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南京(民国趣读·老城记)(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7 21:37:26

点击下载

作者:韩淑芳

出版社:中国文史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老南京(民国趣读·老城记)

老南京(民国趣读·老城记)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老南京(民国趣读·老城记)作者:韩淑芳排版:昷一出版社: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02-01ISBN:9787503496622本书由天津博集新媒体科技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第一辑秦淮胜迹,桨声灯影里的金陵旧梦秦旅:南京的古城墙

朱元璋定都南京之后,听取了谋士朱升的建议“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在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八月,下令建造南京城。经过三年准备,自洪武二年(1369)起动工,“迁三山,填燕雀”,花了整整21年的时间,共用黄金600万两,至洪武十九年(1386)冬,终于建成了举世罕见、雄伟壮丽的江左雄关。明城墙龙脖子段

南京城全长33.676公里,比巴黎城墙还要长4公里多,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墙。南京城的建筑打破了传统建筑中方位对称的模式,而是因地制宜,负山绕水,根据实战需要出发,将制高点富贵山、鸡笼山、清凉山、狮子山等十几个山头作为城基,既居高临下,增加险固,又减少了工程量。并连接河湖作为城濠,这样南京城就成了多边的自然葫芦形。

南京城墙的高度一般为14至21米之间,城基宽14米左右,顶部宽4至9米不等。在城墙上分别建有200多个屯兵窝铺和13616个雉堞(垛口),周边砌有石制的水槽,城基部位等距离砌有排水洞,可使积水随时排出城外。真可谓人穷其谋,地尽其险,天造地设成就了这座战可据、处可守的坚固屏障。

南京城墙所用的城砖,由长江中下游附近的152个府(州)、县烧制提供,规格是统一规定的,一般长40至45厘米,宽20至22厘米,厚10至15厘米,砖重约15至25公斤,均是质地细密的青灰色砖,也有一部分为白色陶瓷砖。砖的侧面都刻印铭文,有时间、府县,还有监造官名、烧窑匠名、制砖人名、提调官(运输官)名,可见当时的责任制是十分严密的。相传交砖时,由检验官指使两名士兵,抱砖相击,如铿锵有声清脆悦耳,并不破碎,属于合格砖块;如相击断裂,责其重新烧制,如两度检验不合格,责任官等会被斩首处死。砌砖所用的砂浆,是用石灰汁、糯米汁,再加上一种黏性很强的草汁拌和,然后用桐油浇灌,因而砌成的城墙既韧又坚,固若金汤。

南京城墙共建有城门13座:正阳门(今光华门)、通济门、聚宝门(今中华门)、三山门(今水西门)、石城门(又称汉西门)、清凉门、定淮门、仪凤门、钟阜门、金川门、神策门(今和平门)、太平门、朝阳门(今中山门)。这十三座城门中,以聚宝、通济、三山三座城门最为壮观,其建制也大体相同,但通济、三山已不复存在,唯聚宝门比较完整地保存至今。《聚宝门》朱平:千古名巷乌衣巷

位于夫子庙前内秦淮河南岸的乌衣巷,是古都南京秦淮地域的历史名胜,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我国历史长河中名闻遐迩的这条小巷,是六朝文化的奇葩。六朝时,这里有不少出类拔萃的人才。他们曾代表南京历史上的繁华,反映出古都特有的风貌。

六朝时的乌衣巷,真可谓极一时之盛。不幸的是,公元589年隋朝灭陈,隋文帝杨坚下令将“建康城邑,并平荡耕垦”。一时间,六朝豪华的宫阙、官署、殿宇等建筑物被全部拆除,夷为平地。乌衣巷也随之烟消云散,冷落荒凉。

唐代兴起,以长安为京城,继续推行隋代抑低金陵的方针。古城南京步入了低谷,处于衰落时期。闻名于世的乌衣巷,经历了盛极而衰的巨大变化,这时变成了一条十分寻常的巷陌。但乌衣巷以其悠远的历史,成为人们向往的胜地。徜徉于此,追忆昔日辉煌,豪门贵族均不知去向,难以寻踪,景物全非,感叹国家兴亡,不禁怀古伤今。这条千年古巷,犹如磁石般吸引着诗人墨客纷至沓来,访古探幽。

明清两代的《金陵八景》《金陵四十景》《金陵四十八景》中的“乌衣晚照”“乌衣夕照”“来燕名堂”等都是秦淮著名景点。后来清代蘅塘退士孙洙将《乌衣巷》诗编入《唐诗百首》,乌衣巷的知名度在神州大地几乎达到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程度。

如今在乌衣巷中,昔日的古式民居大多已变成幢幢楼房,巷容整洁,华屋连云。巷道尽处为白鹭洲公园的西大门,园内花木丛中常传来鸟啼,真是“无处可寻王谢宅,落花啼鸟秣陵春”。《千古名巷乌衣巷》赵朴、汪洪宝:金陵名胜玄武湖

位于金陵古城东北隅的玄武湖,面对紫金山,身倚古城墙,湖水经珍珠河与秦淮河相连通,是兼有湖光山色、亭台林苑之胜的南京著名风景区。它没有太湖、洞庭的浩淼,也没有西子湖畔众多的古迹。但这山枕寒流、月渡女墙的名湖,却给每一个观赏者以无限美好的回忆。这里,有过节日的热闹,雪朝的寒寂,菊花的奇艳和月夜的幽香。每当水木明瑟的秋天,穿过湖畔的丝丝垂柳,遥望钟山斜映余晖,令人神清气爽。而在清风明月之下的湖滨,银光熠耀,微波荡漾,岚影晃动,清雅幽静,又是何等怡人心魄。早年盛夏时节,湖荷盛开,红裳翠盖,风送暗香,曾有千百对采莲情侣打桨于万绿丛中。20世纪40年代的玄武湖公园

要说能使人发思古之幽情的,还推环列于玄武湖南边和西侧的明朝古城墙。这段城墙有5400米,古城堞与湖山相辅,构成了后湖古典的美。据史载:东晋元帝曾在玄武湖南岸修建过10里长堤,堤西南角又是南朝著名的台城。这里,曾经是文武雄才兼佛教徒的梁武帝饿死之地,他晚年遭侯景叛乱被困死台城;又是隋兵灭陈时,陈后主与妃嫔藏身的枯井——胭脂井,别名辱井的所在地。所以,唐代诗人韦庄在此凭吊如梦幻般逝去的六朝时说:“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玄武烟柳,如梦似烟,这在柳絮飞扬的暮春时节,在湖滨南望古城,是别有一番历史感慨的。就在这段古城墙的东端,清朝曾国藩、曾国荃兄弟率领的湘军把名为龙脖子的地段用炸药轰开,冲进天京,把太平天国斩尽杀绝烧光,这一幕曾经横扫南中国、坚持达10年的农民大起义的悲壮剧就是从这里开始闭幕的。

玄武湖是金陵名胜,它的历史陈迹如明代设在梁州的黄册库(全国人口档案)、清代的湖心亭和杨柳楼台牌坊等都已消失殆尽。玄武湖自有其与众不同的自然美,园中花木春无数,湖上山林画不如。山、水、城、林融为一体,正是南京玄武湖在景观上自成特色的佳胜之处。《古城山色映明湖》管玉春:玄武湖中五岛的命名

玄武湖中的五个岛,在清乾隆年间叫旧、新、长、麟、趾五洲。1927年,在湖神庙东建五洲公园,改五洲名为亚、欧、美、非、澳,并改筑桥梁道路,广植花木。市政府于美洲设立公园管理处。民国二十四年(1935)4月19日,南京市政府召开349次会议,拟将五洲公园改为玄武湖公园(《南京市政府公报》第52期,第466号训令)。7月5日,南京市政府在举行的第360次市政会议上,审核市政府所呈更改玄武湖中五洲名称意见,改亚洲为环洲,欧洲为樱洲,美洲为梁洲、非洲为翠洲、澳洲为菱洲。

环洲,从玄武门入,迎面第一洲。明时此长洲分为二洲,在南者名龙引洲,在北者名仙擘洲,后名亚洲,是一形同佩带上玉环似的陆洲,从南北两面延伸湖中,将樱洲环抱在内。游人至此,顿生曲径通幽之感,故改名环洲。

樱洲,亦名新洲、莲萼洲,后改名欧洲。在湖的西南部,洲上遍植樱桃,早春花开,颇饶艳趣。及至夏初,则果实累累,湖民摘取樱桃,售饷游人,极悦目可口之妙,改称樱洲。

梁洲,亦名旧洲、祖洲,后名美洲。在湖的西北部,从环洲向北,过芳桥即是此洲。在五洲中开辟最早,风景擅全湖之胜。南朝时,为梁昭明太子萧统梁园故址。当年宾客往来,盛极一时,与今游人络绎不绝,具有同一雅趣。因念梁代昭明太子开辟之功,改美洲为梁洲,亦有取苏自名堤之意。

翠洲,在湖的东部,从梁洲东南角过翠桥到翠洲。旧名麟趾洲,又名非洲。洲上筑有竹亭,植翠竹数亩,烟绕残照,翠色浮空。且钟山东峙,松柏苍翠欲滴,与洲上的竹翠相映衬,浓翠可掬,改非洲为翠洲。洲上有翠洲舞台。

菱洲,又名麟洲、太平洲,后名澳洲。在翠洲之南。洲外湖内盛产红菱。菱米可食用,为农副产品之一,改澳洲为菱洲。一以存民意,二以念民生。1954年,在洲上建起了动物园。《南京的第一座公园——玄武湖公园》魏晓曦:石城钟鼓楼

来到南京城中心鼓楼钟亭,想当年暮鼓晨钟发人深省,难免使人生思古之幽情。

中国古代都城一般都有钟、鼓楼。钟楼用于报警,鼓楼用于报时。鼓楼位于南京市中心鼓楼岗上。鼓楼岗海拔高度约40米,鼓楼高度约30米,登楼远眺,鸟瞰全城,万千景物,尽收眼底,故鼓楼又称畅观楼或畅观阁。

鼓楼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至今已有607年的历史。建筑面积达880平方米,规模之大为国内所罕见。

鼓楼分两重,下层以古老建筑技术建成拱形无梁城阙,底座分为三个通道门,在当时城内南北交通的主要大道上,楼上为重檐四落水的木结构,下檐滴水直落基座之外,龙凤飞檐,雕梁画栋。周围有24根擎天石柱为基础,石柱岩石坚硬,虽经数百个春秋的雨雪风霜,仍矗立无损,四面红墙巍峙,宏伟壮观。20世纪30年代的南京鼓楼

钟楼与鼓楼同时建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俗称“倒钟厂”,也就是现在鼓楼东北的大钟亭。“古亭晨钟”即指此。此亭原在金川门内,名钟楼。楼内原悬鸣钟两只。清康熙年间,钟楼倒塌,钟坠路旁,一立一卧,立起的一只毁于清咸丰年间。清光绪年间,江宁藩台许振袆在鼓楼附近重建钟亭,一座铁梁铁柱的六角亭,将卧钟掘起,悬挂于亭中。从此,亭便称为大钟亭。此钟铜质紫色,高(连钟钮)4.27米,口径2.29米,底边厚0.17米,重23吨。钟顶有荷瓣花纹,提梁上有云纹和波浪式卷角。镌有“洪武二十一年九月吉日铸”的铭文,为国内罕见大钟。据传可“声闻十里”。《石城鼓楼沧桑话》沈浩:甘熙故居

走进南京城南一条平常的小巷——南捕厅,映入眼帘的是一片具有清中晚期建筑风格的古建筑群。“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令人感受到浓郁的市井生活气息和精巧的民居建筑艺术。这里就是甘熙故居,民间俗称金陵“九十九间半”,现在是南京市民俗博物馆所在地。

甘熙故居位于城南闹市、中山南路的西侧,东南为夫子庙,往北为古运河,西北不远即是江南地区最大的古建筑群——朝天宫,具有优越的地理条件。同时,紧邻南捕厅这条街的又有绒庄街、绫庄巷等,这里过去是南京民间手工艺人聚集的地方,具有古朴的民俗环境。

甘熙是晚清南京著名文人、藏书家,道光十八年(1838)进士,以知县签分广西。道光二十二年(1842)调任京官,历官礼部郎中、礼部仪制司、户部广东司兼云南司主稿、道员等职。甘熙一生治学严谨,博古通今,精研金石之学,且擅长风水堪舆之术,勤事纂述,曾为道光皇帝宠妃选得陵址,获得道光赏赉。但甘熙不愿久留京师,于是称疾告老还乡。甘熙故居

甘熙故居为徽派传统民居风格结合南京地方特色的民居建筑,在朝向、布局、功能、装饰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个性。

首先,在朝向上与众不同。南捕厅宅坐南朝北,分东、中、西三路,大板巷宅坐东朝西。其原因待考,据说是依据风水堪舆之理论而决定的。

其次,在平面布局上亦各有特点。南捕厅15号中轴线上布置有六进房屋,由北往南分置门厅——大厅——正房——正房——正房——厨房、柴房。门厅、大厅和最后一进厨房、柴房为一层,第三、四、五进正房都是二层楼房。在中轴线六进建筑的东西两侧还分别建有几组建筑,在过去是作为花厅、花房及祠堂之用。东侧是两组平行的房屋,由两进大厅和两进偏院构成;西侧则有四进建筑,前两进大厅的左右两侧分别配有对称的两组小偏院,后两进大厅则只建有西偏院,东西两侧这几组建筑都有院门与中轴线相通。整个15号建筑的结构、砖雕门楼、门窗隔扇甚至在天井的墙壁上原先用来临时搭设凉棚的砖雕墙孔都保存完好。南捕厅17号、19号和大板巷42号这三组建筑都由五进组成,分别为门厅——轿厅——大厅——正房——正房,第四、五进为二层,左右两侧有厢房或回廊相通,称“跑马楼”,堪称南京城南民居的一大特色。

这四组建筑每进多为三开间,总数有300多间,因为按皇家规定,民间住宅不能与王族勋戚相匹敌,不得超出百间,于是实为300余间的甘熙故居就有了“九十九间半”的说法。在南京,“九十九间半”也是规模较大、多进穿堂式民居的统称。《金陵“九十九间半”》吴小宝:梅园新村

在古城南京长江路东端的梅园新村,有三座围墙呈灰色的院落,这就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共产党代表团办事处旧址。

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之后,国民党依靠美国的援助,积极准备全面发动内战。中国共产党为了粉碎国民党的内战阴谋,争取中国的持久和平,继重庆谈判之后,1946年5月至1947年3月,以周恩来同志为首的中共代表团,在南京与国民党政府进行和平谈判。中共代表团在南京谈判期间,坚定地执行党中央的指示,在国统区广泛地领导和开展爱国民主运动,揭露了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争取了朋友,教育了人民,对推动第二条战线的形成,加速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1946年5月3日,中共代表团由重庆迁来南京,以梅园新村17号、30号、35号为办公用房。梅园新村17号、30号是当时国民党政府指派给中共代表团使用的,35号是中共代表团为解决住房拥挤,以廖承志夫人经普椿的名义买下的。这三处房屋为20世纪30年代建筑的砖木结构西式楼房,均有庭院。

1946年郭沫若先生访问梅园新村后曾做过这样的描述:“梅园新村的名字很好听,大有诗的意味,然而实地的情形却和名称完全两样。不仅没有梅花的园子,也不自成村落。这是和《百家姓》一样的散文中的散文。街道是崎岖不平,听说特种任务的机关林立,仿佛在空气里面四处都闪耀着狼犬那样的眼睛、眼睛、眼睛。”

梅园新村30号是周恩来、邓颖超办公和居住的地方。为了防止敌特的监视和破坏,代表团的同志将院墙加高了一倍,并在传达室和后面的晒台上面各加盖了一层小楼,这样不仅可以挡住特务的视线,而且便于代表团同志从小楼窗口居高临下观察周围特务活动的情况。现在,院内的翠柏、石榴、铁枝海棠、葡萄和蔷薇都是当年留下的,整个院子仍保持着当年的风貌。《梅园新村永流芳》周一凡:秦淮名桥七桥瓮

出南京光华门不远,沿着公路行至邻近高桥门的秦淮河上,有一座石拱桥,可通句容、丹阳,这就是建于明代的七桥瓮。桥梁结构坚固,造型奇特,又屡经战火而不毁,500多年来,至今仍苍劲屹立,所以它是一座深受南京人民喜爱的名桥。

七桥瓮坐落在秦淮河河谷平原。自光华门南至江宁东山镇,地面开阔,地势低平。早在东晋初年,从中原迁来的王导就相中了这一块天然水系发达、处在京城近郊的丰腴之区,仅他一家就在钟山以南占有良田8000余亩。这一带有河渠溪涧,岔支分布,形如蛛网,其中较大的一支水系名运粮河。明代建七桥瓮后,钟山南麓、青龙山以西麒麟门一带岗丘及百水河的水,都通过运粮河总汇于七桥瓮下的秦淮干流。七桥瓮建成之初名上坊桥,因桥身构筑是七孔半圆形石拱,拱形如瓮,民间喜呼为“七桥瓮”,一直传之于今。

七桥瓮地处金陵古都控南北扼东西的交通要道上,这是一条石铺古道。较之土路,石铺路面大大方便了作战部队的运动,有利于重型火炮和辎重的灵活移动。因此,一有规模性的战役发生,七桥瓮一带易成为战火聚焦之地,从而展开争夺拼杀。

辛亥革命风起云涌,江浙联军攻克南京之时,七桥瓮一带的战斗亦十分惨烈。武昌高举义旗后,两江总督阴谋扑灭南京的革命之火,顽固保皇的江南提督张勋,统领号称“辫子军”的南京江防军,杀气腾腾地到处捕杀革命党人,凡头上无辫子、臂缠白布者,一律格杀勿论。正在酝酿响应武昌起义的原清军将领徐绍祯,被勒令收缴枪械。徐绍祯抗命不从,于1911年11月8日率部在雨花台与张勋辫子军展开激战,终因枪弹不继,且战且退,在七桥瓮痛击辫子军,撤退至高资镇。上海同盟会得知后,遂以学生军、粤军、苏军、浙军等万余人,在镇江组成江浙联军,以徐绍祯为总司令,重新部署战斗,一举将辫子军击溃,两江总督与张勋等人狼狈逃窜,从而克服了辛亥革命的危机。

更为悲壮的是1937年12月的南京保卫战。1937年12月7日,侵华日军华中方面军向各师团发出《攻占南京城要领通告》,日军得到“扫荡”全城的训示。8日,侵华日军上海派遣军第九师团突破淳化镇,9日拂晓开始在七桥瓮至光华门一线发起进攻。中国军队守土血战达四昼夜,终因势单力薄,至13日被日军破城而入,南京市民陷入一片血海之中。《秦淮名桥七桥瓮》朱自清:莫愁湖莫愁湖

莫愁湖在华严庵里。湖不大,又不能泛舟,夏天却有荷花荷叶,临湖一带屋子,凭栏眺望,也颇有远情。莫愁小像,在胜棋楼下,不知谁画的,大约不很古吧;但脸子开得秀逸之至,衣褶也柔活之至,大有“挥袖凌虚翔”的意思;若让我题,我将毫不踌躇地写上“仙乎仙乎”四字。另有石刻的画像,也在这里,想来许是那一幅画所从出;但生气反而差得多。这里虽也临湖,因为屋子深,显得阴暗些;可是古色古香,阴暗得好。诗文联语当然多,只记得王湘绮的半联云:“莫轻他北地胭脂,看艇子初来,江南儿女无颜色。”气概很不错。所谓胜棋楼,相传是明太祖与徐达下棋,徐达胜了,太祖便赐给他这一所屋子。太祖那样人,居然也会做出这种雅事来了。左手临湖的小阁却敞亮得多,也敞亮得好。有曾国藩画像,忘记是谁横题着“江天小阁坐人豪”一句。我喜欢这个题句,“江天”与“坐人豪”,景象阔大,使得这屋子更加开朗起来。《南京》石评梅:紫霞洞

循着孝陵的红围墙下,绕至紫金山前,我一个人离了她们,随着个引路的牧童走去。在崎岖的山石里,浓绿的树荫下,我常发生一种最神妙幽美的感觉。那草径里时有黄白蝴蝶翩跹其中,我在野草的叶上捉了一个,放在我的笔记本里夹着。我正走着山石的崎岖,厌烦极了,觉着非常干燥,忽然淙淙的流水由山涧中冲出,汇为小溪,清可见底,映着五色的小石,异常美丽。我遂在一块石头上洗我的手绢,包了一手绢的小石头。我正要往前走,肖严在后边说:“等等我。”她来了,我们俩遂随着牧童去。路经石榴院,遍植榴花,其红如染,落英满地,为此山特别装点,美丽无比。

牧童说:“看,快到了!”只见一片青翠山峰,岩如玉屏,晶莹可爱!过石桥,拾级而上,至半山已可望见寺院。犬闻足音,狂吠不已。牧童叱之,遂嘿然去。至紫霞道院,逢一疯道人,是由四川峨眉山游行至此,其言语有令人懂的,有令人百思不解的,其疯与否不能辨,但据牧童说:“是不可理,说起话来莫有完。”紫霞道院中有紫云洞,其深邃阴凉,令人神清,有瀑布倒挂,宛然白练,纤尘不染,其清华朗润,沁人心脾!忽有钟声,敲破山中的寂寞,搏动着游子的心弦。缥缈着的白云,也停在青峦,高山流水,兴尽于此。寻旧径,披草莱,回首一望,只见霞光万道随着暮云慢慢地沉下去了。《金陵的古迹》周启源:巍峨的中华门

巍峨的中华门城堡是南京南郊名胜的第一站。

中华门城堡是我国最大的古城堡,始建于1000多年前的南唐,600多年前的明太祖朱元璋重建。

它的规模之大,建筑之复杂和巧妙,在世界的城墙建筑史上都是极其少见的。它名闻遐迩,吸引了国内外广大的游览者。

它的建筑面积达到15168平方米,南北长128米,东西宽118.5米。高20.45米。游人面对这伟大的建筑物,莫不叹为观止!1937年的中华门

城堡的结构相当讲究,共有三道瓮城,由四道拱门贯通。各门原来都有能上能下启动的千斤闸和双扇铁皮大门。城堡以巨砖为墙,而墙基和城墙外壁则用条石砌成。并用石灰、糯米汁加桐油为黏合剂,所以它历600年沧桑而巍然屹立。

城堡东西两侧有宽阔的跑马道,供骑兵驰骋上下。现在则成为游人登城堡的坡道。巨大的城堡里,有27个藏兵洞。能伏兵3000人,众多伏兵可以突然冲出反击城外的敌军,使对方措手不及。在古代,中华门城堡是能守能攻的坚固工事。

中华门城堡南北各临两支文人们永远讴歌的秦淮河,河上各有著名的长干桥和镇淮桥。古堡、名河、名桥,构成了独特的名胜风光。

中华门在南唐时叫南门。明太祖重建时,因为它对着雨花台,雨花台那时叫聚宝山,中华门因而叫聚宝门。

中华门城堡在老百姓的心目中地位很高,因而有许多美好的传说。

一说明太祖筑城时,城基有大水塘填不满,朱元璋听说富商沈万三家有个聚宝盆,以物投盆内,立刻就满。于是,他便将沈万三召来,借用其聚宝盆,埋于城脚之下,城才筑成。又一传说是:朱元璋要筑城,无奈正当连年战争之余,府库不足,便商之于各富户,请他们承包各段城墙和城门。沈万三首先响应,将聚宝门到三山门这段承包下来。因为沈万三实力雄厚,所以他所承包的这一段城墙,特别是聚宝门建筑得比哪一道门还好,还坚固。

1913年,国民党政府开拓从聚宝门至内桥的一段路,命名为“中华路”,将“聚宝门”也改称“中华门”。1937年12月12日,防卫中华门城堡的中国官兵与攻城的日寇展开激战,用鲜血为中华门城堡写下了可歌可泣的一页。中华门城堡在遭受日寇猛烈地袭击后仍然巍然屹立。《巍峨的中华门城堡》杨献文:上水门史话

东水关是秦淮河流入南京城南的入口,旧称上水门。它是南京历史上一处古老的建筑。

上水门始建于杨吴筑城。那时隋唐经过三百多年的统一后,天下大乱,群雄称霸。江淮地区军阀混战,最后由杨行密收拾残局,建立杨吴政权。金陵是吴国重镇,杨吴权臣徐温爱金陵富庶,筑金陵城。当时扩建南京城,将秦淮河包入城内,流入城区的部分河道即内秦淮河。为了保持内秦淮河的水位合理,便在护城河(外秦淮)与内秦淮连接之处,筑东、西两个水关。东水关的作用是保持内秦淮河水位高于外秦淮河,西水关在水西门,防止长江水倒流进内秦淮河。然而,到了宋代,因军事上的需要,改筑水关,阻碍了水流畅通。

明朝初期,朱元璋建造南京城,精心设置,将水门改为通济水关“偃月洞”,计三十有六,至此水流哽咽,其阻遏的弊端反而超过宋朝张孝祥所说的状况。后改为三十三券门,分三层排列,每层十一券,唯有下层十一券为通水之用。

清朝的时候,在水门开与闭的方法上,屡有争论。一种是持开放的主张,认为秦淮河水自东南方来,为吉祥方位,水关宜开放,而且要把水关建得高大,使它可以通行舟楫。另一种持以封闭为主的主张,认为金陵之水,以秦淮河为经,汇流于江宁县东山,方山之地相对于城中,有高屋建瓴的气势,首高昂而中低洼,又加上青溪、湖沟和运渎三条支流,一齐泄于下水门,必然导泄不畅,造成水涝。因而,主张在城东南弯曲处中和桥等地,造大水闸;上水门涵洞,开放两个,关闭六个。据后一处主张推测,今天尚存在的七桥瓮及其上游附近的“河弯”等,就是当时人解决水患工程的遗迹。

历史对以上两种主张做出了结论。康熙十一年(1672),因为发大水而紧急封闭了水关,仅余一孔通水。后来,有主张开放水关者,报告地方大吏,开启了水关,结果道光年间,于辛卯(1831)、庚子(1840)两次大水,南京城内被淹,街市中行舟,损失可以想见了。从那以后,又设木闸阻水,但是堤水盛盈,容易崩溃造成灾害。光绪年间,左宗棠在附近的通济门建“五石闸”,民国二十四年(1935)又加以改建。新中国成立以后,1949年人民政府疏通河道,兴修了通济门水闸,又于上游开掘新河,至此使城内免遭水患之害。然而,内秦淮水流减少,逐渐淤塞,河面越来越狭窄,失去了昔日的壮观景象。《上水门史话》朱自清:秦淮河的船

秦淮河里的船,比北京万胜园、颐和园的船好,比西湖的船好,比扬州瘦西湖的船也好。这几处的船不是觉着笨,就是觉着简陋、局促,都不能引起乘客们的情韵,如秦淮河的船一样。秦淮河的船约略可分为两种:一是大船;一是小船,就是所谓“七板子”。大船舱口阔大,可容二三十人。里面陈设着字画和光洁的红木家具,桌上一律嵌着冰凉的大理石面。窗格雕镂颇细,使人起柔腻之感。窗格里映着红色蓝色的玻璃;玻璃上有精致的花纹,也颇悦人目。“七板子”规模虽不及大船,但那淡蓝色的栏杆,空敞的舱,也足系人情思。而最出色处却在它的舱前。舱前是甲板上的一部,上面有弧形的顶,两边用疏疏的栏杆支着。里面通常放着两张藤的躺椅。躺下,可以谈天,可以望远,可以顾盼两岸的河房。大船上也有这个,便在小船上更觉清隽罢了。舱前的顶下,一律悬着灯彩;灯的多少、明暗,彩苏的精粗、艳晦,是不一的。但好歹总还你一个灯彩。这灯彩实在是最能勾人的东西。夜幕垂垂地下来时,大小船上都点起灯火。从两重玻璃里映出那辐射着的黄黄的散光,反晕出一片朦胧的烟霭;透过这烟霭,在黯黯的水波里,又逗起缕缕的明漪。在这薄霭和微漪里,听着那悠然的间歇的桨声,谁能不被引入他的美梦去呢?只愁梦太多了,这些大小船儿如何载得起呀?我们这时模模糊糊地谈着明末的秦淮河的艳迹,如《桃花扇》及《板桥杂记》里所载的。我们真神往了。我们仿佛亲见那时华灯映水,画舫凌波的光景了。于是我们的船便成了历史的重载了。我们终于恍然秦淮河的船所以雅丽过于他处,而又有奇异的吸引力的,实在是许多历史的影像使然了。

秦淮河的水是碧阴阴的,看起来厚而不腻,或者是六朝金粉所凝么?我们初上船的时候,天色还未断黑,那漾漾的柔波是这样恬静、委婉,使我们一面有水阔天空之想,一面又憧憬着纸醉金迷之境了。等到灯火明时,阴阴的变为沉沉了:黯淡的水光,像梦一般;那偶然闪烁着的光芒,就是梦的眼睛了。我们坐在舱前,因了那隆起的顶棚,仿佛总是昂着首向前走着似的;于是飘飘然如御风而行的我们,看着那些自在的湾泊着的船,船里走马灯般的人物,便像是下界一般,迢迢的远了,又像在雾里看花,尽朦朦胧胧的。这时我们已过了利涉桥,望见东关头了。沿路听见断续的歌声:有从沿河的妓楼飘来的,有从河上船里度来的。我们明知那些歌声,只是些因袭的言词,从生涩的歌喉里机械地发出来的;但它们经了夏夜的微风的吹漾和水波的摇拂,袅娜着到我们耳边的时候,已经不单是她们的歌声,而混着微风和河水的密语了。于是我们不得不被牵惹着,震撼着,相与浮沉于这歌声里了。从东关头转弯,不久就到大中桥。大中桥共有三个桥拱,都很阔大,俨然是三座门儿;使我们觉得我们的船和船里的我们,在桥下过去时,真是太无颜色了。桥砖是深褐色,表明它的历史的长久;但都完好无缺,令人太息于古昔工程的坚美。桥上两旁都是木壁的房子,中间应该有街路。这些房子都破旧了,多年烟熏的迹,遮没了当年的美丽。我想象秦淮河的极盛时,在这样宏阔的桥上,特地盖了房子,必然是髹漆得富富丽丽的,晚间必然是灯火通明的。现在却只剩下一片黑沉沉!但是桥上造着房子,毕竟使我们多少可以想见往日的繁华,这也慰情聊胜无了。过了大中桥,便到了灯月交辉,笙歌彻夜的秦淮河,这才是秦淮河的真面目哩。《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周道祥:古代最大的科举考场——江南贡院

江南贡院,位于南京城的东南隅,它东接桃叶渡,南抵秦淮河,西邻状元境,北对建康路,为古之“风水宝地”。建康(南京)贡院始建于南宋孝宗乾道四年(1168),由知府史正志创建,起初为县、府学考试场所。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后,集乡试、会试于南京举行。后经明、清两代的不断扩建,至清同治年间,江南贡院已形成一座仅考试号舍就有20644间,占地达30余万平方米的中国最大科举考场。江南贡院旧影

为防止考场内外的串联作弊,江南贡院的外面建有两道高墙。两墙之间留有一丈多宽间距,形成一圈环绕贡院的通道。围墙的四角又建有四座两丈多高的岗楼,围墙的外面也留有一圈空地,严禁百姓靠近和搭建,这就是著名的贡院街。非但如此,在乡试期间,贡院围墙的内外还布满了兵丁,可谓戒备森严。又因在贡院内外两层围墙的顶端布满了带刺的荆棘,所以贡院又被称作“棘闱”。在江南贡院这座科举城中,占地最广、建筑最多的还要算“号舍”。号舍处于龙门与至公堂之间,及明远楼的两侧,是考生们白天考试、夜晚住宿的场所。号舍以千字文编列,其中除天、玄、帝、皇、圣人名讳以及数目文字和凶煞诸字不能使用外,其余皆可列号。每一字号里面的号舍,多的近百间,少的也有五六十间,称为“号巷”。号巷门口设有水缸和号灯,可供考生夜间行路、白天饮水之用。号舍屋顶盖瓦,每间隔一砖墙,不装号门,一律南向排列。举子按号入座,自备油布充作门帘,以防风雨。考试期间伙食自备,每号对面的墙壁上留有小龛,可以放置小炉以热茶水。因为乡试时间较长,加上天气闷热,自带的饭菜很快就会霉变,所以考生一般都只带干粮充饥。每间号舍高六尺,深四尺,宽三尺。考生考试每闱三场,每场三昼夜,共计九天七夜,食宿作文均要在这鸽笼一般大小的号舍中进行,其艰苦是可想而知的。然而正是在这一排排的低房矮屋中走出了一批批的人才,如:唐伯虎、郑板桥、吴敬梓、吴承恩……甚至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任总书记陈独秀。

清末新学兴起。1905年,在中国推行了1300年之久的科举制度被废除,江南贡院随之失去它原有的作用。民国初期,在政府“拆贡院辟市场”的动议下,江南贡院除保留下包括明远楼、飞虹桥等在内的约3万平方米中心建筑“供后人观瞻”外,其余大部分建筑均被拆除成为夫子庙地区“商肆闹市”。《中国古代最大的科举考场——江南贡院》李承勋:南京最早的西式公园——秀山公园

龙盘虎踞、山清水秀、路面坦敞、绿荫遮道……这些都是古都名邑的南京城市特色。

说到南京的绿化优势,人们就会联想到公园的绿化布局和造景特色。江南姑苏等地园林精巧幽静,布局讲究曲折雅致,叠翠多姿。而南京公园园景开敞舒展,布局多求绿荫盈道,亭榭敞亮,总之各具特色,各有优点。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南京城东清溪河畔复成桥东建有一座西式公园,开始定名“秀山公园”。此园有别于南京其他公园,不但布局新颖别具特色,而且具有珍贵的沧桑园史,因此深令人们怀思。

秀山公园兴建于20世纪20年代初,“秀山”是1920年任江苏督军李纯的字号。李纯死后(据当时报载自戕身亡),其僚属为纪念他,筹资建造了这座西式公园。园中建有李纯的站立铜像,并建有英威祠(也称纪念堂)。

秀山公园按西式公园建造,布局新颖,因此每天游客络绎不绝,加之园东复成桥下是秦淮河画舫游憩终点,南边又是公共体育场,因此来游园的人更多了。园内栽植美国白杨、法国梧桐、加拿大雪松等欧美名贵林木、花卉。并购用从外国进口的草皮。还建有荷心亭、紫藤榭,并围以园池,周边和中央飞泉喷洒,颇为壮观。园中还建有约400平方米矮树丛绕绕圈,又称“迷魂阵”“八卦阵”,吸引了许多少年儿童进圈跑绕玩耍(笔者学生时代也常来园进圈跑绕,感到这是一种很有趣的游戏)。园中还建有假山、走廊,并将原在宫后山铁塔寺遗址的一块称为“飞来剪”(形似剪状)移至秀山公园,供人参观。笔者曾看到过此物,据说是宇宙间其他星体飞来的陨落物。

1927年北伐军攻克南京,随后定都南京。当时秀山公园一度改名“血花公园”,后又改名“第一公园”。随即去掉李纯铜像,并将英威祠改为“革命烈士纪念堂”。纪念堂上有民国元老李烈钧的对联:“江东士气吞朔江,万古雄风掩六朝。”

抗日战争时期,日寇占领南京后,扩建明故宫飞机场,把第一公园夷为平地,这座南京最早的西式公园就消失了。名园虽已消失,但其珍贵的史迹,在人们的脑海中仍留下了深刻的记忆。《秀山公园沧桑》王莉莉:有“南都第一园”之称的瞻园

内秦淮河水经夫子庙泮池、文德桥,过今乌衣巷口的来燕桥,继续由南向西流淌,出西水关汇入外秦淮河。在来燕桥西的瞻园路上,有一处在明代被称为“南都第一园”,在清代与上海豫园、苏州拙政园、留园及无锡寄畅园并称“江南五大名园”之一的瞻园。这是一座在明中山王徐达后裔的诸园中最负盛名的园林,至今已有近600年的历史。

太平天国时期,东王杨秀清曾在此小住几天,后为夏官副丞相赖汉英衙署、幼西王萧有和王府。太平天国失败后,复为江宁布政使衙署。同治六年(1867),经两江总督李鸿章批准,江宁布政使李宗羲对衙署进行整修,“以崇政体”,新建房屋319间,今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内保存的古建筑即其所为。同治七年整修园林,因其水石之旧,薙茀除秽,扶阤累倾,临池为榭(名静妙斋,即今静妙堂),冠阜以亭。继后,几任藩台均进行整治和修缮。光绪三十年(1904)春,江宁藩台黄建笎再次“捐赀延工”,维修该园,恢复北假山上的亭子,取名“绿墅”,于西北坡新辟迎翠草榭,补栽修竹,种花四壁,园貌为之一新。黄建笎为此作《瞻园记》。据《金陵待征录》记载,园以石胜,有最高峰极峭拔。友松、倚云、长生、凌云、仙人、卷石,亦名称其实。石之下邃谷集祥,伏虎、仙姑、三猿、明道、垂云诸洞,盘纡曲邃,足增幽况。其室宇或因时易名,而钓艇尤据其胜。仙人、倚云两峰,传为宋徽宗花石纲之遗物。

民国时期,瞻园初为江苏省省长公署,1933年,为国民政府内政部和中统特务机关前身特工总部所在地,是关押革命志士和爱国人士的囚笼。早期共产党人邓中夏、罗登贤、郭纲琳、何葆珍、徐全直等烈士都曾关押于此,并牺牲于雨花台。《江南名园之瞻园》王莉莉:白鹭洲公园

旧时,秦淮河水入上水门,经利涉桥至金陵闸,逆闸口往南,河水与白鹭洲公园水池相连。提起白鹭洲,名句“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千古传颂,妇孺皆知。诗人笔下的白鹭洲,乃指位于城西江东门外滨于大江之中的一长形沙洲,将滔滔江水一分为二。洲上遍生芦苇,秋日芦花盛开,白鹭群集,因以为名。陆游的“全家稳下黄牛峡,半醉来寻白鹭洲”诗句,即指此处。随着沙涨水落,洲陆相连,胜景消失,以至明正德年间有诗人来此寻踪觅迹,发出“声华谁觅乌衣巷,形胜空吟白鹭洲”的感慨。此时,位于城东南隅的徐太傅园,亦称东园者,则声名崛起,它是今白鹭洲公园的前身。白鹭洲公园

民国十三年(1924),金巴父子在东园故址开设义兴善堂,救济贫困。由士绅集资开设茶庐,因同年修葺园内鹫峰寺发现镌有李白《登金陵凤凰台》石碑,茶庐取名白鹭洲,并立有《白鹭洲茶庐建筑碑记》石碑。那时荒园水沼,黄芦白鹭,景致与江边白鹭洲十分相似,有人作了一副对联:“此地为中山故苑,其名出太白遗诗。”地方又集资对东园进行拓建,相继建起烟雨轩、藕香居、沽酒轩、话雨亭、绿云斋、吟风阁等景点,形成了初具规模的小型园林。民国十七年10月,南京特别市市长令工务局收回义兴善堂及白鹭洲茶庐产权,筹建白鹭洲公园。翌年建成开放,时有陆地面积2000平方米。修葺后的公园逐渐恢复昔日独具野趣的佳丽景色,尤以“春水垂杨”“辛夷挺秀”“红杏试雨”“夭桃吐艳”著名,合称“鹭洲春日四景”。1937年日军侵占南京后,园景日趋颓败,四时佳景不再。至1947年只剩“一二假山石,几树春花,几处亭台”,大部土地沦为菜畦。《秦淮明珠白鹭洲》杨献文:桃叶渡

我国古典诗词中经常提到的“桃叶渡”,是夫子庙东侧的一条古老的街巷,已有1600余年的巷龄。它与邻近的乌衣巷齐名,是历史上许多诗人墨客流连、歌咏的胜境。秦淮河桃叶渡

桃叶渡位于秦淮河与青溪的合流处,为“十里秦淮”的一个古渡口,曾是一处行人依恋不舍的送别点。六朝时期,南京有两处著名的送别点:一处是南郊铁心桥西侧石马山之巅的劳劳亭,系三国东吴时所筑,其名借用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中“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的诗句而得名;另一处就是闻名于世的桃叶渡。两处皆为六朝胜迹。昔日,渡口附近布满楼台水榭,河面游舫鳞集,笙歌达旦。沿街人头攒动,为宴客、游乐和送别之所。特别是古渡口的一角,情人在行将分别之时,相互倾诉无限幽怨,风韵诱人,素有“桃叶渡前歌不绝”之说。

东晋时期,书法家王献之(王羲之第七个儿子)常迎送爱妾桃叶在这里渡河,并作《桃叶歌》:

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

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

此诗颇昵而佻,为乐府吴声流韵。桃叶才思敏捷,当即和之曰:

桃叶映江花,无风自婀娜。

春花映何恨,感郎独采我。

从此,桃叶渡名声大噪,该渡口和岸边这条呈弧形的小巷道均因之闻名,文人骚客亦接踵而至。“桃叶渡”之名,成为他们笔端下一则得意的典故。

由此可见,这条巷道和古渡景观,含情脉脉地蕴涵着王献之与桃叶盛传不衰的风流佳话。沿渡口河滨地带,不知激发过多少文人的妙思灵感,写下了难以确切记数的诗词篇章。

桃叶渡曾以“桃渡临流”之名,列入清代“金陵四十八景”之一。星移斗转,历史变迁,古渡和巷道饱经沧桑。时至今日,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和胜迹的复建,它仍是这条带状景观中一处闻名的景区。《六朝胜迹聚秦淮》王引:杨柳村古建筑群

杨柳村位于秦淮河畔,龙都镇西北面。它地处秦淮平原腹部地区,河川纵横,良田阡陌,富有浓郁的江南田园风光。这里距南京城约30公里,其南面便是古称“泉都”的龙都镇,秦淮河从它身边流过,上游为著名的湖熟古镇,下游便是方山,往南可达秣陵关,往北可直达石头津,交通运输极为便利。六朝时这里设有典农都尉,筑有方山埭,开凿有破岗渎。这是一条沟通三吴地区的人工运河,可使富饶的江南地区的物产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建业(南京)。

杨柳村分为前、中、后三个自然村,村庄坐北朝南,倚山傍水,背靠低矮的小丘陵马场山,前临碧波荡漾的杨柳湖。整个村庄呈东西长南北窄的长方形格局。中、后杨柳村毁于清末咸丰年间的兵火。现存的前杨柳村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是一处典型的江南明清建筑群,其规模之宏大,建筑之精巧,为南京地区所仅见。

杨柳村明清建筑群是南京地区独一无二的、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古代民居建筑群体。建筑结构周密严谨,坐北向南,为多进穿堂式高墙深院,其规模格局堪称一流,大体保存了传统建筑风格。在中轴线上建门厅、轿厅及居室,并在左右纵轴线上布置书房、客厅以及次要住房和厨房、杂屋等,成为中、右、左三组纵列的院落群体,通风、采光日照等都考虑得比较周全。后部住房大都为两层建筑,楼上有“走马楼”宛转相通,和江南其他地方的建筑结构基本相似,但又有其独到之处。在建筑结构上,一般采用穿斗式木构架或斗式与抬梁式的混合结构,外围砌较薄的空斗墙。厅堂内部根据不同需要,用隔扇、屏门等自由分隔,上部采用“望砖”做成各种形式的“轩”,精巧美观,富于变化,并在梁架上饰有精美的图案雕刻,梁栋均不施彩,素雅明净。各个建筑群体之间,设有前后相通的“备弄”(即通道或夹道),既可起防火作用,又便于巡逻查更和闲杂人员进出,以减少对主体建筑住户的噪音干扰。有的宅院后面还设“更楼”。为了使环境舒适宽敞,减少暑热辐射,使之冬暖夏凉,宅院一律采取背山面湖、坐北朝南、成一字形排开、东西横长的平面布置。围以高墙,当然也是为了安全。在院墙上开漏窗,以及在房屋前后开窗,是便于通风采光。房屋的设计一般为三进、四进、五进,最多的“翼圣堂”是七进、十八道门槛。

一般情况下,客厅和书房前辟有花坛、花圃以种植花卉,个别地方还有葡萄藤架,天井和院子还栽种有芭蕉和天竹以作点缀,使整个庭院幽雅闲静、生机盎然。也有些宅院在宅左右或后部建造花园,广栽花木。整个布局井然有序,颇有“庭院深深深几许”的感觉。《秦淮河畔杨柳村》毛遂之:花牌楼与常府街

太平南路,是南京商业繁盛地区之一。北自文昌巷,南至太平巷一段,旧称花牌楼,明初曾名太平庄。当年明朝开国元勋开平王常遇春的府第前门就在这里,府前修建有华丽飞檐,形似牌楼,所以后人曾以这一段路名叫做花牌楼。至今东至复成桥,西接三十四标一条巷道便称常府街,是用作纪念常遇春这一明代元勋而保留的这个古老街巷名称。一说明太祖定都南京,为了表彰他手下大将常遇春的功劳,特地在现今杨公井附近建造一座花牌楼以志其功,所以从明初直到现在,人们就称这一段为花牌楼,花牌楼东南还有一条常府街,那里就是常遇春的府第所在。二说颇多相似,姑并存。太平路上的中华书局

抗日战争前,“花牌楼”这条街,除掉商业繁盛之外,又是书店林立的地区。著名的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世界书局、文明书局、大东书局等近代出版事业,均曾设肆于此,专家学者、莘莘学子,经常出入其间。它对南京地区的文化建设,起着很大的推动作用。常府街上有值得一提的事,这里从1919年五四运动期间起,直到1925年五卅运动时期,是南京学生联合会所在地。其时国立南京高等师范、东南大学以及其他各校学生中的先进人物,都曾聚会于此。它曾是南京中等以上学校学生与闻国事的地方,也是南京学生接受新文化、新思想的场所。回想在那风雨如磐、漫漫长夜的黑暗年代里,那些风华正茂的青年,在这里激昂慷慨,“挥斥方遒,粪土当年万户侯”的情景,犹历历在目。人们每路过这里,回想往事,缅怀革命先哲,无不肃然起敬。《花牌楼与常府街》赵丽莎:盛极一时的下关大马路

盛极一时的下关大马路,兴建于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夏秋之际,倡导兴建这条马路的是张之洞。

张之洞(1837—1909),直隶南皮(今属河北省)人,字孝达,号香涛,晚号抱冰,同治进士,1889年任湖广总督。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时,因原两江总督刘坤一受命为钦差大臣驻山海关,由张之洞代理其两江总督职务。张之洞在南京虽然只有两年多时间,但对下关的市政建设却十分关注。在其任内,兴建了接官厅码头(今港务局3号码头处),建造了洋式活动桥(今惠民桥前身),修建了通往城内的马路,为后来下关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马路于1895年秋竣工后,不到三个月时间,两旁就“购地造屋者日多”,马路上各种人力小车“往来如织”。到年底时,便有马车由江边码头通往城内大行宫一带了。下关大马路则是这条马路西部的起始段。

这条马路的建成,沟通了南京各港口和城内的联系,改善了港区的集散条件,为开办轮船货运打下了良好基础。同时,也使人力车、马车等城市运输行业纷纷兴起,码头附近的旅店、酒肆、商行也与日俱增。这对下关商市的繁荣和南京港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不过,当时张之洞修造的这条路并不宽大,所谓洋式活动桥也不过是一座定时开放的木制吊桥。1901年下半年,周作人(1885—1968)在其兄鲁迅之后,也到南京江南水师学堂求学。学校节假日,他经常“步行来回,到下关江边一转,看上下轮船的热闹”。因此,他对这条路和这座桥是比较熟悉的,并有评述:“惠民桥下因为要通船只,都是竖有很高的桅杆的,而桥上面又要通马车,所以桥是做得可以开放的。一不凑巧,遇着开桥的时候,便需等候着,要花费个把时辰。桥的这边也有一道横街,道路很狭,有各种街铺,最后至江天阁,可以吃茶远眺。”这座开放式的桥,于1923年改建成长60米、宽8.6米的南京最早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桥梁,名为惠民桥。那条很窄的横街,西至江边码头,东至惠民桥口,1907年拓宽后,是当时下关最宽的道路,故命名为大马路。1937年12月日军占领南京后,这条繁华商业街被划为军事用地,为日军碇泊场范围,实行军事管制。随后,这条大马路的路名也淡化了,因其地处惠民河之西,人们俗称河西。1953年,该路的鹅卵石路面改为沥青路面。它东南至惠民桥口,西至江边路,全长616米,宽8米,并恢复大马路原名,沿用至今。《大马路沧桑》赵元植:“三大不大”与“三小不小”

老南京街巷地名非常之多,有近两千。这些地名不是随便命名的,都有出处和来历。街巷地名本身名目繁多,丰富多彩,涵括各方面。街巷被这些具有深厚历史文化积淀地名所命名,本身就是具有文史价值和艺术欣赏性。

以数字来数地名的顺口溜有:半边营、一枝园、二郎庙、三茅宫、四圣堂、五台山、六角井、七家湾、八府塘、九层坡、十间房、百子亭、千章巷、万竹园。也有以方位、颜色等数地名的顺口溜,此处从略。凡此种种,饶有趣味。关于街巷地名,还有不尽妥当合理之处,流传于老南京百姓中就有“三大不大、三小不小”之说,奇文共赏,疑义相析。“三大不大”是:一曰“大香炉”不大。“大香炉”地在中山南路中段西侧,建邺路北侧,二十四中附近。据说此地因有一香炉而得名。香炉是比较大,不过较之一些十方丛林、大寺大庙的香炉就小了些。故曰大香炉不大。20世纪40年代初中华门外长干桥

二曰“大影壁”不大。“大影壁”在珠江路东段北侧。影壁者,照壁也。南京范围内比“大影壁”大的照壁多的是,如原两江总督衙门(现在长江路上的国民党的总统府)的照壁,瞻园路上原藩台衙门(布政司)前的照壁。故曰大照壁不大。

三曰“大石桥”不大。“大石桥”地在进香河路中段西侧,地质学校附近。原有一石桥,跨进香河而立,因桥而得名。然而此石桥在南京的石桥中只能算是小弟弟。外秦淮河上的中和桥、九龙桥、长干桥、三山桥、汉西门桥都比它大多了。内秦淮河上的大中桥、淮清桥、武定桥、正淮桥等也比它大。故曰大石桥不大。“三小不小”是:一是“小营”不小。小营地处珠江路东段和后宰门街北侧,大影壁东边。这里原是一处面积很大的军事营地,单演练场的范围就很大,马标、炮标等处在内,不知何故叫小营,就营地来讲南京城内无出其右者。故曰小营不小。就地名来讲,扇骨营、香浦营、木匠营等都比小营小。

二是“小街”不小。小街其地系指南门(中华门)外、过长干桥向左拐、进经扫帚巷,一直东行,过养虎巷,过南北向土城头(街)前面一条东西向的街即是,现叫双桥门街。也可从江宁路向南过雨花门再过桥(原来铁路桥,是为建市内铁路特开雨花门和建桥的)左拐即是。小街,老南京特别老城南的都知道,它是双桥门镇的主要街道。商铺作坊林立,是附近居民和红花、九龙等地百姓生活用品和农副产品集散地,比城内一些冷清的街巷大得多,也繁荣的多。故曰小街不小。

三曰“小门口”不小。小门口位于城南饮马巷西段,虽然叫小门口,却热闹非凡,其水斋庵丁字形交会处一带,不仅店铺一家挨一家,店面前摊贩一处靠一处。行人挑夫车辆川流不息,其热闹繁华程度远超过营门口、厂门口、校门口、新门口等处,人流量、店铺数也比一般街巷高。故曰小门口不小。《老南京的“三大不大”“三小不小”》第二辑古寺陵墓,多少楼台烟雨中吴志明:“天下第一禅林”——灵谷寺

南京灵谷寺位于钟山中山陵之东侧,原地址在独龙阜,古称蒋山寺,宋改称太平兴国寺,因明太祖营建孝陵选址在独龙阜,遂让迁今址。当时赐名为灵谷寺,又称大灵谷寺,规模很大,占地约500亩,是明代南京三大丛林之一,也有天下第一禅林之称。1853年遭兵燹毁,清同治重修,仅恢复龙王殿的一小部分。现寺内著称的古迹和建筑物有:

三绝碑

远在梁天监十四年(515),梁武帝为了纪念高僧宝志,在独龙阜宝林寺前建一座五层的宝志墓塔,塔顶置有琉璃宝珠,故名“玩珠塔”。当时名画家张僧繇替宝志绘像,到唐代吴道子又重新作画,李白作诗,颜真卿写字,并将三位大师的作品同刻在一个石碑上,故有“三绝”之称。元代又加刻了赵孟頫写的《志公十二时歌》。明初因兴建孝陵,塔与碑随寺迁灵谷寺内。后来碑、塔亦相继毁坏,清乾隆时按原拓片仿刻了一块立于塔前,清同治时,复建石塔于松风阁西侧。

玄奘法师纪念堂

据文献记载,玄奘法师圆寂于西安,葬于兴教寺塔,黄巢起义时遭盗而损残。后法师顶骨被南京籍的僧人法政从终南山紫阁寺得到,带回南京,19年后在长干寺内(大报恩寺的前身)重建一座砖塔,埋藏顶骨,名为“三藏塔”。清末塔遭兵燹而毁,在抗日战争时,敌伪从残基内发掘出顶骨,遂在小九华山兴建一座四方五级重楼式的砖塔,准备埋藏,后因故未能实现,便改存藏于今生物研究所,后又转到南京博物院、毗卢寺,再移到此灵谷寺馆内。

无梁殿

本是供无量寿佛的殿,简称无量殿。明洪武十四年(1381)建,全部由砖拱砌成,因无一根木梁,群众称谓无梁殿。于右任题写的“灵谷寺”匾额

殿东西长53.8米,南北宽37.8米,正背二面都有三拱门,左右各置拱形窗。殿立于台座上,作歇山顶,全部仿木结构形式,雄伟、庄严、稳重,是一座明代最早最大的无梁殿。1928年国民党中央决定利用寺的旧址作为革命阵亡将士公墓,将殿作为祭堂,并以它为主轴分成三组,殿前置牌坊,殿后兴建阵亡将士纪念塔。

纪念塔在1931年始建,1935年完成,平面八角,全部以钢筋混凝土为主骨,高66米。共九层,以绿色琉璃瓦为檐,塔外绕有走廊(云座),围以石栏杆的平台,塔之中部用螺旋式,扶梯有260多级围转而上,每层每面有门通至塔外绕之平座(阳台),绕台可供鸟瞰中山陵景物,现为灵谷寺主要建筑物。《灵谷寺灵谷塔》常希远:秦淮河畔的夫子庙

南京秦淮河畔的夫子庙,是南京城早期发祥地之一。夫子庙又称孔庙、文(宣王)庙,是古代祭祀我国著名的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庙宇,又是教育重地之一。因孔子被世人尊称为孔夫子,故其庙宇俗称“夫子庙”。

南京夫子庙始建于北宋,最初为东晋学宫(太学)所在地,宋景祐年间扩建成孔庙,从此孔庙和学宫合二为一。夫子庙自北宋建立以来,历经沧桑,几番兴废,清同治八年(1869)重建后,又毁于侵华日军战火。20世纪30年代夫子庙的街景

整个文庙建筑群分内、外两部分:内部为庙宇建筑,即大成殿和两庑、廊房等建筑组成的中心庙院;外部为附属建筑,主要包括牌坊、甬道、护栏、泮池、照壁以及聚星亭、魁星阁等。文庙内外部分的主体建筑与学宫的主体建筑均在同一条轴线上,由大成门的单层单檐到大成殿的单层重檐过渡到尊经阁的三层重檐,呈现南低北高、渐次递增趋势。从大照壁至卫山、敬一亭南北向为中心基轴,左右建筑对称排列,长310米,占地面积约26300平方米。由南向北依次为大照壁、泮池、石栏、魁星阁、聚星亭、天下文枢坊、棂星门、大成门、东西两庑、大成殿、明德堂、尊经阁、崇圣祠、青云楼、卫山、敬一亭。因此,文庙与学宫古建筑群是体现秦淮历史风光的核心区域,现已是秦淮风光带的核心景区。

大照壁位于秦淮河南岸,平面呈“八”字形,建于明万历三年(1575),全长110米,高10米,为全国照壁之最。它以秦淮河为泮池,池面广阔,范围之大在全国绝无仅有。泛舟其上,人影波动,意趣横生,可领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韵味。《流连忘返夫子庙》洪任吾:三访鸡鸣寺鸡鸣寺雪景

我在1929年初来南京看到的鸡鸣寺,就是清末重修的。主要建筑有观音楼、豁蒙楼等数座,皆面临玄武湖。豁蒙楼凌空建造,开轩远眺,湖光山色,尽收眼底,风景尤胜。楼为张之洞总督两江时创造,取杜甫诗句“忧来豁蒙蔽”之意,题名“豁蒙楼”,并为它书匾题诗。楼内还悬有梁启超写的对联:“江山重复争供眼,风雨纵横乱入楼”,今早已不见了。那时的鸡鸣寺,除了两三座楼外,满山荒草,从山脚到山顶庙上,沿路石磴,隔不多远,就有老妪乞丐,跪地讨钱。从下关江边进城的交通工具,只有一条市内小铁路,正走鸡鸣寺山前经过长江路口(叫国府站)去中华门外,游人要在此下车上山。从城南市区来的,只有乘人力车。要爬过铁路埂子,乘车过埂,客人须下车从后推车翻过去。这样地形交通,一直延续到解放前夕,还是这样。哪有现在市府门前多么宽平的马路,多路公共汽车电车在此设站,四通八达。

我第二次(1936年)来南京,鸡鸣寺山下是国民党考试院,由旧武庙扩修改建的。原是祀奉关羽、岳飞的,把他们神牌移放在考试院大礼堂楼上,名武德楼。院门前有一小段马路叫试院路,但当地人还叫这里是武庙。人们从外面雇车到鸡鸣寺,还要说走武庙才行。院门外东至九华山、太平门,都是弯曲小巷的棚户区。西经保泰街至鼓楼,坡陡道窄,人力车也不方便,哪有今天北京东路、西路、从太平门外延伸到草场门,多么宏伟畅快。

我第三次(1945年)来南京,旧考试院在抗日战争中,已变成汪伪政府所在地,伪国府、立法院、政治会议等伪机关都在这里。我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