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兰教的摇篮——阿拉伯(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4 04:08:58

点击下载

作者:李剑桥,竭宝峰

出版社:辽海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伊斯兰教的摇篮——阿拉伯(下)

伊斯兰教的摇篮——阿拉伯(下)试读:

编写说明

历史是人类文明的形式,人类历史的不断积淀,才使人类文明获得了增长。历史上发生的事件,出现的人物,变成史实,存储在人类的记忆中。通过这些史实,人们在头脑中进行了自己的创造和发挥,把这种储存变成知识的认识,就成了思想和智慧,于是开始了新的行动从而将人类的文明向前推进。

博古通今是中国人的古训,“学点历史”更是有识之士的共识。从世界历史的兴衰演变中体会生存智慧,从风云叱咤的历史人物中感悟人生真谛,小而言之个人,是修身齐家的需要;大而言之国家,是立于不败的前提。处于民族复兴重要时刻的中国,不仅要从自己的历史,更要从世界历史的发展中汲取营养,有鉴未来。

世界历史是历史学的一门重要分支学科,内容为对人类历史自原始、孤立、分散的人群发展为全世界成一密切联系整体的过程进行系统探讨和阐述。世界历史的主要任务是以世界全局的观点,综合考察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历史,运用相关学科如文化人类学、考古学的成果,研究和阐明人类历史的演变,揭示演变的规律和趋向。

世界史是人类社会的进化史,更是人类文明的发展史,这部《世界历史百科》所记录的是自人类诞生以来的人类进化与文明发展的历史。系统地记载了人类在创造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方面的突出成就,并且对整个人类文明的进程进行了详略得当的回顾与总结,为我们继承和发扬人类文明成果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全书共分24卷,48册,具体内容如下:世界历史百科之一:尼罗河的赠礼——古埃及(上、下册)世界历史百科之二:空中花园的故乡——巴比伦(上、下册)世界历史百科之三:佛教的发源地——古印度(上、下册)世界历史百科之四:海上民族的兴衰——古希腊(上、下册)世界历史百科之五:从城邦到帝国——古罗马(上、下册)世界历史百科之六:横跨欧亚的帝国——拜占廷(上、下册)世界历史百科之七:伊斯兰教的摇篮——阿拉伯(上、下册)世界历史百科之八:屡难不死的民族——希伯莱(上、下册)世界历史百科之九:消逝的美洲辉煌——印第安(上、下册)世界历史百科之十:历史的沉思——亚非奇迹(上、下册)世界历史百科之十一:历史的惊叹——欧美奇迹(上、下册)世界历史百科之十二:系铃尚无解铃人——世界之谜(上、下册)世界历史百科之十三:地球上最完美的花朵——世界思想史(上、下册)世界历史百科之十四:人类的继承与改造——世界教育史(上、下册)世界历史百科之十五:破解自然的奥秘——科学大发现(上、下册)世界历史百科之十六:知识与能力的凯歌——科技大发明(上、下册)世界历史百科之十七:沟通心灵的桥梁——世界文学史(上、下册)世界历史百科之十八:留存心灵的痕迹——世界绘画史(上、下册)世界历史百科之十九:展现凝固的音乐——世界建筑史(上、下册)世界历史百科之二十:生活生产的升华——工艺美术史(上、下册)世界历史百科之二十一:凝思不朽的丰碑——世界雕塑史(上、下册)世界历史百科之二十二:追求流动的旋律——世界音乐史(上、下册)世界历史百科之二十三:节奏与构图的探索——世界舞蹈史(上、下册)世界历史百科之二十四:舞台上的悲欢离合——世界戏剧史(上、下册)

本书采用图文对照的形式、通俗易懂的语言,将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以及科技文化方面的突出成就,按照历史演进的顺序,进行了生动、真实、客观、全面的反映。

由于本书规模较大,编写时间仓促,编者水平所限,书中难免存在疏虞之处,恳请广大读者不吝指正。本书编委会2008年2月

阿拉伯文学艺术

绚丽多姿的阿拉伯文学

中古阿拉伯文学,一般可分为三个时期:贾希利叶时期即伊斯兰教诞生前时期(475~622年),伊斯兰初期和伍麦叶王朝时期(622~750年),阿巴斯王朝时期(750~1258年)。

贾希利叶时期

贾希利叶时期的文学作品大致产生在5世纪末,是目前所能见到的历史最悠久的阿拉伯文学作品。这一时期,阿拉伯半岛的语言文字逐渐走向统一,因此流传下来的文学作品基本上是用与后出的《古兰经》语言相仿的标准阿拉伯语所创作的。但这些文学作品的原始形态,基本上都是没有书面记载的民间口头文学,它们的问世和流传都是通过口耳相传的形式进行的。虽然那时的阿拉伯文字已基本定型,但仍不够完备,要掌握和书写还有一定难度,再加之阿拉伯半岛的书写工具十分稀少,因此当时大部分部落民绝大多数是文盲,能读会写的人是凤毛麟角,寥寥无几。这一时期流传下来的阿拉伯文学作品,与世界其他民族大致相同,以诗歌为主。阿拉伯贾希利叶时期,凡有名的诗人都拥有自己的“拉维”——诗歌传述者,他的任务就是背诵诗人的作品,而后在群众中朗诵传播。如此一来,那些群众所喜闻乐见的上乘之作,通过口传耳闻也能世代传承。这种状况到8世纪才有所改变,这些作品开始被文人们搜集、整理、订正、誊抄,然后以书面语言形式在各地传诵。因此可以说,贾希利叶时期能保存下来的文学作品其数量极少,都是一些经过长期考验的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

贾希利叶时期流传下来的最著名的阿拉伯文学作品要属《悬诗》,“悬诗”的阿拉伯语音译为“穆阿莱葛特”,意即“被悬挂的(诗)”。《悬诗》创作于约6世纪,都是一些长篇抒情诗。在贾希利叶时期,麦加周围的各部落每年都要聚集在麦加附近的欧卡兹举行盛大集市。诗人们在集市上争妍斗艳,竞相赛诗,高声朗诵自己的诗作,藉此夸赞本部落的荣耀和显示自己的才华。凡是公认的赛诗佳作用金水誊写在细麻布上并被悬挂在克尔白神庙的外墙上供人鉴赏。这就是有关“悬诗”由来的通说。至8世纪,流传下来的悬诗才被搜集、考订、辑录,共有7篇。毫无疑问《悬诗》的作品都是由贾希利叶的著名诗人所作。其中最负盛名的两位诗人,是被喻为诗哲的乌姆鲁勒·盖斯(500~540年)和骑士诗人安塔拉·本·舍达德(525~615年)。《悬诗》问世标志了阿拉伯古典诗歌走向成熟和日臻完美。悬诗一般格律工整,音韵严密。悬诗有其自身的艺术风格,引诗抒怀,情景交融,比喻生动,层次分明是它最明显的特色。

纵观贾希利叶时期创作的悬诗,其结构一般大致有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起兴。其内容大多是凭吊情人遗址,追忆昔日男欢女悦的恋情;第二部分是描述。主要是对如旅游、征尘、骏马、骆驼、沙滩荒漠、乌云闪电、暴风骤雨等的刻画与描述;第三部分是正题和高潮,是诗人创作动机的真实反映。其内容大多是对自己及本部落的夸赞和褒扬或对敌手的贬谪和嘲讽等。

由于《悬诗》生动表现了古代阿拉伯游牧部落的生活场景,因此,它不仅是阿拉伯古典文学的珍品而具有极高的鉴赏价值,也是伊斯兰教产生前阿拉伯民族生活状况,思想感情、社会结构、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真实写照而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以诗歌为代表的阿拉伯贾希利叶时期的文学作品,生动反映了以原始公社制为基础、家族血缘关系为维系的阿拉伯氏族社会生活的历史画面。贾希利叶时代古典诗歌的发展势头在伊斯兰初期受到了抑制,诗人的地位受到了挑战,从而使阿拉伯的文学走向了另一个历史阶段。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大部分处于部落贵族阶层的诗人们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对伊斯兰教的兴起起初持反对立场,并且不时对伊斯兰教及其先知和穆斯林进行诋毁和攻击。以先知为首的穆斯林为了维护伊斯兰教和先知的尊严而对诗人们的行径发起有力的反击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而且,这所有的一切都是历史的必然,归根结底是政治上层建筑的改变带动了文学领域的改变,因为文学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

伊斯兰初期和伍麦叶王朝时期

伊斯兰初期,穆斯林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而反对诗人的症结,主要是由于诗人们的宗教立场和政治态度与之有冲突或分歧。因此,一旦诗人们改变了立场和态度并纷纷皈依伊斯兰教后,穆斯林对诗人的态度也随之改变,而且给予了他们极大的荣誉,随之带来的是另一个新的文学时期。

出现于伊斯兰初期的宗教性诗歌,因伊斯兰革命的发展而不断增多,这一特色和传统随着伊斯兰革命的胜利和伊斯兰国家的建立和巩固,自公元7世纪中叶始一直延续至今。

伍麦叶王朝是阿拉伯人建立的第一个统一的、世袭制的伊斯兰王朝,它的建立,一方面是伊斯兰圣战取得决定性胜利以及伊斯兰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基础相对稳定的象征;但另一方面也充分暴露了伊斯兰帝国内部各派政治势力斗争的尖锐性和复杂性。什叶派人反对伍麦叶人的政治斗争始终没有平息而成为王朝统治阶层的心腹之患。为了政治斗争的需要,伍麦叶王王朝的统治者十分重视诗歌在政治斗争中制造舆论的作用,他们往往不惜重金笼络一些著名诗人,利诱诗人创作有利于伍麦叶人统治的政治性诗篇。但隶属于其他各派政治势力的诗人当然不会坐视不管,为了派别和自身利益的需要也纷纷起来写作攻伐伍麦叶人的政治性诗篇。所以伍麦叶王朝政治诗的兴起,决不是偶然的,而是当时各派政治势力斗争的客观反映。在这一时期出现了三位杰出的诗人,他们是:哲利尔(653~733年)、法拉兹达格(641~732年)和艾赫塔勒(640~708年)。

如果说政治诗的兴起,是伍麦叶诗坛的一大特色,那么,伍麦叶诗坛的另一特色就是情诗的兴起。阿拉伯民族在贾希利叶时代就有情诗的创作,但它们往往是作为长篇抒情诗的一部分而不是独立成篇,如悬诗中的第一部分,都富有情诗的特点。伍麦叶时代的情诗则不同于悬诗中的第一部分,它自成体系单独成篇,不再作为长诗的附属部分。因此,情诗作为诗歌创作中的一个独立题材,是由伍麦叶时代所开创的。

伍麦叶时代的情诗可分成艳情诗和恋情诗两大类。艳情诗首先在麦加和麦地那等城市发展起来。这类情诗对男女情爱的描写比较露骨,格调比较低下。艳情诗的兴起,与当时的社会政治状况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当伍麦叶人在大马士革夺取政权并建立王朝后,大批圣门贵族后裔麇集在圣城麦加和麦地那。这些圣门子弟由于政治上的失势而意志消沉。他们饱食终日,无所用心,日复一日,转而沉湎于追求声色享乐之中。艳情诗的情调与圣门子弟的颓废、没落情绪一拍即合,由此应运而生。另一类情诗恋情诗,则主要兴起于阿拉伯半岛希贾兹和纳季德等沙漠、旷野地区的游牧部落中。这类情诗富有贾希利叶时代自然、朴素的遗韵,追求柏拉图式的纯情之爱,充满了誓死不二、海枯石烂不变心的情结。有些诗歌情意悱恻,感人肺腑,成为后世诗人、作家再创作的题材,其中以“马季农·莱伊拉”为题材创作的诗歌,曾在伊朗、埃及等地一再被重新创作并在民间传咏而经久不衰。

7世纪中叶,《古兰经》定本问世。作为伊斯兰教经典和法典的《古兰经》,自降示至今的1300多年,对全世界穆斯林的思想意识、道德情操、价值观念、言论行为等方面所发生的影响,比起《圣经》对基督徒的影响,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从另一角度来说,《古兰经》是一部十分优美的散文作品,而且我们决不能忽略《古兰经》对阿拉伯文学产生的深刻而全面的影响。它依照伊斯兰教的认识观点描写生活和事物,从人的表面行为看到人性的本质,从人和事物中看到主的作用。《古兰经》的故事首先是众先知的故事和传说,有阿丹、哈娃、穆萨、尔撒、易卜拉欣等,接着是天使、精灵和魔鬼的故事。至于《古兰经》故事的创作特色,我们在前文已有论述,对此不再赘述。

除《古兰经》外,《圣训》是仅次于《古兰经》的宗教经典;从文学角度来说,《圣训》同样是十分优美的散文作品。因此,从伍麦叶后期开始收集、整理、校勘、编纂的圣训集,对后世的阿拉伯文散文创作也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阿巴斯王朝时期

阿巴斯王朝是阿拉伯民族建立的一个强大帝国,它历史悠久,长达五百多年,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版图辽阔,实力雄厚,与当时屹立于东亚的中国唐朝成为中古世界最强大、最先进的东西两大王朝。阿巴斯王朝建立后的开初一个多世纪,政治、经济、文化高度发展,文化学术活动空前活跃。许多希腊、罗马、波斯、印度等哲学、文学、艺术、科技等领域的经典著作被译成了阿拉伯语,从而大大促进了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发展。与之相同,阿拉伯文学在这一时期同样也得到了飞速发展。

阿巴斯王朝统治的最初150年,巴格达哈里发的中央集权统治比较稳固;但自9世纪末开始,巴格达的统治权先后被突厥人、波斯人和塞尔柱人所篡夺,阿拉伯帝国的实际统治权为异族所控制,阿巴斯王朝的中央集权体制名存实亡逐渐解体。由于政治上的分裂,导至帝国的整体国力日益衰败。但文艺领域的情况比较复杂,从表面上看,发展势头也有所放慢而不如前期那样强劲,但从实质上看,有些地区某些时期的文艺领域似有了更富个性的发展,如埃及的法特梅、艾尤卜王朝时期,西班牙的后伍麦叶王朝时期。

阿拉伯传统古典诗歌在阿巴斯王朝得到长足的发展,而且在此基础上还有所创新:不仅诗人辈出,而且内容广泛、题材新颖,出现了诸如颂扬诗、爱情诗、悼念诗、讽喻诗、咏酒诗、伦理诗、教育诗、田园诗、行猎诗等多种题材的诗歌。阿巴斯王朝时期出现了艾卜·努瓦斯(762~813年)的咏酒诗,艾卜阿塔希叶(748~826年)的苦行诗,穆太奈比(915~965年)的哲理诗,艾卜·阿拉·麦阿里(973~1058年)的厌世诗,他们在阿拉伯诗坛自立风格、自成体系,千百年来一直风靡于阿拉伯世界,其中有些诗句因脍炙人口而成为现今民间惯用的俗语。诗歌的创作手法,在阿巴斯王朝时期也有所发展和创新,如9世纪在安达卢西亚出现的“彩诗”,其创作手法就异于传统古典诗歌。彩诗既能吟咏也能吟唱,它与传统诗歌的最大区别在于:传统诗歌不仅要求格律严谨而且还必须保持一韵到底;而彩诗则比较灵活,虽然也要求格律,但韵脚却可以改变,不必一韵到底。因此彩诗从音色上讲比传统古典诗有了很大的进步,比较丰富多样而不落于古板、单调。

除诗歌外,阿巴斯王朝的散文特别是寓言、故事和游记的创作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如著名的寓言童话集《卡里来和笛木乃》、故事集

《一千零一夜》

和游记《伊本·白图泰游记》自问世后得到一致好评,且一直广泛流传于世界各地,对世界许多民族的文学产生了极为深刻、持久的影响,它们是名副其实的世界文学名著。

《古兰经》与阿拉伯文学

《古兰经》是伊斯兰教的思想经典,穆斯林精神的依归,同时在阿拉伯文化艺术遗产中也享有重要地位。《古兰经》是最早的用文字记载的阿拉伯文学作品,是迄今为止保存下来的最早的阿拉伯散文作品。《古兰经》

从文学艺术的角度看,《古兰经》的修辞、韵脚、节奏,吟咏时浑然一体,它所蕴含的音乐美使其具有摄人心魄的感染力,构成优美的艺术境界,引人进入愉悦、高尚的精神殿堂。《古兰经》被尊崇为阿拉伯散文体的范本,直到现在还有一些传统派的阿拉伯语作家,在有意识地摹仿《古兰经》的韵文风格。吟诵《古兰经》是所有穆斯林集会的主要内容,它的词句和着节拍、声调,打动听众的心扉,以其独有的艺术魅力和精神力量占据了穆斯林的内心世界。《古兰经》在语言文学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那就是使得讲阿拉伯语的国家都严格遵循由《古兰经》规范化的标准阿拉伯语,从而使各国阿拉伯语在理解和表达上趋于统一。可以说,这一作用是其他任何力量所不能及的,而《古兰经》神奇地办到了。《古兰经》对阿拉伯—伊斯兰文学的贡献,是促使人们认真研究伊斯兰教前蒙昧时代文学及历史,从而更好地理解《古兰经》的背景。《古兰经》大量运用明喻、暗喻、押韵等方法,丰富了阿拉伯—伊斯兰文学表现形式。“古兰”一词的本义是“诵读”,在《古兰经》中指以韵脚、节奏等美感把真主的启示“诵读”出来。《古兰经》是诵读的经典,讲究音乐、节奏等美感。《古兰经》充分利用了阿拉伯语抑扬顿挫、富有乐感和节奏的语言特点,显示了独特美妙的文体,难怪古今穆斯林异口同声地宣称《古兰经》不但在内容方面,就是在风格上,都是无法效仿的。《古兰经》语言流畅有致,词汇丰富,结构严谨,言简意赅,因而在修辞、音韵等方面成为后世散文的典范,在语言规范方面则成为最高标准。《古兰经》是一部生动的音乐,《古兰经》的音乐美感表现在以下几点:抑扬顿挫的不同声调,不同段落的关系和正确连读,特定节文中应答和低声祈祷,诵读的停顿。《古兰经》的另一个特点是运用押韵。阿拉伯人运用押韵的才能超过其他民族。押韵在阿拉伯语和《古兰经》中一般读作静音,便于阅读,增强文章气势,注意首尾的起承呼应。《古兰经》还运用阿拉伯语特有的谐音,即在一句经文中或前后句中使用形式相同或相似、但意义不同的两词,由于读音接近,所以使表达变得妙趣横生、活泼新鲜起来。《古兰经》《古兰经》极大地丰富了阿拉伯语修辞学,大量运用比喻是《古兰经》的突出特征。它使表达明确、生动、形象,启发联想。

在《古兰经》中讲述了许多生动的故事,它不仅负有宗教目的,起着教化、引导的作用,还具备故事这一文学形式所要求的一切因素。《古兰经》里的故事表现手法非常自由,有时按故事先后顺序逐步展开,有的开门见山,有的先对故事的寓意作一番简评,接着再讲述故事内容,有的则仅用寥寥数语提醒读者故事主要内容已经开始。在讲述过程中常出神来之笔,有时在读者毫无察觉的情况下,突然说出个中秘密;有时先将故事秘密和盘托出,但让故事的主人公蒙在鼓里,使读者为主人公暗暗着急;有时又用一个意外情节,使读者与故事里的主人公一起恍然大悟……在描写手法上苍劲有力,生动活泼,饱含激情,同时往往给读者留下想像的余地,使人感到回味无穷。《古兰经》的文体以显著的自由洒脱和独特的创造力,充分运用了抑扬顿挫的句法。这部宗教经典同什是文学史上不朽的名作,在阿拉伯文学史上独树一帜,其独特的表现手法在阿拉伯文学中达到了空前绝后的地步。《古兰经》虽然是宗教经典,但它影响了许多代人的思想观念、语言文化和风俗习惯,对阿拉伯文学的影响十分深远。

阿拉伯诗歌

诗歌在阿拉伯—伊斯兰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伊斯兰教诞生前的蒙昧时期,产生了许多抒情诗。由于阿拉伯半岛沙漠广布,自然环境险恶,部落间连年鏖战,因而无法产生叙事诗或神话故事。“诗人从他们的生活环境中选择容易提取的题材,不愿意花费心力去寻找那些深刻的内容。”这一时期的抒情诗的题材主要是女人、声音、自然、战争、死亡、享乐等。这些诗经长期口诵,世代相传。驼队的吟歌在阿拉伯人心目中的地位崇高,被认作诗歌的雏形。据记载,有位名叫马达尔·伊本·麦阿德的阿拉伯人,从驼背上摔下,手被挫伤,他便喊遭: “呀!亚达!呀!亚达(呀!我的手!呀!我的手!)!”他的喊声琅琅如乐,于是骆驼踏着他的喊声行进。这种驼队的吟歌,被称为“希加”,是阿拉伯人最早认识的韵文,由此产生民谣。民谣最初的旋律称“拉加兹”,与骆驼行进的节奏合拍,每行内包括4—6个音步。阿拉伯人说:拉加兹是诗歌的头生子,希加是父亲,歌曲是母亲。蒙昧时期的阿拉伯诗人社会地位显赫,是“部落的先知,和平的领袖,战争的英雄;寻找新牧场要征求他的意见,搭起帐篷或收起帐篷,全凭他的一句话;他就像一个带领一群焦渴者寻找水源的向导。”

蒙昧时期的阿拉伯诗歌有两种形式:七行以下的“麦歌突阿”(短诗)和“格绥达”(长诗)。每行诗由上下两句组成,行尾词须押韵。最著名的诗是“悬诗”。即诗人们在麦加附近的欧卡兹市场举行赛诗会,优胜者将诗以金水书写悬于克尔白神庙的墙壁上,故名“悬诗”。七首“悬诗”被认作极品,乌姆鲁勒·盖斯(500—540年)是其出类拔萃者。他的代表作有:让我们停下来哭泣,眼前黄沙漫漫无边;在戴胡里和豪迈里(戴胡里和豪迈里为地名),把亲人和遗舍怀念。这如泉的泪珠啊,虽把我的心怀宽解;那荒漠的疏疏浅迹,又怎能把恋人追怀?

这首诗被古阿拉伯人当作创作和审美的标准。他们在形容美时常说:像“让我们停下哭泣”那样美。乌姆鲁勒·盖斯描写自然景物的诗:夜,垂下它黑沉的天幕。像大海汹涌的波涛,卷带着无穷的忧思。它伸开那硕大的身躯,巨人般压抑在大地,考验着我的耐心和勇气。啊,漫漫的夜,何时能熬到天明——天明的情景,不会比黑夜更惬意。

描写女人的诗:窈窕淑女,深居璇闺。玉容多姿,秀不可攀。体态轻盈,肌肤白皙。素胸如镜,安适闲散。

蒙昧时代的阿拉伯人钟爱丰腴、白皙的女人。因为沙漠里的女人被干热的气候晒黑了肌肤,辛苦的劳作和单调的食物又使她们瘦骨嶙峋。

诗人塔拉法·本·阿卜德(543—569年)与其情人卡乌拉分手时,作惜别诗如下:千辛万苦追寻哈马德的卡乌拉之家看不见倩影,难有美丽装束闪烁与朋友休憩一会,好言相慰:“勿为悲伤而死,忍耐吧!”我可爱的恋人,你这小家碧玉即使嫁给显贵人家也有如达陀小溪流中的一艘大船

伊斯兰教诞生后,对艺术影响很大,阿拉伯诗歌发生了深刻变化,在原初质朴、自然、豪放的诗风中,增添了思想性和道德性。伊斯兰教赋予诗以尊贵的位置,造就了杰出的诗人。伍麦叶时代,在麦加和麦地那呈现出歌舞升平的景象,酿就了诗歌创作的氛围,拥有“一百个公民而有一万名诗人”之美誉。诗人被看作宣传家,富人以财富购买赞美,哈里发以禄位或金银换取诗人对他们行为的称颂。伊斯兰国家的每个人,从农夫到哈里发,都喜欢听诵诗。这时,不仅诗人被分成迷惘的情诗诗人和负有责任感的严肃诗人,诗歌的功用也分成普通教育性的或重在宣传性的。伊斯兰思想是诗人们选择美与丑的惟一准则。

伊斯兰教早期出现了诗歌的几种吟咏形式:达乌比特、卡那·卡那、古玛和伯拉里格。其中卡那·卡那是用来讲述伊斯兰教训诫事件,或是说书人用以传讲伊斯兰教开拓战争故事的民间文学体裁;古玛是斋月期间鸡鸣时分呼喊人们封斋的一种曲调。伍麦叶时期,诗歌由沙漠进入宫殿,因而难免矫揉造作,琐屑、虚伪,浮夸,有失真诚。诗歌对爱情颂扬超过了宗教。女性的美貌是歌咏的第一主题。同时,伍麦叶王朝的诗歌又具有时代性,即伊斯兰教生活的题材。在阿拉伯沙漠和圣城中,抒情诗主题格式化,诗人和哲学家们谈论着诗以及爱的伦理:韵调、节奏和词句的扣人心弦。欧麦尔·伊本·艾比·赖比尔(645—719年)有“情诗之王”美誉,他的艳诗写道:美丽的面庞,生就的丽质……颀长的颈项贴依着水晶耳环待向日低首,不胜纤纤……当阳光洒向丽人及其头颅,似金水流溢,光彩照人。这使我想起旭日的笑容,划破夜空,跃出云层。天生的丽质,腰肢扭动,似蛇的步态,摇曳行进。美哉!为她佩挂的那串项链,应是用丁香和珠玉串引。满口溢芳,使我心醉神迷,问她吧!何以解救这被俘的心?

伍麦叶时代虽然不再出现蒙昧时期的沙漠诗人,诗句中淡化了沙漠气息,但吟咏自然仍是这一时期诗歌的重要题材。诗人以丰富的词藻、细腻的柔情描写自然风景,咏叹宇宙间的千变万化,抒发对大自然的真挚热爱。如祖·鲁玛(696—735年)描写沙漠黄昏景象的诗句,就是最好的范例:宁静的黄昏,有偶尔传来的回声与暗色在夜的耳畔低语;这声响来于大自然的深处,袅袅吟唱等待夜和无垠沙漠的相遇;在漫天的彩霞里,夜跚珊地来到拖拽着的裙裾,任晚风吹起;仿佛幼发拉底河的波涛,将我们擎举突然间沙漠上滚滚风尘;蔓延的蜃景覆盖了原先的一切……

祖·鲁玛的诗中弥漫着大地的芳香,包含着大自然的声色光影。在自然诗方面,与祖·鲁玛风格相似的诗人还有里卡·哲利尔、沃法·哲米勒和努欧曼·欧曼尔。在诗境中,在情与景的交融上做出突出成就的诗人应属艾比·欧姆鲁·本·阿拉(689—770年),他写道:她起身后回到湿漉的土地黎明时分,架上的灯光映照着她的裙纹;……她有着绸缎般的肌肤,言语时的余音沁人心脾;她的双眼是安拉造就,流转间的光泽润似醇浆;她有着闪电般耀人的微笑,像玲珑的雏菊剔透香艳。

阿巴斯王朝时期,社会繁荣,文化兴盛,波斯人的韵诗、希腊人的思想和逻辑以及各种社会传统艺术都登上文化舞台,异彩纷呈。伊斯兰教的审美情趣也由感受女性美转向更广阔的领域,如饮酒、自然、男性、光荣乃至安拉。这一时期的著名诗人有巴格达诗人艾布·努瓦斯、侯赛尼·本·达哈克、艾比·泰马穆、伊本·鲁米、穆太纳比、伊本·法里德。其中,伊本·鲁米在美学思想上受到艾比·努瓦斯的影响,成为盖世无双的大诗人。值得注意的是,此前美曾局限于身体的形态上,而在阿巴斯王朝时代,它的内容扩大到心灵良知、宇宙万物、真主安拉,审美趋向由表及里,直至隐秘的意识深处。巴格达诗人艾布·努瓦斯(757—814年)在表现对存在的感受、战争的震撼以及渴望和平生活方面取得很大成就。这位高贵的诗人弹拨着三弦琴以《古兰经》的韵文体,铿锵地吟唱道:将我们埋葬的是战争之父的嚣喧充盈长者面前的是死亡的誓言战争爆发 战火蔓延永存的是击战的痛苦 遗骨的凄寒弓箭变成我们的双手 射杀了百合铃兰战场变为神圣 芳香遭到驱赶争战复归平息 我们孑然一身让青年欢快地凝视死亡牺牲他们在擂打战鼓 我们却弹拨着琴弦出于善意修建的骑兵营有弩炮的硝烟甜美的苹果触到我们的指尖狂放不羁的酒是战争之源它驱策着人们追随向前

穆太纳比(915—965年)被阿拉伯人认作最杰出的诗人。“穆太纳比”意为“预言家”。他生于库法,在大马士革求学,因自称先知被捕。出狱后,在阿勒颇宫中侍奉哈里发,后仍不能为统治者所容,遂流寓四方,遭盗匪袭击,反抗致死。他以极大的热情和文辞的技巧抒发感情,描写战场的诗,着力表现战争的恐怖气氛,渲染刀光剑影:罗马人披甲执戈涌来,战马全裹上了铁衣;在疾驰如飞的奔腾中,已看不清凌空的四蹄。但见头盔铠甲映日生辉,森林般的剑戟寒光闪烁;漫山遍野的浩荡行军中,隆隆声震响了双子星座。

穆太纳比把自己描写成用剑追击惊慌的敌人的英雄,满座宾朋将会知道,他们之中我最超群;沙漠、战马、夜色最了解我,宝剑、长矛、纸张为我作证。……在黑暗和广阔的沙漠中,马贼认出了我;剑与矛取代了纸和笔的力量。

伊本·法里德(1181—1234年)既是诗人,又是伊斯兰苏非派思想家。他自幼与父亲出入于官场,后离群索居,曾在穆格塔姆山的弱者谷中与苏非派教徒虔修。在麦加的山谷中浪迹15年,后回到埃及。伊本·法里德有“情诗之王”美称,他的诗描述对真主的爱和对真理的追求,采用象征和隐喻等苏非式手法,表达苏非派观念的存在及其意义,赞颂苏非派认作万有根本的真主之爱,以人主统一及自爱终结。伊本·法里德认为,对主的爱超越物质,是追求一切美的根本的崇高之爱,人要完全服从和消融于对主的爱之中,与主合二为一就是享受和幸福。伊本·法里德并不隐讳这种爱的苦痛,“他的开端是相思之疾,他的终结是致命之痛”,这致命之痛就是施爱者的意志消融于被爱者的意志中。苦痛的消解在于爱,爱的苦痛就是快乐。施爱者和被爱者不分彼此。爱和被爱无始无终。他的诗赞颂了对主的爱和人主合一的醉意精神快感。法里德的诗作《大塔伊亚》,又名《神秘的进程》,共760行。后人对法里德诗的注解分成文字式和苏非式两派,而拉希德·本·达哈达哈则综合了两派的见解。下面是法里德的诗句:眼的快乐是爱的醇酒,姣好的容貌是那酒盅。……赞着恋人名字,我们捧起了酒杯;当还无酿酒的葡萄时,我们就早已为她陶醉。……爱情的酒浇醉了我的眼虹,酒盅仿佛是我绝代佳人的花容。不经意地瞥上一眼,我的心弦怦然为她的懿德在拨动。……终结归于开端终结也蕴涵前行万有在我看来无遗一览耳闻所听 眼视所见如梦初醒 觉我非他我即是我 岿然存在我的特性绝无仅有我的外表世不二出

法里德对于艺术和美的看法与苏非派相同,即美是安拉对他的造物的馈赠,而美与艺术的终极即绝对之美就是安拉本身。法里德以诗句阐明这种观点:直截了当地说美,不要有什么束缚;凡是美好的事物,都有其美的要素;看存在依然固我,不同是人的好恶。

法里德善于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探究其中的内涵,穿越时间的进程,追寻万物的起源,由天河的星宿联想到陆地的尘土,从宏观到微观,将所思所见归拢统一。他认为听觉也有视觉的功能,视觉又有触觉的功能。伊本·法里德反对转世说和泛神论思想。对于其他宗教,法里德持这样的态度:为了智慧把敌手聚在一起你会将各式才智撷取。

阿拉伯小说

伊斯兰教产生以后,随着阿拉伯帝国版图的日益扩大,东西交通的渐盛以及与外界文化传统的接触,阿拉伯文学遂与波斯文学等外来文学迅速融合,由主观色彩甚浓的感性文学进化为理性主义文学,形成“阿达卜”(文学)的独特体裁。所谓“阿达卜”就是离开宗教,寻求纯粹的文学形式,以培养优雅的品性和高贵的人格。“阿达卜”在阿拉伯语中有多种含义,最初表示邀请赴宴,后来表示人的霜操高节,再就专指人在诗歌、小说、散文和宗谱学方面的修养。

阿巴斯王朝时期是阿拉伯文学的巅峰时期,出现了《卡里莱和笛木乃》。此书源自古印度的《五卷书》,原文是梵文。6世纪中叶,印度王福尔命人将此书翻译为波斯法赫里维亚语。570年左右,由法赫里维亚语译本再译作古叙利亚语。750年左右,伊本·穆格发(724—759年)将其译为阿拉伯文。穆格发精通波斯语与阿拉伯语,是一位散文家,也是一位思想家和政治家。他翻译的《卡里莱和笛木乃》,由于文字优美,被尊崇为阿拉伯最古的散文典范。此书的完成,开创了阿拉伯“阿达卜”的先河。“卡里莱”和“笛木乃”都是狐狸的名字,分别代表善与恶,作为主角,展开了一连串的故事,具有《伊索寓言》的风格。在优美生动的故事情节中,包含深刻的人性哲理。譬如画眉与大象的故事就是要说明“有才智的人能运用众人的智慧,获得干军万马所得不到的成功”。通过故事反映世间人生的艰辛、苦难,揭露卑劣、权谋、背叛、贪婪、暴虐等黑暗面。在表现手法方面,此书充满矛盾冲突等戏剧要素,情节扣人心弦,矛盾不断发展,很多章节以悲剧告终。穆格发说过:“倘使话语变成格言,逻辑就更清晰,内容就更明白,听起来就更优美,读者就更广泛。”《卡里莱和笛木乃》正是依照这一主旨写成,借动物之口说出妙语连珠,传播哲理和教诲。“睿智者为其智而读它,嬉乐者为其嬉而读它”。在《卡里莱和笛木乃》以后,印度和波斯的故事不断被引入阿拉伯文学。《卡里莱和笛木乃》之后,又出现了查希兹(775—868年)的《动物志》和《吝啬人传》。后者描写了当时的市井生活,讽刺了社会丑恶现象,人物栩栩如生,情节趣味盎然。《一千零一夜》(或称《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文学巨著,讲述最具趣味的民俗故事,曾翻译成多国语言,一些故事被改编为戏剧、电影。这部作品之所以在世界各地广受欢迎,是因其情节生动,故事曲折,对人类情感有深刻的智性诠释。《一千零一夜》中故事套故事的结构,是其一大艺术特色。环环相扣,跌宕起浮,抓住读者的心弦。故事内容层层展开,巧设矛盾冲突,欲言又止。《一千零一夜》吸收了《卡里莱和笛木乃》的部分故事,以及希腊神话、印度和波斯文学。其中的人物,男性有国王、大臣、盗贼、泼皮、懒汉、侠士、商人、工匠、自负者、老实人等,女性有恋人、阴谋家、私通者、骗子、女奴、本分人等。《一千零一夜》的故事,通常认为应分作三部分:第一是讲述印度、波斯这两个地区的故事的,约8世纪时被译为阿拉伯文;第二是状写阿巴斯首都巴格达的风情的。作者不仅具象地映现出巴格达的繁荣,更赋予其创意和想象;第三是描绘14—15世纪埃及的生活的。这一时期,埃及作家对《一千零一夜》的前两部分进行了修改、补充。据此,有人以为《一千零一夜》是反映中世纪埃及社会的一幅风景画。《一千零一夜》以写实的手法记述了中世纪埃及的市井生活,包括商人的冒险、工人的劳作、能人的轶事等。对盛大的庆典活动、结婚仪式、祝贺新生与避邪祭祀等,都有详尽生动的描述。对当时的人际关系,如家族成员间的关系、父子关系、君臣关系等也有不少阐述。总之,《一千零一夜》可谓古代埃及生活的百科全书。

不过,《一千零一夜》的故事不仅限于埃及地域,更远到如中国等异域他方。书中人物往往借商贾旅行,云游天涯,对各国景物、人情的描写栩栩如生。主角除了从事街市交易,还探险寻幽、会见要人、谈情说爱、结婚育子,书中的神话、童话般的喻世故事中,还富含令人警醒的诗歌、成语名言。它所营造的神幻境界及其神幻物如飞毯、神灯、所罗门魔瓶等,成为后世文学创作的资料源泉。《一千零一夜》的始作者,至今众说纷纭。多数学者认为,此书并非同一时期在同一国家写成,而是多人数代、长期积累扩充,终成今日的长篇巨制。《一千零一夜》的作者非常同情弱者和社会下层民众,憎恶高官巨贾,鞭挞强取豪夺和穷奢极欲,褒扬诚恳忠实和清苦恬淡。作者常为穷人构思知恩必报的救星,因果报应,情节极富人情味,感人肺腑。

在《古兰经》、《一千零一夜》和《卡里莱和笛木乃》后,最受穆斯林欢迎的是“玛卡梅”。“玛卡梅”意为“集会”,也就是在众人聚集之处“讲述”文学,后定型为韵文体故事,是阿拉伯早期古典小说。内容有趣,琅琅上口,很多作家著有“玛卡梅”文学。在伊朗出生的白迪阿·哈姆宰尼(969—1000年)为其鼻祖,他早年背井离乡到各地游历,有“即兴诗人”之称。后编成一套52篇的“玛卡梅”。主人公阿布·法特哈传奇式的事迹,由“拉维”(专门讲故事的人)以巧妙谐趣的语言畅谈。《鲁萨法玛卡梅故事》讲述主人公途经一座清真寺,里面一群人在祈祷之余,谈起了盗贼的本领,一共列举了70余种盗窃的手法。主人公慨叹:“这是一个凶险的时代,像你看到的那样残暴;智慧受到诅咒和非难,愚昧反倒成了时髦;金钱像一个巨大魔影,营营之徒围绕它欢跳。”

阿巴斯王朝在10世纪后半期没落后,“玛卡梅”受到处于乱世而无精神寄托的民众的欢迎,被推崇为“时代文学”。活跃于文坛的哈里里(1054—1122年)所著的玛卡梅,模仿白迪阿,但有独到之处,因其青年时在巴格达修习过文学与法学,故在文法方面造诣很深。他的50篇玛卡梅,名为《阿布扎德言行录》,可称“骗子言行录”,讲述主人公以三寸不烂之舌,招摇天下的事迹,其笔法华丽考究,细腻入微,被认作玛卡梅的顶峰之作,在阿拉伯文学史上具有很高地位。它以押韵的阿拉伯散文述说迷人的无赖阿布·宰义德的冒险故事,主人公以亲切的幽默、聪明和诱人的哲理,使其鬼把戏、罪恶和对神祗的不敬得到了宽恕。在阿巴斯王朝中后期,社会动荡不宁,大量释奴因生活所迫,走上了偷盗、行骗和抢劫之道,讹诈之风盛行。哈里里的玛卡梅就反映了这种社会现象:“不要听那些在美丽的玫瑰花盛开时,却阻止你采摘的傻子的话;继续追求你的目标,虽然它似乎超过你的力量;随便他们去说吧,把握住你的幸福并祝福它。”

阿拉伯—伊斯兰文学如同其文明一样,对中世纪的欧洲和文艺复兴的影响几乎是难以估量的。这种影响有的一直延续至今。1704年法国人迦兰翻译了《一千零一夜》,随即传遍欧洲。“中世纪法兰西的行吟诗和其他爱情诗的代表作在一定程度上受益于撒拉逊人(阿拉伯人)的作品。薄伽丘的《十日谈》(1350年)和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1400年)中收了《一千零一夜》的一些故事。”拉伯雷(1494—1553年)的《巨人传》和莎士比亚(1564—1616年)的某些作品,也可能受到《一千零一夜》的启迪。

《卡里来和笛木乃》

阿巴斯王朝是阿拉伯文学的巅峰时期,著名寓言事集《卡里来和笛木乃》就是这一时期的力作。它的成书的时间比《一千零一夜》的手抄本在民间流传的年代还略微早一些。《一千零一夜》和《卡里来和笛木乃》两者最明显的差别是,前者是在阿拉伯伊斯兰社会中孕育而成的一部民间故事集,而后者却是一部源出印度、加进了波斯和阿拉伯故事成分的翻译作品。《卡里来和笛木乃》本源自古印度的《五卷书》,原文是梵文。6世纪时,印度王福尔下令将其翻译成波斯的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