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一切都是童年的错吗?(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6 00:59:57

点击下载

作者:KnowYourself 主创们

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所以,一切都是童年的错吗?

所以,一切都是童年的错吗?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所以,一切都是童年的错吗?作者:KnowYourself 主创们排版:昷一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07-01ISBN:9787210085478本书由杭州果麦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Chapter 1认识家庭:原生家庭是如何影响我们的?是什么决定了你在感情中的表现?

有些人在亲密关系中总是容易感到不安、焦虑,渴望对方的一举一动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有些人却恐惧与伴侣过度亲密,希望凡事都能独自解决;还有一些人能够与伴侣相互支持,在需要的时候接受对方的帮助,也能与对方彼此独立,不过度依赖伴侣。

心理学家们认为,伴侣之间的这些互动模式,事实上是人们对早年与照顾者(主要是父母)之间互动模式的一种“投射”。也就是说,在婴幼儿时期,我们与父母之间形成的对彼此的信任与爱的表达方式,成为了我们成年之后处理亲密关系的一种“框架”。

在这种框架中,我们会不自觉地用自己熟悉的、令自己感到安全的方式,我们与父母原有的互动方式,来与伴侣相处。比如,在儿时为了应对忽冷忽热的父母,我们会变得紧张焦虑、渴望控制对方,在成年之后,我们也会继续以这种焦虑、渴望控制的方式与亲密关系的伴侣相处。

不仅如此,由于这个框架的存在,我们还总会不自觉地被特定的人所吸引。比如,童年时期,父母对自己忽冷忽热的人,往往在成年之后也会不自觉地被对自己忽冷忽热的人所吸引,尽管他们对对方的忽冷忽热感到不安,但这种熟悉的焦虑感又会让他们感到安全,这也是为什么有些人会觉得自己总是不断与不同的伴侣陷入“相似”的纠葛之中的原因。

那么,这种“框架”与投射机制的存在,是否意味着我们终究只能不断重复童年的经验,即便那可能是令自己感到痛苦的?我们是否有能力去改变或者调整既有的“框架”呢?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个框架究竟是什么?依恋类型:自幼形成的影响亲密关系的“框架”

其实,从人们幼年时与父母互动中形成,并影响成年后亲密关系的“框架”,又被称为人与人之间的“依恋”,指的是关系中双方的情感联结,以及在这种联结中所反映出的彼此的信任与安全感。

英国心理学家基姆·巴塞洛缪(Kim Bartholomew)在前人的基础上,根据人们在关系中的焦虑程度与对关系的回避程度,将成年人之间的“依恋”划分为了四种不同的类型,分别为:安全型、痴迷型、疏离—回避型和恐惧—回避型。安全型

安全型依恋的人,在关系中能够适度依赖伴侣,也尊重彼此的独立性去探索更大的世界。他们不会过分担心失去对方,也不会惧怕向对方做出承诺。他们通常能有效地与伴侣沟通自己的感受与需求,也能够及时回应对方的需求。因而,安全型依恋被认为是“最理想”“最健康”的依恋类型。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当安全型的人遇到伴侣未接听自己电话的情况时,他们通常会想:“啊,那Ta应该在忙,过会儿再联系Ta吧。”痴迷型

痴迷型依恋的人,总是表现出一种“情感上的饥渴”,以及对依赖和承诺的强烈渴望。他们常常过度担心自己会失去对方,也害怕当自己需要的时候,对方不在身边或不能及时回应,因此他们总希望能时刻掌握对方的去向、和谁在一起、在做什么等。他们无法真正相信伴侣是爱着自己的,也常常需要在关系中反复确认这件事。

在上文的例子中,遇到未接电话的伴侣,痴迷型的人可能就会怀疑“Ta是不是不爱我了”,也会夺命连环call,直到对方接到电话并答复自己。恐惧型

恐惧型的人一方面总是担心被伴侣抛弃、被拒绝(认为自己不够好),但另一方面却在感到这种焦虑和不安的时候,不是直接表达而是变得疏远和冷漠(其他情绪的表达因为羞耻感的存在而被抑制)。于是,在亲密关系中,他们常常容易陷入戏剧化的、大起大落的、分分合合的关系中。

对于未接电话的伴侣,“恐惧型”的人虽然也会像痴迷型的人一样立马怀疑对方,但他们却不动声色,甚至开始疏远对方。而当伴侣回电时,他们会表现得很冷漠,即使被问及是否生气的时候,也立马会矢口否认。疏离型

疏离型的人通常既不向伴侣表达自己的情感,也不希望伴侣对自己产生情感上的依赖或向自己寻求安慰。他们甚至不会花太多时间去关心彼此关系的进展,更不会担心被抛弃。他们常被伴侣认为是不坦诚的、难以亲近的,也更容易陷入一种“假性亲密关系”。

疏离型的人对于伴侣不接电话,则抱持一种无所谓的态度。若他们发现伴侣经常性不接自己电话时,他们不会怀疑对方忽视自己,而是会怀疑对方是不是在试图以此操控自己、博取关注,于是很可能再也不主动联系对方。哪些因素影响了人们依恋类型的形成呢?

研究者们认为,人们儿时的照顾者如何对待自己,是其成年之后依恋类型形成的关键因素。● 安全型。若父母在孩子年幼时能够一以贯之、及时有效地回应孩

子的需求,那么孩子在成年之后会更少对亲密关系感到焦虑,也

不排斥与人保持亲密,即更可能成为“安全型依恋”的人。● 痴迷型。在儿时偶尔得到父母对自己需求的回应的人,会逐渐发

展为“痴迷型依恋者”。父母时而满足他们的需求,时而又对他

们的需求熟视无睹,于是,他们便会对父母是否在身边,什么时

候会回应自己的需求感到焦虑,十分渴望父母能时时刻刻满足自

己的需求、亲近自己,也害怕被抛弃和忽视。● 恐惧型。通常,在童年时期始终都得不到父母的回应,总是被忽

视和冷落的人,就会发展出害怕与人亲近、回避亲密的特点。而

这其中,将这种经历以“羞耻”的感受记忆下来——认为是自

己不够好、不值得被好好对待,才会被忽视的人,在成年之后,

便会成为“恐惧型”依恋者。他们一方面总是担心被伴侣抛弃或

拒绝,但感到焦虑和不安的时候,不直接表达,而是变得疏远和

冷漠。● 疏离型。而还有一些同样遭到父母冷落和忽视的人,则将这段经

历以“愤怒”的感受记忆下来——认为是因为父母不够好,自

己才遭到忽视的。并且他们还在成长过程中,彻底抑制了这种情

绪的产生,凸显出自己的独立、无所谓。渐渐地,他们在意识层

面彻底“封锁”了这些感受。即他们的防御机制不是在体会到感

受之后才发挥作用的,而是在此之前就彻底抑制了以至于自己根

本感受不到。成年之后,依恋类型仍可以被改变吗?

不难看出,受到童年与父母之间关系的影响,除了安全型依恋的人之外,其他依恋类型的人都在亲密关系中无法真正地信任伴侣,也无法对彼此的关系感到安全。他们会因为害怕失去而或者变得过度依赖或者过分疏远。

而这是否意味着,我们永远无法摆脱“不安全”的童年给我们带来的不安全感了呢?

答案是否定的。

从业四十年的美国心理咨询师、畅销书《养育一个安全的孩子》(Raising a Secure Child)的作者肯特·霍夫曼(Kent Hoffman)指出,“人们不必非得在童年与父母拥有一段安全的依恋关系,才能在成年之后拥有一段令自己感到安全的亲密关系”。

不同于早年心理学界认为的“人们的依恋类型只属于某一种特定的类型且在成年之后会变得相对稳定”,如今,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为,每个人的依恋类型可能不是绝对唯一的,也可能是变化的。

研究者们认为,人的依恋类型,可能是处于“焦虑”与“回避”两个维度所建立的坐标轴上的某一个点,也就是说,有些人可能并不属于某一种特定的依恋类型,而可能是两种不同类型的交叉。比如,有些人焦虑感较高,但回避感适中,那么 Ta 很有可能是“痴迷型”且“恐惧—回避型”依恋的人。

而这也意味着,当每个人情感与成长经历发生变化,我们自身所感受到的焦虑与回避感就可能发生变化,因此,依恋类型也就可能随之发生变化。

2001年,美国学者安·鲁沃洛(Ann Ruvolo)等人对301对伴侣的恋爱过程进行了跟踪研究。被试者的依恋类型与冲突回避水平的首次评估之后的5个月,被试者们被要求报告关系的现状并重新评估他们的依恋类型。结果发现,经历了关系的破裂或分手后,被试者们,不论男女,都会更偏向不安全型;而经历了复合的人,则会更偏向安全型。值得注意的是,该研究并没有证明“复合”与“安全型依恋”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而只是相关关系。它只证明了依恋关系可能随个人经历发生变化,但并不能说明经历了复合的关系一定更有利于形成安全型依恋。

此外,近年来,也开始有心理学家提出,存在一种“获取的安全”,即那些在早年与父母的互动中未能形成安全型依恋的人,成年之后通过自身的努力,也能逐渐形成一种安全型依恋。

不仅如此,最新的研究还发现,那些经过努力获取安全的人与那些从小就是安全型依恋的人,在亲密关系中的满意度相差无几。依恋类型如何改变?

有研究发现,那些更相信依恋类型可以在成年之后被改变的、以弹性视角看待自我的人,通常更有可能经过自身努力去获取安全。因此,在做出改变之前,你需要认识到,人的依恋类型并不是绝对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1.认识自己的依恋类型

在做出改变时,首先,你需要认识自己属于哪一种,或者是哪几种依恋类型的交叉。这并不是为了给自己贴标签,而是为了让你更好地了解过去的经历与依恋类型是如何影响着自己与他人的互动,影响着自己的生活的。这能更好地帮助你找到自己某些行为的解释,帮助你更好地接纳和理解自己。2.保持自我检查

你需要在日常生活中随时警醒,保持自我检查。它是建立在对自身依恋类型的理解的基础上,帮助你发现自己对于“依恋”及“亲密关系”的具体需求。比如,你需要去发现自己连续不停地给对方打电话,是在“反复要求对方确认对自己的爱”。只有在明确自己需求的前提下,你才能有的放矢地做出调整。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种自我检查的过程中,你需要对自己有足够的“自我关怀”,自我检查并不是一种自我批评。比如,当你看到自己“需要反复确认伴侣对自己的爱”的需求时,你可以对自己说,“没关系,这个需求的存在是因为我在过去没有得到过足够的关心,而这并不是我的错”。3.有意识地、主动地学习更好的相处方式

目前,“找一个安全型或者比自己在依恋模式上更安全的人开始一段亲密关系”和“找到一个足够好的咨询师进行心理咨询”,被普遍认为是帮助人们学习更好的相处方式,获取安全的两种切实可行的方式。

a.与一个依恋模式更安全的人,谈一段长期稳定的恋爱

首先你需要找到一个安全型依恋的人并与Ta建立关系,其次,维持一段长久稳定的亲密关系。这个过程有两个关键:1)学会分辨对方的依恋类型;2)真诚地表达你的需求。

与了解自己的依恋类型同样重要的是,你需要了解对方的依恋类型。以下一些问题可以帮助你识别对方是否是一个“安全型依恋”的人:● Ta是不是常常给我一些模糊的信号,好像喜欢又好像不喜欢我?● Ta是不是过快地说出一些未来两个人亲密的安排?● Ta过去是不是一直很难有长期稳定的亲密关系?

如果你对于以上问题的回答,有任何一个是肯定的,那么,Ta很可能不是那个“安全”的人。

此外,你需要真诚地表达需求。有人也许在交往的初期习惯隐瞒自己的真实需求和感受,生怕对方会因此离开,然而这种担心恰恰会因为隐瞒而噩梦成真。一旦交往深入,当彼此的了解加深,对方可能会产生一种被欺骗的感觉,反而更可能使两个人的关系万劫不复。所以,倒不如在关系的开始就与对方就彼此的需求沟通清楚。

一个在依恋类型上更安全的伴侣,能够为你示范:一个对亲密关系感到安全和对伴侣感到信任的人,是如何看待世界及理解他人的。在Ta长期的影响下,最理想的结果是你能逐渐习得一种视角,你在和所爱的人的互动中,能够实时意识到自己的举动有没有受到过去的影响,是怎样的影响,从而避免在关系中重复和强化旧有的互动模式。同时,你能知道更好的互动方式是怎样的,并能够模仿和尝试。

比如,安全型的伴侣会认为,对方不接电话是因为对方可能在忙,便耐心等待对方的回电。而你可能会发现自己在相同的情况中,往往认为对方是不够重视自己,然后坐立难安。但在这样的伴侣身边,因为看到对方的反应,你慢慢开始有意识地尝试模仿Ta的处理方式——认为对方只是在忙碌中而耐心等待回电。

尽管,这一开始可能仍会让你感到不安,但不同于以往,此时的你已经能开始了解,这种不安是自己在学习信任的过程中必须经历的,并且学着去相信对方。经过几次尝试之后,你会变得更不容易因为“对方不接电话”而感到惶恐不安。

b.找一个足够好的心理咨询师,做定期的心理咨询

这主要是因为,好的心理咨询关系本身就是一种安全的、好的依恋关系的“模板”。在这种安全的关系中,你会有机会体会到关系中的安全与信任,并习得好的沟通方式。同时,咨询师也能够协助你不断地做“自我检查”,识别和了解你的需求,以及那些令你感到不安的情形。

更重要的是,在咨询关系中,你可以有机会完整地讲述自己的过去,在咨询师的帮助下不带批判地理解过去的经历是如何影响你和你的亲密关系的,接纳当下的自己。此外,咨询师还能够帮助你学会一些应对不安全感、焦虑感或恐惧感的技巧,帮助你学会控制自己不在冲动之下做出有损彼此关系的事。

这样,你便获得了一个对自我的全新的理解:一个习得了新的应对技能的自己,一个接纳了过去的自己,一个能够与他人亲近的、愿意去相信他人的自己。“妈宝”男是怎么形成的?

母亲过多参与到亲密关系里,是一种婚姻、恋爱关系中常见的问题。我们想和大家聊一聊,什么是健康与不健康的母子关系,以及母子关系又是如何影响儿子成年后的情绪、行为、亲密关系的。“恋母情结”从何而来?

其实,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母子之间复杂的情感纠葛似乎是注定的。

每一个个体最初与他人的情感联结,都发生在与Ta的主要照顾者之间,而绝大多数情况下,这个照顾者都是母亲。而随着性心理的发展,个体产生了一种特殊的恋父/母情结,即俄狄浦斯情结。“俄狄浦斯情结”由弗洛伊德在1897年第一次提出,指的就是在3~6岁,即性心理发展的前生殖器期,人们对于“相异性别”家长的性欲望,及对“相同性别”家长的仇恨和恐惧的一种复杂情结。

也就是说,儿子对母亲的渴望和强烈情感,是个体在发展过程中普遍要经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儿子会想要取代父亲来占有母亲,并对父亲感到嫉妒和仇恨,但又因为父亲比自己强大而感到恐惧。

这种性欲望会随着个体的发展而转化。儿子会逐渐把父亲当作精神和理想的认同对象。并且,那种对母亲的强烈的性渴望会被个体抛弃,并升华为对母亲的一种普遍意义上的爱。什么是健康/不健康的母子关系?

随着儿子的成长,母亲和儿子之间的关系会形成不同的走向:有的发展出健康、安全的依恋,有的则发展成为不健康的依恋。1.健康的母子关系

母子之间的安全依恋,就是一种健康的母子关系。在这类关系中,母亲会在情感上支持儿子,既能包容他的敏感和脆弱,也能看到他的独立和坚强。

母子之间的安全依恋其实与母女之间的类似。英国心理学家约翰·鲍比(John Bowlby)认为,母亲是否充满爱,能否及时给予孩子情感的回应,都意味着孩子在探索外面的世界时是否拥有坚强的后盾。她会让孩子相信,无论遭遇什么,Ta都总是可以回到这个安全的港湾,并获得支持和肯定,而这种安全依恋的“标准”并不会因为孩子的性别而有所改变。

但同时,健康的依恋不需要死死抓住对方,孩子会在母亲的鼓励下离开母亲,走向更大的世界,展开新的亲密关系,形成新的核心家庭。2.不健康的母子关系

而不健康的母子关系,指的就是母子之间的非安全型依恋。这其中,包括母子之间“痴迷型”的依恋关系,还包含了母子之间“回避型”的依恋关系。

痴迷型母子依恋,会形成现在人们口中的“妈宝”男。“妈宝”在英文里也有一个对应的词组“mama’s boy”,在中英文的语境里,指的都是在一个本该独立的年纪,仍与母亲有过度的依恋与情感联结的儿子。我们在生活中,仍然会看到有些成熟个体在与他们的母亲相处时,表现得十分依赖或亲密无间。如果一个成年男人有以下这些表现,那么他可能就是一个对母亲有着痴迷型依恋的“妈宝男”:● 别人不可以说有关他母亲的任何一点不好;● 他的母亲不可能有任何事是做得不对的;● 他无法对母亲说“不”;● 他无论如何也不会与母亲有任何冲突,但和你的冲突就可以有;● 一旦你和他母亲之间有任何的矛盾,你能明显感觉到,他总是袒

护他母亲。

而“妈宝”的反面,则是母子之间回避型依恋的形成。很多母亲会认为,要避免养出一个“妈宝男”,避免他长大后太女性化,就应该尽量避免和儿子之间的情感联结。她们认为如果是女儿,可以有更多肢体接触,即便是儿童时期,也会有这种区分。她们会回避表现出对儿子的“疼爱”,而用要求、纪律等方式表达爱,因为大多数时候,社会似乎只能接受“爸爸的宝贝女儿”,而不是“妈妈的宝贝儿子”。

这会反过来导致儿子和母亲格外疏远,儿子内心深处可能会觉得自己不被爱,尤其无法被女性所爱。他没有从母亲身上学会如何和异性形成真正亲密的联结。很多长大后“情绪无能”的男性,都有类似这样的经历。3.健康/不健康母子关系的不同表现

健康或不健康的母子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3组对比:

a.义务vs选择

在健康的母子关系中,儿子对于母亲的要求是可以有选择性地接受的。例如,当母亲想要见面而儿子已经有固定安排的时候,他可以和妈妈再商量约定一个其他的见面时间。在不健康的母子关系中,儿子会认为母亲要求的优先级应当在所有事情之上,并且自己有义务对她“百依百顺”。

b.恐惧vs坦诚

健康关系中的母子相处,双方是更为坦诚,而非小心翼翼的。因为儿子知道彼此间的真诚交流比虚假敷衍更重要,他可以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即使那可能会让母亲一时不快。在不健康关系中,儿子则会很害怕自己所说的任何一句话会让母亲生气或失望,而变得诚惶诚恐。

c.厌烦vs幸福

对于处在健康关系中的母子而言,双方相处的时间虽然随着儿子的长大而逐渐减少,但他们仍然很珍惜共处的时间,也仍会互相关心,觉得这是一种幸福。相反,在不健康的母子关系中,有可能儿子会逃避或者甚至对母亲感到厌烦,在生活中刻意避免与母亲的相处、谈话,把她最平常的关心也当作是负累或操控。不健康的母子关系如何影响成年后的儿子?

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母亲可以说是大多数人成长的重要人物。母亲与儿子的关系,对个体自我发展、行为与情绪,以及与他人的关系都有着重要的影响。1.痴迷型母子关系的影响

a.对自我认知的影响

在俄狄浦斯情结中,我们提到随着个体的成熟,男性会逐渐将父亲作为自身认同的理想对象,而逐渐发展出男性化的性别气质。但如果个体与母亲之间有过度痴迷和依赖的关系,他们则更倾向于认同母亲身上的女性气质。由于现存社会性别的不平等和刻板印象,大多数时候,女性气质被定义为更温柔、更需要被照顾、力量感的削弱等。

也同样是因为社会往往规定了男人该是什么样子,女人该是什么样子,这样有着社会定义中“另一个性别的气质”的男性往往在成长的过程中受到不公平的评价和对待。

当然,影响不完全是负面的。也有一些这样的男性在长大后对性别刻板印象有更多的反思,他们的情绪情感能力更强。

此外,英国学者彼得·库柏(Peter Cooper)等人的大样本研究发现,越亲密(痴迷)的母子关系,儿子对于自己与“男性”之间相似性的认同越低,即越不认为自己身上具备男性气质。然而库柏等人也发现,母亲的回避也并不会让儿子对自己“男性”的身份更认同、更满意。

b.对亲密关系的影响

痴迷型的母子关系也可能影响儿子与另一半的关系。

首先,痴迷型的母子关系中,儿子与母亲的边界不清晰,就有可能使得母亲认为她可以直接干涉甚至控制儿子与另一半关系的发展。我们也常听说有人因为妈妈不同意、不满意,就断然与女友/妻子分手的例子。

其次,痴迷型的母子关系可能导致伴侣与母亲之间陷入如何“分享这位男性”的问题。对于儿子而言,他的另一半需要与母亲共享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不仅如此,他还会常常把大部分时间花在陪伴母亲上,把大部分精力花在维护母亲上,这就很容易造成女友 / 妻子与母亲之间的嫉妒、愤怒和矛盾。

最后,母亲对于儿子生活的过度参与和保护,也会影响他对另一半的角色期待。他可能会把母亲为自己所做的一切当作范本,来要求亲密关系中的另一半。一旦他认为对方做得不如自己的妈妈,他就会以一种“同样是女人,为什么我妈能做到,你就不能”的态度来指责对方。2.回避型母子关系的影响

很多母亲误以为,在儿子小时候通过严苛的教育让他尽早独立,或鼓励他做符合社会对男性角色期待的事,有利于儿子成年后更好地融入社会。殊不知,这往往也有可能会造成负面的影响。

a.对自我认知的影响

多项研究发现,回避型的母子关系与个体的低自尊感、缺乏积极的自我认知有关。母亲对孩子的回避,或过早鼓励独立,会被个体误认为自己是不值得被爱的。

母亲的回避会让个体产生一种被抛弃的感觉,从而使其对自我整体的满意度降低。库柏等人也发现,母亲的回避并不会让儿子对自己“男性”的身份更认同、更满意。

b.对行为与情绪的影响

与母亲之间回避的关系,与孩子今后过激的、有敌意的行为有关。研究发现,回避关系中的个体更容易在学校里大吵大闹、与同学打斗,或做出不遵守规章制度的行为,甚至在成年后做出一些反社会的行为。

安全型的母子关系对于儿子情商的培养很有好处。母亲鼓励孩子感受并表达情绪,在母子关系中做出示范,儿子会练习这样的感受和表达。但回避型母子关系中的母亲通常强调让个体做出符合社会期待的行为,不主张情绪的表达,例如,“男孩子嘛,整天把不高兴挂在嘴边,多娘娘腔啊!”而这也影响了个体情绪流动性的发展(关于“情绪流动性”,可翻至本书P092了解更多)。

因此,回避型母子依恋的个体,在成年后遇到外界的挑战时,更倾向于在肢体上给予对方正面的回击,并认为自己应该无时无刻都表现得很强势很 man,责任也都应由自己一力承担。

c.对亲密关系的影响

回避型的母子关系也会影响个体的亲密关系。他们一方面可能会避免与他人太过亲密,而另一方面又可能难以信任或依赖他人,不相信对方能够及时回应自己或在需要的时候出现,在关系中表现得缺乏安全感。研究发现,这类人在解决亲密关系中的矛盾时,感受到了更多的负面情绪。

当然,痴迷或回避,这两类不健康的母子关系对于个体的影响并不是绝对割裂的。例如,痴迷型母子关系中的儿子,也有可能为了保护母亲,而发展出他认为的具有男子气概的、充满侵略性的行为和处事方法。

和世界上所有的他人一样,你与母亲之间也应该有清晰的边界。她的需求,不等于你的需求,也并不总是比你的需求重要。当发现母亲侵犯到自己的边界时,同样可以沟通和拒绝。而对于过于疏远的母子关系,长大之后的你,也有力量、有选择重新认识、走进母亲,重新和母亲“相爱”。

如果你和母亲之间的依恋关系并不安全,你首先需要知道这并不完全是你或她的错,改变不健康的关系是你和她都需要努力的事。

另外你要明白,真正意义上的孝顺并不是道德绑架,在与母亲的互动中,你可以真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而你也同样需要尊重她表达观点的权利。你们首先是两个人,尤其是成年后,你们首先是两个同样有着独立意志、自主决定权、平等的成年人。向母亲诚实地表达与她不一样的想法,其实比隐瞒,是一种更高层次的信任——你相信她有可能倾听你,尊重你,理解你——这种信任正是你爱她的表现。父亲如何影响了我们的一生?我们为什么不能做朋友呢/你坐在我的对面/眉头紧锁/锁住我的童年/我爱你如昔/我得走了/我想顺便带走你所有的病你别说了/我不会让你看我的诗/不会对你说我的事/甚至不会让你发现/我谈恋爱时/遗留的蛛丝马迹我亲爱的父亲/我知道这多少有些像你/我真的要走了/我爱你如昔——崔恕《父亲》

十几年前的第一部《海底总动员》给很多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是一个父亲寻找孩子的故事:对儿子过度保护的小丑鱼玛林和有点嫌弃爸爸胆小的儿子尼莫,在茫茫大海中走失了,在彼此寻找的过程中,也加深了对互相的了解。

让我们来聊聊父性。什么是“父性”?1.生理与社会意义中的父性

成为母亲会给一个女性带来生理上的改变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知识,但其实,一个男人成为父亲的过程中,也会发生荷尔蒙的巨变。

以色列学者鲁斯·费德曼(Ruth Feldman)对同居的夫妇展开研究,他发现在孩子刚出生的几周,和孩子出生6个月后,父母各自的催产素的水平都在持续提高,且父亲和母亲的增长是同步的。研究者认为是抚养孩子的过程和一系列与孩子的互动产生了这种激素。催产素被称为“爱的荷尔蒙”,它能够减少焦虑,唤起平静、满足的心情和安全感,增加信任,减少恐惧。催产素与成人间的爱情、母亲与孩子的联结都呈正相关。当我们拥抱、亲吻、达到性高潮时,催产素水平都会提升。

从社会意义上说,当一个人进入父亲的身份时,他也就选择了进入一段与孩子的关系,承担起了孩子父亲的角色。

19世纪以前,父亲这一角色更多作为至高无上的一家之长,以及家中的道德教育者而存在,他的作用是为家庭做出决策,并确保孩子能够发展出恰当的价值观。工业革命之后,父亲的道德角色被削弱,取而代之的是家庭的物质供养者、经济支柱,以及性别角色模范。到20世纪70年代,“作为照料者的父亲”的角色才被提出,父亲对孩子生活的参与的重要性也进入了心理学研究的范围。

从这一演变中我们不难看出,父性所包含的角色身份不是单一的,它是多方面共存的。每个个体在承担这些父性角色身份时的情况也会各不相同,有的父亲可能更多扮演照料者的角色但比较少扮演一家之长的角色,有的可能很大程度上是经济支柱却很少扮演照料者。“在我们的社会和文化中,一直以来都更重视母亲作为照料者的角色,而将父亲的角色简化了。”美国心理学家迈克尔·兰姆(Michael Lamb)说,实际上,父亲的角色是多维而复杂的,它拥有更丰富的含义,不仅是孩子的供养者、引领者和性别榜样,也是孩子生活的参与者,承担着对孩子进行养育、沟通、支持、鼓励、回应的责任;父亲在家庭中的状态也不仅只有“父亲缺失”和“父亲在场”两种,正如前文所说,父亲可能在一些角色上在场,而在另一些角色上缺席。父亲在孩子各个方面的参与都会深刻影响他的成长进程。

本文要探讨的“父性”,更多是社会意义上的父性。2.父亲与孩子:带来“激活”的关系

长期以来,依恋理论也更多地强调母亲与孩子的依恋关系,而不是父亲的作用。然而,兰姆发现,在婴儿出生的第一年,对父亲和母亲的依恋几乎是同时出现的,尽管大多数孩子会对母亲表现出偏爱,分离焦虑也更多地出现在与母亲分离的时候。而在第二年里,女孩对父亲和母亲的依恋已经没有明显的倾向性,但男孩会对与父亲的交流表现出明确的偏好来。

加拿大学者丹尼尔·帕克特(Daniel Paquette)认为,可以用一个更贴切的词来形容父亲与孩子之间的依恋关系,即“激活”的关系。他认为,母亲和孩子之间的关系,更多在于抚慰和使孩子平静下来。而父亲和孩子的关系则在引领孩子走向世界的部分更为突出。良好的父子/父女关系会帮助孩子获得这些需求的满足:被刺激和唤起情绪,感到惊奇,超越极限,勇于面对危险,抗压能力强,在陌生的环境中无所畏惧,敢于独立生存。

父亲与孩子之间形成这种“激活”关系的主要方式,是通过肢体游戏。美国儿科专家科泰尔川克·密尔顿(Kotelchuck Milton)在1975年的调查中发现,在与孩子的互动中,父亲会把75%的时间用在和孩子游戏性的互动上,25%的时间用于照料性的互动上;而母亲与孩子照料性的互动和游戏性互动的时间各占50%,母亲与孩子的游戏也更多的是认知游戏,而非肢体游戏。

孩子出生第二年后,到上小学前,高频次的肢体游戏是孩子和父亲之间建立起联结的最好方式。丹尼尔·帕克特认为,在所有的游戏形式中,“打闹游戏”能够有效地提升孩子的责任心、自信心和竞争力,尤其是在父亲和儿子的关系中。与女儿相比,在游戏过程中,父亲往往会给儿子设置更困难的情境,玩输了付出更大的代价,游戏的过程中,冲突和冒险都会更为激烈,也因此儿子往往在这些游戏中得到更多的锻炼。

从长期来看,这些游戏能有效地帮助孩子提升上学后在同伴中的竞争能力,特别是在竞争压力大、冲突多的环境下,提升他们应对和解决冲突的能力。这一点对男孩来说尤其显著。3.如何评估父亲在一个家庭中的参与程度

兰姆提出了用来衡量在孩子生活中,父亲参与程度的3个指标:● 互动程度,即父亲与孩子直接互动的程度,互动可以是语言、照

料、游戏等多种形式。● 可及程度,即父亲对于孩子来说,可以潜在地“触及”或者“得

到”的程度,孩子觉得在自己需要父亲的时候,能够在多大程度

上得到对方的回应和支持。● 尽责程度,即父亲在抚养孩子时,在多大程度上去满足孩子成长

所需要的资源需求,包括物质上的和其他无形的资源。

总体来说,在当今社会,父亲在孩子生活中的参与程度仍然低于母亲。针对美国家庭的研究显示,在父母都存在的家庭中,如果母亲是全职母亲,父亲和孩子直接互动的时间大约是母亲的四分之一,“可及”的时间大约是母亲的三分之一;而如果母亲是有工作的,那么父亲和孩子互动的时间是母亲的三分之一,可及的时间是母亲的65%。不过,父亲参与程度与母亲的比例在近年来有所提升——主要原因不是父亲花的时间和精力更多了,而是母亲花在孩子身上的时间和精力变少了。爸爸在家庭中的参与程度对我们的影响

父亲在孩子生活中的参与程度多少,与孩子的人格形成、认知和行为、成年后的亲密关系都有着密切的关系。与父亲存在的家庭相比,总体来说,在父亲参与程度不足的家庭中成长的孩子,如父爱缺失或不足,都会受到一系列负面的影响,造成“极度需要父爱”的情结。1.对我们认知和行为功能上的影响

纵向研究发现,人生早期的父亲的照料,对孩子认知和行为的发展有促进作用。无论男孩还是女孩,如果能够在童年时得到父亲较大程度的参与,都更有可能会有更高的智商、更好的学业成绩和更少的行为问题。父亲参与程度不够的孩子,在适应社会、友情和行为上都更有可能出现问题。

美国《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针对美国家庭的调查显示,家庭完整并且和父亲拥有高质量关系的孩子,与完整家庭中父亲参与度低的孩子相比,前者在青少年时期品行不端的概率只有后者的一半。值得注意的是,在完整的家庭中成长,但父亲参与度较低的孩子,品行不端的概率是最高的,甚至高于被单身母亲抚养的孩子。

而女孩在青春期意外怀孕的概率,在父亲缺失、被单身母亲抚养的家庭中最高,是家庭完整、父亲参与度高的孩子怀孕概率的近3倍;家庭完整,但父亲参与度低的孩子,怀孕的概率也达到了那些父亲参与度高的孩子的两倍。2.对我们精神健康的影响

父亲的参与程度也会影响孩子的精神健康。在抑郁症的发病率上,在完整的家庭中成长但父亲参与度较低的孩子的抑郁症发病率也高于单身母亲抚养的孩子,是和父亲关系较好的孩子的3倍,和父亲关系在平均水平的孩子的两倍。与得到父亲正常关注与控制的孩子相比,出现酒精、物质滥用等成瘾障碍,有破坏性行为、冲动和品行障碍的概率都会增加。3.影响我们成年后的亲密关系

父亲与孩子的关系,也会对子女成年后的亲密关系造成深远的影响。总的来说,如果孩子(特别是在童年时期)能够从父亲身上获取支持,那么在成年后,能够进入亲密的婚姻的可能性会大大提高。

父亲是孩子生命中的第一个男性形象,他的形象会给子女树立起“男人应有的样子”,他对待女性的方式也会是孩子学习的模板。研究显示,如果父亲在家中与母亲分担家务,无论孩子性别是男是女,都更有可能形成良好的女性观;同时这些父亲的女儿长大后自尊水平更高,更相信自己值得被爱,她们的野心更大,对自我发展的期望更高。

我们和父亲的依恋模式,也和母亲一样会影响长大后和他人的依恋模式。在依恋理论中,婴儿和父母的关系是人生中最早建立的依恋关系,父亲和母亲对婴儿的回应程度都会影响孩子的依恋类型,如果回应程度高,孩子就更可能发展成安全型;如果有一方对孩子的需求回应程度低,或者无法一以贯之,孩子可能发展成不安全型依恋。

对于女儿来说,与父亲的关系还是第一段与男性建立的关系,因此,父亲的特质很有可能会影响到(异性恋)女儿的亲密关系。在选择亲密对象时,她会以父亲作为参照物:既有可能会寻找一个在行为表现上很像自己父亲的人作为伴侣,也有可能会选择一个与父亲截然相反的男性。除此之外,与父亲的相处中是否能获得安全感,也会关系到成年后在亲密关系中的安全感。

除了我们自己和父亲的关系,父亲对待母亲(或亲密关系中其他女性)的方式,他们之间的关系,也是我们眼中亲密关系最初的模板。我们从他们身上学习去爱一个人的方式。如果父亲对待伴侣的方式是满怀爱和彼此信任的,双方的关系是亲密的、有回应的,那么孩子就会认为应该用同样的方式去爱一个人,信任一个人,同时,孩子也会相信自己在这样对待对方的时候,会得到对方相同的回应。

父亲在亲密关系中应对冲突的方式也会给孩子造成影响,如果一个父亲以粗暴的方式对待女性,行为中包含冷暴力或身体暴力的现象,孩子就会潜意识认为,这些行为是亲密关系中可以存在的部分,未来他们就有更大的可能接受一种这样的关系。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我们提倡父亲在孩子生活中的参与程度,但参与程度与“和孩子待在一起”的时间并没有绝对的联系。美国学者莫林·布莱克(Maureen Black)发现,即便是在父母离异,父亲和孩子并不生活在同一个家庭的情况下,父亲仍然可以保持比较好的参与程度。参与程度更多的是情感层面的,而不是物理层面的。那么,怎样才能当好一个父亲呢?1.更多地参与孩子的生活,给他们安全的感觉,展示出对女性的平等态度2.“权威型”的教育方式

心理学家发现,如果想让孩子在今后的人生中提高竞争力,那么可以试试“权威型”的教育方式。(注意:权威型不等于严厉型)

1965年,美国心理学家戴安娜·鲍姆林德(Diana Baumrind)提出了衡量家庭教养方式的两个指标,一个是“回应”,一个是“要求”,并根据不同的维度区分了4种类型的教养方式:权威型、严厉型、溺爱型、忽略型。其中,“权威型”的教养方式指的是“高要求”和“高回应”的教养。美国学者劳拉·帕迪拉-沃克(Laura Padilla-Walker)在2012年的研究发现,在家庭中,当父亲使用“权威型”的教育方式时,有利于孩子发展出坚韧不拔的品格。

但前提是,我们必须正确理解“权威型”的教养方式。它绝不是一味严厉地提出要求,而是在高要求的同时,给出高回应。它包括这几个方面:● 让孩子感受到来自父亲的温暖和爱。● 重视规则(规则必须是有原因的,建立在说明上的), 权威绝非

任凭自己的情绪打骂孩子,尤其有时孩子都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

么。● 孩子能保有一定的自主权。权威不是控制孩子的人生。

父亲对我们来说,可能是世界上最复杂的词语之一。他是权威,是保护,也是危险,有时还是敌人。但可能正是与他有关的一切,使我们成为了更强大的人。机能不全的家庭,会如何影响身在其中的你?

近几年来,有一个很热的词叫作“原生家庭”,它指的是从童年开始成长的家庭,是相对于成年后自己组成的核心家庭而言的。对临床 / 咨询心理,一种最为常见的调侃,就是所有问题都归咎于原生家庭,说“一切都是童年的错,一切都是妈妈的错”。

的确,原生家庭中的成员和关系对我们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什么样的家庭出生、成长,直接影响着我们成年后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我们先系统地了解一下原生家庭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对我们造成的影响,以及如何能够摆脱这些可能的负面影响。什么是“机能不全的家庭”?

当我们说一个人的原生家庭是不健康的、存在问题的,在心理学领域,我们通常称之为“机能不全的家庭”。它指的是在家庭中持续地、经常地存在冲突或者不端的行为,通常包含对孩子的经常性忽视,或对家庭部分成员的虐待(身体/精神/性的虐待),而家庭内的其他成员则容忍了这些行为的发生。

一个健康的家庭里也会有争吵、误解、伤害、愤怒,但这些都是暂时,而非持续的;身在其中的人都会感到被关注、被尊重、被爱,可以自由地表达想法和情感,家庭成员彼此独立,又有着亲密的情感联系。

一个机能不全的家庭的形成,可能由各种各样的原因造成。这样的家庭中存在着种种非正常的、风险性的因素,但在这类家庭中成长的孩子,可能会将这样非正常的现象和机制理解为正常的,而且,他们往往也会发展出一套非正常的应对方式。关于原生家庭,有两个常见的误解需要澄清:

1.机能不全的家庭,不等于分居/离异或者濒临分居/离异的家庭。虽然分居或离异的家庭确实容易对孩子造成不利的影响,但事实上,婚姻的紧密并不代表家庭的稳定。特别是在很多婚姻关系稳固的家庭中,父母事实上会彼此容忍对方的不当行为;有时,夫妻之间或者父母、孩子之间会形成长期的共谋,这些会在后文加以详述。

2.孩子在家庭中受到伤害,不一定是父母对孩子造成的直接的伤害。除了孩子之外,家庭成员之间的冲突和问题也会对孩子造成伤害。比如,一个孩子可能没有直接受到自己父母的不当对待,但是父母之间却没有正常的情感交流,经常吵架,存在虐待行为。这些都会对孩子造成不利的影响。5种机能不全的家庭类型

事实上,“机能不全的家庭”是一个含义非常广泛的概念,它包含了种种有可能导致家庭机能出现问题的因素。机能不全的家庭经常出现以下5种特质:

a.家庭成员情绪不稳定

有的家庭里,照料者是由情绪不稳定、反复无常的成员担任的,而且在很多情况下,家庭是被这样的照料者所支配的。他们会经常表现出非理性的情感和状态,在规则上表现出受情绪影响的前后不一致,并很有可能付诸暴力。这会让孩子感到持续性的恐惧,进而感到“世界很危险,不可预测”。

b.家庭中父母角色的缺失

孩子可能曾被父母中的一方抛弃,被迫远离父母的照料,或者长期受到父母的忽视。值得注意的是,缺失不仅仅指家庭成员在物理距离上远离孩子。有时,父母虽然一直和孩子居住在一起,或者在物质上对孩子进行供养,但实际上是缺乏情感联系的。比如,有的父母总是忙于工作或者沉迷于看电视、玩游戏,从来不对孩子表达情感与爱,也避免肢体上的亲密接触,当孩子有情感需求的时候不给出回应,使孩子感到长期不被重视、被拒绝。

c.家庭成员之间互相利用

有时,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并非出于情感联系,而是互相利用。比如,家庭照料者没有将孩子当做独立的个体看待,而是利用孩子作为工具来达到自己的目标。父母可能希望孩子能够完成自己未竟的愿望(比如考上好大学、功成名就)而进行非常严苛的要求,不顾孩子自己的喜好。

还有一种常出现在分居或离异家庭的情况,即孩子被当做“人质”:父母中的一方,出于对另一方不利的目的,将孩子变成了操纵的对象。比如试图让孩子远离另一方,不断地在孩子面前说对方的坏话,从孩子那里刺探情报,限制或者切断孩子和对方的接触,强迫孩子拒绝对方等等。

d.家庭成员之间没有良好的边界

有时,某些家庭成员会故意触犯、不尊重其他成员的边界。比如有的父母会过度使用自己的权力来控制孩子,对孩子进行事无巨细的监控,制定严苛的教条逼迫孩子遵守,限制孩子的社交活动;还有的夫妻之间、父母与孩子之间也存在非正常的隐私刺探,和过度干预的现象。

e.存在严重的冲突、虐待、暴力

父母之间存在经常性的争吵、暴力或冷暴力,或者父母对孩子存在不恰当的惩罚、虐待现象。机能不全的家庭对孩子的影响

种种研究表明,无论哪种类型的机能不全的家庭,都会给孩子造成一些类似的负面影响。比如情感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可能会受到暴力的伤害和威胁,长期缺乏安全感、信任感,认为他人是不可靠的等等。

大体上说,在机能不全的家庭中成长的孩子,会形成4种基本角色。这4种基本角色最早是在针对家庭成员有毒瘾、酒瘾的研究中被提出的。研究者认为,在应对有物质成瘾问题的家庭成员时,孩子会形成某些固定的行为模式。即扮演某些角色,目的是让成瘾的家庭成员安静下来,并试图让其他家庭成员少受虐待或伤害。后来,4种基本角色的概念被进一步拓展,用来概括在机能不全的家庭中成长的孩子所具备的某些共性。1.好孩子

他们也被称为“超级孩子”“完美孩子”或者“英雄孩子”。尽管他们有一个不幸福的家庭,但他们却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为了优秀的人,在家庭以外的地方(比如学业、工作、运动等领域)取得非凡的成就,以至于一切看起来似乎是正常的,家庭以外的人几乎无法想象他们家庭内部存在问题。他们希望借此逃避家庭中已经存在的问题,脱离家庭角色来给予自己积极的定义,保护自己不受家庭成员的批评,也给家庭带来积极正面的影响。

在“好孩子”中,有一种常见的亚类型,被称为“照料者”的孩子。他们认为自己有义务维持家庭的正常运转,因此在家庭中反过来担任家长的角色,担负起照料家庭中其他成员,特别是家庭情感上的幸福的责任,将家庭管理得井井有条。但与此同时,他们实际上默许了家庭成员的不当行为,没有提出任何负面意见,只是想办法为他们的行为收场。他们也给予其他受害的家庭成员一种假象,让他们觉得,因为有这样的好孩子存在,一切似乎没有那么糟。“好孩子”的外表是成功、优越、强大、忙碌的。然而,他们的内心里却总是充斥着焦虑、恐惧、愤怒、悲伤、孤独的情绪。他们容易工作成瘾、过度控制,对压力的承受能力差,难以容忍犯错和失败,无法带着轻松的心态去生活,也难以表达自己真实的情绪和需求。2.失落的孩子

在机能不全的家庭里,有的孩子会变得内向、安静,仿佛不存在一般,他们也被称为“隐形的孩子”。和“好孩子”一样,他们的出发点都是逃避家庭中存在的问题,试图置身事外,但他们选择的方式是不同的:“好孩子”选择通过做好事、取得成功,树立自己和家庭强大、良好的形象,虽然这可能仅仅是假象;而“失落的孩子”则选择不作为、逃开并独处,比如总是躲在角落里安安静静地读书,或者很少说话,只和自己的宠物玩耍。

他们看起来温和、好脾气、不显眼,不参与家庭的矛盾和斗争,不会给家庭带来麻烦,也很少会被责备,但他们实际上在极力隐藏自己的需求,冷冻自己的情感,不让自己被他人注意到,内心却感到无力、抑郁和孤独。他们很少会获得积极的关注,很少被鼓励,往往不善于把握机会、表达观点,在社会上也难以为自己的权利声张,还会存在人际交往上过于孤立、不善于处理亲密关系的问题。3.问题孩子

在机能不全的家庭里成长的孩子,有一些孩子会为了回应家庭中的问题,而故意表现出愤怒、敌意、消极的一面。这样的情况往往在其他家庭成员试图掩盖、否认现存问题的时候出现,“问题孩子”实际上是家庭中那个说出真相的人——他们试图用负面的、过激的行为来告诉其他人,这个家庭是不健康的。“问题孩子”也被一些研究者称作“替罪羊”,由于孩子过激的行为,家庭的注意力从现存的问题转移到了孩子身上,使得不听话的、制造麻烦的孩子成为家庭矛盾的中心。孩子被认为是家庭不幸福的原因,也成为被严厉惩罚和施以暴力的对象。一种常见的情况是,喜爱酗酒和暴力的父亲会经常殴打不听话的孩子。甚至,本应该破裂的家庭会因为要“拯救”问题孩子的任务而聚合在一起。“问题孩子”的外表看起来是愤怒、阴郁、叛逆、粗鲁的,但他们的内心充满了被误解、被责怪、被拒绝、被背叛的情绪,总是感到无助。他们常常采用一种自毁的方式来应对机能不全的家庭,是家庭问题的牺牲品。作为“替罪羊”的孩子更可能会认为自己是注定失败、得不到确认和支持的,更有可能出现强烈的羞耻感,也有更大概率会计划外怀孕、酗酒、吸毒或引来法律上的麻烦。4.吉祥物

就像我们常说的,“幽默大师都有一颗破碎的心”,在机能不全的家庭里,有一种孩子会成为家庭里的“吉祥物”或者“家庭小丑”。他们看起来对任何事情都一笑置之,会故意做一些滑稽、搞怪、不符合本来的自己的行为,以此来打破僵局或暴力局面,扰乱他人的愤怒,缓和气氛。这是他们分散家庭成员注意力的方式,也是他们用来应对自己受到的创伤的方式。

他们看起来是幽默有趣、玩世不恭的,有点像长不大的孩子,他们也能够用这种幽默的方式化解一些尴尬局面,但实际上,这只是暂时的镇痛,并不是对冲突或创伤的正确处理方式。在幽默的背后是被压抑和否认的情绪。为了维持表面上的和平,他们实际上非常焦虑。而且,作为“吉祥物”的孩子常常在长大以后会遇到更多困难,因为他们始终无法用成熟的方式来处理问题,在工作和学习上无法专注,并且可能会用不成熟的态度对待成年后的亲密关系和婚姻。

对于以上4种不健康的家庭角色来说,孩子有可能集中在某一种角色上,也有可能是几种角色的混合,或者由一种角色转换为另一种角色主导。比如,“好孩子”和“问题孩子”就经常发生角色的转换,当一个“好孩子”感到难以忍受,或者受到家庭的严重创伤,感到自己的努力没有意义时,可能会自暴自弃,突然表现出“问题孩子”的行为模式来。5.幕后操纵者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家庭角色,叫作幕后操纵者,它往往出现在一些聪明的孩子身上,他们会利用家庭中存在的问题而学会操纵,成为机会主义者——当他们发现,父母可能会因为意识到自身存在问题,而对自己有所放任和姑息时,便会利用父母的问题和错误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比如,有的孩子会利用父母离异或对自己没有足够照顾的愧疚,而要求父母为自己做许多事,故意将自己置于弱者的情境中来换取金钱或其他利益。这类孩子可能会养成操纵的习惯而走上歧途。

以上这几种类型的孩子其实都有一个共同点:当他们承担起特殊的角色时,实质上是选择了使用自己的方式来保证家庭得以继续运转。在这样的家庭里,家庭成员之间其实存在一种共谋,大家秘而不宣,维持着家庭的外壳。于是,孩子们戴上角色的面具,隐藏了自己真实的情感,渐渐地,他们认为自己必须这样,因为如果他们不承担自己的角色,就可能会产生更多的冲突,而且极有可能导致家庭破裂。

美国精神病专家默里·鲍文(Murray Bowen)提出家庭系统理论,认为家庭的机能失调,与家庭成员之间过度的、不健康的情感联系有着直接的联系。要改变机能不全的家庭,需要从整个家庭系统着手进行分析和改变。为什么说原生家庭不是决定你的唯一因素?

我们的人格究竟是如何形成的?

弗洛姆在《逃避自由》一书中说道:“人,并非是一个纯粹由生物因素决定的、由原始冲动欲望堆砌的一成不变的个体,也并非绝对由文化环境所操纵的木偶。”

我们人格的形成,是由先天与后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些先天的因素对我们人格的影响常常被低估,同时,我们还没有形成记忆时的人生最早期的关系和环境所带来的影响,也往往会被我们忽略。

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心理学意义上的“人格”。什么是人格?

人格,指的是人们在不断成长的过程中,逐渐显现的自身在思想、价值观、社会关系、行为模式、情感体验等各个方面的大体趋势,以及在这些方面上与其他个体之间的差异。

众多研究者认为,人格是一种建立在生物基础上的心理趋势,先天因素在人格形成过程中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而当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讨论早期成长环境等后天因素对于人格的塑造时,先天因素的重要先决意义很多时候被轻视了。人格形成的基础:你可能忽略了自己的“精神胚胎”

气质性格,也就是所谓的“秉性”,是那些在我们仅出生几天的时候,就已经表现出来的“脾气性格”,它被看作奠定了人格的最基本的趋势特征。“大五人格”,即责任心、宜人性、外向性、开放性及情绪稳定性, 就是最常被用以描述人格的基本趋势的5个维度。

英国著名学者布莱恩·利托(Brian Little)在研究中发现,当人们在新生儿的床边发出一些声响的时候,有些新生儿会自然地转向发出声音的地方,而另一些新生儿的反应则相反,他们会默默转开。不仅如此,他还发现那些会转向声源的新生儿,更有可能在之后成长为外向的人,而相对地,另一些新生儿则更可能成长为内向的人。

每个人的身上似乎都存在着这样一种与生俱来的“精神胚胎”,它在生命的最初表现为气质性格,影响着人们对于外部刺激的反应,也在之后的成长过程中成为个体人格特质的基础内核。

美国学者丹·麦克亚当斯(Dan McAdams)曾在一次访谈中形象地描绘道:“一个人的人格,就像是被人们的种种人生故事包覆着的气质性格。”为什么说人格中存在“精神胚胎”?

除了上述对婴儿及个体成长的直接观察外,众多心理学、生物学及遗传学的研究也都佐证了这种“精神胚胎”似的人格基础的存在。1.某些人格特质与生物性特征存在直接相关

美国学者布兰特·罗伯茨(Brent Roberts)与约书亚·杰克逊(Joshua Jackson)通过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发现了特定人格特质与基因的相关性。例如,拥有5-HTT(5-羟色胺转运体)这种基因序列的人更具有攻击性,而糖皮质激素受体更活跃的人天生抗压力更好。

另外,美国心理学家杰罗姆·卡根(Jerome Kagan)也发现,人的一些生理特征与人格存在相关,如更容易受感染、皮质醇(又称“压力荷尔蒙”)水平更高、心率更高的人,更容易自我压抑、烦躁和焦虑。

这些基因与生理特征,在人们还是母体中的一个胚胎的时候,就已经被决定下来。因而与这些特征相关的人格特质,便很有可能也是在胚胎中就被孕育了的精神特征。2.某些人格特质并不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得不同

2007年,3位捷克学者,马立克·巴拉廷(Marek Blatný)、马丁·耶利内克(Martin Jelínek)和特瑞兹·奥斯卡(Terezie Osecká)做了一项跨越40年的纵向研究,被试者在最初参与研究时,还仅是几个月大的婴孩,到研究结束时,他们都已年过不惑。研究者们从中发现,在婴儿时期就表现得更不内敛,整体活跃度与敏感度都更高的人,在成年之后也更可能成为外向的人。

也就是说,尽管在几十年间,这些人经历了生活、学习、工作的许多变化,但他们在不惑之年所展现的人格特质,仍然与出生后不久所表现出来的气质性格存在着一致性。3.某些人格特质也并不因为后天环境的改变而改变

两项同卵双生子的纵向研究都发现,尽管这些双胞胎在出生后不久便被不同的家庭抚养长大,他们成年后的人格特征仍然保持着很高的相似性,并且他们之间的相似性并不比那些在同一个家庭中长大的双胞胎更低。

不仅如此,英国学者罗伯特·普洛明(Robert Plomin)等人对被领养的孩子与领养家庭的研究也发现,那些被领养的孩子在人格特质上,既不像他们的养父母,也不像他们养父母家中的其他子女。

天生胚胎中的联结并不会因为成长环境的改变而被彻底割裂。双生子之间天生的相似性,尤其人格上的相似性,不会因为成长环境的不同而变得截然不同。我们的精神胚胎究竟是什么?1.精神胚胎决定了人格特质的整体与相对趋势

英国学者艾芙莎乐姆·卡斯比(Avshalom Caspi)和美国学者布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