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战略构想:广州智库研究报告(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8 23:40:42

点击下载

作者:广州市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战略构想:广州智库研究报告

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战略构想:广州智库研究报告试读:

发挥广州在珠三角创新示范区中的引领作用研究

当前,世界范围内正在孕育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全球科技创新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和特征,国家间的竞争也转向以科技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全面竞争。而西方多国正在进行的再工业化战略在本质上就是依托科技创新,致力于发展高精尖产业。因此,基于科技创新的社会生产力发展和劳动生产率提高,成为主导国家命运的决定性因素。世界各主要国家纷纷把创新提升到国家发展的战略核心层面进行部署,加紧出台重大规划和措施,而围绕科技创新展开竞逐,抢占创新潮流制高点,成为各主要国家的战略重心和政策焦点。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广东是中国创新驱动发展的先行省,拥有深圳和珠三角两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推动经济走向创新驱动和实现内生增长战略转型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有利于发挥珠三角创新体系优、创新能力强、创新环境好的独特优势,率先完善创新体制机制,在开放合作中加速集聚全球创新资源,形成国际前沿水平的科技创新能力,服务国家发展战略需要。

依据广州新型城市化的定位,广州是国家层面的国家中心城市,是珠三角层面的世界级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是广东省层面的省会城市、首善之区。如何充分发挥广州在创新示范区中的示范引领、辐射带动作用,以引导区域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增强珠三角的科技创新能力并提高经济效率,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创新驱动做出贡献是一个重要课题。广州作为珠三角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应该起到珠三角创新源头和体制机制先行先试区的引领作用,肩负着引领珠三角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使命,这不仅是广州中心城市的部署问题、政治任务,而且是广州自身发展的需要。本研究从珠三角创新示范区各城市D创新优势与产业发展特征、广州与深圳经济增长模式与动力转换、世界城市群与中国创新示范区发展趋势与经验启示、广州“三大枢纽”定位再思考四个方面展开分析和阐述,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广州在珠三角创新示范区的引领作用系统,旨在回答“引领什么”和“如何引领”的问题,最终提出发挥广州创新引领作用的对策建议。

一 珠三角创新示范区各城市创新优势与产业发展特征

(一)创新资源分布不均,广深两地优势明显

不同创新资源的地区分布存在差异,导致珠三角各市创新发展能力存在较大差距。在科研投入方面,深圳的企业研发投入强度最高,达3.68%,其次为佛山,达2.46%。中山、珠海、东莞和惠州的企业研发投入强度则处于中等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江门1.68%、广州1.16%和肇庆0.93%的研发投入强度相对较低。广州研发机构的政府投入最大,为54.64亿元,深圳第二,为3.75亿元,与广州差距较大。在高层次人才方面,深圳企业人才资源最为丰富,占珠三角企业研发人员的35.2%。广州虽居第二但人才资源总量仍与深圳有较大差距,与排名第三的佛山较为接近,没有充分发挥广东作为全国经济强省的人才集聚优势。佛山和东莞的企业人才资源禀赋处于中等水平。珠三角过半的研发人才集中在深圳和广州,但近几年有扩散趋势,尤其是深圳,2014年其研发人才数量同比下降了5.72%。而珠三角其余地级市的企业研发人员数量均呈稳步增长趋势。在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方面,广州在珠三角的优势明显,拥有80所高等院校(占珠三角的比例为63%)、97家科研机构(占珠三角的比例为57%)。珠海、深圳各拥有10家高等院校。惠州拥有23家科研机构。在创新平台方面,以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为例。2013年数据显示,全省共有国家级孵化器35家,均分布在珠三角地区。其中,广深两地分别有13家和12家,占总数的71%。东莞和佛山分别拥有4家和2家,中山、江门、惠州和珠海各拥有1家。2013年全省拥有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9家,广州有9家,深圳有8家,两地占全省的89%。广深两地在平台资源上占据领先优势,珠三角其余各市创新平台还有较大发展空间。(二)产业发展各具特色,广深两地整体领先,深圳创新产业优势显著

广州和深圳是珠三角经济发展的核心城市,但两市产业发展具有不同特征。近年来,广州依托国家经济中心城市、综合性门户城市和区域文化教育中心的优势,着力打造国际产业服务中心,产业结构更趋合理,三次产业结构为1.42∶33.56∶65.02,以服务经济为主体的产业结构基本框架初步建立,全年服务业增加值增长9.4%,比工业高1.6个百分点。广州的产业发展处在由工业化高峰期向工业化后期加快迈进的阶段。深圳产业发展的科技创新动力持续增强,着力打造国际产业创新中心,高新技术企业数量遥遥领先于珠三角其他地级市,已完成初级传统工业向高新技术产业、受托加工到自主研发生产的转变,并实现了规模化、集群化的经营模式。战略性新兴产业引擎作用凸显,增加值达5645.33亿元,增长14.1%,约占地区生产总值的35.3%,电子商务等新兴业态蓬勃发展。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约为4.02%,占比与世界排名第二的韩国水平相当。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5173.49亿元,增长11.2%,比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高2.8个百分点。珠三角各市的主导产业、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及产业主要发展特点见表1。表1 珠三角各市产业特征分析

佛山和东莞是推动珠三角经济的两个副引擎,均依托制造业发展优势,着力打造国际产业制造中心。佛山民营工业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69.6%,比2013年提高了3.7个百分点,对全市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79.8%。佛山的先进装备制造业正引领产业转型向纵深推进,工业技改投入助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固定资产投资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较低,为34%,内生增长能力较强,以本土企业为主体。佛山形成了以制造业为主导、以民营经济为主体、以专业镇与产业园区为载体的较有特色的产业体系。东莞顺应国内外经济环境,充分利用政策、区位和人文等优势,有效承接了中国港台地区和其他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大力发展外源型经济。东莞的外贸出口增长全国领先,实际利用外资增长快。按美元计价,2014年,东莞进出口总额为1625.30亿美元,同比增长6.2%。其中,出口额为970.69亿美元,增长6.8%,增速高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东莞合同外资金额为43.15亿美元,增长6.8%,实际利用外资45.29亿美元,增长15.0%。第三产业逐渐取代第二产业,成为东莞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惠州、珠海、中山、江门和肇庆的产业发展水平有待提高。惠州坚持“工业立市”和外向型经济路线,现代产业发展迅速,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转型升级步伐较快,创新能力持续增强,在高技术制造业和先进制造业发展水平上优势明显。珠海合理利用地理位置优势,坚持发展特色优势海洋产业,规划建设高端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高端服务业、特色海洋经济和生态农业的“三高一特”现代产业体系,与港澳两地经济合作紧密,旅游、餐饮等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中山致力于专业镇发展革新,合理突破“一镇一品”模式,规划壮大产业集群,整合全市资源着力打造“一个枢纽,两个基地,三个试点”的产业布局,加快推进产城融合,发展低碳经济,并依托深厚的文化底蕴及政府的支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江门经历了从农业经济向工业、服务业经济过渡的过程,是珠三角产业转移的主要目的地,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加快,分类实施产业改造提升,以交通运输装备制造业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迅速崛起,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发展,服务业不断壮大。肇庆发挥自身优势条件,构建“一核三带”的产业布局,积极接收广佛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努力将自身打造成珠三角地区的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集聚区和重大装备制造配套基地。肇庆的突出特点是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后劲增强,新兴经营主体日益壮大,规模化经营水平提升。肇庆的城市工业化程度也逐渐提高,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三)形成三大创新能力梯队,深圳领先广州

基于创新资源、产业特点、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以及新产品产值等维度,本研究将珠三角各市创新能力划分为三个梯队。

第一梯队是广州和深圳。广州和深圳均为创新强市。在创新资源方面,广州在高等院校数、科研机构数以及政府扶持方面更占优势,而深圳则在科研投入强度、科研人才以及对外经济合作方面更占优势。总体上,广深两市的创新资源实力相当。而在产业发展方面,深圳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61.5%,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73%,发展程度均显著高于广州(12.3%和55%),同时,深圳新产品产值为6941.57亿元,是广州3001.72亿元的2.3倍,两市差距较大。深圳创新能力更强。第二梯队是佛山、东莞和惠州。佛山在研发投入和研发人员等创新资源方面排位靠前,新产品产值较高,为2727.39亿元,但高技术和先进制造业发展程度相对落后(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分别为6.9%和32%);东莞在对外经济合作方面有显著优势,其综合创新潜力较大,高技术和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分别为33.4%和46%,新产品产值为2217.26亿元;惠州研究机构数量较多,现代产业发展水平高,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41.7%,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63%。因此,在珠三角地区中,佛山、东莞和惠州三市的创新能力均处于中等水平。第三梯队是珠海、中山、肇庆和江门。此四市创新资源不足,高技术制造业、先进制造业和新产品发展相对滞后,产业发展水平有待提高,创新能力较弱,限制了区域创新驱动发展。因此,珠三角地区创新资源丰富,工业和经济发展程度高,但各市间创新资源分布不平衡,相互间创新能力差距大,不利于区域创新驱动的一体化发展,阻碍区域整体创新水平的提高。

二 广州与深圳经济增长模式与动力转换

经济增长方式按照增长动力来源可以划分为粗放增长方式和集约增长方式,前者主要是以生产要素投入和生产规模的扩张为动力的经济增长模式,后者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的改善,是以提高生产要素的利用效率为动力的经济增长模式。世界城市发展转型的一般规律表明,经济发展阶段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进入创新驱动,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阶段更迭的重要动力引擎。在经济增长的不同阶段,由于经济增长的约束条件不同,突破约束瓶颈的动力源就会有所不同。随着经济增长的约束条件改变,经济增长的动力系统也随之更换。经济转型最根本的要求和任务就是更换经济增长的发动机。珠三角经济在经过三十多年的高速发展后,进入了转型发展的新时期,TFP的快速增长显示珠三角进入了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的新阶段。以下从三大需求和TFP两方面展开分析。(一)基于三大需求分析广深经济增长

改革开放至今,广州与深圳经济在取得了巨大发展的同时经济增长速度在不断放缓,两者经济的增长速度,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分别高达30%、40%的水平,缓慢下降,20世纪90年代末均保持在15%左右,而2013年分别为11.6%、10%。在生产总值的贡献因素中,消费、投资和出口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对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有着重要影响。由图1可知,20世纪90年代初中期,广州资本形成总额对于生产总值的贡献领先于其他因素,这一时期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拉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货物和服务净流出呈现后来居上的趋势,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21世纪初,由资本或商品和服务净流出推动经济发展已经不能成为经济发展的优势,在此阶段,最终需求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从近几年来看,资本形成总额的贡献率虽较高,但不能成为第一因素,货物和服务净流出的贡献率有下降趋势,依靠进出口刺激经济增长已十分困难。

相较于广州,历年来深圳三大需求对生产总值的贡献则表现得较为平滑。20世纪90年代,深圳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对资本形成总额、最终需求有着较大的依赖;21世纪初至今,最终需求贡献率依旧相对稳定,资本形成总额的贡献率则缓慢下降,货物和服务净流出通过不断增长来发挥其优势,从近几年可以看出,深圳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货物和服务净流出,资本形成总额的贡献率在不断下降,最终需求的贡献率相对稳定(见图2)。图1 广州三大需求对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图2 深圳三大需求对生产总值的贡献率

作为经济的重要推动因素,广州、深圳三大需求的增长在以不同的方式变化。两者最终需求的增长速度相对稳定,且在最近五年内,都有上升的表现;对于固定资产投资额增长速度而言,1985年,两者增速分别为45.3%、75.8%,随后,两者固定资产投资额的增长表现出缓慢下降趋势,截至2013年分别为18.5%、9.5%;进出口增长速度受外部环境影响波动较大,广州、深圳两者进出口增速在近两年都出现回落,广州回落较大,到2013年,两者增长速度分别由1985年的48.5%、34.6%下降为1.5%、15.1%。总结上述经济运行整体情况可知以下几点。第一,广州经济的增长主要依靠资本和最终需求拉动,货物和服务净流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不断下降,与此同时,广州固定资产投资额的增速虽缓慢减少但相对稳定,商品进出口增速波动较大,最近几年有较大回落。第二,深圳经济的增长主要依靠进出口推动,货物和服务净流出成为首要贡献力量,最终需求相对稳定、占比也较大,资本形成总额的贡献率则在缓慢下降。与此同时,进出口增速受环境影响波动较大,但仍保持较快增长,而固定资本投资额与最终需求增速呈现平稳态势。

当前,北京最终需求对生产总值的贡献占据绝对优势地位,比率超过60%,上海最终需求的贡献率也在逐年上升;资本形成总额对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北京、上海都在下降,不足40%;进出口对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全国平均水平在近几年有一定下降,北京、上海也在逐渐下降,现已不足5%。国际上其他发达国家,如在美国三大支出的规模占GDP的比重中,消费占据绝对主体地位,高达70%,甚至在2000年接近80%,其次为投资,最后为出口,且投资与出口两者趋于相同;而日本通过高投资率不断推动经济发展,最终消费需求占比持续增加,超过60%并接近70%,其在经济发展中已经占据绝对地位。 因此,依照投资、进出口以及最终需求的增长速度以及世界上发达国家的发展趋势和经验来看,广州、深圳将逐渐减少对进出口的依赖,通过高投资来促进经济发展,最后逐渐进入最终需求对经济有较大贡献的阶段,彼时经济主要靠消费来驱动,投资将逐渐减少并保持在一定水平。(二)基于TFP视角分析广深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本质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TFP)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因此TFP成为度量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最常用的指标。本研究采用索洛余值法对广州和深圳进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及其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测算,结果见表2。表2 广州各阶段因素增长率以及贡献率平均值

改革开放后,广州生产总值增长率与资本投入增长率有着相同趋势,经济增长在逐步放缓,资本投入增长率也在下降,但下降的速度要快;劳动投入增长率则变化不大,基本处于3%的水平,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则呈现上升趋势。在资本投入、劳动投入以及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中,资本投入保持绝对优势,贡献最大,劳动投入的贡献率则在10个百分点左右。全要素生产率对生产总值的贡献随着其不断增长发挥了显著作用,最高达到33.18%的水平。可见,广州经济的增长主要靠资本投入推动,劳动投入贡献并不大,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有所增加。

由表3可知,深圳生产总值、资本投入率以及劳动投入都保持着一致趋势,改革开放后呈高速增长,生产总值、资本投入增长率高达45.71%、67.70%,劳动投入增长率也处于16%以上。近几年三者投入都明显减少,而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却在不断上升。在资本投入、劳动投入以及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中,资本投入贡献最大,经过改革开放后的高度贡献后,近几十年的贡献率在60%左右,劳动投入对深圳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虽然在下降,但仍在15%左右,全要素生产率份额持续快速增长使其对经济的贡献率越来越大,保持在30%的水平。总体来看,深圳也在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的过程中向着国际创新型城市不断迈进。表3 深圳各阶段因素增长率以及贡献率平均值

对比总结可知,两者经济增长明显都依靠大量的资本投入,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还不显著,经济增长模式均为资本要素驱动。近十几年来,广州资本贡献率平均处于70%,深圳为60%;在劳动投入的贡献中,劳动投入对深圳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要高于广州,广州劳动投入的贡献率很低,在10%左右,深圳为15%左右;在TFP的贡献中,广州TFP的贡献相对深圳则显得不足,深圳TFP贡献率近些年平均处于30%的水平,广州则平均为20%,虽然以往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贡献的作用并不如资本突出,但两地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都在不断上升。随着两地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不断加大,经济增长也在逐渐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进而将两者TFP增长率以及贡献率细化来看,近15年来,广州、深圳TFP的增长率均呈现下降趋势,由21世纪初的5%降至1%,同时两者TFP的贡献率也处于不断下降的状态(见表4和表5)。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速呈现下行趋势主要是因为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和人力资本改善速度减慢,投资率过高及产能过剩,以及创造性破坏的过程受到抑制。通过对广州、深圳两个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增长率进行分析可知,近年来两市基础设施投资的增速要高于固定资本投资增速,在2010年达到25%。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在经济动力转换的过程中,政府可能会沿用老思路以投资推动经济发展。因此,在从过去过度依赖自然资源、劳动力和资本投入的增加,转向依靠质量和效益提升的过程中,应不断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等全面持续地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表4 广州近15年来各因素增长率及贡献率平均值表5 深圳近15年来各因素增长率及贡献率平均值

而珠三角其他各市如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净出口对生产总值的贡献较小,贡献较大的是最终消费需求和固定资产投资额,且固定资产投资额的贡献率呈上升趋势。可见各城市仍旧沿用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增长仍旧主要依靠投资驱动。但近年来,随着资源、环境以及发展成本的制约日益凸显,转型与升级成为提升经济发展层次与质量的关键环节。

三 世界城市群与中国创新示范区发展趋势与经验启示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背景下,城市群逐渐成为各个国家参与国际竞争的主要空间载体。城市群是指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向周围辐射构成的城市集合区域。城市群的特点表现为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各城市之间经济紧密联系、产业分工合理、合作紧密,交通与社会生活、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相互影响。在当前世界的城市群体系中,美国和日本两个国家的城市群发展最为迅速、集聚能力最强,已经成为全球市场中的主要竞争力量。北京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我国第一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苏南则为首个以城市群为基本单元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本部分结合世界城市群标杆和国内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发展特点及其优势,基于珠三角创新示范区及广州实践,讨论有助于珠三角创新示范区发展的经验启示。(一)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和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

以纽约为中心的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是世界六大城市群之一。该城市群从波士顿到华盛顿,包括波士顿、纽约、费城、巴尔的摩、华盛顿几个大城市,共有40个城市(10万人以上的城市),是美国最大的生产基地和商贸中心,是世界最大的国际金融中心。以东京为中心的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也是世界六大城市群之一,是由东京大都市圈、阪神大都市圈和名古屋大都市圈三大都市以及濑户内海沿岸和北九州地区集合而成的多核型城市群。其发展对珠三角创新示范区的启示如下。

重视发挥广州作为珠三角城市群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广州与周围城市的合理分工。在特定的范围内,中心城市具有增长极的作用,它的发展影响并带动城市群内的各城市,日本东京多功能于一体的性质,奠定了东京的核心地位,并成为整个日本发展的中心城市,同样,作为中心城市的广州,其核心地位更应该巩固,并辐射带动周围城市的发展。美国和日本城市群内的各城市均有合理的分工,城市群内的各城市应深化一体化的发展理念,树立协作、共赢的意识,组建城市经济协作网络,加强关联产业之间的合作,进行产业链的优化和市场群的互补,共同实现经济实力和城市群整体竞争力的提升。

优化产业结构,通过发展第三产业推动经济发展,发展现代服务业集群,加大研发投入,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广州2014年第三产业比重约为68.3%,与纽约(约90%)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广州的金融服务业优势较弱,第三产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广州目前已经逐步确立了服务业的主导地位,但是需要进一步促进现代服务业集群的发展,从而提升竞争力,为中心城市建设提供更多基础条件。纽约产业发展的成就在一定程度上应归功于将高技术的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目前,中心城市广州与深圳相比,在科研投入、科研人才、对外经济合作、新产品产值、高新技术企业数量、高技术制造业和先进制造业的发展程度方面均处于落后地位。因此,要奠定广州作为珠三角城市群中心城市的地位,就必须在未来的建设中加大投入,加强高新技术的研发以及使用,同时吸引和采用高端人才,推动城市功能进一步提升。(二)北京中关村和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北京中关村是第一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关村聚集以联想、百度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企业近2万家,形成了下一代互联网、卫星应用、生物和健康、节能环保等6大优势产业集群,集成电路、新材料、高端装备与通用航空、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4大潜力产业集群和高端发展的现代服务业,构建了“一区多园”的发展格局,成为首都跨行政区的高端产业功能区。根据2015年1~11月规模以上企业统计数据,示范区实现总收入32792.1亿元,同比增长12.9%。与北京全市相比,2015年1~11月示范区规模以上企业的工业总产值为8147.6亿元,占全市的比例超过50%(51.7%);示范区的专利申请量(44000件)、专利授权量(28062件)和有效发明专利(45236件)占全市的比例均超过30%,分别为33%、33.5%、62.4%。苏南是首个以城市群为基本单元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苏南地区制造业发达,企业规模优势明显,是全球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围绕产业高端化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大幅增长,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50%左右,形成了以光伏、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等为主体,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突出,成立了50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大中型工业企业中研发机构建有率超90%。园区载体发达,共拥有8个国家级高新区和5个省级高新区,为国家级高新区最密集的地区。

珠江三角洲创新示范区应借鉴中关村、苏南高度重视人才利用及创新的经验。除了充分利用本土人才创新及引进之外,还应充分利用“珠江人才计划”“扬帆计划”等重大人才工程,加快集聚海外创新人才,弥补高层次人才短缺的“短板”,打造珠三角国家创新示范区自己的人才工作品牌。抓好特色项目,推动新兴领域发展,为扶植企业发展,中关村园区启动了“十百千工程”和“瞪羚计划”两大项目。珠江三角洲创新示范区在建设中可以适当开展特色项目,促进相关行业的发展,做大做强相关企业。

同时,提高政策服务,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激发企业活力,借鉴苏南城市群的园区经济特色,推动高新区创新发展。中关村自主创新示范区利用包括国家、地方和园内独有的大量政策扶植、引导、服务企业,为产业园快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实际上,优惠的政策是吸引企业、解决企业问题、激发企业活力、促进企业发展的有效手段,通过制定相关政策,珠三角自主创新示范区的相关部门应在产业规划上发挥主导作用,推动新兴科技领域产业的迅速发展。实施高新区升级行动计划,制定高新区创新发展评价指标,引导高新区建设一批新型研发机构、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金融服务平台、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等。推动高新区建设一批国家级和省级创新型产业集群。

四 广州“三大枢纽”定位再思考

广州“三大枢纽”、国家创新中心城市是广州城市定位的一级指标。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广州的“三大战略枢纽”(以下简称“三大枢纽”)建设具有密切联系。广州要坚持价值创新引领,大力推动创新驱动发展,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形成新的发展动力源和增长极。(一)广州“三大枢纽”的基本判断和总体评价1.判断一:得益于区位优势与转型条件,广州已基本形成了与“三大枢纽”相匹配的城市发展规模与发展阶段

广州地理位置优越,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占地面积达7434.4平方公里,2015年年底广州常住人口规模达到了1270.08万人,居中国第6;2015年广州全年生产总值为16706.87亿元,在2015年中国主要城市生产总值排行中,位居第3。2.判断二:在“三大枢纽”建设层面,广州已打下坚实的基础,国际航运和航空枢纽的建设条件基本成熟

广州拥有初步发达的国际航运市场、强大的腹地经济和集装箱物流,具有完善的后方集疏运系统,与港澳地区合作交流密切,与国际诸多航空口岸和经济区有合作关系和贸易往来。目前,广州高新区、中新广州知识城、科学城、智慧城、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生物岛、大学城、国际创新城、南沙明珠科技城连成一线,广州科技创新走廊已然成型。3.判断三:在“三大枢纽”建设层面,与服务经济相匹配的体制机制尚待建立和完善

2014年广州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42∶33.56∶65.02,其中服务业增加值超过1万亿元,标志着广州已经进入以服务经济为主的发展阶段。广州“三大枢纽”建设始终呼应城市功能提升、发展新业态的转型发展主线,依托国家创新中心城市建设“三大枢纽”,形成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型的空间格局,建设网络城市,使城市综合功能和国家中心城市的地位不断增强,但与服务经济相匹配的体制机制仍有待建立与完善。4.判断四:未来影响“三大枢纽”建设路径的关键变量将转向科技创新与业态创新

在全球化与信息化交互作用背景下,随着广州开放度的不断提升,未来影响“三大枢纽”建设路径的关键变量将从以往传统的物质生产力,逐步转向信息生产力所决定的科技创新与业态创新变量,使得通往“三大枢纽”的道路既不能简单套用国际经验,也不能墨守成规,而要牢牢把握全球化与信息化发展的特点,顺势而为。

在国际航运枢纽建设方面,广州航运基础设施条件完备,集疏运体系渐趋完善,海运需求旺盛。广州港由黄埔、南沙、内港、新沙4大港区和珠江口锚地组成,拥有一批设施先进的大型集装箱、煤炭、粮食、石油和化工等专业化深水码头,以及华南地区最大的滚装船码头。港口的硬件条件达到世界先进港口的水平,码头操作运营效率居业界前列,已基本形成由水路、铁路和高速公路等多种运输方式组成的综合运输网络。但广州的航运服务功能较弱,区域港口较多,融资渠道单一。航运服务设施分散,通关手续烦琐,信息服务较为滞后。珠江三角洲已形成世界级规模的港口群,拥有60多个运输港口,港口泊位的地理位置相对比较集中,区域内港口较多,竞争较为激烈。我国船舶年融资额的70%来自国外,航运融资渠道单一。

在国际航空枢纽建设方面,广州航空基础设施完备,建立了对外交通衔接网络。白云国际机场是全国三大机场之一。对外衔接道路轨道系统由高快速路、国道、省道以及轨道交通衔接。但机场与高铁枢纽联系不畅,区域辐射能力较弱。目前对外缺少连通广、速度快的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与广州南站、广州北站等综合交通枢纽联系不够便捷,导致机场对周边区域交通辐射范围有限。珠三角面临着香港机场和深圳机场对于客源腹地的强大竞争压力。

在国际科技创新枢纽建设方面,创新区域规划完善,重大科技设施建设顺利,创新科技成果丰硕。2015年9月29日,以广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核心的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获得批复。广州高新区、中新广州知识城、科学城、民营科技园、智慧城、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生物岛、大学城、国际创新城、南沙明珠科技城等正成为国际科技创新的孵化器。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的建设和应用推广加快,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运算速度连续6次蝉联世界第一。然而同时,广州传统要素驱动效率下降,高端要素集聚力不强,资本市场融资难和土地资源约束趋紧,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较弱。外部竞争激烈和内部吸引力不足是广州高端人才集聚能力不高的两大原因。创新要素投入不足,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2014年广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内部支出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为0.96%,低于深圳的2.2%、北京的1.2%和上海的1.9%。2014年广州专利申请量和专利授权量分别是46330件和28137件,专利申请量约为北京(138111件)的1/3,相当于上海、苏州、深圳的一半,处于明显落后状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相对滞后,知名创新型企业偏少。2014年广州高新技术制造业在中国的区位商值为1.13,而广州高新技术制造业在广东的区位商值为0.54,即广州高新技术制造业的专业化程度仅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大于1)而远低于广东平均水平(小于1)。2014年广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高新技术制造业的比重仅为11.85%,低于深圳(32.33%)、东莞(36.8%)及广东省(25.7%)。在2013年中国企业自主创新TOP100系列评价名单中,广州仅有17家企业上榜,低于北京的80家、上海的35家和深圳的31家。(二)“创新驱动发展”与“三大枢纽”关系分析

广州“三大枢纽”建设与“创新驱动发展”之间有着长远且深刻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创新驱动发展”与“三大枢纽”建设的互动关系上。因此,“创新驱动发展”为进一步明确城市发展转型目标,立足全球视野、集中有限资源、提高经济效率,加快“三大枢纽”建设步伐提供理论支撑与战略导航。1.“三大枢纽”的建设就是在拓展城市空间布局的基础上,带动产业的发展

广州“十三五”规划提出的经济发展蓝图的基本主线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核心战略,加快形成新的发展动力源和增长极”。其中,增长极的作用与内涵,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技术的创新和扩散,二是资本的集中与输出,三是产生规模经济效益,四是形成经济辐射效应。中心城市就像一个“磁场”,因其规模、市场、人口效益能够向外放射出强大的磁力,吸引资本、技术、知识人才向其集聚,产生“极化效应”;同时中心城市又是一个“辐射源”,能引发“扩散效应”,将创新成果、关联产业、信息交通等扩散到腹地,成为引领区域乃至国家发展的“火车头”。而动力源是支撑经济增长的外在动力和内在动力,来源于科学的空间布局,来源于科技创新、产业转型升级,以及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构建新的发展动力源和增长极,首先要拓展城市发展新空间,以新空间承载新产业。2.“三大枢纽”既是“创新驱动发展”的主引擎,也是“创新驱动发展”的目标

从“创新驱动发展”与“三大枢纽”建设之间的互动关系来看,“三大枢纽”既是“创新驱动发展”的主引擎,也是“创新驱动发展”的目标,“三大枢纽”作为“黄金大三角”,不仅是城市的重大基础设施,而且是产业、人才、资本、技术等高端要素的强大吸附器和辐射源,能够集聚全球高端资源,更好地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全面实施,助推国际创新中心城市的建设。此外,“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实施方法,也是“三大枢纽”的实现路径。同时,“创新驱动发展”又是挖掘广州城市转型动力的重大战略举措,而“三大枢纽”则体现了城市的综合功能,因此,“创新驱动发展”和“三大枢纽”建设是战略与功能的关系,两者统一于城市转型的过程之中。需要指出的是,“三大枢纽”并不是“创新驱动发展”的最终目标,而是阶段性目标,“三大枢纽”的阶段性侧重于经济功能实现,而“创新驱动发展”则是要把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和全过程,着力推进包括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组织创新、模式创新、区域创新和制度创新在内的一系列从发展理念到体制机制的重大转变,着力激发创新活力,营造创新环境,在创新中推动转型发展,使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在一定程度上深化和丰富广州“三大枢纽”建设的目标内涵,推动“三大枢纽”建设向纵深发展。其中,创新驱动的核心是科技创新,我们要以国际科技创新枢纽建设为核心,推动创新驱动和发展新动力。3.国际科技创新枢纽居“三大枢纽”之首

围绕产业关联的内在属性和广州“三大枢纽”的相互联系,广州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功能选择,应强调以协同创新为载体,促进产业关联、产业融合和产业升级。国际航运枢纽和国际航空枢纽互联互通,成为一个综合的有机系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打造全方位和多层次的“多式联运”体系。国际科技创新枢纽将两大战略枢纽集聚在一起,形成协同创新,产业关联度不断增强,产业融合的可能性和重要性不断提升。与此同时,国际科技创新枢纽又为其他两个枢纽的服务功能拓展营造环境、提供平台、奠定基础,因此在广州“三大枢纽”的排序上,国际科技创新枢纽应具有基础性地位和先导作用,以及具有基于创新的资源整合地位。广州要厘清“三大枢纽”的战略地位及其重要性,充分发挥“三大枢纽”的联动作用,结合“三大枢纽”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系,推动广州的经济发展,助力广州国际中心城市的全面建设。

五 广州创新引领作用系统

为把珠三角打造成为开放创新的引领区、创新创业的集聚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先导区、科技体制改革的先行区,充分激发创新活力,高效配置珠三角内外创新资源,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把广州建设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创新中心,广州需要引领珠三角区域经济的发展,打造珠三角经济增长的新增长极和引擎,为珠三角的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驱动力。在以上第一部分到第四部分的研究和讨论基础上,本部分基于如何发挥广州在珠三角创新示范区中的引领作用这一核心问题,构建了包括创新引领主体、创新引领内容、创新引领路径和创新引领空间四个维度的广州市创新引领作用系统。

维度一:创新引领主体维度。基于创新系统的理论,广州需要从企业、政府、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各类中介机构这几大主体方面发挥其在创新示范区中的引领作用。企业是创新主体,创新离不开企业家和创业家。政府要营造创新生态环境,吸引创新人才,加强政策引导,促进体制机制变革,提供便利便捷的公共服务。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是知识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能为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新思想、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技能。各类中介机构能推进创新的供给方和需求方互相配合。创新引领系统要依靠这些创新主体来实现和发挥引领作用。

维度二:创新引领内容维度。创新引领内容包括创新型经济(创新企业和创新产业)、创新创业人才、创新型服务(平台创新、载体创新和金融创新)、创新型体制机制、协同创新和国际合作以及创新的社会生态环境六方面内容。内容维度是创新引领作用系统的核心,旨在回答“引领什么”的问题。

维度三:创新引领路径维度。针对不同的创新引领领域以及广州引领珠三角创新示范区具体的方法和途径,回答“如何引领”的问题。

维度四:创新引领空间维度。包含两方面内容,其一,广州在引领过程中自身如何开展创新,促进发展;其二,广州如何带动和整合深圳,引领、示范和辐射珠三角其他地区。

以下以引领内容维度,结合其他维度对广州创新引领作用系统展开具体分析。(一)创新型经济是创新发展的主引擎1.打造国家级战略性新型产业策源地

创新驱动实现的载体是产业化。要真正推动珠三角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建设,必须培育一批能带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现代高新科技产业。广州要打造成为珠三角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策源地,辐射带动珠三角其他区域高新科技产业发展,通过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延伸,在珠三角形成较为完整的创新产业链,成为推进珠三角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排头兵,引领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抢占国际产业竞争制高点。广州应突出干细胞、移动互联网、集成电路、高端装备等产业。以智慧城市建设推动电子信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电子商务、软件、云计算、物联网、互联网、高端电子、数字家庭等新兴产业,打造智能装备,催生一批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加强海洋科技攻关,在海洋生物制药、新能源开发、海洋工程装备制造等科技领域掌握一批核心关键技术,打造海洋经济热点。实施一批生物技术重大项目,提升广州高新区的个体化医疗与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水平,打造生物与健康创新产业。广州要进一步发展先进制造业,完善制造业产业链,从制造环节向服务延伸,使加工制造向投资、品牌和生产性服务升级,提升技术水平,创新商业模式,发展新的业态。以推进企业信息化、社会信息化、政府信息化为着力点,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技术融合、产品融合、业务融合和产业衍生。广州还要在产业发展制度创新,尤其是模式探索、商业模式创新、疏通产业链条等方面发挥探索和示范作用,探索产业发展新模式。

在打造创新型产业的具体引领方式上,广州要重点突破关键和共性技术,推进创新成果应用示范,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向传统产业渗透,通过自主科技创新改造提升制造业以及在产业布局上重点突破,打造特色产业,实现错位发展。2.重点培育科技型领军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

创新型企业是创新经济的基本单位。广州要重点培育一批科技型领军企业,使它们在产业转型升级、自主创新、市场开拓等方面对区域经济发挥示范带动作用。高新技术企业的产生,必须以大量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为基础。广州要培育引进大批科技型中小企业,要顺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趋势,鼓励创办科技型中小企业。同时,要进一步推动传统企业对技术进行改造升级。

在具体引领方式上,广州要借助人才与资源的集中优势,培育高速成长的高新技术企业,支持企业加大对科技研发的投入,借助科技全球化的机遇,帮助企业实现技术标准的战略目标。支持企业对产业链中的关键领域、薄弱环节和共性问题等进行整体技术改造,推广共性适用技术,带动产业集聚发展。鼓励企业按照国内外先进标准改造提升现有产品,加快产品升级换代。同时,要打破发展新兴产业的路径依赖,紧密对接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和“互联网+”行动计划,对广州市的汽车、电子、石化、造船、纺织服装、食品饮料以及家具等传统优势制造业企业,进行智能化改造,实现从“制造”到“智造”的转型,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要坚持市场化、专业化、多元化的思路,加快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鼓励科技型企业自己建设孵化器,大力开展内孵化和外孵化活动,构建完备的孵化器、加速器以及加速器网络。鼓励大型骨干企业设立研发机构。(二)发挥广州教育基地和基础研究优势,建设创新创业人才的集聚地

创新人才是创新思想和知识的源泉。广州要发挥研究型大学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支持重点、特色、优势学科建设,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学科建设,依托市属高校开展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高高层次创新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培养能力与水平。推动创新创业人才快速集聚,将示范区建设成为国内创新创业最受保护、鼓励和支持,创新创业社会成本最低,获取创新创业资源效率最高,最吸引创新创业人才的地带。

在实现方式和路径方面,广州要加大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育力度。落实“羊城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支持计划”和“羊城创新创业领军人才支持计划”,引进、培养、支持一批高层次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团队)。探索开展若干项“广东省大科学研究计划”,鼓励和支持科学家参与国家和国际大科学计划,带动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迅速成长。加强人才引育载体建设。推进南沙新区、广州开发区、天河区3个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示范区建设,实行特殊政策、特殊机制、特优环境,探索具有示范意义和推广价值的人才政策体系。推进广州国际生物岛“千人计划”生物医药创新创业示范园区等一批人才集聚载体建设,探索建设有利于推动协同创新和创业发展的示范基地,为高层次人才在广州创新创业提供良好的载体。推进南沙“粤港澳人才合作示范区”建设,加强与港澳及国际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开展学术交流和项目共建,全方位构建粤港澳创新要素集聚平台、产业合作平台、科技研发平台、人才配置平台和跨国人才开发平台等人才载体支撑体系,集中打造资讯科技园、南沙科创中心(产业孵化器)、粤港科技创新产业园等一批高水平的公共科技创业平台。发挥高新技术企业引才主体作用,鼓励企业加大引才、育才投入。鼓励和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建立博士后流动站,以及企业中端人才创新团队的建立和创新人才层次提升培养。加大引才宣传力度,建立海内外引才联络机制,引导重点高新技术企业面向海内外引进人才、设置重要岗位。(三)推进多元化、多层次的创新型服务体系建设1.加强高新区以创新平台为首的产业集群创新平台、公共服务创新平台和科技创新投融资平台建设

加强高新区创新平台建设,成为平台创新的引领者。广州以建设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契机,以高新区和各类科技园区为核心载体,优化规划布局,加大统筹力度,推动创新资源开放合作、自由流动,通过创新要素集聚带动产业发展。特别要注意发挥高新区在创新引领中的领头羊作用。搭建产业集群创新平台,通过平台完成创新要素的集成、协同和整合,促进创新成果外溢,并逐渐商品化、产业化和国际化,催生现代产业集群,带动珠三角的产业变革。搭建以政府为主导的公共服务创新平台,使其成为宏观调控平台、管理服务平台和社会服务平台。搭建科技创新投融资平台,推动科技资源与金融资源无缝对接。

在实现方式和路径上,要利用南沙国家级新区的政策优势,重点建设广州南沙新区粤港澳创新创业基地、广州中科院工业技术研究院等重大创新平台。依托“天河二号”建设国家大数据研究中心,加快建设大数据技术平台。进一步推进广州中科院“一院四所”、中乌巴顿焊接研究院、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等开放型科技创新平台以及广州市119家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建设工作。建设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构建需求导向的应用研究、中试孵化、检验检测、知识产权、技术交易、专业咨询的全程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加强国家专利技术广州展示交易中心建设,支持中国技术交易所华南中心发展。通过创新基金、市场融资、招商嫁接、创业投资、风险投资等多种手段,推进政府引导创新投融资平台多元化。发展非银行金融机构,运用多种金融工具及衍生金融工具,建立投融资综合服务机构,发展众筹平台,推进广州股权交易中心和科技金融超市建设。2.构建科学合理的区域创新载体系统

通过高新区的先行先试,以一区多园、产业分工合作、要素有序流动等形式,加快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广东自贸试验区南沙新区片区、中新广州知识城、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民营科技园、智慧城、科学城、生物岛、大学城、国际创新城等创新载体建设。加快中科院生命与健康研究院、华南新药创制中心、军事医学科学院华南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中心等一批大型科研机构建设。加快广州北航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北京大学华南产业创新研究院、浙江大学华南技术研究院、清华珠三角研究院,以及以高校、科研院所为主体的国家医疗保健器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发光物理与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研发中心及实验室等重大协同创新平台建设。建设科学合理的区域创新载体系统。国家、省、市、区四级联动,推进各类科技园区建设,明确各园区的功能定位和主攻方向,实现错位、协同发展。支持科技园区向省级、国家级方向发展。组建符合园区特点的创新型产业联盟。推动大学科技园、民营科技园、专业镇发展壮大。3.强化创新科技金融服务的支撑功能

建立科技金融支撑体系。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建立科技资源与金融资源有效对接机制,营造科技、金融、产业一体化的生态环境,构建覆盖科技创新全链条的金融支撑体系。推进国家科技金融试点区建设。做好“广佛莞”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地区建设。加快建设广州科技金融服务中心。支持各区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天使投资引导基金和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推广科技保险工作,支持商业银行设立科技支行,鼓励科技企业发行中短期票据、融资租赁、资产重组和收购兼并业务,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和股权质押融资等科技金融服务。支持番禺区建设广东省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区。积极推动科技型企业进入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发展。建立科技型企业上市后备资源库,形成科技企业上市梯队。建立健全科技企业上市扶持制度,支持非上市科技企业通过新三板和区域股权市场进行股权交易及融资发展。(四)深化创新驱动的体制机制改革

创新型体制机制是创新经济的制度保障机制。要加强创新科研机构建设的体制机制。推动国有科研机构制度创新,鼓励民办科研机构发展,支持科学家领衔组建新型科研机构,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探索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发的组织模式,推动广州市科研机构创新能力进入世界前列。加快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市、区联动和部门协同,建立统筹协调的科技管理体制,完善重大科技创新与产业化任务的组织方式和协调机制,建立健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技资源的共享和运行制度。优化科技项目管理流程,完善科技经费管理制度,建立竞争性经费和稳定支持经费相协调的投入机制,优化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和成果转化的经费投入结构。同时,进一步完善科技评价和奖励制度、民生科技发展机制、人才激励机制以及政策支持体系。(五)推进开放、共享、包容的协同创新和国际合作1.将科教资源优势转化为协同创新的动能

把广州高校和科研院所丰富的科教优势带来的创新力量释放到企业和产业中。支持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合作联盟,鼓励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的人才双向交流。组建一批面向重大需求、多学科融合、多团队协同、多技术集成的协同创新中心,搭建协同创新交流平台。加快公共科技资源和信息资源开放共享,推动高校和科研院所向小微企业和创业者开放科研设施。鼓励大中型企业通过生产协作、开放平台、共享资源、开放标准等方式,带动上下游小微企业和创业者发展。支持开源社区、开发者社群、资源共享平台、捐赠平台、创业沙龙等各类互助平台发展。2.发挥地缘优势,推动港澳和国际合作

促进香港和澳门金融、商贸、信息、教育、人才、科研等优势与珠三角创新创业环境有机融合,努力拓展创新合作。加快发展科技服务业和信息服务业,探索技术和创新成果跨境转移转化机制。扩展广州参与国际科技合作的广度和深度。支持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承担和组织国际重大科技合作项目。鼓励国外大学、科研机构、跨国公司等设立研发机构,搭建联合研究平台。鼓励本土科技企业参与全球竞争。重点推进中乌巴顿焊接研究院、广州国家现代服务业国际创新园、广州开发区中欧区域政策合作试点地区、广州开发区(含黄埔智能产业园)中高技术产业合作重点区域、广州中古生物医药领域合作、中英生物桥等重大国际合作项目建设。(六)市场、法治和社会多维多措并举,优化创新生态环境

良好的创新生态环境是创新发展的支撑,是推进创新发展的基础。要培育、发展、创新创业文化,营造保护和促进创新的法治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构建服务自主创新的金融支持环境以及创造宜居宜业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法治环境建设。要加强商标、专利等知识产权保护。充分发挥广州知识产权法院的作用,加快建设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审查协作广东中心,落实与新加坡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合作协议,推进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以广州国家知识产权综合改革试验区为平台,加快建设广州知识产权交易中心、中新(广州)知识城知识产权服务集聚区,深化知识产权管理体制改革,建立统一高效的知识产权行政管理体制。探索建立知识产权银行、知识产权众筹等互联网金融模式,分技术领域建设若干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同时,要组织落实好与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协签署的战略框架合作协议,把“科交会”办成展示科技创新成果的“广交会”,吸引大批高端科技项目来广州产业化。要持续开展广州“中国创业导师行动”。新闻媒体要加大对创新人物和创新精神的宣传,在全社会培育创新意识,倡导创新精神。通过提升示范区载体功能,广泛集聚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降低创业成本,提高创业成功率,使广州成为适宜创事业、办企业、聚产业的城区。

六 对策建议

(一)加强战略研究,制定顶层设计

充分发挥广州在珠三角创新示范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中的作用,领导和统筹珠三角创新示范区建设工作,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明确各市的职责和分工,加快推动珠三角创新示范区建设。强化示范区建设工作的统筹机制。引导珠三角各市在规划制定、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等方面联动合作,鼓励创新要素合力流动,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空间格局,以及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产业化研究梯队推进、紧密衔接的时间格局。筹备成立广州市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示范区发展的相关规划和政策,以及协调整合各类创新资源的措施,为示范区及广州市的发展规划、自主创新推进提供顶层设计、决策咨询和建议。定期召开地区协调会议,集中解决珠三角创新示范区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明确各部门分阶段的工作重点和任务,及时调整推动示范区建设的政策措施。(二)加大政策支持,完善政策支持体系

构建普惠型创新支持政策体系,加强金融支持和税收优惠力度。建立税收政策落实部门会商和专家评审制度,大力推动国家和省各项税收政策的落实,制定必要的实施细则,进一步扩大各项创新政策的覆盖面。开展针对创新型中小企业的税收政策宣传,提高创新型中小企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比例。通过财政贴息等方式,鼓励商业银行开展中小企业创新贷款服务。另外,将创新产业和创新型园区用地优先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规划。优先保障创新技术能力建设、重点高技术产业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项目用地,将重点创新项目纳入重点建设项目“绿色通道”,提高用地等的审批效率。(三)突破重点领域,打造特色产业

重点突破关键和共性技术,发挥优势,突出特色,推进创新成果应用示范。培育能带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现代高新科技产业,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策源地,辐射带动珠三角其他地区高新科技产业发展,通过优势产业和新型产业的延伸,在珠三角形成较为完整的创新产业链。重点突出干细胞、移动互联网、集成电路、高端装备等产业,大力发展电子商务、软件、云计算、物联网、互联网、高端电子、数字家庭等新兴产业,加强海洋科技攻关,实施一批生物技术重大项目。另外,要进一步发展先进制造业,完善制造业产业链。以推进信息化为着力点,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向传统产业渗透,促进技术融合、产品融合、业务融合和产业衍生,通过自主科技创新改造提升制造业,在产业布局上重点突破。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