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里短说——庄子的大智慧(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4 09:30:19

点击下载

作者:孙朦

出版社:海潮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家长里短说——庄子的大智慧

家长里短说——庄子的大智慧试读:

前言

庄子,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其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还是皈依于老子的哲学。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

老庄哲学,是在中国的哲学思想中唯一能与儒家和后来的佛家学说分庭抗礼的古代最伟大的学说。它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占有的地位绝不低于儒家和佛家。

庄子是一个极具智慧的人,他一生著书十余万言,《庄子》亦被称为《南华真经》。其文章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对后世文学有很大影响。这部文献堪称中国古代典籍中的瑰宝。

庄子生活在战国时期,与梁惠王、齐宣王同一时期,约比孟轲的年龄略小,曾做过漆园小吏,生活很穷困,却不接受楚威王的重金聘请,在道德上是一位非常廉洁、正直,有相当棱角和锋芒的人。

庄子一生淡泊名利,主张修身养性、清静无为。在精神上,庄子崇尚逍遥自在;在形体上,他也试图达到一种不需要依赖外力而能成就的一种逍遥自在境界;庄子是主张宇宙中的万事万物都具有平等的性质,人融入于万物之中,从而与宇宙相终始;庄子提倡护养生命的主宰亦即人的精神是要顺从自然的法则,要安时而处顺;庄子要求重视内在德性的修养,德性充足,生命自然会流露出一种自足的精神的力量。

庄子的文章,想象力很强,文笔变化多端,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并采用寓言故事形式,富有幽默讽刺的意味,对后世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鲁迅先生曾说:“其文汪洋捭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庄子》中的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等,《养生主》中的“庖丁解牛”尤为后世传诵。

家长里短说庄子的大智慧,就是将庄子的智慧进一步大众化、通俗化,让其脱离传统文化的壁垒,脱离教条式的机械说教,从而更好更有效地服务于大众,发挥其对生活的指导意义和价值。

本书主要通过《庄子》中言语片段的引用、阐述、诠释、点评来论说庄子的智慧,将庄子的智慧之光一一领略,消化吸收,为我所用。最终,相信“老庄哲学”的智慧之师——庄子,定会让我们普通人的生活也变得更加智慧起来。庄子生平

庄子,名周,字子休(一说子沐),生卒年代至今尚无定论。多数人认为大约于公元前369年出生于战国中期的宋国蒙地(今河南商丘县东北,一说今安徽蒙城县)。

庄子有着一定的贵族身世,他的祖辈们原在楚地为官。“战国七雄”时期,楚国通过吴起变法日渐强盛起来,但后期由于楚悼王逝世,吴起失去王权庇护,原先在变法中利益受到损害的达官贵人联合起来作乱,攻打王宫,追杀吴起。最后,吴起抱住悼王的尸体被乱箭射死。不过,那些参与作乱的显贵们也没有得到善终,他们因射杀吴起而犯了伤害王尸的“夷宗”大罪,继位的楚肃王因此而诛灭“七十余家”。庄子的父祖辈就是在这时为避“夷宗”之祸而越境迁居宋国蒙地的。

一个养尊处优的贵族家庭陡然沦落为普通平民,流亡异地,自食其力,必然是一个相当难以适应的艰难过程。由此可以想见,庄子的幼年时代是生活在一种动荡、忧患的环境气氛之中的。不过,对于天资聪颖的庄周来说,这种不堪回首的幼年生活经历,也顺理成章地造就了他那善于思考的内敛性格。

幼小的庄周经历了世事的变迁,很小就学会了思考很多问题,由于其家庭成员有着极高的文化素养,他在耳濡目染中也读了许多书。这是庄子成为思想家,成为一个反传统、反异化、非理性,重内在精神修养的思想家的最根本性的原因。

庄子早在7岁时便开始读书,18岁时拜长桑公子为师,学习《道德经》。及至公元前340年,秦伐魏,魏都济阳城(今东明境内),任命宋人惠施为相,魏占宋地,庄子为吏漆园。这个工作简单地说就是掌管漆事,即负责所有与油漆相关的事情。家业颓败至此,庄子只好安于这种手工业,以谋求生计。

庄子是一个心灵手巧的人,他可以织出非常精细的草鞋,可以做出当时堪称一流的漆器,并对木工、陶工、屠宰、洗染等几乎所有的手工业都十分精通。司马迁记载:“周尝为蒙漆园吏”,这也证明了庄子曾因技艺的精湛,做过一任管理漆器作坊的小官吏。

由于庄子的勤奋和用心,他在手工业劳动的实践过程中,对各种工具的属性都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和体验,并通过这种体验进入了“直观体道”、“道不可言”的精神修养境界和哲学境界。

这种悉心于技艺的经验体会,也成了庄子哲学思想逻辑展开的不竭源泉。他管理漆器作坊的时间并不太长。即使担任漆园吏期间,庄子的生活也十分贫困。据《庄子》书中的描写,他住在穷街陋巷,靠打草鞋维持生活,饿得面黄肌瘦;他身穿打着补丁的衣服,鞋子磨出了洞,用绳子绑在脚上;他曾因家贫向监河侯借粮,见魏王时也穿得十分破烂,这可能是有意衬托出内在的清高,彰显一种关于忍受贫穷的理论,但终庄子一生,他在清贫中过着一种恬淡寡欲的生活却是毫无疑问的。

庄子担任漆园吏这段时间,是他近距离了解专制制度运作方式及其悖道本质的重要经历。不过,公元前338年,也就在庄子32岁时,宋君剔成之弟也就是后来的宋康王,逐兄篡位,开始实行长达52年的残暴统治。庄子见此,不久便弃职而去。

关于庄子弃漆园吏,《庄子·外篇·山木》载有这样一段轶事:有一天庄子在雕陵的栗园里游玩,看见一只异鹊从南方飞来,翼展七尺,眼大一寸,翅膀扫过庄周额头,栖息在栗树林里。

庄子说:“这是什么鸟啊?翅膀很长却不能飞远,眼睛很大却视力不佳。”提起衣角快步跟过去,手持弹弓留意其举动。看见一只蝉,正躲在树叶下纳凉而忘了真身。一头螳螂在树叶遮蔽下正伺机捕蝉,由于将有所得而忘了真形。而那只异鹊正准备捕杀螳螂,因为将获其利而忘了真性。

庄子惊叹说:“唉!万物原本互相牵累,每一物类都会招致更强物类的捕杀。”于是扔掉弹弓转身就跑,结果招来了怀疑庄子偷摘栗子的守园人的追赶斥骂。

庄子回到家里,三天心情不好。弟子蔺且问:“夫子为何这几天心情很不好?”

庄子说:“我只知守护肉身,反而忘了真身。我习惯了在浊水中认知肉身,在清泉中看到真身反而感到迷惑。况且我早已听老师说过:‘沉溺俗世之中,就会盲从俗世命令。’如今我在雕陵游玩就忘了真身,那只异鹊的翅膀扫过我的额头令我惊醒。我在栗林里游玩又忘了真性,栗林守园人怀疑我偷窃而侮辱了我,因此我心情不好。”

由此可以看出,庄子不愿再依附于专制庙堂。他在《人间世》中写道:“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这显然与他曾供职漆园有关。因不愿像漆树那样听任宰割,庄子遂弃漆园之职。

庄子辞去漆园吏后,安贫乐道,滑稽放言;寓言讽世,痛诋专制。从庄门弟子后学在“外杂篇”中记录的庄子言论来看,庄子撰“内七篇”时尽管极其慎言,但生活中却极其敢言。《杂篇·列御寇》记录了庄子对宋康王的评论。

有人游说宋康王,得到十乘马车的赏赐,以此向庄子炫耀。庄子说:“河边有人家贫,靠编织苇席为生。儿子潜入深潭,采得千金宝珠。其父对儿子说:‘拿石头把珍珠砸了。那千金宝珠,必定是在九重深渊,而且含在黑龙嘴里。你能采到宝珠,必定恰逢黑龙打瞌睡。假使黑龙醒着,你怎能侥幸得手?’如今宋国的水深火热,不是九重深渊可比;宋王的凶猛暴虐,也非黑龙可比。你能得到车子,必定恰逢宋王打瞌睡。假使宋王醒着,你就粉身碎骨了。”

庄子对专制制度采取强硬不合作态度,既不出仕母邦,也不游仕异国。同时对取富贵于母邦专制君主或异国专制君主者,都予以猛烈批判和无畏嘲笑。庄子认为,无论母邦、异国,当时的整个天下都是专制制度,既不能为专制君王服务,更不能对专制制度屈服。

公元前322年,庄子48岁,隐住南华,这年为宋偃王十一年,东败齐,取五城;南败楚,取地三百里;西败魏,漆园复归宋。

公元前317年,庄子53岁。当时,宋国有个叫曹商的人,宋康王派他出使秦国。他去时,从宋康王这里得到几乘马车。到秦国后博得了秦王欢心,加赐他一百乘马车。返回宋国后,曹商见到庄子,大肆炫耀。庄子讽骂曹商。

公元前312年,庄子58岁,秦大败楚,庄子授徒。公元前299年,庄子71岁,秦伐楚,屈原投江,庄子写《人间世》。公元前298年,庄子72岁,赵平原君有辩士公孙龙与孔子玄孙孔穿争辩“坚白异同”,庄子《天下篇》问世。

公元前286年,齐湣王灭宋。宋康王出奔魏,卒于魏国。庄子于宋灭之年去世,寿84岁。

从容淡定,宠辱不惊

【原文】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徵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译文】

因此,那些能力足以胜任一个官职,品行合乎一乡人齐期望,道德能使国君感到满意,能力足以取信一国百姓的人,他们看待自己也像是这样。而宋荣子却讥笑他们。世上的人们都赞誉他,他不会因此越发努力,世上的人们都非难他,他也不会因此而更加沮丧。他清楚地划定自身与物外的区别,辨别荣誉与耻辱的界限,这已经是一种很难得的超脱境界了。【庄子的大智慧】本段文字出自《庄子·逍遥游》篇。逍遥,顾名思义,就是悠然自得、安闲自在的意思。这段文字充分体现了“逍遥游”的真义。即在荣辱得失面前,要表现得从容淡定,就像众所周知的那句名言一样,“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辩乎荣辱之境。”他对于人世间什么叫做真正的荣耀,什么叫做真正的耻辱,认识得很透彻。自己遭到了耻辱,绝不因为现实社会的影响而有所改变。生活中财富多了当然很显耀,失意了谁都看不起,他一概不管,因为这个现象与他本身独立的人格不相干,所以他能辨别得很清楚。“斯已矣。”这些人了不起啊。由此可见,庄子对这种人是非常佩服的。孔子曾对“潜龙勿用”作出过这样的解释,“确乎其不可拔,潜龙也。”就是要有特立独行的修养,不受任何时代、环境所影响。可见,儒家和道家思想是同一个道理。只是孔子此言温性敦厚,方正朴实。庄子则笔法华丽飘逸,汪洋恣意,显得更优美洒脱。【庄子大智慧的解读】

在每个人的人生经历中,不可能都是“万事如意”、“心想事成”,时常与“事与愿违”、“逆水行舟”相伴。关键是要认识自己,相信自己,脚踏实地走好自己的路,保持一颗平常心,保持一颗从容淡定的心。

从容淡定是一种心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得意时,不必彻夜狂欢;失落时,更无需寻死觅活的悲伤。面对别人的夸赞和外来的诱惑,能保持清醒的头脑,付诸一笑;面对朋友的背弃,希望的破灭也不会有过多的痛苦,淡淡的。不会为打翻的牛奶而永远哭泣。

从容淡定是一种宽容的美德。理解别人的做法;原谅别人无心的过错;尊重他人的选择。不会为一点点的不快耿耿于怀。事物的存在,必有他存在的理由,事物的消亡更有它消亡的道理。没有了尖酸刻薄,没有了斤斤计较,更不会自寻烦恼。宽容一切,善待自己,善待他人。用自己的达观豁达和宽容,取得别人认同的快乐。

从容淡定是一种理智。能在喧哗的人群中保持清醒的头脑,清楚地认识自己,客观地评价他人。君子之交淡如水。睿智的人,才知道平淡才是真的道理。正所谓“过犹不及”。物极必反,只有放下浮躁,才能取得心的平和。所以,淡定从容是一种智慧的沉淀,是一种经历的累积。是为人的最高境界。

人生在世,要想面对世事时做到从容淡定,最关键的就是要做到宠辱不惊。

宠辱不惊,是一门人生艺术,更是一种处世智慧。宠辱不惊是一种心灵的状态,更是一种命运。

北宋著名的政治家——范仲淹是“庆历新政”的代表人物。正因为他谨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生宗旨,所以当他被谪居邓州时,能从容处之,做到“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从范老夫子的这句话里,不难窥见一种自尊自强的人格魅力,一种淡泊名利的洒脱和机智。

日本一直传颂着这样一则动人的故事:

多年以前,一个妙龄少女来到东京酒店当服务生。这是她的第一份工作,她将从这里迈出人生的第一步。为此她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干,干出成绩来!

可她万万没有想到,上司安排她这个漂亮姑娘去洗厕所!

对于洗厕所这样的工作,除非万不得已,一般人都不会主动承受,更何况一个细皮嫩肉、喜爱洁净的少女呢?她能干得了吗?

一开始,她虽然不停地暗下决心,鼓足勇气去尝试,去适应,但是,真正用自己白皙的小手拿着抹布伸进马桶里时,视觉和嗅觉上的反应还是侵袭而来,让她感到恶心,胃里立即翻江倒海,想呕吐又吐不出来,实在太难受了!而老板对工作质量的要求是:必须把马桶抹洗得光洁如新!

她当然明白光洁如新是什么含义,也知道这样高标准的质量要求对自己意味着什么。她为此而痛苦,陷入了困惑与苦恼之中。她也想过退却,想过辞职另谋职业,但是她又不忍心自己人生面临的第一课就以失败告终。她认为那是非常丢人的事情,她真的不甘心就这样败下阵来。她想起了自己曾经下过的决心:人生第一步一定要走好!可是,即使她憋足了勇气要干好工作,还是适应不了这样的工作环境。

就在这时,一位令她感动的同一单位的前辈出现在她面前,帮她摆脱了苦恼和困惑。他并没有对她反复说教,而是亲自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为她树立工作的榜样。

首先,他非常愉快地帮她进行工作示范,一遍一遍地抹洗着马桶,直到抹得光洁如新。然后非常得意地去欣赏自己的工作成果。接下来,他从马桶里舀了一杯水,一饮而尽喝了下去,竟然毫不勉强。

这让她非常感动,他不用多少语言就告诉了她一个极为朴实的道理:光洁如新的要点在于新,新的东西就一点儿也不脏,新的容器里的水是完全可以饮用的;反过来,只有马桶里边的水达到了可以喝的程度,才算是把马桶抹得光洁如新了。而这一点已经被证明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就这样,这个日本小姑娘从前辈的关怀、鼓励中获得了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她激动得不能自持,从身体到灵魂都震颤不已。她从目瞪口呆到热泪盈眶,从如梦初醒到恍然大悟,从痛下决心到付诸行动:就算今后一辈子洗厕所,也做一名全日本最出色的洗厕所人。

她开始振奋精神,全心全意地投入到洗厕所的工作中。她的工作从来没有老板在身边监督,但她始终以前辈做榜样,使工作质量达到前辈的水平。当然,她也多次喝下自己清洗过的马桶的水,既是检验自己的工作质量,也是检验自己的自信心。

正是这种对工作全身心投入,宠辱不惊的敬业精神,使她迈好了人生的第一步。有了这种精神,她可以克服工作中所有的困难,从此踏上了成功之路,开始了她人生不断从成功走向辉煌的历程。几十年的光阴很快就过去了,后来她成为日本政府内阁的主要官员——邮政大臣,她的名字叫野田圣子。

有人说,是上帝偏爱她,让她洗厕所。这话其实不完全对。野田圣子真正的成功来自于她坚定不移的人生信念。她之所以拥有成功的人生,成为一个幸运的成功者,或者说成功的幸运者,就在于她对于工作的坚定信念:就算是一辈子洗厕所,也要做全日本最出色的人。

这也印证了我国古代孟子的一段名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由茧化蝶需要痛苦的蜕变,要获得成功也需要必要的磨炼。

从这个故事不难看出,宠辱不惊,无疑是一种大智大慧、大觉大悟的心境,有了这种心境,人就能够从容淡定地面对世事,在人生的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行。

总之,为人处世,始终要保持一份从容淡定的心态。对任何事都应该拿得起,放得下,想得开。每临荣辱有静气,淡定从容,达到了这种境界,无论面临着何种境况,我们的人生都会气象万千,生机勃发。智慧之光勇者从容,智者淡定。成熟饱满的谷子总是低着头,越是真正有内涵和能力的人,越是低调、沉着、淡定从容。我们需要学会淡定从容地面对这个世界,学会淡定从容地生活,用知足淡定从容的心去面对一切得失。淡定从容,是宁静致远;淡定从容,更是一种心灵的外延,一种境界的升华。

沽名钓誉,不可取也

【原文】

尧让天下于许由,曰:“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于光也,不亦难乎?时雨降矣,而犹浸灌;其于泽也,不亦劳乎?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犹尸之;吾自视缺然,请致天下。”

许由曰:“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犹代子,吾将为名乎?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宾乎?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归休乎君,予无所用天下为!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译文】

尧打算把天下让给许由,说:“太阳和月亮都已升起来了,可是小小的炬火还在燃烧不熄;它要跟太阳和月亮的光亮相比,不是很难吗?季雨及时降落了,可是还在不停地浇水灌地;如此费力的人工灌溉对于整个大地的润泽,不显得徒劳吗?先生如能居于国君之位天下一定会获得大治,可是我还空居其位;我自己越看越觉得能力不够,请允许我把天下交给你。”

许由回答说:“你治理天下,天下已经获得了大治,而我却还要去替代你,我将为了名声吗?‘名’是‘实’所派生出来的次要东西,我将去追求这次要的东西吗?鹪鹩在森林中筑巢,不过占用一棵树枝;鼹鼠到大河边饮水,不过喝满肚子。你还是打消念头回去吧,天下对于我来说没有什么用处啊!厨师即使不下厨,祭祀主持人也不会越俎代庖的!”【庄子的大智慧】这是《庄子·逍遥游》中关于尧让天下,许由不受的故事。许由是颍川阳城人,是尧帝的老师。作为君王的尧,让天下让的不能说不够诚恳,他把许由比作太阳和月亮,而把自己比作小小的炬火;他把许由比作天上的及时雨,而把自己比作徒劳抗旱的人。他心甘情愿地让贤于许由。尧让天下让的诚恳,直接,许由拒绝接管天下拒绝的坦率、干脆!许由说,你尧这个天下治理得不错。就是说天下在你尧的治理下,已经是大治了。那我取代你来做这个天子的话,这样不是只是为了天子这个“名”吗?然后许由又说:“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宾乎?”这里说“名”为“宾”,那什么是“实”呢?在这里,“天下已治”就是“实”。这个实际上就是老子所说的“功成,名遂”。也就是功一成,天下一得到治理,那自然就有名声了。所以说,“名者,实之宾也。”然后“吾将为宾乎”,这是点题,说明“圣者无名”。【庄子大智慧的解读】《管子·法法》中说:“钓名之人,无贤士焉。”沽名钓誉,指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名誉,也喻指过于追求虚名。

人都想飞黄腾达,名垂青史,出人头地,事实上名利之争往往会使人陷入到苦恼的泥潭之中,越陷越深,苦苦挣扎,筋疲力尽,到最后名利又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即浪费了宝贵的精力,又失去了人生的快乐,正所谓得不偿失。

春秋战国时期,晏子相齐。当时的君王是齐景公,他已是晏子辅佐的第三个君王了。此时的晏子经过多年的官场摸爬滚打,在齐国的地位是相当地巩固。

当时齐国有三位著名的勇士: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他们人人武艺高强,勇气盖世,为国家立下了赫赫功劳。这三人意气相投,结为异姓兄弟,彼此互壮声势。由于自恃武艺高,功劳大,他们非常骄横,不把别的官员放在眼里,甚至对晏子也不够尊敬。

晏子是看在眼里,忧在心里。这些莽夫如果势力越来越大可不是好事啊,他们可不讲究什么礼仪伦法,将来出什么祸患就不好了。晏子向齐景公表明他的忧虑,齐景公让他全权处理。

这天,晏子准备停当后,由齐景公宣来三位猛将,说要赏赐他们。

三人听说国君有赏,当然兴冲冲地前来。到了殿前,却看见案上有一个华丽的金盘,盘子里是两个娇艳欲滴的大桃子,一阵芳香扑鼻而来。三个勇士顿时流下了口水。晏子不慌不忙地对他们说:“三位都是国家栋梁,这宫廷后院新引进了一棵优良桃树,国君要请你们品尝这一次结的桃子。可是现在熟透的只有两个,就请将军们根据自己的功劳来分这两个桃子吧。”晏子露出一副很为难的样子。

三将中,公孙接是个急性子,抢先发言了:“想当年我曾在密林捕杀野猪,也曾在山中搏杀猛虎,密林的树木和山间的风声都铭记着我的勇猛,我还得不到一个桃子吗?”说完他上前大大方方取了一个桃子。

田开疆也不甘示弱,第二个表白:“真的勇士,能够击溃来犯的强敌。我老田曾两次领兵作战,在纷飞的战火中击败敌军,捍卫齐国的尊严,守护齐国的人民,这样子还不配享受一个桃子吗?”他自信地上前取过第二个桃子。

古冶子因为不好意思太争先,客气了一下,不料一眨眼桃子就没了,怒火顿时燃烧他的脸庞,“你们杀过虎,杀过人,够勇猛了。可是要知道俺当年守护国君渡黄河,途中河水里突然冒出一只大鳖,一口咬住国君的马车,拖入河水中,别人都吓蒙了,唯独俺为了让国君安心,跃入水中,与这个庞大的鳖怪缠斗。为了追杀它,我游出9里之遥,一番激战要了它的狗命。最后我浮出水面,一手握着割下来的鳖头,一手拉着国君的坐骑,当时大船上的人都吓呆了,没人以为我会活着回来。像我这样,是勇敢不如你们,还是功劳不如你们呢?可是桃子却没了!”““哐啷”一声,他拔出自己的宝剑,剑锋闪着凛凛的寒光。

前两人听后,不由得满脸羞愧,“论勇猛,古冶子在水中搏杀半日之久,我们赶不上;论功劳,古冶子护卫国君的安全,我们也不如。可是我们却把桃子先抢夺下来,让真正大功的人一无所有,这是品行的问题啊,暴露了我的贪婪、无耻。”两个自视甚高的人物,看重自己的荣誉,比生命还重要。此时自觉做了无耻的事,便羞愧难当,于是立刻拔剑自刎!两股鲜血,瞬间便染红了齐国的宫殿。

古冶子看到地上的两具尸体,大惊之余,也开始痛悔:“我们本是朋友,可是一会的功夫,他们死了,我还活着,这就是不仁;我用话语来吹捧自己,羞辱朋友,这是无义;觉得自己做了错事,感到悔恨,却又不敢去死,这是无勇。我这样一个三无的人,还有脸面活在世上吗?”于是他也自刎而死。

区区两个桃子,顷刻间让三位猛将都倒在血泊之中,齐景公也有些伤怀。他下令将他们葬在一起。

晏子“二桃灭三士”,历来为人们津津乐道,在我们惊叹于晏子的智慧与谋略之时,我们是否也该反思:才能卓越,建功颇多的三位壮士为何于千军万马中未亡,却为二桃而死?沉思之,不难懂得:是一个个耀眼的虚名和那颗追逐虚名的心,“谋杀”了这三位勇士。

不图虚名,对于凭自己的努力有声势和权位的人来说尤为重要。孙中山先生说:“要立志做大事,不要做大官”。

不图虚名的人,才能做到在恭维面前心静如水,摆脱自恃骄傲的桎梏。真正做的对赞美之词,不洋洋自得,对批评之声不怒发冲冠。诚实做人,规矩做事。

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一生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由此,各种荣誉、称号和职位也纷至沓来。然而,季羡林先生对这些总是不以为然。其中的典型代表就是季老的“三辞”。

一辞“国学大师”

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一天,季老和北大的其他几位教授被安排在主席台上向同学们谈国学。会后,一位资深记者是北大校友,在报上写了一篇长文《国学热悄悄在燕园兴起》。自此,季老和其他教授一同被称为“国学大师”。对于这样一个荣誉称号,季老却说:“他们三位的国学基础都比我强得多。他们对这一顶桂冠的想法如何,我不清楚。我自己被戴上了这一顶桂冠,却是浑身起鸡皮疙瘩。”

季老说“说到国学基础,我从小学起就读经书、古文、诗词。对一些重要的经典著作有所涉猎。但是我对哪一部古典,哪一个作家都没有下过死功夫,因为我从来没想成为一个国学家。后来专治其他的学术,浸淫其中,乐不可支。除了尚能背诵几百首诗词和几十篇古文外;除了尚能在最大的宏观上谈一些与国学有关的自谓是大而有当的问题比如天人合一外,自己的国学知识并没有增加。环顾左右,朋友中国学基础胜于自己者,大有人在。在这样的情况下,我竟独占“国学大师”的尊号,岂不折杀老身(借用京剧女角词)!我连‘国学小师’都不够,遑论‘大师’!”

最后,季老说道,“为此,我在这里昭告天下:请从我头顶上把‘国学大师’的桂冠摘下来。”

二辞“学界泰斗”

虽然季老在教育界和人文社会科学界取得了极大的成就,但当别人称他为“泰斗”时,他还是不敢自居,一再推脱。

他说:“我一生做教书匠,爬格子。在国外教书10年,在国内57年。人们常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特别是在过去几十年中,天天运动,花样翻新,总的目的就是让你不得安闲,神经时时刻刻都处在万分紧张的情况中。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一直担任行政工作,想要做出什么成绩,岂不戛戛乎难矣哉!我这个‘泰斗’从哪里讲起呢?”

至于人文社会科学方面,他又说:“在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中,说我做出了极大的成绩,那不是事实。说我一点成绩都没有,那也不符合实际情况。这样的人,滔滔者天下皆是也。但是,现在却偏偏把我‘打’成泰斗。我这个泰斗又从哪里讲起呢?”

最后,季老又说道:“我在这里昭告天下:请从我头顶上把‘学界(术)泰斗’的桂冠摘下来。”

三辞“国宝”

季老继承了绝学,繁荣发展了祖国的科学文化事业,很多人称他为“国宝”。对此,季老也是避犹不及。

季老说:“在中国,一提到‘国宝’,人们一定会立刻想到人见人爱憨态可掬的大熊猫。这种动物数量极少,而且只有中国有,称之为‘国宝’,它是当之无愧的。可是,大约在十来年前,在一次会议上,北京市的一位领导突然称我为‘国宝’,我极为惊愕。到了今天,我所到之处,‘国宝’之声洋洋乎盈耳矣。我实在是大惑不解。当然,‘国宝’这一顶桂冠并没有为我一人所垄断。其他几位书画名家也有此称号。我浮想联翩,想探寻一下起名的来源。是不是因为中国只有一个季羡林,所以他就成为‘宝’。但是,中国的赵一钱二孙三李四等等,也都只有一个,难道中国能有13亿‘国宝’吗?这种事情,痴想无益,也完全没有必要。我来一个急刹车。”

最后,季老在此说道:“为此,我在这里昭告天下:请从我头顶上把‘国宝’的桂冠摘下来。”

季老这种淡看名利,踏实为学的精神,获得了世人的认可。他被评为“2006年感动中国”人物之一,其颁奖辞是“智者乐,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学问铸成大地的风景,他把心汇入传统,把心留在东方”。

人的一生中要过很多关,名利这一关就不好过。对待名利,人们有不同的态度:一种是追名逐利,一种是淡泊名利。每个人都应该不慕虚名,脚踏实地的处事做人,这是一种对世事的淡然心理。也是一种“物来则应,物去则空,心如止水,了无滞碍”的洒脱心理。智慧之光曹操说:"不慕虚名,不处实祸"。不慕虚名,便可使人心灵变得宁静淡然,使人能够看得更远,走得更坚实,那么,也就定能避免更多的祸患。反之,一个人,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追逐虛名,沉溺于其中而不能自拔,定将处于极为危险的境地,甚至受到灭顶之灾。

成败关键,在于方法

【原文】

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曰:‘我世世为洴澼,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则所用之异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译文】

庄子说:“先生实在是不善于使用大东西啊!宋国有一善于调制不皲手药物的人家,世世代代以漂洗丝絮为职业。有个游客听说了这件事,愿意用百金的高价收买他的药方。全家人聚集在一起商量:‘我们世世代代在河水里漂洗丝絮,所得不过数金,如今一下子就可卖得百金。还是把药方卖给他吧。’游客得到药方,来游说吴王。正巧越国发难,吴王派他统率部队,冬天跟越军在水上交战,大败越军,吴王划割土地封赏他。能使手不皲裂,药方是同样的,有的人用它来获得封赏,有的人却只能靠它在水中漂洗丝絮,这是使用的方法不同。如今你有五石容积的大葫芦,怎么不考虑用它来制成腰舟,而浮游于江湖之上,却担忧葫芦太大无处可容?看来先生你还是心窍不通啊!”【庄子的大智慧】惠子,即惠施,春秋战国时期合纵抗秦的最主要的组织人和支持者。他主张魏国、齐国和楚国联合起来对抗秦国,并建议尊齐为王。魏惠王在位时,惠施因为与张仪不和而被驱逐出魏国,他首先到楚国,后来回到家乡宋国,并在那里与庄子成为朋友。这是庄子与惠施的一段对话。惠施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来影射、暗贬庄子,庄子就抓住这句话,开门见山地反击,直指惠子本人,这是因为您本来就不善于使用大物。点明错不在瓠之大,而在夫子之拙。接着,他就讲了一个怎么用不皲手药的故事。这是寓言的典型用法。就是先将双方争论的问题搁在一边,引入一个道理比较显明,且双方都能接受的故事来作比喻。庄子的回答,一方面说明了惠子不善于使用大物,一方面也告诉我们,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遇到挫折,并不是因为问题本身的难度,而是取决于我们解决问题的方法。【庄子大智慧的解读】

俗话说,既要埋头拉车,更要抬头看路。说得直接点,就是做事情要讲究方法,只有方法对了才能把事情做成,把事情做好。

春秋战国时期,齐景公命弓匠做弓,做了三年才做好。景公拉弓射箭,却连一层牛皮的箭靶也穿不透。景公大怒,要杀弓匠。

弓匠的妻子对景公说:“我是蔡国人的女儿,弓匠的妻子。这张弓,是用从泰山南边采来的乌号拓木、燕地的牛角、楚地的麋鹿筋、黄河的鱼胶为材料,精心制成。这四种东西,是天下最稀有、最有名的精良材料,不应该只穿透一层牛皮箭靶。而且我听说,即使奚仲造的车,也不能无人驾而自走;莫邪剑虽然锋利,也不能无人持而自断东西,一定要有人操作。射箭有一定的方法:左手好像靠着石头,要稳稳不动;拉开弓时,右手、弓弦、箭三者好像分岔树枝那样和谐自然;手不能太用力,放轻松,好像握着鸡蛋,四指像斩断的短木棍;右手发射时,左手要保持不动。这才是射箭的正确方法。”

景公按弓匠妻所讲述的方法射箭,穿透了七层牛皮箭靶。蔡国女人的丈夫立刻被释放。

有好的弓,也要有会用的人,否则再好的工具也只是浪费。这就是说做事要讲究方法。任何事情,仅仅知道做什么是不够的,因为人的命运取决于做事的结果,而结果取决于做事的方法。如果不掌握正确的做事方法,往往也是无用功。正确的方法并不意味着每一次都能成功,错误的方法也并不意味着每一次都失败,但只有正确的方法才能保证长久的成功,错误的方法也必然造成最终的失败。

查理和杰克是好朋友,同时来到一家销售公司工作。三年后,查理被提升为业务部的主管,而杰克依然是一名业务员。杰克做事非常卖力气,所以心里很不服气。于是向老板提出了辞呈,并表明是由于老板不重视那些辛勤工作的人,而是提拔了那些只会溜须拍马的家伙,这说明老板做事并不公平,没有再呆下去的意义。

老板没有阻拦杰克的辞职,但是希望他在离开之前最后为公司做点事情,到市场上去看一看有没有卖西瓜的,杰克同意了。

不一会儿,杰克回来了,告诉老板说:“有!”老板问:“多少钱一斤?”杰克又马上跑了出去,回来后告诉老板:“十元钱一公斤。”

老板把查理叫了过来,让他做同样的事情。

20分钟后,查理回来告诉老板:“附近市场上只有一家卖西瓜的,是两天前刚从南方某地运过来的,比较新鲜。如果零买的话,是10元钱一公斤,如果买5个以上可以打九折,如果更多的话还可以再优惠一些,对方可以送货,运输费大约是多少钱。”

老板看看杰克:“你做事只能想到明天,而查理却能看到几年以后,这就是你们之间的区别,换做你,会提升哪一个做主管呢!”杰克终于找到了自己和查理之间的差距,老老实实地回到了工作岗位上。“四两拨千斤”是武术太极中的一个名词,意思是用很小的力量,拨动很重的东西,其中的诀窍当然是“巧”字。抓住最佳的地方,巧妙地用力,抓住最佳的时机,巧妙地拨动,自然可以将本来很难对付的东西,轻易地“啃掉”。它告诉我们,在做人做事的时候不要蛮干,要讲究方法和技巧,方法总比问题多,有了方法和技巧,做起事情来往往事半功倍,甚至为扭转乾坤,把不可能变为可能。

一群人在大海里划船,迷路了。狂风大起,每个人的生命都在飘摇。在这些人当中有两个人知道正确的方向,应该向西。

第一个人马上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态度很坚决。但是除了这两个人其他所有的人都误认为应该向东。在生命危急的时刻,大家都乱了套,都不相信这个人的意见。另外一个知道的人保持沉默。于是,第一个人就和其他的人争执起来了,最后的结果是这个人被失去理智的众人扔进了大海。

船继续在大海里向东航行。另外一个知道方向的人也假装认为应该向东,如果不这样做,他的命运会和第一个人一样,葬身大海。

但是,他必须想一个办法矫正船的方向,否则也是死路一条。于是,这个人和就其他人搞好关系,慢慢地,取得就大家的信任。他提出由他来掌舵,理由是他曾经是水手,有过这方面的经验。大家同意了。

船继续向东航行,但是,这个人在船每走一段路时就把方向稍微调整一点,大家都觉察不出来。在船兜了一大圈之后方向变到了朝西方,最终,大家在不知不觉中到达了西面的陆地。这个时候,这个人才慢慢地告诉大家真相,大家把他当作了英雄。

这就是方法的重要性,第一个人由于太死板,结果只能葬身大海,第二个人灵活的运用了方法,却成了大家的英雄。

方法很重要。我们有句古语,叫做“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其实不然,如果你用眼睛读书,即使你读一千遍一万遍也无法领悟书中的精奥,何况是一百遍?如果你用心用脑子去读书,即使你读一遍,书中所云你也会了然于胸。纯粹的量的重复不会导致质的飞跃。可是我们却习惯重复。重复我们已看过的一百遍的单词。重复我们已看过的一百遍的公式。重复我们已看过的一百遍的题目。可是我们依然记不住单词,依然不会运用公式,依然做不出题目。因为我们只是重复。在重复中麻木,在重复中迟钝。

一个人跟另一个人学下棋,以为跟大师对弈百次就会成为大师。可是在每次与大师对弈的时候他总会想到天空中有大雁飞过,他如何才能把它打下来。结果一百次棋下完了,他却一无所获。你站在某处看风景,你可以看得好远。但是一样的风景,如果你往前走几步将会是另一片天地。和尚之所以是和尚,是因为他只知道千篇一律的念经和敲木鱼。如果你有一颗参悟的心,在渐悟中顿悟,你就成了佛祖。

做事的方法很重要,它关系到事情的成败。千万不要错误的以为只要精诚就够了。精诚不是成功的敲门砖,没有方法你可能永远也无法从此岸到达彼岸,相反,有了方法你就会少走很多弯路。智慧之光埋头苦干是很好的做事态度。可是,这并不意味着只要我们花上大量的时间,事情自然就会解决。你可以头悬梁,锥刺骨,可你未必就能够金榜题名。傲三只板凳的人不一定就比做一只板凳的人更有成就。爱迪生之所以成为发明家,并不是因为他做了三只板凳,而是因为他傲的每一只板凳都用了他独特的思维和巧妙的方法。

大智闲闲,小智间间

【原文】

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译文】

最有智慧的人,总会表现出豁达大度之态;小有才气的人,总爱为微小的是非而斤斤计较。合乎大道的言论,其势如燎原烈火,既美好又盛大,让人听了心悦诚服。那些耍小聪明的言论,琐琐碎碎,废话连篇。【庄子的大智慧】“知”通“智”。庄子在这里提出的“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即要求人要活出“简单”,活出“自然”。大知与小知,是相对的,非绝对的。任何的大知,只要放在更大的范围来审视,就成了小知;任何的小知,如果以一个微观的标准来审视衡量,也有可能成为相对的大知。学无涯,知无涯,人类不断从小知超越到更大的知,不断将视野扩大,离终极真理的目标就有可能越来越近。有种说法,是以无知无识为真知。所谓的无知无识是有条件的,也是需要一个参照体系来印证的,世界上不可能存在毫无依据的无知无识。初生的婴儿的知识,是人与生俱来的吃喝苦乐知识,这种知识在娘胎里就训练得很到位了。等到长到五六岁,就开始有好恶的知识了,对喜欢的人表达爱意,对不喜欢的人表达恶感。长到成人了,自私自利甚至损人利己的撒谎欺骗的知识就培养得非常老辣了,明明是私心,偏偏要向外人表白着是大公之心;笑里藏刀的戏子功夫越是训练得圆熟,对他人对社会的危害也就越大。所谓的“大知闲闲”,是真话,是诚实语;而所谓的“小知间间”,是人性卑下意识驱使下的用了百般的花言巧语来掩饰真实目的,或是耍小聪明,用各种借口并诉求于庞大繁复的理论,以此来谋取自己的小私小利。“小知”的人不惜把自己的人生托付给整日揣摩和挖空心思,热衷于各种设计,为迎合一个又一个机会而忙碌着,有时还要蒙蒙人。用这种方法,即使哪怕是好的出发点,由于借助了令人不齿的手段,在终点时刻也不会有敬佩的掌声。【庄子大智慧的解读】“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庄子这句话值得我们认真揣摩。

纪伯论说:“大智慧是一种大涵养,有涵养的人才善于学习,我们从多话的人那里学到了静默,从褊狭的人你那里学到了仁爱。”

有大智慧的人心胸广博无边,所以能够忽略若干的细节;对于十分棘手的问题,也能大而化之。具有大智慧的人,心态是悠闲宽松的,不会将任何的是非观念存放在心中。具备大智慧的人,往往能有一番大的作为。

齐桓公即位后,亲率大军伐鲁。以报鲁庄公扶持公子纠争位之仇,鲁军节节败退,齐国大军长驱直入到距离鲁国都城只有50里的地方。鲁庄公派使者向齐桓公说,鲁国愿意以齐军现在驻扎的地方封土为界,像齐国的封邑大臣一样臣服齐国。齐桓公非常高兴,答应了鲁庄公的求和,并要求他在三天后与自己会盟。

会盟前一天,曹刿对鲁庄公说:“国君您是愿意死而又死呢,还是愿意生而又生呢?”鲁庄公不解其意,问道:“先生您说的是什么意思呢?”“生而又生是指如果您听从我的话,国土必然会扩大,您自身也一定会安乐,假使您不听微臣之言,国家必定灭亡,您自身也必定遭到耻辱,这就是死而又死。”曹刿说。

现在鲁庄公是焦头烂额,不知如何是好,他听完此言,只好爽快地说:“那好吧,我愿意生而又生!”

于是曹刿如此这般地把他的计策告诉了鲁庄公,庄公听了笑逐言开,连声说:“好,好,好!”

第二天,鲁庄公和曹刿都暗藏宝剑来到会盟的地方,这时齐桓公已经以胜利者的姿态等他们很长时间了。

鲁庄公达到会盟地点之后乘齐桓公不备,拔出剑来抓住了他,大声地对他说:“鲁国的封地本来就不多,现在被你们霸占的只剩下50里了,没有土地就无法生存,这和跟你拼命一样都是死,就让我死在你面前吧!不过,在我死之前,我要让你……”

齐桓公没想到事情突然会变成这样,一下子也没了主张,只盼着管仲能够想办法救他。

管仲和鲍叔牙见情况不妙,想要冲上土坛救主。曹刿拔出剑来站在台阶上说:“不许上来,不然我就先把齐桓公给杀了。”

鲁庄公再次大声地说:“在汶水封土为界就可以了。不然的话,我就和你拼个鱼死网破,你我谁都不会有好下场!”

管仲一听此话,马上在土坛下大声地对齐桓公说:“君主的安危比所有的领土都重要,国君您还是答应了吧!”

在鲁庄公的威逼下,齐桓公只好答应了。齐鲁两国在汶水之南封土为界,并为此签订了盟约。

齐桓公回国后,觉得十分窝囊,他又气又恼地想撕毁盟约。当他把这个想法告诉群臣时,管仲马上反对说:“这不行。在盟会开始的时候,人家只是要劫持您,并不想与您签订盟约。可是您却没有看出这一点,这不能说是聪明。面对危难却不能不受人家的胁迫,这不能说是勇敢。而答应了人家却不还给人家土地,这不能算作诚信。一不聪明,二不勇敢,三不诚信,缺乏了这三条又何谈建功立业呢?我们还是给它土地吧,这样虽然失去了土地,也总还能得到诚信的好名声。用四百里的土地就能在天下人面前显示出诚信来,您还是合算的。”

听完管仲的话,齐桓公很是惭愧,他说道:“那好吧,就请仲父去处理吧!”于是管仲把土地还给了鲁国。但是从此以后,齐桓公在天下诸侯中已经树立了诚信的好形象。

管仲相齐,在历史上是十分有名的。齐国在他的施治下越来越强盛,和其做事的大智慧是分不开的。诚信是立身之本。诚信能够彰显一个人良好的品质,它可以把耻辱变成光荣,把困窘变成了通达。管仲在非常时刻遵守了承诺,在天下人面前树起了无价的诚信,这就是一种名副其实的大智慧。

而世间那些具有小智小慧的人呢,则具有明察秋毫的特性,诸般大小人事非得要弄个清楚不可,执意于人间的是非善恶,斤斤计较于个人的得失。这种人,最终往往都没有好下场。

杨修,字德祖,出生于公元175年,东汉建安年间举为孝廉,任郎中,后为汉相曹操主簿。后被曹操杀害。杨修之死都是他的“聪明”惹来的祸患。

曹操建造花园时,动工前工匠们请曹操审阅花园工程的设计图纸,曹操看了什么也没说只在园门上写了一个“活”字。工匠们不解其意,忙惊动去问杨修。杨修说:“丞相嫌园门设计的太大了。”工匠们按杨修的提示修改了方案。曹操见改造后的园门,心里非常高兴,问工匠们如何知道自己的心意的,工匠们说多亏了杨主簿的指点。曹操口中称赞杨修,心里却感到很不舒服。

曹操与杨修骑马同行,当路过曹娥碑时,他们见碑阴镌刻了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个字,曹操问杨修理解这八个字的意思吗?杨修正要回答,曹操说“你先别讲出来,容我想想。”直到走过三十里路以后,曹操说:“我已明白那八个字的含意了,你说说你的理解,看我们是否所见略同。”杨修说:“黄绢,色丝也,并而为绝;幼妇,少女也,并而为妙;外孙为女儿的儿子合而为好;齑臼乃受五辛之器,受旁辛字为辤(辤是辞的繁体字)。这八个字是‘绝妙好辞’四字,是对曹娥碑碑文的赞美。”曹操惊叹道:“尔之才思,敏吾三十里也。”

曹操想试曹丕、曹植的才干。一天,命令他们想法出城门。却密令人吩咐门吏不准放行。曹丕先到,门卫阻挡,曹丕只得回来。曹植问杨修。杨修说:“奉王命出城,谁敢阻挡,杀无赦!”曹植来到城门,门卫阻挡,曹植大声说:“奉王命出城,谁敢阻挡,杀无赦!”曹植顺利出了城门。曹操认为曹植有才干。后来有人告诉曹操:“这些都是杨修的主意。”曹操大怒,因此也不喜欢曹植了。

曹操平汉中时,连吃败仗。欲进兵,怕马超拒守。欲收兵,又恐蜀兵耻笑,心中犹豫不决。适逢庖官进鸡汤,操见碗中鸡肋,沉思不语。这时有人入账,禀请夜间口令,操随口答“鸡肋!”杨修见令传鸡肋,便让随行军士收拾行装,准备归程。将士们问何以得知魏王要回师,杨修说:“从今夜口令,便知魏王退兵之心已决。鸡肋者,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今进不能胜,退恐人笑,在此无益,不如早归。魏王班师就在这几日,故早准备行装,以免临行慌乱。”曹操早恨杨修才高于已,今见修又猜透了自己的心事,便以扰乱军心定罪,杀了杨修。杨修死时年仅45岁。

曹操杀杨修使曹操背了千载“嫉贤妒能”的恶名,其实杨修之死都是自己造成的,凡事总想体现自己的小聪明,实在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杨修的故事告诉我们,人不可聪明过头,处处显得比别人聪明一些。相反,做人应单纯些,做事深些,即处世浅些,悟世深些。对此,古罗马哲人塞内加一针见血地指出:“精明过头,乃智者大忌。”

正所谓“鹰立如睡,虎行如病”,现实生活中,用“藏巧于拙,用晦而明”、“聪明不露,才华不逞”等韬略来隐蔽自己的行动,可以达到出奇制胜的目的。

真正聪明的人,大都才华不外露,锋芒内敛;善于权大小,重长远,趋大利,不争一时的先后,长短;善于控制、调节自己,目光远大,自信心强;有本事,有人格魅力;团体意识强,人际关系一般不错。这才是人生的大智慧。智慧之光生活的大海丰富多彩又波光诡谲,做一个驾驶生活、创造生活、美化生活的高手,就必须拥有超人的智慧。超人的智慧往往孕育在开阔的思想、远大的目光和美好的情怀之中,所以,它能使月光生辉、树叶跳舞、岩石唱歌,使凶险咆哮的恶浪化为一江春水,使阴险潮湿的环境变得色彩明亮,使阴云密布的天气变得阳光明媚、春风习习。

实事求是,态度客观

【原文】

是以圣人不由而照之于天,亦因是也。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果且有彼是乎哉?果且无彼是乎哉?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是亦一无穷,非亦一无穷也。故曰莫若以明。【译文】

因此圣人不走划分正误是非的道路而是观察比照事物的本然,也就是顺着事物自身的情态。事物的这一面也就是事物的那一面,事物的那一面也就是事物的这一面。事物的那一面同样存在是与非,事物的这一面也同样存在正与误。事物果真存在彼此两个方面吗?事物果真不存在彼此两个方面的区分吗?彼此两个方面都没有其对立的一面,这就是大道的枢纽。抓住了大道的枢纽也就抓住了事物的要害,从而顺应事物无穷无尽的变化。“是”是无穷的,“非”也是无穷的。所以说不如用事物的本然来加以观察和认识。【庄子的大智慧】庄子在这里告诉我们,要顺应事物的本然去认识事物,也就是遵守客观事实,遵循客观规律。庄子说,“是以圣人不由,而照之于天”,圣人不从世间的是非观念去认识事物,而是从“天”那里去关照它。这里的“天”,就是指“道”。“道”又指什么呢?“亦因是也”,就是顺着事物本然的规律。庄子又说:“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果且有彼是乎哉?果且无彼是乎哉?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是亦一无穷,非亦一无穷也。故曰:莫若以明。”如果站在对立的立场上,大家各是其所是,非其所非,就是“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这样哪里能找到一个是非对错的标准呢?所以,“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取消对立的立场,从事物自身的本质去看待事物,才能抓住认识事物的关键。可见,庄子这段话的意思,不是相对主义,更不是不可知论。他是要我们超越世间相对的概念去客观地认识事物,这正是庄子的智慧。【庄子大智慧的解读】

实事求是,态度客观是认识事物的基本要求。以客观的态度认识事物,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立足于实际,根据科学的世界观和真理去处理问题,客观角度有客观的立足点,从实际出发,有科学的指导理论如真理。

立足于客观规律,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去探索事物的本源和规律特征,是一切有所成就的人的共性。科学史上便有很多这样的故事。

布鲁诺1548年出生于意大利诺拉城一个破落的小贵族家庭里。10岁左右,父母把他送到一所私立的人文主义学校念书。15岁时,他成为意大利天主教多米尼克教派的修士,进了修道院。在修道院学习神学的同时,他也刻苦钻研古代希腊罗马的语言文学和东方哲学。布鲁诺在修道院学校学习达10年之久,毕业时获得神学博士学位和神甫的教职,成为当时有名的学者。

在修道院学习期间,他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交往密切,有机会系统地阅读了不少禁书。当时流行的是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的“地球是宇宙中心”的学说,因为在神学家看来,太阳是围绕地球运转的,因为上帝创造太阳的目的,就是要照亮地球,施恩于人类。这是永恒不变、颠扑不破的真理。

但在读到哥白尼的著作后,布鲁诺特别为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所吸引,并为哥白尼著作中严谨的逻辑和精辟的论证所倾倒。他的这种观点言行难免遭到修道院的打压和迫害。于是不久,布鲁诺毅然决然地离开了修道院。年轻的布鲁诺成为哥白尼太阳说的热心宣传者,走上了为捍卫和宣传哥白尼学说而奋斗到底的道路。

1576年,布鲁诺为躲避宗教裁判所的追捕,逃往意大利北部流浪。但整个祖国到处都有教会的密探和爪牙,没有一块他可以自由生存的土地。1578年,他来到瑞士,由于反对教会,在日内瓦又遭到逮捕和监禁。1581年,他到达巴黎,继续宣传太阳中心说,遭到法国教会的围攻。1583年他又侨居英国伦敦,在牛津大学的一次辩论会上,他发表演说批判了被教会奉为神圣不可侵犯的托勒密地心说,并同经院哲学家展开了激烈论战。1586年春天,布鲁诺重返巴黎,在巴黎一次大规模的辩论会上,他再次论证他的新宇宙观,因而被驱逐出法国。以后他又陆续到了德国和捷克,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

布鲁诺以毕生精力继承、捍卫和发展了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关于宇宙无限性和统一性的新理论。

布鲁诺同文艺复兴时代的其他巨擘一样,学识渊博,多才多艺。他也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用意大利文和拉丁文写了许多诗歌,热情讴歌自然科学的强大威力,痛斥宗教的愚昧无知和封建等级的偏见。他在一些著作中还阐明了自己的文艺主张,强调指出文学创作不应因袭古人的死规则,而应以现实生活为基础,因为现实生活和人的感情是丰富多彩的,所以文学创作的主题也应该是广阔多样的。

20年间,欧洲各地不论是正统的天主教,还是打着宗教改革旗号的新教,都竞相迫害布鲁诺。然而这丝毫没有动摇他的信念。他到处热情宣传唯物主义和无神论思想,把哥白尼的学说传遍了整个欧洲。他成为反教会、反经院哲学最坚决、最勇敢的战士。由于他到处宣传新宇宙观,反对经院哲学,引起了罗马教皇的恐惧和仇恨,把他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

布鲁诺长期流亡在外,思乡心切。同时他也急切地想把自己的新思想和新学说带回来,献给自己的祖国。1592年初,布鲁诺不顾个人安危,回到威尼斯讲学,结果却落入了教会的圈套,被捕入狱。威尼斯政府开始不想把他交给教会,但后来怕得罪罗马教皇,还是把他交给了罗马教廷宗教裁判所。

布鲁诺在罗马被关押了3年多之后,宗教裁判所才开始审讯他。教会控告他否认神学真理,反对《圣经》,把他视为头等要犯。先后两任红衣主教都要处死他。但教会关押布鲁诺的目的还是要迫使他低头认罪,放弃自己的观点,向教会忏悔,屈膝投降。罗马教廷想摧毁这面旗帜,肃清他的影响,以此来重振教会的声威。秉性正直、坚持真理的布鲁诺,不怕坐牢、不怕严刑拷打,拒不认罪。

在宗教裁判所对他动用重刑时,布鲁诺从容回答:“我不应当也不愿意放弃自己的主张,没有什么可放弃的,没有根据要放弃什么,也不知道需要放弃什么。”布鲁诺在长达8年之久的监狱生活中,受尽酷刑,历尽了人世间非人的折磨和凌辱,但他丝毫没有动摇自己的信念,坚贞不屈,始终恪守自己的诺言,不放弃自己的学说和信念,不承认自己“有罪”。他曾说过:“一个人的事业使他自己变得伟大时,他就能临死不惧。”“为真理而斗争是人生最大的乐趣。”

1600年2月6日,宗教裁判所判处布鲁诺火刑,布鲁诺以轻蔑的态度听完判决书后,正义凛然地说:“你们对我宣读判词,比我听判词还要感到恐惧”。行刑前,刽子手举着火把问布鲁诺:“你的末日已经来临,还有什么要说的吗?”布鲁诺满怀信心庄严地宣布:“黑暗即将过去,黎明即将来临,真理终将战胜邪恶!”他最后高呼:“火,不能征服我,未来的世界会了解我,会知道我的价值。”52岁的布鲁诺在熊熊烈火中英勇就义。他死后,教会甚至害怕人们抢走这位伟大思想家的骨灰来纪念他,匆匆忙忙把他的骨灰连同泥土一起抛撒在台伯河中。

伟大的科学家就义了,但真理是不死的。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到了1889年的6月9日,在布鲁诺殉难的罗马鲜花广场上,人们树立起他的铜像,以作为对这位为真理而斗争,宁死不屈的伟大科学家的永久纪念。这座雄伟的塑像象征着为科学和真理而献身的不屈战士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布鲁诺一生不懈探求真理,又像勇士一样捍卫真理,他这种大气凛然,为真正的科学而献身的精神,值得每一个人学习。

其实,实事求是,态度客观不仅是认识事物的基本要求,也是为人处世要遵守的一条准则。一个没有实事求是的客观态度的人,就很容易因唆使、外在的环境下而盲目地跟从无论是对或是错的观念,做出一些非常不合情理的事情,这样的人无论做什么也难以获得成功。智慧之光实事求是,指从实际对象出发,探求事物的内部联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事物的本质。通常指按照事物的实际情况办事。无论是傲事还是待人,实事求是都是一个基本的准则。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做事,则必有所成;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待人,则会以真诚赢得良好的人际关系。

锋芒内敛,处世低调

【原文】

夫大道不称,大辩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嗛,大勇不忮。道昭而不道,言辩而不及,仁常而不成,廉清而不信,勇忮而不成。五者圆而几向方矣。故知止其所不知,至矣。孰知不言之辩、不道之道?若有能知,此之谓天府。注焉而不满,酌焉而不竭,而不知其所由来,此之谓葆光。【译文】

真正的大道是无需宣扬的,具有高超辩才的人是无需言说的,最有仁爱之心的人是无需向人表示仁爱来证明自己的,最廉洁公正的人是无需表示谦让的,最勇敢的人是从不伤害他人的。大道完全表露于外那就不算是大道,言语争辩总有表述不到的地方,仁爱之心时常流露反而显得诚意不足,清廉到极致反而让人难以相信,勇敢到随处伤人反而不是真正的勇敢。这五种情况就好像可以求圆却几近成方一样。所以,懂得停止于自己所不知晓的境域,那就是绝顶的明智。谁能真正通晓不用言语的辩驳、不用称说的道理呢?如果有谁能知道这一点,这就称得上自然生成的府库了。无论注入多少东西,它都不会满溢,无论取出多少东西,它也不会枯竭,而且也不知这些东西源自何处,这就叫做潜藏不露的光亮。【庄子的大智慧】“大道不称,大辩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嗛,大勇不忮”,孟子的这段话,既是认识人生根本道理的微言大义,又是立身做人的座右铭,更是人们处世行事极具智慧的行为指南。道如果显露出来了便不是真道,真正的道理,规律只在事物与社会活动之中,乃至万象之中。言词如果用来争辩是非曲直,把事情原貌、真正的是非曲直形容得抽象生硬,就是言胜过其实,歪曲了事实,把事情的原貌搞得一塌糊涂。事实是什么就是什么,时间终究会把一切分辨清楚。仁义以慈爱来表现,真正的仁义来源于内心深处。这就说明,世上的事物都是相生相克,相辅相成,必须懂得谦虚谨慎,藏而内敛的道理。不过,对于人来说,没有行为、没有争辩、没有探求,是绝对不可能的。只是在承认人的活动、创造、追求的必要的前提时,再反过来认识世界的有限与无限,认识人的有限与无限——人,作为人类的人,是无限的,而个体的人,却十分有限,无论能力、拥有的道理知识、乃至生命。而有限的世界是被我们认识了的那部分世界,无限的世界才是造物主的本来面目。且无论有限的人与无限的人,都是无限世界的一部分,以其为背景去做人做事的。因此,在承认人应奋斗、争斗、探求的同时,回过头来明白“夫大道不称,大辩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谦,大勇不忮”,便进入另一种境界,这就是一种大彻大悟的大智慧。【庄子大智慧的解读】

人生在世,如果不锋芒外露,也许永远也不会得到他人的欣赏和重用。可是,如果一个人过于锋芒外露,就有可能遭到他人的嫉妒、陷害和设防。

古人云:毁或无妨,誉则可怕。过于锋芒毕露,不能正确对待名和利,是相当危险的。因此做人一定要懂得谦虚谨慎,过分的锋芒毕露,短时间内可能得到成功,但是一定会为以后的工作和生活埋下更多、更大的隐患。

纵观历史的长河,锋芒太露而惹祸上身的典型例子可谓是数不胜数。李广,是汉朝的将军,是令匈奴闻之丧胆的大将,但最终却以自刎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他的结局,与他平日的处世作风有很大关系。他在战场上能够与将士同甘共苦,在生活中,更是视军士如子弟,真正做到了“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得到众勇士的拥戴,而且门生故吏遍布天下。但他却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凡事都是锋芒毕露,不知韬光养晦,让汉家军几乎成了他的李家军,不遭到皇帝们的猜忌才怪。而且性格自负,不善于与人交往,为人处世与那些官场上的人大不相同。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一个人,如果太锋芒毕露,大都不会有所善终,不能融于集体,就不能算是一个成功的人,李广之死,究根结底,与其锋芒毕露的性格有很大关系。作为一位具有非凡勇敢和机智,且能与士卒同甘共苦的将领而言,如果得不到皇帝的认可、赞同,且被官宦形成的圈子所排斥,那么,他所获得的民心和名声,也许他自己很引以为荣,但事实上对他是相当不利的。

李广一生与匈奴进行70多次战争,也立下了很多汗马功劳,却未被封侯,就是最好的证明。做人虽然应该正派,刚正不阿,但大丈夫亦需要审时度势,要拥有大智若愚的心机,善于把握机会,使自己不至于被日益发展的社会所淘汰。“枪打出头鸟”,做人一不定不要锋芒太露。

在字典上,锋芒,是指:“刀锋和武器尖端。”崭露锋芒,就是说表现出锐气、展现才华。事实上,这与成功的要素并不矛盾,只是人们习惯于展露锐气和才华,不习惯于收敛和坚忍。过多地和过分地展示自己的锐气和才华,成了这个浮躁心态下个体的行为主要表现方式,才会容易使别人看不过去。

其实,古代是此,在当今社会中,也是这个道理,与领导交往的技巧就是不要锋芒毕露。不要炫耀自己的聪明才智、不反驳对方所说的话。

王先生毕业于某名牌大学,有过硬的管理才能和游刃有余的公关能力,但有一个缺点:争强好胜且易冲动。毕业后,他就到南下“淘金”,到了珠海。

出于他的学历和能力,很快就在珠海市一中型合资企业找到了工作。他主要负责公司的宣传工作,当时他自己只是一心在想应该好好干出一番事业来。刚进企业,写出来的文件颇受老总喜欢,老总多次当众夸奖他。但半年后,与他一起进来的两个同事都升了,只有他的位置没有动,于是,他心里不免有了点不平衡,最后他与人事部经理当面冲撞起来。

按他的说法“我豁出去了,不成功,便走人。”冲撞之后,老总也知道他是有能力的人才,不想损失。就单独找他谈话,意味深长地对他说:“小王,请给我一个认识和了解你的机会。”老总准备再考察他一年半载,便提拔他为公司的公关部经理。年中薪资调整,他的工资翻了将近一番。这一变化带来的成功和喜悦没能维持多久,唐先生又有了新的不平衡。因为与他一起进来的同事又有了新变化,要么升职要么跳槽,而他仍旧原地踏步。

一个人,纵使你才华横溢,也要一步步向上攀。如果你显露张狂的个性,企图一步登天,那么,你将摔得更加惨重。一个成熟的职业人应该懂得把握自己,懂得不断地修整自己的个性。

在一个公司里,如果一个人总是特意地在领导和对方面前表现自己,或者是才能方面,或者是财富方面,它只能导致两个结果:或者是使对方倍加自卑,不愿同你来往;或者是使对方倍加生气,决定要杀一杀你的威风。显然,无论哪种结果都是我们不想要的。

生活中,像王先生这样自命不凡、锋芒毕露的人大有人在。任何事情的存在都有其存在的道理,不要看任何人都不如你,人一定要学会适应社会,既然我们不能够改变什么,就一定要学会适应。比尔盖茨曾经说过:社会本身就是不公平的,你一定要学会忍耐。

有一句古语说得好:“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高于岸,流必湍之。”现实的生活就是这样,过分的张扬极易遭受嫉妒和陷害,更容易树敌太多。真正聪明的人,往往是小事糊涂,大事睿智,为人低调,从不争功。做人要做水,水善利万物又不争。只有那些藏争于不争之人,方能笑到最后,做一个真正的赢家。

这种处世之智直接影响着我们的人生。收起锋芒,善于利用锋芒对猎富有很大的帮助。在这个时代,我们无法视名利为烟云,无法做名利场中的过客,但若能在名利场上运用智慧游刃有余地游走,那得到就远远要比失去的多。

当然,不要锋芒毕露不是说完全不要显示自己的才华。现代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有时候不显示自己的才华是吃不上饭的。但千万要记住的是,你可以展示才华但不要“炫耀”;你可以表现得很聪明,但不要认为别人就是“傻子”。

总之,满桶水不响,半桶水晃荡,绝不能做“半桶水”,要知道、要明白天外有天、人外有人,需要一种谦逊的态度。智慧之光为人处世不锋芒毕露,体现了一个人的素质和涵养。纵观那些令人仰慕的成功者,大多都为人低调,与人相处温文尔雅,让你无法看到他的任何锋芒之光。相反,会让你看到一个真正的成功者的境界。

不争之智,人生至境

【原文】“既使我与若辩矣,若胜我,我不若胜,若果是也,我果非也邪?我胜若,若不吾胜,我果是也,而果非也邪?其或是也,其或非也邪?其俱是也,其俱非也邪?我与若不能相知也,则人固受其黮,吾谁使正之?使同乎若者正之?既与若同矣,恶能正之!使同乎我者正之?既同乎我矣,恶能正之!使异乎我与若者正之?既异乎我与若矣,恶能正之!使同乎我与若者正之?既同乎我与若矣,恶能正之!然则我与若与人,俱不能相知也,而待彼也邪?化声之相待,若其不相待,和之以天倪,因之以曼衍,所以穷年也。”【译文】“假如我和你进行辩论,你胜了我,我没有胜你,那么,你就是对的,我就是错的吗?我胜了你,你没有胜我,我就是对的,你就是错的吗?或者我们两人有谁是正确的,有谁是错误的吗?或者我们两人都是正确的或是错误的吗?我和你都无法知晓,而世人原本也都承受着蒙昧与晦暗,我们又能让谁作出正确的裁定?让观点跟你相同的人来判定吗?既然看法跟你相同,怎么能作出公正的评判!让观点跟我相同的人来判定吗?既然看法跟我相同,怎么能作出公正的评判!让观点不同于你我的人来判定吗?既然看法不同于你我,怎么能作出公正的评判!让观点跟你我都相同的人来判定吗?既然看法跟你我都相同,又怎么能作出公正的评判!如此,那么你我跟大家都无法知道这一点,还等待别的什么人呢?辩论中的不同言辞跟变化中的不同声音一样相互对立,就像没有相互对立一样,都不能相互作出公正的评判。用自然的分际来调和它,用无尽的变化来顺应它,还是用这样的办法来度过一生吧。”【庄子的大智慧】庄子认为,通过辩论并不能决定是非。这种观点无疑是深刻的。不过,庄子由此断定是非既不能确定,也就无所谓是非,这却大谬不然。检验是非真伪的唯一标准乃是社会实践,这是庄子不可能理解的。庄子这段话的可取之处在于,它告诉人们,口舌之争并不能判定是非,更不可能解决问题。争辩是没有意义的,不与人争辩才是行事做人的必要准则。庄子之前的老子也说:“夫唯不争,故无失”,甚至还有言,“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老子是道家的鼻祖,庄子那种自然、顺应的不争思想,与老子是相通的。【庄子大智慧的解读】

老子所著《道德经》,洋洋洒洒五千字,“圣人之道,为而不争”是最后一句话。如果说,前面的内容都是为那些想成仙成道,远离凡尘的人准备的,那这最后一句提挈整篇经文的话,就是为那些在人世中四处奔波,为五斗米折腰的人准备的处世名言。

每个人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欲望。欲是人的一种生理本能:饿了有食欲,渴了有饮欲,困了有睡欲,冷了有暖欲,缺东西用时有物欲,情窦初开时有情欲。但是,凡事总要有个尺度。欲望多了、大了,就要生贪心;欲望过多过大,必然欲壑难填。贪求私欲者往往被财欲、物欲、色欲、权欲等等迷住,贪求私欲的危害实在太大了。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一个人若能去除私欲,就能无所畏惧;无所畏惧,就能一身正气,刚直不阿,办事公道,成就事业。

唐玄宗李隆基在位前期,励精图治,将唐王朝推上盛世的顶点,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开元之治”、“天宝盛世”。后来,他穷奢极欲,享乐无度,宠幸杨贵妃,从而导致了延续八年的“安史之乱”,致使生灵涂炭,山河失色,唐王朝由此转盛而衰。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义以为上”、“见义勇为”、“杀身成仁”,即要有为了坚持正义敢于牺牲个人一切的精神。而刚直不阿的品德,则是这种精神的体现,也是古今贤人在道德修养方面所追求的目标。

古往今来,有不少智者、仁人因为其才能出众,技艺超群,行为脱俗,争强好胜,招来别人的嫉妒、诬陷,甚至丢了性命。于是,安分守己就成为一些高明的智者仁人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种处世安身的应变策略。

三国时期曹操的著名谋士荀攸,智慧超人,谋略过人,他辅佐曹操征张绣、擒吕布、战袁绍、定乌桓,为曹氏集团统一北方、建立功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在朝20余年,能够从容自如地处理政治漩涡中上下左右的复杂关系,在极其残酷的人事倾轧中,始终地位稳定,立于不败之地,就在于他能谨以安身,避招风雨。

曹操有一段话形象而又精辟地反映了荀攸这一特别的谋略:“公达外愚内智,外怯内勇,外弱内强,不伐善,无施劳,智可及,愚不可及,虽颜子、宁武不能过也。”可见荀攸平时十分注意周围的环境,对内对外,对敌对己,迥然不同。参与军机,他智慧过人,连出妙策;迎战敌军,他奋勇当先,不屈不挠。但对曹操、对同僚,却不争高下,表现得总是很谦卑、文弱、愚钝、怯懦。

有一次,他的姑表兄弟辛韬曾问及他当年为曹操谋取袁绍冀州的情况,他却极力否认自己的谋略贡献,说自己什么也没有做。他为曹操“前后谋划奇策十二”,史家称赞他是“张良、陈平第二”,但他本人对自己的卓著功勋却是守口如瓶,讳莫如深,从不对他人说起。他与曹操相处20年,关系融洽,深受宠信,从来不见有人到曹操处进谗言加害于他,也没有做过一件使曹操不悦的事。建安十九年(214年),荀攸在从征途中善终而死,曹操知道后痛哭流涕,说:“孤与荀公达周游二十余年,无毫毛可非者。”并赞誉他是谦虚的君子和完美的贤人。这都是荀攸避招风雨,精于应变的结果。

避招风雨的应变策略,初看起来好像比较消极。其实,它并不是委曲求全,窝窝囊囊做人,而是通过少惹是非、少生麻烦的方式,更好地层现自己的才华,发挥自己的特长。这种不争之智,正是一种大智大慧。

以不争处世,不仅有利于提升自己的人生,而且对身心健康也是大有好处的。

何兹全,历史学家,1911年9月7日生于山东菏泽。1935年,北京大学史学系毕业后前往日本留学,翌年因病回国。1939~1940年,在中央大学历史系研究魏晋南北朝史,并讲授“中国通史”课程。1941~1944年,任国民党中央训练委员会编审。1944年,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员。1947年赴美国求学。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发生后回国,在北京师范大学任教,先后任副教授、教授,兼任魏晋南北朝研究室主任。

何老一生笔耕不辍,《魏晋南北朝史略》、《中国通史·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古代社会》、《爱国一书生:八十五自述》等都是其代表性著作。其中《中国古代社会》一书,是他多年研究古代社会及古代向中世纪演变的重要成果,在学术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多年来,他赴美、日和香港地区、台湾地区等讲学,推动中国史学研究的发展。

何兹全老人不仅学术成就闻名学界,他的健康长寿也让学界称道。年近百岁的何老,至今仍精神矍铄,腰板挺直,步履稳健,幽默达观。

学习是何老一生最重要的寄托,这个寄托也是何老生活的要旨之一。他不仅每天花大量时间看书,而且还在96岁高龄时出版了六卷本《何兹全文集》。2008年初,何老还受聘于北大兼职教授。他表示:受聘北大实现了他几十年来的夙愿,他感谢母校对他的培养和教育,并愿意为北大历史系的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作出自己的贡献。

何老生活上很简单。早上一般一个鸡蛋,一碗牛奶,再加一个小包子;中午和晚上一般是馒头花卷之类的面食,喝水也只喝白开水或少量淡茶。日常饮食就两字:简单。现在不仅肠胃消化很好,而且很少生病。

年轻时的何老十分热爱足球,虽然现在已年近百岁,却依然保持着对足球的浓厚兴趣。2008年6月欧洲杯在白天的重播,老人都要坚持看完。他兴奋地说:“我一开始就看好西班牙,结果西班牙真没辜负我的期望啊!”

何老有两句自己最喜欢的话,即“人海身藏焉用隐,神州坐看可无言”和“士不可以不弘毅”。他解释说,前句是说不为名利所困,神清气闲,用不着另寻世外桃源;后一句是说知识分子承担着传承中国文化的责任,应有着自己独立不羁的文化品格和气魄。

从何老近百年的人生看来,饮食、运动等外在的因素对长寿养生固不可少,但是内在平和达观的心境更是重要。何老总结似地说:“与世无争与人无争是第一;吃得好睡得好是第二。”

由此可见,健朗而治学不殆的何老,始终保持着一种“不争”的健康心理状态,这正是他健康长寿的主要秘诀之一。《菜根谭》中说:“矜名不若逃名趣,练事何如省事闲。”一个喜欢夸耀自己名声的人,倒不如避讳自己的名声显得更高明;一个潜心研究事物的人,倒不如什么也不做来得更安闲。这正是“隐者高明,省事平安”的不争之智,它是一种人生至境。智慧之光当今社会是一个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的社会,人们在这一环境中,不可能不不参与竞争。所以,我们也不能笼统地说"争"都是不对的。在同等条件下,在道德与法纪范围内,去争取较好的生活条件与待遇,是无可厚非的;公平、平等地参与竞争,也是应该大力提倡的。

学海无涯,科学进取

【原文】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译文】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穷的,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穷的知识,就会搞得精疲力竭,既然如此,还去追求知识的人,就只能弄得疲困了。养生的人不以做好事去追求名声,也不因做坏事而触犯刑律。以顺应自然规律做为自己行事的法则,就可以保护生命,保全天性,可以养护精神,享尽天年。【庄子的大智慧】“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这是我们经常见到,甚至也经常引用的一句话,用以告诫自己或别人,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知识却是无穷的,所以要努力去学习,一刻也不容松懈。其实,庄子的这句话本意并非如此。他在后面紧着说道,“以有涯随无涯,殆已”。知识无穷无尽,而生命有限,如果以有限的生命去学习研究世界上的所有学问,那就很危险了。要想把所有的知识都学到手,累死也不可能,所以,学习上该有所选择,有所侧重,不能什么都想学,太贪婪往往让自己得不偿失。知识无穷,智慧无穷,财富无穷。不能苛求自己穷其所有,要学会合理地安排自己的人生之路。如果什么都想学,什么都想要,就会使自己的才智过早地耗尽,当你需要发力的时候,自己却没有力气了,那样就会连自己健康的身体都保不住,更不要说成功了。孔子说:“学如不及,犹恐失之。”恨不得把全天下的知识全部收归囊中,这一点孔子就不如庄子明智了。庄子明白了知识的无限性,能够抓主要矛盾,教大家在学习上不要“苦作舟”,而要在快乐中学,该学的学,不该学的不学,因为知识是永远也学不完的。【庄子大智慧的解读】

庄子告诉我们,学海无涯,还需科学进取。正所谓“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书海浩渺无边,谁要想凭自己的小舟捞尽其中的珍宝,就是在梦中也不能达到目的。所以,面对不尽的书海,你应该学会选择。

书里有美好的东西,也有丑恶的东西。俄国文艺评论家别林斯基曾说过,“不好的书告诉你错误的概念,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阿拉伯谚语也说“一本好书,胜过任何珍宝;一本坏书,比一个强盗更坏。”这便说明读书要选择,要辨别善恶。“选择”不同于“偏食”。吃饭偏食的人身体不可能强健,读书“偏食”的“学习者”学问也不可能丰厚。“选择”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选择”应该建立在“博览”的基础上,即应在“古今中外”里选择。读古书,为的是继承前辈的优秀遗产;读外国图书,为的是放眼世界;读现代书,为的是不做时代的“多余人”。“选择”能使你对充满智慧思想的内容仔细品味。“选择”绝不同于“死记硬背”。我国现代著名作家瞿秋白说过:“一切书都是为着帮助你思想,而不是为着代替你思想而写的。”这就是说,“选择”应该是像肠胃吸收食物的营养那样进行的,绝不是死板地“拿来背诵”。“不选择”与“选择”的结果必然是截然相反。法国伟大的作家伏尔泰说过:“书读得越多而不假思索,你就会觉得你知道得很多;而当你读书而思考得越多的时候,你就会清楚地看到,你知道得还很少。”“读得多而不假思索”,这是“没有选择”;“读得不多而思考得多”,这是“有选择”,“觉得知道得很少”,这正是“知道得较多”。所以又有一句名言:“书籍使一些人博学而多识,但也使一些食而不化的人疯疯癫癫。”这里所谈的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选择”,而是一种更主动更纯粹更有价值更有科学性的“选择”。

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一方面赞成“随便翻翻”,另一方面,也认为读书应该有所选择。他说:“读什么样的书呢?自己专业的书当然要读,这不在话下。自己专业以外的书也应该‘随便翻翻’。”

在季羡林先生专业领域之外,他有选择地读了很多书。以下这些相关的文学作品,都是季老十分喜爱并经常翻阅的。(1)司马迁的《史记》。我国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原名《太史公记》。该书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古典典籍之一,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2)《世说新语》。我国南朝宋时期(420~581年)产生的一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是由南朝刘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梁代刘峻作注。全书原八卷,刘孝标注本分为十卷,今传本皆作三卷,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全书共一千多则,记述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逸闻轶事,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3)陶渊明的诗。陶渊明是汉魏南北朝800年间最杰出的诗人,也是杰出的辞赋家与散文家。陶诗今存125首。陶渊明的诗感情真挚,朴素自然,有时流露出逃避现实、乐天知命的老庄思想,因此,陶渊明有“田园诗人”之称,也是田园诗派的鼻祖。他的诗从内容上可分为饮酒诗、咏怀诗和田园诗三大类。(4)李白的诗。李白,盛唐最杰出的诗人,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素有“诗仙”之称。他历经坎坷,思想开放,既是一个天才的诗人,又兼有游侠、刺客、隐士、道人、策士等人的气质。儒家、道家和游侠三种思想,在他身上都有体现。“功成身退”是支配他一生的主导思想。(5)杜甫的诗。杜甫,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深刻地反映了唐朝由兴盛走向衰亡时期的社会面貌,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鲜明的时代色彩和强烈的政治倾向。他的诗激荡着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炽烈情感和不惜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因此被后人公认为“诗史”,诗人被尊称为“诗圣”。(6)南唐后主李煜的词。在中国词史上,南唐后主李煜是一位具有特殊身份和经历并取得了杰出成就的词人。他对词的最大贡献就在于一扫以花间派为代表的文人词绵密娇艳、柔软甜腻的词风,而为词开拓出一种崭新的境界。(7)苏轼的诗文词。苏轼,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美食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其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8)纳兰性德的词。纳兰性德,清代最为著名的词人之一。他的诗词不但在清代词坛享有很高的声誉,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也以“纳兰词”在词坛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之地。他生活于满汉融合的时期,其贵族家庭之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他虽侍从帝王,却向往平淡的经历。这一特殊的生活环境与背景,加之他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的创作呈现独特的个性特征和鲜明的艺术风格。(9)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儒林外史》是我国古代讽刺文学的典范。全书共五十六回,约四十万字,描写了近两百个人物。小说假托明代,实际反映的是康乾时期科举制度下读书人的功名和生活。吴敬梓对生活在封建末世和科举制度下的封建文人群像的成功塑造,以及对吃人的科举、礼教和腐败事态的生动描绘,使他成为我国文学史上批判现实主义的杰出作家之一。(10)曹雪芹的《红楼梦》。《红楼梦》,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章回体长篇小说。作者曹雪芹,续作是由高鹗完成。本书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高度艺术性的伟大作品,作者具有初步的民主主义思想,他对现实社会、宫廷、官场的黑暗,封建贵族阶级及其家庭的腐朽,封建的科举、婚姻、奴婢、等级制度及社会统治思想即孔孟之道和程朱理学、社会道德观念等都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并且提出了朦胧的带有初步民主主义性质的理想和主张。

季羡林对书的广泛阅读和选择性阅读给了我们很多启示。读书不是看到一本书就不管三七二十一地扎进去读,还要注意很多与读书息息相关的问题。(1)读书要致用。读书最直接的目的就是运用,即学以致用。读书首先要读有用之书。读书的直接目的就是提高知识修养、提升理论素质,甚至就是要学到特定技能。这是读书最现实的目标。(2)读书要选择。应该读什么,选择什么来读,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人类在不断的创作与阅读之中,也大浪淘沙般地留下了大量经典,这些经典,当然是我们应该阅读的。它们是人类智慧的精华,是人类思想的精华。读一部经典就领略了一个博大的世界。人类社会在不断发展,我们更必须去读在现代社会中代表先进文化、引领时代潮流的著作。(3)读书要广泛。读书要全面阅读,广泛涉猎。只有广泛的阅读才能最好地开阔我们的视野,扩大我们的心胸。就读书的范围来说,我们不仅要阅读现代的著作,也要阅读古代的经典;不仅要阅读中国的著作,也要阅读西方的名著;不仅要阅读专业的著作,也要阅读公共的著作,等等,总之,要不断地扩展阅读的范围,扩大知识的视野。(4)读书要用心。读书是一件需要身心投入的活动。这里的用心首先是要求神情上的专心致志,其次是要用自己的内心去理解、感知、体悟各种著作的内在精神。只有用心地学习,才可能理解书中的真谛,才可能真正地学有所获。用心读书,要求用心地体会作者的原意,用心地理解其中的道理,用心的感知人生与社会。读书用心的极致,即是要用心地体悟、理解和感知那些著作的精神内涵和价值寓意。(5)读书要修身。读书是学习方式更是修身之道。读书实乃为学之始,为学又与为人、工作相联系。修身并不仅仅是物化之身更是指精神之身。只有把读书与修身相联系,我们的读书才具有深化认知、升华人格、完美人生的重要意义,才可能很好地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社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使自己的人生更加美好。智慧之光正所谓书山学海,知识是没有穷尽的,是学不完的。对于有思想的人来说,读书不是用来装饰自己,徒有虚名,而是从书中汲取有价值的东西,陶冶情操,升华思想,丰富知识,培养情趣,增长见识等等。所以,读书要有所选择,避开那些无用的书,选取一些有价值的书。这才是科学的学习之道。

勤于练习,熟能生巧

【原文】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蓋至此乎?”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全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閒,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閒,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己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译文】

厨师替梁惠王宰牛,手所接触的地方,肩所靠着的地方,脚所踩着的地方,膝所顶着的地方,都发出皮骨相离声,进刀时发出刷刷的响声,这些声音没有不合乎音律的。它合乎《桑林》舞乐的节拍,又合乎《经首》乐曲的节奏。

梁惠王说:“嘻!好啊!你的技术怎么会高明到这种程度呢?”

厨师放下刀子回答说:“臣下所遵循的是自然的规律,这已经超过了对于宰牛技术的追求。当初我刚开始宰牛的时候,对于牛体的结构还不了解,看到的没有不是全牛的,和一般人所见一样。三年之后,见到的是牛的内部肌理筋骨,再也看不见整头的牛了。现在宰牛的时候,臣下只是用精神去和牛接触,而不用眼睛去看,就像视觉停止了而精神在活动。顺着牛体的肌理结构,劈开筋骨间大的空隙,沿着骨节间的空穴使刀,都是依顺着牛体本来的结构。宰牛的刀从来没有碰过经络相连的地方、紧附在骨头上的肌肉和肌肉聚结的地方,更何况股部的大骨呢?技术高明的厨工每年换一把刀,是因为他们用刀子去割肉。技术一般的厨工每月换一把刀,因为他们用刀子去砍骨头。现在臣下的这把刀已用了十九年了,宰牛数千头,而刀口却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牛身上的骨节是有空隙的,但是刀刃没有厚度,用这样薄的刀刃刺入有空隙的骨节,那么在运转刀刃时一定宽绰而有余地游刃有余了,因此用了十九年而刀刃仍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一样。即使如此,可是每当碰上筋骨交错的地方,我一见那里难以下刀,就十分警惕而小心翼翼,目光集中,动作放慢。刀子轻轻地动一下,哗啦一声骨肉就已经分离,像一堆泥土散落在地上了。我提起刀站着,为这一成功而得意地四下环顾,为这一成功而悠然自得、心满意足。拭好了刀把它收起来。”

梁惠王说:“好啊!我听了你的话,学到了养生之道啊。”【庄子的大智慧】庄子讲的这个故事,就是“庖丁解牛”的典故。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世间万物都有其固有的规律性,只要你在实践中做有心人,不断摸索,久而久之,熟能生巧,事情就会做得十分漂亮。牛无疑也是很复杂的,庖丁解牛,为什么能一刀下去,刀刀到位,轻松简单,原因是什么?是因为掌握了它的机理。牛与牛当然各不相同,但不管是什么牛,它们的机理都是一致的;每个人的生活也各有各的面貌,其基本原理也是近似的。庖丁因为熟悉了牛的机理,自然懂得何处下刀。生活也一样,如果能透解了、领悟了生活的道理,摸准了其中的规律,就能和庖丁一样,做到目中有牛又无牛,就能化繁为简,真正获得轻松。做事不仅要掌握规律,还要持着一种谨慎小心的态度,收敛锋芒,并且在懂得利用规律的同时,更要去反复实践,像庖丁“所解数千牛矣”一样,不停地重复,终究会悟出事物的规律和真理所在。【庄子大智慧的解读】

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还说“温故而知新”,意思是学习要时常复习、温习,这样才能有所进益。其实,做任何事都是如此,只要勤于练习,勤于思考,就会熟而生巧。

从前有个叫陈康肃,号尧咨的人,箭术精良,举世无双。他因此心里非常的骄傲,常常夸耀自己的本领。“哈哈哈,我的箭术没人比得上。你们有谁愿意跟我比比看啊?”“师父,您实在是太高明了,我们怎么比得上您呢!”“是啊,我们还要多跟您学习学习呢!师父你再表演一下,让我们开开眼界嘛!”这些想从陈尧咨那儿学得箭术的年轻人,每天都说些恭维他的话,让他开心。

有一天陈尧咨带着徒弟在院子里练习射箭,有一个卖油的老翁正好走过,便停下来看。

陈尧咨举起了弓,搭上箭,一连发出十支箭,每支箭都正中红心。徒弟们在旁边拍手叫好,陈尧咨也很神气的对老翁说:“你看怎么样?”那个老翁只是微微点头,并不叫好。

陈尧咨心里很不舒服,不客气地问他:“喂,你这个老头也会射箭吗?”“不会。”“那么是我的箭射得不好吗?”“好是好,不过,这只是一平常的技术罢了,并没有什么了不起。”“老头儿,你说的是什么话?竟然这样侮辱我们师父。你知不知道我们师父的箭术,没人能比得上。你简直太看不起人了。”“年轻人,你先别生气,我说的是真话。你的箭术的确平常得很,没什么值得夸赞的。”“老头儿,听你这么说好像很内行,那你就露两手给我们瞧瞧。不服气就比画比画。光说不练你有什么用!”“小兄弟,这射箭的本领我可没有,不过让我倒油给你们看看。”“倒油,这还用得着你这个老头来表演吗?倒油谁不会?别开玩笑啊!”“你们还是看了再说吧。”

老翁说完,就拿了一个葫芦放在地上,又在葫芦口上面放了一枚有孔的铜钱。然后舀了一勺油,眼睛看准了,油勺轻轻一歪,那些油就像一条细细的黄线,笔直的从钱孔流入葫芦里。倒完之后,油一点儿也没沾到铜钱。

老翁很谦虚的向陈尧咨说:“这也是一种平常的技术罢了,也就是熟能生巧的道理啊!”陈尧咨听了十分惭愧,从此更加努力的练习射箭,再也不夸耀自己的箭术。后来他的人品和箭术一样好。

这便是成语“熟能生巧”的典故,它告诉我们,不管做什么事情,只要勤学苦练掌握规律,就能找出许多窍门,干起来得心应手。

我国历史上有许多关于勤于练习,熟能生巧的故事,如“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韦编三绝”等等。东晋大书法家“二王”练字也是典型的例子。

王羲之是1600年前我国晋朝的一位大书法家,被人们誉为“书圣”,现今绍兴市西街戒珠寺内有个墨池,传说就是当年王羲之洗笔的地方。

王羲之7岁练习书法,勤奋好学。17岁时他把父亲秘藏的前代书法论著偷来阅读,看熟了就练着写,他每天坐在池子边练字,送走黄昏,迎来黎明,写完了多多少少的墨水,写烂了多多少少的笔头,每天练完字就在池水里洗笔,天长日久竟将一池水都洗成了墨色,这就是人们今天在绍兴看到的传说中的墨池。

王羲之练字专心致志,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他吃饭走路也在揣摩字的结构,不断地用手在身上划字默写,久而久之,衣襟也磨破了,功夫不负有心人,有一次,他为人写一块匾在木板上写了几个字样,送去叫人雕刻。刻工发现字的墨渍竟渗入木板里面约有三分深。于是人们常用“入木三分”的成语来形容书法笔力强劲。

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王献之,也工于书法。他自幼聪明好学。七八岁时始学书法,师承父亲。一天,小献之问母亲郗氏:“我只要再写上3年就行了吧?”妈妈摇摇头。“5年总行了吧?”妈妈又摇摇头。献之急了,冲着妈妈说:“那您说究竟要多长时间?”“你要记住,写完院里这18缸水,你的字才会有筋有骨,有血有肉,才会站得直立得稳。”献之一回头,原来父亲站在了他的背后。

王献之心中不服,啥都没说,一咬牙又练了5年,把一大堆写好的字给父亲看,希望听到几句表扬的话。谁知,王羲之一张张掀过,一个劲地摇头。掀到一个“大”字,父亲现出了较满意的表情,随手在“大”字下填了一个点,然后把字稿全部退还给献之。

小献之心中仍然不服,又将全部习字抱给母亲看,并说:“我又练了5年,并且是完全按照父亲的字样练的。您仔细看看,我和父亲的字还有什么不同?”母亲果然认真地看了3天,最后指着王羲之在“大”字下加的那个点儿,叹了口气说:“吾儿磨尽三缸水,惟有一点似羲之。”

献之听后泄气了,有气无力地说:“难啊!这样下去,啥时候才能有好结果呢?”母亲见他的骄气已经消尽了,就鼓励他说:“孩子,只要功夫深,就没有过不去的河、翻不过的山。你只要像这几年一样坚持不懈地练下去,就一定会达到目的的!”

献之听完后深受感动,又锲而不舍地练下去。功夫不负有心人,献之练字用尽了18大缸水,在书法上突飞猛进。后来,王献之的字也到了力透纸背、炉火纯青的程度,他的字和王羲之的字并列,被人们称为“二王”。

人们在实践的过程中,在做事的过程中,如果能做到勤于练习,然后孰能生巧,就没有事情做不成,没有目标实现不了。因为,勤于练习是毅力的表现,熟能生巧是方法的表现,这两者都具备了,成功就指日可待了。智慧之光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有一句名言:"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即说学业由于勤奋而精通,但它却荒废在嬉笑声中,事情由于反复思考而成功,但他却能毁灭于随随便便。古往今来,有许多成就事业的人都来自于业精于勤荒于嬉。我们应该从中得到启发。

怀平常心,达无为境

【原文】

孔子适楚,楚狂接舆游其门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也。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焉。方今之时,仅免刑焉!福轻乎羽,莫之知载;祸重乎地,莫之知避。已乎,已乎!临人以德。殆乎,殆乎!画地而趋。迷阳迷阳,无伤吾行。吾行却曲,无伤吾足。”【译文】

孔子来到楚国,楚国的狂人接舆路过孔子馆舍门前,唱道:“凤啊,凤啊,你为什么怀着大德而到这衰乱的国家呢!未来的社会不可等待,过去的社会无法追回。天下有道,圣人可以成就事业;天下无道,圣人只能保全生命。现在这个时代,仅仅可以避开刑戮。幸福不过像羽毛那样轻,不知怎样才可以去承受;祸患重得像大地一样,不知怎样才能避免。算了吧,算了吧!不要再以德教人了!危险啊,危险啊!在地上画出来的路而赶快走!昏乱啊,昏乱啊!不要影响我走路。我走的是条弯曲的路,不要伤害我的脚啊!”【庄子的大智慧】这段文字出自《庄子》的《人间世》篇。人间世,即人间的社会,庄子的此篇文章主要讨论的是做人处世之道,既表述了庄子所主张的处人与自处的人生态度,也揭示了庄子的道家哲学观点。对于道家来说,提倡无为,因为顺应自然是天道,也就是自然本身的规律和道理;而作为一个平常人,往往却是做尽无用功,积劳累苦,在庄子看来这其实是违反了自然规律的。也正因为此,庄子对孔子周游列国推行仁德的行为并不十分认可,他主张一种顺应自然的无为而治。【庄子大智慧的解读】

庄子的“无为”,并不是让人什么都不去做,而是在做与不做之间寻求、保持一种平衡。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对待世事要抱有一颗平常的心态。

平常心,是一种不为感情所左右,不为名利所牵引,洞悉事物本质,完全实事求是的心理状态。它不是仰视,不是俯视,而是平视——平淡、平等、平凡、平静地看问题。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我们的欲望越来越多,我们的功利心越来越强,我们的心胸却变得越来越狭隘。我们常叹人生之累,我们常被诸多烦恼扰得心绪不宁,我们总抱怨快乐太少。其实,不是生活背叛了我们,而是我们误读了生活。我们远离了平常心,所以,我们迷失了自我。有些人,一旦官运亨通,便忘记了富贵如云烟,人生再绚烂最终也将归于平淡。有些人,一朝失意,便痛不欲生,忘记了浮生若梦,人生苦短。

不必苛求人生,抱一颗平常心,笑看得失成败,即使平凡一生,又有何憾?某著名歌手在红极一时后,曾用心唱道:“这一生,只想好好做个平凡的人,有个家,有个梦,陪我度过每一个早晨。”是的,做一个平凡的人,拥有一颗平常心,你会发现,人生其实不乏快乐。

在一座山上有个小小的寺庙,庙里只有老少两个和尚,一年夏天,天气特别炎热,因为缺少水分,院子里的许多草都枯萎了,草地上一片枯黄。

小和尚急了,再这样下去这块草地就要变成荒地了。他急急忙忙找到老和尚,说:“师父,快点儿撒点草子儿吧,草地都枯萎了!”

师父见小和尚挺热心,脸上流露出赞赏的神色,对小和尚说:“好吧,等天凉一凉再说。随时吧。”小和尚见师父慢悠悠的,一副无所谓的样子,他在一旁急得直跺脚。眼见草地一天天变得枯黄,他却无计可施。

这样过了一个多月,中秋节到了,师父终于买了一包草籽儿,让小和尚去种。

这时已经入秋,天气变得凉爽了,不时有凉风吹来。在秋风的吹拂下,小和尚发现草籽随风起舞,有许多都被吹得无影无踪。小和尚一看,心想这样草籽儿不是白撒可吗?他急得喊了起来:“师傅,不好了!许多草籽儿都被风吹走了!”

师父说:“嗯,不要紧,吹走的多半是空的;就算是实心的也没关系,在别的地方一样能发芽。随性吧。”

还好秋风不大,总算留下了不少草籽儿。这天,一群麻雀飞来了,落在草地上,挺着尖尖的嘴到处吃草籽儿。小和尚赶也赶不走。麻雀太多,他一个人忙不过来,于是又跑去喊师父:“师傅,不好了!许多草籽儿都被麻雀吃了。这可怎么办呢?”

师父摆了摆手,毫不在意地说:“别着急,反正草籽儿多的是,吃也吃不完,出家人有好生之德,喂喂麻雀也是应该的。随遇吧。”小和尚不听,拿着竹竿赶麻雀,但是收效甚微。师父也不管他。好在麻雀也不赶尽杀绝,吃了一阵就飞走了。小和尚这才松了口气。

一天夜里下了一阵大雨。清晨,小和尚到院子里一看,草地被雨水冲得坑坑洼洼,在前几次灾害中幸免于难的草籽儿也都被雨水冲走了。小和尚急得直跺脚,对师父说:“师父,不好了!草籽儿都被雨水冲走了!这下可全完了!”

师父见小和尚心急火燎的样子,心平气和地说:“没关系,被雨水冲到哪儿,哪儿就会发芽。随缘吧。”

几天过去了,枯黄的草地长出了一片青翠的绿苗,一些原来光秃秃的地方也长出了嫩芽。小和尚这才知道,许多草子儿早已被埋进土里了。

小和尚高兴得直拍手:“太好了,太好了!”

师傅笑着说:“随喜,随喜!”

阳光是美好的,空气是美好的,每一天都充满快乐和温馨。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平常心,其实就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出现的对于周围所发生的事情的一种心态。

拥有平常心的人,能体会到满足是一种快乐。满足是阶段性成果的肯定,是人生过程的一个休止符,是从一个平台走向另一个更高平台的短暂休憩。满足不是安于现状,不是急流勇退,更不是一个圆满的句号,满足是一个调节。不懂得满足的人是不会生活的人,他将受累于生活;不懂得满足的人是不会工作的人,他将重负于工作;不懂得满足的人是不会真爱的人,他将困惑于爱情。学会了满足才能对美好生活产生憧憬,学会了满足才能容忍和接纳并不认同而又附于实际生活的存在,学会了满足才能充分享受快乐所带来的种种欢愉。

拥有平常心的人,能体会到放弃是一种幸福。放弃是至高的境界,是在左右掂量、反复论证后的一种慎重的战略选择。放弃不是自暴自弃,不是简单的丢弃,更不是不思进取、碌碌无为的颓废。不会放弃的人是不会工作的人,不懂得放弃的人就不懂得在某些特定工作环境中放弃的稍倾停顿的积极作用;不会放弃的人是不会生活的人,就不懂得放弃在实际生活中丢与得的辩证关系。不会放弃的人将永远置于无味的圈子中悲观失望、仰天长叹。学会了放弃将会得到意外的惊喜和收获,有时候当你放弃了阳光,你将会得到喜雨的滋润,当你放弃了雨季,你将会得到阳光的温暖。学会了放弃你才能真正地品味幸福,你才能愉快地融入纷繁复杂而又多姿多彩的世界。

拥有平常心的人,能体会到淡泊是一种享受。淡泊是一种心境,是思想经过砺练后高素质的修养。淡泊不是看破红尘,不是对人间一切事物的否定,更不是思想麻木、无所作为的得过且过。不会淡泊的人必将为生活所不受,不懂得“青菜豆腐”与“朱门酒肉”是一样的养活人;不会淡泊的人必将为工作所不受,不懂得“两弹一星”与“高官厚禄”是一样的永载史册;不会淡泊的人必将是伤痕累累心绪煎熬而憔悴不堪。学会淡泊将会使心灵净化成晶莹剔透毫无杂质的宝玉;学会淡泊才能如鱼得水,自由自在地欣赏不可多得的美妙世界;学会淡泊才能得意时而不张扬,失意时而不消沉。学会淡泊才能得到实实在在心安理得的享受。

泰戈尔说过,“天空没有留下我的痕迹,但我已飞过。没有蓝天的深邃,却可以有白云的清新;没有草原的广阔,却可以有小草的碧绿;没有大海的雄壮,却可以有小溪的淡远。”

人生如一条淙淙流淌的长河,既有平静也有波澜壮阔的时候,既有峰峦叠嶂时一泻千里的壮丽之美,也有走过一马平川时迂回柔情的安详。拥有一颗平常的心是正常生活的人的平常之举,拥有一颗平常的心才能学会满足,学会放弃,学会淡泊。才能理解别人,善待自己,享受生活。智慧之光平常心是一把平衡心理的钥匙。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我们需要平常心来感受真实,陶冶情操,体味平淡琐碎中的缕缕深情;我们需要平常心来独守寂寞,走过泥泞风雨,潜心播种与耕耘;我们同样也需要平常心来抚平创伤,化解恩怨,梳理愁绪,擦净心灵上的污垢。

身残志坚,德行高远

【原文】

鲁有兀者王骀,从之游者与仲尼相若。常季问于仲尼曰:“王骀,兀者也。从之游者与夫子中分鲁。立不教,坐不议;虚而往,实而归。固有不言之教,无形而心成者邪?是何人也?”

仲尼曰:“夫子,圣人也,丘也直后而未往耳。丘将以为师,而况不若丘者乎!奚假鲁国!丘将引天下而与从之。”

常季曰:“彼兀者也,而王先生,其与庸亦远矣。若然者,其用心也独若之何?”

仲尼曰:“死生亦大矣,而不得与之变,虽天地覆坠,亦将不与之遗。审乎无假而不与物迁,命物之化而守其宗也。”【译文】

鲁国有个被砍掉一只脚的人,名叫王骀,可是跟从他学习的人却同孔子的门徒一样多。孔子的学生常季向孔子问道:“王骀是个被砍去了一只脚的人,跟从他学习的人在鲁国却和先生的弟子相当。他站着不能给人教诲,坐着不能议论大事;弟子们却空怀而来,学满而归。难道确有不用言表的教导,身残体秽内心世界也能达到成熟的境界吗?这又是什么样的人呢?”

孔子回答说:“王骀先生是一位圣人,我的学识和品行都落后于他,只是还没有前去请教他罢了。我将把他当作老师,何况学识和品行都不如我孔丘的人呢!何止鲁国,我将引领天下的人跟从他学习。”

常季说:“他是一个被砍去了一只脚的人,而学识和品行竟超过了先生,跟平常人相比相差就更远了。像这样的人,他运用心智是怎样与众不同的呢?”

仲尼回答说:“死或生都是人生变化中的大事了,可是死或生都不能使他随之变化;即使天翻过来地坠下去,他也不会因此而丧失、毁灭。他通晓无所依凭的道理而不随物变迁,听任事物变化而坚守自己的志向。”【庄子的大智慧】孔子与弟子常季的这段对话,出自《庄子》的《德充符》篇。主要论述的是“德”。通过王骀故事的讲述及孔子的评价,庄子强调了“德”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对于那些身有残疾的人来说,如果具备了“德”,就显得更难能可贵了。庄子在后文中还以叔山无趾、申徒嘉等身残而德全的人为例作了进一步的阐述。庄子认为,对于人来说,相貌并不重要,“德”的充实才是做人的根本。德就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个人具有的品行操守。德促使人们注重修为,唯有“德”才能有所得。从宏观角度来讲,德就是让世间万事万物各得其所欲,各展其所能。在现实生活和人际交往中,一个人道德品质和修养的高低,是决定与他人相处得好与坏的重要因素。道德品质高尚,个人修养好,就容易赢得他人的信任与友谊;如果不注重个人道德品质修养,就难以处理好与他人的关系,交不到真心朋友。【庄子大智慧的解读】

生活中,我们总是可以看到一些身体有所缺憾的残疾人士,看着他们为了生活在坚强拼搏的时候,我们总会情不自禁地投去肯定和赞赏的目光。因为他们的成功,较常人更来之不易,要付出更多更艰辛的努力。也许正因为这一点,他们中的很多人,最后往往取得了令正常人都难以企及的成就。

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青年时期曾经游历全国各地,以接触社会、体会民情、考察史迹。同时,他还向前辈学习各种历史知识。后来他继承父职作了太史令,阅读了国家珍藏的许多古代文献。在此基础上,他开始秉承父志撰写《史记》。正当司马迁专心著述的时候,发生了李陵事件。

天汉二年(前99),李陵出征匈奴时被围,在矢尽粮绝的情况下投降匈奴。消息传到长安,武帝大怒。朝廷的文武百官,都大骂李陵投降可耻。司马迁不作声。武帝问他有什么意见,书生气十足的司马迁直言不讳地说:“李陵转战千里,矢尽道穷,古代名将也不过如此。他虽投降,尚属情有可原。臣以为只要他不死,他还是会效忠汉朝的。”

盛怒中的汉武帝听了司马迁这番话,认为他是为李陵辩解,是在故意贬低当时正在打匈奴而又很不顺利的李广利,于是命令把司马迁判为死罪(或以腐刑代替)。汉武帝时代,判了死罪的可以出钱五十万减死一等。但家境并不富裕的司马迁拿不出这一笔钱,只能受“腐刑”(宫刑)来选择“偷生”这条路。

为了免除一死以完成《史记》的写作,司马迁强忍屈辱,接受了世间最残酷的“腐刑”。不幸的遭遇,使司马迁精神受到极大刺激,曾一度想自杀,但他想起了父亲的遗言,又以古人孔子、屈原、左丘明、孙子、韩非等在逆境中发奋有为鼓励自己,终于以惊人的意志忍辱负重地活了下来。身心备受摧残、忍辱含垢生活的司马迁深知,“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他决心以残烛之年,完成父亲要他完成的史书。经过六年的囚禁生活,征和元年(公元前93年)终于出狱。武帝对司马迁的才能还是爱惜的,又任命他为中书令。从此,司马迁埋首奋发著述,终于完成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家之言”的历史巨著——《史记》。

正像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所说:“行莫丑于辱先,诟莫大于宫刑”,蒙受宫刑确实是一种奇耻大辱。该书的中心便是阐述自己的耻辱观,抒发忍辱含诟的愤懑心情。他反复地说自己是“身残处秽”,“大质已亏缺”。身受腐刑给司马迁造成的精神折磨远远超过了肉体的痛苦。受辱的方式有很多,而被处以腐刑则是最大的耻辱。这种耻辱加给司马迁的精神压力极为沉重,他“肠一日而九迴,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

然而,司马迁并没有就此沉沦下去。恰恰相反,他的耻辱感和雪耻意识成为他创作《史记》的动力,也形成了他写作《史记》的特殊心理。在这种耻辱感和雪耻意识的影响下,他记录和赞扬了许多能够卓有远见、弃小存大或矢志复仇的历史人物。像韩信早年在淮阴忍受屠中少年胯下辱,后来才能拜将封侯;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身为奴隶在所不辞,终于消灭吴国,昭雪了世仇;伍子胥“弃小义,雪大耻”,鞭楚平王墓;季布“摧刚为柔”终为汉臣;公孙杵臼掩护赵氏孤儿等等,都体现了一种雪耻意识。靠着这种意识,最终,他完成了规模宏大、贯通古今、内容广博的百科全书式的通史——《史记》。

司马迁的故事告诉我们,活着就要坚强,就要勇敢地面对人生的各种屈辱和苦难。不要忘记人终将一死,也不要把活着看得太美好。意识到生命无常,虽然是一件令人伤感的事,但也并非没有益处,至少可以帮助我们减轻对于死亡的恐惧。活着也许会不开心,但绝不会死心;也许会失望,但不会绝望;也许会有所放弃,但绝不会自暴自弃。

我国现代著名作家史铁生,也是一个身残志坚,毅力非凡的人。他的作品获得了广泛的赞誉和肯定,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最重要的是它启发帮助了很多人。

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1967年清华附中毕业,1969年去延安插队。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自称是“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

20世纪80年代中期,史铁生以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引起广泛反响。1991年长篇散文《我与地坛》的发表,被韩少功称为“即使没有其他作品,这一年也因之而成为文坛的丰年”。1996年,脱稿40万字长篇小说《务虚笔记》的创作完成。1998年起史铁生因肾病加重开始做透析,其间陆续完成了《病隙碎笔》、《我的丁一之旅》两部长篇。

死亡对于史铁生来说并不陌生。没有人知道,他到底花过多少时间考虑过死。他也用文字谈论死,但那必然只是他无限的思考中极其有限的一小部分。“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这是史铁生关于死的论述中被引述最多的一句,出自他1991年成稿的《我与地坛》,其时他40岁。

史铁生曾把自己的身体比作一架飞机,发动机(两个肾)和起落架(两条腿)一起失灵。他长年躺在透析室的病床上,听血在透析器里汩汩地走,“好像听见飞机在天上挣扎的声音”。

史铁生有很多朋友。作家余华回忆了一件小事,1996年史铁生和他们一群朋友在瑞典,有老朋友带来了一碗红烧肉给史铁生,“他舍不得吃,非要等大家都到齐了,每人分一小块,当时大家西餐都吃腻了。这就是铁生,得到一点点就会感恩,拥有一点点就要和朋友分享。”

2010年12月31日凌晨3点46分,史铁生因突发脑出血逝世。

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同构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写作之夜”,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

身残志坚,德行高远。从古至今,许多志士贤人都用他们残缺的身体、不屈的灵魂为自己的人生奏响了一曲曲动人的凯歌。我们应该将它们作为我们人生的榜样,不断从中汲取力量和精神,鼓舞自己前行。智慧之光有位哲人说过:"你要欣然接受自己的长相,如果你是骆驼,那么就不要去唱苍鹰之歌,驼铃同样充满魅力。"所以,无论你面临怎样的境地,都应该正视它,接受它,更要努力去改变它。人生的旅途上难免有些艰难险阻,但面对困境,我们应当充满信心,千万不要感到自卑,我们的不懈努力将会让一切得到改变。

返璞归真,合乎自然

【原文】

彼至正者,不失其性命之情。故合者不为骈,而枝者不为跂;长者不为有余,短者不为不足。是故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故性长非所断,性短非所续,无所去忧也。【译文】

那所谓的至理正道,就是不违反事物各得其所而又顺应自然的真情。所以说合在一块的不算是并生,而旁出枝生的不算是多余,长的不算是有余,短的不算是不足。因此,野鸭的小腿虽然很短,续长一截就有忧患;鹤的小腿虽然很长,截去一段就会痛苦。事物原本就很长是不可以随意截短的,事物原本就很短也是不可以随意续长的,这样各种事物也就没有必要去排除忧患了。【庄子的大智慧】本段出自《庄子》中的《骈拇》篇。“骈拇”就是合并长在一起的脚趾,跟旁生的歧指和体内的赘瘤一样,虽然是天生的“赠品”,却没有任何用处的多余之物。《骈拇》以篇首的两个字作为篇名,该篇重点阐述的是道家学说的精髓:顺性无为,因任自然的原理,反对以仁义等人为枷锁去破坏人性。“彼至正者,不失其性命之情”,可以说这句话是庄子学术之大纲,至理正道,质言之就是一句话,不失天然的情性,不失生命的本根。庄子思想的核心是彻底的真和朴,这和他本人的社会的、政治的思想完全是一致的,一切违背天然情性、生命本根的社会、政治、文化、理想在他面前都遭到了坚决的否定和痛彻的打击。在庄子看来,天然本真的生命价值重于一切身外之物,重于利、名、家、天下。在社会物欲观念日渐盛行的时代,庄子这种返璞归真、追求本真的精神,具有极高的价值。【庄子大智慧的解读】

返璞归真,即去掉外在的装饰,恢复原来的质朴状态。其目的就是要通过自身的修行和修炼,使生命返复到始初的状态,道家称之为“返璞归真”。

在返朴归真的修行道路上,诸多高真大德的践行曾为后世学道修道者作出了榜样。汉末魏伯阳真人,“挟怀朴素,不乐权荣”而专心修炼。葛洪真人不随世变,言则率实,杜绝嘲戏,终日默然,被邦人咸称为抱朴之士。并提出应“全大宗之朴,守真正之源”。晋代嵇康好道,亦以“贱物贵身,志在守朴,养素全真”为修行宗旨。

俄罗斯伟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晚年也在努力返朴归真,追求纯真自我。

列夫·托尔斯泰功成名就,晚年力求过简朴的平民生活,他想把所有的著作权与财产捐给民众,但结婚48个春秋的妻子苏菲亚却对丈夫的“败家”举动痛心疾首,百般阻挠,寸步不离地守护着自己的产业。夫妻关系日益紧张,争吵冲突,苦恼不堪。终于,82岁高龄的托尔斯泰踏上了出走之途。

托尔斯泰和索菲亚共渡了精彩的人生,既是生活伴侣,又是工作伙伴,还一起生下13个孩子。索菲娅聪慧能干,不仅为丈夫操持家务,治理产业,而且为他誊写手稿,3000页浩瀚的《战争与和平》就抄写过七次。《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三大名著使托尔斯泰成为19世纪最杰出的作家,功名显赫,世人仰之,夫贵妻荣。在同舟共济的过程中,索菲亚执著于共创的成果——世俗的荣耀和财富。

而托尔斯泰却感到虚无,桂冠、财富和躯体早晚要卸下,带不走,人不过是尘世的匆匆过客。贝埃尔、列文、聂赫留道夫,都是托尔斯泰在作品中的自我投射,探索生命的意义,忏悔,赎罪……环顾托尔斯泰的一生,历经几次思想嬗变和精神危机,越来越关心的是灵魂的问题。他寻求的不再是享誉全球的文学地位和丰厚财富,而是对人生、宇宙终极真理的叩问、超脱尘世的精神力量。

在《忏悔录》中,托尔斯泰反省以往的过失,剖析否定自己。《谢尔盖神父》体现了灵与肉的挣扎,苦修的谢尔盖为了抵抗女色诱惑而剁掉自己的一个手指头。众人仰慕的功成名就反而让他迷失了自己,最终谢尔盖在流浪中找到生活的真谛。

周围一片赤贫,贫富悬殊,过多的占有使托尔斯泰感到罪过。他说:“财富会腐蚀人的灵魂。”他关怀底层民众,先后组织赈济梁赞省和图拉省灾民的活动,他还努力维护受官方教会迫害的莫洛康教徒和杜霍包尔教徒,并在1898年决定将《复活》的全部稿费资助杜霍包尔教徒移居加拿大。

这位大庄园主、大文豪,晚年奉行着苦行僧式的克己生活,戒烟戒酒、摒绝奢侈,持斋吃素。凡是自己能干的都要自己动手。劈柴、生炉子、缝鞋、耕地……他访晤神父、主教、修道士和隐修士。他说:“关于神性与信仰问题的探讨使我看到一种卓越而伟大的理想……神力的明确无疑的表现,就借着启示而向人们显露着善的法则……”

托尔斯泰不顾妻子反对,最终公开发表声明:从1881年以后他出版的任何作品,可以由任何人免费出版。“看到别人拿走我孩子的财产,我不能无动于衷。”妻子发觉自己的人生完全被颠覆,寻死觅活地哭闹要挟。作为俗世女子,极力维护个人和家族的利益,无可非议,但作为托尔斯泰的妻子,就难为她了,夫妻思想的差距,造成感情的裂变。

正如托尔斯泰的女儿所说:“母亲无法理解父亲的志向。”琴瑟甚笃的恩爱夫妻到了人生暮年,却发现两人的理念截然不同。围绕财产、著作权等问题,索菲亚抓住不放,而托尔斯泰是放弃。一个是加法、乘法,一个是减法、除法。一个要奢华,一个要俭朴,南辕北辙。即使他们的关系如此亲密,仍无法忍受对方生活。“对于你不能同我在精神追求上保持一致,我不会指责你。因为每个人的精神生活是他同上帝之间的秘密,别人无权要求什么。”托尔斯泰无奈地说。在与妻子诀别的信中,他写道:“你别以为我的出走是因为不爱你。我爱你,从心眼儿里疼你,但我别无选择,唯有这样去做……我为生活与信仰的不一致而痛苦……如一切信教的老人一般,愿将残年奉献给上帝。”

托尔斯泰抛弃所有孤独地出走,用自己最后的行为语言否定了世俗世界。遵照他的遗嘱,遗体安葬在庄园的树林中。坟上没有十字架,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铭,连托尔斯泰这个名字也没有,一切回归自然。

托尔斯泰夫人在离世前请求人们的宽恕,因为她并不是任何时候都“有能力”登上天才托尔斯泰所到达的高峰。

托尔斯泰不仅仅是一位文学巨匠,有关人生目的、宗教和社会的阐述又使他成为一位有世界影响的思想家。他的“勿以暴力抗恶”、“博爱人道精神”、“道德自我完善”等思想,曾持久地影响了包括圣雄甘地、马丁·路德·金、维特根斯坦在内的伟大人物。

托尔斯泰认为,通过暴力,不可能建立一个符合道德的制度,因为任何一种暴力不可避免地会再产生暴力。一旦他们掌握了武器,他们也会很快建立新的专制主义。

1862年间,他几乎中断了文学创作,先后在自己的庄园及其附近农村为农民子弟创办了20多所学校。他为儿童撰写、改编的《新启蒙读本》深受欢迎,故事写得优美、简洁、质朴,明白易懂,意蕴深远,被欧美文学界、教育界视为经典启蒙学读本,出版了300多版,一直长销不衰。

他说:“将来的艺术,要努力于传达人类共同的情感、友爱精神。”“最崇高的艺术,永远为大多数人类懂得并且爱好,如创世纪的史诗、福音书的寓言、传说、童话、民间歌谣。”“单纯是精神美的一个主要条件……没有简单、善良和真实,即没有伟大。”

托尔斯泰是作家群里最独特的人,很少参加文学团体的活动,认为艺术家要保持独创性,不受旁人影响,不做夸夸其谈。他长年住在乡下,对大自然的秀美有着敏锐的鉴赏力。他读书写作、散步沉思、割草耕地,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互为补充。他觉得体力劳动不仅使大脑得到休息,而且有助于灵魂的净化和精神的饱满。

他很早就对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感兴趣,80岁高龄的他还学习汉语。他在日记中曾提到“我认为我的道德观念是因为读孔子,主要是读老子的结果。”

托尔斯泰这样来介绍老子的一个基本论点:老子教导人们从肉体的生活转化为灵魂的生活。他称自己的学说为“道”……做人应该像老子所说的如水一般。

这位文学泰斗,宽额浓眉,大白胡子,既是慈祥的长者,又是朴实的农夫,深沉明亮的眼睛,显得坦白直率、胸无城府却又明察秋毫。

托尔斯泰曾评价自己:“这是一个可怜的生物,但是真诚的,他一直要而且诚心诚意地愿成为一个好人,上帝的一个忠仆。”

道家认为,人原初的本性是淳朴和纯真的,是近于“道”的本性的。所以人们常说儿童天真无邪。但由于年龄的增长,思虑欲念不断萌生,再加上社会环境的不同影响和情色财货的诱惑,不断地消耗掉人原有的生命元真,也迷惑了原有的纯朴天性,若进一步嗜欲无止,将严重损害自己心性和生命健康,从此背道而驰。而学道修道,就是要使心性和生命返到纯朴纯真的状态。

老子所说的“彼至正者,不失其性命之情”,就是告诫人们要追求这种淳朴和纯真的人的本性。这才是为人处世的根本,才是做人的大智慧。智慧之光《道德经》说:"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即要抱道守真,怡养生命的真元,使之不为物欲所诱惑,不为私心杂念所困扰。这里最重要的就是要尽量少一些私心和欲念。做人要淳厚,行事遵守公德,生活要俭朴,使本性回复到淳朴的状态,与道相合。

无拘无束,洒脱人生

【原文】

马,蹄可以践霜雪,毛可以御风寒,龁草饮水,翘足而陆,此马之真性也。虽有義台路寝,无所用之。及至伯乐,曰:“我善治马。”烧之,剔之,刻之,雒之,连之以羁馽,编之以皁栈,马之死者十二三矣。饥之,渴之,驰之,骤之,整之,齐之,前有橛饰之患,而后有鞭荚之威,而马之死者已过半矣。陶者曰:“我善治埴,圆者中规,方者中矩。”匠人曰:“我善治木,曲者中钩,直者应绳。”夫埴木之性,岂欲中规矩钩绳哉?然且世世称之曰“伯乐善治马”而“陶、匠善治埴、木”,此亦治天下者之过也。【译文】

马,蹄可以用来践踏霜雪,毛可以用来抵御风寒,饿了吃草,渴了喝水,性起时扬起蹄脚奋力跳跃,这就是马的天性。即使有高台正殿,对马来说没有什么用处。

等到世上出了伯乐,说:“我善于管理马。”于是用烧红的铁器灼炙马毛,用剪刀修剔马鬃,凿削马蹄甲,烙制马印记,用络头和绊绳来拴连它们,用马槽和马床来编排它们,这样一来马便死掉十分之二三了。

饿了不给吃,渴了不给喝,让它们急骤奔跑,让它们步伐整齐,让它们行动划一,前有马口横木和马络装饰的限制,后有皮鞭和竹条的威逼,这样一来马就死过半数了。

制陶工匠说:“我最善于整治黏土,我用黏土制成的器皿,圆的合乎圆规,方的应于角尺。”木匠说:“我最善于整治木材,我用木材制成的器皿,能使弯曲的合于钩弧的要求,笔直的跟墨线吻合。”黏土和木材的本性难道就是希望去迎合圆规、角尺、钩弧、墨线吗?然而还世世代代地称赞他们说,“伯乐善于管理马”而“陶匠、木匠善于整治黏土和木材”,这也就是治理天下的人的过错啊!【庄子的大智慧】在庄子的眼里,当世社会的纷争动乱都源于所谓圣人的“治”,因而他主张摒弃仁义和礼乐,取消一切束缚和羁绊,让社会和事物都回到它的自然和本性上去。庄子理想中的社会是这样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们无知无欲,按自然天性自由自在地生活。造出并推行仁义礼乐,破坏人的素朴本性,这是圣人的过错。只有把这些人为的枷锁去掉,才能使人恢复本性,达到一种最为理想的状态。庄子崇尚原始状态下人们的无拘无束、自在洒脱。有人说,这是一种倒退,是一种消极的思想。其实不然。仔细想想,文明的进步究竟是为了什么?难道是为了活得更累?活得更不自在?而庄子却看得很明白。尽管他的理念在很多时候只能是个梦想,但却可以让很多人看到未来的希望之光。的确,很多事情是很难改变的,但无论如何,我们至少可以让自己活得轻松一点,活得自在一点。【庄子大智慧的解读】

众所周知,做人,应该不要太拘束,应该洒脱一点。

人生在世,数十寒暑,不过弹指一挥间。强者回顾大坎坷一带而过,弱者叙述小挫折喋喋不休。我们谁不希望做生活中的强者呢?但不可能每个人都能如愿。所以,我们应该学会洒脱,因为有些东西得到或许后悔,有些东西失去也会庆幸,该放弃的东西,不要留恋。洒脱会把坎坷的路途当作目标的一部分,而不是把成功看成无依无靠的空中楼阁;洒脱,让微笑穿透漫漫人生,让热泪温暖寂寞的命运,在千万次受伤之后,仍然柔韧如初。

洒脱,是一份难得的心境,只有解读洒脱,才有“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自励;只有酝酿洒脱,才有“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的飘扬;也只有拥有洒脱,才有“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情怀。

李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李白出生于盛唐时期,他的一生,绝大部分都在漫游中度过,游历了大半个中国。他讴歌祖国山河与美丽的自然风光,想象丰富,激昂奔放,富有浪漫主义精神。被贺知章称为“诗仙”,其诗大多为描写山水和抒发内心的情感为主。诗风雄奇豪放,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其为人亦洒脱不羁。

李白一生不以功名显,却高自期许,以布衣之身而藐视权贵,肆无忌惮地嘲笑以政治权力为中心的等级秩序,批判腐败的政治现象,以大胆反抗的姿态,推进了盛唐文化中的英雄主义精神。

李白反权贵的思想意识,是随着他的生活实践的丰富而日益自觉和成熟起来的。在早期,主要表现为“不屈己、不干人”、“平交王侯”的平等要求,正如他在诗中所说:“昔在长安醉花柳,五侯七贵同杯酒。气岸遥凌豪士前,风流肯落他人后!”(《流夜郎赠辛判官》)“揄扬九重万乘主,谑浪赤墀青琐贤。”(《玉壶吟》)他有时也发出轻蔑权贵的豪语,如“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等,但主要还是表现内心的高傲。

而随着对高层权力集团实际情况的了解,他进一步揭示了布衣和权贵的对立:“珠玉买歌笑,糟糠养贤才。”(《古风》第十五)“梧桐巢燕雀,枳棘栖鸳鸾。”(《古风》第三十九。并对因谄事帝王而窃据权位者的丑态极尽嘲讽之能事,如:“大车扬飞尘,亭午暗阡陌。中贵多黄金,连云开甲宅。路逢斗鸡者,冠盖何辉赫。鼻息干虹蜺,行人皆怵惕。世无洗耳翁,谁知尧与跖!”而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他发出了最响亮的呼声:“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唐天宝年间,政治形势日益恶化,李白又把反权贵和广泛的社会批判联系起来。如《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既为屈死的贤士仗义抗争,也表达了对朝廷的失望和轻蔑:“君不见李北海,英风豪气今何在?君不见裴尚书,土坟三尺蒿棘居。少年早欲五湖去,见此弥将钟鼎疏。”在《书情赠蔡舍人雄》、《古风》第五十一、《登高丘望远海》等诗中,李白甚至借古讽今,对玄宗本人提出了尖锐的斥责。总之,可以说他把唐诗中反权贵的主题发挥到了淋漓酣畅的地步。

李白的诗歌充满热烈的人生之恋。他的诗往往于狂放中洋溢着童真般的情趣,如:“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山中与幽人对酌》)“袖长管催欲轻举,汉中太守醉起舞。手持锦袍覆我身,我醉横眠枕其股。”(《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

他永不安于寂寞和孤独,如《月下独酌》其一:“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只有充溢着生命活力的诗人才能发出如此的奇思妙想。

李白对大自然有着强烈的感受力,他善于把自己的个性融化到自然景物中去,使他笔下的山水丘壑也无不具有理想化的色彩。他在《日出入行》诗中说:“吾将囊括大块,浩然与溟涬同科。”又说:“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李白具有英风豪气,又追求单纯高洁的心境,这些不同的性格侧面也就形成了他的山水意境的两大类型:一类是在气势磅礴的高山大川中突出力的美、运动的美,在壮美的意境中抒发豪情壮思,例如他笔下的黄河、长江,奔腾咆哮,一泻千里:“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将进酒》);另一类则着意追求光明澄澈之美,在秀丽的意境中表现纤尘不染的天真情怀,例如“人游月边去,舟在空中行”(《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人乘海上月,帆落湖中天”(《浔阳送弟昌岠鄱阳司马作》)。

李白自由解放的思想情操和具有平民倾向的个性,还使他能更深入地开掘社会生活中的各种人情美。这里有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之情,如《子夜吴歌》其三:“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有对劳动生活的赞美之情,如《秋浦歌》十四:“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所有这些诗篇,都无不是以理想的光轮使日常生活题材焕发出诗意的风采。

中国古代历史上,能诗善文者无数,豪放派的诗作更是数不胜数,其中诗人苏轼现存作品就有近三千首,陆游更是有九千首之多。然而说起天真烂漫、自在潇洒的境界,却只首推李白。可以说,盛唐的环境成就了李白的洒脱,李白的洒脱成就了他辉煌的一生。

有人曾经说过:执著是一个人的内心最顽固的枷锁。有时确立一个目标,或目标过于明晰,反而会成为一种心理负担和精神累赘,从而沉重了我们前进的脚步,束缚了我们翱翔的羽翼,相反,这时候没有了目标,或将目标删除,学会洒脱,一身轻松的我们反而会走得更远,飞得更高。

身在社会,身不由己,但我们终日忙忙碌碌、疲惫的心灵确实需要宁静的放松,尽管忙碌使我们充实而又愉快,如果我们不懂得洒脱,实际上在给自己加重负担,让心灵终日劳役的我们哪里懂得洒脱是生命赏赐我们的礼物呢?一味追求而忘记给自己一份洒脱的机会,我们又岂能负载更多世俗的担子。洒脱,那是在痛苦之后的一种平静,那是在苦涩中品味出的一丝甜蜜。拥有它,我们将拥有与天地一样包容世间一切的广阔襟怀。智慧之光洒脱,并不是狂妄自大,目空一切;也不是玩世不恭,生活放荡;更不是我行我素,浑浑噩噩。洒脱,是一种大大方方、自自然然的美;是一种不卑不亢的健康心态;是一种自信自重的良好品格。更是对生活的一种坦然无争的平和心境。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