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格历史的史学名著(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3 10:14:22

点击下载

作者:林之满,萧枫

出版社:辽海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定格历史的史学名著(下)

定格历史的史学名著(下)试读:

《话说中国》丛书编委会

主 编:林之满 萧 枫

副主编:魏茂峰 李亚辉 竭宝峰

编委会:(排名不分先后)

   何 莎 刘连旺 常志强 刘 俊 王 蓓

   刘海生 王艳芳 周艳云 李丽丽 刘 洋

   陈时雨 吴良克 刘一石 刘 永 宋春正

   崔文君 邵 军 石 怡 贺小刚 樊景良

   赵明明 于 洋 姚 志 严 鹏 王 军

   陈 凤 李 忠 陈 莹 付中天 杨坦然

   单而辉 孙德民 于 武 赵 明 童恩中

   杨迪穆 郝 纯 胡 凯 邓俊华 夏正言

   鲁正华 罗致平 王洪源 于 斌 曹成章

   黄 铸 白红艳 钟 涛 韩 磊 罗晓宇

编写说明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灿烂文明史、又充满着生机与活力的泱泱大国。中华民族早就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前仆后继,绵延百代。著名科学史家贝尔纳曾说:“中国在许多世纪以来,一直是人类文明和科学的巨大中心之一。”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曾创造了无数的文明奇迹。

中国的历史是一部生动的、博大精深的启迪心智的教科书。中国历史是独树一帜的东方文明史。承载中华文明的中国历史,在她形成发展的曲折而漫长的过程中,从未中断过。她虽然历经坎坷,备尝艰辛,却始终以昂首挺立的不屈姿态,耸立在亚洲的东方。即使从19世纪上半叶开始的对中华文明一个多世纪的强烈冲击和重重劫难,也没有使曾创造过辉煌的中华文明沉沦,反而更勃发了新的生机。《话说中国》丛书将中华民族的辉煌与挫折、统一与分裂、前进与倒退、战争与和平、正义与邪恶,放在对立统一的辩证过程中,逐一展现。《话说中国》丛书是一幅历史长卷,共分50卷100分册,具体内容如下:

第1卷 文明开放的天朝大国(上、下册);

第2卷 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上、下册);

第3卷 分分合合的朝代更替(上、下册);

第4卷 改变时局的历史事件(上、下册);

第5卷 独掌乾坤的历代帝王(上、下册);

第6卷 宠辱一身的历代皇后(上、下册);

第7卷 治国安邦的历代名臣(上、下册);

第8卷 一尘不染的历代廉吏(上、下册);

第9卷 尔虞我诈的宫廷政治(上、下册);

第10卷 源远流长的远古文明(上、下册);

第11卷 稳步发展的社会经济(上、下册);

第12卷 日趋活跃的商业贸易(上、下册);

第13卷 刀耕火种的古代农业(上、下册);

第14卷 穿越时空的天文历法(上、下册);

第15卷 独领风骚的古代医学(上、下册);

第16卷 独具一格的古代数学(上、下册);

第17卷 日新月异的古代物理(上、下册);

第18卷 领先世界的古代化学(上、下册);

第19卷 独树一帜的中国地理(上、下册);

第20卷 震惊世界的科技发明(上、下册);

第21卷 光耀世界的科技名家(上、下册);

第22卷 惊心动魄的经典战役(上、下册);

第23卷 智虑谋深的军事名家(上、下册);

第24卷 影响深远的军事思想(上、下册);

第25卷 精华荟萃的中国兵书(上、下册);

第26卷 严密精深的军事制度(上、下册);

第27卷 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学(上、下册);

第28卷 享誉世界的文学名著(上、下册);

第29卷 天马行空的神话传说(上、下册);

第30卷 绝唱天宇的中国诗歌(上、下册);

第31卷 脍炙人口的中国词赋(上、下册);

第32卷 千古流传的民间文学(上、下册);

第33卷 龙飞凤舞的中国书法(上、下册);

第34卷 绚丽多彩的中国绘画(上、下册);

第35卷 凝固不朽的中国雕塑(上、下册);

第36卷 蜚声中外的中国建筑(上、下册);

第37卷 低徊狂放的中国音乐(上、下册);

第38卷 摇曳多姿的中国舞蹈(上、下册);

第39卷 异彩纷呈的民间艺术(上、下册);

第40卷 美轮美奂的中国戏剧(上、下册);

第41卷 妙趣横生的艺坛典故(上、下册);

第42卷 彪炳史册的古代典籍(上、下册);

第43卷 震聋发聩的思想文化(上、下册);

第44卷 浑厚深沉的中国哲学(上、下册);

第45卷 定格历史的史学名著(上、下册);

第46卷 百花齐放的古代教育(上、下册);

第47卷 风格迥异的古代民族(上、下册);

第48卷 遐迩闻名的巨商名贾(上、下册);

第49卷 传诵千古的历史掌故(上、下册);

第50卷 扑朔迷离的千古奇案(上、下册)。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历史使人明智。”历史的经验是前人付出巨大的代价才总结出来的。历史经验包蕴着发人深思的哲理。要深刻地了解现实,理智地面对将来,就应当自觉地回顾历史。现代人只有了解历史,才能感受历史启迪现实的无穷魅力。惟有从历史经验这里感知杂乱纷纭的现实,才能体会历史智慧的美感与简洁感。

这种由历史引发的智慧、魅力与美感,对丰富一个人的生命内涵,提升一个人的素质,是非常重要的。人的素质的基本内涵应该是人文素质。一个人的人文素质是由他所属的民族几千年文化创造的基因,积淀在他的血液和灵魂中形成的。人文教育以文史哲为主体,对人的素质提高具有特别的价值,而中国历史恰恰正是文史哲三位一体的糅合和载体。只有了解了中国的历史,才能树立民族自信心,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才能以他们的不断传承和新的创造,继续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在共同的血脉上发展起来的13亿中国人和5000万在世界各地的华人,都应有这样的共识,都应当承担这样的责任。《话说中国》丛书把传统的教育和未来的展望有机和谐地结合在一起,引导当代中国人顺应悠久古老的中华文明融注世界发展的现代潮流。

由于丛书篇幅宏大,编写时间又较为仓促,书中难免存在各种疏虞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朋友们批评指正。《话说中国》丛书编委会2008年2月

四、宋辽金元史学典籍

《辽史》

记录辽朝史事的纪传体史书。元脱脱等奉敕修。全书一百一十六卷,包括纪三十卷、志三十一卷、表八卷、列传四十五卷。记载辽代(907~1125)和建国以前的契丹及西辽的历史。末一卷是《国语解》,凡官制、宫卫、部族等以契丹语为称号者,多参考史文,略加注释;也解释了部分非契丹语的名物制度。

辽朝沿承中原文化传统,曾编修《起居注》、《日历》、《实录》和《国史》,最后由宰相耶律俨(燕京李氏,赐姓耶律氏)集成一代《实录》。金朝两次纂修《辽史》,都以这部《实录》作底本。第一次由耶律固、萧永祺编修,金皇统八年(1148)完成,未刊行,元修《辽史》时已佚;第二次由耶律履、党怀英等编修,泰和七年(1207)由陈大任完成,后人称之为陈大任《辽史》,也没有颁行。元代在中统二年(1261)、世祖至元元年(1264)先后拟议修辽、金两史。灭亡南宋之后,又议修辽、金、宋三史,均因义例正统等问题争论未定,长期拖延。直到元末顺帝至正三年(1343)始由脱脱任纂修三史都总裁,决定辽、金、宋“各与正统,各系其年号”,由廉惠山海牙、王沂、徐昺、陈绎曾四人分撰《辽史》,则以耶律俨《实录》、陈大任《辽史》为基础,兼采《资治通鉴》、

《契丹国志》

及前朝各史《契丹传》等参订编排而成。辽朝在中国历代王朝中历年甚长(共296年),但《辽史》记录简略,篇幅很不相称。往往同一事实,分见于纪、志、表、传;且因史料来源相同,故所记仅只互有详略,而重复甚多。前人讥《辽史》编纂为“纵横舞剑”,即指此类而言。此外,《辽史》中的错讹、疏略及各纪、志、传相互牴牾之处也不少,史笔不够规范,不少人有名无姓,甚至仅载“皇太妃”之类称号,而无姓名。由于辽代的记载流传不多,《辽史》以外,有关的资料极少,因此它成为辽代的惟一史书,更加珍贵。《辽史·营卫志》在二十四史中是独有的篇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牧社会的差别。契丹宫帐的四时移动;冬夏捺钵(会议处理政务),春水(捕鹅、钩鱼),秋山(哨鹿),属于草原游牧生活传统,与中原农耕社会不同。《百官志》分列北面官(契丹草原旧有的官职)、南面官(中原传统的官职),也属于纪实的做法。

元人修《辽史》是在一年(至正三年四月~四年三月)内仓促完成。发凡起例,欧阳玄是实际负责人。但在修史过程中却多草率从事。苏天爵所提的一些建设性意见,也未能正视与采纳。甚至对同时修成的宋、辽、金三史,也没有互相进行参考补充。如王称《东都事略》记载,辽太宗耶律德光建国号大辽,辽圣宗耶律隆绪即位,改大辽为大契丹国,道宗咸雍二年(1066)复改国号大辽。出土碑志,并与《东都事略》相合。而对于更改国号一事,《辽史》却没有记载,可见修辽史的人对史局里已有的资料也未曾充分利用,造成不应有的疏漏、混乱和错误。《辽史》修成后,至正五年与《金史》同时在江浙、江西二行省刻板印行。现在通行的百衲本《辽史》虽系元刊本,恐非初刻,其中讹错亦多。1976年中华书局出版的标点校刊本,取百衲本为底本,并吸取殿本等其他版本和前人成果,进行校注,是目前比较好的版本。

清厉鹗《辽史拾遗》二十四卷,摘录《辽史》原文为纲,参考他书条列于下,凡有异同,则分析考订,缀以按语,引用群书至三百余种,足备参考。杨复吉又以厉鹗未曾见到的《旧五代史》和《契丹国志》等征引未臻周备的资料作《辽史拾遗补》五卷,都是研究辽史的重要参考资料。《契丹国志》

南宋人所著关于辽朝的纪传体史书。二十七卷。旧题叶隆礼撰。隆礼号渔林,嘉兴人,生卒年不详。淳祐七年(1247)进士,由建康府通判,历官秘书丞,奉诏撰次辽事为该书。今书前附《进契丹国志表》,末署“淳熙七年(1180)三月秘书丞臣叶隆礼上表”。显误。论者谓淳熙应为淳祐之讹。然当年及第,即奉诏修书,且于三月以前撰成上进,亦不可信。又有谓淳熙为咸淳之误,咸淳七年(1271)于理较近。该书为南宋人奉敕编次,所取皆南朝所存有关北朝的资料,与元人所编《辽史》主要根据辽朝《实录》有所不同,虽不免传闻失实之辞,亦存直书不隐之论,足资参考。纪传之外,卷首附《契丹国初兴本末》、《契丹国九主年谱》,末附《蕃将除授职名》、《汉宫除授职名》。又收录部分档案材料:石晋降表二、澶渊誓书二、关南誓书三(契丹致宋书、宋朝回契丹书、契丹回宋誓书)、议割地界书二,另有南、北朝馈献礼物单及宋朝劳契丹人使物件。对州县及四京本末,周邻的少数民族风俗制度,岁时仪制,都有所记载,并附有宋人人辽行程录。它是宋朝所存有关契丹的材料的总汇。旧有承恩堂本、扫叶山房本及国学文库诸版本,1985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贾敬颜、林荣贵的校点本,系以元刻本为底本与其他版本参校的较好版本。

《宋史》

记载宋代史事的纪传体史书。全书共四百九十六卷,包括本纪四十七卷,志一百六十二卷,表三十二卷,列传世家二百五十五卷,是二十四史中最庞大的一部官修史书。

元顺帝至正三年(1343)三月,下令修辽、金、宋三史,到五年十月,历时仅两年半,即修成《宋史》。《宋史》由丞相脱脱挂名任都总裁,帖睦尔达世、贺惟一、张起岩、欧阳玄、李好文、王沂和杨宗瑞等七人任总裁,史官有斡玉伦徒、泰不华、杜秉彝、宋褧、王思诚、干文传、汪泽民、张瑾、麦文贵、贡师道、李齐、余阙、刘闻、贾鲁、冯福可、赵中、陈祖仁、王仪、余贞、谭慥、张翥、吴当和危素等二十三人,绝大多数为汉族文人。《宋史》即是由总裁与史官三十人集体编撰,而总裁的作用尤为重要,如欧阳玄、张起岩、李好文等,都颇有名望。

宋朝的官修史书,如编年体的日历、实录,纪传体的国史之类,极为繁富。宋孝宗赵昚在位时的日历,长达两千卷。到南宋晚期,尽管国势衰落,却仍修撰有宋理宗赵昀日历四百七十二册,实录初稿一百九十册,宋度宗赵禥时政记七十八册,宋恭帝德祐事迹日记四十五册。南宋灭亡后,元朝将宋的各种史籍文书五千多册,运至大都国史院,成为元人纂修《宋史》的资料依据。《宋史》为研究辽、宋、金代历史的基本史籍之一。在现存的宋代重要史料中,惟有《宋史》贯通北宋与南宋,保存了三百二十年间的大量历史记录,很多史实都是其他书中所不载的。特别是《宋史》的天文、五行、律历、地理、河渠、礼、乐、仪卫、舆服、选举、职官、食货、兵、刑和艺文十五志,记录了一代天文历法、典章制度、社会经济、行政沿革、图书目录等等,虽间失芜杂,为后代治史者所訾议,然其叙述之详,为二十四史中所仅见。《宋史》列传有忠义传,在儒林传外,又有道学传,也反映了宋代的一些历史特点。《宋史》的缺点也很明显:其一,由于成书十分仓促,元朝史官对极为丰富的宋史资料,并未认真加工、整理与修订,而是采用省力的办法,径自将比较简略的宋朝各代纪传体国史、《文献通考》等,拼凑成书。《宋史》芜杂粗糙,错讹与疏略极多,其本纪、志、列传之间,各列传之间往往互相抵牾。《宋史》的很多错误与混乱,其实是对宋朝官史沿讹袭谬的结果。其二,元人掌握的南宋各种官史资料,其实比北宋更加丰富。但因宋宁宗赵扩以前的中兴四朝国史较略,而自宋理宗以后,宋人来不及编纂国史,元朝史官又未对南宋的日历、实录之类认真搜采与整理,故《宋史》的记述反而详于北宋,略于南宋。其三,元人修史时,对宋朝官史中有关宋元战争的记录,也多所删削,隐讳不少蒙古军失利的史实。如《杜杲传》中删削了蒙古军在安丰军与庐州战败的记录。抗元名将王坚在《宋史》中无传。其四,《宋史》否定王安石变法、尊崇道学,将变法派吕惠卿、曾布、章惇等人列入奸臣传,南宋权臣韩侂胄也列入奸臣传,而权奸史弥远祸国殃民,却未列入奸臣传,这也反映了元朝史官的史识低下。《宋史》的主要版本有:至正六年杭州路刻印的至正本;明成化十六年(1480)的成化本;明嘉靖南京国子监本(南监本);明万历北京国子监本(北监本);清乾隆四年(1739)武英殿本(殿本);清光绪元年(1875)浙江书局本(局本);1934年上海商务印书馆百衲本。百衲本是用至正本和成化本配补影印而成,又同殿本作了对校、修补并改正某些错字,是一个较好的版本。1977年中华书局出版《宋史》标点校勘本,是以百衲本为工作本,同时吸收叶渭清《元椠宋史校记》和张元济《宋史校勘记》稿本的成果,参校了殿本和局本,是目前较好的版本。但中华书局校点本中亦有不少错误,故百衲本仍不可废。

《资治通鉴》

中国古代史学巨著。北宋司马光撰。全书二百九十四卷,另有《目录》三十卷,《考异》三十卷。《通鉴》自《周纪》迄《五代纪》,记载了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到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历史。

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属山西)人。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进士。学识渊博,尤精于史。曾患历代史籍浩繁,学者难以遍览,因欲撮取其要,撰编年史。初成

《通志》

八卷,起战国至秦二世,表进于朝,引起宋英宗赵曙的重视。治平三年(1066),诏置书局于崇文院,继续编纂。宋神宗赵顼即位,赐书名为《资治通鉴》,并序以奖之。熙宁三年(1070),司马光因反对王安石《资治通鉴》手稿变法,出知永兴军(今陕西西安)。不久又退居西京洛阳。历任闲职,以书局自随,专志修史。元丰七年(1084)书成,历时十九年。《通鉴》虽由司马光总其大成,实际上是一部集体编写的著作。协修者有刘恕、刘敛、范祖禹三人。刘攽博闻强记,自《史记》以下诸史,旁及私记杂说,无所不览,对《通鉴》的讨论编次,用力最多。刘攽于汉史、范祖禹于唐史,都有专深的研究。他们分工合作,各自作出了重要贡献。《通鉴》的编写分作三步:第一步把收集的史料,标明事目,按照时间顺序加以排列,力求完备,叫做丛目。第二步把丛目中的史料进行考辨,择其记述详尽者,重新编写,叫做长编。这两步工作都由协修人员担任,抄录则另有书吏。第三步由司马光就长编所载,考其同异,删其繁冗,修改润色,写成定司马光像稿。其中是非予夺,一出于光。《通鉴》征引史料极为丰富,除十七史外,所引杂史诸书达数百种。于唐五代史事,甄采书籍最多,史传文集之外,还有实录、谱牒、家传、行状、小说等各种史料。书中叙事,往往一事用数种材料写成。遇年月、事迹有歧异处,均加考订,并注明斟酌取舍的原因,以为《考异》。《通鉴》具有相当高的史料价值,尤以《隋纪》、《唐纪》、《五代纪》史料价值最高。《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按时间先后叙次史事,往往用追叙和终言的手法,说明史事的前因后果,容易使人得到系统而明晰的印象。它的内容以政治、军事的史实为主,借以展示历代君臣治乱、成败、安危之迹,作为历史的借鉴。但书中在叙述历代统治阶级活动的同时,也叙述了各族人民的生活与斗争。《通鉴》因司马光一人精心定稿,统一修辞,故文字优美,叙事生动,且有相当高的文学价值,历来与《史记》并列为中国古代史家绝笔。《资治通鉴》内页《通鉴》于叙事外,还选录了前人的史论九十七篇,又以“臣光曰”的形式,撰写了史论一百一十八篇,比较集中地反映了作者的政治、历史观点。《通鉴》对历史上有关图谶、占卜、佛道等宗教迷信,采取了批判的态度,是史学思想的重要进步。《通鉴》成书后,元丰八年,范祖禹、司马康、黄庭坚、张舜民等奉命重行校定。元祐元年(1086)校定完毕,送往杭州雕版,元祐七年刊印行世。今元祐本已不可见。南宋高宗绍兴二年(1132)有余姚重刻本,亦多残缺。

《通鉴纪事本末》

中国第一部纪事本末体的历史著作。一百四十二卷。作者南宋袁枢(1131~1205),字机仲,建州建安(今福建建瓯)人。袁枢精研《资治通鉴》,苦其浩博,难以寻究史事终始,于是根据《通鉴》旧文,区别门目,以类纂辑。《资治通鉴》二百九十四卷目录

每事各详起讫,自为标题;每篇各编年月,自为首尾。起自《三家分晋》,终于《周世宗征淮南》,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史事,概括为二百三十九篇。另有六十六事,附于各篇之后,总计大小三百零五题。去取剪裁,颇为精密。但内容皆属政治、军事,经济方面很少。宋以前史书只有编年、纪传两体,各有短长。编年体以年为经,“或一事而隔越数卷,首尾难稽”;纪传体以人为主,“或一事而复见数篇,宾主莫辨”。袁枢于两体外,创立纪事本末一体。这种体裁因事命篇,不拘常格,与现代史书的体裁颇为接近,是对历史编纂学的一个重要贡献。该书成于淳熙元年(1174),三年,初刻于严州郡学。明末,张溥于袁书各篇之后加入自己的评论。流行版本有中华书局本。

《续资治通鉴长编》

中国古代私家著述中卷帙最大的断代编年史。

原本九百八十卷,今存五百二十卷。作者李焘(1115~1184),字仁甫,四川眉州丹棱人,累迁州县官、实录院检讨官、修撰等。李焘仿司马光著《资治通鉴》体例,断自宋太祖赵匡胤建隆,迄于宋钦宗赵桓靖康,记北宋九朝一百六十八年事,定名《续资治通鉴长编》。焘于正史、实录、政书之外,凡家录、野记,广征博采,校其同异,订其疑误,考证详慎,多有依据。作者本着“宁失于繁,无失于略”的原则,凡记载不同者,则两存其说,时附己见,以注文标出,与《通鉴考异》相类。搜集材料时,“作木厨十枚,每厨作抽替匣二十枚,每替以甲子志之。凡本年之事,有所闻,必归此匣,分月日先后次第之,井然有序”。该书自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至淳熙四年(1177),分四次上进。淳熙十年,重编定为九百八十卷,并上《举要》六十八卷,《修换事总目》十卷,《总目》五卷,总计一千零六十三卷,前后历时四十年。

近代治宋史者对该书史料价值评价甚高,《长编》记述详赡,史料丰富,为研究辽、宋、西夏等史的基本史籍之一。九百八十卷本,久已亡佚,今本系清编《四库全书》时从《永乐大典》中辑录,厘为五百二十卷,其中缺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四月至宋神宗熙宁三年(1070)三月,宋哲宗元祐八年(1093)七月至绍圣四年(1097)三月,元符三年(1100)二月至十二月以及宋徽宗、宋钦宗两朝记事。1979年,中华书局开始分册出版《续资治通鉴长编》点校本,是以流行的清光绪浙江书局刻本为底本,用辽宁图书馆、北京图书馆藏本和文津阁本对校,改正了不少错讹。

《东都事略》

纪传体北宋史。南宋孝宗时王称(以前曾长期误作“王偁”)撰。因为北宋建都开封(今属河南),称东京,故书名《东都事略》。全书一百三十卷,起自宋太祖赵匡胤,终于宋钦宗赵桓,计帝纪十二卷,为各代帝王在位时的大事记;世家五卷,记叙后妃和宗室;列传一百零五卷,载各种人物共六百九十七人事迹;附录八卷,列举辽、金、夏、西蕃、交阯的情况,没有表和志。

王称的父亲王尝曾在南宋绍兴年间做过实录修撰官,王称继承父业,根据国史、实录,还采用了野史的资料,写成该书。虽然它的内容颇显单薄,但是叙事简明扼要,有些内容为《宋史》所无,或可纠正《宋史》的失误,可与《宋史》互相补充,为研究宋史不可缺少的资料。清乾隆刊本是该书较好的版本。

《庆元条法事类》

宋宁宗赵扩时的法令汇编。八十卷。宋朝不断编纂各种法令汇编与类编。宋孝宗赵奋时,又开始编集《淳熙条法事类》,此后陆续修订。宋宁宗嘉泰二年(1202),谢深甫等编集《庆元条法事类》成书,翌年,正式颁行。宋初《重详定刑统》基本照抄唐律,很多令文已不适用于宋代社会。宋时法令汇编惟有《庆元条法事类》残本传世,缺卷一,卷二,卷十八至二十七,卷三十三至三十五,卷三十八至四十六,卷五十三至七十二,共计四十四卷,又卷三亦为残卷。今存残本有职制、选举、文书、榷禁、财用、库务、赋役、农桑、道释、公吏、刑狱、当赎、服制、蛮夷、畜产和杂门,共十六门,各门之下又分若干类。尽管残本不足原书之半,仍保存了有关政治、经济、军事、刑法、服饰等各方面的法令,为研究宋史,特别是中国法制史的珍贵资料。不少令文,例如宋代形势户的法定含意等,仅见于该书。还须指出,《庆元条法事类》所载法令,未必都是通行或适用于当时的。例如该书卷四十八《赋役门·预买紬绢》所载北宋民间向官府预请和买本钱的种种规定,尽管早在南宋初已全部废弃,而谢深甫等编集《庆元条法事类》时,却仍不予删削。该书较好的版本是燕京大学图书馆藏版刊本。

《宋会要辑稿》

宋代官修本朝《会要》,后人称《宋会要》。《宋会要辑稿》,是从《永乐大典》中辑出的《宋会要》原稿,未经彻底整理。宋朝前期由崇文院三馆官员编纂本朝史事,后期于秘书省设立会要所,专修本期《会要》。两宋修成的会要计有《庆历国朝会要》(宋绶等纂)、《元丰增修五朝会要》(李德刍等纂)、《政和重修会要》(曾肇等纂)、《乾道续四朝会要》(汪大猷删定)、《乾道中兴会要》(陈骙编类)、《淳熙会要》(赵雄等奏进)、《嘉泰孝宗会要》(邵文炳汇次)、《庆元光宗会要》(京镗等奏进)、《嘉泰宁宗会要》(陈自强等奏进)、《经进总类会要》(张从祖类辑)和《经进续总类会要》亦即《十三朝会要》(李心传修)等十一种。此外,《宋史》的《理宗纪》和《礼志》,计有四次进呈《会要》的记载,但史文不详,诸家书目皆不著录,详细情况难以查考。这十一种《会要》,内容虽往往相互交错,总的时间是从宋太祖建隆元年(960)至宋宁宗嘉定十七年(1224),对二百六十五年史事,作了分门别类的记述。人元之后,《宋会要》已有所散佚,至明修《永乐大典》时,所收已非原书之旧。

明初保留下来的《宋会要》,佚于明朝中期。明正统六年(1441),杨士奇所编《文渊阁书目》,著录《宋会要》二百零三册,下注“缺”字。万历三十三年(1605),孙能传、张萱重编的《内阁藏书目录》,已无《宋会要》之名,知此时业已散佚。此后叶盛编《菉竹堂书目》所载《宋会要》,焦竑《国史经籍志》所载五种宋代所修本朝《会要》,都是抄录旧目,并非实有其书。

清嘉庆十四年(1809),徐松在全唐文馆任职,利用职务上的方便,将《宋会要》随同全唐文签注,交书吏誊写,所以影印的原稿,在篇首或版心多有“全唐文”三字。这时《永乐大典》已残缺两千卷。此后徐松对稿本曾进行过校订和排比,由于篇幅大,问题多,限于人力,未能完成即去世。清光绪十三至十五年(1887~1889),张之洞创置的广雅书局,委缪荃孙、屠寄接续整理,共录出清稿一百一十册,这就是“广雅清稿”。1915年,稿本归嘉业堂,并由刘富曾等再行整理,誉出清本,这就是《清本宋会要》。刘氏在整理过程中,对徐辑原稿,有所删并和丢失。1931~1936年,北平图书馆委叶渭清研究,发现《清本》分类隶事颇多失检、移改原稿、杂引他书不注所本等问题,在陈垣为首的编印委员会主持下,将从《清本》中查到的原稿丢失文字补人,由上海大东书局影印发行,名《宋会要辑稿》,约有八百万字。

该书保存了大量《宋史》及其他史书所不载的宋代史料,其记述往往具有较为原始而详细的特点,便于查核元修《宋史》各志的纰缪和疏略,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又如食货类“限田杂录”,“造水硙”,“修理堰、闸、渠、斗门、堤岸”,“各路产物买银价”,“量衡”,“诸郡进贡”,“船,战船附”,“民产杂录”,“置市”诸门,皆为《宋志》所不载。《宋会要辑稿》为研究辽、宋、金史的基本史籍之一,共三百六十六卷,其中有十卷分上、下卷,实有三百七十六卷。按《玉海》所载《庆历国朝会要》类目,分六十七类:帝系十一卷、后妃四卷、乐八卷、礼六十二卷(卷二十分上、下)、舆服六卷、仪制十三卷、瑞异三卷、运历二卷、崇儒七卷、职官七十九卷(卷三十六、四十一、四十三、四十八分上、下)、选举三十四卷、食货七十卷(卷六十一、六十三、六十八、七十分上、下)、刑法八卷(卷二分上、下)、兵二十九卷、方域二十一卷、蕃夷七卷、道释二卷。类下分门。各门篇首有简短的序言加以概括,然后按年、月、日顺序,摘取有关诏令、奏章,不仅眉目清晰,便于检阅,且能将各种典章制度,没有形成制度的政事处理故事,以及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利弊和不同意见,较完整地反映出来。《宋会要辑稿》较之原书已大有残缺,除现存篇幅多不完整外,也有整门残缺的部分。如职官一之四十七页注:“详载枢密院门”,但《宋会要辑稿》中并无此门。《永乐大典》采人《宋会要》时,还附人了一些从南宋晚期到明朝初年的著作,以《宋史》、《文献通考》、《玉海》最多,或作正文,或为附注。在礼、乐、蕃夷诸类中,有个别几门出现了宁宗以后的文字。其中礼五十四“改元诏”门还记载了赵昺改元“祥兴”的事情,这当然不会出自宋人所修本朝《会要》。

《三朝北盟会编》

宋代史学名著。二百五十卷。作者徐梦莘(1126~1207),江西清江人。二十九岁举进士,一生大部分时间居家著述,至绍熙五年(1194)六十九岁时才撰成《三朝北盟会编》一书。“三朝”,指宋徽宗赵佶、宋钦宗赵桓、宋高宗赵构三朝。该书汇集了三朝有关宋金和战的多方面史料,按年月日标出事目,加以编排,故称为“北盟会编”。宋金和战是北宋末南宋年间头等大事,宋人据亲身经历或所闻所见记录成书者,不下数百家。但“各说异同,事有疑信”。因此,徐梦莘将各家所记,以及这一时期的诏敕、制诰、书疏、奏议、传记、行实、碑志、文集、杂著等,凡是“事涉北盟者”,兼收并蓄,对记述的异同和疑信,也不加考辨。书成之后,庆元二年(1196)实录院取进,作为编修《高宗实录》的参考。其所引用的资料也因史馆缺少,录进了一百多种。为此,宋廷特除徐梦莘为直秘阁。此后,徐梦莘又继续编纂了《北盟集补》五十卷,但早已失传。由于徐梦莘痛感“靖康之祸”,靖康史事也就成为该书的一个重点。该书自政和七年(1117)宋遣使与金订“海上之盟”开始,至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海陵王完颜亮被杀,次年宋金恢复和议止,共书四十五年事。靖康为时不过一年半,却占丁七十五卷,几乎占全书的三分之一,而且叙事亦极细致。作者通过大量事实和细致的叙述,以揭示自“海上之盟”到“靖康之祸”的原委终始。《三朝北盟会编》征引的文献材料达二百多种,而且所引用的全录原文,因此保存了文献材料的原貌。这种引用方法,在过去编年史著作中是不多见的。该书征引的史料,有许多后来散失,赖该书得以保存,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了方便。此外,有些史册,诸如《建炎通问录》、《顺昌破贼录》、《靖康小雅》、《伪齐录》等,多与《会编》所载文字相同,当系从该书辑录出来的。《三朝北盟会编》史料丰富,记述详赡,为研究辽、宋、金史的基本史籍之一。

该书长期仅有抄本流传,窜改甚多。现存通行本,有光绪四年(1878)袁祖安的活字排印本,光绪三十四年许涵度的校刊本。许本较胜于袁本,但错误仍不少。

《建炎以来朝野杂记》

宋代史学名著。分甲集、乙集各二十卷。作者李心传,四川井研人,曾纂修宋代《十三朝会要》,特别熟悉当代的史事和典章制度。宋宁宗嘉泰二年(1202),写成《朝野杂记》甲集。他在序言里说:“每念渡江以来,记载未备,使明君、良臣、名儒、猛将之行事,犹郁而未彰;至于七十年间兵戎、财赋之源流,礼乐制度之因革,有司之传,往往失坠,甚可惜也。乃辑建炎至今朝野所闻之事,凡有涉一时之利害与诸人之得失者,专门著录,起丁未(建炎元年,1127),迄壬戌(嘉泰二年),以类相从,凡六百有五事。”嘉定九年(1216),又完成了《朝野杂记》乙集。乙集仍按甲集的规模和精神,分门别类,续记朝野诸事。不仅补充了甲集的缺载,而且自嘉泰二年以后的史事亦加搜集汇总,其中有至嘉定七年的。该书将南宋初年以来的事迹,分门编类,甲集分上德、郊庙、典礼、制作、朝事、时事、杂事、故事、官制、取士、财赋、兵马、边防十三门,乙集少郊庙一门,为十二门。作者虽以杂记为名,但其体例“实同会要”,因而与作者的另一部编年体的著作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互为经纬,互相补充。作者推崇道学,故在两集中载有《道学兴废》和朱熹的事迹。又作者为四川人,所记四川史事甚为翔实。作者广采博录,也间或有失实的地方。该书是研究宋代特别是南宋的不可缺少的参考书。有清光绪刊本传世。《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宋代记述宋高宗赵构一朝时事的编年史书。二百卷。作者李心传(1167~1240),字微之,四川井研人。十四五岁时,随其父李舜臣居于临安(今浙江杭州)。时舜臣任宗正寺主簿,故心传得有机会阅读官藏的当代史书,引起研究当代史的兴趣。三十岁考进士不第,从此绝意于科举,专心从事史学研究。经多年努力,编成《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一书,记述了建炎元年(1127)至绍兴三十二年(1162)共三十六年的史事。高宗一代曾有大量的时事记载,由于这些记载的见闻、详略、政见不同,对人物的评论也有所不同,故事多歧互,众说纷纭。李心传以《高宗日历》、《中兴会要》等官书为基础,参考其他官书,以及一百多种私家记载、文集、传记、行状、碑铭等,进行了细致的考订,采用了他认为是可信的,辨别了他认为不可信的,并一一注明。对重要事件,本文不能全载的,也另加注明,但因作者撰写该书适在秦桧、秦熺父子恣意篡改官史之后,《要录》便不免因袭旧章,承其谬误。《要录》编纂多仿照李焘的《续资治通鉴长编》体例,书名《要录》,又是摘要而记,这与《长编》所定宁繁毋略的原则多少有所不同。该书堪称《长编》的继续,把李心传同李焘并称,也是当之无愧的。《要录》一书,包括宋高宗一代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叙述,也记录了金太宗完颜晟、金熙宗完颜亶、金海陵王完颜亮三代的史事,为研究宋、金等史的基本史籍之一。该书可与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互为补充,前者有较为全面的叙述,后者则保存了较多的原始记述。有此两书,对高宗一代史实可以得到较清晰的了解。《要录》有清《四库全书》本、光绪仁寿萧氏刻本和广雅书局刻本传世。

《文献通考》

从上古到宋宁宗时的典章制度通史。简称《通考》,共三百四十八卷。作者马端临(1254~1323),字贵与,饶州乐平(今属江西)人,南宋末年丞相马廷鸾之子。马廷鸾曾任南宋国史院编修官与实录院检讨官,博学多才,藏书甚富。马端临受父亲的影响,并且接触到很多的资料,约从三十岁时开始,用二十多年的时间,撰成该书。

唐朝杜佑编撰的《通典》,也是一部典章制度史,但所分门类失之太宽。马端临在《通典》的基础上,加以发展和补充。把《通考》分为田赋、钱币、户口、职役、征榷、市籴、土贡、国用、选举、学校、职官、郊社、宗庙、王礼、乐、兵、刑、经籍、帝系、封建、象纬、物异、舆地、四裔二十四门,各门再分子目,制度史的体例更加细密完备。其中经籍、帝系、封建、象纬、物异五门,是作者的新创。《通考》取材极为广泛,除了各朝正史、历代会要、《资治通鉴》等史书外,还采用了私家著述的史书、传记等有关典章制度的记载。这些史籍记载就是“文”,“文”的意思是典籍。此外,在叙事中还引用了很多当时臣僚的奏疏和学士名流的议论。这些奏疏、议论就是所谓“献”。“献”的意思是“贤者”。因为作者企图通过这些资料,对各项典章制度进行融会贯通、原始要终的研究,故取名为《文献通考》。《文献通考》对宋代典章制度的记述特别详细,可以订正、补充《宋史》诸志的地方甚多;对历代制度演变的评论颇多独到的见解,实为研究宋史的一部基本史籍。该书有清光绪浙江书局刊本传世。《通志》

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通史。全书二百卷,有帝纪十八卷、皇后列传二卷、年谱四卷、略五十一卷、列传一百二十五卷。作者郑樵(1104~1162),字渔仲,宋兴化军莆田(今属福建)人。郑樵一生勤于著述,曾几次献书。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十月,他携《通志》赴临安,充枢密院编修官。他的著作传世的还有《尔雅注》、《夹漈遗稿》、《诗辨妄》(辑佚本)等。《通志》为纪传体,但把“年表”改称“年谱”,把“志”改称“略”,保存了《晋书》的“载记”部分。“总序”和“二十略”是全书的精华。《氏族略》、《都邑略》、《昆虫草木略》是对刘知几增三志主张的发展。《六书略》、《七音略》也是创造。《艺文略》、《校雠略》、《图谱略》、《金石略》对正史《艺文志》有所创新。除礼、器服、选举、刑等略外,其余各略也有新意。郑樵在《通志》中提出“会通”思想,主张修通史,强调史事、典章制度相依因的联系;主张史书应“极古今之变”。他反对割断史事联系写断代史。他把阴阳五行的灾祥理论斥为“妖学”,把歪曲历史任情褒贬的修史主张斥为“妄学”,他认为史家应重视实际和学习一些自然方面的知识,并用实际的观察来核实史书的记载。他主张用治军那样严整的“类例”方法来治学,认为史家修史要有独到的见识。《通志》虽在校雠学、音韵学、文字学等方面都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但未能在各方面都达到这样的水平。《通志》现存世最早的刻本为元至治元年(1321)摹印元大德本。商务印书馆的万有文库本为流行的版本。“二十略”有单行本。

《太平御览》

北宋四大部书之一;百科全书性质的类书。翰林学士李昉奉诏主纂,扈蒙、王克贞、宋白等十三人参预修撰。全书一千卷,分五十五部,五千三百六十三类,总字数四百七十八万四千,引用古今图书及各种体裁文章共两千五百七十九种。《太平御览》与同时编纂的史学类书

《册府元龟》

,文学类书《文苑英华》和小说类书《太平广记》合称为“宋四大书”。

该书的编纂,始于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977)三月,完成于八年十月。初名《太平总类》,宋太宗赵炅诏改今名。纂辑时,充分运用了皇家的藏书,并多用前代类书为蓝本,修订增删而成。所以《太宗实录》说它是以前代《修文殿御览》、《艺文类聚》、《文思博要》及诸书编纂而成。《太平御览》所引用的各种书籍,未必都是宋初尚存、馆阁所储的。但《修文殿御览》、《文思博要》已失传,《艺文类聚》只有百卷,《太平御览》就成为现存当时最大的类书。该书卷首载有《太平御览经史图书纲目》,详记引用诸书名称,共列一千六百八十九种,其实尚未包括所引古诗、古赋、铭、箴等在内。此《纲目》是成书以后好事者所作,已载于南宋刻本。该书纂集宏富,所引用五代以前的文献、古籍,十之八九今已失传。后来从事学术研究的人,看不到原书,还可以从这部书里寻找断篇残简。由于《御览》所据为宋代以前古本,故对现存先秦、汉、唐经史典籍,多能刊正其脱漏错讹。作为循部依类检索古代资料的宝库,该书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在编纂方面,该书体例时有失当,类目亦有重复,引用书名往往错乱,是其不足之处。

该书上海涵芬楼本,为今存最佳版本。1960年,中华书局又用该本重印,为今通行本。《册府元龟》

北宋四大部书之一,史学类书。景德二年(1005),宋真宗赵恒命王钦若、杨亿、孙奭等十八人一同编修历代君臣事迹。采摭铨择了经、史、《国语》、《管子》、《孟子》、《韩非子》、《淮南子》、《晏子春秋》、《吕氏春秋》、《韩诗外传》和历代类书、《修文殿御览》,分类编纂。用编年体和列传体相结合,共勒成一千一百零四门。门有小序,述其指归。分为帝王、闰位、僭伪、列国君、储宫、宗室、外戚、宰辅、将帅、台省、邦计、宪官、谏诤、词臣、国史、掌礼、学校、刑法、卿监、环卫、铨选、贡举、奉使、内臣、牧守、令长、宫臣、幕府、陪臣、总录、外臣等三十一部。部有总序,言其经制。历八年成书,总计有一千卷,诏题名《册府元龟》。“册府”是帝王藏书的地方,“元龟”是大龟,古代用以占卜国家大事。意即作为后世帝王治国理政的借鉴。由于该书征引繁富,也成为后世文人学士运用典故,引据考证的一部重要参考资料。其中唐、五代史事部分,是《册府元龟》的精华所在,不少史料为该书所仅见,即使与正史重复者,亦有校勘价值。《册府元龟》北宋本已无前帙,南宋本仅存八卷,明钞本舛错颇多,至不能句读。陆心源藏有北宋残本四百八十三卷,与崇祯本校勘,将宋本多出页数、条数撰成《〈册府元龟〉题跋》,后其书流人日本静嘉堂。张元济东渡访书,向静嘉堂借照四百四十四卷,又向国内藏书家借照一百零六卷,共五百五十卷。傅增湘据照相毛样校于崇祯本上,该书藏于北京图书馆。1960年中华书局影印崇祯本,据陆心源跋所载,将宋本多出的页数、条数,校于每卷之后,即今通行本。

《太平寰宇记》

宋太宗赵炅时地理总志。二百卷。乐史(930~1007)撰。该书撰于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976~983),尚沿用唐朝分天下为十道的区划,记载了各地自前代至宋初的州县沿革、山川形势、人情风俗、交通、人物姓氏、土特产等。广泛引用了历代史书、地志、文集、碑刻、诗赋以至仙佛杂记,计约二百种。由于所引诸书今多已散佚,故《太平寰宇记》的记载,对于研究自汉迄宋,特别是唐与五代十国史,具有重要的资料价值。该书还首次记录了宋朝绝大多数州郡的主户与客户户口统计,这对于研究宋朝的人口、户籍、阶级状况,也极为珍贵。《太平寰宇记》还记载了各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户口,有的还区分汉人与蕃人,甚至主户、客户数,对研究宋初少数民族的人口分布,边远地区的经济面貌,也有参考价值。该书有清光绪金陵书局刻本传世,其缺佚部分据日本藏宋刻残本收入《古逸丛书》。

《舆地纪胜》

南宋地理总志。编纂者王象之,字仪父,婺州金华人。父师古,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及第,历任州县官。象之青少年时期,随父遍历江、淮、荆、闽等地。庆元二年(1196)登进士第,宝庆元年(1225)前后,任潼川府(今四川三台)文学,又曾任知县等职,以博学多识著称。仕宦之余,收集地理书及诸郡县地志、图经,随时编集,于嘉定十四年(1221)开始综合编纂,州县沿革一般亦以此时为限,约于宝庆三年成书。该书以南宋统治区为限,起行在所临安府,迄剑门军,共计府、州、军、监一百六十六,有些府、州分为上下两卷,合计二百卷。每一府、州,一般分为府州沿革(为监司等机构驻地,另叙有关沿革于后)、县沿革、风俗形胜、景物上、景物下、古迹、官吏、人物、仙释、碑记、诗、四六等十二门,间亦变通而有所分合。《舆地纪胜》主要是节录当时数以百计的各地的方志、图经编纂而成,对各种方志、图经中的山川、景物、碑刻、诗咏,一概收录,而略于沿革,以符合“纪胜”的要求,受到南宋史学家李、目录学家陈振孙的赞赏。王象之对各书记载的异同,加案语进行考订,“收拾之富,考究之精”,为当时所称。另有《舆地图》十六卷,逐路为卷,尤详于四川各州。《舆地纪胜》宋时有刻本传世,明代曾将其中的《碑记》,辑为《舆地碑记》四卷刻印,其时《舆地纪胜》全书已缺七卷。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重刻时,全书已缺三十一卷,另十七卷亦有缺页。刘文淇(1789~1854)及其子刘毓崧,依据清张鉴、吴兰修的校记、按语,车持谦、许瀚的《舆地碑记》校记,以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