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经鉴赏辞典 (古代经典鉴赏系列)(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3 16:44:27

点击下载

作者:李利安、谢志斌

出版社:上海辞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法华经鉴赏辞典 (古代经典鉴赏系列)

法华经鉴赏辞典 (古代经典鉴赏系列)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法华经鉴赏辞典 (古代经典鉴赏系列)作者:李利安、谢志斌排版:昷一出版社: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06-01ISBN:9787532641727本书由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辞书出版社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凡 例

一、《法华经》现存共三个译本,本书使用历史上最流行、今天依然广泛使用的鸠摩罗什译本。

二、鸠摩罗什译《法华经》原是七卷二十七品,且其《普门品》中无重诵偈。后人将南齐法献于高昌所得的《妙法莲华经·提婆达多品》、隋阇那崛多译的《普门品偈》收入鸠摩罗什译本,构成七卷二十八品。后又将玄奘译的《药王菩萨咒》编入,而成了现行的流通本。本书采用的就是这个流通本。

三、《法华经》流通本在历史上也出现稍有不同的版本。本书使用《大正藏》本,在个别地方根据其他版本进行了对勘。

四、历史上流行的《法华经》注疏一般是通过科判对经文进行全面细致的框架剖析,极其繁琐细腻。改革开放以后所有《法华经》白话作品或按照品划分,或根据篇幅比较随意地分段,均未对经文进行重新分节。本书保持自古以来的二十八品结构,每品之下再进行分节,力图让读者更加清晰地理解《法华经》的思想进展与意趣结构。

五、本书的主体部分由概说、经文、注释、译文、鉴赏共五部分组成。概说对每品的标题和基本内容进行概述。注释主要针对佛教的专有名词以及经文中的一些难解之词句。译文是对经文的现代汉语翻译,为了理解的方便,翻译时多有拓展,仅供参考。鉴赏是作者参照古代高僧的注释,对本节经文核心内容的理解。

六、本书序后《〈法华经〉的基本结构》、附录《〈法华经〉文本、思想、流传与影响》,读者可通过这两篇文章对《法华经》的基本结构、主要文本、核心思想以及流传与影响等有个总体的把握。序

日本宗教学家中村元曾说过:“被译成汉文的诸经典中,最具代表性且影响最大者为《法华经》。……在西方,最具代表性的经典是《圣经》,并由此引发了西方的精神文明;在东方,相当于《圣经》的经典盖谓《法华经》。”当代国际社会活动家、思想家池田大作也曾说过:“《妙法莲华经》是为数不多的佛典中的最高峰,在以后长达1 500年期间,最广泛地为人们所读诵,这是不可动摇的事实。……罗什的身体虽然消失了,但他译出的《妙法莲华经》却放出不朽的光辉,永存后世。”类似这样的评价我们时常可以看到,说明这种观点已得到学术界、宗教界的认同。《法华经》是佛教史上极为重要的一部经典。自从鸠摩罗什的汉译本问世以来,此经在中国及整个东亚地区一直盛行不衰,成为古来流传最广的几部佛经之一。例如:在总括历朝佛门高僧的四部《高僧传》所列举的讲经、诵经者当中,以讲、诵此经的人数最多;在号为佛法宝藏的敦煌写经中,以此经所占的比重最大;在历史上因诵经而获得神奇感应的故事中,以持诵此经者最多;在所有的经典注解论疏中也以此经的注疏最多。隋代智顗依据此经立说,从而创立了天台宗,由此该经传习更盛。除天台宗外,此经还对中国佛教的判教学说、佛性论学说、隋唐时期的三阶教、流传极广的观音信仰、法事仪轨以及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戏剧、民俗、书法等均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日本,在所有佛教经典中也占据绝对优势地位,至今在日本人的宗教生活和社会生活中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以至于有人称日本佛教为《法华经》的佛教。《法华经》全称《妙法莲华经》,“妙法”意为所说教法微妙无上,“莲华”比喻经典的纯洁无瑕。该经产生于公元前后的古印度,后由鸠摩罗什于公元406年在长安译成汉语,共七卷二十七品,后人增添为七卷二十八品。另外,现存还有西晋竺法护的《正法华经》和隋代阇那崛多与达摩笈多的《添品妙法莲华经》两种译本,但因其译作的质量稍逊,历史上很少流行,所以,古来所谓的《法华经》即专指鸠摩罗什的译本。近现代以来,《法华经》又陆续被翻译成日、英、法、俄、德等多种文字,成为西方人了解东方佛教文化的一个窗口。

方广锠教授认为,一部经典能像《法华经》这样历久不衰,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因为它的思想的深邃和广大”。《法华经》之所以能在浩若烟海的佛教经典中脱颖而出,是因为它蕴含并彰显着大乘佛教理论的基本意趣和基本特色。正如明成祖朱棣所说:“是经乃诸佛如来秘密之藏,神妙叵测,广大难明,所以拔滞溺之沉流,拯昏迷之失性,功德宏远,莫可涯縵。”《法华经》“拔滞溺”、“拯昏迷”的思想资源使其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始终保有无穷的魅力。可以这么说,只要人在面对世界和自身依然存在疑惑与无奈,只要人在面对物欲和情欲时依然感到烦恼与焦虑,只要人们还存在精神净化与心灵升华的追求,那么,《法华经》就一定还会发挥其现实的价值与无穷的魅力。

此经的研究历来十分盛行,成果很多。这些研究大致可分为四类:其一是佛教界学者以信仰的角度对义理进行的分析与阐释;其二是近代以来以西方学者为主从语言文字、版本校勘、流传及东西方文化交流等方面进行的整理与研究;其三是中日及部分西方宗教、哲学界学者从宗教理论和哲学理论角度进行的纵向和横向研究;其四是中日文学、艺术等学术领域的学者从文学、艺术等方面进行的研究。近年来还有一些学者开始从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养生学、民俗学以及气功、特异功能等方面研究或说明,可谓百花齐放,异彩纷呈。一部经典能引起人们这么大的兴趣,这本身就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文化现象。本书从经文语句鉴赏的角度对《法华经》进行全面细致的解析,愿读者能借助这本书,领略《法华经》的智慧,开启生命快乐的源泉。《法华经》的基本结构

一、从经名看《法华经》的意趣结构

此经经题梵语为:Saddharmapundarika-Sutra,汉译“妙法莲华经”,也译作“正妙法白莲华契经”、“正法华经”等。

1.“妙法”的意趣“妙”,美妙,绝妙,微妙,巧妙,不可思议。《法华玄义》序中说:“妙者,褒美不可思议之法也。”《法华游意》中说:“妙,精微深远之称。”古代高僧一般把“妙”解释为四种含义:一、巧妙,是指本经巧开方便门,巧示真实相;二、胜妙,是说本经能示诸法甚深的理事和自在的神力;三、微妙,是指本经所说一乘果法,无德不圆,无染不净;四、绝妙,是指本经所说一乘法相,纯圆独妙,不可思议。“法”,梵语音译为“达磨”,本意为持、轨两种含义,即能持有自己的本性不变,又能轨范其他事物。早期佛教多以法为轨执义,意谓能保持自体的自性,保持其各自的本性而不改变,令人产生对一定事物理解之根据,所以,法被解释为认识的标准、规范、法则、道理,以至于真理、善行等。不过佛教中一般说到法,多指佛陀的教法,即佛陀教导弟子们修正言行的方法与修持成佛的法门,也就是佛陀所开示的真理,即佛法,包括三藏十二部经典。

虽说在佛教文献中,法的含义多种多样,用法及其内涵极其复杂。但以《法华经》的总体意趣来看,所谓“妙法”,总的来说就是佛法,一切法皆是佛法,故一切法皆是妙法,但同时法也有方便和究竟之分。妙法二字与真如、如来、禅、菩提等是相似意。妙法妙不可思议,因为妙法本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无法用语言文字对之进行阐释。妙法是本自清静又如如不动的无为法,至小无内。但也正是因为妙法的妙,它无所不包,宇宙万物、日月星辰、山川大地、江河湖海都是妙法,凡所思、所见、所闻、所尝、所触无不是妙法,乃至六根不及之处,都是妙法,所以它是至大无外。所以阐释“妙法”二字,有人绝言断文,又有人广演斯意,天台智者大师曾九十天讲解妙字也未讲完,可见妙法二字含义甚深甚广。

嘉祥大师提到过竺法护翻译的《正法华经》的“正”与《妙法莲华经》的“妙”字之间的差别。嘉祥大师认为“正”字是相对于邪而言的,是指对治爱、见等烦恼的五乘佛法;“妙”应是超越对待,超越五乘佛法的,所以“妙”字比“正”字更为贴切。

中国佛教历史上,一般解释“妙法”有两种:第一种解释为三法妙,即心法妙、众生法妙、佛法妙;第二种解释为本经二十八品,前十四品为迹门,后十四品为本门,释迦牟尼在本在迹,所宣讲的都是妙法,用本、迹二门来解释“妙法”,对把握释迦牟尼所讲的佛法和理解《妙法莲华经》整个的结构都是有帮助的。至于具体的“三妙法”和“本门十妙”与“迹门十妙”,这里就不再一一阐释了。

2.“莲华”的意趣“莲华”,即莲花,生在沼泽的草本植物,通常于夏季开花,味香色美而洁净。印度自古以来就很珍视此花,佛教也特别推崇莲花。《大日经疏》卷十五云:“西方五种之莲华,即钵头摩华、优钵罗华、泥卢钵罗华、拘勿头华、芬荼利迦华。”常讲的莲华应多指芬荼利迦华,为白色莲华。梁译《摄大乘论释》卷十五载,莲花有香、净、柔软、可爱等四德,用以比喻常、乐、我、净四德。《涅槃经》说佛有四德,即常、乐、我、净。所谓常德,是指佛性常住不离,具有“历三世而不迁,混万法而不变”的固定德性。所谓乐德,是指佛陀乐于远离人世间生死逼迫之苦,乐于寂灭于涅槃净土佛国。所谓我德,是指佛陀虽在人世间,但早已忘记了凡夫俗子的“我”,而具备有“八自在”的“真我”。所谓净德,是指佛陀远离人世间的污垢而无染,犹如清净的大圆镜,了无纤翳。佛陀有四德,佛经也给莲华总结为“四义”,与“四德”相应。《三藏法数》还把莲华的优点与菩萨的“十善”相比,作了更加细致的阐释。莲华喻菩萨十种善法:(1)离诸染污。菩萨修行,能以智慧观诸境于一切法,不生贪爱,虽处五浊生死流中,而不为生死过失所染,比喻莲花出于水而不为污泥所染。(2)不与恶俱。菩萨修行,唯欲灭一切恶,生一切善,于身口意,守护清净,不与纤毫之恶共俱,比喻莲华,虽微滴之水,而不停留。(3)戒香充满。菩萨修行,于诸戒律坚持无犯,以戒能灭身口之恶,犹香能除粪秽之气。故经云:戒香芬馥,广布充满,比喻莲华开敷,妙香广布,遐迩皆闻。(4)本体清净。菩萨因持戒的缘故,身心清净,虽处五浊之中,而能无染无著,比喻莲华生时虽处污泥浊水,而自然洁净无所染。(5)面相熙怡。菩萨心常禅悦,则面无颦蹙,诸相圆满,见者悉皆欢喜,比喻莲华开时,令诸见者心意快然而生喜悦。(6)柔软不涩。柔软则随顺,不涩则无滞,谓菩萨修慈善之行,复于闭法无所滞碍,充于内而形于外,故体常清净,柔软细纱而不涩,比喻莲华,体性柔软而复润泽也。(7)见者皆吉。菩萨修行成就,形相美妙,凡所见者咸获吉祥,比喻莲华,芬馥美妙,人或眼见及梦见者都获得吉祥。(8)开敷具足。菩萨修行功成,智慧福德,庄严具足,比喻莲华开敷而其华果具足。(9)熟清净。菩萨修因既圆,妙果成熟,而慧光发现,能使一切有情见闻之者,咸得六根清净,比喻莲华成熟,若眼睹其色,鼻闻其香,则诸根示得清净。(10)生已有想。菩萨初生之时,诸天人等咸乐护持,以其必能修习善行,证菩提果,比喻莲华初生之时,虽未见花,凡诸人众,咸生已有莲华之想。

天亲菩萨在《法华论》中阐释了莲花的“出水”和“开敷”两个意思。出水是指离开浊水。天亲菩萨说“出离小乘泥浊水故”,天亲认为小乘的四果圣人仍然是处于泥浊中,还不是清净的,没有证得无上的大般涅槃。凡夫都有烦恼,所以更是处在烦恼的浊水中。只有得无上菩提,成就圆满的佛果才是完全出离浊水,所以用莲花来比喻一佛乘的妙法。“开敷”也有两个解释,第一是说阿罗汉听闻《法华经》后,能够发无上菩提心,安坐于大莲花上,同于诸佛菩萨;第二是说佛陀为大众开演微妙难思的第一义谛。所以也可以说“出水”是指体证真理,“开敷”是指演说真理。

莲花不仅常被用于形容菩萨、佛陀的品德,也常以莲花来赞美佛法。佛教所说的妙法,其理高深难懂,故佛在说妙法时,常借莲花来作比喻。莲花被佛教赋予了很多微妙的含义,《妙法莲华经》以莲花为喻,来象征释迦牟尼宣讲的真理,而莲花自身的特点和被赋予的意义巧妙、恰当地体现着微妙难思的法,也可以说莲花的精神体现着《妙法莲华经》的全体精神。

嘉祥大师则广演莲花含义,讲了十个寓意:(1)莲花是从种子慢慢生长出来的,莲花好比诸佛无上菩提的妙法、大般涅槃的境界,都是由种子生的。一切众生本来具足的无漏种子是生成无上菩提的根本。有此根本,再发菩提心,修六波罗蜜,即可获得成就。(2)莲花是逐渐长大的,有了种子,但还要继续呵护使其茁壮成长。众生虽具佛性,也发菩提心,但还要不断地精进修行,增益菩提心,广积功德,修福修慧。(3)莲花生长圆满之后,亭亭玉立,出离污浊之水。(4)莲花虽然立于水面之上,但它不舍淤泥,不离浊水。这表示诸佛大悲心不舍弃一切苦难众生,倒驾慈航,普度众生。(5)莲花绽放,微妙香洁,令使其他一切花卉望尘莫及,境界殊胜第一。诸佛证得圆满菩提以后的境界是圆满清净不可思议的,也表示一佛乘的妙法是境界最殊胜的第一妙法。(6)莲花可爱,见者都欢喜赞叹。这表示一佛乘的妙法,世出世间一切凡圣,都会欢喜、赞叹、恭敬、供养。(7)莲花开时,具足台、叶、根、茎,圆满无缺。表示一佛乘的妙法无量功德悉皆圆满。(8)莲花为诸佛坐具,清净庄严。这表示诸佛安住于第一义谛,成就定慧庄严。(9)莲花有开有合,这表示一佛乘的妙法是有隐有显,诸佛讲法有权有实。(10)莲花在成劫时,现千叶宝莲于大水上承载着自认为是一切众生之父的大梵天王。这表示用莲花比喻的一佛乘法——《妙法莲华经》乃是一切佛子之父,能长养一切菩提。

总之,用莲花来比喻妙法的全体精神。“妙法莲花”是这部经的别名,通名是“经”。

3.“经”的意趣“经”,梵语“修多罗”,即佛所说之教法。本意是线,即可以贯穿一些东西使其不止散落。“众生由教摄而不散流于恶趣,义理由教贯而不散失隐没”,众生因为经教的摄持才不至于沦落恶趣,而佛的教言好像一朵一朵的花,用线贯穿起来才不使散落。除了修多罗的本意外,历代大德对经的含义都有深刻的理解和开演。

最常见的把经解释为“贯”、“摄”、“常”、“法”四种含义。贯,接近本意,贯穿教法不至散落;摄,指摄持所化的机,众生根机不同,喜好各异,经能摄持所有机缘,开种种法门,广施教化;常,人有古今,教仪常楷,经中包含的理是亘古不异,恒常不断的;法,有规范、任持之意,意谓能保持自体的自性而不改变,也是体悟真理之根据。《杂阿毗昙心论》第八中指出“经”有五义:一曰出生,经能出生诸义;二曰泉涌,经义味无尽;三曰显示,经能显示诸义;四曰绳墨,经能辨诸邪正;五曰结鬘,经可以贯穿诸法。《法华玄义》又把“经”分为有翻、无翻两种。无翻是指梵语含多重含义,故不可翻,其含义与上述的五种解释相同。有翻的部分,又解释为:经、契、法本、线、善语教这五种含义。

智者大师《法华玄义》中,提到“经”有“教、行、理”三义。“教”是指释迦牟尼四十余载以教言开示真理,以及后世记载所用的语言文字等言教;“行”教言是指导修行的法,通过教言所示种种行法而指导众生如法实践,才能契入真理;“理”就是经中精髓,是如来大般涅槃的境界,教言所开之真理和诸行法所要契入的圆满境界。

按一般经家解释,此处“经”是通名,“妙法莲华”是别名。这里的经就是指从“如是我闻”到“作礼而去”的所有《法华经》的经文内容。每部经的别名不同,其内容根据人、法、喻三种要素的不同组合,可以分为七种不同立题,《妙法莲华经》是法喻立题。“妙法”是法,“莲华”是喻。以“妙法”来配“莲华”完成这个经题。

二、从三分法看《法华经》的章节结构《妙法莲华经》共七卷,分为二十八品,约七万字。每一品的次第排列并不是杂乱无章,而是依照序分、正宗分、流通分的方法来有序进行,也是随着不同根机的声闻、菩萨信解与行果之递进而循序演进的。

对此经整体结构的划分,即所谓的科判,一般有两种分类:其一是通例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三分;其二是体现《法华经》“开权显实”之主旨的二门六段分科法,即迹门、本门各有序、正宗、流通三分。本书整体结构解析以通例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三分为主,兼述二门六段。

本经的整体结构分析按照从大标题到小标题,从整体划分到部分剖析的方法,依次解析。首先本经分为三大部分:序分、正宗分、流通分。其中核心部分是正宗分,即开佛知见、示佛知见、悟佛知见、入佛知见四个板块。下面对这三部分依次进行解析。

1.序分

序分是最初叙述本经发起因缘的部分。序有通序、别序两类。通序,就是佛经中一般常见的“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某处,与某大众多少人一起,即所谓的“六成就”。凡是讲经法会,一定要有六种因缘才能成就,所以叫做六成就。一切佛经的开头同有此序,所以叫做通序。别序,因为佛陀讲经,一定有相应的理由或事件发生,然后才对机说法。由于诸经所说,各有不同缘起,所以叫别序。虽分通别两种序,但总名为“序分”。

本经的通序,从“如是我闻”开始到“各礼佛足退坐一面”,又称“六种证信序”。主要描述了要讲述此经的六种条件。“如是”是标信,这是结集佛典时佛的大弟子之一的阿难所说的话,表明他所说的是从佛陀那里得来的,请大家相信,称为信成就;“我闻”称为闻成就,本经内容是阿难当时亲耳从佛陀那里听到的;“一时”是时成就,简单理解就是佛当时在灵鹫山宣讲《法华经》那个时候;“佛”是主成就,释迦牟尼是本经的主讲人;“在王舍城耆阇崛山”是处成就,讲经说法一定要有地点,本经就是在灵鹫山讲的;后面从“与大比丘众”到“各礼佛足退坐一面”是众成就,罗列了前来参加此次法会的听众,包括三类:声闻众、菩萨众、杂众。声闻众有一万二千人,包括比丘和比丘尼;菩萨众有八万人,后面具体列了十八位大菩萨的名字;杂众包括八类,分别是欲界天众、色界天众、龙王众、紧那罗众、乾达婆众、阿修罗众、迦楼罗众、人众等。

本经的别序,从“尔时,世尊四众围绕”到“令尽无有余”第一品结束。别序包括五个部分:

第一,众集序,就是四众聚集于此,四众是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智者大师则解释为发起众、当机众、影响众和结缘众。

第二,现瑞序,从“为诸菩萨说大乘经”到“以佛舍利起七宝塔”,分别有此土六瑞:说法瑞、入定瑞、雨花瑞、地动瑞、众喜瑞、放光瑞;他土六瑞:见六趣瑞、见诸佛瑞、闻说法瑞、见四众得道瑞、见菩萨行行瑞、见诸佛涅槃瑞。

第三,疑念序,从“尔时,弥勒菩萨作是念”到“今当问谁”,是弥勒菩萨和大众见到现瑞后都心中产生疑惑,不知道要发生什么事。

第四,发问序,有长行和重颂两部分,长行中简单概述了弥勒向文殊菩萨请问,然后重颂部分详细展开,首先问此土六瑞,再问他土六瑞,最后以偈颂来祈请文殊菩萨回答疑念。

第五,答问序,是文殊菩萨回答弥勒请问的经文,也分长行和重颂,长行中文殊菩萨以曾经见过的经历来回答现在的情形,文殊先引述一佛与现在相同,有引述二万佛同,再引述最后佛同,菩萨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叙述他以前所见到的情形与现在发生的事情已经相同,与接下来发生的事也会相同,而且如来灭后弘扬斯经也会与以前相同,最后结古会今,指出以前的妙光和求名就是今天的文殊和弥勒。然后文殊菩萨以偈颂的方式重新表达了自己的意思,结构与长行相似。

2.正宗分

正宗分是本经篇幅的主要部分,也是本经的核心内容。正,是指正显圣教所说法门。佛陀讲经,必以正说为主。另外的含义则是指出这个部分是整部经典的正说。宗是主或要的意思,故名正宗分。本经正宗分从第二品《方便品》到第二十品《常不轻菩萨品》,共十九品,占了所有经文的三分之二以上,可见其重要性。

正宗分主要有四个板块:“开佛知见”、“示佛知见”、“悟佛知见”、“入佛知见”。这也是开悟深浅的不断推进和层层展开,这样的划分即恰当又微妙,其中每一个板块有非常丰富的内容。

法华会上,纯谈实相,直示一心,以显平等佛性,三乘同归,五性齐入,凡有心者皆可成佛,而成佛的途径即是令使一切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这也正是诸佛度众生的本怀,也是诸佛出兴于世的一大事因缘。世尊一生说法四十九年,讲经三百余会,观机逗教,因病施药,其目的尽在于斯,所以,这部分内容是本经最紧要的精髓,也是在佛教理论体系和修行体系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历来高僧大德对此四法的运用和宣讲比比皆是,同时为敦促后学也有不少微妙精辟的阐释。

智者大师在《法华文句》第四卷里,以修行的次第和修行的理体分别来解释“开、示、悟、入”的四种层次。具体解释如下:

第一,开佛知见。“开”是开启和开导之意,开启佛的知见与佛的修道之法,来破除众生无明,见实相之理,好像刚刚得到了宝藏钥匙,打开宝藏大门。其内容从第二品《方便品》到第十品《法师品》共九品,分“说三周法授三根记”与“叹持经人和所持法”两部分,以前者为主。

所谓“说三周法授三根记”,从《方便品》到第九品《授学无学人记品》,其中包括经常被提到的法华经之“三周说法”。又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略微开示会三归一思想,来破除二乘人对小乘法的执著,使他们生起疑惑,来追问一佛乘法,内容包括《方便品》的开始到舍利弗三请法旨“愿为此众故,惟垂分别说,是等闻此法,则生大欢喜”。佛从三昧安详而起之后简单讲法,赞叹佛的权实二智,指出佛的智慧。二乘人、大弟子等、辟支佛甚至发心菩萨也无法知道,这时大众中有很多人疑惑不解,舍利弗作为当机众站起来代表大众祈请佛陀讲解,但是佛陀三次制止,不肯解说,舍利弗诚恳地不断祈请,世尊终于答应。第二层次是佛陀通过三周说法详细为大众宣示会三归一的思想,并分别为上中下根声闻授记。所谓“三周说法”是指佛为令小乘佛教信徒悟入一乘实相之理,而根据上中下三根之机,重复说法三回。(1)法说周,又称初周,是佛为上根人就法体而直说诸法实相,十如之理,开三乘之权,使其了悟一乘之实。此时唯有大智舍利弗一人解悟,从而得到授记。即方便品中所叙述的内容。(2)譬说周,又云中周,乃佛对法说周不悟之中根,进一步开示三车一车的譬喻。三车是权且方便,其后赐一大车则是显示实相,使听众了悟一乘妙理。此时有摩诃迦叶、摩诃迦旃延、摩诃目葽连、须菩提等四大弟子得以领悟,获得授记,即譬喻品中所说的内容。(3)宿世因缘周,又云下周,略称因缘周。是佛为不能了解上述二周之下根者所说的法,使听众了悟宿世久远之机缘,此时有富楼那、憍陈如等千二百声闻领解并得到授记,这就是化城喻品中所记载的内容。三周说法专以度化上、中、下三根,可谓周备完足。

所谓“叹持经人与所持法”,即《法师品》的内容。经文先“叹美能持法人”,赞叹佛在世时和佛灭度后禀道弟子功深福重,又赞叹现世和来世授道法师的功深福重。接着经文中“叹美所持之法及示通经方轨”,佛给药王菩萨说此经乃诸佛秘要之藏,又说了穿凿高原、以求水源的比喻,然后开始了宣讲此经的方轨,即入如来室、着如来衣、坐如来座三法。

第二,示佛知见。“示”是显示,通过开佛知见,惑障已经除去,众生本具的无漏智慧、无量功德、法界万德显示分明,好像宝藏开启后,宝藏里的无量珍宝样样分明,清晰可见。经文内容包括第十一品《见宝塔品》和第十二品《提婆达多品》。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两品各为一部分。《见宝塔品》的核心内容是“宝塔出现,显示实相”。又可分为三个部分:(1)明宝塔涌现;(2)明分身远集,释迦右指开塔,二佛分座而坐;(3)明释迦唱募,佛陀大力号召大众于此娑婆国土广说此《妙法莲华经》。《提婆达多品》的核心内容是“难易得果,证法平等”。又可分为两部分内容:(1)讲述了往昔世中,提婆达多作为释迦牟尼之师,为他传授《法华经》,现在释迦以此成就佛道,提婆达多也将成就佛果。提婆达多在佛教是公认的大恶人,世世为佛怨敌,可是现在依《法华经》的功德也可以成佛了,这件事情是非常殊胜难得的,所以佛陀以此劝未来大众持此经典。(2)讲述文殊菩萨通经,智积菩萨请退,这时释尊制止,让文殊到来与智积菩萨见面之后,回答了智积菩萨的问题,然后讲述了通经的利益。这里还讲述了一个极具传奇色彩的故事,就是八岁的龙女献珠成佛的故事,这个故事在中国民间也被广泛传诵和演绎,这也是《法华经》最独特的地方之一,女龙是畜生身,又是年幼儿童,而且是女身,竟然能瞬间成就无上佛果,这是闻所未闻的,这里再一次强调了一切众生皆能成佛的思想。

第三,悟佛知见。“悟”是觉悟、证悟之意。障除体显后,觉悟诸法实相,明白了一切事物的真理,一切现象和本体都是圆融无碍,平等不二,好像看到宝藏里的宝物后不仅清晰可见,而且都能一一详细地记忆起来,了了分明。

这一部分的内容从第十三品《劝持品》到第十六品《如来寿量品》共四品,有两个板块,即:文殊问方轨和弥勒问寿量。“文殊问方轨”为《劝持品》和《安乐行品》的核心内容。其中《劝持品》以“明持经”为主,而《安乐行品》以“示方轨”为主。所谓“明持经”,就是先表明佛的弟子们受持《法华经》的意愿,依次有药王及大乐说等二万菩萨眷属奉命于娑婆世界受持此经,五百声闻弟子发愿在其他世界也弘扬此经,波阇波提、耶输陀罗等六千比丘尼也来请求授记。在此之后,佛以佛眼注视八十万亿那由他大菩萨,这些利根的大菩萨即刻便领受佛意,随顺佛的无言劝勉,发愿持经。所谓“示方轨”,是指文殊菩萨请问之后,佛的回答有三个步骤,先是总说当安住四行,然后依次用长行和重颂两种形式详细解说了身安乐行、口安乐行、意安乐行和誓愿安乐行,其中佛又说了一个譬喻,即“法华七喻”之一的“髻珠喻”。最后佛再次劝勉大家受持此经。“弥勒问寿量”为《从地涌出品》和《如来寿量品》这两品的主要内容。其中《从地涌出品》主要讲众多菩萨和眷属从地涌出,向多宝如来和释迦如来礼拜,佛告弥勒,此菩萨众皆是佛于娑婆所化而发心者。《如来寿量品》则是佛应弥勒之请问,讲述他久远劫来早已成佛,但为教化众生,示现灭度,然后一一讲述过去、现在、未来利益大众的情形。在这一段出现了又一个“法华七喻”之一的“医子喻”。

第四,入佛知见。“入”是证入,即使自己的生命活现在一种境界里,事理既已融通,则可自在无碍,证入智慧法海,证入诸法实相,成就法界藏身,安住于不生不灭的涅槃境界,好像每个人对于无量珍宝都能自在无碍地随意拾取,并为己所用。经文内容从第十七品《分别功德品》到第二十品《常不轻菩萨品》,共四品,分三个部分,前二品为第一部分“明证解功德”;后二品分别各为第二和第三部分,即“明持经根净”和“显能证之人”。

所谓“明证解功德”,即《分别功德品》和《随喜功德品》两品的主要内容。这两品的关系非常紧密,其实后者是前者的一部分,因为内容广泛且重要,所以后面又单独列为一品。这部分有两个内容:“明证入”和“明解入”。证入是指有大善根的众生听闻了前面的经文内容后得到了从无生法忍开始乃至一生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果位,这些众生包括发起众、当机众、影响众三类,而后面解入部分讲的现在四信和灭后五品功德,得益的则是结缘众,善根不是非常深厚,但只要听闻《法华经》就有功德。

所谓“明持经根净”,是《法师功德品》的主要内容。经中说,若有众生受持、读诵、解说、书写、思维《法华经》时,六根得到的功德。经文先总列六根清净,然后依次用长行和重颂两种形式分别说了眼根清净、耳根清净、鼻根清净、舌根清净、身根清净和意根清净。

所谓“显能证之人”,则是《常不轻菩萨品》的主要内容。经文在总结了前品所说罪福之后,就开始讲常不轻菩萨的故事。先明最初一佛和次第二万佛,然后叙述了菩萨的种种修行事迹,接着宣示了相信并弘扬《法华经》的常不轻菩萨所得的现报、生报和后报,并说明了常不轻菩萨就是今天的释迦牟尼佛。最后佛又讲了当时不信此经或诋毁常不轻菩萨的那些众生所得的果报,而且也挑明那些人就是现在的部分与会者。

至此,《法华经》的正宗分结束,其核心内容已经完整宣讲完毕。

3.流通分

流通分是全经的第三部分,所谓流通,流则不滞,通则不壅。正宗分已经说完,核心的法要阐述已毕,如来大发慈悲,欲令后世众生流布此经,共沾法益,所以讲述受持此经的种种功德果报,劝勉读诵此经,使正法之源流,通而不壅,故名流通分。

此经在佛教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尤其正宗分的内容历来被佛门视为一佛乘当中微妙难思之法。所以,流通分从三个不同的角度,极力劝导流布此经。首先是佛自己显现神通来嘱咐流通。然后,介绍药王菩萨、妙音菩萨、观世音菩萨等诸大菩萨的大慈悲心,劝化众生去流通《法华经》。最后,普贤菩萨劝勉众生自己去用功修行,以流通《法华经》。智者大师将这三种流通分别称之为“明付嘱流通”、“约化他劝流通”、“约自行劝流通”。

所谓“明付嘱流通”,就是如来亲自付嘱流通此经。首先是释迦牟尼佛的大慈悲心,为了付嘱《法华经》而现出十种神力来,这就是第二十一品《如来神力品》的核心内容。然后佛亲自伸展右手摩无量菩萨顶殷勤嘱咐流布此经,使一切众生普得闻知,这就是第二十二品《嘱累品》的核心内容。在《如来神力品》中,来自下方世界从地涌出的无量菩萨摩诃萨,听闻前面几品后,领受佛旨,发愿在如来灭后广弘是经。接着如来在大众前显现十种难测难思的神力,分别是:出广长舌相、毛孔放光、謦欬、弹指、地动、普见大会、空中唱声、遥归命、遥供养、十方通达如一佛土。最后,经文总结如上所述,通过称叹、结要、劝持来付嘱此经。在《嘱累品》中,如来从法座而起,以右手摩无量菩萨摩诃萨顶,正明付嘱,菩萨闻如来所说,尊如来敕,领受佛命,之后,十方分身诸佛各回本土,多宝佛塔关闭塔门。结尾部分描述大众见闻到上面的情形,皆大欢喜。

所谓“约化他劝流通”,就是如来通过讲述菩萨为众生宣讲《法华经》的种种不思议功德来化导众生去流布此经。包括第二十三品《药王本事品》到第二十七品《妙庄严王本事品》,共五品。可分为四个部分:《药王本事品》是勖勉弘法之师;《妙音菩萨品》和《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是勖勉受法弟子;《陀罗尼品》明咒护;《妙庄严王本事品》明人护。分别如下:(1)《药王本事品》讲了药王菩萨作为弘扬《法华经》的法师,竭尽全力,捐弃生命教化众生的事迹,通过此事来劝勉后世弘扬此经的人要勇猛精进,为法忘躯。(2)《妙音菩萨品》和《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属于“勖受法弟子”,分两部分,“妙音说法”和“普门圆应”,分别讲述了妙音菩萨由普现色身三昧神力应化,十方弘经,观世音菩萨由普现色身三昧示现三十三种变化身广度众生的事情,通过这样菩萨化导众生的事迹来劝勉大众流布此经,也教导受法的弟子们,对弘法的法师要尊敬、珍惜。(3)《陀罗尼品》讲了菩萨、诸天、鬼神等为了护持《法华经》和持经之人而说陀罗尼。(4)《妙庄严王本事品》讲述了妙庄严王因其二子而皈依云雷音宿王华智如来,并得到授记的事。

所谓“约自行劝流通”,即普贤菩萨大发慈悲之心,以种种殊胜的景象劝导众生发心修学《法华经》,以无量智慧开示大众如何通达此经,如何修学此经,如何从此经的修学来进入圣道,用自己的精进修道来流通此经。这就是《普贤菩萨劝发品》的内容,也是本经的最后一品。此经与《华严经》有一点共通之处就是都是以普贤菩萨来最后圆满,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最后普贤为做圆满,本经前二十七品即将结束,普贤菩萨劝勉修学此经,用功办道圆满此经。本品的内容可以分为四个部分。(1)经家叙仪,描述普贤菩萨从东方来,上供、下化、修敬。(2)普贤劝发,先是“请问劝发”,请问如来末世众生如何才能通达此经,佛回答了四个条件以及“誓愿护人”和“誓愿护法”两个誓愿。(3)如来述发,即如来将以上两个誓愿再加以说明,也是赞叹普贤菩萨。(4)闻品成行,分别总结了闻此品的利益和听闻整个《法华经》所获得的利益,最后皆大欢喜,作礼而去。

对于本经整体结构的梳理,基本可以简单地作如上陈述。第一序 品【概说】

自古以来,佛教界对“序”字有多种解释。《法华文句》解释“序”有三义:第一,次序的意思,代表顺序,表示前后,如是等六成就冠于经首,为次序。第二,由序,放光六瑞,为发起之由,是宣讲此经的缘由。第三,叙述,回答释疑,正说法义。此外,《法华义疏》又提出了四义,分别是:“序者渐也,假时托处,动地雨花,为正说由渐,故名为序也。又序者次也,初明缘起后辩正经,盖是义之次第也。又序者谓祥序也,经首列事,祥序可观之也。又序者舒也,欲显事我舒广故云序也。”根据本品的内容划分,多采用第一种说法,本品的结构也正好按照三个意思依次展开。“品”,一般被解释为两个意思:第一,品类:把类同者聚为一段,分成一类一类的章节,称为品,比如此品为《序品》,把作为序的一类放在一起,后面的每一品也是如此。第二,品别:每一品之间,彼此章段,义理差别,故名品。《法华文句》中说:“品者,义类同者聚在一段,故名品也。”

佛门常说,法不孤起,仗缘而生。佛陀讲经说法也有一定的缘由。说明这些缘起内容的经文称为序。后世弟子集结经典的时候在每一部佛经的开头都对此经的缘起做了交代,使此经的来龙去脉和佛陀本意更加明了。

序有通序和别序,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某处,与某大众俱等等,这六件事情是所有的佛经都会有的,作为佛经的缘起六要素,此是通序。又因为《法华经》不同于别经,讲经的缘由,听经的众生等也必然有所不同,所以又有不同于其他经典序分的别序部分。

从本品经文来看,可以按照上文所解释的序字三层含义依次展开分析。首先是次序,冠于经首的六成就,即六种证信,也叫六种证信序;其次是佛陀讲了《无量义经》之后入定,接着又出定,放光现瑞,众人不解,欲请解答,作为发起《法华经》的一个缘由;最后文殊与弥勒之间通过问答,来叙述这些放光现瑞的含义。本品就是这样依次进行的。

根据本书所采用的科判,本品经文的划分可以更加详细。首先分为通序和别序,通序交代“六成就”,前五种成就(信成就、闻成就、时成就、主成就、处成就),经文简短,一笔带过。众成就则详细罗列了到场的各种听众弟子,总的说来有三种:声闻众、菩萨众、杂众。每一众又有很多不同类型的众生组成,经文鉴赏中将详细展开。别序从“尔时,世尊四众围绕”到结束,分为五段,分别是:众集序、现瑞序、疑念序、发问序、答问序。这样的划分有助于对经文全体结构的把握和具体内容的深入。

无论是通序还是别序,都涉及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本”、“迹”,通序又叫通序迹本二门,别序则称分别说迹本二门。本经的全体内容均可解释为迹、本二门,所以掌握本迹二门的意趣非常重要。

先对“本迹”二字做一解析:本,根本的意思,又叫本地,显示佛陀之根源、本体。《法华经》中所提到的本门,重点在“如来寿量品”中进行了阐释,释迦之身,生于王宫,成道于伽耶,以至于今,但此佛身非佛之实身,为佛久远实成的法身,为济度众生,显现出成道之应身而已。迹,垂迹的意思,由佛之本有现在伽耶始成正觉的佛陀,以显示佛为教化众生,而自本地应化垂迹,所以又称应迹、影现,是佛菩萨的大智慧和慈悲心之表现。佛由法身呈现化身,观音菩萨现三十三身,都属于垂迹。第一节 诸经通序 六种证信【经文】[1][2][3][4]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皆是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烦恼,逮得己利,尽诸有结,心得自在。其名曰:阿若憍陈如、摩诃迦叶、优楼频螺迦叶、伽耶迦叶、那提迦叶、舍利弗、大目揵连、摩诃迦旃延、阿楼驮、劫宾那、憍梵波提、离婆多、毕陵伽婆蹉、薄拘罗、摩诃拘罗、难陀、孙陀罗难陀、富楼那弥多罗尼子、须菩提、阿难、罗罗。如是众所[5][6]知识大阿罗汉等。复有学、无学二千人,摩诃波阇波提比丘尼与眷属六千人俱,罗罗母耶输陀罗比丘尼亦与眷属俱。[7]

菩萨摩诃萨八万人,皆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退转;皆得陀罗尼;乐说辩才,转不退转法轮;供养无量百千诸佛,于诸佛所殖众德本,常为诸佛之所称叹;以慈修身,善入佛慧;通达大智,到于彼[8][9]岸;名称普闻无量世界,能度无数百千众生。其名曰:文殊师利菩萨、观世音菩萨、得大势菩萨、常精进菩萨、不休息菩萨、宝掌菩萨、药王菩萨、勇施菩萨、宝月菩萨、月光菩萨、满月菩萨、大力菩萨、无量力菩萨、越三界菩萨、跋陀婆罗菩萨、弥勒菩萨、宝积菩萨、导师菩萨,如是等菩萨摩诃萨八万人俱。

尔时释提桓因与其眷属二万天子俱;复有名月天子、普香天子、宝光天子、四大天王,与其眷属万天子俱;自在天子、大自在天子与其眷属三万天子俱;娑婆世界主梵天王、尸弃大梵、光明大梵等与其眷属万二千天子俱;有八龙王——难陀龙王、跋难陀龙王、娑伽罗龙王、和修吉龙王、德叉迦龙王、阿那婆达多龙王、摩那斯龙王、优钵罗龙王等,各与若干百千眷属俱。有四紧那罗王——法紧那罗王、妙法紧那罗王、大法紧那罗王、持法紧那罗王,各与若干百千眷属俱。有四乾闼婆王——乐乾闼婆王、乐音乾闼婆王、美乾闼婆王、美音乾闼婆王,各与若干百千眷属俱。有四阿修罗王——婆稚阿修罗王、佉罗骞驮阿修罗王、毗摩质多罗阿修罗王、罗侯阿修罗王,各与若干百千眷属俱。有四迦楼罗王——大威德迦楼罗王、大身迦楼罗王、大满迦楼罗王、如意迦楼罗王,各与若干百千眷属俱。韦提[10]希子阿阇世王,与若干百千眷属俱。各礼佛足,退坐一面。【注释】

[1]如是我闻:为佛经六种证信之一,谓之信成就,别于外道经典。意为我亲自听到佛这样说,是佛亲口宣说,真实可信的。佛入灭时,阿难比丘问佛:“一切经首置何字?”佛答:“一切经首置如是我闻”。“如是”者,指经中所说之佛语,此处即指《法华经》。“我闻”者阿难自言,佛经为佛入灭后多闻第一之阿难所编集,故诸经之开卷,皆言我闻。 [2]一时:在某时之义,佛与弟子说听和合之时。此处是指释迦牟尼当年宣说《法华经》的那个时候。按《法华经》所讲,此时已是释迦牟尼老年将近80岁时。 [3]佛:佛陀耶之略,译言觉者,或智者。自觉复能觉他,自他之觉行圆满,名为佛。自觉者,简于凡夫,觉他者简于二乘,觉行圆满,简异于菩萨。又《仁王经》上曰:“一切众生,断三界烦恼果报尽者名为佛。”佛有许多别称,如:如来、善逝、天人师、世尊等。佛又有种种“身”,如法身、报身、应身等。此处“佛”专指释迦牟尼。 [4]王舍城耆阇崛山:印度地名,指释迦牟尼讲《法华经》的地点。王舍城,古印度六大城市之一。在中印度摩伽陀国,频婆娑罗王自上茅城之旧都,迁居于此,以王先舍故地而后定都于此,故称王舍城,也有另外其他说法。耆阇崛山,即灵鹫山,俗称灵山。山形似鹫,名又以山上鹫鸟多,故名。地点在今天印度比哈尔省王舍城东北约十公里处。 [5]阿罗汉:声闻乘中四果之最高果位,也是小乘极悟之果位。一译杀贼,杀烦恼贼之意。二译应供,当受人天供养之意。三译不生,永入涅槃不再受生死果报之意。阿罗汉中年长德高者,称为大阿罗汉。 [6]有学、无学:小乘四果之圣者中,前三果谓之有学,第四果谓之无学,因为前三果尚有可修学之道。或者说三果、四向称为有学,即须陀洹向(向须陀洹趋近的阶段)、须陀洹、斯陀含向、斯陀含、阿那含向、阿那含、阿罗汉向,只有阿罗汉称为无学。 [7]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智名,旧译曰无上正遍知,无上正遍道,一般译为无上正等正觉。真正遍知一切真理之无上智慧,即是真正平等觉知一切真理的无上智慧。《净土论注》曰:“佛所得法,名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8]世界:世为迁流之义,谓过现未等时间之迁行。界谓具东西南北之界畔,即有情依止之国土,又曰世间。后“世界”成为一个偏义复词,侧重于“界”的含义,意为日月照临的范围,即佛教中以须弥山为中心的四大洲,名为一小世界。现在常用时一般指地球所有的地方。 [9]众生:又名有情,即一切有情识的动物。众生有多义:由众缘所生,名为众生;众人共生之义,曰共生;又历经众多生死,名为众生。至于为什么不称为众死而名众生,是因为有生者必有死,以因赅果的缘故。佛教中所说的众生不光指人,十法界中,除佛之外,九界有情,皆名众生。指菩萨、缘觉、声闻、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等。 [10]礼足:印度礼节,意为礼拜,叩头,以额头接触对方的足,常言顶礼。【译文】

以下教法是我亲身从释迦牟尼佛那里听说的:那时,释迦牟尼佛住在王舍城的耆阇崛山中。与佛随行共处的有一万二千多名大和尚,他们都已达到阿罗汉的果位,所以,他们已没有各种欲望和杂念,再也不会产生愚昧者日夜缠身的烦恼,使自身获得了真正的实惠。由于他们均已修身炼到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精神境界,所以,个个身心快乐,逍遥自在。这些大和尚中有阿若憍陈如、摩诃迦叶、优楼频螺迦叶、伽耶迦叶、那提迦叶、舍利弗、大目揵连、摩诃迦旃延、阿楼驮、劫宾那、憍梵波提、离婆多、毕陵伽婆蹉、薄拘罗、摩诃拘罗、难陀、孙陀罗难陀、富楼那弥多罗尼子、须菩提、阿难、罗罗等大众所熟悉的大阿罗汉。还有未达到阿罗汉果位须继续学习修炼者及已无须继续学习者二千人。释迦牟尼佛的姨母摩诃波阇波提比丘尼与其眷属亲朋六千人以及释迦牟尼佛出家前的妻子、罗罗的母亲耶输陀罗比丘尼与其眷属亲朋也都来到耆阇崛山佛的住处。

另有大菩萨八万人也来到今日的法华会上,这些大菩萨们皆已证得佛的无上圣智,并在此智道上精进不息,无论是果位、心念、还是行为,皆不倒退。他们精通一切咒语,又获乐说辩才,常转法轮,弘法利生。这些菩萨们已曾供养过成百上千以至无数无量个佛,并于这么多的诸佛世界中持戒修福,积德行善,植下了众德之本,时常受到诸佛的称扬赞叹。他们以慈悲之心修身养性,善于获得佛的智慧,所以,他们都通达大智大慧,均已达到了涅槃解脱的彼岸。他们不但自身解脱,而且还以慈悲之心,救度成百上千以至数不清的芸芸众生,他们的名称传遍了无量无数个世界。他们的名字是:文殊师利菩萨、观世音菩萨、得大势菩萨、常精进菩萨、不休息菩萨、宝掌菩萨、药王菩萨、勇施菩萨、宝月菩萨、月光菩萨、满月菩萨、大力菩萨、无量力菩萨、越三界菩萨、跋陀婆罗菩萨、弥勒菩萨、宝积菩萨、导师菩萨等大菩萨。此类大菩萨一共有八万多人。

那时,在天界作王的释提桓因与其眷属二万人同时来到法华会上。还有明月天子、普香天子、宝光天子、四大天王各与其眷属一万多天子以及自在天子、大自在天子与其眷属三万多天子等也齐赴法华盛会。娑婆世界的主梵天王、尸弃大梵、光明大梵等也各自率领自己的眷属一万二千多人来到释迦佛说法的道场。八大龙王与其眷属若干人也来了。这八个龙王分别是难陀龙王、跋难陀龙王、娑伽罗龙王、和修吉龙王、德叉迦龙王、阿那婆达多龙王、摩那斯龙王、优钵罗龙王。四紧那罗王与其眷属若干人也到了说法的地点,这四紧那罗王是:法紧那罗王、妙法紧那罗王、大法紧那罗王、持法紧那罗王。四乾闼婆王:乐乾闼婆王、乐音乾闼婆王、美乾闼婆王、美音乾闼婆王各与其眷属百千之众也来到法会现场。四阿修罗王:婆稚阿修罗王、佉罗骞驮阿修罗王、毗摩质多罗阿修罗王、罗侯阿修罗王,也各与百千眷属同赴法会。四迦楼罗王:大威德迦楼罗王、大身迦楼罗王、大满迦楼罗王、如意迦楼罗王,各与若干眷属同赴法会。韦提希的儿子阿阇世王也走出王宫,与其亲朋及文武百官一起,来到耆阇崛山听佛说法。他们各自对佛的双足行礼之后,便退坐一旁。【鉴赏】

这一段是序分的第一个部分,称为通序,又称六种证信序。佛在宣讲《法华经》正文之前,有一系列相关信息须要交代,除了使全经的来龙去脉更加清晰外,还有另外的深意,即证明此经的可信,以促生听者、观者对此经坚定信心。后世弟子结集经典的时候都会说明或强调这些信息。因为所有的佛经都会采用这一格式,所以这是诸经通序,又因为佛最初讲经的时候并没有这些内容,是后世弟子加上去的,所以又叫“经后序”。传说这是佛在临涅槃前专门嘱咐阿难对一切经首的处理方法,所以又叫“遗教序”。其中包括六个信息:“如是”,为信成就,“我闻”是闻成就,“一时”是时成就,“佛”是主成就,“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是处成就,从“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开始到本段结束是“众成就”。这段文字在佛教传播初期曾起到过非常大的现实意义,一般认为它有四种意义:遵佛嘱,断众疑,息诤论,异外教。“众成就”的内容较多,但有规律可循。这些听众分为三大类:声闻众、菩萨众和杂众。其中每一众有可以分为各个小类别。首先看声闻众,包括比丘众和比丘尼众,比丘又分别有有学和无学两种,经文中列举的阿若憍陈如、摩诃迦叶一直到罗罗等这二十一位大阿罗汉都是无学位的尊者。比丘尼众则只列了两个人的名字,但这两个人的身份极其特殊,一位是佛陀做太子时的姨母,另一位是太子的妻子。其次是菩萨众八万人,这里列了十八位大菩萨,按照天亲菩萨的观点,这些菩萨都是八地以上的才可以列出来。这里有一件事须要分别,菩萨之名列于声闻之后,是一件看似不合乎次序的事,其实是有理由的,第一声闻现的是出家相,外表上与佛相似,又常与佛住在一起,与佛常在同处,所以长随佛陀,故而对他们特别尊敬;第二个理由,教这些大菩萨在声闻面前不要起傲慢心,降伏贡高我慢的习气。最后是杂众,又称八部众,称为杂众是因为这里面有很多种类,有凡夫也有圣人,有天、鬼、畜生等等,一共可以总结为八类,依次是:欲界天众,色界天众,龙众,紧那罗众,乾闼婆众,阿修罗众,迦楼罗众,人众。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人众里的代表是阿阇世王,但是自始至终在《法华经》中没看到他有任何收益,佛也不曾给他授记,这就显示出了一个很大的问题,据《观无量寿经》记载,阿阇世王有杀父害母的罪行,而且《涅槃经》也记载他受现报,全身发烧,死后下地狱,可见杀父害母的罪过之大,但是我们也在《涅槃经》和《普超经》中看到,阿阇世王向佛陀和文殊菩萨忏悔罪业,并有出脱地狱和未来成佛的预言。智者大师对这些听众有另外一种分类,即分成四众:发起众,大善根众生,能引发佛宣讲此经的人,如舍利弗、弥勒等;当机众,善根成熟,听了妙法后直接受大利益的人;影响众,没有特别的言论和行为,在会中就坐同时获得利益的人;结缘众,善根尚未成熟,此时听经为日后解脱种下种子。第二节 四众围绕 现十二瑞【经文】[11]

尔时世尊,四众围绕,供养、恭敬、尊重、赞叹。为诸菩萨[12]说大乘经,名无量义,教菩萨法,佛所护念。佛说此经已,结跏[13]趺坐,入于无量义处三昧,身心不动。是时天雨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华、曼殊沙华、摩诃曼殊沙华,而散佛上及诸大众。普佛世界,[14]六种震动。

尔时会中,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罗伽、人非人,及诸小王、转轮圣王。是诸大众,得未曾有,欢喜合掌,一心观佛。

尔时佛放眉间白毫相光,照东方万八千世界,靡不周遍,下至阿[15][16]鼻地狱,上至阿迦尼咤天。于此世界,尽见彼土六趣众生,又见彼土现在诸佛,及闻诸佛所说经法。并见彼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诸修行得道者。复见诸菩萨摩诃萨,种种因缘、种种信解、种种相貌,行菩萨道。复见诸佛般涅槃者。复见诸佛般涅槃后,以佛舍利起七宝塔。【注释】

[11]四众:即参加法会的四种佛弟子,即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 [12]无量义:此处专指《无量义经》,是释迦牟尼在宣讲《法华经》之前讲的一部经,所以它是法华之开经。本经之旨趣,系基于有情烦恼无量,故佛陀说法无量,义亦无量;无量义生自一法,此一法即无相。内容多以《法华经》为中心,它与《法华经》、《观普贤经》合称法华三部经。 [13]三昧:又名三摩地、三摩提,译为等持,将平等一如的境界摄持住,意为正思维指导下的定力。《大智度论》:“善心一处住不动,是名三昧。”佛教认为修行能证得“三昧”,则能引发种种神通妙用。以后遂引申为妙处、极致、蕴奥、诀窍等,如《书言故事·赞叹类》:“得妙处,曰得三昧。” [14]六种震动:为动之六相,即动、涌、震、击、吼、爆。前三取形,后三取声。佛教认为,这种震动异于世间地震。当地动时,吾人如小儿卧摇篮中,不觉篮动,惟觉舒服,故地动是表示祥瑞,而且此六种震动,只有天眼通的人才能知见,凡夫则毫不知情,是佛教认为的一种瑞祥,在此处是指讲法华经前此土的六瑞之地动瑞。 [15]阿鼻地狱:八大地狱之一,又名无间地狱,即受苦无间断的地狱,是造“五逆”、“十恶”等大恶业的极重罪的人死后所堕落的地方。阿鼻地狱在地狱中品位最下、受苦最惨。 [16]阿迦尼咤天:译言色究竟。色界十八天中之最上天名,为有形体之天处之究竟,故又云质碍究竟,又名有顶天,过此则无色界之天。【译文】

这时的世尊,已被四众弟子团团围住。大家纷纷供养佛、顶礼佛、尊重佛、赞叹佛。佛为诸菩萨宣讲大乘经典,经名叫《无量义经》,这是教化大乘菩萨的一个方法,深得佛的护持与眷念。佛说完此经后,便打起坐来,进入了义趣无穷的实相之定,从而达到身心寂静、默然不动的境界。就在这时,天空中下起了五彩缤纷的天花,如小白花、大白花、小红花、大红花。这些天花散落在佛及法会现场所有大众的身上。整个佛世界也同时出现了震、吼、击、动、涌、起等六种震动。参加这次法会的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等四众弟子以及天龙八部即: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罗伽,还有人非人以及诸小王、转轮圣王等所有大众从没有遇见过这种祥瑞的景象,他们深感惊奇,欢喜不已,纷纷合掌致礼,个个都目不转睛地注视着佛陀。这时,只见佛陀眉间放出白毫相光,照耀于东方一万八千多个世界,无不周遍。下至阿鼻地狱,上至阿迦尼咤天,这个世界各个部分中生活着的六类众生即地狱众生、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都能清清楚楚地看见。除这六凡之外,还能看见这个世界中的现在诸佛,并能听见诸佛所说的经法;同时还看见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以及那些修行得道者;还看见诸菩萨和大菩萨们以种种因缘修种种法门,通过对种种法门的信解,而呈现出各种各样非凡的相貌和神通,并由此而行菩萨道。大慈大悲,普度众生。通过佛的白毫相光,大家还看到已经涅槃的诸佛,以及诸佛涅槃后为供养佛舍利所建起的七宝佛塔。【鉴赏】

这一段是别序的第二部分——现瑞序。在佛陀讲《法华经》之前,有种种瑞相的显现,表示将要发生的事是希有难得的大事。这里的现瑞包括此土六瑞和他土六瑞。

此土六瑞,首先是法瑞,佛在讲《法华经》之前先讲了另外一部经,就是《无量义经》。第二是入定瑞,通常佛说完法都是大众信受奉行,顶礼而去,但在讲完《无量义经》后,佛却入定,大家也就不离开,这表明后面还有更微妙的法,所以也是为《法华经》做引子,按照俗谛意义的附会,佛陀这也是一种很值得借鉴的好习惯,在说法之前先入禅定,在定中观察众生的根性乐欲,以便更有效地开演佛法。第三是雨花瑞,智者大师说这花是从代表第一义谛的天散下来的四种花,曼陀罗花表示开佛知见,摩诃曼陀罗花表示示佛知见,曼殊沙花表示悟佛知见,摩诃曼殊沙花表示入佛知见。也分别四个位次,就是说从观照体征第一义谛,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从而成就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不同阶位。第四是地动瑞,佛教中地动有很多原因,这里是因为佛将要转大法轮所以地动,地动的六种方式也说法不一,六种方式代表了六根,听闻佛法后都有所转变,烦恼消灭。第五是众喜瑞,当时在场的大众看到以上种种,确定佛在《无量义经》后还要继续讲更出色的大法,所以都很欢喜,这也是众生善根成熟,堪听《法华经》的意思。第六是放光瑞,佛从白毫放出无量光明,窥基大师认为这是表示应机,《法华经》是为那些根熟的众生说的。

他土六瑞:第一见六趣瑞,见到他方国土也有六道众生,也有三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