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中学素质教育阅读丛书:少男少女当自强(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5 21:04:51

点击下载

作者:读书堂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新版中学素质教育阅读丛书:少男少女当自强

新版中学素质教育阅读丛书:少男少女当自强试读:

内容提要

“他真像一只不死鸟,哪怕在枪打以后。”看完《一个征癌战士的遭遇》,我被主人翁王守道不屈不挠的进取精神感动了。他在通往成功的路上失败了,但是并不气馁,仍以顽强的拼搏精神继续努力着。他是一个英雄,一个失败的英雄。

同学,你常常大加称赞成功者,把成功者命名为英雄,而很少想到失败者。其实,你之所以赞扬他们,不是因为他们有着坚韧不拔的意志吗?你之所以称他们是英雄,不正是他们顽强的进取精神感动了你吗?一个失败者有着与成功者同样的顽强意志和进取精神,难道他不值得歌颂吗?

纪昌与飞卫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周

中国古时候有一位射箭的能手,名字叫甘蝇。据说只要他一拉弓放箭,就一定会射到野兽或禽鸟。甘蝇有一个学生名叫飞卫。飞卫跟着甘蝇学射箭,本领超过了他的老师。后来,又有一个叫纪昌的,来向飞卫学习射箭,飞卫也成了师傅。

飞卫对纪昌说:“学射箭要先练眼力,你应该先学会看准目标不眨眼,然后才能谈到学射箭。”

纪昌听了飞卫的话,便回家先学习不眨眼睛。他每天躺在自己妻子的织布机下面,两只眼睛直直地盯着两个脚踏板;妻子在织布机上织着布,他看着脚踏板一上一下地翻动。这样不间断地坚持了两年时间,纪昌真正做到了看见物体动震而不眨眼睛;就是有一个锥子尖刺到了眼眶上,他的眼珠儿也是一动不动。

他以为练得差不多了,于是就跑到飞卫那里,把自己学习的成绩告诉了飞卫。飞卫听了又对他说:“还是不行!你还得继续锻炼眼力。你能够做到把一个很小的东西看得很大、把一个细微的东西看得很清楚才行。等你达到了这样的程度再来告诉我!”

纪昌听了老师的话,又回到家中练起眼力来。他用一根牛尾巴上的毛拴上一个虱子,挂在窗户上,每天朝南目不转睛地望着。这样练了十多天,那牛毛上的虱于在他眼睛里渐渐地大起来;练过了3年之后,那牛毛上的小虱子在他眼里就大得像车轮一般了。这时候,他再用眼睛看别的东酉,面前就像出现了一座小山一样。

纪昌又高兴地到了飞卫那里,把自己练习眼力的方法和所得的结果告诉了他。飞卫高兴地说:“这回你可以学习射箭了!”

于是,纪昌便用北方出产的角做了一把弓,用南方出产的竹竿做成了箭,按照飞卫教给的方法练习起来。他用箭去射拴在牛尾上的小虱子,一天一天练下去。最后,他的箭射穿了小虱子的中心,而那细细的牛尾却没有断。

纪昌把自己的成绩告诉了飞卫。飞卫高兴地跳起来,拍着自己的胸脯对纪昌说:“射箭的妙处你已经得到了!”从此以后,纪昌就成了百发百中的能手。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要练就高超的技艺,必须下一番苦功夫,从打基础开始。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就是这个道理。纪昌的百发百中就是苦练得来的,只要苦练,什么奇迹般的技艺都能创造出来。《庄子·徐无鬼》里记载的运斤成风的石匠也是苦练得来的,据说一个人的鼻子尖上落了一层薄薄的石灰泥,他能够猛烈地抡起斧子把它削掉;斧子动如风,鼻尖上的泥削净而鼻子却一点不伤。这真是奇迹般的技巧,这种技巧就是从苦练中得来的。艺术上的创造也是一样,只要能像纪昌那样专心致志、坚持不懈去下一番苦功夫,就一定能取得较大的成绩。

孔子学琴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

大家知道,孔子之所以能成为春秋时期的著名哲学家兼教育家,并不是由于他聪明过人,而是由于他不耻下问,好学不倦、活到老,学到老。

孔子几乎向一切可以学习的人学习。他曾经“往见郯子而学焉”,又曾经“访乐于苌弘”、“问礼于老聃(单)”、“学琴于师襄”,甚至向一个只有七岁的小孩子项橐(驼)求教。他自己说得好:“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学习,绝不像有些人那样“囫囵吞枣”,而是把“学”和“思”结合起来,求其融会贯通。有这么个故事:孔子向师襄子学弹琴,先学了一只曲子,练了十来天,还在不停地练。师襄子对他说:“差不多了,再学只曲子吧!”他答道:“我仅仅学会了谱子,还没有掌握技法啊!”过了些时候,师襄子说:“你已经掌握了技法,可以另学一只曲子。”他答道:“我还没有体会出这只曲子所表现的思想感情呢!”又过了些时候,师襄子告诉他:“你已经弹出了思想感情,可以学新的了。”他说:“我还弄不清作曲家是个什么样的人。”他继续弹,师襄子在旁边听,听了一阵说:“像有个人在严肃地思考,快乐地抬头遥望而关怀着远方。”孔子兴奋地说:“我已经了解了作者的为人:黑黑的面孔,高高的身材,两眼仰望,一心想着以德服人,感化四方。除了文王,还有谁是这样的呢?”师襄子又吃惊,又钦佩,向孔子行了个礼,高兴地回答道:“一点儿也不错。老师讲过,这只曲子,叫做《文王操》啊!”

还有个故事也很动人。孔子晚年喜欢《易经》。这部书很难读,但他不怕困难,边读边思考。由于读的启数太多,以致把穿在《易经》上的皮绳都磨断了;换上新的,又磨断了;更换上新的。……就这样,反复研读,越读越起劲,并且满怀信心地说:“如果让我多活几年,那么,我在《易经》的研究上是会做出成绩的。”后人把孔子读《易经》时几次磨断皮绳的这段故事概括成四个字:“韦编三绝”,用来称赞他刻苦学习的精神。

“悬梁”与“刺股”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子

郭沫若在《科学的春天》一文里,用了“头悬梁,”锥刺股”的故事,勉励广大青少年努力学习,攀登科学高峰,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贡献力量。“悬梁”,又叫“悬头”,是汉朝人孙敬的故事。孙敬学习很刻苦,闭门读书,读得久了,不免打瞌睡。他想了个办法:找了一条绳子、一端绑在屋梁上,另一端结住自己的头发。这样,一打盹,绳子就牵得头皮痛,立刻惊醒了,好继续读下去。唐朝的诗人李商隐曾经用这个故事鞭策过自己,后来作诗追忆道:“悬头曾苦学,折臂反成医。”“刺股”,这是苏秦的故事。

苏秦,字季子,战国时期洛阳人。他曾经拜鬼谷子为师,学习纵横家的言论。学了一个时期,自以为已经学得很不错了,便到秦国去,向秦惠王提出“连横”的办法,劝他并吞诸侯,统一天下。

苏秦在秦国,先后上了十来封意见书,提出了许多建议,都没有被采纳。貂皮袍子穿得又旧又破,金钱也用得一干二净,再没有法子待下去了。只好缠了裹腿,穿了草鞋,背上书包,挑上行李担子,离开秦国,踏上回家的道路。

他在路上奔波了好些天,总算回到了洛阳。身体瘦得皮包骨,脸上灰溜溜的,怀着惭愧的心情,拖着沉重的脚步,走进久别的家门。老婆看见他那副样子,叹一口气,低下头继续织布;嫂子看见那副样子,摇了摇头,不肯给他做饭;父母看见他那副样子,也都不跟他说话。他看了每一个人的脸色,长叹一声,自言自语道:“老婆不把我当丈夫,嫂子不把我当小叔,父母不把我当儿子,这都是由于我不争气的缘故啊!”于是下定决心,发愤图强。晚上,把藏书的几十口箱子一个个打开,翻来翻去,找到了太公的《阴符经》,看了几行,觉得很有用。便摊开来埋头诵读,细心揣摩,直到天亮。

从此以后,苏秦不分白天黑夜地刻苦学习。每到深更半夜,由于太疲倦,就打起瞌睡来了。他便找了一把锥子,一打盹,就拿起锥子,朝大腿上狠戳几下,往往戳得鲜血淋漓,沿着小腿,直流到脚上。就这样勤学苦练,整整过了一年,觉得这一次的确学得深、学得透。很有把握地说:“现在真可以说服当代的君王,使他们接受我的意见了。”

“无坚不钻”的大科学家张衡

持其志,无暴其志。——孟子

公元132年,东汉太史令张衡发明了一台测地震用的地动仪。

从公元96年到125年这30年间,我国几乎连年发生地震。特别是公元119年,洛阳和附近地区连续发生了两次大地震,死伤的人很多。地震突然爆发,山崩地裂,房倒屋塌,那是多么可怕,多么神秘啊!张衡下决心要研究地震的规律。他为了掌握地震的情报,得到比较完整的地震记录,设计制造了地动仪。

张衡的地动仪是精铜铸成的,直径八尺,形状像个大酒坛。仪器的外围镶着八条头朝下的龙,八个龙头分别对准东、东北、北、西北、西、西南、南、东南八个方向。每条龙的嘴里含有一个铜球。八个龙头底下,蹲着八个铜铸的昂头张嘴的蛤蟆。仪器顶上有个隆起的盖子,可以打开。仪器的中心有一根铜制的上粗下细的立柱,柱子紧挨着通向各个方向的八个滑道,滑道的另一头装着能使外头的龙嘴开关的机关。什么地方发生了地震,仪器中心的立柱就能顺着震区方向的滑道往下倒,触动机关,龙嘴就张开了,铜球就“当啷”一声落在蛤蟆的嘴里。管理人员听到声音,跑来一看就知道哪个方向发生了地震。

公元138年的一天,朝西北方向的龙吐出铜球。可是在洛阳,谁也没感到“地动”。一些官吏和学者纷纷议论起来,说张衡的地动仪不灵。没想到过了几天,有人到洛阳来报告说:“陇西(现甘肃东南)几天前发生了地震!”一查对时间,正是地动仪上西北方的龙头吐球的那个时辰。那些议论地动仪的人改变了态度,都说想不到地动仪这么灵敏。张衡发明地动仪,开辟了人类用科学方法研究地震的新纪元,比欧洲人发明地震仪早1700多年。

张衡是河南南阳西鄂人,公元78年出生。他幼年的时候,家境贫穷,有时吃饭都成问题,要靠亲友接济。艰苦的生活磨炼了张衡,使他从小发愤读书,立志要做一番事业。他17岁离开家乡,到长安、洛阳一带求师访友,研究学问,沿途游览名山大川,考察历史文物,采访民情风俗,大大开阔了眼界。他18岁时,对文学就有很深的造诣,写出了歌颂大自然的《温泉赋》;后来又写了描写京都景色、讽刺时弊的《二京赋》,都是很有价值的文学作品。

张衡读书非常认真,钻研学问从来不满足。他说:“有一件事物我不知道,我就感到很害羞;听到一个好的见解,我就不胜高兴。”当时有一部哲学著作叫《太玄经》,里面讲了不少宇宙现象。许多学者嫌它太深奥,不愿花精力去读。张衡下了很大功夫研究这部著作,还写了《太玄注》。正因为钻研这部著作,他的兴趣从文学方面转到了天文学方面。

张衡37岁,被召到朝廷去做太史令。太史令的工作主要是观测天象,记录灾异,因而张衡有机会深入研究天文、历法和地震知识。他总结了当时的天文知识,写下了我国第一部天文学理论著作——《灵宪》。在《灵宪》中,他对浑天说进行了系统的阐述。浑天说认为天包在地外面,就像蛋壳包着蛋黄。天和日月星辰都循着一定的方向旋转不停。今天看来,浑天说当然不是正确的,但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它是比较先进的一种学说。张衡以浑天说为基础,最早科学地说明了月食的成因。他说:“月光生于日之所照。”他认为太阳是一团火,能发出强烈的光,而月亮和五星(就是大行星)都不发光,只有被太阳照亮了,我们才会看见。如果月亮进入地影,就会产生月食。

为了验证和宣传浑天说,张衡精心设计制造了一种天文仪器,叫做浑象。浑象是个直径四尺多的空心铜球,表面刻有各种重要星宿和刻度。有一根铁轴贯穿球心。铜球放在架子上,铁轴倾斜的方向正好是地球自转轴的方向。铜球又连接在装有一组齿轮的机械上。机械用漏壶滴出来的水来发动,使铜球绕着铁轴旋转,一天转一周,正好符合天象运行的情况。人在屋里,看浑象上某个星星正从东方升起,某个星星正升到天空中间,某个星星正向西方降落,就跟在屋外看到的天空里的情况一样。浑象对观测星象、确定节气、研究天文学起了重大的作用,后来经唐代的一行、梁令瓒和宋代的张思顺、苏颂等改进,成为世界上最早的天文钟。

张衡还创造了一种测定风向的装置——候风仪,比欧洲出现类似仪器也早一千多年在地理学上,张衡还绘制过《地形图》。在数学上,他写过《算罔论》,对圆周率也进行过研究。在木制机械上,据记载张衡设计过指南车。计里鼓车等。张衡还喜绘画,是东汉六大画家之一。

有人嘲笑张衡只会埋头做学问,不会升官发财,张衡写了一篇《应闲》的文章作答。他说:一个正直的人,不应当担心自己的权位不重,应当担心自己道德不崇高;不应当为自己的俸禄不丰厚而感到耻辱,应当为自己知识不广博而感到耻辱。张衡对自己提出了“约己博艺,无坚不钻”的要求。“约己”就是要求自己;“博艺”就是探求知识和技能的面要广博;“无坚不钻”就是要有攻坚精神。张衡实践了他自己提出的要求、所以能做出前无古人的成就,攀登了当时世界科学的高峰。公元139年,62岁的张衡逝世了,他的好朋友崔瑗在他的墓碑上写下了这样的赞语:“敏而好学,如川之逝,不舍昼夜”,说他追求学问,像大江流水一样,一刻不息。这是一点也不过分的。

为了纪念这位大科学家,邮电部在1955年曾发行过纪念邮票。1956年,政府重修了他的坟墓、在墓前石碑上刻着郭沫若同志的题词:“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见。”月球上有一座环形山,也用张衡的名字命名。张衡的科学成就永远值得我们敬仰,他的治学态度和方法,今天也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和继承。(郑一奇)

贾逵舌耕

夫志,气之帅也。——孟子

过去,读书人教学生念书,以此为生,被称为“舌耕”。东汉时的贾逵,是最早被人称为“舌耕”的人。

贾逵是东汉时著名的经学家,出身于书香门第。西汉时著名的文学家贾谊,是他家的先人。

他从小聪明伶俐、年仅5岁,才智就超出一般人。

贾逵开始学习“六经”,是他的姐姐在无意中促成的。

他姐姐是韩瑶的妻子,结婚多年,没有孩子。在封建社会里,“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不生孩子也成了妇女的一大罪名。

她为让韩瑶另外娶妻传宗接代,自己便回了娘家。

她品行端正,贤能聪慧,受到人们称道。

贾逵家的隔壁也是读书人家,有人天天高声念书。姐姐闲来无事,常常抱着贾逵隔着篱笆去听。

琅琅的书声对贾逵似乎有特殊的吸引力,他一声也不响、专心细听。姐姐见他这个样子,心里十分高兴。

他长到10岁,《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儒家经典,已经能够背诵。

就是读书多年的成年人,也很难将这些著作全都背下来,小小年纪的贾逵居然能背得一字不漏,他的姐姐对此也感到十分惊奇。“我们家很穷,没有请人教你读书,你是跟谁学的?”姐姐问他。“跟隔壁的读书人学的。”贾逵眨着大眼睛,天真地说。“他什么时候教你的?我怎么不知道呢?”姐姐感到奇怪。“我5岁的时候,你就抱着我隔着篱笆听他念书。几年下来,我已经听熟了,全都一字不错地记在心中,自然能够背诵。”贾逵说。“啊,原来是这样。”他姐姐明白了是怎么回事,接着又问:“你要不要学写字?”“要”“那我教你。”姐姐说。“真的?”贾逵高兴得跳了起来。“那还有假。今天先作些准备,从明天开始,我来教你认字。”姐姐一本正经地说。

没有写字用的帛,姐弟俩就在院子里扯些桑树皮来代替,没有笔,就用炭棍子。姐姐写一个,他就认一个。

学得差不多了,他就把书上的句子画在墙上、门板上,一面朗读,一面理解、记忆。一年以后,他已把经文全弄通了。

消息传出去,不少人前来拜访他,与他共同切磋。他的学识不断长进。

来过的人都说,这孩子真聪明,以后一定大有出息。从古到今,没人能跟他相比。

随着他学识、年龄的增长,贾逵的名气也越来越大。许多人慕名而来,做他的学生。有的人跋山涉水,从千里之外赶到他家,拜贾逵为师。有的甚至把儿子、孙子也背来了,在附近住下,天天到他家来念书。

贾逵解释经文,不拘泥于前人之说,有不少创见。学生听了他的讲授,深受启发,对他非常敬佩。

学生们来念书,每年都要送给老师一些粮食作为学费。由于贾逵的学生多,送来的粮食堆满了粮仓。

有人说:“只有努力耕作,才能获得丰收。贾逵讲书讲得口干舌燥,要花费很多精力。他家的粮食,是靠舌头耕种得来的。”

从此以后,“舌耕”便成了老师教授学生的代称。

邴砂负笈游学

处身而长逸者,则志不广。——《家语》

邴原,字根矩,东汉末年北海朱虚人。家境本来很穷困,11岁又死了父亲,没有条件上学。近邻有个学堂,他从那里经过,听见书声琅琅,忍不住哭了。恰巧学堂的老师因事出门,看见邴原抽抽搭搭,问道:“小孩子为啥哭泣?”邴原答道:“孤儿容易悲哀,穷人容易感伤。那些读书的,必然都是些有父亲、哥哥的孩子。我一来羡慕他们不孤单,二来羡慕他们能够上学;心里一难过,就忍不住流出眼泪来了。”那位老师也同情得落泪,对他说:“你想读书,就来上学吧!”’“没有钱交学费呀!”“好孩子!你如立志学习,我愿意白教你。”

邴原进了学堂,学习异常努力。一个冬天,就读熟了《孝经》和《论语》。

邴原在村学堂里读了不少书以后,为了提高认识,增长见闻,决定出门游学。他背着书箱子,跋山涉水,到处寻师访友。到陈留。拜韩卓(子助)做老师;到汝南,和范滂(孟博)交朋友;到颖川,向陈实(仲弓)请教;到琢郡,跟卢植(子干)商讨。在缺乏费用的时候,便给人家打短工。这样坚持了八九年,终于学到了很多东西。

邴原本来喜欢喝酒,但在游学的八九年间,却从来酒不沾唇。当他向师友们告别的时候,大家以为他不饮酒,便凑了些米肉给他送行。他说:“我本来很爱喝几杯,只因为留连杯酒,必将荒废学业,所以戒绝了。现在就要和大家分别,而你们又送来了米肉,不妨开怀畅饮!”大家于是共坐饮酒,一杯接一杯,直喝到太阳落山,却毫无醉意。

邴原回到家乡,成天讲述礼乐,吟咏诗书,从四方赶来跟他学习的,不下几百人、其中造诣较高的,也有几十个。

邴原与郑玄同时代,又都是青州人。郑玄以学问渊博见长,邴原则以品德高洁著称。当时有人议论道:“青州有邴原学派和郑玄学派,各有特色。”

董遇“三余”勤学

夫学者不患才不及,而患者志不立。——《晋书》

董遇,字季直,汉代陕西弘农人。为人朴实敦厚,从小喜欢学习,掌握了丰富的知识,却不像浮华子弟那样夸夸其谈,哗众取宠。

汉献帝兴平年间,董卓虽已被处死,但他的部将李催、郭汜、樊稠、张济等劫掠烧杀,异常残暴;加以连年大旱,五谷不收,弄得关中地区发生了人吃人的现象,尸骨到处堆积。弘农地方,又恰恰是张济的屯兵之处,董遇和他的哥哥没法住下去,只好远离家乡,投奔朋友。

在朋友那里找到歇脚的地方以后,董遇和他哥哥便入山打柴,背出来卖几个钱,换一些粮食,借以维持生活。在这样艰苦的环境里,董遇仍然没有放松学习。每次出门,都带着书本,一有空闲,就拿出来诵读。他哥哥讥笑道:“又累又饿,还不歇一歇,哇啦哇啦的干什么!读书能饱肚子吗?”董遇听了,既不生气,也不泄气,还是照样读他的书。

董遇对《老子》很有研究,替它作了注释;对《春秋左氏传》也下过很深的功夫,根据研究心得,写成《朱墨别异》。附近的读书人听说他学有专长,纷纷请他讲书,他总是告诉人家:“先用心读吧!读上百把遍再说。”请教的人见他不肯讲解,不免有点失望。他解释道:“不管什么书,只要认真读上百把遍,边读边揣摩,总会懂得它的意思的;如果还有不懂的地方,再讲也不迟。”请教的人说:“您说的很有道理,可是我们哪有这么多的时间呢?”

董遇听到人家喊叫没有时间读书,总是摇摇头,反问一句:“为什么不利用‘三余’?”“什么叫‘二余’?”“‘三余’就是三种空闲时间。冬天,冰天雪地,没有多少农活,这是一年里的空闲时间;夜间,黑古隆冬,不便下地劳动,这是一天里的空闲时间;雨天。遍地泥泞,不好出门干活,也是一种空闲时间呀!好好利用‘三余’,不就可以读很多书吗?”

那些人听了他的话,才认识到自己不是没有时间,而是不会利用时间。一个个感谢他的教导,高兴地辞去了。

董遇这个生长在离乱年代、靠自己的劳动维持生活的穷人,就是由于善于利用时间,刻苦学习、独立钻研,终于成为三国时期的著名学者。

皇甫谧“带经而农”

惟有志不立,直是无箸立处。——朱熹

皇甫谧,字士安,小儿时候的名字叫静,晋代安定朝那人,是我国著名的针灸学家,并享有世界声誉。

皇甫谧从小过继给他的叔父做儿子。叔父早死,叔母对他很抚爱,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他身上。也许是由于过分抚爱的缘故吧,他自幼贪玩,不爱学习和劳动,直到20岁左右,还整天游来荡去,不干正事。乡间有些人竟认为他是个天生的蠢材,不堪造就。叔母恨铁不成钢,语重心长地对他进行教育,他终于被感动了,噙着眼泪对叔母发誓,一定要痛改前非,力求上进。

他家本是种田的,生活很艰难,加上他以往游手好闲,不事生产,越发穷困了,所似不可能离家上学。他便一面辛勤务农,一面挤时间跑到邻近的一位读书人席坦那里去认字、听讲。过了些时候,已经有了自学能力,就更加起早贪黑,勤学苦练,甚至在耕田、锄草的时候,也带着一本书,边劳动,边学习。这就是所谓“带经而农”。这样坚持了许多年,终于成为当时著名的品德高尚、学问渊博的人。

皇甫谧虽然很穷,但毫不贪图功名富贵。晋朝皇帝听到了他的好名声,多次召他到朝廷里去做官,他都拒绝了,并把生产之余的全部精力用于学术研究。他中年以后,得了风痹症,行动非常困难;却仍然手不释卷,继续钻研,以至忘记了吃饭睡觉。有些好心肠的朋友劝他说:“你太勤学了!这样下去,必将损害健康;还是控制一下吧!”他回答说:“‘朝闻道,夕死可矣!’何况寿命的或长或短,并不决定于是否勤学啊!”

皇甫谧始终没有被疾病压倒。他在半身不遂的情况下,照样勤奋地工作、学习了许多年,不但写出了不少有价值的书,而且教出了不少好学生。像《文章志》、《三辅决录注》、《文章流别集》等书的作者挚虞,就是他学生中很有成就的一个。

皇甫谧由于自己患了风痹病,所以又研究医学,特别是针灸学。他在全面总结我国三世纪以前针灸学成就和自己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写成一部包括128篇著作的《针灸学甲乙经》,为后世针灸医生提供了临床治疗的理论根据和具体指导,对我国针灸学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隋唐时期所设的针灸科,都把《针灸甲乙经》定为必修的教著。本书问世不久,便先后流传到了朝鲜、日本等许多国家,受到各国的重视。现在,国际针灸学会还把它列为必读书之一。

葛洪燃薪抄书

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葛洪,字稚川,号抱朴子,东晋丹阳句容人,是我国古代著名的炼丹家和医学家。

葛洪从小热爱学习。他家本来很穷,13岁的时候,又死了父亲,全家的生活重担,一下子压在他的肩上。祖先只留下几亩薄田,他便亲自耕种起来。披星星,戴月亮,风里来,雨里去,一年苦到头,还是吃不饱,穿不暖。

葛洪的祖父、父亲都是读书人,收集了不少书籍;只因累经兵火,有的被焚毁,有的被劫掠、没有剩下一本。葛洪在农闲的时候,苦于无书可读,便背上空箱子,徒步跋涉,四出求借。大概也是由于累经战乱的缘故吧,在任何一家,都很难借到一部首尾完整的书,必须跑了东家又跑西家,东拼西凑,才有可能凑全。而借书,总是有限期的,好容易凑全一部书,还没有来得及仔细研读,又要归还了。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唯一的办法就是抄写。而要抄写,困难也很多,第一、没有笔墨纸张;第二、白天还要劳动,主要得利用夜间,而夜间又点不起灯。但是,这一切都没难倒他。他挤出时间入山砍柴,一则卖柴买文具,二则用柴火代替油灯。每天吃过晚饭,便架起枯树枝,点起火来,开始抄书。他抄的书,数量十分庞大。《晋书》本传就说他“抄五经、史、汉、百家之言、方伎、杂事310卷,金匮药方100卷,肘后要急方4卷”。要抄这么多书,靠卖柴买纸当然常常感到不敷应用,所以他对纸张异常珍惜。一张纸,总是写得密密麻麻的,写完正面,又写反面。

葛洪没有条件进学校,主要靠自学。遇到重要的疑难问题,就出门求教。有时不远数千里,跋山涉水,寻师访友,析疑辨难,直到问题得到完满解决,才高高兴兴地回家。

就这样,葛洪一面辛勤劳动生产,一面刻苦钻研学问,终于在医学、化学等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的名著《抱朴子》,共20卷,是研究古代炼丹术的主要资料,其中包括了相当丰富的化学知识,在客观上对科学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他的《肘后要急方》,共4卷,包括急性传染病、各脏器急慢性病、外科、儿科、眼科;此外,还有六畜病。这部医书的特点是:对每种疾病,都讲到病状、病源、治法和药方。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他对天花症、恙虫症(沙虱毒)、结核病等都作了相当正确的论述。西方医学界认为最早记载天花病的是阿拉伯的医生雷撒斯,而雷撒斯生活的时代,比葛洪晚500多年。西方最早记载恙虫病的是美国医生帕姆,比葛洪晚生一千几百年。在医疗方面,他主张用常山治疟疾,用麻黄治喘咳,用松节油治关节炎,用雄黄、朱砂、艾叶作消毒剂,用铜青(碳酸铜)治皮肤病,都与现代医学相符合。

“囊萤”、“映雪”和“映月”

少年人宜使苦,苦则志定。——汤斌

车胤,字武子,晋代南平人。他好学不倦,却因家境穷困,往往没有钱买油点灯,一到天黑,就没法读书了。

一个夏天的晚上,他坐在院子里默书,看见许多萤火虫一闪一闪地在空中飞舞,便捉了几十只,装在白夏布缝制的口袋里,挂在案头。荷!光亮还不小呢!便打开书本,埋头学习。

囊萤苦学的故事是很有名的。宋登春诗:“学书夜囊萤。”李申《寄刘明府》:“三十年前共苦心,囊萤曾寄此烟岑。”杜甫《题郑十八丈著作故居》:“穷巷悄然车马绝,案头干死读书萤。”都用的是这个典故。杨弘贞、赵蕃等人,都作过《萤光照字赋》。

和“囊萤”并传的是“映雪”的故事。

孙康,晋代京兆人。他和车胤一样,酷爱学习,常常感到白天的时间不够用,很想以夜继日,却点不起灯。特别是冬季,昼短夜长,让黑夜的时间浪费掉,实在太可惜。

有一天夜里,他一觉醒来,看见窗户缝里透进白光,还以为已经天明了;及至出门一看,原来是下了大雪,山、水、树木、屋宇,无一不银装素裹,闪闪发亮。他欣赏了一会雪景,忽然灵机一动:映着雪光,不是可以读书吗?

从此以后,他每夜都映雪读书,不觉得天冷,也不感到疲倦,常常读到鸡叫。

还有映月读书的哩!

例如南北朝时期的任末,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削荆为笔,克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望月。暗则缕麻蒿以自照”。又如陆游的祖父陆佃,少年时“居贫苦学,夜无灯,映月光读书”(《宋史·陆佃传》。江泌的故事更动人。白天,他削制木鞋底,借以维持生活;月明之夜,坐在廊沿上或院里读书。月儿西斜,月光被房子遮住,便拿上书爬到屋顶上去读。有时候,由于太疲倦,一打盹,从屋上跌下来,把瞌睡吓跑了;便又一次爬上去,直读到月落。

王羲之临池学书

夫志当存高远。——诸葛亮

晋代的大书法家王羲之,在我国书画史上是极负盛名的。他所写的《兰亭帖》流传至今,是我国书法艺术的珍品。《兰亭帖》集中体现了王羲之的文学才华和书法艺术的成就。《兰亭帖》是对自己所作的《兰亭集序》的书写。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的3月3日,王羲之和当时的名士孙统、孙绰、谢安、支遁等40多人宴集在浙江省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县)的兰亭。这一天春光明媚,与会的人诗兴大发,纷纷吟出一些诗来。王羲之为这些诗作所感动,欣然命笔写了一篇序,这就是后来传诵的《兰亭集序》。序中记下了集会的盛况,反映与会诸人的观感。《兰亭帖》就是对于《兰亭集序》的精书,写得遒媚劲健,为后世学习书法的楷模。

王羲之书法的高超成就来源于他幼年的刻苦学习。

王羲之幼年学书的时候,非常羡慕东汉书法家张芝。张芝,字伯英,他的书法也是非常有名的。据说张芝学习书法的时候经常在衣帛上写字,然后再把衣帛放在染缸里染上色,做衣服用。张芝还经常到水池边上去写字,用池水磨墨涮笔,结果池水都被染成黑色。由于他这样用功,所以字写得非常好,特别是草书更为出名。当时的人称他为“草圣”。王羲之决心学习张芝的精神,并认为:只要自己肯于刻苦努力,就一定可以赶上或者超过张芝。

王羲之不仅学习张芝的精神,而且还学习张芝写字的方法。他也像张芝那样,经常到水池边上学习写字。

王羲之家乡临川城下有一条河,靠河的边上有一块地方叫做新城,新城的上面有一个很深的长方形水池,这就是他经常学习写字的地方。每当春天到来的时候,他就带上纸笔砚墨来到这里学习写字,用池里的水磨墨,用池子里的水涮笔,每当他的黑黑的墨笔投入池水的时候,水里立刻出现一片黑云似的水墨。这样,天长日久,池水也就渐渐变黑了。随着池水的一天天变黑,王羲之的字也一天天的长进了。不久,他写的字就超过了当时的书法家庾翼。

有一次,他用草书给庾翼的哥哥庾亮写了一封信,庾翼看到以后大为叹服。他说王羲之的字“真可以与张芝的媲美了!”王羲之终于成为当时的著名书法家。

到了宋朝,新城的墨池上边建立了一个州学的校舍。州学里有一位姓王的教授(主管教育的小官)。他因为怕王羲之临池学书的事迹被世人所遗忘,就写了“晋王右军墨池”六个字挂在屋前的柱子上,并且邀请当时的大散文家曾巩写了一篇《墨池记》。

曾巩是唐宋八大散文家之一,他在《墨池记》里除了记述王羲之当时临池学书的事迹之外,还阐述了有关学习的一些思想。他说。“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这也就是说,王羲之的书法成就并不是天生成就的,而是精心努力的结果;后人之所以赶不上他,并不是后来的人不能赶上他,而是后人学习艰苦努力的程度不如他,这也是王羲之临池学书的事迹给予后人的有益启示。

只有一点像羲之

思其始而成其终。——《左传》

晋代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从小也非常喜欢书法,七八岁的时候就开始动笔练字了。

有一次,王献之正伏在桌子上写字,他父亲王羲之走进屋来,偷偷地走到他的身后,突然提住笔管用力向上一提,但是由于献之写字笔管握得太紧了,所以没有提起来。王羲之对此不觉大吃一惊。后来,王羲之曾对家里的人说:“这个孩子将来必定有大名。”为了培养王献之,王羲之还书写了《乐毅论》让他照着学习。

王献之一心一意地向父亲学习书法,早起晚睡废寝忘食,孜孜不倦地伏在桌子上写;用纸成了堆,用墨成了缸。过了一段时间,献之觉得自己练得差不多了。有这么一天,他摆上桌子,铺好了纸,研好了墨,提起笔来写了一个‘大”字。写完之后,站起身来从这边看一看,又从那边看一看,左右端详以后觉得不错,于是就高高兴兴地拿起来送到他父亲手里,让他父亲来看。父亲一看,二话没说就拿起笔来在“大”字底下加了一个点,变成了一个“太”字,然后又交给了他。

献之当时不知道父亲这样做是什么用意,于是就把这个父亲加了一点的“太”字拿到母亲那里,让母亲来看。献之的母亲虽然不写字,但对书法还是很精通的。她拿起这个“太”字,仔细地揣摩了很长时间,然后对他说:“孩子,字写的功夫还不够,整个字只有底下一个‘点’像你父亲写的。”说完,提笔在这个字旁边题了两句诗:“学书用了三缸墨,只有一点像羲之。”

献之看了母亲的题字,脸上立刻现出了惭愧的颜色,因为这一个“点”并不是自己写的。他深深感到自己写的字还远远赶不上父亲。

他又拿起这个字回到父亲那里,对父亲说:“怎样做才能把字写好?写字的秘密在哪里?”王羲之听了儿子的问话,就把儿子领到家里的18只水缸跟前,指着水缸对他说:“写字的秘密就在这缸里边,把这18只水缸的水用完了,你就知道了!”王献之听了以后,再也不敢自认为满足了,继续刻苦地练习起来,像他父亲一样“临池学书,池水为墨”,终于吸收了前人的长处,又加上了自己的创造,自成一体,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位大书法家。

王献之学书的传说很多。“只有一点像羲之”的故事说法也不一样。有的材料说,王羲之家乡有一条河叫鹅溪。有一天,王献之给鹅溪题字“鹅”字少写了一个“点”。父亲王羲之看了之后就给添上了一“点”,因此引起献之母亲题词之事。

说法不一样,但基本思想是一致的,都为了说明,业精于勤,成功在于刻苦这样一个道理。

学书、学绘画、学习一切文化知识,都必须在继承前人成就的基础上刻苦努力地进行创造,这样才能有所成就。王献之学书用了那么大的功夫,还是只有一“点”像羲之,可见学习好任何一门学问都是不容易的,决不可自视满足。

李白下山

望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李时珍

公元701年的一天,在安西都护府所属的碎叶城(中亚巴尔喀什湖之南的碎叶河畔),一位即将临产的妇女夜里梦见一颗长庚星落到自己的怀里,第二天便生下了一个男孩。因长庚星又叫太白星,所以父母就给这个孩子起了一个名字叫“太白”。这就是后来唐代著名的大诗人李白。

李白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叫他到一座山上的私塾学堂里去读书。在私塾学堂里,李白不好好用功,他经常逃学,所以学习成绩很差。有一次,老师说了他一顿。他想:反正我也学习不好了,算了,还不如早点离开这个鬼地方!想着想着,他便挎起书包偷偷溜出了私塾学堂,顺着山路走了下去。

不一会儿,他就走到了山脚底下。这山下有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河,李白顺着小河向前走去,在离山不远的地方,发现有一位老太太蹲在河边。她面前放着一块石头,手里拿着一根铁棒咔嚓咔嚓地在石头上来回地磨着。李白当时觉得很奇怪,于是他就站在那里目不转睛地看了好半天。他想: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太婆,磨一根粗粗的铁棒,做什么用呢?要把它磨得尖尖的细细的,那要花费多少功夫呀!

他走到老太婆跟前,敬了一个礼问道:“老奶奶,你辛辛苦苦地磨这样一根无用的铁棒干什么?”老太太说。“我要用它做绣花针啊!”她说完抬头看看眼前站着的这位少年。“做绣花针?”李白更觉得奇怪了,这样粗的铁棒,要磨成细细的绣花针,那要到哪年才能完成啊!于是他对老奶奶说:“若是磨不成,你可就白费力气了!”

老奶奶听了满有信心地对李白说:“孩子,铁杵磨成针,功到自然成啊!”

李白故意调皮地说:“那你今天磨得成吗?”老奶奶回答说:“今天磨不成。还有明天;明天磨不成,还有后天;后天磨不成,还有大后天……只要我不间断地天天来磨,总有一天是要磨成功的。只要有决心,世上的事什么都能成功。”

听了老奶奶的一番话,李白动心了。他想,只要有决心,世上的事什么都能成功。学习不也是一样吗?只要有了决心,再加上不断的努力,不也是能够学好的吗?想到这里,他觉得自己这么年轻却一点决心也没有,觉得自己连一个花白头发的老奶奶还不如,脸一下子红起来。他转身对老太太说:“老奶奶,您讲得太好了,我从此不再逃学了。”

说完之后,李白头也不回地大踏步向山上走去。老太太望着他点点头,脸上显出了慈祥的微笑。河水仍在哗啦哗啦地流淌,铁杵仍在石头上咔咔地磨着,两种声音交织在一起,好像在欢送这位回头志学的少年。

回到私塾学堂,李白便专心一意地努力学习起来,学习有了很大进步,后来终于成了一位著名的大诗人。有人传说李白在一天夜里梦见笔头上生花,以后才写出了好的诗文。其实这是不可能的,李白之所以成就为一个天才的诗人,是他一生努力刻苦学习的结果。

贾阆仙苦吟三事

面歧路者有行迷之虑,仰高山者有飞天之志。——傅玄

唐代的诗人贾岛,字阆仙,范阳地方人。少年时期,贾岛应试连败文场,家里又很穷,所以便去庙里当了和尚。他经常苦吟诗句以抒发自己的感情。他曾题诗说自己是:“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每年一到除夕,他都要把自己一年所作的诗句拿出来放到桌子上,焚香下拜,醉酒祝词说:“这是我一年的苦心啊!”可见,贾岛作诗确实是耗费了不少心血的。关于他的苦吟,还有三段有趣的传说呢!

元和年间,有一次贾岛骑着驴子在京师的大街上走。当时秋风正刮得很厉害,树上的黄叶随风飘下落满了街头。贾岛触景生情吟了一句诗:“落叶满长安”。可是这一句还构不成一联,于是他便苦苦思索,忽然一下子想起了一句“秋风生渭水”,与前句构成了一联,心里十分高兴,忘记了自己是在大街上,不小心冲撞了当时的京城长官刘栖楚(兆尹)。刘栖楚当时就把他抓了起来。过了一宿,知道他是在苦吟诗句才把他放出来。

还有一次,贾岛也是骑着驴子在街上走。当时,曲江边上的树木旁,正有许多鸟儿在飞翔着。他想:鸟儿到了晚上一定是宿在这里的树上。于是便吟诗一句:“鸟宿池边树”;有了上句,可还没有下句。正在苦苦思索的时候,眼前忽然出现了一座庙宇,一下子引起了他的联想:鸟宿池边树当然是在晚上,晚上和尚一定归来,归来必定推门,于是便得出下句:“僧推月下门”。

两句诗作成之后,他心里非常喜悦,所以便在驴背上反复地吟咏:“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吟着吟着,他突然觉得“推”字不如改成“敲”字好,因为晚上庙门已经关闭,“推”门进去不但不可能,同时也不生动,不如让和尚来“敲门”更恰当。可是究竟是用“推”字好呢,还是用“敲”字好呢?他又一时决定不下来。只见他坐在驴背上,一会儿把手伸出去做个“推”的姿势,一会儿又把手臂抬起来做个“敲”的姿势,嘴里反复叨念着“僧推月下门”、“僧敲月下门”两个诗句。

这时候,朝廷的大官韩愈坐着轿子从对面走过来,周围随从的小吏有好几十人,敲锣呐喊、威风凛凛。贾岛因为苦吟却好像一点也没有听见,一直到驴子冲到韩愈的轿子跟前,他还在驴子上做“推门”和“敲门”的姿势呢!这时候,韩愈的衙役们冲上前一把抓住他的驴缰绳,大声呵叱道:“你是什么人,为什么在这里乱撞?”这时贾岛才如梦初醒,抬起头来,一看,原来是自己闯到官人中间来了。

当时,韩愈坐在轿子里,早就看清贾岛骑在驴背上两只手比比划划的情景,以为他定是有什么精神病。贾岛抬起头的时候,韩愈问他:“你为什么要这样乱撞呢?”贾岛回答说;“老爷,您实在不知道,我这不是乱撞,而是在作诗呀!”韩愈听说是作诗,怒气一下子消了一半。接着问他:“作的是什么诗,能读给我听听吗!”贾岛说:“还没有作完呢!是这么回事,我方才突然想起两句诗来,‘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后来我又觉得‘僧推月下门’不如改成‘僧敲月下门’,究竟哪句比较好,一时还没有定下来。”

韩愈非常敬佩贾岛这种认真作诗的精神,听他一说也就高兴起来。贾岛看韩愈高兴了,便请教他说:“老爷,依您来看究竟是‘推’字好呢?还是‘敲’字好呢?”韩愈想了一想说:“依我看,‘敲’字好得多了。想想看,在一个月光皎洁的晚上,四周寂然无声。这时候,一个僧人得得地敲打着山门,其情景该是多么幽美呀!”贾岛听了便将原来的两句诗改为“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了。从此,韩愈、贾岛两人成了朋友,韩愈还写了赠诗说:“孟郊死葬北邙山,日月风雪顿觉闲。天恐文章浑断绝,再生贾岛在人间。”

第三件事发生在大中年间。有一次唐宣宗来到贾岛生活的寺庙,听到钟楼上有人吟诗,于是就慢慢地登上楼去。宣宗看见桌子上放着一摞儿诗卷,顺手便拿起来看。贾岛不认识唐宣宗,所以用眼睛瞧一瞧以后便用胳膊一推,把诗卷夺过来说:“郎君为什么到这里来?”宣宗只好下楼而去。事后,贾岛才知道那是宣宗皇帝。

贾岛本来是唐代不大出名的诗人,但自从苦吟的故事(特别是“推敲”的传说)传出来,他便扬名于天下了。此后,人们便把作文章、作诗时的炼字炼句反复修改叫做“推敲”。程锜还曾作诗概括了他的一生:依恃诗难继,昂藏貌不恭。骑驴冲大尹,夺卷忤宣宗。驰誉超前辈,居官下我侬。司仓旧曹事、一见一心憧。

白居易改诗

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

白居易,字乐天,唐代下邽(今陕西渭南)人,是我国文学史上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从幼年开始,坚持不懈地学习,特别在诗歌创作方面,付出了巨大的劳动。

白居易五六岁时,就练习作诗。9岁,已完全懂得了声韵。20岁以后,更加勤奋了。白天学赋,夜间读书,又挤时间进行诗歌创作,顾不得睡觉休息;以至于口舌都长起了疮,手肘都磨起了茧。

他少年时代,对当时政治混乱、民不聊生的现实,有深切的感受,从而立下了改革政治。救济人民的“兼济之志”。人朝作官以后,“年齿渐长,阅事渐多,每与人言,多询时务;每读书史,多求理道”,于是认识到“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为事而作”,也就是要反映和国家、人民的利益有关的社会事件,达到变革现实的目的。从这个目的出发,他辛勤地写诗,“劳心灵,役声气,连朝接夕,不自知苦”,被不了解他的人讥为“诗魔”。

为实现“兼济之志”而写诗,其创作态度必然是严肃的。一方面“新篇日日成”,另一方面又“旧句时时改”。北宋诗人张耒买到一部白居易的诗稿,上面满是涂改的痕迹;有些诗的初稿,几乎改得不留一字。他不但自己改,又恐怕“私于自是,不忍割截”,因而写信给诗友元稹,约他共同讨论,痛加删削,以提高诗歌创作的质量。

文学作品需要修改,但修改也要有正确的标准。白居易并不是脱离现实而片面“推敲”字句的诗人。他明确地提到他的《新乐府》诗“系于意而不系于文”,是“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的,不是“为文而作”的。不是“为文而作”,却仍然反复修改,其目的在于使他的作品,更有力地反映现实、更容易被人们接受。宋朝人记载了这么个故事:白居易每作一诗,先读给一位老太婆听,读完便问:“懂得吗?”老太婆说:“懂得”,就抄在稿本上;说“不懂”,即进行修改、或者重作。这个故事,可能出于附会。但恰恰附会在白居易身上,也是有原因的。他在《新乐府》的序中就说过“欲见之者易谕”的话。“欲见之者易谕”,正是说诗要写得通俗,让读者容易理解。

白居易作诗,正因为反复修改,力求提高艺术质量,做到通俗易懂,所以他的作品不胫而走,拥有广大的读者。不仅在国内南北各地广泛流传,而且很快流传到朝鲜、日本等国,对朝鲜、日本等国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白氏长庆集》,是日本平安时代(公元794—1192)贵族、宫廷知识分子的常读书,其中的《长恨歌》和《琵琶行》,流传更广,以至改编为戏曲。

范仲淹“断齑划粥”

古之成不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坚韧不拔之志。——苏轼

范仲淹,字希文,北宋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是宋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他出生于贫苦人家。两岁丧父,母亲谢氏由于无法维持生活,不得不带着他改嫁长山朱氏。他童年读书,就非常专心。十几岁时,住在长山醴泉寺的僧房里,昼夜苦读。每天煮一锅稀粥,等它凝结以后,用刀划成四块,早晚各取两块作主食。副食呢,更简单!切几根盐菜就行了。后世传为佳话的“断齑划粥”故事,就是从这里来的。

在醴泉寺读了不少书,懂得了许多道理。为了开拓眼界,寻访良师益友,他背上书,带了剑,风餐露宿,千里迢迢地跑到当时的“南都”(即应天府,在今河南商丘),进了著名的南都学舍。

在同学中,有个南都留守的儿子,看见范仲淹每天只吃点稀粥,却不以为苦,只顾埋头学习,觉得很稀奇;回家讲给他父亲听。他父亲说:“这是个有出息的孩子。你把公厨里的肴馔拿一些送给他吃吧!”南都留守是声势显赫的大官,一般人得到他的馈赠,会看作莫大的光荣。范仲淹却不是这样。当南都留守的儿子奉了父命送来东西的时候,他不肯收;但无论如何也推辞不掉,只得收下了。可是,过了几天,留守的儿子发现他送的食物并没有被吃掉,已经放坏了。他自然很不高兴,问范仲淹道:“家父听说你生活清苦、特地让我送了些菜饭;而你却不肯下筷。莫非认为这样做,就污了你的情操,所以见怪吗?”范仲淹解释说:“我并非不感激令尊的厚意,只是多年吃粥,已成习惯,如今骤然享受佳肴美馔,恐怕将来吃不得苦,又怎样办呢?”

他在南都学舍的确吃了不少苦。起初,像在醴泉寺的时候一样,每天还能吃两顿稀粥。后来,往往连稀粥也供不上。太阳偏西,才胡乱吃一点,既是早餐,也算晚饭。但他并不肯为这些问题分心,而是更加勤奋地钻研学问。据说他日日夜夜地学习,从来没有像模像样地睡过觉。冬季夜长,后半夜感到昏沉困倦,就用冷水洗脸,让头脑清醒过来,又继续研读。就这样,整整坚持了五年。

他这样勤学苦练,获得了丰富的知识,锻炼了坚强的性格,养成了勤劳节俭、严肃认真的作风。同时,由于他出身贫寒,艰苦备尝,因而对民间疾苦有较多的了解和同情。所以,他在作官以后,提出了许多改革弊政的主张,较有进步性:在抵御西夏侵略的斗争中,也采取过不少有效措施,连敌人都称赞他“胸中有数万甲兵”,不敢轻易进犯。他屡次遭受代表大地主、大官僚利益的当权派的打击,但态度一直是积极的。在被贬到邓州的时候为一位被贬到岳阳的朋友写《岳阳楼记》,还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话勉励朋友、鞭策自己。

司马光“警枕”夜读

人若志趣不远,虽学无成。——张载

司马光,字君实,北宋陕州夏县人。7岁的时候,听老师讲《春秋左氏传》,大感兴趣;回家之后,便讲给家里人听,讲得头头是道,毫无差错。他虽然聪明过人,但并不骄傲自满;相反,总感到自己不如人,因而比人家更多地下功夫。

他小时候和哥哥弟弟们一起学习,自己觉得记忆力比较差,便想办法克服这个弱点。每当老师讲完书,哥哥弟弟们读上一会儿,便一个接一个丢开书本,有的跑到院子里玩,有的回自己的寝室里去了。只有他不肯走,轻轻地关上门窗,集中注意力高声朗读,读了一遍又一遍。直到读得滚瓜烂熟,合上书,能够流畅地、不错一字地背诵,才肯休息。后来,他根据切身的体会,时常劝告青年人说:“读重要的书,不可不背诵。因为只有能够背诵,才能利用一切空闲时间,比如骑马赶路的时候,或者半夜里睡不着觉的时候,一面默诵字句,面揣摩它的意义,这样,自然得益多、进步快。”

司马光从小到老,一直在坚持不懈地学习,往往忘记了饥渴寒暑。做官之后,反而更加刻苦。他住的地方,除了图书和卧具,再没有其他珍贵的摆设。卧具很简单:一架木板床,一条粗布被子,一个圆木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