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专家解读传媒业(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3 11:15:26

点击下载

作者:师至洁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招聘专家解读传媒业

招聘专家解读传媒业试读:

前言

电视主持人风光无限;

广播人受人追捧;

跑新闻的记者风风火火;

广告人卓有成绩……

传媒行业一直都是极具吸引力的行业,如果有幸成为传媒人,在自己喜欢的领域从事着自己喜欢的工作,是不是很惬意?那么,在传媒行业,都分布着哪些职位?在每个职位上如何顺利成长?传媒行业的薪酬水平如何?什么样的求职者能有机会进入?除了科班出身,“非科班”出身的求职者有机会进入传媒行业吗?这些问题困扰着相当一群人。所以,在给大学生讲课的时候,我总是被问到一些类似的问题,如“我不是科班出身,但很喜欢传媒行业,我怎么才能进入呢?”“我是一个三流院校的新闻专业本科生,想毕业后去新闻媒体发展,怎么样才能进入呢?”“我非常喜欢媒体,现在企业中从事文案工作,还有希望到媒体去发展吗?”……

首先,“非科班”出身的求职者有机会进入传媒行业吗?回答是肯定的。“科班”出身的就一定能做好吗?答案是不一定。喜欢就能做好吗?也不一定。

所以,对于传媒——这个对就业要求比较高的行业,它有选择从业者的权力,至少在就业的初期。其次,表面看起来很风光的传媒行业,要经历些什么样的努力才能达到自己的理想职业状态呢?怎么做才能收获自己的《自由+高薪》的梦想呢?如上这些,本书都会详细介绍。第一篇 行业现状篇

第一章 传媒行业——能创造影响力的职业

第一节 传媒行业发展现状

第二节 传媒行业的就业机会

第三节 前景展望——后劲十足的行业

第二章 传媒行业最热的十大就业机会第一章 传媒行业——能创造影响力的职业

在人们的印象中,传媒一直是令人羡慕的职业。在经济社会中,传媒的范围包括了以媒体、广播、电视及其附属的广告、公关,还有最近火了几年的互联网媒体,这些载体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促进作用,并用自己的影响力推动着社会的发展。所以,传媒是一个很有影响力、并创造着影响力的行业。第一节 传媒行业发展现状

新中国新闻事业继承了革命战争年代的光荣传统,已走过了六十年的风雨历程。新闻事业发展到今天,离不开老一辈新闻工作者的奋斗拼搏,他们奠定了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基础;而新时期的新闻工作者队伍也是百舸争流、人才辈出,继续推动着我国新闻事业的蓬勃发展。

说起传媒的历史,要追溯很远: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际,全国有253份报纸;经历“十年浩劫”后,1978年改革开放初期,全国只剩下186份报纸。目前,全国共有各类报纸1943种,年总印数达到442.92亿份,日报出版规模连续八年位居世界第一,成为名副其实的报业大国。此外,全国共有各类期刊9486种;广播电台257家、电视台277家、教育电视台45家、广播电视台2069家;境内注册网站287.8万个。

从业态上看,以数字技术、互联网、无线宽带、移动通讯为代表的传播技术不断发展,新媒体迅速崛起,构成了新时期传媒大发展的壮丽画卷。一、高投资回报的智力密集产业

传媒业,是一个有着高投资回报的智力密集产业,在产业属性、目标市场、产品特性等方面与传统产业有着很大的不同。在我国,由于管理体制、政策环境上的差异,使得国内的传媒业,除了具备一般意义的共性之外,还具有一些其他的特点。

第一,在产业属性上属于边缘产业。传媒业是信息传播的媒介,它涵盖了信息生产、加工、传播等领域,具有典型的信息服务业的特征;同时,媒体所传播的内容又具有强烈的文化特征,这使得传媒业也属于文化产业的一部分。因此,传媒业可以被视为信息服务业与文化产业交叉的一个边缘性产业。

第二,具有二元结构的目标市场。与其他产业不同,媒体产业要面对的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市场,一个是受众市场,一个是广告市场。这就要求媒体必须为两个完全不同客户群体提供两种截然不同产品,一个是面对受众的“传播内容”,另一个是面对广告客户的时段或版面。因此,要同时运用两种不同的营销方法:受众营销与客户营销。

第三,媒体的产品与服务不存在价格弹性。传播内容、广告版面或广告时段作为一种商品,几乎没有价格弹性系数,这与其他有形商品区别很大。消费者不会因为产品价格的下降而产生需求。传统的价格杠杆将无法对市场需求进行有效调控。在这种环境下,产品自身的竞争力成为市场竞争的核心。这就造成了弱势媒体无价格,做强是媒体经营的唯一出路。

第四,具有事业与企业的双重体制。虽然,我国的传媒业由先前的完全的事业属性,转变为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实现了媒体经营管理的重大转变。媒体的产业化进程正在逐渐加快,传媒业的产业化程度不断提高。但是,目前国内的主要媒体大多数还属于事业单位的管理体制或管理模式。这就要求媒体必须做到,一方面从政治属性出发,作为公共服务的平台,完成舆论宣传与导向的任务;另一方面从产业属性出发,直面市场竞争,不断加强经营、扩大规模、增强实力,要求媒体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第五,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在我国,媒体的所有权归国家所有,使用权、经营权归经营者所有。因此,政府对传媒业的相关政策和上级主管部门的相关规定就成了我国媒体的经营指针。媒体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很大程度上要受国家相关政策和规定的影响。二、新媒体发展迅猛

目前,国内的新媒体市场发展迅速。据了解,到2009年数字新媒体市场规模已达到1138亿元,其中网络广告市场规模已超过100亿元,年度增幅高达75%。有专家预测,未来三年新媒体市场仍将以每年30%~40%的速度成长,预计到2011年整个市场规模会超过3000亿元。

与传统媒体的人才饱和相比,新媒体的发展如火如荼,人才短缺已成为中国数字媒体产业发展的软肋,尤其是有经验的高端人才储备不足。专家预计,在未来三至五年,中国数字媒体人才的缺口将达到60万人之多。新媒体产业与传统广播电视产业人才最大的不同在于,新媒体产业中的采编人员不仅需要熟悉传统业务,还需通晓与之相关的互联网技术、视觉设计等。新媒体人才不是指纯掌握技术的人,也不是指纯掌握艺术的人,而是指在掌握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具有一定艺术修养和潜质,在先进的技术平台上从事媒体内容创作的人。所以,只有培养多学科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才能适应和胜任快速发展中的新媒体。三、薪水丰厚

传媒从业人员月薪是很多人看好的,一般情况下,月薪会超过5000元。据《文媒网》2009年对全国范围内传媒人薪酬的综合调查显示,近年来,由于专业人才特别是资深传媒人员的严重缺乏,用人单位往往抛出诱人的“橄榄枝”以吸引“火凤凰”,这就从整体上抬高了该行业从业人员的薪资水平。

我们可以从以下行业看出一些端倪。

报刊:在报纸、杂志等传媒业工作的编辑记者类人员,有3年以上经验者,一般月薪能达到5000元以上。

电视:在新闻、时事类节目里,业内“混迹”多年的老记们由于消息来源比较固定且广泛,能写出的新闻报道事件较多,尤其是善于做系列报道的记者们,月薪拿8000~10000元不成问题。

网络:从事网络传媒的编辑类人才月薪一般能达到4000元左右,如果是资深的老编辑或者是从事网络高端技术的人员,月薪一般能达到6000~7000元左右,而如果兼备一些专业知识如Flash制作等的人员,能轻松拿到5000元以上。

出版:专业、高水平的翻译人员极度紧缺,尤其是计算机、电子技术等方面的高级技术翻译人才更是首“缺”其冲。这些翻译人才不仅需要掌握高端技术,还需要在语言组织、文字表达上有很深的造诣。这类人员的月薪一般在3000~4000元,在出版行业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熟练掌握英语的人才当然是这方面的“香饽饽”,月薪基本不会低于6000元。

以上收入只是综合水平,详细数字还与所在媒体、工作经验、能力等有很大关系,此处不一一枚举。第二节 传媒行业的就业机会

随着传媒及相关领域如广告公司、公关服务公司等新兴的传媒产业开始出现并快速发展,在这一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数量和类型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快速发展的行业,全新的行业发展模式……给更多人才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空间。一、就业机会旺盛

新闻从业人员的数量在不断增加,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数千人发展到现在的百万大军,仅编辑、记者目前就超过20万人。自2009年2月25日起,新闻出版总署在全国统一换发新闻记者证。截至2009年11月6日,已发放记者证近9万个,正在办理的记者证8万多个,合计超过17万个,预计换发记者证总量将超过20万个。“目前国内总共有5000多家新闻媒体,从业人员达55万人,而实际上懂得媒体经营管理的人不到1%。现如今,传媒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大多来自新闻业务岗位。”这仅仅是新闻从业人员的数据,再加上传播方面的从业者,传媒行业内的从业队伍还是比较可观的,但是,如此可观的就业队伍中,传媒行业的人才依旧非常短缺。因为随着新媒体及流媒体的不断涌现,带来新需求的同时,更广阔的就业机会依旧需要更多的传媒力量来充实。二、人才空缺严重

随着改革日益深入,中国传媒业在几乎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被推向了市场,所以专业的经营型人才和策划人才立刻出现空缺,大多数报社、电台、电视台的管理、策划人才都是媒体人出身。虽然其中不乏优秀的人才,但是好编辑、好记者并不代表精通管理,所以市场化的传媒人才就显得尤为缺乏。

目前,我国的新闻人才结构呈橄榄形,即采编人员为主体,其他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比重较小。据统计分析,合理的媒体人才结构应该为哑铃型,即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为主,日常工作人员比例较小。眼下媒体的普遍情况却并非如此。

缺乏高层次的技术人才。随着数字技术的开发和网络技术的应用,媒体对这方面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

缺乏经营管理人才。一方面是广告管理人才,即管理和指导广告规模经营的人才;另一方面是节目的推介和经营人员。目前,媒介经营管理的重要性越来越突显,搞好内部管理、带动经营至关重要。

缺乏高水平的采编播人员。目前,新闻媒体的采编人员饱和,但平均水平不高,缺乏名记者、名编辑、名主持人和名评论员。

总体看来,新闻媒体主要缺乏复合型人才,即具有较高的外语能力、计算机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的人才。在专业方面,缺乏有其他专业背景的新闻从业人员、特殊岗位的专业技术人员、综合型人才和高素质的领导人才。第三节 前景展望——后劲十足的行业

未来几年,我国将形成管制逐渐放松、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和公平的传媒行业环境,随之将产生跨媒体、跨区域的传媒企业集团。比照国外传媒行业发展经验,乃至国内外其他行业发展轨迹,这种跨媒体、跨区域的混合媒体产业模式,也必将是我国传媒产业的发展趋势。在此进程中,资本市场将为此提供强大的支撑力,并将产生如下的变化。

文化传媒业在我国是一个典型的朝阳产业,从发展趋势上看,也是一个高收入弹性产业。我国文化传媒业目前还处于发展初期,未来的市场空间很大,能支持该产业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保持较高的发展速度,发展潜力很大。文化传媒业虽然技术性和资金方面的进入障碍不高,但行业的管制程度较高,政策性的进入障碍较大,因而,该行业一般能得到较高而且比较稳定的收益。

目前我国文化传媒业的市场化程度还不高,但市场化是一个趋势,在市场化的过程中,我国企业将可能面临西方跨国公司越来越大的进入压力。由于该产业的市场区域性特征比较明显,加之文化传媒业属于政府管制程度较高的产业,因此,在国内市场,我国企业不会处于竞争的不利地位。因为从国际媒体市场的竞争态势来看,“西强我弱”的舆论格局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我国传媒业仍然处于弱势。但是,随着新媒体的冲击,相信我国媒体的格局也会发生进步性的转变,在这种转变下,我国的传媒行业前景一片光明。第二章 传媒行业最热的十大就业机会

通过第一章的介绍,读者们已经对传媒行业有了初步的了解,对传媒行业感兴趣的读者们应该对进入本行业更加渴望。同很多行业一样,每一个行业的竞争机会都是平等的,但是有心的人会更加关注自己感兴趣的行业内最新的就业机会,或者说是竞争压力小、有发展空间的空缺职位。其实,在传媒行业中,这样的就业机会是存在的,而且传媒企业的需求还很迫切。面对这种需求,尽快跳入传媒行业是不是就能快速实现你的梦想呢?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在传媒行业中,哪些职位目前最需要人?前景和空间有多大?这里面有很多职位都曾被媒体广泛报道过,企业也在极度期盼中。一、最稀缺——传媒经营人才

有学者曾经形象地概括国内媒体十几年来的“三部曲”:20世纪90年代早期出名记者,90年代中期出名编辑,90年代末至今出经营者。这一说法客观地体现了国内传媒从内容采编到报道策划再到经营管理的发展轨迹。时至今日,随着传媒市场化程度的不断加快和国内外传媒竞争的日益加剧,传媒经营管理人才备受重视。

近年来,时代华纳——美国在线、新闻集团、迪士尼和Tom.com各路跨国传媒争相向中国进行渗透并取得“落地权”,急需大量既熟悉内地媒体市场、又具有国际化运作经验的本土高级媒体人才来扩大市场份额,这些加剧了高级复合型经营、管理人才的稀缺。

在传媒行业,一名优秀的媒体人才必须是一位“传媒职业经理人”。发行人、总经理、总编辑、内容总监、发行总监、广告总监、生产总监、人力资源总监以及网络媒体的首席执行官等,均可称为“媒体职业经理人”。他们不仅要具备“职业经理人”的经营头脑和才干,还要具备“职业新闻人”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既能够在传媒产业领域从事专业性的经营管理工作,也能从中国传媒产业的特殊性出发,实现传媒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由于之前传媒市场化程度低导致人才储备严重不足,随着改革日益深入,中国传媒业在几乎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被推向了市场。专业的经营型人才和策划人才立刻出现人才空缺,大多数报社、电台、电视台的管理、策划人才都是媒体人出身,虽然其中不乏优秀的人才,但是很好的编辑、记者并不代表精通管理。业内人士透露,年薪10万元就能够聘请到高素质的新闻从业人员,但即使愿意花50万元年薪,也未必能够聘请到真正既谙熟新闻行业和传媒市场运作、又懂媒体管理和经营的高级复合型媒体管理人才。

高级传媒营销人才一直受到媒体追捧,优秀营销人才甚至一将难求。据《足球》报负责现场招聘的人员介绍,他们曾持续刊登广告招聘营销人员,开出的待遇也不低,但即使一次面试上百人,最终也难以招到适合报社的人才。曾任传媒英才网运营经理的邓同华分析说:“一是由于高级传媒人才流动较少,所需的复合型人才稀缺;二是现在一些‘80后’不愿吃苦,不想承担压力,相比之下更愿做办公室文员等工作,造成从起步到成为中坚人才的缺失。”但是从长远和自身的发展来看,熟悉传媒、懂市场的人是非常受企业欢迎的,且一直是传媒行业最紧缺的人才。二、最有发展前景——国际化本土传媒人

几年前,《广州日报》、香港《星岛日报》就已经在澳大利亚联合推出了“澳洲版”,将扩张的触角伸向了国际传媒巨头、新闻集团老板默多克发迹的澳大利亚,开始了内地传媒集团向海外扩张、争夺在全球传媒业市场“话语权”的前奏。

有业内人表示,内地传媒业在经历近20年一直保持着两位数的高速增长后,已经成为市场规模达数千亿元、全球最具潜力的传媒市场。虽然眼下大批境外传媒巨头向国内蜂拥,使内地传媒行业感受到了不小的冲击,但随着内地一批具有较强实力、较大规模的传媒集团的不断成长和迅速壮大,内地传媒业距离“走出国门、进军海外”已经不远。

所以,在“经济全球化”、内地传媒业已经逐渐迈出海外扩张步伐的背景下,那些熟悉本土传媒市场,又深谙国际传媒市场运作,具有全球化实业的高级媒体管理、经营人才将迎来最好的发展前景。三、最受宠——传媒型网络人

随着第四媒体——网络媒体的日益强大,新闻领域逐渐对互联网放开,网络媒体直接或间接获得新闻采访权,网络媒体将引入越来越多的一线记者,新闻类网站记者和网络编辑的人员配备从过去的大约10:1会逐渐增加到1:1,门户类站点也将达到大约3:1、2:1这样的规模。未来网络对传媒型人才的需求很大,而此类人才缺口较大,未来两年将会供不应求。

基于上述原因,随着Web2.0概念网站向传统媒体等的转变,另一场人才争夺战会紧接着打响——传媒型人才、产品型人才的供不应求将使得网站向传统媒体挖人。因为Web2.0概念网站在风光无限的最近一两年里,积累的传媒人才并不多,现在要转型,就得从传统行业挖人,原创编辑挖报社,无线编辑挖互联网,主持人挖电台、电视台,这些方面的人才本来就比较稀缺,而且培养起来相当不容易,所以争夺是不可避免的。这在互联网大肆发展的今天已经得到了有力的证实。而传统媒体人为了发展,转型到网络已经成了必然的趋势,当然,这也是网络媒体中求之不得的。

所以,为了好的发展前景,为了好的待遇,传统媒体人流向网络后,势必会提高网媒的新闻质量,与此同时,又给大量的新入行者提供了进入传统媒体的机会。四、最时尚——数字媒体人才

随着数字电影、数字电视在全国的推广,数字影视制作人才特别是网络流媒体和手机电影等新媒介人才正在逐渐走俏,其发展带来的人才缺口在20万人左右。这对于广大求职者而言,绝对是个好消息。

招聘会现场火爆场面也从另一方面印证了这一事实。江苏国视旅游文化投资有限公司曾打算在一次招聘会上招聘近40人,但在该公司的招聘简章上,对于影视策划和后期制作人员、编导的招聘人数并未做明确的规定,问及原因,该公司的负责人表示:由于公司的发展壮大,对影视制作人员的需求逐年递增;其次,以他们的招聘经验来看,想要招到满意的影视制作人才并不容易,所以他们希望越多越好,因此才没有规定具体的人数。

据了解,我国目前有2000多家广播电视播出机构、5000家影视制作公司以及规模各异的近万家网络媒体公司,需要大量的数字影视制作人员。据业内人士初步估计,未来几年内数字影视制作行业需要的影视人才超过70万,尤其在高层次的编导、策划、制作人才方面存在较大缺口。

与传统媒体的人才饱和相比,新媒体的发展如火如荼,人才短缺已成为中国数字媒体产业发展的软肋,尤其是有经验的高端人才储备不足。预计在未来三至五年内,中国数字媒体人才的缺口将达60万人之多。新媒体产业与传统广播电视事业人才最大不同在于,新媒体产业中的采编人员不仅需要熟悉传统业务,同时还需通晓与之相关的互联网技术、视觉设计等。新媒体人才不是指纯掌握技术的人,也不是指纯掌握艺术的人,而是指在掌握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具有一定艺术修养和潜质,在先进的技术平台上从事媒体内容创作的人。所以,只有培养掌握多学科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才能适应和胜任快速发展的新媒体。五、前景很美好——网络编辑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编辑已经成为了被人们关注的焦点,从业者想入行,网站想招人。可以说,门槛目前尚处于偏低状态的网络编辑正成为很多人实现新闻理想的转折点。

新闻专业毕业、原想做一名媒体记者的小王,由于没有工作经验,多次求职面试后均无功而返。曾经想过转行去做售楼小姐,但是几经思考以后,她还是无法舍弃做记者的梦想。在一次招聘会上她退而求其次,应聘做了一名网络编辑。

目前市场化运作的网络编辑的平均月薪在4000元左右,几年之后,随着网络媒体的成熟,从业人员的收入也会水涨船高。小王目前很满意自己的工作,也对工作充满了希望。

网络时代的新闻编辑既要熟悉新闻采编业务,又要掌握网络传播技能。在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传播方式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报网互动把触角延伸到新闻生产的上游,网民从新闻产品的阅读者转向新闻产品的制作者。在相当多的情况下,来自民间的力量比传统媒体拥有更多的新闻源。由此以来,网编的角色就显得很重要了。所以,网络编辑的前景会非常美好。六、未来的“黑马”——网络广告专才

以往广告行业的人才需求以文案、创意、策划、美工为主,随着广告公司对客户市场竞争的白热化,人才需求的数量和素质都有明显的变化。从招聘信息来看,目前广告公关行业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很难找到既熟悉本土广告业情况、又了解国际广告运作模式的人才,因此最为紧缺的也是那些专业化程度高、有工作经验、外语能力强的人。而随着互联网在人们生活中日益重要和各种门户网、邮箱网、新闻网、下载网、音乐网、视频网、招聘网等不断涌现,互联网广告业已异军突起。网络广告人才需求迅猛,成为广告业一匹不可小觑的“黑马”。

从2009年底举行的校园招聘会已经可以看出,传统媒体对采编人才的需求日益饱和,各家媒体目前均没有传出招人的消息,而各大院校今年新闻传播专业的毕业生却增加不少。这使那些一心想当记者的新闻传播专业毕业生“求职无门”。在这种状况下,做个网络广告专才确实不错。七、需求量很大的“香饽饽”——数字影视人才

国家在大力提倡发展创意产业的今天,数字影视产业成为全球最具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之一。影视传媒发展已经逐步成为网络、通信、广播电视相互融合的新兴传媒平台。新的影视制作技术和标准不断更新,要求现今的数字影视制作人员既具有影视艺术语言修养,又能够运用最新的影视制作技术手段。因此,真正具有影视艺术修养和基础知识、掌握数字影视制作技术、能完成传统和最新的网络、手机流媒体影视创作的数字影视制作专业人才已经成为这个行业的稀缺人才。

预期在未来几年内,数字影视产业将成为我国文化娱乐产业的重要支柱。产业发展带来了人才的巨大缺口,全国2000家电视台、5000家影视制作公司和大大小小上万家网络媒体都急需大量的数字影视制作人员。数字影视制作人才将在职场持续飘红,成为职场需求量很大的“香饽饽”。八、民营传媒最需要——复合型人才

据近期的一项调查显示,传媒人才正成为今年职场上的“领军人物”。每年20%的人才需求增长、30%的薪资增长,使每年该专业的大学生录取人数不断攀升。但仍有越来越多的传媒机构,尤其是民营传媒企业都在感叹,找不到合适的传媒人才。频繁换工作不如潜心修炼,年轻、有创意、流动率快、薪资高,是传媒人才给外界的一贯印象。但也正是由于这些特点,使传媒人才的培养格外局促。派格太合环球传媒人力资源总监孙炫说:“由于一个成熟的传媒人才需要3年左右的培养周期,所以传媒人才的职业周期也正逐渐延长。”换句话说,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传媒人才,通过不停地更换工作来积累经验是不够的。从业人员如果要对自身进行“深加工”,需要在平时尽量多地参与活动策划等工作,尽量多地接触不同行业,积累自己的职业经验。

现在,民营传媒企业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有了大幅增长。然而,由于历史因素所限,民营传媒企业的发展瓶颈也日益凸现——前期传媒市场化程度低导致人才储备严重不足,复合型人才太少,“偏科”人才太多,这些已经成为制约民营传媒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甚至威胁到企业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

中华英才网相关职场专家认为,随着传媒改革的不断加快和国内外传媒竞争的日益加剧,能够适应市场激烈竞争、传媒行业发展、高新技术手段运用的新形态传媒从业人员及复合型传媒经营管理人才短缺的矛盾将会日益突出,而这种矛盾在民营企业更加明显。所以,如果遇到民营媒体的就业机会,千万不要错过。九、广告公司——设计人才难求

一名普通的设计人员,其待遇基本上为月薪1500元加提成,这在南宁市并不算低,但该市一家广告公司连续跑了5趟人才市场也未招到人。这是三年前在南宁出现的局面,其实,这种尴尬局面在南宁市及其他城市并非少见。

其实,广告公司的要求不算高,只要求设计人员能熟练操作普通的设计软件,能设计简单的报纸广告便可以了。但是,刚毕业的学生看不上,因为待遇低。

据了解,大学毕业生找工作难已是不容争议的事实,可是用人单位要招一名普通的技术人员为何也那么难呢?在人才市场应聘刚刚落选的小韦说,企业基本都要求应聘者有工作经验,他刚从学校毕业出来,哪来的工作经验?而许多用人单位认为,企业聘用人才就是要求应聘者能迅速创造价值。如果企业聘用员工,还得向他们传授业务知识,那就不值了。

所以,对于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抓住能让自己进入的机会先就业,再谋发展,也不失为一条“曲线救国”之策。十、公关公司——急需男性人才“50名应聘客户经理的人选中,男性只占5名,但最终我们能留下的还是女性。其实我们最想招男性人才,但能力符合的几乎没有。”在英才网联旗下的传媒英才网举办的人力资源沙龙上,一位公关公司的招聘经理无奈地向笔者抱怨。

现在,几乎大部分行业都出现了女性偏多的局面,在女员工云集的公关行业更是如此,而且在中层管理者层面也出现了色彩偏向,娘子军的色彩越来越重。据嘉利公关公司的人力资源高级经理蔡一青介绍,他们在招聘客户经理、媒介经理和媒介总监等职位时,很难招到男性员工。因为公司中层管理者以女性居多,所以为了平衡男女比例,公司会侧重挑选男性求职者,一般简历筛选后面试时的比例,男性占40%,女性占60%,但最后的录用结果却是,男性占20%,女性则占80%。同样一个岗位,从简历情况来看,男性要比女性综合能力差些。已经录用的女性,从工作来看,也是非常优秀的。

至于为什么公关行业很难招到合适的中层管理者,公关公司的招聘经理们表示,他们也没有找到具体原因。但有人猜测说:“或许是因为男性的眼光更高一些。不过从现在公关行业的普遍情况来看,女性一般做事认真踏实,而且她们更有向上进心,在很多事情上表现得细致沉稳。”

公关行业是一个新兴行业,新兴行业一般比较有朝气,这样一个行业不应该只是女性的天地,虽然女性在与人沟通上有着天然的亲和力,但男性在一些危机事件的处理上也有着与生俱来的天赋。一个行业出现性别偏向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出现性别定向选择,那么这不仅是一个行业的悲哀,更是不被选择人群的悲哀。

在很多公关公司中,男性人才大多位居高位,如总经理、副总经理、策划总监、市场总监等岗位,应该说,男性领导者和管理者具有比女性管理者更宏观的思维方式,是一股不可忽视的中坚力量。但作为中层,一方面,很多男性不屑于做日常的客户管理类工作,往往期望更高的职位;另一方面,相比于女性,男性中层的细腻会稍逊一筹,所以,就造成了男性人才紧缺的局面。但这也是可以协调的,如用人单位调整思路在员工入职后实施适当的“导入”机制;男性求职者应适当放低期望,并进一步增强自己的服务意识,提高自己的综合协调能力。

读者们,上面所描述的十个方向都是比较有前景的,如果你愿意去做,就业机会是不难找的,总有你能做的,或者是能接纳你的单位。当然,你要放平心态才可以。要相信,机会抓住了,发展就不远了。第二篇 职位及薪酬待遇篇

第三章 传媒行业的不同职位及薪资情况

第一节 传统媒体职位分布及待遇(报刊/杂志)

第二节 网络媒体(新媒体)职位分布及待遇

第四章 媒体相关行业的职位及薪资待遇

第一节 广告公司职位及待遇

第二节 公关公司职位及待遇第三章 传媒行业的不同职位及薪资情况

与传统产业不同,媒体生产的是无形产品,价值链环节较少,各环节之间的连接又不是非常紧密,基本属于模块运作。每个模块中或是单兵作战,或是团队作战,形成很多独立单元。如果团队作战,只在团队成员间有分工和协作。模块之间,单元之间,分工协作较少。

这样,就造成了媒体从业人员职类划分比较清晰,根据媒体的经营管理特点和对从业人员的特殊要求,媒体的从业人员可划分成三支队伍,包括:采编人才、经营人才、复合型人才。人才是媒体经营成功的关键,三支人才队伍就像三个轮子,尺寸大小,转快转慢,负载轻重,都要协调一致,才能平稳快速地运行。

首先说一下这三支队伍的情况。

1.采编人才——采访编辑队伍

采编人才属于专业型人才,即包括记者、编辑、主持人等在内的一线采编人员。他们是传媒产品的制造者,负责着相当于有形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产品研发设计、采购供应、生产、质量控制等众多环节。“内容为王”,他们是传媒业的中坚力量,其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直接决定着传媒产品的质量水平,也决定着媒体的兴衰。

对于一名优秀的专业采编人才来说,一定要具备以下特征。

第一,要有社会责任感。作为传媒人,只有通过深刻地关注和记录社会上正在发生和形成的历史,最终的职业成果才能对社会发展进程产生积极影响。

第二,要学会理性观察与思考。作为传媒产品的制造者,每日每时都要面临着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如果说事实判断是所有传媒人都应具备的基本功,价值判断则是优秀传媒人的特质。在媒体提供的资讯量已经出现“大量过剩”的情况下,采编人员必须为受众整合、梳理看似杂乱无章的资讯,为人们提供有序而冷静的观察与思考。

第三,要有专业精神。作为一个传媒人,其拥有着更多的表达机会,所以,必须秉承专业精神,用好所拥有的“话语权”。

第四,要有自己的风格。对于媒体来说,注意力就是命脉。那些泛泛而谈和同质化的内容,无法吸引受众的注意力,于是风格就显得尤为重要,而这一风格的形成一定是基于优秀的策划能力。

具备了以上能力,你就是目光敏锐、影响一方的优秀传媒人。

2.经营人才——左右媒体生存与发展的纽带

经营人才属于市场营销型人才,即担负着市场、策划、发行、广告、品牌运营等职责的人员。过去,受传统体制的影响,传媒领域曾有只重视专业人员,不重视经营人员的局面,造成了如今能做采编的人多,能做市场经营的人少的局面。例如,在大部分报社,能做好新闻的,占到80%以上,能做市场经营的,只占不到20%。对任何性质的传媒来说,要想在传媒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必须有一支过硬的经营型人才队伍。而作为优秀的市场经营人员,必须具备很高的综合素质。

第一,要有市场运营的专业知识。目前传媒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竞争手段不断升级。同时,新媒体的不断出现,使传媒业的市场格局、行业成功因素、客户消费习惯不断发生着变化。这就要求市场运营人员能够不断地审视市场环境、做出快速反应,分析客户行为、制定竞争策略、创新商业模式等。所以,丰富和扎实的市场营销、销售管理方面的相关专业知识,广告促销、创意、策划方面的相关知识,合同法、经济法等方面的相关知识是缺一不可的。

第二,要掌握市场运营的专业技能。作为市场经营人员,要不断分析研究行业发展态势;追踪并研究国内外行业热点;收集、整理、分析市场信息、客户信息和反馈意见。通过分析判断,最终作出市场预测,确定市场定位,制订发展规划、推广发行计划、多种经营项目投资计划、地区覆盖策略、广告经营策略、品牌管理策略等。所以,必须掌握制定经营规划、商务计划、实施方案的专业技能,商务谈判的技巧,信息搜集、整理、分析的方法与工具。

第三,要有市场管理的综合能力。要想使经营计划、经营策略、营销方案等能够顺利实施,顺利完成推广发行和广告经营任务,最终完成经营目标。市场经营人员必须要有较强的计划、组织、协调、控制能力,鼓动、激励、影响他人的人际沟通能力,应变与危机处理能力,商业机会分析判断能力以及市场运作能力等综合能力。

3.复合型人才——媒体急盼又难求的人才

复合型人才属于媒体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包括电影、电视、广播节目制片人,报业传播业务项目经理,出版界项目负责人等。这类人才的突出特征是能够融媒体传播与经营管理的知识为一体,是高层次的复合型人才。他们既懂传媒、又懂管理,学有专长、经验丰富。随着传媒市场化程度的不断加快,国内外传媒竞争的日益加剧,传媒复合型人才已经受到很大的重视。目前,国内这类人才极其缺乏。

传媒领域是一个特殊市场,有着与其他产业不同的经济运行规律。因此,传媒组织的高层经营管理人才应具有如下特质。

第一,较高的政治素质,具备把握体制和政策的能力,清醒的政治头脑和深刻的政治意识。传媒领域与国家的政治制度、意识形态紧密相关。

第二,冒险精神。与其他产业相比,我国的传媒产业正处于市场化的起步阶段,大部分媒体还在转制中。传媒领域将是中国最后未开垦的高利润产业,这也就意味着有更多的跟随者将进入传媒产业,从而大大加强了传媒产业的风险。对于正在转型和新兴的国内媒体,迫切需要的是风险意识强,具有创新、冒险精神的决策与经营者。

第三,较强的机制创新能力。长期以来,我国传媒发展的最大特点是只注重社会效益,而忽视经济效益,造成了我国传媒产业的发展困境。作为中国的传媒经营者,必须将产品创新、市场创新、管理创新与制度创新结合起来,只有不断地改革、创新,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第四,较强的业务能力和组织经营管理的能力。要想经营好一家媒体,首先必须要熟悉掌握基本业务知识,熟知中国传媒国情;不仅要关心新闻产品的加工生产等业务层面的运作,更要关注新闻产品的市场、受众和客户的需求以及传媒机构本身的管理和运作;第三,要具备组织经营管理的能力,懂得管理学、经济学、市场营销学、财务学等基本经管知识;第四,要具备战略眼光和开阔的视野,善于分析市场和制定有效的竞争策略,懂得运用市场化的手段与资本市场对话,善于运用资本工具谋求传媒机构的扩张和发展。

在一般的传媒机构内,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上面说的这三类人才,他们在不同岗位上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下面,我具体介绍一下传媒行业中主要的岗位分布及薪资情况,供大家参考。第一节 传统媒体职位分布及待遇(报刊/杂志)

说起传媒,大家首先想到的一定是“新闻”从业者,虽然整个传媒行业中,新闻媒体确实占据了较大的“地盘”,其背后的相关行业也制造着不小的收益。本节中,我先就传统媒体中的职位分布及薪酬情况进行介绍,供想进入传媒领域的读者参考。不过,要事先说明的是,传媒是个既光彩又特殊的行业,我下面将要列出的职位、待遇以及准入门槛,需要你在对此行业做好了进入的准备及想在这个领域内占据一席之地的思想下,静下心来去读。因为,“光彩”的背后一定是“辛苦”,这对职业搭档可是不分家的!

在传媒行业,传统媒体中职位划分是很清晰的,一份报纸或者杂志会根据工作流程来划分职务和职能,不同职能承担着不同阶段的工作内容,不同职务履行着不一样的工作流程,而不同的工作量又会赚取不同额度的薪酬。一、前端职位:记者、编辑/责任编辑、主笔/首席记者

对于传统媒体来说,编辑、记者一定是媒体的排头兵,也是媒体最重要的基础力量。虽然刚毕业就可以做记者,但想成为一名编辑,对从业者的经验可就有要求了。因为不同职位对资历要求不一,准入门槛也各异。

1.新闻记者

新闻记者是一种以及时、有效、客观、公正的态度为大众传播消息的职业。说起新闻记者,大家头脑中首先就会呈现出一幅幅画面、一篇篇鲜活的报道、一幅幅生动的图片、一个个感人的镜头等,还有深受群众喜爱的名编辑、名记者、名播音员、名主持人……群星璀璨,熠熠生辉。

记者是一个崇高的职业,更是一个充满责任的职业。这种责任包括政治责任、社会责任和历史责任。在一系列国际国内重大事件报道中,新闻工作者不仅担当了信息传播者,更是社会责任的践行者。他们及时全面地写出发出报道、忠诚勤勉地恪守职业精神,向全国人民交出了一份份满意的答卷。

对记者这个职业,范长江曾经说:“我想世界上很少有像新闻记者这样,诱惑与压迫并存——一边摆着优越的现实政治地位、社会虚荣、金钱与物质享受、温柔美丽的女人,这些力量诱惑他出卖贞操、放弃认识、歪曲真理;另一边摆着诽谤、诬蔑、冷眼、贫困、软禁、生命威胁,这些力量强迫他颠倒事实、出卖灵魂。”“新闻记者要能坚持这真理的火炬,在夹攻中奋斗,特别在时局艰难的时候,新闻记者能坚持真理,本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精神,实在非常重要。”

工作职责“无冕之王”是人们对记者职责的描述。其实,记者的工作是要客观报道事实、迅速捕捉新闻热点,并在要求的时间内迅速完成各种新闻稿件的撰写,并且克服一切困难,独立、高质量地完成艰巨的任务,且没有原则性错误。“没有记者找不到的人(采访对象)”,这一句话就已经充分说明了为完成工作记者们背后需要付出的努力。

入行门槛

记者的入行门槛很严格,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做记者。因为记者需要很强的韧性和毅力,并有非常强的责任心,把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完成。在用人单位眼中,下面的基本条件一定要具备:

新闻专业,文笔较好,或有过媒体记者从业经验;

工作积极,有责任感,热爱传媒行业;

勤奋踏实、积极进取;

有较好的学术修养和思想素养,广泛的人脉资源;

文字优美,流畅。

薪资待遇

常规情况下,一名记者的收入与自己的写稿量即工作量有直接关系,当然也与所处媒体在行业内的地位及媒体性质有关系。如,一位普通报社的记者月底薪或许会拿到1000~2000多元,但每发一篇合格的稿件可能就会有150元/千字至300元/千字的收入,以此类推,普通记者每月的收入会在3000~4500元,但优秀的记者会远超此范围。

在传媒行业内,媒体的性质直接决定着媒体从业者的具体收入。所以,基于一份媒体在市场内的位置和影响力,记者们的收入也会跟着起伏。

一般媒体记者:2000~3000元左右/月;

中等媒体记者:3000~4000元左右/月;

主流/重要媒体记者:4000~6000元左右/月。

注:以上只是底薪部分,其他收入不包括在内。

2.编辑/责任编辑

在正规的媒体中,做编辑的前提一定是要有一线采访的工作经验,或者做了几年记者后才能胜任。因为传统媒体培养人的步骤中,先做好记者,有了好的文笔和一定的思维判断能力后才能升职做编辑。不过,如今媒体众多,在对文字质量要求不高的媒体中,也有可能会直接从编辑做起。

编辑工作的功能除了选择性,就是加工性。对稿件编辑加工,要对其思想内容、语言文字诸方面高度负责。正如美国资深编辑威廉斯所说的,编辑的第一角色应是“搜猎者”。编辑在大量的文化资源中搜寻、选择最有价值的部分,经过加工向社会传播,影响人们的思想,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这时候编辑的职业道德境界就影响着编辑的选择行为。

此外,职业道德还要求编辑热情、真诚地对待作者,尊重作者的人格、著作权,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对其稿件作出客观的评价,不打杀,也不“捧”杀。要帮助作者修改、完善稿件。因为大多作者是写自己熟悉的东西,不一定了解市场、了解读者需求。编辑要起协调和搭桥作用。稿件修改时,编辑如与作者发生分歧,也不能以居高临下的姿态,以“权”挟人,不能以谋利放弃原则。在交往中,不能利用编辑权力谋私利,不得剽窃作者劳动成果。

工作职责

无论哪种性质的媒体,编辑的工作职责都基本相同,包括:要负责组稿、改稿、校稿和编稿等常规性工作;收集并及时研究和处理作者、读者意见和反馈信息;一般编辑要协助责任编辑解决编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协作。责任编辑则要对文章中出现的语句错误,或者政策导向性错误负责。

除此之外,报纸的责任编辑还要负责自己所管版面的全部内容规划,杂志的责任编辑要负责所管板块的内容规划。所有平面媒体的编辑和责任编辑的首要义务就是“不能让版面开天窗”,这是工作职责中最基本的职业道德。

入行门槛

正规的媒体对编辑和责任编辑的要求是比较严格的。首先,如果你去应聘编辑,就必须有良好的文字撰写能力以及缜密的文字功底。如果你去应聘责任编辑,那一定要拿着自己在前一家媒体做过的“版样”去应聘,以说明你的基本实力。如果你之前没有相关的就业经历,那至少要符合以下的条件:

良好的文字功底,在校期间曾负责校报的编辑工作;

新闻专业或者汉语言文学专业等文科专业毕业;

了解国家新闻出版的相关法律法规,熟悉出版编辑规则;

较高的职业素养、敬业精神及团队精神,善于沟通。

值得注意的是,现在职业场上,非正规的媒体中,编辑这一称呼已经不是很规范了,这种情况下,会给求职者造成很大的误区,甚至刚走出校门的学生也对自己能胜任编辑职位而深信不疑。在此,笔者作为过来人告诫求职者,如果你想从事媒体行业,传统媒体培养人才的机制还是很科学的,千万不能在没夯实基础前就去盲目应聘自己不能胜任的职位,这对自己将来的“功底”累积是非常不利的。

薪资待遇“编辑的待遇要比记者稳定”,在薪资待遇方面,编辑比记者要稳定得多。一方面,编辑的收入由几部分组成:基本工资+版面费+编辑费+稿费。但同记者一样,编辑的收入也受所在媒体的地位影响。下面是不同级别媒体的待遇情况:

一流媒体的编辑收入:5000~7000元左右/月;

二流媒体的编辑收入:3500~5000元左右/月;

三流媒体的编辑收入:2500~3000元左右/月。

注:上面列的收入中,包含一部分编辑写稿的费用,但不包含其他收入。

3.主笔/首席记者

主笔,旧时指报刊编辑部中负责撰写评论的人,相当于编辑部的负责人。首席记者,顾名思义,是媒体中排在榜首、排在前列的记者,是指能独立承担和引领重大宣传采访任务,在媒体和社会中有影响、有地位、业务拔尖、业绩显著的记者。

一般在媒体中,主笔或者首席记者只有一个岗位,一个主笔能担当重要文稿的采写,这通常出现在杂志中。而首席记者,无论在报纸、杂志中均会出现,目前在媒体中,能做到主笔的人不少,但能做到首席记者的人不是很多。媒体实行首席记者制,其目的一方面是鼓励新闻工作者向专业化、专家型方向发展;另一方面也能给首席记者以丰厚的经济待遇、较高的社会地位和广阔的发展空间,有利于淡化记者们的“官本位”思想,更有利于在新闻一线吸纳和留住人才,培养一批业务精英。

首席记者,既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压力和动力,促使以“首席”署名的记者认真对待自己采写的每一篇稿件,以维护自己和媒体的声誉。

工作职责

职责决定着地位。无论首席记者还是主笔,都要负责所在媒体的重大稿件的采访和撰写,要完成其他编辑记者不能完成的任务,还要与主编一起,全面参与所在媒体重要栏目的策划和执行等工作。应该说,这个职位是整份报纸或者杂志的灵魂人物之一。

入行门槛

主笔或首席记者的门槛比较高,一般要在媒体行业内至少做了6年以上,并且在媒体业内取得了令人认可的成就,才有可能去争得主笔或者首席记者的职位。但一般情况下,这个职位并不是争来的,而是靠从业的口碑和行业内的影响力获得的。所以,在招聘时,媒体对于首席记者或者主笔的人选,往往要求很高,想应聘此职位,那就看看以下的要求你是否具备了。

有6年以上平面媒体工作经历,两年以上深度稿件采写经验,胜任“特稿”、“专题”等重要栏目的采访和稿件撰写工作;

新闻敏感性强,能够准确把握当前教育问题的热点和焦点;

有较强的选题、策划、实施和新闻采编能力,文字功底扎实,文笔出色,观点独到、深刻;

阅读广泛、较强文字功底、文风犀利;

有较强的团队协作能力,责任心强,能适应工作压力。

薪资待遇

主笔的薪资待遇要高于普通的编辑,相当于编辑部主任的薪资水平;而一个首席记者的职位及薪资待遇相当于媒体的副总编辑,这已经充分说明了首席记者和主笔在媒体中的实力及重要程度。对于这两个举足轻重的职位,其待遇也比较可观的。

一般杂志主笔:6000~7000元左右/月;

首席记者待遇:6000~10000元左右/月。

注:此收入也是基本工作+稿费(不包含其他收入),但会因媒体地位有些差异。

资料1:揭密编辑审稿的工作步骤

有的编辑认为,编稿就那么回事,无技巧可言,于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抓起稿件就编。编了一会儿才发现稿件有问题根本就不能采用,或者是快编完了才发现前面该保留的东西给删掉了。可见,不讲究编稿技巧往往前功尽弃或事倍功半。其实,编稿与写稿一样也有技巧。笔者以为,应按以下五个步骤去编辑稿件。

第一步:浏览全篇

浏览的目的是通过了解稿件的大意,看稿件能不能发,是不是发过;看稿件哪些地方需要大砍大杀,哪些地方只需小修小补。

浏览的方法主要有:看稿件的标题,看稿件的开头,看每段的开头,看每段的结尾,看稿件的结尾。标题一般是稿件内容的高度浓缩;开头或结尾一般是稿件内容的提要;每段的开头或每段的结尾,一般是某一段落的大意。因此,以上几个地方必须放慢速度浏览,目的是准确了解稿件的内容,其余的地方可以加快速度一目十行,目的是发现需要大砍大杀的地方。

第二步:砍出雏形

编辑要像木工做家具一样,先把材料砍出一个毛坯,然后再刨光。砍出雏形,必须三板斧。

一是砍掉不必要的背景。所谓不必要的背景是指那些不为人们普遍关心的背景或虽为人们普遍关心但人们早已熟悉了的背景。

二是砍掉多余的事例。如果一篇稿件中某一类型的事例有好几个,那么典型事例之外的事例都可称之为多余的事例。因为用一个典型的事例足以说明的问题无需用多个事例进行阐叙。

三是砍掉与主题无关的内容。一篇稿件只能有一个主题。如果不砍掉与主题无关的内容,那么一篇稿件中就有了多个主题,这是违背写作规律的。

第三步:精雕细琢

对保留下来的内容还需精雕细琢。

一是纠正错别字。错字容易被发现,别字往往容易迷惑人的眼睛,要认真区分。

二是把生僻字词改通俗。生僻字词是“拦路虎”,令读者望而生畏。

三是留意固定词组,看有没有用错,有没有被篡改。

四是注意词句的简写是否恰当。稿件正文中,第一次出现某词句时决不能简写,否则,读者会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五是把病句改通顺。

六是注意句子与句子之间,段落与段落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否合乎逻辑。

七是注意计量单位是否符合法定要求。

第四步:精制标题

一条稿件有没有人看,根本在于稿件的内容。但内容再好,如果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仍然没有读者。一条稿件能够首先吸引读者的是什么?当然是标题。因此,制作出吸引人的标题是编辑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编辑的功夫应重点放在标题制作上。标题制作好了,编辑工作就完成了一半。我国报纸上目前出现的标题形式很多,没有一个统一、固定不变的模式。但制作具有吸引力的标题是有规律可循的,即把稿件中最新鲜、最吸引人的东西拉出来制作成标题。为了使主题不要过长,同时保证标题内容的完整性,可以让引题、主题、副题同时出现。

第五步:仔细阅读

这是编辑对一条稿件最后的把关,目的是减少或消灭差错。重大差错往往在这一关被发现,也往往因为忽视这一关而见诸报端。因此,这个步骤不但不能少,而且应该认真对待。仔细阅读应做到,逐字逐句通读包括标题、标点在内的全文,绝不能像第一个步骤那样粗略地看。要带着怀疑的态度去看容易混淆的字词;要带着挑剔的目光去看待写作的技巧;要带着否定的态度去看稿件的内容,千万不能放过导向错误的稿件。

上述五个环节环环相扣,每一个环节都有一定的作用,不可随意丢掉。只要按照这五个环节认真去做,编起稿件来一定会得心应手,一定能做出一件件漂亮的“嫁衣裳”。二、中端职位:主编/执行主编、副主编

在媒体中,主编和副主编属于一份报纸或者一本杂志的中坚力量,如果说记者去打前战,编辑在家中把关的话,那副主编和主编就是“半个家长”,要负责稿件保质保量地刊出,还要盯全部流程,直至印刷出成品。

1.副主编/执行主编

副主编的英文翻译为associate editor,在一般杂志社,副主编要承担整本刊物的选题策划,方向把控,还要负责物色编辑部中合适的编辑记者,协助主编做好与内容有关的一切工作。副主编最多可以设两名,一名负责杂志内容的管理和编辑,叫执行主编;另一名负责杂志的经营和广告业务。

在报纸中,可以根据不同方向的版面设置成若干名主编和若干名周刊的执行主编,负责报纸的选题策划和最后稿件的审核和把关。应该说,无论报纸和杂志,一个副主编的能力水平及执行力能直接影响到刊物的质量和生存。

工作职责

副主编/执行主编要协助主编策划制定重大选题和系列选题;协助主编开展日常工作和编印工作,并负责报刊的采编、编辑、印发工作,要重点抓好报刊质量、保证按时出版;并管理刊物制作团队,控制刊物制作整体流程;建立并扩大高质量的作者队伍;协助主编带领总部和各地编辑完成选题制作和采编工作等。

入行门槛

副主编/执行主编职位对应聘者要求比较高,不是应届毕业生或者新手能做的。应聘副主编,首先要具备就是能独立策划并完成大选题,非常熟悉媒体的策划选题和运作系统。以下的条件是媒体在招聘时最看重的:

有5年以上平面媒体工作经验;

善于选题策划,较好的文字功底和采编能力;

对杂志栏目和内容规划熟悉,能承担工作压力;

有相关的作者和人际网络资源;

热爱期刊文化,希望在平面媒体领域有所发展。

薪资待遇

副主编/执行主编的薪资待遇,在不同性质的媒体中是有差别的。如在事业单位,高的月薪能拿到6000元以上,低的月薪为3500~5000元。但在主流媒体中的待遇要远高于一般媒体的收入标准。此外,在行业内的刊物中任职也与普通媒体中的收入有差距。在这里,我按照媒体的内部行规给读者列出基本的收入范围,供大家参考。

事业单位编辑的媒体:3000~6000元左右/月;

市场化运作的媒体:5000~6000元左右/月;

公司化的刊物:3000~8000元左右/月。

注:不包含其他收入。

2.主编

与副主编的职责有很大的不同,主编担负的责任更多一些。一份媒体的主编,不仅要主持编辑工作,还要对刊物负责。这不仅要求规划能力非常强,还要有较强的选题策划能力。在一般规模小的媒体中,总编辑这一职位往往是挂名的,主编则是这份刊物最重要的人物。所以,主编除了要负责杂志的运作外,还要负起统帅全军的职责。

最近闹得纷纷扬扬的《财经》风波中,主编胡舒立辞职一事惹得业内热议。这足以看出,一份好杂志的主编,其影响力有多大了。不仅能让一份刊物成长,更能影响一个领域,这些都源自自身的能力。

工作职责

主编的工作职责有很多,具体包括:

制定报刊日常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

协调报刊内部职能关系,负责对外联络,制订报刊远景规划,扩大刊物影响;

直接参与涉及报刊的各项工作,了解其进度,发现问题并及时找到解决办法;

主持制定刊物的选题规划、栏目设置和组稿、发稿计划,组织社会力量和本刊人员实施;

负责编辑部的人事安排、财务审批。

入行门槛

如果要应聘一份杂志或者报纸的主编,你至少要有6年以上的从业经历,而且履历中不能几年来都只是做记者或者编辑。因为在新闻行业,如果做了两年记者还得不到提升,或者升职做编辑及以上职位,如编辑部主任等,那你在新的媒体是无法胜任主编一职的,用人单位也不会给你面试的机会。常规情况下,主编的岗位有如下要求:

至少要有6年以上的从业经历;

同岗位三年以上工作经验,具有较强的管理能力和沟通能力;

优良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

优秀的策划能力和撰写水平;

广博的人脉关系;

敏锐的市场眼光。

或许在一般招聘时,用人单位不会在意你是否有市场眼光,但是,如果你能具备,那对你就是个绝大的竞争优势。

薪资待遇

媒体主编的薪资待遇与媒体的性质相关,如果在民营类的媒体,月薪会在6000~7000元左右;经营好点的会在8000~10000元左右,再好些的会在10000~15000元,不过只有比较热的媒体才能达到这一收入标准。这里我要说的是,千万不要相信人家能给到多少年薪,如果你不做媒体的经营,不能主宰媒体的命运,那些传说中的年薪就是不可能实现的。

事业单位编辑的媒体:6000~7000元左右/月;

市场化的媒体:7000~9000元左右/月;

民营的刊物:7000~15000元左右/月。

注:不包含其他收入。三、后端职位:总编、副总编

在传统媒体,有个领军人物,就是总编,他能主宰媒体的命运,有相当的人脉,有雄厚的资源积累,或许还在业内有很好的口碑。他还能左右媒体的定位,有敏锐的市场头脑,常是猎头关注的对象。

1.总编

在现实中,我们常能看到媒体上经常传出:XXX总编离职又去了哪儿等消息,总编的动向在一定程度上能直接影响到媒体的存亡或者变脸,这在业内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所以,能做到这个职位,一定是在媒体行业中经历了至少10年以上的摸爬滚打,但并不是每一个媒体人都能迈上这一台阶的。

工作职责

总编属于战略层面的人物,要有宽广的人脉,要有能挽救一份媒体的能量,也要有能凝聚团队、发现人才的眼光,总结起来就是:总编是整份媒体的“头儿”,要承担所在媒体的生存和发展的责任。

在工作职责方面,其主要包括:

负责编辑团队的全面管理、内部调配和培训、考核;

了解公司和读者需求;领导和组织本部门人员根据定位和公司阶段性要求实施期刊每一期内容,并执行到位;

带领和组织本部门人员实现公司确定的期刊定位,完成与杂志发行等相关的任务;

全面把握杂志内容,负责监督编辑流程执行情况,不断提高期刊内容水平;研究、确定期刊编辑方向等。

入行门槛

一名合格的总编,不是仅凭十几年从业背景就能担当的,一定要在自己从事的行业内展现独特的能力,才会成为各媒体争相挖角的对象。一般要具备的条件如下:

至少6年以上期刊编辑经验,5年以上主编或执行主编岗位经验;具有较强的团队合作意识,以及团队组织建设和管理能力;

了解潮流趋势,具有很强的敏感度和国际视野;

深入了解期刊编辑工作及流程,优秀的创新及策划能力,有激情,文字功底深厚,同时具有市场和商业意识。

新闻传播学、汉语言文学、经济学、广告学、市场营销等相关专业。这个职位,经验和素质优先,学历背景其次。

薪资待遇

能做到总编辑的职位,薪酬已经不用担心了,即便在一般的媒体,其收入至少也会在年薪十万元以上;发行量大的媒体年薪会在几十万元以上。当然,如果自己创业做了媒体,甚至获得了VCC(风险投资)的青睐,收益就要以百万甚至千万来描述了。

2.副总编/常务副总编/执行总编

副总编一般以职业经理人的身份出现。但其与总编的工作职责有很大的区别,即:总编是战略层面,副总编是执行层面,要负责把刊物定期出版并保证质量。

在一份媒体中,副总编常常会设置两到三名,常务副总却只有一名。为了刊物的发展需要,除了常务副总编外,其他副总编常常是挂名,并不发挥什么作用,有的只是为了刊物的经营方便而给出名誉性职位。执行总编的职位也会根据媒体性质和需要设立。

工作职责

位高权重,是副总编工作职责的直接描述。

副总编的工作职业比较具体,最大的权力就是对最后的报样或者版样签字承担文字责任或者经营责任(在媒体规模比较大的前提下)。常务副总编辑的工作职责要比副总编辑多很多:要在总编辑领导下,主持刊物的日常采编、经营等全面工作;根据发展战略和目标,制订采编方针、经营计划,并组织落实和监督实施;组织策划、编辑、审定栏目/频道/节目的专题;组织落实调研采访和内容编写,对稿件进行综合审核;策划市场和产品推广并组织展开相关活动;负责记者、编辑等人员的培训工作和业务学习;协调并加强内外交流联系和信息沟通等。

入行门槛

能做到副总编,已经不存在入门之说了,需要的只是经验的发挥和职业经验的释放。但因为其属于职业经理人的范畴,所以,每家媒体招聘的时候,都会有具体的要求,但对经验和资源要求都是排在首位的:

有媒体领域管理经验10年以上;

了解国家新闻出版的相关法律法规,熟悉出版编辑规则等;

较强的专题策划、信息采编整合和写作能力;

较高的职业素养、敬业精神及团队精神,善于沟通;

编辑出版、新闻、中文等相关专业大专或以上学历(此点仅作参考)。

薪资待遇

副总编的年薪一般会在15万~30万元左右,这只是一般的标准。经营状况好的媒体,年薪在30万元以上。但在传统媒体,薪资不会太高。四、技术性职位:美术编辑、流程编辑

在当前报纸数量日益增多、报业竞争加剧的情况下,人们对报纸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求文字耐读,版面也要求美观漂亮。因此,精美的文字若不加以精心的美工“包装”,很可能功亏一篑,致使报纸达不到预想的结果。所以,在当下各平面纷纷改为彩版、网络媒体大行其道之时,美编就更有用武之地了。

媒体中的技术性职位,分为美术编辑和流程编辑,此外还有排版和专职美工等。这些职位的设置都会依据媒体的规模大小、合伙经营的好坏而定。

1.美术编辑

美术编辑的简称叫“美编”,主要负责所在媒体的版面或者页面美化的工作,是媒体中相对好进入的职位。因为它对求职者的要求并不是很高,最初应聘媒体美编的人可以从排版做起。如果在平面媒体,美术编辑的职能就是让版面好看,合乎逻辑。按照传统媒体的风格,美术编辑是需要“画版”的,但现在很多媒体已经不需要了,最多也就是为文章配上漫画。

一份报纸会有好几名排版人员,美编只有一到两名,但在杂志就不一样了,要排版和美化一起做。网站则对美编的要求要多一些。

工作职责

美编的工作职责就是协助编辑在文章发稿后排版前做好刊物版面的美化,或者必要时手工配上漫画,还要会熟练使用绘图软件和排版软件。美编的工作指的不仅仅是学校学习的设计、排版知识,还要通过对杂志或者报纸内容的理解,做出图文并茂,图达词意的刊物来。这就要求美编要在工作中不断地学习和修炼。

入行门槛

美编求职是比较容易的。因为大部分平面媒体中不设置设计总监的职位,所以,美编是一定要保留的。而这职位一定是在平面媒体才存在的。这个职位因工作性质的原因,需要美编思维灵活,因此对年龄有一定要求。不过,如果你具备了以下的条件,就一定是平面媒体需要的人。

二年以上相关媒体的从业经历,出色的创意能力;

熟练使用相关设计软件;

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美术相关专业毕业;

年龄25~35岁;

有设计作品者优先。

薪资待遇

由于美编是基础职位,所以待遇普遍不高,但能力超强者例外。

报纸美编辑:月薪1300~2000元左右;

杂志美编:月薪2500~3500元左右;

网站美编:月薪3500~8000元左右。

2.流程编辑/助理编辑

流程编辑是最近几年媒体界新增加的职位,作用是控制制作流程,更好地把控刊物质量。就具体功能而言,其主要是在原来编务的基础上增加了部分新职能。换言之,流程编辑就是负责督促编辑交稿而不负责采访报道的助理编辑。

工作职责

流程编辑的工作比较繁杂,需要细心的人才能胜任。助理编辑责要帮编辑打下手,整理文件和稿件等。这两个职位都是协助性的工作。

在日常工作中,流程编辑和编辑助理的工作大同小异,都要负责期刊制作的流程执行工作,对稿件按流程及时传递;汇总所有版面的大样及打包文档;与印厂衔接,负责版面校色、打样、输出;协助主编、编辑部主任执行媒体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秩序,按时完成工作;保管公司发放的文件、编辑部信函的对外邮寄;负责编辑部办公用品、有关资料的管理,维护编辑部使用的固定资产;负责编辑部人员的考勤管理,严格劳动纪律;完成编辑部对外协调、联系等事务性工作等;负责从版面制作到印厂的流程监控等。

入行门槛

流程编辑和助理编辑必须有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极强的责任心。除此之外,才会考察其他胜任因素,具体要求如下:

相关专业本科以上学历。

为人踏实、仔细、认真、责任心强,善于与人沟通交流;

二年以上流程编辑工作经验,具有杂志流程编辑经验者优先考虑。

薪资待遇

因为流程编辑不属于正式编辑,是在编辑职能上的过渡职位,所以待遇不会很高。

传统媒体:月薪2000~3000元左右;

新型媒体:月薪2500~3500元左右。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