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高职高专金融专业主干课程系列教材 国际金融(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4 09:08:30

点击下载

作者:李军燕

出版社:大连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21世纪高职高专金融专业主干课程系列教材 国际金融

21世纪高职高专金融专业主干课程系列教材 国际金融试读:

前言

本书系《21世纪高职高专金融专业主干课程系列教材》之一,是为适应职业教育发展及教学工作的需要,为财经类高等专科学校、高等职业学校而编写的。《国际金融》是金融学专业必修的专业主干课程,也可作为国际贸易、营销、会计等其他经济与管理专业的选修课,旨在培养掌握国际金融知识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在开放经济背景和现代货币信用经济条件下,世界经济越来越呈现出贸易一体化、生产经营跨国化、资本流动全球化的特点,而所有的国际经济交往最终都会通过国际金融活动来体现,国际金融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普遍而重要的经济现象。随着我国经济开放程度的进一步提高,对外贸易与涉外金融的规模越来越大,国际金融活动不仅对我国各微观经济主体,而且对我国宏观经济的作用和影响越来越深入。在这样的背景下,经济生活中许多领域对国际金融专门人才培养的需求日益增加。为适应这种需求,提高国际金融教学质量就成为必须,而深入研究和不断更新国际金融教材是达成这一目标的途径之一。

国际金融学主要研究的是不同国家货币之间的静态和动态关系,研究国家之间、地区之间和经济体之间如何通过货币这一媒介,进行各种经济交易。因此,国际金融是研究国际间货币和借贷资本运动规律的一门学科,它既具有很深的理论性,也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操作性,既包括国际金融关系的系统理论,如国际收支理论、汇率理论等,又包括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在国际金融活动中的角色定位和运作方式。同时,国际金融学也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需将国际金融实践中不断涌现的创新方法和手段融入其中。为此,我们总结了多年来国际金融教学的经验,充分汲取国内外国际金融理论与实践发展的最新成果,合理借鉴各种不同版本国际金融教材的优点特色,力求编写出一本知识体系完整、逻辑性强、语言精练、吸收国内外最新国际金融实例的精品教材。本书的主要特色如下:

1.学科知识全面系统,内容资料充实新颖。教材内容包括了国际金融基础知识、国际金融管理及国际金融实务,可使读者对国际金融学产生一个完整而系统的认识。具体体现在:(1)国际金融基础知识,如国际收支与国际收支平衡表、外汇与汇率、国际金融市场等;(2)国际金融制度演变与管理机制,如汇率制度、国际货币制度、外汇管理、国际储备管理、国际金融机构等;(3)国际金融实务操作和实践技能,如外汇交易业务、外汇风险防范、国际融资方式等。

2.突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注重实务。教材在对国际金融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介绍的基础上,强调国际金融交易和业务在对外贸易和其他对外经济活动中的作用,注重管理手段和操作方法的运用,并通过知识链接和实例专栏等各种方式体现出来,增强学科知识的趣味性和针对性。

3.结构设计合理并有所创新。教材将传统体系结构进行了合理的整合,章节设计与内容安排更富有科学性且便于组织教学。另外,虽然没有单独列章阐述国际金融理论,但在基本概念和方法介绍的同时,为了更加细致地说明其中原理,也穿插了一些重要的国际金融理论,如远期汇率理论、国际收支理论等,力图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将理论融入到基础知识的教学中,使相关知识的衔接更加紧密。

4.教辅资料完备。本书各章首先指明本章的学习目标,帮助读者理解本章的核心内容和要达到的基本要求。章节中间配有知识链接,章后附有实例专栏,帮助读者更深入地掌握重点内容。每章最后指明本章小结、关键术语和重点、难点等,并列有思考题,帮助读者回顾所学知识。此外,本教材还配备相应的实训教材以及电子课件,使教材的选用更具有便利性。

5.结合国内外实际。紧密结合国内外金融领域最新发展和变化,激发读者兴趣,启发读者思维。

本书由李军燕副教授(山西省财政税务专科学校)主编。李军燕编写第三章、第六章,孙黎(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编写第四章、第五章和第十章,和慧(内蒙古财经学院职业学院)编写第二章和第八章,李晓红(辽宁金融职业学院)编写第一章、第九章,王波(山西省财政税务专科学校)编写第七章。

由于我们水平有限,书中可能会有不妥之处,敬请读者指正。编者2008年3月第一章外汇与汇率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外汇的定义、特征、种类与作用;汇率的表示方法、汇率的标价方法、汇率的种类;汇率的决定基础、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能够灵活运用即期汇率计算远期汇率;利用基准汇率进行汇率套算;能够正确分析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第一节外汇

一、外汇的概念

外汇的概念可以从动态和静态的角度来理解,静态的外汇又有广义与狭义之分。(一)动态的外汇定义

从动态角度来理解,外汇是指人们将一种货币兑换成另一种货币来清偿国际间债权债务关系的行为。即“国际汇兑”。

历史上,外汇最早的概念即是指动态的外汇,是指经过银行等金融机构把一国货币兑换成另一国货币的一种行为或活动。“汇”是指资金的流动,“兑”是指通过金融机构进行的货币兑换。“汇”与“兑”的结合就是把一国货币兑换成另一种货币,然后以一定的方式(如汇款和托收),借助于各种流通工具,对国际间的债权债务关系进行非现金结算的经营活动。所以有专家说,动态外汇与国际结算含义相同。(二)静态的外汇定义

1.广义的静态外汇。广义静态外汇的概念泛指一切以外国货币表示的资产。各国涉及外汇管理的诸多法令中多采用这一概念。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1997年修正)对外汇的解释是:外汇是指①外国货币,包括纸币、铸币;②外币支付凭证,包括票据、银行存款凭证、邮政储蓄凭证;③外币有价证券,包括政府债券、公司债券、股票等;④特别提款权、欧洲货币单位;⑤其他外汇资产。从该《条例》对外汇的解释我们可以归纳出现实中的外汇(广义)应该指以外国货币表示的,在国际上可以自由兑换且能被各国普遍接受与使用的所有金融资产。

2.狭义的静态外汇。狭义静态外汇是指以外币表示的,可用于进行国际之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按照这一定义,在广义外汇中称之为外汇的,在狭义外汇中就不一定属于外汇的范畴,如以外币表示的有价证券由于不能直接用于国际间的支付,故不属于外汇。同样,外国钞票也不能算作外汇。因为外钞禁止在非发行国流通,只有把外钞运回发行国,并贷记在银行账户上后,才能称为外汇。按照这一定义,静态的狭义外汇主要包括以外币表示的银行汇票、支票、银行存款。其中,银行存款是狭义外汇概念的主体。

二、外汇的特征

一种货币要想成为外汇必须具备以下基本特征:

第一,外汇是以外币计算(或表示)的、可用作对外支付的金融资产。任何以外币计值的实物资产和无形资产不构成外汇。

第二,外汇具有可自由兑换性。自由兑换性是指可以为任何目的、在任何情况下、不受任何限制地将这种外币兑换成其他国家的货币或购买其他信用工具。可自由兑换的第一前提就是该货币为各国所普遍接受,这同货币发行国的经济实力密切相关;第二个前提是该国货币当局允许其自由兑换。

三、外汇的种类(一)按照外汇兑换时所受限制的程度划分,可分为自由外汇、记账外汇

自由外汇是指不需要货币发行国当局批准,可以自由兑换成其他货币,或是可以向第三国办理支付的外国货币及其支付手段,如美元、欧元等。

记账外汇亦称双边外汇,即不经货币发行国批准,不能自由兑换成其他货币也不能对第三国进行支付的外汇。例如,我国曾在对某些发展中国家和原苏联的进出口贸易中,使用过这种记账外汇。记账外汇有三个特点:①由双方协定,决定这种外汇的汇率、记账方法与运用范围。②协定项下收支差额,可结转到下一年度或折算成双方同意的第三国货币。③不能转给第三国使用,也不能自由兑换。(二)按外汇的来源与用途来划分,可分为贸易外汇与非贸易外汇

贸易外汇是指由商品的输出输入引起收付的外汇。在一般情况下商品的输出是一国外汇收入的主要来源,商品的输入是一国外汇支出的主要去向。

非贸易外汇是指由非贸易往来而引起收付的外汇,如劳务、旅游等引起收付的外汇、侨汇等。(三)按外汇买卖交割的期限来划分,可分为即期外汇与远期外汇

即期外汇又称现汇,一般是指在外汇买卖成交后两个营业日之内办理交割的外汇。外汇交割指一方付出一种货币,另一方付出另一种货币的授受两清的行为。

远期外汇又称期汇,指按远期外汇合同约定的日期在未来办理交割的外汇。远期外汇的交割期限一般为1年以内,在多数情况下是1~6个月,3个月期的最多。

四、外汇的作用

外汇在促进世界贸易与国际经济关系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是外汇含义的延伸和外汇本质的体现。

1.外汇是国际购买手段,可以使国与国的货币流通成为可能

随着国际贸易和银行业务的不断发展,外汇成为国际购买手段而被各国普遍接受。一国如果握有大量外汇,就意味着握有大量的国际购买力。该国可以运用所持有的外汇在国际市场上购买本国所需要的各种商品和劳务,从而使不同国家之间货币购买力的转移成为可能。

2.外汇是国际支付手段,可以避免在国际结算中使用黄金,节约非生产费用

进行国际贸易的双方可以通过银行买卖用作国际结算主要支付手段的外汇,使国际间债权债务关系得以结清。外汇作为国际支付手段,不仅弥补了黄金作为支付手段存在的数量有限、开采及运送费用大、容易失窃等缺陷,还大大缩短了支付时间,加速了资金周转,从而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3.外汇是国际储备手段,可以弥补国际收支逆差

当今世界各国都普遍把外汇作为一项重要的储备资产,以备调节国际收支、维护汇率稳定之用。因此,外汇收入及其储备的增加,对于稳定本币币值、保持国际收支平衡、提高一国经济实力与对外地位、增强一国对外借债信誉与偿还能力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4.外汇是国际信用手段,可以调剂国际间的资金余缺,促进货币信用的国际化

由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资金余缺情况不同,因而在国与国之间产生了调节资金余缺的客观需要。一方面,一些发达国家存在着大量过剩资金,迫切需要寻求出路;另一方面,许多发展中国家资金严重短缺,迫切需要引进资金。实现国际间资金余缺的相互调剂,必须依靠外汇这种支付手段。同时,通过经营外汇业务的银行,并通过各国银行业务的相互联结,可以把国内银行信用扩展为国际银行信用,促进了货币信用的国际化,使国际间资金余缺的调剂更加便利。【知识链接】人民币国际化

货币国际化是指一种货币在国际范围内发挥价值尺度、支付手段、价值储备等货币功能,最终成为被国际市场广泛使用和持有的国际货币的过程。人民币国际化就是指人民币成为国际上普遍认可的价值尺度、支付手段、价值储备货币工具的经济过程。衡量人民币国际化程度,就是衡量人民币在国际范围内具备国际货币的特征和功能的程度,其度量指标由价值尺度的国际化指标、支付手段的国际化指标、价值储备的国际化指标和国际经济政策工具的指标这四大指标构成。

1.作为价值尺度,人民币计价范围主要在边贸

一是边境贸易主要以人民币计价。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内地与周边经济体的贸易额越来越大,在人民币汇率稳定的前提下,出于减少货币交易环节和降低成本的需要,一些与中国内地贸易、投资往来频繁、数额较大的经济体,即使在人民币未完全实现可自由兑换的情况下,也愿意接受人民币作为计价货币。在中国内地与周边经济体的贸易中,以人民币作为计价货币已经相当普遍,可以说人民币具有“硬通货”作用。但是,在中国内地与西方经济体的贸易中,以人民币作为计价货币的还很少见;在没有中国内地参与的其他国际贸易中,还没有以人民币作为计价货币的情况出现。

二是国际金融市场上以人民币计价发行的债券的零的突破。中国将进一步扩大香港金融市场人民币业务,具体就是指在中国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

2.作为支付手段,人民币已遍布周边经济体

一是流通范围主要在周边经济体。周边经济体在边境贸易中使用人民币结算量正不断增加,主要体现在:人民币在中国港澳地区的可接受度、流通领域得到了极大的拓展,出入量越来越大。特别是在2003年允许中国香港银行办理个人人民币业务、2004年实施《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等之后,两地之间人员及经贸往来活动日益频繁,促进了人民币现金在中国港澳地区和中国内地之间的流动以及流动规模的扩大。人民币在东南亚的巴基斯坦、新加坡、缅甸、老挝等经济体“自由流通”,已经受到“二美元”的礼遇。在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印度、尼泊尔、泰国、孟加拉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韩国、朝鲜等其他周边经济体,人民币也被作为支付和结算货币,成为与这些经济体边贸结算中的主要货币。

二是人民币流通范围局限于周边经济体。尽管人民币在周边经济体的流通量已经初具规模,且在逐年增加,但人民币国际贸易的流通量占货币供应量和中国内地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例仍然极低,而且在非周边的其他亚洲经济体及欧美等地没有利用人民币结算的情况。人民币在国际贸易中的流通量对中国内地经济的影响还很有限,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更加微弱。

三是境外人民币衍生市场逐渐发展。境外存在多种人民币衍生产品,显示出人民币国际化步伐又前进了一步。

3.作为价值储藏手段,人民币开始出现制度性变迁

一是作为官方储备货币的零的突破。菲律宾货币委员会开始接纳人民币为菲中央银行储备货币。这意味着人民币的境外流通开始出现制度性的变迁,人民币向国际化跨出了重要一步。

二是非中国内地居民开始将人民币作为一项存款。2004年2月,中国香港首次推出人民币存款业务。

4.作为国际经济政策工具,人民币受到各经济体重视

随着中国内地经济的增长以及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不断完善,国际上许多经济体也逐步在其汇率体系中考虑人民币因素。2005年11月5日,印度储备银行(印度央行)宣布调整汇率指数,将人民币纳入一篮子货币。2005年4月1日起,欧洲央行已在其每日统计并发布的欧元指导汇率体系中加入了人民币等7种新货币。

通过以上四个人民币国际化指标的分析,总体看来人民币还不是一个国际货币。这一结论的最大表征就是,国际贸易中以人民币计价的交易数量微乎其微,而且流通范围较为局限。人民币在周边流通的主要职能是计价单位和支付手段,而作为国际金融市场投资交易货币、国际储备货币等高级国际货币职能的表现则非常弱;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流通的以人民币计价的债务为零,世界各金融机构包括各经济体中央银行所持的人民币资产也几乎为零。资料来源:http://www.cs.com.cn/第二节汇率

一、汇率的概念和表示(一)汇率的概念

所谓汇率(Exchange Rate)就是用一国货币表示的另一国货币的相对价格,即两国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外汇作为一种资产,可以和其他商品一样进行买卖。但是商品买卖是在用货币购买商品,而货币买卖却是以货币购买货币。在进行外汇买卖时,必须有一个兑换比率作为标准,这就是汇率,亦称外汇行市或汇价,它解决了一单位的甲货币能兑换多少单位的乙货币的问题。因此,可以说汇率是对货币兑换行为的量的度量。

汇率在国际经济往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①汇率是外汇买卖的折算标准。没有了汇率,外汇交易将无从谈起。②汇率是联系国内外货币价格之间的桥梁。通过汇率,人们可以将用本国货币表示的国内商品、劳务的价格转化为以外币表示的价格,反之亦然。③汇率可以作为调节本国经济的一种经济杠杆。通过适时的汇率调整,来实现一定时期的经济目标。④汇率作为反映经济状况的指示器,可以提供一国经济发展、贸易及资本往来等方面的信息,为经济决策提供参考。(二)汇率的表示方式

如果把外汇也看成是一种商品,那么汇率即是在外汇市场上用一种货币购买另一种货币的价格。例如,1美元=110日元,表示1美元可以换110日元。通常,等号左边的货币被称为基础货币,等号右边的货币被称为标价货币。

汇率的表示方式有三种:一种是用文字表述的汇率,如美元兑人民币汇率7.2625;一种是用两种货币代码符号表述的汇率,如USD/CNY 7.2625,这里的斜线表示兑换的意思;还有一种是用两种货币的货币符号表述的汇率,如7.2625¥/$,这里的斜线含义是“每一”。汇率的三种表示方式的形式虽然不同,但含义是一样的,都是1美元等于7.2625元人民币。每一种货币都有货币代码符号与货币符号,如美元的货币代码符号为USD,其货币符号为$。人民币的货币代码符号为CNY,其货币符号为¥。货币代码符号是由国际标准组织(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rganization, ISO)在1978年7月3日统一制定,并推广给所有金融机构应用。表1-1是一些国家的货币名称、货币符号及货币代码符号表。

按惯例,银行报出的货币汇率有5位有效数字,最后一位为点数,以此类推,从右边向左边数,第一位称为“点”,第二位称为“十个点”,第三位称为“百个点”。如某日USD/CNY的汇率为7.2625,第二天USD/CNY的汇率为7.2510,这说明USD/CNY的汇率下降了115个点。表1-1 一些国家的货币名称、货币符号及货币代码符号

二、汇率的标价方法

由于汇率是两种货币价值的对比,因此在计算两种货币的比价时,首先要确定用哪个国家的货币作为折算标准,这便产生了外汇汇率的标价方法问题。汇率的标价方法有三种:(一)直接标价法(Direct Quotation)

直接标价法又称“应付标价法”(Giving Quotation)。它是以一定单位(如1或100等)的外国货币为标准,折算成一定数额的本国货币。如中国银行挂牌的100美元=726.25元人民币,东京外汇市场上的l美元=113.50日元等。

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采用直接标价方法。这种标价方法的特点是:外币金额始终保持不变,其折合成本币的数额则随着本币同外币的相对价值变化而变动。如果现在需要更多的本币才能兑换到原定数额的外币,这说明外币的价值在上升(外币升值)或外汇的汇率在上浮(上涨、攀高、坚挺、趋硬等),而本币的价值在减少(本币贬值、币值下调)或本币的汇率在下浮(下跌、下滑、疲软、趋软等)。反之,如果现在能以较少的本币兑换到原定数额的外币,则说明外币贬值或外汇汇率下浮,而从本币的角度看则是本币升值或本币汇率上浮。(二)间接标价法(Indirect Quotation)

间接标价法又称“应收标价法”(Receiving Quotation)。它以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作为标准,折算成一定数额的外国货币。世界上采用间接标价法的国家很少。从历史上看,伦敦外汇市场一直采用间接标价法,如英镑与美元的汇率为1英镑=1.8858美元。除了英国以外,有些英联邦国家的货币也在采用间接标价法,如澳大利亚元、新西兰元和南非兰特等。美国的纽约外汇市场原先采用直接标价法,后来由于美元逐步取代了英镑而成为国际经济交易的主要计价标准,用美元结算的进出口贸易和国际投资交易越来越多。因此,从1978年9月1日起该市场也改用间接标价法,但在报出美元与英镑的汇价时,仍采用直接标价法。为了方便各种外汇交易的结算,美国的报刊和杂志在金融版的汇率栏内,通常总是同时刊印两种价格,即外币的美元价格(US$equivalent)和美元的外币价格(currency per US$),这实际上是同时采用了两种标价方法。另外,自1999年1月1日起诞生的欧元也采用间接标价法,即它总是以1个欧元值若干外币的方式报价。

间接标价法的特点正好同直接标价法相反,即本币金额不变,其折合成外币的数额则随着两种货币相对价值的变化而变动。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之间存在着一种倒数关系。(三)美元标价法

美元标价法是指以一定单位的美元为标准来计算应兑换多少其他货币的汇率表示方法。美元标价法的主要内容有:(1)所有在外汇市场上交易的货币都对美元报价。当交易员在外汇市场上询问日元或新加坡元价格时,他所指的是美元对日元的汇率或美元对新加坡元的汇率。(2)除了英镑、爱尔兰镑等极少数货币外,其他货币的报价以美元为基础固定不变,其他货币作为变量货币。美元以外的其他货币之间的汇率,一般通过各自对美元的汇率进行套算。美元标价法下,美元的单位始终不变,美元与其他货币的比值是通过其他货币的量的变化来表现的。

三、汇率的种类

从各国外汇交易的实践看,汇率的种类繁多,我们将对常见的主要汇率,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介绍。(一)买入汇率和卖出汇率、中间汇率和钞价

按银行业务操作情况划分,汇率可分为买入汇率、卖出汇率、中间汇率和钞价。

买入汇率(Buying Rate)。它是指银行购买外汇时所使用的汇率,又称买入价。直接标价法下,一定量外币折合本币数较少的那个汇率是买入价,它位于卖出价之前,而间接标价法下的情况正好相反。

卖出汇率(Selling Rate)。它是指银行出售外汇时所使用的汇率,又称卖出价。直接标价法下,一定量外币折合本币数较多的那个汇率系卖出价,表示银行卖出外币时,应向客户收取的本币数,它位于买入价之后,而间接标价法下的情况则相反。

中间汇率(Medial Rate)。买入汇率与卖出汇率的平均数称为中间汇率。计算公式为:中间汇率=(买入汇率+卖出汇率)/2。为了简洁方便,各种新闻媒体在报道外汇行情时有时采用中间汇率,人们在了解和研究某种货币汇率变动时也往往参照中间汇率。

钞价(Bank Note Rate)。钞价即银行购买外币钞票(包括铸币)的价格。前述的买入汇率、卖出汇率是指银行购买或出卖外币支付凭证的价格。银行买入外国钞票的价格低于买入各种形式的支付凭证价格。原因是,银行在购入外币支付凭证后,通过航邮划账,可很快地存入国外银行,开始生息,调拨动用;而银行买进外国的钞票,要经过一段时间,积累到一定数额以后,才能将其运送并存入外国银行调拨使用。在此以前买进钞票的银行要承受一定的利息损失,同时,将现钞运送并存入外国银行的过程中还有运费、保险费等支出,银行要将这些损失及费用开支转嫁给出卖现钞的顾客。不过,银行卖出外国现钞时,则使用一般的支付凭证的卖出汇率,现钞卖出价不再单列。(二)基本汇率与套算汇率

从汇率制定方法的角度来考察,汇率可以分为基本汇率和套算汇率。

由于外国货币种类繁多,要制定出本国货币与每一种货币之间的汇率,有许多不便。因此,一般就选定一些在本国对外经济交往中最常使用的货币,称之为关键货币,制定出本国货币与关键货币之间的汇率。这些汇率就是基本汇率(Base Rate)。各国一般多选择本国货币与美元之间的汇率作为基本汇率,这是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元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占据了主导地位,成为国际支付中使用最多的货币和各国外汇储备的主要货币。在各国银行之间相互报出汇率时,一般也只报出基本汇率。

套算汇率(Cross Rate),又称交叉汇率,是指两国货币通过各自对关键货币的汇率套算出来的汇率。由于各国制定的基本汇率在一般情况下都反映或代表了该种货币的实际对外价值,并同样受到外汇市场上供求规律的影响,因此,完全可在套算过程中参照使用,以简化汇率的制定程序。

套算汇率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同边相乘法”,它适用于采用不同标价法的情况。

例如:伦敦外汇市场上英镑对美元的汇率为:£ 1.00=$1.5264~1.5274;苏黎世外汇市场上美元对瑞士法郎的汇率为:$1 =SF1.4005~1.4015。则英镑对瑞士法郎的汇率为:

在伦敦外汇市场上,英镑对瑞士法郎的套算汇率是:£ 1.00=SF2.1377~2.1407。

SF2.1377是瑞士法郎的卖出价,即客户的1个英镑只能从银行兑换到2.1377个瑞士法郎;SF2.1407是瑞士法郎的买入价,即客户得花费2.1407瑞士法郎才能从银行兑换到1英镑。

套算汇率的另一种方法是“对角相除法”,它适用于两种基准汇率采用相同的标价法的情况。假定东京外汇市场报出的日元对美元的汇率为:$1.00 =J ¥118.8412~119.6277;与此同时,苏黎世外汇市场报出的瑞士法郎对美元的汇率为:$1.00=SF1.4005~1.4015。由于这两个外汇市场都采用直接标价法,因此,瑞士法郎对日元的套算汇率应采用对角相除法:

东京外汇市场: $1.00=J ¥118.8412~119.6277

不管采用哪一种标价方法,等号右边的两个数字总是小的在前,大的在后。上述计算结果表明:在东京外汇市场上,日元对瑞士法郎的套算汇率是:SF1.00=J¥84.7957~85.4179,即瑞士法郎的银行买入价为J ¥84.7957,银行卖出价为J ¥85.4179。(三)电汇汇率、信汇汇率和票汇汇率

按照外汇交易支付的方式,汇率可以分为电汇汇率、信汇汇率和票汇汇率。

电汇汇率(Telegraphic Transfer Rate, T/T Rate),是经营外汇业务的本国银行,在卖出外汇后,以电报委托其国外分支机构或代理行付款给收款人所使用的一种汇率。目前国际支付绝大多数用电讯传递,因此电汇汇率是外汇市场的基本汇率,其他汇率都以电汇汇率作为计算标准。一般外汇市场上所公布的汇率,多为电汇买卖汇率。电汇方式下,银行在国内收进本国货币,在国外付出外汇的时间相隔不过一、二日。由于银行不能利用顾客的汇款,而国际电报费又较贵,所以电汇汇率最高。各国公布的外汇牌价,如无特别说明,均指电汇汇率。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由于汇率很不稳定,各国的进出口商为了避免外汇风险,一般都会在贸易合同中规定交易采用电汇汇率。

信汇汇率(Mail Transfer Rate, M/T Rate),是以信函方式买卖外汇时所用的汇率。银行卖出外汇后,通过信函通知分支行或代理行支付。由于这种付款方式所需的邮程较长,银行可以在一定时间内占用顾客的资金,因此信汇汇率比电汇汇率要低一些。

票汇汇率(Demand Draft Rate, D/D Rate),是指银行卖出外汇收到本币后,开立以其国外分行或代理行为付款人的银行汇票,交给汇款人,由汇款人自行寄给或亲自携带交给国外收款人,收款人凭该银行汇票向汇入行提取款项,这种方式下所使用的汇率称为票汇汇率。因汇票有即期和远期之分,所以票汇汇率可分为即期票汇汇率和远期票汇汇率。即期票汇汇率一般等于信汇汇率,但是低于电汇汇率。对于远期汇票而言,票汇支付期限越长,票汇汇率越低。这是因为收款人没有从汇入行提取汇款之前,汇出行都可以利用汇款人的资金获取利息收益,期限越长,获得的收益也就越多。(四)即期汇率与远期汇率

从外汇买卖的交割期限的角度来划分,汇率可以分为即期汇率和远期汇率。

即期汇率(Spot Rate)又称现汇汇率,用于外汇的现货买卖,是买卖双方成交后,在两个营业日内办理外汇交割时所用的汇率。

远期汇率(Forward Rate)又称期汇汇率,用于外汇远期交易和期货买卖,是买卖双方事先约定,据以在将来一定日期进行外汇交割的汇率。即期汇率与远期汇率通常是不一样的,它们之间存在差额,这种差额称为远期差价(Forward Margin)。远期差价有升水、贴水和平价之分。当某种外汇的远期汇率高于即期汇率时,我们称为该外汇的远期汇率升水(at premium);反之,当远期汇率低于即期汇率时,我们称该外汇的远期汇率贴水(at discount);当两者相等时,则称为平价(at par)。

在通常情况下,银行报出的升贴水数只有两位或三位数。如果为两位数,即为小数点后第三和第四位,如果报三位数,即为小数点后第二、三加第四位数。在直接标价法下,小数在前,大数在后,即为升水;大数在前,小数在后,即为贴水。在间接标价法下,小数在前,大数在后,则为贴水;若是小数在后,大数在前,即为升水。

不管在哪种标价法下,计算都是一样的,前小后大就同时加上,公式为:远期汇率=即期汇率+远期差价;前大后小就同时减去,公式为:远期汇率=即期汇率-远期差价。

例如,某日纽约市场报价:USD /CHF即期汇率1.5086/91,3个月远期差价10/15。

首先,应该判断这是间接标价法,小数在前,大数在后,远期汇率为贴水;其次,从计算方法上,前小后大就同时加上,3个月远期汇率=(1.5086+0.0010)/(1.5091+0.0015),所以,USD /CHF3个月远期汇率为1.5096/1.5106。(五)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

按汇率制度不同,汇率可以分为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

固定汇率(Fixed Rate)是指一国货币对另一国货币的汇率基本固定,同时又将汇率的波动幅度限制在一个特定的范围内的汇率。

浮动汇率(Floating Rate)是指一国货币的对外汇率不予固定,也不规定上下限的波动幅度,而是根据外汇市场的供求状况任其自由涨落的汇率。外国货币供过于求,则外币贬值而本币升值,称外汇汇率下浮;外币供不应求,则外币升值而本币贬值,称外汇汇率上浮。(六)官方汇率与市场汇率

按外汇管制的宽严程度不同,汇率可以分为官方汇率和市场汇率。

官方汇率(Official Rate)是货币当局规定的,要求一切外汇交易都采用的汇率,可以是单一汇率,也可以是多重汇率。

市场汇率(Market Rate)是指在外汇市场上自由买卖外汇的实际汇率。

官方汇率与市场汇率之间往往存在差异,在外汇管制较严的国家不允许存在外汇自由买卖市场,官方汇率就是实际汇率。而在外汇管制较松的国家,官方汇率往往流于形式,通常有行无市,实际外汇买卖都是按市场汇率进行。(七)单一汇率与复汇率

按汇率使用范围的不同,汇率可以分为单一汇率与复汇率。

单一汇率(Single Rate)是指一种货币(或一个国家)只有一种汇率,这种汇率通用于该国所有的经济交往中。

复汇率(Multiple Rate)是指一种货币(或一个国家)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汇率,不同的汇率用于不同的国际经贸活动。复汇率是外汇管制的一种产物,曾被许多国家采用过。(八)开盘汇率和收盘汇率

按外汇买卖的营业时间,汇率可以分为开盘汇率和收盘汇率。

开盘汇率(Opening Rate)是经营外汇业务的银行在营业日刚开始时买卖外汇所使用的汇率。

收盘汇率(Closing Rate)即外汇银行在一个营业日的外汇交易终了时所使用的汇率。一个外汇市场的营业从开始到结束虽然只有几个小时,但在汇率急剧波动的情况下,开盘汇率和收盘汇率也会相差甚大。另外,世界上各个外汇市场的营业时间虽然因时差关系而不一致,但是,由于各外汇市场之间存在着发达的电讯网络,彼此的行情密切相关,一个外汇市场的收盘汇率往往影响另一个外汇市场的开盘汇率。(九)贸易汇率和金融汇率

根据外汇资金的性质或来源,汇率可以分为贸易汇率和金融汇率。

贸易汇率(Trade Rate),又称“商业汇率”(Commercial Rate),是适用于进出口贸易货价及其从属费用的结算的汇率。它为一国的“奖出限入”的贸易政策服务,以改善该国的国际收支为目的。

金融汇率(Financial Rate),即适用于资金流动、旅游事业等非贸易外汇收支的汇率。与贸易汇率相比,金融汇率对客户来说不太优惠。有关当局制定金融汇率的目的是想起到限制资金流出,鼓励外资流入的作用。第三节汇率的决定基础

一、金本位制下的汇率决定(一)金币本位制度下汇率的决定基础

1.铸币平价是汇率的决定基础

在金币本位制度下,各国都规定金币的法定含金量。两种不同货币之间的比价,由它们各自的含金量对比来决定。例如在1925~1931年期间,1英镑的含金量为7.3224克,1美元所含纯金则为l.504656克,两者相比等于4.8665(7.3224 ÷ 1.504656),即1英镑等于4.8665美元。这种以两种金属铸币含金量之比得到的汇价被称为铸币平价(Mint Party)。铸币平价是金平价(Gold Parity)的一种表现形式。所谓金平价,就是两种货币含金量或所代表金量的对比。

2.汇率波动的幅度是黄金输送点

在金本位制度下,铸币平价虽然是汇率决定的基础,但它并不是外汇市场上买卖外汇的实际汇率行市,它只是一种基础汇率或法定汇率。在外汇市场上,因为受供求因素的影响,汇率行市有时会高于铸币平价,有时会低于铸币平价,即实际汇率与基础汇率之间往往略有差异。但实际汇率不会偏离铸币平价太远,实际汇率的波动不是漫无边际的,而是在一定限度内波动。金币本位制度下,汇率会因供求关系而围绕铸币平价上下波动,其波动的幅度受制于黄金输送点(Gold Points)。这是因为,在金币本位制度下,黄金可以自由输出入。如果汇价涨得太高,人们就都不愿购买外汇,而要运送黄金进行清算了。但运送黄金是需要种种费用的,如包装费、运费、保险费和运送期的利息等。假定在英国和美国之间运送1英镑黄金的费用为0.02美元,那么,铸币平价4.8665美元加上运送费0.02美元就等于4.8865美元,这是美国对英国的黄金输出点。如果英镑的汇价高于4.8865美元,美国债务人觉得购买外汇不合算,不如直接向英国运送黄金有利,于是美国的黄金就要向英国输出。铸币平价4.8665美元减去运送费0.02美元等于4.8465美元,就是美国对英国的黄金输入点。如果l英镑的汇价低于4.8465美元,美国的债权人就不要外汇,而宁肯自己从英国输入黄金到美国。黄金输出的界限,叫做黄金输出点;黄金输入的界限,叫做黄金输入点。汇价的波动,是以黄金输出点作为上限,以黄金输入点为下限,它总是以金平价为中心,在这个上限和下限的幅度内摇摆。黄金输出点和黄金输入点统称为黄金输送点。

以上说明,铸币平价加上黄金运送费,是汇价上涨的最高点;铸币平价减去黄金运送费,是汇价下跌的最低点。由于黄金输送点限制了汇价的变动,所以汇率波动的幅度比较小,基本上是稳定的。(二)金块本位和金汇兑本位制度下汇率的决定

在金块本位制度下,黄金已经很少直接充当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金块的绝大部分为政府所掌握,其自由输出入受到了影响。同样,在金汇兑本位制度下,黄金储备集中在政府手中,在日常生活中,黄金不再具有流通手段的职能,输出入受到了极大限制。在上述两种货币制度下,货币汇率由纸币所代表的金量之比决定,称为法定平价。法定平价也是金平价的一种表现形式。实际汇率因供求关系而围绕法定平价上下波动。但这时,汇率波动的幅度已不再受制于黄金输送点。黄金输送点存在的必要前提是黄金的自由输出入。在金块本位和金汇兑本位下,由于黄金的输出入受到了限制,因此,黄金输送点实际上已不复存在。在这两种削弱了的金本位制度下,虽说决定汇率的基础依然是金平价,但汇率波动的幅度则由政府来规定和维护。政府通过设立外汇平准基金来维护汇率的稳定。当外汇汇率上升,便出售外汇;当外汇汇率下降,便买进外汇,以此使汇率的波动局限在允许的幅度内。显然,与金币本位制度时的情况相比,金块本位和金汇兑本位下汇率的稳定程度已降低了。

二、纸币流通时期的汇率决定

纸币制度是在金本位制度崩溃之后产生的一种货币制度,包括货币有法定含金量时期和1978年4月1日以后的无法定含金量时期两个阶段。纸币作为价值符号,是金属货币的取代物,在金属货币退出流通之后,执行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职能。这种职能是各国政府以法令形式赋予它并保证其实施的。从纸币制度产生之日起,各国政府就规定了本国货币所代表的(而不是具有的)含金量,即代表的一定价值。因此,在国际汇兑中,各国货币之间的汇率也就成了它们所代表的价值之比。

纸币所代表的含金量之比决定汇率,与金本位制下铸币所具有的含金量之比决定汇率,有着本质的差别。后者是一种实实在在的价值之比,而前者只是一种虚设的价值之比。作为汇率,应该是货币实际价值的对比。而在纸币制度下,货币的实际价值并不一定等于其法定的含金量,因为通货膨胀这种几乎不可避免的现象会使货币的实际价值与其代表的名义价值相偏离。一国通货膨胀程度越高,其货币的实际价值就越低;一国通货膨胀程度越低,其货币的实际价值就越高。

用通货膨胀程度所衡量的货币实际价值是货币的对内价值,对内价值是决定对外价值(即汇率)的基础。对内价值具体体现于货币在国内的购买力高低,货币购买力是用能表明通货膨胀程度的物价指数来计算的。一国物价指数上涨,通货膨胀水平提高,该国货币购买力就相应下降,它在国际市场的汇率也会相应下跌;反之,当一国物价指数上涨程度较其他国家慢,通货膨胀水平较低,意味着该国货币购买力提高,它在国际市场的汇率也会相应上升。

在纸币制度下,两国货币之间的汇率取决于它们各自在国内所代表的实际价值,也就是说货币对内价值决定货币对外价值;而货币的对内价值又是用其购买力来衡量的。因此,货币的购买力平价就成为纸币制度下汇率决定的基础。第四节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和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

一、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

1.国际收支差额

一国国际收支差额既受汇率变动的影响,又会影响到外汇供求关系和汇率变动,其中,贸易收支差额又是影响汇率变动最重要的因素。当一国有较大的国际收支逆差或贸易逆差时,说明本国外汇收入比外汇支出少,对外汇的需求大于外汇的供给,外汇汇率上涨,本币对外贬值;反之,当一国处于国际收支顺差或贸易顺差时,说明本国出口等外汇收入增加,进口等外汇支付较少,外汇供给大于支出,同时外国对本国货币需求增加,会造成本币对外升值,外汇汇率下跌。

国际收支或贸易收支逆差导致本币贬值,国际收支或贸易收支顺差导致本币升值可以在大多数现实的例子中得以证实。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国巨额的贸易顺差促使美元供不应求,出现“美元荒”,为美元成为中心货币奠定了基础;而60年代以后美国巨额的国际收支逆差又迫使美元在1971年和1973年两次大幅度贬值。80年代中期以后美国对日本持续大量的贸易逆差也是导致日元对美元汇率步步攀升的主要原因。

2.利率水平

利率也是货币资产的一种“特殊价格”,它是借贷资本的成本和利润。在开放经济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率水平变化与汇率变动息息相关,主要表现在当一国提高利率水平或本国利率高于外国利率时,会引起资本流入该国,由此对本国货币需求增大,使本币升值,外汇贬值;反之,当一国降低利率水平或本国利率低于外国利率时,会引起资本从本国流出,由此对外汇需求增大,使外汇升值、本币贬值。

一国提高利率水平多数情况下是为了紧缩国内银根,控制投资的扩大和经济过热,它对外汇市场的作用就是使本币在短期内升值;而一国降低利率水平则主要是为了放松银根,刺激投资的增加和经济增长,它对外汇市场的作用就是使本币在短期内贬值,这是货币政策手段之一的贴现率政策实施的结果,正是因为利率对汇率的这种作用,一国政府可以将调整贴现率作为干预资本流动和汇率变动的措施。当然,这种做法必然影响到国内经济状况,效果也是短期的。

利率对于汇率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导致远期汇率的变化,外汇市场远期汇率升水、贴水的主要原因在于货币之间的利率差异。高利率货币会引起市场上对该货币的需求,以期获得一定期限的高利息收入,但为了防止将来到期时该种货币汇率下跌带来的风险和损失,人们在购进这种货币现汇时往往会采取掉期交易,即卖出这种货币的远期,从而使其远期贴水;同样的道理,低利率的货币则有远期升水(参见第六章相关内容)。

3.通货膨胀因素

如前所述,纸币制度下,货币所代表的实际价值(可以用货币购买力来体现)是汇率决定的基础。纸币制度的特点决定了货币的实际价值是不稳定的,通货膨胀以及由此造成的纸币实际价值与其名义价值的偏离几乎在任何国家都是不可避免的,而这就必然引起汇率水平的变化。具体地说,一国通货膨胀率上升,货币购买力下降,纸币对内贬值,其对外汇率下浮。进一步说,汇率是两国货币之比价,其变化受制于两国通货膨胀程度之比较。如果两国都发生通货膨胀,则高通货膨胀国家的货币会对低通货膨胀国家的货币贬值,而后者则对前者相对升值。

4.经济增长率差异

国内外经济增长率的差异对一国货币的汇率有多方面的影响:一是一国经济增长率较高意味着该国收入较高,高收入引致的进口较多,不利于本国国际收支;二是一国经济增长率较高也可能意味着该国劳动生产率提高较快,产品成本降低较快,可改善本国出口品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有利于增加出口,抑制进口,改善经常收支;三是一国经济增长率较高又意味着一国的投资利润率较高,可吸引国外资金流入,改善资本与金融项目收支。一般说来,高经济增长率短期内由于贸易收支问题可能会不利于本币的汇率,但长期中却是支持本币成为国际货币市场硬通货的有利因素。

5.预期因素

人们的预期对汇率的变动起着相当大的作用。如果人们预期某国的通货膨胀率比较高,实际利率水平较低,经常项目收支将产生逆差,或者该国经济将遇到不利因素,那么人们就会预期该国货币将会贬值,该国货币将被在外汇市场上抛售,从而使该国货币真正贬值;反之,该国货币则会升值。当今国际金融市场上短期游资规模巨大,投机性极强,对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的变动极为敏感,一有风吹草动便会大规模移动,给外汇市场带来巨大冲击。而造成短期游资移动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人们的心理预期,这使汇率预测的难度更进一步增加。

6.中央银行干预

不论是在固定汇率制度下,还是在浮动汇率制度下,中央银行都会被动地或主动地干预外汇市场,稳定外汇汇率,以避免汇率波动对经济造成不利影响,实现自己的政策目标。中央银行对外汇市场上外汇供求的影响虽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汇率,但在短期内确实可以影响汇率。固定汇率制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被维持了25年之久,足以显示中央银行干预的成效。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主要国家在管理浮动汇率制度的基础上进行联合干预,更使得中央银行的行为成为外汇市场上影响汇率的不可忽视的力量。

7.财政、货币政策

一国政府的财政、货币政策对汇率变动的影响虽然是较为间接的,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来说,扩张性的财政、货币政策造成的巨额财政收支逆差和通货膨胀,会使本国货币对外贬值;紧缩性的财政、货币政策会减少财政支出,稳定通货,而使本国货币对外升值。但这种影响是相对短期的,财政、货币政策对汇率的长期影响则要视这些政策对经济实力和长期国际收支状况的影响如何,如果扩张政策能最终增强本国经济实力,促使国际收支顺差,那么本币对外价值的长期走势必然会提高,即本币升值;如果紧缩政策导致本国经济停滞不前,国际收支逆差扩大,那么本币对外价值必然逐渐削弱,即本币贬值。

二、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一)汇率变动对一国国际收支的影响

1.对贸易收支的影响

汇率变动最为直接也是最为重要的影响就是对贸易收支的影响,这种影响有微观的和宏观的两个层面。从微观上讲,汇率变动会改变进出口企业成本、利润的核算;从宏观上讲,汇率变动因对商品进出口产生的影响而使贸易收支差额以至于国际收支差额发生变化。

汇率变动对贸易产生的影响一般表现为:一国货币对外贬值后,有利于本国商品的出口,不利于外国商品的进口,因而会减少贸易逆差,增加贸易顺差;而一国货币对外升值后,则有利于外国商品的进口,不利于本国商品的出口,因而会减少贸易顺差或扩大贸易逆差。

以本币贬值为例,本币贬值后,对出口会产生两种结果:①等值本币的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会折合比以前更少的外币,使国外销售价格下降,竞争力增强,出口扩大;②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外币价格保持不变,则本币贬值会使等值的外币兑换成比以前更多的本币,国内出口商品的出口利润增加,从而促使国内出口商积极性提高,出口数量增加。

本币贬值对进口产生的作用与对出口的作用正相反。贬值后,以外币计价的进口商品在国内销售时折合的本币价格比贬值前提高,进口商成本增加,利润减少,进口数量相应减少。如果维持原有的国内销售价,则需要压低进口品的外币价格,这又会招致外国商人的反对,因此,本币贬值会自动地抑制外国商品的进口。

如果本币贬值有效地促进了出口、限制了进口,则会改善一国的贸易收支,但是本币贬值起到扩大出口、限制进口的作用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参见第三章相关内容)。

2.对非贸易收支的影响

本币贬值对非贸易收支也会起改善作用。贬值后,外国货币的购买力相对提高,贬值国的交通、导游、住宿等各项劳务费用,就会变得相对便宜,从而增加了对外国游客的吸引力;反之,贬值后,国外的旅游等各项劳务开支对本国居民来说相对提高,从而抑制了本国的对外劳务支出,从而减少逆差,改善非贸易收支。本币升值则相反。

3.对资本流动的影响

贬值对一国资本流动的影响,取决于贬值后人们对该国货币今后变动趋势作何预期。如果贬值后人们普遍产生该国货币汇率将进一步贬值的预期,则人们会将资金从本国转移至他国,以避免遭受更大损失;但如果市场普遍认为贬值已使该国货币处于均衡水平,或认为贬值过度,该国货币汇率将出现反弹,则人们会将资金从他国转移至本国以获利。

贬值对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可从长、短期资本流动两个方面展开分析。从长期资本来看,贬值造成的影响比较小,因为长期资本流动注重投资环境总体的好坏,而贬值所造成的风险只是诸多环境因素中的一个,起不了决定作用。不过一般而言,贬值或多或少有利于长期资本净流入的增加,这是因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贬值使外国货币购买力相对上升,有利于吸引外商到货币贬值国进行更多的投资。就短期资本而言,贬值造成的影响则比较大。短期资本流动性强,而且大都是投机资本,一国货币一旦贬值,投机者为避免损失或逐利,往往在外汇市场上将该国货币兑换成坚挺的外币,将资金调往国外。经验表明,在贬值后的一段时期内,短期资本流出的规模往往大于流入的规模。当然,由于贬值后人们的心理预期不同,贬值对短期资本流向的净效果也不可一概而论。

汇率变动对于资本流动既有流向上的又有流量上的影响,影响程度有多大,或者说资本流动对于汇率变动的敏感性如何,则还要受其他因素的制约,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一国政府的资本管制。资本管制严的国家,汇率变动对资本流动影响较小;资本管制松的国家,汇率变动对资本流动影响较大。除此之外,资本投资的安全性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如果一国货币贬值使资本流入有利可图,但同时国内投资安全性差,那么资本流入也不会成为现实。

4.对外汇储备的影响

外汇储备是一国国际储备的主要内容,由本国对外贸易及结算中的主要货币组成。如今,美元、欧元、日元、英镑等货币是主要储备货币。不管是以单一的币种为储备,还是以多元化的币种为储备,储备货币汇率变动都会直接影响到一国外汇储备的价值。

在多元化外汇储备时期,汇率变动的影响较为复杂,对此,需要从多方面进行分析。首先,明确构成一国外汇储备的币种。各国选择储备的币种是不同的,主要是与本国对外经济、贸易关系最为密切的货币,这些货币在外汇市场上的汇率变动常常是不相同的,它们都会分别地对外汇储备总体产生影响。其次,需要将各储备货币分成升值的和贬值的两种,计算各自升值或贬值的幅度。再次,根据构成外汇储备币种的不同权重,结合各种货币升、贬值的幅度,衡量出一定时期内储备币种汇率变动对一国外汇储备的综合影响。最后,还要考虑储备货币中软、硬币的利息差异,与汇率升跌相比较,从而得出一定时期内不同货币汇率变动及利率变化对一国外汇储备总体影响的分析结论。

由于储备货币的多元化,汇率变动对外汇储备的影响也多样化。有时外汇市场汇率波动较大,但因储备货币中升、贬值货币的力量均等,外汇储备就不会受到影响;有时虽然多种货币汇率下跌,但占比重较大的储备货币汇率上升,外汇储备总价值也能保持稳定或略有上升。国际储备多元化加之汇率变动的复杂化,使国际储备管理的难度加大,各国货币当局因而都随时注意外汇市场行情的变化,相应地进行储备货币的调整,以避免汇率波动给外汇储备造成损失。(二)汇率变动对一国国内经济的影响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