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都去哪儿了:高效能人士时间整理术(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7 09:00:26

点击下载

作者:宋豫书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时间都去哪儿了:高效能人士时间整理术

时间都去哪儿了:高效能人士时间整理术试读:

前言

Introduction

子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我们来到世界上的那一刻起,时间就朝着一个方向,一去而不复返,从出生、成长、衰老、死亡,人生百年,逝去就没有重生的余地。于是,有人感叹时间流逝,自己却无能为力,回首往事,才发现自己有些心愿还未完成,有一些梦想甚至没来得及尝试,却已两鬓斑白,除了无尽的悔恨就只剩遗憾。

在我们的工作中,每天都忙碌而单调地周而复始着,为此,放弃了休息,放弃了陪伴家人,甚至放弃了自己的爱好,结果却发现时间还是不够用。在所有的时间都被工作占据了之后,我们开始感到困惑,到底时间都去哪了?每天都感觉很忙,却不知道自己在忙些什么,每天都想抽出时间来“闲”一会儿,可是面对现实的工作压力却又显得无可奈何。

时间都去哪儿了?其实,并不是时间去哪儿了,而是你把时间弄到哪儿去了。为什么有些人过得轻松自在,却又能够做到生活、工作双丰收,仿佛一天有48个小时似的,而你一直埋头苦干却毫无成效?赫胥黎说:“时间最不偏私,给任何人都是二十四小时;时间也最偏私,给任何人都不是二十四小时。”所以,时间的价值并不在于时间本身,而在于掌控时间的人如何去运用它。不同的人运用时间的方法和技巧也都不一样,所产生的价值自然也就存在差距。这就是为什么在同样的时间里,有些人能创造巨大的财富,而有些人却一事无成。

培根说:“合理安排时间,就等于节约时间。”本书抓住当今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习惯,告诉读者时间是怎样被浪费掉的,如何才能整理出高效的时间管理方法。本书帮助读者找到时间的盗贼,告诉读者时间为什么会匆匆流逝;正确地定义时间,给时间注入能量;拖延是怎样“谋财害命”的,如何去克服拖延的习惯;把足够的时间留给重要的事情,教会读者怎样高效地利用时间;怎样才能忙到点子上,顺利完成工作任务;学会控制好情绪,让工作效率翻倍;制定一个完美的计划,让时间在计划中有条不紊地进行;如何为自己的生活留出时间,享受生活、看清生活的方向等八个方面诠释时间去哪儿了,帮助读者发现时间的意义,找回丢失的时光,不再让时间从自己身边溜走。

我们除了拥有时间,什么都没有,但是时间却可以带给我们一切想要的东西。所以,时间也成了我们最大的财富,把握好时间,就等于把握住了整个人生;运用好时间,就能为自己创造出更多的财富、更大的价值,让人生更加绚丽多彩。

通过阅读这本书,衷心祝愿读者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时间整理方法,巧妙利用时间并在工作中实现自己的目标,生活、工作两不误。

Part 1 找到时间的盗贼——为什么时间匆匆流逝?

为什么时间匆匆而过,而你却浑然不觉?

它们都是怎样被你浪费的呢?看看你到底中了几枪?

每一个漫无目的的日子

“看着钟表,翻着日历,数着度过的日子,眼下的季节又开始变换,一年,又一年。再看一眼镜子里的自己,我还是那个我,只是皮肤的光泽开始渐渐淡褪,眼角的皱纹也步步加深,当初的慷慨激昂在脑海里正慢慢消逝。可我,依然是那个我,在这样一天天的重复下,却没有给我带来想要的东西。我的时间都去哪儿了?在这些漫无目的的日子里,苍老了容颜,蹉跎了岁月,青春也弃我而去,我又该怎么面对明天?”玛丽在自己三十岁的生日时写下了这段日记。

当我们看到这段日记,不禁感叹,对啊!自己的时间又去哪儿了呢?在走过的岁月里,又有多少时间连自己都分不清自己在干嘛!而在那些还没准备好就已经溜掉的时间里,我们又为自己带来了什么?如果继续这样下去,若干年以后我们和现在又会有什么区别?这样的人生岂不是很可悲吗?

但是,当我们停下来仔细一想,却发现在那些“丢失”的时间里,总是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要干什么,该干什么。除了一些工作中的任务,我们每天似乎都无法收获我们想要的东西,甚至浑浑噩噩地度过每一天。正是在那些缺乏“目的”的生活中,我们才总觉得自己百般无聊,整天无所事事,不知道该怎么打发自己的时间。结果,脑子还想着如何打发自己的时间,却发现青春已经不再,只剩下“徒伤悲”在脑海里回荡。

正是这一个个漫无目的的日子组合起来,才造成了空虚无助的现在。“时间是把杀猪刀”这句话一点儿都没错,只有时间是最公平的,因为每个人都必将走向生命的终结,那么为何不在走向死亡之前,让自己的人生更丰富、更精彩一些呢?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去摆脱这种虚度光阴的生活,结束时间深渊里这段浑浑噩噩的日子呢?

» 1.问清楚自己想做什么

静下心来仔细想想,在这一生中,你最想做的是什么,希望自己能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因为在人的一生当中,如果能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做最想做的事,往往能够发挥自己的激情,并尽最大的努力去完成它,达到自己的目的。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你并不会因为工作的压力而觉得劳累、疲惫,反而会激发自身的动力,享受工作过程给自己带来的乐趣。比如一个喜欢旅行和摄影的人,让他去做摄影师拍摄全世界各地的风景,他肯定不会觉得无聊和疲惫,相反他只会担心自己的时间不够多,不能走更多的地方,拍摄更多的美景。

» 2.了解自己目前最擅长什么

李白曾经吟道:“天生我才必有用。”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特点,比如有的人记忆力非常强,能够过目不忘;有些人对声音有敏锐的分辨能力;有些人则对某一学科、某一项事物、某一行业、某一领域有着超常的接受能力和领悟能力,或者自己通过时间的积累,学会了一门专长,这些属于个人擅长的领域。在平时闲暇的时间里,你要多审视自己,多想想自己是否在某一方面有着特别之处,更多地去了解自己,挖掘自己的长处。这样,在未来的事业当中,你才能发挥自己的优势,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3.找到自己的目标

当我们清楚自己想要做什么了,擅长做什么了,我们再结合这两个方面来寻找自己的目标就比较简单了。如果你的目标既是自己想做的,又是自己擅长的,那么恭喜你,用心经营你的事业,你的未来一定很精彩;如果你的目标是自己想做的,但并不是自己擅长的,那也没关系,发挥自己对工作的热爱,用心学、努力学,功夫不负有心人,成功会向你慢慢靠近;如果你制定的目标不是自己想做的却是自己擅长的,那么就多培养自己对擅长领域的兴趣,找到自己的乐趣,让自己慢慢爱上它,让它成为自己既擅长又想做的。但是我们不希望你制定的目标,既不是你擅长的又不是你想做的,这样你成功的希望就会变得相对较小。

» 4.为达到目标而制订计划

找到自己的目标之后,你就需要为达到目标制订一个可行的实施计划。计划的制订可以依据大小从年份、季度、月份、天以及小时这几个方面分好层次挨个制订。比如每一天要做的事有哪些?分清早上做什么晚上又需要做什么;制定好作息时间表;估计利用多少天来完成这个小计划;预测一个大的计划里包含多少个这样的小计划;在哪一个阶段完成哪些小计划;一共需要多少时间来完成自己制定的最终目标。

制订好了计划,你就不会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这样,你就会为了完成自己的目标而努力去奋斗,不再去纠结一些没有意义的事情。

保尔·柯察金说:“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它,给予我们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时间可以冲淡一切,却不一定能带来一切,要想避免自己虚度光阴,不要等到时间那把“杀猪刀”已经扎进喉咙时再来感叹时光荏苒,日子不能漫无目的地过,而是过一天日子就要有一天的收获,通过每一天每一点的小收获积累在一起,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活出精彩的人生。

凡事都答应的“好好”先生

进入寒冬以来,外面冰天雪地又是白茫茫一片,老山羊看着孩子们已经好长时间没有好好吃一顿饭了,于是准备出去寻觅点食物慰劳一下孩子们。

刚整理好行装准备出门时,小白兔突然跑过来说:“山羊伯伯,今天我有点不舒服,你出去时能顺便到我的地里帮我拔一根萝卜带回来吗?”老山羊看着小白兔可怜的眼神,心想:“就一根萝卜,顺便带回来也不是什么难事。”于是就答应了。在树上的松鼠看到了这一切,等小白兔走后,便溜到老山羊面前说:“山羊大伯,我的东西比小白兔的更轻,你在路上的时候就顺便看看积雪下面有没有松子,帮我带几颗回来就行了,这雪实在太大了,我一下去就直接把我给淹没了,山羊大伯你看行吗?”老山羊一看松鼠那才几寸长的身躯,再看看外面那么厚的积雪,心想:“爬树容易,走路不易。”于是对松鼠说:“放心吧!不管多少,我也给你带点儿回来。”说完就出门了。

没走几步,山鸡、野猫、狐狸、小熊等都陆续围了过来,都请求老山羊帮忙带“一点点”东西,老山羊一看它们都是邻里,平时都住在一起,要带的东西也不多,何况已经答应兔子和松鼠了,现在不答应它们又觉得过意不去,只得全部揽了下来。

晚上回到家里,老山羊带着满满一大袋的东西,老山羊把兔子、松鼠它们都叫过来取东西,等它们把东西都拿走之后,原本欣喜若狂的小羊们,却发现里面剩下的东西连填饱肚子都困难。其中一只小羊因长时间没有进食,抵御不了寒冷的天气冻死了,小羊们又气又恼,怪老山羊一点儿都不负责任,而劳累了一天的老山羊自己也不知该从何说起。

有些人总觉得自己每天都很忙,从早到晚根本停不下来,但是,工作中却没有突出的成绩,甚至比那些整天优哉游哉、无所事事的人业绩还差。那么你就要想想自己是否犯了“老山羊”的毛病,是不是上午在帮谁整理文件,中午帮谁排队买饭,下午又要帮谁联系客户……如果你把时间都花在了别人的身上,而自己的事情却一直耽搁在了一边,那么你就会落得“老山羊”的结局。

有爱心并不是坏事,但是“爱心”过头了反而会适得其反。比如你妻子从嫁给你那一天开始就一直在家做家务,突然有一天不做了,你就会觉得她不可理喻,因为在你心目中,做家务已经属于你妻子的责任了,理所当然由她来做。同样,如果你天天在公司做着“好好先生”,每天早上答应帮小王带早餐,上午帮小李打扫卫生,下午又帮秘书整理文件,假如哪天你自己有急事帮不了他们了,他们反而会觉得你是不是开始自大、瞧不起他们了,为什么突然就不帮忙了,弄得他们反而不习惯。这时他们不但不会感激你以前帮他们所做的,反而责怪你打乱了他们的规律和节奏。这样不但造成了同事之间的误解,还浪费了自己工作的时间,到头来什么也没有得到。

所以,不管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当中,我们可以有“爱心”,也可以做“好人”,但是不能一味地去做“老好人”,不能因为“做好人”浪费自己的时间,也不能因为“做好人”而影响到自己的正常生活和工作,更不能让自己成为别人眼里一个可利用的单纯“廉价劳动力”。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把握这其中的尺度呢?

» 1.坚持自己的原则

凡事都要有原则,按原则办事,不轻易打破自己的底线。对于别人的请求,也要看别人要求你做的是什么事,别把所有的事情不分青红皂白地都往自己身上揽。如果别人要求的事不过分,自己能力可以达到也愿意去做的,那么我们可以答应;如果别人提的请求是你内心所不能接受的,触犯到了自己的底线,就要懂得拒绝。比如你的朋友为了博得女孩子的欢心,让你故意在那个女孩面前捏造一些不存在的事实欺骗对方,而你本来就讨厌这类坑蒙拐骗的事情,这时候就不能为了朋友而牺牲自己的原则,而是应该和朋友说清楚,拒绝他的请求。

我们在选择坚持自己原则的时候,可能会面对很大的压力,但是既然认为自己这样做是对的,那就应该相信自己,去坚持自己的原则,保护好自己的原则。

» 2.学会说“不”

在对待任何事情的立场上,如果你觉得没有意义,那么就没有必要浪费自己的时间,不要因为不好意思拒绝而勉强答应,而是应该学会说“不”。一般来讲,我们所面临的请求可能来自上级、部下、同事或公司以外的人员。这些请求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与职务有关且责无旁贷的。» 虽然与职务有关,但是请求的内容不合时宜或不合情理。» 没有义务给予承诺的请求。

对于这几类事情,既想维持人际关系的和谐,又不知道如何拒绝他人,那么,我们在实际的工作和学习中,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学会拒绝。» 明确地告诉对方自己的难处和时间上的冲突。» 拒绝的时候要和颜悦色,但态度要坚决。» 只对事不对人。让对方知道你拒绝的是他提出的请求,而不是针对他这个人。» 拒绝之后,如果你有好的建议,可以为对方指出其他可行的办法。

总之,学会拒绝他人的不情之请,不但可以节省自己的时间和精力,还可以避免由不情愿行为所带来的心理压力。

» 3.不影响正常生活

在答应别人的请求时,你要先考虑这会不会影响自己的正常生活,如果会,那就果断拒绝;如果不会,而又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那就可以答应,毕竟帮别人也等于帮自己。俗话说:“帮助别人是为了成全自己。”如果帮助了别人不但没有成全自己,反而损害了自己,我们还硬着头皮去帮忙,那不仅无法圆满地帮他人实现其目标,反而会使自己也陷入麻烦之中,甚至耽误了对方的事情。所以,帮助别人时,一定要量力而行。就比如你出门买菜,邻居让你帮忙带些葱回来,这样顺手的事帮帮忙也无妨。如果你出门上班,而此时朋友因为懒得出门让你帮他带早餐回来,但是你稍微耽搁就会迟到,如果答应了这样的请求,只是因为他的懒惰而影响到你的正常工作,就应该果断拒绝。

» 4.先做完自己的事

俗话说:“要想管闲事,那就先管好自己。”如果连自己手里的事情都做不完,还答应别人一大堆的请求,到头来自己的事情完不成,连答应别人的请求也都只能爽约,结果,不但把自己弄得费力不讨好,还在别人那里失去了信誉,赔了夫人又折兵,不值得。

毕竟时间是自己的,别人也给不了,完成自己手里的任务永远都是最重要的,平时的计划、安排,一定要按时完成,不能因为一些无关紧要的外来因素而影响自己的计划。所以,在面对别人的请求时,先看看自己的计划完成了没有。

答应别人的请求容易,能给自己带来帮助不易。所以,不要为了做一个没有价值的“好好先生”,而把自己的大把光阴耗费在了里面,要多想想自己时间的用处,想想自己的计划该如何完成,让时间花在有价值的地方,且行且珍惜。

别把时间都花在抱怨和找借口上

莉娜在网站论坛里偶然看到了一些“驴友”发的美图和登山时的照片,觉得特别漂亮和新奇,于是自己也加了个群,周末约好和一些“驴友”一起去爬山。

到了周末,莉娜来到山脚,兴致勃勃地和“驴友”们一起出发了。刚爬了没多久,莉娜就感觉到自己的体力有些支撑不住了,想停下来休息。但是她看看那些“驴友”一个个箭步如飞,丝毫没有累的感觉,更别说有停下来休息的意思了,她没办法,只好勉强跟着继续走。

过了没多长时间,她实在坚持不住了,心想:“这些大男人,看我一个女孩子,也不照顾一下。”于是便自己停下来休息,前面的人看到了之后,也陪她一起停下来休息,但是没几分钟大家又催着要走了。莉娜虽然很气恼,但也只能跟着走,可没走几步她就得停下来休息,断断续续好几次,大部队也不能因为她一个人而耽误整个行程,于是先走了,只留下一个人照顾她。

见他们都这样,莉娜心里极为不满,在路上越想越气,也没心情看路上的风景了。最后,她干脆不走了,对着那个留下来的人说:“你们怎么都这样啊?说好了一起爬山,现在就把我留在这里,我一个女孩子体力支撑不了,你们就不能慢点吗?”那个“驴友”便说:“没关系,我陪你慢慢爬,到时候大家在山顶会合就行。”莉娜坐在地上说:“为什么一定要爬上去啊?爬不动直接下山不行吗?这又不是什么比赛。”那位“驴友”便说:“这次不爬上去下次还得爬,浪费时间。”莉娜回道:“再爬一次又怎么啦?反正是出来玩玩,我一个女孩子,怎么和你们这些大男人比啊!”那人答道:“那里面也有女孩子啊!”莉娜便说:“她是她,我是我!”

看着他们渐渐远去的身影,莉娜便把水瓶什么的都往地上摔,而那个“驴友”越劝莉娜,莉娜的抱怨声越大,最后也只得自己走了,留下莉娜一个人在那里发脾气。结果她一连坐了几个小时,最后没有办法了,自己又慢慢地往上爬,爬到山顶才发现离自己休息的地方还不到一小时的路程。

在生活中,我们会经常为某一个无关紧要的事而进行无休止的抱怨,找出种种借口来为自己开脱,结果真正去做时才发现,这些抱怨的时间远远大于工作需要完成的时间。而自己由于内心的不情愿还经常耿耿于怀,总认为这件事就应该是那样的,而不是那样,结果越想越气,最后抱怨连天,不仅影响了别人的心情,还浪费办正事的时间。就像莉娜一样,明明只需要一个小时的路程,她却一个人在那里埋怨了几个小时,风景没能好好欣赏,还浪费了一天的时间。“睡不着觉怪枕头”、“走错了路怪鞋子”,现实中常有这样的人,一遇到问题,就怪这怪那,反正都是别人的原因造成的,自己永远不会错。每天就这样花着大把的时间为自己的抱怨找借口的人,到头来问题的结症没找到,找来了一大堆借口又接着抱怨,如此反复,形成恶性循环,最终,时间都花在了这些无用功上,枉费了自己的一生。

既然抱怨如此可怕,浪费的时间又如此不值,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去控制好自己,让自己减少抱怨,把时间花在有价值的事物上呢?

» 1.用意识对抗不满

人之所以会产生抱怨,是由一些不满情绪而引起的。在工作中,由于对工作环境、人际关系、待遇以及公司制度的不满,累积到一定程度时,便慢慢地转化成为抱怨。随着不满情绪的扩张、蔓延,抱怨的程度也会渐渐加重,最终变得不可收拾,影响到正常工作。

要想停止抱怨,就要从抵制不满的情绪开始。而我们可以通过调整意识来控制自己的情绪,当自己对现状产生不满情绪时,试着调整自己的意识,不停地对自己说:“这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不值得让我为此感到不满。”一直重复这样做下去,去藐视那些令你不满的现状,慢慢你就会感觉到,这其实真的没什么大不了的,不满的情绪也会随之渐渐消失。意识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却又很神奇的东西,只要自己持之以恒,主动用意识去抵抗那些不满的情绪,不满的情绪自然就离你而去了。

» 2.善于发现积极的一面

我们发现,那些经常抱怨的人几乎都有一个通病,就是对一些负面的因素特别敏感,总是会想尽办法、找出各种借口,让现实的工作和生活看起来困难重重,以至于问题在他们那里被无休止地放大,从而无法完成。

但是,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再美好的东西也会有被人厌倦的时候。一件事物究竟是正面还是负面,取决于我们自己的看法,只要善于去抓住事情积极的一面,那么,不管遇到多坏的情况,我们都能发现其中积极有利的一面。所以,当我们遇到问题时,要习惯性地发现其中的积极因素,从根源上摆脱抱怨的毛病。

» 3.接受现实

俗话说:“跑得了初一,跑不了十五。”对于那些令自己不满的情况,很多人会采取逃避的方式去面对,但这终究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到头来依然会被不满的情绪包围,苦恼、抱怨的还是自己。

所以,逃避不如面对现实,用平和的心态去接受已经发生的事情,不必在逃避上浪费精力和时间,而要想办法解决已经发生的问题,将这些精力和时间用来解决问题,改变目前的现状。学会接受,是一种智慧,无论遇到什么问题,先学会去接纳事实,然后再集中精力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因为,接纳现实、勇敢面对、积极行动是解决抱怨最根本的方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抱怨是最苍白的语言,它无法给我们带来任何利益,只会徒劳地浪费我们的时间。这个世界上的快乐,对社会的价值,对他人的承诺,都体现人的在行动上,而抱怨只会产生相反的效果。爱是一种行动,善良是一种行动,欢乐也是一种行动 ,这一切靠抱怨是无法实现的。所以,从现在起,珍惜时间,远离抱怨,让自己的每一分一秒都过得更有价值。

犹豫中的蹉跎岁月

在古希腊有一位哲学家,既有气质又高雅,是众女膜拜的典范。有一天,一位女子拜访他,然后向他表达了自己的爱意,最后说:“错过我,你将错过人生最美好的时光,并且你也找不到比我更适合你的女人了。”哲学家听完之后心动了,但是他还是怕有什么不妥,于是习惯性地回答说:“让我再考虑考虑。”

等那女子告辞之后,哲学家便开始进行论证,将结婚和不结婚的好处与坏处都写了下来,然后自己站在两个不同的角度进行辩论,结果发现利弊都差不多。哲学家一时不知该如何是好,因此又陷入了纠结的抉择之中。

虽然,此时的他也想尝尝爱情是什么滋味,但是,他又怕自己选择错误而后悔,更怕别人因此而嘲笑他。于是他接着下一轮的辩论,得不到结果他就走访他人,询问结婚后的各种状况,然后自己都记录下来,回家继续论证。

经过长时间的努力,终于,在一次论证当中他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结果。他发现,结婚的利还是要大于弊的。他欣喜若狂,心想自己终于可以尝尝爱情是什么滋味了。于是他又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想好了用什么话语去和女孩说明之后,他来到那位女子的家中,跟她的父亲说:“请你告诉你女儿,我已经想清楚了,她就是我这一生中最需要的那个女人,希望她能嫁给我。”

女孩的父亲听后,叫来了三个小朋友,说:“这是她的三个孩子,那个最大的已经十岁啦!当初为了嫁给你,她独自守了好几年,以为你已经将她忘记了。”

哲学家听完后,才发现自己的长发已经齐腰,胡须在风中摇曳,人也在岁月中蹉跎了。他这才意识到,自己这一场犹豫,竟然经历了十几年。

哲学家一考虑就是十几年,我们不禁觉得他太过于犹豫不决,在一件事情上耽误了那么长的时间,把自己的青春都给浪费掉了。但是,如果我们把哲学家的事情投射到我们的实际生活中,不难发现自己也正在犯着和哲学家同样的错误,很多时间从身边一点点漏掉,自己却察觉不到。

比如正在工作的时候,突然想起中午不知该吃什么好,然后就一直在那里纠结,到底是吃面便宜,还是吃快餐更方便,左思右想也确定不下来,结果把正常工作的时间都给耽误了,降低了工作效率,自己还找不到其中的原因,只是觉得时间太少,其实是自己在犹豫中无意识地给浪费了。

亨利·福特说:“犹豫不决往往比错误的行动还要糟糕。”有时我们总想做出一个正确的选择,因为觉得选择必定有对和错之分,认为这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如果一味地只想让自己做出正确的选择,就会像那位哲学家一样,即使是做出了所谓正确的选择,也还是得不到他想要的结果,因为,在犹豫中带来的损失远远大于选择错误而造成的后果,并且这种损失是无法去衡量的。然而在生活中,不管我们做出哪种选择,利与弊都是同时存在的,而我们总是不知道该如何去取舍其中的利弊,造成了选择困难,从而导致了在处理事务时总是拿不定注意,犹豫不决不知如何是好。

那么在我们有限的生命里,应该如何避免犹豫造成时间浪费,不让时间在来来回回的选择中白白流失呢?

» 1.培养自信心

如果一个人经常怀疑自己的能力,缺乏自信心,往往会担心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犹豫不决。比如自己想做一个裁判,但是却怀疑自己能否做好,不知道自己到底该不该去竞争,心中犹豫不定,等到自己决定下来了,机会早就被别人给抢走了。

所以,在平时的生活当中,我们可以先从做自己做得到的事情开始,慢慢培养自己的自信心,显示自己的个性和能力。然后多做一些自己应该做的事,就算做错了也没有关系。最后发展到自己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可以大胆自信地去做,从而摆脱前怕狼、后怕虎这种犹豫不决的习惯。

不管在哪种情况下,不要怀疑自己的能力,要相信自己,大胆地做出选择,勇敢地去做,不必担心是否值得付出实践。勇敢地踏出第一步,一定会比在心中犹豫收获的要多。

» 2.不要担心别人对你的期望

我们总是会担心自己的选择会不会辜负那些对自己抱有期望的人,换言之,就是过于关注别人会怎么评价我们的选择。王力宏在选择音乐这条道路的时候,他的家人极力反对,家庭关系也一度闹得非常僵硬,如果他当初害怕辜负家人的期望,而选择医学,那么他就不会有现在的成就了。

当面临选择时,我们下意识地会选择一个方向,但是一旦考虑到别人对此会怎么想,害怕他人会对此有什么异议,便不知该何去何从、犹豫不决。但是,如果你感觉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那么就该去做,我们可以参考他人的意见,但是不要让别人来决定自己的选择,用自己的生活方式去做出自己的选择,不必思前想后、犹豫不决。毕竟,生活是自己的,没人能替你生活。

» 3.分清事物的轻重

人生苦短,我们不可能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完,所以,在面临选择时,我们要优先考虑那些最重要的事情,这样就不会犹犹豫豫,避免不知道自己如何去选择了。因此你对亲情、友情、工作和事业以及自己的内心追求等,都要有一个很清晰的认识,哪些事情对自己来说是最重要的,哪些是可有可无的——这样,在面临抉择时就能轻易地做出选择了。

例如,你的老板想周末要你加班,补助也不错,但是你已经答应周末和孩子一起出去郊游了,而且这关系到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信誉,对孩子的教育更具有重要的意义,那么你自然而然就会把培养孩子放在第一位,从而拒绝老板的加班要求。世界上没有万全之策,在做出抉择时,选择那些相对自己来说更重要的事,不苛求面面俱到,只求对自己最好,反而是最有效率的做选择的方式。

» 4.拥有冒险精神

与其用时间去犹豫该如何做选择,不如勇敢地去做。我们在做选择时,事先把最坏的结果想好,只要这结果在自己能承受的范围之内,那么,就算选择错了又能怎么样?大不了从头再来,总比在那里犹豫不决、白白浪费时间要好得多,至少自己已经经历过,行动过了,关键是,这种选择不可能只是绝对的错误。所以,在犹豫中担心一切的潜在问题,不如把它想成是一个机会,拿出冒险的精神,放更多的心思在事情的潜力上,定会让人更加果断,机会也将随之而来。

在人生的旅途中,会遇到多少人,会碰到多少事,将面临多少选择,我们无法预知。只有经历过那偶尔的甜、不时的苦,才能更深刻地体会人生百态。然而,有一点是无比明确的,时间永远都在前行,不管你所做的选择是否正确,它都不会停下来让你考虑。所以,是去还是留?在两个不同的选择上只能选择一个,与其患得患失、瞻前顾后、犹豫不决,不如果断地去选择、去实行,只要有正确的态度,无论选择什么,都是精彩的旅程。

网上漫游症

一个网名叫“loveczp”的人写了一篇日记,说自己最近得了一种病,症状是这样的:每天在实验室开始做事前,自己都会抽一些时间上网随便逛一下,一般情况下都会去逐一地浏览自己喜欢的博客,如果在某篇博客里面提到了一个感兴趣的主题A,便会顺着这个主题A的链接点下去,然后到达主题B,通常情况下,主题B的页面里面又会包含自己所感兴趣的主题C,然后又会深入进去,接着会出现主题D、E、F,并且伴随着这些新鲜刺激的内容,心理会产生发现和探索的快感,这种快感又会驱使着自己去阅读和探索更多的主题和内容,然后就形成了一个无限循环。等在网上漫游了很久之后,才突然发现一个上午已经过去了一大半,然而自己却没有做一件正经事。

这种病就是“网上漫游症”,它不会致死,也不会致残,但它会耗光我们生命里最宝贵的东西——时间。现在网络的普及,让我们随时随地都能了解社会的各种变化。不管是国家大事还是娱乐八卦,或者是有趣的事、伤心事、好事、坏事、囧事,只要是自己感兴趣的事,总能在网上搜寻到,正是因为那一路浏览下来的内容太精彩了,所以在浏览的时候就忘记了别的事情,忘记了已经浏览了很久,忘记去思考,而这最终浪费的是生命。

但并不是说,为了避免浪费时间,就让我们从此戒掉上网。平时每天抽点时间浏览一下网络,了解一下时事的发展,对扩充自己的视野是有好处的。但是,要把浏览网络归在正确的事情里面,前提是对上网时间、浏览内容适当把握。如果上网的时间达到一定长度之后,你依然没完没了地继续闲看,那么,上网这件事情是否正确就有待考虑了。因此,我们不能把对外界的了解和开阔视野作为借口,让自己无休止地在网络里面浪费时间。

有人会说,反正闲着也是闲着,浏览网络又有什么不好,工作也就是那点儿事,只要保证不出问题就OK了,那么努力地工作老板也不会给你加工资,还不如用这些时间上上网,给自己放松放松。如果你只想安于现状,拿着这份工资已经很满足了,也不想有更大的发展前景,对生活也没什么其他的向往,觉得只要能打发时间,做什么都行,那么,时间对你来说,就失去了它宝贵的价值。

如果你还想让自己的生活更有意义一些,那么你就要杜绝这种症状的蔓延,控制自己时间。而我们又应该如何有效摆脱这种“网络漫游症”呢?

» 1.制约自己

如果上网只是为了浏览网页,看看自己喜欢的东西,那么可以找一个专业性比较强的网站,而且每次访问时只访问这一个网站,关注一下自己喜欢事物的动态。因为,作为现在的互联网来说,信息基本都是共享的,内容也大体相似,看一个门户网站就知晓天下事了。通过制约自己的网络站点浏览限制,避免重复地去看一件事而浪费太多的时间。

» 2.控制上网时间

每天控制好自己上网的时间,不管是浏览网络的时间长度,还是上网的时间地点,都给自己一个明确的规定,避免上网占用过多的时间,或因浏览网络而影响自己的正常工作。禁止自己在上班时浏览一些与工作不相关的东西。而在上下班的路上,我们可以利用乘车的时间来浏览网络,既打发了无聊的乘车过程,还可以浏览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充分利用了碎片时间,一举两得。

如果自己每次上网就控制不住时间,那么可以规定自己每天只能用多长时间上网,时间到了就强迫自己停下来,长此以往就会慢慢形成一种习惯,从而摆脱“网络漫游症”的困局。

» 3.找到事业的动力

我们之所以会在工作期间看一些与工作不相关的东西,关键是工作对自己的吸引力还不够。如果想让自己全心全意地投入到自己的事业中,那么,你就要找到自己对这份工作的喜爱之处,当初选择此行业的目的是什么?已经进展到哪个阶段了?现在离之前的规划还存在多少距离?有哪些不足之处?自己通过哪些方法去实行?下一步是什么样子?该怎么走?还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完成目标?当自己将这些问题详细地想明白了,根据这些问题自己找出相应的措施,再付诸于行动,哪还会有其他时间去浏览一些无关紧要的事呢?

» 4.转移注意力

如果你有空余的时间,但是不上网就会觉得很难受,总是想尽一切办法让自己停留在网络的世界里,不管是和网友聊天,还是浏览网页,或者是进论坛八卦,反正就是不想回到现实的世界里,那么,你已经对网络产生严重的依耐性,甚至成瘾。这时,你就迫切需要转移对网络的注意力了,通过其他的爱好或者娱乐活动,让自己慢慢减轻对网络的依赖,逐步回到现实生活中,体验现实生活带来的乐趣。

例如,在工作空余的时间和同事聊聊天;放假时和朋友、亲人一起去散步、打球;多做些户外运动;与大家一起唱唱歌娱乐一下;放长假时准备一个旅行计划,让自己多见识一下外面的美景,放松心情。通过这些手段,从而避免过多地在网络上做一些无用的事情,耗费自己的时间和精力。

正是这种不会致死也不会致残的“网上漫游症”,才没有引起大家足够的重视,就像温开水煮青蛙一样,等到自己想跳出来的时候,却发现已经无能为力了。因为,它只会默默地消耗你的时间和精力,让你不知不觉地陷入自己布下的陷阱,如果任由这种症状的蔓延,那么,你的一辈子就会在这种碌碌无为地闲逛中耗尽。所以,要想知道时间都去哪儿了,我们就要尽早地揪出这种“时间神偷”,避开这种“网上漫游症”,不要让它掏空我们的人生。

凡事“差不多”的害处

从前,有个叫慈贡的男孩,他母亲依靠帮别人缝补衣服来维持生计养活他。他从小就待在缝衣铺里,每天看着母亲帮别人缝补衣服,有时候他的母亲因为一件衣服缝得不好,补好了又拆,拆了又补,反反复复好几次。慈贡觉得母亲太过于认真了,只为了一件衣服的那一点点钱,让自己做得那么辛苦,觉得补得差不多就行了。

后来,他母亲因为身体欠佳,便把手艺教给他,让他在铺子里继续帮别人缝补衣服。慈贡看着躺在床上的母亲,觉得她的病就是因为过于细致而劳累过度导致的。所以他觉得自己一定不能犯与母亲同样的错误,等他接替铺子时,凡是客人来缝补衣服,他都一次性完成,不管好还是不好,只要能过得去,差不多就行。刚开始,他觉得自己效率还挺不错的,一天做的活比他母亲两天做的还要多。

可是这样没过几天,那些来补过衣服人,超过半数都拿着衣服过来要求他重新补,觉得他补的比以前的差太多。慈贡反驳他们说:“差不多就行啦!就这么点钱你们还想补得像新的一样啊!”但是别人都不买他的账,要求必须重补。慈贡还想让他们再给一次钱,但是外面的人太多,害怕他们一起合伙闹事,他没办法,只得把那些衣服又重补一遍。结果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他一直忙于重新修补以前的衣服,而无暇顾及那些新递交来要补的衣服,不但耽误了进程,还严重影响了收入。人们觉得他补的衣服不但比他母亲差,连速度都慢,时间长了便都不来他这里补衣服了。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差不多先生”可谓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他们每天按时打卡,准时出现在办公室,却不能及时完成工作。他们每天早出晚归,忙忙碌碌,却不能把工作一步做到位。他们只求做得“差不多”就行了,也不管会带来什么结果,只要耗着时间还能拿工资就行。所有的差事对于他们来说都只是应付了事,把事情做得“差不多”成了他们的行为准则。因为他们觉得“打工嘛,反正不是为自己干,差不多就行,何必太认真呢?”但是他们却忘了自己失去的还有耗费的青春。

例如,员工在处理产品售后问题时,自己觉得差不多就行了,结果客户不满意,又得按客户要求重新再弄一遍;搞卫生时总是拿着抹布胡乱擦擦,觉得差不多就行了,结果领导一看不满意,又得重新擦一遍;写工作报告时,只求自己理会,不管他人懂不懂,感觉差不多就行了,结果领导认为条理不清晰,要求再重新写一份等——这样的人不把账算清、不把质量做好、不把任务完成,凡事差不多就行了;不求做得有多好,只求混得过去,对人对己“差不多”就行了,其结果是工作马马虎虎,敷衍了事,产品送到客户手上,不是退货,就是重做。就像慈贡补衣服那样,不仅浪费了时间,还大大降低了工作的效率。而这种“差不多”现象的存在和蔓延,既损害了他人,又荒废了自己。

很多人都希望能找到自我发展的机会,但是对平常的工作却不屑一顾,他们认为:“做这种平凡乏味的工作,能有什么希望呢?”所以,他们从来就没想过要更专注地投入到自己所做的工作,让自己做得比别人更有效率,所做的工作比别人更好、更完美。他们总是抱着一种“差不多”的心态去面对当前所面临的工作,周而复始,自己慢慢变得消极、缺乏激情和斗志,在这种“差不多”的心态当中不知不觉浪费了自己最有价值的时间。

为了不让这种“差不多”的心态使自己的青春荒废,我们通过以下两个方面去避免。

» 1.做事不敷衍

俗话说:“骗得了别人,骗不了自己。”很多人之所以觉得“差不多”就行了,主要就是为了敷衍了事。如果我们做什么都只是为了敷衍别人,而缺乏自己的办事原则,那我们到了为自己办事的时候又该敷衍谁呢?成功者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他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力求把事情做好、做完整,不管自己从事什么职业,都会认真对待,不敷衍了事,而失败者却恰好相反。

用心做事,最大的受益者是自己;敷衍了事,最大的受害者也是自己。一个人的工作质量往往会决定生活的质量。在工作中我们应该严格要求自己,能做到最好,就不要只做到“差不多”,能完成百分之百,就不要只做到百分之九十九就觉得“差不多”了。踏实履行日常生活和工作,用心做好每一件事,不再为了敷衍别人而敷衍自己。

» 2.有责任心“发明大王”爱迪生每天工作18个小时,以至于发明成果多得无人能及。没有人要求他做出那么多发明,他拥有的财富也足以支撑其生活,但他仍乐此不疲,用心对待他的下一项发明。他认为:“工作,揭示自然的奥秘并把它用来供人享用。”他之所以如此敬业,就是因为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如果我们对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怀有一份责任心,把每一件事都当成自己的事来完成,并且把自己做的每一件事的后果与责任都担当起来,那么,我们就不会只做到“差不多”就打发了事了,而是会想尽办法做到尽善尽美,努力去完成。

责任心会驱使我们充满仁爱地工作,让我们自觉地去把它做好,而不需要金钱来刺激,也不需要别人来监督,更不会觉得只要做得“差不多”就行了。

美国总统肯尼迪在就职演说中说:“不要问美国给了你们什么,要问你们为美国做了什么。”在工作中也一样,不要老想着公司给自己待遇不够好,而要想想自己给公司带来的效益够不够多。如果你带给公司足够多的收益,那么你手里的工资自然而然就上去了。如果你每天只是抱着“差不多”的态度在公司里混日子,老板给你发基本工资时,他还会想想你的价值究竟几何。“差不多”不仅仅是一种不良的态度,并且会不断蚕食着你的时间和青春。所以,我们不管在日常生活还是工作中,一定不能让“差不多”陪伴自己左右,否则,不但使自己的价值在别人眼里贬值,还会使自身原有的价值得不到机会发挥。

都是完美主义惹的祸

在古代有位公主,所有见过她的人都说她是当时最美的女人。为此,她自己也感到非常自豪。但正是这种常人所不能比拟的美,造就了她孤芳自赏、傲视群芳的性格。她对任何事物都要求像她那美丽的容颜一样,不能容忍有一点儿瑕疵,她所要求的每一件事都必须按她的标准完成,稍微有一点差错,都必须重新再来。

可是到了24岁的时候,她依然留守在宫殿里,迟迟没有出嫁,而和她差不多大小的姐妹们都已经找到如意郎君,结婚生子了。国王为此也给她举行了不少招亲大会,来自各地的豪杰也都是当地妇女们爱慕的美男子,多少人想嫁却不能如意,但是这公主不是嫌他们头发太卷,就嫌肩膀不够宽,要不就是怪他们眼神杀伤力不够,哪一点达不到要求她都不嫁。

时间长了之后,公主觉得一个人在皇宫里的世界太寂寞,下人们的恭维和陪伴她都已经感觉腻烦了,应聘招亲的又没有一个能令她满意的。慢慢地公主开始变得郁郁寡欢,茶饭不思,只想着有个天使能把自己带到一个像天堂一样美丽的地方,然后一起过着幸福的两人世界。但是,当她看着镜子里的自己,发现美貌容颜日渐衰退,便开始大发雷霆,谁都不能劝阻。无奈之下,国王为了给公主找到如意郎君,只好扩大招亲范围。

后来,有个希腊王子路过这里,由于天色已晚,便在皇宫里住了下来。国王接见了这位希腊王子,心里不由得一震,心想:“世界上还有如此俊美的男子。”他立马想到了自己的女儿还没出嫁,于是立刻通知下人,给他们安排在第二天早上会面。

公主听了仆人的描述之后,也激起了内心的涟漪,晚上迟迟不能入睡。为了能够博得王子的青睐,第二天大早,公主就起床开始梳洗打扮准备会面。但是,等到会面的时间快到之时,公主却还在整理装扮,一会儿觉得自己的耳环擦得不够亮,一会儿又觉得自己衣服的颜色不好;要不就是觉得自己的口红抹得不够均匀,要不就是觉得自己的头巾戴得有点偏……

国王派人来催了好几遍,等到她觉得满意了准备出去会见王子时,仆人突然进来转告王子的话,说:“如果觉得我不配与公主您相恋,那我就不再为难公主了,希望公主能找到自己的如意郎君。”

公主听完之后立马跑去相会,可是,她看到的只是马匹踏过大道留下的尘埃。

如果我们总是想把每一件事都做到完美的话,那么很可能什么事都做不出来。因为我们在不停地苛求一件事情,那么总会出现更多的事情需要去做,就像故事里的公主,给自己抹好口红,发现耳环又出问题了,耳环弄好了,发现头巾好像又有点歪了。然而,当你还没解决完这些琐碎的事,你的时间便已经耗完了,那些待办的事情却还在原地徘徊。最终的结果很可能就是放弃去做这件事情,因为,想把某件事做到十全十美,反而会让这件事变得无比繁琐。这就是为什么一些完美主义者兢兢业业地工作了一整天,却什么也没完成了。

例如,如果自己想要变得对时事无所不知,就需要每天读完报纸上的每一篇文章。我们都知道,读完报纸上的每一篇文章,现实中大多数人是不会去做的,但是对于完美主义者来说,他们就必须这样做,否则就会觉得很失败。一旦哪一天报纸上还剩下几篇文章没读完,完美主义者会认为这是不完美的,一定要给补上,于是他们就会在第二天把前一天剩下的文章继续读完,如此循环下去。于是,他们手里的事情越堆越多,一直多到没有时间去应付,没办法去完成为止。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 1.形成正确认知

我们之所以总想把所有的事情,不分优先级都做到十全十美,是源于自己思想意识上形成的偏差,总认为这个世界上有十全十美的东西存在,而导致的认知错误。但是,我们一定要知道这个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存在瑕疵的,再美好的事物也有不好的一点,如果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是完美的,那么它就会停止前进的步伐,不再有发展的空间。所以,缺陷是这个世界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事物发展和前进的机会,不完美必定会充斥在我们生活中的各个角落,我们要对这个世界有正确的认识,接受不完美的存在。

» 2.从心底根除完美主义

多数消极完美主义者对他人给予的评价过于敏感,害怕他人的评价有损于自己的形象,所以,他们总是给自己设定极高的标准,试图将每一件事情做得无懈可击,不让别人有任何批评挑刺的机会。在他们的心中,所有外人的要求都是很高、很苛刻的,要求完成的事情也都是十全十美的。

但实际情况却并不是这样,这只是完美主义者给自己增加的无形压力,毕竟人人都有缺点,谁都有考虑不周、疏忽大意的时候,在他人心中偶尔疏忽大意是可以接受的,不完美的事情更是人之常情。所以,现实中人的眼光和要求并没有那么苛刻,完美主义者要在心里消除这种想法和偏见,通过与他人积极沟通来了解他人的真实想法,让自己明白人们比他们想象得宽容的多,从而在心里对他人有一个正确的认知。

» 3.不苛求不必要的细节

有些人做事总是刻意地苛求完美,容不得一点瑕疵,就像那位公主一样,为了博得王子的青睐,过于苛求自己的打扮,结果反而造成了王子的误解,认为她不想见他,最后什么也没得到。

在生活中,一些不必要的细节就不必过于苛求完美。因为,把时间都花在这些无关紧要的事物上,反而影响了正常工作的进度,只要这些小细节不会影响到整个事物的格局,放松一些也无所谓,把时间抽出来去做一些更重要的事,避免这些无关紧要的小事耗费自己的太多时间。

我们在生活和工作的过程中,由于完美主义带来的种种行为,给自己设置了过多的障碍,背负了太多莫名其妙的负担,使简单的事情变得举步艰难,事情的本来意义也发生了严重偏移,不但耽误时间,最后还可能一事无成。所以,我们要学会正确地去认识这个世界,抛弃一些不必要的累赘,不要让完美主义拖累自己的进度,耗费自己太多的生命。

疲劳驾驶,不休息就是有效率吗?

很多人为了工作不惜日日夜夜加班,只是希望自己能够效率更高一点,但事实证明这是错误的。

俗话说,不会休息就不会工作。工作的效率并不在于你上班时间的长短,而在于同样的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有些人会说:“既然我在同样的时间完成的工作量比不过别人,那么我还不能通过加班加点把落下的给补回来吗?”有这样的工作态度当然是好的,但是有些人却因此而形成了恶性循环,因为他们老觉得自己工作完不成时,还可以回家自己加班慢慢完成,于是就有了自己上班跟不上节奏的理由。长期下来,耗了比别人多一倍的时间,任务完成量却还不如别人,而自己却已经累得不行了。

如果我们在平时有足够的休息时间,不但可以使自己保持充沛的精力,而且有助于自己保持一个好的心情,从而在从事任何工作、应付各种问题时都能处于一种高效能状态,不但大大节省了工作时间,还有助于提高工作质量。

保持高工作效率,可以赢得更多的时间,让自己进行充分休息,可以使心灵满足,精力充沛,变得渴望工作,形成良性循环。那么,如何才能让自己休息好,保持在一个好的工作状态呢?

» 1.不让自己随便加班

正是因为自己养成了下班回家和节假日加班的习惯,从而造成了可以拖延的心理暗示。心里老是想着如果工作做不完,在休息日自己可以慢慢做,这时,一些工作时的厌烦、低效率、懒惰情绪就会渗透出来,使工作者的身心都松弛,注意力不集中,失去在工作环境中的工作动力。另外,当持这种想法的人回到家里工作,往往会被各种生活琐事和其他外部因素影响,让工作效率变得越来越低,有时还会对家庭生活造成负面影响,最后只得在最后关头熬夜完成,结果又是休息不好,影响第二天的工作状态从而降低工作效率,造成恶性循环,浪费工作时间。

所以,下班回家或者放假时,给自己安排好一些其他的休闲娱乐活动,不让自己随便加班,强迫自己在上班的工作时间内把工作完成,提高工作效率,从源头上根除这种拖延时间的习惯。

» 2.养成正确的娱乐方式

整天看电视、玩电脑,要不就是泡吧、通宵唱歌,它们对身体和大脑的休息完全没有帮助,只会让你浪费越来越多的时间,越玩越累,越玩越不想工作,所以在假期里,不要把全部休息时间都用在这种事上。

当我们在休息时,可以到户外晒晒太阳、野餐露营、打球或者和朋友亲人一起爬山聊天等,让身心全面地放松一下,保持一个有活力的健康体魄。

» 3.及时处理问题,防患于未然

在工作的时候,遇到问题都及时解决掉,不要把遗留的问题带到家中解决。想想还有多少个人私事、爱好以及其他琐碎的事等着去办,不要容许自己把时间都耗费在这一个问题上。这样,你就会下意识地激起自己的工作动力,更加专注于解决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从而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有效避免把所有问题都堆积在一起,解决自己拖延的习惯。

有系统、有计划地安排自己的工作,让身体得到适当的休息,这是对工作最有利的投资,因为休息后,人的精力会更加集中,精神会更加饱满,从而让工作更有效率,这样,我们才会有更多的时间去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才能有更多的机会发挥出自己的价值。

什么都要做,什么都做不好

汤尼今年读小学五年级,成绩在班上一直处于中等水平。他总是想把自己的学习成绩提高,让自己的见识增多,但是不管自己怎么努力,却总是达不到预想的效果。

原来,他每次在学习的时候总会想着一些其他的事情。有时候正思考一道数学题,突然想起了自己的写作还没完成,于是又放下数学去写作文;作文还没完成,突然觉得动手小实验比较有趣,于是又去做小实验;正做着小实验,突然想起来还要和同学们一起讨论关于恐龙的知识,于是又去翻阅课外书籍;翻着翻着又想起了数学题目……他就这样一直反复循环下去。

结果等一天结束的时候,他翻着自己的作业本,发现自己每一样都做过了,但是每一样都没完成,有些开了头,有些写到一半,有些还差收尾,就是没有完成的。

其实汤尼的内心是希望能把这些事情都好好完成的,但是在每次做着一件事的同时,又想着还有其他的没完成,做着这件事担心把另外一件事又给落下了,于是又急急忙忙地去做另外一件事,而去做另一件事时,原本做的事情的思绪又给打断了,等回过头来做,又需要耗费时间重新整理思绪,到最后的结果便是什么都做了,却什么也没做好。

看到这个故事,不知读者有没有似曾相识的感觉,有时候我们正做着某一件事,突然想起了另一件事,便放下手里的事情,又赶着去做另外一件自己认为需要完成的。

例如,我们正在整理一些资料,突然想起还有个客户需要打个电话维护一下,于是放下整理到一半的资料,立马去和客户打电话,打电话时又想着刚才正整理的资料,害怕把进度给忘了,结果和客户通话时不能集中精力,对于客户疑问也不能有效解决,而不能解决客户的疑问就容易心烦意乱,心烦意乱时便容易造成思绪混乱,由于思绪混乱,等到打完电话后才发现刚才还没整理完的资料,如此反复,搞得自己混乱无比,只好再重新整理一遍。

虽然我们把资料重新整理一遍也不是什么大事情,但是起初整理的时间不仅白白浪费掉了,而且不能有效地维护客户,而且也会影响到自己的心情,心情一差办事就会缺乏动力,没有动力就容易失去对工作的兴趣,从而造成工作效率低下,工作效率一旦低下,同样的事情就会浪费更多的时间才能完成。所以,我们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什么都要去做,否则只会什么都做不好。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想把事情完成并没有错,错就错在不管什么事情都要在同一时间内完成,缺乏一定的规划性,就显得任何事情都杂乱无章。那么,我们如何才能把每一件事情都做好呢?

» 1.想办法专心做同一件事

我们之所以在做一件事的同时会想到要去做其他的事,主要还是由于自己不够专心。如果我们的注意力能够只集中在同一件事物上面,那么我们就不会再产生多余的精力去顾及其他的事物。假如你现在非常尿急,那你满脑子就会想哪个地方可能会有厕所,而不会去想今天晚上去哪里玩耍。所以,专心做同一件事情,能有效地压制自己产生什么事情都要去做的想法。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提升自己的注意力。» 自我控制,把精力集中在一件事物上。在做某一件事时,如果发现自己走神开始想其他的事情,一定要尽快收回,让自己把精力集中于一点,一次只做一件事,直到干好为止。» 创造一个有利的环境。人总会因为外界的干扰而走神,所以在工作时,应该尽力给自己创造一个利于集中精力的环境。比如工作时不听音乐,不去听别人的谈话,把容易使人分心的事物从自己的视线内移除等,想尽一切办法让自己集中精力。» 找出最佳的工作时间。每个人的兴奋点都不一样,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间都有着不同的工作效率,我们要找到自己最佳的工作时间,这样才更容易集中精力。

专心致志可以忘掉自我,忘掉疲劳,增加时间的持续性,提高效率。所以,要想把每一件事情做好,要先让自己学会专心。

» 2.根据实际情况把事情排好顺序

我们总是感觉自己有做不完的事情,觉得这也要做,那也等自己去完成。其实自己也不知道到底该做什么、要做什么,所以在工作的过程中,想到什么就做什么,这成了多数人最容易犯的错误。这些情况的出现,就是因为自己没有将该做的事情、要做的事情事先分好优先等级,这才导致工作时把所有的事情都混绕在一起,缺乏安排。

所以,在平时的工作当中,我们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分清楚哪些事情给自己造成的后果严重,哪些事情又是无关紧要的,把事情按轻、缓、急、重排好先后顺序,然后一件件地去完成。

有些人一想到有什么事情没做完就觉得浑身不舒服,然后就忍不住放下手里未完成的工作,又去做其它的事情。事实证明这是不可取的办事方式,它只会降低办事效率,浪费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对工作的完成却毫无帮助。

所以,我们在工作的时候,不能只为了把每一件事情做到,而是要为了把每一件事情都做好。我们可以通过以上提供的做事方法,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避免走入“什么都要做,什么都做不好”的恶性循环。

Part 2 给时间以能量——你是如何定义时间的?

用24小时的时间做完需要36小时才能完成的事,这是做梦吧?当然不是!

为时间注入能量,你就能实现奇迹!而这股强大的能量就在你运用时间的智慧里。

化繁为简的智慧

在古希腊,国王为了庆祝盛大的月亮节,给金匠一块金子让他做一顶纯金的皇冠。皇冠做好之后,重量刚好与先前的金子一样,而国王拿在手中觉得有点轻,觉得工匠掺假了,但又没有证据。他便命令阿基米德在不允许破坏皇冠的前提下鉴定皇冠是不是纯金的。

阿基米德把皇冠拿回家之后,苦思冥想,不管用什么方法都无法测出一个准确值,始终找不到解决的办法。几个星期下来,阿基米德茶饭不思,澡也不洗,整天蓬头垢面地坐在那里看着皇冠发呆。

后来他妻子实在看不下去了,便逼他去把全身清洗一下。阿基米德没办法,只好照做了。

阿基米德在蹲进浴池时,发现水溢出来了,他又从浴盆中站起来,水位又降下去,他突然兴奋地大喊起来:“发现了,发现了,终于发现了。”他从浴室冲了出来,拿着容器装好水就往实验室奔去。

原来,阿基米德在此找到了解决国王问题的方法,通过把皇冠放入水里测出体积,然后再通过质量算出密度,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密度,如果皇冠里面含有其他金属,它的密度会不相同,在重量相等的情况下,这个皇冠的体积是不同的。

阿基米德再把皇冠和同样重量的金子放进水里,结果发现皇冠排出的水量比金子的大,这表明皇冠是掺假的。

人脑对一个问题长时间的思考,会造成精神紧张,在紧张状态下便很难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我们在工作中也一样,适当地让大脑休息,观察一下其他事物,往往能够让我们找到更好的解决问题方法。如果阿基米德不去洗澡,仍然坐在房间里苦苦冥思,恐怕我们现在就看不到这个故事,也就不会有我们所学的阿基米德原理了。

在一些事情中,每当我们看到答案之后才发现,原来就是这么简单的一个问题,为什么自己就没想到呢!尤其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新理论、新观念层出不穷,我们每天都要处理大量的信息和问题,然而在很多情况下我们总认为事情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从而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将事情给复杂化,绕来绕去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给自己带来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要做到化繁为简,并不是为了简单化而粗暴地将其它因素剔除,而是讲究如何让事情合理地从复杂走向简单,既能简化工作流程和减少工作所需的时间,又不影响工作完成的质量。在工作中,摒弃那些复杂的思维方式、老套的处事方法,力求将复杂的事情简单化,而不在繁琐事情上浪费过多的时间,只有这样才能让时间充分被利用,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摆脱这些不必要的繁琐,让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呢?

» 1.把问题看透再动手

一些人在看待问题时,总喜欢往复杂的地方想,认为解决问题的方式越复杂就越好,以致钻进“牛角尖”里出不来。事实上,学会把问题简单化,完成的效果不但好而且更快。所以,我们从事任何一件工作时,先把事情“看透”,了解事物的来龙去脉之后,再想想有没有更简单的处理办法,而不是急急忙忙地去动手,以致白白忙碌了半天,却解决不了问题。

在一所大学的研究室里,研究人员需要弄清一台机器的内部结构。这台机器里有一个由众多弯管组成的密封部分,要弄清内部结构,就必须弄清每一根弯管的入口与出口。大家为此想尽了办法,动用各种仪器探测机器的结构,但依然分不清内部结构。后来,这个复杂的问题,却意外地被一位在学校工作的老花匠给解决了。

老花匠提出了一个非常简单的方法,工具就是两支粉笔和几支香烟。他的具体做法是:点燃香烟,吸上一口,然后对着一根管子往里吹,吹的时候,在这根管子的入口处写上“1”,然后让另一个人站在管子的另一头,见烟从哪一根管子冒出来,便立即也写上“1”。结果用了不到两个小时,便把100根弯管的入口和出口全都弄清了。

我们不要把看到的问题想得那么困难、那么复杂,尤其是对一些外表看起来错综复杂的东西,一定不能因为事物的结构,而让自己的思想也跟着复杂化了。毕竟所有复杂的事物,都是由简单的步骤构建而成的,我们就是要学会弄懂事物的基本构造,然后步步深入,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 2.学会用简单的眼光看待问题

在工作中遇到问题时,一部分人错误地认为,想得越多就越深刻,写得越多就越能显出才华,做得越多就越有收获,而全然不顾现实,一味盲目地追求那些不存在的理论,就像是画蛇添足,自认为还不错,其实是脱离了事物的本来面貌。殊不知,只有“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一家肥皂生产商在生产过程中遇到了这样一个难题,因为生产出来的肥皂都需要外盒包装,所以在产出过程中,经常会有一些空的肥皂盒混入市场,不仅扰乱了公司的管理体系,更是严重地损坏了公司在市场上的形象。

这让老板头痛不已,于是他找来一些专家,希望能通过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专家们讨论了很久,最后提出用红外线扫描的方法,可以检测到肥皂盒是否为空盒,但是这在当时要投入巨大的资金。老板不得不放弃,而这个时候,有个人却说:“我们把肥皂盒放好,在流水线上放一台大功率风扇,用电风扇对着吹,空的盒子肯定会被吹走,这样不就可以了吗?”就这样,这个不但简单而且成本低廉的方法便立马被采用了,并且也解决了问题。

一台电风扇,不但解决了空盒问题,并且从经济成本方面和资源消耗方面来说,都是成功的解决方案。所以,在现实生活中,当我们遇到问题时,不要把问题想得那么“艰巨”,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抓住问题的根源,找出问题的结症所在,然后根据问题的症结找到解决方法。我们不但要找到解决方法,还要找到简单而且适合自己的方法。“烦琐”在很多时候很容易变成累赘,只会让你越忙越乱,没有章法,让自己被各种混乱的事情缠绕,无法真正解决一件事。在工作中,将问题简单化,并没有模板可循,我们需要的是冷静平和地面对问题,抽丝剥茧,用我们的智慧和经验来判断事物的本质,然后根据以上提供的方法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能者不需太多劳

《庄子·列御寇》说:“巧者劳而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能干的人劳累辛苦,有智慧的人总在为各种事情忧虑,没有本事的人才什么也不做、什么也不想,吃饱了四处闲逛,就像没有被固定的小船。

这两句本身是庄子阐述自己的“无为”的思想,认为人活在世上,常为功名、利益等外物所牵绊,以至于终生劳累,忧心忡忡。只有那些清净无为、没有追求的人,才会无所用心,无忧无虑,达到精神上的逍遥自在。

我们经常会说也常听到“能者多劳”这句话。“能者”由于能办事、会干事,工作质量好、效率高,领导用起来顺手,同事也经常找他帮忙,这样一来,“能者”自然就比一般人要“多劳”些。但是,现在人们都只看前面两句,而忽略整篇文章的意思,认为能者就一定要多劳,只有那些没有能力的人才什么也不做,结果却常常弄得自己费力却不讨好。

比如在我们日常工作中,不少领导布置任务,分配工作时,习惯于搞“能者多劳”,往往把艰巨的任务交给能力强的同志,把简单的事情留给能力不突出的同志。甚至有时候不论事情大小,都交给那些“能者”,因为让“能者”去办,他们会把事情完成得更好、更有效率,自己也更放心,所以“能者”在不经意中就承担了一些额外的任务。时间长了,他们认为“能者”们把任务完成并且做好是应该的,如果哪一天没有做好,便认为这是不可理喻的,反而会将其呵斥一顿,能者的“多劳”反而招来了“多怨”。

所以,能者多劳并不一定能带来一劳永逸,而是要有选择性地“劳”。毕竟,人的时间和承受力都是有限度的,除了工作,我们还有自己的生活,还有自己的事情要做。虽然说一份付出一番收获,做得越多收获得越多。可是每一件事情都是“能者”该做的吗?做每一件事情都能带来收益吗?都能获得认可吗?未必。那么,“能者”们要如何运用自己的能力,才能让自己的能力带来效率,让自己的劳动有所价值,并让自己的能力实现利益最大化呢?

» 1.抓重点、找要害

没有重点就没有工作方法。“能者”在工作中事情多、任务重、千头万绪,有限的时间和堆积在身上的事情永远都是一个矛盾。而我们知道,要想把身边的每一项工作都十分出色地完成几乎是不可能的。但办事如果是行百里者半九十,又会影响自己的办事效率和自身价值。所以,我们在做事情时就要善于抓住工作的重点,击准要害。这既能体现出一个“能者”的办事能力,又能有效节省自己的时间。

要想抓住工作中的重点,我们首先要了解自己所做的事情是什么?为什么要去做?又应该如何去做?然后在办事之前,先分清事情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我们要先解决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问题,也就是“主要矛盾”,再解决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问题,也就是“次要矛盾”,并让次要矛盾服从于主要矛盾。然后将一个大问题抽离成若干问题,依次解决。比如在工作中我们可以按照以下的方法来完成任务。» 先从公司生存的角度去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将会影响全局和整个公司的利益,对谁都有弊无益。» 再从完成上级工作要求的角度去解决问题。上级部署了一些重点工作,这些工作不完成就不能交差,并且可能会影响自己的迁升和薪金待遇,所以要极力办好。» 最后从同事或者个人的角度去解决问题。有时候为了能和同事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可以顺手帮一些忙。

所以,在工作中,抓住重点问题优先解决,避免这些问题给自己带来损失,有闲余的时间再去理会那些无关紧要的小问题,从而避免不必要的劳累和时间的浪费。

» 2.只做对的,不做多的

俗话说:“不打勤的,不打懒的,就打不长眼的。”我们不管做什么事,都要分清楚时机,是对还是不对,是不是自己该做的。“能者”并不是在任何时候都需要把所有可能要做的事情都做了,因为这个时候,做得多不一定得到的就多,如果时机不对甚至还会适得其反,不仅耽误了正事,还会前功尽弃。

18世纪后半叶,欧洲探险家来到澳大利亚,发现了这块“新大陆”。1802年,英国派弗林达斯船长带船队驶向澳大利亚,想最快地占领这块宝地。与此同时,法国拿破仑也派遣了阿梅兰船长驾驶三桅船前往澳大利亚。于是,英国和法国进行了一场时间上的比赛。

法国先进的三桅快船很快捷足先登,占领了澳大利亚的维多利亚,并将该地命名为“拿破仑领地”。他们自以为已经大功告成,为了博得拿破仑的欢喜,便想办法让自己带着更多的功劳和荣耀回去向拿破仑禀报。这时,他们发现了当地特有的一种珍奇蝴蝶,为了捕捉这种蝴蝶并加以研究,他们全体出动,一直纵深追入澳大利亚腹地。

这时候,英国人也来到了这里,当他们看到法国人的船只时,以为法国人已占领了此地,非常沮丧。但是,仔细一看才发现,法国人并不在这里。于是,船长立即命令手下人安营扎寨,并迅速给英国首相报去喜讯。

等到法国人兴高采烈地带着蝴蝶回来时,这块面积相当大的土地,已经被英国人完全控制了,留给他们的只有无尽的悔恨。

法国人将自己到口的肥肉又白白地丢给了英国人,就是想着自己能“多劳多得”,恨不得一下就把整个占领的地方都建设好,结果在不对的时间又多做了不对的事,导致最后连领地都给弄丢了。

在工作中也一样,我们不需要把每一件丢在自己身上的事都做完,而要选择那些“对”的事情去做。我们要先分清楚哪些事情是自己该做的,哪些事情是一定需要自己完成的,做哪些事情是对自己有益的。比如领导让你接待一位客户,在客户即将到来之前又让你帮他把零散的文件整理分类,两件事都是领导安排的,但是我们都知道,客户不接待就走了,文件晚一点整理也无所谓,或者他也可以让别人去整理,所以我们可以拒绝去整理文件,或者等接待完客户之后再处理文件。“能者”可以多“劳”,但是不需要太多“劳”,我们可以通过抓住重点让自己提高工作效率。但是我们没有义务多“劳”。作为“能者”,我们不必事必躬亲,只求做对的事,不强求自己去完成每一个人托付给你的事情,只需要完成对自己有用的事情和“对”的事情。

瞬间好时机,胜过苦干十年

从前,在一个森林里面住着一只豹子和一只狮子。狮子每天在太阳刚升出来时就跑到森林边上的大草地里去寻找猎物,而豹子则继续在树上睡觉。等狮子晚上拖着疲惫的身躯回来时,它却发现豹子吃饱了正挺着圆圆的肚子躺在树上睡觉,并且还一边舔着嘴上残留的食物。狮子每次见到豹子这个样子,既感到疑惑又感到恼怒,但是豹子躺在树上又没办法抓到它,只好作罢。

后来,到了季节的转换时期,大量食草动物都迁徙到别处,让原本就空旷的草地上只剩下为数不多的羚羊。但是由于羚羊比较灵活,追捕起来难度太大,以至于狮子好几天都空着肚子回归巢穴。而此时,他发现豹子依然像以前那样,吃饱了躺在树上睡觉,并且在树枝上还剩下半头没吃完的羚羊挂在上面,这让狮子百思不得其解。

等到第二天,狮子依然一大早就出去了,但是,这次它走了没多远又折回来了,躲在不远处静静地窥视着豹子,想知道它到底是怎么捕食的。可这天豹子忙着吃身下的羚羊,一整天都不曾外出捕食,把狮子活活馋了一天。

第三天,狮子依然窥视豹子的行动。一直等到快日落的时候,豹子终于起身了,它不紧不慢地往草地走,走到一个隘口时便停了下来,找好藏身之处静静地呆在那里。慢慢地,附近传来一群羚羊走近的声音,等到羚羊通过隘口时,豹子突然翻身冲了下去,由于隘口地方狭窄,羚羊没地方窜逃,豹子没费多大功夫便抓了一只回去。

狮子这才发现,自己每天都从那个隘口出去猎食,却没发现黄昏时期的隘口就是一个食物“输送器”。

狮子每天辛勤追捕还是会有忍饥挨饿的时候,豹子从早睡到晚,就黄昏出去捕猎那一会儿工夫,却能每天吃饱,安逸地躺在树上睡大觉。这就是利用好捕猎时机和盲目追捕产生的差距。

刘禹锡在《陋室铭》里曾这样写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在工作上也一样,上班时间不在于长,效率高就行。

而我们很多时候每天都在辛勤地工作,甚至不惜加班加点,但是每到月尾的时候,自己辛勤的付出却没有获得应有的回报,而有一些人就像那头豹子一样,看似每天无所事事,却总能超常完成指标。再看看我们身边的成功者,他们只是抓住一次或两次的好时机,就发展得顺顺利利。我们感叹命运造化弄人的同时,却忽略时机能给我们带来的巨大效益,正是由于自己工作过于盲目,没有找到一个好的时机,以至于自己辛勤的工作得不到应有的回报。

既然善于抓住好时机那么重要,那么,在工作中我们应该如何去发现这种“好时机”呢?

» 1.善于发现“好时机”

豹子之所以每次都能够抓住猎物,因为它把握住了动物迁徙的时间和必经之路,从而抓住了这个机遇。不同的人对机遇的认知也不同。有人认为能赚到钱就是机遇,有人认为能晋升就是机遇,有人认为能得到贵人相助就是机遇。时代不同,对机遇的认知和理解也不一样。又如,在战争年代,有的人认为能争取到战斗任务就是机遇,而有的人则认为能够抓住赚取金钱的时机才是机遇。因此机遇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化,随着不同人的不同境界和格局而变化。

在我们的生活中,身边的事物每天都在不停地发生变化,每天都在产生不同的机会,而我们就是要学会如何抓取这种机遇。比如新闻播报流感来袭,那么口罩、防流感的药物必将迎来一个热销时期,如果抓住这个时期的机遇来满足消费者,一定不会比辛辛苦苦打一年工的效果差。所以,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情往往蕴含着众多机遇,要善于发掘出这种“好时机”,我们就要学会从以下几点着手。» 善于发现别人还没有发现的趋势。» 勇于把握社会未来的发展动态。» 通过对现实状况的分析,找到人们未来的需求点。

» 2.勇于抓住“好时机”

有很多人并不缺乏机遇,却总是不能抓住机遇,因为机遇有时候是转瞬即逝的,就如同人常说的“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如果你认为那是个机遇,就不要犹豫,一定要牢牢把握,宁愿做错也不要留遗憾。

被誉为“科学幻想之父”的法国著名科学幻想小说作家儒勒·凡尔纳,就是由于一个偶然的机会而进入文坛的。凡尔纳18岁时在巴黎学法律。有一次,他参加上流人士的晚会,当他从楼上走下来时,童心犹存的他像孩子一般从楼梯扶手往下滑,结果撞在了一个胖胖的绅士身上。此人正是法国著名作家大仲马。通过此次机会,凡尔纳结识了大仲马,并在大仲马的影响下,走上了文学创作之路。

而同样的机遇发生在孟浩然身上时,他却错失了良机。孟浩然40多岁时才到京师,他曾在太学作诗,满座宾客都感慨佩服,无人能及。一次,大诗人王维邀请他到内署,忽报唐玄宗到了。这是一个很好的展示自己才华的时机,但孟浩然却惊慌地躲到床底下。王维实话实说,玄宗大喜道:“我听说过这个人,但从来没见过,他为什么要害怕得躲起来呢?”于是唐玄宗下令叫孟浩然出来相见。这原本是能让他平步青云的大好时机,但他又没好好把握。当皇帝问他的诗时,他朗诵的又是怨天尤人之诗,到了“不才明主弃”一句,唐玄宗很不高兴地说:“你自己不想做官,我何尝抛弃过你,为什么要诬蔑我呢?”于是孟浩然被放还,一生未受重用。

面对机会的垂青,凡尔纳利用大仲马让自己走上文学创作之路,而孟浩然却躲到了桌子底下,唐玄宗再次给他机会时,他却选材不当再次错失机遇,最终与平生的志愿失之交臂。

做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不敢去做,因为做错了,至少说明自己曾努力过,没有放弃属于自己的机会,不敢去做就等于否定了自己,宣布自己没有能力。所以当发现机会时,你还要勇于抓住机会,那样机会才会属于你,否则机会就只能成为一个空洞的想法而被白白浪费掉了。

在摄影师的眼里,一张好的照片往往就在瞬间产生,如果在那一瞬间没有按下相机快门,那么,可能你用一辈子的时间也拍不出相同效果的照片。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当中,能够成为“瞬间好时机”的机会往往是那么短暂,虽然说“勤能补拙”,但是就像那头狮子,每天追捕猎物弄得自己精疲力竭却还在挨饿一样,我们一定要学豹子利用好那一瞬间的时机,因为那可能对你的人生起着决定性作用。

在专注中创造时间

法国作家莫泊桑很小便表现出了出众的聪明才智。一天,莫泊桑跟舅父去拜访他的好友——著名作家福楼拜。舅父让福楼拜做莫泊桑的文学导师。可是,莫泊桑却骄傲地问福楼拜究竟会些什么,福楼拜便反问莫泊桑会些什么,莫泊桑得意地说:“我什么都会,只要你知道的,我就会。”

福楼拜就问他:“那你跟我说说你每天的学习情况吧。”莫泊桑自信地说:“我上午用两个小时来读书写作,用另两个小时来弹钢琴。下午则用一个小时向邻居学习修理汽车,用三个小时来练习踢足球。晚上,我会去烧烤店学习怎样制作烧鹅,星期天则去乡下种菜。”说完后,莫泊桑得意地反问道:“福楼拜先生,您每天的工作情况又是怎样的呢?”

福楼拜笑了笑说:“我工作比较单一,为了不让自己分心,每天上午用四个小时来读书写作,下午用四个小时来读书写作,晚上,我还会用四个小时来读书写作。”莫泊桑不解地问:“难道您就不会别的了吗?”福楼拜没有回答他,而是接着问:“你最擅长什么,比如有哪样事情你做得特别好的?”这下,莫泊桑却不知该如何回答。于是他便问福楼拜:“那么,您的特长又是什么呢?”福楼拜说:“专注于写作。”

原来福楼拜的成就就是专注于做一件事情而获得的。莫泊桑便下决心拜福楼拜为文学导师,专注于读书创作。

正是由于福楼拜的专注,才有了我们现在捧读的《包法利夫人》和《情感教育》等名著,也成就了莫泊桑的伟大。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专注的精神也是一直提倡和推崇的。“专注”,即集中精力,全神贯注,专心致志,它能把一个人的潜力发挥到极致,人专注于某一项工作时,总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最艰难的任务。古训言:“欲多则心散,心散则志衰,志衰则思不达”。如果做事思想散漫,不能集中于正在做的事情上,想想这个又看看那个,往往等到时间耗完了却发现手里的事情毫无进展。例如,你手里正写着一篇策划文档,脑子却想着周末应该去哪里玩,该怎么玩,应该会有多么开心,完全就没去想策划方案,这又怎么可能把手里的工作做好呢?如果莫泊桑继续把心分散于各种事物当中,不能专注于读书创作,又怎么会留下那么多的巨作呢?

我们很多时候都不能集中注意力,从而导致不能有效率地完成工作,甚至致使工作发生错误给自己造成实际的损失时,才会意识到问题的存在。然而,不能集中注意力,自己的思路就像一只跳来跳去的猴子,如何驯服它,让它成为我们的“赚钱”工具,成了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避免分心给自己造成的干扰,让自己变得专注、提高工作效率呢?有以下几种方式值得借鉴。

» 1.找出不能专注的根源

我们之所以不能专注于某一件事情上,是因为有一些其他的因素在干扰,从而导致自己分心。然而,容易让人分心的因素除了环境因素之外,胡思乱想和情绪因素都会导致注意力不集中。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两种原因导致我们分心。» 外部干扰:噪音、不舒服的桌子和椅子、不合适的灯光,甚至电视的影响、家务的繁忙、网络的快慢,都可能成为自己分心的原因。» 内部因素:饿了、累了、病了、烦了,没有兴趣、内心焦虑、心情压抑以及一些消极的想法,甚至喜欢做白日梦等种种因素。

对于以上两种情况,我们首先得主动杜绝外部干扰,如把门窗关好、桌椅调好、把家里事情处理好,给自己一个舒适的环境。然后注意自己的身体和情绪变化,身体的好坏是注意力关键,我们要随时让自己保持有充足的营养、足够的休息和睡眠,然后适当调节自己的情绪,不要让自己处于一种消极的情绪当中,通过一些适当的情绪转移方法来调节自己,比如,找人倾述、做一些户外运动、一个人静坐等。排除了这些内外因素的干扰之后,我们再去从事自己的工作,便不容易让自己分心,从而更加专注起来,提高工作效率。

» 2.进行自我训练

每天都有一个时间集中训练注意力的内容,使自己保持在一个好的状态。在工作时给自己定一些时间限制,连续长时间的工作很容易使自己产生厌烦情绪,这时可以把工作任务分成若干个部分,把每一部分限定时间,例如一小时内完成这个任务,下班之前做完那一件事情等,这样不仅有助于提高效率,还不会产生疲劳感。如果可能的话,逐步缩短所用的时间,不久你就会发现,以前一小时都完不成的任务,现在40分钟就完成了。这样做不但提升了你对事物的专注能力,还提升了工作效率。

» 3.坚持全神贯注做一件事

玩的时候就要痛快地玩,但工作的时候就要认真办事,一定要全心全意地投入,身心并用,并且长期坚持下去,让专注成为自己的一种习惯。慢慢地我们就会发现,即使不用刻意去提醒自己,也不会让其他的事情来干扰自己,并且在完成每一件工作时,都觉得那么迅速、自如。

工作效率的高低,是一个人综合能力的体现,而一个人的做事的专注程度,直接影响着工作效率的高低。所以,提高自己的专注能力,不仅能让自己的办事效率提高、节约自己的工作时间,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自身价值的体现。

好好利用时间,不要消磨时间

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成才的过程是艰难的。对他而言,根本就谈不上什么科学研究条件。大学毕业后,尽管他想当一名物理学家,但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他成为一个邮政局的小职员。但他并没有因此而动摇他对科学探索的决心。他将一天8小时的工作在4小时内干完,其余的时间用来进行学习和研究。

数学家华罗庚说过:“成功的人无一不是利用时间的能手。”纵观那些成功人士,他们不管做什么都有条有理,很少有浪费时间的行为,充分利用生命的每一分钟。在实践中,只要我们好好地利用每一分钟,都能够有所作为、享受美好的生活及完成自己的梦想。而在实际的生活当中,有些人一生都没有利用好时间,有些人只是利用好了青春,有些人只是利用了一生中的几年,还有一些人就在消磨光阴,整天不知该干什么,无所事事地度过了一生。

好好利用时间,实质上就是不浪费时间,以同样的时间做出比别人更多的事情。对我们每个人而言,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考虑时间成本的问题。因为,人最终的差距就是时间利用率的差距。如何利用好生命的每一分钟,是实现人生价值大小的关键因素。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好好地利用时间呢?

» 1.精算每一分钟

犹太人把时间视作金钱,他们的工作常以一分钟得到多少钱来计算。犹太人请员工做事,工薪也常以小时计算。他们在会见客人的时候,十分注意恪守时间,绝不拖延,客人来访,一定要预约时间,否则就要吃闭门羹,犹太人对于突然来客是十分讨厌的,因为这样会打乱他们已经安排好的事情。

犹太人之所以能出那么多商界精英,是因为他们十分注意对时间的把握和利用。把时间精算到每一分钟,这样有利于充分安排和利用每一点点时间,在短期内或许不明显,但通过长期积累,差距便会显现出来了。一般人常以天、月来计算自己要做的事情,而许多科学家、企业家、政治家办事常以小时、分钟为单位,这就是为什么在同样的时间内,所做的工作会产生如此大的差距了。

所以,我们在安排自己的时间时,把时间计算得越详细越好,比如自己早上几点醒来,几点起床,刷牙洗脸需要几分钟,走到公交车站需要几分钟,吃早餐几分钟,坐车到公司需要多少时间,然后算出中间能空余多少分钟,利用这些时间又可以做哪些有意义的事情等。这样才能空出更多的时间去安排其他需要完成的任务。

» 2.限制办事时间

人在日常生活中总会有懒惰心理,如果觉得自己的时间很充足,工作起来便会优哉游哉,注意力就会下降,效率也会跟着降低。但如果时间紧迫,手里的工作必须在一定时间内完成,由于害怕自己完不成工作,便会自觉地催促自己加快办事速度,从而使得办事效率大大提高。

例如,约见客户或朋友办事时,先说明自己想要多少时间交谈,有了这个限制,大家就会认真交谈及直奔主题,避免了无谓的闲谈,使得对话的效率提高。或者打电话与他人协商事情时,不妨请对方在指定的时间内答复,以免浪费时间。比如说:“这件事你考虑一下,下午打个电话答复我,好吗?”最好不要说:“你想好了,打个电话给我。”否则,对方很可能会拖延较长时间,而你却一直在等,既浪费时间,又让人心生厌烦。

所以,把一些要办的事情限制在某一时间段内完成,不但能提高工作效率,也有助于好好利用时间。

» 3.把时间安排满

平常要充分利用时间,关键时刻要抢时间。如果不能把自己的时间安排满,那么就代表着还是有一些时间没有被充分利用的,甚至被浪费了。所以,在平常的安排当中,要把自己的时间安排得满满的,不要让自己的时间出现空白期,也就是避免出现无聊的时间,让每一刻都在自己的计划中度过。比如一生准备干多少事业,一天打算要干些什么,把自己每天每月的时间都安排得满满的,从而促使自己勤奋,不让自己每天都这样消磨度日。这是充分利用时间的较好办法。

» 4.通过合作节约时间

对于一件事,如果可以分割成几个较小的部分,找人来合作,大家共同完成,就能使这件事情推进的速度大大提高,从而提升办事效率。毕竟个人的力量和精力是有限的,要想提高效率,就要尽量利用别人的力量,让别人的时间也成为自己的时间,这样可为自己节约出很多时间去做其他事情。例如,你可以将部分工作,尤其是烦琐而又不重要的事务,分给一些经验不足的人或新人去做,这样不但能减轻自己的负担,提高工作效率,还能让那些新人积累工作经验。

» 5.利用零碎时间

荀子在《劝学》里面讲到:“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零零散散的东西聚集起来,往往可以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就像一些小小废铁,看起来并不起眼,但是将这些废铁熔炼起来建造成一个“埃菲尔铁塔”一样的建筑物,那么它们就不再渺小了。

有一次,爱因斯坦的朋友在前去拜访他的路上,看到一个朦胧的人影在桥上踱步。这个人时而低头沉思,时而掏出笔在小纸片上写着什么东西。这人便是爱因斯坦,那时他正等待一名学生,然而他并没有浪费这等待的时间,反而利用这些零碎的时间,算出一道难解的题目。若是平庸之人,也许会花时间抱怨,也许会任时间流逝,然而爱因斯坦却利用这些碎片时间,用来思考。

利用好零碎时间并不难,但最容易为人们所忽视。那些伟大的人与普通人的区别不但是他们善于规划时间,而且还在于他们善于利用零碎时间,这些看似渺小零散的时间,长期积累起来,差距就产生了。比如坐地铁、公交车或者等人的时候,可以看看书、浏览新闻或者思考一下工作计划,如果觉得累,也可以闭目养神休息一下;吃饭时带上一个小问题边吃边思考……倘若诸如此类的零碎时间都被你有效地利用起来,那么相信假以时日,你必定能获得不菲的收获。

人与人之间最公平的东西就是拥有的时间是相等的,成功与失败的差别便在于是否善于利用时间。雷巴柯夫曾说过:“时间是个常数,但对勤奋的人来说是个变数。”因为勤奋的人会千方百计地找时间,挤时间,在普通人消磨时间的时候,勤奋的人却在不断地完善自己,而这便是善于利用时间。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