天,同时修改了儒略历置闰法则。

地球绕太阳一周实际为365.24219天(太阳年),按一年365天计算,每年少0.24219天,每隔4年少0.96876天,每隔400年则少96.876天,因此,400年中需置97个闰年。闰年在2月末加上1天,全年366天。这样经过3333年才有一天的误差。

年有三种分类:地球绕日一周,历365日6小时9分9秒,称之“恒星年”;太阳过近地点循黄道东行一周,复过近地点,历365日6时13分48秒,称之“近点年”;太阳过春分点,循黄道东行一周,复过春分点,历365日5小时48分46秒,称之“回归年”,亦称“岁实”。

因二分点(春分点秋分点)每年沿黄道向西逆行约50秒,故回归年较恒星年之时间为短,相差20分23秒,谓之“岁差”。此三种年之时间不同,欲使每年之节气寒暑不变,故取回归年为制历之年。

对于回归年的时间,有记住的必要,为便于记忆,编一歌诀:地球绕日一周年,要知时间有多少?365日加5小,48分46秒。

由1月1日至次年1月1日谓之一年,年长本应与岁实相等,然而一年之日数,必须是整数,不便将奇零之时数计入,故以365日为一年,每年余5小时48分46秒至4年约满1日,故每4年增加1日,为闰日,谓之“闰年”。

无闰日这年,称之“平年”,平年365日,闰年366日。但4年之闰余,仅23时15分4秒,今闰1日,未免过多,超过之44分56秒,积至二十五闰,为17时58分24秒,约合1日之3/4,故每满百年废一闰,至第400年又不废。如是每4年置一闰,每400年减三闰,计超过2小时53分20秒,须8个400年后,即3200百年后,始补足此一日之差。农历

农历也是我国的特有的一种历法,是阴阳历的一种,通常也称“阴历”。平年12个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全年354天或355天(一年中哪一月大,哪一月小,年年不同)。由于平均每年的天数比太阳年约差11天,所以在19年里设置7个闰月,有闰月的年份全年383天或384天。又根据太阳的位置,把一个太阳年分成二十四个节气,便于农事。纪年用天干地支搭配,60年周而复始。这种历法相传创始于夏代,所以又称为夏历,也叫旧历。

所谓“农历”,是指它有指导农业生产的意义,但事实上农历月日与季节变化相差明显,指导农时的效果并不好,我国古代真正指导农时的是“二十四气”,它实际是一种特殊的“阳历”。

农历的历月长度是以朔望月为准的,大月30天,小月29天,大月和小月相互弥补,使历月的平均长度接近朔望月。

农历固定地把朔的时刻所在日子作为月的第一天。所谓“朔”,从天文学上讲,它有一个确定的时刻,也就是月亮黄经和太阳黄经相同的那一瞬间。

关于定农历日历中月份名称的根据,则是由“中气”来决定的。即以含“雨水”的月份为一月;以含“春分”的月份为二月;以含“谷雨”的月份为三月;以含“小满”的月份为四月;以含“夏至”的月份为五月;以含“大暑”的月份为六月;以含“处暑”的月份为七月;以含“秋分”的月份为八月;以含“霜降”的月份为九月;以含“小雪”的月份为十月;以含“冬至”的月份为十一月;以含“大寒”的月份为十二月。(没有包含中气的月份作为上月的闰月)

农历的历年长度是以回归年为准的,但由于一个回归年比12个朔望月日数多,而比13个朔望月的日数又短,因此古代天文学家在编制农历时,为使一个月中任何一天都含有月相的意义,即初一是无月的夜晚,十五左右都是圆月,就以朔望月为主,同时兼顾季节时令,采用19年7闰的方法:在农历19年中,有12个平年,每一平年12个月;有7个闰年,每一闰年13个月。

为什么要采取“十九年七闰”的方法呢?一个朔望月平均是29.5306日,一个回归年有12.368个朔望月,0.368小数部分的渐进分数是1/2、1/3、3/8、4/11、7/19、46/125,即每2年加1个闰月,或每3年加1个闰月,或每8年加3个闰月。经过推算,19年加7个闰月比较合适。因为19个回归年=6939.6018日,而19个农历年(加7个闰月后)共有235个朔望月,等于6939.6910日,这样二者就差不多了。

另外,“十九年七闰”也只是一个近似说法。实际上,春秋时代的天文学家曾经首创19年7闰的方法;祖冲之大明历采用20组19年7闰插入1组11年4闰,计391年144闰,使农历的平均历年更接近回归年;此外还有334年123闰、1021年376闰的提法,和回归年的差额更小。但自清代以来,我国即完全采用天象确定历月、历年,从而使农历的平均历年与回归年完全一致。7个闰月安插到19年当中,其安插方法可是有讲究的。农历闰月的安插,自古以来完全是人为的规定,历代对闰月的安插也不尽相同。秦代以前,曾把闰月放在一年的末尾,叫做“十三月”。汉初把闰月放在九月之后,叫做“后九月”。到了汉武帝太初元年,又把闰月分插在一年中的各月。以后又规定“不包含中气的月份作为前一个月的闰月”,直到现在仍沿用这个规定。

为什么有的月份会没有中气呢?节气之间或中气之间相隔时间平均是30.4368日,而一个朔望月平均是29.5306日,所以节气或中气在农历的月份中的日期逐月推迟,到一定时候,中气不在月中,而移到月末,下一个中气移到另一个月的月初,这样中间这个月就没有中气,而只剩一个节气了。

上文说过,古人在编制农历时,以12个中气作为12个月的标志,即雨水是正月的标志,春分是二月的标志,谷雨是三月的标志。把没有中气的月份作为闰月就使得历月名称与中气一一对应起来,从而保持了原有中气的标志。

从十九年七闰来说,在19个回归年中有228个节气和228个中气,而农历19年有235个朔望月,显然有7个月没有节气和7个月没有中气,这样把没有中气的月份定为闰月,也就很自然了。

农历月的大小是很不规则的,有时连续2至4个大月或连续两三个小月,历年的长短也不一样,而且差距很大。节气和中气,在农历里的分布日期很不稳定,而且日期变动的范围很大。这样看来,农历似乎显得十分复杂。其实,农历还是有一定循环规律的:由于19个回归年的日数与19个农历年的日数差不多相等,就使农历每隔19年差不多是相同的。每隔19年,农历相同月份的每月初一日的阳历日一般相同或者相差一两天。每隔19年,节气和中气日期大体上是重复的,个别的相差一两天。相隔19年闰月的月份重复或者相差一个月。闰年和闰月

一年的准确的天数应该是365.24219日,我们平常所说的一年有365天,实际上是个约数。那么一年365天,就与实际的一年相差0.2422日,这样4年之后就比实际的一年少了近1天。为了弥补这个差值,历法中规定,4年设一闰,即能被4整除的年份为闰年,另附加规定,凡遇世纪年(末尾数字为2个零的年份),必然被400所整除才算闰年。如1996年即闰年,2000年也是闰年,而1700年则不是闰年。阳历闰年的二月有29天,二月二十九日为闰日,阳历闰年有366天。也就是说阳历闰年的二月不叫闰二月,闰月为农历所特有。

闰月是我国阴历中的另外的一种现象,阴历是按照月亮的圆缺即朔望月安排大月和小月,一个朔望月的长度是29.5306日,是月相盈亏的周期,阴历规定,大月30天,小月29天,这样一年12个月共354天,阴历的月份没有季节意义,这样一年就与阳历的一年相差11天,只需经过17年,阴阳历日期就同季节发生倒置。譬如,某年新年是在瑞雪纷飞中度过,17年后,便要摇扇过新年了。使用这样的历法,自然是无法满足农业生产需要的,所以我国的阴历自秦汉以来,一直和二十四节气并行,用二十四节气来指导农业生产。公历月份大小的简便记法

公历月份大小没有什么规律,因此比较难记住,有一种简便的记忆方法是:一手握成拳头,除拇指外另外四个指头的关节,在靠近手背的地方,形成四个凸起和三个凹窝,用凸起的代表大月,用凹窝的代表小月,从突起处开始数:1月大,2月小,3月大,4月小,5月大,6月小,7月大,这时数到最后一个凸起了,继续折回去:8月大,9月小,10月大,11月小,12月大。这种方法对于辨别大小月非常方便。公历2月为什么是28天

公历,古时叫儒略历,由罗马的教皇儒略·恺撒在公元前46年颁布施行的。他规定每年分12个月,单月31天,双月30天,一年共366天,但比一年应有的365天多了一天。当时,犯人判处死刑,在每年2月执行,2月被认为是不吉利的月份,恺撒就从2月份中减去1天。恺撒死后,奥古斯都做了皇帝,他发现恺撒诞生的7月是31天,而自己出生的8月却只有30天。为了显示自己的威严,他又从2月减去1天加给8月,并把9月到12月的天数作了相应的改变。从此,2月份就只有28天了。一周为什么是7天

现在世界各国通用的一周7天的制度,最早是由君士坦丁大帝编定的。他在公元321年3月7日正式宣布7天为一周,这个制度一直沿用至今。一周7天的英文名称是Sunday,Monday,Tuesday,Wednesday,Thursday,Friday,Saturday。

这7天的名称最早起源于古巴比伦(Babylon)。公元前7至6世纪,古巴比伦人便有了星期制。他们把一个月分为4周,每周有7天,即一个星期。古巴比伦人建造七星坛祭祀星神。七星坛分7层,每层有一个星神,从上到下依次为日、月、火、水、木、金、土7个神。7神每周各主管一天,因此每天祭祀一个神,每天都以一个神来命名:太阳神沙马什主管星期日,称日耀日;月神辛主管星期一,称月耀日;火星神涅尔伽主管星期二,称火耀日;水星神纳布主管星期三,称水耀日;木星神马尔都克主管星期四,称木耀日;金星神伊什塔尔主管星期五,称金耀日;土星神尼努尔达主管星期六,称土耀日。

星期制首先传到了古希腊、古罗马等地。古罗马人用他们自己信仰的神的名字来命名一周7天:Sun\'s-day(太阳神日),Moon\'s-day(月亮神日),Mars\'s-day(火星神日),Mercury\'s-day(水星神日),Jupiter\'s-day(木星神日),Venus\'s-day(金星神日),Saturn\'s-day(土星神日)。这其个名称传到不列颠后,盎格鲁-撒克逊人又用他们自己的信仰的神的名字改造了其中4个名称,以Tuesday、Wednesday、Thursday、Friday分别取代Mars\'s-day、Mercury\'s-day、Ju-piter\'s-day、Venus\'s-day。Tuesday来源于Tiu,是盎格鲁-撒克逊人的战神;Wednesday来源于Woden,是最高的神,也称主神;Thursday来源于Thor,是雷神;Friday来源于Frigg,是爱情女神。这样就形成了今天英语中的一周7天的名称:Sunday(太阳神日),Monday(月亮神日),Tuesday(战神日),Wednesday(主神日),Thursday(雷神日),Friday(爱神日),Saturday(土神日)。月和年的由来

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了一圈的时间就是一年。全长为365天又1/4天(365.24219日),也就是365日5小时48分46秒,这叫“回归年”。

在历法上的年为了应用方便,不采用回归年,而是采用了完整的天数。公历的平年是365天,闰年是366年,每4年一闰,每百年少闰一次。使用的整天数的年历法上叫做“历年”。

农历是根据月亮的朔望月共12个月算一年,一年是354天。每3年有一个闰年,闰年是383天或384天。

一年,又是气候变化的周期,气候由冷变热,再由热变冷,这包括了人们从事农业自耕种到收获的全过程。所以人们从很古的时候起,就用气候冷热周期变化这个自然规律作为计算时间的大单位,把一年作为制订历法的根据。

一个月,就是月亮围绕地球一周,也就是一个朔望月。一个朔望月的长度是29.53059……日,也就是29日12时44分3秒,这叫做“历月”。众所周知,月亮是个球体,由于月亮绕着地球不停地公转,同时又跟着地球绕着太阳转,所以月亮对地球和太阳的位置也在不断地变动,月亮对着我们照亮的这一面,有时有,有时无,有时多,有时少,这就形成了月亮的圆缺循环。当我们看不到月亮的时候,叫做“朔”(多在阴历的初一和三十日)。过十四五天,我们就会看到圆圆的月亮,叫做“望”(多在阴历十四、十五、十六日)。月亮由这次朔到下次朔或由这次望到下次望,这就是月亮绕地球转了一周,就是一个月,我们把它叫做“朔望月”。

月亮圆缺循环变化的规律人们是都可以看到的,所以人们很早就把它作为计算日子的单位,把朔望月作为制订历法的根据。阴历的一个月,就是根据朔望月定出来的。一天到底有多长

一天的时间应该是23小时59分56秒,所以2月份才有润月和不是润月之分。十二时辰小常识【子时】夜半

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丑时】鸡鸣

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北京时间01时至03时)【寅时】平旦

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北京时间03时至05时)【卯时】日出

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北京时间05时至07时)【辰时】食时

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北京时间07时至09时)【巳时】隅中

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北京时间09时至11时)【午时】日中

又名日正、中午等:(北京时间11时至13时)【未时】日昳

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北京时间13时至15时)【申时】哺时

又名日馎、夕食等:(北京时间15时至17时)【酉时】日入

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北京时间17时至19时)【戌时】黄昏

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北京时间19时至21时)【亥时】人定

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北京时间21时至23时)

(二)中国地理概况

面积及位置

我国陆地总面积大约为960万平方公里,占亚洲陆地总面积的1/4左右,占全世界陆地面积的1/15左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位居世界国土面积第三位。

我国位于北半球,在亚洲的东部和中部,太平洋的西岸,东南面向海洋,西北伸向内陆,有漫长的海岸线,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我国纵横经纬跨度大。东西之间,自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汇合处的东经135°05′至西端帕米尔高原喀拉湖东岸的东经73°33′,跨经度约62°间距5200公里,东西时差4小时以上。南北之间,自南端曾母暗沙附近的北纬3°51′,至北端漠河县北面的黑龙江主航道的北纬53°34′,跨纬度约50°间距5500公里。疆域及邻国

我国大陆的海岸线北至鸭绿江口,南至北仑河口,总长达1.8万公里左右,加上岛屿海岸线,总长约3万公里。沿岸多优良海湾和港口城市,自北向南依次有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厦门、广州、湛江、北海等,其中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城市。中国的浅海大陆架是世界最宽广的大陆架之一,包括渤海、黄海全部,东海大部和南海的一部分,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巨大的开发价值。

我国陆地的边界长约2.28万公里,毗邻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缅甸、老挝和越南等15个国家。东和东南与韩国、日本、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隔海相望。水系分布

一、珠江水系

珠江水系主要由西江、北江和东江所组成的,西江是珠江水系的主流,发源于云南省沾益县马雄山。珠江水系干支流总长36000公里。

主干和主要支流如下:

东江:寻乌水(江西)、定南水(江西)、北江、浈水(江西)、南盘江(珠江)、红水河(珠江)、黔江(珠江)、浔江(珠江)、西江(珠江)、北盘江(珠江水系)、柳江(珠江水系)、郁江(珠江水系)、桂江(珠江水系)、贺江(珠江水系)。

二、长江水系

长江水系支流流域面积1万平方公里以上的支流有49条,流域面积5万平方公里的支流为嘉陵江、汉江、岷江、雅砻江、湘江、沅江、乌江和赣江;年均径流量超过500亿立方米的有岷江、湘江、嘉陵江、沅江、赣江、雅砻江、汉江和乌江。

以下仅列长江各个河段及其一级支流:

通天河段(长江源水系):楚玛尔河、沱沱河、布曲、当曲。

金沙江河段(金沙江水系):定波河、水落河、鱼泡江、雅砻江、龙川河、普渡河、牛栏江、横江、岷江、永宁河、沱江、赤水河。

嘉陵江河段:乌江、大宁河、清江、漳河。

洞庭湖水系:澧水、沅水、资水、湘江、汨罗江、汉水、涢水、富水。

鄱阳湖水系:修河(又名“修水”)、赣江、抚河、信江、饶河。

巢湖流域水系:青弋江、水阳江、滁河。

长江三角洲水系:黄浦江。

太湖水系。

三、黄河水系

黄河主要支流有白河、黑河、湟水、祖厉河、清水河、大黑河、窟野河、无定河、汾河、渭河、洛河、沁河、大汶河等。

黄河上的主要湖泊有扎陵湖、鄂陵湖、乌梁素海、东平湖。

四、淮河水系

淮河水系以废黄河为界,分淮河及沂沭泗河两大水系,二水系通过京杭大运河、淮沭新河与徐洪河贯通。

主干和主要支流如下:

淮河、白露河、史灌河、淠河、东淝河、池河、洪汝河、沙颍河、西淝河、涡河、漴潼河、新汴河、奎濉河、沂沭泗水系、沂河、沭河、泗河、东鱼河、洙赵新河、梁济、运河。

五、海河水系

海河流域包括海河、滦河和徒骇马颊河三水系。

海河水系:蓟运河、潮白河、北运河、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漳卫河。

滦河水系:滦河、冀东沿海诸河。

徒骇马颊河水系。

六、松辽水系

包括辽河和松花江两大水系。

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绥芬河、图们江、辽河、鸭绿江。海洋与岛屿

我国的近海有五大海区,包括渤海、黄海、东海、南海以及台湾以东的太平洋海区等。其中,渤海是中国内海。台湾以东太平洋海区的位置,北起琉球群岛西南部的先岛群岛,南至巴士海峡。这片海区划分为北中南三段,自北向南水深从600米增至5000米以上。海底地形起伏大,地貌单元完整齐备。

中国领海的宽度从领海基线量起为12海里。领海基线采用直线基线法划定,由各相邻基点之间的直线连线组成;领海外部界限为一条其每一点与领海基线的最近点相距12海里的线。

中国的毗连海域为领海以外邻接领海的一带海域,毗连区的宽度为12海里。毗连海域的外部界限为一条其每一点与领海基线的最近点相距24海里的线。

中国对领海的主权及于领海上空、领海的海床及底土;中国有权在毗连海域内,对在其陆地领土、内水或者领海内违反有关安全、海关、财政、卫生或者入境出境管理的法律、法规的行为,行使管制权。

中国辽阔的海域上分布着5000多个岛屿,总面积约8万平方公里。其中台湾岛最大,面积约3.6万平方公里;海南岛次之,面积约3.4万平方公里。这两个岛各为中国的一个省。崇明岛位居第三,面积为1083平方公里。此外如长山列岛、庙岛群岛、舟山群岛、澎湖列岛、钓鱼岛列岛以及南海中的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等,都是中国的重要岛屿。这些岛屿及其所属各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中国的海峡自北起有渤海海峡、台湾海峡、巴士海峡、琼州海峡。中国的地形

中国的地形复杂而多样,种类形态齐全,山地、高原、丘陵、盆地、平原、戈壁、沙漠、洞穴等,都非常的典型壮观。地形分布的规律是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自西而东,逐级下降。中国平原少,山地多,陆地高差悬殊。山地、高原、丘陵等约占总面积的66%,平地约占34%。全国近70%的县区分布于山区。山地和高原多集中于西部地区。海拔500米以下的地区仅占全国面积的16%;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达65%。全球高于8000米的12座山峰中,中国就有7座。中国和尼泊尔接界处的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是世界最高峰。新疆吐鲁番盆地的艾丁湖海拔在155米以下。中国陆地正负比差超过9000米,为世界之最。

青藏高原是中国西高东低三级阶梯地势的最高台阶,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有许多高山峻岭,号称“世界屋脊”。最高台阶边缘是昆仑山—祁连山—龙门山—大凉山。越过边缘即降到海拔1000~2000米的中级台阶,由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组成。越过中级台阶的东缘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即降到海拔500米以下的低级台阶,由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和江南丘陵、闽粤丘陵组成。低级台阶的东南边缘多属水深小于200米的浅海大陆架,是大陆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部分。

中国地形格局多以山脉为基楞线,走向及成因不同的山脉往往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全国可分为三大自然区:

①以流水作用为主的东部季风湿润地貌区。

②以风蚀、冰蚀与流水作用为主的西北干旱地貌区。

③以冰冻、风蚀作用为主的青藏高原高寒地貌区。中国的气候

我国气候具备三大特点:显著的季风特色,明显的大陆性气候和多样的气候种类。

显著的季风特色:在我国绝大部分地区一年中风向发生着规律性的季节性更替,这是由我国所处的地理位置主要是海陆的配置所决定的。由于大陆和海洋热力特性的差异,冬季严寒的亚洲内陆形成一个冷性高气压,东部和南部的海洋上相对成为一个热性低气压,高气压区的空气要流向低气压区,就形成我国冬季多偏北风和西北风;相反夏季大陆热于海洋,高温的大陆成为低气压区,凉爽的海洋成为高气压区,因此,我国夏季盛行从海洋向大陆的东南风和西南风。由于大陆来的风带来干燥气流,海洋来的风带来湿润空气,所以我国的降水多发生在偏南风盛行的夏半年5~9月。可见,我国的季风特色不仅反映在风向的转换,也反映在干湿的变化上。形成我国季风气候特点为:冬冷夏热,冬干夏雨。这种雨、热同季的气候特点对农业生产十分有利,冬季作物已收割或停止生长,一般并不需要太多水分,夏季作物生长旺盛,正是需要大量水分的季节。我国降水量的季节分配与同纬度地带相比,在副热带范围内和美国东部、印度相似,但与同纬度的北非相比,那里是极端干燥的沙漠气候,年降雨量仅110毫米,而我国华南地区年降雨量在1500毫米以上,撒哈拉沙漠北部地区降水只有200毫米,而我国长江流域年降雨量可达1200毫米,黄河流域年降雨量600多毫米,比同纬度的地中海多1/3,而且地中海地区雨水集中在秋冬。由此可见,我国东部地区的繁荣和发达与季风给我们带来的优越性不无关系。

明显的大陆性气候:由于陆地的热容量比海洋小,所以当太阳辐射减弱或消失时,大陆又比海洋容易降温,因此,大陆温差比海洋大,这种特性我们称之为大陆性。我国大陆性气候表现在:与同纬度其他地区相比,冬季我国是世界上同纬度最冷的国家,1月份平均气温东北地区比同纬度平均要偏低15℃~20℃,黄淮流域偏低10℃~15℃,长江以南偏低6℃~10℃,华南沿海也偏低5℃;夏季则是世界上同纬度平均最热的国家(沙漠除外)。7月份平均气温东北比同纬度平均偏高4℃,华北偏高2.5℃,长江中下游偏高1.5℃~2℃。

多样的气候种类:我国国土幅员辽阔,最长的漠河位于北纬53°以北,属寒温带,最南的南沙群岛位于北纬3°,属赤道气候,而且高山深谷,丘陵盆地众多,青藏高原4500米以上的地区四季常冬,南海诸岛终年皆夏,云南中部四季如春,其余绝大部分四季分明。北京时间

我国运用北京所处的东八时区的区时当做标准时间,叫做北京时间。北京时间是东经120°经线的平太阳时,不是北京的当地平太阳时。北京的地理位置为东经116°21′,因而它的地方平太阳时比北京时间晚约14分半钟。北京时间比世界标准时间早8小时。

地球一周被分成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时区。这样一个时区是经度15°。一天24小时,所以相差一个时区就相差一个小时。经度零度即子午线的时间为世界标准时间。由于子午线穿越伦敦附近的格林威治市,故称格林威治时间,这也是英国的标准时间。北京的经度是116°21′,所以在子午线往东第八个时区内。即东八时区。8×15=120,所以东八时区的区时为东经120°的时间,就是北京时间。中国国土

我国的陆地领土,包含中国大陆及其沿海岛屿、台湾以及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各岛、澎湖列岛、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和其他一切归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岛屿。领海的宽度从领海基线量起为12海里。中国的毗连区宽度为24海里。

国土总面积为960万平方公里,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1/15,略相当于除前苏联之外的欧洲各国的总面积,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东部地区占10.5%,中部地区占25.3%,西部地区占64.2%。土地资源中,山地320万平方公里,高原250万平方公里,盆地180万平方公里,平原115万平方公里,丘陵95万平方公里(截至1997年)。中国水资源

我国的河川径流总计达到27115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是8288亿立方米(地质部门计算为8700亿立方米),因为地表水与地下水可以互相转化,所以两者之间有一部分的量重复,经过核算,这部分重复量为7279亿立方米。扣除重复水量后,全国水资源总量为28124亿立方米。

地表水资源中国河川年径流总量为27115亿立方米,占全世界径流总量的5.8%,占亚洲径流总量的18.8%。但按人口平均,每人每年拥有水量尚不及2700立方米,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数的1/4。中国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达6.76亿千瓦。水能资源

我国水力资源在世界上位于第一位,开发潜力广阔。

日前,我国水电水利规划设计院有关专家表示,我国2020年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将达到34亿吨标准煤,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9.5亿千瓦。其中水电装机容量2.5亿千瓦,占电力装机容量26.3%,火电占69.5%,核电占2.1%,风电占2.1%。与2004年底火电装机容量相比,火电需增加3.4亿千瓦,按此计算,每年需增加发电燃煤10亿吨。这不仅会对我国煤炭生产形成巨大压力,环境压力也将继续增大。根据全国水力资源复查成果,我国水力资源技术可开发装机5.41亿千瓦;经济可开发装机4.02亿千瓦,居世界首位。综合我国能源资源和国情,应该大力开发水电。土地资源类型及分布

我国的土地资源丰富,且种类繁多;山地多,平地少,耕地的比例较少;农业用地绝对数量多,人均占有量少;各类型的土地资源分布不平衡,土地生产力地区差异比较明显。

我国土地资源空间分布看,耕地主要分布在湿润、半湿润平原、盆地及低山丘陵,北方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的深山区和边远地区及东南山地;草地主要分布在内陆干旱、半干旱高原、山地及青藏高原。矿产资源特点及分布

经过常年的开发,总体上说,我国的矿产资源既有优势,也存在劣势。基本特点主要是表现在以下几个层面:1. 矿产资源总量丰富、品种齐全,但人均占有量少。2. 大多矿产资源质量差,国际竞争力弱。3. 一些重要矿产短缺或探明储量不足。4. 成分复杂的共(伴)生矿多,大大增加了开发利用的技术难度。5. 中、小型矿和坑采矿多,大型、超大型矿和露采矿少,严重制约

着矿产开发的规模效益。6. 矿产资源地理分布不均衡,产区与加工消费区错位。7. 能源矿产结构性矛盾突出。8. 贫矿多,富矿、易选的矿少,致使商品矿的成本大大增加。海洋资源

海洋资源即是指海水水体及海底、海面本身有着直接关系的物质和能量。

海洋是地球上的生命摇篮,海水不但是珍贵的水资源,还蕴藏着极为丰富的化学资源。加强对海水(包括苦咸水,下同)资源的开发利用,是解决沿海和西部苦咸水地区淡水危机和资源短缺问题的重要措施,是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保证。森林资源

经过第四次全国森林资源普查,现今我国的森林面积和林木蓄积量分别为1.34亿公顷和101亿立方米,排全球第六位,但人均量分别为0.12公顷和9立方米,只达到世界人均值的1/6和1/8。森林覆盖率虽已达13.9%,但也仅为世界平均值的一半,在世界上排名100位之后。在如此情况下我国森林砍伐却并没有因此而减缓,过量采伐,乱砍滥伐,毁林开荒等,正日益使我国仅有的一点森林遭受前所未有的破坏。生态环境的改变,使我国多种以森林为栖息地的动物濒临灭顶之灾,脊柱动物受到威胁的为433种,灭绝或可能灭绝的为10种。由于成熟林面积锐减,林木蓄积量少,采伐有限,我国木材及其他林产品一直供不应求,市场缺口很大,为满足国内需要,国家每年都要进口一定数量木材。根据预测,我国木材紧张状况近期不会缓解,在很长时间内依靠进口木材补充国内需要的局面不会改变。草场资源

我国占有草场面积近4亿公顷,约合国土面积的42%;可是人均草地只有0.33公顷,仅占世界人均草地0.64公顷的52%;中国草地可以利用的面积相对比较低,优良草地比例较小,草地质量偏低;天然草地面积大,人工草地比例过小,天然草地面积逐年缩减,质量不断下降。草地载畜量减少,普遍超载过牧,草地“三化(退化,沙化,盐渍化)”不断扩展,中国90%的草地不同程度地退化,其中度退化以上的草地面积占50%,全国“三化”草地面积已达1.35亿公顷,并且每年以200万公顷的速度增加。我国84.4%的草地分布在西部,面积约3.3亿公顷。我国的海岸线

我国大陆海岸线,从中朝边境的鸭绿江口算起,经辽宁、河北、天津、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省、市、自治区,直至中越边境的北仑河口,总共长约18000千米。海岸带资源丰富,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如海水制盐、水产养殖、砂矿和油气等资源的开采,海洋工程的建设等。海岸又是保卫祖国的海防前哨。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黄金海岸,海岸风景区,又成为人民休养、娱乐的好场所。我国的地震

我国位于全球两大地震带之间——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受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的挤压,是一个地震频发的地区。20世纪以来,中国共发生6级以上地震近800次,遍布除贵州、浙江两省和香港特别行政区以外所有的省、自治区、直辖市。

我国地震活动有以下特点:频度高、强度大、震源浅、分布广,是一个震灾严重的国家。1900年以来,中国死于地震的人数达55万之多,占全球地震死亡人数的53%,1949年以来,100多次破坏性地震袭击了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涉及东部地区14个省份,造成27万余人丧生,占全国各类灾害死亡人数的54%,地震成灾面积达30多万平方公里,房屋倒塌达700万间。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的严重性构成中国的基本国情之一。

我国有23条地震带,主要分布在五个区。这五个区是:

①台湾省及其附近海域;

②西南地区,主要是西藏、四川西部和云南中西部;

③西北地区,主要在甘肃河西走廊、青海、宁夏、天山南北麓;

④华北地区,主要在太行山两侧、汾渭河谷、阴山—燕山一带、山东中部和渤海湾;

⑤东南沿海的广东、福建等地。

我国台湾省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西藏、新疆、云南、四川、青海等省区位于喜马拉雅—地中海地震带上,其他省区处于相关的地震带上。中国地震带的分布是制订中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重要依据。我国的火山

我国火山约有660座,大多都是死火山。活火山和休眠火山主要位于台湾省、昆仑山区、黑龙江省、长白山和云南腾冲等地。黑龙江和吉林共有230多座,其中著名的有五大连池和白头山。内蒙古是我国火山数量最多的地区,共有270多座,我国最大的,包含有100多座火山的火山群,就分布在这里,其中达里火山群有多达56座火山。台湾省正好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带中,是我国火山活动最为剧烈的地方。澎湖列岛、火烧岛、钓鱼岛等都是海底火山喷发而成的火山岛。台湾最著名的大屯火山群,在岛的北部,由10多座海拔千米左右的火山组成。行政区划分1. 华北行政区: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2. 东北行政区: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3. 华东行政区: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

省、台湾省、山东省。4. 华中行政区: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5. 华南行政区: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香港特别行政

区、澳门特别行政区。6. 西南行政区: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7. 西北行政区: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

维吾尔自治区。

总共34个省级行政区域,其中包括23个省,4个中央直辖市,5个民族自治区及2个特别行政区。中国省级行政区名称缘由

山东:以在太行山之东而得名。唐大部分属河南道;宋设京东路,后分京东东、西路;金更名山东东、西路,为山东得名的开始;元设山东东西道;明置山东省,后改山东布政使司;清改山东省,省名至今未变。

山西:以在太行山之西而行名。唐大部分属河东道;宋设河东路;金分河东北、南路;元设山西河东道,为山西得名的开始;明置山西省,后改山西布政使司;清改山西省,省名至今未变。

河南:以在黄河之南而得名。西汉即有河南郡,为河南得名的开始;唐大部分属都畿道和河南道;宋设京畿路和京西北路;金改南京路;元设河南江北省和河南江北道;明置河南省,后改河南布政使司;清改河南省,省名至今未变。

河北:以在黄河之北而得名。唐大部分属河北道,为河北得名的开始;宋设河北路,后分河北东、西路;金分河北东路设大名府路;元设燕南赵北道;明设北平省,后废省,所有府和直隶州直属中央,称北直隶;清改直隶省;1929年民国改河北省,省名至今未变。

湖南:以在洞庭湖之南而得名。唐属江南西道和黔中道,后设湖南观察使,为湖南得名的开始;宋称湖南路;元设岭北湖南道;明属湖广省,后改省为湖广布政使司;清分湖广省置湖南省,省名至今未变。

湖北:以在洞庭湖之北而得名。唐属江南东道、淮南道和山南东道;宋荆湖北路,简称湖北路,为湖北得名的开始;元设江南湖北道;明属湖广省,后改湖广省为湖广布政使司;清分湖广省置湖北省,省名至今未变。

广东:以广南东路简称得名。唐属岭南道;宋以旧广州辖地置广南东路,简称广东路,为广东得名的开始;元设海北广东道;明置广东省,后改广东布政使司;清改广东省,省名至今未变。

广西:以广南西路简称得名。唐属岭南道;宋置广南西路,简称广西路,为广西得名的开始;元设广西两江道;明置广西省,后改广西布政使司;清改广西省;民国仍之;建国后改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名至今未变。

黑龙江:以黑龙江而得名。清分吉林将军置黑龙江将军,清末改黑龙江省,省名至今未变。

辽宁:以辽河流域永久安宁得名。唐属河北道;辽置东京路;金仍之;元置辽阳行省;明为辽东都司;清设辽东将军,后改奉天将军,再改盛京将军,清末改奉天省;1929民国改辽宁省,为辽宁得名的开始;伪满复改奉天省,1945收复后仍改辽宁省;建国初分辽东省和辽西省,后合并恢复辽宁省,省名至今未变。

浙江:以浙江(又称钱塘江)得名。唐属江南东道,设浙东观察使和浙西观察使;宋置两浙路,南宋又分两浙东路和两浙西路,简称浙东路和浙西路;元设浙东海右道和江南浙西道;明设浙江省,为浙江得名的开始,后改浙江布政使司;清改浙江省,省名至今未变。

安徽:以安庆、徽州各取一字得名。唐大部属江南西道和淮南道;宋置江南东路和淮南西路;元属江东建康道和淮西江北道;明境内各府和直隶州直属中央,称为直隶,后改南直隶;清改江南省,后分设安徽省,为安徽得名的开始;民国仍之;建国初分设皖北行署和皖南行署,后合并恢复安徽省,省名至今未变。

江苏:以江宁、苏州各取一字得名。唐大部属江南东道和淮南道;宋置江南东路、两浙西路和淮南东路;元属江东建康道、江南浙西道、淮东江北道;明境内各府和直隶州直属中央,称为直隶,后改南直隶;清改江南省,后分设江苏省,为江苏得名的开始;民国仍之;建国初分设苏北行署和苏南行署,后合并恢复江苏省,省名至今未变。

福建:以福州、建州各取一字得名。唐属江南东道,后设福建观察使,为福建得名的开始;宋置福建路;元设福建海右道;明置福建省,后改福建布政使司;清改福建省,省名至今未变。

甘肃:以甘州、肃州各取一字得名。唐属关内道和陇右道;宋时东部属宋秦凤路,西部属西夏;金分秦凤路为秦凤、临洮、庆原三路;元初以甘州置甘肃路(不久即改甘州路),为甘肃得名的开始,后改宁夏行省为甘肃行省;明为陕西行都司;清分陕西省恢复甘肃省,省名至今未变。

江西:以江南的西部得名。唐属江南西道,后设江西观察使,为江西得名的开始;宋置江南西路,简称江西路;元设江西行省及江西湖东道;明置江西省,后改江西布政使司;清改江西省,省名至今未变。

云南:以在云岭之南得名。汉即设云南县,为云南得名的开始;唐为六诏,后为南诏;宋为大理国;元置云南行省及云南诸路道;明置云南省,后改云南布政使司;清改云南省,省名至今未变。

贵州:以贵山得名。唐为黔中道;宋属夔州路;元属湖广行省;明置贵州土司,是为贵州得名的开始,后置贵州布政使司;清改贵州省,省名至今未变。

四川:以益利梓夔四路得名。唐大部属剑南道和山南东、山南西道;宋设川峡路(注:非川陕路),后分设西川路和峡西路,再分西川路为益州路和利州路,分峡西路为梓州路和夔州路,合称四川,其间设四川制置使,为四川得名的开始,后改益州路为成都府路,改梓州路为潼川府路,分利州路为利州东、西路;元置四川省和四川行省和西蜀四川道;明置四川省,后改四川布政使司;清改四川省;建国初分为川东、川南、川西、川北四行署,后合并恢复四川省,省名至今未变。

青海:以青海湖得名。唐宋属吐蕃;元其土地属宣政院管辖;明属朵甘都司等;清初为卫藏地,后分设西宁办事大臣,又称青海办事大臣,为青海得名的开始;民国初设青海办事长官,后属甘边宁海镇守使,之后建青海省,省名至今未变。

陕西:以陕原之西得名。唐大部属京畿道和关内道;宋初设陕西路,为陕西得名的开始,后分设永兴军路;元设陕西行省和陕西汉中道;明置陕西省,后改陕西布政使司;清改陕西省,省名至今未变。

吉林:以吉林乌拉前二字得名,满语吉林乌拉意为沿江。唐属东北民族地;辽属东京路;金属上京路;元属辽阳行省;明属奴儿干都司;清设吉林将军,清末改吉林省,省名至今未变。

宁夏:以西夏安宁得名。唐属关内道;宋时属西夏;元灭西夏后以旧地设西夏行省,不久改宁夏行省,治所为宁夏路,为宁夏得名的开始,后改行省为甘肃行省,迁甘州路;明属陕西省,改宁夏路为宁夏卫;清改宁夏府,属甘肃省,并设宁夏将军;民国初设甘边宁夏护军使,后置宁夏省;建国后撤销并入甘肃省,后设宁夏回族自治区,区名至今未变。

海南:以海南岛得名。唐属岭南道;宋属广南西路;元设海南海北道,是为海南得名的开始;明属广东省;清仍之,正式称琼崖为海南岛;民国仍之,后设海南特别行政区,仍属省;建国后设海南行政区,仍属省,1988升海南省,省名至今未变。

台湾:以台湾府得名。唐宋均为化外地;元在澎湖设巡检司,兼管台湾渔民;明为荷兰所占,明末郑成功收复,设东宁省及承天府;清郑氏,设台湾府及台厦道,是为台湾得名的开始,并正式称台湾岛,后改台厦道为台湾道;清末设台湾省,后为日占,仍称台湾;民国收复,恢复台湾省,省名至今未变。

西藏:以清正式定名得名。唐宋为吐蕃;元属宣政院;明称乌思藏,设都司等;清初称卫藏,卫即前藏,藏即后藏;后正式定名为西藏,为西藏得名的开始;清设西藏办事大臣;民国初西藏地方;建国后仍之,后改西藏自治区,区名至今未变。

内蒙古:以漠南蒙古得名。唐为突厥地;宋时出现蒙古部落;后建元朝,其地直属中书省及岭北行省;明分达靼鞑及瓦剌;清统一蒙古,以漠南蒙古居内地称内蒙古,漠北蒙古居边外称外蒙古,并属理藩院;民国初分属热河、察哈尔、绥远等特别区,后均改省;建国前中共以今内蒙古东部设内蒙古自治区,区名至今未变。

新疆:以其为新辟疆土而称新疆。唐宋为西域;元明为察哈台汗国和窝阔台汗国地;清统一其地,其北部称回部、南部称准部,合称回疆,设伊犁将军,又以其为新辟疆土而称新疆(其实贵州新辟疆土亦称新疆);清末设新疆省,是为新疆得名的开始;民国仍之;建国后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区名至今未变。

重庆:重庆古称江州,以后又称巴郡、楚州、渝州、恭州。南北朝时,巴郡改为楚州;公元581年隋文帝改楚州为渝州,重庆始简称“渝”;公元1189年,宋光宗先封恭王,后即帝位,自诩“双重喜庆”,升恭州为重庆府,重庆由此得名。

澳门:最早记载于明朝史书,叫做“蚝镜”(濠镜),此后还有“濠江”、“海镜”、“镜湖”等多个别名。概因四五百年前,本地蚝产丰富,南北两海湾,水静湾圆,有如明镜也,后来又称做“澳”。澳,泊口;外国船只停航寄泊的地方。诸番求蚝镜为“澳”,故称“蚝镜澳”,地属广东省香山县,亦称“香山澳”。至于今名“澳门”,其由来则有多种传说,一说“门”是中国内河通往海洋的海峡总称,本地内港的妈阁庙,隔海同湾仔的银坑相望,形成海峡像门;一说本地南面对开的乙水仔、小横琴、路环、大横琴四岛离立对峙,海水贯流其间,成十字门状,所以亦有“十字门”之称;又有一说本地南台山(妈阁庙山)和北台山(莲峰山),两山相封成门。总之,既是澳,亦有“门”,便称澳门了。中国近海

中国的近海有: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处在北太平洋的西部边缘。东西横跨约32个经度,南北纵贯44个纬度,总面积470多万平方公里。中国城市

中国城市的法律定义包括城市和镇(建制镇),中国设市城市按行政级别分为直辖市→地级市(省辖市,也包括副省级城市)→县级市(地辖市、省辖市辖市)→建制镇。中国农村

农村是指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农业人口生活居住的地区,是与城市相对应的地方,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社会经济条件,包括各种农场(包括畜牧和水产养殖场)、林场(林业生产区)、园艺和蔬菜生产等。也叫做乡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建设和谐中国的历史要求,中国改革开放的必由之路,中国走向繁荣昌盛的根本!中国农业

农业是指通过培育动植物生产食品及生产工业原料的产业。在我国农业属于第一产业,研究农业的科学是农学。农业的劳动对象是有生命的动植物,获得的产品是动植物本身。我们把利用动物植物等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各部门,统称为农业。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品。

中国农业的生产结构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和副业。中国工业

工业是社会分工发展的产物,包括手工业、机器大工业、现代工业等几个发展阶段。

工业是唯一生产现代化劳动手段的部门,它左右着国民经济现代化的速度、规模和水平,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主导作用。工业还为自身和国民经济其他各个部门提供原材料、燃料和动力,为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提供工业消费品;它还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源泉,是国家经济自主、政治独立、国防现代化的根本保证。除此以外,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工业的发展还是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物质基础,是逐步消除工农差别、城乡差别、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差别,推动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前提条件。中国的交通

近年,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瞩目成就,运输安全得到显著提升,交通事业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好势头。

1. 公路

近年我国公路交通发展迅速,现全国公路总里程达到193.05万公里以上,路网结构进一步完善。全国公路总里程中,国道132674公里、省道233783公里、县道494276公里、乡道981430公里、专用公路88380公里,分别占公路总里程的6.9%、12.1%、25.6%、50.8%和4.6%。

2. 铁路

我国在继续发展铁路交通,因为中国人口众多,地域广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阶段其他交通工具远远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加上铁路运输相对安全快捷、经济实惠,具有其他交通工具无法替代的优势,同时它还是国防后勤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国仍然要继续发展铁路交通。如现今刚通车的青藏铁路便是如此。

3. 内河航道

现我国内河航道通航里程已达12.33万公里。其中等级航道6.10万公里,占总里程的49.5%;三级及三级以上航道8631公里,占总里程的7.0%;五级及五级以上航道23659公里,占总里程的19.2%。

4. 港口码头泊位

我国港口码头泊位继续增加。现全国港口拥有生产用码头泊位35242个,其中万吨级及以上泊位1034个。中国的商业

我国在商业领域与我国在经济的其他领域一样,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我国流通领域的企业建设成果显著。经过多年的发展,我们完成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全面过渡,我们在这一过渡过程中,改变了原有的经营体制、管理方式,克服了过去在这一领域内显著存在的供应网点不足,供应能力不足,我们实现了遍布城乡的商业网络的建设;流通领域的现代化进程成就效果喜人,形成了的现代商业组织形式,现在商业管理模式,和现在商业运载机制,以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特许经营,专卖,专业,折扣等方式开展的商业经营,在我国的城乡市场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消费品零售总额的规模巨大。中国的旅游

在过去几年的时间里,中国旅游业保持了高速度的发展,在国际旅游方面,稳居亚洲第一,名列世界十大国际旅游目的地之一。国内旅游发展态势喜人,公民出境旅游发展幅度更大。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的地位再次被确认,旅游业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显现。人口与民族

我国人口总数现已达13亿(包括台湾省、香港、澳门在内,居全球之首)。

据1990年人口普查统计,我国人口分布情况为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118人,是全球平均水平(34人)的3倍多。人口分布很不平衡,东部地区密度大,特别是沿海12个省、市区人口密度高达平均每平方千米364人;西部地区密度小,内地18省和自治区平均每平方千米80人。其中内蒙古、西藏、青海、新疆4省区每平方千米平均只有9人,仅为沿海地区的1/40。除京、沪、津3市外,人口密度最高的江苏省每平方千米高达654人,而最低的西藏自治区每平方千米平均仅有2人。如以漠河—兰州—腾冲一线为界,将全国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土地面积占全国的43%,人口占全国的94.4%(1990年),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千米达231人;西部土地面积占全国57%,人口占全国的5.6%,平均每平方千米只有10人。

我国是一个由众多民族所组成的社会主义国家,包括汉、蒙古、回、藏、维吾尔、苗、彝、壮、布依、朝鲜、满等56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最多,达到10.4248亿,约占全国总人口的90%(1990年);除汉族以外的其他55个少数民族人口较少,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0%。因此,除汉族以外,其他55个民族也叫做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简介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新中国成立后,通过识别并经中央政府确认的民族共有56个。由于汉族以外的55个民族相对汉族人口较少,通常被称为“少数民族”。

55个少数民族名单:

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哈萨克族、傣族、黎族、傈僳族、佤族、畲族、高山族、拉祜族、水族、东乡族、纳西族、景颇族、柯尔克孜族、土族、达斡尔族、仫佬族、羌族、布朗族、撒拉族、毛南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普米族、塔吉克族、怒族、乌兹别克族、俄罗斯族、鄂温克族、德昂族、保安族、裕固族、京族、塔塔尔族、独龙族、鄂伦春族、赫哲族、门巴族、珞巴族、基诺族。普通话与方言

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一种通行全国的共同语言。

我国人口众多,地域辽阔,山高水长,交通阻隔,各地方言非常众多而复杂。语言学家根据方言的不同特征,划分了七大方言区:

北方方言:北方方言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以北京话为代表,内部一致性较强。在各方言中,分布地域最广,使用人口最多,占人口总和的73%。

吴方言:沪、苏长江以南、浙,以苏州话为代表,占总人口的7.2%。

湘方言:以长沙话为代表,占总人口的3.2%。

赣方言:江西大部,以南昌话为代表,占总人口的3.3%。

客家方言:两广、闽、台湾、江西、湖南、四川等。以梅州话为代表,占总人口的3.6%。

粤方言:两广、港、澳,以广州话为代表,占总人口的4%。

闽方言:分布区域跨越6省。闽、琼、广东潮汕、雷州半岛、浙江温州部分、广西部分、台湾,占总人口的5.7%。中国的地质灾害与防治

我国地质灾害类型比较齐全,按致灾地质作用的性质和发生处作出区分,常见的地质灾害共有12类、48种。它们是:1. 地壳活动灾害,如地震、火山喷发、断层错动等。2. 斜坡岩土体运动灾害,如崩塌、滑坡、泥石流等。3. 地面变形灾害,如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面开裂(地裂缝)等。4. 矿山与地下工程灾害,如煤层自燃、洞井塌方、冒顶、偏帮、鼓

底、岩爆、高温、突水、瓦斯爆炸等。5. 城市地质灾害,如建筑地基与基坑变形、垃圾堆积等。6. 河、湖、水库灾害,如塌岸、淤积、渗漏、浸没、溃决等。7. 海岸带灾害,如海平面升降、海水入侵、海岸侵蚀、海港淤积、

风暴潮等。8. 海洋地质灾害,如水下滑坡、潮流沙坝、浅层气害等。9. 特殊岩土灾害,如黄土湿陷、膨胀土胀缩、冻土冻融、沙土液化、

淤泥触变等。10. 土地退化灾害,如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盐碱化、潜育化、沼

泽化等。11. 水土污染与地球化学异常灾害,如地下水质污染、农田土地污染、

地方病等。12. 水源枯竭灾害,如河水漏失、泉水干涸、地下含水层疏干(地下

水位超常下降)等。

我国国土资源部要求各级人民政府负责地质灾害防治管理部门,每年汛期前必须编制汛期地质灾害防灾预案。这是确保人民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减轻灾害损失的一项防灾减灾的有效措施。地质灾害防灾预案要求:一要明确组织指挥机构和抢险救灾队伍;二要摸清地质灾害基本情况,划分易发区和危险区,逐一列出易发生地质灾害地段;三要制定不同量级降雨地质灾害应急措施,明确不同量级降雨地质灾害点监测、易发地质灾害地段巡查地具体要求,临灾抢险救灾措施;四要明确标注地质灾害应急队伍人员名单和联系电话。长江三峡的综合治理

三峡工程是现今全球最大的水工程,也是我国最大的工程。它是综合治理长江中下游防洪问题的一项关键性措施,并兼有发电、航运、灌溉、供水和发展库区经济等巨大的综合经济效益,对加快我国现代化进程,提高综合国力具有重要意义。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我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方法主要是水土保持和综合治理。水土保持的原则: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治理和开发相结合。基本措施有:压缩农业用地,采用现代农业技术,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扩大林、草种植面积;保护和改善天然草场,规定合理的载畜量;露天采矿,及时回填复垦。目的:改善环境,提高植被的覆盖率,防止水土流失。小流域综合治理的重点:保持水土,建立高效的农林牧业生产体系。意义:水土保持,脱贫致富。措施:工程、生物和农业技术等措施并用,有机结合,效益互补。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治理

我国制订了五项技术可有效遏制西北地区荒漠化。

1. 植物固沙

植物固沙主要内容是:建立人工植被或恢复天然植被;营造大型防沙阻沙林带,以阻截流沙对绿洲、交通线、城镇居民点的侵袭;营造防护林网,控制耕地风蚀和牧场退化;保护封育天然植被,防止固定半固定沙丘和沙质的沙漠化危害。

2. 工程治沙

治理流沙时,采用柴草、黏土、卵石、网板等材料设置障碍物或铺压遮蔽,借以阻沙固沙;利用地形地物设置屏障,改变大风方向,输导流沙定向吹移;采取一定的工程措施,机械地进行干扰控制,以固定阻挡、输导搬运流沙,定向塑造风沙地貌,改变沙地条件,转害为利。

3. 化学固沙

在流动沙地上通过喷洒化学胶结物质,使其在沙地表面形成有一定强度的保护壳,隔开气流对沙面的直接作用,提高沙面抗风蚀性能,达到固定流沙的目的。

4. 旱地节水

水资源匮乏,是制约荒漠化地区土地综合整治与开发的主要难题。因此,引进和开发节水技术,发展灌溉农业就显得至关重要。一般采取渠道防渗、低压管道输水、喷灌微灌、田间节水等技术。

5. 退化地开发

我国在防治荒漠化的同时,对退化地也适度地进行了开发利用,形成和完善了不少农牧业开发技术。在农业上,主要有引水拉沙造田、老绿洲农田改造、沙地衬膜水稻栽培、盐碱化土地改良,以及日光温室栽培与养殖、地膜覆盖栽培和无土栽培等技术;在牧业上,主要有合理轮牧、以草定畜、草场改良和温室养殖技术;农牧综合技术主要有“小生物经济圈”建设,以及小流域综合治理技术。黄淮海平原中低产田的治理

低湿地的治理与开发:鱼塘-台田生态模式,立体开发。

盐碱地的治理与开发:调节和控制水盐运动的基本方法——引淡淋盐、井排井灌(抽取地下水,补充淡水)、覆盖(抑制水分蒸发)、生物措施(营造防护林)。

(三)名山秀岳

喜马拉雅山

喜马拉雅山是全球最高大最雄伟的山脉。它位于青藏高原南缘,经纬度:北纬27°59',东经86°56'。分布在我国西藏和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锡金和不丹等国境内,其主要部分在我国和尼泊尔交接处。西起帕米尔高原的南迦帕尔巴特峰,东至雅鲁藏布江急转弯处的南迦巴瓦峰,全长约2500公里,宽200~300公里。

喜马拉雅山脉在我国境内,东西绵延2400多公里,南北宽约200~300公里,由几列大致平行的山脉组成,呈向南凸出的弧形。平均海拔高达6000米,是世界上最雄伟的山脉。海拔7000米以上的高峰有40座,8000米以上的高峰有11座,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为世界第一高峰。泰山“五岳之首”的泰山,位于我国山东省中部,东西长约200公里,南北宽约50公里,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我国灿烂东方文化的写照,是“天人合一”思想的寄托摇篮。

泰山别名很多,实为全国之冠,有:岱山、岱宗、岱岳、东岳、泰岳等。主峰玉皇顶气势雄伟,拔地而起,有“天下第一山”之美誉。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名录。华山

华山古称“西岳”,是闻名遐迩的五岳之一,位于陕西省华阴市境内,距西安120公里,海拔2154.9米。它南接秦岭,北瞰黄渭,扼守着古代中国心脏地区,古称“天府之国”的长安关中地区进出中原的门户,素有“奇险天下第一山”之称。1982年,华山以陕西华山风景名胜区的名义,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

华山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据清代著名学者章太炎先生考证,“中华”、“华夏”皆因华山而得名。衡山

南岳衡山,位于湖南省衡阳市,又有“南岳独秀”的别称。因为它的气候条件比其他四岳优越,处处茂林修竹,终年翠绿;奇花异草,四时放香,自然景色十分美丽。南岳既是著名的佛教圣地,又是著名的道教名山,环山数百里,有寺、庙、庵、观等200多处;汉武帝以南岳名安徽霍山,隋文帝复以衡山为南岳。恒山

恒山,人称北岳,位于山西浑源县城南,距大同市62公里,与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并称为五岳,享誉全球。曾用名有常山、恒宗、元岳、紫岳,是国务院1982年公布的全国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据1984年规划,全景区为4个等级的保护区和1个自然保护区。嵩山

嵩山地处我国河南省西部登封市西北面,是五岳的中岳。1982年,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2004年2月13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地学部评选为“世界地质公园”。2007年5月8日,登封市嵩山少林景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黄山

黄山位于我国安徽省南部黄山市,黄山山脉东起绩溪县的大嶂山,西接黟县的羊栈岭,北起太平湖,南临徽州山区,面积约1200平方公里,其中精粹风景区154平方公里。黄山风景区是中国著名风景区之一,世界游览胜地。2007年5月8日,黄山市黄山风景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庐山

秀美的庐山位于我国江西省北部的鄱阳湖盆地,九江市以南。庐山山体呈椭圆形,长约25公里,宽约10公里,其中的90余座山峰仿佛九叠屏风,屏蔽着江西的北大门。庐山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巍峨挺拔的青峰秀峦、喷雪鸣雷的银泉飞瀑、瞬息万变的云海奇观、俊奇巧秀的园林建筑,一展庐山的无穷魅力。庐山尤以盛夏如春的凉爽气候为中外游客所向往,是国内久负盛名的风景名胜区和避暑游览胜地。五台山

五台山地处山西省东北部,属太行山系的北端。跨忻州市的五台县、繁峙县、代县、原平县、定襄县,周500余里。中心地区台怀镇,距五台县城90公里,忻州市160公里,山西省会太原市240公里。山西五台山与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并称为中国四大佛教名山。峨眉山

峨眉山位于我国四川省峨眉山市境内,在四川盆地的西南部,地处长江上游,屹立在大渡河与青衣江之间,距峨眉山市7公里,东距乐山市37公里,是闻名遐迩的旅游胜地和佛教名山;有“峨眉天下秀”的美誉。作为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的峨眉山,是一个集自然风光与佛教文化为一体的中国国家级山岳型风景名胜区。普陀山

普陀山是舟山群岛1390个岛屿中的一个小岛,面积大约在12.93平方公里左右,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全岛形似苍龙卧海,历来享有“海天佛国”、“南海圣境”的美称。2007年5月8日,舟山市普陀山风景名胜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普陀山以其神奇、神圣、神秘,成为驰誉中外的旅游胜地。九华山

九华山位于安徽省池州市东南境,与山西的五台山、浙江的普陀山、四川的峨眉山并称中国四大佛教名山。地藏菩萨道场,是我国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它为皖南斜列的三大山系(黄山、九华山、天目山)之一,是安徽“两山一湖”(黄山、九华山、太平湖)黄金旅游区的北部主入口、主景区。风景区面积120平方公里,保护范围174平方公里,中心位置九华街地理坐标为东经117°,北纬30°,现为国家5A级旅游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被誉为国际性佛教道场。武当山

武当山,又名太和山,仙室山,古时有“太岳”、“玄岳”、“大岳”之称,地处我国湖北省西北部丹江口市境内,东接历史名城襄樊市,背倚苍茫千里的神农架原始森林,面临碧波万顷的丹江口水库(中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取水源头),是联合国公布的世界文化遗产地,是中国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道教名山和武当拳发源地。武夷山

武夷山位于我国福建省西北部,总面积99975平方公里。按照区内资源的不同特征,划分为西部生物多样性、中部九曲溪生态、东部自然与文化景观以及城村闽越王城遗址等4个保护区。核心面积63575公顷,核心次面积36400公顷,同时,还划定了外围保护地带——缓冲区,面积27888公顷。长白山

长白山地处我国吉林省东南部地区,是中、朝两国的界山,是图们江、鸭绿江、松花三江的发源地,国家4A级风景区。闻名中外的美景,一望无际的林海,以及栖息其间的珍禽异兽,使它于1980年列入联合国国际生物圈保护区。2007年5月8日,长白山景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雁荡山

雁荡山地处我国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境内,另一部分位于永嘉县及温岭市,历来享有“袁中绝胜”、“海上名山”之美誉,史称“东南第一山”,总面积450平方公里,500多个景点分布于8个景区,以奇峰怪石、古洞石室、飞瀑流泉称胜。其中,灵峰、灵岩、大龙湫三个景区被称为“雁荡三绝”。特别是灵峰夜景、灵岩飞渡堪称中国一绝。因山顶有湖,芦苇茂密,结草为荡,南归秋雁多宿于此,故名雁荡。天山

天山是亚洲中部的一条大山脉,横贯我国新疆的中部,长约2500公里,宽约250~300公里,平均海拔约5000米。最高峰海拔为7435.3米,汗腾格里峰海拔6995米,博格达峰的海拔5445米,这些高峰都在中国境内,峰顶白雪皑皑。新疆的三条大河——锡尔河、楚河和伊犁河都发源于此山。昆仑山

昆仑山位于我国青海省境内,西起帕米尔高原,山脉全长2500公里,平均海拔5500~6000米,宽130~200公里,西窄东宽,总面积达50多万平方公里,最高峰称做新青峰——布格达板峰,海拔6860米,是青海省最高点。昆仑山北坡濒临最干旱的亚洲大陆中心,属暖温带塔里木荒漠和柴达木荒漠。昆仑山峰峦起伏,林深古幽,景色秀丽,每逢春夏之交,满山碧树吐翠,鲜花争妍斗奇,使昆仑山更具风韵,成为著名的风景游览区之一。祁连山

祁连山脉地处我国青海省东北部与甘肃省西部边境,由多条西北—东南走向的平行山脉和宽谷组成。因位于河西走廊南侧,又叫南山,属褶皱断块山。最宽处在酒泉市与柴达木盆地之间,达300千米。自北而南,包括大雪山、托来山、托来南山、野马南山、疏勒南山、党河南山、土尔根达坂山、柴达木山和宗务隆山。山峰多海拔4000~5000米,最高峰疏勒南山的团结峰海拔5808米。海拔4000米以上的山峰终年积雪,山间谷地也在海拔3000~3500米之间。青城山

青城山地处我国四川省都江堰市西南,古称丈人山,为邛崃山脉的分支。主峰老霄顶海拔1260米(2007年),全山林木青翠,四季常青,诸峰环峙,状若城廓,故名青城山。丹梯千级,曲径通幽,以幽洁取胜,历来就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誉,与剑门之险,峨眉之秀,夔门之雄齐名。龙虎山

龙虎山地处我国江西省鹰潭市贵溪境内,是我国道教发祥地,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整个景区面积200多平方公里。源远流长的道教文化、独具特色的碧水丹山和千古未解的崖墓群构成了龙虎山风景旅游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三绝”。齐云山

齐云山风景名胜区地处我国安徽省休宁县城西约15公里处,古称白岳,与黄山南北相望,群山如海,丹崖耸翠,风景秀美,历来享有“黄山白岳甲江南”之誉。因最高峰廊崖“一石插天,与云并齐”而得名,乾隆帝称之为“天下无双胜景,江南第一名山”。它由齐云、白岳、岐山、万寿等9座山峰组成。齐云山又是道家的“桃源洞天”,为著名道教名山之一。玉山

现我国面积最大的国家公园就是玉山国家公园,位于台湾的中央地带,群峰并峙,百岳高山多达30余座。北起三貂角,南接屏东平原,长约300公里。主峰玉山海拔3997米,不仅为台湾最高山峰,也为中国东部最高峰。山地多森林,目前仍有原始森林分布,材用、药用和化工用植物资源丰富。秦岭

广义的秦岭是横贯我国中部的东西走向的巨大山脉。秦岭西起甘肃省临潭县北部的白石山,以迭山与昆仑山脉分界,向东经天水南部的麦积山进入陕西,在陕西与河南交界处分为三支,北支为崤山,余脉沿黄河南岸向东延伸,通称邙山;中支为熊耳山;南支为伏牛山。山脉南部一小部分由陕西延伸至湖北郧县。秦岭山脉全长1600公里,南北宽数十公里至二三百公里,面积广大,气势磅礴,蔚为壮观。

狭义的秦岭是秦岭山脉中段,位于陕西省中部的一部分。在汉代即有“秦岭”之名,又因位于关中以南,所以又叫“南山”。北侧断层陷落,山体雄伟,势如屏壁。《史记》中说:“秦岭天下之大阻也。”因此,它有“九州之险”的称号。云台山

云台山地处我国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境内,以其独特的“北方岩溶地貌”被列入首批世界地质公园名录。同时又是河南省唯一一个集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景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国家水利风景名胜区、国家猕猴自然保护区6个国家级于一体的风景名胜区。景区面积190平方公里,含泉瀑峡、潭瀑峡、红石峡、子房湖、万善寺、百家岩、仙苑、圣顶、叠彩洞、青龙峡十大景点,还有亚洲落差最大的瀑布——云台瀑布。梅里雪山

梅里雪山又称雪山太子,被当地的藏民视做“神山”。梅里雪山地处我国云南省德钦县东北约10公里的横断山脉中段怒江与澜沧江之间,平均海拔在6000米以上的有13座山峰,称为“太子十三峰”,主峰卡瓦格博峰海拔高达6740米,是云南的第一高峰。1908年法国人马杰尔·戴维斯在《云南》一书中首次使用“梅里雪山”的称呼。四姑娘山

四姑娘山地处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县与汶川县交界处,是横断山脉东部边缘邛崃山系的最高峰。四姑娘山由4座连绵不断的山峰组成,它们从北到南,在3.5公里范围内一字排开,其高度分别为6250米、5664米、5454米、5355米。这4座山峰长年冰雪覆盖,如同头披白纱,姿容俊俏的4位少女,依次屹立在长坪沟和海子沟两道银河之上。阿尔泰山

阿尔泰山是亚洲壮丽的山系之一,北西—南东走向,斜跨中国、哈萨克斯坦、俄罗斯、蒙古国境,绵延2000余公里;我国境内的阿尔泰山属中段南坡,山体长达500余公里,南邻准噶尔盆地。主要山脊高度在3000米以上,北部的最高峰为友谊峰,海拔4374米;西部的山体最宽,愈向东南愈狭窄,高度亦渐低下;从东北部国境线,向南西逐渐下降到额尔齐斯河谷地,呈4级阶梯,山地轮廓呈块状和层状;只在高山地区有冰蚀地形并有现代冰川;除沿北西向断裂做串珠状分布有断陷盆地外,无大型纵向谷地;阿尔泰山堪称典型的断块山。玉龙雪山

玉龙雪山位于我国云南省丽江西北,南北走向,东西宽约13公里,南北长约35公里,与哈巴雪山对峙,汹涌澎湃的金沙江奔腾其间。全山13峰,峰峰终年积雪不化,仿佛一条矫健的玉龙横卧山巅,有一跃而入金沙江之势,故名“玉龙雪山”。主峰扇子陡海拔5596米,是世界上北半球纬度最低、海拔最高的山峰。千山

千山地处我国辽宁省鞍山市东南17公里处,总面积44平方公里,享有“东北明珠”之美誉,是我国重点风景名胜区。它南临渤海,北接长白,群峰拔地,万笏朝天,以峰秀、石峭、谷幽、庙古、佛高、松奇、花盛而著称,具有景点密集、步移景异、玲珑剔透的特色。山峰总数为999座,其数近千,故名“千山”,又名“积翠山”、“千华山”、“千顶山”、“千朵莲花山”,千山“无峰不奇,无石不峭,无庙不古,无处不幽”。古往今来,一直是吸引众多游人的人间胜境。六盘山

六盘山是我国最年轻的山脉之一,地处宁夏、甘肃、陕西交界地带,逶迤200余公里,海拔3000米左右。它以磅礴的气势,横贯陕甘宁三省区,既是关中平原的天然屏障,又是北方重要的分水岭,黄河水系的泾河、清水河、葫芦河均发源于此。崆峒山

崆峒山地处我国甘肃省平凉市城西,它东瞰西安,西接兰州,南邻宝鸡,北抵银川,是古丝绸之路西出关中之咽喉要道。景区面积84平方公里,主峰海拔2123米,集奇险灵秀的自然景观和古朴精湛的人文景观于一身,具有极高的观赏、文化和科考价值,自古就有“西来第一山”、“西镇奇观”、“崆峒山色天下秀”之美誉。燕山

燕山地处我国河北平原北侧,由潮白河谷到山海关,大致呈东西走向,长约300多公里,海拔在400~1000米,属于褶皱断块山类型。北侧接七老图山、努鲁儿虎山,南侧为河北平原,高差大。滦河切断此山,形成峡口—喜峰口,潮河切割形成古北口等,自古为南北交通孔道,在军事中也很有地位,古代与近代战争中,常常是兵家必争之地。九宫山

九宫山位于湖北省境内,是湖北六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之一,因南朝“晋安王兄弟九人建九宫殿于此山,遂以为名”。此后,多朝皇帝封山赐匾,历代文人作赋题词,延至南宋名道士张道清赴九宫山开辟道场,香火远播,九宫山便成为全国五大道场之一,特别是1645年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殉难于九宫山,从此九宫山声名远播。目前,闯王陵已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全国唯一保存下来的农民起义领袖陵寝。崂山

崂山位于我国山东省境内,是山东半岛的主要山脉,最高峰崂顶海拔1133米,是我国海岸线第一高峰,有着“海上第一名山”之称。山海相连,山光海色,是崂山风景的特色,在全国的名山中,唯有崂山是在海边拔地崛起的。崂山是我国著名的道教名山,过去最盛时,有“九宫八观七十庵”,全山有上千名道士。著名的道教人物丘处机、张三丰都曾在此修道。仙都山

仙都山,古代也叫缙云山,缙云县以山得名。据《隋书·地理志》记载“括苍有缙云山”。贞观元年,唐太宗按地理形势,把全国分为十道,浙江属江南道,缙云山是江南道名山之一。唐(元和郡县志)“缙云山,一名仙都,一曰缙云,黄帝炼丹于此”。(一统志)“在缙云县东二十三里,高六百丈,周三百里,本名缙云山。天宝七载有彩云仙乐之异,敕改今名”。五指山

五指山是海南岛的象征,也是我国的名山之一,被国际旅游组织列为A级旅游点。该山是海南第一高山,位于海南岛中部,峰峦起伏成锯齿状,形似五指,故得名。五指山区遍布热带原始森林,层层叠叠,逶迤不尽。海南主要的江河皆从此地发源,水光山色交相辉映,构成奇特瑰丽的风光。

(四)高原盆地

高原的定义

通常,海拔高度在1000米以上,且面积广大,地形开阔,周边有明显的陡坡为界,比较完整的大面积隆起地区被称做高原。高原与平原的主要区别是海拔较高,它以完整的大面积隆起区别于山地。高原素有“大地的舞台”之称,它是在长期连续的大面积的地壳抬升运动中形成的。它以较大的高度区别于平原,又以较大的平缓地面和较小的起伏区别于山地。有的高原表面宽广平坦,地势起伏不大;有的高原则山峦起伏,地势变化很大。高原的类型

依据高原表面的形态,可将高原分为如下类型:一种是顶面较平坦的高原,如中国的内蒙古高原;一种是地面起伏较大,顶面仍相当宽广的高原,如中国青藏高原;一种是分割高原,如中国的云贵高原,流水切割较深,起伏大,顶面仍较宽广。黄土高原是中国四大高原之一,大部分为厚层黄土覆盖。高原的形成

形成年代较短的高原通常大都比较平坦,而年代较长的则由于长期遭到风化侵蚀,比较低矮,而看起来和山地类似。高原的特点

高原海拔高,气压低,氧气稀薄,根据这一低压缺氧的特点,可以利用来增强人体的体力耐力素质,所以成为体育界耐力训练的“宝地”。另外高原地区接受太阳辐射多,日照时间长,太阳能资源非常丰富。高原的代表性区域

青藏高原,位于我国的西南部。青藏高原是我国最大、世界最高的高原;高原的边缘与内部多山脉,但高原面起伏平缓;雪山、冰川广布。

内蒙古高原,位于我国北部,是我国第二大高原,地面坦荡。

黄土高原,位于秦岭以北。它是世界上面积最广的黄土分布区;高原表面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云贵高原,位于云南东部和贵州的大部。其特点是地势西高东低;石灰岩广布;峰岭众多,地面崎岖,有许多山间小盆地。青藏高原

青藏高原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是全球最高的高原。其边缘的喜马拉雅山,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脉。据地质学家考证,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山脉在地质历史时代还处在婴儿期,还会继续增高。内蒙古高原

内蒙古高原是我国的第二大高原,它位于阴山山脉之北,大兴安岭以西,北至国界,面积约34万平方公里。广义的内蒙古高原还包括阴山以南的鄂尔多斯高原和贺兰山以西的阿拉善高原。内蒙古高原开阔坦荡,地面起伏和缓。从飞机上俯视高原就像烟波浩瀚的大海,古人称之为“瀚海”。高原上既有碧野千里的草原,也有沙浪滚滚的沙漠,是中国天然牧场和沙漠分布地区之一。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面积约40万平方公里,是全球最大的黄土堆积区。它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连秦岭,北抵长城,主要包括山西、陕西、甘肃、青海、宁夏以及河南等省区部分地区。区内黄土厚50~180米,气候较干旱,降水集中,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但是矿产资源极为丰富,煤、石油、铝土储量很大。云贵高原

云贵高原地处中国西南部,包括云南省东部、贵州全省、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和四川、湖北、湖南等省边境,是我国南北走向和东北—西南走向两组山脉的交会处,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1000~2000米,是中国的第四大高原。盆地的定义

盆地,顾名思义,形同一个放在地上的大盆子,因此,人们就把四周高(山地或高原)、中部低(平原或丘陵)的盆状地形称为盆地。盆地的类型

盆地由于形成的原因,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地壳构造运动形成的盆地,叫做构造盆地,如我国新疆的吐鲁番盆地、江汉平原盆地。另一种是由冰川、流水、风和岩溶侵蚀形成的盆地,称为侵蚀盆地,如我国云南西双版纳的景洪盆地,主要由澜沧江及其支流侵蚀扩展而成。盆地的形成

盆地主要是因为地壳运动形成的。在地壳运动作用下,地下的岩层经受挤压或拉伸,变得弯曲或产生了断裂,就会使有些部分的岩石隆起,有些部分下降,如下降的那部分被隆起的那些部分包围,盆地的雏形就形成了。

还有一些盆地,主要是由地表外力,比如风力、雨水等破坏作用而形成的。河流沿着地表岩石比较软弱的地方向下侵蚀、切割形成各种不同大小的河谷盆地。盆地的特点

盆地纵向含油层系多,油埋藏深、跨度大。

盆地经历多期构造运动,断裂发育,构造复杂。

储层类型多,物性变化大,储层非均质严重。

受多期构造、多种沉积、多种储层岩性影响。

油品类型多,原油物性变化大。

稠油埋藏普遍较深。盆地的代表性区域

我国有5个非常著名的盆地,它们是四川、塔里木、吐鲁番、准噶尔、柴达木等盆地,面积都在10万平方千米以上。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和四川盆地又被称为“中国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

塔里木盆地地处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南部,是我国最大的盆地。“塔里木”为维吾尔语,意为“无缰之马”。盆地西起帕米尔高原,东至甘肃、新疆边境,东西长约1600公里左右,南北最宽处约为600公里左右,面积约为53万多平方公里,平均海拔约1000米,约占新疆总面积的1/2。较四川盆地大2.6倍,较北疆准噶尔盆地大1.4倍,较吐鲁番盆地大10多倍,是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准噶尔盆地

准格尔盆地位于我国新疆北部,地处天山以北,在天山与阿尔泰山之间,西北、东北和南面均为高山所包围,呈一个不等边的三角形,面积约38万平方公里,是我国第二大盆地。盆地地势由东向西微微倾斜,东端海拔高度可达千米,而西部的湖沼洼地已下降到200~400米,艾比湖水面高仅189米,是盆地最低部位。柴达木盆地

柴达木盆地,在青藏高原上陷落成为一个最深的巨大盆地,略呈不等边的三角形。位于青海省阿尔金山、祁连山、昆仑山间,东西长800公里,南北最宽处350公里,面积约22万平方公里,由许多小型的山间盆地所组成。盆地西高东低,海拔2500~3000米,比塔里木盆地高2~3倍,是一个高原型盆地。从盆地边缘至中心依次为戈壁、丘陵、平原、湖泊。四川盆地

四川盆地是我国四大盆地之一,盆周山地海拔多在1000~3000米之间;盆底地势低矮,海拔200~750米,是中国地势划分的第二级阶梯上相对凹下的部分,因为地表广泛露出侏罗纪至白垩纪的红色岩系,又称为红色盆地。西部是大幅隆起、地域辽阔的高原和山地,海拔多在4000米以上。

(五)平原丘陵

平原的定义

陆地上海拔高度相对比较小,广阔而平坦的地区称为平原。它的主要特点是地势低平,起伏和缓,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50米,坡度在5°以下。它以较低的高度区别于高原,以较小的起伏区别于丘陵,是陆地上最平坦的地域。平原的类型

按照平原的成因一般可分为构造平原、侵蚀平原和堆积平原,但大多数形成一般都是河流冲击的结果。堆积平原是在地壳下降运动速度较小的过程中,沉积物补偿性堆积形成的平原。洪积平原、冲积平原、海积平原都属于堆积平原。如长江中下游平原就是冲积平原。侵蚀平原,也叫剥蚀平原,是在地壳长期稳定的条件下,风化物因重力,流水的作用而使地表逐渐被剥蚀,最后形成的石质平原。侵蚀平原一般略有起伏状,如我国江苏徐州一带的平原,构造平原是因地壳抬升或海面下降而形成的。

平原的成因复杂,有很多种类型。根据海拔高度,平原可分为低平原(海拔200米以下)和高平原(海拔200~500米之间)。根据地表形态可分为平坦平原(如冲积平原)、倾斜平原(如海岸平原、山前平原)、碟状平原(如内陆平原、湖成平原)、波状平原(如冰碛平原,多河流泛滥平原)等。根据成因可分为构造平原和非构造平原,非构造平原分为:堆积平原和侵蚀平原。平原的形成

平原是地壳长期稳定、升降运动极其缓慢的情况下,经过外力剥蚀夷平作用和堆积作用形成的。冲积平原主要由河流冲积而成。它的特点是地面平坦,面积广大,多分布在大江、大河的中、下游两岸地区。

侵蚀平原主要由海水、风、冰川等外力的不断剥蚀、切割而成。这种平原地面起伏较大。就华北平原为例,它的形成可以追溯到1亿3000多万年以前的燕山运动时期。那时北方地区曾发生一次强烈的地壳运动,形成高耸的太行山。到了距今3000万年前的喜马拉雅运动时,太行山再次抬升,东部地区继续下陷。久而久之,就在山麓东部形成一大片扇面状冲积平原,由于黄河、海河、滦河等水系每年都要挟带大量泥沙,自西而东冲刷和堆积到东部低洼地区,使古冲积扇面积不断向东延伸扩大,最后终于形成了坦荡辽阔的华北平原。平原的特点

世界平原总面积约占全球陆地总面积的25%,平原不但广大,而且土地肥沃,水网密布,交通发达,是经济文化发展较早较快的地方。我国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就有“鱼米之乡”的美称。另外一些重要矿产资源,如煤、石油等也富集在平原地带。平原代表性区域

南美洲亚马孙平原:560万平方千米。

欧洲东欧平原:400万平方千米。

亚洲西西伯利亚平原:260万平方千米。

南美洲拉普拉塔平原:150万平方千米。

北美洲北美大平原:150万平方千米。

亚洲图兰平原:150万平方千米。

亚洲恒河平原:45万平方千米。

亚洲印度河平原:30万平方千米。

欧洲中欧平原:30万平方千米。

亚洲松辽平原:35万平方千米。东北平原

东北平原又叫松辽平原,地处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之间,长约1000公里,东西最宽处约400公里,主要由辽河、松花江、嫩江冲积作用形成。松辽分水岭以南称辽河平原,以北称松嫩平原,面积约35万平方公里,是我国最大的平原。华北平原

华北平原是我国的第二大平原,地处黄河下游,西起太行山脉和豫西山地,东至黄海、渤海和山东丘陵,北起燕山山脉,西南至桐柏山和大别山,东南至苏、皖北部,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相连。延展在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东省、河南省、安徽省和江苏省等7省、市的境域。总面积约30万平方千米,主要由黄河、淮河、海河、滦河冲积而成,故又称黄淮海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是位于我国长江三峡以东的中下游沿岸的带状平原。北界淮阳丘陵和黄淮平原,南界江南丘陵及浙闽丘陵,是由长江及其支流冲积而形成的,面积约20多万平方千米,地势低平,海拔大多50米左右。中游平原包括湖北江汉平原、湖南洞庭湖平原(合称两湖平原)、江西鄱阳湖平原;下游平原包括安徽长江沿岸平原和巢湖平原(皖中平原)以及江苏、浙江、上海间的长江三角洲。三江平原

三江平原是我国最大的沼泽分布区。三江平原是黑龙江、乌苏里江和松花江汇流冲击而成的平原,也因此得名。三条大江浩浩荡荡,汇流、冲积而成了这块低平的沃土,区内水资源丰富,总量187.64亿立方米,人均耕地面积大致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5倍,在低山丘陵地带还分布有252万公顷的针阔混交林。丘陵的定义

丘陵,通常海拔在200~500米,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高低起伏,坡度较缓,由连绵不断的低矮山丘组成的地形。丘陵一般没有明显的脉络,顶部浑圆,是山地久经侵蚀的产物。丘陵的类型

由于地球表面形态起伏,丘陵是在绝对高度500米以内,相对高度不超过200米,由各种岩类组成的坡面组合体。坡度一般较缓,切割破碎,无一定方向。按相对高度分为:200米以上为高丘陵,200米以下为低丘陵;按坡度陡峻程度分为:大于25°以上称陡丘陵,小于25°称缓丘陵;按不同岩性组成可分为:花岗岩丘陵、火山岩丘陵、各种沉积岩丘陵,如红土丘陵、黄土梁峁丘陵等;按成因又可分为:构造丘陵、剥蚀夷平丘陵、火山丘陵、风成沙丘丘陵、荒漠丘陵、岩溶丘陵及冻土丘陵等;按分布位置可分为:山间丘陵、山前丘陵、平原丘陵,在洋底,称为海洋丘陵等。丘陵地区,尤其是靠近山地与平原之间的丘陵地区,往往由于山前地下水与地表水由山地供给而水量丰富,自古就是人类依山傍水,防洪、农耕的重要栖息之地,也是果树林带丰产之地。因其风景别致,可辟为旅游胜地。丘陵的形成

丘陵有各种各样的形成原因:

小的山脉的风化

不稳定的山坡的滑动和下沉

风造成的堆积

冰川造成的堆积

植被造成的堆积

河流造成的侵蚀

火山和地震

史前陨石

人造:比如露天开矿造成的堆积、古代居民点造成的堆积等,此外还有园林工艺故意造成的丘陵地区,比如高尔夫球场等。丘陵的特点

丘陵地的特点:山顶形状浑圆,谷宽岭低,斜面较缓,谷内常有溪流,谷间和斜面上多为水旱田和幼树林。居民地多依丘傍谷,人口较多,农产也较丰富。丘陵地有利于军队机动集结、分散荫蔽,便于观察射击和指挥,便于坦克越野行动。辽东低山丘陵

辽东丘陵属于长白山地的延续部分,构造上属华北地台辽东隆起带。古老的基底变质岩系在铁岭、营口、丹东等地广泛出露,含有丰富的铁矿和菱镁矿。中生代以来发生强烈构造运动,以北东向的褶皱和断裂为主,并有花岗岩侵入。第三纪初侵蚀夷平,喜马拉雅运动有广泛的拗曲、断层和岩浆喷发。第四纪以来多次世界性的海面波动以及冰后期海浸高海面以后的间歇隆起和多种营力的剥蚀夷平,使沿海发育了层状地貌和复杂的海岸类型。千山为辽东丘陵的主干,海拔500~1000米,少数山峰超过1000米,如步云山、黑山、绵羊顶子山。山地两侧为400米以下的丘陵地,面积广阔。因受海洋季风影响,年降水量可达650~1000毫米,偶有台风过境,形成局部洪涝灾害。地带性植被为赤松和栎林为主的暖温带落叶阔叶林,随着地势增高,分布有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和岳桦矮林,是我国柞蚕和暖温带水果基地。山东丘陵

山东丘陵地处黄河以南,大运河以东的山东半岛上,面积约占半岛面积的70%。它是由古老的结晶岩组成的断块低山丘陵。突兀在丘陵之上的少数山峰,虽海拔高度不大,但气势雄伟,如泰山海拔1545米,巍峨挺拔,自古就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喻。东南丘陵

东南丘陵位于长江和两广之间,东至大海,西至云贵高原的大片低山和丘陵的总称。涵盖安徽省、江苏省、江西省、浙江省、湖南省、福建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部分或全部。海拔多在200~600米之间,其中主要的山峰超过1500米。丘陵多呈东北—西南走向,丘陵与低山之间多数有河谷盆地,适宜发展农业。两广丘陵

两广丘陵是我国广东、广西两省区大部分低山、丘陵的统称。主要山脉有十万大山、云开大山、莲花山等。丘陵海拔多在200~400米,少数山脉超过1000米。广东境内多花岗岩,红砂岩地形,广西境内多石灰岩地形。西江、北江、东江沿岸有河谷小平原。江南丘陵

江南丘陵位于长江以南、南岭以北、武夷山和天目山以西、雪峰山以东,包括中国湘、赣两省中南部和浙西、皖南地区的大片低山和丘陵,都叫做江南丘陵。该地区介于北纬25°~31°,东经110°~120°,面积约37万平方公里。浙闽丘陵

浙闽丘陵是我国东南丘陵其中的一部分。涵盖了钱塘江至广东惠东、河源一线以东的中国东南沿海。区内峰峦逶迤,河流纵横,海岸曲折,岛屿棋布,四季常青。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丘陵占全区面积85%。由于山脉受构造控制,浙闽丘陵地区分布着许多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主要有武夷山、天目山、仙霞岭、括苍山、雁荡山、戴云山等。

(六)岛屿半岛

岛屿的定义

岛屿泛指散布在海洋、江河或湖泊中的四面环水、高潮时露出水面、自然形成的陆地。彼此相距较近的一组岛屿称为群岛。

海洋中的岛屿面积大小不尽相同,小的不到1平方公里,叫做“屿”;大的可达几百万平方公里,称为“岛”。按形成原因可分为大陆岛、海洋岛或火山岛、珊瑚岛和冲积岛。按岛屿的数量及分布特点分为孤立的岛屿和彼此相距很近、成群的岛屿(群岛)。岛屿的类型

按照成因分类,岛屿有大陆岛和海洋岛两类。大陆岛是大陆的“本家”。多呈花彩链状分布在大陆边缘的外围。在地质构造上与附近大陆相连,只是由于地壳变动或海水上升,局部陆地被水包围而成岛屿。我国的台湾岛就是最典型的大陆岛。海洋岛按成因不同又可分为火山岛、珊瑚岛和冲积岛。由海底火山喷发,火山喷发物堆积而形成的岛屿叫火山岛。太平洋中的夏威夷岛是典型的火山岛。塑造珊瑚岛的主力军是珊瑚虫。珊瑚虫遗体堆积而成的海岛叫珊瑚岛。珊瑚岛主要分布在南北纬20°之间的热带浅海地区,以太平洋的浅海比较集中,如澳大利亚东北面的大堡礁。我国南海诸岛中的多数岛屿均为珊瑚岛。冲积岛则是由河流或波浪冲积而成的岛屿。我国长江口的崇明岛就是我国最大的冲积岛。岛屿的形成1. 因地壳运动引起陆地下沉或海面上升,部分陆地与大陆分离成

岛,如中国的台湾岛。2. 由海底火山作用而产生的喷发物质(主要是熔岩)堆积而成或由

珊瑚虫的分泌物和遗骸堆积的珊瑚礁构成。前者如夏威夷群岛中

的大部分岛屿,后者如中国的西沙、南沙群岛。3. 由河流、湖泊中的泥沙堆积而成,如中国的崇明岛。岛屿的特点

岛屿是因为海水的阻断与大陆隔开了的,而半岛则是与大陆相连的,没有因为海水而隔开,由大陆向海洋突出的一部分。此外,岛屿也可能是与大陆相连,叫大陆岛,是由于中部下陷,海水侵入而造成大陆与另一部分分离,分离的那部分,即为岛屿。台湾岛

台湾岛是我国的第一大岛,也是历代的战略要地。地处东海南部,西依台湾海峡(属于东海),距福建省海岸75~220海里;东临太平洋;东北与琉球群岛为邻,距冲绳岛约335海里;南隔巴士海峡与菲律宾相望,距吕宋岛约195海里。岛形狭长,从最北端富贵角到最南端鹅銮鼻,长约394千米;最宽处在北回归线附近,约144千米。面积3.58万平方千米,占全省面积的99%,为台湾省主岛,在世界大岛中列第38位。人口约2300万(2006年统计)。其中汉族约占98%,高山族等约占2%。海南岛

海南岛地处中国雷州半岛南部。从平面地图上来看,海南岛就像一个雪梨,横卧在碧波荡漾的中国南海之上。海南岛的长轴呈东北—西南向,长约300余公里,西北—东南向为短轴,长约180公里,面积3.39万平方公里,是我国仅次于台湾岛的第二大岛。海南岛北隔琼州海峡,与雷州半岛相望。琼州海峡宽约20公里,是海南岛和大陆间的海上“走廊”,又是北部湾和南海之间的海运通道。崇明岛

位于长江口门户的崇明岛,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河口冲积岛,是我国第三大岛,成陆已有1300多年历史,现有面积1267平方公里,户籍人口63.5万人。全岛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林木茂盛,物产富饶,是有名的鱼米之乡。东濒东海,南与浦东新区、宝山区和江苏省太仓市隔江相望,北同江苏省海门、启东两市一水之隔。总面积1411平方千米,形如一春蚕,东西长,南北狭。在它的旁边还有横沙、长兴两岛。崇明岛的形成与长江江口的演变相连在一起。舟山群岛

舟山群岛岛礁繁多,星罗棋布,大、小岛屿共有1390个,约相当于我国海岛总数的20%,分隶浙江省舟山市、岱山县、嵊泗县;分布海域面积22000平方公里,陆域面积1371平方公里。其中1平方公里以上的岛屿58个,占该群岛总面积的96.9%。整个岛群呈北东走向依次排列。南部大岛较多,海拔较高,排列密集,北部多为小岛,地势较低,分布较散;主要岛屿有舟山岛、岱山岛、朱家尖岛、六横岛、金塘岛等,其中舟山岛最大,面积为502平方公里,为我国第四大岛。半岛的定义

半岛是指岛的一面同大陆相连,其余三面伸入海洋或湖泊,都被水包围的陆地。半岛的形成

大的半岛主要受地质构造断陷作用从而形成,如中国的辽东半岛、山东半岛、雷州半岛、绵阳半岛等。此外,由于沿岸泥沙流携带泥沙由陆向岛堆积,或岛屿受海浪侵蚀使碎屑物质由岛向陆堆积,逐渐使岛与陆相连,形成陆连岛,如中国山东省芝罘岛。从分布情况看,世界主要的半岛都在大陆的边缘地带。山东半岛

我国最大的半岛是山东半岛,有大、小山东半岛之分。小山东半岛指的是胶莱河以东的胶东半岛,大山东半岛是寿光小清河口和日照岚山口与岚山头苏鲁交界处的绣针河口两点连线以东的部分。山东半岛位于山东省东部,包括青岛、烟台、威海的全部以及潍坊、日照、东营的大部分或部分,突出于黄海、渤海之间,隔渤海与辽东半岛遥遥相对。辽东半岛

辽东半岛地是我国第二大半岛。它的北面边界是鸭绿江口与辽河口的连线,其他三面临海。千山山脉从南至北横贯整个半岛,最高点高于1000米。半岛沿海地带是平原,海中有很多岛屿,最著名的有小龙岛(蛇岛)、长山群岛等。雷州半岛

雷州半岛我国三大半岛之一,地处广东省西南部,介于南海和北部湾之间,南隔琼州海峡与海南岛相望。南北长约140公里,东西宽约60~70公里,面积0.78万余平方公里,因为雷暴较多从而得名。九龙半岛

九龙半岛地处我国广东省南部,珠江口东侧,与香港岛隔海相望,又称大鹏山。旧属广东省新安县(今深圳市),今属香港。面积7.7平方千米。岛上多丘陵,以大雾山为最高。

(七)河流湖泊

长江

长江是我国第一长河,是当今世界第三长河,总长度6211.3公里,流域总面积180余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5,年平均入海水量约9600余亿立方米。它源远流长,与黄河一起,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被誉为“母亲河”。黄河

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是全球含沙量最多的河流。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脉北麓,干流贯穿9个省、自治区,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万平方公里,年径流量574亿立方米,平均径流深度79米。珠江

珠江是我国南方最大的河系,与长江、黄河、淮河、海河、松花江、辽河并称中国七大江河。旧时也称粤江,是中国境内第三长河流,按年流量为中国第二大河流。全长2400公里。原指广州到入海口的一段河道,后来逐渐成为西江、北江、东江和珠江三角洲诸河的总称。

其干流西江发源于云南省东北部沾益县的马雄山,干流流经云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