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球保卫战:给发烧的地球降降温(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3 15:16:30

点击下载

作者:袁飞

出版社: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星球保卫战:给发烧的地球降降温

星球保卫战:给发烧的地球降降温试读:

前言

曾经,整个地球都呈现出一片和谐的景象。到处是郁郁葱葱的森林和草地,天空和大海都是一片蔚蓝的颜色,鸟儿在天空中自由地飞翔,鱼儿在水里快乐地游着,其他的动物在陆地上快活地奔跑着。而如今,这种景象或许只有在电影当中才能看到了。森林被大量砍伐,河流污染,野生动物遭到屠杀,自然环境正在遭受严重的破坏。

地球默默无言、忍气吞声地承受着人类战天斗地的征服和改造。在巨大的压力面前,我们的地球已显示出某些破损的迹象。只要地球的自然运动规律出现一点点偏差,就会给人类带来灾难。面对无知而又贪婪的孩子,地球母亲正在失去耐心——飓风、海啸、地震、沙尘暴等各种自然灾难层出不穷。残酷的现实告诉人们,经济水平的提高和物质享受的增加,很大程度上是在牺牲环境与资源的基础上换来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人类正遭受着严重的环境问题的威胁和危害。这种威胁和危害关系到人类的健康、生存与发展,更关系到人类未来的前途。解决经济增长、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和问题,谋求人类经济、社会和生态的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今人类的重大历史使命。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自然环境,人类每时每刻都生活在生态环境中。因此,陷入生态困境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和困扰,空气污浊、土壤酸化、饮水腥臭……问题的严重性还不止于此,如果任生态环境继续恶化下去,那就不仅仅是不便的问题了,而是关系到人类生死存亡的大问题了,大自然的报复是加倍的。值得庆幸的是,人类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开始了拯救自然、拯救自身的行动。虽然到目前为止还未从根本上改善恶化的环境,但只要朝着这一方向坚定不移地走下去,相信终有一天,人类会从生态困境中走出来。

本套书以增强青少年环保意识为出发点,立足环境保护与现代生活的关系,内容涉及环保的方方面面,希望这些知识能够让“保护地球,就是保护自己”的环保理念深入到青少年的心灵。

为了我们共同的家,我们要从我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为保护生态环境、拯救地球家园而努力!

第一章 我们的地球在“发烧”

我们来思考一个问题:地球“发烧”了,可哪些方面证明地球的平均气温上升了呢?唉!要是地球能说话多好。地球当然不会说出自己身上什么地方不舒服。其实,即使地球不用说话,我们也能“听”见它的呻吟声,也能看见它得“病”后引起的可怕变化。那么,哪些“症状”表明地球正在“呻吟”,正在“发烧”呢?

第一节 寻找地球“发烧”的证据

穿裙子的冬天——暖冬

你一定不会陌生“暖冬”这个词。你也有可能已经体会到了冬天越来越温暖了,冬天好像少了些什么。少了些什么呢?少了飘飘洒洒的白雪,少了呼呼狂啸的北风,少了滴水成冰的氛围。冬天变得懒洋洋的,少了许多活力。你说呢?

提到了暖冬,你心里肯定会问:“什么样的天气情况才叫暖冬呢?”

暖冬在气象学上的定义是,从当年12月到次年2月的平均气温,相比过去30年的平均气温,高出0.5℃以上。

想必大家还记得2006年的冬天,那就是一个暖冬。我们来看看当时那个冬天有什么异常。

以往按时南飞的候鸟因为气温一直不降,竟一直待在北方不愿南飞,一向喜欢冬眠的狗熊因为气温升高而忘了冬眠,而在往昔万里飘雪的北国降雪量也只有平常的1/10,以致亚洲冬季运动会不得不实施人工造雪、人工增雪。人工造雪

2007年2月5日,北京的最高气温一下子蹿升至16℃,创下北京自1840年有气象记录以来历史同期最高的气温。

还是拿第6届亚洲冬季运动会来说吧。因为气温升高,直至1月28日,长春市冬季降雪量为建国后历年平均值的12%。气温也比常年同期高出整整5℃!这是当地自1959年以来的冬季最高气温。因为高温,许多爱美的女孩抛开厚重的羽绒服,穿起了裙子。因为“高温”,亚冬会组委会不得不多花几百万元进行人工造雪和人工增雪。能在严冬的北国街头穿裙子,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可是却发生了。

不仅仅是一向以寒冷著称的我国东北地区出现了气候反常,在北京、南京、武汉和广州,在美国和欧洲大陆,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暖冬。

北京市民都感觉到,春天好像提前“赴约”了,颐和园里有“迎春花”之称的连翘竟然在初冬的暖阳中盛开,怒放,摆在各大卖场里的取暖器、保暖内衣、羽绒服等冬令商品很少有人问津,就连北京动物园里的蜥蜴、蛇等动物在初冬时节却也是毫无睡意。暖暖冬阳

生活在武汉、广州等南方城市的居民也在暖暖冬阳的照耀下享受着“温暖”的天气,一些时令花果被催得“早熟”,蚊子“长寿”也使得很多人晚上睡觉前都要驱赶蚊子。

生活在南方的人抱怨“今年的冬天不像冬天”的同时,“数九寒天下大雪”也渐渐成为北方居民的一种奢望。

这些冬天里的异常变化,就是地球在“发烧”最好的证明。不论你生活在南方还是北方,你应该都有体会。

是都市,还是“炼丹房”?

如果你一直住在城市中,你可能会有这样的体验:当夏季来临的时候你希望到郊区吹凉风,因为这样不仅让你暑意消失,而且还能缓解疲劳,有益于身心健康。但是当你再回到城市中时,顿时就可能感觉回到了火炉中,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答案是:城市热岛效应。有利于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所谓城市热岛效应,通俗地讲就是城市化的发展,导致城市中的气温高于外围郊区的这种现象。在气象学近地面大气等温线图上,郊外的广阔地区气温变化很小,而城区则是一个明显的高温区,这就是城市热岛。在夏季的时候,城市热岛效应更为明显。

在18世纪初,英国伦敦就发现了城市热岛现象。此后,随着世界各地城市的发展和人口的稠密化,热岛效应在很多国家和城市都陆续出现。然而,它的形成是有原因的:一是在现代化的大城市中,除了人们在日常生活所发出的热量,还有工业生产、交通工具散发的大量热量;并且城市的建筑群和柏油路面热容量大,反射率小,能有效地储存太阳辐射热。相关数据显示,在城市中白天吸收储存的太阳能比乡村多80%。而到了晚上,由于城市降温缓慢,所以夏季前半夜让人感觉闷热。

可见,城市热岛反映的是一个温差的概念,只要城市与郊区有明显的温差,就有城市热岛效应存在的条件。所以,城市热岛出现的季节并不确定,任何季节都可以出现。但是,对于居民生活的影响来说,主要是夏季高温天气的热岛效应。医学研究表明:环境温度与人体的生理活动密切相关,环境温度高于28℃时,人们就会有不舒适感;温度再高就易导致烦躁、中暑、精神紊乱;气温高于34℃,并且频繁的热浪冲击,还可引发一系列疾病,特别是使心脏、脑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上升,死亡率明显增加。除此之外,高温还加快光化学反应速率,这必然导致大气中有害浓度上升,加剧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的损害。

热岛效应的危害是非常大的,它不仅改变了城市气候,而且还带来严重的污染,最终影响城市环境质量。近些年,随着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热岛效应也越来越明显。总的来说,城市热岛的形成主要有4个原因:

首先是人工建筑物的影响,如混凝土、柏油路面以及各种建筑墙面。由于这些人工建筑物吸热快而热容小,所以在相同的太阳辐射条件下,与绿地和水面相比,其表面温度要高很多。另外,城市地表含水量少,热量更多地以显热形式进入空气中,从而导致空气升温。同时,城市地表对太阳光的吸收率比自然地表高,能吸收的太阳辐射也更多,这就使得空气得到更多的热量,温度升高。有这样一组数据可以更形象地表示这种情况:如夏天里,草坪温度32℃、树冠温度30℃的时候,水泥地面的温度可达到57℃,柏油马路的温度高达63℃,这些高温物体形成巨大的热源,烘烤着周围的大气和我们的生活环境,所以热是必然的。大气污染

其次是城市大气污染。城市中机动车辆、工业生产及人群活动产生了大量的氮氧化物、二氧化碳、煤灰和粉尘等,这些物质可以吸收环境中热辐射的能量,产生众所周知的“温室效应”,从而引起大气的进一步升温。

三是人工热源的影响。日益增加的工厂、汽车、空调、冰箱等人工排热器在消耗掉大量能源的同时,还在不停地向外“倾泻”着热量,使城市的“体温”一再升高。

四是城市绿地和水体的减少。随着城市中建筑、广场和道路的大量增加,绿地、水体等自然因素却相应减少,吸热少了,缓解热岛效应的能力自然就被削弱了。

城市中的主要自然因素是城市绿地。所以,要想减少城市热岛影响,最应该采取的措施是大力发展城市绿化。绿地能吸收太阳辐射,而所吸收的辐射能量又有大部分用于植物蒸腾耗热和在光合作用中转化为化学能,进而减少了增加环境温度的热量。绿地中的园林植物通过蒸腾作用,不断地从环境中吸收热量,降低环境空气的温度。而园林植物光合作用可以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削弱温室效应。除此之外,园林植物还能滞留空气中的粉尘,进一步抑制大气升温。

如果没有这些绿色植物,恐怕我们所受的煎熬更严重。经科学家研究表明:城市绿化覆盖率与热岛强度成反比,绿化覆盖率越高,则热岛强度越低,当覆盖率大于30%后,热岛效应得到明显的削弱;覆盖率大于50%,绿地对热岛的削减作用极其明显。如果在城市中建设绿地,就能让城市中的人们过上更加舒适的生活。为何七月飞雪

2012年的7月13日在四川甘孜上演的这场七月飞雪,奇妙的雪景壮观无比,很快时间内积雪已经达到30厘米的厚度。2012年7月份北京东二环也遭遇7月飞雪的袭击。

其实这种现象前几年也发生过,2004年夏天欧洲就出现了这种奇怪的气候现象——“寒夏”。七月飞雪

欧洲大陆大部分地区连续几周气温偏低,一些地区又下了暴雨,这使得欧洲大陆从斯堪的纳维亚到巴尔干部分地区连续几周阴雨绵绵。7月15日,斯德哥尔摩的气温甚至降至7.8℃。瑞典并不是唯一仲夏气温这么低的欧洲国家:维也纳的气温降至10℃,布达佩斯降至10.6℃,华沙为12.2℃,而哥本哈根也只有11.1℃。

从5月开始,欧洲就一直阴雨不断,按以往的天气6月气温肯定会上升,但除了欧洲南部,欧洲其他地区一直在下雨,几乎回到了冰河时代。在大部分时间里气温只有2003年的一半。

欧洲有些地方还下起了大雪,人们忙着在雪地上打雪仗呢!你难以想象吧,在七月天下大雪,还能打雪仗。你以前可能只是在元代杂剧家关汉卿的《窦娥冤》里看过六月飞雪,可那是因为窦娥含冤感动了天,才引起六月飞雪呀。再说,那是文学虚构的场景,在现实中也不可信。可是,如今欧洲真的七月飞雪了,该不是全欧洲有什么重大冤情吧。当然不是啦,那是地球得“病”发出的“呻吟”。

因为气温下降,许多反常的事出现了。原来要冰冻着喝的葡萄酒,如今需要温着喝,空调开了,但呼呼吹出的不是凉风,而是暖气。在夏天还要吹暖气,真是难以想象……

现在的信息传播得异常快,全世界都知道欧洲人诧异了:春天来了又走了,秋天眼看就到了,可夏天却没有了!他们也许还在纳闷,谁抢走了他们的夏天呢。

天气如此“异常”,有好些人怀疑是不是《后天》描写的场景真的发生了。一个问题出现了:“寒夏”是全球变暖的征兆吗?“寒夏”也能证明全球变暖了吗?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来看一看美国科幻大片《后天》。《后天》:是幻想还是现实?《后天》描述了“温室效应”带来的全球暖化将会引发地球空前灾难。灾难从纽约开始,曼哈顿摩天大楼遭到强烈旋风的袭击,大部分被摧毁。突然间,地铁隧道里涌出狂暴不止的汹涌洪水。大水吞噬了纽约,淹没了美国,欧洲也在洪水之下不复存在。此后,冰层和白雪覆盖了整个地球表面,冰期时代开始了。

看过这部影片,你可能会在心里问:对地球上的人来说,“寒夏”究竟是福是祸?它会演变成影片《后天》里那可怕的一幕吗?

美国的气候研究机构曾将影片和现实进行了逐一比较,得出了可怕的结论:《后天》也许正是人类的未来,“寒夏”也是全球变暖导致的。

虽然《后天》是一部电脑特技和虚构情节编织而成的科幻电影,但是,这部电影所描述全球变暖的情节有着真实的脉络可以寻找。首先,海洋气象研究表明,北大西洋的海水的确像电影里所说的那样有变化,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盐度就明显下降,过去10年的下降幅度尤其大。至于大家最关心的“全球变暖”情况,专家的分析是这样的:事实上,全球变暖正在发生,而且一些影响已经无法避免。即使是在最乐观的条件下,科学家估计全球气候变化也将导致越来越多的洪水和干旱,更加恶劣的风暴,将导致动植物品种的消失,更重要的是冰川的消融,会导致海平面的大幅上升,上升的海面真的有可能吞噬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这已不是幻想,而是在慢慢变成可怕的现实。即使气候变化是渐变的,这些也将最终发生。冰川的消融

对于2004年欧洲7月初的凉爽与2003年同期形成的较大反差,有关气象专家解释说,7月初欧洲平均气温在20℃左右,接近常年同期的温度。由于受局部地区大气环流的影响,欧洲部分地区出现了高山降雪及阴雨天气,但这种现象也只是暂时性和小范围的。根据欧洲的布达佩斯等城市30天内的气温变化图显示,7月中旬以后欧洲这一地区的气温已经回升并高于常年同期的温度,欧洲的夏天就要回来了。

气候的变化是气候系统五大圈——大气圈、岩石圈、海洋圈、冰雪圈和生物圈相互作用的结果。譬如,人们感受到的2003年欧洲出现的持续高温和2004年欧洲的“寒夏”这两类气候异常,主要是因为前期海洋活动的异常与积雪的异常所引起的,这就是为什么气象专家在做气候预测时要着重强调海洋和冰雪的异常信号的原因。而这种异常信号正是由于全球气候变暖所引起的。

也许你会觉得全国甚至全球的范围太大了,那我们就把范围缩小,具体看一看,近百年来广东的气候变化,我们从科学统计的数据上去寻找气候变暖了的证据,去体会地球得“病”的反应。绿色视野热浪将会逐渐成为常见气候地球“发烧”了,当然也就是地球表面越来越热。既然地球表面越来越热,许多人可能会嘀咕:“热浪”会不会成为常见的气候呢?我们知道,欧洲的巴黎和美洲的芝加哥在1995年和2003年分别经历了超高温天气,两位科学家以这两个城市为对象作了模拟研究。研究人员预测,巴黎未来遭遇高温天气的机会将增加30%多,并且每次高温天气的平均持续时间将从目前的8.33天至12.69天延长到11.39天至17.04天;芝加哥出现高温天气的机会将增加至少25%,平均持续时间也将从5.39天至8.85天延长到8.5天至9.24天。他们还指出,未来受高温天气影响最严重的地区可能是美国的西部和南部以及欧洲的地中海地区。冰川、湖泊萎缩了

先来看看我国的冰川、河流有哪些变化。1.乌鲁木齐齐河源一号冰川在退缩

我国西北各山系冰川面积自“小冰期”以来减少了24.7%,达7000平方千米。乌鲁木齐齐河源一号冰川,在1962~1980年间萎缩了80米,1980~1992年间又萎缩了60米。在乌鲁木齐河流域,根据1964年航测地形图计算到的冰川面积为48.2平方千米,1992年再次航测时冰川面积减至40.9平方千米。专家估计,伴随着全球进一步变暖,我国山地冰川将继续萎缩,到2050年,我国西部冰川面积将减少27.2%,其中海洋性冰川减少最为显著,减少比例可达52.2%。冰川

你也许在心底问:“冰川、河流萎缩有什么可怕的后果呢?”那些冰川、雪山是我国许多重要河流的发源地,它们大规模萎缩,一个严重的后果就是使这些河流断流,这关系到亿万人的生存。2.青海湖的水位在下降

湖泊水位作为降水和有效降水的记录,能反映出气候的空间变化和区域特征。气候变暖所导致的湖泊水位下降和面积萎缩,已经在很大范围内显现。青海湖

青海湖是我国第一大内陆湖泊,也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它浩瀚无边,波澜壮阔,是大自然赐予青海的一面巨大的宝镜。青海湖古代称为“西海”,又称“鲜水”或“鲜海”;藏语称它为“错温波”,意思是“青色的湖”;蒙古语称它为“库库诺尔”,即“蓝色的海洋”;由于青海湖一带早先属于卑禾族的牧地,所以又叫“卑禾羌海”;汉代也有人称它为“仙海”;从北魏之后才更名为“青海”。

青海湖面积达4456平方千米,环湖周长360多千米,比著名的太湖大一倍多。湖面东西长,南北窄,略呈椭圆形,乍看上去,像一片肥大的白杨树叶。青海湖水平均深约19米,最深处为28米,蓄水量达1050亿立方米,湖面海拔为3260米,比泰山高出一倍。由于这里地势高,气候十分凉爽,即使是烈日炎炎的盛夏,日平均气温也只有15℃,是理想的避暑消夏胜地。

青海湖水位在过去500年曾有过较大的升降,特别是近百年来,出现直线下降的趋势,在1908~1986年间下降了约11米,湖面缩小了676平方千米。按照缩减的面积计算,相当于青海湖平均每年要缩减一个杭州西湖的面积。

有专家预测,如果按照现在的速度不断萎缩,平均水深为18米的青海湖将在200年后完全消失。3.我国的海平面在上升

我国海平面近50年呈明显上升趋势,上升的平均速率为每年2.6毫米,专家估计,到2030年我国沿海海平面上升幅度为1~16厘米,到2050年上升幅度为6~26厘米,预计21世纪末将达到30~70厘米。这将使我国许多沿海地区遭受洪水的概率增大,遭受风暴影响的程度和严重性加大。

对中国来说,如果海平面上升1米,上海将有1/3的地区将被海水淹没。到时候,大量沿海低洼地区的民众将内撤,其结果不仅是食物和水资源越发稀少,也会带来由于人口大量迁移而引发政治和社会的动乱。

冰川面积的减少、湖泊水位的下降及面积的萎缩和海平面的上升,这些正是全球变暖有力的证据。绿色视野喜马拉雅山常年积雪开始融化每年夏天,珠穆朗玛峰这一高海拔地区的表面积雪部分会融化,融化的雪水会渗透到雪层深处重新冻结。这个过程影响冰川内所含气泡的密度和体积,即冰川内的气体含量与夏季雪水融化程度直接相关。科学家对珠穆朗玛峰冰芯取样结果进行分析后发现,近年来,喜马拉雅山冰川内蕴藏的气体量比2000年前明显减少,也就是说夏季冰川表层的雪融量比2000年前显著增加。科学家们还不能根据冰川内的气体含量,去准确计算出2000年来的气温升高具体数值,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全球气候变暖已对喜马拉雅山常年积雪产生影响。连喜马拉雅山常年积雪也发生了融化,看来地球“病”得不轻。中国酷暑与“秋老虎”

中国同样经历着夏日酷暑以及“秋老虎”的煎熬。2003年6月下旬开始,长江以南大部分地区出现了历史罕见的持续高温少雨的天气,华南北部有些气象站的最高气温和平均气温均超过历史同期最高纪录,南方地区38℃以上的酷热天气日数为近50年来之最,并出现连续超过40℃的酷暑天气。南京素有“火炉”之称,超过35℃的天数达26天;然而上海竟达40天,比南京更为炎热,其中有两天攀升至39.6℃,成为上海近60年中的最高气温。

但是,2003年并不是一段时期以来地球平均温度最高的一个年份。美国宇航局于2006年1月24日发表报告指出,2005年才是最近100年来地球平均气温最热的一年。数据表明,2005年的全球平均气温约为14.6℃,比此前最炎热的1998年还要高出0.04℃,比30年前高0.6℃,比100年前高0.8℃。从19世纪90年代就已开始的有上百年历史的气候和天气情况的系统记录显示,近年来全球年均气温最高的年份依次为2005年、1998年、2002年、2003年和2004年。酷热的天气

世界上的科学家们使用31个全球气候模式,预测未来100年的全球气候变化,结果显示,全球平均地表温度在未来100年将上升1.4~5.8℃,这将出现近1万年来增温最快的现象。

美国宇航局下属的戈达德太空研究所所长、世界自然基金会气候变化项目首席科学家詹姆斯·汉森说,根据北极几个气象站的记录,过去一年中北纬75°以北的地区平均气温达到了历史高峰。这使全球平均气温超过了1998年。此外,在西伯利亚、阿拉斯加、向南美方向延伸的南极半岛等地区,气候变暖的趋势也很明显。汉森说,最近8年中有5年居世纪高温年排行榜最前列,这表明全球气候变暖的速度大大加快。科学家们对全球气温变化趋势的分析显示,1975年之前全球平均温度上升非常缓慢,而此后30年温度曲线陡然上升,全球平均气温每10年就升高0.2℃。全球气候变暖的速度正在显著加快。

我国学者对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判断也多表示了赞同,认为由于二氧化碳与气溶胶的共同作用,我国未来100年的气温将继续上升,未来气候变暖的范围也将扩大。

我国学者还根据自己的研究结果作出了警告:未来我国的气候变暖幅度可能超出全球平均水平,到2020年全国年平均温度将增加0.2~3.7℃,到2100年将增加到1.3~8.9℃。

中科院院士、中国气象局局长秦大河在2007年全国“两会”期间中国政府网的专题访谈中强调说:“全球变暖可以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2007年2月2日发布的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一工作组第四次评估报告表明90%以上的可能性认为,近50年全球气候升温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造成的,到了20世纪末,按说照这样的周期气温应该下降,温室气体也应该下降,但是科学家们发现从那以后二氧化碳浓度一直在增加,到现在仍然没有停止,与此同时,地球的温度也在增加。

秦大河指出,今年北京又是一个暖冬。“并不仅仅是北京,很多地方都出现了暖冬,据中央气象台进行监测的结果给了一个数据,说今年全国的冬季平均温度比往年平均高了1.9℃,是我们连续20多个暖冬当中的第二个高峰。”无路可退的北极熊

北极熊很适应寒冷地区的生活。它们那白色的皮毛与冰雪同色,便于伪装,而且又厚又防水。皮下的脂肪层可以保暖。除了鼻子、脚板和小爪垫,北极熊身体的每一部分都覆盖着皮毛。多毛的脚掌有助于在冰上行走时增加摩擦力而不滑倒。当然也不会畏惧寒冷甚至可以在冰水中前行数分钟之久。北极熊

北极熊赖以生存的环境就是北极冰川,但现在北极冰川的状况如何呢?

全球气候暖化现象已经让北极冰川快速融化,使北冰洋的冰川一步一步与亚欧大陆和美洲大陆失去连接。尽管这对于海洋运输可能是件好事,因为这让大西洋与太平洋间出现新的航线,但是北极冰川的融化也可能引发加拿大与美国的领土争议。根据联合国与加拿大政府专家的说法,目前北极附近气温上升的速度,比地球其他地区快2倍,到2050年前,船只在夏季可以在加拿大北部航行。这种情况可能让伦敦到东京的海上航程减为1.6万千米。从伦敦经苏伊士运河到东京需要航行2.1万千米,经过巴拿马运河则需要航线2.3万千米。15~17世纪,许多海洋探险家曾试图从极地海洋地区向西北前往亚洲,并导致多数探险家丧生,但现在全球温室效应却可能开辟新的航道,越来越多的极地海洋地带已经没有冰存在。

由于全球气温的升高,北极的浮冰逐渐开始融化,对于北极熊昔日的家园已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猎物也相应减少,另外,即便游泳技术再出色,它们也无法长时间地待在海里,日益开阔的海面更增加了它们溺毙的危险。北极熊的未来恐怕不得不需要人类更多的保护措施。北极冰川融化

据英国卫报报道,美国政府表示北极熊是美国濒临灭绝的物种,现在有在阿拉斯加海岸周围的18.7平方英里(英里=1.609千米)的保护地。

但这仅仅是刚开始,环保人士表示,阿拉斯加海岸并不能保证海冰和北极熊免受因天然气和石油公司污染而遭到破坏。

鱼类和野生动物保护区助理秘书长说:“这块保护地能保证联邦政府的一些措施不会危害到北极熊们。但实际上,北极熊面对的最大威胁是由于人们活动而造成的气候变暖,海冰正在不断融化。”

保护区包括阿拉斯加北部的波弗特海和楚科奇海的大部分地区,保护区中约96%是海冰。奥巴马的这项裁决并不意味着在该地区禁止石油开采等一切活动,只是任何申请将受到审查。

绿色和平组织和其他团体对这项政策表示赞同,他们称这是保护生命多样性的第一步,但这并不够。应该采取更多的措施应对气候变化和海冰的融化。

生物多样性中心的律师布伦丹卡明斯(他也为绿色和平组织做法律顾问)说:“北极熊保护地应该受到重点的保护,有更加明确的标志,得到更彻底的保护。北极熊现在的情况并不乐观。”

生物多样性中心的科学家们预测,放任现在的情况发展,世界上的北极熊将会在40年里消失,还有可能更早。那样的话,我们现在就不用做保护计划了,直接写报告算了。

目前,生活在世界上的北极熊大约有2万只,数量相对稳定。为了保护它们的生存,早在1972年,美国就颁布过法律,除了生存需要,禁止捕猎北极熊。而到了1973年,北极圈内的国家,包括美国、加拿大、挪威、丹麦和苏联更进一步签署了保护北极熊的国际公约,公约除了限制捕杀和贸易以外,还进一步提出了保护其栖息地以及合作研究的条款。目前,CITES(华盛顿公约)已将北极熊列入附录II,而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红皮书则于2006年5月初正式将其列为“濒危”动物。全球气候变暖会危及北极熊的生存《美国地质勘探》杂志在一篇报道中预测,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北极冰面融化,到2050年地球上北极熊数量可能减少2/3,其中阿拉斯加地区的北极熊将绝迹。美国鱼类和野生生物管理局2007年1月提议把北极熊列为《濒危物种法》保护对象。北极熊依靠冰面为平台猎捕海豹。人们认为,全球气候变化导致冰面融化,危及北极熊的生存区域。绿色视野北半球植物生长旺盛,证明了全球气候变暖自1981年以来,北纬40°,即纽约、马德里和北京一线,绿色植物的生长正变得越来越旺盛。从中欧一直到俄罗斯远东的这一广袤土地上的植被也显得更加葱郁,而在北美大陆的一些地区也出现了这种现象。科研人员认为这是地球平均温度上升造成的。他们说:“当我们把卫星收集的温度和绿色植被的数据相互比较的时候,我们发现北半球植被的生长和周期的变化是与温度变化紧密相连的。”研究还发现,由于北半球春季比往常提早一周到来,而秋季又晚了10天,目前欧亚大陆植物的平均生长周期增长了18天左右,北美也增加了大约12天。通常,人们认为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元凶,据研究人员推断,如果北半球的森林可以持续增长,他们可能正在吸收这些二氧化碳。蓝贻贝为何现身北极

科学家在北极地区发现了喜爱温水环境的蓝贻贝,这是地球气候正在变暖的又一标志。

蓝贻贝是一种小贝壳,是常见的水产品,通常生活在法国和美国东岸之间的温暖水域。据外电最近报道,在挪威斯瓦尔巴群岛附近水域发现了蓝贻贝。该地区位于北极圈内,离北极1300千米,一年中大多数时间,海面上都覆盖着冰层。

蓝贻贝的年龄大约为两三年。从1000年前维京海盗横行于此的时代以后,斯瓦尔巴群岛就没有发现过蓝贻贝。科学家约翰森说,“气候在迅速变化”,而软体动物是“很好的气候变暖指示器”。海面冰层融化

科学家还发现,今年夏天的某个时候,海面冰层融化的地带伸展到了近250年来的最北区域。人类燃烧化石燃料使大气中温室气体增加,导致气温上升。科学家说,北极地区变暖的速度比其他地区更快。因为冰雪融化后露出颜色较暗的地面或海面,会吸收更多阳光热量,使气温进一步上升。与之相比,南极的冰层更厚,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温度升高。

近年来,居住在加拿大北部的因纽特人首次看到了知更鸟;猎人行走在海面的冰层上,会发生因冰太薄而掉下去的事件,而从前冰层是非常牢固的;在北欧的斯堪的纳维亚地区,桦树生长的区域正在向北扩展:这都是北极地区气温升高的表现。绿色视野热带和亚热带的鱼类异常迁徙原本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的鱼类也受不了天气的炎热,向亚寒带迁徙了。俄罗斯科学家不久前在北纬42.5℃附近的俄罗斯远东国家海洋保护区内首次发现了耶氏鳆。耶氏鳆体形侧扁,头部有羽状皮质突起,主要栖息在赤道和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和亚热带水域。以往,它们向北活动的最远记录为日本和韩国南部海域。可如今,在俄罗斯远东海洋保护区内,科学家首次发现的耶氏鳆均为出生不久的小鱼。它们与当地的鱼类混杂在一起争食。它们的食物为浮游生物。俄罗斯科学院远东海洋生物研究所的专家指出,新发现说明,上述保护区的水温、水质、动植物群落已逐渐变得适合耶氏鳆这种热带和亚热带鱼类长期生活,这一现象极有可能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咆哮”的天空1.冰雹

冰雹是我国的主要天气灾害之一。中国冰雹分布的特点是山地多于平原,内陆多于沿海。冰雹天气虽然持续时间短,影响范围小,但由于其出现次数较多,来势猛,对农业、牧业、工业和人民生命财产具有很大的危害。严重的冰雹对农作物的影响是毁灭性的,尤其是夏季的冰雹常伴有暴风雨,容易引起洪涝、泥石流等其他灾害。

我国西北的雹灾损失是全国最严重的地区之一,青藏高原也是冰雹高发区,年冰雹日数一般有3~15天。云贵高原、华北中北部至东北部地区及新疆西部和北部山区为相对多雹区,年冰雹日数有1~3天。秦岭至黄河下游及其以南大部分地区、四川盆地、新疆南部为冰雹少发区,在1天以下。但由于我国东部为主要农业区,冰雹又多出现在农作物生长的关键期,且雹块一般比较大,所以冰雹造成的灾害往往很严重。冰雹

中国降雹有明显的季节特征。春季,是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地区及四川盆地降雹最集中的季节,季冰雹日数有0.1~0.5天。同时,青藏高原中东部、云贵高原、华北北部、东北东南部和北部及新疆的西部和北部山区也会有冰雹出现,季冰雹日数一般为0.5~3天。

夏季降雹主要集中在青藏高原及华北北部至大兴安岭一带地区,季冰雹日数一般有1~3天,其中青藏高原大部3~10天,西藏的班戈、那曲均为23天;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地区及四川盆地夏季很少有冰雹出现。

秋季中国大部分冰雹日数明显减少。青藏高原大部秋季冰雹日数一般有1~5天,那曲达9.3天;华北北部、东北大部及新疆西部和北部山区冰雹日数有0.3~1天,新疆昭苏为2天;南方大部地区基本无降雹。

冰雹灾害发生时,有时还伴随着强风和强降水,往往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损失,形成灾害:狂风能吹到房屋、吹折树木;冰雹会砸坏房瓦、玻璃和汽车等设施,还会对人、畜和家禽造成伤害;狂风还能刮断电杆、电线,造成人员触电或停电事故,尤其是航行中的船只突然遭到冰雹、大风的袭击,容易造成船只损坏或沉没。1980年6月26~27日,浙江省9个地区26个市县都出现了冰雹、狂风和暴雨。冰雹直径最大的在5厘米以上;有的地方每平方米降雹50余个。此次降雹造成151人死亡,262人受伤,23人下落不明;各种农作物受灾约6万公顷;房屋倒塌2844间,损坏房屋11882间;倒断电杆1万余根;损坏、沉没渔船、农船326条;一些水利设施也受到破坏。冰雹会砸坏房瓦

2007年5月3日下午,广东省德庆县回龙镇遭受了一场历史上罕见的大雨冰雹袭击,造成该镇大塘、升平、建丰3个村委会715间民房严重损坏,2000多公顷农作物受到不同程度的灾害,全镇直接经济损失近200万元,其中一养鸡户的2万只肉鸡半数被冰雹砸死。

2012年5月26日,山东苹果的主产区烟台栖霞市,突然遭遇了一场罕见的冰雹灾害,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冰雹所经过的地区,农作物基本绝产,损失相当惨重。据统计,这次冰雹灾害总共涉及栖霞市10个镇街区,受灾面积14万亩,直接经济损失3.6亿元,所幸的是灾害没有造成人员伤亡。遭受暴雨冰雹袭击

2013年3月19日22时10分,湖南怀化靖州县突遭特大冰雹袭击,持续10多分钟,冰雹最大直径达7厘米,受灾人口达4.47万人,全县直接经济损失达1.63亿元。2.大风

中国有3个大风多发区:一是青藏高原大部,年大风日数多达75天以上,是中国范围最大的大风日数高值区;二是内蒙古中北部地区和新疆西北地区,年大风日数在50天以上;三是东南沿海及其岛屿,年大风日数在50天以上,此外,山地隘口及孤立山峰处也是大风日数多发区。

1961~2005年期间,中国年大风频次平均值为13983站日,平均每站年大风日数为20天;1996年出现大风频次最多,为21377站日;1997年最少,仅为8715站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年大风频次呈明显减少趋势。

大风往往与地形有关。近40年来西北地区多数台站的年大风发生次数有减少趋势。新疆西北部、甘肃河西走廊西部和陕西东部等地区减少最为明显,减少日数一般都多于8天/10年。大风日数增加的区域范围较小且分布比较集中,主要在新疆东北部到青海西部地区。增加和减少趋势最明显的地方均在青海省,分别是西南部的沱沱河增加2414天/10年,东北部的西宁减少25.9天/10年。

西北地区季的大风日数气候趋势除了新疆东北部到青海西部地区为增加外,其他区各季的大风日数多为减少的趋势;春季和夏季递增、递减趋势基本约占全年的67%,说明西北地区大风的气候变化主要体现在春、夏两季。青海的沱沱河年均大风日数增加明显,20世纪60年代年平均为78天,70年代到80年代中期平均每年为140天,80年代中期以后平均每年的大风日数达到190天。北疆的和布克赛尔和甘肃安西、环县的减少幅度较大,以和布克赛尔为代表的新疆天山以北地区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是大风多发时段,年平均大风日数在60~80天之间,80年代中期以后大风减少,多在20~40天之间;河西走廊西部20世纪60~70年代年均大风日数为80天左右,而80~90年代则只有32天,1998年、1999年和2000年3年平均大风日数不到10天;环县基本上代表甘肃黄土高原地区近40年大风变化情况,20世纪60年代平均36天/年,到90年代已经减少到4天/年;内蒙古西部代表站包头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前期大风天气多发,年均超过50天,70年代中后期为过渡期,1980年以后的大风日数每年不到12天,1999年以后又有所增加。进入21世纪之后,风灾更是给人类造成很大损失。3.雪灾

雪灾是指由于区域降雪过多和积雪过厚、雪层持续时间长,对工农业生产造成的危害。雪灾除阻塞交通、危害通信和输电设施外,主要对草原畜牧业、冬作物、农业设施等造成危害。迎战雪灾

中国降雪日数分布具有高山多、平原少、北方多、南方少的特点。青藏高原、东北北部和东部及内蒙古东部、新疆北部山区为降雪多发区,年降雪日数50~100天,其中青藏高原中东部及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新疆天山山区在100天以上。东北西部和南部、华北北部和西部、西北东部等地为降雪多发区,年降雪日数20~50天。华北平原至南岭以北广大地区及内蒙古西部、新疆南部、青海西北部年降雪日数为5~20天。华南及四川盆地、云南等地为降雪少发区,年降雪日数不足5天,其中华南南部及云南南部全年无降雪。

当地面积雪深度≥1厘米时,就会对交通产生影响。中国年积雪深度≥1厘米日数分布特点是北方多,南方少,山地多,平原盆地少。阿尔泰山、天山及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等山区在100天以上,南疆盆地非常少,不足5天。东部地区的年积雪日数从北向南逐渐少,东北平原大部为20~60天,到江南已减少到不足5天。中国年积雪深度≥1厘米日数平均值32.5天。最多年为1987年,有39.6天。最少年为1975年,有27.6天。

中国年最大积雪深度极大值有4个高值区:一是新疆天山和阿尔泰山区,年最大积雪深度极大值有50~75厘米,部分地区在75厘米以上;二是内蒙古东北部、小兴安岭北部和长白山区,为50~75厘米,最深可达100厘米;三是西藏的喜马拉雅山区,为50~75厘米,最深可达320厘米;四是江淮地区,为30~75厘米。喜马拉雅山

草原牧区积雪深度≥5厘米且连续积雪日数≥7天为一次草原雪灾过程。草原牧区年雪灾过程次数也较高,在1.2次以上;青藏高原牧区大部年雪灾出现次数较低,不足0.2次,在藏南山地较多,达1.2次。草原牧区年雪灾过程次数极大值在不同地区差别不大,一般为2~4次,其中山区雪灾发生较多,大兴安岭与阿尔泰山、天山、喜马拉雅山等地可出现3~4次。

1961~2005年,草原牧区年雪灾过程次数的年际变化趋势不明显。

据统计,藏北高原区从1967~1976年和1982~1987年,年平均出现雪灾1~2次,而1977~1981年,年平均发生雪灾3~4次。川西高原的沙鲁里区,平均每年出现雪灾2~3次,最多年可达4~5次之多,而1984年整个冬季都没有出现过雪灾,且20世纪60年代和80年代雪灾偏少,70年代和90年代雪灾较多较严重,也有明显的周期性。青海牧业区,反映出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后期多积雪,而60年代少积雪的特征。在青海南部地区,20世纪60~90年代,冬季雪灾出现的站次呈现出逐步增多的趋势。冬季降雪和积雪变化倾向率随海拔的增加而基本呈增加趋势,尤其在海拔4100米左右的这一高度上增加比较明显。

2008年1~2月,中国浙江、江苏、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21个省(区、市)遭遇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影响,受灾人口达1亿多人,灾害导致死亡129人;紧急转移安置166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100万公顷,绝收169万公顷;倒塌房屋48.5万间,损坏房屋168.65万间;直接经济损失1516.5亿元。其中湖南、湖北、贵州、广西、江西、安徽6省(区)受灾最为严重。

极端气候事件的发生常常还具有明显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从全世界范围来看,20世纪70年代以来,严重干旱和雨涝事件明显增加了。但需要指出的是,严重干旱和雨涝还受到:ENSO事件的影响,尤其在热带和副热带地区。我国气候还非常明显地受到东亚季风的影响,季风的强弱和进退与极端气候事件的发生规律紧密相关。ENSO季风和全球变暖等影响常常交织在一起,而且全球变暖也会影响季风系统甚至ENSO的强度与频率。因此,为了比较全面认识极端气候事件变化的规律,还有许多工作需要做。一方面要继续加强ENSO和季风与极端气候事件关系的研究,提高对极端事件和灾害的短期气候预测水平;另一方面要重视气候变化与极端气候事件关系研究。

与全球气候变化背景相一致,我国近几十年的气候也趋于变暖,在最近40~50年中,极端最低温度和平均最低温度趋于增高,尤其以北方冬季更为突出,同时寒潮频率趋于降低,低温日数趋于减少和霜冻日数显著下降。虽然在过去50年中,全国总的降水量变化趋势不明显,但在长江流域降水趋于增多,华北地区降水趋于减少,同时伴随着雨日的显著减少,这意味着降水过程呈可能强化的趋势,干旱与洪涝趋于增多。事实上,在过去50年中长江流域极端降水事件显著增多,但在我国北方的干旱范围是在增加的。我国近50年极端事件的变化尤其是与温度有关的极端事件的变化与全球气候变暖关系十分密切。但与降水有关的极端事件变化虽然也肯定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但可能还与自然变化具有十分紧密的联系。日益泛滥的洪涝

实际上洪涝灾害包含洪水危害和涝灾两个相关联的灾害。洪水是指大雨、暴雨引起的山洪暴发、河水泛滥,淹没农田园林,毁坏农业设施。洪水对农业的危害主要是机械性的破坏,造成当季毁灭性的危害,冲走家畜等。涝灾是指由于雨量过大或过于集中,或农田排水不畅,造成农田积水,使旱田作物受到损害。另外,由于春季大量冰雪融化,土壤下层未化通,多余的水分难以下渗,也会发生涝灾。按季节划分我国的涝灾可分为春涝、夏涝和秋涝。山洪暴发

洪涝灾害的成因是多方面的,至少包括天气、作物、地形、土壤及农事活动等因素。从我国洪涝发生的历史看,随着农事活动的频繁,洪涝危害趋于加重。其原因是对低洼地、湖泊、沼泽的开垦,使原来不对农业构成危害的洪涝地区成为对农业危害较大的受灾地区;农事活动对已经形成的自然排水系统和植被的破坏或改变引起下垫面的变化,也极易引起水土流失而导致洪涝灾害。

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北方地区降水普遍减少,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和华南南部近半个世纪以来降水量有增加的趋势。主要基于降水的变化趋势,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长江、淮河流域都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洪涝灾害而黄河流域的洪涝灾害不太明显。

依据1958~1999年月平均观测记录,发现长江流域降水有非常明显的年代际变化,转折期为1970年代末,1990年代的多发性洪涝与1960年代的持续干旱形成了鲜明对比。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成为长江流域地区继50年代后洪涝灾害高发的10年。其中1991年、1995年、1996年、1998年和1999年是5个洪水严重的年份,并且每一次洪水都伴有严重的极端降水事件。例如,1998年夏季长江继1954年之后出现一次全流域大洪水,不少地区出现了异常频繁、特别集中的强降水事件,湖北黄石7月22日日降水量达360.4毫米,武汉7月21日达285.7毫米,湖南桑植达291.7毫米,降水强度之大都超过或接近历史最高纪录。强降水事件是导致长江流域洪涝灾害的直接原因。洪涝灾害

2003年夏,淮河流域遭遇了特大洪涝灾害。6月20日至7月9日出现了持续性强降雨过程,许多地方降水总量超过450毫米。安徽北部、河南东南部等地降水总量普遍比常年同期偏多1~2倍,局地偏多2~3倍。降雨中心偏北,沿淮北地区过程雨量达到了近50年来同期最大值,持续强降雨导致淮河干流水位不断上涨,致使淮河流域出现了1991年以来最大的汛情。据不完全统计,2003年淮河流域的特大洪44涝受灾面积达520×10平方千米,成灾340×10平方千米,绝收120×410平方千米,直接经济损失350多亿元。2007年淮河发生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仅次于1954年的第二位流域性大洪水。6月29日至7月中旬,淮河流域除有2天间歇外,持续强降雨,流域面平均雨量290毫8米,比历史同期偏多3~5倍,折合降雨总量为785×10立方米。其中4300毫米以上降雨面积为14.76×10平方千米,占流域面积的54.7%;4200毫米以上降雨面积19.77×10平方千米,占流域面积的73.2%。最大雨量点在安徽临泉,为852毫米。

2011年8月15日14时48分至17时16分,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地区突降暴雨,引发重大洪涝灾害,据合作市政府16日介绍,总计受灾人口1500多户、8250多人。强降雨可能引发洪涝灾害

2012年7月23日,受四川及本地强降雨天气影响,长江江津段遭遇近60年来最大一次特大洪灾袭击。该区受灾人口已达8万余人,大量市政设施路灯、环卫设施、管网受损,直接经济损失1.2亿元。

温室效应使得我国南方降水量增加的同时,总降水日数则没有显著的增加,说明南方降水量的增加可能更多是由大雨日数的增加引起。区域气候模式预测4.207万年大雨日数的结果表明,福建、江西西部,以及贵州、四川、云南部分地区大雨日数显著增加,表明未来这些地区暴雨天气会增多,气候有恶化趋势。总体来说,温室效应可能会导致在我国南方强降水事件的增加。

依据区域气候模式控制试验和温室效应试验,预测2070年影响我国的台风数目将比1990年增加26%;登陆台风增加100%。台风

由于我国南方强降水事件的增加和台风生成数目和登陆数的增加,可能直接导致洪涝灾害加重。但是也有一些研究表明,未来热带西北太平年总台风数将减少,因此可能减少我国南方的强降水事件的发生和量级,减轻洪涝灾害。因此,气候模式预测的确定性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第二节 地球气温升高会怎样

从马尔代夫说起

飞机飞临印度洋上空,深蓝色海平面上散落着像绿宝石一样耀眼的马尔代夫群岛。晴朗的天空、和煦的阳光、柔软的沙滩……这里便是被人们喻为“度假天堂”的圣地——马尔代夫。马尔代夫群岛

但是,这样一个度假天堂却因为全球变暖而面临着“消失”的危险。2008年11月,诸多的媒体都报道了同样一则消息:马尔代夫新总统穆罕默德纳希德表示,他的政府将从每年10多亿美元的旅游收入中拿出相当一部分,注入“主权财富基金”,用来购买新的土地,来应对全球变暖将所造成的沉重灾难。这位总统是在接受英国《卫报》记者采访时谈到了自己这一应对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的“保险政策”的。纳希德说:“我们靠自身的绵薄之力是无法阻止全球变暖的步伐,只能到其他地方购买土地。这是应对最糟糕结局的有效地保险性政策。”全球变暖可能会引起海平面上升

因为全球变暖、海平面逐渐上升而准备举国搬迁,这些消息听起来似乎有些“骇人听闻”。然而这的的确确是马尔代夫这个岛国所面临的最终选择。

根据联合国一份报告的预测,由于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融化,海平面到2100年将比现在上涨18~59厘米。而包括近1200个珊瑚礁岛的马尔代夫大部分国土仅比海平面高出1.5米,海平面的逼近将令整个国家岌岌可危。在2004年的南亚大海啸中,马尔代夫一度有2/3的国土惨遭淹没。

其实,马尔代夫的危机远非个例。如果气候变暖导致极地冰冠融化,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的沿海地区很多都会被海水吞没,不仅马尔代夫、塞舌尔等低洼岛国将从地面上消失,中国上海、中国香港、威尼斯、里约热内卢、东京、曼谷、纽约等海滨大城市以及孟加拉国、荷兰、埃及等国也将难逃厄运。化石燃料燃烧可能导致二氧化氮含量增加

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专家们2007年发表的报告说,从现在开始到2100年,全球平均气温的“最可能升高幅度”是1.8~4℃,海平面升高幅度是18~59厘米,而这一趋势的形成“很可能”至少有90%的是人为活动造成的。

报告说,从1750年开始,全球二氧化碳、甲烷以及一氧化二氮的含量一直以惊人的速度增加,目前已远远超出工业革命前的水平。二氧化碳的增加主要是人类使用化石燃料所致,而甲烷和一氧化二氮的增加主要是缘于人类的农业生产活动。

如果不重视环保,那么受害的还是我们人类自己!绿色视野被遗弃的国家海平面的上升,对于那些生活在远离海岸的平原地区的人们来说,仅仅是电视里探索频道的纪录片,抑或是报纸上占据版面吸引眼球的一则报道,但对于海岛国家的人们来说,却是一件萦绕在他们心头的烦心事。2009年,一个岛国的居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要求全球为气候变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向其道歉。这个国家像是一望无际的南太平洋上的一弯月牙儿,它的名字叫做图瓦卢,图瓦卢位于南太平洋,由9个环形珊瑚岛群组成,该国海拔最高的地点只有4.5米。由于地势极低,持续上升的气温和海平面严重威胁着图瓦卢,使这个国家面临被遗弃的困境。地球为何发热

温室效应、全球变暖、温室气体等等,这些词汇无不冲击着我们的地球,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面临着四面楚歌的境地。你知道我们面临的敌人是什么吗?1.温室效应,又称“花房效应”,俗称大气保温效应

大气可以让太阳的短波辐射达到地面,可是地表所散发出的长波热辐射却会被大气吸收,如此一来,地表与低层大气的温度就会升高,因为这一原理与栽培农作物的温室相类似,因此得名温室效应。

自工业革命以来,由于人类活动所产生的二氧化碳以及其他吸热性强的温室气体逐年增多,从而导致温室效应也进一步加剧,如今已引起了全球变暖等一系列问题。2.全球变暖是一种“自然现象”

由于温室效应与温室气体的排放所引发的同时全球变暖的后果十分严重,它会让冰川与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从而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这样会对人类的生存环境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造成很大威胁。温室气体大量排放(1)全球变暖会让冰川消融,海平面升高,许多小岛甚至会无影无踪,比如前面提到的马尔代夫。(2)气温升高,南极与北极的冰雪融化,从而导致企鹅与北极熊逐渐灭绝,同时海平面上升还会引起海岸的生态群丧失,给海岸的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灾难。(3)造成极端天气与气候事件,比如厄尔尼诺现象、洪涝、台风、干旱等。(4)由于全球气候变暖,被冰封于十几万年前的致命病毒可能会重见天日,通过一些极端天气扩散使病情流行,对人类健康产生巨大威胁。3.温室气体

温室气体是指大气中既能够吸收地面反射的太阳辐射,又会重新发射辐射的一些气体,比如二氧化碳、甲烷等,它们可以让地球表面变得更暖。其中二氧化碳虽然在空气中所占比例很小,仅为0.03%,但它对温室效应的贡献却高达55%。所以,二氧化碳是加剧温室效应的主要元凶,抑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已经成为保护环境、呵护家园的重要方式。厄尔尼诺现象假如地球升高6℃

体温升高了,我们会感觉不舒服。那么,地球温度升高了会怎样呢?地球当然不会说“啊,我生病啦!我要住院了!我受不了啦……”可是,它也会用行动表示它病了,它受不了了。我们具体来看看地球“发烧”会怎样。1.气温升高1℃——美国粮仓变大漠,非洲大漠变桑田

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的沙山地区,出产美国最好的牛肉。但这片广阔的土地全是沙质结构。换言之,在6000多年前,美国的气温比现在高1℃的时候,这片肥美的草原其实是寸草不生的大漠。因此,如果全球的气温再上升1℃的话,美国的“粮仓”将重新变回大漠,将人类逼出这一地区。

今天全球最热的撒哈拉大沙漠可能会变得湿润起来,重现6000年前岩画中大象、水牛和野羊在肥美的草原上巡游的美丽景象。至于1.1万年来乞力马扎罗山峰一直戴着的雪白冰帽将不复存在,使得整个非洲大陆成为真正的无冰世界。欧洲阿尔卑斯山的冰雪将全部融化。

受全球气温升高1℃影响最大的是热带的珊瑚。其中澳大利亚大堡礁的珊瑚将会全部死亡,这主要是因为二氧化碳的排量增加,增加的二氧化碳融入海水中,使得海水的酸性大增,这对于海洋低级生命来说无疑是致命的。2.气温升高2℃——两极冰块消融,欧洲大陆变大漠

假如气温上升2℃,地球又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对于亲历过2003年欧洲夏天热浪的人来说,这将是莫大的灾难。在2003年的那场热浪中,至少有3万人死于酷热。撒哈拉大沙漠格陵兰岛的冰盖融化

气温上升2℃意味着格陵兰岛的冰盖将彻底融化,从而使得全球海洋的水平面上升7米。科学家们做出这一推测的依据是,大约12万5千年前,地球的气温比现在平均高出1~2℃,结果全球的冰盖全部融化。当气温上升2℃的时候,全球的山脉都会受影响,比如说为利马河提供水源的安第斯山系的冰架将全部消失;加利福尼亚3/4的冰峰雪原将不复存在。

全球的食物,尤其是热带地区的食物将会大受影响。1/3的动植物种群因为天气的变化而灭绝。科学家们估计,如果我们还想将全球气温上升控制在2℃之内,那么从现在起还有10年时间人类就必须要控制二氧化碳排放量。3.气温升高3℃——气候彻底失控,生态灾难全面上演

气温上升3℃是地球的一个重大“拐点”,因为地球气温一旦上升3℃,就意味着全球变暖的趋势将彻底失控,人类再也无力介入地球气温的变化。灾难的核心将是南美洲的亚马逊热带雨林。由于气温的上升,今天仍占地100万平方千米的热带雨林将频频遭遇火灾。根据计算机模拟结果,干旱使得亚马逊热带雨林无力防火,一个小小的雷击都有可能引发大火,最终烧毁整个热带雨林。一旦树林消失了,亚马逊林地上取而代之的将是荒漠。亚马逊热带雨林风景

气温上升3℃将使南部非洲和美国西部开始出现更大面积的沙漠,使得成百上千万原来从事农牧业的人们被迫背井离乡。在南亚次大陆,由于印度河水位开始下降,印度与巴基斯坦因为抢水而爆发冲突乃至战争。在欧洲大陆和英国,夏季干旱高温与冬天极冷天气相伴而来,一些低海拔的沿岸地区将被海水淹没。4.气温升高4℃——1/3生物灭绝,人类口粮受影响

气温上升4℃对于地球的大部分地区来说都是灾难。这意味着数十亿吨被冰封在南北两极和西伯利亚的二氧化碳气体将释放出来,进入臭氧层,从而成为全球变暖的倍增器——加快变暖的速度。

此时,北冰洋所有的冰盖将全部消失。北极将成为一片浩瀚的海洋,这是地球300万年来首度发生这样的现象,北极熊和其他需要依赖冰川为生的动物将彻底灭绝。南极的冰盖也将受到很大的影响,南极洲西部地区的冰盖将与大陆脱离,最终海平面上涨,从而使全球的沿海地区再度被海水吞没。阿尔卑斯山

在欧洲,新的沙漠开始形成,并且向意大利、西班牙、希腊和土耳其扩展。在如今温度宜人的瑞士,夏季的气温将高达48℃,比巴格达还热。阿尔卑斯山最高峰将彻底没有冰雪,裸露出巨大的岩石。由于气温持续保持在45℃,欧洲人将被迫大量向北迁居。5.气温升高5~6℃——绿树长到南北极,95%生物灭绝乌龟的化石

气温上升5~6℃时,地球将面临毁灭性的灾难。科学家们在加拿大北极圈内发现了鳄鱼和乌龟的化石。这说明5500万年前,这些动物曾经在加拿大北极圈内生活过。因此,一旦全球气温上升5~6℃时,绿色阔叶林将重现加拿大北极圈,而南极的腹地也会有类似的情景。然而,由于陆地大部分被淹没,动植物无法适应新的环境而有95%的物种灭绝,因此地球面临着一个与史前大灭绝一样的最后劫难。

地球上的生物原本自然形成食物链而互相依存。如果世界上只剩下人类,人类还能支撑多久?看到以上这些令人忧心的动物和自然景观灭绝或消失的未来,我们应该怎么办?我们应该马上行动起来,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生物多样性受到影响

科学家已发现生态系统正在发生越来越多的变化。在气候变化影响下,生物与生态系统在发生着多方面的变化。

生物的发育节律与物候现象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如植物的展叶期提前、开花期提前和枯黄落叶期推迟,生长季节延长,以及迁徙动物的迁徙时间改变等。

全球性气候变暖并不是一个新现象。过去的200万年中,地球就经历了10个暖冷交替的循环。在暖期,两极的冰帽融化,海平面比现今要高,物种分布向极地延伸,并迁移到高海拔地区。相反,在变化过程中,冰帽扩大,海平面下降,物种向着赤道的方向和低海拔地区移动。无疑,许多物种会在这个反复变化的过程中走向灭绝,现存物种即是这些变化过程后生存下来的产物。物种能够适应过去的变化,但它们能否适应由于人类活动而改变的未来气候呢?这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但可以肯定的是,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全球变暖要比过去的自然波动要迅速得多,那么,这种变化对于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将是巨大的。冰岛冰帽融化奇异景观

气候是决定生物群落分布的主要因素,气候变化能改变一个地区不同物种的适应性并能改变生态系统内部不同种群的竞争力。自然界的动植物,尤其是植物群落,可能因无法适应全球变暖的速度而做适应性转移,从而惨遭厄运。以往的气候变化(如冰期)曾使许多物种消失,未来的气候将使一些地区的某些物种消失,而另一些物种则从气候变暖中得到益处,它们的栖息地可能增加,竞争对手和天敌也可能减少。从全国来讲,我国把冬季1月0℃等温线作为副热带北界,目前这一界线处于我国秦岭-淮河一带。研究发现,气温升高会使这一界线北移至黄河以北,徐州、郑州一带冬季气温将与现在的杭州、武汉相似。

由于气温持续升高,北温带和南温带气候区将向两极扩展。气候的变化必然导致物种迁移。然而依据自然扩散的速度计,许多物种似乎不能以高的迁移速度跟上现今气候的迅速变化。以北美东部落叶阔叶林的物种迁移率来比较即可了然。当最近的更新世的冰期过后,气温回升,树木以每世纪10~40千米的速度迁移回北美。而依照21世纪气温将升高1.5~4.5℃的估计,树木将向北迁移5000~10000千米。显然要以自然状态下数十倍的速度进行扩散是不可能的。况且,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的生境片断只能使物种迁移率降低。所以,许多分布局限或扩散能力差的物种在迁移过程中无疑会走向灭绝。只有分布范围广泛,容易扩散的种类才能在新的生境中建立自己的群落。绿色视野露天茶树正月里吐新芽2007年2月26日是农历的大年初八,春节长假后上班的第一天,而原本应该在3月10日左右才开始忙碌的浙江绍兴茶农们,也开始摘起了新茶。有茶农告诉记者,种了二十几年的茶,露天茶树在正月里吐嫩芽还是头一次遇到。来自绍兴气象部门的消息说,绍兴冬天连续10年暖冬,今年二月上旬的天气比常年同期偏高4℃左右。正月初六,绍兴大云绿芯茶合作社负责人到位于越城区鉴湖镇的茶叶基地去转一圈,“不转不知道,一转吓一跳,早熟茶‘乌牛早’的嫩芽已经有2厘米长了,再不采摘,‘妙龄姑娘’要成‘黄脸婆’了。”据记者了解,去年露天新茶最早在3月3日才开摘。在绍兴市场上,记者目前还未发现有新茶上市。绍兴诸暨绿剑茶的老总告诉记者,绿剑新茶至少要在3月初上市。由于气温偏高,有可能会有少量露天新茶马上上市。一般气温等于或高于10℃,茶叶就开始生长了,眼下最高气温达到17℃,难怪新茶长得快,加上品种早熟,使露天新茶发育越来越早。气候变暖严重影响非洲发展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日前发表报告指出,人类活动使得全球气温正以空前快的速度不断升高,这种状况对非洲的负面影响最大。主要表现在下面3个方面:

第一,气候变暖将导致非洲气候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在南部非洲,莫桑比克、南非、津巴布韦、赞比亚和马拉维,近年来的降水量接连创历史新高,均暴发了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马达加斯加和莫桑比克甚至还遭受了罕见的热带旋风袭击,造成数百人死亡,数十万人无家可归。而在摩洛哥和阿尔及利亚等北非国家,却常年干旱少雨,许多珍稀植被濒临灭绝。撒哈拉沙漠正以惊人的速度向四周扩散,北非地区的土地荒漠化趋势日益加剧。热带旋风袭击

第二,气候变暖造成霍乱、疟疾、登革热、黄热病和脑膜炎等流行性疾病在非洲大肆蔓延。世界卫生组织最新公布的报告说,受“厄尔尼诺”气候现象的影响,从1997年开始,吉布提、索马里、肯尼亚、坦桑尼亚和莫桑比克先后出现严重洪涝灾害,导致这些医疗卫生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的国家暴发了大规模的霍乱。此外,由于多数非洲国家全年气温变化不大,本身的自然环境就有利于病菌的繁殖,气候的逐年变暖和雨量的不断增加加速了病菌的滋生。卢旺达2000年的疟疾发病率比1995年猛增了3倍多,南非1999年8月暴发的流行性霍乱至今未得到完全控制。

第三,气候变暖还严重影响到非洲国家经济的发展和脱贫战略的实施。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科学家们指出,南部非洲频繁的洪涝灾害不仅冲垮了该地区的基础设施,而且也摧毁了南部非洲国家多年来取得的经济建设成就,这些国家在每次洪灾之后仅修复基础设施就至少需要3年时间。而在降水少、水分蒸发量大的西非和北非,持续的干旱已使塞内加尔、尼日尔、乍得、摩洛哥和阿尔及利亚等国的水资源锐减了40%~60%,许多矿山企业被迫停工。特别是在农业生产方面,这些国家的粮食产量今后10年内有可能因水资源严重短缺而减少1/3。气候变暖也会引起干旱

针对气候变暖对非洲造成的严重负面影响,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官员强调,单靠非洲国家自身的力量远不足以抵御气候变暖的消极影响,当务之急是世界各国立即重新召开目前陷入僵局的气候变化谈判,替促西方工业发达国家切实采取措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从根本上截断导致气候变暖的源头,并由联合国牵头向非洲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克服气候变暖的负面影响,为非洲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自然环境。全球气候变暖对我国的影响1.中国气候可能继续变暖,2050年将上升2.2℃

先来说说我国气候的变化。

20世纪,中国已经连续经历了14个暖冬。进入21世纪,中国又连续6次出现暖冬,而且气候将继续变暖。2020~2030年,全国平均气温将上升1.7℃;到2050年,全国平均气温将上升2.2℃。华北和东北南部等一些地区将出现继续变干的趋势,西北干旱地区降水将增加。寒温带针叶林

到2050年,寒温带针叶林面积可能会显著减少,温带草原北移,荒漠化进一步向东扩展;再过50年,中国冰川还要减少27%;到2100年,中国海平面要上升26~28厘米。近50年来,海平面平均上升速率为每年2.6毫米,近几年上升更快。海平面上升后,美丽的珠江三角洲一些地区可能被淹没。

目前,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二,甲烷、氧化亚氮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也居世界前列。预测表明,2030~2035年间,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很可能超美国,居世界第一位。2.气候变暖对中国农业的影响

我们先来看看,过去的50多年,气候变暖对我国农业的影响。

我国的农作物结构主要有哪四大类?是水稻、小麦、玉米和棉花。气候变暖对四大类农作物有何影响呢?

据专家们介绍,气候变暖对中国农业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二喜二忧”。何为“二喜”呢?首先,中国东北、南疆农作物产量有增加的趋势;其次,北方农作物生长季延长,改善了新疆棉花的质量。“二忧”又体现在哪两个方面呢?第一,农业病虫害范围北移,面积扩大,形势更为严峻;第二,水稻、小麦和玉米的生产可能由于持续变暖,加快生长而缩短生长期,从而发生减产现象,而棉花的变化趋势则相反。

那么,未来气候变暖对中国农业又有何影响呢?

据专家们估算,到2030年,中国种植业产量在总体上因全球气候变暖可能会减少5%~10%,其中小麦、水稻和玉米三大作物均以减产为主。农业生产布局和结构将出现变动,到2050年,气候变暖将使三熟制的北界北移500千米,从长江流域移至黄河流域。农业生产条件将改变,农业成本和投资大幅度增加。但有一点还不用过分担心,那就是全球气候变暖还不至于影响我国的粮食安全。气候变暖可能会引起水稻减产3.中国北方沙尘暴活跃

全球气候变暖对我国还有一个直接的影响,那就是在未来20~30年,中国北方的沙尘暴将进入新一轮的相对活跃期,也就是说沙尘暴在随后的二三十年里会越来越频繁。那将给我国北方人民的生活和工作带来许多不便。至于经济损失就无法统计了。

我们先来了解一些常识。我国沙漠、戈壁和沙漠化土地共有约为165.3万平方千米,占我国国土面积的17.2%,其中由人类活动导致的现代沙漠化土地占全部沙漠、戈壁和沙漠化土地面积的23.4%。北方沙尘暴有五大尘源区,即南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阿拉善高原、河西走廊、鄂尔多斯高原和浑善达克沙地。

那么,我国北方的沙尘暴是受什么影响而产生的呢?是受太阳活动和全球气候变暖等因素影响,沙尘暴的强度呈波动式变化。近50年来沙尘暴变化的总体趋势在减少,但未来将逐渐增加。沙尘暴来了

20世纪末~21世纪初,太阳活动开始进入新一轮的减弱期,引起气候变暖趋势减弱,气温逐渐降低,青藏高原地面加热场强度减弱,蒙古气旋逐渐加强,这将导致沙尘暴在波动中逐渐增强。

观测资料显示,20世纪60~70年代沙尘暴发生频率在波动中上升,80~90年代呈波动式减少,90年代为最少,但20世纪末~21世纪初有回升趋势。北方沙尘暴近几年明显偏多,这和青藏高原地面加热场强度偏弱、河西走廊等地气温异常偏低、蒙古气旋明显加强有直接关系。4.21世纪我国海平面可能上升

2004年12月发生在南亚、东南亚强烈地震,所引发的特大海啸灾难与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的海平面升高有重要关系。那么,21世纪我国沿海海平面将极有可能上升,这将对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构成威胁。我国沿海会发生像东南亚那样特大的海啸吗?

作为一种破坏力巨大的灾难性海浪,海啸是由距海面50千米以内、里氏6.5级以上的海底地震引起,海浪以振荡波的形式向四周扩散,到达岸边造成的破坏程度却与海平面的高低有密切关系。近50年来,随着全球气候日益变暖,全球主要冰盖区融化,冰川退缩,海平面上升。海平面上升,不仅淹没了沿海土地,而且使得诸如海啸、风暴潮等海洋灾害更容易发生,造成的损失也更大。海啸袭击

专家们根据国内外最新气候变化研究成果,总结出三条主要结论。(1)21世纪我国的地表温度将明显升高。研究表明,与1961~1990年的30年平均温度相对比,到2020年全国年平均温度将增加0.2~3.7℃,到2100年将增加1.3~8.9℃。(2)21世纪我国沿海海平面将上升。专家们表示,气候变暖直接导致海平面的进一步升高。现有观测数据表明,20世纪全球海平面上升速度是近300年来最快的。从1900年至今,全球海平面高度平均上升了10~20厘米,到2100年将比1990年高出9~88厘米。近50年来我国近海海平面平均上升了约13厘米,且上升速率逐渐加快。

气候模式预估结果表明,到2050年,我国沿海海平面将上升12~50厘米,大于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幅度,其中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湾地区等几个重要沿海经济带附近的海平面上升50~100厘米。与此相关的某些极端天气气象事件(如热带气旋强风事件)发生的频率可能增加。未来类似强震引发的海啸也极可能对我国某些沿海城市造成极其严重的影响。(3)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面临严重威胁。国家统计局2000年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沿海地区的面积占全国的17%,人口占全国的42%,而国民生产总值占全国的73%,其中我国沿海低洼地区约占整个海岸地区的30%,有70%以上的大城市、50%以上的人口和近60%的国民经济集中在这些地区。海平面上升必将对这些地区的社会、经济产生重大影响,许多沿海低洼地区将被海水淹没,现有海防设施的防御能力将大大降低,沿海地区的居住环境和经济建设将面临更大的风险;且遭受洪水危害的概率将增大,遭受海啸、风暴潮影响的程度和严重性将加大,特别是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湾地区等经济相对发达地区。渤海湾发生风暴潮灾害

近年来,仅强热带风暴对我国沿海地区造成的损失已非常严重,而且随着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损失将更加严重。1997年的9711号台风仅在浙江省就造成250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高达500亿元人民币;2006年台风“云娜”在浙江省造成164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184亿元人民币。2010年10月21日,超强台风“鲇鱼”挟暴雨袭击台湾地区宜兰县,到24日晚间,台风“鲇鱼”共造成台湾地区宜兰县13人死亡、96人受伤,农林渔牧灾损估计达5800余万元新台币。2011年第9号热带气旋“梅花”,导致5省29市183个县(区、市)360余万人不同程度受灾。造成364.98万人受灾,135.3万人紧急转移安置,房屋倒塌600余间,损坏4800余间,直接经济损失31.28亿元。2012年10月30日,“桑迪”以一级飓风的强度在美国新泽西州大西洋城附近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2级。美国全境因飓风“桑迪”造成的死亡人数达113人。台风“鲇鱼”横扫村庄

我国沿海地区地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发生强烈地震的可能性很大。以目前的海平面高度,若我国近海地区也发生类似于东南亚地震引发的海啸,那么,在我国沿海地区造成的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将难以估量。人类的健康受到威胁

科学家在全球范围内都观察到了全球变暖给个人健康带来的变化,并预测了以下未来数十年内人类可能在这方面面临的问题。1.咽鼻过敏加重

不仅过敏症状预计将有所加重,而且由于霜冻减少,开花期提前,过敏季也将延长。真菌孢子最有可能大量滋生,导致很多人咽喉发痒。2.藻类泛滥引发的疾病

水体温度升高导致蓝藻迅速繁衍,从市政供水体系到自然湖泊都受到污染,从而引发消化系统、神经系统、肝脏和皮肤疾病。湖畔大规模暴发蓝藻3.肾结石

由于气温升高、脱水现象增多,研究人员预测,到2050年,将新增泌尿系统结石患者220万人。目前的“肾结石带”将从美国佛罗里达、南北卡罗莱纳、阿肯色等南部诸州延伸至肯塔基州和加州北部地区。4.外来传染病

登革热、疟疾和脑炎近年来在美国时有爆发。水环境温度升高会导致这些疾病的传染源,即蚊子和浮游生物,大量繁殖。5.有毒常春藤加剧皮肤发痒症状

研究表明,随着二氧化碳水平增高,常春藤的毒性变得更强。阿拉斯加气候转暖,蜜蜂、黄蜂和胡蜂开始出现在以前看不到它们的地方,被毒蜂严重叮咬的报告人数增加了6倍。作为美国气温变化最为显著的一个州,阿拉斯加可作为其他地区的参考“范本”。常春藤6.水果供应减少

在位于美国西雅图东部的雅吉玛河谷,随着气温升高,这片占地面积6000平方英里(1英里=1.609千米)的果园和农田未来几十年的产值将下降大约1/4。同时,来自附近山脉积雪场的灌溉用水减少,可能导致水果产量降低,生产成本增加。7.夏季肺部感染加重

美国科学家表示,来自加拿大的凉风减少,会加剧尤其是美国东北部和中西部地区的臭氧污染,引发呼吸系统病人的肺部问题。8.死于热浪的人数增加

夏季本已对幼儿和老年人构成一定风险,但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预计,炎热潮湿的天气不但将增多发病人数而且还会加剧。到2100年,美国加州地区因炎热死亡的人数将翻倍。9.沿海风暴更加猛烈

全球风暴增多,随之而来的洪灾将更加频繁,人们感受到的身体和精神压力也将加重。到2050年,海平面预计将升高1英尺(=3.2808英尺),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也将增加36%~58%。沿海风暴入侵未来的忧虑

仅在这数十年间,气候变化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明显感受到的:夏季的温度越来越高,炎热的日子越拖越长;冬天不再寒冷,甚至一冬无雪。

气象专家们分析原因是因为“厄尔尼诺”现象。厄尔尼诺在气象学中是一个专业术语,特指在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的海水大范围持续变暖的现象,它一经出现就会引起全球气候失调、混乱。过去,厄尔尼诺间隔三五年甚至更长时间才在全球发作一次,也就没什么人理会;近年来,它造访频繁,于是名声大噪,人尽皆知。赤潮

像这样的新名词,如今是越听越多,什么沙尘暴、赤潮、酸雨、臭氧层空洞等,不一而足。它们所代表的恶劣气候,严重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直接或间接损害着人们的身心健康。

都是人类活动造就了大自然这些愈演愈烈的反常现象。

科学界已基本认定,气候变暖是地球“温室效应”的结果,而上面提及厄尔尼诺气候等现象绝不是本因,而之所以会产生温室效应,人类应负主要责任。

以温室气体中举足轻重的二氧化碳为例。至少有15万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一直保持在0.2‰~0.3‰之间浮动。但工业革命后,人类急剧地燃烧、消耗煤炭和石油等矿物燃料,导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上升,1750年前还处在0.28‰的数值,目前却急升到0.36‰,可谓增幅惊人。更令人不安的是:英国《新科学家》周刊2005年9月17日引述政府间气候变化问题研究小组主席帕乔里的话说,预计到2100年,二氧化碳浓度将达到0.54‰~0.97‰(百万分率)。

如果人类继续按过去那样的方式不加悔改地消耗世界能源。那么,在2006~2026年间,全球气温平均将升高0.5~1.0℃;到21世纪中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就会由工业革命前的0.28‰翻一番,增至0.56‰。其温室效应的恶果是,全球的平均气温将上升1.5~4℃(注意,在过去的100年间,地球表面的平均温度已经上升了0.6℃);而到2100年,平均温度将最高上升达5.8℃。排放后会引起温室效应

关于2100年平均温度,据最新的研究表明,其估计还是保守的。2006年5月26日出版的《地球物理学研究快报》报道,一项新的研究指出,当前的大气模型低估了未来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科学家们表示,这些评估结果没有考虑到随着气温升高而逐渐加剧的土壤分解以及其他自然进程带来的后果,而这些因素都将增加温室气体的排放。报道说,根据目前的情况,气候变化国际委员会估计,到21世纪末,全球的平均温度将最多增加5.8℃。但是这一预测结果并没有考虑到某些由于温度上升而引发的反馈机制。例如,土壤的加速分解以及海洋化学性质的变化将相当大地增加温室气体的排放,从而导致全球温度进一步上升。

以上的两项研究结果,试图利用坚实的数据解释这些因素对全球温度造成的潜在影响。在第一项研究中,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和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研究人员,利用南极冰芯估算了在过去的42万年间排放到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总量,并以此预测未来的气候——二氧化碳反馈带来的影响。将这些评估结果与气候模型的标准预测结果相结合推算出,2倍于当前的二氧化碳浓度将使温度提升1.6~6℃,并且到2100年,全球的平均温度将上升7.7℃。研究人员强调,迄今为止,科学家们对于许多反馈机制仍知之甚少,并且在预测这些反馈机制对气候的影响过程中存在着许多不确定因素。相信这一发现,与当前的预测结果相比,人类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气候变化。温室效应加重

在第二项研究中,荷兰大学的气候学家则研究了两极的冰芯数据,并重建了1550~1850年的寒冷期(小冰河期)期间的温度变化情况,发现到2100年,由于人类活动导致的气候变暖将使温度上升1.7~8.0℃。

情况也许更为恶劣的是,有的科学家认为,二氧化碳导致的温室效应具有滞后效应,工业革命造成的二氧化碳直到近二三十年才真正开始发生温室作用。如果真是这样,21世纪的百年中全球气温的上升速度将比20世纪要快得多;并且,大气和海水温度的上升将增加大气层中水蒸气的含量,这进一步引起温室效应,形成恶性循环——也就是说,即使我们从现在就控制好二氧化碳的排放,全球气温依然会加速上升至少100年。

第二章 给地球“降温”从这里开始

温室效应加剧主要是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燃烧过多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所造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具有吸热和隔热的功能。它在大气中增多的结果是形成一种无形的玻璃罩,使太阳辐射到地球上的热量无法向外层空间反射,其结果是地球表面温度持续上升。因此,二氧化碳才是地球升温的罪魁祸首。

第一节 给高烧的地球退烧

从《京都议定书》说起“冬天”的离去,灾难的频繁发生,让世界各国走在了一起,为地球的明天,人类只有团结才能有希望。《京都议定书》是世界各国在日本京都市制定的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一个政府间协议。

自工业革命以来,由于人类的频繁活动,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急剧上升,引起全球气候变暖。为应对这一问题,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联合国政府间谈判委员会就气候变化问题达成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工业燃料燃烧也会引起气候变暖

这是世界上第一个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国际公约。公约要求发达国家采取具体措施,限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同时,建立一个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使发展中国家能够履行公约义务的资金机制。《公约》奠定了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的法律基础。这是一个具有权威性、普遍性、全面性的国际框架。目标是将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稳定在不对气候系统造成危害的水平。《公约》规定每年举行一次缔约方大会,就是现在通称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1997年12月,第三次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日本京都召开。14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的《京都议定书》。《京都议定书》重申了应对气候变化的责任和原则。要求作为温室气体排放大户的发达国家,采取具体措施,限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发展中国家不承担有法律约束力的温室气体限控义务。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京都议定书》规定,到2012年,发达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要比1990年减少5.2%。具体地说,欧盟减排8%,美国减排7%,日本、加拿大减排6%。《京都议定书》建立了旨在共同减排温室气体的三个合作机制,即国际排放贸易机制、联合履行机制和清洁发展机制。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批准了《京都议定书》。美国曾于1998年署名同意,但前总统小布什政府上台后,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会影响美国经济发展、发展中国家也应该承担减排和限排温室气体义务为借口,拒绝批准《京都议定书》。《京都议定书》中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一种市场机制,碳排放交易引人注目。碳排放交易既可以在国与国之间进行,也可以在一国内部不同企业之间进行,以达到控制碳排放总量的效果。

比如,国家对企业的碳排放总量进行控制。一家企业排放限额为50吨,实际排放为40吨,这10吨的差额就可以作为碳排放权卖给其他企业。另一家企业排放限额为40吨,最终排放了50吨,为实现定额,可以购买10吨的排放权。

实行这种交易机制,一是对企业有激励作用,多排放将支付额外成本,少排放可以获得资金;二是国家或地区的碳排放总量可以得到有效控制。

2005年,《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后,全球的碳排放交易出现爆炸式增长。市场参与者从最初的国家、公共企业,向私人企业及金融机构拓展。据联合国数据显示,2008年全球碳排放交易市值约为1300亿美元,比2007年增加1倍。

碳排放交易是利用市场机制推动温室气体减排、引领低碳经济发展的可行之路。碳排放交易是一种金融活动,促进低碳经济发展。通过碳排放交易,金融资本直接或间接投向企业,推动技术革新和企业转型。

在世界众多碳排放交易市场中,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英国碳排放交易体系、美国芝加哥气候交易所、澳大利亚温室气体减排体系4家碳排放交易市场占有世界的绝对份额。烟囱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

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是全球最大的碳排放交易市场。该体系对欧盟各国实行总量控制,是欧盟内部的强制性碳排放配额市场。2008年交易量为28亿吨,占全球总量的近60%。美国芝加哥气候交易所是全球第一家自愿减排市场,2008年市场规模达到1亿美元。

目前,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正进一步扩大减排范围,使碳排放交易量增长。美国建立了联邦碳排放交易市场,带动美国碳排放交易快速增长。日本积极筹建国内碳排放交易市场。中国首家综合性排放权交易机构设在天津。

另外,CDM(清洁发展机制)也是《京都议定书》中引入的交易机制之一。其含义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联合开展温室气体减排项目,所产生的减排数额,可以被发达国家作为履行他们所承诺的减排量。

对发达国家而言,清洁发展机制提供了一种灵活的履约机制;对于发展中国家,通过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可以获得部分资金援助和先进技术。

清洁发展机制项目有一些基本要求。比如,项目要国家批准,项目有利于促进东道国的可持续发展,项目产生可测、长期的效益等。

清洁发展机制包括改善能源效率的项目、可再生能源及替代燃料项目、农业甲烷等项目、工业过程以及碳汇项目等。

中国、印度、巴西是清洁发展机制市场的主要供应国。2005年,中国正式加入清洁发展机制市场,凭借巨大的温室气体减排市场及政府的正确引导与支持,迅速占据首位。

到2008年年底,中国获准的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约1600个,预期年减排量占全球总额的54%。2009年之后,由于“后京都议定书”的形势不明朗,以及全球爆发金融危机等原因,中国新开发的清洁发展机制项目速度略有减缓。

清洁发展机制是低碳发展中的良好制度创新。但是,清洁发展机制只能作为全球减排和技术转让的手段之一,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减排和技术转让,还需要发达国家作出更多的努力。

发达国家对气候变化问题负有历史责任。除了市场机制带来的资金以外,应该有公共资金的投入。中国建议发达国家拿出国民生产总值的1%作为公共资金,帮助发展中国家。美国明确表示反对。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当你置身在川流不息的车流中时,你可能会闻到一股刺鼻的气味。这是汽车废气所发出的气味。这些废气严重地污染着我们的空气,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汽车废气通过排气管、曲轴管、油箱和汽化器等处排出。汽车尾气中含有许多有害物质,其中以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铅尘和苯并芘为主。在大中城市中,汽车尾气的污染是整个大气污染主要来源。居住在商业区、交通干线附近的儿童,他们血液中铅的含量比远离干线的儿童高得多。汽车尾气对儿童的危害是不可低估的,长期吸入这些气体,可发生贫血、眼病、肾炎等,有人称上述病为“城市儿童交通病”。汽车尾气排放

从长远角度看,矿物能源作为汽车燃料终将被替代。然而,哪一种替代能源是最理想的呢?以燃料电池替代燃料是最佳方案。当采用生物手段、风力、太阳能等可再生方式获取,就可以得到最佳环保效应,在这样的加工链过程中,不会产生任何污染物或可导致温室效应的气体排放物。从生态角度看,最佳的模式是借助由可再生能源生产的电力来制造氢,然后将氢用于燃料电池。

对于汽车尾气排放,我们应该采取哪些具体措施呢?(1)加强新车尾气排放的管理。(2)强化在用汽车尾气管理,可以采取以下治理措施:①使用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