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创新系统测度分析与比较研究(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5 10:58:46

点击下载

作者:伍虹儒

出版社:西南财大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区域创新系统测度分析与比较研究

区域创新系统测度分析与比较研究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区域创新系统测度分析与比较研究作者:伍虹儒排版:KingStar出版社:西南财大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12-01ISBN:9787550422827本书由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序

本书针对中国区域创新系统的实际情况,建立了适合中国区域创新系统的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从区域创新系统知识流动、演化分析、创新绩效测度和创新环境等方面对中国区域创新系统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一些研究结果。

第1章从创新对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创新系统理论、区域创新系统的研究现状、研究区域创新系统测度分析和比较的方法方面进行分析,形成本书的研究框架。

第2章从开放系统的角度出发,以省级区域创新系统作为研究对象,建立了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区域创新系统分析框架。该分析框架详细描述了我国区域创新系统的知识流动、资金流动、创新环境以及区域创新系统内部各个要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关系。以专利申请量作为判定区域创新能力的指标,将我国划分为高创新能力、中等创新能力和低创新能力三大地区。

第3章以论文合著数据作为区域创新系统内部知识流动的指标,研究了知识流动演化的特点,发现研究机构和企业之间的知识流动是我国区域创新系统内知识流动的瓶颈。以论文引用为测度指标,研究和分析了我国区域创新系统知识吸收和溢出的特点。研究结果表明,知识溢出相对知识吸收来说,具有被动的特点。从系统协同学的角度出发,对我国区域创新系统内部知识流动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揭示了我国区域创新系统知识流动的特点。研究结果表明,各类系统内的各个区域不同机构之间知识流动的相对强度和稳定性各具特点。

第4章使用主成分系统评估、回归分析和因子分析等方法对区域创新系统的演化特点和创新系统创新投入同创新能力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同研究机构的合作效果较差,增强企业的研究开发投入是提高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

第5章根据运筹学理论,建立了测度区域创新系统创新绩效的DEA理论模型,利用DEA理论模型研究了我国创新系统各个创新主体和创新投资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创新绩效同创新能力之间没有必然联系,各个地区影响创新绩效的主要因素各不相同,多数地区研究开发成果的商业化程度不高。

第6章根据信息理论,建立了分析创新系统硬环境同知识溢出和吸收的模型,使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硬环境对知识吸收和溢出的影响。以信用环境讨论为中心,定性分析了区域创新软环境与区域创新系统创新绩效的关系。建立了描述创新人力投入、财力投入和人均科技经费投入与区域创新能力的关系函数,分析了创新人力和财力投入环境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良好的创新环境有利于知识的吸收和溢出。创新投入先表现为边际收益递减,当投入超过临界点时,边际收益从递减转化为递增。

第7章从区域创新系统和区域经济增长、技术选择机制、可持续发展观念、对绿色技术创新推动和产业结果进化等多角度出发,研究了区域创新系统同区域可持续发展交互作用关系的机理,提出了区域创新系统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交互作用关系的机理。

第8章结合对北京地区新材料企业的实证研究,提出了基于工艺创新的三维技术创新模型和基于创新系统的企业技术创新过程模型,并利用上述两模型研究了两家新材料企业的技术创新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市场竞争压力、企业信息搜集和加工能力较弱、技术差距过大、生产规模较小、国家产业政策失误,研究机构和高等学校在科研与人才培养上同企业需求脱节六个方面是目前北京新材料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的瓶颈。

本书对我国区域创新系统进行了测度分析和比较研究,发现了我国区域创新系统存在的问题,为区域政府创新政策的制定提供了理论依据,对提高我国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1绪论1.1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

技术创新过程是知识的产生、创造和应用的进化过程,是将知识、技能和物质转化成客户满意的产品和服务的过程。研究表明,知识和技术的投资具有较高的回报率,技术创新对经济的推动作用不断增强,技术创新对国家和区域的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已逐步成为了共识。

经济增长代表一个国家潜在GDP或国民产出的增加,当一个国家生产可能性边界向外移动时,就产生了经济增长。任何国家和地区政府都希望经济增长,但采取促进经济增长的方式有所不同。随着经济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对技术创新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作用的认识也不断深入,特别是罗默(Romer)的研究工作,使我们认识到技术水平是导致各国和各地区生活水平差异的主要原因。在投入不变的情况下,技术创新能够使产出增加,因而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莫维利(Mowery)和罗林伯格(Rosenberg)的研究认为国家技术创新对推动其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各国和各地区关于经济增长的政策应当着重于如何提高该国和该地区的技术水平。创新系统理论有助于一个国家确定在技术上如何投资,并根据这种投资的效果,去理解不同国家在投资模式上的不同和造成不同国家技术上存在差距的原因。

我国的经济增长长期以来所走的道路为:依靠增加实体性要素的数量,依靠增加生产资料、劳动力和扩大劳动场所的外延式扩大再生产。虽然我国经济在改革开放中增长较快,但增长主要不是来自于技术进步,而是改革导致的资源优化配置的结果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特别是对经济增长贡献较大的非国有部门的迅速发展。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所走的道路为:依靠技术进步,改善实体生产要素的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生产资料利用率的内涵扩大再生产。发达国家经济的发展表明,技术进步在今天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正如列宁所指出的:“经济学家要永远向前看,向技术进步这方面看,否则他马上就会落后。”到20世纪末,我国已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2001年12月16日,我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标志着我国进一步融入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之中。只有依靠技术创新,提高国家和区域的创新能力,才能提高我国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使我国在国际经济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推动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在有关科技进步和创新,提高持续发展能力部分指出:要面向经济建设,围绕结构调整,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总体跟进,重点突破,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力争在主要领域跟住世界先进水平。朱镕基在对“九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回顾中指出:国民经济整体素质不高,国际竞争力不强;……科技、教育比较落后,科技创新能力弱等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必须高度重视,进一步采取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鉴于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经济工作中必须科学制定有关技术创新政策,推动技术创新,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技术进步的轨道上。随着有关技术创新理论的不断发展,从系统的角度出发,来研究技术创新理论和政策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1.2技术创新模型的发展1.2.1 从线性创新模型到创新系统理论

科学制定技术创新政策,必须以科学的技术创新理论为指导。随着人们对技术创新过程认识的不断深化,指导技术创新政策制定的理论模型也在不断的变化和发展,这些理论模型为科学制定技术创新政策提供了理论基础。

线性创新模型认为科学研究产生技术,技术满足市场需求,该模型认为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再从应用研究到技术商业化应用是一个没有反馈的平滑过程。线性创新模型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就为研究者所接受,以至于在许多的创新决策中,有很多人认为只要基础研究搞上去,技术创新的水平就自然会跟上去。

根据美国经济学家尼尔森(Nelson)和莱文(Levin)在1984年进行的一次工业技术创新的调查表明,科学与产业间的关系较为复杂,有些产业,如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和化学等,高度依赖科学,而有些产业,如地质学则恰恰相反,因此,只加强对基础研究的支持不一定会增强技术创新水平。克莱恩(Kline)和罗森伯格(Rosenberg)对线性创新模型评述中指出:在重大创新和渐进创新中,信息的反馈和试错是不可避免的,而线性创新模型忽略了创新过程中反馈和学习过程。基础研究不一定会导致技术创新,相反,在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的过程中,由于问题求解和测试的需要,常常会扩展基础科学的研究范围,甚至会导致新的数学分支产生。针对线性技术创新模型的上述缺陷,克莱恩和罗森伯格提出了以设计(而不是以研究)为中心,包含多重反馈回路的技术创新过程链环创新模型。该模型强调创新过程中的非线性,表明了创新行为是一个复杂交互作用的网络。在这个网络中,对市场需求的洞察和已有知识的存量构成基础,而科学研究活动是作为已有知识存量的主要来源。同时,创新行为的实现过程,也是不断增加知识存量的过程,研究活动贯穿于创新活动的始终,成为创新过程的参与者。

在技术创新分布过程研究中,希普尔(Hippel)提出创新分布系统的观点,明确表示出政府政策制定者和创新管理者应当从系统的角度去理解技术创新行为。希普尔认为技术创新的源泉至少来自于三个方面,即供应商、制造商和用户,因此,在技术创新中要注重用户、生产者和供应商之间的信息交换和知识流动。

技术经济网络是介于市场和等级组织之间的特殊经济组织,许多有关网络的研究都涉及学习和创新方式的多样性。技术经济网络既包括用户和生产者之间的水平联系,又包括竞争对手之间的合作和非正规的Know-How知识交易。正是这些联系的交互作用,推动了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的扩散。哈克森(Håkansson)的技术经济网络理论研究表明,为新产品开发而形成的水平联系,能推动技术经济的垂直联系(比如用户和生产者的联系)和新市场的形成。哈克森关于技术经济网络的研究对技术创新系统观点的形成产生了主要的影响。

在最近几年,有关技术创新的研究强调系统的观点,创新系统的观点强调创新系统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下面对创新系统理论的发展进行回顾。1.2.2 国家创新系统理论

原始国家创新系统的概念来自于List的国家体系概念,以此为基石,英国苏塞克斯大学教授弗里曼(Freeman)提出国家创新系统概念。他的国家创新系统学说来自于对不同国家发展速度不同的反思,并从制度与产业结构上剖析创新的系统性和国家干预的重要性。他在研究日本技术政策和经济绩效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国家创新系统理论。他发现日本在技术落后的情况下,以技术创新为主导,辅以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只用了几十年的时间,便使国家的经济出现了强劲的发展势头,成为工业化大国。日本产业政策部门通产省的技术政策,日本国家创新系统中的厂商,日本的教育、培训和相关的社会创新等的相互作用对日本的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他将国家创新系统定义为:公共、私有部门机构之间的网络,其活动对新技术有引入、启动、改进和扩散的作用。

朗德沃尔(Lundvall)的国家创新系统理论属于国家创新系统研究的微观学派,是以朗德沃尔为代表的一批学者通过考察用户与厂商的相互作用而得来的。朗德沃尔认为国家创新系统是在一个国家之内的生产、扩散和利用经济有效的新知识上相互作用的各种因素和关系。他强调用户和生产者间的相互作用,这种作用可以被理解为一个相互作用的学习过程。在国家的框架内,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是其厂商与用户之间的关系,它不但决定了创新的方式,也使市场变成有组织的市场。国家创新系统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它不会像生产要素那样比较容易在国家之间进行转移。

尼尔森(Nelson)在分析了美国和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创新系统对技术创新的支持后提出了他的国家创新系统理论。他认为国家创新系统相当复杂,既包括各种制度因素以及技术行为因素,也包括致力于公共技术知识的大学,以及政府的基金和规划之类的机构。其中,以盈利为目的、相互竞争也彼此合作厂商是创新系统的核心。尼尔森将技术变革的存在及其演进特点当作研究的起点,将重点放在变革的必要性以及制度结构的适应上。尼尔森强调科学和技术发展中的不确定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多种可能的战略选择。因此,尼尔森认为,一个经济体的主要任务就是保持“技术的多元结构”。这就意味着,制度作为一个整体的丰富内涵,包括分享技术知识的机制,以及各机构与组织之间的合作表现出的相互依赖。尼尔森认为,国家之间在“产业组合”的差异“强烈地影响着国家创新体系的形态”。由于尼尔森的研究侧重制度研究,所以把他称为国家创新系统的制度学派。尼尔森将国家创新系统定义为:国家创新系统是一系列机构间的相互作用,它们决定一个国家的创新绩效。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于1997年发布《国家创新体系》(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的报告。国家创新系统概念基于这样的前提:要理解参与创新的各行为者之间的联系是改善技术绩效的关键所在。创新和技术进步是创造和传播各种知识的行为者之间错综复杂关系的结果。一个国家的创新绩效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这些行为者在作为知识生产和使用的合作系统中的元素是如何相互关联以及它们使用何种技术。这些行为者首先是企业、高校、公共研究机构及其人员。它们的联系多种多样,可以是共同研究、人员交流、交叉专利、购买设备等其他渠道。对于国家创新系统而言,最重要的是相互作用的网络和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各种机构在科技发展中的联系和关系能够有效解释国家的知识配置能力,知识配置能力被认为是经济增长和提高竞争力的决定因素。1.2.3 区域创新系统理论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经济全球化速度进一步加快,全球市场竞争日益加剧。全球的要素、资源和分工在不同层次上迅速变化着,并且越来越集中于有个性的地区,不同经济区域的要素构成具有差异性,而具有差异性的经济区域都具有自身的优势,个性化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存在的基础。区域经济的发展必须依托地区的资源优势,依靠区域创新系统的构建与完善,推动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区域创新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虽然创新系统的概念产生于对国家创新系统的研究,但是由于概念和方法的原因,主要是规模和复杂性,国家创新系统的研究方法往往在区域中实施。现在的研究者广泛地认识到,技术和产业政策只有在区域的层次上才能得到广泛的理解。与此同时,经济地理学家一直注重新技术创新的空间分布,他们对创新活动的空间、高技术产业区的位置、区域内部创新的复杂性进行研究,并对硅谷和128号公路等地区的创新活动作了实证研究。正如Acs所指出的那样,技术创新活动并不是在整个空间均匀分布,而是集中于特定的区域,空间的接近有利于知识在创新系统中各个要素之间流动。这就促使更多的学者拓展了国家创新系统研究的研究对象,利用创新系统的分析框架去研究区域创新系统。区域创新系统是一定区域内的生产系统,在一定的区域创新环境下,区域内的企业和公共研究机构相互作用和相互学习有利于技术创新,最终推动区域经济增长。

国家创新系统和经济地理的研究推动了区域创新系统的研究,区域创新系统对区域经济持续发展所起的支撑作用将日益增大。区域创新系统研究范围和对象既有别于微观层次的企业技术创新研究,又有别于宏观层次的国家创新系统研究。然而,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位于中观层次的区域创新系统的研究却非常有限。较具代表性的研究有英国卡迪夫大学的库克(Cooke)教授,他较早对区域创新系统的理论和实证进行了研究。布拉茨克(Baraczy)、库克和河登里希(Heidenreich)等人对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认为区域创新系统是地理上相互分工和关联的企业、研究机构和大学构成的区域组织体系,而这种体系支持并产生技术创新。加拿大的莫斯(Mothe)教授于1998年出版的《局部和区域创新系统》一书,收入了比较典型的局部和区域创新系统的研究报告,内容主要牵涉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及构成。国家科技部马驰教授等对区域技术创新系统的介绍,北京大学王缉慈教授对区域创新环境的介绍。无疑,这些区域创新系统的先期研究是有益的。但囿于区域创新系统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区域创新系统的测度问题还基本处于空白。区域系统的创新成功和创新效率不仅与区域技术优势有关,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区域内系统中角色的创新行为方式、交互作用关系和创新组织形式。如何正确度量区域中各创新参与者(如企业、研究机构与研究型大学)的创新行为方式和交互作用关系及政府、公共机构对区域创新系统性能的影响仍是悬而未决的难题。特别在定量描述如系统性的数据分析和更深层次的区域创新系统的方法论研究尤为欠缺(需要指出的是,国内目前对国家创新系统的研究也存在概念描述多、系统性研究少的趋势)。西方工业发达国家在创新系统方面的研究,目前无论是在投入规模还是从研究结果方面都要领先于我国。但对于更深层次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创新系统(特别是区域创新系统)的测度方法论亦尚处于探索之中。况且,西方工业国家的科技管理体制与我国有着极大的差别。因此,国外的研究结论仅能借鉴,而不能用来指导我国区域创新系统的构建与完善。国内区域创新系统的研究特别是定量研究与分析亟待开展与深化。1.3区域创新系统测度的研究现状1.3.1 国外有关区域创新系统的研究

除了对国家创新系统理论的研究外,国外对区域实证研究和比较分析也较多,特别是国外较为重视在研究创新系统的过程中使用定量分析方法。国外区域创新系统研究主要有下述工作。

库克等人在详细分析国家创新系统理论和实例的基础上,认为由于概念和方法的原因,主要是系统的规模和复杂程度,创新系统的方法用于研究区域创新系统更为合理,并按照发展经济学的观点,在讨论了区域、创新和系统的概念基础上,指出区域的财力、学习能力和创新环境对区域创新系统具有重要作用。

加拿大学者帕德莫尔(Padmore)等人从企业的角度提出创新系统的分析框架,该分析框架主要考虑的是从创新系统的高度来看待企业的技术创新过程,其主要的作用是对区域中的企业进行调查分析,从中发现创新系统的问题。与此同时帕德莫尔提出了基于产业集群角度的区域创新系统的分析框架,该分析框架在波特(Porter)的国家竞争能力钻石模型的四要素基础上,增加了基础设施和市场两个要素,并给出了对区域创新能力进行评估的测算方法,利用该方法可以对创新能力进行定量分析。但是该测算方法必须建立在系统的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对创新系统进行评估时较为费时并且费用较高。

美国学者弗尔曼(Furman)等在波特的国家竞争能力的钻石模型、罗默(Romer)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和尼尔森国家创新系统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国家创新能力的分析框架。该分析框架认为国家创新能力由创新公共基础设施、企业集群的状况和公共基础设施与企业集群的联系三部分组成。在国家创新能力分析框架的基础上,弗尔曼以发明专利作为衡量国家创新能力的指标,并对17个国家的创新能力进行了比较分析。国家创新能力的分析框架不但对国家创新能力分析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区域创新能力的分析也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我们不能将国外众多创新系统研究文献一一列举。国外文献表明,国外对创新系统的研究涉及较多的定量分析,并且配合实例进行研究,这一点值得国内创新系统研究工作者借鉴。1.3.2 国内区域创新系统的研究现状

国内对区域创新系统的研究起步较晚,代表性的工作主要有王缉慈教授对新产业区的研究、尚勇等对区域创新系统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国家科技研究发展报告中对区域科技竞争力的研究和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对我国各地区创新能力的研究,以及柳卸林用区域创新系统的数据作为样本,对国家创新系统进行的研究。

北京大学王缉慈教授从经济地理学的新产业区理论出发,结合波特教授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对区域创新系统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与发达国家类似,发展中国家新产业区内企业的联系与合作网络,是其持续创新的重要条件。发展中国家同样需要高度重视产业区内企业的合作网络和企业在本地区的根植性问题。产业区内企业间、企业和大学间、企业和研究机构间应大量地相互作用,形成不断促进技术创新的区域社会文化环境。王缉慈教授的研究成果对指导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区和新兴经济区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由于研究对象和角度的不同,王缉慈教授的研究没有涉及我国省级区域创新系统测度研究与比较分析,但是她对区域创新系统研究的成果对今后区域创新系统测度研究与比较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尚勇等对区域创新系统理论的来源,区域的界定,区域创新系统政府的作用,区域创新网络中政府、大学、研究机构、企业以及中介机构等相互作用的重要性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但是没有对区域创新系统进行定量的分析。同王辑慈教授观点一样,尚勇等也特别强调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之下,区域经济发展的必要性,个性成为区域存在的依据,区域创新成为现代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国科技发展报告》在对各地区科技竞争力评价中采用了科技投入、科技产出、科技经济一体化程度和科技潜力四类指标对我国各省市区的科技竞争力进行了评价分析,并对各地区按照科技竞争力进行了分类研究。该报告所采取指标体系没有涉及创新系统内各机构间的相互作用,只考虑创新的投入和产出。该报告所采用的指标体系的理论基础不是建立在创新系统的分析框架之上,因此,计算结果没有反映出各区域创新系统的实际状况。《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从知识创造、知识流动、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技术创新环境和创新的经济绩效等方面对我国各个地区(省级)区域创新系统进行了详细的评价,全面描述了我国对各个地区的创新能力。由于该报告主要目的是评估各个地区的技术创新能力,没有涉及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特别是指标之间的定量关系的分析。

柳卸林于2001年对我国30个省市区的创新能力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的分析和比较,文中作者采用发明专利作为区域创新能力的测度指标,利用创新人力资源和财力资源作为创新投入要素,定量分析了不同投入要素对创新能力的影响。同年,又提出创新系统的分析框架,该分析框架围绕研究开发、技术实施、最终用户、教育和系统要素间的相互联系展开,在该分析框架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中国国家创新系统的转换和演化。柳卸林的研究从国家创新系统的角度出发,涉及了我国区域创新系统的比较,为定量研究中国区域创新系统的演化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经过许多学者的努力,我国区域创新系统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对推动区域创新系统的研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纵观我国区域创新系统的研究现状,其主要特点如下:概念介绍多,定量分析少,特别是没有建立起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具有系统观念区域创新的系统测度研究与比较分析方法。1.4研究区域创新系统测度分析和比较的方法1.4.1 区域创新系统研究范围的确定

区域是技术创新产生和扩散的主要环境,是政府行为较为直接的目标。在分析国家创新系统的过程中,从区域创新系统自下而上研究要比研究整个国家创新系统容易的多,这些构成国家创新系统的区域创新系统,如果从行政单元的角度来划分(比如省),将更容易描述和测度。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我国地域较广,区域成为科技政策制定的主要对象。

按照黄鲁成教授对区域创新系统研究内容的论述,区域创新系统的理论研究首先必须界定其所要研究的经济区域。他认为由于经济区域是特定时空范围内社会资源、技术资源和自然资源的集合,区域是根据自然特点、过去的文化积累、区域内居民及其生产技术的特点,按照一定的目的而划分的,而行政区域的形成也有相似的自然、社会和经济资源的历史基础,也基本符合经济区域的特点,因此把省级行政区域作为区域创新系统研究对象是合理的。

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对区域的选择以省为单位进行研究,主要基于下述理由:首先,省市自治区是基本的行政管理单位,如果不同地区的资源和文化相同,但技术创新能力不同,这种结果更具有学术价值。其次,省市自治区有相对完整的统计资料。最后,行政区域是其区域内经济和科技政策的制定者和管理者,研究省级区域创新系统对科技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更具有现实意义。

因此,本书考虑的区域创新系统为省级区域创新系统。1.4.2 主要研究路线

在对创新系统方法和特点的概括中,艾昆斯特(Edquist)指出:创新系统是研究框架,而不是正式的理论。他认为创新系统方法不是从现实的创新系统中抽象出理论模型,并研究创新系统的最优运作方式,而是强调研究、比较不同创新系统的特点;创新过程要经历一定的时间,并且包含多种多样的影响因素和反馈过程,对创新系统的研究应当从知识、创新、组织和机构的演化过程来进行研究。创新系统方法强调在给定的文化、法律和道德的环境下研究不同机构间的相互作用。麦凯尔维(Mckelvey)也认为研究创新系统的机构和学习过程的演化,把创新系统看作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系统来进行研究,对政府制定技术创新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本书主要从比较、分析和演化的角度对我国的区域创新系统进行测度研究。本书将按照国家公布的统计数据,利用系统论的思想,结合运筹学、数理统计等方法,着重研究区域创新系统的演化规律和不同区域创新系统间的比较。从区域创新系统创新绩效测度、演化规律、创新系统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关系和创新环境对创新绩效影响等方面,分析我国区域创新系统,探明区域创新系统的效率和性能,测量出区域创新系统各个机构以及创新环境对区域创新活动的影响,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区域创新管理的政策建议。

最后通过对北京地区新材料企业技术创新过程的实证研究,从企业的角度研究区域创新系统,分析北京地区创新系统存在的问题。1.4.3 测度区域创新系统绩效的理论模型

在国家创新系统的理论框架下,结合波特的竞争能力的钻石模型、卡尔森(Carlsson)的技术系统理论、哈克森的经济网络模型,针对我国的科技管理体制,从开放系统的观点和有利于研究创新系统的演化规律以及不同系统间的比较出发,建立适合我国区域创新系统特色的区域创新系统理论分析框架,该分析框架包括区域创新系统所包含主要基本要素和创新系统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的。根据该分析框架,结合国家公布的统计数据和统计数据库,分析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测度区域创新系统创新投入、创新产出、知识流动和创新环境的指标,为后继区域创新研究工作奠定基础。以发明专利申请量作为区域创新能力的测度指标,以各地区历年发明专利申请量的累计作为各个地区总体的创新能力测度指标对我国区域创新系统按照创新能力进行分类,并以此作为对我国区域创新系统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1.4.4 区域创新系统各主要角色作用关系的研究

要理解参与创新的各行为者之间的联系是改善创新绩效的关键所在,创新和技术进步是创造、传播各种知识的行为者之间错综复杂关系的结果。创新系统知识流动是否顺畅,与创新绩效密切相关。弗尔曼在其国家创新能力的分析框架中指出:知识的流动有助于将创新基础设施(大学和研究机构等)的上游科学技术活动所产生的知识迅速向本地区企业扩散,否则这些知识将向区域外部扩散,这将不利于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19世纪的德国利用英国的知识溢出而得以迅速发展,20世纪的日本是利用产生于美国的技术迅速成长为世界经济强国,这从侧面反应出基础知识在本地区由公共研究机构向企业流动的作用,同时也反应出知识吸收能力对本地区技术创新能力提高的重要意义。

研究创新系统首先应当注重分析创新系统各角色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及其知识流动,本书以论文合著数据作为测度区域创新系统内部知识流动的指标,比较和分析我国各类地区知识流动特点和演化规律,找出我国区域创新系统内知识流动的瓶颈,分析造成知识流动瓶颈的原因。以论文引用数据作为知识吸收和溢出的测度指标,研究我国区域创新系统知识吸收和溢出的状况和倾向,分析知识吸收和溢出的特点。使用系统理论,测度我国区域创新系统中大学、企业和研究机构合作状况和演化特点,为区域政府制定区域技术创新政策提供理论支持。1.4.5 区域创新系统演化规律研究

研究创新系统演化规律是在对我国区域创新系统创新能力分类的基础上进行的。按照创新能力,我国区域创新系统分为高创新能力地区、中等创新能力地区和低创新能力地区。

从我国各个地区创新能力分布不平衡性出发,研究我国区域创新能力不平衡的状况和演化规律。从区域创新系统的投入出发,研究各个地区研究开发投入的不平衡状况和演化规律。研究区域创新能力演化规律与研究开发投入演化规律的关系和各种投入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分析制约我国区域创新能力的瓶颈因素。

从演化和比较分析的角度出发,研究企业研究开发和公共研究机构研究开发对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分析高创新能力地区、中等创新能力地区和低创新能力地区的基础研究开发投入和企业研究开发投入的不同特点,找出各类地区研究开发投入特点同区域技术创新能力间的关系。1.4.6 区域创新系统创新绩效评价理论的研究

将每个区域创新系统看作是一个由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构成的决策单元,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评价我国各区域创新系统相对创新绩效,分析影响创新绩效的主要原因。通过创新投入的影子价格和输入剩余,分析创新投入的效率,研究各地区创新资源的相对匮乏程度。本文分别从不同创新机构和不同的投资来源两个角度出发,研究区域人力和财力投入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

由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应当重视绿色技术创新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本研究在分析我国区域创新系统创新绩效的基础上,研究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区域创新系统的创新绩效。主要研究方法是在区域创新系统的创新输出中考虑环保因素,将万元GDP能源消耗量加入DEA模型的输出指标。

通过对各个地区创新系统历年创新绩效的比较,研究我国各个地区区域创新系统的创新绩效演化规律。

研究我国各个地区以专利申请量、论文发表量和获奖量为产出指标的研究开发产出绩效,比较各种研究开发投入在不同产出上的效率,分析我国总体技术创新中存在的问题。1.4.7 创新系统创新环境研究

区域创新系统创新环境包括创新系统信用环境,创新资金环境,创新系统人力资源和创新系统基础设施等方面。在给定资源条件的限制下,区域创新环境是决定一个地区创新能力的关键。本书首先从定量的角度出发,按照信息传递原理建立影响区域间知识流动的硬环境因素的测度指标,分析硬环境同区域创新系统知识吸收和溢出的关系。

以定性分析为主,以区域信用环境讨论为中心,分析区域法律、人文环境等软环境因素同区域创新的关系。

从创新环境中的创新人力投入、财力投入和人均科技经费投入同创新能力的关系出发,建立描述上述三种投入同区域创新能力的关系函数,分析创新人力和财力投入环境对区域创新能力影响。1.4.8 区域创新系统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从定性角度出发,研究区域创新系统和区域经济增长、技术选择机制、可持续发展观念、对绿色技术创新推动和产业结果进化等的多种关系,建立区域创新系统同区域可持续发展交互作用关系的结构和机理分析框架。1.4.9 北京地区创新系统的实证研究

从企业角度出发,根据新材料企业的特点,结合技术创新分布的A-U模型、工艺为先导的3-I模型、描述技术创新过程的ACK模型和技术创新的三维模型,提出基于工艺创新的企业技术创新过程分布模型。以该模型为基础,比较所研究的两家企业同国外领先企业技术创新过程的差异,分析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区域政府的角度出发,将企业技术创新过程放在区域创新系统中,结合创新系统的观点,建立基于区域创新系统的企业技术创新过程模型。利用该模型,分析企业创新过程同区域创新系统的交互作用关系,分析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存在的瓶颈因素。结合对企业的实证研究和模型分析,发现新材料企业技术创新过程存在的问题。根据技术经济网络分析和罗斯韦尔(Rothwell)提出的技术创新政策工具,提出解决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存在问题的政策建议。2区域创新系统的分析框架对我国区域创新系统进行测度研究和比较分析,必须首先建立适合我国实际状况的区域创新系统分析框架。本章在国家创新系统理论、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和技术系统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区域创新系统的实际,建立适合研究我国区域创新系统的分析框架。然后以发明专利申请量作为区域创新能力的测度指标,对我国区域创新系统按照创新能力分成三类:高创新能力地区、中等创新能力地区和低创新能力地区,并以此作为对我国区域创新系统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2.1有关创新系统分析框架的理论回顾

有关创新系统的理论及分析框架主要有国家创新系统理论、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和技术系统理论,下面对国内外创新系统分析框架进行简要回顾。2.1.1 国家创新系统的分析框架

英国学者弗里曼认为创新系统框架主要是由政府政策干预、企业研究开发、教育培训和产业结构四部分组成。弗里曼的国家创新系统分析框架可以用图2-1表示。图2-1 弗里曼国家创新系统分析框架

弗里曼强调这些部分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创新系统的功能是提高国家的竞争力。

朗德沃尔认为创新系统是由新的、有经济价值的知识的生产、扩散和使用上相互作用的要素关系所构成,他的创新系统的框架可以用图2-2表示。图2-2 朗德沃尔国家创新系统分析框架

朗德沃尔强调创新系统中企业、大学科研机构、教育部门和政府在相互作用中学习的重要作用。

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国家创新系统框架强调创新系统主体,即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和中介组织之间的知识流动,将知识流动作为创新系统的核心。通过分析阻碍知识流动的原因,解决创新系统的系统和市场失效。OECD创新系统的分析框架如图2-3所示。图2-3 OECD国家创新系统分析框架

OECD推荐使用联合研究活动、联合申请专利、引文分析和企业调查等方法来测度区域创新系统的各个机构之间的联系和知识流动。2.1.2 国家竞争能力和创新能力分析框架

波特教授在其论著《国家竞争优势》(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一书中提出国家竞争优势的“钻石模型”分析框架,认为国家竞争优势由四个基本要素和影响这四个基本要素的两个附加要素所决定。四个基本要素为:(1)要素条件。科学技术和管理人员、科研基础和信息基础设施、充足的风险投资。(2)需求条件。国内需求的结构、国内市场规模和增长率、国内需求国际化水平,这三个因素对国家竞争优势影响作用相当大。(3)相关和支撑产业及其间的相互关系。(4)企业的战略、结构与竞争。企业的竞争规模和竞争战略必须与其所在的环境相适应,这样才能发挥企业的竞争优势。

两个附加要素为:(1)国家政府。国家政府主要通过影响四个基本要素间接影响国家竞争优势。(2)机遇。企业无法预见的,与国家环境无关的事件。机遇可能改变产业结构,从而改变“钻石”结构的运作方式,因而改变竞争优势。

波特教授国家竞争优势的“钻石模型”分析框架如图2-4所示。图2-4 “钻石模型”分析框架

钻石模型中的每个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推动、相互加强,从而推进系统的演化和发展。决定竞争优势的本质在于整个系统,而不在于单个要素。单个要素较易复制,而整个系统很难复制。有些国家虽然不具有某种要素的优势,但可以通过其他要素的优势来弥补单个要素的劣势。波特教授指出,地理位置的接近和国内的竞争能够促进四种要素的相互作用,提高系统的运作效率。

弗尔曼等学者在罗默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波特的钻石模型和尼尔森国家创新系统等理论基础上,提出国家创新能力分析框架,他们认为国家创新能力由三部分构成:公共基础设施、特殊的产业集群和二者之间的联系。弗尔曼等给出的国家创新能力分析框架如图2-5所示。图2-5 国家创新能力分析框架

公共基础设施包括国家的技术积累,研究开发投入的人力和财力资源,资源条件和政策选择如教育培训投入、知识产权保护、国际贸易水平和税收政策。特殊的集群条件包括国家内部各个区域创新系统的关系,图2-5右边的黑色菱形表示一个区域产业系统(详细结构如图2-4所示),菱形框之间的连线表示不同产业区域之间的知识流动和相互作用关系。联系的质量表示国家创新基础设施和国家整个产业的互动关系。2.1.3 技术系统理论

卡尔森将技术系统定义为:涉及知识与技术的生产,传播和利用的机构在具有一定的公共基础设施环境的经济和产业区域中相互作用所构成的联系网络。

技术系统的构成四要素:(1)接受能力。国家教育和培训系统,公共R&D组织,企业R&D组织,企业家精神。(2)技术特性和技术溢出机制。知识和技术特性,有利于技术扩散的组织结构。(3)创新机制的多样性。产业中的企业运作方式,进入和退出机制。(4)区域R&D基础设施与产业的连接能力。产业集群,知识流动网络,与上层用户的关系,与外部企业的联系。2.1.4 中国国家创新系统分析框架

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技术创新模式,柳卸林等(2001)在对研究国外有关创新系统活动研究的基础上,根据中国创新过程分布的特点,认为我国创新系统由五部分构成,这五部分和创新系统各要素的关系如图2-6所示。图2-6 中国主要创新活动分布

这五部分主要是:研究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工程化研究;实施(制造);最终用户(消费者和工艺的使用者);联系(将互补性的知识联系在一起);教育。2.2我国区域创新结构

从上节所述有关创新系统的分析框架看出,创新系统的分析框架复杂多样。不同的研究和分析角度,有着不同的分析框架。虽然现在还不存在一个普遍的创新系统分析框架,但是,各分析框架共同强调的是相互作用的网络或系统。因此必须在我国现存科技和经济体制状况下,从对创新系统演化和比较的研究角度出发,基于系统的观点建立我国区域创新系统的分析框架,以便对我国的区域创新系统进行测度研究和比较分析。

从各国家不同机构在创新系统中的作用来看,各国不同机构所占的研究开发经费和人员的比例差距较大,具体数据如表2-1与表2-2所示。表2-1 2010年各部门研究开发经费所占比例各国比较表2-2 2010年各部门研究开发人员所占比例各国比较

如表2-1和表2-2所示,我国大学和研究机构从事研究开发活动的人员和财力之和大于企业从事研究开发的人力和财力的数量,这一点同发达国家有着较大的不同。虽然随着国家科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政府已经不是创新的主要发起者,企业在区域创新中的作用不断增强。但是,由于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还没有形成以企业为中心的技术创新系统,同发达国家相比,高校和研究机构依然在我国技术创新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因此,研究区域创新系统中企业、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关系,以及其对创新能力的影响,对探讨今后科技体制改革方向具有重要的意义。

区域创新环境能够有力推动区域创新系统各个机构之间的相互作用,区域创新环境包括创新系统信用环境,创新资金环境,创新系统人才资源,创新系统基础设施等方面。

研究开发投入对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我国区域创新系统研究开发投资的基本来源有以下四个方面:(1)政府部门投资来源于国家和区域政府,企业、高等学校和研究机构都能够得到政府的研究开发投入。(2)金融机构主要为国有商业银行,除高等学校外,企业和研究机构都可从金融机构获得研究开发贷款。(3)企业对研究开发活动的投资除了投向自身之外,还向高等学校和研究机构进行研究开发投入。(4)来自于区域之外的研究开发资金。

创新系统各个机构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不同创新系统间的相互作用产生了创新系统的知识流动,我国区域创新系统知识流动包括以下两部分:(1)区域内企业、高等学校和研究机构之间的知识流动。(2)区域创新系统之间的知识流动。

整个区域创新系统就是一个创新投入和产出的系统,投入的是人力和财力,这些投入经过创新系统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将创新投入转化为创新产出。创新系统对外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即区域技术创新的绩效和区域技术创新的能力。

区域技术创新的绩效,就是通过区域创新系统内部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将创新投入转化为创新产出的效率,即投入产出比。

按照弗尔曼对国家创新能力的定义,本书定义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是该地区产生商业化技术创新成果的能力。

根据我国研究开发投入的特点和国家创新系统的实际状况,结合2.1节中有关创新系统的分析框架,本书认为我国的区域创新系统的结构框架如图2-7所示。图2-7 区域创新系统结构图

图2-7的区域创新系统分析框架表明,政府机构和金融机构为企业、大学和研究机构的技术创新提供资金,企业不但接受政府的研究开发投资,同时也对大学和研究机构的研究开发进行投入,这形成了区域创新系统内的资金流。企业、大学和研究机构之间存在的知识流动构成了区域创新系统的知识流动。区域创新系统内的知识和资金流动是在区域创新环境下完成的。区域创新系统同时也同外部环境进行着资金和知识的流动。区域创新系统对外表现为区域创新能力。

通过分析创新系统的知识流、资金流、创新环境对创新系统各个要素间互动的影响,研究创新能力及其决定因素的关系、创新系统的创新绩效等方面的内容,对绩效区域创新系统上述内容进行比较分析,就可以把握我国区域创新系统的基本状况。

为了便于对创新系统进行比较研究,下面对创新系统按照创新能力进行分类。2.3区域创新系统的分类

为了对我国区域创新系统进行演化分析和比较研究,首先应当对我国区域创新系统按照区域创新能力进行分类。弗尔曼按照发明专利累计作为创新能力的累计,研究各个国家的技术积累。因此本书就以各个省市自治区历年专利申请累计量为指标,对我国区域创新系统进行分类。2.3.1 发明专利作为区域创新能力指标合理性

专利将研究开发投入和经济活动联系起来,既能反应出R&D活动的投入,又能反应出R&D活动的经济效果,专利与研究开发和经济结果的联系如图2-8所示。图2-8 专利与研究开发和经济结果的联系

如图2-8所示,专利将研究开发活动和经济活动联系起来,专利的数量不但可以作为研究开发投入的指标,也可以作为研究开发活动经济执行的代理指标。发明专利在三类专利中最具有创造性,一个地区拥有较多的发明专利意味着其具有较高的技术创新能力。

由格里利谢斯提出的知识生产函数是分析区域内知识流动,以及知识流动对创新能力影响的分析框架。该分析框架广泛应用于研究区域创新的问题,并在美国、意大利和澳大利亚进行了实证研究,该分析框架的中心问题就是对区域技术创新产出的衡量问题。Acs等人利用发明专利和美国技术创新数据库(SBA)所提供的创新产出数据分别作为区域技术创新产出的衡量指标,并利用知识生产函数进行回归分析,分析表明专利数据是非常可靠的衡量创新活动的指标,可以有效衡量区域的创新能力。

除了Acs的证明之外,其他许多学者都对发明专利作为衡量创新能力的合理性做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践工作。首先,发明专利比其他指标更接近于创新的商业应用,比如论文。尽管论文指标是研究开发的结果之一,但其更靠近研究开发活动的上游,远离商业应用。发明专利表现了一个地区商业化新技术的能力。其次,专利指标提供了衡量创新能力的时间和空间数据。再次,专利是最为广泛使用的技术活动的产出指标,多年来,一直被用作衡量国家技术活动的产出,许多学者应用专利作为创新能力的测度指标研究国家和区域的技术创新能力。最后,Acs也同时指出,专利作为创新能力的衡量指标,强调了区域内大学和研究机构对企业的技术溢出,专利申请是大学和研究机构向企业的技术转移直接的方式之一,体现出了创新系统不同机构在技术创新过程中的相互联系。因此发明专利作为衡量创新系统创新能力的指标是合理的。

马尔塞斯等使用专利申请量作为衡量区域创新能力的测度指标,研究了欧洲区域创新能力的分布状况。在我国,发明专利申请量很少受到专利授权机构审查能力的约束,更能客观的反映出一个地区创新能力随时间变化的情况。我国发明专利申请积压严重,一般申请的审批时间为四到五年,有些发明专利审批时间最长的拖延六七年。国外以美国为例,专利申请虽然也有积压,但是一般在两年半可以完成审批。我国发明专利从申请到审批需要的时间比美国多两到三年左右,如果使用发明专利授权量,则延迟时间较长,而使用发明专利申请量的延迟时间较短。因此,本书使用发明专利申请量作为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测度指标。

通过上述的理论分析,发明专利申请量作为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指标是合理的,下面从数据统计方面来论证专利申请量作为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指标的合理性。

利用2001—2010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的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的300对样本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发明专利授权量和授权量的相关系数为0.891,双尾检验在0.01的水平下显著相关。从数据上证明了使用发明专利申请量作为区域创新能力指标是合理的。

新产品产值虽然更为客观的反映出技术的市场价值,但是我国对新产品的产值统计只来源于73个重点工业城市的大中型工业企业,忽略了中小企业、研究机构和高等学校在区域创新系统中的作用。

利用2010年我国28个省市的发明专利申请量、新产品产值、科技经费和科技人员数据作为样本(详细数据见附表1),对发明专利申请量、新产品产值、科技经费和科技人员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如表2-3所示。表2-3 投入和产出相关分析结果*注:表示10%显著性水平。

如表2-3所示,发明专利同科技财力投入和人力投入的相关系数远大于新产品同科技财力投入和人力投入的相关系数,表明发明专利作为测度区域创新能力的指标更能反应出创新投入和产出的关系,在我国发明专利相对新产品产值能更好的反应区域技术创新能力。2.3.2 我国各省市技术创新能力分类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各个地区的创新能力发展很不平衡。通过分析不同类型地区创新系统的特点,有助于落后地区借鉴创新能力较高地区的发展经验,不断提高区域创新能力,缩短落后地区同发达地区的差距,促进区域经济科技平衡发展。因此,本文打破传统的东部、中部和西部的划分方式,按照创新能力的高低,对我国的区域创新系统进行分类。

根据各地区16年(1995—2010年)发明专利申请量的累计总和,使用K-means聚类分析方法对我国31个省、市和自治区技术创新能力进行分类,结果见表2-4。由于北京自成一类,为了研究上方便,将北京归入到最临近的类别。这样,我国各省市按照创新能力高低可以分为以下三类,如表2-5所示。表2-4 K-means聚类分析分析结果表2-5 各地区创新能力的类别

根据表2-5绘制我国各地区创新能力分布图,如图2-9所示。从图2-9中可以看出,我国创新能力高的地区主要集中于我国东部,中等创新能力地区主要集中于我国的中部,而低创新能力地区主要集中于我国的西部地区。相近类别创新能力的地区基本集聚在一起。图2-9 我国区域创新能力分类图3区域创新系统知识流动研究由于知识流动能够有效促进创新能力的提高,本章分析和比较我国知识流动的特点,并利用系统论的方法,研究知识流动的稳定性和有序性。3.1区域创新知识流动的重要意义

按照创新系统理论,在技术开发过程中,各机构之间相互作用与研究开发中的投入同样重要,而且,各机构之间相互作用对创新投入转换为创新产出的具有重要作用。创新系统的顺利运作有赖于知识流动,这些流动发生在企业、高等学校和研究机构之间。

由于我国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条块分割严重,中国创新系统存在着明显的“系统失效”。这种失效主要表现形式之一为企业和科研机构、企业和高等学校以及企业与企业之间合作、联系和知识流动不足。正如柳卸林在《21世纪的中国技术创新系统》一书中所指出:我国企业技术开发能力很弱,而高等学校和研究开发机构的研究开发能力较强,促进企业与高等学校和研究机构的技术创新合作,加强它们之间的创新互动,是国家创新系统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知识是公共产品,这一点已经被经济学的研究所证实。国家和地区吸收外部知识的能力和对外部的知识溢出,对经济增长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本章从研究我国区域创新系统知识流动的角度出发,分析不同创新主体间知识流动的状况和演化规律,找出知识流动的瓶颈,并提出政策建议,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各地区的知识吸收和溢出状况。3.2测度区域创新系统知识流动指标

研究区域创新系统内部各个机构间知识流动和区域创新系统知识吸收和溢出状况的前提是建立合理的指标来对这些知识流动进行测度。指标必须满足一定的原则和标准,而且必须同国际主流研究相接轨。3.2.1 指标选取原则3.2.1.1 测度创新系统内部知识流动的指标选取原则

首先,由于研究对象为各省市自治区的区域创新系统,因此测度知识流动的指标应当覆盖全国各个省市自治区。其次,指标只涉及区域创新系统内各机构间知识流动,不涉及区域创新系统间知识流动。再次,非正式交流既是创新扩散的主要渠道,又是创新的主要源泉,特别是对技术创新起重要作用的隐性知识,往往通过非正式交流来传播。因此指标不但要体现出知识显性流动,同时也要体现知识隐性流动。最后,统计指标要由国家权威机构发布,并具有一定的连续性,以便对创新系统内知识流动的演化规律进行研究。3.2.1.2 测度创新系统知识吸收和溢出的指标选取原则

一些指标必须刻画出知识吸收和溢出的方向;二是应当覆盖全国各个省市自治区,由国家权威机构发布;三是具有一定的连续性,以便对创新系统间知识流动的演化规律进行研究。3.2.2 科技论文合著作为知识流指标的合理性

科技期刊直接参与构成知识基础设施,是一个将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企业等知识机构与广大劳动者紧密连接在一起的社会知识网络的一部分,科技期刊传播是创新过程中新知识、新技术的生产、开发、扩散和应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科技期刊是知识流动的重要途径,不同机构的论文合著是不同机构在技术创新过程中相互合作的指标。中国科学院文献计量中心从1989年开始建立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对我国科技论文发表状况进行统计分析,其中论文合著的数据覆盖我国各省、市、自治区。在科技论文合著过程中,不但有显性知识的流动,合作者在科研活动中同时进行大量隐性知识的传递,这种隐性知识的传递是企业从公共研究机构获得知识的重要渠道之一。同时科技论文合著不但满足知识流动指标选取的原则,又是OECD推荐测度知识流动的指标之一。希克斯以论文合著作为知识流的测度指标,研究了创新系统不同创新机构之间知识流动的状况,梁立明等以CSCD中不同区域间论文合著数据为例,从科学计量学的角度研究了我国区域创新系统间知识流动的状况和特点。本书将科技论文合著数量作为衡量区域创新系统内部知识流动的指标,从CSCD中选取2000—2010年,不包括同一机构论文合著的278 210条论文合著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