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岁宝宝护养全程宝典(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4 11:11:55

点击下载

作者:张峰

出版社: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1-2岁宝宝护养全程宝典

1-2岁宝宝护养全程宝典试读:

前言

1~2岁是幼儿语言能力、行为能力、认知能力形成的关键时期,了解宝宝的生长发育,重视1~2岁宝宝的护养,让你的宝宝更健康、更聪明,为宝宝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妈妈通过阅读本书,可以掌握1~2岁宝宝的生长发育;饮食结构的营养调节;营养物质的细致解析;各种能力的开发培养;各种疾病的治疗及预防方法,帮宝宝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将有助于宝宝一生的健康成长。

中国优生科学协会育儿专家执笔,内容详尽、科学、权威,本书将会成为1~2岁妈妈手中的育儿宝典。

我们与中国知名育儿网站:育儿网、鸣星网合作,总结了一些日常育儿中遇到的典型问题,通过链接的方式就可以让你知道更多同类相关信息。轻松了解育儿方法,让你成为育儿高手。

Part 1宝宝的成长发育

01身体发育

◆ 一周岁宝宝的发育标准

1~2岁是婴儿向幼儿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孩子的身体发育仍然较快,但其速度较婴儿期减慢。1~2岁孩子的体重、身高、头围、胸围、乳牙等的增长都可以用各项指标来衡量。从测量的数据来判断孩子的生长发育是否正常,如有个体差异,可进一步研究其差异的因素,以便采取措施,逐步提高孩子的健康水平。

体重

体重是儿童的健康标志,是判定小儿身体发育和营养状况的一项重要指标。一个正常的小儿体重是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不断增加的,年龄越小体重增加越快,而且还有一定的规律。进入1岁的宝宝体重增长速度比前一年减慢。满1岁时的体重约为出生时的3倍,全年体重增长2.5~3.5千克,满2岁时体重约为12~13千克,约为出生时的4倍。

成长提示

营养不足和疾病对小儿生长发育的影响也十分明显。如营养不足则首先导致小儿体重不增甚至下降,最终也会影响身长的增长和身体其它各系统的功能而且年龄越小,受营养的影响越大。疾病如急性感染常使体重不增或减轻,慢性感染更能同时影响体重和身长的增长。

身长

身长是孩子骨骼发育的一个主要指标,它包括头、脊柱和下肢长的总和。身长的增长速度和体重一样也是年龄越小增长越快。所以1岁宝宝身长的增长也比上一年有所减慢,出生第一年身长增长为25厘米左右,第二年为10厘米左右。满1周岁时,男孩约79.87厘米 女孩约78.72厘米。到满2岁时,男孩约为90.87厘米,女孩约为89.88厘米。

成长提示

身长的生长受遗传、内分泌、宫内生长水平的影响较明显,短期的疾病与营养波动不易影响身长的生长。

头围

头围的大小反映了脑的发育、脑容量的大小。也是体格发育中的一项重要指标。婴儿出生后头两年大脑的发育迅速,头围增长也很快。满1周岁时头围约为46~47厘米,满2周岁时头围约为47~49厘米。

成长提示

如果发现宝宝的头围与标准差得太远,应立即到医院检查。

胸围

胸围是用来评价儿童胸部的发育状况,包括肺的发育、胸廓的发育以及胸背肌肉和皮下脂肪的发育程度。孩子出生时的胸围约为34厘米,小于头围1~2厘米,等到12~18个月时,胸围和头围就大致相等了,满2周岁时,胸围就比头围大了,约为47~50厘米。

成长提示

一般营养不良的儿童由于胸部肌肉、脂肪发育差,胸围超过头围的时间较晚;反之,营养状况良好的儿童,胸围超过头围的时间则提前。

坐高

是头顶到坐骨结节的长度。

成长提示

坐高的增长代表头颅与脊柱的生长,如果坐高增大得太慢应及时就医并查找原因。

牙齿

新生儿一般无牙。通常出生后5~10个月开始出乳牙。出牙顺序是先下颌后上颌,自前向后依次萌出,唯尖牙例外。乳牙20个约于2~2.5岁出齐。出牙时间推迟或出牙顺序混乱,常见于佝偻病、呆小病、营养不良等。6岁后开始乳牙脱落,换出恒牙,直至12岁左右长出第二磨牙。一般来说,乳牙的个数可以用月龄减去6来估算。如18个月的孩子应该出牙数为:18-6=12。

成长提示

除了要检查孩子出牙的个数,还要帮助孩子从小养成爱护牙齿的好习惯,为孩子的一生打下好的基础。

超级链接

在下面这个网站中,你会了解到“宝宝出牙的情况”

http://baby.mxabc.com/yisui/chuya/Index.html

囟门

囟门有前囟、后囟之分。前囟是额骨和顶骨之间的菱形间隙,后囟是顶骨和枕骨之间的三角形间隙。其测量方法为测对边中点连线距离。后囟约25%儿童在初生时已闭合,其余也应在生后2~4个月内闭合。前囟应在生后12~18个月内闭合。

成长提示

囟门反映小儿颅骨间隙闭合情况,对某些疾病诊断有一定意义。囟门早闭并头围明显小于正常者,为头小畸形;囟门迟闭及头围大于正常者,为脑积水、佝偻病等。囟门凹陷多见于阴伤液竭之失水;囟门凸出多见于热炽气营之脑炎、脑膜炎等。

02运动能力的发育

刚满1岁的宝宝在正常情况下仅能直立,并开始学习走路的,其中部分孩子可以独立开步走2~3步。1岁到1岁半这个期间是开始独立行走的阶段,可以自由地到处行走。刚开始学习走路的时候孩子很难掌握身体的平衡,经常跌跤,家长应该注意保护好孩子。但跌跤一般是向前跌倒,不会摔得很严重,所以家长也不用过分的担心。到15个月时多数孩子已走得较稳,在接近2岁时,小宝宝喜欢独自跑着玩,会起步、停步、转弯、蹲下、站起来、向前走甚至向后退,能扶着栏杆能一级一级上台阶。喜欢向上攀登,常常在床上或者沙发上跳上跳下蹦个不停。

◆ 1岁宝宝学走路

1岁左右的孩子在运动智能上迈出了自己第一步,行走是婴儿大运动能力发展的一个重要过程。为了宝宝更好地学走路,家长应该和宝宝一起玩一些有助于锻炼宝宝运动能力的游戏。这些游戏只有家长和宝宝一起玩,才能引起宝宝的兴趣,更可以增进大人和孩子之间的感情。训练宝宝走的方法有很多,家长可以到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自己创设,让宝宝既开心又快速的学会走步。

1从爬到站的训练。独自站立是学习走路的前奏,爬行给了婴儿一种全新的令人兴奋的感觉,他可以比较自由地去他想去的地方,但因为看到周围的成年人是用两条腿走路的,因此他也想学着走路。开始时,他尝试用双手抓住什么,如茶几、床或者是你的腿来支撑他的身体,保持平衡的站立,也可能在学站时,宝宝会不放开你的手或者哭着让你帮忙,因为他自己不敢坐下去。先别急着抱他或扶他坐下,此时他需要你来告诉他如何弯曲膝盖,这是学习站立继而学习走路的一个重要的环节。

2拉着大人的手学走步。当宝宝对竖直站立熟悉之后,就会试验性地迈出一小步,当然开始时还需要学会“借力”,宝宝会了解,如果双手抓住什么东西来保持平衡,走起来要容易。这时家长可以拉着宝宝的手,拉手走只能用于练习迈步,时机成熟时,设法创造一个引导宝宝独立迈步的环境,如让宝宝靠墙站好,大人退后两步,伸开双手鼓励宝宝,叫他“走过来找妈妈”,当宝宝第一次迈步时,你需要向前迎一下,避免他第一次尝试时摔倒。也可以让宝宝在父母间学走,再到独自走几步,以后逐渐增加距离。反复练习,用不了多长时间,宝宝就学会走路了。

家长也可以站在孩子后面,用双手扶住他的腋窝处,跟着他一起走。开始时宝宝或许需要扶住,之后便可以不用力,只需做保护动作,他就能自己往前走了。

3扶着东西玩游戏。这个游戏开始的时候宝宝只能扶着东西站,站着的时候可以锻炼宝宝的站立能力,过些时间就可以扶着东西边玩边练习走路,这样就帮助宝宝练习了走路。宝宝已经能够扶着床栏、凳子、沙发等由蹲着到站稳,家长可以与宝宝玩各种球类游戏,在距宝宝的脚3~5厘米处放个球,让他踢。通过在扔球、接球、滚球、踢球等游戏,既锻炼了孩子小脑的平衡能力,促进了眼——足——脑的协调发展,也为尽快学会走路建立了良好的基础,还建立了“球形物体”能滚动的形象思维。也可以和孩子玩婴儿车,或小推车,教宝宝学会推车前进、后退、转弯等,使婴儿行走得更加熟练、稳定。

4踮脚练习。家长可以喊着口令做双脚轻轻跳的示范动作。宝宝借助双手的支撑力量,模仿着用两脚踮动,这时家长要鼓励并喊着口令。反复几次后,只要家长一喊口令,宝宝就会随声踮动双脚。这对控制宝宝身体的平衡能力,培养坚强的品格很重要。

成长提示

每次训练前选择一个摔倒了也不会受伤的地方,特别要将四周的环境布置一下,要把有棱角的东西都拿开。在安全、卫生的情况下,随便让宝宝折腾,不要过多地限制他的自由,要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让宝宝去探索,要给宝宝多一些自由活动,为他创造能胜任某一件事情的机会,让宝宝体验成功的快乐和失败的教训,同时在探索中教会宝宝认识事物,掌握规律,学习规矩。不要怕宝宝受到任何伤害而处处限制宝宝摸这动那的作法,实际上是剥夺了宝宝学习的机会和获得经验的机会。这是早期教养中最大的失误。

另外,宝宝开始学步走时,不要给他穿袜子,因为会滑倒,身体很难保持平衡。还应注意每天练习时间不宜过长,30分钟左右就可以了。

值得注意的问题是,孩子们学会走路的时间也有早有晚,但大部分孩子会在15个月时能够独立行走,也有个别孩子在16~17个月学会走路。假如他在其他各方面都很正常,稍微延迟走路也许不是什么大问题。主要是家长要及早采取有效的方法对宝宝进行训练。

◆各种运动能力的锻炼

1岁半到2岁的宝宝已经能够自由走动了,全家人的目光都在注视者这个会走的小人儿,那一份喜悦与惊奇,几乎是这个时期天下所有父母的共同感受。这个时期,多训练宝宝走、跑、跳等,可以帮助宝宝走得更好“人生第一步”,也通过运动锻炼身体,通过运动发展智力。在此介绍几种大运动能力的培养方法,供家长们参考:

1爬。“爬”也是宝宝运动智能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爬行,可提高孩子的新陈代谢水平,有助于身体的生长发育,还能直接影响到宝宝行走和站立能力的发展。所以家长应该在生活中创造各种条件来让孩子多爬。生活中遇到楼梯时尽量让宝宝自己爬,大人可在下一阶保护。不要催促,应多鼓励。也可在室内或户外松软的草地上,将一个长约2米、宽约0.5米的木梯,用海绵包起横着立放,让宝宝在各梯孔之间钻进钻出,这可有效的训练宝宝的钻爬能力。生活中环境训练宝宝钻爬能力的方法有很多,家长可以随时做,不必特意安排,但特别要注意的是孩子的安全。

2走。在孩子会走时,大人为孩子示范各种不同的走路方式:横行、倒退、像马儿一样高抬腿走路,还有齐步走、踮脚走和滑行等,也可常用比赛的办法来激发他各种走路的兴趣,比如事先约定个终点,两人同时开始走,为了争第一,孩子会使出全身力气“走”。为了鼓励孩子向前走,大人有时要故意落在后面,让孩子有成功感。

3跑。在宝宝会跑的初期,带孩子去户外平坦的地方做游戏,妈妈或爸爸小步跑在前,跑一段距离后,转身面向孩子,张开双臂,让孩子跑过来扑到妈妈怀里,就算追到。也可用一些玩具来促进宝宝宝的能力,做法是找一个大皮球,将大皮球抛出去,然后和一起孩子跑着去捡球。孩子和家长一起跑,更能增强孩子跑的兴趣。

4跳。接近2岁的宝宝已经会“跳”了。此时,家长应该多创设活动来训练宝宝“跳”的能力。从最基本的开始训练,做法是在平坦的地面上画一条线,让孩子站在线的一边,双脚从线的这边跳到另一边。在时机成熟的时候就可以让孩子练习双脚跳了。家长可以手拿一个汽球,举在孩子的头上方,球与头的距离为根据孩子跳起能撞上球为好,然后让孩子双脚跳起,尽量用头去顶气球。“跳”能力是需要慢慢训练的,并且不要求家长对宝宝进行强化训练。家长可以根据宝宝的发展情况,合理创设符合宝宝“跳”能力发展的游戏来对宝宝进行训练。

5踢。训练宝宝踢东西,可以有效锻炼宝宝腿部的力量,可以在床上或户外松软的草地上,将一个小沙包系上一根绳,大人提着让宝宝踢,或是让宝宝自己提着沙包自己踢。并且在大人提着沙包时,可以在宝宝能够得着的范围内,逐渐将沙包提高。家长也可以准备一个小皮球,放在地上,让宝宝追着踢。这不仅可以训练宝宝跑、踢、单脚跳等的能力,还能锻炼宝宝全身协调能力和平衡能力。

6滚。滚可以有效的锻炼宝宝的头颈部、腰腹部及四肢的肌肉,促进其动作的协调。在生活中,我们最常见的训练宝宝滚的方法就是翻跟斗,家长要以让宝宝在床上,或是柔软的垫子上,摆出前滚翻的预备姿势:头顶垫子、手扶垫子,成人在后抓起宝宝的屁股向前翻滚。在训练宝宝滚时,一定要注意安全,要在宽敞、柔软的“地面”上进行,避免旁边出现棱角的东西,以免宝宝磕着碰着发生危险。

成长提示

在锻炼宝宝运动的时候,安全一定是第一位的。小孩对于安全没有概念,这就需要家长多细致、周到地考虑各种因素,保护宝宝的安全。

锻炼宝宝的身体大运动能力,可以使宝宝从游戏中获得愉悦的享受,更重要的是启迪了宝宝的心智。

03精细动作发育

这个时候宝宝的手部动作逐渐精细,开始学会扔、拿、抓、拉、推、摆弄各种物体。已经可以用手指拿东西吃得很好;用匙吃东西时需要帮助;会用手掌握笔涂涂点点;并喜欢模仿大人的动作。

15个月时会拿蜡笔在纸上乱画,会翻书页,也许是2~3页一翻;能搭起2块方木;手指握杯,但握得不稳有倾斜,常常把杯子里的东西泼出。

在接近2岁时,宝宝能叠3~4块方木;自发地用力乱涂;稍能用勺喂自己,会用杯子喝水,泼出很少;已掌握一些基本自我生活料理技能,如自己会脱手套、袜子,拉开衣服的拉链,会在妈妈的帮助下进行冲洗手。有时也会象大人一样拿本书一页一页地翻。

◆精细动作训练

精细动作发育主要是指人手部的动作发育。据科学研究发现,在大脑中支配手部动作的神经细胞有20万个,而负责躯干的神经细胞却只有5万个,可见大脑发育对手灵巧的重要性,而手动作的灵敏又会反过来促进大脑各个区域的发育。锻炼精细动作能力,主要是玩游戏,游戏就是宝宝的学习和工作。

1拿起放下

在训练宝宝放下、投入的基础上,可把宝宝的玩具一件一件地放进“百宝箱”里,边做边说“放进去”。然后再一件件地拿出来,让他模仿。这时要指定他从一大堆玩具中挑出一个,这样不仅促进了宝宝手——眼——脑的协调发展,而且增强了认知能力。每日练习1次,如果宝宝对于这个游戏的兴致很高,可以加练1次。

2盖茶杯盖

拿一只带盖的塑料茶杯放在宝宝面前,向他示范打开盖、再合上盖的动作,然后让他练习只用大拇指与食指将杯盖掀起,再盖上。反复练习,对宝宝的精细动作的发展很有益。

4手指运动

家长可以和宝宝玩一些手指游戏,或让宝宝玩玩搓纸条、捡大豆、往瓶里装彩珠、从瓶中取物等游戏。这对发展宝宝的精细动作都很有益。

3折纸游戏

拿一张稍厚的纸,教宝宝折一些小玩艺儿,刚开始时宝宝可能会动作笨拙,但大人不要着急,可帮他一下。引导他一步一步的把东西折好。大人也可先折成一条小船、一架小飞机或者一只小纸鹤,让孩子看怎么折,然后让孩子涂上颜色。折好的东西不要扔掉,还可以当游戏时的“道具”。

成长提示

宝宝的小手指更加灵活,触觉更加敏感,孩子就会更聪明、更富有创造性,思维也会更加开阔。并且此阶段的宝宝对精细的手指动作尚不易控制,成人应该多让宝宝做一些锻炼手指灵巧的动作,帮助他们发展良好的精细动作能力。

随着精细动作的发展,有些喜欢探索的宝宝就变成了家里各种书籍的噩梦。撕书其实是很多孩子成长过程中都有过的经历,家长这个时候要用正确的态度和方法来对待,不要一味的责怪孩子。正确的方法是当宝宝撕有用的书的时候,家长应该向宝宝解释,这样做是不对的;在平时多给撕书宝宝一些废纸,和宝宝一起撕这些废纸,然后抛洒这些撕碎的纸,和宝宝一起把碎纸再捡起来,这样的游戏不仅宝宝喜欢玩,经常玩还可以促进宝宝精细动作的发展。

在下面这个网站中,你会了解到“宝宝手指精细的动作训练”

http://baby.mxabc.com/yisui/yisui/200704/173059.shtml

04语言智能的发育

刚满1岁的孩子多以动作代替语言,会说一些简单的词,常常是一个词代表很多的意思。部分孩子开始主动地叫爸爸、妈妈,1岁到1岁半孩子的语言正处于单词句时期。这个时期的孩子虽然使用的词不多,但对成人的语言却有一定的理解能力,能听懂很多话,并且喜欢听家长对自己说话、唱歌、读儿歌、讲故事。

1岁半时多数孩子会主动叫“爸爸、妈妈”,说一些重叠的词,如“抱抱”、“球球”等,是孩子掌握最初的简单句与人交往的时期,在交往中模仿成人的语言习惯和语法结构。

此时语言发展好的孩子可以说出自己的名字,会说简单的句子,能说出自己熟悉物品的名称。喜欢模仿成人念简单的儿歌,但只会重复结尾的几个字。

◆1岁宝宝的语言锻炼

很多方法都可以很好的激发孩子的语言智能,大人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情况恰当选择,合理创设来训练宝宝。要多在生活中寻找各种机会来引导孩子“说话”,“听话”、“理解”,这样,就可以促进宝宝语言智能的良好发育。

1讲故事

妈妈给宝宝念短小有趣的故事,宝宝常常很快就能记住。他往往是机械地模式记忆,无意识记忆。如果妈妈念错了,宝宝会马上睁眼盯着你,表示“妈妈念错了”,在宝宝会说话时,他便立即反驳说“不对”。这样的游戏可以培养宝宝的专注、喜欢读书、爱学习的习惯。

2看图画图画给人更直观感受,配有图画的儿歌,更能引起宝宝的兴趣。经常给宝宝看些画片、幼儿图书等,教孩子正确地认识各种物体的名称及其简单的用途。在带孩子出去玩时,鼓励宝宝说出一些物体的名称、主动地称呼周围的人。

3念儿歌

经常给宝宝念一些儿歌。儿歌里的一些句子是宝宝能够理解的,而且儿歌里押韵的字音可让宝宝学习发音。让他随声点头、拍手,也可用手扶着他的两只胳膊,左右摇晃身体,多次重复,宝宝便能随音乐的节奏做简单的动作。给宝宝念儿歌时,用眼睛注视着宝宝,同时,也可以做一些动作,激发宝宝的快乐情绪,下面一首儿歌供参考:

骑大马

骑大马,上高山,

呱嗒嗒,呱嗒嗒。

骑大马,跨大河,

呱嗒嗒,呱嗒嗒。

成长提示

当宝宝能有意识地叫“爸爸”、“妈妈”以后,还要引导他有意识地发出一个字音,来表示一个特定的动作或意思,如“走”、“坐”、“拿”、“要”等,从而能表达自己的愿望。开发孩子的语言智能,培养良好的情绪和良好的亲子关系,对宝宝的心智发展有益。同时要注意一些否定性词语的学习和使用,让小儿真正理解“有——没有、要——不要、是——不是”等概念,并学会用语言正确地表达。

◆1岁半至2岁宝宝的语言锻炼

1岁半的宝宝已经能听懂不少话了,根据此阶段宝宝语言智能的发展特点,家长要用有目的、有针对性的语言培养方法,来对宝宝的语言智能进行培养和开发。

1让宝宝爱上书

选择色彩鲜艳的、画有单个物体的厚纸画书。把宝宝抱坐在妈妈或爸爸的腿上,妈妈或爸爸要先激发宝宝看书的欲望:“宝宝要看书了!画书里的阿童木想宝宝了!”然后,大人边引导孩子看图画书里的图片和文字,边给他讲图画书里的故事,边引导宝宝一页一页地翻书。

2涂鸦

家长应该有意识的让孩子练习涂鸦,给他提供条件,这不仅可以锻炼宝宝的握笔能力,而且还能激发孩子“写”的兴趣。父母应参与宝宝的涂鸦活动,边启发,边引导。

3跟宝宝谈电视

因为电视节目只是单向的语言文字信息提供站,所以妈妈一定要在旁边指导,比如告诉宝宝:“电视上放的是《大风车》节目”;“电视上播放的是老虎,老虎在奔跑”;“电视上正在播放小朋友演唱《小螺号》”等。

4引导孩子读报纸

家长可以为小宝宝订一份儿童画报了,当然成人经常购买的晨报、晚报等等其他报纸也可以。大人看报纸时,把宝宝抱在腿上,引导宝宝翻看报纸,先看孩子最喜欢的版面。孩子问问题的话,请先暂停,等回答完问题以后,再继续念。引导孩子将他们喜欢的图或照片剪贴下来,配上文字以后可以当作学习语言文字的字卡备用。这样当父母看书看报时,宝宝也会很像样地拿起故事书,咿咿呀呀地自己讲故事。

5“听”世界

结合日常生活来做,不管孩子能不能懂,都要将孩子在生活中眼睛看到的东西,耳朵听到的声音,肌肤感到的冷、热等都说来给孩子听。另外,大人也可以经常给孩子讲一、两个书上的故事,让宝宝知道好听的故事是从书中来的,进而对书感兴趣,愿意听大人读书。

6欣赏文学作品

父母要准备好一些符合幼儿听的一些文学作品,如童话、寓言、诗歌、小说、散文等的录音带或CD播放给孩子听。开始时,家长可以抱着宝宝静静地倾听,也可以大人跟着录音带或CD轻轻地跟读,也鼓励孩子跟读,就算宝宝咿咿呀呀的说话也行。等孩子熟练一些后,家长就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孩子一边听录音磁带里的标准朗读,一边用手指划书上相应的字,使孩子的视觉、听觉、触角等逐渐谐调起来,达到使汉字的字音、字形、字义结合起来的目的。

成长提示

从1岁半到4岁是孩子学习口语的最佳时期,这个时期的孩子对语言学习有极高的热情,特别喜欢与成人说话,即使同样的话也喜欢听很多遍,不厌其烦。家长应该予以重视,抓住这个机会,多与小宝宝交流,并为孩子学习语言创造各种条件。

05认知能力的发育

认知能力就是对事物的认识能力、感知能力和思维能力等。孩子对一些图画中的画面有兴趣,这是有意注意的萌芽。

◆1岁宝宝认知的发育与锻炼

这个时候的孩子能准确地表示愤怒、害怕、嫉妒、焦急、同情等情感;能听懂大人一些简单的指令帮忙拿东西;可以玩简单的想象游戏,如轻拍或摇动玩具娃娃。家长应该想办法激发宝宝对事物的认知能力,培养宝宝愉快的情绪,对宝宝的心智发育很有益,为以后的生活、学习、认知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1生活模仿游戏。家长可以和宝宝一起玩如“哄布娃娃睡觉”、“我们来做饭”等生活模仿游戏。在玩的时候,父母要边玩边讲,教会宝宝理解事物之间的关系。要使宝宝对拿到手的东西能产生各种感觉。布娃娃是软的,塑料球是硬的,橡皮玩具有弹性,玩具汽车的车身表面光滑、车底凹凸不平。一种感觉和另一种感觉不同,各种不同的感觉越多,宝宝对周围世界的兴趣越浓。

2认识颜色。颜色是较抽象的概念,要给时间让宝宝慢慢理解,先认红色,如皮球,告诉宝宝这是红的,下次再问“红色”,他会毫不犹豫地指住皮球。再告诉他西红柿也是红的,孩子会睁大眼睛表示怀疑,这时可再取2~3个红色玩具放在一起,肯定地说“红色”。颜色要慢慢认,千万别着急。不要同时介绍两种颜色,否则更容易混淆。

3尝味道。把水果汁、菜汁等拿来给宝宝尝一尝,结果会发现宝宝喜欢尝甜的东西,这种游戏能刺激舌头上的味蕾,开发嗅觉、味觉与动作的联系。大人要注意一点,不要用酱油和盐水来尝试,因为宝宝的肾的排盐功能有限,盐会增加肾的负荷。这种游戏不能玩得太多,以免引起宝宝的反感。

4认识自然。用生活中的一些自然事件来引导宝宝认知。在下雨天、下雪天等,引导宝宝感知“雨”、“雪”,可以让他到窗户边儿接接雨水、雪花、并给宝宝看看相关的图片,讲讲下雨天、下雪天人们的变化等,也许宝宝对此概念不是很了解,但是,他会根据大人的引导,对雨、雪产生最初的印象。

5感知方位。培养宝宝认知上下、里外、前后方位意识。平常可以在如游戏时说:“球在箱子里”、“小车在箱子外面”等等,通过大人的反复诉说巩固来引导孩子。

成长提示

不要禁止宝宝吃玩具,宝宝吃玩具是早期学习的一种方式。有的家长怕宝宝啃咬玩具,就把玩具收起来,不让宝宝看见;怕宝宝抓东西吃,就整天抱在怀里,不让下地;一看见宝宝吃玩具,就立即夺过来。这样会使宝宝失去了自发学习和探索的机会,对宝宝是极为不利的。家长这时应注意不要给宝宝细小的玩具,防止宝宝将玩具吞咽,还有就是要经常给玩具消毒。

◆1岁半宝宝认知的发育与锻炼

这个时候的孩子能听懂许多话,会执行家长的指令,如“把帽子拿来”;会指出或说出要的东西;打开盒子,能在柜子里或橱里找东西;用手指或东西戳洞;会表示自己的情绪,有时好发脾气、扔东西;对陌生人表示新奇;对形象生动、色彩鲜艳的画书、玩具能引起注意,但注意力容易分散;有一定的记忆力,如能认出家中其他的人。

1认识图形

即便是年龄小、语言认知发展尚未完善的孩子,大人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把各种形状加入日常对话中。例如:圆形的球、方形的饼干等等。只要大人稍加注意,就可在潜移默化中,让孩子记住这些形状。

2认识色彩此阶段的宝宝已经可以认识几种颜

色了,所以根据孩子的这个特点,家长们可以有目的的帮助宝宝认识各种不同的颜色。

3拼图游戏

在稍厚一点的纸板上画一些图案或用现成的画片,如苹果、兔子、人的头像等,先切割成两半,让孩子把两半拼到一起,恢复原来图形。以后切割成三块、四块等,把碎块拼起来。

4找相同

准备2套完全相同的物品,每套3~4件,有孩子熟悉的,也有孩子不熟悉的。一套放在桌子上,一套放在袋子里。让孩子从袋子里摸出一个,把它和桌子上同样的物品放在一起,放对了给予肯定,放错了帮他纠正过来,并说明为什么错了。放完后和孩子一起说说各个物品的特点、用途等。

成长提示

可能这些游戏对于宝宝来说比较抽象,可是只要大人进行训练,宝宝是很有可能接受这些游戏,并从中学习到一些新概念的,所以大人如果有兴趣,以参考我们的方法创设一些游戏和宝宝玩。

◆ 2岁宝宝认知的发育

会按要求指出鼻子、眼睛、头发;叫出一些东西的名称;指出方向,如“在椅子上”;注意力集中时间很短;不断地从一处转移到另一处;探索他所遇到的每件事;有目的地说再见;受挫折时常常发脾气;对选择玩具有偏爱;模仿母亲做家务,如扫地;吃饭时走来走去;会依附安全的东西,如毯子;仍然自我注意;对常规的改变和所有的突然变迁表示反对。且这个时期孩子支配事物的能力大大增强了,也已经开始要用自己的行动去影响周围的环境了。他们喜欢探索新环境,发现新物品,模仿成人的动作如咳嗽,语调等,并喜欢追逐打闹,更喜欢到室外环境中活动。

成长提示

在2岁前孩子的认知能力主要表现在感知能力,这个时候家长应该有意识的培养宝宝的认知能力,让宝宝将事物的各个方面联系起来。例如孩子听到“汪汪汪”的小狗叫声,家长应该向孩子询问是什么在叫啊,宝宝这时也会主动的去寻找声源,当宝宝看到小狗的时候,家长应该告诉宝宝这个是小狗,并讲述一些关于小狗的知识给宝宝。在多次的协调活动中,宝宝对事物会更注意、了解,逐渐增加自己的认知能力。

06自我认知能力的发育

培养儿童的自我认知能力,不同于培养其他智能和能力,它需要父母多关注孩子内在心理活动和外在情绪表现,根据孩子自身的发展状况,引导孩子探索自己的内心世界。在这里,我们根据1~2岁孩子的发展特点,创设多种方法来培养宝宝的内省智能:

1认识五官

家长和宝宝对坐,先指着自己的眼睛说“眼睛”,然后把住孩子的小手指他的眼睛说“眼睛”。每天重复2~3次,持续一段时间的训练后,采用相同方法相继再训练“鼻子”、“耳朵”、“嘴”、“手”等各个部位。当孩子听到家长的“指令”后,便会指出相应部位,凡指对的,应当给予赞扬和鼓励。也可以抱着宝宝坐在镜子前面,引导宝宝找自己的五官:“宝宝,眼睛在哪里?耳朵在哪里?”鼓励宝宝指出来。也可以和宝宝一起数五官:“宝宝,数数有几只眼睛?”“有几张小嘴?”也可让宝宝指指、数数妈妈的五官:“宝宝,妈妈的嘴巴在哪里?”“数数妈妈有几只眼睛?”等等。

2认识性别

平常要明确告诉孩子,他/她是男孩/女孩。可以结合男孩和女孩不同的装饰打扮特点,来引导孩子区分男女性别。如:可以通过图片、电视,或是生活中男孩/女孩都是什么样子,来引导孩子区分男女。让孩子通过多看,多观察,多辨认男女的不同装饰来区分男女。

3学会自尊

平常生活中父母要尊重孩子,跟宝宝说话时,要蹲下来,看着宝宝的眼睛;学会倾听宝宝说话,不要随便武断地打断;误解了宝宝,要勇于向宝宝道歉,说“对不起”;对宝宝提出的问题,认真思考,认真回答。家长就是要把宝宝看成一个平等的对象来对待,让宝宝在与大人的交往中深切感受到自己是与爸爸妈妈一样的人,是平等的。

4学会自立

此阶段的宝宝自我意识增强,好多事他们都要求“自己来”,所以此期是培养孩子“自立”的最佳时机,大人可以这样做:为宝宝穿衣时,张开衣袖,让宝宝将手伸入袖子内,穿裤时,大人张开裤腿,让宝宝自己将腿伸入裤内。并让他学习将裤腰拉好。也可以通过游戏方法来训练宝宝:比如妈妈将宝宝衣服撑开,让宝宝手臂当“火车”,妈妈教宝宝穿衣服,可一只一只地穿,也可两只一起穿过袖子“隧道”,依此类推,和宝宝玩穿裤子的游戏。

成长提示

家长平时不要给孩子异性装扮。异性装扮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不良影响,很可能导致不正常的性别取向,所以这一点儿家长们一定要引起重视。

父母应该让宝宝在受到尊重的环境中成长,宝宝会感受到什么是尊重,也会要求自己受到尊重,自然而然自尊就建立起来了,希望被别人尊重的人自然会尊重别人。

07社交能力的发育

社交智能是我们生活、工作和社会交往当中最有用的能力,所以培养孩子的社交智能非常重要。在生活、游戏中有效的培养宝宝社交智能,可使孩子获得优秀的社交本领和能力,这一能力对孩子将来的生活、交往奠定良好的交际基础。在这里,我们根据此阶段宝宝所能接受的能力,创设了多种培养孩子社交智能的方法,供家长们参考。

◆刚满1岁的宝宝

宝宝还比较小的时候,家长要多注意用动作和语言引导宝宝,比如大人说“再见”,一边说一边让宝宝摆手,大人也边说“再见”边向他摆手,使宝宝把摆手的动作与“再见”的意思联系起来,逐渐懂得这个词的意思。还有拍手表示“欢迎”,点头表示“同意”等,训练宝宝按照家长的话做出相应动作,加深他对语言的理解。当然,让宝宝学习用动作表示语言的前提是他能听懂大人的话。

大人要耐心聆听宝宝的说话。刚开始说话的宝宝语言不清楚、片断化是正常的,有些时候还有语病。妈妈爸爸保持安静、专注的神色倾听宝宝的表达很要紧。安静的神色和饶有兴趣的表情能鼓励宝宝更有信心地把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表达清晰,并且宝宝会逐渐知道在别人面前表达自己时,倾听别人的话是必须的。

宝宝说话时,伴随着不同的情绪,会有各种肢体语言出现。要细心观察这些动作表现,如:扭动手指,表示宝宝说话时局促不安;身体紧贴着墙根,表示宝宝很害羞,话语没有表达完内心感受等等。在明白了宝宝的肢体语言后,适时地把自己的体贴传达给宝宝,这对于宝宝来说,在他学习沟通的“旅途”中又一次体会到了:无声的肢体语言也是和人交流的重要方式。

◆1岁半左右的宝宝

现在宝宝的行动能力可以使他无处不到了,大人要抓住这个时机,对宝宝进行社交智能培养。

宝宝会模仿父母、模仿周围的同龄小伙伴,所以在为人处事方面一定要为宝宝做好榜样,潜移默化中引导孩子。经常带孩子到公园,到小区的花园等地方,让宝宝跟别人玩耍,这样会促使宝宝学到很多社交知识。

此时的宝宝喜欢做一个小“助手”,并且也很乐意为你“效劳”,为你取一份报纸、搬一个凳子等等,家长应该多给孩子一些这样的服务机会,这样可以练习孩子的语言理解和记忆能力。当你给孩子交代“指示”,或孩子完成你交待的事情后,一定要礼貌的说“请”或“谢谢”,这时宝宝会体会到成功的喜欢,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礼貌交往的方式。

当冲突发生时,让孩子自己解决冲突。如果解决得好,家长可以对宝宝进行鼓励和表扬,如果解决得不好,家长再去帮忙也不迟。如果孩子被人欺负了,家长最好的做法是:找个舒适便于交流的位置和孩子呆在一起,让孩子顺畅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大人则认真倾听孩子表达自己的愤怒,帮助孩子找到正确的方法缓解他的愤怒。

08给宝宝定期做检查

正常情况应该给宝宝做定期的体格检查,1岁到3岁每半年一次;3岁以后每年检查一次。全面的体格检查应包括体格检查和发育评估,一般需要详细询问宝宝的进食、大小便、睡眠、户外活动、疾病等情况。

发育评估

评估内容包括孩子发育的粗动作、细动作、言语发育、社会适应及与人交往能力等方面。对孩子的智能发育做出评估,了解孩子的智能发育是否在正常水平。如果发现有问题,就要进一步通过神经心理测试对孩子的智能发育做全面的评价,对有智能发育迟缓和心理发育偏离的孩子可以及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进行早期的康复治疗计划。

体格检查

体重、身高、坐高、头围、胸围的测量及评价;婴儿前囟门的闭合情况、牙齿萌出或患龋齿的情况,眼、耳、淋巴结有无异常,以及胸部、腹部、外生殖器、四肢关节、骨骼、皮肤等全面检查。

应该系统了解宝宝各个年龄段的体格生长情况,通过定期的多次测量,不仅可以知道孩子目前的生长水平是否达到参考标准,还可以及时了解一段时期内,宝宝生长的动态变化,观察他的生长速度是否和参考标准相近,能及时发现生长异常,仔细寻找病因,使一些症状不明显的疾病得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成长提示

每一次的体格检查都应记录在宝宝健康手册上,父母应妥善保管好这本宝宝健康手册,它就象宝宝的健康护照,记录了宝宝成长的每一步。记住不管去何处就医,均应带上宝宝健康手册,以供医生系统了解孩子的生长发育进程。 另外,在宝宝定期体格检查时,还应从保健医生处询问科学育儿的知识,了解有关孩子喂养、护理、卫生保健和早期教育等方面的新理念,促使宝宝长得更健康。

Part 2宝宝的饮食营养

011岁宝宝的饮食特点

1岁左右的幼儿正处于断奶期,断奶期间的膳食安排原则上是保证足够的营养和从以奶为主的饮食过渡到成人膳食。

13~15个月的宝宝

随着孩子乳牙的陆续萌发,咀嚼消化的功能也比以前更成熟了,在喂养上比前段时间相比略有变化,由于小儿胃容量较小,因此进食应少量多次,每天分5次为宜。3顿正餐,在3餐中间上下各加一次点心。早餐要保证质量,午餐宜清淡些。

成长提示

家长给孩子的膳食安排尽量做到花色品种多样化,荤素搭配,粗细粮交替,保证每日能食入足量的蛋白质、脂肪、糖类以及维生素、矿物质等。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能使孩子保持较好的食欲,避免孩子挑食、偏食和吃过多的零食。

16~18个月的宝宝

1岁多的孩子,饮食正处于从乳类为主转到以粮食、蔬菜、肉类为主食的过程。随着孩子消化功能的不断完善,孩子食物的种类和烹饪方法将逐步过渡到与成人相同。1岁半的孩子还应注意选择营养丰富容易消化的食品,以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1岁半的孩子已经断奶,每天吃主餐饭,再加1~2顿点心。若晚上吃得早,睡前最好再给孩子吃些东西,如牛奶等。

成长提示

父母给孩子做的饭,饭要软些,菜要切碎煮烂,油煎的食品不易消化,孩子不宜多吃,吃鱼时要去刺,给孩子的东西一定要新鲜,瓜果要洗干净。孩子的碗、匙最好专用,用后洗净,每日消毒。要督促孩子吃饭前洗手,家长给孩子喂饭前也要洗手。

19~21个月的宝宝

现在,孩子不要用奶瓶喝水了,从1岁之后,孩子就开始学用碗、用匙、用杯子了,虽然有时会弄洒,但也必须学着去用。小孩儿对甜味特别敏感,喝惯了糖水的孩子,就不愿意喝白开水。但是糖水喝多了既会损坏牙齿,又会影响食欲。所以不要让孩子养成喝糖水的习惯。吃糖也要适量,一般每天不超过两块糖。

成长提示

对于已经形成只喝糖水习惯的宝宝,家长应该逐渐地降低糖水的浓度,慢慢纠正这种习惯。家长就会发现,糖吃得少了,孩子的食欲却增加了。

另外,有的家长图省事,让孩子继续用奶瓶,这对孩子各方面的发育都是不利的。

22~24个月的宝宝

有的孩子快2岁了,仍然只爱吃流质食物,不爱吃固体食物。2岁的孩子,牙齿快出齐了,咀嚼已经不成问题了,不喜欢吃固体食物主要是咀嚼习惯没有养成,家长应该想办法让孩子养成咀嚼的习惯,而不能任其吃流食。

成长提示

虽然两岁的宝宝咀嚼已经不成问题,但咀嚼功能仍然很弱,据我国婴幼儿营养专家研究,6岁时的咀嚼效率才达到成人的40%,10岁时达75%。因此,家长在制作幼儿膳食及各种肉、菜等时,均要切碎、炖烂才易于幼儿咀嚼。

02合理营养对孩子的重要性

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其特殊性就表现在他们正处于身体、大脑的发育期,所以充足、合理的营养对他们显得尤为重要。1~2岁的宝宝,身体和大脑的发育速度都比0~1岁时慢,但仍然很迅速。合理的营养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促进健康和生长发育,提高机体劳动能力、抵抗力和免疫力的基础。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都会导致孩子发育不正常的产生。

营养不良

许多科学家对不同国家儿童的智力发育与营养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营养不足会导致孩子的反应性、想象力、智力都不如营养良好的儿童。日本的科学家对6对1~3岁是双胞胎进行对比研究,给每对双胞胎中的一个改善蛋白质的质量,既补充了几种人体必需氨基酸,经过2~3年后,营养得到改善的孩子比没有补充氨基酸的孩子智力要高出10倍以上。营养不好的孩子对事物反应思维能力差,记忆力、语言表达能力也不强,这样自然影响孩子的生活和学习。

营养不良多见于婴幼儿期,目前所见营养不良多为婴幼儿期喂养方法不当或疾病因素所造成而且程度多较轻。造成营养不良的原因主要有:

1喂养不当

长期摄食不足,食物的质和量未能满足需要。

2饮食习惯

饮食不定时、偏食等。

3疾病因素

疾病影响食欲,妨碍食物的消化、吸收和利用,并增加机体的消耗。易引起营养不良的常见疾病有:迁延性婴儿腹泻、慢性肠炎或痢疾、各种酶缺乏所致的吸收不良综合征、肠寄生虫病、结核病、麻疹、反复呼吸道感染、慢性尿路感染等,某些消化道先天畸形(如唇裂、腭裂、先天性肥大性幽门狭窄或贲门松弛等)和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病均可致喂养困难:某些遗传性代谢障碍和免疫缺陷病也可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和利用。

成长提示

如果发现孩子营养不良,家长应及时采取措施,在医生的指导下给孩子制订合理的食谱,改善孩子的营养状况。

超级链接

在下面这个网站中,你会了解到“宝宝的营养补充误区”

http://baby.mxabc.com/yisui/yisui/200704/173060.shtml

营养过剩

根据营养学家和医学家的分析,营养过剩会对儿童造成四大危害。

1

导致儿童的体重超标。肥胖发生的年龄越小、肥胖病史越长,各种代谢障碍就越严重,成年后患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胆石症、痛风等疾病的危险性就越大。

2

性早熟可能与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过量摄入激素有关,而各种高能营养食品中一般都暗藏有促使儿童性早熟的激素。

3

营养过剩可能影响身高。高能食品中的激素可能会扰乱儿童自身的内分泌状态,在生理上就会导致儿童骨骺提前闭合,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最终身高。

4

导致儿童龋齿率的上升。儿童进食的多为高蛋白、高能量的黏糊状食物,营养物质在乳牙边积累,变成了龋齿的温床。

成长提示

家长们要注意的是,给孩子营养并不是只让孩子吃价格昂贵的山珍海味、鸡鸭鱼肉,而是根据现有的条件,用科学的方法,合理搭配和烹调食品,使婴幼儿不但吃得好,花钱不多,还能得到充足的营养,健康地成长。

03宝宝的偏食与挑食

挑食、偏食是现在孩子中常见的现象。孩子正处于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而人体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素又来源于各类食物,因此,如果孩子长期挑食、偏食就会造成营养的不平衡,而一旦营养素缺乏或营养过剩都会出现相应的疾病。所以,父母对于孩子的挑食与偏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孩子挑食或偏食并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父母一定要分析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预防与纠正。孩子挑食、偏食的原因是什么又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家长应该怎么应对孩子挑食、偏食呢?

1~3岁是饮食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而孩子的饮食行为主要是模仿父母,如果父母有挑食、偏食的习惯,孩子自然就容易形成同样不良的习惯。有时候,父母不经意之中说自己不喜欢吃肥肉或菠菜,孩子也就会对这些食物不感兴趣。

成长提示

父母必须以身作则,做到不挑食、不偏食,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如果父母这也不吃、那也不吃,孩子受其潜移默化的影响,也会出现同样的情况。

孩子的口味比较挑剔

如果父母不注意烹调的方法,不注意颜色的搭配和形状的多样化,或饮食比较单调,就很容易使孩子形成挑食、偏食的习惯。如有的父母天天给孩子吃“蒸蛋”,很少换花色品种,孩子自然不爱吃。

成长提示

家长要讲究烹调方法,注意合理搭配。给宝宝制作的食品看起来要美观,并且经常变换花样;食物的气味要诱人;最重要的是食物吃起来要可口。从视觉、嗅觉、味觉3方面都能引起孩子的食欲,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增进消化吸收功能。

曾经有过不愉快的经历

如果以前在不愉快的情境下被迫吃了某种食物,或者吃某种食物后肚子痛或生病,这都会令孩子对这种食物产生抗拒的心理。

成长提示

父母要尽力创造良好的就餐气氛,餐桌上切忌训斥和打骂孩子,强迫孩子吃某种食物。家长用强迫、惩罚、哄骗等消极的办法让孩子吃东西,不但不能解决问题,有时还会产生负面影响,所以父母必须要有耐心。

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

给孩子辅食时要注意科学、合理、全面地添加,使孩子对每种食物都要吃,并且要定时、定量,养成良好的习惯,为断奶打好基础。如果孩子每天吃饭都能定时、定量,时间一长,就会养成正常的饮食习惯。这样,一到吃饭的时间,孩子体内就会自动分泌消化液,产生饥饿感,吃饭时就会感到香甜了。

成长提示

注意养成孩子不吃零食的好习惯。如果孩子零食不离口,消化液不停地分泌,胃肠不停地蠕动而得不到休息,长此以往就会使消化功能紊乱,吃饭时,消化液就会供不应求,食物在胃里不能很好地被消化、吸收,孩子当然就没有食欲了。由于孩子没有食欲,必定不会好好吃饭,爱吃的吃得多,不爱吃的一口也不吃,渐渐地就会形成挑食、偏食的毛病。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孩子的挑食、偏食是由身体原因引起的。往往是感冒发热、缺铁性贫血或体内缺少铁、锌等元素导致孩子挑食、偏食。因此,父母应先带孩子去医院检查、诊治,排除由疾病引起的挑食、偏食。

04给宝宝吃水果的学问

水果的营养价值和蔬菜差不多,但水果可以生吃,营养素免受加工烹调的破坏。水果中的有机酸可以帮助消化,促进其他营养成分的吸收。桃、杏等水果含有较多的铁,山楂、鲜枣含大量的维生素C。水果固然好吃,营养丰富,但也并非多吃就好处多多,这里面还蕴藏着不少的学问呢!

1吃水果的最佳时间:正处于生长发育中的宝宝不适宜饭后马上就吃水果。这是因为,一些水果中有不少单糖物质,虽然说它们极易被小肠吸收,但若是堵在胃中,就很容易形成胃胀气,还可能引起便秘。所以在饱餐之后不要马上给宝宝吃水果。餐前也不是吃水果的最佳时间。宝宝的胃容量还比较小,如果在餐前食用,就会占据胃的空间,影响正餐的摄入。最佳吃水果的时间应该是饭后2个小时左右,这是因为食物进入胃后需要2个小时左右的消化时间,饭消化完了再吃水果才利于消化。

2水果要与宝宝体质相宜:妈妈要注意挑选与宝宝的体质、身体状况相宜的水果,这一点非常重要。比如,体质偏热容易便秘的宝宝,最好吃寒凉性水果,如梨、西瓜、香蕉、猕猴桃等,可以败火。而对于一些体重超标的宝宝,妈妈就必须控制水果的摄入量,或者挑选那些含糖较低的水果。

3水果不能代替蔬菜:因为水果的口感好,比起蔬菜孩子更乐于接受,因此,对一些不爱吃蔬菜的宝宝,妈妈常以水果代替。其实,用水果代替蔬菜的做法并不科学。水果与蔬菜营养差异很大,与蔬菜相比,水果中的无机盐和粗纤维含量较少,不能给肠肌提供足够的“动力”。不吃蔬菜的宝宝经常会有饱腹感、食欲下降,营养摄入不足势必影响身体发育。

4水果不能乱吃:水果可不是吃越多就越好,每天水果的品种不要太杂,每次吃水果的量也要有节制,一些水果中含糖量很高,吃多了不仅会造成宝宝食欲不振,还会影响孩子的消化功能,影响其他必需营养素的摄取。另外一些水果不能与其他食物一起食用。比如柿子与红薯、螃蟹一同吃,便会在胃内形成不能溶解的硬块儿。轻者造成宝宝便秘,严重的话这些硬块不能从体内排出,便会停留在胃里,致使宝宝胃部胀痛,呕吐及消化不良。

成长提示

可以把吃水果的时间安排在两餐之间,比如宝宝午睡醒来之后,吃一个苹果或者橘子。家长应该了解自己宝宝的体质和熟悉各种水果的特性、营养成分,尽量给宝宝吃与体质相适宜的水果。每天吃的水果不要超过三种,控制宝宝的水果摄入量。还要注意的是蔬菜、水果都不能偏废。

另外,要注意水果的清洗方法,吃水果前应将水果清洗干净,并在清水中浸泡30分钟或用淡盐水浸泡20分钟,再用流动水冲净后食用;水果能削皮的尽量剥去皮,有些水果在食用前要用毛刷刷干净,而不能因为图方便在水龙头下冲冲了事。

超级链接

在下面这个网站中,你会了解到“宝宝吃水果的小常识”

http://www.ci123.com/article.php/1265

05鼓励孩子多吃蔬菜

蔬菜是人的饮食中不可缺少的食物,是人体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主要来源,尤其是绿色蔬菜,含有较多的维生素、胡萝卜素和矿物质。这三种物质在儿童的生长发育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其中,维生素是保持机体健康、抵抗疾病所必不可少的,胡萝卜素在摄入体内后,可以转化为维生素A而被身体吸收。而蔬菜中的矿物质在摄入体内后则能产生碱性物质,用以中和体内因代谢而产生的酸,维持身体内的酸碱平衡。一些蔬菜中还含有较多的纤维素,可以促进肠的蠕动,保持大便通畅,对预防便秘和肠道疾病的发生有一定的作用。另外,有些蔬菜还具有其它食物不可替代的特殊的作用,如葱、姜、蒜、洋葱等都有杀菌防病的作用。

但如果孩子不愿意吃蔬菜怎么办呢?四招让你的宝宝爱上蔬菜。

把蔬菜变成零食

在家里放一些可爱的卡通小碗,里面有很多切成各种形状的可以生吃的蔬菜,这些小零食会很受孩子欢迎。把蔬菜变成零食是个让孩子多吃蔬菜的好办法,每天有计划地把黄瓜、胡萝卜、芹菜等可生吃的蔬菜切好,让孩子随时用手抓来吃,青脆的口感、香甜的滋味不但能满足孩子随时想咀嚼的快感,还可借此培养他们爱吃蔬菜的好习惯。

蔬菜做馅或和面

可将蔬菜剁碎后与肉和在一起做馅,包成饺子、包子或馅饼,让孩子不爱吃的蔬菜化为无形,轻松入肚。还可以把蔬菜捣成泥状和入面粉中,制成各式糕点,或加入味道香甜的酸奶,放入搅拌机里做成果蔬汁,这样保准孩子都抢着喝。每一餐最好多给孩子提供几种蔬菜,让他们觉得每一口都新鲜。做法上也可以换着花样来,炒、拌、入汤等都可以。

带着孩子去买菜

每次去超市或菜市场采购蔬菜的时候,最好带上孩子,让他们挑选自己喜欢的蔬菜。烹饪的时候还可以让他们帮忙,比如择菜、清洗等,这样不但能让孩子有参与感,觉得自己的意见受到尊重,还能培育他们协助家长做家务的好习惯。当自己亲自挑选的美味菜肴摆到餐桌上时,他们会很开心地把筷子伸到“我挑的”蔬菜盘中。

家长的榜样作用

有些孩子不爱吃蔬菜,主要的原因是因为他们的父母也不爱吃。研究人员曾用切薄片的红色彩椒,试验孩子吃蔬菜的情况,结果研究人员连哄带骗、威吓利诱,都比不上父母亲自吃一口蔬菜的效果好。即使有些蔬菜父母自己真的不爱吃,但为了孩子的健康也要强迫自己吃,而且千万不要让孩子知道你不爱吃这种菜。当孩子勇于尝试新的蔬菜,或把原本不喜欢的菜吃完了,别忘了给点掌声,鼓励他们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06给宝宝的大脑补充营养

0~6岁是孩子脑细胞、脑结构、脑功能发展成长的高峰期。这个时期儿童大脑的重量继续增加,神经纤维继续增长,分枝加多,长度加长,到6~7岁时脑重量才基本接近成人,大脑各叶的分化也渐趋成熟。可见,这一时期是孩子智力快速发育的阶段,可塑性较大。脑功能优劣的因素除了与遗传、环境和教育等条件相关,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营养的摄取。

饮食原则:为宝宝准备健脑食物应坚持以下4个原则

1食物应适宜孩子的消化吸收

2营养一定要均衡,不偏食,品种要多样化

3宜粗不宜细,粗粮如玉米、小米、麦片、燕麦对大脑的发育都有帮助,而粗纤维食品则有益于肠胃功能。

4均衡的营养则包括很多,如: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还有父母易忽视而今天最为重要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在下面这个网站中,你会了解到“促进宝宝大脑发育的菜单”

http://www.ci123.com/article.php/1823

健脑饮食

蛋黄在孩子的益智食物中必不可少,蛋黄含蛋黄素等脑细胞所必需的营养成分,能给大脑带来活力;动物的瘦肉、内脏和脑等可以提供蛋白质及人体需要的脂肪酸、脑磷脂等,对健脑有利;豆类、粮食类可以提供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以及大脑活动需要的葡萄糖;粗粮、蔬菜、水果可以提供矿物质与各种维生素,其中尤其是维生素A和B族维生素,是脑力活动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核桃、杏仁等坚果类食物,可以提供脑磷脂、胆固醇,还有丰富的植物蛋白,这些对提高大脑思维、记忆和智力活动有益。

要特别强调的是,多吃鱼对儿童大脑的发育有很大好处。科学家通过近20年的研究,认为鱼体中含有高度不饱和脂肪酸DHA(二十二碳六烯酸),是人类不可缺少的必需脂肪酸之一。DHA有增强记忆能力的作用,普遍存在于各种鱼中,猪油、牛油中一点也没有。

影响智力发育的食品

如果在宝宝的饮食中出现以下4类食品,就会严重影响孩子大脑发育的。 1含铅食品。铅是细胞的一大“杀手”,当血铅浓度达到15微克/100毫升时,就会引起儿童发育迟缓和智力减退,而且年龄越小,神经受损越重。含铅食品主要有爆米花、皮蛋、缸装食品或饮料等。 2含铝食品。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人体每天摄铝量不应超过1毫克/升克体重。但是天天吃油条、粉丝、凉粉、油饼等就会造成铝摄入过多,从而影响脑细胞功能,导致记忆力下降,思维能力迟钝,常用铝锅、铝壶的家庭应注意。 3含过氧脂质的食品。过氧脂质对人体有害,有胃肠内会破坏食物中的维生素,阻碍和干扰人体吸收蛋白质,还可使人体内某些代谢酶系统遭受操作,促使大脑早衰或痴呆。含过氧脂质较多的食品主要有油温达200℃以上的煎炸食品,炸过食物的油很快氧化哈喇并产生过氧脂质,长期曝晾的食物里的脂肪酸哈喇也会产生过氧脂质。

4含食盐、糖精过多的食品。儿童生理需盐量为每天4克以下,吃过咸的食物,孩子不仅会引起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症,还会损伤动脉血管,影响脑组织的血液供应,使脑细菌长期处于缺血,缺氧状态而智力迟钝,记忆力下降,甚至过早老化。糖精,是以苯酐为原料加工合成,仅成甜味,无任何营养价值,用量应限制,否则会损害脑、肝等组织。

成长提示

家长一定要充分利用大自然给予人类的各种健脑食品,少给孩子吃在非自然条件下栽培与饲养的动植物,所食用的东西一定要清洗干净。另外,少吃有损孩子大脑发育的食物,有意识地避免孩子食用如过咸的食物,含味精过多的食物,含过氧化脂质的食物,含铝、铅的食物。

07宝宝补钙有讲究

钙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矿物质,其中99%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构成人体的支架,其余1%存在于体液及软组织中。钙对于人体骨骼的发育、细胞的生长和增生、脑的发育、心脏的正常搏动、维持血管的正常通透性、帮助血液凝结、多种酶的激活等方面均有重要作用。

宝宝缺钙

饮食单调,钙元素或者有助于钙吸收的营养素的摄入量过少;户外运动少,缺少日照是导致宝宝缺钙主要因素。宝宝缺乏钙质会导致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