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视频讲解(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3 19:05:59

点击下载

作者:圣才电子书

出版社:圣才电子书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浙江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视频讲解

浙江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视频讲解试读:

视频讲解教师简介

李芳,讲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学硕士,任教于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该教师对教育硕士之教育学综合科目的知识体系有很好的把握,有多年教育硕士考研辅导经验。曾经参与修订和撰写教育学综合考试大纲指南等相关书籍,参加过多次国内及国际学术会议,并进行会议报告。

授课特点:讲课思路清晰,重点突出,逻辑性强,结合教育学综合考试大纲及自己多年辅导经验,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教育学综合真题的命题规律和解题思路。

2010年浙江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

一、名词解释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个人本位论

2.教学策略

3.监生历事制度

4.中体西用

5.苏格拉底教学法

6.骑士教育

二、简答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教育的要素及相互关系。

2.在人的发展中,哪四个方面的因素是最重要的?每方面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3.什么是学校教育制度?有哪些类型?

4.简述自我效能感。

三、分析论述题(共4小题,每小题20分,共80分)

1.根据学科课程的课程性质和课程特点,谈谈中小学设置学科课程的合理性。

2.论述孔子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

3.评述杜威的教育思想。

4.试析建构主义关于学习的基本观点。

2010年浙江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

一、名词解释题

1.个人本位论

答: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主张教育目的应以个人价值为中心,应主要根据个人自身完善和发展的精神性需要来制定教育目的和建构教育活动。它强调个人自由权利的至高无上,将人视为万物的尺度,主张教育的首要目的不在于谋求国家利益和社会发展,而在于发展人的理性和个性,使人真正成为人。这种理论认为,教育目的应该根据个人自身完善和发展的天然需要来制定,从而使人的本性得到完善和最理想的发展,因为个人的价值高于社会的价值。人生来就有健全的本能,儿童是独立自主的个体,是真善美的原型,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使这种本能不受现实社会影响得到自然地发展。

2.教学策略

答:教学策略是指为了达成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在对教学括动清晰认识的基础上对教学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执行过程。其含义为:第一,教学策略包括教学活动的元认知过程、教学活动的调控过程和教学方法的执行过程。第二,教学策略不同于教学设计,也不同于教学方法,它是教师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活动的整体性把握和推进的措施。第三,教师在教学策略的制定、选择与运用中要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人手和着眼,要兼顾教学目的、任务、内容,学生的状况和现有的教学资源,灵活机动地采取措施,保证教学的有效有序进行。第四,教学策略是一系列有计划的动态过程,具有不同的层次和水平。

3.监生历事制度

答:监生历事制度是明代国子监的实习制度。始行于洪武五年,即1372年。国子监生学习至一定年限后分拨至政府各部门实习吏事,亦称“拨历”。分拨至吏部、户部、礼部、大理寺、通政司、行人司、五军都督府从事政务者,称“正历”;分拨至诸司写本,即誊写奏本等事务者,称“杂历”。后以监生日多,拨历遂以入监先后,甚至以坐监时日长短为序,至明英宗正统三年即1438年,此制遂废。

4.中体西用

答:中体西用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清末教育思潮。洋务派代表人物张之洞作了全面阐述,是洋务派教育思想的核心,洋务教育的指导思想。所谓“中学”,即中国传统学问的总称,主要内容是中国经史之学,也包括词章、金石之学。其核心则是孔孟之道和儒家纲常伦理道德学说。所谓“西学”,即西方先进的文化科学技术知识的总称,包括西文、西政和西艺。西文指语言文学;西政包括学校、地理、度支、赋税、武备、律例、劝工、通商等制度;西艺则指算、绘、矿、医、声、光、化、电等科技知识。中体西用的实质是以西方的科学技术,巩固传统的封建主义政治文化的地位,达到维护清王朝统治的目的。

5.苏格拉底教学法

答:苏格拉底教学法是由古希腊哲学家和教育家苏格拉底在进行讲学的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师生之间的对话方法。它实际上是一种归纳法,即通过归纳形成普遍概念的方法。它主要由讥讽、助产术、归纳和下定义四个步骤组成,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这种对话不是建立在教师对学生的强制性灌输上,而是建立在与学生的共同讨论,从具体到抽象、从已知到未知的基础上,是通过不断提问诱导对方认识并承认自己的错误,自然而然地得到正确的结论,这有利于思维的训练和真理的发现。但是这种方法只是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不是万能的,只能在一定条件下和适度范围内作为参照,它有其局限性。如受教育者须有探求真理的愿望和热情,受教育者必须就所讨论的问题有一定的知识积累,教育的对象更适合有一定推理能力的成年人。

6.骑士教育

答:骑士教育是西欧中世纪世俗封建主培养军人的教育,旨在把封建主子弟训练成身强力壮、剽悍勇猛、武艺精湛、虔敬上帝、忠于封建主、宠媚贵妇的职业军人。骑士教育是一种特殊的家庭教育形式,分三阶段实施:从出生到7~8岁,为家庭教育阶段;7~8岁以后至14岁,为礼文教育阶段;从14~21岁,为侍从教育阶段。骑士教育以军事教育、宗教教育和封建道德教育为主,是一种典型的武夫教育,对文化知识的传授并不重视,重在灌输服从与效忠的思想观念,训练勇猛作战的本领,以培养成封建统治阶级的保卫者,对以后欧洲的绅士教育有一定影响。

二、简答题

1.简述教育的要素及相互关系。

答: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它既含有目的、内容、制度、方法等方面的因素,又具有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等不同的层次,它是一个多因素多层次的整体系统。(1)教育的构成要素包括以下几点:

①教育者

凡是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响作用的人,都可称为教育者。家庭是一个人受教育的重要场所,父母是子女最初和经常的教育者;社会教育中的师傅以及起到教育作用的其他人员,都是教育者。但自学校教育产生以后,教育者主要是指学校中的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人员。教育者是构成教育活动的一个基本要素。

教育是教育者有目的有意识地向受教育者传授人类生产斗争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活动,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者,目的性是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特征。教育活动与社会生活中人们之间的自发影响不同。社会生活中的自发影响,对个体的发展虽然也具有一定的作用,但它不以教育人为目的。而教育却是一种以培养人为目的的活动,它是教育者以其自身的活动来引起和促进受教育者的身心按照一定的方向去发展。离开了教育者及其有目的的活动,也就不存在教育活动。

②受教育者

受教育者是指在各种教育活动中从事学习的人,既包括学校中学习的儿童、少年和青年,也包括各种形式的成人教育中的学生。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对象,是学习的主体,也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缺少这一要素,就无法构成教育活动。教育活动是使受教育者将一定的外在的教育内容和活动方式内化为他自己的智慧、才能、思想、观点和品质的过程,如果没有受教育者的积极参加,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教育活动是不会获得好的效果的。随着受教育者的知识和能力的增长,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在教育活动中表现的更为明显,起的作用更大,他们可以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主动地自觉地吸取知识和进行品德修养。

③教育措施

教育措施是实现教育目的所采取的办法,它包括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教育的内容是教育者用来作用于受教育者的影响物,它是根据教育目的,经过选择和加工的影响物。人类积累了丰富的各种经验,教育内容是挑选那些符合教育目的、最有价值和适合受教育者身心发展水平的影响物。这种影响物主要体现在各种教科书、教学参考书和其他形式的信息载体(如广播、电视、电影、报刊等)中,也体现在教育者自身所拥有的知识、经验、言谈举止、思想品质和工作作风中,还体现在经过选择和布置的具有教育作用的环境(如教室、校院、阅览室等)中。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教育的内容有所不同;对不同的教育对象,在教育内容上也有所不同。但概括起来,不外体、智、德、美、劳等几方面的教育内容。

教育手段是指教育活动中所采用的方式和方法,它既包括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所采用的教和学的方式和方法,如讲、读、演示、练习等等,也包括进行教育活动时所运用的一切物质条件,如教具、实验器材、电化教育器材等。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凭借着这些手段,才能完成教与学的任务。(2)教育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教育的三个基本要素是相互联系的,其中,教育者是主导性的因素,他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他掌握着教育的目的,采用着适当的教育内容和手段,创设必要的教育环境,调控着受教育者和整个教育过程,从而促进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使其达到预期的目的。

2.在人的发展中,哪四个方面的因素是最重要的?每方面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人的发展包括身体和心理两方面的发展。身体的发展是指机体的各种组织系统(骨骼、肌肉、心脏等)的发育及其机能的增长,是人的生理方面的发展。心理的发展是指感觉、知觉、注意等方面的发展,是人的精神方面的发展。大量的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发展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但归纳起来,主要是遗传素质、环境、教育和人的主观能动性四个基本因素。这四个基本因素相互联系,互为条件,共同作用于人的发展。其基本内容包括:(1)遗传素质

遗传素质是指个体从上代继承下来的一些天赋特点,也称为与生俱有的解剖生理特征,如机体的特点、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征等。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的作用表现在:

①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如果没有这些自然条件,人的发展就无法实现。

②遗传素质的发展过程制约着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遗传素质有一个发展过程,它表现在人的身体的各种器官的构造及其机能的发展变化上。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为一定年龄阶段的身心特点的出现提供可能与限制,制约着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年龄特点。

③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人的遗传素质是有差异的,这是不可否认的。人的遗传素质的差异不仅表现在体态、感觉器官方面,还表现在神经活动的类型上。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于人的发展是有影响作用的。

④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随着环境、教育和实践活动的作用,人的遗传素质会逐渐地发生变化。许多事实证明,一个在遗传素质上神经活动属于强而平衡、灵活的人,在不良的环境和教育下,也可以变成类似神经活动弱而不平衡、不灵活的人;一个在遗传素质上神经活动属于强而不平衡、不灵活的人,在良好的教育下,也会变成很有涵养、很守纪律的人。(2)环境

环境是指环绕在人们周围并对其发生影响的外部世界,是影响人的一切外部条件的总和。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环境中的各种因素时时刻刻都在作用于人、影响于人,并使人在不知不觉被同化的同时,使人的心理不断地发生变化,从而促进了人的身心发展。可见,环境对人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是很明显的。

环境对人的身心发展虽然有重大作用,但对一个人的发展和成熟,一般来说不能起决定性作用。这不仅是因为环境仅为人发展的外因,还因为环境对人的影响是自发的、无计划的、无系统的,只具有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性质。(3)教育

教育是人发展的最重要的外因,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水平和发展方向。教育是环境的一部分,是一种经过有目的地选择和提炼的特殊环境。在影响人的发展的各个外因中,教育起的作用最大,是最重要的外因,这是因为:

①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了受教育者的发展方向和发展内容。

②教育活动是由教育者领导和组织的。教育者是经过专门训练的,有比较高的育人水平和丰富的育人经验。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可以根据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使受教育者不断地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

③教育对环境的自发影响给予调节,加以选择,充分地发挥良好环境的积极作用,排除和克服不良环境的消极影响。

由此可见,教育在促进人的发展上所起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如果说人的遗传素质规定了人各方面潜在能力的最高极限的话,那么教育则是最大限度地挖掘人的各种潜能,使人的能力不断地接近这个极限。

3.什么是学校教育制度?有哪些类型?

答:(1)学校教育制度的内涵

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种教育机构和教育规范系统的总和。它包括教育制度环境和教育制度安排两方面。教育制度环境是指一系列用来指导教育生产过程的基本规则。教育制度安排是支配各个不同的教育单位之间可能合作与竞争方式的一种安排。按照制度变迁理论,制度环境的变化将决定着制度安排的变化,而制度安排则是制度环境的具体体现和延伸。广义的教育制度是指国民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为实现其国民教育目的,从组织系统上建立起来的一切教育设施和有关制度。狭义的教育制度是指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目的、要求、入学条件、学制年限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2)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

①按教育程度来划分,有幼儿学校教育、初等学校教育、中等学校教育、高等学校教育;

②按教育类型划分,有普通学校教育、职业学校教育和成人学校教育;

③按受教育的时间来划分,有全日制、半日制、业余学校教育机构;

④按主要教育手段和场所划分,有面授、函授、巡回、广播、电视等学校教育机构;

⑤按主办单位划分,有国家办、地方办、企事业办和私人办的学校教育机构,组成了一个纵横交叉的学校教育网。

4.简述自我效能感。

答:(1)自我效能感的含义

自我效能感指人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它与自我能力感是同义的。这一概念是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最早提出的,在20世纪80年代,自我效能感理论得到了丰富和发展,也得到了大量实证研究的支持。(2)自我效能感的内容

班杜拉在他的动机理论中指出,人的行为受行为的结果因素与先行因素的影响。行为的结果因素就是通常所说的强化,但是班杜拉关于强化的看法不同于传统的行为主义理论。他认为,在学习中没有强化也能够获取有关的信息,形成新的行为模式。而强化在学习中也有重要的作用,它能够激发和维持行为的动机以控制和调节人的行为。这种作用通过人的认知形成期待,成为决定行为的先行因素。

早期学习理论家认为,某一行为之后的强化会提高该行为的出现概率。班杜拉认为,这是不确切的。行为出现的原因不是随后的强化,而是人在认知到行为与强化之间的相倚关系之后产生的对下一步强化的期待。

关于期待,班杜拉区分为“结果期待”和“效能期待”两种。结果期待是指人对自己的某一行为会导致某一结果(强化)的推测。如果人预测到某一特定行为将会导致特定的结果,那么这一行为就可能被激活和受到选择。例如,学生感到上课注意听讲就会获得好成绩,就会认真听讲。效能期待是指人对自己能够进行某一行为的实施能力的推测或判断,它意味着人是否确信自己能够成功地进行带来某一结果的行为。当确信自己有能力进行某一活动,他就会产生高度的自我效能感,并会去进行那一活动

班杜拉不仅指出结果期待会对人的行为发生重要的影响,而且强调效能期待(即自我效能感)在调节人的行为上具有更重要的作用。班杜拉指出,以往学习理论的研究集中在知识和技能的获得过程上,以往动机理论的研究停留在提供什么强化(诱困)才能促进行为上。但是,人在掌握了相应的知识和技能,也知道了行为将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之后,并不一定去从事某种活动或作出某种行为,因为这要受自我效能感的调节。能取得好成绩固然是每个学生的理想,但力不从心之感却会使人对学习望而生畏。所以,在有了相应的知识、技能和目标时,自我效能感就成了行为的决定因素。这也是班杜拉为什么把期待区分为结果期待和效能期待的原因。(3)自我效能感的功能

①决定人们对活动的选择,以及进行该活动的坚持性。自我效能感高的人倾向于选择富有挑战性的任务,在困难面前能坚持自己的行为;而自我效能感低的人则相反。

②影响人们在困难面前的态度。自我效能感高的人敢于面对困难,有高昂的斗志,相信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可以克服困难;而自我效能感低的人在困难面前害怕、退缩,不敢尝试,轻易放弃。

③影响活动时的情绪。自我效能感高的人热情开朗,情绪饱满,富有自信心;而自我效能感低的人充满恐惧和焦虑。

三、分析论述题(共4小题,每小题20分,共80分)

1.根据学科课程的课程性质和课程特点,谈谈中小学设置学科课程的合理性。

答:(1)学科课程的含义

学科课程也叫分科课程,是依据教育目标和受教育者的发展水平从各门学科中选择出适合一定年龄阶段学生发展水平的知识,组成不同的教学科目。这种课程是预先安排的,是学校课程的基本形式。(2)学科课程的主要特点

①各学科课程,各自有明确的研究对象,有属于自身的研究方法,彼此界限清楚,各自成一体;

②以知识的逻辑体系为中心来编排课程;

③重视学习的理论知识(间接经验)。其指导思想是把教育看作是生活的准备,课程是为生活的准备而服务的。

④有助于体现教学的专业性、学术性和结构性

⑤有助于组织教学与评价,便于提高教学效率。(3)中小学设置学科课程的合理性

①有利于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从目的上讲,学科课程主要向学生传递人类长期创造和积累起来的种族经验的精华,突出基本概念和事物的内部联系,力图给学生以规律性的知识。学生可以间接地、快速地获取人类历史上所积累的知识,有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个体的发展做准备。

②有利于学生培养抽象的思维能力。从编排方式上讲,学科课程以各学科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学生身心发展的顺序组织课程内容,重视学科知识逻辑的系统性。

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从教学方式上讲,学科课程主要是以教师为主导、班级授课制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教育,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教学效果,便于严格管理,使教学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由于学生的活动主要以班级为主要单位进行,强调整齐划一、团结协作、集体利益和团体荣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

④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追求自我发展。从评价方式上讲,学科课程强调终结性评价,侧重考查学生学习的结果。可以以学习结果来激励学生奋发学习。在我国以升学为基础的教育体制中,学科课程是学习知识、进入高一级教育的一种好途径,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

2.论述孔子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

答: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春秋鲁国人。孔子一生大部分时间和主要精力是聚徒讲学和整理古代文化典籍,他对我国社会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在我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在文化教育方面主要有两大贡献:第一,整理和保存了我国古代文化典籍;第二,开创私人讲学之风,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成为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奠基人。《论语》是研究孔子教育思想所依据的主要资料。孔子的教育思想具体包括:(1)关于教育的作用和地位

①教育和政治、经济、军事、法律的关系。孔子提出“为政以德”,认为通过文化教育工作把孝悌的风气传播开来,就会影响政治(《论语·为政》)。又提出“庶、富、教”(《子路》),“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颜渊》)及“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为政》),认为教育比政令刑律更加重要和有效。

②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孔子提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阳货》);“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礼记·中庸》);“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季氏》)等,肯定了教育在人的成长中起决定作用。(2)关于教育对象

孔子极力主张扩大教育的对象,提出了“有教无类”的主张,使那些愿意学习而在经济条件和时间上又允许的人,不论贫富贵贱及“国别”,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孔子“有教无类”的招生原则,打破了贵族垄断学术的格局,使教育活动扩展到了民间,适应了“士”阶层的兴起,文化下移的历史潮流,扩大了教育的社会基础和人才来源。(3)关于教育目的

孔子主张把官职与学习紧密联系起来,有官职的人应该是受过教育并继续学习的人,受过教育的人应该得到一定的官职。教育就是要培养治国安民的贤能之士。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子张》)的主张。(4)关于教育内容

孔子重视思想品质和伦理道德教育。“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述而》);“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述而》);“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

在有关道德伦理教育的科目中,孔子最重视诗、礼、乐。“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泰伯》);“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季氏》);强调教育要使学生认识社会,熟悉人事,了解人生,而不应把天命鬼神之类的东西放在教育内容之中。但孔子忽视自然知识的传授,鄙视生产劳动知识和技能的教育。(5)关于教学思想

①因材施教:主要解决教学中统一要求与个别差异的矛盾,对学生要有深刻全面的了解,准确地掌握学生的特点,使教育和教学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和个性特点。

②启发诱导:主要解决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调动学生积极性的矛盾,“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在教学前务必先让学生认真思考,已经思考相当时间但还想不通,然后可以去启发他,虽经思考并已有所领会,但未能以适当的言词表达出来,此时可以去开导他。

③学思并重:主要解决学习与思考,或掌握知识与发展思维的矛盾,“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要求学思结合,两者并重而不偏。

④由博返约:主要解决教学的广度与深度的矛盾,或者解决知识的广博与专一的矛盾,“一以贯之”、“博学于文,约之以礼”要求以简驭繁,触类旁通。(6)关于道德教育思想

①立志乐道,立志就是要确立人生的远大理想和宏伟目标,解决前进的动力。“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卫灵公》);“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关键是教育学生正确处理远大理想与眼前利益的关系,政治理想与物质享受的关系。“无欲速,无见小利”(《子路》);“小不忍,则乱大谋”,“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卫灵公》);“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②自省自克,道德教育贵在培养道德自觉。“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卫灵公》);“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克己复礼为仁”(《颜渊》)。

③身体力行,知行统一,言行一致。“敏于事而慎于言”(《学而》);“讷于言而敏于行”(《里仁》);“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宪问》);“言必信,行必果”(《子路》);“听其言而观其行”(《公冶长》);“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里仁》)。

④改过迁善,发扬优点、长处和克服缺点、错误往往是相辅相成的,关键在于对待缺点、错误的态度。“小人之过也必文”,“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子张》)。“过则无惮改”(《学而》);“不贰过”(《雍也》)。(7)关于教师的论述

①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每事问”(《八佾》);“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公冶长》);学无“常师”(《子张》);“三人行必有我师”(《述而》)。子贡说:“教不倦,仁也”(《孟子·公孙丑上》);在宋“与弟子习礼大树下”,在陈“孔子讲诵弦歌不衰”(《史记·孔子世家》)。

②热爱学生,对学生无私无隐。“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宪问》);“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尤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述而》);“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子罕》)。

③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子路》);“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阳货》)。(8)对孔子教育思想的评价

①积极意义:

a.在教育的作用上,肯定教育对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的巨大意义,顺应并且推动了人们思想解放的历史潮流,具有极大的进步性,尤其是对教育的极大发展提供了最强有力的思想理论根据。

b.有教无类的主张,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对文化教育的垄断,扩大了教育的对象,顺应了社会历史进步潮流,符合教育事业发展的趋势;

c.强调做官和学习相结合,提倡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有很大的进步性。教育内容上重视思想道德教育、重视教育内容与现实生活相联系,排除天命鬼神等迷信内容;

d.孔子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成功的教学实践,为以后的教育提供了借鉴,着重论述了道德教育的原则方法,许多带规律性的内容有重大的启发意义。

②消极意义:

a.孔子过分抬高了教育的地位,夸大了教育的作用,是一种唯心主义的观点。在分析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作用时还为传统观念保留着余地,没有抛弃上智下愚的老调。

b.孔子的“有教无类”也并不是主张人人平等地受教育,他依然认为下等民众不必受教育,或不能受同等的教育,仍然坚持教育的等级观念。

c.教育目的、教育内容和道德教育思想实际上是从维护剥削阶级的统治立场出发的,本质上是为了造就不犯上作乱的顺民。教育内容的论述也是有严重缺陷的,一是忽视自然知识的传授,二是鄙视生产劳动知识和技能的教育。

3.评述杜威的教育思想。

答:杜威是20世纪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他一生从事教育活动和哲学、心理学及教育理论的研究,对美国乃至世界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教育思想包括以下几点:(1)教育的本质

①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活”这一命题关注的主要是正规的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及个人(儿童)生活的关系。杜威认为教育是生活的过程,学校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理想的学校生活应与儿童自己的生活相契合,满足儿童的需要和兴趣;应与学校以外的社会生活相契合,适应现代社会变化的趋势,并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实质上是针对当时教育脱离社会生活的现状,要求改造不合时宜的学校教育和学校生活,使之更有活力,更有乐趣,更具实效,更有益于儿童发展和社会改造。

②教育即生长

杜威的“教育即生长”实质上是在提倡一种新的儿童发展观和教育观。他针对当时的教育无视儿童天性,消极地对待儿童,不考虑儿童的需要和兴趣的现状,提出了“教育即生长”的观念,要求摒除压抑、阻碍儿童自由发展之物,使一切教育和教学适合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兴趣、需要的要求。杜威的生长是机体与外部环境、内在条件与外部条件交互作用的结果,是一个持续不断的社会化的过程。尤其是,杜威要求尊重儿童但不同意放纵之,这是杜威与进步主义教育实践的一个重要区别,“教育即生长”所体现出的儿童发展观也是杜威民主理想的反映。

③教育即经验的改造

a.经验是机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机体不仅受环境的塑造,同时也对环境加以若干改变,经验的过程就是一个实验的过程、运用智慧的过程、理性的过程。

b.经验是一种行为、行动,它涵盖认识的、情感的、意志的等理性、非理性的因素,是儿童各方面发展和生长的载体。在经验过程中,儿童不仅获得知识,而且形成能力、养成品德。“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是儿童身心的各种因素的全面改造、全面发展、全面生长。

c.经验的过程是一个主动的过程,不单是有机体受着环境塑造,还存在着有机体对环境的主动的改造。在教育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儿童的身心发展条件和水平,顾及儿童兴趣,提高儿童参与教育过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要注意改善外部条件,以使儿童的经验更具教育价值。

从这个意义而言,杜威的“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是指构成人的身心的各种因素在外部环境和人的主动经验过程中统一的全面改造、全面发展、全面生长的过程。(2)教育的目的

①生长作为教育的目的

杜威反对外在的、固定的、终极的教育目的,他所希求的是过程内的目的,认为教育的过程在它自身以外没有目的,它就是它自己的目的,这个目的就是“生长”。

杜威认为在非民主的社会里,教育目的是外在于并强加于教育过程的,饱含权威与专制色彩。而在民主社会里,教育目的应内在于教育的过程之中,杜威主张以生长为教育的目的,其主要意图在于反对外在因素对儿童发展的压制,在于要求教育尊重儿童愿望和要求,使儿童从教育本身中、从生长过程中得到乐趣。

②教育的社会性目的

杜威的社会理想是民主主义,他要求教育为社会进步服务,为民主制度的完善服务。杜威认为教育是民主的工具,是社会进步及社会改革的基本方法,学校是社会进步和改革的最基本和最有效的工具。

民主主义的特征就是社会成员各种能力的自由发展,个人发展与民主的社会目标是统一的,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理想的人来促进个人的发展,实现民主的社会目标。理想的人应该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素质:

a.具有良好的公民素质,具有民主理想和参与民主政治生活的能力。

b.掌握科学思维的方法,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适应变化迅速的现代社会。

c.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有合作意识,能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有服务社会的精神。

d.具有一定的职业素养,能通过从事某种职业发展个人才能并为社会尽力。(3)从做中学

杜威以其经验论为基础,要求从做中学、从经验中学,要求以活动性、经验性的主动作业来取代传统书本式教材的统治地位。这种活动性、经验性课程的范围很广,包括园艺、烹饪、缝纫、印刷、纺织、油漆、绘画、唱歌、演剧、讲故事、阅读、书写等形式。在杜威看来,这些活动既能满足儿童的心理需要,又能满足社会性的需要,还能使儿童对事物的认识具有统一性和完整性。但杜威并没有把个人直接经验和人类间接经验对立起来,他只是反对传统教育中不顾儿童接受能力的直接灌输、生吞活剥式的获取间接经验的方式。要解决传统教育的这一弊端,杜威认为要使教材心理化,即在传授系统知识的过程中要顾及儿童的心理水平。

教材心理化可以把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统一起来,即教师先把各门学科的教材或知识各部分恢复到原来的经验,恢复到它所被抽象出来的原来的经验,把间接经验转化为直接经验,即直接经验化;然后将直接经验组织化,逐渐形成能提供给有技能的、成熟的人的那种教材形式。杜威一向反对将成人和专家编就的以完整的逻辑体系为表现形式的教材作为教育的起点,认为必须从儿童个人的直接经验为起点,并强调对直接经验加以组织、抽象和概括。(4)对杜威教育思想的总评

①杜威的贡献

a.杜威是世界教育思想史上的巨人,其教育理论不仅系统全面,论证精微,而且洋溢着清新的现代气息,大大超出了前人。

b.杜威教育观的基本要求是实现教育的内在价值与工具价值的结合,使教育过程富有实效,又有利于国计民生。

c.杜威教育观的直接的根本的目的是通过活动性、经验性的课程和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科学思维的方法,富有智慧。这种教育观体现了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的结合,其历史地位在于它在立足于新现实、新理论的基础上,宣告了教育理论旧时代的终结和新时代的开始。

d.杜威提出的许多教育问题以及问题的解决思路,在具体论述中提出的许多观点直到今天仍对我们有着很大的启发意义。

②杜威教育思想的影响

杜威的教育理论对20世纪的东西方社会都具有深远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几点:

a.以杜威为代表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是一种极其重要的教育思想,曾对美国以及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学校教育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在20世纪前半个世纪的整个时期里几乎统治了整个教育舞台”。

b.杜威一生访问过许多国家,如日本、中国、土耳其、墨西哥和苏联等,他的不少教育著作被译成多种文字广为流传,杜威教育思想的影响是世界性的。

c.对中国的影响。一方面,在杜威的影响下,美国的六三三学制、课程、教材和教学方法大量介绍到中国来,一些大城市还建立了实验学校或“杜威学校”。此外,教育家如陶行知,还吸取杜威教育理论中有益的东西,加以改造,并运用到教育实践中来。另一方面,杜威来华和他的教育著作在中国的广泛译述,控制了旧中国教育的实施,推进了世界新教育改革在中国的传播,但却阻滞了马列主义教育思想在中国的发展。

4.试析建构主义关于学习的基本观点。

答:建构主义是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进一步发展的一种新近的学习理论。建构注意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包括以下几点:(1)知识观

建构主义者强调,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它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相反,它会随着人类的进步而不断地被否认,并随之出现新的假设。而且,知识并不能精确地概括世界的法则,在具体问题中,人们并不是拿来便用,而是需要针对具体情境进行再创造。建构主义者认为,知识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具体个体之外,尽管人们通过语言符号赋予了知识一定的外在形式,甚至这些命题还得到了较普遍的认可,但这井不意味着学习者会对这些命题有同样的理解。因为这些理解只能由个体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它取决于特定情境下的学习历程。(2)学生观

建构主义者认为,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动参与者和知识意义的积极建构者。在日常生活中,在以往的学习中,他们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经验,小到身边的衣食住行,大到宇宙、星体的运行,从自然现象到社会生活,他们几乎都有一些自己的看法。而且,有些问题即使他们还没有接触过,没有现成的经验,但当问题一旦呈现在面前时,他们往往也可以基于相关的经验,依靠他们的认知能力(理智),形成对问题的某种解释。并且,这种解释并不都是胡乱猜测,而是从他们的经验背景出发而推出的合乎逻辑的假设。(3)学习观: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强调学习的主动建构性、活动情境性和社会互动性。

①主动建构性。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内部心理结构的过程。每个学生都是以自己过去的知识经验为基础来建构最近的理解的。建构主义的学习和教学要求通过高水平的思维活动来学习,通过问题解决来学习。学习过程的核心认知活动是高水平思维。高水平思维是需要学习者做出较高认知努力的思维活动,需要学习者对知识分析、综合、评价以及灵活应用,解决复杂的、不确定的问题。而且,解决问题的方法应该灵活,方案多元,评价标准也是多元的。

②活动情境性。从学习的情境性来说,建构主义提出了情境性认知的观点,强调学习、知识和智慧的情境性,认为知识是不能脱离活动情境而抽象地存在的,学习应该与情境化的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知识是存在于具体的、情境性的、可感知的活动之中的。知识只有通过实际应用活动才能真正被人理解。因此,人的学习应该与情境化的社会实践活动联系在一起,让学习者通过参与某种社会实践活动逐渐掌握有关的社会规则、工具、活动程序,形成相应的知识。

③社会互动性。学习是通过对某种社会文化的参与而内化相关的知识技能、掌握有关工具的过程。这个过程常常需要学习共同体的合作互动来完成。所谓学习共同体,即由学习者及助学者共同构成的团体,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沟通交流,分享学习资源,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在成员之间形成了互相影响、促进了人际关系、形成了一定的规范和文化。学习共同体所形成的学习文化是最具有实质意义的要素。它具有若干关键特征。总之,学习共同体的协商、互动和协作对于知识的建构具有重要意义。它的作用有:智慧的分布和共享;认知整合和思想改进;思维外显化和精致化。

2011年浙江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

一、名词解释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学习动机

2.知识

3.苏格拉底方法

4.城市学校

5.有教无类

6.监生历事制度

二、简答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我国的教育目的。

2.“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内容有哪些?

3.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主要观点有哪些?

4.学校管理的作用有哪些?

三、论述题(共4小题,每小题20分,共80分)

1.请结合实际,谈谈你对教师要具有高尚师德的认识。

2.请结合实际,针对课堂教学改革中存在的某一个问题谈谈你的建议。

3.请论述创造性的培养措施。

4.请论述对我国当前教育改革具有启示意义的相关外国教育思想,并列举出三个以上相关思想内容。

2011年浙江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视频讲解]

一、名词解释题

1.学习动机

答:学习动机是指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能直接激起、调节、维持或停止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常以愿望、兴趣、理想等形式表现。会影响学习的方向、进程和效果。可分为(1)直接性动机。与学习活动本身的内容及完成过程有密切联系,由对学习的直接兴趣、对学习活动的直接结果的追求引起。(2)间接性动机。与社会意义相联系,是社会要求在学生学习上的反映。只有两种动机结合,才能成为推动学生努力学习的巨大动力。幼儿以直接性动机为学习的主要动力,表现在好奇心及对新鲜事物的求知欲上,在学习中则主要表现在对学习的直接兴趣上。

2.知识

答:知识是指人对事物的属性与联系的认识。即个体通过与其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可依据不同标准分类将知识分为以下几类:按反映深度划分,可分为反映事物属性的感性知识和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理性知识;按反映的领域可分为自然的、社会的和思维的知识;按其来源,可分为间接知识和直接知识。但从总体来说,知识来源于实践,又在实践中发展。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内容,实施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的基础。

3.苏格拉底方法

答:“苏格拉底法”是由古希腊哲学家和教育家苏格拉底在进行讲学的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师生之间的对话方法。它实际上是一种归纳法,即通过归纳形成普遍概念的方法。它主要由讥讽、助产术、归纳和下定义四个步骤组成,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这种对话不是建立在教师对学生的强制性灌输上,而是建立在与学生的共同讨论,从具体到抽象、从已知到未知的基础上,是通过不断提问诱导对方认识并承认自己的错误,自然而然地得到正确的结论,这有利于思维的训练和真理的发现。但是这种方法只是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不是万能的,只能在一定条件下和适度范围内作为参照,它有其局限性。如受教育者须有探求真理的愿望和热情,受教育者必须就所讨论的问题有一定的知识积累,教育的对象更适合有一定推理能力的成年人。

4.城市学校

答:城市学校是指西欧中世纪后期兴起的适合新兴市民阶层需要的世俗性学校。校舍建筑、经费开支、校长委任、教师选聘、儿童入学资格以及学费金额等均由市政机关确定。有拉丁文法学校、读写学校和私立学校等类型。教师收取学费,学校设备简陋,无固定校舍。此类学校中宗教仍为主要学科,但影响比教会学校小。因书少价昂,学生无教科书,由教师先向学生反复朗读书中文句,使学生能够背诵和笔记,然后再分析和说明。采用严格的体罚,唯祝祭日例外。允许学生接受僧侣职员及市民的捐助。举行戏剧演出会和各种游戏。此类学校的出现打破了教会对学校事业的垄断。至15世纪,西欧各国所有城市均建立此类学校。

5.有教无类

答:有教无类是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关于教育对象的主张。教育对象问题。孔子面对官学衰落、私学兴起,“学在官府”变为“学在四夷”的社会现实,从“性相近,习相远”的理论前提出发,极力主张扩大教育的对象,明确提出“有教无类”的主张。“有教无类”就是主张打破少数奴隶主贵族对文化教育的垄断,扩大受教育的对象,使那些愿意学习而在经济条件和时间上又允许的人,不论贫富、贵贱以及“国别”,都可有受教育的权力和机会。孔子“有教无类”的主张,扩大了受教育的范围,把教育对象扩大到平民,适应了“士”阶层兴起、文化下移的历史潮流,符合教育事业的发展趋势,具有进步意义。但是孔子提出“有教无类”并不是主张人人平等地受教育,更谈不上普及教育。他一方面主张“有教无类”,另一方面又认为下等民众不必受教育,或不能受同等的教育,仍然坚持教育的等级观念。这反映了他的阶级和历史的局限性。

6.监生历事制度

答:监生历事制度是明代国子监的实习制度。始行于洪武五年,即1372年。国子监生学习至一定年限后分拨至政府各部门实习吏事,亦称“拨历”。分拨至吏部、户部、礼部、大理寺、通政司、行人司、五军都督府从事政务者,称“正历”;分拨至诸司写本,即誊写奏本等事务者,称“杂历”。后以监生日多,拨历遂以入监先后,甚至以坐监时日长短为序,至明英宗正统三年即1438年,此制遂废。

二、简答题

1.简述我国的教育目的。

答:我国的教育目的经过多次修改,其内容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培养“劳动者”或“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教育目的的这个规定,明确了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也指出了我国教育培养出来的人的社会地位和社会价值。在教育目的的理解中,还需要注意几个问题:首先,坚持培养劳动者的观念。青少年肩负着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使命。因此,必须立志做社会主义的自觉劳动者。其次,要坚持全面的人才观念。我们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各级各类的人才。最后,坚持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相结合的观念,需要教育学生正确对待脑力和体力劳动。(2)使受教育者全面发展。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的发展。生理的发展主要是指受教育者身体的发育、机能的成熟和体质的增强;心理方面的发展主要是指受教育者的智、德、美几方面的发展。需要指出,体、智、德、美几个方面的发展,既各有特点,都是受教育者不可缺少的素质;又相互联系,统一组成受教育者完整的素质结构。(3)培养受教育者的独立个性。培养受教育者的独立个性,也就是说要使受教育者的个性自由发展,增强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形成受教育者的开拓精神、创造才能,提高受教育者的个人价值。这种独立个性是全面发展的独立个性,是与社会同向的个性化,自由发展是与社会同向的自由发展。独立个性的发展是受教育者的高层次的需要,也是他们使命感、事业心、创造性的源泉。培养具有独立个性的人是全世界各国关注的问题。

我国的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就是,培养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具有独立个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

2.“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内容有哪些?

答:汉武帝时期,随着政治经济和思想条件的成熟,在文教方面,逐步实行了“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内容包括以下几点:(1)确立了教育为治国之本的地位,自此以后,国家政策和文化教育皆以儒术为本,儒学成为统一的指导思想,并据这个指导思想,培养人才,选拔人才,对人民加强思想教化。(2)儒家经学成为教育的主体内容。在这个政策指导下,儒经受到了极大的尊崇,儒家五经占据了博士官学的全部位置,遂压倒其他一切学科,成为主体教学内容。(3)形成了群士归宗攻读儒经的社会风尚。在儒学实际上已垄断教育的形势下,儒学得到了广泛的传播。汉代社会上攻读儒经蔚然成风,乃至起初与儒学无涉的各类士人后来也纷纷归宗儒学。

总之,“独尊儒术”使教育在社会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空前提高,使儒学在教育观念和教育实施方面都处于主导和支配地位。尽管受客观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条件所限,汉代教育活动尚不可能完全达到儒家理想的目标和实施层面,但毕竟基本上符合儒家构建的模式,并以此全方位地影响社会政治和文化的发展走向,其作用是极其深远的。

3.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主要观点有哪些?

答:“生活教育”思想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它最初是以乡村教育的形式出现,后来陶行知将其作为一种与传统教育、旧教育、富人教育相对立的新教育和穷人的教育,集中反映了他在教育目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的主张,反映了他探索适合中国国情和时代需要的教育理论的努力。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主要观点包括以下几点:(1)“生活即教育”“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核心。对此陶行知有过很多论述,其内涵十分丰富。他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因此,我们可以说:‘生活即教育’。”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具有以下基本含义:

①“生活即教育”是人类原来就有的,生活含有教育的意义。自有人类生活产生便有生活教育,生活教育随着人类生活的变化而变化。既然生活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因此,生活便是教育,生活含有教育的意义。

②“生活即教育”就是在生活中受教育,教育在种种生活中进行,也就是说现实生活是教育的中心。生活与教育是一回事,是同一个过程。陶行知说:“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

③“生活即教育”是与人生共始终的教育。陶行知说:“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在社会的伟大学校里,人人可以做我们的先生,人人可以做我们的同学,人人可以做我们的学生。随手抓来都是活书,都是学问,都是本领。”“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

④在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一方面,教育的目的、原则、内容、方法都为生活所决定,是为了“生活所必需”;另一方面,教育改造生活,推动生活进步。(2)“社会即学校”“社会即学校”是“生活即教育”思想在学校与社会关系问题上的具体化,是关于学校教育的本质看法。陶行知的“社会即学校”具有以下基本含义:

①把社会与学校打成一片,“以社会为学校”,或者“社会含有学校的意味,学校含有社会的意味”。到处是生活,到处都是教育,“整个的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场所。因此,我们又可以说:‘社会即学校’。”

②对传统的学校实施改造,让“学校含有进步的意味”。学校通过与社会生活结合,既要“运用社会的力量,使学校进步”,又要“动员学校的力量,帮助社会进步”,使学校真正成为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陶行知认为传统学校必须改造,改造的依据是社会的需要。拆除学校围墙,依据社会的需要、利用社会的力量、在社会中创建新型的学校,使整个社会成为学校。(3)“教学做合一”“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论,是“生活即教育”在教学方法问题上的具体化。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具有以下基本含义:

①教与学都必须以“做”为中心。陶行知明确反对传统灌输式教育,主张“教授法”为“教学法”,提出“教学合一”思想,认为教师的责任是不在教,而在教学,在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

②要求学生“手脑并用”,在“劳力上劳心”。陶行知认为在传统教育之下“劳力者”与“劳心者”是分离对立的,因而造成了“田呆子”(劳力者)和“书呆子”(劳心者)两个极端。为了补偏救弊,目前的教育必须做到:“教劳心者劳力一一教读书的人做工;教劳力者劳心一教做工的人读书。”

③“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陶行知批评说人们历来把读书学习当成“知之始”,以学校为知识的唯一来源,王阳明的“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就是这种传统教育思想的代表。他认为行才是知识的来源,也是创造的基础,手脑并用,才有真知,才有创新。

4.学校管理的作用有哪些?

答:学校管理是依据一定的教育目标和管理目标,通过决策、计划组织、指导和控制,有效地利用学校的各种要素,以实现培育人的社会活动。学校管理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良好的学校管理有利于教育方针政策的贯彻。学校的管理工作应根据教育方针,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一代公民。因此,良好的学校管理有利于教育方针政策的贯彻。(2)良好的学校管理有利于教学工作的顺利高效的开展。在学校,教学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基本途径,是各项工作的中心,教学工作搞好了,学校教育质量就上去了。良好的学校管理有利于形成以教学为中心,其他各项工作为教学服务的局面,因此,良好的学校管理有利于教学工作的顺利高效的开展。(3)良好的学校管理有利于提高学校工作效率。良好的学校管理可以使学校的各项工作按照各自的规律有条不紊的、井井有序的进行,这是效率最高的做法。因此,良好的学校管理有利于提高学校工作效率。

学校管理问题,很值得我们重视,一个学校办得如何,师资、设备等条件固然重要。但是,在师资、设备等条件大体相同的情况下,如果管理上存在差别,效果就会大不一样。管理在学校全部工作中居于主导地位,好比人体的神经系统,它对整个学校工作起着决策、指挥、协调、控制等重要作用。

三、论述题(共4小题,每小题20分,共80分)

1.请结合实际,谈谈你对教师要具有高尚师德的认识。

答: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作为塑造他人灵魂的人,教师首先自己要有高尚的灵魂。因此,教师必须不断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教师要具有高尚师德的具体表现包括以下几点:(1)教师的道德首先表现在对教育事业的忠诚上

热爱教育事业是搞好教育工作的基本前提。教师之所以能在教育工作中做出成绩,首先是因为他们热爱教育事业,愿意为下一代的成长贡献自己的毕生精力。相反,一个教师如果不热爱他所从事的事业,也就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工作的动力,失去起码的责任心,甚至会把自己的劳动视为一种痛苦,因此他也就不可能去进行创造性的劳动。(2)热爱教育事业必须具体体现在热爱学生上

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与心的呼应。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可以说,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对学生冷漠、缺乏热情的教师决不是一个好教师。

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教师的爱应该表现在对学生的学习、思想和身体的全面关心上,处处想学生之所想,帮学生之所难,做他们的贴心人。教师既应是学生的严师,也应该是他们的挚友,在人格上要与学生平等相待、以诚相见。作为一个教师,时刻不要忘记自己也曾是个孩子,要乐于并善于和学生交朋友,童心不泯,青春永驻。此外,教师的爱还体现在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和信任、期望之上。教师如果对学生满怀信任和期望,就会严格要求学生,热情帮助学生,采取适当的方式对待学生,学生也会对教师的信任和期望作出积极的反应。(3)教师的道德还突出地表现在教师自身的道德修养上

教师劳动的示范性,决定了教师在思想、品德和作风上必须成为学生的表率。学生往往是“度德而师之”,教师只有以身立教、为人师表,才能确立自己在教育中的地位。因此,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应该首先做到。无数经验证明,身教重于言教,“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只有自己具备了良好的道德修养,才能有力地说服学生,感染学生。否则,教师不仅会丧失威信,甚至有可能失去教育人的资格。

2.请结合实际,针对课堂教学改革中存在的某一个问题谈谈你的建议。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