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瑞《国民经济管理学概论》(第2版)课后习题详解(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9 21:32:38

点击下载

作者:圣才电子书

出版社:圣才电子书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刘瑞《国民经济管理学概论》(第2版)课后习题详解

刘瑞《国民经济管理学概论》(第2版)课后习题详解试读:

第1章 国民经济管理的必要性及其任务

1.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般条件和特殊条件是什么?

答:市场经济,是指一种依赖于经济活动主体自发地参与经济活动并从中获利的经济系统。构成经济活动的主要内容包括产品和服务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等。市场经济是一种资源配置方式,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1)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般条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一般市场经济所具有的六个机制,即供求机制、产权机制、价格机制、竞争机制、激励机制和信用机制。(2)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条件

首先,在所有制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其次,在分配制度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制度并存的制度。

2.各个市场机制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

答:一个完整的市场经济由供求机制、产权机制、价格机制、竞争机制、激励机制和信用机制组成。不同的机制在市场经济中具有不同的功能,彼此之间又相互联系、相互影响。(1)供求机制担负着市场经济的组织功能。市场经济中,供给方向需求方提供商品,需求方向供给方购买商品;供给方最终追求的是商品的价值及其增值,而需求方最终追求的是商品的使用价值及其满足感。市场经济始终是在这种供求内生矛盾的存在、展开和化解过程中运行的。供求双方的平衡态势都是在一定价格水平下实现的,同时又是在价格水平波动中被打破的。(2)清晰的产权机制担负着市场经济的保障功能,是供求机制得以健康运行所依赖的市场前提条件。因为,供求机制要发挥作用,就要求供求双方各自独立地处置涉及自身利益的事宜并由此承担后果,并且只有当供给主体和需求主体都拥有了对等的市场交易权时,交易行为才能正常地进行。(3)价格机制成为供求机制的晴雨表,发挥着市场经济的信息功能。因为,价格在本质上反映全社会商品价值量的大小,在形式上反映社会经济资源配置情况及其稀缺程度。市场经济中的价格要素与供求要素结合起来,形成了复杂的讨价还价交易过程。(4)竞争机制担负着市场经济的效率功能。竞争是在市场各种机制作用下产生出来的一种争夺:众多的供应商为获得顾客相对稀缺的订单而进行的斗争。竞争引起商品成本的下降,进而引起价格的下降,进而通过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影响企业的生存、发展,达到优胜劣汰。(5)激励机制担负着市场经济的动力功能。激励机制的核心是对经济利益的关注与追逐,但市场经济中存在不特定层次和要求的多元经济利益。只有形成了兼顾这种多元经济利益的激励机制,市场经济才能保持稳定运行。(6)信用机制担负着市场经济秩序的维护功能。信用机制最基本的组成形式有两种:货币与契约。信用机制的建立和完善,首先降低了市场交易成本,节省了交易当事人参与活动、寻找规则的制度成本,其次惩罚了不遵守市场秩序的行为,维护了多数人的经济利益。因此,信用机制担负着市场经济秩序的维护功能。

3.市场经济自身的缺陷能否依靠市场机制自身予以消除?

答:市场机制在商品经济中起着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但是存在许多缺陷。这些缺陷以三种形式表现:(1)市场运行的条件不能达到正常状况而引起市场机制功能不到位。一般说来,通过改进市场条件并建立健全市场机制可以减少此类缺陷,如将垄断价格水平恢复到竞争价格水平,就可以消除由于价格机制扭曲而导致的资源配置不合理状态。(2)市场运行的条件已经达到正常状态但功能依然有缺陷。这是市场机制的内在缺陷,是无法通过市场机制自身的完善来避免的。(3)市场机制根本不起作用。严格说来,这并不是市场机制的缺陷,而是市场机制的盲区。

所以,市场机制的缺陷并不能依靠市场机制本身予以消除。

4.政府自身的缺陷哪些能够、哪些不能够依靠自身力量予以消除?

答:政府干预本身存在局限性,它不能够完全替代市场机制,而只能对市场机制的缺陷加以弥补,二者是一种主辅关系。(1)能够依靠自身力量予以消除的政府自身的缺陷

能够依靠自身力量予以消除的政府自身的缺陷有:

①政府行为目标决策偏离社会公共利益。政府决策以政府机构和政府官员为决策主体,以公共产品为对象,并通过一定的政治程序来实现。这样的决策往往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其中既存在着技术困难和障碍,也存在着政府决策被社会某个利益集团所俘获的可能性,最终可能使其行为目标偏离社会的公共利益。

②政府干预经济活动达不到预期目标。即使政府选定的行为目标是正确的,但运用经济政策手段干预调节经济运行过程的作用仍然会受到很大限制,不同政策手段之间有时会相互矛盾、相互抵消,难以取得明显的效果。

政府可通过加强内部制度建设、完善政府管理制度、提高政府管理水平来弥补以上两种缺陷。具体而言,首先,规范政府组织行为。其次,设立政府绩效考核制度。通过可量化的考核方式对政府管理行为绩效进行评估,督促政府组织提高工作效率。复次,建立健全政府公务员管理制度。再次,建立健全政府的决策、执行和监察制度。最后,实行规范的政府订货采购制度和政府授权经营制度。(2)不能依靠自身力量予以消除的政府自身的缺陷

不能依靠自身力量予以消除的政府的缺陷有:

①政府机构膨胀,效率低下。政府部门最为著名的行政顽疾是政府机构的自我扩张冲动,其根本目的在于追求政府机构“行为空间”的最大化。

②政府行为派生的外在负效应。政府干预经济活动的主要目的是纠正和弥补市场的功能缺陷。但是,在调节经济运行的过程中,政府所实施的各种干预手段,有时也会产生某种难以预见的副作用和消极后果,这突出地表现在政府推行的各种管制和福利性政策之中。

以上两种缺陷不能靠自身力量弥补,要靠政府在外部环境上,强化政治监督、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的作用以及发展非政府组织来克服。

5.为什么要区分国民经济管理的二重属性?

答:国民经济管理,是指政府为了达到一定的预期目的,对国民经济进行全局性的规划、组织、调控和监督等的行动总和。(1)国民经济管理的二重属性

国民经济管理具有二重性:从自然属性看,它体现着合理组织社会化大生产对经济管理的客观要求,其作用在于优化配置社会经济资源,保证国民经济高效、协调和有序运行。国民经济管理的社会属性,是指国民经济管理必须体现作为管理主体的国家意志,维护现存的财产关系,最大限度地实现社会利益。(2)区分国民经济管理的二重属性的意义

认识和掌握管理的二重性原理,对于搞好现实的国民经济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①不同国家的政府履行经济职能、进行国民经济管理的经验具有可借鉴性和可继承性。因此,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有必要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一切反映现代化大生产规律的先进管理方法,特别是要注意学习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政府干预经济活动的成功经验,并将其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为我所用。

②在借鉴和吸收发达国家国民经济管理先进经验的同时,还应清醒地看到,由于管理的社会属性的存在,任何管理经验和理论,都包含着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文化传统的沉积。所以,学习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国民经济管理经验,必须要有批判、有鉴别地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③经济管理的二重性,反映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客观要求。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生产关系的相应调整,国民经济管理的方式、方法和手段也必须改进和提高。

6.国民经济管理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国民经济管理,是指政府为了达到一定的预期目的,对国民经济进行全局性的规划、组织、调控和监督等的行动总和。根据世界各国的实践,国民经济管理集中在近期、中期和远期的管理任务上。按照市场经济的运行特征,国民经济管理分成经济总量控制、经济结构调整和若干社会经济重大问题的处理上。(1)国民经济管理的短期任务:总量调控

最集中、最概括地反映经济活动总成果的经济指标是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经济总量调控的内容可分为总量供给管理、总量需求管理。需求管理侧重解决市场供求矛盾中需求方面的问题,其着眼点是通过运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收入调节政策等手段,调节市场总需求进而实现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等经济目标。供给管理侧重解决市场供求矛盾的供给方面问题,其着眼点是通过实施有利于经济增长的中长期经济政策如产业政策、投资政策等,调节供给能力进而增加社会总产出、提高产出率、降低成本。(2)国民经济管理的中期任务:经济结构调整

经济结构是指国民经济内部各个相关因素占经济总量的比重及其数量对比关系,一般包括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区域结构、企业结构等。只有通过对这些结构的调整,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有效供给的增加和资源的合理配置才能得到保证,也才能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协调、快速增长。(3)国民经济管理的长期任务:社会经济的全面进步

在推动社会经济进步的长期过程中,要把解决好阶段性重大问题作为国民经济管理的主要任务,保证国民经济发展具有更为广阔的空间和更为持久的增长潜力。

社会经济的全面进步需要以持续、稳定的经济增长为基础和前提,而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增长又必须以良好的人文、社会和资源等环境为条件,所以,国民经济管理的长期、中期与短期任务也是相互统一和相互结合的。

7.为什么要把经济总量调控、经济结构优化和社会经济全面进步区分为三个层次的任务?

答:国民经济管理,是指政府为了达到一定的预期目的,对国民经济进行全局性的规划、组织、调控和监督等的行动总和。国民经济管理活动涉及到国民经济运行的各个方面,从而任务也有许多,从时间上讲必然有短期、中期、长期的任务。

首先,为了能够将任务明确,把不同的任务统一起来,有必要将国民经济管理任务分为经济总量调整、经济结构优化和社会经济全面进步三个层次,这样才能那国民经济管理的短期任务、目标、与长期任务目标结合统一起来,做到在实现短期任务的同时,不违背长期任务的实现,从而推动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实现社会经济的全面进步。

其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国民经济管理活动多样化,必然要求管理方法、手段的多样化。国民经济任务的划分,有助于国民经济管理主体-政府,根据不同的任务采取不同的方式和手段,才能更好的克服市场经济的缺陷,实现国民经济管理的任务。

最后,国民经济管理任务的划分,有助于把握国民经济管理活动中的重点,明确任务大小、先后的不同,认清任务之间相互辩证的关系,才能促进国民经济全面、持续的发展。

8.经济总量调控与经济结构优化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

答:经济总量是指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全部经济活动总成果的数量反映,而经济结构是指国民经济内部各个相关因素占经济总量的比重及其数量对比关系,一般包括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区域结构、企业结构等。国民经济中的经济结构与经济总量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对经济结构的调整与对经济总量的控制,在国民经济管理工作中具有内在的辩证统一性。

首先,经济总量与经济结构是国民经济的两个方面,并且两个方面是对应的。总量表现国民经济的数量规模,结构表现国民经济的质量特性。只抓总量平衡不重结构优化,会片面突出数量控制、外延扩张,导致粗放经营。反过来,只重结构优化不抓总量平衡,会片面突出重点、忽视一般,导致非均衡性增长。只有两者都予以重视,两手抓两手硬,国民经济才能保持健康增长。

其次,经济总量与经济结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形成良性互动格局。一方面,优化经济结构的主要途径是对供给结构进行调节,因而供给管理在结构优化中起着推动作用;另一方面,供给结构的调整离不开需求结构的引导,因而需求管理对结构优化起着拉动作用。光有总量的平衡而无结构的优化,这种国民经济的运行质量是不高的,基础是不稳固的;只有在结构优化的前提下实现总量平衡,这种国民经济的运行质量才是高的,基础才是稳固的。

第2章 国民经济管理模式

1.经济制度、经济体制与经济模式直接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答:经济制度是指经济活动当事者之问发生的一种经常性和规律性的关系方式,通常以一定的口头式或契约式的约定表现出来。从宏观层次上说,经济制度是一定生产力水平条件下某种生产关系的全部总和。

经济体制是在特定地理区域内进行决策并执行有关生产、收入和消费决策的一组机制和制度,它是比经济制度概念范围更大更宽的范畴。

经济模式是对一种特定形式的经济体制的理论抽象和概括。构成经济模式或经济体制的基本要素有:(1)财产所有制要素。这是模式的基础,决定着社会经济资源的控制基础和收入分配的最终结果。(2)决策要素。这是模式的核心,决定着社会经济资源的控制权限并影响着社会经济信息的传递和交流。(3)组织要素。这是模式的载体,决定着对社会经济资源控制和信息传递与交流影响的维护能力。(4)调控要素。这是模式的运作方式,决定了对社会经济资源的实际配置方向、程度和数量。

2.影响国民经济管理模式形成的条件因素有哪些?

答:国民经济管理模式,是指对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对其社会经济资源进行特定方式的决策、组织和调控行为的理论抽象和概括。相对于其他模式的概念,它突出了总体性、宏观性和操作性的特征。

影响国民经济管理模式形成的条件因素有:(1)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

以生产资料、劳动手段和劳动力为代表的社会生产能力,是形成一定形式国民经济管理模式的重要物质条件。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升,国民经济管理的主体—政府日益扮演重要的角色,但政府对经济的调控方式方法逐步由简单变为复杂、由直接变为间接。(2)社会生产关系的变化

社会生产关系涉及财产关系、生产者与消费者关系,是形成一定形式国民经济管理模式的重要客观条件。在国家几乎占有和支配全社会财产的条件下,国民经济管理可以轻而易举地采用政府直接支配和分配资源的方式,此时再故意利用其他方式进行管理或许也只是一种形式主义。在生产者对消费者取得某种支配关系的条件下,政府倾向于贯彻反垄断的需求管理路线;在消费者对生产者取得某种支配关系的条件下,政府就可能倾向于贯彻产业保护的供给管理路线。(3)政治制度

国民经济管理模式在更大范围内服从一国的政治制度。受政治模式的影响,国民经济管理模式也有一定的差异,表现为不同党派执政后的管理路线发生变化。(4)国家法律制度

国民经济管理是在一定国家法律框架内运转的,因而它不得不服从国家法律制度规定。不同的国家法律制度会导致国民经济管理决策和组织方面的差异,强化或者弱化中央对全局或局部领域的管理权限能力。(5)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是指一个民族在经过多少岁月之后遗留给后人的那些精神财富。不同的传统文化背景中的国民经济管理行为是存在着差异,表现在对于政府与民间、集体与个人两者的态度存在基本文化差异。(6)社会心理

国民经济管理行动是由众多的实际管理者去推动的,是一个社会群体的集体行为,因此决定国民经济管理模式差异的心理条件主要是社会心理。(7)国际环境

一国管理模式的形成也受到国际因素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一般说来,国际因素对一国模式形成的影响表现于:

①少数先进国家模式对多数后进国家的示范效应。后进国家从现成的成功模式中容易获得启示,从而减少模式探索和建立过程的成本。

②国际压力使得建立自己模式的选择余地大大缩小,国际援助又使得自己对模式的选择没有多大余地。

③即使自己的模式与国际的普遍趋势相左,但可以通过满足国际社会的其他需要获得补偿,换取对自己独特模式的默认与宽容。

3.如何划分国民经济管理模式?

答:国民经济管理模式,是指对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对其社会经济资源进行特定方式的决策、组织和调控行为的理论抽象和概括。

按照不同标准可以有不同的划分和概括。从分类方法上讲,至少有三种划分方法:(1)国别分类法

即按照各个国家来划分不同的国民经济管理模式。此外,按照区域划分是国别分类法的派生。按此方法可以划分出一串各有特色的国民经济管理模式,如英美模式、德国模式、法国模式、日韩模式、新加坡模式、巴西模式等等。

这种分类方法的优点在于:有助于像解剖麻雀似的研究这种模式,能从中得出符合实际的整体性结论,对了解并掌握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国民经济管理基本内容和形式有直接帮助的作用。

这种分类方法也存在明显不足,从总体上看,国别分类法是一种经验式的和浅层次的分类方法:①由于各国的历史和现实国情差异很大,具有不可比性,因而从中归纳出来的有关模式的基本特点可能是典型的,但不一定是共性的。这对指导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国民经济管理活动虽然有一定理论价值,但没有太大的实际价值。②由于每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经济都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因此难以用一个固定的模式框架去概括和抽象。(2)理论模式分类法

这种方法的基本思路是:预先构想出一个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再将现实中的情况一一套入进行对比,从而勾画出各种不同质的经济模式。如发达型市场经济、发展型市场经济和转轨型市场经济。

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逻辑清晰、划分严谨,但缺点是理论框架如果出现错误会导致整个分析大厦的崩溃。(3)特征分类法

按照比较经济学的认识,经济体制分类所涉及的最基础的特征或属性有两个:财产所有制和资源配置方式。这样也就形成对模式进行分类的所有制标准和资源配置方式标准。

国民经济管理模式的两个基本分类系列:

①根据所有制标准,国民经济管理的微观基础建立在对立的两极财产所有制上:一极是个人的,或私人所有制;另一极是公众集体的,或社会所有制或公有制。

②根据资源配置方式标准,国民经济管理的调控形式和手段、决策权限划分以及组织成为模式中的核心问题。将传统的资源配置方式划分成市场方式或计划方式,形成了两种不同的管理路线,即计划管理模式和政策管理模式。

4.私有制为基础的管理模式与公有制为基础的管理模式有何不同?

答:从所有制形式看,国民经济管理模式可分为私有制为基础的管理模式和公有制为基础的管理模式。理论上说,生产资料为社会全体人民所有的财产制度就是公有制,生产资料为个人所有的财产制度就是私有制。在现实中,公有制采取了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两种实现形式;私有制也采取了个体所有、家庭所有和合伙私营所有等实现形式。

企业是国民经济管理的微观基础,无论是公有还是私有,最终都需要摆正国民经济管理的主体——政府与国民经济管理的客体——企业之间的关系。这必然涉及两个组成部分问题:其一,政府与国有企业的关系,其二,政府与私有企业的关系。(1)政府与国有企业的关系

市场经济中的国有企业具有发展经济与稳定社会的双重使命,因此经济目标与社会目标是国有企业必须平衡兼顾的。在西方,国有企业更被看成是政治企业,在我国,国有企业被当作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和主导力量。但是,国有企业必须依照市场经济规则运营,它是所有契约关系中的联结点。

一般说来,政府与国有企业之间的相互关系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①政府对国有企业拥有领导与监督的权利

因为国有企业的出资者是国家,因而国家的组织机构对国有企业拥有领导和监督职能,以保护和实现所有者的权益。

②企业拥有相对独立的自主经营权

国有企业作为工商经营组织,在政府授权下具有经营自主权利。

在市场经济中,国有企业的比重随着政府所有制政策的改变而变化。一般情况下,政府采取的政策有两种:其一是所谓“非国有化”方针,向私人大规模出售国有企业。其二是所谓“国有化”方针,向社会大规模收购私人企业或创办国有企业。(2)政府与私有企业的关系

在目前市场经济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居统治地位,因此私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国民经济管理的一项重要使命是如何将追逐个人私利的私营企业纳入到国家发展正常轨道。对待私有企业的管理不同于对待国有企业的管理,总的原则是:指导、扶持、协调、服务和外部控制。

①指导

政府对私营企业的指导分为两类:一类是通过发布政策信息和公布政府发展计划,告诉私营企业老板国家的意愿以及社会的需要、国家经济发展的重点和实现的基本目标,通过这种指导期望企业朝着政府预想的方向前进。另一类是通过财政预算和相关政策来指导私营企业行为。

②扶持

对私营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进行扶持是多数国家的一项重要管理任务。扶持的目的在于维护市场竞争的自由和公平,帮助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迅速发展壮大成大型企业

③协调

政府作为中间人对发生在企业之问和企业内部劳资双方之间的纠纷进行调停;当私营企业在涉及对外关系和跨地区、跨行业投资遇到麻烦的时候,政府也给予协调和帮助。

④服务

政府对私营企业的服务表现是多方面的,涉及信息提供、政策咨询、就业培训、环境保护以及社会福利服务等方面。

⑤外部控制

对于私营企业的不法行为、过度竞争、市场垄断、外部不经济等,政府也主要通过外部控制的方式进行监督和管理。其外部控制的方式主要是依据法律,采用经济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

5.计划主导型管理模式与政策主导型管理模式有何不同?

答:依据市场经济内部政府配置资源方式标准划分,有两种基本的模式:政府计划主导模式和政府政策主导模式。这两种模式既不是从来彼此对立的,也不是从来彼此相融的。(1)计划主导型模式

这种国民经济管理模式以政府制定并实施一系列全国性发展计划为其主要内容。计划成为实现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工具,其中选择、测算和实现一系列计划指标是管理的中心。 

一般说来,确定一国的国民经济管理模式是否是计划主导型模式的标准是:

①存在一个具有权威性的计划机构。该机构负责全国性计划的起草、制定和修改工作,并对计划行动进行必要协调,对计划执行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和监控。

②计划行动是一项严肃的管理活动。计划文件或者经过了立法机构批准具有法律效力;或者虽没有经过立法机构批准,但经过了权威机构的论证、制定和公布,其他国民经济管理行动至少要参考计划的内容,并与其协调和衔接。

③存在着较为完整的计划体系。按照时间系列分成短期计划或预测、中期计划或展望、长期计划或远景规划。按照层次系列分成中央计划和地方计划。按照范围系列分成综合性计划和专项计划,中期综合性计划成为周期性计划的主要形式。

市场经济计划模式的特点,有以下突出之处:

①计划性质是指导性和预测性的。

②计划从总体上说是富有弹性的战略规划。

③计划制定是民主协商的过程。

④计划编制和实施注重了科学性和有效性。(2)政策主导型模式

政策主导模式的特征是制定和实施若干经济政策,对国民经济运行进行临时干预和调控,经济政策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主要形式,主要政策工具是税收、政府开支、利率、贴息率、汇率等。

政策模式与计划模式的较大区别是:

①存在着实施政策工具的权威机构,主要是政府财政、中央银行和若干产业职能部门。

②注重对宏观性和短期性社会经济问题的干预及调控,相对于计划而言缺乏长期持续性和连贯性。

③不存在如计划体系那样分工明确而组织精密的政策体系,但是在不同层次和范围内政策有所侧重,如宏观经济政策与微观规制政策、制度政策和过程政策等。

政府政策主导型模式的基本特点是:

①政策管理的基本性质是间接性的。

②政策管理以良好的市场机制运营为基础。政策效应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市场各种要素对政策的联动、互动和自动反应,受政府主观努力程度影响较低。

③政策实施是一个系统配合过程。一般而言,政策模式中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有四种基本搭配方式:双紧搭配、双松搭配、一紧一松搭配和一松一紧搭配。

④政策重点和作用由政策主体价值偏好和地位决定。

⑤经济政策调控具有临时性和相机性,以短期问题为主要调控为对象。

6.中国传统的管理模式有哪些基本特征?

答:中国传统的管理模式是计划经济基础之上的计划模式,这一模式有以下基本特征:(1)过度集中的决策机制导致企业和地方丧失积极性和主动创造力

在传统计划调节模式中,按照指令性计划、统一计划、分级管理原则,从中央到地方再到企业,建立起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上下结合的金字塔形组织结构。中央拥有了大多数经济决策权限,地方分享了部分决策权限,而企业则几乎没有经济决策权限。过度集中的决策权限机制大大限制了地方和企业根据自身条件和利益合理组织生产经营的自主能力。(2)比较单一的调控手段使得国民经济管理僵硬

在传统计划模式中,政府对国民经济活动的调控采取如下方式:首先,通过计划和行政系统层层分解计划指标给各个地方和部门管理机构,直至下达到企业;用指标下达、指标使用、指标检查、指标考核的调控方式管理国民经济的日常运行。其次,当指标控制出现漏洞和失灵时,采用行政命令方式加以补救。最后,强调政治思想教育对国民经济活动的巨大影响力,在物质极度匮乏时用道德力量去激励人们参与经济建设活动。(3)行政条块划分的组织机制割裂了国民经济活动的内在联系

在传统模式中,政府按照行政方式组织国民经济活动,分成两个方面,习惯称作“条”和“块”:其一,按照行政部门和行政区划组织宏观经济活动;其二,按照行政隶属关系组织微观经济活动。(4)单一的所有制形式抑制了国民经济内在动力和活力

在传统模式中,受到极左观念影响,认为所有制越公越好,越纯越好,将建国初期尚存的多种所有制很快改成了两种公有制形式:国家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最终形成了比较单一的公有制模式。

7.中国国民经济管理模式转型的目标模式是什么?

答:中国国民经济管理模式转型的目标是:在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上,建立起以现代企业制度为特色的所有制模式和形成多种手段相互配合的宏观调控体系模式。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形式,是以股份制为代表的有限责任公司制。宏观调控体系,是以计划、财政、金融、社会保障等手段相互配合和相互协调而形成的管理体系。

我国现在已经进入到国民经济管理新型模式的初步完成阶段。公有制为基础的模式得到了私有制模式的补充,计划主导型模式得到了政策主导型模式的补充。然而,建立新的国民经济管理模式需要有一系列的措施相互配合。其中关键的措施包括重新构造新模式运行的前提条件和理顺政府与国有企业之间的关系。(1)重构新模式运行的前提条件

①微观经济基础:确立生产者和消费者各自充分的主权。

②运行环境:市场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③管理主体的职能转换:由行政性命令式管理转变为服务性管理。(2)理顺政府与国有企业之间的关系

在国有企业内部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首先需要理顺政府与国有企业之间的关系。政府与国有企业的全部矛盾集中表现于政企分离问题。要同时满足国有经济的内在统一性与市场经济中企业独立性的要求,基本形式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的适度分离。

所有权依然归国家,并通过一定的国家组织形式行使这种所有权,是确保国有经济内在统一性的基本前提。为了体现国家所有权,无论是由立法机构直接出面还是由委托的行政机构间接出面,都必须要有一个组织机构或人专门对国有资产负责。解决问题的出路有二:

①在政府经济管理部门内部区分两种职能组织。一种是专门行使所有权的职能部门,目标是促使国有企业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并监督企业的活动。这种政府部门虽然还是企业的主管部门,但目标明确,任务相对简单,综合行使所有权职责。另一种是专门行使对社会经济活动管理权的职能部门,范围不限于国有企业。

②由立法权力机构出面设立行使所有权的组织。通过国家立法机构组建独立的国有资产权力组织的形式,实现国有资产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的真正分离:国家立法机构领导下的国有资产权力组织拥有所有权,在国有资产权力组织领导下的国有企业拥有占有权与经营权,而它们的活动都与作为国家行政机构的政府相对独立。

8.国民经济管理模式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答:根据资源配置方式标准,国民经济管理的调控形式和手段、决策权限划分以及组织成为模式中的核心问题。

今天,绝大部分计划经济模式已经逐步转型到市场经济模式,因而所有有关资源配置方式的争论已经集中到市场经济内部政府配置资源问题上,集中到政府对市场干预的形式和程度方面。从政府主动制定雄心勃勃的发展计划强力引导民间资源,到政府采取相机调控政策防止经济波动熨平经济周期,形成了两种不同的管理路线,即计划管理模式和政策管理模式。这两种模式有时是非此即彼的,但有时是共存互补的。从管理角度考虑,在这两种模式中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在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中何种管理方式更为有效。

9.划分国民经济管理模式的3×3方格图表示的理论模式有几种?实际有几种?

答:对依据所有制标准和资源配置方式标准两种标准分类的国民经济管理模式进行整合,可以得到3×3方格图表示的理论模式组合。(1)划分国民经济管理模式的3×3方格图表示的理论模式

如下图所示,国民经济管理模式可以有九种理论模式:

这九种模式只是表明九种状态,相互之间的边界实际上是模糊的,因而有混合模式。基本模式还是两个对应的模式:从所有制形式看,是私有制管理模式对公有制模式;从政府配置资源方式看,是计划主导型管理模式对政策主导型管理模式。(2)实际中的国民经济管理模式

今天,各个国家的政府都在采用计划指导和政策调控的方式配置经济资源,引导国民经济健康运行。事实上,在政府计划主导型模式中就一直存在着实现计划目标的政策调控,在政府政策主导型模式中也存在着政策长期化为计划的模式变种。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计划性政策或政策性计划混合管理模式正在形成之中。

10.计划经济下的国民经济管理模式与市场经济下的国民经济管理模式有何区别?

答: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资源配置的两种不同方式。(1)计划经济下的国民经济管理模式

在计划经济模式中,所有资源都由政府按计划的方式进行配置,按照指令性计划、统一计划、分级管理原则,从中央到地方再到企业,建立起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上下结合的金字塔形组织结构。政府对国民经济活动的调控采取如下方式:首先,通过计划和行政系统层层分解计划指标给各个地方和部门管理机构,直至下达到企业;用指标下达、指标使用、指标检查、指标考核的调控方式管理国民经济的常运行。其次,当指标控制出现漏洞和失灵时,采用行政命令方式加以补救。再次,各项政策手段和经济办法,如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工资、奖金、物价、汇率等,都只作为指标控制和行政命令的对象或载体,本身并无独立的含义和管理价值。

因此,计划经济条件下,国民经济管理模式只有计划模式一种。(2)市场经济下的国民经济管理模式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依据市场经济内部政府配置资源方式标准划分,有两种基本的模式:政府计划主导模式和政府政策主导模式。实际上,各个国家的政府都在采用计划指导和政策调控的方式配置经济资源,引导国民经济健康运行。

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可以采用计划或政策两种手段在市场经济内部配置资源,能把两种手段的优点结合起来,更好的进行国民经济管理活动。

第3章 国家发展战略

1.从20世纪后半期的世界范围看,国家发展战略理念经过了哪些演变?

答:国家发展战略是指国家对较长时期(如10年、20年或更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性重大问题的部署和安排,它关系到一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前景,是指导国家发展的重要依据。

从20世纪后半期的世界范围看,国家发展战略理念经过了以下演变:

(1)以经济增长为中心的发展战略

以罗斯托、刘易斯等为代表的早期发展经济学家认为,发展中国家要摆脱落后的局面,改变贫穷的面貌,首要问题是促进经济增长,必须把“馅饼做大”。为此,他们围绕着资本积累、工业化和计划化等内容,探索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理论。

以经济增长为中心的发展观以及由此决定的发展战略在20世纪50~60年代使一些发展中国家加快了经济增长,但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意想不到的后果:①经济增长并没有使所有的人平等地分享其成果,而是出现了贫富差距悬殊、社会两极分化的局面;②经济增长的同时还出现了人口爆炸、失业加剧、环境污染、生态失衡、教育发展滞后等社会问题,并且这些社会问题给经济的进一步增长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和压力;③片面强调经济增长的数量而忽视结构调整,引起了经济结构的严重失调。

实践表明,以经济增长为中心的发展观使发展的道路充满了荆棘,为增长而增长导致了“有增长而无发展”的局面,使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陷入了困境。(2)以人为中心的发展战略

20世纪70年代以后,针对以增长为中心的发展观所暴露出来的问题而提出了以人为中心的发展战略。与传统的发展战略相比,这一战略有如下特点:

①在战略的方针上,认识到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相互协调的重要性,而不是仅把发展的目光集中在GDP增长上。

②在战略目标选择上,开始注重优先满足公众的基本需求,把解决贫困、就业、收入分配、教育等问题纳入发展的视野。

③在战略重点上,突出了农业的基础地位,并把科技、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等社会领域的改革作为推动发展的主导力量。

④在战略措施上,注重控制人口,建立社会保障体系,通过财政税收政策等扩大社会公共福利,改善收入分配,让广大民众能充分享受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3)可持续发展战略

1987年布伦特兰夫人领导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这一报告中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定义: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可概括为:发展原则、公平原则、协调性原则、共同性原则。

结合中国的实践,可持续发展战略包含以下不可分割的五方面内容:可持续发展战略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为依托;以科技进步为杠杆;以谋求社会的全面进步为目标;以合理的制度、政策和社会公众的广泛参与为保障。

2.社会经济发展战略与军事战略有何不同?

答:(1)军事战略

军事战略,指关于战争全局的谋略,即战争指导者为达成战争的政治目的,依据战争规律所制定和采取的准备和实施战争的方针、策略和方法。(2)社会经济发展战略

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是指对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具有全局性、长远性重大问题的谋划和抉择。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性:

①全局性。社会经济发展的对象是一国范围内社会和经济活动的整体,不是某一部门、某一区域的局部社会经济活动。

②长期稳定性。社会经济发展所涉及的是关系到一国发展的根本性的重大问题,需要较长时期才能实现。同时,社会经济发展是一国最高层次的战略,是制定其他战略和规划的重要依据,其基本指导思想和目标必须保持相当的稳定性。

③纲要性。社会经济发展是对社会经济发展总方向、总目标、总体步骤和重大方针的概括,它是粗线条的,有许多方面是非量化的。(3)社会经济发展战略与军事战略的区别

两者都具有全局性,但军事战略关于某一次或一系列战争,社会经济发展战略与之相比,更具有长期稳定性的特点。

3.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战略为何不对?

答: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战略有以下不足之处:(1)经济增长并不能使所有的人平等地分享其成果,而是出现了贫富差距悬殊、社会两极分化的局面。在少数人占有绝大多数财富的同时,城市贫民和大多数农村居民的生活境况并没有得到改善,有的甚至更加恶化。(2)经济增长的同时还出现了人口爆炸、失业加剧、环境污染、生态失衡、教育发展滞后等社会问题,并且这些社会问题给经济的进一步增长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和压力。(3)片面强调经济增长的数量而忽视结构调整,引起了经济结构的严重失调。农业和粮食生产发展不足,能源和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城乡经济对立,二元经济结构矛盾突出。

实践表明,以经济增长为中心的发展观使发展的道路充满了荆棘,为增长而增长导致了“有增长而无发展”的局面,使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陷入了困境。

4.单纯强调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战略有何问题?

答:以人为中心的社会发展观强调“发展目标的社会化”,从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角度,探寻发展的内涵,丰富了发展的内容。它认为,发展不仅包括物质和财富数量的增多,还包括以物质财富增长为基础的整个社会政治、文化等诸领域的进步,发展过程自始至终都要关心人的命运的改善。

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是针对以增长为中心的发展观所暴露出来的问题而提出的,是对片面强调增长的发展观的修正,但关注的目光局限于人类自身的经济和社会活动。单纯强调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战略会导致下列问题:(1)由于片面强调社会发展,发达国家在经济增长率减速的情况下面临财政收支难以支撑高额社会福利开支的困境,一些发展中国家大量兴建非生产性建设项目,一昧追求高福利待遇,超越了经济增长水平,从而造成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不协调。(2)随着人类经济活动的推进,人类社会面临的另一个问题——自然环境问题显得更加突出。由于工业化、城市化的进展,人口的增加,耕地、淡水、森林和矿产消耗量剧增,能源危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成为发展的巨大障碍。

5.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它包含两个基本点:一是通过发展满足当代人的需要;二是这种发展不能以牺牲后代人利益为代价,要为后代人的发展能力考虑。

结合中国的实践,可持续发展战略包含以下不可分割的五方面内容:(1)可持续发展战略以经济发展为基础

可持续发展首先要求实现经济的发展,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增强国家的综合实力,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为保护资源和改善环境提供物质基础。(2)可持续发展战略以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为依托

可持续发展要求经济和社会发展必须与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相适应。发展的同时必须保护和改善地球的生态环境,以持续的方式使用可再生资源,把人口的增长控制在地球的承载能力之内。(3)可持续发展战略以科技进步为杠杆

科学技术对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是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因素;科技进步加深了人类对自然规律的理解,给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提供了有效手段;科技进步还是丰富人们物质文化生活、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源泉。(4)可持续发展战略以谋求社会的全面进步为目标

保持社会稳定,推动社会进步,积极促进社会公正、安全、文明、健康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5)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合理的制度、政策和社会公众的广泛参与为保障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需要发挥政府、各种社会团体、企业以及个人的积极性,合理的制度安排、科学的政策引导以及公众的广泛参与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不可少的力量。不同的国家由于不同的国情,在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上所采取的措施不同。

6.一项国家发展战略包含哪些基本要素?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答:国家发展战略是指国家对较长时期(如10年、20年或更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性重大问题的部署和安排,它关系到一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前景,是指导国家发展的重要依据。

一个完整的国家发展战略一般包括以下要素:战略方针、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布局、战略步骤、战略措施。制定发展战略就是要选择和确定这些战略要素,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战略体系。(1)战略方针

制定发展战略首先要解决战略方针问题。战略方针是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它决定着发展的基本出发点和基本准则,是对整个发展战略基本取向的高度概括,在整个发展战略中具有灵魂和统帅的地位。(2)战略目标

战略目标是指在较长时期内所要实现的基本任务和预期要达到的总体要求,通常要通过一系列定性和定量的指标来体现。战略目标是战略的核心要素,它既是战略方针的具体化,又决定着战略重点、战略步骤和战略措施。(3)战略重点

战略重点是指对实现战略目标的全局具有决定性影响的关键环节和因素。由于发展本身的不平衡性,在一定时期,必然会出现相对发达或相对薄弱的环节,有相对优势部门或制约部门。(4)战略布局

战略布局是战略在空间上的考虑,是根据发展目标的要求,促进生产要素在区域空间上的合理配置,解决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区域不平衡问题。(5)战略步骤

战略步骤是战略在时间上的考虑。由于战略涉及比较长的时期,从战略实施周期的起点到终点要经过若干个相互衔接发展阶段,不同的发展阶段呈现不同的特点,有不同的要求和任务,因此就要规定发展战略实施和推进的各个阶段,以及每个阶段的目标和具体措施。(6)战略措施

战略措施是指为实现战略方针和战略目标而需要采取的对策和手段,它是发展战略能否实施的关键。战略措施要针对战略目标的要求而设计,同时也需要结合实际情况的变化表现出相当的灵活性。国家发展战略的措施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样措施的搭配和组合。

7.请给出一组战略性命题与战术性命题的对比清单来。

答:战略和战术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战略是目的、核心和理论;战术是方法、手段和技术。下表是一组战略性命题与战术性命题的对比清单。战略性命题战术性命题持久战游击战可持续发展集约型增长方式出口替代战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略科学发展观统筹协调

8.如果自己设计一项区域性发展战略,应当采取哪些步骤?

答:设计一项区域性发展战略,可以运用SWOT方法提供的基本思路,对一个区域面临的内外环境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一个区域所处特定发展阶段的特点,通过全面系统的判断,规范的程序和组织,对发展战略作出抉择。(1)区域发展环境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法,是一种综合考虑组织内外部条件的各种因素,进行系统评价,从而选择最佳战略的方法。运用SWOT方法制定区域发展战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内容:

①分析区域发展的内部条件,包括优势和劣势。寻找优势或劣势从该区域的要素禀赋、产业结构、社会文化、地理空间、基础设施等方面出发。

②分析区域发展面临的外部条件,包括机遇和挑战。分析国内、国外经济发展趋势,本区域在国内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国外经济的联系,

以及和其他区域的合作与竞争等方面出发。(2)区域发展阶段的分析

①罗斯托的经济发展阶段理论。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把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划分为五个阶段:传统社会阶段、作为起飞前提的阶段、起飞阶段、成熟阶段和大众高消费阶段。

②波特的竞争优势发展阶段理论。迈克尔·波特从增长要素的角度,将各国的经济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

a.生产要素导向阶段,自然资源、自然环境、一般的廉价劳动力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

b.投资导向阶段,从政府到企业都具有积极投资的意愿和能力;

c.创新导向的阶段,各种产业和产业环节中的竞争开始深化和扩大,竞争的焦点体现在技术与产品的差异上;

d.财富导向阶段,是在前三个阶段大量积累财富的基础上,经济走入衰退的阶段。

9.新中国成立以来,都制定过哪些发展战略?

答: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发展战略有:(1)建国初期的战略

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对未来国家发展的设想是先发展新民主主义经济,待经济和社会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再向社会主义过渡。根据这一战略,国家采取了一些保护新民主主义经济成分的政策,较快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2)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1953年,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中国共产党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3)“超英赶美”和“大跃进”的战略

20世纪50年代末,中国提出了“超英赶美”和“大跃进”的战略。这一战略体现在“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上。通过大规模的群众运动,集中动员人、财、物等资源,重点发展重工业,尤其是增加钢铁、粮食等重要产品的产量,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4)三步走战略

第一步,用大约三个五年计划的时问,建立我国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力争在较短的历史时期内,实现我国的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使我国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但是,这一战略提出不久就被持续十年的“文化大革命”运动所打断。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和和分两步走的战略步骤均成了泡影。(5)“洋跃进”目标和“赶超”

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在战略部署中又盲目提出新的“洋跃进”目标和“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高指标,致使国民经济发展又陷入徘徊状态。(6)中国新的发展战略

1982年党的十二大正式确定了中国新的发展战略。

战略目标是:从1981年到20世纪末的20年,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使全国工农业的年总产值翻两番;

战略重点是要解决好农业、能源、交通、教育和科学发展问题;

战略步骤上分两步走:前l0年主要是打基础,积蓄力量,创造条件,后10年进入一个新的经济振兴时期。

战略对策有:集中资金进行重点建设,坚持国营经济的主导地位和发展多种经济形式,正确贯彻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坚持自力更生和扩大对外经济技术交流等。(7)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三步走”战略

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三步走”战略。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已基本实现)。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上实现现代化。(8)新的“三步走”战略

1997年,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上又提出了新的“三步走”战略:第一步,从2000年到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二步,从2010年到2021年,即建党100周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第三步,从2021年到2050年,即建国100周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9)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

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2007年党的十七大对我国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10.我国21世纪的国家发展战略是什么?

答:我国21世纪的国家发展战略如下:(1)1997年,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上又提出了新的“三步走”战略:

第一步,从2000年到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二步,从2010年到2021年,即建党100周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

第三步,从2021年到2050年,即建国100周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2)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3)2007年党的十七大对我国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地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第4章 国民经济决策与规划

1.国民经济决策的意义是什么?

答:国民经济决策是有关未来各种国民经济管理行动方案所作的选择和决定。国民经济决策是统驭全局的最高层决策,是关于整个国民经济战略部署的长远大计,国民经济决策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成败,在整个决策中占有重要地位。具体而言,国民经济决策的意义如下:(1)国民经济决策是战略性决策,对整个经济发展有决定性意义。正确的国民经济决策可以推动社会经济生活各个方面发展,保证国家兴旺发达;反之,错误的国民经济决策将会给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巨大损失。(2)国民经济决策是制约国民经济管理水平的重要因素。国民经济决策贯穿于整个国民经济管理过程之中,是各种管理行为的核心内容,各个管理职能作用的发挥都离不开决策。要提高国民经济管理水平,首先必须提高决策水平。(3)国民经济决策是提高政府计划管理效率的重要依据。政府计划是国民经济决策的具体化,决策正确与否对政府计划管理工作的效率起着决定性作用。实践证明,正确的国民经济决策是政府计划管理取得良好效果的依据和关键。(4)正确的国民经济决策是动员、鼓舞亿万人民群众进行现代化建设的行动纲领。根据一定时期政治、经济任务提出的发展方向、重点、措施,既为各行各业提出了明确具体的任务和要求,又为广大人民群众指明了美好的前景和奋斗目标。

2.国民经济决策与预测、规划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

答:(1)国民经济决策与预测、规划

国民经济决策是有关未来各种国民经济管理行动方案所作的选择和决定。国民经济决策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①确定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②确定实现这一目标的一整套方针政策和路线;③选定国民经济发展的远景规划和计划方案。

国民经济预测指依赖国民经济管理专家的丰富阅历经验和知识,对未来国民经济主要参数的变化趋势作出判断。

国民经济规划是指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具体化,是对战略的具体落实。(2)国民经济决策与预测、规划之间的关系

三者的关系是:国民经济规划以国民经济决策为原则;国民经济预测为国民经济规划提供依据。

3.完善国民经济决策应当从哪些方面着手推进?

答:国民经济决策是有关未来各种国民经济管理行动方案所作的选择和决定。完善国民经济决策应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1)建立科学的决策程序

决策程序就是对决策过程所做的制度规定和组织安排,也可以说是决策过程的制度化。科学的决策程序一般应包括如下步骤:

①确定目标。确定目标是决策的首要问题,为此要全面地调查、了解国民经济系统的内部条件及外部环境的资料,系统分析国民经济发展的历史、现状,预测未来可能的演进趋势,指出具有全局性的要害所在。

②拟订方案。拟订方案目的在于提供一些可供选择的可能方案。不同的方案可以启发人们思考,特别是意见不同的方案,能使决策者兼听则明,有利于科学决策。

③方案评估、选优。在实际决策中不必刻意追求穷尽所有备选方案作出最优选择,而应以寻求次优选择或满意选择为目的,并且采取渐近方式去实现理想决策方案。

④决策的实施及监督。一个正确的决策按以上程序制定出来以后,还要组织和控制具体实施。此外还要对决策进行监督、检查,其目的就是为了及时发现实际执行情况与决策目标之间的偏差,采取措施加以调整。(2)采用科学的决策方法

常见的决策方法有:

①专家决策法。该方法利用专业领域资深行家长期形成的专业知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