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节气饮食养生指南(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4 19:47:37

点击下载

作者:时冬梅

出版社:航空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24节气饮食养生指南

24节气饮食养生指南试读:

前言

本书以《黄帝内经》的传统养生医学观和通俗流畅的语言,根据“天人相应”、“阴阳平衡”的自然规律,按照四季24节气不同的气候变化,对人体产生的相应影响,逐一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提出了科学的养生方法。又据传统医学“药食同源”的道理,注重“因时而养”、“以食为养”的养生方针。以四季24节气为序,逐一进行了详细、科学的分析、解读。针对各类人群提出了简便、易行、实用的饮食养生方法。

下面针对本书内容略加介绍,以方便读者阅读、查找相关养生知识、方法等。

首先,

24节气饮食养生常识篇

,介绍了传统养生的基础常识、观点。

其次,24节气饮食养生篇,为本书重点章节,具体有以下七项内容:

一、节气气候变化特点

二、节气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调养 依自然界四季阴阳变化,与人体“天人相应”的阴阳变化规律,不仅提出了具体调养部位和调养方法,而且做出了深入浅出的相应解释,克服了以往养生书籍的诘屈聱牙之弊。

[调养爱心提示]

1.多见病调养提示

2.常见病调养提示

三、节气饮食调养

[饮食调养宜忌]

四、节气主要调养食物本草剖析 对本节气主要调养食物进行了详细、通俗、科学的讲解。须提醒大家:在各节气养生食物介绍中,因四季有大量重复“调养食物”,编写时,按出现前后为序,即先出现先解释,后面的只列食物名不重复解释,故使得春季、夏季“主要调养食物本草剖析”内容远多于秋、冬二季。

五、节气调养膳食 注重实用、方便、易操作。

六、传统节气养生食俗文化 介绍了我国极具特色的节气饮食风俗,非常有趣味性,大有可观。

七、节气中医养生词典 为了使读者进一步了解一些本节气遇到的中医名词,特对中医名词做了更深的解释,也使广大读者面对中医知识不再陌生。

最后,为了使读者简单、方便、直接地查找“不同属性”的养生食物本草剖析内容,特设了“24节气调养食物(本草剖析)汉语拼音检索表”。同时为方便读者又设了“中医养生词典汉语拼音检索表”。

出版此书的目的在于:让广大读者拥有一本“简单、实用、方便”,全年365天,天天可以实用的饮食养生指南。愿广大读者拥有健康、快乐的每一天。24节气饮食养生常识篇

天人相应——24节气与人体阴阳变化的统一

顺应阴阳变化

传统文化认为,“天、地、人”是一个整体。用现代通俗语言讲,“天、地”就是自然,“人”指人的机体,人是自然万物中的一分子。故此,人的机体变化与自然万物的变化是相应的、统一顺应的关系,绝不是特殊独立存在于自然中。而这种“相应、顺应”特指的是“阴阳变化”,就是说人体的阴阳变化与自然的阴阳变化是相应的,即“天人相应”。我们还需了解阴阳变化是什么。

何为阴阳?古人把向阳光的、外向的、凸起的、明亮的、上升的、温热的、运动的、雄性的(动物)都定义为阳;背光的、内守的、凹陷的、晦暗的、下降的、寒冷的、静止的、雌性的(动物)都定义为阴。而这些阴阳变化是自然造化的结果。其中日、月相互作用产生了气的上升与下降,产生了明暗变化,产生了昼夜、寒、热、温、凉的温差变化……四季阴阳变化造就了万物的生、长、收、藏,人是自然界中一分子,故人体也与自然万物一样产生了与之相顺应的阴阳消长的变化。

谈到阴阳,有必要说下《周易》,它是一部研究阴阳运动的哲学书籍。上面的“太极图”就是阴阳运动的图解。太极图

它的含义是:阴阳平分天下。天下万事万物都是阴阳的运动,都是阴与阳的合抱体,它们互相转化,互相制约,阴极则阳,阳极则阴,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自然界的阴阳消长规律是什么?拿一天之中的白昼和黑夜来说,白天为阳,夜晚为阴,子时(夜晚23:00~01:00点)是夜晚走到尽头而迎来白天的开始,即阴达到极点,阳开始之时。到了中午(11:00~13:00点)是阳极之时,而此时阴便开始了。如此周而复始,阴阳变化永不休止。一年四季也是如此,一年之中的冬至是阴极之时,阳之初;而夏至是阳极之时,阴之初。

阴极则阳生,阳极则阴长,即阴极则阳,阳极则阴,如同月之盈亏,月圆则渐缺,月残则渐圆的道理,物极必反之道也。阴到了极点就会开始向阳转化,阳到了极点就会开始向阴转化。阴极之后,进入阳长阴消阶段;阳极之后,则又进入阴长阳消时期。

卯时是一天中的05:00~07:00时,酉时是一天中的17:00~19:00时,从子到午为阳时,从午到子为阴时。四季还有两个平分点,分别是春分、秋分。具体见阴阳消长规律图(此图把一天、一年阴阳消长合并在一起了)。阴阳消长的规律图

人的五脏和四季气化是完全相通的,具体是:

春(风)气通于肝。夏(火)气通于心。长夏(湿)气通于脾。秋(燥)气通于肺。冬(寒)气通于肾。

春季为肝的旺盛期,夏季为心的旺盛期,秋季为肺的旺盛期,冬季为肾的旺盛期。

每天24小时(时辰)脏腑对应调养表

肺寅大卯胃辰宫,脾巳心午小未中,申膀酉肾心包戌,亥焦子胆丑肝通。

五脏的生理功能(此项内容中的医学名词解释详见“24节气饮食养生篇”的“词典”部分)

肝:藏魂。别称:将军之官,谋略出焉。

主要生理功能

1. 肝主疏泄:调畅气机,促进脾胃运化升降,胆汁的分泌排泄,维持血液运行和津液的输布代谢,调畅情志,妇女排卵、月经和男子排精。

2. 肝主藏血:贮血以制约肝阳,藏血防止出血,调节血量,肝藏魂。

生理特点

肝为刚脏,主升、主动;喜柔恶燥;罢极之本。肝为魂之居,血之藏,筋之宗,体阴用阳。

心:藏神。别称:君主之官,神明出焉。

主要生理功能

1. 心主血脉:心气充沛则血液充盈,脉道通利。

2. 心主神志:心藏神。广义:生命活动外在表现。狭义:人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因血液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五志唯心所使,心乃五脏六腑之大主。

生理特点

五脏六腑之大主,津血同源;汗血同源。汗者,合阳气阴精(津液)蒸化而出者。

脾:后天之本,藏意。别称:仓廪之官,五味出焉。

主要生理功能

1. 脾主运化:把水谷化为精微并吸收,传输至全身。包括运化水谷(三个过程是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运输)、运化水液(吸收、转输,形成汗、尿)。

2. 脾主升清:脾气上升将其运化的水谷精微等向上布散心、肺、头、目,并进一步化生气血营养全身;维持内脏位置。

3. 脾主统血:气的固摄作用,防血溢出脉外。

生理特点

气血生化之源,乃后天之本;喜燥而恶湿;脾以升为健 。

肺:华盖,藏魄。别称:相傅之官,治节出焉。

主要生理功能

1. 主气,司呼吸:主一身之气和呼吸之气(气,特别是宗气的生成;气的升降出入调节;体内外气体交换)。

2. 主宣发肃降:排出浊气,水谷精微布散全身外达皮毛,宣发卫气调节腠理形汗排出;吸入清气,布散精微,清除异物。

3. 通调水道:宣发,汗液排出;肃降,尿液生成。

4. 肺朝百脉主治节。

生理特点

肺主行水,为水之上源。汗孔:气门肺为气之主。

肾:先天之本,藏志。别称:作强之官,伎巧出焉。

主要生理功能

1. 肾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肾中精气,天癸:排精、排卵):调节机体的代谢和各项生理活动(肾阴、肾阳:一身阴气、阳气之根本;脏腑气血津液,推动温煦,滋养濡润)。

2.肾主水,肾中精气对体内津液的生成、输布、排泄及维持其代谢平衡起着重要作用;直接:升清泌浊尿液;间接:肾阴阳对各脏器功能的调节。

3.肾主纳气:摄纳肺吸入的清气,防止呼吸表浅。

生理特点

肾为气之根,胃之关,主骨生髓,封藏之本。

脏腑的五行相应表(结合下面“调养食物的五行归属与养生”来看)

调养食物的五行归属与养生

自然中,矿物、动物、植物都与人有着惊人的同一性、对应性,其性相通,可互利互惠,这就是“药食同源”及“药食同补”的根本原因。

①解读调养食物

古人对调养食物的认识是很独到的,早就明白了粮食、蔬菜、禽肉、水果对人体的营养、调养作用。《黄帝内经》认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

五谷:指粮食作物,稻米、小豆、麦、谷子、黄黍。粮食是人体的糖类主要营养来源。

五果:指水果,桃、李、杏、栗、枣。桃,益气血、生津液,是很好的滋补果品。李子可清虚热、生津液。杏能生津止渴,润肺定喘。栗子能补脾健胃,补肾强筋,活血止血。大枣养脾和胃,益气生津。这些说明水果对人体调养有良好的辅助作用。

五畜:指牛、羊、豕、犬、鸡。牛肉能补气健身。羊肉可补气养血,温中暖下。豕即猪,其肉能补肾益血,滋阴润燥。犬即狗,其肉能补中益气,温肾助阳,强身健体。鸡肉温中、益气、补精、添髓。动物对人体有重要的营养作用。

五菜:指葵、藿、薤、葱、韭。蔬菜有补养人体的作用。

②五色与饮食养生

古人发现食物的色彩与五脏助养有奇特的对应关系(见“脏腑的五行相应表”)。

青入肝、赤入心、黄入脾、白入肺、黑入肾。

心对应赤色,属夏天,红色的食物养心入血,还有活血化淤作用。夏天,养心尤为重要,宜多食西红柿、红辣椒、山楂(或红果)、红苹果、红桃子等红色食物。

肾对应黑色,属冬天,黑色的食物有益肾抗衰老作用。冬天,应该养肾。宜多食黑米、黑芝麻、黑豆等黑色食物。

肺对应白色,属秋天,白色食物有补肺作用。秋天,宜多食白果、白梨、白桃、白杏仁、百合等白色食物。

脾对应黄色,四季皆宜,黄色的食物多补脾。长夏和每季节的最后18天(因每季末18天需要养脾),宜多食山药、土豆、黄小米、玉米等黄色食物。

肝对应青色,即绿色,青色食物多补肝。春天,宜多食青笋、青菜、青豆、菠菜等青色食物。

③五味与饮食养生

味不宜过酸,因酸味补肝,可助肝气,若过酸则会引起肝气偏亢,克伐脾胃(木克土),导致脾胃消化功能障碍。

味不宜过咸,因咸味补肾,过咸,反能伤肾,损坏骨头(肾主骨生髓),肾气偏亢,就会导致抑制心气(水克火),引起心悸、气短。

味不宜过甘,因甘味补脾,过甘,反能伤脾,使脾气偏亢,引起胃胀不适,还会克伐肾水(土克水),出现面黑。

味不宜过苦,因苦味补心,过苦,反能伤心,使心功能偏亢,导致心肺功能障碍(火克金)。

味不宜过辛,因辛味补肺,过辛,反能伤肺,肺气偏亢,导致筋脉弛缓不利(金克木,肝属木,肝主筋),又因为肺主气,伤气可引起神伤而发生精神病患。

所以饮食养生要注意“有节制”,既不可不足,也不可太过,否则会伤及五脏,影响身体健康。同时每人口中有什么味道,就意味着相应五脏过热、过旺,出现了偏亢。

苦:提示肝热或胆病;

甜:提示脾热;

咸:提示肾虚,因肾虚,肾液上泛之故;

酸:是肝气上溢的征兆,多显示肝虚;

辛:肺热先兆。

四类滋补食物

中医认为,人体调养有四补,即补气、补血、补阴、补阳。

补气食物 是指具有益气健脾功效,对气虚证(指气短、乏力、语调低微、神疲、自汗,脸色苍白无光泽等)有补益作用的食品,如大米、糯米、花生、山药、胡萝卜、豆浆、鸡肉等。

补血食物 是指对血虚证(指头昏眼花、腰体麻木、心慌心悸、失眠、面色萎黄、舌质淡白,女性月经量少、色淡等)有补益作用的食品,如动物肝脏、动物血制品、龙眼肉、荔枝肉、桑椹、黑木耳、菠菜、胡萝卜、猪肉、海参、鱼类等都有一定的补血作用。

补阳食物 是指具有补阳助火,增强性功能的功效,对阳虚证(指畏寒怕冷、溏便、阳痿等)有补益作用的食品,如狗肉、羊肉、虾类、鹿肉、核桃仁、枸杞子、鸽蛋、鳝鱼等。

补阴食物 是指具有滋养阴液,生津润燥的功效,对阴虚证(指午后潮热、颧红、盗汗、口干、五心烦热、舌红少苔等)有补益作用的食品,如银杏、木耳、梨、牛奶、鸡蛋、葡萄、白菜等。

饮食属性与人体阴阳

四季温度有寒凉(阴)、温热(阳)之阴阳变化,人体与自然一一相应,亦有阴阳之变。而食物恰恰也有不同的阴阳属性。不同时节应食用不同属性的食物,这样可以调节人体阴阳平衡达到机体健康的状态。

食物属性有三大类:性寒凉类、性平类、性温热类。常见的300多种食物,在数量上以性平食物最多,性温热次之,性寒凉最少。

性寒凉食物多有滋阴、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的作用。

这类食物主要有:菠菜、冬瓜、西红柿、苋菜、竹笋、海带、黄瓜、茄子、芹菜、莴笋、丝瓜、蕨菜、苦瓜、油菜、紫菜、萝卜、马齿苋、藕、绿豆、薏米、螃蟹、兔肉、鸭肉、草莓、橙子、甘蔗、橘子、梨、罗汉果、芒果、枇杷、苹果、桑椹、柿子、西瓜、香蕉、柚子、荸荠、菱角等。

性温热食物多有温经、助阳、活血、通络、散寒等的作用。

性温热食物主要有:香椿、小白菜、香菜、葱、佛手瓜、韭菜、南瓜、蒜、草鱼、带鱼、鳝鱼、虾、海参、鸡肉、羊肉、狗肉、糯米、核桃、金橘、荔枝、栗子、榴莲、龙眼、木瓜、山楂、石榴、桃子、杏子、杨梅、樱桃、枣等。

性平食物主要有:白菜、扁豆、香菇、荠菜、圆白菜、菜花、蚕豆、豌豆、莲子、马铃薯、苜蓿、胡萝卜、芋头、黑木耳、银耳、赤小豆、黑米、粳米、芝麻、红薯、黄鱼、鲫鱼、鲤鱼、泥鳅、鸡蛋、猪肉、牛奶、蜂蜜、鹌鹑、鸽子、白果、山药、花生、李子、菠萝、梅子、橄榄、葡萄等。

24节气解说

一年中,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是不断变化的,而这种变化使地面气候产生了有规律、有次序的24段气候变化。每段约隔半个月,分别在12个月里面。在月首的叫“节气”,在月中的叫“中气”,所谓“气”就是气象、气候的意思。

这24个节气的名称和顺序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其中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是用来划分一年四季的;“二分”“二至”是季节转折点,“四立”表示季节的开始。

小暑、大暑、小寒、大寒,表示一年中最热、最冷的出现时期。

白露、寒露、霜降反映气温下降的过程与程度;雨水、谷雨、小雪、大雪反映降雨、降雪程度的时期;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反映季节和农作物的生长现象。

24节气饮食养生篇

第一章 春时6节气饮食养生

春季6节气: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春季饮食调养总则:以升为主。

养肝、养阳,平补略温、补血潜阳、和胃安中。

根据《黄帝内经》“春夏养阳”的原则,饮食上,宜多食温补阳气的食物。再据春季阳气升发的特点,宜食辛味、甘味、温性补养的食物。辛、甘的食物有助于升阳,温补的食物有助于护阳。且注意饮食宜清淡、多样,忌油腻。

春季饮食调养细则

1.宜温补阳气,多食能温补人体阳气的食物,以使人体阳气充实,提高机体抵抗力。

2.多吃甜,少吃酸,防肝气过于偏亢。

3.饮食宜清淡、多样,忌油腻。

4.多食新鲜蔬菜,补充维生素、无机盐及微量元素,以弥补冬天吃菜少造成的营养不足。

5.春季多风,为预防口干、舌燥等症,宜多食能补充人体津液的食物。

6.宜食清除内热的食物,以清除体内郁热。

7.春季肝气易偏亢,影响脾胃,故忌食黏硬生冷、肥甘厚味食物。

春季调养饮食宜忌

春季调养宜吃的食物:粳米、糯米、山药、韭菜、荠菜、春笋、香菜、花生、大枣、核桃、甘蔗等。

春季调养少食大辛、大热的食物:羊肉、狗肉、花椒、辣椒、胡椒等,以防邪热化火,引发疮痈疖肿等疾病。1.立春饮食养生

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

调养:注意养阳气,疏泄肝气。

立春气候变化特点

立春在每年公历2月4日或5日,是24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自秦代以来,我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此时气候由寒转暖,草木萌发,万物复苏。白天日照渐长,气温、降水也逐渐趋于上升和增多。此时,大地春意盎然、一片生机。但刚刚开始解冻的大地,寒气仍未退尽,大部分地区还会有霜冻,给人以春寒料峭的感觉。

立春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调养

立春后,自然界气温渐升,阳气始发。天人相应(自然界阴阳变化和人体的阴阳变化相对应),人体阳气也开始升发,因肝脏对应五行中的木,故肝木应于春生,此时,肝气随着阳气的升发而上升。所以,立春后应注意调理肝脏的生理特征,疏泄肝气。保持情绪稳定,使肝气顺畅,与其他脏腑协调平衡。因为,肝的疏泄功能能否正常,对于气的升降、出入之间的平衡协调,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其功能正常,则气血顺畅,经络通利,脏腑、器官等的活动也就正常和谐。

立春之后,天气乍暖还寒,人体腠理(中医指皮肤等的纹理和皮下肌肉的空隙)已开始变得疏松,此时的人体对寒气侵袭的抵抗能力有所下降,所以,要注意初春保温,特别是生活在北方地区的人不宜马上脱去棉服,应多参加室外活动,增强人体抵抗能力。

另一方面,要调整人体困倦状态。因为,天气由冬寒转入春温时,人体由“冬藏”转入“春生”,这样气血运行偏于外,可能导致心脑相对缺血,使人发困。应多平卧,使血液充分流到肝内,肝的气血充足、顺达,心脑供血充足,“春困”便可解决。中医认为肝分配人体气血,所以养肝可以耐受疲劳,就不会发困。【调养爱心提示】

1.多发病调养提示

天气转暖,细菌、病毒随之生长繁殖。立春多发病主要有:流感、哮喘、猩红热、肺炎等。预防提示:一要控制好传染源;二要常开窗,使室内空气流通,保持空气清新;三要加强锻炼,提高机体的防御能力。

由于感冒发病率最高,重点介绍一下感冒的饮食调养原则。应以清淡、稀软为主,宜食白米粥、玉米粥、面片、米汤、馄饨皮、藕粉、杏仁粉、新鲜蔬菜和水果等。

2.常见病调养提示

老年心脑血管病人应当注意适当的调养。该节气气温不稳定,常有寒流入侵,气压变化较大。此时,人体血管的舒缩难以适应,易招致中风发作。所以,老人要格外留意天气预报,及时增减衣服;晚上用热些的水洗脚;保持情绪平稳;注意监测血压变化。

关节炎患者症状明显加重。因关节炎病人对气温的忽冷忽热变化很敏感,所以患者要做好关节及脚部的保暖。要坚持用热水泡脚,促进关节血液循环。

立春饮食调养

在饮食调养上应注意肝脏生理特点,疏泄肝气,使肝气顺达而不影响其他脏腑。饮食调养方面宜食辛甘、发散之品,以助阳气升发。不宜食酸性、收敛之味。有目的地选择一些柔肝、养肝、疏肝理气的草药和食品。调肝脏、益脾胃的草药如:枸杞、郁金、丹参、何首乌等。食品如:粳米、芝麻、菠菜、山药、豆腐、百合、银耳、韭菜、小白菜、鸡肉、牛肉、鹌鹑肉、瘦猪肉、鸡蛋、虾、枣、花生、牛奶、蜂蜜、葱、香菜等。【饮食调养宜忌】

春天应少食黏、硬、生冷、肥甘味厚食物,避免伤及脾胃。

气虚者尤宜多食健脾益气的食物,如山药、米粥、蜂蜜、花生、牛奶、鸡肉等。

气阴不足者更宜多食益气养阴的食物,如豆腐、豆芽、胡萝卜、荠菜、银耳、百合、鸭肉等。

立春主要调养食物本草剖析

1.粳米

又称大米、稻米、白米等。性平,味甘;入脾、胃经。可补中益气、平和五脏、止烦渴、止泄、壮筋骨、通血脉等,春季节气均可食用。(1)营养成分

粳米中含有丰富的淀粉、蛋白质,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如维生素12B、维生素B、烟酸、维生素C,少量脂肪以及多种有机酸,并含钙、磷、铁等营养成分。(2)本草剖析

①降胆固醇 粳米中的膳食纤维能与胆汁中胆固醇结合,促进胆固醇的排出,可帮助高血脂患者降低血脂。

②益肠胃 粳米米糠层的粗纤维分子,有助胃肠蠕动,对胃病、便秘、痔疮等疗效很好。

③提高免疫力 粳米能提高人体免疫功能,促进血液循环,从而减少高血压的发病机会。

④清理肠道 粳米含的大量膳食纤维,能促进肠道蠕动,加快排出废物,对经常便秘的人大有裨益。

2.韭菜

又称钟乳草、草钟乳、起阳草、懒人草、壮阳草。性温,味甘、辛;入肝、胃、肾经。有补肾益胃、充肺气、行滞散淤、安五脏、行气血等功能。(1)营养成分

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胡萝卜素、硫胺素、核黄素、抗坏血酸,和挥发性物质硫代丙烯,以及杀菌物质甲基蒜素类。其维生素及粗纤维含量也很高。(2)本草剖析

①补肾温阳 韭菜性温,味辛,具有补肾起阳作用,故可用于治疗阳痿、早泄等病症。

②行气活血 韭菜具有散淤、活血、行气、导滞作用,适用于跌打损伤。还可用于反胃,肠炎,吐血,胸痛等症。

③润肠通便 其所含大量纤维素,能增进胃肠蠕动,对预防肠癌有极好的作用。

④降血脂 韭菜中的挥发性精油及含硫化合物具有降血脂的作用,对高血脂及冠心病患者颇有好处。(3)宜忌

①多食会上火且不易消化,因此,阴虚火旺、有眼疾和胃肠虚弱的人不宜多食。

②春季食用有益于肝。初春时节的韭菜品质最佳,晚秋的次之,夏季的最差。古有“春食则香,夏食则臭”之说。

③隔夜的熟韭菜不宜再吃。

3.豆腐

性凉,味甘;入脾、胃、大肠经。具有清热利尿、益气宽中、消胀散血等功效。(1)营养成分

豆腐中除大量水分外,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异黄酮。(2)本草剖析

①有抗氧化的功效 豆腐所含的植物雌激素能保护血管内皮细胞,使其不被氧化破坏。经常食用可有效地减少血管系统被氧化破坏。另外雌激素还能有效地预防骨质疏松、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的发生,是更年期的保护神。

②健脑 其丰富的大豆卵磷脂有益于神经、血管、大脑的生长发育。

③降血脂 大豆蛋白可以明显降低血浆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同时不影响血浆高密度脂蛋白,起到了降低血脂、保护血管细胞的作用,有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

④降胆固醇 豆腐是豆类蛋白含量最高的食物,能降低胆固醇。(3)宜忌

①由于豆腐含嘌呤较多,故因嘌呤代谢失常的痛风病人和血尿酸浓度增高的患者,不宜吃豆腐。

②豆腐中缺少一种必需氨基酸——蛋氨酸,故需搭配鱼或鸡蛋、海带、排骨等同食,可提高豆腐中蛋白质的利用率,且味道更加鲜美。

③注意豆腐忌与菠菜、香葱烹调。由于豆腐与菠菜、香葱一起烹调会生成不易被人体吸收的草酸钙,容易形成结石,不利健康。

4.小白菜

又叫青菜、鸡毛菜、油白菜。性温,味甘;入肺、胃、大肠经。具有通肠利胃等功效。(1)营养成分

含蛋白质、脂肪、粗纤维和钙、磷、铁等矿物质及多种维生素,是蔬菜中含矿物质和维生素最丰富的菜。钙含量是大白菜的2倍,维生素C含量是大白菜的3倍,胡萝卜素含量是大白菜的74倍。但其糖类和碳水化合物含量略低于大白菜。(2)本草剖析

①增强体质 小白菜中所含的矿物质钙、磷能够促进骨骼的发育。16

②安神 小白菜富含维生素B、B、泛酸等,具有缓解精神紧张的功能。常吃有助于保持平静的心态。

③保持血管弹性 小白菜中的粗纤维,与人体脂肪结合后,可防止血浆胆固醇的形成,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保持血管弹性。(3)宜忌

①脾胃虚寒、大便溏薄者不宜多食小白菜。

②做小白菜时,炒、熬时间不宜过长,以免损失营养。但不宜生食。

5.山药

又称薯蓣、土薯、山薯蓣、淮山药、淮山、白山药等。性平,味甘;入肺、脾、肾经。有健脾、补肺、滋肾益精等功效。(1)营养成分

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钙、磷、铁、胡萝卜素、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抗坏血酸。此外还含有皂甙、黏液蛋白、胆碱、精蛋白、氨基酸、多酚氧化酶等营养成分。(2)本草剖析

①健脾益胃助消化 山药含有淀粉酶、多酚氧化酶,利于脾胃消化吸收。临床上常用于治脾胃虚弱,食少体倦,泄泻等病症。

②滋肾益精 山药含有多种营养素,有强健机体,滋肾益精的作用,又宜肾亏遗精、妇女白带多、小便频数等症。

③益肺止咳 山药含有黏液质,有润滑、滋润作用,可益肺气,养肺阴,治疗肺虚痰嗽久咳之症。

④降低血糖 山药含有黏液蛋白,可降低血糖,治疗糖尿病,是糖尿病人的食疗佳品。

⑤延年益寿 山药中大量的黏液蛋白、维生素及微量元素,能有效阻止血脂在血管壁的沉积,预防心血管疾病,有安神、益寿的功效。(3)宜忌

①山药有收敛的作用,故大便燥结者不宜食用。

②宜去皮食用,以免产生麻、刺等异常口感。

6.猪肉

性平,味甘、咸;入脾、胃、肾经。具有补中益气作用。(1)营养成分

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热量、钙、磷、铁、维生素等。(2)本草剖析

①猪肉中含有优质蛋白质和人体必需的脂肪酸。所提供的血红素(有机铁)和促进铁吸收的半胱氨酸,能改善缺铁性贫血。

②猪肝有补肝,养血,明目功效。

③猪肺有清热润肺功效。

④猪肚有补中益气,止渴消积,益脾胃,助消化,止泄泻功效。

⑤猪肾又称猪腰子,有补肾,益精,利膀胱功效。

⑥猪心有安神定惊,养心补血功效。

⑦猪皮有润肌肤,助发育,止血,抗老,防癌功效。

⑧猪蹄能改善血液循环,手术后及重病恢复期的人,食用猪蹄是有好处的。(3)宜忌

①食用猪肉后忌大量饮茶。因茶叶中的鞣酸与蛋白质合成具有收敛性的鞣酸蛋白质,会使肠蠕动减慢,延长粪便在肠道中的滞留时间,不但易造成便秘,而且还增加了有毒物质和致癌物质的吸收时间,有害健康。

②猪蹄脂肪含量高,而老年人的胃肠消化功能减弱,故不宜多食,尤其是患有慢性肝炎、胆囊炎、胆结石的老年人最好不食猪蹄,否则会使病情加重或旧病复发。

③猪肝胆固醇含量高,人体胆固醇摄入量过多会导致动脉硬化。

7.虾

分为淡水虾和海水虾。性温,味甘、咸; 入肝、肾经。有壮阳、益肾强精等功效。(1)营养成分

含钙量居食物之首,蛋白质含量是鱼、蛋、奶的几倍到几十倍,还含有丰富的钾、碘、镁、磷等矿物质及维生素A、氨茶碱等成分。(2)本草剖析

①有壮阳、益肾强精、通乳汁功效 肾亏、阳衰、腰痛者用虾同韭菜炒,效果明显。

②具有补钙作用 虾富含磷、钙,对小儿、孕妇补钙作用尤为突出。

③增强体质 虾皮富含钙、磷,老年人多食能补充机体缺乏的营养,增强体质。(3)宜忌

①患疮痈、热病者忌食。

②腐败变质虾不可食。

8.枣

又称红枣、干枣。性温,味甘;入脾、心、胃经。具有合脾健胃、益气生津、养血安神等功效。(1)营养成分

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粗纤维、灰分、钙、磷、铁、钾、钠、镁、胡萝卜素、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抗坏血酸等成分。(2)本草剖析.

①增强人体免疫力 大枣富含糖类物质,并富含维生素C、核黄素、硫胺素、胡萝卜素、尼克酸等多种维生素,具有较强的补养作用,能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增强抗病能力。

②防贫血 大枣中富含钙、铁,对防治骨质疏松和贫血有重要作用,对病后体虚的人也有良好的滋补作用。

③健脑 其富含维生素C可加强脑细胞蛋白质功能,有健脑的作用。(3)宜忌

①凡痰湿偏盛、慢性湿疹、腹部胀满、肥胖病者均不宜多食枣。

②枣皮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素,炖汤时应连皮一起烹调。

9.花生

又称落花生、长生果、番豆、地果。性平,味甘;入肺、脾经。有益气健脾、补血止血等功效。(1)营养成分

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粗纤维、灰分、钙、磷、铁及胡萝卜素、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等。(2)本草剖析

①增强体质 花生中钙含量极高,钙是人体骨骼的主要成分,可以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

②止血 花生中的维生素K有止血作用。花生红衣的止血作用比花生高出50倍,对多种出血性疾病都有良好的止血功效。

③防心血管疾病 花生含不饱和脂肪酸、胆酸、卵磷脂等,可增加毛细血管的弹性,预防心脏病、高血压、脑溢血的发生,防止胆固醇在血管中沉积引起动脉硬化。

④防肿瘤 花生有一种生物活性很强的天然多酚类物质——自藜芦醇,可以防治肿瘤类疾病,同时也是降低血小板聚集,预防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心脑血管疾病的化学预防剂。(3)宜忌

①花生富含油脂,患胃肠疾病或皮肤油脂分泌旺盛、宜长青春痘的人,不宜大量食用。

②将花生连红衣一起与红枣配合使用,既可补虚,又能止血,最宜于身体虚弱的出血病人。

③忌食霉变花生,花生霉变后含有大量致癌物质。

10.牛奶

性平,味甘;入心、肺、胃经。具有滋润肺胃、润肠通便、补虚的作用。牛奶还可以制成酸奶、奶酪等。(1)营养成分

牛奶含有丰富的钙、维生素D等,包括人体生长发育所需的全部氨基酸,消化率可高达98%,是其他食物无法比拟的。

奶酪是牛奶浓缩、发酵而成的奶制品,基本上排除了牛奶中大量的水分,1千克奶酪制品浓缩了10千克牛奶的蛋白质、钙和磷等人体所需的营养素,使其营养的吸收率达到了96%~98%。

酸奶是牛奶经过发酵制成的,不但具有新鲜牛奶的营养素,而且酸奶能使蛋白质结成细微的乳块,乳酸和钙结合生成的乳酸钙,更容易被消化吸收。(2)本草剖析

①牛奶补肺养胃、生津润肠,对人体有镇静安神作用。牛奶中的钙最容易被吸收,而且磷、钾、镁等多种矿物质搭配也十分合理。孕妇应多喝牛奶;绝经期前后的中年妇女常喝牛奶可减缓骨质流失。牛奶中还含有较多的维生素A、D及核黄素,对婴幼儿的生长发育很有利,而且加蜂蜜可改善儿童贫血。

②奶酪是含钙最多的奶制品,是补钙佳品。能增进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促进代谢,增强活力,保护眼睛健康并保护肌肤健美。奶酪中的乳酸菌及其代谢产物对人体有一定的保健作用,有利于维持人体肠道内正常菌群的稳定和平衡,防治便泌和腹泻。奶酪中的脂肪和热能都比较多,但是其胆固醇含量却比较低,有益心血管健康。而且吃奶酪可以防止龋齿。

③酸奶能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增加胃酸,因而能增强人的消化能力,促进食欲。酸奶中乳酸不但能使肠道里的弱碱性物质转变成弱酸性,而且还能产生抗菌物质,对人体具有保健作用。酸奶还有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作用。(3)宜忌

①婴儿喝牛奶需经过适当稀释。肠胃功能较弱的人不宜大量饮用牛奶。喝牛奶时不要吃巧克力,因为巧克力中的草酸会与牛奶中的钙结合成草酸钙,使钙无法被充分利用。牛奶不宜与糖同煮,会产生有害物质,对人体不利。不要空腹喝牛奶,同时还应吃些面包、糕点等,以延长牛奶在消化道中的停留时间,使其得到充分消化吸收。

②奶酪热量较高,多吃容易发胖。吃奶酪前后1小时左右不要吃水果。

③空腹不宜喝酸奶,最好在饭后2小时内饮用,饮后最好漱口。胃肠道手术后的病人、腹泻或其他肠道疾患的患者、牛奶过敏的人不适合喝酸奶。

11.枸杞

又称枸杞子。性平,味甘;入肝、肺、肾经。具有滋肝补肾,安神明目等功效。(1)营养成分

含有甜菜碱、玉蜀黄素、酸浆果红素、胡萝卜素、核黄素、烟酸、维生素C等。(2)本草剖析112

①明目 枸杞含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A、B、B、C等成分,可明目。历代医家治疗肝血不足、肾阴亏虚引起的视物昏花和夜盲症,常常使用枸杞子。

②滋补肝肾 枸杞是中医常用的滋补肝肾的中药,在民间用枸杞泡茶,补肝肾。凡更年期女子都可食用。对肝肾阴亏、阴虚火旺、头昏目眩、腰酸腿软者有益。(3)宜忌

①枸杞有兴奋神经作用,性欲亢进者不宜服用。

②枸杞子一年四季皆可服用,冬季宜煮粥,夏季宜泡茶。忌食有酒味的枸杞。

12.葱

又称葱白、大葱。性温,味辛;入肺、胃、肝经。具有健脾胃、软化血管等功效。(1)营养成分

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胡萝卜素、维生素等。此外,还含有原果胶、水溶性果胶、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和大蒜素等多种成分。(2)本草剖析

①软化血管 其中葱素有软化血管、降低血脂的作用,可用于心血管硬化治疗。

②健脾胃 葱能发汗解表,促进消化液分泌,健脾开胃。

③抗菌 葱中所含大蒜素,有较强的杀菌作用,尤其对痢疾杆菌和皮肤真菌抑制作用更明显。(3)宜忌

不宜与蜂蜜同食。

13.香菜

又称胡荽、园荽、香荽、芫荽。性温,味辛;入脾、肝、肺经。具有发汗透疹、和胃调中等功效。(1)营养成分

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胡萝卜素、维生素等成分。(2)本草剖析

利尿、降血糖。有发汗透疹、消食下气之功,适于感冒、小儿麻疹、风疹透发不畅,消化不良等。(3)宜忌

①香菜不可多食,否则令人气虚。

②胃溃疡、脚气、口臭等患者及服用补药时不宜食用。

立春调养膳食

韭菜炒三丝【原料】豆腐片200克,韭菜200克,猪肉丝100克,麻油、精盐、味精、葱花、生姜末、花椒油、酱油、黄酒各适量。【制作】把豆腐片切成丝,韭菜洗净,切成3厘米长的段。锅内放麻油,加肉丝煸炒,放入葱花、生姜末、酱油、精盐、黄酒,搅拌均匀,放豆腐丝、韭菜同炒几下,撒上花椒油、味精,稍拌即可。【作用】健胃提神,温肾壮阳。

小白菜炖豆腐【原料】豆腐100克,小白菜300克,精盐、姜、葱、味精、香油、花生油各适量。【制作】小白菜洗净切段,放入开水焯一下,捞出沥干备用;豆腐切块,放入开水锅中汆熟捞出,沥净水分;葱、姜切丝。炒锅上火,加油烧热,放葱、姜丝炝锅,加入沸水,放入豆腐块。烧开后撇去浮沫,再放入小白菜,用微火炖5分钟左右,放精盐、味精,淋上香油即可。【作用】生津润燥,通利肠胃,益气和中。

山药烧排骨【原料】肋排500克,山药200克,白糖、精盐、味精、葱、姜、挂皮、丁香、花椒、料酒、胡椒粉各适量。【制作】肋排洗净切小块,用开水焯一下,捞出。山药去皮洗净,切块,过油。炒锅上火,加油至热,放白糖炒至变色,放排骨煸炒均匀,加葱、姜、桂皮、丁香、花椒、料酒、味精、胡椒粉,用小火将排骨烧至八成熟时,下入山药至熟,勾芡出锅即可。【作用】益气健胃。

山药粥【原料】山药、粳米各50克,芡实(鸡头米)25克,韭菜籽5~10克。【制作】山药洗净蒸熟,去皮碾碎。韭菜籽洗净切末备用。山药与芡实粉、粳米慢火煮粥。待熟时加入韭菜籽末,搅匀后再略煮即可。【作用】健脾补胃,益气强身。

红枣粥【原料】粳米50克、大枣10个。【制作】粳米淘洗干净,大枣洗净。同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旺火煮开后,文火熬煮成粥。【作用】养血安神,补中益气,健脾和胃。

立春传统节气养生食俗文化

民间在立春时的饮食很讲究。比如,人们生吃小红萝卜,谓之“咬春”。北方吃萝卜,南方则吃生菜,与吃萝卜有同样的意义。同时,在立春时,还有春宴用的春盘。春盘有专用萝卜做的,也有用五种辛辣蔬菜做的五辛盘。五辛的一种解释是葱、蒜、椒、姜、芥。实际上,食五辛不仅可以驱寒,还可以杀菌,也是古人的养生健身之道。

立春时,春盘是副食,主食是春饼。办春宴,除了主食、副食以外,必须要有酒,这就是春酒。喝酒能烘托喜庆气氛。

春饼,又叫荷叶饼,泉州一带叫润饼。是以烫面烙制或蒸制的薄饼,以豆芽、韭菜、粉丝等炒成的合菜做馅儿包着食用。昔日,吃春饼讲究到盒 子铺叫“苏盘”(盒子菜)。盒子铺就是酱肉铺,店家派人送菜到家。盒子里分格码放薰大肚、松仁小肚、清酱肉、酱肘子、炉肉(挂炉猪肉)、熏鸡、酱鸭等,吃时需切成细丝,再配几种家常炒菜(肉丝炒韭菜、肉丝炒菠菜、炒豆芽、摊鸡蛋等)一起卷进春饼里吃。吃春饼讲究将菜包起来,从头吃到尾,叫“有头有尾”,取吉利的意思。佐料有细葱丝和淋上香油的黄酱。

有记载宋代宫廷的荠菜迎春饼是“翠缕红丝,金鸡玉燕,备极精巧,每盘值万钱。”明、清时期,随着烹调技术的发展和提高,春盘改成了小巧玲珑的“春卷”,不仅民间食用,而且成为宫廷的食品之一,登上了大雅之堂。清朝的满汉全席一百二十八道菜点中,“春卷”是九道点心之一。

立春中医养生词典

1.阳气 与“阴气”相对,泛指它们所代表的事物的两个对立面之一。如就机能与物质来说,阳气指机能;就脏腑机能来说,则六腑之气为阳气;就营卫之气来说,则卫气为阳气;就运动的方向和性质来说,则行于外表的、向上的、亢盛的、增强的、轻清的为阳气,其余可类推。

2.阴阳 我国古代哲学理论,系古人对自然界万事万物性质及其发展变化规律观察、归纳的总结。医学中的阴阳学说则是古代辩证的思想方法与医学经验相结合的产物,即以阴阳的对立与统一,消长与转化的观点,说明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并概括医学领域里的一系列问题。解剖方面:归纳人体脏腑组织的属性如《灵枢·寿天刚柔篇》:“是故内有阴阳,外亦有阴阳;在内者,五脏为阴,六腑为阳;在外者,筋骨为阴,皮肤为阳。”生理方面:分析人体的生理机能。如《素问·生气通天论》:“阴者,藏精而起极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说明阴代表着物质的储藏,是阳气能量的来源;阳代表机能活动,起着卫外而固守阴精的作用。病理方面:阐明病理变化的基本规律。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又如《素问·调经论》:“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等。诊断方面:对病症属性归类的总纲,把阳证与阴证作为总的别要领。如《素问·阴阳应象 大论》:“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治疗方面:确定泻其有余,补其不足,调整阴阳相对平衡的原则。如《素问·至真要大论》:“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又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阳病治阴,阴病治阳。”等。此外,药物的性能、针灸的手法等,也有相应的阴阳属性。临床 上,就须注意证之阴阳与治之阴阳的关系。综上说明,阴阳既是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总结临床经验的工具。但是,这个学说也只能根据一些直觉的体验对事物内部的相互关系作粗略的说明。

3.腠理 指皮肤、肌肉和脏腑的纹理。指皮肤与肌肉交接的地方,又称“皮腠”。

4.气 指体内流动着的富有营养的精微物质,如水谷之气等。亦指脏腑组织的活动能力,如五脏之气,六腑之气,经脉之气等。临床上所说的“气”,多数是指脏腑机能失调引起的病状,如“胃气不降”、“肝气犯胃”等。

5.血 血的形成,是由脾胃等器官把饮食经过消化以后,将精微部分和津液结合吸收,上输到心肺,再经肺的“气化”作用而成。血的功能除了营养身体各部组织外,如目之视物,足之步行,掌指的握摄活动,以及皮肤的感觉等,都和血的功能有关。而血的这些功能,必须在气的推动下,以及气血在心血管内正常运行的条件下,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6.气虚 指“气少”、“元气虚弱”,多由于脏腑虚损、重病久病损耗元气所致。一般症状有面色“白光”白、头眩耳鸣、心悸短气、动则汗出、语声低微、倦怠乏力等。如气虚不能固摄血液,可使血不循经,发生崩漏便血、衄血等慢性出血病症,称为“气虚不摄”,指肺虚。《素问·通评虚实论》:“气虚者,肺虚也。”

7.中气 通常是指中焦脾胃之气和脾胃等脏腑对饮食的消化运输,升清降浊等生理功能而言,但有时单指脾气。脾气主升,在临床上遇到脱肛,子宫脱垂等病症,往往是由于脾虚下陷所致,常用补中益气的治法。所谓“补中益气”,就是指补脾和升提下陷的脾气。

8.烦躁 胸中热而不安叫“烦”,手足扰动不宁叫“躁”。烦与躁常并称,但有虚实寒热的不同。温热病邪热入里,则见高热、口渴、胸中烦闷、手足扰动,是阳明实热。因阳明主四肢,热盛故四肢扰动。大都由烦到躁,称为“烦躁”;如只是烦热口渴、无手足扰动的,则称“烦渴”,这是热盛伤津之象,均属实热证。热性病后期或外感病经过汗、吐后,余热未清,胸中烦热,睡眠不宁,这是虚火内扰,称为“虚烦”,属虚热证。若烦而身冷,手足做无意识动作,形倦神疲,口干不饮,脉细弱,称为“躁烦”,是虚阳扰动,属虚寒证。

9.血脉 即“经脉”,简称脉,是气血运行的通道。

10.益气生津 是治疗气津两虚的方法。气津两虚,表现为汗出过多,津液耗伤,肢体倦怠,气短懒言,口干渴,舌质红,舌干无津,脉象虚散。用生脉散(人参、麦冬、五味子)。

11.肺气 指肺的功能活动,也包括呼吸的气体。

12.阴虚火旺 指阴精亏损而致虚火亢盛的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性欲亢进、烦躁易怒、两颧潮红、口干、咳血等。

13.脾阳虚 即脾胃虚寒。主要症状有胃脘冷痛、腹胀满、呃逆、呕吐、食少、便溏或久泻久痢、倦怠、尿少、浮肿、消瘦、舌淡苔白、脉虚缓。多见于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肠炎、慢性肝炎、慢性痢疾、水肿、白带等。

14.胃阴虚(胃阴不足) 指胃的阴液不足。多由胃火炽盛,脾胃湿热,或热性病热盛伤津,均可损耗胃的阴液,引起胃阴虚。主要症状有唇燥口干,喜饮,饮食减少,大便干结,小便短少,甚则干呕呃逆,脉细数等。多见于慢性胃炎,胃神经官能症,消化不良,糖尿病,以及热性病恢复期。

15.热病 含两义:指夏天的暑病,指一切因外感引起的热病。《素问·热论》:“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这里的“伤寒”即指广义的伤寒,泛指热性病。

16.汗法(发汗法) 服用有发汗作用的药物,通过发汗,解除表邪。汗法有退烧、透疹、消水肿、去风湿等作用,主要适用于外感表证及具有表证的痈肿、麻疹、水肿早期(上半身肿较显著)等。发汗解表以汗出邪去为合适,发汗太过能损伤津液,甚至大汗不止,引起虚脱。凡心力衰弱、吐泻失水、出血、津液亏损者都禁用。如果体质虚弱而确有需要发汗解表时,应配合益气、滋阴等药同用。

17.透疹 凡出疹子的病,在应出而末出或疹子出而不畅之时,采用辛凉解表一类的治法,使它顺利出疹,叫做“透疹”。

18.下气 气由肠道中泄出者,俗称放屁。指人身下部之气。2.雨水饮食养生

雨水:降雨开始,雨量渐增。

调养:养肝过旺,会伤脾胃,注意调养脾胃。

雨水气候变化特点

雨水在每年公历2月19日或20日。此时,大部分地区春风遍吹,冰融雪化,空气湿润,雨水逐渐增多。气候变暖,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一般可升至0℃以上。但是,寒潮仍时有入侵,天气变化无常,是全年寒潮出现最多的时节之一,常伴有“倒春寒”现象。

雨水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调养

天气回暖,降水量渐增,自然界草木被滋润灌溉。天人相应,人体阳气生发,也需要气血精液的滋润。因为一旦阳气过盛,会造成肝气过旺,根据中医五行理论,肝属木,脾(胃)属土,木旺乘土,即肝旺则会伤及脾,而脾弱又影响胃的运输、消化吸收功能。所以,要严防养阳过旺伤及脾胃。

此节气恰是调养脾胃的最佳时机。中医学认为,人体生命活动的持续和气血津液的生成,这些都有赖于脾胃运化(指转运输和消化、吸收)。脾胃功能健全,人体吸收营养充足,体质健壮。反之,营养不足,体质下降,所以说脾胃的强弱是决定人健康的重要因素。

雨水时节,天气忽冷忽热,人们要注意保暖,不要锐减衣服。因为随着气温回升,人的毛孔开始扩张,对不时袭来的冷空气抵御能力还很差,容易使人患病。【调养爱心提示】

1.多发病调养提示

雨水后,温度、湿度的升高,致病菌邪毒繁生,故易爆发传染病,如流行性感冒、腮腺炎、流行性脑膜炎、肺炎、肺结核、麻疹、百日咳等,注意保暖,少到公共场所。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可食用冰糖蒸鸭蛋,将30克冰糖放入热水中溶化,待凉后打入2个鸭蛋,蒸熟。每天2次,连服7天,对腮腺炎发热者有效。绿豆菜心汤,需绿豆50克,白菜心3个,冰糖适量;将绿豆洗净入锅,加水,煮至开花时,放入洗净切碎的白菜心,再煮20分钟,加适量冰糖调味。每日早晚各1次,注意温服,可治小儿痄腮。

百日咳是常见的一种小儿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适当调整饮食,可以减轻症状,特别是对患儿病后的恢复,有特殊的效果。如杏仁冰糖,将30克杏仁,9克冰糖共研细末,与麦冬煮水。2岁以下患儿每次吃1.5克,2岁以上患儿吃2~3克。具有较好的止咳、化痰的作用。

2.常见病调养提示

由于天气变化无常,容易引起人的情绪波动,使人心神不宁,影响身心健康,对高血压、心脏病、哮喘患者等不利。尤其是哮喘为早春常见病、多发病,多见于老人、小孩及体弱者。主要是该人群对天气变化适应性差,抵抗力弱。预防提示:首先要避免接触过敏源,其次经常开窗通风,使室内空气流通。在饮食上避免进食能诱发哮喘的食物如鱼、虾等。

雨水时节,人体血液循环系统开始处于旺盛时期,故易发生高血压、女性月经失调、痔疮出血等疾病,也请大家注意调养。

雨水饮食调养

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在《千金方》中说:“春七十二日,省酸增甘,以养脾气”。春季肝旺之时,要少食酸性食物,否则肝火更旺,伤及脾胃。因甘味入脾,故应多吃甜味,以养脾脏之气。具体饮食调养食物有粳米、黑米、韭菜、韭黄、山药、胡萝卜、小白菜、马铃薯、黑木耳、蒜、鸡肉、鸡蛋、瘦猪肉、鸡蛋、鲤鱼、枣、花生、牛奶、蜂蜜、枸杞等。【饮食调养宜忌】

雨水节气也是多风的日子,常会出现皮肤、口舌干燥,嘴唇干裂等现象,故宜食新鲜蔬菜、水果以补充人体水分,可多食枣、山药、韭菜、菠菜等。

此节气还应注意少食油腻之物,以免助阳太过克伤脾胃。

雨水主要调养食物本草剖析

主要调养食物:粳米、韭菜、山药、小白菜、猪肉、枣、花生、枸杞见立春主要调养食物,其他如下。

1.黑米

又称黑黍、粳谷奴、黑珍珠、黑糯、月米等。性平,味甘;入脾、胃、肺经。有滋阴补肾、补胃暖肝等功效。(1)营养成分

黑米含蛋白质和氨基酸较多,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和人体必需的矿物质,如钾、镁、铁、锰、钙、锌、钼、硒等。(2)本草剖析

黑米有滋阴补肾、补胃暖肝等功效。长期食用,可治疗头昏、贫血、目眩、腰腿酸软等症。(3)宜忌

①消化不良者不宜食未煮烂的黑米。

②黑米宜先浸泡再煮。

2.菠菜

又称菠棱、赤根菜、波斯草、鹦鹉菜。性凉,味甘;入肠、胃经。具有利五脏,通血脉,止渴润肠等功效。(1)营养成分

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粗纤维、灰分、胡萝卜素、维生素C、12B、B、尼克酸、钙、磷、铁、钾、钠、镁等成分。(2)本草剖析

①通肠导便,防治痔疮 因菠菜含有大量的植物粗纤维,具有促进肠道蠕动的作用,利于排便,且能促进胰腺分泌,帮助消化。对于痔疮、慢性胰腺炎、便秘、肛裂等病症有治疗作用。

②健脑 菠菜含的叶酸,有益于胎儿大脑神经的发育,防止畸形。

③抗衰老 其中大量的抗氧化剂,有抗衰老、促进细胞增殖作用,有助于防治老年痴呆症。

④保护视力 有一种称为类胡萝卜素物质,可降低患视网膜退化的危险,从而保护视力。

⑤养血 菠菜中含有丰富的铁,经常吃菠菜,对缺铁性贫血有改善作用。

⑥稳定血糖 菠菜叶中含有一种类胰岛素物质,其作用与胰岛素非常相似,能使血糖保持稳定。(3)宜忌

①菠菜所含草酸,与锌、钙结合形成草酸锌、钙,引起人体锌、钙的缺乏。

②糖尿病人(尤其II型糖尿病人)经常吃些菠菜有利于血糖保持稳定。

③电脑工作者、爱美的人应常食菠菜。

④不宜与豆腐同食。

⑤尿路结石者不宜食菠菜。

3.胡萝卜

又称红萝卜、黄萝卜、番萝卜、丁香萝卜、小参、菜人参。性平,味甘;入肺、脾、胃、大肠经。有补肝明目、健脾消食等功效。胡萝卜对人体具有多方面的保健功能,因此被誉为“小人参”。(1)营养成分

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钙、磷、铁、胡萝卜素、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抗坏血酸,另含有氟、锰等微量元素。(2)本草剖析

①益肝明目 胡萝卜富含胡萝卜素,进入机体后,在肝脏及小肠黏膜内经过酶的作用,其中50%变成维生素A,具有补肝明目作用,可治疗夜盲症和眼干燥症。

②宽肠 胡萝卜含有植物纤维,吸水性强,在肠中体积容易膨胀,能增强肠道蠕动,可宽肠。

③增强体质 胡萝卜中的维生素A是骨骼正常生长发育的必要物质,是机体生长的要素,对促进婴幼儿成长有重要意义。

④降低血脂 胡萝卜富含胡萝卜素和多种营养物质,可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降低血脂,促进肾上腺素分泌,具有降血压、强心等功效。胡萝卜素能在体内变成维生素A,提高人体抵抗力,抑制导致细胞恶化的活性氧的作用。

⑤健脑 能促进大脑物质交换,增强记忆力。(3)宜忌

①胡萝卜不宜生食,最好是油炒肉炖,以便于人体吸收。但加热也不宜过长,以免破坏胡萝卜素。烹调胡萝卜时,不要加醋,以免胡萝卜素损失。

②胡萝卜不宜与酒同食,大量β胡萝卜素与酒精一同进入人体,会在肝脏中产生毒素,导致肝病。

③胡萝卜不宜过量食用,大量摄入胡萝卜素会使皮肤变黄。

4.马铃薯

又称土豆、山药蛋、地蛋、洋芋。性平,味甘;入胃、脾经。具有健胃、益气健脾、益气和中等功效。在法国,土豆被称作“地下苹果”。土豆营养素齐全,而且易为人体消化吸收,在欧美享有“第二面包”的称号。(1)营养成分

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胡萝卜素、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龙葵素、维生素B、C等成分。(2)本草剖析

①养胃健脾 马铃薯含有大量淀粉以及蛋白质、维生素B、C等,能促进脾胃的运化功能。

②宽肠通便 马铃薯富含膳食纤维,帮助机体及时排泄代谢毒素,防止便秘,预防肠道疾病的发生。

③补充营养 马铃薯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及铁、钾等微量元素,尤其钾含量较多,对心脏病特别是心功能不全的患者有益,因其伴有低钾倾向,常食既可补钾,又可补糖、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3)宜忌

①皮色发青或发芽的土豆不能吃,以防中毒。

②土豆宜去皮吃,因表皮中集中了大量生物碱,不宜食用,以免中毒。

③土豆切开后容易氧化变黑,属正常现象,不会造成危害。

④人们经常把切好的土豆片、土豆丝放入水中,去掉过多的淀粉以便烹调。但注意:不要泡得太久,以免造成水溶性维生素等营养成分的流失。

5.黑木耳

又称耳子、黑菜等。性平,味甘;入肺、脾、大肠经。具有补气、活血等功效。(1)营养成分

含蛋白质、脂肪、糖类、胡萝卜素、烟酸、钙、磷、铁、维生素等。(2)本草剖析

①补气 黑木耳具有补气作用,且能凉血止血,可缓期更年期月经紊乱,月经过多。

②有抗凝血、预防血管栓塞的作用,被称为血管“清道夫”。

③黑木耳对胆结石、肾结石等内源性异物有比较显著的化解功能。(3)宜忌

不宜食用鲜木耳,因其含有一种卟啉性物质,食后会使人脸部浮肿,手足起水泡,面、颈部出现鲜红色丘疹,鼻涕、眼泪增多,呼吸急促。植物日光性皮炎又称蔬菜日光性皮炎,是一种光感性疾病,食用鲜木耳后被太阳一照射就会发病。干木耳毒性物质已消失,食用安全。

6.鲤鱼

又称赤鲤鱼。性平,味甘;入脾、肾经。有补脾健胃、利水消肿等功效。(1)营养成分

含水分、脂肪、钙、磷、铁及多种维生素,蛋白质中含多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等。(2)本草剖析

①除湿热 鲤鱼健脾利湿,除湿热,常食对肝、眼、肾、脾等脏器疾病有一定的疗效。

②促生长,强身体 鲤鱼营养丰富,适于生长发育中的儿童、老年人及病后体虚者。(3)宜忌

①鲤鱼是发物,慢性病患者应慎用。痘疹、瘙痒、疥癣等患者忌食。

②鱼胆含毒素对人体有害,不可吞食鱼胆。

7.鸡肉

性温,味甘;入脾、胃经。有温中益气、补精添髓、健脾胃、活血脉、强筋骨的功效。(1)营养成分

主要含蛋白质、脂肪、钙、磷、铁、钾、核黄素、尼克酸等。(2)本草剖析

①健身 雄性鸡肉,具有温补作用,适于阳虚气弱者食用。雌性鸡肉,比较适合产妇、年老体弱及久病体虚者食用。

②有益发育 鸡肉含的磷脂类,对人体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是中国人膳食结构中脂肪和磷脂的重要来源之一。(3)宜忌

鸡肉、鸡汤中脂肪含量较高,可使血中胆固醇升高,引起动脉硬化、冠心病,使血压持续升高,对病情不利,患有胆囊炎、胆结石症的人忌食,以免刺激胆囊,引起胆绞痛发作。

8.鸡蛋

性平,味甘;入脾、心、肺、胃经。具有养心安神、补血、养阴、清热、解毒等功效。(1)营养成分

含有蛋白质、脂肪、卵磷脂、维生素和铁、钙、钾等人体所需要的矿物质。(2)本草剖析

①健脑 鸡蛋富含的DHA和卵磷脂等,对神经系统和身体发育有很大的作用,可健脑益智,避免老年人智力衰退,并能改善各个年龄段人群的记忆力。2

②防癌抗癌 鸡蛋含的维生素B,可以分解和氧化人体内的致癌物质,并且鸡蛋中的微量元素也都具有防癌的作用。

③护肝 鸡蛋中含的蛋白质对肝脏组织损伤有修复作用,蛋黄中的卵磷脂可促进肝细胞的再生。(3)宜忌

①高血压患者,尤其是重度患者,不宜多过吃鸡蛋,应尽量少吃或不吃,或只吃蛋白而不吃蛋黄,因为蛋黄中胆固醇含量比蛋白高3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