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白领到精英(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5 23:37:00

点击下载

作者:蒋多

出版社: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从白领到精英

从白领到精英试读:

前言

我们关心民工,关心矿难,关心迪拜危机,关心气候峰会的最后结果,却很少有人关心白领。

白领,衣服光鲜,皮鞋锃亮,出入高级写字楼,从事体面的脑力工作,有着精致的仪容,潇洒的举止,不菲的收入,较高的地位。只要提到白领,人们立刻会与大城市、公司、时尚、中坚等词联系起来。他们是令人艳羡的阶层,怎么也会需要关心?

白领,通常指那些在企业从事纯脑力工作的员工。他们受过较高的教育,至少有本科文凭;收入较高,部分白领已经有房有车;生活质量较高,几乎是时尚的主要市场。泛化来讲,一切大学毕业生,进入公司上班,不是自己创业,没当公务员,不是事业单位员工,都可以被看作是白领。

似乎一切都说明白领在这个社会是相对优越的人群,如果向他们提出“关心”这个时下带着同情色彩的词语,可能还会遭到他们的鄙薄。

其实不然。

在体面与光环的下面,有多少人真正了解白领的生存状况;即使白领自己,又有多少人真正明白自己的危机;对于白领危机可能导致的后果,社会又给予了多大的关注?

白领的收入究竟是多少?一般人会说3000元以上。这种说法站不住脚。如果以收入来界定白领,将收入超过3000元的打工者定义为白领,那就将很多高级蓝领也算做了白领。如果以大学毕业来作为白领与蓝领的界限,那就有必要看看现在大学毕业生的月薪是多少,他们的开支又是多少。即使白领的收入超过了3000、5000,甚至10000,他们工作所在的城市却不能给他们一个家。房子、车子是白领身份的象征,可是很多白领根本就达不到这个生活水准。

就在2009年,传出了很多学生放弃高考的消息;更传出了大学毕业生期望月薪跌破1500元的消息。而在北京,一个餐馆普通的服务员,工资是1700元;在深圳,一个工厂普通的打工者,工资高时能超过2000元;一个普通的货车司机,月收入是5000元。一时间,“读书无用论”卷土重来。这让白领对自己的地位感到深深的尴尬。

收入、地位的危机让迷茫、困惑、失落的情绪在白领阶层深深地蔓延开来。白领的身体、心理、婚姻、生活都在现实中遭受了极大的挤压。当前,越来越多的白领转身去拼抢公务员职位,正说明白领对自己的身份地位缺乏认同。白领的路在何方?是一个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

解铃还须系铃人。收入、地位让白领难堪,解决之道就是提高白领的收入与地位。那么,在宏观的大环境没有改变的情况下,怎样去提高白领的收入与地位?唯一的办法是白领提升自己的含金量,在市场中提升自己的身价。他们需要瞄准精英,规划自己的人生。

这里所说的精英,是对应白领而言的职场精英。当经济发展到相当程度时,必然是中产阶级支撑了整个社会的稳定。中产阶级中,白领占了很大的比例。社会的进一步前进,绝对缺少不了精英的推动。社会正是在白领与精英的双重作用下,滚滚向前。各行各业都不乏精英的身影,职场精英更是社会的活跃细胞。每个行业,一旦缺少了精英,必然匮乏生机与精彩。市场经济,商品社会,离开了职场精英便会逐渐凋谢。

职场精英的收入让公务员逊色,地位让公务员低头。白领的绝大多数问题到了精英这儿,已经不再是问题。诚然,精英也有精英的问题,就像高中生因为繁重的学业而渴望成为一名大学生时,决不能因为大学生也有烦恼而否定其积极意义。任何问题的解决本身就遵循了“否定之否定”规律。而且,在向精英这个目标前进的时候,目标的力量就会让我们解除困惑与迷茫,在我们前进的过程中收入与地位也会逐渐上升。人,不可以没有追求。

如何解决白领面临的现实问题,实现白领到精英的跨越,是本书力图说明的问题。编者

第一章 白领与精英

从“民工荒”到“精英荒”

“中国什么都缺,就是不缺人!”这话几乎成了“真理”,没有人会反对。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这个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竟开始闹人荒,而且并不是限于某个特殊部门,许多领域都出现了找不到人干活的现象。

前一段的“民工荒”,实际上证实了有关专家在此之前对中国将面临劳动力短缺的预言,只是预言兑现得比专家预料得快而已。如今另一个领域又出现严重缺人的现象:高级管理层。这一领域的精英白领供给严重不足,可能比“民工荒”对中国经济产生更严重的威胁。

不久前,英国的《经济学人》从外资的角度就中国的经济人才问题进行了报道。目前外企在中国的投资,每周高达10亿美元。外资毫无疑问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但是,这么大笔的资金,谁来经营?外企纷纷抱怨找不到人。

Oracle中国南方及香港分部的执行经理Arics Poon直言不讳地指出:“我们必须(在中国)找到一群能力强、有职业精神的经理,否则就无法维持我们在中国的增长。”著名的会计公司Ernst&Young中国与香港部分的总裁Anthony Wu也承认:“我们已经决定不接一些主要客户,因为我们没有人手向他们提供服务。”

外企在中国扎根,就必须“本土化”,用当地的人才替代从本国派来的高薪管理人员,减少费用,否则就无优势可言。如今,给外企服务的中国精英白领已经收入不菲。根据《经济学人》的调查,在京沪两大城市,外企中层的中方经理,年收入(包括工资和年终红利)可达2.7万~3.2万美元,折合20多万元人民币;高级经理则收入高达4.6万~5.4万美元,相当于三四十万人民币;企业总裁则年收入8万~9万美元,即六七十万人民币。据《华尔街日报》报道,一般经营消费品和医药的公司,在美国一个有MBA的雇员可以挣到8.5万~9.5万美元的年薪,在亚洲的职位只有这个数的一半。以这个标准衡量,中国白领的收入还是给外企省了一些钱。但是,如今中国的通货膨胀率仅为2%。这些精英白领的工资上涨率则为6%~10%,甚至有过50%这样神话般的加薪。可见这些人的价码正在急剧看涨。以这样的速度,再过几年,中国的白领就会变得很贵了。

更重要的是,即使如此高薪,公司还是留不住人。2009年,在深圳,10个企业总裁中就有一个换了工作;在北京,12个中有一个跳槽。在全国范围内,跳槽率从2001年的8.3%上涨到2004年的11.3%。有些小公司的跳槽率高达30%。像欧莱雅这样知名的跨国公司,在中国拥有3000名雇员,跳槽率也接近15%,其人事经理称他们在3年内几乎把所有最初雇来的人丢光。

企业雇用一个高级白领,招募费用非常昂贵;人员不停地换,企业的正常运营就无法维持,大大影响了效率。再加上工资不断地上涨,这些企业很快在中国就没有赚头。一些外企已经开始想后路,希望到别的国家找机会。

这一状况,为中国经济拉响了警报。中国能否像现在这样持续地、大量地吸引外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能否提供足够的、称职的管理人员来经营这些资本。否则,外资就不会再来。更重要的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劳动力费用在上升,中国必须不断提高产业层次,摆脱低薪、低技术的陷阱,才有出路。从这个角度看,中国必须吸引高技术的尖端产业,而不仅仅是那些仅有很低技术要求的加工制造业。但是,越是尖端的产业,越需要高级管理人员。没有足够的管理人员,就会阻碍中国企业的升级。

高级白领的高薪,与民工的低薪甚至拿不到工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一现象,说明中国高级白领的严重短缺。外商的普遍抱怨是,在中国找个称职的管理人员实在太难。好的就那么几个,谁都在抢,结果这些人在哪家都呆不长。GE的一位培训主管称,中国的高级管理人员还是第一代,他们的父母在国有企业效力,他们没有榜样可学。亚新科工业技术公司的一位总裁也说,中国的人才常常由两部分人组成,一部分来自国有企业,官僚习气太重;一部分来自私营企业,又实在有些太无法无天。更多的外商则抱怨,中国的雇员缺乏创意、冒险精神和管理才能,同时对自己的估价又太高。中国的教育太强调死记硬背。许多人才履历很好,英语不错,但总是没有敢为天下先的闯劲。在一个部门按部就班还可以,一旦需要跨部门协调、主动和其他人合作,就无所适从。

这些对中国刚刚开始了解的外商,当然只是看到现象,并不一定能够抓住问题的根源。不过,他们的意见,到底属于“用人单位”的反馈。我们必须据此进行反省。这种打着灯笼也找不到可雇人才的现象,在如今中国大学毕业生失业严重,许多“海龟”也纷纷成了“海待”的背景下,显得格外令人震惊。精英白领层毕竟属于一个比较小的群体,空缺有限。我们只有提供足够的人才供给量,这些精英白领才不会这样炙手可热,价码才不会过高,乃至吓走外商。我们的大学年年扩招,守着世界最大的人力资源,竟不能为这么几个位置供应称职的人才。问到其中的原因,很多人都将批判的怒火指向了当前中国滞后僵化的教育。诚然,教育有着不可推卸的巨大的责任。但是,作为一个已经工作并取得了完全的独立性的人,还在被动地接受别人安排好的教育而不去规划自己的教育与成长,则是一个可以完全归责于自身的责任问题。

如果你已经明白了中国教育的失败与不足,那么你应该明白什么是你需要弥补与提高的,从而有针对性地学习以改进自己的能力。成功的人不是去埋怨中国的教育,而是想办法去解决自身素质的不足。我们完全可以通过自我努力,实现由白领到精英的进化。

因此,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说,精英荒的危机完全可以通过白领的有针对性与计划性的自我培养得到缓解。毕竟,学院里培养出来的精英只是学业精英,培养职场精英真正的土壤是职场。职场的风刀雨剑才是白领成长为精英的养分。

白领的生存状态

国内一家著名媒体近日进行了一项关于职场白领压力的问卷调查,近5000位网友的投票中,97%的职场人士都和香港“红人”巴士阿叔一样称“有压力未解决”。其中,30%的人已经觉得压力十足,快喘不过气了。

不过,另一个数字让人颇感欣慰,有信心正确面对压力、处理压力的白领也占了大多数,八成以上的被调查者表示能正视压力,认为“态度决定一切”。

此次调查共收到近5000位网友的投票。其中绝大多数来自深圳、广州、上海、北京等地,工作三年以内的占总人数的45%;参与人员所在企业类型中,民营/私营企业占半数。收入在2000元以内的占34%,2000元~3000元的占24%,3000元~5000元的占26%,16%的人月收入超过5000元。

1.三成白领对前途担忧“你觉得有压力吗?”97%的职场人士回答非常肯定,只是每个人承受压力的程度不同。其中,67%的人觉得有压力,但是自己可以调节;30%的人已经觉得压力十足,快喘不过气了;只有3%的人觉得还好,没什么压力。

大多数人在抱怨着很有压力的同时,有没有想过最直接根本的压力来源在哪里呢?调查显示:在经济方面,住房、教育和医疗成为深圳白领最担心的负担。而在工作中,对自己前途的担忧,是31%白领的压力来源。领导的忽视和不重用,也让16%的白领觉得很有压力。

那么对于职场压力,又有多少人能坦然面对呢?调查显示:有88%的人能调整好心态正视压力,认为“态度决定一切”。其中,23%的人选择以平和的心态拥抱压力;27%的人选择用积极乐观的态度来战胜压力;38%的人认为保持健康,学会放松是面对压力的正确态度;而采取视而不见、得过且过消极态度的只有12%。

2.近两成白领称身心俱疲

白领在风云莫测,日益激烈的职场中,所承受的沉重压力,确实已严重影响了一部分人的身心健康。该调查显示,有18%的人感觉自己已身心俱疲;觉得还可以,只是偶尔有些烦躁、愁闷的占78%;认为当前状况良好,没什么压力的只占总数的4%。

压力导致的健康问题有哪些呢?容易疲倦,缺乏精力、情绪低落、易急躁,发脾气是职场人最常见的三大症状,分别有21%、19%和16%的职场人觉得在工作和生活中会出现类似情况。觉得自己忧愁,难以快乐、容易忘事也占14%和11%不等。另外,工作效率低下、与人沟通越来越少、脸色不好并且容易生病等也是沉重的职场压力带给白领的后遗症。

3.“过劳模”每天加班超两小时

近年来,一个全新的词语进入人们的视野——“过劳模”。平均每天工作10个小时以上,基本没有休息日,睡眠不足、三餐不定……他们的工作强度可能比“劳模”有过之而无不及。根据调查,已经有7成白领成为“过劳模”。“自从进入新公司,我就没在晚上10点前回过家。”2009年加入一家外资广告公司的王芳说,她每天加班超两小时,睡眠不足6小时,周末不是继续工作就是去充电,虽然常常感觉胸闷,但连到医院体检的时间都挤不出来。“每天晚上十一二点,你到CBD看看,大大小小的写字楼下面都停着等活儿的出租车——就连司机们都知道,这里的白领大多都在超时工作。”有人曾用“三高和三中”来形容“过劳模”,即:高学历、高收入、高职位,中层、中产和中坚分子。他们的工作强度大大超出了常规的“敬业”标准,比起传统意义上的“劳模”也有过之而无不及,被戏称为“过劳模”。越来越大的社会压力是导致“过劳模”的重要原因。

白领需要新的自我定位

5年以前,王炜迎来了记忆中最荣耀隆重的时刻,十年苦读,挺过了各种煎熬,终于,一张鲜艳的录取通知书被送到了他的手中。那一刻,他的满足与得意在左邻右舍羡慕的眼神中得到了极大的膨胀。他至今仍记得隔壁的叔叔用恨铁不成钢的语气跟他的儿子说:“瞧瞧你的哥哥,再看看你,你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他还记得婶娘们半是嫉妒半是羡慕地对自己的娘说:“四嫂,你以后可就享福了,王炜书读出来后当了官,就把你接到城里去了”。

王炜就在亲朋好友的艳羡与祝福中走出了家门,前往大学学习。期间,由于家里贫穷,为了给自己挣生活费,他也就一直没有回过家。大学毕业后,他在一家公司找到了份工作,是在高级的写字楼里上班,工资3000元,能够算个小小的白领了。王炜感到十分的满意,终于可以自己挣钱了,自己的家境以后就会大大地改变了。

这年春节,王炜带着辛苦积攒下来的5000元钱,兴冲冲地回到老家,即使不能算是衣锦还乡,他也要让老实巴交的父母在亲友中再次风光。4年前,自己考上大学,让一直都被人瞧不起的父母从此抬起了头。而现在,自己已经在大城市找到了事做,不知父母还要高兴成什么样呢。

在火车上熬了一天一夜,又在汽车上颠簸了半天,王炜终于踏上了熟悉的乡间公路。他发现,几年不见,家乡发生的变化实在是太大了,许多新房都矗立在道路两边,以前难得一见的摩托车现在每几分钟就从他身边蹭过一辆。这让王炜的心情越来越好。

尽管这种好心情在他看到很多新房围绕着自家的老房时开始有些低落,可是他依然相信,这只是暂时的,很快,自己家也能修起一幢又高又大的新房,将周围所有的新房都比下去。然而,他没想到的是,自己的这点自信随后就被一点一点地磨损,他的高人一头的心思,那种白领的优越感在和那些没有上过大学的人比较时,也被一点一点地压垮。

叔叔的儿子——那个当初被叔叔斥责为不争气的家伙,跟人学会了修摩托车,现在自己开了家小修理铺,月进账7000元,两年前就用自己挣的钱修了栋小洋楼,娶了个十分漂亮的媳妇。初中没毕业就外出打工的表弟,在深圳一家电子厂上班,仅仅是一个普通的车间工人,每月竟能挣2500元,尽管比自己低500元,但是人家工厂包住,每月开支除完后还能净剩2000元,而自己每月能净剩1000元就不错了。同村的王彪,读书时成绩死烂,现在跟着他爸爸学做生意,家里已经开上了小车。而王学,当初高中毕业没有考上大学还狠狠地哭了一场,见到王炜就用巴结的口气说:“炜哥,兄弟以后就靠你了。”而现在他买了一辆大东风,见到王炜时随手扔了根小熊猫,对王炜没有半点的看重之情,不冷不淡地问了几句就开着车径自走了。据说每年的收入超过了5万。失落与茫然深深地笼罩着王炜。

其实,王炜的问题绝对不是个例,他代表的是当前的一个普遍现象,白领的收入不再是他们的骄傲。他们十年寒窗,并没有获得期望的地位与财富,特别是贫困家庭出生的学生,这种情况更为严重。心理失衡与前路渺茫让他们在现实的压力与逼迫面前逐渐委顿,丧失了激情与斗志,理想抱负与精英意识对他们来说是个飘在空中的没有任何意义的名词。自我期望与社会期望在他们身上步步落空。

他们迫切需要一种新的自我定位,他们需要重新找到人生的方向,有了正确的方向,一步一个脚印地坚持走下去,他们的人生就会峰回路转,别有洞天。

何为精英

你希望成为精英一族吗?也许你自信已属于精英一族或仍在努力中。用意大利经济学家Pareto的“二八”原则推论,管理者一般视表现最出色的百分之二十员工为公司的精英分子,给予最佳的奖励和花费最多的资源及心思来培养这一小部分的人。这不仅发生在商界,“二八原则”已普遍应用于所有组织,从各国政府,国际组织,以至目的为帮助弱势社群的非政府组织及慈善组织等。

在1987年~1996年之间,加拿大心理学专家及精神治疗师Ray Metcalfe与他的团队对15000位在北美洲各行各业的精英者进行了分析研究。被分析的人群来自于200多个专业团体和职业。Metcalfe对精英者的定义更提升到那些在他们所属的小组或行业中名列前茅的百分之五。反过来说,精英者要比他的同行的95%的表现要出色,可谓尖子中的尖子。

Metcalfe的研究结果指出,最顶尖百分之五的精英都同时具备下列6种特质,缺一不可。这6种特质的总体表现为精英思想倾向。它是一种特殊思维、数据处理和行为表现的方式。因此精英都具备清醒及均衡的头脑、愿景清晰并追求卓越成果。

1.精英有良好的思维,因而有超强的解决问题能力

他们也许不一定拥有高智商,但他们的智商全都是高于平均值,并且他们的推理能力是精锐和清晰的。

2.精英勇于创新,敢于冒险,有着较高自我推动力和对别人的影响力

他们表现出高于平均人群的动力,非常自信,善于令人信服。更重要的是他们拥有冒险精神和打破传统的天赋,在别人犹豫的时候,他们已大胆地走出去。

3.精英自我恢复(反弹)力特强,能有效恢复及整合个人情绪

不屈不挠和坚定不移的精神是渡过困难时期和达到成功的关键因素,并且能在遭遇重大挫折后,从谷底爬出。这对个人情绪的综合管理能力有着极高的要求。

4.精英强于自律,善于驾驭个人生活

许多教导自控的课程指出,养成良好的习惯远胜于学习自律和自控,因后者往往令人感到挫败。但精英皆强于自律,仔细地计划各项活动,按计划执行而不随意改动,对冲动有着异乎常人的控制能力。

5.精英具备良好的人际技巧

我们常说,“买卖(生意)就是关系”。这就是精英的座右铭。虽然不是所有精英都广受欢迎,可是他们大多数都平易近人,表现亲切,善于与他人沟通,对他人的需求有强烈的兴趣,毫不保留地说出个人的想法和观点,进而建立长期的友谊。

6.精英皆实事求是,善于把理论应用于实践中

他们懂得如何把想法转化成实际的行动。愿意接受新事物,尝试新想法和方法,勇于放弃失败的方案。请不要将他们与实用主义者混淆,研究发现精英多已建立个人信仰和价值系统,而且坚实地遵守和执行。

白领缺的是精英意识

精英指的是社会群体中的出类拔萃者、佼佼者,是为数较少的优秀群体。他的本质特征是精英性,这种精英性不是仅仅通过成绩优异、能力非凡、技艺高超、贡献卓越等能够涵盖与表达的,还特别表现在这个群体所具有的意识、精神和文化方面。

1.精英意识

在语境中是人的一种自我意识,是人关于自己在社会角色、社会地位、社会责任、社会作用等方面优于或是重于一般社会成员的意识,即社会历史主体自觉。具有精英意识的个体和群体,总是把自己看做是对社会历史进步可以有所作为,即是可以推动社会历史进步的力量,而决不会把自己仅仅看做是一种客体,看做是只能被时代潮流裹携着前行的对象。

2.忧患意识

对自己置身其中的群体、社会、民族、国家的现实处境和前途命运的强烈的忧患意识,是精英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忧患意识,无论是向度、广度、深度还是强度,都是平民意识中的忧患意识所不可比拟的。

3.责任和使命意识

认为自己对社会、对民族、对国家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特别是更大的责任,认为自己肩负着改造现实社会、克服现实的不完美性、推动社会进步和振兴民族国家的使命,并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或者自觉听从使命的召唤努力塑造、提升自身素质,这是精英意识的又一重要表现。从这个角度讲,精英意识又表现为具有远大的理想抱负,表现为一种救世情怀或是创世情怀。

4.优越感和自豪感

认为自己拥有比一般人优越的社会地位,自觉受人关注、重视、被寄予厚望,并引以为豪,也是精英意识的重要表现。

意识能够成为强大的力量,使人做出惊人的伟业。作为职场精英,他们的精英意识与其他阶层的精英意识相比又有着自己的独特性。

职场精英意识首先是一种自我职业期许与定位。当一个人有了合适的自我期望,那么他就会奋发向上,就不会自甘堕落,就会积极进取,就不会甘于平庸。精英意识让人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当一个白领认定自己将会成为精英时,期望自己成为精英时,他就绝不会容许自己得过且过混日子。精英意识会时刻呼唤他在通往精英的道路上大步向前。

职场精英意识还是一种严格的自我要求,一种强烈的自觉意识。不需要外在的督促与要求,他们就能够自觉自愿地将工作做好,做得更好,甚至最好。在工作上他们从不马虎,过得去也从来不是他们的口头禅。他们不是工作狂,但绝对有工作狂在工作时的那种劲头。他们严格要求自己的一言一行符合精英的标准,为人处世都向精英看齐。

职场精英意识更是一种绝不相信自己不会成功的信念。他们认为只有暂时的不成功,而绝对没有失败。他们绝对不会放弃,认为成功一定会到来,只要肯付出,愿坚守。

精英意识是职场的上等意识,稀缺意识。有了这种意识,白领就如神灵附体,精神焕发,斗志昂扬,视工作为大事,以卓越为追求,他们将完成由平凡到杰出的转变,成为公司的栋梁之才,职场的风云人物。

那么,精英意识从何而来?是的,我们都知道,精英意识需要后天培养。但是如何培养呢?有哪些具体的办法呢?摒弃那些大话空话,不要那些人人都能摆出一套的大道理,有哪些方法可以帮助一个白领只要持之以恒地努力就能实现他的精英梦呢?

要有精英意识,首先就得有职场中人理应成为精英的观念。先改变观念,才能有行为的改变。当你明白做一个精英对白领的重要性以后,你自然就会有观念的转变。

要有精英意识,就得有何为精英的理念。精英应该具备哪些素质,精英的为人处世,工作能力,领导能力应该达到什么标准,作为一个有志于进军精英的白领,都应该烂熟于心并落实在实践中。

要有精英意识,更得树立我就是精英的信念。是的,你也许现在只是个普通的寂寂无闻的白领,但你只要有了我就是精英的坚定信念,终有一天你会鹤冲九霄大展宏图。你心中时时刻刻就得提醒你就是精英。最初也许你会不习惯,但越到后来,你会越轻松自如,最后,这句话就会成为你的潜意识,成为你的信念,成为激励你时刻向上的鼓点。

中国白领缺少的就是精英意识,要解决他们心中的茫然,要让他们摆脱困局,成功突围,重拾人生尊严,重获人生价值,唯有让他们树立精英意识。

精英是怎样炼成的

没有人从一出生就是精英,尽管我们承认每个人的天赋及其秉性在人出生之初可能就已经决定,但是,即使是天才,没有得到很好的训练与开发,也可能会泯然于众人。而普通的人,如果得到千锤百炼,也有可能成为一名不凡的精英。因此,我们有理由树立这种信念——精英,都是炼成的。

所有的教育与培训,都是因为有着这样的信条才开设:通过系列的后天的有计划的学习、锻炼,能够发挥人的潜能,让人成为人才,甚至栋梁。通过合理有效的职场培训、工作经验积累,以及职场的各种锻炼,普通的白领完全能够晋升为万众瞩目的职场精英。

精英的炼成,即使比不上石墨高温高压下变成金刚石的残酷煎熬,却也绝不逊于土坯在砖窑里烧成火砖的痛苦难受。这是个无可逃避的严酷的事实,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那也是好事,可以将那些企图蒙混进精英队伍的懦夫与胆小鬼远远地阻隔在外。也只有这样,才能突出精英的价值与身份。轻而易举成就的事情,往往也就没有多少含金量。精英的炼成,从其本质来说,必然是一个痛苦无情的过程。

白领受的是正规的长期教育。本科生,从小学一年级算起,到他本科毕业,是16年,除了极少数的特别有天赋的人,大多数人要想在学业上取得亮眼的成绩,必须付出坚忍不拔、锲而不舍的劳动。沉甸甸的书包,做不完的作业,让人窒息的升学压力,常常作为一个沉重的回忆压在人们的心头。教育,在中国,是一桩痛苦,并不是夸张之词。这也强有力地说明了精英之路不是由鲜花铺就而是由荆棘组成的,鲜花只出现在荆棘之路的尽头而不在途中。

从学校毕业,如果顺利,可以不费什么大的周折就进一家公司,正式成为一名白领,开始职场的风雨奔波。但是,如果不顺利,就得四处敲门,在没进职场之前就先尝到了碰壁的苦涩滋味,先领略了职场的冷暖寒热。

进入职场了,开始工作了,你本来以为从此自由了,再不用像在学校那样受老师的批评与看老师的脸色了。可是,你很快就发现你错了。老师再批评你也不会请你走人,你成绩再差也不会被人怎么样,别人无论如何都会顾及你还是个学生。但是在公司,没有人会为你考虑,你必须完全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再没有半点的宽宏与体谅。如果你做得不对,老板会毫不留情地大骂你一顿。同事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你已经难以找到以前在学校的温情与纯洁了。

工作几年之后,你已经消磨掉了起初的激情与雄心,开始感到苦闷与没意思,但却没有解决之道,只能放任自己一步步地滑向深渊。

前文我们已经说了,你需要树立精英意识,向精英阶层进军。是的,成为精英的过程有痛苦,但当你心中重新有了尊严与目标时,明白所有的痛苦都值得时,你就会在痛苦中寻找快乐。

怎样才能炼成精英,精英的大路没有捷径可走,更没有轻松的道路可走。要想炼成精英,唯有坚忍、勤奋、积极与不断学习进取。你必须懂得很多,会很多,在形象、品位、处世、管理上长期修炼。

要想炼成精英,光看我们这本书是不行的,因为书只是理论,重点要落在实践“炼”上,要在职场长期修炼。但是看了这本书,对于弄明白应该怎样修炼却是至关重要的。

第二章 新形势下的白领尴尬

新“脑体倒挂”时代

“脑体倒挂”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特有的一个名词,是指受过多年训练的脑力劳动者的平均收入,低于缺乏文化知识的体力劳动者(包括文盲)在相同条件下取得的报酬数量。相同条件一般是指相同的工作时间,也就是说,脑体倒挂是指相同工作时间内,脑力劳动的价格低于或等于体力劳动的价格的现象。

进入80年代以后,我国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向商品经济过渡。由于改革开放的步伐有快有慢,首先搞活的是农村,其次是城市企业。体力劳动者先于脑力劳动者进入市场经济,最先获得了市场经济所带来的利益。而在那几年机关和事业单位尽管也增加些工资,但幅度很小,政策又没有放开,他们仍滞留于计划经济体制内。长期工资制度的僵化,导致收入增长相对缓慢。这样累积下来造成了较为严重的“脑体倒挂”。最早反映“脑体倒挂”的文章刊登在1989年全国政协《学习参考资料》第4期上,“据北京地区1982年调查,脑力劳动者的平均收入(60元左右),比体力劳动者低8元。现在(1989年)的倒挂幅度更大了!有些一二级的老教授已在申请生活困难补助”。(南开大学陈荣娣教授:《从脑体倒挂看我国四化建设和教育危机》)

从当时的实际情况来看,这种状况还是较普遍存在的。1985年,据北京市社会抽样调查队统计,该市中、小学教师的人均年收入排在全市15个主要行业的倒数第2位,大学教师和机关干部的情况也不妙,都排在第12位以后。当时收入高的多数是私营企业“老板”、个体户和“三资”企业员工。80年代流行的“书读得越多钱越少”、“拿手术刀的不如拿剃头刀的,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种种说法,都反映了当时收入分配领域的不合理现象。“脑体倒挂”一直延续到90年代。

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确立了我们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以此为契机,我国社会开始进入全方位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阶段。这样,脑力劳动者、知识分子参与市场经济的进程也就明显加快。近年来的一些调查研究证明,从总体上看,教育程度与收入水平都是呈正比例关系,脑体倒挂的现象已经得到改变。劳动者受教育程度越高,其投资越大,工作能力、判断能力、对事物的接受能力越强,其劳动贡献就越大,就业机会就越多,收入也就越高。改革开放初期收入分配中“脑体倒挂”的不合理现象已经基本消失,整个社会已基本形成了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劳动报酬与劳动贡献相适应的收入分配机制。并且,随着知识、技术等生产要素在经济发展中作用的增加,其在收益分配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例。

正常情况下,脑力劳动者创造更高的社会效益,其报酬应该高于体力劳动者。在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如果出现脑体倒挂现象,就一定会对社会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首先是人才流失严重。由于“脑体倒挂”,造成相当一部分知识分子心理不平衡,不仅影响了工作积极性的发挥,而且会不安于工作。不少人在现实的压力下选择了下海,也一度兴起了出国热。其次,极易扩散“读书无用论”。“脑体倒挂”会对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产生重大影响。尤其是在落后的农村,许多家庭为了眼前利益让学龄孩子放弃了读书。

最新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应届大学毕业生对月薪的预期连年下降。2007年,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和高等教育研究所对2007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了调查统计,结果显示:50%的毕业生月起薪在1000元~2000元之间。另一组调查数据到显示:目前,我国体力劳动者中木工、瓦工日工资标准已经达到140元~160元,按月工资计算能达到4200元~4800元;普通体力劳动者日工资是80元,餐饮业等服务行业普通员工的月工资基本可以达到1200元。面对这种情况,有人提出疑问:新一轮“脑体倒挂”是否已经到来?研究人员表示:“与上一轮‘脑体倒挂’不同,新一轮‘脑体倒挂’主要表现在体力劳动者(比如农民工)和普通脑力劳动者(比如就业五年之内的大学生)的平均收入差距正在逐步扩大。”

出现新一轮“脑体倒挂”的原因何在?新一轮的脑体倒挂的现象是教育的普及造成了“黑领”的短缺,劳动力市场呈现出“两头紧缺中间过剩”的现象,高端技术人才、生产一线的简单劳动力短缺,中间的文员、管理等有一定技术含量、工作较轻松舒适的非生产人员严重过剩。同时与大学生的要求和用人单位的需求之间出现偏差、学校的专业课程设置和现实社会的要求出现的偏差有关。大学生低工资就业确实是一个现实问题。但是,大学生与农民工的名义工资并不存在传统意义的“脑体倒挂”,一些大学生起点工资比较低,这只是短期现象。用人单位对没有什么工作经验的大学生开出高工资,存在一定风险,因此用人单位需要一段时间对人才进行了解,然后再确定是否为他加薪。如果考虑到成本因素,大学生在就业初期的实际收益确实存在“脑体倒挂”,但绝大多数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未来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肯定高于学历较低的农民工。

此次“脑体倒挂”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社会问题,这样的问题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得到解决。重学历轻能力的现象一定能得到改变。只有正确对待脑、体劳动的报酬,解决“脑体倒挂”的社会现象,才能鼓励社会中重视知识重视人才的风气,推动我国向知识经济时代迈进。

小白领收入不如中高端蓝领

长期以来,人们都这样认为,白领的收入比蓝领高。不过,现在这一切似乎不那么肯定了,“白领”这一笼罩着光环的字眼儿变得不那么夺目了。而人才市场上对于“蓝领”的呼声却越来越高,高薪蓝领的出现更加引人注目。

王建国,男,32岁,中职毕业,现在是某外企高级技工,年薪12万元人民币,开一辆捷达车。

林小朋,男,31岁,大学本科毕业,在某国有企业办公室工作,年薪4万元人民币,骑一辆26自行车。

看完这组对比后,再来看看2009年的就业分析。谈到就业形势,北京市东城职业教育中心学校烹饪专业的主任张老师就喜不自禁:他们专业今年60名毕业生当中,一半选择报考旅游学院,一半正在实习打算就业。实习单位有美大星巴克咖啡食品中心、嘉里中心、华侨大厦、希尔顿酒店、松鹤大酒店、香格里拉饭店、天安门仿膳……都是京城赫赫有名的雇主。“基本上去实习的都能留下,也都愿意留下,工作四五年以后做厨师长、主厨什么的,工资比我们拿得多。”

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日益严峻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不仅就业率无法匹敌中职毕业生的96%,月薪跌破1000元也不再是新鲜事,甚至某些大学毕业生无奈地提出试用期“零工资”。某大学部分毕业生还提出建立“薪资联盟”,号召大学生们月薪2500元以下的就业协议不签。根据调查,尤其是一些从事知识含量较低的脑力劳动的“小白领”,无论在加薪升职或是发展潜力上,已经远远被中高端蓝领甩在后面。

是什么让受过高等教、在教育投资上远高于蓝领的“小白领”,收入竟然不及蓝领呢?用一句形象的话来解释,是因为小白领成了“万金油”。而“万金油”的特性大家都知道,专业技能比较低,可替代性很强。专业技能低就说明里面投入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少,可替代性强就说明没有竞争性,没有稀缺价值。“小白领”主要指办公室行政人员,他们从事的是单纯的脑力劳动,不同的是他们的脑力劳动技术、知识含量比较低,可替代性比较大。而按照一份调研报告的解释,“高级蓝领”是蓝领人才的较高层次,其最重要的特点在于他不以理论和管理方面的综合素质为判定标准,而以实际动手能力为判定标准,一个合格的“高级蓝领”应当具备相当丰富的实际动手经验,应该属于操作型人才。一个高级蓝领对企业意味着什么呢?

首先,技工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产品质量好坏。高级技工技术好,生产的产品质量有保证,废品率低,实际是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间接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其次,高级技工丰富的操作经验对产品的辅助设计作用非常大,很多时候,他们可以从可行性的角度参与工程师的产品开发,提出合理化建议,完善新产品。对于正在向现代化目标迈进的众多企业来说,一个很大的制约性因素就是高素质技工的匮乏。管理人才、技术人才可以引进,但技术工人却很难大批引进。特别是一些掌握了核心技术的高级蓝领,他的能力直接影响到一个企业的生产成本和产品的技术含量,关系到企业是否能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有利的地位。

自然,二者的工资会高低有别。

冷静来看这种变化。我们会发现所谓的白领收入不如蓝领,并不是一个准确的说法,应该是小白领的收入不如大蓝领。

所以,正确看待白领收入不如蓝领,就要明白这并不是个普遍现象。我们都知道马要比牛跑得快,不过确实有部分强健的牛比孱弱的马跑得快,但这并不能说明马要比牛跑得快是个假命题。而且即使是小白领,通过不断的积累提高,到最后,收入的增长空间也不是蓝领能比的。知识经济时代,白领拥有的是最值钱的知识,蓝领拥有的却更多的是经验。

公务员与白领孰优孰劣

邹锐大学毕业后成了一名白领,在一家广告公司做设计,虽然累了点,但每月的工资给了他足够的坚持下来的理由。不过,随着最初进入职场的激情的退却,沉重的工作压力、没完没了的加班让他越来越累。而且,金融危机的到来使他越来越没有安全感,公司的业务逐月下降,拿的工资也越来越少,说不准哪天公司就倒闭了,自己就得急急惶惶地重新找工作了。

这时,国家公务员开始报考了,很快,报考人数就突破了130万。这几年,公务员报考的人数是每年猛增,公务员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更有甚者,年薪超过十万的白领也毅然辞职,开始挤公务员这座独木桥。这让对公务员一向不感兴趣的邹锐也动摇了,开始考虑是否也去冲击公务员。但是,想到当公务员的各种负面影响,他又有些打退堂鼓。就在他前后为难、不知何去何从的时候,一个同学打电话来让他去参加同学会。想到同窗中有当公务员的有当白领的,他决定去同学们那里讨讨主意。

邹锐的同学“工种繁多”,有法人代表、自由撰稿人、一般职员,也有公务员和白领。那天晚上,除了房价话题,因为一年一度的公务员考试又将燃起“战火”,所以大家自然地把目光和话题投向了公务员和白领。

在旁人看来,白领似乎过着优越的物质生活,但他们也饱尝着巨大的工作和生活压力。邹锐有个同学是一家大企业的部门经理,是个典型的白领,薪水确实不低,按道理应该过得挺好的。可是,他却说他经常是“吃得比猪少,干得比牛多,睡得比狗晚,起得比鸡早”。他不但在废寝忘食地工作着,同时还要时刻费心地揣摩老板的心意,警惕着同行的竞争。除了工作,还得经常参加各种考试,精神近乎处于透支状态。参加当晚的聚会,他是特意给自己放假的,从长期超负荷的压力中逃出来。为了结束这种长期透支和不稳定的日子,他打算辞去现有工作,参加此次公务员考试,和许多参加公务员考试大军挤这个“独木桥”。他对这次即将考公务员有三条理由:一是公务员工作比较稳定;二是公务员工作比较轻松;三是公务员的待遇比较好。这让邹锐的心活络了起来。

话未说完,旁边那位公务员兄弟即用“报考需勇气,考上要才气,落选别丧气,重来显豪气”来形容自己并“寄予”这位白领朋友。

他原来在厦门某央企当办公室主任,连续考了2年才考上了公务员。好不容易进了公务员队伍,可是他的抱怨却没比大家少。在未考公务员时,他的职位已经不错,工资已经5000多元。为了更容易考上,他避开厦门,选择了南安某局。现在的职位只是个科室的科员,工资还比原来少。而且更让他感到愧疚的是,为了应付公务员考试,他对当时怀孕的老婆基本没有照顾,甚至是他老婆在医院分娩时,他为了给新领导留下好印象,没有拒绝(敢拒绝吗)一个出差任务,错过了陪老婆生小孩这个伟大的任务。他本想先考进去,再通过调动,调入厦门。可是计划跟不上变化,原来他父亲相识的朋友却提前从领导位子退下来,调动只能是望云兴叹了(除非又通过考试,竞聘上岗实现调动)。他现在基本上是周一早早去车站赶早班车上班,周五还没下班就赶回厦门(本次聚会是因为家里有事请假,还没回去上班),为特运集团贡献不少银两(这个车费无法报销,只能自己掏)外,有时为了赶材料,应付上级检查,他还无法每周都回厦门,老婆孩子只能让年迈的父母代劳了,还没两岁的小孩想爸爸时,也只能哭鼻子了。

不知道是对现状不满,还是每次赶去上班,面对老婆期待的眼神和孩子无辜的泪水,他后悔自己考了公务员,还以一个公务员的身份和经历,对那位正要考公务员的白领告戒起来:

如果你认为做了公务员比较稳定,好像端上了铁饭碗和进了保险箱,那只是你的一厢情愿。公务员虽然相对稳定,但这个队伍里也绝对不养闲人。严格的考评制度和竞争压力促使公务员们不能有丝毫的懈怠,随着《公务员法》的实施,对公务员的“德、能、勤、绩、廉”的要求有着严格的量化标准。末位淘汰、辞退和引咎辞职将会落到实处。

如果你认为做公务员比较轻松,那注定你是个平庸和一事无成的人。如果这样的话,你就会在战战兢兢中成天担心你会被“优化”下去,或者只能用妒忌的心理看着自己的同事晋升。

如果你认为做了公务员待遇高(他现在的工资就比以前低),甚至可以发财,那更是极其危险的想法。发财的门路特别多,但就是公务员无法实现你的这个理想。虽然公务员的工资总是在长,但增资的幅度永远达不到你想要的程度,何况公务员的工资是要实现统一的标准。这个标准说到底也就是所谓“中产阶级”的水平。当然,如果你想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也有可能发财,不过那极有可能是权钱交易的不义之财,你将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公务员与白领究竟孰优孰劣,其实是个因人而异的问题,看你的个人兴趣与能力。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是非对错的问题。你适合做公务员,公务员对你就是最好的,你爱好做白领,白领对你而言就比公务员好。

我们应该明白这样一个事实:随着社会的发展,公务员的一些特殊福利是不可能不被取消的,公务员与白领的收入将会越来越与他们的贡献等价。公务员比起白领而言,最大的优势最后可能仅仅是稳定。但是,稍有点经济学常识的人都知道,风险与收入是成正比例的,越没有风险、越稳定的职业往往收入也就越低。

对比西方的社会进程,思索中国的发展前景,我们理应有这样的信心,公平、公正、民主、法制必将在中国深深扎根。这个社会中产阶级必然成为主流,而中产阶级中,白领必将成为它的主流。这是天下大势。

光鲜外表下的满腹牢骚

走在城市的街头,你随时都能碰到这样的年轻人:他们已经习惯了漂泊,走南闯北;他们受过良好的教育,谈吐文雅,衣着光鲜,意气风发;他们拿着丰厚的薪水,出有车、居有房……人们称他们为白领。

白领,如今是一个高雅时尚的代名词,但是头顶这一桂冠的人,又有多少过着如他们的名字一样光鲜的生活,在他们这些“光鲜”的背后,又掩藏着什么呢?

阿雅是一位28岁的女孩,网页设计师,月薪4500元,单身,无男友。拥有按揭80平方米住房一套。

她大学一毕业就义无返顾地跟男友跑去新疆打天下。两年后来到上海,苍白憔悴,形只影单,两手空空。在车水马龙的闹市街头,茫然的她眼圈红红的,几乎哭了出来。

后来总算找到了一份工作,经常加班,业余时间替报纸画漫画;期间跳了一次槽,现就职一家日本公司。老板认真苛刻,设计不满意就加班到深夜;在浦东买了一套二手房,总价40万,按揭20年;偶尔谈恋爱。谈恋爱的时候她话会多一些,言辞俏皮。

这些年来,这个来自河南洛阳的女子,在竞争激烈的大上海,单薄的肩膀究竟是如何撑过来的呢?没有人知道,少有人关心。

一日,多年不见的朋友来访,看见她的房子两室一厅,白色基调,干净明爽,羡慕地说你真是卖命啊,一个女孩子,在寸土寸金的大上海,居然自己买一套房子,准备引狼入室?她听了哈哈笑起来,摇头说:我也是琢磨若干年才明白拥有一套住房比拥有一个男人更可靠、更容易让人心安,所以才狠下心买的。其实是很不错的投资呢,已经翻了一倍了。虽然只是纸上富贵,但我心里稍得安慰。

阿雅说,其实她大多数时候下班就回家,画漫画,上网聊天——省得出去消费。出门就是上班,行则坐公交,买衣等打折,吃饭多是快餐……

说得这么悲惨?朋友表示怀疑。阿雅说:除了供房、美容之外,我什么开支都没有。上海这个地方,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个人在这里打拼,有时候只有打脱牙齿和血吞,吞了还要抬头笑。

那么,总是加班,可有娱乐?怎么结交朋友?

娱乐?自从我砸锅卖铁买房子后就已经杜绝了娱乐。我现在没有胡乱花钱的勇气,连换工作都要思之再三呢。至于结交朋友,时间都卖给公家,打一次电话我在加班,再打一次电话我还是没空儿,这繁忙大都市,谁有耐心啊?

那么,可有男朋友了?

阿雅低下头半天才抬起来。原来她刚刚与男友分手,原本都论及婚嫁了,报及双方父母,谁知男友那个只肯说上海话的老爸坚决不同意。

于是男友放弃了。

为了抵制悲伤,阿雅拼命地工作。分手之后阿雅养成了夜里睡觉之前跟自己说话的习惯……慢慢地,她把那个听她说话的,想象成一只猫,它跟她共享她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她开始画那只猫,以及她在上海的生活、心情、经历。

漫画放到网上,报社的稿约就来了。虽然稿酬不多,但读者看了之后通过网络发观感给她,阿雅心里便很满足。

像阿雅这样的女孩子,单身一个人在上海,又要供房,再有情殇,那份疲累一定非同小可。但生活的压力又让她没有权利去伤感。那精致端正的一张脸,不过是在人前武装自己的一道面具。背后的辛酸,又有谁真正了解?

朋友问阿雅,还相信爱情吗?她想了想,笑说:请允许我对爱情来一段暂时的中场休息。但我想,今生今世,我大概永远都不会拒绝爱情。我要慢慢过上我自己的理想生活。所谓理想生活,就是不用吃得太好穿得太好住得太好,但需自由自在,不感到压力,不做工作的奴隶,不受名利支配,有志同道合的伴侣,活泼可爱的孩子。

看看阿雅,看看那些在上海、深圳、北京、广州这些大城市的白领,看到的是一个个被房贷、车贷、婚恋和充电压得疲惫不堪的身影,看到的是一群“拿着白领工资过着蓝领生活”的人……

对处于漂泊拼打阶段的年轻人来说,他们的生活水准难与不菲的收入对等,他们的生活也绝不仅仅是“压缩消费”那样简单。

我们永远是漂着的

在中国,白领的苦恼还有另外一个,或许这种苦恼外国的白领无法感受。因为这种苦恼的根源是中国的户籍制度。这种户籍制度使得大多数白领无法被他们所奉献的城市接受,他是城市的外来人并且一直被当做城市的外来人,难以和城市真正地融为一体,城市没办法给他们归属感、安全感、荣誉感。他们是城市的浮萍,漂泊是他们的常态,他们永远是漂着的。这种漂泊无根,难有依靠的恐惧,对中国人而言,还来源于没有房子带给他们的压力。在欧美很多国家,租房被认为是家常便饭,毫无不妥可言,但在中国,房子才是他们的家,有了属于自己的房子他们才觉得真正有了立足之地,有了归属有了港湾。一天没有房子,他们就觉得自己一天是无根的浮萍。

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加深,这种漂泊还有另外一层含义,没有家开始在本义方面有了体现。剩男剩女的数字开始让人们咂舌不已,惊诧不已。大龄男青年、大龄女青年成了社会的一个极大的隐患。对于这个漂着的族群,还有些专门名词,“北漂”……

北漂一族是这个族群的典型代表,研究北漂,对于我们弄清楚漂泊一族的生存状态很有意义。在北京众多的“单身族”中,有一类是户口不在北京的白领。在事业上他们是成功的,但受户口、观念等限制,还没搭上“婚姻列车”,依旧守候在单身的站台。

按理说这些高层次、高收入的白领不应该成为困难户,但事实恰恰相反,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除了少数抱定终身独身的之外,大部分的大龄单身白领对婚姻的渴求还是很强烈的。但受一些因素影响,到现在他们还是单身。在这些因素中,户口问题是首当其冲的。虽然很多人心里也明白,一个小小的卡片,并不能立刻带来幸福;但如果没有户口,在很多人看来,就像一根没有线的风筝,不知哪里是个头。

白领“民工化”令中产郁闷

“在北京,我就是民工”,面对家乡亲友的艳羡,月薪6000元的程序员小张委屈地说。高学历、高收入、高素质,像小张这样被定义为“中产阶级”的年轻人,却常常自称“民工”。IT产业一马当先,率先提出了“IT民工”的说法,“民航民工”、“画图民工”、“新闻民工”等说法接踵而来,而他们,实际上是笼罩着职业光环的航空员工、建筑师、新闻从业者。大城市白领民工化的趋势有增无减,“底层感”正在无可避免地侵蚀着新生的中产阶级。

1.新生中产感觉生活在底层

如今的白领阶层,与绝大多数中国人一样,同样压着住房、医疗和教育三座大山。利益制衡机制的缺失使他们在高居不下的房价面前黯然神伤,走在都市的街头,只能把“我想有个家”的念头深深地藏在心底。一场大病的医药费足以击垮一个年收入近10万的中产阶级家庭。而沉重的教育负担也是越来越多大城市白领夫妇选择“丁克”(即夫妇都打工不要子女)的重要理由。安身立命、扶老携幼的基本要求尚不敢“奢望”,真真是叫人如何不“底层”。

职业危机也是“底层感”的重要来源。上海市统计局调查表明,上海人最关注就业失业问题。高校扩招带来人才市场相对饱和,不规范的用人制度随处可见,职场中人人自危。“中产”们不敢放松,不敢浪费时间,否则就会面对落伍、失业、受穷、被淘汰的残酷现实。社会保障不足以让人踏实,工作没有稳定预期,残酷的职场拼杀兵临城下,只能加班,加班,再加班。周一到周五的晚上不得不恭恭敬敬地献给老板;周六到周日也必须用来“充电”。在“前半辈子用命换钱,后半辈子用钱换命”的呼声中,“底层感”呼之欲出。

2.户籍限制令中产成外来户

而最具有中国特色的“底层感”的表现形式是:你名牌大学毕业,工作体面,发展顺利,唯缺北京户口本一个。某日步下小楼,赴某名流出入的party,忽见楼下贴有小告示:“请房东速带外来出租人员办理暂住证”。霎时间,“底层感”油然而生,格调、细节也难以将自己和民工区隔开来,因为同属“外来务工人员”。

旧的社会阶层结构正在瓦解,新的尚未形成,阶层划分未定的焦灼感降低了中产阶级的幸福指数。而值得注意的是,种种张力之下,中国中产阶级并未表现出米尔斯笔下的美国中产阶级的政治后卫特征,反而出现了民粹主义的“愤青”倾向。

第三章 日渐恶化的白领健康

白领的年度体检

健康体检,是预防疾病的有效手段之一。通过健康体检,可以了解自身健康状况,发现一些不易察觉的早期疾病,以便及时干预、终止疾病的发生发展,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有不少受检者由于对体检的一些关键环节重视不够,或认识偏差,出现种种疏漏,使体检的目的难以达到。

武汉曾经对当地的女白领进行健康大调查网络问卷,对“您多长时间进行一次系统的体检?”问卷中,共有6535人次参与调查,其中1542人“每年一次体检”,1639人表示“2~5年进行一次体检”,令人难以置信的是,50.57%的女白领表示“除非生病,否则从来不做体检”。

武汉的这次调查对于整个社会都具有震撼意义,它说明了当前我国白领阶层年度健康体检意识的薄弱,他们对于自己的身体健康还缺乏主动重视而只是被动接受。他们甚少预防观念更多的是事后治疗。

年度健康体检应该受到白领的足够重视。下面给出一些有关健康体检的建议。

某网络论坛对新近参加体检的白领作了一番调查,发现脂肪肝、慢性咽炎、鼻炎、颈椎炎、尿酸值高成为体检中最常见的5项问题。在体检中应对这几个问题予以重视。

健康年检是集体常规检查,很难针对个体的特异性制定个性化的体检计划,因此,体检时不妨根据自己的情况吃点“小灶”。尤其对于处在亚健康状态的白领而言,体检时有的放矢的“加加餐”比常规体检的意义更大,以下是重点推荐项目。

1.心脏运动平板试验

常规体检查心脏时,一般靠心电图来检测。心电图一般只能检测出心律失常、心梗等显性的、处在发病期的心脏疾病,而对于隐性的、慢性的冠心病等早期心脏疾病的检出率很低,容易发生漏诊。而白领由于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紧张,心脏的负担较大,容易过早地出现心脏疾患。

建议:35岁以上的人可以增加一项运动平板试验。运动平板试验,就是做完普通心电图检测后,接着在一个类似跑步机的仪器上进行跑步运动,随着时间增加,逐渐提高跑步的速度,使心脏负荷达到较高程度,观察心脏是否存在隐患。

2.脑部CT检查

目前,30多岁就发生脑梗塞、脑溢血的患者越来越多,CT可以检查肿瘤、梗塞问题,但常规体检中一般不检查脑部,而且由于费用比较高,许多人一般不会做脑部CT。在日常生活中,早期脑梗的患者只是觉得胸闷、头晕、睡眠不好等,临床症状不明显,人们常误以为是亚健康的表现。

建议:经常头晕、头痛、胸闷的人,在经济条件许可的条件下,可以做一做脑部CT检查,帮助早期排查脑梗塞、脑溢血。

3.骨密度检查

现在很多中年女性都知道要补钙,但自己是不是缺钙,是否有骨质疏松并不是很清楚。常规的体检中没有测骨密度的项目,也很少有人自己去医院做这项检查。

骨质疏松在初期症状并不明显,有时会出现全身无力、疼痛,特别是腰部、骨盆、背部的疼痛,许多人误以为是劳累或者是腰椎的问题。其实,骨质一般从30多岁就开始流失,骨质疏松是慢慢发生的过程。

建议:40岁以上,腰部、骨盆、背部如有疼痛的症状,就需要检查骨密度,提早防治骨质疏松。

4.餐后血糖检查

在一般的体检项目中,多要求空腹测血糖,一些人以为空腹血糖正常就万事大吉了。其实,虽然空腹血糖正常,如果餐后2小时血糖高于正常值,即使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也属于葡萄糖耐量低减,可能发展为糖尿病。

由于许多糖尿病前期无明显症状,等到发现自己有糖尿病明显症状时,实际上已经患糖尿病有些时间了。

建议:40岁以上、饮食不规律、有糖尿病家族史、肥胖、有高血压的人,除了查空腹血糖外,还应做餐后2小时血糖的检测,做好预防措施。

5.颈部正侧位X光片

颈椎病尤其青睐久坐的办公族,但对颈部的检查在常规体检中仅是扭扭脖子、抬抬头,并不一定能查出颈椎侧弯、骨质增生等毛病。

建议:经常感觉颈部隐隐作痛、活动不灵活、或者时常落枕的人,应该拍一个颈部正侧位的X光片,观察颈椎的情况。

健康体检五忌

一忌采血时间太晚

体检化验要求早上7:30~8:30采空腹血,最迟不宜超过9:00。太晚会因为体内生理性内分泌激素的影响,使血糖值失真(虽仍为空腹)。所以受检者应该尽早采血,不要轻易误时。

二忌体检前贸然停药

采血要求空腹,但对慢性病患者服药应区别对待。如高血压病患者每日清晨服降压药,是保持血压稳定所必须的,贸然停药或推迟服药会引起血压骤升,发生危险。按常规服药后再测血压,体检医生也可对目前的降压方案进行评价。服少量降压药对化验的影响是轻微的,可以忽略不计。所以高血压患者应在服完降压药后再来体检。对糖尿病或其他慢性病患者,也应在采血后及时服药,不可因体检而干扰常规治疗。

三忌随意舍弃检查项目

体检表内设定的检查项目,既有反映身体健康状况的基本项目,也包括一些针对恶性疾病和常见疾病的特殊检查项目。有些检查对疾病的早期发现有特殊意义。如肛门指诊检查,对四十岁以上受检者直肠肿物的发现尤为重要。有的受检者因怕麻烦或害羞,自动放弃该项检查,若受检者真有病变,自然也就失去了治疗的最佳时机,其后果不言而喻。

四忌忽略重要病史陈述

病史,尤其是重要疾病病史,是体检医生判定受检者健康现状的重要参考依据,据此制定干预措施,对疾病的转归有极其重要的影响。有的受检者抱定一种“考核”一下体检医生水平的心理,认为疾病只能靠查出来,不能靠说出来。殊不知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事与愿违。例如,在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指导前,必须搞清楚其高血压病的发病时间、治疗过程、用药情况等关键问题,才能有针对性地提出进一步的治疗意见,包括加减用药剂量、调整用药品种等,从而达到最佳治疗效果。如受检者记不住所服药物的名称,可以把药盒带来辨认。病史陈述要力争做到客观、准确,重要疾病不可遗漏。

五忌轻视体检结论

体检结论,是对受检者健康状况的概括和总结,是医生根据各科体检结果,经过综合分析对受检者开的健康处方,对纠正不良生活习惯,预防和治疗疾病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有些受检者对体检过程较为重视,却忽视了体检结论,没有仔细阅读和认真实施,使健康体检失去了意义。

收入越高健康越差

“亚健康”是指人体界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边缘状态,无器质性病变,但有功能性改变。它与脑疲劳有密切关系,也有人称“疲劳综合症”。通俗点说,就是人们常说的“到医院检查不出病,自己难受自己知道”的那种状态。

不久前,《2009中国城市健康状况大调查》之“中国城市白骨精(白领、骨干、精英)健康状况白皮书”发布。调查显示,目前我国主流城市的白领亚健康比例达76%,处于过劳状态的接近6成,真正意义上的“健康人”比例不到3%。

这份调查以北京、上海、广州等十余个直辖及省会城市300万健康体检数据样本为基础,面向全国城市白领精英人群,从个人、家庭、企业、城市四个角度入手展开健康调查。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院协会、北京市健康保障协会、慈铭体检集团、时尚健康五大权威机构对调查结果进行了科学汇总分类及分析。

1.76%白领亚健康

数据分析显示,主流城市的白领亚健康比例达76%,处于过劳状态的接近6成,真正意义上的“健康人”比例极低(不到3%),35~50岁的高收入人群中,“生物年龄”超龄趋势明显加快,平均超过“日历年龄”10年左右。

调查显示,精英人群比较突出的健康问题有两大类:第一类是属于代谢紊乱疾病,第二类是疲劳、失眠、心理障碍等亚健康问题严重。专家分析,这类疾病的形成除工作紧张、经常加班等压力因素之外,长时间上网、应酬过多、饮食不科学、作息无规律、缺少体育锻炼以及家庭不和睦、精神压抑等都是重要因素。

综合数据显示,白领女性更容易受到心脑血管病威胁,男性则要注意“猝死”、“过劳”、“癌症”等问题。

2.八成白领吃睡不够“中国城市白骨精健康状况白皮书”从饮食、睡眠、运动及心理各个方面进行调查统计,近8成白领饮食睡眠不规律,每天感觉比较疲倦。23.7%的受调查白领表示早餐“随意打发,起晚就不吃了”;20.7%经常在外吃快餐,不能保证蔬菜水果的正常摄入;54.4%每天会感觉没睡够,另外,32.4%睡眠质量不好;46%偶尔运动一次。

3.白领面临四大压力

关于压力来源的调查显示,买房、父母健康、婚姻和孩子教育成为白领四大压力源。白领族群普遍反映,他们目前心理状态排名前三位的均为负面情绪,分别为疲倦感49%,平淡感46%和烦躁感38%,满足感不到一成。

4.中年白领提前10年衰老

中年人开始衰老的“生理年龄”提前了10年。随着城市越大压力越大,5成人感觉“很疲倦”,而聚居在各大城市的“移民白领”们最担心“空巢父母”的身体健康,买房成为一大重压。35~50岁的高收入中年白领群体,机体老化速度高于普通职场白领,“生理年龄”超龄趋势明显加快,平均超过“自然年龄”10年左右。也就是说,中年白领提前10年开始有衰老迹象。

调查显示,熬夜生活、网络生活、空调生活和过度追求塑身、排毒等四大不科学的生活方式,与受调查者体检结果异常有密切联系,也是近年来心血管、糖尿病等疾患年轻化趋势的主要因素。白领人群年龄越小锻炼越少,年轻人没有老年人锻炼多;年轻女性受盲目减肥塑身等误区影响饮食比其他人群更不规律等现象应引起重视。

要职业不要职业病

很多时候,我们理解的“职业病”,其实与国家规定的那100多种职业病相距甚远。

我国相关法律规定:职业病病人的诊疗、康复费用,伤残以及丧失劳动能力的职业病病人的社会保障,按照国家有关工伤社会保险的规定执行。职业病病人除依法享有工伤社会保险外,依照有关民事法律,尚有获得赔偿的权利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赔偿要求。

职业病病人还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职业病待遇。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安排职业病病人进行治疗、康复和定期检查。用人单位对不适宜继续从事原工作的职业病病人,应当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置。用人单位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应当给予适当岗位津贴。

另外,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医学观察期间的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职业病病人变动工作单位,其依法享有的待遇不变。劳动者被诊断患有职业病,但用人单位没有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的,其医疗和生活保障由最后的用人单位承担;最后的用人单位有证据证明该职业病是先前用人单位的职业病危害造成的,由先前的用人单位承担。

1.何谓职业病?

有更多的人想知道,自己在工作中患的一些“职业病”或是因工作压力导致的亚健康状态是否属于国家规定的职业病范畴,能否享受工伤待遇?

在我国,《职业病防治法》把“职业病”定义为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这就意味着,亚健康这种与知识分子工作相关的疾病不属于法律的保护范围。目前,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规定、调整并公布的职业病有10大类,115种,包括放射性肿瘤、铅及其化合物中毒、中暑、高原病、炭疽、噪声聋等。

而诸多白领关注的:胃病(吃饭不规律)、过劳死(休息不充分)、腰椎间盘突出(久坐)、前列腺炎(久憋尿)、视网膜劳损(久盯电脑)、腕劳损(久打字)、耳鸣(久听电话)、肌肤脆弱(久吹空调)、神经衰弱(久受压力)、惶恐综合征(久遭老板训斥)等……目前还都不属于职业病范畴,因而不存在此类“职业病”维权的问题。

不过,在国际医学界,亚健康属于与工作相关的疾病,也就是因为工作原因引起的疾病。据了解,许多发达国家已把其列为职业病。

然而,在我国目前实施的《职业病防治法》中,职业病范围是不包括亚健康造成的各种综合征和“过劳死”的。

2.要职业不要职业病

目前流行于职场的新“职业病”问题的确应首先引起雇主方的重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人才被视为第一生产力,这不仅意味着需要员工拥有才智与能力,也意味着拥有一个健康的、活力充沛的身体。

另一方面,除了我国的职业病防治工作仍然处于初级阶段这个现实问题,职场人士的自我保健意识缺失也是一大原因。许多调查结果表明,职场人士特别是精英人士对自己要求特别严格,对事业期望值高,他们最担心的是自己专业能力有限,所以希望通过超负荷的工作和学习不断提高自己。正是这样的一种心态让他们主动放弃了休息和娱乐的时间,忽视了体育锻炼,失去了自我保健意识。所以,深陷“新职业病”的沼泽,作为职场人士本身也应该负起责任。

坚持锻炼时时健身

中国白领,把健身与锻炼进行到底的很少,也可能是因为时间和场所的限制。不过,时间和场所都是一种借口,想要锻炼,想要健身,总能想到办法。真正的原因是他们还没有意识到健身与锻炼对他们的紧迫性。

对于久坐办公室的人来说,锻炼对他们的紧迫性与重要性更是不言自明。久坐不动,电脑辐射,长期空调都极大地掏空了他们的身体。所以,这里特意提出几个小招供他们在现有条件下轻松锻炼。这些小招的有些部分对于暂时还没有私家车的白领而言,可能还不适用,没关系,先学着,以后你会用得着。而且,没有私家车也有没有私家车的锻炼方式,坐公交的时候尽量站着,放心,站着对你的筋骨有好处,毕竟你将要或者已经坐了八个小时了,而且你还发扬了风格,是不是?如果距离允许,走着上班未尝不是一种好的锻炼方式,而且你还观看了风景,上班时间紧迫不能走着去下班总可以走着回吧?下面正式给出不用器械,见缝插针的锻炼小招。

1.下面介绍的是一种全身性的拉伸运动,可以帮你彻底唤醒身体的每一个部位。之后你便可以一骨碌地跳下床,轻松地开始新的一天了!

◆平躺在床上,放松。

◆双臂伸直上举过头顶,双手轻握。吸气。

◆吐气,同时屈膝转体使身体成为新月形。保持这个姿势,吸气。

◆呼气5~6秒,拉伸臀部至肋骨下端处的肌肉,感觉整个体侧被伸展开。

◆保持姿势,深呼吸至少3次。

◆放松身体,转体到仰卧姿势。

◆换另一侧进行。

要诀:

呼吸时,吸气要深,吐气要完全。进行动作时要避免拉伤扭伤。当你完成动作起床后,会发现自己经过拉伸后“长高”了大约1英寸。由于白天地心引力会作用于脊椎,因此,到了晚上身高还会恢复。此外,坐姿对于脊椎下端的压缩作用更明显,所以经常做拉伸练习是很有益处的。

2.别再为上班路上拥挤的路况而生闷气抱怨了,用这会儿工夫和精力来调整自己的状态吧!你完全可以利用交通堵塞的宝贵时间来调整你的坐姿,做一些美化腹部线条的小动作。

◆端坐在驾驶座椅上,双膝弯曲呈90°。略向前坐,使膝盖与座椅间留有一定空间,以保证小腿不会被挤压,避免造成血液循环不畅。

◆双脚打开与胯部同宽,将脚放于刹车踏板上。身体面向前方,保持臀部与仪表板水平。

◆略收缩腹肌。调整座椅的靠背弧度,使之吻合你背部下端自然弯曲的曲线。

◆挺胸,调整肩部与臀部,使之处于同一垂直线上。

◆放松双肩。调整方向盘的位置,使你手握方向盘时,双臂能自然舒适地垂于体侧。

◆调整肩部,与双耳在同一垂直线上。下颌端正,不要向两侧倾斜。适当调整座椅上端头垫的位置。

◆深吸气,放松双肩。

◆吐气,同时收缩腹肌。

◆持续深呼吸1分钟,同时收紧腹部。

要诀:

你的坐姿反映了你一天大多数时间里身体保持的姿势。正确的坐姿可以让你的身体舒适、有活力。因此,一天中,不管你坐在哪里——车里,地铁里,甚至餐厅里,你都要保持良好的姿势。不论什么时候坐下,都要在第一时间调整你的坐姿。

3.拥挤的交通会使人紧张和焦虑,这对于上班族来讲是不可避免的。肩部和颈部最容易因紧张而出现不适。因此做下面这个耸肩与绕肩的动作可以有效放松这些部位。注意调整坐姿,再加上一些拉伸练习,就可以充分缓解肩颈部肌肉长期以来的紧绷与不适。

◆端坐在椅子上,双肩放松。双手扶在方向盘上。(当然,站在公交车里也同样可以做这个动作。)

◆吐气,同时双肩努力向耳朵靠拢。收紧上背部、颈部、肩部的肌肉。保持这个姿势,吸气。

◆吐气,同时放松双肩及各部位肌肉。

◆双肩以向上、向后、再向下的顺序绕环,释放肌肉的紧绷感。

◆练习以30秒为一组。在上下班的路上或办公室里都可以反复练习。

要诀:

动作的完成应以舒适感为前提。练习时,应保持平稳的深呼吸,不要屏气。

用乘地铁的时间享受颈部拉伸的舒适感,同时还可以悄悄地观察周围的乘客。咦,看到心仪的人了?眨眨眼,微笑一下吧!

4.行驶在缓慢的车流里,后面的家伙总是时不时地跟你来个“亲密接触”。这时,做做这个颈部绕环练习,不但会舒缓颈部紧绷感,还会提示这个总是紧跟你保险杠的家伙——“离我远点儿!”他一定会纳闷你在做什么!

◆端坐在驾驶座椅上,双肩放松,双手放在大腿上。

◆吸气4~5秒。

◆吐气5~6秒,同时将头偏向一侧,保持面向前方,感觉颈部肌肉被拉伸。

◆吸气。

◆吐气,同时下颌向胸部方向下压,颈部绕环,使头偏向另一侧,并努力使另一侧耳朵靠近肩膀。保持姿势,深呼吸。之后将头放正,恢复开始姿势。

◆两侧交替拉伸,

重复几次。

要诀:

动作的完成应以舒适感为前提。练习过程中保持双臂放松垂于身体两侧,脚掌端正地放在合适的位置。做动作时可以想象身体中的焦虑与紧绷感随每一次吐气从颈部与肩部处缓缓流出。

5.原来等红灯也可以这样舒适

腕臂伸展

等待交通信号灯时,可以做些小动作快速缓解腕部和前臂的不适。不久你就会觉得因道路维修而带来的堵塞与延迟也没那么糟糕了!

◆端坐在方向盘前,双肩放松,手臂自然垂于身体两侧。

◆左肘弯曲,使左前臂与大腿平行,掌心向下。

◆放松腕部,手指向上指,掌心向前。

◆将右手放于左手掌心。

◆吸气4~5秒。

◆吐气5~6秒,同时右手向后施力于左手掌,使其向身体方向弯曲,感受腕部底端与前臂被拉伸。

◆吸气,恢复开始姿势。

◆吐气,同时腕部向下弯曲,手指向下指,掌心面向身体。

◆将右手放于左手手背上。

◆吸气4~5秒。

◆呼气5~6秒,同时右手轻轻向后施力于左手背,使其向身体方向弯曲,感受腕部上端与前臂被拉伸。

◆换右手做。

要诀:

动作要轻柔,保持深呼吸,同时双肩放松。如果你长时间操作电脑的话,这个练习尤其会给你带来好处。

白领健康的隐形杀手

当提到三聚氰胺时,白领都用警惕的眼光盯着对面的牛奶,防止牛奶中的某些不健康物质损害他们的健康。遗憾的是,他们没有将这种警惕的目光也用来对准这些隐形杀手,比如以下危险的生活方式,不良的作息习惯。

1.极度缺乏体育锻炼

在932名被调查者中,只有96人每周都固定时间锻炼,68%的人选择了“几乎不锻炼”。这极易造成疲劳、昏眩等现象,引发肥胖和心脑血管疾病。

2.有病不求医

调查显示,将近一半的人在有病时自己买药解决,有三分之一的人则根本不理会任何表面的“小毛病”。许多上班一族的疾病被拖延,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一些疾病被药物表面缓解作用掩盖而积累成大病。

3.不主动体检

932人中,有219人从来不体检。

4.不吃早餐

因为工作节奏加快,吃上符合营养要求的早餐已经成为办公室白领的奢求。被调查者中,只有219人是有规律、按照营养要求吃早餐的。不吃早餐或者胡乱对付几口成为普遍现象。

5.与家人缺少交流

有超过41%的办公室人群很少和家人交流,即使家人主动关心,32%的人也常抱以应付的态度。在缺乏交流、疏导和宣泄的情况下,办公室人群的精神压力与日俱增。

6.长时间处在空调环境中

在上班时,超过7成的人一年四季除了外出办事外,几乎常年窝在空调房中。“温室人”的自身肌体调节和抗病能力逐渐下降了。

7.常坐不动

被调查者中,有542人的工作习惯是一旦坐下来,除非上厕所,轻易不站起来。久坐,不利于血液循环,会引发很多新陈代谢和心血管疾病;坐姿长久固定,也是颈椎、腰椎发病的重要因素。

8.不能保证睡眠时间

有超过6成的人经常不能保证8小时睡眠时间,另有7%的人经常失眠。

9.面对电脑过久

31%的人经常每天使用电脑超过8小时。过度使用和依赖电脑,除了辐射外,还使眼病、腰颈椎病、精神性疾病在办公室群体中十分普遍。

10.三餐饮食无规律

有超过1/3的人不能保证按时进食三餐,确保三餐定时定量的人不足半数。

二、最健康的作息时间表

7:30:起床。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那些在早上5:22~7:21分起床的人,其血液中有一种能引起心脏病的物质含量较高,因此,在7:21之后起床对身体健康更加有益。打开台灯。“一醒来,就将灯打开,这样将会重新调整体内的生物钟,调整睡眠和醒来模式。”拉夫堡大学睡眠研究中心教授吉姆·霍恩说。喝一杯水。水是身体内成千上万化学反应得以进行的必需物质。早上喝一杯清水,可以补充晚上的缺水状态。

7:30~8:00:在早饭之前刷牙。“在早饭之前刷牙可以防止牙齿的腐蚀,因为刷牙之后,可以在牙齿外面涂上一层含氟的保护层。要么,就等早饭之后半小时再刷牙。”英国牙齿协会健康和安全研究人员戈登·沃特金斯说。

8:00~8:30:吃早饭。“早饭必须吃,因为它可以帮助你维持血糖水平的稳定,”伦敦大学国王学院营养师凯文·威尔伦说。早饭可以吃燕麦粥等,这类食物具有较低的血糖指数。

8:30~9:00:避免运动。来自布鲁奈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在早晨进行锻炼的运动员更容易感染疾病,因为免疫系统在这个时间的功能最弱。步行上班。马萨诸塞州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每天走路的人,比那些久坐不运动的人患感冒病的几率低25%。

9:30:开始一天中最困难的工作。纽约睡眠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大部分人在每天醒来的一两个小时内头脑最清醒。

10:30:让眼睛离开屏幕休息一下。如果你使用电脑工作,那么每工作一小时,就让眼睛休息3分钟。

11:00:吃点水果。这是一种解决身体血糖下降的好方法。吃一个橙子或一些红色水果,这样做能同时补充体内的铁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

13:00:在面包上加一些豆类蔬菜。你需要一顿可口的午餐,并且能够缓慢地释放能量。“烘烤的豆类食品富含纤维素,番茄酱可以当作是蔬菜的一部分。”维伦博士说。

14:30~15:30:午休一小会儿。雅典的一所大学研究发现,那些每天中午午休30分钟或更长时间,每周至少午休3次的人,因心脏病死亡的几率会下降37%。

16:00:喝杯酸奶。这样做可以稳定血糖水平。在每天三餐之间喝些酸牛奶,有利于心脏健康。

17:00~19:00:锻炼身体。根据体内的生物钟,这个时间是运动的最佳时间,舍菲尔德大学运动学医生瑞沃·尼克说。

19:30:晚餐少吃点。晚饭吃太多,会引起血糖升高,并增加消化系统的负担,影响睡眠。晚饭应该多吃蔬菜,少吃富含卡路里和蛋白质的食物。吃饭时要细嚼慢咽。

21:45:看会电视。这个时间看会儿电视放松一下,有助于睡眠,但要注意,尽量不要躺在床上看电视,这会影响睡眠质量。

23:00:洗个热水澡。“体温的适当降低有助于放松和睡眠。”拉夫堡大学睡眠研究中心吉姆·霍恩教授说。

23:30:上床睡觉。如果你早上7点30起床,现在入睡可以保证你享受8小时充足的睡眠。任何试图更改生物钟的行为,都将给身体留下莫名其妙的疾病,20、30年之后再后悔,已经来不及了。

“新四大陋习”威胁健康

日前,卫生部召开了《首次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报告》新闻发布会,据会上首次公布的我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普遍偏低,具备健康素养的总体水平为6.48%,即每100人中不到7人具备健康素养。其中,我国居民慢性病预防素养最低比例是4.66%,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占6.93%。卫生部新闻发言人表示,公众个人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低是导致上述情况的主因。

每年做1次健康体检——“知道,但有时忙起来就忘了”。食盐摄入量每人每天不超过6克——“知道,可太淡了没滋味”。成人每天进行累计相当于步行6000步以上的身体活动——“知道,可工作太累,有时间还不如多睡会儿”……这些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知识许多白领都非常了解,但因为诸多原因执行起来并不理想,居民的健康素养情况如何?哪些原因影响着白领的健康素养呢?

1.白领慢性病预防素质偏低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富贵病似乎也成为了时尚病和流行病。

我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心脑血管病、糖尿病、恶性肿瘤等慢性疾病的患病人数已有约2亿人。每年因慢性病死亡的人数已经占到了全国因病死亡人数的80%以上。如果不对慢性病实施有效干预,在未来30年,中国慢性病将发生“井喷”。

由于中国人“好吃”和喜爱味道浓厚的食物等饮食和生活习惯,加之对慢性病预防的意识和素质普遍偏低,各种慢性病的发病率也随之增高,特别是白领、金领人群,已成各种慢性病高发人群。据医院临床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这一高端人群在心脏病猝死、脑中风、糖尿病、乳腺癌、肺癌等慢性疾病的发病率增高趋势和年轻化趋势明显。这些生活方式使慢性疾病已不再是中老年人的专利了。

2.“新四大生活陋习”威胁白领健康素养

调查表明,熬夜、网络依赖、空调生活和过度追求塑身排毒的“新四大陋习”,已成为吸烟、酗酒、缺乏运动和不平衡膳食这老四大陋习外,威胁都市白领人群新的健康素养因素。“新四大陋习”正在吞噬着高端白领的身体健康,主要表现在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的不健康和偏低。一是熬夜加班已成为许多白领的工作习惯,长此以往会造成机体免疫力下降;二是电脑和网络的普及利用让网络依赖问题更加突出,它除了伤害视力,对神经和精神系统的不良影响也显而易见;三是空调房成了绝大部分都市人离不开的东西,由于远离大自然,体质日益虚弱,“空调病”已成了流行病;四是许多白领女性人群“塑身”、“排毒”不离嘴,各种含有泻药成分的“排毒茶”、“塑身胶囊”对身体更是构成直接伤害。以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让白领人群正处在疾病边缘,但许多白领总认为自己年轻,往往忽视对自身身体健康的认知和重视,让一些本来可以预防的慢性疾病,错过或耽误了治疗时间。

3.把健康交给自己管理

相比过去,人们的健康意识和治未病意识已明显提高,但许多白领对健康的理解还是有病治病,已经习惯了不舒服找医生的治病过程,但其实有很多疾病是可以通过正确的健康运动和健康的生活习惯避免的。专家建议,白领们应转变落后观念,与其生病了打针吃药,不如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让自己不生病。与其把健康交给医生,而亡羊补牢,不如未雨绸缪把健康交给自己管理起来,让自己做健康的主人。

亚健康与疲劳致死

在高压力现代生活中,因过度疲劳导致亚健康的人群越来越大。医学专家称:体力、脑力劳动者长期过度紧张,即精神情志过度劳累,会导致人体神经、免疫、内分泌等诸系统调节失常,临床出现以疲劳为主的多种组织、器官功能紊乱的症状,严重导致过劳死。“过劳死”是因为工作时间过长、劳动强度加重、心理压力过大、存在精疲力竭的亚健康状态,由于积重难返突然引发身体潜藏的疾病急速恶化,救治不及,继而丧命。过劳死,可以说是疲劳过度而死。

疲劳,许多人认为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累了,就歇一会吧。其实,疲劳既是一种生理现象,在某些时候又是一种疾病乃至严重疾病的报警信号。

1.疲劳告诉你:该休息了。

2.疲劳告诉你:可能已经患病。疲劳还是多种疾病的重要信号。诸如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糖尿病、心肌梗死和贫血等疾病的早期症状就是疲劳,这种疲劳属于病理性,应尽快去医院检查诊治。

3.疲劳告诉你:应加强锻炼了。如果经医生全面检查之后,未发现什么疾病,但疲劳仍然经常出现,这对你是一种信号:你的身体素质较差,体力和脑力不如一般人,应该加强锻炼。

4.疲劳告诉你:应该对自己的饮食与睡眠状况进行一次检查与必要的调整。排除上述三种情况的易疲劳者,应该对自己的饮食与睡眠情况进行一次自查。因为营养不良与睡眠不佳均容易引起疲劳。因此,应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改善自己的睡眠。

5.疲劳告诉中年人:衰老可能过早地来临。如果您是中年人,经常出现疲劳或疲乏不易消除,又找不出病理性原因,就应该注意抗早衰。具体措施有:生活规律化,饮食营养要合理搭配,工作上劳逸结合,保持精神愉快,业余时间进行适当的锻炼与娱乐,尤其要戒除吸烟、酗酒以及通宵打牌等不良嗜好。

专家特别指出,“过劳死”只有预防,“累”病没有特效药,病程越长越难治,病程要是超过三四年的话,治疗会相当困难。为此,要避免此症的痛苦,要防止“累死”,最重要的还是预防,避免长时间的极度紧张和精神负担过重。此外,在营养饮食上要注意合理搭配。躯体的累可以有效得到缓解,但心累就是一个很危险的信号,如果身心俱疲则是大敌当前,必须正而视之了,否则极端后果就会降临到自己身上。在劳累与过劳死之间,还有这一种病症对白领的身体起着恶劣的摧残作用。“慢性综合疲劳症”十大信号:

1.记忆力减退,开始忘记熟人的名字。有时注意力不集中,集中精力的能力很差。如,心算能力越来越差;常忘掉朋友的名字等。

2.性能力下降。中年人过早地出现腰酸腿痛、性欲减退或男子阳痿、女子过早闭经,都是身体整体衰退的第一信号。

3.脱发、斑秃、早秃的出现。如,每次洗头或是桑拿都有一大堆头发脱落,这是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所致。频频去洗手间,如果你的年龄在30岁~50岁之间,排泄次数超过正常人,说明消化系统和泌尿系统开始衰退。

4.做事经常后悔,易怒、烦躁、悲观,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

5.不愿意与上级和外人见面。总是托着脸呆想,不愿与同事谈话,写文章或是报告时总爱出错。

6.不想吃油腻的东西,很想往饭菜上撒辣味的调料,过分想喝茶或是咖啡,对烟酒有过度的嗜好。

7.睡觉时间越来越短,醒来也感到不解乏。早上懒得起床,眼睛睁不开,老是打哈欠,想睡觉,但是上床后却不易入睡。

8.经常头疼、耳鸣、目眩,检查也没有结果,不明原因的肥胖或体重下降,容易腹泻,总觉得手脚发硬,说话声音细而短。

9.自我感觉有各种躯体不适感。如,痛感、疲惫感、挫败感、无力感、眩晕感、焦虑感和郁闷感等。

10.女性提前衰老,自感生活没有目标,无价值感,倦怠、无力疲惫感增强,伴随失眠,梦魇,嗜睡,情感脆弱,不爱化妆或打扮自己等。

具有上述两项或两项以下者,则为“黄灯”警告期,及早治疗则康复较理想。具有上述3项~5项者,则为一次“红灯”报警期,说明已经具备“过劳死”的征兆,充分正视和治疗也有望康复。6项以上者,为二次“红灯”危险期,此时则需较长时间的治疗与康复过程。

年底应酬季怎样维护健康

又到年底应酬季,白领忙于加班应酬,猛吃猛喝,结果体重飚升;还有的突击运动,节食瘦身……节奏加快、压力增大,与此同时三餐又饿一顿、饱一顿,极不规律,如此恶性循环,影响自身健康和工作效率。针对年关白领加班应酬族、减肥瘦身族和运动突击族三大人群,内分泌专家建议科学餐饮,减轻肠胃负担,让精力更充沛。

1.“三杯水”科学补充一天能量

俗话说:“早餐要吃得像皇帝”。专家建议,早餐品种丰富才好,早餐吃好,对一天意义非常大,它提供的能量和营养素占了全天总需求的30%以上。科学的早餐应是低热能、营养均衡,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水一样都不能少,特别是要富含膳食纤维。应包括四类食物,分别是以提供能量为主的,主要是碳水化合物含量丰富的粮谷类食物,比如:面包、馒头等;以供应蛋白质为主的,主要是肉类、禽蛋类食物;以供应无机盐和维生素为主的,主要是新鲜蔬菜和水果;以提供钙为主并富含多种营养成分的,主要是奶类与奶制品、豆制品。

同时避免吃糖分及油腻过多的早餐,比如:油条、快餐等。早餐还应补充维生素。美国康宝莱营养咨询委员会顾问的专家还建议,早餐可喝“三杯水”:餐前,一杯纤维水帮助肠胃做运动,帮助调节肠胃,排毒畅通;正点早餐,可喝均衡营养奶昔餐,就是将蛋白粉加入豆浆、牛奶,并根据个人口味爱好,再加上喜爱的水果或果仁一起搅拌调制而得;上班前,可喝草本茶饮,其中含有的红茶和绿茶提取物,富含茶多酚等成分具有抗氧化作用,帮助促进新陈代谢,保持充沛精力应对一天工作。

2.健康晚餐应酬每样夹一筷

在营养搭配中,晚餐脂肪类尽可能少些,提倡应酬中少吃鸡、鸭、肉等动物性菜,适当增加豆制品和鱼类摄入量,不挑食,不偏食,荤菜每样吃一筷,最多不超过三筷,尽可能多吃蔬菜。

不提倡吃得太辣,使用的调味品要少,提倡多吃自然食物。饮酒要限量,选择红葡萄酒最宜,嗜酒和醉酒都不利健康。最好最后吃点米饭,饭后半小时可吃点水果,但不提倡吸烟。

3.多食大豆蛋白健康减肥

体重管理成现为代都市白领生活最受关注的健康话题之一,但在控制体重或减肥过程中又常陷入误区。大豆蛋白是女性减肥时一个不错选择。大豆蛋白指的是从大豆中提取出来的蛋白质,能在满足人体所需营养成分同时,达到健康饮食控制体重的效果。

如今,不少爱美女性还把“减肥饮食”理解成只吃蔬菜水果,不吃其他主副食,结果缺少人体维持生命活动的必需营养素,虽然体重下降了,但健康严重受损。营养学专家发现,低脂、低碳水化合物而富含蛋白质的饮食可有效帮助控制体重。大豆蛋白不仅有“减肥”功效,且不会导致骨骼中钙流失,尤其是不含任何饱和脂肪和胆固醇,对防治心血管疾病有益,对控制体重更有不错效果。

4.膳食纤维越吃越年轻

膳食纤维已正式列为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之一。因为没有热量,膳食纤维在人体内不能被消化,因此能把胃撑饱,使人产生饱的感觉,有助防止过度进食,使体内贮存的脂肪消耗而起减肥作用,是纤体瘦身时不可缺的物质。

此外,纤维素除了有效安全减肥,还能促进大肠蠕动,减少大肠里的细菌把食物转变成有毒物质的机会,减少肠道疾病发生几率,有通便作用。食物纤维素还能降低血糖和胆固醇,保护心脏血管,比如常见果蔬有胡萝卜、芹菜、青菜、五谷、豆类、梨子、李子、柑橘、苹果、西瓜、桃子等,还可经常吃些粗粮、黑木耳、海带和薯类等含膳食纤维多的食物。

小贴士:自制创意营养奶茶

无论是想减重、保持窈窕身材,还是获得均衡营养,可用康宝莱蛋白混合饮料制作美味奶昔,几分钟便可轻松调制出科学配方、营养均衡、美味可口的个性化奶昔营养餐。

美丽佳人

材料:香草口味蛋白混合饮料1份、优质蛋白粉15克、当归一钱(3.125克)、黄芪一钱(3.125克)、红枣五颗、桂枝一分、水1000毫升;

方法:先将当归、黄芪、桂枝加入水中,大火煮滚转小火煮约20分钟,冷却后取240毫升炖煮出来的汤汁及适量红枣,加入蛋白混合饮料和优质蛋白粉,用搅拌机搅打均匀即可;

功效:当归补血、黄芪补气、红枣为补养佳品,桂枝温经通脉。手脚冰冷、缺乏活力、头昏脸色苍白的人适用。

芝麻奶昔

材料:香草口味蛋白混合饮料1份、优质蛋白粉12克、黑芝麻粉20克、水240毫升;

方法:在水中加入蛋白混合饮料、优质蛋白粉、黑芝麻粉,用搅拌机搅打均匀即可;

功效:黑芝麻含有头发生长所需的必需脂肪酸,有助头发乌黑亮丽。

手机幻听症

手机现已成为都市白领形影不离的“新生器官”,而“手机幻听症”也成为了都市白领的一种普遍现象,这一词语也出现在教育部公布的171条汉语新词中。

1.“幻听”困扰都市白领“我平时把手机放到包里,每天隔不了多一会儿就仿佛听见手机响起,取出手机一看却根本没有任何电话。现在我总想把手机拿在手里,生怕漏掉重要的电话和短信。”在医院的心理门诊,刘小姐这样对心理医生痛苦地说。

而从事新闻工作的顾小姐,由于工作的需要,她每天与手机寸步不离,以便随时接听报社或读者来电。久而久之,她发现自己对手机产生了强烈的“恐慌”。“晚上睡觉的时候,我总是在快要睡着的时候,突然惊醒,觉得听到自己手机铃声。我明明记得睡前已经关机的,但还是觉得有铃响,真的听得非常真切。”每天晚上顾小姐总要这样折腾好几次,晚上9点睡下去要到凌晨一两点钟才能睡着。“实在是不行了,就干脆把手机电池板卸下来,才能安心睡觉。”

和刘小姐、顾小姐有相同情况的上班族并不在少数,类似的情况正困扰着许多年轻的上班族,这样的病人已占心理科门诊的近3成。专家表示,这种“幻听”往往是由于工作压力造成的,偶尔出现并不影响人们的健康和生活,但如果这样的情况频繁出现就要小心“强迫症”了。

2.依赖手机引发“幻听”“手机幻听”的心理问题很大部分源于现代白领对高科技产品过分依赖所造成的“强迫症”。“幻听”现象多与职业有关,如销售、咨询、媒体等从业人员频繁使用通讯工具,往往在铃声一响时就得立即投入工作,这些人长期处于“待机”状态,强烈的心理暗示会诱发“幻听”,而在就业高峰时期,不少应届毕业生也会加入手机“幻听一族”。“手机幻听”现象尚不能归入“幻听症”的范畴,因为后者在医学上被认为是精神分裂的前期症状,而目前普遍困扰都市人生活的“手机幻听”现象其实质是一种强迫症的表现。“人们有的时候是在明知道不是自己的手机在响,还是不自觉地拿出手机,这其实是身体里的潜意识给出提醒,告诉你,必须要缓解压力了。”专家这样说道。

3.适时释放压力

目前很多人会像拒绝电视、拒绝上网一样选择把手机“丢掉”一段时间。不过,心理医师指出,“丢掉手机”问题的关键不在手机,而是存在于人们心中的压力,“这是我们自我保护的一种方式,即通过某些形式消除内心的紧张,因此最重要的是寻找到根本的压力源,然后‘对症下药’,”另外,心理医师也给出一些缓解方法,“可以向你身边的朋友或是咨询师倾诉,也可以参加一些与你工作完全没有关系的活动,比如说现在比较流行的陶吧、十字绣等,最重要的是让身心都安静下来。”

电脑族防病攻略

坐着虽然舒服,但不利健康。研究表明,久坐可引起以下18种病症:颈椎病、腰椎病、食欲不振……因此,为了健康,千万不要“坐”以待毙!

1.颈椎病

颈椎病原因:

颈椎病的根源是颈椎间盘退行变性后,椎间盘松动,继而压迫神经根、脊髓或椎动脉而引起的各种症状。长期不良的坐姿或长久停留在电脑前,最容易造成颈项肌的疲劳,引起颈肩痛、项肌痉挛,甚至出现头晕目眩;久而久之,势必在成年之后过早地出现颈椎间盘退行性变,导致颈椎病。

对策:

操作电脑时要保持正确坐姿:请确保坐着时整个脚掌着地。使用让您的脚部平稳着地的可调节工作台、椅子,或者使用脚垫。如果使用脚垫,请确保脚垫宽度足够使腿可以在工作区内自由活动。经常伸展腿部并改变腿的姿势。要经常站起来离开工作台稍微走动和经常改变腿部的位置,使人整个放松一下。注意不要将箱子或其他物品放置在桌下,这样会限制腿部的活动空间。

2.腰椎病

腰椎病原因:

由于长期久坐,或者有的坐姿不良,或总是固定一个姿势而使得腰部软组织长久处于张力状态,软组织缺血,而产生腰肌劳损。

对策:

要尽量减少坐的时间,或坐一会儿变动一下姿势、站起来活动一下,中途可做一下腰部按摩。

3.尾骨受伤

尾骨受伤原因:

你是否经常感到臀部尾骨隐隐作痛,有时接连两三天都令你坐立难安?请别忽视这样的症状,这是女性易患的疾病——尾骨受伤。

尾骨疼痛的症状包括臀部尾骨附近有压痛点或腿痛现象,范围包括尾骨、提肛肌及周围的软组织等。长久坐姿不正确,压迫尾骨神经,即可造成尾骨受伤而疼痛。

对策:

平时保持良好的坐姿,减轻对脊椎的压迫,多运动,可减少尾骨受伤的机会。

患有慢性的尾椎骨疼痛者,最重要的是尽量减少或避免患处承受压力,平常坐的时候,可在椅子上摆个类似救生圈的减压坐垫,减轻患处的压力。这种中空设计的坐垫,可分散尾椎骨及臀部的压力,使患者可以坐得久一些,工作更方便。

在家里,应经常热敷患处,或让中医用超声波治疗,加强疼痛部位的血液循环,促进疗效。

4.屁股“生茧”

屁股“生茧”原因:

屁股“生茧”即臀部长出硬疙瘩,并隐隐作痛,即坐骨结节性囊肿。

原来,人体臀部的骨骼是由骨盆构成的,其中坐骨是构成骨盆的重要组成部分,坐骨可分为上下两个分支,两支骨会合处即坐骨结节。当人采取坐位姿势时,坐骨结节恰好与凳面接触。在坐骨结节的顶端长有滑囊,滑囊能分泌液体,以减少组织间的摩擦与受压。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滑囊也随之发生了退行性改变,液体分泌减少。长时间地伏案工作或有盘腿久坐的习惯,容易使坐骨结节与坐凳“硬碰硬”。还有长期不合理的摩擦、挤压、负重、创伤,久而久之就会导致创伤性滑囊炎的发生,而这种滑囊炎大多发生在一侧坐骨上,这可能与坐力的不平衡有关。滑囊炎发生之后,囊内充血、肿胀、浆液性渗出物增多,迁延日久积液就会变得粘稠、混浊、纤维素沉着而发生粘连。这时,滑囊壁增厚、滑膜表面粗糙,最后,形成了囊肿。

对策:

改善坐具。平时如果习惯于坐木椅、硬板凳者,可改坐藤椅或沙发,也可在硬质坐具上放置较厚的海绵垫、布垫,能够减轻硬质坐具对坐骨结节的摩擦与对抗力。

眼疾成职场重灾区

在现代化的办公室里,职场白领每天处在干燥的空调房里,忍受着电脑的辐射伤害,再加上隐形眼镜或是各类彩妆的影响,“明亮有神”的双眼越来越稀少。各种眼部疾病困扰着职场白领。

1.多种眼病困扰白领

据报道,我国每年有约170万人因各种眼病导致失明。数据显示,职场54%白领经常感觉视觉模糊、视力下降、眼睛干涩发痒。如今,由于各种辐射、疾病、环境污染以及不良生活、卫生习惯,致使眼疲劳、干眼症、结膜炎等各种眼病危害职场人群健康。

2.八成白领眼睛太累

在摇摇晃晃的公车上看报玩游戏,整天对着电脑,在灯光下伏案工作……对于办公室工作的白领来说,眼睛胀痛、发干、酸涩是常事。一份调查告诉我们,每天与电脑打交道的白领人群中,83%以上都有不同程度的视疲劳症状。

调查显示,眼科门诊中视疲劳的患者近7成是白领。视疲劳的发生原因很多,一是屈光不正、调节因素、所戴眼镜不合适等本身原因;二是身体疾病发生后,使眼的耐受力降低,易引发视疲劳;三是光照不足或过强,光源分布不均匀或闪烁不定,注视的目标过小、过细或不稳定等,均可产生视疲劳症状。

提醒:很多人觉得视疲劳没什么大不了。但专家指出,长期视疲劳会引起人体神经调节紊乱,导致胸闷、头痛、胃肠功能紊乱等。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对整个身体状况的调节不无裨益。

3.白领患干眼症逐年增多

资料显示,干眼症已经成为都市在职人群的主要眼疾之一。

干眼症的频发主要与长期使用电脑时眨眼次数不足有密切关系。如今办公室大多使用空调,空气干燥,加上用电脑时眼睛需要不停地注视文字、图像这些“发光体”,这会使眨眼次数减少,因而泪液分泌减少,长时间如此会导致眼睛负荷过度,出现红眼、流泪、干涩等刺激感,长期如此就容易造成干眼症。

提醒:睡眠不足、精神紧张、驾驶汽车、阅读、佩戴隐形眼镜等都可能引发干眼症。要防治干眼症,最重要的是要让眼睛充分休息。在出现干眼症后,无论是抗生素、激素眼液或人工泪液都需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4.职场易群发结膜炎

结膜炎俗称“红眼病”,是一种急性传染性眼病。久坐电脑前的上班族,办公室内如空调开的温度过高,极易导致眼部干燥而形成干眼症。同时,办公室多属于密闭环境,空气流通性差,易造成微生物感染,引发结膜炎。该病具有传染性强、潜伏期短的特点,一人患病后,如果防治不当,家人、同学、同事等身边人便会齐齐“中招”。

提醒:结膜炎在病情的潜伏期就能够传染。其传播方式主要是接触感染,如接触患者用过的毛巾、洗脸用具、游泳池的水、公用的键盘和鼠标等。因此,电脑键盘、鼠标应定期消毒,注意个人卫生可以切断结膜炎传播途径。

5.职场眼病种类多

据了解,我国近视人数已超3亿。白领由于长期面对电脑,也成为近视眼的高发人群。同时,深度近视还要警惕青光眼。

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据,目前全球共有7000万青光眼患者,估计2020年将达到8000万。近年来,青光眼患者中脑力劳动者有升高趋势。发病人群中白领占了1/3,因青光眼引起的双眼失明者占了致盲病人总数的50%。同时,青光眼具有一定的遗传性,一个家族中常有多人发病,还可以遗传给后代。

提醒:临床上,早期高达90%的患者并不知道自己患有青光眼。如果出现打高尔夫球或网球的时候找不到球,上街走路容易被人撞倒或撞上别人,即使阅读或工作开始没多久也容易视疲劳等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眼睛解密身体疾患

眼睛不仅是我们借由观察世界的“取景器”,还是透视身体健康的窗口。因此,要重视眼睛出现的种种症状。

眼睛症状:红肿、充血

解密:眼睛红肿,主要由于身体炎症充血而致;结膜充血,表示结膜周围器官疾病;结膜下充血,表示血管本身病变或损伤破裂;睫状充血,表示眼球本身疾病。

眼珠症状:苍白、泛黄、眼球突出

解密:眼珠苍白,可能贫血;眼珠泛黄,有黄色瘤胆汁性肝硬化的可能;眼睛肿凸,表示甲状腺异常。

眼白症状:发黄、发青、发黑

解密:眼白发黄,极可能有肝病隐忧;眼白发黑,常因睡眠不足或月经不调所致;眼白呈青绿色,则是青光眼患者。

眼皮症状:发红、发白、发黄

解密:眼皮发红表明血液、消化或生殖器官功能失常;发白表明缺少血红蛋白、贫血或者血液循环失常;发黄则可能是肾、肝、脾、胰腺、心脏的功能失调。

眼周症状:干涩、黑眼圈、眼袋

解密:眼周干涩或出现裂纹,需加强维生素B2及B6的摄取;肝硬化、肾炎、呼吸衰竭,以及血液病会出现黑眼圈。

不良习惯损伤眼睛

健康的双眼离不开细心地关爱,呵护眼睛不仅在“护”还要在“防”,为了眼睛健康,日常生活中的不良习惯也应该改改了。

1.酒精是眼睛的头号敌人

2.吸烟会伤害眼睛

3.过度日晒致眼病

4.节食不当也伤眼

正确护眼4要诀

眼睛长期处于裸露的外界环境下,容易遭受细菌和病毒入侵。据了解,到医院就诊的患者多为不注意个人卫生和乱用药物引起的。眼部保健是一个综合的工程,平时应该注意护眼细节:

讲究卫生是关键

眼部疾病的预防胜于治疗。平时应注意用眼卫生,避免用脏手揉眼、脏东西擦眼、碰触眼病患者物品。

纠正不良习惯

在看书、阅读、使用电脑等近距离工作时,要注意时间不要过长,保持适宜的光线和正确、舒适的姿势。

注意对症下药

眼睛构造十分复杂,眼病也分为很多种,对症下药才可达到治疗效果。

定期眼部体检

眼部体检包括问诊、视力、裂隙灯检查、眼底镜检查、眼部B超检查等,不仅可以查出眼睛的问题,还能为全身健康作预警。

白领族OR药丸族

杭州某培训公司的讲师江芳是绝对的时尚白领女性,穿着时髦,事业成功,且经常出入健身、美容等场所。她现在是三十多岁的人了,却仍像小姑娘一样通宵蹦迪、唱歌,精力充沛。谈到自己为什么如此活力四射,她神秘地一笑,说:“我有不老药”。原来,她是一名“药丸族”。

江芳原是学生物的,算得上药丸族中的高级成员。她吃药是因为自己懂得一些医学知识,因此平时常吃一些保健和美容之类的药丸,也经常和同事、朋友们聊些保健的事情。江芳讲起吃药的事非常专业,她不仅可从科学的角度告诉你应吃药,而且还可从你自己对身体的感觉上来告诉你应该吃什么样的药。她说:“我是定期吃一些药的,有些是常年吃,人在吃饭的时候虽然已摄取一些营养物质,但有时是因为体质的关系,有时是因为年龄的关系,很多营养成分都不能很好地吸收了。这些营养成分又是人体所必需的,这些营养的吸收不足,也是人体衰老的主要原因,所以,如果有条件就要通过吃药来补充这些营养,就可以使人看起来比较年轻。”

江芳吃药很讲究,会通过自身的感觉来调整吃哪些药。她说:“其实,药丸族也不像听起来那样的有病。我们的终极目标是身体健康,不仅是身体的,心理上我们也非常的健康。”

在时尚城市,如北京、上海、杭州、成都,有一群每天都要以各种保健药品来保证自己健康的“药丸族”。药丸族一般都是都市白领,女性占据其中绝大部分,也有不少是时尚男士。

不过不是所有的白领都像江芳一样懂得医药知识,很多“药丸族”就走向了反面。曹小姐与江芳一样,也是一名“药丸族”。

作为一名在职场打拼的白领,25岁的曹小姐经常加班熬夜,常常错过吃饭时间。但她每天都服用4种小药丸来维持身体的均衡营养。像这样的“药丸族”还真不少,他们要么吃快餐,要么就大吃一顿。有些女性比曹小姐还厉害,甚至把服用各种药丸来补充身体所需当成时髦。

不过专家认为,适当补充维生素等是可以的,但像曹小姐那样每天吃多种营养药片,却只吃一点食物作为能量补充的做法则是本末倒置。因为白领的生活方式往往造出油脂摄入有余,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摄入不足,每天吃各种营养药片,有些成分重复服用会形成危害,比如大剂量补充维生素会有副作用;如维生素A在身体内聚集过多,会使人产生中毒等不良后果。

因此专家建议,大家应尽量从天然食物中吸收各种营养元素。营养剂是用来补充营养的,那种每天靠吃多种营养药片而只吃一点食物作为能量补充的做法则是本末倒置,而且许多女性也不知道自己到底缺乏哪一种营养元素。如果真想补充的话,应对营养师说出自己的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请医师决定每天应该补充什么样的营养剂为妥。

第四章 白领减压与心理健康

白领四大职场危机

调查发现,职场压力让5成以上白领有心理健康问题,有一半以上的白领袒露自己需要看心理医生或“陷入心理问题的恶性循环”,主要原因是“精神压力大”,“对自己的工作业绩不满意”,有“头痛失眠”或“嗜睡疲惫”等问题。

事实上,在职场上“泡”久了,心理疾病也伴随而来。调查发现,参加工作5年左右的人,有心理健康问题的比例最高达55%。有关“近期心理状况描述”问答题,一半以上的被调查者频繁出现“精神紧张”、“不开心”、“郁闷”,不少人觉得自己在职位上“不能担当有用的角色”、“没有释放自己的能量”;有的人因为“力不从心”,感到没有能力提升自己。分析发现,不少白领很关心自己的身体健康,却常常忽视了心理的健康。

归纳整理发现,白领深受4大职场危机困扰:择业和就业初期时的“定位危机”、工作5年左右的“晋升危机”、40岁左右的“方向危机”、50岁左右的“饭碗危机”。

心理专家透露,白领患者的就诊人数逐年上升,因为职位升迁、工作业绩和个人发展等导致的压力,在不同程度上引发出职业人的心理问题。“最典型的特征,就是对许多事物丧失兴趣。”许多白领表示自己渐渐地失去了逛街的兴趣、和朋友聚会的兴趣、谈恋爱的兴趣,不少已婚者甚至连性生活的兴趣都渐渐少了。由于压力过大,很多人一到周末就感觉不适应,还有人引发了生理问题,如女性月经失调等。

1.职场之定位危机

商务英语、注册会计师……29岁的小余是一家外企的经理助理,在竞争的压力下,她利用业余时间拼命摄取知识。然而随着手里握着的资格证书越来越多,她的心情却越来越焦虑。小余的困惑是自己的职业定位飘忽,她大学的专业是理科,但现阶段根本没有派上用场,整天事务性的工作过多,公司又不断招募新人输送新鲜血液。由于焦虑,她患了失眠症,不断洗手、失眠、厌食。

处方:小余出现了“知识焦虑症”,这在知识更新快的职业领域容易出现,造成一系列自我强迫和紧张,有的还会突发性地出现恶心、呕吐、焦躁、神经衰弱、精神疲惫等症状。预防和缓解这一状况首先需要“自知”,要了解自己的兴趣、特长、能力,摆正心态,不要好高骛远。最好对自己的工作有一个中长远计划,按部就班地实践。要针对自己的工作性质和发展目标,选择对自己真正有用的信息去学习。

2.职场之晋升危机

32岁的菲菲是一家外企的资深员工,工作5年后,她终于被提拔为公司的“业务骨干”。随着同事升职,新进人员的不断增加,公司规模逐渐扩大,她的工作更繁忙了。2009年,菲菲升做了部门主管助理。然而她已经高兴不起来了,她认为自己很卖力,业绩也不错,但给予她的肯定却总是那么吝啬。32岁对于女人来说已不再年轻,至今还未做母亲。她觉得越来越看不到自己的未来,她开始焦虑、烦躁,变得不自信。

处方:每个人都应该有恰当的自我评价,发现自己能力突出的方面,承认自己的不足。每个人能力不同,面临的任务难度不同,预期以后成功或失败的比例也不同。不论是“业务骨干”还是担任主管,只要在技术领域有自己的专长,都是有能力的表现。

3.职场之方向危机

负责业务销售的副总经理何先生,从给公司掘出第1桶金到现在已干了10年,立下了汗马功劳。目前,他在工作上跟总经理出现分歧,他感到单调乏味的工作内容让自己没有工作动力。然而如果他一旦离开公司,也就失去了一切资源,无法享受成果的延续。他的心情开始沉重,不得不为自己的前景担忧。他想到国企等谋一份稳定的工作,可是,几乎所有的人才网招聘条件都要求“年龄在35岁以下”。

处方:面临“归宿危机”的何先生应该重新评估自己的能力和价值观,寻找新的更高层次的生活目标。如果工作的岗位在近期内没可能改变,但是单调乏味的工作内容让自己没有工作动力,这时需要考虑学习新的知识,让自己的头脑更新知识,新的东西总会让人好奇和激动;同时面对一切压力,心态要保持正常、乐观豁达,不为逆境心事重重。

4.职场之饭碗危机

已届中年、高级职员赵先生这样看待自己:47岁,在外企已算得上“步入老年”;未来,他还能干几年?他忧心忡忡地担忧未来的日子,只要离开办公室,他就感到彷徨无助,甚至年休假也要在公司度过。他不敢有一刻放松,没有享受到生活乐趣,不快乐。医生说,他有抑郁症。

处方: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患,属于心境障碍,核心症状包括心情低落,兴趣缺失,内在动力缺乏,持续疲乏或者精力缺乏,并由此引起生活中其他活动的减少。要让自己快乐起来,首先要增加多种角色定位,比如在国外,一些人在公司是高级职员,在外则可能担当某个俱乐部的组织者,多重角色的定位,容易找寻到生活乐趣。

35岁到50岁的中年白领自有他们的优势,他们丰富的经验是一种宝贵的财富。中年白领还有几种较好的出路,如出国留学,不仅增加“含金量”,而且增加升职机会;也可自己开公司做老板等。

在紧张的压力之下,一般人的感觉首先是疲劳乏力,紧接着便是失眠头痛。这种状态持续下去,就会影响内分泌,导致内分泌系统紊乱,身体机能失调,酿成更大的疾病。

在压力之下,高血脂、动脉硬化、脂肪肝等老年人容易得的心脑血管疾病都在白领中提前报到;早衰、胃肠道疾病、颈椎病、抑郁症等在白领中也较为多发。而像失眠、头痛、视力下降、脱发、感冒这些看似平常的小毛病也都与压力不无关系。“心理体检”清除白领心空乌云

李先生近期总觉得累,浑身没劲,思维迟钝,记忆力和注意力都明显下降,吃饭饭不香,躺下睡不着,情绪悲观低落,甚至一度冒出自杀的念头。

到医院作全面身体检查,却没有发现什么生理上的疾病。李先生无奈之下来看心理医生。

他向心理医生大倒苦水,“贷款十几万入了股市,27元多每股买进的,本想大赚一笔,谁知一下跌到不足10元钱,比拦腰斩还狠。关键是贷款炒股的事没给妻子说,如今,商贷、房贷都要还,压力大的咋都扛不住啊!”

心理医生一听就明白了,这就是典型的由“心理问题”引发了“身体问题”。其实,人的心理一旦出现问题,常常会表现在心理和躯体两个方面。常见的心理表现,一是抑郁,具体症状是精神萎靡、情绪低落、悲观厌世等;二是焦虑,表现为漫无目的的着急,莫名其妙的惊恐,自己也不知道担心什么却总是提心吊胆。躯体的普遍表现则是胸闷、心慌、出汗、失眠、便意频繁等,此外还有头晕、头痛、四肢乏力、身体某些部位出现异常感觉、周身游走性的疼痛等。

1.心理也能体检吗?

年底总是“多事之冬”,今年尤其如此。金融危机肆虐,股市套牢、年终考核、绩效奖金、职务升迁,一年的辛劳能否实现当初的期许?心理压力之下,很多人开始出现身体不适的症状。此时,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去医院作身体检查,很少有人能想到先作“心理体检”。

心理咨询专家建议,应该像重视身体检查一样重视“心理体检”,并且要坚持定期进行以及时了解自己的心理状况。

专家认为,人们忽视“心理体检”,一方面是因为意识不够,另一个原因则是设置心理诊疗科室的医院也不多。

实际上,通过填写一些经过科学设计的心理测验问卷,也可以进行心理健康自测。

常见的心理测验问卷有《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个人可以通过做题打分,然后根据评判标准作一下自我测验,但结果仅供参考,科学诊断还是要到专业的心理诊疗机构。

2.“心理体检”治“未病”

所谓的“未病”,是指去医院做身体检查发现没病,但全身总是不对劲的一种非健康状态。“心理体检”与身体检查一样,都是用专业数据说明健康状态。不同的是,“心理体检”是让体检者做一系列的测试题目,最后通过专业的统计和分析得出心理健康与否的结论。“心理体检”治“未病”,能够“防患于未然”是发达国家重视“心理体检”的重要原因,也是“心理体检”与心理治疗的明显区别。

3.有心理问题≠不正常

有心理问题,尤其是通过“心理体检”发现的,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混淆认识和讳疾忌医。

心理专家建议,首先要认清正常的心理应激反应和不正常的心理问题。就李先生来说,若看到股市多日接连跌停,心理出现一时的紧张、暴躁情绪,应当判断为正常反应;但实际上,李先生连平时社交圈都远离了,提不起兴趣参加任何活动,体重直线下降了20斤,这已是抑郁症很严重的表现,应当予以治疗。

其次,切忌不可好面子不承认自己有心理问题。自己要尝试转换看问题的角度,多往好处寻思少往坏处琢磨,就可为自己减压。也可找朋友倾诉;日常生活中多运动、多加入集体活动;最直接的办法则是找心理诊疗专家,获取专业的心理治疗方案;当然,若将自我调节与专业诊疗结合起来定会事半功倍。

白领心理病对号入座

据有关部门调查估算,全国有心理障碍者占总人口的10%左右,城市中有25%的人存在显性或隐性心理危机,而白领是其中相当突出的人群。心理医生为我们提供了多个案例,如果你能跟这些例子对号入座,那么,像看感冒一样,去看心理医生吧!

1.成功人士更需调整心理

一位负责销售的副总经理,为企业全心全意干了10年,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他觉得“获得”和“付出”不相称,尤其是和总经理相比,心理就更不平衡了,然而,他又没有单干的信心,因此异常矛盾和痛苦。

解答:“白领”更容易被人际关系问题、情绪问题、感情问题、心理压力问题、性格问题、神经官能症等所困扰。而且,这些问题又无法和亲戚、朋友诉说,也不是吃药可以解决的。所以,心理医生的帮助应该对他们的生活恢复正常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白领丽人好“心苦”

工作好、收入高的白领女性,不少人日子过得并不开心。自卑、寂寞、怕老、追求变态美,是白领女性常见的心理问题。白领女性常见的心理问题很多,如处理不好人际关系,想法不切合实际;看到别的女性成功就盲目仿效,结果适得其反;自信心不足;有钱、有房、有车却没有朋友,感到寂寞;为求美或表现自己而穿奇装异服、无节制地瘦身,幻想自己可以更漂亮。此外,婚恋问题也不少:有的未婚者恐惧与异性接触、恐惧结婚;已婚者则存在夫妻性格及心理不和、性生活不谐调、婚外情等问题。

解答:这种心理压力如果超出了承受限度,不仅会造成心理障碍甚至心理疾病,还会引发躯体反应,如内分泌失调、月经紊乱、乳腺增生,严重者可导致疲劳综合征。心理医生认为,出现心理问题主要是因为不了解自己。白领女性应该了解自己的长处、短处及存在的问题,适时调控,必要时可求助于心理咨询和治疗。

3.警惕“第三状态”

长时间精力充沛地工作和生活并非易事。相反,许多人都有过情绪低落、容易疲劳、不愿意运动、失眠、头痛、注意力不集中的经历,有人甚至长期或经常出现这种情况,可到医院检查没事,出了医院依旧难受。医学上将这种介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边缘状态称之为“灰色状态”或“第三状态”。而白领恰恰是“第三状态”的主要人群。

解答:在这个阶段人容易感到目标茫然,精神疲惫,应该重新评估自己的能力和价值观,寻找新的更高层次的生活目标。如果工作的岗位在近期内没可能改变,单调乏味的工作内容让自己没有工作动力,这时就需要考虑学习新的知识,让自己的头脑更新知识,新的东西总会让人好奇和兴奋。同时,多参加社会活动,培养多种兴趣也有利于让人摆脱第三状态。

4.“年龄恐慌症”困扰中年白领

张小姐大学毕业即进入外企工作。她的年轻和高薪一向为人所羡慕。十多年之后的今天,她的心情开始沉重,不得不为自己的前景担忧。她想到国有企业或机关谋一份稳定的工作,可是,几乎所有的招聘条件都要求“年龄在35岁以下”。

解答:中年白领实在不应该为年龄问题困扰。首先,年龄是一个我们无法改变的问题,那就应该学着去接受;其次,多年积累的工作经验是你的金子招牌;最后,出路总是有了,比如自己开公司等等。何况,工作时候积累下的钱财应该不在少数吧。

5.外企的明天困惑多

某外资公司的赵先生这样看待自己:说钱多吗?倒也不少,至少比一般工薪族平均工资多上好几倍。然而和挥金如土的大款比,又显得囊中羞涩了。已届中年,学历大本,在整个公司里已经不出色了,外企的生活总让人感觉到,未来的生活实在无法预测。外企人总是一边野心勃勃地规划着未来的生活,比目前奢华、殷实几倍,一边又忧心忡忡地担忧未来的日子,说不定连现在的水准都无法维持。

解答:外企是年轻人的战场,每天十几个小时的紧张工作,在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奔波,费尽心力,千斤重担压在心头,不敢有一刻放松,哪管睡眠几许,餐饭几何?长此以往,焉能不病?一旦病倒,又岂有不被解雇之理?所以很多人心里时时自警:千万别有来自自己身体的危机,别被自己打垮。

十个对策清理“心灵垃圾”

如何清理“心灵垃圾”,让职场人拥有一颗健康的心?现提出十条应对策略。

应对策略之一:自我测试

以下列出的是一些应对压力事件的比较常用的办法,哪些是你的行为特征或者是你的常用办法,请注上标记。

1.我将自己的需求忽略,只是埋头工作,拼命工作。

2.我寻找朋友进行交流并获得他们的支持。

3.我比平时吃更多的东西。

4.我进行某种形式的体育锻炼。

5.我发怒,并将周围的烦恼统统赶走。

6.我花些时间来放松,喘口气,做伸展运动。

7.我抽支香烟,喝那些含有咖啡因的饮料。

8.我面对压力的根源,做工作改变它。

9.我收回自己的感情,远离人群只做自己的事情。

10.我改变自己对问题的看法,以求更加透彻地看待它。

11.我睡觉的时间比我真正需要的时间长。

12.我花一些时间离开自己的工作环境。

13.我外出购物,用买东西的办法使自己感觉良好。

14.我和朋友们开玩笑,用幽默的办法来钝化困难的锐气。

15.我比平时喝更多的酒。

16.我沉溺在个人的爱好或兴趣中,它使我放松并感觉良好。

17.我吃药来使自己放松或者改善睡眠。

18.我让自己保持健康的饮食。

19.我只是忽视问题,并且希望很快地过去。

20.我祈祷、思考,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

21.我对存在的问题担心,害怕去做任何触及到它的事情。

22.我集中精力对付那些我能够控制以及能够接受的事情。

以上的各项条目中,序号为偶数的条目是一些更具有建设性的策略,而标有奇数号的条目趋向于不大好的应对压力的策略。如果你选择的是奇数序号的条目,那么你就应该考虑一下对你的思考方式和行为方式是否要做一些改变。你可以尝试着采用过去没有采用过的偶数序号策略的方法。

应对策略之二:改变生活方式

1.确定一个“放松时段”融入到日常生活里。试着养成放松的习惯。

2.尽可能多做令你感到愉快的事情。

3.不要让压力积起来。

4.做到劳逸结合。

5.坚持在家里和工作中应有的权利。

6.避免劳累过度或接受太多的工作任务。

7.不要躲避令你感到害怕的事情。

8.要学会记住自己的成绩和进步,并会表扬自己。

应对策略之三:学会说“不”

当人们请求你帮他们做事情而给你造成压力时,你通常很难说“不”。考虑一下你是否能够做或者愿意做他们要求你做的事情。如果你不能够或不想做,学会有效地拒绝他人的请求。

应对策略之四:说出你的想法

诚实地表达你的意见,这一点很重要,虽然这有可能会惹恼别人或引起争论。如果确信别人的某个请求是不合理的,你就得说出来。当愤怒和挫折无法宣泄时,人就会郁闷、沉默、唠叨、指责或背后诽谤,不能表达自己的意见会导致“消极—挑衅”的行为,这种行为对健康有害,因为被压抑的挫折或愤怒会对免疫系统造成伤害。

应对策略之五:建设性的批评

说出你的感受,解释为什么别人的行为伤害了你,或给你带来了不便,告诉别人你是多么希望他们能够改变。

应对策略之六:处理冲突

1.避免争执

每个人都遇到过与朋友、家人或同事在某个问题上产生冲突的情况。争执会造成压力,但冷静、克制、自信以及据理力争会缓解这种压力。

2.处理冲突

要谨慎地选择你的语言,要诚实、自信、得体。

3.保持中性

处理冲突的一个技巧叫“保持中性”,它是把话中的“刺”剔掉,重新组织起话的内容。举个例子,如果有人说“我无法和老板相处”,你回答,“你想讨论改善你和老板的关系。”

应对策略之七:自我激励

承认你能从错误中吸取教训,下一次更正。告诉你自己:“我已经做得最好,对我来说已经足够好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即使我不时地失败,人们仍会喜欢我。”“犯错误并不意味着做人的失败。”

应对策略之八:学做三件事

1.学会关门

即学会关紧昨天和明天这两扇门,过好每一个今天,每一个今天过得好,就是一辈子过得好。

2.学会计算

即学会计算自己的幸福和计算自己做对的事情。计算幸福会使自己越计算越幸福,计算做对的事情会使自己越计算对自己越有信心。

3.学会放弃

特别推荐汉语中一个非常好的词,这就是“舍得”。记住,是“舍”在先,“得”在后。世界上的事情总是有“舍”才有“得”,或者说是“舍”了一定会“得”,而“一点都不肯舍”或“样样都想得到”必将事与愿违或一事无成。

应对策略之九:学说三句话

1.“算了!”即指对于一个无法改变的事实的最好办法就是接受这个事实。

2.“不要紧!”即不管发生什么事情,哪怕是天大的事情,也要对自己说:“不要紧”!记住,积极乐观的态度是解决任何问题和战胜任何困难的第一步。

3.“会过去的!”不管雨下得多么大,连续下了多少天也不停,你都要对天会放晴充满信心,因为天不会总是阴的。自然界是这样,生活也是这样。

应对策略之十:学会“三乐”“三不要”“三乐”即:助人为乐、知足常乐、自得其乐。进一步说就是在自己好的时候要多助人为乐,在自己过得一般的时候要知足常乐,而当自己处于逆境中时则要学会自得其乐。“三不要”:

1.不要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

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再重的担子压不垮他,再大的困难也吓不倒他,但是他受不起委屈,冤枉。其实,委屈、冤枉,就是别人犯错误,你没犯错误;而受不起委屈和冤枉就是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

懂了这个道理,再遇到这种情况,对付它的最好办法就是一笑了之,不把它当一回事。

2.不要拿自己的错误来惩罚别人

当自己受到冤枉或不公正待遇后,也冤枉别人或不公正地对待别人。事实上当你伤害别人时,自己会再次受到伤害。

3.不要拿自己的错误来惩罚自己

何谓好人?我们认为,如果交给他(她)做10件事,他(她)能做对7~8件,就是好人。显然,这句话潜藏着另外一层含意就是好人也会做错事,好人也会犯错误。所以,好人做错了事,一点都不要紧,犯了再大的错误也不要紧,只要认真地找出原因,认真地吸取教训,改了就好。

压力也能“管起来”

如何才能化压力于无形?心理专家提出了“压力管理”的概念,如果无法彻底消除这种压力,那么不妨缓解或分散压力。方法多种多样,根本原则有一条:要么改变你的处境,要么改变你对处境的反应,要么改变你看处境的方式。

1.看心理医生“在心理医生面前,并不是所有的白领都愿意把自己的心事全盘托出,许多白领始终都是有所保留的。”有关专家认为,“其实不愿意把自己的心事说出来也是一种严重的心理疾病。心理学中称之为自闭。”“像看感冒一样,去看心理医生吧!”医生认为,白领心理疾病最大的问题,是不够正视和重视自己的心理状态。一方面,很多白领长期存在失眠、全身疲乏无力的生理问题,却都被认为是正常的生理疲惫而忽略了,其实这些都有可能是抑郁、焦虑等心理疾病出现的预兆,比如睡眠增多或睡眠质量下降,性欲减退或丧失,体重下降,内脏功能尤其是消化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功能下降等,都很有可能是抑郁症的躯体化表现。另外,很多人讳疾忌医,延误了治疗和调整的时机。

2.倾诉

及时宣泄,找人倾诉。白领更容易被人际关系问题、情绪问题、感情问题、心理压力问题等困扰,而且这些问题也不是吃药就可以解决的。所以,心理医生认为最好的排解方法就是宣泄。当你被悲伤、愤怒、急躁、烦恼、怨恨、忧愁、恐惧等情绪所占据时,可以大声地喊出来或哭出来,同时要勇于向亲友倾诉、唠叨,在他们的劝慰和开导下,不良情绪便会慢慢消失。

3.放慢工作速度

如果你被紧张的工作压得喘不过气来,最好立即把工作放一下,轻松休息一下,可能你会做得更好。同时还要注意合理地安排作息时间,比如严格执行自己制定的作息制度,使生活、学习、工作都能有规律地进行。“将承担的压力于一段时间后适时地放下并好好休息一下,然后再重新拿起来,如此才可承担更久”。心理医生说。

4.运动

运动能够让你由于压力过大而萎缩的细胞重新活跃起来,帮助你换一种心情去发现自己。在运动中,压力、烦恼、困惑、焦虑,在不知不觉中一扫而空。对于压力大的白领,特别是女性来说,慢运动是更适合的一种运动。很多白领经常加班加点工作,忙了一天之后,如果下了班还要继续去健身房到跑步机上疯狂跑上40分钟或者一个小时,其实对身体伤害非常大,身体负担很重。而这时候做一些“慢运动”,比如瑜伽、太极、散步,能够使人的心情从焦躁变得安静。

5.睡觉减压

充足的睡眠也可减少压力,为了你的健康,最好在晚上11点之前上床。很多白领都习惯于晚上工作到深夜一两点,甚至更晚。睡眠不足,很容易引起心理问题。

6.保持一颗平常心

要永远保持一颗平常心,不要与自己过不去,把目标定得高不可攀,凡事需量力而行,随时调整目标未必是弱者的行为。职业女性尤其要注意及时自我调节,因为过于沉重的心理压力必将损害健康,出现头晕、偏头痛、失眠、痛经、月经不调等症状。

7.量力而行

首先要正视自己的精力,凡事不要勉强,把所有事情尽量进行全面安排,分清轻重缓急。同时,要正确、客观地评价自己,对自己的期望值不要过高。讲究方法,寻求支持。在学会合理地安排生活、工作时间的同时,要相信家人和朋友、同事,不要事事亲历亲为,而是要发动大家共同把事情做好。

8.与人为善

良好的人际交往与事业的成功相辅相成,它们的关系是互动的,要与人为善。“大事清楚小事糊涂”,郑板桥一句“难得糊涂”传诵至今,就是因为道出了人生至理。

9.忙里偷闲

无论生活、工作再紧张再繁忙,也要保持有规律的生活,有张有弛,尽量避免做过多的事情。重要的是,要尽量挤时间和家人在一起,要注意丰富个人业余生活,发展个人爱好,彻底放松自己,享受自己的时间。

给工作松压

面对忙不完的工作,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经理人的压力无处不在。员工也时常因为工作上的小事而心生不满,影响上班心情。而忽视这种烦恼,组织的士气会像冬天的寒流,一场接着一场,气氛愈来愈僵。如何防止工作的压力把自己压垮,是职场中人必须直面的问题。现介绍8种工作松压的方法,以供参考。

1.放弃无意义的固执

有些人总想能得到一切,而怕失去一点儿,不愿做出任何放弃,这种心理常会使你患得患失,背着沉重的包袱熬过每一天。此时也往往会放大这些困难形成压力。关键是放弃无意义的固执追求,抓住主业大事不放。

2.坚决不做“全优生”

许多白领做事的标准是完美无缺。事实上,并非所有的工作都要尽善尽美。当有数不清的工作涌来时,有些工作做到80分就足够了,保证最重要的事得100分才是最要紧的。

3.勇于做个“挑战者”

有时压力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你对某些事情的逃避。但当你挑战了自己的极限,或者哪怕是走出小小的一步而获得成功,你都会信心倍增。于是,不妨每天尝试新的工作方法,甚至尝试一些极限运动等,都能帮你减轻压力。

4.制订计划表

当个人有一个完美的计划表,而且正在逐步实施时,就不会产生无谓的压力。因为,一切尽在掌握之中。计划表是一个很好的“监督者”——叮嘱你每一个目标的实现,又是一个软性的压力——只有跳起来才能够得着。当你心里有底时,也就没有了压力。

5.通过沟通释放压力

敞开心扉,多与亲朋好友聊天,必要时还可以与上司谈心,当你将工作中的压力抒发出来的时候,必然得到了对方的关爱、回应和鼓励,甚至会给你提出很好的建议,这样压力自然就被化解了。

6.劳逸结合的生活状态

每工作一段时间就要休息一下,从事一些可以娱乐精神和放松身体的活动。从事一些有氧的运动,也可以缓解紧张的情绪。

7.不可或缺的一日三餐

这一条看似不重要,但如果身体的状态不好,也会影响情绪,压力和焦虑也会随之而来了。因此,不吃早餐的习惯很不好,要戒除。

8.尝试打破现状

当你觉得日子一成不变时,应设法改善工作方法和尝试新的工作,你也可以主动要求多负担一些责任,或者自己去充电,如果可能的话,你也可以考虑转调部门,或者换个环境或工作方式等。总之,要对自己的状态进行调试,但关键还是要保持发现工作中的乐趣和发现未知的心态,永远拥有孩童般的好奇心和热情。

十大常规减压法与十大非常规减压法

关于如何减轻白领的压力,人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办法,其实这些办法都是如何从主观上减轻白领对压力的感受出发的。这里有十大常规减压方法,对应的,也有十大不太常规的减压方法。究竟效果如何,读者试试便知。

十大常规减压法

1.一次只担心一件事情。

2.每天集中精力几分钟。比如现在的工作就是把这份报告打好,其他事情一概抛在脑后。在工作的间隙,可以花上20分钟放松一下,仅仅散步而不去考虑工作,仅仅关注你周围的一切,比如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感觉到什么等等。

3.说出或写出你的担忧。写日记或与朋友谈一谈,至少你不会感觉孤独而且无助。

4.不管你有多忙碌,一定要锻炼。研究人员发现,在经过30分钟的骑脚踏车锻炼后,被测试者的压力水平下降了25%。

5.享受按摩的乐趣。不只是传统的全身按摩,还包括足底按摩、修指甲或美容,这些都可以让你的精神松弛下来。

6.放慢说话的速度。你也许要应付形形色色的人,说各种各样的话,那么你一定要记住,尽量保持乐观的态度,放慢你的速度。

7.不要太严肃。不妨和朋友一起说个小笑话,气氛活跃了,自己也放松了。

8.不要让否定的声音围绕自己,而把自己逼疯。

9.让自己彻底放松一天。读一篇小说,唱歌,喝茶,或者干脆什么也不干,坐在窗前发呆。这个时候关键是你内心的体味,一种宁静,一种放松。

10.至少记住今天发生的一件好事情。不管你今天有多辛苦,多不高兴,回到家里,都应该把今天的一件好事情与家人分享。

十大非常规减压法

1.支解法

请你把生活中的压力罗列出来,一、二、三、四……,你一旦写出来以后,就会吃惊地发现,只要你“个个击破”,这些所谓的压力,便可以逐渐化解。

2.运动消气

法国出现了一种新兴的行业:运动消气中心。中心均有专业教练指导,教人们如何大喊大叫,扭毛巾,打枕头,捶沙发等,做一种运动量颇大的“减压消气操”。在这些运动中心,上下左右皆铺满了海绵,任人摸爬滚打,纵横驰骋。

3.吃零食

吃零食的目的并不在于仅仅满足于肚子的饥饿需要,而在于对紧张的缓解和内心冲突的消除。

4.运用言语和想象放松

通过想象,训练思维“游逛”,如“蓝天白云下,我坐在平坦碧绿的草地上”,“我舒适地泡在浴缸里,听着优美的轻音乐”,在短时间内放松、休息,恢复精力,让自己得到精神小憩,你会觉得安详、宁静与平和。

5.拥抱大树

在澳大利亚的一些公园里,每天早晨都会看到不少人拥抱大树。这是他们用来减轻心理压力的一种方法。据称:拥抱大树可以释放体内的快乐激素,令人精神爽朗。而与之对立的肾上腺素,即压抑激素则消失。

6.想哭就哭

医学心理学家认为,哭能缓解压力。心理学家曾给一些成年人测验血压,然后按正常血压和高血压编成二组,分别询问他们是否哭泣过,结果87%的血压正常的人都说他们偶尔有过哭泣,而那些高血压患者却大多数回答说从不流泪。由此看来,让人类情感抒发出来要比深深埋在心里有益得多。

7.看恐怖片

英国有专家建议,人们感到工作有压力,是源于他们对工作的责任感。此时他们需要的是鼓励,是打起精神。所以与其通过放松技巧来克服压力,倒不如激励自己去面对充满压力的情况,例如去看一场恐怖电影。

8.嗅嗅香油

在欧洲和日本,风行一种芳香疗法。特别是一些女孩子,都为这些由芳草或其他植物提炼出的香油所醉倒。原来香油能通过嗅觉神经,刺激或平伏人类大脑边缘系统的神经细胞,对舒缓神经紧张心理压力很有效果。

9.养宠物益身心

一项心理学试验显示,当精神紧张的人在观赏自养的金鱼或热带鱼在鱼缸中姿势优雅地翩翩起舞时,往往会无意识地进入“宠辱皆忘”的境界,心中的压力也大为减轻。

10.穿上称心的旧衣服

穿上一条平时心爱的旧裤子,再套一件宽松衫,你的心理压力不知不觉就会减轻。因为穿了很久的衣服会使人回忆起某一特定时空的感受,并深深地沉浸在缅怀过去如梦般的生活眷恋中,人的情绪也为之高涨起来。

“吃掉”压力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也逐渐加快,竞争日渐激烈,事业受挫、面对考试、失恋、亲人病故等都会带来很大的压力,使精神紧张、忧虑烦恼,人的大脑长期和过重地超负荷运行,就会降低或破坏生理功能,引发各种疾病。

因此,应及时给大脑补充一些能提高情绪、消除抑郁、减轻压力的营养食物。

1.多吃富含钾元素的食品。人体缺钾会软弱无力,影响精力集中,钾元素这种电解质可直接连通大脑神经,可使大脑神经介质正常有序地工作,确保大脑轻松。富含钾元素的食品有家禽、鱼、肉、牛奶、奶酪、粗粮、土豆、豆类和坚果、香蕉、荸荠、杏、柑橘类等。

2.多吃富含氨基酸的食品。全麦面包可迅速地向大脑补充氨基酸、色氨酸等营养成分。氨基酸、色氨酸进入大脑后可提高神经介质血清的水平,而神经介质血清则被公认为具有镇静剂的功效。除全麦面包外,蜂蜜、葵花籽、银耳等食物也含有多种氨基酸,此外蛋、奶类、羊肉及鸡肉等食物也可有效补充氨基酸,它们都含有优质蛋白质,而蛋白质的基本物质是氨基酸,是人体必须的营养物质。

3.多吃富含维生素B和钙的食品。焦虑不安、郁郁寡欢、情绪不稳定等均与人体缺乏维生素B密不可分,其次是钙元素。含维生素B高的食物以鱼类最佳,多吃鱼对调节情绪大有益处,土豆和牛肉等含量也较高。大豆、菠菜、花生、芝麻、冬苋菜、海带、虾、奶类等含钙量高,也是宜选用食品。

小贴士:职业女性对“症”喝汤

汤品历来是中国饮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项目。近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煲汤更是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特别是对女士来说,汤品尤为重要。

失眠、肤色暗淡的女性

虫草老龟汤:冬虫夏草与老龟一起饮用,有健脾、安神、美白皮肤的功效,是白领女性四季适宜的补品。

脾胃不强,火气很大,满脸痘痘的女性

土茯苓老龟汤:清热解毒健脾胃。土茯苓的味道比较重,所以在烹调时应用一些调味品来调解味道。

工作太忙、压力太大的女性

西洋参甲鱼汤:这个汤品对于那些工作繁忙、压力过大的白领女性特别适合,可以补气养阴、清火除烦、养胃。

秋冬干燥,肺热、咳嗽多痰的女性

虫草煲水鸭汤:主要作用是补肺益肾、止血化痰,但中医讲究鸭肉属凉性,所以更加适合夏季食用。另外要注意,脾胃虚寒和胃溃疡的人最好不要食用,以免适得其反。

月经不调,皮肤粗糙的女性

红枣乌鸡汤:红枣自古以来是补血佳品,而乌鸡更能益气、滋阴,特别适合女性朋友,对于月经紊乱有一定疗效,经常食用还能美容。

压力性头痛的女性

天麻乳鸽汤:天麻对于头疼眩晕、肢体麻木效果特别好,而乳鸽营养丰富,口感滑嫩,所以深受用脑过度的女性朋友的青睐。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