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弦琴上的人生旋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1 12:53:51

点击下载

作者:符平(笔名:晶石)

出版社:四川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四弦琴上的人生旋律

四弦琴上的人生旋律试读:

苗家山寨老树红花——访屏边县湾塘乡营盘村致富带头人、省政协委员王正保

营盘村是湾塘乡出了名的富裕村,而营盘村的王正保是屏边县响当当的人物。人们说,营盘村造就了王正保,而王正保又造就了营盘村,王正保和营盘村就像树叶和树根,村子靠富裕出名,王正保则是靠“带领大家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而出名。过去“口袋队” 现在富裕村

屏边县湾塘乡伍家村委会营盘村,坐落在湾塘乡政府北面的营盘山顶,与乡政府直线距离不过四千多米,可是,从乡政府到营盘村,即使乘坐善于爬坡的吉普车也要两个小时才能到达。因山高坡陡,过去的营盘村是出了名的贫困村,其他村民称他们为“口袋队”。所谓“口袋队”,是因过去每年在青黄不接的5月、6月,营盘村村民都拿着口袋四处借粮吃,就连生产队也曾多次集体出动借粮来分给大家度饥荒,国家回销粮指标一下达,乡镇府救济名单上列于首位的就是营盘村。

改革开放后的几年中,王正保带领大家以稳定粮食为基础,大力发展八角、草果等经济产业,营盘村自此甩掉了“口袋队”的帽子,村民经济收入逐年提高,村里修起了水泥路,家家盖起了新瓦房,买回了电视机、VCD。至2002年年底,全村人均纯收入已达1360元,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桃花开花 苗族已不搬家

当记者问起过去的住房情况时,王正保站在他那有四面回廊的新房前感慨万千,刻满岁月沧桑的脸上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抽搐,那段居无定所、食不果腹的艰辛岁月又回到他的眼前……“我们苗族祖祖辈辈无地无村无家,整个家在一匹牲口上驮着,见哪个山洼稍平一点,就砍一片茅草树林,烧一块地出来,种点玉米过日子,过上一两年又往别处搬。俗话说:‘桃花开花,苗子搬家。’能记事后我才晓得,父辈们原来住在白云乡水头村,我出生前,父亲背着一口锈铁锅和两床破毡子,带着正怀着我的母亲,搬到湾塘乡三迁马自然村,砍几棵竹子搭个窝棚住了下来,后又搬到四田村、五家寨村,直到1961年搬到营盘村才长住下来。在乱风中烧过荞地的人才晓得烟熏的滋味,苗家人祖祖辈辈最想办的事就是自己能盖起一间新瓦房。分田到户后几年,肚子饱了,钱也攒起来了,我们集体烧砖瓦,大家把茅草房掀了,盖起了新瓦房。那年,庆贺盖房的爆竹几乎响了一个冬季。”王正保说到这里,舒展地叹了一口气,皱纹里盛满了完成夙愿的惬意。的确,只有这一幢幢拔地而起的新房,才能抚平“迁徙民族”心灵深处的斑斑创伤。为人舍得自憔悴

营盘村村民都说:“我们能有今天的好日子,还全靠王正保这个致富带头人。”1983年,王正保将农科员郑重交给他的3公斤杂交玉米种子精心地种在自己的地里,他知道这第一次试种的分量,只有成功,才有普及推广的希望,才能使营盘村改变缺粮的现状,否则,在最讲实际的苗家人面前,即便是非常在理的说教也会变得一文不值,行政命令在长时间的沉默中也会显得苍白无力。他照农科员的指导,认真细心地管理着这两亩玉米。自己种下的杂交玉米获得丰收,给村民带来喜悦,其实最高兴的是王正保。收完玉米那天,他喝了一夜的酒。第二年的杂交水稻试种就顺利多了,有好几家争着试种。“两杂”将营盘村“撑”到温饱线以上,喷香雪白的大米饭不再是苗家人过年的奢侈。

吃饭穿衣不愁了,但是,那让人眼馋的“小电影”拿树叶去买?苗家人总不能只满足吃饱穿暖。王正保让会计读完县政府关于中央 [1985]1号文“增百致富”号召所下发的文件后,几个月来都在苦苦地思索,如何谋求经济发展、增加大家收入的问题时时困扰着这个管着90多个人的社长。通过比较盘算,他觉得种植八角是致富的一条好路子。他从供销社买回种子,自己整墒播种育起了八角种苗。9月,他将一捆捆八角种苗分发给大家,督促大家一棵棵栽在地里。可是,十多天后他一处处查看,很多地里的八角苗已悄无踪影。其实,大家压根儿就不相信八角能赚钱,喜欢“吹糠见米”的苗家人怎等得5年后八角上市,5年后咋样天知道?除少数几家在田边地角留下几棵小树苗外,其余早已拔了丢进箐沟。王正保此时才清醒地认识到,普及八角种植要比普及杂交玉米、杂交水稻难得多。王正保是一个性格和善儒雅的人,气恼发脾气骂人历来与他无缘,只有示范成功用收入来证明一切。于是,他将全部精力投入八角的管理中。第二年、第三年他仍然继续动员大家种八角,并将育好的苗无偿地送到几家困难户手中,几年里为种成八角他瘦了两巴掌。5年后,王正保第一次采下的40多公斤八角在屏边城卖得两千多元。“好事”变成无声的号召,当年全村22户人家几乎都登门向他订了种苗。从此,营盘村乃至伍家村村委会8个村民小组在王正保的带领下都走上了种植八角、草果的致富路。那年王正保在党旗下举起了右手,“先进队伍”中又多了一名群众贴心人。人生路上留芳香

王正保热心助人、带领大家共同致富的良好品质赢得了村民的赞誉,自1985年被选为屏边县历届政协委员至今,他多次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表彰奖励,2001年被评为省级优秀政协委员及劳动模范。尽管他文化水平低,但群众就是要选他当社长,他还被选举为县、省政协委员,由此,他成为大小会议上唯一一个带秘书参加会议的人。古人云,“德馨非一日之累”,王正保正是在那平凡的人生路上忠心为民不谋私利,留下了一串串芳香的脚印。

1996年,通村公路须占用几户村民的耕地,通过做工作,大多数农户都勉强同意了,但唯有王正德不许路从他的地里通过。王正保将一块上好的八角地代表集体补偿给他,而自己什么也不要。他一心为公的举动感动了大家,路修得非常顺利。项自新、黄忠祥等四五户困难户,现在已是八角种植大户。当初,王正保作为社长,总把这几家困难户“挂在头个纽子上”,不但多次无偿送给他们八角种苗,而且还主动上门传授栽培技术,并到地里参与剪枝施肥。王正保当时说,共同富裕是他的工作目标。乡宣传干事李成对记者说,王正保当社长20年来时时事事都想着大家。1994年,他买回20多只猫分发到各家,并规定大家好好饲养看管,养死的自己出钱买回补上。自那年至今,营盘村很少再看见老鼠的影子。

王正保对人谦和,但对于原则问题从不含糊,村里的大会小会他都将“尊老爱幼、团结互助”等公德教育放在第一程序进行强调。平时,他常告诫那些年轻人:“谈恋爱可以,但必须遵纪守法,不要出格。”“苗族虽有早婚现象,但在王正保的疏导教育下,全村至今还未出现一例抢生超生的情况。”乡计生办主任杨家清对记者说。多年来营盘村人人遵纪守法,爱老敬老蔚然成风,几年来从未发生偷盗事件。2001年,营盘村被省政府授予“省级文明村”称号。

离开营盘村时,正值骄阳当空,王正保和几个村民挥手与记者道别,村口一棵石榴树花正开得火红。(本文刊登在2003年6月6日《红河日报》第3版)

君子爱财 取之有道——访河口商人黎相祺

在河口国贸大厦5楼荣泰集团公司董事长办公室,记者见到了在商界政界都颇有名气的黎相祺先生。办公室的桌子沙发上,书籍资料摆放得有些零乱,黎相祺正专注地用笔记本电脑写着文章。他起身相迎笑容可掬,一打开话匣子,就离不开“改革”这一主题,什么日本明治维新、美国西部大开发、越南口岸开放,有关维新的名家名句脱口而出,叙事说理柔声细语,逻辑严密,好一派儒雅风范。

黎相祺祖籍广东湛江,1958年出生在越南广宁省。1978年2月从越南回国,先后从事过军队翻译及云南省广播电台记者、编辑等工作。1993年下海经商来河口发展,经营矿产品、木材、化工产品、家用电器、矿山机械设备等进出口贸易。

黎相祺嗜书如命,古今中外的文学艺术、哲学、经济、商业贸易、企业管理等书籍都买来或借来细细阅读。最近他正研习《世界贸易体制发展史》一书,将WTO有关规则同目前中国外贸运作结合起来进行分析,还写了一些心得体会。交谈中,美国商界巨擘约翰·洛克菲勒、希腊前船王奥纳西斯、日本的松下幸之助以及中国的胡雪岩、李鸿章、李嘉诚等的经商之道,他都能娓娓道出。

古人云:“通理而明志。”黎相祺过去担任翻译、记者时注重政策、讲求严谨正确的工作要求,以及不懈追求知识积累的态度,奠定了他后来经商文化思想的根基。在进出口贸易中,他始终抱守自己铭刻在心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信条去处理一切商务,从而得到与之交往的商人、工商界组织及政府部门的称赞。

经商的最终目的是赚钱,但这钱如何赚,其行为与每个人的价值观、人生观有着密切的联系。黎相祺认为:“‘道’既是道义,又是方法和规则。这钱财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最终是社会的。我努力赚钱谋求发展其目的是对自身能力及价值的证明,另外,在经商中能为某个地方或是某个角落的人带来一些益处,这是我的初衷,也是对我最大的安慰和奖赏。”

黎相祺又是一个精明的生意人,掌握供求第一信息是他经商中最主要的工作。六七年前,越南农业改革迈开了大步,种植业的迅速发展带来了化肥需求量的猛增,而红河州的化肥生产却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黎相祺抓住机遇做足了化肥生意。为维护及恢复生态,我国木材采伐限额加大,而越南丰富的木材及矿产品都可进口填补我国这方面的空缺。随着地表露天煤炭逐渐采空,越南的采煤已转入地下,大量的坑道采煤机械设备需求又成为黎相祺的主要出口产品。正是这准确的信息和遵守规则的交易,有力地支撑着黎相祺的外贸事业正常、稳定地发展。公司由原来的3人扩展为现在的18人,资产已逾千万元。

找大钱的“买卖”很有吸引力,但黎相祺却以“是否正当”来加以取舍。2001年,昆明一食品生意人邀约他从金平进口美国冰冻鸡脚运往昆明,可获利几十万元。黎相祺知道那是违规的走私生意,不但不答应,还晓之以利害劝那人别干,后来那个老板一意孤行,栽进海关“大网”被判刑。去年,黎相祺又回绝了两起撮合他走“另门”做锌锭买卖的“生意人”。

黎相祺的儒商风范还体现在他谙熟世界贸易中“双赢共利”的原则。他在生意上既讲诚信,又经常让利于他人。他说,只有互利才能求得长期的合作,从而达到长期的得利。个旧市沙甸旭永公司经理马旭永、越南老街正通公司经理孙春庭等人都对黎相祺的商德有极好的评价。其实,做生意跟打天下一样,“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只有利于他人,才能换取他人利己。

在河口,黎相祺还积极参与社会工作,在县、州政协委员这个位置上,经常为河口的边贸建设、对外关系处理等进言献策。工商联主席庞国强、县委统战部部长李开福说,黎相祺同志不仅是一个优秀的个私老板,而且还是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在遵守规则经商的同时,他还热心参与工商、行政及党务工作。他为越南来河口经商的人牵线搭桥,积极参与“边交会”“联谊会”及出访调研等策划工作,并担任翻译。2001年8月,当黎相祺获悉南溪镇瑶族学生路云发考上郑州大学而无钱就读的消息后,主动承担了这个贫困学生四年读大学所需约5万元的费用,还对该学生家庭给予生产生活方面的资助。公众是存储个人档案信息、评判个人行为优劣的最大的“硬盘”。2002年,黎相祺被推举为县、州政协委员,工商联副主席等。自1998年以来,黎相祺年年得到相关管理部门的表彰和奖励。

中国自古就有源远流长的“儒商文化”。价不虚二、童叟无欺、货真价实、仁商无敌……铺衍出一代代商贸的昌盛,派生出数不尽的“深巷酒香”,折射出贯穿东西南北的“丝绸之路”。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的热闹祥和、唐代“长安夜市”的“摩肩接踵”,无不显示着“商贾德运”及“儒商文化”所带来的繁荣景象。如今,河口这个关系中国形象的国际贸易口岸,多么需要“儒商文化”的回归和传承。

面对中越进出口贸易的热闹景象,黎相祺说,WTO需要规则,我们自己也需要规则。局部地方的诚信丧失,将会带来国家公信的损伤,那种“商场如战场”的意识应当摒弃。目前,外贸市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和竞争,有序与无序、守规与违规在贸易往来中发生着无形的碰撞,这需要经商者在运作中自我约束,在金钱的诱惑下保持理智,遵守原则,让产品交易、外贸出口处在“风和日丽、互利共赢”的持续和谐中。(本文刊登在2003年6月21日《红河日报》第3版)

万希勤:脚踏竞争风云的人

人人都说个旧市乘风冶炼厂名副其实,乘风冶炼厂的发展的确是一路顺风。其实这“顺风”是有前提的,那就是“把握时代脉搏”,抓住眼前机遇。

见到万希勤是在今年中秋节后的第3天早晨,武高武大、虎背熊腰的他,让人怎么也联想不到他就是那个睿智有才,治厂有方,资产逾亿元,每年上缴国家利税500多万元的乘风冶炼厂的主人。在宽敞的总经理办公室里,最显眼的是那个摆满冶炼技术、工业管理图书的大书架。看到记者好奇的目光,万希勤笑着说:“时代潮流激荡,竞争激烈,不学不行。”打开话匣子,万希勤思维敏捷、条理明晰,有判断、有援引,观念超前,话语充满时代气息。

说到冶炼业,万希勤与它有着难解的“情缘”。1988年,高中毕业刚满18岁的他还是个“黄昏头”小子,他不再复习高考,而是立志要以冶炼为业。他撺掇亲友帮其筹集资金,办起了一个小型冶炼厂。那几年,金属一路走俏,验证了他睿智的眼光。看人家“耍龙”手痒,1994年,他仿效别人建起了一个电解铜厂,出乎他的意料,“到他卖姜姜不辣”,刚“上马”就遇铜价大跌,万希勤倒贴了几十万元。一气之下,他真想“金盆洗手”,退隐“江湖”。后来他说起那次“跌跤”后仍选择冶炼这一行,是割舍不断的起步创业情缘所致。

1995年,万希勤刚刚建好厂房投入冶炼生产不到一年,个旧锡山的冶炼厂就猛增到36个。在这“硝烟弥漫”的竞争中,“身体瘦弱”的乘风冶炼厂没有慌神,万希勤敏锐地意识到,“只有技术改造提升科技水平”是唯一的出路。决策后的他似乎吸到了来自成功高地的新鲜空气。首先,他从云锡下岗工人中“捡”到了一些拥有冶炼技术和管理能力的人才,并采用入股借贷等方式吸纳资金,购置了先进的冶炼设备,在炼出纯锡的同时还能提取金、银、铋、锑、铜等混合金属,丢渣金属含量不超过0.3%。他还大胆进行用电流冶炼的技术整合,既缩短了冶炼周期,又降低了成本。设备更新加上技术改造使该厂如虎添翼,年产量由原来的1千多吨逐步上升到1万多吨,企业运转进入良性循环,纳税额由几十万元上升到几百万元。

竞争是市场经济发展中永恒的主题,“强身健体”是竞争得胜的第一筹码。万希勤在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的整合上也是胜人一筹,他广泛吸收有专业技术和管理经验的人加入,每年都选择招收一批大中专毕业生充实企业,并聘请技术、安全、环保等部门的专业人员对员工进行培训。他还设立技术部、安全环保部、工作考核部对厂内各项工作进行量化、细化管理。在吸纳股份合作的同时,万希勤不乱花一分钱,将再生产投入积累、壮大企业力量作为全厂的奋斗目标,每一个起点要求都在为竞争创造条件。企业的实力以每年翻番的速度增长。

融入世界科学发展体系是全球每一个生产企业必须面对的现实,否则就无生路可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万希勤敏锐地认识到实施技术改造不仅仅是单纯提高生产能力的问题,而且应包括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他投资130多万元,对尾气排放系统进行技术改造,并从湖南购置引进“脱硫塔”对烟气作综合处理,使其变废为宝。与此同时,他又投资50万元在厂内种植树木花草,对厂房背后的1000多亩荒山进行绿化,并派专人守护,经过3年努力,荒山披上绿装,厂内厂外都美了起来,空气得到了净化。几年来,该厂每一次都能通过环保部门的达标检测。

在冶炼业的竞争中,矿产资源“占有”的竞争更是“剑拔弩张”,不符合市场经济秩序的原料“控制”行为依然存在。万希勤没有硬着头皮去挤这座“独木桥”,他另辟蹊径,将采购矿石的目光投向更宽更远的广西、广东、湖南,甚至国外的南美、缅甸等,设置了几个原料采购点,使该厂的冶炼始终处于“吃饱”的状态。

假如说在多次竞争中胜出是因为万希勤有超前预见、把握机遇的智慧,那么企业发展、利润增长的根基应归功于政策环境的护爱。万希勤深深懂得这一点,“回报社会”的诺言他一直在履行。招工聘员他首先想到的是下岗工人,每一年的税收从未隐瞒或拖欠,企业也因此成为全州个体私营企业五个“纳税先进大户”之一。(本文刊登在2003年9月29日《红河日报》第6版)

小作坊写出大文章

蒙自县新安所镇村民李宏云生产的“板扎”牌年糕已走进北京、上海的超市精品柜台,他用“朴实”的心态和双手,写出小作坊融进市场经济的“大文章”,这其中蕴含着一些极其普通、浅显却容易被人们遗忘的道理。用朴实诚信 写就艰辛创业序曲

20世纪80年代中期,新安所种石榴的人都富了起来,因家里人多地少,初中毕业回家的李宏云只得去别人开办的年糕小作坊里赊年糕到村里叫卖。这别扭“蹒跚”的小贩经历却成为他后来商道竞跑的热身训练。1988年,李宏云结婚后,夫妻俩另起“炉灶”,也开起了生产年糕的小作坊,取名“新安所宏天年糕厂”。当时新安所镇已有六七家这样的作坊,年糕在小镇销售已显艰难。他们夫妇俩只好白天走村串寨,到处叫卖,夜晚还须赶做第二天卖的产品,一天下来累得腰酸背痛,本想请两个小工帮忙,但因本小利小、囊中羞涩,二人只得一直坚持着。

李宏云是个爱面子的人,生怕做出的产品不好对不起顾客,他一贯遵守“货好价实”的承诺。包装时上下一样,送货时新老客户一视同仁。预订送货时间一到,哪怕天黑下雨也要把货送到客户手中。朴实诚信的作风使他在不知不觉中“团笼”了众多的“回头”客户。三年的经营,他已和“老作坊”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产品远销蒙自、个旧、建水等县市。用质量创新 写出市场竞争真谛

很多商品生产者都为寻找在市场经济中如何站稳自己的脚跟这一问题的答案而千淘万漉,李宏云似乎没有去研究这些高深的问题,他仍然以朴实忠厚的态度做人,以好材料好手艺做产品。他说:“凭良心做事有时也会吃亏,时间长了人家知道。”

长时期固定生产一类或几类产品是生产企业之大忌,尤其是食品。再好听的故事听多了也会厌烦,同样,再好吃的食品时间长了人家也会吃腻。变换口味是李宏云最成功的地方。在经销中,李宏云悟出,多几个品种,人家就多几个挑选的余地。他将年糕分别做成“甜”“咸”和“甜咸混合”三大类,三大类中又有红糖、白糖、玫瑰、火腿、花生、核桃仁等不同搭配之分;还拓展了八宝粥、饵快两个品种。新产品、新口味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宏天年糕厂由过去的送货上门变为人家上门找货。几年的生产经营使李宏云悟出这样一个道理:“质量是食品加工的生命,产品更新是发展的动力。”多年来,在质量上他一直小心谨慎,在制作年糕的整个工艺流程中都按照传统工序,买米他亲自去挑选,“香糯、白亮、新鲜”三个条件差一丁点儿都不要,遇到好米,价钱再高也绝不迟疑。他对请来的小工们说:“每一道工序都不能省时省事,既然人家相信我们,我们就绝不能自己打扁自己的嘴巴。”

过年是供货最紧的时候,总有一些外地商贩趁别人取货之机,挤进仓库,盯死李宏云不放,大有不给货绝不离开的架势。2000年,仓库有几箱过期货还未处理,一个老板愿出原价购买,李宏云说:“我们早有规定,不合格产品绝不许走出厂门,你出两倍的价我也不卖。”他婉言劝走了对方。电话采访中,在昆明船房小区经销过年糕产品的倩玺工贸有限公司的钟静对记者说:“向李宏云进货三年,感觉他为人很不错,很守信。”用商标防假 写下市场七彩风云

树大招风这话一点儿不假,质量和信誉提升了宏天年糕厂的知名度,但这也导致造假者喜欢“傍”他,防假累得李宏云全家人疲惫不堪。自1998年以来,宏天年糕厂的内外包装物就常被别人仿造,李宏云购来假货一看,全身冒出冷汗,假货包装盒上的图案与真的一模一样,连他也难以分辨,可年糕的色泽口味与自己的差距很大,这样继续下去,宏天年糕厂将有关门的可能。他立即更换了包装,但产品投放市场不出三天新的仿造品又出来了。他只得年年换单,作废的包装物损失不下五六万元。他在别人的建议下向产品注册管理部门申请“新安宏天牌”商标注册,希望得到法律的保护。但因法律规定不得以地名作为商标注册,外行的李宏云一年后只拿到了被驳回的申请。几经周折,他投朋友找律师,最后,以“板扎”为名,并加上自己的头像和名字作为商标,才得到注册审批机关的批准。新商标使用一年多来还未发现新的仿造品。证明李宏云带头像的商标的确起了作用。第一个回合的防假战终于告一段落,李宏云又将精力投入产品质量提升中。近年来,宏天年糕厂采用高温、恒温杀菌工艺以及新的保鲜科技手段,使产品的保质期由3个月延长到6个月,产品于2002年起先后进入上海、北京等市场。2002年,宏天年糕厂生产的年糕获得“云南省放心食品”称号,2003年,该厂又获“全国质量信得过产品”称号及“中国国际专利名牌博览会金奖”。然而,李宏云没有因这一顶顶辉煌的桂冠戴在自己头上而满足,他平静而严肃地说:“食品质量没有尽头可言,只有创新品种和口味,以科学技术改进工艺流程,年糕厂才有生命力。”下一步李宏云正准备扩大生产规模,满足市场更大的需求。(本文刊登在2004年3月31日《红河日报》第16版)

张照富手秃志不“秃”

还在幼年时,张照富的右手就被火烧成秃手,但他的心没有“秃”。他凭借顽强的毅力走过了童年、少年,以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勇往直前的脚步过着艰难的生活。如今,他能用仅有的一只左手做招牌、写字、画画、雕刻工艺品、敲击电脑键盘……他用志气托起了自强不息的人生。

张照富是屏边县和平乡和平村人,1966年12月的一天,家里三个大人全都到山地里干活去了,1岁的他被留在家里。玩耍中,他跌倒扑在火塘里,等邻居听到尖厉的孩子哭声时赶来,张照富的右手已被烧坏,面部虽经过植皮手术但还是留下了令人遗憾的疤痕。7岁时,父亲将张照富领进学堂,尽管有老师的呵护,但小伙伴们仍时不时地取笑他、藐视他,就是这样的环境使张照富变成了一个性格坚强的人。从三年级开始,懂事的张照富就用实际行动去证明自己,他专心听讲,认真完成作业,每次考试均名列前茅。在老师眼中他是品学兼优、热爱劳动又有礼貌的好学生。

6岁时,张照富的母亲因病离开了人世,父亲一个人辛苦地养活全家,还要供他们弟兄三人读书,日子过得十分艰难。初中毕业时张照富的成绩名列前茅,考上高中、中专均没问题。但考虑到家庭困难,张照富认为,16岁的他不能再让父亲为他担心操劳了,而且有责任用自己的劳动养活自己,扶助家庭。他放弃了继续升学的机会,背上行李到屏边县城打工挣钱。让他意想不到的是,窑厂、编织厂、石材厂、建筑工地都不要他,不管他怎么解释,并请求用实际工作来检验自己的能力,但是人们似乎都不理睬他的真诚的恳求,每一处的老板或工头都用异样并带有怀疑的眼光看着他那只秃手,一个劲地摇头。他回家几天后仍不服气,又到蒙自去找工作,这次,建筑工地的工头终于给了他“实践”的机会。几天干下来,张照富“一顶一”,虽不亚于别人,但他付出的艰辛是其他人的两三倍,在拿铁铲拌水泥砂浆的那几天,吃饭时左手连筷子也拿不稳;在搬砖的过程中,套着布袋的秃手仍然被磨得渗出鲜血,老板看见后发了通牒:“这不是你干的活,弄伤手脚我负不起这个责。”此时的张照富反倒觉得老板的话很在理,自己少别人一只手而且体单力薄,的确不是干建筑小工的料。他回家后,左思右想,决定学一门适合自己的能够掌握的技艺,这样才能走自立自强的人生之路。

学手艺并不那么简单,更何况他只有一只手,学什么也是个问题。他首先想到当一个木匠,但在借来木匠工具进行实践时,他就碰到了大难题,锯木料一只手握锯子,用脚踏紧木料勉强可以,但在使用推刨刨木料时就不行了,没有手掌、手指的秃手总难以与健全的左手配合,几个小时下来,连一块料子都刨不平、刨不直。后来他选择学习刻章。他找来刻章的木料,用钢锯片磨出的刻刀刻出一些图章作为样品,在和平乡街上摆起摊子来。但是人们一看他刻出的章字体很丑都摇头走开了。接连两个街子天他没有接到一个请他刻章的活计,这时他知道,只有练就一手秀丽过硬的毛笔字,这刻章的生意才会兴旺。于是他买来毛笔和墨汁,又到书店买来“隶、楷、行、草”等字帖,在光滑的石板上不停地临摹练习。

一年后,不但找张照富刻章的人多了起来,为办红白喜事的人家写对联也成为他的专长。他还克服了一只手做事的困难,学习绘画及一些人物、鸟兽的小样雕刻。他用秃手的肘弯夹住凿子打眼,一个人能单独将画框、广告牌等全套活拿下来;他能将小锤绑在秃手上,左手拿刻刀雕刻带有图案的贺匾及墓碑,技艺的提高使他的生意也慢慢兴隆起来。

1999年,张照富在和平老街子上租了两间当街门面,开起了工艺美术店。细腻的板框制作、秀丽的图案和清秀的毛笔字赢得方圆几十里群众的青睐,就连白云乡的个体商业户以及政府的一些单位也将招牌、门牌拿到张照富这里做。技艺和诚信使他的工艺美术店生意十分红火。为报答养育之恩,2002年,张照富将年迈的老父亲接来和他一起生活。今年,在全县残疾人技艺、文艺综合比赛中,张照富夺得第二名,成了当地群众心中的能人。

现在,张照富正在学习电脑打字和平面设计,他计划要买一台全自动电脑雕刻机,扩大工艺产品制作种类。当记者问起他对婚姻是否有所考虑时,39岁的张照富脸上泛起红晕,他腼腆地说:“早就想过了,下一步就想托人说个媳妇。”作为残疾人的张照富面对人生还会遇到很多困难,但是,充满自信的他非常平静地说,不管今后在婚姻上还是自我奋斗的道路上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他都会泰然处之,因为他已走过了很多艰辛的路。和平乡民政专干王顺达对记者说,张照富不要政府照顾,自立自强的奋斗精神,已成为很多残疾人学习的榜样。(本文刊登在2004年6月15日《红河日报》“大视野”第5版)

高桂芬:解不开的园丁情结

见到高桂芬老师,是在建水一中的校园里。55岁的高老师仍透出年轻时的秀丽和朝气。当记者说明来意后,高老师一再推辞不愿接受采访,她说,作为教师自己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不值得张扬。就是这别人难以知晓的“应该做”的特殊情结,鞭策激励着高桂芬孜孜以求,终生奋斗在三尺讲台上。没有承诺的承诺

1969年,高中毕业两年的高桂芬在“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号召下主动报名,背上行李,扛着锄头镰刀来到建水县普雄乡(当时叫公社)付家寨生产队“安家落户”。在朴素的革命激情的驱使下,在县城“安乐窝”里长大的高桂芬,却比其他知青更能吃苦耐劳。她能与其他农民一道顶烈日、冒风雨,干一样的活,并能评到当时最高标准的“大寨分”而赢得群众的好评。4个月后,她被群众推荐到龙岔瘦田小学任民办教师。教书工作中温柔、善良的她更加受到当地学生和家长的喜爱,成为当地群众基础最好的知青之一。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刚与一个姓宋的越侨男青年结婚的高桂芬,突然被怀疑是里通外国的反革命而被投进监狱,并被多次带到街上游斗,恐惧和羞辱使她万念俱灰,早死已是她当时的迫切希望。但就在那“革命热潮”的茫茫人海中,她看见了付家寨彝家大哥、大嫂们真诚信任的目光,看见了老队长李福相婆娑泪眼中鼓励她坚持下去的暗示,她挺过来了,两个月的“审查”因找不到半点“通外”的蛛丝马迹,她仍被送回普雄乡付家寨“劳动改造”。真诚是没有忌讳的。那年,付家寨几十个彝族群众联合签名申述“高桂芬不是坏人而是个好老师”,并请求当时的普雄公社革命委员会,让高桂芬仍然去教书。在彝族群众的多次要求下,普雄公社革委会答应了这一请求,仍安排高桂芬到龙岔瘦田小学任教。那时的高桂芬百感交集:谁能否定,这天下就是好人多。她暗自承诺要把一生献给人民的教育事业,来报答群众对自己的信任和关怀。求知不已 勤耕不辍

高桂芬深知,要让学生碗里“水满”,教师必须“桶满”。她几乎将全部的余业时间和精力放在增加知识、充实自己的学习中,恢复高考的第一年,她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云南师范大学中文系。在45人的班集体中,大家拥有了一个年龄最大、最关爱同学的生活委员“高大姐”。当时与她同班的李文学(建水一中教师)回忆起来还感慨地说:“高桂芬是全班学习最刻苦的人,逛街、逛商店、进公园的学生群中你根本见不到她,一有时间她总是钻进图书馆,拿起书本一看就是几个钟头,就连吃饭她也会时常忘记。”

在高桂芬的一生中,“要好好教书,报答危难中伸出援手的人民群众”的承诺像一股永不止息的清泉滋润着她心灵深处的那块净土,认真读书,刻苦学习使她成为“文革”后第一批大学生中的佼佼者。

在感恩、负责、不懈追求进步的心态的促使下,高桂芬成长为一名师德高尚、教学有方的好老师,受到大家的普遍敬重。1987年,中央宣传部授予她“八十年代优秀大学生”的光荣称号。在建水一中教书并当上学校领导、评上特级教师后,高桂芬仍然没有放松过学习。就连与她结婚后,因她埋头学习,少管家务而与她磕磕绊绊的夫婿杨启明也受到她执着学习精神的感化,从内心深处理解并支持她早已凝聚在心的默默承诺。说起高老师的学习劲头,杨启明不无感叹地说:“为查一句话或是一个词,她会通宵不睡,非弄个水落石出,决不罢休,因为高老师在如何教好学生的认识中,包含着职业道德的准则:我不能误人子弟,教给学生的知识必须准确。”

刻苦获得的丰富知识使高桂芬在三尺讲台上如鱼得水,优异的教学成绩使她成为建水一中名师中的名师,在省优秀教师、州人大代表、特级教师、红烟园丁奖以及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名利中,她没有停步,仍一如既往地在知识的大海中求索。她嘴上常讲的“消闲”就是看书,为的是在讲台上不出一丝差错。正直为人 亮节高风

1993年,高桂芬当上建水一中副校长,第二年又被任命为该校的党总支书记,地位变了,但她正直清廉的处世为人的秉性没有变。建水一中作为名校,想调进该校工作的人很多,高桂芬多次婉拒了送到家里的烟、酒等礼物及红包,她遵循建水一中调进教师的原则,公正地处理人事调动。1999年学校盖起几栋教职工宿舍楼,怎样分房才不会使职工产生意见?这事一时在学校引起轩然大波。在两个档次的新房分配中,凭资历、凭贡献,高桂芬住第一档次的新房谁也不会有意见。然而,出乎大家的意料,在分房讨论会上她第一个报名要第二档次的房子。接下来,学校安排分房的思想工作做得非常顺利。现任建水一中党总支书记的戚建云说起此事还感慨万千:“自教书以来,高桂芬常将自己微薄的工资拿出来资助经济困难的学生,当上学校领导后,她常带头捐款解决在校贫困学生的困难。”自1996年开始,高桂芬资助西庄马坊村的林娜读完了初中、高中。十多年来,建水一中很少出现因贫困而中途辍学的学生。

高桂芬因为工作积极肯干且为人处事平和而受到人们的称赞,特别是出了名后,很多单位都有人来动员她改行,也有升迁的机会,但都被她婉言谢绝,终身从事教育的“园丁情结”使她没有离开过培桃育李这块园地。她说,让她永刻心灵的是知青下乡时彝族群众那一双双信任她希望她教书的眼睛。如今,高老师已经退休,但她仍在教育这块土地上耕耘着。(本文刊登在2004年6月16日《红河日报》“大视野”第3版)

探寻杀人恶魔的成长轨迹

2004年5月24日晚,发生在蒙自县草坝镇19村石榴地里的三轮车女司机被杀案已经告破,嫌疑人杨六波对奸杀三轮车女司机的事实供认不讳,接下来的将是法律对他的严惩。但是,杨六波为何从15岁时就开始触犯法律而3次进入监狱?杀人时为什么那样残忍和从容?是什么原因使他成为这样的恶魔呢?

带着这些疑问,7月6日,记者到监狱采访了杨六波。从监狱内押解出来接受采访的他,昔日霸道横野的样子已荡然无存,眼中流露出年轻生命即将被法律严惩而终止的悲哀。

记者:对于杀人这件事你现在怎么想?

杨六波:我心里很后悔,当初不应该那样做,但现在迟了,没有用了。

记者:听说你15岁就坐牢,你能不能讲讲你的童年生活?

杨六波:我8岁读书,才读了两年由于读不进就回家了,我爸爸(杨汝学)对我不好,天天叫我去干活,他自己却不干活整天到处玩,动不动就打我,那时,我非常怕他。我爸爸不管家务事,妈妈经常和他打闹,大约是1998年他们离了婚,我判给爸爸抚养,妹妹判给我妈抚养。爸爸带着我到处跑着做生意,我们到过建水、开远、蒙自。那几年都是租房子住。一有空,他就去打麻将,将我一个人留在家里。

1990年,我13岁,爸爸因贩卖大烟被逮捕判刑。我一个人就在蒙自城边靠捡废铁卖钱过日子。后来,废铁越来越难以捡到,没有钱,也没有人管我,我只得靠当“三只手”偷钱付房租买饭吃。在那段时间中,我和蒙自的几个小地痞混在一起学会了吸毒。吸毒开支大,没有钱去买毒品,我们就一齐去偷去抢。15岁那年,我因持械抢劫被判三年劳教,送到省少管所……我这几天都在回忆,那时家庭本来就是那个样子(不团结),父母和家人很少管过我,我恨他们,现在恨我自己。

记者:你知道生命是最宝贵的这个道理吗?据你的交代,你是为钱而杀人,而且是熟人,你怎么下得了这样的狠手?

杨六波:我知道生命无价,但我那时什么也没有想,没有控制住自己。

记者:你知道法律将会怎样惩罚你吗?

杨六波:当然知道,肯定是枪毙。

记者:你对这种结果有什么想法?

杨六波:我什么也不想了,想也没用。

走进草坝镇仙景村六组,在村民的指认下记者看到,杨六波家年久失修的房子破烂不堪,夹在其他新房子中间十分显眼,从门上的蜘蛛网可以断定已长期无人居住。

仙景村村委会主任李顺发、副主任王志勇、村民普兴和说,杨六波的父亲杨汝学是一个吃喝嫖赌样样占齐不务正业的人,平时好吃懒做很少照管家庭。劳改前他在家里经常打骂老婆儿女,在外则称王称霸。他的儿子杨六波和女儿李枝(化名)很少得到家庭的关爱。杨六波小时候常说“让我干活划不着”。在父亲的影响下,杨六波也养成好吃懒做的性格。1990年,杨汝学贩卖鸦片被判刑,听说在劳改队中也是一个很难管的人。1999年,杨汝学刑满释放回来后,吃喝嫖赌,恶习仍然未改,本来他早就与原来的老婆李大梅(化名)离了婚,但他劳改回来后仍然经常打骂住在旁边的李大梅和女儿李枝(化名),还命令她们母女俩为他做这做那。这时,他的儿子杨六波还在坐牢。正是豆蔻年华的李枝,看着这个破碎贫困的家庭及父亲的所作所为既伤心又害羞,十七八岁的姑娘变得少言寡语,她对家庭彻底失去了信心。后来,她干脆离家出走皈依佛门,到鸣鹫一观音庵内当起小尼姑,一年后,经她母亲三番五次劝说才还俗回家。2001年,李大梅在自己的承包地里砍了一棵树,杨汝学知道后说是自己栽的,找李大梅“算账”,在吵闹中,他砍断李大梅的左手。同年4月的一天,两家又发生争吵扭打,李大梅和亲弟弟李柱(化名)、女儿李枝三人将杨汝学打死在村子里的路上。法院判处李大梅和李柱各有期徒刑13年,判处从犯李枝有期徒刑两年监外执行。李大梅的母亲又病又气,于2003年去世。杨汝学年迈的母亲卖掉破房子,现在已不知去向,两个家庭就这样破败了。

蒙自县公安局副局长平光明对杨六波三次犯案的经过都比较熟悉。他说,杨六波在1993年第一次犯抢劫罪时才15岁,因他当时年龄不满18岁,所以法院判处管教3年。1996年12月,释放回家才半年多的他又在草坝农工商工贸公司打伤人而被判刑10年,于2004年2月18日释放。回来后才3个月,又于5月24日奸杀三轮车女司机而被逮捕。他从15岁到现在犯了三次案,其中刑满释放到再次作案被捕的间隔只几个月。据调查,杨六波自小我行我素,生性凶暴,别人都不敢惹他,做任何事都是以自己为中心。据他交代,被害的这个女人只因为骂了他一句“杂种”,他就心生杀人恶念,而且在杀人的时候相当残忍,死者的喉管全被割断,整个脖子只剩下一小点连接着,抓捕他的时候他正在餐馆里和几个朋友喝酒,看上去很坦然。从杨六波的整个犯罪过程来看,这与其家庭生活、教育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杨六波自小生活在吵吵打打的家庭中,几乎没有得到家庭的温暖和父母亲的关爱,也没有得到正常的抚养和教育,从小就不知道什么是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家庭暴力使他的心灵变得扭曲,父亲的德行对他产生的负面影响最为突出。他走到这一步,偶然中带有必然。两个家庭中有五个人都走向犯罪道路,不但给他人造成危害,而且最后导致自己的家庭破败的结局,这些都值得大家思考,引以为戒。(本文刊登在2004年7月12日《红河日报》“大视野”第6版)

黑板 画板 泥巴

不知是哪个哲人说过:“所做之事像本身。”的确,画家在画山水和他人时,其实也同时在画自己。建水县第一中学特级美术教师魏学明就是用画笔在描绘着自己勤学奋斗的一生。用心灵之笔描绘天地人间

博采众长是魏学明艺术人生中的一贯风格和做法,他不拘泥于自己,更不苟同于他人,在绘画创作中,从构图语言到色彩叙述,以及附着其中的具象或故事,每一点都力求与主题吻合,并具有幽远的韵味,在学习鉴赏过程中,他从不崇拜什么流派或技法,但他却能将印象派莫奈的光影、抽象派毕加索的哲理、古典派达·芬奇的写实、超现实主义马科斯的创意及日本浮世绘的明艳、简洁“拿来”我用。刊登在全国美术教师优秀绘画选上的《晚归》,魏学明以凝重的背景色彩展示出天地之永恒、哈尼梯田之博大,协调且活泼的动感线条,将哈尼人民淳朴勤劳、热爱生活的心灵世界铺排在读者眼前。

俗话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魏学明是一个用艺术和哲理体验生活、审视生活、归纳生活的人,他总在不经意中汇集着经意的事,能从平凡的日常生活中提炼出让你观之动容的艺术。获得全国绘画展三等奖的《乡间情》体现出他对世事沧桑的感悟。图中以一根斑驳的柱子为衬托,以遒劲沉稳的笔触,刻画出农村老妇支撑整个家庭的艰辛与坦然,让人看后于同情之外更趋敬佩。“他画得很投入也很辛苦”

执着安分是魏学明为人的一大优点,从云南艺术学院毕业后,全班学生就只有他被分到学校教书,但他没有丝毫的抱怨与自弃,尽管后来随着名气的提高有改行升迁的机会,但他始终没有离开这“三尺讲台”,而且在教学上孜孜以求,倾心灌注,使得拜师求艺者络绎不绝。观察社会、实践生活、提高技艺是他终生的主题,在建水城随时都可以看见他背着画夹写生的身影。出生于农民家庭的他最钟情红土地,农村的山山水水、农民群众的所思所求是他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他上课在画画,其他时间也在画画,连做梦都在画画,他画得忘记了谈恋爱,29岁的他说:“迟结婚早结婚总是个结婚。”妻子刘惠玲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说:“记得1980年春天,魏学明背着油画箱带着我到元阳梯田写生。那早的景色美极了,朝霞浸染得白云像一朵朵盛开的木棉托住苍翠的山峰,刹那间,阳光透过云层斜照在鳞次栉比的梯田上,千层银光交相叠缀。魏学明嘴里咬着两支笔,双手急速地在画框上画着,脸在寒风中冻得发红也全然不觉,一幅画完,换个角度再画,却把第一次带来写生的我晾在一边足足四个小时。那早我站在他身边冷得发抖,但心中却很热,做事这样认真专注的人,干什么不能成功?我当时从心底就默认了他。”“画起画来会着魔”是16岁的女儿魏小闵对父亲的评价。“有时一天不吃饭不睡觉非把画画完才歇手。有时只见他抽十几根烟也画不出一笔,我觉得他画画很投入也很辛苦。”魏学明老师的画室诠释了一切,那一摞摞肖像素描、钢笔速写、色彩写生及几百册各类书籍无不透着他的执着与勤奋。用“静”走进艺术人生的境界

对自然与人生正确领悟的人才能走入“静”的境界,初见魏学明,你绝不会认为他是搞艺术的。魏学明平时不修边幅、少言寡语,在别人面前从不提及自己会什么能什么,而且能轻松坦荡地面对别人看不惯的一切事物。过去被视为“小三门”之一的美术教学并不受重视,对于分派来的很多不是教师干的工作,魏学明都认认真真地去完成而从无任何怨言,在他看来,生活中的一切事物都潜藏着艺术,就看你怎么去发现、去领悟。他无论干什么都能全身心地投入。搞校园群雕时除吃饭睡觉外,所有的时间他几乎都在雕塑工作台上,但他从未想到补贴报酬之类的东西,他的内心反倒感激学校为他提供了一个学习创作的平台。建水一中校长李智源感慨地说,与世无争是艺术家特有的个性,魏老师正是有这种美德的人,他对生活有独到的见解,谦虚和善是他最大的长处,在二十多年的教育工作中他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从未与任何人发生过矛盾。魏老师不但绘画雕塑出名,而且在很多刊物上发表过诗歌和散文,还写得一手秀丽的毛笔字,工作中从不计较得失,经他培养走上艺术道路的学生不下五六十人。追求泥巴构建的情感

艺无止境在于追求,魏学明自1980年到西南师范大学艺术系进修本科后就师从钟定强教授学习雕塑。他认为立体艺术比平面艺术更具有概括力和感召力,雕塑能给人们直观的视觉冲击,能激发人们与作品、作者形成三点一线的共鸣效应。正是凭借对艺术作用的透彻认识,魏学明在建水一中与建水警校创作的《知识就是力量》《警魂》等群雕,其动态神情、造型等都给观者以难忘的印象和心灵深层的触动。“艺术是苦活”,这是京戏大师六龄童常挂在嘴边的一句口头禅,绘画雕塑何尝不是如此,也许魏学明的女儿魏小闵正是看到这鲜为人知的“苦”,才“身在艺家不习艺”。特别是这雕塑,不管是石雕还是玻璃钢雕,首先都要用泥巴打“草稿”,修改准确后才“依葫芦画瓢”地进行“正品”的第二次创作。在打“草稿”的过程中,雕塑家比过去的泥瓦匠好不了多少,一天下来全身沾满泥浆。如果是冬春季干这活,手、脸每天都要擦防裂膏才行。假如戴手套,手上就会失去“感觉”。“静、勤”造就了魏学明的艺术生命,他先后加入中国美术教育家学会、云南教育家协会,他的雕塑作品遍布建水、泸西、开远、个旧、思茅等地。其作品常被省州级美术界收藏。他还是我州第一个特级美术教师。(本文刊登在2004年7月31日《红河日报》“大视野”第5版)

编外巡逻警察李爱习

在蒙自县公安局会议室墙上的“每周出警战果统计表”上,李爱习的名字因反复出现而非常醒目。据公安局110指挥中心统计,自3月份以来,李爱习个人破获擒拿或参与擒获偷盗抢劫犯罪嫌疑人41起、62人,发现目标后追捕成功率达97%。这在蒙自县乃至全州聘请的城市治安联防队员中非常罕见。“面对歹徒时,政府、群众都是我的靠山,我还怕啥?”

人们最佩服李爱习的是他临危不惧、克敌制胜的胆略和技能。与他一起工作的聘用联防队员周洋慰说:“与李爱习一块巡逻,心里面就感到踏实一些,发现可疑目标他总是带领我们一起冲上去,他沉着冷静,能从气魄上压倒对方。他动作敏捷,奔跑速度很快。记得2003年7月16日晚上,我们发现小偷后,那小偷丢下三轮车就往小巷里跑,他迅速追击,只追了三百多米就抓住了小偷。”面对持械歹徒的反抗和搏斗,李爱习都能机敏地躲过歹徒棍棒拳脚的袭击。8月7日那天晚上,一个歹徒用刀连刺他三下都被他迅速躲过。近半年来,李爱习在与歹徒五六次的搏斗中只有一次被歹徒用砖块击伤臀部。

李爱习今年30岁,是四川乐山马边县人。1997年当兵入伍后在屏边县当了一名武警战士。吃苦耐劳的秉性使他在3年的武装警察部队生活中练就了一套擒拿格斗的硬功夫。2001年他在屏边“5·14持枪抢劫案”中参与搜山抓捕犯罪嫌疑人,荣立三等功。同年8月6日在白河桥发生的劫持人质案中,他也参与了惊心动魄的控制并擒获罪犯的战斗,实战经历使他成为一名临危不惧有胆有谋的武警战士。2001年12月退伍后,他被屏边县公安局聘请为后勤治安人员。2004年,李爱习这匹在公安战线上驰骋7年的骏马被蒙自县公安局的“伯乐”相中,成为一名编外110巡逻员。

当记者问起他为何能如此大胆地面对歹徒时,李爱习说:“在部队学到的本领是基础,但最主要的是我背后有政府、公安、人民大众撑腰,当我们与持刀歹徒搏斗时,最心虚、最恐惧的是歹徒而不是我们,占据优势的我们头脑必然清晰,也能想出最好的应对措施。由此,胜利的把握操控在我们手里。”当说到他受到表彰奖励时,他谦虚地笑着说:“我抓住这么多坏人是依靠社会的整体力量,而并不是我个人有多大本事。”察言观色 细心判断

蒙自县公安局110大队队长李升在8月31日晚的月总结会上说,李爱习抓到的坏人是一般巡逻队员的十几倍。这并不是李爱习运气好,天天晚上都能碰到坏人,他靠的是工作的责任感和细致的观察和分析。坏人脸上没有贴标签,很可能被粗心人当好人放过,而李爱习多数靠的是通过交谈询问,以及身上的某些特征,从而发现对方伪装的蛛丝马迹。很多作案人是他通过分析判断后抓住的,这是李爱习平时用心考虑分析问题的结果。

的确,李爱习在巡逻中是一个善于发现对方破绽的能手。7月22日凌晨3:50左右,在昭忠路一个小巷口,李爱习发现一个人行踪可疑,就上前查问他从哪里来,这个名叫陆某某的人自称从银河大酒店出来,李爱习一看他裤脚上有露水,鞋上有泥巴,马上判断出刚才他并非从酒店出来,一定是干了见不得人的事才会说假话。随后李爱习从陆某某身上搜出一个电视机遥控器,他顺着陆某某来的方向一路搜寻,在一块空地的草丛中发现了一台用床单包裹着的电视机。人赃俱获,陆某某低下了头。

8月14日凌晨1:20分,李爱习和两个同事在银河路口截住骑摩托的贵州人王某某和李某某。当看到摩托车牌照上有贴过纸的痕迹时,李爱习立即警觉起来:干什么事要贴纸遮住摩托车牌照呢?他仔细询查,无论那两个人怎样好话相求,说得滴水不漏,他就是不放两人走。一个小时后,110指挥中心出警追击在东城小巷抢夺挎包手机的犯罪嫌疑人时与李爱习会合,经受害人辨认,这两个人正是当晚抢包、抢手机后逃窜的犯罪嫌疑人。

蒙自县公安局110大队的队长李升和民警卢春兰说:“李爱习是一个难得的好同志,他在短短的5个月的公安工作中,就给大家留下了良好的印象。”(本文刊登在2004年9月7日《红河日报》“大视野”第6版)

他从中国蒙自“游”到希腊雅典

辉煌的时刻

2004年9月19日18时,是杨沅润最激动、最幸福也最为刻骨铭心的时刻,在爱琴海西岸的雅典城奥运村游泳馆大厅里,五星红旗在面前冉冉升起,一枚银牌庄重地挂在自己胸前,这是祖国的荣耀,也是对自己在水中搏击7年的最高回报。

15分钟前,14岁的杨沅润站在游泳池赛台上,他心潮激荡,这是他参加国际残奥会游泳项目的第一场比赛,家乡蒙自、学校、老师、父母等景象交叠着出现在脑海里,他默默地叨念着,一定拿到金牌来报答大家对自己的关爱和培养,“参赛前要平心静气,注意力集中”,张鸿鹄教练平时的警示又响在耳边,他迅速调整心绪,凝心倾听发令声,10秒、5秒、2秒、1秒,“嘀!”他瞬间跃入水中,这时他什么也不想,“快游”是他心中的唯一指令。蝶泳、仰泳、蛙泳、自由泳,四次往复,最后一次“触壁”结束了200米拼搏,他抬头一看,大屏幕上自己的英文名字YANG YUANRUN出现在第二行,而大他4岁的英国选手快他10秒排在第一。杨沅润的脸上露出了成功的喜悦。“黑色”的日子

杨沅润1990年2月出生在蒙自城一个工人家庭。

1996年12月29日对于杨沅润一家来说是一个黑色的日子。那天,父亲杨朴祥、母亲余丽萍都上班去了。年仅7岁正处混沌年龄的杨沅润一人在家,当听到外边小伙伴们玩耍的笑声时,他哪里还待得住,他从阳台上跳进放有变压器的围栏内,想从电线杆旁的一根横木上爬出围栏,一不小心,左手触在带电的一根接地铁线上,“叭”的一声,他眼前一片黑暗,被高压电击倒在地。在小伙伴的呼救下,街坊邻居救下了他。当时,杨沅润的双手已被烧焦,在医生的极力抢救下,最终还是锯掉了左手肘弯以下的前臂和手掌,右手虽然保住了,但五个手指已僵硬弯曲。“这娃娃怎么办?”全家心力交瘁,就连7岁的杨沅润也知道今后的日子将由自己去选择和争取。艰难的起点“厄运”谁也不愿碰到,但它对于一些人来说,有时又是一个新的起点。在杨沅润幼小的心灵里,他已经知道只有与残疾抗争,才有今后的前途和生活。走出医院,性格坚强的他就急着要回学校读书,他用右手大拇指夹着铅笔,再用光秃的左肘帮衬着练习写字。老师和同学都给了他鼓励和关爱。在后来的日子里,他克服了种种困难,逐步学会了用仅有的一只手指笨拙地吃饭、穿衣、洗衣等自理生活的本领,有时还帮助家里做简单的饭菜,正是这健全人难以想象的艰难,磨炼出他百折不回的意志,也使得他在游泳竞技上一步步走向成功。蒙自二中校长刘鹤鸣、教师刘康健说,杨沅润是个好学生,他身残志不残,在学习上毫不含糊,能和其他同学一道完成作业,而且从不迟到或无故缺席。

1997年7月,蒙自县残联来动员杨沅润参加游泳训练,父亲担心他年幼体弱吃不消这种运动,但杨沅润却坚决地点了点头。从那天起,父子俩就往返于家与游泳池之间。1998年,来观摩指导红河州青少年游泳比赛的省游泳队教练张鸿鹄慧眼识珠,发现了年龄小而未能参赛的杨沅润。他告诉杨沅润的父亲:“这娃娃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和体能技巧都不错,是游泳的好苗子。等他11岁时我来带他去参赛。”

张教练没有食言。2002年4月,杨沅润如愿以偿走进省游泳馆参加集训,在当年5月举办的云南省第七届残疾运动会上,他夺取了S7男子50米自由泳和S7男子100米自由泳两块金牌。

2002年6月初,杨沅润又随同省游泳队飞往武汉参加全国残疾人运动会暨世锦赛选拔赛,以40″50和49″05的好成绩分别荣获S8男子50米自由泳第一名及S7男子50米仰泳第三名。

在7年的游泳训练中,杨沅润多次面对双腿酸痛、残肢无力的艰难和痛苦,但他每一次都咬牙挺了过来。他说,12届雅典残奥会是他的第一个目标,今后还要“游”向13届、14届残奥会。(本文刊登在2004年10月29日《红河日报》“大视野”第2版)

获取案件第一证据的人——访蒙自县公安局法医白金惠

人们都很敬佩勇擒歹徒的警察,对那些机敏沉着的破案能手更是崇拜有加,但对于那些第一个到达案发现场,对不明身份的死者或受伤人进行检验的法医,人们却非常陌生,不经意间往往将他们遗忘。记者带着几分崇敬采访了这些经常在案件破获过程中承担着重要工作的“无名英雄”。

也许是职业养成的习惯,应约受访的蒙自县公安局法医白金惠层次分明的话语中仍透出几分冷静与沉稳,已在忆叙事件的他为力求客观要素的准确,还时不时翻阅一下保存完好的笔记。

白金惠今年35岁,1993年毕业于昆明医学院法医系,在公安战线工作11年,参与侦案340余起。在致伤、死亡等刑事案件的侦察中,法医的检验报告是案件定性最关键、最有力的证据。特别是突然发现的尸体,只有通过尸检才能科学地推断出是他杀还是自杀、是意外的疾病致死还是突发的自然灾害所致,或者是死者自己行动失衡造成的,等等。如果是他杀,还需找出致死的原因,是钝器还是锐器所伤,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