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研究(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4 07:37:55

点击下载

作者:孙宝国

出版社:新华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国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研究

中国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研究试读:

序言

电视新闻节目以其在电视传媒首要的影响力地位,成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内容之一。因此,对中国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的研究,是中国电视新闻理论工作者的重要职责之一。

中国电视新闻节目的发展,很大程度是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的发展。中国电视新闻事业诞生五十年来,从短消息、长消息到连续报道、系列报道,从新闻专题、新闻评论到新闻调查、新闻访谈,中国电视新闻节目形态不断演进和叠加,经历了一次次裂变,而每一次裂变,都是中国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的进步与升华,都使中国电视新闻节目形态展现出更加迷人的魅力。

电视新闻在现代人们的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而且,人们越来越对电视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准确性、全面性、深入性等寄予更高的期待。而要制作出观众喜闻乐见的电视新闻节目,就要在捕捉和反映新闻事实的过程中,除了思路、选题、情感、方法等方面的技巧把握外,尤其要做到对电视新闻节目采编规律的不断发现、认识和把握,而电视新闻节目采编规律发现、认识和把握的过程,又总是与一系列的电视新闻节目形态创新相伴随。

电视新闻节目形态创新,需要两种能力的支撑:一种是发现元素的能力,一种是整合元素的能力。

元素是构成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的基本单位,元素的充分发掘和运用,是创新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的重要基础;而只有通过电视新闻节目形态将零散的、游离的、潜在的元素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元素才会更好地发挥作用。

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的出现,在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等五要素之外,增加了画面、声音、主持人、嘉宾、现场观众、演播室等一系列拓展元素,即使对新闻五要素本身,也从原来的较为一般意义的理解,赋予了全新的含义,最终形成了电视新闻节目的选题、叙事、新闻、视听四大类基本元素。这就为当年胡乔木同志提出的,在新闻里“提供详细的注释,纵断剖面和横断剖面的背景,色、香、声、味呼之欲出,人证物证一应俱全”的“立体化新闻”观点的实现,提供了更为有利而充分的条件。

对上述这些基本元素的充分认识、有效运用,会极大地提升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的品质。而在对已知的基本元素认识、应用的同时,对未知的、潜在的电视新闻节目形态创新元素的发现和掌握,譬如新技术带来的新的采编手段,新理念带来的新的表达方式等,更具挑战性,更值得电视新闻工作者密切关注和深入发掘。

正是基于上述种种考虑,才有了《中国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研究》这部专著的问世。

这部专著是吉林省北方传媒研究中心副主任孙宝国博士承担的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08BWX48)的最终成果,同时也是吉林省广播电影电视局广播电视应用理论研究精品建设系统工程的一项重要成果。本书还是孙宝国博士2007年1月出版的《中国电视节目形态研究》一书的姊妹篇,是对中国电视节目形态研究的延续和深化。

本书运用“元素论”这一新颖观点,对中国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的概念界定、历史源流、结构方式、发展走向,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独到见解,这在国内电视新闻理论界属于首创。

本书鲜明地体现出三种品质:一是理论品质,构建了以元素和形态为核心概念的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理论体系;二是实践品质,始终以中国电视新闻节目形态演进和创新的经验总结和前瞻思考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三是历史品质,对各类电视新闻节目形态发展源流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评析。因此,本书堪称一部兼具理论创新价值、实践应用价值、历史文献价值的不可多得的电视新闻理论专著。

本书集中反映了孙宝国博士作为一名优秀电视新闻理论工作者的研究能力、创新精神、使命意识和文化自觉。正因如此,孙宝国博士才能够勇于承担如此重大的课题,善于驾驭如此浩繁的文献,潜心著述,乐此不疲。李伦2008年11月15日

引论

中国的电视新闻节目是和中国电视传媒同时起步的。半个世纪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电视新闻节目形态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不断演变,不断创新,如今已蔚为大观。而要对中国电视新闻节目形态进行比较系统的分类研究,首先需要界定一些基本概念。

一、电视

1900年8月25日,法国科学家康斯坦丁·波科依在巴黎国际电子大会上宣读的论文中首次使用了“电视”的英文名称television,它是由前缀tele(远处)和词干vision(景象)组合而成,意为“遥远之地能看到的图像”,或是“从远距离传送来的画面”。现在人们常用的电视简称TV,则是television的缩写。

有关television的概念界定最早见于1906年6月出版的《美国科学杂志》上,即“一种通过无线电波或导线向特定范围传送音像节目的大众传播媒介”。

苏联美学家奥夫相尼柯夫和拉祖姆内依给电视下了这样的定义:“电视产生于20世纪初,它是通过远距离播送画面(静态的和活动的,黑白的和彩色的)以及印象配合,向观众直接地报道生活现象和艺术现象的现代方式之一。”

国内关于电视的概念界定主要有两种:其中一种认为电视是“用电子技术传输图像及声音(伴音)的现代化传播媒介”;另一种认为“电视是通过无线电波或导线,向特定范围播送图像节目的大众传播媒介。”

1929年,英国广播公司(BBC)开始试播电视。1935年,英国广播公司建立电视节目机构。同年,德国也建立了电视节目机构并于3月22日在柏林正式播出定期节目。英国正式电视节目的播出是在1936年11月2日,这一天被认为是世界电视事业的诞生日。德国虽然早于英国开始电视节目的正式播出,“但纳粹德国‘把领袖的形象深植于每一个德国人心中’作为电视的‘最神圣的使命’使它在世人面前暴露了野心,从而丧失了作为世界电视事业诞生地的荣誉”。

1958年5月1日19时整,中国第一家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实验播出。北京仅有的几十台电视机的屏幕上,出现了一幅以广播大楼为背景图案,上书“北京电视台”字样的电视画面。播出的节目如下:19:05《工业先进生产者和农业合作社主任庆祝“五一”节座谈》(发言的有北京通用机械厂八级钳工佟春荣、北京市劳动模范石景山钢铁厂二高炉炉长刘万元和北京西郊四季青农业生产合作社主任郝德才。谈话内容主要是介绍生产情况,在讲话中插播了一些生产图表和照片。由于前一天排练过,十多分钟的节目比较自然、流畅。座谈节目串联人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李宜)。19:15新闻纪录片《到农村去》(由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摄制,反映干部下放劳动的主题)。19:25诗朗诵《工厂里来了三个姑娘》《大跃进的号角》(由中央广播实验剧团演出)。19:30舞蹈《四小天鹅舞》《牧童与村姑》《春江花月夜》(由北京舞蹈学院表演)。

作为现代社会的文化摇篮,电视在20世纪取代电影、广播、报刊,成为当之无愧的第一传媒和人们日常生活的最佳伴侣。电视有着众多忠实的观众。打开电视,其声画兼备的传播优势就将观众带进了无限美妙的世界。电视使人们足不出户而晓天下事,电视卫星传播,更缩短了时空的距离,满足了人们对多元信息的需求。特别是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传统电视正向具有视频点播功能、互联互通功能、语音电话功能的网络电视和手机转变。所以,无论是现在,抑或是不久的将来,电视已经成为或必将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正所谓:衣、食、住、行、看。看电视与衣、食、住、行同样重要。

二、新闻

我国唐代早期就出现了“新闻”一词。《新唐书·隐逸》记载,官任左拾遗的孙处玄在公元705年说过这样一句话:“恨天下无书以广新闻。”而以“新闻”一词命名的书出现于唐中末期的著名文学家段成式的《锦里新闻》三卷。“新闻”有确切含义则出现于唐末尉迟枢的《南楚新闻》中,此时的“新闻”可为传奇,可为野史,无所谓事实的真伪,亦无所谓新旧,唯新奇而已。真正把“新闻”一词用于时事报道之义的则是与尉迟枢同时代的诗人李咸用,他在《冬夕喜友生至》和《春日喜逢乡人刘松》两首诗中分别写道:“多少新闻见,应须语到明”“旧业久抛耕钓侣,新闻多说战争功。”

到了宋、元、明各代,“新闻”一词的使用日益广泛。譬如南宋赵升的《朝野类要》一书记载:“边报,系沿边州郡,列日具干事人探报平安事宜,实封申尚书省枢密院;朝报,日出事宜也,每日门下后省编定,请给事判报,方行下都进奏院,报行天下,其有所谓内探、省探、衙探之类,皆衷私小报,率有漏泄之禁,故隐而号之曰新闻。”这里的“新闻”指的已是经过刺探采访而见诸报端的政治性较强的新闻。

及至清代,“新闻”一词已明显具有现代意义,即“新鲜消息”。《红楼梦》中多处出现的“新闻”,就属此义,譬如第一回中的“老先生倚门伫望,敢问街市上有甚新闻么?”和第二回中的“近日都中可有新闻没有?”等。

从新闻一词在我国最早应用的情况看,它最基本的含义是指新鲜的信息。

虽然英语news一词起源于上古时代的语言中,但据英国《牛津辞典》的解释,正式将其解释为“新闻报道”则是发生在15世纪的事情。苏格兰国王詹姆士一世1423年在其发布的敕令中使用了news一词:“我把可喜的新闻带给你。”1622年,在伦敦出版的Weekly News(《每周纪闻》)正式以news(新闻)命名。到1700年前后,news一词已流行于欧洲各国,譬如德国的neues,法语中的nues等。后来有人用拆字法将news一词说成是英语north(北)、east(东)、west(西)、south(南)四个字的第一个字母组成的,意指来自四面八方的消息,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news一词是由new(新)这个词引申而来的,这种情况是字源的奇特发展之一。这与中国汉字中的“新闻”含义是吻合的。因此,“任何可能引起人们兴趣或对人们产生影响的事件都是新闻,小到一只猫爬上树,大到战争爆发,都可能有值得向受众传递的新闻价值。”

从以上对“新闻”一词由来的分析可以看出,“新闻”一词虽然经历了千余年的演化过程,但其所表达的基本含义始终如一,即“新鲜事情”“新闻报道”。应当说,“新闻”一词的特定含义是“新鲜的信息”,这是最能代表和反映该词本义的一种解释。

从19世纪以来,国内外关于新闻的定义不下百种,大致可分为三大类:

(一)通俗性的定义

如果问起什么是新闻,看电视的人会说《新闻联播》里放的内容是新闻,听广播的人会说《新闻和报纸摘要》里播的内容是新闻,看报纸的人会说《人民日报》头版登的是新闻。这些答案都抓住了某些具体的新闻形式,成为大众最容易理解的一种定义,词典中的新闻定义就是按照这种思路确定的。《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新闻的定义就是“报社、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报道的消息”。这一定义描述的是新闻的具体表现形式。

(二)操作性的定义

西方新闻界有两个实用的经典新闻定义。一个是美国《纽约太阳报》编辑部主任约翰·博加特于19世纪70年代提出的:“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另一个是美国《纽约先驱论坛报》采编主任斯坦利·瓦利克尔于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新闻是三个W:women(女人)、wampum(钱财)、wrongdoing(坏事)。”

这些定义并非严格学术意义上的定义,它们涉及的仅仅是新闻事实的选择问题,其根本评价标准是市场原则。

(三)学术性的定义

国内学者对新闻定义一直在进行严肃的讨论,成果非常丰富。

徐宝璜认为:新闻者,乃多数阅者所注意之最近事实也。

李大钊认为:新闻是现在新的、活的社会状况的写真。

邵飘萍认为:新闻者,最近时间内所发生认识一切关系于社会人生的兴味、实益之事物现象也。

萨空了认为:凡世界上所发生的新发现的与人类生存有关的事实与现象,都是新闻。

胡乔木认为:新闻是一种新的重要的事实。

范长江认为:新闻就是广大群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重要的事实。

甘惜分认为:新闻是报道或评述最新的重要事实以影响舆论的特殊手段。

王中认为:新闻是新近变动的事实的传布。

宁树藩认为:新闻是向公众传播新近事实的讯息;新闻是经报道(或传播)的新近事实的信息。

成美、童兵认为: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变动的信息。

李良荣认为:新闻是一种信息,是传达事物变动最新状态的信息。

李卓钧认为: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为受众所关注的事实的信息。

黄旦认为:新闻是被传播(报道)的事实的信息。

胡正荣认为: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的信息。

胡珏认为:新闻是多数受众注意的最近事实的信息。

王莉认为:新闻是被报道的信息。

蔡尚伟等认为:新闻是对接受者未知的已经发生、正在发生或将要发生的事实的新近报道。

蔡铭泽认为:新闻是经由新闻传播媒介传播的为广大受众所关心的新近发生的事实或情况的信息。

杨琴认为:新闻是被报道的,公众欲知、应知、未知的事实的信息。

定义是对概念的界定,下定义的根本任务,是将概念中最重要的本质属性找出来。形式逻辑下定义的方法通常是,将一个概念包含在它的属概念中,并指示它与同一属概念下的其他种概念的差别,即种差,表述为公式就是:定义=属+种差。科学的定义方法有四条规则;第一,定义应当相称,被定义概念与定义概念有相同外延;第二,定义不应当循环,如果甲概念借助乙概念来定义,就不能反过来再用甲概念去定义乙概念;第三,定义不应当是否定的,应说明对象是什么,而不应说对象不是什么;第四,定义应当简明清晰,不应当用批语或描述式的说法。

按照上述四条规则,首先可以排除的是通俗性定义和操作性定义,因为这些定义违背了下定义的第四条规则。学术性定义可按照属的不同划分为三类:第一类以事实(现象)为属概念;第二类以报道(写真)为属概念;第三类以信息(讯息)为属概念。就以上三类学术性定义来看,从新闻是“某种事实”到“某种事实的报道”,再到“某种事实的信息”,新闻的定义在努力朝着准确界定对象内容的方向发展。

在我国新闻学术界,最具权威性、公认度最高的新闻定义,仍是陆定一提出来的,即:“新闻的定义,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而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新闻”的学术性定义为“泛指社会上最近发生的事”,与上述研究者给出的定义又有所不同。

从这些定义中可以看出,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在不同的范围内,会对“新闻”作出不同的阐释,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强调“新闻”是事情的报道,或者说是事实的报道。也就是说,真实性或客观性是新闻的本质属性。不讲新闻的真实性或客观性,不尊重新闻的真实性或客观性,无疑是错误的。

但需要特别强调的是,“真实性或客观性并不是新闻本质属性的全部。新闻作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它的意识形态属性也是它的本质属性”。看不到或不承认这一点,也是片面的和错误的。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主流意识形态总是以各种形式代表或反映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新闻传媒自出现以来,从没有超出意识形态属性。一个统治集团、一个政党等总是利用自己的政治地位和物质力量,通过或明或暗、或直接或间接的办法,影响、掌握新闻传媒,通过传播事实性信息和意见性信息,反映本阶级的、本集团的、本政党的意识形态或政治理论,力图使之成为在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在现代社会,新闻传媒既是政党和政府实现政治目的、进行统治的一种重要工具,也是人民表达意愿、实现政治社会化功能的一条主要渠道。

随着印刷传媒的进步、电子传媒的发展和以网络、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兴起,“新闻”一词的内涵与外延有与“信息”重叠之势。技术的发展,跨越时空,不断拓展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使人们对信息的需求已不仅仅局限于重大、突发、显著、新奇的事件、事态,而开始具体到每个群体甚至个人的信息。

采集并向受众传播新闻信息,这是传者和传媒的天职。而受众则总是存在着获取新闻信息的心理需求。以上两点的结合,是新闻有效传播的基础。在新闻信息的数量和质量得到充分保证的前提下,传者、传媒、受众实现协调互动,才能使新闻信息传播渐入佳境。

三、节目

《辞海》对“节目”有两种解释:其一解释为“树木枝干交接处为节,纹理纠结不顺的部分为目”;其二则根据庾信在《赵国公集序》中的“若使言乖节目,则曲台不顾”,解释为事情的条目、项目等。这两层含义中,前者侧重于内容之间的衔接和编排,后者侧重于具体的内容。由此,节目可以简单地解释为内容之间的衔接和串联。

英文称“节目”为programme。该词源于古希腊语,其拉丁转写形式是programma。pro是前缀,有先前、预先之意,gramma是词根,意思是文法、语法。pro和gramma拼在一起,就构成了按主观预先的规定,按某一种要求的文法顺序而进行的事情的条目,即进行的项目和单元。

在现代汉语中,“节目”有非常广泛的含义,可以指文化演出的项目,也可以指参观、访问、游览、游艺过程中的具体环节。

国内学者关于电视节目的概念界定主要有以下几种:

电视节目是指采用电视技术手段,将摄取的图像与声音按照一定的构思和顺序加以编辑组合或进行加工处理,通过电视传播系统播放的演出项目。

电视节目是电视传播内容的基本编排单位,是电视台播出内容的具体组织形态。

电视节目指电视台各种播出内容的最终组织形式和播出形式。

所谓电视节目,是指电视台或社会上制作电视节目的机构(如电视广告公司、电视文化传播公司、影视制作公司等),为播出、交换和销售而制作的表达某一完整内容的可供人们感知、理解和欣赏的视听作品。

所谓电视节目,是指电视台或电视节目制作机构为播出、交换、销售而录制的可供人们感知和理解的视听作品。

电视节目是指电视频道上屏幕上播出的具有特定内容和形式的可供人们感知、理解或欣赏的作品。

本书认为,电视节目是指电视台或其他电视制作机构制作的、供播出或交流的具有特定内容、形式、品质的电视文化产品。

四、电视新闻节目

电视新闻节目是指电视台或其他电视制作机构制作的、供播出或交流的具有特定内容、形式、品质的电视新闻信息产品。

电视新闻节目是一个多层面的概念,大体可进一步细分为微观的电视新闻节目、中观的电视新闻栏目、宏观的电视新闻频道三个层面。

电视新闻节目的概念不断发展,外延不断扩大,是电视新闻事业发展的必然产物。微观层面的电视新闻节目一般是指电视新闻传播内容、形式相结合的最基本的视听单位;中观层面的电视新闻节目一般是指电视新闻栏目这一收视单位;宏观层面的电视新闻节目一般是指电视新闻频道这一收视单位。三个层面的电视新闻收视单位层层含纳、统摄,并通过系统优化,构成大的电视新闻节目系统。

与此相对应,观众心目中的电视新闻节目概念也不断变化。在电视出现初期,观众津津乐道的电视新闻节目可能是一条轰动性消息,譬如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爆炸的报道;往后可能就是指某个有口皆碑的名牌电视新闻栏目,譬如《焦点访谈》;现在则是把电视新闻节目与某个电视新闻频道画上等号,譬如一提到电视新闻节目就可能联想到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凤凰卫视中文台或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

最早出现的电视新闻节目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节目、栏目、频道概念,它一般是一条或数条新闻简单的集束式播出。譬如中央电视台的前身北京电视台虽然在创办之初就播出新闻节目,但直到开播一年多后才有了固定的《电视新闻》栏目。

电视新闻栏目作为一种有固定时间、固定长度、固定风格并定期播出的电视新闻节目,体现了一种板块式的编排和组织方式,是微观层面的电视新闻节目制作和播出的基本衡量单位之一。中观层面的电视新闻栏目通常由各种微观层面的电视新闻节目编排而成,但又绝不是各种微观层面的电视新闻节目的简单堆砌,而是按照一定栏目方针、意图编排而成的有机整体。对于中观层面的电视新闻栏目而言,任何微观层面的电视新闻节目都只是素材,只有在成为栏目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后,其价值才得以充分体现。在中观层面的电视新闻栏目中,系统观念、整体意识、编排效应都被提到了相当的高度。

中观层面的电视新闻栏目的发展,是与微观层面的电视新闻节目的栏目化相伴相生的。所谓电视新闻节目的栏目化,是指把微观层面的电视新闻节目分成多个专栏的编排方式和播出方式,并在电视传媒中普遍运用的一种现象和过程。栏目化的核心做法是将微观层面的电视新闻节目编排在一起,定期、定时、定量播出;这也意味着整个频道以栏目为单位整合节目资源,搭建节目平台。栏目化使微观层面的电视新闻节目进入电视新闻栏目这一中观层面的电视新闻节目系统之中,同时又推动中观层面的电视新闻栏目进入电视新闻频道这一宏观层面的电视新闻节目系统之中。

电视新闻频道是指专门播出新闻节目和其他具有新闻属性节目的专业频道。与电视新闻栏目以微观层面的电视新闻节目为基本构成单位类似,宏观层面的电视新闻频道以中观层面的电视新闻栏目为基本构成单位。正如中观层面的电视新闻栏目不是微观层面的电视新闻节目的简单堆砌,宏观层面的电视新闻频道也不是中观层面的电视新闻栏目的随意组合。宏观层面的电视新闻频道既建立在中观层面的电视新闻栏目的基础之上,又要求突破中观层面的电视新闻栏目,实现既符合电视传播规律又符合新闻报道规律的系统优化和形态整合。

世界上首次开办的24小时电视新闻频道,是泰德·特纳于1980年6月1日,在亚特兰大创办的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这也是美国首家通过卫星向电缆电视网和卫星电视用户专门提供全天新闻节目的电视公司。1989年,英国天空新闻频道开播(Sky News),这是英国第一个24小时电视新闻频道。1991年,英国广播公司成立英国广播公司世界新闻台(BBC WORLD)。1993年,欧洲新闻电视台(Euronews)成立,使用英语、法语、德语、意大利语、葡萄牙语、西班牙语和俄国七种语言播报新闻。1996年,美国微软公司投资2.2亿美元与全国广播公司(NBC)结合后成立的微软——全国广播有线电视公司(MSNBC)全天24小时播出电视新闻节目。1996年,由新闻集团控股的福克斯娱乐集团下属的美国福克斯电视新闻频道(FNC)也正式开播。

继美国之后,英国广播公司于1997年11月开办了24小时电视新闻频道BBC News24。德国、西班牙、瑞典、意大利等国也陆续开办24小时新闻频道。2006年12月6日,法国首个24小时国际新闻电视网络“法国24”正式开播。

在亚洲,日本公营的NHK电视网和私营电视台先后实现了全天候新闻滚动播出。新闻频道在印度也很走俏,仅在2003年4月,印度一下子就开播了五个新闻频道。位于卡塔尔的半岛电视台1996年成立后,曾因独家报道了本·拉丹的录像讲话而声名鹊起,被人们誉为“阿拉伯世界的CNN”。1999年2月1日起,半岛电视台推出卫星电视频道,每天24小时不间断地向世界各地传播信息,从2006年开始向欧美地区播放英文节目。在伊拉克战争中,阿联酋的阿布扎比电视台也迅速崛起。

在我国台湾省,东森、民视、TVBS、三立、真相新闻网等多家新闻频道展开激烈的竞争。在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凤凰卫视于2001年1月1日开办了准新闻频道“凤凰资讯台”。

2003年2月下旬,中央电视台正式向中共中央递交了几易其稿的新闻频道总体策划方案,并很快得到了批准。胡锦涛总书记在报告中亲笔批示:“办出特色,办出水平,贴近生活,服务大局。”2003年5月1日6时,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试播,7月1日正式开播。该频道全天24小时播出,每逢整点有综合消息报道,突出时效性和信息量,实现滚动、递进、更新式报道,全天24档。安排在整点综合消息报道后的分类消息报道,主要有财经、体育、文化、国际四大类。新闻专题包括新闻背景、新闻评论、新闻调查、舆论监督、民意调查、法治等各类节目,是对整点综合消息报道和分类消息报道的补充与深化。

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在2006年以强化直播、增加信息含量、提高新闻质量为核心的大幅改版的基础上,于2007年初重新对频道进一步精确定位,明确频道主诉求,建立长久有效的策划机制。2008年3月24日,新闻频道再次调整,增设一档日播的评论性栏目《新闻1+1》,将《东方时空》改造为以深度报道为主的频道标志性的新闻专题栏目,还撤并了七个同质化的栏目。经过这几次改版,新闻频道的定位和功能更加清晰。面对“伊拉克战争”“汶川大地震”等重大突发事件,新闻频道凭借诸多的消息、专题、评论以及现场直播报道,构建覆盖全天、各有侧重、互为补充的立体式报道架构,全面占据了国内新闻信息传播的制高点,已成为观众了解重大事件,特别是重大突发事件的首选频道。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的战略目标是:“打造华文媒体新闻传播的第一平台。”

地方电视传媒对于新闻节目的频道专业化尝试,早于中央电视台就开始了。

1999年5月23日,福建电视台推出24小时全天候新闻频道,频道定位于为初中以上文化程度观众提供最新最快新闻信息的大众化专业频道,设置了三大栏目系列:早午晚收视高峰设置《新闻早报》《新闻午报》《现场》《环球报道》《21:30新闻晚报》;收视高峰以外每两小时设置一档《新闻进行时》,及时滚动播出最新最快的动态消息;其他时段插播《健康每一天》《娱乐新闻网》《财富最前线》等分类新闻节目。

2005年12月8日,广东电视台新闻频道开播。该频道确立了以新闻资讯为主,兼顾新闻专题片、纪实性纪录片和法制类节目,以省内外民生新闻为主,兼顾国内外重大新闻的内容框架,推出了《正点报道》《新闻在线》《第一访谈》《环球报道》《新闻圆桌会》《说案》《解密档案》《活着》等一批全新栏目。

微观层面的电视新闻节目,构成电视新闻栏目中观电视新闻节目系统,电视新闻栏目和非常规电视新闻节目,构成电视新闻频道宏观电视新闻节目系统。在本书中,除了必须界定清楚的节目、栏目、频道概念之外,原则上对三者不做特指性区分。

电视新闻传媒集资讯、文化和意识形态功能和属性于一身,其以引导力和吸引力为主要内涵的影响力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内容之一。通过增强自身的影响力来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是中国电视新闻传媒的重大责任和历史使命。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离不开中国电视新闻传媒的有力支撑。面临新形势、新任务,中国电视新闻传媒要迎接新挑战,抓住新机遇,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调动电视新闻工作者的积极性,“不断创新对内传播和对外传播理念、内容和形式,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文化吸引力,为进一步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一章 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的概念辨析

第一节 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的定义

电视新闻节目形态是电视节目形态之一大类,具体是指电视新闻节目内容、形式、品质的自然延伸和个性化拓展,也即由题材、叙事、新闻、视听等元素构成的电视新闻节目设计模版。

电视新闻节目形态不同于电视新闻节目类型。电视新闻节目类型指的是具有相同特征的新闻节目所形成的种类。对于林林总总的电视新闻节目来说,不同的划分标准可以将那些具有相同特征的节目归于不同的类型。

在电视实务界,“节目形态”的概念,已与“节目类型”的概念有较大区别:“节目类型”概念已经约定俗成,相对稳定,强调趋同;“节目形态”概念尚在形成之中,流动性大,涵盖性强,强调求异。

强调“节目形态”概念并不意味着要取代“节目类型”概念,不妨让“节目类型”依然保持其原义。从理论意义上讲,“节目类型”是认识电视新闻节目所需要的基本范畴;从历史意义来说,重视“节目类型”是电视新闻节目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些都是无法也无需改变的。而“节目形态”概念是在电视新闻节目发展的新阶段,也即在电视新闻节目极大丰富的时期应运而生的,它是认识现阶段电视新闻节目状况所需要的范畴,也是电视新闻节目生产实践新发展在理论上的反映。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传媒环境和观众需求的变化,形态作为电视新闻节目的“程序软件”的性质,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因为“研究节目实际上主要就是研究节目形态”。这里的“形态”一词,源于英文format,被译为模版、模式、模本、范型、范本或变本。“模式(format)一词在电视行业内用的远比学术写作中多,它指的是决定节目独特性的特质,如布景类型、角色或演员的范围和类型。”

从广义而言,电视新闻节目形态除包括作为微观层面的电视新闻节目形态外,也包括中观层面的电视新闻栏目形态和宏观层面的电视新闻频道形态。本书将微观层面的电视节目新闻形态作为主要研究对象。

电视新闻节目形态是电视传媒在长期的实践和研究中,在作为传播者的电视新闻传媒希望传播的信息和作为接受者的电视观众愿意接受的信息中寻找到的一种最能体现电视新闻节目生产和传播规律的可复制的“程序软件”或设计模版,进而把某些电视新闻节目元素固化到某种结构之中,使得任何其他电视传媒都可以据此复制出相同品质的电视新闻节目。形态设计者能否根据节目的形态特征,利用主导元素搭建整体节目结构,再用其他拓展元素对节目结构进行微调和润色,是影响节目形态品质的重要因素。

人们形象地把节目形态解释为一份为电视新闻节目制作而开具的处方,这份处方中包含了一个电视新闻节目所有的概念和创意,它可以跨越语言和文化的界限在世界各地使用。为了达成这一目标,一个电视新闻节目形态往往包含制作一档电视新闻节目所需涉及的所有组成元素和结构方式。这样,全球各地的电视新闻节目制作人就可以基于本地的社会文化背景,将这个电视新闻节目形态本土化,作为本地电视新闻节目播出。在海外,一个电视新闻节目形态创意要经过多次测试、试播环节并在商业播出中取得成功之后,才能最终成为可以在电视市场上进行交易的文化产品。

通常,电视新闻节目形态包括“书面形态”和“电视形态”两种。“书面形态”往往是“电视形态”的雏形,在经过一系列试验和实际制作之后,“书面形态”才能最终转换为“电视形态”。当“电视形态”在节目市场上流通的时候,它通常会包括如下内容:形态说明与详细的制作流程、节目的脚本、对节目环节设置的详细介绍、节目的布景与详细构造、音乐、视觉图形/符号、名称、节目样带、收视率数据、节目编排建议等。

第二节 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的特性

电视新闻节目形态具有复制性、限定性、流动性三大特性。

一、复制性

一般说来,在经过一系列测试和实际播出之后,一个成功的电视新闻节目形态异地复制之后往往也能够获得成功。对成功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的购买和移植,已经成为普遍的市场操作行为。

需要指出的是,并非所有的电视新闻节目都具有形态意义。有些电视新闻节目刚一播出可能就意味着一种新的节目形态的诞生;而那些模仿复制的电视新闻节目只是增加了同形态节目的数量而已;至于那些粗制滥造的电视新闻节目,则对同形态节目的良性发展构成严重危害。先进的形态设计本身就是电视新闻节目生产经验和创意的精华所在。

当前,电视新闻节目形态在各种与电视新闻节目的策划和研讨相关的场合中,出现率越来越高。这是合乎逻辑的现象,因为电视新闻节目是一种高度形态化的电视节目,只有极少数一次性节目会偶尔不在已确立的一般形态之内。而每一种电视新闻节目形态既有其优长,亦有其不足,因此,在电视新闻节目采编实践中,通常要对多种电视新闻节目形态融会贯通,优势互补,综合使用。譬如,电视民生新闻做得较好的《南京零距离》栏目就综合运用了各种节目形态:有长消息报道、短消息报道,也有小型新闻调查、小型新闻专题、小型新闻谈话、微型新闻纪录片、微型新闻现场直播,还有形式简洁但切实有用的服务性资讯。正是因为形态多样,所以各个领域的事件和事态,各种性质的新闻和资讯,都可以得到及时、有效的传播,为观众提供结构完整、内容丰富的新闻信息,将电视新闻节目的权威性、形象性、贴近性、服务性最大限度地结合起来。

二、限定性

限定性是形成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的重要前提,没有限定性就没有电视新闻节目相对固定的形态特征。从电视新闻节目形态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形态的限定性在逐渐增强,这是电视新闻节目工业化生产的客观需要,是电视传媒在信息时代的必然选择。

回顾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栏目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到它是从一个弱限定性的起点出发,经过了很长的可以识别的过程之后,逐渐形成较为清晰的面目。它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可以识别的有一定风格特色的电视栏目,有其多方面的原因,譬如曾填补了早间新闻节目的空白,譬如曾在新闻时效性上领风气之先,譬如曾推出了很多具有标志意义的优秀主持人,譬如节目质量曾比较稳定等,内容、形式、品质元素共同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但是在今天,空白地带越来越少,每一领域都有很多同题材的节目相互竞争,需要每个节目都具有自己的特点,而且无论观众还是制作者都很难等待一个电视新闻节目形态自然形成特点的漫长过程,所以,在节目形态创制过程中就加以限定,成为普遍的定位方法。

明确的限定性,有利于电视新闻节目的标准化生产,有利于电视新闻节目的差异化生存,有利于观众迅速形成辨识性记忆。事实上,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的创新,一定程度上就是寻找新的形态限定方式,以使此电视新闻节目形态与彼电视新闻节目形态有所差异。

三、流动性

“形”是样式或类型,“态”是流动或变化的状态。虽然具有复制性和限定性,但电视新闻节目形态又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不断流动的:母形态在改变着,子形态在衍生着,新形态在生成着。“在某些时候那些看起来‘标准的’、‘可接受的’和‘常规的’东西,几年以后就会变得陈腐、过时,不再能被接受。”

电视新闻节目形态从来就是一个动态的概念。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电视新闻节目又与网络电视、手机电视等新媒体通过继承、竞争、互补、共存等多种方式接轨与融合,一个融多种视听传播载体的大电视的概念正在形成。

当前国内传统电视传媒的新闻节目形态大都引入了网络元素。譬如很多电视新闻节目都开辟了网络新闻板块,将网络数据、图像和交互过程等,直接植入节目,增加信源的宽泛度和信息的综合性,譬如将网络的点击引上电视屏幕,在节目中利用网络进行即时交互,拓宽观众的参与面,增强新闻的交互性和选择性。

而以电脑屏幕为视听界面的网络电视新媒体,更是频频牵手传统电视,抢占内容“蓝海”,“电视2.0”的概念应运而生。“可以预料,只要网络视频技术达到电视的模拟技术水平,电视在媒体中的龙头地位将会被终结。”网络电视新闻节目的内容大量取自传统电视,而“在传播方式上实现从传统的以台网为核心的中心辐射形传播,转变为以每一位观众为节点的互联式传播”,从而形成了对网民、特别是年轻网民更具吸引力的全新的网络电视新闻节目形态。

随着中国移动通信从2.5G向3G的全面演进,手机正迅速成为继电影、电视、电脑之后的第四块屏幕。

2003年2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后不到10分钟,中国几十万手机用户通过短消息获知这一重大新闻。

2004年3月初,中国手机娱乐门户——空中网“手机直播”第七十六届奥斯卡颁奖典礼。这是国内第一次用手机进行大型活动的实时报道。

2004年4月,中国联通在全国推出“视频新干线”移动流媒体业务,与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中文国际频道、英语频道、凤凰资讯台等境内外12家电视频道达成内容提供协议。随后天津联通开通基于CDMA手机的掌上电视(GOGOTV),在手机上成功实现流畅清晰的视音频传输效果,轻松收看中央电视台、天津卫视及其他省市电视台近20套节目。

2005年2月24日,人民网、人大新闻网、政协新闻网共同推出国内首家以手机为终端的无线新闻网——“两会”无线新闻网,首次实现了手机报道国家重大政治活动新闻的历史性突破。

2007年10月,中央电视台手机电视推出第一本时政新闻手机视频杂志《手边——“十七大”特刊》,率先在新媒体领域开拓视频阅读业务,并独家手机视频直播党的十七大盛况,组建国内第一个时政报道“无线联盟”。

2007年12月18日,中央电视台在北京正式与国际奥委会签约,宣布中央电视台的新媒体平台CCTV.com成为北京奥运会官方互联网、手机转播机构。这意味着CCTV.com成为唯一一家拥有中国内地和澳门地区共计3800小时的奥运新媒体转播权的机构。

CCTV.com依托全力打造的“CCTV奥运手机电视台”,通过手机流媒体平台、WAP平台、客户端交互平台、手机视频杂志平台,推出了视频直播、图文报道、互动社区、手机杂志等多种视频节目形态参与北京奥运会赛事新闻报道。这是奥运会历史上首次出现手机电视服务。8月8日开幕式当天,就有近20万用户涌入中国移动手机电视奥运专区,比前一日陡然增长了一倍多。

通过电子方式、数字方式进行奥运赛事转播,是北京奥运会的首创。它依靠网上高清电视、手机电视等新途径转播奥运赛事,为全球观众观看奥运比赛提供了更多选择与便利。

在中国,有约1.02亿观众在网上收看相关的赛事,还有约1.46亿观众通过网络点播方式收看了赛事。而在世界范围内,国际奥委会也首次向终端用户直接提供赛事视频,多达77个国家和地区的观众可以在网上直接观看实时直播,而就在四年前,全球只有八个地区可以收看到雅典奥运会延时的互联网转播。在美国,通过全国广播公司网站观看奥运赛事的人数是雅典奥运会的30倍,手机视频下载量是都灵冬奥会的20倍。

以传递信息、观念为目的,简短资讯化的消息、访谈类视频新闻节目已成为网络电视、手机电视等新媒体正在开发的主要节目形态之一。把传统电视新闻节目经过简单的剪辑就搬到网络和手机上,不能发挥出网络电视和手机电视等新媒体在信息获取即时性、信息体验多媒体性、信息交流互动性等方面的特点,因此,必须综合网络电视和手机电视等新媒体的特性,对视频节目形态不断进行改进和重构。

总之,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传统的电视概念将加快向包括传统电视、网络电视、手机电视等在内的大电视概念过渡,传统电视新闻节目与网络电视新闻节目、手机电视新闻节目等将日益呈现融合之势,大电视概念背景下的电视新闻节目在数量上会以几何级数增加,在形态上亦会以几何级数衍生,不断发生裂变。

第三节 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的分类

分类是根据事物的同和异,把事物集合成类的过程。分类的任务就是用比较的方法确定某一类群和更高级的某一类群的典型特征,阐明不同层级类群的共同特征。

中国电视新闻节目形态在过去50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众多的分类标准,而各种标准之间又形成了交叉,特别是随着观众收视需求的逐渐变化,电视新闻节目形态一直处于不断地建构和解构的动态进程中,并日益呈现出细分化与专业化的趋势,这导致对电视新闻节目形态比较周延的分类变得日益困难。

为了深入研究和探讨电视新闻节目的分类与界定问题,1990年7月25日至8月1日,全国电视学研究委员会在山西太原召开了首次电视新闻分类与界定研讨会,并于1991年3月16日至17日在北京召开电视新闻节目分类与界定条目定稿会,这次新闻节目界定活动根据当时我国电视新闻的实践,从理论的高度,围绕电视新闻、新闻性节目、电视评论、电视新闻的从业人员以及新闻性节目外延的界定等几个方面展开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初步划清了新闻性节目与其他专题节目和文艺节目的界限,列出了电视新闻应包含的条目名称共53条,其中前33条基本明示了电视新闻节目的界定与划分情况:电视新闻、电视新闻节目、消息类电视新闻、专题类电视新闻、言论类电视节目、杂志型电视新闻节目、新闻联播、影像新闻、口播新闻、图片新闻、字幕新闻、哑语新闻、新闻提要和回报、现场采访、非常事件报道、连续报道、系列报道、电视新闻直播、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电子媒介中继采访、电视专题新闻、电视专题报道、电视访问、电视纪录片、电视新闻背景材料、电视评论、评论员评论、电视论坛、电视讲话、电视新闻述评、电视座谈、新闻提示、新闻点评。

1993年出版的《中国应用电视学》一书将电视新闻节目分为消息类新闻节目、专题类新闻节目、言论类新闻节目三大类。其中,消息类新闻节目包括新闻联播、经济新闻、体育新闻、早间新闻、午间新闻、晚间新闻,专题类新闻节目包括专题新闻、专题报道、专题调查报道、电视专访、新闻纪录片、新闻杂志节目,言论类新闻节目包括电视讲话、电视论坛、电视述评、电视评论、本台评论、评论员评论。

1994年出版的《电视新闻分类与界定》一书将电视新闻分为三种类型:消息类新闻节目、专题类新闻节目、评论类新闻节目。

1997年设立的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电视新闻奖下设短消息、长消息、连续(系列)报道、评论、专题、节目编排、现场直播七个评选项目。

2001年,叶家铮等学者在《“世纪之交中国城镇电视观众需求变化及其对策”调研报告》中编制的一份电视节目类别表将电视节目划分为24类,其中含“新闻”和“报道”字样的有三类,即新闻信息、新闻评论和深度报道、财经报道。

2002年,出于节目评估的需要,中央电视台制定了一套以节目形态为主要分类维度的新闻节目分类体系,将全台“新闻资讯类”栏目细分为“消息类”“深度报道类”“信息推介类”三大类。

2002年出版的《广播电视新闻学》一书认为:“电视台完整的电视新闻节目系统,从宏观上看,应由消息新闻、专题新闻、言论新闻组成。”

2002年出版的《电视节目策划》一书将电视新闻节目分为两类:一类是以传播事实或信息为主体的新闻资讯类报道节目;另一类是以传播事实或信息意义性为主体的阐述类新闻报道节目。

2003年出版的《十年——从改变电视的语态开始》一书主张:“将电视新闻节目在大类上分为‘报道类节目’‘杂志类节目’‘谈话类节目’,而在这些大类之下又可分为不同的形态,如:‘报道类节目’可分为‘新闻(消息)报道’‘调查类报道’(或称深度报道)、‘专题报道’等。”

2004年出版的《新闻学概论新编》一书认为:“广播电视的新闻节目可分为客观性新闻节目和评论性新闻节目。”

2004年出版的《中国广播电视新论》一书认为:“传统电视新闻性节目是指以报道、评论新闻事实为内容的几种电视节目的总称。广义的电视新闻性节目泛指一切综合反映新闻事实的节目和围绕新闻事实展开的一系列消息报道、连续报道、系列报道、深度报道、专题、评论和现场直播等等。”

2004年设立的由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主办、中国广播电视协会承办的“中国广播影视大奖”内的“中国广播电视节目奖”子项中,将电视新闻节目分为电视消息(含电视短消息、电视长消息、电视连续及系列报道)、电视新闻评论、电视新闻专题、电视新闻栏目、电视新闻现场直播、对外电视新闻等项。

2005年出版的《电视新闻栏目定位与运作实录》一书认为:“电视新闻分为消息类节目、专题类节目、评论类节目、直播节目。”

2005年出版的《广播电视学概论》一书认为:“从体裁考察,广播电视新闻节目主要由新闻(消息)与评论两大块组成。”

2005年出版的《世界电视节目荟萃》一书将“电视新闻”分为消息式新闻、综合报道、系列报道和连续报道、新闻评论、新闻直播。

2006年出版的《新闻采访与写作教程》认为:“电视新闻体裁分为消息类电视新闻、专题类电视新闻(新闻专题片、新闻纪录片)、评论类电视新闻、连续(系列)报道类电视新闻等。”

2006年出版的《应用广播电视新闻学:通晓电视》认为:“电视新闻节目的基本形态包括以下几类:消息类新闻、电视新闻专题、本台评论等。”

2006年出版的《解构电视:电视传播学新论》认为:“根据电视新闻对事实的不同表述形式和处理方法,一般将电视新闻节目分为消息类电视新闻、专题类电视新闻、评论类电视新闻三大类。”

2006年出版的《电视节目类型学》一书将“电视新闻资讯节目”分为七大类型,分别是:消息类电视新闻资讯节目、评论类电视新闻资讯节目、深度报道类电视新闻资讯节目、杂志类电视新闻资讯节目、谈话类电视新闻资讯节目、资讯信息类电视新闻资讯节目、直播类电视新闻资讯节目。

2006年出版的《电视节目形态论》一书将电视新闻概括为以下几种形态:消息类电视新闻、电视深度报道、电视连续和系列报道、电视专题报道、新闻访谈节目、电视新闻调查评论节目、直播类电视新闻节目。

2006年出版的《广播电视新闻学》一书认为:“大体而言,广播电视新闻的节目形态包括消息、连续报道、系列报道、新闻专题、新闻评论等。”

2006年出版的《电视节目策划学》一书认为:“电视新闻节目被分为三大类:消息类新闻、专题类新闻和言论类新闻。”

2006年出版的《电视批评学》一书认为:“根据电视新闻对事实的不同表述方式和处理方法,可以将其分为消息类新闻节目、专题类新闻节目、评论类新闻节目。”

2006年出版的《新编广播电视新闻学》一书认为:“从综合运用媒介的传播手段表现内容时所呈现的特征着眼,在实践中,已客观存在并被大家普遍认可的电视新闻体裁,大致可分为电视新闻消息、电视深度报道、电视新闻专题、电视系列报道、电视连续报道、电视新闻调查、电视新闻解说与评论、电视新闻谈话节目等。”

2007年出版的《中国电视节目形态研究》一书按照报道体裁,将电视新闻节目分为电视短消息、电视长消息、电视连续报道、电视系列报道、电视组合报道、电视新闻专题节目、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电视新闻谈话节目、电视新闻杂志节目、电视新闻现场直播节目等十种形态。

2007年出版的《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原理与实务》一书认为:“新闻节目的常用体裁,包括消息、新闻专稿、新闻评论和它们的具体形式。”

2007年出版的《电视新闻编辑教程》一书认为:“电视新闻类节目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即消息、专题和评论。”

2007年出版的《电视专题与电视栏目》一书认为:“电视新闻栏目的节目形态,分为三大类:消息综合类、深度(专题)报道类、新闻评论类。”

2007年出版的《中国电视节目分类体系》一书将“电视新闻类节目”分为一种A类型、六种B类型、14种C类型、约12种D类型节目。其中,一种A类型为新闻类节目;六种B类型为综合新闻消息节目、分类新闻消息节目、新闻专题类节目、新闻谈话节目、国际新闻类节目、大型新闻节目;14种C类型为由综合新闻消息节目细分的全国综合新闻消息节目、地区综合新闻消息节目,由分类新闻消息节目细分的财经新闻消息节目、娱乐新闻消息节目、体育新闻消息节目、法制·农业·军事等新闻消息节目,由新闻专题类节目细分的新闻专题节目、新闻杂志节目,由新闻谈话节目细分的新闻访谈节目、新闻讨论节目,由国际新闻类节目细分的国际新闻节目、对外新闻节目,由大型新闻节目细分的大型新闻事件报道节目、大型新闻活动节目;12种D类型为由全国综合新闻消息节目细分的黄金时间全国综合新闻消息节目和非黄金时间全国综合新闻消息节目,由地区综合新闻消息节目细分的黄金时间地区综合新闻消息节目和非黄金时间地区综合新闻消息节目,由新闻专题节目细分的新闻专题栏目、新闻专题节目、新闻发布会·领导同志电视讲话·英模报告会等,由国际新闻节目细分的国际新闻消息节目、国际新闻专题节目、国际新闻谈话节目,由对外新闻节目细分的外语新闻节目、华语新闻节目。

2007年出版的《新闻报道与写作通论》一书将电视新闻节目分为电视消息、电视新闻评论、电视新闻专题、电视新闻性谈话类节目、其他等五大类。

2007年出版的《电视新闻采编学》一书认为:“电视新闻节目分为消息类新闻、专题类新闻和评论类新闻三大类。”

2007年出版的《新编电视学概论》一文认为:“电视新闻节目可分为一般新闻报道、新闻深度报道和新闻评论三大类。”

2007年发表的《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的嬗变之迹》一文将电视新闻节目形态主要分为声画两分形态、政治化形态、深度形态、娱乐化形态、民生形态五大类。

2007年举办的第17届和2008年举办的第18届中国新闻奖电视作品均设消息、评论、新闻专题、系列报道(连续报道)、新闻访谈节目、新闻现场直播、新闻节目编排七个奖项。其中新闻访谈节目是新设奖项。

2008年出版的《当代传媒新闻写作教程》将电视新闻分为三大类:消息类电视新闻、专题类电视新闻、评论类电视新闻。

2008年出版的《广播电视新闻采写》一书将电视新闻分为消息、专题、言论三大类。

2008年出版的《美国电视节目形态》一书将电视新闻分为新闻联播节目、新闻杂志节目、新闻访谈节目、24小时有线新闻频道四大类。

2008年出版的《电视学导论》将电视新闻分为消息类新闻和深度报道两大类。其中,消息类新闻可分为综合新闻消息和分类新闻消息;深度报道则包括电视连续报道、电视系列报道、电视专题报道、电视新闻调查和电视新闻评论等。

电视新闻传播学是一门经验学科,电视新闻节目形态分类学作为电视新闻传播学的分支更依存于电视新闻传播实践的能力和水平,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演进和创新的过程。只要是从某一特定的标准和视角出发,不同的分类法都自有其内部逻辑和存在价值。

而事实上,五花八门、层出不穷的电视新闻节目形态不太可能都被泾渭分明地划归于某种分类方法。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也正说明这时的电视新闻节目形态还处于不成熟的发展阶段。

扫描当今中国和世界的电视屏幕,所有的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的划分方法都显得捉襟见肘。原因是,各种节目元素开始在不同电视新闻节目形态之间互相渗透,元素嫁接与融合逐渐成为电视新闻节目形态创新的一种本体策略。而这也正是电视新闻节目形态演进和创新逐渐走向科学的体现。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电视新闻节目形态演进的不同时期形成了不同的热点。从以《东方时空》为代表的电视新闻杂志热,到以《焦点访谈》为代表的电视新闻述评热、再到以《南京零距离》为代表的电视民生新闻热,再到以《传奇故事》为代表的电视新闻故事热,新的电视新闻节目形态各领风骚,并日益呈现出这样两个特征,即“人气旺盛且难以用教科书中的电视分类学分类”。

电视新闻节目形态从单一走向多样、从板滞走向灵动的变化,折射出电视新闻传媒角色意识的变迁和电视新闻传播理念的发展。在电视新闻节目形态演进的表象背后,蕴含着电视新闻传媒角色变迁的社会背景、理论依据和文化意义。

在全球化时代,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的趋同之势日益明显,中国电视新闻节目形态与世界主流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的接轨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譬如,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和福克斯新闻频道等西方国家主要新闻频道的新闻节目形态,目前大致包括电视新闻消息、电视新闻杂志、电视新闻访谈、电视新闻讨论、电视新闻辩论、电视深度报道、电视新闻纪录片等。通过对比可以看到,中国电视屏幕上热播的新闻节目在形态上与西方国家电视屏幕上的主流形态大同小异,只是我国的电视新闻辩论和电视新闻杂志的播出比重较小,电视新闻纪录片往往被称为电视新闻专题。在西方电视发达国家,几乎不采用电视新闻专题的称谓。

总之,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电视新闻节目形态一直处于不断地建构和解构的过程中,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的分类和命名本身就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只能是相对的合理、动态的平衡,它伴随着电视新闻节目的诞生而出现,随着电视新闻传播的繁荣兴盛而不断地发展完善,特别是取决于人们分析电视新闻节目的角度和研究电视新闻节目的范畴。因此,要寻找一个一劳永逸、没有缺憾、没有异议的形而上学的电视新闻节目形态分类和命名体系的想法,是不唯物的、不辩证的,也是不科学的、不现实的。

尽管如此,对于电视新闻节目分类学还是应该给予足够的关注和研究。这是因为:第一,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的创新不断对传统电视新闻节目形态分类方法提出质疑和挑战;第二,电视新闻节目形态分类学作为电视新闻基础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随着人们对电视新闻节目形态本质认识的深入,有待进一步地规范;第三,不同的思维角度和分类项目适应于不同的标准,产生不同的分类方法。

概括起来说,目前国内关于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的分类方法主要有:

根据节目来源,可分为自办新闻节目、联办新闻节目、交换新闻节目、转播新闻节目、联播新闻节目等。

根据题材领域,可分为时政新闻节目、经济新闻节目、法制新闻节目、文化新闻节目、体育新闻节目、社会新闻节目等。

根据内容性质,可分为硬新闻节目、软新闻节目。

根据内容时态,可分为史态类新闻节目、现态类新闻节目、拟态类新闻节目。

根据播出时段,可分为早间新闻节目、上午新闻节目、午间新闻节目、下午新闻节目、傍晚新闻节目、晚间新闻节目、夜间新闻节目。

根据播出周期,可分为定期新闻节目、特别新闻节目、插播新闻节目。

根据传播区域,可分为地区性新闻节目、全国性新闻节目、国际性新闻节目。

根据传播对象,可分为大众化新闻节目、分众化新闻节目。

根据传播理念,可分为传统新闻节目、民生新闻节目、公共新闻节目。

根据制播方式,可分为现场直播新闻节目、实况录像新闻节目、素材编辑新闻节目。

根据报道形式,可分为口播新闻节目、图片新闻节目、影像新闻节目、字幕新闻节目、现场报道节目、连线报道节目。

根据播报语言,可分为汉语普通话新闻节目、汉语方言新闻节目、民族语言新闻节目、外语语言新闻节目。

根据编排方式,可分为系列报道节目、连续报道节目、组合报道节目、新闻杂志节目。

显而易见,上述很多分类法都是相互交叉的,譬如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既是全国性新闻节目、综合性新闻节目、联播类新闻节目,还是主持人新闻节目、普通话新闻节目、晚间新闻节目等,这种节目如何归类,取决于采用什么分类标准和视角。

基于以上分析,本书本着实践第一的原则,着重从不同的主导元素出发,从概念辨析、历史源流、差异元素三个维度对中国电视屏幕上的发育比较成熟的九种电视新闻节目形态进行探讨。它们分别是:电视消息报道、电视连续报道、电视系列报道、电视新闻专题、电视新闻调查、电视新闻评论、电视新闻访谈、电视新闻杂志、电视新闻直播。

第二章 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的基本元素

电视新闻节目是由包括基本元素和差异元素在内的多种元素组成的,对此,电视新闻理论界和实务界经历了较长的认识过程。在电视新闻节目总量较少,形态简单的时期,电视新闻节目的基本元素大多是稳定的,显见的差异元素比较少,所以那时的电视新闻节目只能变幻出很少的形态。形态划分的基点通常是内容题材、播出时间、收视对象等某种外在标准,因此分类规整,各类之间有逻辑互斥关系。这些电视新闻节目界线分明,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加之差异元素不多,变异的可能性也相对较弱。

随着电视新闻节目的差异元素越来越多,电视新闻节目形态分类的标准不断被解构,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的演化与变异,呈现为一种加速发展的态势。在这种情况下,电视新闻节目形态作为基本元素和差异元素等多种元素的构成体的特性开始凸显出来。

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的基本元素包括题材、叙事、新闻、视听等四大类。每一类基本元素又可以进一步细分,每一个细分后的元素作为基本元素的拓展元素或创新元素都可能带来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的进一步演化和变异。

第一节 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的题材元素

题材是电视新闻节目形态构成中最易观察的元素,在早期的电视新闻节目中曾经是类型划分的主要标准。即使在更强调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结构性的今天,题材元素依然十分重要。

题材元素既是指电视新闻节目报道的具体题目范围,又是指表现主题思想的材料。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的题材元素可进一步细分为经济题材、政治题材、文化题材、社会题材、生态题材等子元素。电视记者的任务就是选择题材。

在具体操作上,电视新闻节目在选择题材上应遵循三个标准:

一、迅捷的事实信息

新闻要迅捷地传播事实信息,信息的新鲜程度,信息量的大小是观众对新闻报道的首要需求与期望。

事实信息作为不确定性程度减少的量,体现在新闻报道中,应力求传播观众欲知又未知的事实信息,或他们虽已知道一些,但对事物质的认识不足的事实信息。

观众对新闻报道中事实信息的需求有鲜明的目的性,为了解世界、了解社会,通过新闻报道中对复杂社会问题、社会现象的分析,以求解疑释惑,更好地认识社会,思考社会,从而调整自己的行为,在社会生活中求得更好的生存和发展。

(一)扩大事实信息来源

电视记者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才能扩大信息来源。电视记者要到源头去抓鲜活的事实信息,努力扩大报道面,不仅要抓好重大建设成就,重大新闻事件、事态以及新事物、新成就、新情况、新问题的报道,还要把题材扩展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把单纯的新闻事实、事态的报道扩展到有关知识的传播,满足观众的求知欲和欣赏心理。在做好时政、经济等领域报道的同时,也要抓好文教、社会等领域的报道,以满足不同文化层次、不同年龄结构、不同兴趣爱好的观众的需要。

新闻采访是社会活动,电视记者是社会活动家。电视记者应广交朋友,广设信源,广开信息渠道,建立自己的事实信息网络系统。

(二)增加事实信息容量

事实信息容量是指单位时间事实信息的多少。电视新闻的事实信息容量可以理解为每一个电视新闻节目中所包含事实信息的多少。电视新闻节目从题材到内容都要突出观众未知、欲知、应知的事实信息,以新鲜、生动的画面形象和文字语言,以采访对话的个性化语言、形象给观众以事实信息。

电视新闻传播是视听等多种表现元素的综合传播。如何有效地利用各种元素承载事实信息,达到单位时间内的事实信息的立体综合接受,是电视记者的努力目标。立体综合传播要求每个传播符号都能负载扎扎实实的事实信息内容,声画结合、声画互补地围绕同一主题思想传递事实信息。优秀电视新闻节目的视听形象往往都具有扩张力,能启迪人们的深层思考,能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达到浓缩事实信息的境界。

(三)畅通事实信息渠道

现代电视传播是双向乃至多向互动的,已不再是一厢情愿的输送。观众接受电视新闻节目也是有选择地接受,是主动的。理想的传播效果,是传者和受者对事物能达成共识,这既是对事物认识的思想方法问题,同时也是传播的方式方法问题。观众只接受有实用价值的事实信息,接受那些从内容到形式都是真实的、表达准确的、以平等交流方式进行的新闻报道,而不接受无效的事实信息,不接受那些不真实、不准确、不生动的灌输式的新闻报道。为畅通信息渠道,让观众接受而不是拒绝,避免信息受阻,电视记者必须从内容到形式上认真研究观众的认同心理。真实的报道一旦片面和过度,用居高临下的说教方式,观众对事实信息就会拒收,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这是实践中要注意避免的。作为人们生活中最有权威的信息源的电视新闻节目,要力争每个节目都能向观众传达更多、更全面、更深刻的事实信息。

(四)解读事实信息内涵

随着大众传媒的发展,信息渠道的增多,尤其是网络信息传播的普及,现代社会已不是缺少事实信息,而是事实信息过剩。而过多的事实信息,对于观众而言,如何鉴别其真伪,如何认识其价值,已成为新的期望。当今社会处于激烈的改革变化中,伴随着新事物的层出不穷,多种社会问题、社会现象的不断涌现,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观众已不满足事实信息的简单传播,而要求电视传媒对事实信息进行全面解读。不仅告之何时、何地发生了什么事情,还要解释事情的原因、结果、意义、影响。通过收看电视新闻节目解疑释惑,已经成为观众的基本需求之一。

电视新闻报道理念变化的原动力是社会对信息需求的变化,观众对解读事实信息的需求是电视新闻节目的活力之源和发展走向。

二、丰富的情感信息

情感是指人们对于客观事物产生的心理体验,它可以通过表情、神态、哭声、笑声等方式外显。情感外显时就具备了信息的本质——能消除或减少人们对事物的不确定性。因此,情感也是一种信息,即“情感信息”。心理学认为,人类的行为和活动不仅受到理性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的影响,还在很大程度上受情绪和情感的作用。因此,在电视新闻节目中,既要传播报道题材中的事实情感信息,也要兼顾电视记者本身的传者情感信息。

(一)事实情感信息

电视新闻节目要注意挖掘报道题材本身所蕴含的情感信息。报道题材本身往往既有事实信息,也有情感信息。电视记者要既要善于及时反映报道题材本身具有的大量事实信息,也要擅长准确传播报道题材本身所蕴含的丰富的情感信息。

需要强调的是,真实性是电视新闻节目的生命,电视新闻节目只有及时准确地反映了事实信息,才具有传播事实本身所蕴含的情感信息的基础。有事实信息支撑才可能客观公正,才能防止事实情感信息的偏差与扭曲。事实情感信息在电视新闻节目中的运用应有选择性,并不是每个节目都要写成故事,展示小说、散文、戏剧等文学特质。因为电视新闻节目所用文字修辞与视听元素都会在不同情感层面引起观众的情感与理性反应。

(二)传者情感信息

心理学认为,认识、情绪、意志是人类三种主要的心理活动,它们彼此之间是相互联系和制约的。在电视新闻传播实践中,这三种心理活动也在相互作用。面对生动的新闻事实,总会激发电视记者的情绪,并由此对新闻事实作理性的判断。只有调动起电视记者的采编激情,新闻报道才能有情感。认识产生情绪,情绪体现在新闻报道的情感信息中,有情感信息的新闻报道才能使观众感动,激发观赏情绪。优秀的电视新闻报道,在传播过程中,情感信息的作用大致是沿着以下轨道进行的:新闻事实→记者感知→创作激情→报道情感→观众情感→观赏情绪→社会效果。

电视记者的报道情绪转化为情感信息,首先来自于与采访对象的接触。在采访过程中,情感是人际认知的重要元素。电视记者和采访对象在情感上的交流默契,往往能激发采访对象竭尽全力地将所知所想告诉电视记者。电视记者情感信息的传播不仅只靠语言,同样能用体态语言。新闻报道的情感信息来自电视记者的激情,同样受电视记者的立场、观点制约。因此,树立正确的立场和观点是挖掘和表现情感信息的前提。

情感信息目前已成为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的创新元素之一。譬如,从2006年开始,江苏卫视每日播出的新闻资讯类栏目《1860新闻眼》调整为情感类新闻栏目,追踪“你身边的感动,我眼中的新闻”,强化情感类突发事件报道,并联合网络传媒大胆创新,推出情感博客,创新情感主题新闻行动的策划和组织,发起并举办“知荣辱,树新风,促和谐——创建文明社区,共建和谐家园”大型主题活动、“全民爱老24小时特别公益活动”等,近百万人参与,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人民日报》、中国新闻网以及省、市属新闻传媒都进行了跟踪报道。

而中央电视台2008年5月12日开始的四川汶川大地震特别报道《抗震救灾众志成城》则为“突发性灾难事件如何处理好情感类信息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本”:从前线记者、演播室主播到受访对象,自然流露出极其丰富的情感信息,有哀痛、有感动、也有坚强,有激励奋发、有客观冷静、也有情不自禁。

2008年5月14日中午,主播赵普在播报救灾新闻时潸然泪下,当即引起网友热议,绝大多数表示理解和感动。5月14日,当看到被困废墟中的一位幸存者终于获救的画面时,主播海霞感动而泣。主播张羽在与记者李娟连线报道日本救援队探测到生命迹象时,两人禁不住流下了热泪。5月18日清晨,主播文静在《朝闻天下》栏目中播报一位母亲用生命保护自己的婴儿,并在手机里留下一条“宝贝,如果你还有幸活着,一定记住我爱你”手机短信时,禁不住凝噎抽泣起来。此刻的他们,在“职业记者”或“职业主持人”和“人”的角色转换之间,褪掉了传媒符号化的外衣,表现了最真实动人的普通人的一面。

与平时的新闻报道相比,这些情感信息的自然流露,而非酝酿出来的主观抒情,让观众更深层次地感受到了人性的光辉,感受到了大灾之后的大爱。因此,作为电视新闻播报和采访过程中较为忌讳的个人情绪失控,此刻在观众的心目中成为电视传媒情感表达中最感人至深的一幕幕。有研究者指出,这是在特殊环境下,对人性、良知、真情、责任的极好诠释,是电视记者职业道德的崇高体现,对中国电视新闻工作具有标本意义。

三、鲜明的个性信息

人是整个新闻传播过程中最活跃的元素。随着电子新闻采集系统的应用,电视记者角色由幕后走到了幕前。电视直观形象传播,把电视记者的传播由观众看不到的隐性的中介而变成直接的中介,观众跟随电视记者到新闻事件、事态现场,目睹其采访调查事件、事态发生、发展的情况。观众从电视记者的采访报道语言中,感受其新闻业务水平,也从电视记者的动作、表情、神态和其对事件、事态的态度,来感受和评判电视记者的人格力量。

人格化传播以人的气质、魅力等元素,使电视新闻节目以特有的魅力获得观众青睐。当电视镜头对准人的时候,要以人格化采访展示采访对象和电视记者的独特个性和人格魅力,从而激发观众的思想参与。能吸引观众参与的电视新闻传播是有效的传播。

电视记者在选题时应切实遵循“三贴近”原则:

一是要贴近群众。要真正把广大观众的新闻信息需求作为电视新闻报道的立足点。这意味着要善于从观众的新闻信息需求出发取舍报道题材,从观众关心的角度反映各个领域的发展变化,更加充分地反映客观实际,报道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的实践活动和首创精神。在内容取向方面,需要恰当处理重点与一般,政治领域、生产建设与日常社会生活,时政新闻信息与其他新闻信息等一系列关系,切忌单打一,切忌置广大观众的共同关心、普遍需求的新闻信息于不顾。

二是要贴近实际。社会现实生活本来就是五彩缤纷的万花筒,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每时每刻都在发展变化,为电视记者提供着取之不尽的报道题材。电视新闻节目不可能也没有必要事无巨细地报道一切,究竟如何取舍,报道什么,不报道什么,既不能单凭记者个人的好恶,也不能“唯上”“唯书”,只能“唯实”,从实际出发作认真的筛选。这就是需要电视记者扎到社会现实生活中去,认真研究实际,包括研究事物的发展变化轨迹和观众的注意重点的变化,这样才能从事物发展的最新态势中发现并捕捉有价值的报道题材。电视记者要关注那些处于萌芽状态的新事物、新经验、新问题,从而更有效地扩大报道的题材范围和信息容量。电视记者只有认真研究实际,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新闻敏感性及新闻判断力。

三是要贴近生活。电视记者要像深水游泳一样扎到生活中去发现新题材,挖掘有生命力的电视新闻报道题材,要善于抓新经验、新成果,更要善于抓新事物、新问题。当新事物、新问题刚刚露头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的时候,就能敏感地发现和捕捉它们,就能迅速判断其价值并予以及时的报道。

第二节 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的叙事元素

叙事与人类历史共同产生,而且从一开始就是新闻与传播意义上的,即通过事件的叙述传递信息,求得生存和发展。“就新闻传播来说,‘叙事’是报道新闻传播信息的主要方法和各种体裁新闻的共同元素。”在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研究中引入叙事元素这一理论视角,是为了把握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的本质及其变迁的依据。

电视新闻节目的叙事是见证人的叙事,通过新闻播报、现场取景等方式为人们提供见证现实的感觉。与此同时,新闻叙事还有助于预测未来。每一个新闻事件本身是历史发展中的一个环节,是现实故事的一个部分,新闻叙事不仅仅告诉人们现实的情况,还有助于人们预测未来的发展。

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的叙事元素包括事件、时间、地点、人物、原因、过程、结果、意义等八种。其中,事件、时间、地点、人物属于基本叙事元素,传播的是构成新闻事实的最原始、最直接的显性信息;而原因、过程、结果、意义属拓展叙事元素,承载的往往是隐藏在新闻事实表象之下的隐性信息,需要对新闻事实做进一步的深入挖掘才能获得。

下面着重分析一下事件、时间、地点、人物等四个基本叙事元素:

一、事件

有人说新闻记者是“唯恐天下不乱”,就盼着有事儿,有事儿才有新闻可拍么!从这一角度讲,这句话似乎也不是没有道理。从每年全国电视新闻节目评奖来看,也体现了电视新闻节目“事件为王”的特点。

如果按照动态进程来划分,可以把新闻分为事件性新闻和非事件性新闻两大类:事件性新闻,是指以独立的新闻事件为核心而展开的新闻报道,其事物变动的时态是突发性或跃进性的;非事件性新闻是与事件性新闻相区别的新闻报道,即对一段时间或若干空间发生的情况、经验、问题所做的概括性或阶段性的反映,其时态往往是渐进性的。在电视新闻报道中,事件性新闻因时效性强、现场感强、情节突出,易于为观众所接受,而这恰恰是非事件性新闻的劣势。

二、时间

在新闻报道中,“时间”既可以是精确的,也可以是模糊的。

(一)精确的时间

经验表明,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只有在某件事情很重要的时候才会留意它的准确时间。精确的时间通常会给人暗示: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件。特别是对那些动态性很强的重大新闻事件,精确的时间往往给人一种参与历史进程的感觉:“在巴格达市中心的路透社记者说:当地时间5时30分后,他在巴格达南部郊区听到了两三声爆炸声。”“当地时间5时30分”记录的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2003年3月20日5时30分,美英发动对伊拉克的战争。

精确交代时间还暗示着一种自信:电视记者在第一时间获悉并报道了这一事件。把上面关于伊拉克战争的电视新闻报道与下面这条对比一下:“当地时间20日凌晨5时多,巴格达传来几次爆炸声响,同时上空响起了飞机的轰鸣。伊拉克防空部队随后拉响了防空警报。”两者在时间的交代上略有区别:“5时30分”和“5时多”,一个精确,一个模糊。显然,前者更加自信,因为越是精确的提法,对信息准确度要求越高。电视传媒敢于这样报道,说明其对新闻事件有很强的掌控能力。

(二)模糊的时间

有时候,新闻中对时间的交代可以模糊处理。

对于那些动态性不是很强的新闻而言,精确的时间并不能增强其传播的效果,甚至反而会多了些煞有介事的做作。正如前面所说,对时间的精确报道暗示着新闻事件的重要性。但是,当新闻事件、事态经过反复报道后,其重要程度会逐渐降低,此时,时间的交代就可以模糊一些。譬如前面有关伊拉克战争爆发的新闻,在当天的晚间新闻里就可以这样表述:“当地时间今天凌晨,美英联军发动了对伊拉克的空袭。”

另外,在非事件性新闻中,由于所报道的事实多为实际工作、社会问题或人物,具有渐进性,所以一般也采用模糊时间。

当然,时间的模糊处理在有的时候是一种无奈的行为。譬如,报道者对新闻事件确切的发生时间把握不准的时候,或者在新闻时效的竞争中远远落后于同行的时候,把时间模糊化可以在某种程度上避免尴尬。

三、地点

(一)新闻发生地

就事件性新闻而言,一般有一个比较明确的发生地点,它对新闻事件起到了一个定位的作用,观众经常据此判断事件与自己的接近程度。

对那些观众熟悉的地点,新闻报道中可以交代得简洁一些,反之,则需要加以必要的解释。譬如在“以色列北部海滨城市海法4日下午发生自杀性爆炸事件,目前已造成至少19人死亡”这则报道中,“海法”是新闻发生地,但对一般中国观众而言,它太遥远也太陌生了。加上“以色列北部海滨城市”作为修饰语,“海法”这两个字就具有实质意义。

对于那些可能对观众有特殊意义的地点,新闻报道中可以交代得精确一些,反之则可以模糊一些。譬如“2004年9月1日上午,30多名非法武装分子占领了俄罗斯南奥塞梯共和国别斯兰市第一中学,把约1200名参加开学典礼的学生、家长和教师劫为人质”这则报道,对新闻事件发生地做了非常详细的交代,因为“中学”与“劫持”、“人质”所造成的对比构成了观众关注的特殊元素。

(二)新闻信息发出的场合

有时候,新闻中的“地点”表现为新闻信息发出的场合,正式或可信的场合会强化新闻信息的权威性。一个政治家在私人聚会上就某一问题的表态和其在新闻发布会这样的公开场合的表态,其权威性是不一样的。前者显然比后者更随意、非正式。

四、人物

在新闻事件、事态中,人是最关键的信息。事件、事态由人而引起,并围绕人展开,最终对人产生影响。因此,人是一切新闻报道的落脚点。电视新闻报道中所涉及的人有两种:一种是新闻当事人,一种是新闻信息源。

(一)新闻当事人

新闻当事人有时是个体的,有时是群体的。个人或小群体故事的富有人情味的角度,能够生动地阐释任何一条新闻的影响。譬如通过展示战争对于一个家庭或一个孩子的影响,能够给观众有效地传达战争的恐怖。但新闻报道中个体的表述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譬如事件、事态的规模和原因等。当社会利益的冲突被人格化为个体之间的冲突时,事件的社会根源就缺失了,并且个人的动机会被假定为所有行动的起因。

所以,在电视新闻报道中,对作为个体的新闻当事人的表述,必须以作为群体的新闻当事人为背景,而作为群体的新闻当事人,也只有通过作为个体的新闻当事人的表述,才变得具体可感。

(二)新闻信息源

多数情况下,对那些公众不熟悉的人物,泛指其身份比指名道姓的确指更具权威性。譬如,“国家税务总局有关官员今天表示,个人所得税起征点2000元的标准近期不会改变。”在这里,观众更看重的是作为信息来源的“国家税务总局官员”这样一种身份,至于这位官员叫什么名字、具体职务是什么,则并不是大家所关注的问题。

但如果来源是非常知名的人士,说出确切的名字和职务更能增强信息的权威色彩。仍以前面那段报道为例,如果这位官员是国家税务总局局长,那么就可以这样写:“国家税务总局局长某某某今天明确表示,个人所得税起征点2000元的标准近期不会改变。”

明确地指出信息来源可以增加信息的可信度。譬如,指控某人滥用职权,由其竞争对手提出这样的指控,与由其亲信提出来,性质是不一样的。如果所报道的信息是错误的,因为不知道信息来源,人们很难纠正错误并指出正确的内容。

但是,电视记者有时会对是否透露信息来源感到苦恼。在某些情况下,答应不透露信息的来源,可以增加公众获得有用信息的总量。譬如,通过答应保密,电视记者可以说服一个不愿意惹祸上身的人描述其亲眼所见的犯罪事实。

作为一个实际问题,电视记者无法完全排除使用匿名的信息。但电视记者不应当沉溺于这种行为。特别是当一个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人所说的内容有损其他个体或机构,尤其是进行攻击时,必须坚持没有明确的信息来源不报道这则信息。电视记者可以使用匿名信息作为自己的新闻线索,但必须经过采访核实后才能报道出来。或者,在有些新闻中,匿名信息作为新闻的一方面被报道出来,但必须有其他信源加以印证。

在以观众为核心的现代电视新闻传播理念指导下,上述八种叙事元素的组合愈来愈呈现出一种全新的逻辑关系。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主题事件化

主题是电视新闻节目的核心,主题决定着选题。传统的电视新闻节目的弊端之一,是用空泛的素材或堆砌的事实来表达主题,甚至是主题先行地寻找素材。这类节目虽有不无深刻的主题思想,但缺乏扣人心弦的视听元素。

主题事件化就是精心选择最典型、最具代表性的事件作为所报道主题的载体,来勾勒、突出、深化新闻主题。在新闻实践中,时常会遇到一些枯燥乏味或艰涩难懂的主题,而电视又是以视听元素取胜的大众传媒,要化难为易,并且能够用视听元素来承载主题,寻找典型事件,无疑是恰当的选择。

二、事件故事化

故事是从具体的叙事文本中抽象出来的一系列事件。它是事件的形式系列,是一个经过重组的时间轴线,是情节发展需遵循的组织原则。新闻的本质就是在讲述故事,实际上每一个新闻作品都在向人们讲述一个或几个最新的事件,而这些事件都可称之为新闻意义上的故事。从这个意义上说,“新闻学传授的是寻找故事和写作故事的一门学问。新闻学的根基和核心是一门讲故事的艺术和学问”,换言之,“新闻就是故事,好新闻就是好听好看的故事。”

西方新闻界常常把story(故事)用作news(新闻)的代名词,把采访新闻称为to cover story。中国人更是对故事抱有浓厚的兴趣,不少民间故事世代流传,历久弥新。国内外一些著名电视记者和主持人都把如何生动地为观众讲述一个吸引人的新闻故事当作是自己毕生的职业追求。

事件故事化就是用故事来结构新闻报道,以讲故事的方式来引出事件,解释事件,以此来构造起伏和悬念,达到吸引观众的效果。故事化的选题和结构走向,最早是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1968年9月24日创办的电视新闻杂志栏目《60分钟》提出来的。

唐·休伊特在创办《60分钟》时,发现电视新闻节目的要义不在画面,而在叙事,不再看而在听:“最好的留住观众的方法是——与其抓住观众的眼球,不如抓住观众的耳朵。这就是《60分钟》与后来的追随者不同的原因,是《60分钟》近四分之一世纪以来一直名列十大电视节目之一的原因。我们坚信,在每个星期天,观众收看我们的节目是因为我们的故事而不是我们的画面。”《60分钟》最基本的选题思想是:寻找一个小故事,但这个故事要在一个大的主题之下,譬如一个帮助病人安乐死的医生,这涉及医生的职业伦理、人对自己生命的权利等等。而节目成功的关键有两点:一是选择最合适的访谈对象;二是选择最恰当的语言表达。《60分钟》最大的特点,是其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纵深性,这一点可以在每一期节目中体现出来。把新闻故事讲得尽善尽美,正是《60分钟》久盛不衰的重要原因。

被视为最具消费主义时代特征的《20/20》栏目,同样突出叙事的故事化。该栏目主打品牌之一的新闻调查,以电视记者第一人称和限知视角的方式,带领观众一起去调查并获知事实真相。这样一种叙事策略使新闻报道具有探案式的悬念感。

新闻调查式的故事化叙事已经被我国一些电视新闻栏目进行了本土化移植,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调查》。该栏目的选题,从最初的《香港首任行政长官推举纪实》《国企改革备忘录》《明天我们怎么看病》,到后来的《走进大山的年轻人》《一个死囚的忏悔》《逃亡日记》,故事化倾向日益明显。有研究者据此为《新闻调查》总结出阶段性的选题特征:“主题性调查——事件性调查——揭露性调查——故事性调查。”

福建电视台新闻频道也创造出一种新闻故事化的表现手法——社会新闻的电视连续剧,即对一些社会和民众关心的事件、事态,加大新闻追踪的力度,在连续报道中有意地制造出序幕、冲突、高潮、悬念等环节,牢牢吸引住观众的眼球。譬如《现场》栏目曾经播出过一个有关千里会网友的故事,分七集进行报道:第一集为《合肥姑娘不远千里来厦门会网友》;第二集为《网友无情 拒不露面》;第三集为《六千元打的费 谁来买单》;第四集为《网友最终出现了 声称只是玩笑一场》;第五集为《姑娘欲起诉网友》;第六集为《姑娘暂留司机家等待家人》;第七集为《千里会网友梦一场 姑娘细诉伤心事》。每一次报道在回答一个问题的同时,又制造了一个悬念,吸引观众去关注事件、事态的发展,了解事件、事态的最终结局,由于它的真实性,这个报道的精彩度和吸引力甚至超过了一般的电视连续剧。

故事化结构素材是电视新闻节目新的叙事走向。故事化的结构方式、悬念化的叙事方式,方能牢牢抓住观众的视线,多层次、多侧面地解读不同的新闻事实。

三、故事人物化

故事人物化就是指让新闻故事主人公的形象立体起来,用人物命运变迁和具体感来加深观众对新闻的印象,为新闻主题服务。

新闻本源,大量是人的新闻活动的中心,突出人的活动是电视新闻节目的起点和归宿。心理上的接近性使得人们总是对人,对人的生活、人的命运最感兴趣。因此,国内外新闻界有识之士都提出把人作为新闻着眼点。实践证明,见人的报道与见物不见人的报道效果大相径庭。要把人作为沟通传者与受众的桥梁,要善于用具象的人的故事来报道抽象的新闻主题,说明新闻的意义。采写时用细致的视听元素,从一个人或一个家庭切入,然后转入要反映的大主题。

现代新闻报道越来越注重人。电视新闻节目视听兼备、直观形象的传播特点,决定了其表现人时有更有利的条件,也更应把人作为报道的主体。而一个成功的电视新闻节目,令观众回想起来的首先是一个个鲜活的人物。譬如1998年5月8日,《新闻调查》播出的《面对分流的公务员》中,就选择了三位面临分流的公务员作为报道的对象。其中,化工部干部刘先生在设计自己的余生和表示对国家政策的理解时,感叹道:“做一介书生,此生足矣!”“作为我们这一代国家的公务员,没有任何理由不和我们的总理一起来趟地雷阵,过万丈深渊。”对命运无常的感叹和对国脉民瘼的关注,使这位面临分流的局级干部的话,听来不由不令人悚然动容,甚至有几分悲凉之感。

四、人物个性化

人物个性化是指在新闻人物的刻画和描述中,注重细节的拍摄和描述,用细节来突出人物的个性,用细节来加深观众对新闻的印象。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即便是对人物的报道,观众看到的也只是群像,而没有个体,更无从谈起个性,一条条电视新闻节目从眼前闪过,却无法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样的节目是苍白无力的。而实践证明,新闻的影响力和冲击力,在于其个性化人物,只有反映了人物个性的新闻,才能够在报道一开始就抓住观众的心。通过探寻人物的个性魅力来带动整个报道的活力,已经深植于很多的电视新闻节目当中。关注人、反映人,已经成为中国电视新闻节目的新看点。

近年来的全国“两会”报道通过对人物个性的探索,迈入了历史性的新阶段。过去的“两会”电视新闻报道往往陷入只关注会议议程、程序、议案的境地,观众看到的只是代表拿着发言稿照本宣科,而能够记住的具有个性的代表或议案却寥寥无几。但是如今的“两会”电视新闻报道,用人物串起故事,在讲故事的时间流程中勾勒事实,让形象的事实本身彰显深刻的道理的做法在报道中推广。所有与“两会”相关的栏目都引入了个性化的报道,将新闻的落脚点放在个体上,用个人的故事来加深观众对报道的印象。

所以,将镜头对准人物,特别是其神态、表情、动作等细节,展现人物的个性色彩,正是电视新闻节目活力和魅力所在。

电视新闻节目在实际创作过程中,主题事件化、事件故事化、故事人物化、人物个性化这四者之间是不可分割,四位一体的。创作时要注意把握处理好四者之间的关系,引发观众沟通和参与的愿望。参与在传播中的意义是指传播者的所知、所想、所感引起受传者的共鸣、共识,即心灵沟通,这是最佳的传播效果,也是电视新闻节目应力求达到的境界。

第三节 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的新闻元素

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的新闻元素,或曰新闻价值元素,是指事实所包含的足以构成新闻事实的各种差异元素的总和。

新闻元素可进一步细分为时效性、真实性、新鲜性、形象性四个基本子元素,以及重要性、接近性、互动性等三个拓展子元素:

一、基本子元素

(一)时效性

时效性是指电视新闻节目产生应有传播效果的时间限度,即在什么时间范围内,新闻节目才有传播价值。新闻事件、事态的报道时间与新闻价值成反比,报道的时间越迟,新闻价值就越低。

新闻时效性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及通信设备的发展而逐步增强的。现代新闻事业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是追求时效性,加快缩短新闻信息流通过程,改进传播技术。

电视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为提高电视新闻时效提供了优越条件。电子新闻采集系统(ENG)的采用加快了新闻采制速度。电视新闻节目在时空上已可以做到对新闻事件、事态的采编播的同步。现在的新闻现在报道,已经成了电视新闻节目在时效上的独特优势。

中国电视新闻传媒对重大新闻事件、事态已可以圆满完成现场直播。电视观众在党代会、人代会等重大政治活动进行时,坐在荧屏前,就可目睹会议的现场进程。电视新闻节目一天多次的滚动播出,可及时传播记者在现场的报道,对重要新闻事件、事态的进展做多次连续报道。电视字幕传送的字幕新闻,可以在其他节目播出时,不中断节目播出,而把事件、事态最新的进展情况,以简讯的形态直接传送。

新闻必须力求时效。而在具体操作中,时效性元素又可进一步细分为时新性和时宜性两个子元素。

1.时新性

时新性是指在新闻时限内实现对新闻本体所规定的对新闻本质的要求,简言之,应是时间上最新的报道,所以又被称为时间性。

新闻界一直力倡新闻传播应当尽可能接近事实本身的发生时间,这二者之间时间差越小,新闻价值就越大。所以报界才有“今天的新闻是金子,昨天的新闻是银子”之说。尤其是事件性新闻更要强调时新性,一定要力争是时间上的最新报道。

1981年3月30日下午1时45分,美国总统里根遇刺四分钟后,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著名新闻主持人丹·拉瑟就在屏幕前以口播新闻方式及时播报了这一突发事件。

1986年8月19日至21日,邓小平在天津视察。21日下午视察结束,在当晚进餐时,他就从屏幕上看到天津电视台播出的《邓小平同志在天津视察》的新闻。邓小平高兴地勉励天津电视台的记者说:“你们的效率很高,希望继续努力。”

1986年9月14日19时25分左右,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栏目播出了《南朝鲜汉城金浦机场发生爆炸事件》的口播新闻。19时30分,观众惊讶地听到播音员说:“各位观众!现在播报本台记者刚刚从汉城传回的电视新闻。”接着是机场爆炸现场的图像。这种播出方式,在中国电视新闻史上还是第一次。原来,当天16时左右,中央电视台记者从日本共同社记者处获悉金浦机场发生爆炸,弄清基本事实后,立即写成新闻稿用电话传回北京。18时30分,知道日本NHK记者拍下了机场爆炸现场,立即租卫星传送时间,并通知北京准备接收。19时,拿到新闻素材并编辑、配音,19时11分传回北京。此时,口播新闻已不可能撤下来,19时30分插播图像新闻。

2003年2月1日晚,人们还沉浸在羊年新春的喜庆气氛中。22时,按计划22时16分着陆的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与地面失去联系,随后坠毁。23时50分,中央电视台中断正常节目播出,新闻播音员罗京先以口播形式将一百余字的消息精确播出,然后是CNN的新闻画面——航天飞机拉着白色长线由一点分离成多点后坠落消失。在恢复原有节目播出后,又以屏幕下方滚动字幕的方式,多次发布该消息。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和特殊的时段,对重大突发事件报道采取如此迅速果断的操作手法,足见中央电视台对时效性的重视程度。

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报道中,中央电视台记者在北川县城拍摄到温家宝总理为受伤女孩宋欣宜让路的场景,无数观众为之感动。而为了抢新闻时效,在总理专机内还曾上演总理为记者让路的镜头外的感人故事。

2008年5月12日19时10分,温家宝总理的专机飞抵成都太平寺机场,四川省委、省政府领导已在停机坪迎候。舱门打开,先走出的不是温家宝总理,而是中央电视台的李东和梁丽娟两名记者。

此时已是19时20分,正在直播中的《新闻联播》再次将汶川大地震的消息传播到祖国的四面八方。而温家宝总理刚刚在飞机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新闻联播》为等这条消息,将延长至19时40分结束。时间非常紧张,此时的李东和梁丽娟肩负千钧重担——必须赶在《新闻联播》结束前将温家宝总理讲话传回中央电视台播出。

两人一溜小跑到专机行李舱取出托运的编辑机,然后大步狂奔到停在机场的四川电视台卫星转播车。梁丽娟感觉自己“紧张得掐着秒,精神高度集中,脑子一片空白,谁说什么话都听不见”。消息带终于顺利传出,此时已是19时32分。

而此时在北京央视大楼接收卫星信号的工作人员,几乎是以“刘翔速度”将录像带从三楼送往二楼的播出线。随着罗京一句“本台刚刚收到的消息”,温家宝总理的坚定话语回响在神州大地、千家万户:“党中央、国务院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站在抗震救灾的第一线,身先士卒,带领广大群众做好抗震救灾工作,要发扬不怕牺牲、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作风,一切想着人民,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为人民的利益而工作。同胞们、同志们,在灾害面前最重要的是镇定、信心、勇气和强有力的指挥。我相信,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广大军民团结一致,众志成城,我们一定能够战胜这场特别重大的地震灾害。”

实际上,这场争分夺秒的“时间战”在专机上就已经开始了。

16时40分,温家宝总理专机从北京起飞。在向各部委领导部署抗震救灾紧急任务后,温家宝总理在专机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中央电视台记者王威、张俊峰立即近前拍摄、录音。

为了向北京传送并在当晚的《新闻联播》中播出这一重要讲话,记者们想尽办法,四川电视台的卫星转播车在专机抵达前四分钟驶入太平寺机场。车上工作人员利用这四分钟时间差,架设机器,接通信号。

以现代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的电视传媒已可以做到“现在的新闻现在报道”,因而电视在时新性上具有无时间差的现场直播独特优势。如今,对国内外所关注的重大新闻事件,各电视传媒都尽力采取现场直播的同步报道形态。譬如,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2000年对悉尼奥运会的现场报道,前方记者随时报道重要赛事和赛场比赛花絮,28枚金牌颁奖升旗仪式全部直播;2001年上海APEC会议期间,中央电视台推出上海前方11场现场直播,10月21日18时,中央电视台直播《江主席宣传APEC领导人宣言》时,163家海外电视传媒全部或部分进行了转播。

2003年5月1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开播后,更是通过各种方式实现第一时间、第一现场报道新闻。即使有些消息还没有来得及或不便于拍摄画面信息,也会通过底行字幕游走的方式进行报道。对一些延续时间较长,无法全程直播的事件性新闻,则在整点新闻滚动播出,或在游走字幕中随时报道最新进展状况。

2.时宜性

时宜性是指对发布新闻时机的把握,只有在适当的时机对适当的新闻予以报道,才能产生预期的传播效果。时宜,既是指观众当前最需要的信息,也是指报道题材内容是最适合当前形势需要的信息的传播。因此,时宜性包含有上下结合、新闻规律与宣传规律结合、传播速度与传播效果结合等问题,要有分寸地把握。

非事件性新闻,譬如关于观众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和社会现象的报道,则更侧重于时宜性。社会问题或社会现象的题材本身不是最新发生的,而是存在一段时期,报道是对问题或现象的新的发现或新的思考,是适应观众需要的。

作为电视新闻节目,特别是电视消息报道,要求有新闻由头。即使是经验、成就的典型报道,也应该事事有因,有今天报道它的契机。每年的全国“两会”,中央电视台各频道都会配合会议进程制作一系列相关人物报道或议案采访。在元旦、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建军节、国庆节等重大节日,国内各电视传媒都会以颁奖晚会或表彰会议为新闻由头精心组织策划一些特别报道。2004年2月20日,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直播“感动中国”人物评选颁奖晚会,《面对面》栏目在晚会进行期间对成龙进行了采访,一天后便在新闻频道播出《成龙:我是谁》。这期节目报道时机的选择和新闻由头的选取都是很恰当的,获得观众好评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二)真实性

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的真实性元素是电视新闻节目生命力的体现,但它并不等于客观事实本身,而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事实,是对新闻报道的文本与所报道的客观事实之间关系的描述,体现的是新闻文本是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客观事实。

电视新闻要尊重事实,对报道的事件、事态,在细节、言语上都要准确可靠,对事件、事态的解释也必须以事实为准绳,引文、数字、史料要持之有据。

1.事实真实

事实是新闻的本源。新闻真实首先是事实的真实。今天的电视荧屏上,那些出于种种原因,故意制造假新闻已不多见。电视画面的实证性,使完全凭空捏造的假新闻难以生存。但是,由于采访不深入,偏听偏信采访对象所提供的材料,从而造成报道失实的现象还是存在的。譬如:试制成功“新产品”明明是步人后尘,却说是国内首创;成绩只有八分,却说成十分;公众对某一决策、措施反应冷漠,却说是热烈拥护等。

对事物不作调查核实,听了“有关人士”介绍就信以为真地去报道,其结果即使是有经验的记者,也难免受它愚弄。这方面的教训,新闻界已有过不少。

2.本质真实

新闻必须真实,不仅是现象的真实,还要求本质的真实。电视记者必须透过事物的表象,去深入挖掘事物的本质。

在多元化的现代社会中,事物是错综复杂的,正确与错误也往往会交织在一起。事物本身是多因果关系,很可能是一个原因导致多种结果,或多种原因导致一个结果,或多种原因导致多种结果。

总之,当事物的原因与结果不是简单的因果关系,而是复杂的因果关系时,电视新闻节目如果还只是简单就事论事地做报道,就难以从“事”中求出真正的“是”来。新闻报道是求“是”,要求报道出符合事物本质的“是”。

3.表现真实

电视新闻节目的形象化特点,要求报道不仅事实必须真实,而且要求视听结合的形象化传播也是真实可信的。

真实性,客观事实的真实,这是客观存在的,是第一性的。真实感,新闻报道事实在人眼中的反映所形成的,是第二性的,常常受电视记者表现手法的制约。会运用技巧的,可以把假的拍成真的一样,而由于表现不当,会把明明真实的事物拍假了。当然,这两者在电视新闻节目中都是不可取的。电视新闻节目传播的特点,要求的是真实性和真实感的统一,事实真实和表现真实的统一。

(1)画面形象真实

形象画面是电视新闻节目的基础语言,电视新闻节目的真实,首先是画面必须真实,必须是在事件、事态发生的现场抓拍到的形象。那些扮演、重拍、补拍等组织拍摄手法,反而会把真实的新闻事实搞假了。电视新闻节目也不能用艺术摄影的手法去摆布拍摄对象。在新闻事件、事态现场,用艺术摄影的用光、构图去精雕细刻,为光线、构图的需要去摆布拍摄对象,都会使拍摄对象神情紧张,不自然,失去原生态之美。

为求新闻画面的真实,应在新闻事件、事态现场,用纪实摄影手法,用挑、等、抢的采访摄影手法去捕捉和抓取鲜活的形象。

(2)画画组接真实

电视新闻节目画面组接要连贯流畅。这关系到新闻叙事的连贯性,信息传递的逻辑性和视觉语言的可信性。画面组接是电视语言的语法、修辞。合理的组接在传播信息时给人以连贯流畅感,不合理组接会破坏表现力甚至真实性。

(3)声画结合真实

电视新闻节目是以画面、声音为传播符号的,只有声画有机结合,形成统一整体,传播的信息才有力量。

电视新闻节目的文字稿应在画面信息的基础上交代和说明,或补充事实,或介绍背景,不能游离画面自行其是。有的电视新闻节目,画面明明是会场上与会者稀稀拉拉,听讲者无精打采,鼓掌声寥寥无几,文字稿却说会议圆满成功,甚至给新闻配上热烈鼓掌的“罐装”音响效果。

声画脱节,造成总体形象上的不真实感,难以令人信服。

现代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摄录设备的运用,为电视新闻节目的摄录同步创造了条件,现场真实的画面和声音的有机结合,增强了电视新闻节目的可视性和可信性。现场音响效果也是新闻信息之一,摄和录,画面和声音都是新闻再现事实不可或缺的元素。

西方电视传媒发达国家的电视记者对声音的重视不亚于画面形象。据美国《时代》周刊报道,在1990年世界杯足球赛期间,意大利国家电视台(RAI)向全世界转播了全部比赛,场上每个队员身上都配有话筒,电视网可以用立体声在转播实况的现场同时播出每个队员的声音,甚至是嘟哝声。它所追求的就是真实的现场效果。随着电视采录设备的改进,国内大多数电视台也已经配备了无线话筒。在重大事件现场,电视记者和新闻当事人都可随身携带话筒,实现现场边走边说边记录,既保证了过程的真实和现场的真实,有时还会通过声音实现有较强真实感的切换。

在同期声现场采访中,也要重视形象的真实。有的电视记者不是走进现场去采访,而是让被采访者早早等在边上。当电视记者把前言说完了,一转身将话筒伸向采访对象。这样的形象,这样的体态语言,本身就是在传达“这一切是早已被组织好的”信息,又如何能让观众去相信呢?电视新闻节目的画面和声音各自在传播信息,传达给观众的信息是两者之和,两者无联系地各行其是,其结果是信息的相互抵消。

(三)新鲜性

新闻之新,也是指报道的事实内容要新,要有新意。人们对具有新意的事物总是感兴趣的。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的新鲜性元素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第一首创

许海峰在洛杉矶奥运会上实现中国奥运金牌“零的突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载人地球卫星,第一艘万吨级巨轮下水,我国第一条立交、封闭式的快速路建成通车……世界第一、中国第一、全省第一、全市第一等等,凡是第一,首创的事物往往是具有新意的。

2.特色特点

新闻报道要注意挖掘事物的特殊性,注意其和其他事物的区别。事物的特色和特点,常常是在事物的纵向和横向的比较分析中发现的。纵向比较,即事物本身前后的比较,从而发现其特色、特点在哪里。横向比较,即这一事物和其他事物的比较,从而发现其特色、特点在哪里。在纵横比较中判断事物是否新鲜及新鲜的程度。

3.奇趣反常

奇趣、反常的事物,往往能吸引人们的注意力,这也是奇趣、反常新闻受欢迎,有价值的原因。奇趣、反常事物本身具有新意,使人产生疑惑,吸引人去探索。因此,奇趣、反常新闻报道价值之所在,不在于猎奇,不在于耸人听闻,而在于围绕奇趣、反常事物而引发的知识传播。

(四)形象性

电视新闻节目是用图像与声音传播新闻信息的,图像与声音都具有直观性和形象性的特点,这就使它能够充分展现电视人际传播的特征,把电视记者推到第一位,或是以电视记者出镜、现场播报等形式把观众带到事件发生的现场,或是主持人面对观众进行直接交流,或是摄像机充当角色,代替观众的眼睛去发现,使观众不再以被动的方式去接受,而是以平等的心态去交流和发现,从而获得更为丰富的信息。

强化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的形象性元素的方法主要有:

1.真实再现

要如实地再现新闻现场,以现场的视角对新闻事件、事态进行报道,形成形象化场景。

2.细节典型

要善于抓住典型性的细节,并选取适当的角度和景别,从而产生强烈的视听冲击力,达到形象化的效果。

3.剪辑顺畅

要在后期制作中通过蒙太奇剪接与编辑技巧,体现出电视记者对新闻事件、事态的思考与解释,用流畅的视觉形象来分析新闻事件、事态,从而强化观众对新闻事件、事态的印象。

二、拓展子元素

(一)重要性

新闻的重要性是指新闻事实中,因为事物的质变而对社会造成重大影响并和受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那种性质。

事物无时无刻不在变化之中,但是事物的变化有量变和质变之分。量变是细微的变化,引不起人们的注意,因而构不成新闻。质变是重大的、剧烈的、显著的变化,能够引起人们的注意,因而能够成为新闻。新闻的重要性是由事物本身所蕴含的新闻价值决定的。

就我国而言,以下三个方面的事件、事态一般含有重要性元素:

1.时政活动

电视新闻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它要反映一定的政治体系、政治结构利益,致力于政治体系的稳定发展。我国公开提出电视新闻传播的党性原则,电视新闻必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服务,这个政治方向必须遵循。有关重大党务和政务活动的报道,一般来说都是有新闻价值的。

2.热门话题

新闻事件、事态与公众的关系,是衡量新闻事件、事态是否重要,新闻价值大小的重要元素。凡是群众议论纷纷的新闻事件、事态,大都是重要的,也就是新闻界常说的热门话题。一个新闻事件、事态关系到很多公众的利益,无疑是重要的新闻,譬如物价问题、教育问题、就医问题等。

3.焦点问题

实际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也就是新闻界常说的焦点问题,都是重要的。新闻的意义往往取决于是否抓住了实际生活中的尖锐的、亟待解决的矛盾。这些新闻会在实际生活中产生巨大的反响,推动社会的和谐和进步。譬如物价追踪调查的报道,通过电视记者追踪调查,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提出了改善市场管理问题。报道给社会难题开出一付良剂,无疑对推动物价的调控具有实际意义。

(二)接近性

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的接近性元素,是指因事实同观众在利益上、心理上和地理上的距离,而对观众产生吸引力的元素。

1.利益接近

对观众而言,新闻事件、事态与其自身的相关程度,直接影响到其对新闻事件、事态的关注度:新闻事件、事态中有没有其关心的人,新闻事件、事态对其本人及其关联人群的影响程度等,这些利益关系将使观众在收看新闻时产生不同的兴趣。

譬如,同样发生在遥远的西班牙,《埃塔再次制造恐怖爆炸事件》与《一中国鞋商仓库被焚》这两条新闻,对于中国观众的心理冲击就不一样,因为后者与中国人有关。在2004年年底的东南亚海啸灾难中,中国有15人死亡,而海啸造成的全部死难人数近30万。尽管中国观众为所有的死难者哀痛,为所有的失踪者担心,但显然更关心与同胞有关的新闻。

2.地理接近

一般来说,与观众地理距离近的地方发生的事件、事态的影响力、波及力要远胜于距离远的地方发生的事件、事态的影响力和波及力,因此,更能引起观众的兴趣。对于观众而言,本地或者与本地相关的新闻意味着更加熟悉的情境、与本人生活更密切的关系。

在省市县级电视传媒的新闻节目中,本地新闻或者与本地有关的新闻总能得到优先报道。而在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节目中,国内新闻或者与中国相关的新闻一般会获得相对重要的编排位置。

3.心理接近

有的新闻事件、事态虽然发生在远处,但由于两地之间存在着某种特殊关系,也能使新闻增值,这就是心理接近的缘由。心理接近,亦可称之为人情味,指的是人对自己同类的关注,其中包括对他们的苦难及不幸的同情,对友谊的渴望,特别是对人的命运的牵肠挂肚等等。

1999年8月16日,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发生强烈地震,死亡两千多人,各国展开救援。香港电视本地报道:“港人二百人的旅游团在土安然无恙。”这样,从地理上看,似乎很远,但从心理上看,其实很近。

从心理接近性出发,新闻事件、事态发生地与新闻事件、事态本身的特殊关系,也会影响到新闻的价值。譬如一个电视新闻节目曾报道湖北一农民在洛水捕到一只奇异乌龟,龟背上有八卦图形,新闻交代说这一地点,历史考证曾是当年伏羲氏摆八卦之地,背景简练地交代了新闻发生地与新闻事件的关系。一则奇趣的社会新闻便因此而有了价值,引起了人们普遍的关注。

心有灵犀一点通,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元素最易达到心灵的沟通。新闻中增加情感元素,增强人情味等,都会产生心理接近。

(三)互动性

电视传媒与其他大众传媒的一个重要区别之一,在于其家庭观赏性。它要求电视与观众之间有一种“面对面”的平等交流,由此使观众产生心理上的互动感。电视新闻节目亦然。它不仅要使观众由被动地观看,转变为积极地参与到报道中去,更要使其产生更为广泛的传播效果。

电视新闻节目的互动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接受认可

体现在观众对新闻内容的认可与接受,这是最广泛意义上的参与。

2.信息反馈

体现在观众以来电话、来信等方式对报道提出建议,反映情况,提供线索。

3.提供素材

体现在随着电视技术的发展,摄录设备的普及,观众不仅口头提供线索,更有用摄像机提供线索,甚至提供新闻素材。

总之,只有具备了新闻元素的电视新闻,才是真新闻,否则就是伪新闻,也即“依附于新闻的框架出炉的东西”。

第四节 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的视听元素

电视是一种后来居上的集大成的大众新闻传媒,其新闻传播几乎采用了人类目前拥有的文字、声音、图画、影像等各种信息载体。归纳起来,人们接收电视新闻节目主要依赖于听觉和视觉神经的结合。由此,本书将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的视听元素进一步细分为视觉元素和听觉元素两大类。

一、视觉元素

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的视觉元素,可进一步细分为画面、字幕、动画、图表等子元素。

(一)画面

电视画面是由电子或胶片摄录系统拍摄和制作的,由电视屏幕显现的运动和连续的图像。所谓电视画面的运动,既指被摄物体的运动,也指摄像机机位和焦距的变化。所谓图像的连续,指电视画面经过剪辑后产生的时空连续性,从而能用画面来完成一段叙事。

电视画面的最小构成单位并不是单幅画面,而由若干单幅画面组成的镜头。一个镜头是指从摄像机开机到关机的那段图像。对镜头的分类有两种:按景别可分为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按运动情况可分为固定镜头、运动镜头、长镜头。运动镜头是指摄像机通过推、拉、摇、移、跟、甩等运用方式而产生的镜头。长镜头是持续时间比较长的镜头,可以用固定镜头拍摄,也可以用运动镜头拍摄,能够连贯地表现同一场景的声音和画面,确保时空的连续性、完整性、真实性、现场性。

画面的功能主要表现在“再现”、“实证”、“表意”三个方面:

1.再现

画面是对现实的再现。电视新闻画面的首要作用,就是忠实记录新闻事件、事态的原貌,并通过剪辑加工将这种原貌还原给电视观众。因此,编辑画面时,应当尽量选择那些最能表现事件、事态本质的画面,并加以合理的剪辑。画面主要再现新闻事件、事态以下三个方面的信息:

(1)现场环境

现场是新闻事件、事态发生的场所,与新闻事件、事态有关的人物及其所在的场景构成现场环境的全部信息。通过现场拍摄记录下的环境画面将有关新闻事件、事态的全貌忠实地展现在观众面前,使这些不在场的人们,也能获得身临其境的直观体验。

(2)关键情节

情节是新闻事件、事态的主体,而那些能够反映事件、事态核心进程和本质特征的关键情节,更是电视新闻节目的主体,当然也是电视画面展现的重点。

(3)典型细节

细节是新闻的血肉,它往往是事件、事态中的一些兴趣点。典型的细节画面为电视新闻节目赋予鲜活的生命力。当然,不是所有的细节都有意义,只有那些与关键人物、关键情节、关键场景有密切联系,并且本身能给观众以视觉刺激的细节画面,才能进入电视新闻节目的视野。细节有时甚至成为推动节目发展的关键。

2.实证

电视画面因其直观性、连续性而具有很强的实证功能。特别是对于一些可能产生争议和疑惑的事件、事态,典型画面往往具有无可辩驳的说服力,这是任何精彩的解说词都不可比拟的,负面报道如此,正面报道亦然。

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有一句著名宣传语:用事实说话。对于这档栏目来说,“事实”是让人信服的关键,而其作为电视栏目的独特力量,在于一切“事实”的呈现都有一个取信于人的视觉元素——画面。《焦点访谈》的很多优秀节目,譬如《难圆绿色梦》《河道里建起商品楼》《洗不掉的恶行》等,都充分发挥了画面的实证功能。

然而,如果运用不当,画面的实证功能也会成为一柄双刃剑,使“实证”成为“劣证”的帮凶。“眼见为实”在人们心目中拥有强大的惯性力量。个别电视记者出于各种利益的考量,有意无意地利用画面这种强大的说服力传播虚假信息,误导甚至欺骗观众。也就是说:“虽然摄像机不会说谎,但控制摄像机的人可以‘说谎’,或者,至少,他可以决定将哪些内容展现给观众看。”在这方面最有可能出现的问题有:

(1)导演摆拍

表现上看,这种方法拍摄下的东西也是客观记录,是物质现实的复原,有真实感,但是显然违背了新闻的真实性。导演摆拍的痕迹一旦被观众识破,其所影响的不仅是一条新闻,而有可能是观众对整个传媒公信力的怀疑。

(2)事后补拍

电视新闻节目必须到新闻现场采访、摄制,把现场的情景、气氛、音响和当事人的谈话直接传递给观众。但是,有时候电视记者还做不到在新闻事件、事态发生时同步拍摄,有相当一部分新闻需要时后补拍。特别是一些突发事件、事态,事先毫无征兆,并且往往转瞬即逝,电视记者只有采取补拍的方法,填补图像内容的空白。这当然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即便是新闻事件、事态已经发生过的现场,也还是会留下很多关于这个事件、事态的信息,它虽然不如第一手信息那么鲜活,但仍然有价值。需要注意的是,在处理这一部分画面的时候,应当有适当的说明和解释。还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新闻画面的事后补拍绝不是事后重演,那种让当事人按照事件、事态的原貌重新表演一次补拍出来的所谓“情景再现”类镜头,虽然貌似真实,但特定的气氛和情景却已无法还原,也就无法激起观众的共鸣。

(3)不当偷拍

画面的实证功能,对于舆论监督类报道非常重要。为了获得最真实的画面,电视记者有时采用偷拍的方式。这固然给新闻节目增加了很多真实生动的元素,但是随着偷拍技术的普及,也出现了滥用偷拍的现象,有的明明可以正常采访的,也用偷拍,有的在不该偷拍的时候,不恰当地使用偷拍,由此造成一系列伦理和法律方面的问题。

(4)移花接木

利用技术手段,一些电视传媒从自身传播的需要出发剪辑、嫁接画面,制造“真实的谎言”。从报道局部看,信息都是真实的,但通过技术手段的处理,合成的报道根本与事实不符,成为“真实的谎言”,而这种谎言很容易使观众信以为真。

(5)以偏概全

以局部代替整体,以个别代替一般,也是利用画面造假的惯用手法。与移花接木不同,电视画面上所展示的情节片断,确实属于正在报道的这一事件或事态,但只是事件、事态的一个局部或个例。由于画面的“细节真实”所产生的感染力,观众会误以为这就是事件、事态的全貌或本质。

3.表意

通过积累、对比、关联等蒙太奇剪辑手法,画面可以产生出种种不同的寓意。与解说词的直白相比,这种含蓄的表现手法更有感染力。电视新闻报道中常常将一些概念或主题用视觉符号表现出来,通过这种视觉转译,抽象的概念或主题,被具体的视觉形象所取代,使观众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在中央电视台《世界周刊》栏目为伊拉克权力移交时制作的特别节目《谁动了我的主权》中,编导为了表现“名为权力移交,实际上伊拉克依然主权旁落”这一主题思想,在节目中运用了四个视觉符号:雕像、手枪、萨达姆、文物。分别代表伊拉克主权的四个方面:萨达姆雕像被毁——主权神圣性的丧失;萨达姆钟爱的手枪被美国人当作战利品——捍卫主权能力的丧失;萨达姆被捕并由美国人控制——司法权的缺失;伊拉克珍贵文物流落海外——文化主权的缺失。

这四个视觉形象将“伊拉克主权旁落”这一主题生动地呈现在观众面前,正像节目中一位伊拉克文物专家所说的:“我一看到这个雕像头,心里就感到疼痛,因为他的身体在巴格达,而头却在美国了。”

视觉形象是电视说理的重要手段,有时也是最有效的手段。但应当看到,简洁明了是电视新闻节目的最基本要求,当画面表意手法的运用可能会影响到这一基本要求的时候,就应毫不犹豫地舍弃。如果要观众花时间去猜画面想表达的寓意,这种传播显然是蹩脚甚至无效的。

(二)字幕

字幕是具有独立表意功能的视觉元素,是制作者为了实现电视节目的传播效果,在后期编辑中加到时间线上并在播出中直接见诸于屏幕的文字。

作为电视传播的符号元素之一,字幕是各类电视新闻节目中普遍运用的一种表现手段,在电视新闻节目的内容表达和画面构成中是不可或缺的元素。

虽然呈现在观众面前的电视新闻节目字幕形式各异,但大体可按照字幕的传播功能和字幕的表现形式两个角度进行分类:

1.按照传播功能分类

按照传播功能,字幕可进一步细分为说明性字幕、复述性字幕、信息性字幕。

(1)说明性字幕

说明性字幕是指在电视传播中交代节目名称,画面中人物的姓名、身份、职务以及时间、时段、地点等内容的字幕。说明性字幕发挥着对节目内容的提示、说明、解释的功能。

一般来说,电视新闻节目的片头字幕、片中字幕、片尾字幕,都具备说明功能,可以归为说明性字幕。

片头字幕较大,常常用大字体,用动画方式进行特殊处理,以特技方式出现,以醒目的方式吸引观众的注意,并告知观众当期节目的主题。

片中字幕也有大量说明性字幕,譬如栏目名称、段落标题、采访对象身份与职务、数字图表、现场直播字幕,为了避免干扰画面和与画面混淆,一般采用较小字体加背景框,停留时间较短,需要特别强调的字幕一般隔一小段时间反复出现。

片尾字幕的新闻节目策划、摄制人员、摄制单位、摄制时间等也是典型的说明性字幕。

在电视新闻节目中,由于画面可能存在多重含义,不经说明和解释会增加观众的解读难度。画外音和解说词的表现力总有局限性,不能完全传达节目所包含的全部信息和意义,因此,说明性字幕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说明性字幕在画面上的位置安排非常灵活,既有出现在电视屏幕底部的,也有出现在左右边框的,还有以整屏方式几乎占满整个屏幕画框的。

(2)复述性字幕

复述性字幕是指屏幕上或起着点题和扣题的作用,或是与声音传递相同或相似信息的字幕。提要字幕、提示字幕、同期声字幕、解说词字幕等都属于复述性字幕。

在电视新闻节目中,复述性字幕强调了节目所要表现的主题,让各地观众了解、熟悉节目内容,从而加深观众对节目内容的记忆。譬如中央电视台《今日关注》栏目2007年播出的《制造大飞机,中国准备好了吗?》,针对中国要造大飞机这一热门话题,主持人和嘉宾在演播室展开讨论,在20多分钟的节目里,结合演播室话题的走向,屏幕下方相应的打出提示字幕,“选在哪里建?”“钱从哪里来?”“中国具备造大飞机的技术实力吗?”“两个人的房间,中国进得去吗?”等。这种提示字幕在持续时间较长的演播室新闻谈话节目中是非常必要的,因为谈话主要以听觉作为传达信息的渠道,而听觉注意力很容易随时间延续出现分散,此时,要点提示字幕便从视觉上给观众以刺激,使其能较好地把握话题的主旨。

同期声字幕,可以将谈话者的方言、生僻的专业术语等转换成观众能够理解的语言,能够补充谈话者未能清晰表达的信息,消除语言隔膜,让观众能够听懂并充分理解谈话者表达的内容。解说词字幕是声音与字幕的结合,能够加强信息对观众的刺激。

(3)信息性字幕

信息性字幕,即字幕所传递的信息是与当时屏幕播出画面信息、声音信息完全无关的新信息。譬如在新闻节目中插入滚动新闻、天气预报、股市行情、节目预告等内容的字幕。信息性字幕的出现,让同一屏幕容纳双通道或多通道信息,可以大大提高同一时间段内节目的信息广泛度,增加信息传播总量。

2.按照表现形式分类

按照表现形式,字幕可进一步细分为四种子形态:

(1)整屏式字幕

整屏式字幕,是指以一个占据屏幕大部分的不透明或半透明色块作为底版,在底版上呈现出的多行非移动字幕。在电视新闻节目中,对于需要重点强调的内容、抽象复杂的信息内容,可制作成整屏字幕显现于屏幕,并通过播音员或主持人的播报或解读,声画同步,让字幕与声音共同作用于观众的视觉和听觉,形成综合效应。

譬如,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中的时政要闻部分,为了强调重要会议公报、政令、通告等信息,往往采用整屏式字幕;《全球资讯榜》和《经济半小时》等经济新闻节目,为了展示经济发展成就、产品、厂家等信息,也将整屏式字幕作为一种常用手段。再如,凤凰卫视的《有报天天读》、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的《朝闻天下》、中央电视台第二套节目的《第一时间》、东方卫视的《看东方》等栏目的读报板块,也运用了大量的整屏式字幕来显示内容提要,揭示主要观点。

整屏式字幕由于强调了抽象的、重要的大量文字信息,体现了容量大、节奏快、指向性强的特点,结合了主持人的导读、圈点、评讲等手段,与数字、图表等形式相结合,兼容了印刷传媒与电子传媒的优势,强化了画面信息的深度。

(2)滚动式字幕

滚动式字幕是指以恒定速度在屏幕上连续滚动传播的字幕。在屏幕上出现的滚动式字幕主要有两种:单条滚动式字幕和全屏滚动式字幕。

为了播报即时发生的重大新闻,又不打乱原有的电视新闻节目播送,制作者通常在屏幕下方,也可以在屏幕的一侧穿插一条行进式的字幕,采用一句话新闻或几句话新闻的形式插播重大新闻,这种字幕就是单条滚动式字幕。单条滚动式字幕不仅可以插播与当前新闻不同的新闻信息,也可随时插播与正在播出的新闻事件直接相关的新闻事件、事态的最新情况与补充信息,形成强势的连续式传播。譬如中央电视台对伊拉克战争的报道中,第一套、第四套、第九套节目除在整点新闻播出时段报道最新战况外,还利用单条滚动式字幕随时报告伊拉克战况的进程,从而扩展了报道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再譬如,2007年7月29日,河南省陕县煤矿透水事故发生,2007年8月1日11时48分,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在所有传媒中以滚动式字幕首发了第一批矿工成功获救的消息。

全屏滚动式字幕是指以一个占据屏幕大部分的色块作为底版,在底版上呈现出的多行字幕,字幕由下到上滚动。全屏滚动式字幕与整屏式字幕存在着共同点,都是以多行字幕占据屏幕大部分。但全屏滚动式字幕不像整屏式字幕静止不动,而是字幕不断由下向上移动,能够显示更多的文字信息内容,强化了信息传播的连续性。

(3)插入式字幕

插入式字幕是指在新闻节目播出过程中,叠加字幕的方式。如果采用区域色块叠字的办法,一般是先出色块,后出字幕。插入式字幕是电视新闻中最常用的字幕方式。电视新闻节目中的标题字幕、同期字幕、人名字幕等都是插入式字幕。

(4)特效式字幕

特效式字幕即字幕以电视特技的方式出现。一般电视新闻节目的片头及片花部分,通常都可以见到特效字幕。二维特技、三维特技等手法已被广泛地运用于字幕之用。譬如字幕出现的方式有移、飞等,字幕与画面的连接方式有切、化入化出、淡入淡出等;动画效果有闪动、百叶窗、打字等。这些手法强化了字幕的艺术性和视觉冲击力,能够迅速吸引观众的视线,激发观众对节目的收视兴趣。

(三)动画

电视新闻节目中的动画是新闻性和艺术性相结合的纪实动画,它通过动画语言报道和评论新闻事实。

以动画传递新闻信息,并不是现代电视的发明,早在电视发明前的1918年,美国动画大师温瑟麦凯就使用2.5万张手绘画稿,在电影银幕上再现了英国路斯坦尼雅号游船被德国潜水艇击沉的事件。长度为9分30秒的电影动画展示了路斯坦尼雅号从出发到被击中直至完全沉没的过程,巨大的船体和成千的旅客坠入海底的画面震撼人心。这是动画首次应用于新闻报道之中,在表现这类没有任何现场资料的事件时,动画具有其他手段无可比拟的优势。具有高度的假定性和必然的主观性的动画元素,可以起到拓展新闻报道时域、丰富新闻表现形式、改变新闻评论方式、扩充图文信息容量的作用。

特别是有关科学技术和科普知识方面的新闻题材,用动画来表达,能收到形象生动、清楚易懂的效果。譬如在关于“神舟五号”“神舟六号”“神舟七号”飞船的新闻报道中,有关飞船运行的进程是观众非常关注的一个热点。但是由于技术原因,只有一小部分飞船运行情况能够拍到电视画面。为了使观众有一个完整的直观感受,中央电视台与航天部门合作,制作了专门的动画片,将“神舟五号”“神舟六号”飞船从发射到返回的全过程进行了形象化的展示。

在电视新闻节目中,适时、适度地应用动画元素来叙事表意,可以取得较好的传播效果。但由于动画自身具有不同于其他传媒的表现力特征,在电视新闻节目的实际应用中,应注意把握以下原则:

1.真实性原则

动画艺术在一百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视听语言规律。其中,某些视听语言不能使用于电视新闻节目中,譬如美式动画运动规律中的预备、惯性、追随、弹性、变形等原则,具有过于强烈的假定性和夸张性,在绝大多数电视新闻节目中不宜使用,原因在于其无法满足新闻报道真实性的基本要求。

2.客观性原则

动画自身往往具有高度的假定性,即角色、环境、动作、情节等的虚构性,这也是动画作品的重要特征。而电视新闻节目则要求其中的动画元素应秉持客观的表现立场,在动画镜头表现视角、色彩、影调、运动、蒙太奇组接、声画关系等方面,要尽量舍弃过于主观情绪化的镜头话语方式,服务于新闻客观报道需要。

3.时效性原则

动画的常规制作难度较大、周期较长、时效较差,而时效性恰恰是电视新闻节目的重要新闻元素,两者之间存在矛盾。解决的方案就是在动画制作中选取快速便捷的动画技术手法,以保证制作效率。有限动画技术就是一种有效手段,它是与全动画技术相对的一种动画制作手段,通过较少的关键帧、重复利用的原件以及循环动作来制造运动影像,从动画工艺上降低了工作量,提高了制作效率,更能适应电视新闻节目的时效性要求。

(四)图表

图表亦称信息图表或信息图,主要包括趋势图、曲线图、示意图、一览表、表格、地图等。

图表的适当运用,既能增加观众的感性认识,又能补充语言、画面、文字的不足,加强对新闻内容的了解。图表使用能使复杂的数据变得一目了然,明白易懂。譬如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的一期节目,曾报道山西运城地区农业渗灌工程建设中的造假行为。为了帮助观众了解什么是渗灌,节目利用示意图作出形象的说明。而在一个有关中国2008年经济运行状况的新闻报道中,编辑借助图形将一些数据做了形象化处理。

二、听觉元素

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的听觉元素,可进一步细分为音响、同期声、解说、音乐等子元素。

(一)音响

音响也称实况音响、背景声、环境效果声,是由新闻现场的环境所发出来的声音和响声。

音响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到处都可以听到声音和响声,声源来自于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各个地方。音响可以分成动作音响、自然音响、机械音响、枪炮音响、特制音响、模拟音响等。由于音响来自现场环境,所以音响的潜信息,就是体现环境,使观众对现场有强烈的感性认识和身临其境的感觉。

音响往往由多个声音或响声综合在一起整体发挥作用,每一个单独的声音或响声一般不能独立存在。

音响在电视新闻节目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1.作为新闻报道的补充信息而存在

大多数情况下,音响是用于描述新闻报道主体所处的空间环境特征,以作为新闻报道主体信息的补充。晨练的舒缓、比赛的激烈、街道的喧闹、室内的宁静等,都可以通过音响真实地反映出来。要选用朴素真实的音响、表现细节的音响、富有特色的音响、含义深刻的音响,以实现解说所不能达之信息传播效果。特别是一些现场感强的新闻事件,音响更是不可或缺的元素。譬如1997年三峡工程大江截流,中央电视台在现场直播报道过程,特意安排录音师专门录制截流时石块倾倒入水的声音,以增强新闻的表现力和冲击力。

而实际情况是,很多电视新闻节目忽视音响的情况屡见不鲜:解说词说的是欢歌笑语,爆竹声声迎新春,却只见画面上人在笑,爆竹在炸,却不闻笑声和爆竹声;画面上明明是火箭腾空,气贯长天,除了解说却是一片静默;明明是台风登陆,风雨交加,却只见其形不闻其声等等。这样的新闻,其感染力自然会大打折扣。

2.作为新闻报道的主体信息而存在

有时候,音响可以代替解说,直接作为新闻报道的主体出现。典型音响和典型画面所构成的典型场景,往往是新闻报道中最容易出彩的段落。在一部反映东北农民看电影难的专题报道中,节目开头有一个场面:露天的场院盖满白雪,中间一块白布单上放映电影,看电影的农民冻得嘶嘶哈哈,孩子在妈妈怀里因寒冷发出哭声,老大爷、老大娘冻得高一声低一声地咳嗽,还有小伙子的跺脚声、姑娘的搓手声,混杂着放映机的转动声,加上远远传来犬吠声等,不用一句解说词,农民看电影之难,不言自明。

另外,在某些重大突发事件中,音响甚至可能是事件的唯一记录符号,具有独一无二的新闻价值。1999年9月6日,埃及总统穆巴拉克遇刺受伤,由于事起突然,在场的电视记者没有能够拍到实况画面,观众从电视上看到的关于这一事件最直接的场面是:现场群众的画面和突然响起的几下清脆的枪声。在这里,声音成了最权威的主体信息。

(二)同期声

同期声是指在新闻拍摄过程中同步采录的人物的声音。采访对象在镜头前所讲的话,以及记者与采访对象面对面的对话都属于同期声的范围。同期声的概念是与先期声和后期声相比较而产生的。过去有一种声音是事先录好的,再把画面配上去,称为先期声。还有一种是把画面先编好,再把声音配上去,称为后期声。

从声画一体的角度来看,同期声是画面和人物语言同时出现,是一种复合形态,具有图像和声音的双重功能。其作用主要表现在:

1.增加新闻信息的真实性

重要新闻事实通过新闻人物的同期声,而非间接转述加工,更真实可信,更具说服力。在《新闻联播》2008年1月15日播出的关于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安徽的消息报道中,一共使用了长达3分23秒的同期声;而在2008年全国“两会”期间,从3月3日至18日,《新闻联播》总共采用了457名代表、委员的发言同期声。大量的国家领导人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现场同期声,生动展现了更为和谐、更富多元的声音。同时,一些不便于由电视记者直接表露的观点、倾向,通过人物同期声可以巧妙地传达出来。譬如批评报道中经常采用这样的手法:先通过暗访掌握批评对象违法乱纪的证据,然后明访,批评对象往往说出一些冠冕堂皇的话,把这两者剪辑在一起,被批评者就自我暴露无遗。

2.展示新闻人物个性色彩

通过人物讲话时的语音、体态动作,同期声可以表现人物彼时彼地的个性化的思想和情感。如果由播音员转述,内容可能完全一样,但是这些丰富多彩的信息就全部损失了。譬如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1993年曾经播出一条消息《空中联欢会》,报道的是国家主席江泽民一次出访圆满结束后,归国途中的一段小花絮,通篇没有过多的解说,而是选用了江泽民主席演唱新疆民歌《玫瑰花》和钱其琛副总理讲笑话,这两段关键的同期声,彼时彼地的气氛和当事人的情绪,是任何高水平的解说都无法表现的。再譬如北京电视台2006年采制的系列报道《华益慰:平凡医者人间天使》中,记者选取了退还红包的事例。当华益慰的老伴把钱退还给当年的患者张秋海时,张秋海攥着这张在华益慰的办公桌抽屉里放了九年的存折时泣不成声,口中喃喃地念着:“华主任,华主任……我不敢去看他……”老军医的高尚情操通过当年患者的同期声生动地呈现在屏幕上。

3.表现无画面的过去情境

通过当事人或目击者绘声绘色的讲述,同期声能把已经过去的事件、事态情境客观、生动、形象地展现在观众面前,弥补画面的不足,大大拓展了画面所能表现的内容,增加了新闻信息含量。譬如2002年8月发生在希夏邦马峰的北大学生山难事故,五名北大学生罹难时,并没有电视记者跟随,自然也不可能记录下来,观众对于这次山难的了解,最直接的只有通过他们队友的追述。

(三)解说

电视新闻节目的解说是一种依附于新闻画面的画外语言。它由记者、主持人、播音员等播讲,传达的是一种经过新闻报道者整理、思考后的间接信息。

解说主要应用在以下几个方面:

1.表达抽象性的信息

作为诉诸感性的视听元素,画面、音响、同期声适于表现具象的信息,而解说是语言文字思维的结果,表达的是一种经过报道者的理性思维概括整理的间接信息,因此适用于表现一些理念、概念等画面、音响、同期声无法表述的抽象的信息。

2.表达主观性的信息

报道者的观点、情感等主观信息往往脱离具体的特象,来自客观世界的画面、音响、同期声,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暗示这种信息,但是毕竟只能是间接的表达,难以明确,难免有隔靴搔痒之感,甚至造成表意上的模糊甚至混乱。因此,电视新闻节目中的议论、抒情等内容,往往由解说来承担。

3.表达说明性的信息

画面、音响、同期声在信息表达上生动形象,但有时又是模糊的,一些有较强指向性、比较精确的信息往往难以表达,譬如时间、地点、人物身份和关系、事件性质等。此外,画面、音响、同期声往往表现的是此时此地的信息,而对于背景情况则无从表达,因此需要画外信息的弥补说明才能完整、丰富,而解说正好可以承担这方面的功能。

4.表达连贯性的信息

电视新闻节目需要向观众表达一个完整连贯的信息。但画面、音响、同期声承担的往往只是事件、事态的局部信息。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就割断了事物发展的连续过程和事物内在的相互联系,在表意上是含混的,在时空描述上是不完整的。解说可使这些相对割裂的画面、音响或同期声片断互相联系起来,建立一种连贯的逻辑链条,变成一个叙事的整体,清晰地传达新闻信息。

在处理画面、音响、同期声、解说的关系上,应当坚持以画面、音响、同期声为主,能通过画面、音响、同期声表现的就不用解说,能少用就少用,要善于“留白”。太满或者越俎代庖,是电视新闻解说的大忌。

(四)音乐

音乐是一种长于抒发感情,并具有丰富艺术表现力的元素。电视新闻节目以传递事实性和意见性的客观信息为主,而音乐往往具有较强的主观色彩,因此,在电视新闻节目中,音乐主要应用于篇幅较大的专题节目中,而在篇幅较小的消息报道等节目几乎不使用音乐。但是音乐因其特殊的表现力,仍然是电视新闻节目的一个重要元素,其功能主要体现在表意和结构两个方面:

1.表意功能

(1)表现主题

音乐具有揭示、概括、深化主题的作用。利用主题音乐来概括和揭示画面主题,是单篇式电视深度报道常用的手段。

(2)渲染气氛

这是音乐的又一重要功能,运用声画统一的原则,为画面配上气氛相映衬的音乐,可以使画面所展现的气氛得到强调,增强画面的感染力。这种音乐往往出现在关键处,具有鲜明的个性,主要靠节奏发挥作用,譬如以动感很强的短节奏音乐表现紧张激烈、以节奏平稳的音乐表现平和温馨、以低沉缓慢的音乐表现悲伤凄凉等。

(3)烘托情感

音乐是一种充满高度激情的艺术,它能够深刻有力地影响人们的情感体验。电视新闻节目可以利用音乐来深入挖掘和烘托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塑造人物形象。

(4)拓展时空

利用声画的错位,用那些富有时代特征和地域特色的音乐,往往可以把观众的注意力引到画外,起到拓展时空的作用。

2.结构功能

(1)串联

音乐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这使其在画面编辑方面能够起到串联的功能。在多组画面表现一个主题时,只靠画面本身的造型不一定能够顺利地剪接,这时音乐往往可以起到结构画面的作用,使那些看似无关联的或者散乱的镜头组合成一个连贯的整体。人们也把这称为音乐蒙太奇。

(2)间隔

一档电视新闻栏目或者一个较长的单篇电视新闻节目往往需要有一些段落的分隔,以使层次更加清晰。但分隔又不能割裂,此时音乐便担负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任务,利用其连贯性所产生的独特的转场作用,在保持节目整体感的基础上划分段落,掌控节奏,调节观众心理。

(3)过渡

电视新闻节目中一些时间、地点、情绪的过渡,也往往采用音乐,以使画面和声音的转换流畅、自然。

(4)标识

音乐在电视新闻节目中还有标识作用。节目的开始曲、结束曲以及节目中常设子栏目的题头音乐,这类节目音乐用以标识节目和话题的宗旨、内容、对象、风格,树立节目形象,帮助观众识别节目,并唤起观众收视兴趣,因此亦被称为“信号”音乐。因为它具有简短凝练、个性鲜明、相对稳定的特征。其中最突出的是其鲜明的个性。因为它依附于一个具体的电视新闻栏目或节目而存在,为这个栏目或节目所专有,只有个性特征鲜明,并且与栏目或节目的整体定位和风格相吻合,才能真正发挥标识功能。

电视新闻节目中音乐的使用要始终把握一个原则:以少胜多,以无胜有——能少用则少用,能不用则不用。特别要善于捕捉现实生活中具有音乐艺术色彩的效果声音,这种声音同时具备了音响和音乐的双重特征,能产生出单独靠音乐或者音响难以达到的效果。现实生活中很多自然的音响富于音乐韵律,譬如庙堂的悠悠钟声、火车的隆隆轮声等。另外,一些发自现实生活的音乐也是现成的音乐素材。譬如在一部表现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电视专题报道中,有一处点题的段落,画面用了太阳升起的镜头,背景音乐则是从主人公收音机里传出来的《我的太阳》的音乐。这种发自现场的音乐,既满足了烘托主题和情感的需要,又显得真实、自然。

总之,上面提到的题材、叙事、新闻、视听元素,是构成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的基本单元,是承载电视新闻信息的主要载体。

第三章 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的结构方式

就电视新闻节目形态而言,有稳定的结构才会有节目形态的稳定性,而就一个节目与其他节目的关系而言,还需要结构的独特性,才能相互区别。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都需要创新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的结构方式。

从理论上说,有多少种电视新闻节目元素的结构方式,就会有多少种电视新闻节目形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电视新闻节目形态创新正从“内容为王”的时代进入“元素为王”和“结构为王”的时代。

从元素的角度来分析,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的结构方式不外乎四种:旧元素,旧结构;新元素,旧结构;旧元素,新结构;新元素,新结构。在电视新闻节目形态创新实践中,这四种结构方式创新大体亦可以表述为模仿式结构、借鉴式结构、嫁接式结构、孵化式结构。

第一节 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的模仿式结构

模仿创新指以市场率先创新者的思路和行为为标本,以其创新产品为示范,充分吸收其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并在此基础上对其创新产品进行改进和完善,进一步开发出富有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模仿创新与率先创新相比,可以节省前期市场开发中的成本,降低市场风险,增强传媒产品竞争力。因此,模仿创新是传媒产品开发中最常见也最具效率的方式之一。

信息全球化的时代,是资源共享的时代。海外已然成功的包括策划、制作、播出、营销方式等环节在内的电视新闻节目形态设计模版,也是一种宝贵资源。譬如目前人们耳熟能详的电视新闻节目形态,其中许多都是欧美等国原创。模仿海外一个经过检验的相对成熟的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的结构方式,创新风险低,成功几率大,往往比自行研发和试验原创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省时、省人、省钱、省力、省心。

在我国众多的电视新闻节目形态中,模仿式结构创新的实例很多。譬如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对《60分钟》(60 Minutes)结构方式的模仿、《新闻会客厅》对《奥普拉·温弗瑞秀》(The Oprah Winfrey Show)结构方式的模仿、《东方夜谭》对《今夜秀》(The Tonight Show)结构方式的模仿等。对境外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精华的吸收,主要在于其先进的结构方式。境外电视新闻节目形态本土化,已经成为近几年电视新闻节目形态最重要的结构方式之一。而在电视新闻节目形态引进时,如果没有进行科学的本土化改造,在本土化过程中没有赋予节目二次价值,以本土的文化内蕴、社会心理去提升节目的可看性乃至必看性,增强观众的满意度,这样的节目形态就会因为没有灵魂、没有根深蒂固的生存脉络而丧失生命力,很快走到尽头。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模仿式结构一般不构成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模仿式结构与全盘照抄的单纯的仿制或拷贝是有区别的。仿制或拷贝不含有自己的结构方式,而模仿式结构虽然不是从零开始,但却有自己的专门努力和由此产生的独到之处。模仿式结构中通常会涉及专利技术、技术秘诀、商标、合作权等类的知识产权,在知识产权所覆盖的地区和市场中,模仿的电视传媒只要依据相应的产权法律,按适当的方式给模仿标本提供者以符合法律、双方认可的物质和精神补偿,就不会构成侵权。就电视新闻节目形态来说,以结构方式为主要内容的版权输出本身就是节目产业运作的一部分。版权交易双方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达到双赢的目的。

第二节 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的借鉴式结构

借鉴式结构主要体现在电视传媒对电影、报刊、广播、网络传媒新闻产品结构方式的借鉴上。

在电视传媒诞生和发展的早期,电视新闻节目的形态是简单粗糙的。它受电影、广播、报刊的影响很大,而体现自身传媒特性的东西还不多。最初的电视新闻节目形态是沿袭电影、报刊、广播新闻产品的结构方式,进行电影、报刊、广播新闻产品结构方式的电视化。后来,随着电视传媒的发展,电视传媒开始根据自身特性,不断完善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的结构方式,研发出电视传媒特有的新闻节目形态。

电视新闻节目借鉴电影、报刊、广播新闻产品形态结构方式的事例不胜枚举。

中央电视台1958年9月2日正式开播时推出的《电视新闻》栏目就把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的影像新闻片种《新闻简报》的形态“一成不变地和盘接过来”。《新闻简报》没有同期声,《电视新闻》也同样没有。对《电视新闻》播出的节目进行配乐,也是学自《新闻简报》,并在较长时间内因袭这一做法。“对16毫米影片的新闻节目,不论其内容是否适合配乐,一律按新影厂《新闻简报》的惯例配以背景音乐。”《新闻简报》因而被称为《电视新闻》的“亲哥哥”。

后来新兴的许多电视新闻节目形态也大都遗传有电影、报刊、广播新闻产品形态结构方式的基因:电视新闻专题节目的前期拍摄、后期剪辑等,主要源于电影故事化的视觉叙事方式;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中的本台评论、本台评论员文章、本台短评、编前话、编后话等,大都是借鉴自报刊评论和广播评论的形态;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则是报纸晚报版新闻的电视化表达,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的《南京零距离》的栏目宣传语就是“南京人的电视晚报”。

电视读报节目更是电视传媒成功借鉴广播报纸摘要节目形态结构方式的生动体现。这种节目形态在我国新闻传播史上最早可以追溯到1950年4月10日开办的《首都报纸摘要节目》,即后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与报纸摘要节目》。

将“报纸摘要”引入电视,用视听元素来解读报章,并在观众中产生影响并引起学者关注的电视读报节目形态,萌芽于凤凰卫视1998年开播的《凤凰早班车》。主持人陈鲁豫通过报摘来“说新闻”的潮流,波及了整个中国电视新闻播音界。而比较成熟的电视读报节目形态发端于凤凰卫视2003年1月6日推出的《有报天天读》。《有报天天读》刚开始只有12分钟时长,一个月后由于收视率不错,扩版到24分钟。该栏目每天播报50多条新闻信息,涵盖美、英等国的《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洛杉矶时报》《泰晤士报》《金融时报》等主流报刊,以及韩国、日本、东南亚和港澳台地区的重要报刊,信息丰富,视野宽阔,观点新颖,个性明显,风格独具,被观众誉为“电子版的参考消息”。《有报天天读》分为《天天头条》《天天两岸行》《天天焦点》等三个主要板块和《天天有话》《天天浮世绘》《天天点题》等三个辅助板块。《天天头条》读的是全球重大新闻事件;《天天两岸行》聚集祖国大陆、台湾和香港的政经新闻;《天天焦点》集中当天某个最令人瞩目的话题读报;《天天有话》选取重要新闻人物某句有分量的话语细读,品味话里有话;《天天浮世绘》播放优美的时事图片并配上音乐片断,比较像音乐电视或FLASH的表现形式;《天天点题》点出某关键字来凝聚当天读报内容的相互关系,意味深长。

受《有报天天读》的启发,国内各级电视传媒或开辟专门的读报节目,或在原有的新闻节目中开辟专门的读报板块,使电视读报节目迅速成为深受观众欢迎的一种电视新闻节目形态。

2003年7月1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推出早间读报节目《媒体广场》。《媒体广场》下午版是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推出的又一档每天30分钟的读报节目,和早间《媒体广场》读大报、说大事略有不同,下午的《媒体广场》以各地的都市报、晚报为主要摘取对象,从内容选取上更贴近百姓、贴近生活,播报形式更轻松、更自然。2003年10月20日,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的《第一时间》栏目也推出了《读报》板块。

在地方电视传媒中读报节目也不断涌现,譬如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的《南京零距离》的《孟非读报》、东方卫视《看东方》的《早报早知道》、湖南经视综合频道的《T2区》、北京电视台的《现在读报》、广州电视台的《新闻日日睇》等。据不完全统计,海内外电视读报节目接近两百个。

电视读报节目整合其他传媒的信息资源,将平面传媒的深度、广度的报道优势与电视传媒的大众化、形象化相结合,为平面传媒电视化传播开辟了一条新路。电视读报节目的传播优势主要表现:电视读报节目形态比较简单,制作成本不高,报刊也是当今主流传媒之一,为这种电视新闻节目形态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源;对资讯的整合利用,拓宽了电视新闻节目的视野和信息含量,有助于电视新闻节目弥补自身理性与深度的缺憾;主持人点评实现了对电视新闻节目内容解读和价值判断,主持人点评的独特风格也有助于新闻信息的电视化传播。

然而,在肯定电视读报节目优势的同时,也应该看到,电视读报节目由于节目本身缺乏原创性,只是充当了平面传媒新闻报道的“二传手”,并且是电视传媒借鉴广播传媒新闻内容与传播手段的产物,因此它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先天不足:

首先,电视读报节目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拥有的话语权——不仅有传播信息的话语权,还有解读信息的话语权。《有报天天读》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充分利用所处政治环境和地理条件的优势,把自身的话语权发挥到了极致。而在这一点上,目前中国内地绝大多数电视读报节目并不具备明显的竞争优势。

其次,电视读报节目是对报刊信息的二次整合,电视新闻传媒对新闻报道有自己的取舍甚至发挥,主观性偏重,存在着信息片面、误导观众的可能。理想的电视读报节目不是单纯的念报,而是必须融入主持人的立场和观点。如何把握好这一解读过程中“自律”和“他律”的分寸,是考察电视读报节目的主要依据。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电视读网节目应运而生。2006年,这种电视新闻节目形态被运用到全国“两会”报道上: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联合央视国际网站开设了《网民看“两会”专栏》,摘要播发网民的观点。湖南卫视也与腾讯网联手,让网友通过视频在线交流与登录论坛跟帖等方式参政议政,《湖南新闻联播》每天对部分精辟见解予以播发。通过与网络等互动性强的新媒体联动,电视传媒大大弥补了自身在这方面的相对劣势,强化了新闻报道的互动性。

与电视读报节目一样,电视读网节目有利也有弊:一是网络新闻并非都适合电视传播,一些网络新闻的真实性有待核实;二是电视新闻节目如果过分倚仗读网,必然会造成原创内容和独家新闻的缺失,从而丧失电视传媒自身特有的传播优势和竞争能力。

总之,电视传媒通过对其他传媒新闻产品结构方式的借鉴,能够以较少的人力、财力、物力,迅速研发出新的电视新闻节目形态,取得预期的传播效果。

第三节 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的嫁接式结构

和农业生产中的嫁接类似,新的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的结构方式往往也产生于旧有的不同新闻节目形态的元素与结构的嫁接之中。嫁接后的节目形态的结构方式往往能够将原来新闻节目形态的元素与结构有机融合在一起,具有能很快被观众接受的特征。

英国广播公司二台的电视新闻游戏节目《我带来的新闻》,将新闻元素、访谈元素、游戏元素嫁接到一起,已经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新闻节目,而是一个嫁接了新闻节目、访谈节目、游戏节目元素的融合形态。

日本朝日电视台的电视新闻杂志《超级新闻》的新闻调查板块,在叙事手法上大量融入了虚构节目的叙事元素,同时又把游戏元素和实验元素融入其中,对传统严肃新闻节目的客观性进行了解构。

浙江电视台钱江都市频道的大型日播新闻情景喜剧,则首次将电视情景喜剧节目形态的元素与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的元素进行嫁接。该节目每天播出一集,以钱塘江畔、老墙院内几户普通老百姓的家长里短为表演内容,表现出与《我爱我家》等北方情景喜剧截然不同的定位和风格。

江西电视台的《传奇故事》则将电视游戏节目、电视资讯节目、电视法制节目的各种元素有机地嫁接起来,“统一‘打包’,整合成符合大众需求的形式。说到底,名字并不重要,重要的在于它是否能满足观众的需求”。有学者将这种形态界定为“一档具有社会积极意义和广泛社会学、传播学综合认识价值的大众性新闻节目”。

珠海广播电视台的《新闻聊吧》将广播、电视、网络三种元素进行了嫁接。在节目中,主持人与嘉宾和被邀记者就一个话题进行访谈时,其内容通过广播和网络两个传播通路实现音频直播,并在网络上进行现场图文传送。受众可以通过广播和互联网来收听节目,并通过热线电话和网络论坛互动对节目进行深度参与。而电视台会派记者对节目中的精彩访谈进行追踪报道。而整个节目制作过程的内容、花絮、照片,会在珠海视听网的《新闻聊吧》节目组博客进行保存,网友可以随时访问互联网,了解《新闻聊吧》的节目内容。

第四节 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的孵化式结构

“新媒介并不是自发地和独立地产生的--它们从旧媒介的形态变化中逐渐产生。”新的电视新闻节目形态往往都或多或少地遗传有一些传统或特别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的基因,许多新的电视新闻节目形态是由传统或特别电视新闻节目形态孵化或派生出来的,这就是电视新闻节目结构方式的历史性和继承性。

譬如中央电视台的《实话实说》本是《东方时空》1996年3月16日开播的周日版,而中央电视台的《面对面》本是《新闻调查》中的一个板块,作为《新闻调查》的一部分,和观众每天见面。随着这两档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的逐步发展固化和观众对其风格的逐渐认可,后来加入了片头、片花、片尾等包装元素,使其就从母体中脱离出来,演变成为一种独立的电视新闻节目形态。

同样的例子还有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的《每周质量报告》和《人物秀》。《每周质量报告》是由《新闻30分》的小板块《每周质检报告》孵化出来的。《每周质检报告》是中央电视台与国家质检总局合作的一个节目。2001年7月10日,《每周质检报告》作为《新闻30分》中的一个固定板块首播,时长约十分钟,由三部分组成:六分钟的调查报道,以讲故事为主;一分钟发布国家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公告;约两分钟是给观众的消费建议和提示。有时节目组还会联合国家质检总局,对市场的一些产品进行突击检查,并公布其结果。当年8月11日,节目改为周日播出。与此相应的是,国家质检总局发布产品质量抽查公告的时间也由每周二改到周日。该节目曾报道过黑心棉、地条钢、假翡翠等造假现象,反响较大。2003年“非典”疫情暴发期间,配合新闻频道开播,中央电视台对各栏目进行了统一调整,《每周质检报告》停播,并创办了《每周质量报告》,于5月4日首播。第一期节目就是《“防非典口罩”真防非典吗?》。《人物秀》本是2005年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倾力打造的五集新闻人物类节目,作为《东方时空》特别节目与观众见面。该节目以灵活多变的方式挖掘人物,解读人物,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既有新闻人物类节目的特质,又轻松耐看,寓访于乐,给节日中的新闻节目增添了喜庆色彩。节目一经播出就在观众中间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并创造了一个收视高潮,夺得新闻频道春节期间的收视率之最。在这一收视效果的基础上,2005年5月1日,在新闻频道开播三周年之际,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将这个特别节目打造成一档常态播出的周播栏目,名字就叫《人物秀》。

孵化还表现在通过结构方式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使一种电视新闻节目形态逐渐演变为新的电视新闻节目形态。譬如,电视新闻谈话节目形态起初只是主持人和现场嘉宾之间进行交流;后来增加了现场观众;再后来,现场增加了大屏幕,甚至乐队。结构方式的不断演变导致电视新闻节目形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形成了新的电视新闻节目形态。

以电视新闻谈话节目为例,经过多年的结构方式的演变,逐渐固化为两种主要形态:一是以凤凰卫视《锵锵三人行》为代表的不带现场观众的圆桌会议型电视新闻谈话节目形态;二是以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艺术人生》为代表的带现场观众的现场参与型电视新闻谈话节目形态。而《实话实说》和《艺术人生》这两个栏目本身也一直在进行着内容和形式的调整。譬如《艺术人生》在内容上从简单讲述个人经历调整为注重讲述的新闻性、主题化,先后策划了一系列“新闻热点”类主题和“集体记忆”类主题;形式上则增添了电话连线和乐队,拓展了节目现场的有限空间,增强了节目的互动性和娱乐性。

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结构方式处于不断的创新过程中。其意义主要有三:一是在于保证电视新闻节目在市场上拥有容易被市场识别的差异性竞争力;二是在于培养职业电视人的品牌意识;三是在于推进电视传媒的进步和繁荣。

随着整个电视传媒行业竞争的加剧,创新频率的加快,急需提升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结构方式的成功率和影响力。这就要求电视新闻工作者在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结构方式创新的过程中,既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不断了解世界和国内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结构方式最新的发展潮流,又要建立科学的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结构方式创新流程与方法。从国内外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结构方式创新的成功经验来看,节目生产的工作流程中运用了大量先进的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理念、思想、方法、手段,电视新闻节目结构方式的创新与模版的制作,不再仅仅是由传统的电视新闻工作者独立担当,而是由各行各业专家组成的团队合作完成,以期最大限度地规避创新失败的风险。

总之,社会的发展变化催生了多姿多彩的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结构方式,反过来,也只有匠心独具的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结构方式,才能生动而准确地反映不断发展变化着的社会和时代。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结构方式的发展变化,是与社会和时代的发展变化同步的。然而,仅仅关注到这一层面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结构方式,总是为了满足观众不断日益增长的信息和娱乐需求而产生和发展变化的。观众不感兴趣,再精巧的结构方式都是没有生命力的。其实,这并不矛盾,因为观众是社会和时代的观众,观众的信息和娱乐需求代表着社会和时代的信息和娱乐需求。这里之所以把观众这一元素特殊提出来,只是为了强调: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结构方式的发展变化要适应社会和时代的变化发展,关键在于不断地满足观众日益增长的信息和娱乐的需求。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目前中国电视新闻节目形态在结构方式上所存在的严重的同质化倾向,并不能完全归咎于电视新闻工作者。只有在一个创新行为受到鼓励、创新成果得到承认和保护的社会大环境中,人们的创造热情才有可能得到真正的释放。目前,我国的电视新闻节目采编播体制整体上还不够顺畅,对节目采编播各环节利益划分不明确,没有形成一种能够鼓励创新的竞争机制,使创新者失去了创造动力;同时社会上对原创成果缺乏良好的保护机制,克隆者不用付出原创者那样的艰辛努力,同样获利颇丰,这种情况也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创新者的热情。

第四章 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的发展走向

中国电视新闻节目形态正在自觉或不自觉地挣脱国内传统教科书分类和具有强烈海外色彩的译著分类的束缚,通过创新节目元素和结构方式,不断衍生出全新的电视新闻节目形态,主要呈现出信息深度化、理念民生化、功能娱乐化、报道连线化四个发展走向。

第一节 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的信息深度化走向

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的信息深度化走向,主要体现在对叙事元素内涵的延拓中,具体体现为电视深度报道的持续繁荣。

电视深度报道是相对于简单、快捷的电视消息报道而言的,它不是一种节目形态,而是一种节目制作理念;它不是对事件、事态简单的、浅层的记录和描述,而是全方位地从深层次上报道事件、事态的前因后果,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

电视深度报道的概念起源于西方新闻学,起初是西方报刊为对抗电子新闻传媒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闻报道理念,但不久就被引入到电视新闻报道中。

一般而言,电视新闻报道可以分为三个层面:对事实表面直截了当的报道是第一层报道;发掘事实表面背后的深度的调查性报道是第二个层面;在事实性报道和调查性报道的基础上所做的解释性和分析性报道为第三个层面。电视深度报道就是在第二层报道和第三层报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概念,它强调更深入地挖掘题材的内在和外在的诸多联系,在报道内容上充分拓展,多角度、大范围地展示事件、事态的全景和过程。

电视深度报道是一个从内涵容量与深度质量两个维度着眼的概念,在时间元素上,电视深度报道不仅要说明新闻事件、事态的现在,还要追溯既往,预测未来;在空间元素上,不仅要报道新闻事件、事态的现场,还要注意新闻事件、事态空间的延伸和波及;在人物元素上,不仅要采访新闻当事人,还应采访直接或间接的相关人员;在叙事元素上,与新闻事件、事态相关的情形和细节都应该搜集;在原因、过程、结果、意义元素上,不仅要说明新闻事件、事态发生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而且还要分析新闻事件、事态的意义,预见新闻事件、事态的发展和影响,追求“观念的深度和观点的深刻”。

从内容语境特征上看,电视深度报道可细分为调查性深度报道、解释性深度报道、预测性深度报道。

从外部表现形式上看,电视深度报道可表现为多篇式的连续报道、系列报道、组合报道与单篇式的新闻专题、新闻评论、新闻调查、新闻专访、新闻谈话等。

不同形态的电视新闻报道并不是截然分开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融合现象比较常见,譬如连续组合报道、系列组合报道、连续新闻专题、系列新闻专题等。电视深度报道作为以简明扼要为特征的电视消息报道的高级阶段或进化阶段,在揭示事物本质方面有着更为深刻的含义。

20世纪50年代,美国电视新闻节目中就出现了与动态新闻配合的深度报道,譬如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现在请看》栏目。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是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蓬勃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的佼佼者是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创办于1968年的电视新闻杂志《60分钟》。该节目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吸收了报刊新闻杂志的长处,扩大了报道面,及时反映了社会热点,使此前美国电视新闻节目中存在的报道面窄、内容浮浅的问题得到了一定改善。节目推出后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创收视率最高纪录,随后美国其他广播公司也相继推出了各自的电视深度报道节目。

中国电视新闻深度报道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多篇式的电视连续报道、电视系列报道、电视组合报道的持续繁荣,有代表性的如中央电视台1987年关于大兴安岭火灾的连续报道和1989年反映新中国成立40周年辉煌成就的系列报道《弹指一挥间》等;二是单篇式的电视新闻专题、电视新闻调查、电视新闻评论、电视新闻访谈等节目的不断涌现,有代表性的栏目如中央电视台《观察与思考》《观察思考》《东方时空》《焦点访谈》《实话实说》《新闻调查》《对话》《本周》《面对面》《社会记录》《国际观察》《法治在线》《央视论坛》《共同关注》《新闻会客厅》《新闻周刊》《世界周刊》《每周质量报告》《小崔说事》《小崔会客》《360°》《新闻1+1》,上海电视台的《新闻透视》《1/7》《深度105》,北京电视台的《今日话题》《第七日》,安徽电视台的《新观察》、江西电视台的《传奇故事》,凤凰卫视的《铿锵三人行》《有报天天读》《时事开讲》《时事辩论会》等。

第二节 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的理念民生化走向

中国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的理念民生化走向,主要体现在民生元素的不断丰富和强化,具体体现为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方兴未艾。“民生”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十二年》中,所谓“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这里的“民”指百姓,“生”指生活。而《辞海》中对于“民生”的解释则是“人民的生计”。在现代社会中,“民生与民主、民权相互倚重,而民生之本,也由原来的生产、生活资料,上升为生活形态、文化模式、市民精神等既有物质需求也有精神特征的整体样态”。

关于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概念,业界和学者尚未达成一致,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电视民生新闻节目是一种新的电视节目形态;第二种看法认为电视民生新闻节目是传统电视社会新闻节目的新发展;第三种看法认为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反映的是一种全新的新闻传播模式或理念,更多地体现在一种针对新闻传媒和新闻记者实践活动的价值取向和传播理念。

本书倾向于第三种观点,即认为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反映的主要是一种电视新闻节目的生产理念。

电视民生新闻节目最早从电视动态新闻节目中的社会新闻节目演变而来,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演进为都市新闻节目,之后又与都市新闻节目中的经济、财经、法制、娱乐等新闻题材相分离,逐渐成为具有独特生产理念的新闻节目类别。早在1995年,北京电视台创办的《点点工作室》,已初步具有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品质。1997年北京电视台的《北京特快》等开始呈现出典型的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品质。

在以公众品位为基础的文化消费中,由于上述电视新闻节目趋向市民生活,能以市民的眼光透视多数人的生活,用百姓日常的语言写百姓关心的事情,轻松活泼,因此受到观众的普遍欢迎。但这种民生理念还只是体现在一部分敏锐于时代变化的电视记者自发而非自觉的节目生产实践中,而从宏观上看,这样的节目尚属凤毛麟角。

2002年1月1日,一档着力倡导民生理念为特色的电视新闻栏目《南京零距离》在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开播,每天18时50分播出,时长60分钟。

该栏目面向江苏省省会南京,以报道南京、服务南京、宣传南京为宗旨,主要由《社会新闻》《生活资讯》《孟非读报》《观众热线》《现场调查》等板块构成。《南京零距离》鲜明地提出“打造中国电视新闻新模式”的口号。其在江苏电视台网页上的自荐语是:“第一个使用光头主持人的新闻节目;第一个放下架子,让观众觉得亲切的新闻节目;第一个零距离倾听观众需求的新闻节目;第一个让观众觉得独具创新的新闻节目。”内容上主要是社会新闻节目、生活资讯节目、投诉热线节目。其新颖之处大致可以归纳为:一是新闻内容的拓展,将“市民新闻”和“市井新闻”展现在电视屏幕上;二是新闻视角的转变,以百姓视角反映百姓生活;三是新闻播报的特色,特色不仅在于主播的光头,更在于其独特的评点。

开播以后,《南京零距离》收视率长期雄居南京地区电视节目排行榜榜首,并在全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力。该栏目被江苏省广播电视学会评为2003年度“江苏省十佳电视栏目”;国内最大的政经杂志《南风窗》将2003年度“为了公共利益”新闻奖授予了《南京零距离》;在新浪网举办的“2003年中国十大电视栏目”网上评选活动中,《南京零距离》名列榜首;主播孟非在“全国十大优秀电视节目主持人”网上评选活动中得票数位列第二位。有学者认为,该栏目对中国电视新闻带来的影响在于其构建了“公共话语空间”,“改变了电视新闻语态的生存环境”。《南京零距离》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影响力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

一是栏目的广告收入:2002年广告收入5000万元;2003年8000万元;2004年1.088亿元;2005年1.388亿元;2006年1.688亿元。

二是在《南京零距离》栏目的带动下,民生新闻栏目在江苏省和全国各级电视频道中遍地开花。在南京市晚间18时至20时30分这个时段,南京电视传媒推出了七档自制新闻栏目:江苏电视台的《星网传播》《南京零距离》《江苏新时空》,南京电视台的《直播60分》《南京新闻》《社会大广角》,江苏卫视的《1860新闻眼》。

全国各级电视台中比较著名的民生新闻栏目有中央电视台的《新闻社区》、北京电视台的《七日七频道》、上海电视台的《新闻坊》、湖南电视台的《都市一时间》、安徽电视台的《第一时间》、湖北电视台的《现场》、河南电视台的《都市报道》、山东电视台的《今日报道》、重庆电视台的《天天630》、辽宁电视台的《特别关注》、黑龙江电视台的《新闻夜航》、辽宁电视台的《第一时间》、吉林电视台的《守望都市》、广东电视台的《630新闻》、海南电视台的《直播海南》、杭州电视台的《阿六头说新闻》、无锡电视台的《今晚60分》、苏州电视台的《民生在线》、成都电视台的《成都全接触》、济南电视台的《今晚20分》、青岛电视台的《生活在线》、昆明电视台的《晚间·关注》、长春电视台的《城市速递》等。

以荣获2007年度第十七届中国新闻奖新闻名专栏称号的《新闻夜航》为例,该节目1999年6月28日在黑龙江电视台卫星频道播出,首播时间为每周一到周六21时45分,时长30分钟。从2007年1月1日起,《新闻夜航》改在黑龙江电视台都市频道播出。2007年3月12日,《新闻夜航》改版,全新亮相的《新闻夜航》时长为一个小时,首播时间为18时25分,推出了《夜航调查》《有事您说话》《夜航相册》《夜航气象》等板块。尽管节目的样式和时间发生了变化,但是《新闻夜航》所坚持的新闻理念如一,那就是让普通人成为节目的主角,运用百姓的语言,报道百姓的故事。

近年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栏目也在“三贴近”原则下不断探索时政报道的民生化的路径。比较典型的是,《新闻联播》在延续挂标系列报道形态的传统时,于2007年6月17日起推出了《百姓纪事》专栏,通过一个又一个百姓身边的小故事串联起整个时代的生活变迁和发展进步。譬如在《牧琳爱老人和她的家书》这条消息里,一位来自美国的80多岁中产阶级老人,变卖所有家产,只身来到中国,通过她的眼睛看到了中国百姓生活的改善,通过她的书信传递了中国农村的巨大变化。“这种在宏观叙事里娓娓道来的小人物和小事件,从生活出发,拿事实说话,使得主题报道鲜活可亲,人物立体可信,瞬间拉近了与观众之间的距离。”

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以关注民众生计、民众意愿、民众立场为主要价值取向,并致力于以民众视角、民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对与民众生计、民众生存、民众日常生活、民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新近变动事实的传播。有学者将其概括为“价值取向上的民众贴近性、传播形态上的平民可亲性、舆论监督上的公众平台性”。

2008年1月1日,经国家广电总局批准,河南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正式更名为河南电视台民生频道,这也是全国首家民生频道。该频道以关注民生为特色,强化节目的权威性、贴近性、服务性、可视性。频道整体影响力居当地传媒前列,其品牌栏目《民生大参考》在中原地区有着较高的美誉度。

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留给观众的第一印象便是本土化与人本色彩,内容上锁定老百姓的生存状态、生存空间、生存环境,关注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对群众有影响的事件及资讯;形式上充分利用现代传播手段,提高新闻报道的时效性、互动性、娱乐性,以拉近电视与观众的距离。

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兴起的深层动因主要有:一是社会格局演变,民众情感宣泄的需求;二是观众对知情权和话语权的渴求;三是政治文明发展,民本思想普及;四是日益激烈的电视市场竞争的需要。这就要求在电视新闻节目生产理念上,应该把公众放在首位,处处从其需求出发,使节目贴近他们的生活,贴近他们的情感,贴近他们的审美情趣。

对于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关注和研究,实务界和学术界经历了肯定、批判和反思的过程。

2002年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勃兴后的头两年,描述这种现象的文章大多交口称赞。2004年的研究文章,开始转向对这类电视新闻节目的学理分析,公关性质的赞扬被批判意识所替代。2005年以来,电视民生新闻节目还是一个研究热点,但趋向从赞扬到批评再到反思,并探讨其真正的出路。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贴近性述求是观众喜欢它的原因,有人指出,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如果把握不好为民生计的根本宗旨,很容易在内容的选择和角度的把握上,滑向媚俗、猎奇、迎合、低俗。一些以满足观众需要为借口,以最大限度地挖掘可看性、趣味性为挡箭牌的东西搬上了屏幕。还有研究者认为,电视民生新闻节目至少应在下列几个方面完成自我转型:第一,拓展“民生”的固有内涵,从对民众生活“原生态”的描述,转入对民众精神生活和心理生活的表现,特别是公民意识的成长;第二,城市电视新闻节目要正确反映社会矛盾,营造公正、平衡、真实、全面的“媒体现实”,疏解市民情绪,实施正确的新闻舆论引导,为和谐社会奠定和谐的舆论基础;第三,电视民生新闻节目要致力于构建开放、和谐、活跃的社会公共领域,汇聚民意,凝聚民智,促进城市民主政治的发展。

随着人们对“民生”内涵认识的不断深入,中国电视新闻节目生产的民生理念也在不断发展完善之中,一方面突出表现为时政、经济、法制、文化等电视新闻题材的民生化表达,也即广义的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兴起,另一方面突出表现为这种广义的电视民生新闻节目除了继续保持内容相对轻松的电视社会新闻节目所具有的反映百姓生活困难及其意见之类的报道外,还将追求向以严肃新闻著称的时政、经济、法制、文化等新闻题材所具有的大视野、大事件的报道,注意把握为民生计的根本宗旨,在内容选择上、角度把握上、价值取向上,努力实现权利与义务、效益与责任、批评与亲和的和谐统一。

譬如,《直播南京》打破了对民生的狭隘理解,加大主流新闻比重,实现主流新闻民生化,政经新闻贴近化,强化调查性报道和评论性报道,加大讴歌真善美的社区新闻、情感新闻的比重,在实践中采取“组合模式”“新闻旗舰式”的策略,把社会新闻、舆论监督、时政要闻融为一体,打造了一个全新的城市新闻节目形态;《1860新闻眼》《江苏新时空》等栏目通过打造公共平台,构建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的公共空间,树立传媒公信力。在选题上,寻求政府、公众、传媒的利益结合点,在导向、民意、传媒的可操作范围内寻找交会点。

第三节 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的功能娱乐化走向

中国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的功能娱乐化走向,主要体现在娱乐元素的潜滋暗长上,具体反映在节目的内容选择、表现形式、包装样式、播报方式等方面。

在内容选择上,偏向软新闻或尽力使硬性新闻软化,即所谓“硬新闻软着陆”。娱乐性新闻节目比例增加,严肃性新闻节目比例下降,竭力从严肃的政治、经济变动中挖掘其娱乐价值。

在表现形式上,强调情节性、戏剧性,走新闻故事化、新闻戏剧化道路。“电视新闻节目上的事件经常被戏剧化以达到娱乐大众的目的。换句话说,新闻节目的制作者通过往故事中灌注戏剧元素——谁赢谁输,谁说谎谁说真话,或者某一事件将会引起什么样的严重后果等——来使新闻变得‘令人兴奋’。”

在包装样式上,在片头、片尾、字幕标板、字体字号等大量采用动画效果、艺术字体,显得轻松活泼。譬如杭州电视台西湖明珠频道2004年1月1日开播的《阿六头说新闻》栏目的片头设计成两位主持人用夸张的表情和体态给观众营造了一个“阿六头来了”的急切氛围,有人说它是“连喊带叫地把观众招呼到这档新闻中来”;片尾是一首由杭州口水军团演唱的《杭州好》,用RAP说唱乐的形式配上FLASH动画,使其富有时尚性;字幕标板也是以“阿六头”的标识作底板,字体生动活泼。

在播报方式上,说新闻、聊新闻、侃新闻、演新闻等娱乐化的播报方式不断涌现。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主持人数的多人化,譬如上海电视台的《新闻坊》就发展成了三人的聊新闻,江苏电视台的《城市日记》也是由两位主持人在聊新闻;二是播报风格的喜剧化,譬如南京电视台的《大刚说新闻》的主持人就是用一种戏谑的风格来说各种稀奇古怪的社会新闻;三是主持人角色的演员化,譬如杭州电视台西湖明珠频道的《阿六头说新闻》不仅用杭州话来说新闻,而且主持人在说新闻时还融入了表演成分,同时,对新闻内容予以了评书化的演绎;四是播报语言的方言化,譬如南京电视台18频道的《听我韶韶》就是用南京方言来“韶”新闻。

国内新闻娱乐化在新兴的电视新闻节目形态,譬如电视新闻杂志、电视新闻谈话、电视新闻调查、电视新闻故事、电视民生新闻、电视方言新闻等中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其中最为极端的案例有湖南卫视的《晚间》、东方卫视的《东方夜谭》、中央电视台第二套节目的《今晚》。《晚间》原名为《晚间新闻》,是湖南电视台1983年开播的一档晚间新闻栏目,1998年11月1日全面改版后每周一至周五21时35分至21时55分在湖南卫视播出。具体的播出时间此后略有调整,但都是22时以后。《晚间》定位为可看性统领下的新闻性、社会性、贴近性、趣味性、服务性。在内容上一改过去播报国内、国际大事的做法,而从硬新闻转到软新闻上,主要是湖南当地社会新闻,既做到因时制宜和因地制宜,符合观众的收视习惯,也契合观众的心理需求。在制作上注重导语的幽默和悬念、正文的通俗和实在、标题的风味和意趣;在播报上采用娓娓道来的“说新闻”甚至“戏说新闻”方式。《晚间》的叙事形式和手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走上了新闻故事化和文学化的道路”。节目中有眼泪、有炮弹、有欢笑、有嘲讽、有奇闻轶事、有实用信息、有海外风情,一句话,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正如该栏目制片人潘礼平所言:“一般来说做娱乐的就是做娱乐,做新闻的就是做新闻,我们是嫁接得比较好的,这样传播的效果更好,我实际上把娱乐的优势和新闻的优势结合起来了,娱乐节目比不上我的内容,我的内容更吸引人、更真实;新闻节目比不上我的娱乐性,我的更有可看性。”

但随着湖南卫视娱乐立台定位的强化,《晚间》逐渐被边缘化,播出变动频繁,时早时晚,时长时短,时有时无,2008年4月一度停播,5月起改为周播。《晚间》原来的播出时段被湖南卫视花重金引进的《快乐心灵·鲁豫有约》所覆盖。《东方夜谭》于2003年10月23日在东方卫视开播,每周一到周六21时25分播出,时长30分钟,首位主持人为竞争上岗的刘仪伟。《东方夜谭》由东方卫视和派格太合环球传媒制作,栏目定位为“最幽默的夜间休闲节目”,宣传语为“东方夜谭,一笑而过”。该栏目在节目形态上模仿1962在美国开播的由约翰·卡森主持的由主持人独白、嘉宾访谈、小滑稽剧组成的夜间谈话节目《今夜秀》。栏目的前半段是清谈部分,主持人常常先给大家讲个笑话或说个段子作开场,然后再从近期的传媒报道中选取一些引人关注的社会新闻、娱乐资讯,围绕“幽默”、“笑”的旋律,以“娱乐精神第一位”来进行点评。后半段是访谈部分,注意充分发掘明星话题资源,以“最有名的人、最有趣的人、最有说头的人”为标准来选择嘉宾,以保证节目的世俗性和趣味性。《东方夜谭》最初依靠的是诙谐、幽默的刘仪伟“千钧化一笑、一笑解千愁”的独特主持风格,而当稳住了部分观众后,栏目又引入了副主持人---操着口齿不清的语言、憨厚似傻外形的“小蔡”。两位主持人同台搭戏,一唱一和,插科打诨,一个逗哏,一个捧哏,营造了栏目轻松的气氛。《东方夜谭》的收视率也因此再次蹿升,一度为东方卫视各栏目之冠。《今晚》于2005年3月28日在中央电视台第二套节目开播,每周一至四22时25分首播,主持人高博。该栏目宣传语是:看人间趣事,添生活智慧;笑对人生,从今晚开始!《今晚》最大特色和看点在于以幽默的方式对资讯进行重新解构和独特解读,加上主持人和嘉宾笑谈与现代人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使观众愉悦心情的同时,也获得了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信息。《今晚》对于娱乐化的追求,充分体现在其栏目介绍中:“今晚,一个我们生活中必不可缺的词语,一个都非常熟悉的词语,但从2005年3月28日起,它有了另外一层的含义,《今晚》代表着欢乐、笑声与智慧。我们没有宏伟的目标,也没有远大的理想,我们只想给您缓解生活的压力和一天紧张的心情,因为高博会给您带来笑声。我们也只想让您带着笑容进入梦乡。观众说——《今晚》是装满笑声的金碗。”

对于电视新闻节目形态演进中的功能娱乐化倾向,国内不少研究者持谨慎保留乃至严厉批评的态度,认为“新闻的娱乐化不是世界电视新闻发展的潮流和趋势”,“新闻娱乐化夸大了新闻的娱乐功能,为了追求利润,将新闻作为一种娱乐的工具,而非传播交流新信息的工具,这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做法”,新闻娱乐化“产生的后果就是媒体得到了暂时的经济利益,而大众传媒的责任会被忽视,严肃的新闻原则遭到了商业逻辑的践踏,公众利益也受到市场规则的威胁,成为商业利益驱动的牺牲品”。

上述观点确有一定的道理。仍以美国为例,其经典电视新闻节目的娱乐化倾向,不仅影响和改变着公众对新闻事件的认知习惯,同时也对新闻本体价值的判断与选择带来了冲击。属于硬新闻范畴的国家公共事务和代表公共利益的突出社会问题报道相对减少,取而代之的是更具娱乐性的软新闻,譬如犯罪、消费、明星等。美国普氏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美国公众如今最感兴趣的新闻话题排名前五位的依次是:犯罪、有关当地的人物事件、健康、体育、当地政府。显然,电视新闻节目的娱乐化倾向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观众的情趣并悄然改变了公共领域的话语主体。其后果是:“为了制造娱乐而不惜放弃新闻应当关注公众事务的本位原则,使电视新闻变得肤浅而低级。”

但应该看到的是,虽然“‘娱乐化’不是什么崇高的事情,但是,更不是什么坏得不得了的事情,所以,无须莫名惊诧,当头棒喝,把它强行‘止住’”。作为中国电视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电视新闻节目形态,其功能娱乐化走向,也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它是与跨文化传播的冲击、受众的心理需求、激烈的市场竞争、利润最大化的追求、社会转型期的躁动、媒体职业道德的缺失等复杂因素密切相关的,存在某种合理性甚至必然性。从电视新闻的传播功能角度来看,娱乐化是对电视新闻娱乐功能的强调,即:它重建了娱乐功能在电视新闻传播中应有的地位,凸显了电视新闻的人情味元素和趣味性元素,回归了电视新闻娱乐功能的初衷。从传播学的角度看,电视新闻娱乐化满足了观众的心理需求,是以观众为中心的传播机制的产物。“娱乐”一词古已有之,早在司马迁所著《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就有:“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奏盆缻,以相娱乐。”陆机所著《文选》中晋代阮籍的《咏怀》诗之八中也有“娱乐未终极,白日忽蹉跎”的句子。在古人那里,“娱乐”的概念已经与今天使用的“娱乐”概念很相似了,也即“娱怀取乐”“欢娱行乐”之意。“这种欢乐之意,既可以是生理上的放松、愉快,也可以是心理上的满足、兴奋或宣泄,甚至是紧张、刺激、悬疑的感受。”一些欧美学者认为:“娱乐可以被定义为一种有效的和可接受的解除不满和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压力的手段。”

电视作为一种现代大众传媒,具有鲜明的通俗性、消费性等大众文化传播特征。观众期望通过收看自己喜欢的节目获取信息,舒展身心,可以说是观众对电视明显的消费需求。因此,一些欧美学者认为:“电视是21世纪一种独特的娱乐形式”;“电视主要是一种娱乐载体,在电视上亮相的一切都具有娱乐性”;“不管是什么内容,也不管采取什么视角,电视上的一切都是为了给我们提供娱乐”。上述观点尽管有失偏颇,也未必适合中国电视传媒的实际,但仅从电视传媒本身而言,其所传播的新闻信息本身确有两重性:一方面是为了满足观众的信息的需求;另一方面是为了满足观众的娱乐需求。

不断出现的具有娱乐化走向的电视新闻节目形态,在很大程度上也都表现出了电视传媒作为信息传播者与娱乐提供者的两重性。有研究者指出:“infortainment这个词是从information(信息)和entertainment(娱乐)的合成,它预示着电视在收视率诱导下的发展趋势——娱讯。”可以说,娱乐元素的渗透乃至彰显,是电视新闻节目适应大众娱乐需求的内在结果,也是电视新闻节目发挥娱乐功能的外在表现。从这个意义上讲,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东方时空》《焦点访谈》等为代表的国内主流电视新闻节目除新闻元素之外,都含有或多或少的娱乐元素,因为这些栏目和节目所传播的新闻信息大都能够关注现实、关注社会,使观众真切地感受到自己的生存环境和生存状态,从中获得生活乐趣和人生启迪。

在美国,在传统的严肃新闻时代,各大商业电视网没能制造出一个名牌新闻栏目,直到1952年1月14日美国全国广播公司推出了融新闻性与娱乐性于一体的《今天》(The Today Show),用新闻娱乐大众,似乎使电视新闻节目豁然找到了“芝麻开门”的惊世咒语。以此为发端,一批有别于传统的电视新闻节目形态在美国电视屏幕上相继涌现,并在20世纪80年代发展为“新新闻主义”潮流。

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1968年9月24日创办的《60分钟》(60 Minutes)从一开始就是一个新闻与娱乐的混血儿。在节目中,新闻不再是简单、呆板的形式,而是一种表演。《60分钟》制片人唐·休伊特曾把该节目定位于新闻界与百老汇之间。美国公共广播公司(PBS)《吉姆·莱勒新闻时间》(NewsHour with Jim Lehrer Podcast)的执行编辑罗伯特·麦克尼尔对制作新闻节目的经验归纳极具代表性——“越短越好,避免复杂,无需精妙含义,以视觉刺激代替思想,要以富于变化和新奇的动作不断刺激观众的感官”。

美国喜剧中心频道1999年推出一档新闻喜剧栏目《乔恩·斯图尔特天天秀》(The Daily Show with Jon Stewart),每周一至周四23时播出。节目模拟新闻的播报方式,讽刺每日时事和新闻人物,以多个有趣的单元对政治事件和政治人物进行冷嘲热讽,从搞笑的角度演绎每日国内外发生的重大新闻。节目由在美国家喻户晓的主持人乔恩·斯图尔特主持,他将其喜剧天赋在节目中发挥得淋漓尽致。

英国广播公司二台(BBC2)的《我带来的新闻》(Have I Got News For You)是一档典型的新闻游戏节目,开播于1990年9月29日,每周五21时播出,时长30分钟。节目主持人幽默风趣、极尽挖苦之能事的语言是节目的重要风格,也是节目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节目由一名主持人和两个小组组成,共分为五个环节,每个环节由主持人播报的黑色新闻串联。这里所谓的黑色新闻是指从独特的、滑稽另类的角度对新闻进行解读,从而制造出黑色幽默的效果。譬如2004年9月13日播出的一期节目选取了一条政治新闻,却将解说词置换成“在白金汉宫的一次招待会上,女皇很遗憾地看到,首相此次没能将妻子带来”。节目开始,主持人在播报了三条黑色新闻后,风趣地向观众介绍参加节目的嘉宾。第一环节,两组嘉宾给一段没有声音的新闻画面配音,然后对近期的新闻进行评论,主要选取的是政治新闻;第二环节,嘉宾猜测新闻图片所代表的新闻故事,以近期小报新闻为主,如果辨别出是什么新闻,按铃抢答得分;第三环节,为两个组分别播放四个人物或事件的图片,让嘉宾选择其中一个与众不同的,选中得分;第四环节,是将报刊的标题进行部分遮盖,让选手猜测遮盖的正确词语是什么;第五环节,主持人宣布两个小组的得分情况,并再次播报三条黑色新闻,结束节目。这种做法改变了过去新闻节目的严肃和正统的形象,是新闻娱乐化的典型案例。

英国独立电视台一台(ITV1)于2007年6月24日开播一档新闻喜剧节目《新闻骑士》(News Knight)。节目时长30分钟,每周日22时播出。主持人根据一周来英国发生的热门新闻,发动他的“新闻骑士”发表各自意见。节目风格幽默诙谐,主持人还经常旁敲侧击,引导观众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节目最大的亮点在于其喜剧风格,调侃当下时事,庄谐杂出,让人莞尔。

加拿大广播公司(CBC)的电视新闻评论《这小时有22分》(This Hour Has 22 Minutes)以其新闻的滑稽模仿、喜剧性的新闻速写、辛辣的评论,以及担任主持人的众多喜剧天才们的不凡的富于变幻的个人风格,吸引了加拿大百余万观众。这档节目主要通过画面的实际内容和旁白解读的巨大反差来制造笑料。其笑料既可以解释为纯粹的幽默,亦可解释为一定程度的讽刺。这档节目巧妙嫁接了幽默元素和新闻元素,为新闻节目娱乐化提供了新的思路。

需要注意的是,欧美电视中的“新闻娱乐”并不等同于“娱乐新闻”,它对传统新闻属性中的“真实”与“严肃”进行了娱乐化的解构与表达,从而更易于观众接受并获得收视满足。而在欧美主流电视新闻节目中,新闻的严肃性始终保持着自己的尊严。不论是《今天》《60分钟》《夜线》(Nightline),还是《日界线》(Dateline)、《全景》(Panorama)、《20/20》《360°》,在内容上极少有低级下流、诲淫诲盗的东西,其中一些报道甚至成为社会舆论监督的先锋。“在美国主流电视中,新闻的娱乐并不等于娱乐的新闻,制作者会在形式上想方设法花样翻新,争取观众的注意,在内容上急观众之所急,为他们提供最需要的资讯,同时又不失新闻之格。”譬如,9·11恐怖袭击发生后,《今晚秀》和很多类似幽默新闻脱口秀都停播一周。《今晚秀》重新开播时,没有像往日一样以喜庆的音乐开场,屏幕上出现的是一面美国国旗。主持人杰伊·利诺在原来应该讲笑话的段落,向遇难者致哀,并表示,希望这档节目能给悲伤中的美国人带来些许宽慰。的确,人心向真、向善、向美,人们需要的是有价值、有分寸的娱乐新闻,而非编造、恶炒的小道消息。

所以,度的把握非常重要,因为凡事过犹不及。譬如,在人们纷纷关注俄罗斯别斯兰市人质事件时,中央电视台第四套节目《今日关注》栏目在2004年9月6日21时播出的报道俄罗斯人质危机的节目时,打出了一条字幕。屏幕下方滚动播出的有奖竞猜信息显示:“俄罗斯人质危机目前已造成多少人死亡?选项:A.402人,B.338人,C.322人,D.302人。答题请直接发短信至:移动用户发答案至×××;联通用户发答案至×××。”这一信息立刻受到舆论的强烈批评。当时,俄罗斯人质事件死亡人数仍在上升,俄罗斯官方公布的死亡数字为334人,仍有约200名学生下落不明,家长仍在焦虑地等候亲人的消息。当地弥漫着一片悲伤与愤慨之情,别斯兰全市都可以听到向死难亲人告别的哭泣声,工人在别斯兰市的墓地挖出了一排排墓穴。在如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