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GRE写作论证思维(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4 21:13:42

点击下载

作者:万炜,高炜松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解密GRE写作论证思维

解密GRE写作论证思维试读:

从书序

“娓娓道来出国考试系列丛书”诞生于2017年,包含了从一开始的 《笔尖上的托福:跟名师练TOEFL写作TPO真题》 《舌尖上的托福:跟名师练TOEFL口语TPO真题》 《托福高分万能思路:跟名师练TOEFL口语/写作》,到2018年的 《解密GRE阅读逻辑线》,再到如今的 《解密GRE写作论证思维》 《解密GMAT数学出题点》,未来还会陆续出版北美留学考试各科目书籍。

无论是我亲自动笔,还是邀请其他作者主笔,我都一直坚持一个核心的理念,那就是拒绝“马后炮”式的方法论,要呈现第一视角的考场心态。在编写过程中,我们所有作者都试图把自己还原到正在考试的学生的角度,去感受考场上学生实际面对的思路上的困难,而不仅仅是呈现一个漂亮的答案解析。比如说,在GRE写作中,作为学生的我不想只看到老师给我呈现一篇思路完美的文章,因为老师想这个思路可能用了两个小时,最后写出的文章确实无懈可击,但考场上我们根本没有这样的奢侈条件可以设计出这么精美的结构。再比如,在GRE阅读中,也许一道题选C,因为ABDE在文章中没有提过,但是C在原文的第七行出现了。真正的问题不是知道答案选项在第七行但看不出来,而是我当时不记得这个信息在哪里,所以我需要知道为什么第一遍阅读时应有第七行的意识,以及我看到C选项时应该能够回到第七行,毕竟,我读完文章后不可能记住所有的东西,我也不希望老师告诉我必须练到所有句子和词都记得住,我希望老师能够给我一套普适性强的方法论,教我阅读时如何区分什么该理解,什么不需要关注。就像初中平面几何课程,我不希望老师告诉我在∠A上做辅助线可以解决某道题,我希望老师能够告诉我,当我看到这道题的时候,应该靠什么样的普适性强的方法论才能意识到应该在哪里做辅助线。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要求作者们不仅仅讲出自己做题时的第一视角的思路,而且要更进一步深挖自己的直觉。因为,作为一个熟练的考生,很多习惯是下意识的——自己没有意识到自己其实已经做了某种思考,已经在潜意识里完成了这个步骤。我们都知道很多时候学霸给学渣讲题的时候会说“这很明显啊”,但是学渣感觉步骤并不明显。我们希望老师们的讲解不要高高在上,不要把自己觉得想当然的步骤当作真正理所应当的。我们要求老师能够解构自己做题潜意识里的习惯,用清楚的语言去呈现给读者们。

这套丛书的另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摒弃过去横行在出国考试培训当中的一系列“奇技淫巧”,一些根本上来自于国内应试教育的习惯。这些习惯在中国的高考和考研等考试当中也许有用,之前的一些培训从业者把它们用在了出国考试中,并且忽悠了无数学生,但其实这些习惯对于托福、GRE、GMAT等考试毫无用处。比如在GRE阅读中,很多人宣称“原文没说的就不能选”;在GRE和托福写作当中,很多人倡导学生写长句,用“高级词”替换“低级词”……这些做法不仅不会有帮助,实际上还严重坑到了很多学生。

总而言之,本系列丛书试图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把做题方法呈现给广大读者,力求做到新颖、诚实、细致、全面、可操作。祝愿考生们在拥有了这套利器之后能顺利攻克出国深造路上的层层难关。万炜2019年4月序言PREFACE

2007年,我参加了人生中第一次GRE考试,那时的GRE我们现在称为“老GRE”,当然写作部分和如今形式差别不大。我当时没做什么准备,算是半“裸考”,考前一天发烧难以入眠,5点才入睡,一大早迷迷糊糊去考试,心里抱着考多少是多少的准备。结果几周之后成绩出来,发现写作部分得了个5分,心情还颇愉悦。那个时候我上大四,读了两年的哲学双学位,比较喜欢看英美分析哲学(Analytic Philosophy)的东西,所以该领域的原版论文看了不少,比较习惯西方人的思维和论证方式。后来我在北大读了哲学硕士,毕业后去了美国Syracuse大学读哲学博士,读了一学期后我做了一个比较突然的决定:回国到新东方教书。做出这个决定的重要原因是在Syracuse大学我需要做逻辑课的助教,需要给学生上习题课,上课的过程中发现了教书的激情,当然这有点跑题了。

到了北京新东方我申请当GRE写作讲师,咨询并请教了前辈们,包括市面上主流的讲法。在这里我隔空感谢一下当年的第一个培训师徐亮老师,他可能已经离开这个行业很久了,他是唯一一个思路和我高度契合的前辈,并且给了我很多启发。除此之外我听到的大部分GRE写作理念都令我感到震撼,或者说惊愕吧。追求词数、追求华丽辞藻、追求长难句、追求名人案例……我心想,好难啊,我完全做不到啊。而且,照这么写,学生考多少分啊? 一看,大家都是华丽丽的一堆3分。

然而,市面上还流传各种说法(一直流传至今)。什么要得4分(甚至还有说要得3分)必须要写五六百词,要变换句型、长短句结合、要替换高级词……想一想我的5分怎么来的呢,我的Argument几个正文段落句型都是一样的,比如:开头句都是Even if it is true that…/ It doesn't necessarily mean that…然后,能利用原文句子我就利用原文句子。想一想我在美国读哲学博士,分析亚里士多德的论证时,用的都是妥妥的非常无聊的语言风格,翻译成中文就是“亚里士多德的论证首先基于两个前提:一是……,二是……。由这两个前提,他得出了……结论,他假设了……;接着基于这个新的结论,加上第三个前提……,他进一步推出了……,其中他假设了……”我就不再赘述了,你们应该明白我的意思了。这是个思维考试,不是语言考试,尤其不是文学考试,你们都在写什么? 这就萌发了我最初的小理想:让GRE写作教学走向正路。

我其实早就该写这样一本书了。但期间算是我自己耽搁了这件事情,因为我先转去教TOEFL写作,然后又去教GRE阅读了。因为对于赴美学习的中国考生来说,一般情况下GRE阅读和TOEFL写作比GRE写作相对更重要一些(除极个别特殊专业外),而且TOEFL写作和GRE阅读在市面上也有很多错误的理念在流传,以至于我也想要去改变一下(我想法多了点,不然为什么会有“娓娓道来出国考试系列丛书”呢)。一些读者可能已经知道了,我和团队中的老师们在过去两年间分别出版了 《笔尖上的托福:跟名师练TOEFL写作TPO真题》 与 《解密GRE阅读逻辑线》 两本书。

完成那两本书后,我终于有时间来酝酿这样一本GRE写作教程。但对于它的定位我是很犹豫的,我考了很多次GRE,写作得了一堆5分,从来没有得过6分,所以我可不敢夸口说我能写出来一堆满分文章。但我知道我确实能够帮助很多学生,我也带出过很多学生(即便是在我教GRE阅读期间),哪怕是看了我短短的45分钟写作视频,甚至连一篇写作都没有练过,有些学生的写作分数也迅速从3分突破到4分。因为,我知道GRE写作不像市面上很多谣传所说的那样难。3分其实就是垃圾文章,4分只是非常普通的文章,我的5分就是还不错的文章,但算不上优秀的文章。我没有谦虚,我的言语中应该是充满骄傲的,GRE写作4分的学生,语言水平在TOEFL写作上可能也就是25分,显然不算什么特别厉害的水平。所以,我虽然写不出什么帮助大家得满分的教程,但是我想帮助大家快速突破,达到申请需要的分数就好了,而且我确定,这并不是一个难以做到的事情。大部分人考3分,而且花了很多复习时间,那不是因为他们差,而是因为他们用在GRE写作上的时间其实根本和GRE写作所需要的东西无关。我可以帮他们改变这一点,当然,我也不是万能的,前提是,大家在不追求辞藻华丽的情况下能够把基本的意思说清楚。

在我刚开始教写作的年代,市面上流传一个叫“北美范文”的东西,据说是北美考官写的,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很多老师上课用那个,也鼓励学生看那个。不是我觉得那个材料不好,人家写得特别好,但是我不用那个教学,也完全不鼓励学生模仿,因为大部分同学的英语水平模仿那个就是东施效颦。我认为我们学生就应该学习不完美的文章——平时看来不完美,但是在考场上仍然算是优秀的文章。GRE考场上大部分人不可能写出完美的文章,因为只给30分钟的时间。这个考试期望的东西叫draft,也就是初稿。初稿中有单词拼写错误,有语法错误,有不严谨的地方,甚至写不完,都是正常的,并不妨碍文章是一个优秀的初稿。我们“娓娓道来出国考试系列丛书”有一个统一的理念,就是给大家呈现第一视角的考试体验,不是马后炮式的分析,而是让大家去学习优秀考生第一视角做题时所经历的思考过程。所以我亲自写范文,而且给自己严格限时,真实地告诉大家考场上5分水平的文章是什么样子的,在这个写作考试当中,最重要的是抓住哪些元素,不要把精力花在根本不相关的妄想上(最终呈现给大家的范文,为了避免引起误解,我还是把明显的拼写和语法错误纠正了一下)。

我是一个怕被骂的人,我也知道我写出这些文章会被骂,因为不是每个人都会理解我的初衷。而且,说实话,很多拿起一本写作教程的同学也有非功利的目的,他们想要真的学习学术写作,而中国的大学教育大部分情况下是没有提供这个机会的,GRE写作考试给他们创造了第一个机会。抱有这种目的的同学想要看到更好的文章,我深感无能为力,也许我不能帮助他们了。

不过我很庆幸,去年联系到了我的老朋友、老同事、高帅富——前新东方GRE教师高炜松老师。当时我去他在Gainesville的家里作客,那会儿他还在读英文文学专业(English Literature)的博士,主攻方向是文化研究(Cultural Studies)和批判理论(Critical Theory)。我一直都知道他的英语功底以及英文写作功底都比我厉害得多,而且他在读博士期间教的课程就是文学课(Literature)及批判性写作课(Critical Writing),完美符合GRE的写作需要。非常庆幸他居然答应在百忙之中和我一起合作完成这本书,真的是百忙之中,要不然这本书我们也不会写了一年,因为他既要忙博士毕业,还要找工作。在我写这个序言的时候,就是现在,我正坐在他在加州的新家的椅子上,我要恭喜他已经当上了University of California,Merced的教师,仍然是在英文系(English Department),教授“亚裔美国文学”th(Asian American Literature)、“20世纪女性作家”(20 Century Women Writers)、“文学与性别”(Literature and Gender)等课程。今天下课的时候,还有学生问他:“高老师,你能和咱们系里别的老师聊聊吗? 你能教教他们如何教写作吗?”他的班里全是美国大学生,但是他深受所有人欢迎,而他是在教美国人用自己的母语进行学术写作啊,可能在历史上也没有多少中国人能做到这一点。我从高中到本科前几年主要以理科为主,即便学习哲学也是主攻跟逻辑相关的方向,所以我更熟悉的领域还是在自然科学方向;高老师在人文方面的专长也算是帮助我实现了更完整的拼图。了解GRE Verbal部分的同学,应该知道,很多ETS的阅读文章背景是基于美国人文社会的,所以高老师写的很多文章也是考虑了这种社会环境的。虽然不需要同学们接受什么样的社会价值观,但是了解美国的人文价值对于参加整个GRE考试都是非常重要的。简而言之,我觉得我真的是捡到宝贝了。

有了高老师的帮助,我才终于让这本即将问世的GRE写作书实现了我希望的双重定位。既能够帮助有功利需求的同学快速找到考试的方向,又能为真正想要快速提高英文学术写作能力的同学提供指导。所以,这本书当中每一个话题的范文我们都呈现两个版本:一个功利性的,定位在4~5分的版本;一个更符合学术标准的,定位在5. 5~6分的版本。而且,对于高分版本的issue文章,我还要求高老师能够对其中地道的、重要的语言点进行音频授课,希望他能够把他渊博的知识分享给更多想要学习学术英语的中国大学生。

我不想只做一个功利的培训师,这不是我快乐的来源;我想真的能够让同学们提高能力。我个人能力也许不足了,所以这次要特别感谢高老师,能够帮我实现这个愿望。也希望同学们能够超越功利心,去扎扎实实学一些真正帮助写作能力提升的东西。毕竟,这简直是用最廉价的方式上了美国原版的学术写作课程,和美国大学生一道学习。这次写书过程中,每一篇范文我都和高老师反复切磋(其实是一直被他指点),对我本身就是一次回炉再造,一次重要的提升。由于能力所限,在写作过程中我们不可避免还会出现或大或小的错误,也望广大读者谅解和指正。

希望读者们能够像我一样,在使用这本书的过程中收获满满!万炜2019年4月9日于Merced,California,U. S. A.如何使用本书

这本书有两个目标:帮助想要尽快解决GRE考试的同学达到写作4分,以及帮助真正想要学习英语学术写作的同学提高分析性写作能力。下表是对两种目标的同学分别给出的学习建议。范文说明

本书所有的Outstanding范文定位在5. 5~ 6分(Issue部分的配套音频会重点讲解值得我们学习的语言点),而Good范文定位在4~5分。为了避免引起误解,学习不规范的英语,所以无论是Outstanding范文还是Good范文,我们都反复做了语法和拼写的修正,尽量规避英语上的明显错误(如语法和拼写错误)。最终呈现给大家的范文的语言水平超过了实际考试相应分数的要求,因此即便是Good范文,其语言水平毫无疑问是5分水平,而不是4分水平。这种与实际考试的偏差请读者谅解。题库分析说明

Issue题库逐题精析部分很多篇文章的分析都给出了非常详尽的思路,其实即便是追求高分的同学也不需要全都写出来,我们只是帮助同学们打开思路,而且,同学们也完全不必认同我们所给出的分析。Argument题库逐题精析部分每篇文章我们都给出了所有步骤的分析,而实际考试中并不需要对所有逻辑步骤进行讨论,只需摘取自己能够讨论最充分的2~3个步骤进行分析就可以了。GRE分析性写作(Analytical Writing)部分概述

GRE分析性写作(Analytical Writing)是GRE General Test的一部分,它包含两个任务: 是非分析(Analyze an Issue)与论证分析(Analyze an Argument)。Analytic Writing部分的分数区间为0 ~6分,以0. 5分为计分单位,最后得分为两个任务得分的均值。在实际考试当中,考生有30分钟的时间完成Issue部分,30分钟的时间完成Argument部分。

在Issue部分,考生将会看到一个话题,并被要求对这个话题表达自己的看法,完成一篇议论文,对自己的观点进行论证。

在Argument部分,考生将会阅读一篇短文,并对短文的论证过程进行评价。

无论是Issue还是Argument的话题,官方都提供公开的题库,Issue部分目前共145道题,Argument共171道题。题目数量和内容未来仍然有可能发生细小的变化。考试的题目将来自题库中的这些公开题目。Issue题库逐题精析索引Argument题库逐题精析索引Part 1 你不了解的GRE分析性写作语言

本章节的目的不是快速提高同学们的语言水平(提高语言水平并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实现的事情),而是帮助同学们认清GRE写作所需要的语言水平。很多同学的语言能力完全可以达到4分的语言要求(如前言所说,4分文章并不是什么杰出的文章,只是非常普通的文章),但是却因为对这个考试有严重的误解,而掉到了3分。因此,本章节的目的是在本书最醒目的位置就让同学们明白,语言上我们需要追求什么,不要追求什么,如何最快速地摆脱3分语言,达到4分的要求。一、GRE写作需要什么样的语言?

官方指南对每个分数段都给出了清晰的要求,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语言方面的标准。

Analyze an Issue部分Score 6In addressing the specific task directions,a 6 response presents a cogent,well-articulated analysis of the issue and conveys meaning skillfully.·conveys ideas fluently and precisely,using effective vocabulary and sentence variety·demonstrates facility with the conventions of standard written English(i. e.,grammar,usage and mechanics),but may have minor errorsScore 5In addressing the specific task directions,a 5 response presents a generally thoughtful,well-developed analysis of the issue and conveys meaning clearly.·conveys ideas clearly and well,using appropriate vocabulary and sentence variety·demonstrates facility with the conventions of standard written English but may have minor errorsScore 4In addressing the specific task directions,a 4 response presents a competent analysis of the issue and conveys meaning with acceptable clarity.·demonstrates sufficient control of language to express ideas with reasonable clarity·generally demonstrates control of the conventions of standard written English but may have some errorsScore 3A 3 response demonstrates some competence in addressing the specific task directions,in analyzing the issue and in conveying meaning,but is obviously flawed.·has problems in language and sentence structure that result in a lack of clarity·contains occasional major errors or frequent minor errors in grammar,usage or mechanics that can interfere with meaning——摘自The Official Guide to GRE Revised General Test

Analyze an Argument部分Score 6In addressing the specific task directions,a 6 response presents a cogent,well-articulated examination of the argument and conveys meaning skillfully.·conveys ideas fluently and precisely,using effective vocabulary and sentence variety·demonstrates superior facility with the conventions of standard written English(i. e.,grammar,usage,and mechanics)but may have minor errorsScore 5In addressing the specific task directions,a 5 response presents a generally thoughtful,well-developed examination of the argument and conveys meaning clearly.·conveys ideas clearly and well,using appropriate vocabulary and sentence variety·demonstrates facility with the conventions of standard written English but may have minor errorsScore 4In addressing the specific task directions,a 4 response presents a competent examination of the argument and conveys meaning with acceptable clarity.·demonstrates sufficient control of language to convey ideas with acceptable clarity·generally demonstrates control of the conventions of standard written English but may have some errorsScore 3A 3 response demonstrates some competence in addressing the specific task directions,in examining the argument,and in conveying meaning but is obviously flawed.·has problems in language and sentence structure that result in a lack of clarity·contains occasional major errors or frequent minor errors in grammar,usage,or mechanics that can interfere with meaning——摘自The Official Guide to GRE Revised General Test

通过对比,大家应该能够看到Issue部分和Argument部分对于语言的要求是一致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把两部分语言放在一起讨论的原因。

高老师的语言水平毫无疑问是skillful的,但我在考场上是做不到skillful的,这也是为什么我几乎每次考试都考5分的原因,我在短短30分钟之内只能保证语言的clarity。如果把5分当作一个很高的分数来看的话,我们至少能意识到,考生们在考场上没有任何理由追求浮夸的语言,只需要做到clarity。

接下来,我们重点谈谈希望大家能够短时间内达到的水平——4分,同时对比我们想要短时间内摆脱的分数——3分。区别是很明显的。4分的学生能够做到acceptable clarity,即虽然语言不是绝对清楚,但是读者还是能够明白考生想要说什么的;相反,3分的语言是obviously flawed,具体来看,这些文章会造成lack of clarity,会interfere with meaning。简而言之,就是会有些时候让人看不懂。

很多同学是否已经意识到自己先前努力的方向出现偏差了。短期内突破GRE语言,我们只需要追求写的内容让人看懂,而不需要写得很“高级”,虽然我也并不认同大部分同学对“高级”语言的判断。二、GRE写作不需要什么样的语言?

同学们一般都无视clarity,而去追求一些其实对分数根本没有显著影响的语言因素。下面,我就来逐一列举同学们不需要做到的事情,以便大家未来能够把注意力放在真正重要的问题上。

1.不需要追求词数

很多学生,甚至很多GRE教师都以为GRE写作写得越长越好,有很多人甚至鼓吹每篇文章要写到600+的词数才能到4分,这实在是令人发指。随便看一下官方各途径给出的范文就会发现,4分文章几乎都没有超过430词的,甚至有低到260词的一篇Argument分析;3分文章最高不到420词,最低有250多词的。简而言之,词数和分数没有任何必然联系。而且,请正在阅读这一段文字的同学现在就扪心自问,以我们的语言水平,如果在30分钟时间内拼命写600词以上,会写出什么内容? 我想,答案只有一个词:惨不忍睹。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TOEFL写作明明已经可以达到28分以上水平的同学,GRE写作却只能考3分的原因。本来他们是可以写清楚的,但因为过分追求文章篇幅,导致自己去挑战完全做不到的事情,结果彻底南辕北辙。

2.不要刻意写“大词”“难句”

很明显,5分以内的水平都没有任何一点与语言“难度”相关,因此我们首先没有必要把词写“大”,把句子写“难”。事实上,我认为,大部分同学写“大”词,写“难”句不仅不会加分,反而会送分。因为大部分同学的英语水平根本没有能力驾驭复杂句型和抽象词汇,时常导致我们写出别人无法理解的东西,我们并不知道这个抽象词的精确用法,也不能够准确表达复杂句子的逻辑。

我想要在这里明确警示大家,不要去用自己只知道意思,但没有见到过例句的词,比如,GRE填空中背过的新单词。很多人以为,只要是近义词,就可以随意替换。我想在此请同学们换位思考一下,假设我们看到一个外国人说中文。本来他想说:“今天钱包丢了,好郁闷啊。”结果他觉得“郁闷”见得太多了,想换一个词,于是写成了:“今天钱包丢了,好抑郁啊。”你会怎么想? 我猜大部分中国人都会觉得这个句子不对劲吧。其实站在外国人的角度上,他很可能根本无法区别“郁闷”和“抑郁”的细微区别。我们作为第一语言的使用者,就算我们无法讲清楚这里为什么不能用“抑郁”,而必须用“郁闷”,但我们的语言习惯可以让我们做出正确的使用判断。因此,当我们尝试换新词的时候,是冒着很大风险的,很可能写出让美国读者看完觉得很尴尬的句子。

本书的范文中必然会有长句和“大”词,但我和高老师在写的时候都不是从语言的“高级”角度上考虑的,纯粹是为了表意准确而使用的。复杂句能够更好地表现复杂的逻辑,而有一些“大”词在语境中能够更精确地表达语义目的。希望大家在阅读时能够从语用(语义、逻辑)的角度去学习,而不是纯粹从词句本身去学习。简而言之,不考虑表意,不存在所谓的词句之间的优劣。

3.不要担心拼写和语法的细节错误

合理范围内的拼写错误是允许的,把exciting不小心写成了excitting,这是无所谓的,读者能够明白你在写什么;当然,把renaissance写成了renasonce,我就不敢保证了。同理,细小的语法错误,只要不影响读者的语义理解,也是无所谓的。总而言之,GRE写作部分对语言的要求其实并不严格,一切以让读者轻松看懂为目标。

4.不需要写完

没来得及收尾的文章一样可以得6分,这是出题人的原话。事实上,去看一下官方的4分范例,没有写完、没有开头、没有结尾的文章比比皆是。我上一次写作分数是5分时,issue部分是没有写完的。

5.我们写的不是成文,而是draft

写作考试考查的只是我们的first draft,即初稿,它没有期望完美。很多同学喜欢问我一些问题:段首要不要空格,段间要不要空行,能不能写缩写……这些都反映了我们从小受到了国内中文、英文写作教育的影响。那些要求让我们过分看重文章形式,而不看重真正应该关注的东西——思维。GRE写作是理性思维的测试,不是语言花哨的考试。请同学们未来能够尊重这个考试的目标。三、关于机改(E-rater)

GRE的写作评卷工作中是有机器参与的。ETS出题官亲口承认,E-rater无法评判思维逻辑,只能观察语言形式。于是,E-rater所给出的分数会和词数、句子复杂度、词汇难度、词汇替换度相关。

咦? 这不是违背了我刚才所说的一切吗?

请听我详细分解。由于E-rater无法像人类一样直接看出一篇文章作者的思维能力,它只能寻找和思维深度相关的,且可以辨识的变量。显然,思考全面的作者通常文章写得更丰富,逻辑能力强的作者通常句型也会更复杂,表达更精确的作者自然词汇丰富度较高。所以,在E-rater的程序当中,分数是和这些表象有弱相关性的。然而,这是相关,而不是因果。

但因为E-rater只能辨识相关性,这就导致它可以被欺骗。我们有意识地多写长句,多替换词汇,把文章写长,是能在一定程度上让E-rater给出偏高的分数的。

但是!一个巨大的但是!我们最终的分数不是E-rater单纯决定的,事实上对于大陆学生来说,我们的分数很可能跟E-rater根本没有关系。在全世界范围内,E-rater给分和人工给分几乎没有任何差距,因此E-rater的分数可以广泛有效。但是,对中国大陆来说,据统计,E-rater给分平均比人工给分高了1分。而最关键的是,GRE写作分数通常取的是人工与机器的平均值,可是,当两个分差差距达到1分的时候,机器给分作废。因此,结果就是,当我们的考生绞尽脑汁欺骗完机器后,我们最后的分数是人工给的,人工评阅是非常容易看出我们的“大”词、“难”句的荒唐的。

在世界范围内,之所以机改和人工分数差距不大,是因为世界范围内很少有像我们国内如此“发达”的考试培训。我们的考试培训过分强调“技巧”,其实就是找“捷径”,教学生如何不提高能力,而欺骗考试(是不是也包含我自己)。这就是误人子弟。我很感谢GRE写作测试,它能够真正在意大家的思维水平,而不去纠缠于那些形式化的东西。四、短板效应

GRE写作评分标准不仅包含语言的标准,还包含思维、结构等方面的标准,但最终的分数并不是考生思维、结构、语言等方面的平均,而是取短板作为最终分数。即语言水平达到6分的人,由于思维水平只有3分,这个人最后的分数就是3分。这种给分方式意味着,同学们在准备GRE写作的时候一定要对自己的短板有清晰的认识,不需要把自己的长处变得更长,而需要把自己的短处尽快补上。如果你的TOEFL写作已经达到28分以上,或是IELTS写作已经轻松达到8分,那我会推荐你根本不需要练习GRE写作的“写”,而应该全力准备所有题目的思路,因为你的表意能力应该可以轻松让你实现clarity。Part 2 怎么应对GRE分析性写作第一章 怎么应对是非分析写作(Analyze an Issue)

本章节将尽量高效地向读者呈现完整的Analyze an Issue部分面对一个话题的审题、思考和写作过程。但是,与下一章节“怎么应对论证分析写作(Analyze an Argument)”相比,本章节的全面性必然相对受限。该局限来自于Issue考试的最大难点,那就是如果考生对一个话题不熟悉,则任何方法论都没有意义。所以,同学们务必要仔细研读本章内容,但这仍然是远远不够的。我强烈建议同学们能够多去浏览Issue部分的题库,以及本书所提供的所有题目的分析思路。请一定记住,不了解一个话题,就不可能有任何好的思路,有再好的方法都是没有意义的。Step 1 题干分析

拿到任何话题的第一步当然是审题,

在这个阶段,值得考虑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1.话题背景

很多老师都告诉学生要紧扣题目的关键词。比如,有这样一种说法,当题目中有关键词是绝对词的时候,建议学生去写反驳。举个例子:Universities should require every student to take a variety of courses outside the student's field of study. 这个话题很多人看到之后第一眼注意到的词就是“every”,于是大部分学生第一反应就是要写反驳,全文充斥的都是“为什么不该学外学科的课程”之类的内容。但其实,这个话题显然具有极强的社会现实意义,而且绝大部分学校都会要求学生去学外专业的一些选修课程。因此,这道题大家本来应该写“为什么学外专业课程对我们的本专业学习有价值”,甚至是“学外专业课程对整个人生发展的价值”,但是,由于过分关注极端词,导致很多考生忽视了真正重要的问题,而关注非常零星的特殊现象,即某些个别情况下,某些人可能不需要学习外学科课程。

出题官的建议是:关注论题背后真正的话题(Focus on what is really at issue),而不是紧盯某些具体词语。每一道issue题目都不是一个脱离现实世界的命题,它们都是具有现实意义的。同学们应该先站在说话者的角度,去考虑,当他这么讲的时候,他是想指出什么样的社会现实,他想解决什么社会问题。而不是单纯去想这个说法是对的还是错的。我再举几个例子来帮助大家对比两种思路的区别。“No field of study can advance significantly unless it incorporates knowledge and experience from outside that field.”面对这道题目,一些人很快盯上了no这个绝对词,于是就去想有没有学科的发展不太依赖外部学科。有的人可能想到了数学。假如数学真的不需要依赖外部学科,那理论上这一个例子就可以表明说话者的观点是错的。但我们不可能就去只写数学啊,这样就完全不能反映这个命题真正的社会意义了。很显然,这个话题牵扯的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就是学科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交叉。如今的学术领域,就算能够找到极个别独自发展的领域,但是绝大多数领域都深深受到了其他领域的影响,很可能也在影响着其他领域。因此,显然这道题真正应该思考的是: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为什么如今社会学科已经很难独立发展?“In order to become well-rounded individuals,all college students should be required to take courses in which they read poetry,novels,mythology,and other types of imaginative literature.”一种写法纠结于为什么有些学生不需要学imaginative literature,于是全文都在陈述反驳的理由。但是,我们可以认为这个建议过分激进,但不妨碍我们充分考虑这个建议的意义。我们应该考虑现在的社会背景,那就是大学教育倾向于强调理性思维和逻辑思维,从而忽视了人文精神的培养。在这个语境下,说话者认为,去学习imaginative literature是一个重要的弥补。那我们这篇文章无论最后立场如何,都应该去讨论imaginative literature有着什么样的现实社会意义。“In any profession—business,politics,education,government—those in power should step down after five years.”看到这个题目,我就想起了很多前的学生尝试的思路,我觉得很有意思。他们经常纠结于那个five,领袖换届到底是五年好还是六年好还是八年好……囧。显然,这个题目真正关注的问题是:为什么我们不能让一个领袖长期处在领导位置,为什么一定要强迫轮换? 说话者说的到底是five还是six并不会改变这道题目的实质。“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require their students to spend at least one semester studying in a foreign country.”读者应该明白这道题的关键点并不在于是one semester还是one year还是two months。这道题目真正想探讨的是出国学习对大学生的意义,以及这种意义是否值得学校要求学生出国交流。

当大家明白以上我所说的东西后,我相信你们也就应该明白为什么我会把“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have a responsibility to dissuade students from pursuing fields of study in which they are unlikely to succeed.”“College students should be encouraged to pursue subjects that interest them,rather than the courses that seem most likely to lead to jobs.”和“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should actively encourage their students to choose fields of study in which jobs are plentiful.”这样的题目都合并在了一起。我们不需要关注题目用的词是fields还是subjects或是courses,也不需要关注题目问的是“选专业应该选好找工作的”,还是“选专业应该选自己感兴趣的”。因为所有这些都是同一个社会话题,即“选专业是看兴趣特长,还是看实用价值”。当我们把握到这个核心争论点的时候,我们写出来的文章才是真正有意义的。同学们完全没有任何必要担心,如果题干说的是“选专业”,而我写成了“选课程”,算不算跑题。答案:不算!只要你处理了说话者想谈论的话题,就不算跑题。反而,当你过分纠结说话者的用词,会导致文章可能忽视了话题最有社会意义的部分。

2.题目的逻辑形式

如果题目只是一个简单命题,那就没什么好注意的,比如:Universities should require every student to take a variety of courses outside the student's field of study. 但是,有些题干比较复杂,涉及多个命题以及命题之间的关系。这些变化都可能会对未来我们的构思和全文安排产生潜在的影响,因此我们需要在审题的时候注意以下几种可能的变化。(1)观点—理由型题目

很多题干会先给一个claim,然后给一个reason,比如:Claim:Any piece of information referred to as a fact should be mistrusted,since it may well be proven false in the future. Reason:Much of the information that people assume is factual,and actually turns out to be inaccurate. 面对这种题目,我们将会分别处理reason与claim的合理性。

并不是每一个观点—理由型的题目都是以这种直接的claim + reason的形式表现的。任何论题,如果包含一个看法,加上为这个看法提供的理由,其实构成了观点—理由型结构,都适合用同样的布局方式。比如:The human mind will always be superior to machines because machines are only tools of human minds. /Scandals are useful because they focus our attention on problems in ways that no speaker or reformer ever could. because引导的部分就相当于reason,而主句的部分就相当于claim。(2)双方争论型题目

有一些题目会指出some people的想法和other people看似对立的想法。这种题型要求我们考虑双方立场。那么,这是否意味着我们要分别写两个部分:一部分谈第一个话题,一部分谈第二个话题呢? 不见得,取决于两方观点是否是现实中恰好对立的看法。

当双方观点恰好对立时,我们没有必要把它们当作两个独立话题来讨论。暂且把some people的想法称为A观点,other people的想法称为B观点。比如:Some people believe that college students should consider only their own talents and interests when choosing a field of study. Others believe that college students should base their choice of a field of study on the availability of jobs in that field. 这道题目当中,两方观点就是同一个论题下恰好对立的两面。如果我们认同选专业只应考虑兴趣特长,那我们就是在说不要考虑就业前景,反之亦然。换一个角度理解,我前面已经说过,不要纠缠于说话者的具体用词,应该考虑整个话题的社会意义。那么这两个观点其实都是在讨论选专业时到底应该考虑什么。因此,只要我们把选专业时到底考虑什么这个问题讲清楚,两方的观点我们其实就都已经处理了,因为我们势必会讨论到兴趣、特长、就业等因素在我们选专业时的权重。简而言之,当双方争论型题目出现,但双方立场其实就是同一个话题的正反两面时,我们直接处理整个话题就好。

与此相对的是,有时这种双方争论型题目中的两方观点其实并不对立。如:Some people believe that the purpose of education is to free the mind and the spirit. Others believe that formal education tends to restrain our minds and spirits rather than set them free. 前者认为,教育要解放思想;后者认为,正统教育限制了思想。细心的读者可能会发现,两个观点可以都是对的,因为前者讨论的是教育的理想,而后者谈论的是教育的现实。理想是好的,现实是骨感的,这很正常啊。因此,这两方其实谈论的是不同的话题,我们也必须把两个话题都分别处理了,我们既应该谈论教育的目的,同样也应该谈论教育的现状。(3)包含多个子命题的题目

还有一些题目乍一看没什么特别的,但其实包含了几个独立的内容。这时,我们要注意,论题的每个部分都需要讨论到。比如:The best way to teach is to praise positive actions and ignore negative ones. 这道题明显是两部分的并列:教育需要鼓励积极行为,以及教育需要忽视消极行为。同意前者不代表反对后者,反之亦然。所以,两部分是独立的,两部分都需要在写作时讨论到。当然,两者都需要讨论,不代表两者需要占据同样的篇幅。毕竟,鼓励积极行为的争议性比较小,而忽视消极行为的争议比较大。因此,后者自然值得我们花更多笔墨。

3.模糊概念的定义

有一些话题中涉及了一些可能比较抽象或存在多种理解方式的概念,我们必须要明确我们准备使用哪种理解方式,并保证从始至终的统一性。比如:It is no longer possible for a society to regard any living man or woman as a hero. hero这个词有广义和狭义的理解:狭义的理解就是舍己救人、舍己为国的那些个体,比如火灾中殉职的消防队员、黄继光、邱少云;广义的hero如今已经扩展到了行为楷模、个人偶像的范围,所以乔丹、梅西、Lady Gaga、Brad Pitt都可能成为某些人心目中的英雄。这里没有标准答案必须选择哪个定义,我们需要保证的是我们知道自己选择哪个定义,并且在文章中能够清晰地体现出来。

当然,我们也可以分别谈论两种意义下论题是否合理。我们可能觉得,取狭义理解,该论题是错的,而取广义理解,该论题是对的。这也是可以的,只要在写的时候明确我们当时选择的是什么理解方式。Step 2 头脑风暴

当我们明确话题之后,

就要开始打开思路了。

1.分别考虑对支持者和反对者有利的理由或情况

请原谅我无法简单地告诉大家,如何为一个观点寻找理由。原因是:这完全是与具体题目相关的,如果我不了解法律,当我遇到一道法律类的题目时,我就是没有理由,什么都不用多说了。所以,请容我再次强调,Issue部分如果要充分准备,本书后面的题目思路分析部分将是非常重要的资料。

我现在仍然需要谈一些非常重要的东西。大部分同学在理解清楚题意之后,就会马上想,是同意呢还是反对呢? 如果同意,想想有什么理由可以支持,然后就可以写了。这是我们过去写作文的策略。现在,我希望大家意识到,这个考试考查的是critical thinking,其中的核心是,我们的思维过程必须经历全面的分析,我们的观点必须有充分的证据可以支持。因此,重要的不是我们的观点,而是我们的论证过程。我可以赞同,可以反对,可以有保留地赞同或反对,可以认为两方都有道理,可以在不同情况下持有不同态度。这些立场全都无所谓。有所谓的是,无论有什么样的立场,都必须能够给出充分的论证,以及必须考虑对方的立场。简单的完全赞同和分析过反对者立场之后的完全赞同是不一样的过程,前者可能是一个盲信者,而后者就是有着criticality的思考者,而这个考试需要的是后者。

拿到一道题目后,我们可以有立场,但并不需要马上有立场,并且我们不用认定自己暂时的立场是不能变的。我们首先要做的是把自己放在支持者的立场上,去想他们为什么会这么说,他们的道理是什么,或者在哪些情况下他们的说法是有道理的。之后,再站在反对者的角度上做同样的事情。这些issue题目都是有社会争议的,意味着肯定有很多支持者和反对者,因此我们没有理由认为只有自己才是有道理的,相反,我们应该充分考察论题双方的合理性(这不代表我们将没有明确立场)。

比如:As people rely more and more on technology to solve problems,the ability of humans to think for themselves will surely deteriorate. 遇到“依赖科技导致人类能力下降”的问题,我马上想到我自己如今不用电脑已经不会写字,不用计算器基本算不出东西。我意识到,这个说话者想指出的可能就是这样的“用进废退”的现象,当我们长期不用某种能力,而用机器替代之后,我们的这种能力就会下降。但这不代表我就认为这个说法一定对了,我只是认为它有道理。接下来,我就会去设想反对方的立场,很多人都会认为科技促进了人类的思维能力,比如:科技为我们创造了新的平台去思考,科技省去了我们做烦琐重复工作的时间,这些省下来的时间可以投入更有创造力的思维当中,等等。以前有学生就会问我:“那你到底是同意还是反对啊?”这就是两种意识的关键区别,大部分人想要的是答案,且是一个明确的yes或no的答案,而critical thinking要的是思考过程。根据我的分析结果,那我肯定会认为,科技确实在某些程度上削弱了我们的某些思维能力,但是却在其他方面打开了我们的思维。我们需要给出清楚的立场,但不代表我们需要给出一个简单的立场。

再举个例子:No field of study can advance significantly unless it incorporates knowledge and experience from outside that field.“所有学科都需要吸收外学科知识才能进步。”我就开始检索各大学科。我想到文科当中文史哲不分家,自然科学当中理化生互相关联,整个工科都需要理科的工具。于是,我肯定认为这个观点超级有道理。但我仍然意识到,理论数学似乎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学科,毕竟,数学公理、定理的对与错是不依赖其他学科知识的,因为理论数学是非经验学科。基于以上分析,我的结论也应该是分情况的,大部分情况下是认可的,但是在少部分情况下是反对的。

2.继续考虑以上理由和情况我们是否认可

刚才我们站在双方视角考虑了各种理由、情况,千万不要认为我们必须相信它们。因为,我们只是站在各方角度思考了其合理的地方,而合理不等于正确,我们仍然可以进一步考虑:以上的理由、情况真的无可辩驳吗?

比如,刚才“No field of study can advance significantly unless it incorporates knowledge and experience from outside that field.”这道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