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络传播研究.2010.第四辑(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3 14:41:15

点击下载

作者:巢乃鹏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国网络传播研究.2010.第四辑

中国网络传播研究.2010.第四辑试读:

第1章 研究背景

社交网站的出现是现代社会的一大重要发展,不仅仅是因其发展速度之迅猛,更因之使得人们的社交网络超越了物理和地理界限,也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日常交流方式。社交网站除了给予用户“在特定系统内建立一个公共的或者半公共的个人主页的权利”,同时也通过链接的好友名单使得他们的网上社交圈能为他人所知,并且使以前不可能实现的社交方式变成了可能。由于在社交网站上交流的信息通常都能为他人所见,它的出现重新定义了人与人交流时的公共与私人领域。

社交网站自出现之后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也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尼尔森网上报告(2009,3月)显示,社交网站在网民每天最常做的网络活动中排名第四,甚至超过了电子邮件;网民平均10%的上网时间都花费在社交网站上。作为全球范围内最受欢迎的社交网站,Facebook现在已有超过1.5亿每天使用它的活跃用户群。虽然发端于北美,Facebook如今已经拓展到包括亚洲在内的其他大陆。数据显示,在东南亚每月登陆Facebook的用户已经由2480万增加到7110万,超越了另一个主要发端于东南亚的社交网站Friendster。新加坡拥有超过160万的Facebook用户,而它的总人口只有499万。

青少年作为各种新通讯技术的主要使用者,也是社交网站的主要用户群之一。根据2007年pew Research Center的报告,超过一半的美国青少年在社交网站上建立了自己的个人主页。虽然社交网站有向比较成熟的网络用户发展的趋势(2008年成人用户从8%增加到35%),但是青少年仍然是主要群体之一。在社交网站上,用户为了与他人沟通建立关系会暴露许多自己的个人信息(姓名、学校、联系方式、关系状况等等),而这些信息可能会导致一些隐私安全隐患,比如信息盗用、跟踪、骚扰,或者威胁恐吓。身体心理上的相对不成熟,以及相对较低的网络隐私保护意识使得青少年更容易遭受这些潜在的危险。这一现象也引起了父母、学校教育者和政策制定者的普遍关注。

虽然已有许多研究致力于调查各种网络情境下的信息表露行为,比如个人主页、即时聊天、电子商务、网上约会、博客,还有本文研究的社交网站,但这些研究很少将青少年作为关注的焦点和研究的对象。考虑到青少年是社交网站的主要群体之一以及他们相对更容易遭受的潜在危险,对他们在社交网站上的自我表露行为以及影响这些行为的因素进行研究分析就显得更为迫切。因此,本研究的目的之一就是调查青少年在社交网站上的自我表露行为(自我表露、网络扩展和隐私控制);另外,研究还将调查青少年的网络隐私顾虑与信任两个因素如何影响他们的自我表露行为。研究结果将进一步阐释和补充网络自我表露的相关理论,同时也能为青少年的网络隐私安全状况提供线索,以实行相应的保护措施。

第2章 理论探讨

(一)自我表露理论

自我表露的定义是由A传给B的任何言语信息,包括描述性、评估性和情绪性的信息。描述性信息指的是能反映个人事实和身份的信息,而评估性和情绪性的信息则指那些表达个人意见、想法和情感的信息。关于Facebook上评估性和情绪性的信息的自我表露,许多学者已有研究。本次研究主要着重研究在Facebook个人主页上表露的个人信息。相对其他类信息而言,这些信息更容易引起盗窃身份等潜在危险。

之前的研究主要致力于自我表露与个人性格、人际关系和精神健康的关系。关于自我表露和个性的研究得出的不同结论表明,在研究自我表露行为时特定情境的重要性。传统的理论指出了一些在人际关系中自我表露的重要原则。比如减少不确定性感理论指出,人在关系发展的过程中要寻求信息以减少不确定感。这一理论将个人视为在互动的过程中积极主动的寻求信息者。社会渗透理论(Social penetration )也将自我表露视为一个连续性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自我表露程度(包括广度、深度、频率)越高,关系亲密度越高。互惠性是自我表露过程的一个重要因素。

然而,Cozby 指出,传统理论过多地强调促进自我表露的动力(交流需求),而忽视了抑制自我表露的阻力(隐私需求)。研究显示,互动者会尽量避免透露那些会让自己处于尴尬或者易受危害的位置的个人信息。在某些情况下,互动者会采取一些策略(比如避免会引起争议的话题)来维持关系。因此,关系辩证理论指出,在社会互动中存在着自我表露和隐私之间的矛盾。与传统的理论不同,辩证理论并不仅仅看到促进鼓励自我表露的动力(交流的需求),它强调在关系中存在的多对矛盾,其中包括了自我表露和隐私保护的矛盾。因此,最近的自我表露模式也指出,互动者在决定是否表露之前会同时评估表露后可能引起的正面和负面的效果。

(二)网上自我表露行为

随着网上活动如即时聊天、博客、社交网络等的流行,网络已在人际交往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因此网络上的自我表露行为也日渐受到学者关注。关于网络环境下的自我表露研究得出了一些不同的结论。超人际传播理论(the hyp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theory)指出,由于网络环境中缺乏社会信号和暗示,使得网民可以有选择性地展现自我,因此,网络上的自我表露相对现实生活来说更不真实。另一方面,一些研究也表明,网络的匿名性使得网民可以更多地表达自己比较真实的想法(比如一些负面的情绪和想法)给一些陌生人。

尽管网络上的自我表露行为和现实面对面交流中存在着一些差异(比如匿名性和社会信号的缺乏),一些比较线上线下行为差异的研究证明,网络仍然是自我表露的一个有效途径,同时也是关系维护和发展的一个基础平台。在面对面交流时存在的自我表露与隐私之间的矛盾也同样存在于网络上。Kim &Yun指出,在韩国社交网站上发现,用户经常会经历开放或者封闭的矛盾。Tyma指出,社交网站用户经常在表露或隐瞒的矛盾中寻找平衡。

(三)自我表露的策略性行为

互动者会采取一定的措施去避免自我表露带来的负面影响。在比较亲密的关系中,互动者会采用话题规避的方法避免某些信息的表露。比如,互动者在特定的情境下会回避那些被视为禁忌的话题,比如,目前关系进展、令人害怕尴尬的时刻以及感情问题等。秘密、欺骗和隐瞒都是属于话题规避的策略,出于在表露或隐瞒的矛盾中寻找平衡点的需要。

网络的公共特性使得在网上表露的信息能为更多人所见,因此,相比面对面互动交流表露的信息更能招致危险。网民会故意隐瞒或者谎报信息以保护自己。同时,对待不同的信息处理的方式也不一样。petronio指出,“不同信息的危险性根据表露可能导致的后果会有所不同”。在网上交易中,消费者会提供比较不敏感的信息以换取自己想要的服务,同时也会拒绝提供较为敏感的信息以保护自己。同时,网络约会者为了达到对方的期望,也会谎报自己的某些个人信息。Toma和他的同事指出,在约会网站的个人主页上关于体重、身高、年龄等信息比较容易被谎报。除了用网络信息隐瞒或者谎报等方式来保护自己外,在Facebook社交网站上,用户还可通过一些边界管理行为来限制他人进入自己的社交网站上的个人信息。比如,用户可以拒绝加陌生人为好友,亦可将自己的隐私权限设为“仅好友可见”。因此,本研究的第一个研究问题为:青少年在Facebook上采取了哪些策略性的行为来避免自我表露可能带来的危害?

(四)网络隐私顾虑、信任和自我表露

许多研究已证明了隐私顾虑和信任在网上自我表露行为上扮演的重要角色。在社交网站,最近也有研究致力于调查隐私顾虑和网络信任对用户的自我表露和关系发展所起的作用。

虽然隐私顾虑和网络信任通常是负相关,但是它们却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变量,能引起不同的行为反应。比如涉及一些比较不敏感的信息时,网民同时有较低程度的信任和较低程度的隐私顾虑。而涉及一些比较敏感的信息时,网民同时有较高程度的隐私顾虑和较高程度的信任。减少隐私顾虑和提高信任感是促进网民自我表露的两个有效措施。因此,本研究的第二个任务是分析隐私顾虑和网络信任对网民自我表露行为所起的不同作用。

信任在涉及危险的不确定性环境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已得到普遍认识。传统的人际交换研究显示,在可能面对危险后果的环境下,信任是一个人自我表露的重要前提。在亲密关系中,信任与自我表露的亲密度相关。在组织中,它是促进团队合作的重要元素。随着网络带来的高程度的危险性和不确定性,信任在当代社会所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在电子商务中,由于涉及的高风险,对网站的信任度是交易成功的首要条件。如果缺乏信任,网络消费者会拒绝进行网上交易。网络信任是促使网民即使面对可能带来的风险仍愿意在网上表露个人信息的重要因素。由于在Facebook网站上提供个人信息同样充满危险性和不确定性,因此,信任对用户在Facebook上的个人信息表露行为所起的作用同样也可被预测。因此,我们假设:网络信任度高的青少年会在Facebook主页上表露更多的个人信息。另外,一些研究表明,隐私顾虑会降低网民在网上提供个人信息的意愿。具体来说,学者发现隐私顾虑和网上自我表露的具有负联系。在电子交易中,隐私顾虑的存在会使网民在交易过程中不愿意提供自己的个人信息。但是,也有一些研究得出了相反的结论。部分研究发现,在网民自称的隐私顾虑程度和他们实际的表露行为之间存在差异。发现,隐私顾虑对自我表露行为的作用会根据需要表露的信息的类型而有所不同。在网上购物中,虽然网民具有较高的隐私顾虑,但仍然表露比较私密的个人信息。在社交网站上,没有发现隐私顾虑和个人信息表露行为之间存在的关系。为了进一步厘清隐私顾虑和自我表露行为的关系,在本研究中我们假设:网络隐私顾虑度高的青少年会在Facebook主页上表露更少的个人信息。

(五)网络隐私顾虑、信任和边界管理行为

Baxter 和Montgomery提出了关系的辩证论,指出在关系管理中存在的动机性的矛盾和焦虑。交流隐私管理理论也指出在交流过程中互动者面临着自我表露与隐私保护的矛盾。正如理论所言,在一个韩国社交网站cyworld上,研究发现了用户在与他人交流和自我保护之间存在的矛盾。这反映在一方面用户希望能有更多人访问自己的页面,另外一方面也担心自己的隐私会被他人所见。

针对这一矛盾,Facebook社交网站给予了用户选择权。用户可以通过加陌生人为好友等行动来扩展自己的网络,与他人进行交流,也可以通过设置自己的页面仅为特定群体可见等行动来进行隐私控制以保护自己。这两种边界管理行为分别与higgin提出的两个导向以及Murray,holmes 和Collins提出的两个动机有着密切的关联。higgin指出,个人为了达到理想中的结果,在做决定时会有两个不同的导向:促进导向和预防导向。促进导向主要考虑行动可能得到的正面结果和可能取得的成就;而预防导向主要考虑行为可能招致的负面结果和可能招致的危险。同理,Murray,holmes 和Collins指出了在关系中存在的两个相反的目标:自我保护的目标(预防导向)和与他人交流的目标(促进导向)。很明显,Facebook用户的两种边界管理行为分别与这两种目标导向相关。加陌生人为好友等网络扩展行为与他人交流的目标(促进导向)相关,而隐私控制行为则与自我保护的目标(预防导向)相关。

Wirtz 和Lwin发现,网络信任和隐私顾虑与这两种目标导向相关联。网络信任与他人交流的目标(促进导向)有关,而隐私顾虑则与自我保护的目标(预防导向)有关。因此,网络信任和隐私顾虑也极有可能与Facebook上的两种不同的边界管理行为相联系。我们假设:网络信任度高的人会加更多的陌生人为好友。隐私顾虑度高的人会设置更高程度的隐私控制。

第3章 研究方法

2009年2月,在新加坡预防犯罪委员会的支持下,研究者采用问卷的方式对新加坡初中生进行调查。此次调查的目的在于了解新加坡青少年的网络安全状况以制定相应的保护政策。

1.抽样

本次调查采用了多级抽样的方式。首先,用随机抽样表在新加坡所有的中学当中选出46所中学,并向这些中学发出电邮,邀请其参加本次调查。最终共有7所中学接受了邀请。接下来,每所中学根据新加坡中学生的学科派别比例新加坡学生升上初中后,需要接受4~5年的中学教育。新加坡初中将根据学生的水平和学习能力,分配学生就读普通课程班(慢班)或者快捷课程班(快班)。修读快捷课程班的学生经过4年的学习后,即可参加新加坡与英国剑桥大学所联办的中学剑桥普通教育证书(俗称“O”水准)考试。这个考试等于中国的中考。修读普通课程班的学生则需要读5年初中,即在中学第五年参加“O”水准考试。来指派学生填写问卷。最终,共1438位初中生参加了本次问卷调查,其中的510位Facebook用户作为样本用于最终的分析统计。

2.数据收集

被访者被要求在教室里完成一份耗时25分钟左右的纸质问卷。首先,研究者先在其中一所中学里收集100多份问卷进行前测,并根据被访者的回馈修改了问卷中的某些问题。接着,研究者在余下6所中学里进行最终的数据收集。用于前测的数据并未被用于最终的分析以避免数据污染。

3.样本特征

最终,510名年龄介于13~15岁之间的Facebook用户被纳入研究分析的范围。将现有的样本与新加坡青少年群体(11~19岁)进行对比,发现现有样本的人口特征(比如性别、种族、学科派别)与总群体极为相似。

4.问卷设计与变量

问卷要求受访者回答关于社交网站上自我表露相关的态度变量和行为变量。关于行为变量,传统的研究将所有在互动中交流的言语或者非言语的信息都纳入自我表露的范畴。而此次研究只关注在Facebook的个人主页上的描述性个人信息的表露(这些信息更有可能引起隐私安全隐患);另外,社交网站特有的边界管理行为(网络扩展和隐私控制)也在本次研究的范围。而本研究的因变量主要是指网络隐私顾虑程度和网站信任程度,这两个变量的重要性已为以往无数关于网上自我表露和隐私的研究中所证明。

自我表露行为

关于自我表露变量,提问的方式为“是否在社交网站上提供了以下个人信息:生日、姓名、手机号码、家庭地址、个人照片、邮箱地址、学校、关系状态和个人兴趣”。回答的选项包括:(1)没有提供该信息;(2)有提供该信息但不准确;(3)有提供准确的信息但不完整;(4)有提供准确并且完整的信息。对每一种信息,如选择第四个选项“有提供准确并且完整的信息”则赋予分值“1”,选择其他三个选项则赋予分值“0”。将这些分值累加的总数代表了受访者的自我表露程度。分值越高,代表自我表露程度越高。

边界管理行为

研究的边界管理行为主要指以下两种:网络扩展(将陌生人加入自己的社交网络以扩展自己的网络社交关系);隐私控制(将自己的隐私权限设置为只有特定群体可见)。

关于网络扩展行为,受访者被问及是否在社交网站上加陌生人为自己的好友。回答“是”的受访者被要求提供在过去一年内加陌生人为好友的次数。该数值用来代表受访者的网络扩展程度(回答“否”的赋予分值“0”)。分值越高,代表受访者的网络扩展程度越高。

关于隐私控制行为,受访者被问及在哪种程度上允许社交网站上的人看见以下4项:个人主页、联系电话、个人更新、照片评论。回答的四个选项包括:(1)自己的好友;(2)好友的好友;(3)任何人;(4)不清楚。选择第一个选项“自己的好友”赋予分值“3”,选择第二个选项“好友的好友”赋予分值“2”,选择第三“每个人”或者第四“不清楚”的赋予分值“1”。将这四项的分值累加的总数代表了受访者的隐私控制程度。分值越高,代表受访者的隐私控制程度越高。

隐私顾虑

之前许多学者已努力研究如何系统地衡量网民的隐私顾虑,但是这些研究都只关注信息隐私。而实际上,用户在社交网络上透露的大量信息使他们面临除信息隐私危险之外的其他更多的隐私威胁。因此,本研究不仅仅局限于用户的信息隐私,而且还包含其他各方面的隐私。Buchanan,paine,Joinson &Reips 设置了16个选项用于衡量一般网络隐私顾虑。这些选项涵盖了各个方面的隐私顾虑(信息隐私、交流隐私、物理隐私以及其他)。根据相关性,本研究采用了其中的6个选项并加以修改,以更符合社交网站这一情境。我们采用李克特5级量表,问受访者是否在这6个选项描述的情景下会担忧焦虑(1是强烈不同意,5是强烈同意)。这6个选项的平均分代表了受访者的隐私顾虑程度(Cronbach alpha 0.84)。分值越高,代表受访者的隐私顾虑程度越高。

网络信任

信任通常指的是对被信任对象的感知和信心。在本研究中,它指青少年用户对社交网站的信心。对社交网站的信任和对社交网站上的好友的信任这两个变量。研究发现,当这两个变量分开衡量时,各自的可信度都很低。因此,在本次研究中,信任不仅包含了对社交网站公司的信任(包含以下两个问题:“你的社交网站公司会保护你的个人信息不被他人非法使用”;“你的社交网站公司如使用你的个人信息会及时通知你”),也包含了对社交网站上的各种应用程序、社交网站上的好友的信任。我们采用李克特5级量表,问受访者是否相信以上4个选项的描述(1是强烈不同意,5是强烈同意)。这4个选项的平均分代表了受访者的信任程度。分值越高,表明受访者对社交网站的信任程度越高。

第4章 研究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青少年平均每星期上网大约16小时,而花在Facebook等社交网站上的时间大约为8小时。同时,受访者同时被问及在网上最经常做的活动,问题采用李克特5级量表(依据1=从来没有,5=每天几次依次赋值)。受访者表明,社交网站在青少年所常用的网上活动中排名第二(M=3.52,S.D.=1.134)。最常做的网上活动是网上聊天(M=3.69,S.D.=1.171)。而排在第三第四的分别是电邮(M=305,S.D.=1.146)和网络游戏(M=2.86,S.D.=1.396)。根据新加坡IDA机构(Infocomm Development Authority)2008年的调查显示,社交网站在最频繁的网上活动中排名第三,仅次于电邮和网聊。此次研究的结果与该调查基本一致,区别在于社交网站已经取代电邮成为网上最频繁的网络活动的前两名之一。这一结果说明,社交网站在新加坡青少年群体中越来越流行并且已经和他们的日常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研究结果表明,青少年在Facebook上表露了大量的个人信息。超过半数(51.8%)的受访者提供了准确并且完整的邮箱地址,其次是姓名(45.3%)、学校(43.3%)、生日(41.7%)、个人兴趣(39.3%)和照片(37.9%)。结果显示,家庭地址(7.1%)、联系电话(10.3%)和关系状态(27.4%)是青少年最不愿意表露的个人信息,而这些信息最可能会被用来识别受访者的身份以及招致潜在的威胁。

同时,青少年的确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比如,网上信息谎报或者隐瞒,以防自己遭受潜在的危险。关于网上信息谎报,一小部分的受访者在社交网站上提供了错误的个人信息,如关系状态(16.7%)、生日(14.8%)、姓名(13.7%)等等。关于网上信息隐瞒,部分受访者在社交网站上选择提供不完整的个人信息或者干脆不提供该信息。比如,一部分的受访者提供了不完整的生日日期(33.6%)、姓名(31.3%)等;而大部分的受访者选择不提供比较敏感的信息,如家庭地址(70.7%)和联系电话(68.5%)。

除了网上信息谎报或者隐瞒等手段,青少年还可利用社交网站提供的边界管理方式来保护自己的网络安全。超过半数(51.8%)的受访者表示,在过去一年内并未加陌生人为自己的好友。同时,超过半数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只允许“自己的好友”看自己的个人主页(59.7%)、联系电话(72.0%)、个人更新(56.6%)以及照片评论(51.1%),而只有大约三分之一的受访者表示允许任何人都能看见以上内容。值得注意的是,青少年似乎对联系电话等信息更敏感,只有6.7%的受访者表示允许任何人看到他们的联系电话。

验证假设

在本研究中,由于自变量和因变量都是连续变量,因此我们采用了多元线性回归进行分析。将所有的人口特征(性别、种族、学科派别)作为控制变量,网络信任和隐私顾虑为自变量,自我表露、网络扩展和隐私控制分别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

在以往的研究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假设h1,即网络信任能促进青少年用户在社交网站上的自我表露行为;假设h2,即隐私顾虑会减少青少年用户在社交网站上的自我表露行为。分析结果显示,网络信任和自我表露行为之间确实存在正关系(β=0.239,p=0.000),假设h1得到验证。然而,结果显示,隐私顾虑和自我表露行为之间并没有显著关系,假设h2不成立。

人口特征(性别、种族、学科派别)为控制变量。同时,根据理论,假设h3预测网络信任能促进青少年用户在社交网站上的网络扩展行为(他人联系动机);假设h4预测隐私顾虑会鼓励青少年用户在社交网站上的隐私控制行为(自我保护动机)。分析结果显示,网络信任和网络扩展行为之间确实存在正关系(β=0.190,p=0.000),同样的关系也存在于隐私顾虑和隐私控制行为之间(β=0.170,p=0.000)。因此,假设h3和h4得到支持。

第5章 结果讨论

研究发现,青少年确实在社交网站上表露了大量的个人信息,但同时他们也采取了某些策略使自己能避免网络上的自我表露带来的负面影响。这些策略包括谎报或者隐瞒个人信息等在电子商务中常见的手段;以及对不同类型的个人信息的区别性处理(对于家庭地址、联系电话等比较容易带来危险的信息更容易隐瞒或者谎报);同时,他们也利用社交网站上特有的边界管理行为(比如拒绝加陌生人为好友或者将自己的个人主页设为只有自己的好友可见)来减少自己成为网络受害者的几率。

同时,本次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在社交网站这一新情境下重新审视网络信任和隐私顾虑对于青少年自我表露行为的影响。正如之前的研究所发现,网络信任对自我表露有正面的影响,而隐私顾虑则不能显著影响自我表露行为。Norberg和他的同事发现,与网络信任不同,隐私顾虑只能影响自我表露的表面意图而不能决定真正发生的行为。

虽然隐私顾虑程度并不能影响自我表露行为,但是却能影响其他行为,比如隐私控制。研究发现,网络信任和隐私顾虑分别对网络扩展行为(他人联系动机)和隐私控制行为(自我保护动机)有正作用。也就是说,网络信任度高的人更容易在网上加陌生人为好友以扩展自己的社交网络;隐私顾虑程度高的人则更容易控制自己的个人信息只为特定范围的人所见。这一结果恰好验证了higgins和Murray et al.提出的在不确定性的情况下的两大动机理论。

(一)理论意义

本次研究有几个重要的理论贡献。第一,之前的研究已经指出了信任在人际关系、组织沟通和网上交易等情境下扮演的重要角色。本研究在一个新的网络情境(社交网站)下重新验证了信任在一个充满不确定性和危险性的环境下所起的重要作用。第二,正如之前的许多研究所发现研究重新验证了在隐私顾虑和真正的自我表露行为之间存在的差异。网络信任比隐私顾虑在网民真正的自我表露行为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第三,研究同样在社交网站这一新的情境下验证了higgins和Murray等提出的在不确定性的情况下的两大动机理论。根据自我表露的辩证理论(Dialectics theory),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交流者一直处于一种辩证性和动机性的矛盾和紧张焦虑的状态之中。一方面,他们希望能扩展自己的社交网络与更多的人交流(促进导向,他人交流动机);另一方面,他们也希望能够保护自己的隐私安全不受他人侵害(预防导向,自我保护动机)。这种矛盾的状态也体现在青少年在Facebook上与他人建立好友关系进行交流的过程中,尤其是他们的边界管理行为上。青少年通过不同的边界管理行为来实现不同的动机。他们通过网络扩展行为(加陌生人为好友)来实现与他人交流之动机,又通过隐私控制行为(将个人信息设为仅好友可见)来实现自我保护的动机。研究也证实了信任在促进导向的行为(如网络扩展)上以及隐私顾虑在预防导向的行为(如隐私控制)上的作用。

(二)现实意义

作为最可能发生各种网络犯罪的地方,对社交网站上青少年的自我表露行为及相关因素的研究,可以使人们更加认识了解青少年目前在网络上的安全状况,从而给家长、学校教育者和政策执行者提供线索。研究发现,青少年确实在社交网站上表露了许多涉及隐私安全的个人信息。但同时,他们并非处于完全被动的状态。研究表明,一部分青少年采取了一定的策略,比如,隐瞒谎报个人信息、对自己的页面进行隐私设置等来保护自己的安全。因此,如果家长或者学校教育者能让青少年了解到网络上存在的危险以及如果在网络上保护自己,青少年也会积极地采取措施来保护自己。

第6章 研究问题的提出

SNS网站在全球范围内的迅速蹿红,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对SNS网站的研究也成为网络传播研究的新热点。搜索国际学术期刊论文库,我们可以看到,近几年来关于SNS的论文数目呈直线上升趋势,尤其是2007年以来,对于各大SNS网站,尤其是Facebook、Myspace的研究显著增多。综观已有的SNS的研究成果(主要是英语类的国际期刊、会议论文)可以看到,绝大多数的研究是以英语类SNS网站为研究载体的,如Facebook、Myspace等美国的网站,对于其他语种的SNS网站或者是美国以外的SNS网站的研究很少。我们也注意到Facebook、Myspace等西方社会的主流SNS网站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互联网流量监测机构hitwise发布的2009年9月份的美国社交网站排名显示,Facebook(41.57%)、Myspace(21.52%)的市场份额远超其他同类SNS网站,而这两个站点在国内的用户数却远低于人人网(原校内网)、开心网(kaixin001)等本土SNS网站。,在日本、中国这样的东方社会的访问量却远不及本土的SNS网站。撇开语言因素,标榜“展现自我、开放”的Facebook、Myspace的西方SNS网站在东方社会是否会出现水土不服?是否存在着SNS的文化壁垒?SNS网站在东方社会是否会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路径?不同种族的人群在使用SNS网站方面是否会存在不同?不同的民族文化会孕育出不一样的社会,对于某种社会现象的研究,如果只是局限于某一个层面,势必会带来一些“偏见”,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性无法在这些研究中体现,由此对非英语SNS网站和美国之外的SNS网站的研究就显得很有必要了,尤其是在中国这样的关系社会中,而这也是本文的出发点之一。

本次研究以“使用与满足”理论和社会资本理论为基础,以大学生使用者为例,探讨SNS网站用户个人线上社会资本的获得问题。目前,国内对于SNS网站的研究以描述性研究为主,基本停留在对现象的讨论层面。因此,这将是国内少数基于SNS网站与社会资本领域的实证研究,相对于国外对于Facebook等SNS网站中社会资本获得与使用等相关研究而言,具有跨文化的意义。

第7章 概念界定

1.SNS(Social Network Sites,社交网站)

SNS起源于美国心理学家米尔格伦(Stanley Milgram)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六度分隔”理论,即“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6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6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以此为模型来计算,以世界人口67亿根据联合国的《2007世界人口状况报告》推算而来,是个概数。计算,理论上我们只要认识43~44个单独个体,就可以通过他们来认识世界上的任何一个人,中间所隔的关系层不会超过六重。SNS网站以拓展用户的真实交际圈为特色,满足了人们对于网络应用需求的变化。“认识熟人的熟人”的方式,每个个体的社交圈都能得到无限放大。SNS网站在时间和空间上补充了传统的交友方式,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研究数据显示,Facebook的用户每天在上面消耗的时间约为20分钟,三分之二的用户至少每天登陆一次。

对于SNS的定义,目前还没有一个很成熟的界定,在对现有的SNS网站及现有研究中对SNS的各种界定进行系统地回顾后,做出如下定义式的描述:“SNS是一种基于网络的服务,它允许用户(1)在一个有限制的(bounded)系统中建立一个公开的或是半公开的个人主页;(2)罗列与自己有关联的用户列表;(3)并允许反复查看自己的以及系统中其他人的关系列表。”基于这个描述,我们可以认为SNS网站至少应具备以下元素:

第一,独立的个人主页。在SNS网站中,每一个用户都有一个独立的个人主页、个人的基本资料(姓名、年龄、所在地)、兴趣爱好、照片、自我描述等内容都可以在个人主页中得以体现,一些网站还允许用户将第三方开发的应用程序也放在个人主页中。

第二,清晰的好友列表。SNS网站的系统中会自带一个好友列表,这张列表会把用户在该系统中的所有好友以清单的形式(照片+姓名)罗列出来,并按照其所属的网络/个人特征进行分类。与MSN、QQ等IM工具不同的是,SNS网站中的这个好友列表是可以为其他人所查看的,网络中的每一个人都可以去查看其他人的交友情况,从而实现“认识朋友的朋友”。

通常SNS网站还会自带一些即时通讯类工具,如站内信箱和IM(如校内网的校内通)以及留言评论等功能,以方便网站用户之间的联系。用户可以通过SNS网站进行网络聊天、视频分享、音乐共享、博客、播客、游戏等社交活动,从而实现个人数据处理、社会关系管理、信息共享,对特定的人群发布自己的信息,拓展自己的社会性网络。随着SNS网站的走俏,也有一些网站、BBS在自身网络架构的基础上加入SNS特性,如用户开始拥有独立的个人页面,在上面同样可以实现展示自我的功能,而用户在该站点的好友也可以为其他用户所查看。这类的网站虽然具有SNS的特性,但其SNS功能的存在是为其主营业务服务的。本文中所指的SNS网站是狭义范围的SNS,是指基于六度分隔理论,以社会网络的拓展为基础的专业站点,且具备以下三个要素:一是有公开或半公开的个人主页、二是有公开或半公开的个人交往信息;三是有用户的关系列表。

2.社会资本(social capital)“社会资本”的概念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在社会网络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关于社会资本理论的缘起,还有另外一种说法:有学者认为,“社会资本”的概念最初是由经济学的“资本”概念演变而来,最早是作为经济学术语出现的,与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并列成为经济发展的三大要素。而马克思也曾在《资本论》中提过“社会总资本”,指代的是与“个人资本”相对的无数个别资本的综合。而雅各布斯在《美国大城市的存亡》一文中将城市“邻里关系网络”界定为社会资本。,其直接的理论来源是格兰诺维特和林南等人关于个人社会网络与其拥有的社会资源的关系的研究。上世纪90年代以来,这个概念同时受到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多个学科的关注,很多学者从自身学科的角度出发研究社会资本,以解释现代社会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社会资本甚至被看成是解决当今世界社会矛盾的“第三条道路”。

自布迪厄和科尔曼以来,比较有代表性的社会资本概念指的是个人通过社会联系获取稀缺资源并由此获益的能力,这里的稀缺资源包括权力、地位、财富、资金、学识、机会、信息等。当这些资源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变得稀缺时,行动者可以通过两种社会联系获取(access):其一是社会联系是个人作为社会团体或组织的成员与这些团体和组织所建立起来的稳定的联系,个人可以通过这种稳定的联系从社会团体和组织获取稀缺资源。对于这种“社会成员关系”所形成的社会资本,政治学者比较重视,其代表人物就是普特曼(Robert putman)。其二是人际社会网络,与社会成员关系不同的是,进入人际社会网络没有成员资格问题,无须任何正式的团体或组织仪式,它是由于人们之间的接触、交流、交往、交换等互动过程而发生发展的。社会学者重视社会网络以及个人由社会网络获取社会资源的过程。格兰诺维特(Mark Granovetter)曾在两篇论文中分别阐述劳动力市场的信息如何通过社会网络而传播,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是如何经过社会网络而建立、巩固和发展的。

杜克大学的林南认为,资源是“在一个社会或群体中,经过某些程序而被群体认为是有价值的东西,这些东西的占有会增加占有者的生存机遇”,个人可以利用的资源有两种:个人资源和社会资源。个人资源指个人拥有的财富、器具、自然禀赋、体魄、知识、地位等可以为个人所拥有的资源;社会资源是个人通过社会联系可以获取的资源,如权力、财富、声望等,这种资源存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之中,必须与他们发生交往才能获得。在社会资源理论的基础上,林南提出了社会资本理论,一种“行动者在行动中获取和使用的嵌入在社会网络中的资源”。这些资源的获取和使用都取决于行动者,只有当个人意识到这些资源的存在,意识到他们拥有或能够获取这些资源,他们才能将这些关系和资源资本化。本文研究的是互联网中个人的社会资本问题,是一种微观层面上的社会资本研究,借鉴林南的研究将社会资本定义为“在目的性行动(purposive action)中被获取的和/或被动员的、嵌入在社会结构中的资源”。这是目前社会资本的概念界定中最为综合的,也是本文的“社会资本”问题的研究起点。

3.使用与满足理论

使用与满足理论(Use and Gratification Theory)认为,人们会根据自身的需要来选择和使用媒体,媒体交流中的目的性明确,同时也可以有其他选择来满足自身的需要。这一理论的提出扭转了原有的单一的受众观,开始站在受众的立场上,通过分析受众对媒介的使用动机和所获得的需求、满足来考察大众传播给人们带来的心理和行为方面的效用。

卡茨在多年研究的基础上,将整个媒介接触行为分解为“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媒介期待→媒介接触→需求满足”四个步骤,这一模式成为后期“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基本模式,后来日本学者竹内郁郎在卡兹等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这一模式进行了补充和发展,在原有模型的基础上提出实际媒介接触行为的发生需要两个条件:媒介接触的可能性和媒介印象。“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基本模型

(1)人们接触使用传媒的目的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这种需求和社会因素、个人的心理因素有关;

(2)人们接触和使用传媒的两个条件:a.接触媒介的可能性;b.媒介印象即受众对媒介满足需求的评价,这种媒介印象或成为评价是在过去媒介接触使用经验基础上形成的;

(3)受众选择特定的媒介和内容开始使用;

(4)接触使用后的结果有两种:一种是满足需求,一种是未满足;

(5)无论满足与否,都将影响到以后的媒介选择使用行为,人们根据满足结果来修正既有的媒介印象,不同程度上改变着对媒介的期待和评价。

第8章 研究问题与假设

本研究以SNS网站使用者个人社会资本的获得为主题,研究的分析单位(unit of analysis)是个人,也就是SNS网站的使用者,属于个体层面的研究,将综合考虑个人的能动性、结构特性、外部环境及制度因素所发挥的作用,主要考察个体特征及其使用行为如何影响个体网络社会资本(online social capital)的获得。全文主要基于以下思路:个人对沟通技术(如Email、IM等)的使用会影响该个体的社会网络结构,从而影响其社会资本的获得能力。

SNS网站作为一个人际沟通平台,整合了Email、IM(即时通讯工具)、博客等多种网络人际互动工具,个体在SNS网站中与其他社会成员发生互动形成各种关系,进而形成个人层面的社会资本的积累。与互联网中的其他媒介类型相比,SNS网站整合了多种网络沟通工具,在同一个平台中实现多种类型的网络沟通方式,从而可能会形成新的社会资本的获得模式。此外,中国社会的人际交往关系与西方社会有着很大的不同,相对于西方的低情境文化来说,中国的关系社会更注重“关系”的建立与维系,在这样的社会情境中,SNS网站将会发挥怎样的功效?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当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得到满足以后,社交需求等较高层次的需求就开始成为自身行为的主要动因。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现代人的工作压力日益增大,随之而来的是由于社交时间的缩减所带来的社交方式的贫乏。人际交往成本主要有经济成本、精力成本、时间成本、风险成本,而SNS网站的使用者可以以较低的成本,打破过去因为时间、空间和成本的局限而受到限制的人际交往诉求,实现人际交往范围的扩大,有效降低了日常关系建立、维护的沟通成本。SNS网站的盛行,尤其在都市白领人群中的迅速普及,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这样一个问题:SNS网站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使用者的需求,但满足的哪一部分人的哪些需求呢?

CNZZ测评结果显示,用户登录SNS站点的85%的操作次数和91%的有效操作时间花费在参与娱乐互动或游戏中,娱乐需求已经成为国内SNS网站的主要功用之一。CNNIC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也指出,SNS游戏(社交类游戏)在2009年迅速崛起,其依靠人际关系基础和操作简便的特性为网民进入网络游戏领域建立了良好的登陆平台。有研究指出,目前我国SNS网站中最为热门的页面游戏通过创造虚拟价值,满足了用户的“成就感”,转移释放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压力,成为用户“宣泄”的虚拟场所。对于SNS网站使用的不同模式(以交友互动为主VS以游戏娱乐为主)对于用户的社会资本的获得的影响如何?

在Web 10时代,互动行为的匿名性是网络社会与传统社会的主要区隔点,通过互联网认识的互动双方之间的关系基本不受现实中双方的社会地位、社会角色等社会特征的社会规范和角色期待的制约(如果有的话,已经内化于互动双方的人格结构中,成为其情感结构的一部分),网络社会中的双方不再有“身份感”,而是简单的“情感人-情感人”的关系。然而这一“匿名性”在SNS网站中被再次颠覆,标榜“真实性”为特色的SNS网站,将传统社会中的人际网络关系复制到网络空间中,个人在传统社会中的社会地位、社会角色等属性也随之带入。但这种复制又不是完全等同的,在SNS网站中,使用者可以更为有效地管理个人印象,有选择地披露个人信息,从而有可能比在线下的时候更容易获得相应的社会资本。在新资本理论中,行动或选择已经作为一个重要因素出现。不同个体的选择的有效性和范围存在着不同的约束,新资本理论强调个人行动与结构位置在资本化过程中的互动。在对社会资本运作的研究中,林南提出个人在结构中的位置(position),如权威或管理地位,与个人在网络关系中的位置(location),如结构洞,这两者对于个体社会资源的获得很重要。根据已有的文献,我们知道现实生活中社会资本的获取能力受个人的社会地位、其所处的结构性位置与社会网络等因素的影响,社会群体(性别、种族)由于其优势或弱势的结构性位置与社会网络,而对社会资本有不同的获取能力。以上这些结论都是在现实生活中研究获得的,这些影响因素在互联网中是否会有改变?网络的特性(如去中心化)是否会改变原有的影响因素的权重,从而影响互联网中社会资本的建构模式呢?

已有的研究指出,寻求归属感是人类互动的基本准则,寻求亲和力也是人类的普遍行为Bell和Daly提出,人们为了获得他人对自己的喜欢和欣赏,愿意花费相当可观的精力。很多研究显示,归属需要是人际互动中非常重要的社会动机之一,它可以刺激更为积极的社会互动和社会关系上的回报。同时,对于某些领域的排斥性恐惧,如人际焦虑、不自信、不确信和害羞等情绪,将会减少人际间的交流的可能性,导致消极的社会后果。在互联网的人际互动过程中,合群动机引领个体建立并维系与自身相关的印象,参与各种在线活动,如在线聊天、约会和自我表露等认为,网络媒介的使用者有着更多的合群动机来寻求和交换更多的个人信息,也更为主动地去评价他人。Gibbs等人检验了在线约会网站中目标与在线的自我呈现之间的关系,发现相关动机与使用者的在线的自我表露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然而,一些学者也发现回避性社会动机与互联网使用之间存在正向关系Leary提出,人际焦虑的人为了减少可感知的社会风险,会把他们自我呈现的情境局限在可控范围内,基于网络传播可感知的控制特性,这类人会更倾向于把兴趣转向网络,以此满足自己的社会需求和亲密性的需要有着回避动机的人会比那些没有回避动机的人更倾向于在线的社会互动,因为与面对面的交流相比,他们在线的时候能更好地感知他们的自我呈现效果。

基于已有的文献材料,可以假定用户使用动机、SNS网站的使用行为、用户的社会资本存量和在线社会资本的获得之间存在如下相关关系:

h1:用户使用动机(归属需要、排斥恐惧)与SNS网站使用行为之间存在相关性。

h1.1:归属需要需求与(a)SNS网站的使用强度、(b)SNS网站的使用偏好、(c)SNS网站的社交性使用预期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h1.2:排斥恐惧需求与(a)SNS网站的使用强度、(b)SNS网站的使用偏好、(c)SNS网站的社交性使用预期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h2:SNS网站的使用行为与用户线上社会资本的获得之间存在相关性。

h2.1:SNS网站的使用偏好与(a)跨越型社会资本、(b)紧密型社会资本的获得存在正相关关系;

h2.2:SNS网站的使用强度与(a)跨越型社会资本、(b)紧密型社会资本的获得存在正相关关系;

h2.3:SNS网站的社交性预期与(a)跨越型社会资本、(b)紧密型社会资本的获得存在正相关关系;

h2.4:SNS网站中的在线好友数与(a)跨越型社会资本、(b)紧密型社会资本的获得存在相关关系;

h2.5:SNS网站中的日均在线时长与(a)跨越型社会资本、(b)紧密型社会资本的获得存在相关关系;

h2.6:SNS网站中好友的组成情况与(a)跨越型社会资本、(b)紧密型社会资本的获得存在相关关系,(1)在SNS网站中新朋友比例较高的人,可获得的跨越型社会资本更多;(2)在SNS网站中老朋友比例较高的人,可获得的紧密型社会资本更多。

h3:先赋资源(结构位置所带来的社会资本存量)较好的人,在SNS网站中能够获取更多的社会资本。

h3.1:人际沟通的主导力与(a)跨越型社会资本、(b)紧密型社会资本的获得存在相关关系;

h3.2:人际沟通的同理心与(a)跨越型社会资本、(b)紧密型社会资本的获得存在相关关系;

h3.3:人际沟通的适当性与(a)跨越型社会资本、(b)紧密型社会资本的获得存在相关关系;

h3.4:个体在线下的社会实践参与情况与(a)跨越型社会资本、(b)紧密型社会资本的获得存在相关性,(1)在学校中担任有职务的人,比其他人更容易获得跨越型社会资本;(2)参与社会实践较多的人,比其他人更容易获得跨越型社会资本。

h4.1:性别与线上社会资本的获得存在相关性,女性更容易获得紧密型社会资本,而男性更容易获得跨越型社会资本;

h4.2:个体就读的年级与线上社会资本的获得存在相关性,高年级的学生比低年级的学生更容易获得线上社会资本。

h5:个体网络媒体的接触偏好与SNS网站使用行为之间存在相关性。

h5.1:(a)交流沟通类、(b)信息获取类网络工具的使用行为与SNS网站的使用强度之间存在相关关系;

h5.2:(a)交流沟通类、(b)信息获取类网络工具的使用行为与SNS网站的使用偏好之间存在相关关系。

第9章 研究过程

本次研究是一个个体层面的横向研究,以问卷调查为主要的资料搜集手段。调查抽样的样本框为南京大学仙林校区。该校区聚集了南京大学本科一年级到三年级的近万学生,涵盖了学校的所有院系。笔者所采取的抽样方法为:先对每幢楼的宿舍进行随机抽样,然后对所抽中的宿舍的人员进行全员填答。这样,理论上覆盖了绝大多数的学生群体。

南京大学仙林校区的所有学生都聚集在1~5幢学生宿舍楼中,以宿舍楼为单位,按照宿舍编号进行随机抽样。被抽中的宿舍,原则上是全员答卷,当然不排除有一些人外出不在或者拒绝答题的,因此在宿舍数方面要有一定的放宽。本次抽样拟发放问卷600份,考虑到人员外出等情况,将每个宿舍的合理填答人员数定为2~3人,每幢楼抽取的宿舍数为48个。问卷于2009年11月10日印刷完毕,11月11日开始在南京大学仙林校区各学生宿舍中发放。

截至2009年11月23日,发放到仙林校区的问卷已全部收回,共收回问卷550份,其中SNS网站使用者的问卷为529份,非SNS网站使用者的问卷为21份。对所回收的问卷进行初步检查,并在录入资料时进行仔细检查衡量,对不合格的问卷进行剔除。最后共得到有效问卷484份,占总发放问卷的80.7%,占回收问卷的88%。

第10章 数据呈现

鉴于本研究的主要变量是通过量表进行测量的,而这些量表又是通过文献探讨和本研究的具体情况确定的,因此需要先对本问卷所涉及的若干量表的信度和效度(reliability &validity)加以检验。

1.信度检验

在信度方面,本研究采用Cronbachs Alpha(即α值)来加以检验,问卷的α系数在07以上,具有可信度。本次研究中各个分量表的可信度在068到088之间,属于可接受范围内。

即去掉一个题项后量表信度的变化情况。结果发现,上述量表中两个信度比较低的量表,即用户使用动机和社会资本,都存在题项被去掉后,量表的信度反而提高。

2.效度检验

在本次研究中,我们通过因子分析(factor analysis)对相关概念之间的这种区别效度进行检验。由于我们对各变量量表的确定,一方面是基于对大量相关文献的探讨,因此,理论上的合理性应该不成问题;另一方面,基于对各概念在本研究中的含义作了具体考虑,因此,实际观测上的合理性也能得到保证。由此,我们对各量表效度的检验,将主要集中在内部效度的检验上。

(1)社会资本量表的因子分析

本次研究中,社会资本量表的KMO值为0.869,KMO值足够大,适合进行因子分析;而Bartlett球形检验值为1467.921(自由度为105),p=0.000,达到显著,说明总体的相关矩阵间有共同因子存在,即社会资本量表是适合做因子分析的。

量表共有15个题项,在整体可解释的变异量方面,经主成分分析法抽取后,得到未经转轴的整体解释变异数,抽取特征值大于1的共同因子,共有4个。从碎石图也可以看出第5个因子以后,坡度线趋于平坦,显示保留4个或5个因子是适当。本研究参考这两项结果作为挑选共同因子的判断依据,抽取出4个因子。经最大变异法转轴后,4个因子的特征值分别为2.42,2.10,1.83,1.72,可解释的变异量分别为:16.13%,14.00%,12.21%,11.48%;这4个共同因子可以解释的总变异量为538%,达到因子分析标准。

转轴的主要目的在于重新安排题项在每个共同因子的因子负荷量,题项在所属的因子层面依照因子负荷量的高低排序,即为转轴后的因子矩阵。为使共同因子更易于被辨识,表2中仅保留各题项中因子负荷量的较大值。

Component12346通过与SNS好友的交流,让我对周围发生的事情更感兴趣了0.7437让我学得自己与这个世界是关联的0.7339让我更希望去尝试一些新鲜的东西0.6952我可以得到最新和最流行的资讯、话题0.4918好友会在必要的时候帮助我0.7649与我沟通的人多数跟我有着相似的信念、兴趣0.6035如果我需要做一些重要决定,可以找到人商量0.5360.5113与好友们的联系越多,我自己接触新闻的频率越低0.6214我希望能跟与我不同的人交流0.4160.5811在SNS网站中,我乐于去帮助别人0.5444当我感到孤单时,可以找人谈心0.4700.4883有一些人可以在我需要的时候帮我解决问题0.4210.4382我乐意去花时间在一些群组活动中0.4146如果我急需钱,可以找到人来帮我0.7871在SNS网站中,我可以得到新的工作机会0.698Extraction Method: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Rotation Method:Varimax with Kaiser Normalization.a.Rotation converged in 5iterations.根据因子分析结果,本研究的量表具有不错的建构效度,社会资本量表共抽取出4个共同因子,分别命名为“社会资本的外向性”、“社会资本的同一性”、“社会资本的互惠性”、“社会资本的资源性”,分别代表社会的两个维度:跨越型社会资本(Bridging Social Capital)和紧密型社会资本(Bonding Social Capital)。

(2)SNS网站使用行为的因子分析

本次研究中,SNS网站使用行为各题项的KMO值为0.773,KMO值达到进行因子分析的标准;而Bartlett球形检验值为946.168(自由度为66),p=0.000,达到显著。

调整后的量表有12个测量题项,在整体可解释的变异量方面,经主成分分析法抽取后,得到未经转轴的整体解释变异数,抽取特征值大于1的共同因子,有3个。本研究同时参考可解释的变异量和相应的碎石图,将这两项结果作为挑选共同因子的判断依据,抽取出3个因子。经最大变异法转轴后,3个因子的特征值分别为2.670,2.129,1.235,可解释的变异量分别为:22.25%,17.74%,10.29;这3个共同因子可以解释的总变异量为50.29%。转轴后的因子矩阵。

(3)结构位置带来的社会资本的因子分析

本次研究中,结构位置带来的社会资本各题项的KMO值为0912,KMO值足够大,已经达到进行因子分析的标准;而Bartlett球形检验值为2282235(自由度为190),p=0.000,达到显著。

量表共有20个题项,在整体可解释的变异量方面,经主成分分析法抽取后,得到未经转轴的整体解释变异数,抽取特征值大于1的共同因子有3个。本研究同时参考可解释的变异量和碎石图,将这两项结果作为挑选共同因子的判断依据,抽取出4个因子。经最大变异法转轴后,4个因子的特征值分别为3.561,3.354,1.513,1.369,可解释的变异量分别为17.806%,16.771%,7.564%,6.847%;这4个共同因子可以解释的总变异量为48.99%。转轴后的因子矩阵。

我要使我与他人的交谈进行顺利0.62518我以符合情境要求的方式行动0.5976我展现对会谈的投入,无论是言辞上或非言辞上的0.56511真正的了解他人意味着扮演那人的角色,并感受他所感受到的0.56312我借由对他人反映他们的想法和感觉,表达我对他们的了解0.5139控制交谈以我要的方式进行,对我而言是很简单的0.71515我达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