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出教育看教育(大夏书系)(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6 01:55:14

点击下载

作者:王晓春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跳出教育看教育(大夏书系)

跳出教育看教育(大夏书系)试读:

前言

教育是最不科学的科学,最不专业的专业,什么人似乎都可以对教育品头论足甚至指手画脚。教育专家是含金量最低的专家,什么人都可以成为教育专家,甚至都不需要摇身一变的手续。教育科研方面,也是学术垃圾的“高产田”,而教育学这门课则是大学里最枯燥无味、最被人轻视的课程,如果你以后真的去当老师,就会发现课上学的教育学几乎毫无用处,要想学会当班主任,学会教课,还得另想办法。作为教育者,我说出这些大实话,心情不可能是愉快的、平静的。

我在1999年写过一篇文章《教育学的贫困》。那时候我就说,教育学要“脱贫”,必须“走出教育学,走向人类思想的海洋,走向生活”。确实,教师,尤其是中小学教师,生活太单纯了,工作环境很封闭,每天从家门到校门,接触的又是比自己更幼稚的孩子,多数人看的书也就是教材教参,他们绝大部分的精力都用在“逼别人学习”,而不是“自己学习”上了。换句话说,我们这些专门致力于学习的人,自己多半恰恰是不爱学习的人,知识结构片面而单薄。我也是教师,自知脑袋里的硬盘没装多少文件,升级换代又不及时,所以我就比较注意读书,尤其是读教育之外的书,而且做一些笔记。但我读教育之外的书,并非打算向其他行业“华丽转身”。比如我爱读哲学书,但并没有做哲学家的宏愿,我正如哲学家陈嘉映先生所说,是“读别人的书,想自己的问题”,而我满脑子都是教育问题。

大约2012年9月底,我偶然在广播中听到了一个对话节目《冬吴相对论》。这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2008年开播的一档二人财经对话节目(时髦的名称叫“脱口秀”),已经300多期了,至今仍在进行中。两位对话者,一位是梁冬,曾经的凤凰卫视主持人,还有一位是吴伯凡,《21世纪商业评论》的主编。“冬吴”二字显然是指梁冬和吴伯凡,至于“相对论”,大概是“相对而坐,坐而论道”的意思。节目的宣传语是“坐着为您打通经济生活的任督二脉”。(其中“任”字,节目里有时念“rèn”,有时念“rén”,然第二声“rén”是正音)。我马上被这个节目吸引住了。我发现这虽然是一个经济节目,却涉及大量关于社会和文化的新信息。两位主持人见解新颖,妙语如珠。其中吴伯凡先生本是学哲学的,博览群书,旁征博引,思路清晰,鞭辟入里。于是我就经常听这个节目,后来干脆让我儿子从网上下载,用小音响听,后来我又在网上书店买了它的文字版(已出两集),以便听不清楚的地方可以看文字。大约听到五六十集的时候,我就想,这个节目值得写个听后感,于是就开始动笔,陆续发到k12教育网站和我的博客上。开始我是凭记忆引述主持人的话,接下来谈感想,后来有了书,我就录入,再后来(10月21日),有位好心的网友“Coolcatcafe”老师告诉我,有一个细品国学网站,那里有《冬吴相对论》的全部文字资料。这下我当然就方便了,想要引用,下载就是了,这节约了我很多时间。不知不觉写了118则感想,本来叫“听后感”,后来就是“读后感”了。还是我自己写读书笔记的习惯,不按顺序,随心所欲,想到什么就说什么,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没话说了就闭嘴。经济我不懂,对于两位主持人谈到的很多内容我都没有评价能力,我的发言只是涉及节目中对教育有启发的很小一部分。

我这个读书笔记的主题是“跳出教育看教育”。诗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其实这两句诗就是“当局者迷”的苏轼版。所谓高人,智慧的人,其主要特点之一就是“当局者不迷”。为什么俗人总是当局者迷,他却不迷?因为他能做到“当局而不当局”,也就是说,在完全可能陷进某种情境的时候,他能跳出去。有些人当时是迷惑的,事后却能明白过来,这种人当然也属俗人,但还算明白人,也有的人事后也还是想不明白,这就是糊涂人了。其实佛家所谓“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就是通过反复训练,让人形成这种跳出自我的思维机制,于是他就“宠辱不惊”了。跳出自我看自我,也就是所谓反思,反观,内观,内省。有没有这种习惯和能力,确实是庸人与智者的分水岭。陆游告诫他的儿子:“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他的意思是,诗的真正水平取决于诗人的精神境界、格调和学识,这些东西单从诗中是学不来的。同样的道理,要成为一个真正懂教育的教育者,一定要跳出教育。你用教书匠的眼睛看教育,永远也看不懂教育。像《冬吴相对论》这样的节目,因为主持者并非教师,他们就会给我们提供一个“非教育者”的视角和视野,我们就可以借他们的仙气,跳出教育,回看教育。当然,说是“跳出”,其实双脚还要站在自己的岗位上,教育者的基本立场和责任,是永远不能忘记的。

我觉得本书不但可供教师参考,也可供家长参考,其中很多内容对如何教育孩子也会有些启发,我甚至觉得书中有不少涉及人生哲理的部分可以推荐给中学以上的学生看,相信这对他们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会有一定作用。

本书能够完成,首先要感谢梁冬、吴伯凡二位,虽然他们可能根本不知道有我的读书笔记这么一回事。其次要感谢“Coolcatcafe”老师,还有就是和我讨论这些读后感的网友们。王晓春2013年6月18日1批判“假大空”时要注意什么?

有一期节目里,《冬吴相对论》两位对话者谈到了超越自身环境局限的问题。说有个小和尚问一位高僧,如何摆脱人间的苦难。高僧把一小撮盐放到一碗水里让他喝,问他咸不咸,小和尚说咸;高僧又把同样多的盐放到一盆水里让他尝一口,问他咸不咸,小和尚说有点咸;高僧又把同样多的盐撒到一个湖中,让小和尚尝一尝,小和尚说,一点也不咸了。高僧告诉他,人生就是这样,如果你眼界宽一点,达到更高的境界,就能超脱苦难。主持人说,所有的宗教都有一种功能:使人突破现实的眼界,看得更宽、更远,你只有达到了新的境界,才能更清醒地看眼前的一切。

我想,眼界决定境界,这话是有道理的,不扩大眼界,你就不可能有很高的境界。李娜首唱的《青藏高原》是我最喜爱的歌曲之一,它给我一种非常强烈的辽阔感和超越感,超越空间,也超越时间。记得我第一次听到这首歌时,竟不知不觉流下了眼泪。据说后来李娜出家修佛去了,我对此一点也不感到意外,我从《青藏高原》一曲的演唱中听出了李娜的佛缘和慧根,虽然我自己并不信佛。

两位对话者还谈到了庄子开篇的《逍遥游》。我们来看一段:

北冥有鱼,其名曰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译文)北方的大海里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作鲲。鲲的体积,真不知道大到几千里;变化成鸟,它的名字就叫鹏。鹏的脊背,真不知道长到几千里;当它飞起来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天边的云。这只鹏鸟,随着海上汹涌的波涛迁徙到南方的大海。南方的大海是个天然的大池。《齐谐》是一部专门记载怪异事情的书,这本书上记载说:“鹏鸟迁徙到南方的大海,翅膀拍击水面激起三千里的波涛,海面上急骤的狂风盘旋而上直冲九万里高空,离开北方的大海用了六个月的时间方才停歇下来。”春日林泽原野上蒸腾浮动犹如奔马的雾气,低空里沸沸扬扬的尘埃,都是大自然里各种生物的气息吹拂所致。天空湛蓝湛蓝的,难道这就是它真正的颜色吗?抑或是高旷辽远没法看到它的尽头呢?鹏鸟在高空往下看,不过也就像这个样子罢了。

这就是一种上升感、超越感,无比的开阔感。《庄子》后来成为道教的《南华经》不是偶然的。然而请注意,这“逍遥游”是典型的“假大空”。“逍遥游”明显是不真实的,荒诞不经,假也假得厉害,大也大得邪乎,空也空得骇人,整个就是一个超级大忽悠。这有什么用处呢?没什么用处,然而很有用处,它能提升你的境界,净化你的心灵。

于是我想到了教育界流行的对于“假大空”的批判。“假大空”当然是应该批判的,不过要当心,别批得过了头。批“假”批过了头,就有可能否定理想,因为理想从眼前看并不是“真”的;批“大”批过了头,会使人们沉溺于眼前琐事,变得很猥琐,一地鸡毛;批“空”批过了头,会使人们完全失去对“形而上”的兴趣,变成彻底的“现实主义”者,什么事只要不能立刻给我带来眼前的利益,我就不关心。如果你观察一下周围,你就会发现,我这不是杞人之忧。我们的社会风气确实越来越短视、庸俗和猥琐。你看流行歌曲,净是你爱我我爱你那点小破事,茶杯里的风浪,没完没了地嚼了又嚼。所以我说句怪话:没有点假大空是不行的。2012年10月1日2基础教育不应有特定的培养目标《冬吴相对论》有一期节目的话题是“如果苹果没有了乔布斯”,其中介绍了乔布斯这个怪人。据说他从小被他人收养,人很各色,青年时代是个叛逆的嬉皮士,还吸过毒。上过一年大学,学不好,被开除了,也有人说他是退学的。后来他觉得还不过瘾,于是去追求神秘的东西,到印度去学佛,还学禅宗。总之,若按一般标准,此人压根就“不是个省油的灯”。可是他对整个人类都产生了影响,全世界的青年都以持有最新款的苹果手机为荣。作为教育者,我们怎么看待这种现象呢?如此说来,如果我们的学生中有人胡闹甚至吸毒,我们管不管?一个学生不务正业,我们管不管?如果管了,有没有可能压抑了一个天才?如果不管,我们还是教师吗?这真是一个难题。我以为这个问题是没有标准答案的,生活是无限丰富多彩的,任何理论都无法解释所有的现象,任何做法都不能保证其结果一定是正面的。可是这么一来,岂不就没有是非了吗?

我想,教育者比较正确的认识可能是这样的:基础教育不应有特定的目标。在我看来,学校应该是一个植物园,里面长着各种各样的植物,包括鲜花、树木、杂草,甚至青苔,学校的任务是给他们提供一个尽可能良好的生长环境,让他们长成他们自己。像乔布斯这种人,小时候可能是一棵完全不像样子的歪脖树,可是潜能很大,后来成气候了,枝叶参天。园丁们可能完全没有想到成材的竟然是他,这没关系,起码这个植物园曾经滋养过他而没有压抑他,这就挺好。如果园丁们给自己规定的任务是把园中所有植物都培育成观赏树、观赏花,那完了,像乔布斯这样的歪脖树就倒霉了,不是被彻底修剪了(小的修剪有时是必要的),就是被砍了。

教育的任务是使学生德智体诸方面都得到发展。这三个方面,无论哪个方面都不应有特定的目标,只要他“发展”了,就可以了。比如德育,如果一定要走“人皆可以为尧舜”的路子,那就单一化了,像乔布斯这种人,非进“流氓学习班”不可;反过来,如果一定要培养“普通人”,那也单一化了,未来的英雄豪杰、圣贤伟人,就可能受到压抑。智育也是如此,我们现在的智育几乎完全是培养“善于考试的人”,这当然会使很多不善于考试的人才备受挫折。体育亦不例外,如果学校体育以培养运动员为特定目标,拿不了奖牌的学生就很不舒服了。我的意思是,学校应该只管帮助学生进步、向上,至于朝什么具体目标走,打算走多远,那是学生自己的事,教师不要操心太多。现在我们学校对学生的包办和干涉太多了,给学生“把关定向”过于热心了,而自己的本职工作——创造更好的学生发展平台却没有做好。这个平台当然应该有一些最基本的规则,要有一些管理,但更重要的是,要保持它的生机勃勃和五彩缤纷,学校应该是一个自由的大花园。2012年10月1日3注意力匮乏症的诊断、预防和治疗

学会专注,这不是一门课程,但比任何一门课程都重要。

在《冬吴相对论•互联网“浅薄”症》这期节目里,主持人谈道,据美国的一项统计,美国人一天接收到的信息相当于他的大脑一年能够处理的信息的三分之一。这种井喷式的信息显然大大超过了人脑的处理能力,人类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只能屏蔽掉一些信息,于是人就会变得越来越冷漠,很多人就会生出一张“电脑脸”,那是比较麻木的、需要很强刺激才能引起表情的脸。很多人的思维方式也会发生变化,变得碎片化,类似精神病人。在这样的氛围中,持续关注和做一件事情是比较奢侈的。

一位教师如果面对一群这样的学生,教书就可能成为一场灾难,我们有很多教师已经从一些“油盐不进”的学生身上体验到了这种惨败的滋味。还有一些学生似乎在跟着老师走,然而心不在焉。正如约翰•贝勒斯所说:“游手好闲地学习,并不比学习游手好闲要好。”这也是一种注意力匮乏症。没有专注,人就一事无成。成绩不好的学生未必将来没出息,但若对什么事情都不能专注,思维乱七八糟,就会一事无成。

怎么诊断一个学生患有严重的注意力匮乏症呢?我想,如果有以下症状,就应该注意了:

·经常躁动不安,无法注意听讲,甚至无法专心听完别人说一段话。

·有一张“电脑脸”,板滞,漠然,茫然。

·迷恋QQ、微博、电子游戏到不能自拔的程度。

·读书不能坚持看完完整的一页,或者只喜欢看卡通书。

·追求新鲜刺激、强刺激。脑子里装的都是没什么用处的“新闻”。

·什么事情,只要他不“知道”,就急于“知道”。一旦“知道”,就再也不深究了。就是说,他的大脑只负责“接收”和“存储”,分析和思考的功能已经完全退化。

·你把某一段时间他的微博、QQ发言打印出来,放到一起看,就会感觉此人思路已经混乱,类似神经病人的胡言乱语。

·如果遇到这样的孩子,或者发现孩子有这种苗头,家长和教师该怎么办呢?换句话说,注意力匮乏症如何治疗和预防?

·控制或定时关掉手机,不上网,不看电视。

·闭着眼睛听音乐,不要有视频的,只听不看。要听古典音乐。外国的,比如巴赫,他的曲子不大煽情;中国的,比如《二泉映月》、《春江花月夜》之类的,比较宁静。

·仰望星空。一定要找一个相对安静和开阔的地方,最好在乡村,长时间观看,不准说话。

·面壁打坐。墙上什么也没有。不可以说话,尽量集中注意力想一句话、一段旋律,或者反复默念一首诗。开始做十五分钟,然后做半个小时,逐渐延长。

·背书。

·写毛笔字。

·读整本的书。

我的经验是,这些活动只要坚持,就能有效地培养孩子的注意力,这都是修炼,是磨人性情的,收拢人注意力的。实施的时候,尽量引导孩子自愿行动,不得已的情况下也要适当强制。开始修炼时间可以短一点,逐渐延长,年龄小的孩子修炼时间不要太长,不要超出他的忍受力。关键是长期坚持,不要幻想立竿见影。我以前对宗教的很多修行方式一直有偏见,认为念经、敲木鱼之类是在浪费时间,搞形式主义,后来我才逐渐认识到这是我的浅薄。这些表面上看十分枯燥无趣的重复动作,其实有一个很重要的意义,那就是训练人的专注力,引导人内观和自省。其实这就是有意识地屏蔽掉大量的外部垃圾信息,清洗人的大脑,使人获得生机,获得内在的力量,这是大脑的一种“环境保护”。于是我就懂得了一个道理:人的精神世界,不开放不行,不适当封闭也不行,掌握好开放和封闭的分寸,才能得到心灵的平衡,充实而不拥挤,简单而不贫瘠。

各位家长和老师,在这个“注意力匮乏症”迅速流行的时代,让孩子出类拔萃反倒更容易了。您只要注意从小培养孩子持续关注的品质,长大后他就能超过别人,这比考试成绩更重要,而培养起来比提高考试成绩更容易。在一个盲人国家,一只眼的人就能当国王。众人皆醉,只要你不喝酒,就超凡脱俗了。2012年10月4日4“能说清楚的成功之道,一定是错的。”

这是《冬吴相对论•巴菲特的启示》里面的一句话,虽然说得有些过,却包含着很深的道理。

巴菲特号称“股神”、“包发达”,是公认的世界上最聪明的人之一。他以前投资从来没有失手过,但是近年来的一些投资却非常失败。怎么回事呢?吴伯凡指出,过去,巴菲特都是在相对混沌的、探索的状态里投资,近几年,却频频总结自己的成功之道,好像觉得可以把它作为一种固化的精神财富传给后代一样。他这一“总结”,就把本来混沌的成功之道弄得非常清晰了。然而这么一来就危险了,因为有句话说“能说清楚的成功之道,一定是错的”。“道可道,非常道”,话一说出,往往就错了。为什么?因为当你头脑中没有成形的金科玉律之时,你会保持着一种清醒的状态,你会很留意眼前事情的微小变化,做判断的时候,风险意识比较强。而一旦你总结出了自己的成功之道,就会把视野里不符合你的成功之道的东西自动过滤掉,你的信心就“爆棚”了,你坚信自己的定律,于是你的失败就来了。很多成功的企业家都是这样,他们创业的时候,并没有时间总结自己的成功之道,而到他们感觉自己该总结成功之道的时候,往往就离栽跟头不远了。也就是说,当一个人觉得自己很神的时候,他就要从神坛上掉下来了。

主持人说得有道理。不过我以为,“能说清楚的成功之道”,也不一定是错的,但是我们可以说,能够说清楚的成功之道是把一件本来模糊的事情刻意说清楚了,因此和真实的情况必有一定的差距,所以有可能误导他人,或误导自己。“股神”巴菲特有可能就吃了这个亏。

如此说来,成功之道的总结岂不都是多余的甚至害人的?这样想就走向另一个极端了。人们做成一件事,总要总结经验,为的是以后做得更好,即使自己不想总结,别人也会催促,因为经验是宝贵的财富。问题的关键在于,当你总结经验的时候,你不要把它说得太斩钉截铁,别人也不要对它做机械的理解,否则经验就会害人。不是有“经验主义”的说法吗?

之所以出现这种“经验害人”的情况,有个语言方面的原因。人类的语言本来就有局限性。事实上成功之道有很多地方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这种东西一点也不比能说出来的经验次要,有时甚至更重要,但是语言对此无能为力。无论说得多清楚,你也传达不出“不可言传”的东西,甚至可以说,你话说得越清楚,越可能冲淡人们对“不可言传”部分的注意,人们就会以为“你把脑子里的东西一点不漏都说出来了”,其实这是不可能的,这是把自己和别人都骗了。

还有,凡是经验,凡是成功之道,都是从很多实践中概括出来的,用的是归纳逻辑,然而任何归纳都是“不完全归纳”,它不可能涵盖一切可能性,不可能绝对正确。比如你做成功了十件事情。其中,有的事情能成功可能主要是某个原因,另一件事情能做成功可能主要是另一个原因,如此等等。但是当你总结成功之道的时候,你就只能抽取这十件事情中“共同的东西”,而一旦你形成了这种综合的认识,它就会反过来“改造”你的意识,你就会以为这十件事之所以成功,都是因为某一个或几个原因。表面上你是把事情想得更清楚了,其实这个经验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歪曲了丰富多彩的事实。比如,有些班主任总结转化问题学生的经验,常常归结为“爱的教育”,事实上不可能这么简单,否则孩子的父母为什么没把他爱成好孩子?

因此,我就希望那些名师在谈到自己的成功经验时,不要一副“自信心爆棚”的样子,不要一副“推广”、“推销”的架势,说话要尽量实事求是,而且留有余地,做“介绍”之状、“对话”之状,可能比较好。而有关领导切不可用行政手段盲目推广某种成功模式,否则会迅速把这个经验的名声毁坏。作为一线教师,当然有必要倾听人家的成功经验,但是心里要明白,对于人家是成功经验,对我未必是,对于人家今日是成功经验,明日也未必是,一切都需要因时制宜,随机应变。

再有就是教育孩子。孩子取得一定成绩时,家长和老师常常会告诫他们“不要骄傲”,这并没有错,但是很空洞。我主张这时候可以让孩子自己总结成功的经验,然后告诉他们,这些经验是有局限性的。比如重视了,努力了,找到窍门了,有贵人相助了,这些都可能是成功的原因,但它们是综合起作用的,或者还有某些看不见的、自己没有意识到的原因在起作用,所以不要以为用同样的方式一定能复制成功。有了这样的认识,成功才不会变成孩子的包袱,他才有可能成为一个真正谦虚的人。只是很浮面地理解“莫骄傲”的道德训诫,有可能把孩子教育成外表十分谦恭而骨子里刚愎自用的人。谦虚的问题,不只是德育问题,而且是智育问题,真正明白人类智力的局限性的人,才能有实实在在的谦虚。真正的谦虚是对事实的敬畏。2012年10月4日5边界与智慧

在《冬吴相对论•巴菲特的启示》这一期节目里,吴伯凡先生还谈到这样一个问题。他说,《圣经》里讲,所谓智慧就是敬畏,没有敬畏就没有智慧,没有边界就没有智慧。智慧的人总是知道自己的认知边界在哪里,知道自己明白的东西界限在哪里。一旦丧失这个意识,他就不智慧了。尼采说,我们的眼睛就是我们的监狱,而目光所及之处就是监狱的围墙。我们在看到了什么东西的同时也就看不到了什么东西,这就是一个界限。

吴先生这些话很有趣,引人深思。人的智慧是有边界的,而神仙没有,神仙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他也就没有认识世界、探索世界、超越自我的需要了。那么神仙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呢?我不知道。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神仙,他们的头脑该不是一潭死水吧?如果不是一潭死水,又往哪儿流?动力何在?可见,人比神仙活得有意思多了,人类有双重的似乎互相矛盾的任务:既要认识到自己智慧的边界,又要想办法突破它。认识不到自己智慧的边界,对世界缺乏敬畏感,你会变成狂妄之徒,会碰钉子;死守某个小边界,你就成了井底之蛙,瞎子摸象,你同样会碰钉子。所以,你会发现,古代的智者,时而教导我们必须有自知之明,要顺天承运,时而又鼓励我们逍遥游,突破认识的界限,扩大自己的眼界。这似乎是矛盾的,但确实都是人类的本性使然。神仙那里就没有这个矛盾,然而神仙也就没有进步的可能了。做神仙是不是很无趣?

这个道理,教师恐怕应该明白;至于学生,高中生大概可以理解了吧?2012年10月4日6正确引导学生“想高于其他人”的冲动《冬吴相对论•奢侈品陷阱》这一期节目中有这样的说法:人们有一种天生的阶级区分的冲动。本来大家都差不多,就有一部分人,或者说每个人的内心都有那么一种冲动,想高于其他人。

可能确实是这么回事。果真如此,世界上很多不可思议的事情就容易解释了。比如孔乙己,无论怎样穷困潦倒也不肯脱去长衫,因为这是他高于“短衣帮”的标志,其作用与今日的皮尔•卡丹服装其实是一样的。二十四孝也是这样。为什么要孝顺到违反情理的程度?也是为了“高于其他人”。我在“文革”中听说有人把毛主席像章别在胸口的皮肤上,以显示自己超出其他人的忠诚,细想这和如今一些女孩把耳朵扎一个或好几个窟窿,坠上一些莫名其妙的物件,心态也是相通的。阿Q没有办法高出他人,万般无奈,想出一个绝招:我做世界上最能自轻自贱的人,这不也高出别人一头了吗?

如果“想高于其他人”确实是每个人都有的冲动,那就只能加以引导,想消灭它是不可能的,压也压不住。好像自古以来人们就懂得这个道理。所以古时候朝廷引导人们读书做官,江湖上讲究争霸,还有表彰孝子、立贞节牌坊之类,都是给这类冲动一个出口。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是鼓励大家当英雄,近年来则是引导学生考名牌大学,然后致富挣大钱什么的。总之都是给“想高于其他人”的冲动提供一些路径,叫你努力奋斗。教育也不能和人类这种与生俱来的冲动作对,你不能也无法压抑此种冲动,只能朝正确的方向引导。

这种“想高于其他人”的冲动,虽然形形色色、千差万别,但大致可以从两个维度来分类。一类是物质与精神(外显与内修)的维度,一类是利己与利他的维度。有些人侧重在物质方面、外表方面超出他人,迷恋奢侈品、名车别墅的人属于这一类;另一些人侧重在精神境界方面超出他人,注重道德修养和心性修炼者、注重学术成就者,属于这一类人。这是第一个维度。有些人想在利己方面超出他人,自己得的好处比别人多,他就很满意;另一些人则相反,他们想在利他方面超出别人,也就是说,在帮助他人方面、奉献社会方面,超过其他人。这是第二个维度。可见,虽然人人都“想高于其他人”,但是品位和境界是不同的,有高下之分,雅俗之别。据我所知,无论在中国还是外国,人们普遍认为精神境界的提高比物质享受的升级品位要高,利他比利己境界要高。《冬吴相对论•奢侈品陷阱》里谈道,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说,人在巨富中死去是可耻的。他认为人赚到钱只是自我实现的一半,或者说没有自我实现,只有把挣来的钱大把地花出去,花得非常出彩,才是最终的自我实现。西方有一个财富观,认为所谓财富就是拥有可以自主支配的为人造福的资源。造福半径的大小,决定你价值的大小,所以他们往往把钱慷慨地捐赠给社会。他们要的,主要不是物质,而是精神,不是利己,而是利他。

我认为,我们作为教育者应该把学生“想高于其他人”的冲动朝这个方向引导,不要再一味地引导学生当考试状元了。当然,对于其他方向的冲动,我们应该采取宽容的态度,精神境界也好,利他也好,都不要刻意将其推向极端,以免出现假大空那种矫情地拔高自己的事情。我们的德育,把握这样的原则和分寸,可能比较好。2012年10月5日7“君子求缺,小人求全”

这是《冬吴相对论•成功的诅咒》里引用的曾国藩的话。曾国藩发现,当他觉得事情做得很完满的时候,往往就要倒霉了,后来他就提醒自己不要求“全”,而要求“缺”。他说:“君子求缺,小人求全。”他还把自己的书斋题名为“求阙斋”(“阙”即“缺”)。梁冬据此评论道:当一个人开始想如何写自传,如何为自己的人生注入某种标准,让自己的整个人生发展符合他所理解的某种道理,甚至开始总结人生成功的三大定律、失败的五大规则的时候,其实就是开始给自己写墓志铭了。

我感觉确实如此。俗话说,盖棺论定,意思是人死之后才能论定他的成败得失,其实反过来也是对的,就是说你只要打算把自己“论定”,那就意味着要“盖棺”了。这是纵向分析“求全”的问题。若从横向看,“全”意味着面面俱到,面面俱到意味着平均用力,平均用力意味着平庸。所谓“完美的人物”,实际上很可能是万金油式的人物。再说我们前面谈到过,人的认识是很狭窄的,局限性很大,换句话说,一个人不管有多大能耐,所知道的东西也不过是个“缺”而已。人与人的区别,本质上不是“全”与“缺”的区别,而是“小缺”与“大缺”的区别,“缺这个”与“缺那个”的区别,“这么缺”与“那么缺”的区别。哪里有什么“完”?“缺”意味着开放,“完”意味着封闭,所以“求缺”的本质是求知,而“求完”的本质是“不想再学习了”。我常常听到有些老师,还有一些家长,自称“我是追求完美的人”,其实他们的所谓“完美”,不过是一个很小角落里的“自满自足”而已。

有一位网友这样评论《冬吴相对论》:“你们节目和其他节目最大的区别是,他们说的话99%我都知道,你们说的话99%我都不知道,或没想明白。”这就是一种“求缺”的态度,这位网友最关心的是自己不知道的事情。我被这个节目吸引,也是这个原因,它让我看到了自己的知识缺口,我是“求缺”来了。而我通常见到的文章和节目,说的都是我早已知道的事情,它们太“完美”了。2012年10月6日8敬畏“隐性知识”

人类的知识可以分为两种: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是可以清晰表达和有效转移的,比如能用文字、图表、公式等方法表述的知识;隐性知识则是无法清晰表达和有效转移的知识,是我们在行动中拥有的知识。隐性知识具有默会性、个体性、非理性、情境性、文化性、偶然性、随意性、相对性、稳定性以及整体性等特点。《冬吴相对论•iPhone与“中国制造”的新价值》这期节目中有这样的例子:我们平常说的黑色,印染工人能分辨出40多种。如果你对一件事或一个东西持续关注,就可能培养出这类异乎寻常的敏感。曾有一个企业家遇到一个高明的木匠。这个木匠说,当我不知道木头是有个性、有脾气的时候,我就是一个平庸的木匠,直到有一天我懂得了木头是有脾气的,春天一个脾气,夏天一个脾气,不同树种的木头性格也不同。这就是隐性知识,这种知识是无法清晰表达、无法转移给别人的。这似乎是一种神秘的体验。在任何一个行业待久了,都有可能得到这种隐性的知识。比如画家对于颜色的敏感,作家对于文字的敏感,常常只有他们自己知道奥妙在哪里。吴伯凡认为,缺乏这类隐性知识,正是目前“中国制造”的一大弱点,所以我们通常只是在做简单粗糙的加工。

我想,这大概就是俗话说的“熟能生巧”,“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吧。我以为,身为教师,认识到隐性知识的存在而且敬畏它,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这有助于教师自身专业素质的提高。优秀教师在课堂上单凭学生的表情和气氛就知道自己该怎样调整教学方法,普通的教师就没这个本事,他们只知道傻呵呵地照原方案讲下去,而这种技巧是谁也无法教给你的,这不是人家保守,而是因为这属于隐性知识,本来就无法表达。你只有沉下心来,非常专注地工作和体验,才能慢慢掌握这类知识。据我观察,有没有这类隐性知识,是区别普通教书匠和优秀教师的一个重要标志。

其次,认识到隐性知识的存在,对于教育学生也很重要。教师历来习惯于和显性知识打交道,传道授业解惑,都是弄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知识,因此教师很容易以为世界上所有的知识都是显性的,凡是无法说出来、无法写出来的东西都算不得知识,这就会造成教师“无知的傲慢”。他总是想把一切知识、本领都显性化,结果他就会发现很多“荒谬”的事情。比如他认为有些学生完全没有什么知识,结果他们长大后很有成就,而他很看好的、认为很有知识的学生长大后却表现平平。其实这件事并不荒谬,荒谬的很可能是教师自己的眼睛——他只看到了显性知识,没看到学生的隐性知识。再比如语文课上的语感培养。语感在相当程度上是一种隐性知识,这种东西根本说不清,自然也就没有办法教。然而有人主张把语感培养作为语文教学的目标,这个任务显然是无法完成的,就连任务本身都无法说明白。但是这不等于语感无法培养。如果学生潜心读书,反复玩味文字,慢慢就有了好的语感,俗称“找到了感觉”。优秀的语文教师不会把语感培养作为具体的教学目标,但一定会创造很多机会让学生体味语言。而那些上课哇啦哇啦讲个没完和让学生做大量习题的语文教师,显然是最不懂语感的人,因为这种办法对培养语感最为不利。

隐性知识是存在的。如果你敬畏它,它会成为你很好的资本,如果你不敬畏它,不大力培养它,则你无论从事什么行业,都只是个“粗工”而已。2012年10月7日9教改难以推进有没有行业原因?

在《冬吴相对论•“轻”公司与“重”公司》这期节目中,主持人谈道:

医院有一个特点,它的需求是相当刚性的,医院做的广告再厉害,你不生病也不会去。医生和病人的关系是一种很特殊的关系,病人对医生有需求,但他只知道自己不舒服,他有什么需求是需要医生通过各种各样的检测手段来告诉他的。由于医院的需求非常刚性,所以它自我改善的愿望非常低,因此表面上医院是病人看病的地方,实际上医院更像病人。

看到这里,我就想,如今学校的需求比医院的需求更刚性。许多人得了小病扛着,不去医院,医院也就挣不着他的钱。孩子上学你能“扛着”吗?孩子不上学,你家长违反义务教育法,再说,别人家的孩子都背着书包上学堂,眼看要成龙成凤的样子,你能不着急?上医院是无人羡慕、无人攀比的事情,上学则不然。进医院是花钱买健康,健康人不必花这笔钱;上学则是花钱买未来,不但是孩子的未来,而且是家长的未来,没有一个家长不上心的。所以,学校的需求比医院的需求更刚性。那么,学校自我改善的愿望会不会也很低呢?医院比病人更像“病人”,那么学校会不会比学生更像“学生”(而且是厌学的学生)呢?

我以为答案是肯定的。任何一种社会组织,只要别人有求于它超过它有求于别人,它就倾向于保守,倾向于维持现状,因为“反正我不进步你也照样离不开我”。所以你就会发现,历来的教育改革都是从外部推动的,都是从外面杀进来的,我们极少见到学校内部出现大的改革,然后社会跟进的。其他行业这种事就很多,特别是IT产业。我想这不光是体制的问题(控制过严),也不光是教育者的水平问题,还有缺乏动力的问题。教育者坐等学生来受教育就是了,改革的意愿自然不迫切,重点学校尤其如此。重点校是教育界现行状态的既得利益者,维持现状对它们最有利,它们当然没有多少改变现状的冲动了。不信你看,教改的典型往往是那些日子混不下去的普通校,没办法了,要关门了,只好背水一战,结果倒闯出了一条路。那些重点校和名校的改革则多半是表面文章,甚至可以说是做给人看的。本来没有多少需要改革的切肤之痛,又必须做改革的“领头羊”,就只能在包装上做文章了。

教育这个行业骨子里是保守的。我们懂得了这一点,一方面可以防止莽撞冒进,可以避免被很多激进的空谈忽悠,另一方面,也可以促使我们反省。与其等着社会和家长用鞭子抽着我们往前走,不如自己早作打算,有所改革。教育这个行业缺乏自我改善的动力,就更需要教师主体性强一些,主动一些。2012年10月8日10裸露的时代,德育的新环境

在《冬吴相对论•企业透明时代》这一期节目中主持人谈道:

现在人们在网上发言的机会太容易得到了,搜索引擎又使得我们的搜索成本变得非常低。过去要查找一个人、一件事,只有高级侦探才能做到。如今则不然,你和别人打交道的种种痕迹都留在了网上,网络还能把不同时间段的事情一下子聚在一起,好像是同时发生的。于是,网络就成了无所不在的揭发者。当利益相关者把视线集中到你身上的时候,你真的是不敢造次。现在,你不得不做一个好人了,否则你就会完蛋。

诚如两位主持人所说,我们进入了裸露的时代,很难有什么秘密了。毒奶粉事件最初就是温州的一个工人受害者发现的,有人把这事情发到了网上,后来有一个陕西人发现自己家里出现了同样的问题,也在网上发表了。于是产生了蝴蝶效应,类似问题都被揭发出来,形成一场巨大的风暴。最近关于“戴表哥”的事情也是如此。某官员在视察车祸现场时面带笑容,被人拍照放到网上,于是愤怒的网民对这个官员进行了所谓的“人肉搜索”,结果竟发现此人腕上戴过十几块名表,价格惊人。于是网民就质问他这么多钱从何而来,他的工资是多少。这样穷追不舍,终于把此人弄得撤职了,他的事情还在进一步调查。毒奶粉事件和“戴表哥”事件是两个精彩的反腐案例,有趣的是,这两件事的发动者都不是有关监察部门,而是普通百姓,这就显示了网络的力量,真是比大字报还厉害。

这种裸露对于整个社会的道德状况影响究竟如何,现在还很难看清楚。有可能使人们由于害怕曝光而变得更有道德,有可能使人们更加狡猾,更加善于隐蔽,也有可能使人因为裸露而索性撕破脸皮变得更加不知羞耻,也有可能因为隐私易被侵犯而造成更多的精神病人……这些情况都已经出现了。我觉得我们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时候,最好把网络造成的裸露告知学生,让他们懂得,发言越是容易,行动越是自由,人越应该谨慎,因为你所有的言行,都已经“记录在案”,这不是闹着玩的,否则将来要后悔。没有无代价的自由。我觉得也可以让学生把自己某一段时间在QQ上的发言或者手机短信集中起来,让他们自己看看。这种“回望”可能会使他们自己都很吃惊——这是我说过的话吗?这就可以促使他们反思,以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有了网络,不但欺骗别人难了,欺骗自己也难了。2012年10月9日11“圈子”化,德育的新环境

在《冬吴相对论•社区化的价值》这期节目中主持人说道:

不在于你吃什么饭,而在于你和谁吃饭,不在于你去哪儿玩,而在于你跟哪些人一起玩。这就是圈子,学术性的说法叫社区。只要某个产品具有筛选功能,它就会把一些志趣相同、爱好相同、才能相同的人聚在一起,而且会把每一个人的价值放大,形成一种裂变式的价值。比如开不同车子的人有不同的性格,开捷达的人有捷达的样子,开宝马的人有宝马的样子,开马自达的人最爱超车。这是一种“黏性”,越黏越紧。按平常的逻辑,索取资源的人越多,每个人分到的就越少。网络不是这样的,网络资源是索取的人越多,其丰富程度越高。这就成了商机。社区是你的一个软环境,你在这个环境中会有安全感、被需要感,这种感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在一个什么圈子里。“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这些俗话告诉我们,圈子是历来就有的,不是新鲜事物。那么今天的所谓“社区”和过去说的“圈子”、“小群体”有什么差别呢?我自己感觉,其主要差别可能是群体成形迅速,规模更大,而且虚实结合。过去没有互联网,气味相投的人要形成圈子,一般要见到具体的人才可以,“久闻其名”是不够的,这不但需要相当的时间,而且人数也不可能迅速膨胀。现在有了互联网,某个新闻人物的“粉丝”数量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快速增长,形成一个圈子,一个社区,若其中某人提出一个倡议,说不定他们就组织起活动来了。这种人际关系图景,是过去从来没有过的,它会带来哪些好处和问题,作为教育者,必须加以注意和研究,否则就跟不上形势了,采用老套的教育方法就会碰钉子。

我对这个问题有一点最初步的思考。如今学校正在提倡“个性化发展”,然而“圈子化”可能比个性化来得更快更猛。也就是说,教师首先遇到的、经常遇到的、经常需要处理的,很可能不是个性问题,而是某类小圈子的共性问题。有一次我到电视台做嘉宾,讨论一个女孩的问题。这个初中生逃学、离家出走,和家长、教师对着干。在节目中,她振振有词:“这是我的个性。”我就告诉她:“你这谈不到个性。你这种孩子我见多了,言语行为如出一辙。你身上表现的主要是一群人、一类人的特点,而不是你的个性特点。”如果情况确实如此,那么,对学生进行分类研究(研究不同类型的圈子的发育过程和基本特点)就有可能比个案诊断更重要了。对很多孩子来说,他所在小圈子的“共性”比他的“个性”更重要。实际上这种共性还会压抑个性,固化其思维方式,可怕的是这种压抑、这种固化,孩子是自愿接受的,这是一种小型的“洗脑”。我感觉,如今整个社会正在“圈子化”,人们生活在不同的圈子里,有不同的思维方式,情感、态度、价值观会相差甚远。我在网上看到很多针锋相对的谩骂,发展到挥拳扔鞋,感觉双方几乎已经“言语道断”,成了不同的人类。我在网上和老师讨论问题,也感觉有些人是有圈子的。这个世界因为互联网而空前紧密地联系到一起,同时因为互联网而空前分裂了。互联网既是“黏合剂”,又是“拆分机”。人类以前没遇到过如此情景,所以,未来究竟会发生什么事情,真的是谁也不知道。我常常面对这种骇人的不确定性茫然不知所措。这是教育面临的崭新的生态环境。要知道老一辈人至少曾经在一个比较确定的社会环境中生活过,互联网时代的孩子则一生下来就活在巨大的不确定性中。他们将如何生活?我不清楚。或许他们会比我们活得更从容,更幸福?但愿如此。不过我们应该就此和他们做经常的讨论,或许我们的意见对他们有些参考价值。2012年10月10日12知识经济的两个逻辑

所谓知识经济,是指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生产、分配、使用基础上的经济。知识经济有三个本质特征:脑力劳动者是劳动主体,创造性脑力劳动是核心动力,智力资源是主要资源。《冬吴相对论》有一期节目是谈论知识经济的,“富豪作家的商业启示”。在这期节目中,两位主持人说,知识经济有两个不同于其他经济的逻辑。第一,知识经济的成本和最终效用极不对称。你的首创成本可能很低,但是结果可能是全天下的人都在用,效用非常高。比如曹雪芹写《红楼梦》,他的首创成本不过是“举家食粥”,但是这本书后来拍成了很多电影、电视剧,养活了很多红学家、出版商。再比如流行歌曲《老鼠爱大米》,不见得有多么高的艺术价值,但是依靠彩铃,产生了过亿的收入。你随便讲的一个笑话,如果被中国移动收购,用短信发出,就可能创造出几百万甚至上千万元的价值。第二,知识的质要比知识的量重要得多。你可以用一千一万个人做一个工程,但是写《红楼梦》只能让曹雪芹一个人来,没有此人,来两千个人也没用。独创性是最重要的,独创性决定了它的价值。

我们已经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应该注意知识经济这两个逻辑对于教育的影响。第一个逻辑,知识经济的成本和最终效用极不对称。有可能很小的投入就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这种情况经媒体一渲染,就可能刺激孩子们“一夜暴富”的幻想,不愿做长时间艰苦的努力。“超级女声”之类的节目就有类似的负面作用。我们应该教育学生保持清醒,不要目光短浅,不要总想走捷径,否则将来一个李宇春红起来,会有千万个女孩子倒下去,从整个国家来看,失大于得。第二个逻辑,质大于量。这个思想很重要,应该让孩子从小就明白这个道理,注重独创性。应试教育最大的缺点之一是重量不重质,过分强调传承和复制,忽视创新。如此培养出来的学生将无法引领知识经济的时代,而只能跟在别人后面爬行,这对于国家很不利。因为我们的考试制度和考试题目并不鼓励创新(这也确实难办),所以,为了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适当淡化考试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是必要的。时至今日,仍然反复强调考试的重要性,实际上是和知识经济背道而驰,十足的短期行为,不识大体。2012年10月11日13资源驱动与能力驱动

所谓资源驱动,指的是一个企业的发展,主要靠资源优势,比如便宜的劳动力(人口红利)、低廉的能源和原材料,靠这个赚钱。所谓能力驱动,指的是企业有创新能力,产品的附加值高。资源驱动型的企业做不到可持续发展,一旦劳动力成本上升,一旦原材料涨价(这都是必然的),利润空间立刻就会被压缩,甚至可能陷入困境,赚不到钱了。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就遇到了这个问题,所以才要转型。能力驱动型的产业就要好得多,劳动力成本上升和能源价格上升带来的压力比较小,因为它的利润主要是靠别人没有的新产品、高质量和品牌获得的。

企业是这样,一个人的发展也是这样。人的发展也有资源驱动和能力驱动的差别。在《冬吴相对论•求职与招聘的两难境地》这一期节目中,吴伯凡就指出,如果一个大学生求职靠美貌,那也是一种资源驱动。美貌确实是一种资源,但是美貌无法长久,一旦这种资源减色或者枯竭,你就无法向前发展了,甚至会走向“破产”。反之,如果一个人的发展靠的是自己的真实能力,他就有后劲,因为能力不像资源那样容易枯竭,能力是可以不断提高的。

我想,教师实在应该把这个道理早早讲给学生听,而且应该让他们常常讨论这个问题。我们在学校里可以发现很多学生都是资源驱动型的。拼爹,是靠资源;攀比名牌服装,是靠资源;过分注重外表,也是靠资源;甚至追星也是资源驱动,因为明星的光芒并不源于你自己的能力。所有这些外在的东西都可能给你带来一时的光彩,你嘚瑟一番,会有一种“我比别人强”的满足感,但这种东西靠不住。真正靠得住的,能保证你可持续发展的,是你自己的内在的能力。我主张让每个学生(小学高年级以上)把自己“能出风头”的事情一件件都写出来,然后看看其中有几件是资源驱动的,几件是能力驱动的,这样他就有自知之明了,也就有努力方向了,该“转型”的,要赶快“转型”。这岂不是一种很好的德育形式吗?2012年10月12日14别让学生“失业”《冬吴相对论》有一期节目的话题是“四万亿内需的逻辑”,其中有一句是这样说的:“所谓经济繁荣其实就是一句话,就是让所有的人都有事情做。”

这话引起了我的思考。所谓“让所有的人都有事情做”,就是尽量减少失业。这件事非常重要,因为如果有很多人失业,他们的生活就得不到保证,或者即使有失业救济,生活可以得到基本保证,他们也很可能无事生非,于是社会就不得安宁,就不得不花费更多的人力、物力来维持社会稳定。

我联想到了教育。一个国家如此,一个班级其实也是这样的。所谓好的班级、欣欣向荣的班级,说到底,也就是“人人有事做”,大家都没闲着,都奔自己的目标在努力,没人“失业”。这样的班级自然乱七八糟的事情就少多了。我记得魏书生老师的班主任工作经验里就有“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这么一说,我认为这经验有价值。什么是学生的“失业”呢?学生的主业是学习,如果他学也学不会,或者不想学,没有学习兴趣,没有学习信心,看不到学习的光明前景,他就会厌学,厌学严重一点就索性不学了,或者只是做一个学习的姿态,那么作为学生,他实际上已经“失业”了。不过只要他还来学校,就只能算是“隐性失业”,若辍学、离家出走,“隐性失业”就变成了“显性失业”。失学者,学生之“失业”也。

你会发现,出现纪律问题者、班级麻烦制造者,多半是“隐性失业者”。其他的学生即使有些纪律问题,教育起来也相对容易,而这些“失业者”则往往屡教不改,因为他们若不捣乱,实际上精力也没处发泄。你想,学校是学习的地方,若不学习,还能干什么?替他们想想,也是为难。所以,那些在学校既不学习也不捣乱,每天上课睡觉养神的孩子真是相当可爱的花朵,堪称“失业者”中的模范。虽然惹是生非但是知道分寸不闯大祸,而且不公然和老师对着干的“失业者”,也应该算是“比较省油的灯”了。一个班级有几个这样的“隐性失业者”,教师可就惨了,他一定会把大量精力花在“维稳”方面,而且我基本上敢保证他会事倍功半,甚至白费力气,能勉强把这些孩子压住或者哄住,就算不错了。按倒葫芦起来瓢,十个手指按二十个跳蚤,其狼狈之状可以想象。有的教师之所以活得很累,这是一个重要原因。

如何解决或减少这种问题呢?我想,既然问题是由“失业”引起的,那么,教师若能使这些学生“人人有活干”,不“失业”,情况就会好得多。具体的做法是:

1.上策是把课堂尽量上成活动式,甚至游戏式的,这样上课,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都有事干,就没有“失业”的问题了。美国著名教师雷夫就是这么做的,所以他几乎不需要花多少精力来“维稳”,他的精力都用来做教学创意了。这种思路叫作“教育问题用教学方法解决”。此法非常重要,可惜目前我们研究得很不够。

2.如果做不到这样,中策则是分层教学。给那些“隐性失业者”安排一些他们力所能及的学习任务,使他们不至于处处显示无能。比如作业,就不必要求他们每题都做,考试,也不要给他们和别人一样的压力。这样,在正经事情上分流了他们的一部分精力,他们捣乱的精力就减少了,也可以在学业上有点进步。千万不要死心眼,搞一刀切。

3.但是有的“失业者”连这也做不到,他们对学习(或者说对某些学科的学习)已经“油盐不进”了。不得已的情况下,可以给他们在班里安排一些为同学服务的活干,或者让他们发挥自己的特长来为集体做贡献,至于上课的时候,应该允许他们做其他事情(比如看课外书),只要不影响他人上课就行。这等于说,有些“失业者”你没有办法帮他找到工作,只好让他干点零活,有点收入,省得他闹事。

我希望每个班主任都认真研究一下本班有多少个“失业者”,分几个等级,然后想出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对策。教师如果对班级“失业人员”心中无数,工作就是盲目的,就会陷入打遭遇战,单纯防守,坐等问题生捣乱,被问题生牵着鼻子走的境地,搞得自己焦头烂额。2012年10月13日15专注是一种幸福

在《冬吴相对论•专注的幸福》这一期节目里,吴伯凡说道:

专注最重要的是能让你有幸福感,专注本身就是幸福的。哈佛大学有个教授做了一个实验,在一个养老院里,把老人分成两组。一组老人养花,或者去关注孤儿,每天都有牵挂,每天都有事情做;另一组就只是吃饭、睡觉。一年多之后,发现两组老人的精神状态很不一样,甚至死亡比例相差50%。所以,专注是有回馈的,专注不是单向的。事情值不值得关注,有一个很重要的判断标准,就是它对你有没有回馈。你专注一件事,把它越做越好,你就有成就感,同时体验一种幸福感,这就是专注本身的回报。

吴先生说得在理。我想,专注会产生幸福感这件事或许也可以倒过来,你做一件事,用是否有幸福感来验证你是否真的专注它了。从前有个小和尚问一位得道的高僧:“什么是佛?”高僧回答:“饿了吃饭,困了睡觉。”小和尚感到非常奇怪,饿了吃饭困了睡觉谁做不到?难道这就是佛?高僧告诉他:“不。人们吃饭时其实不是在吃饭,睡觉时也不是在睡觉。”确实,你看今日的饭局,那是在吃饭吗?显然不是,那是在做另外的事情,吃饭只是名义,人们对吃饭这件事完全没有做到“专注”,因此他们也就得不到吃饭的真正幸福。睡觉也一样,人们梦中仍在钻营,睡眠名不副实,也谈不到专注,也就无法体会睡觉的真谛。李白有两句诗最精彩地描写了专注:“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当你真正专注一个事物或者一件事情的时候,你会发觉它也在专注你,你们之间有交流和互动,这就是幸福。“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辛弃疾这两句词,我估计是从李白上面的诗句脱胎而来的,含义是相同的。这就是专注,活灵活现,幸福感溢于言表。因此我们可以用这种境界检验自己是否专注了。作为教师,关注一个班级或者一个学生,自以为已经达到了“专注”的程度,但对方毫无反应。一般遇到这种情况,我们会感觉,这是“对牛弹琴”,“好心当了驴肝肺”,“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明白了专注的道理之后,我们也许能换一个角度思考:我的专注没有得到反馈,是否说明我并没有真正做到“专注”?这是完全可能的。如果不是“专注”,那我每天辛辛苦苦地干那么多事,算什么呢?恐怕就只能算是:关联,关联而已。你和对方有关联,并没有专注。就好像你和饭局有关联,但并没有专注于吃饭这件事,就好像夫妻之间每日有关联,其实谁也没有专注地对待谁。这类事情司空见惯,只是我们往往没有意识到罢了。要真正做到专注,并非易事。2012年10月14日16精于心,简于形

在《冬吴相对论•印度式管理》这一期节目里主持人说,飞利浦有一句广告词,叫“精于心,简于形”。只有内部精于心,外在才会简于形,越是操作简单、方便的产品,背后越是非常复杂的。只有在后台足够复杂的情况下,外面才能表现得足够简单,里头非常简单,外面操作起来就可能非常复杂。

简于形的前提是精于心,这话很有道理。你看人家优秀教师,遇到学生问题,三言两语就解决了,那么轻松简洁。有的人就觉得奇怪,以为人家运气好,碰到了特别省心的学生。其实不然,你不知道他脑子里想了多少。他一定是脑子里做了很复杂的思考才知道该说哪句话的,外部看来简单,其实内心有很复杂的运作。所谓“难者不会,会者不难”,“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就是这个道理。反面的例子就更多了,很多教师处理学生问题的时候,越弄越复杂,最后把自己都绕进去了,甚至气疯了,其实事情本来并没有那么麻烦。此类案例我分析过很多,发现这种教师的思维都简单到了令人吃惊的地步。比如学生犯了个错,他就要求学生承认错误,学生瞪着眼睛不承认,他于是加大压力或者给家长打电话,家长是形形色色的,正好遇到一位不与教师保持一致的家长,事情就更不可收拾了。这位老师事先并没有想一想:非让学生认了错,问题才能解决吗?他硬不认错,会不会有什么文章?如果给家长打电话,你能保证家长听你的吗?这些他根本就没动脑子,他全都是一厢情愿。他没有做到“精于心”,内部不够复杂,其必然结果是“外部复杂”,也就是把事情越弄越乱。这种案例,触目皆是。

要解决这类问题,关键不在外面,而在脑子里。当你脑子里把事情考虑得足够周密,各种预案都储备于胸的时候,你的工作,从外部看来,就会显得很轻松、很简洁了。就好像高性能手机,操作越简便,其内部程序越复杂。手机的内部程序你不用管,有人替你弄好了,你可以傻瓜操作,但你自己专业内部的事情,你就不能要求别人替你设计好程序,你来傻瓜操作了。2012年10月15日17好高骛远,眼高手低,志大才疏

在《冬吴相对论•印度式管理》这期节目里,梁冬说,现在许多中国企业家遇到了一个很头痛的问题:招一个学生进来,还没毕业,他天天想的是总编的问题、企业主的问题。我们企业的使命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天天跟你讲这些问题,你都快疯掉了。孔子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其实儒家思想是希望大家能在各自的角色上好好尽力。

梁先生说得有道理。这是我国社会上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战略家”产量过高,供远远大于求,实际上绝大多数是“伪战略家”,空谈家,夸夸其谈者。我有一个得意门生,他上初中时,我是他班主任,他现在是一个房地产公司的副总。一次学生聚会的时候,他告诉我,他们公司前些日子招了一个员工,名牌大学毕业生,来公司没几天,不踏踏实实干本职工作,却写了一篇洋洋洒洒的大文章,论述公司之管理及前景,说得一点不靠谱。我这个学生很失望,遂告诉人事部门: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