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节日(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4 13:25:05

点击下载

作者:李慕南

出版社:河南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传统节日

传统节日试读:

编写说明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0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

中国人的文化是崇尚和平的文化,奉行中庸的理想人格。在多种文化相汇时,善于融合,不偏颇、不怨尤,尚调和、主平衡,使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中国文化如百川之海,浩淼无垠。《中国文化史》叙述中国从史前到现在的国土开辟、民族形成、社会进化、经济文化发展、政治演变的不平凡的历程。

为了全面展现这一波澜壮阔的历史,本书用了近1200万字、8卷68分册的洋洋篇幅来记述。

政治卷:分为历代帝王、王朝更替、历代名臣、权臣末路、宫廷政治、后宫政治、政治事件、千古奇案等8分册来阐述政治斗争的复杂性。

军事卷:分为军事统帅、兵书通览、著名战役、军事思想、军事制度、军事谋略、军事工程、军事间谍等8分册来演绎古代军事文化的发展和军事斗争的残酷。

文学卷:分为神话传说、历代诗歌、历代词赋、历代小说、历代散文、文学名著、文学名家、民间文学等8分册来展现中国文学形式的丰富多彩与辉煌成就。

艺术卷:分为书法与篆刻艺术、绘画艺术、建筑艺术、雕塑艺术、音乐艺术、舞蹈艺术、戏曲艺术、民间艺术、工艺美术、艺坛典故等10分册来描绘古代绚烂多彩的艺术殿堂。

科技卷:分为古代生物与医学、古代数学与物理学、古代天文历法、古代地理与农学、古代化学、古代发明与发现、历代科技、科学名家等8分册来展示古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巨大成就。

民俗卷:分为传统节日、婚育习俗、服饰文化、饮食文化、信仰文化、诞辰与丧葬习俗、民居民俗、游艺文化、中华武术、风水与巫术等10分册来表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

社会卷:分为商业贸易、社会经济、农业制度、古代教育、古代民族史、思想文化、千秋教化、典章制度等8分册来解读古代社会生活的形成、演变与发展过程。

历史卷:分为历史典籍、中外关系、历代律令、历代官制、历代宦官、历代状元、历史掌故、历史之谜等8分册来揭示古代历史长河角落中最为隐秘的部分。

为了摒弃传统历史教科书条条框框式的说教,增加直观性、可读性、趣味性,本丛书分门别类采用辞条的形式,并辅之以大量丰富、精美的插图,以立体的方式再现中国文化的宏伟历史画卷。

由于丛书篇幅宏大、编写时间又较为仓促,书中难免存在各种疏虞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悉心指正。本书编委会

一、中华传统节日

节日

这里指以农历为序的传统节日。源于四季自然气候变化与农事活动的中国传统节日,实质上是围绕祈求丰收与庆丰收这两大主题展开的。春季祈生殖、夏季驱疫虫、秋季庆丰收、冬季慎储备。人们以最虔诚的信仰、最精美的饮食、服饰、工艺品,庆祝节日。流行至今的

春节

、清明节、

端午

节、中秋节等,都是农事节日的延续。七夕图

节日起源于农业民族的生产、生活需要。远在八、九千年前,中国就有了农业,到7000年前,南北方的农业已出现了分野:北方为粟作农业,南方为稻作农业。农作物有一定的生长规律:春种,夏耕,秋收,冬藏。为了定季节,在特定的季节从事特定的生产活动,人们把不同季节中的特定时间定为节日。为了标明这些特定时间,人们借助于对天气、星座变化的观察,创造了天文历法。在殷墟甲骨文中已看到古代完备的历法纪年。《逸周书·时训》已记载了二十四节气,《淮南子》、《汉书》、《四民月令》、《宋书·历志》等也都有不同程度的记载。仰韶文化的太阳纹,共有十二道光芒,当是一年十二个月的反映。夏代历法《夏小历》已有各月晨昏北斗斗柄的指向。《尚书·尧典》中有“四仲中星”岁时的划分。即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节气。后发展为八节——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在四季的终点“至”的基础上,又加入了更明确的时间限定“立”,即起点。到了战国时期,根据太阳在黄经上的位置,将一年分为二十四节气。按一年气候变化过程,分五天一候,三侯为一气,一年便有四季、十二个月、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三百六十天(约数),在此基础上发展了传统节日。在计时方面,商代以天干计时,周代以圭表测影计时,进一步明确了冬至,夏至,还定出了“朔日”。与二十四节气同时并行的节日,主要表现在各季各月朔望之间。定节日的标准之一是以月的朔望圆缺为记。朔为“上日”,是各月之初一,又称“元日”,正月朔日谓之元旦,是旧历新年之始,为一岁最早的节日。望日月圆,为月之十五。上元节是一年的第一个望日,大庆大祭,后发展成“

元宵

”节。

宗教信仰对节日的产生也起了很大作用,是形成节日冥界地狱的主要原因之一,几乎所有节日都充斥了宗教的内阎罗王殿容。远在旧石器时期已经产生了原始宗教,以巫教为其核心。鬼神信仰的普遍,使人们经常通过巫一人神中介,祈求神灵保佑。经常举行这种祭祀活动,久而久之,形成一些节日。人类最初信仰自然神,自然崇拜在节日中占有突出的地位。《礼记》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七夕节祭牛郎织女星,中秋节拜月神。二月二“龙抬头”,腊月二十三祭的灶神原本发端于火神。

总之,节日的起源是十分复杂的。从最初农业生产的需要,到人类生活其他方面的需要以及某些历史事件,都是形成节日的重要因素。

节日在商周以后进入发展期。随着知识分子的出现,科技文化的进步,节地狱变相人物特写日随之发展。原始时期的节日较少,内容不丰富,宗教色彩浓重,各地节日时间不一。在这一时期以后,节日被礼俗化,某些节日成为国家盛典。例如上巳节,在三月上旬巳日,人们到河边沐浴,进行消灾求吉的祓禊活动、祭高禖、浮卵、聚餐、野合及其他娱乐活动。这本是全民性的求偶、求育节。帝王则利用上巳日举行郊祭,率领九嫔、官臣前往。于是上巳节成为国家主持的生殖崇拜的盛典。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奔者不禁,上升为礼的高度,成为古代为社会增加人口作出贡献的行为准则。随着礼仪的形成,秦汉时期,中国的主要节日除夕、元旦,人日、元宵、上巳、寒食、端午、七夕、重阳已成习俗,趋于定型。岁时节日,在中国沿着农事祭祀、宗教习俗、民族传统三条线索向前发展,它们往往互相渗透、影响,融合成民俗节日。

清明

节始于周代,古称三月节。《淮南子·天文训》:“春分后十五日,到指乙,为清明。”农谚说:“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田莫迟延。”农村从此进入农事大忙阶段。在投入农忙前,人们到祖坟前去扫墓祭祖先,以祈求祖先鬼保佑丰收。清明节前一、二日的寒食节本是古代禁火忌日,与晋文公重耳追悼介之推的传说祭日相附会。大致到了唐代,寒食节与清明节合而为一,变成清明节的一部分。秦汉时期盛行的阴阳五行说,岁时节日加入了阴阳五行的成分,出现了正月正(元旦)、二月二、三月三、六月六、七月七、九月九这样的重日节日。金、木、水、火、土与四季及年形成金秋木春、水冬、火夏、土年的相应关系,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过程。人们严格地说明了一年四季的特性,并根据这些特性在不同的季节举行不同的宗教节庆活动。湘西苗族三月三上的“棕包脑”原始巫舞

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岁时节日进入融合期,中外文化与民族文化的交融都在节日中有所反映。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反映在节日上,至少有四个旧时节俗与佛祖有关。二月初八的佛祖出家纪念日,二月十五的佛祖涅槃日,四月初八的佛祖诞生日与十二月初八的佛祖成道日,其中四月初八与十二月(腊月)初八不仅是佛门节日,也是民间节俗。浴佛节时,人们讨食圣水,以舍豆赠人结缘,放生,求子等。南北朝时将汉代的冬至后第三个戊日为“腊日”,改成腊月初八,人们以熬

腊八

粥、喝腊八粥活动为主。与此同时,道教与民间鬼信仰结合并产生新的形态。民间只认为人死为鬼,鬼魂安葬不好会到处游荡。道教的阴间观念,把鬼域规定为阴间,把鬼从阴间出来与家人团聚以及孤魂野鬼出来游荡,定为中元七月十五日,民间称为鬼节。人们集中在这一天举行超度亡魂活动。而对祖先鬼的孝敬,也正是儒家伦理道德的核心。至此,儒、释、道相互融合。这一时期,民族文化、地域文化随着人们的迁徙也产生互相的影响。汉族的春节在少数民族中盛行起来,盛行于南方楚越一带的端午节则为中原地区广泛接受。汉族三月三人祖庙会上的进香场面

宋代以后,节日的宗教因素减弱,礼仪性、娱乐性增强。节日所派生出的娱乐文化、写春联礼品文化、饮食文化为买年画节日增添了世俗的现实生活内容,以往节日中的庄严神圣已大大削弱,而变成世俗生活的组成部分。春节的爆竹,原是报告给在阴间的祖先的鬼魂,表明此时接他们回家团圆,其他恶鬼不要跟着一起来。而这一做法在宋代以后则变成讨吉利的娱乐活动。始于周代的傩祭本是国家举行的驱鬼仪式,宋以后,世俗故事情节加入,演变成民间小戏的傩戏。元宵观灯,吃元宵、汤团;七夕用面制成守岁图莲蓬形、金鱼形、荷花形、竹篮形等各种食品,称作“巧花”;中秋赏月、吃月饼;清明踏青、吃乌饭。娱乐与饮食文化在节日中得到鼓励与发展。食品越做越精,以至促成食品工艺的出现。节日活动如民间花会的舞龙狮、划旱船、放风筝、走马斗箭,娱乐项目也花样百出。

明清至今,由于城市的兴盛,传统农事节日中与农业生产联系过于紧密的如尝新节等,仅在少数民族中仍延续外,汉族及城市居民则只注重元旦、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了。节日的范围较之鼎盛时期大大缩小了。

节日的性质分单一与综合两类,由其目的决定。例如二十四节气,基本上都是为了某种农事活动存在的,属单一性质的节日。而清明节的发展,由单一的农事性质,发展成为寒食节的禁忌、祭祀、扫墓、郊游、踏青汇合的综合性质。过年是最典型的综合性节日,祭神、祭祖、除旧迎新、迎喜接福、合家团聚、文化娱乐多种多样,成为祭祀、服饰、饮食、社交、游艺竞技等展示民间百俗的综合性大节。节日的性质决定了节日的范围,单一性质节日范围较小,综合性节日范围较广。元宵观灯图

纵观节容以农林渔牧等生产习俗为日的发展历标志。例如四时标志的“四程,可将节立”和“二分”、 “二至”,日分成农事以及数伏和数九。祭祀节日,节日、祭祀主要内容以祭天地、祖宗亡节日、纪念灵、祈禳灾邪、驱恶避瘟等节日、庆贺信仰习俗为标志。如七月十节日、社交五中元节、清明节等。少数游乐节日五民族多有隆重的祭祖节。纪卖元宵类。农事节念节日,主要内容是追念英日,主要内雄及受崇拜的历史人物。如寒食节源于晋文公重耳纪念介之推被焚而死,端午节源于纪念屈原等。庆贺节日,以喜庆丰收、祝贺人畜两旺为主题,喜庆活动一般要延续一段时间,如汉族的过年,大约半个月时间。纳西族的过年则持续三个月之久,几乎秋收后到第二年春种之间都在过年。社交、游乐节日,它的内容主要通过歌舞游艺活动进行社交往来。这类节日在少数民族节日中体现得较为明显。大理白族的传统盛会“绕山林”是很有代表性的社交游乐节日。苗族的“三月三”,土族、回族等的花儿会,广西壮族的歌墟等都以对歌、相情人等娱乐、社交活动为内容。

由于水稻与谷物有规律的生长,强化了时节的规律感,根据这样的规律,一年被分为若干个时节,形成主要的岁时节日。因为农民并不把农耕只当作技术问题对待,而是包含了许多信仰因素,这种倾向越往古代越明显。因此,节日文化,也是中国民间农事信仰的一个窗口。换句话说,节日是民间信仰的体现之一。春节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第一大节,她有着悠久的历史与丰富的文化内涵。春节凝结着中国人的伦理情感、生命意识、审美趣味与宗教情怀,春节是民族文化传统的集中展示,人们在享受着春节文化的同时也表演着民族的节日文化。民族文化正是在节日这一特定的时空设置中得到传承与弘扬。

春节起源

我国农历新年为什么放在正月初一呢?财神像

我国人民以寒冬将贺岁图至,春阳萌动之时作为新年伊始,其源头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的“腊祭”。“腊祭”据说原是神农氏时代“索鬼神而祭祀”、 “合聚万物而索享之”的年终祭祀习俗,主要内容是感谢百神上一年的赐予,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同时伴随驱疫禳灾活动。古代“猎”与“腊”也相通。时当冬闲,人们用猎获的野兽作为祭品举行大祭。《礼记·月令》曰:“是月也,大饮蒸。天子乃乞来年于天宗,大割祠于公社及门闾,腊先祖五祀,劳农以休息之。”当时,有把“腊祭”之日当作新年来过的。

先秦时期新年习俗处于萌芽阶段。《诗经·七月》中记载了西周时期旧岁新年交替时的节庆风俗。冬天来临,人们回到室内,堵住向北的窗户,在室内生火,用烟熏鼠准备过年。所谓“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是说人们收获之后,酿制美酒,庆贺丰收,孝敬老人。所谓“朋酒斯享,日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是说人们将美酒和羔羊奉献给诸神,以酬谢一年来神的保佑和赐福。这时的欢庆活动因各国采用的历法不一样而没有统一的日子,大致在冬天农闲之际,它是后来新年习俗的雏形。

新年习俗定型于汉代。经过战国和秦朝末年的社会大动荡后,西汉初期推行“休养生息”政策,社会生产得到了恢复和发展,社会秩序比较稳定,人们的生活情趣高涨,一系列节日习俗逐渐形成。《太初历》推行后,历法长期稳定,正月初一作为新年的日期也因此得到确立。这样一来,原来各地区分别在冬末春初不同日子举行的酬神、祭祀和庆祝活动便逐渐统一在农历正月初一这一天进行。随着社会的发展,从汉朝到南北朝,正月初一过新年的习俗愈演愈烈,燃爆竹、换桃符、饮屠苏酒、守岁阳、赵公元帅像游乐赏灯等活动都已出现,庆祝的日期越拉越长,逐渐演化成为我国的第一大节日。

新年习俗在唐代发生裂变。唐朝是思想文化昌明的时代,同时也是内外文化交流频繁的时代,新年习俗渐渐从祈报、迷信、禳除的神秘气氛中解放出来,转变成娱乐型、礼仪型节日。庆祝新年的重点由祭神转向了娱人,转向了人们自己的娱乐游艺,享受生活。所以,可以说,也只有在唐代以后,新年才真正成为普天同庆,亿民欢度的“佳节良辰”。

新年习俗到明清时期开始转型,礼仪性、应酬性渐渐加强。人们在新年相互拜谒,达官贵人互送名帖,或者登门叩拜,平民百姓也讲究“礼尚往来”,馈赠礼品,互相拜年。此外,春节的游艺性进一步加强。新年期间,玩狮子、舞龙、演戏、说书、高跷、旱船等各种娱乐活动五彩缤纷,绚丽夺目,北京人逛厂甸、广州人游花市、苏州人听寒山寺钟声、上海人游城隍庙,各地游艺活动独具特色,各种娱乐活动层出不穷,令人眼花缭乱。北京百云山庙会

按照我国的习俗,从广义上说,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到正月十五的元宵节这段时间,狭义上则指正月初一这一天。这期间活动很多,许多习俗富有浓郁的民族色彩。

正月初一早上,人们开门见了面,都作揖道喜,互贺没有被“年”吃掉,这成了春节的重要活动。先是在家中,晚辈向长辈磕头跪拜,祝福祝寿,然后到邻居家中拜长辈。当然了,晚辈的口袋里总是被长辈塞满了糕点、花生之类的食物。大人们见面则说“出门见喜”、“恭喜发财”、“健康长寿”等吉祥话语。宋代时开始出现拜年的贺帖,到了明清以后,投寄贺年片之风盛行。过年给亲朋好友寄张印刷精美的贺年片,上面写一些简短的祝贺词语,别有一番情趣。

古时春节有饮“屠苏酒”的习俗。传说春节喝屠苏酒,可以强身除病。

春节期间的饮食也极为丰富,美味佳肴应有尽有。按照习俗,我国南北方的饮食习惯不同,南方人喜食甜食,春节早上吃糖莲子、糖年糕、糖汤团等,意思是“一年甜到底”,而北方人则喜欢吃饺子。

春节传统的民间习俗,寄托了人们的美好愿望和憧憬。旧时,即使再穷,春节这天也要想方设法穿上新衣,盼望在新的一年里合家幸福,平安无事,盼望农业丰收,生活美满。

两千多年的历史,中国的新年风俗盛行赤县神州,渗透到了每个人的生活之中,也铸造了每个炎黄子孙的灵魂。过大年,每到阴历年底赶回家与亲人团聚,祭祖宗,拜年,这些已成为炎黄子孙共同的习惯。

除夕守岁

年三十是旧年的最后一天,所谓“月穷岁尽”,也是新年的前夕,是除旧迎新的重要时间界点。大年夜灯火通明,全家人围炉夜话,通宵不眠,名为“守岁”。晋朝已有守岁之俗,周处《风土记》说蜀人“至除夕达旦不眠,谓之守岁”。“守岁”顾名思义是守候新岁。过新年

守岁源于何时《秦中岁时记》载:“守岁之事三代前后典籍无文,至唐代杜甫的《杜住宅守岁》诗云‘守岁何咸家,椒盘已颂花。’疑自唐始。”唐诗中对守岁习俗有不少的描述。如白居易《居中守岁》诗:“守岁尊无酒,思乡泪满巾。”孟浩然有“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笼”的诗句。

其实,守岁,并非始于唐。据文献史料记载,最晚在晋代就已存在了。到南北朝时已成普遍风俗。南朝时梁朝的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云:“岁暮,家家具有蔌,诣宿岁之位,以迎新年。”这里“宿岁”就是“守岁”。到了唐朝此俗就已盛行了。

宋承唐风,“守岁”尤盛。周密《武林旧事》说:“至除夕。则比屋以五色纸钱酒果,以迎送六神于门。至夜贲烛糁盆,红映霄汉,爆竹鼓吹之声,喧阗彻夜,谓之聒厅。小儿女终夕博戏不寐,谓之守岁。”

到明清时,守岁之风不减唐宋。清王三聘辑《古今事物考》中载:“岁终一日为除日,夜为守夕。宋,士庶之家,围炉而坐,达旦不寐,谓之守岁。夜祀其先,长幼聚欢,祝颂而散,谓之分岁。”年年有鱼守岁洗尽铅华

除夕守岁不能没有火,屋内有炉火,屋外有篝火,火越旺越好,以示五谷丰登,人丁兴旺,所以称之为“旺火”。唐代张说《岳州守岁诗》:“除夜清樽满,寒庭燎火多。”这里的“寒庭燎火”指的是屋外燃起的旺火。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除夕“禁中爆竹山呼,声闻于外,士庶之家,围炉团坐,达旦不寝谓之‘守岁’”。这里的“火炉”是指屋内人们围以取暖的旺火。吃年饭开果盘

除夜守岁还要喝屠苏酒。屠苏酒是一种用草药配制成的药酒,饮屠苏酒是古代除夕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屠苏是一种阔叶草,古人用它饰屋,称作“屠苏屋”。饮屠苏酒之俗在唐代形成时,是元旦饮此药酒。以后代代相传,到宋代却是除夕饮屠苏酒了。宋代高承《事物纪原》说:“除夕守岁,饮屠苏酒乃是惯例。”今天,我国南方一些地区仍有过年全家共饮屠苏酒的风俗。

唐代除夕欢宴,除了饮屠苏酒外,还喝一种在冬天能驱寒去湿的花椒酒,即桌上的盘中有花椒粉,饮酒时撮少许放入杯中调匀,然后再饮。杜甫《杜位宅守岁》诗曰:“守岁阿戒家,椒盘已颂花。”守岁图着棋新年礼物

守岁之俗有着对即将过去的旧岁无限留恋之情,更有对即将到来的新年殷殷期望之意。宋代大诗人苏轼曾在《守岁》诗中以形象的比喻勉励自己“努力尽今日”,他把飞逝的时光比作钻洞的长蛇,到了一年的最后一天,只剩下个蛇尾了,想捉也捉不住。这正如俗话说的“黄金易得,韶光难留”。现代文学家鲁迅喜欢在除夕之夜整理自己一年写过的日记,计划新的一年的工作。从古至今, “守岁”都包含了珍惜时间、珍惜生命这层意思。

压岁钱

压岁钱也称“押岁钱”、“压岁钱”、“压胜钱”等。本来,压岁钱是用来厌胜驱邪、帮助孩子平安过年的,因为俗信小孩魂魄不全,易受鬼魅侵害,故以压岁钱相镇守。清代钱沃臣《压岁钱诗》自注云:“俗以五色线穿青钱排结花样,查儿童压胜,曰压岁钱。”

我国古代大约从魏晋时期就有过年给小孩压岁钱的习俗。当时认为压岁钱起巫术上的“厌胜”作用,故也有称“厌胜钱”的,其物形似钱币,上右文字或吉祥图像,用来压伏邪魔。

关于压岁钱,有一个有趣的传说:占代有一叫“祟”的小妖怪,他身黑手白,面目狰狞,长得十分可怕,每逢年三十夜里窜出来,专门惊吓小孩,触摸睡熟的小孩脑门。凡经“祟”摸过脑门的小孩就要发高烧,待几天退烧后就变新收压岁钱得呆头呆脑。人们都怕伤害自己的孩子,就整夜点灯不睡,谓之“守祟”。据说当时嘉兴府有户姓管的人家,老来得子,十分珍爱。年三十晚上,老爷子一直陪孩子在床上玩铜钱,夜深了,玩着玩着不留心就睡着了,结果用红纸包的八块铜钱,就撒落在枕头一边。半夜时刻,小妖怪鬼鬼祟祟地溜了进来,正要对小孩下毒手,突然枕头边进出一道金光,“祟”尖叫了几声逃窜出去。这件事后来被传开了,大家都纷纷效仿,在大年三十夜里用红纸包上钱放在孩子的枕头旁,果然“祟”就再没来侵扰孩子。因而,人们把这叫做“压祟钱”。“祟”、“岁”同音,天长日久,就把“压祟钱”称为“压岁钱”。宋以后,压岁钱改为铜币,所以也叫压胜钱。宋币一个铜钱为一元,过年时人们给孩子的压岁钱,不过就是几个小麻钱而已,小麻钱比一元的铜钱要小,中间有个四方孔,可以用绳线穿起来。富裕的人家有讲究者,给孩子十个或百个小麻钱,寓意长命百岁,如吴曼云先生《压岁钱》颂诗曰:

百十钱穿彩线长,分来角枕自收藏。

商量爆竹饧箫价,添得娇儿一夜忙。

现在我国农村生养小孩后,在几个月到一两岁这段时间里,仍有给小孩上衣缀压岁钱的,这种压岁钱有时是圆形方孔的旧铜币,有时是在一角或一元硬币上穿孔引线,缀于衣服前胸处。

过去给“压岁钱”,这是人之常情。古今不用钱为孩子“压岁”的不乏其例。宋代大文豪苏轼给其子苏迈的就是一只普通的砚台,并以亲手刻在砚台上的“以此进道常若温,以此求进常若惊,以此治财常思予,以此书狱常思生”的砚铭激励儿子。事实上,如果长辈们在春节送给孩子们的是能够激发引导他们健康成长的“压岁物”,可能更有意义,更能显示爱心。提倡“压岁”不必用钱,送些“压岁言”、 “压岁物”等,也不失为一种好风尚。

爆竹烟花“爆竹声中一岁除”。每逢除夕之夜,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劈劈啪啪的爆竹声此起彼伏,将节日的气氛烘托得热闹非凡。尤其到新旧年交替之际,那爆竹声更是震耳欲聋,响彻天宇。简直不能想像,过年要是不放爆竹,那是个什么样儿?

爆竹最早与桃符、春联一样,是用来驱除邪魔鬼怪的。东方朔《神异经》上说:古时候,在西方的一座大山里,住着一个怪物,长得像人,但只有一尺多长,也只有一条腿。这个怪物生性机敏,不怕人,而人若碰上它就倒了霉,浑身发冷并发烧,不多时就会在痛苦中死去。这个怪物名叫“山魈”。放鞭炮爆竹生花

传说中,山魈喜欢在过年时下山,人们都很害怕。相传有一年冬天,一位农民在山上砍了竹子回家,一路上感觉很冷。他想,我何不烤烤火,吃点儿东西再赶路呢?于是,他随手折了一堆小竹子燃烧,竹子在火中劈劈啪啪炸得直响。正在这时,他突然看见山魈,吓得丢下竹子就跑。谁知这个怪物看见那堆正在劈啪作响的火堆,跑得比这位农民还快,一眨眼就钻进山里,再也不见出来。原来山魈最怕火光和响声。人们掌握了它的这个弱点,就在每年正月初一早晨鸡鸣的时候,在各家的庭院里烧竹子,火光熊熊,竹裂声啪啪作响,吓退山魈,使它再也不敢出来害人了。

梁朝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也记载了这个习俗:“正月一日,三元之日也,春秋谓之端日,鸡呜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魈恶鬼。“爆竹”又称“爆竿”。唐宋时,放爆竹已成为节日的常事,不独是在春节时才燃放。元稹《生春》诗云:“何处生春早,春生雅戏中,乱骑残爆竹,争唾小旋风。”刘禹锡《畲田行》诗曰:“何处好畲田,团团缦心腹……照潭出老蛟,爆竹惊山鬼。”杨万里《开禧之日》诗曰: “夜半梅花添一岁,梦中爆竹报残更。”武门神

爆竹的发展与火药的发明密切相关。相传,唐初,一些地方天灾连年,瘟疫四起,当时有个叫李田的人,便在小竹筒内装上硝,导引爆炸,以硝烟驱逐山岚瘴气,减少疫病流行,这便是最早装硝爆竹的雏形。后来,人们用纸造的筒子代替竹子,并用麻基把炮竹编成串,所以称“编炮”。又因为其响声清脆如鞭响,也叫“鞭炮”。宋代,鞭炮的花样已有很多种,除夕时遍布京城开封的街头,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全国各地已有了专门生产鞭炮的作坊,最初的纸卷爆竹,发展成为连响、双响等各式各样的花炮。

经过几千年的发展,特别是自明代以来六七百年间,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尤其是今天,科学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烟花爆竹的制作,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上又前进了一大步,不仅制作精美,就是名称也带有浓厚的中华文化色彩和时代特色,如“双响子”、关羽擒将图“寒月明”、 “全家福”、“全家乐”、“鸳鸯戏水”、“二龙戏珠”、“胜利花”、“白雪红梅”、“孙悟空大闹天宫”等等,多到一千多种。还有各种各样的烟花,名称也富于诗意,如“金菊吐艳”、“仙女散花”、“飞雪迎春”、“锦绣山河”“金猴腾空”等。这些爆竹和烟花在节日燃放起来,真是繁花似锦,姹紫嫣红,把节日装点得更加绚丽多彩。

爆竹已成为过年的标志,成为新年里不可缺少的民俗物象。

门神春联

新春伊始,第一件事便是贴门神、对联。每当大年三十(或二十九),家家户户都纷纷上街购买春联,有雅兴者自己也铺纸泼墨挥春,将宅子里里外外的门户装点一新。

门神传说是能捉鬼的神萘郁垒。东汉应劭的《风俗通》中引《黄帝书》说,上古的时候,有神萘郁垒俩兄弟,他们住在度朔山上。山上有一棵桃树,树阴如盖。每天早上,他们便在这树下检阅百鬼。如果有恶鬼为害人间,便将其绑了喂老虎。后来,人们便用两块桃木板画上神萘、郁垒的画像,挂在门的两边用来驱鬼避邪。南朝时梁朝的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记载,正月一日,“造桃板着户,谓之仙木,绘二神贴户左右,左神萘,右郁垄,俗谓门神。”然而,真正史书记载的门神,却不是神萘、郁垒,而是古代的一个叫做成庆的勇士。在班固的《汉书·广川王传》中记载:广川王的殿门上曾画有古勇士成庆的画像,短衣大裤长剑。到了唐代,门神的位置便被秦叔宝和尉迟敬德所取代。广东石湾陶门神关公像图轴贴春联《西游记》中叙述得就更加详细了:泾河龙王为了和一个算卜先生打赌,结果犯了天条,罪该问斩。玉帝任命魏征为监斩官。泾河龙王为求活命,向唐太宗求情,太宗答应了,到了斩龙的那个时辰,便宣召魏征与之对弈。没想到魏征下着下着,打了一个盹儿,就魂灵升天,将龙王斩了。龙王抱怨太宗言而无信,日夜在宫外呼号讨命。太宗告知群臣,大将秦叔宝言道:愿同尉迟敬德戎装立门外以待。太宗应允。那一夜果然无事。太宗因不忍二将辛苦,遂命巧手丹青,画二将真容,贴于门上。后代人相沿下来,于是,这两员大将便成为千家万户的守门神了。在今天潮汕一些旧式门楼的两扇大门上,我们还可以见到神萘、郁垒或者两员雄赳赳的战将,形象似乎一样,但是仔细观察,其中一位手执钢鞭,另一位手执铁锏。执鞭者是尉迟敬德,执锏者是秦琼。

春联同样也是从桃符发展而来的。原来人们用桃木板画神萘、郁垒画像,挂在两扇门上。后来,画像又改成只写字的“门目”。但门目上两边各写两字,表达内容有限,人们觉得不过瘾,便又在大门两侧再挂上两块桃木板(后改用纸),写上了字数较多、能充分反映心愿的对子。据《宋史·蜀世家》载:蜀后主孟旭命学土为题桃符,以其非工,自命写春联笔题云:“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据说这便是我国最早的一对春联。明代朱元璋建都南京后,曾令各家贴对联,并将门联改名为春联,一律用红纸书写。传说有一次,朱元璋亲自到民间察看,见一户人家没贴春联。一问,原来这户人家是阉猪的,不识字,于是亲自动笔为他写了一联:“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由于历代大力提倡,使春联成为我国一种特殊的民间文艺形式,长盛不衰。元宵

传统社会的元宵节是城乡重视的民俗大节,在城市元宵喧闹尤为热烈。它体现了中国民众特有的狂欢精神,是一个历史悠久,影响广泛,有着相当丰富的文化内涵的民族节日。悠悠的历史长河中,它负载了中华民族多少美好的祝愿和祈望!

元宵起源

元宵节有着悠久的历史。“元”,即开始,一年之始为元月;“宵”,即夜。“元宵”意指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相传代写春联西汉初期,吕后专制,诸吕作乱,汉文帝在大臣周勃的帮助下戡平叛乱即位。那天恰是正月十五。以后每逢正月十五夜晚,汉文帝就出宫游玩,与民同乐,并确定这一天为元宵节。

这种把历史事件作为节日源头的说法为人们所喜闻乐道,但忽略了节日产生的历史文化渊源。

首先,源于我国本土的道教,有其深厚的传统文化积淀,早在道教产生之前,其文化渊源已有上千年的酝酿发展过程。道教文化有所谓“三元”神之说,认为上元天官、中元地官、下元水官,分别以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为诞辰,因此,这三个日子分别为上元、中元、下元,在这“三元”之日都要举行祭祀活动。其中上元又叫“上元节”,是元宵节的别称。按照这个说法,元宵节起源于对上元天官的祭祀活动。

不仅如此,道教文化与元宵节还有一层关系。《史记·乐书》载:“汉家常以正月上辛祠太一甘泉,以昏时夜祠,到明而终。”

太一也叫“泰一”、“泰乙”,战国时就是一位极其显赫的神明了,地位在三皇五帝之上。汉武帝对太一的奉祀十分隆重,其奉祀之时恰在上元,从黄昏时开始,至翌日天明结束,这种祭祀仪式对元宵节的形成无疑起到推动作用。

在汉代,京都平日实行商禁,由执金吾值勤拘禁夜间行人,惟有到正月十五,为方便万民同庆而解除宵禁。

南北朝时,元宵欢庆活动比汉代更热闹,梁简文帝曾作《列灯赋》,描写元杨柳青年画宵张灯景象:“南油俱满,两漆争燃。苏征安息,蜡出龙川。”

隋朝初年,有大臣向隋文帝提议禁止元宵节庆活动,原因是盛大的闹元宵活动浪费财力,男女杂伴有损教化。文帝出于天下初定国力有限,也出于礼教方面考虑,下诏禁止元宵节庆活动,还有官员因禁绝元宵不力而被罢免官职。可是,文帝的儿子,历史上有名的暴君隋炀帝却大力提倡元宵,并大肆铺张元宵的张灯、游玩活动。《隋书·音乐志》记载:

每岁正月,万国来朝,留至十五日,于端门外,建国门内,锦亘八里,列为戏场。百官起棚夹路,从昏达旦,以从观之。至晦而罢。伎人皆衣锦绣缯彩。其歌舞者多为妇人服,鸣环佩饰,以花联者,殆三万人。

隋炀帝还多次微服观赏元宵灯市。据《隋书·炀帝纪》上说:“六年春正月,……丁丑,角抵大戏于端门街,天下奇伎异艺毕集,终月而罢。帝数微服观之。”隋炀帝还写过一首《正月十五日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诗:法轮天上转,梵声天上来。灯树干光照,花焰七枝开。月影凝流水,春风含夜梅。幡动黄金地,钟发琉璃台。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经济高度繁荣,社会空前安定的时代,元宵节的庆祝活动规模盛大,远非隋炀帝时所能比拟。风流倜傥的唐明皇正值盛世,为了庆祝国泰民安,下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张灯游玩三天。唐代诗人苏味道有写元宵节万人狂欢的著名诗作《正月十五夜》:《合家欢》《虎丘灯船胜景图》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伎皆稼李,行歌尽落梅。金吾夜不禁,玉漏莫相催。“元宵”作为节名大约也出现在唐代,韩偓有诗为证:“元宵清景亚元正,丝雨霏霏向晚倾。” (《玉山樵人集元夜即席诗》)

宋朝城市生活进一步发展,元宵灯火更为兴盛。帝王为了粉饰太平,“与民同乐”,元宵节亲登御楼宴饮观灯。张灯的时间也由三夜扩展到五夜。新增十七、十八两夜,最初只限于京师开封府,后来地方州郡纷纷效法,成为通例。《榴开百子》

宋元易代之后,元宵依然传承,不过灯节如其他聚众娱乐的节日一样受到政府限制。明代全面复兴宋制,元宵放灯节俗在永乐年间延至十天,京城百官放假十日。民间观灯时间各地不一,一般三夜、五夜、十夜不等。江南才子唐寅《元宵》一诗,写出了元宵灯月相映之妙:有灯元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绕月下月如银。

明代中期以后城市经济有较大的发展。作为市井生活重彩的元宵节,在当时有着生动的表现。《金瓶梅词话》第十五回《佳人笑赏玩月楼》描写了灯市人烟凑集,花灯锦簇的热闹情景:

山石穿山龙戏水,云霞映独鹤朝天。金莲灯、玉楼灯,见一片珠巩;荷花灯、芙蓉灯,散千围锦绣。绣球灯,皎皎洁洁;雪花灯,拂拂纷纷。秀才灯,捐让进止,存孔孟之遗风;媳妇灯,容德温柔,效孟姜之节操。和尚灯,月明与柳翠相连;通判灯钟馗共小妹并坐。师婆灯,挥羽扇,假降邪神;刘海灯,背金蟾,戏吞至宝。骆驼灯、青狮灯,驮无价之奇珍,咆哮吼吼;猿猴灯、白象灯,进连城之秘宝,玩玩耍耍。七手八脚螃蟹灯,倒戏清波;巨口大髯鲇鱼灯,平吞绿藻。银娥斗彩,雪柳争辉。双双随绣带香球,缕缕拂华幡翠穗。鱼龙沙戏,七颠老南天丹书;吊挂流苏,九八蛮来进宝。村里社鼓,队共喧闹;百戏货郎,庄齐斗巧。转灯儿一来一往,吊灯儿或仰或垂。年画《多福、多寿、多男子》

清代的元宵灯市依旧热闹,只是张灯的时间有所减少,一般为五夜,十五日为正灯。据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所载,北京元宵的灯火以东四牌楼及地安门为最盛。其次是工部、兵部,东安门、新街口、西四牌楼“亦稍有可观”。花灯以纱绢、玻璃制作,上绘古今故事,“以资玩赏”。冰灯是清代的特殊灯品,由满人自关外带来。这些冰灯“华而不侈,朴而不俗”,极具观赏性。

元宵传说

有关元宵节的来历还有一个美丽动人的传说。

汉武帝时京城长安有个年轻美貌、心灵手巧的姑娘名叫元宵。因为她制作和销售的汤圆又香又甜,软滑爽口,驰名京城,而被选入皇宫做宫女。

元宵身陷皇宫三年,时常想念家中年迈体弱的父母,日夜挂怀她和小弟的汤圆小店生意,但宫廷戒备森严,她根本就无法出去。为此,她常常伤心落泪。忽然,有一天她听说她的父母身染重病,而家中又无钱治疗,父母的病情日趋加重。元宵听后十分着急,心想在世不能为双亲尽孝,不如一死了之。于是她就跳入宫中御井,正好被汉武帝近臣东方朔看到,急忙上前搭救,然后又问明缘由,东方朔十分同情元宵,想了一想便对元宵说:“姑娘,何必如此轻生?这样吧!我试着想个办法,让你正月十五与父母家人团聚……”

东方朔是汉武帝时的文学家,不仅才华横溢,诙谐幽默,而且主持正义,乐于助人,常以善辞巧辩,博得武帝的欢心,是武帝身边的近臣谋士。

为了元宵姑娘,东方朔炮制了四句偈语:“长安在劫,焰红宵夜,十五大火,火焚帝阙。”后密谋由卦人传出,一时之下,长安城内谣言四起:“不好啦!不得了啦!因为我们待玉帝不周,玉帝下令火神于正月十五火烧长安城,以此惩罚庶民,恐怕连陛下也在劫难逃……”

汉武帝闻听大惊失色,急忙召集左右谋土讨教避灾妙计。这时,东方朔胸有成竹地上前献策说:“陛下圣明,据臣所知,火神善食汤圆,听说宫娥中有个叫元宵的姑娘,做得一手好汤圆,不妨请陛下传旨,让元宵姑娘出宫指教庶民百姓,必须于正月十五日赶制一批汤圆,奉敬火神,借此消灾。”接着东方朔又说道:“至于玉帝方面么,还得请陛下再下一道圣旨,即全城奉献火神品尝汤圆的同时,必须张灯结彩,燃放鞭炮,点燃焰火,通宵达旦,这样就可以瞒过玉帝,定保陛下平安!”武帝听后笑逐颜开,频频点头,遂即传旨,照办勿误!

元宵接旨后,便乘出宫赶制元宵之机,见到了数年未见的父母双亲与小弟。与此同时,汉武帝在随从簇拥下,带上爱妃宫娥,离宫与庶民一起挂灯燃鞭炮。在大街小巷灯火通明、壮观美丽的灯海中,人们早巳把天灾忘得一干二净。汉武帝也因正月十五皇宫安然无恙而大喜,于是便下旨:今后每年正月十五都要做汤圆,燃鞭放火,张灯结彩,从此就形成节俗。

元宵赏灯

由于元宵节有张灯观赏的习俗,因此也称为“灯节”、“灯夕”。东汉时,佛教传入中国。佛教教义中将火光比做佛之威神,灯一直是佛前的一种供具。汉明帝为宣扬佛教,敕令在上元之夜,“燃灯敬佛”,并亲自到寺院张灯,以示敬佛。从此以后,元宵张灯便蔚然成风,相沿成俗。看灯戏

关于元宵灯节的由来,民间流传着这么一个神话故事:古时候,一只天鹅降临人间,被猎人射伤了。玉皇大帝非常恼怒,在正月十五派天兵天将下凡,要把地上的人畜全部烧死,为他宠爱的天鹅报仇。巨大的灾祸就要降临人间,一位仙人冒着生命危险,前来相救。他对人们说:“正月十五晚上,你们家家户户燃起火把,亮起灯笼,便可免此厄运。”随后,仙人上天去报告玉皇大帝,说是已经火烧人间了,不必再劳天兵天将的大驾。玉帝率众神到南天门一看,人间果然是火光冲天,一片通红,这样便骗过了玉皇大帝,使人间免遭灭顶之灾。从此,每年正月十五张灯、观灯就成为习俗,一直流传到今天。

元宵节游玩观赏的主要对象是花灯,又叫“彩灯”、 “灯笼”。花灯是我国古代人民创造的精美艺术品。西汉时就有了彩灯,到唐朝以后,经过千百年能工巧匠的开发创新,彩灯艺术百花竞放,各呈异彩。在样式上有带穗的挂灯,美观的座灯,秀丽的壁灯,精巧的提灯,玲珑的走马灯等。在造型上有山水人物灯,有鸟鱼花竹灯。常见的有羊角灯、老虎灯、金鱼灯、绣球灯、长生灯、百花灯、九光灯、长明灯、青玉灯、荷花灯、九莲灯、白菜灯,还有更富民族特色的龙灯、云灯、宫灯等,千姿百态,五彩缤纷。有的灯以人物造型,各种历史人物、戏剧人物、神话人物栩栩如生站立面前,如“木兰从军”、“天女散花”、“黛玉葬花”、“嫦娥奔月”、“哪吒闹海”、“八仙过海”、“关公夜看春秋”、“李白醉酒”、“魏征斩龙”、“武松打虎”等等。据《开元天宝遗事》载,唐明皇李隆基曾下令建造一座高—百五十尺的大灯楼,光照长安。杨贵妃的姐姐韩国夫人不甘示弱,特意制作了一座“百枝灯树”。灯树高八十尺,“竖立高山,上元夜点之,百里皆见,光明夺目”。宋朝灯笼制作较唐朝更为华丽奇巧,灯品繁多,元宵灯市琳琅满目。据《西湖老人繁胜录》记载,南宋临安女童将诸色花灯,“先舞于街市”,以吸引买者。中瓦南北茶坊内挂诸般琉珊子灯、诸般巧作灯、福州灯、平江玉棚灯、珠子灯、罗帛万眼灯;清河坊至众安桥有:沙戏灯、马骑灯、火铁灯、象生鱼灯、一把蓬灯、海鲜灯、人物满堂红灯等,除此之外,“街市扑卖,尤多纸灯。”明清时期,北京、南京等地“灯市口”白天列市,晚上张灯,观灯者呼拥会聚,络绎不绝。在争奇斗妍的花灯中,最精妙绝伦的是走马灯。过新年

走马灯在南北朝时就已发明出来,《荆楚岁时记》提到它“灯以火运”的奇妙设计。由于灯罩自动旋转,画在上面的马宛如在不停奔驰,故称“走马灯”。自动运转的奥妙在于蜡烛上方的一个纸轮,由于燃烧,空气受热上升,引起灯内空气持续对流,形成一股热风推动风轮旋转,带动与轮轴连接一起的灯罩转动,画面联翩而出,团团不休。英国科学家李约瑟博士在他的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认为,走马灯是中国古代人民的一项重要发明。元宵观灯图卖花灯清明

清明在中国岁时体系中有着独特的地位,是中华民族的重大纪念日,中国境内民族大多有清明或类似清明的祭祖日,对祖先的追悼与祭祀是传统社会民众生活的重要内容。时至今日,祭祖仍为民俗生活中的大事。

清明起源

传承至今的民俗节日中,惟有清明是以节气兼节日的民俗大节。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最初主要为时令的标志,时间在冬至后一百零七日、春分后十五日,公历的四月五日前后。《淮南子·天文训》说:春分后十五日,北斗星柄指向乙位,则清明风至。清明风古称八风之一,它温暖清爽,在和煦的春风之下,天地明净,空气清新,自然万物显出勃勃生机,“清明”节气由此得名。

汉魏以前清明主要指自然节气,它是与农事活动密切关联的一般节令。后世成为清明重要节俗内容的祭祀活动,此时由另一民俗节日承载,这就是寒食节。寒食在清明前两日或一日,禁火冷《清明上河图》食、墓祭及巫术性游戏等构成寒食节俗的特殊景观。

清明真正成为民俗节日是在唐宋之后,清明在唐宋后具有时令与节日的双重意义,并且其节俗意义日渐增强。民间渐将寒食节的节俗内容与清明合而为一。

清明虽然晚出,但它有着久远的历史源头,是传统春季节俗的综合与升华。对于祖先的祭祀中国人向来十分重视,当时尚无墓祭的礼俗,要祭逝去的先人,就立一名为“尸”的神主在宗庙祭祀。春秋战国时期,墓祭风气渐浓,据《孟子》记述的一则笑话说,在齐国有一个无所事事又颇好脸面的穷人,其人外出,常常醉饱归家,声称自己有诸多富贵朋友,对妻妾颐指气使,其妻生疑暗地跟踪,发现丈夫并不是出入于富贵之家,而是乞讨于墓地之间。由此可见,当时已经有了以酒食在墓区祭拜先人的习俗。但这种习俗似乎还限于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家,对于身份低微、财力薄弱的庶民阶层来说,并不普遍。汉代随着儒家学说的流行,宗族生活的扩大,人们因现实社会生活的需要,返本追宗观念日益增强,人们对于祖先魂魄托寄的坟墓愈加重视,上墓祭扫之风转盛,如严延年不远千里从京师“还归东海扫墓地”。

唐人沿袭前代祭墓风俗,并扩大到整个社会。从礼经的记载看,古代并没有春季上墓祭扫的例规,但唐时已成风气。据《旧唐书·玄宗纪》载,唐玄宗鉴于士庶之家无不寒食上墓祭扫,于是下诏“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入五礼,永为常式”。朝廷以政令的形式将民间扫墓的风俗固定在清明前的寒食节,由于寒食与清明节气日的相连,寒食节俗很早就与清明发生关联。寒食禁火,清明取火,扫墓亦由寒食扩展到清明,唐人已将寒食清明并称,白居易《寒食野望吟》描写寒食情景:“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唐代诗人柳宗元的《与许京兆书》中描述,每至清明,“田野道路,士女遍满,卑隶佣丐,皆得上父母丘墓”。清明不仅从寒食中分担了祭墓的功能,同时它也将一些原本属于寒食节日的游戏娱乐置于自己名下,如蹴鞠、秋千是寒食的著名节俗,这时也已成为清明的娱乐,杜甫《清明》诗云:“十年蹴鞠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如果说唐朝寒食与清明并列,清明地位逊于寒食的话,那么宋朝清明已基本上完成了对寒食的置代,除禁火冷食仍为寒食特有的外,清明已承担了许多原属于寒食的节俗功能。

宋代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记载说,北宋时人们在清明这天都要祭拜扫墓。至于扫墓的目的和具体仪式,宋代也有人专门说明。如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中说,人们“到郊外去上坟扫墓的目的是为了尽自己对祖先的思念之情和敬仰之心”。扫墓作为清明节的重要内容,一直被延续下来,直至明清时期,风气更盛。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清明时节莺飞草长,风和日丽,在屋子里被闷了整整一个冬天的人们,正好可以走出户外,探春踏青,呼吸一点春的气息。宋代天才画家张择端的传世杰作《清明上河图》,以恢弘而细腻的神来之笔,描绘了清明时节人们上坟踏青归来后逍遥自在的场景。宋代周密的《武林旧事》一书中,更详细记载了南宋临安城(今杭州)清明时节人们踏青春游的热闹情景。

进入清代,清明节仍是流行于广大民间的一个重要节日。据清代潘荣陛的《帝京岁时纪胜》说,清代的北京,清明节一到;“倾城男女”纷纷扶老携幼,去往四郊扫墓祭祖。富裕的人家,往往还要用盒子装上准备好的酒菜烧纸,乘车坐轿前往。到了墓地,人们要修整坟墓,往坟头上添点土等。祭扫完之后,人们就在坟前将随身携带的各种纸莺放飞,互相比试各家风筝制作和放飞水平的高低。这一天,还流行摘柳树枝佩戴的习俗,所以,踏青外出的人们人人都要往身上挂点柳枝。明清时期,寒食基本消亡,春季大节除新年外惟有清明了。

祭祖扫墓

祭祖扫墓是清明节俗的中心。一到清明,人们就忙着上坟祭扫,湖北民谚有“三月清明雨纷纷,家家户户上祖坟”。无论城郊还是乡村,清明祭祖扫墓都显得出奇的热闹,古代帝王宫廷祭扫陵墓的声势与排场自不必说,就是一般百姓也是提篮担盒、携纸将烛,竞上墓春游晚归图地。祭扫的时间并不限定在清明当天,在前三天,后四天的范围内均可。民间有“清明朝祖,前三后四”之说。这样的习俗规定显然为人们提供了时间选择上的便利,特别对城市居民来说,不必拥护在清明当日的出城人流之中。

上坟祭扫包括两项内容:一是挂纸烧钱;一是培修坟墓。唐代以前已有烧钱祭亡的习俗,但因寒食期间禁火,墓祭亦不能火化纸钱,人们将纸钱插、挂在墓地或墓树之上,有的压在坟头,表示后辈给先人送来了费用。这种因禁火而改变的祭祀习俗在当时曾受到一些人的质疑,唐代诗人王建的《寒食行》中有“三日无火烧纸钱,纸钱那得到黄泉”,但民间习惯一经形成,就往往成为一种特定的民俗传统,它在后世已不禁火的环境下仍然流传,挂钱成为清明墓祭的特色之一。随着寒食禁火习俗的松懈,清明祭墓的流行,在清明墓祭中,人们不再忌讳烧纸钱,再说清明本来就是钻取新火的日子,“神前新火一炉香”,自然有它的灵应。烧纸钱与挂纸钱的习俗并存。

修整坟墓,培添新土,清除杂草,是清明扫墓的又一活动。在雨水到来前的春季,人们借清明祭祀的时机,对坟墓进行清整,既保全了先人,又尽了孝心。唐人就很在意这种习俗行为,王建诗中有云:“但有陇土无新土,此中白骨应无主”,由墓上有无新土可判断墓主有无子孙的存在。现在某些乡村仍以清明祭墓活动的有无作为家族是否绵延的标识,民间有“有后人,挂清明,无后人,一光坟”的说法。民间也有一套自发形成的习俗压力,“清明不祭祖,死了变猪狗”的俗谚,正是对试图不履行祭祖义务的人的告诫。

清明祭祖除扫墓的“山头祭”外,后世还有祠堂祭,称为“庙祭”。庙祭是宗族的共同聚会,有的地方径直称为“清明会”或“吃清明”。在祭祖仪式结束后,族长主持共商族内大事,申诫族法家规,最后会聚饮食。以同食共饮的形式分享祖宗福分,团聚宗族,是古已有之的传统,《周礼·大宗伯》中就有所谓的“以饮食之礼亲宗族兄弟”。《诗经·公刘》所记“执豕于牢,酌之用匏,饮之食之,君之宗之”。后世祭祖费用一般由专门祭田田租开支,祭田为祖业族产。

清明处在生气旺盛的时节,也是阴气衰退的时节,人们一方面感念祖先亲人的恩惠,同时以培土、展墓、挂青的清明赏春图形式显示后代的兴旺。祖先在坟墓里安住,关系到子孙的繁荣,子孙的兴旺又能保证祖先的安宁与香火的延续,这是一种“互惠关系”。这样,祖先墓地不仅是生命之根,同时也是情感之结,在传统社会里,人们无论走到哪里,都牵挂着乡里庐墓。

春游踏青

踏青,又叫春游、探春、寻春。古时以农历三月三日为踏青节。是日,人们纷纷出城采蓬叶,备牲醴纸爆竹,为土地神庆寿行祭礼。后来,由于清明扫墓,正值春光明媚,草木返青,田野一片灿烂芬芳。扫墓者往往“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圃,列坐尽醉”,由单纯的祭祀活动演化为同时游春访胜的踏青。采青

清明时节的户外运动其原始的意义在于顺应时气,是月生气方盛,阳气发泄,万物萌生,人们以主动的姿态顺应、进而促进时气的流行。踏青、秋千、拔河、放风筝、斗蛋等大都是有助于阳气发散的活动。当代山东仍有这种古俗的传承,清明儿童在村外踏青时,有的用柳条做成口哨吹,有的仰脸大口呼气,以泄内火。

清明踏青,最早的源头应是古之游春习俗。《论语,先进》中记载了孔子与其弟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谈论志向的一段对话。当孔子问到曾皙的志向时,曾皙回答:“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曾皙的话,说明上古之民早就有季春三月野浴、踏青的愿望和习俗。后来的清明踏青,应该说是发源于上古而又继承古上巳节祓禊遗风的结果。

西汉时,武帝在清明赐宴群臣于曲江,倾都人士于江头置亭游赏。唐朝至清明节,长安妇女郊野春游,遇名花便在草地上设下张张座位,并将红裙挂在树枝上,作为举行野餐的帷幔。踏青可陶冶人的情志,使人心旷神怡。提到踏青,人们自然会想到唐代诗人崔护清明日游城南庄之事。崔护清明游春到城南,因口渴而得村女之杯水。第二年清明,崔护又来城南庄,可那女子却因思念崔护而死,于是崔护写了《游城南》清焦秉贞仕女图诗:“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今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堪当趣事。隋代展子虔游春图

宋代的时候,围绕扫墓、踏青形成大型的娱乐活动。宋代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记载汴京清明之娱乐时说:“四野如市,往往就芳树之下,或园囿之间,罗列杯盘,互相劝酬。都城之歌儿舞女,遍满园亭,抵暮而归。各携枣锢、炊饼、黄胖、掉刀,名花异果,山亭戏具,鸭卵鸡刍,谓之‘门外土仪’。”宋代吴自牧的《梦粱录》记载临安清明节俗时说:“宴于郊者,则就名园芳圃,奇花异木之处;宴于湖者,则彩舟画肪,款款撑驾,随处行乐。此日又有龙舟可观,都人不论贫富,倾城而出,笙歌鼎沸,鼓吹喧天,虽东京金明池未必如此之佳。”宋人张择端所画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宋代汴京汴河两岸的景物以及清明人们游乐的情景。画面人物多达五万五千人,牲畜五十多头,船二十多艘,车轿二十多乘,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各行各业集于游市,充分反映了清明日踏青娱乐的情景。

明代的清明踏青,有些就是扫墓之后接着游春的。明人刘洞、于奕正《帝京景物略》中说:“清明来到,是日签柳,游高梁桥,曰踏青。多四方客未归者,祭扫日感念出游。”

踏青习俗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插柳与戴柳。

戴柳插柳清陈枚清游图

插柳戴柳,是古时候清明节期间一项与踏青、扫墓相联系的风俗活动。插柳,或插于房檐,或插于轿乘,或插于儿童的衣襟;戴柳,或戴于妇女头上,或把柳枝做成圈戴于头上。有的地方,还有把柳芽掺人面中做饼吃的习俗。

插柳戴柳之俗可能与柳树的强大生命力有关。柳树是一种生命力极强的植物,随便插在哪里,随便插在什么地方,它都能成活下来并生长得很快。可能就是因为这个缘故,人们才觉得柳树有灵,再加上柳枝柔软便于插戴,所以形成插柳戴柳之俗。据唐代的段成式《酉阳杂俎》记载:“唐中宗三月三日,赐侍臣细柳圈,带之可免虿毒。”《唐书·李适传》也有“细柳圈辟病”的记载,有人据此认为戴柳始于唐代。清代富察敦崇的《燕京岁时记·清明》中说:“至清明戴柳青,乃唐高宗三月三日祓禊子渭水之隅,赐群臣柳圈各一,谓戴之可免虿毒。”

唐代以后,插柳戴柳之风盛行。据《五代史·后周序》记载,江淮地方寒食日家家杨柳插门;宋代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记载:“寒食前一日谓之‘炊熟’,用面造枣锢飞燕(子推燕),柳条串之,插于门榻”;宋代吴自牧的《梦粱录》记载:“清明交三月,节前两日谓之寒食,京师从冬至后数起至一百五日,便是此日,家家以柳条插于门上,名曰‘明眼’,凡官民不论大小家,子女未冠笄者,以此日上头。”宋代周密的《武林旧事》也记载说:“清明前三日为寒食节,八达春游图都城人家,皆插柳满檐,虽小坊幽曲,亦青青可爱,大家则加枣锢于柳上,然多取之湖堤。”明代的时候,插柳戴柳之风仍盛,明代刘侗、于奕正的《帝京物略·春场》记述了清明踏青,游人也要“簪柳”的风俗。

清代相沿了唐宋以来清明插柳、戴柳的遗风,直至民国。如《中华全国风俗志》中记载,浙江杭州一些地方,“清明节前两日谓之寒食。人家插柳满檐,青青可爱。男女亦咸戴之,有‘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之谚”;安徽一些地方“清明日,家家门插新柳,俗意谓可祛疫鬼。挂纸钱于墓树,谓之赆野鬼”;湖南一些地方清明日也是“各家门户,必插杨柳一枝”。

正因为清明节有插柳戴柳之俗,所清焦秉贞仕女图以有些地方清明日有卖杨柳之俗。据清代顾禄的《清嘉录》记载,江苏吴地一带“清明日,满街叫卖杨柳,人家买之,插于门上。农人以插柳日晴雨占水旱,若雨主水。”谚语“檐前插柳青,农夫体望晴”,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吴地的“妇女结杨柳球戴鬓畔,云红颜不老”,也促进了卖杨柳之风。

荡秋千

清明节是春天的一个重要的游艺性节日,打秋千就是其中一项主要的游戏。秋千起源很早,南北朝时期即已盛行。

据古书记载秋千原来是春秋时北方一个古老部族山戎的发明,后来齐桓公北伐山戌时,带回了这种游戏,于是秋千便在我国中原地区逐渐流传开来。这是有关秋千来源的一种传统说法。

在云南拉祜族中,也流传着一种有关秋千起源的传说,颇具神话色彩。从前每逢过年,村村寨寨都要竖起木架,将猪吊起来宰杀。猪对自己的这种命运极为不满,心想:“为什么我就该被人吊起来,难道我就该杀吗?”它愤愤不平地跑到天神那里告状,要求每年也把人吊起来一次,让人也尝尝这种滋味。天神听了猪的诉说,觉得有理,便下令人类每年也必须照样把自己吊起来一次,以示惩罚。这下可把人难坏了,不吊吧,违抗天神旨意,罪更大;吊吧,人怎么能像猪一样呢?正在左右为难之际,忽然有个聪明人想出了一个好办法,能既不违反天神命令,又不失人的尊严。他在广场上竖起一个高高的木架,用两根绳索吊起一块木板,人可以站在上面,也可以坐在上面。天神派员来巡视,看到人已执行了自己的命令,便也不再追究了。从此,拉祜族便有了过年荡秋千的习俗。

秋千在南北朝时传到了我国长江流域,成为每年寒食清明前后的一种游戏,从此相沿成俗。南朝梁人宗憬的《荆楚岁时记》中记载:“春时悬长绳于高木,士女衣彩服坐立其上而推引之,名曰打秋千。”到唐代,清明节前后荡秋千的风俗更为流行。唐玄宗李隆基是个出名的爱玩乐的皇帝,据《开元天宝遗事》记载,每年到寒食节,皇宫中都要竖起许多秋千架,让嫔妃宫女们尽情玩乐。宫女们身穿彩衣,随秋千凌空上下,宛若仙女从天而降。唐玄宗看得入迷,称之为“半仙之戏”。

清明节打秋千,主角主要是女孩明仇英柳下眠琴图子,秋千上的女孩仿佛手持彩练当空而舞的窈窕仙子,在空中留下一道道潇洒优美的弧线。秋千这个舞台使随风起舞的女孩成为众人瞩目的对象,成为一件魅力飞扬的艺术品。“红杏香中歌舞,绿杨影里秋千,东风十里丽人天,花压鬓云低。”女孩的天生丽质,就在众人的赞叹、艳羡、欣赏的目光中,像花儿一样灿烂开放。这生命初绽的美丽肯定会让所有在场的怀春男儿一见钟情,一朝惊艳,永世难忘,多少浪漫和哀艳的故事,就是在秋千架下结下的孽缘。清樊圻柳村渔乐图

明代李祯在《剪灯余话·秋千会记》中就描写了一段秋千姻缘。元宣徽院使孛罗家住北京积水潭,屋后有杏园。每年春天,家中女眷就在杏园打秋千游戏,谓之“秋千会”。有一个叫拜住的公子骑马经过园外,听到墙内欢声笑语,探身张望,被一美艳女子吸引,窥望良久,后被看园的发现,仓皇而走。公子回家就犯了相思病,其母只好谴媒人到宣徽府求婚。宣徽倒也通情达理,命公清游图子以秋千为题,《菩萨蛮》为调,赋词一阕。公子吟曰:“红绳画板柔荑指,东风燕子双飞起。夸俊与争高,更将裙系牢。……”宣徽赏识其才,遂将女儿许配给他。

放风筝

风筝,是中国古代的一项发明。最早的风筝是用木头做的,叫“木鸢”。据《韩非子》记载,大约在公元前400年,思想家墨子就曾做过“木鸢”。墨子早年做过木匠,传说赫赫有名的木匠祖师鲁班就是他的学生。《墨子·鲁问篇》有这样的记载:“公输子(即公输般,亦即鲁班)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就是说鲁班用竹木做成的鸟,乘风飞上天空,能三天不降落。《淮南子·齐俗》也记载:“鲁班墨子,以木为鸢而飞之。”墨子和鲁班制作的“木鸢”,就是世界上最早的风筝。

楚汉相争垓下决战时,韩信令工匠赶制了一只大风筝,让一身轻之人坐于其上,入夜来到楚营上空,唱起了凄凉婉转的楚歌。长年征战,远离家乡,此时又身陷重围的楚军,听到凄婉的楚歌,不禁应声唱和,黯然神伤,四面楚歌唱散了军心,最后楚军一败涂地,一代霸王项羽也自刎乌江,留下一段千古放风筝憾事。

大约在西汉时期,木鸢改用竹子和丝绸来制作,后又改用纸张。于是,“木鸢”也就改名叫了“纸鸢”。纸鸢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区,有许多不同的名称,如风鸢、纸鹞、风鹞、风禽、鹞子,等等。现在我国南方还有许多地方把风筝称为“鹞子”。

纸鸢最初常常被用做军事工具。据高承所著《事物纪原》记载,公元190年,汉将韩信攻敌城时,便用纸鸢测定距离。梁武帝时,侯景围攻台城,有人做纸鸢携带文书放出告急。

到唐代,国泰民安,各种民间游艺有了很大的发展,纸鸢也就更多地用于娱乐。纸鸢是在什么时候改名为“风筝”放风筝的呢?据明代陈沂在《询刍录》里说:五代时李邮在宫中做纸鸢玩耍,他在纸鸢头上安了个竹笛,风吹竹笛,声如筝鸣,所以叫“风筝”。其实,早在南北朝时梁朝的《高祖记》和唐代的《田悦传》等古籍中,“风筝”这个词就屡屡出现。唐代高骄曾做《风筝》诗:夜静弦声响碧空,宫商信任往来风。

依稀似曲才堪听,又被风吹别调中。

这首诗不但描写了当时人们在夜间放风筝的兴致,而且表明当时风筝上已装有琴弦。

宋代时,民间游戏风筝逐渐风行,已有专营风筝的买卖人出现。明清之放风筝际,是风筝的鼎盛时期。相传明代著名剧作家梁辰渔善扎风筝,尤其以扎制凤凰风筝闻名于世。有一次他用彩绸扎的凤凰风筝送上天空后,有百十只不同种类的鸟雀围绕翻飞,如百鸟朝凤。

到了清代,放风筝更为盛行,每年清明前后,不少老翁和儿童以竞放风筝为乐。曹雪芹写的《南鹞北鸢考工记》,记载了十几种风筝的扎、糊、绘、放的工艺,该书让后来的风筝制作者大开眼界。

风筝的妙处在于既能在近处观赏,又能放到空中在远处赏玩。近处看画面彩绘,远处观形象造型,画面和骨架密切配合,形象逼真,趣味盎然。

祭蚕神

在江浙一带的农村,清明节除了祭祖、踏青之外,还有祭蚕神的习俗。道教称蚕神为“玄名真人”所化,据说,灵宝天尊悯人间苦乐不均,衣无所得,乃命玄名真人化身为蚕蛾,教民养蚕织衣,村民感德,立祠奉祭。

每年除夕清明均有祭蚕神的习俗,蚕神的具体名称民间有多种说法。蚕乡历史上曾信奉过黄帝元妃西陵氏嫘祖,称“嫘祖娘娘”,但在民间,人们对此印象却并不深。比较多的地方信奉马头娘,又称蚕花娘娘、蚕丝仙姑、蚕皇老太、马鸣(亦作明)王菩萨。其形象为一古代女子骑在马上,手捧一盘茧子(也有的为一女子戴马头披马皮手捧茧子)。清光绪《嘉兴府志》载“马头娘,今佛寺中亦有塑像,妇饰而乘马,称马鸣王菩萨,乡人多拜之。”“女化蚕”是我国关于蚕起源的最古老神话,始传于《山海经》,完整形成于《搜神记》。《搜神记》作者干宝为海盐人,故“女化蚕”故事在当地流传最广,旧时民间信仰最盛,在地方文献中记述甚多。清李兆《蚕妇诗》云:“村南少妇理新妆,女伴相携过上方,要卜今年蚕事好,来朝先祭马头娘”。有的地方(如乌镇一带)信奉蚕花太子。有的地方信奉三姑,三姑系从神话中的紫姑衍变而来。紫姑见于元代王祯《农书》,三姑的神像多为三个女子共骑一马。各县以蚕花五圣作为蚕神的乡村颇多,蚕花五圣为男性,其形象有三眼六手,中间一眼为纵目,是蜀地(四川)蚕丛氏青衣神的神话流传蜕变而成,海宁、海盐一带常见供奉。实际上蚕花五圣与马头娘,蚕农常混为一谈。清人汪日桢《湖蚕述》转引《吴兴蚕书》中的一段话指出: “湖俗佞神,不知神之所属,但事祈祷;不知享祀之道,借以报本,非所以祈福免祸也。或曰:蚕月人力辛勤,正须劳以酒食,屡借祠神以享余。是亦一道也。”名为精神寄托,实为变相的例行慰劳。祭蚕神时,各地蚕乡都要插蚕烛,供酒饭,由年长妇女合掌默默祈祷,以求蚕花利市。

最初蚕乡对蚕神的祭祀十分频繁,如《湖州府志》所述,孵蚕蚁,蚕眠,纺车图出火,上山,缫丝,每道生产程序都要祭祀一番。不过,在以后的传承过程中,这些祭祀习俗渐趋简化,到了近代则已演变为每年主要有两次了。一次在清明前后,蚕蚁孵出的那天,蚕农在家中设马蚕姑像头娘神位,将蚕蚁供在神位前,点燃无气味的香,供三牲祭祀叩拜,称为“祭蚕神”。另一次则在做丝完毕以后(或采茧后),将新丝(或新茧)陈列于神位前,供三牲香烛,祭祀叩拜,称为“谢蚕神”。乡间还常有专设的小庙,供马头娘塑像(或画像),称为“蚕神庙”。蚕乡女子,无论老幼,在祭蚕神,谢蚕神以及一般的烧香拜佛时,头上总要插一朵用红花彩纸做成的纸花,叫做“蚕花”,以示对蚕神的虔诚。迎紫姑神

清明食俗

清明前一日(一说前二日)为寒食节。在这个节日里有吃“寒具”的风俗。

寒具,历代叫法不一。《齐民要术》中称“细环饼”,《本草纲目》中又叫“捻头”。从文献记载的制法来看,就是馓子、麻花一类的食品。这类食品不仅存放时间较长,适宜冷食,而且具有油香酥脆的特点。《齐民要术》里称赞它“入口即碎,脆如凌雪”。它的确是寒食禁火之日的绝妙食品。随着岁月的推移,馓子、麻花一类食品已经越出节食食品的范围,发展为四季皆宜的面点。

醴酪是一种以麦芽糖调制的杏仁麦粥。一直到隋唐时,都还是寒食节的主要食品。《荆楚岁时记》记载:“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造饧大麦粥。”《邺中记》也说:“寒食三日作醴酪。”

宋朝的清明节,除了街市上所卖的稠饧、麦糕、乳酪、乳饼等现成的食品之外,家中也自制一种燕子形的面食,称为“枣锢飞燕”,据说是从前用来祭拜介子推的祭品。明朝人还会留下一部分的枣锢飞燕,到了立夏,用油煎给家中的孩童吃,据说吃了以后不得蛀牙。

陈元靓的《岁时广记》卷十五引《零陵总记》记载了另一种寒食节食品“青精饭”:“杨桐叶、细冬青,临水生者尤茂。居人遇寒食采其叶染饭,色青而有光,食之资阳气。谓之杨桐饭。道家谓之青精饭,石饥饭。”寒食清明染青饭的习俗似乎在南方较为流行。郎瑛的《七修类稿》卷四十三就提到寒食节时吃的“青团子”。这种青团子是在糯米中加入雀麦草汁舂合而成,馅料则多为枣泥或豆沙。放入蒸笼之前,先以新芦叶垫底,蒸热后色泽翠绿可爱,又带有芦叶的清香,是很受欢迎的清明节食品。

这些清明节的节食都有一共同特色,就是皆可冷食。顾禄的《清嘉录》卷三按语中说:“今俗用青团,红藕,皆可冷食。犹循禁火遗。”潘荣陛的《帝京岁时纪胜》中所记的“寒食佳品”有香椿芽拌面筋、嫩柳叶拌豆腐,也都是凉拌菜。就连后来在闽粤流行的清明节薄饼也都是以冷食为原则。由此可以看出,即使寒食的习俗已经势微,它的精神仍保留在清明的食俗上,历久不衰。

清代,清明节的饮食,也基本上反映了唐宋以来清明节寒食的传统特点。同时,这一时期的人们也并不完全拘泥于寒食,而是也要热食一些应季食物。

如东北地区,家家户户都要在清明节前多备一些面饼等凉的熟食品,以待清明节时寒食之用。苏杭等地则盛行清明节吃青团和红藕两种冷食的习俗。四川成都一带,人们习惯用米粉做成团,用线串起来,在清明这天拿到欢喜庵前来卖,称之为“欢喜团”。有诗赞曰:“欢喜庵前欢喜团,村郊买食百忧宽。”可见,它是如何受人欢迎和怀恋。北京的寒食佳品,除了香椿芽拌面筋,嫩柳叶拌豆腐等,还有人采集天坛附近的一种龙须菜,洗净后生吃。这些食品,既有浓浓的时令特点,又有节日寒食的古朴气氛,所以十分受人喜爱。史料记载,当时人对这些冷菜,大都称许有加,赞不绝口。

寒食之外,南北各地的人们还要热食一些应季的鲜活食品。据清代苏杭名士徐达源《吴门竹枝词》说:“相传百五禁厨烟,红藕青团各祭先。熟食安能通气臭,家家烧笋又烹鲜。”可见,此时的苏州人早已突破了旧时寒食禁火的局限,吃起了热火烧制的春暖上市鲜竹笋和活鱼来了。北方的节日餐桌,也同样不甘往昔的冷清,小葱炒面条鱼、芦笋脍鳝花等热食,都已成为富裕人家的节日佳肴。端午

端午依托夏至时间节点,传承着古老的年节习俗,在汉魏六朝时融汇南北民众对五月的时间感受,并接纳了屈原沉江的传说,发展为一个全民性的民族大节日。正是由于社会上下层民众对端午节俗的共同重视,才保证了她传承千年的生命活力。

端午起源

端午作为五月五日的节名,始于魏晋时期。晋人周处在《风土记》中有如下记述:“仲夏端午,烹鹜角黍。端,始也,谓五月初五日也。”端午本是仲夏月的第一个午日,即夏历的午月午日,后人们用数字记时体制取代干支记时体制,以重五取代重午,但仍保持着端午之名。端午节

唐代以前“端五”、“端午”混称;唐玄宗李隆基生于八月初五,为避讳,以后便正式将“端五”改为“端午”。

关于端午节的起源,说法颇多。现代学者闻一多认为,端午节起源于吴越地区的龙图腾崇拜。西汉《大戴礼记》有五月五日浴兰汤,即以兰草汤沐浴的记载,可见端午节的某些习俗,早在屈原之前已经有了。叙述周穆王驾八骏西游故事的《穆天子传》,也早已有了关于龙舟的记载。东汉邯郸淳的《曹娥碑》,称五月五日是春秋吴国伍子胥遇难日,伍子胥死后变成涛神,民间于是有了驾舟竟渡迎涛神的习俗。此外,东汉蔡邕《琴操》和晋代陆《邺中记》称端午是为了纪念介子推;晋代虞预《会稽典录》称端午是为纪念浙江上虞少女曹娥。流传影响最广的,认为端午起源于纪念屈原,最早的记载可见南朝时梁朝人吴均的《续齐谐记》和南朝时梁朝人宗懔的《荆楚岁时记》。实际上是后人附会于端午节的一则优美传说,但这也反映了我国历代人民对于屈原的无限热爱和怀念。

吴均在《续齐谐记》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汉建武中,长沙欧回,白日忽见一人,自称闾大夫,谓曰‘君当见祭,甚善。但常所遗,苦蛟龙所窃。今若有惠,可以楝树叶塞其上,以五彩丝缚之。此二物,蛟龙所惮也。’回依其言。世人作粽,并带五色丝及楝叶,皆汨罗之遗风也。”

据《史记》记载,屈原当时是楚国屈原的大臣,他很有才华,得到了楚怀王的器重,但是也因此引起了同僚中上官大夫和令尹子兰的嫉妒,他们在楚怀王以及后来的继位者顷襄王面前诽谤屈原。昏庸的楚怀王逐渐疏远屈原,最后受到奸臣的离间将屈原放逐。屈原悲愤满腔,落拓于江湖,最终在写下了绝笔《怀沙》后,怀抱大石投入汨罗江结束了年轻的生命。楚国也在屈原死后的数十年被秦国所灭。

屈原的自尽震惊了楚国,百姓们非常悲伤,纷纷前往江边凭吊屈原。渔夫们竞赛似的来回在江上打捞屈原的尸体,这就是以后赛龙舟的风俗的由来。有一位渔夫还拿出准备好的粽子、鸡蛋往江中丢去,这些都是给鱼虾吃的,鱼虾吃饱后就不会去咬噬屈原的尸体,吃粽子的习俗就是这样流传下来的。还有一位老医师向江中倒入一坛雄黄酒,想要迷晕蛟龙,不让蛟龙伤害屈原。传说没过多久,水面上果真浮起一只晕了的蛟龙,龙须上面还挑着一片屈原的衣襟。人们愤怒了,大家把蛟龙拉上岸,抽其筋,还把龙筋缠绕在小孩的手上和脖子上。屈原祠

古代迷信称农历五月为恶月、五月五日为恶日。所以端午节又有佩香袋、缠五色丝、挂蒲剑、饮雄黄酒、带老虎肚兜等风俗。届时,姑娘们多在衣襟上佩挂五色香袋、香袋里装的是雄黄、苍术、甘松、白芷、细辛、丁香和香草等配成的香料粉,可以驱虫排毒。据《荆楚岁时记》载,用青、黄、赤、白、黑五色丝线,系于臂上或挂在胸前,可“令人不病瘟”,《后汉书·礼仪志》上说可“以止恶气”。端午时,人们还将菖蒲采来剪成宝剑形,挂在屋檐下,将艾草挂在门楣上,据说这样可禳毒气,鬼也不敢进门了。有些地方还以芸豆荷包和五彩丝络成的小粽子、蒜头挂在儿童胸前,大人饮雄黄酒,在屋角洒雄黄水,并将其水涂抹在儿童面颊上,或用菖蒲、艾草煮水,用来沐浴,这些都是为了消毒杀菌、防疫去病、驱除毒虫、保人安康。

龙舟竞渡

端午赛龙舟是我国一项历史悠久的水上竞技活动。在有些地区它又称“划龙船”或“龙舟竟渡”。

赛龙舟“起于越王勾践”。春秋末期,勾践和吴国打仗,曾经战败被俘。他在吴忍辱负重三年,终于赢得吴王夫差的信任而归国。他卧薪尝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报仇雪恨。而在雪耻过程中,他五月五成立的水师起了重要的作用。他这种坚强的毅力和决心,感动了不少的人,后来人们效仿他,以五月五这天划船竞渡以示纪念。《月会图》中的《五月图》

早在南北朝时期就有几种关于龙舟竞渡起源的说法。一说是纪念屈原,二说是纪念吴国大将伍子胥。吴、越都处江南水乡,河湖交错,民间习惯以舟代车,都很有条件形成竞渡之俗。

隋朝的龙舟竞渡已变为“竞渡之戏”,并有“棹歌乱响,喧振水陆”,岸上“观者如云”,可见是一种竞渡的比赛。

所谓龙舟者,首尾具龙形长可三、五丈,狭长如苇,舵窄仅容二人对坐,底尖。轻巧便捷,滑行如飞。各船有十余人分两排同向坐,各执短桨,如百足虫。船尾一人执梢,指挥进退。船上另有三人,一执旗,一击鼓,一敲锣,以助赛威。赛前,有祭龙头的仪式。丘桓兴《中国民俗采英录》里有详细介绍:“随着一串串鞭炮声,一队头扎白头巾,身穿白衣白裤的桡手,由扛龙头的‘头桡’和捧着香烛、鞭炮、供品的舵手领着,擎着船旗,打着锣鼓,扛着桡桨进祠来了。这是邻村‘白龙’船的。他们把用香樟木雕制的龙头摆在供桌上,便毕恭毕敬地朝屈原神像叩头礼拜。待主祭人将一条红绸布系上龙头,头桡扛起龙头,跑至江边,连人带龙头一块跳进江中洗澡,其他桡手也跟着在江里洗澡,然后才把龙头安于船头。据说,祭过屈原,又给龙头洗了澡,龙舟竞渡便能平平安安了。而洗过‘端午澡’的桡手们,也可托屈原的福,消灾祛病了。随后,‘赤龙’、‘青龙’、‘金龙’……各船一一进祠,朝庙祭龙头”。

竞渡的风俗在诗中也得到充分的表现,唐人张建封的《竞渡歌》: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红啼晓莺;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

为一千多年前的龙舟竞渡作了生动描绘,热闹的场面和紧张的气氛跃然纸上。

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有一首《竞渡曲》记叙了在沅江州刺史主持下的一次赛龙舟的活动。胜者欢欣,败者沮丧。赛后女子在水中嬉戏,与岸边彩旗相映生辉,为节日增添了无限的生趣。

今天,赛龙舟作为一项有益的体育活动,几乎遍及大江南北、黄河上下。特别是在农村,人们对赛龙舟夺锦标更是十分重视,他们说:“宁愿荒废一年田,不愿输掉一年船。”据说,夺锦归来,不仅会使村名大振,而且还会带来丰收与幸福。龙舟竞渡风俗不改,但其活动的意义却完全不同了!

端午传说

在民间关于龙舟竞渡习俗的来历,还与这样两位历史人物有关。

其一是伍子胥,伍子胥名员,原是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投奔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伍子胥十分感激吴国,对吴王忠心耿耿。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又大败越国,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伍子胥像国,夫差不听,吴国太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但皮革所裹尸体随波逐流而不沉,时人惊骇,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民间传说伍子胥死后,天帝怜他竭尽忠心却遭冤死,便封他为钱塘江的潮神。《曹娥碑》上说:“五月五日,以迎伍君”。江南一带的人们,怜悯伍子胥的冤屈,在每年五月五日他尸首投入江中的日子,都要划龙船迎接潮神。

其二便是曹娥。曹娥事见《后汉书·列女传》、 《会稽典录》。《会稽典录》上记载:“女子曹娥,会稽上虞人。父能弦歌为巫。汉安帝二年五月五日于县江沂涛迎波神溺死,不得尸骸。娥年十四,乃缘江号哭,昼夜不绝声七日,遂投江而死。”曹娥是东汉时期上虞人,有名的孝女。曹娥的父亲溺死于江中,数伍子胥画像镜日不见尸体,当时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痛哭。过了十七天,到了五月五日依旧不见其父尸首,也投江自尽。几天后村人赫然发现,曹娥抱着其父,两人尸首一同浮出水面。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为之立碑,作诔辞颂扬。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并在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竞渡以为纪念。腊八孝女曹娥“腊”是古代的一种祭礼,即一年辛勤耕作,喜获丰收,至年底举行的一种对自然界风调雨顺的答谢祭。在中国古代,先民多在十二月腊祭先祖百神,所以十二月称腊月。后来这个腊祭的日子就选定在每年的十二月初八,即称腊八。到了南北朝时代,腊八就成为祭祀节日了。

腊八节主要是供献天帝、祭祀神灵、祭奠祖先、祭鬼禳灾等,后来又增加了“赤豆打鬼”和吃“腊八粥”等食俗。

腊八节的规定可能与当时佛教的传腊月赏雪图播和信仰有关。相传农历十二月初八是佛祖释迦牟尼成道的日子,称“佛成道节”。佛在成道前曾苦行六年,每日仅食一麻一米,后来一牧羊女供给饭食,佛在菩提树下成道。后来各大佛寺在腊八时做粥馈赠四方善男信女。传到民间,平民百姓也加以效法,用各色杂粮做腊八粥,并逐渐成为习俗。

另外,中国民间“赤豆打鬼”的传说讲的是共工的儿子死后变成了撒播瘟疫的鬼,这个鬼天不怕地不怕,单怕赤豆,故有“腊八赤豆打鬼”之说。腊八粥多以豆煮就与此有关。

今天的腊八节,人们仍喜欢吃腊八粥,多用黄米、江米、小米以及各种豆类、杏仁、瓜子、花生、松子等熬成,乃至出现了“八宝粥”这样的风味名吃。

二、民族传统节日

敬八仙节

又称:“八仙日”,流传在山西、内蒙古一带的汉族民间传统节日,每年农历正月初八举行

民间传说中的“八仙”即“八仙过海各显其能”,中的铁拐李、汉钟离、张果老、何仙姑、蓝采和、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敬八仙节是在“八仙”神话广为流传之后兴盛起来的,但各地祭祀的风俗义有所不同。

山西定襄一带,人们会准备好件肴、美食、四时鲜果,焚香明烛,祭祀八位神仙,保佑人丁兴旺,万事如意、内蒙古托县—带,正月初八晚上,人们在自家院落里点起灯火,俗称;“祭星”。之后再列附近寺庙布施钱财。当地称这为“送祭星钱”。认为这样做可以求得八仙显灵,保佑新的一年吉星高照。

拜天公

台湾省汉族民间节日。每年正月初九举行。当地群众视这一天为最高神天公的生日,非常重视。临近节日,家家户户都要制作供品。

节日前夕,全家老少必须“守寿”到午夜。节日当天早晨,各家纷纷燃起鞭炮,向天公磕头作揖,希望天公保佑人寿年丰,四季平安。

茅山会

江苏省句容一带汉族民间节日。当地民间传说:茅山上有茅氏三兄弟修行,并且都修道成仙,百姓们便修建三茅宫以纪念他们。后当地汉族群众便形成每年农历正月初一到十五间烧香拜佛纪念茅氏三兄弟的习俗,沿袭成节,遂成茅山会。

届时,来这里进香的人流如潮。人们以乡村为单位结为一会,人人身背黄色布囊,上书“朝山进香”,簇拥着神龛,敲锣打鼓,高举彩旗而来。神龛形状如屋宇一般,高50厘米,宽30厘米,上面精细雕刻并挂彩刷金,华丽别致。里面供着神像。队伍所到之处,观者无数。当地人这样做,以为能求仙人保佑一年生活平安,吉祥如意。

花灯节

流行于广西岑溪一带的汉族节日。每年农历正月初十,当地凡是去年生了男孩的家庭,都要由母亲领着儿子到社庙挂花灯,向社王报人丁,祈求平安成长。灯用竹篾扎架,内点油灯,每日加油,外糊花纹纸,上写谜语。

这一天,还要饮“花灯酒”,外祖父母还要给外孙送衣服、背带、玩具等。邻居友人也要赠衣物,送封包,表示祝贺。直到正月十六,便不再添加灯油,任由儿童将灯取走。

平定灯节

流行于山西平定一带的汉族民间节日。每年农历正月十四日开始。节期3~6天不等。当地传说,女娲曾在平定县城东南25公里的东浮山,炼五色石补天,据说现在东浮山上入水不沉的浮石,就是当年女娲补天所剩之石。当地在宋代就建有娲皇庙,并在正月十五日燃塔火,燃塔火的时间与元宵灯节的节期相一致。

到了节期,人们在各自家门前,用半截砖和黄土垒成高一米左右、直径为半米的桶状炉,外表抹泥后,用手把粗细的铁棒槌在其四周齿上百个圆孔,内装煤块,每日添加一次,煤块燃烧后,火苗从塔炉四周的孔中冒出,以纪念女娲补天之功。此外,节日期间该地群众还举行张灯赏灯的活动。

玉皇庙会

山东省费县一带汉族民间节日。过去每年农历正月十五举行。是为玉皇“送驾”的活动。

正月十五这天,由众多乡亲组成的送驾队伍开始游行。前面为八面彩旗开道,锣鼓唢呐队伍紧随其后。后面还有高跷队、旱船队、狮子队等。队伍抵达玉皇庙时,马上设香案,燃香明烛,叩首跪拜,之后便载歌载舞,欢呼雀跃,以讨玉皇大帝欢心,保佑人们延年益寿,五谷丰登。仪式的最后一项是撒下去年立春时做的“春公鸡”,至此整个仪式才算结束。

火神祭

山东省民间宗教节日,每年农历正月十五举行。当地传说中有火神,有的说火神就是祝融,有的说是回禄,民间一般称之为火德真君。

届时,凡是所从事的行业与火打交道的人家,如烧窑、打铁、卖茶水的,清晨点火之前,都在火神像前烧香跪拜祭祀,祈求火神保佑火头旺盛。中午还要给火神供上水饺,祈求火神保佑财源茂盛。

走百病

旧时汉族妇女避灾求福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或十六举行。苏南地区正月十五夜“走百病”,必历经三座桥梁才算结束,俗称之为“走三桥”。在山东威海,当地妇女还要参拜神庙,求神灵保佑免除灾病。而在东北吉林农村,妇女则纷纷结群成伙出外步平沙或和衣就地打滚,俗称“脱晦气”。

江苏南京、四川成都一带,过节时妇女们爬上城墙,游嬉于上,俗称“爬城头”。清代人的《锦城竹枝词》云:“为游百病走百遭,约束簪裙总取牢。偏有凤鞋端瘦极,不扶也上女墙高”。清人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载:“元夕妇女群游,祈免灾咎。前一人持香避人,曰走百病。”讲的是旧时北京妇女在正月十六日晚,穿上葱白米色月光衣,结伙游玩在街市上,遇到桥便争先抢过,俗称“度厄”。女孩子们则去正阳门洞摸门钉,摸中的便认为取得了吉利。

云南地区正月十六日下午全家出外,小孩子们都会抱块大石头扔到深潭里;抱病的成年人则把旧的衣物扔到十字路口。当地人认为这样可以消除灾祸,来年无病无痛。周用《走百病》一诗云:“都城灯市由来盛,大家小家同节令,诸姨新妇及小姑,相约梳妆走百病。俗言此夜鬼六空,百病尽归尘土中。不然今年且多病,臂枯眼暗兼头风。”

客家山歌节

台湾竹东地区客家人民间节日。每年正月二十日举行。这一天,新竹、苗栗等地的客家人,都要到新竹县的行东参加盛大的客家山歌大会。远在外地经商谋生的客家乡亲,也会不辞千里赶来参加。

赛歌会上,分老山歌组、长大街组、山歌仔组、平调组、男女对歌组和少年组进行。对歌开始,台上歌声嘹亮,响遏行云;台下万头攒动,兴致勃勃。对歌从早上开始,一直延续到深夜。每年举行,风雨无辍。

游江节

四川一带汉族民间节日,又称踏青节。每年农历二月初二日举行。当日人们纷纷出外郊游,在成都新南门滨江公园附近,布满游船,热闹非凡。

此节历史悠久,唐代韩鄂《岁华纪丽》曾载旧时此节的盛况,这天江中彩舫数十只,舟上乐人吹歌弄琴,河沿岸八、九里,观看的人群云集。新南门万里桥一带谓之小游江;大游江气势更大,游船更多。

东华帝君诞

汉族民间宗教节日,每年二月初六举行。东华帝君是道教全真教派五祖七真之一。据传,姓王,曾传授老子之道,隐居在昆仑山,号东华帝君。也有书载,东华帝君就是八仙之一的铁拐李。每到此日,人们便到观中,在神像前焚香祭祀,祈求保佑。

踏白船

浙江嘉兴一带汉族民间节日。每年清明节前后举行。当地农民以村为一个单位,选出身强力壮的划船能手参加划船比赛。过去每支船上水手穿一色服装,插相同颜色龙凤旗。现在则是穿着普通衣服,只在船头插上各色小旗以示区别。

比赛之时,人们先要供上鱼、肉、笋、菜等重礼,到蚕神庙祭拜。然后,在一起埋锅造饭,把祭品做成美味,一同大吃一顿,然后划船比赛才开始。其场面壮观,气氛热烈。有人在船上比武、唱戏,引来观者无数。这个节日本来是民间祭蚕的日子,后来逐渐演变成了民间娱乐性节日。

西岳庙会

流行于陕西省华县的民间庙会,每年的农历三月初八,八月初八在城北下庙乡举行。过去,庙会的前一天,要去华山脚下玉泉院取水,敲锣打鼓,仪式非常隆重。据说水象征着财源涌流,百业兴旺。

现在庙会期间,百货云集,狂庙会的人们擦肩接踵,热闹非凡,成为一年两次的物资交流大会。

中岳庙会

河南登封一带的民间节日,每年三月初十和十月初十举行两次,会期各为10天。唐朝武则天登中岳(嵩山)封禅,从此便有登封之名。此后,历代封建帝王祭五岳,多在春秋两季,于是沿习成两次庙会。

三月春季庙会以嵩山北为盛,前来祭祀的人云集于此,香火旺盛。十月秋季庙会,山南各地进香居多。赶庙会的陈香客游人,还有许多商贩和民间艺人。现在中岳庙会已成为人们游山观光和进行物资交流的重要场所。

牡丹花会

河南省洛阳市的民间节日,每年谷雨前后举行,花时结束。洛阳栽培牡丹,始于隋,盛于唐,尤昌于宋。每至花期,人们举行各种花会、花市、花舞。不论富贵贫贱,都徜徉于鲜花之间,流连观赏。

欧阳修《洛阳牡丹记》记载了牡丹花会的盛况:“花开时,土庶竟为了遨游,往往于古寺,废宅有池台处为市,并张幄帘,笙歌之声相闻,最盛于月陂堤、张家园,棠棣场、长寿寺东街与郭令宅,至花落乃罢。”

如今,洛阳牡丹誉满天下,已有近200个品种。花开之时,争奇斗艳,云蒸霞蔚。许多海外友人也都来赏会,会期还举办盛大的商品交易会。

谷雨茶节

湖南民间节日。湖南盛产茶叶,如君山银针,古丈毛尖等都久负盛多。因谷雨前采的茶最为清香,所以谷雨节品尝新茶就相沿成习。每年的谷雨节这一天也就成为湖南民间的茶节。

湖南各地品茶习惯不尽相同。长沙一带,有的人喜欢饮在茶中放上茉莉,白菊等香料的花茶。湘东一带,人们喜欢在清茶中放一些炒香的芝麻、黄豆,叫做“芝麻豆子茶”。高寒地区,人们喜欢在茶中放一些老姜、胡椒和盐以温胃散寒,称作“姜盐茶”。湘西湘南等地区,则喜欢把茶叶用油炒过熬汤,冲泡油炸的花生、包谷等,称为“油茶”。

而常德、益阳一带,则讲究作“擂茶”,风味独特。制作方法是用泡白了的白米、芝麻、花生、生姜和茶叶一起,放在陶制的“擂钵”中,用特制的山楂木木檑杵檑烂,吃的时候将茶浆放碗中冲泡。冲泡技术非常讲究,水的温度必须恰到好处,冲人茶碗必须敏捷熟练,使冲出的茶水白中泛绿,喝后清香挂齿,回味无穷。

东皇庙会

浙江湖州一带民间节日。每年三月二十九举行。东皇为东岳泰山天各仁圣大帝黄飞虎。东岳庙正殿除黄飞虎的塑像外,还有其夫人像。偏殿有太子殿,内有黄天化塑像,庙内还有十阎五殿,内有刀山火海及一些阴间的恐怖图像。

会前3天,信徒们就纷纷前往进香。会日,钢叉开道,仪仗随行,然后是妆扮成各种人物及制作的戏台亭阁。有些进香者,为了表示虔诚,竟将锡香炉用小钩穿吊在臂膊的皮肉上,并最忌别人问疼不疼。有的人故意落后一段,然后飞奔至神龛前,名为“抢轿”或“飞轿”。一时间万人空巷,观者如潮。

祭日月神

浙江省杭州汉族民间节日。当地人认为农历三月二十九为太阳菩萨的生日,八月十五为月亮菩萨的生日,便分别于这两个节日祭拜日月菩萨。三月二十九清晨第一件事是在门前插上3柱香,然后前往光华寺进香,以敬日神。

八月十五中秋时,有钱人家搭上高台子,摆放灯具,供奉香斗。皓月当空时,人人祭拜,以求月亮菩萨赐福,保佑合家安康。现已不盛行。

乌米饭节

浙江、江苏、湖北、湖南、安徽、江西等地民间节日,每年农历四月初八前后举行。节日期间,人们都要吃乌米饭。乌米饭是用乌饭树的叶汁浸泡糯米蒸制而成。乌黑发亮,清香扑鼻,别有风味。关于乌米饭节的来历,传说与孙膑与庞涓斗智有关。孙膑落难装疯,就靠吃外表象猪粪的乌米饭团活命,时在立夏,所以杭州附近留下了立夏吃乌米饭的习俗。

乌米饭节的纪念对象各地不尽相同。浙江遂昌、松阳一带传说是纪念一次反苛捐杂税的斗争;江南宜兴、溧阳则传说是纪念劈山救母的目莲;江西黎川县樟村一带,则说吃乌米饭与北宋的名将杨文广有关。从明代开始,乌米饭还成为佛家食品。现在浙江一带,每年乌米饭节期间,市场摊贩竞相煮乌米饭作成各种糕点样式,人们上街选购,用以供佛,俗称阿弥饭,又称乌米糕。

牛王诞

流传于各地农村的节日,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八举行。民间在这一天用不同的方式庆贺牛王生日。北方民间会让牛休息一天,喂以好草精料,并祭拜牛神。有的地方还举办庙会,人们赶集赴会,欣赏戏文,交流物资,购买农具,庆祝牛王的诞辰。在南方,为了表示不忘牛的辛劳,人们会和牛一起吃乌米饭,意为和牛同甘共苦。福建沿海一带给牛吃米粥,并到牛棚中祭拜牛王。

牛王诞节日的来历有两种说法。

一说古代人在狩猎中捕获一头野牛,被驯养成家牛后,在四月初八这一天,生了一头公牛犊,日后耕田拉车,并繁衍成群,减轻了人们的劳作之苦。为了纪念公牛犊的功德,称它为耕牛的始祖,并在其生日时庆贺。

另一种说法是,盘古开天地之初,人间种的丝瓜秧一直长到天宫,人们常常攀着藤儿到天上游玩。玉帝得知大怒,下令斩断瓜秧,把天宫升到九宵云外,并命牛王星撒下百草籽,致使人间杂草丛生,百姓啼饥号寒。牛王星感到很内疚,便在四月初八这一天,背着天犁降到人间,一边尽食野草,一边拉犁耕地,从此,大地长出了庄稼。

玉帝听说后,便责罚牛王星永留人间,过吃草耕地的清苦生活。为了感激天牛,人们就把牛王星下凡的那一天,定为牛的生日,每年庆贺。

元君庙会

山东招远一带民间节日。相传宋真宗东封泰山,归途中,在池内洗手,有一玉女浮出水面。真宗命令修建祠庙,封天仙玉女为碧霞元君,号为圣帝女儿。于是便有了现在山东招远城东温泉旁的“泰山行宫”。里面供奉着碧霞元君像。当地相传农历四月十八是碧霞元君生日,便于这天举办节日庙会。

这天进香的人众多,进香仪式开始时,祭佛之声传及远近数里,仪仗队伍威风凛凛。进香者手持金字小牌,有的抬木制彩绘镂金小宫殿,里面是元君偶像,穿银戴玉,气度不凡。进香队伍人泰山行宫祠内焚香祭拜,广布钱财,以祈求人畜平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进香仪式结束以后,前来献艺的艺人开始唱戏,比武杂耍,商贩则高声叫卖,好不热闹。

鲁班节

流行于香港等地的民间节日。每年农历六月十六日举行。

鲁班是中国古代著名工匠。自古人们都把建筑工匠和木匠奉为行业的保护神“祖师”来祭祀。有一天,一些做木匠、泥水匠的搭棚工人工休时,他们便结伙去拜鲁班庙,晚上聚合欢饮。后来,当地就流传“饮祖寿酒”可保佑施工安全的传说。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