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道中国(初中)(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4 15:31:54

点击下载

作者:王健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闻道中国(初中)

闻道中国(初中)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闻道中国(初中)作者:王健排版:辛萌哒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时间:2017-06-01ISBN:9787567565302本书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第一章风俗之雅中国历法的起源与发展【导读】 什么是历法呢?历法跟同学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简单地说,安排年、月、日的方法叫历法,即推算岁时节候之法。《尚书·舜典》说:“协时(季)月正日。”《吕氏春秋·贵因》篇说:“审天者查列星而知四时,推历者视月行而定晦朔。”由此可见,历法和天文的关系极为密切,它是根据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而制定的。历法对农业生产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日常生活也离不了它。历法分为阳历和阴历。“阳历”又称太阳历,它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运动周期为基础制定的。“阴历”又称太阴历,它是以太阴(月亮)绕地球的运动周期为基础制定的。让我们走进中国历法,了解我们国家历法如何进行推算,又有哪些历史趣事。中国历法的传说

中国历法,传说为黄帝时容成所造,实际上创始于夏代。历法经多次修改,但变动不大,阴阳合历沿用至今,尤其是在广大农村,人们都喜欢用它。中国历每年分12个月,大月和小月各一半。大月30天,小月29天,全年354天或355天,比一个回归年少了约11日,所以每3年有1个闰月,有时5年再闰,19年7闰。中国历对岁首特别重视,夏代以建寅孟春之月为岁首,商代改建丑季冬之月为岁首,周代改建子仲冬之月为岁首。夏、商、周三代历法由于岁首月建不同,所以又叫“三正”,即三个不同的正月。

智慧的中国人在经年的劳作中发明了历法和节气。相传,在很久以前,有个名字叫万年的青年。有一天,他上山砍柴的时候,因为太阳晒得太热,坐在树荫下休息。突然,地上树影的移动启发了他。回家之后,他就用了几天几夜设计出一个测日影、计天时的日晷。可是,当天阴有雨或有雾的时候,就会因为没有太阳,而影响了测量。后来,山崖上的滴泉引起了他的兴趣,他又动手做了一个五层漏壶。天长日久,他发现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天时的长短就会重复一遍。当时的国君叫祖乙,天气的不测也使他很苦恼。万年听说后,忍不住就带着日晷和漏壶去见国君,对祖乙讲了日月运行的道理。祖乙听后龙颜大悦,觉得很有道理,于是把万年留下,在天坛前修建日月阁,筑起日晷台和漏壶亭。祖乙对万年说:“希望你能测准日月规律,推算出准确的晨夕时间,创建历法,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后来,万年经过长期观察,精心推算,制定出了准确的太阳历。当他把太阳历呈奉给继任的国君时,已是满面银须。国君深受感动,为纪念万年的功绩,便将太阳历命名为“万年历”,封万年为“日月寿星”。人类顺应大自然与四季的春夏秋冬的法则,根据太阳、月球及地球运转的周期制定了年、月、日,从而形成了历法。中国古代的历法有三种:阳历、阴历和阴阳合历。阳历也叫太阳历,阴历也叫太阴历、月亮历,阴阳合历也就是俗称的汉历(农历)。其中的阴阳合历一直沿到今天。为什么汉历(农历)可以沿用到今天呢?

在今天看来,历法的产生,是中国古人为了掌握农务的时候(简称农时),长期观察天文运行的结果。中国的汉历(农历)之所以为阴阳合历,是因为它不仅有阳历的成分,又有阴历的成分。它把太阳和月亮的运行规则合为一体,作出了两者对农业影响的总结,所以中国的农历比纯粹的阴历或西方普遍使用的阳历实用方便。汉历(农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它准确巧妙,常常被中国人视为骄傲。中国历法的分类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历法,这些历法都是中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都在历史上起过一定作用。为了方便叙述,我们将其分为“以汉族为主体创造的历法”和“少数民族创造的典型历法”两部分。这种划分并不十分科学,因为每一种历法的形成和发展,都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很难截然分清哪些内容属于哪些民族。但是历史上,每个民族在使用历法中的确有自己的习惯,并具有若干特点。我们这样划分,主要是为了突出这些习惯和特点。(一)以汉族为主体创造的历法1.火历

火历是远古时代的历法。它以大火(心宿,二十八宿之一)昏见为一个新的农事周期的开始,用后来的历法术语来说,也就是以此时为“岁首”。这种以大火为授时星象的自然历,我们名之为“火历”。众所周知,火在人类早期发展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经过长期的观察和试验,我们的祖先终于发现每当心宿于黄昏时分在东方晴空升起之日,便是新的一轮农事开始的最好时机。这个神奇的星宿对于农事的指示作用,有如火对于原始农业一样重要。《尸子》说:“燧人上观星辰(即心宿),下察五木以为火也。”把火的发明归于对心宿的观察当然是不对的,但它所表明的心宿与火的关系则是有根据的。所以我们的祖先便用“火”来给心宿命名,尊之为“大火”,视之为“农祥”,规定其为农事活动中必须注意的星标,从此便慢慢开始了“火纪时焉”的历法时期。2.颛顼历

该历原本已失传。它大概是在公元前370年(周烈王时代)制定的,以365.25日为岁实,即一回归年;以29.53085106日为朔策,即一朔望月;以小雪所在的十月为岁首。闰月常设在岁终,叫后九月。3.夏历

夏历现多称“农历”、“旧历”。它以朔望的周期来定月,即把日月合朔(太阳和月球的黄经相等)的日期作为月首。由于朔望月的平均长度是29.53058日,所以有的月份是30天,称为大月;有的月份是29天,称为小月。夏历以12个月为一年,共354天或355天,和回归年相差约11天。这一差数通过置闰月来调整。月份名称根据“中气”来确定,如包含“雨水”的月份叫正月,包含“春分”的月份叫二月等,不包含“中气”的月份定为闰月,沿用上个月的序号叫闰某月。这种方法称为“无中气置闰”。4.殷历

殷历是学者从甲骨文的记载中得知的。它也具有阴阳历的特点,平年有12个月,月份有大小之分,且有闰月。放置闰月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岁中置闰,如闰六月、闰八月等;另一种是岁末置闰,即闰十二月。当时还有第14个月和第15个月,称为“再闰”。5.三统历

三统历是中国史志所传最早的完整的历法,在汉朝使用。历法规定:经过一元三统以后,又是以“甲子”那天的夜半、朔旦、冬至为一年的开始(古人以夜半为一天的开始)。“三统”的名字就是这样来的。6.授时历

授时历是明朝的历法,由郭守敬主持编纂,精确度很高,以365.2425日为一岁,以29.530593日为一月。设节气,推算节气的方法是将一岁的二十四分之一作为一气,以没有“中气”的那一个月为闰月。7.太平天历

太平天国所定制和行用的历法,称为太平天历,简称“天历”。天历为阳历,以366日为一年,每年12个月,单月大,每月31日,双月小,每月30日,不置闰法。天历着重于节气,以节气来定月份。每年以立春日为一年之始,规定每月初一是与月份对应节气之“节”,单月的十七和双月的十六是与月份对应的节气之“中气”,共二十四“节气”。这虽然便于记忆,但与实际天象并不完全吻合。(二)少数民族创造的典型历法1.傣历

傣历,傣语称为“萨哈拉乍”或“祖腊萨哈”,俗称“祖腊百”或“小历”,与中南半岛所使用的赛迦纪元(即“大历”)相对而言。它是在吸收汉族历法的成分和接受邻境一些国家、民族历法影响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傣历纪元开始于公元638年。傣历为阴阳历,平均一年有12个月,354天,有闰月的一年有13个月,384天。置闰原则与中国历相同,也是19年7闰。元月和二月有专门名称,元月称“登景”,即“正月”的意思,二月称“登甘”,三月以后都按数字称呼。岁首在六月,从六月开始至次年五月为一周年。2.蒙历

蒙古族的纪年最早是从自然历法的草木纪年开始的。史载:“蒙兀……不知岁月,以草青一度为一岁。”“不云几岁,而云几草。”“人问其庚甲若干,则例指而数几草青。”这种以草青一度为一岁的草木纪年的自然历法,反映了长期处在大草原中游牧的蒙古族人民掌握自然规律而创造了早期的纪年。3.彝历

彝历是彝族创造和使用的历法。由于对有关资料的理解不同,人们对彝历有不同的看法。一些学者根据彝族文献《查姆·鲁查姆》、《门眯问扎节》的记载,认为彝历为阴阳历,“年大十三个月,年小十二个月”,一年四季,每季三个月。四季的名称是:木尼、木沈、木处、木楚。月系根据月亮的出没时间和圆缺来确定,最初每月固定为30天,每隔三年设一次闰月,闰月只有18天。后来发现这与月亮的出没时间和圆缺不一致,便改为大月30天,小月29天,每隔两年增加一个月,有时隔三年增加一个月,一百年中有36个闰年,这样就既与月亮的出没和圆缺一致,又与季节一致了。每个月分为两半,前15天叫“朵”,意为爬、升;后15(或14)天叫“依”,意为去、降。如:马月(即七月)上半月叫马月朵,下半月叫马月依。从初一到十四数字前面加朵,即马月朵一日、马月朵二日……马月朵十四日,十五朵果,意为朵完,也就是上半月完了。每月十六日又从数字一起,数字前面加依,即马月依一日、马月依二日……马月依十四日,十五日叫依果,意为依完了,如果月小,十四即为依果。中国历法历史发展

在先秦古书中,《春秋》和《孟子》这两部书多用周历。如《春秋》成公元年载有“二月无冰”。《孟子·梁惠王上》:“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矣。”周历和夏历差两个月,周历二月即夏历十二月,是最冷的月份,如“无冰”,那是气候反常,属于大事,所以《春秋》特意记一笔。如果是夏历二月无冰,那是正常的事,也就不值得记了。周历七八月,相当于夏历的五六月,出现旱象,禾苗枯萎,这是符合实际的。夏历七八月正是雨季,不会出现旱象。《楚辞》和《吕氏春秋》用的是夏历,《左传》也是用夏历。如《春秋》隐公六年载:“冬,宋人取长葛。”而《左传》说:“秋,宋人取长葛。”夏历的秋八月、九月,已是周历的冬季了。可见《左传》用的是夏历。《诗经》一书包括的作品跨时长达五百多年,而且作者不一,所以用的历法各篇不同,比如《七月》篇用的是夏、周两种历法。每逢月用夏历,如“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是指夏历的“七月”和“九月”;遇日则用周历,如“一之日蹙发,二之日栗烈”是指周历一月的日子和二月的日子。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又改元用颛顼历,改建亥立冬之月(十月)为岁首。因避秦始皇名讳,改正月为“端月”。但是夏历好用,最受人们欢迎,汉朝又改用夏历,至今没变。参考资料1.顾植,顾文若,解小青,梁伟.中国传统文化精华二十二讲[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4.2.唐凌.历史年代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思考题1.火历是怎样计算的?夏历是阴历吗?为什么?2.想一想,中国的历法为什么会这么纷繁多彩?你能想到哪些原因?请列举出来跟同学们交流分享。乡土情怀——宗祠与祭祀【导读】 祠堂祭祀,据说从有“礼”的时候就出现了,当今时代,人们看到的无外乎两类:家庭祭祖(做羹饭)和宗祠祭祖。过去家家有家祠,家祠是家人祭祀祖先的场所,一般在厅堂里或家中有神龛的地方,供奉曾祖以下的祖宗牌位,一般是不出五服(即五代以内)的祖先,五服以内为亲,五服以外为亲尽。五服以外的先祖、始祖是享受不到家祭的香火的。宗祠是族人祭祀祖先、先祖、始祖的地方,即五代以上及五代以内的全部祖先、先祖、始祖。祠堂祭祖是全族人的重要祭祀活动,是族人追思先祖丰功伟绩,宣传继承本族优良文化传统,祈求子孙发达、厚德泽福、光宗耀祖、凝聚宗族的活动。宗祠是做大羹饭的场所。那么“祭祀”、“宗祠”的历史和意义是什么呢?宗祠与宗族祭祀制度

宗祠,除祭祀之外,还是处理族中重大事务和族人纠纷的场所,多由族长主持,约集众人,按族规家法进行处置。因而宗祠也就成为行使族权的场所,具有宣扬教化伦理、凝聚约束族人的重要功能。宗祠中举行的最隆重的仪式是对祖宗的祭祀。大多数宗族每年举行春秋两祭,也有宗族只举行春祭,也有宗族实行四时祭祀,即每年春、夏、秋、冬各祭一次,具体时间无统一规定,多在清明、夏至、秋分、冬至进行。遇有子孙科举,或晋升官爵,或受朝廷的恩荣赏赐,也可开祠堂特祭。在祠祭日的前夕,有关执事人员应清扫宗祠,布置祠内的享堂,并按照本族的祭规准备好各色祭品。祭品不应过奢,但也不得数量不足,或质量稍次。大祭前执事的子孙应事先练习祭仪,“务令骏奔娴熟,赞唱清朗”,不得在祭祀时弄出差错。大祭有明确分工,有主祭人、分祭人、司赞、司祝、司爵、司筵、纠仪等执事人员,分别负责主持、司仪、读祝词、管祭品、祭器、纠察纪律等。在祠祭日,阖族成年男子都应与祭。即便散居数十里、数百里以外,每年或每两三年也须与祭一次。族众于祭日的清晨务必风雨毕集,不得迟到。与祭者必须身着礼服,衣冠整肃,不得蓬头赤足,或身着短衣小帽。同时,不少宗族除禁止妇女入祠与祭外,还禁止孩童与祭。这是唯恐小孩不懂事,会吵闹、捣乱,破坏祭祀的肃穆气氛。祭祀开始后,族众应依照辈分来列队。在按祭规行礼时,不得草草敷衍,也不得乱言、戏谑、喧哗。古时祭祀的程序与内容

祭祖的大致程序是:①主祭人向祖宗神位行礼;②族长离开享堂,迎接供品;③初献,在供桌上摆放筷子、匙勺、盏碟;④宣读祝辞;⑤焚烧明器纸帛;⑥奏乐;⑦族人拜祖;⑧二献,上羹饭、肉;⑨三献:上饼饵菜疏、果品(在初献、二献、三献之间,都有上香、礼拜等仪式);⑩撤走供品,族人用餐(古人称为享胙),分发供品(也称散胙)。

但在实际祭祖程序中,三牲、供品、祭器摆放都是事先陈设整齐的,届时由主祭人带领族人跪拜、致词,程序上大为简化。祭祖的经费开支,一般从族田、族产公共收益中支出,若有不足部分,则由族人捐助或摊派。

祭祖的原则是“必丰、必洁、必诚、必敬”,其中最根本的是“敬”,就是对冥冥之中的祖先心存敬畏,虔诚信奉,“事死如事生”。祭祀祖先最主要的礼仪是“三牲”、“三献”与“尸祝”。“三牲”是指牛、羊、猪三种供品,也称“太牢”,古代只有帝王、圣贤才能享用。二品以上官员可用猪羊各一只,五品以上用羊一只,五品以下人家,只用猪一只,猪羊供品,统称“少牢”。“三献”是“初献、亚献、终献”三道上供程序。“尸祝”仪式是指代替死者受祭。象征死者的人,称为“尸”,对“尸”致祝词和为鬼神传话的人为“尸祝”。“尸”一般由臣下或晚辈充任,后世改为用神主、画像来代替。典型家族精神的载体——胡氏宗祠

宗祠的主体作用就是祭祀祖宗,达到敬祖收宗的目的。从更深层次的文化意义而言,宗祠祭祀正体现了寻根意识和家族团结精神的强化。《麦田胡氏族谱·云龙公祠堂记》说:“每岁定秋分日三房孙子入祠奉祀,虽远在数百里外者,不敢不骏奔将中,盖至今已有百余年矣。”又《云兴公祠堂记》也云:“我两支子姓,每逢时祭,聚族一堂,鼓钟送户之暇,相与讨明尊祖敬宗讲让行仁之道。”《宗福公祠堂记》更是明确祠堂的中枢作用:“每岁订清明冬至二日入祠奉祀,而族规之整顿,族务之处理,族众之团结,皆以此为中枢焉。”《朱子家礼》开宗明义第一章就是《祠堂》,所谓“立祠第一,所以奉先世神主”。因此胡氏宗祠十分重视昭穆制度,完善祠堂制度。

明经胡氏宗祠,胡铁花首先参考古今礼书所记祠堂制度,拟定二议:一则设一宗祠,并设四亲祠,按照《家礼》之制,遇亲尽之主就迁祧于始祖之祠。一则宗祠设四室,左为二昭,右为二穆,以高曾祖考迭为在昭穆。于四室之内,各分中左右。如东中之昭室中则为始祖之地,西右之穆室中则为既迁而复始分迁祖之位,皆百世不祧。二昭室之主皆考右妣左,二穆室之主皆考左妣右,按辈分位之高下。又兼依《家礼》,于四室之左右分设东西相向二室,叫旁亲室,以奉曾伯叔祖考妣、伯步祖考妣、伯叔考妣之无后者,如果是子先父殁、妻先夫亡者,男统于东,女统于西。

胡氏宗祠一般都有比较健全的管理机构,管理者构成包括族长、房长、司事和看守等其他办事人员,他们当中还有一位管理宗祠事务的专职人员,负责对宗祠的修葺、对祠田的管理等。绩溪明经胡氏宗祠曾由星五公,即胡适的伯祖父管理,重建宗祠之议就是他首先提出的,铁花先生主持修建宗祠,不过是完成伯父未竟之事。就在宗祠竣工后不久,铁花即与同宗诸人具衣冠,拜告祖宗,封各册籍仓柜,把锁钥交给族长管理。

在胡氏宗祠制度中,还有重要的一项是祠田制度。几乎每一个胡氏宗祠或祠堂都有祠田的设置,用于祭祀和宗祠的继修。如麦田胡氏,始祖汉清祠堂就有水田千石,大小24丘。云龙祠堂有祠田10亩,加上墓田4亩,共14亩。福大祠堂,“合数房孙子,建祠宇,置祭田”。设置祠田的目的也十分明显,《福宗公祠堂记》就说两处祠田都“按分增置田亩,或分管,或公存,族有设施,皆得取给,且以绵俎豆馨香于弗替也”。

中国儒家非常注重以孝为本,并把孝作为儒家伦理首要的基准。孔子把孝阐发为“德之本”,将孝作为立身行道的根本。曾子更把孝作为忠、敬、信、勇的体现。可以说,孝是我国古代伦理观念最重要的基石。受儒家思想的熏陶,胡氏家族对儒家的伦理信条顶礼膜拜,在其族训、家训中无不体现“以孝为本”这一儒家伦理观念。如麦田胡氏十条族训中就有“服从祖训,端本孝弟,不容有悖伦蔑礼之行为”一条,并把它放在“团结宗族,捍卫国家”条之后的显要位置,居第二,告诫子孙端本孝弟要守伦尊礼,否则就是悖伦蔑礼,成为罪不可恕的不肖子孙。参考资料1.张亮采.中国风俗史[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12.2.黄启昌.胡姓史话[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思考题1.如果让你设计有关家族宗祠与祭祀的征文,你会选什么题目?2.读了上述的内容,你有什么想法?请思考自己家族的文化是什么。灿烂的汉服与礼仪文化【导读】 汉文化是中国主流文化,又叫汉家文化、华夏文化,指以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学说为基础、儒家文化为骨干不断演化、发展而形成的文化。华夏民族在古代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艺术,具有鲜明的特色。华夏文明有五千多年有实物可考的历史、三千多年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文化典籍极其丰富。几千年间,汉文化在政治、军事、哲学、经济、史学、自然科学、文学、艺术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汉服是其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你对它了解多少呢?汉文化中的“礼”

汉文化中关于人生的礼颇具特色。“人生九礼”的第一礼是怀子礼,为的是“礼仪胎教,优生后代”。怀子礼其实和现在所说的胎教非常相似,当母亲知道自己腹中有了宝宝后,目不视恶色,耳不闻恶声,口不出恶言,应“居洁、视美、思善”。应饮食健全,身体健康,心地平和,行为中正。不交不正之人,不做不善之事。同时做父亲的也要配合,勤奋工作,行为正派。以此种积极向上的心态,期待即将来到世间的儿女。“人生九礼”的第二礼是接子礼,为的是“礼教传家,行礼接子”。孩子降临人世时,做父亲的接子必行礼。母亲抱子端坐,父亲上前躬身一拜:“欢迎宝宝来到人间!”再向孩子母亲揖拜:“谢谢你传续家命!”而后携妻抱子而归。此礼虽小,作用非常深远。孩子懂事以后,会用毕生的努力感恩、回报父母。“人生九礼”的第三礼是命名礼,为的是“子女命名,认定神圣”。古代孩子出生后九日、十二日或百日,亲朋前来祝贺,在此时给孩子命名。必告知先祖,以示庄重,以示归属。就像希腊人有两个生日一样,一个是出生日,一个是命名日,希腊人最重视的还是命名日。生子必命名,命名则神圣,名不正则言不顺。“人生九礼”的第四礼是开笔礼,为的是让孩子“步入学堂,知聪识明”。儿童到了五岁至七岁时,马上就要步入学堂,生活将发生大变化,而且有了一个“学生”名分。学生如何当?古人不用言教,用“开笔礼”仪式让孩子知道,让孩子在喜悦中点“聪明记”、诵读“聪明歌”、拜孔子为师、开笔学写“上”字,记住“上进、上升、上达”,记住“天天上进、年年上进、终生上进”,在庄重的仪式中获得“学生”名分。“人生九礼”的第五礼是成童礼,为的是让孩子“告别童年,感恩立志”。孩子童年最易调教,进入少年容易反叛。故要在儿童进入少年时,行成童礼以教育之。“告别童年,感恩立志”是成童礼的意义。诵读《论语》、感恩父母、向父母行礼明志是成童礼的内容,凡年满十二岁至十五岁的孩子均可行此礼仪。成童礼能促使学生在初中阶段树立明礼、孝义等方面的优秀传统理念,并立下报效国家的大志。“人生九礼”的第六礼是成人礼,为的是“人格独立,担负使命”。“成人礼”在古代又叫“冠礼”,是华夏青年重要的人生大礼,行礼年龄在十八岁至二十岁。今日本、韩国仍流行,称“成人礼”,我国台湾称“成年礼”。青年行此礼后,正式成为“成年人”,用成年人的标准要求自己。成人礼的主要内容是通过“三加”(加时服、加祖服、加公冠)的仪式,表达“三明”(明发扬时代精神、明继承华夏文化、明担负国家使命);通过“三诵”(三次诵读经典),表达“三成”(成人子、成国士、成君子)。成人礼寄托了父母对儿女、国家对青年的期望,也表达了青年自己的志向和抱负。“人生九礼”的第七礼是婚礼,为的是“夫妻天合,白头偕老”。华夏民族的婚礼,每一个礼仪仪式,都包含着祖先教育新婚夫妇的智慧,是祖先留下来的宝贵财富。只要经历了这种婚礼仪程,一个新家庭就可以建立起来了。汉唐以来在民间形成的民俗婚礼以“拜堂”为中心,通过仪式程序,表达婚姻的礼义,突出婚姻的神圣性,为夫妻百年好合奠基。我们为什么称新郎、新娘为“结发夫妻”?在汉婚礼仪式中要行“结发礼”,要把夫妻俩的头发剪下一绺结在一起,在二人过世之后此信物要与二人的身体一同回归于大地,永不分离。“人生九礼”的第八礼是敬老礼,为的是“社会敬老,儿女孝亲”。人到六十岁后,儿女、单位、企业宜为老人行此礼,以示一生劳苦功高。古代行此敬老礼,称“乡饮酒礼”。每年重阳节是老人节,适宜组织老人登高、旅游活动。儿女为老人送重阳糕、重阳酒,孙辈献寿桃等。此礼根据条件,丰简皆宜,重在表心,不在形式,可重现我国自古以来的敬老民风。可遗憾的是,现在的祝寿宴只有宴会而没有礼仪体现。敬老注重的是相互尊重,儿女为父母夹菜或敬酒时,父母一定要回让,体现了中国的礼仪文化,“来而不往非礼也”。特别是孙辈为爷爷、奶奶献寿桃时,父母都会激动得热泪盈眶。“人生九礼”的第九礼是祭礼,为的是“祖先永在,后人永志”。子孙代代祭祖,古人称之为“吉礼”,祭祀祖先,对家庭来说是“吉祥事”。先人去世后,体魄归于大地,灵魂升到天上,音容留在儿女心里,心志传于子孙后代。这种永恒与不朽,是用“祭祀祖先”的礼仪延续和贯通的。追念先人、教育后人,祭祀是祖先为后人设计的大智慧。

体验“人生九礼”的深远意义在哪里?礼仪,包含了人们规范的行为、动作、称呼和仪式。行礼仪,可使人心生诚敬;久行,则生出诚敬待人、认真做事的品质。符合礼仪的规范行为可以使人恕让友好,做事庄重认真,成物尽善尽美;使环境整饬雅洁,生活富足、康乐、尚简,国家是谓礼仪之邦。礼道是汉唐之道,是立人之道,是传家之道。行礼道,方能立己立人,兴家兴国。人、家、国只有立于礼,才能达于优秀和先进。汉服的特点

在世界各种民俗活动中,各民族都穿着本民族的服装,具有几千年璀璨文明的汉民族却在时代潮流中几乎遗失了自己的民族服饰。古今中外,一个民族可能没有民族文字,但不可能没有民族服饰。作为辉煌华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汉民族服饰同样是世界服装艺术史中最璀璨的明珠之一。汉服独领风骚两千余年,并对中华周边各民族的服装文化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汉服是中国汉民族的民族服饰,上溯炎黄,下至宋明,发展演变,源远流长。连绵几千年,历经各朝代,汉服逐渐成为汉人的文化象征之一。

汉服作为一套完备的服饰体系,其中的礼服必须具备这样的特征:交领右衽、袖宽且长、隐扣系带、上衣下裳。其中的常服在此基础上又有多种变化,比如:除了交领之外,还有盘领、直领等作为补充。常服的袖型、领型、束腰高低、配件搭配、穿着方式、裁剪方式等非常丰富多彩。

从袖子的长度来说,具有代表性的是长袖,要求至少在垂手时不露出手。深衣是一种典型的礼服,深衣制度中关于袖子长度有特别规定,要求深衣的袖子能够“回肘”,也就是说,当手臂伸直时,袖子从指尖反折回来,长度还能够到达肘部,即从肩部到袖子末端的长度必须是整个手臂长度的一倍半。平时的礼服,无论男装女装,袖子长度经常超过手臂,至少要达到指尖。

其实,“袖宽且长”是汉服袖型的主要特点,但不是单一的款式特点,汉服中小袖、短袖也比较多见,如参与日常体力劳动时劳动者的服装、军士将领的战斗服装、袖紧保暖的冬季服装等。有时候历史上各朝代的经济文化和审美关注不同,在袖型上也有不同的表现,比如:汉唐时期礼衣多用宽广大袖,宋明时期的朴素褙子多用小袖。

很多人看到人们穿汉服的时候常常把小件物品放到袖子里,于是就猜想:“可能袖子里有个口袋吧?”汉服是没有口袋的。那么,东西怎么携带呢?这个不需要担心,古人自然有办法解决这样微不足道的问题。比如,像手巾、扇子、零钱之类的小东西,可以放在袖子里,借助物体自然下坠而被兜住,一般不会掉出来;也可以把某些扁平形状的小东西放在衣襟里面;还可以另外携带袋子。至于大东西,即使衣服有口袋,人们也不会放到口袋里去。一般情况下,人们常常把小物品放在袖子里,所以,袖子具有携带随身小物品的实用功能。

所谓隐扣,其实包括有扣和无扣两种情况。一般情况下,汉服是不用扣子的,后来即使有用扣子的,也是把扣子隐藏起来,而不显露在外面。汉服是用带子打个结来系住的。同时,在腰间还有大带,有的还有长带子。所有的带子都是用制作衣服时的布料做成的。一件衣服的带子有两对,左侧腋下的一根带子与右衣襟的带子打结相系,右侧腋下的带子与左衣襟的带子打结相系,将两对带子分别打结系住就可以了。大部分带子是实用性的,腰间的大带和长带子却不仅有实用性,而且有装饰性,另外还有象征性意义,即象征着权衡。汉服的大带与和服相比,和服的更宽,而且汉服的大带需要与衣服的整体一样镶边。

就汉服的结构而言,上衣叫衣,下衣叫裳。东汉刘熙《释名·释衣服》:“上曰衣,衣,依也,人所依以庇寒暑也;下曰裳,裳,障也,所以自障蔽也。”汉服的款式虽然繁多复杂,且有礼服、常服、特种服饰之分,但是仔细分析,根据其整体结构主要分为三大种类。

第一种是“上衣下裳”相连在一起的“深衣”,包括直裾深衣、曲裾深衣、袍、直身、褙子、长衫等,这类属于长衣类,是君主百官及士人燕居时的服装。燕居指非正式场合,深衣属于休闲类服饰。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上衣和下裳分开裁剪,在腰部相连,形成整体的款式,其变化形式是直接直身通裁不分开裁剪的长衣。这种方式好比是“天地人合一”,有“秋水共长天一色”之美。

第二种是“上衣下裳”分开的,包括冕服、玄端等,是君主百官参加祭祀等隆重仪式的正式礼服,是分为上身穿的和下身穿的衣物。华夏服饰自古以来,崇尚上衣下裳,并规定“衣正色,裳间色”,也就是说,上衣是颜色端正而且纯一,下裳则色彩相交错。这种方式好比是“天玄地黄”,因为天是轻清之气上升而成,所以用纯色,地是重浊之气下降而成,所以用间色。

第三种为“襦裙”,实际上也属于上衣下裳,但是,这种方式没有很多的礼仪规定,一般是用于常服的。所谓“襦”就是短衣,为上身所穿,包括上襦、短袄、短衫、半臂等;“裙”也就是“裳”,是下身穿的,包括裙、裤、围裳、蔽膝等。襦裙是历代女子无论士庶都喜欢的样式,普通百姓家男子一般上身穿过膝短衣,下穿长裤或加一件短及膝部的围裳。

汉服具备的这些独特的结构特征和外观形式,和西式服装大不相同,而且和那些受到汉服影响而产生的韩服、和服等服饰也不同,汉服作为民族服饰完全可以体现汉民族的民族特色。同时,作为一个发展完备而充分的服饰体系,汉服包含了礼服、常服等各种款式,这些不同的款式可以满足不同的审美需求。

中国作为历史文化大国,服饰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部分,汉服的审美特征是中国文化的外在表现,通过对汉服文化的研究,可进一步开展将传统文化中礼仪、节日以及生活哲学相结合的研究,这样为传统文化提供更好的传承方式。汉服的流行与汉服文化的传播,可拓展传统文化在现代生活中的影响,可带动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全面复兴。参考资料1.郑卓睿.汉语与汉文化[M].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04.思考题1.你对汉文化还有哪些认识?2.请你尝试动手设计现代版的“汉服”。源远流长的中国茶文化【导读】 “就茶言之,是为最合卫生、最优美之人类饮料……前此中国曾为以茶叶供给全世界之唯一国家……中国茶叶之品质,乃非其他各国所能及……最良之茶,唯可自产茶之母国即中国得之。”——孙中山中国茶的由来

关于茶的起源时间,民间有很多传说。有人认为起源于上古,有人认为起源于周代,也有人认为起源于秦汉、三国、南北朝、唐代等。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唐代以前的史书中无“茶”字,而只有对“荼”字的记载,直到陆羽写出《茶经》才将“荼”字减一画写成“茶”,但是茶始于神农的传说的确是存在的。中国古代有“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的传说。传说神农有一个水晶般的透明肚子,吃下什么东西,都可以透过他的胃肠看得清清楚楚。那时候的人茹毛饮血,因此经常生病。神农为了解除人们的疾苦,就把看到的植物都尝试一遍,看看这些植物在肚子里的变化,判断哪些无毒,哪些有毒。当他尝到一种开白花的树木的嫩叶时,发现其在他肚子里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到处流动洗涤,好像在肚子里检查什么,于是他就把这种绿叶称为“查”,以后人们又把“查”叫成“茶”。这当然只是一个传说,不足以证明茶的起源时间。茶源于何时,至今仍是个谜。陆羽的《茶经》

陆羽的《茶经》是中国乃至世界关于茶的第一部专著。《茶经》按茶之源、具、造、器、煮、饮、事、出、略、图,分别叙述和总结了唐及唐以前的茶事,其学科体系的系统性和科学性成为历代茶书借鉴的纲目。(一)茶的来源《茶经》讲述茶树的性状、生长环境以及茶的称呼、采摘制法与用法功效。首先陆羽在讲述茶的来源时,直接明了地写到茶是生长在南方的嘉木,文中形象地描述了茶的生物学性状。“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伐木掇之。其树如瓜芦,叶如栀子,花如白蔷薇,实如拼榈,茎如丁香,根如胡桃。”在谈到茶字时,《茶经》写道“或从草,或从木,或从草木并”。从草,即为茶。茶的名称,一曰茶,二曰槚,三曰,四曰茗,五曰荈,今天最常用的称呼就是“茶”和“茗”。《茶经》对茶的生长环境、种植方法、采摘标准和茶叶的等级均作了准确的说明,其中茶树的生长环境及对茶树的管理、种植方法,至今对生产仍有指导意义。“野者上,园者次”,“阳崖阴林,紫者上,绿者次”,这与今天茶的利用中迎合人们追求自然生态无污染、消费安全的心理一致。这在特色茶类云南普洱茶经济文化中表现得更为突出,云南普洱茶目前市场中野生茶比古茶贵,古茶比台地茶贵。这些营销理念是否源于陆羽的《茶经》很难考证,但说明一点,在茶叶历代发展中,人们追求的自然和谐是茶叶本质所在。

陆羽在“茶之源”中谈到茶的用途主要是解除人们热渴、凝闷、头疼、口涩、四肢烦、百节不舒等症状。由于茶性原寒,作为饮料最适宜精行俭德之人。在这里,陆羽不仅讲述了茶具有的功效,更重要的是提出了茶具有修身养性的教育功能。茶是一种很好的饮料,在古代茶还是药,但是陆羽《茶经》中讲得很清楚:茶叶如果采制不当、生长地不好,虽是茶,却对人不利。也就是说,无论是栽种还是加工,都必须讲科学。(二)制茶工具

陆羽在“茶之具”中列举了籯、灶、甑、杵臼、规、承、襜、芘莉、、朴、焙、贯、棚、穿、育等工具,至今还能见到。籯,主要是竹编织而成的篮,用于采茶。灶,无烟的灶,与现存的云南少数民族生活用灶相似。甑,古代用于蒸食物的炊器,类似于现代的蒸锅,用于茶叶通蒸,除去青草气,保持茶叶的绿色。焙,干燥茶叶的房子,今云南普洱茶加工中仍在使用。贯,穿茶叶的竹签或木签,焙制茶叶用,在一些地区沿用至今。(三)茶的制造

关于茶叶的制造,陆羽生活的时代人们就知道原料是春季最好,有雨不采,有云不采,凌露采摘树冠生长强劲的芽叶。《茶经》载:“晴,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从采摘到制造结束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这与今天加工名优茶叶的工艺要求是一致的,如果其中某个环节不当,则会出现“宿制者则黑,日成者则黄”的情况。今天我们在制造茶叶时,二月份、三月份、四月份一芽二叶以上的茶叶品质是一年中最好的,价格也是最高的。(四)饮茶器具

陆羽在“茶之器”中列出了风炉、筥、炭、火、交床、夹、纸囊、碾、罗合、则、水方、漉水囊、瓢、竹、鹾簋、熟盂、碗、畚、札、涤方、滓方、巾、具列、都篮等器具,这些器具在今天的茶艺、茶道中仍沿用,仅仅是随时代发展形式有所改变而已。如风炉原为加热的器具,现已发展为电炉、电磁炉、电波炉等现代电器,但有些少数民族地区则仍然采用传统风炉。现在纸囊保香采用不多,但是保存茶叶品质的原理与古代仍然一致。至于、盂、瓢、碗、巾、篮,仍是茶艺的要器,不同之处仅是材料的差别。

选用茶器,历来要与茶性相符,陆羽讲到碗时,对器与产地、器与茶性作了清晰的说明。“碗,越州上,鼎州、婺州次;岳州上,寿州、洪州次。或者以邢州处越州上,殊为不然。若邢瓷类银,则越瓷类玉,邢不如越一也;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邢不如越三也。晋杜毓《荈赋》所谓‘器择陶拣,出自东瓯’。瓯,越也。瓯,越州上,口唇不卷,底卷而浅,受半升已下。越州瓷、岳瓷皆青,青则益茶。茶作白红之色。邢州瓷白,茶色红;寿州瓷黄,茶色紫;洪州瓷褐,茶色黑,悉不宜茶。”

在《茶经》中,陆羽系统地对茶的形态特征、字源、名称、药效、采制用具、制法、烹饮器具、煮茶方法、品饮技艺、唐前史记茶事和唐时茶叶产地和品质特点作了综述。他提出了调制茶叶的15种工具和烹茶需用的24器,总结了种茶、采茶、制茶、煮茶的技术经验,论述了历史上与茶有关的人物、故事、史实,同时提出了“精行俭德”。白居易与茶

白居易酷爱茶叶。唐宪宗元和十二年(817年),白居易在江州(今江西九江)做司马。那年清明节刚过不久,白居易的好友——忠州(今四川忠县)刺史李宣给他寄来了新茶,正在病中的白居易品尝新茶,感受到高谊隆情,欣喜莫名。他的《谢李六郎中寄新蜀茶》诗,记述的就是这件事。诗云:故情周匝向交亲,新茗分张及病身。红纸一封书后信,绿芽十片火前春。汤添勺水煎鱼眼,末下刀圭搅麹尘。不寄他人先寄我,应缘我是别茶人。

大量移茶入诗,使茶与酒在诗坛中并驾齐驱的唐代文人当属白居易。从白诗中,我们看到茶在文人心目中的地位逐渐上升、变化的过程。

白居易与许多唐代早、中期诗人一样,原是十分喜欢饮酒的,有人统计,白居易存诗二千八百首,涉及酒的有九百首,而以茶为主题的有八首,叙及茶事、茶趣的有五十多首,二者共六十多首。可见,白居易是爱酒不嫌茶。《唐才子传》说他“茶铛酒杓不相离”,这正反映了他茶酒兼好的情况。在白诗中,茶酒并不争高下,而常像姐妹一般出现在一首诗中,如:“春风小榼三升酒,寒食深炉一碗茶”(《自题新昌居止》),“举头中酒后,引手索茶时”(《和杨同州寒食坑会后》)。前者讲在不同环境中有时饮酒,有时饮茶;后者是把茶作解酒之用。关于白居易为何好茶,有人说因朝廷曾下禁酒令,长安酒贵;有人说因中唐后贡茶兴起,白居易多染时尚。这些说法都有道理,但作为一个大诗人,白居易从茶中体会的还不仅是物质功用,而是有艺术家特别体味的。白居易终生、终日与茶相伴,早饮茶、午饮茶、夜饮茶、酒后索茶,有时睡下还要饮茶。他不仅爱饮茶,而且善别茶之好坏,朋友们称他为“别茶人”。从艺术角度说,白居易发现了茶的哪些妙趣呢?

第一,以茶激发文思。卢仝曾说“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这是浪漫主义的夸张。白居易是典型的现实主义诗人,对茶激发诗兴的作用他说得更实在,“起尝一瓯茗,行读一行书”,“夜茶一两杓,秋吟三数声”,“或饮茶一盏,或吟诗一章”……这些是说茶助文思,茶助诗兴,以茶醒脑的。反过来,吟着诗,饮茶也更有味道。

第二,以茶加强修养。白居易生逢乱世,但并不是一味地苦闷和呻吟,而常能既有忧愤,又有理智,这一点靠饮酒是不能做到的,而饮茶却能有助于保持清醒的头脑。白居易把自己的诗分为讽喻、闲适、伤感、杂律四类。他的茶诗一是与闲适为友,二是与伤感相伴。白居易常以茶宣泄沉郁,正如卢仝所说,茶可浇化胸中的块垒。

但白居易毕竟是个胸怀报国之心、关怀人民疾苦的伟大诗人,他并不过分感伤于个人得失,在困难时有中国文人自磨自砺、能屈能伸的毅力。茶是清醒头脑、提升自我修养,让人看清世界的“清醒朋友”。白居易在《何处堪避暑》中写道:“游罢睡一觉,觉来茶一瓯”,“从心到百骸,无一不自由”,“虽被世间笑,终无身外忧”。以茶陶冶性情,于忧愤苦恼中寻求自拔之道,这是他爱茶的又一用意。所以,白居易不仅饮茶,而且开辟茶园,亲自种茶。他在《庐山草堂记》中记载,草堂边有“飞泉植茗”;在《香炉峰下新卜山居草堂初成偶题东壁·重题》诗中也记载:“药圃茶园为产业,野麋林鹤是交游”。饮茶、植茶是为回归自然情趣。

第三,以茶交友。唐代名茶尚不易得,官员、文士常相互以茶为赠品或邀友人饮茶,以表示友谊。白居易的妻舅杨慕巢、杨虞卿、杨汉公兄弟均曾从不同地区给白居易寄好茶。白居易得茶后常邀好友共同饮,也常应友人之约去品茶。从他的诗中可看出,白居易的茶友很多,尤其与李绅交谊甚深。他在自己的草堂中“趁暖泥茶灶”,还说“应须置两榻,一榻待公垂”,公垂即指李绅,看来偶然喝一杯还不过瘾,二人要对榻而居,长饮几日。白居易还常赴文人茶宴,他参加的如湖州茶山境会亭茶宴是庆祝烘焙完成的官方茶宴,太湖舟中茶宴则是文人的湖中雅会。从白诗可看出,中唐以后,文人以茶叙友情已是寻常之举。

第四,以茶沟通儒、道、释,从中寻求哲理。白居易晚年好与释道交往,自称“香山居士”。居士是不出家的佛门信徒,白居易还曾受称为“八关斋”的戒律仪式。茶在我国历史上是沟通儒、道、佛各家的媒介,儒家以茶修德,道家以茶修心,佛家以茶修性,都是通过茶净化思想、纯洁心灵。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唐以后“三教合流”的趋势。老舍的《茶馆》与茶

老舍(1899—1966年),北京人,满族,原名舒庆春,字舍予,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另有絜青、鸿来、絜予、非我等笔名。老舍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素以善于描写旧北京市民与下层劳动人民的生活而著称。他的话剧《茶馆》就是以一家茶馆的兴衰表现了新旧社会交替的历史变迁。

据《清稗类钞》记载:“京师茶馆,列长案,茶叶与水之资,须分记之;有提壶以往者,可自备茶叶,出钱买水而已。汉人少涉足,八旗人士,虽官至三四品,亦厕身其间,并提鸟笼、曳长裾、就广座、作茗憩,与圉人走卒杂坐谈话,不以为忤也。然亦绝无权要中人之踪迹。”

旧北京的茶馆,三教九流混杂,成为了交流信息、休息歇脚之地,也有在茶馆里进行的各种公开或私下里的买卖。总之,市民的生活百态,在茶馆里都可以看到,这是旧北京、旧社会的体现。我们不难理解,老舍如果不是对茶馆有着深刻的体会,怎能写得出如此好的话剧来呢!

老舍1957年创作的话剧《茶馆》,是他后期创作中最为成功的一部作品,也是当代中国话剧舞台上最优秀的剧目之一,在西欧一些国家演出时,被誉为“东方舞台上的奇迹”。观看《茶馆》,犹如随老舍逛王掌柜父子两代惨淡经营的北京老裕泰茶馆。剧本展现自清末至民国近五十年间茶馆的变迁,不仅是旧社会的一个缩影,而且还重现了旧北京的茶馆习俗。热闹的茶馆除了卖茶,也卖简单的点心与菜饭。玩鸟的在这里歇歇腿、喝喝茶,并使鸟儿表演歌唱。商议事情的,说媒拉纤的,也到这里来。茶馆是当时非常重要的地方,有事无事都可以坐上半天。参考资料1.《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丛书编委会.中国茶文化[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0.思考题1.除了本节内容,你还能想到哪些关于茶的风俗文化?2.中国的茶与外国的茶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那达慕”节日与庆典【导读】 “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在蒙古族人民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每年七八月牲畜肥壮的季节举行“那达慕”大会,这是人们为了庆祝丰收而举行的文体娱乐大会。“那达慕”蒙语的意思是娱乐或游戏。“那达慕”大会上有惊险动人的赛马、摔跤,有令人赞赏的射箭比赛,有争强斗胜的蒙古棋艺竞技,有引人入胜的歌舞表演。大会召开前,男女老少乘车骑马,穿着节日的盛装,不顾路途遥远,都来参加和参观比赛。蒙古族的“那达慕”“那达慕”是蒙古族重要的传统节日,是集祭祀、竞赛、娱乐于一体的民族体育、娱乐活动。“那达慕”是蒙古语,意为“游戏”、“娱乐”、“游艺”等。广义上的“那达慕”包括摔跤、射箭、赛马、唱歌、跳舞以及其他相关的各种游戏、娱乐活动。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那达慕”已成为蒙古人民集体育、娱乐、物资交流盛会为一体的专有名称。由于它起源于蒙古族古老的祭祀仪式,在与蒙古族生产生活紧密联系的同时,逐渐关系到蒙古族的军事、教育、娱乐等重大社会活动。其中赛马、摔跤、射箭三项游艺比赛因对蒙古族社会的重要性而成为娱乐活动的代名词。蒙古族的这三项游艺是北方的自然和社会环境赋予该民族的生存本领,随着氏族社会的发展而逐步成为对外战争的基本军事训练的组成部分。

历史上青海地区蒙古族的“那达慕”延续了蒙古族祭祀湖、海、敖包、长生天和大地母亲的习俗。在1636—1640年间,以固始汗为首的和硕特汗国从蒙古部落迁徙到青海以后,主要在青海湖周围地区驻牧。美丽的青海湖自然成为蒙古人祭祀和拜祭的对象,每年秋季丰收季节,蒙古族人们从四面八方聚集到青海湖湖滨举行一年一度的祭海仪式。固始始汗统一藏区并建立自己的和硕特汗国后又建立了青海地区蒙古会盟制度,清政府为了便于统治又把会盟与祭海二者结合起来。从那开始青海的蒙古族在青海湖东岸的察罕托罗海周围地区逐渐形成了会盟、祭海的习俗。当时会盟、祭海均由本民族首领主持,每年一次,有赛马、摔跤、射箭等比赛。雍正二年(1724年)规定一年会盟一次,后改为两年一次,到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改为三年一次,从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开始,祭海时间改为丰收的季节——秋季(农历七月十五日至二十三日)举办。祭海完毕,举行赛马、摔跤、射箭活动,这种习俗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前。“那达慕”内容之一——摔跤

摔跤,自古以来是蒙古族及其他北方少数民族的娱乐盛会中特别受欢迎的娱乐活动项目。人类从动物界中分离出来,为保护自身的生命安全和获取食物,经常与野兽进行搏斗。长期的生死搏斗锻炼了人的体能,同时也磨炼了意志。摔跤培养人的勇气和冒险精神,逐渐成为一种技能被传授给后代。北方少数民族的摔跤起源无史料记载,但在20世纪50年代于陕西沣西客省庄的第140号墓出土的角抵铜牌,是关于北方少数民族摔跤运动的极有价值的文物。摔跤的势式,完全与今天的蒙古式摔跤相同,可见蒙古族摔跤的渊源与摔跤活动有着悠久的历史。成吉思汗时期摔跤活动是出征前、凯旋归来时都要举行的必要活动之一。在《蒙古秘史》、《多桑蒙古史》等书籍中多处生动地描绘了摔跤情景。

摔跤运动是古代游牧民族创造的,特殊的生产方式决定了他们每天都要与牲畜打交道。他们经常与兽搏斗,逐渐驯服野生动物,如今我们也经常看到游牧民族在从事牧业生产时,少不了与兽的搏斗。如,在剪马鬃、剪羊毛、阉割牧畜、驯服马时都要先将马、牛等摔倒,如不将其摔倒,根本无法办到,因而这是每个牧人的基本功。在民俗活动中也到处有摔跤活动,如祭祀摔跤、节日摔跤、礼仪摔跤等等。蒙古族摔跤比赛的分等级习俗(1)大型摔跤比赛:“那达慕”大会时期举行的摔跤比赛。自“罗卜藏丹津事件”后,祭海活动多数在西宁办事大臣的监督下,在青海湖滨附近的察罕托罗海举办。因是青海蒙古族二十九旗共同举办的活动,所以属于大型的“那达慕”会。早期有各种比赛,其中就有摔跤比赛,那时的所有活动由青海蒙古族二十九旗共同参加,由左右翼翼长——扎萨克诺颜来操办,参加摔跤的博克(摔跤手,亦指摔跤)均是二十九旗各旗有名望的摔跤手。从参加队伍的角度可分为:代表当时政府机关的政府官员、将军摔跤队伍,称“哈日博克”,即“诺颜恩博克”;代表宗教人士的喇嘛摔跤队伍,称“夏恩博克”,即“肃穆恩博克”;以及代表平民百姓的摔跤队伍“哈日其阿日德恩博克”(多数比赛中没有平民队伍)。从摔跤手的身份来分可分为诺颜博克、寺院博克、遮民博克,因等级不同,参赛的摔跤手和观众人数也都不同。据《台吉乃尔旗志》和其他青海蒙古各族旗志提供的资料来看,参加博克比赛的人数必须是双数,少则有112人,多则有1024人,前届比赛结束时把参加下届比赛的博克数基本定下来。(2)中型摔跤比赛:在祭祀各旗敖包、祭旗点将及王公晋位时举行的中型聚会上举行,由扎萨克诺颜、军事督统、将军组织并操办,由本旗各托海的博克手参加。据《台吉乃尔旗志》记载,过去由西宁办事大臣直接册封青海蒙古扎萨克诺颜,清政府册封完毕,旗内就特意举办“诺颜晋位耐亦日”(晋位宴席)。克嫩台子晋位宴席上罗布吉代表的诺颜队和库库代表的喇嘛队进行“莽乃博克”和“秀仁博克”摔跤表演。根据青海蒙古族摔跤比赛的规矩,冠军们只表演,不参加比赛。(3)小型摔跤比赛:丰收喜庆时以托海为主而举办的小型聚会上举行的摔跤比赛。在人口较多和地域广阔的旗内部,按地理位置划分为上托海、中托海和下托海三个小型区域,区域内举办的娱乐活动中有摔跤活动。(4)微型摔跤比赛:在春天剪羊毛、夏天制毡等生产劳动中自发性的、以自娱为主、不设奖品的摔跤活动,队员是广大的牧民。选拔博克

青海蒙古族选拔博克是采取层层选拔的办法。根据清政府在蒙古地区划分的行政单位来看,“佐”是最小的基层单位,蒙古人称它为“托海”,一般在托海中举行小型的比赛,选出托海博克。在人口众多的旗内分南北托海或上下托海。托海比赛中,一般是三胜或两胜一负为赢。接着在各托海博克中筛选出本旗的优秀博克,由他们来代表该部落参加青海二十九旗的“那达慕”大会或本部落与其他部落之间的相关娱乐活动。博克称号

历史上的博克手的称号是有明确规定的。在内蒙古地区,由于会规模的大小不同,所以冠军称号也不相同。小型会的冠军手称号为“nacin”(雄鹰),中型会的冠军手称号为“jagan”(大象),大型会的冠军手称号为“arslan”(雄狮)。在国家一级会上超过11轮全胜者称号为“aburgu”(冠军),蝉联冠军为“darqan-aburgu”(荣誉高手),而《卫拉特风俗志》记载,卫拉特博克冠军手称号为“glmangnai”(冠军),这与青海蒙古族博克冠军手称“mangnai boke”(冠军手)意思基本相同,都含有一种“最高荣誉、首屈一指”的意思。但青海蒙古族的“mangnai boke”所含的意思不仅指新冠军手,而且也指已退役的老摔跤手,他们只是为了助兴或激发和激励参加聚会的新博克手,而只能在赛前举行一场表演赛,不参加比赛,不记成绩,不分等级。

据民间传说,新中国成立前青海蒙古族当中有名的摔跤手很多,其中青海王旗的博克其拉古较出名。新中国成立后,1962年在伊克柴达木举行的那达慕会上柯柯德乌玛吉德的儿子巴拉恩获得青年组的一等奖。被选为国家级或省级摔跤手的有青海省摔跤班的教练员查汗巴特尔,州级选手牧民拉苏容、嘎日玛、奥青、加拉强等等。他们领取冠军奖品的时候都诵吟冠军赞词,被给予“mangnai boke”的称号。博克服饰

蒙古族的博克手参加比赛时必须穿上规定的博克服装。博克手专用的服装有齐格泊其、卓特格、帽子、皮靴、毡袜等。(1)齐格泊其,即坎肩,用鞣制的鹿皮或牛皮缝制而成。蒙古族的英雄史诗当中就有博克手穿坎肩的记载。在《江格尔》中记载英雄们角斗时描写到穿上“用百个牛额头皮,生僵的时候,缝制而成的,白色齐格泊”。骑手的马,博克的齐格泊其,射手的弓箭是蒙古男子三艺中的不可缺少的三宝。(2)靴子。博克手的靴子是在普通流行的蒙古靴模式当中复制而成的。布里噶日靴,靴帮用三层软皮制作,靴底为多层牛皮粘贴而成。在西蒙古地区这种靴子叫“高镀苏”,男女老少均穿。《江格尔》中江格尔“足蹬一双长靴,鞋底有一百零八层,靴帮上放射着光辉,头戴银盔,灿烂夺目”。可见后来的卫拉特人当中流行的厚底靴“高镀苏”是具有悠久历史的,博克手们就穿这种靴子。(3)卓特格即护裆,为三角的护裆裤,用鞣制的鹿皮或牛皮制成。外罩贴花套裤,也有贴花、绣花结合等。护裆因式样不同,边式和用料也不一样,有用白毡贴花镶边精做的,边上钉一排排闪闪发光的大铜帽钉(“涛不如”),其后背多用团纹图案装饰。青海蒙古族博克手在手腕上套一尺长的护腕套子,这是区别于卫拉特和其他地区蒙古族摔跤服的一大特征。20世纪90年代后,青海蒙古族各旗陆续出版了自己的旗志,均有这样的记录:青海蒙古族没有摔跤服,摔跤时穿平时所穿服装。参考资料1.马成俊等.青海民间文化新探[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2.那·恩和确吉.蒙古族那达慕[M].呼伦贝尔: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7.3.罗启荣,阳仁煊.中国年节[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83.思考题1.思考:中国有56个民族,你知道哪些民族节日?请详细说明,结合资料查一查。2.了解本地区民族分布状况、比例,并作出调查报告。第二章文明之魅卓绝楚辞《离骚》【导读】 楚辞,其本义泛指楚地的歌辞,后来逐渐固定为两种含义:一是诗歌的体裁,一是诗歌总集的名称。楚辞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楚国文学。从诗歌体裁来说,它是战国后期以屈原为代表的诗人,在楚国民歌基础上开创的一种新诗体。这种诗体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如宋人黄伯思所说:“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东观余论》)在汉代,楚辞也被称为辞或辞赋。西汉末年,刘向将屈原、宋玉的作品以及汉代淮南小山、东方朔、王褒和刘向本人等承袭模仿屈原、宋玉的作品共16卷辑录成集,定名为《楚辞》,楚辞遂又成为诗歌总集的名称。由于屈原的《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故楚辞又称为骚。楚辞的发展

楚辞是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经过加工、提炼而发展起来的,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由于地理、语言环境的差异,楚国一带自古就有它独特的地方音乐,古称南风、南音;也有它独特的土风歌谣,如《说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