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底集(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5 20:27:23

点击下载

作者:张俊杰

出版社:太白文艺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井底集

井底集试读:

旅途随笔

初识拉萨

2000年5月下旬的一天,我们从贡嘎机场乘汽车,经过两个多小时便到了拉萨饭店。刚进大厅,迎面走来会务组的一位藏族同胞,他喊了一句“扎西德勒”,接着献上了洁白的哈达。哈达挂在我的脖子上,有生第一次,我印象极为深刻。

拉萨是一个受太阳恩泽最多的城市,被称作太阳城。晴天,如火的太阳,光芒四射,抬头仰视,灼热刺目。所以一般到这里的人,都要准备一副太阳镜或一顶带檐的帽子,用以保护眼睛。这里年日照达3000多个小时,是一个太阳能利用潜力很大的地方。

拉萨市区干净整洁,主要街区商店林立,店内商品琳琅满目。饭馆很多,除藏式饭馆外,开饭馆的以四川人居多。其他饭馆也有,所以不愁满足不了口福。市内交通方便,出租车、中巴车随处可见,招手即来,因市区不大,花30元钱坐上出租车,用一个小时就可把市区主要街道游览一遍。市区污染很少,蓝天白云,空气清新。夏季,绿树成荫,鲜花盛开,游人如织,秩序井然。大街上金色的牦牛雕塑,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布达拉宫,是拉萨市标志性建筑,它依红山山势而建,前面是气势宏大的广场。这座宫殿高200余米,南北宽300米,东西长360米,高13层。站在广场向四周望去,非常壮观,很有特色。赭色和白色的墙体,显示着神圣的佛之永恒。随着人流缓步登上宫殿,给人一种庄严、神秘的感觉。

宫内珍藏着许多稀世珍宝,让人流连忘返。这里是历代达赖喇嘛办公的地方,也是他们讲经弘法的场所,还有几尊达赖逝世后葬身的金塔。参观在虔诚、肃穆中进行,很少有人喧哗。

八廓街坐落在拉萨旧城的中心,街上色彩绚丽,饰品摊位目不暇接,人流涌动如潮,执转经筒的信徒络绎不绝。大昭寺是这里运转的中心。沿着八廓街的环形街道走,宗教器皿、饰品,民族风情的织品、小百货、古董,商人、游人、磕长头转经的信徒,闹哄哄地拥挤在不到4米宽的老街上。八廓街两旁的建筑,大都是两三层的石砌楼房,藏式窗户,看起来非常结实。

这里特别要说一下,在大昭寺里还供奉着白山羊神。传说,大昭寺在1300年前建寺时,还是一片湖泊,松赞干布和他的尼泊尔妃子想在这里建一座寺庙,但白天建起,晚上倒塌。后来,采纳了文成公主的建议,调用1000多只白山羊,从城北驮运土石,填平湖泊,才完成了这项工程。大昭寺建成开光那天,为感谢白山羊的功劳,松赞干布叫匠人雕了一只白山羊雕像,安放在大殿一角,同其他神一样,接受信徒香客的朝拜。

距城东北方向3.5公里的色拉山山麓,是西藏著名的三大寺(哲蚌寺、甘丹寺、色拉寺)之一的色拉寺所在地。该寺为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的弟子释迦益西于1491年建成。现保留三个札仓(经学院),常住僧人达5000人。据说他们相当于我们内地的大学生或研究生,由政府每月发津贴。我们去的那天正是辩经日,就像我们开讨论会,许多人围成一圈不断发言。讲的什么我们听不懂,遍地都是石头,每个人在发言前都要拿两块碗大的石块相互敲击几下,声音清脆。据导游讲,这表示他要发言,请大家注意。

拉萨是世界上最高的城市,海拔3600多米。由于海拔高,空气中含氧量只有低海拔地区的60%左右。所以内地人初到那里,大多都有高山反应,轻者晚上睡不着,重者头昏脑涨,感冒了不易好。血压高、心脏不好的人更要注意,但一般过几天就会适应的。

拉萨市还有哲蚌寺,罗布林卡,青藏、川藏公路纪念塔都很值得一看。

夏季的拉萨是座美丽的城市。藏族同胞热情好客,淳朴善良。拉萨的藏胞大多会讲汉语,交流不成问题。青藏铁路修通后,更应当去看看。修改于2001年9月刊于2001年10月10日《铜川日报》第3版

天涯海角撷英

2000年4月中旬,我在海口开会,会后组织到三亚观光旅游,看了“天涯海角”,给我留下了难忘的美好印象。“天涯海角”在三亚市以西20多公里处。原名下马岭,背对马岭山,是古代的重要关隘。这里风光旖旎,景色壮观。天空蔚蓝,白云朵朵;海边巨石耸立,大小不一;水中雪浪翻花,波涛滚滚;山上热带、亚热带奇花异木,郁郁葱葱;游人如织,熙熙攘攘。极目远望,碧波万顷,海天一色,令人心旷神怡。人们陶醉于这美景之中,不禁感叹大自然之鬼斧神工。

来这里观光的人,都要争先恐后地到刻有“天涯”“海角”“南天一柱”等字样的巨石前合影留念,但许多人不知道这几个字的来历。据导游讲,“天涯”是清雍正十一年(1733)崖州知州程哲所题。程哲原在内地做官,谪居崖州后,心中凄凉,见到这里巨石耸立,有感而发,写了“天涯”两个大字,民国抗战时期,琼崖守备司令王毅又在相邻的巨石上题写了“海角”二字。从题刻“天涯”到“海角”处,有一曲径可通,潮涨时,即不能往来,意思是自己被贬到这极远的地方,“潮不落”恐怕是回不去了。“南天一柱”几个不朽大字,是清宣统元年(1909)崖州知州范云梯所题。范知州是广西永安州(今广西蒙山县)人,在海南为官十余载,为政清廉,黎民拥戴。范老先生期望海南岛能成为祖国山河的一根擎天大柱,便在另一块耸立的巨石上题刻了“南天一柱”几个大字,他是借石明志,抒发自己的抱负。虽然程、范两位先生的任职相距170多年,但他们都看准了这里是一块风水宝地,因而题字留念。恐怕使他们始料未及的是他们的题刻,不但给后人留下了一笔精神财富,而且也留下了一笔物质财富。“天涯海角”成了这一旅游胜地的名称,广为国人所知,是海南省的旅游热点。“南天一柱”成了不少海南人的精神支柱。中国人民银行在1980年和1990年两次发行的贰元面额人民币均采用了三亚市“天涯海角”景点中的“南天一柱”石刻作为背面图案。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每年到这里观光旅游的人数以万计,给海南省、三亚市带来了滚滚财源。

联想今日不少地方,为了发展旅游事业,考虑不周,目光短浅,大兴土木,粗制滥造了不少景点,游人看后感到索然无味,教育意义不大。听说有的已在清理整顿之列,有的已自行垮台消失。这种劳民伤财,浪费国家资源的拙劣做法,大概与急功近利不无关系吧?同程、范两位老先生利用自然景观画龙点睛,花钱不多,形成的旅游胜景相比,成为明显对照,很值得深思。“天涯海角”已不遥远。

让“南天一柱”精神永留人间!修改于2001年11月刊于2001年12月10日《铜川矿工报》第4版

观壶口瀑布随想

1997年8月18日,我们一行在太原开完会返回陕西,下午1时从山西吉县出发,顺309国道车经过一个多小时就到了黄河边,过了大桥向北走一公里,便到了壶口。

壶口瀑布,在陕西宜川县和山西吉县之间的黄河中。此地两岸夹山,河底岩石被冲刷成巨沟,宽30余米,深约50米。滚滚黄河奔流至此,倒悬倾注,如万马奔腾直入河沟,波浪翻滚,惊涛怒吼,震声数里可闻,其形如巨壶沸腾,故名。明代一位诗人赞壶口“源出昆仑衍大流,玉关九转一壶收”,可谓是真实写照。

春秋季节,河清之时,水雾腾空,阳光照射后,瀑布上空展现出七彩巨虹,随波涛飞舞,与瀑布交相辉映,景色奇丽,是奇观中之奇观。明代陈维藩在《壶口秋风》诗中写道:“秋风卷起千层浪,晚日迎来万丈红。”描绘的正是这种情况。壶口瀑布以它气吞山河之势,声绝九霄之壮,着实令人神往。

观壶口瀑布后,我产生了一些想法,据《水经注》载:“禹治水,壶口始。”但在这里没见到多少大禹治水的说明。据说,抗日战争时期,著名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日演出队来到壶口,他的心被滔滔黄河水所征服,奔腾的黄河在他心中掀起万丈狂澜,于是他写下了不朽的诗篇《黄河颂》。之后,冼星海为这首诗谱了曲,著名的《黄河大合唱》就此诞生了。这首歌曾响彻长城内外,大江南北,至今还鼓舞着我们民族的士气,但这里却见不到一点它的标示。还有,1997年6月初,台湾著名特技演员柯受良在此驾车飞跨黄河的壮举,才过去了两个多月,也变得无影无踪了,等等。所以我想这里能否适当地搞点文字说明,把这些历史的、现代的重要事件给来这里的人介绍一下,让游人知道大禹治水是从这里开始的,从而长一点历史知识;让游人知道在抗战时期,在中华民族面临危亡的关头,一曲鼓舞民族抗日斗志的歌曲是在此受到启发而诞生的;让游人知道在和平建设时期,一些普通人驾车飞跨黄河的壮举,从而得到一点大胆创新的启迪;让游人知道309国道,从山东经河北穿山西过陕西,通向大西北,是我国唯一一条三次横跨黄河的国道,而第二次横跨的大桥就在这里,从而更加了解我国公路建设的宏伟蓝图。至于怎样向游人展示这些,我没有细想,但总觉得缺了点什么。我看到河东晋人已建成了饭店,河西秦人也建起了宾馆。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这些服务设施今后是会有的。修改于2001年9月刊于2001年10月29日《铜川矿工报》观县衙 话楹联——参观内乡县衙侧记

2002年5月,我有幸参观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内乡县衙。这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封建时代县级官署衙门,国内第一座衙门博物馆。县衙位于河南省内乡县城内,始建于元大德八年(1304),历经元、明、清三代,民国时亦为县治所,距今已有700多年历史。现存建筑群为光绪十八年(1892)内乡知县章炳焘恢复重建。建筑群采取严格对称的四合院布置,融长江南北风格于一体,规模宏大,布局严谨,错落有致,主次分明,气势雄伟,威严肃穆。走进县衙,不禁使人产生一种“天下衙门深似海”之感。这里更有引起世人广泛关注、内容极其丰富的官署楹联和匾额。

联匾,即用于宫殿、祠堂、衙署、寺观、亭台、楼阁等建筑物的对联和匾额,是中国建筑的特色。各种形式、色彩、字体的对联匾额,不仅能起到极好的装饰作用,而且有画龙点睛之妙,使建筑物生机盎然,意境深远,引人联想,发人深思。中国封建社会很讲究建筑物的楹联匾额,人们时下在寺庙、亭台楼阁见到的比较多,官署则很少见到。内乡县衙各主要建筑物上,都有一方匾额,一副楹联,且内涵丰富,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其中有些楹联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朱镕基、李岚清、李铁映等的高度赞赏。游人参观县衙,往往驻足联前,良久思忖,拿笔抄写,颇感兴趣。这里择其主要介绍一下:

大堂是知县发布政令、举行重大典礼和公开审理大案要案的地方。其楹联是“欺人如欺天毋自欺也,负民即负国何忍负之”。上联的意思是说欺压百姓就如同欺负上苍,千万不能干这种伤天害理的事;下联的意思是辜负了老百姓就是遗恨于民,也辜负了国家,怎么能忍心去做呢?

二堂是知县审理小案、预审大案和大堂审案时思考、小憩之所,也是知县行使权力的地方。其楹联是“法行无亲令行无故,赏疑唯重罚疑唯轻”。上联的意思是说在执法中要不分亲疏远近,不徇私情,做到公正执法;下联的意思是在办理重大或疑难案件时对举报者、出证者要重奖,因证据不足,一时还不能完全查明真相的疑难案件,处理时要留有余地,从轻处理,以免冤枉好人。

三堂是知县接待上级官员、商议政事和办公起居之所(戏剧中“三堂会审”是指刑部、大理寺、都察院的三位堂官共同审理重大案件,与州县衙门的三堂是两码事)。其楹联是“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吃百姓饭穿百姓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上联意思是说得到一任官职并不值得庆幸、引以为荣,为了给百姓做主,丢掉乌纱帽,也不是什么耻辱事。下联是说吃的穿的用的,全是老百姓供给的,千万不能倚仗权势欺压百姓,要记住自己也是老百姓中的一员。这副楹联朴实无华,感人肺腑。上联的核心是正确对待自己,淡化“官本位”,以勤政为民为己任,造福一方。下联的核心是正确对待百姓,尊崇“民为贵”,以百姓为天。这种自觉与百姓一等,时时想到为老百姓谋利益的民本思想,在封建社会是难能可贵的。

县丞(明清时为八品,辅佐知县,分掌粮马、征税、户籍等)衙大门楹联是“宽一分,民多受一分赐,取一文,官不值一文钱”,体现了为官者力求减轻百姓负担,使黎民得到恩泽的爱民思想,并把向老百姓索取,看得一文不值。

主簿(明清时为九品,辅佐知县缉捕、狱囚等,清代大多数县不设县丞、主簿之职)衙大门楹联是“与百姓有缘才来此地,期寸心无愧不鄙斯民”。说来这里做官,是与百姓的一种缘分,要做到心中无愧,不做对不起老百姓的事。

兵、刑、工、吏、户、礼六房是衙门的办事机构,门口也有楹联,言简意明,大体概括了他们的职责范围,只举吏房一例,其他就不再列举了。

吏房是“选官擢吏贤而举,考政核绩廉以衡”。是说选拔官吏重在德才,考核政绩以是否廉洁为衡量标准。

此外,还有许多匾额,比如二堂屏门的匾是“天理国法人情”,意为施政办案要顺应天理,执行国法要合乎人情。三堂明间匾额为“勤慎清”,意为当官要清正廉洁,谨慎处事,勤于政务。县丞房匾额“勤补拙”,主簿房匾额“俭养廉”,都很通俗易懂。

从这些官署联匾,可以窥视封建社会的吏治情况,了解各级官吏的思想道德,也可以看到封建社会统治者比较重视吏治建设,重视对官吏的教育,用这些楹联匾额造成一种氛围,一种意境,对这些官吏多少能起到一些熏陶和潜移默化的作用。内乡县衙的这些楹联匾额,不仅对仗工整,平仄有致,而且概括力强,含蓄深沉,旨意深远,基本都是当时任职的官吏自己拟题的,虽是封建时代的产物,自我标榜的招牌,但对出入县衙的官员来说,不能说没有一点警示作用。

以上楹联匾额注释了当时为官者“为政以德,情系百姓”的为官之道和官品操守。当然楹联所述内容在封建社会条件下,为官者未必都能笃行之,挂羊头卖狗肉者大有人在,但确有以这些楹联所弘扬的为官之道和官品操守自律的佼佼者。如元代著名文学家元好问在内乡任职时就为政清廉,体恤民情,真所谓“桑条沾润麦沟青,轧轧耕车闹春晴,老眼不随花柳转,一犁春事最关情”,深受百姓爱戴。再如,这座县衙的重建者清代知县章炳焘,在他年逾花甲,罢官寓居开封时,生计困难,经济拮据,曾携女儿回乡筹款度日,得到乡绅、富贾及百姓解囊相助。面对捐助的百姓,章炳焘老泪纵横,其女儿连连跪而谢之。这同那些“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贪官相比,其清廉也可见一斑。

今天我们欣赏旧官府这些楹联匾额,主要是以史为镜,借古鉴今,批判继承。希望能够对广大读者特别是从政为官者有所启示,并从中借鉴有益的部分。

内乡县衙是“历史标本”“贵重的文化遗产”,内涵深刻,外延广阔,故有“一座内乡衙,半部官文化”之称。这里所说的楹联匾额只是衙门文化的一个侧面,要全面了解,最好自己亲自去看看。2002年9月于铜川刊于2002年10月31日《铜川信息报》谒仓颉庙

2004年4月下旬,应朋友之约,去拜谒仓颉庙。仓颉庙在白水县东北35公里处,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创建时间,已无资可查,但据庙内存碑考察,至少在东汉延熹五年(162)以前。现存为一组以明清风格为主的建筑,坐北向南,土墙环围四周。整组建筑自南向北,在中轴线上依次为照壁、山门、报亭、献殿、寝殿、墓冢。两侧有东西戏楼、钟鼓楼,东西配殿及廊房等。庙宇、戏楼虽久经风雨侵蚀,剥落了金漆彩镂,不再金碧辉煌,但传统的歇山顶式建筑,仍很威武气派,其风格与黄帝陵庙无异。

寝殿后是仓颉墓。墓高4.5米,周长48米。墓周围墙是1939年国民党将领朱庆澜参观仓颉庙时,顿生崇仰之情,遂出钱请人修建了一圈六棱砖砌花墙。他还在东西门撰写镌刻了对联。东门是“画卦再开文字祖,结绳新创鸟虫书”,横额为“通德”;西门是“雨粟当年感天帝,同文永世配桥陵”,横额为“类情”。鸟虫书传说是仓颉当年所造的字,桥陵指桥山的黄帝陵。因仓颉传说是黄帝的记史官员,对联说他的墓地和他所创造的文字,能通天地之德,可类万物之情。

庙廊中碑刻林立,其中的《仓颉庙碑》《仓颉鸟迹书碑》《广武将军碑》(现置西安碑林),更是中国书法史上的珍贵实物。

仓颉庙有40多株形态各异的古柏,和黄陵的柏树同样古老,是全国少有的古柏群之一。它们枝叶覆盖交错,苍翠碧绿,各具姿态,更增添了仓颉庙的古老、神秘,成了这里的一大奇观。不少古柏都有神奇的故事和好听的名字,如“惊贼柏”“瀑布柏”“狮子柏”“柏抱槐”“柏抱桑”“飞檐走壁柏”“二龙戏珠柏”等。群众还根据有些柏树的形态编了顺口溜:“花喜鹊迎客翘尾巴,扁枝柏扁枝扁身扁杈杈,柏抱槐死活不离抱疙瘩,转枝柏预知旱涝巧捎话,再生柏复活更潇洒,手植柏头在云里插。”仓颉庙的古柏,作为一种奇特的文化——古树文化,就是不同于众,别具奇趣。

汉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载体。我们民族光辉灿烂的文化,正是依赖它才得以流传后世,垂千载而不绝。关于汉字的起源,影响最大的是仓颉造字说。这种传说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的文献《吕氏春秋·君守》《荀子·解蔽》《韩非子·五纛》。秦汉时期这种传说更为广泛,秦统一中国后,实行书同文的政策,统一使用小篆,秦丞相李斯的小篆,据说是在仓颉古文的基础上完善而成的,所以说仓颉古文是小篆之祖。李斯所编的书就有“仓颉篇”。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则把前人的这些传说加以吸收整理,正式写入早期汉字史。从以上文献和留存千年以上的仓颉庙、仓颉墓及仓颉造字遗迹、石碑等来看,后人把仓颉称为“文字始祖”是有根据的。

传说仓颉原姓侯冈,叫侯冈颉,后来做了黄帝的史官,黄帝赐他仓姓,才叫仓颉。他感到自己乃是一介草民,在“仓”字上加个草头,所以“仓颉”有时也写成“苍颉”。此前,人们结绳记事,但结绳相似,容易记混。用木板刻道记录,但纵道横道,无有定则。仓颉作为黄帝的史官,由于工作的需要,根据自己多年的经验,研习伏羲氏以来的表记符号,收集整理,归类规范,创造了原始的胎形字,推广使用,形成最初的文字,从而使人们脱离了过去的洪荒蒙昧,开启了人类文明,人们称他为“仓圣”,当之无愧。

但是,把汉字的产生归结为一个人,显然不符事实。从仓颉的“鸟虫书”式的象形字到李斯的小篆,再到今天比较完善规范的方块字,是有一个不断发展、充实、规范、完善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很长的时间,甚至千年以上,不是一个人能够完成的。在这个过程中,个别人曾起过极其重要的作用,而仓颉就是这样的人。所以说仓颉造字说是一种有价值的传说。2004年9月27日于铜川刊于2004年10月14日《铜川矿工报》游曲院风荷记“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这是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的诗句。一般来说西湖美景对每个人都是有吸引力的,我也久想去看看钱塘湖的美景。2004年初夏,我有幸去了杭州,见到了美丽的西子湖。

西湖之美,美在自然,美在山水。西湖之美,美在人文,美在历史。这里的山,虽不高,但长年翠绿。这里的水,虽不深,但四季碧波荡漾。西湖周边有岳庙、灵隐寺,有于谦、章太炎、秋瑾、徐锡林、张煌言、武松等人的墓冢。湖内有大诗人白居易在杭州为官时所修的白堤,有大文学家苏东坡任杭州知州时所修的苏堤,还有“断桥残雪”“平湖秋月”“三潭印月”“雷峰夕照”“龙井问茶”“阮墩环碧”等新老十景。西湖,因人而存。西湖,因人而名。西湖之所以著称于世,正是因为它承载着千年的历史,积淀出西湖独特的韵味。西湖之美,十景之妙,文化积淀之深厚,古今许多名人写得很多,有的写得淋漓尽致。我们由于行程匆忙,只走马观花地看了少数景点,再加上自己能力不及,对西湖不敢多说。只是由于我们住在“新新饭店”,距“曲院风荷”很近,同时“曲院风荷”的景区都不收门票,游人随便进出,早晚散步又多去了几次,所以了解较多。“曲院风荷”位于西湖西北角,素以湖景、荷景著称,为西湖老十景之一。每当夏日,荷花开放,香飘数里。正如杨万里诗所写的:“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曲院风荷”占地420亩,是以荷文化、酒文化为主题的大型园林,分为岳湖、竹素院、风荷、曲院、湖滨密林,园内亭、台、楼、榭,布局典雅。荷花池占地近40亩,有红莲、白莲、重台莲、洒金莲、并蒂莲等珍稀名贵品种,是我国赏荷佳地。湖滨密林中有度假村,建有幢幢架空的桦木小屋、木板平房,以及吊床、营帐和可租用的炊具,在这里度假,野营、野餐,其乐无穷。

据记载,宋代洪春桥畔,有一官家酿酒作坊,坊内与金沙溪相通的池塘种满了荷花,夏日微风吹拂,荷香与酒香四溢,令人陶醉。明朝王瀛的诗中“古来曲院枕莲塘,风过犹疑酝酿香”,说的就是这个地方。人们把这里称之为“麴院荷风”。清代酒坊关闭,康熙游西湖时,御书西湖十景,便将“麴”改为“曲”,易“荷风”为“风荷”,“曲院风荷”的景名便由此沿用至今。

据了解,杭州市政府已做出规划,将斥巨资对西湖景区进行大规模的美容改造。“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次西湖改造,有点不同,其指导思想是:淡化建筑,浓抹花草,传承历史,突出文化。引钱塘江水入西湖,使湖水更清、更活。要把西湖建筑的密度降到最少、最低。我相信,整修完成后,西湖639平方公里的水面和它周围的景区会变得更大、更美丽动人。2004年7月于铜川刊于2005年1月10日《铜川矿工报》晋谒岳庙

南宋抗金名将岳飞,其庙位于杭州西湖畔,面对西湖,背靠栖霞岭,背山面湖,可谓风水绝佳。庙宇巍峨壮观,门楼重檐歇山顶,肃穆庄严。内分忠烈祠、启忠祠、墓园三部分。忠烈祠殿内有岳飞戎装塑像,像高4.54米,着盔甲,披紫色蟒袍,按剑而坐。像上高悬仿岳飞手书“还我河山”巨匾,气势恢宏。启忠祠原祀岳飞父母、妻儿,现改为岳飞纪念馆,陈列岳飞生平事迹介绍文字等。墓园内有南北两碑廊,陈列岳飞手迹和后人凭吊岳飞的碑刻125通,具有重要的文史价值。其中有岳飞的《满江红》,广为世人流传。

岳飞墓在忠烈祠西侧,墓呈圆形,石砌墓茔,青草封顶,墓碑刻有“宋岳鄂王之墓”字样,左侧有“宋继忠侯岳云墓”字样。前面望柱上刻“正邪自古同冰炭,毁誉于今判伪真”一联。墓前有墓阙,阙前照壁上镌有明人洪珠书“精忠报国”四字。墓道两侧有明代刻存的文武俑、石马、石羊、石虎,墓道阶下有陷害岳飞的奸臣:秦桧、王氏(秦桧妻)、万俟、张浚跪像,反剪双手,长跪于地。墓阙门上镌有“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这两句流传千古的联语,体现了人们对岳飞的敬仰之情,也定了秦桧害死岳飞的铁案。

公元1142年,岳飞被奸臣秦桧等以莫须有的罪名害死于杭州大理寺的风波亭,时年39岁。岳飞被害后,狱卒隗顺怜其忠义,潜负其尸出城,葬于九曲丛祠。公元1162年宋孝宗即位,昭雪岳飞冤狱,将其遗骸迁葬于栖霞岭。其后朝廷又将紧邻的智果观音寺赐为岳飞的功德寺,这便是最早的岳庙。元朝时岳庙被毁废,明洪武时重建,后又经几次兵燹,现保存下来的基本是清朝建筑。岳庙屡毁屡建,表示国人对岳飞赤诚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崇高民族气节的尊重。“精忠报国”的典故和秦桧害岳飞的故事,妇孺皆知。岳飞决心抗金和秦桧害死岳飞这是不争的事实,但秦桧害死岳飞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没有宋高宗赵构的支持和点头,秦桧是害不了岳飞的。岳飞曾提出“直捣黄龙,迎回二圣”这样的口号,黄龙是金军的老窝,捣了也罢,而二圣一个是皇帝的父亲徽宗,一个是皇帝的哥哥钦宗,把他们迎回来,赵构就没有当皇帝的份了。因而赵构主张求和苟安,重用投降派秦桧,继续当他的皇帝,所以就不想收复失地,迎回二圣。岳飞在前线取得节节胜利,并提出这样的口号,不能不惹恼高宗,因而才有了12道金牌召回的史实,将岳飞害死于风波亭。口号这东西,简单明了,干事情有了口号,便于凝聚人心,但口号也不能乱提,弄不好会倒霉,甚至会丢掉身家性命。岳飞只知精忠报国,不会揣摩上头的意图,不会看上头的眼色行事。秦桧害岳飞的原因,不只是因为口号的问题,而是在金兵入侵的强大压力下,南宋朝廷主战派与主和派斗争的结果。秦桧害死岳飞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后人把秦桧等铸成铁人,跪在墓前,让来往的人这个唾那个骂,连姓秦的后人也感到羞愧。清乾隆年间有位叫秦大士的名士经过墓旁,不由得感叹道:“人从宋后羞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这大概是秦桧所未曾料到的。

谒岳庙后我想,纵观我国宋代以后的历史,凡遇到外敌入侵,主战派都会受到人们的敬重,主和派一般都要遭到后人的唾骂。历史问题只能从历史的角度去分析,绝不能用今天的眼光来评说,但历史的教训,必须吸取。2004年7月于铜川刊于2004年11月29日《铜川矿工报》陶瓷古镇——陈炉

铜川,中国耀州瓷的发祥地,曾有“陶瓷故都”之称。“巧如范金,精比琢玉”,蜚声中外,闻名天下的瓷中精品——耀州青瓷,就产在这里。

陈炉,是当今唯一留存“千年窑火不绝”,规模最大的耀瓷生产基地,现属铜川市印台区管辖,在市区东南方向,距老市区约15公里。这里的陶瓷烧造历史久远,陶瓷文化底蕴十分深厚,在明清时期有炉山不夜之奇观,被列为同官八景之一。耀州窑创建于唐,历经五代,北宋,直到南宋,名声遍布大江南北。根据保存完好的大宋元丰七年九月十八立的《德应侯碑》记载:“侯据黄堡镇之西南,附于山树,青峰四回,绿水傍泻,草木奇怪,下视居人,如在掌内。居人以陶器为利,赖之谋生。巧如范金,精比琢玉。始合土为坯,转轮就制,方圆大小,皆中规矩。然后纳入诸窑,灼之以火,烈焰中发,青烟外飞,锻炼累月,赫然乃成。击其声,铿锵如也,视其色,温温如也。人犹是赖之为利,岂不归于神助也。”碑上这段文字说明宋朝黄堡地区生产的陶瓷巧如范金,精比琢玉。世有形容其质、声、色为“温如玉,声如磬,明如镜”的美称。古耀州瓷生产的地方在铜川市黄堡镇、立地坡、上店、陈炉镇一带。从兴起的时间顺序来说,黄堡最早,立地坡次之,上店再次之,陈炉为后,所以耀州窑有“黄立上陈”之说。古来这些地方,都属耀州地区,因而统称“耀瓷”。金、元年间黄堡一带窑场因屡经战乱兵燹,遭到破坏,直至元末明初,饱经战争之苦和天灾人祸之后,窑场相继败落,被迫歇业停产。铜川地区,唯有能够代表耀州窑体系的陈炉窑场,承前启后,已有1000多年历史。

陈炉镇,因地处山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受外界影响小。所以这里以物美价廉的大路货,日用陶瓷和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陶瓷著称。陈炉镇窑场生产的碗、碟、杯、盘,盆、瓮、罐、坛等民间生活用瓷,烧制的猪、兔、猫、狗,佛像、香炉等民间常见的艺术陶瓷,在明清及民国初期是陕西关中、陕南、陕北的主要供给地。直到现在,关中民间地区仍流传着一首民谣:“五月十三滴一点,耀州城里买大碗,买下大碗吃米饭。”意思说阴历五月中旬,下了雨,正是糜谷播种出苗的时节,糜谷种好了,就为丰收打下了基础,人们冬季就有小米饭可吃,吃小米饭就必须用耀州窑生产的大碗。由此可见,耀州瓷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当时铁、铝制品及搪瓷制品不发达的情况下,耀州瓷就成了关中一带人们生活的必需品。耀州瓷物美、实用、便宜,又有这么多的市场需求,这就是陈炉陶瓷发展的社会基础。陈炉陶瓷产品,也曾南下四川,东到河南,西到甘肃、宁夏,北到内蒙古等地。

历史上陈炉的陶瓷,子承父业,代代相传,村民几家组社或族姓组社,始终保持了原始的家庭式小作坊手工生产。陶匠们在瓷器上发挥刻花、画花、雕花、剔花、印花等技法之长,以其犀利、圆活、流畅、自如的纹饰线条,与晶莹温润的青釉互相融合,相得益彰。在题材、内容、处理手法诸方面均有极高的艺术成就,成为我国古瓷艺苑中一朵绚丽的奇葩。陶人山中取料,手挖车推,搅拌磨料,陈列泥池,手工拉坯,转轮就制。制陶场地,漫山遍野,残瓷片堆积如山。马蹄窑烧制,鲜有改变,有陶瓷“活化石”之誉。

陈炉手工制陶,其工艺流程大致可分为练泥、拉坯、装饰、上釉、煅烧五个环节。

练泥。就是将坩土挖出,粉碎,然后入泥池加水浸润,用牲口拉泥耙于水中不断来回,反复搅拌,三四天后水静泥澄,横断面从上到下,粗细分明,然后去粗取精,再倒入细泥池加水耙搅,澄清去水,滤细泥以成团。出池后用棍、锄、锨、耙等工具,反复砸、翻、踩、揉,称之为练泥。泥练成后,细如面团,可任意拉、塑、搓、贴、展、延成陶胎。池中稍粗一点的泥,可以制砖,用于建居住的窑洞、铺地等。

拉坯。拉坯则借转轮离心力,双手于转轮之上,可拉出大小不等、形状各异、高低不同、薄厚不一的各种器皿造型。这中间,全凭陶匠们的精湛技艺、熟练技巧,眼力和手力了。拉好坯胎,晾晒到泥硬后,再进行修坯。我早先曾在陈炉一制碗作坊亲眼看到,大儿子摇轮,父亲拉碗坯,小儿子运出晾晒,不到吸完一支烟的时间,三人就做出20个像一个模子倒出来的碗坯。他们这种绝技,使我感到非常惊奇。难怪《德应侯碑》上有“岂不归于神助也”之说。以后通了电,不用摇轮了,转轮用马达带动。就是把碗坯运出,在场上晾晒,也需要一定的技巧,在不到五尺长、二寸宽的薄板上放20个碗坯,每次运两板40个碗坯。两手各举一板上肩,忽悠忽悠到晒场,放下来排好晾晒,不熟练,碗坯会摔坏的。

装饰。就是给陶瓷胎体上雕刻彩绘。陈炉陶瓷,胎体可雕,凸凹刻画,铁线金石。阴刻阳划,典雅大器。在修好晾干的胎体上,运用国画任意彩绘,包罗万象,寓自然、社会、人文、风情之雅趣于一体。

上釉。陈炉陶瓷涂釉,是用白泥、黄土、铁粉等原料,含铜、铁、镁、钴等元素,呈红、黄、蓝、白、黑、褐、绛之色彩,附典雅以艳丽,寓神韵于风采。

煅烧。煅烧是制陶的最后一道工序,也是关键工序,成品率的高低,全在煅烧。煅烧前,先将整修、装饰、上釉后的瓷胎,放入用粗瓷专门制作的钵体内,这种钵体叫作匣钵或烧笼,可一层层累摞,把烧笼按要求摞入马蹄窑中后,开始煅烧。掌握火候和窑内温度变化,全凭烧窑人的经验和技术。一般在马蹄窑靠烟筒的下部,因火力欠缺,放一些用粗陶泥制作的砖,烧出后便是早先陈炉陶人砌碹居住窑洞、铺地等方面的材料。不同的陶器,有不同的工序,这里所说的只是一般工序流程。

陈炉陶民,居住以窑洞为主,依山排列,密如蜂房。罐罐垒墙,瓷片铺路,白墙绿树,古朴素雅,具有油画效果,极具观赏性。不少窑洞是用粗陶泥制作的陶砖砌成的,比一般建筑用砖砌碹的窑洞要结实得多。罐罐垒墙,实际用的是陶体匣钵,其形状像罐罐,所以俗称“罐罐墙”。陈炉镇居民家中有许多坛坛罐罐,一般缸里盛粮装面,坛里泡菜腌蒜,摆的瓶、壶、杯、盘等器皿,上绘山水、花草、虫鸟,活灵活现,无不折射出制陶工匠质朴的精神生活。

陈炉,因“陶炉陈列”而得名。这里山川壮美,人杰地灵,陶业久远。千百年来遗存下来的古窑场,古制品历历在目,古瓷残片比比皆是。古貌岸然,古风犹存,像一颗镶嵌在关中北缘奇异的明珠,吸引着八方来客,每年来这里参观、旅游的人络绎不绝。

陈炉古瓷镇的风貌能保存得如此完好,这与陈炉镇历届政府“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思想有关。他们没有胡折腾、乱拆迁、乱改造、乱开发。所以古迹、古貌才得以保存。当然也与这里偏僻,经济欠发达有很大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铜川市及有关区县领导,对陈炉镇的发展非常重视。他们搞好规划,加大宣传和招商力度,每年举办陶瓷艺术节,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建言献策,集思广益。以旅游带产业,以产业促旅游,千方百计地要把陈炉镇的旅游业做强,陶瓷业做大。

我相信,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引下,随着铜川经济文化的发展,陈炉镇的现代陶瓷业不久必将崛起,极富艺术魅力的耀瓷在陈炉镇一带,定会散发出更加夺目的光彩。2004年9月于铜川广阳镇

中国古时,近山靠水的地名都有讲究,一般来说山北为阴,水北为阳。例如,华阴市在华山之北,洛阳市在洛河之北,富阳市在富春江之北,泾阳县在泾河之北,等等。这是古时的讲究。广阳镇虽小,比不得洛阳、富阳、泾阳,但也是在广阳河之北,紧临河边,广阳镇是不是按此讲究起的名,我不知道。据说广阳镇的名字是很早的了。

广阳镇地处铜川市东部,距市区30多公里,南与富平县接壤,北与白水县毗邻,东与蒲城县相连。铜罕公路和省道305线穿镇而过,铜川市到白水县的运煤铁路也从镇北边经过,交通颇为方便。这里是连接蒲城、富平、白水及铜川“三县一市”的交通枢纽。“文革”前这里归蒲城县管辖,“文革”后划归铜川市。广阳镇周围煤炭资源丰富,西边两三公里有设计年产60万吨的鸭口煤矿和年产45万吨的徐家沟煤矿,东边五六公里有年产90万吨的东坡煤矿,南边一公里有主要供应铜川、蒲白、澄合、韩城4个矿务局炸药、雷管的153厂。所以说广阳镇是矿区和农村交会的地方。

广阳镇农历逢一、六日有集市。当日早上,农民、工人、男女老少从四面八方向广阳来赶集,骑自行车、骑摩托车;开农用三轮车、乘公共汽车的都拥向广阳来。中午11时到下午3时集盛时,广阳街上人头攒动,摩肩接踵,一公里多长的街道,人流如潮,甚是热闹。街道两边商铺、摊点、酒店、食堂全部开张,蔬菜水果、油盐酱醋、鸡鸭鱼肉、烟酒糖茶、服装布匹、五金交电、农机家具等等,应有尽有。牲口市上牛、羊、猪、兔交易,自成一片。下午3时以后,买者陆续满载而归,卖者轻装而返。多少年来,广阳一直是农副产品的集散地。就是在20世纪50年代的困难时期,这里的农副产品也比其他地方好买。当年徐、鸭两矿建设初期,正值三年困难时期,那时粮食短缺,农副产品难买,从蒲白矿务局向这里调工人,领导在动员会上讲话,其中有一句“加禄坡雾气腾腾,广阳街胜过北京”(加禄坡是蒲城县到广阳必经的一大坡),说的意思是这里的农副产品比北京都好买。

广阳镇属铜川市东部山塬区,山、川、塬三种地形都有,以塬为主,海拔在1000~1400米之间,是铜川的粮食主产区,以产小麦、玉米为主。这里阳光充足,雨热同季,冬寒干燥,昼夜温差大,是苹果生长的最佳地区之一。特别是任家塬、胡家塬、陶贤等村产的苹果以色泽鲜艳,皮薄味美,含水含糖量高而著称。全镇苹果面积达6300多亩,每年苹果收获季节,商客云集,销往全国各地。沿广阳河的川道地区出产蔬菜,所产的白菜、萝卜、西红柿、辣椒等,主要供矿区职工、家属。广阳镇地区还盛产柿子、核桃、杏、梨等。西部大开发以来,国家在这里实施退耕还林,成效显著。春夏,这里山裹翠装,塬显绿意;秋季,玉米丰收,苹果、柿子红艳艳挂满枝头,一片田园风光。

1996年,广阳镇已被陕西省评为小城镇建设试点镇。街道两边已建成近千米的两层门面房,一公里多长的街道,已用混凝土铺过。镇东西各有一所中学,还有小学,医院,广阳镇正在向现代化的小城镇迈进。2004年10月15日于铜川乾 陵

据传说,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当了皇帝和皇后以后,找了两个有名的风水先生李淳风和袁天罡为他们寻找陵地。袁天罡从长安出发向东经河南、山东到南方,从四川、甘肃回到长安,李淳风从长安出发向西从相反的方向也回到了长安,分别历时一年多。一日,李治和武则天召见他们,询问陵地寻找情况。他们异口同声地说,找到了一块风水宝地,就在好峙县(乾县古称)的梁山上。又问用什么做标记,李淳风说他在梁山顶上的一棵大树下埋了一枚麻钱,袁天罡说他在梁山顶上的一棵大树下钉了一颗钉子。李治和武则天又派长孙无忌等人到梁山去查看,结果发现那颗钉子正好钉在麻钱中央的方孔里,于是就决定皇帝和皇后将来合葬于梁山。这样乾陵就成了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两位皇帝的合葬墓。

乾陵依山为陵,气势雄伟,规模宏大,为关中唐十八陵之冠。乾陵位于乾县城北2.5公里的梁山上。梁山三峰,北峰最高,海拔1048米,呈圆锥体。南边两峰较低,东西对峙,恰似女人的两个乳房,所以俗称奶头山。从南边远望,山势如同一个曲线窈窕,双乳高耸,横躺着的睡美人。乾陵的造型,使则天女皇头枕梁山,脚蹬渭水,仰望青天,将她的伟岸和尊严,破天荒地放大了千百倍,展现在历史和现实的面前。到过乾陵的人,无不为它的神奇所陶醉。城陵相依,浑然一体,天作之合也令人叹为观止。

乾陵在乾县一带又称瓜(姑)婆陵。唐高宗比武则天早死20多年,20多年后埋武则天时,武家的人多,都称武则天为姑婆,传下来,老百姓就只知姑婆陵了。由此可见,人们对历史的淡忘是很快的。

唐高宗李治(628—683),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九子,为长孙皇后所生,在其舅父长孙无忌的支持下,被立为太子。李世民死后,李治即位。武则天(624—705)祖籍山西文水县,因其父武士在利州(四川广元市)为官,武则天生于利州。武则天曾为李世民才人,李世民死后,她削发为尼。公元653年,李治接武则天入宫,封为昭仪,公元655年立为皇后。随后,武则天参与朝政。李治40岁以后多病,让武则天帮助处理朝政,政事多出武则天。

公元683年,李治病死,690年武后正式称帝,改国号为“周”,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公元705年,宰相张柬之等发动政变,拥立中宗李显复位,恢复“唐”国号。同年11月,武则天病死于洛阳上阳宫,临终遗嘱去帝号,终年82岁。

乾陵地面有大型石雕120多尊。华表、翼马、鸵鸟、翁仲、石狮等石雕,气势雄浑,造型逼真,栩栩如生,代表了唐代高超的石雕艺术,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精湛的艺术水平,是历史留给后人的珍贵文化遗产。尤其是女皇武则天给自己立的大型无字碑,给游人留下无限的思考与遐想。陵区已发掘开放的有永泰公主墓、章怀太子墓、懿德太子墓,有关方面已建立了乾陵博物馆和懿德太子墓博物馆,馆内文物荟萃,很值得一看。

据说当开工修建陵墓时,当地的几位老先生率领许多百姓前来阻挡,说梁山不能开挖,一挖开梁山,当地的风水就要跑掉,天要少下雨,老百姓就要受穷,出个当官的也干不到头。当然,谁也挡不住皇帝修陵。修陵后,乾县的风水果真都跑掉了,成了“乾水八字流,清官不到头。钱不过万贯,永不出王侯”的穷地方了。

乾陵未修前,梁山森林茂密,从梁山西边的漠谷到东边的豹谷,大片的松林遮天蔽日。森林里狼虫虎豹很多,特别是东边的豹谷,豹子成群,因而才有豹谷的名称。漠谷和豹谷终年溪水长流,水量充沛。乾陵自公元684年开始修建,几十万军民先后修了20多年,筑城垣、建宫殿、搭帐篷、修宫院,砍伐了大批树木,连军民做饭烧火都用树木做燃料。后来,因人太多,连做饭的锅都很紧张,士兵们只好用自己的头盔来烙馍,烙馍也少不了砍树。乾州锅盔这一名小吃就是源于这里。等墓修好安葬了皇帝和皇后,梁山及其附近的森林也就所剩无几了。由于大片森林被毁,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乾县的降雨量大大减少,正如老百姓中流传的“漠谷水小豹谷断,风调雨顺的乾州成乾(干)县”。

据说修建关中唐十八陵的地方,在建陵前都有大片森林,在建陵时同乾陵一样,毁掉了不少,到现在基本上都没有了。可见生态环境的破坏,我们的祖先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随着人口的不断猛增,为了生计,乱砍滥伐,后人也难辞其咎。有些外省人说:“到陕西旅游就是上坟,但许多坟上都是光秃秃的。”此话虽失之偏颇,但也值得我们深思。试想,陕西这些帝王陵墓,若都能像黄帝陵那样,满山古树,这些旅游景点的品位将会大大提高。

武则天与李治封存在梁山石灰岩质中的墓穴已经1000多年了,据说从未被盗过,将来开发后,定会出现许多令世人震惊的宝贵文物。2005年1月21日于铜川刊于2005年2月3日《铜川矿工报》游都江堰想到的

都江堰位于成都市西北50多公里都江堰市(原灌县)的岷江上,相传为战国末年秦国蜀郡郡守李冰父子领导修筑。岷江水源充沛,自山区进入平原后,流速骤降,易淤易涝,民受其害。自秦孝文王时(前250)都江堰建成后,使成都平原得到灌溉,从此这里就被人们誉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的天府之国。都江堰整个工程由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和宝瓶口引水闸等部分组成。鱼嘴和分水堤把岷江一分为二,成为内江和外江。外江在堰西为正流,下连灌溉渠道,兼有排洪作用;内江在堰东,水流从凿开玉垒山的宝瓶口进入成都平原,成为灌溉兼通航的渠道。在宝瓶口上端西侧的飞沙堰溢洪道,枯水时,拦水进入宝瓶口,以利灌溉;洪水时,自动分洪,并排沙石于外江。这些工程,互相配合,互相制约,使都江堰具有防洪、灌溉、航行等综合功能。“东流不尽秦时水,西望长陪太守祠。”饮水思源,人们为了永远铭记李冰父子的功绩,在玉垒山麓修建了二王庙,殿宇巍峨,布局庄重,内祀李冰父子像。庙内石碑上刻有李冰“遇弯截角,逢正抽心”的八字治水方针,刻有“探淘滩,低作堰”的都江堰岁修原则等治水方略。都江堰的设计,别具匠心,是世界上少有的。李冰父子,功德无量,名垂千古,修庙祭祀,当之无愧。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都江堰的建设和发展,对都江堰及其灌溉系统进行了一系列整治和扩建,在成都平原形成了一个纵横交错的扇形水网。灌溉面积由历史上的300万亩,扩大到1000多万亩,使27个县市受益。2005年4月,我有机会游了一次都江堰,游完不禁想起了三门峡水库。

黄河三门峡水库,是20世纪50年代末,由苏联专家设计。因为设计考虑不周,脱离实际,决策不透明,一些正确意见不被采纳,工程仓促上马,建成后存在很大的问题。1960年9月,三门峡水库建成蓄水后,库区泥沙淤积严重,致使黄河最大的支流渭河河床抬高。建库前渭河潼关河床高程为323.4米,1969年潼关河床高程为328.4米,仅9年时间,渭河潼关河床就抬高5米。从春秋战国到1960年三门峡水库蓄水前约2500年间,渭河河床淤积仅为16米,平均100年淤积0.6米。渭河在潼关流入黄河,潼关河床抬高,渭河流速就会减慢,泥沙就易淤积,致使渭河在华县、华阴两县地段,成为悬河。洪水季节,南山支流入不了渭河,渭河洪水还会向支流倒灌,形成洪灾。设想美好的三门峡水库,建成共花了40亿人民币,那时的40亿可不是一个小数字。大部分水泥、钢材和设备都是进口的,两吨小麦才能换回一吨水泥,两吨猪肉才能换回一吨钢材,而且是在国内食粮紧缺的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建成的新中国第一坝,却成为渭河泛滥的祸首。2003年8月至9月间,由于持续降水,渭河在渭南地区泛滥,造成很大的灾害。华阴、华县等沿渭5县(市、区)56万人受灾,12.9万人一时无家可归,二县夹槽地带170平方公里一片汪洋,几十万亩庄稼绝收,42万家畜家禽死亡,几代人的财产毁于一旦,其景惨不忍睹,直接经济损失达23亿元。洪灾至今仍影响着当地人的生活。修三门峡水库,陕西人民牺牲得太多了!当年建库时,陕西人民从大局出发,义不容辞地舍弃了两座县城,21个乡镇,248个村庄和100万亩耕地,28.7万库区移民大部分迁往宁夏。由于水土不服,安置不到位,接着又是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粮食奇缺,饥饿难忍,大部分移民又返陕西,回到库区。许多人一贫如洗,有的家破人亡。三年自然灾害时期,西安许多大专院校都在库区建有农场,利用库区的良田生产粮食,以补充口粮的不足。我当时在西安冶金建筑学院上学,学校在库区有农场,让学生轮流去那里劳动,我曾两次到农场干活。见到不少朝邑、平民两县返回库区的农民,有的就在自己住过的院子搭个茅草棚居住,有的利用已拆而未倒的墙搭棚住宿,吃饭也很困难,有时只能是野菜度日。有一户姓王的农民向我讲,他到宁夏时一家6口,现在只剩下夫妇二人,两位老人到宁夏,因水土不服先后病逝,两个小孩也因病饿而亡。他说不少老人、小孩在移民搬迁中都死了。由此可见,陕西农民为修三门峡水库,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同时,三门峡水库也给陕西省遗留下复杂和繁重的库区防洪抗洪及移民生活保障问题。三门峡水库,从修库开始到现在,给渭河下游人民带来无穷的灾害,如果再不解决这个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渭河河床就会不断抬高,将威胁渭南市、西安市甚至整个关中平原的安全。虽然1964年和1969年对三门峡水库进行过两次改建,但都没有解决根本问题。现在已建成投入使用的小浪底水库,完全能够代替三门峡水库的功能,解决这一问题已有了客观条件,再不能因为每年2亿元的发电收入等问题纠缠争论了,再不能让渭河流域的百姓受苦了。著名水利专家张光斗从新闻媒体上看到2003年的洪灾后痛心地说:“陕西的老百姓太苦了。”同时对三门峡水库的设计再次提出批评。接着又同水利专家钱正英向水利部门呼吁:三门峡水利枢纽应尽快放弃发电,停止蓄水。

都江堰水利工程,建成2000多年来一直发挥着它的巨大效益,造福于四川人民,而三门峡水利工程建成不到50年,却给上游的陕西人民带来很大的灾难。当然这两个工程有不可比的地方,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水利工程都是为了趋利避害,造福于人民。水利部副部长索丽生说:“三门峡水库建成后,取得了很大的效益,但这是以牺牲库区和渭河流域的利益为代价的。”这个代价太大了,三门峡水库若不停止发电,这个代价将会越付越大,成为陕西人民无穷的祸害。我们老百姓人微言轻,看法有局限性,说了是不算数的,希望有关部门尽快决策,再不能拖下去了。

水利水电建设,一定要科学决策,高度重视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要吸取三门峡水库设计的教训。大坝建设更要兼顾上下游的利益,在谋求社会经济利益的同时,要兼顾河流生态健康。大的水利水电工程,一定要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特别要听取少数不同意见。清华大学黄万里教授因对三门峡设计提出了不同意见,被定为右派的悲剧不会再发生了。水利水电工程涉及的利弊方面,要顾全大局,更需要不同的意见,使设计能够尽量兴利除弊。

1983年7月31日汉江发大水,安康县城被淹,死亡1000多人,损失惨重,这与丹江口水坝有很大的关系。现在听说丹江口水坝又要加高,希望有关方面高度重视。2005年5月12日拜谒司马迁祠有感

2005年5月28日,司马迁的故乡陕西韩城,举行纪念司马迁诞辰2150年大型活动“风追司马”。此次纪念活动,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司马迁纪念活动。我有幸正好在韩城,再次拜谒了司马迁祠。

司马迁祠,坐落在韩城市南10公里芝川镇的韩奕坡悬崖上,建筑自坡下至顶端,依崖就势,层递而上。登其巅,可东望滔滔黄河,西眺巍巍梁山,南瞰古巍长城,北观芝水长流,可谓山环水抱,气象万千。壮观的自然形态和秀丽的风光,映衬出司马迁的高尚人格和伟大的业绩。

建筑群自下而上有几处牌坊。坡下东北竖一牌坊,上书“汉太史司马祠”六个大字。由此沿曲折的石径而上,不远处有第二个牌坊,系元明建筑物,上书“高山仰止”,喻司马迁德高如山,世人至为敬仰。再走一段,又有牌坊上书“河山之阳”四字,语出《太史公自序》迁生龙门,耕牧河山之阳。再走完99级台阶,就进入了祠院。这一段曲曲折折的石道,浓缩了司马迁坎坎坷坷的一生。祠院大门上书“太史祠”三个大字,这里古柏参天,环境幽静,置身其中,如登青云,如临仙境。最上边为司马迁墓,墓前竖立着一块石碑,上刻“汉太史司马公墓”,为清乾隆年间陕西巡抚毕沅题书。

司马迁(前145—前90),字子长,西汉左冯翊夏阳人(今陕西韩城市),是我国古代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他所撰写的历史巨著《史记》,堪称史学领域的一座丰碑,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后人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在汉中央政府做太史令,负责管理皇家图书和收集史料,研究天文历法。司马迁少年耕牧故里,后随父宦游长安,接着广游神州,继而伴驾巡幸四海。司马谈打算编写一部通史,愿望没有实现就病死了,临死的时候,嘱咐司马迁完成他未竟的事业。司马谈死后,司马迁承袭父职,做了太史令,有条件看到大量的图书文献和国家档案,这对司马迁编写《史记》,是一个不可缺少的条件。再加上他已游遍天下,考察收集了不少资料,见多识广,这为他写《史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司马迁开始写《史记》。天汉二年(前99),李陵率兵随李广利出击匈奴,兵败投降,汉武帝大怒,向司马迁等询问对李陵的看法,别人都顺着汉武帝谴责李陵,司马迁却说李陵投降,是因为寡不敌众,又没有救兵,责任不全在李陵。汉武帝认为司马迁有意替李陵回护开脱,于是把司马迁处以腐刑,投进监狱。一年后他被赦出狱,任中书令,发愤著《史记》。《史记》是一部贯穿古代的通史。全书526500字,有本纪十二,表十,书八,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共130篇。《史记》博大精深,真实地记录了我国汉代初期及汉以前的历史事实。如果没有司马迁的《史记》,我国的这一段历史将处于模糊的状态。他的《史记》为世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郭沫若说司马迁“功业追尼父,千秋太史公”,确是这样,其伟大功绩,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司马迁因李陵案被汉武帝处以宫刑,这是一个比死还要难受的惩罚,是极大的侮辱,他在《报任安书》中说:“最下腐刑,极矣!”“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戳笑,污辱先人,亦何面目复上父母之丘墓乎?”说他受到人们的耻笑,感到连先人都受到侮辱,没有脸面去父母墓地祭奠。司马迁被处罚的深层次原因是他“不虚美,不隐恶”的笔法,忠于历史事实,展现历史本来面目的文章,惹恼了汉武帝,从而借李陵事件对他进行侮辱性的惩罚。据说司马迁的家族在他案发后,怕诛灭九族,决定改姓和迁居,于是长门在马字旁加两点改姓冯,次门在司字旁加一竖,改姓同。从芝川西北的高门原老家,逃往荒无人烟的巍山老牛坡下,村名定为续村,表示“高门之续”,后又担心被官家识破,取同音字“徐村”。现在韩城徐村,冯、同两姓在祠堂祭祀的同一个祖先就是司马迁,而且还有“同冯不分,冯同不婚”的说法。《史记》经司马迁的外孙杨恽之手开始传布,而杨恽又被汉宣帝处以腰斩,可见西汉王室与司马迁家族的怨仇是很深的,到底是否因《史记》的缘故,各方说法不一,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司马迁为了真实地写出历史,而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司马迁被处刑后,他忍辱负重,坚持自己的信仰和奋斗目标,为了父亲的遗愿,不放弃生命,隐忍苟生,毕其一生完成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记》。他不畏强权,敢写真事,讲真话,这是读书人的立身之本,也是我们民族的脊梁。从司马迁虽受迫害,但《史记》仍能流传下来的事实看,说明权力未见得无所不能,正义亦未见得一无所成。可以说司马迁被当时的政治打败,却在千年历史上获得成功。虽失之东隅,却收之后世千万人的敬仰和尊重。司马迁的精神永远值得发扬光大。

司马迁的一生其实是一个悲剧。他才华横溢,命运多舛,在封建专制时代,一个正直的读书人,受到不公正处罚,还受到后来一些人的冷落。在司马迁祠我看到了不少石碑,大都是记载重修司马迁祠的,除清陕西巡抚毕沅题写的墓碑外,再没有发现显赫人物的文字。韩城历史上出过不少大官,宋朝的张升,官至太尉、太子太师,其家就在芝川镇,不可能没谒过司马迁祠,却不曾留下一言颂文。还有明朝的首辅薛国观,清代两朝宰相王杰,都是韩城人,也没有为太史公题碑作记。这可能与司马迁被汉武帝处以宫刑的侮辱有很大的关系。“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这是对史圣司马迁的真实描述,但韩城的老百姓和早已更改了姓氏的司马迁后裔,每逢清明节都要祭奠司马迁并为他扫墓。社会的发展,历史的变迁,使世人越来越看清《史记》璀璨夺目的光辉,司马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尊重。更可喜的是,今天陕西电视台,韩城市人民政府联合推出大型纪念活动“风追司马”,并邀请了许多文化名人,发表言论,一起追思纪念司马迁,同时由陕西电视台和香港卫视向全世界转播,使这位世界文化名人露出炫目的光彩。

今天我们“风追司马”,是希望这个“风”,不再是封建专制之“风”,而是历史的真实之“风”。人们为了现实的需要,才会到历史的仓库中去翻阅,可只有真实的历史才会对后人有用。有些人回避历史的真实,不敢正视历史,一方面是现实利益的驱使,一方面是内心的虚弱。不敢正视历史,就可能重蹈历史的覆辙。

我国封建专制统治的时间太长,封建专制文化积淀特别深厚,两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