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笑千年(禅·心灵·灵性)(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4 04:41:01

点击下载

作者:本性禅师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微笑千年(禅·心灵·灵性)

微笑千年(禅·心灵·灵性)试读:

本性禅师

排版:Lucky Read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日期:2015-07-06ISBN:9787300212838本书由北京人大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本性禅师

1965年 出生于福建霞浦县

1985年 出家于江苏常熟兴福寺,剃度恩师为悉明上人

1986—1988年 就学于南京中国佛学院栖霞山分院

1988年 受戒于广东韶关南华寺,授戒恩师为本焕长老

1988—1992年 就学于北京中国佛学院

1992—1996年 就学于斯里兰卡科伦坡凯拉尼亚大学佛学与巴利语研究院,获文学硕士学位;期间,依止于科伦坡圣法塔寺,依止恩师为维普拉沙拿长老

1996年 嗣法圆瑛大师的入室弟子明旸长老,为中国汉传佛教临济正宗第42代、曹洞正宗第48代法脉传人之一

1998年 任福建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2000年 任霞浦留云寺住持;任福建佛学院院务委员会副主任

2002年 任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作为中国大陆佛指舍利赴台供奉护送团成员,护送陕西西安法门寺佛指舍利赴台湾地区供奉瞻礼

2003年 任福建省政协常委、省政协民族宗教委员会副主任;作为中国佛牙舍利赴泰供奉护送团成员,护送北京灵光寺佛牙舍利赴泰国供奉瞻礼

2004年 任福州开元寺方丈

2005年 作为中国佛指舍利赴韩国供奉恭迎团成员,赴韩国恭迎在韩供奉的中国佛指舍利圆满回归

2006年 参加第一届世界佛教论坛

2007年 发起、策划、组织“慈航菩萨圣像回归祖庭暨海峡两岸和平发展祈福大法会”系列活动;创办福建省开元佛教文化研究所并任所长

2008年 兼任泰宁庆云寺住持

2009年 参加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当选为全国政协中国宗教界和平委员会委员;应美国洛杉矶十二家寺院联合邀请,赴美国做系列禅学讲座

2012年 参加第三届世界佛教论坛;于斯里兰卡总统府获马欣达·拉贾帕克萨总统亲自颁发的斯里兰卡总统佛教贡献奖;应中国国务院侨办之邀,作为“文化中国·名家讲坛”主讲人,主讲“中国禅”于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

2013年 应邀于世界佛教徒联谊会在泰国曼谷召开的论坛上发表题为“人间佛教、南北交融、东西对话——论全球佛教可持续性发展的新机遇”的演讲

2014年 应邀参加第二十七届世界佛教徒联谊会大会;创办福州开元志业文教慈善基金会并当选理事长

2015年 于泰国曼谷获世界佛教徒联谊会第二届世界佛教领袖贡献奖;于美国洛杉矶创办汉传佛教国际文教中心;于泰国曼谷创办大乘佛教研究中心

出版专著

禅思录:《如何安心》、《如何淡定》、《如何放下》、《如何自在》、《如何解脱》;行脚记:《孤僧万里行》、《踏破芒鞋》、《莲开一路》;论文集:《佛教的基本观点》;译著(中译英):《佛陀和他的十大弟子》自序半座人生

有一次,佛陀说法时,见大弟子迦叶于人群中听讲,便停了下来,与迦叶打招呼,叫迦叶到他身边,他还挪了座凳之一半请迦叶上座。迦叶坚辞,但佛陀还是请他坐,并请之为众说法,此即佛陀分座迦叶的故事。分座也叫半座,比喻前辈请晚辈弘法,也比喻恭请者礼贤下士,予受请者与自己同等的地位,该公案载在《杂阿含经》中。在《法华经》中,也有类似公案,讲的是多宝如来分半座与释迦佛的故事。佛陀曾经受前贤半座,自己又分半座与后辈,说明了佛陀重视弘法,希望重视弘法的传统代代相传。

佛陀教化的一生就是弘法的一生,从初转法轮到嘱咐遗教,浩如烟海的三藏十二部经典,由此而出。可以说,佛教有今天,除了修证的功德之外,重要的是千百年来,有历代高僧大德踏着佛陀的神圣足迹,不断弘法。

弘法的意义,在于使佛法之脉绵延不绝,在于使众生的慧命不断得到解救。法脉不绝,便是正法久住。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何况救人慧命。

弘法的对象,并不限于人。其实,在我们的弘法中,在场的就有许多其他的包括六道的众生。因为一切有情众生皆有佛性,皆会闻法。

有人会说:我刚入佛门,或以前从未接触过佛法,弘法内容我听不懂,怎么办?别担心,是否听懂、看懂并不重要,重要的在于是否听了、读了、诵了。一旦听了、读了、诵了,不管你懂不懂意思,皆已入了你的阿赖耶识,皆已种下了佛法的种子,这是个美好的转识成智的过程。你的善业由此积累,你的善果由此产生。见过转经轮吗?轮上有经文,一圈一圈转着,只要一眼望去,也许,你未必看清其文、明了其意,但佛法已转入了你的脑、你的心、你的识,必将转识成智。

我常想,在佛陀涅槃250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还有佛法可以弘、可以听、可以说、可以读、可以诵,这是多么难得、多么稀有啊!因为佛陀证法不易,佛陀的上首弟子们结集不易,祖师们取来得不易,历代流传下来得不易!可以说,中国佛法堪称中国化的优秀历史文脉与民族精魂。“佛在世时我沉沦,佛灭度后我出生。忏悔此身多业障,不见如来金色身。”“人生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生?”

因此,作为佛陀的内围弟子——僧人们,一定要弘扬佛法。作为外围弟子——居士们,一定要听闻、阅看、念诵佛法。作为社会大众,一定要尊重、包容、理解佛法。“众生慧命,系汝一人。汝若不为,罪在汝身。”

衲本性作为僧团之一员,承前贤加被,有幸常得半座,很是感恩,当不会忘记自己的身份及义务与责任,但祈因缘常俱足,成就毕生弘法愿。期望与四众同仁共同精进,众志成城。

在中国,关于弘法,有许多有趣的传说,如:生公说法,顽石点头;神光说法,天花乱坠。而佛教,更有许多有趣的经典故事,内容包括:人生非人生的、生老病死的、爱情婚姻家庭的、学业事业的、为人处世的、伦理道德的、文学艺术的、哲学宗教的……种类之齐全、内容之丰富,有如一部百科全书。有兴趣的话,在听我说的、阅我写的之外,大家还可以去查找看看,美妙着呢!一、珍惜生命中的贵人

众缘和合,广结善缘。佛法,如是说。

确实,人生、社会、世界,成、住、坏、空,成于缘,空于缘,缘来缘去。

为此,就有了佛缘、法缘、僧缘、人缘、善缘之说。

我们常说:“得贵人相助。”这贵人,是谁?就是以上所列到的这些增上缘!

既是缘,就不可能是独立存在的,它是从点到线,从线到面,从面到立体,从立体到圆融的华藏世界或者说华严世界之网。

这告诉我们:

现实中,如果我们要获得相对的成功、快乐、幸福,就要创造好缘、结合好缘、守护好缘。

缘,在现实中,也是一种团队与合作精神。

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这个“帮”字就是缘的关键词。

我们无法独立存在于这个世界。衣、食、住、行样样的,我们都需要别人帮助。

倾向于互助式的群体生活,是人类的自然天性,也是安全感所需,亦是生存延续的基础,更是传承发展的保障。

中国古代,有许多恢宏悲壮激昂的英雄故事,他们单枪匹马,他们单刀赴会,他们俨然是英雄。但这单枪单刀的背后,有多少看不见的因缘在牵扯着啊!

三国时,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其典其故,为何那么深感人心?除了他们的义气之外,就是他们是惜缘的铁三角铁团队啊!

中国古代哲学,崇尚天人合一。这合一,除融合之外,不就是合作精神吗!

为此,我们要珍惜我们生命中的贵缘,也就是我们生命中的贵人。他是那个鼓励过我们的人,他是那个指导过我们的人,他是那个还在爱护我们的人,他是那个还在帮助我们的人。甚至,他是那个诅咒过我们的人,他是那个欺骗过我们的人,他是那个打击过我们的人,他是那个伤害过我们的人,他是那个仇恨过我们的人,他是那个还在把我们当作敌手的人。给你帮助的,给你顺缘;与你为敌的,给你逆缘。顺,是玫瑰的花;逆,是玫瑰的刺。我们不能要了玫瑰,只取花而不要刺。烦恼即菩提,危机即转机。逆缘,同样会是我们的顺缘,因为,它是一种特殊的增上缘。

因此,生命中,每一个与我们有交叉的人,有牵扯的人,有纠缠的人,都是我们生命中的贵人,我们都要珍惜,都要善待,我们都要感恩、包容、分享、结缘。

有故事说:朱元璋微服出访,路上遇见一个一字不识的农夫,农夫见他热天赶路,汗流浃背,便以一杯清茶相赠。朱元璋很高兴,便封他为县令。有个书生对此愤而不平,于是在路边的墙上刻曰:“十年寒窗苦,不如一杯茶。”朱元璋回过此地,见此刻字,也加刻一行:“他才不如你,你命不如他。”这里所指的“命”,就是缘啊,谁叫书生没有结到那样殊胜的缘呢!没结那样的缘,哪能遇上那样的人!

众缘和合,广结善缘。让我们接纳别人,宽恕他人,慈悲别人,赞美他人,珍视我们生命中的每一段缘分,珍惜我们生命中的每一个贵人。二、生生死死为哪般

有人幽了保安一默,说他是世界上最认真最勤奋的哲学家。因为,每天,他离不开的问题就是:哪来?去哪?是谁?找谁?干吗?为啥?

这些问题,对保安而言,看似幽默,实则不然。即使针对包括保安在内的所有人来说,也都是个严肃的话题。

大家知道,人的一期生命,是很短暂的。在古代,七十古来稀。即便今天,相对而言,也延不了多长的寿。因为,生老病死的本质,已决定了这点。为此,佛陀说,生死之长,只在呼吸之瞬。

人生是个舞台,人生是场梦,圣者与凡夫多这么说。短暂的生命,在这舞台与梦中,无论表演得多么精彩,无论梦得多么缤纷,那也都只是电光萤火,一闪即过,水月镜花,不可捉摸。

有时,夜深人静,一袭长衫,一蒲团,一本《坛经》,一炷香。我想,既然生死之长都只是呼吸之瞬,那么,爱恨之长,岂不只是日夜之瞬;权谋之长,岂不只是哭笑之瞬;古今之长,岂不只是一梦之瞬。尽管,荣枯,还有一季之长;历史与现实,还有一书之厚。

既然,生命,是一瞬的生命,人生,是一瞬的人生,那么,我们确实理应想想、问问:我是谁?谁是我?从哪来?到哪去?生死为哪般?否则,一瞬之过,便错失了天机,可能就是一生,甚至多生,乃至多少劫的悔恨。《坛经》告诉我们,迷悟,只在一念之间。也就是说,凡圣之别,只在一念之瞬。我们,生生死死为哪般?为什么活?为什么死?生之目的是什么?死之目的是什么?

我坚信,性善论,佛性本具论,是符合人的实际的。基于此,人的生死目的,就是为了趋于至善。为何活?为何死?眼耳鼻舌身意应为何而活动?答案是——为了趋于至善。至善,不是过程,不是方便,就是目的,就是本身。

佛教讲因果报应。我常想,什么是最好的因果报应,那就是成了个善人,做着善事,有着善念。都已有着善念做着善事成了善人,那么,我们还有什么其他可求的?

中国古人早就强调:止于至善。这是很有见地的。止于至善,那么,世界的本源,便会得到彰显,真的纯的美的,便会得到展现。因为,它们之间,是日与光、水与波的关系。因为止于至善,假的染的丑的,便无处可遁,从而灭于无形。

我总认为,至善,是一种天然的生命力,是一种天然的意志力,是一种天然的向心力、凝聚力、向上力,是一种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强大力量,是世界的本源以及真理自身。这至善,是世俗伦理与道德向上抵近的方向,因之,世俗的真纯美也就有了判断的基本标准。

人类,毕竟是世俗的。趋向善,抵近善,需要过程、形式、方法。佛家给我们的路很多,但不外乎——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闻思修,戒定慧;自利利他,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此中,慈悲为先。而儒家,给出的道,则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进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此间,以仁孝为先。而基督教给的径,则为——无论何事,你们愿意人怎么待你,你们也要怎么待人。此际,以博爱为先。

佛教认为,心为工画师,心为主使。而心由性生,性为本源,此性即善,那么,心就具有善性,无论由何因缘而生。为此,我们启发善念,践行善法,就是修炼洁净此心的过程。这心,无始以来,染污上了太多的贪嗔痴慢疑等无明烦恼,就如明镜蒙尘了。由此,亦可知,善本无所修,善因本具,修的是心,如逐光至日,息波现水。

有人说,人生的目的,是为了快乐、幸福,这一点都没错。因为,快乐、幸福,源自修心的过程,是修心产生的一种禅悦,是趋向至善的一种自然散发力:亦可谓之正能量。心趣丑恶,至善隐没,快乐与幸福,便无法孕成。

宗教人士多关注且追求一种境界:圆满。什么是圆满?就是修心达于至善,见性回归至善。居于至善,便是至圣。至善之境,回归光明,便是成佛作祖。修学佛法,除了为了至善的目的之外,我不知道还有什么其他的!三、工厂是道场 工作是修行

我曾有文:《生生死死为哪般》。在该文中,我阐述了生,为什么生?死,为什么死?结论则是:人的求生或求死,生或死,都是为了趋于至善、回归至善,这是人生的最高境界,生命的最大目的。

基于此,我们就理顺与解决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工作?为什么学习?为什么生活?为什么修行?乃至,为什么当官?为什么经商?答案是,做这些,都是为了趋于至善、回归至善!如果,谁的生与死或求生与求死,其结论与此不同,那么,便是有违圣教、有违圣道。

如果,我们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趋于至善、回归至善,那么,我们的一切努力,便应具有善念,应为善行。在此之中,一念善,则圣,一念恶,则魔;一念正,则修行人,一念邪,则损道人。一念善正,则小我转大我,人间亦净土;一念恶邪,则大我变小我,人间成地狱。“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禅的最高境界是:从无到有,再从有到无。或者说,是从真空到妙有,再从妙有到真空。反之,亦如,即从有到无,再从无到有。或者说,从妙有到真空,再从真空到妙有。就如:从无青青翠竹,到有青青翠竹,再到无青青翠竹。亦如:从有郁郁黄花,到无郁郁黄花,再到有郁郁黄花。在这无一有—无、有一无—有之间,层次、境界,已经上了一大层,获得了升华,产生了超越。

据上,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事业,甚至爱恋与婚姻,也一样。我们在这些过程的经历与体验中,要在境界上做好文章,也要有超越与升华。本着趋于至善、回归至善的总原则、总目标,我们的工作、生活、学习、事业,乃至爱恋、婚姻,只要心存善念、身为善行,那么,我们时刻做的便是善举,便是功德。为此,工厂便是道场,工作便是修行。为此,商场亦是道场,而不是所谓的战场。战场与道场,只是一念之差,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啊!大家为什么当官?服务众生,为众生作牛马啊!为什么挣钱?为众生创财富,福利众生啊!因此,对当官的而言,权拿来干什么?就是要使出来啊,为百姓造福,就是要实现公平正义。对经商的而言,钱拿来干什么?就是要花出去啊,做有益众生的投资,做帮助弱势众生的布施,用于提升自己的修养等等。

佛家讲佛性本善,儒家讲人性本善。为了趋于本善、回归本善,在儒家,就强调了忠孝、礼义、仁慈、诚信、智勇、廉耻等。是啊,夫妻不礼行吗?朋友不义行吗?臣对君不忠行吗?子对父不孝行吗?做同事不诚不信行吗?上不慈下不仁行吗?做善事,不智不勇行吗?都不行啊!

有人要问:既然宗教界人士修行,是修行,官场商场人士工作经商,也是修行,这之间,便无差异,那么,何必还要宗教界人士?宗教界人士何不与大家一样也过过世俗的生活?这是好问题。有好问题,必有好答案。大家都在说一句话:术业有专攻。宗教人士,全身心投入宗教,就是为了做到专业、榜样。专业,意味着直接。非宗教人士,就难以做到专业,难于直接深入宗教精神,因为,精力有限,因缘影响,他的专业与直接要放在另外的时空中。无法做到专业与直接,便只能是业余与间接,便难于成为深具信服力、摄受力的榜样。而每个行业,都是需要专业人士与榜样人士的。佛教界要僧人做人天导师、模范人天,就是这个道理。

人生短暂,谁都有百年之后。有人说:有人生死轻如鸿毛,有人生死重如泰山。为何轻?因为不向善、不向上;为何重?因为向善、向上。我坚信,至善,是世界的本源,是推动因缘创生世界的第一念原动力。趋向至善、回归至善,是宇宙的最高真理,是世界的本质,是人类生存的最大价值,是人类生活的最大意义。

至善被隐没的人间,是黑暗的世界。

光明的世界,就是至善在人间得到彰显。四、欣赏残缺之美

这世界,是个令人遗憾的世界。

因为,总有缺陷,难有完美。

大山很威雄,却少了小丘的精致。大河很壮丽,但缺少了小溪的柔美。

我爱线装的经书,喜见版刻印出的方块字。斯书斯字,盈溢馨香,透着典雅与品位,闲时,悠然一卷,陶醉其中。那,就是我的整个世界。

而当我,要查点资料时,却一向只求于互联网。电脑荧屏,冷冰冰,刺着眼睛,其中文字,干巴巴,即便咀之嚼之,也是索然无味。但搜索起资料,却是那么的好用,快速、丰富。

也曾去过一些国家,黑人那么黑,而白人那么白,就如黑夜那么暗,白天那么明。

于是,有人悲观,有人抱怨,有人绝望。

但是,我要与你分享禅者的智慧——欣赏残缺之美。

曾经,有位学僧,因为老师在言行上有些缺陷,就抗拒老师的教诲。

星云大师知道后,就亲自找到他,开导他说:“你知道吗?这世界,是一半一半的世界:天一半,地一半;男一半,女一半;善一半,恶一半;清净一半,浊秽一半。很可惜啊,你拥有的只是一半的世界,而不是全的世界。”

学僧愣住了。

星云大师接着开导他说:“你只求完美,只能接受完美的一半,而不能接受残缺的一半,拥有的是个不全的世界,毫无圆满可言。”

学僧哭了,顶礼下去。

星云大师继续开导他说:“学习包容不完美的世界,你就会拥有一个完整的世界了。”

这,让我想起三国时的祢衡,他本才子,就因不包容残缺,终于丢了卿卿性命。

这祢衡,在曹操面前,不包容曹操爱将的缺点,他说:“张辽可以派去击鼓鸣金,许褚可以派去牧牛放马,徐晃可以派去屠猪杀狗……其余人都是衣架、饭囊、酒桶、肉袋罢了。”

曹操见他如此不宽容,本想杀之,但一想,杀名士,有损名声,便将之送到刘表处。

在刘表面前,祢衡把刘表歌功颂德了一番,但这是表面上的,实际上,是暗里讥讽,刘表也听出来了,见他如此刻薄,又将之送到黄祖处。

这黄祖,是个粗人。那祢衡,一见黄祖,没头没脑地劈头就是一句:“你好像是庙里的神,接受了祭拜,却一点也不灵验。”黄祖一听,暴怒,一声喝令,刀斧手就把祢衡的脑袋砍下来了。

千年以来,人们都为祢衡感到悲哀与叹息啊。

月圆圆美,月缺缺美。容忍了缺陷,拥有了缺陷,才算拥有了完整。

由此,我们也应参得禅者的智慧——欣赏残缺之美。五、悟时自度

夜半,阅《坛经》。

慧能夜半得法弘忍,弘忍要慧能连夜离开南华寺南下。渡口相送,师徒有一段对话:

五祖弘忍:你须速去!

六祖慧能:向什么地方去?

五祖:逢怀则止,遇会则藏。

六祖:素来不知这山路,如何走得到江口?

五祖:我自会送你。

到了九江驿的时候,改坐船。五祖要摇船橹,六祖不肯。

六祖:请师父坐,该弟子摇橹了。

五祖:应是我渡你啊。

六祖:迷时师度,悟了自度,度名虽一,用处不同。

五祖:是这样,以后佛法,由你大行,你今好去,努力向南,不宜马上就弘法。

从弘忍与慧能师徒此公案,我想到佛陀与我自己。

我生长在穷乡僻壤的地方——霞浦县。那时,去一趟福州,记得坐客车要七八个小时。一旦路上稍有状况,便是十个小时以上。一边是山的阻,另一边是海的隔。为获得外界的资讯,我时常跑到县图书馆看报纸、做摘录。书读到高中,然后教书。也许,心有所求、心无所寄吧,对前路问题,惘然无措。当时,没有良好的思想教育,没有强大的精神支撑。父母文化水平不高,不会给我什么金玉良言,只会默默地疼爱。老师教的多是书本课文,专为考试,讲人生观的也不多。估计,就是讲的多,我也听不进去,因为,我的智慧是那么的浅薄啊。因此,当时的我,多么弱小,像一只小青蛇,没有脚,挪动着爬行,惘然向前,不知哪是径、哪是桥。为此,拼着买书、读书、写作,或小散文,或小诗歌,抒写心中的彷徨与向往。其实,诗文是解决不了人的郁闷、前路问题的。故而,转向宗教求取。由于一些因缘,了解到霞浦还有灵祐大师,以及曾登陆霞浦的空海大师这样的先圣先贤,终于看到未来的光亮,便踏着他们的脚步,一路走来……

佛陀的出现,使我壮大,我找到了路,虽然艰辛、曲折、遥远,但宽大、光明。在这条道路的行进中,有时,我也感到有障碍,吃力,甚至力不从心,但总是那么充满韧性、自信、坚忍与倔强。甚至,我都觉得,佛陀,似乎让我终于变成了巨人:强大,不可阻挡;神圣,不可侵犯。

我感恩佛陀度我,庆幸与欣慰自己的被度。

现在,让我回到六祖的话题上。六祖的迷时师度、悟了自度的智言慧语,对我们来说,确是启迪无限、受用无穷。

是啊,无力时佛度,有力时,还拖着佛脚,佛陀怎么办?佛陀的目的,是要度脱我们,不是希冀我们永远在被度之中。我们睡着了,要人叫醒。醒了之后,还要佛陀叫,怎么可以呢?

为此,当佛陀已给了我们力量,激发了我们真正的力量,我们就要竭尽己力,去自度,在佛陀的永续加持下,大胆不怯,去跑,去跳,去跃,甚至去飞奔。哪怕受伤了,也应去爬……

那么,就让我们,迷时师度、悟了自度吧。六、人生四季怎么过

佛法说,世界有生住异灭,人生有生老病死。

我们自然界,也有春夏秋冬。

生老病死,我想,应是人生的四季。一青春,二灿烂,三枯萎,四凋零。

自然,有自然的法则。

人生,也应有人生的法则。

古今仁人智者,都在探寻,在此法则下,人生于不同阶段应如何生长、生存、生活、生灭才更合规律。

在古印度,有一抹东方的曙光,它为人生照出一条这样的路。这种文明认为,人生应分为四期,每个阶段,着力点各有侧重:第一期,少年,应着力于学习、求知,练就技能;第二期,青年,应着力于爱情、婚姻,培养下一代;第三期,中年,应着力于工作、事业,为社会做贡献;第四期,老年,应着力于修身、养性,归隐宗教修持实践,为自己谋后路,为世人留榜样。

我等本是人间一俗子,虽也谈超越,但岂敢自诩已经超越。既为凡夫,除了特定的对象,我想,古印度的这抹曙光,是会为人们照出一条比较光亮的路的。

因此,我想恳切地建议我们的同辈或前辈们——

人生难得,人生苦短啊,在我们劳累半生、忙碌半生之后,今天,我们也应静下心来,放下心来,安下心来,认认真真考虑一下我们的后半生,需要什么?缺少什么?什么最急迫?危机在哪里?我们做了些什么?在做些什么?我们是不是要慎慎重重地想一想:生死是怎么回事?过去未来是怎么回事?我们是谁?谁是我们?我们从哪里来?要回到哪里去?百年前的我们是什么?百年后又是什么?我们是自我拯救,还是由谁来拯救?最终,我们是希望者,还是绝望者?是胜利者,还是失败者?

思想决定行为,观念决定行动,不解决认识问题,我们就无异于无头的苍蝇,乱飞;无异于盲目的蜻蜓,乱舞。我们的人生,在我们的乱飞、乱舞中,多数人已晕头转向了,既没有了方向,也没有了前程。因为,老死就是方向,老死就是前程啊!

也因此,在我们人生还有一半的时候,是不是该好好想一想,再想一想,下一半的甚至下一世的人生要怎么过?……七、诗人永不死

诗人,是人类灵魂的化身,或者就是天使。初、高中以来,我就梦想着当个诗人,让诗魂汇入血脉流动,以使自己变成诗。也许,我不是灵魂的化身,更不是天使,所以,我最终没有成为诗人,却成了诗人的奴仆。

这次,到圣彼得堡,我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参观普希金的故居,礼敬他的圣像。就像我到萨尔茨堡时,一定要参礼莫扎特的故居一样。

在莫伊卡河滨河路上,有一座不算大的宅院,这就是普希金生死之交时居住的家,而今,成了普希金故居博物馆。在这里,他度过了人生中最痛苦最悲壮也是最解脱的最后时光。为了保有自己的尊严、保护娇妻的名誉,为了自己挚爱的一代美人,他与欲染指其妻的一位男性进行了决斗。受重伤的一代诗人被抬回这里,终不治身亡,年仅37岁。俄罗斯诗歌的太阳带着血色陨落了,其时,其妻娜塔利娅才24岁。莫伊卡河的水,几百年来,不停地流,流的也许还有耻辱与悲恸。但无论怎样,就如故居墙上挂着的钟,指针永远停留在2点45分,人们记住了1837年1月29日的这个时刻。尤其是,记住了他的许多脍炙人口的天地精灵——美妙的诗,如《自由颂》、《致大海》、《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等。

在他的故居,在吉普连斯基创作的普希金画像前,凝视他略带忧郁、却对未来充盈爱与希望的眼神,我仿佛觉得,他正在与我对话,他想告诉我——他在下定决心准备决斗的一刻,他在决斗的一刻,以及因为决斗以致他不得不离开这片土地重回天使角色的时刻,他在想些什么。

令人觉得诡异的是,当普希金与娜塔利娅于莫斯科教堂举行婚礼时,竟然出现十字架倒下致《圣经》落地、蜡烛熄灭的意外,这也被普希金认为是不祥之兆。几天后,他给妹妹去信时写道:我预感,我与娜塔利娅的结合,未必会善始善终。不想,一语成谶啊!

尽管,“为俄罗斯而写俄罗斯”的普希金,离去很久了,但很久以后,远在中国的一个僧人,却还为之而来。八、起点与终点

杏花春雨的江南,孕育着多少年轻人的青春梦想,我也不例外。

学佛三十载,为僧二十六年,专注于一件事——深耕佛学。这既是我年轻时的梦想,亦是进入中年后金色不褪的誓言。

人生,是需要梦想的,尽管,人生有不同,或灰暗,或灿烂。

学佛,我很喜欢四弘誓愿偈:“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这就是梦想,其气象万千,令人高山仰止。

梦想的设定,我想,起始点,一定要脚踏实地,终止点一定要高远。不踏实地,无以发力;不高远,无以成大器。在始点与终点之间的直线,便是我们人生要走的路,有了这条直线,我们的人生方向便不会出现偏离,就如火车,有了那轨道,才会安然行驰一般。

终点梦想,有人设为物欲,有人设为情感,有人设为权力,有人设为地位,有人设为名誉,有人设为金钱,有人设为道德,有人设为信仰……我想,非道德非信仰,无以高远。无以高远,一旦到达,便会失去目标,茫然无措,无所适从。因此,哪怕设为权、位、名、钱,也要将其标准自我设定到道德与信仰的相应高度。

梦想,是一种强大的力量,足以聚起推动人生不断向前的动力。

追逐梦想,是个痛苦又快乐的过程,无论这梦想人生如何,或左牵右绊,或磕磕碰碰,哪怕沉沉浮浮,甚至磨难与牺牲,但梦想者,都会无怨无悔,飞蛾扑火就是一个例子吧。

现在,不少人,尤其青年,缺少梦想,或把梦想与安心自在放下解脱的生活对立起来,这是不够境界的,因为,事实正相反。

而且,如果我们没有梦想,就永远停在了十字路口,就永远死在了胡同,就永远地待在了起点,或虚幻地已经到了终点。

行文至此,就以他信先生的故事作结尾吧:

泰国前华裔总理他信先生,做学生时有次见到一位佛教僧侣,僧侣问他以后志向做什么。他说:当总理。也是在读书时,他向人探听有无培训如何当总理的学校,人们为此感到很惊异。不想,数十年后,他的青春梦想成真了。九、平淡与平凡

小时候,电闪雷鸣或台风暴雨,似没有近年这么多,这也许是气候变化所致吧。

这两天,因为台风影响,时而风,时而雨,无法户外做事,便于室中看些古籍,尤其历代高僧的传记资料。

不少佛门学人,对唐代的慧能记忆深刻,却对他的同门师兄神秀印象不深,其实,他俩都是著名高僧。慧能创了南宗禅,神秀创了北宗禅,慧能倡顿悟法,神秀倡渐悟法,两人统领了那个时代的禅门风气。当时,在民间的影响上,虽然慧能略胜一筹,但在官方的影响上,神秀大大超过了慧能。

这神秀,史称之“两京法主,三帝门师”,这“两京”指长安、洛阳,“三帝”指武则天、唐中宗、唐睿宗。他所创所倡的北宗,当时有流行语:“北宗门下,势力连天”,可见其盛。神秀百多岁后才示寂,唐中宗亲自为之送葬至洛阳午桥。

可惜的是,神秀示寂后,其门下虽也尽心尽力,但只经几代,北宗便沉寂了。而慧能的南宗,却风靡了天下,还一花开五叶,历久不衰,直至今日。

后人总结南北两宗兴衰的缘由,说南宗之兴因于其教义的顿法,学之简单、快捷,其教团深入民间,而北宗之衰因于其教义的渐法,学之繁杂、慢速,其教团依附朝廷。是否如此,千秋自有评说。

不过,从慧能身上,我倒是看到一点:平平淡淡才是真。甚至,平平凡凡才是真。

想那慧能,虽然,他很传奇、他很神圣,但他,又是多么平淡、多么平凡啊!他不识文字,砍柴为生。入寺后,还是劈柴淘米。好不容易被五祖看好,却又不得不隐入山林,混迹猎人队伍中,食肉边菜。后来,剃度出家,收徒弘法,虽有帝王下诏延请,但始终婉辞,居于边地,没有入京。示寂后,如生前所愿,叶落归根,身归故里。

自1985年出家以来,东壁西壁,拳打脚踢,为了去束解缚,一眨眼,已近30载。我自认为,一直以来,心存大信,胸怀大愿,也努力地身有大行,可许多事情,多因缘不具,有功无果,深感惭愧。而今,虽不气馁,却也总算明白了古训:事非经历不知难。

回过头去看看,回过头来想想:其实,人生,本应平平淡淡,甚至平平凡凡。平淡、平凡,才是生命的本质。那些所谓的轰轰烈烈,多源于强强求求,多是社会化的产物,本与生命的真谛无关。

怪不得,有人问邓亚萍:比赛到关键时,如何才能保有平常心?她回答说:把结果看淡。

是啊,真的要把结果看淡。就是学佛,也应如此。如果我们,只关注于自己的每日念佛多少,坐禅多少,诵经多少,持咒多少,何时开悟,何时解脱,每日度生多少,每年为善多少,那样,真会苦了自己,也苦了众生,因为,强求了自己,也强求了众生。自己不是钢材,强用烈火焚炼,只会烧焦。众生尚不可度,强行逼度,只会逼之离佛更远。

为此,当我们仍然心存大信,胸怀大愿,努力地身有大行时,也不妨再添加一些——比如登登山,看看水,讲讲课,读读书,品品茶,写写字——的悠闲行止,外加几个高山流水的同修,以及几个异途同归的朋友。十、息灭妄念的三绝招

宋代青原禅师有参禅三重境界说: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之入,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之深,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

这让我觉得,这三重境界说,与息灭妄念的三个层次,有异曲同工之妙。

妄念,佛法说,是条河流。上念接下念,念念相续,川流不息。无论你是学佛,还是工作、生活、恋爱……皆双足没于妄念河流中。

如何息止刹那生灭的妄念,入得寂静?佛陀智慧启示我们:要透过三个层次,应用三招。

第一招: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这里,观,即是察,也是照。通过这四观,了知异、灭的真谛,了知身、受、心、法之空性,彻悟世界真空之本质。

第二招:观身如身,观受如受,观心如心,观法如法。这四观,重在体悟世间的存在一面。这存在,虽虚假、暂时,但不失生与住的真谛。我们佛教,称此为有。这有不是恒常的,只是现象,只是一种物相,为此,称之为妙有。

第三招:观身在身,观受在受,观心在心,观法在法。这是对第一招与第二招感悟后进入的新境界,非住空非住有,非灭空非灭有,而能在非空非有之状态中,了知、融入、自在,犹如入了三摩地,离苦离乐,居于禅悦,有余涅槃。

在第一招,于实际应用中,要求我们控制好眼、耳、鼻、舌、身、意,勿放任之,意在使我们不执著于不贪恋于色、声、香、味、触、法。

在第二招,于实际应用中,要求我们妙用眼、耳、鼻、舌、身、意,要正确引导之,勿使入了邪径,而应生住于健康的色、声、香、味、触、法。因为,既然事物妙有,一时无法抹杀,便要方便珍惜、随机妙用。

在第三招,于实际应用中,是第一招与第二招的辩证综合,既不执著,也不放下;既不积极,也不消极;既不以空为悲,也不以有为喜,契入中道,只在当下,享有当下,生于当下,住于当下,异于当下,灭于当下,珍惜于当下,解决于当下,自由于当下。

行笔至此,我想到了曾经在斯里兰卡读书时,托钵体验之情景:清风拂过,袈裟扬起;步淡定,意从容;眼观鼻,鼻观心;心系托钵,钵无所处。十一、禅的动脉

是日,蜗居一隅。

闭门,禅坐。

风,轻轻地,于墙外打个招呼,倏然走过,几缕阳光,刚睡醒,踱在禅舍一角。或许是露,古老的青石板有些湿润。天井的树上,有鸟儿跳跃,而不鸣。夜来了,窗下的小荷潭,似有一片蛙声。

自始至终,坐。

老僧,接续着禅的脚步。

一动——杂乱,染污,冲突。

一静——秩序,清净,调顺。

坐而定,禅而慧。

进而,突破动静,突破染净。

进而,突破生死。

从此,不动不静,不染不净,不生不灭。

禅的动脉,是悟的动脉。

禅的动脉,流动的是——“和”的血。十二、生命的前沿与后方

什么是生命的前沿与后方?我是站在其中的哪一端?一段时间,我一直在想。

由于信仰的原因,每天,总见香在烧,烛在燃。这让我想起生命,总在燃烧,虽然,燃烧的方式不一样。

我是一个渺小的人,虽然,佛陀说,我也有佛性,我也很伟大。自从那时那处,熊熊一把火之后,我再也不敢自比台烛一只,因为,它会发光,而我不会;我再也不敢自比炉香一根,因为,它会飘香,而我不能。

有时,走在殿堂的废墟,我会想,我只是一撮香灰,我只是一撮烛泥,或许,只沉潜了一些香烛的气味。

也是自那时那处以后,我经常行旅在山河之间。行旅中,我也在想,生命如山,也如河。山,高高低低,或巅或谷;河,弯弯曲曲,缓缓急急。这生命,如被绑在过山车上,如被捆在渡河之舟中。因此,时上时下,时左时右,时顺时逆,时安时危。一个活跃的生命,对此,定当应对自如。而我,不是一枚活跃的生命,我的木讷,无法使我一如活跃的生命那般机敏,因此,对那时那处的一把熊熊之火,我是应对得如此左支右绌。

为得加持,数年前,我曾走访新疆,拜谒在那玄奘大师西行的取经路上,感悟感受玄奘大师,祈想从中吸取其宁进西天一步死、不退东土一步生的力量。此行中,在古龟兹克孜尔千佛窟,我发觉,佛窟中的佛像,皆体貌残缺,而我却觉得它们是那样的完美、不朽。这种感觉,我想,一方面源于我对佛陀的认知,佛陀,总是完美不朽的;另一方面,就是源于我对佛像雕绘者们的崇敬,他们的精神,如佛陀一般完美,也如佛陀一般地不朽。让人感动的是,这种完美与不朽,就是在那小小的佛窟里造就的。他们中的一些人,一生都奉献给了这佛窟,就在其间度过。在一般人的眼中,他们没有生命传奇,没有生命激情,只有那种平和与从容。但当我抚摸着佛窟的岩壁时,我却感受到了他们生命的昂扬与震撼。我仿佛看到,雕像壁画活生生地动了起来,我也仿佛看见了雕像壁画的创造者们,以指为凿器,以血为颜料,正在全神贯注地创造着。

有时,我会说,作为禅者,应行万里路,应读万卷书,因为,肉体要通过这,得到坚强的磨砺;心情心境,要通过这,往禅悦法喜的幸福之邦迁徙;灵魂,也需要内在外在的跋涉,经电闪雷鸣、狂风暴雨,甚至,经缤纷霞彩、清甜甘露,才会纯净,才会透明,才会蕴含吐纳岁月的光明与芬芳。玄奘大师,这个圣者,确实告诉我了这一点。而千佛之窟的拜谒,雕像壁画的创造者们,又告诉我了生命的另一真谛:只要把生命,作为一柄凿器,就会凿出完美的雕像,只要把生命,作为一抹颜色,就会描绘出完美的壁画。尽管,对此,我难于效仿,但我对这些佛窟里的静默创造者,有着无上的敬仰,他们的生命,以默然超越了动感,开出了人生的静美的绚丽之花。

佛教常说,人生的获得,是不易的,生命的存在,更是不易,简直是个奇迹。为此,生命,我想,该有它的地标,该有它的高地。今天,我站在这里,我不知是在生命的哪一端,前沿?还是后方?这源于我浅薄的生命过往。但我想,淡定、清净永远是禅者的本色、生命的制高点,我应无愧于更不耻于站在这里。况且,事实已经告诉了我们,或静,或动,或语,或默,都能让生命如台烛般燃烧着发光,如炉香般燃烧着飘香。十三、“包容”二字重千斤

似乎,这是个计较的时代,分秒必计较,丝缕必计较,颗粒必计较,毫厘必计较。为此,行道必争,薪水必争,职位必争,名誉必争。唯缺包容!“包容”二字,重千斤啊!

从佛教的观点,包容,即宽容、宽恕。其本质,为慈悲,是谅解,乃反省。

为什么要包容?

前人说的多好啊!潘岳曰:“乾坤以有亲可久,君子以厚德载物。”荀子曰:“君子贤而能容罢,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浅,粹而能容杂。”曹植曰:“天称其高者,以无不覆;地称其广者,以无不载;日月称其明者,以无不照;江海称其大者,以无不容。”朱德曰:“腹中天地宽,常有渡人船。”

这也是前人常说的:“有容乃大”;“天地本宽,而鄙者自隘”;“得饶人处且饶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是的,包容,既是理性的抉择,亦是品德的使然。

许多时候,加之我们的,来自——对方的伤害,是出于无奈的;对方的迫害,是被强制的;对方的欺骗,是情不由己的;对方的背叛,是心不由衷的;对方的谎言,是为了自我的基本保护;对方的失信,是因为世上的失信太多。

因此,真的,不要埋怨。如要埋怨,就埋怨自己。为什么自己障碍如此之多?为什么自己福报如此之小?为什么自己前世积德如此不够?为什么自己的好运如此之少?

而且应当,彻心彻肺,彻头彻尾,彻彻底底,忏悔我们的往昔所造诸恶业,让往昔所造诸恶业,我们而今一切皆忏悔。

记得,战国时,唐雎与信陵君有段对话:

唐雎:我曾听说,事情有不可忘记的,有不可不忘记的。

信陵君:什么意思呢?

唐雎:人家有恩于我,不可忘,要图报;我有恩于他人,不可不忘,让之过去,就像没发生。十四、禅忍“忍”之一字,在禅门,使用率颇高,其玄机,很深;其效用,甚大。

忍,首先,是件苦痛的事情。拆解“忍”字,是“心”上一把“刀”。试想,一把刀在心,无论其利不利,捅不捅,都是要疼死我们的。

为此,我归纳出忍的第一种面目——残忍。

那么苦,那么疼,却要我们忍,多残忍啊!

忍的第二种面目,则是惨忍。

你想,既提到忍,那么,哪几件不是倒霉事,哪几件不是窝囊事,哪几件不是生气的事,哪几件不是愤怒的事。既霉、既窝、既气、既怒,自然是够惨的了。如此惨之下,还要忍,难道不惨忍吗?

不过,无论是残忍,还是惨忍,其本质,却是禅忍。

禅是什么?是静虑,是不动,是无分别的。忍,是禅的过程,如禅。我们之忍,是要做到禅,是要达到禅。

可见,残忍、惨忍,是禅忍。它们之间,是非一非异啊。

在这娑婆世界,要忍的事情,真的许多许多。有的你知,有的你暂时不知;有的你遇,有的你暂时不遇;有的你受,有的你暂时不受。但无论如何,不会因为这样,就不存在。当然,这也给了我们天然的磨砺机会,让我们去粗糙返细腻,去坚硬返柔软,从而没有了忍的对象,从而提升。

有文明以来,人类就忍、忍、忍,忍生,忍死,忍春秋,忍轮回,不知忍到何时是个被动的尽头。

历史上,包括佛教史,忍的公案很多,从中,我们可以感悟到忍的妙谛与真理。

佛教经典《四十二章经》说:有沙门曾问佛陀,何者多力?佛陀告诉他,忍辱多力。该经还说:“忍者无恶,必为人尊。”

佛陀成佛前,曾为五百世的忍辱行者。有次,歌利王妃子向行者请益修行方法,歌利王误会与不悦,忍辱行者便因此被歌利王利刃切了手臂。被切之刻,行者的第一念头是:若我能成就,第一个要度的就是你。当时,歌利王问行者:你恨我吗?行者答:我不恨,如果恨你,我的手臂就不会再长出来。话音刚毕,行者手臂真的长出,以致歌利王大惊。经多少世,行者成了释迦牟尼,他成佛后,首次度化的五比丘中,有个乔陈如,这乔陈如,便是当年的歌利王。

中国有典故说,唐朝时,郓州有个叫张公艺的人,九代同堂,相安无事,和和睦睦。唐高宗很好奇,问其原因,张公艺取笔墨写下一百个“忍”字。唐高宗为此很感动,便赐号“百忍堂”。张姓从此以百忍为祖训。十五、随缘自在与知足常乐

中国的汉字,真的神奇、创意、迷人。就那么几个方块,稍经一拼凑一排列,就成千姿百态,妙意无穷。比如“生”“死”二字,其相关者,有趣又有哲理的,如“出生入死”、“生生死死”、“生离死别”、“贪生怕死”……

提到“生”“死”二字,我就想到人生的几场戏:青壮年时的开场、中衰年时的连场、残老年时的收场。以一鸟儿喻之,则是离巢飞出,翱翔天地,飞入归巢。为什么飞出?因为,不知天高地厚啊!为什么飞入?因为,倦飞知返!

青壮年时,我们气盛,血气方刚。我们总以为世界是我们的,海阔还凭鱼跃呢,山高,算什么,会当凌绝顶的,会当任我飞的,那时,我们就是这么有自信,这么有勇气,这么有理想,这么有胸襟,这么有……

但,当我们进入中衰年,我们发觉,世界,并不是都由我们说了算。我们,于天地之间,其实,只是沧海一粟,有太多的困惑与无奈。到了残老年,我想,我们才知道,人生,其实不是那么回事。是的,只是一场戏与一场梦,只是,有的演得奢华;有的演得简朴;有的演得欢笑多;有的演得哭泣多;有的演得见好就收;有的演得赖着不下;有的有人喝彩,被要求再来一遍;有的被人喝倒彩,被轰下台。

因此啊,还是随缘自在点好,别太多的执著。

在这点上,禅师们真的太禅了。

一天,有位行者问云居道简禅师:禅师的风格是怎样的?

云居道简:随缘得自在。

行者:诸圣说不到的地方,禅师能给我说说吗?

云居道简:你说说有什么地方诸圣没有说过呢?

行者:路上碰到老虎时,怎么办?

云居道简:为什么千万人碰不到,偏偏让你碰上?

行者:孤峰独宿时,怎样?

云居道简:闲着的七间僧寮不睡,谁叫你跑到孤峰上去睡?

是啊,这不是没事想事、没事惹事、没事找事,有点吃饱撑的味道吗?

也因此啊,还是知足常乐点好,别太多的强求。

有位年轻人,每受委屈时,便绕自家房子与土地一圈一圈地跑,每跑时,他就想:我的房子这么小,土地这么小,哪有时间同人生气,还是把生气的时间与精力花在努力奋斗上进上面吧。于是,到他年老时,他的房子很大了,土地很大了,因为,已事业有成。但是,每受委屈时,他还是绕着房子与土地一圈一圈地跑,这时,他会想:我的房子这么大,土地这么大,比起大多数人,我多幸福,何必与人计较,何必计较太多。因此,他从年轻跑到老,每跑必开心,必知足常乐。

随缘自在与自足常乐者,对生死问题多看得很开、很淡、很透。

据说,宋朝大书法家米芾就是这样一个了不起的人。

这米芾,能够预知时至。在去世前一个月,就与亲朋至友告别,把自己收藏一生的书画作品一把火给焚了。他还给自己备了一口大棺材,起居食宿皆于其中。在去世前七天,他沐浴更衣,燃香斋素。去世当天,他把亲朋至友都请到跟前。临终时,他举着禅家的拂尘说偈:“众香国中来,众香国中去。”说罢,他放下拂尘,合掌而逝。

哈,不知其生如何!这死,多洒脱啊!十六、要让梦想快乐飞翔

每一个人,都有一个梦想。

有的人,梦想是彩的,但映在脸上,却是灰的。有的人,梦想是亮的,但落影在心上,却是暗的。

在福州时,几乎每天,我都来回通行于开元寺与法海寺间的大街上。白昼时,高楼立,名车跑。夜幕之下,华灯初上,如天星之落,脱却清气,闪耀着世俗的光。

有时,长街如龙,而堵着的车辆也排如龙。这时,坐在车里,看着路边,或走在路边,看着车里,我才发现,来来去去的,多是失落的表情、焦躁的脚步,还有呆滞的眼神,甚至,还有粗闷的呼吸。这些,个别时候,还伴随着胆怯无奈烦透愤怒而突然冒出的零星几声喇叭尖鸣。

我很相信,这里的每个人,哪怕那一刻,他们也都满怀梦想,或在车里,或于路上,或已经实现,或正在追寻。

但为什么,他们都这么若有所失、茫茫然然、郁郁寡欢?

这幅图景,我似乎哪里见过。

我曾住过某国,当时,他们很穷,地方很乱,社会很惨,国家很危,我从那里人们的身上,也有过如此观感。

但是,今天的中国,不是已经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了吗?百姓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为什么还……

难道,幸福、快乐,与这些无关?

难道,有梦想,就有负担?就有压力?就没有了悠闲?就没有了从容?就没有了愉悦?就没有了欢喜?如果这样,那么,代价,该有多大!

我是个出家人,不过,我也有梦想。

虽然,我对梦想,重在为实现其而努力的过程,而不在仅仅为了实现梦想,或梦想本身。

我总认为,人生,需要梦想。

就像鸟儿,有了翅膀,才能飞翔。

佛教中,就有立大愿发大誓的修法,这誓愿,就是理想,就是梦想。

有了梦想,就能飞翔。

有了梦想,应是一件快乐的事、幸福的事。

因为,有了梦想,就有了方向,有了力量,有了希望,有了未来。

每当,我带着梦想上路,梦想,从来不曾成为我的负担,不曾成为我的压力,更不曾成为我的绳索与锁链,而是我悠闲、从容的翅膀。

也许,我虽有梦想,但梦想,从不停息在我昨天的心上,也不栖止在我明天的心上,只在我今天的心空飞翔,影不落,迹也不留。

充满梦想,很多时候,我们是为了更好地生活、更有品位地生活,但往往,事与愿违,就像我看到的人,他们,为了梦想,还苦苦地奔波在路上,闷闷地困顿在车里。

为什么,当你在车里、在路上时,就不能也让梦想,在心中、在远方,轻松、愉快地飞翔?

有时,有梦想的人,困了、倦了、累了,那也未必都是因为心不够悠闲、不够从容,而是因为,他们的梦想本身有问题。那是个黑色的梦想,穿着黑漆漆的衣衫,浑身黑暗,只有通过黑色的光,才能把它看见。这种梦想,如何能够让我们的心泛出神光与异彩?

我很赞叹——人生,有梦想。

梦想,将引领你飞翔。

如果,你的梦想,竟然让你沉重而坠落,那么,你千万别把那梦想刻在心里或扛在肩上。十七、释迦牟尼创立佛教的因缘

经典说,释尊以大事因缘出现于世。他创立佛教的因缘,我的感悟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一)追求公平正义是创生佛教的原动力

佛陀时代,种姓制度导致的阶级不平等在印度非常严重。作为宗教阶级的婆罗门种姓,高高在上;作为执政阶级的刹帝利种姓,地位次之;作为农商阶级的吠舍种姓,地位再次之;作为奴隶阶级的首陀罗种姓,则低低在下。对低种姓阶级而言,他们没有宗教信仰自由权,没有受教育自由权,没有与高种姓联姻的自由权,没有选择高种姓从事的职业的自由权。种姓制度使不同种姓的人一出生就注定了他们各自的命运。佛陀认为,种姓制是荒唐的,是没有正确依据的,是非公平正义的。为此,属于刹帝利种姓的佛陀,要打破种姓制。于是,他提出了人人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人人皆是未来佛,因此人人平等的论断,并将这理论落实于他的教团各领域各方面的实践中。如,他的教团骨干中,有曾为盗贼的,有曾为妓女的,有曾为理发师的,有曾为奴隶的,但也有为王子的,为婆罗门师的。佛陀制定了共同遵守的律制,对大家一视同仁。(二)获得自由解脱是创生佛教的出发心

佛陀时代,印度的各种思潮活跃,包括一些当地宗教。他们中的一些人,有意或无意地寻求心灵的自由、灵魂的解脱,佛陀也不例外。他虽为王子,尊荣富贵,但他并不留恋这些。他喜欢思考人生,思考自然,思考社会,思考世界。他也向往心灵的自由、灵魂的解脱,并为之积极探索,努力实践。在佛陀看来,身体上的、精神上的一般自由,包括政治上的、经济上的、文化上的、思想上的……都是有限的自由,是小自由,是有限的解脱,是小解脱。他认为,只有心灵自由、灵魂自由,即超越贪嗔痴慢疑等,超越生死,超越轮回,这才是真正的自由,才是名副其实的解脱。这种大自由与大解脱,正是、才是他人生追求的方向与宗旨。于是,他不顾家国的千方百计之阻止,浪迹山林与旷野,苦行、禅定,终于除尘得净,明心见性,得大自由,得大解脱,相较于其他修行者,后来居上,荣成教主,尊为佛陀。(三)看破生老病死是创生佛教的增上缘

生老病死是众生命运的定数与宿命。比如人,一出生就意味老病死,只是有的来得快点,有的来得慢点,有的来得自知,有的来得不自知。据文字记载,佛陀曾于城之四门,分别遇上了生者、老者、病者、死者的境象,这让他深有感触。从此,他更深刻地思考人生的生老病死问题,更急迫地探寻解决生老病死的道路。为此,他曾经尝试过苦行肉体的方式,但是,最终无效。他又改行禅定的方法,于菩提树下,锤心炼灵,除染趋净,终于获得觉悟,超脱了生老病死。(四)发现苦集灭道是创生佛教的根本因

为什么社会缺少公平正义?为什么人生得不到自由解脱?为什么众生有生老病死的轮回?佛陀成道后,便洞彻了世间与出世间的种种规律,便找到了这些现象与问题的种种答案。其中,一个重要答案就是:四圣谛——苦、集、灭、道。四圣谛点出了人生的苦、苦因,指出了苦可以消灭以及消灭的方法。至于人生苦不苦,看看佛教指出的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及五取蕴苦,就明白了。什么是苦因?就是无明——贪嗔痴慢疑等。为什么说苦可以消灭?因为,心性本净,人人有佛性,从本源上讲,本无苦因,况且,有消灭苦的方法。那么,何为消灭苦的方法?即修行戒定慧。古往今来,从诸佛到诸菩萨,从诸菩萨到诸罗汉,从诸罗汉到诸高僧,乃至从诸高僧到广大佛教界的四众弟子,通过走苦集灭道这四圣谛——四真理的道路,知行合一,终至成就的例子,数不胜数。这让我们,看到了离苦得乐的信心与希望。(五)实践悲智愿行是创生佛教的方便门

悲智愿行,其“悲”指大慈悲,“智”指大智慧,“愿”指大誓愿,“行”指大践行。在中国佛教中,有协助释迦佛的著名四大菩萨。他们是观音菩萨,主道场在浙江普陀山,代表着慈悲第一;文殊菩萨,主道场在山西五台山,代表着智慧第一;地藏菩萨,主道场在安徽九华山,代表着誓愿第一;普贤菩萨,主道场在四川峨眉山,代表着践行第一。这悲智愿行是四大菩萨度生的方便妙门,实际上,也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