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临床必读丛书(典藏版)——丹溪心法(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3 21:02:58

点击下载

作者:元·朱震亨,王英,竹剑平,江凌圳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医临床必读丛书(典藏版)——丹溪心法

中医临床必读丛书(典藏版)——丹溪心法试读:

版权页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丹溪心法/(元)朱震亨撰;王英,竹剑平,江凌圳整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中医临床必读丛书:典藏版)

ISBN 978-7-117-24171-7

Ⅰ.①丹… Ⅱ.①朱…②王…③竹…④江… Ⅲ.①《丹溪心法》 Ⅳ.①R2-52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7)第051267号人卫智网 www.ipmph.com 医学教育、学术、考试、健康,购书智慧智能综合服务平台人卫官网 www.pmph.com 人卫官方资讯发布平台版权所有,侵权必究!中医临床必读丛书(典藏版)丹溪心法撰  者:元·朱震亨整  理:王 英 竹剑平 江凌圳出版发行: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       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19号邮  编:100021E - mail:ipmph@pmph.com制作单位: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排 版: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制作时间:2019年8月版 本 号:V1.0格  式:mobi标准书号:ISBN 978-7-117-24171-7策划编辑:李丽责任编辑:孔烈打击盗版举报电话:010-59787491 E-mail:WQ@pmph.com注:本电子书不包含增值服务内容,如需阅览,可购买正版纸质图书。出版者的话

清代陆九芸曾云:“读书而不临证,不可以为医;临证而不读书,亦不可以为医。”读经典是中医治学之根柢,也是医学必由之径。

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医古籍出版工作,自20世纪50年代至今,六十余载风雨岐黄路,在全国中医药专家的关注与支持下,一直砥砺前行。先后出版了影印本、校点本、校注本、校释本等多种古籍著作,其中获国家科技奖、国家图书奖等多种奖项。历经几代人的积淀,取得了丰硕成果。《中医临床必读丛书》是为了适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而组织全国著名中医专家学者整理出版的,所选之105种古籍,多为历代医家推崇,向为医家视为“医门之柱石”,尊为“必读”经典著作,在中医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占有重要的学术地位,自2005年相继出版以来,颇受中医界广泛关注和好评,先后多次重印发行。

为便于读者研习和收藏,根据读者的迫切要求和中医专家学者的建议,我们在已出版的105种中医经典著作中,优中选优,精选出30种最受读者欢迎的古籍,编为《中医临床必读丛书(典藏版)》。

其装帧形式在保持上版风格的基础上,以精装版面世,在版式上也为了方便读者而重新设计。《中医临床必读丛书(典藏版)》的整理工作遵循以下原则:①本次选出的古籍为临床上最为常用、最有收藏价值者;②力求原文准确,每种医籍均以中医文献专家遴选的珍本善本为底本,严加校勘,反复审核,确保原文精准无误;③原则上只收原文,不作校记和注释,旨在使读者在研习之中渐得旨趣,体悟真谛;④每种古籍撰有导读,介绍该书的作者生平、成书背景、学术特点,对临床的指导意义以及学习方法和临证运用方法等内容,提要钩玄,以启迪读者;⑤原文中俗体字、异体字、避讳字予以径改,不作校注。

另书后附有病证名索引、药名索引、方剂索引,便于读者学习和查阅。

期待本套丛书的出版,能真正起到读古籍、筑根基、做临床、提疗效的作用,有助于中医临床人才的培养和成长,以推动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与创新。《中医临床必读丛书(典藏版)》第一辑

黄帝内经素问

灵枢经

伤寒论

金匮要略

温病条辨

温热经纬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兰室秘藏

脉经

医学心悟

血证论

医贯

儒门事亲

丹溪心法

景岳全书(上)

景岳全书(下)

医宗金鉴(上)

医宗金鉴(中)

医宗金鉴(下)

本草备要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针灸大成

针灸甲乙经

傅青主女科

小儿药证直诀

重订医学衷中参西录(上)

重订医学衷中参西录(下)

临证指南医案

名医类案

遵生八笺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年5月序

中医药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生命科学,是科学与人文融合得比较好的学科,在人才培养方面,只要遵循中医药学自身发展的规律,只要把中医理论知识的深厚积淀与临床经验的活用有机的结合起来,就能培养出优秀的中医临床人才。

近百余年西学东渐,再加上当今市场经济价值取向的作用,使得一些中医师诊治疾病,常以西药打头阵,中药作陪衬,不论病情是否需要,一概是中药加西药。更有甚者不切脉、不辨证,凡遇炎症均以解毒消炎处理,如此失去了中医理论对诊疗实践的指导,则不可能培养出合格的中医临床人才。对此,中医学界许多有识之士颇感忧虑而痛心疾首。中医中药人才的培养,从国家社会的需求出发,应该在多种模式多个层面展开。当务之急是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要倡导求真求异,学术民主的学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设立了培育名医的研修项目,首先是参师襄诊,拜名师制订好读书计划,因人因材施教,务求实效。论其共性则需重视“悟性”的提高,医理与易理相通,重视易经相关理论的学习;还有文献学、逻辑学,生命科学原理与生物信息学等知识的学习运用。“悟性”主要体现在联系临床,提高思想思考思辨的能力,破解疑难病例获取疗效。再者是熟读一本临证案头书,研修项目精选的书目可以任选,作为读经典医籍研修晋阶保底的基本功。第二是诊疗环境,我建议城市与乡村、医院与诊所、病房与门诊可以兼顾,总以多临证多研讨为主。若参师三五位以上,年诊千例以上,必有上乘学问。第三是求真务实,“读经典做临床”关键在“做”字上苦下功夫,敢于置疑而后验证、诠释进而创新,诠证创新自然寓于继承之中。

中医治学当溯本求源,古为今用,继承是基础,创新是归宿,认真继承中医经典理论与临床诊疗经验,做到中医不能丢,进而才是中医现代化的实施。厚积薄发、厚今薄古为治学常理。所谓勤求古训、融汇新知,即是运用科学的临床思维方法,将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以显著的疗效、诠释、求证前贤的理论,寓继承之中求创新发展,从理论层面阐发古人前贤之未备,以推进中医学科的进步。

综观古往今来贤哲名医均是熟谙经典,勤于临证,发遑古义,创立新说者。通常所言的“学术思想”应是高层次的成就,是锲而不舍长期坚持“读经典做临床”在取得若干鲜活的诊疗经验的基础上,应是学术闪光点凝聚提炼出的精华。笔者以弘扬中医学学科的学术思想为己任而决不敢言自己有什么学术思想,因为学术思想一定要具备有创新思维与创新成果,当然是在继承为基础上的创新;学术思想必有理论内涵指导临床实践,能以提高防治水平;再者学术思想不应是一病一证一法一方的诊治经验与心得体会。如金元大家刘完素著有《素问玄机原病式》,自述“法之与术,悉出《内经》之玄机”,于刻苦钻研运气学说之后,倡“六气皆从火化”,阐发火热病证脉治,创立脏腑六气病机、玄府气液理论。其学术思想至今仍能指导温热、瘟疫的防治。非典型传染性肺炎(SARS)流行时,运用玄府气液理论分析证候病机,确立治则治法,遣药组方获取疗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造福群众。毋庸置疑刘完素是“读经典做临床”的楷模,而学习历史,凡成中医大家名师者基本如此,即使当今名医具有卓越学术思想者,亦无例外,因为经典医籍所提供的科学原理至今仍是维护健康防治疾病的准则,至今仍葆其青春,因此“读经典做临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值得指出,培养临床中坚骨干人才,造就学科领军人物是当务之急。在需要强化“读经典做临床”的同时,以唯物主义史观学习易经易道易图,与文、史、哲,逻辑学交叉渗透融合,提高“悟性”指导诊疗工作。面对新世纪东学西渐是另一股潮流,国外学者研究老聃、孔丘、朱熹、沈括之学,以应对技术高速发展与理论相对滞后的矛盾日趋突出的现状。譬如老聃是中国宇宙论的开拓者,惠施则注重宇宙中一般事物的观察。他解释宇宙为总包一切之“大一”与极微无内之“小一”构成,大而无外小而无内,大一寓有小一,小一中又涵有大一,两者相兼容而为用。如此见解不仅对中医学术研究具有指导作用,对宏观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的链接,纳入到系统复杂科学的领域至关重要。近日有学者撰文讨论自我感受的主观症状对医学的贡献和医师参照的意义;有学者从分子水平寻求直接调节整体功能的物质,而突破靶细胞的发病机制;有医生运用助阳化气,通利小便的方药能同时改善胃肠症状治疗幽门螺杆菌引起的胃炎,还有医生使用中成药治疗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运用非线性方法,优化观察指标,不把增生前列腺的直径作为惟一的“金”指标,用综合量表评价疗效而获得认许,这就是中医的思维,要坚定地走中国人自己的路。

人民卫生出版社为了落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设立的培育名医的研修项目,先从研修项目中精选70余种陆续刊行,为进一步扩大视野,续增的品种也是备受历代医家推崇的中医经典著作,为我们学习提供了便利条件,只要我们“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就会学有所得、学有所长、学有所进、学有所成。治经典之学要落脚临床,实实在在去“做”,切忌坐而论道,应端正学风,尊重参师,教学相长,使自己成为中医界骨干人才。名医不是自封的,需要同行认可,而社会认可更为重要。让我们互相勉励,为中国中医名医战略实施取得实效多做有益的工作。2007年7月5日导读《丹溪心法》是祖国医学宝库中的一部重要著作,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该书全面反映了朱丹溪治疗杂病的经验,对后世医家治疗杂病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现重新整理出版,对当今临床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一、《丹溪心法》与朱丹溪

朱丹溪,名震亨,字彦修,号丹溪。浙江义乌县赤岸镇人,生于1282年,卒于1358年。朱氏是我国金元时期的著名医家之一,创立滋阴学说,被后世誉称为“滋阴派”的创始人,与刘完素(河间)“寒凉派”、张从正(子和)“攻下派”、李杲(东垣)“补土派”合称金元四大家。《丹溪心法》是由丹溪弟子门人和私淑者根据其师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及平素所述纂辑而成。本书经程充校订刊于1481年(明成化十七年),是目前较为完善的版本,后有明弘治六年、明嘉靖三十三年等多种刊本,明万历二十九年《古今医统正脉全书》也收录本书,建国后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中国书店、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等先后有单行本出版。1993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丹溪医集》,是书也包含其中。《丹溪心法》共5卷,体例清晰,首载医论6篇,而后5卷分列以内科杂病为主的各科病证100篇。每一病证,先引朱氏的原论,次记其学生戴元礼有关辨证的论述,再介绍治疗该病证的方药。其中各病证的附录部分对病名的解释和因、证、治等方面,均有扼要的分析。全书反映了丹溪在杂病治疗上的丰富经验,备受后世医家推崇。本书卷末附录宋濂“故丹溪先生朱公石表辞”、戴良“丹溪翁传”,全面介绍了丹溪先生的生平事迹、主要医事活动,为深入研究朱丹溪生平、学术思想及开展学术流派的研究,提供了较为翔实的文献资料。二、主要学术特点及对临床的指导意义1.注重气、血、痰、郁四伤学说

丹溪的主要学术思想是创立“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及“湿热相火”为病的理论(有关这方面的内容详见《格致余论》),其对杂病的治疗亦颇有心得,故有“杂病宗丹溪”、“杂病规朱彦修”之说。丹溪对杂病的治疗主要是从“气、血、痰、郁”四个方面着手,《丹溪心法》中就比较好地体现了丹溪的这一学术观点。(1)郁:《丹溪心法·六郁》说:“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故人身诸病多生于郁。”强调了在气、血、痰、郁的致病问题上,“郁”是起着主要的作用,其弟子戴元礼亦强调指出:“郁者,结聚而不得发越也,当升者不得升,当降者不得降,当变化者不得变化也。此为传化失常,六郁之病见矣。”所以在临证治疗上,十分重视解郁之法,对此王纶在《明医杂著》中作了很好的阐发:“故余每用此方(越鞠丸)治病,时以郁法参之,气病兼郁,则用四君子汤加开郁药,血病、痰病皆然。”丹溪所创制的越鞠丸以治六郁,在当今临床上仍广为应用。(2)痰:丹溪论治杂病,将许多病因责之于痰,尝云:“痰之为物,随气升降,无处不到。”“百病中多有兼痰者,世所不知也。”足见其对“痰”在发病学上的高度重视。对于痰证的治疗,每以二陈汤为基本方,并强调随证加减,“二陈汤一身之痰都治管,如要下行,加引下药,在上加引上药。”在药物的选用上,丹溪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总结出“黄芩治热痰,……竹沥滑痰,……五倍子能治老痰,佐他药大治顽痰”,“火动其痰,用二陈汤加山栀子、黄连、黄芩之类。……痰在胁下,非白芥子不能达;痰在皮里膜外,非姜汁、竹沥不可导达;痰在四肢,非竹沥不开;痰结在咽喉中,燥不能出入,用化痰药加咸药软坚之味。”“海粉即海石,热痰能降,湿痰能燥,结痰能软,顽痰能消……”等用药经验,常为后世所取法。

丹溪对痰病的独特见解发前人所未发,为痰病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其所倡“百病兼痰”的观点,为后世疑难杂病的治疗开辟了新的蹊径,现今临床上对一些比较棘手的慢性疾病如高脂血症、肥胖病、冠心病以及诸多精神疾病等,常从痰论治,往往能收到较为满意的效果。(3)气血:气血论是丹溪学术思想的另一个组成部分,《丹溪心法》中虽无气血的专篇论述,但丹溪的气血论贯穿在整个杂病的治疗中。丹溪认为,疾病的发生,正气虚是其关键,所以补虚是其气血论的特点。补气常用四君子汤,补血常用四物汤。如治“中风气虚卒倒者,用参、芪补之,……血虚用四物汤”;大补丸“治筋骨软,气虚以补气药下,血虚以补血药下。”在强调补气补血的同时,丹溪又非常重视气机的畅达,如对痰证的治疗反复强调“顺气为先”,“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气,气顺则一身之津液亦随气而顺矣。”气机通顺畅达,诸恙皆愈。2.深研经典 强调未病先防、治病求本

丹溪由儒而医,认真钻研《内经》《难经》诸书,深得经典之要旨。在《丹溪心法》所载医论中,首先阐述了“不治已病治未病”的学术思想,“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盖疾成而后药者,徒劳而已。是故已病而不治,所以为医家之法,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摄生之理。夫如是则思患而预防之者,何患之有哉?此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之意也。”认为“昔黄帝与天师难疑答问之书,未曾不以摄养为先”,“谆谆然以养身为急务者,意欲治未然之病,无使至于已病难图也。”寥寥数语,对《内经》的预防医学的思想作了很好的发挥。在疾病的治疗上,丹溪强调“治病必求于本”,指出“将以施其疗疾之法,当以穷其受病之源。……穷此而疗之,厥疾弗瘳者鲜矣。”“诚能穷源疗疾,各得其法,万举万全之功,可坐而致也。”审证求因,辨病求源,乃辨证论治的一大法则,“若病之有本,变化无穷,苟非必求其本而治之,欲去深感之患,不可得也。”丹溪临证强调治病求本,不但在本书开篇作了“治病必求于本”的专题阐述,同时将其贯穿于整个杂病的治疗中,如对痰病的治疗,他针对临床“大凡治痰利药过多,致脾气虚,则痰易生而多”的弊病,提出“治痰法,实脾土,燥脾湿,是治其本也。”脾健而湿运,痰无以生也。

丹溪的防病治病观,对现今临床仍有积极的指导意义。三、如何学习应用《丹溪心法》1.抓住学术思想,反复领会。

综观《丹溪心法》,全书无不贯穿着丹溪“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及“湿热相火”为病的学术观点,如所创制的大补阴丸、二妙散等著名方剂,均是以滋阴降火、清热燥湿立法,至今仍为临床所习用。尤其是本书重点突出了对“气、血、痰、郁”四伤学说的阐发,认为气血痰郁是辨证论治一切杂病的总纲,这对当今临床仍有积极的指导意义。目前临床上对一些疑难杂症从丹溪“气血痰郁”理论入手,辨证论治,每获良效。所以我们在阅读本书时,要结合丹溪的学术思想,并紧密联系临床实际仔细体味,这样才能深刻领会丹溪治疗杂病的特色,更好地为临床服务。2.掌握传世名方,学以致用。

丹溪积多年的临床经验,创制了不少的著名方剂,被后世医家所推崇。通过对本书的学习,我们必须要了解这些方剂的组成,掌握其功效及临床运用。下面介绍丹溪几个主要方剂的古今应用:(1)越鞠丸(方见《丹溪心法》卷3)由苍术、香附、川芎、神曲、炒栀子组成,具有行气解郁的功能。治疗气、血、痰、火、湿、食等郁结而致的胸膈痞闷,或脘腹胀痛,嘈杂吐酸,饮食不化,嗳气呕吐等症。现今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急慢性消化系统疾病,如胃炎、溃疡病、胰腺炎、手术后腹胀等;神经精神系统疾病,如抑郁症、神经衰弱等;以及妇科方面的乳腺增生、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征等。有报道运用丹溪四伤学说的理论对100例胃脘痛患者进行辨治,根据气、血、痰、火、湿、食的偏颇以越鞠丸加减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2)大补阴丸(方见《丹溪心法》卷3)由黄柏、知母、熟地黄、龟板、猪脊髓组成,功能滋阴降火。治疗肝肾阴虚,虚火上炎而致的骨蒸潮热,盗汗遗精,腰酸腿软,眩晕耳鸣,或咳嗽咯血,或心烦易怒,以及失眠多梦等症。作为滋阴降火的代表方,本方近年来在临床上被广泛的应用。常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出血性疾病(咯血、衄血、尿血等)、泌尿系疾病、震颤麻痹、男子性功能异常、精液异常、妇女更年期综合征、月经不调、带下等。另据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本方具有降血糖和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值得临床重视。(3)二妙散(方见《丹溪心法》卷4)由黄柏、苍术二药组成,功能清热燥湿。主要适用于湿热下注所引起的筋骨疼痛,或足膝红肿热痛,或下肢痿软无力,或下部湿疮等。现今临床常用于治疗泄泻、痹证、扁平疣、妇女带下、泌尿系感染、肛周湿疹等多种疾病。如临床报道运用二妙散加减治疗一带下越年,服完带汤、补中益气汤、知柏地黄汤等无效患者,根据其临床表现,从清热燥湿立法,服药14剂而带止经调。(4)左金丸(方见《丹溪心法》卷1)由黄连、吴茱萸二药组成。功能清泻肝火。治肝郁化火,胁肋胀痛,呕吐吞酸,嘈杂嗳气,口苦咽干,舌红苔黄,脉弦数。现今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如胃炎、胆囊炎、溃疡病等,也有报道用左金丸加减治疗痛风、血管炎、肝硬化等疑难杂症,收到了较满意的效果。有报道用左金承气汤(左金丸合承气汤加减)治疗幽门梗阻50例,结果全部获愈。(5)上中下通用痛风方(方见《丹溪心法》卷4)由南星、苍术、黄柏、川芎、白芷、神曲、桃仁、威灵仙、羌活、防己、桂枝、红花、草龙胆组成。功能清湿热,化痰瘀,祛风邪。治疗痛风、痹证等引起的一身尽痛。现代多用于治疗关节炎、痛风、肌筋膜炎等。有报道运用上中下通用痛风方治疗风湿热痹获得良效。(6)保和丸(方见《丹溪心法》卷3)由山楂、神曲、半夏、茯苓、陈皮、连翘、莱菔子组成。功能消积和胃,清热利湿。治食积停滞,症见胸脘痞满,腹胀时痛,嗳腐厌食,大便不调,舌苔厚腻而黄,脉滑。现代临床用本方治疗老人、小儿消化不良,不思饮食,便秘等。也有报道运用本方治疗顽固性哮喘、咳嗽、失眠、小儿湿疹以及脂肪肝等疑难杂症,每获良效。有报道运用保和丸加味治疗脂肪肝患者,通过临床观察,本方能健脾消积,驱浊化痰,消脂清热而获满意疗效。(7)虎潜丸(方见《丹溪心法》卷3)由黄柏、陈皮、龟板、干姜、知母、熟地黄、白芍药、锁阳、虎骨组成。功能滋阴降火,强筋壮骨。治疗肝肾不足,筋骨痿软。现代临床多用于治疗各种骨关节的炎症、损伤,以及各种原因引起的骨质疏松症等。有临床报道运用虎潜丸加减治疗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结果显示对改善血清指标,减轻症状均有明显效果。

值得强调指出的是,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竞争激烈,各种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如抑郁症、神经衰弱等发病率较高,同时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被人们称作“富贵病”的高脂血症、高血压、肥胖病、糖尿病等亦为常见病、多发病。显然,丹溪上述的学术思想和观点,对临床很有指导意义,特别是所创制的越鞠丸、大补阴丸、二妙散等方,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有待进一步开发研究。

由上可见,《丹溪心法》是一部具有很高学术价值和实用意义的中医古籍,是广大中医、中西医结合人员必读的医籍之一,也是中医院校学生和自学中医者的良好读物。王英 竹剑平 江凌圳2017年1月整理说明《丹溪心法》原题朱丹溪所撰,实为其弟子及私淑者根据丹溪的临床经验及平素所述,经多次整理校订而成。本次整理,我们采用明成化十七年刊本(程充校订本)为底本,明弘治六年刊本、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年刊本为校本进行了校勘。兹就有关事项说明如下:

1.原书繁体字一律改为现行简体字。

2.为了保持本书的原貌,对书中的文字原则上不予改动,但出现下列情况者则径改:凡底本与校本不一致,显系底本错讹者,则据校本改正或增删底本原文;对一些异体字、通假字、不规范的字等一律径改,以求规范统一。

3.将原书中方剂以笔画为序,做成索引,附于书后。

通过我们的整理,希望能对广大读者有所帮助。

本书整理过程中承蒙盛增秀老师的指导和审阅,在此谨表衷心的感谢!王英 竹剑平 江凌圳2017年1月丹溪心法序

医之先,谓出于神农、黄帝,儒者多不以为然。予尝考医之与卜,并见于《周礼》,曰:医师隶冢宰,筮人隶宗伯。并称于孔子,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巫,筮字,盖古通也。然卜之先,实出于羲文、周孔,则医之先,谓出于神农、黄帝,亦必有所从来。大约羲文、周孔之书存,故卜之道尊;神农、黄帝之书亡,故医之道卑。然其书虽亡,而余绪之出于先秦者,殆亦有之。若今《本草》《素问》《难经》《脉经》,此四书者,其察草木、鸟兽、金石之性,论阴阳、风寒、暑湿之宜,标其穴以施针鴌,诊其脉以究表里,测诸秋毫之末,而活之危亡之余,类非神人异士,不足以启其机缄,而发其肯綮。则此四书者,诚有至理,不可谓非出于圣笔而遂少之也。然则医之与卜,皆圣人之一事,必儒者乃能知之,其不以为然者,不能通其说者也。医之方书,皆祖汉张仲景,仲景之言,实与前四书相出入,亦百世不能易者。自汉而后,代不乏贤,中古以来,予所取五人,曰孙思邈氏,其言尝见录于程子;曰张元素氏,曰刘守真氏,曰李杲氏,皆见称于鲁斋许文正公;曰朱震亨氏,实白云许文懿公高第弟子,斯五人皆儒者也。而朱氏实渊源于张、刘、李三君子,尤号集其大成。朱氏每病世之医者,专读宋之《局方》,执一定之法,以应无穷之疾,譬之儒者,专诵时文,以幸一第,而于圣经贤传,反不究心,乃作《局方发挥》、《格致余论》等书,深有补于医道,而方书所传,则有《丹溪心法》若干卷。推脉以求病,因病而治药,皆已试之方也,朱氏没而其传泯焉。近世儒者始知好之,稍稍行世。然业医者乐检方之易,而惮读书之难,于《素》《难》诸书,盖皆不能以句,而于五人者之著述,则亦视为迂阔之论。其茫然不知所用力,无足怪者。其以药试人之疾,间一获效,则亦如村氓牧竖,望正鹄而射之,偶尔中焉。或从其旁问之射法,瞠目相视,不知所对。彼老成者,日从事乎内志外体之间,虽或小有所失,而矢之所向,终无大远,此观射之法也。审医之能,何以异此?子宗人用光,世业儒而好医,其读《素》《难》之书甚稔,最喜朱氏之说。尝以《丹溪心法》有川、陕二本,妄为世医所增附,深惧上有累于朱氏,乃为之彪分胪列,厘其误而去其复,以还其旧。凡朱氏之方有别见者,则以类入之。书成,将刻梓以传,请予序。予故以多病好医而未能也,辄以医卜并言于编首,使业医者知其道本出于圣人,其书本足以比易,而非可以自卑,则日勉焉。以致力乎《本草》、《素》、《难》、《脉经》之书,以及五君子之说,而尤以朱氏为入道之门,则庶几乎上可以辅圣主拯世之心,下可以见儒者仁民之效,而医不失职矣。用光名充,休宁汊口人,与予同出梁将军忠壮公后。

成化十八年岁次壬寅春二月既望赐进士及第奉训大夫左

春坊左谕德同修国史经筵官兼太子讲读官休宁程敏政序丹溪先生心法序

夫驱邪扶正,保命全真,拯夭阏于长年,济疲癃于仁寿者,非资于医,则不能致之矣。医之道,肇自轩岐,论《难》《灵》《素》出焉,降而和、缓、扁、仓,咸神其术,至汉张仲景作《伤寒杂病论》,始制方剂,大济民。晋王叔和撰次其书,复集《脉经》,全生之术,于斯备矣。他如华氏剖腹,王氏针妖,与夫奇才异士,间有一节一法取于时者亦多,非百代可行之活法也。嗟夫!去古愈远,正道湮微,寥寥千载之下,孰能继往开来而垂法于无穷者?宋金间,上谷张元素、河间刘守真,俱以颖特之资,深达阃奥,高出前古。元素之学,东垣李杲深得之,明内伤之旨,大鸣于时。王海藏、罗谦甫又受业于东垣,罗太无亦私淑诸贤者也。明哲迭兴,肩摩踵接,著为方论,究极精微,犹水火谷粟之在天下,不可一日无。遵而用之,困苏废起,斯民何其幸欤!泰定中,丹溪朱先生起江东。先生,许文懿公高第,讳震亨,字彦修,婺之乌伤人,为元钜儒。因母病脾,刻志于医,曰:医者,儒家格物致知一事,养亲不可缺。遂遍游江湖寻师,无所遇。还杭拜罗太无,乃得刘、张、李之学以归。穷研《素问》之旨,洞参运气之机。辟《局方》之非宜,悟戴人之攻击,别阴阳于疑似,辨标本于隐微,审察血气实虚,探究真邪强弱,一循活法,无泥专方。诚医道之宗工,性命之主宰,而集先贤之大成者也。其徒赵以德、刘叔渊、戴元礼氏,咸能翼其道,遗书传播有年。景泰中,杨楚玉集其心法,刊于陕右。成化初,王季附方重梓于西蜀,志欲广布海内,使家传人诵,不罹夭枉,其用心仁矣。而杨之集,篇目或有重出,而亦有遗,附以他论,使玉石不分。王因之附添诸方,多失本旨。充,江左一愚,夙志于此,每阅是书,实切病焉。辄不自揆妄意,窃取《平治会萃》经验等方,及《玉机微义》《卫生宝鉴》《济生拔萃》、东垣、河间诸书校之。究尾会首,因证求方,积日既久,复得今中书乌伤王允达先生,以丹溪曾孙朱贤家藏的本寄示,合而参考。其或文理乖讹,意不相贯者,详求原论以正其误;篇目错综,前后重叠者,芟去繁冗以存其要;此有遣而彼有载者,采之以广其法;论既详而方未备者,增之以便检阅。一言去取,无敢妄有损益。庶几丹溪之书,犹泾渭合流,清浊自别,乌鹭同栖,皂白攸分。学者免惑于他岐,疾得归于正治,未知其然否乎?极知僭逾,无所逃罪,同志之士,倘矜其愚,正其讹舛而赐教之,则充之至愿也,于是乎书。

成化十七年岁次辛丑仲冬休宁后学复春居士程充谨识十二经见证足太阳膀胱经见证

头苦痛目似脱 头两边痛 泪出 脐反出 下肿,便脓血 肌肉痿 项似拔 小腹胀痛,按之欲小便不得足阳明胃经见证

恶与火,闻木声则惊狂,上登而歌,弃衣而走 颜黑不能言 唇肿 呕 呵欠 消谷善饮 颈肿 膺、乳、冲、股、伏兔、胻外廉、足跗皆痛 胸傍过乳痛 口 腹大水肿 奔响腹胀 跗内廉痛 髀不可转,腘似结,腨似裂 膝膑肿痛 遗溺失气 善伸数欠 癫疾 湿浸心欲动,则闭户独处 惊 身前热,身后寒栗足少阳胆经见证

口苦 马刀挟瘿 胸中、胁肋、髀、膝外至胻绝骨外踝前诸节痛 足外热 寝寒憎风 体无膏泽 善太息手太阳小肠经见证

面白 耳前热,苦寒 颔肿不可转 腰似折 肩、臑、肘、臂外后廉肿痛 臑臂内前廉痛手阳明大肠经见证

手大指、次指难用 耳聋焞焞,耳鸣嘈嘈 耳后、肩、臑、肘、臂外背痛 气满,皮肤壳壳然,坚而不痛足太阴脾经见证

五泄注下五色 大小便不通 面黄 舌本强痛,口疳 食即吐,食不下咽 怠惰嗜卧抢心 善饥善味,不嗜食,不化食 尻阴股膝臑胻足背痛 烦闷,心下急痛 有动痛,按之若牢,痛当脐 心下若痞 腹胀肠鸣,飧泄不化 足不收,行善,脚下痛 九窍不通 溏泄,水下后出余气则快然 饮发中满,食减善噫,形醉,皮肤润而短气,肉痛 身体不能动摇 足胻肿若水足少阴肾经见证

面如漆 眇中清 面黑如炭 咳唾多血 渴 脐左、胁下、背、肩、髀间痛 胸中满,大小腹病 大便难饥不欲食,心悬如饥 腹大颈肿,喘嗽 脊、臀、股后痛,脊中痛,脊、股内后亷痛,腰冷如冰及肿 足痿,厥 脐下气逆,小腹急痛,泄 下踵,足胻寒而逆 肠癖,阴下湿四指正黑 手指清,厥 足下热,嗜卧,坐而欲起 冻疮下痢 善思 善恐 四肢不收,四肢不举足厥阴肝经见证

头痛 脱色善洁 耳无闻 颊肿 肝逆颊肿 面青目赤肿痛 两胁下痛引小腹 胸痛,背下则两胁肿痛妇人小腹肿 腰痛不可俯仰 四肢满闷 挺长热 呕逆血 肿睾,疝 暴痒 足逆寒 胻善瘈,节时肿 遗沥,淋溲,便难,癃,狐疝,洞泄,大人疝 眩冒 转筋 阴缩,两筋挛 善恐,胸中喘,骂詈 血在胁下,喘手太阴肺经见证

善啑 缺盆中痛 脐上、肩痛 肩背痛 脐右、小腹胀引腹痛 小便数 溏泄 皮肤痛及麻木 喘,少气,颊上气见 交两手而瞀,悲愁欲哭 洒淅寒热手少阴心经见证

消渴 两肾内痛 后廉、腰背痛 浸淫 善笑 善恐善忘 上咳吐,下气泄 眩仆 身热而腹痛 悲手厥阴别脉经见证心主

笑不休 手心热 心中大热 面黄目赤 心中动手足阴阳经合生见证

头顶痛,足太阳、手少阴 黄疸,足太阴、少阴 面赤,手少阴、厥阴,手、足阳明 目黄,手阳明、少阴、太阳、厥阴,足太阳 耳聋,手太阳、阳明、少阳、太阴,足少阴喉痹,手、足阳明,手少阳 鼻鼽衄,手足阳明、太阳 目无所见,足少阴、厥阴 目瞳人痛,足厥阴 面尘,足厥阴、少阳 咽肿,足少阴、厥阴 嗌干,手太阴,足少阴、厥阴,手少阴、太阳 哕,手少阳,足太阴 膈咽不通,不食,足阳明、太阴 胸满,手太阴,足厥阴,手厥阴 胸支满,手厥阴、少阴 腋肿,手厥阴,足少阳 胁痛,手少阴,足少阳 胸中痛,手少阴,足少阳 善呕苦汁,足少阳、足阳明 逆,少气咳嗽,喘渴上气,手太阴,足少阴 喘,手阳明,足少阴,手太阴 臂外痛,手太阳、少阳 掌中热,手太阳、阳明、厥阴 肘挛急,手厥阴、太阴 肠满胀,足阳明、太阴 心痛,手少阴、厥阴,足少阴 痔,足太阳,手、足太阴 热,凄然振寒,足阳明、少阳 如人将捕,足少阴、厥阴 疟,足太阴,足三阳 汗出,手太阳、少阴,足阳明、少阳 身体重,手太阴、少阴不治已病治未病

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盖疾成而后药者,徒劳而已。是故已病而不治,所以为医家之法;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摄生之理。夫如是则思患而预防之者,何患之有哉?此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之意也。尝谓备土以防水也,苟不以闭塞其涓涓之流,则滔天之势不能遏;备水以防火也,若不以扑灭其荧荧之光,则燎原之焰不能止。其水火既盛,尚不能止遏,况病之已成,岂能治欤?故宜夜卧早起于发陈之春,早起夜卧于蕃秀之夏,以之缓形无怒而遂其志,以之食凉食寒而养其阳,圣人春夏治未病者如此;与鸡俱兴于容平之秋,必待日光于闭藏之冬,以之敛神匿志而私其意,以之食温食热而养其阴,圣人秋冬治未病者如此。或曰:见肝之病,先实其脾脏之虚,则木邪不能传;见右颊之赤,先泻其肺经之热,则金邪不能盛,此乃治未病之法。今以顺四时调养神志,而为治未病者,是何意邪?盖保身长全者,所以为圣人之道,治病十全者,所以为上工术。不治已病治未病之说,著于四气调神大论,厥有旨哉。昔黄帝与天师难疑答问之书,未曾不以摄养为先,始论乎天真,次论乎调神,既以法于阴阳,而继之以调于四气,既曰食欲有节,而又继之以起居有常,谆谆然以养身为急务者,意欲治未然之病,无使至于已病难图也。厥后秦缓达乎此,见晋侯病在膏肓,语之曰不可为也;扁鹊明乎此,视齐侯病至骨髓,断之曰不可救也。噫!惜齐、晋之侯不知治未病之理。亢则害承乃制

气之来也,既以极而成灾,则气之乘也,必以复而得平,物极则反,理之自然也。大抵寒、暑、燥、湿、风、火之气,木、火、土、金、水之形,亢极则所以害其物,承乘则所以制其极,然则极而成灾,复而得平,气运之妙,灼然而明矣,此亢则害,承乃制之意。原夫天地阴阳之机,寒极生热,热极生寒,鬼神不测,有以斡旋宰制于其间也。故木极而似金,火极而似水,土极而似木,金极而似火,水极而似土,盖气之亢极,所以承之者,反胜于己也。夫惟承其亢而制其害者,造化之功可得而成也。今夫相火之下,水气承而火无其变;水位之下,土气承而水气无其;土位之下,木承而土顺;风位之下,金乘而风平;火热承其燥金,自然金家之疾;阴精承其君火,自然火家之候,所谓亢而为害,承而乃制者,如斯而已。且尝考之六元正纪大论云,火化以生,则火生也阳在上,故终为蒸溽少阳所至为火生,终为蒸溽,。。是水化以承相火之意。太阳所至为寒雪、冰雹、白埃,是土化以承寒水霜雪冰雹,水也白埃,下承土也之意也。、。。以至太阴所至为雷霆骤注、雷霆骤注,土也烈风,下承之木气也风烈风。。。厥阴所至为风生,终为肃。化以生,则风生也肃,静也散落,金也温,若乘之火。。阳明所至为散落,温。。气也热化以生,则热生也阴精承上,故中为寒。少阴所至为热生,中为寒。。也。岂非亢为害,则承乃制者欤?昔者黄帝与岐伯,上穷天纪,下极地理,远取诸物,近取诸身,更相问难,以作《内经》。至于六微旨大论有极于六气相承之言,以为制则生化,外别盛衰,害则败乱,生化大病,诸以所胜之气来于下者,皆折其标盛也。不然,曷以水发而雹雪,土发而骤飘,木发而毁折,金发而清明,火发而曛昧?此皆郁极乃发,以承所亢之意也。呜呼!通天地人曰儒,医家者流,岂止治疾而已。当思其不明天地之理,不足以为医工之语。审察病机无失气宜

邪气各有所属也,当穷其要于前,治法各有所归也,当防其差于后。盖治病之要,以穷其所属为先,苟不知法之所归,未免于无差尔。是故疾病之生,不胜其众,要其所属,不出乎五运六气而已。诚能于此审察而得其机要,然后为之治,又必使之各应于运气之宜,而不至有一毫差误之失。若然,则治病求属之道,庶乎其无愧矣。至真要大论曰:审察病机,无失气宜。意蕴诸此。尝谓医道有一言而可以尽其要者,运气是也。天为阳,地为阴,阴阳二气,各分三品,谓之三阴三阳。然天非纯阳而亦有三阴,地非纯阴而亦有三阳,故天地上下,各有风、热、火、湿、燥、寒之六气,其斡旋运动乎两间者,而又有木、火、土、金、水之五运。人生其中,脏腑气穴亦与天地相为流通,是知众疾之作,而所属之机无出乎是也。然而医之为治,当如何哉?惟当察乎此,使无失其宜而后可。若夫诸风掉眩,皆属肝木;诸痛痒疮,皆属心火;诸湿肿满,皆属脾土;诸气郁,皆属肺金;诸寒收引,皆属肾水。此病属于五运者也。诸暴强直,皆属于风;诸呕吐酸,皆属于热;诸躁扰狂越,皆属于火;诸痓强直,皆属于湿;诸涩枯涸,皆属于燥;诸病水液,澄彻清冷,皆属于寒。此病机属于六气者也。夫惟病机之察,虽曰既审,而治病之施,亦不可不详。故必别阴阳于疑似之间,辨标本于隐微之际。有无之殊者,求其有无之所以殊;虚实之异者,责其虚实之所以异。为汗、吐、下,投其所当投,寒、热、温、凉,用其所当用,或逆之以制其微,或从之以导其甚,上焉以远司气之犯,中焉以辨岁运之化,下焉以审南北之宜,使小大适中,先后合度,以是为治,又岂有差殊乖乱之失邪?又考之《内经》曰:治病必求其本。《本草》曰:欲疗病者,先察病机。此审病机之意也。六元正纪大论曰:无失天信,无逆气宜。五常大论曰:必先岁气,无伐天和。此皆无失气宜之意也。故《素问》、《灵枢》之经,未尝不以气运为言,既曰先立其年以明其气,复有以戒之曰,治病者必明天道、地理、阴阳更胜,既曰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矣。谆谆然若有不能自已者,是岂圣人私忧过计哉?以医道之要,悉在乎此也。观乎《原病式》一书,比类物象,深明乎气运造化之妙,其于病机气宜之理,不可以有加矣。能合色脉可以万全

欲知其内者,当以观乎外,诊于外者,斯以知其内。盖有诸内者形诸外,苟不以相参,而断其病邪之逆顺,不可得也。为工者深烛厥理,故望其五色,以青、黄、赤、白、黑,以合于五脏之脉,穷其应与不应;切其五脉,急、大、缓、涩、沉,以合其五脏之色,顺与不顺。诚能察其精微之色,诊其微妙之脉,内外相参而治之,则万举万全之功,可坐而致矣。《素问》曰:能合色脉,可以万全。其意如此。原夫道之一气,判而为阴阳,散而为五行,而人之所禀皆备焉。夫五脉者,天之真,行血气,通阴阳,以荣于身;五色者,气之华,应五行,合四时,以彰于面。惟其察色按脉而不偏废,然后察病之机,断之以寒热,归之以脏腑,随证而疗之,而获全济之效者,本于能合色脉而已。假令肝色如翠羽之青,其脉微弦而急,所以为生,若浮涩而短,色见如草滋者,岂能生乎?心色如鸡冠之赤,其脉当浮大而散,所以为顺;若沉濡而滑,色见如血者,岂能顺乎?脾色如蟹腹之黄,其脉当中缓而大,所以为从;若微弦而急,色见如枳实者,岂能从乎?肺色如豕膏之白,其脉当浮涩而短,所以为吉,若浮大而散,色见如枯骨者,岂能吉乎?以至肾色见如乌羽之黑,其脉沉濡而滑,所以为生,或脉来缓而大,色见如炲者,死。死生之理,夫惟诊视相参,既以如此,则药证相对,厥疾弗瘳者,未之有也。抑尝论之,容色所见,左右上下,各有其部;脉息所动,寸关尺中,皆有其位。左颊者,肝之部,以合左手关位,肝胆之分,应于风木,为初之气;颜为心之部,以合于左手寸口,心与小肠之分,应于君火,为二之气;鼻为脾之部,合于右手关脉,脾胃之分,应于湿土,为四之气;右颊肺之部,合于右手寸口,肺与大肠之分,应于燥金,为五之气;颐为肾之部,以合于左手尺中,肾与膀胱之分,应于寒水,为终之气;至于相火,为三之气,应于右手,命门、三焦之分也。若夫阴阳五行,相生相胜之理,当以合之于色脉而推之也。是故脉要精微论曰:色合五行,脉合阴阳。十三难曰:色之与脉,当参相应,然而治病,万全之功,苟非合于色脉者,莫之能也。五脏生成篇云:心之合脉也,其荣色也。夫脉之大小、滑涩、沉浮,可以指别,五色微诊可以目察,继之以能合色脉,可以万全。谓夫赤脉之至也,喘而坚;白脉之至也,喘而浮;青脉之至也,长而左右弹;黄脉之至也,大而虚;黑脉之至也,上坚而大。此先言五色,次言五脉,欲后之学者,望而切之以相合也。厥后扁鹊明乎此,述之曰:望而知之谓之神,切脉而知之谓之巧。深得《内经》之理也。下迨后世,有立方者,目之曰神巧万全,厥有旨哉!治病必求于本

将以施其疗疾之法,当以穷其受病之源。盖疾之原,不离于阴阳之二邪也,穷此而疗之,厥疾弗瘳者鲜矣。良工知其然,谓夫风、热、火之病,所以属乎阳邪之所客,病既本于阳,苟不求其本而治之,则阳邪滋蔓而难制;湿、燥、寒之病,所以属乎阴邪之所客,病既本于阴,苟不求其本而治之,则阴邪滋蔓而难图。诚能穷原疗疾,各得其法,万举万全之功,可坐而致也。治病必求于本,见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者如此。夫邪气之基,久而传化,其变证不胜甚众也。譬如水之有本,故能游至汪洋浩瀚,泒而趍下以渐大;草之有本,故能荐生茎叶实秀,而在上以渐蕃。若病之有本,变化无穷,苟非必求其本而治之,欲去深感之患,不可得也。今夫厥阴为标,风木为本,其风邪伤于人也,掉摇而眩转,动而瘈疭,卒暴强直之病生矣。少阴为标,君火为本,其热邪伤于人也,疮疡而痛痒,暴注而下迫,水液浑浊之病生矣。少阳为标,相火为本,其热邪伤于人也,为热而瞀瘈,躁扰而狂越,如丧神守之病生矣。善为治者,风淫所胜,平以辛凉;热淫所胜,平以咸寒;火淫所胜,平以咸冷,以其病本于阳,必求其阳而疗之,病之不愈者,未之有也。太阴为标,湿土为本,其湿邪伤于人也,腹满而身肿,按之而没指,诸痉强直之病生矣。阳明为标,燥金为本,其燥邪伤于人也,气滞而郁,皮肤以皴揭,诸涩枯涸之病生矣。太阳为标,寒水为本,其寒邪伤于人也,吐利而腥秽,水液以清冷,诸寒收引之病生矣。善为治者,湿淫所胜,平以辛热,以其病本于阴,必求其阴而治之,病之不愈者,未之有也。岂非将以疗疾之法,当以穷其受病之源者哉?抑尝论之,邪气为病,各有其候,治之之法,各有其要,亦岂止于一端而已。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其入里者,下而夺之;其在高者,因而越之,谓可吐也;慓悍者,按而收之,谓按摩也;藏寒虚夺者,治以灸焫;脉病挛痹者,治以针刺;血实蓄结肿热者,治以砭石;气滞、痿厥、寒热者,治以导引;经络不通,病生于不仁者,治以醪醴;血气凝泣,病生于筋脉者,治以熨药。始焉求其受病之本,终焉蠲其为病之邪者,无出于此也。噫!昔黄帝处于法宫之中,坐于明堂之上,受业于岐伯,传道于雷公,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纲纪万物,变化生杀之妙,盖有不测之神,斡旋宰制于其间也。人或受邪生病,不离于阴阳也,病既本于此,为工者岂可他求哉?必求于阴阳可也。至真要大论曰:有者求之,无者求之。此求其病机之说,与夫求于本其理一也。卷 一中风一一

中风大率主血虚有痰,治痰为先,次养血行血。或属虚,挟火作痰。与湿,又须分气虚、血虚。半身不遂,大率多痰,在左属死一作少血、瘀。血,在右属痰、有热,并气虚。左以四物汤加桃仁、红花、竹沥、姜汁;右以二陈汤、四君子等汤,加竹沥、姜汁。痰壅盛者、口眼斜者、不能言者,皆当用吐法,一吐不已再吐。轻者用瓜蒂一钱,或稀涎散,或虾汁。以虾半斤,入酱、葱、姜等料物水煮,先吃虾,次饮汁,后以鹅翎探引吐痰。用虾者,盖引其风出耳。重者用藜芦半钱,或三分,加麝香少许,虀汁调,吐。若口噤昏迷者,灌入鼻内吐之。虚者不可吐。气虚卒倒者,用参芪补之。有痰,浓煎参汤加竹沥、姜汁。血虚用四物汤,俱用姜汁炒,恐泥痰故也。有痰再加竹沥,姜汁入内服。能食者,去竹沥,加荆沥。肥白人多湿,少用乌头、附子行经。凡用乌、附,必用童便煮过,以杀其毒。初昏倒,急掐人中至醒,然后用痰药,以二陈汤、四君子汤、四物汤加减用之。瘦人阴虚火热,用四物汤加牛膝、竹沥、黄芩、黄柏,有痰者,加痰药。治痰,气实而能食,用荆沥;气虚少食,用竹沥。此二味开经络,行血气故也。入四物汤必用姜汁助之。遗尿属气,以参芪补之。筋枯者,举动则痛,是无血,不能滋养其筋,不治也。《脉诀》内言诸不治证:口开手撒,眼合遗尿,吐沫直视,喉如鼾睡,肉脱筋痛,发直摇头上窜,面赤如妆,或头面青黑,汗缀如珠,皆不可治。

案《内经》已下,皆谓外中风邪,然地有南北之殊,不可一途而论。惟刘守真作将息失宜,水不能制火,极是。由今言之,西北二方,亦有真为风所中者,但极少尔。东南之人,多是湿土生痰,痰生热,热生风也。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风之伤人,在肺脏为多。许学士谓:气中者,亦有此七情所伤,脉微而数,或浮而紧,缓而迟必也。脉迟浮可治,大数而极者死。若果外中者,则东垣所谓中血脉、中腑、中脏之理。其于四肢不举,亦有与痿相类者,当细分之。《局方》风痿同治,大谬,《发挥》甚详。子和用三法,如的系邪气卒中,痰盛实热者可用,否则不可。

入方

肥人中风,口,手足麻木,左右俱作痰治。

贝母 瓜蒌 南星 荆芥 防风 羌活 黄柏 黄芩 黄连 白术 陈皮 半夏 薄桂 甘草 威灵仙天花粉

多食湿面,加附子、竹沥、姜汁、酒一匙,行经。

一妇手足左瘫,口不能语,健啖。

防风 荆芥 羌活 南星 没药 乳香 木通 茯苓 厚朴 桔梗 麻黄 甘草 全蝎

上为末,汤酒调下,不效。时春脉伏,渐以淡盐汤、虀汁每早一碗,吐五日,仍以白术、陈皮、茯苓、甘草、厚朴、菖蒲,日二贴,后以川芎、山栀、豆豉、瓜蒂、绿豆粉、虀汁、盐汤吐之,吐甚快,不食,后以四君子汤服之,以当归、酒芩、红花、木通、粘子、苍术、姜南星、牛膝、茯苓为末,酒糊丸,服十日后,夜间微汗,手足动而能言。

一人瘫左。半两

酒连 酒芩 酒柏 防风 羌活 川芎 当归南星 苍术 

一两三钱三片人参 麻黄 甘草 附子

上丸如弹子,酒化下。

一人体肥中风,先吐,后以药。

苍术 南星 酒芩 酒柏 木通 茯苓 牛膝 红花 升麻 厚朴 甘草

〔附录〕风者,百病之始,善行而数变。行者,动也。风本为热,热胜则风动,宜以静胜其燥,养血是也。治须少汗,亦宜少下,多汗则虚其卫,多下则损其荣。治其在经,虽有汗下之戒,而有中脏中腑之分。中腑者,宜汗之;中脏者,宜下之。此虽合汗下,亦不可太过,汗多则亡阳,下多则亡阴,亡阳则损其气,亡阴则损其形。初谓表里不和须汗下之,表里已和是宜治之在经。其中腑者,面显五色,有表证而脉浮,恶风恶寒,拘急不仁,或中身之后、身之前、身之侧,皆曰中腑也,其治多易。中脏者,唇吻不收,舌不转而失音,鼻不闻香臭,耳聋而眼瞀,大小便秘结,或眼合直视,摇头口开,手撒遗溺,痰如拽锯,鼻鼾,皆曰中脏也,中脏者,多不治也。六腑不和,留结为痈;五脏不和,九窍不通。无此乃在经也。辨证既真,宜以大药养之,当顺时令而调阴阳,安脏腑而和营卫,少有不愈者也。风中腑者,先以加减续命汤,随证发其表,如兼中脏,则大便多秘涩,宜以三化汤通其滞,初证已定,别无他变,以大药和治之。大抵中腑者,多著四肢;中脏者,多滞九窍。中腑者,多兼中脏之证,至于舌强失音,久服大药能自愈也。又因气中,其证与中风相似,但风中多痰涎,气中口中无涎,治之之法,调气为先。经言:治风者以理气,气顺则痰消,徐理其风庶可收效。又有中暑,言不变,志不乱,病在分腠之间者,只宜温肝,取解汗为可复也。凡中风,脉多沉伏,大法浮迟者吉,沉实者凶。先用麻油调苏合香丸,或用姜汁,或葱白汤调。如口噤,抉开灌之,稍苏则服八味顺气散。若痰盛者,只以省风导痰汤服之,若卧则昏沉不省人事,口噤,急以生半夏末吹入鼻中,或用细辛、皂角为末吹之,喷嚏则苏,无嚏者不治。肥人中者,以其气盛于外而歉于内也。肺为气出入之道,肥者气必急,气急必肺邪盛,肺金克木,胆为肝之腑,故痰涎壅盛,所以治之必先理气为急。中后气未顺,痰未除,调理之剂惟当以藿香正气散和星香散煎服。此药非特可治中风之证,治中气、中恶尤宜,寻常止呕多痰者,亦可用之。若前症多怒,宜小续命汤加羚羊角;热而渴者,汤中去附子,加秦艽半钱;恍惚错语,加茯神、远志各半钱;不得睡,加酸枣仁半钱;不能言,加竹沥一蚬壳许;人虚无力者,去麻黄,加人参如其数。若人自苏,能言能食,惟身体不遂,急则挛蜷,缓则曳,经年不愈,以加减地仙丹常服。若饮食坐卧如常,但失音不语,只以小续命去附子,加石菖蒲一钱。治风之法,初得之即当顺气,及日久即当活血,此万古不易之理,惟可以四物汤吞活络丹,愈者正是此义。若先不顺气化痰,遽用乌、附,又不活血,徒用防风、天麻、羌活辈,吾未见能治也。又见风中于肤腠,辄用脑、麝治之者,是引风入骨髓也,尤为难治,深可戒哉。如口斜未正者,以蓖麻去壳烂捣,右涂左,左涂右,或鳝鱼血入麝香少许,涂之即正。啑嚏,初卒倒僵仆,不知人事,急以皂角末或不卧散于鼻内吹之,就提头顶发,立苏。若有嚏者可治,无嚏者不治。经曰:风从汗泄,以可微汗,正如解表,表实无汗者,散之劫之;表虚余证见前自汗者,温之解之。若气滞者,难治,宜吐之。。可下者,此因内有便溺之阻隔,故里实,若三五日不大便者,可与机要三化汤,或子和搜风丸,老人只以润肠丸。理气者,气滞、气郁、肩膊麻痛之类,此七情也,宜乌药顺气、八味顺气之类;理血者,无表里之急,血弱举发不时者,用大秦艽汤,或羌活愈风汤,兼用化痰丸子。灸,可灸风池、百会、曲池、合谷、风市、绝骨、环跳、肩髃、三里等穴,皆灸之以凿窍疏风。

〔附方〕

二陈汤泡二两半半两炙,七钱半

半夏 陈皮 白茯苓 甘草

上咀,每服四钱,水一盏,生姜七片,乌梅一个,煎。见脾胃类

四君子汤。见妇人类

四物汤。

稀涎散 治中风,忽然若醉,形体昏闷,四肢不收,涎潮搐搦。四条,去黑皮一两

猪牙皂角 白矾

上为末,每服三字,温水灌下,但吐出涎便醒。虚人不可大吐。

通顶散 治中风中气,昏愦不知人事,急用吹鼻即苏。各一钱五钱

藜芦 生甘草 川芎 细辛 人参 石膏

上为末,吹入鼻中一字,就提头顶中发,立苏,有嚏者可治。

八味顺气散去白各一两

白术 白茯苓 青皮 白芷 陈皮 台乌 人参 甘草五钱

每服五钱,水一钟半,煎七分,温服。仍以酒化苏合香丸间服。

乌药顺气散各二两炒炒炙

麻黄 陈皮 台乌 白僵蚕 川芎 枳壳甘草 白芷各一两炮,半两 桔梗 干姜

上为末,每服三钱,水二盏,生姜三斤,枣一枚,煎服。

星香汤八钱一钱

南星 木香

分二服,水一钟,姜十片,煎服。

省风汤生,八两四两生,去皮脐炒生

南星 防风 独活 附子 全蝎 甘草。各二两

每服四钱,水一钟半,生姜十片,煎服。导痰汤见痰类

小省风汤 与导痰汤相合煎服。。生各四两米泔浸生各二两

防风 南星。 半夏 黄芩 甘草。

每服四钱,姜十片。

小续命汤去节炙炒,去皮尖

麻黄 人参 黄芩 芍药 川芎 甘草 杏仁 防各一两一两半炮,去皮脐,半两己 桂 防风 附子

每服五钱,水一盏半,姜五片,枣一枚,煎温服,取微汗。随人虚实与所中轻重加减于后:若热者,去附子,入白附子亦可;筋急拘挛,语迟脉弦,加薏苡仁;若筋急,加人参,去黄芩、芍药,以避中寒,服后稍轻,再加当归;烦躁不大便,去附、桂,倍加芍药、竹沥;如大便三五日不去,胸中不快,加枳壳、大黄;如言语謇涩,手足颤掉,加菖蒲、竹沥;若发渴,加麦门冬、葛根、瓜蒌根;身体痛,加羌活,搐者亦加之;烦躁多惊,加犀角、羚羊角;汗多者,去麻黄。

家宝丹 治一切风疾瘫痪,痿痹不仁,口眼僻者。邪入骨髓可服。姜汁制,另研各六两

川乌 南星 五灵脂 草乌 白附子 全蝎 没各二两炒,三两五钱三两药 辰砂 羌活 乳香 僵蚕 片脑 天麻 麝二钱半四两各一两香 地龙 雄黄轻粉

上为末,作散,调三分,不觉,半钱,或蜜丸如弹子大,含化,茶酒皆可。

如神救苦散 治瘫痪,风湿痹走注,疼痛不止。此劫剂也,非痛不可服,痛止则已。一两,去顶膜,蜜炒五钱酥炙研研各

米壳 陈皮 虎骨 乳香没药 甘草二钱半

上为末,每服三钱,水一盏煎,连渣服。病在上食后,在下食前。煎时须顺搅之。

大秦艽汤 治中风,外无六经之形证,内无便溺之阻隔,知血弱不能养筋,故手足不能运动,舌强不能言语,宜养血而筋自荣。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