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能的力量:激发孩子潜能的52个方法(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4 10:00:37

点击下载

作者:郝强

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潜能的力量:激发孩子潜能的52个方法

潜能的力量:激发孩子潜能的52个方法试读:

前言

美国心理学家曾对150名很有成就的人的性格进行过研究,发现他们都具有三种优秀的品质:一是性格上具有坚韧性;二是善于为实现自己的目标不断进行成果的积累;三是很自信,不自卑。这些优秀品质的形成与他们所受的早期教育有紧密联系。每个孩子都是一块金子,只要用心发掘,就能让他熠熠生辉。

注重开发孩子的潜能,父母责无旁贷。俗话说得好:“三岁看小,七岁看老。”孩子幼年时期性格的形成,潜能的发掘,对未来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科学研究显示,3岁之前是一个人大脑发育的重要时期。一个人出生时脑重量只有370克,第一年年末时,婴儿脑重就已经接近成人脑重的60%;第二年年末时,约为出生时的3倍,约占成人脑重的75%;到3岁时,婴儿脑重已接近成人脑重的范围,以后发育速度就变慢了。所以孩子在出生后2~3年内,无论在生理还是在心理方面,良好的育儿刺激对大脑的功能和结构都有重要的影响。所以父母要抓住孩子0~3岁阶段的教育,这时开发孩子的头脑,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捷克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说过:“求知与求学的欲望应该采用一切可能的方式去在孩子们身上激发起来。”求知欲是潜能最好的催化剂。人在儿童时期的求知欲比成人高出很多,他们看着一切事物都是新鲜的。父母要抓住孩子求知的最佳时期,重视孩子的每次提问,鼓励孩子思考、求知,让潜能绽放在求知的道路上。

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柏拉图说过:“强迫学习的东西是不会保存在心里的。”父母要培养孩子主动学习的能力,给孩子自由的空间。独立自主的学习态度对于潜能的发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爱因斯坦曾经有一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父母在对孩子进行教育的时候也应该牢记这一点:重视孩子的好恶,用兴趣来激发孩子的潜能。兴趣可以产生无穷的动力,促使孩子自发学习。但是父母在培养孩子兴趣的时候不能盲目,要注意了解孩子的性格特点,因材施教。

思维是智慧的结晶,思维局限必定会造成潜能的掩埋。父母应该从多角度开发孩子的思维,培养“聪明宝宝”。

年轻的父母都希望孩子今后能独立思考,具有创造性,那么就要从小对孩子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美国著名教育学家杜威说过:“最好的一种教学,就是牢牢记住学校教材和实际经验二者相互联系的必要性,使学生养成一种态度,习惯于寻找这两方面的接触点和相互的关系。”父母要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在创新实践中开发创造性思维。

潜能只有在学习中才能不断得到强化。孔子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让孩子爱上学习、主动学习,培养“知识宝宝”。

父母在关心孩子的智商、情商和财商的同时,要开始注重从小培养孩子的体商,即提高其对体育锻炼的热心程度,以及参与运动的水平。因为运动不但能使骨骼强健,肌肉发达,促进身体健康发育,还能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为大脑提供高质量的营养,使头脑更灵活,从而促进智力的发展。因此,体育运动=增强体质+开发智力。

本书提供了激发孩子潜能的52种方法,用生动翔实的例证和专家学者多年的研究成果来指导年轻的父母如何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激发孩子潜能。

孩子的一生会怎么样,起点至关重要。让孩子赢在起跑点上,是每位父母的心愿。如果您能够将本书提供的52种激发潜能的方法应用在孩子的早期教育上,一定能够取得教育的成功。让您的宝宝成为“聪明宝宝”、“超级宝宝”、“知识宝宝”和“健康宝宝”!

第一章 孩子潜能无限,挖掘就会闪光

有一位大作家曾经说过:“每个孩子都是金子,都是天才。”因为每个人都在某一些方面与众不同,或优胜于他人。大自然赐给我们每个人以巨大的潜能,等待我们去发现,去开发!你要相信,没有什么人是没有天赋的,那些认为自己没有天赋的人只是一些尚未开发出自己潜力的人。只要能够认真挖掘孩子的潜能,他们都会成为某一个方面有才能的人。

每个孩子都是块金子

有三个哈佛毕业生的故事:

1914年,威廉·詹姆士·塞德尔兹只有15岁,但是这一年他从世界最高学府——哈佛大学毕业了。威廉·詹姆士·塞德尔兹是著名心理学家鲍里斯·塞德尔兹的儿子,他的学历非常奇特:他不到两岁就开始接受教育,3岁时已经能用母语流利地读写了。他5岁时看到家里的骨骼标本,又对人体产生了兴趣,从而开始学习生理学,不久竟然达到了执业医师水平。他6岁那年春天,和别的孩子一样开始上小学。入学那天上午,他被编在一年级,可是到了中午,他母亲去学校接他时,他已经是三年级的学生了。就在这一年,他学完了小学的全部课程。第二年,7岁的他打算上中学,因为年龄不够,学校不收,他只好在家自学,主要是学高等数学,因为语言方面他早就具备了很高的能力。

过了一年,8岁的威廉·詹姆士·塞德尔兹终于如愿上了中学。他的各科成绩都很优秀,数学更是出类拔萃,所以没多久,学校就同意他不再上数学课,并让协助老师批改其他同学的数学作业。不仅如此,他还在中学期间编写了天文学、英语语法和拉丁语语法的教科书。不久,他就因为不需要在学校学习而退学了。

这位小神童很快就出了名,很多人专门从各地赶来考他,结果他的表现比传说中的更令人惊讶。比如,麻省理工学院的一位教授,用自己在德国读博士时感到头疼的难题来考他,没想到他很快答了出来。这一年,他才9岁。

11岁那年,他靠自学考进了哈佛大学。入学后不久,他就能讲解四维空间这样的数学难题了,这使教授们大为惊讶。1914年,塞德尔兹以优异的成绩从哈佛大学毕业了,随即在该校研究生院攻读博士学位。

与塞德尔兹同时期,哈佛还有两个小毕业生。一个叫阿道夫·伯利,是塔夫托大学神学教授伯利博士的儿子。他是13岁半进入哈佛大学的,比塞德尔兹稍晚一点,但他只用了3年时间就读完了4年的课程,毕业后继续在哈佛学习法学。

另一个叫诺伯特·威纳,是哈佛大学斯拉夫语教授威纳博士的儿子。他上大学比塞德尔兹还早,10岁就考入了塔夫托大学,14岁大学毕业,随后考入哈佛大学研究生院。同样在1914年,年仅18岁的威纳就顺利地获得了哲学博士学位。

大家看到上面三个哈佛毕业生的故事,一定认为他们是神童,是上帝的宠儿,可是自己的孩子并不一定这么幸运。其实,这种想法是不对的,每个孩子都是块金子,关键看家长如何来开掘。那些人过人的才能并不是因为他们的智商有多么过人之处,而是得益于科学的早期教育。有一个事实可以说明这一点,威纳和伯利的兄弟姐妹都接受了同样的教育,因而有着同样的学历。伯利的姐姐丽娜,15岁就考入了拉德克利夫女子大学,1914年和伯利同期毕业。他的妹妹米勒姆和弟弟鲁道夫,分别在14岁和15岁考入大学;威纳的两个妹妹,康斯坦斯和贝尔特,都在14岁考入了拉德克利夫女子大学。

我们在生活中也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事情,有的家庭几个孩子全部是名牌大学的毕业生,而有的家庭的孩子在学校都是让老师头疼的小孩。早期的家庭教育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负有重大责任。

有人可能会说,基因也是重要的因素,有的孩子天生就是比较聪明,他们当然会是学校里的好学生,社会中的有用之才。但是万一孩子并不是太聪明,我们家长有什么办法呢?

我们看看下面的一个例子:

德国法学家卡尔·威特生于1800年,他的出生地是哈勒附近一个叫洛肖的村庄。他的父亲也叫卡尔·威特,是村里的牧师。

威特的父亲虽然只是一位乡村牧师,但是却很有想法,尤其是他的教育思想更是独树一帜。我们不知道他的教育思想是怎么形成的,但他还没有孩子的时候就有了一个信念——孩子必须从婴儿时期开始教育。用他自己的话说,当婴儿出现智力的曙光时,教育就应该开始了。如果能做到这一点,普通儿童可以变得才智过人。

很快,威特有了一个孩子,但是非常不幸的是,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夭折了。小威特是他第二个孩子。小威特在婴儿时期显得特别痴呆。残酷现实一度使这个牧师非常伤心,他曾这样说:“我有什么罪,上帝给了我这么个傻孩子?”邻居们虽然嘴上劝他“想开点”,但心里都认为小威特的确是个傻子,事实上,他们在背后也是这么说的。

但是老威特并没有因为孩子智力的障碍就放弃对他的教育,他开始认真地按自己的计划对小威特进行教育。起初,连他的妻子也不赞成,她说:“你别白费劲了,这样的孩子教也没用,成不了材的。”

但是过了几年,小威特的成长让所有的人大吃一惊。小威特8岁时就学会了德语、法语、意大利语、拉丁语、英语和希腊语6种语言,并擅长动物学、植物学、物理学和化学,数学尤其出色。他9岁那年,考入了莱比锡大学。1814年4月,还不到14岁的他就发表了数学论文,并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时隔两年,他刚满16岁,又被授予法学博士学位,并被柏林大学聘为法学教授。

去柏林大学任教之前,他得到了普鲁士国王的一笔奖金,于是去意大利留学。他住在佛罗伦萨的时候,无意间研究起但丁来,他很快就发现,但丁不仅在国外,甚至在他的祖国意大利,也受到很大误解。他开始对但丁进行深入研究。1823年,23岁的威特发表了论文《对但丁的误解》,指出了当时学者关于但丁的谬误,为研究但丁开辟了一条正确的道路。他的专业是法学,他在研究法学的同时继续研究但丁,终于成为这方面的权威。

1820年,威特从意大利回国,从第二年起,在布赖斯芬大学任法学教授。1834年,他开始在哈勒大学讲学,直到1883年与世长辞,享年83岁。

威特的父亲把对他在14岁以前的教育情况写成了一本书,叫做《卡尔·威特的教育》。这本书问世时距今已经一百年了,当时它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几乎失传了,保存到今天的极为有限。哈佛大学图书馆有幸保存了一册,但这也是美国仅存的一册。

很小就考上哈佛大学的诺伯特·威纳,就是因为他的爸爸读了《卡尔·威特的教育》之后,对威纳兄弟进行早期教育的。塞德尔兹的父亲毕业于哈佛大学,也是在读了这本书之后对塞德尔兹进行教育的。我们不知道伯利的父亲和哈佛大学有什么关系,但是,从他写的《家庭学校》和《家庭教育》两本书中,可以看出,他在对伯利兄妹教育时是借鉴了《卡尔·威特的教育》的。

一百多年前的威特和塞德尔兹、伯利、威纳等人都是被父母重视,并受到了非常好的早期教育。可以说,如果没有父母对他们潜能的挖掘和开发,是不会产生这样优秀的人才。现在的年轻父母也应该借鉴前人的经验,重视挖掘孩子的潜能,用老威特的话来说,就是在儿童智力的曙光刚出现时就开始教育。

从古至今,对儿童的教育是一个民族强盛、素质提高的重要条件。翻开古希腊历史,雅典的天才层出不穷。然而,雅典的人口却少得可怜,即便在全盛时期,也才50万人左右,而且其中五分之四是奴隶。公元前490年,波斯国王大流士派出12万人、600艘战船的大军要踏平雅典,而雅典派出的军队只有1万人。我们都知道,马拉松战役是历史上有名的大战役,但据说雅典军队在这次战役中,只有192人阵亡。像雅典这样的小城,竟出现了那么多的天才,这是为什么呢?人种改良论的鼻祖高尔顿认为,那是因为希腊人是优秀人种。也许这的确是原因之一,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他们受过早期教育。古希腊有对儿童进行早期教育的传统。同样的道理,如果现在的父母重视对孩子进行教育,挖掘他们的潜能,也许他们将是未来非常有成就的杰出人才。

现在,大多数夫妇只有一个孩子,因此对孩子的期望值更高。每个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学业成功,将来考个好大学,有个好工作,有个幸福家庭。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孩子,所以我们需要孩子百分之百成才,谁也不想有任何失误,其压力可想而知。因此,21世纪最受人关注的课题之一,是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潜力。作为新世纪年轻的父母,如何让孩子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发展,如何把孩子培养成“我能行”的身心健康的孩子,是我们这代人的责任和义务。可以说,21世纪的父母比任何一代的父母都更关注孩子,都对孩子充满了期待和希望,竭尽全力甚至是节衣缩食地去满足孩子的种种需求。为了孩子,我们父母费尽了心血,但用从父辈们那获得的观念和经验去教育现在的孩子,其结果却往往不尽如人意。

我们应该明白,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因此教育孩子应该因材施教,要以负责的态度,耐心、细致、科学地给孩子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要避免三种情况,一种是放任自流,不管不问;一种是过分呵护,关心过度;一种是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孩子身上,稍有不从,不是打就是骂,这样都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对孩子的早期教育非常重要,从小挖掘孩子的潜能,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让每个孩子都能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每个孩子都是块金子,都一定会有闪闪发光的一面。著名教育家加德纳教授就提出了与传统的一元智能完全相反的观点。他认为,每个人至少有八种智能,这八种智能同样可以作为人才评判的标准。原来的智商检测来源于一元智能的标准,智商是解答智商测验试题的能力。智商测验可以相对准确地预测儿童在学校的成绩,但在解答他走出学校后的实际工作情况时却无能为力。因为智商测试所评判的仅仅是逻辑或逻辑加语言的能力,而加德纳教授的八种智能包括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身体动觉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自然智能。这八种独立而又平等的智能都能成为评价成功与否的标准,而每个孩子的智能结构不同,却都在组合性地发挥着作用。

孩子身上有着无穷的潜力和发展的可能性,洛利斯·马拉古齐在《其实有一百》里充满激情的描述展示了一幅关于孩子的千姿百态的图画,不知道曾经并且还将打动多少父母的心弦。宝宝是天生的学习者与创造者,从小宝贝呱呱落地那一刻起,他对这个世界的尝试与探索就永无止息。宝宝就像一株蓬勃生长的植物,只要我们给予充足的阳光、空气与养分就可以长成参天大树。宝宝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心思,每一句话都在向我们表明,他是学习的天才。然而,我们过分认真,过分刻意的教育就像无形的绳索,束缚了宝宝成长的进程与方向,偷去了原本属于宝宝的九十九种念头、九十九种欢乐、九十九种梦想,九十九种……

没有笨拙的孩子,只有平庸的父母

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有句教育名言:“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同样的道理,没有笨拙的孩子,只有平庸的父母。

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无私的,所谓“可怜天下父母心”。为了孩子,父母可以舍弃一切,甚至是生命,然而,他们往往会面临着这样的困惑:为什么我如此爱孩子,可是孩子却离我越来越远;我做的所有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可是为什么他们的眼里却写满了敌意和恨意?爱顶嘴、逆反、撒谎、沉迷游戏与网络、厌学、任性、自私……孩子的这些行为让父母伤透了心,同时不得不哀叹,现在的孩子真难教。

但是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一下,父母对自己的教育就没有问题吗?你把自己的孩子看作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尊重他们的思想吗?你是否真正了解孩子的需求呢?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否很少表扬过自己的孩子?对于孩子的失误,你是否总是报以斥骂,或者是冷嘲热讽……

江门市第三人民医院心身综合科副主任、儿童心理卫生专家曹民佑指出,孩子其实就是一张白纸,形成什么样的人完全在于父母如何去引导。“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在教育上,不是孩子有什么问题,而是父母缺乏应对的智慧;不是孩子不够聪明,而是父母者忽视了去学习怎样才能挖掘孩子潜能的方法。

假如你今天随意地辱骂孩子,明天孩子去学校可能就会骂同学;假如你今天对孩子以打代教,他明天就会用拳头来解决问题;假如你今天跟踪孩子的出行,偷看他的信件,偷听他的电话,他明天就会口是心非,弄虚作假;假如你今天对孩子的缺点冷嘲热讽,他明天就会自卑胆怯,犹豫不决;假如你今天对孩子的事情越俎代庖,他明天就会事事无视,凡事依赖别人等等。父母应该知道,自己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对他们有着言传身教的重要作用。“作为家长,不要小看你的一言一行。它们对于孩子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曹民佑指出,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个性品格、世界观、人生观等形成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使孩子有稳定的情绪;健全完善的性格(开朗、随和、幽默、自信、勇敢、大方等);高尚的品质(正直、有爱心、乐于助人、谦虚、尊重别人等);另外还有行为协调、人际关系处理适当、反应适度。

同样,不良的家庭教育会导致孩子情绪反应不稳定,如暴躁、易发脾气、冲动、焦虑、抑郁等;易出现性格缺陷,如固执、敏感多疑、孤独、自卑、胆怯、嫉妒、任性、争强好胜、逞能、虚荣、撒谎等;此外,还有意志薄弱、缺乏自制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差、人际关系困难。其实,在家庭教育上,父母的爱是前提,但不是全部。爱需要表达,更需要方式。曹民佑说,在现代的家庭教育中,家长常常存在着三大误区。这些误区可能会造成孩子心理压力过大,不仅无助于孩子的良好教育,甚至严重者会出现心理扭曲。

误区一:期望过高

家长往往不根据自己孩子的情况来制订适合的发展方向,而是对每个孩子都有一种普遍的高要求:希望孩子考上名牌大学,希望孩子成为一个“全才”,最好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在这样的目标下,家长往往不顾孩子的兴趣和自身的发展规律,给其报各种各样的培训班,逼迫孩子以学习为中心。此时,孩子成为了学习的工具,生活中除了学习没有其他的乐趣可言。

家长必须认识到,每个孩子都不一样。如果家长不承认孩子客观条件的差异性和主观能动的有限性,而是一味地苛求孩子,盲目地要求孩子达到自己的目标。这会给孩子造成沉重的精神和学习负担,使其丧失学习的乐趣和动力,严重者甚至产生焦虑、强迫、抑郁等各种心理问题。

小锦是一个初中二年级的学生,父母对他期望很高,要求学习成绩一定要排在全校前十名。在小锦的生活中,除了读书,读书,还是读书,就算放暑假、寒假,小锦不但不能休息,反而还会比上学更累,因为早就有一大堆补习班在等着。没有娱乐、没有朋友,只有写不完的试卷和作业,这使得小锦憎恨学校,厌恶学习,但是,与此同时,小锦又很期待得到父母的赞扬,于是,他要拼命压抑自己的情绪,硬逼自己“死读书”。在这样的情况下,小锦的成绩不断下滑。渐渐的,他行为上也出现了异常的举动,那就是不允许任何人碰他的头,认为别人只要碰到了,会损坏脑细胞,影响智力。慢慢的,小锦不想去学校,也不愿意出门,他的精神出了问题。

专家指出,这是由于小锦在内心太渴望达到父母的期望,但是实际上又难以做到,为了寻求心理平衡,而呈现出的病理性防御机制。当人的内心长期受到压抑,不能释放,为了求得平衡,就会产生疾病的保护机制。

每个孩子的兴趣和能力都不一样。如果我们可以了解孩子的兴趣,教育孩子就不如我们想象中那么困难。因材施教,既可以让孩子的兴趣得到满足,又避免对孩子的心灵造成伤害。

误区二:只重视智力发展而忽视了综合素质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

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节目曾报道过湖南省华容县名噪一时的“神童”魏永康。从小到大,母亲对其的唯一要求就是专心学习。在其母亲“疯狂”的督促和智力训练下,魏永康6岁就已经完成了小学课程,13岁考上了湘潭大学,17岁成为了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硕士研究生。然而,由于生活中的事情完全由母亲包办,魏永康不懂得如何跟周围的人交往。读研后,因为生活长期不能自理,知识结构不适应中科院的研究模式,而被学校劝退。在其母亲看来,本应儿子自己做的事情都是无关紧要的小事,只有读书、学习才是最重要的。从初中,到大学,母亲一直陪读。上大学期间,母亲从来没有让魏永康洗过衣服,甚至洗头都是妈妈帮忙。他就是只重视智力发展,忽视了与人交往的能力,导致学业也无法继续下去。

很多家长认为让孩子在学校学习之外,再学习一些绘画、书法、音乐、舞蹈等就完全尽到了责任,让他们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其实,在这些方面的学习仅仅是技能层面的,综合素质的范围很广,除了技能方面以外,还有人的情商,其包括了情绪控制能力、自我认知能力、自我激励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有研究发现,成功有80%来自情商,20%来自智商;也有科学家指出,情商高的人更具有创造力;还有人认为,只要能调动情绪,就能调动一切。正所谓“性格决定命运”。智力的教育不能忽视,但是情商的培养更是至关重要。

误区三:家长永远是对的,孩子永远是错的

家长常会用自己的标准去要求孩子,把孩子当作自己的附属物。其实,孩子是独立的个体,无论年纪大小,他们都有自己的情感需求和思想观念。对于家长来说,如果和别人出现相左的意见,并且对方以强势的态度进行打压,相信每个人的心里都会非常不乐意,不想接受,而且还会十分排斥。相同的道理,家长不能把自己的意见和标准强加在孩子身上,因为他们也有自己的想法。家长必须学会尊重孩子的意见,倾听他们的需求。掌握沟通与交流的技巧,例如人处于积极情绪时最容易接受别人的意见,因此,家长可以在孩子心情愉悦时提出自己的观点。

那么,家庭教育如何进行?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对子女采取何种态度非常重要。如果家长采取的是支配的态度,孩子的行为表现为缺乏自主性、依赖、服从;如果是干涉的态度,孩子的行为表现为神经质、被动、幼稚;如果是拒绝的态度,孩子表现为冷漠、粗暴等等。

因此,家长首先要学会尊重孩子,虽然孩子的生理和心理还远远没有达到成熟的程度,但是他们在自己内心世界里认为自己是独立的,所以要求别人的尊重。另外,孩子的自尊心一旦被挫伤,很容易出现消沉的心理,对父母也会表现出一种不合作,对立甚至是反抗的态度。

其次,家长还要经常表扬和鼓励孩子。只有经常表扬,才能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情绪,如此一来,他们的合作精神也比较强。不仅要表扬,还要学会表扬的方式,例如表扬要具体,即在孩子做完每一件事后,要及时地表扬,这样才能让孩子的良好的行为继续维持。

另外,家长应该真诚地与孩子沟通,尽量避免激将法。因为,孩子的判断辨识能力较差,激将的态度会让孩子产生误解,认为父母不爱自己或者是轻视自己。作为父母,应该相信,孩子即便是在做了错事的时候,他也是在努力地想把事情做好。不要把注意力放在孩子的负面行为上,而是要看到孩子行为后面的良好的动机,父母要避免对孩子一味地指责,而是要帮助孩子找到正确的做法。

父母要很好地教育孩子,了解孩子需要,就要尝试回到自己的需要点上,了解自己的情绪。当父母因为孩子做了“错”事的时候,父母可以为自己制造一个同样的处境来感受孩子的需要。是否别人的指责可以帮助自己?或者是打击可以让自己更加的上进和积极?这样的时候,什么是我需要的,怎样的行为可以激发我的积极的欲望……当我自卑时候,我最需要什么、我为什么自卑、我害怕什么?面对我感觉自卑的东西或者处境,我需要什么样的帮助?什么东西可以让我感觉到安全?当我有暴力倾向的时候,或者我要使用暴力的时候,我是想得到什么感觉?当我不积极的时候,我自己是害怕什么、担心什么?什么东西可以刺激我的解决欲望?我心理的感觉是什么样的?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改变我的处境?我如何可以改变我自己的处境?设身处地地思考孩子的需要,就会容易找到教育孩子的方法。

年轻的父母们,只要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那么教育就合理而有效。不必要刻意地去追寻道理,而要看到对自己孩子教育的效果。道理是效果的产物,效果是道理的检验。

早期教育影响孩子一生

俗话说得好:“3岁看小,7岁看老。”这句话不是没有道理的。科学研究显示,在成长的过程中,一个孩子3岁之前的生长发育会影响其一生的发展变化。身为家长,只有把握好3岁之前的黄金期,孩子才会按照其自身的生长发育特点,发挥出潜能,健康成长。

科学研究显示,3岁之前是一个人大脑发育的重要时期。一个人出生时脑重量只有370克,第一年年末时,婴儿脑重就已经接近成人脑重的60%;第二年年末时,约为出生时的3倍,约占成人脑重的75%;到3岁时,婴儿脑重已接近成人脑重的范围,以后发育速度就变慢了。所以孩子在出生后2~3年内,无论在生理和心理方面,良好的育儿刺激对大脑的功能和结构都有重要的影响。

为了证明一个人3岁以前接受的教育对人生有多大影响,1980年德国法兰克福精神病研究所教授阿隆索同德意志学院的精神病学家们进行了一项别具一格的试验观察。

研究者以当地1000名3岁幼儿为研究对象,先是经过一番调查分析,然后将他们分为5种类型:充满自信型、良好适应型、沉默寡言型、自我约束型和坐立不安型。到2003年,当这些3岁孩子都长成了26岁的成人时,阿隆索教授再次与他们进行了面谈,并且对他们的朋友和亲戚进行了走访。调查结果如下:

充满自信型:28%活泼热心,为人外向型性格。性格开朗、坚强、果断,领导欲较强。

良好适应型:40%自信、自制,不容易心烦意乱。到26岁时,他们的性格与幼年时期相比没什么变化。

沉默寡言型:8%性格沉默,言语较少。他们要比一般人更倾向于隐瞒自己的感情,不愿意去影响他人,不敢从事任何可能导致自己受伤的事情。

坐立不安型:10%行为消极,注意力分散等。与其他人相比,这些人更易于对小事情做出过度反应,容易苦恼和愤怒。熟悉他们的人对其评价多为:不现实、心胸狭窄、容易紧张产生对抗情绪。

自我约束型:14%自我约束力强,不轻易被外界干扰。

这些被调查的孩子长大后的性格竟然和小时候一样。

这一研究成果让阿隆索教授十分震惊,3岁幼童的言行竟然准确预示了他们成年后的性格。他对自己的试验结果进行总结,并在2005年发表了报告演说,这一报告在国际育儿学术界引起了轰动,为“3岁看老”的说法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

阿隆索教授指出,一个人在3岁以前经历的事情很容易被大脑记住。这意味着孩子性格形成和能力培养的关键期就在3岁之前,这个阶段的孩子跟随什么样的人,接受什么样的教育,就将会形成相应的性格。父母或幼儿园老师所说的每一句话,所做的每一个动作都可能会深深地铭刻在他们的脑海中,成为日后行为的标准。

由此可见,在孩子3岁之前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和幼儿园老师担当着不可推卸的重任。父母和老师只有深谙育儿之道,抓住3岁这一关键期,才能赢得孩子未来的成功和胜利。

脑科学和生命科学的最新研究表明:儿童的脑细胞组织到3岁就已经完成了60%,这时期的儿童脑部具有天才般的吸收能力。出生之后的最初几年是脑发育的关键时期,因此开发大脑潜能必须尽早。我们知道,出生时人脑有1000亿个神经元,之后不再增加。刚出生时孩子的大脑共有50亿个突触;出生后第一年,突触数目会增加20倍;3岁时大脑大小即是成人的80%;4岁时,脑的代谢达到高峰,脑逐渐成熟,对能量的利用也更有效。这一年龄的孩子之所以会不停地动,是因为他们的大脑在不断获得信息,能量消耗比较大,需要的营养比成人要多,身体发育同时也加快。

美国科学家利用“正电子发射计算体层摄影”技术,对幼儿大脑的发育进行扫描观察,发现孩子在出生之后,由于视、听、触觉接受大量的信号刺激,脑神经细胞之间建立联系的速度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而且研究表明,3岁以后,大脑的复杂性和丰富性已经基本定形,并且停止了新的信息交流,这时大脑的结构就已经牢固成形。虽然这并不意味着大脑的发育过程已经完全停止,但就如同计算机一样,硬盘已经格式化完毕,就等待编程了。

由此可见,孩子儿童时期的生活经历将会极大地影响大脑神经细胞。在一个充满忧虑和紧张气氛的家庭里长大的孩子处理问题的能力相对较差,而且很容易被自身的感情压垮。相反,那些生活在充满爱心的环境里的婴儿则会与环境频繁地进行交流,进而促进额叶前部的循环,这样就增加了以后对精神疾病和其他疾病的抵抗力。“狼孩”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印度“狼孩”卡玛拉被人发现时已有7岁多,身上毫无正常儿童的特征,没有语言能力,不能直立行走,更不会与人交流。重返人间后经过长达6年的专业人员的护理,也只学会走路,到17岁时才学会十几个单词,智商只有4岁孩子的水平。“狼孩”的事情给我们敲响警钟,如果错过了孩子学习关键期的教育时机,将造成不可逆转的后果。

所谓“关键期”,是指最易学会和掌握某种知识技能、行为动作的特定年龄时期。在关键期对孩子进行及时的教育,孩子学起来容易,学得也快,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如果错过关键期再去学,就要花费很多的精力和时间,事倍功半。

西班牙著名心理学家普约尔博士潜心研究、观察了婴儿的发育、发展,她在《幼儿发展研究》一书中列出了以下8个线索,以提醒父母注意婴儿智力的正常发展。

第一,当某样东西掉落到地板上时,6个月的婴儿会顺着下落的方向看;

第二,当需要得到满足时,6个半月的婴儿,会发出表示满意的声音;

第三,7个多月时,婴儿会冲着镜子中的影像微笑,还能去寻找落地的东西;

第四,8个半月时,婴儿会和成人一起玩诸如藏猫猫、拍拍手等简单的小游戏,也会倾听熟悉的词;

第五,9个多月时,婴儿会自己动手玩弄一些小物件,也能理解某些词的含义;

第六,10个多月时,婴儿会模仿成人把积木放入盒中,若看到别人把玩具包起来,就不会去拆开;

第七,11个多月时,会模仿词的发音;

第八,12个多月时,会讲几个单词。

伯明翰大学的心理学家莫妮卡·卡拉格认为,婴儿的智力出乎人们的意料,他们甚至能够用眼睛跟着做简单的数字游戏。

卡拉格说:“我们给婴儿看不同数量的点。最初他们注视着两个点,等到熟悉了以后就开始失去兴趣。但当我们接着展示第3个点时,他们的兴趣又来了。”她对13~14个月大的婴儿对复杂事物的长时间记忆能力进行了研究,也获得了出乎意料的发现,如婴儿能够把用以前从未见过的玩具做出的复杂动作记住长达半小时之久,甚至还能模仿这些动作。

从以上种种我们可以看出,0~3岁是儿童大脑高速发展的时期,是儿童多方面能力(感知觉、记忆、思维、个性等)发展的关键期。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通过研究指出,如果把人在17岁时测得的智商定为100%,那么其中50%在3岁前发生,由此可见,父母在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时,抓住3岁前这一关键期十分重要。父母们有时会突然发现,自己蹒跚学步的孩子似乎一夜间词汇量有了迅猛增加。科学家研究表明,这很可能是一种“滚雪球”效应。科学家认为,孩子学习语言不是慢慢地一字一句地学习,而是存在突然的“语言爆发期”现象。他们还发现了一个问题,即无论一种语言有多复杂,没有接受过教育的本民族人都会熟练运用,比如拉丁语,现在学习起来非常困难,但在几千年前,连罗马帝国的奴隶都会熟练使用拉丁语,可见幼儿教育的重要性。

3岁不仅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分界线,而且是学习语言的关键时期。通常来说,孩子到了2岁的时候就会表达比较复杂的句子,甚至会使用不同时态和语态的动词或者连词,而且还会使用长句和分句了。在这个年龄段,孩子从无意识的状态过渡到有意识的状态,而且已经建立了他所在的生存群体和特定社会阶段所特有的心理结构和语言表达机制。

孩子学习语言的过程首先是在在生活中熟悉语言,模仿语言。到5~6岁的时候,孩子们又开始学习新的单词,逐渐完善语句的表达。环境在这时候显得非常重要,如果当时外界人群的发音是方言,那孩子也会照着模仿;如果他们经常和一些语言丰富的孩子玩耍,时间一长,他们也会变得像这些孩子一样能说会道。

6岁儿童的语言表述已经非常准确了,他们了解并且能够使用母语的一些规则。可以说,到了这个年龄段,我们的孩子已经独立完成了学习语言的整个过程。如果他们没有这种自觉、自然地学习语言的能力,那么人类历史上就不会取得如此众多的辉煌成就,可以说正是语言的不断发展,才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年轻父母们请注意啦,在早教期影响孩子的因素中,以下六种要素非常重要:

1.先天遗传:不可否认,在孩子的身高上,遗传具有支配地位。爸爸和妈妈的身高是很重要的,甚至包括往上三代都可能有所影响。你只需要看看这个孩子父母的体型和身高,基本就可以将一个孩子未来的身高推测一个大概了。

2.营养保健:虽然遗传因素很重要,但这并非决定孩子身高的唯一标准。其中,营养的重要性也不容忽视。一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如果得不到全面均衡的营养保障,那他正常的身体发育就会受到限制。严重的话,还会导致发育不良。所以,父母一定要在营养供给上做到及时和多样化,保证孩子能获得充足的营养,从而满足孩子身体生长发育的需求。

3.生理疾病:一些孩子一生下来就伴随有某些疾病,这些疾病如果得不到及时地控制和治疗,就有可能影响孩子的正常生长发育。最常见的疾病有:肝肾功能不良、胃肠功能紊乱、食物过敏、呼吸道疾病等。

4.药物副作用:常言道:“是药三分毒。”药物虽然可以对疾病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然而经常性或不正确的药物使用也会产生一定的副作用,从而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例如在治疗ADHD疾病的过程中所用的利他林,已被医学界确认对孩子发育有阻碍作用。因此,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尽量少用药物治疗,在万不得已需用药物的情况下,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谨慎选择药物种类和适用剂量。

5.体育锻炼:常规的体育锻炼能够促进孩子的骨骼和肌肉发育,从而加快他们的身体生长。然而,作为父母,一定要意识到,并不是所有的体育锻炼都能促进孩子的身体发育,许多我们都很熟悉的运动不但不能有利于孩子成长,反而会大大损害孩子的正常发育。例如高难度的体操、杂技、摔跤和举重等活动,很有可能对孩子柔嫩的骨骼造成伤害,甚至畸形。

6.睡眠质量:经过科学家大量的试验调查表明,大约有70%~80%的生长激素是在睡眠中分泌并发挥作用的。所以,保证孩子睡眠的时间和质量对其生长发育是极其重要的。

7.情绪影响:情感忽视和过度的紧张焦虑都会阻碍孩子身体的发育。一个生长在充满爱和快乐的家庭中的孩子,与一个生活在混乱、压抑、恐惧的环境中终日郁郁寡欢的孩子相比,前者更容易最大程度激发其内在生长潜能。情绪因素对孩子身体发育的影响,与食物为孩子提供的营养同等重要。

所以,不管是从语言学习、大脑发育、身体增长、性格培养,还是从其他方面来说,3岁都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早教时期之一,父母一定要抓住这一人生成长的黄金期。

不要错过激发潜能的黄金期

为什么良好的幼儿教育可以造就天才?这必须要从儿童的潜能说起。什么是潜能?比方说,有一棵梧桐树,假如它能够充分地生长,可以长到30米高的话,那么这棵梧桐树就具有长到30米高的潜能。同样,一个孩子,假如他的天资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最终可以具有100分的能力,那么这100分就是这个孩子的潜能。

我们常常在电视里看到天才儿童、智力超常儿童以及各个方面的“神童”。这些天才、“神童”是哪里来的呢?就我国目前的情况而言,99%的智力超常儿童是父母良好教育的结果,无论是5岁进入大学预科班的孩子,还是每年进入大学少年班的智力超常的少年,无不主要是父母精心培养的结果。

我们都知道,0至3岁是人类发展的关键期。其中以下三个关键期是十分重要的,是千万不能错过的:

在1岁半之前,婴儿的注意常常是无意识的,婴儿还不能有明确目的地控制自己注意力,常被外界的各种信息干扰。

1岁半左右,婴儿开始有意识的自己学会选择信息进行观察、思考,有意注意开始萌芽了,这对于婴儿整体智能的发展是十分有意义的。

在2岁之前,婴儿的观察经常是整体的、笼统的,对一些细节与局部的把握还很差,常不能发现一些物体之间的细节和部分之间的相同或相似之处。

2岁以后,婴儿分解性观察能力开始萌芽,对物体细节与部分差异的把握能力增强,同时学会了把握整体与局部以及细节之间的关系。婴儿分解性观察能力的产生对婴儿以后把握事物本质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的发展意义深远。

我们的研究发现,在3岁到3岁半之前,人类识记的各种信息几乎都不能保持终生,没有永久性的记忆痕迹,常只能保持几天、几个月。

而3岁以后,人的许多信息都能保持几十年甚至终生,人的永久性记忆能力产生了。当然,尽管这时的很多信息我们在几十年后不能随意再现,却能够再认或通过催眠或电极刺激大脑而唤醒。人类永久性记忆能力的产生意义巨大,它标志着人类学习能力的真正成熟和开始。

由此可见,父母对于孩子智力的发展、潜能的提高担负着非常重大的责任。婴儿期正是人类智能发展的关键期,如果得到科学而系统的训练,婴儿的智能将会得到最佳的发展。一般来说,在幼儿园的集体教育中,很难进行个别教育,若要培养儿童成为智力超常者,个别教育则是必须的。不言而喻,这个任务将主要落在家长的肩上。作为现代父母,必须坚持这样一种信念:人类教育的最根本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开发人类的潜能,如果每个孩子的潜能都得到开发,那将是人类的最大幸事。年轻的父母们,你们都应该最大限度地开发孩子的潜能,尤其是在孩子0~3岁这一关键时期。而且开发婴幼儿智能的时间越早越好。如果你从孩子生下来三个月才开始对孩子进行智力开发,那么,你的计划已经晚了三个月,你的孩子的潜能开发将受到显著的影响。

但是,开发婴儿的智力并不容易,这将是人类最重要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创造的任务之一。开发孩子的潜能必须有科学的理论依据,必须采取科学、系统的教学方法,否则,不但不能收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反而会阻碍婴儿的智能发展,造成事倍功半的结果。

年轻的父母一定要记住:0至3岁是开发孩子潜能关键期:我们认为下面的五个目标是婴幼儿智能开发的总目标,我们的教育应该使孩子尽早具备以下这些能力:

目标一:培养孩子尽早具备独立发现问题的能力。只有能够独立发现问题的人,才有可能成为解决问题的人。

目标二:培养孩子尽早具备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能够独立解决问题的人,才有可能成为一个成功的人。

目标三:培养孩子尽早具备独立创造的能力。只有能够进行独立创造的人,才有可能成为真正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的人。

目标四:培养孩子尽早具备独立评价自己的能力。只有能够进行自我评价的人,才有可能真正成为把握自然与社会发展规律的人。

目标五:培养孩子尽早具备独立发展自我能力的人。只有具备了自我发展的能力,才可能使自己永远跟上时代的步伐,并创造新时代。

幼儿的认知能力虽然还处在发展的初期,但是却具有强大的发展潜能。然而,由于客观条件的制约,潜能往往不能完全表现,具有120分潜能的儿童,如果放任不管,就只能成为具有40分能力的人。也就是说,他的潜能只发挥出了一小部分。但如果对他进行适当的教育,他的能力就有可能达到80分、90分,甚至100分。父母从幼儿时期就开始教育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将孩子百分之百的潜力都挖掘出来。

美国心理学家坎比亚索认为,6岁以下是儿童智力变化最大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儿童能否接受良好的教育,对他后期的发展尤为重要。潜能的最佳开发时间是在2~3岁。那么我们的父母该怎样做呢?

1.促进感知觉的发展。

感知觉是幼儿认知发展的基础。2~3岁是幼儿形象视觉发展的关键期,父母要多带孩子走出家门,在外界广阔的天地里给予他们丰富的环境刺激,多观察花草树木、五颜六色的事物以及环境的变动,锻炼他们的视听和观察能力。幼儿在2~3岁时会表现出对细节的敏感,他们的注意力往往集中在最小的细节上,父母要积极引导与指导,如识别不同物体的颜色差别,不同颜色的几何图形等,发掘孩子的辨别潜能。

2.促进口头语言发展。

2~3岁是幼儿口头语言发展的重要阶段,语言发展对幼儿的认知能力、社会性及情感的发展都有积极影响。促进幼儿口头语言潜能发展的主要措施:训练完整句的表达;逐步增加句子长度,达到10字以上;用语言表述人和物的相互关系,并对人物进行简单的评价,如说“行动快”、“勇敢”等。用语言来支配、组织最简单的活动。在句法的发展过程中,练习使用简单的修饰语,发展复杂句。

3.思维的发展。

2~3岁是孩子认知能力发展的一个飞跃转折期,从2岁开始,儿童离开具体的物体后,能用表象和语言来描述外部世界,用词和表象去思考当前、过去和未来,这种能力为儿童的认知开辟了无限广阔的天地。父母可以指导幼儿进行口头语言的练习,让儿童认识大量现实世界的事物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丰富幼儿大脑中的表象,引导孩子去想象。

4.发展好奇心,培养认知兴趣。

2岁的幼儿通常会出现喜欢“摆弄”或称为“爱管闲事”的现象。如摸摸海绵,有什么感觉;摇一摇盒子,听听里面有什么声音;踢踢石子,会不会滚;专心致志地看一只蚂蚁爬来爬去。有时还会出现一些“破坏行为”,如把玩具拆得乱七八糟,把花草连根拔起,看看下面究竟有什么等等。他们也开始提出一些形形色色、千奇百怪的问题,这些都是好奇心的表现。这个时候,父母应当支持并发展他们的好奇心,注意做到:第一,耐心倾听幼儿的问题,满足他们的好奇心。不要对幼儿的问题和好奇行为感到厌烦,采取不理睬或搪塞的态度。第二,父母要以自己的行动和态度正确引导孩子的好奇心。

5.促进概念认知发展

幼儿需要直接的感知,或用手触摸等形式才能掌握某些事物的主要特征。他们往往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对自然科学现象进行解释,通常会带有朴素的想法,或者是泛灵的理解,如认为“晚上没有太阳是因为它被月亮挡住了”;“有生命的物质必须是会动的,因为植物不会动所以不是生物,小汽车会动,所以小汽车是生物”。对事物认知能力的培养,需要父母对幼儿进行大量的训练,提高幼儿的记忆效率,促进幼儿抽象、概括思维能力的发展,从而开发他们的认知潜能。

6.发展数的运算能力

2~3岁是训练幼儿数数的最佳时期。儿童对数的概念不是从计数开始,他们只能辨别数的多或少。他们在没有学会数数以前,就已经有了对少量物体的模糊数量观念。例如2岁半的幼儿虽然还不会数数,但对不同数量的糖果能产生不同的选择反应,他们会倾向于要多的糖果。对幼儿数的运算能力的开发:训练幼儿数数,比如1~20反复训练,错开顺序;通过现实生活、游戏练习取物计数,如点3个人进行游戏,拿5颗糖等;加强幼儿运算速度训练。培养和发展幼儿的社会认知能力,不仅能提高幼儿的思维发展水平,而且能帮助儿童更好地认识自我、认识他人、认识环境,从而更好地适应环境,促进个性发展。

知道这一点很重要:人类发展关键期在3岁以前占50%,在7岁以前占70%,7岁以后也许不到人生的10%,却几乎决定了人生的100%。人类尚有90%的潜能有待开发,而开发人类潜能的最佳途径就是在发展关键期开展科学、系统的全素质教育。如果在关键期得到科学、系统的全素质教育,孩子的潜能将得到最佳的开发,而一旦错过将难以补偿!

每个孩子都是金子,都有着无穷的潜力能够开发。但是孩子头脑的发展有一定的规律,尊重规律,在激发潜能的黄金期给予孩子良好的教育,孩子就会赢在起跑点上!

唤醒孩子心中的巨人

孩子从小接受教育,第一课非常重要。这第一课怎样上,各有各的说法。有的说,应该进行文明礼貌教育;有的说,应该进行团结友爱教育;有的说,应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毋庸讳言这些教育多少有些深奥,孩子太小,一时还难以接受,再说,这些教育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见效的,也许要贯穿人的一生。那么,人生的第一课总是要有内容的,站在哪个角度,运用什么方式上好人生的第一课呢?我们先讲一个小姑娘的故事,可能会给孩子的父母们带来启发:

在美国一家普通的幼儿园里,刚入学的孩子们被带到图书馆参观。他们没有像我们通常那样要排好队,要有秩序地坐好或站好,而是让孩子们很随便地坐在地毯上,接受他们的人生第一课。一位幼儿园老师微笑着走上来,背对着整排整排的图书。“孩子们,我来给你们讲个故事好不好?”爱听故事是孩子的天性,“好!”孩子们答到。于是老师从书架上抽出一本书,讲了一个很浅显,但很动人的童话。“孩子们,”老师讲完故事后说,“这个故事就写在这本书中,这本书是一个作家写的。你们长大了,也一样能写这样的书。”

老师停顿了一下,接着问:“哪一位小朋友也能来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一位小朋友立即站起来。“我有一个爸爸,还有一个妈妈,还有……”幼稚的童声在厅中回荡。然而,老师却很认真地将这个语无伦次的故事记下来。“下面,哪位小朋友来给这个故事配上插图呢?”又一位小朋友站了起来,画一个“爸爸”,画一个“妈妈”,再画一个“我”。当然画得都很幼稚可笑,但老师还是认真地把它接过来,附在那个故事的后面,用一张精美的封皮纸,把它们装订在一起。在“书”的封面上,工工整整写上作者和插图者的姓名,以及“出版”的年、月、日。老师把这本“书”高高地举起来:“孩子,瞧,这是你写的第一本书。孩子们,写书并不难。你们还小,等你们长大了,就能写大书,就能成为伟大的人物。”

孩子的第一课结束了,他们创作了自己的书。在不知不觉中,孩子们做到了伟人能做的事情。通常,我们的老师对孩子们讲的大都是伟人是多么的不容易,其效果是学生们对这些伟人只有羡慕,就像是“趴着”望着高高的山顶发呆,很难产生赶上或超越他们的念头。而像美国这个幼儿园的“灌输”,能使孩子们从小就“站着”看伟大的人物,他们想到的是孩子们之所以还不是伟人,不因为能力不行,而是因为还小,一旦长大了,也同样会写厚厚的书,会画精美的画,会成为伟大的人物。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沉睡的巨人,这并非是浪漫的没有根据的夸张,而是被科学研究反复证明了的事实。显然,每个人都渴望自己的大脑被神力唤醒,使自己真正走向成功。问题在于:去哪里寻找这种可以唤醒“沉睡巨人”的神力·而这种神力究竟如何创造奇迹?毫无疑问,这神力的唯一来源就是教育。每一个人都是成功者,从生理学的意义上说,每一个人都是父母体内最健康的精细胞和卵细胞的成功结合,因而每一个人的诞生就是一个生命意义上的成功者。良好的教育就是要唤醒孩子心中的巨人,让孩子有信心和勇气去成就心中的理想。

孩子们渴望得到长辈的表扬就像植物需要阳光、雨露一样。父母们请务必记住,对待任何一个孩子,往往是表扬越多优点越多;训斥越多毛病越多。赞美是父母送给孩子的最好礼物。

但是,每次看到成绩单的时候,有多少家庭是充满了批评和愤怒的!有的还揪着孩子的耳朵,大声责问:“你把平时那些好东西吃哪里去啦?怎么考这么点分?你没长脑子吗?”“人家考一百分,你怎么才七八十分?准是贪玩不用功,不打烂你屁股,你是不知道努力的!”但是这样的指责,甚至打骂只会让孩子恐惧学习,可能成绩越来越差。

我们必须要认识到这一点:每个孩子都不一样,都考第一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鲁迅、郭沫若在中小学的成绩,大都在七八十分,甚至还有些课不及格,可他们为什么能成为伟大的文学家和思想家呢?说明成功在于发展和选择,在于潜能的激发。因此,我们建议广大父母朋友:当您的孩子又闯了祸时,您的第一句话是否可以先说:“你是好孩子!不过,今天这件事不好,为什么会这样呢?仔细找找原因好吗?”当您的孩子考砸了,您的第一句话是否可先说:“你是聪明的孩子!我们知道你爱学习,也一定能够学好。可这次没考好,让咱们来好好找找原因,好吗?”您如果这样开始谈话,孩子就不仅不会崩溃,而且会认真思考,找出原因,重新奋斗,直至成功!

有人总怀疑孩子弱智。实际上,心理学家早巳进行了科学测查,发现在14岁以下孩子中,只有1.07%的孩子有弱智倾向,而超常儿童占3%~9%!

所以,孩子学习成绩不好,绝大部分不是智力原因,而是非智力因素出现了问题,只要能够解决这些问题,孩子就能够通向成功。

一位科学家用猕猴做了实验。第一天,教五只猴子学习第一个动作,其中三只猴子一教就会,另外两只猴子怎么教都不会,时间到了,只能放它们回去休息,第二天,把那两只没学会动作的猴子找来补课,用新的方法教,结果都学会了,第三天,教第二个动作,一教就会的三只猴子,怎么教也学不会,相反经补课才学会第一个动作的两只猴子,一教就会,第四天,只能把第二个动作没学会的三只猴子找来补课,改变教法,它们也学会了。研究的结果表明:一是猴子的聪明程度差不多,二是要教会每一只猴子,关键要找到适应不同猴子的方法。

很多时候,我们不能很快找到适合孩子的方法,但当我们一时教不会孩子,不应怀疑孩子是可以学会的。只要我们有一颗爱心和恒心,就一定能找到适当的方法,而寻找的过程就是父母与孩子共同成长的过程。

现代教育相信人是千差万别的,却更相信人人潜能无限,人人都能成功!当然,教育是一个艰难的过程,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并且是一个家庭、学校、社会紧密配合的过程。一个孩子至少需要一百次释放潜能,才会成为一个杰出的人。因此,我们怎能仅给孩子一次或几次机会,就奢望他们变成一个百折不挠的英雄呢·其实,一百次并不算太多。每一个爱唠叨的父母或教师,如果把自己对孩子的训斥累计起来,恐怕都在百次之上。假如,您把百次训斥改成百次唤醒,一个难以想象的好孩子可能就站在了您的面前。用积极的态度鼓励孩子。当孩子遇到失败的时候,父母不要抱怨孩子,也不要抱怨别人,而是要采取积极态度,鼓励孩子,让他能够振作起来,从失败走向成功。

教育其实就是要唤醒孩子心中沉睡的力量,让他们有成功的体验。教育是一种唤醒的艺术,唤醒孩子们心中沉睡的自信与自尊。教育家眼里的孩子没有好与坏之分,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愿望,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有成功的潜能,相信每一个孩子都能获得多方面的成功。父母要重新审视自己的观念,要认识到现代教育是适合孩子的教育,不是让孩子去适合的教育。教育的艺术是发现的艺术,是唤醒的艺术,是欣赏的艺术,与训斥和改造无缘。只要真正给孩子适当的条件,就有希望激发出孩子的潜能,而潜能得以释放的孩子,其新形象美好得连他自己都会大吃一惊!孩子需要父母的关心和爱,尤其在他们遇到烦心事时,更希望得到父母有力的帮助。当父母将援助的手伸向孩子的时候,孩子会感受到家的温暖,从而满怀信心地迎接生活的挑战。

我们可以做到以下的两点:

首先,要给孩子树立正确的成功观念。“成功更是成功之母”。长期以来,人们对成功的理解,总是片面地将升学率作为学校教育成功的惟一标志,将考高分、进名牌大学作为学生成功的唯一标志,造成了很多家庭、学校与学生的悲剧。传统的缺乏人性化的应试教育,将正常的义务教育扭曲为选拔教育,而选拔教育本质上是淘汰教育,从而导致了一大批被淘汰者——“差生”的产生。这些原本可以奋发向上的优秀孩子,一旦背上这种黑名,很容易变得自暴自弃。这些“坏孩子”由于长期遭受歧视,内心充满了失败感甚至仇恨,已经给社会安定带来巨大的隐患。失败总是有的,如果你能正确地解释它,它对人也有积极的作用,甚至可以说失败也是一种教育。的确如此,能从失败中汲取营养,更有助于人走向成功。

每个人都希望成功,“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全天下父母的心愿。可是,当许多人实现了追求的目标时,却痛苦地发现,这成功早已吞噬了自己的幸福。这教训或许给人启示:成功固然离不开适当的外在形式,但更取决于内心的实质感受。也可以说,成功的真正内涵是幸福。

成功的道路不是唯一的,但对于个人来说,总有适合自己的一条,即最适合自己发展的路。对于一个肯奋斗的人来说,成功在于选择,而选择在于自知。成功者就是选择了最适合自己的路,失败者则是选择了最不适合自己的路。权衡能力也是一种选择能力,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

其次,给孩子树立正确的梦想观。我们需要唤醒孩子心中的巨人,让他有梦想,有动力。对于儿童来说,梦想可能就是理想,就是太阳,就是决定其命运的力量。尽管,许多梦想是不可思议的,但是,梦想植根于人的心灵深处,它表达了人的强烈愿望,因而是最神奇的成长发动机。当然,最重要的问题是父母与教师应当珍惜儿童的梦想,引导他们把梦想变成真正的理想。梦想的魅力是难以阻挡的,因为它唤醒了你心中沉睡的巨人,赋予你伟大的力量,让你忍不住跃跃欲试。它是多么的真实、多么的执著、多么的顽强。当然,不是所有的梦想之花,都能结出成功之果,因为的确有些梦想是妄想或空想。但是,给孩子一片自由的天空吧,让他们放飞自己的梦想。生活是最伟大的老师,她会告诉孩子,放弃妄想与空想,而去勇敢地实现内心真善美的渴望。

梦想是成长的翅膀。孩子的梦想可能荒唐,可能怪诞,但它是童心上长出的灵芝草。给一份欣赏,给一份呵护,给一份引导,它可能长成一棵大树。自然生长起来的大树才可能是参天大树,人工栽培的花花草草怎么可比·

成功需要梦想,梦想根植在每个人的心中,如果能够让每个孩子都有梦想,并找到适合他们成长的方式,他们一定会健康长大。成功者多出于梦想家之中。童年是多梦季节,有爱心的智者会精心呵护,让梦想的种子长成参天大树。所以,聪明的父母让孩子心中满怀梦想吧!

巧妙激发孩子潜能,做聪明父母

激发孩子潜能并不简单,不仅需要辛勤的付出,也要有聪明的方法。这就需要我们家长多多学习,做聪明父母!

父母对待孩子无外乎三种情况:一是事事管、时时管,做了很多事,效果却不好;二是什么都不管,什么都不做,放任自流,不闻不问,结果更不好;三是也管但不全管,做得不多,但都切中要害,孩子成长一帆风顺。杰出的父母从来都选择“有所为有所不为”,说的具体些,他们只做三件事:

第一件事: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

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教育就容易实行。父母什么时候与孩子关系好,对孩子的教育就容易成功;什么时候与孩子关系不好,对孩子的教育就容易失败。而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其关键在于“定位”:

1.不当“法官”,学做“律师”

有些父母看到孩子出了问题,便迫不及待地当起了“法官”,这是很危险的。孩子的内心世界丰富多彩,父母要积极地影响与教育孩子,不了解其内心世界便无从谈起。而了解孩子的第一要诀是呵护其自尊,维护其权利,成为其信赖和尊敬的朋友。即父母对待孩子,要像“律师”对待自己的当事人一样,了解其内心需求,并尊重他的合理要求。

2.不当“裁判”,学做“拉拉队”

在人生的赛场上,孩子要亲自上阵。父母既无法替代孩子,也不该自作主张去当“裁判”,而应该给予孩子一种保持良好竞技状态的力量,即“拉拉队”的力量。这样更能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而这正是家庭教育的核心任务。父母做孩子的“拉拉队”,既要善于发现和赞美孩子,还要引导孩子正确面对失败,在挫折前做孩子的战友。

3.不当“驯兽师”,学做“镜子”

父母好比一面镜子,用“反馈”作用让孩子正确认识自己,这样才能战胜自己。不做“驯兽师”,学做“镜子”,才能帮助孩子提高自我意识,才能让孩子不害怕父母的“权威”,转而和父母沟通。教育是三分教,七分等。“等一等”是很有用的。比如我们被蚊子叮一下,不管它,很快就会没事,若总去挠,却要很长时间才能好。原因就是人体有一定的自我治愈功能,被蚊子叮一下自己很快就会好,施加外力只会适得其反。教育也是这个道理。停下来,等一等,给孩子倾诉的机会,和孩子进行沟通,这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方式。

第二件事: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再也没有什么比习惯养成更重要了。父母如果不注重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无疑是在葬送孩子美好的未来。

1.一切从习惯培养开始

养成好习惯,一辈子可以受益。智育是良好的思维习惯,德育是细小的行为习惯,素质教育更加体现在人的细小的行为上。大量事实证明,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力量,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孩子的一切都从习惯培养开始。

2.习惯养成绝非一日之功

好习惯有大智慧。良好习惯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其主要原则是:低起点,严要求,小步子,快节奏,多活动,求变化,快反馈,勤矫正。习惯养成关键在头三天,决定在一个月。父母要充分尊重孩子的权利,让孩子在习惯养成中发挥主人作用。

3.通过习惯培养铸造品格

教育犹如海上行船,必须按正确的航线行驶,否则,船越大越有触礁沉没的危险。人的品质,决定了人的发展方向。家庭教育的一个核心任务就是培养孩子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但人格的培养问题通常很难落实到具体操作上来。不过,研究者发现,习惯与人格相辅相成,习惯影响人格,人格更会影响习惯。正派、诚实、责任心、爱心、合作精神、讲究效率等品格都可以通过习惯培养来铸造。

第三件事:引导孩子学会学习

孩子并不是天生就爱学习,因此吸引孩子热爱学习和掌握学习的方法是父母的一项重要职责,也是体现父母教育魅力的地方。

1.孩子厌学是有原因的

放任不管,任其潇洒;乱管瞎管,种瓜得豆;唠叨数落,肆意打骂;代替包办,制造“机器”等等,父母若采取如此种种不明智的做法,只会使孩子越来越不爱学习。

孩子不爱学习只是一种表象,背后一定有原因:是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没有找到孩子最擅长的方面?是没有科学用脑?是父母阻碍了孩子的“玩中学”的天性?是孩子没有意识到学习是他自己的事情……找到背后的原因,才可能帮助孩子走出厌学的阴影。

2.孩子的求知欲和学习潜能是可以激发的

孩子缺乏求知欲,通常不是父母的影响或者严格要求不够,而是阻塞了孩子的兴趣。

兴趣、梦想、成就感、质疑、感恩、发奋、发愤等都是疏通和启发孩子求知欲的通道。而对于孩子来说,所谓竞争优势就是潜能得到有效的开发而已。心情、开窍、暗示、遐想、激励、计划是激发孩子学习潜能的六大原则。潜能开发虽没有绝对的“时间表”,但也有步骤,比如建立目标、控制情绪、磨砺意志、专注于一点等都是非常重要的。

3.孩子考第一是有方法的“爱学”是“会学”的前提,而“会学”是“爱学”的保证,“会学”才能“学好”。孩子要想考第一,必须要掌握一些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好方法,如:按计划完成、认真写字、慢慢看课本、整理错题、随手笔记、无私帮助同学、高效率考试、自由自在地作文等。现在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步入了一个新的误区,即盲信盲从甚至痴迷于所谓成功教子的家教经验,但这些经验听着容易,做起来难。因为它们没有“可迁移性”,如果只是一味地克隆、模仿,不但不能落实到自己孩子的身上,反而容易“邯郸学步”,适得其反。最有用的真东西是需要静下心来思考、提炼的。教育孩子并没有父母想像的那样复杂,抓好了亲子关系、习惯培养、引导学习这三件大事,你就是一个聪明的家长,可以用比较委婉的方式来进行教育,激发孩子的潜能,成就孩子的未来。

现在的家长重视亲子关系、习惯培养、引导学习,同样也重视对孩子智能的开发,而且这种智能开发并不单一。可父母们往往忽略了自身也有多元智能,如果父母学会充分利用自身的多元智能,那么将更有助于培养孩子优质的多元智能。“多元智能”理论的精华指出了智能是多元化的,人人都拥有八项智能:语言、逻辑、空间、音乐、肢体运动、自然、人际和内省。在这八大智能,父母只要认识并利用到自身的优势智能进行教育,孩子最终就能走向成功之路。

1.寻找自我的优势智能“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可能在某个或几个智能领域具有优异的天赋,关键在于你能不能发现你的优势智能。专家为大家提供了几个了解自身优势智能的途径:(1)通过测评认识你的优势智能

通过测评,你可以最快了解你的优势智能。测评一般都由多元智能的专家来设计,各个因素考虑得比较全面,是了解自身智能比较科学的方法。但是,张玲博士指出,测试还取决于主体的自我意识,所以测评时如果自我意识不强,判断就容易不客观,结果就会大打折扣。(2)从日常活动中进行评估

通过日常生活的种种表现,我们可以较为容易地评估出自己的智能。任何一个日常生活片段,都可以反观出八种智能的强弱。例如记电话号码,一些人看一遍就记住了;有些人喜欢一遍又一遍地读数字,并且要读出声才行;还有一些人是将数字置于电话机键盘上的相应位置来记忆。从这三种记忆方式,我们就不难看出,第一种人是数学——逻辑智能比较强,天生对数字敏感;第二种人语言智能占优势;第三种人却是视觉空间智能比较敏感。这样的例子在我们的生活中数不胜数,只要稍做留意,比较一下自己与别人的不同,就可以很容易地找到自己的优势智能所在。(3)回忆自己受教育的经历

父母可以回忆一下自己的学习经历和学习方法。每一种智能都代表着一种符号系统,在学校学习时你的优势智能就可能体现在你的优势科目上。有时,一种科目又会代表不同的智能或智能组,比如数学,有些人几何学得比较好,证明他的视觉——空间智能比较突出;有些人代数好,则代表数学——逻辑智能有优势。(4)尝试不可能的事

改变生活状态,有时“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模式变一变,都可能成为重新发现自己的契机。(5)DV生活场景

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父母不妨为自己拍一段DV生活秀。晚上,父母可关上房门自己细细琢磨,或者请家人、朋友边看边评点,也许你会对自己有一个崭新的认识。(6)请朋友冷眼点评

目短于自见,人短于自知。通过朋友的评述,或许父母会更全面地了解自我。(7)重视你的业余时间

周末、假期,没有任务在身,你最想干什幺?这可能是了解最性情、最本质的你的机会。

2.利用优势智能发挥无穷潜能

智能与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有着密切的关系。能否善于发现自己的优势智能并巧加利用,便是成功的基础。

专家指出,在实际生活中,有不少人比较多地关注自己的不足,千方百计想补短,这正是智能利用的一个误区。换个角度思考,我们如果不是总强调自己的弱势智能,给自己增加压力,而是把握住优势智能,发挥出最大的潜能,也许成功会离我们更近些。

了解自身智能的优势,不仅可以提升父母的自信心,使生活变得更加轻松,重要的是,父母将更善于寻找孩子的优势智能,并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和引导,使育儿生活变得理性而成功。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想象,创造性地模仿现实生活的活动,它为孩子提供了模仿、再现人与人关系的机会,为他们形成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打下基础。

3.充分利用游戏

让孩子充分利用游戏中的角色,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模仿,再现社会中的人际交往,练习社会交往的技能,不知不觉中就提升了人际智能。

在做游戏的过程中,要让孩子们的行为与所扮演的角色行为相吻合,要把自己放在角色的位置上。从角色的角度看待问题,必须学会共同拟定和改变游戏活动的主题。为了使角色游戏成功地继续下去,他们之间就先要协商由谁担任什么角色,使用什么象征性物品及动作;游戏中常常要改变计划,这就需要共同合作,学会从他人角度看问题,更好地解决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特殊游戏,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同时,在游戏中还可学习如何坚持自己正当的权利、要求,怎样控制自己的言行,以符合游戏规则。

因此,角色游戏水平的高低能反映社会交往能力水平的高低及人际智能水平的高低。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家长可以给孩子一些指导。比如在玩后面说到的“家里人玩纸偶”的游戏时,家长可以教孩子,他看到的图片就代表了该图片所展示的人。也就是说,如果棒冰的棒子上贴着男人的图片,那它就代表了爸爸,小朋友在做游戏时就要把它看成是爸爸,而不是棒冰。此外,在选择角色游戏时,也要考虑到角色、情境是不是能让孩子充分投入到里面的。选择孩子看到过的、有所了解的角色和情境,才能使孩子能够投入到其中,才能激发他的情绪,对人际智能的培养才有实际性的效果。

第二章 让孩子拥有一颗求知的心

据科学研究证明,人在儿童时期求知欲比成人高出很多。所以家长一定要重视孩子的求知欲,让孩子拥有一颗求知的心,才能在学习和生活中得到更多知识。孩子们在学校学习地理,不过如果你的孩子自学了其他地区和民族的有关资料,他就会获得远远超过课堂的知识。做到这点并非难事,它包括:到图书馆查阅其他不同文化的书;租用图书馆有关其他国家的音像材料;与孩子谈论生活在那些国家会怎么样,在墙上挂一张地图,把你想去的那些国家钉上图钉,告诉孩子为什么你想去;参加其他民族的节日,吃他们的食物井与他们交谈;逛一逛出售外国商品的超市和礼品商店;计划一次虚构的环球旅游,借助于图书馆的书籍和录像带来一次“周末旅游”;鼓励他在他最喜欢的国家里结交—位笔友。家长的教育和引导,对于培养孩子的求知意识有很大帮助。

欲望是一切事情的起点

小卡里奥卡在非常小的时候,就表现出了对知识的热爱。他的这种热爱,完全归功于父亲对他的教育。虽然小卡里奥卡很早就喜欢读书和学习,但并非一开始就是这样。他也曾和其他与他年龄相仿的孩子一样对一切都漠不关心。那时候,无论父母怎样引导他,也不能把他从那种天生的贪玩拉到热爱知识的轨道中来。直到有一天,或许是上帝的安排,他真正懂得了知识的重要性。有一次,小卡里奥卡和一群小伙伴在外面玩耍时,发现了一只腿骨折了的小猫,小卡里奥卡抱着它赶快跑回家。“爸爸,爸爸,快帮帮我。”他一进门就冲着爸爸大喊起来。“什么事?怎么这么惊慌?”爸爸奇怪地问儿子。“这只小猫受伤了,快想想办法。”小卡里奥卡焦急地说道。

卡里奥卡让他抱着小猫一起去找自己的一位朋友。他是一个出色的外科大夫,对于他来说,接好一只小猫的腿骨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后来,这只小猫得到了康复并成了他们家庭中的一员,小卡里奥卡也由此而多了一个小伙伴。由于这件事,小卡里奥卡迷上了生理学和医学,并真正地热爱上了知识——这一人类最美好的东西。“爸爸,医生太伟大了!”有一天,看着得到康复的那只小猫,小卡里奥卡感叹道:“如果没有医生,这只小猫永远也不能再走路了。”“是啊,如果没有医生,不仅猫不能得到恢复,我们人类也会有吃不完的苦头。”卡里奥卡说道。“爸爸,我也想成为医生,这能行吗?”小卡里奥卡看着爸爸,他的眼神似乎在期待着爸爸的肯定。“为什么不能?只要你努力学习,并掌握必备的医学知识,你就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卡里奥卡笑着对儿子说。“真的吗?”小卡里奥卡的眼睛中流露出兴奋的目光。“当然是真的,爸爸什么时候骗过你。”“那么,你教我吧。”小卡里奥卡说道。“这个我可做不到,因为我不是研究医学的人,不过我可以先教给你一些简单的有关医学的知识。”“医学的知识?”“是呀,掌握医学的知识是成为一名医生的第一步。”卡里奥卡把他带到了书房,并将自己收藏已久的一副骨骼标本拿给他看。

就这样,5岁的小卡里奥卡对人体发生了兴趣,并开始学习生理学。

出于对知识的渴望,很快他就在这一领域的学习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在7岁时就在行医开诊考核的初试中获得了合格成绩。这样一来,小卡里奥卡不仅认识到了医学知识对于一个想成为医生的人的重要性,也认识到了物理学知识、天文学知识、地理学知识以及其他门类所有知识的重要性,并在以后的日子里成了一个热爱知识并拥有知识的人。

可能大家会认为小卡里奥卡的成就是因为天才,其实,所谓天才,就是那种热爱知识并努力学习的人。而渴望学习,渴望获得知识的诱因就是对外部世界的欲求。

年轻的父母们,通过小卡里奥卡的故事,你们应该认识到,孩子是否能够成才,与孩子是否对这件事有兴趣和求知欲紧密相关。

那么欲望是什么呢?孩子的欲望是怎样的呢?欲望是物态本能的精神膨胀与扩张。它来自于生命的本能。它产生于弱肉强食法则中的丛生过程与强化过程。物质在不断运动中变化着,消亡着。欲望是在这一运动中与生俱来的物质元素。它随着生物本能的存在而滋生。它来自于生命的本能,其生成与物种有着密切的关系。它的表现形式与物态的生存习惯和精力有关。欲望是生物的阶段欲求。它以占有为最终目的。不同物种有着自己不同的存在,欲望是物态本能在方式和占有方式。欲望随着人的生物体而存在,随着生物体的灭失而灭失。它是人的精神系统中一个自然平衡器。是欲望怂恿人类进步和完善,也是欲望损毁了人类的前程和美好。欲望是一把双刃剑,它在带给人们动力的同时给人们带来灾难。欲望是一个幻象的制造器,它把欲求变成占有的行为和能力。欲望以获得预期为模板,以占有标的为目标,以达到目的为快感。欲望是一个目标动力器,它通常以占有能力为猎取目标大小和远近的尺度。它由心发韧,描绘,策动。由能力掌控目标的所获是否奏效的精神膨胀与扩张。

每一个孩子都有学习、尝试和成长的欲望,这是一种自然本能。孩子们的这种成长欲,是他们成长不可缺少的心理因素。父母是否珍惜孩子这种成长欲,并加以精心培育,是孩子能否成长的关键。儿童在兴趣的驱动和激励下,会积极、主动地去探索、追求,在这种自主的行动中,必然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感受,从而更加喜欢某种活动,以致达到入迷的程度,进而迸发出惊人的勤奋和超常的毅力。欲望的发展与情绪的丰富密切相关,那么,父母就必须创造条件,让孩子在其成长过程中,在其自身活动中,获得多方面的情绪体验。有成功的喜悦,会激励他们的进取心;有失败的悲伤,会磨炼出坚强的意志。二者有助于成长欲的发展。不论让孩子学什么,做什么,都要创造条件让他们获得成功,并适时地加以肯定和鼓励,进一步充实他们的成功感。切不可提出过分要求,使他们屡遭挫折。尽管挫折可磨砺意志,孕育出不屈不挠的精神,但儿童的感情毕竟是脆弱的,原先的热情再高,一再受挫也会渐渐消沉下去。因此,要使儿童多有成功的欲望。

如果孩子整天生活在批评和管教中,对事物的热情和兴趣就会减弱,新奇的感受会消失,大脑额叶也因得不到适当的刺激而发展缓慢,孩子很可能变成一个缺乏欲望的人。因此,要让孩子做他们喜欢做的游戏,从事自己选择的活动,给他们产生新鲜感和创新意识的机会,使他们能自由地发现自己,发展自己。父母要善于引导孩子想他人之未想,做他人之未做。发现孩子对某一领域或某类问题发生兴趣,应热情地支持鼓励,促使孩子产生探索动机,形成强烈的探索欲望,尝试自己从未做过的事情,开拓视野,增广见闻,发展成长欲。

但是,要提醒初为父母的年轻人注意:合理掌控孩子的欲望,如果欲望超过了孩子可以承受的度,那么对孩子无疑是一种摧残。我国早期教育家从教育实践中得出结论:“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只有充满着学习欲望的人,把学习当作乐趣的人,才能保持着充沛而持久的学习,才能学有所获。现在的孩子,虽然他们有着良好的学习环境,寄托着父母的希望,甚至整个家族的希望,但是却存在一个让父母头疼的问题,那就是孩子普遍缺乏求知欲。

求知的欲望应该人人都有,孩子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求知欲应该更加强烈,但是为什么现代社会孩子的求知欲望会变得如此的淡薄呢?难道真的是孩子出了毛病。我们看到,当孩子接触新事物的时候,都会有着强烈的兴趣;当孩子掌握某项技能的时候,都会充满着无限的自豪;当孩子初次上学的时候,都会对学习有着浓厚的求知欲。但是,所有的这一切,对现在的许多孩子,都宛如潮水一般,来势凶猛,去似飙风。来得快,去得更快,就是家长们常说的“五分钟热情”。但家长们想过没有,孩子的热情,孩子的求知欲望为什么如此短暂,家长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

湖南湘北某县,有一少年叫严永明,8岁上中学,13岁便以高分考进大学,17岁又考取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硕博连读,但20岁肄业回家,一事无成。

为什么会这样呢?原来,1983年出生的严永明2岁就掌握了1000多个字,儿子的过人才智,极大地膨胀了母亲的理想。母爱从此像掘井机一般没日没夜地挖掘着他的潜力。他的生活中,除了书本,没有伙伴,也没有玩具。当孩子想和正常的儿童一样,渴求自己的爱好时,却被母亲斥责为不务正业;儿子稍微不服,就被“武力”制服,丈夫干预也无济于事。当孩子学习的潜能被过早地消耗殆尽;当孩子不得不脱离父母而独立面对现实时,学习上的天才和生活中的“弱智”集于他一身,使他无法面对现实,他唯一也是全部的欲望也彻底粉碎,成为了现代的“仲永”。因此,很大程度上是父母成为孩子求知欲的扼杀者。而父母扼杀子女求知欲的动机却又偏偏就是想让孩子不停地按照他们的方式上进、上进,再上进。但在这种心态的驱使下,往往却是得不偿失。所以,年轻的父母们,你们应该想办法帮助孩子保持持续性的求知欲和进取心,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首先,萌发孩子的求知欲望。

我们一定要帮助儿童张开眼睛,打开耳朵,挥动双手,使儿童能认识环境,以致创造环境。父母要充分重视相信孩子,帮助他们营造心理安全自由的环境,使他们心情轻松愉快,无压抑感。对孩子保持一种积极、鼓励、宽松和耐心的态度,作孩子学习欲望的激发者、培养者和欣赏者,鼓励孩子的每一点进步,允许他们失败,犯错误。

其次,唤醒孩子的求知欲。

认知心理学认为:当个体原有的认知结构与来自外界环境中的新奇对象之间有适度的不一致时,个体社会出现“惊讶”、“疑问”,产生探索的兴趣。孩子从呱呱落地,他对周围环境是一个逐步的认知过程,一切事物对孩子们来说都是陌生的,新奇的,并且随着活动能力和感知能力的发展,孩子会主动接触他们不太懂的新事物,产生好奇心,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但是,如果长久地处于一个相对独立和单调的环境,就会产生视觉疲劳和心理疲惫。他们的好奇心和猎奇感就会逐渐消退。因此,父母要努力挖掘周围环境的教育资源,为他们提供大量的观察机会和观察对象,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唤醒其学习需要。

再次,珍视孩子的好奇心。

在现实生活中,孩子往往会提许多成年人看来是十分幼稚可笑的问题,太阳为什么会发光?星星为什么会眨眼睛?这些看似平常不过的问题,但却是孩子探索世界的方式,是求知欲望的具体表现。对于孩子的问题,父母应抱着积极欢迎的态度,要专心倾听,耐心解说,切不可对孩子的提问抱无所谓态度或露出厌烦的情绪,不仅对孩子的问题要热心,还应注意采用适当的方法,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深入浅出,富有趣味地回答孩子的问题。

最后,诱发孩子求知欲望。

心理学家认为:游戏是儿童生来喜欢的,而游戏就是生活的模拟,孩子的生活可以说就是游戏。既然孩子有着参加游戏和各种获得的本能,父母可以利用这个动机去诱导他。事实上,孩子参加他最喜爱的活动时,情绪愉快,注意力集中,大脑思维处于高度兴奋状态。最容易接受新鲜事物,产生好奇感,激发求知欲。

求知欲是潜能的催化剂

“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小鸟为什么会飞呢?”……也许孩子天真的问题令你觉得非常好笑。但仔细想想,要回答这些问题还真是不容易。当然,你也可以这么回答:“小笨蛋,天空本来就是蓝色的。”不过,如果你能以孩子一样的心情,抬头往上看,你会发现自己平时视若无睹的天空一片蔚蓝,异常美丽。这时,相信你也会和孩子一样,非常地惊讶而受到感动吧!由于心中藏着这种激动,你会向他说:“是呀!真的是非常漂亮的蓝色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呢?”

作为家长要认真回答孩子的问题,切不可敷衍,甚至批评孩子的好奇心。那么我们首先要接受孩子对于事物的惊讶情感。这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孩子的问题里包含着他可贵的求知欲。假如,轻视或嘲笑孩子的问题,会使孩子丧失发问的意愿。如果无法让孩子得到满意的答案,这时母亲可以非常认真地告诉孩子:“我再去查一查。”这么一来,孩子会因此而受到激励,会想再发问,会更想获得更多的知识。求知欲,是激发孩子潜能最好的催化剂。

那么如掌控孩子的求知欲呢?

第一,要妥善解决孩子的每一次提问。

提问是孩子的求知欲在幼儿期的主要表现。家长千万不能消极对待,比如说:“到旁边玩去,没看到妈妈正在忙吗?”更不能无礼反驳,比如说:“你怎么这么蠢呢?”否则,必然会伤害孩子的求知欲,时间一长,孩子将逐渐对知识失去兴趣。孩子提出的问题,有的很浅,有的较深,有的特显无知,有的很富有想象力。对待这些问题,家长都应该尽快正面回答,如果有时间,还应把它与孩子已掌握的知识或喜爱的事物联系起来。如果出现无法回答或不好回答的问题,家长应坦诚地告诉孩子,并尽快向有关专业人员咨询,或通过上网等手段查询,获取答案及回答的方法,再及时反馈给孩子。妥善解决孩子的每一次提问,是对孩子求知欲的最直接的保护。

第二,要让孩子体会到知识的作用。

孩子的求知欲往往表现出随意性,今天对这个特别喜爱,明天对那个非常热衷,再过两天可能对什么都不感兴趣。为了让孩子的求知欲具有持续性,家长首先要掌握孩子学过哪些知识,然后在与孩子的日常交流中,设法用到这些知识,让孩子体会到所学知识的作用。

有一次,五岁大的女儿要玩王波的围棋,王波就拿了很多棋子放在桌上,对她说:“如果你能比爸爸数得快,就给你玩。”然后王波故意一个一个地数,而女儿却立即用不久刚学会的两个两个的数法,准确地数出了棋子,于是她非常得意地拥有了一大把棋子。

还有一次,女儿对池塘里的鹅产生了兴趣,王波就问她:“你猜它的脚是什么颜色的?”她想了想说:“一定也是白色的。”王波启发孩子说:“上次你在幼儿园背过一首古诗,叫《咏鹅》。”她点点头,依然注视着水里的鹅。王波继续说:“里面有一句话,叫‘白掌拨清波’是吧?”女儿立刻大笑起来,马上纠正说:“是红色的。”然后又指着鹅,朗诵起了《咏鹅》。

因此,家长应时常留心发生在孩子身边的各种事情,尽量用孩子学过的知识向他解释。当孩子经常体会到所学知识的作用后,这些经历往往又能激发他的求知欲。

第三,要让学和玩有机地结合起来。

学习是辛苦的,玩是快乐的,而孩子是无法意识到苦与乐的辩证关系的。因此,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家长不能像对待中学生那样,要求得过于严格、过于严肃,以免使孩子对学习产生惧怕。一方面,家长可以在教孩子的过程中,适当地运用一些近似于游戏的方法。

有一次,李艳教她的儿子豆豆认汉字“子”,她提议来个组词比赛:她说“儿子”,豆豆说“孙子”;李艳说“橘子”,豆豆说“梨子、桃子”;李艳又说“帽子”,豆豆说出了“裤子、鞋子、袜子”……尽管出现了“香蕉子”、“衣服子”等笑话,最后,豆豆还是满怀喜悦地“赢”得了这场比赛,并要求继续学下一个字。这样孩子就在游戏中快乐地学习起来。

另一方面,家长也可以在孩子玩的时候,适当地引导他玩一些知识性的内容。比如,当孩子们在无意义地乱跑、乱叫时,可以建议他们来个数数游戏、唱歌比赛等,孩子往往同样玩得很快乐。这么一来,学和玩便有机地结合起来,孩子就可以在快乐中不断地学到知识。

第四,不要错失良机。

曾有家长说:“我还怕孩子将来不识字、不识数吗?到他上学的时候,老师会教他的。”这种说法显然是不负责任的。有关专家提醒道:幼儿阶段是孩子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在关键期内,孩子对一定的事物表现出高度的积极性和兴趣,并且学得很快,过了这个时期,这种情况会消失。因此,家长要始终留心孩子在哪些方面感兴趣,抓住时机将孩子引入这方面的知识领域。

比如,四岁的毛毛特别爱听故事,常常可以坐下来听一两个小时的故事。于是,毛毛的妈妈有时候就和她做“交易”:妈妈每讲三个故事,她必须讲一个故事,记不清的地方可以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其意。这样一来,既满足了毛毛爱听故事的欲望,又让她爱上了讲故事。目前,毛毛已连续两次在幼儿园获得“讲故事一等奖”,而且语言表达能力比一般的同龄孩子强得多。

第五,不要急于求成。

虽然说不能错过幼儿期的学习时机,但是对于幼儿的学习,绝不能死定目标、急于求成。不要认为,学习就必须要学出明显的效果,达到一定的目标,并且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幼儿不是中学生,还几乎没有自我约束力。急于求成会导致孩子感到外界压力过大,从而厌恶学习、惧怕学习,反而会损害孩子的求知欲。其实,孩子都喜欢自我表现,渴望得到外界的认可,家长的赞扬。家长可以借助这一点,采取有效地引导,辅以少量的约束,不要固定目标,不要规定时间,孩子往往会给你意外的惊喜。

第六,不要相互攀比。

伴随着孩子逐渐长大,家长们在欣慰之余,常常免不了有意无意地在一起相互比较。但家长从心理上一定要把握住,切勿相互攀比。一旦受到虚荣心的干扰,反而影响了正常、有效的教育方法。孩子与孩子之间,性格不完全一样,所处的环境不完全一样,感兴趣的事物及程度不完全一样,父母的知识结构也不完全一样。因此,你的孩子在这方面有点成绩,他的孩子在那方面有所发展,就显得很自然了。如果家长刻意追求所要攀比的目标,只能适得其反。可以说,在家长的鼓励和引导下,孩子能对感兴趣的知识不断去追求,对不感兴趣的知识逐渐产生了兴趣,就已经足够了。

如果在孩子的幼儿时期不重视保护和培养孩子的求知欲,一旦失去了对知识的兴趣,就可能成为学习的奴隶。因此,望子成龙的家长们必须尽一切可能保护好孩子的求知欲,再在日常的生活、学习当中,设法培养、增强他的求知欲。对幼儿来说,还没有正式踏上求知的道路,只有让他满怀着求知的欲望,才能欣然面对求知的辛苦,积极主动地去迎接将来日益增多的学习任务。

求知欲,就是对知识的学习具有一种内在的渴望,按照我们的话说,就是“爱学”,孩子只有“爱学”,对获得丰富的知识和好的成绩具有一种内在的持续的追求愿望,才可能“学好”,并持续地保持好成绩。作为父母,需要特别重视如何诱发孩子的求知欲。

孩子的求知欲是内因与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论语·述而》里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就是指求知欲的内外因互相作用的过程的,而最终转变为孩子的自主的求知愿望状态。那么,究竟是外因为先,还是内因为先呢?这个问题大家讨论得很多,似乎没有什么定论。但针对于不爱学的孩子来说,由教育者对孩子施加影响,从而导致内因的形成并发生作用,应当是可能的。

由外因所导致的求知欲叫做外在求知欲,外在求知欲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的作用呈不稳定的状态,孩子在形成内在求知欲之前,随着知识的增加,社会接触面的扩大,外在求知欲的鞭策作用将由强变弱,如果在此过程中过分强调外在求知欲的作用,反而加速孩子厌学。外在和内在的两者相互作用,才能起到作用。因此外在求知欲不是最终的目的,而应该是通过外在求知欲的诱发,最终引导孩子形成稳定的内在求知欲。

所谓内在求知欲,就是孩子有意识或者潜意识地运用已学过的知识进行推理、接受新知识,有意识或者潜意识运用知识进行学习,在此过程中找到动脑的感觉和自己智慧的存在,从而强化了能力的培养、意识的形成,心理感受到付出和回报的之间的平衡,感受到知识的作用,领悟到学习的真谛,从而发自内心地想拥有更多知识的欲望。

诱发孩子的求知欲,就是要让孩子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产生求知的需求和内在动力,主动去求知。

孩子的内心世界由个性、需要以及价值观、态度、动机构成。个性、需要、价值观决定了一个人的态度,态度是这三者的综合,态度在外在诱因的作用下形成动机,动机在外界时间地点条件都适合的时候就会产生行为。

一个人只要注意到某一个事物,他就会对它进行认识,而且伴随着认识,还会产生一定的情感,基于这种认识与情感,人就会对这一事物形成一种反对或者赞成的倾向,这就是这个人对这一事物的态度。所以,态度就是一种心理倾向,既包含着理性的认识,也包含着情感的体验,态度是产生动机的一种准备状态和愿望。

态度包含着认识、情感和自主选择三个内容,其中核心是自主选择,这是最能体现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成分,是一个人内心世界中核心的核心。而一个人的认识与情感是由客观条件、主观的个性和需要以及主观能动性决定的,而最重要的是主观能动性。

孩子的天性和需求为诱发求知欲提供了可能,即提供了“有”,所以诱发孩子的求知欲的主要内容是:从天性出发,着重指出“无”的存在,从而让他们感到“该有”并看清“没有”。并且把知识的学习放在知识体系中去理解,让孩子不但知道该知识点,而且知道与该知识点相关的知识,做到“知其然,亦知所以然”,这样就会使新知识很容易被原有知识兼容,在兼容过程中,培养更高的解决问题能力,形成更多求知意识。

我们都知道,求知欲是人内在的动机和愿望。所以,一定不能阻塞了孩子内心深处向外延伸的线路,内在线路阻塞,就不可能与外在的影响对接,那样你怎样打骂,怎样苦口婆心,怎样恨铁不成钢,也是无济于事的,孩子就会把你的话当作耳边风。孩子不爱学,通常不是我们的影响或者严格要求不够,而是人为地阻塞了孩子的求知欲输出的线路和接口,比如梦想、好奇心、成就感、感恩、发奋、发愤等就是需要我们经常疏通和维护的重要接口。

好奇的孩子才会思考

这是一个笑话,但是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在一所国际学校里,教师给各国学生出了一道题:“有谁思考过世界上其他国家粮食紧缺的问题·”学生们都说“不知道”。非洲学生不知道什么叫“粮食”;欧洲学生不知道什么叫“紧缺”;美国学生不知道什么叫“其他国家”;中国学生不知道什么叫“思考”。

在“全国世纪父母读书活动”总结表彰大会上,资深教育专家、原国家总督学柳斌同志严肃地讲了上面这则“让人笑不起来”的“笑话”,其中包含了对教育的反思。

我们身边这样的例子很多,在中学生参加的数理化方面的国际比赛中,凡是死记硬背的题目,中国学生都能得高分,需要独立思考、判断、想象的题目,中国学生往往失分。在中外记者招待会上,我们也不难看到,外国记者会提问题、敢提问题,而中国记者却很少提问。审视我们的教育,并没有为孩子学会思考创造更多、更好的条件。学生为了应付升学考试,经常埋头“题海”,老师更希望学生“按正确答案”回答问题,不鼓励学生“别出心裁”;在家庭中,父母有一句口头禅:“好孩子一定要听大人的话。”言下之意,不听大人话的孩子不是好孩子。更多的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听话”、“服从”,不大教孩子“提问”,更不鼓励孩子独自做决定。这样的评价标准,造成孩子从小严重缺失思考的机会和能力。《知心姐姐》杂志曾做了一次题为“父母心中的好孩子标准”的“知心调查”。全国18个省市的1904名中小学生的父母回答了这个问题,其中选择“听父母或老师的话”的占11.8%,而选择“有思想、有主见、有独立思考问题能力”的仅占1.21%。凡是有思考能力的孩子,求知欲望强,学习能力就愈强,创造力就愈强,终生学习的能力就愈强。

有一位成功的父亲曾教育女儿的经验:他总是给孩子以问号,从不给句号。这样,大大激发了女儿的好奇心,从小好发问、好思考,后来女儿获得了博士学位,事业上也取得杰出的成就。思考源于好奇。孩子都有好奇心。爱提问是儿童的天性。面对孩子提出来的大问题、小问题、愚蠢的问题、聪明的问题,父母应该高兴和鼓励。

对生活中的事情好奇,提出疑问,是孩子应有的权力。面对成年人司空见惯的世界,孩子常常会提出绝大部分成年人没想到而且回答不了的问题,这正是孩子好奇心的表现,如果扼杀了孩子的好奇心,就扼杀了孩子的创造力,甚至会给孩子一生带来负面影响。

有一个男孩非常喜欢听故事,经常缠着妈妈给他讲故事。一天,妈妈给他讲聪明的小白兔战胜可恶的大灰狼的故事,他不解地问妈妈:“为什么小白兔就是好的,大灰狼就是坏的呢·”妈妈先是愣了一下,接着狠狠给了儿子一个耳光,她声色俱厉地说:“笨蛋,这难道还用问吗·”男孩“哇”地一声哭了。妈妈不耐烦,又狠狠地抽了儿子两下说:“哭,哭,有什么好哭的,这么笨还好意思哭!”

男孩因为提了个问题就挨了耳光,他满腹委屈,却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那天晚上,他躺在床上,心里忿忿地想,你是大人就可以不回答我的问题,就可以不讲理吗?你力气大就可以随便打我吗?从此他不再缠着妈妈讲故事,也失去了听故事的好奇心,但心中却留下了仇恨。13岁他因为打架伤人进了工读学校,现在还在工读学校上高二。他那有着研究生学历的妈妈,却不能相信,只是自己一记耳光,就会产生这样无法挽回的严重后果。它伤害了儿子的自尊心,也打跑了他的好奇心,从此孩子就过上了自暴自弃的日子。

思考是人类的重要特征,“思考的启示把人从奴隶解放成自由人”。美国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也说过:“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中国数学家华罗庚对思考也有过精辟的论述:“独立思考能力是科学研究和创造发明的一项必备才能。在历史上任何一个较重要的科学上的创造和发明,都是和创造发明者的独立地深入地看问题分不开。”没有提问与思考,或许蔡伦不会发明造纸术,或许牛顿不会发现万有引力,或许爱迪生也不会发明电灯、电话、留声机。思考是创造力的源泉,创新是民族的灵魂。学习知识要思考,发明创造要思考,完善人生也需要思考。请尊重孩子的提问和思考。思考是金。孩子的生活充满各种新奇的事物,当他们好奇的时候,就是他们思考的开始!

每个孩子都对这个陌生的世界充满好奇,年轻的父母们,应该特别注意开发孩子的好奇心。学会观察孩子是父母必备的一种能力。你的宝贝究竟有什么特点、将来可能会在哪方面有特长、他会有怎样的潜能……都是父母通过一点一滴的生活细节观察出来的。好奇心是孩子创造力的表现,许多天才的发明往往都来源于好奇心。孩子常会指着那些新奇的东西,问这是什么,那又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等等,而这些让他们产生极大的兴趣的新奇事物,很有可能就是大人们习以为常的东西。但是,父母可不要小看孩子们的这些奇思怪想,这中间往往蕴藏着不可预测的潜能。有关专家在研究北大、清华学生的学习动机时,发现所有的动力原型都是对知识的新鲜感,即好奇心,好奇心是人获得智慧的关键。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就是保护孩子未来的幸福。孩子的好奇心是他智力发展的动力。他会因为好奇,不断地接触新的事物而变得聪明,会因为敢于向新事物挑战而走向成熟。有的父母为了培养一个听话的孩子,而不惜扼杀他们的好奇心,束缚他们的手脚,结果是事倍功半,得不偿失。

试想一下,如果孩子对什么都不好奇,那他如何认识这个世界·

默默是一个六岁的小男孩,他聪明伶俐,对任何事物都有强烈的好奇心。有一天,默默独自在客厅里玩耍,他的妈妈在厨房做饭。百无聊赖的他对一个精致的玩具汽车产生了兴趣,想拆开来看个究竟。可是,拆开以后,就再也装不上去了。当妈妈看到被“肢解”的新玩具时,便十分生气地对默默说:“你怎么这么顽皮。这可是爸爸送给你的生日礼物,刚买没几天,你就把它拆了,看爸爸怎么收拾你。”

儿童为什么喜欢损坏玩具呢?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说:“这是因为他想知道这件东西的构造,他在寻找玩具里面是否有有趣的东西,因为从外观上玩具没有一点使他感兴趣的地方。”所以说孩子能拆开玩具,说明孩子有求知的欲望,能自己去看待问题、研究问题。当父母的不能一味地批评,更不要扼杀孩子的好奇心,否则就可能扼杀了未来的人才,因为生存的技巧就在于你敢不敢去探索知识,去探索未来。当孩子把新买的玩具拆得乱七八糟时,父母的批评、痛斥甚至是打骂,可能会扼杀了孩子探索未知世界的进取心!当孩子刚刚萌芽的好奇心受到打击的时候,他或许就会变得规规矩矩,但也会就此丢掉了先天具有的天才的创造力。“望子成龙”是每位父母的心愿,作为父母都希望孩子将来有所成就。为了给孩子努力的方向,他们不惜花钱让孩子上各种各样的培训班,向孩子讲述成功人士的成长经历,希望借此找到孩子的成才之路。但他们可能不知道,可能仅是对孩子兴趣和好奇心的一点点不耐烦或批评,就可能断送孩子一生成功的重要机会。所以,父母要想使自己的孩子对学习产生兴趣,就应该保护孩子的好奇心,鼓励他们在满足好奇的过程中获取知识。然而,应该怎样做才是真正珍惜孩子的好奇心呢·专家的建议是:不要限制孩子对周围环境的探索爱好!

专家认为,当婴幼儿在探索周围环境时受阻拦或受挫,那么他做事就很容易放弃,这种性格甚至会贯穿其一生,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往往很听话、很顺从,遇事听天由命。对孩子天生的好奇心的约束也会影响他的学习劲头,因为好奇心是孩子获得扎实全面教育的基础。日常生活中,有许多新奇的事物吸引着孩子。父母可以培养孩子从小事、小细节中受到启发,引发更深层次的思考,并鼓励孩子勇于发现问题。有的父母只是注意丰富孩子的知识,不厌其烦地回答孩子提出的问题,这样一来,就会使孩子不能很好地开动脑筋、积极思考。父母应该鼓励孩子开动脑筋,认真思考,查阅相关书籍和资料,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

但是,父母也不应该因为自己的虚荣心,让孩子过早地学习认知方面的课程。这对长期表现并无助益,更危险的是会排挤孩子随大脑发育而该及时给予的正常发展,比如人格养成、情绪发展等。

人生不是短跑,而是比耐力、适应力的马拉松长跑,当我们希望孩子赢在起跑点时,反而会让孩子累死在起跑点上。

其实全球化时代最大特征就是变动迅速,各个学科,各种产业,所谓“典范转移”的速度非常快,现在所学的知识或技能,往往三年、五年后,就完全淘汰了,我们如何教导孩子现在根本不存在的东西呢?因此,若我们只逼着孩子,花全部精力去背诵课程内容,即使多考了五分、十分,在班上名列前茅,对培养未来竞争力而言,恐怕仍嫌不足。

因此,回归到孩子成长过程中最根本的人格特质、生活习惯的养成,可能反而是最重要的。也就是孩子能不能与别人合作?是否有足够的韧性及对生活的热情?是否能够自我管理?这些人格特质是在孩子年幼时期,所谓情绪发展的敏感期,在生活中的实际情境与典范模仿中,经内化成个性反应的模式。

父母若以强势态度主导孩子所有的学习进度,或许短期内考试成绩、才艺表现还不错,但一旦脱离父母所能掌控,或进入社会后,往往因丧失了对生活的热情、缺乏自我管理的能力,在不断的挫折之下,反而产生精神障碍或逃避、退缩的倾向。尤其现在的父母,常把孩子所有的时间排满,每天应付学校与各种补习班里从不间断的考试,其中最大的危险,就是斩断了孩子主动学习的动力,相反的,许多研究证明,给孩子足够的空白时间,同时让孩子在大自然里自在地玩耍,能点燃他们对世界好奇探索的热情,这些才是创造力与想象力的起源。

总而言之,好奇心是孩子普遍的天性,也是孩子成长的第一步,做父母的应该格外重视对孩子好奇心的培养。孩子天生好动,难免会有一点危险,但如果父母仅仅为了孩子的安全,处处干涉、限制孩子的活动,这样做不仅禁锢了孩子智力的发展,而且也束缚了孩子个性的发展。父母处处担心孩子出乱子,这是父母懦弱胆怯的表现,它会无声地传递给孩子,被孩子所继承,所效仿。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孩子,胆小怕事、神经过敏,在当今充满竞争的社会里是很难立足的。所以,当孩子对新奇的事物表现出好奇的时候,父母要加以引导,尽可能地让他们自己寻找答案,以保护他们的好奇心。

潜能绽放在求知的路途中

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从小就是一个很爱问问题的人。他上小学以后,经常向老师提出各种奇怪的问题。

有一天,老师在黑板上写:2+2=4。这时候,爱迪生问道:“老师,为什么会是4呢?”

老师说:“2再加2,应该就是4呀!”

但是,爱迪生还是无法接受。老师却认为爱迪生的头脑有问题。因为班上有了爱迪生这样的学生,课程总是无法继续下去。于是,老师把爱迪生的母亲请到学校来,对她说:“你的孩子智力发育太迟钝,无法继续读书。”

爱迪生的母亲并没有盲目相信老师的话,她坚持认为自己的孩子是独特而优秀的。自小爱迪生从小学退学之后,就亲自对他进行教育。爱迪生在科学界非常活跃,拥有多项发明,这是众所周知的。不可否认,这与他的母亲在其发问期很好地培育了他有着很大的关系。

孩子的天性是好学好问的,对周围的事物都感到新鲜有趣,上至云电风雨、日月星辰,下至海洋生物、河流山川,他们什么都想知道并且认为家长什么都知道。于是从会说话起,就不管家长有事没事,缠着提些稀奇古怪或被家长看来根本就不值一提的问题,家长对孩子提出的这些问题一定要正确对待,切莫等闲视之,甚至批评不该提这有时连大人也说不清道不明的问题。实际上这种好奇好问的天性说到底就是一种渴求知识欲望的“幼芽”,且这株幼芽是十分娇嫩和脆弱的。如果家长能精心保护、耐心教育、科学地为之“施肥浇水”,“除草灭虫”,就会呈现出勃勃生机;如果保护不当,就会使之遭到摧残、甚至被扼杀。

家长还应该与孩子建立和谐、融洽的亲情关系和朋友关系,使孩子敢于在你面前敞开心扉、无拘无束、毫不保留地把内心世界展示出来,然后家长才能真正地透过孩子的表情、眼神、姿态、动作来窥探孩子内心的秘密,知道他想些什么、干些什么以及为什么这样想、这样干。家长的首要任务就是要不断培养孩子的创造性。开阔孩子的视野,激发求知欲,思索始于惊异,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孩子多走走、多看看、多感受变幻莫测的自然风光,五光十色的艺术品,扑朔迷离的社会生活。这样不但可以满足孩子的好奇心,而且可以激发孩子的求知欲。用表扬唤起孩子的求知欲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应经常为孩子提供或创造获得成功的机会。诸如提些简单的题目让孩子思考,安排些力所能及的活动让孩子操作,使孩子从中尝到成功的欢乐。把孩子引进书的世界,书本是孩子认识、了解世界的又一个重要的窗口,家长在引导孩子通过这个窗口认识世界时,应选择符合孩子兴趣爱好的书,以培养孩子对书本的兴趣。在此过程中,家长千万不可操之过急,否则只能引起孩子对书本的厌恶。做孩子的榜样。自古以来人们常说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对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有意无意地去模仿,因此家长要培养孩子的求知欲,自己必须先做出样子,这是教育孩子的一条捷径。

孩子的好奇心非常强烈,他们靠着好奇认识这个世界,以惊人的速度在吸收养料。他们的周围处处都是新鲜的事物。哪怕是一只小小的虫子也能抓住他们的眼睛,认真地看个老半天。并根据自己的想象来说出自己的想法。

要想让自己的孩子聪明,父母都不会忽视对孩子智力和潜能的开发。而我们的大脑是智慧的源头,只能开发出大脑的主要能力,日后才能分化发展出更多、更复杂的能力。在幼儿、少儿时期,应该以轻松、自然、科学的方法帮助孩子把大脑的各种能力诱导出来,同时学习方法、意志力、勤奋等非智力因素的不同导致学习效果之间的差异也不能忽视。

当把玩具交到孩子手中的时候,大部分孩子只是在刚开始时会加以爱惜,不到几个月,原本漂漂亮亮的玩具,就变得支离破碎了,尤其已经懂得钳子、螺丝起子用法的孩子,常会把玩具上的螺丝卸下来,将玩具“肢解”。而大人看到散落一地的“杰作”,心里自然会感到不舒服,就会严厉斥责孩子。实际上孩子充满了求知欲与好奇心,喜欢去探索了解周围的一切事物。所以,喜欢破坏玩具的孩子,大多只是想知道玩具“肚子”里到底装的是什么,才把它拆开来看看。

父母不要对孩子严厉斥责,可以要求孩子把玩具重新组装,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父母应协助指点,但千万不要完全代劳。这样不仅使孩子知道玩具的内部构造,满足了好奇心,锻炼了动手动脑的能力,同时组装玩具的辛苦,也会让孩子养成爱惜东西的习惯。孩子所做的一切事情,都与他的成长有关,父母千万不要盲目禁止,使孩子变得缩手缩脚,应该让他自由自在地发挥自己的天性。另外,父母也不妨多选购不易弄坏的玩具。好奇心是孩子的天性,是孩子们求知欲望的反映,也是孩子智慧的火花的迸发。并且,孩子的学习兴趣往往是和好奇心联系在一起的。好奇心是促使孩子去探索和思考的动力。激发孩子对知识的好奇心是促使他学习进步的有效方法之一。

如果父母不能很好地引导孩子的好奇心,使其变成开发潜能的手段,那将是非常巨大的损失。我们应当重视从小培养孩子的旺盛好奇心,以使孩子具备驱动自己求知的动力,能够自觉地、发自内心地去探求知识的宝库。强烈的好奇心能使孩子产生学习兴趣。孩子只有对学习产生了兴趣,才能从学习中体验到快乐,才会热爱学习,并主动学习。当孩子对一件东西表示好奇并且开始表现出一种破坏物品的行为的时候,你应该怎样做?有没有想过如果保护了物品你可能就无法保护孩子的好奇心了。在我们传统的教育观念中,长辈们似乎更关心的是保护物品不被孩子损坏,而对孩子的要求就是不要调皮捣蛋。这是一种扼杀孩子好奇心的极其错误的做法。孩子常常对我们已经习以为常的东西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好奇心是孩子们的天性,往往蕴藏着不可预测的潜能,也是他们探索新知、创新的动力,是获得智慧的关键。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就是保护孩子的未来幸福。

还有一个故事关于爱迪生问“为什么”的故事:

有一天,妈妈正在厨房里忙着,爱迪生好像有了惊人发现似的跑来,睁大眼睛问:“妈妈,咱们家的那只母鸡真奇怪,它把鸡蛋放在屁股底下坐着,为什么?”妈妈呵呵笑了,她放下手里的活,认真地对爱迪生说:“鸡妈妈那是在孵小宝贝呢!她把那些蛋暖热后,就会有小鸡从里面爬出来。你看咱家那些毛茸茸的小鸡,它们都是鸡妈妈这样暖出来的。”

爱迪生听了,觉得真神奇。他认真想了一会儿,抬头问道:“难道把蛋放在屁股底下暖和暖和小鸡就能出来?”“对啊,就是这么回事儿!”妈妈微笑着点点头。等饭做好了,妈妈忽然发现小爱迪生不见了,哪儿都找不到,妈妈急了,大声喊儿子的名字。这时,听到从库房里传来他的答应声。妈妈觉得很奇怪,过去一看,原来爱迪生在那儿做了一个“窝”,里面放了好多鸡蛋,他正一本正经地蹲在上面。妈妈更奇怪了,问道:“你在干什么啊?”爱迪生说:“妈妈,你不知道吗?我在孵小鸡啊!”

其实,聪明的孩子大都像爱迪生这样喜欢问问题,他们的小脑袋瓜里总是装满了很多很多的“为什么”。许多人都对孩子那些异想天开、稀奇古怪的问题不加理会,或者轻易否定。爱迪生的妈妈却认真对待,细心地回答孩子的每一个问题,这对培养孩子的想象力、思维能力有很大的帮助,使孩子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不至于泯灭,从小就能养成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好习惯。爱迪生一生的成就就是有力的佐证。当你的孩子向你询问“为什么”时,不要头痛,也不要厌烦,如果你能够耐心解答孩子的疑问,甚至鼓励孩子多问些“为什么”,说不定你的孩子也会成为伟大的发明家和科学家。

如果家长不了解孩子的好奇心,将其看成是故意捣乱、淘气,对孩子提出的问题采取冷淡的态度,或者不予理会,这种做法有损于孩子智慧萌芽的生长,会挫伤他们求知的积极性。要知道,孩子的智力正是在好奇——满足——好奇中得到发展的。对于求知欲旺盛的孩子来说最大的快乐莫过于知道了从来不知道的奥秘,而揭开奥秘后所体验到的愉快和满足的情感,反过来又激起新的探索兴趣。作为家长,不仅要尊重、保护和正确引导孩子的好奇心,而且应努力激发他的好奇心,使孩子幼稚的好奇心发展为强烈的求知欲。对孩子提出的问题,要确切、通俗易懂、有条理地给以答复,如果暂时答复不了的,可以告诉他:“这个问题等弄明白以后,再告诉你。”但是切记事后一定要兑现。如果对孩子求知的欲望采取敷衍的态度,不仅会抑制孩子的好奇心的发展,也会影响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对以后的教育不利。

作为父母,我们更多的是鼓励孩子用自己的眼睛和感觉去了解自然界和整个社会,让他们大胆提出问题,并引导他们通过自己读书、观察、思考,来找到正确的答案。只有当孩子心中充满对世界的好奇和无穷的求知欲望而自发地学习时,家长寄予他的良好愿望才有实现的一天。

重视孩子的每次提问

好奇是孩子对这个陌生世界的思考,而提问是孩子与成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而对于呀呀学语的孩子而言,那些看似幼稚、好笑的问题却恰恰是他们认识这个世界,表达自己情感的开始,也是他们与父母沟通的重要桥梁。对此,父母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把握得当,会使孩子们谈话兴趣高昂,并始终保持着强烈的好奇心,也能够进一步贴近父母与孩子的情感距离。而事实上,许多父母并未充分地意识到这一点。他们要么仅仅把与孩子对话看成是一件好玩的事而敷衍了事,要么因为孩子问到了所谓“有伤大雅”的问题而对其断然喝止,而那些被孩子们五花八门的问题搅得焦头烂额的家长自然更不在少数。

该如何改变这一状况呢?仔细想想还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我们列举了大量孩子会问到的问题,并针对孩子的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乃至不同的客观情形作了不同的回答。我们并不致力于也不可能出一本儿童常见问题百科全书或是创建某种固定模式、套路等,而是希望能够抛砖引玉,使亲子间的对话更加丰富多彩。这对于孩子来说自然是一种乐趣,而对于父母来说又何尝不是一种乐趣呢?终有一天,孩子会长大,会离开父母,会不再问父母那些简单而幼稚的问题。好好地给孩子上好这人生第一课吧。这对于他们的一生有着重要的影响。

父母们,请一定注意:不要嘲笑孩子的问题!受到嘲笑以后,孩子会丧失发问的乐趣!

要想回答好孩子的问题,先要接受孩子对于事物的惊讶情感。这是非常必要的。当然,孩子天真无邪的问题,的确让人觉得好笑。不过,这样笑一笑混过去的态度是非常不好的。尽管这些问题连母亲本身也难以回答,但如果在这时候轻蔑或回避孩子的问题,确实会造成很坏的结果。

孩子的问题并不总是可笑的,有时候,大家认为本来就是如此的现象,孩子却有所疑问,实在是很了不起。例如:牛顿就是因为认真地考虑了“苹果为什么会落到地上?”,从而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这种从大家认为本来就应该如此的事中,发现一种规律,就称之为科学。

有个四岁的女孩看了《人猿泰山》的电影,就问母亲道:“第一个人是出生在很早以前吗?”“是吧?是在很早以前。”“那个人是从他自己的肚子里生出来的吗?”

母亲无法回答,只好笑笑作罢。

孩子对人类的起源问题产生好奇是非常自然和普遍的现象,她看到电影里面第一个人类没有母亲,所以想泰山是从他自己的肚子里生出来的。当孩子有这种奇特想法时,千万不要笑她,而要和她一起想:“嗯,到底是怎么样来的呢?”

地球上的第一个人,到底是怎样出生的呢?……其实,这的确是非常难以回答。科学家们正努力地工作,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回答这个问题。这时,你可以给她讲国内外有关人类起源的神话故事,如女娲补天、上帝造人等等。

当然,生活中还会有很多让人啼笑皆非的问题,尤其是电视带来的问题很多。现代社会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电视,所以孩子一出生就习惯看电视。只要按一下那小小的开关,屏幕上就能看到有意思的动画片,耳朵还能听到悦耳的音乐。对于孩子而言,这简直就是一个充满魅力的箱子。大部分的孩子会觉得电视就是一个这样的东西,不会觉得有任何疑问。但是,有些孩子却会觉得困惑。

一个五岁的孩子问道:“如果电视坏了,家里会不会淹水呢?”

因为他看到电视中出现游泳池的画面。“即便电视坏掉,水和人都不会从电视中跑出来。”“为什么人会在电视中游泳呢?他们不是在电视里面吗?”

其实,母亲也不太了解电视的组成,所以回答得很勉强。“那些人在游泳池游泳时,由摄影机摄影之后,再传送到我们的电视里。在电视中有所谓的转播机器。”

关于电视的问题,还有“那些小人是住在电视里吗?”或是“我也能进到电视里去吗?”……诸如此类的问题层出不穷。甚至有的孩子在电视播放节目时,还会跑到电视的后面去看一看,还会伸出手来拨弄电视后面的机器或电线,这让母亲非常紧张。

如果我们要向一个五岁的小孩说明电波是如何产生影像的,实在非常困难。如果有画册,可以一边让他看画册一边说明。这是最好的办法。此外,电视台经常开放让人参观,也可以充分利用这样的机会,趁孩子有兴趣的时候,把握机会带他去参观。这是最好的办法。家长们要注意的是:对于孩子所问的问题,不应该一笑了之。

每当吃饭的时候,家长通常都会要求孩子赶快吃。看到旁边的人很快地吃完时,孩子会问道:“人为什么只有一个嘴巴呢?”

如果告诉他:“如果有两张嘴,那就成了妖怪了。”

这会让孩子觉得非常沮丧。“如果多长几个嘴,就可以很快把饭吃完了……”原来,这才是孩子提问的真正原因。听到自己的孩子这么说,母亲或许会很诧异吧!不过,对于四岁的孩子而言,因为饭吃得太慢而挨骂,有这样的想法是很自然的事情。所以这时候,最好说:“是呀,如果有两张嘴,就能够很快地吃完。”

父母应该注意对孩子的想法表现出赞许的态度,这种态度能够鼓励孩子创造性的发挥,更能提高他(她)的智慧性和好奇心。

另外,父母要注意的是孩子发问的背景。有很多孩子因为边看电视边吃饭,而导致吃饭时间的延长。这也许是因为父母认为,与其让孩子为了急着看电视而匆匆地扒了几口饭就算完事;还不如让他边看电视边吃饭来稳定他的情绪吧!不过,这么一来,会延长吃饭的时间,孩子会因食物变凉、不好吃而饭量减小,结果又挨家长的骂……如此反复多次以后,孩子会觉得吃饭实在不是一件快乐的事。如果孩子有此发问背景,那么母亲就应该反省其用餐的方式。

三岁的雪儿问妈妈:“妈妈,如果雪儿越来越小,就会成为婴儿,是吗?”“雪儿,你在刚出生的时候,就是婴儿。然后逐渐地长大。今后,还会继续长大,所以不会变成婴儿。”“真没意思。”

雪儿的姑姑刚刚生了一个小宝宝,人们(包括雪儿的母亲)去探望她时,都不断地点头说,“真可爱啊”,“多漂亮的小家伙”,甚至有些人还带了礼物去,大家都把注意力集中在这个婴儿身上。

我们应该先去了解一下孩子会发出这样问题的原因,一个三岁的孩子,已经具有了某种程度的独立性。她已经可以独自走路,有时候还会撒野,有时还会反抗父母。不听话时,也会挨骂。看到婴儿受到大家的娇宠,而十分羡慕。希望也受到同等的待遇,因而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当然不能对孩子说,“你怎么会问这样的问题”,而是要先弄清楚孩子提问的原因,然后接受孩子的感觉再来回答。不要像刚才那位母亲一样,只给孩子事实上的说明。应该告诉她,人生有很多乐趣是婴儿无法享受到的,所以不是当婴儿是最幸福的,要注意发现成长中的幸福和乐趣。“婴儿不能够和小朋友一起作游戏,也不能够溜滑梯。也不能够去商场买玩具,吃好吃的东西。雪儿,你就是因为长大了,才能做到这些婴儿所无法做到的事。”如果这样告诉孩子,就能够有效地让孩子摆脱想要成为婴儿的想法。

另外,由于对语言的误解,孩子也会提出一些让父母无所适从的问题。

有个五岁大的小女孩,她有个比她大一岁的姐姐。她问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我吃得比姐姐多,是不是可以当姐姐呢?”

这让周围的人都觉得很好笑。其实,这是因为在吃饭的时候,妹妹吃得不多而被妈妈骂:“你不吃多一些,就会长不大。”妈妈听到小女儿这么问,回答道:“姐姐比你早出生,所以即使你的身体长得再高大,也不能当姐姐。就好比将来即使你长得比妈妈还高大,也仍然还是妈妈的孩子一样。”

其实,这孩子是由于对语言的误解,才会有这么奇特的问题。这时,应该要仔细地说明“长大”有两层意思。

姐妹,先出生的是姐姐,后出生的是妹妹。姐姐比妹妹大,其实她们的关系并不存在于体型的大小变化。就像母子的关系一样。“不过,姐姐吃得不多,所以会比较瘦。如果你好好地吃饭,可能会长得比妈妈和姐姐还高大呢。”

小孩子知道的话语较少,所以经常会有语言上的误解。我们来看下面的例子。

有个四岁的小男孩在动物园里游玩,母亲指着笼子里的动物对他说:“这是猩猩。”孩子低头想了很久,然后问道:“是不是等到天黑了,他们就住到天上去了?”

这时,妈妈赶快解释道:“动物园里的猩猩和天上的星星是不一样的。”

对于年幼的孩子而言,常会误听同音异义字。由于大人了解汉字,所以知道“猩猩”和“星星”的不同;可是小孩子就不一样了,同音异义字会让他们觉得很不可思议。这时候,可以向他们举例说明同音异义字的差异,以增加他们对于语言的兴趣。

除同音异义字外,孩子也会在其他方面表现出对于语言的感受性。“怎么有这么多的秋天,有丰收的秋天、美丽的秋天、读书的秋天……到底哪一个才是真正的秋天呢?”

四岁半的小女孩因为看电视,经常听到这样的话语,于是有了这样的问题。

这时候,母亲做了这样的说明:“秋天不像夏天那么热,也不像冬天那么冷,所以是非常舒适的时期。因此,才会有所谓读书的秋天……”接着,又告诉她:“其实,那都是秋天。”

这样的解释说明是合理的,但是还稍有不足,如果再附加说明一年四季,会更加理想。“一年之中有春、夏、秋、冬四季;春天时暖和,树木开始萌芽,百花开始绽放;夏天时很热,大家可以去游泳,吃冷饮;秋天时,天气不热也不冷,非常舒服,这个时候最适合运动、学习,另外,各种各样味道鲜美的水果都在这个季节成熟,我们可以尽情品尝;到了冬天时,天气非常寒冷、会刮很大的风,到处都在结冰,还会下雪;冬天过去之后,又是春天……于是新的一年又开始了。”这些并不复杂的说明,却可以让孩子慢慢体会到大自然的周而复始,生生不息。

对于孩子的问题,能够再综合做出说明,是最适当的回答秘诀。从孩子的问题中,一一打开未知世界的门,能够激励他不断地发问!

抛砖引玉,让孩子自己得出答案

“抛砖引玉”这个成语出自《传灯录》。

相传唐代诗人常建,听说赵藉要去游览苏州的灵岩寺。为了请赵藉作诗,常建先在庙壁上题写了两句,赵藉见到后,立刻提笔续写了两句,而且比前两句写得好。后来文人称常建的这种做法为“抛砖引玉”。此计用于军事,是指用相类似的事物去迷惑、诱骗敌人,使其懵懂上当,中我圈套,然后乘机击败敌人的计谋。“砖”和“玉”,是一种形象的比喻。“砖”,指的是小利,是诱饵;“玉”,指的是作战的目的,即大的胜利。“引玉”,才是目的,“抛砖”,是为了达到目的的手段。钓鱼需用钓饵,先让鱼儿尝到一点甜头,它才会上钩;敌人占了一点便宜,才会误入圈套,吃大亏。“玉”可以理解为孩子的成长,那么“砖”就是大人的合理诱导。“玉不琢不成器”,孩子能够成为为一块玉石,是少不了父母的正确教育。父母的教育要有策略,如果总是说教,甚至打骂孩子,会引起孩子的抵触心理。如果能够因势利导,让孩子自己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是最好的教育方法。

抛砖引玉与以身作则联系在一起,就更加容易理解这一计在教子上的应用了,不要老在孩子面前说什么“我老了,就这样了,就指望你们了”,也不要“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要用自己的行动这块“砖”去引孩子成长向上这块“玉”。

许多孩子争强好胜,爱表现自己,喜欢积极回答问题。但是出于各种原因,有时孩子的回答往往是片面的、答非所问甚至是错误的。面对孩子不正确的回答,家长和老师不应直接予以否定和指责,免得对儿童的心理品质的形成和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爸爸带小晶去动物园,在看狐狸的地方,爸爸指着笼子问:“小晶,里面一共有几只狐狸呀?”笼子里面一共有五只狐狸,而小晶却说:“三只。”爸爸不高兴了,训斥道:“胡说!”小晶看见爸爸在众人面前训斥自己,“哇”的一声哭了起来。

我们不能因为孩子的年纪小,就忽视了他们也是有自尊心的,也希望自己的回答能够得到成人的赞同和表扬。听到“不对”、“错了”、“胡说”等否定性评价,就会使他不好意思,难为情,自尊心受到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很稚嫩,回答问题时如果遇到几次否定,就会觉得自己不够聪明而泄气,以后就会缺乏提问题的勇气,严重影响自信心的形成。而且,由于孩子不敢积极回答问题,对智力的开发也有不利影响。

孩子对家长和老师的信任感,是孩子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和个性的重要条件。如果成人不分清情况,不去积极弄清楚孩子为什么会这样说,对孩子的回答就轻易指责或否定,往往会使孩子心中不服气,产生对成人的不信任感,影响对孩子以后的教育效果。如果孩子自尊心、自信心和对成人的信任感受到损伤,就容易形成孤僻、胆怯和逆反心理等不良心理品质,导致对家长和老师的提问,不愿回答或者不敢回答。在幼儿园里,面对老师的提问,还可能呆坐在那里,不去思考、自行其事、沉默不语。这样会严重地抑制儿童思维能力、注意力和语言能力的发展。因此,对待儿童的错误回答,家长和老师在态度和方法上一定要慎重,不要直接否定,要注意保护孩子儿童的心灵。那么,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应该是怎样的呢?

1.避开答案本身的正确与否,肯定孩子大胆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和积极思考问题的精神。

2.启发诱导,尽量让孩子自己得出正确的答案。例如,老师问:“一共有四块糖,爸爸分一块,妈妈分一块、姐姐分一块,弟弟能分几块?”孩子回答:“老师,我没有弟弟。”这时如果老师改变一下说法,“老师不知道你没有弟弟,那你也参加分糖,你能分几块?”孩子就能得出正确的答案。

3.在幼儿园里,可以先对回答错误的儿童不作评价,继续提问别的儿童,然后由老师面向全体儿童做出正确的回答和解释。这样一方面还使回答错误的儿童不至于在众人面前难堪,另一方面还会使儿童产生自己重新回答并回答正确的感觉,既增加了儿童的知识,又保护了儿童的自尊心。

4.对有些儿童没有见过或经验较少的问题,如果孩子回答错了,可以不先对之评价,遇适当的机会,让儿童面对事物自己获得正确的答案。例如,家长问孩子:“蜻蜓有几只翅膀?”“两只!”面对这样的回答,家长可以先把这个问题记住,待有机会捉到蜻蜓时,让孩子自己数一数。这样得到的正确答案,印像最深,一生都不会忘记。

5.如果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孩子答错了,家长和老师可以换一个类似的问题让孩子回答,要是答对了,先予以肯定,然后再告诉他这个问题与刚才那个问题其实是一样的,再重新问宝宝刚才答错的问题,在大多数情况下,孩子会发现自己的错误,做出正确的回答。

给孩子一个疑问比答案更重要。报纸上曾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天,他的儿子从幼儿园回来,郑重其事地拿出一把水果刀和一只苹果说:“爸爸,您知道苹果里面藏着什么?”他不以为然,“除了果核还有什么?”这时儿子便把苹果切成两半。通常的方法是从苹果茎部切到底部的凹处,而他却横着把苹果一分为二,然后举着切开的苹果说:“看哪!里面有一颗星星。”果然,苹果的切面中显示出一个清晰的五角星图案。这个美国人沉默了,他一生中吃过多少苹果,然而就在举手之间却和这个再简单不过的发现失之交臂。

从这则故事中受到深刻启发:给孩子一个疑问比答案更重要,作为家长要引导孩子学会提问题而不要急着给答案,让孩子学会学习的方法比学习本身更重要。

父母要经常向孩子提出问题,激发孩子大胆去思考。如:“鸡有耳朵吗?”“为什么车轮都是圆的?”“怎样根据树木辨别方向?”“蚯蚓有鼻子和眼睛吗?”“飞得最远的是什么鸟?”“世界上哪种树木最大最高?”“企鹅为什么不怕冷?”“世界上哪种鸟最小?”“鸡为什么要吃小石子?”等等,在让孩子大胆想象说出自己的想法之后,不要急于公布答案,而应鼓励孩子根据问题有目的地去观察事物。通过观察,自己动手做小实验或与父母一起查找有关资料寻找正确的答案。然后父母再跟孩子一起讨论,让孩子充分发言,并说出自己是通过什么途径知道的,让父母与孩子共同分享收获的快乐。

实践证明,通过父母的正确引导,孩子们发现的目光越来越敏锐,提出的问题也越来越稀奇古怪:“下雨太阳到哪儿去了?”“天热时狗为什么总是将舌头伸出来?”“母鸡下蛋以后为什么会咯咯地叫?”“白兔的眼睛为什么是红的?”“狗为什么四处撒尿?”“为什么月亮星星总是晚上出来,太阳总是白天出来?”……

鼓励孩子大胆地发现问题,并且尝试探索解决问题,是父母对孩子早期教育的重点。为什么我国到现在为止没有诺贝尔奖获得者?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缺少善于发现和勇于质疑的精神。造成这一现象,父母们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每时每刻都应该生活在思考中,为你,为我,为他,为昨天,为今天,为明天。唯有思考,才能辨别是非,真假,曲直,让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多一些提问,多一些思考,多一些智慧,多一些创新。

前不久,报纸上有这样一则消息:

华南师范大学段俊峰教授公布了他的《中国城市儿童想象力和幻想科研成果》:千余名小学生在回答“树上有5只鸟,猎人开枪打死1只还剩几只·”的问题时,竟有99%的孩子说出了所谓的标准答案:“一只鸟也没有,因为都吓跑了。”仅有一名小学生的回答与众不同,他说:“还有3只,因为5只鸟是一家人,猎人打死了鸟爸爸,吓跑了鸟妈妈,还剩下3只不会飞的鸟宝宝。”

面对孩子们几乎用同一种思维模式得出的答案,他感到十分困惑。当学生们在回答“树上有几只鸟”的时候,我们往往容不得他们有另外的“无稽之谈”,我们的老师常常会急不可待地将答案一五一十地印在他们的脑海里,于是,就有了这唯一的正确答案。我们成人常常喜欢将自己思考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规则强加给孩子,使孩子自由探究的需要受到伤害,从而扼杀了孩子的创造性思维。悲哀!过分地追求整齐划一,教育的结果可能适得其反。造成几代人沿袭一个方式去寻求的“标准答案”使多少人丧失了创造思维的火花。

我们常会惊叹于孩子的想象力如此丰富,他们对问题的回答总是多种多样的。但我们的父母无论怎么问,最后总要归纳到自己准备好的“标准”答案中。长期以来,形成一种“父母问,幼儿答”的有序式交流。

反思我们的教育,在鼓励幼儿探索和提问方面,究竟还缺少了什么?有句传统的礼貌用语是:“我有一个问题不知该不该问?”话未开口,已经失去了提问的勇气。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知道,中美儿童的差异在于面对老师的讲解,中国儿童用“没问题”表示自己已经听懂了,而美国儿童不断发问则表示自己不但听懂了,而且还能提出问题来。

的确,在大人看来也许幼稚的问题,往往是创新意念的开始。爱因斯坦就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美国斯坦福大学财务长凯来·马里科维奇博士在谈到亚洲和中国的教育时指出:只有在培养了“自由和开放式的追问”风气后,中国才能有世界一流的学府出现。这话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深地思考吗?重视孩子的好奇心,鼓励孩子发挥自己的潜能,用自己的眼睛和感受来对世界做出回答,这不正是我们家长要做的吗?

第三章 独立自主,让潜能拥有爆发的空间

中国有个成语叫做“囊萤映雪”,讲的是两个古人虽然家庭贫寒,但是自己非常喜爱读书,最终取得了很高地位的故事。

晋朝有一个年轻人叫车胤,他从小好学,但因家境贫困,父亲无法为他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为了维持温饱,没有多余的钱买灯油供他晚上读书。夏天的一个晚上,他正在院子里背一篇文章,忽然见许多萤火虫在低空中飞舞。一闪一闪的光点,在黑暗中显得有些耀眼。他想,如果把许多萤火虫集中在一起,不就成为一盏灯了吗?于是,他去找了一只白绢口袋,随即抓了几十只萤火虫放在里面,再扎住袋口,把它吊起来。虽然不怎么明亮,但可勉强用来看书了。从此,只要有萤火虫,他就去抓一把来当作灯用。由于他勤学苦练,后来终于做了职位很高的官。

同朝代的孙康情况也是如此。由于没钱买灯油,晚上不能看书,只能早早睡觉。他觉得让时间这样白白跑掉,非常可惜。一天半夜,他从睡梦中醒来,把头侧向窗户时,发现窗缝里透进一丝光亮。原来,那是大雪映出来的,可以利用它来看书。于是他倦意顿失,立即穿好衣服,取出书籍,来到屋外。宽阔的大地上映出的雪光,比屋里要亮多了。孙康不顾寒冷,立即看起书来,手脚冻僵了,就起身跑一跑,同时搓搓手指。此后,每逢有雪的晚上,他就不放过这个好机会,孜孜不倦地读书。这种自发的刻苦精神,使他成为饱学之士,日后做了高官。

现在孩子的物质生活都很富足,不需要为了学习“囊萤映雪”,但是从古人身上,可以看到独立自主的学习态度对于潜能的发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主动的孩子,潜能自然会流露出来

一般来说,孩子从出生后开始,就会用生俱来的感知能力去看、去听、去闻、去尝试和模仿,只要家长不把他圈起来,孩子学习的冲动我们拦都拦不住。两个月的孩子就会转动头和眼睛跟踪走动的人,不到半岁的孩子听到声音就会找寻声源,一岁的孩子看电视你若关掉他就闹,两岁的孩子最喜欢帮妈妈扫地洗碗……孩子每时每刻都在调动自己的智慧吸收新知识,一般来说具有主动精神的孩子,他的潜能会更容易地表露出来。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虽然孩子都在接受教育,这教育的质量可就大相径庭了,正像大学中既有哈佛牛津、北大清华等名牌学府,也有不计其数的野鸡学校;既有知识渊博的知名教授,也有误人子弟的江湖术士。

早期教育这所学校是没有失学孩子的,孩子能学到什么,能学到什么程度,关键就看家庭和家长。早期教育表面上是对孩子,但首先是对家长,0~3岁是孩子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是身心发展最关键的时期,家长对早期教育的认识和知识将影响孩子一生。

孩子智力的发展需要家长提供玩具和环境,巧妙地激发孩子的兴趣,让他们主动参与到游戏中来;还要不断示范和引导,让孩子在努力尝试和探索中获得心智的发展。孩子的情绪也需要家长帮助调适,因为孩子难免会遇到困难和挫折,即使几个月的婴儿也会有痛苦、愤怒、恐惧和悲伤的时候,这些消极的情绪如果不能很快化解将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孩子的行为习惯更需要家长长期一贯地进行培养,婴幼儿时期养成的好习惯会让孩子受益终生,而那些不良的坏习惯也将困扰孩子一辈子。

这么小的孩子却有这么多的东西要教,家长如何下手呢?首先就要了解和掌握孩子发展的规律,现代孩子心理学众多的研究让我们对孩子有了更丰富和深刻的理解,这里面有一些是家长容易认识的,比如运动能力的发展是从上到下,所以先教抬头,然后翻身、坐、爬、站,熟练后再练习走、跑、跳,但如果倒过来先走先爬然后再学坐,就违反了规律,就会令孩子的发展出现问题。动手、语言、认知、交往等等能力的发展也都有各自的规律,家长应该用心学习并按照规律办事。

孩子另外的一些能力相对比较抽象,它们更像一种素质,比如观察、注意、记忆、思维、想象能力等等。这些能力素质对孩子的发展同样发挥着重要的和长期的影响,其中的规律对非专业人士来说,掌握起来相对较难一些,家长既可以多在一起切磋交流,也可以经常向专家请教,以免因为自己的失误影响孩子发展。

早期教育不仅要关注孩子的普遍特点,还要特别重视孩子的个性特征,因材施教。比如有的孩子天生的活动量高、运动能力强,有的则耳聪嘴巧天生的语言大师,他们的“教材”和教育方法就不能互相照搬。动作能力强的应注意动中求静,先进带动后进促进能力全面发展;语言能力强的则可以更多通过交流和提示的办法引导孩子向前发展。说到底,早期教育是关于生存能力的学习和关于学习能力的学习,生存能力必须同孩子的年龄相适应,学习能力则是为将来打基础。

作为父母,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学习好。达到学习好这个目的,最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要形成孩子主动学习的良好状态,家长要注意两点:

1.过分督促孩子是不妥当的。

有的家长生怕孩子落后,孩子动作慢了一点,忍不住要催促;孩子做作业,忍不住要去指指点点;成绩差了几分,少不了要警告几句。认为督促孩子愈多,孩子进步就会愈快。其实这样的结果往往事与愿违。为什么呢?老是被人督促着学习,孩子就非常被动。时间长了,就失去了学习主动性。

适当的提醒、督促是必要的,但督促最终是为了孩子自己主动去学习,所以督促只能适当,而且要讲究方法。比如孩子玩得久了,家长可以说:“你准备什么时候做作业呢?”提醒孩子学习要自己安排,如果家长每天老是命令说:“该做作业了。不要玩了!”这就使孩子没有了主动。督促孩子学习切忌唠叨,切忌大事小事都要干涉。在家长的絮絮叨叨、指责数落中,孩子绝不可能有积极愉快上进的情绪,很难进行主动积极的思考。家长的唠叨,不停的催促、训斥,使家庭气氛紧张,使孩子紧张,无法获得宽松宁静,影响学习。做家长应学会长话短说,不必要的话不说。

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也不能过分督促,提出要求,就要求孩子一定做到。养成习惯不在于每天催促,而是要求每天做到。有的家长不停地催促:“起来起来!快点,快点!”孩子依旧慢慢吞吞。越督促,孩子越拖拉、越被动。有的家长做得很不错,告诉孩子每天必须做到按时睡觉和按时起床,别的暂时不要求,让孩子感到这件事的重要。之后,孩子有做不到的时候,家长非常坚决、简单地说:“必须做到。”不许拖拉和讨价还价,孩子做到了,就给予夸奖。这样才能促使孩子的自我管理、主动能力得到很好的发展。

我们应该特点警惕这一点:过分地督促不仅不能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反而会阻碍孩子主动性的发展。不少孩子学习差、习惯差,往往不是因为督促太少,而是因为督促过分,使孩子失去主动性造成的。

2.创造适宜孩子学习的家庭气氛。

学习是一种独特的大脑活动,需要适宜的气氛。这种良好气氛是保证孩子形成主动学习状态的重要条件。对此,家长要注意以下几点。(1)切忌说教气氛,注重一点一滴养成。有的家长认为,要求孩子好好学习必须经常说很多道理,其实不是这样,家庭教育要注意养成。注意潜移默化,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依靠一次次地重复以成自然。浓厚的学习兴趣依靠一点一滴培养起来,令人乏味的说教会破坏适宜学习的气氛,所以家长要学会说短话,保持正常的家庭气氛,让孩子感到平和、宁静、有安全感。(2)切忌“轰轰烈烈”,注重循序渐进。由于对孩子寄予很大希望,家长容易制定许多教育计划,抓紧一切机会和空闲让孩予学这学那,把家庭教育弄得轰轰烈烈,气势很火。这是没有必要的,孩子的学习长达九年、十几年的时间,轰轰烈烈的气氛会破坏正常学习进程,就如我们食用的米、面,饮用水,味都是淡淡的,因为淡,才能长期食用,所以适宜于孩子学习的气氛不应该是轰轰烈烈的。以轰轰烈烈烈开始的家庭教育,必定以有始无终而结束。(3)切忌严厉气氛,注重营造宽松。严厉的气氛并不适宜大脑思考,学习是大脑的活动,大脑如果处于恐惧和惊惶之中,是不可能出现积极状态的,用脑需要宽松的环境。有的家长在孩子做作业时,守在一旁,孩子稍稍做错一点,就厉声训斥,甚至一耳光打过去。这种紧张气氛使孩子恐惧,大脑的思考被严重抑制、扰乱,严重妨碍孩子的学习。(4)切忌支配气氛,注意让孩子主动。家长要用心创造一种气氛,就是让孩子自己主动学习,而不是每天放学回到家就听从安排,什么时候的作业,什么时候玩,形成一种绝对支配和被支配的气氛,这对孩子学习是不利的。比如一年级孩子刚上学,回家肯定要问家长:“妈妈,我现在做什么?”“妈妈,现在可以玩吗?”这时家长要指导孩子开始学会自己安排学习和玩耍,家长可以说:“你能自己安排好吗?不会的妈妈帮你。”这样可以发展孩子的主动性,学着自己安排学习。

我们要想一想自己是否激发过孩子学习的自主性。当孩子主动完成一件事情时,你表扬他了吗?在你对孩子发脾气时,孩子快乐吗?除去关注孩子的学习外,你关注孩子的其他方面了吗?这三个问题蕴含了对问题的三个方面的理解:

首先,家长要正面强化孩子的行为,孩子才能养成良好的习惯。心理咨询学里有一种行为疗法叫:阳性强化法——主旨是要想消除孩子的不良行为最好的办法是忽略它,要想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最好的办法是关注它。但是在实际的家庭教育中,家长往往反向应用这个方法即:只去发现孩子的不良行为并给予惩罚,这样做只能使孩子的不良行为越来越多,越来越不好消除。孩子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或不主动完成作业,你越着急越斥责,孩子的这种行为越不能消除。最好的办法应该是你多发现孩子主动或及时或稍稍速度快一些完成作业的情况,并给予及时鼓励、表扬,我们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是会发生变化的。

其次,家长要与孩子形成良好的亲子互动,孩子才能健康成长。家长在教育小孩子的过程中,恨铁不成钢的急迫心情可以理解。但在亲子互动中,家长的不良情绪极易传染给孩子,造成家长着急、孩子不急的情况。像“总是让我对他非常厉害的讲话才听”,就是不良的互动,长此纠缠下去,除造成家长与孩子双方痛苦外,这种行为方式还会对孩子一生造成影响。怎么样才能消除不良亲子互动呢?提出三点供你参考:1.设身处地地想一想互动中,孩子的感受;2.先稳定情绪,再教育孩子;3.适时放一放手,消除不良互动产生的土壤。

最后,家长要让孩子均衡发展,孩子才能对学习有信心、有兴趣。现在的小学教育课程紧张,课业负担大,不利于学习兴趣的培养,也不利于孩子的均衡发展。这时,家长如果只盯着学习不放,会消磨掉孩子的学习兴趣,会造成只盯学业而学业不良的局面。许多家长给孩子报各种艺术班是否就能让孩子均衡发展了呢?研究者们普遍认为这是一个家庭教育的误区。

小孩子最喜欢的是玩耍,玩耍是小孩子成长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作业完成后,给孩子留出一定的玩耍时间,孩子自然会喜欢保质保量的完成作业。孩子感受到生活的快乐,自然有兴趣去学习文化知识。孩子喜欢做的事情,肯定能做好。当然,报艺术班不是不可以,但应该以孩子有兴趣为前提,如果孩子有兴趣或经过引导有兴趣上,那么补习的效果相对比较好。如果孩子根本没有兴趣,被逼学习,那只会成为孩子的精神负担。故此,孩子的兴趣培养是以孩子生活快乐为前提的,家长有时间多陪陪孩子,多关心孩子成长,多理解孩子是家庭教育能否成功的关键。

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孩子对学习的态度常常与家长的早期教育有很大关系。在早期教育中,孩子能学到什么内容,学到什么程度,关键就看家长的教育。早期教育既是教能力,更是培养素质,提前一步可以开发孩子的潜能,引导的方式可以发挥孩子的主动性,让他真正提升本领。

不扔掉拐棍,潜能就不会闪光

孩子能走路会说话以后,独立意识萌发,事事喜欢自己来,而且父母们也应该帮助孩子扔掉拐棍,这样孩子的潜能才可以显露出来。成人开始感觉到孩子不那么听话了,心理学上称之为幼儿成长发展过程中的转折期,也称“反抗期”。之所以反抗,很重要的原因是成人限制了孩子独立能力的表现,适当的教育则可以使幼儿转折时期减少反抗表现,发展独立能力。

那么,独立能力的培养到底有多重要呢?

美国心理学家推孟曾对1500名超常孩子进行长期的追踪观察,30年后发现20%的人没有取得什么成就,与其中成就最大的20%的人对比,发现最显著的差异并不在智力方面,而在于个性品质不同,成就卓著者都是有坚强毅力、独立性和勇往直前等个性品质的人。事实证明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仅有聪明的头脑是不够的,还必须具有独立性、自制力、坚韧性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家庭教育研究会曾以随机抽样的方式在北京、上海、广州、重庆四大城市开展了一项有关幼儿独立性的调查。调查选择了4464名3~7岁幼儿的父母,内容包括家庭教育状况、父母教育观念与行为、父母对孩子的评价、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幼儿个性发展现状、家庭教育基础及环境状况。

调查结果显示,从3~6岁,四大城市孩子自己穿衣服的比例由25%增长到45%,而不愿自己穿衣服的比例,从3岁的21%下降到6岁的11%。从数据来看,能自己穿衣服的孩子随年龄的长大而明显增加。但是实际上,幼儿在两岁就开始有自己穿衣服的愿望和能力,到3岁就可以自己穿衣服了。

我们从调查结果中得出这样一点:到了6岁,仍有相当比例的幼儿不自己穿衣服,无论是什么因素,都不利于幼儿成长。此外,有相当一部分显示幼儿独立性的指标,没有随幼儿年龄的变化而有明显的差别。无论3岁还是6岁,有主见的孩子都在40%左右,而不大有主见的则在8%左右;当孩子做事的时候,3~6岁的孩子,都有20%左右,即使自己可以干,也希望得到大人的帮助;不希望得到大人帮助的,仅占全体孩子的8%,并且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大而略有下降;当遇到困难的时候,一半左右的孩子都要求别人帮助,基本不随年龄的增长而变化。此外,20%左右孩子3岁的时候经常哭,到了6岁依然如此。家庭教育中父母对孩子包办太多,培养幼儿独立性的意识严重不足,幼儿在这些方面没有明显的进步,这对孩子的未来发展极为不利。

孩子独立性发展有不少阶段,其中两岁左右是最快的一个阶段,出现了最初的自我概念,以第一人称“我”称呼自己,开始出现“给我”、“我要”、“我会”、“我自己来”等自我独立性意向。也许昨天还是妈妈怀里的娇宝宝,事事依靠妈妈,今天突然间要独立,什么都要“自己来!”明明自己做不好,还不让别人帮忙,如果父母仍像以前那样,孩子有时就会发脾气。不了解孩子的父母也许会说:“这孩子变得不听话了!”其实这是幼儿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步,也是孩子可喜的进步。成人应该抓住这个孩子要独立的敏感期,掌握必要的教育策略与要点,让孩子的独立要求得到满足,避免过度依赖的形成或抵触“反抗”的出现?

心理学家指出:当幼儿独立活动的要求得到某种满足或受到成人支持时,幼儿就表现出得意、高兴,出现“自尊”、“自豪”等最初的自我肯定的情感和态度,否则就出现否定的情感和态度。因此,我们必须十分珍惜幼儿的独立性意向,给予热情鼓励和支持,使独立性不断发展。注意对孩子说话的口气和方式,要认真听孩子讲话,使孩子感到你在尊重他。孩子吃饭不要硬逼,让孩子做事尽量不用命令的口吻。不要当众斥责孩子“不争气”、“笨蛋”、“没出息”等,这样会深深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孩子,尊重孩子的人格,并非是娇惯孩子。

事实证明:常常受到父母正面鼓励和引导的孩子,容易表现出待人友善,懂礼貌,学习主动,自我独立意识强等特征,心理学家认为这是孩子受到应有尊重的良好反应。

在欧美国家父母非常重视孩子独立性的培养,推崇“个人奋斗”,而不是依赖父母和其他人,他们主张从小就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孩子一出生就让他独宿一室,极少与父母同住。孩子刚学走路时,跌倒了,让他自己爬起来。让孩子们做任何事情都要避免简单的命令,防止他们对劳动产生对立情绪或厌恶心理。

孩子对游戏有强烈的兴趣,让孩子做些象征性的劳动时,要尽量游戏化,这样他们就会以极大的兴趣积极参加,如果能经常地坚持训练,他们就会逐步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独立性和勤劳、不畏艰苦是密不可分的,不爱劳动,害怕艰苦,怎么能够坚持独立性和自主性呢?尽管两岁左右的孩子独立意识已经萌发,但由于各项能力的发展并不能完全达到他自己想达到的水平,所以还需要成人的帮助和指导。

父母可以依据孩子的发展水平来选择帮助的程度。比如吃饭,孩子可能在开始独立进餐时并不知道怎样拿勺,怎样往嘴里放,父母可以将吃饭的动作分解,一步一步地教给孩子。

著名教育学家蒙特梭利主张,在针对孩子的教育活动中,动作一定要慢,要分解,也许一般人看起来有些夸张,但对孩子是非常必要的。尽管幼儿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并不很高,但如果清楚的示范动作配以适当的语言讲解,也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两岁孩子也正处于语言发展的敏感期,直观的形象动作是诠释语言含义的最好工具。孩子的独立意识和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出来的,它需要父母坚持不懈地努力。两岁的孩子能跑、能跳、能说,有了生理上独立的能力和心理上独立的要求,那何不让孩子的独立生活从两岁开始呢?

独立自主是健康人格的表现之一,它对孩子的生活、学习质量以及成年后事业的成功和家庭生活的美满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力。

让孩子从小学会独立自主,应做到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正确地认识孩子在这个年龄段所普遍具备的各种能力,他们应该在这个时候学会做什么事情,那么就可以放手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而不依赖别人。

有一个叫王涛的小朋友,从小由奶奶带大,太过依赖奶奶,6岁了还不会自己穿衣服。在幼儿园老师和家长沟通后的共同努力下,王涛没到一个星期就学会了自己穿衣穿鞋。

还要了解孩子的“特别性”。知道孩子有哪些与其他孩子不同的地方,对这些特别之处,要相应地采取特别的教育。如有的能力是孩子的强项,那么可以用更高的标准来要求他;若孩子生性敏感、胆小,那么应该多鼓励他大胆尝试。

有这样一个非常有名的故事:

世界闻名的大科学家爱因斯坦读小学的时候,有一次上劳作课,同学们都交上了自己的作品:泥鸭、布娃娃等等,唯独爱因斯坦没有交,直到第二天,他才送去一只做得很粗陋的小板凳。老师看了很不满意,说:“我想,世上不会有比这更坏的小板凳了……”爱因斯坦回答说:“有的。”他不慌不忙地从课桌下面拿出两只小板凳,举起左手说:“这是我第一次做的。”又举起右手说:“这是我第二次做的……刚才交的,是我第三次做的。虽然它还不能使人满意,但总比这两只强一些。”

爱因斯坦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应该尽量多地鼓励孩子,让他们尽量做得更好,而不是要挖苦或讽刺孩子,让他们失去继续努力的勇气和信心。

其次,要与孩子建立和谐、亲密的亲子关系,让他们感到父母的关心和爱护。因为独立自主性的培养,需要以孩子的信任感和安全感为基础。只有当孩子相信,在他遇到困难时一定会得到帮助,他才有可能放心大胆地去探索外界和尝试活动。因此,在孩子活动时,家长应该陪伴在身边,给予鼓励。循序渐进,不随便批评。

独立自主性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循序渐进地进行。切不可急于求成,对孩子的发展做出过高的、不合理的要求。也不能因为孩子一时没有达到你的要求,就横加斥责。家长可以因势利导,把握孩子这个时期的心理特点,在保证孩子安全的前提下,放手让孩子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并适时地提供适当的帮助、指导和赞美,让孩子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最后,为孩子树立一个独立自主的好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你的一举一动,还有你的品质,都是孩子学习和模仿的榜样。所以,先从你自己的独立自主做起吧。

给孩子留出空间,别把一切都安排好

童年,这个在每一个人的人生旅途里最为宝贵又最为短暂的梦幻时光,总是很大程度地影响着一个人的一生。相信每个人都会希望自己的童年就像那首校园民歌《童年》里面唱的那样,既美满又幸福,既让人无限向往又仿佛触手可及……作为家长,都希望给孩子一个美好的童年,但是实际生活中,他们却给孩子安排了各种任务,让他们的童年过得黯淡无光。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时时处处都处在竞争中,到处都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压力。而现在的孩子,要承受的压力真的一点都不比大人小。在学校,一天下来要连续上几节不同科目的课,回到家里,还有堆积成山的作业,一到周末,又有各自的补习班、兴趣班。有的家长,好像生怕孩子落后了似的,一口气帮孩子报了几个不同的兴趣班,学完钢琴,要赶着去学画画,学完画画,还要赶着去学跳舞,根本不给孩子喘息的机会。现在的大人真的有点自私,口口声声说是为了孩子好,其实,说到底了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孩子会的东西越多,受到越多人的称赞,父母就越开心,越觉得脸上有光,就会更加变本加厉地要孩子学这学那,恨不得自己的孩子一口气就把所有的知识学完,却完全没有理会孩子的感受,没有从孩子的角度去想一想:孩子到底喜不喜欢上这个兴趣班?孩子到底需不需要上补习班?或是孩子适不适合学这门才艺?只是一鼓脑地要孩子学这学那,甚至有的孩子不喜欢学了,还强迫孩子去学。你们有没有见过孩子边哭边拉小提琴的。像这样强迫式的教学,效果又如何呢?真正学会的又有多少呢?相信为人父母的心里都很清楚。兴趣班嘛,顾名思义,就是得孩子自己想学了、喜欢学了才行。

日本作为一个经济发达的现代化社会,竞争与压力更是非常严重。根据该国政府和教育机构问卷调查显示,有一成以上的中小学生处于抑郁状态。研究人员选取了北海道千岁市的616名小学生和122名初一学生,结果发现,31人患有轻度的抑郁症和躁郁症。日本一位儿童教育学专家指出,生活节奏紧张,无处撒欢游戏的儿童正遭受着抑郁的侵袭。

和日本一样,我国的孩子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这与许多因素有关。首先是学习任务重,孩子们放学后除了要做学校的作业,还要做很多课外题。其次许多孩子沉迷于网络世界,缺乏和人打交道的能力,一旦遇到人际麻烦,就不知如何处理,这会令其走入抑郁的死胡同。孩子寻找不到释放压力的方法,他们很少与人交流,也很少户外活动,于是很容易沉湎于电脑游戏之中,成为新一代的宅男宅女。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