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书房(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9 20:57:44

点击下载

作者:谭地洲,张书榕

出版社: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亲子书房

亲子书房试读:

前言

“给父母一把开启亲子共读的钥匙,让孩子形成受益终身的阅读能力”——这是本书的撰写目的。“让孩子赢在起点,胜在终点!”这是一句商业广告语。但在信息时代和文明不断进步的时代,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取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对于未来的大人、今天的孩子来说,没有较高的素质和较强的阅读能力,恐怕只能望洋兴叹。

走入学堂的孩子,其阅读技能基本上由老师给予引导。那么,对于低幼孩子呢?很显然,这个年龄段的阅读技能,只能靠父母给予引导了。孩子还小,各项知识都处于启蒙阶段,如何让孩子正确阅读呢?许多父母在迷茫中艰难前行,如“我的孩子3岁了,我真的不知道该给他买些什么书?”这是最常见的问题;“我的儿子5岁半,他只喜欢奥特曼,我真不知道怎样引导他?”这是孩子制造的难题;“孩子总是对故事感兴趣,给他阅读其他内容,他就不感兴趣了,怎么回事?”这是对孩子心理特点的不了解,使亲子共读陷入尴尬……

父母在亲子共读中的种种困惑和难题,不但能在本书中找到答案,而且还能找到具体的阅读操作模式,虽然模式不是万能的,但是具体的模式会给你以启发,从而创造适合自己孩子的阅读方法。这是本书追求的境界之一!

很多父母羡慕丁俊晖的一杆横扫全世界,羡慕超级女生的一夜成名,羡慕刘翔创造的神话……但是,如果没有发现他们有非凡潜在素质的父母、老师和教练,这一切恐怕只能是永远的梦想。本书追求的另外一个境界就是想通过父母与孩子的阅读和相处,观察孩子的潜质,从而抓住培养的最佳期,及早成就你们心中的梦想!

阅读完本书,拿起纸和笔,为孩子和自己制定一个科学而合理的阅读计划吧!启动篇 让宝宝和书做朋友

每个妈妈都知道,孩子读书是一件好事情,而妈妈与孩子一起读书重不重要呢?回答是肯定的。而且,当孩子很小的时候,妈妈就开始与宝宝一起畅游于书海,对宝宝日后的成长是大有益处的。然而,在与宝宝一起阅读的过程中,你可能会遇到很多头疼的事。

小宝宝并不是一开始就喜欢书的,有的孩子根本就不会理睬妈妈的阅读,只有妈妈的单边活动;有的不爱惜书,见书就当面包啃、就当泡泡糖嚼,或者当成出气的东西撕。这是妈妈们遇到的最常见的问题。

其实,小宝宝是最容易和书交上朋友的。只要有耐心和方法,奇迹就会出现。我们更不需担心宝宝会损坏书,我们甚至可以让孩子把书当成玩具任其自由摆弄。如果宝宝不容易入睡,或者睡不塌实,不妨将睡前阅读作为“催眠剂”将宝宝带入甜蜜的梦乡。所以,为了带着希望的梦想越飞越高,请现在就让你的宝宝与书牵手吧!【一】现在的孩子很孤独

孩子如果特别喜欢上网就会染上网瘾,令家长头疼;如果孩子特别喜欢看电视就会成为电视迷,也令家长担心不已。但如果孩子从小就和书交上了朋友,那却能让父母省心不少。

其实,小宝宝是能和书交上朋友的,特别是现在的独生子女家庭。与小宝宝的思想一致的恐怕只有充满童趣的婴幼儿读物了吧!小家伙最容易和自己有共同思想的人或物成为知己。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发现我家的宝贝对书本还有着“深厚的感情”。在收拾书桌的时候,我无意间把给他念过多遍的《奥特曼》的故事书放进了垃圾桶。小家伙看见了,急忙爬过来把书从垃圾桶中捡起。我非常惊讶,于是又假装将这本书往垃圾桶中放,他急了,“哇哇”大哭起来。我把书拿回来放在书桌上,小家伙却不哭了。他虽然不会用言语表达,但他一定是这样想的:陪伴了我那么久的伙伴,怎么能说扔就扔呢?〇孩子找不到“共同语言”

现在的孩子,在物质上可谓是“享福的一代”,但比起上一代人,他们是否在精神世界方面缺少了点什么?不知道父母们有没有觉察到——孩子“很孤独”。有人就会感到疑惑了:从孩子出生那天开始,父母就围着孩子转开了,有的家庭甚至有六个大人围着这个“小太阳”转,他们怎么会感到孤独呢?是啊,有这么多人的关心和照顾,他们还要怎么热闹才行呢?是不是孩子的要求太高了呢?

其实,并不是小宝宝的要求太高,而是他们确实是找不到有“共同语言”的人进行沟通。不知家长们有没有这样的经验:和一大群没有共同语言的人在一起,场面越热闹越觉得自己孤独。在小宝宝的心灵世界里,围绕在他周围的这些大人与他是没有共同语言的。因此,他们感到孤独。他们只与同龄人有着“共同的语言”,或者说,只有他们之间可以进行心与心的沟通。特别是现在的城市宝宝,他们住在高楼大厦里面,除了父母或其他大人把他带到外面玩耍之外,其余很多时间都不得不待在这个“大盒子”(房子)里面,有时候家里甚至只剩下照看他的保姆。如果一幢楼里住的是同一个单位的,大家在休息时间还可以串串门什么的。但如果一幢楼里住的不是同一个单位的,大家彼此陌生,有的邻居甚至都不互相往来,对小宝宝来说,他们就更不好玩了。其实,很小很小的婴儿都非常渴望有小伙伴与自己交流。

我的儿子还不到半岁的时候抱出去,无论看到多么花枝招展的大人,他都“视而不见”,甚至是经常抱他亲他的爷爷奶奶也是“熟视无睹”。但当他看见其他小宝宝的时候,他却显得十分兴奋。即使是见到那些十多岁的中学生,他也表现出很大的兴趣。很显然,他很希望与他“身份相符”的人“打交道”。

怎样才能排除宝宝心中的孤独感呢?有一个最好的办法——那就是尽可能早地让孩子喜欢上读书。

将宝宝与书本联系起来,很多年轻的父母可能有一些模糊的认识。你可能知道诸如训练宝宝读书可以让他早识字,对日后的学习有帮助,可以培养宝宝的写作能力,还可以培养宝宝的能说会道,可以培养小宝宝的智能等等。对,如果能认识到这些,你已经算很不错了!事实上也如此。

你知道吗美国人口学专家认为,在开发儿童智力方面,中国的汉字比西方的拼音更有用。甚至连日本的石井勋博士也这样认为,日本幼儿五岁开始学习汉字,智商可达115;四岁开始学习汉字,智商可达125;三岁开始学习汉字,智商可达130。早期阅读“创造”的不仅仅是文学家!

也许有些父母会问:孩子喜欢和小伙伴在一起就让他们在一起吧,这有什么难的。可事实上是很难办到的,除非一个家庭本身就有几个宝宝。如果是这样,孩子的心灵孤独就不存在了。只有一个宝宝的家庭,有时候宝宝好不容易交上了一个好朋友,但有时候随着大人的工作安排,不是经常有条件让他们在一起的。有时候很想让宝宝去找他的小伙伴,又不知他的父母是怎么想的。把自家的小宝宝放在别人家里让他和他家的小宝宝一起玩吧,又怕影响他家大人的工作和休息。

还有,小宝宝喜欢把家里的东西乱扔,如果是几个孩子在一起就扔得更厉害。如果长期如此,有谁受得了呢?小家伙们只顾自己玩得高兴,他们却很少考虑到大人的感受。总之,这确实是一件很伤脑筋的事。

为什么书能消除宝宝的孤独呢?因为婴幼儿读物是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写的。越是优秀的儿童读物对婴幼儿的心理揣摩越深入。这些优秀的儿童读物可以伴随着宝宝的成长。有的优秀读物甚至可以影响孩子的一生。当小宝宝没有小伙伴的时候,他们就可以与书进行对话。

这一点,是我在儿子两岁半的时候发现的:那年国庆黄金周,远方的表姐把她家三岁的儿子贝贝带到我家来玩,那些天,两个小家伙玩得实在太高兴了。有时候,大人都受到感染而加入到他们之中。可是黄金周结束了,表姐要回去上班,贝贝也要回去上幼儿园了。在分别的时候,两个小家伙哭得连我们大人心里都感到很难受。但天底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儿子和贝贝分开后,情绪很低落,我也想了很多办法来调整他的情绪。贝贝回去的第二天,我对儿子说:“来,宝宝,妈妈陪你看书。”在书上,他又见到了他熟悉的兔宝宝、熊宝宝、猪小弟……看到兔宝宝的可爱、熊宝宝的顽皮、猪小弟的能干,儿子抬起头来对我说:“妈妈,我已经想好了,贝贝哥和我玩,贝贝哥就是我的好朋友。贝贝走了,书宝宝就是我的好朋友。”听了儿子这么成熟的语调,我的鼻子酸酸的,我知道他是在安慰自己。但同时也说明了在他幼小的心灵深处,他对书的信任和依赖。〇让孩子不再“默默无闻”

你可能时常听到这样的话:我们家宝宝天生性格内向,我们家宝宝天生爱说话,我们家宝宝就是胆小,我们家宝宝真太任性了……诸如很多孩子性格上的小毛病。由于遗传等因素的影响,任何一个孩子都不可能是完美的,所以父母们千万不要抱怨。再说,小宝宝的有些不太好的性格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改变的。但有些不太好的性格就不一定会改变。父母总是希望自己的小宝宝在各个方面都趋于完美。有什么简单又实用的方法可以弥补宝宝与生俱来的性格缺陷呢?“亲子共读”就是一个很值得一试的好方法!同事家的孩子性格特别内向,在外面很少说话,即使跟小伙伴在一起也没有什么话说。他爸爸说孩子在家里面也经常是“默默无闻”。别人家有小孩显得很热闹,但他们家却不一样,只是偶尔听到孩子把东西弄响,除此之外,就跟没有小孩在家一样。为此,父母很着急,用了很多办法想让他开口说话,但效果都不是很好。带他到医院检查,医生却说一切正常。有一天,这位同事看见我的儿子“叽叽喳喳”说个不停。他问我是怎样训练的,我给了他一个建议:和宝宝一起读书。父母读给宝宝听,然后给宝宝提问题,问题开始要简单,一定要引导宝宝回答。哪怕宝宝只说了一个字,父母都要给他以鼓励,每天训练20分钟。试一个月,然后看效果怎么样。一个月之后,奇迹出现了,这位“金口难开”的小宝宝终于有话可说了。看着他与其他小宝宝一起“畅所欲言”。同事感慨地说:“没想到读书对改变小孩子那么有效,早知道就不会走那么多的弯路了。”

其实,读书对人的性格的改变,早在16世纪英国杰出的哲学家和文学家弗兰西斯·培根在他的《论学习》中就提到过。他认为,人心智上的缺陷都可以通过读书来改变。

如果你认为宝宝在性格的某些方面有不如人意的地方,不妨试一下用“亲子共读”的办法。说不定,你和你的宝宝会获得意外的惊喜!〇什么时候开始读书

从什么时候开始同孩子一起阅读最好呢?这个问题甚至在学术界都没有统一的答案。大多数专家认为是越早越好。究竟早到什么时候呢?是出生后的半岁,是八个月,还是一岁?你是不是感觉很难把握?我国著名的词作家乔羽在四岁就能认识汉字三千,他的童年是在“神童”的赞誉声中度过的。其实,我国现代有很多伟人、名人、大师、泰斗都是在很早就开始识字阅读的,下面的表格列出了部分名人开始阅读的年龄:

这个表格能说明什么呢?从中至少让我们知道:

◆早期读书对培养各类人才都适合

无论是长大了想当政治家还是科学家,无论是想在自然科学方面还是在人文科学方面有所建树,都应该重视孩子的早期教育,特别是培养小孩子的阅读能力。并非如人们想像,长大了想做文学家才该在很小的时候重视阅读。“中国早教之父”冯德全教授已经提出了《三岁缔造一生》的理念,强调的就是孩子早期教育的重要性。相信做父母的一定不愿意让孩子的童年在“碌碌无为”中度过,都希望自己孩子的童年既快乐又能在童年中养成受益一生的好习惯、好方法。所以,想让自己的宝贝将来成为一个成功的人,就应该重视早期阅读。

◆早期阅读行为开始于婴儿期

得出婴儿期就开始阅读的结论,是根据这些有着辉煌成就的名人都是在四五岁就能进行独立、大量的阅读了。因为他们既不是天才,也不是生下来就识字的。而事实上也是如此,被认为是“中国早教之星”的刘俊杰出生时就启蒙,4岁识字近3000个,会四则运算,8岁就上了高中,15岁就考入清华大学研究生院,18岁就考入美国斯坦福大学,成为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朱棣文教授的博士。

因此,宝宝读书的行为应该开始于宝宝出生,甚至应该更早。当然,对宝宝更早的教育那就是胎教了,胎教不是本书要讨论的范围。我们这里谈到的宝宝阅读是从新生儿开始的。你可能会提出质疑,孩子这么小,怎么能读书呢?给他读什么呢?事实上,我们提出这么早就开始让宝宝读书是以婴幼儿的发展心理学理论为根据的,当然,也结合了很多妈妈的宝贵经验而提出来的。很早的婴儿阅读是要讲究方法的,而不同年龄段的宝宝阅读的读物是哪些呢?请一并参照后面相关内容。【二】让孩子把书当玩具

儿子10个月大的时候,我给他买了一套《小手撕不破》的圆角丛书。

有一天,我在厨房做饭,他独自在客厅里玩。后来我听见他“咯咯”地笑,我非常奇怪,客厅里只有他一个人,是谁在逗他发笑呢?我出来一看才发现他正在和书一起逗乐呢。他把这套丛书全拿出来了,然后一本一本地往外扔,一本本的小书翻着筋斗滚向阳台、沙发处,小宝宝乐得前仰后合,嘻嘻哈哈笑个不停。

看到小家伙如此开心,那些小书滚得如此“快乐”,我心中刚刚升起来的火气消散了。我被眼前的气氛感染了,也加入到他的“扔书游戏”。孩子更加来劲了,玩了一会儿,我对他说:“书宝宝玩累了,他们也该休息了,咱们把书捡回盒子里吧。”我把小书一本一本地朝盒子里放,儿子也学我的样子帮忙收拾。

后来,他时常这样扔书,我也陪着他一起扔,完了后帮着收拾好。同时,他对这套书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别的孩子来家里他也会翻出他的“宝贝”,给别人哇哇介绍,邻居笑着说:“你家宝宝太用功了!”当然,他从此也就爱上了书。〇玩具的重要作用

很多家长认为:小孩子没事干,又没有同伴在一起做游戏,就买些玩具让他玩吧,以免宝宝到处去动那些他不该动的东西。事实上,对玩具的其他作用,很少有人去做过深入的思考。儿童教育学家经过研究发现,宝宝在玩玩具的时候精力充沛、想像力丰富。所以父母千万别小看宝宝玩玩具的重要作用。

◆给宝宝带来心理的愉悦

在小宝宝的眼里,万物皆有生命,万物皆有灵性。宝宝在玩玩具的时候,一方面,玩具可以按照宝宝的意愿进行各种不同的“配合”,宝宝与玩具的这种互动使其心中产生一种满足感而感到愉悦;另一方面,宝宝可以让玩具在手中变换各种不同的形式使其产生成就感。所以有时我们会发现宝宝在玩玩具的时候会发出“咯咯”的爽朗笑声,这就充分体现了玩具给宝宝带来的心理的愉快享受。

◆锻炼宝宝解决问题的能力

宝宝在玩玩具的过程中,总是不停地使玩具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改变。从表面上看,宝宝玩玩具是很随意的。但是,通过研究发现,宝宝的大脑在玩的过程中也在不停地活动,他们在不停地想办法怎样完成自己“既定的目标”。所以,在看似毫无意义的玩耍中,其实,宝宝是在不停地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因此,在有的课堂上一些看起来很难的问题,平时爱玩的小朋友往往能够很好解决,问其原因,回答总是说:“不知道,小时候玩过。”

◆锻炼宝宝团结协作的能力

小宝宝最容易通过玩具为纽带而成为好朋友。有时候,几个小朋友在一起开始彼此都有陌生感,但如果这时候有玩具,他们之间的陌生感会马上消失而融在一起。虽然也会为争夺玩具而发生吵闹,但如果有人调节,不久,他们自然又会和好而一起玩耍,特别是那种需要几个小朋友一起才能玩的玩具,对提高宝宝的团结协作能力是大有益处的。

◆有利于开发宝宝的创造性和领导技能

在玩耍的过程中,宝宝会不断发展出一些新的、有创意的玩耍方式,因为玩具有多种新奇的玩法,宝宝也就会因此而不断的探索和尝试,这对宝宝的创造力的开发有不可低估的价值。另外,在玩耍的过程中,宝宝要将玩具按自己的愿望进行驾驭,无形之中也开发了宝宝的领导技能。

可以说,玩具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帮助孩子成长为成熟、自信和富有想像力的大人。〇书也可以当玩具

对年幼的小宝宝来说,我们应该将书的概念扩大化。书除了有承载文化知识和教化人的功能外,还应该是宝宝的玩具之一。考察这种特殊玩具的功能也就有其必要性。

既然书有了玩具的作用,父母给宝宝买书的目的也是为了宝宝各种能力的提升。那么宝宝将书当玩具也能达到此目的的话,我们对宝宝玩书、撕书等行为还会感到大为恼火吗?

其实,每个小宝宝喜欢上读书之前都是将书当成玩具的。小孩子对事物的认识,首先是发现他好玩,然后才会对其产生兴趣。很少有人会对曾经给自己留下痛苦印象的东西产生兴趣。书作为宝宝的特殊玩具,有如下一些特殊的玩具功效:

◆撕书对宝宝肢体和视觉的作用

宝宝撕书的动作可以训练其两手的协调性,宝宝在三四个月的时候就爱撕东西,特别爱撕书、纸片之类的东西。这个时期的宝宝,妈妈应该找一些旧书、旧挂历纸等让宝宝撕。另外宝宝撕书发出的声响可以刺激宝宝的听觉,他也会很自然地将撕的动作与撕书发出的声音结合起来。撕书或撕一些纸片的时候,纸上的画面会发生变化,这些刺激,都会让宝宝觉得撕书是一种有趣的游戏,能激起宝宝多种感官的兴奋性。所以,在宝宝1岁以内,宝宝撕书与看书都是一种学习。

◆扔书对宝宝自我意识的培养

大多数宝宝都喜欢扔东西,手上的书也不例外,只要他高兴的时候,他都会将书往外扔。有时,妈妈感到宝宝又不爱惜书,这样扔书会将书损坏的,所以看到宝宝扔书心中很不是滋味。其实,扔书除了能锻炼宝宝手臂的力量外,还能培养宝宝的自我意识,宝宝会感到因为自己的这个动作,就会使这个东西向远处翻滚,从而认识到自己的“威力”,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和自己的力量。这也是宝宝自我意识的最初表现。自我意识是人的意识的一种表现,而自我意识的发展可以促进宝宝独立性的发展。所以,父母一定要以“牺牲”几本书的代价来保护宝宝这种可贵的自我意识。

◆宝宝可以开发对书的其他玩法

每个宝宝都是发明家,只要让他们尝试,他们还会将书这一玩具的功效发挥得更好,如可以将多本书堆砌成不同的形状。只要妈妈能正确引导,宝宝一定会将书玩得更好;也会因此而对书产生兴趣进而爱上书,与书交上朋友。

将书当玩具,妈妈要注意的是:

◆要给宝宝选择适当的玩具书

宝宝撕的书一定是没有收藏价值的书,妈妈应该将有收藏价值的书妥善保管,不要将什么书都拿给宝宝撕。给宝宝扔的书,最好选用《小手撕不破》的圆角书,这种书的好处:一是不易扔破;二是可以翻滚,宝宝容易向外扔。

◆在宝宝玩书的同时,妈妈要对宝宝进行爱书教育

宝宝在撕书的时候,妈妈应该给宝宝反复不停地讲:这种书或这种纸是没用的,宝宝就可以撕了,但这种书是有用的,宝宝以后还要读的,所以这种书宝宝是不能撕的,宝宝看妈妈给你放在书架上,到时候妈妈拿下来跟宝宝一起读。虽然他当时肯定不会听懂,也就更不知道你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只要你肯坚持,宝宝会逐渐明白你的良苦用心的,也会逐渐养成爱惜书的好习惯。宝宝扔完了书之后,应要求宝宝与妈妈一起将书捡起来放到固定的地方,这是好习惯养成的开始,妈妈千万别错过这个机会。

你知道吗事实上,人们通常所说的阅读,指的是成人看书的一种行为习惯,而这种阅读习惯需要经过长期不断的练习才能养成。其实宝宝天生是喜爱书本的,书对宝宝而言就是一个玩具,在经由咬、翻、甩、搬等各种对书的探索行动中,宝宝开始了他的阅读之旅。宝宝翻书、玩书(最终多演变成为撕书)等活动,是对阅读的一种准备行为。〇与宝宝一起玩书

专家指出,宝宝在玩玩具的时候,最好有人陪着。如果条件允许,父母最好陪宝宝一起玩耍,因为父母是宝宝的第一玩伴,也是宝宝最好的玩伴。父母的作用不仅仅是给宝宝选择好的玩具。很多研究都证明:那些极具创造力的孩子,在玩的时候都有大人的参与。所以,既然宝宝将书当玩具,那么他们在玩这些特殊玩具的时候也同样需要大人的参与。绝不能让宝宝一个人在那里“自得其乐”。因为这对宝宝的心理发育和智力发育都不好。而且,大人在与宝宝玩耍的同时要为宝宝营造一个安全而和谐的玩耍环境。在玩耍的过程中,大人们要学着参与小宝宝的玩耍。在与宝宝玩书的过程中,下面几点需要父母注意:

◆以“悦”为主

玩的中心目的就是要使所有参与玩耍的人享受快乐,特别是要让宝宝体会到满足的快乐以及成功的快乐。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大人们大可不必将自己的主观愿望强加给宝宝,更不应该过多地干涉宝宝的玩法。如宝宝玩撕纸,你可以在宝宝面前表演各种各样的撕法,但不要强迫宝宝按照你的方法去做。

◆注意观察

在陪宝宝玩耍的同时,父母要仔细观察孩子的举动,确定这个阶段的孩子最喜欢哪种玩的方式,还要对比这个阶段与前些时候玩的方式有没有变化,根据具体情况给宝宝找相关的旧书或旧报纸。注意观察的另外一个目的是发掘宝宝内在的东西,这一点,宝宝在玩其他玩具的时候也是父母应该去做的。

◆在玩中学习

父母与宝宝在玩耍的同时,实际上也是一种学习。玩耍除了前面讨论到的锻炼宝宝的各种能力之外,语言能力也会得到发展。宝宝在玩耍的过程中总要与父母交流的,宝宝开始可能只会与父母“嘀咕”细语;但随着宝宝年龄的增长,就会与父母有越来越多的交流,语言也会随之越来越丰富,交流的范围也会越来越广,有时甚至就会拿起手中的书,对书上的内容进行讨论,这样宝宝不就自然而然的与书亲近了吗?

你知道吗父母与宝宝一起玩耍对宝宝情感因素的培养也有很重要的意义。研究证明,富有积极性的玩耍,可以发展宝宝健康的情感因素,如宝宝在玩的过程中体会到的成功感、成就感等。与父母一起分享玩的经验,是宝宝在其童年时期与父母保持密切关系的纽带。【三】孩子在故事中入睡

小小是爸爸妈妈的心肝宝贝,她的到来给家中增添了无穷的乐趣,就连小小睡觉也是那么的“乖”,她安静地躺在小床上,旁边是妈妈在给她阅读《格林童话》呢!妈妈的声音柔和而缓慢,只见小小的眼睛望着妈妈的方向,一会儿就慢慢地闭上了,妈妈的声音也越来越小了,两个故事念完了,小小也进入了甜甜的梦乡,看着小小熟睡的可爱样子,妈妈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微笑……

有一位妈妈也曾这样分享她的经验:她从宝宝满月之后就开始在宝宝睡觉前用柔和的音乐伴随童谣和儿歌哄宝宝入睡。几个月之后,宝宝就习惯了这种方式,只要是伴随妈妈的阅读声入睡的,宝宝都会睡得很好。并且,在宝宝哭闹的时候,只要听到音乐和妈妈的朗读声,宝宝马上就会停止哭闹而安静下来。

当然,睡前给宝宝阅读除了让宝宝甜蜜入睡以外,还有很多的好处。妈妈们不妨在自己的宝宝身上也尝试一下,也许,你还会从中获得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〇睡前阅读,美梦的前奏

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都存在于人的想像之中,而在婴幼儿的思维中,想像力处于中心地位。宝宝在婴儿时期,还受现实世界的束缚,怎样让婴儿早日摆脱现实世界的束缚而进入精神世界里自由想像呢?而又怎样保护和开发幼儿已有的想像力呢?其中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用童谣、儿歌以及故事伴随宝宝的成长。而睡前的阅读,会让宝宝的梦想从这里飞翔。

◆开启和丰富宝宝的想像力

想像有两种,一种是再造想像,另一种是创造性想像。再造想像,是根据某一事物的图样、图解成语言描述而在头脑中产生关于这一事物的新形象,主要的表现形式是复述、替代。创造性想像是创造力发展的特点,而创造性想像,是在再造想像的基础上,对信息进行重新组合、再加工。在大脑中形成新的形象。一般说来,3岁的宝宝只要是再造想像,而到了4岁则向创造性想像转化。而阅读为什么能丰富开启和丰富宝宝的想像力呢?

细心的父母就会发现,那些好的故事和图画书本身就有很大的空白可供宝宝从不同角度自由想像。如果在宝宝睡前讲一些与梦、睡眠和晚安有关的故事,不但能引导宝宝安静入睡,还会使宝宝积累很多形象,而这些形象就是宝宝进行想像基础。在宝宝睡觉前,那些优秀的儿歌也可以开启宝宝想像的大门。所以,在宝宝睡觉前与其用单调的哄的办法让宝宝入睡,倒不如将睡前的内容也变成丰富而有趣的阅读活动。

◆赶走对“黑”的恐惧

多数宝宝都怕黑,有的宝宝一说到黑屋子、黑夜,就会产生恐惧感。所以很多宝宝在晚上睡觉总是很难,总是要大人陪,并且在入睡后很容易做噩梦。有的宝宝在半夜突然醒来大哭,这其中除了疾病的因素外,多数情况都是因为宝宝带着恐惧入睡的,而睡后做了噩梦引起的。

睡前给宝宝念念儿歌,讲一讲书本上的故事、白天发生的故事或者父母小时候成长的故事,这样不但可以分散宝宝的注意力,不再把注意力集中在“黑”这个令宝宝害怕的意象上;而且还可以帮助宝宝释放情绪,调整好自己的心情。带着平静的心情入睡,不但能让宝宝少做噩梦,还可能促使宝宝做一个甜甜的美梦。所以,尽管是在黑暗的夜晚,只要你付出了爱,宝宝心中就会产生光明而远离恐惧。

◆促进宝宝心理的健康发展

在宝宝每天进入梦乡之前,父母与宝宝在一起共享阅读的美好时光,对宝宝来说,不但能学到很多的知识,提高理解力,还会促进宝宝心理的健康发展。晚上,爸爸或妈妈在柔和的灯光下,伴随着优美的轻音乐,用和缓的语调讲述着宝宝勉强能理解的美好故事,诵读着节奏明快的儿歌或情趣横生的童谣,宝宝会感到心理和精神上的满足,从而产生安全感。〇让睡前阅读更有效

要达到睡前阅读的较好效果,父母还要做到以下几点:

◆安排宝宝在固定的时间上床

要想宝宝能在听故事中甜甜入睡,关键是每天要在固定的时间安排宝宝上床。在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点——宝宝的小床旁,给宝宝讲故事,诵读儿歌或童谣。这样一方面可以让宝宝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宝宝和你同时培养起一份好心情,准备进入一天中最美好的一段“亲子时光”。

◆阅读内容要合理

睡前阅读的两个目的:一是促进宝宝获得知识,二是达到甜蜜入睡的效果。所以在内容上要加以选择:

A.可以选择有关父母成长的故事

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经验,每当讲述自己的过去的时候,总会陶醉其中。你讲得入神,宝宝也会听得入神。有你的牵引,宝宝的思绪会随之漂向远处,慢慢地就进入了梦乡。另外,讲述自己的成长故事,让宝宝慢慢地了解你的成长足迹,增进了宝宝对父母的了解,这样等宝宝长大以后,不易形成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代沟。

B.儿歌和童谣

儿歌和童谣是宝宝最喜欢的,因为宝宝即使不能理解其中的含义也会琅琅上口。伴随着轻柔的音乐,宝宝会陶醉其中,慢慢地他就会在你的爱和美妙的音乐中甜甜入睡。

C.宝宝经历过的日常生活中的故事

宝宝睡前的阅读,其实应该将阅读的概念扩大化,内容也不要选得太严肃。只要能专心听讲从而达到心情的平静就可以了。所以,将宝宝曾经历过的日常生活中的故事让其重现也是很好的方法。这些故事一方面宝宝较熟悉,他很容易静下心来专心听;另一方面经常再现宝宝曾经历过的事,会促进宝宝不断回忆事情的经过,还有利于增强宝宝的记忆力。

D.简短、富有诗歌韵味的小故事

那些简短、富有韵味的小故事,不但在宝宝睡前讲对其入睡特别有效,而且也最受宝宝的欢迎。这样的故事既简单又没有复杂的故事情节,甚至没有什么大的意义,但这类故事适宜反复讲,讲故事的方式也可以自由创造,如可以像唱歌一样缓缓地唱。这类故事对帮助2岁前的宝宝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有很重要的积极作用。

E.不要选择需要宝宝动脑、兴奋的故事

大一点的宝宝需要父母给他们讲些有情节的故事。但是宝宝睡前的故事就不能选择那些有复杂情节、充满离奇的故事。因为宝宝听了这些故事后容易兴奋,反而影响宝宝的睡眠,所以那些历险、幻想和恐怖的故事都不是睡前应该选择的内容。睡前的故事内容一定要健康、充满童趣,能营造一个温馨的氛围,有利于宝宝入睡。

◆全身心投入

很多年轻的父母很难将睡前给宝宝的阅读坚持下去,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太在意宝宝的反应。如果看到宝宝的注意力好像没有在这里,这时很多父母就感到自己的努力白费了,达不到什么效果,因此自然也就没有了坚持下来的信念。

其实,宝宝的注意力时间是很短的,用大人的标准来要求宝宝是不合理的,也是违背人的心理发展规律的。有的家长总担心自己的讲法或者自己的阅读是否标准等等,所以不能将自己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到自己讲的或读的内容上。适当地对宝宝进行观察是必要的,但是过多的注意就会分散自己的注意力,不能全神贯注地做该做的事。

你知道吗其实,宝宝的理解力和接受能力往往超乎我们的想像,看似他毫不在意,但可能他的思绪已经随着你阅读的内容在翱翔。父母要做的就是心无杂念,全身心地投入到你要阅读或讲的内容之中。只要能坚持下来,宝宝的进步会令你欣慰的。第一篇 陪孩子一起读书

宝宝依偎在妈妈的怀中,妈妈抱着宝宝,双手捧着书本,用轻柔的声音为宝宝讲述书上的内容。宝宝也不时打断妈妈的讲话,对着书本指指点点,嘴里还发出“咿咿呀呀”的声音。妈妈也因此停下来,与宝宝一起“交流”,还不时做着一些小宝宝喜欢的动作,小宝宝不时地发出开心的笑声。——这是一幅美妙的、充满爱意的母子共读图。

有一位中学生,与父母的关系曾经一度相当紧张,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爸爸陪他一起读了一本书,而且就书中的内容交换了一些看法,从此以后,他们找到了交流的途径。然后父母就与他一起读一些书,之后作些讨论。逐渐的,这位学生与父母的关系也变得融洽多了。后来这位学生说:“我发现老爸、老妈与我还是有共同语言的。”

我想,那些长大后很难与父母沟通的孩子,如果父母在他们很小的时候就培养与自己一起读书的共同爱好。长大后的孩子一定会与父母成为朋友的。这就是共读培养出来的深深的亲子情!【一】亲子共读,亲情纽带

函函是个可爱的小乖乖。她两岁那天,一大家子人给她过生日。姑姑问她:“爸爸妈妈,你最喜欢谁呀?”

小家伙不假思索地说:“妈妈!”“为什么呢?”姑姑很好奇。“妈妈和我一起读书!”

原来,爸爸因为工作的关系,很少有时间陪函函一起阅读,更别谈讲故事给她听了。这个回答可让函函的爸爸“吃醋”了,后来爸爸也学妈妈,有时间除了带函函出去玩之外,也不忘了和函函一起读读书,还会编些故事给她听。这可把小家伙乐坏了。

每位父母都对自己的宝宝爱入骨髓,但在有限的时间里,怎样才能将我们心中深深的爱传达给宝宝呢?我们又怎样来影响宝宝的成长呢?有一位妈妈曾这样写道:我亲爱的孩子,妈妈不可能每时每刻都陪伴着你,但是,妈妈深爱着你。和你在一起,我愿意用书来传递我对你的爱。妈妈将期望也通过我们的共读传达给你,我相信你会慢慢明白妈妈的心。

我们不是诗人,但为人父母的我们,都希望培养出优秀的宝宝,更希望这个优秀的宝宝与我们永远相亲相爱。〇健康发展亲子关系

父母与子女的亲情关系是一种非常特殊的情感关系,所以人们赋予它一个专门的名称“亲子关系”。而亲子关系就是专指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包括父亲和子女的关系、母亲和子女的关系。亲子关系是人们形成的第一个人际关系,这种关系对人的影响很大。

◆亲子关系的特点

与其他关系比较,亲子关系有着较强的不可替代性,不能用朋友关系、师生关系、同学关系以及夫妻关系来代替。特别是母子之间的亲子关系,从母亲受孕之时就已开始。母亲的十月怀胎,包括婴儿出生3个月的这段时间,心理学上称为“生理共生期”。在这个时期,妈妈把胎儿的欲望要求完全看做是自己的欲望要求去满足他。对妈妈来说,这就是养育宝宝的基本主题,而这个主题将贯彻以后的整个育儿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亲子关系也是不能用其他任何关系替代的。因此,从宝宝落入妈妈体内的时刻起,父母都要为建设好这种不可替代的关系而努力。

亲子关系成立的条件是只要双方一存在,这种关系就会存在,无论双方的心理感受如何,这种关系始终是存在的,而且是没有办法改变的。这种持久性也是亲子关系最突出的一大特点。从这个角度讲,如果将这一重要的关系维持得较好,这种亲情,可以是人类永恒的美好情感。在宝宝生理和心理机能还没完全成熟之前,这种美好情感的培养主要责任在于父母。

亲子关系还具有典型的强迫性,这一特点主要是指父母与子女之间都无法自主选择对方。这种关系在人们没有出生之前就已经确立,而且这种关系一旦确立下来就永远无法改变。任何一个人都没有办法选择自己的宝宝,包括他的长相、身体特征、心理特征等。相应的,宝宝也不能选择自己的父母,包括父母的身体特征、社会地位、心理特征等。既然是这样,做父母的就应该首先从思想上接受小宝宝,无论他是我们所期待的那样也好,还是与我们的期待有一定的差距也罢,我们都要从内心深处接受他。调整好父母的心态,把深深的爱心注入给娇弱的宝宝,将父母心中满意的宝宝培养成让你更满意的宝宝,将不太让父母满意的宝宝朝着父母满意的方向培养。

另外,亲子关系具有明显的平等性,父母这一方永远处于主导地位。亲子关系的出现对父母的影响相对较小,一般来说,父母对这种关系的出现是有准备、有计划的。另外,父母对这种关系的身体和心理机能都相对成熟,有着相对丰富的社会经验。但是,对宝宝而言,这个关系是被动的,是最初的,这种关系的质量、特点和程度对宝宝日后的个性、情感和人际关系的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既然父母起着主导作用,这种关系的质量和发展程度就绝大部分取决于父母,父母如果用正确的方法和用足够的爱心来经营这种关系,宝宝无论是心理的成长还是身体的成长都会朝着良性方向发展。

◆不同阶段的亲子关系

亲子关系会随着宝宝年龄变化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婴儿时期的亲子关系与小学时期的亲子关系有很大的区别;小学时期的亲子关系与中学和大学时期的亲子关系也是不相同的。年龄阶段决定了亲子关系的特点。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宝宝从出生到青春期要经历5个关键的转折时期,父母可以根据不同的时期各自表现的特点对宝宝进行相应的教育。

新生儿时期(0~1个月)

这一时期宝宝的脑功能发育正常,对宝宝以后的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影响,这个时期宝宝面临的问题是要从身体上和心理上突然适应外界环境的巨大变化。宝宝这时期对爱的渴求是可想而知的,他们主要通过两个方面从母亲那儿得到爱的满足:一是吸吮母亲的乳汁;二是要求母亲的抚摸。

1岁左右:这个时期要求父母对宝宝进行注意力、语言表达和动作协调能力的训练。如爬行、识字阅读、滑梯、接排球、跳绳等。这些训练可以持续到3岁,识字阅读可持续到学龄前甚至初中。

3岁左右:3岁宝宝最明显的变化就是表现出强烈的独立愿望,希望什么事情都自己做。如喜欢自己吃饭,尽管可能弄得满地都是,也许根本就没吃到多少,但他们自我感觉良好。这个时期,父母不要去压制、改变宝宝的独立意识,而要因势利导,训练和培养宝宝的独立操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有意识地锻炼宝宝的胆量与勇气以及适应外界的能力。

6岁左右:这个时期孩子的明显变化是社会角色发生了改变。他们将从幼儿园步入小学,开始真正的学习生活,随之而来孩子就会感到些许压力,如每天的作业等。

青春期(女孩12岁左右,男孩14岁左右)

心理学家把青春期称为“第二断乳期”。进入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们,在心理上开始摆脱对家长的依赖,即使父母有时说的话很在理,但他们却时常产生逆反心理。这个时期的孩子,在思想、情绪、行为、自我意识、处世态度等方面明显不同于儿童期,但又不如大人那样成熟。这个时期的孩子最反对的就是那种居高临下的“家长式的教育”。所以对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父母应该坐下来与孩子平等相处,不要说教。〇亲子共读,父母也受益

共读是增加亲子关系最有效的方式,特别是在孩子低龄阶段更为重要。

在与孩子共读过程中,很多人过分强调受益者就是宝宝,这对宝宝来说是不公平的。人们不是将与妻子儿女在一起享受的这种快乐叫做“天伦之乐”吗?很多父母总是抱怨孩子不听话,总是过分强调养育的艰辛,但他们很少在养育的过程中,享受到养育所带来的快乐。其实,从另外的角度来思考,与宝宝一起享受成长,这本身就会给平凡的人生增添无穷的乐趣。特别是在与宝宝一起阅读的过程中,如果你真正全身心的投入,就会发现这其中除了让宝宝受益不少之外,你也会在其中得到很大快乐。

◆宝宝对事物的接受能力,会令你惊叹

很多父母都小看自己的孩子,事实上即使是那些对宝宝要求较苛刻的父母,有时候宝宝的反应也会让他们发出“这小家伙真不简单”的感叹。传统的观念认为说话前的宝宝除了能吃、能睡、能哭以外就什么也不懂了,什么也不会了。如果再谈对宝宝的教育,那就是天方夜谭了,就更不要谈识字读书了。多数人认为,宝宝在1岁以后才能学习走路、学习说话;3岁以后才能学习唱歌、跳舞、做游戏等。

其实,所谓“无意识”,是不知不觉的、没有思维和语言参加的活动。宝宝在婴儿期的无意识心理虽不能为自己所察觉,但它有惊人的探究力、记忆力、模仿力,能适应巨大的“适应性学习”,来适应环境,求得生存和发展。宝宝能在短短的两三年里完成很多重大的学习任务,包括在不知不觉中学会多种语言。也许你认为这种说法有点言过其实,但是绝大多数“小不点”能在一两年内把一种口语学得惟妙惟肖,却是不争的事实。经研究发现,如果语言环境好,他们还能同时习得数种口语。

有一位母亲曾经感叹道:我家宝宝真了不起,几十种动物,我们只教了他几遍,他都能一个不差地将他们说出来。是的,如果人世间真有神童的话,那么婴幼儿个个都是“神童”。所以前苏联教育家丘科夫斯基就说,“的确,孩子才是世间无与伦比的脑力劳动者”。

只要你用心去体会,用心去感受,你的宝宝表现出了天才的素质,难道你不为之高兴和激动吗?这种快乐是任何快乐都无法代替的。这就是养育孩子带来的精神享受。

◆没有遗憾的人生才是快乐的人生

宝宝的大脑犹如一块空地,等待着大人们去开发。开发得当,对宝宝以后的发展就会带来良好的影响,反之,就可能留给你以及孩子无限的遗憾。被称为“中国当代早教之父”的冯德全曾说过:“你可以有童年的遗憾,但你不能给孩子遗憾的童年;你可以不是天才,但你能够成为天才的父母!”是的,我们大多数人之所以没能干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一方面是因为社会的进步离不开做“小事”的人,另一方面是因为我们没有做大事的能力。为什么呢?梅尼斯特说:“所有的孩子生来都是天才,但绝大多数孩子在他生命的最初几年里,天资被磨灭了。”所以很多父母经常发出如此的感叹:我们的孩子在小时候可不是这样,为什么长大了就变成这样了呢?这究竟是谁的责任,谁来为孩子天资的衰退买单?也许我们不能将责任完全归咎到我们家长身上。我们应该将责任归咎于我们传统的思想观念。

将宝宝培养成我们理想中的孩子,有太多的事需要父母去做,需要花费父母很多的心血。其中,婴孩时期的亲子共读是开启宝宝智慧大门的钥匙,也是将宝宝培养成健康人的有效方法之一。如果将来有一天你长大的孩子对你说:“爸爸妈妈,我谢谢你们”的时候,你不认为你是幸福的吗?这就是养育带来的回报和快乐。因为我们没有给孩子留下遗憾的童年,当然我们就没有遗憾的老年了,没有遗憾的人生是快乐的!

◆宝宝的进步,你的成就

刚生下来的宝宝,确实什么都不懂,但是随着你精心的照料,他逐渐学会了很多事情,也懂得了很多,相信你会有一种说不出的成就感。有一个农村的孩子,1岁的时候还没有去过动物园。有一天,有一个人牵着一只猴子从村子里经过,爷爷正抱着宝宝在院子里玩,宝宝一看见猴子就异常兴奋地指着猴子,嘴里发出“猴子,猴子”的声音,在场的人都很奇怪,“这孩子什么时候见过猴子啊,他怎么知道那是猴子呢?”宝宝的妈妈也非常激动,她说:“这是他爸爸在外地打工,回来的时候给宝宝买了几本关于动物的书,我没事的时候就教他,没想到他能将书上的东西搬下来。”爷爷奶奶也眯着眼睛笑开了,感叹着说:“还是要读书啊!”宝宝的妈妈就别提有多高兴了。谁说辛勤的养育不是伴随着快乐的?这种快乐,对于父母来说,恐怕比自己取得某种成绩还要满足得多。

你知道吗宝宝的成长给你带来了无穷的乐趣,反过来,做父母的是不是该感激我们的宝宝呢?感谢宝宝给我们平淡的生活增添的种种快乐。同时我也相信,这种亲子感情会随着感激而升华的。〇将爱注入共读的过程中

将爱注入亲子共读的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小宝宝没有成人那么理性,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完全是跟着感觉走的。在活动的过程中,他体会到了父母的爱,那么,他心里就会产生一种满足感,从而增加了他对这种活动的认同感。慢慢地他就会喜欢上这种活动的。

父母也许认为这是很容易办到的,但真的要每天都做到一心一意、心无杂念地与宝宝一起阅读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那可就说不定了。因为每个人都有喜怒哀乐的时候,本来我们都是很爱自己的孩子的,但有时候因为自己多方面的原因,很可能就没有把这种爱表现出来。但小宝宝是不理解我们的。纵然我们都高喊着“理解万岁”的口号,小宝宝们是不会去响应这一套的。那怎么办呢?很简单,在我们状态不好的时候不与宝宝进行阅读的活动,或暂时停止阅读活动一天。

在与儿子的一次阅读中,我因为工作上的事而心情低落,但与儿子的阅读时间到了。我只好拿起书本和他一起阅读,但奇怪的事情发生了:阅读活动刚进行了几分钟,他就挣脱我的怀抱,玩他的小狗熊去了,不理我了。我知道在阅读中我没有把对宝宝的爱和激情注入进去,而只是为了完成一个任务而已。从此,我在情绪不好的时候就不阅读而换成带他到外面去玩。

因此,父母们可要注意这一点,一次心不在焉不会有问题出现,但如果经常这样,宝宝对书就会望而生畏。而且会影响宝宝以后的社会交往,更重要的还会影响亲子关系的良性发展。【二】亲子共读,重在互动“哈哈,我是老虎,我吃你!”儿子张大小嘴,手叉着腰,摆出一副威风凛凛的样子。“你敢吃我,我可是这里的大王!”我也神气十足地说道。“哈哈,就凭你,还是大王!”(看他鄙夷的样子,还真有百兽之王的感觉)“你不信,我们就比试吧!”……

这是我与儿子在表演《老虎和青蛙》,儿子扮演老虎,我扮演青蛙,儿子表演完之后的话语让我欣慰无比:“妈妈,你好聪明!其实我不想做笨老虎,我也想聪明!”我从来都没有给他讲过这是一个聪明的青蛙用智慧战胜了外表强大的老虎的故事,他和我在一起的阅读中,在表演中,自己领悟到了这一点,这是我没有料到的。

请记住:亲子共读在于共同参与,特别是孩子的参与,他会在参与中顿悟道理,感悟很多……〇请你“返老还童”

在与宝宝的阅读过程中,父母要调整自己的身份,说得形象一点就是父母要变成演员,要忘记自己的真实身份。与宝宝一起阅读的时候,你就是小宝宝,或者是与宝宝年龄相仿的小朋友。你们有很多可以交流的话题。甚至可以将宝宝当成你学习的榜样。

◆根据宝宝的实际心理选择读物

现代父母都很重视对孩子的教育,有的父母恨不得将知识变成巧克力喂给宝宝。天底下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太多了。很多父母在孩子上中学以后,只要孩子有1的希望取得好成绩,做父母的就会付出100的努力,我们常常为这样的父母所感动,但在感动的同时,我们的心情又十分的沉重。因为这些父母竟忘记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简单道理。很多父母在子女的教育上,很盲目,没有遵循孩子成长的规律。所以有的父母虽然付出了很多心血,但对孩子的教育却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当我们的孩子还处在婴幼儿时期的时候,父母要特别注意这个问题。

在给宝宝选择读物的时候,父母要对婴幼儿的心理有所了解,然后结合自己宝宝的实际情况,给宝宝选择适合他这个时期阅读的读物。你需要暂时忘掉你是工程师的身份,你也要忘掉你是化学教授的身份……你这个时候就是与宝宝相差不大的孩子。他这个时期喜欢动物类的,也只能接受这些简单的东西,你却给他买的是关于宇宙飞船的读物,这就难以找到与宝宝共同的话题。

◆根据故事的情节变换自己的角色

宝宝的读物大多是根据婴幼儿的心理特点编写的。很多读物的内容都会有宝宝熟知的动物,而且在这些读物中,动物都是有思想的,而且会导演很多有趣的故事。这都是根据小宝宝的思维特征安排的,在宝宝的精神世界里,想像占了主导地位。即使在宝宝的思维中,也有许多想像的成分。心理学研究发现,宝宝的“万物有灵”的思维和“万物有情”的思维是宝宝想像思维特征中的两个表现。所以在宝宝的读物中,猫猫会讲话、鸭子会侦探、小草会伤心、乌云会生气等。

在与宝宝阅读的过程中,父母要随时调整角色,要将自己融入其中。如在与宝宝一起分享《老狼请客》这个故事的时候,你可能一会儿是老狼,一会儿是狐狸,而一会儿又是黑熊。多数时候,你还要学会表演,故事的主人公伤心的时候,你要有伤心的表情,故事的主人公高兴的时候,你也要跟着笑。

只有父母具有了童心,小宝宝才会从内心深处接受你,进而才能找到与宝宝心灵相通的桥梁。最重要的是,只有这样才能将亲子共读变成享受阅读。

◆站在宝宝的角度理解问题

父母要考虑到宝宝的兴趣和他的接受能力。初为父母的年轻人很不适应这种思考方式,不要着急,与宝宝生活在一起,不久就会习惯的。宝宝的兴趣爱好与成人有很大的不同,而且每个宝宝的兴趣爱好还不一样,这就需要妈妈仔细观察,找到自己的宝宝兴趣爱好所在。小宝宝由于大脑还没有发育完全,所以,他们的理解能力远不及成人。而且,有时候对有些事物的理解很奇怪。因此,在亲子共读活动中,妈妈时刻要提醒自己:我是在和小宝宝一起阅读。

例如,有一位妈妈和小宝宝读到《善良的大熊》的故事的时候,开始小宝宝只沉浸在故事情节之中,根本不去管什么教育意义。妈妈把隐含在故事中的意义不知道重复了多少次。但小宝宝总是在不断地追问“小房子怎么啦?大熊救了小房子吗?”“小猪呢?小猪怕打针吗?打针疼吗?”等等与他生活经验有关的问题,而且,不知问了多少次这些“无关紧要”的问题。但对妈妈讲的什么教育意义根本不感兴趣,也没有记住。这位妈妈无奈地说:“不知我家宝宝怎么啦?为什么他总是记不住我的话。”其实,这位妈妈的苦恼就在于她没有换个角度来思考。

当然,站在宝宝的角度理解问题的前提是妈妈要有足够的耐心。如果没有足够的耐心就总认为宝宝是不是有什么智力或理解上的问题。连这么简单的道理都弄不懂,进而产生我家宝宝不如别人的宝宝的想法。妈妈们可千万别这么想。因为这种想法对宝宝的成长是极其有害的。所以,父母了解一点儿童心理学知识也是很有必要的。

◆记住,你不是传播知识的使者

在亲子共读中,父母是阅读的参与者,不是传播知识的使者。所以,对宝宝在一些问题上所犯的错误,你用不着大惊小怪,更用不着急于纠正。当然,这里的错误是指一些常识性的错误。因为宝宝在婴幼儿时期以形象思维为主,并向逻辑思维过渡。宝宝的感性思维决定了宝宝对事物的认识是从自我出发的,因为他们缺乏生活常识和生活经验,在理解和表达与妈妈共读的材料内容时往往跟成人的思维是大不一样的,甚至是相反的。

例如,妈妈在给宝宝讲《种鱼》的故事时,很多小宝宝都认为鱼确实是可以种的。有一次,我和儿子在菜市场买鱼,我让卖鱼的师傅把鱼给杀了拿回家就可直接煮,但儿子不同意,他非要把活鱼拿回家。他说:“我要把鱼拿回去种在楼前的花园里,等它长很大很大!”它的话让周围的人大笑起来。我当时没有纠正他这一常识性的错误。而是给他讲我们今天很忙,家里等着我们这条鱼吃。爸爸和爷爷奶奶他们在家里饿得受不了。“你的小肚肚饿了是不是很难受呢?”我问他,他想了一下,说:“好吧,那妈妈以后可要记得给我买活鱼哦!”问题就这样解决了。我们是不是在欺骗宝宝呢?不是的,因为这种常识性错误完全可以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得以纠正。父母可以让宝宝保持那种美好的想像,而暂时忽略宝宝所犯的常识性错误。

你知道吗对宝宝“异想天开”的言行,父母还应该给予保护。因为宝宝的思维是自由的。他们对事物的认识不会受环境的影响,全凭自己的感知和情感去看待事物之间的联系。在宝宝的眼中,任何东西都是有生命和有感情的,而且没有办不到的事情。实际上,宝宝的这种“思考和想像”就是创造性思维的火花。父母一定要好好地保护这种火花,这将对宝宝的未来大有好处!〇共读是对等的享受

亲子共读,不是父母的单边活动,如果父母在实际操作中,不小心将这种活动弄成了只有大人的表演,而没有宝宝的参与,或者是只有小宝宝在那里拿着书“刻苦研读”,这种阅读就不是亲子共读了。所以在亲子共读过程中,强调的是亲子双方的共同参与。有人曾说:共读的精髓在于共享生命的历程,父母在共读中引导宝宝展开创造性的思维,并帮助宝宝勇于自我表达,大人也应该在与宝宝的阅读中分享自己的情感与梦想。对父母和孩子来说,共读就应该是对等的享受,不是单边的付出与接受。

◆宝宝的参与

很多父母也许会问,大一些的孩子在阅读过程中可以通过提问等方式让其参与,而连话都不会说的宝宝怎么参与呢?这的确是个问题,小宝宝什么都不懂,与他如何交流?其实,心理学研究证明,即使是刚出生不久的新生儿,都会慢慢以不同的表情、手和脚的运动来表现自己。妈妈为能作出相应的反应,会努力去读懂新生儿的每个表情和动作的意思。母子之间,了解对方的意图,并能根据这个意图去行动,在这个过程中,妈妈和娇嫩的小宝宝之间相互主体性,已不是单纯的本能需要(生理需要)了,而是心与心的交流。虽然小宝宝不会说话,但是,母子之间能通过动作和表情等达到一种相互的理解和心灵的融合。这是0岁宝宝能够参与阅读的理论依据。

有人会问0岁宝宝怎样参与到亲子共读中来呢?这里举一个新生宝宝的例子。新生宝宝在睡醒的时候,就可以让他“阅读”,新生宝宝的阅读读物就是挂图,宝宝最爱看的是模拟妈妈脸的黑白挂图。将几幅挂图放在宝宝的右侧离宝宝的眼睛大约20厘米处,让宝宝看,父母要做的是记下宝宝对图的观察时间。宝宝有记忆力,到第三天注视的时间就将减少,注视的时间减少就说明宝宝已经记住这幅图像。所以第四天就可以换第二幅爸爸的图像。宝宝满月后就可以换上彩色图片了。父母还可以用自己的脸引起宝宝的注视,爸爸或妈妈把脸一会儿移向左,一会儿移向右,宝宝就会用眼睛追随着脸的方向,有时连头也转过去看。这可能要算做最早的亲子共读了(胎教除外)。在这个活动中,很显然就有宝宝的参与。

随着宝宝年龄的增长,宝宝的参与意识就会更强。参与的方式也会丰富多样。到一定的时候,就会将阅读、思维和沟通作为共读的三大支点,就是由阅读带动思维的运转,思维的火花借助沟通传达出来,沟通又会启发双方的思维,而新思维又会启动更新的思维,还会激起双方的阅读意愿。因此,最后达到的理想境界就是亲子共读在阅读、思维和沟通中运转,而父母与宝宝的心也在共读中紧紧地编织在一起。

◆大人的参与

父母参与亲子共读也是很重要的,需要几个条件:一是父母要有一定的时间;二是父母至少要能认识汉字;三是父母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爱心;四是要求父母掌握一些亲子共读的方法,了解一些亲子共读的知识。只要具备了这些条件,父母参与亲子共读就是可行的。

父母的参与是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虽然我们强调在亲子共读中,父母不是传播知识的使者,但是由于父母有较丰富的社会经验和理性的思维,所以你就应该成为引领宝宝叩开智慧大门的引路人。所以,大人的参与重在引导,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对宝宝的观察来引导宝宝。如你在与宝宝学习“日”这个字并给他解释“日”就是太阳的时候,恐怕小宝宝就开始要去拿玩具玩了,因为不形象。如果你将这个字变成象形文字写出来,他就会有兴趣了,而且还要自己试着画,还可以鼓励他描绘这个是太阳的笑脸。

◆共同参与

亲子共读中,共同参与是核心。也许你会问,前面谈到了双方的参与,不就是共同参与了吗?但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要将两者结合起来。在亲子共读中,有的父母注意了双方的参与,但基本上是你玩你的,我读我的,彼此之间没有进行交流,也就谈不上心灵的沟通了。如在和宝宝一起分享《老鼠整容》的故事的时候,也许小宝宝不停地要求看画面,而故事又较长,这时候,父母只有满足宝宝的要求,停下来一起与宝宝欣赏图画,也可就图画进行讨论,故事没讲完,怎么办?等宝宝把画看够了再说,他很可能就画提问,问题的答案就是故事的全部。这是很理想的效果。父母千万别干涉他的要求,而只顾自己将故事念完,然后来一句:“好了,今天就这样,玩去吧。”这样的亲子共读是没有效果的,而且你的某些行为还会对宝宝的心理发展产生不良的影响。【三】亲子共读,快乐为本“妈妈,这是黄色的橘子,是吗?”“是啊,宝宝真聪明,不但知道这是橘子,还知道这是黄色的橘子,看来妈妈要奖励你一个五角星。嗯,宝宝是最棒的!”“妈妈,这是一只漂亮的蝴蝶!”“对呀对呀,你真了不起,不但认得这是蝴蝶,还会说这是漂亮的蝴蝶,妈妈要为你鼓掌(鼓掌很简单,但对孩子来说,这会给他带来快乐和满足)。妈妈还要奖励你一个红色的五角星!”“妈妈,我想看书!你和我一起看吧!”“好啊,现在你真的不一样了,长大了,喜欢看书了,进步很大呀,妈妈很高兴你有看书的兴趣!妈妈还要给你一个大的红色的五角星哟!”

……

一路走来,宝宝的阅读得到了妈妈的鼓励和赞扬,宝宝得到了满足,感觉阅读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进而对阅读产生了兴趣。

妈妈鼓掌不需要付出太大的代价,画一个五角星也不需要费很大的工夫。但是,阅读给孩子带来的快乐和养成阅读的兴趣是无价的!〇孩子对快乐的需要

人从生下来的时候起,最喜欢体验的一种情感就是快乐。婴儿如此,成人更如此。所以,世间人们用得最多的一句祝福语就是“祝你永远快乐”。“永远快乐”是人们的善良愿望,因为快乐这种情感的产生是需要有条件的,一旦产生快乐的条件不存在,人是快乐不起来的。这里,我们要谈论的是小宝宝的快乐情感体验。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快乐,是人类最早体验到的基本情绪之一。对0~3岁的小宝宝来说,快乐有着巨大的意义,快乐的笑容是最有效的和最普遍的社会性刺激。小宝宝的快乐,不仅来自于生理需要的满足,还来自于宝宝的“成就感”。宝宝能感受到的快乐,不是通过成人的教育学会的,也不是通过模仿他人学会的。宝宝是从游戏中感受到的,从自己的活动及其活动成果中体验到真正的快乐,从这种愉快中得到的是对人、对社会的信赖,得到的是对人的宽容和忍耐的力量,以及应付环境的能力。

宝宝的快乐来自于自己的活动及其活动的成果。因此,父母在亲子共读的活动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选择宝宝力所能及的阅读内容

阅读的内容很重要,对宝宝来说,太难的内容,他不能理解,自然也就不会对所读的内容感兴趣。缺乏进一步对内容了解的欲望,怎么能让宝宝从阅读的活动中得到产生快乐的“成就感”呢?只有那些能让宝宝不太费劲就能接受的内容,宝宝才会乐于接触,在接触的过程中才会有成就感,进而产生快乐的情感体验。关于怎样选择宝宝力所能及的读物,将在后面有关章节详细讨论。

◆及时的鼓励和表扬

及时的鼓励和表扬是对宝宝进步的肯定,会让宝宝感觉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是成功的。因为阅读的进步,宝宝有时是不大清楚的。如他说出了“快乐星期天”中的“快乐”二字,可能小宝宝认为这是很自然的,但是他还是要得到大人的肯定后才能真正确定自己就是正确的进而产生成就感。鼓励和表扬不但能使宝宝产生愉悦的感受,还会使宝宝对所做活动产生持续的兴趣。实例将在后面的有关章节讨论。

◆尽量在阅读中穿插游戏

小宝宝的有意注意和有意记忆较差,抽象思维也较差,情绪极不稳定,而且小宝宝天生爱动。所以,这些因素都决定了年龄较小的亲子共读必须要与游戏结合,特别是与生活联系紧密的游戏是小宝宝最感兴趣的,也是小宝宝最有效的学习方式。更重要的是,小宝宝在游戏中更能获得快乐的情感体验。

其实,与生活联系紧密的游戏无处不在,如让宝宝看到“小鸟”的“鸟”字的时候,妈妈可以引导宝宝看室外的小鸟是怎么飞的,小宝宝也可张开双臂学习鸟儿飞翔的动作,即使0岁以内的小宝宝妈妈也可将其手臂展开学习小鸟飞行。小宝宝做的动作即使不是很优美,父母也要鼓励他,甚至表扬他,让宝宝在游戏中获得“成就感”而产生快乐的情绪。在无意中这样学习,肯定比一遍又一遍教小宝宝认这个字学得快、掌握得牢。所以,有人说,对学龄前宝宝来说,最好的教育方法就是“教在有心,学在无意”的“自然教育法”。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促进了宝宝心理的健康发展。

你知道吗对宝宝的快乐情感分析的作用是运用正确的理论来指导亲子共读的有效进行。亲子共读不是一件小事,对父母来说,要花费时间、精力和金钱;而对宝宝来说,正确的亲子共读将使其受益终身,不正确的亲子共读将会对宝宝的成长带来负面影响。严重的会使宝宝还没入学就产生厌学情绪。所以,亲子共读在正确的理论指导下进行是必要的。〇在快乐中阅读

由于人的心理都有趋利避害的特点,所以,要想宝宝能够喜欢与父母一起阅读而最终爱上阅读或者学习,就要强调“悦”读。“悦”不单单是强调学习本身要给宝宝带来“成就感”,还要强调在快乐的氛围中进行阅读这项活动。父母要特别注意给宝宝创造一个安静、舒适和温馨的阅读环境。要给宝宝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选择适宜阅读的地点

阅读地点的选择,首先要考虑的是光线。读书要求光线强度适中,也就是说光线不能太强,也不能太暗,小宝宝的眼睛正处于发育期,所以在给他安排读书地点的时候,要考虑白天尽量利用自然光,要选择采光条件较好的地方。专家指出,上午10点钟的自然光是最适合阅读的;晚上要利用灯光进行阅读,要求灯光的光线自然柔和。

其次,宝宝要有一个固定的读书空间。这样才能让宝宝有归属感,知道书在哪里,而且随手都可拿到自己要读的读物。父母可以这样给宝宝安排:卧室里可放温馨的、操作性强的玩具书。客厅可放美观适用的套书。浴室可放塑料玩具书,可让宝宝在洗头、洗澡的时候,一边玩一边洗。事实上很多小宝宝都不喜欢洗头,给宝宝洗头也是最让妈妈头疼的事,所以,不妨用玩具书来分散小宝宝的注意力。

放书的书架要以适合宝宝的身高和目光所及为准。读书空间的布置根据宝宝不同的年龄应该有不同的布置方法,0岁宝宝的阅读空间可以由父母做主布置,对于大一点的宝宝,读书空间的布置,要让宝宝充分参与,父母要给宝宝足够的自由,让他对自己的空间布置随意变化。

第三,要注意环境的安全。在宝宝整个生活和学习中,安全都是父母必须注意的首要问题。因为在亲子共读中,有父母的陪伴,相信你们会很好地保护宝宝,但是,这里还是要提醒父母注意:在宝宝阅读的空间里不要放危险品,如杀虫剂、汽油等。在宝宝阅读的地方不要放开水。如果宝宝要喝水,应该用一个带吸管的杯子倒入与人体温度接近的水。要注意电源和插座。不用的插座最好拔掉或用东西将其覆盖,而且要盖牢,要保证小宝宝的力量不能将其打开,要用的插座要将其置于小宝宝不能碰到的地方。同时,要在阅读和平时的生活中加强对宝宝的安全教育。家具要坚固稳定,特别是书架,不能做得太高,太高了,宝宝自己去取书存在潜在的危险。

总之,父母在给宝宝布置阅读环境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安全第一”的原则。

第四,读书环境需要安静。读书的地方,安静也是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宝宝的注意力最容易被分散。如果宝宝阅读的环境太嘈杂,宝宝不但不会专心于自己所干的事,而且还会影响宝宝和大人的情绪。所以,如果选择在客厅阅读,最好在宝宝阅读的时间里关掉电视,大家都保持安静,也可以选择其他人都去干自己的事的时候与宝宝一起阅读。读书时机的选择要靠宝宝与父母共同把握。

适宜阅读的环境是宝宝在快乐中阅读很重要的条件,不但如此,也是保证宝宝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父母应该重视。

◆大人需要有好心情

每个人都有喜怒哀乐的情绪存在,只要是人,都不能每时每刻都有好心情。况且,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每个人的头上都顶着不同程度的压力,特别是有了宝宝的这一代人,他们不但要承受来自社会的压力,还要承受来自家庭的负担,因为他们上有父母需要顾及,下有孩子需要呵护。如果要求父母每天都带着愉悦的心情同宝宝一起阅读,这种要求未免太苛刻了,也是很不现实的。但宝宝是不懂这些的,他们要的是父母的好心情,要的是父母足够的耐心,怎么办呢?

如果感觉心情实在是很糟糕,一下子实在调整不好,而又到了与宝宝一起阅读的时间,你不要勉强去应付了事,应该将时间暂时调整一下。虽然原则上要求将亲子共读的时间相对固定,但是在特殊情况下是可以暂时改变的。况且,对小宝宝来说,学习的机会应该是无处不在。父母要尽量避免将自己的不良情绪带给宝宝,这样一方面会影响亲子共读的效果;另一方面也会影响亲子之间的感情。除此之外,如果看到小宝宝“捣乱”或者“不听话”,还会加重大人的情绪负担。所以,很多妈妈都有这样的感受,自己心情不好的时候,小宝宝也特别烦躁。因此,在你心情特别不好的时候,可以暂时让宝宝自己玩,或者请别人带着小宝宝一起玩耍。

也许,家中已经固定了一个人与宝宝共读,但是,如果长期与宝宝共读的爸爸或者是妈妈心情不好,也可以暂时由其他人替代,替代的时候给宝宝讲清楚原因,诸如“妈妈(爸爸)感觉不舒服,今天宝宝就和爸爸(妈妈)一起读书了”。一般来讲,父母中的任何人与宝宝一起阅读,宝宝都是不会受太大影响的。如果父母不能与宝宝一起阅读,那就可以让爷爷或奶奶与宝宝一起阅读。对于3岁以下的宝宝来说,换人不要过于频繁,保持相对稳定就可以了。

你知道吗父母心情不好的时候,如果与宝宝阅读感到很压抑自己的情绪或者害怕这种坏情绪感染宝宝,也不愿意放弃与宝宝一起共度的时光,此时,你也可以选择另外一种既能让自己的心情放松,又能让宝宝从中受益的活动或玩耍的方式。例如与宝宝一起听听音乐,与宝宝一起到户外锻炼锻炼,或者与宝宝一起欣赏一段动画片等都是不错的选择。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帮助你调整自己的心情,另一方面宝宝也能从这些活动中感受到浓浓的爱意。

◆亲子共读,还要注意宝宝的情绪

在快乐中进行阅读,父母还要时刻注意小宝宝的情绪。下列情形不适宜与宝宝一起阅读:

正专心于某一件事的时候

如果小宝宝正在专心做一件事,这个时候最好不要马上要宝宝停下来而去阅读。因为这样宝宝会在阅读中还想着其他的事情。最好的办法是因势利导,就宝宝玩的有关内容进行引导。如宝宝在玩积木,要搭建房子,妈妈可以拿着写有“房子”的书指给宝宝说:“这就是你搭建的房子的字,宝宝,看看‘房子’。”并顺便给宝宝在白纸上写上“房子”两个字将其贴在宝宝搭建的积木房子上。这样宝宝在玩的过程中就会慢慢地将“房子”记住。这样的学习是自然的也是愉快的,而且还会产生较好的效果。

宝宝对阅读毫无兴趣,甚至很烦躁的时候

这个时候,父母要注意宝宝是不是身体不舒服,要给宝宝查查体温,对大一点的宝宝,可以问问他是怎么回事。如果不是身体的原因,父母就要想是不是宝宝不愿意接受这种阅读的方式。在这个时候,可以换一种阅读的方式,看看宝宝会不会产生兴趣。如果都不见效,那就暂时停止阅读。因为人的情绪会随着天气、环境等的变化而变化,可能小宝宝就是因为这些因素给他带来了不良的情绪。

宝宝很疲倦的时候

宝宝疲倦的时候,总是很烦躁的,又没有充沛的精力,小宝宝在这时很难集中注意力,所以,也很难在读书的活动中体会到“成就感”,当然更不会在阅读的过程中体会到快乐。因此,在孩子疲倦的时候,不要强迫他与你一起阅读,而是给孩子放上优美的音乐,妈妈在旁边轻柔地讲一个故事、读一段散文或者唱一首儿歌……让他慢慢地进入甜蜜的梦乡。

你知道吗宝宝喜欢变着花样玩。最让小宝宝感到索然无味的就是单调而又重复的活动。所以,要想让宝宝在快乐中阅读,不但要求父母不断地变化阅读的方式、穿插不同的游戏,还要求父母控制好阅读的时间。在此,需要父母观察宝宝在阅读活动中的表现,如果宝宝感到烦躁不安的时候就应该停下来与宝宝一起做其他的事情。〇让孩子的兴趣更持久

一切动机都来源于需要。人人都需要快乐,如果阅读能给人带来精神上的满足,那么,人就有阅读的动机。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兴趣是经过学习活动体验到成功的欢乐而逐渐形成的。因此,小宝宝如果在亲子共读中总是获得“成就感”进而产生快乐的情感体验,就会对阅读产生持久的兴趣。

宝宝长大一点后,如果没有特别的其他兴趣,就极容易对不该产生兴趣的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如现在最令中学生家长头疼的就是电子游戏。有的孩子因为在其他方面很少或没有太多的成功体验,所以对很多事物都无法产生兴趣,但是在网上,他们很容易体验成功:闯过任何一关,都可以得到“回报”。因此,网络游戏就是按照人的需要心理设计的。这种成功虽然是虚拟的,但至少能使人的心理暂时得到安慰。这里,我们没有必要对网络游戏本身进行评判。只要不对网络游戏痴迷,在休息时间适当打打游戏也是一种不错的娱乐方式。重要的是从小培养宝宝一种终身受益的兴趣。阅读兴趣的养成就会让宝宝受益终身,因为阅读有助于人们自身的和谐发展,通过阅读,人们还可以了解自己、认识他人和世界。

对孩子来说,他们没有任何社会经验,心灵犹如一张白纸,等着父母与他一起去描绘,所以,孩子是最有可塑性的。塑造得当,他就会走向成才;塑造不当,就会给他日后的发展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这个阶段,要让宝宝对良好的事物产生成就感,兴趣就很重要了。但要对良好事物产生持久的兴趣,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办到的,需要不断地使宝宝从这些事物中获取快乐的情感体验。所以,要求父母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爱心。【四】亲子共读的误区

幼儿不喜欢单一的活动,更讨厌别人强迫他做他不愿意做的事情。

刚满4岁的齐齐活泼可爱,妈妈很注重对齐齐的教育,家里面有很多幼儿读物,识字读物最多。“来,齐齐,今天我们又开始认字啦,我们今天认识哥、姐、弟、妹……”“跟我读‘哥’,‘哥哥’的‘哥’,记住了吗?”

妈妈在很卖力地教着,但是齐齐却没有多大的兴趣,看着齐齐的表现,妈妈很懊恼。更重要的是齐齐也不是很快乐。“我喜欢这个哥哥!”齐齐指着插图说。

而妈妈的想法就是让齐齐多认识字,认了汉字认英语单词。妈妈非常羡慕有的小孩子很小就能认识很多的汉字,并且能自己阅读,所以就只好先教孩子认字了。

妈妈的愿望是很好的,但走入误区的亲子共读,不但不会带来好的阅读效果,而且还会给孩子带来伤害!〇阅读就是“看”书

亲子共读其实是对宝宝实施早期教育诸多内容中的一部分。我们所说的亲子共读,大都谈论的是0~6岁孩子的阅读,当然有的亲子共读也有进行到12岁的。本书重点讨论0~6岁的亲子共读,所以,这里所说的亲子共读是真正意义上的早期阅读。很多父母对早期阅读的概念理解过于狭窄,尤其是看到自己精心为宝宝选择的书被宝宝又撕又咬,而且到处乱扔,心里总不是滋味。这个在前面曾专门谈到过,相信父母再不会因为宝宝的这些举动而难过。

很多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经过长期研究后认为,人们对于小宝宝的阅读普遍存在误解,因此对宝宝的早期阅读就采取了不当的措施,由于这些不当的措施,往往使宝宝错过了很多教育良机,这在很大程度上延迟甚至阻碍了宝宝阅读能力的获得和发展。经常有父母这样问:“这么小的宝宝能看书吗?他们能看些什么书呢?”是啊,对小宝宝来说,究竟什么是阅读?小宝宝的阅读包括哪些行为呢?

这里,必须给父母一个较明确的答案。

学术界一般认为,早期阅读的范围实际上是很宽泛的:0~6岁的宝宝凭借色彩、图像和成人的语言以及文字来理解以图画为主的婴幼儿读物的所有活动都是早期阅读。也就是说,对于年幼的宝宝来说,只要是与阅读活动有关的任何行为,都可以算做阅读。对于宝宝来说,阅读不仅仅是视觉的,也是听觉的、口语的,甚至是触觉的。由此看来,我们提出让宝宝将书当玩具玩也是很有道理的。

只有正确理解了什么是宝宝的早期阅读之后,父母才不会对宝宝在亲子共读活动中所表现出的“不可理解”的行为感到大惊小怪了,才会实施真正的亲子共读。〇小宝宝不会“阅读”

很多父母把孩子读书看做是学校教育的事情,认为小宝宝在学前阶段应该发展的是口头语言,而阅读是进入小学后的学习内容,宝宝那么小,不必操之过急。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早慧的孩子容易夭折”,理由是:婴幼儿学习会影响其健康,损坏其大脑发育。

其实,这些说法都没有科学依据。相反,科学家认为:宝宝的早期阅读不但是可行的,而且也是必要的。俄国著名生物学家巴甫洛夫有一名言:“婴儿降生的第三天开始教育,就迟了两天。”而英国著名生物学家米勒和科基利斯也提出“用脑越早,身体越好;用脑越少,衰老越早”的观点。

关于用脑与长寿的关系,有一组国外的统计数据可以说明:专家们对400位名人的寿命进行调查,统计的结果是发明家平均寿命79岁,而寿命最短的诗人的平均寿命也是58岁。但是,当时一般百姓的平均寿命只有51岁。看来,“聪明的宝贝不好养”的说法是没有科学根据的。况且,婴幼儿的大脑有很强的自我保护机制,对他们来说,他感觉好奇的东西他就会接受,他感觉厌烦的东西他就会拒绝。父母尽管可以放心,婴幼儿绝对不会强迫自己去学习的。

有关研究表明,早期阅读的起始时间一般以9个月到1岁为宜,如果家庭教育的方法适当,宝宝早期阅读的能力就能较早出现。这是说一般的情况,而有的学者提倡对宝宝的教育应该更早。

你知道吗早期阅读的积极作用:早期阅读能够激发孩子的学习动机和阅读兴趣。早期阅读是提高孩子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早期阅读是孩子智慧发展的钥匙。早期阅读可以发展今后学习所需要的阅读预备技巧。早期阅读有利于儿童的健康发展。〇亲子共读=识字

这几乎成了一种普遍认识:宝宝的早期阅读,无非就是让宝宝多识几个字。所以经常看到那些年轻的父母在图书市场给宝宝选择一些识字卡片和一些看图识字的书。这种观点是不是正确的呢?究竟亲子共读与识字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专家指出,早期阅读应当包括一切与书面语言学习有关的内容。识字是学习书面语言的一种内容和方式,但不是惟一的内容与方式,有些托儿所和幼儿园大批地、正规地组织宝宝识字是不足取的,大量的、系统的识字不是学龄前儿童早期阅读的内容。就是说,早期阅读绝不等同于早期识字。但是,有些父母在与宝宝的阅读活动中又故意回避文字的接触,这种做法也是错误的。

◆识字和阅读不可分,不能脱离阅读谈识字

识字是阅读的基础,但是在阅读的过程中也能识字。现在市场上的识字卡片实际上就是脱离了阅读的识字。而在阅读中自然识字更能激发孩子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语感。

◆宝宝识字了,但不一定会阅读

有的宝宝已经学会了很多汉字,但他还是不会阅读。不会阅读就等于没有学会书面语言。有关研究已经表明,缺乏良好的早期阅读经验的宝宝,入学以后会有学习适应上的困难。他们往往不会用食指和拇指一页一页地从前往后翻书,而是用手去抓书;他们常常把阅读看成是一件自己能力所不能及,或者没有意思的事,缺乏阅读兴趣;他们即使认识了一句话中的每一个字,却不能把所有字的意思连贯起来,完成对整个句子意思的理解,表现出阅读理解能力差的问题。

所以,父母要认识到,让年幼的宝宝进行与阅读有关的活动,并不在于让他在阅读中学习到多少知识,而是让他掌握一些与阅读活动有关的准备技能,培养阅读的兴趣,养成进行阅读的良好习惯,从而为今后的正式阅读做好准备。

你知道吗学前宝宝识字阅读不仅仅是识几个字的问题,更是培养阅读习惯、提高阅读兴趣的问题。所以有人提出:尽早阅读就是一切。因为阅读确实是宝宝一切学习和发展的基础,阅读兴趣、阅读方法、阅读习惯对宝宝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〇亲子共读=讲故事

很多父母认为,亲子共读就是给宝宝将一个故事慢慢给宝宝读懂,要让宝宝知道故事的情节,还要求宝宝复述故事。宝宝的认知能力是有其发展特点的。

对于1岁半以内的小宝宝而言,他根本就不关心这个故事到底怎么样了,他感兴趣的是一个个自己喜欢的单独画面,从这些画面上,他们可以认识这是苹果那是黄瓜,苹果是红色的,黄瓜是绿色的;这是车子那是船,他喜欢这种车,还喜欢那种船。所以这个时候的亲子共读,可以不按故事情节讲,讲宝宝喜欢的画面就好了。即使对大一点的宝宝而言,读书也不仅仅是“阅读理解”,他们从这些书里看到了新的事物,学到了新的知识,体会到了一些粗浅的做人的道理,这就可以说是有效的“亲子共读”了。〇讲故事一定要口语化

有的父母所做的亲子共读就是给宝宝讲故事,而且将书面语言都变成了儿语或者口语,这样每天给小宝宝讲一个故事,也不给小宝宝读故事,小宝宝也不参与阅读。这种亲子共读肯定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亲子共读,这在前面都已经讨论过。另外,给宝宝讲故事,用的是口语,然而尽早让宝宝从口语过渡到书面语也是很有必要的。

心理学研究表明,宝宝大约从3岁开始,就已经具备了基本的语言表达能力,拥有了大量的口语经验和口语理解能力,发展了大量的口语词汇,在头脑中建立了大量语音与语义的联系。因此,在识字的初期,将大量已掌握的口头词汇转化为书面词汇,尽快学会阅读,克服阅读困难是父母要帮助解决的问题。什么样的阅读才能使口语比较容易地过渡到书面语呢?后面有关章节要谈到的“分享阅读”就是由口语过渡到书面语的安全桥梁。

你知道吗宝宝学会汉字的关键是对书面书写形式的字形的学习和掌握。也就是说,对于众多的口语词汇而言,宝宝头脑中已经有了“字音——字义”的联结,他们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困难是要在大量的字形和字音之间建立“字形——字音”的联系,如看到“读”这个字形的时候,头脑中要知道“读”这个形状的读音。〇亲子共读要立竿见影

有的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巴不得让宝宝在几个月内就能认识几百字甚至上千字。于是社会上也因此而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识字”速成班,这样那样的早教班。父母也经常听到报道说,有的宝宝3岁就能认识几千字了;有的宝宝在4岁就能阅读了。而自己的宝宝3岁了,还认不了那么多字,一着急就将宝宝送进各种各样的培训班。要知道,任何早教培训都是不能代替亲子共读的,这在前面的有关内容中都已经谈到过。

其实,亲子共读属于家庭教育内容的一部分,家庭教育应该与学校教育有所区别,学校教育是针对具体的文化知识进行系统的教育,而家庭教育应该着重培养的是宝宝的学习习惯、思维训练、知识面等,是去弥补目前的学校教育不能达到的教育空白,而不是将学校将要教的东西提前教给宝宝。在阅读和识字的关系上要明确识字是为了阅读,是为了提高阅读的兴趣。父母不要盲目、大批快速地让宝宝去识字,否则将会给宝宝形成负担和压力;不能以识字的多少给宝宝贴标签。所以,专家建议还未上学的宝宝的父母不要太在乎宝宝是否识字、是否过阅读关、是否会加减法,而应重视培养宝宝对学习的兴趣。父母也更不能急功近利,将本属于父母与宝宝一起分享的亲子共读也让各种各样的培训机构代替了。

你知道吗要想亲子共读顺利而有效地进行,无论是在思想上还是在具体的实施中,父母确实要随时摒弃一些错误的东西,以宝宝的心理发展规律为依据,用平和的心态来栽培孩子。第二篇 如何为孩子选书

看到很多妈妈到书店为宝宝选书,总是不知道给宝宝选什么书好。有的妈妈挑了这本选那本,到最后总是拿不定主意选哪一本,好不容易选了一本,拿回去跟宝宝一起阅读,又感觉宝宝好像对这本书不感兴趣,为此,妈妈感到很茫然。有的妈妈来到书店,干脆选一大筐,全部搬回去,到时候看宝宝喜欢什么就读什么,但后来很多书宝宝翻都没有翻一下,宝宝就对这些书不感兴趣了,真是白费了妈妈的一片苦心!

亲子共读虽然不强调一定要制定一个系统而严密的阅读计划,但是,根据每一个阶段宝宝发育的特点选择适合这个阶段阅读的读物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有人说,做了父母,还要去学习一点婴幼儿心理学知识,让自己能洞察宝宝心理发展的水平,了解宝宝心理的基本变化。根据宝宝的心理变化选择适合宝宝的阅读读物。

如果对宝宝的心理发育了解得不是很清楚,建议你就分年龄阶段给宝宝买读物,但对宝宝各个年龄段该读的读物的特点心中一定要有数。【一】0岁宝宝的读物

星期天,贝贝的爸爸妈妈带着贝贝逛书店,因为贝贝才9个月大,所以他还没有什么真正的读物呢!爸爸妈妈就很想给他买一些。可是到了书店却不知道给孩子买些什么书,到书店看了看,发现除了挂图和卡片之外,0岁孩子的阅读读物不是特别多。

给孩子买些什么书呢?爸爸妈妈正在想办法,突然贝贝在弄书架上的一本书,服务员走过来说:“你们就买这一本吧,看,小宝贝很喜欢这本书。”在服务员的提醒下,贝贝的妈妈倒想起了一个主意:让宝宝自己决定。

他们将几本低幼读物给贝贝自己看,如果他对着书专注的时间久一点,他们就将这本书买下来。就这样他们一共给贝贝买了3本书。

后来妈妈发现贝贝对这几本书很感兴趣,还经常对着图画上的动物和人物“啊哟啊哟”地说个不停。

这不能成为给幼儿选择读物的普遍方法,但是在选择幼儿读物的时候,照顾孩子的兴趣却是我们在选择幼儿读物时必须考虑的。〇0岁宝宝的发育与阅读

俗语说,“三天的细娃比狗灵”。的确,婴儿有着惊人的探求力、接受力、模仿力和记忆力,只不过这一切都是潜在的,等待着有人去开发和利用。丰富的智力活动就是0岁宝宝能够学习的基础,而宝宝大脑和感知觉的发育水平则直接影响到他智力活动的丰富程度。因此,在你决定为孩子选购读物之前,有必要充分了解这一阶段孩子的正常发育状况。

◆0岁宝宝的大脑发育

新生宝宝出生时,脑重已增长到300~390克,是成人脑重的25,神经细胞已超过1000亿个,皮层面积增长到成人的42,大多数沟回已经出现。到1岁末时,宝宝脑重增至800~900克,占成人脑重的60。此外宝宝在婴儿期神经细胞迅速增长,1岁时达到最高峰,其数量已相当于成人水平。神经突起的发育使神经突触的数量不断增加,这就为建立复杂的神经联系提供了可能。

你知道吗胎儿后期和新生儿早期,神经元和神经纤维迅速被一层蜡质的磷脂所覆盖,称为髓鞘化。神经纤维的髓鞘化,是脑内部结构成熟的主要标志,它保证了神经冲动沿着一定的通道迅速而准确地传导。

◆0岁宝宝的视觉发育

相关研究表明:新生儿出生才几个小时,就会有注视妈妈面孔的行为;而尚在妈妈腹中的胎儿,就已经有听觉的功能。这些最新的研究,使人们改变了新生儿、婴儿不具备基本感知能力,只是被动的个体的看法,开始相信他们是有能力的,是积极主动地与周围的人和物进行交往的个体。

新生儿的视觉探索活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对图形的视觉探索

出生第1天的新生儿,在空白的视野里,进行的是水平方向的探索,而对三角形的探索,却集中在三角形的边缘上;新生儿在出生后的第8天,就有对图形的特征进行视觉探索的倾向,这个倾向一直要延续到出生后1个月;到2个月时,新生儿的视觉探索已经形成系统化,能把图形的整体特征连接起来进行探索。所以在宝宝出生后的头几个月内,宝宝的阅读读物的选择都集中到各种各样的图形上。

婴儿的颜色视觉发展

80%的新生宝宝在出生后8分钟到13天后,就能分辨红圆和灰圆,说明出生2周后的新生宝宝就具有颜色的辨别能力。所以,2周以后的宝宝就可以给他看颜色不太丰富的彩色画了;而2个月的宝宝能从白色中区分出红、橙、黄、绿、蓝,所以,2个月以后的宝宝就可以给他看颜色较丰富的彩色画了;一般来说,4个月的宝宝已经能在光谱上辨认各种颜色,说明这时宝宝的颜色视觉发展已经接近成人水平,4个月的宝宝就可以欣赏丰富多彩的彩色图片了。

宝宝的形状知觉的发展

形状知觉是指宝宝对物体的形状进行辨别的能力。心理学家们用视觉偏爱法测出了宝宝更偏爱于看的东西的特点是:动态的、具有曲线形的、有闪亮光的、有复杂花样的、彩色的、立体的和新奇的。但是,要注意的是,不同发展阶段的宝宝,对这些形状的视觉偏爱是不同的。研究表明,出生6周的新生宝宝对中等复杂的形状注视时间最长,而出生11周的宝宝对最为复杂的形状最感兴趣。所以,在宝宝出生后6周以前,可以给宝宝看一些简单和中等复杂图形的画面;可以给11周,也就是2个半月的宝宝看很复杂的形状的图画。

◆0岁宝宝的听觉发育

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婴儿具有十分敏锐的听觉上的感知能力。研究人员从三个方面证明了真正能力:

对妈妈声音的感知

心理学家对出生3天的宝宝进行了听觉偏爱研究,研究结果发现,85%的被测试的宝宝偏爱自己妈妈的声音,按能听到自己妈妈声音的频率吸吮奶头。所以,与很小的宝宝的亲子共读的责任一般由妈妈承担效果要好一些。妈妈就是很了不起,不但生育了宝宝,还要承担教育宝宝的责任。

对母语的感知

生活在英语环境中的5个月的婴儿,已具有辨别母语与外国语的初步能力。因此,在与0岁宝宝的阅读中,父母用语言刺激宝宝是有效的,虽然表面上宝宝没有跟你交流什么,但是,这种刺激绝对是存在的,父母要从内心深处相信这一点,只有对此深信不疑,你才会感到所做的一切是有意义的。

对音乐的感知

心理学家们研究发现,新生儿在出生时已具有对音乐的感知力,出生后2个月,新生儿已经能安静地躺着听音乐了。所以在早期的宝宝阅读中,我们提倡伴随着音乐给宝宝阅读儿歌、童谣甚至是故事。

◆0岁宝宝的手的发育

2~4个月宝宝手的动作还带有无条件反射的性质。所以这个时期宝宝手抓握的特点是:没有目标,没有方向,碰到什么就抓什么。抓握时,拇指和其余四指方向一致,此时的宝宝无论抓什么,都是一把抓。眼手不协调。看到的或感觉到的物体,伸手去抓却抓不准。

5~6个月的宝宝开始形成了眼手协调地抓住物体的能力。这个时期的宝宝开始对物体的空间位置作出准确判断;学习手指的张开和紧闭,特别是五指的配合;用眼、手和嘴去认识拿到的物体。宝宝在拿到物体以后,用眼,还会用手不断地摆弄,有时还要用嘴咬。这恰恰是宝宝认识事物,了解物体属性的重要途径。

6~9个月宝宝手的动作逐渐灵活,这个时期的宝宝开始把兴趣从自身的动作转移到动作对象上来。此时,他们将对各种东西乱敲、乱打、乱撕、乱扔,有时还会反复地做同一个动作。这些动作对宝宝智能发育是非常重要的。

9个月以后宝宝手的动作进一步复杂化,他们开始借助工具来达到目的。

所以,宝宝在五六个月之后的阅读读物的选择要根据这些特点来选择,而且宝宝将书当玩具的最佳阶段也是5个月之后。

◆0岁宝宝的语言发育

0岁宝宝的语言能力发展有如下几个阶段,这几个阶段都会从不同的角度决定0岁宝宝的阅读方式:

新生儿期(0~1个月):新生儿喜欢听声音,特别喜欢听母亲的声音。

发音游戏期(2~3、4个月):这个时期婴儿对语言的某些信息开始理解,能对成人的发音进行“互相模仿”,因此称为“发音游戏期”。

语音修正期(5~8、9个月):这个时期的婴儿能鉴别语言的节奏和语调特征,并开始根据周围的语音环境修正、改造自己的语音体系。开始丢掉母语中没有的语音。

学话萌芽期(9~12个月):这个阶段婴儿开始理解听到的语音所代表的意义。能够经常、系统地模仿大人的语音了,这就为真正意义的说话做好了准备。

还有心理学家认为,以汉语为母语的儿童,0岁时期是语言获得过程中的语音敏感期。围绕语音,婴儿发展起三方面的能力,即语言感知能力、发音能力和语言的交际能力。〇0岁宝宝读物的特点

根据0岁宝宝心理和生理发展的不同特点,我们将0岁宝宝又分为两个阶段:0~4个月为第一个阶段;5~12个月为第二个阶段。这两个阶段根据宝宝生理和心理的发育特点,宝宝的阅读读物也有不同的特点。

◆0~4个月宝宝读物的特点

根据0~4个月的宝宝视觉发育的特点,宝宝读物的总体特点应该是视觉和听觉刺激阶段。所以,这个阶段可以按宝宝读物的有无文字来分类,可分为两大类:无文字的挂图类和有文字的儿歌、童谣类。

挂图类的特点

画面要大而清晰

特别是刚出生的宝宝,其视力进行的是水平方向的探索,所以,画面太小宝宝可能就看不见。

色彩鲜明

前面谈到过宝宝在出生8分钟到13天后,就能分辨红圆和灰圆,而4个月的宝宝的颜色视觉发展已经接近成人水平。所以,在宝宝出生的头两个月内,挂图的色彩可以稍微单调一点;而到宝宝4个月的时候,挂图就应该选择色彩丰富的颜色了。

有较为复杂的花样

可以给出生6周前的宝宝选择中等复杂程度的花样,因为这个时期的宝宝对中等程度复杂的形状注视的时间最长,说明他对这类图形感兴趣。而给出生11周的宝宝选择最为复杂的花样,这个时期的宝宝对最为复杂的形状感兴趣。

要有立体感

心理学家们用视觉偏爱法测得宝宝更偏爱于有立体感的图形,而对平面的图形不感兴趣。所以,0~4个月宝宝的挂图的形状最好选择立体画面。

画面的图形要求新奇

宝宝在婴儿时期,最喜欢的是变幻多端的新奇的图形。那种经常见到的、熟悉了的东西很难引起宝宝的兴趣。

挂图的图片要整洁耐用

如果挂图又脏又乱会给宝宝的心理带来不良影响。另外要求挂图耐用,因为给宝宝看的挂图要挂在宝宝床的周围,而且不是挂一天两天,如果质量太差就容易弄坏。

儿歌、童谣类、故事类读物的特点

内容简单

这个时期的宝宝因为对文字的意义不明白,所以,不要将儿歌童谣的内容弄得太复杂。

内容要具有生活化

生活化的内容宝宝更容易接受,如果内容太陌生,宝宝就会对其不感兴趣。如《起床歌》、《穿衣歌》等童谣的内容都是具有生活化的。

节奏感强

这个时期主要是刺激宝宝的听觉,所以所选的儿歌、童谣读起来要有较强的节奏。如《小兔子乖乖》、《两只老虎》等儿歌就有较强的节奏感。

读起来要朗朗上口

读起来朗朗上口,一方面宝宝喜欢听,另一方面妈妈读起来也有快感。

故事的语言要求优美、充满诗意

因为这个时期的宝宝根本不会理解故事的内容,对故事的情节当然就更不在乎了。所以,给0~4个月宝宝选择故事的时候注重故事语言的准确性、富有诗意就可以了。

◆5~12个月宝宝读物的特点

5~12个月的宝宝由于心理和生理进一步发育,阅读读物也应该有新的特点,而且这个阶段宝宝的读物的范围也随之扩大。具体有如下特点:

挂图的内容丰富多样

这个时期的宝宝由于视觉进一步发育,可以使用各种各样的挂图,形状可以是方形的,也可以是圆形,还可以是三角形的等等。父母也要不时尽量变换挂图的形状。从大小来看,挂图可以大一点也可以小一点,只要宝宝感兴趣,他都能看到。

0~4个月宝宝的挂图主要是亲人的脸图、复杂不等的各种形状。5~12个月宝宝的挂图的内容可以是各种各样的物品图了,如动物类、水果类、轿车类等等。

亲子共读的书要求图多文字少

由于小宝宝对色彩感兴趣,对文字无论从字形还是字义来看,宝宝都对其不了解。所以父母与宝宝一起读的书要求有丰富多彩的图画,较少的文字对图画的内容加以说明即可。

儿歌、童谣读物的内容可以稍有丰富的含义

这个阶段的宝宝对母语适应几个月了,对读物内容的意思虽然还是弄不明白,但是应该让宝宝慢慢适应了,有的宝宝还可能明白其中的一些含义。

故事不宜过长

晚安故事也好,其他故事也好都不宜过长,因为宝宝对故事的情节还不是特别感兴趣。这个阶段的宝宝还是对语言的特点和妈妈讲故事的表情等较感兴趣。

你知道吗前面已经谈到宝宝手的动作的发育,在5个月之后,宝宝的眼手已经开始协调了,对拿到的物体开始摆弄。特别是6个月以后的宝宝,手上的动作就逐渐地开始灵活起来,可以对拿到的物体施加动作,撕书、扔书也在这个阶段开始进行。所以,这个时期的宝宝读物就可以充当宝宝的玩具了。各种玩具书、可以让宝宝撕的书都可以在这个阶段让宝宝“阅读”。书的大小和样式也可以是丰富多样的,可以是圆角的小手撕不破的书,也可以是大的能让宝宝撕的书等。〇0岁宝宝读物的类型

0岁宝宝究竟该读些什么呢?这是很多父母非常关心的问题。又由于中国的图书市场对婴幼儿的读物分类不是很细,所以给宝宝的父母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很多父母都没有明确的目的,反正凭自己的感觉吧。但凭大人的感觉给宝宝买的读物多数时候宝宝都不是很感兴趣,因为父母不是按照宝宝的心理发育的特点买的。如果要想给宝宝选对相对比较合适的读物,还应该了解宝宝的这个阶段有哪些类型的读物。对于读物类型的划分,不同的划分标准又有不同的类型。

◆按外形划分

0岁宝宝的读物按外形划分可分为挂图类和书本类。

◆按内容划分

挂图类按照内容可分为图形类和实物类。图形类的又可以按照图形的复杂程度分为:简单的图形、中等复杂的图形和最复杂的图形。

目前图书市场的挂图,图形类的挂图较少。实际上,这与人们对4个月前宝宝的心理发展认识有关,现代的父母一定要有一个观念:4个月前的宝宝对图形很敏感也很感兴趣,这在前面已经谈到过。这类挂图其实父母自己都可以制作。如父母的脸的图形就可以将父母的照片在照相馆放大,然后将其挂在婴儿床的两边。另外如条纹图形、斜纹图形、同心圆图形、棋盘图形、地图图形、链条形、波纹形、葡萄形等这些图形都是父母自己可以画的。满月前画黑白的,满月后就可以用彩色笔画了。还有一个方法就是父母可以自己留心收集,无论是报刊杂志上的也好,宣传画上的也好,其他资料上的也可以,收集好了就可以整理,之后装订好,这样就成了你奉献给宝宝的第一本书。

另外,大一点的宝宝也可以参与图书的制作,这些活动是极其有意义的,一方面可以锻炼宝宝的动手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亲子感情,增添养育宝宝的乐趣。

实物类的挂图内容很丰富,图书市场也能买到。大致可以分成这些类型:动物类的、水果类、家具类的、人物类的、颜色类的、识车类的等等。这类挂图最好是在图书市场买,这些挂图都是专门为小宝宝制作的,色彩搭配较好,实物感强。而且有的实物是从不同的角度拍摄的,让宝宝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这些东西,就会让宝宝对实物有不同的感觉。这些挂图的选择可以按照宝宝的兴趣选,怎样知道宝宝对那种挂图感兴趣呢?很简单的方法就是观察宝宝对挂图注视时间的长短,如果看的时间长,说明宝宝对这种挂图感兴趣;如果注视的时间很短,说明宝宝对这种挂图不是特别感兴趣。还可以观察宝宝在看挂图时的表情,如果宝宝看挂图的时候感到很兴奋也很激动,说明宝宝对这种挂图很感兴趣。

书本类按内容划分也较丰富,大致也可以分成这些类别:动物类的、儿歌类的、谜语类的、童谣类的、故事类的、实物类的、三字经、唐诗等,这些类别如果分类还可以细分,有些该细分的在后面有关章节还要谈到。父母可以按照这些种类观察宝宝的兴趣所在给宝宝作选择。

◆按材料划分

按照读物制作的材料划分,还可以将小宝宝的读物划分为:塑料类的、布书、纸书等。对小宝宝来说,塑料书和布书适合作宝宝的玩具书。这类书的特点是:经久耐用,还可以随时清洗。但妈妈在选择的时候要注意塑料和布的质量,塑料和布一定要保证无毒,没有任何气味。如果塑料和布的质量很差,就会影响小宝宝的身体健康。

影像、磁带也应该是亲子共读的很重要的一种类型,现代父母应该学习用科技产品来作为培育孩子的辅助手段。在很多方面,影像、磁带,甚至多媒体的优点是书本读物无法代替的,至于具体的运用将在后面有关章节讨论。

你知道吗广义的亲子共读的读物就更广泛了,如走到街上,可以引导宝宝阅读宝宝能看得见的广告牌、路标、店铺招牌、宣传画、小区的宣传栏等等。在生活中学习也是亲子共读所提倡的。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