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路亚记(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5 12:54:06

点击下载

作者:王铮,王松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北京路亚记

北京路亚记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北京路亚记作者:王铮,王松排版:Lucky Read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01-03ISBN:9787313159946本书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总序博物学文化丛书丛书主编 刘华杰

博物学(natural history)是人类与大自然打交道的一种古老的适应环境的学问,也是自然科学的四大传统学科之一。它发展缓慢,却稳步积累着人类的智慧。历史上,博物学也曾大红大紫过,但最近被迅速遗忘,许多人甚至没听说过这个词。

不过,只要看问题的时空尺度大一些,视野宽广一些,就一定能够重新发现博物学的魅力和力量。说到底,“静为躁君”,慢变量支配快变量。

在西方古代,亚里士多德及其大弟子特奥弗拉斯特是地道的博物学家,到了近现代,约翰·雷、吉尔伯特·怀特、林奈、布丰、达尔文、华莱士、赫胥黎、梭罗、缪尔、法布尔、谭卫道、迈尔、卡逊、劳伦兹、古尔德、威尔逊等是优秀的博物学家,他们都有重要的博物学作品存世。这些人物,人们似曾相识,因为若干学科涉及他们,比如某一门具体的自然科学,还有科学史、宗教学、哲学、环境史等。这些人曾被称作这个家那个家,但是,没有哪一头衔比博物学家(naturalist)更适合于描述其身份。中国也有自己不错的博物学家,如张华、郦道元、沈括、徐霞客、朱橚、李渔、吴其濬、竺可桢、陈兼善等,甚至可以说中国古代的学问尤以博物见长,只是以前我们不注意、不那么看罢了。

长期以来,各地的学者和民众在博物实践中形成了丰富、精致的博物学文化,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天人系统的可持续生存奠定了牢固的基础。相比于其他强势文化,博物学文化如今显得低调、无用,但自有其特色。博物学文化本身也非常复杂、多样,并非都好得很。但是,其中的一部分对于反省“现代性逻辑”、批判工业化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可能发挥独特的作用。人类个体传习、修炼博物学,能够开阔眼界,也确实有利于身心健康。

中国温饱问题基本解决,正在迈向小康社会。我们主张在全社会恢复多种形式的博物学教育,也得到一些人的赞同。但对于推动博物学文化发展,正规教育和主流学术研究一时半会儿帮不上忙。当务之急是多出版一些可供国人参考的博物学著作。总体上看,国外大量博物学名著没有中译本,比如特奥弗拉斯特、老普林尼、格斯纳、林奈、布丰、拉马克等人的作品。我们自己的博物学遗产也有待细致整理和研究。或许,许多人、许多出版社多年共同努力才有可能改变局面。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的这套“博物学文化丛书”自然有自己的设想、目标。限于条件,不可能在积累不足的情况下贸然全方位地着手出版博物学名著,而是根据研究现状,考虑可读性,先易后难,摸索着前进,计划在几年内推出约二十种作品。既有二阶的,也有一阶的,比较强调二阶的。希望此丛书成为博物学研究的展示平台,也成为传播博物学的一个有特色的窗口。我们想创造点条件,让年轻朋友更容易接触到古老又常新的博物学,“诱惑”其中的一部分人积极参与进来。2015年7月2日于北京大学序“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干嘛呢,如此投入?这是唐代烟波钓徒张志和描写的钓鱼场景。还有比这更有气势的,比如“两岸烟林,半溪山影,此处无荣辱。”

根据文献推断,历史上舜帝、周穆王、勾践、屈原、韩信、李白、杜甫、柳宗元、王安石、苏东坡、陆游、邵雍、郑板桥、乾隆都钓过鱼。

为了糊口,钓鱼活动由来已久,到现在依然有生命力,不过已由填饱肚子变成了改善伙食、消遣或者体育竞赛。我不懂专业分类,直观感觉至少钓鱼包括政治钓(人生钓)、娱乐钓、博物钓、体育文化钓等。我家的电视能收到专门的钓鱼频道!有旅游频道、钓鱼频道,为何没有观野花频道、观鸟频道?或许因为垂钓在现代社会已经演化出一个不小的产业,而在野地里看花看鸟,在中国至少目前还不容易赚钱。

我也钓过鱼!想起来总是美美的。

那是很久以前,细数是三十多年前了。钓具极为简单:木棍、浮漂、鱼线和鱼钩。只有鱼线和鱼钩是购买的,其他的则就地取材、自己制作。但完全不耽误渔获,大鱼小鱼都钓得上。大者竟达3市斤(1.5千克)。种类也多样:鲫瓜子、柳根子、宽鳍鱲、高体鳑鲏(我家乡称其雄性者为红绫子)、花泥鳅、船钉子、麦穗子、沙姑鲈子(棒花鱼)、七星子。除鱼外也钓蝲蛄(东北黑鳌虾)。1984年我到北京读大学后,再也没有亲自钓过鱼,倒是看过别人钓,更在《钓客清话》一类博物书中看过相关描写。当然,在换台的过程中也偶尔瞧几眼钓鱼频道。冬季,我们小区北门口时常有骑摩托的钓客摆地摊卖巨大的草鱼、鲤鱼、花鲢,声称是自己钓上的,我多少有些怀疑。在夏威夷的毕晓普博物馆参观过从前的各种鱼钩。我接触的垂钓事情,大概就这么一点。对了,还有两次替一美国亲戚在淘宝网购买过数十枚用于海钓的200克大铅坠。

坦率说,也许因为无知的缘故,我对现在高度技术化的钓鱼事业不大感冒。特别是对鱼池边上坐下阳伞下垂钓,感觉有点虚张声势、浪费钱财和精力,总之认为它与现代性的其他许多行当没什么两样,完全没有我小时候垂钓的那种自然味。

直到有一天,本书作者王铮跟我说起路亚钓,我才转变了观念,让我重新尊重起钓鱼来。当然不是全部。

王铮先生的介绍一下子就吸引了我。博物是我们的交集,我们都经常游走于北京周边,被大自然牢牢吸引着。王先生兴趣广泛,对鱼以外的动物(河蚌、丽斑麻蜥、鸟等)、水文、气象、植物、地质、地貌也很在行,本书的写作以鱼为主,兼及其他。王铮还较早地玩起了无人机,给我看拍摄的照片、视频,让我羡慕不已。一时间,我竟然也想自己购买一台。在六环外一个安全地带王先生专门向我演示了无人机操控,我也亲手试了试。

接触王铮之前,我完全不知道什么叫路亚(lure)。原来是用假饵,这我一下子就明白了。我小的时候在东北吉林通化罗圈沟河钓鱼时就用过一种“毛钩”,它应当算作比较原始的假饵了。这种毛钩简单到只有一个弯钩,倒刺很短或者全无,而所谓饵就是绑在钩上的小毛毛,通常用彩线或者塑料做成。一般是站在河中的流水环境中使用毛钩,不断甩竿儿,让鱼误以为钩是一种活动的小虫子。倒刺故意做得短是为了把钓上的鱼快速收到胸前的鱼篓中。此过程是不用手摘鱼的。鱼线不长,竿立起来,鱼到眼前,对准鱼篓,直接落篓。所钓的鱼通常不大,但高手一会儿就能钓它半篓子。

我偶然了解到,王铮钓上鱼来最后又放生,不吃自己钓上来的鱼,令我肃然起敬。记得帆船航海家翟墨说过,在海上不吃鱼,“因为我感觉鱼和我差不多,都是在海上,基本算同伴了。”时常接触鱼却不吃,感动了我。我理解他们对鱼的情意。我自己根本做不到这一点啊。

王铮带了一部分稿子,讲了写作计划,我觉得选题不错。接下来,就是讨论如何把书稿尽快完成,我甚至忘记了我提过什么建议。近些年,有人打听博物学,我毫无保留,想到哪就说到哪,经常出一些“馊主意”。听不听、听多少我完全不在意。现在呈现的这部书,比我当初预想的还要好,感谢作者为首都北京贡献了一部有特色的博物志。

作者在书中写道:“路亚不同于大家常见的钓鱼方式,要在一个地方等待鱼上钩。而是需要钓手不断地根据他对鱼的习性的了解,主动出击寻找。”(本书第13页)“你我不用跟随达尔文乘坐‘贝格尔’号,不用穿越大洲大洋,需去登陆加拉帕格斯群岛,在北京就能领略自然的进化神奇。”(第230页)“随着对鱼深入的了解,我不再关注所钓鱼的大小、多少,更关注的是自然和鱼的进化,更关注的是鱼的生活故事。(第230—231页)

关注环境、关注鱼的生活,这是很高的境界。博物而有非人类中心论的思想、实践,这正是我们这个时代需要的。

这不正是怀特、梭罗、利奥波德等博物学家做的事情吗?那些只抽象地讨论他们的思想而不顾及其基础性实践的学者不是应当反省一下吗?《北京路亚记》不正是对自己乡土的一种个人化的探究吗?作为首都的北京,比起其他发达国家的城市,不是严重缺少这类有特色的作品吗?当下,对科技的高额投入并未产出合适的产品以有效满足本地居民对周围世界的了解。上世纪50年代中国引进过一部《研究自己的乡土》,现在北京应当在此标题下出版系列作品。谁来撰写呢?职业科学家当然是重要人选,但是今日的职业科学家都很忙,通常也瞧不上这类“肤浅”的工作,他们最在乎的是用百姓看不懂的洋文在外国发表有显示度的论文。此时,博物学家可以出场。实际上他们一直“在场”,只是缺少官方认可与媒介展示。

公众如何真正爱自己的家乡,怎样参与环境保护和环境监测?首先得超出口号和书本,走到户外、野地,做长期的实际体验、考察,本书为公众博物、乡村旅游、自然教育、环境保护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性资料。更重要的是,它是有趣的、可感的,呈现的不是枯燥的数据。希望它能吸引更多的人博物起来。博物学有不足之处,但也有优势。博物有许多路径,必有一款适合读者。

博物学是平行于自然科学的一种探究活动,过去一直是,现在、将来也是。刘华杰2016年10月14日于北京西三旗10月15日修订第一章有关钓鱼这种精致的鱼类水彩画国内画的人不多。没有相机前,博物学家记录都是靠绘画,记录下来的动植物生动的同时,又带着观察者强烈的个人色彩。绘画相比摄影,更像是一次面对美丽事物的再创作。马口鱼水彩画,作者Yusei Nagashima。1.聊聊钓鱼的那些事,钓鱼是最古老的体育运动

小时候,看到水边有人钓鱼,我最喜欢凑上去,伸脖子看他鱼篓里的收获。

我生在辽东,那儿水资源丰富,经常能遇见钓鱼人。在我眼里,钓鱼是一项最高级的娱乐,不仅拥有一套高级的钓鱼装备,还可以吃到平时不常吃的鱼。没有钓鱼装备,更多的时候,我只能跟着小伙伴在泡(pǎo)子、溪流里,用石头、泥巴筑坝,把水排干,徒手摸鱼。多年过去了,我终于拥有了自己的钓具,可以任性钓鱼了,我才有机会认真享受和审视这项跟人类一起发展的、最古老的、最有自然情怀的体育运动。

绝大部分体育运动就是起源于我们日常的生活和劳动。像跑步、竞走,就是我们的日常活动;像划船,是摆渡船工最早的打赌娱乐。钓鱼也不例外,它脱胎于古人的渔猎活动,与现代奥运会中的标枪、射箭是一奶同胞。最初,钓鱼是我们重要的谋生手段,没有丝毫娱乐。渔猎活动能够给人类提供更丰富的蛋白质,保证人类大脑的进化的营养需求。肉类热量更高,让采食变得更有效率,这也就使人类从繁重的采食中解脱,能有更多的剩余精力去娱乐游戏。18世纪德国哲学家席勒,在他的《美学教育书简》中这样写道:“只有当人充分是人的时候,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的时候他才完全是人。”人剩余的精力越多,游戏的形式就更多样,游戏规则就更完善,慢慢地,大部分游戏演化成体育运动,替代繁重体力劳动,成为我们生活中新的必需品。

钓鱼是特殊的体育运动,是人和鱼结合的运动。但钓鱼又不同于马术,不是追求人与动物的“人马合一”,也不同于斗牛中人跟牛的竞争关系。钓鱼中,人和鱼的关系是亦敌亦友,想要擒获大鱼,需要像了解朋友一样,了解鱼的生活习性,了解鱼生活的自然。在当前这个社会,是否有好的钓获,不是考验你的钓鱼技巧,而考验的是人对自然生态的保护,有好的生态,才会有更多的鱼。鱼多,不用钓,可以用瓢舀。

人类很早就在捕鱼、食用鱼,北京周口店山顶洞文化层就出土了青鱼、鲤鱼化石,鱼骨上有孔洞,被用作饰品。远古时代,捕鱼比打猎更为安全有效。旧石器时期的人类,一开始就观察到水涨水落,就跟我小时候一样,用垒坝排水的方式“涸泽而渔”。这种捕鱼方式完全不需要工具,节省体力,又安全高效。而那时的打猎工具极其简单,用随手捡来的木棍或打制的石球对付猛兽,往往自身都难保,只能靠超强的奔跑能力,追打马啊鹿啊,这类温顺的动物。到了新石器中晚期,出现了各种捕鱼工具,有鱼叉、鱼镖、渔网,还在黄河岸边的半坡文化遗址中出土了骨质的鱼钩。

在文字档案的记载中,词汇出现的频率,能看出那个时代的生活状态。商代,“渔猎”在甲骨上是很常见的刻字,有人统计过《甲骨文合集》上有关渔猎的甲骨2226片,详细记录捕获鹿的甲骨有上千片,涉及捕鱼的有29片。狩猎是历代帝王重视的一项活动和仪式,代表着国家的军事实力,对狩猎的过程与结果都有详细记载,而有关钓鱼的记载仅仅说“商王亲自参加钓鱼”。说明捕鱼活动在商代不再是重要的生产活动,它走向边缘化和娱乐化。鱼作为中国人爱吃的一种食物,捕鱼生产依然不可或缺。到了周朝,甚至设立了专门管理渔业的部门,有关捕鱼的记载增多。随着用网捕鱼技术的发展,钓鱼这种效率低下的捕鱼方式,到了商代以后就彻底成为了一项有闲阶层的娱乐活动。春秋时代甚至出现了养鱼专著,人类不必再在自然的环境里冒险捕鱼了,《陶朱公养鱼经》记载了从池塘条件、鱼苗繁殖、饲料饲养等详尽的鲤鱼养殖方法,估计从那时候起,就出现了黑坑的玩法。

古时候,士大夫把钓鱼作为一种消遣,更是通过钓鱼表达自己对自由山水和生活的感受,展示自己“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式的隐逸情怀,以及“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式的哲学玄思。中国士大夫会为钓鱼写一些歌词诗赋,也经常会画独钓寒江雪的落寞题材。但有关具体的钓技、钓法却是少有详细、系统的专著记载。欧洲人也爱钓鱼,钓鱼是贵族们的娱乐方式,在希腊文明的鼎盛时期,就出现了飞蝇型的假饵。欧洲人对于钓鱼的文学作品很多,记录得更详实客观,比如《钓鱼便览》、《钓客清话》,这些作品都详实地记录了钓鱼的方法、鱼竿的制作、鱼的习性等很多细节。中国的士大夫,都是一朝天子一朝臣,胜者为王败者寇,没有世袭传承下来。而欧洲贵族世袭保存相对完整,有了贵族的带动,钓鱼活动到了近代还有很好的传承,所以欧洲的钓鱼运动最为发达,有着众多的参与人群。法国全国6000万人口中,垂钓爱好者就有1000多万人,法国本土的96个省都有自己的钓鱼协会。随着现代商业社会的发展,对于钓鱼这项运动的深入开发,比赛规则进一步制定完善,钓鱼已经完全发展成为一项新兴竞技体育运动,但由于传承和推广的原因,钓鱼在我国还处于娱乐游戏和体育运动结合的初级阶段。

对钓鱼的记述,从有文字之时就开始了,可见钓鱼对我们古人生活的重要意义。甲骨文对捕鱼的形式有着清晰的描述,几种捕鱼的方式都被写成“渔”,有用手捞鱼的,用渔网捞鱼的,用鱼竿钓鱼。我国从事渔业文明研究的人,往往都是文史类的专家,擅长的领域相对比较专一,从查阅资料的内容来看,中国渔业文明,我只看到了鱼骨、鱼钩、网坠实物考证。我不能在河边,站在古人的身后,感受到那时候的青山绿水,看看他鱼篓里是否有已经消失的鱼类。我们只能利用现有的素材,通过渔具的演化,探索钓鱼这项运动的发展。

对孩子来说,探索整套的渔具制作奥秘,简直是一次认知上的大爆炸,可以伸缩的神奇鱼竿、透明的“塑料”渔线、锋利的精钢鱼钩,了解每一项的设计和制作都叹为观止。尤其是中空鱼漂,就像黑芝麻馅料,是如何放在汤圆的中间一样,让我百思不得其解。那时候没钱置办装备,只能模仿大人的样子,用竹子做竿、麻绳做线,铁丝弯成钩,在水边抛上几下,从来没有感受过鱼儿牵拽带来的快感。虽然粗糙,但是那时候就明白,钓鱼的工具最核心的三部分是鱼钩、渔线、鱼竿,有了这三个部分就可以钓鱼了。各类捕鱼技巧的目的就是让鱼离开水,这是“渔”的含义。对渔的方式,从有文字之时就开始了,甲骨文清晰形象描述了,有用手捞鱼的,用渔网捞鱼的,用鱼竿钓鱼,可见渔鱼对我们古人生活的重要意义。

鱼钩的制作,代表了远古人类工具制作的顶级水准。当然,最初钓鱼很可能是不用鱼钩的,现在的云南少数民族就有这个传统,渔线上直接拴饵就能钓鱼。随着鱼数量减少,钓鱼的难度加大,人类用荆棘、骨刺等做出了直的鱼钩,靠卡在鱼的嗓子里,将鱼钓上来。姜子牙当初在渭水边钓鱼,鱼钩是直的,看来也不是虚言。日本人渡边诚对整个东亚地区鱼钩的演化有着系统的研究,他完整地收集了我国出土的各种形制和材质的鱼钩。每个磨制的鱼钩都是独一无二,精益求精。从最初的直型鱼钩(图7),到现代人使用的各类弯形鱼钩,古人都已经制作出来,从没有勾刺,发展到有外勾刺(图1),内勾刺,双勾刺(图2、3、4、5),以及左右对称的锚形鱼钩(图6)。制作的材质也是从木材、鱼骨、兽骨等天然材质,一直发展到青铜和铁。摘自《中国古代的鱼钩》,作者渡边域。

古人制作鱼钩的精巧程度让我们叹为观止,跟现代鱼钩比起来可能只是材料工艺上的差距。现代人使用的各类弯形鱼钩,古人都已经制作出来,从没有勾刺,发展到有外勾刺、内勾刺、双勾刺,以及左右对称的锚形鱼钩。制作的材质也是从木材、鱼骨、兽骨等天然材质,一直发展到青铜和铁。鱼钩体积小,用青铜和铁铸造的鱼钩,更是容易腐损,所以存世的物证较少。

古代人可以不用鱼钩钓鱼,现代的很多渔民钓鱼也不用鱼竿,徒手用渔线就足够了,所以渔线是钓鱼必不可少的核心工具。中国古代对于渔线的选材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渔线在《诗经》中就有记载,“之子于钓,言纶之绳。其钓维何?维鲂及鱮。维鲂及鱮,薄言观者……”,意思是“他要出去钓鱼,我为他理丝绳,钓获的是鲢鱼鳙鱼……”,鲢鱼鳙鱼都是大体型的淡水鱼,有较大的拉力,说明那时候的渔线强度已经非常好了。最早的渔线一定是从植物藤蔓、羊肠制作的天然材质的绳索开始,演化成麻、棉、马尾、丝这类天然的长纤维。天然的纤维,长度更长、韧度更强,可以制作的更加纤细,不容易被鱼类发现。藤蔓和动物肠道这些钓线的初级材料世界各地都有,但更高级的麻、棉、丝这类天然纤维却是地处温带的欧洲大陆所不具备的。棉、麻都是原产于热带亚热带,随着近代的商业交流才进入到中国和欧洲,中国人在宋代出现“棉”字。欧洲人接触到棉、麻这类适于做渔线的材料一定比中国人更晚。而丝这类优良的、纤维长度最长的天然纤维,中国人已经有四五千年的利用历史,《国风·召南·何彼襛矣》中记载的“维丝伊缗”,指的就是用丝编织的钓线。

鱼竿更不用说,竹子是制作鱼竿的最好天然材质。就算在现代,竹子依然是很好的鱼竿制作材料。在日本,很多传统手工制作的顶级鱼竿,依然在使用竹子。世界竹子主要分布在亚非拉一些国家,欧洲没有天然分布的竹种,所以在古代欧洲人享受不到竹子制作的鱼竿所带来的轻便坚韧的手感。《诗经·国风·竹竿》里有“籊籊竹竿,以钓于淇”,意思是“钓鱼竹竿细又长,用它垂钓淇河上”。《后汉书·方术列传·左慈》中记载了左慈给曹操演示钓鲈鱼的过程,“以竹竿饵钓于盘中,须臾引一鲈鱼出”。而诺曼。麦克林恩所写的《一江流过水悠悠》中,记录了20世纪20年代,兄弟两人飞蝇钓鳟鱼的生活,主人公使用的是上等飞蝇钓竿,还是用的产于越南的竹子做成。

钓鱼从古至今,核心工具——鱼竿、渔线、鱼钩一直没有质的变化,变化也只是材质的更新发展。我们国家钓鱼运动因为竹子、丝线这类材料唾手可得,在古代钓鱼运动中,应该是一直属于世界领先水准。随着科技的发展,我国传统的钓鱼运动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各种舶来的新材质的渔具,智能鱼漂鱼竿、大数据分析……未来不知道钓鱼运动会变成什么样子,但更让我担心的变化,是我们身处的自然的变化,和一直陪着我们娱乐的鱼的衰退。

对于鱼类的研究,尤其在鱼的分类上,古人颇有造诣,多亏我们的老祖宗,在鱼的科一级的分类上,我们都有对应的汉字,所以我们不用去死记硬背拉丁文和不知所云的音译中文。《诗经》中有鱼的专用名11个,如鳟、鲂、鳢、鲤、鲿等。到了《尔雅》则新增了31个,汉代成书的《说文解字》中收录“鱼”部字共103个。看“鱼”字部的右半边,你就知道,古人给鱼起的名字,一定是赋予了很多寓意,蕴藏了很多美好的传说。宋代大科学沈括的《梦溪笔谈》,记载鲤鱼名字的由来是因为其侧线上有三十六片鳞,鳞上有像十字的黑纹,三十六乘以十,刚好是一里的步数。古人观察到其出色的跳跃的特性,它也就被赋予了鲤鱼跳龙门、金榜题名等美好愿望。后代又有人分别对每个字对应的鱼种进行了注释,描述鱼的形态和产地。反观我们现在很多钓鱼人,除了能够辨识青草鲢鳙以外,不认识的小鱼一概叫白条。带回家吃的鱼,也就分类为两种,野生的和吃饲料的。古书中“鱼”字部的字,命名的都是水里生活的动物,里面有很多谬误,但是有关鱼的命名,大部分名字都沿用至今,是我国鱼类分类学命名的基础。比如鳎,古时候就是指比目鱼。鳎科是一大类近海的底栖鱼类,因为海床的情况复杂,对网具要求很高,古人那个时候就有记载,说明有一定的捕捞量,可见当时古人捕捞的装备、技法是多么高明,而且将捕鱼范围已从内陆的河流湖泊,拓展到了海洋。

对比古人,现代我们对鱼类的研究则少了很多情怀和雅致。现代鱼类的研究更注重有经济价值的鱼类,对鱼类种群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没有经济价值的鱼类研究很少;对于鱼类的养殖繁殖研究多,对鱼类的行为和习性研究少;对鱼肉营养价值研究多,对鱼类种群和生态保护研究少。这些以经济利用价值为导向的研究,虽然也对鱼类研究方面有积极的意义,但是也让科学显得一切都是为人类所用的,让人类对自然和生态少了敬仰和亲近,这也是当下各个科学研究领域的风气吧。2.路亚没什么稀奇,一切都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

路亚是“lure”的音译。

英文中bait和lure都是鱼饵,但是两个词却是完全不同的钓鱼方法所使用的鱼饵。鱼饵通过刺激鱼的感官,诱导鱼咬钩。目前通常使用的鱼饵都是鱼类喜欢的食物,如人工的配合饵料,以及天然的鱼饵像蚯蚓、红虫、玉米等,可以称之为真饵(bait)。而假饵(又叫拟饵)是用金属、塑料、羽毛、硅胶,模拟鱼类的掠食对象制造出来的各种颜色、形态、尺寸的鱼、虾、虫,是鱼没法食用的假饵(lure)。

掠食和繁殖是生命体最基本的特征。所有生命体的感觉器官的进化,其实都是为了掠食、繁殖这两个目的。感觉器官一是通过对光、嗅觉、声音、压力等的判断,辅助生物更有效率的掠食;二是在生物从同体繁殖进化到异体繁殖以后,用于辅助生物找到异性,竞争交配权,繁衍后代。

最原始单细胞上的眼点,具有感光细胞,能够感受到光线,使单细胞能够游向光线充足的地方,以便能更有效地进行光合作用,产生养料,维持生存和繁殖。到了生命体最高阶的人类,感觉器官已经进化出了由视觉、嗅觉、味觉等器官和组织构成的非常复杂的感觉系统,是生命进化的最高阶段,也是自然给予我们的最珍贵的礼物。尽管拥有这么多组织和器官,日常生活中,我们都会忽略它的存在,就像太多人吃饭是为了快速充饥,所谓的味觉享受,也都是追求麻辣这种味觉上的灼烧感。就像购买一辆顶配的豪华SUV,每天只是开车上下班,豪华音响仅仅是用来听听广播,强力的四驱,也只是为了停车能上马路牙子。鱼的结构示意图,主要分为:胸鳍、背鳍、腹鳍、臀鳍、尾鳍,以及侧线。

本书中摄影图片大多由作者妻子姜辛女士拍摄,下文将不再一一注明。

鱼的感觉器官主要是视觉、嗅觉以及它特有的侧线。侧线是鱼类身上最强大的感觉器官,能够感受到声音、水的压力等。正是了解和利用了鱼类的各种感觉器官的特性,人类在干爽的岸边,开始了“守株待兔”式的钓鱼。大家通常在水边看到的垂钓,都是用鱼钩加挂真饵,利用鱼饵的色香味,刺激鱼的嗅觉,引诱鱼上钩。而鱼类最强大的侧线,以及在昏暗的水下发育出的强大视觉系统,在这种钓鱼方式中并没有被充分利用。对于掠食性鱼类,它们的侧线系统和视觉系统更发达,能够迅速地感觉到水中逃跑小鱼的游动,落入水中飞虫的挣扎。路亚就是利用掠食性鱼类的这个捕食特点,设计出模仿小鱼和昆虫等形态、颜色的假饵,利用鱼竿、渔轮放线和收线,制造出各种坠水、游动、挣扎等姿态,诱导鱼攻击。

拟饵的类型主要有三大类:羽毛型、硬饵、软饵。

路亚现在主要流行于欧美,成为一种时尚的运动,已经演化成总奖金高达百万美金的职业比赛,如世界户外钓鱼大奖赛(FLW)。路亚不同于大家常见的钓鱼方式,要在一个地方等待鱼上钩。而是需要钓手不断地根据他对鱼的习性的了解,主动出击寻找。它是一种全身的运动,不需要搅和鱼食弄得满手香精味道,也不需要精细复杂的拴钩、绑线、调漂,对装备的要求也相对简单精练,非常受现代人的喜欢。路亚的另外一个吸引人的地方,就在于装备的研究,不同鱼种在不同季节的不同习性,引申出不同的钓法和不同的技巧,也有着不同的装备需求,可以演化出无数种的竿、轮、线、拟饵的组合。假饵(又叫拟饵)是用金属、塑料、羽毛、硅胶,模拟鱼类的掠食对象制造出来的各种颜色、形态、尺寸的鱼、虾、虫,是鱼没法食用的假饵(Lure)。

绝大部分路亚钓鱼的人,可能会觉得路亚是一个纯粹的舶来品,我个人认为这还有待考证。我国古代就曾发明过用假饵引诱鱼的方法,在汉代王充《论衡·乱龙篇》中:“钓者以木为鱼,丹漆其身,近之水流而击之,起水动作,鱼以为真,并来聚会。”意思是钓鱼的人用木头雕刻成鱼,用红漆漆在鱼身上。把木鱼迎水飘浮而击水,水被激起,木鱼浮动。游鱼以为它是真鱼,一齐游来聚会。这比《钓客清话》里面记载用布条做成米诺鱼(Minnow,拟饵的一种)来钓鱼的方法要早很多。

刘华杰老师和伙伴王松,都曾对我提起过东北老家用毛钩钓宽鳍鱲的经历。毛钩,就是把鱼钩拴上鸡毛,反复抛投入水,效果出奇的好,俗称“溜毛”。这不就是让老外推崇备至,让国人看得眼花缭乱、赞叹不已的飞蝇钓法吗?话说这是40年以前东北就有的钓鱼方式,那个时代相对封闭,飞蝇钓法作为舶来品进入国内的可能性不大,路亚是舶来品这个说法到底算不算准确。

钓鱼活动的发展,是随着人们对自然环境的逐步了解逐步发展起来的,是人类通过仔细观察鱼类习性,针对鱼的不同习性,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因材施造的一种活动。每个地域的情况不同,钓鱼工具和方法发展出的状态也各不相同。就像在中国的造纸术成熟之前,外国人也就地取材、因材施造地做出了莎草纸和羊皮纸。放下谁先起源和到底谁的技艺更高的纠结,分析路亚之所以在欧美盛行,在我国衰微的原因,也许答案简单到可笑,可能就是因为欧洲掠食性鱼类多,而我国掠食性鱼类种类少。也可能是因为中国人对美食的执着热爱,路亚捕鱼的效率较低,只有更高效的捕鱼和养鱼技术,才能满足我国人民不断提高的吃鱼需求。3.我爱路亚记录下来,证明你真的热爱钓鱼

我年龄不小,但在路亚人里绝对不敢说是前辈,近几年才有时间四处游钓。我在路亚人里天资也是单薄的那类,曾经买了路亚全套的装备,居然因为找不到路亚的场地,整整闲置了五年。后来经过高人的指点,从延庆的渣汰沟开始探钓,一点点找到钓鱼的感觉。虽然资历、资质都不高,但是两年来,我开着我的小车,每个周末都跋山涉水,行程破两万公里,将北京的永定河、潮白河、拒马河、泃河粗略地探钓了一遍,也算是比较勤奋的路亚人。这个过程中,我不仅惊喜于北京周边的美丽景色,也对路亚有了更深的喜爱。

有文章说,基因决定着人类的活动,同时活动改造了人类的基因。男人、女人因为生理特点的不同,从一开始在还不能称其为人类的时候,就有分工。男人力量强,从事渔猎,女人耐力好,从事采集。这些由社会分工所形成的活动,深深地刻入到每个人的基因中。在现代社会,虽然生活在城市里,但是女人都乐于去超市、商场里采购,去乡间享受采摘的乐趣,而从事钓鱼的人90%以上为男性。渔猎活动已经刻入男人的基因,让男人非常享受钓到鱼时兴奋的快感,这是女人无法体验的,同样男人也大多不能享受女人逛街购物的乐趣。夏天,不管气温多高,也是要把自己包裹的严严实实,防晒伤、防虫咬、防草刮。

清浅的溪流一定是我们人类最初捕鱼的场所。当初人类捕鱼是从没有任何工具开始的,像狗熊一样,在溪流里守候洄游产卵的鱼类,等它们在浅滩挣扎时,仅仅靠双手,或者是石头、木枝,在没有溺水风险的情况下,欢腾着、水花四溅地捕捉洄游的鱼群。相仿的场景在云南曾经有过,每到春天桃花盛开的时候,纳西族和普米族就会利用鱼游到浅滩产卵的机会,用木刀来砍鱼。

我喜爱路亚钓法,是因为路亚更能游走在山水之间,享受自然。就像打高尔夫球,“高尔夫”在荷兰文中的意思是“在绿地和新鲜氧气中的美好生活”,它最大的享受之一就在于巧妙的设计自然天成的精美球场,良好的自然环境让从事高尔夫运动的人乐此不疲。这也恰恰是溪流路亚吸引人之处。

北京没有大江大河,但是溪流的资源还算丰富,永定河、白河、泃河、拒马河都是穿越燕山蜿蜒流淌的水系。我的印象中,白河是白色的、永定河是黄色的、泃河是黑色的、拒马河是灰色的,是水给了它们性格,山给了它们容貌。它们在山间溪流交织,再加之北京一年四季的风景变化,是我们这些久居都市的人神往的清净之地。溪流路亚的主要对象——马口鱼,对环境和水质的要求都是最极致的。首先,马口鱼是高氧需求鱼类,翻腾奔流的溪流才能提供足够的氧气;其次,马口鱼对水质要求很高,是水质变化的金丝雀。所以,有马口鱼的地方一定山势错落、水质清新,北京周边的山势水情恰恰为马口鱼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生态。溯溪而上,观山踏水,绝对比打高尔夫有更多自然情趣。

就运动的本质来说,在溪流里路亚更像是钓鱼、徒步、探险、溯溪几种运动的高度混合体。探索是路亚运动的一个精神内核,不像台钓,坐等鱼儿上钩。路亚需要根据我们的经验不断地移动、试探,主动出击,去寻找鱼可能存在的方位,用抛投和操竿的技巧吸引鱼攻击。同时,路亚对于抛投技巧有着精准的要求,在溪流中路亚更是需要在岸边河间作钓,水情、地形、植被等环境复杂,对抛投技巧要求非常苛刻,需要将拟饵准确地抛投到鱼能感知到诱惑的水域。也正是因为这种运动对身体耐力、协调性以及心理上都有很高的要求,才更适合我们这些热爱自然的“野”心家。永定河的山和水。永定河是流经北京境内最大的河流,是北京的母亲河,发源于山西、内蒙古、洋河、桑干河、妫水在延庆盆地汇入官厅水库。今天的北京城就是在它的冲积扇上建立起来的。

说了太多自己对路亚的热爱,也回见当年刚入门的时候,面对去哪钓、哪有鱼、哪个季节钓、怎么钓等众多困惑,所以决定记录一下我两年来北京路亚的经历,记录曾经的水情、鱼情,与大家共享美好。

这本书可以说是一本北京周边路亚马口鱼的路书,因为我将北京主要的河流已经钓遍,基本的鱼情大家都能够看到。但是你也可以说它不是一本路书,因为在溪流路亚相对于人工钓池,影响的因素更多,季节变化、早晚时间、温度升降、水位涨落,哪怕是不是昨天有人曾经来过,惊扰过鱼群,都会影响同一个钓点,以及时时刻刻不同的钓况。所以这本书中我写到的曾经钓况很好的钓点,未来大家去钓的时候也许跟我描述的情形完全不一样。

这本书更多是真实记录我在一年四季中,各种天气情况下,各种水情的情况下,我个人在溪流路亚的感受,仅给大家以借鉴。

在钓鱼的过程中,我不仅领略了北京山水的美丽,更让我结识了一些涉猎更广泛的“自然”爱好者,也逐渐将路亚变成一种我重新认识自然的手段,他们让我从一个更加全面的视角看待路亚这项运动。跟我一起路亚的人有IT的精英,有摄影高手,有职业白领。他们其中很多人不钓鱼,但是他们对北京原生鱼类研究颇有见地;他们不钓鱼,但在植物学、地质学方面给了我更多的见识;他们不钓鱼,但是跟我一样热爱自然。正是有了他们,才让我的书里有了生动的鱼、奔流的水和生机勃勃的植物。地黄就是六位地黄丸中的地黄,市区内也可以见到。在郊区的石头缝中,它生长的格外挺拔,虽然只有一点点土壤。4.有关放流,我需要再强调 当你站在山谷中,河岸旁,你就是万物之王

人都会幻想当一个仁慈的国王,了解国家的一草一木,尊重国土上每一个生灵的价值,受自己国民的爱戴。空旷山谷中,当你站在河水边路亚的时候,耳边只有水声、风声,看到是洁白的岩石、植物在随风摇摆、河水清澈宁静、河滩五颜六色。此刻,你会感觉到,你就是万物之王。

我萌生写书念头的时候,周围的朋友是反对的。因为各个钓鱼论坛里,很多新人都在跪求路书,希望知道钓点,但是拿出钓点跟大家分享的还是很少。分析原因,可能大家担心钓鱼新人不懂规矩,或者让喜欢吃野味河鲜的人知道了钓点,资源被破坏,以后就无鱼可钓了。

人跟动物的关系是不断变化的,最初动物是作为人类的捕食对象。随着渔猎工具的发展,捕猎的效率大幅提高,富裕出来的动物被驯化了,一部分动物成为了人类的助手,如牛犁地,马拉车,狗看家;另外一些动物被饲养、繁殖成为了人类的生活必需品,人类可以随时获取动物性的食物,因此狩猎的活动也在逐渐弱化。到了当今这个时代,越来越多的动物成为了人类的宠物,甚至以前普通人惧怕的蜥蜴、蛇、蜘蛛、甲虫也都跟人同居一室,成为家庭的一员。人对动物不再仅仅是物质和生产上的需求,更多的是陪伴满足人的精神需求。

现在地球上动物的生活区域分为三类,生活在自然里的动物,生活在人身边的宠物,生活在养殖场里的食物,不管是哪种,作为地球高阶动物的我们,都该善待它们。

人类驯化动物的历史只有一万年,但是人类几十万年以来的狩猎行为,影响着人类的基因。看到河里的鱼类,我们总有将它们捕捉上来的冲动,男人对钓鱼的喜欢是很难改变的,彻底改变这一习性,也许再需要几十万年。中国在夏商时代就有“夏三月,川泽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的规定。在那个物质相对匮乏的时代,人们就有这种保护意识,更何况我们富足的现代社会。现在的钓鱼已经是“娱乐活动”,绝对不是“渔猎活动”,现在我们已经不再需要从自然中亲手摄取。想吃鱼,市场里的品种琳琅满目,世界各地的鱼种可以任你挑选。

通过生产发展,钓鱼从谋生手段变成娱乐消遣,通过规矩的制定,钓鱼又成为体育运动。体育规则的制定,从来都是不具破坏性的。不能说踢足球的,把球踢爆一方算赢;打篮球的,把篮球架子弄散算胜;就算对抗性最强的拳击运动,也不是以致死致伤对手为取胜的规则。

如果有一天,钓鱼成为一项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我想,规则第一条就是:不能猎杀你所钓获的鱼类。

很多钓鱼人,将渔获从小到大一字排开,秀自己的收获,在朋友圈各种晒自己红烧、清蒸、油炸的野生鱼,我只能说这类钓鱼人对钓鱼的认识还是很初级的,钓鱼对于他们不能算是运动,因为他们钓鱼还仅仅是为了满足口腹之欲,还处在把钓鱼作为谋生的手段,距钓鱼是修身养性的阶段,还有很远的距离。

马口鱼在溪流里是食物链的顶层,是保护溪流生态系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的作用就像丛林里的老虎,草原上的雄狮。如果你了解马口鱼艰辛的生活史,我相信钓获放流大家都能做到。一个体长20厘米的马口鱼,数量只占钓获的十分之一,它们至少要生长两年,且正处于繁殖生育能力的高峰。鉴于马口鱼是水质清澈溪流中少有的大体积鱼类,以及它在溪流里顶级掠食的地位,希望大家从生态保护角度,做到无论大小都将钓获放流。

还有一个放流的原因就是,郊区的村庄很多都是临水而居,生活污水或多或少会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我钓获的鱼,很多体表都布满了寄生虫,尤其是大个体、生长时间长的鱼,所以为了大家自己的身体健康,也希望大家将钓获放流。

正确的放流方式,首先你要用路亚钳迅速而仔细地将钩取下。马口鱼舌下方有比较大的血管,如果出血较多,就先放入到水桶中,用氧气泵供氧气,加黄药消毒,做简单的治疗处理。观察鱼的状态,如果鱼状态很差,就双手托着鱼,将鱼放入水中,逆着水流的方向,让它摄入更多氧气,感受到水的刺激,使它尽快恢复体力;如果还无知觉,就前后多晃悠它几次,等它清醒后,它自己就会缓慢地摆动几下身子,游走。钓鱼是以钓获为乐,绝不是以“吃获”为乐。不过,也不是所有鱼都要放生,对于外来物种,我们可以就地消灭,大快朵颐。白河堡水库刚钓获的雄性马口鱼,颜色艳丽,条纹清晰。马口鱼嘴部的骨骼很多,路亚钳是摘钩的必备工具。5.北京的水情 有好水,才有好鱼

想钓鱼,要先了解水,有好水,才会有好鱼。北京曾经是水资源丰富的地方,金朝之所以迁都燕京,传说也是因为金朝的君王曾经梦见一个荷花丛生的地方,当他征战到燕京的时候,发现这里河湖密布,适合种植荷花。燕京又是西北高,东南低,是南北的战略要冲,所以最后在这里定都。

北京市拥有五大水系:永定河水系、潮白河水系、大清河水系、蓟运河水系和北运河水系。它们主要由五条主干河流构成,分别是永定河、潮白河、拒马河、泃河和北运河;其中还纵横交错着支流,像怀河、怀沙河、汤河、黑河等河流;几大水系及其支流上还修建了密云、官厅、怀柔、三家店、十三陵、白河堡、斋堂等水库,其中密云水库和官厅水库最大;市区内还有丰富的皇家水道、护城河、运河。这些构成了北京丰富的水域体系,也使得北京这个城市更具活力。北京五大水系:永定河水系、潮白河水系、大清河水系、蓟运河水系和北运河水系。其主要干流:永定河、潮白河、拒马河、泃河和北运河;其中纵横交错着支流;像怀河、怀沙河等;几大水系及其支流上还修建了密云、官厅、怀柔等水库;市区内还有丰富的皇家水道、护城河、运河。永定河水系

永定河是流经北京境内最大的河流,是北京的母亲河,今天的北京城就是在它的冲积扇上建立起来的。数千年来,永定河像一匹脱缰的野马,在北京平原上自由地狂奔,形成了明显的冲积扇,这些松软的土地为北京人带来了良好的种植条件。北京的白河、拒马河河道也都曾经注入过永定河,今天市内的昆明湖、玉渊潭、昆玉运河、积水潭、后海、什刹海、北海、中南海等著名的人文景观也都是在永定河古河道上发育而成的。她孕育了北京猿人、山顶洞人,其流域的变迁与北京城的历史休戚相关,因而被誉为“北京的母亲河”。历史上,永定河水是北京城的主要饮用水源和灌溉水源。直到今天,永定河依然是北京工农业和城市生活的主要水源之一,滋养着北京的广袤大地。

据《水经注》记载,历史上曾称过湿水、澡水、桑干河、浑河、无定河和卢沟河。永定河发源于山西、内蒙古,洋河、桑干河、妫水在延庆盆地汇入官厅水库,成为永定河。出水库入北京市境内,为永定河中游,从怀来至三家店,多山谷山峡,河道落差较大,水流急湍。出三家店,进入平原,到河口是永定河的下游,自三家店流出山区入平原,又经石景山、房山、大兴等区县入天津市,注入渤海,全长650公里,流域面积50830平方公里。北京境内约170多公里,流域面积约3170平方公里。潮白河水系

潮白河水系是北京的水源地,潮白河的水质最好,鱼类种类数量最丰富。由潮河和白河两条河流组成,两河交汇后,始称潮白河。白河因河沙洁白而得名,在古代时曾有沽水、潞河之称,发源于河北省沽原县,源于河北张家口地区沽源县大马群山东南,经河北省下堡附近入北京延庆,沿途接纳了黑河、天河、菜食河、汤河、琉璃河和白马关河。

潮河古称鲍丘水,因“时作响如潮”而得潮河之名。发源于河北省丰宁草碾沟南山,向南流,在古北口附近流入密云,在桑园以西汇入安达木河,在高岭以南纳入清水河,向西南流,流入密云水库,在阿槽村与潮河汇合,以下称潮白河。潮白河水系的最重要功能是为北京市提供生产生活用水,是与城市生活息息相关的最重要的水系。潮白河水系北京段拥有密云水库、怀柔水库两座大型水库和五座中型水库、三十三座小型水库,总库容居全市各水系首位,还拥有京密引水渠这条输送淡水的城市命脉。大清河水系

大清河水系覆盖北京西南,其中拒马河是大清河水系北京区域的主要河流,流域岩溶地貌壮观,四季常年有水,水质清澈,植物和鱼类种类特殊,而其他支流以及季节性河流基本无水或少水。拒马河发源于河北省涞源县西北太行山麓,流经易县紫荆关,涞水野三坡,在北京市房山区十渡镇入市境,流经十渡风景区、张坊镇、南尚乐乡,在张坊镇张坊村分为南北两支,北支为北拒马河,流经南尚乐乡,于二合庄村东出市境,至东茨村以下称白沟河,在白沟镇与南拒马河汇合入大清河。全长约254公里,北京市境内干流长61公里,流域面积433平方公里。

拒马河古称涞水,汉朝时改称“巨马”,后因河水湍急,成为抗拒兵马入侵的天然屏障,被称为“拒马河”。千万年来,因该河水大流急,对所经山地切割作用强烈,多形成两壁陡峭的峡谷,也造就了现在的野三坡、十渡等旅游胜地。随着上游水量减少,以及旅游区截流用水,很多地方也只剩下宽阔的河道,水量甚少。拒马河可以说是北京人类文明和城市文明的发祥地,北京地区发现的最早的猿人——周口店北京猿人,以及北京最早的建成遗址——西周琉璃河燕国都城都位于拒马河流域。但是后来随着北京城址的变迁,大清河流域逐渐远离了城市中心。蓟运河水系

蓟运河水系位于潮白河水系的东南方,蓟运河上源有两支:一为川河、一为泃河。在北京境内的长度较短,其支流主要分布于北京市平谷区境内,在平谷区西南部汇流出京。蓟运河水系在北京境内的支流和水库包括:海子水库、泃河、将军关石河、黄松峪石河、鱼子山石河、错河、镇罗营石河、龙河、无名河、金鸡河、文河等。

其主要河流——泃河,横穿平谷大地,发源于河北兴隆县青灰岭,向南流经天津蓟县北部罗庄子,急转西流,在泥河村附近入平谷县境。虽然称不上大河,但它的历史很悠久,在战国时期开通了水路运输,在明代永乐年间达到鼎盛,民国初年在平谷设寺渠、芮营、英城三大渡口,是平谷与外地通商的唯一航道。它不仅浇灌了平谷东南部的土地,也给海子水库提供了丰富的水源,经过平谷县几年的修整美化,海子水库已经变成金海湖公园。北运河水系

北运河水系是北京平原流域面积最大的水系,我们每个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天天都能接触到那条河流。主要包括:一条大河、三大支流、城市水系及若干湖泊、水库。北运河水系的干、支流河道纵横贯穿北京的心脏,是历代王朝漕运、防务和排水的主要河道系统。

这一条大河就是指北运河,她的前身是著名的京杭大运河,历史比万里长城更悠久,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一条人工河道,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为发展南北交通、沟通南北经济与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主要经历了春秋后期、隋朝、元朝三次较大的兴修过程。新中国成立后,对运河许多区段也进行了疏浚和扩展,今后大运河作为南水北调的主要路径,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北运河最重要的三大支流是清河、通惠河、凉水河。清河因其流经清河镇而得名,全场23.6公里,流域面积210平方公里,是北京北部主要的城市排水河道。古代的清河主要由香山、樱桃沟、玉泉山的泉水汇集而成,因此清澈见底,但现如今泉水已干涸,水源主要来自污水处理厂排放的中水、排污水和蓄积雨洪。通惠河则是北京东部的排污河,凉水河则是北京南部重要的排水河道。

现如今北京缺水状况日益加剧,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全国的1/8,世界的1/30。凡是历史悠久跟我们朝夕相处的,我们都忽视了它,没有好好保护它。反倒是山高路远,人为干扰少的地方,自然生态保护得格外不错。

北运河就是例子,北运河跟北京城的发展密切相关,人类活动对它的影响也是最大的,古人开凿的运河,现代人又把它作为污水雨水的排泄。它就在我们身边,我们还有多少人能知道北运河曾经辉煌的历史,更多人的记忆中,北运河可能就是个河水灰暗的臭水沟。目前虽然对几条污染严重的河流开展了整治,将处理过的中水注入河道,也有鱼类存在,但是对于马口这类水质要求高的鱼种,还是很难生存的。由于北京对于水库的保护和管理是比较严格的,一般都是禁止钓鱼的,所以我在北京的路亚,基本上是在西部和北部的山区的河流里开展的。

北京的这些河流基本都属于河流的中上游,穿行于燕山山脉,河床的类型属于典型的山间河床类型,为了更好地描述清楚我钓鱼的过程,我用一张白河经典的弯曲河床类型照片,表示出河床地貌的一些名称,让大家更清楚山间河流的特点,以便于理解书中位置的描述。白河峡谷中的一段白河,有着典型山间河流的结构特点:河边滩、河漫滩、江心洲、凸岸、深槽、凹岸。第二章永定河1.永定河峡谷穿越

2014年4月12日 阴 8—18℃ 风力<3

没鱼可钓的冬天,马上就要熬过去了,可我偏偏在这个时候没有车用。

北京很大,如果没有车,生活半径就会被限制在五公里以内。换车,要旧车过户,新车上牌,都需要等待,让人焦躁。折腾了两周,终于上牌了,心也像毛毛虫儿,蠕动着爬到了嗓子眼,想赶紧跑到郊外野地里。新车还在熟悉过程中,也不敢去太远的地方闯荡,就先去北京周边的惊险之地领略一下。一番查询,看到了“永定河大峡谷”,网上有好多旅游的攻略提到了她,她号称北京的“虎跳峡”,悬崖上有北京的“郭亮村”。看着种种浪来的虚名,就算不是名山大川,却也宣传得令人激动,尤其是对其中一段通往官厅水库的道路描述,让我很是神往。这段路完全没有任何铺装,狭窄的只能通过一辆车,一侧是直耸的悬崖,另一侧是山崖,途径的隧道也全是人工开凿的,岩石裸露,随时都有掉下几块石头的危险,地势十分险恶。这条险路旁,永定河一路缠缠绵绵,途经永定河各处滩涂、河曲,简直太符合我们自驾、钓鱼、探险的各类需求了。

永定河是北京的母亲河。母亲是孕育你血肉身形、滋养抚育你成长、塑造你精神灵魂的那个人。永定河三百万年来对燕山山脉的不断冲刷、堆积,才形成了现在北京城。她的河床多变,目前北京的白河、温榆河、京城的内河、拒马河都曾经是她的故河道,北京人引以为傲的西山泉水,也是她穿过燕山时挤压渗透形成的。北京古人类也曾经在永定河河床的台地生活,距今1万年的东湖林人,就靠着永定河提供的水源和食物繁衍生息。永定河给北京带来了西北背山,东南面向整个华北平原的地形地貌,形成了北京向南可以连同华北平原成为交通的要冲,向北依靠山势可以抵御异族的地缘优势,这造就了北京成为首都的优势。幽州村边的永定河,永定河山峡段的起点,也是穿越的起点。

起了大早,便一路由手机导航引领着奔去。上四环,走阜石路,走六环,过了收费站向海淀方向,再上G109,一路顺畅。

进山前,在担礼大桥附近,最后加了一次油。

加油站就在河边,山下,山石裸露着,就像被切开的多层生日蛋糕,各个年代的地层清晰可见。路旁有一处京西古道,可以看见修好的台阶和长廊。攀爬到顶,你也许就明白为啥这里是古道。以前的人在山峦重叠的燕山里,沿着河岸,跟随着河水开辟出的道路前行。当河流背离你要去的方向时,或者为了缩短距离,你就需要寻找我脚下这些相对低矮的山头翻越,以加快自己的行程。为了让车流穿过,现在古道脚下开凿了山洞,古时候也只能吃力地拉着骡马,驮着沉重拖沓的货物,走这弯曲回旋的之字型的山路。

一路开下去,在下苇甸桥右转,很快就到达了雁翅镇,这段路蜿蜒,大多在山谷的河岸边行驶。路过永定河著名的断裂带青白口村,继续往前奔斋堂水库方向,路过东胡林村上S211路,奔向沿河城村,右转进山。本以为珠窝水库是必经之地,也不知道怎么走的就直接绕了过去,根本没机会看到珠窝的尊荣。到沿河城村这段山路非常蜿蜒,上山下山开起车来需要格外的集中精力。到了沿河城村,也就是珠窝水库的上游,不进所谓的珍珠湖景点,左转。

路旁石碑上刻着“世界山地徒步大会”,简化人形徒步运动图标,要是能刻在崖壁上,再粗糙点,也许会让人以为是先人留下的壁画。这里的确山石俊美、水静清幽,柳树从来不修剪,自然的散碎着,枝叶一直低垂到地面,随风飘摆。与古代山水画相比,这里山水更颜色鲜亮,新修的柏油路闪着亮光,让人想下车走走。

向前方向不远,路边就开始与河交织了,山崖下,道路笔直,道路的右侧河水汇聚成一个大大的水潭,十分宽阔。有一辆车停在路边,男主人已经拿渔具下了公路,两位老人也将狗从车上抱下来,准备向河边走去。我抓紧停车,装鱼竿,安渔轮,穿渔线,恨不能马上能站到河边。

我在离男主人距离二三十米的河岸边,边抛竿边观察他的钓况。不一会他就高喊“中鱼了”,老人兴奋地拎着鱼篓奔过去装鱼。因阳光刺眼,我看不清楚河里的标点,只能先没有目的地抛了几竿,一直也没啥动静。男主人连中两条后,我便去跟他攀谈,看看他有啥诀窍。“是不是水太凉?”我问道,男的言语不屑地说他几天之前就已经钓到过,头也不抬地拎着自己的渔获走了,他的棒球帽和冲锋衣有些陈旧,鱼篓和渔具感觉也是图便宜拼凑的。既然他都能钓到,我钓不到,那真也是太大的讽刺了。

收线时,俯身低头,错开刺眼的阳光,观察河底的情况,有鱼儿从水中页岩底部游出,逆水快速地追逐亮片,沉积岩的颜色跟淤泥的颜色都是灰青色,仅仅通过阴影的差别才能让人看清哪里是岩石,哪里是淤泥。是我抛投亮片的标点有问题,应该向河的下游方向抛投,我总是为了防止挂底,避开水草,横着向对岸抛投,所以才屡屡走空。变化标点后,两次就中鱼了,马口的颜色和普通的鲫鱼没啥区别,清灰、体型消瘦,估计一冬的蛰伏也是损耗极大。

初春,总是钓鱼的好季节,这个时候岸边和水里的水生植物都还枯黄着,只有薹草的几个叶片硬朗起来,变成绿色。此时的河岸和河底的情况比较便于观察。马口鱼总是喜欢隐秘在河底石头的缝隙里,水草丛的边缘,它们逆水而动,借助自己在逆流中力量和游速的优势,寻找时机。所以,此时要观察河床地貌,特别是河床上各类石头的情况。体积大的石头,马口鱼直接藏身于石头下方,而碎石密布的地方,色彩斑驳,也正好可以隐身。向下游抛竿,让拟饵落入石头和水草边,通过收线,使拟饵逆流而上,路过马口鱼潜伏的位置,诱惑它攻击。马口鱼经过一冬天的蛰伏,掠食的欲望较高,所以对亮片的泳姿形态不用刻意营造,保持中速、快速的均匀收线即可。

继续往山里走,在幽州村头,有很多旅游大巴,三两成群的人在路边走着,背着帐篷,拎着烤炉,都是一身艳丽的户外服装。这些打扮足够去陪着贝爷荒野求生,何必只是来郊区树荫下吃吃烧烤。

幽州村简易的水泥路和柏油路分界,是艰险的路段开始的分界线。穿过果园崎岖的水泥路,开到悬崖边,这连水泥的铺装也都省略了,仅一辆车能通行,土路扬起的尘土弥漫在空气中,紧邻着山崖,我只能慢慢地开,车身那么窄,也还是时不时地刮到路边的草丛。还好路上仅仅跟一个三辆车的车队交错。这里狭路相逢谁也没法勇,相互友好地打招呼,指挥着,就顺利地通过了。这个地方的风景、村落、铁路,总还有些改革开放前的影子。侧面的悬崖和狭窄的道路,也没有太多机会让我下水去探钓。但是能看见永定河在路下蜿蜒流淌,有深有浅,有急有缓,常年被水冲刷的各种巨大卵石遍布河床,一定有很多钓点。看来,有机会、有精力是要来一次徒步穿越和深入探钓。永定河边人工开凿的隧道,沉积岩的分层很松散,感觉顶棚随时有坍塌的危险。拍摄者:刘佳

一个山坡,我和媳妇在车里,伴随着路面的颠簸里,惊呼着冲下去。眼前一片整齐的果林,就在河边。道路也没有那么局促了,我们终于可以下来探钓一番了。对岸的村庄,在半山之上,我还来不及探究是不是传说中的北京“郭亮村”,就赶紧穿过果园,奔去河边。媳妇在三两次抛投后中鱼,为她新买的高档鱼竿终于引来了头名状元。在这山谷间,种植的枣树显得格外整齐,当地人也一定是以此为主要的经济来源。这少人的环境里,精心种植的枣树,到了秋天结出的果实一定更香甜。

又看到水泥路了,但是这水泥路格外破败,快到峡谷的尽头了。的确再开没多久,我们便来到了官厅水库的主坝体前。主坝体没有想象的雄伟,感觉就是借助山势的狭窄之处,塞上水泥修筑而成。修筑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