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酒年华:酒香四溢的中国诗词文化(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3 18:42:13

点击下载

作者:杨金贵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诗酒年华:酒香四溢的中国诗词文化

诗酒年华:酒香四溢的中国诗词文化试读:

前 言

中国是一个酒的国度,也是一个诗的国家,自有文明以来,酒与诗便结下了不解之缘。

纵观中国文学史,在古代文人那里,有酒必有诗,无诗酒不雅,无酒诗不神,诗和酒常常相提并论。

酒能激发诗人的创作灵感,诗能增添饮酒的高雅情调,酒和诗就像诗酒文化的双子星座,彼此依托,相互映衬。酒,伴随着诗人的欢乐、幸福,也伴随着他们的悲伤、烦恼和孤独。在卷帙浩繁的古诗中,不论是田园诗、边塞诗、宫廷诗,亦或是送别诗、闺怨诗、应制诗……几乎每一种诗体都写到酒,有关酒的名篇、名句俯拾皆是,长诵不衰。

可以说,中国的古典诗词离不开酒。曹操“对酒当歌”的慷慨,李白“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的豪气,杜甫“白日放歌须纵酒”的狂喜,白居易“红泥小火炉,绿蚁新焙酒”的风雅,王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情深,李清照“东篱把酒黄昏后”的销魂,柳永“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断肠,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的悲壮……种种寓意,造就了中国独特的酒文化。

酒,几乎可以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见证物,从华夏文明开始之初,就融入了人们的生活之中,融入了我们的历史之中。

据考古资料显示,在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陶罐中,有许多形状和甲骨文、金文的酒字十分相似的图案。在我国民间也有许多关于酒起源的传说。在大禹时期就有仪狄造酒的传说,据《战国策·魏二》记载:“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初学记·二六》引《世本》:“仪狄始作酒醪,变五味。”我们的先民在创造了酒的同时,也给后人留下一段段令人心驰神往的美丽传说,这些传说中蕴藏着浓浓的酒文化气息。

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有44首涉及酒。如:“厌厌夜饮,不醉无归”(《诗经·小雅·湛露》) ,“九月肃霜,十月涤场,朋酒斯飨,曰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诗经·豳风·七月》)。这些诗反映了我国古代社会丰富多彩酒文化的社会生活,为我们展现出一幅幅生动优美的画卷,成为中国最早酒文化的记载。

有学者说,《诗经》中除三颂之外的十五国国风及大小雅都可以用于宴饮奏乐,因而都可以称之为宴饮用诗,它们是酒文化的滥觞。

在屈原的诗歌中,也有一些关于酒的诗句,如 “华酌既陈,有琼浆些”“美人既醉,朱颜酡些”“娱酒不废,沈日夜些”等等,可见那时酒已是生活的必需品了。

而汉代的乐府,在内容上反映了当时广阔的社会生活,其中有不少曲名就与酒有关,如《将进酒》《置酒》。(《将进酒》是乐府鼓吹曲“饶歌”的别称,歌词专写宴饮赋诗之事,后用于激励士气,宴享功臣。《置酒》则是相和歌大曲的一支曲子。在五、六世纪以前,民间音乐在北方统称为相和歌。)

酒不仅仅是历史文化的见证物,同时,也是我国古典诗词的发酵剂。它激发着诗人的情绪,点燃他们创作的灵感。

在古人心目中,不论文人墨客,还是英雄豪杰;不论庙堂之上,帝王将相,还是贩夫走卒,山村野老,都喜欢喝酒,“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在酒中,他们书写着沧桑,激扬文字,挥洒豪情。

三国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曹操“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其《短歌行》开头便唱:“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东晋之前,人们通过酒来叙发自身的情感,通过写诗以增其艺术感染力。但是,真正把诗与酒“结缘”的应该首推陱渊明,是他在诗中赋予酒以独特象征意义。

陶渊明一生爱酒、颂酒,读他的诗,仿佛时时都可以嗅到酒的醇香,体验到酒的魅力。陶渊明和前人不同的是他把酒和诗连了起来,把酒大量写入诗中。

他在《饮酒》诗之七中,对酒就有这样的称谓:“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于是,“忘忧物”便成为酒的代称。陶渊明的“寄酒为迹”以及他的咏酒诗,为后人树立了酒仙、隐士、诗人“三位一体”的风范,对后世文人的生活、思想和饮酒作诗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唐代史称“盛世之治”,是中国古典诗的黄金时期,也是中国酒文化的全盛时期。唐代诗人以其开阔的胸襟,宏伟的气魄,讴歌“盛唐气象”。既有心神的澄静,人性的高扬,也有气势的活泼欢畅,饱满健举,洋溢着唐人特有的诗酒浪漫情调,创造了酒文化的巅峰。其中李白与杜甫,既是中国诗坛盛极一时的“双子星”,也是酒文化上并峙的双峰。据统计,李白与酒有关的诗就有170首,杜甫更高达约300首。特别是李白,因杜甫描写他:“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而获得“酒仙”的桂冠。为此杜甫还专门写了《饮中八仙歌》的诗,描绘了贺知章、李碰、李适之、李白、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等八位善饮又善写诗的“酒中八仙”。

自此以后的历朝历代,凡会写诗的诗人都把饮酒写进自己的诗中。宋代的苏东坡,在他的饮酒诗中,除了“破愁解闷”之外,还增添了无限野趣与友情。苏轼并不擅饮,但颇好置酒招客,他曾说:“天下之不能饮,无在余下者;天下之好饮,亦无在予上者。”他为后世文人开启了新一流酒风。他的“把酒问青天”“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酒酣胸胆尚开张”,把酒文化又推向了另一个高峰。而宋代的大诗人陆游、辛弃疾、李清照也都写了大量的“酒诗词”,既扩大了酒文化的题材,又拓深了酒文化的内涵,留给我们珍贵的酒文化遗产。

中国酒文化的精髓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诗人的笔下,酒为情感的载体,在诗中得到淋漓尽致的表达。比如:

寄托欢娱的心情:“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人生何以乐,斗酒夜相逢,曲中惊别绪,醉里失愁容”“坐上客常满,杯中酒不空”;

表达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子论文”“忽忆故人江海去,计程今日到梁州”;

酒助诗兴:“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文章本天成,饮酒偶得之”;

酒能消愁:“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春来无计解春愁,醉折花柳作酒筹”;

酒让人得到暂时的解脱:“利欲驱人万火牛,江湖浪迹一沙鸥。日长似岁闲方觉,事大如天醉亦休”;

酒中参悟到哲理:“狂来轻世界,醉里得真如”“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人若不解饮,俗病从何医”;

酒让人心胸开阔:“醉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劝君为我倾耳听”;

酒能陶冶性情:“不惜千金买歌笑,一醉酹月轻王公”“宽心应是酒,遣兴莫过诗”;

酒赋人正义感:“性豪业嗜酒,疾恶怀刚肠”“君不见陈孟公,一生爱酒称豪雄”“共将诗酒趁年华”

……

由此可知,酒与诗结缘成为中国文人的精神寄托。酒助诗兴,酒消情愁,酝酿了无数优秀诗人的佳美诗篇,同时也丰富了中国的酒文化。

字如诗歌,勾勒出书之肌理;文照脸谱,描绘出书之详实;气似酒水,吐纳出书之精魂。徜徉在酒文化的历史长河中,且看两岸花谢花开,云卷云舒,领略酒和诗词的相辅相成;且听溪涧鸟鸣,花开之声,触碰杂剧元曲与酒的不解之缘;且看四季流传,春去秋来,品味各路英雄被酒香晕染出的精气神。今天,我们以史为纲,以人为心,将文字投入酒水中,温火熬九九八十一天,变成此书。只愿文字能浸入你的内心,让你嗅到最芬芳的酒香,看见最美的璀璨文化。  第一章 先秦:酒之源源远流长诗之赋千古传唱

酒起仪狄,幸有杜康。这是一个开启酒国大盛世的时期,奏响酒久乐章的号角,铺开酒久往事的篇章。中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先秦的酒文化,便是繁荣中华上千年酒文化的滥觞,像第一滴清泉,落地便润开整片花圃,迈着婀娜的步子,走出摇曳多娇的姿态。“湛湛露斯,匪阳不晞。厌厌夜饮,不醉无归。”(《诗经·小雅·湛露》)酒是离不了的依赖,也是撇不开的附属。“宾之初筵,温温其恭。其未醉止,威仪反反。”(《诗经·小雅·宾之初筵》)所谓无酒不成席,无酒即无诗,作诗必靠酒,酒会即诗会,酒席即诗席。“曰既醉止,威仪幡幡。舍其坐迁,屡舞僊僊。”(《诗经·小雅·宾之初筵》)酒与诗与席,是先秦灿烂史章中醉人的精髓。从此,一段关于酒的往事,在这般诗酒相融的氛围里得以缓缓地铺展开来。酒香缱绻绕指柔 《诗经》悠悠思无邪

酒香晕染着微醺的回忆,西周文化的夜空中烟花璀璨夺目,照亮了一篇又一篇动人的故事,徜徉其下,令人不禁浅浅而醉。感动于那最平常的爱情,感动于美人对英雄的情窦初开,感动于爱慕之情伴着浓浓的梅子酒香,篇篇诗歌,悠悠情思,浸透了每一个读者的心田。

那是一篇篇动人的诗,那也是红尘之中美人皓腕触碰到的朵朵白莲,《诗经》用恬淡静雅诉说着前世今生在酒香缭绕之下孕育出的缘分。用手指轻触西周文化上的每一点记忆,都能迸发出梦幻般的美丽。

一页小小的木舟承载着她的千愁万绪,随波漂浮在碧绿澄澈的湖水中央,纤纤细手温柔地抚摸着湖水,想要让时间停下,让湖水留在手心,可是最终不过是镜花水月,徒留下伤感的回忆而已。爬满时光痕迹的木舟上安静地摆放着一壶千年陈酿,那是良人离去时留下的上好的女儿红,可是如今被思念快要吞噬的她已经无暇去借酒消愁了,就是堪称“忘忧物”的酒也不能减缓她内心的相思之苦啊。酒香缭绕之间,美人无奈吟道:“微我无酒,以敖以游。”

这一页微醺的记忆就这么停留在了《诗经》时代的诗篇上。西周的诗酒文化就此铺展开来。

这一天,东方刚刚露出了鱼肚白,初升的太阳焕发出迷人的光彩,晨曦之中,公鸡迎着新的希望之光仰天啼叫,向这个世界沉睡中的人们宣布着新的希望已经来临。淙淙流过的小溪泛着金闪闪的光横躺在宁静的小镇中,窗边,妻子静静地凝视着尚在睡梦中的丈夫,他们只是这镇上最平凡的一对夫妇。妻子不漂亮,丈夫很粗犷,可是每天男耕种女织布的日子却过得如此安逸,对于他们来说,这无疑是最好的爱情了,平淡中的幸福最持久。

一壶好酒把盏言欢,一段蜜语风情万种,一生相守永不分离。“以这杯酒,敬你平日伴我时的温柔与辛劳。”话语刚落,丈夫一饮而尽。妻子娇羞着面颊说:“以这杯酒,敬你平日待我的细心与体贴。”说完,朱唇轻启,抿了抿这口酒,柔情胜似酒。

月亮爬上树梢,明月毫不吝啬地将那清透的月光挥洒下来,照亮了有情人的明眸。古琴声悠悠扬起,琴瑟鼓之,岁月甚是静好。这便是:“弋言加之,与子宜之。宜言饮酒,与子偕老。琴瑟在御,莫不静好。”西周敦厚浪漫的诗酒文化早已是醉人心弦。

醇厚沁人心脾的是酒,苦楚心酸罪恶的亦是酒。

泛着宝石蓝深邃的夜幕中,他指着那鼎足的三颗织女星长叹一口气,每天都要移动七次,忙忙碌碌让人甚是心疼。夜幕下,有的人府邸中每天都可以欢声笑语,酒香缭绕,从未发觉酒香中也可以夹杂着如此糜烂的气息,那是统治者们的无能与昏庸啊,罪恶的酒在暗暗发出阴冷的笑声,宝剑的剑光晕染着罪恶之酒,它要嘲笑那些连米浆都喝不上的穷人们:“就算你们每天来回耕种织布七次又如何,还不是连最次的米浆都喝不上?”他不忍再直视眼前的这一切,不禁仰天长啸:“或以其酒,不以其浆。鞙鞙佩璲,不以其长。维天有汉,监亦有光。”“维南有箕,不可以簸扬。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维南有箕,载翕其舌。维北有斗,西柄之揭。”一老者捋着胡须蹒跚着走过他的身边,亦感叹道。

周人对东方各国进贡的像水一样的酒充满了埋怨与愤恨,而东方各国对周人的搜刮也充满了怨愤。那南方虽有箕星,但不能用来簸扬米糠;那北方虽有斗星如勺,但不能用来舀酒浆讥讽周人。夜空中南边的箕星缩着舌头张着嘴,北方的斗星在西方举着勺柄向东方,这不正是周天子在压榨着东方弱小的百姓吗。再也闻不到那浓烈的酒香,只有怨恨似毒蛇般带着怨念穿梭在如水一般的酒坛之间控诉着。

如此诡谲瑰丽的想象与暗喻,从西周的诗酒文化就此传承开来,尔后的岁月之中,酒斗之说牵扯了多少文人骚客的心。李白在盛唐的灿烂天空下,酒樽对月,秀口一吐吟咏道:“北斗酌美酒,劝龙各一觞。”南宋兵荒马乱的诗酒文化中,张孝祥抱着酒坛酩酊大醉中呼喊着:“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此时此刻诗三百无邪的记忆在华夏大地上任意穿梭,沾着那古老的酒香。

在酒香四溢的西周文化中,有叹息,有静好,有怨刺,有浪漫,也有甜蜜。仿如银铃般清脆的笑声,飘荡在那一段诗经长河中,又是一幅怎样绚烂的图景呢?

妙龄少女正躲在树后张望着前方的俊男,眼神中的灼热火焰温暖着漫天飘飞着的鹅毛大雪。那前方的俊男正在擦拭着锃亮的弓箭,准备在这寒风凛冽的下雪天来一次漂亮的狩猎,兴许也是为了某个心爱的姑娘,谁也不知道,莫名的情愫缭绕在空气中。“小姐,梅子酒热好了,小酌一杯暖暖身子吧。”侍女端着刚出炉的梅子酒呼唤着梅花树下的妙龄女子。“叔于狩,巷无饮酒。岂无饮酒?不如叔也。洵美且好。”她满是崇拜的口气,端着酒杯吟诵道。梅子酒在风雪中肆意地挥洒着它那如初恋般纯纯的酒香,撩拨着少女初开的情窦,此时此刻,酒变成了衡量英雄的最好的标准。

徜徉于《诗经》那温文尔雅的文字之中,仿佛看见,她执一壶酒,浅吟静好岁月中的幸福;仿佛看见,他执一壶酒,控诉统治者嗜血般的掠夺;仿佛看见,她执一壶酒,诉说出少女心中那有关英雄的秘密……用手指轻触西周文化上的每一点记忆,都能迸发出梦幻般的美丽。是酒,给了你诗三百作今生的嫁衣,是酒,换取了我们来世与你惊鸿般的相遇。

携一朵彼岸花,镌刻着诗三百醇厚酒香的情愫,在漫漫文化长河中渐行渐远,生生不息。链接《诗经·国风·邶风》(《柏舟》)

泛彼柏舟,亦泛其流。耿耿不寐,如有隐忧。微我无酒,以敖以游。

我心匪鉴,不可以茹。亦有兄弟,不可以据。薄言往愬,逢彼之怒。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威仪棣棣,不可选也。

忧心悄悄,愠于群小。觏闵既多,受侮不少。静言思之,寤辟有摽。

日居月诸,胡迭而微?心之忧矣,如匪浣衣。静言思之,不能奋飞。《诗经·国风·郑风》(《女曰鸡鸣》)

女曰:“鸡鸣”。士曰:“昧旦”。“子兴视夜。明星有烂。将翱将翔,弋凫与雁。”“弋言加之,与子宜之。宜言饮酒,与子偕老。琴瑟在御,莫不静好。”“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知子之顺之,杂佩以问之。知子之好之,杂佩以报之。”《诗经·国风·郑风》(《叔于田》)

叔于田,巷无居人。岂无居人?不如叔也,洵美且仁。

叔于狩,巷无饮酒。岂无饮酒?不如叔也,洵美且好。

叔适野,巷无服马。岂无服马?不如叔也,洵美且武。《诗经·小雅·伐木》

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

相彼鸟矣,犹求友声。矧伊人矣,不求友生?神之听之,终和且平。

伐木许许,酾酒有藇。既有肥羜,以速诸父。宁适不来,微我弗顾。

於粲洒扫,陈馈八簋。既有肥牡,以速诸舅。宁适不来,微我有咎。

伐木于阪,酾酒有衍。笾豆有践,兄弟无远。民之失德,乾糇以愆。

有酒湑我,无酒酤我。坎坎鼓我,蹲蹲舞我。迨我暇矣,饮此湑矣。《诗经·周颂·丝衣》

丝衣其紑,载弁俅俅。

自堂徂基,自羊徂牛,鼐鼎及鼒,兕觥其觩。

旨酒思柔。不吴不敖,胡考之休。《诗经·周南·卷耳》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寘彼周行。

陟彼崔嵬,我马虺。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

陟彼高冈,我马玄黄。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

陟彼砠矣,我马瘏矣。我仆痡矣,云何吁矣!《诗经·小雅·湛露》

湛湛露斯,匪阳不晞。厌厌夜饮,不醉无归。

湛湛露斯,在彼丰草。厌厌夜饮,在宗载考。

湛湛露斯,在彼杞棘。显允君子,莫不令德。

其桐其椅,其实离离。岂弟君子,莫不令仪。《诗经·小雅宾之初筵》

宾之初筵,左右秩秩,笾豆有楚,肴核维旅。

酒既和旨,饮酒孔偕,钟鼓既设,举酬逸逸。

大侯既抗,弓矢斯张,射夫既同,献尔发功。

发彼有的,以祈尔爵。

籥舞笙鼓,乐既和奏,烝衎烈祖,以洽百礼。

百礼既至,有壬有林,锡尔纯嘏,子孙其湛。

其湛曰乐,各奏尔能,宾载手仇,室人入又。

酌彼康爵,以奏尔时。

宾之初筵,温温其恭,其未醉止,威仪反反。

曰既醉止,威仪幡幡,舍其坐迁,屡舞僊僊。

其未醉止,威仪抑抑,曰既醉止,威仪怭怭。

是曰既醉,不知其秩。

宾既醉止,载号载呶,乱我笾豆,屡舞僛僛。

是曰既醉,不知其邮,侧弁其俄,屡舞傞傞。

既醉而出,并受其福,醉而不出,是谓伐德。

饮酒孔嘉,维其令仪。

凡此饮酒,或醉或否,既立之监,或佐之史。

彼醉不臧,不醉反耻,式勿从谓,无俾大怠。

匪言勿言,匪由勿语,由醉之言,俾出童羖。

三爵不识,矧敢多又?把酒敬《离骚》不朽 今朝忆往昔浪漫

汨罗江畔,你一袭长袍随风飘荡,白色映衬着混沌的江水,一切在你的眼中都显得如此萧瑟惨淡。那轻轻地一坠,这一生的爱恨痴癫,这一生的政绩功劳,这一生的遗憾与执着,就此融进了这滚滚江水之中,终究,你眼里的空洞是失望至极的吧。

将你最爱的雄黄酒,泼洒在江水里,以这壶酒,敬你馈赠给后人千古流传的《离骚》。是你把荆楚文化挥洒地源远流长,灿若星辰。以这壶酒,敬你那浪漫坎坷的一生,是你用执着的精神和高尚的情操书写了属于你的爱国壮举。你就是那天边的一轮孤月,在诗酒文化的长河中高悬,酒香缭绕,那束光,是独属于你的,永不熄灭。

秋风簌簌,窗外金黄的落叶纷纷从树上飘落下来,在空中旋转着死亡之舞,那是生命最后的绝唱。白发苍苍的屈原安坐在破败的小屋中看着眼前的一切不禁老泪纵横,楚怀王客死秦国的消息让他痛不欲生,往昔和楚怀王一起把酒论事的画面如此清晰地浮现在眼前……那一年,夜深人未寐,大殿内依旧灯火通明,楚怀王接过屈原恭敬的家乡酒,一边饮酒一边细细聆听屈原的强国之策,时不时捋着胡须点头称赞,本来紧皱的眉头慢慢地舒展开来,他似乎在屈原的口中看见了楚国的未来,那是即将蒸蒸日上的大国啊,于是,随即拍案同意屈原实施合纵的谋略,酒香缭绕,屈原的赤胆忠心被这故里酒熏染得格外雄壮,无人能摧。

回忆来袭的时候,心头就像万箭穿心般疼痛。闭上眼,被褶皱布满的双眼流下了浑浊的泪水。流年将沧桑沉淀得如此厚重。秋风把他枯萎一般的白发吹得犹如风中的野草般无力,屈原颤颤巍巍地拿起眼前的故里酒一饮而尽,将往日的痛与恨全部喝下肚,还是那一年的故里酒,只是对饮的人已经不再,酒香也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却是浓烈的辣味。而屈原只想以这杯酒,敬怀王往日的恩情。

破窗下的那一张古琴,堆满了时光累积的尘埃,所有的故事都被凝结在那里,屈原蹒跚着走过去,枯树皮一样的手在琴弦上缓慢地移动着,他不想拂去尘埃,断断续续的音符在尘埃里跳动着,诉说着往日的雄心壮志,演绎着理想和现实冲突的无奈。屈原随口在音乐声中吟唱道:“华酌既陈,有琼浆些……美人既醉,朱颜酡些……娱酒不废,沈日夜些。”诵完以后,便将故里酒洒落在琴弦上,这熟悉醉人的酒香,就如铁链一般将他的心紧紧地缠绕住,这早已不再是酒,而是痛楚的毒药,国家的危机令他束手无策。如泣如诉的《招魂》就此诞生,字字珠玑,锁住了过去的时光,将浪漫主义诗人的特质演绎得淋漓尽致,此时此刻的屈原不会知道这一首《招魂》对后世的影响,他只知道,心里念念不忘的是楚国,是楚怀王遇难后的痛彻心扉,对他来说,《招魂》是一种纪念和祭奠吧。

今夜,就让他大醉一场吧,那么爱酒的屈原,抱着酒坛瘫坐在木床边,喝得不省人事,所有的忧愁能不能就此一醉而解呢?窗外的月光也不得而知,只是静静地洒下清辉,陪伴着他。

东方露出鱼肚白后,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倾斜而下,整个荆楚大地就此苏醒。窗外,是早起的孩童拉着大人的手刚采完桂花而归,沁人心脾的桂花香与酒香缠绵在一起,霎时上等的香醇弥漫。“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聪明伶俐的孩童路过屈原的窗口,突然冲着酣睡着的屈原大声说道。殊不知是否因为孩童的声音清脆悦耳,屈原一下子就被惊醒了,睁开混沌的双眼,看着孩童清澈无瑕的笑脸,闻着空气中弥漫着的桂花香,心里有着百般滋味。“大人,你那以桂花浸酒的酿造方式可真是极佳的,桂花的香甜融进了酒香里可真是绵柔,不但提高了酒香,更是增加了这酒的口感啊。大人你可真是为了我们百姓而好。”一旁的长者说完这番话便拉着孩童远去了,屈原被这突如其来的话语感动得不知如何是好。那颗因为报国无门,美政理想无法实现的心,仿佛突然活了过来,那一番话如同阳光一样让他的心灵倍感温暖。活了大半辈子,终究还是为百姓留下了不少财富的吧,遥想十年前写下《九歌》时自己的那副模样,意气风发,爱酒如痴如醉。

窗边残留的桂花香让他不禁想起了自己的一生。犹记得《渔父》中那一句“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豪言壮语,那是被流放在外的日子里写下的,自己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看透了那些庸臣纸醉金迷,对于小人的欺压亦是只能无奈地摇头,尽管有着优渥的条件在等着他,只要他放弃自己那高尚的美政思想,便可享受一切的荣华富贵。可是他的心永远是和国家的安危系在一起的,怎可能与世俗同流合污呢?他爱酒,他懂酒,但他从来不贪酒。这就是屈原,屈原不仅以酒后之表象喻世警人,而他“独清”“独醒”的性格造就了一方文化,源远流长。

想着那些过往,屈原狠狠地摇了摇头,他要让自己保持足够的清醒去面对落魄的生活,似乎他的所有理想都随着楚怀王的遇刺而随风飘逝,剩下的便是九死而犹未悔的执着。他推开柴扉,走到桂花树下,捡起了地上飘落的桂花,带着自己的故里酒,来到村镇上,手把手教起了人们如何酿制上好的桂浆,百姓们和善的笑容逐渐温暖着屈原冰冷的心,远离朝政的日子也可以过得如此安逸。

只是在无人的深夜,屈原总会在酒香的缠绕下回忆起和楚怀王把酒大展宏图论政事的画面,豪爽的笑声,永远地在耳畔回荡着,而这一切,都情不自禁地撩着他的心弦。英雄落寞后,只剩内心最深处的执着伴随着他度过余生。

又是一年秋风起,他站在江边,思绪万千。当他得知秦发兵伐楚,楚国就要灭亡了的时候,他便带着一坛雄黄酒,日夜兼程,赶到了汨罗江边,他头发蓬乱,面色苍白,低垂着头等待天际第一抹晨曦升起。当阳光优雅地倾洒在波光粼粼的江面之时,屈原狂笑着拿起那壶雄黄酒,没有丝毫犹豫,一饮而尽,今生今世的酸甜苦辣,都被揉进了这醇厚连绵的酒里。是时候给自己一个解脱了吧,最后的一丝希望随着秦国的入侵而破灭了,他苦笑着抹了抹嘴边那一滴浓烈的酒,看了一眼天边的晨光,那么温暖,那么充满生机,只愿来世还可以充满理想和抱负再来迎接这灿烂的太阳。随后,屈原以优雅的弧度投入江水之中,那动作仿佛是浑然天成的,没有丝毫留恋,溅起的水花很快就平复了。

轻轻地屈原就走了,他挥一挥衣袖,什么也没有带走,却给世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那世人皆醉我独醒的高尚品格和虽九死其犹未悔的人生态度,流传至今,让后世的文人骚客得以警醒,伟人们依旧将屈原精神奉为自己人生的警示牌。某个黄昏的午后,行走在汨罗江畔,只听得老者说:“有一种精神,名字就叫作——屈原。”链接:屈原诗《招魂》(节选)

瑶浆蜜勺,实羽觞些。

挫糟冻饮,酎清凉些。

华酌既陈,有琼浆些。

归来反故室,敬而无防些。肴羞未通,女乐罗些。

陈钟按鼓,造新歌些。

涉江采菱,发扬荷些。

美人既醉,朱颜酡些。

娭光眇视,目曾波些。

被文服纤,丽而不奇些。

长发曼鬋,艳陆离些。

二八齐容,起郑舞些。《东皇太一》

吉日兮辰良,穆将愉兮上皇;

抚长剑兮玉珥,璆锵鸣兮琳琅。

瑶席兮玉瑱,盍将把兮琼芳;

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

扬枹兮拊鼓,疏缓节兮安歌,陈竽瑟兮浩倡。

灵偃蹇兮姣服,芳菲菲兮满堂;

五音纷兮繁会,君欣欣兮乐康。《渔父》

屈原既放,游於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於斯!”

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於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酾?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於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楚辞·九歌·东君》

暾将出兮东方,照吾槛兮扶桑。

抚余马兮安驱,夜晈晈兮既明。

驾龙辀兮乘雷,载云旗兮委蛇。

长太息兮将上,心低徊兮顾怀。

羌声色兮娱人,观者憺兮忘归。

瑟兮交鼓,萧钟兮瑶簴。

鸣篪兮吹竽,思灵保兮贤姱。

翾飞兮翠曾,展诗兮会舞。

应律兮合节,灵之来兮蔽日。

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

操余弧兮反沦降,援北斗兮酌桂浆。

撰余辔兮高驼翔,杳冥冥兮以东行。《楚辞·九章·橘颂》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受命不迁,生南国兮。

深固难徙,更壹志兮。

缘叶素荣,纷其可喜兮。

曾枝剡棘,圆果抟兮。

青黄杂糅,文章烂兮。

精色内白,类可任兮。

纷宜修,姱而不醜兮。

嗟尔幼志,有以异兮。

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

深固难徙,廓其无求兮。

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

闭心自慎,为终失过兮。

秉德无私,参天地兮。

愿岁并谢,与长友兮。

淑离不淫,梗其有理兮。

年岁虽少,可师长兮。

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儒道酒神论酒事 诸子共喜知节操

遥想华夏文明五千年,似乎每一颗耀眼的璀璨明珠都沾染着或浓烈或香醇的酒香,肆意缭绕间,人们循着它的源头,不知疲倦地追逐下去,在诗酒文化的那一头,是春暖花开的先秦时代,金灿灿的迎春花随风飘荡,淡雅的花香混着平民百姓家酿造的酒香,将空气渲染得沁人心脾。诗酒文化在先秦大地慢慢崛起,这是先秦时期文学思想最为纯净的萌动之春。

先秦,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先秦,中国文化的源头之所在;先秦,圣人辈出的岁月,于是,我们看到了诸多画面中的片片掠影,在历史的年轮中留下点点痕迹,在历史的长河中汇成股股小溪,滋润着千百年的中华民族,代代相承。

似乎还能看见诸子们白衣翩跹,盘坐在石桌边把酒论政的情形,爽朗的笑声孕育着诸子们的美政节操,呼之欲出的酒文化为先秦时期开放、不拘小节的政治环境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醇酒那豪迈、高洁、一气呵成的魅力飘荡在先秦的上空,成就了诸子百家风格迥异的精神,影响着先秦的政治文化。

水榭楼台掩藏在茂密的竹林深处,曲水流觞,几位弟子正端坐着抚琴,琴声悠扬缱绻,久久地回荡在空中,迷醉了空气中的尘埃。那精神矍铄的老人便是鲁国的圣人孔子。

他眯着眼睛,捋着胡须,一樽酒就放在他的面前,上好的陈酿配上雕花细纹的酒樽,弟子们百转千回的琴声微微震动着这酒,酒波早已在心底荡漾开去,想必饮起来一定是味道极佳的。夫子晃了晃酒樽,扬起了嘴角曰:“肉虽多,不使胜气;惟酒无量,不及乱。”既然人类创造了酒,那酒就得为人类所用,而非被酒左右自己的情绪和心境,在礼节允许的范围内可以适当“添量”,正当弟子们以为领悟了其中的奥秘之时,孔子又将酒杯中的酒洒在地上,接着说:“沽酒,市脯不食。”夫子认为,从市场上打回来的酒和肉是不可以吃喝的,因为前面一句话中的“乱”并不是仅仅指醉酒狂乱,而重在于不违反礼法伦常。夫子认为酒之饮,只能在行礼祭祀之时才可以进行,而平日在家中不敬先人和长辈的情况下饮酒是违反礼仪的,作为老师的他自然是以身作则才能让学生铭记在心。弟子们看着眼前泼洒开的酒,想必夫子在行礼之时一樽酒下肚,尊口一吐便又开始了儒家经典的以礼治国的传诵。

遥记得《十国春秋》上说:“文王饮酒千钟,孔子百觚。”后人定不会想到,那个生性严肃,值守礼节的圣人,在与君共品香酩时亦会有如此豪爽的酒量。尔后风和日丽的一天,子夏前来作揖向夫子“问孝”,夫子淡淡地留下了一句:“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子夏顿时茅塞顿开。是啊,一向崇尚礼节的夫子在酒食面前亦是以敬奉孝道的,餐桌上有长辈,举杯饮酒之前定是要先敬父母才对。可见,在先秦,酒是为了礼而设,自己私自醉酒是违礼的行为。

孔子“非礼勿动”的饮酒精神还延续到了酒具的摆设上。“礼”无处不在。在《礼记·礼运》中孔子谈到酒和酒器的放置摆设时如是说:“玄酒在室,醴在户,粢醍在堂,澄酒在下。陈其牺牲,备其鼎俎,列其琴瑟管磬钟鼓,修其祝嘏,以降上神与其先祖。”夫子认为,祭祀中的礼乐,酒品、器物的列放都应符合礼制的规范,这样便会有一种庄严和神秘的氛围,后人评价说孔子的这个行为颇有点酒神精神雏形的体现。

非但如此,崇尚礼乐治国的他,还把酒文化从实践升华到了理论,孔夫子崇尚“百礼之会,非酒不成”的主张。假若没有了酒,礼就失去了存在的形式;假若有音乐无酒,也还是不能形成欢乐的气氛。酒在孔子的儒家文化中是和孔子一生所追求的“周礼”密不可分的。

崇尚“无为而治”的道家对待酒却是恰恰相反的态度。还记得庄子那一篇充满了自由与活力之气的《逍遥游》,可谓是气势磅礴。如果孔子的酒是专门为礼乐所设,那么庄子的酒便是为了人性的自由与解放所有。

如果说孔子是一位白衣翩跹的圣人,那么庄子一定是一位留着长长的胡须、放浪形骸、赤着脚、端着酒壶随处行走的游人。他的文章如一篇篇浓烈醇厚的酒,在先秦的土地上肆意纵横;他的思想一如夜空中绽放的烟花,璀璨夺目,了无拘束。

自古以来儒家与道家的思想就有着天壤之别,那一天,庄子行走江畔,江风将他手中的那壶酒香挥洒得溢满了整个空气里,随着嗅觉,酒香蔓延到了庄子的每个细胞中。他粗糙的大手一挥,用不满的声音说道:“忠贞以功为主,饮酒以乐为主,处丧以哀为主,事亲以适为主,功成之美,无一其迹矣。事亲以适,不论所以矣;饮酒以乐,不选其具矣;处丧以哀,无问其礼矣。礼者,世俗之所为也;真者,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可易也。”

是啊,那鲁国的孔子总是以礼来约束人性,人内心的真实想法和心性却得不到施展。人类发明酒是为了以酒为乐,放纵自己内心的欲望,在酒香中催产出更多的诗酒文化,体验领悟出更多的人生真谛。而饮酒是为了把酒气浸入内心,至于用怎样的酒具,酒具怎样摆设根本不重要,达到最终的目的就可以了,何必去大费周折走形式主义而去约束自己进行那么多繁琐的礼仪呢?这便是庄子典型的现实主义和实用主义的体现。

庄子反对人为,认为人应该顺其自然的主张融入到了酒文化中,更是为后人所奉称为酒神。翻开《达生》,便为其中的精神和自由无束的气节所吸引:“夫醉者之坠车,虽疾不死。骨节与人同而犯害与人异,其神全也。乘亦不知也,坠亦不知也,死生惊惧不入乎其胸中,是故物而不慴。”庄子认为,饮酒后的人乘上车不知道,摔下来也不知道,这是由于酒后精神凝聚,死与活的感观惊恐没有进入他的心中,所以外物便伤害不到他。这其中的神奇和奥妙其实很简单,我们内心的痛苦或是放纵和兴奋都是我们对待生活的态度所决定的。

在庄子看来,醉酒可以让自身暂且回到最为自然的原始状态,不受外界的干扰,正如辛弃疾所言“醉时拈笔越精神”,这正是另外一种“酒神精神”,庄子的酒神精神呈现的是醉,它是审美的情绪中完美的内在冲动的极境。是忘却自我,将生命融入宇宙的飘然境界。

无论是儒家的酒为“礼乐”还是道家的酒为“心用”,孔子和庄子所带来的形态迥异的酒神精神都在先秦的诗酒文化上大放光彩,他们是酒神世界的白天与黑夜,白天的自我约束是为了更好地去努力生活,而夜晚的放纵自如刚好是文人书写华章的最佳时刻。多想捧一壶酒,回到光辉的先秦时代,去感受阳光下祭祀礼乐的神圣,敬一杯清酒给先哲;再领悟夜深人静时酒后身心在投身大自然的怀抱时的感动与坦然,与庄子在月光的温柔清辉下畅谈人生,自在逍遥游。链接

肉虽多,不使胜食气。惟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论语·乡党》

文王饮酒千钟,孔子百觚。——《十国春秋》

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论语·为政》

玄酒在室,醴醆在户,粢醍在堂,澄酒在下。陈其牺牲,备其鼎俎,列其琴瑟管磬钟鼓,修其祝嘏,以降上神与其先祖。——《礼记·礼运》

忠贞以功为主,饮酒以乐为主,处丧以哀为主,事亲以适为主,功成之美,无一其迹矣。事亲以适,不论所以矣;饮酒以乐,不选其具矣;处丧以哀,无问其礼矣。礼者,世俗之所为也;真者,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可易也。——《渔父》

夫醉者之坠车,虽疾不死。骨节与人同而犯害与人异,其神全也。乘亦不知也,坠亦不知也,死生惊惧不入乎其胸中,是故遻物而不慴。——《达生》荆轲藏剑刺暴秦 渐离掷筑酬知己“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的转身像风里飘舞的发带一样轻盈,却比寒风要决绝。他一身绝学天之骄子,却必须要牺牲小我兼济天下。身前事,他只是一剑刺进秦王的千军万马中,一剑指在这个侵吞乾坤的巨人头上。至于身后事,便再也与他无关。他一生只因这一件事而终结,他的一生仿佛也是只为这一件事而生。他是一个必将奉献给上苍的赤子,因为他的心要在银河里发光,因为他的胸怀要在宇宙中驰骋。一杯酒,一把剑,他让整个历史振聋发聩。

伟大的人物从来都缺乏伟大的朋友,荆轲,却应该向另一位英雄致敬,一位于他生前死后都可以称之为至交的英雄。他叫高渐离。多年以前,他在一汪离愁的易水边击筑为荆轲送行;多年以后,他含笑在荆轲倒下的那个秦王殿里倒下。他没有盖世武功,他只有一身音乐才华,他将他最爱的乐器向秦王头上砸去,终以一袭白衣零落倒于人世间的舞台……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统一了六国。于历史,这是一种进步;于人间,却像是一场灾难。那是一段暴秦肆虐于天下的历史,在历史的长河中,有那么几个名字沉沉浮浮,在世间咀嚼着,留下百般滋味千种诉说,缱绻着几缕酒香,越久越醇。

当秦王以横扫六合之势大军压境的时候,燕国仿佛处在台风眼中,一切似乎安然无恙。酒馆里人们欢声笑语优哉游哉,但是一个叫荆轲的怪人却沉默着一再续杯。时而痛饮,时而惆怅,时而疾呼,时而苦笑。人们以为他不过是个酒疯子,任由他去。但有一个披头散发的名叫高渐离的年轻男子却在他的对面坐下,为他斟满空杯。少许的交谈,彼此明白,虽然一个是武侠,一个是琴师,但他们此时黯然为的却是同一件事。可怜只有善良无知的老百姓还不明白,生灵涂炭的暴风雨即将降临。

从日落饮到月升,从月升醉到黎明。他们碰杯畅饮,你唱和来我击筑,唱得都是兼济天下,唱得都是黎民苍生。

荆轲武艺超群,而且自幼饱读诗书,文采也相当了得,唱出的词自然回肠荡气、引人入胜。高渐离击筑相和,壮怀激烈,在酒中沉醉,酒不仅仅是酒,音乐便也不是简简单单的音乐。那是他们心灵与心灵的相叩,是他们对人生对命运超脱世俗的表达和倾诉。两个灵魂交织而成共同体。与君醉笑三千场,多少哀怨嗟叹都融化在不能停止的酒杯中。

如果一个英雄的时代尚未来临,酒就是他们不约而同选择的药方。千言万语仿佛也难表胸中的鸿鹄之志,那么就得酒忘言吧,因为与他对酌的那个人一定知道这酒的滋味。一醉方休,醉梦里的疼痛总归感觉微弱一些。

太子丹召见荆轲,欲请荆轲刺秦。燕太子作为一个有野心、有头脑的政治家,他要用荆轲的满腔热血,用荆轲的生命去谱写一个英雄的一生,而他便可以得到英雄所创造的新的政权。燕太子惺惺作态:“秦军马上就要渡过易水了,虽然我仍想长久地侍奉您,可是恐怕不行了吧。”太子丹故意贬低自己的身份,化生为一个卑躬屈膝的仆人,明里说想长久地侍奉荆轲,暗里实则点明“长久”一词即是对荆轲的恩情,告诉荆轲回报的时候到了。

命运在持续一阵闷雷之后,终于奏响了高潮的乐章。荆轲明白,此时的秦王已是不败的战神,他要杀的不是秦王一个人,而是秦王浩浩荡荡的百万雄师。荆轲将酒一饮而尽,二话不说地答应了太子丹。

年轻的荆轲是一个追梦者,至于生死畏惧不过化作杯酒穿肠而过。此时的他怀揣着拯救的激情,竟然没有去思考他是否成为政治权利的世界里那颗用来博弈的棋子。

这一天燕国上至天子下至百姓,都为一个人饯行。

高渐离身穿缟素,因为他知道他的兄弟即将踏上的是一条不归之路,此地一别,便是永诀。他击筑为荆轲送行,含着热泪看着荆轲。荆轲却笑了,年轻的笑容英俊而骄傲。如果说历史是残酷不带任何感情的白纸黑字,那么那些被载入史册的英雄则是其中最生动最壮丽的妙笔。

这一天所有人甚至包括太子丹无一不深沉地向荆轲递上酒。年轻的荆轲似乎在这一天长大,他高举酒杯向天唱道:“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风呼啦啦地吹着,似乎在高唱着离别,难道上天也动了心,发出了哀叹?还是所有燕国子民的哭声汇聚成了呜咽的寒风?易水河上泛起寒冷的波粼,悲剧性的气氛笼罩在整个易水河上。燕国的忠魂,一去便不再回来。和亲人作别,和朋友作别,和土生土长的家乡作别,和这个世界作别。仅仅一句悲壮沉郁的诗歌,就能成为惊天地泣鬼神的绝唱流传至今,莫不是因为一代忠魂啊。

到了起程的时候,荆轲的转身像风里飘舞的发带一样轻盈,却比寒风决绝。荆轲一路过关斩将,他急切地渴望离秦王近一步再近一步,却也是自己和死亡一步步靠近,这是比死亡还要难受的煎熬。终于有一天,他如愿以偿地拿着樊於期的首级和燕国的地图,还有那把致命的毒匕首坐在了秦王的面前。他的镇定自若完全打消了秦王的戒心,秦王赐他酒,他一口咽下,可却是没有任何味道的。酒是需要感情做辅料的,没有感情的酒是没有味道的,就像人在死去的一刹那没有任何感觉一样。“快把图展示于我。”秦王说道。荆轲缓缓地拿着地图像秦王走去,他甚至屏住了呼吸,他不想让秦王感觉到任何的急躁。他扬手握着画柄,一手将地图慢慢地打开,包裹着死亡的外衣也正在被一层一层地打开,图到了最后一段,匕首完整地露了出来。敏捷的秦王立即意识到了危险,起身便逃。荆轲凭着习武之人的直觉似乎意识到他已经错过了刺杀的最好时机,可是他这一剑必须刺下去。为了故国的嘱托,为了庶人对“天命”的最后一次反抗,他必须刺出去。很遗憾,他失败了。他倒在血泊中,用秦王的恐惧为自己送葬。

他一身绝学天之骄子,却必须要牺牲小我兼济天下。身前事,他只是一剑刺进秦王的千军万马中,一剑指在这个侵吞乾坤的巨人头上。至于身后事,便再也与他无关。他一生只因这一件事而终结,他的一生仿佛也是只为这一件事而生。他是一个必将奉献给上苍的赤子,因为他的心要在银河里发光,因为他的胸怀要在宇宙中驰骋。一杯酒,一把剑,他让整个历史振聋发聩。

不知是几年以后,高渐离又回到了那个酒楼,只不过他再也不是那个风度翩翩的音乐家,再也不是那个受人敬仰的潇洒酒客。此时的他是一个卑微的酒保,是一个仆人。他的豪情壮志随着荆轲死去的那年而结束。当年的意气风发,当年的才华和风度,已在滚滚风尘中消散。活下去的这副皮囊只有天天靠酒来维持生理上的生命。没有了尊严,没有了理想,没有了知己,他如今只剩下酒。可是这酒究竟是何味道他已尝不出了。偶尔,他会在当年与荆轲对饮的记忆里去寻得一点踪迹,但终究也不过是一个记忆的符号罢了。

生命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得如此漫长,酒越喝越多但怎么也解不了愁绪。他听着客堂里别人击筑的声音,那一声声刺激着他的神经。“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他突然听到了那已相去甚远的歌声,那来自遥远年代里的回响。那时的荆轲,那时的自己,仿佛就站在眼前毫发毕现。他打开尘封多年的箱子,拿出乐器,换上衣服,他要重新做回他自己。“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似乎今天壮士重新归来,似乎他的灵魂已感应到那个壮士的呼唤。

他在客堂弹奏着古老的曲子,人们的记忆仿佛也苏醒了。那时他们还是燕国的子民,那时他们还是自己的主人。听者默然地啜泣着。但是其中却潜伏着秦王的人,第二天他便被带到秦宫。他一路笑着,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他的灵魂不是早已死了吗?没想到,秦王不想杀他,而要他为自己演奏。他眼里充满着不屑,他怎可做天敌的仆人?于是秦王熏瞎他的眼睛,因为曾在多年以前,秦王看到过这双眼睛,勇士无所畏惧的眼神是最可怕的武器。

可是秦王似乎低估了高渐离的勇气,他以为高渐离会就此屈服,他每天陶醉在高渐离的音乐里。高渐离把仇恨溶解在酒里,他含恨而饮,让仇恨在心里静悄悄地蓄积着力量。所有人都不知道,他悄悄地在筑里灌了沉甸甸的铅,他等待时机,终有一天要向秦王的头上砸去。

这一天,机会终于来了。秦王大醉,高渐离却依然清醒着,他似乎闻到了秦王的气息在无限靠近,他每天都在黑暗中捕捉着仇人的踪迹。是时候了,他奋力将筑向秦王头上砸去,可是秦王竟然躲开了。醉梦里,他仿佛看到了多年以前那个叫荆轲的人……

他追随着荆轲的脚步而去,他用生命酬谢了知己在最后的碰杯中高唱的悲歌,他终于完整地完成了他生命里最伟大的作品——以生命相和。荆轲在几年前已经死去,但其实荆轲并没有离去,他早已化在了高渐离的灵魂里,化在所有被压迫人们的心中。他和荆轲都不会想到,他们会在多年后变成陈胜变成吴广,变成项羽变成刘邦,变成千千万万个反抗压迫的勇士。

他在荆轲倒下的位置倒下,而一代代勇敢的后来人,却在英雄倒下的位置站起。一代又一代的人唱着:“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链接

荆轲:《易水歌》

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陶渊明:《咏荆轲》

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赢。招集百夫良,岁暮得荆卿。

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素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

雄发指危冠,猛气充长缨。饮饯易水上,四座列群英。

渐离击筑悲,宋意唱高声。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

商音更流涕,羽奏壮士惊。心知去不归,且有后世名。

登车何时顾,飞盖入秦庭。凌厉越万里,逶迤过千城。

图穷事自至,豪主正怔营。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

其人虽己没,千载有余情

龚自珍:《乙亥杂诗》(第129首)

陶潜诗喜咏荆轲,想见停云发浩歌。

吟到思仇心事涌,江湖侠骨恐无多。

康有为:《读〈史记·刺客传〉》

封狼当道狐凭社,竟卖中原起沸波。

迁史愤心尊聂政,泉明诗咏慕荆轲。

要离有冢谁能近,博浪无槌可奈何!

羞甚苍生四百兆,岂闻一客剑横磨。

曹景仁:《荆轲故里》

一掷全燕灭,悲哉壮士行!

盗心原不讳,剑术本难精。

市筑怜同伴,沙椎付后生。

魂兮归故里,易水尚风生。  第二章 两汉:美香醇酒论伟业激扬文字叙豪情

这是一个风云际会的时代,江山易主,英雄辈出,谁的固守都不过须臾之间;这是一个酒与血交相挥洒的时代,刀光剑影,血雨腥风,壮士一去兮马革裹尸还。

酒似美人,让他们如痴如醉;酒似知己,与岁月等长;酒似影子,与英雄相伴。酒的热烈让英雄敢于向命运和王权抗争,酒的热烈让这一段历史激越、雄浑、壮烈。煮酒论英雄,谈笑间,历史在他们的手中翻云覆雨,分分合合,谱出一曲曲动人的乐章,幻化成一篇篇激扬的诗篇。霸王别姬天亦老 高祖销愁情亦伤

一段风起云涌的历史,两位你死我活的对头,胜或败,死或生,都化作美酒浸入肺腑,把酒悲歌也好,醉后长吟也罢,融入滚滚历史,书写不尽的英雄情怀。

他号称西楚霸王,他叫项羽。

他是一代枭雄,却只能绝望地悲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她是绝代风姿,翩翩起舞,应声相和:“劝君王饮酒听虞歌,解君忧闷舞婆娑。”酒才下肚愁眉刚舒,她已挥剑自刎,像一片飘零的花瓣在他面前倒下。他是传奇的缔造者,是历史的开启者,却无法阻止历史的车轮轰然碾过;她是倾国倾城的绝世佳人,却要零落成泥碾作尘,落在英雄倒下的身躯上。

他是大汉王朝的开国之君,他叫刘邦。

他是最后的赢家,逼迫英雄一世的西楚霸王自刎乌江,在志得意满中衣锦还乡。昔日的刀光剑影,昔日的血肉厮杀已远离而去。眼前只有乡亲们热情的大碗酒等待畅饮,他却突然觉得落寞起来,仿佛听见战鼓从浩瀚的长空传来,无端地回想起那个曾经的宿敌最后一声嘶吼。“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而如今宿敌已逝,江山已定,辉煌却寂寞地开场。

今日的剑不比朔风锋利,长风呼啸,席卷了楚军身上最后一点温暖;今日的霸王握剑眺望,汉军就在远方。悲兮?痛兮?时不利兮?都无从感叹,反而黯然神伤。士兵们默默地伫立着,仿佛等待着最后一场浩劫。探子也不再报得频繁,或知大势已去,疲惫地伏在枯草丛中,静看这年冬天如约而至的第一场雪花。“大王,回营吧,天色已暗,若是染上寒气如何是好啊。”虞姬倚在一侧握着项羽的手说。项羽淡淡地扫视门口两个瑟瑟发抖的卫兵,吓得他们头都不敢抬起。其实此时的霸王比任何人都感到寒冷:万千疆土被刘邦侵吞,昔日骁勇善战的士兵如今眼里只剩下恐惧和悲凉,上苍给他一个荡气回肠的开场,揭竿起义推翻暴秦;却没有让他骄傲地收场,反而要沦为刘邦的阶下囚。此时项羽的心中何尝不是千山暮雪呢?“大王,请喝碗酒暖暖身子吧。”虞姬深知他心,此刻酒莫不是项羽最好的疗伤之药?纵有千般苦,一口酒悄无声息地咽下,倒也落个痛快。也许在他最无助的时候最需要的是身旁这个美人的安慰,可是酒却往往比女人更加了解男人。他爱她,她也爱他,他们的爱是双向的。一个人的痛会传递到另一个人身上,而项羽却不愿让他最爱的女人为他感同身受。

英雄往往是沉默的,沉默如酒,不发出任何声响,甘苦自知。英雄爱美酒并不是历史的偶然,英雄与酒存在某些性质上的契合。酒的刚烈,入腹中犹如火烧,却反而更加激发英雄一腔匡扶天下的热血,刚烈而豪迈;酒的温润,无声无息,喝下去暖到心肺,无须言语;酒的苦涩,将英雄的悲伤和脆弱麻木,让内心的苦痛可以抒发,可以宣泄。

一杯刚落一杯又起,填不满的是一颗壮志未酬的心;消散的是当年的热血豪情。四面楚歌声中,举目四望,留下来的士兵拂面而泣,溃不成军。逃跑的士兵丢盔弃甲,犹如无头苍蝇。项羽的心彻底地崩溃了,他冲进帐内瘫坐在地上,失望、悲愤化作滔滔江水淹没他理想的峰顶。他只能大口大口吞咽着手中的烈酒,酒入愁肠,化作满腔悲愤与无奈:“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项羽的心装着天下,然而现在,却连一个女人的容身之所也无法保障。他悲愤,他无奈,他苦楚,他也有他的脆弱。

虞姬跟随项羽征战多年,此刻,满腔柔情,陪饮于项羽左右。她不要江山,不要凤袍,要的只是和这个男人共此一生,可是现在这已然成为奢望。她知道她要先走,因为她不能承受她的英雄、她的王、她的爱人在她面前死去。她起身舞剑:“劝君王饮酒听虞歌,解君忧闷舞婆娑,嬴秦无道把江山破,英雄四路起干戈。自古常言不欺我,成败兴亡一刹那,宽心饮酒宝帐坐!”舞罢,她拿起酒杯对着项羽一饮而尽,敬地久天长,敬此生相伴。饮罢,剑起划过,她落在他的怀里,永远地睡去。

历史总是不肯温柔地在生和死、爱和痛中间划上一刀,英雄和美人的传奇无法像传说中那样圆满。他是传奇的缔造者,是历史的开启者,却无法阻止历史的车轮轰然碾过;她是倾国倾城的绝世佳人,却要零落成泥碾作尘,落在英雄倒下的身躯上。

一段风起云涌的历史。一代枭雄,和一位美人。故事讲起来总是很动听,却弥补不了千年的遗憾。霸王别姬,是永远无法愈合的硬伤。他们在酒中永别,我们也只能在酒中缅怀他们的爱情:倘若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敬一杯酒,敬奠那铮铮铁骨,敬奠那绕指柔情。

刘邦,他曾经是项羽的兄弟,也是项羽永远的敌人。终于,他逼得项羽走投无路,终于,他逼得项羽举剑自刎。他知道,从项羽倒下的那一刻开始,他的世界并不会没有血雨腥风,但他相信,项羽的倒下,会让金戈铁马在他的世界黯然退场。是的,他笑到了最后,他成了江山的主人。但同样,他也是寂寞的。

他每天都会听到他膝下的群臣高呼的万岁声,却终究没有了当初仰视秦始皇出游时的“大丈夫当如是”的满足;他每天都会看见别人诚惶诚恐的眼神,却再也看不到当年生死与共的真挚和感动。杯酒沉浮江山定,他的辉煌却要寂寞地开场。

刘邦没有项羽那样贵族的血统,他能真正看到别人的欲望,比如韩信,比如项伯,他能利用别人的欲望作为自己野心的奠基石。而项羽却始终相信自己的力量,以至于到死也不明白上天为何亡他。

他衣锦还乡,看到人们仰视的眼光,但却也在这一刻,他竟然觉得不再寂寞。仅仅是因为乡人们无所顾忌地唤着他的本名:“刘沛,来吃酒。”他身着便衣笑着一一谢过,看着自己曾经住的老房子,自己曾经的左邻右舍,回想起那段平凡的时光。如果当年反秦拯救苍生是他的夙愿,那么现在黄袍加身的他要的又是什么呢?除了权利、宝藏、美女他又还有什么呢?

这问题似乎只有酒才能回答。“干杯!”刘邦喝道,众乡亲们也纷纷举起酒杯敬他们的大英雄。

明月当空,他想若从此置身在这样一个小环境中该有多好,不必每日活在提防别人谋权篡位的恐惧中,不必困在空荡荡的深宫之中。他的疆土越来越大,而他曾钟爱的世界却越来越小。他情同手足的兄弟们一个一个地离去,他当年纯洁而执着的心也逐渐被权利和欲望一点一点啃食干净。“干杯!”又一个乡亲将酒呈上,刘邦接过酒杯摇摇晃晃地站起来对着明月击筑唱道:“大风起兮云飞扬”,浩瀚的天地之间曾经装载着他和其他人的一个梦想,他们曾在那片土地上抛头颅洒热血,虽然九死一生但是何等壮哉!风云际会,多少英雄,多少壮歌,一去不再复返。“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如今的他带着老乡的梦想衣锦还乡,他的妻子曾经说他是龙的儿子,而如今他真的是一国之君。他曾经的牺牲和痛苦都被一扫而光,他等待的岁月终于来临了。这种荣誉或许是他得到的最珍贵的东西。“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天下终于太平,可是那些猛士如今何在?结果并没有像当初说的那样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皇位是一个只能容得下一个人的峰顶,一旦坐上就必须要容忍寂寞的伴随。皇位是一扇欲望的大门,一旦打开便是无穷无尽的争夺和占有。每个人在门里面都会迷失自我,再也找不到彼此。猛士或长眠地下,或归隐四方。还有谁人与他举杯共饮呢?

而如今除了酒,刘邦身边再也找不到知己。这酒或许苦涩,但尚且可以盖住现实的乏味。这酒或许浓烈,但沉醉的刘邦才可以回到那段峥嵘岁月中去。他无端地怀念起昔日的宿敌,那时他还像一个观众一样瞻仰着项羽骑着宝马招摇过市的模样,还有那个他看了无数次却从未看他一眼的虞姬。他无端地怀念起被他处死的韩信,那个帮他夺取大半江山的盖世英雄,器宇轩昂,青出于蓝。或许这些人才最懂他,因为这些曾是他求之不得的愿望和欲望。

得酒忘言,看着酒杯中倒映的自己,或熟悉或陌生。酒杯像一口深井,他所有的喜怒哀乐统统倒进去。一杯又一杯,似乎酒和寂寞同生同灭,才举酒杯愁绪又起,又空一壶意犹未尽。酒或许是后英雄时代的归宿,因为这个世上他再也找不到挚友,因为这个世上他再也没有宿敌。英雄只能在乱世里找到归属感和存在感,旁人都羡慕他万人之上,他笑旁人难解他寂寞之情。酒让他忘了安稳岁月,睡梦中那个年轻的刘沛站在田埂上大声喊出:“大丈夫当如是!”

饮一杯酒,饮尽过去的峥嵘岁月;饮一杯酒,饮尽满怀的惆怅寂寞。链接

项羽:《垓下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