芈月成长笔记(下册)(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4 01:47:06

点击下载

作者:彭娇妍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芈月成长笔记(下册)

芈月成长笔记(下册)试读:

前言

我是大秦国的王太后芈月,是秦惠文王的八子、秦昭襄王的母亲。是你们无比崇拜,并且一直争论不休的那个女人。

或许,你会惊讶于我的存在,还会好奇地问我:“你不是生活在数千年前的王宫里么,怎么会有如此闲暇,肯走下王位,来到我们这里,与我们如此亲密地对话呢?”

的确,你与我,一为远古,一为现代,彼此相隔千载,距离实在是太过遥远。其实,不论何时何地,你与我,昨天与今天,都只是不同的历史时空里,被光阴重复的相似过往。

春秋战国,是一个纷争四起,人人都想将对方吞没,人人都想将对方据为己有的混乱年代。作为秦国的王太后,大秦国实际的掌权者,除了我的丈夫秦惠文王、我的儿子秦昭襄王,几乎每一个人都要虔诚地匍匐在我的脚下,尊称我为王太后,与我笑脸相迎,对我无限地顶礼膜拜。

每一天,每时每刻,我都被形形色色的人包围着。我虽是别人命运的主宰,决定着他们的一切。可是,在他们的内心里,作为女人的我,却因为从事了他们所从事的事业,成为了他们眼里的沙。

在男人眼中,女人不过是他们的一件衣裳,可以随意丢弃、随意送人,是可以任意蹂躏的附属之物。就连他们使用的文字,也充满了对女性的歧视。例如,古文字篆书中的“淫”字,起首的偏旁便是个“女”字,意为万恶的淫,罪在女人。而这一切,却是淫了女人的男人们强加给我们的。

不论我做如何努力,也换不来他们的一丝笑脸。他们理所当然地享受着我的赠予,却依旧在内心对我无比鄙视。他们骂我狠毒,说我妩媚惑主,并称,我身为女人,不该如此堂而皇之地涉足本属于男人的天下。更有甚者,为了既得的利益,亦在无时无刻不在设法要取了我的性命。因此,我的生活如履薄冰,稍稍的疏忽,我便会跌下万劫不复的深渊。

对于别人的非议,每每闻之,我只能一笑了之。为了保证我的儿子嬴稷能坐稳王位,人民利益不受损害,大秦的疆土不被诸侯列国掳掠,秦国能早日东出天下,我只得使出浑身解数,舍弃一切不该拥有的,用尽心思地与他们周旋。

其实,每一个人,贵为人主也好,贱若蝼蚁也罢,都有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只是,这条路不论坎坷还是平坦,都要靠自己来走。

女人如水。

女人,有水一般的柔情,更有海一般的博大。

这个世界如果没有女人,只剩下男人,生活便是寡淡的。人类的繁衍、社会的进步,亦将无从谈起。

自打降临人世,我们的生命便在父母的时刻关注下成长;后来嫁作人妻,成为人母,我们的生命便一分为二,一半留给父母,另一半则倾注于丈夫和我们的儿女身上。当我们为之付出了青春,耗尽了年华,也如消逝了水分、即将凋零的花朵一般,容颜不再了。

在时光的砥砺下,曾经的我已在岁月的轮回中化作一粒尘埃,成为时光的轮轴上一个小小的印痕。

为了你们不再重复我曾走过的老路,更加自强、自尊、自爱,所以,我想和你们聊一聊,聊一聊在那个以男人为主宰、处处是蛮荒、遍地是诱惑的混沌世界里,我是如何安身立命的。砥砺邪毒——欲治天下,便要立足根本

成功地弱了楚,并使楚怀王成了秦国的阶下囚,秦国东出的步伐便更进了。

只是,物换星移,时光一如永不回头的流水,载去了青春,冲走了我们的锦绣年华。此际的朝堂,经过不断整合,终于归于平稳了。可是,曾经在咸阳宫里叱咤风云的人,也在一个一个地离我而去。

比如,我的恩公张仪。大王离去后,继承王位的武王因一直对张仪不满,加之群臣们也纷纷附和,以及齐闵王不拿住张仪誓不罢休的逼迫下,张仪不得不出走魏国。而在魏国不到一年,张仪便因年老体衰,死在了任上。

还有一直视我为眼中钉的惠文后。当嬴壮和嬴雍因叛乱被正法以后,惠文后的整个世界便垮了,从此不吃也不喝。

我虽然对惠文后以往的所作所为倍加憎恨,但是,同为女人,同样在命运的摆布下品尝着同样的苦果,使我对她的遭遇深感同情。

昭襄王登上王位之前,我特地来到惠文后的住处。我对她依然以姐妹相称,并请她放下所有的仇怨,再回咸阳宫去,与我一道并称太后,帮助大王完成他未竟的事业。

对于我的好意,惠文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可是,名利对于一个失了丈夫、又接连失去两个儿子的女人来说,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

此后,当昭襄王顺利登上王位,我以秦国王太后的身份出使楚国时,万念俱灰的惠文后在她的寝宫,用一尺白绫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死时,不足三十岁。

还有一直被我和孩子们尊敬的庶长嬴疾,也在动荡的朝堂渐趋平稳时,因为年事渐高,加之体弱多病,渐渐地退离朝堂。

故人在一个一个地离去,咸阳宫再也见不到昔日的繁华了。

不管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团队的成功,不仅要有广袤的疆土、强大的武器、崇高的信仰,更要有严格的组织,以及高端的“智囊”。

对于秦国而言,嬴疾和张仪就是它的“智囊”。秦国因为有了他们,才会由弱变强,由最初的位于六国之末,成为今天能与楚、魏、韩等强国抗衡的强者。

曾经,我只是秦国的一名嫔妃,一个在大王的臂膀下生活,不知其烦忧、不知何为劳苦的懵懂女子。可是如今,当我站在秦国王太后的位置上,要用一双纵观世界的眼睛来俯瞰天下,并要为秦国子民的安居乐业而费尽神思的时候,才真正体味到,贤能的人对一个国家的发展是何等的重要。

贤能的人,是一个国家最宝贵的财富,是大秦国东出天下战略中的第一资源。管理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团队,仅靠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

秦孝公在位时,任用贤士商鞅进行变法,通过在全国开展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统一度量和建立县制等发展策略,使得秦国的经济得以飞速发展,秦国的军队和战斗力由此增强,并一度发展成为当时列国中最富强的国家之一。

蓝田的战场上,因为在丹阳战场上的大败,发誓要报仇并挽回面子的楚军,在最初的阶段勇猛异常,并攻克了秦国的天险武关,打通了通往秦国都城咸阳的通道。秦军损失惨重,仅仅十五天时间便被楚军斩杀九万二千余人。次年,在与楚将熊彪作战时,向寿大败,损兵十万余人。

秦军接连失利,到了生死存亡最为关键的时刻。但是,秦军意志坚定,同仇敌忾。为了鼓舞士气,增强将士们英勇作战的决心,秦惠文王带着太子荡、诸公子、国相张仪、大将魏章、甘茂、司马错等到前线,集体督战。同时切断了楚军的后路,并面临着全军覆没的危险。

在强大的意志面前,楚怀王及魏、韩等国方才认识到,秦军是不会被他国轻易击败的。因此,楚军不得不秘密撤兵,连夜拔营撤退至咸阳的数百里之外,并向秦国割地求和。

在与齐、楚、魏、韩、赵、燕等国不断的战役中,仅有高强的武功,而无完备的作战方略,即便拥有再强大的武器,到了战场也只是一盘散沙。昭襄王的朝堂,纵使宫殿修建得再高大,宫中的陈设再奢华,没有一个贤德的明君,没有贤臣的辅佐,国家也不能长久。

四季轮回,草木一秋。如今,曾经数度挽救秦国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张仪不在了,曾经在战场上叱咤风云的庶长嬴疾也年事已高,再无往日的精力了。如今的秦王宫,虽然有穰侯魏冉、华阳君芈戎、泾阳君公子芾、高陵君公子悝、宰相向寿等分别把持着。但是,此际的秦国,大王新立,百业待兴,臣工的管理、对外的征战等,一切都还未步入正轨,秦国依然如同一个初生的婴孩,在蹒跚学步。

为了国家的安稳、国力的强盛,身为王太后的我,一面带着笑靥,继续假意地与列国的诸侯们“明枪暗箭”,一面用一颗带着沧桑的心在抚平秦国的创伤,力图让秦国的国力更加强盛。

除了刚刚封赏的“秦国四贵”,秦国的各方力量依然薄弱。对此,因循秦孝公、大王广纳贤良、开门纳谏之举,我令昭襄王、穰侯魏冉、泾阳君、华阳君、高陵君等在列国间广纳贤良,并且要求他们,不论贵贱、不论男女、不论来自哪个国家,只要肯到秦国来,并能为秦国所用,秦国一律欢迎。

一时间,贤明之士纷纷云集于秦国的朝堂,秦国不论是市井街头,还是宫墙之内,均是一片欣欣向荣的繁华景象。

因为秦国暂时的繁荣,渐渐被洗去往日的冰冷、血腥的咸阳宫里,也开始有了漫漶的丝竹之声。

这些乐声悦耳动听,既有楚国的巫舞,也有魏国的采桑舞,还有卫国乐师师涓曾经弹奏过的“靡靡之乐”。

对于一个整日在严肃的朝堂上与男人们论政天下,以及热闹的朝会之后,再次在清冷的后宫里面对无尽孤独的我而言,有这样好看的舞蹈以及动听的乐声相伴,身心是放松的,精神也倍感愉悦。

起初,我也和宫里的人一样,饶有兴致地欣赏着,高兴时,我还会加入其中,与他们一同唱和。可是,我却渐渐地发现,因为我和昭襄王的喜爱,这样的乐声不仅出现在我的后宫,就连我新近封赏的“四贵”也在纷纷效仿,并且大有往坊间百姓中蔓延开来之势。

坊间的百姓因见朝中的人只喜笙歌,不理国事,便也不再练习拳脚武功,开始投其所好地遍寻美女,遴选乐师,进献给魏冉等朝中权贵。

其实,这样的喜爱与附和,这种臣子与百姓之间的交往,换作秦国已百业丰盛、国力强盛的时候,也无伤大雅,无碍他人,亦不失为一种官者亲民的表现。但是,此际却不同,此际的咸阳宫是一个刚刚组建起来的朝堂,其政权还需要进一步巩固,在诸侯列国中的地位还需进一步提高。

人生,不只是有安逸享乐;列国之间的彼此征讨,不仅是为了图一时之欢;大秦国历经数载而不懈努力一统天下的夙愿,更不只是为了逞强做大。进一步巩固秦国的基业,还秦国的子民一个富足太平的生活,才是我们努力的最终目标。

但是如今,刚刚被封了赏,且在与魏、韩、齐三国交战的战场上小胜的他们,因为没有他人的侵扰,似乎已经开始满足于眼前的安逸了。

他们有的甚至还认为,在自己的合力之下,成功扳倒了嬴壮、嬴雍,以及秦国的故旧势力,将秦武王的朝堂成功地取而代之了,那属于他们的秦国,未来也是天下太平的。

只有真正坐在王的位置上,担负起王的责任,才能真正体味为王的劳苦。不当家,永远不知柴米油盐的精贵。不经一番历练,永远不知成功的道路铺满了荆棘。

同列国的征讨,不仅要有强大的军事作战技能作支撑,更要有充足的后勤补给。比如,粮草的供应、武器的制造、战马的驯养、铠甲的缝制等,均需要秦国各方力量的全力配合。

为了杜绝不良的习气在秦国的朝堂以及王公权贵间蔓延,防止我们走嬴壮、嬴雍的老路,我不得不采取措施,严厉整顿朝堂纪律。

昭襄王登位后不久,秦国便取消世卿世禄制,在全国实行军功制,改官吏世袭为论功行赏,即杀一个敌人取一个人的人头,便奖一级军功。为加强中央集权,实行编制户口,加强刑罚;鼓励发展农业,奖励生产;为巩固地主阶级统治,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推行县制;统一度量衡、货币和车轨制度;大力整顿社会风俗,强制推行一夫一妻的小家庭制度,并规定父子及成年兄弟不得同居一室,到成年还不分居的,加倍征收户口税。点兵沙场——业精于勤,勤而能奋

昨夜,我做了一个梦,梦见小小的我,在如墨的黑暗里依偎着一堵高高的墙,墙缝里射来一缕橘色的光。一如我是那个家境贫穷的少年,在借着富有邻居家每夜燃起的烛火勤奋苦读。

之所以如此用心地“凿壁偷光”,只因他家境贫寒,酷爱学习,且从不因自己掌握了些许知识便就此满足。因为不懈地努力,少年终成一代经学大儒,并历任博士、给事中、光禄大夫、太子少傅、御史等官职,且造福一方。

其实,不论是梦里,还是醒着,我都愿自己是那个借光的少年,学有所成,学能所成。

有人说,女人过于强大,便会挡住男人的光芒,使其倍感压力;而女人太过柔弱,又会使男人失去征服的欲望,没有了吸引力。

这样的妄语,其实都是站在男人的角度而言的。在男人的眼中,身为女人的我们只是男人的附庸,要一切以男人为中心,唯男人的喜怒哀乐而低眉行事。

不论男女,我们生命中的每一天,走的每一步路,都是一个战场。战场上的对手,别无旁人,唯有自己。我们要战胜外界的眼光,战胜心底的慵懒,战胜思想的懈怠。

我的前半生依靠的是男人,因为有了大王嬴驷,我才能步入王宫;有了武王的意外驾崩,以及嬴疾、魏冉等人的鼎力支持,我的儿子才能坐享王位,我也由此成为人主。诚然,你们也可以如我一样,嫁一个富有且至高无上的王,拥有无比优越的物质环境,可以不为生计奔波劳苦。但是,我们也不能因此空等别人给我们幸福,更不要奢望天下会有免费的午餐。成功不会主动找上门来,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要想成功,勤奋、努力才是唯一的路。

这条路,没有任何捷径可走,唯有脚踏实地一步一步踏实前行。在这个过程中,你会感到孤独,遭到他人的嘲讽、误解,有各种各样的诱惑企图击垮你的意志,甚至还有来自外界的种种威胁阻止你前行。但是,只要你有明确的定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追求什么,不轻易地说放弃,胜利的曙光就会照亮你的行程。

只是,我们终究是尘世的俗人,面对的诱惑实在太多,以至于最初的我们是信心满满,到了最后,我们却常常容易被琐碎的事所缠绕,在困难面前停滞了前进的脚步。

这时候,你需要做的是努力的坚持,强迫自己走下去。当未来的某一日,你的努力得到别人的认可,并被世人或社会所需要时,你身上就会散发出无穷的底气、气度和魅力。此时,你再回过头来看自己走过的路,看自己曾经面对的困难,其实也不过如此。

少女时代,我的家由富变贫,还在族人的勒索下,被迫流落街头,险些成为落魄的乞丐。为了重振家业,我不得不拾起母亲的茶篓,在长江岸边的山麓上,顶着炎炎烈日,与茶农们一道在田间采茶制茶。但是,每一个日落的黄昏,当辛勤了一天的人们都已睡去的时候,我却在灯下苦读,读我喜爱的《经》《史》《子》《集》。或者乘着人们闲暇的空当儿,在老博士官那里学习作诗、学写婉转流长的楚国文字。

因为是女儿身,我上不得战场,作为长姐的我便把照顾好母亲、教育好两个弟弟,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打理好自家的茶园,维持家的生计当作战场。

家道中落,我们姊妹又饱受族人的欺凌,无助的我们常常抱头痛哭。那时,我只祈盼我的亲人好好地活着,尽管饥寒交迫,但只要大家彼此相拥活着便好。

通向成功的路充满坎坷,布满荆棘。每一个成功者的背后,都有一段心酸的往事,和一段痛苦的付出。“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为使自己信心不倒,我便把这句话当作我前行的明灯,一次又一次在心底默念着。

此后,在命运的捉弄下,我阴差阳错地成了“楚国的公主”,被远嫁到秦国,成了大王的王妃。再后来,武王举鼎意外身亡,嬴稷在庶长嬴疾等人的拥戴下继承王位,我则成了有史以来的第一位王太后。

名利本是身外物,再有能耐的爱人也给不了你存在的价值感,再有心机的助手也无法为你赢得别人的尊重。我之所以能有今天的侥幸,成了秦国的王太后,是因为有太多的偶然,诸侯列国之间有太多的算计。

生存的战争永远不会结束,所以我们必须不停地努力,通过自身的行动来实现自我的价值,赢得社会的认可和他人的尊重。

起初,在这个以男人为主宰的朝堂上,人们对我的存在是不屑的。他们认为,我和我的儿子之所以能走到今天,是因为仰仗着先王、想要插手秦国内政的赵武灵王、燕昭王,以及我的兄弟、族人们。而这些都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我长着一张好看的脸。

故而,朝中的老臣们在我们孤儿寡母面前总是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要么对我们不理不睬,要么以国事或家事为由,对我们步步相逼。以至于昭襄王的每一道诏令都成了一纸空文,那个曾经令万人敬仰的王也成了摆设。

到了这样的地步,要想改变现状,唯一的办法只有沉下心,脚踏实地地用一件件实事以及铁腕手段,来使他们心服口服。

为了使我的政令更有执行力,我决定首先拿朝中贵戚和他们身边的人开刀。

丞相甘茂在大王在世时,曾辅助左庶长魏章略定了汉中之地,后又在武王在位时,平息了公子蜀侯辉和辅相陈壮的谋反,并平定了蜀地,后又进攻宜阳,斩杀韩军六万,迫使韩襄王到秦国谢罪求和。武王也因此封甘茂为秦国丞相,以示嘉奖。

因为自己战功显赫、位高权重,甘茂在昭襄王面前总是一副居高临下的姿态,并且质疑昭襄王的能力。

楚怀王和齐闵王等见甘茂的权势如此之大,俨然凌驾于整个王宫之上,便开始偷偷打起了甘茂的主意,想借甘茂之手来左右秦国的内政。处心积虑想报张仪戏弄之仇的楚怀王还想方设法找到甘茂,令其诱骗昭襄王将武遂还给了韩国。

甘茂此举,立刻引起了向寿等人的高度警惕。此际,甘茂正率领秦军攻打魏国的蒲阪,为了防止他在朝中进一步持权做大,我秘密派人到军中捉拿他。

做贼心虚的甘茂闻风而逃。因他在秦多年,深受秦国三代君主的重用,对秦国的状况了如指掌。一旦他出逃以后,联合齐、韩、魏反过来图谋秦国,对秦国将极其不利。因此,我命昭襄王带着相印、以赐其上卿之位为名将其诱惑回秦,以绝后患。

眼界决定高度,心有多大,你的舞台便有多大。随着知识和阅历的不断累积,你的眼界会越来越开阔。

当秦国的朝堂渐趋稳固,朝中的重臣多是楚国的内戚时,我便将目光转移到了我的出生地楚国身上。

此际的楚国,依然是诸侯列国中的强者,此前,曾在秦国采取连横之策的苏秦因计划未果,转而游说楚、魏、韩、赵等六国,联合起来对抗秦国。为了破苏秦的合纵之策,在昭襄王登位的次年,我以秦国王太后和楚国公主的身份赴楚,成功地离间了楚国与魏、韩、赵三国曾经结下的关系,令楚怀王成为“三晋”的公敌。这才使秦国有了稍许的喘息之机,并且为秦国日后进一步蚕食楚国,消灭其他列国打下了基础。

因为要弱楚,加之楚怀王贪婪好色,我与楚怀王因两国结盟的谈判过程,便成了敌视我的人攻击的话柄,并由此给我冠上了一个“彪悍且风流”的雅号,企图令我就此收手,退居于朝堂之外。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当所有人都在攻击你,希望看到你退去时,你如若真的被他们的流言蜚语打倒,那你注定是失败的。只有坚定目标,全身心地投入其间,你才能看淡别人的非议,忘记所有的烦恼,散发出无敌的能量。

公元前307年,楚怀王出兵韩国的雍氏,两国相持了数月也毫无进展。韩襄王无奈,只得派使者向秦国求援。因为韩国交战的对象是秦国的盟国楚国,刚刚与楚国签订了盟约的我们此时是不宜出兵的。

因此,对于韩国的请求,我们的态度一直是模棱两可、按兵不动。韩襄王以为是之前的使者不力,遂又改派靳尚前来。靳尚当着众人的面,以唇亡齿寒的道理向我乞求出兵相救。

楚国本是我的故乡,为了秦国的安危,我思虑再三,最后决定不出兵。因见靳尚和楚怀王一样,双目淫邪,满目色相,便故意刺激道:“当年我服侍大王时,大王把大腿压在我身上,我只是感到身体疲倦不能承受。但是,当大王把整个身体都压在我身上时,我反而感觉不到沉重,这是因为这样对我比较舒服。现在,要我们来帮你们打楚国,我们一天就要耗去数以千计的财物,这对我们有什么好处?”

靳尚被我骂得面红耳赤、无言以对,只得怏怏地退去了。

此后,韩襄王又派张翠前来求援。我原本想再次拒绝,可是甘茂认为韩国一旦弃秦投楚,那么楚、韩两国就会联合魏国来为害秦国,所以应立即出兵救援韩国。如此,我才下令出了兵,围困韩国多时的楚军也才闻风而退。

决心,如同一把熊熊燃烧的火炬,可以感染许多人,打动许多人。只有为了理想付出辛勤汗水的人,才能真正体味到成功的滋味。不努力,不思考,总是被别人的想法所左右,且贪恋于眼前的安逸,你将永远一事无成。以弱胜强——将欲弱之,必固强之

不论是我生活的春秋战国,还是你们生活的今天,一直以来,人类社会都是一个异常复杂的集合体。在个这光怪陆离的集合体里,有着形形色色的人,也有着形形色色的竞争。而且,我们面对的竞争对象往往不是一个,而是一群或者数个群体。

纵使我们再强大,拥有再大的优越感,要想在如此复杂的状况里胜出,也要学会收敛锋芒,蓄积力量,用智慧与对手较量。

再坚强的外表下,都有一颗柔弱的心;再牢固的篱笆,都有疏忽的缝隙。

物极必反,凡事都有两面性。强与弱,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所以弱有时候亦可胜强。

我所生活的春秋战国,是一个群雄逐鹿、纷争不断的时代。尤其是昭襄王和我们的先祖们,因在先前立下了誓要东出天下的宏愿,因此遭到了其他诸侯国的强烈打击。

虽然秦国在一步步壮大,在与列国的对抗中有着绝对的优势。但是,如若六国合纵,共同对付秦国,秦国必败无疑。

秦国的初始,只是西北边陲一个蛮荒的弱小之邦。因要长期与边疆少数民族犬戎对决,秦一直在发展军事,力量也相对强大。只是,那时的秦国位置偏僻,物产不丰,民力匮乏,与当时的晋、齐、楚等国相比,只是一个正在崛起的小国而已。

但是,在强大的列国面前,秦国并没有停滞前进的脚步。保护秦国子民、使秦国国力不断发展壮大,是自周孝王封嬴非子于秦邑建秦之始,便定下的目标。后在一代又一代君主的不懈努力下,到秦穆公时已初显规模。

秦穆公继位时年仅三十余岁。那时,他正值壮年,精力充沛、目光远大。加之当时列国均在竞相发展自己的力量,秦国如若就此止步不前,便会遭到他国的侵扰,甚至沦为他国的附属之邦。因此,秦穆公一直致力于发展秦国与他国的关系。

一日,秦国的近邻晋国发生内乱,为了夺取王位,晋国公子夷吾以五座城池为条件,请秦穆公支持他为王。

原本,秦穆公支持的一直是晋国公子重耳。而且,秦穆公深知,夷吾荒淫无道,人品低劣,他所说的五座城池十有八九是一张空头支票,无法兑现。但是,秦穆公转念又一想,重耳太过贤能,如若是他当上了晋国的王,势必会对秦国不利。于是,秦穆公权衡利弊,答应了夷吾的请求。

果不其然,夷吾当上晋国的王并自称晋惠公之后,先前许给秦穆公的五座城池成了一张空头支票。秦人对此大为不满,纷纷向秦穆公建议举兵伐晋。但是在秦穆公看来,此际的秦国虽然军事微强,可是整体实力依然弱小,并不足与他国抗衡。为了不与他国为敌,专注发展本国的实力,秦穆公只得安抚内臣,忍下了这口气。

不久,晋国闹起了大饥荒。夷吾无奈,只得厚着脸皮再来向秦穆公求救。秦穆公二话不说,便派了军队运送粮食救济晋国。然而,秦国对晋国的以德报怨,并没有换来对方的一丝感动。

仅仅过了一年,秦国也开始闹起了饥荒。为解饥荒,秦穆公也派了人到晋国去借粮。岂知,夷吾不但不给,反而还联合了梁国一起来趁火打劫。“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在列国纷争的战场上,今天的朋友,可能转瞬之间便成了彼此的仇敌;方才还在握手相迎,一转身或许就成了刀光剑影。

因此,当一个人或一个国家的力量还不足以与对方抗衡时,就要学会收敛锋芒、韬光养晦,积蓄自己的实力,如此方能逐渐占据主动。

夷吾的绝情,令秦穆公愤怒不已。但为了避祸,为了不被他国所亡,秦国此时唯一的出路,便是把自己发展壮大。

秦穆公深知,要想使国家强大,造就秦国的辉煌,唯有依靠大批能臣。于是秦穆公遍寻良将,并用五张黑色的公羊皮赎回了奴隶出身,且在楚国逃命的百里奚。

秦穆公诚恳地向百里奚请教:“我们地处偏僻,无法参与中原的会盟,如何才能不落后于中原的诸国呢?”

百里奚说:“大王您现在这个地方虽然偏僻,但是地势险要,且是周朝建国的宝地。秦国虽有西边犬戎部落的威胁,但只要学会扬长避短,就能使秦国长期保持强大的军事力量。因为,秦国远离中原,可以省却中原强国彼此侵略的担忧,您也可以安心地建设自己的国家。除此,周边西戎地区部落分散,大王您还可以趁机收复这些地方,将其土地拿来利用,增强本国的经济,并把那里的人征召过来,成为秦国的军事力量。在对犬戎部落的管理上,服从的,就好好安抚;拒不服从的,一律处决。等您完全掌握了西部的土地,形成进可攻退可守的态势后,您再向中原地区谋发展,便是霸业成功的时日了。”

百里奚的建议便是典型的“以弱胜强,后发制人”之策。百里奚的悉心传授,令秦穆公茅塞顿开。为表感激,秦穆公准备拜百里奚为上卿。

可是,此际的百里奚已年近七旬了。为报答秦穆公的知遇之恩,百里奚以自己年事已高为由委婉拒绝了秦穆公的封赏,并向秦穆公举荐了同样身负经世之才的老友蹇叔。

在百里奚的引导下,秦穆公找到了蹇叔。蹇叔则告诫秦穆公:“秦国要想称霸天下,必须克服贪婪、愤怒、急躁这三种情绪。之所以要克服贪婪思想,是因为彼时的称霸者,个个都心志高远,而过于贪婪的欲望,往往会冲昏人的头脑。要想实现自己的目标,必须结合自身实际,有计划地、一步一步地走,如此才能有所成就。而愤怒不仅是他人,更是自己的魔鬼。要想称霸天下,势必会遭到他国的反抗和责难,过于感情用事,头脑就会被愤怒所蒙蔽,国家也会因此迷失方向。秦国东出天下的路没有捷径可走,只有踏踏实实地积蓄力量,才能最终实现目标。急于求成,急功近利,只会适得其反。”

有了秦穆公打下的坚实基础,秦国的后世君主们同样励精图治。我的大王嬴驷,是秦孝公的儿子。循着父辈的足迹,集军政大权于一身的他,虽然车裂了商鞅,但是继续施行商鞅的改革措施,取消世袭特权,并按军功封赏爵位和田宅、奴隶,兵种已有步、车、骑之分,军队数量达到“带甲之士百万”之众。

除此之外,他还任用贤能,不仅重用嬴华、异母弟嬴疾,同时还重用公孙衍、张仪、魏章、司马错等外籍能臣。他推行法治,北扫义渠,西平巴蜀,东出函谷,南下商於,使秦国的疆土面积扩大了数倍。

大王之后,继位的是武王嬴荡。因为武王早崩,又无子嗣,他的兄弟们为了争夺王位,彼此厮杀。在魏冉的辅佐下,在燕国为质的嬴稷得以顺利回秦,平定了公子壮、公子雍,以及朝中老臣的叛乱,将对王位图谋不轨的人全部诛杀。之后,年少的嬴稷才得以坐稳王位,秦国才不至于走上震荡之路。

新王年少,此际的秦国,与楚、魏、韩等国相比,不论是疆土面积,还是军事力量,依然相对薄弱。

群臣之中,相比芈戎、向寿等亲眷,魏冉是最为贤德的。少年时,曾被我救下的魏冉,为报答我的搭救之恩,在随我一道来秦后,便一直发奋图强,并深得大王、武王的赏识。来秦的短短数十年时间里,他由一名兵中的普通公士,逐步成长为簪袅、五大夫、右庶长,并封爵穰侯。

魏冉臂力过人,深通兵法,且擅统兵打仗。因与武王年龄相仿,又时常与武王一起切磋武艺,因而深得武王信任。于是,武王继位后,因其特别重视军事人才,此时秦国也开始设置武官的最高职将军。魏冉因为战功卓著,成为秦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将军。

在魏冉的辅佐下,我和稷儿开始施行远交近攻的战略:先灭赵、魏、韩三晋,并逐步削弱楚国和齐国的势力。如此,我们才得以在极短的时间里,使秦国的国力大大增强,为秦国走向富国强兵的道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朝堂论政——成大事者,当以意气胜、智略绝

公元前299年,成为秦国囚徒的楚怀王在秦国的章台接受昭襄王的审讯。

曾经六国中的强者,拥有强大力量的楚国,只因他们的王熊槐贪婪成性,屡次中了他人的计谋,才令自己的盟友一个个地离自己而去,使楚国的国力耗费殆尽。

自古以来,在男人的世界里,女人都是柔弱、痴傻的。唯有男人,才是这个世界的主宰。他们才是女人的天,女人的世界。

可令楚怀王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个一直被自己蔑视,以为是被自己玩弄于股掌之间的女人,不仅把自己的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甚至还夺了自己的王位,令其他列国对秦国闻风丧胆。

故而,当楚怀王被一个女人囚禁在他乡大牢里的时候,楚怀王感到羞愧难当。

只是,在审讯他的人面前,为了男人的尊严,落魄不堪的楚怀王,态度依然强硬。

捏紧拳头,加强彼此间的融合,才会使双方赢得更大的发展。秦国的大牢里,我们拿在齐国做人质的太子熊横作要挟,令楚怀王割让巫、黔两地。

楚怀王闻之,双目圆瞪,继而仰天大笑。进而,眼角噙着泪的楚怀王又用痛骂掩饰自己的羞愧:“没想到,真是没想到啊!当初,我的父王千不该万不该把你这个没了亲爹的野丫头送到秦国来!”

生于斯,长于斯。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份思乡的情结。同样来自楚国的我,对于楚国的每一寸土地、每一片山水,同样梦绕魂牵。可是,个人感情并不能代替国家的安危,一己之私亦不能左右一个国家的发展。

楚怀王的指责,令我愧疚不已。可是,这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较量,无关男女,无关感情。

在与楚怀王较量的时候,虽然暂时处于优势的我们略胜一筹。但是,也正是有了与楚怀王的较量,我才在其中体会到何为用人与识人之道。

很快,楚怀王被秦国囚禁一事,就被其他列国知道了。一时间,犹如平静的湖面上被投下一颗石子,立刻在列国间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大家纷纷谴责秦国的手段太过卑劣,并称,堂堂一个楚国的王,却败在了一个女人的手里,这简直是莫大的耻辱。

在列国看来,秦国灭了楚,接下来的目标便是三晋、齐国、燕国。为了不使秦国得逞,列国亦在设法拯救命在旦夕的楚国。对外一直不言战事,并一直在着力发展本国实力的齐国,此时也派了使臣田文来到秦国。

田文虽然出身显赫,但其命运悲苦。其父靖郭君田婴是齐威王的幼子、齐宣王的庶母弟弟。只是,身为齐国宰相的父亲田婴子女众多,加之他是田婴的妾所生,又生于“五月初五”,对此十分忌讳的田婴便令其母将他丢弃。

田文的母亲不舍,不仅把田文偷偷养活了,还教他读了大量的书。田父知道后,大为恼火,训斥田母道:“我让你把他扔了,怎么还把他养着?”

自小便觉身世凄凉,为了能在家中获得立锥之地,田文赶紧给父亲磕头:“孩儿一向敬仰父亲的恩德,只是孩儿一直不明白,父亲一向疼爱自己的子女,为何独对五月出生的孩子不满呢?”

田婴烦恼无比,只得不耐烦地回答:“五月出生的孩子长大后,会和门户一样高,要害父害母的。”

田文则说:“人的命运是上天赐予的,而门户是后天形成的。”

田婴沉默不语,田文继续道:“如果人的命运是由门户授予的,那么,父亲只需把门户加高就可以了,又有谁还能高过父亲您呢!”

不久,田文又借机问田婴:“儿子的儿子该如何称呼呢?”

田婴说:“叫孙子。”

田文又问父亲:“那孙子的孙子呢?”

田婴若有所思:“玄孙。”

见父亲一脸疑惑,田文继续问父亲:“父亲可知道玄孙的孙子叫什么吗?”

田婴不知儿子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只得回答:“不知道。”

田文这才说:“父亲是齐国的宰相,手握大权。人们常言,将门出将军,宰相门里出宰相。并且,父亲虽然家资富足,母亲们穿的也是绫罗绸缎,可是,您门下的贤士却吃不饱、穿不暖;为您服务的奴仆吃的更是残羹冷炙,有的贤士甚至连糠菜都吃不上。将来如果有一天遇到什么危难,谁又肯来为父亲出主意卖命呢?”

田文的一番陈词,终是把田婴打动了。他没有想到,这个一直被自己嫌弃的儿子会有如此远见,遂改变了态度,对田文日益器重了。

田婴先是让田文主持家政,试着让他接待家中的宾客。田文也不负众望,令家中的宾客门客达至千人。

号称孟尝君的田文,为了壮大自己的实力,用人识人不以身份论贵贱,而只看才华论长短。对待贤士更是宁可舍了家业,也要以礼相待。一时间,犯罪逃亡者、有识之士纷纷归顺在田文的门下,为田文马首是瞻。

秦国也知田文的才华,而且,秦国因为庶长嬴疾离世,加之接连不断的战乱,此际正在广纳贤才,我们也希望田文能为秦所用。于是,我们请在齐国做人质的泾阳君嬴芾做田文的工作,要他到秦国来,一来为秦国效力,二来他本人也能有更大的发展。

有秦国公子亲自出面,田文心动了。

可是他的门客却极力阻止,尤其是苏代,语重心长地对田文说:“臣自淄上来齐时,看见一个泥人和一个木头人在谈话。木头人对泥人说:‘你来自西岸,虽然你成了人,但只要天降大雨,淄水河涨,你就坏了。’泥人则反驳道:‘我虽被冲坏了,但我依然是西岸的泥土,还可以回到西岸去的。你呢,不过是东方的一块桃梗,被削成了人形,假若淄水河涨,你就会被冲走,到时漂到哪里都不知道。’如今的秦国如狼似虎,假若您去了秦国回不来,不也和那个桃梗做的木头人一样了吗?”听罢这一番话,田文便打消了赴秦的念头。

如今,田文不请自到,我与昭襄王自然想将他留下,并设了酒宴,令昭襄王亲自接待他。

在仅有昭襄王和田文的宴席上,昭襄王许了田文秦国的宰相之职,并直言:“孟尝君只要能留在我们秦国,为本王所用,寡人一定不会怠慢你。”

岂知,田文在门客的说服下,早已下定决心与秦为敌了。此次赴秦,遵着齐闵王之令的他,只想营救楚怀王,非但不提奉秦一事,反而还威胁昭襄王:“楚国的太子现在正与我齐国交好,你若不放了楚怀王,我们就把太子熊横送回楚国去。到那时,你们再扣留楚怀王也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