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应急护理,像我这样做妈妈:每个家庭都需要的婴幼儿急救百科(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4 05:40:55

点击下载

作者:萨拉·亨斯特德

出版社: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学会应急护理,像我这样做妈妈:每个家庭都需要的婴幼儿急救百科

学会应急护理,像我这样做妈妈:每个家庭都需要的婴幼儿急救百科试读:

版权信息著作权合同登记号:图字02-2019-121号A Life. A Finger. A Pea Up a Nose: CPR KIDS essential First Aid Guide for Babies and Children by Sarah HunsteadCopyright Sarah Hunstead 2013.Revised Edition Copyright CPR Kids Pty Ltd 2017.First published in English by CPR Kids Pty Ltd in 2013 and this revised edition by HarperCollins Publishers Australia Pty Limited in 2017.This Chinese Simplified Characters language edition is published by arrangement with HarperCollins Publishers Australia Pty Limited, through The Grayhawk Agency Ltd.The Author has asserted her right to be identified as the author of this work.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学会应急护理,像我这样做妈妈:每个家庭都需要的婴幼儿急救百科 / (澳) 萨拉·亨斯特德著;卢静洁译. — 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 7书名原文:A LIFE. A FINGER. A PEA UP A NOSEISBN 978-7-5576-6496-1Ⅰ. ①学… Ⅱ. ①萨… ②卢… Ⅲ. ①婴幼儿-护理②小儿疾病-急救 Ⅳ. ①R174②R720.597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9)第109408号学会应急护理,像我这样做妈妈:每个家庭都需要的婴幼儿急救百科XUEHUI YINGJI HULI, XIANG WO ZHEYANG ZUO MAMA:MEI GE JIATING DOU XUYAO DE YINGYOUER JIJIU BAIKE责任编辑:孟祥刚 刘丽燕责任印制:兰 毅出 版:地 址:天津市西康路35号邮 编:300051电 话 :(022)23332490网 址:www.tjkjcbs.com.cn发 行:新华书店经销印 刷:三河市金元印装有限公司开本 700×1000 1/16 印张20 字数215 0002019年7月第1版第1次印刷定价:45.00元

急救法则快速参考

记住:保持冷静,相信你的直觉。如果担心孩子出现不可控的意外,一定及时带孩子去医院寻求帮助。需要警惕的情况!本节中出现的“小红旗”表示需要紧急医疗救助,请及时呼叫救护车,并且遵循DRSABCD(一种系统的急救方法,为了便于记忆,提取了急救措施的英文单词首字母,组成“DRSABCD”,正文对此有详细介绍)的原则进行急救。此时不要给宝宝任何饮食!

过敏的处理

澳大利亚临床免疫学和过敏学会肾上腺素自动注射器使用方法握紧注射器,拔出蓝色安全栓。保持腿不动,不管有没有隔着衣物,直接将注射器末端的橙色部位抵在大腿外侧。用力向里按压,听到或感觉到“咔嗒”一下之后,保持3秒钟,然后将注射器拿走。肾上腺素使用注意事项轻度或中度过敏性反应症状· 嘴唇、脸、眼睛肿胀· 皮肤上有荨麻疹或伤痕;· 嘴巴感到刺痛;· 腹痛、呕吐(这些是昆虫引起的过敏反应的迹象)。应该怎么做?· 昆虫蜇伤引起的过敏:如果被蜇伤的地方能看到刺,就把它取出来;· 蜱虫叮咬引起的过敏:将蜱虫冷冻、干燥,让它自己掉下来;· 和他人保持联系,并寻求帮助;· 找出家里备用的肾上腺素自动注射器;· 和家人或紧急联络人联系。严重过敏反应发生之前,并不一定会出现轻中度的过敏症状(如荨麻疹肿胀)。无论注射器的使用说明是怎么写的,都应保持3秒钟不动。需要密切注意这些严重过敏反应的迹象:· 呼吸困难或呼吸的时候有啰音;· 舌头肿胀;· 喉咙肿胀或发紧;· 喘息或持续咳嗽;· 说话困难或声音沙哑;· 持续头晕或站不住;· 面色苍白或身体松软无力(幼儿)。严重过敏反应的处理:1.让患者躺下,不要站着或走来走去;如果患者已经失去了意识,需要把他摆放成复苏体位(等待救援时的一种安全姿势,正文有详细介绍);如果患者呼吸困难,可以让他坐着;2.给患者使用成人版注射器或儿童版肾上腺素自动注射器;3.打电话呼叫救护车;4.和家人或紧急联络人联系;5.如果注射肾上腺素后没有明显改善,可以在5分钟后再注射一次;6.将患者送往医院至少观察4小时。如果对使用肾上腺素注射器有疑问无论什么时候,只要患者失去意识或者呼吸不正常,马上施行心肺复苏术。如果患者以前患有哮喘,或者以前因为食物、昆虫或药物过敏发生过突发性呼吸困难(包括气喘、持续咳嗽或声音嘶哑),那么即使没有皮肤症状,也应该首先使用肾上腺素自动注射器。澳大利亚国家哮喘委员会抗击哮喘的引导者

儿童哮喘的急救

1让孩子坐直。保持冷静,安慰孩子,让她安心。不要让孩子独处。2给孩子准备蓝色或灰色的急救药物吸入器[例如喘乐宁、Asmol或 Airomir(均为哮喘缓解药物)],分4次喷入。如果条件允许,最好使用储雾罐。(每次喷一下,呼吸4~6次。)最好使用孩子自己的药物吸入器。(如果没有自备药物吸入器,使用急救箱里的吸入器,或者借一个。)3静待4分钟。如果孩子还是不能正常呼吸,就再喷4下。[每次喷一下(有条件的请使用储雾罐)。]4如果孩子依旧不能正常呼吸需要立即呼叫救护车!并且告诉救护人员孩子出现了哮喘发作。继续给孩子使用哮喘缓解药物。在救护车到现场之前,保持每4分钟喷一次,每次喷4下的频率。或分2次使用博利康尼吸入器。博利康尼(特布他林)对于平时不怎么服用博利康尼的孩子,如果没有吸入器,并且年龄在6岁或以上,都可以选择博利康尼。等4分钟。如果孩子仍然不能正常呼吸,就再给一次药物。如果孩子还是不能正常呼吸的话,需要立即呼叫救护车!并且告诉救护人员孩子出现了哮喘发作。继续给孩子使用哮喘缓解药物。在救护车到现场之前,保持每4分钟给一次药的频率。仅限6岁及以上的孩子使用。·拧开瓶盖;·吸入器的开口朝上,旋转把手,然后再转回来;·让孩子呼气,并且告诉孩子在呼气时不要移开吸入器;·让孩子咬住吸嘴,然后闭紧嘴唇,含住吸嘴;·让孩子用力深吸气;·然后让孩子慢慢呼气,呼气的时候不要对着吸入器;·再重复给药一次——每次重复给药之前,都需要左右旋转一次把手;·盖好盖子。如何使用吸入器?有储雾罐有条件尽可能使用储雾罐·安装储雾罐(4岁以下的宝宝应当使用面罩);·打开吸入器盖子,并摇晃均匀;·将吸入器和储雾罐水平连接在一起;·让孩子咬住吸嘴,然后闭紧嘴唇,含住吸嘴,或者用面罩扣住宝宝的口鼻,确保周围不漏气;·用力按一次吸入器,将药物的气雾喷到储雾罐里面;·让孩子对着储雾罐呼吸4~6次;·重复喷1次药物,总共喷4次——记住每次喷之前都需要摇一摇吸入器;·盖好盖子。没有储雾罐如果没有储雾罐,孩子的年龄需要在7岁以上·打开吸入器盖子,并摇晃均匀;·让孩子在呼气的时候不要对着吸入器;·让孩子咬住吸嘴,然后闭紧嘴唇,含住吸嘴;·让孩子慢慢地深呼吸;·在孩子吸气的时候用力按一次吸入器;·让孩子憋住气,至少4秒钟,然后呼气,嘱咐她不要对着吸入器呼气;·重复喷1次药物,总共喷4次——记住每次喷药之前都需要摇一摇吸入器;·盖好盖子。*如果没有储雾罐,并且孩子的年龄在7岁以下,需要把孩子或大人的手握成杯子的形状,盖好口鼻,确保不漏气。然后按压吸入器,让药物的气雾流到手掌里面,接下来的步骤与有储雾罐的情况相同。不确定是不是哮喘?立即呼叫救护车!如果孩子的意识还清醒,并且看上去主要症状是呼吸困难,也可以按照处理哮喘的方法进行急救。如果孩子本身没有哮喘,使用哮喘缓解药物也不会造成不良后果。严重的过敏反应,立即呼叫救护车!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请参照儿童过敏反应行动计划进行救助。如果孩子之前就有严重过敏的病史,并且这一次也出现了严重的过敏反应,请使用肾上腺素自动注射器,然后再让他们服用哮喘缓解药物。虽然制表时已经做了充分的考虑,但这份图表仍只能作为一般指导,并不能完全代替医生。如果在使用本图表时造成了任何损伤(包括因疏忽造成的后果),澳大利亚国家哮喘委员会概不负责。澳大利亚国家哮喘委员会 2011

基础生命支持——DRSABCD

基础生命支持D Dangers(危险)周围环境是否有危险?R Response(反应)你的孩子现在有反应吗?S Send for Help(呼救)进行呼救。A Airway(气道)孩子的呼吸道通畅吗?B Breathing(呼吸)孩子的呼吸有没有异常?C Compression(心肺复苏)每做30次胸部按压,做2次人工呼吸。如果不能进行人工呼吸,则持续进行胸部按压。D Defibrillator(除颤)连接AED(自动体外除颤器),拿到手的第一时间按照提示进行操作。用两个手指给宝宝做胸部按压。用一只或两只手给孩子做胸部按压。继续进行心肺复苏,直到孩子有反应,或者恢复了正常的呼吸。中国急救电话号码:120

咬伤和蜇伤

毒蜘蛛和蛇咬伤+ 如果你怀疑孩子被蛇或危险的蜘蛛咬伤(详见第87~95页),请拨打电话呼叫救护车。+ 从被咬伤的四肢末端(即手指或脚趾)开始缠绕压力绷带,一直缠到四肢近端(如大腿根部位)。+ 固定好肢体。+ 如果被咬伤的部位在躯干或脖子,则用布垫按压咬伤的部位即可,不要影响到孩子的呼吸。+ 让孩子保持安静,不要让孩子到处走动。+ 不要冲洗或吸吮被咬伤的部位。其他蜘蛛咬伤+ 在被咬伤的区域进行冰敷,不要使用压力绷带。+ 寻求进一步的治疗。蜜蜂或马蜂蜇伤+ 及时去掉蜂刺。+ 用肥皂水清洗被咬伤的区域。+ 使用冰袋进行冷敷。需要警惕的情况!——蜜蜂或马蜂蜇伤+ 对蜇伤产生过敏反应。+ 难以呼吸。+ 脸、嘴巴或舌头红肿。+ 呕吐和/或腹部疼痛。+ 蜇伤部位疼痛剧烈。

出血

伤口的处理+ 使用清洁干燥的材料覆盖住伤口,并垂直用力按压。+ 按压5分钟。+ 如果有血从伤口中喷出,请垂直用力按压,同时呼叫救护车。+ 如果伤口里有异物刺入,不要把它拔出来,要稳定住伤口并向医生求助。+ 如果伤口外张、很深、不干净,或位于一个不好处理的地方(例如眼睛、嘴唇或耳朵),需要联系医生来处理。+ 在见到医生之前,不要给孩子任何饮食。+ 如果伤口比较小,请先清洁伤口,必要时用杀菌药物处理,然后覆盖好伤口。擦伤+ 用水清洗伤口并去除污垢。+ 使用杀菌药物进行处理,必要的情况下用不粘敷料覆盖。+ 观察伤口有没有感染的迹象。+ 如果你担心孩子的情况,请向医生求助。肢体截断+ 当务之急是给伤口加压,让出血速度减慢或停止。+ 呼叫救护车。+ 捡回断肢,用潮湿(但不是完全湿透的)纱布或纸巾包起来,并密封在塑料袋里。+ 将塑料袋放在冰水里保存,但不要把断肢直接放在冰水中。+ 把断肢放在孩子身边保管好。流鼻血+ 帮助孩子冷静下来。+ 让孩子身体向前倾。+ 捏住孩子的鼻翼,让她通过嘴来呼吸。+ 将冷敷材料放在孩子的鼻梁上。+ 保持10分钟。+ 嘱咐孩子不要用力吸鼻子、擤鼻涕或者抠鼻孔,这样坚持15分钟。+ 如果出血还没有停止,请向医生寻求帮助。需要警惕的情况!+ 出血无法控制。+ 血从伤口的创面喷涌出来。+ 大伤口或很深的伤口。+ 严重疼痛。+ 受伤的部位变得麻木或有针扎的感觉。+ 有异物插在伤口里。+ 肢体被截断。

烧伤

+ 对于身上燃烧的明火,记住“四字真言”:停、躺、遮、滚,也就是:马上停下手里的事情,躺在地上,遮住脸,左右打滚让身上的火熄灭。+ 马上脱掉衣服,包括宝宝的尿布,除非衣物已经粘在身上脱不下来。+ 用清凉的自来水冲洗烧伤部位,至少20分钟。+ 使用保鲜膜或不粘敷料盖住烧伤部位。+ 向医生寻求帮助。+ 在烧伤后的3小时内,使用这些急救措施都是有效的。需要警惕的情况!+ 面部或颈部烧伤。+ 孩子的鼻子或嘴周围出现了烟灰,这种情况可能意味着孩子的气道也被烧伤了。+ 难以呼吸。+ 烧伤区域很大。+ 严重疼痛。+ 化学或电烧伤。+ 孩子可能吸入了烟雾。+ 皮肤发白、表面像皮革一样或已经被烧焦。

窒息

如果孩子已经失去了意识:+ 呼叫救护车。+ 开始进行DRSABCD急救。孩子有意识,但咳嗽并不是很有效,或者不咳嗽:+ 给孩子拍后背,不要超过5次。+ 如果拍后背没有效果,就用力推孩子的胸部,但不要超过5次。+ 不知道呼吸道的堵塞情况,请呼叫救护车。+ 继续给孩子拍后背或推胸部,直到堵塞气道的异物掉出来,或医疗支援到达现场。孩子有意识,同时能做出很有效的咳嗽:+ 鼓励孩子咳嗽。+ 陪在孩子身边,直到她症状完全缓解。+ 孩子的病情一旦出现了恶化,务必呼叫救护车,并且根据孩子的情况,进行拍背、推胸或DRSABCD急救。需要警惕的情况!+ 孩子不能出声或无法咳嗽。+ 脸色发青。+ 大量流口水。+ 声音嘶哑。+ 持续咳嗽。+ 呼吸很吃力或伴有啰音。+ 烦躁不安或非常惊慌。

牙齿受伤

乳牙损伤或脱落:+ 拾取牙齿的时候,要捏住牙冠部位。+ 不要触摸牙根。+ 将脱落的牙齿放入牛奶或唾液中,不要放在水里。+ 千万不要把脱落的牙齿插回去。+ 尽快联系口腔科医生进行治疗。恒牙损伤或脱落:+ 拾取牙齿的时候,要捏住牙冠部位。+ 不要触摸牙根。+ 如果牙根部被弄脏了,可以用牛奶、唾液或盐水轻轻冲洗,不要在水里擦洗。+ 如果条件允许,可以把脱落的牙齿插回去。+ 找一块干净的布,让你的孩子咬住。+ 如果不能把脱落的牙齿插回去,请将牙齿放到牛奶、生理盐水或唾液中。+ 尽快联系口腔科医生进行治疗。需要警惕的情况!+ 口腔或面部严重受伤。+ 无法吞咽。+ 难以呼吸。+ 出血无法控制。

眼睛受伤

+ 不要让孩子揉眼睛。+ 如果有

异物

溅到了眼睛里,需要用流动的自来水轻轻冲洗15分钟。+ 不要试图清除卡在眼睛里的任何东西。+ 不要强迫孩子睁眼。+ 使用纸杯遮住受伤的眼睛,并尽快向医生求助。+ 在见到医生之前,不要使用任何药水或药膏。需要警惕的情况!+ 化学品或其他污染物进到了眼睛里。+ 眼睛有切开的伤口或感到刺痛。+ 眼睛里有异物。异物+ 如果你的孩子坐立难安或心烦意乱,不要试图清除异物,而要向医生寻求帮助。+ 如果你的孩子很冷静,并且异物在鼻子里,可以尝试让孩子呼气,把异物呼出来。+ 如果呼气没有效果,请寻求医生的帮助。+ 对于眼睛、耳朵和生殖器中的异物,应当向专业医生求助。需要警惕的情况!+ 呼吸困难。+ 大量流口水。+ 无法吞咽。+ 声音嘶哑。

头部受伤

如果你的孩子在撞到头之后出现了以下症状,或者你十分担心孩子的情况,请立即向医生求助:+ 呕吐。+ 不是正常的睡觉时间却出现了嗜睡。+ 视力模糊。+ 头晕。+ 出现了异常的行为。+ 抽搐。+ 受伤的那一侧出现了波动性肿块。+ 意识混乱。+ 头痛。+ 失去意识。需要警惕的情况!+ 意识丧失。+ 癫痫发作(抽搐)。+ 伤口出血,无法控制。+ 昏昏欲睡。+ 从高处跌落下来或者在高速的运动中受伤。

肢体受伤

重伤+ 如果患肢的手指和脚趾与其他部位相比,出现了颜色苍白、发蓝或摸起来很凉的状况,又或者你的孩子说,受伤的肢体感到麻木或有被针扎的感觉,请立即呼叫救护车。+ 如果受伤的部位出现了严重畸形,或者骨头穿透了皮肤,这是一种很紧急的情况,请马上呼叫救护车。+ 不要试图移动孩子或她的肢体,如果孩子所处的地方有危险,要小心翼翼地搬运,并且尽可能让她感到舒适。+ 不要给孩子任何食物。轻伤+ 固定肢体。+ 将受伤的肢体抬高。+ 用冰袋进行冷敷。+ 给孩子一些缓解疼痛的治疗,同时向医生求助。需要警惕的情况!+ 肢体变形。+ 开放性骨折(骨头已经穿过皮肤)。+ 和没受伤的肢体相比,患肢呈现出淡蓝色或摸起来很凉。+ 受伤的肢体有针刺感或麻木感。+ 疼得无法抑制。

中毒

如果你的孩子吸入了毒物:+ 保证自己的安全,并让你和你的孩子呼吸新鲜空气。+ 致电中毒控制信息热线以获得帮助(澳大利亚有专门的中毒信息热线131126。中国请拨打120)。如果你的孩子吞咽了毒物::+ 清除剩余的毒物,或让你的孩子离开这里。+ 不要让你的孩子呕吐出来,这样可能会让毒物再次向上移动,并导致二次伤害。+ 致电中毒控制信息热线,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准备好装毒物的容器。如果孩子的眼睛或皮肤沾染了毒物:+ 脱掉可能被毒物污染的衣服,同时保证自己的安全。+ 用大量清凉的自来水冲洗眼睛或皮肤。+ 致电中毒控制信息热线。记住,如果你的孩子已经失去了意识,或者感到非常不适,请按照DRSABCD的原则进行急救,并呼叫救护车。需要警惕的情况!+ 孩子呼吸困难。+ 失去了意识。+ 昏昏欲睡。+ 中毒控制信息热线告诉你需要呼叫救护车。

抽搐

+ 保持冷静。+ 陪在孩子的身边。+ 保证孩子远离危险。+ 条件允许的话,让孩子保持复苏体位,并找一些柔软的东西让孩子枕在上面。+ 不要在孩子的嘴里放任何东西。+ 紧急呼叫救护车。+ 如果可能的话,请你注意孩子抽搐的时长。+ 如果孩子在抽搐停止之后仍然没有反应,请开始进行DRSABCD急救。需要警惕的情况!+ 第一次出现抽搐发作。+ 孩子抽搐了5分钟以上。+ 孩子这次发作和以前不太一样(如果你的孩子以前被确诊为癫痫,请记住她每次发作的特点)。+ 孩子在发作时弄伤了自己。+ 孩子在发作期间出现了呕吐。+ 抽搐发作之后,孩子出现了呼吸困难。+ 抽搐停止超过5分钟后,孩子仍然感到非常困倦。

推荐序一

我时不时地会碰到一些每个家庭都应该有的“必备”好书,《学会应急护理,像我这样做妈妈:每个家庭都需要的婴幼儿急救百科》肯定是其中之一。萨拉·亨斯特德凭借自己作为儿科急诊护士的工作经验,以及身为一名母亲的亲身经历,完成了这本极为优秀的著作,告诉了每个家庭在遇到一些突发状况时应该怎么做。我们遇到意外或严重事故的时候,在几秒钟之内做出的决策可能挽救一条生命。但作为普通的父母,我们根本不知道从何入手。《学会应急护理,像我这样做妈妈:每个家庭都需要的婴幼儿急救百科》围绕孩子在家中可能发生的情景展开了探讨,并通过多次测试和评估总结了一些可行的建议。这些实用的提示,对每个家庭都能派上大用场。我多希望在我的孩子年岁尚小的时候,我的家里能有这本书。当然了,这本书我是一定会给孙子的家里准备一本的。干得好,萨拉。玛吉·登特作家、教育家、育儿与舒缓专家

推荐序二

孩子们是明天的花朵。是我们的未来、梦想和最大的投资。是我们的遗产,我们对人类的贡献。作为孩子们的监护人和榜样,我们必须要具备足够的技能,来保障孩子们的身心安全。拥有这些能力与知识,能够增强父母对养儿育女这件事的信心。掌握急救和心肺复苏的基本技能,可以让我们自信地陪伴孩子去探索世界。这本书将会给你提供一些实用护理技巧,并教给你救命的技能。有了这些技巧,在观察和鼓励孩子进行探索的过程中,你可以充满信心地应对一些不可避免的风险,让孩子们变得更勇敢、更有韧劲。作为一份绝佳的赠礼,这本书带来的信息是明确的:要勇敢地学习这些急救技能,在孩子们面对成长中的狂风骤雨时,让父母成为孩子最可靠的保护伞。我们已经在婴儿车、安全座椅、饮食、教育和各种机遇上付出了经济成本,那么为什么不在挽救生命的知识和技能上也做一些投资呢?我们都知道,养大一个孩子需要很多人同心协力,但是同样地,人们还需要有意识地建立一套措施,来保护儿童,应对儿童出现的紧急医疗状况。为了培养出保护孩子们的信心,在此,我向你发起挑战。凯莉·史塔克儿科急诊护士管理员[1]CanTeen联合创始人新南威尔士州儿童健康促进纪念奖得主[1] 澳大利亚的一个旨在为本人或其亲友患有癌症的青少年提供帮助的组织。——译者注

自序

孩子们的成长非常不可思议。这些小不点灵活又可爱,当然他们偶尔也会出现一些问题,和大人相比,孩子们需要更为频繁的医疗帮助。我作为一名儿科急诊护士,常年和15岁以下的孩子们打交道,更何况急诊室是个能让人大开眼界的地方。我常常觉得自己已经看惯了各种不堪回首的严重伤病,但是当一个孩子被送到医院时,仍然可能会有奇迹发生,如果这时候按课本上教条的做法,可能会让一些孩子错过治疗的最佳机会。[1]创立CPR Kids之前,在婴儿和儿童急救教育计划中,我和许多出众的临床医生、优秀的医院进行过合作,也见证了很多父母针对孩子的伤病进行急救的场景。有的父母会使用一些临时的道具进行救助,例如,用卫生巾做成眼罩,非常有想法!这些父母心里清楚,及时的急救将会给孩子的健康带来莫大帮助。另外,如果父母或其他监护人能够快速识别出孩子的症状和体征,并且及时得到了医疗协助的话,也会对孩子[2]的预后产生重大影响。孩子在生病的时候,身边不一定会有聪明的妈妈或外婆,所以知道接下来应该从哪儿下手很重要,在合适的时间寻求恰当的医疗帮助更是至关重要的。我的职业让我拥有更多的技能和知识来帮助孩子,尽管不少都是在被逼无奈的时候发挥作用,但是我依然觉得自己非常幸运。这意味着如果孩子受伤了或是生病了,我可以迅速进行正确的处理,并且知道在什么时候需要进一步向医生求助。作为一名儿科急诊护士,我知道自己的工作具有一定优势,所以,我通过这本书把知识和经验分享给你,相信你也会知道应该怎么做的。作为一名护士,多年以来我见证了许多故事的发生,[3]有一个故事我至今记忆犹新。有个叫作詹姆斯的小男孩,他是个很好动的好奇宝宝。有一天,詹姆斯一个人在后院玩,他的父亲在厨房里,通过窗户观察孩子的情况。当时是冬天,雨下得很大。詹姆斯的父亲只有1分钟没盯住孩子,等到他转回来的时候,才发现他的孩子脸朝下跌倒在庭院的水景观赏池里,虽然水不深,但是已经足够淹没詹姆斯了。詹姆斯的父亲此前接受过心肺复苏术的训练,他知道这时候应该怎么做。他飞奔到孩子身边,迅速把孩子从水里拉出来,短短60秒的时间,詹姆斯的皮肤已经开始发青了。他的父亲立即开始进行心肺复苏,邻居们在听到呼救声之后,叫了一辆救护车。詹姆斯被紧急抬上了救护车,在去往医院的途中一直持续接受着心肺复苏。虽然孩子的小心脏已经停跳了60秒,但因为持续做心肺复苏,也因为配合后续接受的其他治疗,孩子的命保住了。詹姆斯苏醒过来之后,在医院恢复了好长一段时间。现在,他已经是一个健康、活泼又聪明的大男孩了,他的父母内心充满了感激之情。如果孩子的父亲不懂得心肺复苏术,后果将不堪设想。因为大脑在缺乏血液和氧气的情况下,将会出现严重的脑损伤,甚至会令患者死亡。所有家庭都必须学习急救护理和心肺复苏术的基本知识。你永远不知道这项技能可能在什么时候用上,也许心肺复苏将来拯救的,正是你自己的孩子!萨拉·亨斯特德附注:在这本书中,我用“她”来称呼孩子,只是因为我自己家里是两个女儿。我希望你能理解……男孩们,我并没有忘记你们。[1] 本书作者创立的组织,旨在为家长提供儿童急救相关知识,与更多家庭分享儿科护理知识与经验。——译者注[2] 根据患者当前状况,估计未来经过治疗后的可能结果。——译者注[3] 此名字为患者的化名。

如何使用本书

学会急救和照顾生病的孩子,是每个家庭都应该面对的问题。我写这本书的目的,是让每个家庭变得更加安全和幸福,并让你在遇到孩子的健康问题时充满信心地做出决策。在《学会应急护理,像我这样做妈妈:每个家庭都需要的婴幼儿急救百科》这本书里,你会读到很多奇闻逸事。有些会让你头皮发麻,也有些可能会让你跟着故事一起哭一起笑。但无论是什么样的故事,都会促使你认真思考孩子的健康和安全问题。本书中所提到的急救和疾病信息,来源于医疗管理机构基于实践提供的建议,内容都是有据可循的。掌握急救相关技能非常重要,并且需要亲身动手实践,本书旨在对急救的课程做出补充。急救的方法列在了本书每章节的“处理”部分。请记住,如果你的孩子患有慢性病或需要特殊的照顾,在孩子生病或受伤时,你要确保自己已经从儿科医生那里学到了正确的处理措施。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因此一定要对每个孩子的特定治疗方法有充分的了解。在本书中,你将看到许多关于儿童急救措施的实用提示和技巧。例如,给一个成年人缠绷带可能是一件相对容易的事,但给一个哭闹的孩子缠绷带,就是一大挑战了。照顾小孩子就像把章鱼装在网兜里一样难,不过别担心,按照这本书里面的步骤,相信你和你的孩子会从容不迫地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处理孩子的健康问题大致需要三步:预防、识别和应对。在孩子受伤的时候,你知道应该怎样处理,这自然是好的,但是预防呢?其实有很多常识性的操作,可以让孩子远离伤病。记住,不要过分地束缚孩子也很重要,孩子需要走出去,到外面爬树、玩泥巴。承担风险也是童年生活的一个仪式,可以让孩子成长为一个自信、有适应能力的成年人。轻伤是难以避免的,而你只需要知道如何给这些小问题做好后续处理就够了。书中插入的“急救法则快速参考”彩页,提供了紧急情况下最重要信息的简短摘要。标出的“需要警惕的情况!”提醒你,在孩子出现这些特殊症状和体征时,需要进行紧急医疗救治。《学会应急护理,像我这样做妈妈:每个家庭都需要的婴幼儿急救百科》这本书中的所有建议都遵循着同一个原则:迅速采取行动,保护孩子的生命,并防止孩子受到进一步的伤害。你要保持冷静,并记住这些急救的基本规范。我想在这本书里传达的一个重要的思想就是,一定要保持冷静。当你看到一个受伤的孩子,特别当她是自己家孩子的时候,当时的情绪反应足以让你内心崩溃。但是要记住,如果孩子看到你慌慌张张的样子,她会更加害怕。所以父母要保持冷静,让孩子放下心来,告诉她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并且陪在她身边。等尘埃落定之后,你再发泄也不迟。除了阅读这本书,我还建议你定期参与急救培训和面对面的心肺复苏训练。原因很简单,在医疗保健领域,我们一直在寻找更好的方法来处理伤病。如果有新的证据表明有更好的方法,或者证明了旧的方法其实是有害的,这时陈旧的处理方法可能就跟不上时代了。如果你想要知道最佳的处理方法,请确保自己了解的急救知识一直是最新的,特别是如果你的孩子有一些特殊需求,你就更应该这样做。总之,要记住:在现有的条件下尽自己所能,同时保持活跃的思维,不要让孩子受到进一步的伤害。

第一章 生病受伤早防护,孩子是最好的礼物

CHAPTER 1孩子是天生的冒险家,他们会通过观察、触摸、嗅闻和品尝来认识这个世界。

0~12个月的宝宝:睡眠突发状况多

当我刚把第一个宝宝带回家时,我和我的爱人面对粉嫩可爱的宝宝,根本不知道应该做些什么。我一直希望有人能帮帮我:怎么能让婴儿停止哭泣,了解她为什么哭。当然,不会有人告诉我们要怎么做,而我们也在照顾孩子的过程中,摸索出一些门道。就这样,大约9年后,我们的女儿长成了一个健康、快乐的孩子,这也证明我们之前所做的一切是没错的。后来,我们利用以往的育儿经验,开始养育下一个孩子,所以,我们打算将育儿的经历写成一本书,那肯定会受到孩子们的欢迎!对新手爸妈而言,他们不用担心婴儿从树上掉下来,或被急速行驶的汽车撞到。因为婴儿的活动范围相对较小,通常情况下,父母也不太可能需要处理宝宝的骨折或唇部出血的情况。然而,对婴儿来说,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有一系列特定的潜在危险,需要父母特别关注。在出生后的第一年,他们会快速地成长,从翻身、坐起,到自己移动身体。有些宝宝甚至在1周岁前就学会了走路。宝宝第一次生病或受伤,会让父母感到非常心烦意乱,这也常常是父母第一次意识到宝宝的发育变化。想想看,宝宝第一次翻身的时候,是不是差点从床上或者换尿不湿的台子上掉下来?但一般情况下,新生儿不太容易从床上掉下来,他们睡觉的时候,父母一般会在旁边守护。只要保证孩子睡觉的地方安全,那她从床上掉下去的可能性是很小的。学步车是导致婴儿摔伤的一个重要原因。婴儿因为使用学步车而受伤的事情频繁发生,有些国家已经禁止使用学步车了。对1周岁以内的宝宝而言,他们住院的主要原因是呼吸道感染,其次是意外摔伤。据可靠数据显示,摔伤通常发生在大人抱起孩子,以及孩子不小心从床上掉下来的时候。相关数据显示,大约75%的婴儿溺水案例发生在浴室中。父母最应该担心的情况是婴儿猝死综合征(SIDS)[1],或称“婴儿猝死”。如果婴儿没有明显的原因突然死亡,这种情况被称为“婴儿期意外猝死”(SUDI),其中包括SIDS和睡眠中发生的致死事件。一个婴儿可以在白天或晚上的任何时间死于SUDI,但大多数婴儿会在睡梦中安静地离世。自1989年澳大利亚实施“SIDS与儿童”安全睡眠运动以来,因SIDS而早夭的婴儿数量减少了80%。现在,“SIDS与儿童”有了一个更好记的名字——“红鼻子”组织(Red Nose)。根据他们的建议,为了保证宝宝的安全睡眠,最好采取以下措施:+ 24小时为宝宝提供安全的睡眠环境。+ 从宝宝出生开始,让她睡觉时保持仰卧,不要侧躺或趴着。+ 宝宝睡觉时,不要盖住她的头和脸。+ 在宝宝出生前后让她处于无烟环境。+ 在宝宝6个月到1周岁以前,让宝宝跟大人睡在一个房间里。+ 母乳喂养宝宝。另外,在父母给宝宝添加辅食的阶段,许多父母会担心宝宝会不会过敏,这同样也会引发新一轮复杂情绪的诞生,通常是喜悦中夹杂着一些焦虑。其实,在第一次给宝宝吃花生酱的时候,没必要如临大敌,只需要知道在宝宝出现过敏反应的时候,你应该怎么做就行了。窒息也是导致宝宝发生意外事故的罪魁祸首之一,毕竟宝宝们总是喜欢把什么东西都往嘴里放。父母要记住的是,呕吐是正常的反应,但窒息不是。关于窒息的详细信息,可以参看后文第129~142页的详细介绍。年幼的宝宝在自己生病的时候,并不能亲口告诉你她哪儿不舒服。通常情况下,父母在发现自己的宝宝身体不对劲的时候,最先注意到的是她吃奶不如原来好,她情绪有些不安,或者她比平时睡得更多。所以你应该知道孩子的正常情况是什么样的,如果孩子的表现和正常情况有出入,那就需要警惕了。对宝宝的父母来说,心肺复苏术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技能。对不健康的成年人而言,出现意外情况时通常会心脏骤停,可能是突然停跳或不能正常跳动,过一会儿再出现呼吸停止。但婴儿和儿童的情况与成人恰恰相反,他们的心脏通常很健康,所以在性命攸关的情况下,婴儿通常是先停止呼吸,然后心脏再停止跳动。阅读与心肺复苏术知识相关的读物是一回事,实际操作又是另外一回事。很多医院提供了很多针对婴儿和儿童的急救课程的学习机会,你也可以在自己所在的地区找一个课程学习一下。小结+ 婴儿住院的主要原因是呼吸道感染,其次是意外摔伤。+ 要遵循“红鼻子”组织提出的安全睡眠指南。

1~3岁幼儿:日常意外情况多

1~3岁的幼儿是个非常神奇的群体。他们会摇晃着自己的小脑瓜,在房间里横冲直撞,把这种百米冲刺当成任务一样乐此不疲。别以为这个场景很难想象,等到你也有了孩子,你就明白啦!这些宝贝儿还经常一不小心就摔个大马趴,还没来得及爬起来,眼泪就先掉下来了,真是让家长们愁白了头。幼儿住院的最主要原因就是跌倒,这个结论一点也不会让人觉得奇怪。另外,这个年龄段的宝宝发生溺水、烧伤、中毒的比例也很高,其中大约60%的溺水发生在浴池中。孩子是天生的冒险家,他们会通过观察、触摸、嗅闻和品尝来认识这个世界。不管你再怎么告诉你家宝宝不要做这个、不要做那个,他们十有八九还是会去尝试一下。比如我的嫂子,某天发现她15个月大的儿子把吸管放到了花露水里要尝尝味道,真是让我嫂子哭笑不得。不过放心,孩子没事的。在幼儿蹒跚学步的过程中,他们脑子里是不会有“后果”这个概念的。他们爬到桌子上的时候只会觉得很兴奋,还会觉得如果从桌子上跳下来肯定很刺激,但从来不会考虑到这是一件很危险的事。他们比起绝大多数大人更加“活在当下”——虽说也有些成年人喜欢这样吧。另外,有的宝宝会在做过一两次危险的事之后就长记性了,也有一些宝宝选择无视后果,一而再,再而三地尝试。幼儿的情绪变化很极端,可谓是“翻脸比翻书还快”,这种变化速度让人很没脾气(当然如果孩子不是你家的,最好还是保持一定距离)。这么大的孩子无论前一秒有多开心,都可以瞬间变成一个尖叫的小巫婆。对幼儿来说,挫败感是一种重要的情绪体验。当一个宝宝拼命想要独立完成一件事,但却没有像她想象中的那样很快完成的时候,就会变得非常沮丧。值得庆幸的是,我家的大女儿并不怎么爱发脾气。如果我跟她说某件事很危险、不要这样做的时候,她似乎很快就能理解。但小女儿就不是这样了,我甚至觉得这孩子头上装着个雷达,能探测到我什么时候开始焦虑,我越焦虑她就玩得越欢,动不动就要从比她高两倍的地方跳下来,要不就是踩着滑板车乱窜。要是头盔能永远固定在这个小祖宗的头上该多好啊!但是这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只好……忍了!头部受伤在幼儿这个年龄段非常普遍,特别是幼儿学会走路之后就更常见了。幸运的是,一般宝宝即便在头上磕出一个大包,稍微哭一下,然后该做什么还做什么。在受伤这件事上,幼儿的适应能力是超过大多数成年人的。幼儿还喜欢到处乱钻,对他们来说,没有什么地方是他们不能去的。父母要擦亮眼睛,盯紧宝宝们的行动,搞不好一个不留神,他们就会爬上书架,或者把你钱包里的钱当成纸片玩耍。持续保持警惕确实会让人筋疲力尽,所以对于那些家里有好几个宝宝的家长,我要向你们致敬!由于幼儿有着十足的好奇心,所以中毒也是很常见的。一些药品和日化用品的颜色很鲜艳,对幼儿来说,这意味着它们看上去很好吃,所以宝宝们经常会去尝试。对家长来说,防范胜于救灾,所以要保证这些东西都放在了宝宝够不到的地方。家里有客人来访的时候,也要记得把客人的包包放远一点,毕竟无论是你还是客人,都不想看到包包被孩子翻乱的场景,更何况如果客人包里还有什么需要随身携带的药物,被孩子误食可就不好了。还有,窒息也是幼儿的常见问题。这个年龄段的宝宝总喜欢把一些物品放在嘴里,或者塞到身上的各种孔里面。我见过乐高积木、豌豆、硬币等各种杂七杂八的东西,被宝宝们想方设法地塞到了身体的各种地方。孩子们嘴里含着东西跑来跑去是很危险的,不仅容易让口腔受伤,更可能导致窒息。曾经有个孩子叼着一根筷子到处乱跑,还用它戳自己的扁桃体,这种危险行为造成的后果是直接把孩子送进了手术室。这个案例至今让我难以忘怀。溺水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的另一个主要致死原因。水边的安全问题再怎么强调都不过分,不仅是游泳池周围,其他有水的地方也要特别留心。在我的职业生涯里,我遇到的因为游泳而溺水的孩子是少数,反而是洗澡的时候有不少溺水的。而在几乎所有的溺水案例中,都有一个成年人在孩子身边,但他们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关于溺水的信息,第150~161页将会有更多的介绍。)作为父母,确保自家宝宝成长环境的安全,是自己必须承担的责任。小结+ 幼儿通过探索的过程来学习新鲜事物。+ 跌倒是导致幼儿受伤最常见的原因。+ 居家安全是至关重要的。+ 预防胜于治疗,因此请将危险物品放在孩子够不到的地方或者锁起来。+ 时刻谨记水边的安全问题。

未雨绸缪,父母应具备护理技能

孩子们离开幼儿园之后,开始对“后果”有自己的理解了。他们很快就会知道,如果突然跑到行驶的汽车前面,自己就会有被撞的风险。当然了,虽然孩子们对危险有了一定认知,但这并不等于他们一定不会去做危险的事,所以,大人还是要时刻保持警惕才行。有证据表明,孩子们的视野范围比成人要小,这可以解释一些儿童受到牵连的行人交通事故。另外,孩子们还很容易分心,如果孩子们正在踢足球,球滚到了大街上,那么他们的注意力很可能会集中到球上,而没有注意到街上奔驰的车辆。孩子们从单杠或者蹦床上面掉下来这种事简直太常见了,几乎是每个孩子童年时代的一种仪式。而在这个过程中,擦伤、割伤和骨折都有可能发生。通常如果出了什么岔子,一个创可贴、一些消毒药物加上爸爸妈妈的拥抱,就可以解决问题了。但是为了以防万一,掌握好适用于孩子的急救技术是十分有必要的。有趣的是,在这个年龄组中,男孩比女孩更容易受伤。通常人们认为,男孩比女孩更能承担风险,但并不能一概而论。据统计,5~14岁儿童最常见的受伤原因是交通事故、跌倒和溺水。即使是会游泳的孩子,同样具有溺水的风险。许多伤病都与运动和游乐场有关,其中碰撞是导致男孩们受伤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再想鼓励他们使用一些安全设备,可能就没那么容易了。比如说,如果隔壁家孩子在玩滑板的时候特别潇洒,连头盔都不戴,那你家孩子很有可能也效仿他不戴头盔。记得我8岁的时候,因为戴着运动安全头盔而被别人嘲笑。当年的孩子对这种旧款式的头盔印象很深,又大又丑,一点也不帅气。想让它看起来更好看一点,只能用彩色的贴纸来装饰一下。但不管怎么样,我当年就是靠着这个头盔捡回一条命的。事情是这样的:一天早上,我妈妈让我骑车去小卖部买面包和牛奶。在回来的路上,我需要穿过一条很乱的街道,于是我跳下自行车走到了车堆里。这时一辆时速60千米的汽车朝我开过来,但我没看到这辆汽车,结果就被撞飞了,自行车也被撞得七零八落。当时我头朝下直接撞在了汽车发动机罩上——只要是家里有车的人,相信大家都会明白这个壳子有多硬吧!结果,我的那顶头盔破了一半,但我的头完好无损。我在路中间醒过来的时候,发现自己尿失禁了,好在只有锁骨和腿伤到了,我觉得自己非常幸运。其中有一位目击者找到了我的妈妈,妈妈连同面包牛奶一起把我拎起来,送到了全科医生那里。医生为我的腿做了固定,锁骨伤得不重,没做特殊的处理。回想起来,那次的经历可把我吓坏了。如果我真的伤得很重,被紧急送到急诊室的话,来诊治我的就不是全科医生,而是由专业的创伤救治团队来给我做复苏了。幸亏我活了下来,能够在这里讲这段故事。如果有人再嘲笑我戴头盔的话,我就会给他们讲我的经历,好让他们认识到戴头盔保护自己的重要性。在孩子年幼的时候,轻伤是难以避免的。为了防止重伤的发生,需要靠给孩子戴防护头盔等手段,同时家长还要知道如果真的发生了重大事故该怎么办。另外要记住,孩子们也是可以学习心肺复苏术等急救知识的。小结+ 5~14岁孩子受伤的主要原因是交通事故、跌倒和溺水。+ 许多伤害都与运动和操场有关。+ 轻伤是童年不可避免的一部分。+ 头盔等防护装备可以救孩子一命。+ 即使是会游泳的孩子也有溺水的可能。[1] 指引起婴幼儿突然死亡的综合征,这种情况完全不能预知,且无法发现明显的致死原因。绝大多数的SIDS发生在婴儿睡眠中。——译者注

第二章 心肺复苏与呼救,孩子快乐成长的防护栏

CHAPTER 2如果下次再发生这种紧急情况,我们每个人都有能力提供急救的帮助了。虽然我们希望以后永远都没机会用上这些技能,不过掌握了这些急救知识总是好的。

心肺复苏——每个人都该学的急救技能

心肺复苏是为人父母必须掌握的一项重要技能。心肺复苏通过按压胸部而对心脏和肺部施压,从而将血液泵到全身,同时通过对鼻子或嘴吹气,以使肺部充气膨胀。当一个人的心脏停止跳动或者发生无效跳动时,就需要进行心肺复苏术了。施行心肺复苏术的目的是将血液及其中的氧气输送到大脑和其他重要器官。很多人可能觉得心肺复苏有让人恢复活力的功效,但其实并不是这样的。说实话,如果一个人在接受心肺复苏之后,能够重新醒过来,这就已经非常幸运了。心肺复苏术是为了保持大脑等重要器官的血液和氧气供应。如果大脑在几分钟内没有足够的血液和氧气,那很可能发生脑损伤甚至死亡。尽管心肺复苏的大原则在所有年龄段都是相同的,但具体的执行方法也因年龄而异。在实施心肺复苏时,通常根据年龄将患者分为三组:1. 婴儿(0~12个月);2. 儿童(1~8岁);3. 成人。为了更容易记住基础生命支持的具体步骤,这里有一个简单的记忆方法:各步骤的英文首字母可以组成DRSABCD,你可以通过“医生(英文doctors,即DRS)的ABCD”这种方法来记忆。这些字母分别代表:D-Dangers(危险);R-Response(反应);S-Send for Help(呼救);A-Airway(气道);B-Breathing(呼吸);C-Compression(按压);D-Defibrillator(除颤)。其中,“DRSAB”是为了确认某人是否需要心肺复苏,而“CD”则是心肺复苏和除颤的具体执行过程。接下来,我们依次学习一下DRSABCD的每个步骤。

D-Dangers(危险):判断周围环境的危险性

在帮助你的孩子之前,你首先要确认周围环境是否有危险。这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很难,因为在孩子受伤时,你为人父母的本能会促使你马上把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开始对孩子进行施救。但是换个角度想想,如果你也受伤了,你还怎么帮自己的孩子呢?所以,你的首要任务就是确保自己和孩子的人身安全不会进一步受到威胁。关于这个问题,有一个典型的例子:一位爷爷看到自己的孙子掉进了游泳池,一着急就跳下了水,但是自己并不会游泳。结果,孩子的妈妈要同时把小孩和老人都救回来。幸运的是,祖孙两人都没出什么大事,但对孩子妈妈来说,本来只要救孩子一个人就可以了。虽然爷爷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这时候,他更应该做的是向其他人求助,在岸上为孩子祈祷。还有一个例子是,当一个孩子被车撞倒时,他的爸爸没有考虑清楚,就紧跟着冲进了混乱的交通中,结果被其他的车子撞伤了。想象一下,在家里等孩子回来的妈妈接到急诊科的电话,听说孩子和自己的爱人双双被车撞倒,该是一件多么令人咋舌的事!所以,为了自己和孩子着想,父母们有必要多花点时间确认好周围环境的安全,然后再对孩子进行施救。请记住,如果你的孩子受了伤,要尽可能地在不强迫她的前提下,让她的身体保持静止不动。但是如果她处于危险之中的话,千万要记得先让她远离进一步的伤害。确认好自己和孩子的安全之后,就可以进行下一步了。

R-Response(反应):确定孩子的意识状态

接下来你需要知道自己的宝宝对你的话有没有回应,也就是有没有意识。如果有回应,那就不需要对她做心肺复苏。她可能病得很重,并且需要在救护车的护送下迅速地前往医院,但只要她还有意识,就不需要进行胸外按压。而一旦你的宝宝对你没有回应了,她通常会表现得四肢无力,身体也会很笨重,即使你试图唤醒她,她也不会移动身体或者发出声音。无意识和睡眠是不同的,睡眠是一种自然的状态,如果她处于深度睡眠中,可能需要很用力地刺激一下她才会醒,但归根结底都是可以被唤醒的。而无意识的婴儿或儿童即便在受到刺激的时候也不会醒来,也不会做出相应的动作作为回应。绝大多数急救指南会告诉你,除非受伤人员处于危险之中,否则不需要移动他的位置,而是把他留在原地,检查是否会对刺激产生回应。这是因为如果你移动患者的身体,反而可能对他们造成进一步伤害。不过也有例外的情况,为了保证患者的呼吸道畅通,需要移动他们的身体,具体可参见后文“A-Airway”(见第19页)的部分。为了检查孩子能不能有回应,可以尝试用力捏她的肩膀,给她搔搔痒,并且大声地对她说话,例如:“萨拉,快醒醒萨拉,你能听见吗?”这时候如果孩子突然哭了,或者一把将你推开,和你说话,这是个好兆头!孩子可能仍然需要接受治疗,但是至少不用做心肺复苏了。检查宝宝的反应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我觉得把宝宝放在婴儿床里观察反应肯定是不行的。只有在她摔伤了或者遇到车祸的时候,才要让她的身体保持不动,其他情况下都应该把宝宝抱在怀里。你抱着宝宝的时候,可以让她直起身子,托住她的头,然后在她肋骨部位挠挠痒。在挠痒的时候不要晃动她的身体。希望她能在这种刺激之下给你一个响亮的哭声。哭是一种最好的回应。一个哭闹中的孩子是完全不需要心肺复苏的。我班上的一位妈妈曾经讲过她家宝宝昏迷的故事。她说一开始只是觉得宝宝睡得很沉,以往这时候把宝宝抱起来的话,宝宝会抽动几下身体。但是这次当她把宝宝抱起来,试图刺激一下的时候,她才发现自己的宝宝身体变得非常松弛,和平常完全是两种状态。如果你的宝宝没有任何回应,也就是昏迷了的话,这时你就需要进行下一步操作了。

S-Send for Help(呼救):保持冷静,第一时间呼救

如果宝宝没有任何的反应,你需要尽自己所能获得医疗帮助,能多快就多快(可参考第42~52页的“呼叫救护车”部分)。这时你可以自己打电话叫救护车,让你旁边的人帮你叫救护车,敲邻居家的门请他们帮忙,甚至在马路边招呼一辆便车。总之,只要你有了主意,就要马上去做。如果你呼叫了救护车,记得保持冷静的状态,把相关的信息讲清楚。另外不要忘记把门锁打开,并清除门口的障碍,以便医疗人员能快速安全地到达你的身边。完成呼救这一步之后,你就可以继续下一步了。

A-Airway(气道):保证孩子的气道畅通

气道是空气进出肺部的通道。气管是把鼻子和嘴连接到肺部的管子,需要一直保持通畅的状态。如果一个人的气道堵塞了,就会因为无法呼吸而死亡,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年幼的宝宝们气道柔软又狭窄。健康的婴儿在睡觉,气道也会一直处于开放状态。如果你的宝宝因为伤病而失去知觉,她就会失去正常的肌肉力量,反射也会变迟钝,这时候要是她的头部后仰或前倾的角度太大的话,就可能会让气道纠缠在一起,导致很严重的后果。而由于婴幼儿的头相对比较大,当他们失去知觉时,他们的脑袋就会过度倾斜,从而压缩并阻塞呼吸道。另外,婴幼儿的舌头同样很大,虽然人们并不会把舌头吞到肚子里,但在因为伤病而失去意识的时候,舌头可能会后坠到呼吸道的入口处,把气道堵住。所以,你要保证宝宝的头部处于中线的位置,从而维持气道的畅通状态。这时候就需要一种特殊的操作:仰头抬颏。处于中线位置的婴儿在确保环境安全、不会对孩子造成进一步伤害之后,你可以把宝宝放在平坦的地面上,将她的头部与身体的其他部分摆成一条直线。想要理解怎么给宝宝摆好姿势,最好亲自动手实践一下。想象一下自己像做瑜伽伸展脊柱那样挺直身体,直视前方,把头部和身体对齐在中线上——这个姿势就是你要给宝宝摆正的身体姿势。你需要先把宝宝的头摆在中线位置,再用你的拇指和食指将宝宝的下巴朝着天花板的方向往上抬。在操作过程中你要非常小心,不要按压喉咙周围的柔软部分,避免阻塞呼吸道。抬起下巴可以让宝宝的舌头往前移,这样就不会挡住呼吸道的入口了。对孩子进行仰头抬颏操作对大一点的孩子来说,头部的位置和婴儿稍有不同,需要进一步向后倾斜,才能彻底打开呼吸道。所以你还要轻轻往下压孩子的后脑勺,让孩子的额头进一步后仰,这个姿势有点像想要闻味道的时候的样子。你也可以回想自己做瑜伽的样子,来协助记忆这个姿势。想象一下,假如面前有一束鲜花,你想要闻一闻它的味道,脖子就会自然而然地向前伸直。用你的手抓住孩子的下巴,向天花板的方向抬起来。这个动作和给宝宝抬下巴有类似之处,都是通过调整头部和颈部的位置,来疏通气道的入口。要记住,对于失去知觉的患者,无论是婴儿、儿童还是大人,开放气道都是首要任务,它的优先级比治疗伤情还要高。即使你怀疑孩子的颈部或脊椎受了伤,也要让孩子的头向后倾斜,以确保呼吸道是通畅的。是的,这样做确实有可能会让孩子伤得更重(虽然概率非常低),但如果孩子的气道没打开,她就没办法呼吸了。如果你在打开气道的过程中,看到宝宝的嘴里有异物,这时应该让她侧躺着,能把异物取出来的话就尽量取出来。而如果异物在很靠后的位置,贸然用手抠可能会导致异物进入到更深的位置,所以千万别这样做!要是宝宝嘴里有呕吐物的话,可以让她侧过身,把呕吐物都排出来之后再躺回去。我曾经遇到过一个摩托车骑手被卡车撞伤的事故。我遵循着DRSABCD的方法,在检查伤者的呼吸道时,发现情况不太妙。他的气道被阻塞了,需要我一直撑着他的头,他才能继续呼吸。对于一个失去知觉的人,在仰头抬颏之后如果松手了,他的头往往又会耷拉回原来的位置,气道会再次被堵上,所以必须得有人一直撑着他的头才行。我当时就是这样做的,但有一个旁观者看到了伤者手臂流了一地血,就开始对我大喊大叫。作为旁观者,他们不明白我为什么要一直撑着伤者的头。确实伤者出血量很大,但如果我松手了,他就会不能呼吸。没过多久,其他的人过来帮忙对伤者的手臂进行了急救,而我一直维持着伤者的气道通畅,直到救护车抵达现场。气道已经充分开放之后,就保持好这个位置,继续进行下一步吧。

B-Breathing(呼吸):不要随意做心肺复苏

在保持呼吸道通畅的过程中,你需要检查患者的呼吸情况。尽管失去知觉的人偶尔也会出现浅浅的喘息,但这算不上是呼吸。而你需要观察、倾听和感受她的呼吸是正常的还是异常的。+ 观察患者的胸部或腹部有没有上下起伏。+ 听听看有没有呼吸的声音。+ 感受一下有没有空气从嘴或鼻子中呼出来。你平时每天都会看到自己的孩子在呼吸,所以应该知道正常的呼吸是什么样的。年幼的婴儿在呼吸的时候,你可以注意到他们的呼吸并不规律,他们在呼吸中主要是肚子在起伏,而不是和成年人以及大一点的孩子一样利用胸廓进行呼吸。当婴儿和儿童正常呼吸时,他们的脸蛋通常是粉扑扑的,只有在不舒服的时候才会表现得很苍白。而当他们出现呼吸异常的时候,很快就会脸色发青,有时在呼吸异常的30秒内就会出现。这是婴儿或儿童需要心肺复苏的迹象之一。观察、倾听和感受患者的呼吸如果婴儿和儿童的呼吸出现了异常,你可能只能看到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