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知道:拥抱自在,在山中找回自己(登山者必知野外生存之道)(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3 11:38:04

点击下载

作者:杨世泰/文,戴翊庭/图

出版社:未读·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山知道:拥抱自在,在山中找回自己(登山者必知野外生存之道)

山知道:拥抱自在,在山中找回自己(登山者必知野外生存之道)试读:

版权信息山知道:拥抱自在,在山中找回自己作者:杨世泰图片:戴翊庭出品方:未读·旅行家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本书经由时报文化出版公司独家授权联合天际(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限在中国大陆地区发行。非经书面同意,不得以任何形式任意复制、转载。推荐序1静谧山径上的两颗星星︱詹伟雄

阿泰与呆呆,这对夫妻,是我钟爱的登山客典型,他们爬着山,有一种稳定的缓慢、见识饱满的静谧。

台湾有不少登山队,每每沿途奔腾喧嚣、插科打诨,他们也许想用高分贝的话语激励队友,或者想借此克服人类面对神秘莫测的大自然时的莫名恐惧—人能发出声来,便知还有他人,自己并不孤独。

然而,我们走入山中,不就是要洗礼那巨型的孤独吗?不就是—安静下来,倾听风、树、云、石、水、光……之间自然所吐露的万千声响吗?

看着他俩的背影,我想起那些19世纪攀登阿尔卑斯群峰的登山客,他们由北往南,向着太阳的方向爬着山,在某些突起的岩岬上,眺望云朵,有一种稳定的缓慢、见识饱满的静谧。

静谧,并不意味着静止,或失语。虽然,我们某些时候确实会瞠目结舌,说不出话来,譬如在南湖北峰崩壁前,目睹大浊水北溪深坠峡谷中氤氲蒸腾的水汽,直上直下1000米。

静谧,在于对行路历程的细细咀嚼:方才的恐惧、上一次的危险、震慑你的光线、抚慰你的苔藓、病榻中的故友、一句有节奏的诗、冰冻的手指、发亮的石头,等等。在行路中,知道了身体因为好坏、迢遥路程、温度、氧气、负重等诸般条件,而浮凸的那个无比真确的“自我”。是的,在凝视云海的片刻,哪个人不因远眺了“未曾谋面的自己”而感到无比的震撼与悸动?

静谧,也在于联结生命时间中许许多多找不清关系的情节,你安静地走路,借着大自然给你的灵感或启悟,把那些刻骨铭心的事一件件有条理地串联起来,爬完一座山,即是一个焕然一新的“自我”走出山径。所以,那“稳定的缓慢”便成了一种哲学的必然,从鲁索、斯文·赫定到乔治·马洛里,你都见不着那发狠奔走的行路,恰恰相反,你应该尽其所能地、在不丢失生命的前提下,待在山里。

高山的世界中,山永恒地诉说着傲然与伟大,睥睨而神圣,但人们穿过历史,细细言说,也织就出一丝不懈的文明遗迹,像是一首协奏曲里的独奏乐器,和其庞然的背景拮抗交响。是的,这就是各种登山装备的文化史。而在我的所有山友中,阿泰是博学者。

装备,从表层意义来看,是帮助人们克服自然天险的工具,只管数值强度就好,但其实它另有深意:每一件装备,都是介于身体和自然之间的人造物,我们选择这一件或那一件,既植根于身体的个人体感,也来自我们对某个生命感受的独特抉择。在山里走久了,便明白装备其实是“自我”的延伸。世世代代装备厂商的技术演进,不光是自然科学的能力发达到了哪种程度,而是人们对理想的自我想象的奔赴,这中间往往不是征服的傲慢动机,而是各种想和自然柔情共处的寄望,即便这点滴的演进,每每以生命的消逝为代价。

这些故事,就让阿泰娓娓道来吧!推荐序2可以和喜欢的人一起登山是件很爽的事!︱张震

我登山的经验不多,一次嘉明湖,另一次雪山。7岁之前,我家和姥姥家都住在中央小区,每天早上,姥姥都会带着我和我哥散步到山下的外双溪,下午也会和附近邻居小孩一起玩,我和我哥最喜欢在山上靶场前的大石头上爬上爬下,这是我小时候对山的记忆。虽然之后我们搬下山了,但我依然喜欢户外活动。

记得在我姥爷最后要离开的几个月,我常常去探他,不知该怎么面对这种即将生离死别的情绪时,我开始到家里附近的古道走走。走在山上时,我可以很自在、可以思考,也可以安静下来面对自己。之后,我把这些经验告诉我父亲,他说这就是“禅”。

我想,可以和喜欢的人、信任的人一起登山是件很爽的事,舒服自在又天然。有一本可以分享登山建议的工具书真的很棒!我从来都不认为呆呆是一个非常爱户外、非常爱运动的人,不过她现在和阿泰的生活令人羡慕。台湾的山太美了,如果能安排出时间,我一定也要和我爱的人一起,一步一步地去看山的奥妙。

套一句“碉堡了”的爬山名言,为什么要爬山?“因为它在那里。”推荐序3走了啊,还睡!︱张震岳“大自然”,这三个字对我来说意义非凡。小时候我在依山傍海的渔村长大,暑假几乎天天泡海水,寒假去山里探险,这些成长经验影响了我,也是伴我至今的美好回忆。长大后我好动的细胞并未消失,对于户外运动更是变本加厉,骑单车、冲浪、露营、登山、滑板,极尽所能地去体验大自然给我的领悟,一通乱玩,也学习到很多相关知识。

我常常跟朋友说一句话:“你要出去露营登山玩水干吗的,一定[1]要把自己搞得很舒服,否则景再美却饿肚子冷到靠北、淋得湿答答的还有心赞叹山河吗?哈!而且下次再也不来了。”这是很多从事户外活动的人的第一经验,所以事前准备是非常重要的。这本书可以给你一些方向和概念,它不是终极指南,却能让你了解亲近大自然的同时,使自己在过程中更舒服,更能享受上帝给我们的花花草草。不妨翻翻看,然后计划一次旅程。走了啊,还睡!前言写一本书,讲与大自然的相处之道︱阿泰

从来没有想过我的人生会跟“山”产生这么密切的关系,如果解释成受到大自然的召唤似乎太过煽情,一开始我走入山林的原因其实很简单。

父亲是地方登山会的会长,生性低调的他并不喜欢出风头,所以当家里出现一块“恭喜他成为登山会会长”的高调大匾额时,周末偶尔从台北回老家的我,确实觉得非常非常意外。有一段记忆很深刻,小学时因为我莫名其妙的推荐让他成了家长会委员,工作内容大概就是偶尔捐一点钱,学期结束后跟其他家长还有会长喝喝酒就好,他却很生气地觉得我给他找了一个大麻烦,当时他厌恶的表情一直深刻地印在我的脑海里。记得小学老师还把我叫到一旁,小声地说,虽然学校都有收到捐款,但希望你爸偶尔也可以出席会议跟大家交际一下。听到老师这样讲挺不好意思的,不过要是没有记错的话,父亲在担任委员的那几年里,很潇洒地保持了零出席纪录。

这样严肃、怕麻烦又讨厌交际应酬的父亲,竟然在人生的后半段当起了会长,跟他的好朋友们一起快快乐乐地上山然后开开心心地喝酒,我想连他自己都始料未及。

后来每次回家,都会看到他得意地分享自己爬山的照片,但那是个没有脸书跟智能手机的年代,看照片得盯着小小的数码相机屏幕,总觉得很麻烦,常常都是敷衍一下就转头继续看电视。直到某天他分享的一张照片才真正勾起我的兴趣。一大片绿色草原中间有座宝蓝色的湖泊,湖面像镜子一样闪闪发亮,晴朗的蓝天没有白云,米粒大的三两人影在湖边散步,至今那画面在我的脑海里仍像照片加了柔胶似的梦幻、美好,无法抹灭。父亲说那是“天使的眼泪”,是台湾高山最美的湖泊。

有了那张照片,才对这种“老人运动”的刻板印象改观不少,但也仅止于此,热情依然放在当时最火热的单车运动上,完成环岛或骑[2]上风柜嘴比爬一座百岳重要。

后来偶然在家发现一张裱框的玉山登顶证书,上面有张父亲站在玉山主峰顶点的照片,文字说明他在2003年11月12日登上台湾最高点。登顶证书做得非常精美,不知哪来的念头,突然觉得爬山很“酷”,竟然拜托父亲无论如何都要带我去爬玉山,满足我这毫无来由的任性请求。不晓得他是抱着看好戏的心情,还是很高兴儿子终于愿意加入一起登山的行列,很快地就在几个月后安排好了登玉山的行程。

小时候,父亲就常在周末早上带我们去“爬山”,但其实只是在彰化八卦山的几条步道走走。从清晨到日出,熬过一两个小时就可以被带去享用平常比较少吃的丰盛早餐,所以说是因为贪吃早餐而去爬山也不为过。凭着这么一丁点不成才的“登山经验”和仗恃自己骑单车累积的腿力,很自然地把登玉山当作一件很简单的事情。

结果出发没多久就开始上气不接下气,事先吃的红景天胶囊还有特地准备的氧气瓶对突发的高山症一点帮助都没有,筋疲力尽地走到旧排云山庄就不支倒地。虽然隔天还是顺利登顶,但下山途中一直嚷嚷着以后再也不爬山了:“玉山是我的起点,也是我的终点!”

不过很显然,玉山没有成为终点,我还是不断走在前往山顶的路上。而且更难以相信的是,从一开始爬山只为了耍帅,到现在竟然可以出版一本以山为主题的书,人生真的很奇妙,大概就跟父亲当上会长一样“始料未及”。

与父亲的共同话题因此变得比较多,原本不甚亲密的关系也起了变化。在山上隐约觉得他好像很享受照顾我的感觉—毕竟两个男人之间,即使是父子也有难以解释的樊篱存在。所以我也很享受他享受照顾我的感觉,尽管他总是嫌弃我走得太散漫。两个人都没有说出口,但我一厢情愿地认为这就是我那严肃、固执又不善言辞的父亲所表达的钢铁温柔。

母亲也是登山会的一员,但她享受的是每个礼拜到溪头,跟固定的朋友走固定的步道,在凉亭泡茶嗑瓜子,享受退休后的悠闲时光。因为自从那个把上坡当平地冲的父亲把她带到雪山东峰后,就常听到母亲挂在嘴上的那句抱怨:“吼!那个哭坡真的是惊死人,有够歹行[3]!”因为这个原因,上山前她总是轻皱眉头问我真的要去吗,要不要考虑轻松一点的行程啊,爬山很累耶等。有时候甚至到有点啰唆的程度,仿佛爬山是在身上涂满蜂蜜走进熊窝里一样危险的行为。但说归说,每次下山回家还是会喝到她用心熬给我们补身体的鸡汤,身上沾满泥巴的衣服和臭袜子也照单全收,隔天全部洗得干干净净。这样的母爱有点倔强,但是我欣然接受。

从只是想要一张精美的玉山登顶证书的小孩子,到现在成为一个下山后就想上山的大孩子,还有很多关于山的事情要学习。登山跟很多运动项目或是专业技术一样,并不像绑鞋带或骑单车那样一旦学会了就可以对外宣称“我学会了”,而是不断地通过严格的自我要求来精进知识和技巧。没有听过任何一位真正的登山者用骄傲的语气说他征服了什么高山,相反,面对“山”这样伟大浩瀚的存在,我们反而要不断缩小自我,并放大眼界,用像山一样的胸怀包容各种好坏。学习面对挑战,学习随遇而安、任意自在。

几年后,我也终于走到“天使的眼泪”—嘉明湖,在湖畔度过自己的30岁生日。那一年我辞掉工作,从生活了十几年的台北回到家乡鹿港,从第二个家回到第一个家,人生转了一个弯又回到原点。趁着休息期间爬了几座山,去了几个地方,经过一段又一段的旅程,最后在日本的富士摇滚音乐祭认识了现在的老婆“呆呆”,也在结婚一年后陪她走回我登山的起点。

很高兴通过登山认识了很多很多好朋友,也因为“山”而找到最重要的伴侣。“呆呆”这个名字会不断地出现在这本书里,往后人生里最快乐的时光她也不会缺席。

感谢最亲爱的两位姐姐,你们是我鲁莽人生的最强后盾。

我并不是爬山最多的人,却因为喜欢山而有机会跟大家分享书里面的故事,总觉得有点不太好意思。但我无意书写一本详尽的圣经或百科,已经有许多前辈贡献了他们的知识和热情,提供了许多丰富的信息给每个热爱登山的朋友。这本书单纯分享我自己的见解和心得,希望大家用轻松的心情阅读,也许能从这些芝麻小事中找到共鸣,因为每个人都是彼此学习的对象。C H A P T E R 1︱HIKING GEARS装备篇具的使用在进化论里被科学家视为一种智力的分水岭,虽然许工多物种都有制作工具的能力,但人类的大脑懂得制作更复杂的工具来满足更多需求。然而从石器时代到蒸汽时代,在物种进化过程中取得领先地位的人类,若是赤身裸体地走进荒野,一块简陋的防水布、一把生锈的小刀,都远比手上没电的智能手机来得有价值。

人类的原始生理条件在高山上没有任何生存的机会,所以才需要依靠各种专业工具和装备协助我们向极限挑战。大至帐篷,小至橡皮筋,在山上都是珍贵的资源。熟悉每个装备的使用方式,发挥它最大的功能,因为背包里的每一样东西,都是维系生命的精简工具。C H A P T E R 1背 包背包是装备之母,#1因为它是背装备的装备。BACKPACK“背包”一直在人生各个阶段扮演重要的角色。小学时,它是装进课本、铅笔盒还有零食玩具的大书包;急着长大,刚拿到第一份工作,你就买下不合时宜的“老气电脑包”;或是往后身为人父,你需要一个能装进奶瓶、奶粉的“爸爸包”。背包有各种样式、各种用途,但一般来说,背包的使用还是以户外活动或旅游为主,而登山是各种户外旅游形式中最需要使用到背包的活动。因此刚开始接触登山运动,大多数人第一个考虑的就是“背包”。台湾轻量背包品牌Hanchor的总监说过:“背包是装备之母,因为它是背装备的装备。”这句话很贴切地说明了背包在整个户外活动里的重要性。所以,我的墙上总是少一个背包,就像女孩子的衣柜里总是少一件衣服一样。

第一次登山,我跟朋友借了一个来历不明的背包,容量约莫60升。说是来历不明,是因为朋友明说那是仿冒的名牌登山包。但是我不以为然,一心在意的只有背包的外观是否帅气,完全没有考虑过登山背包的特有功能、使用逻辑跟自己以前认知的旅行背包是截然不同的玩意儿。因此,当我用怪异的姿势将背包背上肩,没仔细调整肩带、腰带,也没将背包内的装备重量做均衡的分配,走在去排云山庄的路上时,一段原本简单轻松的林道,却让自己如同走在深山峻谷般气喘如牛、吃尽苦头。肩颈和腰椎传来阵阵的酸疼和让人头昏眼花的高山症并发,等走到当天终点的山屋时,我已经体力不支倒地,完全无法想象,这时还有人可以马上再出发往玉山西峰攻顶。虽然隔天清晨我还是站上了台湾最高点,欣赏了海拔近4000米的日出美景,但回程的路上还是心有戚戚,对带我上山的老爸直嚷着:“以后再也不要爬山啦!”不过说说而已,我并没有停止从事这么美妙的登山运动,只是有了这次经验,往后挑选背包或是使用背包,会用比较严格的标准来看待。

还有一次到合欢山的小溪营地看星星,天气差就算了,我推荐呆呆使用我觉得很棒的背包上山,结果因为背长跟肩宽的细微差异,导致在第一公里就让她背痛复发,苦不堪言。爬山最需要使用的核心肌群失效,硬撑着身体在雾雨中抵达营地时她已筋疲力尽。我的背包我背得很舒服,但呆呆心里应该是唱着:“你的背包,让我走得好缓[4]慢……”这个教训我一直记在心里,时时刻刻提醒想要购买背包的朋友,每个人的负重能力跟自身的肌力、体力都有关联,加上身体条件的差异,别人背起来觉得舒服的款式不见得适合自己,实际到店里挑选并负重试背,远比任何高评价或是高售价的背包来得适用。POINT购买背包最快的筛选方法,请掌握以下原则:一、只生产背包或背包配件的品牌。二、背包分尺寸和性别的品牌。简单的产品线能让品牌经营者更专注在擅长的商品上,并做到最好。而分尺寸跟性别的背包,代表开发者思考到生理构造相异的人有不同需求,在细节的处理跟调整上,也会比一般不分男女的背包来得贴心。做到以上两点,背包的质量跟评价自然就不在话下。

登山包的挑选是一门学问,列入考虑的参数有很多,在刷卡结账之前,务必要厘清使用的用途和容量的大小,分得再细点,还有依照脊椎背长或是腰带宽度,或是分成男女专用的背包。攀岩、百岳、郊[5]山、健行、溯溪、自行车,每一种活动都有对应的款式,但也有几款多功能背包能够符合不同的需求,比如说轻量的攻顶包也可以当作单车用背包,而攀岩包也常常被当作一般的登山背包使用。确认背包的用途及目的,可以帮助自己建立选购的雏形。

而“挑选多大容量的背包”是最常被问到而且需要花很多时间来解释的问题。大部分的人都想要一款容量能适用任何用途的背包,能上郊山、登百岳,要轻、要帅、要便宜,却忽略真正适合自己的选项。而事实上我认为大部分人挑选背包的尺寸都过大,造成多余空间的浪费,或是因此收纳太多不必要的物品而徒增重量。建议新手入门选择一个容量45升左右的背包,一至三天的行程都适用,原因是刚开始几乎都是参加团体行动,公装公粮的负担比较少,而经验较丰富后,比较懂得打包技巧和装备取舍,45升加上延伸外挂后也能应付最低的需求。

进阶一点的山友,我会建议三种不同容量的背包各买一个,用来应付不同的需求。一个18升左右的轻量小包,用作轻装攻顶,也可当作日常使用的小背包,务必要挑选可以折叠收纳在大包内的轻薄款式;一个35升上下的中背包,有简单的背负系统,可以承受10公斤内的重量,一日单攻或是两日的轻松行程都能应用得当;最后一个是重装包,容量65升或更大的登山包,适合三天以上的行程,极限负重可近30公斤,如果打包得当并使用轻量装备,也可以完成七至十天的长途行程。但是容量越大的背包,通常空包自重也会越重,如果想要走得轻松一点,可以挑选轻量包的款式,重量在1公斤上下,比一般大容量重装包轻了至少一半。

容量也关系到可背负的重量,购买背包之前最好参考原厂提供的数据,以容量60升的背包来看,将60除以2.5得到24这个数字,代表最适负荷重量是24公斤,如果超过最适负重就进入极限范围,恐怕背起来并不会太轻松。但即使背包的载重能力可以达到这个数据,也不代表自己能够背到这种重量。越大的背包就背得越重,心理上会产生“反正还有很多空间,我多带一些东西也无妨”的迷思,结果导致身体不堪负荷,影响后面的行程。

有“大地诗人”之称的美国国家公园之父约翰·缪尔(John Muir)有句名言:“我从来没有认真花太多时间去准备一趟旅行,顶多随手抓起一块面包和一些茶叶丢进旧麻布袋里,然后跃过后院的围[6]篱。我的行囊轻得像是松鼠的尾巴。”身为一个热爱大自然同时也是环境保护先驱人士的约翰·缪尔,早在近百年前就传递这样的思想,异地旅游或是荒野健行,生理跟心理都不要带上太多包袱,用最轻松的姿态,去体会陌生环境的冲击和随之而来的美好与酸苦。

而人生也像是一趟持续几十年的健行,不同的人走在不同的路上接受不同的试验,有些人走得长远而有些人短促。走到终点之前,每个人都会遭遇耸立的高山与深邃的溪谷,也会走过平坦的草原和彩虹的起点。但是我们能够背在身上的东西有限,如果能够走得轻松自在,又何必将那么多沉重的负担压在自己的身上?C H A P T E R 1登山鞋#2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BACKPACKING BOOTS

人类不是跑步速度最快的动物,与四足动物相比可谓慢得可怜,既没有尖牙利爪,也没有跳高跳远的能力。刚出生的人类软弱、无助、光溜溜的,不像许多哺乳动物一出生就能走能跑,拥有基本的逃亡能力。然而在食物链上,人类其实从百万年前就已经取得上风位置,是其他物种难以匹敌的掠食者。

生物学家丹尼尔·李伯曼(Daniel E. Liberman)推论,除了发达的大脑能够协助思考策略、发明工具之外,另外一个让人类成为顶级掠食者的重要演化证据,是因为我们拥有无与伦比的耐力,在狩猎时,能够锲而不舍地追踪猎物,直到它们精疲力竭地倒卧在草原上,成为[7]猎人们来之不易的大餐。借由这种因演化而具备的生理条件,像是较短的脚趾和发达的汗腺,弥补了人类先天的不足,拥有比任何物种更擅长远距离步行和跑步的能力。但是当人类从荒野步入城市,许多新事物,马车、皮鞋、石板路——都扼杀了那些天生的优越条件,原本赤脚就能克服的崎岖路况,这时却因这些便利发明而变得寸步难行。丹尼尔·李伯曼在2010年《自然》杂志里的一篇文章中更直接地写道:“早在鞋子发明以前,人类跑得又快又好。”

为了保护因现代化而退化的双脚,篮球、慢跑和登山等各种户外用鞋的制造商无不绞尽脑汁,研发出一款又一款的运动专用鞋,协助我们跳得更高、跑得更快、走得更远。“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登顶之路是由无数个零碎步伐所构成,如果没有一双耐用的登山鞋辅助,就像没了轮胎的车子或没有机翼的飞机。但近代登山鞋的发展并没想象中那么顺利,进度远远落后于让人类日行千里的汽车和飞机。[8]

1786年,人类首登阿尔卑斯山脉最高峰的白朗峰,该年被视为[9]登山运动的起始年,却直到150年后的1937年,才生产了第一个橡[10]胶鞋底并使用在登山鞋上,这个登山的重要装备,才正式从一双外观简陋、鞋底打钢钉的简陋皮靴,成为协助人类攀向高峰、走向更深更远之境的现代登山鞋。

现代的制鞋技术已经不可同日而语,早期登山前辈无法想象的各种科技材质都被运用在登山鞋上,它们不仅能保护足部与脚踝免于受伤,特殊设计的鞋底作为与崎岖地面的缓冲,还能减轻上下坡时膝盖承受的压力及负担,此外,还兼具保暖、防水和防滑的功能。挑选登山鞋有几个重点要注意:用途

目前台湾常用的登山鞋有以下几种款式:一种是登山鞋(Backpacking Boots),特点是高筒皮制鞋身和坚硬的鞋底,适合用来从事多天数的重装攀登;另一种重量较轻、鞋底较软的叫健行鞋(Hiking Boots),因为支撑性不如登山鞋,所以较适合单日来回或一个周末的行程;最后一种是雪地重装靴(Mountaineering Boots),在台湾使用的机会较少,特色是更高的鞋身、更硬的鞋底,鞋身一般会加入冰爪快扣的设计。重量

背负的重量越大,就要选择越重的鞋子,反之,如果只是郊山步道的轻松健行,穿上轻量的健行鞋即可,犯不着穿上厚重的登山鞋来“折磨”自己的双脚。选对鞋子,就像赛车选对轮胎,足以左右这项运动的成败。登山鞋每轻200克,就相当于登山包少了1公斤的重量。虽然现今许多使用轻量化材质的登山鞋已经可以用来应付重装需求,但这个传统原则不会改变太多。尺寸

第一次买鞋,经验不足的我挑了双过于合脚的登山鞋,直到穿上厚厚的毛袜才晓得把脚套进鞋子有多吃力,而且忽略了自己的脚形又大又宽,居然傻乎乎地选了窄楦版,没走几趟,就因为磨脚太痛把它打入了冷宫。一般店家都会建议你购买大一号的登山鞋,但建议大家要把自己惯用的登山袜和鞋垫带过去一起试穿,如此才能精确地测出自己适合的鞋型和尺寸。试鞋的时间,建议选择下午或晚上,因为经过一天的走动双脚会略微胀大,可以避免买到过于合脚的鞋子。鞋底

鞋底分为中底和大底。中底的主要用途是吸震,一双登山鞋的舒适性和耐用性取决于中底的材质。由重至轻可分为橡胶、PU和EVA三种最常见的材质。橡胶最重,吸震效果最差,但支撑性最好,也最耐用;而又软又轻的材质避震效果较好,但使用年限短,像被称为环保鞋底的PU,如果不常使用会有水解的风险;EVA发泡鞋底因为质轻又软,比较常被运用在跑鞋或球鞋上,但会因长时间的重量挤压而扁化。大底的材质以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为主流,鞋底刻痕深、颗粒大,主要用途是止滑和耐磨。俗称“黄金大底”的Vibram鞋底品牌几乎有90%以上的市场占有率,要找到不是Vibram鞋底的登山鞋反而是种困难。

登山鞋底一直都是让人很头痛的选择,但事情总是难以两全其美,不妨从使用频率这个条件来选择适合自己的鞋底。如果经常重装登山,一双重量跟支撑力都介于中间值的PU鞋底的鞋似乎是最佳选择,当它已届使用年限,磨损的鞋身和大底其实也差不多到了退休阶段,就像汽车轮胎的胎纹如果过浅就得更换一样。偶尔也会换上轻便的越野跑鞋登山鞋是左右登山运动成败的重要装备鞋身

登山鞋的防水功能跟防水外套一样重要。在山上经过沾满露水的箭竹、踏过积水溪流或是行走在雪地上,都很容易让登山鞋进水。用同一片皮革包覆的鞋身防水性最好、最耐用但也最重,若是多块皮革拼接的鞋身会因过多的缝线造成渗水或破损。但现在登山鞋的内层几乎都覆有防水薄膜,即用轻量、透气的尼龙当作鞋身材质,同时还有优异的防水效果。C H A P T E R 1底层衣底层衣的重要性,#3就像是人体的第二层皮肤。BASE LAYER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可以保护内部脏器,感知温度、触觉和[11]压力,并有调节温度和控制汗水蒸发的重要作用。而底层衣是洋葱式穿搭的基本层,像人体的第二层皮肤般重要,可以强化保护和调节功能,让身体适应原本无法承受的环境。就像给手机戴上保护壳,高机能底层衣是身体面对严峻气候的第一道防线,常常一穿就是好几天,若非必要不会脱下,所以人们非常注重底层衣材质的舒适性和机能性。

早期登山者身上穿的不外乎以棉、麻材质为主的服饰,但以现在人的眼光来看,完全无法与目前各式高科技、高机能的布料相比。棉质最大的缺点是吸水后会失去保暖效果而且不易干燥,一阵冷风吹来很容易感冒,最可怕的是吸附汗水后气味无法排出,细菌分解后衣服很容易发臭。现在穿着棉质衣物上山的人已经很少了,但只要有人穿了,从很远的地方你绝对就能闻到那累积已久的酸臭味。为自己好,也为别人好,棉质的衣服还是留在家里穿吧。

现在的底层衣几乎都是人造纤维制成,少数能够使用的天然材质则以美利奴羊毛为大宗。人造纤维以尼龙纤维(Nylon)、聚酯纤维(Polyester)和弹性人造纤维(Spandex)这三种纤维为主,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是“聚酯纤维”,它有强韧、轻量、抗撕裂、耐磨、弹性好和快干的特性,而且不易发霉、不易过敏,也不容易皱。因此,聚酯纤维是许多机能材质最爱使用的纤维原料,几乎主宰了所有户外服饰的市场。但其实,“尼龙纤维”才是让户外服饰真正步入“机能领域”的先驱。

尼龙纤维诞生于1938年,是杜邦公司的卡罗瑟斯博士合成出的世界第一种人造纤维(聚酯纤维则于两年后才出现)。尼龙是合成纤维技术的大跃进,它的出现几乎改变了传统纺织品的面貌。一开始受到欢迎,是因为被用来生产女用丝袜,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尼龙才转而被制作成军用品和服装。而军武装备一直都是引领其他科技发展的火车头,军人身上的服装要同时应付严苛环境的考验以及山区探勘、侦测的战略需求,也间接促进了户外服饰的进化。现在,尼龙纤维在底层衣中的市场份额,已几乎被聚酯纤维取代,但仍能在很多登山装备中见到它的踪迹,像帐篷、背包、绳索和防水服饰,都是仰赖尼龙的出现才得以不断进化。底层衣的选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功能

吸湿、排汗、快干是底层衣的基本要求,保暖功能则视衣服的厚度来决定,许多新功能像是抑菌、抗臭、防晒和抗紫外线也逐渐成为标准配备。可以想见,拥有这么多功能的专业底层衣售价自然不会太低,但底层衣的价差颇大,而这价差产生的原因,要从吸湿、排汗的原理开始说起。

聚酯纤维虽是底层衣的主要原料,但其实它有不亲水的特性,不及1%的吸水率,远低于棉质纤维。为了达到吸湿、排汗的效果,必须通过浸泡化学药剂在表层产生亲水性,或是在纤维上制造很多断面,增加布料与皮肤接触的面积,以产生类似毛细孔的排汗效果。化学药剂的涂层会因为使用和清洗的次数增加造成效能的减退,而科技编织的纤维断面没有这个困扰,如果正常使用穿上好几年效果都不会减弱,价格自然比一般底层衣高上许多。

底层衣的保养非常简单,注意不要使用柔顺剂或洗衣液即可,因为这类洗剂会在衣服表层和断面残留无法洗净的硅,阻碍布料原有的机能性。材质

吸湿、排汗的特性是底层衣在行进间最仰赖的功能,使用人造纤维的服饰已经不用担心这个基本需求。但台湾山区环境的湿度较高,排汗的速度远不及流汗的速度,身体往往会因为风吹而觉得寒冷。

若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尝试天然材质的美利奴羊毛织成的底层衣,不仅质地柔软、舒适、抗静电,即使受潮也依然有很好的保暖效果,其温度调节的能力受到许多户外人士的推崇。但最让人赞赏的是,美利奴羊毛衣长时间穿着也不会产生臭味的这个特性,让必须在野外生活数天无法洗澡的长途健行者和登山客,找到了一个避免异味困扰自己和他人的最佳方案。每次在山上遇到穿羊毛衣的山友,最喜欢问对方的问题就是:“请问你这件衣服最高纪录有几天没洗?”气候

夏天气温较高,一般选择较薄的长袖底层衣,穿起来比较凉爽也可以防晒;进入冬天,天气变冷,就该换上有厚度、里层加上内刷毛的保暖底层衣。因应不同天气准备不同的基本层,衣柜里有几件不同用途的底层衣才是聪明的安排。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没有恶劣的天气,只有穿错的衣服。”C H A P T E R 1保暖外套化学纤维和羽绒是最常被使用,#4也最值得信赖的保暖材质。INSULATED JACKET

保暖外套也可称为“绝缘层”或“保暖层”,属于洋葱式穿搭的中间层,是一年四季上山都得带着的重要装备。常见用来保暖的材质,有羽绒、化学纤维和刷毛。在使用时机上,羽绒和化纤外套多是使用在静止休息时,而刷毛外套因为有优异的吸湿排汗、透气快干效果,比较适合在大量出汗的行进间穿着。一般来说,体温的保存与几个条件相关:体温的高低,气温和风速,绝缘层纤维的蓬松度、厚度及尺寸。所以,户外服饰的绝缘层,不管是羽绒还是化纤,都是基于以上几点原理,设计出内里蓬松度高、有厚度的超细纤维。也因此,这两者一向都是登山户外活动中最常被使用,也最值得信赖的保暖材质。

天然羽绒取得不易,处理手续繁杂,从原料到成品的制作过程耗时费力,因此,羽绒制品的价格总是居高不下。但羽绒具有重量轻和极佳的温度隔绝效果,蓬松的羽绒能够有效地将体热维持在内层,隔绝外部的冷空气,是公认最具保暖效果的填充材质。但是一旦沾到雨水或汗水而濡湿,羽绒的保暖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所幸,拜科技的发展之赐,新技术“抗水羽绒”的诞生似乎解决了羽绒抗湿的问题。加入薄膜而产生防泼水功能的抗水羽绒,有的使用更具耐磨效果和防泼水功能的高密度透气表布,或是在容易潮湿的腋下和颈部填充化学纤维材质,通过这些加强措施,解决了不少传统羽绒外套面临的尴尬问题,让怕冷又很容易流汗的登山客也能轻松穿上这些高科技的羽绒外套。

我曾经买过一个便宜但劣质的鸭绒枕头,拆开包装后,那浓烈的腥味久久无法散去。挂在阳台两个月还是无药可救,勉强套上枕套压住那扑鼻的气味,我却又被里头不断穿刺出来的羽毛梗给惹毛,一气之下直接把枕头丢进了垃圾回收车。

后来我才知道,羽绒原来就像红酒一样也分优劣等级,依照羽绒的种类、质量、比例和蓬松度,而有保暖度和价格上的极大差异。鹅绒品质好、保暖度佳,是户外羽绒外套最爱用的填充材质;鸭绒则因带有些许动物气味,加上蓬松度较低,比较常用来填充枕头、棉被或是价格较经济的羽绒外套。而“羽绒膨胀系数”(Fill-Power, FP)是最常用来衡量保暖度的重要指标,以1盎司的羽绒膨胀后能够填满多少立方英寸1来计算,数字越高代表越轻越保暖。也有例外,某些款式的羽绒外套,为追求轻量化而使用较少的充绒量,可能就没一样的膨胀系数、但充绒量较多的外套保暖。

价格较为平易近人的化纤外套,使用合成的化学纤维材质(或称中空纤维)作为外套内里的填充物,保暖的原理跟羽绒一样,都是通过中空隔间制造一个隔离层,作为与外部冷空气的绝缘体。化纤外套的表布通常具有防风、防泼水的效果,即使化学纤维受潮,也依然具有保暖的效果,比起羽绒有更快干的特性,但体积较大,重量也不如羽绒般轻盈。然而,化纤外套具有可以水洗的绝对优势,比起清洗、保养麻烦的羽绒,确实多了那么一点使用弹性。在外观上,两种外套也有很明显的差别。羽绒外套为了防止纤细的羽绒在外套里乱窜,通常使用横条或方格状的隔间将羽绒固定住,所以给人一种胖胖的视觉感,很像米其林轮胎人的可爱模样;化纤外套则因为材质的特性,外观上较为平整,穿起来感觉比较苗条。

化学纤维的发明和使用已经超过30年,许多保暖产品像是棉被、手套与服饰都有它的踪迹。经过不断的研究开发,有些新材质的蓬松度甚至超越了羽绒。而羽绒则一直保有它不败的经典地位,即使化纤的科技日新月异,它仍旧是许多人心目中不可取代的保暖产品。

如果要问我偏爱哪一种材质,其实很难回答。通常我会在秋冬较冷的季节携带化纤外套,行进间、休息或登顶时都可以穿上,即使排汗量大也不用担心失去保暖效果;反而是在比较温暖的春、夏两季,为求轻便会选择使用羽绒外套,因为基本层比较薄,入夜后身体需要较保暖的材质做保护。登山的保暖外套我也常用于日常生活,寒流来时非常方便穿上合乎季节的保暖外套,才能在寒冷天里怡然自在INTERVIEW洪爸COW Records创办人——受访者  请问你在山上最常使用或独到的保暖穿搭法是什么?Q  其实还是以洋葱式穿法为基础,底层会选择轻薄透气的长袖排A汗衣,但是会特地挑选比较接近棉质触感的材质,不习惯排汗衣质感的人也能接受。中层会加一件厚度、重量都适中的刷毛衣,或是一件既轻量又能防风、防泼水的化纤外套,在风大或是阴雨的天气穿着特别合适。但因为自己极度怕冷,所以一定会再带件又轻又好收纳的羽绒外套跟羽绒背心,作为定点休息时使用。有朋友笑我所谓的洋葱式穿搭,根本是三层都穿保暖层!这虽然是玩笑话,但其实只要搭配得当,一样可以在山上穿得舒舒服服。  户外机能跟流行时尚服饰的结合越来越紧密,想请你推荐几个Q在平地跟山上都能使用的保暖单品。  一年四季,我几乎不管在平地还是山上都会戴着毛帽,依照不A同季节更换不同厚度,但不变的是使用控温效果很好的天然毛料,像羊毛或是比较少见的牦牛毛。另外,使用环保回收材质的刷毛外套,外观像是一般毛料,却同时具有防泼水、防风和保暖功能,非常适合在台湾湿冷的冬季穿着。特别推荐日本品牌Yamatomichi的长裤,轻量、耐磨,而且版型、裤长都很适合亚洲人,可以应付台湾的四季气候。C H A P T E R 1风雨衣不管天气预报如何乐观,#5风雨衣和雨裤都是上山的必备品。RAIN JACKET[12]

风雨衣是洋葱式穿搭的最外层,因此也称“外层衣”或“风雨层”,功能是防风挡雨,所以会因隔绝风寒效应而有额外的保暖效[13]果。但包括我在内,大部分的新手在登山前都普遍认为要买一件“昂贵的GORE-TEX外套”才够暖和,这个不知从何而来的迷思相信困扰了很多人。

第一次上高山前,一直有个声音在我耳边说悄悄话,告诉我要买一件GORE-TEX外套才能上山,好像不买来穿在身上就会冻死一样。当时的我,还是个初入社会的小伙子,薪水不多,一件上万的衣服是从来没有想过的奢侈品。但耳边不断缭绕的声音就像催眠咒语,清醒的时候已经拿着结完账的外套,幻想自己是穿上盔甲的骑士,穿着它就可以马上去“征服”百岳。不过,当我最后站在山顶等待日出时,低温加上强风竟让随身的水壶结冰,身体也冷到恨不得连棉被都背上山去,不禁在心里纳闷:“说好的保暖效果呢?”

后来才了解到,在山上真正能够保暖的衣服只有中间层的羽绒、化纤或刷毛外套,甚至一件中等厚度的排汗衣或软壳外套的保暖效果都比风雨衣还好。而且,如果运气不错,在山上遇到连续的好天气,可能一直到下山后连外套都不需要从背包里拿出来。然而不管天气预报如何乐观,风雨衣和雨裤都是上山的必备品,无论是重装还是轻装都得随时带在身上,否则,一旦风云变色你被雨淋湿,下场就不只是打个冷战,还有可能会因此失温而严重危及生命安全。

若是将防风雨视为外层衣的主要功能,那么其实便宜的抛弃式轻[14]便雨衣,或是骑摩托车用的两件式雨衣也都勉强符合资格。但严格来说,一件合格的风雨衣必须具备几项条件,除了轻便好携带,表布还得加入防泼水和耐磨的功能,最关键的是具有透气功能,这些功能帮你把买下比轻便雨衣贵了好几倍的风雨衣变成一笔划算的交易。穿风雨衣的时间90%以上都在行进间发生,因为在山上不会有人傻傻[15]站着淋雨,除非是走投无路原地等待救援。风寒加上水寒效应,会带走大量身体热能,要维持身体热能的输出就必须保持移动,而身体只要处于运动状态就会出汗。一般廉价雨衣并没有导入透气功能,排汗衣吸附的汗水无法排出而累积在底层和外层之间,加上反潮,形成老一辈俗称的“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的状况。号称百分之百防水的平价雨衣,在恶劣的天气里反而是个扣分装备。

一件优秀的风雨衣,除了理所当然的防水功能外,真正的价值在于是否有“透气”和“透湿”的功能。以GORE-TEX布料为例,它就是在两层布料中间加入专利的防水透气薄膜,水分子无法从表布进入,但人体产生的水蒸气却可以通过这层薄膜排出,达到既能外部防水又能内部保持干爽的效果。风雨衣的布料材质种类还有很多,许多品牌在GORE-TEX防水专利失效后纷纷研发自己的防水透气布料。GORE-TEX只是其中一种,所以,并不能用“GORE-TEX”这个名称代表所有防风雨的外层,但它优异的防水效果和透气性,的确是很多人心目中的首选。

在山上淋雨是常有的经验,而这经验让我学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不[16]止一种,有时候一件防泼水功能很好的风衣或软壳衣,在台湾这种湿度很高的环境下反而比较吃香。“久病成良医”,雨淋多了也可帮助你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雨天穿搭对策,或是变得比较习惯淋雨。优秀的风雨衣,必须也具备在低温环境下抵抗风雪的能力阴冷潮湿的天气,穿上风雨衣可以提升保暖效果C H A P T E R 1登山裤#6把牛仔裤好好收在衣柜里吧!HIKING PANTS

在现代,登上世界最高点已经不是那么令人振奋和期待,人类的感官刺激在不断翻新。在古代,从外层空间跳伞回地球,是无法想象的科幻情节。野心勃勃的科学家计划建造太空电梯和超快速胶囊列车,[17]也许以后登陆火星比登顶圣母峰还要简单。但不管科技有多进步,仍然无法改变登山的一个事实,那就是你得用自己的力量踏出每一个步伐,然后在老天爷赏脸的时候才有机会走到山顶,吸到那冷冽、稀薄却充满灵性和能量的空气。而这也是登山让人最着迷的地方,它是一项原始、纯粹的运动,没有人会想要走轻松的路,因为那就失去了挑战的意义。这大登山时代传承下来的坚持和浪漫,一直令我向往不已。

不过想到100年前的仕女外出健行,还得穿着几乎要碰到地上的长裙;也听闻几个登山前辈慨叹,以前爬山只有牛仔裤可穿有多不舒服,我就觉得自己出生在现代还是挺不赖的。有坚固耐用又轻量的背包、橡胶鞋底和人造纤维,户外服饰的多元选择,让我们可以穿上舒适透气的裤子和衣服走进山里。内搭裤

上半身要有基本层的保护,下半身也不例外,特别是天气寒冷或是外层搭配短裤的状况。内搭裤跟底层衣一样,吸湿、排汗又透气是基本功能,对应天气的冷热,选择不同厚度的布料。假如不习惯穿太厚重的长裤,内搭裤就是一个调整保暖度的好工具。一条薄长裤搭配两种不同厚度的内搭裤,整体重量比一条软壳裤还轻,但缺点是穿脱更换有点麻烦。压缩裤

穿压缩裤的风潮,从跑步运动开始延伸至登山领域,两者都是长时间仰赖肌耐力的运动,运用的肌群相差不大,所以反馈的肌肉酸疼也很接近。压缩裤可以减缓运动后持续产生的酸痛,减少肌肉晃动幅度,降低受伤的概率,但它并不会让你跑得更快更猛,因为压缩裤的效能着重在“恢复”而不是“强化”,所以,并不是因为穿上它而走得更快,而是可以走得更久更远。跟内搭裤一样,如果已经穿上压缩裤了,就不需要再穿内裤,否则重要部位反而会因为闷热、不透气,造成湿疹或不适。特别要注意的是,压缩裤并不适合在睡觉的时候穿,有可能会因为压力过大而影响循环,就寝时应该更换一条舒适的裤子。短裤

穿着短裤再加一条内搭裤或压缩裤,是很多人喜欢的搭配方式,如果可以一年四季都穿短裤上山我会非常乐意。通风、轻便又容易穿搭,女性不穿短裤可以选择登山短裙,视觉上都有很好的修饰效果。

登山裤不论长短都需要很注重耐磨、抗撕裂的功能,所以不建议用跑裤或一般轻薄的运动裤代替登山裤,如果一个不小心磨破或是撑破,接下来几天的行程可就尴尬了。

虽然短裤配内搭有很多好处,但要了解的是,内搭裤的材质并不耐磨,而在山上最常磨损的地方就是短裤裤管以下的部位。穿过密集丛聚的树林、箭竹林,或是需要攀爬的石瀑、岩壁和陡坡时,内搭裤常常会破损或钩线;内搭裤防护力也没有长裤好,跌倒或是撞击比较[18]容易造成擦伤和瘀青,遇到咬人猫这类植物时也得小心通过。登山裤

棉裤、牛仔裤、篮球热身裤都不是好的选项,人造纤维材质的登山裤才是最佳选择,不过也有北欧品牌开发的登山裤,使用人工纤维和棉纱混纺制成,搭配防水蜡,一样具有透气、保暖、防泼水的功能,又有极度耐磨的强韧性,足以媲美坚固耐用的软壳裤。只要偶尔上蜡保养,效果可以维持数年不变,但缺点是磅数高、重量重。另一种受到欢迎的款式是两截式登山裤,从膝盖做一条拉链,直接拆掉裤管就变成短裤款式,在春、秋冷热不定的季节特别适合。行进时可以只穿上短裤的部分,而裤管当作备用,天气冷或下雨时就可以换上;或是进入睡袋前把脏污的裤管拆掉,可以保持睡袋内部的清洁。两截裤的使用弹性很大,可以说是一条抵两条。雨裤

不要再有不带雨裤的侥幸心理了,雨裤的重要性跟粮食一样,不管走到哪里都需要带在身上,它是标配,不是选配。C H A P T E R 1服装配件登山的服装配件,#7严格来说没有一个是多余的。ACCESSORIES

登山的服装配件,严格来说没有一个是多余的,而且也必须不是多余的,每一样都有它独有的功能和用处,跟平常戴的帽子、项链等装饰性配件有很大不同,否则实在犯不着特地背上山去。而这些配件也是在山上最常使用的装备,如果保养得当,可以使用好几年都没有问题。我常说真正好用的装备不是因为它价格高昂或数量稀少,而是因为好用、耐用、经常使用。只要带着它们上山心里就会觉得安稳,就像是家里开了20年的老车、老师傅的砚台或是一条从孩提时盖到现在的小被子,真正的价值来自付出的情感和它无形提供的心灵回馈。

我常在山上默默观察许多前辈身上的物品,寻找是否有透露出“那种价值”散发的迷人光芒,任何一点修补的痕迹或是陈旧的斑驳都可以透露出一个人的个性和隐藏在背后的故事。每次上山,我都会戴一顶偶然在军用品店买到的迷彩遮阳帽,喜欢它自然的皱褶和汗水濡湿后的印渍。它没有高科技防水功能,也没有显赫身世,但只要放在背包里,我心里就会感到安全又踏实,就像跟多年的老友相聚。遮阳帽

在山上让我们觉得温暖、抚慰的阳光其实是一种辐射线,虽然大部分都被地球的大气层给吸收了,但仍有些伤害性光线会穿透大气层,进而对人体造成伤害,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有“皮肤杀手”恶名的紫外线。

紫外线的波长有三段,短波的伤害最大,但在臭氧层就已被吸收;中波破坏力和致癌性最强,虽只伤害表皮,却是让皮肤脱皮、红肿造成晒伤的头号杀手;长波最弱,但是穿透力最强,能穿越云层或玻璃窗进入真皮层,长期暴露其中也会造成皮肤的红肿甚至致癌。中波跟长波会因为地形或建筑物的阻碍而减弱它的威力,但在毫无遮蔽的高山上,无形的紫外线常常让很多登山者失去戒心,以为没有晒到太阳就不会晒伤,却在几天之后发现脸部红肿、干裂和脱皮,这时候就算[19]补擦防晒油也没有用了。

在山上,有底层衣和裤子把身体包得紧紧的,少数暴露在外的皮肤都集中在颈部以上,因此防晒的重点就落在头皮和脸部上,而最佳的保护措施就是乖乖戴上有防晒功能的遮阳帽,重要性就像基本层一样,说是头部的底层衣也不为过。

款式宽大的圆盘帽最能提供全面性的保护,包含最容易晒伤的鼻头跟嘴唇;棒球帽款式虽然轻巧但仍有死角,耳朵常常因此晒伤。圆盘帽除了用来遮阳也能防风,有时候穿越浓密的树林、箭竹林也可以免于树叶和树枝的割伤;顶部加上防水布料的款式,则会在下雨时提供额外的保护。超高的实用性和长时间的依赖,遮阳帽几乎成为登山最重要的服装配件,在行进间我几乎时时刻刻都戴着,只有休息时才会取下。魔术头巾

千变万化的魔术头巾在山上几乎是人手一条的必备品,轻巧、有弹性又不占空间,可以用来防风、防晒、保暖,或是当作手套、简易绑腿,也能当作紧急医疗用的包扎或绑带;另外一个实用的技巧,是在中空的头巾内塞入用不到的外套,晚上垫在脖子下当枕头,不仅触感好、可以随意调整高度,还比一般充气枕方便清洗。把头巾绑在头上当作小帽,可以避免汗水流到脸上,也兼具保暖效果,外面再戴上一顶遮阳帽,是我每次上山的基本装扮。保暖帽

刚开始爬山的时候,就有登山前辈告诫我一定要做好头部的保暖、防风,特别是太阳穴和后脑勺的位置不能吹到冷风,否则很容易引起头痛、感冒的症状,甚至引起最令人头痛的高山症。有些款式的魔术头巾加入刷毛材质也可以当作保暖帽,但常见的款式还是以毛帽、羽绒帽和刷毛帽为主。保暖帽的使用时机多为身体处于静止状态的时候,像中途休息和晚上过夜,因为身体产生的热能较少,是最容易遭受风寒的时间。手套

我的习惯是准备两副手套,又轻又薄的手套当作行进间的保暖、防晒手套,因为贴身又轻巧,手指头的触感和灵活度不会受到影响。选择指尖可以触控电子设备屏幕的款式,使用手机拍照不用一直穿穿脱脱非常方便;另一副手套会选择较有厚度,手心部位有耐磨材质的防风保暖手套,通过拉绳路段或是崎岖的攀爬地形时可以保护双手免于擦伤。防水材质的手套适合在雪地或严寒的环境下使用,虽然厚重,却是保护肢体末端避免冻伤的最佳方案。绑腿

走在碎石坡或尘土飞扬的林道,小石子和沙砾容易跑进鞋子底部;经过泥泞路段,像中级山或雨后的山路,鞋子沾上的泥巴会阻碍鞋身的透气效果,也会弄脏裤管或是不小心渗进鞋子里;下雨时如果只是穿上雨裤,也无法完全避免雨水顺着裤管进入鞋子里。小石子、泥巴和雨水在鞋子里和足部经过长时间的摩擦,会导致足部肿胀甚至起水疱,是长途健行最头痛、也最该避免的问题。而台湾潮湿的中级山区常常遇到的蚂蟥、蜱虫很容易沿着裤管进入身体而接触皮肤,一旦沾上就很难甩开,蚂蟥会引起红肿和伤口流血不止;蜱虫除了很难摘除,还很有可能引起更严重的莱姆病。为了防止这些恼人的小东西[20]从缝隙进入登山鞋,使用绑腿是最方便又有效的解决方法。

对于注重清洁的人来说,使用绑腿另一个实用的好处,是可以避免泥巴直接沾上裤管,晚上进睡袋睡觉不用担心弄脏内层,毕竟很需要保养、又不能常常清洗的羽绒睡袋,最怕的就是脏污了。鞋垫

这里提到的鞋垫,并不是一开始就附在鞋子里的鞋垫,而是具有矫正效果的专用鞋垫。一般附送的鞋垫多是一片薄薄的泡棉软垫,几乎没有任何作用。好的鞋垫可以提供额外的支撑力和吸震力,也可以减少足部摩擦红肿和产生水疱的概率。而更专业的矫正鞋垫可以有效地减少因姿势不良造成的肌肉拉伤,增加双脚承受重量的能力,减轻身体疲劳和负担。

登山路途遥远,长时间行走的双脚承受背包和身体的重量,足弓的支撑力不足很容易引起疼痛,甚至引起更严重的足底筋膜炎。在一[21]次大霸尖山的行程里,我们第一天必须重装走完18公里的林道和4公里的上坡路。出发没多久,我就因为背负重量超出平常的负荷,导致双脚足弓严重疼痛。最后,我硬撑着走完三天行程,下山后持续疼痛了好几个礼拜才痊愈。后来,我换上登山专用的矫正鞋垫才摆脱了这个困扰。很难想象这么小小的一片鞋垫,竟会对身体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句话用在这里实在是再贴切不过了。登山袜

袜子的重要性常常被忽略,不少人穿着不合脚或是过于老旧的袜子,等到双脚起了水疱却还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还可能怪罪在鞋子身上。双脚的排汗量比起身体其他部位并不少,与底层衣一样,我们要穿上吸湿、排汗材质的袜子,百分之百纯棉的袜子就好好收在柜子里吧。袜子是消耗品,会随着时间和洗涤次数而磨损,太薄或是脱线的袜子可以直接淘汰。

袜子的挑选原则跟底层衣很像,视功能、厚度和材质的不同,挑选最适合自己的款式。但不同的地方是,现在市面上的主流材质是美利奴羊毛,人造纤维的袜子反而是少数。因为天然羊毛袜有绝佳的抑臭效果,晚上睡觉时将白天穿的袜子脱下来摊平透气,隔天再穿上就不太会有异味了。各式配件是登山不可或缺的实用装备绑腿可用于防水、防脏污、防虫……是相当可靠的好帮手C H A P T E R 1帐 篷文明社会称之为“家”,#8在山上或是野地,它叫作“帐篷”。TENT

我是独生子,家人非常爱护,也很难加入两个姐姐的扮家家酒游戏,所以,从小我就是一个很懂得跟自己对话的小男孩,总是有很多天马行空的想法,读了很多故事书,盖了好几座城堡,也做了很多理所当然的蠢事。印象很深的,是那时非常向往帐篷,常常趁父母不在,用强力风扇将薄棉被吹起一个膨胀的空间,只身躲在里面,想象正在进行一场了不起的冒险。

我想每个人都需要可以躲藏的地方,像一个庇护所或者神殿,在里头找到救赎与自我,寻求静谧和安慰。虽然在成长过程中,我一直没有机会进入那个从小就憧憬的神秘空间,但在青春最精华的大学时期,每个周末流连在Live House或是排练室,躲在吉他手后面默默低头打鼓,以小鼓为中心的那个圆,是自己建构的小小世界,就像亚历[22]山大超级游民的142号神奇公交车,在阿拉斯加无限蔓延的荒野之地里,仍有个安心自处的空间。这个空间,文明社会称之为“家”,在山上或是野地,它叫作“帐篷”。

长大后接触登山活动,一直到几年后的夏天,走上加罗湖的我才初尝高山野营的滋味。那是一次惊悚又美妙的经验,也是我首度体验在户外野营过夜的乐趣:费时费力辛苦地将帐篷与食物、锅具背到山上的营地,寒风之中我迅速卸装,点亮温暖的营灯并搭好帐篷,就地使用一旁的池水煮了热汤暖身,在山上吃一碗热腾腾的白米饭配炒肉青菜。那夜没有月亮,亿万计的星光汇成一道肉眼可见的银河,寒冷的深山里,在帐篷内挨着同伴的体温沉沉睡去。体验过这种利用有限资源所获得的巨大满足,很难不对高山露营着迷。

下山又过了一段时日,才终于上网买了顶浅绿色的二手双人帐,想说哪天一定用得着吧,却一直苦无机会,直到认识呆呆。事后想想真是唐突,第二次约会就把人家带到山上露营,幸好最后还是娶进了家门。

海拔3000米的山上温度很低,摸黑走在陌生的路径上找不到确切的营位,在棱线上找块空地就随意搭起帐篷。毕竟是第一次使用新帐,虽然有偷偷在家练习,但过程难免笨手笨脚。好不容易钻进帐篷已是午夜,才发现挑选的营地竟是倾斜的草坡,一整晚两个人像坐滑梯似的不断下滑,但我们运气已经很好了,原本山脚下还在下雨呢。隔天清晨,阳光透进帐篷,打上一层迷离朦胧的薄光。揉揉眼睛,开门后看见太阳正从对面山谷间的云海中缓缓升起,随后刺眼的橘红色光芒浓烈得让我们睁不开眼,温暖的阳光像一个熨斗把心里的烦恼都烫平了,至今仍难以忘怀在那座被我们视为秘密基地的山头搭起的帐篷。从此以后,帐篷不再是童年那触不到的幻想,它是野外的家,一种随遇而安的浪漫,不管风雨多大、夜色多黑,是一座躲进去就能立刻得到安全感的神奇堡垒。

可是很多人没有把帐篷当作必要装备,因为台湾大部分的热门路线都有山屋可以过夜,如果可以少背两三公斤的话,又何必那么辛苦重装上阵?加上商业队盛行,包吃包住,初学者根本就是参加“山屋保证班”,那又何必背帐篷在身上练身体呢?但千万别忘记,假如运气不好住进拥挤的山屋,密闭的大通铺上与陌生山友并肩共眠,那扑鼻的汗臭味,还有从四面八方传来的隆隆鼾声,光是想到就阵阵头痛。高海拔地区原本就很难入睡,要是再遇到上述情况,也只能祈祷自己比别人先睡着了。住山屋或睡帐篷,有好有坏、难分高下,多上山几次,尝试两种过夜方式,相信你能找到自己的答案。而我的答案,其实很明显了吧。购买帐篷实际要考虑的点有以下几项: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